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传承的理论依据

文化传承的理论依据

时间:2024-01-30 15:31: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传承的理论依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传承的理论依据

第1篇

高校在体育文化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已有的研究中对如何发展高校体育文化还没有给出有价值的解答。传统理论认为可以将高校体育文化分为四个类型,即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和校园体育行为文化。但是这样的划分方法无法回答为什么不同高校间的校园体育文化风格会迥然不同,有的高校拥有传承多年的体育文化传统,而有的高校则有着丰富多变的体育文化体验。因此本文从文化传承与创新出发,具体分析山西省四所高校的体育文化类型,开拓了高校体育文化理论研究的新视角,为高校建设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体育文化工作提供借鉴和理论指导。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本文利用图书馆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阅并收集和整理了大量与高校体育文化相关的论文,在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吸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支持。

2.2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视角设计了高校体育文化类型问卷调查表,调查对象是山西省四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这四所高校分别是: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和晋中学院。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后得到有效问卷392份,有效率为98%。

3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回收问卷后进行信度分析得出,测量高校体育文化传承导向维度题目的克隆巴赫信度系数是0.832;测量高校体育文化创新导向维度题目的克隆巴赫信度系数是0.770。一般情况下,问卷的信度系数在0.70-0.80就是相当好的,说明高校体育文化创新导向维度的测量题目具有良好的信度。本研究采取专家效度的方法对问卷进行效度分析,请5位专家对高校体育文化测量题目进行评价,专家们基本肯定了这种维度划分方法及题目设计,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

4结果分析

4.1高校体育文化类型

高校体育文化的传承导向、创新导向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呈正相关。这就说明在一个高校中可以同时存在传承型与创新型两种高校体育文化,区别只是传承与创新的强度不同,而且这两种导向可以相互促进。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可以将每个导向维度分成两半,便出现四种类型的高校体育文化,如图2和图3。(1)传承导向型高校体育文化,表现为高校在发展体育文化时注重强调与传承已有的体育文化传统;(2)创新导向型高校体育文化,表现为高校在发展体育文化时更富有开拓与创新精神,注重体育文化的多元性发展;(3)双高型高校体育文化,表现为高校对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都非常重视,两方面同时得到了发展;(4)双低型高校体育文化,表现为高校的体育文化既没有体现出创新性也没能将已有的体育文化传统进行良好的传承。

4.2山西省四所高校体育文化类型分析

表1是山西省四所高校在体育文化传承导向维度和创新导向维度上的得分表,可以看出太原理工大学在两个维度方面的得分均比较高。图4和图5是山西省四所高校在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两种导向维度下的箱图,箱图能够更加直观反映样本的整体分布情况,箱图中间的横线是样本的中位数。对比两个图可以看出,太原理工大学在传承导向和创新导向上箱图的位置都较高,可以将其分类为双高型高校体育文化。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和晋中学院在传承导向上的得分均不高,但是在创新导向维度上得分较高,超出了平均水平,因此可以将这三所高校的体育文化分类为创新导向型高校体育文化。

5结论

5.1高校体育文化的传承导向与创新导向具有相关性

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理论视角下可以看出,两种导向维度的高校体育文化并不是两个极端且不可共融,事实上二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这就说明一个高校的体育文化可能不是单纯的传承型也不是单纯的创新型,而是两种导向类型的并存,只是导向性的程度不同而已。这两种文化导向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有导向性不同的区别。

5.2高校应当探索发展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高校体育文化

第2篇

1.东巴画的造型

东巴画的造型,朴实而大方,妙在于似与不似之间,反扑而归真,看似随意,但却苦心经营,看似笨拙,但却有根有据。东巴绘画的语言符号,并不只是停留在符号的本身,而是通过这一简单的动作表现了内在的含义,因此,对东巴画造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东巴画绘画有着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我对东巴画的多年研究,概括出东巴画的造型特点为简约、夸张、朴实。东巴画是线为主的造型艺术,这很像中国画的以笔墨为主的特征,中国绘画讲究骨法用笔,讲究线条的质量“屋漏痕、锥画沙”,而东巴画的线条,恰恰有这种理论依据。虽然东巴画师们在绘画东巴画时看似率性而为,但画出来的线条实则苍劲有力、游刃有余,在组合上“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东巴绘画中的造型,看似简单,实是考究。据说,如果一个东巴在为别人画东巴画时,不能正确的表现出所描绘物象的精、气、神,那么,以后就不会有人在请这位东巴描绘图像了。从这可以看出,简单的东巴画图像,实际上是东巴们长期对生活观察、体验的结果。这方面,有点像我们的速写,通过几根线条,把事物的神态表现无遗。恰如中国画的造型要求,早在宋代坡就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言论,表达出了中国绘画的内在造型要求,纳西东巴画在造型的表现上,与中国绘画的要求惊人的相似。也就是说,实际上东巴画是以线条为主的绘画形式。我认为当代传承者除了要了解东巴画的造型外,还应提高线条的表现能力,要多研究中国线描以及西方以线为主的优秀素描,并分析东巴画作品中线条与这些线条的异同,从而找出规律,总结方法,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掌握东巴画表现的主要语言。

2.东巴画的色彩

在当代,色彩的理论体系很多,然而纳西东巴门在绘制作品时,我想没有那么多的色彩理论,但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我们却看到在东巴画师们率性而为的后面,却有着一套大的色彩体系。从东巴画巨作《神路图》看,其从上而下主要表现的是地狱、人间、天堂三个部分,其色彩从下而上由暗到明、由浊到清、由冷到暖。从地狱组画看,鬼怪一般都用较深的色彩,如深红、深蓝、深赭等色,让人看后有一种鬼怪的阴森与恐怖。到了人间,色彩变得明亮、丰富起来,我认为其中有一幅名为天地四方的图谱比较具有代表性,是解说天地四方万物由来的图谱,图谱的东方,绘制的是从蛋壳里面出生的人,其色调主要是白色;图谱的北方绘制的的由树中出生的人,其色调主要是红色;图谱的西方绘制的的从花卉中出生的人,其色调主要是绿色。由这三种地方出生的人,在画谱中表示具有神性的人。而在图谱的南方绘制的是胎生的人,有生老病死、有春夏秋冬,其主要色调为黄色。也就是说,在绘画东巴画时,以白色、红色、绿色等为主色调时,我们可以绘制如东巴等具有神性的物象,以黄色为主时,我们可以绘制多以人间为主的物象。再看天堂部分,实际上这一部分的绘制是吸收了藏传佛教画的影响的,主要绘制的是天上的神仙、佛像等,其主要是金色、银色。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东巴们在创作东巴作品时,在其脑海理,其实有一套成熟的色彩体系,地狱的色彩多偏暗色,人间是多彩的世界,因此色彩是多彩的,是明快的,而天堂的色彩则是光耀夺目的,是高贵的,是人们向往的。当然,东巴们在创作作品时,也不是说就严格的人间和天堂不能用暗色,地狱就不能用一些亮色,他们只是在这个大的色彩前提下去完成作品,也许,东巴们在画地狱时留下了一些暗色,但又不愿意浪费,索性就把它画到人间或天堂了。了解东巴画的色彩体系,对于我们在当代东巴画的创作中有着很重要的色彩理论依据,从而使我们的东巴画创作有理可依、有法可依。

