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金融概念

农业金融概念

时间:2024-02-01 15:31: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金融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金融概念

第1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创新 精准扶贫 担保 格莱珉模式

当前我国经济差距在逐渐增加,这一方面说明贫困地区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难以获得有效的发展资源,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当前某些体制对贫困地区的发展难以起到推动作用。对此我国政府提出了“精准扶贫”和“农村金融创新”等相关概念,希望以改革和创新金融体制推动农村金融的不断发展,进而刺激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

一、精准扶贫战略概述

(一)精准扶贫概念

精准扶贫,指利用科学规范的制度和流程,对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进行详细的扶贫行动。在行动中,扶贫人员或者单位要根据地区和经济的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扶贫计划,加强对于贫困群众的区分和管理,使用动态的机制建设方式,及时对贫困群众的扶贫方式和扶贫力度进行改变,真正实现国家扶贫的一种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既是一个扶贫方式概念,也是一项扶贫模式概念更是一项扶贫改革方向的概念。

(二)金融精准扶贫

金融精准扶贫实际上是一种农村金融改革的应用性称呼。指通过利用农村金融改革的契机,实现金融业对农村扶贫的帮助。由于金融业直面扶贫对象,同时又具备相比于政府更为充裕的资金力量,因此农村金融创新后将迸发出更为强大的金融力量,推动农村金准扶贫的发展。农村金融创新包括金融营业模式的创新、资金借贷管理的创新、经营利润要求的创新以及金融监督管理的创新。

二、农村金融改革的现状与困境

(一)农村金融营业网点总量明显不足,金融机构类型单一

我国农业金融的发展起点较低,在农村金融改革以及农业金融对于及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仍然体现出基础较差的弱点,比如当前我国农业金融的营业网点总量和分布数量明显不足,并且地区分布不均衡,这已经严重干扰到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持续推进和深入发展。

根据201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会同有关部门和机构编写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中给出的数据进行分析,截止到2015年第一季度,我国涉足农村金融的商业银行和金融企业总量连续增加,从2010年的85家增加到2015年的873家。但是相对于我国拥有2800余个县级行政区域的广袤政权组成来说,总体量明显不足。

在金融网点的类型上看,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农村合作银行依旧是农村金融构成的主力,在农村金融发展中付出较大的精力,但是对于当前总体量不断增长的社会金融企业,在农村金融的涉足点上并没有发力,占据比重较小。

(二)农村金融担保机制与能力欠缺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其中农业大型化和规模化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优化方式之一。当前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业务和无担保业务资金总量较小,要求较为严格,严重束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的资金需求。而在农村中,由于缺少专业的担保公司和政府担保机制,对于土地的所有制限制也难以满足金融企业提供大规模资金信贷的操作底线。虽然在当前的农村金融担保机制中,已经存在了农机具抵押、活体抵押、存货抵押和订单农业质押等担保方式,但农村经济的风险性和资金需求都使得农村资金的输出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再加上农村地区缺少政府支持的担保机制扶持,使得农村金融担保机制与能力欠缺。

(三)金融产品引导和资金供需不平衡

我国的农村金融创新一直希望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农村金融链条,但是由于目前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缺少整体的创新和突破,使得农村金融在金融产品和服务上十分单一,在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上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当前农村金融产品收金揽储业务只有存款、农业理财等寥寥几种方式,但资金的输出方式却出现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户担保抵押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济组织)贷款、助学贷款、存单质押贷款、棉粮油收购贷款等十几项农村金融项目。

另一方面方面,在农业贷款总量上,农村金融有了较大的突破,具体数据见下图:农村全国涉农贷款总数为30.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较2007年增长301%。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村存款数量并不高,而且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的存款数量。

(四)政府主导与市场调控存的差异性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正处在新旧经济结构交接的当口,表现出融合新旧两种经济情况的特点。一方面,政府积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开市场,加快政府由控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步伐。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缺少西方世界的经济发展底蕴,使得经济中各行各业没有应对当前复杂经济形势的经验和能力,又不得不需要政府进一步制定规范行业发展的约束机制。同样,农村金融创新也存在类似问题,政府需要对农村金融的资金来源、盈利模式、利息和金融监管等做出进一步的规定,才能给农村金融创新指明发展方向。但是这样一来就难免与市场上金融行业的自用发展产生碰撞,出现各种问题。

三、基于“三方担保农业信贷”方式,探索农村金融改革对扶贫的推动力作用

对于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和精准扶贫战略,笔者认为应该借鉴世界上的优秀经验,再引入、吸收和创新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农村金融机制,突出农村金融改革对精准扶贫的新助力。

(一)“格莱珉模式”的成功与瓶颈

“格莱珉”一次译于孟加拉国,原意为“乡村”的意思。因此,格莱珉银行又被称为乡村银行。“格莱珉模式”是1972年,穆罕曼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经过研究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广大农村中的扶贫金融方式。穆罕曼德・尤努斯在研究中发现,在金融界一直奉行的“越有资产,越容易获得贷款”的理念。所以农村由于缺少资金和资源,有没有可靠地担保模式,所以难以获得促进发展的贷款。

尤努斯发其道而行之,设计出一种可以不用担保即可获取贷款的扶贫金融模式,利用3-6人的工作小组,贷出资金获取劳动资源,付出劳动后户的收益,偿还本金和利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格莱珉模式在孟加拉国获取了巨大的成功,格莱珉银行也成功涉足了电信、旅游业、医疗等十几个行业,穆罕曼德・尤努斯更是获得了2006年的诺被尔和平奖。格莱珉模式也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取得了广泛的成功。

“格莱珉模式”1993年登陆中国,但是23年来仅有一项业务取得进展,其余项业务全部夭折,具体发展成果见下图。从“格莱珉模式”在中国的发展路径来看,由于资金缺少担保,使得金融企业难以承担农村金融的风险。由于政府缺少实际支持的而政策,格莱珉模式下金融企业在农村的发展陷入到一种“有规划、无实施”的状态中,陷入了发展的瓶颈。

(二)“三方担保农业信贷”概念与实施

反思格莱珉模式在中国的艰难推进,我们不难发现,制约格莱珉模式进行农村扶贫的重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二是我国农村金融缺少持续不断的稳定资金。针对前者可以选择我国相对落后的西北和西南地区设立定点扶贫实验地区;后者则需要借助农村金融改革,创立稳定的资金输入渠道。因此,“三方担保农业信贷”模式的出现就成为农村金融改革与格莱珉模式精准金融扶贫的有力保障。

“三方担保农业信贷”概念主要指借助扶贫互助资金、农村物权、银行担保,帮助农民和贫困户完成资金的担保,提高农村信贷的放款速度,推动农村信贷业务开展的一种农村金融模式。在以往的农村金融中,一方面农村金融企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数量不足,工作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农村信贷业务资金量小但客户群体众多,放款风险大、催收难度高。没有有效的担保机制作补充难以实现资金的持续输入。 “三方担保”机制利用政府、农村资产做合法的抵押担保,给金融企业带来农村金融盈利的信心,降低金融企业在农村扶贫中的风险。

在“三方担保农业信贷”的实施中,必须进行系统的农村金融改革,将农村精准扶贫与金融企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金融企业的资本力量,实现农村的金准扶贫。比如金融企业可以与地方政府合作,利用农村廉价的土地资源,设立金融企业的办事处等机构,发展和推动金融营业网点扩大范围,同时对农村信贷资金的使用方向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在资金的担保过程中,形成农村-政府的整体担保机制,利用政府的公信力和农村的农业资产作为资金输出的抵押担保,提高乡村血缘等纽带关系在贷款催还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借贷人还款的动力,防止资金的流失。

(三)农村金融改革的创新和方向

“格莱珉模式”和精准扶贫的发展需要“三方但保农业信贷”的推动,而“三方但保农业信贷”则需要正确的发展方向和科学的金融创新作为保证。

1、明确推广目标,寻找需求对象

对于农村精准扶贫,首先要确定扶贫的目标,也就是对资金输出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劳动力状况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价。农村金融在选择资金帮扶对象的时候并不是随意的释放资金,而是要根据格莱珉模式的具体要求制定互助小组以及审核资金使用方向,对缺失需要启动资金的群众发放贷款,以最小的风险提升精准扶贫的资金输出。

2、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提高风险补偿

农村金融的创新不仅要建立资金的放贷机制,同时还要创新农村金融的产品设计。设计出符合农村农民实际收入能力的金融理财产品,让农民获取更多的选择。同时还要结合“三方担保”的具体内容,评估政府的财政能力和担保资产的实际价值,完善对于金融企业风险的补偿机制。

3、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农村金融监管力量

对于农村金融创新,还是需要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对于当前农村金融信贷业务的开展现状,必须制定专门的农村金融法律,防止金融企业利用农村精准扶贫转变资金信贷的方式,摄取不正当利益。同时还要提高金融监管机构对农村金融的监管力度。当前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对于城市金融的监管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监管审计体系,但是对于广大偏远农村地区的金融企业的具体业务监管,尚处于空白地带。因此必须对农村金融的监管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利用资金流转渠道控制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防止、强买强卖、高利贷 、非法信贷等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叶兴建.农村精准扶贫:理论基础与实践情势探析――兼论复合型扶贫治理体系的建构[N].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5,(2):26―33

