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探究式学习策略

探究式学习策略

时间:2024-01-29 15:37: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探究式学习策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探究式学习策略

第1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学习策略;意义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5.088

1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世界范围内的教育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使得各个国家的教育都加快了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本质上来讲,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比教会学生知识更加重要。我国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这种教学理念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也得到了普遍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高中物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学生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的主要课程。虽然我们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但是科学的学习方式可以让我们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加上物理学科本身具有过程性与体验性的特点,我认为教师如果可以引导我们主动参与实践、主动参与实验,采用探究式与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就可以取得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好的效果,进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当前我们高中生大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不是很高,学生遇到困难就退缩,这是由于探究式学习的运用还不够,我认为教师应该给予我们更多的探究式学习的时间,这也是目前我们在物理学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2高中物理学习运用探究式学习策略的意义

由于采用传统物理学习方式所取得的效果有限,以我自身为例,我认为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对物理学习的主要作用和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可以提高促进物理教师的教学效果,是物理教师教学的需要。高中物理课程的内容比较丰富,既包括基本的概念原理还包括物理实验与一些探究活动等,这些内容都可以采用探究学习方式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通过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我们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还可以在实践过程当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与成就感,从而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的形成规律,以及形成的过程,提升学习的效果,提高老师的教学效果。

其次,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可以满足我们高中生认知心理与学习特点的需要。归根结底,探究是人的本能,对于未知的事物,人都具有去探究和体验的欲望,而亲身参与探究之后所产生的印象也最深刻,对于物理学习的探究可以满足我们高中生对物理理论与物理实验的好奇心,而探究的过程是开放的,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所以,高中物理学习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可以将物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为问题,情境与实验过程,在这个问题情境与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产生疑问,分析问题并设想问题的解决方式,可以说,整个学习过程是我们亲自参与探索求知的过程,是开发我们潜能的过程。

最后,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可以满足新时期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新时期的教育观不仅仅是让我们掌握知识,而是要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物理学科正好符合探究学习的特点,我认为物理学习,教师可以引导我们了解生活中的物理,培养我们科学研究的态度与精神,提升我们的科学素养。因此,高中物理开展探究式学习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需要与物理课程自身学习改革的需要。

3高中物理学习运用探究式学习策略的措施

高中物理探究式学习策略的运用或者实施过程主要有三个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一,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前提c核心,针对有效的问题才能够开展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过程的整个活动都是由问题引发的,因此,高中物理采用探究式学习首先要提出有效的问题。由于高中生在物理学习基础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学生所产生的意义与效果可能完全不同,因此为了面对全体同学提出有效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考两个因素,一是问题的提出

可以由我们自己来完成,而并非教师提前的预设,这是由于我们自身更能够发现自己在哪方面存在问题,提出的问题会更贴近我们自身的思维习惯与思维实际,更能够引发我们自身的探究学习兴趣。二是问题所具有的效果与思维含量,过于难或者过于简单的问题都会降低我们的兴趣。因此,具有适当的难度,但是我们通过思维活动可以完成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

第二,分析问题。分析问题是整个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最多的。问题提出之后,我们就要进行假设与猜想,搜集相关的资料与数据等,最后通过验证来描述与解释结论。猜想与假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属于科学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是对问题作出尝试性的设想与解释。我们高中物理学习中的许多理论、许多原理都是通过假设得出的。比如,笛卡尔在《屈光学》一书中就采用了正面的假设,提出了光具有波动性,在当时物理实验条件还非常艰苦的环境下,他是通过猜想与假设完成的实验。在我们实际学习中,采用探究学习方式,就需要我们的物理老师选择恰当的事例,对实验可能的结果让我们大胆的猜想,并且要有理有据的剖析假设思维过程,陈述自己的理由,这样,可以让我们巩固已有知识,并且学习新的知识。

第三,得出结论,并且进行评价。对已经探究完成的结论我们应该采用假设来进行描述与解释,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充分展示自己实验的思维方式及过程,可以了解和学习其他同学在思维过程方面的优势,分享探究式学习取得的成果。我认为,在与其他同学交流过程中,一定要尊重他人的观点与思维过程,这样才可以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策略;方法

化学学习策略主要是指在化学学习中,为使信息有效地保持在认知结构中,对信息进行加工和组织的程序和形式、思想和规则等。化学学习策略同时具有调节认知的作用——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即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如学习者的能力水平、学习材料的类型和难易、学习时间等)和变化选用最为适当的学习途径。

化学学习策略,这种策略性知识比具体的化学学科知识和技能具有更高的概括性、更强的迁移能性和更广的适用性,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能使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适应未来迅猛发展的社会;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策略。

一、增强化学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动机

学习者学习化学的愿望越强烈、对化学学习结果的期望越高,往往越注意化学学习策略。学习者越是认为自己能调控自己的内部认知活动,越是认为自己能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就越是注意化学学习策略的使用。反之,如果学习者不想学习、对学好化学缺乏信心,他就会很少考虑化学学习的策略问题。因此,化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二、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首先,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接受式。这种学习方式以知识和教师为中心,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和消极状态,极大损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这种学习方式明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策略。其次,化学学习策略属于策略性知识。而策略性知识与事实性知识有着显著的不同。化学事实性知识可以通过接受式学习来习得,但策略性知识却难以靠灌输、接受式学习来形成,只能在具体活动过程中通过不断的体验、内化而逐步形成。此外,我国新一轮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将以科学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在此背景下,在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化学学习策略的内涵由过去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策略转向对化学问题进行探究的策略。因此,教师要设计出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领会并掌握科学的探究策略。

三、注重常规化学学习策略的培养

教师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训练学生不同的化学学习策略。除探究策略以外,很多中学化学教师都认为归纳与概括的学习策略是中学化学学习策略中最重要的学习策略。如:元素周期表要记,各元素原子结构要记,各族代表元素单质、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要记;有机化合物中各种烃、烃的衍生物的性质、作用及一些规律要记等等。学生只有通过概括、总结,把纷繁芜杂的知识点有效的组织在一起,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才能有效的掌握化学知识。

四、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与监控,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集中反映了学习策略中自我调节和控制这一本质属性,所以元认知是学习策略系统中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策略的动力源。学习策略的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与学习策略教学同步进行,才能使学习策略的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

