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文教育的概念

人文教育的概念

时间:2024-01-29 16:39: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文教育的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文教育的概念

第1篇

1文化哲学视域下人文教育理念

我国人文教育理念引入较晚,没有可参照标准,教育理念运用观点是千差万别的。高校人文教育内容庞杂,具体要求是要立足社会,面向传统,结合实际环境,所以人文教育理念总体“和而不同”。人文教育体现了民族文化的高度发展,在原则上认可人的自然属性,我国人文教育既不能闭关自守又不能全盘接受西方人文教育理念。因为人文教育延续和发扬了国家与民族的精神理念,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价值观导向的引导者,需要自身对现今教育理念不断反省、创新。这需要教育界以文化哲学的眼光和胸怀吸取现今的教育思想,在世界性的交流舞台上不同的人文教育理念相互碰撞、融洽,从而激发高校教学的创新活力。这样中华民族未来发展与建设才会更加的和谐,为教育改革方向也提供了新思维。在借鉴国外人文教育时,不能以其为我国人文教育的衡量标尺,因为各个国家间经济政治文化都不相同,人文教育不能照搬西方高校人文教学,即使全面照搬,也不能体会其内在,那高校人文教学精神内涵只能停留在表面。所以大学人文教育在文化哲学视域下必须将整个高校学术系统作为一体,统筹各个科目,做到正确理解,促使人文教育概念不在教学应用中以偏概全。在内容设置上,既要与外国人文教育存在差异性,在总体思想上又要做到精神的和谐统一,还要不拘束于任何科目和高校研究方向。对人格塑造有积极引导作用,帮助高校生更好的树立价值观念的思想都可以兼收并蓄。我们人类的进步离不开前人的文明发展成果,只有广泛吸收时代进取思想,把“人”认识到一个高度,才能为新时代的人文教育提供新的创新思想。

2文化哲学视域下人文教育目标

我国历史时期教育并不注重课程,比较注重的是教师问题。有“经师易遇、人师难遭”诗句证明教师的重要性,所以在古代私人教学和私人书院比较盛行。但是古代思想教育有一弊端问题,就是重师道高于知识,师道言行高于真理。但是,现在这种思想还在推崇。在北大任校长期间,注重学术的思想兼容,这就很符合人文教育的哲学理念,“思想自由之通则,则大学之所以大也”表明大学建设要以“学生为根本”,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以楷模榜样以身作则,在精神和人格符合人文教育的哲学观,不能让教与学分割。大学是孕育人才的地方,培育人才的精神强度和知识创新能力关乎国家的命运。我们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大学的兴衰就是国家发展前景的兴衰。所以人文教育目标一定要结合我国发展现状,以实现祖国复兴梦为方向。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光靠经济影响世界是远不够的,因为我国传统文化历史底蕴丰厚,只有以精神与经济结合的发展道路走出国门,才能在世界上创造更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高校人才建设与发展是具备隐患的,因为有数据显示滞留海外的留学生每年赶超百万。这是一个严峻忧患的事实,就是当前高校必须重视人文教育创新,阻断人才流失,争创世界一流大学。

3文化哲学视域下人文教育途径

人文教育丰富了高校生的精神层面,文化哲学又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当前大学生教育问题应回归主观世界,与这个科学客观的世界不相互分离。以正面角度认识世界外在规则与自我世界的关联。高校在回归自我的世界上弘扬科学、人文观念,运用理想的世界观分析高校当前发展任务,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观念上,展开理论探索,甚至是艺术创造,把人文教育看做实践活动。首先把高校教学回归到人的精神世界,真正的认识到人的价值。不但在课堂上运用人文主义教学,还应把这一理念贯彻到学生的大学生活始终。让学生在生活交往、社会领域上都能够有正确的意识形态。还有受现代书本严谨科学思维的印象,学生往往把文字语言等有关概念当成真理。这样学生记忆深刻的可能就是这些概念性问题,这样人文教育的成果是甚微的。当前人文教育人们在概念理解上过于倾向于科学化诠释,无视了人文教育意会的本性。这样,人文工作培育出来的学生对人文思想的理解就可能非常浅薄。总之,人文教育要促使学生达到自我认知的状态,能不被社会舆论等左右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要丰富自己的精神界和人文视野可以对文化现象进行反思。

4结语

只有在文化哲学视域下,人文教育才能健康全面的发展。文化哲学下的人文教育理念就是让学生成大器,在品格和精神上有整体贯通的理念。在高校生价值观多元萌发的时期,以文化哲学为价值观根本,给予其人文教育,赋予其人文理念,从而实现我国复兴繁荣梦。

作者:郭文娟 付智勇 单位: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2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文化软实力;调查结论;建议

作者简介:张小军(1972-),男,甘肃天水人,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系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魏大璋(1965-),男,甘肃会宁人,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甘肃 天水 74102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一般课题“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研究”(登记号:ZLY2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13-02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然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硬实力,轻视打造学生的文化软实力,导致高职教育质量难以提高,软硬实力难以协调发展。为了解高职大学生对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初步认识,笔者所在课题组对某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3份,有效率为98.6%。具体情况与结果分析如下: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问卷调查考虑到“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和“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是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调查问卷中只涉及“硬实力”、“软实力”、“高职教育的硬实力”和“高职教育的软实力”等概念,以降低调查难度,方便调查答卷。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答卷会不相同,调查问卷中将高职专业大致分为工程类专业、经管类专业、农林类专业和其他类专业四种类型,以便进行专业间的横向比较。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学生所在的年级两个方面。学生所学专业的分布为:工程类专业学生占29.7%;经管类专业学生占41.3%;农林类专业学生占4%;其他类专业学生占25%。学生所在的年级分为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和大学三年级三种类型。其中,大学一年级占58%;大学二年级占40%;大学三年级占2%。由于是随机调查,因而专业分布和年级分布都不太均衡。高职三年级学生大多已经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因而大学三年级学生人数最少。

二、高职教育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调查分析

硬实力与软实力作为构成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最初只用于国家政治层面。[1]调查首先从软实力与硬实力这两个概念开始。如图1、图2所示。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学生(66%)都听说过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概念,34%没有听说过。高职教育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概念相互对应、相互依赖,是硬实力与软实力概念在高职教育领域的衍生和发展。高职教育的硬实力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的硬件基础设施上,包括教学、管理条件和后勤保障设施;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标准有明确规定。[2]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高职教育的硬实力主要体现在仪器设备、其他硬件设施等教学动产设施上,而并不看好校园面积、建筑面积等学校的不动产。高职教育的软实力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的软件条件上,包括办学宗旨、办学传统、办学理念、管理制度、人文精神、校园文化等方面;软实力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人才培养的吸引力和驱动力。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人文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品德属于高职教育的软实力范围,而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等选项的选择数稍低于前三项。

三、高职教育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对比调查分析

技能与文化都是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内涵的题中应有之义,正确看待技能与文化的关系是高职教育打造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基础和前提。调查显示,72.9%的学生认为技能与文化两者同等重要,20.7%的学生认为技能更重要,只有6.4%的学生回答文化更重要;高职教育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同等重要,硬实力是高职教育的“躯干”,软实力是高职教育的“灵魂”。调查显示,66.8%的学生认为高职教育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同等重要,12.7%的学生认为硬实力更重要,20.5%的学生认为软实力更重要。高职教育既不能单纯地发展硬实力,只注重外延式发展;也不能单纯发展软实力,只注重内涵式发展。尤其应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调查显示,70.9%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应同等发展硬实力和软实力,9.4%的学生认为应优先发展硬实力,19.7%的学生认为应优先发展软实力。

四、高职院校开设课程的调查分析

课程是高职院校传授系统的专业和文化知识的基础单元,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基本点;课程是知识的载体,是专业的基本构成要素。[3]如图3所示。调查显示,79.6%的学生认为专业技能课更重要,11.9%的学生认为专业基础课更重要,3.6%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更重要,4.9%的学生认为课程同等重要。很显然,这直接反映出学生认识的片面性,间接反映出高职教育更注重打造技能硬实力,忽视发展文化软实力。人文教育是一种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内涵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养,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的教育方式。[4]开设人文类必修课是高职教育开展人文教育和打造文化软实力的基础。调查显示,83%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需要开设人文类必修课,7.3%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开设,9.7%的学生选择不清楚是否开设。

五、调查结论

从调查的总体上看,高职大学生对高职教育的硬实力、软实力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虽然对其内涵理解不全面,但是大多数学生认为高职教育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同等重要,高职院校应同等发展硬实力和软实力。调查显示高职教育更加注重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同等发展和全面提升;同时,大多数学生能够清晰地判断出技能与文化两者同等重要,但有些学生仍然认为技能更重要。尽管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高职院校需要开设人文类必修课,但多数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中专业技能课更重要。这初步反映出目前高职教育重视技能培养,轻视文化打造,进而反映出事实上高职教育重视技能硬实力、轻视文化软实力的教育倾向,难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由此造成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难以协调和科学发展。因而,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是高职教育当前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六、调查建议

