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居家养老的劣势

居家养老的劣势

时间:2024-01-31 14:37: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居家养老的劣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居家养老的劣势

第1篇

关键词:失独老人;居家养老;能力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距今已将近50年。当年响应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已逐渐进入老龄化。依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根据模型推算,截至2010年,农村失独家庭为158.57万户,城镇82.69万户,合计241.26万户。预计到2030年农村49岁以上失独父母为85.1万人,城镇57.2万人。这部分家庭的父母的生存状态与养老问题随着其父母进入老年而越来越突出。2016年6月国家“十三五”时期民政部要重点推动实施4项工程之一就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作为老人中的特殊群体,失独老人的养老有何特点,构建何种居家养老的模式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二、概念界定

(一)失独老人的概念

目前虽然学界对失独老人的概念仍未有一个统一的界定,譬如,中国卫生统计数据收集采用标准是独生子女死亡且母亲年满49岁的家庭即为失独家庭。有的研究则按照国际通行60岁作为老年人的标准来进行界定。考虑到失独父母因遭受变故可能预期寿命的的缩短,本文所研究的失独老人指的是年龄达到49岁以上,失去独生子女且未再生育的“永久性失独家庭”老年人。

(二)能力建设取向

抗逆力理论指出,虽然有些家庭被失去子女的危机和持续的压力所击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些家庭在面对逆境时却表现的更加坚强和勇敢,并作出积极有益的行动。能力建设取向正是基于此概念,认为个人和关系的力量可以通过合作变得更强大,以应对突发的危机或长期的困境。这一框架改变了传统的以缺陷为本的观点。希金斯对成人抗逆力的研究发现,成人会变得更加坚强,是因为他们经历过严峻的考验。人经受痛苦,也就得到了或许从其他途径无法得到的力量。他们能更深刻与强烈地体悟世事,也能对生命赋予更高的价值。通常这会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他们愿意去帮助他人;于此同时,他们也会从这些努力中获得进一步的成长。如石家庄市为失独群体提供专业帮扶服务的“妈妈之家”中的失独女性,她们在走出自身苦痛后,帮助具有相似经历的其他失独者,不仅取得良好效果,而且获得进一步个人的成长。

三、失独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一)家庭功能视角下失独老人的需求

居家养老的首要特点在于“家”。家庭是居家养老中最基本的单位,承担着个体与社区之间的连接。失独老人的身份与其子女的丧失相联。在考虑其居家养老需求就不得不将其作为一个遭遇重大风险事件的家庭,从家庭的功能维系的角度,在家庭生命周期中进行分析。

首先,失独老人具有经济扶助与生活保障的需求。在失独家庭中,子代对父代的赡养功能消失。如果子女在原家庭中是重要经济来源,则子女的丧失意味失独家庭的生产、分配等功能降低。失独老人在就业市场上因年老带来的劳动力市场的劣势,难以使家庭恢复原有的经济生活状态。

其次,失独老人具有医疗保健与健康照顾的需求。随着躯体的老化带来的健康状况退化,失独老人在面临病痛时,缺乏子女的照顾与陪伴,成为大多数失独老人在养老中最大的担忧。根据“身心一体化”的观点,身体的状况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而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其身体健康状况。

再次,失独老人面临家庭结构变化后的适应需求。从家庭结构上看,失独家庭中原有的父母与子女的三角结构发生变化,缺乏稳定性。从家庭角色上看,子女死亡带来家庭内角色的丧失。因此,面对家庭角色的丧失以及变化,失独老人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服务的需求。

最后,失独老人具有情感替代的需求。失去子女后,除了面对亲人离世这样的重要生活事件,日常生活中,失独老人难以享有一般家庭具有的天伦之乐,缺乏情感交流的渠道与对象。失独老人在情感替代和精神灵性方面的需求超过普通老人。

(二)失独老人居家养老需求特殊性

失独老人一方面在居家养老方面与普通老人在经济、医疗、生活照料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但由于其家庭结构的缺失与脆弱性,使其在居家养老的需求具有特殊性。

(1)精神健康服务需求突出

失独老人面对子女死亡,往往难以释怀,长期沉浸在悲伤情绪中,产生抑郁、自闭、社交退缩、甚至自杀等精神健康问题。这一境况与独生子女家庭有且仅有一个孩子有关。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纽带紧密,由于没有其他孩子作为风险的分散,孩子的丧失则带来整个家庭的分崩离析,对个人、甚至夫妻关系带来挑战。社会工作的“全人”理念认为个体生活需“身”“心”“社”“灵”四个方面的健康发展。对于失独老人来说,除了经济方面的救助、生理方面的健康照顾,更不能忽视心理方面的精神健康服务,社会方面的社会支持重建。有些失独老人在丧失子女后,失去人生的意义,缺乏生存的动机。这种关于人生意义和生命苦难的追问与反思,往往超越了心理健康的范围,进入灵性精神层面。这部分的需求,也是人类对生命价值的自我探索的需求。帮助老人寻找生命的意义,重寻生活的动力,注入生活的勇气是决定能否开展好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因素。

(2)服务提供具有社会福利性

失独家庭的产生有着一定制度性影响因素。基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部分家庭选择只生一个孩子,为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牺牲与贡献。政府和社会在失独老人的社会养老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为失独老人给予相应的抚恤与补偿,提供社会养老的支持与资源。特别是有多子女生育意愿,但因政策因素生育一胎的失独老人,他们的心理状态与一般的失独老人有微妙差异,对政府提供的针对性社会福利具有更高的期望,面对现状更易产生心理落差。因此,对失独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看到该群体问题的历史性,在社会福利的框架下考虑其养老问题。