第3篇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教学 策略

笔者在近几年的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注重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和培养,有助于体现新课程英语教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的思维理念。该种学习策略的培养,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正确的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动力,满足他们学习发展的心理需要;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他们的学习情感体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够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活学生的英语学习激情和潜能,不仅能够达到上述教学的目标,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更为丰富的学习策略。

一、英语学习策略的概述

英语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依据文本教学资源,通过一定的学习与引导,形成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技能,从而达到提高学习的英语思维和语言感知的能力。根据新课程英语教学课程目标的要求,这些学习策略主要有: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的保证。

这种英语学习策略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体现,让学生通过优化学习方法来提高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技能,促进他们知识和技能的内化生成,满足他们学习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的发展需要。

二、英语学习策略的运用

1.围绕教学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

新课程英语教学认为,关注教学的过程和方法,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认知策略,提高学校效果。

笔者以为,围绕教学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主要体现在:(1)注重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过程教学,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意识;(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技能;(3)培养学生的发展创新精神,即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所发现和创新。

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的“Reading”教学过程中,笔者就教学的过程和方法运用了如下的方法:(1)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能够概括文章的大概意思;(2)要求学生按照“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How”(怎么样)等思路进行学习;(3)利用一定的思考探究题目,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学习探究。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认知策略。

2.注重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引导,培养学生的调控策略

学生的学习行为也是值得注意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一方面,能够为他们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精神动力和保障;另一方面,能够优化他们学习的知识结构体系。

这种注重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引导,培养学生的调控策略,主要体现在:(1)帮助学生形成符合他们学习认知规律的计划和方法思维,以便适应各种学习的需要;(2)优化学生的学习程序,鼓励其在不断的反思、评价之中获得知识;(3)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发展意识,即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优化学习思维,运用发展创新的精神来完成学习任务。

3.注重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

新课程英语教学认为,运用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增强自身的学习情感体验,激活学生思维;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技能得到充分的施展和体现,从而更好地体现了优化教学资源的思想理念。

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7AUnit3的“Reading A Getting ready for Halloween”教学中,笔者就通过设计活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交际策略:(1)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能够找出有关本文的关键词汇:Halloween、trick or treat、dress up、tiger costume、pumpkin lanterns等;(2)要求学生按照以下的思路进行思考:①When is Halloween ?②How to celebrate Halloween ?③What is your favorite festival?(3)建议学生在学习的过陈各种运用对话表演等方式重新再现文章的学习内容。这样的教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优化教学资源,深入体味其中的内涵;另一方面,能够增强他们学习的体验过程,培养他们的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

三、培养学生正确英语学习策略的思考

1.培养学生正确英语学习策略应该注意体现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思维方法和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积极的自我学习发展意识。

2.培养学生正确英语学习策略应该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有所不同。教师应该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基础,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方法,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正确英语学习策略应该体现发展创新性。学生的这种学习策略应该是建立在知识内化生成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创新,即策略应该能够适应未来学习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注重对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不仅是新课程英语教学的必然要求,更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英语素养的必然途径。通过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可将学生的学习意识转化为其推动自身知识和技能发展、进步的内在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学习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唐燕艳.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8,(23).

[3]芮学国.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教学与训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

第4篇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调控学习策略 运用方法

英语调控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根据语言学习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过程。从教学实践来看,这种调控学习策略运用是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而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逻辑思维。通过对自身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控形成有效的学习认知策略方法,以更好发挥他们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控的过程,更是其对自身语言学习不断理解感悟和综合优化生成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认知方法。

1.突出自主学习运用,培养学生的设计规划能力

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其自主学习和感悟理解为根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方面,能够为学生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思维和方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规划安排学习需要。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设计规划,更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明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

教师不妨放手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进行统筹规划和安排。在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运用内容和范围进行通盘考虑,要求学生形成有效的整体学习思维。其次,要求学生在自我阅读的基础上深入思考自身的学习探究思维,尤其是对自己学生的深入理解感悟。最后,鼓励学生运用比照学习方式就自己的学习设计规划与自身学习成效进行对比,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协调运用能力。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所积累的语言文化知识更有条理性和层次性,更利于调控自己的学习思维过程。在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中8A Unit1 Friends的Reading A Best friends的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对学习思维过程进行调控。首先,要求学生运用不超过5分钟时间阅读学习,并且思考:Which character of their friends do you like best?其次,要求学生对自己的阅读学习过程再细化,形成一个个具体学习目标。最后,要求学生按照Reading B Choosing the best friend中的要求进行独立完成。教师则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完成情况,要求学生以“Vote for the best friend”为题目,进行综合表达,以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

2.注重合作探究运用,培养学生的调整能力

新课程英语教学认为运用任务型教学原则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认知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思维。以实践运用优化学习认知过程,能够为学生提供可校正的学习机会和方法。

围绕任务学习帮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除了使学生更好地加深对课程的认知理解感悟外,还让学生的学习实践调整更具有条理性和层次性。首先,优化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资源力量,让学生在团队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深化理解感悟。其次,优化任务学习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交流,提高表达实践运用能力。最后,丰富学生学习思维情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思维情感,调整学习策略。

这样的合作探究过程本身也是学生不断调整自身学习思维策略的过程。在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中8A Unit5 Birdwatchers的Reading A Birds in Zhalong的教学中,可要求学生针对文章表达主题“Zhalong is a special place”要求学生运用小组探究的形式完成“Reading B”中的习题。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合作探究情况,布置适当的思考探究题目,像Why do we should study Zhalong?How to protect the birds?等,以此凸显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过程,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关注总结评价运用,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总结评价,就是对他们英语学习过程及策略调整的概括和深化,能够让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与情感思维更好地融合。通过总结评价,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反思能力更具有深刻性和发展性。

教师不妨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语言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情感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反思调整,以此深化课程文本的语言学习运用过程。同时,运用形成激励评价、问题引导点拨等方式优化学生学习思维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学生根据学生的语言运用情况,评价自我调控能力,培养学生学结和多元反思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过程更为丰富多彩。

综上所述,调控学习策略的运用能更好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多元表达探究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不断内化生成。教师应该将“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有机融合,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运用激情,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1).

[2]张洁.基于中学生英语调控学习策略指导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0,44.

