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3 16:06: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文化背景;语言运用;口语交际
新英语课程标准更加注重人文性,突出了情感策略、文化意识。日常英语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实际运用,将对西方国家文化意识、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交礼仪、风土人情和地理、历史知识的介绍作为重要内容和基础,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
语言形成于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凝聚着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人类社会各方面的特征。由于文化背影、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方语言必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且这样的差异处在动态变化的状态。例如:就某些词汇感彩而言,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铸就其语言含义的明显差异。如:单词ambition,本来就具有褒贬两种含义,在实际运用中,中国人取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用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再如: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取义“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以形容“积极进取,有开拓精神”。
众所周知,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专题介绍中西方文化背景、文化差异,介绍由此产生的中西方语言习惯的差异。要通过分阶段、分板块介绍,特别是通过生动鲜活的实例,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主动了解、探究中西方用语习惯差异的意识和能力。
二、主动归类讲解,帮助学生积累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类型
中西方语言的差异体现在词汇特征、语法习惯等多个方面,涉及日常见面问候、称赞、致谢、道歉到委婉语、禁忌语乃至体态语言等方面。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归类掌握,引导他们系统地掌握英语与中文的用语差异,并在学习中主动积累。这里列举常见的几类。
1.称呼
英语表示称谓的词很少,“叔、伯、舅、姑丈、姨丈”通用一个uncle,父母、兄弟、姐妹一般直接称呼其姓名。特别是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差别更为明显,汉语中常泛化使用,而在西方一般不会用于表示非亲属关系,因此,学生在运用英语的时候容易与汉语习惯混淆,这必须在学习中对比积累。
2.感谢
面对馈赠,中西方人有着迥然不同的应对方式。中国人一般要反复推辞,最后的接受总要表现出无可奈何的样子,而且多不会当面打开礼物;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却习惯于当面打开来欣赏并毫不掩饰地称赞一番。因此,尽管中西方都常用“Thank you”表示感谢,但运用却大相径庭。
3.赞美
对于赞美,中西方也有巨大差异,在中国当面的赞美,常常会被认为是阿谀奉承或趋炎附势,但在西方却被人们在各种场合经常性地广泛使用,而面对赞美中国人一般会谦虚否认,而西方人多以“Thank you”欣然接受。西方人对合心意的行为多通过赞美来鼓励,教师也喜欢通过赞美来鼓励学生。例如:You did a good job! Well done!
4.禁忌
在西方国家,隐私是人们非常在意的事情,“Keep a certain distance”已经成为交际的基本准则。例如:人们见面,对于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隐私,都是不宜于打听的。再如:见面时,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喜欢握手,而西方多数国家的文化里,一般是不会随便和人握手的。
三、积极创新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包括跨国交际在内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探索积累科学的教学方式,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生活习惯、认知习惯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新。
1.比较教学法
教师要深入地研究外国和本民族文化的异同,尝试从称呼、告别、作客、谦虚、道歉、赞扬、关心、谈话的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比较,在教学中注重对相关词汇的文化意义开展比较分析。
2.听说结合教学法
要引导学生主动在生活中听英语,并将听和说结合起来。特别要鼓励学生多接触英美原版的语音资料。在训练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生动展现目标文化的各个方面,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全面感受目标文化。如: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等,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因特网获取更多的英语文化信息。
3.主动开辟“第二课堂”
教师要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活动结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来激发兴趣,或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角色表演,通过活动体会外国人思想感情表达的习惯和方式。
关键词:英语教学;口语语误;语言迁移;文化迁移;文化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056-05
一、引言
交际能力的概念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1972)提出的,其核心内容就是在外语教学中引入文化认知和跨文化交际训练[1]。20世纪80年代初,Canale & Swain(1980)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交际能力的概念[2]。此后,在外语教学中充分重视目的语文化的认知与内化成为普遍共识。
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笔者注意到学生在日常课堂发言中普遍存在着时态、词形变化等种种失误,这些现象虽然可以看作是二语习得中关于学习者中介语语言研究层面的问题,但就文化迁移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上看,反映出中国外语学习者面对西方语言文化的不适。本文针对中国外语学习者的文化迁移现象进行探究,寻找并分析其口语失误背后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期望对改进外语教学有所帮助。
二、语言迁移与文化迁移
“迁移”(transfer)原本是心理学术语,指母语/文化对目的语/文化影响的现象。语言迁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主要指交际者或外语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借助于母语/文化的一些规则作为“拐棍”,在语音、语义、语法规则等方面发生某种变异[3]。Odlin(1989)则认为迁移是“由目标语和已经学过的语言之间由于相似或者相异而产生的影响”[4]。语言迁移通常分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两种(James 1980,Brown 1980,Odlin 1989)[5,6]。跨文化交际中当母语的某些特征与目的语相类似或一致时,往往出现正迁移,反之则出现负迁移。正迁移对学习和掌握外语极为有利,是我们之所以能学得和习得第二语言的主要成因,而负迁移则相反,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和掌握目的语产生负面或消极影响。
文化迁移是指由文化差异而引起的文化干扰,它表现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或外语学习时,人们下意识地用自己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并以此为标准来评判他人的言行和思想。文化迁移往往会导致交际困难、误解,甚至仇恨[7]。由此,本文尝试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口语表达中出现的常见语误,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探索文化迁移现象背后的根源。
三、英语口语语误与背后的文化差异
笔者教授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口语多年,课上学生的会话练习和主题发言中所出现的语言失误有很多是有共性的。针对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逐一加以讨论,并关注语言失误背后的原因。
(一)与Being有关的问题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英语虽学了多年,但在系词being的使用中还是会犯一些错误,如,“When things over,we will leave.”(应为“When things are over,we will leave.”),“One test is end and there is another.”(应为“One test ends and there is another.”),又如“We always working till late at night before exams.”(应为“We are always working till late at night before exams.”)。作为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系词being从英语学习之初,就被反复强调,但是可以说,中国学生对英语的系词天生没有感觉。
英语的系词,是联系主语和表语的词。有了系词,就有了对主语的判断、陈述和描述,如“My name is Li Ming.”,“It is nice to see you.”和“It is a book.”中的“is”就是系词。对比汉语来说,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指出,古代汉语没有系词,“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不需要系词的帮助就可以构成判断”[8]。汉语中如,“鱼我所欲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莲,花之君子者也”等句式为人们所熟悉,这些句子都不需要系词。英国汉学家葛瑞汉在《中国思想与语言的关系》一文中说:“西方本体论对于印欧语言中动词‘to be’的诸特性的依赖,对于任何一个能站在印欧语系之外考察问题的人来说,这一点都是十分明显的[9]。”俞宣孟先生进一步指出:“从中西哲学比较的角度看,与哲学相关的大大小小的语言问题可以梳理出许多方面,而现在这些问题渐渐聚焦――其症结在系词[10]。不管这个词究竟应当译成‘是’、‘存在’还是‘有’,有一点可以确定:中国哲学中原本并没有与之相当的概念,而在西方哲学中,being概念却是如此不可缺失,以至于发展出一门关于它的学问,即ontology(本体论),甚至,这门学问曾经被看作是纯粹哲学、第一原理,或者哲学的哲学。中国哲学没有相当于being的概念,更谈不上关于being的学说,循此以往,中西哲学形态的差异是能够廓清的。”
亚里士多德在Being的讨论中,引入了ousia这一术语当作“本体”,ousia原来是希腊文动词“是”(eimi)的阴性分词,和中性分词on一样,也应译为being,是亚里士多德改写为ousia,并给它特殊意义,说它是其他范畴的主体[11]。亚里士多德认为,形而上学是研究世界本质的哲学,“它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being as being)”[12],是“第一哲学”。关于“being”的分类,亚里士多德说,“主要诸‘是’的分类略同于云谓的分类,云谓有多少类,‘是’也就该有多少类”[13]。以英语为例,可以看到系词being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出多种形式,如am,is,are,was,were。英语系词可以接各种词性的词;除了接名词,还可以接形容词、副词、数词、介词短语、代词、不定式等(如“I am fine/ upstairs/ thirteen/ with you/ nobody/ to leave you alone.”)。而且,英语中的系词可以作为辅助动词构成被动语态。这就导致一种汉语思维中没有的现象,俞宣孟先生指出(2013:10):“英语可以把凡是经系词‘是’联系着的东西,都复指为‘that it is’,即‘是的东西’或‘是者’、‘所是’,而不论那个东西是实际存在的还是虚构的,是实体还是性质、状态、程度,是现在的还是过去或将来的,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总之,英语中用一个词being就囊括了一切能够说出来的东西,它的内涵是最广的;对比汉语,我们则没有这样一个词。”
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指出,在传统方面,就汉语与西方语言而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汉语只是用词与词的次序(即“关系”)表明西方语言中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即在这种关系中西方语言一定要用being连接,但是汉语却没有必要使用“是”[14]。比如,“花红柳绿”这个词,英文通常要用主谓结构来表达,“The flower is red and the willow is green.” 又如“鲁迅绍兴人”、“那个女孩很好看”。汉语中像这种“名词短语+名词短语”或“名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的句式大量存在,没有必要在中间加上“是”;但是英文的表达却“be”不可少:“Luxun is from Shaoxing.”,“That girl is very pretty.”。下面再举几例,对比汉英语语言表达的差异,例如:
a)下雨了!――It’s raining!
b)“谁?”――“Who is it?”
c)“我!”――“It is me!”