3.当代东巴画现状

上世纪80年代,一批致力于东巴画创作的纳西艺术家开始对新一代东巴画进行思索,把东巴画谱中的一些元素进行了组合,结合了国画、油画、装饰画的构图方式以及表现方法,把东巴画从宗教的功能转变成了社会功能,使东巴画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立观赏价值的艺术作品,可以说这在前人的基础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在创作的内容上使东巴画更具有生活情趣,从主要的宗教体裁上扩展为诗歌、传说、预言、生活等方面。其表现手法也从单一的重彩画技法上融入了油画、国画、书法等表现手法。并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这是那一时期东巴画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当代,东巴文画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他是世界的,所以我们的当代东巴画作品也应该是世界的,那么作为其表现手法我认为也应该有世界的一面。要让东巴画作品走出去,我想,我们还应共同努力。本文来自于《大众文艺》杂志。大众文艺杂志简介详见

4.东巴画传承的思考

在东巴画的传承中,前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遗产,作为当代的我们有义务去继承和发展这优秀的民族遗产,但我认为并不应该是单纯的承袭,而应是传递。我们往往习惯于把传统看成既定的东西。实质上,传统的生命力在于传递。怎么传递?一种是拓进式的,一步步前行;另一种是实验式的,通过跳跃、通过冒险、通过跨越和冲进茫然无知的荒野去寻找传统的薪火传递方式。我想,我们都应该去大胆的尝试。当然,东巴画具有与其他画法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我们在传承的同时应抓住其特点,无论用何种形式创作出来的作品我们一看就是东巴画,而非其他画,所以我认为应在分析和掌握其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一是东巴画的构成特点,图文结合;二是造型特点,民族性、返璞归真;三是色彩特点,艳而不俗。只要具备了其特点,无论用何种形式表现,我认为都是可取得,毕竟手法只是一种形式。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先辈们对各自的文化都有着完整的归纳,对各自的文化表现有着一套成熟的技法。但是先辈们的表现是先辈们时代的作品,对于他们来说,是具有时代性的。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需求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先辈们的民族文化表现的作品已存在着历史价值,作为当代人,要让这传统的文化再现光彩,我认为我们应该创作出具有当代审美的民族美术作品,让民族文化不再披着神秘的面纱,而是让她散发出新的光彩,走的更远。不管怎样,东巴画中的民族性和构成形式的独特性是东巴艺术创作的底蕴,是精神、灵魂。

作者:易立平 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3篇

摘 要 在新世纪和新时代的背景影响下,高校武术的传承也相应有了新的改革和变化:如教学内容多样化,丰富了武术传播内容;竞技体育活动开展有序,各项目竞相发展;学生课外锻炼参与率增加,高校武术传播呈阶段性增长等现象。本文从管理学角度考虑,依托SW0T分析理论,分析了影响现阶段武术发展的环境因素,并综合分析并提出普通高校武术传播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高校武术 SW0T 发展思路

在新世纪和新时代的背景影响下,高校武术的传承也相应有了新的改革和变化:如教学内容多样化,丰富了武术传播内容;竞技体育活动开展有序,各项目竞相发展;学生课外锻炼参与率增加,高校武术传播呈阶段性增长等现象。高校武术传承上的管理就是以实现我国武术在高校得到更好的发展为目标,如何在高校更好的弘扬中国武术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一系列综合活动。结合现代高校的实际,依托SWOT分析理论,分析影响武术发展的环境因素(包括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在威胁、外在机会),最后是综合分析,发挥优势,克服弱点,利用机会,化解威胁,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得出结论,提出高校传承和发展武术的思路和建议。

一、理论依据

本文主要依据管理学SWOT理论进行分析。SWOT分析理论,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属管理学范畴。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从整体上看,SWOT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利用这种方法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要舍弃的因素,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

二、普通高校武术传承的发展分析

首先分析高校武术管理上作的主要因素:主体、客体、管理手段。1.主体。包括管理机构和管理者。管理机构依次是各大学生体育协会、体协武术分会、武术协会会员单位(即各高校体育部室);管理者分别是各管理机构负责人或相关负责人。2.客体。主要包括人(直接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即武术教师、裁判、运动员、学生等)、财、物、时间、信息(比赛信息、培训信息、交流信息等)等。3.管理手段。包括法规(如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等)、工具等。

(一)内部优势。1.从主体上看,管理机构分管科学有序,管理者积极配合。从历年各大学生运动会武术的比赛情况可以看到,比赛、武术培训、交流会等各会员单位都积极派人参与。2.从客体上看,武术活动人群基础广,信息平台广阔。在高校内推广和普及武术运动,使大学生成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者和倡导者,既是大学生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的需要,也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内部劣势。1.从客体上看,武术活动参与人数少,财力物力缺乏,信息传播途径窄而慢,没有正式的宣传平台。2.从管理手段上看,有关法规不够合理。虽然高校对大学生武术比赛的竞赛规则也进行了调整,但对于武术技术的传承以及学生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等都是不太适合的。

(三)外在机会。1.在学校教育中传统武术可以让学生懂热爱传统武术,不断丰富学生对武术文化内涵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传统武术与人生哲理、人格培养紧密结合,让青少年在习练传统武术的过程中更多的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2.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重塑影响着传统武术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它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独特部分。

(四)外在威胁。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武术传承的危机。在体育全球化过程中,以西方体育为代表的现代体育日益扩展,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影响到民族和地域性育的发展。

三、制定行动计划

根据以上内容综合分析,通过这样内外相结合,以完成促进我国武术在高校发展的共同目标。当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发挥优势,克服弱点,利用机会,化解威胁,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得出以下可供参考的行动计划。

(一)管理机构综合监管教学过程。教学是高校体育上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涉及广大在校的学生群体,只要相关管理机构对武术的课程实施情况加以有效监管,相性对武术在高校的传播一定起着直接的作用。

(二)竞赛管理可持续化。武术作为目前高校竞技体育项目中必备项目,所以每个学校也都非常重视,但作为竞赛管理机构一定要将此比赛做的更适合大学生实际、符合武术特点、也要符合武术的发展,使此项目在高校的发展能够可持续化,对武术在高校的传承能做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三)加强社会服务管理加强社会服务,也就是扩大宣传,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武术,参与武术活动。具体对内组织学生各种以武术为内容的各种表演、交流、汇演、比赛等;对外通过宣传和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扩大武术的服务功能,突出武术的重要地位,走向社会,走向其他校园等。

(四)构建交流平台,信息服务公开化。目前各校交流平台太少,希望各管理机构能加强管理,在信息国际化的社会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创建平台,使更多信息能快速而公开的传达,有便于武术在高校的传承。

参考文献:

[1] 周慧虹.学校武术教学现状与创新[J].搏击(武术科学).2011(05).

