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镇精细化管理

城镇精细化管理

时间:2024-02-01 17:14: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镇精细化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镇精细化管理

第1篇

【关键词】金融机构 银行业 城镇精细化

我国城镇化必然带来对金融服务的旺盛需求,财富管理业务面临着新的机遇,但是,机遇也是挑战,要避免发展的盲目性,避免大发展后的后遗症,如果大发展带来了大量不良资产,将是社会灾难,必须引起警惕。同时,防止盲目无序竞争,有竞争才有更好的服务,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逐渐开放,金融业之间的竞争达到了充分白热化的状况,如果盲目抢夺客户,不计成本,金融业的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当前的现实要求金融业必须改变以往经营模式,加快业务转型,着力打造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综合竞争新优势。

一、打造金融服务城镇化建设的专业经营新体系

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交通、城镇市政设施、城市生态设施建设,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一)银行要加大专业化经营力度,加快城区综合性支行转型。加快中心城市城区综合性支行转型,发挥基层直接接触市场、了解市场、服务市场的优势,城区支行更要重视服务的专业化,要明确服务产业集聚区的城区主办行、服务城市建设的城区主办行、服务特色行业的城区主办行等。城区综合支行要在专业化服务中实现转型,在员工队伍建设上,从熟练型、推销型转向专家型、营销型,把基层支行塑造成一个特别能战斗的集体;在市场开拓上,从仅仅办理传统的存贷汇代等银行业务产品转向发掘市场需求、创造市场需求,要特别重视在周边环境中发掘商机;在营销方式上,从盲目营销、被动营销转向差别营销、流程营销,总结创造出适合自己的营销模式;在员工激励上,从以物质激励为主转向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相结合,努力培养基层行自动自发的员工。

(二)打造专业化的投资银行业务体系。当前,我国债券一级市场(不含央行票据和金融债)累计发行的企业债、短期融资债和中期票据等各类债券年复合增长率在40%左右。这意味着金融业间接融资的天下被直接融资不断蚕食。面对挑战我们要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具有独特的融资服务功能,特别是在直接融资中发挥着专业优势,能够有效弥补我们间接融资的不足,做好投资银行业务能够更好的在河南省大招商中抓住机遇,能够快速提升银行业的收益水平,创造更大价值。投资银行业务对于我们做惯传统业务的农村信用社来讲,还显得有些陌生,因此,我们要加大培训力度,普及投资银行业务知识和技能,快速提升投资业务能力。

(三)打造专业化的中小企业业务服务体系。十中央做出了继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将不再单纯追求GDP指标,单纯依靠大规模上大项目拉动经济了,会更多地转向结构调整。结构调整的一个趋势是中小企业会加快发展,其金融需求也相应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我省企业贷款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仍未得到解决。由于财务报表不规范,可用于抵押担保的资产较少,信用意识相对淡薄,社会担保体系不健全,金融机构缺乏成熟的对中小企业贷款审批的流程,依然按照对大企业的审批流程进行审批,同时,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专业人才较少,责任追究机制严格和缺乏弹性等原因,中小型企业贷款难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中小企业是就业的主要阵地,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是银行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政府应在财政税收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民间投资,让民间投资真正活跃起来。另一方面银行要创新经营模式,不断推出服务中小企业的新举措。

二、银行业的精细化管理与流程再造

(一)精细化管理是优秀企业的管理之道,目的是通过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满足客户对产品服务的需求。精细化管理基本内涵为“精”、“准”、“细”、“严”四个字,“精”是指最优、最佳、精致、精湛,力求高质量,把产品服务与管理做到极致;“准”是指准确、准时,确保信息、数据的汇总、传递、理解、执行准确无误,最终准确实现原定的计划目标;“细”就是把工作做细,把管理做细;“严”是指执行的标准精细,控制偏差的要求、标准严格。银行业要着重推行客户营销的精细化管理、风险内控的精细化管理和价值创造的精细化管理。客户是银行价值创造的源泉,是决定市场竞争胜败的关键,要分类建立客户服务需求模型,制订精细化、多元化、差别化的产品组合与分户营销策略,并建立专业营销的服务团队。金融机构是要求有效管理风险的企业,银行的风险偏好要服务于价值创造,要为目标客户服务,不可能是简单的零风险管理,要由防范风险向管理风险转变,要建立精细化的、差别化的风险管理流程,对于小微企业要依大数法则管理风险,完善针对性的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价值创造的精细化包括资源配置的精细化、成本控制的精细化和收益结构的精细化,价值创造是银行的根本目标。

(二)流程再造的核心是面向顾客满意度的业务流程,出发点是顾客,而不是企业内部;流程再造的目的是通过提高服务效率满足客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及时快速的需求,要求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采用单点接触策略,适应信息时代、速度时代的市场变化;流程再造需要分析大量的数据信息,不断依靠信息技术改造业务流程,建立中心-辐射式的组织结构,重视发挥电子银行的强大作用;流程再造需要优化授权模式,管理水平较高的基层机构要能够获得更有效的业务授权,更好的发挥最有战斗力的基层一线的客户服务作用。

三、打造金融服务城镇化建设的业务转型新机制

中小城市和县城发展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点。例如,河南省提出把中小城市和县城发展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点,提高规划建设标准,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农村人口就近转移。按照“三个一”的发展目标,每个县(市)建设一个产业集聚区,培育一个超百亿元的特色主导产业,努力形成一个人口规模超20万的城市。支持已经形成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基础条件好的中心镇通过加快专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逐步发展成为1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因此,银行业要加快县级网点业务转型,积极探讨省管县背景下重新定位,支持具有资源和产业基础条件的特色镇通过发展特色明显的矿产资源、农产品加工和文化旅游服务业等,逐步扩大城镇规模。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1引言

现在实行的前台管理模式,是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的,然而随着施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存在管理责任不清、管理模式滞后、管理执行不力以及管理方式粗放、管理资源短缺等问题,因此,面对不断发展的新社会,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要求。因此,推动工程项目管理机制的全面变革,强化后台管放、推行法人管项目以及加强成本管理,实现通过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方向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项目管理受制于人的状态,不仅是企业体质增效的唯一选择,也是企业体制机制进行创新的内在要求,所以对在施工管理全过程中,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理念研究具有较大的价值意义。

2实施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2.1精细化管理简述

所谓精细化管理,是利用给出规则的标准清晰化、细致化,应用程序化、自动化以及数据化的方式,促使整个系统的内部管理更加科学和细致的管理模式。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准确、严格、精密和细化,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是针对施工的整个过程而言的,不论工程施工的安全,还是施工的成本、工期以及质量,都需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控制。

2.2实施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2.2.1抓住发展新机遇的重要基础

国家简政放权,国内的水利水电、城镇化建设、城轨交通、市政环保等领域的发展方兴未艾,建筑施工企业也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进一步调动了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加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海上及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等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较多的市场机会给施工企业。然而,是否可以积极地抓住这样的机遇,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现如今,市场竞争更多的是比管理、拼实力、靠信誉,假设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是因为管理跟不上,再好的市场也是没有订单拿的。伴随市场的不断规范,施工企业要紧紧地抓住这次机会,固本强基、提升管理,通过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创新,通过抓住现场来赢得市场,全面改善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以及发展质量,充分释放企业的生产力,做实筑牢企业发展的根基。

2.2.2提升经济效益的根本措施

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近些年,施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断攀升、存货居高不下、企业利率水平低、存贷双高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尽管企业的发展效益和发展质量逐渐提升,归结起来都是管理上的问题。加强企业法人对项目的直接管控,就是推行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的根本目的。实现工程项目全过程、全员以及全覆盖管理,要抓住成本管理这个核心,突出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强化过程控制这条主线,促使精细化管理的触角覆盖到劳务队伍管理、接卸设备租赁、节能减排、安全质量管理、物资采购供应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延伸到成本核算、流程管控、工程清算及投标、施工生产组织、调概索赔等环节,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更高的管理效率。