第2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土地金融机构;农业生产

一、农村金融的界定

对农村金融准确定义是研究和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前提条件。研究发现,虽然农村金融在我国历史悠久,但“农村金融”作为一个概念被广泛运用,却还是以后的事。并且,长期以来,在“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的主流金融观基础上,“农村金融”的内涵似乎只要给“金融”这个词冠以“农村”的符号就能自然地被定义出来。事实上,我国既有“农村金融”概念就是这样生成的,即“农村金融就是农村的金融”,这种看似简单明了,实际却是望文生义、同义反复的定义,掩盖了农村金融的自身特性,使之失去了作为独立范畴存在的逻辑基础。首先,是“农村”的指向不明。是指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还是存在于农村地理空间的?是从属于农村经济主体的,还是冠以“农”字招牌的?等等这些,其内涵含糊不清。其次,是对“金融”的理解过于形式化。传统主流金融观——“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是仅仅概括了金融活动的外表,却将其本质隐藏起来的形式化定义。它没有深刻地认识到,金融的实质其实并不是资金的借贷,而是财产的借贷或财产的跨时交易活动,金融就是信用转让的金融本质属性。因此,作者将农村金融定义为信用关系制度化的产物。它是不同的产权主体,基于信息、信任、信誉和制度约束基础上,通过信用工具,将分散的资金集中有偿使用,以实现“规模经济”的信用交易活动,以及组织这些活动的制度安排所构成的经济系统及其运动形式的总称,与其他经济、金融系统具有平等交换关系的系统。

二、我国农村金融的问题

金融进入农村领域,本身就存在着一块短板,因为农业的生产方式决定着它是分散而低效的。这样基于标准化、模块化的银行概念和农村实际的生产状况如何契合点,是否能够适应农村金融这块水土还得另说。此外,农村的资金缺乏是比较严重的。长期以来,中国存在着‘三农就是三农、金融就是金融’的问题,农业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农产品产销问题一直存在,这些不是单个金融部门能解决的。金融只能对资源配置起到一个引导和发现价值的作用。因此发展农村金融不能只从微观角度来考虑,也需要通过宏观制度来考虑。另外长期以来,农村金融的供给小于需求,农村资金逆流城市。由于农村金融市场与城市金融市场分割,不但城市资金不能有效地流入农村,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农村资金却反而流向城市,造成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福利改善的严重滞后。而且,传统金融机构一般以农村经济实体为服务对象,导致对龙头企业的信贷供应存在过度竞争现象,而对农民家庭的信贷供应严重不足。因此中国农村改革,是在没有触动整体经济和金融体制背景下自发进行的。虽然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从未停止,但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偏好的强烈驱使,农村金融改革始终没有能摆脱计划经济时期,工业和城市倾斜发展战略下,农村金融外生于农村经济的情况。改革的目标只是暂缓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经济矛盾的被动局面。从而致使研究和认识“农村金融”,最终没有能跳出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金融背景。

三、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农村金融发展的目的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就是要通过减少农业生产者的借贷成本,提供其足够的资金,改善其生产和生活条件,分散存在于生产和经营等过程中的市场风险,增进农村经济活动的可预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合作经营性土地金融机构居多,它也比较适合我国农村土地绝大多数由集体所有和农民经营的实际。考虑土地金融的性质、各国土地金融业务的趋势经验和我国长远发展的需要,我国应该筹建合作性土地金融机构、专业性土地金融机构和政策性土地金融机构。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宏观调控下,三者相互合作、竞争和互补, 形成完善的土地金融机构体系。

政府是为农村金融提供服务的保障。首先是政府和有关金融部门应该对农村土地金融机构直接提供大量贴息贷款。其次是积极引导农户参与和组织农村土地金融信用合作社,保证土地金融信用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再有是实施损失补偿、救济金和特殊准备金等优惠政策,发行土地债券,筹集信贷资金, 扶持土地金融事业。最后是在法律和有关制度安排上加大创新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参 考 文 献

[1]包屹红.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服务探索[J].农村经济与管理.

2011(5)

第3篇

【关键词】城乡金融协调发展 正能量 金融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金融

一、我国城乡金融发展的“二元结构”

金融二元结构即二元金融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在金融抑制条件下金融体系的一种状态,可以归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型国有银行、商业银行以及外国银行的服务网点,形成了一个有限但却有组织的金融市场;另一方面,小规模经营非正式金融组织,也是存在在金融体系中的。两个方面组成了正式金融和非正式金融构成的金融体系。我国城市与乡村的金融发展存在的差距体现了城市、农村金融市场构成的“二元”结构的金融体系。笔者说的这种“二元”结构和通常意义上的二元结构是有所区别。从正式与非正式角度上看,两者都存在着正式和非正式金融市场。但从城市和农村金融的发展来看,两者之间无论是总量还是结构与制度都存在非常大差距,且两者是较相对独立的两个体系,资金是不能自由地双向流动的。笔者所指的中国城乡的金融二元结构就是我国当前金融体系的“二元”状态。

二、根据我国发展现状必然性的提出统筹城乡发展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才能基本实现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在21世纪初,我国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的前面两步已经得到了实现,国民生活水平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是有两层平均含义的概念,第一层平均含义是总量的概念,GDP的总量比1980年翻两番;而另一层平均含义是全国总人口人均GDP已超过800美元。两个平均后面的,掩盖了很大的矛盾和反差。这主要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更为明显;减小区域差距扩大并没有好势头;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日趋恶化急需调整,即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背道而驰;国内发展与对外开发的关系也同样急需理顺。所以,这个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非常不平衡的。

(二)我们提出来的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的概念,指的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是所有国民都达到小康,不能仅仅依靠城市带动农村,而更应该提高农民的收入

所以,我们将要在2020年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是很大的概念。而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其低水平最主要还是农村小康建设的水平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全面和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难理解,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三农”,实际上,“三农”问题成了“全面小康”的制约和“瓶颈”。必须通过重点解决“三农”问题,并且把“三农”问题纳入整个国民经济通盘考虑,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来解决。所以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提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而其深刻背景是城乡二元结构。

三、关于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调控的政策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要缓解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进一步扩大的态势,解决“三农”发展融资的难题,促进农村经济良好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制定与实施有利于农村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我们需要对已有的城乡金融机构进行改革重组,积极科学的引导融资与现代化农业管理流向农村,促进“三农”事业发展,发掘城乡金融在支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潜能,大力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充分发挥城乡商业金融的正能量

商业金融是一个多元化金融机构的统称,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商业金融主要包括了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而在城镇就不一样了,除了四大国有银行代表的金融机构之外,还拥有近期发展兴起的很多的新型服务性的机构。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广大农村同时面临着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中的金融需求和面临着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工商业的融资需求,种养殖业大户也极具融资需求,是农村主要的融资需求主体,现有的农村商业银行很难满足各类的融资需求。特别是在当下,势必要强化城乡金融机构的作用。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对所有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管理,是确保城市和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必然能有效解决城市和农村金融发展的非均衡化。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系

农村合作金融是指农户门面临的资金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为了更好的解决融资困难,并由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之上,自发组织起来的农村合作金融形态。农村合作金融实行民主管理,盈亏自负,不以盈利为目的,其收入主要用于组织的发展;当然,也可以适当的分红。笔者认为农村合作金融是适应我国“三农”发展的重要金融制度安排。

(三)关注农村政策性金融跟上时代的步伐

由国家或政府机构推出的政策性金融工具,不是为了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是具体负责具体实施政府指定的发展战略,在经营范围的法律限制,直接或间接从事一个特殊的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的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中国农业发展和农村政策性金融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中国城乡金融二元结构强度分析. 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主办,2009年05期.