第4篇

1民族文化认同的社会背景因素

随着各国人民的交流日益频繁,全球文化多元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也正在逐步侵蚀着民族文化的生存以及延续。因此,在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当中加入民族文化的特征不仅能够很好地去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同时也能很好地将民族文化进行更好的延续和发展。所谓的“新中式”的设计风格并不是纯粹的将传统文化当中的设计元素进行简单的整合、归纳甚至于抄袭到设计当中,也不是将复古明清、照搬古典的进行设计,而是设计师能够更好地对于传统文化进行分析理解之后,将民族文化元素运用到新中式室内设计当中,并与民族文化当中所蕴含的比较优秀的品质和精神能够通过动态的解读与现代人们的思想意识相结合,继而为以后提高人们的民族精神文化起到极为关键的积极作用。从文化本身的角度来看,人们主张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保护国家文化特色,将民族文化赋予世界意义,民族文化也意味着,在任何国家都有不可或缺的理论意义。“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当中的精神内涵是建立在宗教文化以及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之上的一种文化需求,在当今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风格仍位于有设计行业的主流地位,其重要的特点是讲究设计的功能性特征以及实用性的特点,而对于“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而言,其表现手法通常是将中式的建筑结构进行重新的设计和组合,同时传承传统元素中的设计风格及其精神内容。随着人们对于民族认同感的提高,许多国人逐步开始重新定义隐藏在文化当中的文化价值,根据本地区的文化特征与世界的文化相结合,将中国人在以前文化建筑中的传统民居文化特点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相结合,这方面的设计问题逐步成了现今中国设计界最为热门的探讨话题“。新中式”的室内设计风格将中国的宗教文化很好地融入设计之中,分别表现出儒、禅、道三种不同的思想意境特征。在我国,促进和谐发展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因素“,和”充分体现出本民族所追求的文化特征,和谐是表现一个社会和自然所生存的一种最为基本的状态。新中式的设计风格讲究纲常以及对称的特点,常通常是运用阴阳平衡的理论依据来对室内的生态进行调和,在装饰材料上则选用“金、木、火、水、土”这几种元素来体现禅宗式的宁静和理性的生活状态,同时充分表现出本民族的特点以及所追去的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特征。

2现代人们审美意识的改变和需求

现代设计集中体现在通过艺术和设计去不断地改善和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同时也开始逐步提高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情趣。因此,为了提高艺术品位和设计的审美内涵,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现代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的变化发展。审美意识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由基本的认识和看法促使美感的形成。通过一定的社会群体和地区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征。因此,在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心理特征以及其他审美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受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影响从而对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进行了一定的改变和影响。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审美理念的差异随着不同时期所呈现出来的观念也有所不同。因此,不同时期的审美观念以及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审美特征也都有所区别。在当代社会中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汹涌澎湃,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种潮流下,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新中式”室内设计的影响同样具有有非常大的变化,对于民族文化上也同样呈现出不同程度上的缺乏。(1)缺乏对于优秀文化的理解以及对其文化价值和意义的肯定以及认同感。(2)对于西方文化的过渡崇拜和盲目追求,从而互留本土文化特征。(3)对于比较朴质的本真的文化的一种冷落,对于异己文化的过度追求。(4)缺乏对先进文化的了解和对落后文化的判断。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人们更应该去发展和了解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时期的新中式风格,我们应该更好的对其进行探索和研究,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地保护和传承本民族文化,同时能为以后更好地提高民族文化知识,普及对后代的教育文化都存在一定的积极作用。

3古典造型艺术的继承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中式风格在家具室内设计语言上充满理性特点而不失简洁的效果,线条干练而方直、整体的造型显得尤为的大方,同简约风格的现代家具的轮廓有共同的特征。同时,新中式的家具同时也吸收了明式家具中的特点,并且摒弃了古典家具中比较繁缛的装饰特点。古典西欧流行在17世纪,法国是古典文学的主流。因为它在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与古希腊和古罗马相结合,被称为“经典”的例子。在法国,从早年的17世纪到1660年左右,已经到古典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古典文学语言去完成相关设计和建立各种文学流派,一直在欧洲流行了200年,可以说,许多国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意义上说,有古典文学的时期。英国在17世纪后期形成的古典风格,但它不是直到18世纪初的发展;俄罗斯是第一个在18世纪,新古典主义一旦成为文学的主导倾向在那个时候。同样在中国的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中也继承了这一点,将古典主义中注重“理性”至上的精神,要求逼真但又不能纯粹模仿等精神融合在新中式的室内设计之中。并运用新型的材料,各种型号的玻璃、树脂以及金属等材料并结合一些环保的材料和各种高强度的胶合以及具有优美纹理的迷彩等新型材料。

4结论

对于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而言,对其影响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在当今各国交流比较频繁的基础之上,对于其文化的相互冲击以及各地区生活行为的不同都对当今新中式室内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更好的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仅能了解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的发展趋向,同时也能很好的对新中式概念进一步的研究,为以后室内设计中的“新中式”设计风格的发展铺垫下理论依据。

作者:薄云辉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美术学院

第5篇

关键词:甘肃高校;民族民间音乐课;发展方向

一. 甘肃省内开设音乐专业的高校与开设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比例分析

高校名称

所在地区

有无音乐类专业

是否开设民族民间音乐课

上课形式

上课时间

(每周、小时)

兰州大学

兰州市区

课堂讲授

1.5

西北民族大学

兰州市区

课堂讲授

1.5

西北师范大学

兰州市区

课堂讲授

2

兰州商学院

兰州市区

课堂讲授

2

甘肃联合大学

兰州市区

课堂讲授

1.5

天水师范学院

天水市区

课堂讲授

2

河西学院

张掖市区

课堂讲授

1.5

观察上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甘肃省内开设音乐类专业的六所高校中,全部开设了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同样,他们的上课形式也都是很单一的课堂讲授,虽然有的学校会聘请当地或者民间的传统文化传承者进课堂现场展示民族民间文化,这些学校也会有这样那样的演出表现了一些民族民间音乐,但是却没有一个更为合理和丰富的课程标准来规范民族民间音乐课的发展。