2.2.3企业科学管理的精髓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通过现代管理技术和理念,运用标准化、信息化、程序化以及数据化的手段,对企业管理规则的细化和系统化,是企业科学管理的精髓,对企业生产经营实行有效管控的现代管理方式。

3应用于施工管理全过程中的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理念

3.1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

抓好质量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保障施工质量的有效方法,需要加强检测和自检的力度,假设在施工期间有严重的质量问题产生,为了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需要立即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还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从而加强质量管理体系,促使工作人员意识到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的重要作用,使每个员工都清楚地意识到,想要保证工程质量,需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地和技术负责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进行沟通,必须严格依据设计图和操作规程施工,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2科学化方案的制定

为了节约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从而带来经济效益,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案的制定中,要重视影响施工质量的多种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应对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需之最出真正科学合理的方案。在施工时,应当严格依据方案指导施工,有问题出现需立即向专家反映,从而制定解决方案,需要保证修改的内容符合实际的施工情况。

3.3施工安全的精细化管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精细化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要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要制定出安全且严格的施工方案,定期排除安全隐患,对工程施工危险源进行识别,加强安全管理措施保证施工过程零事故。

4结语

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细致且长期的问题,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涉及整个工程项目的每个方面,需要不断地总结、提炼管理过程中的技术精华、文化精华以及智慧精华,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津.浅谈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在施工企业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5(31):90-91.

第3篇

一、农村村庄规划问题

当前我市村庄规划普遍滞后,已适应不了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村庄规划滞后问题已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今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二年,是新农村建设承上启下关键的一年,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规划先导作用,进一步加强村庄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全面开展村庄建设规划的调整、修编,推进村镇规划的全覆盖,以村庄规划全覆盖来推动我市新农村建设。07年,我市将开展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调整修编工作,重点中心镇和经济条件好的乡镇将先行一步。进一步提高乡镇详细规划的覆盖率,乡镇新开工建设地段和成片改造地段原则上都要编制详细规划;全年每个重点中心镇编制2个以上详细规划,其它乡镇共编制12个以上详细规划;根据镇村规划布点要求,确保完成100个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我们将本着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节约土地的原则,按照“撤并小型村、拆除空心村、缩减自然村、建设中心村”的思路,综合考虑规划点的地理环境,人文资源、历史渊源等自然和社会要素,合理安排融医疗、文化、体育、娱乐等为一体的公共服务设施,全面修编全市的村庄规划,为农业向规模经营和农业园区集中,工业向开发区集中,农民居住区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创造条件。同时不断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性,有目的地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整合利用,为产业集聚留下空间,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一是做到起点高。村庄的现状图、总体规划图、建设规划图、给排水规划图、电力通讯规划图、道路规划图和说明书等必须齐全,规划上要有超前意识,至少10年不落后。二是做到精确度高。现状图、规划图等尽量要用1:1000的比例,也就是图上1毫米代表实际距离1米。特别是现状图测量时精度要高,所有的建筑物、构建物都要准确的标注在图纸上。三是做到因村制宜。充分考虑各村经济发展、地理条件、区位优势、资源状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潜力,坚持“一村一策”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编制规划。考虑到要完成今年100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任务相当繁重,时间相当紧迫,我们计划分为三个层次来推进100个村规划编制工作。第一个层次对于特色比较明显、规模比较大、历史文化遗传比较多、地形地貌比较复杂以及要创建示范村的“五种类型”的村庄委托外地具有一定资质、设计经验丰富的设计单位编制规划,第二层次对于规模较小、人口较少、特色不明显的村庄拟委托市规划局规划设计院编制规划,第三个层次规模小、人口少的村庄邀请大专院校学生编制规划。四是规划时留出足够的规划建设用地。从近年各地规划实施情况看,规划难以实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留足建设用地,备群众新建之用。五是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农民群众对本村的情况最了解,在编制规划过程中我们将认真听农民群众的意见,事前要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事中要请村民代表和村干部参与收集提供有关资料,配合开展各项基础工作,事后要将规划成果提请村民代表会审议,并向全体村民公示。通过落实农民的规划参与权,既向农民宣传了规划知识,增强了农民对规划的认同感,又提高了农民执行规划的自觉性。为了方便群众看懂规划图纸,规划图纸的标示要简单明了,图例要明确,并用中文标示。六是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村庄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一经批准,就要严格实施,一张图纸管到底,不因时而变,不因人而废,体现其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城市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方案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大和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对城市市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城市市政管理模式逐渐向外延拓展,要求市政管理全覆盖和全天候,另一方面市政管理由原来粗放型管理逐渐向精细化管理过渡。这里就要引入一个“精细化”管理理念,城市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是城市市政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管理统一体,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城市市政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是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城市市政管理效能的重要举措。我们将不断汲取和融合其它城市市政管理先进管理理念,借鉴各地城市市政管理成功经验,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市实际的城市市政管理精细化管理体制。

一、夯实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工作基础,精心制定精细化管理标准。首先要做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对我市城区所有的市政设施进行摸底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设施的运行和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信息系统,提高城市市政管理效率。其次要精心制定精细化管理考核标准。对城市道路桥梁维护、城市道路路牙绿化池等公用设施管理、城市绿化管护及广场公园绿地管理等方面管理标准进行重新调整,进一步提高标准,细化指标,制定出详细的考核标准和评分标准,进一步明确责任单位、养护责任人和督查责任人,将工作责任由一般的工作纪律要求转向责任落实、行为规范、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要求,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能和管理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二、坚持长效管理,建立健全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工作机制。一是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对市政设施进行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修补更新,对破坏绿地、破坏公用市政设施等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我局所属市政管理处、园林管理处和路灯管理处都已建立起固定巡查制度,下一步,我们将考虑进一步整合系统资源,组建专业养护维护施工队伍和执法巡查队伍,加强对城市市政设施管理。二是建立完善城市管理精细化监督考评机制。从进一步强化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目标考评,严格实行“日巡查、月检查、季通报、年奖惩”制度,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分类指导与分类考核相结合,使检查考评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三是完善城市市政管理激励机制。建立城市市政管理精细化目标考评工作,实行绩效挂钩,对取得突出成绩的科室、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对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不达标的科室、单位限期予以整改,整改不到位,予以批评教育,并取消年终系统评优资格,通过奖优罚劣,严格奖惩,有效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扎实开展。

三、抓好三个结合,整体提升城市市政管理水平。一是城市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要与市政管理全覆盖相结合。不仅要加强对老城区的管理,也要搞好新区、后街背巷、居民小区的管理,方便老百姓生产生活。从内容上说,不仅开展城市主次道路桥梁维修,方便老百姓出行,而且要加大路灯维修、城市绿化管护和城市道路路牙绿化池等附属市政设施管理力度,提升城市形象。二是城

市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要与市政管理全天候相结合。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对于群众反映市政管理维护的要求,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情况,都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及时快捷地进行处理。三是城市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要与“12319”城建服务平台相结合。以“12319”城建服务平台为依托,建立市政基础设施抢修维护指挥调动系统,通过服务平台,将市民投诉及反映各类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和单位,同时对城区市政设施管理、投诉、问题处理等进行登记、汇总、督察。对每一问题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提出处理意见,限定时间内办结,限定时间内向市民反馈答复并做好处置情况记录,并确保市民投诉处理率达到100%。

