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骨科专业实践能力

骨科专业实践能力

时间:2024-02-02 17:15: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骨科专业实践能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骨科专业实践能力

第1篇

关键词:临床带教 骨科 导师负责制

研究生是未来的医师和医学专家,其培养质量关乎我国医学事业的未来。近年来,临床医学在诸多方面有了飞速的发展,这些都对医师的综合素质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实习是从学生到临床医师转变的重要阶段。

骨科临床实习的任务主要在于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正规的专科体检方法以及过硬的临床操作技能,强调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做到把医学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工作能力。研究生要具备医德高尚、作风严谨、具有较高诊疗水平和较强教与科研能力,毕业时要掌握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科研究生进入临床学习后,对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如何转化成医生,研究生如何更快的成为合格的住院医师,是摆在研究生和带教老师面前的难题。为了适应目前医学教育的要求,培养出更好的医学人才,我科在实习带教过程中不断思考,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医学教学经验,改进带教方式,获得较好效果。

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使之成为具有医、教、研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负责其临床指导的医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通过临床实践启发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对提高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自主学习及研究能力具有实际价值。

“导师负责制带教模式”具体实施主要通过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基于具体患者的临床学习:学生针对具体病人,提出问题,并自主加以解决。在医疗查房时,负责医师在病区内选择具体患者,启发学生自主分析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使学生在展示自身临床思维和专业知识程度的同时,还能发现当场尚不能明确的问题。之后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自学、思考,再选择时间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与阐述。

第二,基于专业问题的临床学习:学生针对有代表性的临床现象或特殊疾病或一些学术观点,提出问题,并自主进行系统的知识整理和表达。这种形式转变了以往主要由专家教授来进行临床问题学术讲座、报告的做法,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由听者变为讲者。负责医师积极鼓励学生基于临床实践,细心观察,发现具有代表性的临床问题,并对与之相关的解剖、生理、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治疗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系统收集、归纳,通过多媒体形式在小组内进行专题讲座,最后就有关内容再进一步展开讨论。

我科为进一步实践“导师负责制带教模式”,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与方法:

第一,一般资料。本次实验对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在我科实习的48名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

第二,方法。对对照组实习生采用常规带教,观察组实习生采用导师责任制带教模式,导师责任制带教是指:将带教医师科内聘为“学生带教导师”,他们每人每批负责带教一名学生,并对该生进行专业理论讲解和临床实践带教。两组实习生实习时间相同。出科前对两组实习生常规考核。分别比较两组学生实习前后骨科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结果:两组学生均顺利完成实习工作,均参加出科考核。实习前后骨科理论知识水平与实际操作水平变化情况

两组学生实习前后骨科理论知识水平与实际操作水平情况见表1:一,两组学生实习前骨科理论知识水平与实际操作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23.42,P=0.86);二,实验组学生实习后成绩普遍高于对照组,其数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6=32.91,P

骨科学是外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课时长内容多。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多学科的知识。因此,学生应掌握基础的知识,老师更应在带教过程中把理论知识整合到疾病的讲解和手术中,使学生能够形成整体的认识。临床实习阶段,学生的学习环境由教室变成病房,学习对象由刻板的书本变成鲜活的病例,这一切的不同都会激发实习生的学习热情。带教老师应当借助学生的这种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科“导师负责制带教模式”总体思路是在负责医师的整体把握和指导下,促使学生从床中发现问题,充分运用现代化文献资料查阅途如图书馆、文献检索系统以及网络等,进行资料收、自学、归纳,最后回到小组中进行充分的讨论,或讲座形式进行交流从而达到获得医学知识、积累床经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具体经验是:导师遴选,要求老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技术,且每位指导老师明确带教计划。每轮带教导师与学生随机分组、一对一。入科开始,由带教老师带领学生熟悉科室环境,了解科室的专业特点及相关要求等,在临床实践中耐心传授骨科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要点。学生的各项诊疗活动均由其导师指导。双向反馈,总结提高。带教计划实施完毕,便实行双向反馈,由考评组评定实习生的成绩,由实习生评议导师的带教效果,这种双向反馈的目的是总结带教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带教方法,提高带教质量。

对于临床本科实习医师,除了要求严格的“三基训练”,指导其管理少量病床,熟悉DR、CT片阅读,了解MRI片的阅读,能独立完成简单手外伤的清创缝合术,能对部分常见的四肢骨与关节骨折脱位进行手法复位治疗、石膏外固定,如桡骨远端骨折、肩关节脱位,利用临床实例进行示教,实习医师能正确、熟练的石膏外固定后,遇到难度小、依从性好的病例可放手让其进行一次手法复位,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实习医师的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临床实践能力。但需要提醒的是带教时一定要谨记若实习医师第一次手法复位效果不佳,当即由带教教师再次复位,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病历书写方面,入科伊始,就告知实习生病历书写是临床中一项基本工作,病历书写不是简单的文字工作,是从事医学实践必备的、重要的基本技能,它反映了临床医师的临床思路,书写病历的过程事实上是临床思考的一个过程。

第2篇

关键词:循证医学;骨科学;临床见习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即遵循证据的医学,是国际临床领域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必须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依据;任何临床的诊治决策,必须建立在当前最好的研究证据与临床专业知识和患者的价值相结合的基础上[1]。随着当代医学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传统医学教育向循证医学的教育方式转化已经作为一个崭新的课题摆在带教医师面前[2]。临床见习是临床医学生从事临床工作前的重要学习阶段,是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必不可少的过程,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和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临床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着整体临床医疗水平的发展。骨科学是重要的临床学科之一,具有内容繁多,概念抽象,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特别是近些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骨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业务也在不断的发展中。骨科临床教学主要包括骨科理论教学和骨科实习教学两个过程,而临床见习在骨科的临床医学教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让学生在骨科短短几周的见习时间里较好的熟悉和掌握骨科基本疾病的诊治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为此,本文将循证医学教育模式运用于我校2011级本科生的骨科临床见习中,同时与传统见习教学法进行比较,观察循证医学教育应用于临床见习的效果,为提高骨科临床见习质量和培养优秀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进行初步探索和尝试。

1对象与方法

1.1观察对象

选择广州医科大学98名进入我院骨外科见习的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教学对象,在实施本教学法前,所有学生已系统学习了骨科学及相关基础医学课程,将所有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包括男26名,女23名;年龄21~24岁。实验组采用EBM教学法,包括男28名,女21名;年龄21~24岁。两组均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7版《骨科学》教材,两组在教学总课时、大小课比例及师资配备上均一致,两组在性别、年龄、入学考试成绩及已修课程成绩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为主,按照骨科学教学大纲要求,选择相应病种典型案例进行示教,从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检查方法、诊治思路、手术方式等方面进行讲解,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1.2.2实验组采用EBM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以5人为一学习小组,利用科室的病案库资料、典型病例及图书馆互联网,让学生完成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各个步骤,着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循证医学思维。循证医学具体方法:首先课前重点向学生讲解如何应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medline,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查阅文献,利用百度学术、googleschooler等搜素引擎搜索文献,以及如何利用丁香园等专业网站获取文献,指导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取自己所需文献,掌握阅读和评价医学文献价值的原则和方法。其次针对某实际病例,引导每组学生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必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获得诊断依据,查询文献资料,找到最佳证据,结合患者情况,运用所获得的证据进行诊断并制定诊疗方案,总结临床经验;最后带教医师组织学生进行病例讨论及点评,同时酌情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在参观洗手、穿脱隔离衣、手术衣及铺单时讲解规范技术,在带教过程中指导学生完成正规的骨科拆线、换药,在模型上进行外科缝合等技术。

1.3教学效果评价

在临床见习完成后,通过骨科学相关理论知识考试(100分)以及临床实践技能考核(100分)来评估教学效果。理论知识考试试题随机提取自学校试题题库;临床实践技能考核考察学生的医疗病历的书写以及病史采集、骨科查体、影像学资料的阅读、基本技能操作以及病例讨论等方面的能力。最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系自行设计,调查内容包括对循证医学的基本认识、医学数据库的使用情况、医学文献的评价、临床技能的掌握、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的开拓,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效率的提升以及对教学方式的评价等8个问题,问题全部为单选。问卷回收率100%。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将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学生骨科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及临床技能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理论考试中,实验组得分为(90.24±4.66)分,对照组得分为(84.53±6.80)分,经t检验,成绩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实践技能考核中,实验组学生在医疗病历的书写及病史采集、骨科查体、影像学资料的阅读、基本技能操作以及病例讨论等几部分考核中的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得分为(91.16±4.75)分,对照组得分为(83.67±5.75)分,经t检验,成绩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调查问卷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95%以上的实验组学生对循证医学的有了基本认识、会基本应用医学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并对相关医学文献进行评价,认为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有利于临床技能的掌握,有利于提升自学能力及加强临床思维的开拓,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及学习效率的提升。而对照组学生在对调查问卷问题回答时,对传统的教学法认可度一般。