二.形成省内高校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现状的原因及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把民族民间音乐课当做一门理论课程来研究学习可能是高校民族民间音乐课的学习标准。音乐专业人士也都清楚,民族民间音乐已经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并有博士学位,每年有很多的专业人才毕业于民族民间音乐专业。但是对于大学本科的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来说,不能光在理论研究上下功夫,毕竟这些音乐文化来源于“民族”、“民间”,而如何使高校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真正的走向“民族民间”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要有发现的眼睛,要有保护的意识

作为西北地区的学生而言,他们自身的成长环境中就有很多民族民间的传统文化,如藏族歌舞艺术、维族歌舞艺术 、十二木卡姆文化、哈萨克族文化艺术、蒙古族呼麦、长调、河州花儿、青海花儿、秦安小曲,等等这些都是看得见的、耳熟能详的民族、民间的文化艺术形态。而往往身边的事物却不被发现和利用,所以我们要引导和鼓励学生们去发现和保护这些文化艺术瑰宝。

2.实施相应的鼓励措施

学校要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学生去发掘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如:定期组织学生去民间采风,挖掘民族文化艺术;设置民族民间艺术保护的科研项目,鼓励同学和老师积极参加;设定一定的资金奖励和荣誉奖励,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与国家民委、民族艺术保护组织联合与交流,共同保护西北地区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3.制定相应政策,促进课程改革

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中,理论的学习是必要的,但却不是主要的。理论的学习是为了能好的掌握各个地方民族音乐的特点,系统的认识整个民族民间音乐的组成和发展脉络。而在掌握了这些之后。真正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才刚刚开始,学唱各个地方的民歌、小曲,掌握他们的主要特点,进而找出个人感兴趣的曲目进行深入的考察与研究,走近它们、走进他们、保护它们、传承它们。

三、 甘肃省本土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

现今而言, 我们把流传于甘肃各地区和各民族的民间音乐艺术, 主要分为四类分别是:1.民歌 甘肃民歌的种类繁多, 真可谓浩如烟海。 “ 花儿” , 是甘肃民歌中流行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 长期以来为回、汉、土、东乡、撒拉、保安等民族所喜爱。2.说唱音乐 兰州鼓子、兰州太平歌、贤孝(往往被视为“ 渔鼓” 、“道情” 类),少数民族的说唱音乐,还应提及藏族民间文学巨著《格萨尔王传》。3.歌舞音乐 自宋元以来的《舞蕃乐》、《村田乐》、《秧歌》、《拉花》等, 都保留在今天的民间社火中,而唐宋时的《跑旱船》, 一直流行于民间,陇东的《大头和尚嬉柳翠》, 亦是沿袭了宋代的《花和尚》和《耍大头》。4.戏曲音乐 在甘肃戏苑里, 流行最广的是秦腔和眉户。其他还有陇南影子腔、高山戏、灯盏头(也叫“ 陇东碗碗腔” )等。

四、 省内高校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如何与本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相结合

甘肃省内高校应以本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为依靠,开展各种文化交流与合作,改革高校的民族民间音乐课,提升学生们保护文化的意识,为甘肃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作出应有的贡献。以下将提出几点建议仅供选择和参考:1.团体购票参观甘肃省陇剧院的演出;2.专门邀请民族民间的文化团体进入学校演出,鼓励任何专业的学生参加;3.对热爱一些地方戏曲的同学进行鼓励政策,鼓励他们经常演出;4.在学生们中间组织各类大、中、小型的社团,定期做宣传活动,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也让更多的人得到知识的普及;5.开展各种形式的“有奖知识问答”,可以在晚会的中间、或者互动环节,以这种方式来引起同学们的广泛关注。

结语

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需要达成全民性的共识,这也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但是作为高校来说,不论是音乐专业类院校还是综合类大学,一定要明确自身在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保护问题上的责任,只有有了这样的前提,才能寻找出实施民族民间音乐课教学更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为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一个保障,也才会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门”。

参考文献

1.张天彤:《高师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中国音乐学》,2004年第1期

第6篇

本源之争:太极拳不是气功

温县政协副主席、温县太极拳申报人类非遗领导小组副组长严双军说,太极申遗,需要让各界有一个准确的认知。他向河南商报记者展示了非遗申报材料上为太极拳下的“定义”――太极拳是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万物皆化的传统哲学思想为知识体系,通过人的意念修炼、呼吸调整,并配合肢体运动的武术实践方式实现养生健康的独特文化表现形式。他说,从定义上看,太极拳是一种“独特文化表现形式”,但它是通过“武术实践方式”表现出来的。

陈家沟老村支书张蔚珍的态度也很明确:“太极拳就是一门武术,历史上曾有‘双英破敌’的故事,陈家沟的老百姓拿它保家卫国。说它是养生术、气功,都是对太极拳的误读。”

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说:“太极拳就是在太极文化影响下的一门学科,以阴阳学说为理论依据,结合针灸等传统医术,导引吐纳,融入武术的动作,拳代表武术,太极代表阴阳学说。”他说,太极拳的目标就是把人体修炼成一个完整的运动体系和思想体系。

快慢之争:拳法快慢结合,实战中速度很快

另外一个争论在于,太极拳“四两拨千斤”,动作是不是颇为缓慢?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长义说,太极拳的一大特点就是快慢结合,“慢如抽丝,快如闪电”。

太极拳所谓的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慢。对方先出手,你要在避开对方攻击的同时,对对方实施快速攻击,从而达到后发制人。太极拳在实战中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后发而先至。

“你现在推我一把,我用太极拳的‘化’劲让你落空,同时顺着你力的方向推一把,让你的重心产生晃动,从而达到把你打倒的目的,这才是太极拳的真谛。”陈长义说。

玄妙背后:太极拳成为精神的象征

太极江湖,人们所赋予的“玄妙”色彩越来越多。

练太极拳多年的王瀚墨认为,太极拳之所以会引发人们的争议,是因为在某种层面上,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拳术,而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

第7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建设;课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6-0039-0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从王文章教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涵盖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口头传统及其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地方理工类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一般以通识教育为主要途径,课程设置以开设单一的通识公共选修课程为主,教学形式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赏析为主,课程名称多以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赏析、民间文学艺术赏析、民族地区手工艺制作技艺赏析等民俗学和民间文艺为主,教学内容涉及以下四个方面:1)民间长期口耳相传的诗歌、神话、史诗、故事、传说、谣谚;2)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木偶、皮影等民间表演艺术;3)广大民众世代传承的节庆礼仪、民间体育、竞技等;4)蜡染、刺绣、雕刻、首饰等民间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赏析等。教学理念也部分触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中蕴涵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对于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有利于调动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而且还能够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

一、地方理工类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建设是文化传承的需要

高等教育肩负着传播文化的责任和传授知识的义务,是文化知识传承的重要渠道。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体,拥有独特的教育文化资源,聚集着大量的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把高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传承、教育的基地,对于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文化教育的优势,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为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和知识基础。