三、窨井盖设计问题

窨井盖设计问题充分考虑四个因素:一是要统一规格型号。针对不同材料、不同规格尺寸的窨井盖座,在对比质量基础上,结合我市城区窨井盖尺寸,进一步统一规格与型号,且窨井盖作为建设方供材应由建设方统一提供采购。同时,建议市政府认真处理开发企业自建市政道路窨井盖、开发区建设市政道路窨井盖和老城区原有市政道路窨井盖如何统一规格型号问题。二是要具有一定安全防盗性,选取具有安全可靠、注有安全标示窨井盖,克服窨井盖“跑、跳、响”的问题,提高道路通行性能和行车舒适度,同时,应选取无再生价值窨井盖,起到防盗作用。三是宜采用复合材料窨井盖,今后老城区、新区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应统一采用复合树脂材料窨井盖。四是具有环保和美观实用性。选取耐腐蚀、抗老化、使用年限长窨井盖,要具备一定的美观实用性,安装的窨井盖应与市政道路和周边建筑相适应,提高城市建设品位。

第4篇

【关键词】 城镇;糖尿病;防治;健康管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634-01

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的治疗可以用“旷日持久”来形容,因为糖尿病和患者本人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对于不良生活习惯较多的城镇居民而言,构建糖尿病防治模式可以说意义深远,不仅可以有效防止糖尿病的产生,还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1 城镇糖尿病患者健康现状

城镇糖尿病患者能够接受糖尿病相关知识正规教育机会非常之少,并且多数人对于糖尿病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普遍缺乏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药物副作用知识与相关检测预防知识以及正确的饮食知识等,这些知识误区不仅仅会延误治疗,还会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走许多弯路。但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环节就是科学合理饮食、适当体育锻炼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即便是在饮食节制、食物选择、相关饮食禁忌等方面都有一定甚至是充足的知识,但是在每日摄入量与理想体重的计算和安排方面,或者更深层次的营养内容认知方面(包括食谱的科学制定等)都有较大的不足;另外,对于体育锻炼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误区,例如不知道或者不清楚何为合理的运动以及如何锻练才是科学的。单纯的药物治疗或者食物治疗都是片面的,将必要的药物治疗、饮食治疗、体育锻练三者结合起来才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2 城镇糖尿病防治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2.1 建立“网、线、点、面”四位一体的防治模式 对于糖尿病患者和其高危人群流行病学的调查基础之上,彻底落实对糖尿病的城镇防治工作的关键是对其进行多位一体的管理、干预及治疗。所以应根据各城镇需求,建立四位一体为主要防治模式的网、线、点、面防治网。四位具体说,一是政府机构;二是健康服务中心;三是医疗机构;四是基层居民委员会,四者有机结合为一体,编织成为城镇糖尿病患者的防治网。“线”是指医疗相关机构预防网线,是以医疗机构为轴线,医院的各专科机构为技术指导的连线,医院的专科人才和技术资源联系到城镇的健康中心中,全面展开基层糖尿病的防治门诊作为协助,对确诊患者和高危人群进行随访和诊治,依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对城镇内的糖尿病患者分级管理的模式。“点”是指建立糖尿病患者和其高危人群的各居委会网店,对于健康教育及干预进行监控并通过相关志愿者给予相关服务。这样“网、线、点、面”相结合,由点至面的城镇周围覆盖管理,实现四位一体综合管理的防治模式。

2.2 普及糖尿病知识 糖尿病防治人员必须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例如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措施等)进行熟练的掌握;对于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应普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科学的生活和治疗指导,如果可能,则要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治疗干预,从合理用药、科学饮食和坚持锻炼三个方面加以指导,并将该过程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普及。

2.3 “五架马车”治疗精细化转变 “五驾马车”是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病人教育在内的一个综合治疗模式,能有效的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水平。若将“五驾马车”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设置更加精准、细致、专业和全面的指标和项目,制定出精细化治疗方案,将会大大保障并提高其临床治疗的效果。糖尿病的治疗要做到精细化“五驾马车”,可以从单纯的开方抓药向包括监测、教育、饮食、运动、心理等综合防治体系转变。只有多元化、多主体、多手段的防治、干预治疗、高效逆转。首先是糖尿病教育心理的合理引导;其次,科学合理的饮食疗法;最后,体育疗法、药物疗法及病情监测等要有机协调。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及心理平衡等。只要具备以上要点,就能真正做到“五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粘度、高尿酸血症)均速高效同降。另外,由于2型糖尿病的传统治疗模式总是先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然后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最后迫不得已才采用胰岛素注射治疗,这些治疗方式犹如游击战,很难形成改变战役格局的大气候。“个体精细化治疗”体系中的药物控制子体系则主张尽早给予药物治疗,早期联合用药,使血糖尽快控制达标,遵循“循因而治、因体而疗”的循证医学原则,制定针对性极强的个体精细化特色诊治方案。

2.4 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 为进一步完善城镇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和治疗,工作人员应全面掌握高危人群和患者的基本资料,以便于糖尿病的防控单元宣教综合防治方法及其目的和意义,因此在患者知情并自愿加入健康档案的建立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采集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健康信息(包括各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患者的基本信息如身高、血压、体质量、运动习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史及患病的情况),建立规范的、完善的健康档案。

2.5 大力培养高素质的糖尿病防治人员 糖尿病是涉及患者身体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所以,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便是综合性的治疗,显然,在治疗过程中,多学科的协作与结合是不可避免的,需要不同专业的医疗工作者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共同管理。鉴于此,为了实现有效的综合共同管理,我们需要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糖尿病防治人员,例如内分泌医师、糖尿病的专科医师和专职护理人员、药剂师、营养师、心理医师、眼科医师以及大量的社会工作者。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的现状与流行趋势[M].钱荣立,项坤三.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

[2] 姚建红.以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0(2):65-67.

第5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U41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公路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正如火如荼开展,特别是十以来的城镇化建设更离不开公路工程建设。公路项目施工单位除了要把握当前的机遇之外,苦练内功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才能够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才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

1、公路施工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我们公路工程最为主要的两部分就是质量与安全,我们进行工程最为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优质的公路产品,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非常的困难,我们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好的运用精细化的施工管理。精细化管理就是把我们工作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施工之前,施工的过程,竣工之后三大部分,与传统的管理理念有很大的差别,这样才能更好的反映整个工程最为准确的状态。我们进行精细化管理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第一,在施工之前对于未来的问题能够进行很好的预测,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施工中能够准备的更加的充分,施工后对于存在问题能够进行很好的解决,能够很好的进行跟踪;第二,提高了安全施工与效率。我们进行工作精细化,对于安全隐患问题都在萌发的阶段被发现,不是原来的,已经造成危害之后的后期的管理,反过来大大的提升了工作的效率;第三,管理的更加的明确化。一旦出现问题,很快就会找到问题的根源,如果进行责任认定时,就不会出现任何的争议问题,对于成本的控制也会更加的精确。

2、公路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内容分析

2.1、项目组织的管理分析

一个企业着手公路建设之前一定会对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技术进行详细的规划,这些规划内容包括施工可行性分析,施工过程的技术要点以及施工工序,甚至包括公路工程涉及到质量监管要点都要进行事先定义,在这个方案的起草和设计过程中需要融入到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任何施工技术设计方案都需要得到有效的监管,对相关的施工要素都要进行适当的规划,同时在企业内部要设定施工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施工工艺和技术需要在质量检测部门的检测执行,质量部门和施工部门同时还要设定项目操作手册,整个手册包括质量体系和管理体系,当监管体系和施工体系完成之后就基本上完成了项目组织工作,另外完善项目组织工作还要注重在施工过程中适当开展技术研讨会,这能够有效解决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技术问题。

2.2、施工技术的管理

目前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多种多样,不同的施工技术会产生不同的质量,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施工技术进行明确规定,并逐渐标准化,当某个地段的公路施工就必须要按照统一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这样才能够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施工技术的精细化管理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施工工艺和流程的标准化,并确保施工安全,从而实现对公路质量的质量管控。