1.大力加强人文教育,提升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

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提升人文素养、完善知识结构、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高职教育不应只是获取生存技能的基本途径,而且还应是提升境界和完善人格的教育方式。[5]因而,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对提高高职教育质量至关重要。首先,树立全面育人新理念。高职教育应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做事”与“做人”相统一,人文与技能并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开设适量的人文必修课。开设人文必修课是开展人文教育、打造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形式。应提高学生学习人文课程的积极性,激发和引导学生接受人文教育,满足学生的人文教育需求。再次,提升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高职教育的文化软实力和技能硬实力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两者缺一不可。人文教育是打造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要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优秀人文教育师资,加强人文教育投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良性激励机制,形成多样化的人文教育特色,大力提升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

2.大力改革专业教育,增强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

专业教育是高职教育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提高教育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专业教育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质量。[6]高职专业教育是一种按照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因而,大力改革专业教育对提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至关重要。首先,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不断优化专业结构。高职院校应密切联系用人单位,准确掌握人才需求信息,及时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其次,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高职院校应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开发电子虚拟实训基地;不断推进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现校企实训岗位零距离,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培养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有效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再次,大力改革专业教育,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高职专业教育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涉及专业知识、职业标准、岗位技能、职业文化等众多领域,但只有通过专业教育的不断改革才能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

3.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推动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

高职院校应正确处理高职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两者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偏废。[7]高职人文教育提升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高职专业教育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而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和技能硬实力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因而,高职院校应树立教育融合新理念,促进两者的有机融合。首先,促进课程设置融合与课程教学融合,增加设置人文类必修课,制订人文教育规划,明确人文教育目标,整合人文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进行人文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等职业文化素养。其次,促进专业实践融合与校园文化融合。专业实践是渗透进行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可通过实习实训环节加强人文教育融合,加强学生的职业人文教育;校园文化有渗透进行人文教育的丰富资源,可利用校园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加强融合渗透。再次,推动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前提,文化软实力是技能硬实力的提升和发展,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必将推动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全面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远远.“软实力”与“硬实力”关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2):45.

[2]黄蓉生,白显良,石雪.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6.

[3]张有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54.

[4]宋峻峰.加强和改进高职人文教育策略[J].安徽文学,2010,(6):194.

[5]林娟.高职人文教育的反思和建构[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81.

第3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 高中语文教学 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B-0083-02

如果将学生对语文学习比作婴儿学习走路的过程,那么小学和初中对语文的学习就是“学步”的过程,而高中对语文的学习就是婴儿“独自走路”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学生能否有效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和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是将相关的知识教授给学生,更是通过知识的教授,使学生加深对中文这门语言的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心灵、人生进行精神上的净化和升华。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渗透人文精神,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实现“教而化之”的目的。

一、基本概念阐释

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之人文路径探讨之前,首先要明确“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实质,以保证方向上的正确性。

(一)“人文”的含义。在我国古代的优秀思想中,充溢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如孟子所主张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孔子在教育方面所主张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文”呢?《易经》中首先提出了“人文”:“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是以“天文”相对的,所谓的“天文”,就是自然界,观察天文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自然界运行的规律,而“人文”是“文明以止”,即达到一种晓畅的状态而停止,也就是处于一种文化和文明的状态,而观察“人文”的目的就是通过文明和文化来感化天下人。那么“人文”与文明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人文”中的“人”,是一种具有理想人格的人,而“文”是一种外在的载体,因此“人文”就是通过外在的文化等载体来实现理想的人格,而理想的人格是什么?就是一种文明的状态,就是一种晓畅的状态。综上所述,所谓的“人文”,就是通过文化等外在的载体,顺应人性,来达到人所应该有的一种文明的、晓畅的状态。

(二)人文教育的实质。对于人文教育内涵,有的学者认为是指:“通过教授给受教育者相应的人文的学科知识,从而使其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以及处理事务的能力得到提高。”这里将人文教育理解科教育的综合,与上面所阐述的“人文”的概念是极其不相符的。因此我们所理解的人文教育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和认知层次,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实现其对于知识的内化。目前的很多高中语文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功利化、应试化、知识化的教育,即希望通过知识的灌输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其实这是一种工具理性的产物,而人文教育却打破了这样的教育方式,将教育重点放在教育的过程之中,而非教育的结果,这是一种价值理性的产物,因此人文教育的实质就是一种价值理性。

二、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缺失

在工具理性作祟下,我国目前的高中语文教育出现了人文精神严重缺失的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都产生了阻碍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观念层面人文精神的缺失。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之下,高中学习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考验――高考,而证明高考取得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成绩,并且高考的重要性对学生来说是毋庸置疑的。在这样的环境和压力下,高中教育自然滑向了“应试教育”,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课堂上重视的不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以及人文情怀的培养,而是能否记住字词句,能否写出可以得高分的作文。在这样的理念之下,学生应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的“人”的本性没有获得,与之相反,获得的只是冷冰冰的知识。比如,在学习必修一的《鸿门宴》时,司马迁在撰写时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刻画都用了浓重的笔墨和娴熟的技巧,而教师在讲授此文时,却对这样的核心内容只是进行了轻描淡写地讲述,而将重点放在字词句的讲解以及记忆上。

(二)教学评价方式层面人文精神的缺失。高考的压力,让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学生,对教学的评价设定了一个标准――成绩。只要语文成绩提高了,至于学生是否能够从语文学习中学到人生的感悟,是否体会到了我国文化的灿烂,都变得无关紧要,于是出现了“不能让语文成绩拖后腿”、“语文成绩关乎高考的成败”等口号。在这种教学环境下,语文教师只好采取“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的策略,以期望学生的成绩能够提高,对知识点的教学代替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说明方法、议论方法都有着固定的模式和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敢有丝毫差错,如此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明显缺乏人文精神。

(三)教师教学层面人文精神的缺失。这主要体现在教师自身个性的缺失。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语文课堂上能够风趣幽默、旁征博引的教师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但是慢慢的这样的教师越来越少,逐渐所有的教师出现趋同化的特征。其实出现这样的现象不难理解,因为在评价标准――成绩面前,有个性的教师也会慢慢地变成标准化的生产机器。

三、高中语文教学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

(一)教育理念上要彰显人文精神。在教育理念上要彰显人文精神,需要从两个层面来实现。第一个层面是保证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二元平衡,通过成绩的评价来选拔人才确实有一定的效果,而语文成绩的提高对于证明自身的能力也非常有说服力,但是如果仅仅将语文的教学定位于此,则丧失了语文教学的魅力和应有之义,语文教学不仅仅在于其结果,更在于在教学过程中感受语文自身的“黄金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做的不是偏重于一项,而是要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第二个层面是要树立文化语文的理念,语文与物理、化学不同,其中除包含理性的分析外,还有着浓厚的文化色彩,而这才是语文真正的灵魂,如在学习《赤壁赋》时,对字句的积累是次要的,而其中作者所要表达的豁达的胸襟才是文章的关键所在,学生学习的重点应该在此,因此只要树立了文化语文的概念,人文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二)建立人文化的评价策略。人文化评价策略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要更新评价理念,语文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人文素养并不是能够通过成绩来彰显的,甚至可以说,一旦企图通过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学的目标将会出现南辕北辙的错误。第二,要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由于语文学习具有情感体验的特点,而情感是无法通过定量来确定的,因此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策略。

(三)充分发挥教材的人文教育作用。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整个教学过程必须围绕着教材进行,否则再好的教育也不可能实现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因此在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人文教育作用。首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中的人文教育作用,高中语文教材中文章的选取,是众多专家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目标,经过反复论证而选取的,因此是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既具有深邃的、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又经得起审美的咀嚼,所以教师要对课本进行深挖掘,将其中包含的丰富的、精彩的人文精神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其次,要充分发挥课外教材的人文教育作用,语文课本毕竟只是异彩纷呈的语文世界的冰山一角,因此对于语文人文教育的进行,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中,而要让学生多多接触课本之外的语文世界,以真正激发学生内心的人文情怀。

第4篇

【关键词】人文;语文中的人文;语文教学人文化

在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发现,随着对初中语文教育的改革问题的讨论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育的很多弊端、问题也都逐步显现出来。以往的初中语文教育大多注重应试教育,把语文当成一种技艺之学,看成是一种工具,这就导致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教育被削弱,是初中的语文课程失去了人文的缺失。对此,语文课程改革要求加强人文教育。在对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中,新的语文课程也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化相互统一和融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大多也都体现在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上,然而,语文课程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却存在着缺乏人文知识和人文教育内容的问题,人文教育在初中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还一直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因此,当务之急是对于初中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内容进行具体研究和完善。

1.人文的含义

人文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人文就是我们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生活方式的积淀和表现。然而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它主要指的是人类的精神文化,其中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等方面。

2.在语文教育中贯穿人文教育是教育目的的内在要求

在初中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明确语文教育中贯穿人文教育是教育目的的内在要求,要深刻认识到人文教育对学生发展和教育进步的重大意义,不断地加强自我人文修养,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3.注重丰富自我的人文修养

语文教师、课程、教材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具备丰富的人文修养和内涵。这也是语文教学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因素。

4.在语文教学中落实人文教育

在语文教育中要尽快落实人文教育,这其中主要涉及两大方面:其一,人文教育的内容,包括对古今中外的优秀的精神文化的学习和借鉴,特别是价值观念的确立;其二是人文教育的方法,要注意体现人文关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和个体差异。

