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畜牧行业分析报告

畜牧行业分析报告

时间:2024-01-29 15:37: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畜牧行业分析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畜牧行业分析报告

第1篇

行业数据的力量

企业如果想在行业中力争上游,离不开对于行业和市场的精准把握,而一个新兴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于市场变化趋势的预测也需要依托于准确的行业分析。作为重要的经济学分析,市场分析必须依托于准确可靠的数据,以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进而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这一过程也就是数据分析的过程。

虽然企业内部都会建立各方面的数据库,但企业数据并不足以分析预测整个行业的态势,这时候就需要行业数据的支持。行业数据能够帮助企业了解项目产品的市场环境,分析、判断项目投产后所生产的产品在限定时间内是否有市场,分析同类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及竞争对手情况,以及采取怎样的营销战略来实现销售目标并有效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同时,对整个行业、尤其是新兴行业而言,市场分析能够体现行业的走势和发展潜力,这些也会深刻影响着资本市场对行业支持的态度和力度。

那些影响宠物行业的数据

中国的宠物行业已走过近20年,近年来更呈现出即将面临巨大变革的快速发展趋势。在这场变革洪流中,企业更需要通过有效的行业数据来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进行估测,而不同的产业节点对于行业数据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对于生产商来说,行业总产值、全国宠物数量、全国消费水平、不同品类的销售趋势、用户喜好方面的数据会影响到新产品的定位与研发计划。对于数据的作用,福贝宠物总经理汪迎春表示,“对生产企业来说,全面的行业数据能够帮助经营者准确预测市场趋势。生产企业建厂周期长达几年,如果没有基于数据的正确预测,很可能到工厂投产时就会面临极为尴尬的境地。”而包括商和零售商在内的经销商最关心的数据集中在与消费者相关的一些数据,如国内宠物数量,养宠人地区分布,养宠消费趋势、养宠消费习惯、市场消费力、用户体验等方面的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零售商来讲直接影响他们决策在哪里建仓库或是投入更大精力去开拓市场等等;宠物服务机构会更加关心区域性的消费水平,但同时也会关注全国整体的消费趋势,比如养宠人可以接受何种价位的美容服务,或是在寄养方面消费者的需求与意见等等。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市场调查进行量化,产生行业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最终总结出一定的市场趋势和规律,进而指导各个节点的企业和机构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作为行业观察者,宠物行业媒体对行业各个方面的数据都非常渴求,并急需通过这些不断更新的数据总结出行业发展的趋势,或是对行业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

由此可见,行业数据对行业中的所有从业者都很重要,所有人也都在不遗余力地寻觅着这些具有指导价值的数据,但在搜寻的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走到了一个棘手的境地——中国宠物行业可以搜索到的数据几乎为零。

难觅踪影的行业数据

寻求行业数据的人往往会首先通过网络搜索相关信息。但在实际搜索国内宠物行业数据过程中,搜索到的信息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分析评论性的文章,这类文章中虽然会包含一些数据,但大多是类似全国某类宠物的数量、行业估计产值等宏观而概括性的数据,同时这些数据还停留在几年前的情况,无法指导企业对当下业务进行调整或是对未来市场有准确的预测;第二类数据则是由各个商业公司出版的行业市场调查及分析报告,如在中国产业研究网上可以搜索到近10篇以“宠物行业”为关键词的分析报告,而在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上可以通过搜索“狗粮”得到98篇与这一产业相关的商业报告。在这些报告的摘要说明中显示,其主要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国家信息中心、行业协会、咨询公司问卷调查数据,银行采集数据、税务部门采集数据、证券交易采集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以及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等,调查报告的目录中也显示报告将包含行业整体运行态势分析、重点区域运行情况、行业产销状况监测分析、资产负债状况监测分析、运营状况监测分析、行业成本费用监测分析、行业盈利情况、财务分析、核心竞争力分析以及发展潜力分析等多方面的数据分析。但这样一份报告并非免费,其价格往往在8000—10000元不等,并不是能够直接使用参考的公开数据。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一些企业也曾经购买过此类商业调查报告,但对于其中的数据统计情况也存有质疑。

除了通过搜索引擎直接搜索相关数据外,其他行业寻找相关数据时也可以通过相应的政府主管部门的数据库进行搜集。宠物行业目前仍隶属于中国农业部,但在农业部的官方网站上并不能直接搜索到宠物行业的数据,只能在一些与畜牧业相关的文章中有零散的个别宠物企业或宠物食品用品出口方面的数据。此外,在中国畜牧业协会犬业分会这类的行业协会网站上也无法查询到公开详实的行业数据。

“行业确实缺乏公开易于查询的数据,”国内某知名宠物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有实力的企业会自己进行市场调查或是聘请调查公司进行调查,企业之间也会彼此交换一些调查数据,但仅限于行业内很小的范围。”同时,这位业内人士也表示,企业的调查限于人力和财力限制,并不能有效反应整体趋势,对于趋势的预测更多地依靠经营者对于行业的经验积累,全国性的数据调查和分析必须依靠行政部门更为强有力的支持。

国外宠物行业协会:数据时代领航人

第2篇

一、工作基本情况

进行系统预防3个部门、行业,共进行个案预防6件。进行工程专项预防1次,开展法律宣传4次,省院预防专栏发表简报、信息2篇。进行预防调查5次,开展预防调研3次,预防调研报告被县委转发2篇,发检察建议7份,率先在全省引入惩防一体化工作机制。

二、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深入开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工作。按照省院《省检察机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市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和部署。制定了县人民检察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实施方案》制定了培训计划和授课内容,认真编写了培训材料,共开展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法制培训2次,共培训农村基层组织干部200余人,占农村基层组织干部人数的98今年年初,院又配合县组织部、纪检委、农委、司法局等部门,对新选举上的村级“三职”干部,进行专题法律知识讲座。

抓住农业设施、水利设施、畜牧业投入、交通建筑业、新农村合作医疗投入五条主线,同时我以服务“三农”为重点。围绕资金的来源、支出、用途进行全程预防,确保资金用到实处。今年月份,针对群众反映的打抗旱井上级配发的喷灌设备,被水利站工作人员私自收费,涉嫌贪污的线索,配合反贪部门进行了案件初查,并结合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向县水务部门及相关乡镇发出检察建议,提出具体预防措施。

(二)积极开展个案预防工作。对自侦部门所立的案件。并结合案件的不同性质,从发案的原因、特点,认真进行分析犯罪的起因,从中探索发案的规律,找出预防的对策。如:年月份,查处的县林业局某干部涉嫌一案,由于这位干部在年至年开展退耕还林工作时,对乡镇上报的不符合国务院颁发的退耕还林管理条例》协议没有进行认真审查,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违规发放补助金,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80余万元。对此案进行预防时,针对相关工作人员对国家法律法规学习不够,工作不尽职,相关领导对所管辖的部门工作情况掌握的不够详细及对相关职权部门缺乏监督措施,及时下发检察建议书,建议他应从加强具体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教育、不断完善制度、强化责任追究意识等方面,加强监督和管理,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

(三)认真开展工程项目专项预防工作。院积极对由国家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并向劳动部门报告。

(四)着力开展系统预防工作。以国税、教育和采油十厂系统等部门为系统预防工作重点。设立了预警机制,注意通过开展预防工作,发现或提供职务犯罪案件线索。年初,县国税局和县教育局被评为全市预防职务犯罪先进单位。

(五)积极探索职务犯罪工作新途径。为了更好的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年,院就把尝试运行惩防体一体化工作机制作为一项创新工作来抓,今年年初,院派人到区人民检察院,学习他预防工作经验。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县人民检察院惩防一体化工作实施办法》把预防、控申、反贪、反渎职四个部门做为一个整体,工作中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相服务,共同发展,这一做法,有力的推动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省、市院两级预防部门的领导两次专门到院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调研,准备在全省推广,现经验材料已经完成,并上报省、市院,已被市院做为经验在全市进行了交流介绍。

三、工作中存在问题

只是国税、教育等几个系统进行了预防工作。

一是行政执法领域的工作开展的辐射面不够宽。对于工商、国土资源、交通、技术监督、林业等行政执法的职务犯罪易发部门,还没有开展预防工作。

二是预防工作开展的深度不够,有些工作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调研分析报告的理论深度还有待于提高。

三是法制宣讲方式单一,还是停留在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上,预防方式单一,宣传力度不够。

四、下年的打算

不断完善预防调查和案件线索处置制度。

一要在全面开展预防调查工作中。不断规范预防工作。

第3篇

一、工作基本情况

共进行个案预防6件,进行系统预防3个部门、行业,进行工程专项预防1次,开展法律宣传4次,在省院预防专栏发表简报、信息2篇。进行预防调查5次,开展预防调研3次,预防调研报告被县委转发2篇,发检察建议7份,率先在全省引入惩防一体化工作机制。

二、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深入开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工作。按照省院《黑龙江省检察机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市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和部署,我院认真组织开展对农村乡镇两级干部培训工作,制定了《××县人民检察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实施方案》,制定了培训计划和授课内容,认真编写了培训材料,共开展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法制培训2次,共培训农村基层组织干部200余人,占农村基层组织干部人数的98%。今年年初,我院又配合县组织部、纪检委、农委、司法局等部门,对新选举上的村级“三职”干部,进行专题法律知识讲座。

同时我们以服务“三农”为重点,抓住农业设施、水利设施、畜牧业投入、交通建筑业、新农村合作医疗投入五条主线,围绕资金的来源、支出、用途进行全程预防,确保资金用到实处。今年1月份,我们针对群众反映的打抗旱井上级配发的喷灌设备,被水利站工作人员私自收费,涉嫌贪污的线索,配合反贪部门进行了案件初查,并结合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向县水务部门及相关乡镇发出检察建议,提出具体预防措施。

(二)、积极开展个案预防工作。对自侦部门所立的案件,全部进行了个案预防,并结合案件的不同性质,从发案的原因、特点,认真进行分析犯罪的起因,从中探索发案的规律,找出预防的对策。如:2009年2月份,查处的××县林业局某干部涉嫌一案,由于这位干部在2003年至2004年开展退耕还林工作时,对乡镇上报的不符合国务院颁发的《退耕还林管理条例》的协议没有进行认真审查,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违规发放补助金,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80余万元。我们在对此案进行预防时,针对相关工作人员对国家法律法规学习不够,工作不尽职,相关领导对所管辖的部门工作情况掌握的不够详细及对相关职权部门缺乏监督措施,及时下发检察建议书,建议他们应从加强具体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教育、不断完善制度、强化责任追究意识等方面,加强监督和管理,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

(三)、认真开展工程项目专项预防工作。我院积极对由国家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把××县棚户区这一惠民工程做为预防的对象并及时立项。同主管部门及建筑施工部门联合制定了预防方案。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开展预防工作。一是对招投标工作通过媒体等进行公示。二是对重大原材料采购的来源、金额、数量通过召开会议、媒体等方式进行公示。三是工程各阶段对工人工资发放情况进行公示,并向劳动部门报告。四是对拔付工程款情况进行公示,并向财政局报告。五是对工程质量情况、标准、等级进行公示。此项工作现正在进行中。

(四)、着力开展系统预防工作。我们以国税、教育和采油十厂系统等部门为系统预防工作重点,同这几家单位联合制定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方案,设立了预警机制,注意通过开展预防工作,发现或提供职务犯罪案件线索。年初,废州县国税局和××县教育局被评为全市预防职务犯罪先进单位。

(五)积极探索职务犯罪工作新途径。为了更好的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2008年,我院就把尝试运行惩防体一体化工作机制作为一项创新工作来抓,今年年初,我院派人到山东省荷泽市牡丹区人民检察院,学习他们的预防工作经验。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县人民检察院惩防一体化工作实施办法》。把预防、控申、反贪、反渎职四个部门做为一个整体,在工作中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相服务,共同发展,这一做法,有力的推动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省、市院两级预防部门的领导两次专门到我院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调研,准备在全省推广,现经验材料已经完成,并上报省、市院,已被市院做为经验在全市进行了交流介绍。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行政执法领域的工作开展的辐射面不够宽,只是在国税、教育等几个系统进行了预防工作,对于工商、国土资源、交通、技术监督、林业等行政执法的职务犯罪易发部门,还没有开展预防工作。二是预防工作开展的深度不够,有些工作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调研分析报告的理论深度还有待于提高。三是法制宣讲方式单一,还是停留在“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上,预防方式单一,宣传力度不够。