三、能力建设取向下居家养老模式框架

基于失独老人的需求,在能力建设去向下的社区养老模式则需从理念到政策设计方面秉承全人健康的观念,从内部能力发展到外部支持体系建设结合,发展个人与家庭能力。

(一)从“问题”向“优势”的理念转变

目前学界对失独老人或失独家庭的研究大多一种问题视角,基于补救性的服务方案,而忽略了失独老人自身的需求表达,体现在研究中就是主体声音的缺乏。对失独老人看法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其面临的风险,除了看到失独老人的脆弱性外,还要看到在当中蕴含的转变的可能。对失独老人的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也需要从“问题”向“优势”的理念转变,从强悍的个人主义到一种互动的观点,认识到失独老人也拥有资源与能力,通过链接相关的社会服务资源依托社区开展经济救助与生活支持;专业人士的精神健康服务,失独老人能够恢复社会功能,并经由困境的历练可能会拥有更高的灵性生活与统一整合的人生。

(二)服务的分类与分化

针对失独老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不同方面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一般、专业以及补充。如将失独老人在居家养老生活中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方面的需求进行了详细界定,由社区或政府以货币或服务的形式提供支持,发挥志愿者的作用,提供帮扶活动。精神健康需求则通过专业来进行,由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相关NGO组织提供心理疏导、悲伤辅导等服务。特别是长期处于精神健康问题的失独老人,需要分阶段及时响应,提供长期的个案管理服务。在丧亲发生阶段,由心理咨询师或临床社会工作者开展危机介入服务;在恢复阶段,由专业人士、志愿者团队、社区组织多方提供支持,尽快恢复老人的社会功能,重建失独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最后,在结束服务阶段,则需要关注失独老人生活意义的重建,对于高龄老人、身体境况较差的老人还需要考虑提供临终关怀的服务。对上述服务未能含括而确实具有需要的个别化需求提供补充。如极少数失独老人寻求宗教皈依、或者不愿意继续留在原社区居住,则应尊重老人的意愿,协助其处理相关事宜。

(三)关注个人与家庭能力建设

第一,去除负面标签,提升失独老人的效能感。

失独老人常被赋予消极厌世、退缩回避的刻板印象。由于失的身份,失独老人往往在社会文化中面临偏见,在生活中客观存的就业、文化等多重排斥。如一些落后的因果报应观念认为“上辈子做了亏心事,这辈子无子嗣送终”,给失独老人贴上“∽印薄“不吉利”的标签。失独老人自身也容易在此情境下进行自我标签,认为自己是“不详之人”,回避与他人的接触。这一互动过程进一步使老人将消极、无能的标签自我内化,产生失能感,缺乏面对生活的热情与能力,消极避世。在居家养老中,去除影响老人效能感的负面标签,需要促进失独老人主体性的开展,最提高自我价值感,提高老年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与生活满意度。通过发展自助小组,帮助他人,发展知识、资源和技能,提升失独老人个人能力,培育社区参与的能力,找到新的生活意义的支撑,从而促进个体效能感的增加。

第二,完善社会支持网络,建立良好的家庭生态环境。

失独老人失去子女这一重要的家庭经济与情感支持对象,在社会生活中,因经济、医疗以及心理等困境甚至出现社会关系的“断裂”,具有风险性与脆弱性,二人际关系会增进这种抵抗逆境的能力。因此,重新恢复、重建失独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特别是其亲属、互助团体、志愿组织的支持,对失独老人的居家养老具有重要意义。其次,需要促进居家养老相关政策的完善与执行,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便利性与服务的可及性,创造友善、关爱的社会环境。通过改善家庭的外部生态环境,提升家庭的稳定性,从而为失独老人的居家养老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向德平.周晶,失独家庭的多重困境及消减路径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6期

[2]慈勤英.周冬霞,失独家庭政策“去特殊化”探讨―――基于媒介失独家庭社会形象建构的反思[J],中国人口科学,2015 年2 期。

[3]肖云,杨光辉,优势视角下失独老人的养老困境及相应对策[J],人口与发展,2014年第1期

[4]Dennis Saleebey.优势视角―――社会工作的新模式[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5]姚政宏,方曙光,全人健康视角下失独老人需求分析[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6年第3期

第2篇

关键词:老龄化;NORC;社区养老;借鉴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070

联合国最新统计,目前全世界60岁及60岁以上老龄人口总数达6.29亿,几乎占总人口的10%,到2050年,老龄人口总数将近20亿,占总人口的21%。毋庸置疑,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美国和中国分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典型代表。目前,美国70%的老人选择社区养老,20%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5%的老人选择家庭养老,5%的老人选择其他方式养老,如旅行养老。在多元化的养老模式中,社区养老是最有利于老人身心健康的方式。《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到2015年)明确指出,我国发展居家养老是当务之急。居家养老,是指老人居住家中,便能得到社区提供的专业化服务,满足生理变化的需求,最大化延长进入机构养老的时间,可见,居家养老的实质是社区养老。美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老年问题,发展至今,有较为完善的养老模式,NORC是其中一种典型的社区养老模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何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契合我国社区养老的时代需求,探寻社区养老模式的实施途径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一个十分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美国最早的NORC项目滨南社区(Penn South Community)的实地调研,通过对其产生和发展的研究,分析其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几点我国社区养老模式实施途径的借鉴之处。

1NORC模式

1.1NORC模式的产生和发展

NORC(Naturally Occurring Retirement Community)即自然发生的退休社区。这种社区最开始不是为老年人专门设计,但在社区建成后的长时间里,原有的居民渐渐老去,很少的年轻家庭再搬入,所以形成了较为集中的老人居住社区。

最早的NORC可追溯到1962年由国际妇女服装工人联合会(ILGWU)建立的纽约市的滨南社区(Penn South Community),当时的居民主要为工会的工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居民逐渐老去,到1985年,该社区75%的人口年龄超过了60岁,社区共同管理董事会(Co-operative Board)借鉴了当时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教授米歇尔・亨特(Michael Hunt)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自然发生的退休社区”(NORC),定位滨南社区为NORC,这主要是和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社区有所区别。滨南社区是由共同再发展住宅公司(Co-op)开发,由10栋高层住宅组成的居住社区,它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区切尔西(Chelsa)的中心交通枢纽地带,共有2820单元,6200个居民。在美国退休者协会AARP(American Association of Retired Persons )所做的一项研究中指出,1986年全美27%的老人居住在NORC中,5%的老人居住在专门设计的老人社区中。