2.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因而对该领域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既要培养高素质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又要培养优秀的文化传承人,同时也要通过培育一大批关心、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文化新人,扩大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为此,高校需要加快学科专业建设,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以便更好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服务。

2.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建设是科学研究的需要

高校应发挥科研和人才的优势,创造出更多的优秀科研成果,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体制更加健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更加丰富,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为更多的受众群体服务。为此,高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在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起到一定的学术带动作用,把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付诸实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上更高的台阶。

二、课程建设的内容

1.确立课程的教学目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包括华夏灿烂的汉文化遗产,也包括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遗产,因而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使用科学的方法来搜集、整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养更多、更年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和管理者,使其参与到遗产保护活动中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达到上述要求,使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原则、目录分类和保护技术等,增强大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鼓励大学生勇于肩负起传承保护华夏传统文化的重担,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职业观,全面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

2.构建课程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内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技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职业素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辨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类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问题等。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与现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与现状、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等。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形成深刻的保护理念和意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职业素养的内容主要包括世界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介绍、中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介绍、地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介绍以及部分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技巧、技术辨析(非商业机密类)等。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学习,实现了间接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对接,有利于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化传承人。

第8篇

关键词:庐陵 民俗体育 传承人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b)-0152-02

1 庐陵民俗体育

庐陵民俗体育中,虽然有些受到保护,进行重新整理。这些受到保护的民俗体育,诠释了庐陵民俗文化的历史变迁,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庐陵民俗体育受到了很大关注,并采用一些现代科技手段,来进行传承和保护,但是庐陵的民俗体育传承仍然面临着很大困境,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

庐陵的民俗体育也属于庐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西省成立了井冈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这一研究所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力挖掘和整理,并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努力对这些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一些民间民俗体育和艺术受到了很好保护,并且成立了庐陵民间体育文化艺术表演团。这些民间体育在这样的方式下,受到了很好保护。当然,有足够证据表明,仅仅依靠井冈山大学来对庐陵的民俗体育和艺术进行保护和传承是不够的。当然还需要地方政府和教育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通过上下级的配合,对这些存在的民间体育活动进行客观描绘,整理出能够更好传承的文字资料,为今后的传承和深入研究提高理论依据。

2 发展困境

从目前庐陵的民俗体育发展来看,庐陵民俗体育的传承人面临着很大的发展困境。这些极大阻碍着庐陵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2.1 后继乏人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首先追求自身的物质生活。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纷纷外出,农村人口已经大量减少,尤其是一些青壮年,在农村当中数量已经极少。另外一些年轻的学生外出读书、工作,很难再重新回到农村地区。另外,一些年富力强的艺人也在不断寻求外出发展的机会,留下来的人口越来越少。庐陵的整体情况也正是如此,由此就致使一些庐陵民俗体育项目严重缺乏学习和继承人。致使人员不齐,传承人的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甚至在一些较为严重的地区,已经出现一些民俗体育和文化的消失。这种现象在我国民俗民间艺术和体育中属于广泛存在的现象。例如:在庐陵地区,比较出名的万安股子灯。这种需要通过严格的学习,才能够掌握的技艺,不管是从台前表演还是幕后准备,都需要一定技艺。但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一传统的民俗技艺,已经逐渐失去了其原来的意义。即使有个别掌握这些技艺的传承人,也是年过花甲和古稀,无法再继续将其发扬。只能通过传承的方式,去将这些技艺延续下去,但是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状态[1]。

2.2 资金短缺

关于民俗体育的传承,另外一个现实的困境在于资金的短缺。目前,虽然国家财政部门每年都会给各个地区的文化产业划拨一定的款项。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无论多大的蛋糕,分到每个人手中,也所剩无几。因此,仅仅依靠国家的财政支持是不够的。近年来,庐陵民俗体育也组织了少量的商业性演出,但是这些收益数量极少,往往只是杯水车薪。这些收益也远远不能满足艺人们的生存需要。因此,这些拥有着技艺的人们都纷纷转向其他行业,而不再致力于传播这些传统的民俗文化和体育。尤其是一些青年人更是如此,传承人在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时,就出现了“招不来、留不住、传不下”等问题。一般情况下,原先这些民俗技艺与体育在发展过程中,主要依靠两部分资金来源:一是自己组织的收入;二是村民自发捐助。然而,现在这两项来源都在减少。随着人们价值观的变化、民间的运作,也变得非常困难。而原本这些民俗传承中需要的衣物、材料支持,也需要另外的资金进行购买,原先的已经不能够满足要求。因此,要想传承下去,得以生存和发展,弥补资金短缺是一项重要任务。资金的短缺,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影响到传承人的收徒、授徒,两者的积极性都受到严重打击。

2.3 观念老化

在我国民间,一直以来流传着一句话:传男不传女。因此,很多传统的技艺,只传男,不传女,这是我国传统思想观念所决定的。如果遇到传授给女子,则会被认为是有伤风化。因此,在漫长历史演进过程中,就遗留下了这一陋习。除了这一问题之外,还有另一方面就是一些历史悠久的民俗体育项目,无法与时代接轨,还是保留了原先的一些方式和方法。虽然也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优点,但是却造成这些民俗体育在传承上有了很大困难。比如:很难走出家门到异地演出,很难获得推广宣传、展示交流等机会。一些固定的活动形式、活动时间和活动场所,限制了其继续传播的速度和途径。例如:庐陵有“打灯”的固定舞台,由于观念老化,一些传承人还要始终遵循传统的观念,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一民俗活动形式和民俗体育项目无法得到推广,更得不到广泛认可和喜爱[2]。

3 结语

总之,庐陵民俗体育作为艺术文化的瑰宝,备受关注,但是传承过程中面临困境。为了解决这些困境,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在学校安排此类课程,从小培养学生热爱民俗体育的习惯和热情,尤其是在一些高校,可以根地方特色,加入一些优秀的传统民俗体育项目,不仅可以丰富体育教学,还能够达到传承文化的效果;对那些传承人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有利于传承人的留存和再生。二是国家方面,要进一步加大资金的支持,将资金直接划拨到地方各个保护和传承单位手中;传承人可以进行一些商业表演,自保运营;同时也可以积极向一些社会机构求助,加大资金的来源。三是要转变观念,尤其是那些老一辈的观念,要加以借鉴,也要适当改变,总体思想是为了民俗体育的更好发展。这些措施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庐陵地区民俗体育传承人所面临的困境,甚至是我国整体民俗体育的传承困境[3]。

参考文献

[1] 阮小娟,阮晓春.庐陵民俗体育传承人的现状发展[J].民族传统体育,2015(27):205-206,208.