第4篇

行业协会对于一个行业来说有着多重作用。对于已经拥有一定发展历史、发展相对规范成熟的行业来说,协会起到日常管理和提供持续辅助支持的作用。这其中包括监督行业内单位对行业规范的执行、统计调查行业数据、定期行业分析报告等。而对于新兴的行业来说,行业协会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引领行业追求高水平发展、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的作用。这其中包括订立行业规范、协调行业内各方需求、提供行业初期发展所需的技术及经验支持、提供不断变化的行业趋势分析供行业内企业参考决策等等。一个行业如果缺失了行业协会的领导和组织作用,就会呈现一盘散沙的状态,缺失行业规范的发展也必然是混乱无效的发展。

中国宠物行业已经走过近20年的历程,但在很多产业节点上依然缺乏完善健全的行业协会,而已经存在的行业协会很多也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很大提升空间。这其中包括行业协会的规模较小,分散性强,专业性有待提升,资金筹募机制不够完善,缺乏团结各方开展全行业行动的凝聚力等等未及成熟阶段的特征。

虽然宠物行业在产值和市场销售额方面都不能与很多国内行业相提并论,但这个行业所具有的独特性决定了它需要获得更多社会和政府的关注。此外,行业地位的缺失也使得现有的行业协会并不能够完全发挥行业领导者的作用,在对行业监管方面既无规范可循也没有能力进行强有力的监管。

面临种种现实情况的制约,面对新兴却亟待规范的行业现状,一方面,以行业利益为先的协会组织成员在积极负责地探索行业协会发展之路;另一方面,行业中的各个企业对于真正的行业协会也有着各种需求与期待,建立有效的宠物行业协会来引领中国宠物行业踏上规范发展的道路是众多行业企业与组织的共同诉求。

宠物行业协会现况如何?

虽然行业协会对于一个行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一个真正的行业协会的建立背后需要有强有力的动力促成,这种动力必然来自于受到行业协会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的企业和机构。而协会一旦成立并开展工作,就必须要求其从最开始就践行规范、严谨的工作流程。

沈乐辛:组织比赛、血统认证和专业培训是目前繁育行业协会的主要工作

目前我所知的国内纯种犬繁育方面有CNKC(中国畜牧业协会犬业分会),CKU(中爱联合犬业俱乐部),NGKC(名将犬业俱乐部)和CKC(中国纯种犬俱乐部)这四个具有协会性质的组织。其中CKU是FCI(世界犬协)下的合作伙伴,其他三个组织则是AKC(美国犬舍俱乐部)的合作单位。我的犬舍加入的是CKU,整体感觉CKU的专业性还是很强的,同时由于是FCI的合作组织,其血统认证是国际承认的。CKU目前组织的主要活动主要有专业犬赛、纯种犬血统认证和专业培训。比赛方面,CKU的比赛含金量较高,少则二、三百只,多则五、六百只犬参赛;血统认证方面的流程也很严谨,如需要犬舍提供配种证明,若公犬不是该犬舍犬只则会致电公犬犬舍确认配种事宜,新犬出生后需要提交登记申请,1个月后提供上门登记或是犬舍到CKU进行登记,之后会给新犬植入芯片并颁发血统证书,证书号码和芯片号码是唯一且匹配的。所有经过血统认证的犬只都会在CKU建立档案,消费者也可以在CKU进行查询。由于CKU是FCI合作组织,同时在国内有很多合作的美容学校,他们会定期组织短期美容、牵犬师及审查员的培训,授课者也是来自FCI的审查员,且所有合格学员的资格证书是受到国际认证的。

刘朗:行业快速发展、需求迫切是促成行业协会建立的重要因素

北京市小动物诊疗行业协会是在2000年由当时几家大的宠物医院联合自发筹备组建起来的。初衷即是希望能够通过行业协会规范行业行为、提高行业素质进而推动行业发展。协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包括医德教育、行业自律、政策法规宣传、职业教育、学术交流等方面,最终在2008年正式获得政府批准注册为具有法律地位的宠物诊疗行业协会。我认为小动物诊疗协会的成功主要是由于国内宠物行业的发展使得社会对于宠物医院的需求快速增加,行业急需规范化的管理,并因此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此外,宠物医师行业的需求比较集中,也更加迫切,相互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很多,而且有一批从业者自愿奉献来发起这件事,这些都是这一领域行业协会能够快速建立并运作的重要原因。

王云飞:管理规范缺失导致宠物食品生产领域缺乏强烈的共同需求

目前农业部的饲料行业协会确实在筹备宠物食品这方面的行业分会,但也仅仅处在初级阶段。宠物食品生产方面的民间交流也并不多。对于国内宠物行业协会缺失的现状,我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宠物食品企业缺乏强烈的共同需求。不同企业在经营目的上的不同使得企业的需求有差异。有的企业想要做大做好,有的则是想赚取短期利益,他们的诉求必然不同。像宠物医师领域的协会做得很成功,就是基于这些医师或是医院在诊疗技术方面遇到问题亟需解决,这种共同需求就会转化为自下而上成立协会以及将强联系沟通的动力。但在宠物食品行业,行业监管的力度不足使得劣质产品和落后的技术并不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利益,因此企业对提升革新的诉求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行业现在亟需对生产前的规范管理以及责任落实的追溯体系,而这些恰恰是激励企业追求更好的技术品质的压力,企业也才会有学习借鉴经验的共同需求。在巴西,生产企业没有通过行业订立的GMP标准前是不能进行生产的,这种强力的生产管理最终使得巴西的宠物食品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

第5篇

一是产品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争创名牌产品2个以上。开发3个以上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产品质量可比性跟踪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并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建立健全大中型企业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力争2户以上企业获得省、市政府质量奖,企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二是工程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竣工工程质量和安全卫生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其它工程建设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0%以上。争创国家“鲁班奖”优质工程1项以上,省“飞天奖”优质工程2项以上。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竣工验收合格率均达到100%。水利与节水改造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大型工程综合优良率达到75%以上。

三是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交通、旅游、通信、商贸、现代物流、医疗卫生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等主要服务行业基本建立服务质量体系。重点服务业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GBT19004国家标准。质量诚信普遍提升,用户和消费者满意度指数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创建1户省级服务名牌企业。

四是环境质量水平显著提升。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明显减轻,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标准,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逐年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与绿化水平明显提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质量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主要工作任务及责任分解

一)产品质量

1.现代农业。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形成规模化、集团型竞争优势。以“紫荆红”庄薯”强庄”等特色品牌为依托,以果品、洋芋、畜牧产业为重点,积极扶持建办一批产业关联度大、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带动、基地扩张、规模促销、利益驱动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全国农区绿色畜牧基地、优质果品出口创汇基地和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建设步伐,完善具有庄浪特色的农产品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主要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年,制(修)定农业地方标准2项以上,建成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以上,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2个以上,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以上,庄浪果品优果率达到70%以上,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主要农产品标准化覆盖率达到70%以上。

2.煤电矿产业。提升煤电和矿产业发展质量。积极推进有基础、有潜力、有开发前景的资源开发利用,坚持保护资源、提高回采率、转化增值、延长服务年限的原则。实施多金属矿勘查利用、年产1万吨金属钙生产线、金龙矿业公司铅锌矿石采选项目,继续实施县煤矿的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能力,建成黄庄煤矿。做好庄浪电厂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发展我县能源产业打好基础。年,主要煤炭产品质量优等品率达到95%以上,化工、水泥、煤炭等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药品行业。加快关山六乡镇中药材基地建设,以庄浪县中药饮片厂等企业为依托。建成5000吨中药饮片加工及500吨中药提取液生产线,形成以中药材加工为主的制药产业链。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全部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特色中成药、生物制品、生物制药等新技术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草畜加工业。突出发展畜产品加工、饲料加工和养殖龙头企业建设,围绕建设全省商品猪生产基地和发展优质肉牛产业两大目标。争取肉牛无公害产地和无公害产品认证,打造畜禽产品品牌。以娇芸公司等加工企业为依托,加快肉牛、生猪、禽类精深加工,形成肉食深加工产业链。建成10万吨秸杆生物全价饲料生产线和5万吨有机—无机生物复合肥生产线,增加农畜产品附加值。

5.果菜加工业。形成果品深加工产业链。以河谷川区和城镇郊区为重点,加快果汁、果醋等果品加工型企业建设。积极发展设施蔬菜,引进新建一批蔬菜深加工企业,争取在通化乡投资建成山野菜加工厂。以马铃薯为原料,加快发展薯类全粉、速冻薯条、食用淀粉、工业淀粉等产品,建成一批大型粉条、淀粉精深加工企业,形成马铃薯综合加工产业链。年,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检测监控体系,重点食品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食品质量与安全、卫生指标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

6.建筑材料。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产业。重点实施年产50万吨石灰石生产线、日产3000吨干法水泥生产线、年产5000万块矿渣免烧空心砖生产线、年产50万立方米混凝土搅拌站等项目。依托骨干建材企业,依托境内丰富的石灰石等建材资源。整合建材资源,积极发展轻型、节能、环保等新型建材,大力发展非粘土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墙体材料,不断创新优势,加快提速发展。年,全县建材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水泥产品全部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80%以上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二)工程质量

1.建设工程质量。抓好建筑市场、重点项目和住宅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严格落实工程质量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等制度。加强对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及原材料采购等环节的全程监控,健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严格质量检查和监督,全面落实建设工程质量回访、保修承诺制和工程质量投诉制度。年,全县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98%,县城新建民用建筑实施节能标准比例达到50%,室内装饰工程节能环保符合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

2.交通工程质量。严格执行交通工程强制性技术标准、各类技术规范及规程,项目法人、勘察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各方要遵守《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和《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全面履行工程合同义务,依法对交通工程质量负责。年,全县高速公路平均优等率达到95%以上,干线公路平均好路率保持在90%以上,县、乡公路路面平均好路率达到85%以上。干线公路竣工验收合格率、优良率分别达到100%、90%以上,乡村公路竣工验收合格率、优良率分别达到100%、85%,平天、庄静高速公路庄浪段等工程达到省级优质工程。

3.农田水利工程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按照“管理规范化、施工程序化、检验标准化”要求。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成民心工程、精品工程。建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对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和主要责任人情况进行登记注册。年底,全县中低产田改造、土地开发整理和基本农田建设等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综合优良率达到75%以上。水库除险加固、重点河段治理、灌区改造、雨水积蓄利用等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综合优良率达到80%以上。

三)服务质量

1.旅游业。大力开拓旅游市场,以打造云崖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和梯田“现代农业观光、红色旅游基地”为重点。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加快云崖寺、朝那湫、陈家洞、赵墩沟和堡子沟流域梯田等景区创建国家生态旅游风景名胜区步伐。全面推行《旅游规划通则》等行业标准,建设全县旅游质量管理体系,开展游客满意度测评和服务质量跟踪活动,全力打造诚信旅游品牌。

2.交通运输业。加强运输的严密组织和科学调度,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规范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服务多元化。按照路、站、运一体化”要求,提升农村客运站点服务功能,实现村村通班车。至年,基本实现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衔接”目标,正常气候等自然条件下,公路长途客运班车正点率达到85%以上。

3.商业服务行业。推行服务行业国家标准,大力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诚信兴商”活动。实行商品质量负责制。大中型商场、超市基本杜绝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重点服务行业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商场、饭店、银行、邮电、医院、社区等窗口服务单位采用先进管理方式,积极推行国际标准。

4.金融保险业。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推动金融保险服务创新。大力推行金融、保险行业服务标准化,完善投保、承保等客户服务体系。要以方便客户为原则设置工作程序,进一步优化服务产品结构,提高保险理赔效率,切实维护被保险人合法权益,努力提高员工素质,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营造良好服务环境。年,顾客满意度较年底提高10个百分点。

5.现代物流业。加快县城和南湖镇物流配送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以培育大型物流企业为重点。加强商贸企业与制造业、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合作,培育形成一批现代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构建高效物流运输网络。推进加盟连锁和配送经营,实施物流配送中心网络体系、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乡镇农贸市场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业,加快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努力把现代物流业培育成我县新兴服务业的支柱产业。

