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31 16:37: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研究性学习心得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
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应在教育总目标的指导下,利用各学科教学这种途径,通过各类活动,扩大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应该和学科课程在内容上、形式上、目标上互相补充、有机渗透,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对生疏知识既可以系统地学“深”,又可以联系实际地学“活”。有利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是针对不同专题进行的。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要面向绝大多数学生,立足于全面素质提高,但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自主性特点,给学生自行发挥的机会,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特长生脱颖而出。因此选题要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根据高中学生特点和新教材内容,研究性学习选题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知识探究型、准学术型、创新研究型。
知识探究型是学生学到某一方面知识,在教师指导下拓宽学习范围,获得学习体验,甚至形成学习报告。这种探究式学习研究,能有效地独立解决“是什么”的知识探究型问题,是发展学生学力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如这样一些选题:生物科的《如何判断生物遗传病的系谱图》和《达尔文理论和科学性和局限性分析》等,就属于知识探究型学习专题。其专题主要是针对教材内容的,是教材内容中的一些拓展。这类选题课堂教学中以启发式教学方法或以课后作业形式进行实施。也可在先修课上进行讨论、分析。
准学术型是指学生在文理科学习中或课外学习中,对某一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从而确定专题,给予指点,花上数周、数月甚至年余时间研究探索,写出“再发现式”学术论文。如学生的选题:生物科的《各色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和《关于白化病遗传筶的调查》等专题。这些专题的研究虽对学术界并无太大价值,甚至有些观点在科学界早有定论,但对学生来说却是经过独立探索获得的全新的“再发现”的知识,这种专题能有效解决“为什么”的准学术研究性问题,是发展学生拓展性学习较为有效的方法。这类选题由于活动时间较长,故一般放在活动课、选修课上或安排在节假日进行研究。
创新研究型在研究性学习中属于最高层次。它能有效解决“怎样做得更好”的问题,是发展研究性学习最为重要的手段。这类研究课题所需时间很长,如《磁场对茧的增产增质实验》需一年多时间,故只能用课余时间分散进行,教师只能定期监控,掌握其进展情况。
二、学科内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形式
1、跟我作研究
在课堂教学或活动课教学中,教师结合以前的学生课题或课本中的经典实验进行改造,让学生明白进行研究的一般过程、方法和步骤。如生物科中《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中生长素的发现。
2、“小论文”
教师布置“论题”或学生选题,让学生撰写“论文”。活动中要突出一个“小”字,要求不宜太高,过深,只要学生能动笔、动手即达目的。论文取材来自两方面:一是建立在学科内容的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生物科《离子交换吸附实验中离子交换的实质探讨》、《叶绿体中色素提取与分离分析》等等。二是在日常生活及生产实际中应用学科知识的总结体会,如生物科的《嫁接技术探索》、《如何提高扦插枝条成活率》等,由师生共同组成的评审组从科学性、创造性、应用性对论文进行评审,给优秀者以奖励。
3、实验类
3.1学科课程实验研究
学校提供实验室,师生共同参加活动,开展一定的实验活动,如:鹌鹑的结构解剖实验、测定细胞液浓度的系列实验,人的血型测定。
3.2小探究性实验
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意义的课题,在老师与学生的共同研究讨论下,进行一系列科技研究活动,然后撰写科技论文。如前述的《书本中菌落情况的研究》、《鹌鹑高产品种的培养》、《薄头茧形成的发现》、《打孔注射-防治行道树虫害的好方法》等。
4、讲座
以学科课程内容为主线,聘请专家或老师开展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获取新知识、扩大知识等,如生物科的克隆技术与人类未来、生物与能源等。
在所有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摆正师生关系,才能把教学搞好,学生是发展的根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积极、民主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问题的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要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转变数学教学模式,加强问题式教学。
一、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问题性”的设计
教师应花大力气寻找相关材料,坚持“四问”,即问自已,问资料,问同事,问网络,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以“恰时恰点”的设问来引导学生的数学教学活动,展现与现实世界生活相关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激发提问热情,孕育创造精神,通过观察思考,探索合作等活动,提出恰当的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索,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不断有收获的过程中愉快地学习。教师也在活动中分享思考、经验和知识,求得新的发现,成为合作者、学习者、研究者。
二、“问题式教学模式”操作程序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从生活情境入手,或者从数学基础知识出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之中,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
2、尝试引导,把数学活动作为教学的载体。学生在尝试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常常难以把握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向,难以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难以判断知识运用是否正确、方法选择是否有效、问题的解是否准确等,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启发引导。
3、自主解决,把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长远利益。让学生学会并形成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需要让学生反复经历多次的“自主解决”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把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作为长期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意识。
4、练结,把知识梳理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选择和设计例题与练习,培养主动梳理、运用知识的意识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达到更好地掌握知识及其相互关系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
常用练习形式:(1)例题变式。(2)让学生进行错解剖析。(3)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命题,相互考察。
总结是把数学知识与技能通过“同化”或“顺应”的机能“平衡”认知结构的必要步骤。适时组织和指导学生归纳知识和技能的一般规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记忆和应用。
常用总结方式:(1)在概念学习后,以辨析、类比等方式进行小结。(2)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3)从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学习的启示三个层面进行课堂小结。(4)布置阅读、练习和实践等不同形式的课外数学活动。(5)让学生撰写考后感、学习心得、专题小论文。(6)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课题研究。
三、“问题解决”课堂教学目标
1、“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目标: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开掘创造性思维潜力,培养主动参与、团结协作精神,增进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自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2、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目标:会审题——能对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和综合;会建模——能把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数学模型;会转化——能对数学问题进行变换化;会归类——能灵活运用各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进行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并能进行总结和整理;会反思——能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会编题——能在学习新知识后,在模仿的基础上编制练习题;能把数学知识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编制数学应用题。
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1、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标准:(1)能否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2)能否应用各种策略或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3)能否有效地解决问题;(4)能否证明和解释结果;(5)能否概括和推广解法。
博客(Blog)是WebBlog的简称。原义是“航海日志”,后指任何类型的流水记录。WebBlog是网络上的一种流水式记录形式,所以也称“网络日志”。
对于博客的优点,我本人比较赞同方明军学者的提法。他认为,“博客具有低成本、零技术、个人性、共享性、互动性等主要特征”。我个人认为,博客的最大优点就是简单易用、公开方便。
师生建立博客其功能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开展交流和探讨,同时还能跟踪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心得、思想动态等。二是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料,帮助和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和前沿信息的探索。通过他人的博客,弥补自己的不足,激发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三是及时反思教师自己的教育行为,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进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二、对自主学习的认识
自主学习的含义,国内外的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确切的定义。简单地说,自主学习就是“自己负责自己学习的过程。”
自主学习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习氛围具有民主性;(2)学习目标的制定具有自主性;(3)学习内容就有可选择性;(4)学习形式就有多元性;(5)学习资源具有丰富性;(6)学习场所具有开放性;(7)学习过程具有自控性。但是,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同时也指出,在现实情况下,完全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较为少见。
因此,对于现行学生的自主学习,我的理解是:从学的方面看,学生能够按照制定的自主学习计划,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主动参与、主动获取,并能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控。从教的方面看,学生学习的内容选择、计划制定、学习态度以及自我监控等,都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精心设计和加工各种学习信息资源,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三、博客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应用
1. 利用博客进行问题探究。在教授新课前后,教师在自己的博客上,按照教学进度把学习的重点、要点,以及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和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如,七年级学生在学习生物学前,为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我在博客上设计以下问题供同学们阅读和思考:什么是生物?桌椅和树木有什么不同?生物究竟是门什么样的学科?讲述的又是哪些内容?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能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这些现象吗?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为什么“一山不容二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新疆的哈密瓜特别甜等。再如,讲完《血液》一节,有位平时在课堂上不善提问题的学生,在我博客的留言里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她说:“老师,我有个问题不明白。书上说,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血红蛋白又是运输氧的,铁在空气中被氧化会生锈,那么血红蛋白上的铁能不能被氧化生锈?”我看到这个问题,利用博客的回复功能及时给了她答复。我说:“人体内的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并不是铁单质,铁单质在空气中会被氧化而生锈,而铁离子不能与氧气反应。所以人体内的铁不会生锈。”在博客这个平台上,教师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在这里,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是平等的、民主的。教师在这里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学习进程的辅助者,学生在这里也成了知识的探求者、学习主体。
2. 利用博客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最大特点是自主学习。新课程《生物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增加了学生自主探究、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也就是说,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体验做科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借助博客则可以使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更富有情趣。例如,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一章环境中的动物。教材中以鱼为例,讲了水中的动物;以蚯蚓、兔为例,讲了陆地生活的动物;以鸟、蝗虫为例,讲了空中飞行的动物。对两栖动物青蛙或蟾蜍等知识只字未提。
学完这一章后,有个叫李亮的学生问我:“老师,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书中怎么没有呀?”针对这个问题,我因势利导,让李亮以“小蝌蚪为什么变成青蛙”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李亮同学很高兴,也愿意做这个课题。接着,他设计了一个课题研究方案,并把方案放在了他的博客空间中。我看后在他博客的留言里提示,让同学们注意浏览他的方案,并对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展开讨论,进行分析,以留言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鼓励其他同学加入这个课题研究。之后,李亮同学参考同学们的留言,对自己的方案进行了修改,接着按照方案对课题进行了研究,并把研究过程中的信息及时输入到博客中。经过一个月的查阅资料、采集蝌蚪、饲养、观察、记录和分析,李亮同学终于找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答案,于是他总结博客中记录的各种信息,写成了研究报告,把报告贴在了他的博客中。而在写报告的过程中,他可以“求助”于同学和老师。写完报告后,他可以展开更深层次的交流。有的同学在交流中说,他的小蝌蚪变成的不是青蛙,而是变成了癞蛤蟆,不知为什么?于是,他们又在博客中交流讨论。经过讨论查阅资料得出:小蝌蚪变成癞蛤蟆,原因是采集的不是青蛙的蝌蚪,而是癞蛤蟆的蝌蚪。接着有的同学又在博客上提出:“青蛙蝌蚪和癞蛤蟆蝌蚪有什么不同”的疑问。这时,我在他们博客的留言里写了:“请同学们继续研究,注意观察两种蝌蚪有什么区别。”又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有位同学在博客上贴出了他观察到了二者的不同,之后其它同学也在博客中贴出了自己的观察结果。
3. 利用博客积累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学生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主学习必须以丰富的学习资源作为载体。新课程《生物学》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教材的文字内容变少了,而留给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内容增多了。利用博客,学生可以将自己在网络或其他地方搜集到的与学习有关的图片、动画、视频和文本资料等通过整理到固定的博客空间中。这样,在方便自己学习的同时,也便于其他同学查找学习。如,学完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二章有关基因的知识。有的学生对“基因工程”的话题很感兴趣,我就鼓励他们上网查找这方面的知识。有位同学在博客上贴了这样一段文字:说的是“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把从兔子身上的角蛋白转入棉花,于1998年育成“兔子棉花”。部分棉花朵为美国棉花博物馆收藏,其余的被加工成500件T恤套衫,这是人类第一次用基因对棉花纤维改造。“兔子棉花”的诞生标志着纺织品已由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时代转入基因纤维时代,它将对人类服装面料行业产生深远影响。”这段文字真实与否暂且不说,但是这段文字对学生产生了极大吸引力,博客点击率极高。很多同学在留言里感叹基因工程的奥妙,而且每位同学都在自己的博客中记录了多条有关基因工程方面的信息,并下决心要学好生物学。
【摘要】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学生学习投入度低,自主性不高等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对此,应积极推动高校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打造自主学习型教学课堂,建构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健全学生学习考核评价机制等,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问题;对策
