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环保治理措施

环保治理措施

时间:2024-02-03 16:06: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环保治理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环保治理措施

第1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平凉市环保局等9部门《关于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平环发〔20__〕45号)文件要求,我县从6月1日开始,至6月底结束,集中1月时间,在全县范围深入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自查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环保专项行动自查工作开展情况

围绕解决影响矿区环境安全的突出问题,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严格按照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深入开展违法排污企业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领导,靠实责任。环保专项行动是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保障群众健康的重要措施。省、市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之后,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对全县开展环保专项行动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成立了华亭县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负责方案制订、人员抽调、情况收集、督查检查等工作。通过优化实施方案,层层分解任务,逐级靠实责任,切实做到了认识到位、行动到位、措施到位,为扎实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舆论先导作用,坚持把强化宣传作为抓好环保专项行动的基础,在“6·5”世界环境日期间,县上组织环保执法人员,采取上街宣传、定点播音、现场咨询等形式,深入开展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环保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环保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在县城主街道悬挂宣传横幅12条,散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办宣传专栏10期,制作电视宣传字幕3条,并在县电视台进行连续播放。同时,充分发挥“12369”环保举报热线的职能作用,积极畅通监督投诉渠道,鼓励群众举报环境违法问题,有效落实环境保护社会监督员制度,进一步增强了矿区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形成了人人爱护环境、企业重视环保的社会氛围。

3、突出重点,全面自查。一是对饮用水源地进行了检查。经过自查,我县西华、北河、南川、石堡子四个集中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没有污水排放口,周围没有杂物或畜禽粪便堆放,没有危害群众饮用水安全的排污行为。二是对重点排污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县境内17户煤矿企业、1户水泥制造企业、2户冶炼企业和1户电瓷企业中,除豫华冶金炉料有限责任公司的1台6300KVA硅锰铁合金炉和乐华冶化有限责任公司的1台18000KVA电石炉配套环保治理设施正在建设、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2台炉子已于20__年4月27日进行关停)之外,其余企业均安装了污染处理设施,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全部达标排放,没有发现违法排污现象。另外,我县也没有石油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三是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检查。在建设项目中,乐华冶化有限责任公司虽然办理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但未严格执行环评手续的规定,配套的环保治理设施尚未建成已投入试生产,“三同时”落实不到位。晨化公司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和“三同时”制度,已投入试生产。四是对重点区域进行了自查。县境内没有自然保护区,也没有造纸、制革、淀粉加工、铅锌选矿等企业。建材、基础设施建设、煤炭采掘、农业产业开发及畜禽养殖等行业污染物排放都能够稳定达标,六个限期治理项目除东华镇煤矿废水治理项目和陈家沟煤矿废水治理项目尚未开工建设外,山寨煤矿废水治理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正进行组织验收。砚北煤矿废水治理工程、东峡煤矿废水治理工程、县城华砚供热中心扩建工程全部开工建设。

4、细化措施,边查边改。在这次专项行动自查工作中,我们对石堡子工业开发区豫华冶金炉料有限责任公司3台1800KVA钛合金炉属于国家明令淘汰废毁的炉型,1台6300KVA硅锰铁合金炉和乐华冶化有限责任公司的1台18000KVA电石炉这5台炉子于20__年4月26日已责令全部关停。晨华公司正在积极整改之中。

二、存在的问题

自查工作中,我们将东华镇煤矿废水治理项目、陈家沟煤矿废水治理工程、豫华冶金炉料有限责任公司、乐华冶化有限责任公司、晨化公司作为环保治理重点单位进行挂牌督办,切实增强了排污企业的环保意识和法制意识,使自查工作真正取得了实效,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乐华冶华有限责任公司虽然办理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但未严格执行环评手续的规定,1台18000KVA电石炉配套的环保治理设施尚未建成已投入试生产,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行为。二是豫华冶金炉料有限责任公司3台1800K

VA钛合金炉属于国家明令淘汰废毁的炉型,1台6300KVA硅锰铁合金炉配套的环保治理设施正在建设之中,尚未通过验收。三是晨化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和“三同时”制度落实不到位。四是东华镇煤矿废水治理项目、陈家沟煤矿废水治理工程按目标责任书在20__年8月必须完成治理任务,止目前尚未开工建设。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采取得力措施,加大执法力度,尽快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打算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省、市关于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目标要求,进一步优化方案,靠实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环保专项行动真正取得实效。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对乐华冶化有限责任公司、豫华冶金炉料有限责任公司加大监管力度,通过整改,配套环保治理设施,并经省、市、县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产。

二是督促东华镇煤矿废水治理项目和陈家沟煤矿废水治理工程尽快开工建设。

三是责令晨华公司停产整顿,按程序补做环评手续,限期落实环保设施。

第2篇

2020年环保治理压力和安全管理工作愈加明显,为积极响应公司政策,顺利完成全年安全环保各项任务,龙王庄煤业销售科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合理规避销售风险,严格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并认真完成上级部门关于对“环保治理、超限治理”等一系列环保工作。期间全体成员真抓实干,加班加点,吃苦耐劳,胜利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

一、2020年工作完成情况

1、2020年产销存情况(截止到12月20日)

月份

产量

原煤

矸煤

原热

矸热

煤单价

矸单价

总金额

1

41355

39802.32

17609.24

4044

1587

438

20

1786.8

2

24663

24280.84

2544.22

3620

1300

380

25

932

3

47150

55956.86

22017.32

3795

1542

393

20

2251.5

4

29809

29483.32

32983.72

3644

1536

370

38

1220.6

5

42941

43748.44

27203.0

3961

1320

390

33

1802.6

6

56898

56122.28

9219.88

4073

1333

405

33

2303.4

7

80225

65268.84

4425

440

2871.8

8

63764

67258.36

4499

460

3093.7

9

60387

64749.78

4550

463

2994.8

10

61635

68747.6

4642

479

3290.4

11

44448

43931.22

4643

497

2213

12

39330

37369.46

4647

523

1955.4

合计

592605

596719.32

111577.38

4212

1436

447.7

28.16

26716

(1)2020年煤炭销量情况:原煤总销量59.67万吨,矸煤总销量11.15万吨,矸石总销量1.07万吨,煤泥总销量0.18万吨。

(2)2020年煤炭产品售价情况:原煤平均热值4212大卡,平均售价447.7元/吨;矸煤平均热值1436大卡,平均售价28.16元/吨;煤泥销售0.18万吨,平均热值1735大卡,售价53元/吨。

(3)煤炭产品总销量71.01万吨,总销售金额26725.7万元。

(4)截止目前原煤库存情况:原煤库存约3500吨。

(5)2020年全年预计:12月份预计原煤销量5万吨,预计销售金额2615万元;全年预计原煤总销量61万吨,预计总销售金额27304.7万元。

2、2020年销售工作亮点

(1)奋力提高煤质,全力紧抓市场,实现扭亏盈利

2020年下半年,为实现保质提效增益,我公司一是采取优化采面设计,加强井下分矸力度,实现源头治理管控。二是销售科紧抓地面原煤储存管理,进行煤种合理堆放,实现煤质动态跟踪,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效避免了劣质煤污染优质煤的事件发生,合理规避销售风险。同时,销售科紧盯市场发展态势,第一时间掌控市场变化信息,为原煤增价提供数据支撑,数据显示2020年1-6月份创效10296.9万元,7-11月份创效13296.2万元,为公司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2)合理分销严抓纪律,内外双售创造效益

2020年10月份我公司打开外部销售市场,改变了单向销售劣势,为树立良好的销售环境,销售科多次开展廉政纪律教育活动,紧盯员工思想动态,紧抓日常销售纪律,合理分配销售任务,积极开拓市场,热情接待客户,不仅赢得良好口碑,而且取得外销比内部销售高25元/吨的利润,为公司创造了更多效益。

(3)加强车辆装运安全管理,实现煤场环保工作零差评

2020年环保治理形势越加严峻,煤场作为环保督点部位,责任重大。为积极落实环保治理工作,销售科与客户积极沟通,加班加点保证煤炭销售渠道通畅,稳定煤场有效库存。同时积极开展煤场环保治理工作,自行组织义务劳动,亮化煤场工作环境,每日早晚清理煤场及地磅积煤,实现煤场干净整洁,杜绝了环保事件的发生。

3、近期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及难点

(1)冬季道路运输存在安全隐患:冬季地磅及道路易上冻,车辆运输期间易发生交通事故。措施:排矸车及运煤车辆控制车速、载量,下雪期间必须安装防滑链,避免因超载超速而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2)铲车装运存在风险:煤棚内车辆较多,且冬季天黑较快,在铲车装运期间,容易发生铲车碰撞事故。措施:铲车在煤棚内装煤期间,采制样人员及其他人员必须穿警示反光衣,合理站位,装煤司机严禁下车,禁止拥挤,发现异常及时鸣笛示警。

(3)环保治理工作可能存在的风险:目前环保工作日益严峻,且冬季为环保检查的高频密集期,各级环保执法部门暗访或突击检查,容易发生环保事件。措施:保持煤场干净整洁卫生,早晚班及时清扫煤场和地磅,维持车辆装运秩序,同时与环保部门加强业务沟通,遇环保检查时,及时停煤,做好环保治理工作,避免环保事件发生。

二、2021年工作计划

1、2021年销售目标:实现2020年产销存平衡,确保利润最大化。

2、2021年工作思路和措施:

(1)盯紧市场变化趋势,跟进煤质变化情况,及时结合市场变化趋势和煤质变化情况调控煤价,确保公司实现更多利润。

(2)结合当前内外形势,积极开展销售工作和环保治理工作,建立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避免发生环保治理事件,为公司实现降本增效做出贡献。

(3)配合做好风选设备安装工作,跟踪风选煤质量变化情况,根据煤质核算价格,确保煤价处于市场高位,为公司创造更多效益。

(4)强化职业素养,提升自身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凝心聚力,将煤炭销售工作做到更好。

第3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条件;方法;措施

Abstract: The work of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is the focus of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for a period of time,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work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work from put forward ideas, methods of work condition and safeguard measures.