6.邮政电信行业。着力提高顾客满意率。建立完善电信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体系,加快制定提高邮政电信行业服务质量工作方案。提升质量承诺层次和诚信水平,提高通信质量,做到计量准确、服务至上、顾客满意。年,邮电行业整体服务质量明显改善,电信计时收费等热点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和有效监督,顾客满意度达到85%以上,用户投诉处理及时率达到98%。

7.医疗卫生。建立能够充分体现医疗卫生的社会公益性质、救死扶伤职业道德、严谨负责执业精神的医疗体制,促进医疗卫生工作方式和服务模式的转变。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入手,深化医疗制度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积极引进先进的医疗服务理念,建立高效有序的医疗服务质量体系、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可追溯的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提升救治水平、诊断水平、医疗水平和护理水平。年,全县二级甲等医院全部建立医疗质量安全评价体系,并全部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四)环境质量

1.空气质量。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三项污染物排放年均值逐年下降,城市空气质量逐年提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四项减排指标年均削减1.5%城区空气环境PM10年日均值控制在0.10mg/Nm3之内,SO2年日均值控制在0.06mg/Nm3之内,NO2年日均值控制在0.08mg/Nm3之内,空气优良天数达到90%以上。

2.水质量。庄浪河、水洛河、葫芦河等主要流域水质均达到标准规定。水质稳步提升。水库和具有农业灌溉功能的河流,水质达到农业灌溉水质标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饮用水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县城水域功能区的水质和生态景观水域的水质均达到国家标准,城区污水处理厂实现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达标率达到100%运行率达到95%以上。

3.生态质量。持之以恒地推进植树造林和绿化工程建设。自然生态功能得到回复和提升。杜绝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废弃物和生活垃圾侵害农田,农用土壤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得到安全处置。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率100%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100%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名牌产品培育。提高名牌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和名牌产品在同类产品的带动力和影响力。落实名牌激励政策,探索引导企业把争创名牌与可持续发展、调整产品结构、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和计量体系建设等紧密结合。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新产品开发、申报专利等工作。优化名牌产品结构。培育具有较强积聚功能和辐射作用的名牌产品。加强名牌产品管理,实施名牌企业动态监管,组织对名牌产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抽查和监管,对严重违反市场竞争规则以及出现重大质量违规问题的按照相关程序报批取消违规企业的名牌产品称号。

二)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对照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对现行技术标准水平进行一次全面评审,寻找差距,准确定位技术标准的提升方向和层次。鼓励外向型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增强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二是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以大宗主导和优势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努力构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以标准化为先导,带动主要农产品质量的整体提升和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和经营。三是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以规范服务行为、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诚信度为重点,抓紧制定覆盖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旅游、医疗卫生、交通运输、邮政通信等服务业的地方标准,一是加快升级工业产品技术标准。工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要组织力量。加大服务业标准推行力度,有效提升服务业规范度和标准领域覆盖率。鼓励服务单位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深入推进服务企业标准化工作。

三)切实提高质量诚信意识。建立和完善企业质量档案数据库,以质量水平和保证能力为基础。做好质量信用的记录和更新,依据《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划分通则》GB/T23791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信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开展对企业质量信用的评价工作,企业的质量信用等级,金融信贷、政府采购、工商管理、工程招标、招商引资等领域实现质量信用信息的应用和共享,对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施行分类监管,推动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四)扎实提高检验检测能力。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的原则。加强县级质量检验检测项目建设,重点加强食品、建材、农产品的微生物和有毒有害检验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检测机构的技术能力。加强行业检测机构建设,充分发挥现有行业检测机构作用。

五)全面加强质量宏观管理。县推进质量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半年一次质量分析报告,建立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质监、环保、住建、发改等部门定期分别对产品质量、环境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掌握质量动态和倾向性问题,把握质量提升进程。建立宏观质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宏观质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纳入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之中,作为衡量经济增长和运行质量的重要元素和指标,充分发挥质量效益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推动经济增长,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四、实施步骤

1.启动阶段: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质量振兴各项工作。县质监、住建、发改和环保四个单位要尽快提出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实施意见,并分年度提出具体的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各乡镇、各有关部门都要结合各自实际,召开全县推进质量振兴工作会议。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全面组织实施。

2.实施阶段:及时报告实施进展情况。县推进质量振兴领导小组要加强督促检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对质量振兴工作绩效进行跟踪分析。全面推进质量振兴工作。通过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的努力,全县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预定的目标任务,质量工作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

3.总结阶段:组织考核验收,总结经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制度。县推进质量振兴领导小组要加强对质量振兴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等工作。县质监局、县住建局、县发改局、县环保局分别承担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工作的综合牵头责任,要切实履行组织协调职责。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切实加强领导,确保质量振兴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二)明确工作职责。完善责任体系。县推进质量振兴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绩效评价考核办法,加强考核督查,定期向县政府报告进展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信息、掌握动态、分析问题、制定措施、提出建议、督查指导,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制定和组织实施本部门推进质量振兴的具体方案。各乡镇要制定推进质量振兴的实施方案,把质量振兴的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

第6篇

一、一年多来普查工作简要回顾

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自2007年9月开始,我省污染源普查工作正式展开,20*年是污染源普查的全面普查阶段。一年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和国家污染源普查办公室有关文件要求,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全省污染源普查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20*年6月初,全省140个县(市、区)完成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数据的县级直报国家任务;20*年8月底,在反复核查基础上,完成第二次上报的初报工作;9月份后,全省各级认真组织数据汇总、审核与分析,对普查数据库进行进一步核实;20*年12月5日,山东省顺利完成第二次上报工作(终报)。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回顾一年多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县(市、区)工作扎实认真,普查表填报质量较高。进入全面普查阶段后,各级各部门认真组织,普查工作稳步推进。特别是在基层的普查工作人员,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劳动。从前期省普查办核查情况看,全省大部分地区县(市、区)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得力,工作人员态度端正、认真负责、业务熟练,能够比较深入细致地了解普查对象相关情况,掌握数据准确、客观。在前期工作中,*市领导重视,组织协调力度大,普查办工作人员积极努力,认真负责,表格填报较为规范完整,质量较高。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漏填错填率较低。*等普查表格备案说明整齐规范、翔实条理。*/*县等在前期工作进展相对缓慢的情况下,加大工作力度,工作进度和质量有较大改善,指标漏填率和差错率相对较低。*等工业污染源总数较多,工作量相对较大,普查办人员加班加点,按时完成直报任务,表格填写质量比较高。*加强业务指导,市、县两级表格审核工作深入细致。6月9日至17日,国家普查办核查组以*为样本,对我省普查表填报质量进行了现场核查。两市、区普查工作领导重视,组织得力,数据质量较高,得到了国家核查组好评。

二是省、市级汇总分析扎实有效,有力保证了普查数据库质量。20*年8月底第二次上报以来,全省普查工作重心转移到汇总分析上来,为确保数据准确性,各市普查办多次向本级局党组汇报,进行专题研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多次会审。10月7日至15日,按照国家普查办新下发的汇总分析通知和表格要求,省普查办召集全省业务骨干80多人,对全省普查数据库分行业、分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形成数据汇总审核工作报告、数据汇总分析报告,完善各类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数据材料,积极迎接国家的检查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省污染源普查终报数据的质量,达到全面消除疑似数据,11月26日至12月4日,省普查办组织各市负责技术和数据处理的业务骨干对全省污染源普查终报数据进行再次审核,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于12月5日按时完成上报任务。20*年10月18日至22日,以国家普查办陈斌主任带队的国家污染源普查数据录入与汇总核查组在我省进行了现场检查。并以章丘市为样本,对数据录入工作进行了核查。核查组对我省污染源普查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全省普查战线同志们的辛勤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

一年多来,污染源普查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全省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与在坐各位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在此,再次代表省环保局党组、省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级各部门从事普查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组织好技术报告的编写工作

2009年是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总结验收阶段,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编写工作,是今年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首项重要任务,是整个污染源普查工作的画龙点睛之笔。各级普查机构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组织技术力量,集中时间和精力,认真做好编写工作。

一是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准确认识技术报告编写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和环保规划服务的,是为国家和全省环境保护方面科学决策服务的。普查数据是这次工作的重大成果,不仅提供了全省企业的污染状况、排放总量等详情,而且是实施“十二五”排污总量控制的基础。技术报告是普查数据的集中体现,通过对数据的综合分析,充分反映这次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全面性、指导性。首先,技术报告是普查成果鉴定的核心报告。技术报告是反映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全过程的技术总结,是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结果的集中表征,是普查数据逻辑性、合理性、完整性、准确性的系统分析。我们搞污染源普查,不能满足于成为数据的管理员,更重要是成为普查数据的分析员,要形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所需要的技术成果。其次,技术报告是总结阶段工作的基础。从污染源普查的整体工作看,技术报告既是对前阶段普查工作集文字、数字、图形的综合说明,又是下一步普查公报的基本素材,是普查数据开发利用的基础。我们以前在1985年搞过工业源普查,在1988年搞乡镇工业源普查,但这次普查范围涵盖工业、农业、生活和集中式,普查范围之广,普查工作量之大,是前几次普查所不能比的,因此,技术报告一定要客观、充分地反映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工作。可以说,技术报告编写工作,既是对近一年多来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检验,也是各级普查成果的体现,技术报告完成与否、编写质量高低与否,事关整个普查工作成败,关系着一年多来各级普查机构和参与普查的领导、同志们的政绩与荣誉,各级各部门一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谋划,切实组织好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编写的相关工作。

二是明确时间要求,制定编写工作计划。省里已将上半年的工作要点下发各市。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和社会的要求,在技术报告编写过程中,做到“三个结合、三个突出”要把普查资料开发应用与当地环保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与“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要突出重点,突出当地特点,突出普查资料开发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普查资料的作用。省普查办已下发文件明确今年的工作安排,希望各地提前准备,统筹安排、有序推进。春节前后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就是报告编写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抓紧时间,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编制工作计划、数据分析和成果开发计划,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组织实施办法等具体措施,及早着手开展工作。为确保效率和精力,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封闭作业的方式,以排除外界干扰。市级普查机构要于2月底前完成两个报告的编写,并一式三份报省普查办。

三是要配齐配强人员,加强人力保障。在总结表彰阶段,省里将开展三类评选活动,第一类是工作成果的评选,根据技术报告质量和水平、数据开发应用的创新和推广程度,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第二类是科研成果的评选。1985年工业源普查,就获得了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各县(市、区)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列课题,参加省市科技成果的评选。第三类是荣誉成果的评选,就是评选全国和全省普查工作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但更重要的还是通过表彰来调动编写技术报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市、县两级环保、农业部门要组织专门写作班子,专人负责,专职从事技术报告的编写工作,同步完成工作报告的编写,写作班子原则上不少于3-5人。要加强经费保障,确保编写工作顺利进行。期间,省普查办要组织专项督察,对人员配备不齐、工作开展不力的进行通报。

四是相互协作,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开展工作。这次污染源普查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是典型的“多线、多兵种作战”。除环保部门外,还有农业、畜牧、海洋与渔业等部门。前期各部门同力协作顺利完成了数据采集工作,下一步,我们必须要按照国家和省政府对部门职责的分工安排,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并自觉做好相互配合。农业部门除具体做好种植业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的编写外,还要充分发挥在整个农业源普查方面的牵头、综合作用,切实组织好农业源普查技术报告的编写工作。要通过这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极大地密切部门、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并增进同志间的友情和友谊。

三、对这次培训提几点要求

国家污染源普查办北海培训会议后,为结合实际做好我省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的编写工作,省普查办在济南专门召开了技术报告编写研讨会议,组织部分市普查骨干就技术报告编写大纲进行了讨论研究,进一步充实完善了编写纲要,为全省培训作了比较充分准备。这次培训的具体内容,有关同志在随后的培训中会详细讲解,我就不多说了。为办好这次培训,提两点要求:

一是认真听讲,充分研讨。希望大家充分利用两天的培训时间,认真听讲,自觉维护秩序,遵守培训纪律,保证培训效果。同时希望各位多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思考本地的报告编写和成果开发工作。如果有好的想法和工作建议,大家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省普查办的同志要加强交流沟通,共同努力,把技术报告编写工作做好。

二是切实搞好会务保障工作。有关部门要组织好此次培训工作,妥善安排食宿,使参会人员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完成此次培训课程。

第7篇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概念是: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具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为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

一、农业部行政管辖内诸类科技成果的鉴定。

二、承担由农业部下达科研、推广项目的其它部门完成的科技成果鉴定。

三、申报农业部部级各种奖励的其它部门完成的科技成果。

第四条根据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范围,科技成果包括:

一、基础理论成果和部分应用基础理论成果。

二、应用技术成果。

三、软科学技术成果。

第五条各级农业科技成果鉴定的管理机构的职能是:

一、农业部成果管理机构:

1.负责全国农业系统科技成果鉴定的管理工作,包括制订部门的管理办法、规定、细则并协调检查其执行情况和成果鉴定的汇总工作。

2.主持或委托有关主持农业系统或由农业部下达任务其它部门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的鉴定工作。

3.作为农业部科技成果的组织鉴定单位,对主持鉴定单位完成的成果鉴定进行审核并对鉴定证书审核盖章。

4.主持鉴定单位申请由部直接主持鉴定的会签工作。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渔、农牧、农林、畜牧、水产、农垦、农机化、乡镇企业)厅(局)的科技成果管理机构:

1.受农业部成果管理机构的委托,负责本部门下达课题的科技成果鉴定的管理工作,主持鉴定或委托主持鉴定工作。

2.主持本部门自选课题的鉴定工作。

3.根据有关文件的规定,审查本部门不需要鉴定的科技成果。

4.每年向部成果管理机构报送当年的成果鉴定计划和总结。

5.鉴定完成后送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成果管理机构审批盖章。

三、农业部各司(局)、直属科研院(所)、部属高等农业院校的科技成果管理机构职责:

1.受部成果管理机构委托,负责由本部门、本单位下达的科研、推广课题完成的科技成果的鉴定管理工作。

2.主持或委托主持本部门下达课题的成果鉴定工作。

3.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审查本部门本单位不需要鉴定的科技成果。

4.每年向部成果管理机构报送当年的成果鉴定计划和鉴定总结。

5.鉴定完成后,送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成果管理机构审批盖章。

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畜牧、农垦、农机、水产)科学院、高等农业院校成果管理机构的职责是:

1.负责本单位成果鉴定的管理工作。

2.受省(部)成果管理机构的委托主持本单位下达课题及自选课题的鉴定工作。

3.根据有关文件的规定,审查本单位不需要鉴定的科技成果。

4.每年向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成果管理机构报送成果鉴定计划和鉴定总结。

5.鉴定完成后,送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成果管理机构审批盖章。

第六条根据实事求是、严格把关、精简节约的原则,视不同情况采用以下鉴定形式:

一、检测鉴定:经省(部、委)以下法定的专门检测机构按照国家标准、专业标准或有关的技术指标,进行检测、测试并出示证明其技术水平及成熟度的评语,并由检测人员签字、检测机构盖章。

二、验收鉴定:适用于推广项目科技成果鉴定,由验收单位组织专家,根据计划任务书(或合同)规定的指标,进行现场测试、评价,出具验收结论,并由验收人员签字。参加验收人员必须有中级以上职称。

三、专家评议:

1.通信鉴定:凡不需要现场考查,不需测试,根据研究报告和试验资料即可进行评价的科技成果由主持鉴定单位汇总专家意见并写出评语,并附专家书面评语的复印件同时说明发出和收到函件份数。

2.会议鉴定:对国家和省、部重大的科技成果以及自选课意义比较重大科技成果,可聘请科研、教学、生产、管理部门同行专家召开会议按规定进行鉴定作出结论。

检测鉴定、验收鉴定、专家评议的鉴定证书均需经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成果管理机构审核盖章方为有效。

四、视同鉴定:需要进行鉴定的科技成果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并经部(省)成果管理机构批准,均视已通过鉴定,与其它鉴定形式具有同等效力:

1.连续三年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证明技术上成熟,已取得经济、社会效益,由实施单位出具证明并经其上级主管部门审查盖章。

2.经法定的合同登记机关登记的技术项目,已按合同约定验收合格,在生产实践中已取得经济、社会效益,并由当事人出具证明的。

3.农作物、家畜、家禽、蜂、蚕经国家或省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出具评语证明的,但只通过审核名录而无评语证明者无效。

4.经中国专利局授予专利权的发明专利,实施后已取得经济效益,并由实施单位出具证明的。

视同鉴定必须填写视同鉴定证书并附有关技术文件,报送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成果管理机构批准后生效。

第七条鉴定委员会

一、对于需要进行鉴定的科技成果,由主持鉴定单位或委托主持鉴定单位聘请同行专家组成。人数不得少于五人,最多不得超过十三人。报部以上申请奖励的成果其鉴定委员会正、副主任须有高级技术职称。

二、鉴定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

1.一切被邀请参加鉴定委员会的专家权利平等,不受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完成人员的影响,独立进行鉴定,可根据规定充分发表意见,有权要求完成人解答问题,可保留个人意见。

2.鉴定委员会实行主任负责制,少数服从多数,超过半数方可通过鉴定。

3.根据规定取得咨询费。

4.对被鉴定的成果负有法律、道义的责任,有保密的义务,更不得把成果窃为己有。

三、鉴定委员会应包括科研、教学、生产、管理等部门的专家,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条件是:

1.在该行业或领域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2.具有较好的学术、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及管理经验。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参加鉴定委员会的人数不得超过鉴定委员会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一切参加课题的完成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参加鉴定,也不得以检验者、证明者身份出现。完成人也不得互相鉴定,然后作为一个项目的完成人共同报奖。

第八条完成单位和完成人是科技成果被鉴定的一方,是完成科技成果的直接组织实施单位和人员。在成果鉴定前,应按有关规定做好各种准备。在鉴定时应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地向鉴定委员会做技术报告,并认真回答鉴定委员会提出的问题,不得弄虚作假、夸大事实。对鉴定结论有不同意见,可向鉴定委员会主任或上级主管部门、成果管理机构提出。

第九条科技成果鉴定的主要内容是:

一、题目:一切要鉴定的科技成果题目必须准确,和该项目主要技术核心相一致。题目与内容不符者,应重新确定正确题目或推迟鉴定。

二、理论及应用理论成果:研究论文须在国际或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一年以上或在国际学术会议及全国一级学术会议全体会议上公开发表一年以上,方可按以下内容鉴定。

1.所需文件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发表后被引用情况的资料。

2.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的评价。

3.论点、论据是否明确,有关数据是否准确。

4.该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国内外同学科比较,其成果的创新点、学术意义及所达到的国内外的实际水平。

5.存在的缺点及改进建议。

6.科学理论成果采取函审方式评议时,须将专家评审表附在鉴定证书之后。

7.应用理论研究成果应补充经过实践检验的效果、应用范围及对可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分析报告。

三、应用技术成果鉴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鉴定所需技术资料、文件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

2.是否达到计划任务书(或合同)规定的技术指标。

3.有关技术文件中的技术数据、图表是否准确、完整。

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其特点、独创性及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查新检索。

5.实践检验的效果、应用范围和推广方案的可行性。

6.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计算、分析的可靠性。

7.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

四、软科学成果按下列内容组织鉴定:

1.鉴定所需文件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

2.是否达到课题要求的标准和目的。

3.应用情况和实践检验的效果。

4.成果所达到的实际水平。

5.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

第十条凡执行国家及部(省)下达的科研推广计划、申报部(省)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以及自选课题中意义重大的科技成果必须进行鉴定。

具备下列条件方可申请进行科技成果鉴定:

1.完成项目任务,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

2.学术或技术资料必须齐全,并符合科技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

科学理论成果的学术资料主要包括: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发表情况的说明,国内外学术情况对照材料,后被引用情况报告等。

应用技术成果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技术合同或计划任务书、设计书、研究报告、技术指标测试报告、试验报告、有关设计技术图表、质量标准、国内外技术情况对照材料、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等。

软科学成果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技术合同或计划任务书,总体研究报告,专题论证报告,调研报告及有关背景材料、模型运行报告,国内外研究对照材料等。

3.应用技术成果应经过实践证明其成熟,并具备应用推广的条件。对高技术研究中难度较大、周期较长的,组织鉴定单位可酌情组织阶段成果鉴定。

4.软科学成果需经有关单位采纳和应用一年后方可组织鉴定。

5.完成单位、完成人排列次序已协调好。

6.必须使用国家科委统一制定的鉴定证书格式。

以下成果(项目)可以不进行鉴定:

1.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鉴别即可确定其经济、社会效益的科技成果。

2.已取得社会公认、并有确切证明的科技成果。

3.自选课题完成的、科学技术进步意义不大,经济、社会效益不明显的项目。

4.技术上严格保密,无法进行鉴定的科技项目。

5.中外合作完成,无法进行鉴定的项目。

第十一条科技成果鉴定的程序如下:

一、农业科技成果鉴定实行由下达课题计划或任务的单位负责审查、主持或委托主持鉴定,由组织鉴定单位(部成果管理机构)审核批准。

二、凡根据计划或合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负责,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备齐材料,并使用国家科委统一下发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申请书”,通过归口单位审查后,向下达计划(或合同)单位提出申请鉴定报告。

自选课题意义比较重大的,向完成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成果管理机构提出鉴定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方可按本办法进行鉴定。

三、完成单位及完成人须于鉴定会前一个月以上向主持鉴定单位提交科技成果鉴定申请书和有关技术资料。

四、主持或委托主持鉴定单位在接到科技成果鉴定申请书后,必须逐项认真核实,并在半个月内就下列问题给予明确答复:

1.是否同意鉴定。

2.鉴定的形式。

3.鉴定委员会名单。

五、主持鉴定、委托主持鉴定单位经审查科技成果鉴定申请书及有关材料后,如发现未完成计划、数据资料不全、争议未解决可拒绝鉴定或延期鉴定。

六、鉴定委员会主任由主持鉴定单位协商后指定并主持鉴定会,同时向鉴定委员宣布有关鉴定办法的规定。

七、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必须在会上由鉴定委员会亲自起草、讨论,在会上形成并由全体鉴定委员签字。有不同意见的委员可以不签字或注明意见。

八、完成人在鉴定委员会讨论鉴定结论时要回避,对鉴定结论有不同意见时,可向主持鉴定单位或上级成果管理机构提出。

九、组织鉴定单位、主持鉴定单位在鉴定完成后,如发现鉴定报告有重大缺陷,可责成鉴定委员会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如发现鉴定报告弄虚作假或搞形式主义,有权驳回报告,另行组织鉴定委员会重新进行鉴定。

十、鉴定证书经组织鉴定单位(部成果管理机构)盖章后有效。

第十二条由数个完成单位完成的科技成果,由第一完成单位牵头经协商后向下达任务部门申请科技成果鉴定。由某一单位独立完成的并具有单独使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在征得主持单位同意后也可单独鉴定,在总项目鉴定时应剔除这一部分内容。

第8篇

(一)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切实提高源头数据质量。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关系到源头统计数据是否准确,在统计工作中处于基础地位。近年来,各级统计部门狠抓基层基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我市统计工作弱在县级,空在乡镇,差在村社(区),难在企业的状况仍没有根本好转。基层统计工作存在着人少工作重、办公条件差、统计力量与任务矛盾突出、工作经费不足、队伍不稳定、基础工作不规范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特别加以关注、重视和解决。

一是要进一步深化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改革。乡镇统计站是农业农村统计执法的主体,是加强乡镇科学决策和领导管理的重要保障,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关于乡镇统计体制改革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在乡镇综合改革中,坚持乡镇统计站为单设垂管的事业单位,人员为事业编制、管理渠道和管理方式不变。理顺乡镇统计站人员关系,按照“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处理好乡镇统计站工作人员的身份问题,即原来是公务员身份的由所在乡镇逐步消化。今后乡镇统计站招录事业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评聘,设置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和岗位。具体办法由市统计局和市人事局尽快研究并提出意见和方案,报市政府审定。