5.人文教育和课程教育相互结合和提高

人文教育虽然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也并不是全部。在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必须要想方设法讲语文的人文价值和工具价值有机高效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圆满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

总结

随着社会的日趋变化,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初中语文的人文教育越来越关注。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语文教材作为语文课程最重要的载体,是传授知识、培养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媒介。为了跟随教育改革的大潮,教育团体应该尽快编写和完善新编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在新的语文教材中要体现许多新的概念,新的知识,只要还是人文性的体现。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内容可以熏陶和感染学生,同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初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上都起着很大的推进作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对于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在今后将是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人们对人文教育将会越来越重视,人文教育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知识浅谈了一些关于初中语文人文教育方面的一小块内容,希望以后会有更多的目光关注我们的初中语文的人文教育,关注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素质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绍禹.中学语文教材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顾黄初.语文教材的编制和使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王荣生.语文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第5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高等数学;人文教育;素质教育

一、引言

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的中心。近年来,我国独立学院发展迅速,目前国内独立学院已有300多家。独立学院是由普通高校与社会力量以新机制、新模式共同举办的一种新型办学形式,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21世纪独立学院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对于在新世纪新阶段落实科学教育观,全面推进独立学院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的科学,数学以其工具性、理性精神和美感成为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数学学科的文化内涵决定了它在全面发展独立学院理工科院校学生的素质方面起着其它任何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作用。因此在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完美结合,更好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塑造健全的人格,真正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在独立学院高等数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现状

高等数学是独立学院理工科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是贯彻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也是独立学院进行人文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目前很多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只注重讲授数学的定理、公式的推导以及证明过程,忽略数学知识的适应条件和理论背景,这不仅使大学生感到高等数学的枯燥乏味,更不能体系高等数学这门课程的教育功能。我国大部分独立学院适用的高等数学教材基本上是照搬大学高等数学教材,或者精简版的大学高等数学教材,没有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缺乏针对性,过分强调高等数学教材的完整性与系统性。高等数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问题有密切的联系,很多独立学院没能结合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程中的数学模型例子进行传授高等数学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的架起实际问题与高等数学知识之际的桥梁。许多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不注重对于知识内容相关背景的介绍。现在很多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材中仅有少量或者没有相关内容的数学史知识,学生无法了解数学知识与数学科学家之间的联系,不能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也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及人文精神。由于独立学院教师水平、经验不足等条件的限制,使得很多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生的启发,对科学知识探索精神的鼓励与引导,忽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融入人文教育的现状表明,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完美结合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也是实现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在独立学院高等数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途径

(一)营造高等数学浓厚的人文氛围

爱因斯坦曾说过: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获得对于事物和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悟。在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重新审视教学,努力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有利于发掘学生的主动求知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生动有趣的教学人文氛围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可以充分让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我们可以在制定高等数学教学目标时,设定将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与高尚情操、个性人格、价值观的培养有机结合。在讲授高等数学的定义、概念时,注重营造定义、概念产生过程的情境,使得高等数学问题人文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在高等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等数学教学人文氛围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现实环境。

(二)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和数学建模

1.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

很多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只注重数学理论知识、方法的传授,没有挖掘出蕴含在高等数学中的人文价值。数学史是构建高等数学与人文教育的桥梁,通过数学史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习到数学的发展历史以及数学家的历史,同时得到相应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数学精神,数学素养,以及爱国主义精神。例如在讲授高等数学的极限概念时,可以给学生介绍极限思想的产生。在微积分学诞生之前,虽然没有真正建立起极限的理论,但是极限的思想已经非常活跃,比如我国庄周所著的《庄子》一书中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三国时期的刘徽在他的割圆术中提到“割之弥细,所失弥小,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和体而无所失矣”。这些都是朴素的、典型的极限思想。在讲授无穷小量概念时,可以介绍无穷小之比引发的数学史上的“第二次数学危机”,以其凸显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文人价值,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2.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

数学是在实际应用的需求中产生的,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需建立数学模型,即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指对现实世界的一些特定对象,为了某特定目的,做出一些重要的简化和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一个数学结构,用它来解释特定现象的现实性态,预测对象的未来状况,提供处理对象的优化决策和控制,设计满足某种需要的产品等。从此意义上讲数学建模和数学一样有古老历史。例如,欧几里德几何就是一个古老的数学模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也是数学建模的一个光辉典范。高等数学课的中心内容并不是建立数学模型,我们只是通过数学建模强化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授课时应从简洁、直观、结合实际入手,达到既有助于理解教学内容,又可以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归纳、思考,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给予解决。所选的模型,最好尽可能结合医学实际问题,且具一定的趣味性,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以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决心,提高他们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开设独立学院“数学大讲堂”

独立学院的“数学大讲堂”开讲内容既要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又要难度适中;既要蕴含数学知识,又要趣味非凡;既要超越教材,又要拓宽领域。“数学大讲堂”不同于普通的“数学课”,也并非单纯的“师生对话”,更不应该形似“讲座”。独立学院开设的“数学大讲堂”不仅重在“讲”,而且贵在“思想”的传播,让鲜活的、开放的数学思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思维碰撞。因此,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的数学专家进行学术报告,让学生了解丰富经验的数学家的亲身经历,专家阐述数学文化和数学素养的概念,并结合有限与无限、变换和类比的方法、变中有不变、抽象的观点等实例,具体介绍了数学文化和数学素养的广泛应用。独立学院“数学大讲堂”应该能让学生体会数学精神,学会数学思维,掌握数学方法,使用数学语言,理解数学思想,提高数学素养。

第6篇

初中生物教育人文教育结合现代社会是人文社会,是人文素养集中体现和全民提升的社会。每一位公民都应具有人文素养方可实现自我,提升自我。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与教学需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将人文教育贯穿其中,生物课也不例外。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可见,人文因素在初中生物教育中的渗透已是大势所趋。

一、人文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人文教育的定义众多,不同领域不同时代的专家学者对于人文教育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在教育领域,人文教育通常都被理解为提升人境界性,培养理想人格,实习个人价值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以个人的自我提升,自我实现为终极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文教育具有三个特点,分别是潜伏性,升华性和持续性。所谓潜伏性,指得是人文教育通常并不通过课程的方式直白的呈现,而更多的是通过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和学生的体验活动而完成;升华性指的是人文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在知识层面的基础上实现情感上的升华,达到人文素养的提升和人文精神的丰富;持续性指的是人文教育本身的持续进行人文教育效果的持续性,一旦人文素养达到一定的高度则会长期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行为上的效果。人文教育的这些性质和特点,为一线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提供了借鉴和指针。

二、在课堂中实现生物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如何在课堂中实现生物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呢?这就需要教材、教师、学生的三位联动,通过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借鉴实现人文教育的渗透。

(一)探索教材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结合点

教材知识中包含的人文因素需要教师进行进一步的提炼,有些知识的处理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将其与人文素养相结合。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内容基本以生物及生物圈、动植物、人类、人与生物的关系四个方面展开,这四部分内容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引入人文教育的因素,通过教材嫁接,内容融合,过渡等途径实现人文教育的既定目标。同时深刻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形成一股持久的感染力,促进学生思想健康发展,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重视,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通过“认识生物”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两个部分介绍了生物的特征、生物圈的概念、环境度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以及生态系统的概念。本章内容是初中生物的起点,是学生接触生物,了解生物的开端。本章内容首先就要确立学生“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各类生物都平等的生活在地球中的大生物圈内,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平衡关系的生态系统,并相互依存。借此强调要维护生态系统,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在这里,教师可以通过宏观的知识介绍引入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让学生从生物知识中感受到精神层面的影响,进而达到人文教育的目标。

(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方式

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教师所采取的措施。这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二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内外的互动及和谐的师生关系;三是教师采取的课堂教学方法。

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是教师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教书育人所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教师的谈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刻的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教师如何看待事物,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工作等都是教师人文素养的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内外互动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观以及教师对课堂的正确认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观成为了新课程标准凸显的新型教学观,在这种教学观的引导下,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在课堂内外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实现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采取的课堂教学方法则是影响人文素养教学推进的外部因素。教师采用多样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在人文素养的培养中多了个人情感因素的参与,这样就更加有利于人文教育的开展。

案例教学是人文教育的首选方案之一。案例教学主要是通过对案例的展现为学生提供素材,在动态的素材中体会到知识的内涵,并在内心中找到共鸣之处,实现知识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双丰收。人教版初中生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介绍了“人的由来”。本章内容通过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人的生殖、青春期以及计划生育四个部分的介绍向学生完整的呈现出了作为个体的每个人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相关影片,让学生从案例中体会到自己出生的全过程和父母为自己的诞生所付出的辛劳,进而启发学生要孝敬父母,珍惜生命,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

(三)开发生物教学课外资源

生物教学的课外资源十分丰富。小到校园里的一花一木,大到区域里的公园,医院等都是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适当的开发这些教学资源也可以在人文教育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利用课外资源开展人文教育活动的形式有很多,在全国最为广泛开展的便是综合实践活动课。