1.2NORC的优势

从1985年滨南社区成为第一个NORC以来,NORC在美国快速发展,如今,纽约市已经有43个这样的社区,而全美已有26个州开展了NORC支持服务项目(N-SSP)。NORC具有以下几个独特的优势。

1.2.1发挥老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事前控制

NORC认为社区的活力源泉来自居民,只有真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NORC才能可持续发展下去。因此,NORC不仅充分认可老人自身的能力,鼓励老人从被动的服务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项目设计者,而且激发他们对社区的贡献意识,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和社区互助服务。滨南社区有专门的志愿者组织和社区互助委员会,志愿者为老人提供服务,如和老人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基于需求,老人参与设计各项活动,如唱诗班、读书会、舞蹈课、摄

影课等,有些老人既是学员又是老师,见图1。

传统的社区主要基于功能缺陷和应急需求制定服务项目,属于事后控制,NORC则以日常医疗教育、监督检查和长期预防为主,利用已有的社区资源将医疗保健、健康预防、教育活动引入社区,做到事前控制,如滨南社区为每个老人建立家庭档案,提供生理和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健康讲座等,老人在健康问题出现之前就有社区工作人员和他们联系,并根据健康情况及时制定保健方案。此外,滨南社区规定凡是60岁以上的居民都可以享受服务,而不是只针对有大病重病或者经济条件不好的居民,这样就保障了社区的整体健康水平。

1.2.2政府支持,多渠道融资,多方合作经营

1985年,当滨南社区75%的人口年龄超过60岁,社区共同管理委员会成立了滨南老年项目PSPS(Penn South Program for Senior),该项目有两项任务:一是寻找资金资源发挥医疗预防,社会工作,教育活动和文化提升等功能;二是招募社会和健康机构进入社区,提供现场服务。为了明确PSPS财政责任和政策决策,成立了一个新的非盈利组织滨南社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Penn South Social Service,Inc(PSSS)。PSSS代表NORC正式的和健康机构签订合同,收到来自政府和基金会的拨款,很快NORC和NORC支持服务项目N-SSP(NORC-Supportive Service Program)被写进了纽约州的立法。1994年,纽约州通过立法为N-SSP提供支持,这些立法建立了一个为住宅和社会服务提供资金的合作平台。仅在十年内,在N-SSP立法和资金的帮助下,第十四个N-SSP项目正在运营中。每个N-SSP项目都是基于纽约州,住宅企业,社会服务和健康机构的合作。目前,PSPS已经得到了政府免税政策支持。根据纽约州立法,据估计,N-SSP项目在过去的三年中为纽约州节约了1100万美元。此外,滨南社区有自己的商业建筑和800辆停车位的停车空间,这些商业行为帮助社区获得了每年2200万美元的预算,保障为提供中低收入的居民入住。这种自我拥有,自我决定的私有-公有合作的模式,反应了N-SSP项目居民的企业家精神。

1.2.3NORC相比专门为老人设计的养老社区和专业的养老机构具有价格优势

NORC由于是由原来的社区自然发展成为老人社区,不需要考虑医疗设施设备和专业护理的投入,重点在于整合利用家庭、社区和社会资源,而专门为老人设计的社区,如持续照顾型退休社区(Continue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和专业的养老机构会在医疗设施设备和专业护理方面投入很大,特别是专业的养老机构,因此,和专门的养老社区和专业的养老机构比较,NORC具有价格优势。

1.3NORC的劣势

NORC是自然发生的老人社区,一般都有较长的居住时间,如滨南社区建于1962年,因此,在设计上,大都没有考虑到居住者随着生理变化对居住空间的需求,没有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满足老人生理变化的需求,如高差处没有考虑设置轮椅坡道,在走廊等连接处没有设置扶手,厨房和卫生间没有根据老人生理特点进行设计等,这对老年居民的安全性、移动性和可到达性造成了影响,在与滨南社区老年居民的交谈中,他们对此表现了不满。室外环境如图2。

2NORC对我国实施社区养老模式的借鉴

NORC模式的实质是社区养老,居民从年轻时入住社区,在熟悉的环境中有邻里,朋友,他们参与各种社区活动,获得归属感,随着年岁增长,生理机能下降,他们仍然可居住其间,参与为他们设计的各种项目,获得各种优质服务,最大地延长进入专业养老机构的时间,通过其优劣势的分析,对我国实施社区养老模式有借鉴之处。

2.1转变思想观念,更新生活方式

NORC发挥老人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接受为项目主动设计的特点反映了一种全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独立自主,自我认同,积极参与,乐于奉献。我国传统以家庭为主的观念使老年人较少有意识走出家庭,更难得参与社区生活,但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老龄化趋势以及老年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老年居民参与社会生活成为必然。政府相关部门和社区一方面应鼓励退休老年人走出家庭,重新进入社会,另一方面应构建发挥他们丰富社会经验、管理和技术经验的平台,如为青年人提供咨询服务,担任顾问工作等。此外,建立社区志愿者互助服务体系,社区内有活力的老人可以为需要帮助的老人提供服务,并在自己需要帮助时得到回报,这种以服务换服务的形式不仅有助于营造社区良好的互助环境,丰富老人们的生活,而且缓解社区养老服务的压力。对于养老服务Y源严重不足的我国,这无疑是实施社区养老模式的一个有效途径。

2.2基于预防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多方面合作经营

NORC注重健康预防和保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社区医疗预防体系,不仅提升了老年人长期的健康水平,而且为社会节约了宝贵的医疗资源。NORC独特的资金筹措方式和多方合作平台,是提供优质社区项目和服务的物质保障。社区社会支持项目(N-SSP)采用公私合作的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参与者有政府机构、慈善组织、房产拥有者和管理者、社会服务提供者、健康机构和居民,各参与者在N-SSP的协调下,各司其职,如房产拥有或管理者参与项目的融资与管理,并提供场地和设施的支持;社会服务提供者发挥建立和促进社区伙伴关系的作用;医疗健康服务通常由医院、专业健康机构和养老服务中心等提供;居民不仅是被服务对象,他们也通过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NORC提供服务的资金56%来源于政府,17%来源于慈善机构,13%来自于医疗服务提供者,10%来源于房产机构,4%来源于其他,广泛的资金来源保障了NORC得到优质的社区项目和服务。我国养老服务项目多以应急治疗为主,成本高昂,资金来源多由政府提供,压力巨大,借鉴NORC基于预防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多方面合作经营的方式是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另一实施途径。