二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统计工作。各级政府要从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战略高度,更加重视和关心统计工作的基层基础建设,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统计工作体系,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整体统计调查能力,保证基层统计工作有人抓,统计报表有人填,统计调查有人干。将统计工作的重心、人财物的投入向基层倾斜,切实解决基层统计中的实际困难。同时,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市县统计部门,要认真研究新时期加强企业统计、乡镇街道、村、社区统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推进统计改革,加强基层统计工作,创出一条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基础统计工作的新路子。

三是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积极构建覆盖全面、基础扎实、程序规范、责任明确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努力提高统计数据的客观性、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要按照国家和省统计局的安排部署,加快推进统计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统计、部门和行业统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四是进一步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各级政府要将统计调查信息化纳入政府信息化建设重点规划项目,加大统计调查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力度,建立健全统计调查信息化建设、运行、维护经费保障机制,达到网络健全、程序统一、手段先进、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的目标和要求。

五是进一步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依法统计,统计数据的生产、管理、评估、都要按照法律的规定严格执行。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要行使好统计监管权、信息管理权和执法检查权。加大对统计工作中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统计调查依法依规进行。加强统计工作人员培训,规范统计从业资格管理,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强化统计人员持证从业。要进一步规范乡、村、企业、部门和行业统计工作,建立健全基层基础原始统计记录和电子统计台帐。

(二)发挥决策参谋作用,进一步提升统计服务水平。统计工作的主要职能是提供统计数据服务和发挥决策参谋作用。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主动了解、准确把握不同层次的统计需求,充分发挥部门统计力量,建立健全统计信息交换平台和制度,积极构建信息可靠、内容丰富、方式多样、便捷适用的统计服务体系,为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研究和行业管理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统计调查系统要充分运用掌握大量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手数据资料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对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揭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研究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提出应对措施和决策建议。尤其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热点切换频繁,更加需要我们深入思考,量化分析,适时预警,提供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研究报告,以便党委政府掌握主动、超前谋划、从容应对。

(三)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着力提升统计创新发展能力。适应科学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必须把提升统计的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统计服务科学发展,要求统计工作必须树立更广阔的视野、更科学合理的标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重点统计领域的改革创新,着力改革完善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统计制度、统计方法和统计流程。要进一步加强统计制度方法创新,积极构建标准完备、名录健全、指标完善、方法科学的统计调查体系。一是以构建和谐*,提升“三个核心指标”为重点,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健全经济社会运行监测评价体系,研究建立城乡一体化统计监测评价体系,开展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的调查研究和测算工作。进一步改进统计调查方法,加快抽样调查方法在各个统计领域的应用,努力提高抽样调查水平。二是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积极探索,加快构建结构科学、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协调有力的统计组织体系。用“大统计”理念强化对部门统计发展的指导,有效整合统计资源,形成合力。要按照《统计法》、《国家统计调查方法制度》和政府统计部门的要求,规范开展统计调查工作。对部门统计能满足政府统计部门需要的,逐步实现由部门布置、调查、审核、汇总后报同级政府统计部门,政府统计部门要加强统计制度方法的规范实施、统计数据质量的监管、统一对外提供和工作,实现统计调查由政府综合统计调查与部门行业统计调查相结合。今年起,核桃产业统计、农作物种植生产统计、畜牧产业统计等统计调查工作要由林业、农业(畜牧)部门承接,同时在工业、建筑业等统计方面也要积极探索和推进部门统计。三是要进一步强化工作制度创新,建立完善量化考核、奖惩激励机制,促进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

(四)适时调整统计监测重点,突出抓好重大统计监测工作。除进一步做好常规统计工作外,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调整统计监测重点。当前,要重点加强三个方面的监测。

一是抓好扩大内需统计监测。及时反映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一要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统计,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调查,及时反映工业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搞好预测预警。二要加强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情况的统计,对重点建设项目,密切跟踪监测项目计划下达、资金到位、建设进度、实物工作量进展等情况。切实抓好发改、经济、建设、统计四部门投资统计信息共享,进一步提高投资统计数据质量。要高度关注投资、消费拉动,加强对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的统计,科学反映投资总量、速度和结构、效益,认真分析重点消费领域的变化趋势,准确把握进出口形势及影响。正确宣传投资和消费导向,促进投资、消费健康发展。三要加强与省内有关州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及时通报情况,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四要加强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统计。要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和重点企业节能降耗统计工作,搞好分析,为优化产业结构提供科学依据。五要加强对电信、金融、信息服务、中介、房地产、交通运输、物流等服务行业的统计工作。市统计局要加强工作协调,调整建立相应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制度,准确反映我市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县区地方调查队和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定要求,周密地组织开展统计调查工作,及时报送统计、财务等指标数据。六要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好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工作,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专题分析调研,真实反映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和趋势,为党政领导当好参谋。

二是抓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调查监测。今年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一要认真落实好粮食、生猪统计调查监测,建立健全主要食品消费价格、重点农产品价格及重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监测制度。紧紧围绕农村就业、农民增收和扩大农村消费,加强农村居民收支调查和农民工返乡监测。二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统计监测,健全完善促进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指标体系。

三是抓好民生领域等社会统计监测工作。总理在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完善经济社会运行监测体系,第一次把社会统计与经济统计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统计工作必须主动地适应形势发展、社会转型和政府工作方式转变,完善社会运行监测体系,抓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妇女儿童发展等民生领域的统计监测工作。要继续做好物价监测调查工作,今年新增的3个县(区)居民消费价格调查网点各级各部门要积极支持,确保居民消费价格监测调查工作的开展。要加强对民生建设的统计,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如实反映民生现状,架起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五)认真做好重大国情国力普查。一是要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深刻变化,国内经济发展面临较多困难的情况下,搞好经济普查,及时掌握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对于我们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进一步坚定信心,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各级经济普查机构要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协调和指导力度,抓好数据质量抽查与控制工作。根据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方案,这次经济普查要求当年普查、当年出数,数据处理工作量大,时效性要求高,各级要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数据处理的高质量。要加大普查数据的开发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普查数据资料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搞好常规统计数据与普查数据的衔接,做好对普查数据的诠释工作。二是要积极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各项准备工作。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准备工作今年将全面展开。各级政府对此要高度重视,并把此项工作纳入今年工作重点,抓紧建立人口普查机构,尽早安排普查经费,确保各级普查经费按时到位,各级统计部门要认真做好普查的技术业务准备工作。

四、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为统计调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统计工作涉及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为统计调查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统计工作。各级政府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提高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把统计调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听取统计部门的工作汇报,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科学决策中的参谋作用,提高运用统计信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全力支持统计部门依法独立开展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和统计监督,不得干扰、暗示、授意统计部门弄虚作假,以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各级政府要加强统计调查部门的组织和业务建设,帮助统计部门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保障统计部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加大对统计调查工作的投入,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资金落实、办公条件改善等方面给予支持。切实落实大型普查、调查、抽样调查及专项调查工作经费。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将调查队系统新增的、服务于地方的物价调查、城乡住户调查、新增农产品、畜产品调查、贫困监测调查等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为统计调查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各级统计调查部门也要开拓进取,大胆创新,不断提高统计质量和服务水平,用出色的工作和高质量的服务,赢得社会各界的关心、重视和支持。

第9篇

一、寿光农业产业信息化现状及分析

1.农业自身属性局限——分散不集中

我国农业是传统的小农经济,农户种植分散不集中,农业生产上游尚未形成规模。农业与工业或者其他行业相比,对信息的需求和依赖更大。寿光农业绝大部分是家庭式种植农业,多为小农生产方式,生产中的各种信息都来源于自然环境,高度分散,难于把握。农业是一个生态非标准化单位,区域性和时变性很大,降雨量、病虫害以及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环境状况各不相同。一直以来,信息的极度匮乏,使得传统农业发展局抑于经验和定性操作,可控性低,稳定性差。因而,农业产业的信息化渗透和指导预警势在必行。

2.农业生产流通信息不对称

寿光农业信息化建设一直在不断完善,但农业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农产品在生产、流通、交易等重要环节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信息不对称就会产生累积效应,导致市场交易过程中频频出现信息失真的现象。同时,由于农业规模化程度低,农户获得信息的渠道比较闭塞,供给和需求两端信息严重不对称。例如,2010年,寿光一位蔬菜商人看到韩国泡菜危机的消息时便投入140万元囤积白菜,但是,在他尚未出手之时,新的白菜就已经上市,他唯一的选择只有抛售。每斤5分钱的“白菜价”,让他的140万元转瞬变成了1万元。这足以说明,处于信息不对称格局下弱势一方的广大菜农,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时,往往成为损失最大的一方。又如,2013年出现的生姜价格“过山车”式的暴涨暴跌,也折射出了产业链中信息的极度不对称。

3.农业信息平台专业性及应用性有待提升

寿光2010年推出的“蔬菜指数”包含着蔬菜价格指数和蔬菜物流指数,在农产品品类上仅局限在蔬菜类,指数涵盖内容亦尚不全面,内容有总价格指数、物流指数、一级类别和二级类别价格指数及其他重点监测指数,包括数字和走势图等。相对于信息范围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寿光网站类平台也较多,如寿光市农业信息网和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的个人网站。这些网站在专业性指导、应用性上都没有一定的权威。部分平台仅仅提供了信息,却不能保证信息的质量,也没有对信息进行智能化的分析挖掘,没有体现信息本身的应用价值,专业性较差。对于信息需求方农户、农合组织来说,需要选择匹配信息,而匹配结果往往差强人意,这不仅不利于农产品的市场流通,更不利于引导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精准的信息来源还需依靠专业化的农产品信息平台。

如何解决上述三个问题,能否通过“寿光指数”预警机制的建立解决这一矛盾?

二、“寿光指数”预警机制

“寿光指数”的采集对象是各类农产品(一类),应用服务对象是农户、农户组织、经营批发商、政府各部门、第三方机构等。主要信息包括:种植(养殖)指数、价格指数、供应指数、销售行情指数、匹配指数。主要实现方式是通过物联网、移动客户端采集农产品信息属性(自然属性、经济属性),通过大数据交互分析,形成指数(以数据和动态图形显示)。主要的载体有国家质检总局、寿光指数平台、寿光指数微信平台(公众平台:寿光指数)及新浪、搜狐等媒体平台。

通过建立信息采集、分析、、预警等机制,可以将有效信息快速、精准地传递到现代农产品供应链上所有相关的不同组织(农户、农合组织、企业、政府),实现整个农产品产业链中众多业务主体相互间的信息有效互通协作,将打造“寿光指数”标准,树立寿光在全国农产品种植(养殖)的指导风向标地位。

1.信息采集直接对接农户、农合组织,范围广泛,代表性强

通过与农户、农合组织建立一对一的联系,可以广泛收集信息数据,缓解农业自身存在的属性问题,解决农业信息分散不集中的现象。一是通过移动互联网和移动客户端方式实现信息的精准搜集,数据接口来自于农业产业链源头的农户和农合组织。农合组织和农户可以自主报送所种植的农产品信息属性,这样减少了中间环节的信息流失及沟通成本,只要农户动动手指,就能实现数据的上传。二是基于云计算呼叫中心,利用呼叫中心团队,与全国6万农合组织建立联系,一对一对接农户和农合组织,及时核对修改农产品信息属性。这样就搭建起了农产品信息上报的直通渠道。

2.信息传递更精准、迅速,值得信赖

“寿光指数”推送客户群体明确,能够精准、迅速传递指数信息。不管是生产端还是需求端或是第三方组织都能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信息的交互分析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专业性,在农户种植前,提供每一品类的农产品的种植指数,指导农户精准种植,避免扎堆种植;在农户收获前,为采购商提供每一品类农产品的供应指数,促成采购商及时订单,达成匹配。寿光指数的,将快速、精准传递到现代农产品供应链上所有相关的不同组织(农户、农合组织、企业、政府),实现整个农产品产业链中众多业务主体相互间的信息有效互通协作。