第9篇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

文言文一直是语文教师上公开课的雷区。在我所听众多公开课、比赛课上鲜有教师敢选取文言文开课,能将文言文上得精彩的更是少之又少。在常规课中,文言文是许多教师特别喜欢的,很多教师将其作为来不及备课时的救急之用。文言文教学颇有点“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味道,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常规课基本以讲授字词解释、句子翻译为主,文章内容不多深究,强调“字字落实,逐句翻译”。这对语文教师而言是熟门熟路,毫无难度,但这些摆上公开课的台面,却稍显单薄,很难出彩。

在“字字落实,逐句翻译”的基础上,文言文能否上得厚重一些?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应该上得厚重一些。教学中要多讲文化常识、文字知识、历史典故、文化现象等传统文化,让文言文教学多一些人文味,多几点生气;让学生多一些趣味,多几分知识。

一、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2011版)总目标提出:“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第一点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的特点,所以文言文教学要达到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的,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等是必不可少的。后两点则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人文性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让学生感受汉民族先贤智者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杰出的创造,就是接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文言文教学要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除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之外,文言文“文学熏陶”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不可缺失。在文言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当渗透很有必要。

二、现实意义

抛开理论依据不论,这种做法在现实教学中会给文言文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它具有以下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从打油诗“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可以看出文言文是不受学生喜欢的。其一,教师偏重词句翻译,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文言文教学方式难辞其咎。其二,许多文言文脱离现实,字词意思复杂多变等原因使学生大感头痛。如“旦”字: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三句话中“旦”的意思分别为“天亮”、“早晨”和“日子,天”。如果学生死记硬背,则效果不佳,且容易混淆。如利用《说文解字》对“旦”的造字解说:“旦,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用白话给学生解释清楚这句话的意思,理解其本义“天亮”,进而让学生体会各句的意思,发现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那么学生既能清楚理解“旦”的几种意思,而且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自然大大提高。

2.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由于文言文距离我们生活时代久远,有时会给学生理解文本带来很大的障碍。简单介绍作者典故、时代背景对学生理解文本能够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如教学《人琴俱亡》一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时,学生对王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很难理解。教师如果能简单介绍魏晋文人一些独特的思想性格特征,如“重自我,重个性,追求超脱的风度”等,再列举《世说新语》中记载有关他的故事,则对理解王子猷此时的“了不悲”、“都不哭”和文末的“恸绝良久”,理解文章兄弟情深的主题会有很大的帮助。此外,恰当引入比较阅读材料,如教学《出师表》(苏教版初三下册)引入《后出师表》;适当讲解作品写作背景;介绍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等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3.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意识形态等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发展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更可以从中汲取精髓,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如在《送东阳马生序》(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文中,有下列句子: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今诸生学于太学。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这三个句子分别涉及古代的称呼、科举和文史典籍。教学中,由此处的《诗》、《书》,介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使学生对封建教育的正统教材有所了解,对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

另外,教学《岳阳楼记》时,结合范仲淹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学生课堂回忆或课外搜集古代先贤智者、仁人志士的名言警句。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等,在塑造优秀品质、陶冶情操等方面会使学生受益匪浅。

文言文中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是普及传统文化的不错素材。

4.有利于维护母语的纯洁性。

语言文字不但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而且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像王蒙先生指出的那样:在全球一体化的语境下,由于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具体表现在:随着英语的广泛应用,大量的音译词和缩略词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出现;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语言和文字更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尤其是后者,对汉字的发音、字义,句子的成分等带来不小的影响。如把“我”说成“偶”,“丑女”说成“恐龙”,“我先走了”说成“我走了先”等,势必在一定时期内给汉语带来混乱。

针对这种现象,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讲一些古文字知识,如汉字的造字法、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字形体演变等。这样,学生对汉字的本义、形义发展变化有所了解。这样是否可以激发学生关注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增强学生自觉主动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从而保持它的纯洁性?

三、几点说明

1.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它包含了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中,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下所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对当代文化仍有影响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品。这决定了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涉猎的内容很多,但必须选择具有传承和发扬价值的内容。

2.要使文言文教学厚重,教师必须是厚重的。

教师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厚的理解,具备广博的知识。这一点可以通过广泛阅读实现。

3.渗透传统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

除了教师的讲授外,我们也可以采用学生课外收集整理、合作探究、延伸阅读等方式。应坚持适度原则,控制其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比重,不能喧宾夺主,毕竟“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培养才是基础。

四、结语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众多民族的文化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当今世界文化是多元化的。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拥有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但如不能很好地传承其精髓,保持其特质,就会失去生命力,同样会消失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从这个角度看,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会使文言文教学显得很重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夏峥嵘.文言文教学中的”文”霸权与”言”霸权[J].语文教学通讯,2011(3B).

第10篇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音乐民族志;田野工作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084-01

音乐民族志的描写,是指音乐民族志研究报告中有关田野考察对象、音乐活动过程及音乐、文化分析结论等方面内容的具体表述方式。[1]近年来,随着民族音乐学的不断发展,音乐民族志的描法也在不断地系统完善。从过去的注重纪实性的描述,到现在通过自己亲身田野考察经历来进行客观的音乐文本阐释。

一、早期的音乐民族志的文本构建

民族音乐学是一门年轻的音乐理论学科,它是由“民族学”和“音乐学”两个词汇复合而成,它包含了不同民族的不同音乐文化特色,既是对不同地区音乐风格的探索发现,也是对不同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播。早期的民族音乐学者注重“历史”地建构音乐民族志,着重强调事物的历史性,忽视共时性和延展性,仅仅是对某一事物对象本身进行主观描述,并且大多数学者是把前人的理论成果拿来分析研究,不进行田野考察工作,仅仅凭借自身对研究对象的主观判断来进行分析论述,忽视从事物本身的概念出发,进行理性地阐释,不重视田野工作的实践性以及它的必要性。所以民族音乐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一种纪实性的描述过程。

二、扎实田野工作是构建音乐民族志的理论支撑

民族音乐学是一门注重深入实际音乐生活,并要求从中吸收和积累丰富现场资料和现场经验的音乐理论科学。[2]音乐民族志的书写则是如实记录对人群音乐的认识,它不需要任何理论的演绎,只需要对音乐对象的表演过程和文化语境进行客观描述。以英国的民族音乐学家约翰・布莱金《人的音乐性》[3]为例,本书是布莱金经过两年的时间,在南非德兰士瓦北部的文达人中进行田野工作的成果。作为一名局外人,布莱金融入到当地文达人的生活中,与他们一起生活、学习,参加当地的各种社会活动,了解到文达当地的音乐特色,文达音乐很多是偶然发生的,口传心授是他们的传承方式,正是由于布莱金自身田野工作的实践积累,才成就了今天享誉世界的民族音乐学著作《人的音乐性》的出版。本书的出版彻底颠覆了欧洲中心主义对其他民族音乐的偏见,是文达人历史文明的积淀,同样也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三、扎实的田野工作对于构建音乐民族志的必要性