Key words: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condition; method;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继续全面深入推行排放污染物节能减排制度,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控制我国环境恶化加剧趋势的重大举措,也为实现我国“十二五”环境目标提供了一项根本性保障。但是应当指出,实行节能减排,在技术上还有相当大的难度,管理上尚有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县级实施节能减排,从规划部署、计划制定、总量指标分解、监督管理、技术政策处理诸多方面,都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调整和改革与节能减排不适应的地方,避免对节能减排目标实现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结合县级环保工作实际,就节能减排计划的实施提出如下看法。

一、县域节能减排工作实施的准备工作

由于多年来我国环境管理体制是以浓度控制为基础,县级环保部门每年的环境统计范围未能囊括所有排污单位,实际上县域内的排污总量始终未能搞清楚。所以制定节能减排计划首先要确定总量基数,搞清县域境内的污染“本底”,只有弄清底数才能有效地实施总量控制和节能减排计划目标,达到控制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因此,县域节能减排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掌握4个底数:

1.掌握县域境内污染企业的底数。结合正在开展的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分区域、分行业摸清污染企业的总数,并建立动态档案,跟踪各企业变化情况,为制定节能减排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2.掌握污染物排放种类和数量。结合开展排污申报登记、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资料及数据,对未列入监管的企业要重新监测或计算,然后分行业或区域列出污染企业名单、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排放种类等,统一计算口径,建立污染源动态数据库,为节能减排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效数据。

3.掌握县域内主要环境本底值现状。调查了解主要溪流内污染物本底值情况,确定主要溪流污染排放控制指标,调查不同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确定区域大气环境现状,为节能减排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重点控制目标。

4.掌握现有污染企业的治理情况。定期了解和掌握污染企业治理状况,计算治理企业的污染物削减量,鼓励积极治污者,惩罚消极治污者,为节能减排计划的实施提供保障。

二、推动县域节能减排工作可采取以下方法

实施县域节能减排计划是“十二五”期间县级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为确保这一事关全局、事关环保基本国策落实的重要目标的实现,在具体实施操作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1.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1996)31号《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推动节能减排计划的实施。

在关停取缔“15小”污染企业的同时,结合当地实际,继续关停一批规模小、污染重、无法治理的“小土”企业,以更大限度的削减排污总量。在发展传统产业和民族工业中,要禁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必须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环境质量为基点,严格控制对水源和大气有污染的建设项目,凡技改和新建项目必须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治理资金、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落实,治理资金不到位,治理方案不可取,治理设施不落实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以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2.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加快现有污染企业治理步伐。

依据国家环保产业发展导向、禁止审批及控制审批项目目录,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引导企业向无污染、少污染方向发展。新建项目,必须实行规模控制和排污总量限额,总体规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执行。对现有未列入取缔关停的有望治理的污染企业,要通过加大投入,进行技改,或走联合兼并、规模集约经营之路,促使企业上规模、产品上档次、治理上水平,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一些乡镇个体企业“低、粗、多”的现状,向“高、新、强”方向发展。依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大现有污染企业的治理投入,全面推行新型污染治理达标技术,实行分厂治理和区域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下达限期治理项目,力争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做到达标排放,有效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3.建立以县长目标责任制为龙头的节能减排管理体制,确保节能减排工作有效运转。

节能减排计划实施要充分体现县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把节能减排指标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根据排污总量削减指标制定年度实施计划,由县层层分解到镇、乡,最后落实到企业的限期治理或关停并转项目。为保证目标总量的层层分解,在制定和实施节能减排计划过程中可细分为区域、断面、行业、点源等总量,县政府可采用签订环保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将全县节能减排指标分解到有关镇乡或主管部门,再由他们层层分解到行业、企业、区域等,实行层层有总量、厂厂有指标,逐级签订责任制,横到边纵到底。在县长与有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后,县乡两级政府和环保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强化监督管理。镇乡或个体要新上项目,必须以是否超过该地区总量指标作为审批条件和“三同时”验收的重要依据,凡没有总量指标的地区不得新上有污染的项目。如果要上,必须新老污染一并治理,总体原则不仅新老项目要达标排放,而且排污量要有明显的削减,达到增产不增污和增产减污的目的。

4.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总量收费体系作为的削减污染物的保证措施。

县域节能减排计划的实施必须同排污许可证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在全面开展排污申报登记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治理、点源治理和区域整治,使各治理单位削减排污量,达到分解指标的规定标准,由县环保部门对企业(单位)发放排污许可证。凡需总量削减的企业应结合限期治理,在发放排污许可证时企业必须做到治理资金到位,治理效果落实,治理期限保证。凡达不到治理效果,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必须坚决实行停产治理。达标后仍超过当地总量削减指标的企业仍要进一步制定削减计划,落实削减措施,对停产治理或二次削减无望的企业必须采取关停并转措施,以保证总量削减指标的实现。在实施排污许可证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排污总量收费,按照国务院《决定》的要求,排污费高于治理成本的原则,用经济杠杆来保证排污总量指标削减。对超总量排放的企业要加倍收取排污费或罚款,督促企业积极开展污染治理,大幅度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三、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保障措施

实施节能减排是今后一个时期环保工作的重要任务。县政府和各部门要切实将其列入政府工作和部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努力工作,讲究实效,使节能减排工作在县域内有效开展。对此,在节能减排计划实施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切实搞好协调,避免环保部门单枪匹马孤军作战。

节能减排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环保工程,需要政府的统筹协调,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协同作战,县政府应委托环保部门建立适应这项工作要求的协调机构。在这个机构中必须有发改、工商、财政、税务、银行、供电、工促等部门参加,制定计划时要广泛听取有关部门的意见,使节能减排计划符合当地实际,既具有原则性,又具有可操作性。要调动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性,使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各部门的中心工作。环保部门是实施减排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但也不能孤军奋战,关键要搞好协调,加强监督,提供服务。所谓搞好协调,就是经求部门意见,征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调动部门、企业之间的积极性,共同为节能减排计划指标的实现努力工作。实施节能减排需要严格的监督机制,因此环保部门要切实加强节能减排的监督管理,有效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进程。完成节能减排指标要有资金作保证,环保部门要帮助企业疏通资金渠道,监督限期治理企业在未完成治理任务前,其自有资金不得用于扩大再生产。在治理技术上,环保部门要积极引线搭桥,热心为限期治理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2.切实摸清底数,制定好计划,切忌盲目草率,以虚掩实而影响计划落实。

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实打实的工作,一定要认真对待,高度负责,特别是总量底数要清,才能够定好实施计划。必须实行以污染源普查数据为基础的节能减排统计体系。县、乡、企业三级排污申报数据库必须建立,要逐步形成一个连续的动态信息网络,为科学制定节能减排计划提供切实的总量基数,还可在总量指标下达后及时掌握节能减排实施的全过程,监督总量削减指标的完成情况。因此,制定节能减排计划前,必须组织力量全面调查摸清原有污染物排放总量,切勿盲目从事,以虚代实,底子不清而影响节能减排计划实施的效果。

3.切实建立科学合理的总量监控网络,切忌内部关系不顺而造成监控不力。

要切实理顺环保系统的内部关系,管理、监测、监察和法规等部门应分兵把关,分工合作。法制部门作为节能减排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法律保障,必须切实为监理和监测部门提供法律服务,以保证现场监控和技术监控的力度。监察队作为一支现场执法的队伍,应认真检查企业关停、限期治理、治理设施运转等情况,并对现场发现的问题作出处理。管理部门应把好新、扩、改项目的审批、验收关,引导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督促企业落实治理措施,保障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监测站是负责节能减排的监测和技术监控的部门,对限期治理企业的治理效果和重点污染企业排污口水质及境内溪流水质的变化进行定期监测分析,为节能减排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数据和效益分析,为节能减排提供决策依据。因此,节能减排计划的实施,给环保部门内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须加强内部机制建设,搞好内部协调,使其形成适应节能减排工作需要的内部协作机制,才能使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收到良好效果。

4.切实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节能减排的认识,切忌忽视宣传而造成工作被动。

要改变节能减排是国家实施的重要环保工程,搞不搞宣传无关紧要的错误观点,调动各种舆论工具,宣传实施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大造节能减排工作的声势。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宣传阵地,讲清节能减排的目的、要求、政策手段、实施步骤等,直观形象地宣传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公众的参与率。同时,对那些在实施节能减排工作中做得好的要及时宣传推广,对消极怠工和无动于衷的典型案例要给予公开曝光,宣扬节能减排计划实施中的正气,保障节能减排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形成公众、社会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第4篇