3.有效实现产品匹配的动态平衡,均衡供需关系

“寿光指数”可以为供需双方建立沟通机制,及时交换信息,掌握市场动态。农户可提前了解市场、分析市场,掌握市场变化周期,防止盲目跟风。通过查询每年某类农产品的种植数量、品种等的统计数据,进行合理选择品种、确定产量、上市安排。能够有效降低因市场信息不对称——扭曲、间断、延迟所带来的农产品生产风险,为农产品产、供、销提供重要的历史依据和决策依据,指导各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保证供需关系平衡,做到真正意义上均衡农产品数量和需求数量的动态平衡,客观上提高农产品生产、上市效率,保障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4.为政府宏观调控、配置市场资源和提升管理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加强深化“寿光指数”监测预警功能,合理引导地区间的农产品配置。“寿光指数”能够针对政府和第三方机构(行业协会等)定期出具分析报告(固定类和定制类),有效及时反馈全国不同地区的信息数据,供政府宏观决策与调度,解决全国农产品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有助于国家稳定市场和销售价格,平抑物价。同时,政府准确及时了解和掌握农产品市场的运行状态,为进行农业经济运行分析、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5.有效聚合农业产业链,以销定产,实现“订单农业”

第10篇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自今年5月以来,东阿县认真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针对“满、旧、浮、难、小”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广泛宣传发动,深入学习研讨,认真查摆整改,着重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标准、工作作风、工作机制、发展环境等方面取得进步和提高,努力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使思想观念更加开阔,全县形成了加快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新东阿的强大合力。今年11月,东阿县被评为“山东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市)”。

一、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开展情况

在历时8个月的时间里,我县紧跟市委部署,坚持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作为全县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党的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稳步推进各阶段工作,基本达到了“观念上有新飞跃、思想上有新突破、作风上有新改进、环境上有新改善、工作上有新局面”的目标要求。

(一)搞好宣传动员,发动群众,营造氛围。

5月份,市委“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会议后,我县立即安排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召开县委常委会或常委扩大会专题研究,于5月24日召开了全县动员大会,并现场电视直播。在大讨论活动中,县委成立5个专项工作机构,10个督导小组,制订了信息上报、通报和检查考核等制度,共编发信息简报30期,在县电台、电视台和《东阿时讯》、东阿政务网站上开办专栏,累计播放、刊登相关新闻稿件600余篇次,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200余篇次;分别开展了送电影下乡、摄影图片展览、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等活动,并结合庆祝建党87周年、建军80周年、国庆节等重大节日组织了多场文艺晚会,通过各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向社会宣讲全市范围内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多层次动员宣传,使“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精神和重要意义逐步深入人心,在全县营造了解放思想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丰富学习形式,开阔视野,提高境界。

在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带头学习,带头开展分析评议,带头抓好整改。县委召开了3次常委会,专门听取活动开展情况的汇报,就深入推进大讨论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县委常委和县政府党组成员共参加了36次集中学习考察调研活动。县领导除集中参加专题报告会、传统教育、警示教育等活动外,还组织了6次理论读书会。制订公布了集中学习计划和参考篇目,每位领导成员集中学习时间均达到50个小时以上,学习笔记2万字以上,心得体会3篇以上。针对思想和工作实际,县委在理论学习活动中邀请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的教授和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十大检察官--白云分别作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县域经济形势和十七大精神的报告,各乡镇(办事处、工业园区)党委书记、副书记、宣传委员以及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200余人参加。7月上旬,县委组织安排召开了解放思想理论研讨会和吉祥文化学术研讨会,理论研讨会上共征集论文50余篇,其中《关于东阿县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和《交警服务社会发展初探》等14篇优秀论文分别获得全市解放思想理论研讨会一、二等奖。7月中旬,县委分3批组织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江苏、浙江两地考察;组织50余名村支部书记赴泰安等地学习观摩先进经验,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另外,各乡镇、各单位也采取了同样方式进行了学习交流。同时,县委组织开展了向基层先进典型学习活动,推出了“感动山东十佳人物—陈金良”、“全国百佳医院院长”宋钢兵,“东阿阿胶管理模式”等先进事迹典型,并先后召开了3次农村基层干部先进事迹报告会。通过一系列的学习研讨活动,全县干部群众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境界,理清了思路,增强了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激发了解放思想学先进、科学发展创大业的的热情。

(三)坚持查摆改进结合,转变作风,注重实效。

1、现场观摩查改。7月13日—14日,县委召开了全县“解放思想大讨论”现场观摩会议,全体副县级以上干部、各部门单位、乡镇(办事处、工业园区)负责人共110人现场观摩了12个乡镇(办事处、工业园区)的25个工业企业、商贸物流项目和17个新农村建设、畜牧养殖、农业观光等示范点。会上当场梳理出了7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6项整改指导意见,各乡镇、办事处立即进行了整改落实;39个行政执法和事业服务单位提出了解放思想促发展的新思路,出台了便民利民的新措施,改善了形象,改进了作风,提高了效率,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

2、调查问卷查改。7月8日—25日,在全县范围开展了解放思想万人问卷大调查活动,共梳理出10大类20个小项的各种问题和意见建议,涉及经济发展、工作思路、行业作风、文明意识、执法服务等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大讨论”办公室撰写了《东阿县委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查摆分析报告》,在市督导组参加的全县民主测评中,群众满意率达100%。另外,县委“大讨论”办公室和督导组还认真组织了对各级各单位的民主测评。

3、集中座谈查改。9月18日、20日、26日分别召开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企业家、个体工商业户代表座谈会,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大讨论”办公室通过走访群众,发放征求意见稿,当面征求到各类意见300余条、书面意见100余条、电话征求130余条,其中合理化建议60余条,确保了整改方案切实符合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县委先后召开2次常委会和常委扩大会议,每个常委都根据自己所分管工作的实际对方案提出了改进意见。各级各单位也都对本单位的整改方案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征求县委、政府分管领导和督导组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了整改方案切实可行。

4、明确责任查改。为进一步确保整改目标落实到位,县委创新工作方式,通过明确整改责任制、公开整改承诺制、强化整改督办制、严格整改评议制等形式,制定了《东阿县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整改方案》,并建立了责任明确、流程清晰的整改台帐,形成了长效整改机制。在具体工作中,31名县级领导干部分包12个乡镇办事处、7个县委工作部门和23个政府组成部门,县委各常委和政府副县长对十一个方面的问题负总责。各级各单位也分别建立了分工明确、责任具体、密切协作的整改工作责任机制。对需要立即、限期、长期整改的三大类十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细化分解,制定整改措施

55条,落实责任部门68个。目前,立即整改的2项已经完成,限期和长期整改内容正在落实中。

5、公开承诺整改。11月、12月份,对公安、工商、环保、交通、地税等重点单位的整改措施在《东阿时讯》进行了公示,各级各单位的整改措施在显著位置进行了公开张贴。并通过开展“十佳文明服务窗口”、“十佳文明和谐新村”、“十佳执法服务标兵”的“三个十佳”评选活动,检验了大讨论活动成果。到目前,全县所有责任部门单位均实行了承诺服务制。其中,县医院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全程就医卡”制度,将病人的病情、用药、费用等情况全部计入ic卡,将整个就医环节置于患者和社会监督之下,既为患者提供了完整的就医纪录,又提高了服务效率。12月份,县委在组织检查验收后,将适时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大讨论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对“十佳”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集中表彰。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县委始终坚持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大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富民强县为目标,突出第一要务,着力实施“富裕东阿、文明东阿、生态东阿、和谐东阿”四大建设,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使发展思路更加开阔,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富裕东阿建设成效显著。今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5次召开企业发展座谈会,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并利用各种会议,深入宣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服务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引导鼓舞干部群众开拓创新,加快发展。XX年年前三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29亿元,同比增长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23亿元,同比增长2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14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303元,同比分别增长7%、19.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3亿元,同比增长37%,增幅居全市第二位。在工作中,突出第一要务,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工业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东阿阿胶、鲁西化工、东昌集团、东阿钢球等骨干企业不断膨胀,阿胶、机械、建材、化工等优势产业逐步壮大。鲁西化工基地40万吨尿素、10万吨烧碱,东昌焦化80万吨焦炭,华通热电5万千瓦热电,金华钢铁45万吨钢铁联产,东阿钢球滚子及高精密度钢球扩建等一大批项目建成投产,其中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47个,过亿元项目9个。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124户,实现增加值27.7亿元、销售收入104亿元、利税13.6亿元。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8户,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22户。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g5级瓷钢球、型煤粘合剂、水泥助磨剂等一批自主研发、拥有国家专利的产品成为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县拥有1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6个山东名牌产品、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认证。民营经济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抓,充分激发民间创业活力。全县民营企业发展到1110家,实现税收3.7亿元,增幅居全市第一位。以钢球及其相关产品、阿胶系列产品、木材加工等为特色,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实施了“大开放、大招商、促进大发展”战略,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65.64亿元。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发展势头良好。实际利用外资 100万美元,完成出口创汇2300万美元,被批准为“山东省外派劳务基地县”。工业园区建成区达到4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了“八通一平”,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和“省级重点循环经济园区”。

以新的思维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县委引导乡镇、农村基层干部努力破除“满、旧、浮、难、小”思想的种种束缚,以规划建设“两区一园”项目为平台,以培植林业、畜牧、蔬菜、桑蚕四大产业为重点,生态农业初具规模,综合效益明显提升,带动了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林木面积发展到5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7.1%;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达到300处;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8万亩;推广“山农12号”优质小麦30万亩,粮食生产连续4年创历史最高水平。实施了农村科技特派员工程,小麦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生态家园、新型农机等一批科技兴农项目得到实施推广,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文明东阿建设稳步开展。县委把推进文明东阿建设作为全县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形势报告会、理论读书会、经济社会发展观摩会等一系列形式,着力解决干部群众存在的自满、守旧、畏难等思想观念的禁锢,推进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在今年的县、乡两级干部考察调整中,全县上下表现出了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顾大局的务实作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扎实推进村务公开和村级民主管理,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73处,落实了村级主职干部的工资待遇;“联村自治”、远程教育工作扎实开展,村“两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大力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24期,培训干部3100人次;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举办大规模理论辅导班、报告会十多场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倡树“八个方面良好风气”,保持了干部队伍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共引进科技成果88项,获得专利授权279项。鱼山生态旅游景区建设进展顺利, “东阿阿胶”、“鱼山呗”被省政府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吉祥文化博物馆、东阿图书馆、文化馆等一批富有文化内涵的文化设施正在实施。 生态东阿建设持续发展。县委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以“生态立县”为基本战略,从创建“省级园林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入手,扎实推进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形成了“八纵八横”的城区道路框架,建成区面积达到19.2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40%。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4%,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平方米。洛神湖景区被授予“山东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实施了曙光街、环球北路的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形成了以绿色为主体的生态框架,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把节能减排放在重中之重,严把建设项目审批、验收关,对落后生产工艺加大改造力度,第一批城区采暖锅炉治理完毕,工业园区和东昌集团列入省循环经济试点。

充分挖掘开发“一人、一山、一品、一鹊”的特色文化资源,基本形成了以鱼山曹植墓风景区、阿胶工业旅游线、洛

神湖景区为中心,以黄河旅游、农业生态观光为辅助的旅游格局。

和谐东阿建设扎实推进。全县各级各部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召开座谈会110多次,并深入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生产工作一线,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县电视台对栏目进行了改版,推出了《点击生活》、《乡村四季》等关注民生的新栏目。针对群众反映的城镇就业保险、医药卫生、执法服务、干部作风等热点问题,分类梳理,责成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关措施,立即进行整改,相继制定了《城镇就业、养老、医疗办法》、《加强药械集中招标采购十条规定》等规章制度,使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得到解决。坚持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统筹兼顾,农村“路、水、电、气、医、学”建设成效明显。农村公路改造1600多公里,公路密度在全市最高,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客车”;改建新建乡镇卫生院11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54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3%。全县新增就业619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876人;养老、医疗、失业等各项社会保险实现扩面7174人,资助困难家庭学生4099人;针对6个药品价格方面的问题,对2100多种药品进行了集中招标,药价降幅达15%;城建系统制定了《建设系统社会服务公开承诺制度》,公开服务承诺11项70多条;工商部门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期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200多件,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投诉135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全县治安联防工作全面推开,截至到10月份,全县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4.5%,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9%,农村可防财案件同比下降32.4%,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三、主要体会和下步打算