3讨论

在外科临床教学中,骨科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临床见习教学中骨科学以涉及内容多、概念较抽象,专业性强,专科检查复杂,并且新理论、新技术、新业务发展迅速等特点,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临床带教老师教学的难点。传统的骨科临床教学是以经验医学思想为指导的,突出教师、课堂、教材的重要性,以培养知识经验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使学生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积累知识,缺少创造性实践。授课教师或医生则以顺序性、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型,忽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性,从而使得骨科见习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的学习,虽然基础理论扎实,基本技能训练的较好,但是创新性和创造能力较差,缺乏自我学习的能力。EBM被称为“21世纪临床医学新思维”。EBM的核心思想是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EBM的出现也使临床医学研究及临床实践的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为现代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模式,对培养新世纪高素质医学人才产生了重大影响[3]。在我国当前的临床教育中,EBM教学模式已广泛的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4,5]。因此从实际出发,将EBM教学模式引入我校临床骨科教学中势在必行。EBM与现代骨科相结合形成了循证骨科学,骨科医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高效率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依据,并利用Cochrane数据库进行Meta统计分析,对证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进行严格评价。在学生进入临床见习时候就给学生引入EBM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当前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EBM可以教会医学生如何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更好的提出问题、寻求证据、分析问题、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的能力。在本文中,笔者首次把EBM教学法应用到我院骨科学临床教学中,在教学中,引导和要求学生从我院骨外科既往典型的病例以及日常的真实病例出发,提出问题,包括病因、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查阅资料寻找证据,明确诊治思路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后的考核结果表明,在骨科学临床见习时候,运用EBM教学法,深受学生的欢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能力,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从而提高了骨科学临床见习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新性能力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DavidL,Sackett.Evidencebasedmedicine:howtopracticeandteachEBM〔M〕.ChurchillLivingstone,NewYork,2000.

[2]MaggioLA,TenCateO,ChenHC,etal.ChallengestoLearn-ingEvidence-BasedMedicineandEducationalApproachestoMeetTheseChallenges:AQualitativeStudyofSelectedEBMCurriculainU.S.andCanadianMedicalSchools〔J〕.AcadMed,2016,91(1):101-106.

[3]王家良.循证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2-205.

[4]林继宗,孟丽丽,陈署贤,等.循证医学教育在胆石症外科见习带教中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9(39):76.

第3篇

关键词: PBL小讲课 CBL教学法 骨科临床教学 教学应用

临床骨科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实践性突出、理论知识抽象及整体性要求较高的学科。由于其教学内容繁多负责,导致其教学难度大大增加。研究表明传统的基于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做到掌握知识点,并在临床实践中融会贯通[1]。因此,改进教学模式,探索适合骨科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已经成为骨科教学的挑战。我们自2011年在临床本科教育中实施“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式[2],通过3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掌握知识点,但学生在实践及复杂案例中应用的能力仍然较差。2013年我们再次进行教学改革,将PBL小课堂(minilecture)教学方法结合典型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3]应用在骨科教学中,以期为骨科及其他医学学科的临床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思路。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石河子大学医学院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在我院骨科见习的学生84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BL组(PBL教学法)和PBL-M-CBL组(PBL小讲课结合CBL教学法),每组42人,两组同学在年龄、性别、入学成绩、医学基础课程成绩等方面齐同,无统计学差异(P>0.05)。

2.研究方法。(1)PBL组教学实施:①学生随机分为6组,每组7人,选定小组长;②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所讲授的理论知识为前提,选择临床病例,设置问题,授课前一周将所有资料发给每个学生,其根据老师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随后各小组长组织成员进行讨论;③集中教学活动:授课老师激励学生针对前期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病因、病理生理变化、发病机制、诊断依据、初步诊断及治疗方案等环节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总结,并梳理出明确的知识点予以掌握。(2)PBL-M-CBL组教学实施:①学生随机分为6组,每组7人,选定小组长;②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所讲授的理论知识为前提,选择典型骨科临床病例7例并设置临床问题,授课前一周将所有资料发给每个学生,其根据老师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随后各小组长组织成员进行讨论,并根据教学环节设置小讲课(每次指定一人进行授课);③集中教学活动:首先学生进行小讲课,老师根据其表现进行点评总结,随后对前期提出的问题进行逐条讨论,重点对小讲课学生所遗漏或不准确的问题进行补充讲解,同样引导学生对病因、病理生理变化、发病机制、诊断依据、初步诊断及治疗方案等环节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总结,并梳理出明确的知识点予以掌握。

3.效果评价。(1)命题考试:根据教学大纲,试题分理论知识笔试、案例分析、技能操作三部分组成,各项考试均百分制,取其平均值为最终成绩。(2)调查问卷:考核结束后,向所有学生发放主观调查问卷,分别从学习积极性、学习成效、对教学方法的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查并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二、结果

1.考核成绩比较

PBL-M-CBL组学生的专业知识笔试成绩和案例分析成绩明显高于PBL组(P0.05),结果表明无论哪种课堂教学,若无动手实践培训,则都无法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结果见表1)。

表1 PBL-M-CBL组和PBL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x±s)

注:与PBL组比较,*P

2.问卷调查情况

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84份,回收84份。结果显示:PBL-M-CBL组81.3%的同学感觉PBL小讲课结合典型案例教学帮助他们提高了学习兴趣,超过83.5%的学生感觉通过该方式,自己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另外有94.6%的学生认为自己查阅文献的能力显著提高,有88.4%的学生认为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以往明显提高,也有78.5%的学生发觉自己的团队协作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PBL组学生前五项调查结果显著低于PBL-M-CBL组,只有57.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临床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此项结果与PBL-M-CBL组未见明显差异,也进一步表明课堂教学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结果见表2)。

表2 PBL-M-CBL组和PBL组学生调查问卷比较

注:与PBL组比较,*P

三、讨论

PBL教学方法已在国内外绝大多数医学院校中广泛应用和发展,作为一种先进的医学教育方法,目前已成为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实践证明PBL有助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自学、临床案例分析、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提高[4]。我们前期应用PBL教学法以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独立发掘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大大提高,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弊端,诸如学生较少查阅相关资料、缺乏良好的沟通、案例综合分析能力不足。如何提出全面且能体现相对真实的医疗环境下的医学问题,并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贴近真实病例,是提高骨科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实践证实,结合典型病例,若将真实、生动、典型具体的病例呈现出来,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思考临床问题、模拟临床诊治过程,则将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施教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缺乏大量查阅文献、对文献整理综合分析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环节中增加了小讲课,每次选定一名学生对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变化或临床表现、诊治方案某个方面进行小讲课,要求应用多媒体网络模式,老师及其他学生为听众。讲者需要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翔实的讲解。

实践证明,PBL小讲课结合CBL教学方式,融合了多种教学模式的优点[3,5],通过调查问卷发现该教学法新颖灵活,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容易理解记忆和掌握,尤其是学生还学到了医患沟通等方面知识,非常实用。通过小讲课模式,使得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制作幻灯能力都得到极大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及自学能力都明显增强。由于CBL教学法特别重视对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通过两种教学方式的结合,使得学生的分析具体案例、处置复杂病例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本次研究表明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考核成绩呈现一定差异,PBL小讲课结合CBL教学方式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PBL组,案例分析考核成绩显著高于PBL组。由于PBL小讲课结合CBL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抽象的骨科专业知识,通过小讲课环节[6],学生必须查阅大量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因此其掌握专业知识更加牢固,案例教学法促进了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能在实际临床病例中自如灵活地应用所学理论知识。

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无论是PBL小讲课结合CBL教学方式还是单纯的PBL教学,都无法明显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成绩,这与部分作者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2,7-8],我们认为作为临床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骨科学需要更多的实践性操作,如果学生的实际操作未获得足够的重视或培训,其技能操作能力就无法一蹴而就。

四、结语

在骨科理论授课的同时,应加强临床实践教学[9],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骨科教学质量。实践中每种教学方法都有优势和局限性,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对比分析并综合使用,方能实现优势互补,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段钢,李高玉,刘刚,等.P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3):64-65.

[2]王雪松,徐瑞生,李奕,等.PBL教学方法在骨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4):78-79.

[3]张扬,严亚波,赵雄,等.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4):821-824.

[4]杨淑华,刘艳阳,李碧丽,等.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7):112-114.

[5]饶志涛,俞光荣,李海丰,等.PBL联合CBL及LBL模式在骨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105-106.

[6]陆国芳.医学高职课堂小演讲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5):30-31.

[7]席焱海,叶晓健,何海龙.体验式教学结合PBL教学法在骨科实习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2):125-128.