【项目来源】2015年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yjg153106)。2015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课题(编号:2015Y0106)。2016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择优资助项目(编号:szkzy2016003)。2016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 (编号:161004)。2015年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专项课题(编号:2015-GX-046)。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对于贯彻教育理念,组织教学过程,保障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一直是教育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研究热点。传统教学模式有苏联教科院院士马赫穆托夫提出的“问题教学”模式、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探究-发现”模式等。随着现代化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慕课”革命之后,全球掀起教学模式改革新潮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翻转课堂一度成为教育改革焦点,对于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具有积极作用。
一、自主学习型教W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不同的一种学习方式,日益受到教育界欢迎。西方有关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的实践及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下半期,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支撑,从而形成了操作主义、现象学、信息加工、社会认知、意志理论、维果斯基、建构主义等自主学习研究的不同派别。齐默曼在社会认知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自主学习概念。赫黎克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其中包括确立学习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维果斯基学派的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言语的自我指导过程;利特尔将自主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心理反应;他认为态度和能力是决定自主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学习者应学会自我管理与评估。目前自主型学习教学模式已广泛应用在英、美等国高校教学中。国外学者开发了一系列自主学习测评工具,如魏因斯坦的“学习和探究策略调查表”、齐默曼的“自主学习访谈表”、宾特里奇的“学习动机、策略问卷”等都从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效果进行了科学评价。近年来,在线学习、混合式教学日益受到国外教育界青睐,国外名校纷纷加入Udacity、Edx等知名“慕课”平台,开展2.0版“慕课”建设。这不仅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更带动了网络时代学生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创新。
从国内学术界的情况来看,20世纪80年代,自主学习进入系统研究阶段。1987年,林毓提出“自主学习”构建并指出:“自主学习不限于学习方法上,还可以包括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控制。”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自主学习的研究方兴未艾,既有学者介绍国外自主学习理论,又有学者密切结合中国教育实际状况加以创新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引介国外自主学习理论方面,我国学术界具代表性的作品有《90年代以来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的若干进展》(庞维国,2000)、《目前国外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动态》(刘根平、刘道溶,1990)等。学界从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展开了具体研究。程晓堂将自主学习概括为自主学习能力、条件和模式三个部分;庞维国认为自主学习包括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评价学习结果四个过程。目前学者普遍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自主而不是由他人支配的主动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学习目标、过程及效果等诸多方面进行自我设计、管理、调节、检查与评价的主动建构过程。此外,学者们还分析了自我效能感、学习目标、归因倾向等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总结出以人际互动为取向、以意义建构为取向和以学习自我调节为取向的三种自主学习教学指导模式。此外,南开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了研究生自主学习教学的实践探索。但是总体来说,相对西方学界,中国学术界自我理论创新不足,同时,在中国教育界传统教学模式研究仍比较普遍,需要不断推进研究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索。
二、当前高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观念落后,教学模式改革探索缓慢
不论在何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都是教育过程的组织主体,但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同。在当前的教学变革过程中,部分教师安于现状,教育观念落后,仍然囿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教学设计的单向灌输模式,一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仍是“教-学”单向线性关系而非契合网络时代特征的“教-学-教-学”双向互动关系,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模式仍然普遍存在于高校课堂教学之中,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不足,教学效果不佳。
(二)部分学生学习自主性不足,学习热情不高
部分高校教学模式陈旧,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心理较普遍,学习投入度不高,学习参与不足。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离开学习主体的自觉投入,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学生学习、思维模式都具有了新特点,这在客观上提出了教学模式改革的迫切要求。
三、相关对策建议
为解决传统教学方法单一,僵化,教学成效不佳等问题,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在借鉴教育学中“元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理论基础上,转变教学观念,将教师从传统单一的传授者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评估者等多元角色,突出学生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这将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打造学生自主学习型教学课堂
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教师应将课程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理论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具体的课堂设计方案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首先,组织研讨式专题教学,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多个专题进行研讨。其次,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可以布置研究性主题作业,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图书馆、网络查阅文献资料,并撰写相关研究论文或者学习心得体会,随后在课堂上与教师展开互动交流。再次,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可以征集学生感兴趣的和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议题,启发学生将关注的社会问题带入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学习内容进行研讨,激发学生学习投入热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为例,该课程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设置十个自主学习专题。每节课开始之前,教师事先安排若干名学生对上一节课布置的自主学习研讨专题准备发言内容,经教师审阅指导后,学生主讲15分钟,内容涉及自主学习心得、理论理解等,从而方便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理论的掌握情况;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就自主学习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和交流,最后教师点评并将参与互动学生的表现计入平时成绩。
(二)运用信息技术建构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平台
自主型网络学习模式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学习者高级认知能力、探索和创新精神的新兴教学模式。为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缺陷,教师应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动态立体互动式的自主学习网络平台。这种网络平台拥有丰富的理论资源,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认知工具,并且结合相应课程主题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激发学习自主性。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学习资源库”的角色功能,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搜集和提供课程教学相关的理论资源,开发网络课件,充分发挥网络的辅助教学功能,建设研究生自主学习资料库,构建自主学习交互式网络平台,有效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反馈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在此基础上及时答疑释惑,从而突破时空局限,实现课堂教学借助网络技术的不断延伸。
(三)健全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其学习投入度。从考核内容来看,既可以有常规的学业水平考试,也应包括体现自主学习投入的评价;从评估过程来看,既有阶段性的考核要求,又有最终的综合考评,以更好地提升教育质量。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投入与创新能力。具体来说,学生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此外,在总评成绩40%的评定中,可以将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撰写的小论文或学习心得作为考核内容,也应将学生课堂参与研讨情况纳入这部分考核中,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合理激励;剩余10%的成绩考核应结合学生网络教学参与度与对网络理论知识资源利用程度进行综合考评,鼓励学生发表研究性论文,并在总评成绩中得到体现,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反映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有效实现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志信.“情境探疑”教学模式的创造与运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5(03):10.
[2]李红美.论自主学习的内部机制、模式及其实施[J].中国远程教育,2005(01):40-43.
[3]沈毓菁.浅议高职大学英语力的自主学习[J].考试周刊,2014(75):90.
一、设计好课堂教学方案
要想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对课堂教学有一个很好的设计。传授化学信息的化学教学过程应该包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及传输信息,并通过信息反馈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在反复调控中使教学系统的工作状态达到最佳。因此,化学教学系统的设计应主要围绕一个中心,即用化学知识信息构建学习者的心理结构;抓住两条线,即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重点在教学准备、原则、内容、方法及模式方面提出标准。
(一)教学设计的三个层次
教学设计的方法应以分析与综合为主,采用系统分析与综合、功能分析与综合、结构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具体设计中应从三个层次入手。
1.在化学教学的典型活动中进行教学目标的分析。
如对某一化学概念,应以学生的理解水平为出发点,确定教师与学生应该进行什么样的活动,然后,把活动的步骤程序化。
2.从落实化学教学目标的过程进行任务分析。
如让学生掌握加热操作技能,这是一项教学任务。怎样才能完成此项任务呢?这就必须分析加热操作使用什么仪器,每种仪器如何使用,加热的程序如何,这一切都属于仪器分析。
3.从逐项落实教学任务中进行教材分析。
一本好的教材可以成为教师实施的方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对教学大纲和教材认真分析基础上,分析出对知识技能和能力培养的原则和方法。
(二)教学方案
从以上三个入手,可设计以下六种教学方案。
1.理论分析综合法。
如设计培养目标时,可将目标分析综合,提出新的培养目标,结合实际需要,提出有创新意义的设计思想。
2.素质归纳演绎法。
教育对象的素质有多种提法,我们可遵照某一标准对素质分类,并对每一类素质提出要求。如把素质分为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及智能结构素质等四个方面,再确定具体要求和培养规格。
3.系统分析综合法。
系统分析法是将一个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继而研究各个系统运行过程的方法。如认知目标、品德和能力目标的确立与落实,皆可采取此类方法。在设计教学方案或设计课时计划时,知识系统、认知系统、原则,以及方法都统一在教学逻辑系统之中。
4.图解分析法。
图解分析法就是将一个复杂的过程分步图解、逐步图解的方法。
5.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是指将一项完整的结构分析成若干个小步骤,再逐步分析的方法,如一项技能分为感知、回忆、计划、完成四步,让学生分步掌握。
6.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指将一项完整的功能分解为若干项小的环节,让学生逐步领会,再合为一体的分析方法。
二、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改变教学观念,面向全体学生,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树立教师在教学中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的理念;树立掌握学习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将知识的传授过程,方法和结论并重的理念。
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征,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既要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要注重训练他们的科学方法,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三、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高中化学课程是由若干模块组合构建的,应注意领会每个课程模块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教育价值,把握课程模块的内容特点,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的教学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一)利用博客辅助教学
1.开展博客教学有利于学科教学信息管理和,使教学时空得以极大延伸。
网络为信息时代的教与学提供了新的舞台,博客作为一种优秀的平台技术,为网络教育中虚拟社区的创建、应用、管理提供有力武器。它可作为学科信息的管理工具,教师可以把教学资源,如教学文件、与教材相关联的音像资源等放博客之中,也可以链接网站或文献,从而为教学提供学习资源,呈现学习内容,记录学习过程,构建个性化的教学专业博客。博客可以成为完全属于教师个人的流动性的信息资源库,具有查询和归类的功能。老师可以有选择地将其中的一些内容设置为开放级别,在网络上,提供协作交流的一个虚拟社区。
博客不仅可以为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便利,而且可以为学科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和组织知识管理提供有力武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博客将本学科信息有效分类,在浩如烟海的网络空间,组成学科特征鲜明的博客圈子,借助博客在虚拟学习平台收集资料、写读书笔记、交流学习心得、沟通信息、开展研究来探讨共同的话题,使教学时空得以极大延伸。
2.开展博客教学有利于构建师生交流的开放互动性环境。
不论是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还是在以网络为纽带的虚拟课堂上,博客都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形式,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进步情况、相关的教学资源的链接地址记录在博客上。学生也可以通过博客记录每一天学习的心得,收集一些有价值的学习资源。通过博客,大家彼此分享心得、分享知识,促进了解、增进理解。
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也可以以主题博客形式展开。首先,教师提出研究探讨的主题(学生提出也可以),然后,充当引导、帮助者的角色,通过博客将学生对该主题的一些认识、查找的相关资料整合在一起,供所有人来分享,并将该主题的讨论引向深入。可以说博客为在互联网环境下展开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交流空间和交流形式。
(二)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
1.及时复习与总结。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关于遗忘的曲线规律――遗忘先快后慢,教师要教育学生及时复习,及时总结,将复杂、零乱的知识梳理形成网络模块,并经常展开点、面、体的联想,系统化整理。这样才能强化记忆,化学尤其如此。
一、服务性学习概念界定
服务性学习的概念,可谓是众说纷纭。1990年肯德尔(Kendall)考察教育文献后,就发现了147种不同的定义。人们既可以把服务性学习看作是一门课程理论,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教学方法,一种学习方式。在1990年美国《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中,服务性学习被理解为一种学习方式,指的是学生主动参与精心组织的服务,满足社区的需求,并在服务中得到知识技能提升和公民意识的培养。1993年美国服务行动(Service Action)认为,服务性学习是一门课程体系,通过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将社区服务与学科课程相结合,有着固定的时间安排,让学生在服务行动和反思中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社会责任感。[1]马里兰大学负责社区服务的雅克比(Bar-bara Jacoby)认为:服务学习是经历教育(experiential education)的一种形式,学生通过参加旨在满足人们和社区需要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精心安排的结构性的机会的活动中而得到全方位发展。[2]美国社区服务协会认为:服务学习是传授公民意识、学科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方法,是一种主动学习方法,学生从服务工作的经验中获取未来的知识和技能。[3]