1.1企业环保意识缺乏

建国至今,从原来的没有污染到如今的环境保护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理论上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多数企业都会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等教育活动,从而提高领导、员工的环保意识。但实际上,由于企业领导者的管理不当、企业亏损、企业的经费紧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少数企业难以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多数企业环保宣传的开展流于形式,并且广度深度不够。

1.2企业的环保管理不健全

企业的环保管理是其现代化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企业多少存在着对国家环保方针、政策执行不足,对企业负责项目的监管不严,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环保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1.3对污染的治理方法不当

对于企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目前多数企业采用的是末端污染治理,单一的末端污染治理成本高,治理效果差。

1.4投入的环保资金不足

与企业的主体设施建设相比,用于环保和治理污染的硬件、软件的资金投入严重不够,尤其是老企业,大多存在着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这严重制约和影响了企业的环保工作,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使资源利用不足,损失浪费严重,最终使得企业生产与环保的矛盾日益恶化突出,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1.5企业的环保设备、技术相对落后

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的环保产业起步相对较晚,并且企业所用的处理“三废”的设施基本都是七、八十年代的设备,设备严重落后,存在着能量消耗大、运行效果差、噪音大、漏风、漏油等众多问题,不仅消耗了许多运行费用,并且造成企业陷入污染物排放超标、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被动局面。因此更新企业的环保设施,改良企业的环保工艺是势在必行的。

1.6环保人员的专业素质缺乏

为了做好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这就需要企业的环保人员具有优秀的专业素质和高度的政治素养。虽然大多数企业拥有环保管理专兼职人员,但是在当今经济发展与我国环保产业起步晚、设备落后的情况下,企业环保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缺乏,甚至部分企业没有环保人员。

1.7企业的环保规划差

多数缺乏企业环保规划或环保规划水平低,尤其是远景规划水平低,环保工作存在着盲目性大,并且与生产、发展脱节,从而导致很多环境问题的发生。

2企业加强环保管理措施和对策

2.1企业对环保管理要统一领导

企业要对环保管理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并且建立由各部门领导、环保管理员、技术人员和环保管理人员组成的环保管理体系,设立以企业总经理为首的企业环保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导、组织规划和协调企业各部门的环保管理工作。环保管理设立专职机构和工作人员,负责企业环保工作监测、检查等管理任务。其中环保管理员主要负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收集整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及教育工作。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将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纳入计划,参与制定工厂环保发展规划,拟定环保工作计划,参与编制和实施工厂环保管理方案或措施,参与编制、修改、演练预防工厂突发性污染事故的控制及工厂环境预案的工作,配合监测部门对工厂生产废水、废气、粉尘、噪声进行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监督各部门对环保技术措施的实施,与环保技术项目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的监督检查。

2.2加强企业的环保管理队伍建设

环保机构的设立要因地制宜,污染严重的企业不仅增加环保人员,还要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由于环保政策性强,并且所涉及的知识多,因此要选择政治素质和专业技术强,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职员从事于环保工作。其次,要确保必需的环保经费,增强对环保人员的业务培训,从而逐渐提高环保队伍的专业素养,才能确保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3企业要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企业要增强对员工的环境保护的教育,积极开展环保知识、法律的教育活动,增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各企业可以利用黑板报、电视、广播、报刊、漫画等众多形式,通过举办环保专题会、环保知识比赛、环境日等活动向员工宣传环保知识、相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等。同时为了确保环保管理人员专业素养过硬、业务熟练,企业要对环保监测、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加强对他们的操作规范的管理,确保污染治理设备的正常运转。从而提高企业环保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拓展员工的环保知识,促进企业的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4改进污染源治理方法

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之一是“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是企业的责任,从生产源头上减少污染,因此要将环保工作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要真正落实企业的环保工作,并将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环保工作渗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现在国际上最先进的污染源治理办法是对生产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实现清洁生产。也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提高对原材料的利用率,革新生产技术等方式,来降低污染物的生产量、排放量,最终实现减少企业的污染源。其次,要改善产品的设计,降低从使用到终端的处理,降低产品的生命周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还有生产排出的副产品实行内循环,最终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市长、区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和河东市“蓝天工程”实施方案为依据,以耐火材料、地板砖、内墙砖、水泥、石灰窑、石料开采加工等污染严重的企业为重点,全面治理大气污染源,改善我区环境质量。

二、目标任务和时间要求

(一)防治工业污染

1.炒石膏粉厂、小生化厂、小板厂、小瓦盆窑、小淀粉、小造纸、小电镀等土(小)企业,必须于2005年年底全部关停、拆除。今后发现一处拆除一处,严防死灰复燃。

2.全区34家耐火材料厂(名单见附表2),必须于2006年3月底前采用煤气发生炉或梭式窑生产技术进行改造,实现达标排放。

3.城市规划区内、新老206国道两侧、街道办事处驻地周围的燃煤企业(名单见附表3),必须实行煤改气工程,地板砖行业的生产废水和采用冷煤气为燃料的企业,必须配套上马废水处理设施,不得直排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达标验收时间为2006年6月底前。

4.2006年年底前关停取缔所有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的石灰窑(名单见附表4),逐步关停取缔不在重点区域的石灰窑。

5.即日起环保部门不再审批新上石料开采项目。原有分布于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的石子厂必须立即停产并拆除设备。不在重点区域的石子厂要在2006年6月底前关停拆除。正在建设的要停止建设并拆除设备。

6.大力推行新型回转窑生产技术,逐步淘汰落后的机立窑生产线。今后不得新建、扩建机立窑设备和直径小于2.5米的小型回转窑,对现有年产量10万吨以下水泥机立窑生产线逐步关停或转产。

7.继续巩固小炼铁、土炼焦两小企业的关停成果,未完成拆除任务的街道办事处年底前完成拆除任务,确保辖区内不发生反弹。

8.2006年10月底前完成对盛能电厂、华盛电厂脱硫装置和大气污染物在线自动监测装置的安装调试工作(名单见附表5),确保2005年年底前各项污染指标均达标排放。

9.其他未被列入关停治理改造的大气污染企业,必须在2006年10月底前采用清洁能源进行治理改造。

10.严格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一切对大气环境质量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扩建、技改项目),必须经过环保部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否则任何部门不得审批。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项目,环保部门有一票否决权。禁止在城区建成区及规划区内建设炼钢、炼铁、电石、水泥等粉尘污染严重的项目,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从2006年起,对占城区污染负荷80%以上的排污单位发放排污许可证。

责任单位:区经贸局、环保分局、建设局、发展计划局、监察局、工商分局、司法局、安监局、土地分局

(二)防治煤烟污染

1.发展和推行集中供热,凡集中供热管网所及范围的生产和采暖单位,原有燃煤锅炉一律拆除或封存。对要求加入集中供热的用户,供热单位不得无故拖延或拒绝;对未纳入热网规划区域的,要实行区域联片工业采暖。

责任单位:区建设局、规划分局、质量技术监督分局、环保分局

2.城市建成区内,严禁新上蒸发量10吨/时以下民用燃煤锅炉;所有工业燃煤窑炉和蒸发量1吨/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茶水炉、饮食服务大灶等燃煤装置,2006年5月1日前全部取缔淘汰。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等清洁能源的,要按隶属关系,到有关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对新上直接燃煤的商业性的饮食或浴池等经营性锅炉、煤炉、大灶,任何部门不得批准或接受备案。

对木材加工企业的小锅炉烟尘污染,采取建立工业园区、实施集中供热、推广绿色能源等有效措施进行治理、整顿或关闭。2006年底前,所有木材加工企业燃煤锅炉一律关停取缔。

责任单位:区环保分局、质量技术监督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工商分局

3.各煤炭经营单位,不得向城区范围内供应含硫量大于1%、灰分大于17%的高污染煤炭燃料。

责任单位:区环保分局、经贸局、工商分局

4.城市建成区内积极推广使用燃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太阳能、电等清洁能源,2006年底前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80%以上。

责任单位:区建设局、环保分局

(三)防治机动车污染

1.严格按照国家机动车产业政策,停止生产和销售落后车型,加强出租车和公交车的管理,加快运营车辆更新。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和标准,做好机动车报废工作。对超期服役、污染严重的机动车,实行强制淘汰。

2.推广燃气汽车技术,加快燃气站建设,以公交车和出租车为重点,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二甲醚等清洁能源。2005年底使用双燃料的公交车、出租车要达到30%,2006年底达到50%,2007年底达到90%。

责任单位:区交通分局、公安分局、环保分局

3.加大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督管理力度,将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测纳入车辆年检程序。办理车辆年检、转入等手续时,应取得市环保部门核发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许可证》,超标排放尾气的车辆要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尾气超标的机动车辆一律不得通过年检,不得上路。

加强对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的监督检查,每年路检车辆不能低于当地现有车辆总数的5%。区环保部门要建立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监督管理动态数据库,定期向区政府报告全区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情况。

限制摩托车发展,停止对二冲程摩托车挂牌。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环保分局

4.车用汽油必须符合《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车用汽油有害物质控制指标》等要求,销售单位要按规定添加燃油清净剂。

责任单位: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环保分局

(四)防治扬尘、油烟污染

1.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和物料堆放场的管理。建成区内所有建筑施工现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污染,施工方案中要有防治扬尘措施,施工现场要进行硬化处理,建筑施工垃圾要及时回收清运,物料堆放场四周要设置有效、整洁的防尘隔离围挡。运输散流物料的车辆,应采取密闭措施,防止运送过程中发生遗撒泄漏。