第4篇

【关键词】 骨科教学;学习积极性;临床实践;手术直播教学;病案教学;多媒体教学

笔者从事骨科教学多年,在教学过程中,对怎样提高骨科教学效果作了一定的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骨科的治疗方法和治疗理念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深刻地体会到以“教师为主、课堂教学为主、教材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极大的制约了学生特长和潜力的发展,严重影响了骨科教学质量。因此,现阶段骨科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也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必须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论,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内容,才能赶上学科发展,适应医学生临床工作需求[1]。现结合我们在临床教学工作的一些实践经验和想法,谈一下对骨科教学的思考。

1 授课内容要与日益更新的诊疗技术紧密联系

随着新材料、新器械的发明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股骨转子间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而教科书中仍主张采用非手术治疗;椎体不稳定性骨折多采用手术内固定,而教科书中仍主张采用非手术治疗。这样的例子很多。至于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AO”内固定,教科书中却只字未提。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观点,知道其优劣,才能根据临床实际选用。学生花了很大的力气去啃书本,可到了临床一看,原来书本与临床相距甚远!因此,应不断拓宽和更新授课内容,使学生及时掌握不断更新的诊疗技术。

2 更新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1 增加背景知识 临床骨科学有大量的基础理论,为了避免一开始就形成对临床骨科学“枯燥”理论的学习,先适当地加入临床骨科学一些理论发现的背景知识。如我们在介绍内固定治疗理论时,介绍A0组织的起源,A0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这样的教学使他们兴趣增加了,知识面拓宽了,而且还从这些故事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更增加了自信心。

2.2 加强课堂互动 授课时,可以对授课中的一些难点、疑惑点等代表性的知识点通过提问和学生互动。通过回答问题提高了同学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提问互动还可以温习巩固以前的基础知识,同时授课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知识的盲点和欠缺点。通过教师的提问以及对这些知识的讲述,激发起他们迫切想学习这些知识的兴趣,这样在以后的教学中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重视双基教育,结合学科最新进展,培养、提高学生的诊治能力

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是日常工作中应用最多的必需技能,一定要告诫医学生不要好高骛远,要打牢基础。面对临床实习过程中病员有限,病种不全,且手术机会有限的状况,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尽快提高实习生的诊治水平,骨科实习生的重要培养过程是基本功的训练,包括:开放伤口的清创,手术视野的消毒方法、手术切口的选择原则及清创、缝合的模拟等,这些都可通过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模拟出来。

4 重视骨科临床见习教学,练好临床基本功

勿庸置疑,见习的最主要、最直接目的就是使医学生顺利过渡成为临床实习生,乃至住院医师。所以要注重临床基本功,把临床骨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临床工作规程都纳入教学范围。

4.1 引导学生准确恰当地采集病史 采集病史是临床医生治疗患者的第一步,也是学生要迈过的第一个“坎”。临床见习决不能再把学生关在小教室内重复理论课的内容,应让学生接触患者,最直观地学习教师与患者及家属交流、获取信息方法,学习医患交流的技巧。提高问诊艺术。在采集病史时要提醒他们按诊断学要求熟记问诊内容,避免遗漏。同时突出骨科病史的采集的特点,注意对专科情况的详细了解。

4.2 学好骨科查体 骨科的理学检查在骨科疾病的诊断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见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许多专科检查在诊断学中未涉及,况且多数学生体格检查基本功不扎实,普遍感到骨科检查太难。因此,很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首先在示范中反复向学生强调养成体检“顺序化”的原则,对每一部位的骨科检查应按照望、触、动、量、反射、特殊试验等的顺序进行,注意双侧对比;此后布置课后学生之间模拟检查;教师通过常见病、常见部位床边示教,结合具体病例分析其临床意义。

4.3 培养读片能力 骨科疾病的诊断多数要依赖影像学资料的支持。其中阅读X线照片是每个骨科医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因此,在见习中要逐步培养阅片能力。例如:阅读股骨骨折患者的照片.对学生强调不能一眼仅见骨折,而是应由外及里,全面观察,并重点分析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形状、骨折块移位特点等,养成看片联系有关解剖,边看边想骨折的诊断、分型。同时对他们也要讲明,也许很难一开始就看得头头是道,但一定得逐步养成习惯。

5 革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5.1 手术现场参观 现场参观具有直接性、可见性、示范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能帮助学生深入领会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临床教学最主要的就是从实践中学习,让学生去做、去看,提早接触患者,时时刻刻用脑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整合知识的能力[2]。经过现场参观学习,思考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参观医院大夫做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活学活用知识,培养学生整体思考,融会贯通,把课堂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加以验证、讨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5.2 应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所讲的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案例,让学生就案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种办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扮演其中一个角色,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案例教学的核心目的不是看学生是否找到正确答案.而是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3]。医学教育教学中,应用了临床案例导入的讨论式教学方法,培养学员横向的、逆向的思维,有一定的讨论基础,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3 应用多媒体教学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特别是以人为实践对象的临床科学,很难将这种实践带到课堂上进行实验。而通过多媒体教学,将丰富多彩的电子教材、电子课件、模型等,以声像形式直观、形象地讲授出来,并加以任课教师的即时讲解、分析和师生共同讨论,使学生对讲授的临床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够形象、深刻地理解,有效地弥补实验条件的不足,完成传统教学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为了上好骨外科课,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要求、课程内容的特点及具体情境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形成一个可以产生合力的有机结构,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

参 考 文 献

[1] 黄定,马依彤,王朝霞.浅谈PBL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7):911.

第5篇

教育界一致认混合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能够获得知识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对于学生形成较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都起到很大作用。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这种教学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我国这种混合式教学法主要由在线学习、实时交流等方式。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知,这些教学策略在一些学校中得到应用,2012预见性骨科护理年,利用混合式教学法教学设计将其应用与计算机网络教学中预见性骨科护理.预见性骨科护理紧接着在2013预见性骨科护理年,国内的一些学者针对混合式教学法模式的构建策略进行了研究与讨论,其中有的学者将混合式教学法模式应用在教师培训中。当前我国正逐渐的完善信息技术和其它科技技术的有效结合,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构建混合式教学法教学模式,又如何使其在学校中被广泛的使用,这对于我国目前教育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法模式

内科护理学在医学护理专业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它在临床护理的范畴之内。我国的一些学者针对内科护理教学采取了很多教学模式,比如病例式教学法、情景再现教学法、理论主义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都是以老师为主体,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依据教学的经验,如果过分的强调以老师为主体或者以学生为主体都有其弊端。

1.预见性骨科护理混合式教学法模式促进内科护理教学

针对内科护理学的研究本文采取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混合式教学法模式,通过一段时期的学习以及综合的评估结果发现,应用混合式教学法模式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以及综合评估的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所以,针对此次探究的结果可将其应用在其它的护理教学中,利用混合式教学法模式指导护理教学顺利开展,从而探索出适合内科护理教学的方法,整体上来提升内科护理教学的效果。

2.预见性骨科护理混合式教学法模式促进教师提高综合素质

实现教学目标将混合式教学法模式应用于护理教学模式中,因为它有着新的教学理念、科技技术的应用以及明确的培养目标,对老师的也有较高的要求,这样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根据调查显示,实验班中预见性骨科护理85%的学生认同应用混合式教学法模式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因为混合式教学法模式的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将混合式教学法模式应用在教学中也能增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比如一对一的沟通、远程教学、QQ预见性骨科护理等;预见性骨科护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73%的学生认同混合式教学法模式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可以团结协作的完成学习,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78%以上的学生认同各学科知识的有效结合可以培养整体认知能力。所以,混合式教学法模式在护理教学过程中的使用培养出了有较强学习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强的护理人才。

三、混合式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针对2014预见性骨科护理年所要开设的内科护理课程,将其中的两个班108预见性骨科护理名学生作为实践的对象,分为实验班预见性骨科护理54预见性骨科护理名学生以及普通版预见性骨科护理54预见性骨科护理名学生。普通班男生3预见性骨科护理名,女生51预见性骨科护理名,人均年龄21.预见性骨科护理4预见性骨科护理岁;预见性骨科护理实验班男4预见性骨科护理名,女生预见性骨科护理50预见性骨科护理名,人均年龄21.预见性骨科护理2预见性骨科护理岁。根据每个班的年龄、性别以及学习成绩的统计来比较,统计学上不存在差异。内科护理学学科的时间约为一年,以开设护理课程的第一学期作为研究时间(预见性骨科护理约4预见性骨科护理个月)预见性骨科护理。普通班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一名教授以及两名助教构成。其主要是通过老师向学生讲解护理的基本内容、课程目标、考试的重点等;预见性骨科护理还含有课后布置的习题以及答疑;预见性骨科护理通过期末的综合考查对学生以及老师做出评估分析。实验班采取混合式教学法模式的教学方式,除了增加一位技术人员外,其余的都和普通班一样,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明确内科护理学的目标以及重点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模式,针对各教师的特点明确分工。主讲的教师主要负责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传授给学生适宜的学习方式、建立完善教学评估体系,备好各课时的教学方案。助教主要负责学生对课本的大纲要求有个基本的认识、课程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任务能全面的了解。应用网络技术以及学习的内容,制定激励的机制使得学生之间共同进步,及时的对学生好的表现作出表扬,对学生每次的测评成绩都进行分析。建立组内监督制度,使得每组成员可以按时完成任务。在期末的考核过程中主要包含平时表现占据预见性骨科护理10%,团结协作学习占据20%,期末成绩占据70%,各种主观考核的成绩都是由小组的整体得分、个体在小组中发挥的作用、个人的奖励来评定出平时表现分和团结协作学习分数,从而得出最终的评估结果。在整个学习护理课程完了之后,全体的学生还需要对理论知识以及临床的实力再次可考核,对于学习的最终效果进行测评,达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四、结语