笔者认为,服务性学习是一种结合课堂学习与社区服务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和开放式的学习方法。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将社会服务和知识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知识,并从经验的反思中获取新知识,并在关注社会和关心他人的过程中,使之成为富有责任感并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的人,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理念上强调“服务”与“学习”并重。服务性学习强调“服务”与“学习”并重,并不单纯地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全部,认为社会是个大舞台,学生可以在社会服务中汲取多种养分,学生的学习包括在学校的理论学习,也包括在社区服务中的经验总结。服务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为社会服务,充分满足社区需求,促进社区发展。同时,在服务过程中,学生的理论知识又得到很好的检验和补充,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巩固了自己的知识技能,有利于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使生涯规划按部就班完成。“服务”与“学习”并重的理念,确立了两者同等的地位,保证服务性学习的顺利实施,这也是当代美国基础教育中影响深远的教育改革理念之一。
2.在实施中强调结构性反思。反思是提升服务性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是服务与学习沟通联系的桥梁,也是协助学生将“服务经验”转化为“学习心得”的酵素。[4]服务性学习中的反思贯穿于服务的整个过程,从服务前的背景、能力反思,到服务中的阶段性反思,再到服务后的总结反思,这些对于学生每个阶段的服务性学习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反思将学习内容与服务经验在头脑中进行整合,加深对问题根源的理解,促进学生自身知识与技能系统地构建。由于服务性学习需要教师的组织引导,社区的大力支持,而在服务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社区人员也会一步步反思,如何实现服务性学习的最优化发展。通过结构性反思,可以给参与服务性学习的各方以充足的时间思考、平衡和解决在服务性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使各方在服务性学习实施过程中保持服务与学习并重的局面,在不打破服务性学习发展原则的基础上,推动服务性学发展。
3.在目标上强调实现学生的成长与满足社区真正的需要。服务性学习的目标是整个服务性学习的核心,是一切服务性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反思性和交互性是服务性学习的核心概念,服务性学习的目标是双重的,于学生而言,是要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并在经验反思中获得新知识,从而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于社区而言,就是在学生为社区服务后,能切实解决社区中存在的真实问题。服务性学习是一个互动过程,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社区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目标制定上,不能由单一的一方完成,需要各方通力协作,共同商讨完成。通过服务性学习活动,学生在实践中检验了自己的知识,认识和了解了社会;社区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优化发展;国家的公民教育也有了有效的载体。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双赢甚至多赢的目标,对社会的和谐进步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目前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缺憾
当前,虽然每个小学都十分注重德育,有专门的德育课程,也组织教师进行德育方面的进修,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关注。
1.德育方式过于简单。目前我国的小学德育教育主要还是沿袭主修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讲授式”教学。当前小学课程中主要有《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这两门课程,主要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进行,内容相对枯燥,激不起学生听课学习的热情,师生形不成互动。也有教师通过班会活动、校园活动方式开展,比如“祖国山河”书画展、“理想信念”方面的写作演讲比赛,虽有一定效果,但形式老套,没有创新,缺乏韧性与活力。学生都是通过教师说教、同学榜样示范等方式被动地接受德育教育,而非主观体验,由此个性受到抑制,能力得不到发挥,德育教育工作缺乏实效性。
2.德育资源不够丰富,缺乏与社会、家庭的有机联系和互动。社会的进步,网络的发展,目前很多学校现有的德育资源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而对于社会、家庭里这种丰厚的德育资源学校并未拓展开来,德育缺乏与社会、家庭的联结和互动。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大环境,社会成员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小学生产生影响。家长是小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方方面面。当前学校考虑到学生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很多的德育活动都限制于校园内部,很少开展社区服务活动,社区的作用得不到发挥。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合也缺乏研究,长时间以来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主要停留在学校把学生的信息向家长反馈,要求家长如何配合,缺少双方的互动,家庭教育的资源没运用到位,德育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挖掘和加强。
三、服务性学习是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服务性学习有着显著的德育功能,服务性学习过程也是实现德育目标的过程。当前,美国利用服务性学习进行学生的公民教育,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公民态度的确立,公民技能的提高。事实上,我们也可以把服务性学习作为一种载体,一种工具,来促进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我们可以把德育目标内隐在服务性学习中,通过服务性学习促成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性学习作为德育教育工作的载体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体现。
1.服务性学习创新了小学德育形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德育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要求,我们一直在寻找德育的新路径。服务性学习打破传统德育空间和学习方式的局限,在学习空间上,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把空间扩展到社区,使学生在服务社区、服务他人的真实体验中了解当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在学习方式上,也不是局限于传统的教师教和学生学,服务性学习的始终,都是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锻炼了他们思考实践的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服务性学习是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社会背景下,通过自身的体验实现道德的内化和升华,它创新了小学德育形式。
2.服务性学习丰富了小学德育内容。传统的小学德育基本都是局限于德育教本,通过课堂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传统道德教育等等,这些内容已经让学生熟记于心,但具体的实效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内容缺少深度和广度。服务性学习把道德学习的内容放到社会中去,学习社会中直接的道德文化和道德要求,学习最直接的做人做事道理。在体验式教育模式下,把所学的大道德融入到生活实践中,真实地面对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接触道德模范,并针对社会上出现的道德败坏现象引发自身思考,审视自身,慎独躬行。社会是个大的课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小学德育的内容更为丰富,德育效果也得到切实增强。
3.服务性学习增强了小学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小学德育目前已经由灌输式向体验式教育迈进,服务性学习也是体验式学习的一种类型,这种教育方式必须针对学生这个主体而存在。其一,服务性学习的教育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与接受能力,让大家有热情参与其中;其二,服务性学习的教学方式灵活多变,具有学习性、互补性与反思性特点,能够有效地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其三,教育的实效是以学生实践为中心,而不是以灌输式的作业为中心。[5]服务性学习始终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理念,使德育教育工作能够在其中深入有效地开展,使外化内化的德育过程得到有机的结合和统一。
目前,一些国家利用服务性学习来填补道德教育的空缺,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国也可利用服务性学习,挖掘德育深度,拓展德育广度,我国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也许会展现出一派新的气象。服务性学习在解决社区真实需求的同时,也使学生在这种开放性的学习中获得了技能提高、品德发展,它是德育教育的一种新途径。
参考文献:
[1]Meyers,Susan,Service Learning In Alternative Education Settings[J].ClearingHouse, 1999,73(2).
[2]陆为群.服务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比较及其对区域高校实践教学的启示[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
[3]刘大为.美国高校服务学习课程评述[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4]卢浩,杨海燕.美国中小学“服务学习”课程:内涵、方案、实施及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2005,175(1).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化学探究
化学是21世纪的核心科学,它是生物、医药、材料、能源、环保等学科的研究的基础,并越来越多地与人类的社会活动发生关联。传统的化学课程资源是相对封闭、陈旧的,缺少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产的联系,缺少与化学发展史和现代高科技发展的联系。信息技术包括信息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以及各种各样的设计工具,极大地丰富了学习资源,优化了化学知识的呈现方式。信息技术使建构主义理想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成为现实,使师生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都能平等交流,互相激励,共同发展。
1.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提出问题环节
提出问题是探究性学习中的首要环节,对于诱发学生探究动机、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状态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要探究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且尽量贴近学生实际。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应直观、生动、富有启发性,能够唤起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利用信息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提出问题的环节。
1.1应用网络技术发现探究问题。在平素的学习中,化学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和了解关于化学科学的社会问题,从中发现与课堂学习有关的内容进行探究。如学生在科普网站上看到酸雨的资料时,会在学习SO2性质、硫酸工业制法、氯碱工业和硝酸性质等化学课上时提出有关问题,尤其是酸雨的成因、化学成分及化学反应原理等问题,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1.2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在“碘与人体健康――氧化还原知识的复习”的教学中,教师先给学生播放碘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录像片段,生动的画面、真实的场景和形象的模拟给学生以强烈的直观视觉感受,让学生体会到研究有关碘元素化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必要性。信息技术可以方便地将视频、图片、动画、声音等媒体整合在一起,从而优化问题情境的呈现方式。
2.在探究活动环节中应用信息技术
探究活动是探究性学习进行的核心环节,是学生利用各种探究手段和工具获取相关资料和数据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化学探究活动中,除了化学实验外,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方便、快捷、高质量地完成某些探究任务。
2.1网上查询有助于获取大量相关资料。学生从互联网中搜索、查找、评价和收集相关信息,研究相关问题;学生从科普类网站搜集化学史、生活中的化学常识、最新的化学科学研究进展等资料,以帮助学生分析和研究相关化学问题。
例如在讲“元素周期表”时,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查找关于元素周期表被人类发现的故事,然后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将搜索到的故事进行交流,并且互相补充,这样同学们不知不觉的就已经学习了元素同期表的一些规律,因为故事中会提及门捷列夫是根据何种规律发现并组织成元素周期表的,还会提及到其他科学家关于元素周期表的一些规律的补充。这样,既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主体性课堂的氛围与开端,又让学生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因为书中所讲的一些规律已经被他们在搜索故事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能给他们一种收获感。
2.2动画模拟软件有助于解决微观物质结构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对图形处理能力高超,利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降低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声画之精彩而耳目一新,产生乐学情绪。
例如在“化学键”一节中,利用动画模拟核外电子运动和化学键的形成就很成功。计算机的二维和三维图像与动画模拟达到了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或很难达到的效果。它把形成离子键时的电子转移、阴阳离子的形成、离子间引力与斥力的平衡都表示得清清楚楚,使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能较科学准确地理解化学键的实质和特征。再如应用动画软件模拟模型金刚石晶体与石墨晶体、冰与干冰的结构特点等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更细致地观察晶体的结构。
2.3数据处理软件有助于分析化学实验数据。利用数据处理技术分析实验数据、绘制图表解决pH计测定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问题。利用饼图分析酸雨成因使同学对酸雨的主要成分一目了然。
2.4化学实验软件有助于某些化学实验的研究。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的质谱仪,分析实验数据;通过模拟的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原子的存在,这使学生有可能像化学家那样进行科学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进行科学研究活动的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实地探究的动机和愿望。因为它并不能代替实际科研中的仪器分析和实验观察。
3.表达交流环节中应用信息技术
表达交流是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形成正确概念、共享研究成果、得出科学结论、彼此相互提高的阶段。信息技术有助于学生提高化学学习效率并提高学生表达探究成果的质量。信息技术使交流具有更快速、灵活等特点,可以丰富和补充传统师生交往和互动方式,使之更广泛、更深入及更开放。
3.1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表达探究成果的工具。使用Office-2003组件完成文字处理,尤其是一些特殊符号,可以方便地书写化学方程式,绘制原子结构示意图等。如“维生素C”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总结已学的有机化学知识,并鼓励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展示。有的同学用Powerpoint制作成幻灯片投影,巧妙地应用了其超链接的功能,将有机化合物之间的官能团的转化关系立体、网状地表现出来;有的同学用CW3软件书写有机方程式并介绍该软件的下载地址。
3.2信息技术作为师生、生生交流的工具。利用网络技术的BBS论坛、班级校友录论坛、网上聊天室、QQ和电子邮件甚至可以用上通讯工具如电话、手机短信等,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开展研究性学习,同时可以把网上学到的知识输入电脑,与全班同学共享等通过网上交流开展合作学习。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发挥了创造精神,实现了学习的自我反馈。
4.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探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4.1选定适宜的探究性学习内容。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属于自主性、高知识密度的学习方式,对于仍以传递间接经验为主的学校课堂教学而言只是众多教学模式的一种,选定适宜的学习内容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探究性学习内容首先必须是基于探究的、能自然地整合各种探究工具,其中包括利用信息技术。
例如在“乙醇”一节中,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将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按照乙醇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醇类的分类、醇类的性质、酒文化六个方面进行分类,搜集了许多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和教学课件,整理了部分网址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和参考。同时借用了一间多媒体教室,每位同学一台微机,所有老师和同学的电脑都与Internet连接。然后教师在投影仪上列出当天的课题“大话乙醇”。同学们对此课题觉得很新奇,产生一种想知道和探究其中究竟的感觉。
4.2保证合理的探究性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过程的合理性要求教师精心的组织与指导学生开展工作,而绝不越俎代庖、粗暴地干预学生自主探索的探究过程,不片面地追求所谓“唯一结果”的结果而抹杀“求真”的科学精神。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盲目地依赖于信息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用课件代替板书、用Flash代替学生实验,那么教师就会成为信息技术的奴隶,只起到了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把知识的传授过程设计成一个斜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顺竿爬”。随着教学手段的丰富,还要考虑各手段应用空间的分配问题。怎样把学生从兴趣引入思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不要让学生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让他们怎样深入探究下去是教师应时刻注意的。
在信息技术处理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识别和选择有效的网络信息,介绍优秀网站,帮助学生学会使用Google、Baidu等优秀网络搜索工具;鼓励学生采用数据采集软件、数据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文字处理软件等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之间的联系,为最终的探究结果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5.结束语