城区道路坚持洒水清扫,积极开展道路机扫,做到城市垃圾日产日清。

责任单位:区建设局、公路局

2.提高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防止地面扬尘污染。2006年基本实现城区地面绿化。城市绿化覆盖率2005年达到30%,2006年达到35%,2007年达到40%以上。

责任单位:区建设局、林业局

3.防治饮食业油烟污染。现有饮食服务场所污染扰民或超过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2006年6月底前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实现达标排放,2006年7月1日起,不能达标排放的,责令停业整顿或关闭。新建饮食服务业油烟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禁止在城区内露天烹调、烧烤食品。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环保分局

4.在人口密集的地区禁止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河东区是临沂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是落实市政府“蓝天工程”的重要举措。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艰巨性,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抓紧抓好这项工作。区政府成立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专项治理的组织、监督、协调工作。各街道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制定措施,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及时解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区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积极协助街道办事处开展工作。

(二)紧密配合,形成合力。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各责任单位要从大局出发,积极配合,分工负责,务求实效;要依法履行工作职责,做好管辖范围内的督查落实工作。版权所有

(三)严格执法,严惩违法行为。环保部门是主要的环保执法监督部门,要不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建立集中突击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对逾期完不成治理任务的企业(单位)依法关停,对完成治理任务但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责令停产改造并予以处罚。对个别严重违法的污染企业,供电、技术监督、工商、公、检、法等各有关部门要依照各自职责,配合环保部门,进行严厉查处。

(四)搞好宣传,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体,大力宣传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环保法律法规及市、区有关污染防治的文件精神。区环保部门要定期向社会环境信息,公布环境污染治理进度及环境质量状况,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充分调动全区广大群众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对逾期完不成治理任务或虽完成治理任务但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单位),通过媒体对企业法人进行曝光,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制定优惠政策,保证资金投入。为提高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对治污取得明显成效的企业在环保收费等方面依法给予减免。对企业和个体业主自行治理或关停拆除烟囱和小污染源并经验收合格的予以通报表彰。按照“政府对辖区内环境质量负责”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要把治理资金落到实处。限期治理企业的治理资金由企业自筹,各企业必须保证污染治理资金投入,企业的自由资金要优先用于污染治理,在未完成污染治理任务前不得扩大生产规模。各金融部门对治污项目要优先给予支持。

(六)严格考核,务求实效。区政府将把专项治理任务作为环保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具体的考核奖惩办法,严格考核。对在治理过程中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对逾期完不成治理任务的单位,将按照有关的环保法规进行严肃处理,对有关街道办事处责任人按考核奖惩办法严格兑现奖惩。

附:1、河东区大气污染专项治理职责分工表

2、耐火材料企业名单

3、城市规划区和新老206国道两侧企业名单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市长、区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和河东市“蓝天工程”实施方案为依据,以耐火材料、地板砖、内墙砖、水泥、石灰窑、石料开采加工等污染严重的企业为重点,全面治理大气污染源,改善我区环境质量。

二、目标任务和时间要求

(一)防治工业污染

1.炒石膏粉厂、小生化厂、小板厂、小瓦盆窑、小淀粉、小造纸、小电镀等土(小)企业,必须于年年底全部关停、拆除。今后发现一处拆除一处,严防死灰复燃。

2.全区34家耐火材料厂(名单见附表2),必须于年3月底前采用煤气发生炉或梭式窑生产技术进行改造,实现达标排放。

3.城市规划区内、新老206国道两侧、街道办事处驻地周围的燃煤企业(名单见附表3),必须实行煤改气工程,地板砖行业的生产废水和采用冷煤气为燃料的企业,必须配套上马废水处理设施,不得直排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达标验收时间为年6月底前。

4.年年底前关停取缔所有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的石灰窑(名单见附表4),逐步关停取缔不在重点区域的石灰窑。

5.即日起环保部门不再审批新上石料开采项目。原有分布于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的石子厂必须立即停产并拆除设备。不在重点区域的石子厂要在年6月底前关停拆除。正在建设的要停止建设并拆除设备。

6.大力推行新型回转窑生产技术,逐步淘汰落后的机立窑生产线。今后不得新建、扩建机立窑设备和直径小于2.5米的小型回转窑,对现有年产量10万吨以下水泥机立窑生产线逐步关停或转产。

7.继续巩固小炼铁、土炼焦两小企业的关停成果,未完成拆除任务的街道办事处年底前完成拆除任务,确保辖区内不发生反弹。

8.年10月底前完成对盛能电厂、华盛电厂脱硫装置和大气污染物在线自动监测装置的安装调试工作(名单见附表5),确保年年底前各项污染指标均达标排放。

9.其他未被列入关停治理改造的大气污染企业,必须在年10月底前采用清洁能源进行治理改造。

10.严格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一切对大气环境质量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扩建、技改项目),必须经过环保部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否则任何部门不得审批。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项目,环保部门有一票否决权。禁止在城区建成区及规划区内建设炼钢、炼铁、电石、水泥等粉尘污染严重的项目,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从年起,对占城区污染负荷80%以上的排污单位发放排污许可证。责任单位:区经贸局、环保分局、建设局、发展计划局、监察局、工商分局、司法局、安监局、土地分局

(二)防治煤烟污染

1.发展和推行集中供热,凡集中供热管网所及范围的生产和采暖单位,原有燃煤锅炉一律拆除或封存。对要求加入集中供热的用户,供热单位不得无故拖延或拒绝;对未纳入热网规划区域的,要实行区域联片工业采暖。责任单位:区建设局、规划分局、质量技术监督分局、环保分局

2.城市建成区内,严禁新上蒸发量10吨/时以下民用燃煤锅炉;所有工业燃煤窑炉和蒸发量1吨/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茶水炉、饮食服务大灶等燃煤装置,年5月1日前全部取缔淘汰。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等清洁能源的,要按隶属关系,到有关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对新上直接燃煤的商业性的饮食或浴池等经营性锅炉、煤炉、大灶,任何部门不得批准或接受备案。对木材加工企业的小锅炉烟尘污染,采取建立工业园区、实施集中供热、推广绿色能源等有效措施进行治理、整顿或关闭。年底前,所有木材加工企业燃煤锅炉一律关停取缔。责任单位:区环保分局、质量技术监督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工商分局

3.各煤炭经营单位,不得向城区范围内供应含硫量大于1%、灰分大于17%的高污染煤炭燃料。责任单位:区环保分局、经贸局、工商分局

4.城市建成区内积极推广使用燃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太阳能、电等清洁能源,年底前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80%以上。责任单位:区建设局、环保分局

(三)防治机动车污染

1.严格按照国家机动车产业政策,停止生产和销售落后车型,加强出租车和公交车的管理,加快运营车辆更新。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和标准,做好机动车报废工作。对超期服役、污染严重的机动车,实行强制淘汰。

2.推广燃气汽车技术,加快燃气站建设,以公交车和出租车为重点,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二甲醚等清洁能源。年底使用双燃料的公交车、出租车要达到30%,年底达到50%,2007年底达到90%。责任单位:区交通分局、公安分局、环保分局

3.加大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督管理力度,将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测纳入车辆年检程序。办理车辆年检、转入等手续时,应取得市环保部门核发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许可证》,超标排放尾气的车辆要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尾气超标的机动车辆一律不得通过年检,不得上路。

加强对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的监督检查,每年路检车辆不能低于当地现有车辆总数的5%。区环保部门要建立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监督管理动态数据库,定期向区政府报告全区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情况。

限制摩托车发展,停止对二冲程摩托车挂牌。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环保分局

4.车用汽油必须符合《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车用汽油有害物质控制指标》等要求,销售单位要按规定添加燃油清净剂。

责任单位: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环保分局

(四)防治扬尘、油烟污染

1.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和物料堆放场的管理。建成区内所有建筑施工现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污染,施工方案中要有防治扬尘措施,施工现场要进行硬化处理,建筑施工垃圾要及时回收清运,物料堆放场四周要设置有效、整洁的防尘隔离围挡。运输散流物料的车辆,应采取密闭措施,防止运送过程中发生遗撒泄漏。

城区道路坚持洒水清扫,积极开展道路机扫,做到城市垃圾日产日清。

责任单位:区建设局、公路局

2.提高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防止地面扬尘污染。年基本实现城区地面绿化。城市绿化覆盖率年达到30%,年达到35%,2007年达到40%以上。

责任单位:区建设局、林业局

3.防治饮食业油烟污染。现有饮食服务场所污染扰民或超过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年6月底前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实现达标排放,年7月1日起,不能达标排放的,责令停业整顿或关闭。新建饮食服务业油烟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禁止在城区内露天烹调、烧烤食品。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环保分局

4.在人口密集的地区禁止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河东区是临沂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是落实市政府“蓝天工程”的重要举措。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艰巨性,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抓紧抓好这项工作。区政府成立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专项治理的组织、监督、协调工作。各街道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制定措施,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及时解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区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积极协助街道办事处开展工作。

(二)紧密配合,形成合力。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各责任单位要从大局出发,积极配合,分工负责,务求实效;要依法履行工作职责,做好管辖范围内的督查落实工作。