第6篇

【关键词】 骨科患者;疼痛护理;体会

【中国分类号】 R69.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252-01

绝大多数骨科疾病都伴有剧烈的疼痛,这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同时又是共有特征。疼痛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害警告,疼痛提示人的整体性或者个体的防御功能受到侵害,常伴有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和生理反应。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100例100例骨科患者,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龄11-77岁,平均年龄41.2岁。其中手术后伤口疼痛20例、急性缺血性疼痛例11例、炎症性疼痛19例、因异物刺入皮肤引起疼痛27例、外伤性疼痛23例。

2对症治疗

(1)药物镇痛:轻度疼痛:抗炎类药物、解热镇痛药、非阿片类药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中度疼痛:可选用如布桂嗪、可待因、氨酚待因之类的弱阿片类药物,;重度疼痛:选用如派替啶、吗啡之类的强阿片类药。对用其他护理手段不能缓解疼痛或者疼痛较剧烈的患者,用镇痛药物止痛。

(2)技术性镇痛:红外线、微波、温泉浴、冰敷、热疗、冷疗、理疗等。

3.护理方法

(1)统一思想。在骨科科主任及护长的引导下,组织学习研讨建立疼痛护理工作模式,邀请疼痛治疗专家集中给护理人员讲授理论知识,包括疼痛的病理生理、疼痛评估与干预、药物作用与不良反应、人文关怀及疼痛控制理论、围手术期镇痛新观念、患者和家属的教育与咨询等相关知识。护长还应该不忘调动护士积极性,运用情景模拟演练、角色扮演、护理业务查房、病例讨论、实践指导等多种形式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2)落实管床责任制,管理好自己所管的患者。疼痛管理工作由主任、护长、主管医师、护士和患者及其家属组成的团队共同完成。护理方面对人员的安排、分工与职责进行明确,并组织人员培训、教育与考核。护士长通过审核护士主动进行疼痛评估的情况、疼痛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无痛护理措施实施情况及调查患者疼痛控制的满意度等,综合评价护士的疼痛护理能力,进行持续、动态的改进,使各层次护士在疼痛护理工作中各尽其能。

(3)提高护士准确评估疼痛的技能 。护士在护理骨科患者时,一般不强调疼痛的程度,只是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有疼痛时也让患者尽量忍,忍不了再用止痛药,而不关心患者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该做好术前、术后的患者教育,包括止痛的重要性及方法,咳嗽、深呼吸、早日活动的重要性及方法,疼痛评估的方法,止痛药、疼痛的认识。同时向患者致以问候。我们还应该结合患者的病情,精心地为他们提供治疗和护理,合理地制定护理计划。当患者感到忧虑、无助的时候,我们的护理人员应该用真情赢得患者的信任,与他们交心谈心,主动向他们问寒问暖,让患者能够向我们敞开心扉,诉说心中的担忧和疾病的困扰;当患者没有家属护理的时候,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帮助他们买饭菜、打开水,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碰到那些经济特困难的患者,还应该先为他们垫付医疗费,把患者当作亲人一样来照顾,先治疗、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4)在落实管床责任制过程中护士进行疼痛管理。首先,工作中贯穿护理程序,认真进行评估、教育、实施、评价。对每个患者入院时派发测量疼痛尺,开始使用"疼痛评估记录单",对8岁以上的患者进行首次疼痛及心理评估,教会疼痛尺的使用,同时给予疼痛教育;其次,按照制定的疼痛护理指引,对患者入院时、术前、术后进行系统、持续、动态评估其疼痛情况,深入了解疼痛对患者的影响,针对不同患者一方面进行相应的疼痛健康教育,以指导患者及家属;另一方面实施非药物及药物干预措施后评价护理效果。再次,医护间互相配合,护士进行正确、规范、全面、评估后,应用掌握的疼痛相关知识与技能作出决策,并与管床医师一起,为患者提供多模式、个体化的镇痛措施。其中规范实施超前镇痛对术后的患者,有利于患者主动配合功能锻炼。按时给药,大大避免了患者受疼痛的影响,利于患者夜间休息;也减少护士夜间执行临时止痛药物的频率,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去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此外,围绕专科特点,专业用心护理。创伤、手术、术后固定与特殊、功能锻炼、特殊治疗等均可引发疼痛。注重患者主诉,并加强巡视,避免引起疼痛加重的因素,如不当、固定过紧、伤肢的位置、角度异常、操作频繁等。对一些需要吻合血管的手术如(皮瓣、断指再植)的患者,以免术后的患者疼痛引起血管痉挛,影响手术成功率。

3.结果

100例骨科疼痛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疼痛减轻,身体状态和功能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和满意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者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平均为2.24分;24h内需要临时止痛药物≤2次;

4.讨论

笔者认为,对骨科患者进行有效的疼痛护理,能够大大减轻对机体的有害影响和患者的痛苦,这对于骨科患者的痊愈是十分重要的。根据医院护理工作宗旨,制定医院疼痛护理质量要求及有关制度和操作程序,评估检查疼痛护理质量,针对存在问题加以分析、解决。

参考文献

[1] 刘金凤. 260例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2009,(21):162-168.

[2] 王战如. 浅谈300例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体会[J]. 医学信息(中旬刊) , 2010,(05):134-137.

[3] 何素英. 骨科患者褥疮的预防及护理[J].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1,(02):163-165.

第7篇

[关键词] 术前情景访视;骨科;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11-8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reoperative scene visit in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peration. Methods For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per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rom 200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May 2012 to March 2014,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preoperative interview,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reoperative situational interview,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compliance behavior,bad mood,pain and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observed degree of 9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90% with the degree of compliance group,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reoperative situational interview;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Effect

骨科手术前患者多数存在紧张、恐惧、担忧等不良心理,术前访视可帮助患者了解疾病、手术、麻醉等方式,增强患者对手术的认识、消除患者不良心理,以最佳状态面对手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改善预后[1]。但临床中工作任务繁重,传统术前访视过于形式化,方式内容较为空洞、枯燥,不能达到访视目的。术前情景访视通过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访视,可改弥补统访视不足,为探究术前情景访视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19~76岁,平均(43.2±6.7)岁,四肢骨折手术68例,脊椎手术19例,关节置换手术9例,肿瘤手术4例;对照组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18~76岁,平均(43.4±6.2)岁,四肢骨折手术65例,脊椎手术21例,关节置换手术11例,肿瘤手术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和手术同意书,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入组标准

(1)所有患者入院后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均有手术指证,无手术绝对禁忌证;(2)排除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患者;(3)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患者;(4)排除有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等不能配合完成治疗和研究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前访视,由手术室护士在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交代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评估患者心理、身体状态等。

观察组:由手术室专业护士于术前对患者进行术前情景访视,访视内容如下:(1)根据患者疾病,手术室专业护士制定图片手册、模型,实施温馨、直观的情景模拟室访视,向患者介绍手术部位的解剖结构,在模型上仔细演练手术过程及手术应达到的效果;以图片形式介绍手术室环境,包括手术医生和手术室护理团队;告知患者术前准备的方法和必要性,介绍手术整个流程,包括麻醉、手术及术后情况;告知患者麻醉和手术时应配合什么样的;告知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和意义控制术后疼痛的方法和术后康复过程。(2)手术室专业护士和患者及患者家属对麻醉和手术及配合过程进行模拟演练,同时教会患者深呼吸等相关技能方法。(3)在进行模拟过程中使用实物模拟,包括尿管、胃管、引流管和模型等模拟教育。(4)向患者及家属发放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情景模拟手册,让其在术前进行有效阅读,充分了解掌握。

1.4 观察指标

(1)遵医行为:采用自制遵医行为调查表由医生和护士对患者进行有效评定,评定内容包括患者治疗配合度、治疗积极性、护理配合度、护理积极性、按时用药、按时功能锻炼等10项内容,每项10分,总分100分,根据患者得分规定,非常配合:得分>85分;配合:得分60~85分,不配合:得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

观察组遵医配合度为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90.00%的配合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焦虑情绪、抑郁状态及术后疼痛

观察组焦虑情绪、抑郁状态及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00%的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术前访视是将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综合应用于“以患者为中心”的围手术期护理的实践