2.3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满足生理变化的需求

1962年建成的滨南社区由于没有考虑老年人生理变化的需求,如今受到居民抱怨的事实充分说明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社区设计的重要性,对户外和室内环境进行通用化设计(满足所有人的设计),满足老年人生活的便利性、安全性和可到达性,是实现社区养老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户外环境包括户外活动区域、休息区域和绿化水景等。户外活动区域和休息区域为居民提供社会交往、休闲娱乐和体育锻炼的空间,对于退休在家有大量时间的老人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两种空间应联系紧密又有分隔,应根据安全性、识别性、易达性和运动性等特点进行设计:首先,地面材质应一致,尽量多采用软质材料,少用水泥等硬质材料,并注意防滑、反光;尽量避免高差,实在有高差时,应设置坡道,坡度尽量平缓,一般不应大于1∶20,宽度一般不应小于1.8米,保证一辆轮椅和一个人并行,坡道与台阶旁应设扶手。其次,高差变化处的地面采用黄色、红色等易于识别的颜色。最后,室外座椅是休息和交谈的地方,以木质为宜,冬暖夏凉,高度应保证在30-45cm之间,宽度在40-60mm之间。绿化水景设计应注重亲切感,情趣性,做到小桥流水,步移景异,曲折有情,大量种植绿色植物,因为他们能释放大量负氧离子,净化空气、吸尘防噪和调节气温,有利于老年人高血压、心脏病和神经衰弱等的健康恢复。

室内环境设计时,对使用频率较高的空间进行专门设计:建筑物出入口均设计坡道为1∶50的无障碍坡道,且宽度不小于2500mm;公共走廊及坡道两侧均设置无障碍木质扶手,在走道底部350mm的高度范围设置轮椅踢脚板;所有建筑均配置无障碍电梯,电梯口设置盲道和语音提示系统,候梯厅进深不小于1800mm,按钮高度在900-1100mm,为保证轮椅进出方便,电梯轿厢的面积应足够大;为满足轮椅通过的要求,分户门应加大宽度;门厅应考虑和预留轮椅转圈和存放的空间;卧室尽量朝南,靠近卫生间,且带阳台,满足老人行动不便时,可在阳台晒太阳的需求,同时加大进深,满足老人因身体情况分床而睡的需求;阳台加大进深,满足养花、锻炼、晒太阳的需要,阳台和房间连接处消除高差;厨房操作台需连续设计,水池、炉灶等操作台下应留空,方便轮椅进入,必要时满足轮椅转圈的要求;卫生间室内外地面应无高差,进行防滑设计,尽量设置淋浴间,少用浴缸,淋浴间应考虑放下坐凳;考虑行动不便的老人坐着或卧着向外眺望的需要,卧室、起居室窗台的高度宜降低,以450mm为宜,或设落地窗。采用通用化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前期投入费用虽然高一些,但提供了居家养老的可能性,实现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了年龄跨度较大的客户需求,相比专门为老人设计的社区而言经济可行,是我国实施社区养老模式的又一实施途径。

美国社会学家和政治家莫汉尼曾说,一个民族的文明质量可以从这个民族照顾老人的态度和方法中得到反映。社区养老是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应对之举,目前尚属探索阶段,以上三个途径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如制度构建,政策优惠,经济供给等,才有望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Ball,Scott M.Livable Communities for Aging Populations Urban Design for Longevity[M].Hoboken,NJ,USA:John Wiley & Sons,2012.

[2]张强,张伟琪.多中心治理框架下的社区养老服务:美国经验及启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4):122127

第3篇

[关键词]农村养老;养老模式;多元养老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3.89;C9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0)11-0033-03

近年来,我国各地农村老龄化的脚步有所加快,农村家庭和土地保障功能弱化,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新形势下农村养老的需要,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不但会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还会影响城市工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农村养老模式调查分析

为了解农村养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以大连为例,在大连北三市普兰店、瓦房店和庄河的农村地区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为997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83.1%。

(一)家庭养老方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在现有养老方式调查中,约有28.8%的人群选择家庭养老,因此家庭养老目前仍然是大连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之一。选择家庭养老的287个样本的年龄分布集中在30-79岁之间,其中30岁-39岁占35.9%;这些样本中约有53.6%的人接受过初中以上的文化教育,约24%的个体处于离婚或丧偶状态,51.9%的子女出外打工或者上学。

1.经济收入对家庭养老的影响。调查将经济收入划分为自有储蓄、土地收入和子女供养三大部分。家庭养老的意愿将取决于对经济收入的满意度。选择家庭养老的调查样本对于自有储蓄满足养老需求的满意度均值为2.72,对土地收入满足养老需求的满意度为2.59,均介于不满意和一般之间;对子女经济支持的满意度为3.2,介于一般和满意之间。对自有储蓄和土地收入满足养老需求的满意度越高的农民,其选择家庭养老的可能性越小;对子女的养老经济供给的满意度越高的农民,其越倾向于选择家庭养老。这可能是由于农民自有储蓄和土地收入满足养老需求的能力强,可以使他们作出更多的养老选择;子女的养老经济供给多,说明子女对父母更孝顺,因此,选择家庭养老不仅仅可以满足物质需求,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精神需求。

2.慢性疾病支出对家庭养老的影响。选择家庭养老的调查样本对慢性病支出的满意度均值为2.53,介于不满意和一般之间。在调查走访中得知,大连农村多数居民患有慢性疾病,患者年龄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因此,慢性疾病的支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民对养老模式的选择。因为慢性疾病要求长期看病就医,农民的现有收入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后很难满足对于慢性疾病的治疗费用的要求,若不及时治疗在以后的救治中会花费更高的费用,无奈之下只有选择向儿女求助。因此越不能满足慢性疾病支出的农民其依赖子女的程度越高,选择家庭养老的可能性越大。此外,相对收入偏高的物价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对家庭养老以外的养老方式选择。