(三)严格执法,严惩违法行为。环保部门是主要的环保执法监督部门,要不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建立集中突击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对逾期完不成治理任务的企业(单位)依法关停,对完成治理任务但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责令停产改造并予以处罚。对个别严重违法的污染企业,供电、技术监督、工商、公、检、法等各有关部门要依照各自职责,配合环保部门,进行严厉查处。

(四)搞好宣传,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体,大力宣传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环保法律法规及市、区有关污染防治的文件精神。区环保部门要定期向社会环境信息,公布环境污染治理进度及环境质量状况,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充分调动全区广大群众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对逾期完不成治理任务或虽完成治理任务但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单位),通过媒体对企业法人进行曝光,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7篇

关键词:钢铁企业;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管理措施;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钢铁企业是重能耗重污染企业,随着它的日益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呼声也随之增加和提高。这就促使着钢铁等诸多传统“三高”行业中的绿色调控力度也在增加。比如说钢铁企业不得不通过技术改造、环保搬迁、上马新设备等手段达到各项监管要求。但在烧结脱硫、二恶英减排等一些列“绿色”调控的压力下,企业的环保成本正不断加大。如何才能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治理钢铁企业在环保方面的各项开支,增加企业自身利润的提升,这队钢铁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1.钢铁企业环保治理工作现状

在我国,钢铁企业是以治理“三废”为内容,以达标排放为目标,以综合治理为手段,即是以烟尘治理、污水治理、废渣治理与利用、排放达标与厂区绿化为内涵。但在实际生产中,我们知道,虽然一小部分尾矿砂和一部分炉渣、尘泥已经能够回收利用,但研发它们的再循环利用技术仍然要继续深入。

据权威资料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现在钢铁产量为5.5亿-6亿吨/年,能耗3.5亿-4亿吨标煤/年,仅钢渣和高炉炉渣余热(放散蒸汽)折合标煤约2000万吨/年。我国钢铁企业余热资源回收率只有仅达25.8%,大量低品质余热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按余热资源的品质统计,高温余热回收率为44.4%;中温余热回收率为30.2%。

就笔者所从事的实际工作分析,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在各自的环境保护方面基本上存在着这样的三个差距:以时间为节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各政策逐步重视钢铁企业环境保护,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我国局部范围内基本实现了三个转变,第一个就是从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第二个从单纯浓度控制向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转变;第三个从分散治理向分散与集中相结合转变,并开始了清洁生产试点工作。

据笔者所了解,在我们国家在资金投入上,我国环保投入每年都在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钢铁企业每年环保投入占GDP的2.5%来说,在投入数量和治理力度上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有很长的路要走。

2钢铁企业环保治理强效措施

基于上文的分析论述,和目前我国钢铁企业污染的严重性,迫使着钢铁企业在抓生产效益的同时,更需要狠抓环境污染治理,要走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来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文章总结了钢铁企业采取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具体行文如下:

2.1钢铁企业要不断增强环保意识,实现绿色化生产。作为钢铁企业来说,在不断提高自身产能的情况下,要让企业工作人员不断增加环保意识,加强环保方面有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普及。在企业内部要将IS01400l认证环境评价、年度环境报告纳入企业的评价体系中,也可作为员工年度考核的指标之一。

总之,我国的钢铁企业一方面在做经济效益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要做社会效益。

2.2钢铁企业要健全环境监管长效机制。在这笔者建议环境检测监督部门,平时要将钢铁企业作为重点监管对象,督促企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加强设备管理、内部管理,保持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行,更要严厉查处钢铁企业擅自拆除、停运、闲置或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的环境违法行为。对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由当地环保部门责令限期治理,促使各钢铁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稳定达标。

2.3钢铁企业要不断加强自身技术改造。除了软件基础设施需要改善外,还要不断增强硬件设施的技术改造。在此,笔者建议钢铁企业要普及、推广一批比较成熟的节能环保技术,在这我们可以举例来加以说明,就拿垃圾焚烧炉等与社会友好的废弃物处理技术等等,通过这些技术来实现低能耗、少物耗。除此之外,还可以投资开发一些有效的绿色化技术,进一步不断完善钢铁生产企业的绿色化制造流程。

2.4钢铁企业要“转型”。权威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46家钢铁企业分布在各省会和大中型城市。就是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限制了钢铁企业自身发展,更给城市环境带来压力。在国家有关部门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的今天,钢铁企业的环保搬迁已是大势所趋,这对我国钢铁产业布局调整都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2.5钢铁企业要不断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这对钢铁企业来说是一个大胆式的尝试,也是一个新型的解决环保的方法。这种方式可以开发各种行业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流程,实现生产资源的链式循环。

在这我们同样举例来说,就拿钢铁企业高炉释放的低热值废气,实际操作中在实施压差发电综合利用之后,送至焦化厂用于焦炭生产,应使钢铁企业向只买煤不买电、不用燃料油的方向发展,它所置换出高热值煤气送至钢铁厂用于原料烧结和轧钢,钢铁厂的工业余热经回收给煤化工和城市生活以节省能源和减少污染等等。

3. 钢铁企业环保治理发展方向

在中国,钢铁企业的发展,已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越来越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排放废水量约占全国总排废水量的8%,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7%,烟尘量约占8%、粉尘约占15%,固废产生量约占13%。在国家规定的酸雨、二氧化硫“两控区”内的钢产量占全国的75%左右。

基于这一点,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发展的中国,正日益展现出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笔者得知,一些钢铁企业在不断打造成为钢铁技术的领先者,成为绿色产业的驱动者。由此看来,钢铁企业的资源化、生态化、低碳化是未来发展总体趋势。“绿色经济”的大口号作为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将推动中国钢铁产业进入到结构调整、持续创新、绿色发展的新轨道。这是实现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刘晓艳,张妍.环境管理体系在发酵调味品的应用探讨[J].中国调味品,2010年01期.

[2]贺震,节能环保:需要宣传,更需要行动[J].环境教育,2010年01期.

[3]王春,杨鑫.钢铁业的社会责任:绿色钢铁,让世界更美好――贺第四届宝钢学术年会盛大开幕[J],科技日报,2010年11月16日.

第8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问题;措施;概况;法律体系;执法力度;资金投入;环保意识

一、环境保护的概况

环境保护简称环保。环境保护涉及的范围广、综合性强,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环境保护方式包括: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科学技术、民间自发环保组织等等,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自然环境同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共同平衡可持续发展,扩大有用资源的再生产,保证社会的发展。

二、我国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环保法律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针对保护生态环境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在逐步完善环保法律体系,但法律规定范围广泛,内容较笼统,缺乏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当前制定的资源法针对性较强,且注重污染企业职责,轻政府职责,相关的法律规范交叉、重叠,条款间互相矛盾,存在冲突,追究环境污染的诉讼制度存在缺陷等等,总之,我国统一、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还未形成,急需改进和完善。

2、环保投入不足

部分人对生态环境保护存在质疑,多年来我国一直没有停止环保和治理污染的脚步,但为什么成效不大反而少数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专家称还是投入不足,不仅是投入的机制不健全,更重要的是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基层政府投入不足,缺乏相应的资金保障,在研究相应的科学技术时缺乏经费,监察生态环境保护的人员力量薄弱,最终导致工作能力差,质量低,严重阻碍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3、执法力度不够

执法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管理体制不顺,导致环保部门的监管作用无法发挥,主要是生态环境涉及到水利、农业、土地等多个方面,加上环保部门协调机制和管理模式规定不完善,互相争取“五权”现象严重,分管部门自我感觉处于配角地位,工作积极性不高,使环境保护整体性被分块划分。二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突出。部分地区执法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对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或敷衍了事或视若无睹、不管不问,严重脱离群众,致使群众越级上访事件只增不减,执法部门工作被动,应付上级检查的现象司空见惯。

4、环保意识低

从我国整体的生态环境问题来看,一方保护、多方破坏的现象依旧严重,尤其是基层农村,生态质量持续下降,面污染源发展快速,自然灾害和事故时有发生,主要原因就是农民缺乏环保意识,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过度强调自身利益,滥用农药化肥,在生活中乱扔垃圾和废弃物,多数乡镇企业乱砍滥伐,占用耕地,加上设备落后,排放工业废水废气严重等,虽然城市人口环保意识有所改善,但付诸行动效果还不尽人意,总之提高我国我国人口环保意识十分迫切而实际。

三、提升我国环境保护水平的措施

1、完善环保立法

首先是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制定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使其有一个综合而统一的基本制度,并填补部分环保领域法律空白,严格审查环保条例,及时处理存在矛盾和冲突的规定,确保相关部门执法时有明确的实施细则;然后进一步强化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地位和承担方式,督促其有效落实环保工作,并加大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的处罚力度;最后是完善公益诉讼制度,依靠公众力量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并保障其诉讼请求的法律效力。

2、环保资金来源的政策性措施

为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制定了《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关于工矿企业治理“三废”污染开展综合利用产品利润捉留办法的逼知》、《关于环境保护资金渠道的规定的通知》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保证了环境保护与治理经费有一个重要来源。一些省、市、区也制定了相应的法规,《纲要》强调,要实行强有力的环保措施。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根据生态环境的要求,进行产品和工业区的设计与改造,制订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各级政府要将环境保护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加大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环保试点示范及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