过程[5]。我国大部分医院已开展了术前访视,但是由于手术室工作专科性强、工作繁忙、传统的手术室护理服务模式和陈旧的服务理念,令术前访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1)手术室护士对术前访视的认识程度不一, 护士自身素质、业务水平、沟通交流能力及心理学知识仍有不足,把访视当作一项任务来应付,从思想上没有转变,从服务理念上没有更新,未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以术前患者的需求为访视基础,使访视效果欠佳;(2)访视实施方式不规范,访视的形式大多口头讲解,缺乏统一、科学、实用的访视方法,对患者而言比较抽象,缺乏计划性、直观性和趣味性,形式单调,患者理解相关知识较难;(3)手术室人力不足, 术前访视与术前护理评估分离,无法对访视的效果进行量化[6-7]。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手术室护理工作理念和需由手术室护士实施的术前访视、护理评估和术后评价都有很大差距。国际手术室护士协会 (AORN) 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术前访视成为手术室护理工作程序的必要内容,与手术配合同等重要,是必不可少[8]。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地区术前访视的发展较为完善,设计有通用或不同专科的术前访视记录表、按病种制定图文并茂的术前访视宣教手册,使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且通俗易懂,使患者易于掌握,由手术室专业护士实施形式多样的术前访视模式等[9]。有学者对80例外科患者进行调查,有75%的患者希望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术前相关知识的教育,目前仅有14%的患者对术前访视内容感到满足,而大多数患者只是一般的满足,患者要求了解更多与手术相关的知识[10]。另有调查表明,63%的患者提出手术室护士在与他们沟通时,希望也能向其亲友交待术前、术后注意的事项及护理要点,以便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使其早日康复,回归社会[11]。调查指出,56%的患者反映术前访视方式和内容单调、机械,患者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很难与医护人员形成双相的心理沟通[12]。然而,术前访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患者获得高质量护理及顺利康复的关键。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通过术前访视可加快患者的身心健康,缩短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3]。因此,探讨新的术前访视方式和合适的访视人员,以达到最佳的术前访视效果势在必行。

情景模拟作为一种新颖的方案实施模式,已应用在教学、急救、训练等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情景模拟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实用性等特点,但应用在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有待探索。手术既是治疗的重要手段,又是一个创伤过程,任何手术都会造成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这种应激反应如果过于强烈,会直接干扰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治疗效果[14-15]。手术室护士由于具有熟悉手术室环境、麻醉及手术过程、且全程参与手术,能够及时满足患者的需求等优势;而且手术前患者的评估又是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应用情景模拟教学的方法对术前患者进行术前访视,通过对术前患者心理、生理评估,应用情景模拟和实物模拟把相关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教育,提高其对手术配合和术后康复的认知度。情景模拟由于其形象、真实,避免口头式访视的抽象、乏味单调的弊端,可充分调动患者的兴趣及互动性,并可通过实物模拟、护士与患者进行手术和麻醉配合要点的互动模拟,让患者掌握与其手术相关的难以理解和想象的某些配合要点,并把手术后康复过程通过图片的形式向患者表达,达到与患者心灵的沟通和信任感的建立,充分体现术前访视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本次研究观察组采用术前情景访视相比对照组常规术前访视明显减轻了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并减轻了术后疼痛,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骨科手术患者采用术前情景访视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惠兰.术前访视护理路径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2,16(6):859-860.

[2] 李宁.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3):567-568,575.

[3] 潘丽芬,谭淑芳,梁安靖,等.应用医护合作培训方法提高骨科手术护士的实践能力[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2):193-196.

[4] 郑孝振,洪道先,韩箫笛,等.地佐辛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5):460-462.

[5] 潘秀娟,覃燕平,李飘环,等.骨科手术后综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4):2014-2016.

[6] 胡汉玲.骨科手术植入物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5(10):2702-2704.

[7] 吴慧,朱广君,卢晓,等.罗哌卡因单腿腰麻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41):77-78.

[8] 刘新伟.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2,52(10):47-48.

[9] 蒋晓艳.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5):927-928.

[10] 李旭春.护理干预结合超前镇痛模式在骨科手术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8):31-33.

[11] 刘子嘉,于春华,许力,等.老年冠心病患者行骨科手术围术期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33(4):402-405.

[12] 朱珊珊,张青.心理护理对改善四肢骨折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1):3216-3218.

[13] 徐怡琼,罗艳,于布为,等.骨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高血压的发生情况[J].上海医学,2013,36(2):102-105.

[14] 石先伦.椎管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的安全与效果评价[J].河北医学,2013,19(1):117-119.

第8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大土木”概念的提出,设置了土木工程专业,并将过去主要面向单一工程专业的建筑材料、道路建筑材料等课程改成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偏重于应用实践能力,而实验教学是培养应用实践型专业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一、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的目的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实验教学的目的主要有:

1.巩固和丰富理论知识,使学生熟悉土木工程材料的技术要求及材料性能实验的基本方法。

2.了解具体材料的状态和检测使用的仪器设备,掌握所学材料的试验方法和独立进行质量验证的能力。

3.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毕业后具备在设计中合理选材,施工中正确用材的能力。

二、传统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建筑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课是其的重要教学环节,但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存在着诸多弊端:

1.实验教学的思路和方法落后,大部分实验属于验证性的实验,缺少创新性,缺少实验思路、实验设计和实验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所开设的专业实验涉及到的知识面不够全面,重点不够突出,方向不够明确,有一些实验内容多年不变,未能随着专业知识的更新和行业的发展及时进行调整。

2.实验教学仍然依附于理论教学,其教学地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未能建立起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为主线的实验教学体系,从而不能适应由知识传授型向培养能力型的转变。

3.学生成绩评定等考核评价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于学生实验课考核主要是评阅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报告确定实验成绩,其成绩只占课程总分的一小部分,一般理论课通过考核,那么这门课程就基本通过了,所以很多学生在上实验课时存在着应付的心理。

4.实验设备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实验设备相对落后,不能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相适应。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讲授的是先进的技术、新的设备,而学生到实验室所接触到的往往是一些过时、落后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手段。随着近年来本专业学生的扩招,实验设备台套数也明显不够,一旦有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实验课将处于无法继续开设的尴尬境地。

5.缺少“双师型”的实验教师。本专业实验教师应当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目前理论课教师长期从事理论教学,普遍缺乏专业实践能力的锻炼,进行实验课教学时不能很好地联系企业生产实际,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就难以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具有一定专业实践能力的实验教师对专业理论知识不太重视,在实验教学时往往轻理论重实践,忽视对实验原理的讲解,因而学生很难有比较清晰的实验思路,其综合分析能力也难以得到提高。

三、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以上的问题,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1.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加实验教学资源

实验室、实验设备是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基础,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硬件。土木工程材料品种多,发展快,材料发展日新月异,因此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检测也需要不断进步。除常规实验设备外,实验室还应设置材料样品室,使学生对各种材料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尤其对于新材料。另外还需增加多媒体,方便在课堂上通过动画演示和播放录像,让学生能充分了解实验的过程和操作方法,达到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并扩展学生的知识。总之,为保障教学效果,试验室建设将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2.优化实验课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与施工现场的融合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针对的专业较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专业特点,优化实验课内容。将试验理论应用于实际,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对实验理论的理解。如将原来的“砂石实验”与“普通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实验”综合,并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结合,使之成为一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可增设“沥青混合料”实验;针对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可增设“陶瓷砖性能”实验;针对给排水工程专业可增设“塑料管材性能”实验等。并且可以到施工现场进行实验教学,使广大学生了解相关企业施工实际情况,深入生产实践第一线,掌握生产施工企业所需的各种实践技能,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开阔学生的视野,与企业生产实现零对接,能为学生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加强实验室开放程度,开展综合设计性试验

本着利用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我们要全面改革原有的实验教学思路和方法,将过去分散的验证性实验改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的过程。例如,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整合了粗、细骨科性能,拌合物和易性调整、立方体抗压强度等多项实验,涉及课程相关章节的多个知识点,涵盖了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性能、新拌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测试,成为一个完整的、连贯性很强的综合设计性试验。对于该实验项目实验室只提供必要的原材料和实验设备。实验指导教师只提供必要的指导,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各个环节,包括实验方案、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编写报告。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完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没有开放的实验室,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加强实验室开放程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时间去进行自己设计的实验,才能真正达到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目的,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4、建立校企合作实验基地,突出产、教、研、用的特色

在校外建立实验基地,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作用,是职业技术院校加强与企业合作的重要措施之一。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共同参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有机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专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以培养适合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实用型土木工程材料人才。通过积极承接科研、设计、生产项目,促使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培养双师型素质教师,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通过产、教、研、用合作教育,加快了专业建设速度,促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的改革。通过产、教、研、用的形式落实学院生产育人教育理念,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的质量。形成科研促教学、教学带科研的良性循环,实现了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将实验教学环节重点转移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在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实验教学, 势必成为今后的实验教学的主要模式。

四、结语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完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改革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对实现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佘跃心,袁启旺.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

第9篇

关键词 测试仪器;科研能力;共享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3-0199-02

为了切实提高大型测试仪器使用效率,为了更好地为科研服务,研究所必须建立较为完善的大型仪器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式,推进大型测试仪器共享平台建设。