3.文化程度对家庭养老的影响。在选择家庭养老的人群中,多数以小学文化和初中文化为主,分别达到了21.6%和34.8%。我们将各个文化层次“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分别赋值“1”、“2”、“3”、“4”、“5”,得到各地区家庭养老人群的文化水平均值,普兰店、瓦房店、庄河的均值分别2.93、2.80、2.63。对应的三个地区的农民的家庭养老的比例分别是26.0%、28.3%和31.8%。由上述数据描述可以得知,由于文化水平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农民选择家庭养老的概率有所不同。其原因可能是文化水平的差距导致对于“养儿防老”这个传统理念的认可度也有所不同。长期以来,以“养儿防老”为代表的孝文化对文化程度偏低的农民的养老行为起着约束作用甚至是导向作用,受这种思想的束缚,很多农民认为只有与儿女在一起安度晚年才是合理的、体面的。导致他们在年轻尚可奋斗之时就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子女的身上,等待将来子女的回报,很早的把自己的养老模式定格,从而忽略了其他养老模式。而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民会进行更多理性的思考,而不是把晚年的幸福安康全部寄托在子女身上。如果条件允许,他们会选择其他的养老模式。[1]

(二)自我养老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在此次实证调查中,约有34.4%的农民选择自我养老,而且北三市的比率基本趋于一致。可见自我养老依然是大连农民的主要养老模式。这些样本中约有92.2%的农民具有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13.0%的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25.3%的家庭子女在城镇上班。

1.农民个人因素对自我养老的影响。调查将个人因素分解为身体健康、受教育水平、精神生活状况三方面。在瓦房店地区,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均值为3.1395,自我养老的覆盖率为35.1%;普兰店地区的农民教育水平的均值为2.3871,自我养老的覆盖率为31.4%;庄河地区农民教育水平的均值为2.9717,约有31.8%的农民选择自我养老。北三市三个地区的精神健康的满意度均值(3.3953、3.3118、3.3019)和身体健康的满意度均值(3.5814、3.6452、3.5189)趋于一致,因此,可以认为在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满意度一定的情况下,受教育水平对农民家庭养老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影响。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农民思想的开放程度和独立意识,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放弃对子女养老依赖的可能性越大,就越能依靠自我进行养老。

2.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对自我养老的影响。通过对相关若干变量均值的差异比较,提取如下变量作为依据:“对乡镇养老院满足养老需求的满意度”、“对于乡镇提供的老年娱乐活动的满意度”。结果发现,当农民对养老院满足养老需求的满意度相对较低的时候,更倾向于选择自我养老模式。从对乡村提供的娱乐活动的满意度来看,瓦房店地区的均值为2.82,高于其他两个地区,其自我养老的比率也超过其他两个地区。因此可以说,对乡镇娱乐活动满意度越高的地区的农民,越趋于选择自我养老。因为,农民在自我养老的同时不仅仅是满足自我在物质上的需求,更有一种精神生活的寄托,娱乐活动可以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三)社会养老保险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在此次调研中,仅有约18.3%的被调查者(包括多选)将社会养老保险作为自己的养老方式。这反映出目前大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还相当低。

2009年,大连出台了《大连市金州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将试行和推广。为了解北三市农民的参保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我们在调查中请调查样本对《办法》中规定的5种补贴标准进行选择,并增加了“不参加”选择。结果显示,5.4%的样本选择不参加,48.1%选择个人年缴100元国家补贴30元,21.4%选择个人年缴费200元国家补贴35元,13.8%选择个人年缴费300元国家补贴40元,7.4%农民选择个人年缴费400元国家补贴45元,9.2%的农民选择个人年缴费500元国家补贴50元。由此可以预见,即使在大连农村地区实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将近50%的农民都会选择最低的投保档次。下面对大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

1.政策执行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调查发现,很多农民愿意将即将推广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较。从问卷的结果分析来看,选择个人年缴费100元的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为2.47;选择个人年缴200元的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为2.77;选择个人年缴费300元的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为2.8;选择个人年缴400元的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为2.9;选择个人年缴费500元的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为3.09。由此可见,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其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投保档次。如果农民对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比较满意,那么该农民将认为这项政府政策是可信的,将积极参与其中,并提高缴费金额;反之,他们将对政府政策抱有迟疑的态度,缺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勉强参与的原因多为从众心理。

2.社会养老金增值程度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农民对社会养老金逐年增加的满意度也成为制约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的因素。当农民对于社会养老金逐年增加的满意度提高,其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可能性增大,其个人缴费的额度也会提高。调查发现,选择个人年缴费200元的农民对养老金累加的满意度为2.2,选择个人年缴费300元的满意度为2.36,选择个人年缴费400元的农民的满意度为3.00。因为农民在进行社会养老参与时,将现在的资金支出视为一种投资,势必会考虑到资金的保值与增值问题,所以养老金的逐年增长为农民参保增加了信心。农民期望在古稀之年能够获得与当地的物价相符的养老收入,过上富足的生活。

此外,本研究从家庭人均收入、子女收入的稳定性两个维度对家庭经济条件可能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愿望一定程度上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而且从较高收入的人群的选择来看,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民的参保意识还不强;本研究还分析了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两个方面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农民对其精神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不高,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热情也不高,身体健康状况不好的农民,更希望能够从社会养老保险中获得一些政府补助,以满足年老之时看病吃药的需求。

二、构建农村多元养老保障体系

通过调查分析,本文认为农村养老模式改进的总体思路是:构建大连农村多元养老保障体系,即在科学的养老观的指导下,以家庭养老方式为基础,以社会养老保险为支撑,积极发展社区养老,形成多种养老方式并存、合理搭配、自主选择、适时调整的养老保障新格局,在推进全域城市化的进程中,实现农村养老与城市养老同步发展,真正使农民老有所养、老有善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具体地说现阶段的农村综合养老模式应该以家庭养老(自我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为重要配合方式,以社会养老保险为重要补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养老保险的地位和作用应该逐步提高,由重要补充发展成为主要支撑,同时社区养老也逐步成熟和完善,其作用逐步大于家庭养老,进而实现农村养老由家庭化向社会化的转变。整个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过程应该是渐进式的过程。