生物圈中有哪些植物呢?植物的种子又是怎样的呢?只在课堂上听老师的见解学生获得的也只是浅层次的知识体验,而如果让学生真正接触到绿色植物,亲自解剖种子则会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知识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在进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菜园、果园、苗圃中实地观察植物的特点,搜集各种植物的种子并利用工具自行解剖,发现植物生长和生殖的秘密。这对于学生自我探究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学生在与植物的亲密接触后可以更好的体会到绿色植物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分清楚对大自然有益和有害的植物后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多多种植和保护对大自然生态系统有益的植物,铲除那些破坏自然平衡的有害植物,实现情感层面的升华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第7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有效性教学内容 基本特征

现代语文教学的教育理念提倡重视人文教育,这比过去突出政治思想教育或强调双基更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与要求,但观念的更新、课文的替换、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没有触及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质――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重构与调整,用新的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来代替旧的。王荣生指出:“教师能触摸到的新课程内容至今还是零星的、偶发的,与新目标相匹配的、质地和呈现方式能有效达成新目标的语文知识,几乎还是一个待开发的荒野。”要革除语文教学的弊端,归根结底要依靠语文知识的除旧纳新,解决语文教学低效问题的出路在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上。

一、语文教学内容的内涵

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之一,但长期以来,对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没有一个明确、清晰和统一的界定,结合多年语文教学内容的相关研究成果,我认为对语文教学内容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

从教师的角度看,语文教学内容就是教师教的内容,包括老师预设的内容和在教学现场实际生成的要教的内容,二者都应是教师基于学生需要和为达成教学目标而对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的重构(增、减、换、调、改)。教学内容不能等同于教师课前准备的内容,那仅仅是理论的存在,只有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创造才能形成现实的教学内容。

从学生角度看,语文教学内容是学生课堂实际所学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学习经验。与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相比,语文教学内容最关注与具体学生实际情况适切的程度,这也是教学内容的根本。

从教学过程讲,语文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对教材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加工的结果。教材内容是交际的对象,只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其进行符合教学需要的改造,凸显它的教学价值,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蕴含于其中的课程内容。语文教学内容也是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师知识经验与学生知识经验相交流、碰撞和融合的产物。语文教学内容是以老师预设的内容为主导的,同时也是在教学情境中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从构成要素讲,语文教学内容包括语言内容、思维内容和人文内容。语言、思维、人文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三个基本因素,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提升人文素质。

二、语文有效性教学内容的基本特征

基于以上对语文教学内容含义的理解,语文教学内容要保证其有效性,必须至少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一)语文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语文课程目标是衡量语文教学内容是否有效的最重要的标准,教学内容必须与语文课程目标保持一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提出必须面向全体,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目标一个总的核心思想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目标指引、规限着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内容要指向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在确定语文教学内容时既要关注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的形成,又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在把握课程目标实质的基础上,教师应积极地创造性地选择和开发语文教学内容,但创生的语文教学内容必须瞄准语文课程目标,只有语文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才能保证教师所教、学生所学的是国家的语文课程,语文教学才能合理、合法。

(二)语文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教师的教是服务于学生的学,因此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依据学生两个方面的因素:学生实际水平和发展要求。

1.语文教学内容应是预设与生成并重

语文教学要注重课前预设教学内容,它是依据课程目标、学生情况和教材内容确定的,是课程计划性规定性的体现,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体现。教学内容设计不能仅仅以语文知识的逻辑为依据,更要以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为依据,教学内容不应是封闭的,而应是开放有弹性的。

语文教学要注重课堂中的生成内容,课堂教学有许多无法预见的不确定的因素,教学情境复杂多变,在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中,思想感情的交流碰撞会产生新的教学内容。对此要及时地纳入预设的教学内容当中,或者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地调整原有的教学内容,而不是一成不变;不能完全是教师原有的内容,应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注重动态生成,这有利于学生主题经验的建构。

2.教学内容要照顾学生差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其中不仅有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含义,而且有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含义。确定教学内容时首先要明确学生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与众不同的鲜活生命体,不是有着统一规格的等待被灌输的容器,我们要重视并研究学生间的种种差异,并以此作为研究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我们强调教学内容的生成性,要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以及他们的体验和理解,实际上就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因人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适合所有的学生,满足多数同学的需求,又兼顾先进生和后进生的不同要求。

(三)语文教学内容应是语言、思维和人文三个维度内容的融合。

第8篇

关键词:流体力学;科学创新;人文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130-02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高教改革的一个重点,特别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1]。但是,在我国的一些工科院校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占有绝对的优势,忽略了综合素质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陶冶,导致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严重分离[2]。我们所培养大学生既有专业知识不足的缺点,又缺乏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因此,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应并重发展,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

人的创新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和主观努力锻炼进行开发。工科课堂中蕴藏着丰富的可开发的人文因素,科学与人文可以有机融合,既使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又能使学生及时了解人文社会的新进展和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使高校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但是,许多高校在人文教育的内容设计上追求丰富多样而忽视协调统一,很难将人文素质教育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3]。人文教育处在即兴发挥、随意点缀的状态,缺乏有目的、有计划的充分挖掘[4]。综上所述,如何在工科课堂中渗透人文教育,值得深入研究。

本文以流体力学课堂教学为教学改革实践基地,探索一条将科学创新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的道路,消除工科理论课堂上弥漫的繁冗气息,将科学的、新颖的教学理念引入课堂,通过深入挖掘创新素质教育中的人文因素,建立科学创新与人文教育协调统一的融合理念,最后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以不同的传授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意营造一个宽松、自由、活跃、富有吸引力的人文环境,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理念

一般来说,现代工程师素质结构的精神层面应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科学是一种动态活动,把科学活动的结果(知识)和探究科学活动的过程(研究)有机地统一起来,把科学真理和求真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能使学生更深切地认识科学真谛,从更广泛的人类活动背景上把握科学本质,培养科学的品格和社会责任感。

随着人才市场对毕业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在校本科学生也渐渐认识到具备上述能力的必要性,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课外科技创新等实践性活动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积极性和热情,校方也提供不同形式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很多毕业后的学生认为,除了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师都能通过专业课的教学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持续终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在专业教学中就开始培养,自主学习对于自主确立目标、自主搜寻资料、自主选择方法、自主解决问题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自主学习或曰自主地获取知识,是一种众多要素综合发生作用的能力,而人文要素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上述理念,在流体力学的课堂教学中增加人文因素,以不同的传授视角与传授方式进行人文课堂的教学改革。

二、人文课堂的改革措施

(一)古代哲学思想与现代科学的碰撞

哲学思想与科学研究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先进的哲学思想可以引领创新思维。在流体力学的课堂上,作者尝试了将古典哲学与现代科学进行对比,引导学生理解哲学思想与经典理论的互相呼应和协调统一,使他们通过人文素质的提升积蓄能量将来攀登更高的科学高峰。

例如,在讲授能量方程物理意义时,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论证和推导得到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的结论之后提问:在中国古代就有人提出了这样论断,请问此人是谁?等待学生讨论之后,教师给出答案—《老子》中写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触摸)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此时教师给予解释。

接着又提问:还有三个中国人在2000年后提出了与之惊人相似的论点,此人是谁?回答:华裔美国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在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奖的CPT对称原则。他们的一位同事吴健雄证明了他们的预言是正确的。古今的哲学与科学在此时碰撞了,教师可以继续解释:视之不见相当于空间属性,因此夷就是P;听之不闻与声波有关,也就是与速度有关,是时间属性,因此希就是T;搏之不得说的是本身的特质,因此微就是C。这三个参数分别不符合对称的原则,必须和在一起,也就是“混而为一”。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将科学创新与经典理论和哲学人文统一起来,不但扩大了本科教学的知识面和学生的视野,同时将专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总目标相一致化了。

(二)课堂设疑和讨论

通过课堂设疑引导学生形成“质疑”、“解惑”、“去伪”、“求真”的思维,训练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既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文精神。此时,专业教育通过严格的科学训练方式——提出问题、大胆假设、反复验证,完成科学知识学习、科学能力训练和科学精神培养的过程,在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思考、实践科学探索,就是最好的人文教育。

例如,在讲解能量方程之前,教师进行了课堂演示:两张平行的纸片吹气后是分开还是合拢?请一名同学来做演示,请大家来讨论并揭示原因,然后引出能量方程的推导和意义,同时再重新用该理论解释现象。在讲解静力学的相对平衡方程时,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了课堂设疑:在锅里捞面条,开始容易后面难,如何快速捞起最后的几根面条呢?然后让学生讨论,最后总结学生提出的办法:筷子在锅里做圆周运动,面条就会集中在锅底,自然容易快速捞起,并揭示相对平衡状态和运动流体的根本区别是粘滞力,由此引出欧拉方程的推导。

对于课堂讨论,教师一定要分别归纳不同的观点,纠正各自的错误观点,而不是给出正确的答案。如果给出的“标准答案”太过死板教条,一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二会束缚活跃的思维。当然,这个平衡点是很难掌握的,需要教师积累更多的经验,这对教师自身知识水平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能够促进教师的自我增值意识提高。

从上述课堂教学方法的案例来看,将人文精神贯穿于工科理论教学中,通过实证经验和逻辑论证进行科学探索,使得科学专业教育在培养和训练方式上与以前的教学方式大不相同,不但有灵活的外在形式,还具有人文教育的深刻意义。