1 大型测试仪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共享力度不够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大型测试仪器一般都分散于各个实验室,管理上比较封闭和分散。虽然有些实验室的资源实行了共享,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科研经费来源等因素影响,仪器设备共享力度不够,利用率低,特别是那些高、精、尖的仪器设备[1]。

1.2 仪器购置前调研不足

在购置大型仪器时,只考虑了某个课题研究的需求或某个实验室使用方便,没有认真了解校内外他院所同类仪器的使用状况,包括仪器购置后的使用效益、共享程度、耗材及维护费用等。仪器论证不足会导致仪器设备购置后因科研项目的结题、专业的转变而闲置,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1.3 实验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对于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的仪器设备,必须具备高水平、高素质的设备管理员。但现在部分科研机构并没有把实验员看作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他们的待遇也不够合理,缺乏激励措施[2]。年轻的高学历教师认为仪器管理工作没有前途,不愿在实验室工作。随着科研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仪器的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多,科技含量和精密度提高。若实验员的整体素质跟不上仪器硬件水平的发展,则严重影响仪器的先进功能发挥,从而影响仪器的综合利用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3]。

1.4 运行维护经费匮乏

大型的贵重的仪器设备,其运行及维修费用通常都比较高,而科研经费一般都是专款专用。若没有足够的运行费来维护仪器的正常运行,则会导致买得起用不起的局面,使仪器过早进入闲置状态,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2 推进大型测试仪器共享平台建设机制

鉴于以上原因,骨科研究所正努力实现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大型仪器设备,推进共享平台建设。

2.1 建立严格的管理和收费制度

围绕学科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研究所应设立专门的领导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等工作。对共享平台进行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合理布局,监督、协调平台有效运行。

仪器设备的无偿使用不仅造成浪费性的测试,而且造成仪器设备运行经费的短缺及实验员工作积极性的降低。要使用就必须缴纳占用费,这既可以改变各实验室之间争经费、争设备的局面,也可以减少重复购置,还能促进对外开放和资源共享[4]。

收取的费用可用于设备的维修、维护和升级及耗材费用,还可用于支付实验员的加班费及工作奖励;实行有偿使用,一方面可缓解经费压力,使仪器设备得到及时的维护维修,保障其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利用经济手段可充分调动实验员的积极性,提升服务质量。

2.2 建立科学的论证制度

大型仪器设备的论证工作是整个仪器设备管理系统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今后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我校规定,购置大型仪器设备时,应根据整体发展和建设规划,结合实际需要,对仪器设备的购置目的、技术指标、配套要求等进行充分考察,填写“大型仪器设备采购可行性论证报告”,报送平台领导小组办公室。由专家委员会对其进行详细的可行性论证评议,对购置理由、效益预测、型号选择、使用条件等内容进行论证把关,再交于设备处管理科,并报请主管职能部门、主管校长批准后方可购置[2]。

2.3 加强仪器管理员人才队伍建设

操作人员的水平及素质决定了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水平和效益,关系研究所建设和科研水平的高低。为此,对于贵重的、操作步骤复杂、技术要求高的仪器设备,由专职实验员负责操作。技术要求不高的机器,可定期开展有计划、有针对的培训,参加培训并考核通过的人员可获得上机操作资格。使用人员应如实填写使用记录,遇到异常情况要及时同专职人员沟通[5]。

这样可缓解实验室专职人员配备不足的压力,并使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仪器设备的功能开发工作,对所管理的仪器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撰写学术论文,为共享平台的建立与发展奠定技术力量。同时也可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6]。

2.4 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制度

有效的考核评价制度对于增强平台活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大型仪器的运行状况、使用水平、使用效率和功能开发是考核仪器管理员的主要指标。对实验管理员在大型仪器管理和开发中产生的重大贡献、重要成果要及时奖励,增强其工作热情,以利于大型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率[5]。

3 结论

大型测试仪器共享平台建设是推进科研水平,提高人才质量的一项重要工程,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样具有特殊作用[6]。我们应坚持为科研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平台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赵青山,邹月利,徐雅琴.大型仪器设备科学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3):171-173.

[2]刘丽琴,陈永清.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208-210.

[3]董伟,山颖.推进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2010:20-21.

[4]彭刚,邓爽.高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3):176-178.

第10篇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教学部,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步入临床、转变角色的重要阶段,是理论学习能力与临床实践能力有机结合的关键时期。该文结合该研究者的工作实际情况,从实习生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对影响中医骨伤科实习生培养质量的原因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 中医骨伤科;实习生;培养质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 R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b)-0024-02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是一所集医、教、研、产、文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骨伤专科医院。作为全国中医正骨教育执牛耳者,自1956年建院以来,历经半个世纪,洛阳正骨医院以不同形式的正骨医术课堂为国家培养出不同层次的正骨人才5000余名,教学工作得到长足发展。该研究者供职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教学部,长期从事中医骨伤专业本科生临床教学、实习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文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从实习生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影响中医骨伤科实习生培养质量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1 影响中医骨伤科实习生培养质量的原因

1.1 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脱节

作为骨伤科人才培养主体的中医类高校,大多数仍将学生理论教学作为工作重点,在教学实践中,直接反映为教师重完成教学任务,轻临床教学。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无可厚非,但在长期“填鸭式”的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堆积无法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学生无法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致使学生进入医院进行毕业实习时,由于接触临床过晚,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实践技能操作能力的缺失及医院临床工作的多变性与复杂性,往往会使得学生手足无措,无法实现由“学生向临床实习医师”身份的顺利转换,十分不利于中医骨伤人才的培养。

1.2 医疗环境改变,动手机会减少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加之社会舆论导向的误导,导致医患双方互不信任,医疗纠纷越来越多。患者拒绝实习医师的正常医疗活动,拒绝担任为医疗教学服务的角色,导致中医院校学生临床实习接触病人机会减少。同时,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对临床医师在诊疗活动中的执业权利和法律责任均做了详细的规定[1]。为最大限度减少纠纷,教学医院、科室或带教老师或多或少会限制实习学生的医疗活动范围,使得实习学生成为诊疗活动的旁观者,很多时候做一些书写病历,粘贴化验单、跑腿之类的工作,得不到临床实际操作的锻炼机会。

1.3 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医师带教意识薄弱

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执行力的前提保障。目前,很多中医类实习医院还存在着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没有完善的实习生教学大纲,缺乏科学合理的临床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缺少临床教学工作的督查和考评等,这些制度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医学生的实习质量。

同时,繁忙的临床工作及临床教学工作不与职称晋升、个人收入挂钩,使得临床医师带教热情不高,将带教当负担,使得带教质量无法保证,也损伤了实习生的学习热情。

1.4 规范化培训缺失

中医骨伤特色在于坚持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结合等的治疗原则,形成正骨理筋手法、夹板等外固定、内外辨证用药、练功方法等独特治疗方法[2]。很多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与应用。但目前很多医院都存在对实习生着“重使用,轻培训”的管理现状,学生难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何谓“筋骨并重”、何谓“内外兼治”,只能在观摩老师的医疗行为中自我摸索,实习生诊疗水平不言而喻。

1.5 就业与考研压力的影响

日趋紧张的就业压力,医疗单位对中医骨伤专业毕业生的歧视现象,医疗行业对学历要求的趋高性,使得实习生不得不关注考研和就业问题。为了争取充分的复习考研时间,实习生以各种理由逃避实习,考研结束后,接踵而至的就业招聘会又使得实习生为谋得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而奔波,更无暇顾及临床实习。因此,实习时间的缺失直接造成了实习生临床操作机会的减少,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

2 提高中医骨伤科实习生培养质量的应对策略

为提高中医骨伤科实习生培养质量,洛阳正骨医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以期为社会输送更多满足时代需求、医德高尚、医术精良的中医骨伤科人才。

2.1 帮助学生转变实习态度,正确处理实习与就业的关系

现有就业环境中,就业单位之所以对中医骨伤科专业毕业生存在就业歧视现象,很大部分原因与中医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欠缺、操作能力不足有关。因此,帮助学生调整实习期心态,认识实习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实习与考研、就业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2.1.1 讲授“平乐正骨”流派传承史和院史实习生入院的第一课便是了解“平乐正骨”流派传承史和院史,从历史入手,在心理层面上帮助学生转换角色,让他们懂得自己作为洛阳正骨医院的学生将要继承的是怎样的厚重文化和技能。以此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认同感、使命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1.2 帮助学生端好“实习与考研就业”两碗水具体而言,在实习生进入备考期后,医院教学部根据不同考研阶段邀请在读研究生、导师给学生进行考研复习、报考、面试等相关知识的讲座,帮助实习生理清思路,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并为实习生配备了考研复习教室,在考试前给予适当假期,用以专心备考。同样,对于面临就业的实习生,教学部举办就业指导课,完善就业信息传达渠道,并指导实习生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及自身情况进行择业。这些措施都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实习生正确处理考研、就业与实习之间的关系,既提高了考研率取率,又保证了就业率,同时尽可能少的耽误临床实习时间。