高中化学新课程力求改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把倡导探究性学习放在突出地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必将加速这一变革目标的实现,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崔静.《中学化学实验的计算机模拟》,《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7):27
[2]费金忠.《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武进教育网
[3]余胜泉.《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中国电化教育》,1998.4
关键词:课堂;有效提问;概念;重要性;设置技巧
新课改要求语文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即教的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是教育活动的主要教育影响源。教师是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来进行参与,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能力和方法来驾驭课堂,那么怎么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既充满生气,又能有效的展开教学活动呢?笔者认为,课堂有效提问的设置是个突破口――提高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是保障教学任务完成的核心。
一、课堂有效提问的概念
课堂有效提问,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统率全文、有深度的提问,让学生能够积极思维,通过对多种知识问题的整合和建构,提高能力,获得进步,实现个体的发展。
二、课堂有效提问现状
课堂教学提问中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实际效果。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问题未经设计,不假思索,简单问答。教师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形同口头禅,发问不少,收效甚微。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没有进入思维过程。
(2)答案被教师完全控制。表面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3)教师提出问题后,并不让学生来回答,而是自问自答。
(4)候答时间过短。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尤其等待学习水平低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较短,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5)先点人名,后提问题。往往会造成学生惊慌的局面。
(6)不自觉地在问题前面加上“简单”二字,造成学生反感心理,不愿意作答。
(7)一个问题还未作出明确结论,又提出另一个问题。
(8)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不作评价。
(9)忽视学生提问和来自学生的问题。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解决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从两个角度加以考虑。一是学习效果。包括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和探求欲;促进了学生的思考,提高了思维水平;通过问题的解决,知识得以丰富,技能得以提高;在问题解答过程中,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有一定开放度,利于展开讨论和交流,诱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二是教学效果。包括能及时了解学情,相机调整教学内容、环节、进程与教学方法;有效掌握预设目标的完成情况,确定下一步的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出教学的公平公正;大多数学生有新变化。这些是以学习过程调控、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发展变化为主要参照的,体现了提问对促进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促进师生交流,教学相长。
三、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一)教师提问
1.开讲时提问
新课伊始,教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动脑思考,打开学生的思路。开讲时的提问有激发兴趣式,提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有诱发问题式,提问的目的在于诱发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式,提问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求异思维,激发学生探索创新。开讲时的提问设置要注意:创设情境;面向全体;由易到难;衔接紧密;鼓励为主。
2.授课时提问
有效的提问应根据教学需要,在教材的关键之处,教材的重难点之处,貌似无疑实则蕴疑之处。有效的提问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开放性问题能使教学更为新鲜而有趣。有效的提问要注意难度适当,符合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年龄不同,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不同,各类问题对他们的作用也不同。有效的提问要保证高认知水平的适当比例。合理安排低认知水平和高认知水平问题的次序。一般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有效的提问要能让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思考和回答不同的问题。有效的提问表述应清晰明白。问题的语法结构复杂或抽象、笼统或过于概括,对学生的理解就带来困难。问题要措辞精炼、具体明了。有效的提问要把握提问的频率。不能“满堂问”,也不能不提问。
3.结课时提问
结课是指课堂教学在结尾阶段的教学。它虽占课堂教学的比例不大,却是不容忽视的。成功的结课,要能达到“课虽结而趣无穷”的效果。我们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时的提问可以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有无不懂的地方;可以是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心得、学法;可以是设置悬念,拓展延伸;可以是引导学生大胆求异和创新,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和批判性。
(二)学生提问
教师在课堂“对话”中,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探索的激发者和引领者,要把学生看成能动的探究者。教师要教,提真问题,提高水平问题。这些高水平问题包括:分析问题、比较问题、评价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学生的真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动力和目标。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保持产生新问题的热情,让学生拥有充分的提问权。课前、课中、课后都是学生提问的合理时段。课前预习是教学的开始。课前提问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可以避免老师反复繁琐提问,也给学生创造了“发现问题”的机会。就拿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可教给学生提问方法。从字词的音、形、义方面提问,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肯定会遇上些艰涩难懂的字词,可以由此提问;从句子的表达形式方面提问,教师指导学生在自学课文时,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然后鼓励从中去提问;从文章的内容方面提问,由文章内容提的问题往往触及到课文的重、难点,甚至是文章中心,更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展开教学;从课后思考题提问,课后思考题往往是文章的重、难点所在,由思考题提出问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挖掘教材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参考文献:
德是从教之本,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都是为人师表。”我组全体语文教师对事业忠诚,对学生负责,服从安排,勇挑重担,团结协作,努力做到树师表新形象,垂师德新风范。他们经常认真学习《师德规范读本》、《师德征文汇编》,明确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特别是以身边人为学习的楷模,敬而思齐。《师德征文汇编》中有一文《不辞长作育花人》,介绍钱国雷老师克服夫妻长期分居带来的种种困难,几十年如一日,一心扑在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上的先进事迹。“常州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华岩老师工作才6年,但班主任工作耐心细致,民主评议中学生满意率达100%。在他们的率先示范下,全体语文教师都化大量的精力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坚信学生只有差异,没有差生,努力做到“促每一位学生成才,让每一个家庭放心”。
学校有很多父母离异、单亲或成绩差、行为习慣差的“问题学生”,对此,我语文教研组开展“一助一”活动,每位教师至少帮助一名学生,以谈心、家访、资助等方式给予他们关爱,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生活的信心。
在学校开展的“扶贫帮困、关爱工程”活动中,全体语文组教师踊跃参加,为王奇、薛倩霞、诸国成同学捐款近三千元。我校语文教研组青年集体还被评为二00三年度武进区级“青年文明号”。
二、立足于常规贯彻
《常州市中学学科教学常规》对于规范教学过程,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促进作用。教研组始终以落实教学常规为立足点,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1、学习教学常规,领会精神实质。在每学期开展的“学常规、领精神”活动中,教研组都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首先,要求教研组成员熟悉常规的具体内容,基本观点及目标要求;其次,在教研组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中学语文教学常规实施细则》,初步确立了教学目标、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成绩考核与评定、论文撰写、业务进修、课题研究等九项一级指标,使常规要求具体化,教学工作规范化。教研组在期中、期末配合教导处对教师的各项常规工作进行检查,评出优秀教案等,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
2.积极“充电”,提高业务素质。
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先导。当前,初、高中语文教学在努力探究新课程改革模式,因此,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语文课程新标准》、《课堂教学论》等理论及有关教学经验文章,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转变教育教学思想。组织教师参加区级新课程培训,配合教科室对初一、初二年级进行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新教师利用暑假、双休日进行岗位培训,走出去“取经学艺”,并及时总结学习心得,增强全体教师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于团结协作
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是教研组建设的灵魂。为此,语文组狠抓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的“实”。
教研组把具体工作细化到各年级备课组,要求备课组的老师共同做到:①备课扎实,不仅吃透教材,还要吃透学生,按学生的基础来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②同一备课组统一进度,同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练习。至于教学方法,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③作业全收全批,提倡面批,尤其对成绩较差的学生。④备课组一周定时活动一次,共同备课,集体研究教材。同年级老师一周至少互相听一堂课,听后认真评议,共同探讨适宜的教法。
课堂教学效率取决于课堂45分钟教与学的质量。我们特别注重公开课教学的效果。每学期我组至少有10人进行公开课教学,其中包括老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开课后及时组织评议,大家本着学习提高的原则,谈感想,提建议,热烈发言,毫无保留,教研风气浓厚。每次公开课教学后,无论是开课者还是听课者,都感觉到收获很大。
近几年,语文组老师相继退休,教师队伍迅速年轻化。现在语文组四十岁以上的老师只有三人,能否顺利完成新老交替,能否培养好一代新教师,这是一个组织成败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采取具体措施来培养锻炼青年教师。
组织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举行拜师仪式,签订协议书,规定师徒之间每周互相听课1-2节,师傅对徒弟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要把关并听课、评课指导,徒弟要主动虚心请教,经常进行思想汇报,总结教学心得,上好一节汇报课。在“帮、带、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中,张同江、袁莉娜、边慧等几位新教师很快胜任高中教学,而且得到学生的爱戴。现在毕业班都有比较年轻的老师,各备课组长大多由年轻教师担任。
另外,支持青年教师外出业务进修。现在我组有2位老师在读南师大教育硕士研究生,4位老师曾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大部分老师本科函授结束。
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竞赛活动中展风采。
通过学习,“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我组青年教师在竞赛中脱颖而出。在“省前中杯”中学教师专业技能竞赛中(作文)潘少波、王桂香老师分获高中组一等奖、二等奖。在“校级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张同江、华岩、陈洁等五位老师的课都被评为优秀级,受到区教研室庄焕方主任的好评。
同时,我教研组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竞赛活动。
高二(5)班的钱华同学在“常州市中小学生传统诗词比赛”中获三等奖。在校内03年9月-12月,围绕课题“生活化、创造性高中作文“开展征文活动,收到稿件70多篇,有的被《常州晚报》录用;初一、初二年级举行”名言警句默写比赛;全校举行“钢笔字比赛”;04年4月配合政教处开展了“祖国明天更美好”读书征文和演讲比赛。高一年级结合教材,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和以“自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潘少波、王桂香等老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李清照与辛弃疾的词风小较》、《口才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等研究成文。一系列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综合素质,受到了师生的欢迎。
五、专注于教学研究
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还要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因此,我们语文组重视引导教师开展专题研究,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构建科学而实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在课题研究方面,全组成员参与省级课题《由“维持学习”走向“发现学习”的研究》。全组成员参与武进市级课题《课堂目标教学的实验和研究》,积极探索适合我校特点的课堂目标教学的具体模式,强调教学目标的导向、反馈和调节作用,明确教学目标有助于改进优化教学过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我们还尽量做到目标要能够体现发展差异性,让学生的个性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差异的发展,鼓励学生多参与,建议老师少讲解一直是课题组成员的努力方向。我们根据“创设问题情境”原则,尽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多让学生发表见解,然后加以适当点拨,从而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组成员还积极参与武进区级课题《初中语文开设课外活动课的研究》,这项课题已结题,获武进区评估二等奖,另外,高中组课题《高中作文“生活化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和研究》2002年12月份向区教研室申报,并按计划分步实施。一方面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先进的作文教学理论,钱国雷、施孝丹、潘少波等老师开设作文公开课,探究新型作文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学习资源,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和积累的指导,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和思想底蕴。认真指导学生创作,在多篇学生习作在《常州教育》上发表。
课题组就是这样生机勃勃又扎扎实实地开展科研活动的,在学校教研活动中真正起到了“龙头”作用。
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在语文教研组也蔚然成风。03-04学年各级论文评比中,有5人获一等奖,7人获二等奖,4人获三等奖,另有多篇发表于报刊。
七、着眼于素质教育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说:“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强调素质教育,是教育指导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革,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由“应试型”人才转变的“素质型”人才的现代化教育观,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语文教研组积极倡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思想,具体做法是:
1.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大胆利用投影、录音、录像等现代教学媒体,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思维,在活动中创造,在活动中培养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发展最成熟,高度定量化的精密科学,又是具有方法论性质,被人们公认为最重要的基础科学。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八年级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一转眼间一学期即将过去,本学期在学校各导下,在物理组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工作,热情支持配合下,圆满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各项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加强组织建设,
物理教研组在历届老组长精心管理下,形成了良好的组织,本学期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们的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青年教师积极,主动,勤学,好问,虚心请教.中年教师更加关心,帮助青年教师,整个教研组空前团结,传,帮,带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团结协作,在评优等荣誉利益面前,首云权,陈启文老师你敬我让.在工作面前,你争我抢,在困难面前,团结协作,共克难题.增强了教研组老师们的凝聚力,教研气氛浓厚,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工作环境,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圆满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打下基础.