2.3、质量管理制度分析

精细化管理是将质量管控和生产施工管控融入一体,这样能够确保施工质量,而公路质量的提升则能够有效降低公路施工企业的质量维护成本。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企业要重视首件的监管,在公路施工领域首件工程通常指的是同类项目中的第一个施工的项目,其方案和标准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认定和审判,这样才能够将首件工程逐步转化成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的重要样本,从而为后续的工程提供借鉴,而且还能够有效的延续施工品质,进而将整个施工工程变成整体。

2.4、公路施工技术的创新管理

公路品质的好坏同样离不开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如果没有良好的精细化管理,就很难将创新的技术运用到具体的操作中,因为大多数工程单位都有一个定向思维,当就有的技术能够满足生产施工要求之后就很难再次寻找突破,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如果施工技术还是原地踏步走,那么公路工程的质量自然就很难保障。因此公路工程单位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从而提升其技术的先进性。

3、公路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主要途径分析

3.1、构建现代化的质量管理模式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最看重的就是施工的质量。基于此,公路建设部门要建立系统、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质量保障体系,从而协调施工中各方的职责,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要明确各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分工,创新工程项目的有关责任制,真正落实公路建设的质量管理。这样一来,会大大提高施工项目的合理性,为后续的工程奠定良好的基础,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3.2、工程管理精细化

(1)质量管理精细化

在质量管理方面,一定要有专门的质管人员,将不同的任务分配到个人,按期检查并及时的做好相应的记录。我们只有充分的确保了质量合格的工程才可以通过验收,否则应打回。此外,在施工人员之中,也得把各施工任务归到个人,并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如一次通过审核的给予奖励,而连续多次没有通过的则要给予与之相应的惩罚,奖励与惩罚的内容大部分是以金钱为主。假如是没有合格的工序通过审核,就得从质量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这两个方面来找责任,严格惩处,期间坚决不允许发生严重的质量问题。

(2)进度管理精细化

假如一个工程一旦开始实施,就得要的严禁拖沓现象的发生,这是就要求有精细的进度管理。

精细的精度管理要求在施工开始前做好预期进度,精细到每个月。与此同时有专门人员按时考察现场,通常是按照一月一考察的频率,并做好相应的记录,看是否达到了预期计划,其中没有达到者按个人责任惩罚到人,超过进度的也按人进行奖赏,进度记录坚决不可以造假。假如是现场条件大幅度出乎预料,也可以充分的依据现场状况来进行适当的调整进度。为了充分的保障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就可以在各施工队之间展开竞赛,率先完成任务的可以得到适当的奖励。

(3)安全管理

在施工过程之中难免发生意外,但要想避免也并非不可能,这就要求我们有完善的安全制度。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之中的闲暇时段,得经常性的开展安全教育,使得安全意识深入人心。拿以前已发生的安全事故做实例,可以使得施工人员都给予足够的重视。万一不幸发生了事故,就得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法规处理,及时找出责任人后追究其法律责任,并以此为戒,吸取教训,制定出来与之相应的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并严格实行,避免再次发生悲剧。

3.3、施工技术、工艺精细化管理

(1)施工工艺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图纸,结合现场状况制定合适的具体施工方案,方案中应包含详细方案解释以及具体的施工说明,细节部分也不能忽视。将质量监督、危险源等重大的部分划分给具体的人员看管并每日做好记录。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并召开技术人员会议进行商讨,修改并完善施工方案。随着施工的进行,监理人员需随时监督检查,并和技术人员一起商讨将施工方案更加优化的方法,包括使施工更有效率,更经济,更高质量。需要强调的是,施工方案需先通过审批方可执行,要给每个施工人员不断提醒这一点。

(2)技术交底

要让每一位施工人员都对施工的各种标准,如质量标准、安全标准等了然于心,并有相应的书面记录。这样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只有确认了工程已经和各人员交底,工程才能开始动工。

(3)技术创新

现如今,一件事物要想发展就必须要有创新,创新会给消费者、员工、企业均带来不同程度的好处。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之中,施工技术的创新可以使工程的环保性、经济型、质量、速度均有大幅度的提升。所以,技术创新也是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3.4、质量体系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公路工程之所以受到不少百姓的诟病关键就在于公路建设好了就修,修好了再坏,坏了再修的不断循环中,这个循环显然就是一个无谓的劳民伤财,而公路质量的提升则明显降低返修率。目前提升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就需要在施工单位的各个施工环节实施ISO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这个体系将企业的再落实到个人或者管理人员,同时还要建立保障体系,在公路施工的各个环节中涉及到管理部门以及施工操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责任区分清楚,实现责任到户到人,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

结束语

只有运用上述的做法并付诸于实践,才能使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更加精细化。管理要落到实处,实现“人人有指标,人人有责任”,使传统的粗放型控制模式转变为精细化控制模式,循序渐进的将管理目标做到专业化、具体化和现代。

参考文献

[1]刘国锋,李裕芳.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3,13:87.

第6篇

2013年,中国政府信息化项目将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经济社会稳定、提升治国理政能力三个重点开展,精细化管理与民生信息化投入持续加大,特别是智慧城市相关领域将得到政策的激励,2013年智慧城市的市场容量将达到108亿美元,较2012年将有较大增长。电子政务应用建设的重点将转向面向公众的城镇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应用项目,继续构建金保二期、时空信息云平台、全民住房保障信息化工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工程、三网融合、无线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平台、行政执法监督信息化工程等重点应用项目,大数据分析将在舆情监测、预防犯罪、实时决策支持等政务场景探索更多应用模式,更加关注政务公开,特别是行政审批服务与办事服务,大力推进国产化水平。基于此,IDC对2013年中国政府行业IT市场作出如下10大预测:

1. 新型城镇化和第三平台技术快速催化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方案的提出,将对新型信息技术类的技术设施建设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多方面促进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从国家部委层面进行全国统一布局规划,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1月29日公布首批90个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国家开发银行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合作投资智慧城市的资金规模达800亿元人民币,面对政绩考核评估与国开行的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将积极上报建设方案,未来几年将掀起一轮智慧城市建设的新热潮。2013 年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将有突破和创新,资金来源进一步多元化,BOT 模式越来越多,大型互联网公司将介入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城市服务商新的竞合关系出现,领导厂商将在2013 年凸显。物联网和第三平台技术的应用持续深化,云平台、大数据技术将会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2. 政府项目的投融资体系进一步创新,引导社会资本的合理投向。2013年各地方政府将继续完善融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争取中央与省级补助、各级政府分担、国内外金融机构贷款、发行债券和信托产品、上市募集、转让经营权、资产转让、股权转让、产业投资基金、BT与BOT等多种项目融资方式,对政府性项目实施投融资,引导社会资本的合理投向,发挥政府资源杠杆作用。

3. 移动社交媒体成为参政问政、政务信息的重要平台。2013年,移动社交媒体将成为应对突发事件的首选渠道,在推动突发事件解决、设置公共议题、聚集社会资源、生成公共舆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网络舆情的主要推动媒介,加强社交媒体舆情的预警和监管,将是2013年出现的发展较快的产业机会。

4. 以云计算为基础的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与应用进入快速成长期。中国电子政务已进入以云计算促进资源整合、业务协同和集成应用的新阶段,广阔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吸引大量资本注入云计算领域。云计算相关的硬件制造、软件开发、运营服务等领域将成为重点。交通云、政务云、教育云、医疗云建设将在全国范围内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云计算基础技术的自主研发将继续获得政府大力支持。

5. 政府精细化管理的投入持续加大,数字城管成为热点。政府精细化管理的投入将持续加大,数字城管范围将扩大,市场规模迅速提升。国家开始在各地政府推动城市精细化考评体制,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被更多管理者重视,各地政府纷纷在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中加入数字城管的内容,明确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数字城管作为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向全国普及是必然趋势。