(三)人文历史讲解

一些教师认为工科课堂以理论教学为主,没有必要告知学生相关的历史。但是,经典理论都有其发展的的历史脉络,有很多故事和文化蕴涵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定理和公式中,它们不但使烦闷的课堂变得有趣,还可以把伟大科学家的精神意志凝固在经典理论中传递给聆听者。

以前,教师在讲授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时总觉得即使借助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也无法让大多数学生喜爱和关注,于是对2010级学生的教案意增加了有关科学家的一些生平事件和主要代表理论。例如,教师提到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的区别时,会主动提到拉格朗日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提出了运用于静力学和动力学的普遍方程,建立了拉格朗日方程,把力学体系的运动方程从以力为基本概念的牛顿形式,改变为以能量为基本概念的分析力学形式,奠定了分析力学的基础。欧拉是瑞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是第一个使用“函数”一词来描述包含各种参数表达式的人,也是把微积分应用于物理学的先驱者之一。学生们都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回忆在高等数学时两位科学家在数学方面的成就。很多学生表示,在听到这样的人文讲解后会消除对科学知识的陌生感和距离感,产生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有部分同学会主动邀请老师带领他们参与各类科学研究活动。

三、教学改革实践的效果

本次教学改革的实践对象为建筑设备专业2010级的学生,分别比较了2009级和2010级两次教学过程考试成绩、参与科技竞赛情况作为评价这次教学效果的标准。分别如表1-表2。

从表1可以看出,2010级学生的优秀率达到10.3%,比2009级学生高出6.1%,80-89分的比例提高了25%,说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已经充分挖掘了其学习潜能,有利于带动整个专业的学习氛围。表1中不及格率下降了13.2%,说明大多数同学能够从这种教学改革方法中受益。从表2中可喜地看到,2010级同学踊跃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高涨,实现了实验创新和科技发明项目零的突破,并且全专业有2/3的同学参与了省级“挑战杯”科技创新项目,表明2010级建筑设备的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已经初步对科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兴趣,有利于开展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

四、结论

工程教育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工科教育中的专业教育所培养的应当是具有人文精神且能综合运用专业技术知识为社会服务的技术人才,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才是完整的工程教育。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应成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两翼,通过直面严峻的社会现实和巨大的社会需求来培养社会责任感。科学的求证、求真、求实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发现的乐趣,发现问题、验证结果就是最大的回报。所以,通过将人文教育融合科技创新培养来激发和引导学生探索的意识,这种理念比学习科学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晓明.素质教育的基本渠道: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1):33-36.

[2]张志宏,顾建农,王家楣.“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6,(5):87-91.

第9篇

这一命题实际包含两个子命题: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特性不是工具性;二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前一个命题正是多年来语文教学争论的一个结论,其基本理由是:工具性只是语文在社会运用上的属性,并不是语文发生论上的属性。在工具论的指导下,语文教学变成了一种遵循逻辑思维法则的理科教育程式,它把语文分解为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些抽象的东西,结果导致语文学科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严重流失,这一点笔者木用赘述。第二个命题正是本文所要着重展开阐述的观点。为求从根本上加以论证,笔者以主体性教育这一教育思想为逻辑起点来进行分析、讨论。

一、主体性教育思想—语文承担人文教育的理论前提

要弄清楚主体性教育,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主体、主体性。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主体性就是主体的特性,即主体对客体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客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的特性。主体性具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自觉性,指人不同于动物的意识特性,即人把他同自己的关系、同他人的关系、同自然的关系变成主客体关系。二是自主性或能动性,它是人的活动特性,是指主体具有不依赖于外在力量,自由地支配自身的一切活动的意志和能力。因而可以说,主体性就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特性。

主体性从内容上又可分为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主体意识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性的观念表现;主体能力是“主体能动地驾驭外部世界对其才能实际发展的推动作用的能力”,“主体人格”是指主体的情感、意志、灵感、信念等的因素。主体能力与主体人格是主体性的现实表现。实际上,具不具备主体意识也是主体人格的一个方面,因而本文为论述需要将前述“主体意识”、“主体人格”统称为“主体人格”,以指称主体的精神情感状态。

前面我们谈到人的本质特征即人的主体性,而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教育学即人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些教育理论家提出了主体性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和发挥人的主体性”,教育应以“培育人的主体性为最高任务”,也就是要培养人的主体人格、主体能力。这便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基本含义。

主体性教育思想与我国历来倡导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及素质教育理论是一致的。教育理论家王策三曾这样论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之所以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是要发展人的主体性。主体性,这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主体性,它集中了人的一切优秀品质和个性特征,是身、心或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良好发展的综合表现。”

“主体性强的人,就是在客体面前拥有主动权和思想的人。”既如此,主体性教育思想可以被看作教育活动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依此推导,主体性教育思想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语文教学的性质也应该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根本出发点,并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科功能分工来加以确定。

二、语文承担人文教育的现实要求—社会历史发展需要进行人文教育

(一)社会进步需要唤醒、培养人的主体精神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日益广泛的应用,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面貌,使人类社会一下子从工具时代跃进到信息时代。科技作为最富有革命性的生产力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提供了日益众多的方便和享受。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祸患。如原子能可以用于来发电、医疗,也可以大规模地杀伤人类以致毁灭人类;克隆技术可以在医学和生物遗传工程上产生重大作用,但若用于复制人类,则将是人类的灾难;计算机有利于贮存、搜集、传播信息,也可以被用来不良信息,或利用计算机犯罪。同时,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固然推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但也产生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全球气候环境的急剧恶化、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物种消失、人口膨胀、贫富差距拉大、战争频仍。这些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和不安。

同样,经济发展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为市场经济遵循利益原则,当这种利益原则无限制地渗透到人类的意义世界时,就会造成道德失范,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就是典型表现。这一点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由于法制不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尚未建立,表现得更加突出,如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贩毒贩黄、贪污贿赂屡禁不止,偷盗、抢劫、诈骗、走私等犯罪活动甚嚣尘上,一些犯罪分子十分猖狂,他们为着能有钱,过上享乐生活,而疯狂劫掠国家和他人财产,甚至视人命如草芥,滥施暴力,滥杀无辜,耳目所及不乏一些令人触目惊心的良知泯灭、人性丧失的事实,少数人对生命的践踏和漠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以上事实表明,科技的进步在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下,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甚至会走向人类的对立面,从而导致人在自然、社会和人自身面前的主体地位的危机,主体精神的沦丧;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道德观念的混乱,美好人性、人格受损,人在物质欲望面前,无法从容应对,把持自己,同样会丧失人的主体性。因此,现代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唤醒和培养人的主体精神、主体人格,使人成为人。

(二)培养主体人格必须依靠人文教育

首先应弄清楚主体人格、主体精神属于人文精神的重要方面,甚至是核心要素,为什么这样说呢?这里有必要弄清楚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发展脉络。在西方,人文精神是个发展的概念,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内涵;在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也十分丰富,儒家、道家或强调道德体验与践行,或崇尚自然、追求个性解放,其影响也十分深远。有学者根据中西人文精神传统,把人文精神的内涵解释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人对万事万物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把人作为万物的尺度。第二,追求完人理想和精神文化品格。第三,当代人文精神重视价值观念,提高文化意识和人格修养。由此可见,人的主体精神可以看作人文精神的核心成分。

而人文精神的教育就是人文教育或说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甚至落脚点,因而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必然可以培养他们的主体精神、主体人格。

同时也应看到,主体精神、主体人格的培养也只有或主要依靠人文教育。因为进行人文教育所依据的人文学科与回答“是什么”的客观陈述(科学)不同,它是回答“应当是什么”的价值引导,“人文学科总要设立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和典范。人文学科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人文学科所依据的理念不是工具理性,而是价值理性。”相反科学技术可以提供强大的工具理性,却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情感寄托、伦理要求和终极关怀等的需求,即无法提供人类区别于禽兽的“价值理性”。总之,人文学科、人文教育可以为社会提供一种正确的价值和意义体系,引导人类社会走向和谐,人类个体趋向完善。而自然科学却做不到。

因此我们说,主体精神、主体人格的培养主要依靠人文教育。在各阶段教育中应当加强人文教育,应当有学科承担人文教育重任。

三、语文承担人文教育的学科内容依据和学科分工依据

(一)语文、语言的本质是人文

各学科中语文在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语文的内容—语言、言语本质就是人文。对此,西方语言学家都有过深刻的分析。他们认为语言在本质上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工具,而是人与存在相属的领域,因而具有真正主体性的意义,即“只有语言才能使人成为作为人的生灵。”语言的作用是普遍的,它包容一切,人类面对的世界是一个意义世界,世界对人而言是一个语言的世界。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无法言说的。语言的界限也就是理解力的界限,语言作用的这种普遍性使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具有无限的内容。如果说语言是一种“工具”,那么没有一种工具如此包容一切,甚至会把人的全部理性也包容其中。

在我国,语文教育界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人。早在1993年,特级教师韩军就说:“语言本身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人本身,是人的一部分,它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体,而是主体;不仅仅是‘器’、‘用’,还是‘道’、‘体’,它满足主体情感,充满人生体验,因而人文精神是语言的基本属性。”