青年教师的培养
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与青年教师的成长,首云权老师,李永华老师成长为学校中层领导,汪玉清,宋森和张立国老师成长为级部主任,其他青年教师积极听课,做记录,写感想,及时交流,研讨,组里教研气氛浓厚,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为三中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教研组日常工作
高中考信息的搜集和高考试题的研讨工作.请外出学习的老师介绍高考欣喜,完成三套高考试题的研讨和总结,归纳工作.
白英斌老师的市级青年教师素质展示课获一等奖, 郑清老师素质展示课获二等奖.说课,讲课,评课等系列研讨活动,提高了老师们的素质,为今后我校的物理教学成绩的提高打下基础.
素质展示课,高一青年教师研讨课等系列活动使青年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得到提高.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量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让老师们看到了它的优越性,促进了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
在教学"五认真"的落实上脚踏实地,教案月检查,签字,备课组活动周检查,教研组长到各组讲座,提高老师们的业务水平.,充分利用校园网物理页面,老师们发表大量的各类文章,论文,教案,习题,图片等.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起到了窗口宣传作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四个一工程" ,把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大力支持学校工作.教科所教学督导活动中.物理教研员对本组工作给予高度的评价.
总之,学期在学校各处的领导下,在物理组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工作,热情支持配合下,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也有一定的差距,物理组的老师将不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真坚持教学"五认真",认真检查教师教案,作业的批阅,单元检测等情况.加强教学的管理力度.
八年级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二领导和物理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结合本校实际,围绕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目标,以学习为先导,以教研为动力,以课堂为立足点,坚决投入到课改中去,狠抓教学常规工作,并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物理教师的理论素养
1、开学初组织教师学习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以新的教学理念武装头脑,全面提高我校物理教师的理论素养。
2、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以及课程改革的有关材料,把握新时期物理教学目标与重点,学习新教法,力求我们的教学活动更具成效,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3、组织教师开展学习心得体会交流,互相学习,并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二、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各项活动有序地进行
1、严格按照开学时的工作计划,落实教研活动制度,每周三下午进行教研活动,并做了详细的安排,围绕新的课程改革,进行集体备课,观看录像,设计课堂教学方案。
真正做到了教研活动有计划、有内容、定时间、定地点,使全组教师得到了很好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2、完善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提高了各备课组的教研质量。
集体备课做到了"四统一",即统一进度、案、统一练习、统一测试,加强各组之间的交流、听课、评课等活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3、定期进行教学常规调研工作,及时获取了反馈信息,不断地改进教学.
4、定期抽查教案、听课记录,检查作业批改情况
三、按照新课标的理念进行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1、学期初组织教师学习教材教法,认真进行教材分析,熟悉各年级知识体系及教学目标、教学要求。
2、全面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和情境教学,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实践能力。
3、定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4、组织教师上好教学研究课,积极报名上好学校优质课,坚持听评课活动,通过听课、评课,对诸如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难点是否突破,教学手段的使用及教学思想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共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5、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并迎接外校教师来我校参观指导,安排教师上好公开课。
在本学期中,我组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教研气氛不够浓厚,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对新理念、新教法的钻研还不够到位,新课标的实施不够成熟等。但是,我们全体物理组教师深信,只要全组教师同心协力,通力合作,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新的学期当中,一定可以让我校的物理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八年级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三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回顾这学期的工作,在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科学发展的理念,积极工作,履行职责,把握重点,顾全大局,树立“教研育人,有效教研、有效服务”的责任理念。为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提高基层校教学管理水平,做出了积极的真诚的努力。下面将本学期的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简要回顾
学期初来到进修学校并担任物理教研员职务。年轻的我急需向各位前辈教研员学习,紧紧围绕于校长提出的 “落实责任,改进作风,做好服务,创新工作”这个主题,开展了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活动,和前辈教研员一起下乡调研听课38节,和前辈教研员一起组织新上岗教师研训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听评课活动是我成长了很多。
1、学期初和前辈教研员一起下课听课调研,在下乡的一段时间里一共听课38节,其中本学科的课听了23节,课后与本学科的老师及时进行沟通,交换意见,互相学习。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和方法,自己真的成长了很多。
2、新教师培训起色明显,按照学校的要求,在对近几年新上岗教师进行大面积的听课与培训的基础上,在市里举行新上岗教师培训考核活动,对来自十四所不同学校的四十六位教师进行培训考核,同学科的教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分别做了汇报课,课后对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辅导,及时地解答了新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存在的困惑。
对提升农村的小学数学教研教学水平无疑起到了振奋、指导和推动的作用。
3、这学期曾先后两次参加白山市骨干教师培训和参加吉林省农村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通过学习增长了见识,尤其是作为一名年轻的教研员,为我今后在教研工作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是我知道了作为一名教研员应该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如何进行有效地培训和指导教师。在培训期间我被选为班长,积极为其他学员服务。培训结束后被评为优秀学员称号。
4、参加期末统考出题工作,学期初就开始研读教材,并建立试题库,为期末考试出题做好准备。
因为学生一学期的成绩好坏就看期末考试。所以这次考试各个学校、老师、家长、学生都是非常看重的。在期末考试期间到光华中学和外国语学校进行巡视,并与物理学科教师交谈,细心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查看学生答题情况,效果还可以。以上是我对这学期工作的总结。
二、今后工作的一些想法:
1、在进行研训工之前一定要搞问卷调查,清楚基层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防止盲目培训而达不到效果。
2、加大对新教师的培训力度,切实研究解决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3、加大对骨干教师的锤炼力度,坚持推行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切实改变骨干教师隔山观火的态度,以点代面,整体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4、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维度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改变教研员隔靴搔痒的做法,丰富已有的有效教学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
5、在实战的研训中努力使教师走出“教学内容止于浅表而失于虚,组织活动取悦学生而荒于嬉,合作探究流于形式而毁于随”这三大误区,切实改变服务不到位、指导不深入的现象。
6、完善合作备课制度,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求真务实,努力成为物理教育的亮点。
7、拟定农村全乡性的学科校本教研方案,关注农村教师,使农村教师走出困境,切实感受校本教研星火燎原的温暖。
8、积极主动、诚恳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工作,交流感情、沟通情况、得到指点、查漏补缺、及时改进、和谐工作,切实改变傻干蛮干的工作作风。
9、举行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采取基层海选、再集中决赛,切实促进教师整体提高。
10、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创新工作,充分发挥市里三所大学校的辐射作用,努力把中教研训工作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关键词:操作系统;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2-0368-02
Teaching Reform of Operating System Principles Course Combining with Experiment
ZHANG Jun
(Hulunbeir College, Hulunbeir 021008, China)
Abstract: To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 and academy, operating system principles course is a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 in computer sci? 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which emphasizes that theory and practice should combine closely with each other. In this paper, replication experiment of operating system course is firstly discussed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operating system knowl? edge. Then comprehensive design experiment teaching is carried out and implemented gradually. At last several typical examples of design experiment have been listed.