第4篇

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包容性增长,就是汇集城乡群众的共同增长,而不是只有某一方面、某一区域群众的增长。金融服务要包容性增长,就是要让贫困人群获得可持续的金融服务。包容性增长寻求的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是相对立的。

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重视社会稳定。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摒弃了非均衡发展模式,吸收了平衡发展的新思想,逐步缩小贫富、区域和城乡等一系列现实差距,把平衡增长作为未来发展的一个主题。

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与20世纪80年代、90年展起来的权利贫困理论以及关于社会排斥方面的研究密切相关。“包容性”反映了这种理念对公民权利的强调和对社会排斥问题的重视,强调贫困人口不应因其个人背景的差异而受到歧视,不应被排除在经济增长进程之外。而包容性增长所倡导的机会平等则强调贫困人口应享有与他人一致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权利,在参与经济增长、为增长做出贡献、并在合理分享增长的成果方面不会面临能力的缺失、体制的障碍以及社会的歧视。

进入21世纪,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在“对穷人友善的增长”基础上,先后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包容性增长可以界定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这一界定将产生收入差异的根本原因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个人背景的不同,另一类是个人努力与勤奋程度的不同。这一分类使人们得以区分“机会的不平等”与“结果的不平等”这两个相关而又不相同的概念。机会不平等通常是由个人背景不同所造成的,而结果不平等则既反映机会不平等外,也包含了个人努力和勤奋程度的差异。倡导机会平等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强调机会平等就是要通过消除由个人背景不同所造成的机会不平等,从而缩小结果的不平等。包容性增长理念强调要建立具有包容性的制度,提供广泛的机会,而不是将增长政策和具体旨在实现公平的政策割裂开来;强调通过维持长期及包容性的增长,确保增长效益为大众所广泛共享。在政策层面,以包容性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包括三个相辅相成的支柱:一个是通过高速、有效以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与发展机会;二是确保人们能够平等地获得机会,提倡公平参与;三是确保人们能得到最低限度的经济福利。

包容性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主导的战略思想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对于启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助推中国经济起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济连续增长30多年,平均每年增速在9%以上。然而,非均衡发展机制也使得贫富差距、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在贫富差距上,中国的基尼系数在过去30年中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国总体基尼系数在1981为0.31,1990年为0.35,2001年上升到0.411。到2008年,最新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6,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在区域差距上,2006年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均GDP相对于东部地区的比分别为0.66、0.45和0.40,形成了“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在城乡差距上,2006年与1984年相比,农村和城市之间消费水平的泰尔指数从0.06增长到0.196,增加了2.2倍,而同期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从0.025增长到0.178,增加了6.1倍。

包容性增长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市场化取向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背景下,农民作为弱势和低收入群体,农村金融的发展也面临着这一问题。国有商业银行逐渐收缩撤并县及县以下的网点,农村地区面临着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有效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资金净流出等问题,金融排斥程度严重。“二元结构”下的市场分割,金融资源在农村地区并没有进行合理、有效地配置,更多是以净流出的方式扮演着储蓄动员的角色。

据统计,截至2009年6月,全国没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金融机构空白乡镇”有2945个,其中西部地区2367个,占80%,加上8000多个仅有一个金融服务网点的乡镇,两者加总已超过全国乡镇总数的1/4。这些农村地区连最基本的“存、放、汇”的金融服务都难以获得。信贷投放的非农化倾向日趋严重,同时,由于农业属典型的弱质产业,而且产业利润率极低,同时生产周期长、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抗御灾力弱,依靠正规金融机构向其贷款势必会出现脱农现象。农户即使能够接近金融资源,但真要获得一定的金融服务如贷款,也要满足农村金融机构的一些条件,而缺乏抵押担保物的农户往往难以获得金融服务,从而形成条件排斥。

将包容性增长的理念植入农村金融的体系构建中,对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服务功能,明确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突破点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着力于金融机构的存在形态,金融改革的思路主要着眼于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这些机构的分分合合,形成框架体系。邮政储蓄银行的设立就是沿着这种思路进行的。这种思路在现有的金融框架下,遵循的是“结构――功能――行为绩效”的思路和路径。虽然出台的举措不少,但效果不佳。因此,未来农村金融改革的方向应从单纯地注重机构变革的思路向注重功能转变。将改革的重心从微观层次的金融“改革”转向宏观层次的金融“发展”,即从健全国有金融机构的微观体制、创新金融产品等转移到健全国家整体金融体系、完善金融服务功能等方面来。从而实践“包容性增长”的理念,走活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一步棋。

包容性增长下的普惠制金融发展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而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是,要建立一个能够满足或者适应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监管有效、竞争适度、优势互补、可持续发展的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以惠及易被传统金融所忽视的弱势地区、产业和群体,从而促进农村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

国内提出“普惠制金融”概念的杜晓山根据赫尔姆斯(Helms,2006)关于普惠制金融“覆盖所有人”的原始定义出发,提出了普惠性金融体系框架――只有将包括以穷人和低收入阶层为对象的金融服务有机地融于微观(金融机构)、中观(金融基础设施)和宏观(法律和政策框架)三个层面的金融体系,才能使过去被排斥于金融服务之外的大规模客户群体获益。且这种包容性的金融体系能够对发展中国家的绝大多数人,包括过去难以到达的更贫困和更偏远地区的客户开放金融市场。在此基础上,焦瑾璞和杨骏(2005)从三方面界定了普惠制金融的含义:一是服务对象的特定性。普惠制金融体系以价格相对合理的产品为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农户等低收入群体对象提供服务。二是金融服务产品和功能的全面性。普惠制金融不仅为客户提供贷款服务,还为其提供存款和保险、汇款、养老金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三是金融机构的多样性,体系的多层次性和保持适度竞争。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农村金融政策,如降低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门槛、发展新型金融机构等,这对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缓解金融排斥起到了一定作用。因此,增量改革背景下的普惠制金融体系的建立,对于增加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消除金融服务空白具有重要意义。

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区域性社区银行

一直以来,我国的支农金融机构都面临着“全国一盘棋”的布局,而中国资源的多样性、地区发展的差异化和不平衡性,使得总行制定的很多相关政策都在本地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状况。信贷的审批权上移,导致了很多贷款发放的交易成本过高,而且效率低下。

为解决这种情况,一方面,应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无分支银行金融服务。利用社区型合作金融组织、基于专业合作社开展内部信用合作、甚至非金融的组织,作为中介或桥梁,让正规金融机构向那些缺少网点的偏远地区延伸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应发展区域性的农村社区银行。这一类微型金融主体在整个的体制考量和制度政策的设计上更符合当地实际,且利用人缘,地缘等社区规范,其经营就具备了灵活性,其进入和推出的机制比较容易实现。如印度的区域农业银行,其经营范围在一个县或几个县区,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享有印度储备银行给予的特许权,包括提取现金和动用准备金的便利。它向生产急需的农民提供与农业直接有关的贷款以及维持生活的消费贷款,且贷款利率不高于当地信用社的贷款利率。目前,地区农业银行已日益成为印度不发达地区农民直接得到信贷资金的主要渠道。

加强金融与财政的协同

由于农业产业是相对弱势产业,金融风险比较高,单凭金融机构承担风险是不够的,可以尝试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杠杆作用,运用财政扶贫资金撬动信贷资金。在普惠制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把风险补偿基金及贴息列为各级财政的固定支出科目。同时,要加强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国债建设项目的引导作用,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要与之配套,紧紧围绕农田水利、水电开发以及农村公路、桥梁、电网、沼气、通信、良种培育、技术推广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金融供给,同时也扩大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目前保险业在农村仍处于发展的初创阶段,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发展项目受自然条件、市场环境和政策因素影响较大,具有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因此要建立多层次的农业政策性和商业性保险体系,以对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经济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适当补偿。

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鼓励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县域担保、评估、公证等中介机构,切实解决县域担保难问题;要完善农户和中小企业的抵押、质押机制,建立农村担保组织,分散农业经营中的风险;要鼓励金融机构与相关机构加强合作,运用联保、担保基金和风险保证金等联合增信方式,积极探索发展联合信用贷款;要探索发展符合农村特点和实际的金融工具,提高农村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分散农业信贷风险。

完善农村金融的竞争机制,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第5篇

摘要:近年来,农村金融发展迅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问题越来越得到关注,区域性差异也越来越明显,而均衡区域的金融发展是目前一项重要内容。金融资源是基础资源,金融发展对农村的整体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导致各地区发展不平衡、落差大、缓慢等现象产生,阻碍了金融的整体发展速率,造成了巨大损失。金融区域差异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下面进行主要针对因当前形势而产生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国农村;区域差异;金融发展

一、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背景

目前,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衡量社会均衡发展的一把标尺,是改善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均衡发展农村金融的一个切入点。2013年国家再次强调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越来越得到国家重视,农村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脉和发展前景。如何合理地进行资源的配置是目前主要探讨的一个内容,也是关系农村金融发展的根本问题。

二、我国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概况

目前,大部分农村还是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也存在差异,东西部地区农村发展对比差异大。主要体现为东部地区虽有足够资金却无法有效运转,而西部地区却恰好相反。东部落的某些发达地区在金融方面大力发展各种金融机构,如农商银行、农村信用、信贷公司等,自然而然带动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但也产生了资金阻碍的问题。西部地区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农业发展,由此也产生农业对资金产生较大需求而导致资金的短缺。农村的区域发展差异对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对经济的损失也是相关联的,影响着整个区域的发展速率,由农村产生的经济问题亟待解决。针对金融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均衡金融发展和合理配置资源是目前调节农村金融地区差异的一个主要途径。

三、影响因素

地区金融教育水平的深度,直接影响着地区的金融健康发展。目前,百姓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接触到金融方面的消费产品,能清楚了解到这个领域的用途对百姓的生活提供便利。农村对金融知识的匮乏直接导致了地区的金融发展障碍,阻碍了经济发展。在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方面也应做足金融教育,以免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错误导向。提高农村金融深化程度,让农民懂得如何使用金融方式来完善自己所需,如何只用自己的经济权益来发展。地区金融教育水平的深化程度直接影响着地区金融的健康发展,是造成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