以上口语表达,在汉语中很常见,为中国人所熟悉和习惯。但同样的意思,想用英文表达出来,就要学习和习惯英文的逻辑思维方式,讲话者的主观感受必须借助纯形式的being加以判断,并上升到形而上学的本体论的高度。罗素在评论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时谈到:“实体,就是把由主词和谓词所构成的语句结构转用到世界结构上面来[15]。”“是其所是”即本质,本质是事物最稳定、最牢靠的东西,本质一经变化就丧失了事物自身的同一性,这是知识的形而上学基础[16]。由此可见,英语中简单的一个系词being其实并不简单,其本身体现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核心范畴,“being作为最高实体,被认为是事物存在的最高原因、认识可能性与必然性的最后根据、人生价值意义的最终归宿”[17]。中国学生在使用时,尤其应注意其在句子中不可缺少的形式意义和判断价值。
对比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尚杰先生指出:“汉语不是一种对象性质的思考,或者说不是一种超越的思考,不是反思的思考,不是跳到‘判断’之外考察‘判断’本身的思考,汉语的思想世界也就从来很少达到‘为了某某而某某’的精神境界(为了语言而语言,为了思想而思想,为了艺术而艺术)……西方哲学作为精髓的思维传统,一直以being本身(回到事物本身,即‘纯粹性’)作为思考对象,这种积累使思维变得越来越抽象复杂,以至于从汉语的思维习惯根本难以进入[18]。”
(二)主谓一致的问题
英语主谓不一致的现象,在学生日常口语交流中经常出现,比如“As everyone know…”(应为“As everyone knows…”),“Where is the children’s books?”(应为“Where are the children’s books?”),“No matter how hard he try,it don’t have any effect.”(应为“No matter how hard he tries,it doesn’t have any effect.”),“Seeing from the top of the mountain,the village looked very small.”(应为“Seen from the top of the mountain,the village looked very small.”)等。这些失误的出现,表面上看是学生语法意识淡漠,或粗心大意,或是出于现场交际的压力,或时间紧迫,无暇顾及全面等,实际上还是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的反映。
张东荪先生指出:“在中国言语的构造上主语(subject)与谓语(predicate)的分别极不分明,换言之,即可以说好像就没有这个分别[19]。”他解释说:“所谓没有主语不是说主语不存在,乃是说主语的地位与其谓语的分别在文句上与字形上不能表现出来,则在思想上便不能产生主从的分别,而一律是平等的。所谓平等就是每一个字代表一个观念,而这个观念在本身上没有任何区别而都是平等的。例如‘走得快’,则此‘走’字既可以作英文的run(动词),亦可作英文的running(名词)来解释(1995:337)。”又如,“她哭得眼睛都红了”和“他气得人都走了”这两句话,字字相连,非常连贯;但若对照西方语法,则显然是将两个主谓结构连在一起说了。再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非常典型地体现出以上汉语的特点: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景物与景物之间,无主从之分,言简而义丰。这样的句式很难按照英文的主谓结构去转化。有人认为,汉语很多时候是主语省略了,如中国人见面常说的:“吃了吗?”是把语境中的“您”或“你”省略掉了。对此,张东荪先生(1995:336)指出,汉语的无主句并非由整个句子省略后改成的,汉语的无主句就是正式的句子,所以,“中国文法不是省略太多,而是以省略为常”。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可以认为是“任何人学而时习之,则其不亦说乎”的省略。类似的句子,比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例子在汉语中不胜枚举。由此,张先生(1995:336)认为,“英文有短语(phrase)和句子(sentence)之区别,而中文则根本没有”。由于没有像英文那样严格的语法限制,汉语中有很多句子被认为是“流水句”,如“他有个儿子,进城打工了,女朋友是城里人,家里也不富裕”这个句子的四个小句,主语各不相同,但毫不影响整句话的意思,中国人听起来都明白。
(三)语尾曲折变化问题
中国学生在使用英语表达的时候,往往注重达意,而忽略了很多重要的语言形式,比如提及名词时,对单数与复数不加区分,出现如“many boy and girl”(应为“many boys and girls”),“two week”(应为“two weeks”)和“to read book”(应为“to read books”)等。第三人称单数的谓语动词变化也是被时常忽略的,如“He come from America.”(应为“He comes from America.”),“She like watching TV.”(应为“She likes watching TV.”)等情况。还有,在时态方面问题就更加突出,中国学生虽然会添加相应的时间状语,但是相应的谓语动词的时态变化却很难做到统一,如“When I was young,I ride a bicycle to school. I have many friends and we often play together...”(应为“When I was young,I rode a bicycle to school.I had many friends and we often played together...”),再比如,有学生说,“Once I hate telephone but now I use it every day.”(应为“Once I hated telephone but now I use it every day.”)有时间副词上的区别,但是没有动词形式上的变化,通常使人摸不着头脑,或容易引起误会。同样,英语中表达虚拟语气的谓语形式变化,也是中国学生的一个难点。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句子,“I failed the exam. But I think if I worked hard,I could pass it easily.”(应为“I failed the exam. But I think if had worked hard,I could have passed it easily.”)这些现象的出现不仅是学生语法运用上的失误,我们还可以在文化迁移方面找到根源。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1995:125)中指出,“存在包含多种意义”,即being指的是凡是能被人提到的东西,为了将这些“是者”界定清楚,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里列举了十大范畴(categories),包括“实体(substance)、数量(quantity)、性质(qualification)、关系(relative)、地点(where)、时间(when)、姿态(being-in-a-position)、状况(having)、活动(doing)、遭受(being-affected)”[20]。他(1984)解释说:“实体例如‘人’或‘马’;数量例如‘四英尺’或‘五英尺’;性质例如‘白的’或‘符合语法的’;关系例如‘两倍’、‘一半’、‘更大’;地点如‘在莱森学园里’或‘在市场里’;时间如‘昨天’、‘去年’;姿态如‘躺着’(is-lying)、‘坐着’(is-sitting);状况如‘穿着鞋子’(has-shoes-on)、‘披着盔甲’(has-armour-on);活动如‘切割’(cutting)、‘燃烧’(burning);遭受如‘割伤’(being-cut)、‘烧毁’(being-burned)。对此,张东荪先生(1995:344)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十个范畴完全是由文法上言语的格式而成的,西方的言语是这个样子,所以才有这样的范畴;东方言语根本上不如此,则自然不会有这样的范畴”。对比中西方差异,张先生(1995:344-345)进一步指出:“中国哲学的一个特征是:只有概念(concept)而无范畴(category)。范畴的特性是必须附于物而后见;而概念本身是一个‘东西’(entity),范畴则不是东西,仅是一个空的‘方式’(form)。中国人所以只有概念是因为中国人只有‘实物’的观念,而很少有方式的观念。”类似的观点,汉学家葛瑞汉在其文章中也指出:“中国(古代)思想家是不划分范畴的[21]。”
西方言语富于“语尾曲折变化”,方便表现这种“附于事物”的方式。在亚氏十范畴中的,很多范畴都是通过语尾变化来体现的。在“数量”上,为了区分事物的单数还是复数,英文通常使用语尾s;在“性质”上,英文形容词有一定的语尾,如-tive/-able/-ful/-ous/-less等;在表示“时间”上,西方语法有所谓的tense,并使用不同的“形式”来体现,如英语的一般现在时,单数第三人称后面,要求谓语动词语尾加s,一般过去时,要求在普通动词语尾加ed等;再如,在动词后附加语尾ing,以表示“活动”;至于表示“施受”的语态(voice),也是通过语尾变化来表现的。
与英语相比,汉语没有语尾,遂致没有tense与mood等语格(张东荪,1995:337)。因此,中国学生在相应的语尾变化上表现得十分困难,好像英语时时刻刻都需要进行判断:每想到一个词都要判断其是单数还是复数,复数如何变形;每一个活动或事件都要关注其发生的时间和状态,是现在或是过去,是反复发生,还是立即结束或是正在进行,是主动状态还是被动状态等,并对其相应的形式变化做好准备。学外语不仅要学其内容,如单词、短语和读音,还要学会判断和形式变化;必须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做到完美统一,英语才能讲得地道。
(四)口头论证的逻辑结构问题
在口语表达的逻辑论证方面,中国学生总是显得不够清晰有力。很少有学生能够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从提出观点开始,首先明确主题句,然后使用数据、事实、举例、分析等手段将论证分为一、二、三、四点,自上而下逐一展开。相反,学生们出于习惯,总是要首先关注宏观方面,介绍相关历史情形,或分析某问题出现的背景情况,且论述中往往要提及正反双方或在场众人的不同观点与见解,并对自身感兴趣的地方津津乐道。至于个人有什么立场观点,通常到最后才简要说明。论证过程以讲道理为主,多数情况下没有事实与数据作为证据支撑自己的观点。整体论述过于笼统,条理不清。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在口头表达方面缺乏系统训练之外,更重要的要归结于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
尚杰先生(2008:12-13)指出:“卦象是汉字的雏形,其原理均见诸一个‘变’字。各种象或象形,是各种变化的可能性。……如同卦象,汉字之‘象’并非逼真的图画,而是表意文字。象与意之关联,中国传统称为‘兴’。……中国人喜欢以‘征候’或‘盈虚’的方式变换语言的花样,――它不完整,真正的文言原本没有标点符号,因为语言总处在以类比或者‘兴’为特征的横向推理之开放活动中。西方语言的‘基本句子’却相当于一个事物的基本模型或典型。西方语言中的句号极其重要,因为句号起着划分界线、自我封闭的作用。”关于这一点,张东荪先生(1995:368)也指出:“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这一点不仅影响及于中国人的言语构造并且影响及于中国人的思想(即哲学思想)。……西方人的哲学总是直问一物的背后;而中国人则只讲一个象与其他象之间的关系。例如一阳一阴与一阖一辟。总之西方人是直穿入的,而中国人是横牵连的。”比如,《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又如,《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两句《诗经》中的句子,用的都是兴的手法,由此及彼,彼此相连,为中国人所熟悉。尚杰先生(2008:13)进一步解释说:“各卦象之间的连接,形成了类似细胞分裂或树枝分叉的网状结构。它们与外界事物之间,与其说是垂直的代表关系,不如说是临近的可能趋势……中国语言之横向类比特征,过分强调了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其实这里所谓‘相似’仅仅是在某一点上相似,就可以唤起类似的心情或念头,而不注意区分事物之间的差异,不在究竟‘是什么’问题上刨根问底,不容易形成‘立场’或偏见,不走极端,不好争论,从而也就不能暴露形成事物的真正原因。”
四、口语语误的文化迁移对教学的启示
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学生在发言练习中出现的语误在所难免。教学中仅仅指出学生的语言失误是不够的,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产生这些失误的深层原因,使学生对其失误有更深刻的理解,通过适当的文化教学削弱文化负迁移,克服石化现象,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育部在2007年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连淑能先生指出:“语言文化一体化教学是将文化教学渗透、融化在语言教学中,其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通过语言对比和文化对比来进行外语教学。教师在教授外语时,应自觉地、积极地、有计划地传授有关知识,尤其是注意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对比分析[22]。”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1942:7)也提倡两种语言的双向比较,他指出:“一句中国话,翻成英语怎么说;一句英语,中国话里如何表达,这又是一种比较。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和特殊之点[23]。”要做到连淑能先生提出的“语言文化一体化教学”,教师需要首先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化素质,这里的语言文化素质指的是“母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文化素质。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文化素质,才能满足当前跨文化交际教学目标的需要,这对新时期的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结语