Key words: operating system; replication experiment; design experiment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位于裸机和其它系统软件之间,它是这样一些程序模块的集合-----它们管理和控制着计算机系统中的软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流程,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和可扩展的工作环境,在用户和计算机之间起到接口的作用。操作系统是目前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软件,在计算机专业软、硬件课程的设置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的许多设计思想、技术和算法都可以推广和应用到大型的、复杂的系统设计,以及其它领域。因此,其教学目标应重在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设计技术及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开发系统软件和大型应用软件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现代操作系统的新思想、新技术和发展研究动向。操作系统实验部分的教学比较重要,对理解操作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具体实现技术,体验该课程的抽象思维方法,培养规范的系统程序设计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呼院操作系统实验课程分析了从验证性实验到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过度,并提出了解决操作系统课程实验困难的一些设想。
1呼院操作系统实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1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的特点
1)操作系统原理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形成了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采用的比较少,进而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强。
2)操作系统原理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实践性较弱,这样的教学形式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缺少自己动手分析具体操作系统实例的能力,课程设计和实现环节几乎没有,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机会少,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操作系统的兴趣。
3)操作系统原理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仅局限于课程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少数教学手段,没能充分利用实验室环境的优势,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2我校现状
近几年呼院计算机系都招收高职类的本科生,由于学生的类别是高职,所以操作系统课程的实验只是开设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和阅读大量的现成源代码。例如:了解Windows XP的系统信息与注册表;winXP任务管理器的使用;FAT32与NTFS文件的区别等。随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不断提高和学生对专业知识需求的增加,只是开设这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并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操作系统课程的需要,再加上操作系统课程理论教学本身的束缚,使得我们必须开设一些综合设计性的实验,利用学过的程序设计语言自己编一些程序,来配合完成操作系统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进一步强化。
2操作系统实验课程改革与初步分析
2.1从课堂讲授的“灌输式”向实验室的“互动式”转变
“互动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中的实验环境而完成教学的方式。它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对以前学过的语言进行巩固和复习,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它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
结合本校大学生自身的特点,采用“打比方-案例式-讨论式”的模式,充分发挥其“学为主体”的作用。例如,在讲授某个重点内容时,可让同学先预习,再由老师通过案例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讨论研究,然后在实验室解决,从而将遗忘部分补足。而后,由老师就该内容做总结,提出重点部分和难点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并请学生总结学习心得,写出实验报告,使其进一步透彻掌握该内容。最后,提出思考题和作业题给学生练习。经过这样一套程序下来,尽管教师没有逐条讲授,但学生掌握的程度却比平常高。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通过把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科研课题进行分解,在授课过程中提出,让学生自愿结成小组进行资料搜集和研究,充分发挥协作精神,促进教学相长。
2.2从以“理论”为中心向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
操作系统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它来自于客观需要,现正运行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上。操作系统中的概念在实际操作系统中体现,操作系统的实现技术在实际操作系统中实施。因此,要加强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根据该门课程的特点,通过开拓思维、研究实例和实际实践,培养学生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再进一步升华为理论的创新能力。
1)建立“案例-原理-实践”的教学模式。根据操作系统的特点,摒弃过去只注重书本内容的教学方法,引进实际工作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促使学生从实际出发,从现实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而穿插于案例分析之中的原理介绍,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会运用原理。对操作系统设计的亲身实践,使得学生把所学转化为所用,并在所用中不断加深与把握对操作系统的理解,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
2)建立“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深入浅出讲解模式。由于操作系统的许多原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如进程同步与生活中约会、乘车的类似性;缓冲区与超市、图书馆的类似性;层次结构与人类上层建筑、人际关系的类似性等。通过把这些人类生活中常见的机制引入到教学中进行类比分析,使枯燥的操作系统原理变得生动有趣,再结合着一些编程语言来实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模拟”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在仿真模拟环境中创新的机会。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上,可以通过和一些企业合作,使用最新的软件工具,搭建项目实践的先进实验平台。鼓励学生在实践环节上进行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设计,并在实验室加以验证,从根本上和底层次上深化对操作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4)以“趣味性”激起学习的兴趣。通过第一线精英的现身说法,讲解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采用的具体解决方法,将操作系统的原理在实践中进行分析,促使学生从现实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穿插于案例分析之中的原理介绍,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会运用原理、把握精髓、深入浅出,使学生真正清楚操作系统的奥妙,从而提高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兴趣。
2.3建立“验证性”实验到“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过度
作为普通本科院校,操作系统实验课程按深度分为五个层次,即:使用级(指如何使用操作系统,包括对命令、系统调用和系统文件的使用)、观察级(指通过使用级的接口,从外部观察操作系统的内部工作过程和结构)、系统管理级(指系统或设备的安装、配置和性能调整)、源码阅读级(指少量源代码阅读)和实现级(指实现一个操作系统某些模块的子功能)。而我校由于知识体系的局限性只开设了前四个层次的实验,对于实现级还没真正落实和研究,而综合设计性实验必不可少,所以在此基础上开设设计与实现的实验迫在眉睫。开设综合设计性的实验要求学生具有很好的程序设计语言功底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也是教师现在最主要的职责。
3科学地组织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内容
操作系统的功能分为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五个模块,由此设计的实验教学内容如下:
3.1处理机管理模块
该模块包括进程调度、进程互斥、进程同步、进程通信、进程死锁子模块。其中比较典型的同步算法有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读者与写者问题、哲学家进餐问题、司机与售票员问题、图书馆管理问题、父亲分水果问题等等。还有进程的创建(fork)、进程撤销、进程挂起、进程激活、进程阻塞、进程唤醒等原语的实现都可以作为设计和实现的实验题目。
3.2存储器管理模块
该模块包括分区、分页、分段、段页式存储管理方式,而现代操作系统主要以动态存储分配方式来实现虚拟存储,让学生模拟一些替换存储空间的算法,对该算法编程来实现相关操作。其中经常使用的算法有FIFO,LRU等。
3.3设备管理模块
该模块包括缓冲区队列的管理,磁盘设备的管理等。因为I/O设备的低速与CPU设备的高速之间的速度不匹配,使得CPU的大量时间处于等待状态,降低了CPU的利用率,所以设置缓冲区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矛盾。在此知识结构中可以实现编写一个简单的键盘驱动程序模块等。
3.4文件管理和用户管理模块
该模块包括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文件的相关操作命令。用户管理模块包括命令接口和系统调用。这两个模块知识简单,属于操作类,所以在这就不用设置综合设计性的实验。
4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应用向纵深方向进一步拓展,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传统的操作系统原理教学模式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忽略实践的重要性、教学手段单一等缺陷,致使学生无法深入掌握操作系统原理的精髓,因此积极探索操作系统原理教学模式的实验改革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从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即从“灌输式”教学模式向“互动式”实验模式转变,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编程能力;从以“理论”为中心向“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转变,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验证性”实验到“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转变,以期对操作系统原理教学和实验模式改革有所启发,使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认识到操作系统课程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范辉.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振邦.高职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计算机教育,2007(18).
来了,一年新学期就要开始了,我们的学校有没有计划好自己的工作计划了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学校2020年工作计划模板,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共同阅读吧!
学校2020年工作计划模板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务处将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教育教学规律为规范,以完善常规教学为要求,坚持以育人为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打造精品学校,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以办“规范加特色”的学校、培养“全面加特长”的学生、造就“精湛加风格”的教师为目标,充分发挥教务处“指导、服务、督查、创新”的功能,强化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着眼初一抓基础,着力初二抓提升,着重初三抓冲刺。依托某乡地理环境优势的作用,努力打造大方县素质教育的新阵地,使某中学真正成为全县农村义务教育的窗口学校。
二、工作目标:
实行“三化”管理,共创和谐课堂,打造优质教育。
1、教学业务常态化。
制定科学的、民主的、符合实际的教学管理常规办法。使教学管理科学化,人性化,精细化,向管理要规范、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增强师生的规范意识、质量意识。确保教学常规步入正轨、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2、教师发展专业化。
以学校乐、教、学“某x” 讲坛为平台,以教研组活动为载体,以有效观课议课为途径。打造一支“管理理念新、师德师风纯、知识结构广、业务水准高、教学能力强”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促进年青教师真正从学习型到创新型、老教师从经验型到科研型的转变。
3、学生成长自主化。
以素质教育为大背景,以赏识教育为出发点,以合作探究性学习为模式。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获得全面发展,实现成长自主化。为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输送出一个个优质的学生。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规范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教务处将坚持规范、精细、高效的管理方向,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学管理规范》,做到正确引导在前、优质服务在中、监督反馈在后的科学管理体系。保证教学业务的正常有序的开展。
1、课程管理
(1)、严格执行新课程计划,开全课程、上足课时。严禁随意调课,严禁旷课、上课迟到、随意进出教室等影响教学秩序的不良现象发生,教务处、督导组进行正常检查,一经发现,进行全校通报批评;对组织教学较差的老师实行帮扶指导、助其改变,并与考核挂钩。教师外出学习必须自行安排好课程并报教务处备案,教师病事假必须履行请假手续。进一步规范综合学科的教学,定期、定时、定地点开展教研活动,正常开展各类活动课。
(2)、抓好三表的制定和管理。作息时间表、课外活动安排表和课程表的贯彻落实是教学秩序稳定的关键,严格执行中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7小时、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规定。维护课表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准私自调课。加强音、体、美等教学的监督管理。
2、教研组管理
(1)、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长要强化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以身作则。肯吃苦、肯学习、肯钻研、肯服务、肯奉献。要积极组织并承担研究性课程教学,
突出重点,抓课堂教学,以教学现场为载体,加强调研,随堂听课,做到及时看、经常听、随时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教研课和教研备课要定期举行,实行四级备课法:即个人初备课、集体研讨备课、个性化复备课、课后反思再备课,突出强调个人备课。
(2)、落实常规管理,加强质量监控。做到“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检测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要从问题入手,细化、规范教学管理。要狠抓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每章测试工作,并严格进行登记和考核。
①、备课:备课是上课前的教学准备活动,是上好课的前提。教研组长要根据教师和学生实际,抓好备课环节,认真指导编写好高质量的教案,坚持不备课不能上课,不用旧教案上新课。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学生学情分析,教学步骤和程序,教学方法和手段,师生双边活动安排,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具和仪器安排等。教案编写次数以大纲、教参规定为准。依据大纲、考纲,精选习题。教师要钻研课标、教材、教法、学生。备教材要融会贯通、备学生要了如指掌、备方法要灵活多样、备实验要准确熟练、备提问要发人深思、备板书要提纲挈领、备练习要举一反三、备作业要难易得当、备教案要详略得体、备语言要言简意赅。每学期在课中要渗透法制教育、德育和地理知识不少于2次,课后能写好教学反思。