农村金融缺陷造成农村发展滞后,导致区域的差异性。金融制度不完善使得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越来越大,东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落差越来越明显。农村的金融机构单一,在服务上存在不足。就农业发展银行来说,服务范围小,业务发展空间也越来越狭小,主要呈现一种封闭式的金融管理。农村信用社也有严重的制度问题,如资金规模限制、业务品种单一、结算条件复杂等问题普遍存在。金融制度的缺陷也导致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完善地区金融体系能避免农村金融发展的大起大落,对减轻地区金融差异有着重要作用。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地区性金融发展差异明显。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有地理位置、人口素质、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区域发展的先天条件,不同的地理条件主导着不同地区的发展方向。人口素质间接地带动了经济发展,人们对金融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应有深刻认识和领悟。思想观念的加强对区域的经济体质的完善至关重要,百姓的带动作用对对区域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国家政策的改良和实施力度直接影响经济效益,需全方面的发展经济,加大人才的吸引力和创造力,能有效监督管理金融的发展轨迹,改善欠发展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均衡各地区金融发展。

四、结语

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我国目前的形势,想要迅速缩小地区差异是很难的。当务之急是尽量避免差距的扩大,控制住局面的恶化,然后采取措施减小区域性之间的差异。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对中国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减小农村金融发展的地区性差异能有效改善中国的整体发展状态。需要通过完善我国的生产力布局机制、加强金融教育、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改善金融缺陷等措施来解决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小到村民个体,大到国家政府,各个阶级的相关部门都应关注整体的发展,加强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促进各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同等提升。

参考文献:

[2]黄燕君,钟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浙江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09(4).

[3]王定祥,李伶俐,王小华.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演化逻辑与改革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2010(11).

第6篇

关键词:农村微型金融;农村经济发展;小额信贷;社区发展基金

1农村微型金融的概念和黑龙江省农村微型金融的形成与发展

1.1农村微型金融的概念

对于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的概念,不同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这些不同观点实际上主要是由于不同学者对农村微型金融实体和服务内容上的认识不同而导致的。从实体的角度上讲,农村微型金融是指专门从事农村金融业务的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在我国具体表现为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信贷公司等,它强调的是实体形式。从服务内容上讲,农村微型金融是指向农村人口,尤其是低收入人口提供小额度的金融服务,主要包括存款和贷款,在我国既包括大型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向农村提供的小额金融服务,也可以包括农村微型金融机构提供的农村小额金融服务。

1.2黑龙江省农村微型金融的形成与发展

黑龙江省农村微型金融是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省内农村经济发展转型的背景下形成的,其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优势。其形成的动力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黑龙江省农村地域上的分散性是我省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的内在动力。黑龙江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拥有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在肥沃的黑土地上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黑龙江省地广人稀,处于中国版图的东北部,广阔的地域和稀少的人口,决定了农村的地域分散性。因此,大型金融机构很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全面的服务。微型金融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第二“,两个百年”的深入推进,经济新常态形势下,黑龙江省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视与扶贫政策的实施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支持。黑龙江省农村微型金融是在国家扶贫工作推进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在功能上体现国家的农村扶贫规划,在内容上多是围绕国家出台的助农政策展开的。它是为了加快黑龙江省农村的经济发展。构建黑龙江省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体系、保证省内扶贫政策的顺利实行是全省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第三,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我省农村整体发展较为均衡,整体的发展情况成为黑龙江省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的外部动力。目前,黑龙江省农村的整体发展状况良好,较为协调,与城镇的差距逐年减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黑龙江省正处于走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阶段,农业发展全面升级,农村经济发展实力显著增强。

2黑龙江省农村微型金融的性质及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的目标

2.1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的性质

黑龙江省的农村金融在性质上可以划分为商业性的和公益性的。黑龙江省农村微型金融是建立在国家抚平工作开展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其主要的任务是扶农惠农,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所以,黑龙江省的农村微型金融多是公益性的。黑龙江省的农村微型金融以国家制定的农业政策为导向,围绕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为农业发展提供支持,它主要包括提供信贷业务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和一些由国家扶贫工作开展形成的特定组织和农民自己组建的资金互助合作社等。

2.2黑龙江省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的目标

由于黑龙江省农村微型金融具有公益性,使得黑龙江省农村微型金融把贫困地区的村民最为主要的目标群体。黑龙江省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的目标是更好的完善惠农扶贫工作,为贫困农村的村民解决贷款难问题,保障贫困农村村民进行农业生产所需的资金,为农民贷款提供一个崭新的通道,促进农业的协调全面发展,为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GDP总量,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为全国经济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3黑龙江省农村微型金融的主要类型及其运作情况

3.1黑龙江省农村微型金融的主要类型

由于黑龙江省农村微型金融主要是公益性的,所以它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提供信贷业务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还有一些由国家扶贫办公室开展的特定组织和农民自己组建的资金互助合作社等。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首先要解决资金问题,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主要为农民提供业代业务,并且给农民以优惠的贷款利率。国家扶贫办公室开展的特定组织,不仅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还为农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农民自己组建的资金互助合作社使农民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确保了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3.2黑龙江省农村微型金融的运作情况

3.2.1小额信贷

小额信贷主要指的是为贫困人口和低收入群体提供贷款服务。针对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多是公益性的,小额信贷主要是依靠国家的政策性拨款、扶贫贷款和社会的公益捐赠等作为资金来源,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政府性金融组织提供的小额信贷业务对有资金需求的农户或低收入群体提供小额短期的,无抵押的贷款服务。黑龙江省农村微型金融的一个最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小额信贷,小额信贷为存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下的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例如:小额信贷提供的资金周期短,政府给予的补贴利息有限,法律法规不健全等。

3.2.2社区发展基金

社区发展基金的出现是由于小额信贷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因此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为农村的发展提供资金援助的方式。由于小额信贷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发展的要求,很多机构开始探索新的模式,因此推动了社区发展基金的产生。农民自己参与社区发展基金项目,吸纳外部资金由民间的组织发起,同时鼓励农民入股基金,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农村发展建设需要的资金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来源。

3.2.3贫困地区村级发展互助资金

贫困地区村级发展互助资金主要是把国家的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到贫困地区以及贫困村内农户的一种全新的改革,同时它也把农户以入股方式投入的自有资金作为运转费用。在贫困村内实行“民有、民用、民管、民受益、周转使用、滚动发展”这个具有创新意识的管理模式,重点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所需资金短缺的压力,让贫困户不担心资金紧缺的问题,竭尽全力去发展农业,推进贫困村和贫困户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黑龙江省响应国家针对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积极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高我省的整体实力。为了解决贫困户贷款难,黑龙江省在贫困地区投入数十亿元作为贫困地区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建立新型农机合作社200多个,如2006年,省政府将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绥滨县作为重要试点县。此后,在村干部的努力下,让贫困户了解信赖发展互助资金,使贫困村的农户们全身心地发展农业以及各种副业。到如今,绥滨县的大多数贫困户通过发展互助资金已经摆脱了贫困,基本实现了新农村建设。在2015年,黑龙江省投给贫困,县扶贫资金3000万元,把绥滨等3个县、60个村作为开展扶贫互助金贷款的试点,互助金总量达到1.44亿元,有效缓解了1.44万个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不足的难题。

3.2.4农村资金互助社

农村资金互助社拥有独立的法人,对互助社成员的股金和通过合法的方式取得的其他财产,享有占有、使用的权利,并对这些财产承担相应的责任。农村资金互助社成立必须具有以下条件:(1)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2)具有10名以上符合规定要求的发起人;(3)有符合规定的资本;(4)规定要求的注册资本有符合任职资格的理事、经理和具备从业条件的工作人员;(5)有符合条件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设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6)有符合规定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4黑龙江省农村微型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4.1黑龙江省农村微型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村微型金融总体发展迅速,信贷规模日益扩大,信贷总量增加,贷款利率降低,农民贷款积极性提高,农民进行农业现代化生产的成本投入有所降低,黑龙江省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有所加快,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黑龙江省金融机构存在垄断,农村信用社是黑龙江省最早为农民提供贷款的机构,虽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步出现了可以提供贷款的村镇银行、邮政储蓄等微型金融机构。但是,农村信用社依然存在垄断的问题。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存在外流的趋势。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贷款存在流向城市建设并具有较高收益产业的趋势。由于农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自然风险大、流动性差,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缺乏关于农村信贷的担保机构。当前,黑龙江省只具有农业发展银行这一家政策性银行。

4.2黑龙江省农村微型金融发展前景

由于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因此农村农业的发展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微型金融对促进农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使农村微型金融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在黑龙江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农村微型金融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农村微型金融提供的可贷资金将进一步增加,农业发展的供求关系趋于平衡。

5黑龙江省农村微型金融发展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意义

农村微型金融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要大力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打造黑龙江省黑土原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拥有将近4000万的人口,其中农村人口约占44.5%。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80%。黑龙江省推进两大平原的改革,加大了对农业水利、农机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使两大平原的粮食产量不断增长。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促进农业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实现了粮食生产的“十连增”,为农民创下了可观的收入。农民收入的增加,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进而使得黑龙江省能够统筹城乡发展,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推动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有了基本的支撑。在农业发展的带动下,黑龙江省积极开展工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经济的实力有所增强。

作者:王盼 张宇 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军,曹远征.农村金融深化与发展评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陈明.对我国农村微型金融的认识与思考[J].南方农村,2009(06).