(一)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

家庭养老?熏指老人生活在家庭中,由家庭成员为其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服务。养老内容包括经济供养、日常生活照料(主要指身体照料)和精神安慰三个基本方面[1]。家庭养老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在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三个功能方面家庭养老具有无可替代性;(2)家庭养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这种代际交换关系比较易于接受并且具有超稳定性。从家庭养老面临的外部环境来看,符合传统的养老观念和孝道。在和谐社会背景下提倡和谐家庭的构建等社会环境以及现有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家庭养老仍是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养老的基础方式。

但是家庭养老模式有其自身的劣势和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有:(1)老年人的供养直接受子女的经济收入的影响,缺乏稳定性并且具有很大的风险;(2)农民收入水平低,加上计划生育引起的人口结构变化,造成子女养老的经济负担过重;(3)年轻人外出打工虽然在经济上缓解了养老的物质压力,但是这样必然造成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不足,老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使得老人苦不堪言。另外传统的农业经济面临解体,家庭为主体的养老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有关调查发现,农村传统居住方式的改变造成的代际分离使得许多农村年轻人没有赡养父母的孝心孝道,导致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减弱,还有年轻夫妇“重幼轻老”的现象,这些因素都使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严重威胁。

(二)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现阶段由于政府财力和农民收入的限制,农民缴费和政府补贴标准都很低,农民每年可领取的养老金还很微薄,所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是其他养老方式的补充。但是从长远看,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乃是长久和根本之计,应该努力使其成为农民养老的支撑手段。

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宣传,引导农民投保的积极性。前文的调查显示,农民的参保积极性还不强。实际上,农民非常迫切需要农村养老保险,但是参保意愿和水平受到个人、家庭、社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2]。可以说,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其参保意识和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的了解程度。加强宣传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要注意宣传的超前性和持久性。

2.政府加大投入,扶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应该得到政府公共财政的支持。国内学者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各方出资比例合理的情况下农民的参保意愿较强。随着政府和集体的出资比重提高参保人数也会有相应的增加[3]。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试点中规定的政府补贴比例还很低,不仅缺乏对农民投保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对年纪已经较大的农民来说所能领取的养老金太微薄,所起到的养老作用极其有限。因此政府应该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力争适度提高政府补贴比例。

3.维护制度的稳定性和社会性,保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持续发展。制度缺乏稳定性和社会性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致命伤。就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来说,政府部门应深入跟踪调研,发现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如解决好流动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账户衔接问题等;努力打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区域性、封闭性和排他性,保持其稳定性和社会性,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可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对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民实行全面参保,并逐步提高投保档次。

4.加强对养老基金运营的管理,确保基金保值增值。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健康发展的前提,否则,当面临较大的长期资金支付压力时将难以为继。应建立专门的农保基金运营管理机构,探索农保基金市场化的投资管理模式,政府制定政策和法律,加强宏观指导,增强农保基金管理的规范性,规避和减低农保基金运营风险,确保农保基金保值增值。

5.拓宽筹资渠道,吸引更多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养老保险。现阶段政府财力的限制必然要求政府加强政策引导,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推动新农保的工作中来;同时,非政府组织规模的扩展也为其协助政府参与社会管理,解决社会和民生问题创造了条件。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户可以为其职工和帮工缴纳养老金,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慈善机构可以帮助政府筹资,或者给予农民直接的捐助。这些关键要靠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三)发展农村社区养老模式

大连市沙河口区首创的家庭养老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不仅对城市的社区养老有所启发,也给农村社区养老以重要启示。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个人或社会组织建立起了农村家庭养老院,这是农村开展社区养老模式的一个缩影。农村社区养老是指以社区为载体,以农村社区基层组织为主导,发挥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多方面的力量,充分动员社区中的财力、物力和个人自愿为老年人的安老、养老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使老年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继续留在家中留在熟悉的环境中和亲人们、熟悉的邻居朋友们一起安度晚年[4]。从农村社区养老的一般释义中不难看出,社区养老实际上是家庭养老的一种传承和改进,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动用社会的力量向家庭提供最直接的帮助。

目前农村发展社区养老模式应抓住两个重点:

1.建设养老院进行集中养老。对于子女常年在外或者不方便照料的独居老人提供入住、看护、治疗等服务。具体做法:(1)政府投资兴建公办养老院和大力发展农村民办养老机构相结合。贫困地区的养老院通过主动创收来发展,经济较好的地区可以将养老院产业化吸引个人和企业投资建立较高标准的资费养老院[5];(2)制定养老院统一行业规范和收费标准,政府指定专门部门进行监管;(3)加大社区养老的宣传,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提高养老院的入住率。

2.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形成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具体做法:(1)可采取全托管和半托管相结合的形式,白天家里没有人照料老人将老人集中到活动室,晚上老人回到家里。或者安排社区服务队到家中照顾老人;(2)发展慈善事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办文化娱乐室建设健身活动中心等形式,开展多样化的社区养老;(3)积极引导和鼓励广泛的力量参与发展农村养老事业,发挥农村民间组织的作用,可以将农村空闲的妇女集中起来组建社区养老服务队轮流照顾老人。可以借鉴日本发挥民间力量的经验,鼓励成立农村养济民间组织,这些组织以民间力量为依托,对这类组织要健全机构、强化管理、保证监督。(4)建立老年自治组织,充分挖掘社区内的养老资源。不仅农村妇女和其他志愿者担当服务照料老人的工作,社区内年轻一些或者身体健康的老年人也可以服务照料其他更年长和体弱的老人,还可以采取老人互助的形式,使老年人不仅老有所乐,也老有所为。

此外,政府应为社区养老提供政策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扩展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农村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为社区养老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华平.略论“三方养老”机制[J].西安社会科学,2008,(4).

[2]乐章.现行制度安排下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参与意向[J].中国人口科学,2004,(5).