[3]康文岗.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几种调控方式[J].神州,2012,20.

第5篇

一、数学学习策略的涵义

数学学习策略是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习者为实现某种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一些相对系统的学习方法和措施,它既是由多种具体方法优化组合而成的一种系统化的学习方法体系,同时又是由多个步骤有机结合而构成的一种有序的学习活动程序。学习策略是由多种学习方法优化组合而成的方法体系,学习方法是构成学习策略的基本要素,它为学习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什么是学习方法?我们认为,数学学习方法是指学习者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用以获取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发展的活动方式。作为数学学习策略构成要素的学习方法,在这里主要是指那些具有确切的使用范围和很强的操作性的具体学习方法,如预习、观察、操作、阅读、模仿、讨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复习等具体方法。

二、小学常用的数学学习策略

1.模仿接受学习策略

作为学校教育条件下的小学数学学习,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并以教材内容为学习线索进行的。这在客观上决定了他们在学习中要采用模仿与接受的学习策略。模仿和接受是两种既有严格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学习方式,前者是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仿照教材上描述的操作程序和老师讲解、示范的活动步骤进行数学学习。后者是指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主动去接受老师的讲解,并根据老师的讲解、提示理解所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把教材中的教学知识内化到头脑中去并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模仿和接受在实际操作中都表现为一些连续性的活动程序,在这个程序中学生要综合运用观察、模仿、操作、练习、内化等方法,再通过这些方法的优化组合和灵活实施去实现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

模仿与接受对小学数学学习来说,一方面是一条经济有效的学习策略,它能让学生在较少的时间里获得较多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它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果运用不当,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老师讲解和教材现成结论的局面,从而阻碍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发展。

2.迁移类推学习策略

迁移和类推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广泛采用的学习策略,特别是那些与旧知识联系比较紧密的新知识的学习更是离不开顺向迁移和类准。顺向迁移是指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大量的数学知识需要学生采用这种方法去加以掌握。

3.操作感知学习策略

操作和观察是小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特别是那些抽象水平较高的数学知识,学生更是需要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楼等直观感知活动去实现对它们的理解和掌握。这是小学生自身年龄特征,特别是思维特点对学习方式的客观制约,正是这种客观制约性决定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操作感知的学习策略。这一策略的基本内涵是在学习中把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生动、具体、形象的物化过程,让学生在操作和观察等活动中调动多种感官去实现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它的实施途径可概括为两条;一是以学具拼摆为基本形式的实际操作活动,这是一种能通过操作而在头脑里建立数学知识的动作表象的学习活动。它的主要功能是在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一种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二是以观察实物、模型。图像或教师的演示过程等为主要内容的直观感知活动。这是一种侧重通过视觉去获得所学数学知识的知觉表象的直观感知活动,其主要作用是从感性上为数学学习提供形象化的支持。

4.实验探究学习策略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有些内容,单靠观察和操作是难以发现其规律的,它们往往需要学生采用实验的方法反复探究才能获得正确的答案。实验探究学习策略的活动方式主要是学生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通过一定的操作程序去发现隐藏在活动过程中的数学规律。这里的实验探究虽然也要反映为一些具体的操作活动,但它与操作感知策略中的操作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所讲的操作主要是按照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去完成一种程序化的操作步骤,其目的是为数学知识的理解提供动作表象;而这里的操作则是一种研究性的实践活动,其主要任务是让学习者去发现自己尚未发现的规律,它更多地是一种探索创新的活动。

5.合作研讨的学习策略

第6篇

基于Moodle的混合教学设计原则

根据混合教学策略理论和Moodle教学平台的特点,为了使混合学习策略切实可行,在混合学习的建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先进性。要充分体现Moodle教学平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中心,无论在线学习还是课堂学习,我们要以学生是否真正地学习为要点。

2.系统性。混合学习的策略是基于教学方式、教学结构的改革,涉及“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因素,关注学生在学习时的“知、情、意、行”,必须从系统的角度来充分考虑几种学习策略之间的相互作用,优势互补。

3.操作性。方案是否可行是能否落实到实践教学中的关键。要从学校的硬件情况、学生的素质考虑设计混合学习方案,并通过实践不断改进,确保方案在一定范围内可实行。

混合策略实施方案的设计框架

围绕上述原则和目标,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笔者构建了如下的混合学习策略框架(如图1)。混合教学整合方案由三个互相作用的模块组成,落脚点是学习目标的实现。开放的学习环境是交互框架的基础,交互的目标是优势互补,体现创新的学习和教学理论。方案的设计是围绕提高基于学习目标的学习绩效展开的。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教学方式的改变势在必行。应该把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作为当前两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形成互动和互补,以提高学习绩效。

“在线学习”是由各类数字化学习活动、在线合作交流、学习叙事、知识管理等组成,如Moodle平台。“课堂学习”是指发生在传统的课堂内的各种形式的学习,如建构学习、自主学习、交互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混合学习在教学中的实施

目前的以文本方式呈现学习材料、以接受式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班级授课制现状,不利于个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实施,所以,我们提出了Moodle学习平台混合的四大策略:自主学习策略、交互学习策略、建构学习策略、在线学习策略(如图2)。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中心,以Moodle教学平台为基础,以在线学习策略为统领指导三种学习策略,力求实现混合目标。

教学案例:如何选购计算机

为了更好地阐述Moodle教学平台在教学中的运用,如何与课堂的教学有机地整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及其情感、态度因素,我们引入了以下教学案例:如何选购计算机。

〔教学目标〕略

〔教学重、难点〕略

〔设计思想〕贯彻启发性原则、自主性原则、交互性原则、创造性原则。

1.自主学习、交互学习、建构学习的有机结合。

2.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的互动。

3.情境引导探究,知识维系应用。

4.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

〔预习任务设计〕上网搜寻有关计算机性能参数的知识。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寻求意义

[引入]:先提问家中有电脑的同学,他们家中的电脑主要用于做什么,再调查其他同学。

[讨论]:如果现在有钱给你配置自己的电脑,你想购置电脑做什么,想购置什么样的机器,台式机还是笔记本?请学生充分讨论,对他们的需求进行分类。

〔通过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利用Moodle平台提供的资源(如图3)进行学习

〔自主学习策略:课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浏览了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了互联网检索,并且将找到的各类相关资料,发表在Blog日志中,为课堂学习做好了准备。〕