6. 北斗国产化迎来政策密集激励,带动地理信息产业高速发展。2013年,北斗导航系统将带动地理信息产业链的蓬勃发展,对政务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产生深刻影响。伴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日益成熟以及下游行业应用的深入,地理信息产业在环保监测、智能交通、数字城管等诸多领域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需求,同时地理信息产业也会带动政府信息化相关产业的发展。

7. 三网融合与“无线城市”目标一致,互为推动取得良性发展。2012年是三网融合的试点阶段,省网整合已基本完成,2013年中国三网融合将进入推广阶段,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加强无线城市建设,使三网融合和无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快速整合。无线城市、三网融合的发展目标一致,将成为应用最广、影响最大的信息化领域之一,包括网络层、传输层、业务层、接入层、终端设备、监管层等层面的深度融合,支持智慧城市、民生信息化、电子政务领域的创新应用。

8. 政府行业试水大数据分析,积极探索更多应用场景与模式。2013年,政府行业将会率先试水大数据应用。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依赖数据和分析进行决策,进行深度挖掘、趋势分析。大数据在政府行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提高管理效率、界定税收对象、政策法规制定参考、危机灾难预警、优化税率、发现弱势群体、打击违法犯罪。各省市将陆续启动大数据战略,建设政务数据中心或成立大数据研究机构。政府各部门开展数据开放试点,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

第7篇

工作目标:农业规模化、新型工业化、服务城镇化、考核精细化

工作措施:以干部竞争上岗为核心,推行末位淘汰息岗制度,管好乡村两支干部队伍;创新发展思路,坚持科学发展,练好三项基本功(计划生育、综治维稳、安全生产);做好五篇文章(粮食生产、为民办实事、招商引资、小城镇建设、创新社会管理)。

一、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狠抓土地流转,鼓励大户承包,发展粮食生产,种好双季稻,重点做好400亩集中育秧和4000亩双季稻示范点;支持荣创黄花菜为龙头的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以点带面,做好我市规划的2000亩蔬菜基地建设。打造绿色,支持腾宇公司、神龙公司连片5000亩油茶林基地建设。做好农田水利建设和病修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解决用水、饮水难问题。

二、坚持以工业为主导,培植财源建设。加强工业企业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督促企业做好环保和安全生产工作,治理好重金属污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年内引进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工业企业达到2家以上。重点支持淇元公司二期、南方水泥厂二期采石基地建设。

三、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搞好贫困村组的“村村通”扫尾工程;继续抓好农村清洁工程,推进新农村的美化、亮化、绿化工作;确保新建敬老院工程投入使用;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打造好城区的卫星城镇,重点推进余冲村1.5公里的小城镇开发,力争年内建好一处示范居民点。加大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力度,为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好各类技工。加大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建立健全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新建好中心幼儿园。新建好卫生院门诊大楼。

四、始终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继续扎实推进平安建设。深入开展“大接访”和“大走访”活动,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全力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继续牵住打击“赌、毒”这个综治的“牛鼻子”;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

五、加强制度建设,工作规范化。重点完善好《乡村干部目标管理考核制》和落实好各项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优化考核方案和考核方式,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促使各项工作走向规范化、操作精细化,在乡财政监管方面创建省级、国家级先进典范。

六、做好群众工作,创新社会管理。严格执行群众纪律,重拾群众工作“四件宝”,鼓励干部“一人学一技”,积极开展“大走访”活动,每个乡村干部要掌握辖区内每家每户基本情况,重点要对“十类人”(离任村干部、党员组长、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计生户、复员退伍军人、新老上访户、吸毒人员、有影响的人)的家庭情况和社会背景情况要掌握清楚,定期进行走访,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探索一套创新社会管理的新办法、新制度。

第8篇

__县总面积583平方公里,辖5乡5镇,473个行政村,总人口29万,县城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9.6万,县域城镇化率42%。目前,我县已荣获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人居环境进步奖、省级卫生县城等多项殊荣。

一是城区道路、供排水、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二是作为一个拥有4a级旅游景点的县城,住宿、餐饮、购物、休闲以及金融服务、科技研发等设施和功能还比较薄弱。三是县城建设“融资难、用地紧、项目少、人才缺”等问题比较明显。四是县城精细化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五是小城镇建设速度缓慢,基础设施薄弱,居住条件相对落后。六是棚户区改造征收难、征地难问题明显。

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实现“双轮驱动”,全县形成“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乡镇—中心村—基层村”5级城乡等级结构。其中包括:1个中心城区,包含__镇区和__乡区;铁城、__2个重点镇;6个一般镇(乡),包括__、__2个建制镇和__、__、__、__等4个乡集镇;建成23个中心村,保留124个基层村。以县城为龙头,区域中心乡镇为节点,中心村为基础,吸纳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县城、重点乡镇和中心村集中,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市场体系、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以及相关政策措施。

积极落实户籍改革政策,给予新落户居民同城化待遇,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体系、保障其住房、子女义务教育、社会救助、优抚等权益。开展县城周边村庄整体搬迁工作,可选择两处或三处地段进行住宅小区、商贸中心等设施开发建设,同时制定详细的奖励补偿机制,通过确定差别补偿安置方案,充分调动村民搬迁积极性,力争做到和谐搬迁。

在积极争取各项城镇化建设政策性资金的基础上,建立相对集中、稳步增长的政府投入机制和平台公司承担公益性项目建设的利益补偿机制,实现城市建设可持续融资。开放市政公用市场,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参股等方式与县城供气、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环卫保洁、市场经营等领域的投资和经营。

拓展县城发展空间,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县城镇改街、村改居,将纳入县城一体化发展的乡镇、村庄并入中心城区,在城中村改造中同步推进村民转市民、村委会转居委会,依法推进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村集体资产转为股份制的改革。

一是落实责任。按照“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什么时间干成”的“四个干”要求,每个重点项目确定由一位县级干部分包,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和工程验收办法,把各项重点工作进一步落实到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严格标准,明确时限,确保各项工作按时、保质的稳步推进。

二是强化督导。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城建工程的督导调度,现场办公,及时解决难题。在县电视台设立《城镇化建设进行时》专栏,对重点工程及时进行跟进报道,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

三是加强整治。建立健全城市精细化管理体制,扎实开展城区建筑治“违”、环境卫生治“脏”、容貌秩序治“乱”,提升园林绿化水平、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三治两提”活动,实现县城环境容貌的大提升。

第9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工程项目管理 数字建造技术

中图分类号:F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238-02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建筑业也迎来低碳建筑的新市场。何为低碳建筑?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建筑工程行业在全球开始步入低碳经济时代的大环境下,必须充分意识到将企业资源计划(ERP)与建筑信息模型(BIM)系统结合应用以实现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战略的重大意义,有效地实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投入科技创新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企业文化,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低碳时代下建筑工程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我国当前环境下建筑低碳行动的局限和困难。(1)技术欠缺:现阶段建筑低碳市场尚不成熟,缺乏过硬的技术水平和创新科技,无法真正实现全面的生态、环保、节能、经济。虽然在业界发展低碳建筑的理念已成为共识,但由于我国关于城市建设及其配套措施的低碳标准尚未完善,从而企业对于低碳技术的开发就缺乏足够的依据和创新。而与此同时,低碳建筑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材料,所以从最初材料的更新,到随之改变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机械,进而也将被全新理念的施工管理方法和系统所替代。这个漫长的周期也将是一次建筑工业革命,需要不同行业利益相关者和政府之间进行有机的对话和合作,因此建筑工程行业在发展进步过程中也势必受到许多牵制。(2)成本过高:由于目前招投标市场的混乱而造成工程造价的恶性压低,以及招投标手续的过于繁杂和形式所导致的人力物力浪费,都增加了施工企业的负担,进而直接影响建筑企业的利润收入。据调查,建筑施工企业利润过低已经是业界的普遍现象,同时又必须承担税收的压力。因此,建筑企业资本难以积累,这对建筑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而低碳经济的实现在开发探究初期,充沛的人力物力资源则成了企业的巨大负担。由于施工工艺和材料技术的局限,低碳建筑工程造价昂贵,成本太高,短期内也无法实现大规模发展。