(一)解放思想应成为永恒的主题。只有思想的解放、才会有观念的更新。“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形成的在学习中提高、在查摆中改进的原则,较好地解决了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形成的一系列学习和工作机制,应该长期坚持,常抓不懈,实现创新学习、创新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和措施的长效机制。

(二)建立健全工作激励机制应作为长期坚持的一项制度。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应建立起经常学习知识、经常查摆问题、随时改进工作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边学边查边改”纳入日常工作中去,体现到干事创业上去,落实到岗位职责上来,通过经常性的学习检查和评先树优,严格奖惩,严格管理,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切实改进的工作目标。

(三)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应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共识。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牛鼻子”,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可以刺激和带动商贸流通、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为相关产业发展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以工业反哺农业,统筹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从万人问卷调查情况看,干部群众对发展民营经济、工业、农业和招商引资的支持人数分别占64.56%、60.98%、59.32%和56.08%。为此,要通过抓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园区建设,达到全县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依法办事、文明执法应成为维护政府形象的重要因素。政府职能部门在工作中,一定要按照法律法规依法行政,高效工作,文明办事,热情服务,自觉提高和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避免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的发生。

虽然全县“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主要有:一是发展不够平衡。在少数非公有制企业、社区、农村等党的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的地方,“大讨论”活动的一些工作要求仍然落实得不够好。二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问题的整改还没有完全到位。三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工作任务仍然较重。

第11篇

[关键词]加拿大;投资环境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3-0034-03

一、自然地理因素

(一)自然资源丰富

加拿大领土覆盖了北美的大部分地区,其拥有丰富的矿藏,其中锌、铂、石棉、镍的产量居世界首位,硫磺、石膏等列居世界第二;钴、铋、钍、钼等矿物储量也均居世界前列。此外,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拥有3430亿桶的石油资源潜力,目前1730亿桶为已探明储量,居于世界第三位,其中阿萨巴斯卡油砂矿区为世界最大的油砂富集地区。同时加拿大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面积44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4%,位于世界第三。总体来说,自然资源对GDP的贡献维持在13%~15%左右。由此可见,资源工业是加拿大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加拿大吸引外资的坚实基础。

(二)水上运输便利

加拿大是北美洲最北的国家,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北临北冰洋,海岸线长达20多万公里,且有着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圣劳伦斯运河,水运成为国际贸易运输的主要方式和通道。此外,加拿大共有25个大的深水港和650个小港口,其中有300多个港口与三大洋、五大湖及劳伦斯航道连接,吞吐量共计约4亿吨。其主要港口蒙特利尔港年吞吐量约为2800万吨,温哥华港年吞吐量超过1亿吨。由此可见,加拿大水上运输十分便利且极其发达,对海外投资具有巨大吸引力。

二、社会环境因素

(一)科技水平发达,重视科技创新

加拿大十分重视科学应用与研究,在多个领域有所突破,取得了诸多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同时,加拿大政府和国际合作基金大力支持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科技合作。2006年至今,加拿大已经在知识经济上投入了90多亿加元。按绝对价值计算,加拿大在科学与技术方面的总投资位于世界第四位。此外,2013年3月21日,加拿大政府 “2013加拿大经济行动计划”,该计划包含了一个技能培训计划,并计划对加拿大的技术创新及制造业投入大量资金。

(二)文化差异较大

虽然,加拿大是英法双语国家,但由于其又是一个拥有200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因此法语或英语并不是很多加拿大人的母语,其母语往往是意大利语、汉语、葡萄牙语、波兰语、乌克兰语、荷兰语等,讲本民族语言的人口占加拿大人口总数的19%,所以投资者需要特别注意加拿大特殊的语言环境。此外,英国、法国以及原住民对加拿大的文化具有深远影响,与西方国家相似,且与我国文化、价值观、社会心理与生活习惯等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中国企业投资加拿大时应充分考虑到其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

(三)高等教育发达,人才优势突出

加拿大的高等教育发达,其公共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4%,完成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加拿大人口总数的40%,高等教育入学率为46%,居世界首位。而且拥有许多世界知名学府,如2013世界大学最新排名第十九位的多伦多大学、拥有“加拿大哈佛”之称的麦吉尔大学等。同时,加拿大的人力资源丰富且文化素质与技术水平较高。

三、经济环境因素

(一)经济基础良好,投资前景可观

加拿大经济高度发达、市场广阔且拥有许多活跃的高增长行业,是世界上第十一大经济体以及十大贸易国之一,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G8、G20、北约、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等国际组织的成员。加拿大经济整体基础扎实,金融机构监管严格,虽然也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与其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相比较小,在西方七国集团中率先走出经济危机。

2000―2009年,加拿大GDP年均增长率为1.7%,远远高于法国、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国。2010年GDP增长3.2%,2011年为2.5%,2012年为1.8%(详见表1)。

从赤字在GDP中所占比例来看,加拿大的赤字远远低于其他七大工业国(即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按净债务与GDP比率衡量,其政府债务也是七大工业国中最低的。可见,加拿大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经济前景较为乐观。

2012年,加拿大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为25.3%;通胀率为1.5%,较上年明显下降,年底更降至0.8%;外汇储备为865亿美元,其中黄金储备1.8亿美元(约2.8吨),占外汇储备的0.26%。2011/2012财年,加拿大财政收入2445亿美元,支出2680亿美元。可见,加拿大拥有良好的经济环境,投资前景可观。

(二)产业结构优化

加拿大主要盛产肉类、小麦等农牧产品,天然气、石油等能源产品,纸浆、木材等森林产品以及矿产品,但随着加拿大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步提高,第一产业比重相对下降,如2012年GDP构成中,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例为1.6:10.9:70,高科技产品和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份额。

此外,加拿大经济正向知识经济转型,这与美国的走向基本同步,由此带来就业结构的转变,就业领域逐渐向服务业(包括商业、社会服务和个人服务)转移,现在服务业就业人数约占加拿大就业总人口的2/3。

(三)产业布局高度集中

加拿大南部与美国交界处宽300千米的狭长地带是最重要的工农业分布区。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南部的大湖――圣劳伦斯低地矿藏、森林和水力资源都非常丰富,是全国经济的核心地带,这个区域集中了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3/5以上,制造业的比重近4/5。大湖区域近邻美国的东部制造业中心,区内钢铁、炼油、造纸、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最为发达;木材加工、有色金属冶炼、食品、化学、炼铝、纺织、飞机制造等产业闻名世界。农业生产现代化,主要种植玉米、牧草、燕麦等饲料作物,经营乳肉畜牧业,也是重要的蔬菜、烟草、水果产区。该区城市带连绵不断、人口稠密、交通便捷。中西部和远西部是原料仓库,经济发展较快,以农业和矿业为主,仍处于原料供应地的从属地位。广大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尚未开发,开发最早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

(四)失业率变化平缓

2012年,加拿大失业率为7.3%,当年12月的失业率为7.1%,创四年来最低水平。但在2013年12月,由于全职工作减少,就业人数下降4600万人,致使失业率上升0.3个百分点至7.2%。2013全年的就业率增长仅为0.6%,相较于2012年的2590万人,2013年平均每月就业增长850万人(如图1所示)。

(五)债务前景趋稳

加拿大2011/2012财年总负债为9677亿加元,其中非金融资产680亿加元、金融资产3176亿加元;截至2012年3月31日,政府市场债务余额为6310亿加元,联邦负债(累积赤字)为5822亿加元。2012年3月31日,政府以加元结算债务余额为6203亿加元,其中财政及现金管理账单1632亿加元,市场债券4481亿加元,零售债务89亿加元。

据《对外投资合作国别指南》报道,2012年第四季度加拿大外债余额为13959.17亿加元,年终外债净值为2886亿加元。2012年第四季度加拿大国际资产总额为2.375万亿元,新增794亿加元,其中加拿大在海外的投资活动升值447亿加元,主要由收购外国证券所带动;以外币结算的国际资产升值286亿加元。国际债务季末债务余额为2.6635万亿加元,新增746亿加元。债务升幅主要来自海外对加拿大的个人投资,非居民季内对加拿大投资594亿加元。在加拿大金融机构的存款增加265亿加元。海外投资者增持加拿大债券及金融工具达224亿加元,外商直接投资增加149亿加元。2012年第四季度,加拿大政府总负债占当年GDP比重为111.29%,净负债比重为50.25%。2013年8月21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确认了加拿大的债务信用评级为AAA这一最高评等,同时其评级前景为稳定。

(六)金融体系稳健,监管机制成熟

加拿大的金融体系主要由国家金融机构、其他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三大类组成。加拿大的银行体系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稳健的银行体系之一。整个金融体系以中央银行(加拿大银行)为核心,由特许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抵押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互助基金、信用合作社私人退休基金等机构共同组成。

加拿大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充分证明其在金融系统管理方面的实力,虽也出现了亏损和资产减值现象,但相对于美国等其他国家而言,加拿大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较为突出。加拿大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方面的要求极其严格,其金融监管局(OSFI)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大大高于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其中一级资本充足率为7%,总资本充足率为10%,而巴塞尔协议对以上两个比率的要求分别为4%和8%。由此可见,加拿大银行体系之所以稳健主要是因为没有大量涉足金融衍生产品,金融监管机制相对成熟。

(七)税收体系复杂,税率较高

加拿大税制较为复杂,联邦政府、省政府及市政府三级政府部门均有权征税,主要税种包括资产税、所得税、财产税、营业税、海关税以及工资税等,每项税种中又分不同细类,且联邦政府与各省政府间、不同省份间及各地方政府间在种类划分与税率上又有所不同。企业的规模大小、内部具体控股状况、纳税人所处地点、纳税人个人及家庭状况、境外纳税情况等均会对税率产生影响。一些省还对林业经营、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征收自然资源税。

总体上,加拿大公司和个人税负相对较高,但目前已有所下降。根据“2009年加拿大经济行动计划”,加拿大政府提出在五年内实施大规模减税措施,以增强企业和市场活力――公司所得税率分阶段下调,逐步从20.5%降至2012年的15%;小企业所得税由13.2%(包括附加税)降至11%;商品和服务税(销售税)从7%降至5%;个人所得税由15.5%降至15%,免税额由9600加元调整至10100加元。

四、政治环境因素

加拿大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其法律体系和政治体系较为完善而有效。2011年5月大选后,哈珀政府由少数派政府转为多数派政府,更好地巩固执政基础,政策连续性更强。此外,加拿大对英联邦、北约、欧洲、北美的其他成员国关系十分重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保持着密切合作,与此同时,也关注同加勒比国家、拉美和亚太地区关系的发展。总体来说,加拿大具有健全的民主制度和稳定的政权机制,政治风险小,属于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中国和加拿大自1970年10月13日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取得长足发展。近年来,两国高层交往频繁,签署了多项各领域的合作文件,并达成共识争取到2015年双边贸易额提升至600亿美元。

五、法制环境因素

(一)法律体系完善透明

加拿大司法体系相对公正公平;政府采购过程透明;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公司治理严格等,有利于确保外国投资者各类商业关系的清晰透明。其次,加拿大以“不同专题、不同立法”的独特方式建立了非常完善的外经贸法律体系,包括《海关法》《进出口许可法》《加拿大劳工法典》等。其完整的法律体系为投资者创造了相对公平的投资环境。

(二)存在一定的贸易壁垒与投资限制

虽然加拿大法律体系完备,但有些法律仍涉及投资限制和贸易壁垒。如根据2011年修订的《进出口许可法》,加拿大目前仍对农产品、纺织品和服装类、火器、钢铁产品实行进口管制。此外,加拿大也采取相关措施来保护其国内企业,包括在《特别进口措施》《国际贸易法庭法》中规定反倾销、保障措施、反补贴、特殊保障条款,对其国内企业也提供海关法、进出口许可证法、海关税则法等方面的法律保护。而且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加拿大多次对中国产品发起双反调查。

此外,虽然外国投资者在加拿大享受国民待遇,但仍对投资项目进行严格审批。加拿大既承认经济增长中外资的重要作用,但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非加拿大籍人投资,并要求外资对加拿大有“净收益”。其中《投资加拿大法》《电信法》等法律限制了外资在能源、渔业、采矿等领域的投资,这对投资者而言都是较为不利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商务部.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 [EB/OL], 2013.