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社会是分不开的,语言总是在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完整地、协调地反映文化。外语教师是文化传播的使者,在不同文化之间搭建桥梁,促进理解与沟通。因此,外语教师身上的责任重大。首先身为教师,有责任传播、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作为外语教师,还要学习介绍外国的优秀文化。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学中除了授业之外,还要使学生感受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不同,在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解决困惑,促进和谐。帮助学生借“语”学“文”,以“文”会友,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资本”、意识、意愿和能力,最终的目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动和弘扬本国的民族精神,进而为提升全人类的精神境界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Hymes,D.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J].In Pride and Holmes (ed.). Sociolinguistics [C].Harmoundsworth,UK:Penguin,1972.
[2]Canale,M. & Swain,M.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J]. Applied Linguistics,1980,(1):1-47.
[3]Lado R.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 [M]. Michigan UP,1957.
[4]Odlin,T. 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5]James,C. Contrastive Analysis[M].London:Longman,1980.
[6]Brown,E. k. and J. E. Miller. Syntax: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Sentence Structure[M].London:Hutchinson,1980.
[7]戴炜栋,张红玲.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J].外语界,2000,(2):7.
[8]王力.汉语文集(第十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251,255,266.
[9]Graham A C. Disputers of the Tao:Philosophical Argument in Ancient China[M].La Salle,Ill.:Open Court,1989:406.
[10]俞宣孟.西方哲学底本中的Being问题[J].哲学分析,2013,(2):4-21.
[11]汪子嵩,王太庆.关于“存在”和“是”[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1-36.
[12]Aristotle. Metaphysic[A].The Basic Works of Aristotle[C].New York:Random House,1941:1003a25.
[13]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94,125.
[14]王力.汉语史论文集[M].科学出版社,1958:212.
[15]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61.
[16]杨寿堪.实体主义和现象主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5):67-73.
[17]李海青.“Being”是什么――试论希腊古典形而上学的演进[J].许昌学院学报,2004,23(6):5-8.
[18]尚杰.从中西语言的差异追溯中西哲学的差异[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5):9-15.
[19]张东荪,张汝伦.从中国言语构造上看中国哲学[J].张汝伦.理性与良知――张东荪文选[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332-349.
[20]Aristotle. Complete Works of Aristotle[M].The Revised Oxford Translation Vol. 1 Edited by J. Barne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3.
[21]葛瑞汉.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M].张海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75.
[22]连淑能.关于建立汉英文化语言学的构想[A].黄国文,张文浩主编:语文研究群言集[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23]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2:7.
The Study of English Spoken Errors from Cultural Transfer to Cultural Roots
WEI Wei
(Center for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Tianjin 300270,China)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 英美文学作品 英汉翻译 影响 策略
众所周知,由于L期的交通闭塞使得中西方文化在很长时间内无法进行有效地交流,从而导致中西方文化差异现象严重。这种情况在中国译者翻译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尤为严重。本文立足于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现状,着重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的影响。
一、中西文化差异中风俗文化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在信息传递技术落后的古代,较远距离之间的信息传递仿佛是天方夜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到了西方世界文艺复兴以后,航海运动的浪潮愈演愈烈。航海运动将西方的文化带到世界各地并与之进行碰撞。同样的事情在我国明代时期也出现过,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令远下西洋。据史料记载,当时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岸,其过程中也让明朝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风土文化随之传播开来。虽然现今社会信息技术传播已经非常发达,但是由于历史积淀而来的中西方风俗文化上的差异依旧没有消除。这些中西方的风俗文化均是通过千百年来的经验累积,不可轻易动摇。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祥瑞的象征,它集合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特征:鹿角、牛头、驴嘴、鱼鳞、人须、蛇腹、凤足等。并且龙可以呼风唤雨,祥瑞大地,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的伟大图腾,所以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而在西方文化中,龙的形象恰恰被完全地颠覆。西方文化中的Dragon虽然翻译过来也是“龙”,但是它确是邪恶的象征,同时它还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强大的能力。所以几乎所有西方玄幻小说、电影以及电视剧中,龙均是作为强大的反派角色出现。导致这种截然相反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即:中西方风俗文化上的差异。所以中国译者在具体翻译有龙形象出现的英美文学作品时,一定要注意西方作者的风俗文化,从而避免正反派角色混乱现象的发生。
二、中西文化差异中精神崇拜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具体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精神崇拜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中国译者对此进行高度地重视与研究。简单来讲,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讲究“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同时团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之一,“众人拾柴火焰高”等具体的民间故事也在千百年来口口相传,从而使得这种传统思想已经在我国国人内心中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而反观西方社会,个人英雄主义则是他们最重要的精神崇拜之一,这就使得西方社会崇尚强者,越强的人会得到越多的赞美。并且用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一样,这种强者至上的个人英雄主义也是刻骨铭心,比如英美作品中的经典作品The Hero and the Monsters: Values in Beowulf Reconsidered.(《贝奥武甫》体现对人类理性的呼唤)、A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The older generation are respectful of tradition.(《老人与海》体现生命的尊严以及年老的一辈尊重传统。)。所以这种中西方文化上所推崇的精神崇拜不一致,也给中国译者在进行具体的翻译英美文化作品的过程中造成了较大的阻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实现提高翻译效率的目的,中国译者需要在翻译的具体过程时刻揣摩作者内心所推崇的精神崇拜,并努力地向其靠拢,这样才可以使得最终翻译出来的作品符合原意,从而达到提高翻译水平的目的。
三、中西文化差异中语法特点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语法差异,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重点部分。众所周知,中方和西方所使用的语法各不相同,而且在语言表达的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使得中国译者的翻译工作变得难上加难,而且还会影响到实际的翻译效果,造成翻译误差。而且还容易出现由于一个小小的语法混淆,造成翻译结果词不达意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中西方语言的口语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一个具体的句子:“早睡早起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据中国语法的翻译特点,往往会进行直译,从而翻译成:Early to bed and early to rise is very important to me. 这句话从语言逻辑上来讲没有错误:“early to bed and early to rise”作为句子的主语放在句首,“is”作为句子的系动词放在句子中央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very important to me”作为句子的表语置于句尾,并且修饰系动词。虽然这个英语句子语言结构完整,但是它不是常见的英语表达方式。英语表达讲究避免头重脚轻,他们会将过多词汇的主语后置,从而让人读起来有一种厚重之感。比如,刚才那一句话将会被翻译成: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me to go to bed and to rise early. 这个句子中“It”作为形式主语代替原本的长主语起到引领句子的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这就使得具体的英美文化作品的翻译工作难以开展。鉴于此,我国译者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应该利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同时结合自身的翻译特长,从而努力消除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困扰,进而为世人呈现出一本又一本完美的英美文学翻译著作。
参考文献:
[1]杜娟.模糊语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特色及翻译技巧[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2).