[3]王国良,褚利明.微型金融与农村扶贫开发[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4]何广文.微型金融与农村扶贫开发[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5]赵欣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J].价格月刊,2011(01).

第7篇

河南是全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农业对于河南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战略起着基础性的推动作用。然而,河南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却面临着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市场结构不完善,金融支农力度尚小,农民难以应对市场风险等问题。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将成为河南农业发展取得战略性突破的首要任务。农业企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农业经营模式。

一、农业企业化的概念

农业企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现代化经营方式。

二、河南省农业企业化发展概况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非农产业的发展及农民职业分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为农业企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现阶段,河南省农业的企业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具体表现在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使部分农业大户便利的集中使用大面积的土地资源;产业化经营,使农业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及以企业化农户、农业准企业和农业企业为组织形式的农业企业化雏形不断涌现等。

农业企业化有利于解决分散生产与大规模多样化需求的矛盾,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提高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并通过技术,理念等的引入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同时,在以市场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企业化背景下,推动农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强有力地资金支持和农业金融服务方式的不断改善。

三、河南省农业企业化的金融需求与供给分析

(一)农业企业化的金融需求与特点。农业企业化的过程中,生产规模化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专业化生产资料的研发与使用;农业新技术的开发及新型农产品的市场开拓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河南省基于现阶段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需求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对资金的需求量大。二、对资金需求呈现多层次的特征。三、金融交易成本比较高。农业作为弱质型产业,使其资金使用的风险成本增大。农业企业只能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间接融资,提高了金融交易的成本。

(二)农业企业化的金融供给与特点。农业企业资金供给的一般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金融机构贷款、企业股东入股资金和其他形式的贷款。目前河南省农业生产的资金供给主要来自银行类金融机构。河南省基于现阶段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金融供给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银行信贷是农业资金供给的主力。二、农业保险覆盖面仍需扩大。三、应加大财政对农业企业的支持力度。

综上所述,河南省农业企业化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由于农业企业及其雏形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财政支农力度尚小等原因,所以金融家机构对农业企业化的支持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四、河南省农业金融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农业金融经历了由农业银行统一管理,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分工协作,到形成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农业发展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分工协作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变化。并且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河南省农村金融市场的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发展迅猛。银行类金融机构涉农业务不断增加。随着河南省金融体系结构的不断完善,金融对农业支持的作用明显提高。但据调查河南省目前农业金融市场仍存在着诸如农业贷款水平偏低、不良贷款比例高、农业金融机构支农功能弱化、农业融资成本过高、农业保险缺失、缺少健全的信用担保体系等不利因素。

五、河南省农业企业化背景下金融支持的建议

(一)构建多样化的农业金融体系。河南农业的转型发展必须依赖于完善的农业金融体系。首先,必须深化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逐步改变其资金使用“非农化”、不良资产繁重及从业人员服务水平相对较低的现状。其次,重新定位农业发展银行,在其做好粮棉油收购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发挥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优势,为农业企业化过程中科技的研发与应用,农业新品种的培植于推广等提供金融支持。再其次,强化农业银行的支农力度。最后,规范民间金融,引导其有序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灵活方便的优势。从而形成各机构分工协作、适度竞争、共同促进农业发展的农业金融体系。

(二)引入并强化农业企业化进程的信用机制。在引导农民群众及相关农业企业树立信用意识的基础上,对其农业金融行为予以记录,并实现全省乃至全国联网,从而规范和引导信用主体的信用行为。其次,可建立金融机构对农业企业的信用评级,从而便利于信用级别高的农业企业快速、高效的筹集到发展所需资金,同时激励信用级别相对差的农业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第8篇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银行农贷;问题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3. 083

[中图分类号] F83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3- 0151- 01

0 引 言

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而银行借贷是其进行融资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利用“理性派”的农户经济行为理论分析了银行融资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性。最后,根据上虞、黄岩多家银行的实地调研结果对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银行农贷服务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概念的界定

许多学者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范畴进行了阐释。黄祖辉与俞宁(2010)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为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三个类别。汪发元(2014)则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概括为农业开发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王国敏,杨永清与杨元聪(2014)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一个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的立体式复合型概念。

2 银行融资的重要性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借贷行为可以通过“理性派”的农户经济行为理论进行解释。作为“理性派”的代表人物,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T.W.Schultz(1987)认为改造传统农业的出路在于激励农民为追求利润而创新的行为。Popkin(1979)认为农户的农场完全可以用资本主义的公司来刻画,农户更倾向于按理性的投资者的原则行事。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借贷行为存在两个特点:更倾向于利用正规金融体系;逐渐靠近现代商业性金融体系。因此,银行借贷是解决其融资问题的重要手段。

3 银行农贷服务的调查总结

3.1 农业贷款的概况

从农业贷款的规模上看,不同银行间差距较大,从200万元到20亿元之间不等。农贷占银行贷款总量的百分比也大不相同,最少的不到5%,最多的高达67%以上。这与各类银行定位的主要服务对象、所在地区等因素存在一定关联。从统计数据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成功率在50%~90%之间。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村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成功率更高。目前,只有不到50%的银行由于政府的资金补助推出了政策优惠贷款业务,例如:政府农业部门扶持名单中的种粮大户可以申请由政府提供贴息的产品等。银行的服务效率有待提高,超过一半以上的银行办理农贷业务需要5~7个工作日。此外,借款人提交的证明资料越齐全,申请的贷款金额越小,其办理贷款的时间也会越短。对于大额贷款,部分银行需要一周至半个月的时间进行办理。

3.2 农贷业务的特点

银行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方式主要有信用贷款、保证贷款与抵押贷款三类。对于抵押贷款,银行可接受的抵押物一般为商品房等变现能力较强的资产,但是不接受农业用具与设施作为抵押品。各类银行尚未完全开展“两权抵押贷款”,仅有小部分银行正在试点。各类银行的最高贷款额度存在较大差异,并且不同贷款方式的贷款限额也不同。银行一般会指定农业贷款的用途,需要贷款人提供相关凭证来证明。各类银行的农业贷款利率普遍较低,有的银行甚至推出了低于央行基准利率的农贷产品。各类银行在设计农贷产品时主要通过实地调研,大部分银行的考察频率为一个季度或半年,考察频率最高的会每周甚至每天进行农村调研。此外,农贷产品的调整周期存在较大差异。70%以上的银行表示没有固定的产品调整周期,其余20%以下的银行大约2~4年进行农贷产品的更新或调整。

4 结 语

第9篇

【关键词】农业众筹 运作模式 讨论综述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使众筹平台不断升级和完善,给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融资便利。众筹作为一种融资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国,随后在中国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期间问题也逐渐显现,这要求众筹平台的法律制度、筹资方式、平台综合服务等方面不断提高。国内外学术界对众筹模式运行问题做了大量研究,现将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一、国内外众筹模式相关问题概述

(一)国外对众筹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众筹模式作为一种投资活动,最早起源于订购,后发展为“众包”,其概念作为众筹模式的前身,由于缺乏管理,没有发展成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众筹网站平台模式起源于2009年美国的网站Kickstarter。

国外最先提出众筹模式的相关概念及思考。Belleflamme et al.(2011)认为众筹的模式并不影响筹资的难易度,并不是所有的盈利方式都能换来众筹的成功。Molick(2013)将众筹定义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模式,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媒介,符合投资者的投资目的。

(二)国内对众筹模式的研究

对于众筹模式的理论,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比较完善,大多数研究是沿着融资模式、风险及众筹平台的分析等的总结开始研究。对众筹模式理论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众筹模式的概念。众筹指一种向群众募资,以支持发起的个人或组织的行为。一般而言是透过网络上的平台连结起赞助者与提案者。”黄健青、辛乔利(2013)调查阐述出2006年8月美国学者迈克尔・萨利文第一次使用众筹(Crowdfunding)一词。同年9月,迈克尔・萨利文在维基百科中将其定义为:众筹描述的是群体性的合作,人们通过互联网汇集资金,以支持他人或组织发起的项目。”