3、加大执法力度

提高环保部门的执法能力。环保法律的实现虽然不是必然地需要国家强制,但是如果没有强制作为后盾,也很难付诸实施。因此,我国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环保部门的强制执法力度。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例分析,面对严峻的空气质量形势,大气污染防治再出严厉措施,对重点污染区域、拆迁建设工地、重点污染企业将实行24小时工作制。对排污量较大的企业,实行环境监察人员驻场监督,24小时监控,一旦出现超标,立即查处,一律按日计罚。同时要联合电力、公安、司法、金融、工商、水利、铁路等部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对拒不执行环保处罚的企业要限水、限电、限贷、限运,形成一股强大的执法力量,彻底改变环保部门势单力薄、权力有限的现象,真正做到执法必严。

4、提高环保意识

生态环境保护是全民事业,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各地必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宣传,并普及相应的法律知识和环保知识,特别是乡镇政府要根据农村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宣传措施,如派干部和相关技术人员下基层,将当前的环境问题和影响切实传达给农民,并指导其如何科学的进行农业和工业生产,设立专门的环保宣传和咨询小组等,切实促进农民环保意识的增强。此外国家还应推行科学、合理的政策规定,督促人们将环保落实到日常行动中,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工作是造福人类的伟大而艰巨的工程,只有提高环保意识、健全环保法律体系、增加环保投入、加大执法力度,才能促进环保事业顺利进行,使我们共同的家园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爱霞,张红亮.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路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1(01).

第9篇

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川委发〔〕38号)精神,全面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重点工业污染源综合治理的通知》(川府发〔〕9号)要求,确保省政府下达的7家限期治理企业全面达标、州县挂牌督办企业稳定达标的实现。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认真抓好落实。

一、治理目标

年12月31日前,实现7家限期治理企业全面达标排放、州挂牌督察的15家企业稳定达标、40家污染企业完成治理任务。其中,日处理500吨以上的水污染企业要安装自动监测系统;对死灰复燃的“十五小”企业或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排污企业一律取缔、关闭;对违反环保法规的新、扩、改建项目,已经投产的要责令停产整顿,正在建设中的要责令停止建设并依法处理。

二、治理步骤

(一)清理整顿。对全州范围内所有污染源排放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清全州工业排污的基本情况。州政府已成立由环保、计委、统计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州工矿污染源综合治理达标领导小组,各县要建立相应工作机构,负责行政区域内污染源综合治理工作,具体调查工作办法由州环保局负责制定。对普查中发现的未达标企业要纳入整治范围,限期治理。

(三)考核验收按照严格标准、分级负责、完成一个验收一个的原则进行。省控污染企业的验收,按照省经委、省环保局《关于做好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工业污染源整治重点企业污染治理考核验收工作的通知》(川经资源〔〕253号)要求进行。大气污染企业的验收按照省环保局和省经委的另行通知要求进行。省政府挂牌督查企业的验收由省环保局和省经委组织实施,其余企业由州环保局及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三、工作措施

(一)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治理工作的领导

重点工业污染源整治工作和全面达标工程事关“还一江清水,让人民满意”目标的实现。各县政府、州级有关部门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真搞好整治工作,加强全州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综合治理。州政府已成立由环保、发计委、监察、国土、工商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污染源综合治理达标工作领导小组。治理任务重的县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以加强组织协调,如期实现治理目标。

(二)严格监督,促进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1、制定方案,认真实施。工业污染源调查和限期治理工作由州政府负责并组织实施。各县政府要按照州政府的统一部署组织制订本地的调查工作方案和限期治理计划及实施方案,认真查清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污染企业的达标排放情况,将治理任务切实落实到基层、企业,确保全面达标。

2、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未依法开展环评或未经环保部门审批的规划和建设项目要按规定处理。

3、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在整治工作中,要积极采用资源综合利用措施及清洁生产方式,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4、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和技术。根据资源条件和区域特点合理调整产业布局,逐步构建节约型、环保型的产业结构。

(三)加强配合,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各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环保及相关部门要协助企业寻求科学治污技术和方案,制定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建立环境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设立专项治理资金,严肃查处违法排污行为,支持和鼓励企业搞好污染治理。

(四)搞好宣传,营造治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10篇

一切活动”,这样,人类才能找到一条既能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又能维护社会生态环境良好循环的全新发展道路(即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一思想很快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接受和认同,成为人类建设文明社会的象征和共同追求的目标。必须认识到,环境是不可逆转的资源,对环境造成一分污染,就要付出十倍甚至几十倍的代价,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去恢复,我们现在要干的,正是要恢复被破坏和正在被破坏的环境,是在偿还环境的欠债。实践证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定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必定要受到后来人的指责。因此,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正确把握好眼前利益与长期发展的关系,既要为今天的发展尽力,又要对明天的发展负责,决不能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二、明确目标任务,狠抓综合整治

环境综合整治势在必行,县委、县政府对今后三年的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做出了安排计划,制定了《2005—2006年环境污染治理规划》,本着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防治结合、分步实施,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逐步实现“一年内见效,二年内基本完成,三年内全部完成”的总目标。确保到2006年,县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一言工业园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完成上述目标关键要抓好今年的环境综合治理,特别是要加强对铁合金、电石等矿热炉的烟气治理,今天县人民政府下了达2005年的限期治理任务,同时与各单位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各部门、各企业要抓紧落实,要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工作。

(一)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提高城市形象

一是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垃圾无害化处理步伐,使城市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扩大集中供热面积,3年内全部取缔分散取暖锅炉,从今年开始供热管网内不再新增取暖锅炉;二是2005年12月底以前,对县城西出入口到大平公路公铁立交桥沿线的企业,全部实施限期治理,达标排放。对效益低、污染重、有碍景观的企业坚决实施关、停、并、转、迁;三是对县城区域内的餐饮、娱乐行业逐步规范,加强管理合理规划。加强对新规划的居住、商业、餐饮、娱乐区的管理,减少噪声扰民,创建一批安静居住小区,为群众创造一个居住、消费、休闲、学习的良好环境。

(二)加大对一言工业园区的管理和污染治理工作力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按照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布局建设项目,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不执行环境评价审批的建设项目,坚决不允许建设。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从2005年起工业园区不再新增污染源,用3年的时间,对一言工业园区排污企业全部进行治理,实现达标排放。

抓紧对铁合金、电石等矿热炉烟气治理,力争2005年底前全面完成一言工业园区的矿热炉烟气治理,2005年完成县城内锅炉、茶浴炉烟气治理,到2006年底前使县城区、一言工业园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对焦化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回收荒煤气,进行综合利用。到2006年底前,力争完成宏翔焦化、阳光焦化、天源焦化、业成焦化、蓝白黑焦化荒煤气回收再利用项目。

造纸企业要逐步完善现有污染防治设施,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力争在2006年建成废水碱回收设施,使造纸废水得到深度处理。

煤炭加工企业和煤化工企业,要加大治理投入。洗煤行业排放的煤矸石要集中处理综合利用,避免造成二次污染。碳素制品企业要积极采取措施,治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和煤粉尘,在2005年底前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

要综合利用化工行业排放的废渣,特别是污染比较严重的双氰胺废渣,减少废渣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对已安装环保设施的企、事业单位,要加强管理、维修和更换设施,确保充分发挥效益,在2005年10月20日前使污染物达标排放。

各企业单位要加强厂区绿化、美化、改变厂容厂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三年内使厂区绿化面积达到10以上。

(三)加强区域污染治理工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开展对“五排”、“三排”流域内的企业排污治理。2005—2005年完成共享化工、东盛亚麻等化工企业的废水及各乡镇、蔬菜脱水企业的废水治理;2006年前彻底完成“三排”流域的企业废水治理,确保“引三济唐”和“引五济惠”工程的用水安全。

加强标准化农业园区、蓄禽养殖园区和重点屠宰厂的建设,促进规模生产和规模养殖,逐步规范其环境管理工作。同时通过集中处理和综合利用秸杆及农家肥,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切实减轻农业污染,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黄河护岸林湿地保护项目、河东防风固沙工程、贺兰山东麓自然生态保护工程和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增加森林覆盖率。

三、强化措施,齐抓共管,实现社会、经济、环保协调发展

(一)切实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今年县委、政府重新调整了县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把与环境保护工作相关的部门主要负责人列为成员,就是要让各部门的领导担起相应的环保责任。县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要积极开展工作,及时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实施《2005—2006年环境污染治理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对开展环保工作推诿扯皮不负责的单位领导要追究行政责任。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相互配合。环保局、发展计划局、经贸局把好建设项目关,对新建、扩建的项目实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同时做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公安局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企业,按照政府的决定强制关停取缔,同时做好县城建筑施工餐饮娱乐等社会噪声的控制。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实施方案》中的要求履行职责,不可推诿扯皮延误工作。

(二)加强环境监督管理,继续实行目标责任制。为强化对各企业的监督管理,政府将与限期治理单位鉴定目标责任书,对年底完不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单位除按环保法规进行处罚外,还将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一是年终单位不得评为先进集体;二是单位领导不得受奖;三是取消精神文明单位荣誉。县环境保护局要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切实履行对全县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职能,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要加强对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和限期治理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并组织验收限期治理项目,对没有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倍征收排污费,并处以罚款,报县人民政府下达停产治理决定。各治理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环保工作,及时上报年度治理方案,经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会议审定后组织实施。严格执行排污收费政策,全面、足额征受排污费,积累污染治理资金。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把削减排污总量落实到每个污染源,在抓好污染源浓度控制的基础上,做好总量控制。逐步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按照市政府环境污染总量控制指标,对符合排放要求的单位发放排污许可证。