(二)语文在学科布局中的功能定位

从前述我们对语文教育的分析,可以看出,语文应当而且可以进行人文教育。但并不能完全由此推导出语文的学科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如果对学科布局特别是语文在学科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还是认识不到甚或否认这一点的。所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还有必要考察语文在学科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应当说学科性质是人们依据学科内容、学科目的而对学科功能的界定。语文课的内容即语言、言语具有人文性,顺理成章它具有人文教育功能。目前所要厘定的是人文教育是否应成为语文的主要功能,或者说在目前各学科中人文教育是否主要由语文来承担,从而使人文教育成为语文的主要功能。这必须从语文与相关学科(即同样具有人文教育性的政治、历史)的比较中作出回答。第一,政治学科主要承担的不是人文教育功能。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学科的大致分类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学科领域,与自然科学一样是回答“是什么”的客观陈述;人文学科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伦理、神学等领域,它是回答“应当是什么”的价值引导。从目前所开设的政治学科的内容来看,有哲学、政治、法律等基本知识,可见其中主要是社会科学内容,作为人文学科的内容只有哲学常识一项。因而,可以说政治学科主要承担的是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现象和规律的功能,而不是人文教育功能。

第二,语文和历史承担着人文教育的不同侧面。虽然文史在内容上相融相通,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所起作用之间,语文承担着核心的方面,起更主要的作用。就人文内容来说,可以分为人文知识、人文情感、人文态度、人文价值取向。故人文教育包括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情感体验、人文态度辨析、人文价值取舍。历史重在历史事实的陈述、历史演进的逻辑梳理、历史规律的概括、总结,即重在事,即使涉及人,也只是评述人在某个历史阶段的地位和影响,故历史重在人文知识教育。而语文重在人,重在面对某种具体的社会和历史情境下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舍。历史所传授的人文知识对人文精神的形成可以起铺垫作用,而语文教育所涉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其实质就是人文精神。当然历史也有态度和价值观培养问题,但它范围狭窄得多,它偏重社会历史态度和社会历史价值观,如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唯物史观、科学世界观以及民主、法治价值观等等。另一方面,语文和历史所采用的表述方式的不同使它们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有不同。历史多运用抽象思维的方式,以理性的语言来表述社会历史价值观,而语文运用的却是情感性语言,形象思维的语言,是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个性化的语言,而非大众习用的“公共话语”或学术语言,它对学生特别是形象思维占主导,情感异常活跃的学生来说,其影响比其他学科要更加强烈、深刻和持久,更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成长。所以,在各阶段教育中,人文教育的任务主要应由语文来承担。

当然,我们说人文教育任务主要由语文承担,不能因此否定历史也主要承担人文教育任务。所以也有必要以相应的概念来区分历史和语文进行人文教育的侧面和重心的不同,而这不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故不引申。

四、结论:语文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

第10篇

一、高职语文教材内容的内涵确定

当前,高职语文尚无确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因此高职语文教材内容的编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高职语文课程的“科学化”和“规律化”。目前关于高职语文教材编制的研究很少,一线教师和教材编写者常将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及教学内容等同起来,甚至将语文课文内容等同于教学内容,概念理解不当。因此,在确定高职语文教材编制的内容时,理清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语文课程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根据特定的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课程论中对课程内容的解释一般是指特定的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要素,包括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1],因此语文课程内容回答的是“教什么”的问题。而语文教材内容指的是教材所呈现的学生需要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等的形式,是语文课程内容的载体,反映的是语文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就目前而言,高职语文教材内容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以“选文”为主,有的以“项目教学”为主,有的以“分模块”为主,它们的目的都在于用某种形式的语文教材去教授课程内容,并利于实现课程目标。语文教材内容回答的是“用什么去教”的问题,是教材层面上的问题,是教学工具、手段,是教学凭借物的体现。因此,语文课程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是两个独立的领域。但是二者又有密切的联系,语文课程内容的确定受语文课程目标、特定的价值观、语文学科知识等的影响,而语文教材内容的确定受课程内容的影响。一旦“教什么”的内容确定了,随之确定的就是“用什么教”的问题,教材内容的编制随即确立。因此,语文课程内容必须教材化,亦即,语文教材的编制要以语文课程内容为基础[2]106-107。

(二)语文教材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内容的深层基础是知识、技能、方法、策略、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3]。在将语文课程内容教学化的过程中,最理想的状态是语文教材内容教学化,即教材的内容就是教师教学的内容。但事实上,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些知识会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生成。朱绍禹先生认为,借助于同一语文教材,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内容;相同的内容,也可以从不同的语文教材中学到[4]。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产生,它借助于教材内容,却不由教材内容所决定的。王荣生提出,“语文教材内容是指为了有效地反映、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语文教学内容是从教的方面而言,指教师在教的时间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2]207。因而,语文教材内容受课程内容的影响,是一种文字的与非文字的信息材料,而语文教学内容则强调教的层面,是教师在教的实践中、教的过程中所传递的信息。钟启泉先生认为,教材(教材内容)是教学内容的一个成分,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而且还包括规范概念、动机作用、引导作用、价值判断等[5]。因此,教学内容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规范概念的过程、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教材内容则是静态的,专指教材所包含的知识、技能、方法、策略、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综上所述,语文课程内容一般是指语文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回答的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教材内容是指是一种静态的信息材料,受课程内容的影响,包含了知识、技能、方法、策略、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是教学中的一种凭借物,一种工具,可以文字或非文字的方式呈现,回答的是“用什么去教”的问题;而语文教学内容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在教学中创生,包含教材内容,且受教学活动因素(如教师和学生)的影响,回答的是“怎么教”的问题。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材内容,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二、高职语文教材的内容要素

本文主要探究高职语文教材内容的编制,即,高职语文教材内容的编写内容应该包含哪些知识、技能、方法、策略、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等,应该组织什么样的信息材料,回答“用什么去教”的问题,即教科书所选择的内容要素。高职语文教材编制的内容要素基本可以确定为语文基础知识、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文学欣赏。

(一)语文基础知识

除了使学生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素质,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整体水平。所有的语文能力的培养都以语文基础知识作为前提。但当前对高职学生语文水平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7.4%的学生在问卷中承认自己经常写错别字、病句[6],大多数高职学生的语文水平较低。因此,高职语文教材必须以语文基础知识为载体,包括规范汉字书写、错别字辨析、病句修改等内容。

(二)口语交际内容

语文是人们表达感情思想、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由其作为语言的性质决定的。而高职教育以培养职业素质为本位。在以职业素质为本位的个体素质结构理论中,职业能力可从纵向和横向进行划分,其中,纵向的操作维度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分析能力等,横向的维度包括空间能力、数字能力、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在语文课程自身性质的工具性以及职业素质对语言能力的双重要求下,语文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语言能力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口语交际的内容可以分为日常交际口才、求职口才、公关礼仪口才、协商谈判口才以及论辩说理口才等,对学生语言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影响重大。因此,口语交际也是高职语文教材内容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应用文写作内容

在语言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读和听是语言学习的输入环节,说与写是语言学习的输出。结合职业教育的“实用”特点,写作显得尤为重要,突出表现为应用文写作。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高职语文教材中应用文写作部分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如,会计专业的侧重点应该是财经应用文写作;旅游专业侧重活动方案写作,或活动策划;管理专业侧重投标方案写作、经济合同写作等。应用文写作是高职语文教材内容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四)文学欣赏内容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工具性的特点恰好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的特征,其人文性的特点则恰好能弥补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弱的缺陷。高职语文的课程定位是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因此在选择高职语文教材时,既要考虑到人文性,也要兼顾工具性。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内涵是健全学生的人格,体现对人的关怀,发展个性,提高精神境界,开掘并发展学生的形象力、审美力、思维力与创造力。对高职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3.7%的高职学生认为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同样重要[7]。但文学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有利于学生精神品质的养成。高职院校在开展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应始终关怀学生个人的成长、人格的健全与发展。对高职语文教材的编制而言,文学欣赏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要素。

三、高职语文教材内容要素的编排模式

在探讨高职语文教材的内容编制时,不但要考虑高职语文教材所选择的内容要素,即教材所包含的知识、技能、策略、情感态度等,还要考虑高职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教科书的编排体系是指教科书的体例,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教科书呈现的文本形式,二是指教科书的内在结构。本文主要探讨语文教科书文本形态的内在结构,即教科书内容要素的编排模式。当代语文教科书的结构模式众多,需结合教材的内容要素进行选择。笔者将高职语文教材编制的内容确定为语文基础知识、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文学欣赏四部分,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模式,即将语文课程内容要素有机、但不分主次地组合在一起,四者之间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相互融合贯通,并与高职不同专业课程相联接,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语文教材编制体系,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其一,语文基础知识。该部分以知识结构为中心,从语文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出发,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规范汉字书写、错别字辨析、修改病句等,具体内容根据专业不同有所侧重,如护理专业的错别字编写重点是医药类错别字的辨析、会计专业的错别字辨析侧重于财经类词汇的辨析。其二,口语交际。该部分采用例-规式结构,即从例子到规则,把相关的知识和例子融入到内容中,而后凝练出口语交际的规则。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口语交际可分为日常口语交际、求职口才、论辩说理口才、协商谈判口才。其中日常口语交际和求职口才是口语交际部分语文教材编制的基础,是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不同专业侧重点有所不同;求职口才应结合职业特点提供教学资料;协商谈判口才则是商务类专业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其三,应用文写作。该部分也采用例-规式结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日常应用文写作是编写的基础内容,是所有专业的必修内容;公文写作是文科类专业学生及有志成为国家机构工作人员的学生要掌握的内容;专业应用文写作则结合专业特点,提供与专业有关的写作材料,如医学类专业需要掌握病例的写作,市场营销专业需要学会市场调查报告的写作方式。学生可根据专业的特点,选择相应的专业应用文编写材料。其四,文学欣赏。该部分以选文结构为中心,即以选文为主题,将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等要素融入选文之中。文学欣赏部分的选择由语文课程的自身性质所决定,承担的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教材编写时应仔细甄别、精心挑选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名篇,挑选那些经典的、能够代表人类优秀文化的作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文学基础进行选择性教学。