音乐民族志的书写工作是建立在大量的理论依据基础上完成的,前期的工作则是以长期的田野作业为基础,这样所建构的音乐民族志才具有说服力和完整性。在进行田野工作前我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对于研究对象的形态特征、构成要素等要进行细致入微地理论搜索,对于前人的描述要进行归纳和梳理,在微观个案的基础上达到“以大析小,以小见大”,以宏观的视角对音乐结构进行分析研究。

在进行田野工作的过程中,考察者必须要对所要考察的对象进行反复调查,明确调查的内容是否具有理论研究r值,通过资料搜集和筛选来明确田野工作的重心。我们要有目的、分步骤地进行田野工作。首先,对于每天的录音、摄像等技术性工作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其次要做好田野调查笔记,田野调查笔记记录了田野工作的实施进度、所调查对象的内容和特点,做好田野调查笔记是构建音乐民族志的关键,同时也是音乐民族志的理论支撑。

在构建音乐民族志时,我们要对田野调查对象保持客观、中立的学术态度,在整个考察研究过程中应该兼顾“主位――客位”的学术立场,同时还必须具备自如地融入“局内”、跳出“局外”的双重文化能力。[4]

音乐民族志是民族音乐学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一种重要的理论文本形式,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主体核心是“人”,人是社会主体的客观存在,人在音乐事象构成中能够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和艺术创造力,只有深入把握了音乐对象主体的基本形式内容,才能深入触及音乐对象主体的行为和音乐意识,更好地揭示音乐事象的本质和规律。

音乐民族志包括音乐志与民族文化志两部分。它不仅对当地音乐进行分析,同时还通过文字描述把当地的音乐与其特色文化进行结合。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形式,我们在构建音乐民族志时,要把田野工作作为基础,尊重地方特色文化,不要对某一种音乐形式带有歧视性。

音乐民族志的书写要从客观的角度对所调查的音乐对象进行理论阐述。处理好“从主位到客位”“从局内到局外”的角色转化,尽可能保持中立的学术态度和理念,对所要研究的音乐对象进行客观论述。

通过音乐民族志的建构,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我们的少数民族音乐,更加深入挖掘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4]杨民康.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第11篇

关键词 学徒制;文化传承;校企文化

作者简介吕林博(1985—),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

(江西南昌 330013)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校企文化对接的缺失或者是不到位,导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毕业之后很难迅速融入企业,或者与企业文化格格不入,导致跳槽事件频发。对于高职毕业生们而言,如何在进入岗位后适应企业规章制度,融入企业文化,是校企合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学徒制不仅保证了文化的有效传承,而且造就了很多优秀的老字号企业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对现代校企文化的对接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传统学徒制及文化传承

(一)传统学徒制

传统学徒制是师傅指导徒弟在操作中通过言传身教习得技能的一种技艺传授模式。学徒制是技艺传承的的原始形态,强调在操作中学习。学徒制在我国由来已久,夏商时期的民间小作坊多为学徒制生产模式,当然早期的学徒制并非今天的学徒制关系,早期的学徒制是父传子、子承父业的形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作坊规模的扩大,开始招收少量学徒1。早期的师傅带徒弟边生产边传授技艺,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尊师重道传承的很好,一般来说师徒关系比较密切,徒弟被视为养子或接班人,师傅会在生产中言传身教,其中包括技艺的精髓和德行的教育。

(二)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某种文化共同体的成员中从一代人纵向传递到下一代人的延续继承过程。文化传承保证了文化共同体中成员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

1.稳定性。文化在纵向的传递过程中保证了文化原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文化传承的机制与方式保证了文化在向下一代的传递的过程中无形中要受到特有规则的约束与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文化传承的稳定性。

2.人为性。文化的传递是依靠人为载体,通过一代人向下一代人言传身教,将被视为能够代表某种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按照某种标准传承下去。文化的传承可以不依靠文字,例如贵州省扁担山布依族文化,通过口传心授将民族文化代代相传。

3.继承性。文化的继承性是指用辩证的观点对行业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进行选择保留并继承传递的特性。优秀的行业文化往往是保证行业长久不衰的动力源泉,传统的企业能够展现强大的生命力,不仅是一代代人对优秀行业文化的继承,更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一步与时俱进的结果。

二、传统老字号学徒制文化传承

(一)北京同仁堂的学徒制文化传承

作为中华老字号之一的北京同仁堂,30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同仁堂师傅无不是从基层学徒做起,每一味中药的选取、炮制、入药等几十道工序每个人都必须掌握,学徒跟师傅真正做到了“做中学”。同仁堂的文化发源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同仁堂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优秀文化精髓与自己的行业道德结合起来。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为工艺道德观;以“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为约束自己的自律道德观;以“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为生存的文化和理念,同仁堂以儒家优秀文化中的“仁爱、人本”思想作为生存的灵魂和凝聚力的源泉4。凭借这种生存的文化理念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规则和意识行为规范,才使得三百年来同仁堂形象深入人心,可见学徒制中企业文化对于品牌传承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二)瑞蚨祥的学徒制文化传承

老字号“瑞蚨祥”创办于1862年,自从孟家在济南开办第一家商号以来,很快在全国以16家分号“瑞蚨祥”连锁成为我国近代最大的以经营布匹、丝绸为主的商号,至今规模庞大,生机盎然。和其他传统店铺一样,瑞蚨祥以学徒制作为员工的来源方式,繁盛时期职工达千人左右,各分店账房会计、经理主事均从学徒的店员中提拔,这种方式不仅保证了新提拔的店员熟知业务流程,遵章守纪,更是在其他学徒之间起到了竞争上岗的积极作用6。

商业文化是商号的立号根基,瑞蚨祥以自己是孟子的后裔为据,一直以儒家文化作为自己立号的商业文化,商业上以“仁义礼智信”作为商业活动的理论依据,对店员进行“仁义礼智信”的教化,其中包含道德品行、服务态度、生活作风、请假制度和经营规则等。这种积极吸取优秀文化并不断内化为自身文化的经营理念,对于规范商号管理、保障商号经营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作用。

三、传统老字号学徒制文化传承的启示

(一)传统老字号的文化传承是建立在优秀文化基础上的升华

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检验足以在人们的心中内化为人生的标尺和道德的准绳,企业的发展首先要赢得人们的认可,建立在一种人们普遍认可的文化基础上无疑是企业文化最容易被接受的选择。优秀文化的感染力和道德约束力使得企业在树立被人尊重形象的同时也高标准的严格要求自己。