[2]商务部. 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10 [EB/OL], 2013.

第12篇

一、研究假说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现将农户们是否选择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成以下几组,提出相应假说。

(1)户主特征。主要是指户主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以及是否有外出务工经历和参加过涉农技术培训。从理论上讲,户主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对是否选择新技术的影响是可正可负的,但已有研究多数表明,农户受教育程度与新技术的采纳呈正相关④。我们假定:户主年龄、性别对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影响是可正可负的,而受教育水平及其是否有外出务工经历和参加过涉农技术培训,才是决定农户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要个人特征。

(2)家庭特征。主要是指家庭劳动力人口数以及土地面积和农业收入水平。农户劳动力人口及耕地资源特征,反映了农户家庭人口压力及其土地资源的稀缺程度,而农业收入水平高低则反映了农业在农民家庭中相对重要性及其采用新技术的意愿与能力,这对非农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的浙江农村而言无疑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假定:以上三者对农户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影响是正向的。

(3)环境特征。主要是指农户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含交通、通讯条件及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朱希刚等(1995)的研究发现,乡集镇与农户的距离与新技术的采用表现出极大的负相关⑤;在对贫困山区农户杂交玉米采纳行为的实证研究中,赵绪福(1996)发现:一个地区越是远离技术成果的发源地,人们了解和学习的机会就越少,技术的空间传递时间越长,从而纵向扩散的速度越慢。但随着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意识的增强,昔日城郊型畜牧业已遇到了巨大挑战;此外,发达的民营企业在促进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镇郊区生态环境破坏相对比较严重以及人地矛盾更加紧张的现实⑥。因此,我们假设“是否地处城镇郊区”对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影响是可正可负的。

(4)政府扶持引导。主要是指政府在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中的支持与引导。为推进高效生态农业,浙江省政府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与措施,“农民信箱”的创建与推广就是其中之一。一些地方政府还对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性金融与保险等方面支持,极大解决了农户的资金困难与后顾之忧。此外,各地有关高效生态农业的宣传与技术培训也比较到位。因此,笔者预期当地是否开通“农民信箱”以及农户是否贷过款、是否参加过有关部门组织的高效生态农业“宣传与技术培训”,对农户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具有正向效应。

(5)社会化服务。主要是指农民自己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及各类中介组织,以及是否参加农业龙头企业、是否与企业签订合同等方面。这些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将是影响农户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影响到农户采用该模式后其产品价值的实现以及能否增值问题,也将密切关系到核心技术(或服务)的获得与实际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笔者预期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农业龙头企业的影响则要小得多。

(6)质量安全及生态意识。主要是指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及其知识积累情况。实际上,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并非只受经济因素影响,多数情况下还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生态观念与健康意识⑦。在具体调查中,我们发现受访者对生态省建设及其相关理论或具体实践措施还是比较了解的,而对“循环经济”这一相对较新的理念,有44.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未曾听说过。因此,这里选择“是否听说过循环经济”来衡量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生态意识,并预期其对于对农户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影响是正向的。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概况

1.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主要来自笔者及浙江大学三农协会会员利用暑假时间进行的农户访谈与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以浙江省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县的参与者为主,调查内容涉及了农户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除了农户所在地基本情况、个人基本信息、家庭基本情况外,重点调查:①农户参与高效生态农业生产经营决策的思想、过程及影响农户决策是否参与、如何参与高效生态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因素,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户决策行为的变迁情况;②农户在高效生态农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生产、销售、收益等方面问题与变化,以及③农户参与高效生态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提出何种新的要求及其满意程度等。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法,由调查员在所在县(市)随机抽取一两个规模较适中的乡镇,在每个乡镇中随机抽取一两个规模适中的行政村,在每个行政村中随机调查5户。全部调查都以调查员直接对农户进行面对面的询问和农户自填的方式进行。正式调查前,笔者曾在两个比较典型的县(乡)进行了预调查,并对问卷进行了必要修改、补充;同时对协助调查的浙江大学三农协会会员进行了必要的集中培训(为保证问卷调查质量,每位同学至少调查两个村,最多不超过20份)。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39份,剔除漏答关键信息及出现明显错误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17份,回收比例为79.3%。

2.样本特征

①被调查地问卷分布在全省11个地市30个县(市、区)的91个乡镇,并以绍兴、台州、衢州、湖州和杭州等5地(市)为主。从地理位置看,地处城镇郊区的有149个样本(占有效总样本数的47.0%,下同),并以平原、山区和丘陵地区为主。所在村庄已开通“农民信箱”的,有217户(占68.5%)。②被调查户主全部有效问卷中,样本农户多在40-55岁(占71.7%),平均45.2岁;从受教育年限来看,样本农户多在8或9年(相当于初中毕业,占51.4%),平均8.2年。有202位受访者有外出务工经历(占63.7%),253人参加过涉农技术培训(占79.8%)。已参加涉农技术培训的受访者中,有74.2%的受访者认为培训效果较好或很好;共有26位女性接受了调查。③受访者家庭样本户平均家庭人口4.1人,平均劳动力2.7人,其中纯农业劳动力以2人为主,只有1/3左右家庭存在半农业劳动力与非农业劳动力。从耕地面积看,样本户并无多大规律,但以2-5亩为主(135户,占42.4%),平均15.8亩;在1-4公顷的共48户(占15.0%)。从收入结构看,农业收入多在6万以下(占75.6%),平均9.5万。以上家庭劳动力结构及收入结构等,也可以从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及户主的职业选择得到进一步反映(表1)。这是否说明,一方面是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阅历比较丰富、科技水平比较高、市场意识比较强的户主们的踊跃参与;另一方面是随着高效生态农业的逐步发展,农业的比较利益有所提高,已把不少非农为主兼业的户主们重新吸引到崭新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中来。

三、模型的选择与解释变量说明

Logistic模型是研究定性变量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的有效工具之一。模型中的因变量(一个事件发生与否)只有两种选择,分别用0或1来表示⑧。在本研究中,农户选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时用0表示,反之用1表示。为了检验上述农户选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的假说,进一步明确影响程度和显著性,有必要应用上述317个农户样本构建出农户选择意愿影响因素的二元选择模型。

四、模型估计结果及其分析说明

1.计量模型估计结果

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317份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模型估计(但由于35份调查数据存在信息缺失,入模型的样本为282份,其中选择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241份、未选择的41份)。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笔者采用了向后筛选法⑨。即:首先将所有的解释变量引入回归方程,进行模拟计量,得到估计模型1;然后将Wald值最小的解释变量剔除,再进行回归,直到所有的解释变量均达到显著水平为止。一共得到了12个计量估计结果。从各模型运行结果看,模型整体检验基本可行。由于篇幅关系,这里只列出了估计结果中的两种(模型1与模型12,表5)。模型12去除了那些影响不够显著的变量(剩下4个解释变量),且从解释变量显著性和Wald检验值来看,模型12解释变量的显著性都优于模型1。因此,计量分析以模型12为主。模型12分析报告的显著水平P=0.000,说明假设模型整体检验十分显著,预测的整体准确率达85.5%⑩。表4和5即为最终方程结果,最终模型变量系数均在10%显著水平显著。此间,在步骤2至12中,分别先后移去的变量为:龙头企业、培训活动、外出打工、性别、教育年限、技术培训、年龄、劳动力、循环经济、农民信箱以及是否城郊等。

2.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根据模型估计结果(表3、4、5),农户是否选择采用高效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显著性和影响程度归纳如下:

(1)家庭耕地面积大小与农业收入水平高低对农户是否选择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与预期结果相反,模型12的估计结果(表5)表明,家庭耕地面积系数值为正(0.018)。说明家庭耕地面积越大,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农户并非越倾向于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而且耕地面积增加一个单位的变化将导致发生比变化1.018倍。耕地面积与农户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呈负相关,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浙江省人地关系紧张,户均耕地规模较小且难以扩大,农户们不得不在有限土地上集约经营,以追求尽可能高的利润,这与高效生态农业的普遍要求与出发点也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可能主要是由于浙江省农业劳动力雇佣成本相对较高,农户们与其长年雇工集约经营还不如自已投身二三产业收入高。在对平湖市等县(市)进行实地调查中发现,由于优质优价难以实现等各种原因,那些实际经营面积较大的种粮大户,就倾向于不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研究假说一致,模型12估计结果表明,家庭农业收入水平高低对农户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影响系数值为负(-1.279),且达到1%显著水平。说明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农业收入水平越高,农户越倾向于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这可能是由于农业收入较高的农户,初步尝到了效益农业建设的甜头,而且他们支付新技术成本的能力及承担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强,因此较倾向于接受新技术。说明从事高效生态农业有助于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可以推广这些农户的经验。这也就部分验证了高效生态农业建设至少需要解决的3个基本问题,即:农业生产要有效益,并且要有较高的比较利益;农业剩余劳动力要有出路,且从事农业的劳动者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生产经营要有一定规模,耕地不能过于分散。但与预期结果相反,家庭劳动力人口数对农户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影响不显著,可能与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家庭规模与人口结构大同小异有关。

(2)政府扶持、尤其是金融与保险服务等,是农户是否选择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要促进因素。模型12的估计结果表明,农户是否获得贷款在2.5%水平上显著,且系数值为正(1.155),获得过信贷支持的农户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发生比是没有信贷农户的3.173倍。这与预期结果是一致的,也与实际生产中广大农民对当前金融服务普遍表示不满及对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的强烈呼唤是相吻合的。说明当前情况下,能否获得信贷是农户是否选择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要促进因素,政府应该给予高效生态农业农户更多金融支持。但当地是否开通“农民信箱”以及是否举办过有关高效生态农业的宣传与技术培训等影响不显著,这与政府的初衷也是相反的,可能是由于这些活动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甚至于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全省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是否说明农户们真正希望得到的是政府有关部门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实实在在的支持,而且政府在这些方面支持得越多,农户们选择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意愿也就越强。事实上,不断加强、改进农业金融与政策性保险等方面支持,是国际上农业政府支持与保护的共同之处,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3)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相关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有助于农户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预期的结果一样,模型12估计结果表明,农户是否参与农业合作社变量在1%水平上显著,且系数值为正(3.077);模型12的估计结果还表明,与农业合作社有密切联系的农户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发生比是未参与农户的21.690倍。这就清楚地说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联系越密切,越倾向于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值得深思的是,“是否参与农业龙头企业”的影响不显著,而且成了模型估计过程中第一个被剔除的变量,究竟是调查样本的原因,还是龙头企业的功能削弱了,有待进一步分析、检验。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龙头企业与农业合作社间的功能存在部分交叉,且其职能已部分为日益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所替代。何况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确实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其组织形式与服务功能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如何进一步研究、借鉴台湾地区农会的实践经验,进而在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中逐步增强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金融与保险方面的职能与服务能力,将是一项新的、非常重要的现实研究课题。

(4)户主特征变量、环境特征变量以及质量安全与生态意识变量,对农户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受的影响不显著。即使是人们研究、关注较多的户主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以及是否有外出务工经历或者参加过涉农技术培训等特征变量,其影响也不显著。说明农户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受这些变量的影响很小。从受教育程度看,这可能是因为农村教育对农民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没有起到针对性作用。“是否地处城镇郊区”作为“环境特征”的综合变量,其影响也不显著;与预期假设相反,质量安全及生态意识变量的影响也不显著。实际上,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农户新技术采用行为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在现阶段有些影响并不显著的因素也许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凸显出来(张云华,2004),但更深入、具体的原因尚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1.主要结论

农户是否采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受其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是不同农户个体在利益驱动及政府宣传发动下,根据自身禀赋和既定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一项复杂选择行为与决策活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农户是否采用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受其耕地面积、农业收入水平,以及农户们是否参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否获得过金融贷款等因素的影响,且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也不尽相同,但户主特征变量、环境特征变量以及农户质量安全与生态意识变量的影响似乎很小,没有进入到最终估计模型中。但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受调查资料限制,不同农业生产模式的生产成本及其相应农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与价值实现问题等因素没有得到具体的反映;二是具体实践中,不同农户对高效生态农业具体发展模式的选择采用行为的差异性,也未得到足够的关注,而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的重要问题。

2.政策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