2.低碳建筑市场的前景。(1)“进入21世纪,人类开始进入低碳经济时代,中国建筑节能结构必须由材料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方向转型。”无论是在刚闭幕的“低碳经济与绿色建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还是住房和城乡建设相关部门,都已出台一系列关于低碳建筑发展的利好政策,我国在未来将全力扶持新型材料技术的开发,为创建低碳经济、培育低碳建筑市场及实现可持续化发展提供不可估量的开发前景。(2)虽然我国低碳建筑发展尚在起步阶段,但欧美以及日本等许多国家已在低碳建筑领域有相当的实践和成果,因此广大建筑施工单位可以积极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相关知识和技术,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将先进的施工工艺、机械方法以及企业工程管理理念运用到实际的低碳建设中来。

二、企业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战略

在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不能固守现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和系统,应当引进新技术和新系统,从而转变经营策略,以适应低碳经济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

1.企业当前工程项目管理方式缺陷。(1)成本控制困难:在现行招投标办法中的工程量清单报价规则(即合理最低价中标)的压力下,公司现行的建设项目流程管理方式对于成本控制就受到很大限制,虽然已经借助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来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基础数据,仍然存在许多技术运用局限,因此也难以从根本上优化业务流程和管理水平。许多传统施工技艺在造成大量能源浪费的同时,也对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污染,这又显然与当下提倡节能减排相悖,如果不及时更新建造施工低碳化理念,长此以往势必将被新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更加激烈的低碳经济时代所淘汰。(2)进程控制困难:公司当前对于建造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方式基本只能够点对点地对各条生产作业线进行监控和调配,施工现场管理存在诸多漏洞和弊端,信息传递和沟通效率低、差错多、成本高。在整个施工进度过程中,由于信息反馈不及时和无法实时掌握工程量,项目负责人往往很难快速并准确地做决策。

2.工程项目信息的精细化管理策略。综合分析公司现状和行业信息,解决当前进度成本控制困难的方法就是从建设项目管理转变为对项目信息的精细化管理, 而精细化工程项目管理就是要求实时掌握生产作业和工程建设各条线的准确信息和数据,以此尽可能小得减低施工建造有可能存在和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并通过这样的信息数据监控和调配使得各部门和作业线能够协同合作,提高生产效率,将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

三、如何实现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

1.为何难以真正实现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1)目前缺乏成熟可行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供基础数据的实时更新,如各种材料的基本定额、劳务分包商即时信息、工程的技术资料、物料采购及库存的控制等等,导致其难以服务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进而公司预算部门也就难以制定合理的项目预算和项目策略,并难以准确快速地评估项目风险。就难以进行。(2)同样缺乏成熟可行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供工程信息的集成和协同作业的方式,而施工建造受气候条件影响大,且存在不可预见性、周期长、分散性等特点,因此往往施工现场的突发状况非常多,信息数据又无法及时同步,各条生产线不能协同作业,导致工期延误的现象十分普遍。

2.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策略要点。(1)领导决策团队首先应进行管理思想上的革命:在转变企业管理理念的初期,势必会碰到许多阻力,如前期投入大量科技改革资金带来的财务压力,改革创新的风险以及新技术与公司业务流程运作的磨合等等,决策管理人必须坚定信念,同时积极适应技术改革随之带来的企业管理模式的更新和业务流程的重组,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2)引进和采用数字建造技术,完善产业链的信息化:当今社会已然成为先进科技信息技术的天下,建筑施工企业若仅仅依赖增加项目承接数量来控制成本已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愈加应该把影响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三股力量: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和变化(Change)放在首位,重视提高产业科技含量,积极引进和采用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保证技改资金投入到位。数字建造技术已日趋成熟,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开发使用弥补了企业资源计划(ERP)原本存在的利用局限性,为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平台,进而真正实现工程基本数据的实时更新,其最终目的是使得整个工程项目在设计、施工和使用等各个阶段都能够有效的实现节省能源、节约成本、降低污染和提高效率。(3)达到项目成本真正的可控状态:第一,根据建筑信息模型提供的工程实物量数据,施行限额领料管理,实现项目管理的事先管理,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差错。第二,建造过程中,系统提供的实时工程量数据更新使项目信息系统实现实时的四算对比,四算即中标价、设计预算、施工预算(计划消耗)、实际消耗,通过对实时数据的对比和分析找出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提供管理决策依据、建议,最后真正实现工程项目成本的可控性,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利润空间。(4)建立在线协同作业模式:基于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与建筑信息模型(BIM)交互作用的信息平台,通过工程项目信息的集成,把以往各条生产线点对点的作业模式转变成在线实时协同作业,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减少差错、降低成本。也使施工现场管理的可控性成为现实。(5)提升企业文化,打造企业品牌:由于建筑施工行业属于劳动密集性行业,施工企业从业人员与其他行业相比,其素质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企业管理也往往比较粗放。而通过技术革新和科学管理,体现精细管理和精益建造的指导思想,逐步提高企业软竞争力,提升企业自身文化,造就品牌效益。根据这种理念,无论成本高低,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应坚持把施工品质放在第一位,走低碳建设道路,不断优化施工技艺,秉持精细化管理方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管理战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重点和资源分配的优先次序,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更是企业文化的灵魂。而在全球步入低碳经济时代的大环境下,制定和执行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战略无疑对建设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2008

2.文琴燕.低碳时代,工程企业准备好了吗?广西城镇建设,2010(2)

3.丰亮,陆惠民.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构想.建筑管理现代化,2009(4)

4.华校生,杨宗煜,杨玉楠.中国建筑节能必须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建筑节能,2009(11)

5.杨宝明.建筑信息模型BIM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施工技术, 2008(6)

6.潘国友,陈荣秋.企业流程再造的动力.企业经济,2003(8)

7.杨晓亮.几种成本控制方法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市政技术,2009 (4)

第10篇

关键词:特色农业;西葫芦;精细化气候区划

中图分类号:S16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3)20-0039-04

1 阳谷县自然概况

阳谷县位于东经115°39′~116°06′,北纬35°55′~36°19′,南北长32 km,东西宽39 km,总面积

1 064 km2。地处山东省西部,聊城地区南端,鲁西平原,黄河之北;北接聊城,西邻莘县,南与河南省台前、范县接壤,东南部隔黄河与东平县相望。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倾,微度起伏的缓岗、缓平坡地、浅平洼地3种微地貌相间组成的现代平原地形,各种地形各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9.3%、40.9%、9.8%。阳谷县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爽有旱涝,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阳谷县下辖阳谷镇、高庙王、张秋镇等16个乡镇,具体见图1。

2 资料来源

气象观测数据和农作物生长观测数据由山东省气象档案馆提供,整个数据采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1981-2012年的地面观测资料、2006-2012年各乡镇的区域站资料以及周边聊城市、莘县、台前等台站观测资料。乡镇无观测点的利用差值法计算得到。本地区主要农作物的生长期等作物生育期观测资料取自聊城市农业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区划中所选用的其他分析指标如耕地比例等数据来自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11年统计年鉴。