2.2 重视岗前培训,为学生实习期打好基础

临床实习期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如何更好地、有效地完成临床实习,实现医学生角色转变,岗前培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岗前培训主要包括医疗事务和医院管理制度教育、医患沟通、基础操作、无菌技术和感染控制教育及实习生管理规范教育等内容,采取实地参观、教师讲授、多媒体演示及实践操作等培训形式。

2.2.1 强化基础操作能力在岗前培训中,医院非常重视中医骨伤科实习生基础操作能力的培训。具体做法为参照国家职业医师考试大纲,结合医院自身特色,制定编写训练大纲及临床技能考核办法,所有实习生在进入科室前必须通过外科洗手、外科换药、打石膏、绑夹板、推拿按摩手法、穿脱隔离手术衣、穿脱无菌手套、术前消毒铺巾、换药术、缝合术、骨伤科临床辩证用药等内容的考核。不合格者不得进入临床科室实习,直至全部通过考核方开始临床实习[3]。这些措施的实行不仅能够强化实习生的临床操作能力,更能规范实习生临床实践行为,减少或避免因操作失当引发的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

2.2.2 提升病历书写能力书写一份规范的详尽的完整的病历是临床医师扎实基本功的体现,它代表着临床医师的业务能力水平。而病历作为医疗纠纷鉴定的重要文件,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医疗机构举证的重要依据之一[4]。岗前培训中,医院通过开展《医疗文书的书写与管理规范》讲座,由医务部选派临床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医师给实习生进行培训,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病历书写规范,顺利完成成为合格医生的第一步。

2.2.3 增强医患沟通能力医患沟通不当或不足是引发医患矛盾的原因之一[5]。实习生因其年龄较小,临床经验不足,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及较差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属于易与患者及家属发生矛盾的高发群体。在岗前培训中,医院着重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鼓励学生换位思考,在诊疗过程中能够针对不同的谈话对象及不同的需求整合自己的语言,做到充分了解患者情况,耐心细致地为患者解惑答疑,靠自身的能力,赢取患者的尊重和信任。

2.3 强化“平乐正骨”特色实践技能培训

中医骨伤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但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熟练地掌握外科基本功[5]。为了强化实习生学习与传承中医骨伤特色诊疗技术,医院专门开设了《平乐正骨技能实训》课程,主要讲授平乐正骨检查手法、复位手法、治筋手法、固定方法、功能疗法及西医临床操作技术等内容,由医院正骨专家担任授课教师。学生通过视频、PPT等形式开展课堂理论学习,通过手法整复示教室和手术示教室示范教学、分组模拟练习等形式开展实践技能操作学习。

2.4 加强带教老师管理,提高带教质量

带教老师对带教工作的重视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习生培养质量,为杜绝带教老师不作为情况的发生,近年来医院逐批开展带教老师规范化培训,明确带教老师职责,灌输“培养学生,人人有责”的观念,并将带教考核结果与实习生科室分配相挂钩。对于带教水平高、态度好的医师,教学部优先分配实习生,并通过评选“优秀带教老师”等荣誉称号予以奖励;同时在各科室设立带教工作负责人,每年教学部有计划的组织带教老师与中医药高校和医院进行学术交流等教学活动。目前医院也在逐步完善与临床医师带教工作量相匹配的薪酬补偿机制,探索临床教学工作量与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相挂钩的聘任机制,以期不断激发临床医师带教的积极性。

2.5 规范带教制度,严格出科考核

医院建立了主治医师带教制度,鼓励带教老师采用案例式、讨论式教学,加强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执行中医骨伤临床路径教学法。医院制定了实习生手册,在对学生实习期间着装、文明用语、实习纪律、转科要求等方面做出严格规定外,要求科室带教老师认真履行带教职责,做好对学生的指导,并填写指导记录,学生出科时对其考核。实行采取双向考评制度,学生和老师对教师带教能力及学生实习表现进行互评,确保学生实习质量。

2.6 完善教学管理机构与制度建设

医院明确院领导分管教学工作,成立教学部,设置教学专职管理人员,专门负责学生的理论学习、实习及后勤管理工作。单独成立教学党支部,专门指导在院学生的思想工作,并经常以教学党支部为单位,积极开展各项文体、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注重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6]。

制度建设能够实现教学工作的有章可循,是教学有序、教学质量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的基础。目前,洛阳正骨医院已形成了完善的本、硕、博、进修生教学管理制度,仅实习生管理制度就涉及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生住宿管理制度等五个板块的19个子制度,这些制度有力的推动了医院实习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3 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医学生的培养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中医骨伤科人才培养单位应不断总结工作的不足,充分发挥院校联合培养学生的优势,将医院的优质资源用于学生的培养上,多为国家培养符合时展、塑造出复合型、实用型的中医骨伤科临床医生,实现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1]曹晓瑞,朱庆生,朱锦宇.浅谈如何提高医学生骨科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J].医学信息,2010,23(6):1570-1571.

[2]李盛青.培养中医骨伤特色人才的探讨册[J].中国医药导报,2007,4(6):171.

[3]王彬,牛伟刚,张向东.关于中医骨伤专业实习生岗前培训的几点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4(2):170-171.

[4]杜瑞凤,吕维杰,张萍.重视病历书写,应对医疗纠纷[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1):170-173.

[5]郭翔,倪斌,谢宁,等.医学生临床实习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及意义[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2):305-306.

第11篇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医学护理系,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要] 我国康复治疗专业发展迅速,为国家培养许多康复治疗人才,实验教学是一种以实验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本文探讨了高职学校实验教学在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策略。

[

关键词 ] 高职学校;康复治疗专业;实验教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R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a)-0042-02

康复治疗专业在我国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前景广阔,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根据规定,我国康复治疗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治疗学以及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较熟练的运用中西医康复医疗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从事养生康复医疗工作,具有初步进行中西医康复治疗技术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独立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1]。但是,就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要想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还有一定的难度。目前,我国康复治疗专业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等。由于康复治疗专业操作性强,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锻炼,从实践中领会知识,掌握技能。因此康复治疗专业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实验教学对康复治疗专业的重要性

1.1康复治疗专业的特点要求进行实验教学

康复医疗专业是一门边缘性学科,涉及到多个专业多种理论,例如生理学、心理学、诊断学、病理学、解剖学、内科、外科、骨科等等,内容很多,学生的学习任务很重,由于康复治疗专业一般是四年制的,除去其它时间,实际用来学习专业理论的时间实际上只有一年半左右,时间十分紧迫[2]。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便成为康复治疗专业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该专业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康复治疗专业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法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践当中领悟理论、运用理论。这种学习理论的方法比起以往“死记硬背”的方式要高效得多,效果也更好,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可以有效解决学习内容多与学习时间少之间的矛盾。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操作机会,有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加熟练掌握康复治疗的各项技能。

1.2康复治疗工作要求进行实验教学

康复治疗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其诊断是以功能评价为主,治疗方法以手法和器械操作为主,药物治疗只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可见,要想从事康复治疗工作必须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这种工作特点也要求康复治疗教学需要实施实验教学。

1.3康复治疗教师的情况适宜于实验教学

当前各高校康复治疗专业的授课教师一般都是来自一线的临床医师,他们的临床经验十分丰富,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强,但是缺乏教学经验,往往不太适应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实验教学也可以有效解决临床医师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实验教学注重的是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在上课时主要是进行演示和指导,而这正是一线临床教师所擅长的,实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

2实验教学在康复治疗专业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1实验教学的准备

实验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实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教学方法。实验教学主要包含三大要素,即实验场地、实验参与者、实验器材[3]。试验场地是实验教学实施的场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几乎都是在教室中完成的,但是实验教学需要走出教室,走进实验场。因此,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在实验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都是通过实验演示来进行的,缺少了试验环节,实验教学无法开展。目前我国临床学院和教学基地往往难以提供充足的康复治疗实践操作机会。因此要想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首先要配备完善的实验室。实验教学的参与者主要是学生和指导老师,其中指导老师的作用十分关键,师资力量强弱直接决定了试验教学实施效果的好坏。因此学校应该完善康复治疗专业的师资力量和人才队伍。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思想,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题地位,师生之间要形成平等、民主、信任的关系,为实验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学生方面,要做好试验教学的准备工作,对学生进行实验前的相关培训,使他们了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基本的实验原则以及实验教学的实施方式等,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他们的活力,使学生具备接受和参与实验教学的基本素质[4]。在设备方面,学校应该加大投资力度,为康复治疗专业实验教学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保障。