[3]陈思骏,卢盛峰.从国际经验浅析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J].时代经贸,2007,(5).

第4篇

高莹莹(1992-),女,汉,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柯可(1994-),女,汉族,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摘要: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老年人群体,伴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剧,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由于家庭结构空巢化与小型化变得步履维艰,而机构养老总体供求之间也呈现严重的失衡。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和社区相结合的社区养老成为解决中国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巨大老龄化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我国,社区养老的责任主体主要是政府,而不同的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社区养老是一个必然趋势,所以,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将成为今后养老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社区养老

一、概述

非营利组织:美国广泛采用的概念,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将其定义为:“符合以下特征的实体:①该实体从捐赠者处获得大量的资源,但捐赠者并不因此而要求得到同等或成比例的利益回报;②该实体经营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利润;③该实体不存在营利组织中的所有者权益问题。”

社区养老:“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中机构养老为辅,为居家老人提供照料服务,且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是充分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新型养老方式。社区养老不同于家庭养老,而是社区中机构的在家养老,社区养老也不同于机构养老,而是将机构中的养老服务引入社区。它结合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社区养老是针对中国社会转型期在21世纪面临的巨大老龄化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

二、目前养老存在的一些问题

1.养老观念落后

城市社区养老观念滞后,多数人仍然秉持子女家庭照顾的传统观念,对社区养老的优势和前景认识不足,这种后代奉养照顾前辈的“反哺式”的养老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中国多数家庭中,老年人一般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选择进入养老机构养老。然而“四二一”模式的家庭模式使子女养老压力倍增,子女忙于工作,老人的日常生活不仅得不到保障,精神慰藉方面更是空缺。

2.社区养老机构基础设施不完善

大多数城市社区养老机构用地不足,现有规模不能满足本社区的养老需求,而且规模扩大受到限制。养老机构资金普遍不足,老人生活特殊需要的基础设施很不完善,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正常生活需求。有时虽然社区养老机构资金到位,但会因为规划失当而造成资源闲置或资源浪费。社区居民认为社区养老是一种模式、样板、行政化需要,使得多数社区养老机构呈现为“样子工程”,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养老服务落实不足。

3.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低,服务内容单一

大部分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员主要由小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大龄无业人员构成。这些人虽然有较强的责任心,但由于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不足,社区养老的专业化服务项目较少,心理咨询、临终关怀等专业化服务难以开展,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4.资金不足,后续服务的完善受到限制

从目前来看,我国主要依靠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开展社区养老服务,但是由于资金来源有限,后续资金投入不足且连续性不强,导致社区养老的后续服务完善受到限制。虽然政府部门为高龄、特困、低保等老人每月提供购买社区养老服务的资金,解决了一部分老人的困难,但若要提供较为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资金出现不可逆转的较大缺口。

三、开展非营利组织参与我国社区养老的SWOT分析

1.优势

非营利组织在社会角色方面具有四个明显的优势:第一,开拓创新。非营利组织的弹性、民主代表性以及自主性使其对公众需求的反应更为灵敏,可利用其丰富的专业化人才优势及时引导社会技术与思想的革新;第二,改革与倡导。非营利组织可以联合社会各层面解决问题,善于引导社会舆论,可以有效影响公共政策的实行并且监督政府职能的实现;第三,价值维护。非营利组织善于提高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公民参与到社会管理与服务中来,共同维护公共利益。第四,直接提供服务。非营利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带来的社会问题,通过直接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为公民提供更多选择,利于公共服务效率的提高。总之,与政府部门相比,非营利组织在参与社区养老中更具有弹性,贴近大众、节约成本、提供优质的服务并提升服务效率。

2.劣势

内部组织方面:第一,非营利组织通常组织缺乏相对独立性。我国现有的非营利组织被赋予准官方部门的性质,其独立性受到政府部门的严重影响和干预,造成了非营利组织服务效率低下,甚至有时无法按照非营利组织的意愿独立承担社会责任。第二,缺乏相应的责任机制。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尤其是部分民办的慈善组织,由于缺乏相应的责任机制,以至于忽视了员工激励政策以及提高组织效率等问题的重要性。资源使用方面:第一,资源使用效率低下。我国现有非营利组织大多缺乏对组织内部资源的规划,一些较小的公益组织甚至没有工作计划,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组织效率的提高,有限的资源不能最大程度上为社会创造福祉。第二,信息不透明,监管不严格。由于非营利组织在资金使用的管理上缺乏透明度,因此外界对非营利组织资金的使用监督不便,并且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界定与监管非营利组织资金使用的规范。第三,活动资金严重不足。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在筹措资金方面能力较弱,组织内部的活动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非营利组织参加活动的范围和发挥社会作用的能力。服务人员管理方面:具有专业技能的服务人员不足,阻碍了非营利组织在提供社区养老服务时效用的发挥。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非营利组织中,日常工作人员大多是离退休人员,或主要依靠业余志愿者开展活动,这使得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人员不固定,而且具有创新能力、专业性技能的人才不足,难以开展高效的服务。

3.机遇

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近年来非营利组织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全球性的“社团革命”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样本。于此同时,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机构的精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下放,为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不论是自发提供社区养老服务还是通过政府购买参与其中,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均已广泛的活动于这一领域并不断的发展壮大。同时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企业和其他非营利组织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均有利于其获取所需的各种资源,通过合作实现彼此间的互利共赢。

4.威胁

监督体系缺失。我国缺乏对非营利组织必要的监督,一般来说一旦非营利组织登记成功,除了统一的年检之外几乎不需接受其它地评估和监督,由此则极易滋生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健康成长,因此政府应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同时也应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公信力缺失。“我们将最重要的社会功能―益智、净化灵魂以及保护健康和安全托付给非营利组织及政府组织,然而我们却发现,不法行为和不善经营已经严重的削弱了公众对此类机构的信任。”社会公信力是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社会基础,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信任程度,直接决定了非营利组织获取社会资源的多少。