[2]古丹,袁继红.试论大学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教学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2).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初中英语;对比教学
随着中国与国际越来越紧密的联系,英语已经成为中国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而我们学习英语的方法一般都是背单词、背课文、记语法,所以说大部分学生的应试能力比较强。但在日常的口语交流方面,特别是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就有了很大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正因为中西方语言之间的这些差异,所以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就出现了所谓的Chinglish。那么,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了解日常话题,消除沟通障碍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都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为了达到交流的目的,我们必须要用到各种语言。但国人与西方人在日常交流时,就会出现许多障碍。比如,寒暄方式和打招呼方式就有很大的差别。中国人见面一般会问:你吃了没有?你要去哪儿?等等。这些问题只是打招呼用语而已,并不是谈实质性的问题。但英语国家的人一般认为问吃饭了没,就意味着要请客吃饭。还有,中国人一般聊天时因为出于关心,要谈论彼此的年龄、婚姻、收入还有家庭情况等。可是美国人和英国人认为这样的问题涉及他们的隐私,所以很忌讳探讨这类问题。他们通常聊一些与个人生活无关的话题,如天气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尽力讲解语言背后的习俗和社会现实。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英语知识、掌握英语知识、运用英语知识。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间的称呼与我国也有极大的差别。在中国,长辈对晚辈的称呼,晚辈对长辈的称呼,以及长辈与长辈之间的称呼,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不能乱套,否则就显得没教养。而在西方国家,不论是长辈还是晚辈之间,人们一般都是直呼其名的,所以他们认为中国人的这种称呼很麻烦。
二、学习社会文化习俗,避免尴尬局面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但许多被我们认为是礼貌的东西,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可能会闹出很多笑话。就拿我们的谦虚来说,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传统的美德,但如果将这种美德带到跨文化交流中,会闹出一些笑话,使自己处于尴尬境地。当你得到他人的赞美时,为了表现出谦虚,就会用谦虚的语言。如果别人说:Youareverybeautifulinthisredskirt.中国人虽然心里很美但还是会承让、谦虚。所以中国人都会说“No”;甚至有些人还会说“Where,where”。而对外国人来说,“No”是一个不自信或对别人的鉴赏能力存在怀疑的词。你这样说会让他们很困惑、很不安。以西方人的习俗,他们会很高兴地接受别人的赞美并道谢说“Thankyou”。
三、区别习语、谚语,做到原汁原味
我们想要学好英语,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还需要注意区别中文和英文中一些习语、谚语的不同,体会美国英语中流行的习语、谚语及名言的妙处,这对英语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例如,apieceofcake,它的字面意思是“一块蛋糕”,但真实的意思是“小菜一碟”;再如,loveme,lovemydog是爱屋及乌的意思,而不是爱我,爱我的狗;如果知道了spendmoneylikewater是汉语“挥金如土”的意思时,学习起来不仅简单而且有趣。这样学生觉得,原来用英语表达汉语句子有时候也很简单,如此可以消除学生学习英语的恐惧感。
四、了解中西方节日,开阔学生视野
[关键词]委婉语;社会价值观;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 H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292-1
人们在交际和交流中希望找到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即使双方能够顺利完成交际,又使双方感到此次交际是愉快的。
完成了理想的交际任务,委婉用语就是实现这一理想交际的合适的表达方式。它是使用较含蓄的语言表达各种强烈的、难以启齿的话语。这种委婉用语是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中选择语言文字的结果,通过有意偏离常规形成各种修辞格,或者通过违背合作原则产生会话含意。这样便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实现独特的修辞意义,产生独特的语言效果。以下将通过委婉用语在修辞格上的体现和违背合作原则的情况,简要分析委婉用语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修辞意义和语用价值。
汉民族的传统观念之一,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庸和谐思想,有时也称为和谐之道。所谓中庸和谐思想,就是 主张为人处事要采取不偏不倚、公正和谐的公允态度,反对固执一端而失之于偏激、片面的思想和做法。为符合中庸和谐的要求,现代汉语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婉转语,用来避讳那些不便直说出来的词语。
一、死亡委婉语的表达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
汉文化注重死亡的社会价值,必要时舍生取义,所以汉语中称英雄勇士之死为“永生”、“捐躯”、“殉国”、“牺牲”、“永垂不朽”、“流芳百世”等。而西方文化则注重个人愿望的实现,希望死后能与上帝同在,哪怕是英雄的死也是完成了上帝赋予其拯救他人的使命,如lay down one’s life(躺下)、fall(倒下)、be present at the last roll call(出席最后一次点名)、fire one’s last shot(射出最后一发子弹)等源于军旅生活的委婉语也大都不带悲壮色彩。
二、委婉语体现的不同宗教差异
中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中国人民在宗教上从来没有形成统一的信仰,对于汉文化来说,佛教和道教的影响比较大一些。同样以“死”为例,道教的宗教思想,反映的是达观、淡泊的生死观,追求的最终目标是生命不死、习化成仙。道家否认世间万事万物的差别,认为人从“生”到“死”没有极端差别,只是“随物而化”,于是人死婉称为“物化”,以及“隐化”、“遁化”等。
西方人一般信奉基督教,比较注重赎罪,以便使灵魂得到拯救,升入天堂与上帝同在。如上帝用泥土创造了人,因此人死去也就应该“to return to dust/earth”(归于尘土);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为了赎罪,因此死去就是“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偿清欠大自然的债务);上帝是万物之主,人死后就得“to be called to God,to answer the final summons”(被召到上帝身边),并且要“to hand in one’s accounts”(上交自己的帐本),如实汇报一生的所作所为,听候上帝的“the last judgment”(最后审判),正因为此,人生在世,只有积德行善,死时才能“to go to a better world”(到一个更美好的地方去),即“to go to heaven /paradise”(进入天国),然后就能“to be with god”(与上帝同在),因而感到“to be at peace”(心神俱宁)。可见,由于宗教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委婉语在表达上差别还是很大的。
三、委婉语体现的不同审美差异
中西方对身体胖瘦的审美观有着不同的取向。中国传统审美观比较注重“胖”的审美价值,“胖”往往使人联想到殷实富足的生活,而被婉称为“壮”、“丰满”、“富态”、“福相”、“发福”。古代仕女图女子脸部轮廓都是非常圆满;对男性的要求也重在“壮”。
可在西方,胖的往往是穷人,健康、精干的往往是富人,因为他们有钱为健康投资。人们通常用well?stacked,pleasingly plump、nicely plump,well developed等词来代替fat(肥胖)。而skinny(过瘦,皮包骨头)和fat一样,都是贬义词,一般用delicate、slender、slight、slim、spare、svelte、willowy等词婉而代之。中西方对肤色美也有不同看法,中国人喜爱皮肤白皙,忌说皮肤“黑”,而婉称“深”。
四、委婉语体现的不同社会价值观
中国的文化重整体,重“义”,重协调,重内省。早在中国古代,就有文野之分,文野之分中的“文”指的是“文明”,而“野”则是“野蛮”。荀子说:“不敬文谓之野”,(不尊重文明就是趋向粗野)、“不敬文谓之瘠”(不尊重文明便意味着走向浅薄)、“贱野而羞瘠”。而美国文化模式属工业经济型,以个人主义为中心,注重独立与进取,不迷信特权与传统。”他们重个体,重“利”,重进取,重外律。因此,英美文化中体现出的是“轻老”的价值观和追求创新的精神。“轻老”的文化使“老”成为西方人禁忌的词汇。它意味着思想僵化、知识老化、迟钝、爱唠叨、固执和任性等,“老”被赋予了一层贬义。因此,英美人士一般用senior citizen、elderly people、elderly 等委婉语来称呼上年纪的人。然而,这些委婉语的使用并未减轻老年人承受的文化偏见带来的的家庭和社会压力。于是西方很多老年人常常对东方文化中“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流露出羡慕之情。
五、小结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衣食住行
从一名高三学生的角度来看,文化差异是影响其英语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所以,在面对这一问题的前提下,应引导高三学生更多的关注中西方文化中关于衣、食、住、行方面的文化差异,让学生不再禁锢于用自己民族的思维方式思考西方民族的交际行为,避免偏见的产生。同时,加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也可让高中生在英语学习时,不再出现中式英语问题,并可轻松的记忆英语课文,翻译英语。
一、衣
从中西方文化中的服饰文化角度来看,两者差异较大。即中国服饰讲究的是“天人合一”。服饰发展初期,它追求的是御寒、蔽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饰的功能开始由最初的御寒、蔽体转换为民族文化标志的彰显。包括政治文化、习俗文化、经济文化等等。同时,中国服饰更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以服饰文化来体现人的“气质”、“神韵”等等。此外,在中国服饰设计过程中,注重遵从色彩和谐,款式呼应的原则,增强服装的社会功能。同时,中国服饰中的色彩也是有所讲究的,其中,青蓝、赤红、黄、白、黑主要是用来彰显人的尊贵气质[1]。西方服饰与中国的“天人合一”理念有所不同,讲求的是个性解放和人文主义思想。即西方服饰作为西方文化中的一种,它写实性较强,主要为了彰显人的个性,并注重通过服饰色彩、造型等的设计,突出人体胸、腰、臀等形体。中西方文化中的服饰文化差异性较大,所以,作为一名高中生,在国际交往中必须意识到这一问题。