3 区划方法及农业气候区划原理

农业气候区划是从农业生产的需要出发,根据农业气候条件的地区差异进行的区域划分。一般是在分析地区农业气候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的气候指标,遵循农业气候相似原则,将一个地区划分为若干个农业气候区域;各区都有其自身的农业气候特点、农业发展方向和利用改造途径。农业气候区划步骤为:首先针对农业生产中的主要气候问题,找出关键性气候因子和关键时期,确定指标,进行农业气候条件分析;然后确定区划系统与区划指标值,进行分区;最后进行分区评述[1~11]。

农业气候区划可分为综合和单项两类。综合区划全面地综合考虑农、林、牧、渔各业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单项区划只考虑某一生产门类、某一作物或某一农业生产问题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或某种农业气象灾害、某项农业气象要素。

4 阳谷县特色农业西葫芦精细化气候区划

西葫芦是一年生草质、藤本蔓生植物,为瓜类蔬菜中较耐寒而不耐高温的种类。生长期最适宜温度为20~25℃,15℃以下生长缓慢,8℃以下停止生长,30℃以上生长缓慢并极易发生疾病。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昼温25~30℃,夜温18~20℃,30~35℃发芽最快,但易引起徒长,13℃可以发芽,但很缓慢。开花结果期需要较高温度,一般保持22~25℃最佳;光照强度要求适中,较能耐弱光,但光照不足时易引起徒长。光周期方面属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条件下有利于茎叶生长,短日照条件下结瓜较早。喜湿润,不耐干旱,特别是在结瓜期土壤应保持湿润,才能获得高产。高温干旱条件下易发生病毒病,但高温高湿也易造成灰霉病等。

西葫芦原是春天种植的经济作物,易管理,产量高,经济效益较好。随着设施农业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其在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现在成为了阳谷县当地的特色农业。此次区划中以自然气象条件为依据,进行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根据西葫芦生长特征,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为可发芽日期分布、适宜生长日数;气象灾害风险区划评估高温干旱造成的病毒病、高温高湿造成的灰霉病。

4.1 发芽期气候区划

根据西葫芦生长特性,其13℃时即可发芽,以阳谷县各乡镇第1个连续3 d 平均温度大于13℃的日期为开始日。

阳谷县可发芽期,即平均温度3 d稳定通过13℃的开始日期在2月20日至3月3日,如图2所示,阳谷县城通过的日期最早为2月20日,阿城和安乐镇最晚在3月3日,其他乡镇在两者之间。

4.2 适宜生长日数气候区划

按照西葫芦生长特性,20~25℃是适宜生长结瓜的温度,计算各乡镇在此温度期间的日数作为区划的一个指标。

阳谷县适宜生长的日数为56~68 d,如图3所示,阳谷县城适宜生长的日数最多为68 d,高庙王镇最少为56 d,其他乡镇在两者之间。

4.3 阳谷县病毒病灾害风险区划

西葫芦的病毒病是其生长过程中受高温和干旱造成的主要病害,以日最高温度30℃以上,相对湿度30%以下为一个病毒病致病日,定义病毒病灾度的函数为:dBD=1 (N≥10 d),dBD=N/10 d(1 d0.5,>0.8。

阳谷县西葫芦病毒病风险度0.18~0.52,如图4所示。阳谷县金斗营镇病毒病的灾害风险度0.52,属中灾害风险区;李台镇病毒病灾害风险度为0.33,属于低灾害风险区;其他乡镇为轻微灾害风险区。

4.4 阳谷县灰霉病灾害风险区划

灰霉病是西葫芦生长过程中受高温和高湿影响发生的主要病害,以日最高温度30℃以上、相对湿度85%以上为一个灰霉病致病日,定义灰霉病灾度的函数为:dHM=1(N≥10 d),dBD=N/10 d(1 d0.5,>0.8。

阳谷县西葫芦灰霉病风险度在0.01~0.82,如图5所示。阳谷县高庙王镇灰霉病的灾害风险度为0.82,属高灾害风险区;阳谷县城、阿城镇、张秋镇、定水镇灰霉病灾害风险度0.5~0.8,属于中灾害风险区;西湖镇、大布镇、石佛镇、郭屯镇灰霉病灾害风险度0.3以下,属于轻微灾害风险区;其他乡镇为低灾害风险区。

5 阳谷县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综述及农业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5.1 阳谷县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综述

综合上面生长期间可发芽期和适宜生长日数指标,西葫芦棚外种植时间为2月底至3月初,为了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可应用大棚提前育苗栽种;适宜生长日数在65 d左右,应做好生长期间的防高温工作,以提高西葫芦的产量。

5.2 阳谷县农业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综合评价阳谷县生产中气象灾害风险体系的风险状况,可为西葫芦的高产、稳产提供依据。西葫芦是耐低温的瓜类蔬菜,生育过程中主要因气象条件造成病虫害发生,以病毒病和灰霉病灾害为指标,进行风险概率评估。将归一化的气象灾害风险度等权平均得到阳谷县各乡镇生产农业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度。

阳谷县综合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度在0.14~0.59,如图6所示。阳谷县西南部的高庙王镇、金斗营镇综合气象灾害风险最高,处于综合气象灾害中风险区;西湖镇、大布镇、石佛镇、郭屯镇、七级镇西南至东北方向贯穿阳谷县西部,综合气象灾害风险度在0.3以下,为轻微灾害区;阳谷县综合气象灾害重风险区未出现,其他乡镇综合气象灾害风险为低风险区。

6 小结

气温和光照是影响阳谷县西葫芦生长的关键气候因子。西葫芦生长的不同阶段,对气象条件的要求不同,西葫芦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的先决条件是适宜的气候、土壤、良种及先进的种植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土壤、良种和种植技术可以通过人工调节来满足生产需要,但气候条件却难以进行大规模控制和改造。因此,根据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种植地,是促进西葫芦高产、稳产的根本途径之一。研究引入GIS 技术,采用气候与地形相结合的方法,较为合理地划分了西葫芦的适宜种植区,得到了与实际较一致的细网格区划图,为西葫芦的推广种植提供了参考依据[12]。

②根据区划结果,阳谷县是西葫芦的最佳种植区,这也是阳谷县把种植西葫芦当作特色农业的重要原因。在该区域内可适当扩大种植规模,增加投入,建成西葫芦商品生产基地,重点发展西葫芦特色产业;针对当地气候特点,适时采取防寒、抗旱、控梢、促花、保果等技术措施,大力推广营养诊断与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趋利避害,以促进高产、稳产,提高西葫芦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章国材.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2] 姚圣贤,康桂红,孙培良,等.利用GIS技术对樱桃进行气候区划[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7(3):377-380.

[3] 王文毅,黄敏,李长军,等.山东主要农林作物气象指标及农业气候区划研究[C]//山东科学技术协会.山东重点学术研究成果(2008).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4] 吴洪颜,商兆堂,程婷,等.基于聚类分析的江苏冬小麦农业气候区划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6):119-124.

[5] 黄淑娥,祝必琴,辜晓青,等.鄱阳湖地区油菜生产气象条件分析与种植气候区划[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31(5):945-949.

[6] 王卫东.山东博山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综合开发利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 682-16 684.

[7] 高永刚,南瑞,顾红,等.黑龙江省甜菜气候生产力模拟和种植气候区划[J].生态学杂志,2009,28(1):27-31.

[8] 余卫东,陈怀亮.河南省优质小麦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1):381-385.

[9] 齐斌,余卫东,袁建昱,等.河南省棉花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J].中国农业气象,2011,32(4):571-575.

[10] 郭淑敏,陈印军,苏永秀,等.广西荔枝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与应用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205-209.