②、上课:要求教师采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严格遵守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坚守教学岗位,准时上课,按时下课,课前做好上课所需准备,于铃响前到教室门口等待,上课铃响后,进入教室组织教学。教师要仪表端庄,为人师表。课堂上不抽烟、不与外人交谈、不拨打接听电话。除特殊情况外,教师不准坐着上课。课中不能走出教室,也不能让学生出教室替教师拿取所缺用品,下课铃响后,须及时结束授课,不得拖堂。课堂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注重“课堂三性”,即基础性、主体性、时效性。讲课时间要少,讲课内容要精,教学方法要活,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要突出思路教学,强调思维过程,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要求做到三不,即不上无准备之课,不上目标不明确之课,不上一讲到底之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师生互动得当,信息反馈及时。树立“以上研究课的态度对待每一节课”的高效优质意识。
③、辅导: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因材施教的重要渠道,教师要认真组织实施好对学生的辅导工作。课外辅导主要包括学业类辅导、兴趣特长辅导和身心健康类辅导等。辅导时要做到“六定”:定计划、定内容、定主讲、定对象、定时间、定地点。辅导要及时,针对性要强。特别重视个别辅导,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宗旨,要为基础较差的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为优秀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上升空间。每期不少于8次。
④、作业批改:作业布置与批改是学生消化和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作业的类型要多样化,合理选择书面作业和非书面作业,提倡采用实验操作、社会实践调查、阅读感悟和搜集、整理资料等多种作业形式,要重视基础训练,作业分层要求,作业设计要有科学性和效率意识,严格控制作业量,防止搞题海战术,确保每天所有书面作业不超过1.5小时。批改作业须及时认真,需加写激励性批语并注明批改日期。切实做到“四精五必”(精选、精练、精讲、精批;有布必做,有做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作业中出现的个别问题要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其中语文、数学、英语每周不少于2次,每学期不少于40次。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每周不少于1次,每学期不少于20次。
⑤、检测:实行每周一次单元自测和期中期末统考相结合。组织阶段性测试,保证质量,控制好难易度,发挥测评的诊断功能,及时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考试结束,各学科教师要认真做好试卷分析,教研组分层次开好质量分析会。每检测1次折算4次作业。
(3)、各教研组继续开展每周一次教研活动,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上好示范课。把“开展自已的教研、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作为教研目的,让每一位教师“把研究的东西做出来,把做着的东西说出来,把说出的东西再研究”,实现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在教研活动中,参与人员必须认真做好相关的教研记录。
(4)、加大听课力度,包括有组织的听课和自主相互听课。分管教学的领导要多听“推门课”,每位教师必须服从听课安排,坚持听课,写好听课记录,评课时要主动发言。除教研组有针对性组织的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汇报课外,教师还要养成主动听课的良好习惯。提倡跨班级、跨年级互相听课,每人每周不少于一节课,每人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中层干部每人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教务主任和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5)、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总结反思,养成写教学案例和案例分析的好习惯,并撰写好每期一份的教学研究论文。每学期不少于1份。
(6)、各教研组认真贯彻落实好观课议课的教学新模式,转变传统的听评课方式。以改变学校的教研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强教师幸福的学校教学生活。
(7)、教研组长认真组织好本组各学科的相关竞赛活动,要求写出活动方案,赛出成绩、赛出品格。
(8)、定时定点对教师业务进行检查,登记。每学期检查教案4次,检查作业批改4次,组织学生评教活动2次,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1次。
(9)、每学期组织1次全校性优质课活动,每位老师至少上1节公开课或优质课。认真组织开展各类评比活动。如优秀教案、优秀课件、等评比活动,鼓励教师脱颖而出。
(10)、以乐、教、学“LJX”为平台,每学期至少举行2次全校规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交流活动。开展1次校际教研交流活动。
3、抓好毕业班的教学,做好迎接中考的研究工作。
(1)、认真抓好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工作。定期召开“三会”:毕业班教师会、毕业班学生会、成绩分析会。每学期至少2次。跟踪好毕业班的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毕业班的教学策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的,落到实处。
(2)、做好迎接中考的研究工作。毕业年级各科都要研究《考试说明》,明确考什么和怎么考;研究近三年中考卷(教师必做),弄清题型、题量和难度变化,把握命题特点和趋势;研究中考复习的策略及措施,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抓好月考、模拟考试和体育考试工作。
4、打印室、图书阅览室、实验室的管理
加强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打印室等各科室的管理,各室负责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岗位,确立为教学一线教师服务的思想,保证一线教学的需要。图书管理员按时上下班,做好学生借阅登记,鼓劢学生借阅图书,以丰富学生课外阅读知识,达到初中学生的借阅率要求。同时整理好书耤,爱护书耤,尊重知识。打印室要严格执行文印制度,做好打印登记,保质保量,任课教师的练习题,测试卷必须全年级统一印制,特殊需要的,印量小的需经教务处批准。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抓手。教师应精心设计实验方案,写好实验教案,根据实验所需的教学仪器和材料,填写《演示实验通知单》和《学生分组实验通知单》。学生实验中要按照学生实验守则中的规定,整理器材、药品、洗涤玻璃仪器,搞好清洁卫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实验成果,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实验室工作人员要严格把好药品安全管理关,特别是有毒药品的使用应做好记载,同时对实验仪器应妥善保管,登记造册。
5、考试管理
严格执行每学期只进行两次考试的规定。认真组织期中、期末考试及阶段考试工作,加强考试期间的班级管理,做好考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编排布置考场,编印监考表,做到每场考试都有专人负责,检查学校广播系统,确保英语听力考试顺利进行,对学生进行考风考纪教育,杜绝考试作弊行为。做好各年级段质量分析工作,认真研究分析教与学情况,做出正确的客观评价,召开师生座谈会,开展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教学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将质量分析落到实处。
(二)、树立服务意识,加强交流合作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成才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以校本培训为主,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提高教师业务理论素质。
学校将以课程为载体,以课堂为核心,以增效为目标,更多地聚焦教师教学,聚焦学生学习,坚持在工作中创新,在创新中研究,在研究中促进。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抓实“青蓝”工程,每位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都要带动一班人,认真落实骨干教师培养青年教师的结对子方式。有目标地开展“传”“帮”“带”活动,对教学的各个环节给予指导。青年教师观念上要求新,工作上要求勤,业务上要求精,态度上要求诚,待人上要求和,尽快使自己适应岗位并逐步走向规范,走向成熟。
2、继续抓好教师的业务培训。
按照上级关于教师培训工作的要求,认真组织教师业务培训工作。教师业务培训从以下几个层面加以落实:一是安排好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参加各级培训学习和观摩研讨活动,二是开展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校级培训,选送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形成以会代训、以学代训、以考代训、以赛代训的校本培训特色。三是立足于教研组的研讨课、实验课,使广大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提高和长进。
3、继续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优质课评比。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科优质课评比,搭建不同的舞台,达到相应的目标,使年轻教师不断成长,优秀教师不断涌现。提倡创新,形成风格。鼓励教师结合学科和自身特点,丰富教学手段,形成教学特色。
拓宽教学境界,做到“勤教、精教、乐教”。勤教:加大投入,勤练基本功,苦干;精教:加强研究,提高效益,巧干;乐教:把教学当作艺术,追求教学的最高境界。
学校2020年工作计划模板2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教育部及省教育厅有关中等职业校园招生办学的有关文件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校园工作计划目标,围绕职教富民主题,充分利用社会各方办学优势,用心开展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职业教育,不断规范招生及办学行为,拓展校园的办学功能,创新农民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切实开展农民综合技能培训,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创业的新型农民,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我县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新贡献。
二、工作目标
1.完成3000名农民学历教育在籍学员的教学任务。
2.力争招收200名农民试行全日制学历教育方式。
3.做好新校区农业实训基地规划方案的征集工作。
4.全力协助指挥部做好两个中心建设的辅助工作。
三、工作重点
1.进一步规范农民学历教育学员的教育教学工作。
2.以网站建设为抓手探索农民教育教学的新途径。
3.制订农民学历教育教学学分制认定的实施方案。
4.开展农民学历教育全日制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
四、主要措施
(一)、以学习为抓手,不断提高部门聘任人员的适应潜力
1.学习资料:组织部门人员除除完成校园组织的政治和业务学习外,还组织学习各级有关社区教育及农民教育的文件及会议精神、农村政策法规、终身教育理论、社区教育理论等。
2.学习方式:组织参加校园的集中学习、部门组织的集中业务学习、个人自行学习等,学期初要求各聘任人员制度学期工作学习计划。
3.学习时间:校园统一安排的学习时间、部门按照需要平时组织集中学习、个人安排每周半天的自学。
4.学习结果:参加校园统一安排的学习考核,个人平时完成学习笔记及撰写的学习心得等,学期结束将集中组织检查并将学习结果作为考核的依据。
(二)、以宣传为手段,稳步开展农民学历教育的招生工作
1.宣传资料:各级有关农民终身教育的政策文件、终身教育理论、农民学历教育的组织及学习形式、社区教育体系等。
2.宣传途径:透过网站、广播电视等媒体,发动教职工进行应对面宣传,利用社区教育中心现有网络进行点对点宣传等。
3.宣传目的:透过宣传把的关社区教育的精神及农民教育的政策稳定现有在籍农民学历教育学员,做好现有农民学历教育学员的教学工作,同时选取试行农民学历教育全日制办学点。
4.宣传结果:稳定校园确立的农民学历教育在籍生3000人的规模,完成现有农民学历教育现有在籍生的教学工作,力争年内招收200名全日制形式的农民学历教育学员。
(三)、以规范为基础,逐步完善农民学历教育的组织工作
1.学习模式。在继续实行并完善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农民学历教育学习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全日制农民学历教育学习的模式的可行性。
2.授课方式。继续采取集中授课与自学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加强学习的过程性考核,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适合农民学历教育教学的新途径。
3.考核办法。完善农民学历教育学分制的评价考核模式,从出勤、学习笔记、作业完成、统一考试成绩、实习过程等方面综合评价学员的学分。
4.经费安排。从紧安排教学点经费,把学员的学习状况作为考核各教学点组织工作的重要资料,作为发放教学点补助的依据,开学初要安排好上一学期教学点的组织费。
(四)、以方便为原则,扎实做好农民学历教育的教学工作
1.精心备课。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继续采取集中备课与分工负责的备课形式,精心选取适合农民、农业及农村的教学资料,编印学习辅导资料10万份。
2.集中授课。结合农时季节特点,安排好各教学点集中学习时间,师资继续采取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每次集中授课务必制作多媒体课件。同时,认真做好学员参加省计算机中级考试的培训及考务工作。
3.个别辅导。在完善学员档案的基础上,做好学员学习状况的跟踪服务,分工落实学员学习的个别辅导工作,并及时做好记载。
4.完善网络。在上学期已搭建好的网络平台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网络平台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本学期重点开展个人网上学习记录的试点工作。
(五)、以保证为前提,努力完成校园交办督办的相关工作
1.部门管理。加强部门常规管理,一是做好日常工作记录(部门工作记录及个人工作记录),二是及时做好资料收集归档工作,三是完善学员管理档案等,四是及时完成校园交办督办的其他工作。
2.中心建设。用心完成两中心建设的辅助工作,完善资料、档案管理,按照指挥部办公室的及时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3.社区培训。省级社区培训学院建立完成后,我们将按照县教育局的要求充分发挥其在全县社区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作用,本学期拟从师资培训方便入手开展工作。
4.基地建设。按照新校区的统一规划,认真做好新校区农业实训基地的规划及实施工作。做好与水韵里下河湿地主题公园的沟通工作,力争把其作为我校农业综合实训基地。
五、工作步骤
二月份
1.完成部门工作计划,教师制定学习工作计划。
2.加强与各傎成人校的勾通,做好新学年的教学工作安排。
3.做好上一学年教学点经费的发放工作。
4.组织农民学员正常开课,了解学员的思想动态。
5.确定学员的人数,做好流生的思想工作。
6.做好学籍管理的跟进工作。
7.完成两中心项目建设指挥部交办工作。
三月份
1.根据各镇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农村生产专业指导。
2.农民学历教育正常上课。
3.加强海安社区学院网站的建设。
4.对农村富余农动力状况进行初步了解。
5.部分镇组织省中级计算机考试工作。
6.完成两中心项目建设指挥部交办工作。
四月份
1.农民教育正常上课。
2.对部分镇进行省计算机中心考试培训。
3.部分镇组织省中级计算机考试工作。。
4.联合各成人校做好企业招聘信息的宣传工作。
5.在自愿的条件下安排一部分学员到相关单位实习就业。
6.完成两中心项目建设指挥部交办工作。
五月份
1.农民学历教育正常开展。
2.对部分镇农民学员进行技能集中系统培训。
3.部分镇组织省中级计算机考试工作。。
4.加强社区学院网站各种信息力度。
5.完成两中心项目建设指挥部交办工作。
六月份
1.对部分镇农民学员进行集中技能培训。
2.部分镇组织省中级计算机考试工作。。
3.相关政策法规讲座。
4.组织期末复习。
5.完成两中心项目建设指挥部交办工作。
七月份
1.部分镇组织省中级计算机考试工作。。
2.组织农民学历教育学员期末考试。
3.组织问卷、成绩登记、学分认定工作。
4.整理好本学期资料。
5.完成两中心项目建设指挥部交办工作。
学校2020年工作计划模板3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工作计划的指导下,以“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以“改革”为依托,以“规范”为准绳,落实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推进“三结合”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和谐课堂。充分发挥教务处“指导、服务、督查、创新”的功能,加强教学研究的实用性、教学指导的实效性、质量监控的严密性、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深入提高课堂效率,为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我校的教学质量,提高育人水平做不懈努力。
二、工作目标:
1、积极引领,进一步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强化责任意识。
2、精细过程管理,向管理要质量,打造黄金课堂,增强效益意识。
3、倡导团结协作、互帮互学、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培养合作意识。
4、积极研究在素质教育下,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学质量的办法。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过程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1、课程管理
(1)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认真贯彻《某x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等文件的有关精神,规范课程建设、课时计划、作息时间和学生课后作业。严格执行国家新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规定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
(2)抓好三表的制定和管理。作息时间表、教学计划表和课程表的贯彻落实是教学秩序稳定的关键。严格按照省素质教育要求,制定作息时间表,并认真执行;抓好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的教学计划的制定,各阶段教学活动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维护课程表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教师必须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调课。