综上所述,目前高职语文尚无确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高职语文教材内容的编制对语文课程的“科学化”和“规律化”起着重大作用。语文教材内容与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学内容均有区别,教材内容回答的是“用什么去教”的问题。根据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性质,结合职业教育培养职业能力的目标,可将高职语文教材内容编写的要素确定为语文基础知识、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文学欣赏。高职院校将语文教材内容编写四要素与高职不同专业课程相联接,可形成开放的高职语文教材编制体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提高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完善其人格。

作者:彭露 王英珍 单位: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91.

[2]钟启泉,编译.现代学科教育学论析[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韩雪屏.语文课程教学资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3.

[4]朱绍禹.中学语文教材观[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9.

[5]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46-247.

第11篇

关键词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中和之道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当今,中国教育关注更多的是人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理解与掌握,科学知识的教育和学科专业的教育被日益强化,智商的开发与利用受到顶礼膜拜。而教育的本质是关于“人”的教育,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如仁爱之心、公民素质等涉及人的精神与灵魂的情商的开发与养成,却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这种 “机器人”式的教育,把人视为工具,强调人知识习得和专业训练即片面发展,忽略了人的身心全面而和谐的发展,致使我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却出现有不少受过正规教育的人素质低下、诚信丧失、名利至上等不良社会表征。毒奶粉、地沟油、冰毒等利用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制假贩假、毒害生命的社会问题即是具体例证。渴望人生幸福体验的人们不禁会反思:片面专注向人类传输科学知识的教育是否是科学的教育?忽视了受教育者作为“人”的本体教育即“人文”教育是否是科学的教育?由此,引出本文探讨的问题:科学与人文的必然理路究竟为何?是否需要对二者进行人为整合?

2 科学与人文解读

探讨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前提是对科学与人文有比较清晰的理解。从科学与人文的内涵和特征进行分析,是认识科学与人文的有效路径。

2.1 科学的内涵及特征

“‘科学’这个概念严格说是在1842年才产生的,在这之前没有‘science’这个概念”,①此概念于1842年由法国实证主义学者孔哲提出,并阐明科学产生的前提是实物永恒性、自然一致性和因果性。那么该如何理解科学呢?《辞海》里科学的定义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②另外,有学者认为对科学的理解应持动态发展的观点,将科学看作是人类获取知识、探索自然的认识活动,是创造知识的过程。因此,科学的内涵包括“作为探究与思维的科学、作为态度与精神的科学以及作为知识与能力的科学”。③由此可见,科学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过程,以实验为基础探求世界真理,其目的在于求真,理性是科学的思想基石。科学的特征在于:可重复性,即科学实验的结果可以多次重复求证获得;确定性,即科学研究过程和结果是确定的,可计量且唯一,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客观性,则充分体现在科学研究的问题的界定、科学假设的提出、科学验证的过程以及科学结论的呈现上。

2.2 人文的内涵与特征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人文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辞海》对人文的阐释为 “旧指诗书礼乐等,《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④可见,这里的人文指与文化相关的人类活动和各种社会现象,包括人的情感、文化、教养、教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人的感情、欲望、理念、动机、心理、野心等一系列主观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文的进程。人文经常使用在人文知识、人文主义与人文精神中,从而区别于自然科学、科学主义和科学精神。人文的特征主要由其实质决定,人文或者说人文精神首先是指向于人的,脱离了人就无从说起人文和人文精神,因此人文是基于人并指向于人或人的精神的。其次,人文是外显性和内隐性的统一,外显性主要是相对于各种人文现象、人文事物、人文活动而言的,通过物质形态的人文载体,人们能够感性或初步接触人文。内隐性是指各种物化人文载体所蕴藏的人文精神、人文意义,即具体物质性载体所隐含着的作者思维、价值追求和精神状况。这种人文精神需要主体的体察、经验、思考才能感受到的,属于精神层面的体验。再次,人文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人文不管是其物化载体还是内隐精神,往往体现的都是一种主观再造,是一种艺术化的表达,关涉的是人的精神层面,因而人文往往需要情境性的解读和生成性的理解。由此,我们可以将人文理解为:人类文化中先进的核心成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规范,强调的是,关注人、爱护人、重视人、发展人;一句话,人文即重视并弘扬人的先进文化。

从科学与人文的内涵解读和特征的理解中,可以明显地看出科学与人文各有其独特内涵和特征,它们之间的差异是由其自身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社会和历史等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科学与人文本身不存在冲突,冲突是由人造成的,究其因是人的欲望以及对欲望的无限追逐。因此,简单的整合并不能消除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及危机。

3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审思

3.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历程

从广义而言,伴随着人类的产生,人文就开始呈现,人类的活动体现着人文并创造着人文,人类也因此得以开化,文明也愈发进步。早在15世纪,自然科学尚未分化、成熟,“人文科学”就有了较准确和专门的定义,人文教育早于科学教育而专业化并在大学里占据了主导地位。人文思想在于培养智慧之人、自然之人,“它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在一起,甚至不排除神学教育,表现出兼容并包的气度”。⑤人文及以此为基础的人文教育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近代科学的兴起做好直接准备。尽管人文、人文思想以及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潮在历史发展历程中受到了科学、科学思想乃至科学主义的冲击,但人文教育始终向前发展。从古希腊先哲关于世界本源的思考(原子说、理念说等)到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抗衡,再到实证主义以及后来的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在整个过程中,人文教育都贯穿始终,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到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不同而已。

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西方,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来说,文艺复兴使科学得以大放光彩,文艺复兴颠覆宗教神学的主要手段就是宣扬科学,通过科学教育反对神学主义,把人们从神学宗教的枷锁下解放出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科学教育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使人们为之惊叹,随之而来的几次工业革命充分体现和证明了科学教育的巨大潜力。因此,人们开始崇拜科学,最终形成声势浩大的科学教育运动,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直至19世纪后半叶,对科学的崇拜已发展成为对科学极端迷信的泛科学主义,科学以其不可阻挡的功利效应为工具理性的泛滥提供了依据,从而导致对价值理性的淹没。人、人的主体精神已经不再存在,人已经沦为科学的奴隶和仆从。因此,一大批学者极力呼吁关注人、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如: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中主张回归生活世界,关注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和个体事件,找寻人的意义;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关注人的存在、生命的意义、精神世界等,一直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等都要求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去中心化,关注人,关注主体的意义。

3.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审思

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二者各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背景,基于此形成了各自的品性特征。因而,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解读不能将其混为一谈,而应当区别对待,方可真正把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实质。

可以得出,简单地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人为整合是没有合理依据的,因为二者的存在和发展机制是不一样的。并且,也无法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简单整合,只能通过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发展。当去除人为因素作用,回归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本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相通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都是主体对对象物认识或作用的结果,都蕴含着人的理性与情感,都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著名学者萨顿认为:“自然的研究必然是由人研究的。尽管这种研究是客观的,并且科学家们试图使它尽可能地客观,但是它仍然是以人类的经验和观察来解释一切的。……科学不过是自然界以人为镜的反映。……无论我们是研究人的历史还是研究自然的历史,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人”。⑥基于人的发展来考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最终都是指向于人并实现人的发展,正如有学者认为:“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人文为科学导向,科学为人文奠基;善为真导向,真为善奠基”。⑦也就是说,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共同作用,使人成为具有真善美品性的人,由此可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实现完满的人、幸福的人服务的。因此,就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本质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而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相通的,故而不存在整合之说。

从科学与人文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最终走向科学主义并使科学泛滥,从而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使人们精神之源走向干涸,使丰富多彩的生活走向无聊单调,这并非科学本性使然,而是人,是人自己为自己设计的陷阱,无意中人自己成为自己的掘墓人。从工业革命的发展中,可以看到正是人对无限欲望的穷极,对无限利益的追逐,而导致滥用科学,滥用科技,使科学成为实现自己欲望的工具,与此同时,自己也不由地成为了科学的附庸和奴隶。工具理性的高扬,征服欲望的实现使价值理性不断势微,由此激发人文学者的觉醒,高呼人的存在和价值。于是上演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争。因此,需要整合的是人,是人的欲望和贪婪,而非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本身。