2.2实验教学方法的实施

2.2.1实验操作演示 实验教学重点在于实践操作,在实验教学当中运用比较广泛的教学方式是模拟病例教学法,即部分学生模拟担任康复治疗师,部分学生模拟扮演具有功能障碍的患者,根据需要还有诸如患者家属、护理人员等角色的模拟[5]。在具体实验中,模拟要尽可能接近实际康复治疗的过程,例如首先要由治疗师对患者进行评定,然后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康复治疗的手段,治疗时应该由指导老师全程指导操作,操作完成之后,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通过这种模拟实验方式使学生对病人、康复治疗师以及病人家属在治疗过程中的状况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另外,通过模拟治疗也可以锻炼学生使用和操作康复训练器械的能力。在实验操作演示过程中,教师十分关键,由于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了解康复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而学生大多缺少临床经验,难以准确模仿患者行为。因此,在进行模拟病例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认真进行指导。例如在患者陈述病史的时候,教师就要及时补充缺漏和纠正错误。同时,在模拟病例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借助相关教学视频资料加强学生对病例的了解。另外,角色扮演中,学生扮演的角色应该经常变化,尽量让学生能扮演到不同的角色,使他们对整个治疗过程有更加全方位的把握。

2.2.2对学生开放实验室 实验教学需要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实施开放的教学模式,打破固定教学时间接受教育的传统做法,有计划地向学生开放实验室[6]。实施这种开放式教学需要做好相关配套工作,例如在实验室开放时间内,需要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进行指导。通过开放实验室可以进一步满足学生学习和训练的需要,提高学生对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技术的熟悉度。另外,开放实验室也可以使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更加有效地利用宝贵的时间,从而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开放实验室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复习和巩固。由于上课时间短,课堂知识容量大,学生往往一时难以完全消化吸收,这就需要课下花时间来复习巩固课堂内容,开放实验室正好适应了这一要求。

2.3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报告的书写

实验教学是要进行实验的,而实验是需要写出实验报告的。因此,在实验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掌握写作实验报告的能力。其实,写实验报告本身并不是目的,其目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并分析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改进措施。所以,创作实验报告的过程就是回顾总结试验的过程,是对实验的进一步认识。通过总结分析,使学生对康复治疗有更加深入的理性的认识。

[

参考文献]

[1] 刘敏.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加强职业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8):161.

[2] 张英艳,杨立群.五元化实验教学考核方法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8):2005-2006.

[3] 李彩福,李明今,李春玉.加强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推动护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0):107-108.

[4] 陈艳,潘翠环,罗爱华.康复治疗专业实验教学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99-100.

[5] 李甜,冯树梅,钟近洁.模型实验教学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尝试[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3,22(5):442-443.

第12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郑州市卫生学校地处河南省会繁华地段,有着60多年的文化底蕴,培养的一批批优秀毕业生在全国各地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值得自豪的是,近5年来,该校在河南省其他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招生人数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能保证每年招收2000多名学生,培训乡村医生1000人左右。

郑州市卫生学校连续4年在河南省及郑州市职业技能比赛中夺冠,连续3年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护理技能比赛,获得一等奖一次、三等奖二次。

几年来,郑州市卫生学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培养与就业岗位要求相符合,为卫生事业发展服务”的职教理念。该校领导审时度势,分析了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对卫生职业教育的需求,还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对学校的教学体制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及时调整该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合理安排理论教学时间,不断加大技能实训的教学比重,走产、学、研一条化道路,探索校企合作之路,经过几年的摸索,该校已经逐渐摆脱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框架,新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已经形成[1]。

1 发挥学科优势 创办经济实体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该校部分专业的学科优势、设备优势和人才优势,响应国家关于职业教育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政策,该校始终坚持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鼓励和支持学科教研室(部)兴办科、工、贸一体的校办企业,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最具特色的是该校1999年成立了集教学、科研和生产于一体的科技企业——郑州卫教实验用品研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要生产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教育所需的人体医学标本,其产品被国内的100多所大中专医学院校实验室采用(如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等著名高校),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工程院钟世镇院士、世界著名解剖学专家、德国海德堡大学哈根斯教授都亲临该中心参观指导,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该中心成立至今,在促进教学、发挥效益和医学基础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首先,该中心为学校医学基础教学提供了充足的标本。近几年来,该中心为学校标本陈列室免费提供了152件陈列标本,为解剖实验室免费提供了大量的尸体标本,使该校的解剖实验室装备达到了全国医学院校领先水平,满足了该校医学基础实验的需要,节省了数十万元的实验标本采购资金。

其次,该中心利用人才和设备优势,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其中人体全身血管铸型标本的研制及应用项目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省医药卫生成果奖二等奖;人体断面标本制作技术改良及应用项目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职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省医药卫生成果奖一等奖。人体胚胎各期各系统发育标本的研制和生物塑化标本的研制和应用两个科研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10年4月,郑州市卫生学校依托解剖学科在教学、科研及技术方面的优势,成功向市委、市政府申请成立了“郑州市解剖学院士工作站”,并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解剖学著名专家、南方医科大学教授钟世镇院士为院士工作站特聘教授。同时,经过市卫生局批准,该校成立了“郑州临床应用解剖学中心”。2010年5月该校解剖学实验室被市科技局评为“郑州市解剖学技术重点实验室”;2010年6月该校被郑州市科协授予“郑州市科普教育基地”。“郑州临床应用解剖学中心”正在为骨科医生、麻醉师等培训发挥作用。

此外,该中心提供了大量的勤工俭学和就业的岗位。该中心采取教师、在校生及毕业生共同参与研制医学标本的方式。几年来,该中心为100多名在校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既缓解了部分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还为优秀毕业生提供了就业的机会。目前,该中心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8人,其中本校毕业生就达24人。

2. 利用区域优势 开展校企合作

2.1 建立临床实训基地 郑州市卫生学校提供场地,与河南省血液中心、郑州风信子美容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郑州视光学有

公司合作,成立了3个实训基地,由这些企业投资购置实训设备,企业的专业人员作为该校的兼职教师,既扩大了“双师型”队伍,又弥补了该校资金不足、设备不能到位的缺陷。该校建立的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如护理专业、美容美体专业、视光学专业)在校期间进行短期的实训,还能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最后一个学年的顶岗实习,工学交替。通过一定时间的顶岗实习,学生快速实现由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变,能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提高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职业岗位能力。

2.2 有效实施“订单”培养 “订单”培养模式是让学生进入学校后以企业(医院)准员工身份接受职业教育,形成招生与招工结合、实习与就业同步的校企“零距离”合作新模式。通过签订用人和人才培养的“订单”,明确校企(院)双方职责,学校保证按照企业(院)需求培养人才,企业(院)保证录用合格人才。校企(院)合作中,合理将企业(院)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大纲对接,能使企业(院)人力资源开发和学校教学环节紧密结合,使教学针对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

实践表明,“订单”教育是一种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效果,可以使学校的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又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找到了出路[2]。

2.3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一种合作、互利的关系。为了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保证企业用人的质量,合作企业不仅参与培养计划的制定,而且参与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全过程。学校安排专业教师在企业进行锻炼,企业技术人员来学校进行专业讲座,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更能充分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率。  2.4 成立企业展示基地 郑州市卫生学校采取在学校组建企业冠名班方式进行合作,这种方式对企业、对学校都有显而易见的好处[3]。该校与北京医模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合作。该公司是国内生产医学教具模型的著名企业,其产品直接应用于实践实验教学中。该校在学校实训中心为北京医模公司提供场地,公司免费提品,成立“北京医模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卫校展示基地”,这种方式无形中为企业做了宣传,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也解决了由于资金不足不能购买模型的问题。另外,企业还可以连续收集其产品在使用中的信息,为产品的改进提供依据,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开发新产品,进一步服务实践实验教学。

2.5 校企进行互动教学 为了在教学过程尽量贴近企业(院),符合企业(院)的实际需求,郑州市卫生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企业(院)关联互动[4]。该校每年定期安排校领导、教学部主任及相关专业教师走访用人单位,了解学生实习情况,获取企业(院)对学校培养方向的评价及要求,并将获得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教学部门,及时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做调整。该校安排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院)任职,获取直接的技能知识,对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带来极大的帮助。该校积极邀请企业(院)专家来校任课、为师生开设各类专题讲座,进一步吸收企业(院)的先进经验。同时该校还充分利用学校雄厚的师资和精良的设施设备,为企业(院)开展员工的基础医学知识和技能培训。该校通过多种形式来联络与企业的感情,不断增强与企业(院)的合作。与企业(院)的紧密合作,互联互动,最终受益的无疑是学生。

随着校企合作形式的不断拓展,郑州市卫生学校更新了办学理念,该校在社会上的声誉不断提高,使培养的学生也成为用人单位的“抢手货”。该校每年的招生数稳居全省的前几位。这一切,完全有赖于该校综合实力的提升,也与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入开展密不可分。

总之,校企合作教育是实现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获取新的发展和参与社会竞争的必然选择。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和研究,本身是一个社会大课题,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这种模式是否合理,有待于实践的验证,有赖于能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调查研究,听取用人单位意见,修改不当之处,使之更加合理,使培养的专业人员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孙晓静,刘冬梅.高职“订单培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浅探[j].

.职教论坛,2010,5:63-64.

[2] 李玉荣,余自力,娄磊.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开展校企联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9,7: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