(三)加强对新建项目的管理。实行环保第一审批权。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任何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未经环保局通过环境保护预审,发展计划局、经贸局不得批准立项,土地局不得划批土地,工商局不得办理相关证照。未经环保局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建设项目,城建局、规划站不得批准开工建设。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把好建设项目的审批和验收关。对已列入国家明令禁止淘汰和落后的工艺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彻底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杜绝新的环境污染源产生。

(四)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发展经济和治理污染的同时,结合实际抓好改造传统产业结构,提升和优化产业水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县经贸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规定淘汰而未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产品进行调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淘汰关停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以及未完成县人民政府下达的限期治理任务的单位,供电部门停止供电,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水务部门停止供水。

第11篇

关键词:绿色成本;核算方法;问题;对策

收稿日期:2011-04-20

作者简介:汪 瑜(1970―),女,一级注册建筑造价工程师,主要从事财务审计工作。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5-0226-03

1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球上的各类资源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地消耗。控制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是近年来全球社会各层人士的共识。“低碳”、“环保”等可持续发展词汇也随之逐渐深入人心。工业企业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同时对能源损耗,生态环境的破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绿色成本作为企业的一项新兴的成本项目,在环保意识越来越高涨的今天,其构成、种类等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在会计核算和成本管理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得不面临“绿色化”观念的企业改革,将绿色成本核算纳入到企业的管理体系当中,以促进企业的自身可持续发展。

2 绿色成本核算的意义

GDP是目前世界各国都采用的核算体系,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统一标准。但是从GDP的数据中只能看到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的情况,却不能了解到经济发展的背后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必然是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大量消耗的过程,也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过程。环境和生态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将环境和生态因素纳入其中,GDP核算就不能全面反映国家的真实经济情况,核算出来的一些数据有时会有“虚增”的成分。这样的结果,会导致人们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更加肆意地破坏自然环境,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由此可见,传统GDP核算存在着一系列明显的缺陷,长期以来被人们所批评,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修正。

从20世纪中叶开始,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一些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们尝试将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发展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便是绿色GDP。绿色 GDP是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活动中包括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绿色GDP的核算体系,综合了经济与环境核算,是一种全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GDP不但反映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反映了质量,能更为科学地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真实发展和进步。绿色GDP的启动实施,虽面临着许多技术、观念和制度方面的障碍,但没有这样的指标体系,就无法衡量国家或地区真实的发展水平,无法用科学的基础数据来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也无法实现整个社会的综合统筹与平衡发展[1]。

3 我国企业绿色成本管理分析

3.1 绿色成本分析

按照产权理论观点,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环境资源的公共性和稀缺性,企业在侵占或使用该项资源时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因此要实现环境保护,就应该利用法律制度进行界定来规范企业对环境资源的占用,从而使企业不能随意占用环境资源,并对其侵占行为负责。绿色成本是指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而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不表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绿色成本费用项目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内部绿色成本和外部绿色成本。内部绿色成本是指企业对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成本投入,如企业对环保污水处理设备的投入。外部绿色成本是指不由企业支付的由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及生态污染的治理成本,如国家对污染的治理支出成本。

(2)环境控制成本和环境故障成本。环境控制成本是指企业为达到环保目的而生成的成本,如环保设备的购入,员工环保意识培训,环保技术的研发成本等。环境故障成本指除环境控制成本以外的成本,如由于对环境生态造成污染的罚款、停产等支出及损失[2]。

3.2 企业绿色成本管理现状

目前的企业对于成本管理仍秉持着过去的传统思路,认为绿色成本管理是简单的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大多数企业的绿色成本管理范围局限于材料的采购,产品的销售阶段,其管理措施单一,基本通过事后核算进行分析,没有与企业竞争力形成联系。同时大多数企业没有形成绿色成本管理体系,不能主动的进行绿色成本管理核算,从而失去了优先的竞争力。

3.3 财政支出绿色成本的核算

3.3.1 自然资源成本计算

财政支出的绿色成本是基于绿色GDP内涵上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损耗的实物量或价值量。在核算自然资源损耗的绿色成本时,实物量仅反映了财政支出对资源数量和质量变化的影响。价值量的核算,不仅核算实物量大小.还考虑到各种自然资源价格,且这种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特定自然资源稀缺程度,与权重正相关。随着我国自然资源产权越来越明晰,各种自然资源产权之间租用、买卖等交易活动越来越频繁,这些自然资源必然具有相应的市场价格。因此,采用价值量而非实物量作为自然资源损耗的绿色成本计算基数。在核算财政支出在特定项目绩效时,对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损耗绿色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自然资源损耗总的绿色成本∑4i1(第i种自然资源损耗的绿色成本),特定自然资源损耗的绿色成本财政项目投入前后该自然资源的存量差×该自然资源使用的当期价格×该种自然资源的绿色成本权重.

其中,“该自然资源使用的当期价格”既可以是市场价格,也可以是专家评估后的价格;“财政项目投入前后该自然资源的存量差”可以从财政资金使用方的会计资料中获得。il,2,3,4分别代表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

3.3.2 环境资源成本计算

由于环境资源特殊属性.其价格不易确定。因此在计算环境资源损耗的绿色成本时用间接方法,以保护和治理至恢复环境的成本来代替环境资源损耗的价值量,其绿色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环境资源损耗的绿色成本环境资源损耗的价值量×环境资源的绿色成本权重;

环境资源损耗的价值量财政支出项目实施中保护环境的成本+财政支出项目结束后治理环境所需的成本+Dix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成本。

式中Di是一个虚拟变量,当Di1时表明经环境治理后仍无法恢复到实施前的水平。当Di0时,表明经环境治理后可以恢复到实施前的水平。其中,“财政支出项目结束后治理环境所需的成本”一般是指将环境恢复到项目实施前的水平所付出的成本。如果特定财政支出项目结束后,环境治理仍无法恢复到实施前的水平,则须将“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成本”加入到环境治理成本当中,由相关专家来设定指标,对于存在重大污染及造成生态破坏的项目,应予以否决[3]。

4 企业在环境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4.1 企业对环境成本的认知问题

部分企业认为环境保护与治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企业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难以做到合理兼顾。长期以来,部分企业基本上走的是“三高一低”的经营道路,基本上没有考虑资源能源的浪费、物料的循环利用、对环境的污染等环境问题,大量进行生产,片面追求利润,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缺乏积极性,认为环保工作投资大,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加上环境问题一般具有潜伏性和滞后性的特点,那些投入较大而无助于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污染治理项目,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难以主动实施。

4.2 企业未建立有效的内部环境管理机构

目前国内企业中设立环境管理部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但企业内部环境管理部门却不能提供明确的绿色成本分析数据,对绿色成本的范围和标准没有明确的规定,使绿色成本核算难以进行。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企业没有一套系统的环境信息系统,对绿色成本的范围和内容未进行有效的界定,而这正是企业绿色成本核算的基础。

4.3 企业存在规避环境成本问题

排污企业不是积极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而是偷排、暗排、超标排放污染物,把原本应该由企业承担的治污成本转嫁到了大众的身上。部分企业没有按照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和运行环保设施,即使建立了环保设施,但在利益的驱动下,生产时并不运转。遇到执法检查,企业往往会采取办法或以各种理由蒙混过关,使治污成效大打折扣,形成了企业盈利,政府和社会公众为企业环保成本买单的情况。

4.4 绿色成本资本化问题

对于绿色成本资本化问题,无论是企业会计准则还是企业在实务操作过程中都未涉及,由于成本资本化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本管理的绩效和企业财务指标的好坏,因此对于一般的成本支出,会计准则都规定了成本资本化的原则。企业在对了绿色成本进行会计处理时,也往往直接用其他成本的资本化原则,由于绿色成本的特殊性,这样简单的处理并不适合。

5 完善企业绿色成本核算的建议与对策

5.1 加强环保立法和政策引导

健全和完善有关环境资源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环保投入和环境成本核算,严格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环保方法标准和环保样品等标准,将企业环保投入作为一项指标。对企业环保责任的范围应作出扩大性规定,对企业的环保责任追究不应仅仅在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废弃物排放上,而是要扩大到产品使用过程的环保污染和使用后回收利用等方面,使企业环保成本投入与污染预防和治理要求相一致。加强政策的引导,对一些严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原材料实施限制使用和禁止使用,从宏观上引导、扶植和推进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为主的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展,杜绝企业规避环保成本的行为。

5.2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的保证。这就要求企业报批项目的同时既要充分考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也要求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它项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的设施和其它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按照这些规定,企业在决定开展某一项目时,就要充分考虑环保投入和环境成本核算问题。作为项目审核批准部门及环保等部门必须加强管理,对于环保成本投入不到位的项目,一律停止建设,坚决杜绝和制止违法乱纪行为;对未审批就开工、不审批也建设、治污设施不运行,以及以试运行为借口长期违法排污的企业,要严肃查处,确保企业从建设项目起步时起就不欠环保账,为环境污染预防和治理打下坚实的基础[4]。