3.教师引导

(1)教师利用Moodle提供的资源演示自己配置计算机的一个流程:

A.先了解有关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知识,包括:字长、主频、内存容量、存取周期、运算速度等。

B.分析自己的硬件、软件的需求和自己所能承受的价格。

C.去市场选购,选购时还要注意性价比。

D.最后选定。

(2)自主研究。利用Moodle平台所提供的网站资源:天极站点省略、小熊在线 省略、艾特森中关村导购省略、中关村报价省略,完成对CPU、主板、硬盘、内存、显卡、声卡的性能参数及价格的调查。

〔交互学习策略: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建构策略:动手体验为概念建构提供经验。〕

(3)各小组讨论完成下表。(师生当面讨论或在论坛里发表意见)

(4)结论:要强调各个部件之间性能相匹配,达到整体性能最优化。

〔交互策略:此处通过班级网络社区,很快就能了解其他同学的探索情况,并进行评论和交流。在线学习策略:在网络探究学习之后进行适当的反馈训练。〕

4.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

第7篇

【关键词】二语词汇习得 成人英语词汇学习 学习策略

前言

在语言学习领域,词汇学习可以被看作是最为基础的学习内容。从一些学者对语言学习的研究情况来看,由于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是建立在对词汇这一基础元素的掌握之上的,这就可以让我们把语言的学习心得看成是词汇的学习心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对自身的生活质量进行提升,很多成年人也投入到了英语学习团体之中。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二语词汇习得这一认知过程,会成为学习者终身都要面对的一个过程,因此,在对成人英语学习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基于这一理论的英语学习策略问题进行探究。

一、二语词汇习得的理论性研究

从学者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情况来看,学者普遍把循环性和动态性这两种因素看作是二语词汇习得过程的主要特点。在对二语词汇习得理论下的英语词汇学习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这一理论的理论性研究问题进行了解。从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来看,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英语词汇的W习过程可以由对词汇词形的掌握过程和对词义进行了解的过程等多个环节组成。在对这种看起来较为粗略的过程来看,对英文词汇的词形进行掌握的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表层认知的过程。在对英文词汇的拼写和自身的词义进行了解以后,一些学习者借助一些与这一词汇有关的语句,来对词汇的应用语境问题进行了解。这就说明有二语词汇的习得过程是一个让学习者从对英语词汇进行感性认知,到对词汇进行理性应用的过程。这样,从认知语言学领域来看,二语词汇习得也可以被看作是帮助学习者对词汇进行正确理解的过程。

二、成人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学习特征

在对成人英语词汇学习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英语学习的学习特征问题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从成年人的学习特征来看。在学习过程中,成年人往往有着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而这些学习目标的确立,往往是建立在自身所处的实际情况,或者是自身的利益之上的。也就是说,现实性也可以被看作是成人学习中的一种主要特点。从成人学习特征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性问题来看,在对英语词汇进行学习过程中,成年人在自身的工作需求和生活需求的影响下,所产生出来的紧迫感,是成人在词汇学习中产生学习兴趣的一大动力来源。除此以外,抽象性特点,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主要的学习特征。在英语词汇学习的过程中,成年人往往更容易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与之有关的知识概念进行推导,但是在对学习特征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成人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记忆障碍问题,也可以被看作是成人英语学习的影响因素。从这一问题的产生原因来看,学习时间不足的问题,和一些成年人在词汇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理解片面的问题,是引发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三、成人英语学习策略

1.从成人的学习动机入手,对成人教学进行优化。从成人英语教学的产生原因来看,职业需求问题可以被看作是刺激这一现象产生的一种重要因素。也就是说,成人英语教学的开展,是建立在对成人的职业能力进行提升的基础之上的。针对成人教学中所展现出来的这种现实性特点。在对成人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对内在学习动机的发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这样,在学习策略的制定过程中,学习群体的职业因素,就应该在学习策略的制定过程中发挥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此,在作业设置的过程中,教育者要遵循一种难易适度的设计原则。在学习措施的进行调整的过程中,教育学也可以指导成人学员制定自主学习计划,进而对学员的学习主动性进行充分的发挥。

2.在学习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对成人的思维特征进行分析。在成人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整过程中,成人的思维特征,也是教育者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针对成年人在词汇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的特点。在学习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教育者可以通过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对词汇教学进行优化。在对成人的思维特征进行分析的同时,教育者在教学措施的应用过程中也需要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复习的方式,让学员对词汇教学中的所学内容进行巩固。

3.在学习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对情感因素进行充分应用。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问题,是在对中小学教育模式的创新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从这一教学措施在中小学教学中的效果来看,情感因素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较为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成人词汇学习中,这种以基于情感因素的教学方式,也可以对成人在英语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进行充分的发挥。在对情感因素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让学员对外语学习的特征进行了解进而让学员从自己的知识水平入手,对自己的词汇学习目标进行完善。针对日常社会生活给成人学员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教育者也可以从学员的实际需求入手,在对一些来自社会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结论:从二语词汇习得理论这一角度来看,基于这一理论的成人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是在对成年人在社会中的实际情况入手,对成年人的学习优势进行发挥的过程。在对学习策略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对记忆策略的充分运用,可以让成人学员在参与词汇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所存在的记忆障碍问题进行缓解。对成年人的学习规律的充分运用,是促进词汇学习有效性提升的重要方式。

第8篇

【关键词】师徒互助;组内合作学习;高效课堂

背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英语课堂上学生是主角,教师通过设计任务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探究,教师少讲。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中学各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随着实践的深入,一线教师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弊端,比如:小组成员并非都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合作方式不够规范,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均衡,做不到真正的人人参与,这种情况在小组成员多于4人时,表现的更为明显。即墨28中的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与师徒互助学习策略相结合,形成了一套行之高效的教学模式。

一、“师徒互助”学习策略及具体做法

本研究中的“师徒”是指优等生和学困生。“师徒互助”学习策略是指优等生和学困生之间互相帮助,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差的学生,行为习惯好的帮助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共同提高,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我校的做法是学生前后桌六人为一个单元小组,学习优秀的学生做“师傅”、学,学习较差的当“徒弟”或组员,每对儿师徒是同桌。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某一学习问题进行探索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与接受,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养成素质。