第11篇

关键词:大数据;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创新策略

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重要业务环节,也是企业发展与变革的基础,决定了企业效益与市场竞争实力。大数据时代来临势必会使这些问题暴露甚至扩大化,积极探索有效的营销管理模式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1大数据时代下电力企业营销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电力企业营销管理面临的机遇

1.1.1经济环境良好“十一五”以来,国家积极处理金融危机带来的各项问题,经济年增速率为10.52%;截止到2011年,我国经济受多种因素影响开始放缓,经济增速率为8.9%,在“十二五”时期,我国积极采取宏观调控,在工业化生产与城镇化步伐加快下电力需求持续增大;一方面,国家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对重点产业进行扶持,加大力度推进重点产业生产,同时对新兴产业进行培育,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工业用电一度出现新的增长点[1,2]。另一方面,增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推进新农村建设与新兴程城镇化建设,促使传统服务行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进而使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村成为潜在的电力消费群体[3,4]。1.1.2国家电网公司创建“两个一流”构建世界一流电网,推进智能化电网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服务智能城市与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使服务智能化与互动化、多样化;加快“三集五大”管理体系建设步伐,将国家电网打造成具备创新能力与品牌影响力、国际竞争力的极具竞争力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对“大营销”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与变革,实现营销管理的一体化[5]。

1.2电力营销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方面,国家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背景下售电市场开发难度大。国家近年来加大了节能减排的力度,大力号召并提高工业、交通与建筑等高耗能产业的能源利用率,加快对落后产能的淘汰,进而使工业生产用电需求减少;国家支持环保型产业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的自备电厂与分布式电源的电厂将增多,对电力企业营销是一种打击,市场占有率持续降低。另一方面清洁能源发展对新型供电模式构建有了更高需求。国家积极推进电动汽车产业与分布式电源及低碳技术的发展,但是这些节能环保型产业在电能交换、电能质量与双向计量上尝试技术突破,当前的供电模式可以满足分布式能源需求,仍需要在政策、技术、电价、运营模式等方面探索与研究[6]。

2大数据背景下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创新途径

2.1实施故障抢修可视化管理

要想将用户故障分析与抢修调度落实到位,就必须将基于电力生产抢修平台的标准化运行体系构建出来。作为连接电网与用户之间的枢纽,面向用户配电网在供电关系平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电力生产常规性工作,必不可少需要与用户接触,无法从复杂的工作环境中解脱出来,这就需要对故障全天候响应。2.1.1电力抢修平台可视化流程在停电管理系统基础之上与客服系统保修工单信息实现无缝连接,可以将抢修模块化与现场抢修终端模块、物资标准化管理模块、电网故障管理模块增加其中并使用,可以确保电力故障抢修更加精准化与标准•化、规范化。基于松耦合建立起电力指挥抢修平台系统构架,然后通过信息交互总线可以接入用电采集系统、客服系统、PMS与DSCADA,可以使故障电网在线显示、在线分析与抢修管理,应用核心为抢修指挥,可以对信息更快集成,如图1所示。2.1.2电力抢修平台可视化成效分析基本实现了停电用户分析到户。对于基础数据出现的关联度低的问题,在GIS基础上构建出标准化电力抢修管理平台,比如,浙江省的宁波电力供电公司GIS低压数据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着非常完整的配电网拓扑结构信息,可以真正实现线路的“配变—分支箱—楼道表箱—用户”,可以跟进开展架空线路的“低压线路—表箱—用户排查-录入”,更高效、及时地完成社区低压台区用户信息普查及GIS系统录入[7]。

2.2“四分”线损精益化管理

2.2.1精细化管理措施充分利用营销系统信息更加全面、数据更加精准的优势对“四分”集中管理与控制,进而使线损统计与分析、控制更加精细化与标准化。充分结合并利用配电GIS信息系统使电网拓扑关系基础数据动态维护变为可能,使线损率统计增加精准。将营销—配电信息通道打通,使拓扑档案实现动态化调整,充分借助现代化技术实现营销管理信息与配电网信息的整合与统一,构建出统一的信息平台,在改造了电网后,拓扑基础数据电子化移交真正使拓扑关系得以维护,使“四分”统计变得更加可靠、精准。2.2.2“四分”线损精益化管理成效营销信息系统与配电网GIS信息联动下可以使系统各功能定位更加精准,基本实现了配电网与营销之间的互联与互动,进而从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及流程表单化几方面实现了精细化管理。鉴于营销系统中的电量与电费数据需要层层考核与复核,需要营销信息更加精准,基于营销信息系统的线损统计可以充分对厂站电量与线路供电量进行收集,对海量电力大数据进行全面收集并统计,从而使统计精准性提高,减少了统计遗漏,尤其是在大数据下,真正实现了“四分”数据的精准与可靠。

3结束语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对电力企业营销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标准,且基于电力企业管理精细化与优质化需求下,加强对电力数据可视化与数据化分析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曹宏宇.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0.

[2]张志宽.基于SAP的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3]董俐君,张芊.数据处理与智能分析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J].华东电力,2013,41(12):2556-2560.

[4]关为民.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创新研究[J].电子测试,2016,(22):146-149.

[5]王聪.大数据背景下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创新研究[J].电子测试,2016,(20):155-158.

[6]杨杨.电力企业营销管理有效途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7):98.

第12篇

《经济》: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利用大数据工具,进行中国城市和小城镇的改革发展,打造生态、低碳的智慧城市?

郑明媚:智慧城市与中国现阶段的发展理念是不谋而合的,比较符合现阶段的发展诉求,原因有两点,一是目前中国的城镇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二是中国的IT行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市场以及移动互联网用户,在全球范围内都排名第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再进一步去探讨如何用智能化手段,互联网的服务、应用,来提升、管理城市,进行城市治理,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一方面,中国城镇化建设需要我们在城市治理方面有所提升。我国的人口基数在全球范围内是最大的,未来将有2亿―3亿人进城,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考验。如何把这种考验变成我们的优势,就需要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现在说的“互联网+”就是一种城镇管理的新模式。

如何让大数据为城市服务,这就需要政府做好引导工作,同时,由市场完成主导工作。提到城镇化,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政府的事情,但是在目前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更需要激发市场的活力,让更多的市场主体为老百姓提供服务,让居民与企业形成互动,通过大数据将居民的诉求集中起来,分析后得出引导性结论,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如此良性循环,形成互动模式。

另一方面,信息化可以使我们很多的应用、服务更加精细化,之前我们提到的生态城市、绿色城市,更多的是在讲理念,而“互联网+”及智能化可以形成规模效应,一个APP能将政府、企业、居民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很多的理念变为现实。

具体来说,现在提倡的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就是对生态智慧城市的深化。在深化的过程中,智能化与信息化的手段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通过智能手机、应用平台,让市民参与到建设中来,形成互动,随时随地捕捉、采集城市的绿化、管理、治安等具体信息,向政府反馈,为政府更精细化地管理城市提供支撑。

《经济》:目前我国正处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阶段,在您看来,应如何正确地借鉴国外其他城市的发展经验,防止走入发展误区?

郑明媚:早在2000年中国就开始进行信息化、数字城市的布局,尤其在信息化及互联网方面,中国一直是走在世界前列。2009年,IBM提出“智慧的地球”之后,人们开始关注智慧城市,其中响应最强烈的也是中国。但是在开始的几年里,大家都比较徘徊、迷茫,什么是智慧城市,如何建设智慧城市?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厂商也参与进来,提供服务,导致很多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变成了以企业为主导,直到现在才开始慢慢回归理性,与当地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在经验学习方面,理念可以学习的,但是方式无法借鉴,所以不能单纯地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因为国情不同,政策背景、奖励机制、社会情况以及城市的发展阶段也不同,规划和目标也会有所差异。

但是不管是哪种情况,智慧城市建设都必须以人为本。经过几年的摸索,我国城市普遍达成了一个共识,建设前期由政府引导,搭建平台,进行统一管理;未来,在保障数据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信息共享。同时,与当地的产业相结合,有效促进产业发展,实现产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