2、教研组、备课组管理
继续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要强化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以身作则,肯吃苦、肯学习、肯钻研。以教学现场为载体,加强调研,随堂听课,做到及时看、经常听、随时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备课组长要根据学生实际,抓好集体备课环节,认真指导编写好高质量的教学案,依据大纲、考纲,精选习题。备课组长要及时把精选的学案、模块试题、课件等学科资料充实到学科资源库。
3、学籍管理及学生成长记录袋
搞好高一新生学籍注册工作,严格执行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抓好学生档案、转学、退学、休学、毕业的相关资料,并妥善保管。按上级要求,及时上传上报相关表册或数据,使学籍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每学期对各年级组织一次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填写培训工作,督促班主任如实填写学生所修各科学分,充分发挥基础素养评价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按时填写学生发展报告,并妥善地专人保管好。
4、加强印刷管理
督促印刷厂和各级部严格执行印刷制度,加强对印刷数量、质量的监控和管理,保证印刷质量,控制印刷数量,节约开支。及时统计各年级印刷情况。
5、考试管理
认真组织好模块测试、学业水平考试,加强考试期间的管理,做好考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编排布置考场,编印监考表,做到每次考试都有专人负责,对学生进行考风考纪教育,杜绝考试作弊行为。做好各年级的质量分析工作,认真研究分析教与学情况,做出正确的客观评价,召开师生座谈会,开展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教学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将质量分析落到实处。
6、资源库的建设与管理
及时对校内各年级各备课组的试题、学案、教案、课件进行收集和整理,采取激励措施,调动教师创新的积极性。积极与校外友好单位进行交流,充实资源库,切实做到资源共享,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二)狠抓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益
加强和优化教学过程管理,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要根据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研究,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做到精细化管理。
1、开学初,抓好“教学规范月”活动。组织教研组、备课组、任课教师做好学期计划,做好对各年级落实《山东省中小学教育课程实施方案》情况的检查,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加强对大、小集备的检查,及时评比、通报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不规范问题,切实开好头,起好步,形成规范教学行为,建设高效课堂的良好氛围。
2、切实搞好自备。重视对教材的分析和挖掘,加强对考试大纲、考试说明、高考试题的研究,注重学科思想的渗透和方法规律的总结。对不同层次学生定位准确,分层要求,切实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严禁无教案上课,青年教师要求详案,并要写好教学后思。
3、加强集备的深度。大集备要注重实效性,加强对高效课堂和多媒体教学的研究。重点研究课堂上如何组织学生学习,教案上必须显示课堂组织学生的过程和课后记;听课必须评课,听课笔记上第节必须有3条以上的改进建议。各备课组的大集备活动每星期固定两节课时间按时举行,每次集备活动应有中心发言人,就内容进行共同探讨、修改、完善,在此基础上编写出教学案。并做好活动的记载工作,及时上报有关材料。
4、上课要精细,方法要灵活。要求做到“三不”,即不上无准备之课,不上目标不明确之课,不上一讲到底之课。严格落实“实验高中高效课堂十项要求”,打造高效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把时间还给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师生互动得当,信息反馈及时。渗透“三结合”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自学习惯。要降低重心,重视基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作业布置与批改要落实到位,训练及时,容量恰当。作业设计和批改必须做到“四精”(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和“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差必补)。要重视基础训练,作业分层要求,抓好重点错题的滚动练习,语文、英语要减少做题训练,把重点放在积累词汇和背诵语段上。严格控制作业量,防止搞题海战术。加强作业量的调查和通报,并纳入量化评估,单元测验和模块考试及格率不低于95%。语文、英语要减少做题训练,把重点放在积累词汇和背诵语段上。
6、构建“校本教研”、“网络教研”互为融合的教研新机制,提高教研有效性。扎实开展“备课——上课——评课——再备课——再上课——再评课”的二轮循环式教研活动及“同课异构”、“一课多评”的课堂教学研讨方式,抓实行动研究。
教务处对上述教学常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尤其要加强作业量的调查和通报,并纳入量化评估。
(三)搭建发展平台,提高师资水平
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是高质量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条件。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是增强学校发展后劲的关键。本学期教务处将继续为教师成长搭建发展平台,以校本培训为主,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提高教师业务理论素质,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会同相关科室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抓好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教务处将在搞好教学一线工作与备考工作的基础上,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定期进行评教活动,积极开展教学先进个人、骨干教师评选工作。通过组织开展教学案例评选、课件评选、优秀教案评选等多种教研活动,促进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
2、开展青年教师课堂达标活动。各教研组、备课组组织青年教师上公开课,利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时间开展评课活动,每次公开课前由老教师帮助青年教师分析教材、分析学情、指导备课,上课结束后再进行集体评议,对教案、学案进行修改。
3、开展好听课活动,名师上示范课,组织青年教师全部听课。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3节,取长补短,提高自己。听课必须评课,听课笔记上每节必须有3条以上的改进建议。教务处会同年级组、教研处、师训处组成“课堂督导团”,通过排表听课和随机听课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全校教师进行随堂听课,检查教师落实《实验高中高效课堂十项要求》的情况以及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并及时与授课教师沟通,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逐条对照评价,努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4、认真组织好“三结合”课堂教学模式观摩课活动,切实增强打造高效课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盯住课堂教学抓教研,抓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抓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抓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智慧共享,抓信息技术与学案导学的整合,提升课堂教学创新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全面优化备课、说课、点课、上课、听课、评课、改课、反思等各环节为主要内容,教师全员参与,大力加强课堂创新的校本研究,实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提升。
5、开展推门听课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改能力。“教学规范月”中倡导学校的每一位中层以上领导和老师在校内可以推门走进任何一个课堂,了解老师们最真实的教学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学生的学情,观摩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激励老师们更好地落实“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用心上好每一节课、耐心巩固所学之课、虚心反思课中不足”的教学原则,创建真正的优质课堂。
(四)强化创新意识,深化素质教育
1、加强俄语教学班的管理研究。
针对新形势,结合年级,积极探索俄语教学班的建设和管理,积极向外校交流学习,加强研究,力争俄语教学班开好头,起好步,迅速走向规范。
2、加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建设和管理。
规范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把研究性学习作为评价年级工作的重要方面。规范课题库的建设,加强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指导和评价,力争多出优秀成果。
3、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和选修课的开展。
进一步推进校本课程的编写和开设,积极提倡和鼓励教师承担选修课程,探索把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纳入量化管理的办法。
(五)树立创新服务意识,加强交流合作
1、加强与兄弟学校之间的校际交流。做好资料准备及与外地的信息交流工作,及时收集、整理、分析、研究高考的各类资料,完善资源库的建设,加强对试题的命题形式、难易程度、命题方向等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工作,为高三一线服务。
2、及时完成教职工量化统计工作,按时发放月津贴。
3、认真搞好教学、教辅用书的征定和发放工作,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本学期,教务处将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在学校领导的具体指导下,脚踏实地做好各项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学校2020年工作计划模板4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为根本,以课程改革为动力,以高效益的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和课堂教学效益监控为保证,细化、内化教学常规,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向科研要效益。脚踏实地、高质量、高效益地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思路:
根据教育改革精神,为巩固、扩大课堂教学质量年活动成果,高效、健康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促进学校稳定有序发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三个中心工作展开。
三、主要工作:
本学期教务处继续抓好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过程,加强教学指导,加大考核力度。群策群力、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1、抓好常规教学的管理
⑴、切实把好教学流程,规范教学秩序。上课期间(包括上晚辅导期间)禁止使用多媒体播放与教学无关的视频影像。
⑵、规范教学过程,对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单元验收、学科竞赛等明确要求,认真检查、指导。检查作业批改两次,教务处设专人检查,记录。
⑶、完善教学管理考核项目,增强可操作性,提高实效性。
2、加强教学指导及教学考核。
⑴、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增强实效性。本学期检查教案2次。加强单元测试情况检查,单元验收卷要附在教案上。
⑵、教务处设专人抽查每位教师上课情况(漏课、迟到、提前下课、学生趴桌睡觉人数等)并做好记录。并做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数据记录保存。
⑶、开展好教研组活动,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教研组形成良好教研风气。①认真学习两纲,②研究相关的新课改省份的高考试题,③每两周一次学科组(以年级为单位)集体备课。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谨防流于形式。④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10节,学校检查听课记录并纳入期末考核。⑤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新调入教师、毕业生上汇报课,某年以后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和基本功大赛。普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选拔优秀的教师上推到市里参加阜新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以此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
⑷、深入听课、加强指导(三个主任各主管一个年级),结合学生问卷、学生座谈会汇总课堂教学情况,定期召开教学工作总结会。以此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并做好记录,供考核用。
⑸、按考核项目,定期进行检查、评价考核。
⑹每月一次月考,继续加强考试信度,时刻掌握学习动向,形成良好学风。月考成绩与课节费挂钩。
⑻、继续组织集体备课,年青教师要积极参与,老教师要给予指导。
⑼、各年级分别召开教务会议,统一进度,开展研究性学习。
⑽、每位教师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向学者型教师转化,积累并整理出有关教学方法、班级管理方法的论文。提高自身的素质。
3、高三备考工作
抓好高一、高二的教学工作同时,更要抓好高三的备考工作。召开高三备考大会、高三教师会,研究考试大纲,指导备考。安排每周或半个月进行一次高考测试。加强综合科考试的训练力度。
高三重点班教师更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增大训练密度,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强度。明确重点学生的重点培养,(大约20名左右)。提高冲击600分的学生基数。以确保完成来年的高考。整体备考复习要稳扎稳打,加强管理,要有升学目标,质量提升。
利用各种渠道和方法获取最新的高考信息,以便高效的完成好高考备考工作,胜利的完成高考任务。活动要有记录。
高三各班要加强对本班优秀学生的培养,增加高分段人数,提高升学档次。
4 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1)、高一、高二开展单科竞赛,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学校表彰、表奖,大力宣传,给学生树立各科学习榜样。
(2)、提倡各班由任课教师组织各学科兴趣小组8——10人,开展丰富的课外小组活动。
5、组织好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把好命题、考试、评卷、成绩统计四关。考试后学校召开教学工作总结会,各班召开成绩分析会。
6、完成教学实验任务,保管好实验物品,利用现有的电教手段,提高教学成绩。要求每位教师必须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
7、开展群众性教科研工作
⑴、组织开展“说、讲、评”课活动,有计划搞好集体备课。
以教研组为具体实施单位,每个教研组至少安排一名教师作课,全组参加,以期达到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⑵积极组织号召教师撰写论文。
⑶、组织教师参加阜新市教师学院组织的教学比赛及教研活动。鼓励教师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为目的的教学交流活动开展。
学校2020年工作计划模板5
本学期是新一学年的开始,各方面的工作都很繁杂,因此要多方面的考虑和配合学校各方面才能把工作正常开展起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1.根据学校实情,作好部分教师的思想工作,配合学校完成岗位聘任,坚持初一实行双向选择;初二、初三保持相对稳定而略有调整。
2.配合总务处完成学生报名注册工作,完成好初一新生的录取分班工作,初二、初三按计划开学,正常开课。
3.配合政教处安排好初一新生军训工作,召开开学典礼暨表彰大会,对前学期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配合政教处完成对各班级的量化考核,有利于调动和为以后评价班集提供依据。
4.积极配合各年级组完成各组计划,积极组织有关教师,对讲优质课的教师进行评定。
5.积极配合学校和组织实验室工作人员,认真开好实验课,并做好“普实”验收的准备工作。
6.配合各处室完成学校督导评估自查工作,同时做好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并教育学生要有爱护环境的意识。
7.加强各年级学生的学籍管理,并查对各班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今后各教师的考核提供依据。
8.负责完成好排课、代课、调课的临时性工作,为学校教学的正常运转作好工作。
9.配合年级组订好本学期的考试资料,注重把教学放在平时来抓,积极参加各年级组的活动。
10.完成好教材征订工作,并对存书进行统计,以便以后利用,指导和配合图书室工作人员。完成好图书室的开放,教材发放和各教师、学生征订服务工作。
11.配合微机室人员完成好期中、期未成绩统计和各项工作。
12.努力完成教务处日常事务工作,并完善期未考试制度和阅卷中存在的问题,争取改卷前做好评分标准,责任到人。配合学校对工作不认真的教师制定出处罚意见。
13.配合教研组做好本学期教研工作。
14.完成各教师计划、总结、教案和作业的检查工作。
总之,教务处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繁多的工作,要求工作上要认真、细心才能完成好。因此,要求教务处每个成员既要有分工,又要有配合。只有每个人积极主动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