二、食
饮食文化也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种体现。其中,中国饮食文化讲究是“全”。同时,从请客吃饭方式角度来看,中国注重的是饮食共享,并把聚餐作为了一种交际行为,旨在利用聚餐寻找人际交往中的归属感。而西方则不同,西方的餐桌多数是长方形形状的,这便可以看出,西方聚餐不注重寻找归属感和集体温暖。同时,西方的聚餐不会按照长幼顺序对座位进行安排,更强调的是“人人平等”聚餐氛围。此外,从菜名角度来看,中国饮食的菜名也讲究集体主义。例如,“烧全鱼”、“四喜丸子”、“桃园三结义”等等,均是饮食中“全”的一种彰显。而在座位安排时,注重选择一个圆形桌子,并按照长幼顺序,安排座位。这样一来,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凝聚力,而西方聚餐就显得十分冷清,如同每人一盘“自扫门前雪”一样。除此之外,从付账习惯来看,中国习惯于争前恐后的付账,而西方则是倡导AA制消费,各付其账,体现个体独立性。
三、住
中西方居住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中国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了集体理念,并注重把“儒、释、道”渗透到建筑中,采取花园式、庭院式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这种建筑设计方式,会让人们产生集体意识,共同努力营造和谐的居住氛围。同时,在中国建筑设计时,倾向于采取全封闭的设计形式。而西方,与中国不同,建筑的个性更加明显,倾向于把建筑设计成严密的几何形态,呈现“院包房”建筑设计形式[2];第二,中国建筑更多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整个建筑较为沉稳、含蓄。如,紫禁城、四合院等建筑的设计,均采取了较为含蓄的设计方法。西方则不同,它的建筑会给人一种与自然相对立的感觉,个性过于明显。
四、行
中西方的出行文化也是有所不同的。在中国,人们外出旅行时通常会考虑“家庭”、“集体”对这一种出行方式是否感到舒适。同时,中国有句俗语:“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3]。所以,在外出时,人们更在意与他人之间的交往,想要通过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共同完成出行计划。即对于中国人而言,外出旅行中的团体构成比游玩更加重要。只有是和好友在一起,才能体会到旅行的乐趣。而西方则与中国完全不同,它倡导追求个体的生活享受,以出行经历为主,不太在意身边是什么人。认为,只有个体生活品质提高了,才能算是一次相对满意的出行经历,个体主义较为明显。
五、结论
综上可知,对于一名高中生而言,了解中西方文化中衣、食、住、行的差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让学生不再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阻碍,产生文化冲突等交际问题,学会包容、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为此,应提高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性问题的重视,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差异之处,而后,运用自身已掌握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内容,学习西方语言和文化,善于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沟通、交流。
参考文献
[1]孙萍.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2):85-86.
[2]李智.文学作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J].名作欣赏,2014,13(08):111-112+125.
关键词:文化与“跨文化”;中西文化;语言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36-02
文化不仅影响人对事物的认识,而且还能加深人们对事物的理解,这就是它最大的力量。中西方人群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模式,这是中西方文化之间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也是“跨文化”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文化一直贯彻在其发展过程之中,在不同的背景下,产生的文化元素也将截然不同,而且文化会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地累积,不断地更新,最终会产生自身所独有的文化现象与思维模式。一般情况,在形成思维模式后,通常个体事物会受到忽视,但是会让特殊社会群体里的认知放大,情感的色彩会夹杂在这种态度里面,并且被固化,还不易被扭曲。有时候定式思维是不正确的,因为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只用一种不变的思维是很难应付各种变化的。但需要清楚认识的是,有的时候定式思维又是正确的,虽然只能说是一种经验总结,但是胜算的概率还是很大的。总之,思维模式影响文化,还影响人对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最后就会形成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文化”与“跨文化”
对于“文化”这个概念,胡文仲先生认为“文化”中包括了“软物品”与“实物”,“软物品”是指思想、信条、智慧等事物,“实物”指器械、工具等,它们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并且可以不断传承与更新。胡文仲先生认为“文化”并非天生就有,而是需要在后天的学习中才能获得的,而且行动受到“文化”的指导,“文化”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可以提供解决的方法。
文化因为拥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而具有独特性,不同的价值观念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在文化的交流发展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进入中国,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传播得更广更快。所以,在不同的国家、民族与文化间的社会交流也不断增加,这就需要多与西方人增加交流以加深对他们社会文化的理解。但这并非易事,在面对陌生的文化、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时,在与他们的交流之中,难免会产生文化上的冲突,这就是“跨文化”语境。
二、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翻译
1.增加对文化差异的了解,让文化优势形成互补。在翻译文学时,不能将文化背景独立在语言之外,要加在文学翻译里面,它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体会与理解文学。文化背景与文学翻译需要共同作用,才能将语言表达思想与交流情感的功能很好地发挥出来,才能提高欣赏跨文化翻译文学的能力。众所周知,无论哪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发展历程,加深对它们之间差异的了解能够形成优势互补,更加接近,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渗透会在中西方文化不断增强的交流之中不断加强。
2.加强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文学是一种大众化的综合艺术,它包含了不同的艺术手段。文学不仅能够抒发感情,还能够传播信息,让读者在阅读作品中获得美的享受。然而,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工作相对薄弱,翻译的作品质量不是很好,并且不够重视翻译工作,也缺乏专业的翻译人才,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外国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时无法保证原汁原味,而本国作品在翻译时也体现不出自身特色,并且不符合西方人的思维模式与阅读习惯。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还会涉及文学审美及审美情绪,但是在翻译时又受到作者与翻译者的限制。如何在翻译时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意思,对翻译者的功力来说是一个考验。所以,亟需加强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可以让翻译者深入了解西方的审美观念,增加两者的了解与交流,以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3.提高欣赏西方文学作品的能力。在欣赏西方的文学作品时,讲解者具有关键作用。所以,在教授或讲解西方文学作品时,不要仅限于教授外国文学的语法及词汇,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西方语言,加强在跨文化语境中交际的能力。即使不是学生而是普通人在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需要提高自己的素养,改变自己的观念,提高对外国文学作品鉴赏的能力。
三、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分析
1.在跨文化语境中寻找中西文化的共融。在国际文化加大交流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外国文学,而文学作品的翻译为人们欣赏外国文学作品提供了条件。因此,翻译外国文学的作品面临着更高的挑战。要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第一要在跨文化语境中找到中西文化的共融。在翻译时,不只是简单地将中文与外文之间进行互相翻译,而且要将文学气息带入其中,可以说是用客观审美的态度进行二次创作。
2.在跨文化语境中体现中西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拥有其自身的文化语言与思维方式,因此文学作品都带有很强的民族性或地域特色。在欣赏外国文学作品时,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民族文化背景,因为不同的地区与民族看待同一事物的态度是不同的,如此我们就能从根源上对各种理解与见解进行剖析。从文学艺术角度来说,文学作品是一种生动的呈现,有的文学作品单从名称就能体现其民族文化及背景,这是由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决定的。