上课流程:教师设计教学内容――布置预习任务――指导预习重点――师徒互助完成预习任务――师徒共同展示预习成果――其他小组质疑――教师点拨――课堂练习――检测――课堂小结。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师提出的每个问题,全班各个师徒互助小组内部都会展开互帮互学的场面。课堂上每个人都在动,促进了优等生的发展和学困生的进步。另外把学生变成多个小老师到前面给大家讲解,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又解放了老师,这样的高效课堂也是我们所向往的课堂。

二、运用“师徒互助”学习策略上课的主要步骤

(一)师徒共同展示预习成果

开课后通过师徒共同展示预习成果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可以采取师徒问答、二人对话、师徒分任务讲解(徒弟先讲,师傅补充)等方式,检测学生对基础词汇、句式、话题、语法等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一方面使教师了解课上讲解、练习的侧重点,辅助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的展示了解师徒合作预习时的问题,例如:分工问题、方式方法问题等,调整互助策略。

(二)其他小组质疑

组间互相质疑环节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活跃、缜密,被质疑组可以选派组员陈述理由,徒弟回答或反驳,师傅补充或评价。教师要对质疑环节及时评价,给双方小组针对学生表现加分,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深入思考、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师徒合作探究

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探究活动作铺垫。学生的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谈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在练习时,师徒二人各自写好答案后核对答案,全班核对答案,傅针对徒弟的情况了解徒弟的困惑点,然后进行讲解。

(四)师徒互评,教师及时评价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尤其对于学困生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也要给予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到成功的。教师不应以一个终极决定者的身份出现,更不能以自己认为唯一正确的答案来评定小组合作学习所得出来的各种不同结论,否则就会抹杀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在每次“师徒互助”交流结束时,教师在评价学习结果前,还可以先请被提问学生师傅或其他学生对其回答评价,同时教师还可针对小组间合作的能力进行评价,对于复述课文这类的练习,徒弟也可对师傅的复述进行评价,以此经常提示、强化,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使他们真正懂得:并非只有聪明人才能成功,而是能吸取别人意见、会与他人合作的人才能成功。

三、“师徒互助学习”操作中主要的注意事项

(一)加强对“师徒互助”模式的培训

我校首先由所有班主任对全班学生进行“师徒互助”模式的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包括回答问题方式、合作探究实施方式、师带徒帮扶策略,更在于思维走向、习惯养成、健康心态等层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师傅”的称号名副其实,才能教出更好的“徒弟”来。在“师傅”教 “徒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则要及时给予帮助,与“师傅”一起研究对策。对于“师傅”在“教学”上有突出表现和“徒弟”成绩不断提高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实施了“师徒互助”的教学策略时,教师并不是对“徒弟”不闻不问,相反应特别加强对他们的训练。不但要让他们学会,还要有高要求的准确率,以及做题的高效率和对时间珍惜的意识。课堂上遇到问题时,教师一般不讲,而是让“师徒互助”。

(二)应明确师徒任务

“师徒互助”学习应该是适时的,必须有明确的任务。新课程提倡任务型教学,而大部分task都需要通过合作(如,pairwork和groupwork)来完成。“师徒互助”应进行有效管理 。在“师徒互助”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学生各行其是,看似热闹却无实效的场面。教师必须仔细观察各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及时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教学中要及时评价 ,在每次“师徒互助”交流结束时,教师在评价学习结果的同时,还可以有意识地评价小组间合作的能力。

(三)课上有效管理

教师在“师徒互助”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进行适时有效的管理。在“师徒互助”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学生各行其是,看似热闹却无实效的场面。教师必须仔细观察各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及时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在合作学习的组织方面,制止“师徒互助”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话语霸权,努力使徒弟的表达机会均等。

(四)师徒常变化

师傅要会学习、效果好、习惯好、能带徒。但谁是“师傅”,谁是“徒弟”,不是固定不变的。刚开始实施时可以采取学生自愿建组与教师适当调整相结合的方法组成师徒对子。通过一个阶段(通常为一个月)的观察、交流、学习,对这一阶段的“师徒互助”作个小结,评选优秀师徒对子。再根据“徒弟”的缺点重新组建新的师徒对子。师徒常变化可以督促师徒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信心。

“师徒互助”学习策略属于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针对初中英语这门特殊课程的学习,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当给予必要指导,灵活运用,不断完善,促使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真正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 Nancy Frey(美).《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效率》.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

[2] 赵文琴.《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初探》.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3] 孙立金.《“师徒互助式”合作学习操作策略》

第9篇

关键词:策略;教学实践;学习

大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创造力,强化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技能。因此,有效的教学和学习策略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策略”是指根据实际情况,并在某种教学理论指导下,精心设计的旨在达到最佳效果的举措。要想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教师就要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并根据一定的策略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极大的影响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策略与学习策略的转换,旨在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积极的建议,促使未来的大学英语教与学将更符合时展的需求。

一、教学策略

1、激发学生“我要学”意识策略

传统的‘镇鸭式”教育教学方式中学生对学习无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不想学,厌学的情绪造成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疲于应付教师的灌输。英语这门外语课本身具有特殊性,许多著名学者都认为外语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大学外语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师应灵活运用各种途径(如课件、趣味故事、英文歌、英文电影等)使学生投入到学习任务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呈现材料丰富、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内容,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学习的目标、价值、意义等从而帮助学生激发“想学”的意识,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模拟现实情景策略

英语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通过真实情景的模拟犹如一座认知桥梁,可使学生熟悉且有趣的情景之中来学习,将抽象枯燥的英语学习内容趣味化,课堂教学形象化、交际适用化。感受到使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乐趣和必要,达到既寓教于乐又达到教学效果。

3、学生自主性和教师控制性相平衡策略

如何平衡学习者自主性和教师的控制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个关键的问题。放任学生自主学习会导致学习效率低的问题产生,同时,过多的帮助可能会使学生的自主性受挫。对于英语教师来说,传授给学生传基础知识和教会学生独立处理和解决学习中各种问题的技能同样非常重要。比如,在课堂教学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调整提问方式,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体现层次性,由由易到难,要给予提示或引导学生找到答案的具体思路