5.3 提高企业对绿色成本的认识

绿色成本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分析企业的成本和收益,使企业按照新的模式进行经营决策。有效运作的绿色成本管理系统对于降低企业成本,冲破绿色壁垒,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站在战略管理的高度充分认识绿色成本的应用价值。企业要控制绿色成本,成功地实施绿色成本管理,就必须从源头开始进行控制,把绿色成本管理纳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要运用事前规划法对绿色成本实施全过程控制,也就是从产品设计阶段开始,包括原材料的取得和加工、产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产品的使用、再利用和维护、产品的回收分解和最后的处置都要考虑环境因素,深入分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各个环节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通过实施生态设计、环境材料的选择、清洁生产、零排放等措施,将环境影响纳入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5.4 实施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

企业在进行工业成产时,应注意材料的选配,应采用低能耗、低污染的原始生产材料,从而减低生产中造成的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同时也能降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制定生产过程中能源的节约机制,提高工作人员低碳、环保的意识,加强发展循环经济。同时政府应给予开展节能降耗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在贷款、财政、税收等方面优惠措施,鼓励企业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三废”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为企业节能降耗和发展循环经济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5.5 加强执法监管和环境成本核算

随着环保执法力度的加大,各种先进的监控和检测能力的提高,对违法排污企业确实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但是从效果来看,企业的环境意识不但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却把更大的精力用在了应付和规避环保执法检查上来[5]。因此仅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认真核算企业的环保投入和污染治理的“环保会计账”。应逐步建立重点污染企业环境成本会计台账,通过对企业环境成本分析和控制,根据企业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对环境影响等因素,要求企业投入与环境污染预防和治理相适应的环保资金,实现环境成本投入管理长效机制。应将环保执法监管从单纯的罚款手段转变为处罚和查企业环保资金会计账相结合的方法,逐步规范企业的环境成本核算制度,促使企业从被动治理污染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开展环境污染预防和治理。

5.6 重视环保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

企业应不仅是污染防治的主体,也是环保技术研发、应用和创新的主体。从企业污染治理的经验来看,长期存在技术瓶颈,造成环境污染“预防和治理难”,增加了企业治理成本。环保技术研发、创新和运用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要明确企业在环保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环保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应根据实际,制定环保技术研发规划,设立研发资金,可以依托自身的优势,独立承担技术研发,也可以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环保新技术研发。环保新技术研发与创新要着眼于企业节能降耗减排、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节能环保型新材料的应用,以切实降低企业环保成本。

参考文献:

[1] 郭道扬.绿色成本控制初探[J].财会月刊,1997(6):3~7.

[2] 王建明,叶青松,邹晓武.战略成本管理导向下的绿色成本管理探讨[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11):31~32.

[3] 陈畴镛,吴 瑕.我国财政支出的绿色成本研究[J].价值工程,2008(1):161~163.

第12篇

【关键词】环境审计;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已经与科学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密切相关。所以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必须关注获取利润的方式,承担社会责任。

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基础,也是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这关乎老百姓的身心健康和根本利益,也关乎企业的健康发展和长远利益。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是资源的利用者,也是污染物的产生者和排放者。切实保护环境和推行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政府承担的责任,更是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企业环境审计是促进企业承担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社会责任的有力手段,可以引导企业更好、更有效地履行社会责任。开展环境审计既是评价、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要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就必须引入环境审计;要全面评价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就必须引入环境审计。

一、企业环境审计的内涵

企业环境审计是通过对企业的环境报告以及经营管理情况的环境影响评价,监督其环境保护和管理责任的履行,并对其环境保护和管理责任的履行状况进行评价和鉴证,同时对其提出的有关环境管理问题提供咨询,从而实现对其环境保护和管理责任履行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特殊的控制活动。它的目标是“确保受托责任主体环境保护和管理责任全面有效地履行”,以“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共同维护人类与自然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理想环境”。

二、企业环境审计的内容

(一)审查企业环保专项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

主要审查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环保补助和造育林费等专项资金的筹集是否足额到位,是否用于环境治理项目和环保设备设施。比如是否用于建设矿场扬尘筒仓或防风抑尘网、污水处理厂以及设备改造,是否进行矿山植树造林等。

(二)审查遵守国家环保政策法规情况和企业内部环保管理制度情况

主要审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按照规定采取了环保措施,环保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或行业的标准,有关建设项目是否遵守了环保登记等制度。审查内部环保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是否设立环保组织机构,是否配备环保专业人员等。

(三)审查环境会计资料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

环境的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环境活动,都会形成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必须对环境活动的会计处理进行审查,以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主要审查:环境活动会计估计的正确性及其会计估计变更所产生的影响,环境管理费用支出会计处理的正确性,环境税费计提缴纳的会计核算,违反环境法规支付罚金的会计核算,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

(四)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真实性

环保法规要求,一些工程项目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向环境管理部门提交报告。审计环境报告主要是验证报告中有关内容的真实性。比如审查环境报告的编制是否符合有关规定,验证环保投入的资金是否足额到位,环境管理措施是否已实施,环保工作是否取得了预计的效果,环境报告中所列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是否真实等。

三、开展企业环境审计的必要性

(一)企业环境审计是确定和解除企业环境责任的需要

首先是社会环境责任。企业的生产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由此对社会生活和生产环境产生了危害,应承担环境污染治理责任。其次是法律环境责任,企业在生产和其他活动中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法律要求企业应承担治理污染、恢复生产环境责任。再者是经济环境责任。企业在追逐利润的最大化下,对环境资源造成的破坏和居民造成的损害,应承担赔付、处罚以及治理花费方面的责任。

(二)企业环境审计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内在需要

越来越多的企业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环境形象和环境业绩,并且在积极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否则任何一项或几项环境决策的失误,都可能给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带来危机,引起财务失败,严重地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和清算。重视环境并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和保护,才能使企业获得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维护企业经营持续发展。因此,企业生存环境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企业管理当局关注自身生存的根本原因,也使企业环境审计有其内在的动因。

(三)企业环境审计是提供企业环境经济活动信息的客观需要

企业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而发生环境费用支出,治理产生的污染物而支付环境直接费用和环境教育宣传费用;或企业积极参与治理环境污染而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环境经济收益。这些环境经济活动势必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现金流量。审计企业环境经济活动,对企业的财务报告的完整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可为企业环境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四)企业环境审计是企业管理审计的重要内容

管理审计是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影响企业管理效率和效果因素的分析和评价,借以提出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和改善管理措施的审计意见和建议。环境审计是通过定期开展对企业环境管理活动的监督和评价,分析产生影响企业管理效益和效率的环境因素,健全环境管理控制系统,提高环境管理质量,促使企业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环境,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因此,开展企业环境审计就成为企业管理审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企业环境审计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贡献

环境审计为保护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恢复和治理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所以企业进行环境审计意义重大。

(一)有利于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生产产品,另一方面也消耗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污染物,导致环境污染。这不利于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必须开展环境审计,促使企业考虑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人民群众的利益、自然环境承受能力和社会的利益,促进企业及其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企业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开展企业环境审计可以监督企业遵守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对企业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提供有效建议和改进措施,所以对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三)增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环境的影响,资源的约束。特别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道路,越来越走不通。开展环境审计,尽早发现和揭示资源环境可能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防范资源环境风险,保障资源环境安全。推广企业环境审计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五、开展环境审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更有效地检查、监督和评价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开展企业环境审计必须关注五点:

(一)关注环保管理部门是否设立

环境管理部门统筹负责企业环境管理工作,负责组织本企业环保工作的管理、监察和监测任务。负责组织实施企业环保规划、参加项目环保设施的竣工验收,提出环保意见和要求。组织企业内部环境监测,掌握原始记录,建立环保设施运行台账,做好环保资料归档和统计工作。可见环保管理部门的职责特别重要,如果没有环保管理部门,企业的环保工作将无人问津,环保工作将无法开展,企业就没有环保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监督,环境审计人员也获取不了有效的环保资料信息,环境审计将不能有效进行。

(二)关注资源开发设计的科学性、设备的先进性

开发设计的科学性、设备的先进性,是决定资源是否节约、是否合理利用的先决条件。科学的开发设计、先进的设备使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减少浪费,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从而减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三)关注资源环保制度的健全性,制度执行的到位情况,各项措施实施情况及其效果

资源环保法规制度是企业履行环保责任的外部动力和法律保障,企业内部健全的环保制度是执行国家资源环保法规制度的保证,这样企业内部形成的环保制度化、长期化的体制,有利于各项政策措施的执行及其效果的实现。

(四)关注环境会计资料的健全性、真实性

环境会计资料是环境审计的重要对象。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必须向社会披露有关污染信息的规定,更没有对污染的记录、计量的具体标准,这给环境审计增加了难度。企业的环境会计资料提供越完整、越健全,审计结果就越可靠,越能有效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在环境审计时,应特别关注企业的内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外部节能减排资金、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环保补助、造育林费等专项资金的会计信息是否健全、真实;这些专项资金是否用于污染治理项目和环保储备项目以及使用金额多少是否合理。

(五)关注周围相关环境实景

切身感受周围环境是获得环境审计的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手段,其作为直接证据最为可靠。因此要实地考察当地的空气质量如何,山林植被是否保持,是否适度合理地造育林,河水是否污染严重还是水质较好,地面是否塌陷,周围居民的房屋建筑是否受到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损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