3.凸显跨文化语境中中西方的传统文化。《黄河绝恋》与《泰坦尼克号》分别属于中国与外国同时期的电影,它们的题材都是以爱情为主,但是它们在文化受众中有着完全不同的反响。《泰坦尼克号》的思想性非常深刻,它用人性的光辉让观众折服,但是在奥斯卡评审中,中国的《黄河绝恋》却被淘汰出局,二者是完全相反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西方的传统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泰坦尼克号》之所以能在奥斯卡角逐中获得成功,是因为作品产生的背景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在利益驱使下,人与人之间诸多纷争,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漠然与戒备的状态,双方之间缺乏信任及安全感。而《泰坦尼克号》中的爱恰恰温暖了人的内心,让人们体会到生命的珍贵与感人的爱情。这个主题契合了以财富为中心的西方中产阶级的文化价值观,但是中国的价值观中心是自然山水,与西方的价值观是背离的。
总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交流阻碍,最终会由于缺乏共鸣导致作品欣赏受到影响。所以,要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剖析,吸收对方的精华部分,促进文化的双向交流。
参考文献: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深感兴趣并争论不休的问题。从公元前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开始直至今天,仍未定论。概括起来,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种理论:第一,语言决定思维,思维只能在语言基础上进行;第二,语言对思维有较大影响,对思维起着指导和调节的作用;第三,思维决定语言,语言是在思维基础上产生的;第四,思维即语言;第五,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错综复杂,二者间的作用既非单向的。也非直接的。
语言和思维究竟是什么关系?笔者同意这样的观点:思维的载体是语言,同时语言也反作用之思维。思维创造了语言,语言又影响了思维。语言符号当然更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它对人类思维的作用也是两方面的,既有刺激的作用又有规范的作用。文字是语言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发展也必然影响思维方式。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符号系统,作为视角符号系统一文字,汉语是表意文字,英语是表音文字。两种语言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们所属的两个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由于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等诸方面而不同,他们用各自的独特的方式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因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带有民族色彩的语言体系,孕育出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从而造就出各自独特的文化氛围。思维方式不同其结果是语言方式不同,而语言表达方式不同又反过来直接影响着思维方式。因此,有学者甚至认为文字是文化的基因,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从文字体系的不同开始的。
下面笔者从中西文字差异的角度来探讨其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二、文字的差异
中西文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音、形、义、语法四个层面。
在语音层面,最突出的特点是:汉字是单音节,同时汉字每字都有声调,而且严格地分一、二、三、四声,是规定的,也很规则,而且它的声音很响。而印欧语既有单音节,又有多音节,无声调之区别,但有轻重音之分。
在字形层面,汉字是惟一现存的象形文字。汉字的结构是一种方块形、建筑型的结构,是立体的。它的笔划是上下左右都可以通,各种笔画几乎多和某种实物有联系,所以有很强的具象性。而西方文字,以希腊字母为例,它借助于菲尼基字母,它是完全符号化的,因此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在字义的层面,汉字的立体结构导致汉字的总字量的有限性,不能随时根据语音造出新的字(词),也正因为如此,汉字常常采用一字多义的办法弥补。一字多用,字义就容易宽泛、笼统。而西方语言的造词功能很强,有很多种构词方式如:派生、合成、拼缀、缩略、逆构词法等。这样,西方文字的多义词相对少得多,新造词能满足西方人表达比较确切概念的需要,而且很精确,但相对而言,词的分类要多一些。
在语法层面,汉语文字在词法方面没有性、数、格、时态、前缀、后缀等,这使得汉字的定位功能相对灵活,也造成汉字具有很高的创造性。而印欧语系有严格的性、数、格、时态、前缀、后缀,以及主谓宾定补状,词的定位灵活性差,词的位置限制性很大。因此汉语的词法和语法都不发达;而西方语言的词法,语法系统比较发达完备。
总而言之,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各有自己的思维特点。英语是声音语言,汉语是形象语言。英语强调刚性定位、固化指谓,汉语强调意义的积聚性。英语多为形合句,汉语多为意合句。英语是线性因果推理,汉语是因果相生推理。英语是原子论语言结构,注重单词、句子、段落之间的关系,汉语注重整体定位法,强调位置的重要性。英语求衔接而多推理,靠逻辑而非灵感,重论证而轻直觉:汉语求简捷而少推理,靠灵感而非逻辑,重直觉而轻论证。
三、文字与大脑
现代脑科学研究证实,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分工是不同的。右半球主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形象,左半球主要处理形形的语言符号。这表明左右两半球的思维工具不同,右半球的主要思维工具是形象,也可称为形象思维;左半球的主要思维工具是语言,也可以称为语言思维。语言是形象的象征性符号,形象是语言代表的意义。文字有三个方面:字形、字音、字义。研究发现,字音作为语音,主要由左脑语言中枢处理。字义则由右脑处理。拼音文字字形由左脑处理,汉字字形由右脑处理。文字作为字形、字音、字义的综合符号系统,左、右脑都参与了处理。现代的计算机核磁扫描,也证明也这一点。但是使用表音不强、有序不强汉字的人,则偏重使用右脑。研究也表明如果由左脑处理汉字则比右脑慢得多,如果由右脑处理拼音文字则比左脑慢得多。
研究还表明,不管信息是以什么方式进入大脑的,一般人的左半脑处理的是有序性信息,而右半脑处理的是各种继续性即混沌信息。生理研究也表明,大脑左半球的神经元的分布排列整齐有序:大脑右半球相应位置的神经元的分布排列,不如前者有序。
拼音文字具有很强的序列性,所以由左半球处理,而汉字类似象形文字,有序性不强,由右半球处理。汉字与拼音文字它们的词意都是由右半脑处理,看拼音文字字符和理解词意必须左右脑并用,看汉字则主要用右脑,它的表音功能不强。拼音文字利于大脑的均衡发展,左右脑不同功能的并用才是科学的用脑方法。
因此,文字的差异可以对大脑不同区域产生刺激。中西方人长期接受这种不同的刺激,使大脑的某些局部区域发达,从而为中西方思维差异奠定了生理基础。
四、文字差异与思维
关于思维方式差异的分类很多,笔者在这里只探讨几种最主要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
(一)文字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中国人侧重形象思维,而西方人侧重抽象思维。导致这种思维差异的主要根源是:西方语言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各有自己的特点;汉语是形象语言,英语是声音语言。
汉语以形象为主导,汉字是象形文字,“六书”就以象形或取象为主,都是对客观自然现象的模仿,指事也以形象一符号显示自然关系、模拟自然关系。会意则是对事态的复杂关系的显示,不是单纯的象形。这基本上决定了汉字的形象性。转注、假借则是语义的延伸,是把象形文字的形象性延伸出去。语义的延伸也代表了形象的延伸。这种音、形、意互相联系的文字,为形象思维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使中国人长于形象思维。
西方语言的书写形式是字母文字,这种文字既不表形,也不表意,而仅仅表音,也就是说,它完全割断了与形象的直接联系,是一种纯粹的记录语言的符号。这种纯粹记录语言的字母文字频繁地、广泛地刺激人们的大脑,就逐渐地形成了西方人长于抽象思维的习惯,使之抽象思维特别发达。
(二)文字与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
中国人重综合思维,西方人重分析思维。综合思维是指在思想上将对象的各个方面联系并综合起来。分析思维则指在思想上将一个完整的对象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或将其属性、特征等各方面分开考虑。
汉语以单音节为主要的意义单元,并表现为字的形象。因此,形象语言则以字的形象决定字义。汉语中一音多词现象很普遍,形象语言中的声音独自看来是模糊多义的,必须整体上把握。汉语很注重整体性,个别现象反而变得很模糊,导致意义的多样性。汉语采用相对定位原则,用相对定位来规定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因此汉语是整体定位法,强调位置的重要性。汉语的条理是隐性的。整体决定部分,对整体了解越多, 对个体了解也就越多。整体与个体之间互相决定。
英语把元音和辅音组合为音节,然后形成意义单元。因此,声音语言是以声音组合来决定字义。英语中,一个形象(即一个意思或意义)可有多个声音与之相应,声音语言中的意义独自看来是模糊多义的。声音必须要有意义,要掌握声音的意义,必须产生概念,人们依赖这些约定俗成的概念进行定义和推理。英语强调固定不变的指谓,每个意义必须加以固定而不能积聚,于是能够产生多元的概念系统和理论系统。英语则必须用明显的语法结构来表达现象,强调词的形态。汉英语言这方面特征的差异可以使中国人长于综合性思维,而英国人长于分析性思维。
关键词:声乐艺术;声乐文化;文化内涵;声乐鉴赏;审美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119-01
一、中西声乐历史文化
声乐作为音乐艺术的一部分,是从人类的原始时期就开始出现的。
远古时期,中西声乐艺术在各自图腾意识和文化氛围中就已呈现出迥然不同的表现形态。
汉唐是中国历史上汉族音乐与外来音乐大融合的时代。对外来音乐艺术的兼容并蓄,促使汉唐时代声乐艺术的空前繁荣。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形式多样、品种繁多、流派纷呈、长期并存。
西方声乐艺术形式相对单一,但长期在歌坛独领。从古希腊史诗、到中世纪圣咏与合唱艺术,再到歌剧,西方声乐形式经历了一个从独唱发展到合唱,再发展到比较高级的独唱的过程。
二、中西声乐审美比较
由于中西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中西方在声乐审美上有着迥然不同的见解。崇尚中和之美的中国人在审美心理中多习惯于平和、渐进、渐变的心理趋向,不喜欢新异、突变的普遍心态,而西方人则不同,西方音乐结构思维注重在矛盾冲突的对比前提下求统一的特征。中西文化在传统声乐艺术领域的另一突出反映,具体表现为中国以字韵纯正为重、西方则以声音优美为重。
中国传统声乐理论涉及歌唱的呼吸与共鸣、行腔与润色等声乐技巧的方方面面。而字韵纯正正是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审美标准的核心。歌唱发音的角度看,它是由汉语的特征决定的。千百年来诗歌同源、文人说乐,追求“声律兼美”,反复强化了字韵在传统声乐艺术审美
西方传统声乐理论系统论及歌唱的呼吸与共鸣、声音的流畅与灵活等声乐艺术表现的诸多方面,而 “声音优美”确是西方声乐艺术审美的首要标准。
三、中西声乐文化内涵
声乐来自于社会生活,也是最早的音乐表现形式。它之所以自形成之初一直流播展衍至今,与其自身具备的社会功能是分不开的。其具有的社会功能有如下几种:信号功能;信息功能;仪式功能;宗教、道德的教化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这几种功能包涵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由于历史文化的不同,中西方之间也有所区别。