二、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造成学生成绩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学生能否自觉、正确地运用学习策略。因此,应该积极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形成学习的能力。

1、“主人翁”意识策略

语言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教师而是学习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应以学生为中心。

在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下,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缺乏对学习热情,重要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学习。因此,在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应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我潜力,让学生在积极、乐于和配合,主动的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2、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主要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如何获取、选择、组织信息,复习学过的内容,将新内容与记忆中的信息发生联系,以及保持和检索不同类型的知识的认识。认知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对任务的认识;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3、自我评价策略

自我评价,实质上是为了实现学习的逐步优化和指导下一步的学习行为而进行的自我反馈、调整与控制。英语学习的全过程应贯穿学生积极有效的自我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表现的(如情感态度、语言发展潜能、运用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诸多方面能进行全面综合性自我评价,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自我评价的方法,并结合外部的要求来提高自我评价的效果。

三、教学策略与学习策略的转换

如何把教学策略转化成学生的学习策略是大学教学活动中的重点。根据学生自己的体验和思维方式充分的自主探究,让教师的教学方法转化为自身的学习策略,有利于学习的提升。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学习外语的过程与一个人的认知心理有关。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状态不断遭到破坏,并又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来创设问题情景,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之中。同时,创设的情景应让学生体会到问题是与旧知有必然联系,但又具有新奇性和挑战性,以促使学生引起强烈的探究欲望,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同时,语言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持续的兴趣,兴趣与学习者自身所具备的多种因素(如知识结构、能力、学习目的和方法、学习材料的难易等)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有针对性的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和采取不同的对策。

2、重视教授艺术,为学生提供探究平台

学生应具备通过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发展的能力。教授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把教材内容创造性地再现出来,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注意探索与发展深层次的东西。同时,教学中可提供合适的、开放的探究学习材料,并防止呈现内容的方式单一化与静态化,让学生进入一个自由选择、自主发现的学习活动平台。

3、培养师生之间的积极感情,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

热情这一情感态度对外语学习有积极影响,师生交往的感情能很大地激发在群体中的个人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顺利进行,促使学生大胆尝试,增强英语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选择在网上推荐或提供经典外国电影,进行阅读与欣赏、优秀作品及竞赛展示或举办英语口语广场、晚会联谊等新奇轻松的教学方式,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交际能力和情感的交流。

第10篇

一、数学学习策略教学的准备

新课标理念下数学学习策略的课堂教学需要克服传统数学教学方式的不利影响,结合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学习信念和学习实际进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一)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数学课堂教学

无论是数学知识的学习还是数学学习策略的学习,都需要学生对自身认知加工过程的有意识关注,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教学就适应了这一要求。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享有绝对话语权,学生要做的仅是认真听讲和做题。这种被动接受的方式对一般的数学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需要在具体情境中运用的数学学习策略的学习将不会产生任何效果。要真正地进行数学学习策略教学,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共同努力;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给以反馈、指导;学生则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争取个人最大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二)培养学生的反省认知能力

反省认知,是个体对自身的认知过程极其产物的了解。教师要促使学生思考学习数学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如何提高利用数学知识交流的能力,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究竟有何不同,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策略可不可以相互借鉴、迁移,怎样利用各种材料学习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更好地用数学解决问题。笔者在对中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多数学生不具备必要的反省认知能力,不能清晰地认识个人数学学习过程,“只顾低头拉车”,不去思考如何更好地“拉车”。学生意识不到自己已有的数学学习策略,就不会对比新的数学学习策略,不会主动掌握内化新策略。

(三)重视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数学教学环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是由教师做出的,学生也予以接受和认可。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既要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这些评价之间相互结合,使得学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自我,更准确地实现对学习过程的调控。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数学学习,并作出全面的自我评价,使学生意识到个人的不足,从而明确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更有效的数学学习。

(四)帮助学生识别、分析已有的数学学习策略

我们不能完全依靠学生个体的反省认知去进行数学学习策略的学习,而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已有的数学学习策略,辨别自己、其他同学所运用的学习策略。教师了解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策略掌握水平,才可以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数学学习策略教学,既有针对性地改进学生已有的策略,又不至于超出学生的策略发展水平而造成其无法理解新策略。

课堂是训练学生掌握和运用数学学习策略的“主阵地”,我们要通过数学课堂实施有效的数学学习策略。

二、数学学习策略教学的课堂实施

数学学习策略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加工,无法直接观测到其具体进程,这就使得数学学习策略教学的课堂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详尽系统的规划。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和数学学习的特点,笔者拟将数学学习策略教学的课堂实施划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一)情感认同

数学学习策略教学能否高效运行,积极的情感是主导性的条件之一,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策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心理准备。积极的情感不仅可以起动、维持、强化学习,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稳定的情绪状态和学习行为方式,进而产生正确的数学学习信念。强烈的数学学习愿望将会促使学生主动寻求改进数学学习的方法,自觉投入到数学学习策略的教学活动中去。在数学学习策略的课堂教学之初,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方法、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倾向,以愉快的心情、高涨的情绪学习和掌握数学学习策略。

(二)策略呈现

教师要明确阐释并举出适当的例子说明某一个学习策略的特点、运用方式等,以最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方式展示运用策略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数学学习策略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学生需要知道自己要学习的数学学习策略是什么,运用条件是什么,有哪些价值和意义。学生对某种数学学习策略有了一个概括化的认识之后,才可以在具体运用时正确识别、迅速提取。如数形结合的策略就表现为四种形式:①由形结构迁移至式结构;②由式结构迁移至形结构;③式结构或部分式结构之间的迁移;④形结构或部分形结构之间的迁移。学生综合把握了这四种整体、局部间的相互转化,才可以全面认识“数形结合”,防止产生狭隘的理解。

(三)策略尝试

学生在积极的情绪支配下,感受了数学学习策略的呈现过程,但这并不能说明学生已经完全理解和掌握了数学学习策略,还必须经过真实的学习任务、问题情境与相关策略发生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对于数学学习策略的学习,学生必须要亲力亲为,不能仅仅停留在直观认识、简单模仿阶段。学生只有主动投入到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究、思维,才能达到对新的数学学习策略的理解和掌握。

(四)策略迁移

学生接受和初步尝试了新的数学学习策略之后,还要能够将其运用于类似问题和相关问题当中,而不能只是简单化地生搬硬套。不仅要在相同情境中练习,更要在不同情境中尝试。在相同的情境中巩固了新策略后,要及时在不同情境中练习,获得迁移策略的能力。学生将新的数学学习策略外化于不同的情境,才可以为下一步创造性地运用策略奠定基础,最大限度地发挥策略的有效性。

(五)策略内化

第11篇

The Theory of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MEI Yuting, WENG Tinghua

(Xuzhou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Institute, Xuzhou, Jiangsu 221008)

Abstract Learning strategy refers to learners in the learning activitie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and purposeful, consciously make complex scheme about the learning process, with initiative and effectiveness of prominent features, process and procedural. Preview, understanding, review the strategy,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and finish machining strategy is able to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level of important strategy.