2.众筹模式的内容。常见的众筹模式有四种,分别是公益众筹模式、回报众筹模式、债权众筹模式、股权众筹模式。公益众筹即出资者没有任何回报;回报众筹即出资者可以获得该项目的预设物品报酬;债权众筹即出资者可以获得该项目完成后的固定利率收益;股权众筹即出资者可以获得该项目的股权凭证。李雪静(2013)提出众筹模式三个主体(项目所有人、资助者、众筹平台)参与融资的目的,指出众筹模式是衡量一个产品是否有创新性或吸引力的最有效方式。

3.众筹模式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建议。陈秀梅、程晗(2014)认为众筹平台的信用高低是融资成功与否的重要关键。曾裕(2015)提出农业众筹还需要政府牵头,加大农业投资项目的扶持政策,采取相应的促进措施。杨智玲、鞠荣华(2016)提出农业项目靠公开发行证券的方式筹集资金很困难,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手段网络众筹在农业项目上有巨大优势。

二、我国农业众筹模式运作的实践探索

目前,国内不少学者在探索实践中对农业众筹做了丰富研究。农产品众筹模式在国内起步较晚,2014年农业众筹模式平台才缓慢建立,如今农业众筹项目越来越多,预示着我国农业众筹平台正在不断完善与发展。

(一)从农业项目融资困难到融资较为便利,再到农产品销售新出路

黄欣乐等人(2015)提出农业众筹的形成是在农业领域引入众筹商业模式,农产品众筹除了能够解决筹资难、流通时间慢等的问题,还会为保证种植质量,使种植透明化。徐妍等人(2016)提出农业众筹会增加融资成功率,可以实现农产品按需供给、减少流通环节、减少成本等。

(二)农业众筹模式问题思考及建议

从2005年至今,全国各地出现影响范围广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既达十起之多,其中不乏农业生产链中的安全问题,例如苏丹红鸭蛋,硫磺熏制“毒生姜”、三鹿“三聚氰胺奶粉”食品质量安全事件。从侧面起到警示作用,虽然农业众筹从侧面解决许多传统农业项目融资难、销路窄、品质差的问题,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林笑(2014)提出农业众筹中农业种植一直存在价格低、保质期短、生产周期长,种植户还面临自然灾害的风险。黄欣乐等人(2015)提出农业众筹同样面临金融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开发度欠缺,很多人对农业众筹不熟悉。

纵观国内外对众筹模式及国内农业众筹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由于理论基础不同,国外对众筹模式相关联理论的研究实践较早,众筹模式的法律法规也比较完善;国内对众筹模式、农业众筹模式及其运作问题的相关思考与实践建议也较为丰富,且都明确众筹模式的含义、发展及模式,但因国家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及众筹平台自身经营等因素的限制,众筹模式的运用还很局限。

三、农业众筹模式发展新思路及建议

自古以来,不论社会阶级如何改变,中国始终都是以农民为主要生产力的农业大国。但农民本身对知识掌握有限、农村通信技术差、道路交通不便利及农产品滞销是导致农村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道路设施的改造、通讯技术的加强为农产品开辟了新市场,也为农产品走出去奠定了基石。

(一)农业众筹模式的发展新思路

农业众筹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众筹平台农产品销售或预售信息,以其农产品的独特性吸引感兴趣的投资者出资。这为农产品开辟了新的销售市场,可以更好的解决农民因为销路、名气低无人购买的局面。曾裕(2015)提出农村金融服务依旧存在各种缺陷,网络金融众筹平台的出现会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徐妍等人(2016)提出农业众筹模式可以让大众参与到农耕之中,使食品安全、销售盗康玫奖U希减少传统农业销售中需要的繁琐环节,突破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

众筹从最初的艺术品、音乐、动漫、科技众筹增加农业、娱乐、食品等众筹,从发展上来看,虽然众筹平台提供了很好的融资模式平台,但农业众筹依旧处于发展阶段,回报类型单一,主要以回报众筹为主,由于股权众筹要求多、审核严、筹资多、法律不完善;债权众筹风险大、监管缺失、投资期长之类的问题;回报众筹虽然也面临法律监管不完善、预产产品周期长等的问题,但就目前阶段而言,农业众筹最好的众筹模式易采用预产+回报的方式。

(二)农业众筹模式的建议

农业众筹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现代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其方式属于新的领域行业,可鉴经验少,同时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因此,国家政策的支持,地方政府的引导,融资者责任的担当,投资者知识的建立,众筹平台制度的完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加强人们的“首批体验”心理,改变项目介绍方式。一个农业新项目的提出,其营养价值与原生态价值尤其重要,这使他们能慷慨解囊,成为第一批尝鲜者的首要因素。但他们只能通过项目的介绍、项目的实时更新来了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便捷,项目更新可以采用视频或现场直播的形式,这比起图片展示,显得更加生动,更能打动人心。

2.建立融资者信用指标体系,加强平台对项目实施的监督。目前,众筹网站登录一般只显示用户名,并未显示其他数据,这让投资者对于项目发起人的认识少之又少。这就需要众筹平台增加对融资者信用评定的成本,需要设置信用指标体系,可能包括融资者能力指标(学识、学历)、时间指标、工作指标等,并加对后期项目实施及回报品发放的监督,以及对回报品价值估值,避免融资者虚标回报品价格,严重高于市场价格,从中获利。

3.完善众筹项目机制设计,规范化、简单化、大众化。众筹项目机制设计都是由众筹平台内部人员设计并实施,目的主要是保证创意项目和融资资金有效的对接,但这并不可能都满足平台、融资者、投资者三方的利益。内部平台可以接受其他二者的提议使项目机制设计更加大众化,被更多人所接受,提高农业众筹认可度。

4.建立农产品保险,为自然灾害的发生提供补偿机制。众筹平台可以设立购买保险服务,或引如第三方保险机构介入,设置相关保险条例,保障投资人的权益。

5.众筹项目成功后,政府、平台共同发力促发展。当地政府可给与一定的政策扶持、人才支持,众筹平台也应鼓励融资者众筹成功后,继续使用平台进行第二阶段的筹资,平台则给与一定补贴。第二阶段即第一阶段成功后,众筹者可以建立合作社,开辟更大的项目创新,大批量生产优质的产品。

因此除了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区别农业众筹与非法集资的界限,降低法律风险外,还有很多其他方式能够促进农业众筹的发展。

参考文献

[1]Bclleflammc P,Lamhcrt T,Schwicnhachcr A. Crowdfunding:Tapping the Right Crowd[J].Corporate Finance.2011.

[2]Mollick E R.Swept Away by The Crowd Crowdfunding,Venture Capital,and The Selection of Entrepreneurs.Venture Capital,and The Selection of Entrepreneurs.2013.

[3]黄健青、辛乔利.“众筹”――新型网络融资模式的概念、特点及启示[J].金融前沿.2013.

[4]李雪静.众筹融资模式的发展探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

[5]陈秀梅,程晗.众筹融资信用风险分析及管理体系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14.

[6]曾裕.我国网络众筹与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

[7]杨智玲,鞠荣华.回报众筹:农业融资新渠道的现状与瓶颈[J].理论探讨.2016.

[8]黄欣乐,张小龙,刘飞翔.农业众筹的优势、风险及发展对策探讨[J].2015.

[9]徐妍,陈美方,许兴登.农业众筹的发展现状及 推进路径[J].三农问题.2016.

第10篇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价值链;农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 F8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10-0187-03

[作者简介] 文震威,中国农业银行宜春市分行高级工程师、经济师,研究方向为银行经营管理。(江西 宜春 336000)

在农业银行面临股改的新形势下,对农行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探讨,加快培育符合自身发展状况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简介

核心竞争力概念自1990年由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ary Hamel)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是影响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特定的经营环境中,通过积累、整合其资源、知识、能力而形成的、企业所独有的、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但并不是企业中所有的资源、能力都可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资源、知识、能力具有以下的特征:

1.价值特性:是指企业能够为顾客提供超附加值的产品或服务。以顾客所看重的价值为取向,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多或更好的服务。

2.功能特性:体现在为各种产品或服务提供支持,是真正为企业实现价值所应具备的功能。

3.内在属性:

(1)独特性和不易模仿性(也称异质性):是指企业具有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是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这种特性是企业个性化发展的结果,是企业中各种资源、能力长期积累的结果,很难被竞争对手掌握。

(2)延展性:是一种基础性的能力,是其他各种能力的坚实平台,能够为企业衍生出一系列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3)动态性:指核心竞争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要不断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心竞争力也可能在竞争中逐步丧失其竞争优势,沦为企业的一般竞争力。

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商业银行能够获得长期超额利润的最基本的、长期的、稳定的一种竞争能力,是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的集中体现。目前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具有企业的一般特征,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方法,在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中应积极吸取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精华,充分考虑本行业的特征来识别、培育、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分析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需要通过其价值链中的每一项价值创造活动将最终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活动的绩效构成了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价值链之间是有着紧密联系的,核心竞争力就存在于价值链活动特定的某一个或几个“战略环节”上,可以通过分析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来识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农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也可以通过农业银行业务“价值链”环节的分析来发现。