华夏先民以农耕为主,思维意识没有明确的主客体之分,具有整体性、综合性、模糊性、直观性的特征。西方文明发端于狩猎、游牧的生活方式。在思维判断的方式上,理性推理超过感性经验。现代观念上的西方音乐,主要是指脱胎于基督教文明的艺术音乐。西方艺术声乐的产生最初是为了满足宗教仪式和宣传基督教义的需要。由于教会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教会成了专业音乐人才的培训基地和创作、演唱的中心,从而使西方的声乐较早地具备了鲜明的职业化、专业化的特征,也由此保证了西方声乐作品的规范性、严谨性和艺术性。
中西方音乐文化内涵的差异首先体现在声乐作品上。中国声乐作品音乐和语言的关系紧密。中国语言的声调较为丰富,音调依附于语调。西方的语言是多音节的拼音文字,声调变化相对简单,而音节节奏和重音变化丰富。中国旋律多围绕音韵(平仄)进行,节奏的装饰性较强,总体呈现出非均分性、非定量性和随意性的特点。西方语言较少声调的变化,歌词多讲究节奏韵律的抑扬。相对于语调而言,语义对语言节奏的依附性更大。我国汉族的音调主要采用没有半音进行的五声音阶,因此歌曲缺少功能性的倾向进行。在西方音乐中,无论是教会调式还是大小调体系,每个音的稳定性不同,其他各音都具有对主音的倾向性。这种不稳定性不仅造成音和音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加强了歌曲旋律进行的动力感。
四、结语
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为中西传统声乐艺术注入了各异的思想文化内涵。声乐艺术的历史文化背景、审美和文化内涵其实是统一在一起的。待人类传统文化与中西声乐艺术,肤浅的民族主义情绪无疑引发无谓的民族优劣论争,狭隘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想必然导致有害的民族传统批判。土洋之争、门户之见或许不只是政治历史的原因,囿于以乐论歌、以技说艺难免将民族声乐艺术引入狭路。否定传统文化便割断了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根本血脉,排斥外来文化则助长了民族声乐艺术退化基因的滋生。完整地继承民族传统声乐文化精粹,广泛地吸收外来一切优秀声乐文化,以中国传统声乐美学思想为宗,以西方近代声乐技术理论为径,或许是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明智选择。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学生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语言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内涵,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英语、运用英语。
一、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
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初中学生学习英语也是从做基础的词汇学起,而在语言中受文化影响最大的是词汇,因此词汇也是文化负载量最大的部分。英语语言中有许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帮助学生正确培养初中学生的文化意识。在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中,亲属称谓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最基本词汇,而亲属称谓中蕴含丰富的西方文化因素,从侧面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社会形态和文化传统。例如,grandmother,grandfather,granddaughter,grandson等词汇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这些词汇的汉语译法,并向学生讲解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不同,中国文化注重以血缘关系的远近区分亲疏,西方文化中强调人的独立性,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因此英语称谓中没有内外、表堂之分,汉语中的堂兄、表弟等在英语中一律叫做cousin。
西方文化中的动物文化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英语词汇中动物的表达能够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例如,lucky dog,clever dog,love me love my dog等词汇和词组中,dog一词在英语中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在汉语中常表示坏人、坏事。教师巧妙的将西方文化融入词汇教学中,通过文化差异的讲解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主动在英语学习中运用文化意识。
二、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体会文化差异
中西方在语言表达上存在文化差异,西方国家快节奏的生活和强烈的时间观念,再加上西方人本身的性格,西方语言表达方式直接、简单。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西方口语交际片段使学生感受文化差异,培养文化意识。例如,在英美国家,接受带别人的赞美和礼物是正常的事情,通常采用“Thank you”回答,但在中国语言交际中会委婉的拒绝一下或谦虚一番,如果在英语交流中运用中国的表达方式就会很尴尬。西方日常接打电话交流中的用语也独具特点,一般英语接打电话交流中常使用“Hello,this is…”习惯于先介绍自己在询问对方,而在中国语言交流中首先询问对方的情况。口语交际中体现出较多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师将文化差异融入英语口语交流及句法结构的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了解西方的文化,并对西方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三、在英语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英语阅读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爱好,将一些简单易懂又具有文化特点的英语小故事融入至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英语阅读中感受英语语言的运用方法和其中的文化,既能够学习到词汇和句法,由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西方文化,培养英语学习中的文化意识。
其次,初中生文化意识的提高不仅仅限于课堂上,课下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英语阅读,大量阅读英语作品以增强语感、丰富语言表达的储备。对英语作品的阅读就是对西方文化的理解,文化因素大多蕴含在阅读作品中中。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意识孕育出具有文化性的语言体系,语言也传达出不同民族、国家的风土人情和价值理念,阅读有效的促进学生对四方文化的理解和学习。初中英语教师要加强引导学生在课下多阅读英语作品,增加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在文化理解的基础上对西方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对西方文化、价值理念及社会背景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
四、在英语活动中拓展英语文化知识
适当、合理、有序的课堂活动,有利于拓展学生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渠道,学生在参与英语活动中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拓展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例如,在圣诞节来临之际,与学生一起将教室装扮成具有西方特色的圣诞氛围,利用圣诞节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西方节日文化,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西方圣诞节歌曲和视频,使学生沉浸在圣诞节的氛围中,真实的理解和感受西方文化,有利于今后对西方节日文化的学习。也可以将英语活动设置在每一单元的教学中,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设计创新的课堂活动,如情景短剧,使学生在准备和排练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文化内涵,切身感受情感表达和文化特点;也可以在教室进行聚会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参加聚会并互赠礼物,将学习到的交流用语运用到角色中。课堂英语活动促进学生在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方面的能力,体验西方文化,促进文化意识的形成。
五、结语
学习外语不仅要掌握词汇、句法、阅读等基本能力,还要了解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学习如何正确运用外语表达思想。培养初中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将英语教学与文化意识的培养相结合,将文化背景知识作为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融入至日常教学中,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消除文化障碍,提高英语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朱黔.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跨国旅游文化;影响
一、称谓用语方面差异产生的影响
旅游业作为一项服务性的行业,注重称呼方面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在称呼方面有着及其有着十分明确的要求,随着不断的发展,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了一种习惯。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称呼方面却与我国有着十分显著的区别,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如不加以注意,很有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误会。例如:在西方国家中,服务人员通常在提到老人的时候,都不会使用old这个单词,而是使用senior people,意思为年长的公民。因为在西方人的思想中,对于年岁的上涨会产生恐惧,用老来称呼对方是对人的一种侮辱。而在我国的文化中,老这个字带有尊重与净重的意思,通常情况下是用来形容德高望重的人,是一种恭维,一种尊重。然而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在理解方面出现大相径庭的情况。就这一点上来看,我国传承的“长幼有序、贵贱分明”的传统礼仪思想对于西方人并不适用,只有明确这其中的差别,才能在今后的沟通与交流过程中,减少误会的发生。