Key words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effective strategy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有效的学习策略往往可以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事半功倍。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不仅教师需要加强对小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而且学生更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自主意识,积极主动地探寻适合自身实践特点的有效学习策略。

1 学习策略的概念与特点

何谓学习策略?目前学术界尚未给出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系统完整的定义。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所谓学习策略,主要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切实提高自身学习效果和效率而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1]简言之,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有目的地影响自我信息加工的过程。由于学习策略主要是依据学习方法的具体特点而制定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既要授人以“鱼”,更应授人以“渔”。区别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学习策略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1 主动性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主动运用学习方法的过程,因而具有主动性的鲜明特征。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不能够熟练运用学习策略,他们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学习任务是什么,然后根据自身水平与能力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小学生在刚刚开始学习的阶段,以及面对没有接触过的学习任务时,往往并不能迅速决定采用何种学习策略,而是要对学习过程进行主动思考后,才能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

1.2 有效性

学习策略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而存在的,一道题目有多种解法,但总有一种最快速得到答案的方法,学习策略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找到最合适的学习方法。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机械化的问题,一味的接受老师的灌输,不去主动思考学习的过程,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当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过程的积极性,诱导学生主动掌握学习策略。

1.3 过程性

学习策略的运用是一个心理过程,是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学习策略体现在学生学习过程的每个阶段,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在具体学习阶段应该运用哪种学习方法。例如,在记忆背诵英语单词时,通过反复诵读,在一定的时间内也能记住,但如果?用分散记忆或者联想记忆的方法,就能在记住单词的同时节省大量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小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使用学习策略,其自主学习能力会有显著提高。

1.4 程序性

小学生在使用学习策略时具有一定的程序性,他们在面对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环境时,需要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但在解决同类型的问题时,则可以运用已经形成的学习策略。例如,PQ4R学习方法将学习过程分为预习、提出问题、阅读、思考、背诵、复习六个步骤,其程序进行有助于学生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结合起来,促使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为学习材料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法。由此可见,PQ4R学习方法其实就是学习策略程序化的结果,学生可以在运用此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特点融入其他的学习策略。

2 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新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加强调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目前我国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如何有效地加以培养是教育届一直在思考探究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究,我们认为,可以运用预习策略、理解策略、复习策略、组织策略以及精加工策略等,来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2.1 预习策略

预习策略是一种提前熟悉课本与知识的一种被普遍采用的学习策略。教师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点进行预先的研究与理解,在此基础上展开课堂教学导入,从而再让学生进行深入学习。课前预习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到教学之中,一方面是因为它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能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它对学生后期复习能够形成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当然,预习不能盲目地进行,教师要给学生明确提出以下要求:第一,预习什么的问题。预习策略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要明确总体任务,然后根据总体任务目标的指引分化成小任务一个个完成。第二,时间控制的问题。预习与具体学习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属于学习者的自学准备,而后者是老师或者通过其他媒介进行学习,显然后者所花的时间更长。预习就是提前熟悉知识点的过程,要与具体学习区别开来。第三,怎样预习的问题。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预习过程中,要做到眼睛进行观察,脑袋进行思考,手上的笔圈圈画画。唯有把看、做、思三者有效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2.2 理解策略

所谓理解策略,是指人们利用语句的一些线索用"走捷径"的方法对句子进行解释。由于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理解水平还未成熟等方面原因,所以想要真正掌握一个知识点就必须学会运用理解策略。理解策略可分为两大类――句法策略和语义策略。[2]所谓句法策略,是指利用句法结构中的线索来理解句子。例如,根据词语的词性来确定后面会出现什么结构,相较于教师生硬地对某一知识点的讲解,该方法能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并牢固记忆。所谓语义策略,责任是指根据词的意义来确定名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和相互关系。当然,语义策略并不是说单单只看词语的意思,而是要结合句子的结构来分析。如果单单看词语的意思,那么理解将会出现很大的偏差。教师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要善于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做不同的改变。但总体而言,理解策略可以使小学生以比较快的速度来理解句子,因而是其必须掌握的一个重要策略。

2.3 复习策略

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遗忘是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的,但其进程具有不均衡性的特点,往往是先快而后慢。基于此,知识的掌握不仅要靠理解,更要注意及时复习。据调查,目前大多数小学生虽然形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但却没有养成定期复习的习惯。另外,小学生在学习过程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较多,因而他们必须掌握良好的复习策略才能促进自己的学习。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有效复习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分散复习而不是集中复习。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还没有主动复习的意识,因而教师在复习策略中起到了引领者的作用。然而,由于许多教师为了教学进度,平时不带领学生进行复习,而是临近考试时才进行集中复习,虽然这种复习可以很快起作用,但往往更多的是应付考试而已,其效果必然差强人意。而分散复习更有利于学生记忆知识,并且能够节省复习时间。因此,在平时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在结束一个单元后就对学生进行复习,以便往后更好的复习。第二,难易学科合理搭配复习。小学生都有自己擅长或者不擅长的学科,对他们而言,科目复习起来有难有易,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将自己的薄弱科目与优势科目列举出来,根据自身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安排。如上午复习薄弱项目,感觉疲乏时再复习优势项目。如果一段时间内只复习一门学科,就会很容易影响其复习情绪,降低复习效果。