四、结论

随着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完善,未来其参与并成为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将成为一种社会趋势。为了更好地实现非营利组织在发挥组织弹性、吸收专业性人才、拓宽服务资金来源、提供专业全面服务、提升服务效率等方面的优势,还需要政府、社会以及非营利自组织自身的不断努力。政府方面需要加强相关的法制建设,实现对非营利组织有力的扶持与有效的监管;社会方面则需要各界重视社区养老工作,并正视非营利组织,不断提升公民意识、培育志愿精神;就非营利组织来说,则需要完善内部建设,重塑组织公信力,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程度。(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第5篇

一、背景:城镇化进程中空巢老人的数量显著增加

学术界对空巢老人的定义有细微差别,刘美萍认为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长时间离开自己所属的地区,只剩下父母留守的家庭下n;张云英等认为空巢老人是指那些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其中既包括无子女的老人,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川。总体来看,空巢老人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无子女、无配偶,如单身老人、终生未生育的夫妇、失独老人和丧偶老人;二是有子女但子女大部分时间不在父母身边;三是一部分子女虽然在父母身边但不履行赡养义务,弃老人于不顾。空巢老人的这些特点表明,依靠子女、居家养老很难保障他们的生活。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改变,老龄化问题愈加明显。2006-2013年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增长迅速,2013年老年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例为14.9%。2010年与2000年相比较,我国城乡老年人口的抚养比有显著变化,2010年城市、镇和乡村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幅度很大,同样的劳动人口需要抚养的老龄人口越来越多,我国的养老负担加重。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60岁及以上单身老人户、一个老年人与未成年人的亲属户、只有一对老夫妇的户和一对老夫妇与未成年的亲属户数量占全国60岁及以上所有家庭户数的35.21 %,也就是说,全国单独居住老人与老人和未成年人居住的户数占比超过老年人总户数的1/3。而且,空巢老人的数量增加显著,2010年65岁及以上单身老人、一个老人与未成年人、只有一对老年夫妇、一对老年夫妇与未成年的家庭户数比2000年的户数增长72.86%,城镇和乡村的增长比分别为107.55%和51.64%,其中,单身老人户和只有一对老人夫妇的户数增长幅度较大。

二、问题:城市空巢老人养老供需矛盾突出

1.空巢老人面临的突出问题

调查显示,1990年开始,中国农村老年人自杀率大幅上升,自杀最主要的原因首要是生存困难,其次是摆脱疾病的痛苦,再次是情感问题,即饿死、病死、寂寞死。而在城市,空巢老人对经济支持、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三方面的需求也十分迫切。

日常照料是空巢老人养老函需解决的问题。空巢老人使3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一是老年人中70%患有慢性老年病,15%患严重疾病,需要终生治疗及护理;二是老年人行动迟缓或不变,常引发伤亡事故;三是部分老年人生活无法自理,日常起居需要有人帮助川。在解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空巢老年人身心健康是当前需要关注的最重要方面。如表3所示,1993年、1998年、2003年和200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表明,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尤其是55--6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的患病率居高不下;居民两周患病率也是以55--64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率为最高。

2.空巢老人服务供给不足

空巢老人服务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养老和医疗。现有的养老机构不能满足空巢老人的需求。第一,老年人口的数量增多与社会所能提供的养老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现有的养老机构数量和床位都只能使少部分老人享受社会养老,2013年底全国有养老服务机构4.3万个,床位474. 6万张,而2010年全国60岁以上单身老人为1 824. 39万人,平均每名单身老人的床位数为0.26张。第二,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与老年人实际需求不匹配。养老机构为了节省成本投人资金少,提供的服务项目单一,通常以解决老人吃住为主,很少关注老年人精神需求,服务质量低下。第三,养老机构中的专业人员缺乏。现有的养老机构中,有专业护理知识的人员很少,对老年人各方面了解的人员也不多,全国30多万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人员中仅有6. 67%的人员取得了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第四,养老机构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关注少。

从健康状况来说,慢性病和两周患病率已经证明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量大,尤其是医疗护理。老年人护理的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社区护理、疾病护理和基础护理,其中社区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疾病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但目前我国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的医疗服务远远不足,大多数医疗机构只为老年人提供门诊和短期的住院服务,针对老年病的专科医院和专科门诊数量少、规模小,发展比较缓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因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而成为许多老年人的选择,但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时间比较短,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设备和资金等资源缺乏,只能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四、理论与对策:社区医养结合应对城市空巢老人需求

1.空巢老人社区医养结合的理论探究

(1)从社会支持理论看,社区医养结合为空巢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社会支持网。社会支持主要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或团体,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互动关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支持与帮助下。

(2)建立社区医养结合机构是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升的保障。生活质量是指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人们所享有的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体现为人们所处的生存与发展状态以及人们对自身生存发展状态的主观体验,生活质量是人们生命质量与生存环境质量的统一下。

2.社区医养结合的对策建议

社区医养结合具备满足空巢老人养老需求的优势,我们应该利用优势,弥补劣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1)加大政府投人,促进多方参与。医养结合是在已有的养老机构或医疗机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机构建设方面的投人主要用于增加床位、建立老年人文化娱乐设施、配置必要的医疗资源。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养老服务能力。医养结合的顺利发展关键在于提升机构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这就需要建立良好的岗位制度。

(3)建立多元化的服务方式,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社区医养结合应该以老年人为本,对老年人多层次的需求要积极响应,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建立多元化的服务方式,体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对老年人的健康照料与日常护理则应该成为社区医养结合的特色,保障人住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4)权衡生活水平差异,提升老年服务质量。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存在差异,根据不同的经济情况,空巢老年人的养老待遇需要依靠不同的主体,于困难群体需要以政府为主导保障其生活质量;于中等经济水平的空巢老人需要提高社会的关注;于经济状况良好的老年人则以家庭主导。

(5)加强医养结合顶层设计,促进医养结合可持续发展。面对城镇化进程中空巢老人数量增加,医养结合的发展不是局部的、短期的,而是从整体上、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角度出发,规划和设计好医养结合的发展目标,组织和控制发展过程,监督和管理政策的执行和实施。

(6)完善医养结合制度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在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国家和相关部门应该对空巢老人养老和医疗给予重视,对医养结合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政策引导,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医养结合,并主动参与医养结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