二、价值观差异产生的影响
价值观的产生与人们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因此,中西方语言与文化中的禁忌也大不相同。在我国看来,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所以,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国人民通常表现出谦虚、合作以及集体观念等姿态,给人以缺乏主见的印象。而在西方国家的价值观中,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所以,西方国家的人更注重个人的[私以及人权,追求平等与自由。例如:在中国,旅游景点以及酒店宾馆的服务人员为了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主动向客人介绍旅游景点的相关项目与指南。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中,这种主动式的服务算得上是优质服务的典范。但是,在西方的文化体系中,这样的关心行为反倒会被认为是侵犯其个人隐私的行为,不仅不会得到感谢,反而会遭致西方游客的反感与讨厌。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产生的影响
在我国的思维模式中,推理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模式,从我国千百年的发展史上来看,我国人民最擅长的推理模式是类比推理。在旅游业中,主要表现在对旅游景点的介绍方面。许多来华旅游的西方游客都有这样的疑问,去桂林旅游的时候,导游会介绍桂林山水甲天下,也就是桂林山水天下第一的意思。然而,去云南丽江旅游的时候,导游又会说丽江山水天下第一。很显然,在西方人的思维中,天下第一只能有一个,如果出现了两个,那只能说明其中的一个是假的,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国家旅游者来中国旅游以后,经常会对中国旅游景点产生名不副实这种想法的主要原因。导致这种误会产生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文化的差异。在我国的文化中,天下第一只能算作是一个形容词,并不是一个指向性的标准。而在西方人强调实证性与精准性的价值观中,这种模糊指向性的事物,显然是无法理解的。
四、其他文化差异对旅游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影响
不仅是中国在接待西方游客时,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困扰。西方国家在接待中国游客时,也会感受到文化差异带来的困扰。笔者曾经跟随过一个旅行团去欧洲旅游,由于是欧洲八国游,所以每一站的停留时间并不长,除了简单的购物,就只能游览一到两个旅游景点。这时候,问题就来了,负责带队的导游会问游客想到哪里旅游。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由于时间紧迫只能去一个地方,自然是去哪儿都可以。然而,按照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回答都可以的意思就是两个地方都想去,所以,一路上一直在强调,时间紧迫,只能去一个地方,这就是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的误会。除此之外,西方人认为人、兽平等,如果按照我国的习惯,为西方的旅游团提供猴脑或者是活鱼活吃等特色菜肴,在西方人眼中便是对生命的亵渎,不仅不会领情,还会提出严重的抗议,造成不必要的尴尬。
五、总结
综上所述,文化是人类在同一个环境下产生的共同心理程序,由此看来,文化并不是个体所表现出的特征,而是一种普遍性的、具有共性的、受到社会认同的心理程序。因此,在我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重视中西文化差异的作用,加强旅游跨文化交际的管理,加强旅游景点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明确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影响,促进我国旅游业向着国际化方向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也是联合国及众多国际组织使用的官方语言之一,用英语作为母语的人数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由于地理环境、民族特点、民族风情的不同,很多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学习英语和学习汉语也就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要学好英语,就必须了解、熟悉中西方文化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分析
(一)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因为在地球上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生存环境不同,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产生的背景也不尽相同。在很多情况下,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现象也会通过不同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这些都直接影响不同语种之间的互通使用。比如:在汉语中通常习惯于把表示方位的词语按“东西南北”排序,而在英语中则通常习惯于“north,south,east、west”。在汉语中常用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表示方向,而在英语中通常用为“southeast,northeast,southwest,northwest”。
(二)文化传统的差异性
在1840以前,中国是一个长期处于闭关自守的国家,与西方国家的交流非常少,这就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对于一个民族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甚至是根深蒂固的,这必然对语言习惯、语言用法产生影响。比如:中国人比较谦让而西方人比较直率,中国人见面时习惯于问“你吃了吗?”,西方人见了面习惯于说“见到你很高兴(Nicetomeetyou!)”,中国人为了表示礼貌通常都是优先考虑对方的兴趣爱好,而西方国家通常为“Idon´tcare.(我无所谓)”,这似乎显得有点不尊重对方,但在西方却是家常便饭。
(三)生活方式的差异性
中国人自古勤劳、朴实、勇敢,牛是中国古代人用来生产劳作的工具,牛向来以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汉语中通常用“黄牛”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来表扬人的勤奋,而外国人主要靠马耕作,所以西方人通常用马的精神来表示一个人的吃苦耐劳与勤劳,“asstrongasahorse(像马一样强壮)”、“worklikeahorse(像马一样劳作)”,另外西方人航海业比较发达,所以与水、鱼、船相关的词语也较多,如“tomisstheboat(失去机会)”,“anoddfish(怪人)”等。
(四)宗教信仰的差异性
中国人信仰佛教,西方人信仰基督教。这两种信仰对汉语与英语的语言及各自的本土文化影响是很大大的,处处能看这些信仰的身影。比如:中国人喜欢双数,认为双数为吉利数字,通常说“好事成双”、“六六大顺”、“十全十美”等,而西方人认为单数为吉利数字,通常说“Onehundredandonethanks(千恩万谢)”。在中国人的信仰中有“玉皇大帝”、“阎王”、“龙王”,有“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等说法,而在英语中则不存在这些说法,只有从拉丁语、法语等其他语种借来的宗教词语,如“monk(僧侣)”,“angel(天使)”,“dean(教长)”等。
(五)思维方式的差异性
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也是有很大区别,因此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差别。比如:中国人姓名中的姓在前名在后,而西方人名在前、姓在后;中国人在写信时地名通常由大到,西方人则是由小到大;中国人习惯于按时间顺序以及事情发展的顺序,由论据到论点,而西方人则习惯于先摆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论据材料证明论点,所以在学习英语时一定要注意这些与汉语中的差别。
二、基于中外文化差异性的英语学习方式
(一)深入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要想准确把握这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在国家、所在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影响本民族语言的形成、演变及使用习惯,英语也不例外。所以在学习英语时,首先要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特别是美国、英国)的民族风情,了解这些民族风情与我国的民族风情的相同点及不同点,这样才能做到在学习、使用英语时更加灵活,才能真正掌握英语词汇、句子、段落及整篇文章的要表达的思想。
(二)掌握汉英词汇之间的差异性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汉语和英语中有些词汇在很多情况下其意义和内涵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要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词汇的内涵,才能有利于理解掌握。如:在表述颜色上,西方文化就比较理性、科学,其颜色的象征意义也比较直接。如:“red(红色)”主要是血的颜色,而“blood”则是人身体的生命体液,一旦血从生命中流淌出来,生命也就随之凋谢,所以在英语中“red”通常含有“恐怖、暴力”之意,而中汉语中“红色”则有“热情奔放”之意。
(三)在语法学习中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体系,有时差异还比较大,比较明显的差异主要有:英语中常常有时态的变化,而汉语则没有;英语中有单数与复数之分,而汉语中则没有;英语中有动词结构变化之分,而汉语中则没有,英语和汉语中的副词都可以修饰形容词,而英语中的副词可以放在不同的地方,而汉语中的副词只能放在形容词与动词之前;英语中的从句一般放在所修饰的主词之后,而在汉语中修饰语句则放在修饰之前;英语结构以主语、谓语、宾语为主,变有例外,而汉语主要是主语、谓语、宾语,等等。
(四)在口语学习中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口语是日常的交际语言,其语言的表现形式比较简单,但中文与英文的口语使用时有很大的差别,学习口语时应该把语言放在其实际的背景下去掌握。中国人见面时常说:“你好!”而西方人则说“Hi!”,“Hello!”,“Goodafternoon”;中国人喜欢问“你今年高寿”等问题,而西方人对这些问题则讳莫如深,他们常常说“Niceweather,isn’tit”,“Howareyou(gettingon)”。中西方口语表达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别,追根究底是因为其各自不同的文化习惯决定的。
(五)掌握更多的翻译理论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