2.4 组织策略

所谓组织,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将它们密切联系起来。由此,组织策略指的就是整合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有助于自己学习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不注意前后知识之间的关联,往往导致前后知识的脱节,无法形成有机联系的知识系统。从小学生日常学习实际来看,常见的组织策略主要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概括归纳等四种,其中利用图形和表格对小学生而言是最为行之有效的策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实际,他们往往更容易接受图表这种形象思维方式,而像列提纲或者概括归纳性的纯理论的方法,则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产生长期持续有效的学习。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组织策略的指导时,一定要善于结合小学生自身的特点,熟悉小学生的“学情”,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发挥组织策略所具有的巨大作用,在高效地掌握新知识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牢记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

2.5 精加工策略

第12篇

关键词: 学习策略 影响因素 培养方法

学习策略不但有助于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提取,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掌握各种学习策略后,即使离开课堂和教师的指导,仍然能够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有效监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促进学业上的成功,因此可以说学习策略是自主学习的重要保障。然而很多大学生不具备应有的学习策略方面的基本能力,出现了学习方法单一、学习效果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讨论影响大学生学习策略运用的因素和培养方法,对于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提高学业成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学习策略的含义

在有关学习策略的研究中,对于什么是“学习策略”这一问题,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就目前的研究来说,心理学界对“学习策略”这一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三种思想:第一种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活动或步骤,第二种将其看做学习的规则、能力或技能,第三种则把它看做学习计划,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制定的复杂的计划。[1]

我国学者刘电芝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它既可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又可是外显的程序与步骤”。[2]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她认为全面理解学习策略的基本涵义应当把握以下三点:1.凡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学习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以及调控方式均属学习策略范畴。2.学习策略既有内隐、外显之分,又有水平层次之别。3.学习策略是会不会学的标志,是衡量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制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需要强调的是,学习策略与一般的学习方法并不相同。学习方法是学习者获取学习结果的工具,要学习,就得使用学习方法。可以说,学习方法是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了解和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但是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他们缺少了有关学习策略的知识,不知道如何在实际的学习过程应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另外,学习策略的运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使用的过程中,既是按原计划执行具体方法的过程,又是对学习目标、子目标及现用学习方法的再认识,随时修正原计划的过程。

二、影响大学生学习策略运用的因素

总的来看,有很多的因素都影响到大学生学习策略的运用。从外部环境来讲,文化背景和教学模式都有可能对大学生学习策略的运用产生影响。从学生自身来看,学习习惯、学习动机和个性差异等则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策略运用的根本因素。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学习策略的运用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解这些因素,有益于我们全方位地去提高大学生学习策略水平,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一)内部因素

1.学习习惯。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只用3%左右的时间向学生建议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面对所有课程的众多学习任务,有些学生只会使用一两个主要的学习策略。[3]由于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学习习惯存在问题,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常常没有必备的策略来学习复杂的材料,他们在考试前付出大量的学习时间,自以为懂了,却不知道怎样核查自己的理解,结果学习成绩并不好。

2.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励并维持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倾向,它与学习兴趣、态度、学习需要、学业成就等诸多因素紧密相联。从学习动机的内外维度出发,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种,不同种类的动机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当学生追求的是内在的满足或对学习本身感兴趣时,他们愿意了解有关学习策略的知识,并不断尝试运用各种方法来增强学习效果。但是受外部动机驱使的个体常常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很少主动寻找有效的学习策略。

3.个性差异。学习策略涉及到学生对自己所使用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的监控,因此它带有鲜明的个性特点。研究发现,外向型的学生开朗、坚强,喜欢交际,善于表达,敢于尝试新鲜事物,不怕犯错,较多地使用社会策略和情感策略。内向型学生一般显得稳重、爱思考、注意力集中,但是他们不善于表达,驾驭自身情感因素的能力稍差,与人沟通时语言表达不够流畅,怕犯错误,因此较多地使用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4]当然在学习中我们不容易界定哪些策略更有效,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的学生就是优秀的学习者。

(二)外部环境

1.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别,因此不同种族、国籍的学生在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上也大相径庭。西方的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善于自己去发现问题,有独立的见解,他们喜欢尝试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而中国学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进入大学后仍然习惯在课堂上被动接受,参与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差,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不注重学习方法的运用,不能有效地选择和调整学习策略,以致于影响学习效果。

2.教学模式。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与心理需求,制约了学生学习策略的运用。在大学教学中,“老师读讲义、学生记笔记、考试考笔记,学生背笔记”的现象比较严重,以致很多学生记了很厚的笔记,但是没有进行独立的思考和练习,到课程结束时仍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必须了解,“知识进入大学课程的目的在于使下一代更好地成为人,而不仅仅是为了知识,仅仅靠记住已有的知识是绝然不会让知识生长的”。[5]因此,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制约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

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学习策略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针对影响大学生学习策略运用的因素提出以下培养学习策略的方法。

(一)学校方面

1.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学生常常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归因于缺少能力,但是实际的问题在于他们没有接受过有关如何学习的知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教师将有关学习策略的知识,包括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学习策略的种类等问题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策略对自主学习和学习效果的积极作用,形成主动学习和运用学习策略的习惯。

2.策略教学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个决策,对某一种学习方法的强化或弱化都会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与否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6]因此,除了专门开设的学习策略课程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学习策略的教学融入学科教学当中。在教学过程中,可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寻找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学习方法。

3.进行策略训练指导。通过教师的传授,学生能够了解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但是学生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学习策略。因此,教师在传授完有关学习策略的具体知识之后必须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自觉地使用学习策略指导学习。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适时地指导学生调整学习进程,使自己的学习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二)大学生自身方面

1.探讨符合自己个性的学习策略。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倾向于选择不同种类的学习策略,大学生已经有能力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因此在学习中就要克服性格弱点,发扬个性长处,不断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找到一套适合自己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

2.以自主学习为目的。大学生必须改变已有的学习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将有关学习策略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策略达到自动化的水平。学习者先要分析学习任务,确立学习目标,制定适合的学习计划,然后根据这些条件正确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在策略运用的过程中,学生要进行自我监控,及时反馈和总结学习效果,从中找出更有效的学习策略,为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刘电芝,黄希庭.学习策略研究概述[J].教育研究,2002,(2):78-82.

[3]程燕,张大均.浅论学习策略的课堂教学[J].浙江教育科学,2005,(2):11-14.

[4]顾唯琳.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及其启示[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