(一)农业银行业务价值链活动分析。农业银行是一个向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企业,它的价值链活动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相互衔接和支撑的子过程,但总体来说,主要由银行的经营性业务和管理性业务构成。从产品开发到产品和服务最终送达消费者手中的价值流程按以下顺序进行:

从农业银行业务价值链可以看出,其价值创造流程共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产品开发、改进。这是价值链的起点,如果没有产品开发改进或开发的产品不被消费者认可,将会逐渐被客户抛弃,后续服务也就无从谈起。客户接受一个具有较多附加值的产品,必定会给银行创造价值。因此,这一环节是创造价值的战略环节。

第二步:产品实物化。是生产新产品的必需流程,但与价值创造无关。计算机程序设计是将产品程序化,也不创造价值。

第三步:产品实物运输、业务培训。也是业务发展的重要环节,与银行成本有关,但可压缩空间较小,没有价值创造功能。

第四部分:营销人员营销、柜面服务。这一环节直接面对客户,客户对产品及银行服务是否接受,投入程度如何?在这一环节得到充分体现。这是银行最终实现利润的关键环节。

从价值链的四个部分组成可以看出,创造价值的主要部分在产品开发、改进,以及营销人员营销、柜面服务这两部分。这两部分是客户接受服务,达成交易,继而创造价值的关键环节。

通过价值链分析,我们找到了农业银行最有价值的业务环节。从消费者价值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客户服务创造利润的关键是满足客户需求。从生产者价值角度出发,我们又得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就需要不断地创新产品和服务。

(二)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在目前的经营环境下,作为商业银行,不仅要关注自身价值链上的附加值,还必须将价值管理扩展到整个价值系统。在这个价值系统中,客户、合作伙伴甚至竞争对手都可以一起合作,共同创造价值。农业银行应主动成为这个价值系统的组织者、管理者,整个链条的整合者,通过协同作用创造价值,实现多赢。从上述对四个价值环节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只有第一个产品开发环节和第四个产品销售环节是实现农业银行价值的最关键环节,要实现第一个环节的价值最大化,就必须不断对产品进行创新,开发出适合各种客户需求的产品;要实现第四个环节的价值最大化,就必须深入了解客户需要,向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又推动第一个环节的产品创新。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客户需求的把握能力和金融业务的整合创新能力就是农业银行价值链的最关键环节。

1.客户需求把握能力的特征分析

(1)只有深入把握客户需求,才能给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在金融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给客户带来特有的服务感受,是体现差异化的最好手段。

(2)只有深入把握客户需求,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顾客的需求并及时做出反应,为客户提供规范的任务流程,以及超前、默契的金融服务。

(3)只有深入把握客户需求,才能保证战略转型后农业银行关注客户,比客户自身更了解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超前的金融服务,才能吸引、维护好客户,尤其是最有价值的核心客户,才能体现出“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并最终赢得利润。

2.业务整合创新能力的特征分析

(1)只有拥有整合创新能力,才能为客户创造消费价值。客户消费价值的创造能力能够满足顾客最为重要和最为核心的需求。在当前严格的分业经营体制下,居民、企业的金融财产被分置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不同领域,彼此间缺乏便利高效的转换通道,客户难以通过财产的集中管理来提高赢利性,通过产品组合来提高安全性。拥有金融业务的整合创新能力,可以使农业银行各部门合作,在充分挖掘客户信息的基础上,创新服务项目,为客户设计出高附加值、个性特征强的金融产品,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计划。因此,拥有金融业务的整合创新能力能使农业银行在愈演愈烈的国际化竞争环境中,提供好的产品与服务,真正满足客户多元化、知识化与个性化的金融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

(2)只有拥有整合创新能力,才能在未来的金融混业经营中处于优势地位。金融混业经营对农业银行来说是把双刃剑,金融混业经营将使农业银行拓宽自己的服务领域,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全面的服务,但业务多样化也使农业银行暴露在金融风险下。而拥有金融业务的整合创新能力,可以使农业银行在拓展业务领域时,及时吸收、整合来自外部的产品、信息、服务,在享受金融混业经营带来的机遇时规避风险。

(3)只有拥有整合创新能力,才能在困境中不断创新,求得发展。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将很快携带新的金融工具、金融品种、营销理念和服务手段进入中国市场,与国内金融机构展开竞争。农业银行只有不断将产品、服务整合创新,才能应对金融竞争新形势,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在实现客户价值的同时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同步提升。

(三)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确认。通过上述核心竞争力因素的特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客户需求的把握能力是产品开发、改进及客户营销、服务这两个战略环节的基础,金融业务的整合创新能力是农业银行当前为客户创造价值最重要的途径,是在营销能力、研发能力、理财竞争能力、产品竞争能力等诸多能力之上的能力。这两种能力是建立在农业银行现有资源基础上,结合了它的竞争环境、发展战略以及企业优势,以此为基础开发出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肯定是最受客户欢迎的,也是创造价值最大的。这两种能力的形成具有非常强的路径依赖,其它商业银行可感知,但无法从根本上复制或模仿,而且这两种能力可以使农业银行顺利地进入相关金融领域,提供更多的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更多价值。因此,我们可以确认:客户需求的把握能力和金融业务的整合创新能力就是当前农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三、培育和提升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我们根据客户需求的深入把握能力、金融业务的整合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提炼,提出以下培育和提升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一)塑造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具有异质性和不可模仿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深层次因素。现代管理学中有一句名言“理念决定意志,意志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对于农业银行来说,只有重新塑造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文化,才能推动企业发展,成为农业银行的竞争利器。

(二)再造以客户为中心的银行业务流程。要围绕满足客户需求,建立从客户发现、客户需求到业务创新和反馈的一整套操作规范,形成从了解客户到满足客户的完整循环。要变原有单一部门业务处理为综合性联动式操作,强化银行各级机构间的整体运作能力。营销、结算、产品开发、支持保障等部门间互为依托,共同参与对客户服务方案设计、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提高整体服务效率。再造后的业务流程应将电子银行、银行卡、信贷、国际业务、结算等部门位置前移,直接面对客户,满足客户现有需求,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在技术部门支持下,通过客户信息平台的建立反馈,让客户信息在各部门间流动、整合,为客户提供完善的服务方案。

(三)打造有农行特色的产品服务品牌。一个著名的品牌,代表了企业的形象,在市场竞争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金融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一个能吸引客户的成功品牌,可能比任何营销手段都更为有效。由于银行产品和服务的无形性,银行的服务特色比较难以识别和形成,更显示品牌服务的重要性。打造有农行特色的产品服务品牌,就是要使自己与其他商业银行区别开,明确自己的客户,找到与消费者的利益结合点,使自己的产品、服务以其特有的魅力在客户的心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四)全面推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要深入地把握客户需求,就必须全面掌握客户信息,建立信息化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庞大的客户信息数据库为平台提供客户终身价值的信息,通过对客户需求、习惯和目标的深入了解,全面掌握和分享客户信息,通过对客户信息的统计、分析来了解客户,及时与客户展开良好的互动,深入把握客户需求。

(五)建立一支规范、高效的优秀客户经理队伍。规范、高效的客户服务是吸引客户、进而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基础,良好的客户沟通能力是了解客户现实和潜在需求的保证。规范、高效的客户服务及良好的客户沟通能力是对客户需求深入把握的基本环节,只有建立一支规范、高效的优秀客户经理队伍才能满足上述要求,才能真正掌握客户需求的第一手资料,根据客户需求做出一整套符合客户实际利益、最能满足其服务要求的个性化解决方案,以全程式、合作化、互动型和差异化的服务,创造自己的经营特色、产品特色和服务特色。

(六)构建科学的创新和激励机制平台。金融整合创新要有成效且可持续,关键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能够激发经济主体内在积极性的创新机制平台。如果没有高效的激励制度体系作为支撑,创新行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必须在农业银行内部建立健全的业务创新组织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平台,按照新颖性、适用性、完备性和效益性原则加大激励力度,不断推动产品创新,满足客户需求。

参考文献:

[1]C. K. Prahalad and G.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k Bussiness Review,1990,May-June.

[2]魏春旗,朱枫.商业银行竞争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郑克俊,迟青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提升模式研究[J].经济论坛,2006,(1).

[4]金暗等.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5]王德静.论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11).