4 中和之道: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理路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理路为何?有学者主张通过探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机制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也有学者主张通过教化实现科学与人的理性发展。我们认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理路必须基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本身的特点,遵循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自身发展规律,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上。因此,“中和”之道,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理路。“中和”思想源于《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⑧由此可见,“中”是万物的最大根本;“和”是万物共行的普遍原则。达到了“中和”的境地,天地便各在其位而运行不息,万物便各得其所繁衍生息。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理路必须是通过“中”、“和”之路实现“中和”之境地,以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发展,达到天地各安其位,万物相育相生的境地。

4.1 “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独立之路

《甲骨文字典》里“中”的解释是:“本为氏族社会之徽帜,古时有大事,聚众于广地先建中焉,群众望见‘中’而赶赴,群众来自四方则建中之地为中央矣”。⑨可见,这里“中”有旗帜之意,立中即立旗,立中以聚众,又可观测风向;中间,相对于左右上下而言。此外,还有中用、中听之意。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的“中”之路,就在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根据其自身的背景、特点、环境实现其自身发展,这种发展不会造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悖,正如“喜怒哀乐之未发”,当然这也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起源时期的形态,他们各自在自身的范围内,在自己的场域中独自发展而互不相碍。正是经过“中'之路的发展,才使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各自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逻辑体系、表达体系和运行机制。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走“中”的道路,这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自身不断实现新生和创新的必由之路。

4.2 “和”——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对话之路

“和”有和谐、协调之意。“和则生物,同则不继”。对“和”的理解需要基于唯物辩证法中矛盾论来分析。“和”即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是一个不断变化、动态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的“和”之路就在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对立与统一。也就是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相互冲突、碰撞中实现对话,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丧失了一方,另一方也不复存在。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和历史背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所处的主流位置不同,所受到的关注就不同。尽管近代科学的发展在反对宗教神性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其后工业革命的发展也使科学走向了科学主义以致造成科学的一度泛滥,这从反面说明了科学的发展不能够脱离人文的发展,脱离人文的科学的发展注定是迷失方向的、单向度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培养教育出来的人必定是单向度的人,丧失人文精神的人。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走“和”之路,必然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应“发而皆中节”。尽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是在二者的不断冲突、冲突中超越、新的冲突形成这样一个螺旋式过程里实现的,但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自身的发展中要适度、协调,在对话中实现共同发展,而不能否定对方的存在和发展。

4.3 “中和”——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共生共谐共存之道

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对话、发展,实现 “中和”,从而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之境地,即人类与自然的相融共生。此时,人们追求的不再是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实现精神的无限自由、思想的无限畅想;科学不再是奴役人们的工具,而是为人类谋福利的必要手段。人文不再与科学对抗,而是为科学导航,指明方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携手并进实现共生共存。此时,人不再是宇宙的中心,不再是万物的主宰。相反,人是自然朴实的一员,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相容相存的个体,不再单纯满足于物质享受,而是追求思想的超越、精神的升华。因此,“中和”之道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理路,是对二者实质的充分理解,是遵循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实现人类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必然选择。

注释

① 劳凯声.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转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学发展的新生长点.教育研究,2004(4).

② 夏征农.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919,1399.

③ 陈琴,庞丽娟.论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教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2).

④ 夏征农.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399.

⑤ 林杰.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教育思潮评析.江苏高教,2002(3).

⑥ 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28.

⑦ 杨叔子.时代的必然趋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中国高教研究,2004(8).

第12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 工科院校 人文教育

校园文化泛指学校内部的一切活动及活动方式,是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成果、精神财富及其行为方式的总和。而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内容,对于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陶冶大学生情操、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性

1.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主要就是指人文素质,它是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基础的素质,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人文教育就是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环境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认识和处理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物我关系的能力,帮助学生运用一定的价值标准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一定的道德情感、审美能力、合作精神等。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时展的要求。一方面,时代要求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必须具备广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具备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职业变换的频率越来越大,一职多能的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社会对人才的素质的要求也逐渐由单一性向复合性,单向型向综合型人才转变,当今人才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竞争。

其次,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构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要求。一般而言,人文教育是教育人成为文明人的教育,其目的是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通过人文教育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且有社会责任感,能够与人和睦相处,与自然环境和睦相处。这些都不是自然科学所能担当的,而恰恰是通过人文教育、学习人文知识能提供的。

二、当前工科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当前工科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推行的是专业教育,过分重视大学生的业务素质教育而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的现象,在工科院校尤为突出。这种学理工的不懂文、不懂艺术的状况,严重地制约着人才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主要是工程应用型,其设置的人文课程以“两课”为主,这就决定了工科院校在发展人文教育上“先天不足”。此外,工科院校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多数是理科生,学校硬件设施包括图书资料也主要服务于专业教育,这些都限制了工科院校的人文教育。

2.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情况比较严重

南京某理工类高校曾经做过本类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理工科类大学生虽有80%以上的人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但其人文素质总体状况、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实际程度不容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不重视准确、深刻理解概念;不重视全面、牢固掌握人文知识;不重视课外阅读人文知识类书籍;不重视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等。人际交往和协调能力较差、公共道德意识缺失、不懂得感恩等方面的事例在一些新闻媒体上也屡见报道。

3.工科院校人文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教育理念的影响。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忽视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中重专业,轻素质,重理轻文,重知识,轻能力,从而形成了急功近利的求学概念。在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只重视政治教育,忽视了道德品质教育和人文教育,导致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一些问题。人文教育不能获得“立竿见影”的物质利益、经济利益,用急功近利的眼光难以理解人文教育的意义。不少高校教师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形成了“科技至上”的价值观。孰不知离开了人文科学关于社会人生的价值判断,科学技术就失去了应有的评判尺度,就谈不上意义和价值了。

其次,生源问题。工科院校学生大多中学的时候是理科生,文科基础本来就比较差,再加上一些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使学生的人文基础没有打好。

再次,工科院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数量相对较少、学时较短,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国外大学普遍比较重视人文教育,以美国的大学为例,美国各大学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一般占总学分的13%~25%,如麻省理工学院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有:美国研究、人类学、考古学、西方传统、政治科学、观赏艺术等十几个大类、100多门课程,学生必须从中选择8门课程,共72学分,占总学分的20%。而我们国家高等工科院校一向有重理轻文、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传统,无论从课程设置还是在教育效果上都显得比较薄弱,又没有其他方面的硬性措施加以弥补。

三、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1.从校园的制度文化方面,要端正办学思想和办学精神,充分利用选修和辅修制。

首先,端正办学与育才的思想,改革过去重专业轻人文、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建立起科技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新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改革教学体制,优化整体结构,调整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建立人文教育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受到系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第三,适当多增设一些人文学科的选修课,规定学生必须修满一定人文学科的学分才能毕业,调动学生学习人文学科课程的积极性,使大学生有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实行辅修专业制,使部分学生在主修某一专业、学有余力的同时辅修人文社会科学,从而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2.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是人文素质教育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有利于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工科院校应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为社会培养以理工科为主兼顾其他需要的人才。例如:在校园内开展读名著、唱名歌、赏名画活动;开办各种学生文化走廊及固定的知识窗;设立读书沙龙、文化沙龙;建设学生文艺社团;开展各种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定期举办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辩论赛等各类活动。丰富的校园文体活动、浓郁的人文氛围能使工科类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中思想上得到启迪,情操上得到陶冶,素质上得到提高,精神上得到升华。

3.举行定期的人文知识讲座或论坛

校园人文知识讲座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而且在学生扩充知识面、了解学科与社会发展新动态等方面发挥着作用。举办丰富多彩的人文讲座,有条件的话多邀请一些著名学者、作家、艺术家讲学,营造学校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内容丰富多彩的人文知识讲座能烘托出一种炽热的人文氛围,激发和感染学生,使工科类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接受人文素质的煎陶。如南京某高校为鼓励学生积极听取专家讲座,专门出台了“听讲座、得学分”的规定,并从文化素质教育专项经费中每学期拿出10~20万元用于文化知识讲座的各项支出,由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举办专题系列讲座。笔者就读的大学每个星期五都有“周五之夜”专家讲座,邀请本校或者校外的著名学者、教授讲解热点的时事问题或者学科前沿知识,在校内影响很大。

4.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为了共同的兴趣爱好、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而自发组织的群众性组织。它具有人员的流动性、院系交流的广泛性、组织的自觉性、信息传播的快捷性等特点。实践证明,学生社团举办社团活动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工科院校要重视人文类学生社团的建设,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社团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人文活动,培育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建立对学生社团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尽量对每个学生社团都配备指导老师,规范社团的活动,让社团为学校的院校文化建设服务。要建立对社团的考核机制,鼓励社团多开展一些积极向上的、人文性质的文体活动,对组织管理规范、活动效果突出的学生社团进行奖励,对组织管理存在问题、开展活动不积极的社团进行批评整改乃至取缔。这就从制度上规范了对学生社团的管理。

结束语:

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和谐的校园氛围,以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因此,工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只把校园文化建设当作高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而要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建设,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引导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学习和吸收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使学生的思想品质得以升华,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欧尔峰,勒文强.工科大学应重视人文素养教育.甘肃科技纵横,2005.2

2.黄平,聂永江.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查研究.江苏高教,2008.1

3.戴静.大学生体育社团的重要作用.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