(二)传统老字号学徒制注重文化熏陶和基层锻炼

文化传承的时间性决定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传统老字号的人才培养都是一个漫长的文化熏染过程,学徒都是从最基层做起,这就令一个毫无相干的人在一个陌生的行业里接受基础的技能训练和行业文化培养,学徒刚开始可能就是做一些杂活,《上海近代百货商业史》对学徒描述为:“一般清晨起床后,要承担打扫商场、抹账桌、揩柜台、倒痰盂等清洁工作,在中小型商店的学徒,还要服侍业师起身,倒茶送水,买点心,有点还要买菜、烧饭、抱‘小开’、倒夜壶等,商店开门和打烊时,要掮排门板”。传统学徒制中学徒的起点低是普遍现象,起点低往往入门容易,从基础学起来的学徒往往有利于品格的磨砺和基本功的扎实掌握,行业中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也是企业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

(三)注重在操作中对员工的文化培养

传统老字号学徒制的培养往往强调在操作中将行业道德和行业文化一起随技能传递给下一代。现代企业往往工作时讲究效益和利益最大化,加上流水线的现代管理模式,很难将文化传递和技能传承融合在一起传递给员工,现代企业的文化传承往往是单独的培训和宣传,注重外在的形象和品牌的影响。现代企业一定要从传统老字号企业的文化传承中吸取经验,加强员工的企业文化素养,强化员工在工作中的责任感,要以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高标准要求自己。

四、校企文化对接的启示

(一)开展优秀文化教育,校企文化共建

传统学徒制的文化大多建立在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之上,通过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和约束,使行业文化有了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在生产实践中这种价值观通过生产实践体现出来。所以高职校园文化中要尽可能多的提高学生的经典文化素养,将优秀的文化根植于学生的价值观体系中,用这种价值观来教学生怎样做人,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企业要对学生宣传企业优秀文化事迹,定期到学生中举办讲座,在学生中开展企业文化征文活动,举行企业品牌展板活动,要让企业优秀文化在学生当中潜移默化得到认可,并起到教育作用。

(二)重视师资文化,校企资源共享

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教师分不开的,一个高职院校师资的质量情况影响着学校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因为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亲密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针对校企合作的师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避免“散养”式大班教学,建立师徒互选机制。传统的学徒制可以比喻成小班教学或者一对一教学,虽然效率不高,但靠着言传身教、实践中教学,师徒基本可以当面请教,答疑释惑。现代学徒制可以借鉴高校导师互选机制,理论课集体教学,实习课分别由不同师傅带领实训,等师徒相互了解后再确定固定的师徒关系,有利于学生针对自己选择不同风格的师傅,即传统学徒制中的师徒“对脾气”、“看着顺眼”,有利于教学合作。企业的技师和经理可以走进校园将一线的经验和企业的品牌文化普及到学生当中去。寒暑假期间,学校的老师也要走进企业补充专业知识,感受企业文化。

(三)校企文化对接要选好双方的利益中间点

校企文化对接是一个整合两种文化的过程,短期效果不明显,因此双方对此可能热情不高,往往高职院校看到了其在学生今后就业和成长中的重大作用而重视的时候,企业往往不是太热情,表现出不积极的样子,最终会导致像“新余现象”中的学校积极,企业不积极的问题,关键在于没有调动双方的利益积极性,也就是没有选择好双方的利益点。对于此问题,我们要从双方的各自利益出发,对于企业中的技术骨干,多是从生产一线成长起来的普通工人,大多有技术无文凭,缺乏技术理论,而这些恰恰是高校的强项,为企业培训员工,提高员工文化水平也是企业需求的。

(四)重视校园社团作用,加强企业的形象宣传

高职院校的校园社团利用自身优势获取资源以及拓展空间,在校企合作中可以为企业反馈服务,可以与企业合作宣传企业形象,在校企文化对接中高职校园社团起着推动中介,过滤等作用。特殊对口社团凭借其自身优势推动校企文化的深入和发展。高职院校的自身文化包含在校园的各个环节之中,校园社团这种非正式的学生团体在信息的传递方面,精神激励方面,个人发展发面的能力都是值得重视的。同时社团还是文化育人的鲜活载体。企业可以将自己的文化宣传委托给社团。定期举办与校企文化有关的活动,组织社团参观企业内部展厅,将企业文化中优秀的文化通过社团进行宣传,这样既增添了校园文化内容又推动了校企文化对接。

参考文献

1李亚平,谢良才,张维佳,郑晶.当代手工艺的学徒制传承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

2孙晓娴.浅谈中国的用工荒问题J.现代商业,2012,(5).

3李菁莹.现代学徒制“新余试点”看上去很美N.中国青年报,2011,(8).

4卫华诚.北京同仁堂文化的长寿基因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4).

第12篇

一、引言

校园的教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热点问题,但是多数的教学内容是写在书本上,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理论体系已经非常完备,对于一类无法直接通过书本教学的内容需要教师在授课时候,根据学习情况灵活调整。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其中一种无法通过书本记录的形式实现的教学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对学生学习传统的民族习俗有利,并且有助于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尊重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的教学就有了具体和重要的意义。虽然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这种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没有形成良好可行的对策措施。文章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以及其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的策略措施,为相关的教育工作人员提供理论依据。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各个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历史继承性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风俗习惯以及其它文化表现形式,包括表演、艺术、美术、传统技能,还包括相关联的物品、器材、手工艺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文学、历史、艺术、体育、人文甚至一类交叉学科的知识体系,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地方的风俗习惯与人文特点,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为继承和弘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我国早已经批准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各级政府也积极履行义务,开展保护工作和宣传活动,作为我国知识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学校教学中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不仅是对人文习俗与传统文化的保护,更是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总要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课堂措施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内容较多,而且教师所了解的多数是理论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的知识内容,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或自己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播放民间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活跃性,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直观,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也增加了教师教学的备课量,教师要弘扬不怕吃苦的精神,全面搜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视频等信息。在课堂上一边展示多媒体课件,一边进行实物的展示,例如,学习传统服装的制造工艺时,播放手工工艺的制作视频,同时展示自己收藏或者购买的传统服饰,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传统工艺的多姿多彩。

(二)开展探讨性、互动性的教学模式

每个学生的背景不同,可能来自不同的民族、区域、专业等,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在讲述到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与学生进行互动式的交流,认真的倾听学生的发言。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同学们进行习俗文化比赛,比如剪纸活动、民歌歌唱比赛、民间戏剧的模仿演出等,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使得学生在娱乐之中增加了非物质文化的学习,提升了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一些民间手工艺者进行现场的操作展示,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发展问题并及时询问,通过与手工艺者的交流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学习。

(三)课外教学与社会调研相结合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存在与民间,且书本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不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使得学生的理解和知识学习相对滞后,所以开展课外教学与社会调研的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课外教学与调查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促进校园文化的多姿多彩,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走访民间传统文化继承人,参加民间的风俗活动,观看一些优秀的民间表演,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通过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品,可以学习物品所承载的历史和制作工艺,加深对于传统风俗习惯的理解。学生还可以考察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形成学生自主调研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发展传统习俗、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关心民生的人文情怀。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