第11篇

关键词:供应链;经济体系;概念与类型;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中各个生产要素和消费因素之间的联系在加强,最终在网络信息环境的连接下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这个整体在经济学的概念中被称为供应链。因此,我们需要对于供应链的概念与类型、供应链在经济体系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工作,最终有利于核心的企业与其它方面有效的应用好供应链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一、供应链的概念与类型

1.供应链的概念

供应链指的是商品在达到消费者手中之前所有与商品生产、运输、包装、销售等有关的联结者和业务方式构成的网络链条。具体来讲,指的是以生产经营的企业为核心,从产品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加工和包装、最终到产品的销售形成的所有供应链条。这里有产品的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零售商等各个群体以及他们的业务范畴。有人曾经对于供应链做过一个现象的比喻。供应链如果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树根是产品的生产企业、主干是商、树枝和树梢是分销商,最终的用户则是树叶。

2.供应链的类型

供应链主要有两种。第一,外部供应链。比如:企业之外的产品生产从销售的所有企业和它们的业务范围,就是外部的供应链。第二种,内部供应链。比如:我们以产品的生产企业为例,其内部的各个环节,如:产品的生产原料采购部门、生产产品的部门、产品质量管理与仓储部门、产品的销售部门等等就是产品生产企业的内部供应链。

二、供应链在经济体系中的应用

1.供应链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供应链有效的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进行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具体来讲,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有效的分析,使得现代企业充分的发挥出供应链的功能与作用,促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最终实现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1)在企业物料流通中的应用

企业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应用有效的方式进行产品的生产、开展良好的销售促进产品的流通,需要经过多种渠道和各个流通的环节。而这其中,供应链始终在发挥出作用,有效的管理物料的流通,促进产品在市场中的流动,完成产品的市场价值。

(2)进行有效的商业流通

合理化的应用供应链,对于产品商业环节进行严格的把关,充分实现产品在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双向流动。这里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产品流通模式的极大改变。网路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使得商业流通的模式开始进入到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比如:阿里巴巴、淘宝、京东商城、天猫商城为代表的网络商品经营和销售渠道,国美电器、苏宁电器为代表的商品购物中心模式,还有众多商品品牌的全国全世界的直销店,个人上门推销的方式等等。而供应链模式的充分应用使得电子商务模式在产品销售模式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更加有利于产品的消费者与供应商之间进行信息的有效交流和沟通。

(3)进行有效的信息流通

在现代企业的发展经营中,需要进行有效信息的获取,提高企业信息流通的水平。比如:产品的制作信息、产品的理念信息、产品的消费信息、需求信息等等。企业有效的应用供应链可以从产品的各个经销商、消费者中获得大量有效的信息,最终进行产品的生产结构的调整、新型销售渠道的构建、产品功能的完善等等,最终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4)进行资金的有效流通

供应链充分的将产品从原料到销售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机联系,最终使得资金进行有效的流通,完成企业的价值。比如:供应链充分的进行应用将产品原材料采购的资金、产品供应和批发中产生的资金、产品最终销售的资金进行加快流通,然后进行资金的有效、大量的汇集,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

2.供应链在农业产品中的应用

供应链可以在农业产品中进行有效的应用,提高农产品流通的质量和水平,为我国农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一定的献。具体来讲,第一,供应链可以将农产品供应中的分散生产者进行有效的联合,组成合作社或者是其它类型的农业经济组织,提高其抵御市场风险、形成规模经营、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第二,供应链可以将农产品的经销商和零售商之间进行有效的联合,进行优势互补,资源信息共享、最终组成较大的市场经济联盟,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比如:联合进行农产品的采购,统一进行产品的库存,统一进行产品的销售,统一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的质量和水平,最终完成农产品的销售价值。第三,需要提升农产品在市场中的信息化水平。在众多的农产品生产与经营中,信息的不畅导致了众多的农产品生产个体和农产品的经销商没有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他们需要有效的应用好供应链理论系统,构建起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农产品信息供应网络,提高他们自身对于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完善信息溯源系统,更好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服务。第四,充分的发挥出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作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发展经营的质量和水平直接与农产品供应链作用的大小有之间关系。因此,它们需要充分的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与供应链中的其它环节进行有效信息共享,提高农产品流通的质量和水平,保障农产品的安全。第五,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作用,开展有效的监督,通过众多实际的举措完善农产品的供应链中薄弱的环节,更好的促进农产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3.供应链在金融中的应用

供应链可以在金融中进行有效的应用,解决金融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比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而在经济危机之后,我们逐渐进行产业政策的调整、金融行业的改革,市场环境的复杂、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更加剧了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困境。而供应链的有效发挥,可以将金融行业中存在的多个利益相关的个体进行有效的联系,来组成统一的金融复杂网络系统,最终进行金融资金的有效整合和汇集,通过银行贷款、民间借贷或者是其它融资的方式给广大的中小企业提供生存发展需要的资金,促进它们进行结构的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具体来讲,第一,金融行业中的各个系统进行有效的集成,对于流通中的资金进行有效的分配,最终使得金融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供应链的价值得到提高。第二,从中小企业自身来讲,其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需要对于金融机构的决策进行认真分析,对于企业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进行充分的考虑,在供应链金融体系中,进行透明信息的获得,有效的处理好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关系,在供应链金融体系质量和水平提升的环境下为企业的发展打好基础,实现企业良好的市场价值。

三、结论

对于供应链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我们将供应链理论在经济体系中的各个因素进行有效应用,提高这些企业或者是行业的发展水平,使得它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谢莉娟.互联网时代的流通组织重构--供应链逆向整合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04:44-56.

[2]肖静华,谢康,吴瑶,廖雪华.从面向合作伙伴到面向消费者的供应链转型--电商企业供应链双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5,04:137-154+188.

[3]陈正林,王.供应链集成影响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14,02:49-56+95.

[4]张蓓,黄志平,杨炳成.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质量安全控制意愿实证分析--基于广东省214家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4,01:62-75.

[5]赵晓飞.我国现代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构建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01:15-22.

第12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 协调发展

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但是,近来农村、农业、农民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不能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虽然近几年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现代意义上的农村金融由三个层面构筑而成。第一是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及其结构,第二是农村金融组织及其结构,第三是政府或中央银行对农村金融的宏观调节。农村金融一般是指农村金融组织及其结构。本文的研究对象即为通常意义上的农村金融。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边际效益下降。我国的突出的问题是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农业生产成本较高。而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可能继续呈下降趋势,而农业生产成本预计仍将保持增长,最终导致农业的收益下降,影响农民的经营收入。

第二,农业关联产业加快发展。现在,传统的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让位于对肉、蛋、奶、蔬菜等副食品的需求。同时市场经济对农产品生产专业化区域分工的形成,带动了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独立和在新基础上的联合。这些产业和环节的发展引起了更多的资金需求。

二、我国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现状与分析

(一)我国农村金融现状及分析

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其中,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农村正规金融的主体。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民间借贷的地位和影响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资金供求者之间直接完成或通过民间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完成的债权融资,农村正规金融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缺口是农村民间金融产生的根源。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1、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存在的问题有:第一、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中央银行再贷款所占比重在农发行的所有资金来源中占到近90%以上。这不利于宏观调控和稳定通货。第二、资产与负债结构不对称,稳定的资金需求缺乏稳定的资金供给,而短期负债用于长期资产,长期资产没有相应的资金来源。

2、中国农业银行现在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商业银行。在经营上,农业银行作为商业性银行从追逐利润最大化原则出发,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已经发生了变化,信贷投放的重点由农业转向工商业,竞争的视角也从农村转向城市。

3、广泛存在的农村信用社,由于体制限制,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在一是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二是内部约束机制不够健全。三是金融制度供给与需求错位。四是市场化取向改革以来,农村金融机构开始注重经济效益核算,纷纷撤并基层低效网点。

4、从我国民间金融看,市场活动活跃,但缺乏必要的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呈现出明显的乡土性。

(二)我国农村经济现状及分析

近年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产值明显提高,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农业经济运行的宏观政策背景发生了较大变,农村各业实现平稳协调发展;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稳定增长的同时,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非农产业高速增长,对推动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以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三、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如何提高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效率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农村金融改革中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进一步加强法人治理,完善“三会一层”治理制度;转换经营机制,认真做好增资扩股和不良贷款清降工作;强化内控机制,营造健康发展的内部环境;完善服务功能,建立起长效发展机制。

(二)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

拓宽筹资渠道,保证农业政策性资金的有效供给。尽可能减少对中央银行的资金依赖,以适应新形势下业务拓展的需要;防范与化解政策性金融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完善农发行经营机制。如资金组织制度,信贷管理制度,机构人员管理制度等。

(三)调整农业银行经营战略,发挥传统优势

农行应继续巩固自己在农村的阵地。为了强化农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农业银行要审时度势,以积极的姿态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各地农行应根据本地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发展情况,确定自己的重点支持对象。

(四)放松民营金融组织市场准入限制,规范民间金融活动

对民营金融组织宽准入、严监管。应打破垄断,实现多元化,允许民营资本进人银行金融业的政策;规范民间金融活动,引导更多“非正规金融”走向“正规金融”。监管局的农村金融政策应尽快做出积极的调整,向私人资本逐步开放农村金融服务市场。

(五)逐步建立农村非银行金融组织体系

应逐步建立起提供不同类型金融服务的农村非银行金融织织体系。具体包括:农村证券经纪公司,农村租赁公司,农村借款担保公司,农村金融组织存款保险公司等等。

(六)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的农业政策性保险还是空白,可以通过政府的适度补贴和政策优惠,吸引和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促进政策性保险的推出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立.两部门合作:农村金融体系形成的一般逻辑与中国经验[J].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