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职业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职业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4-02-04 14:36: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职业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职业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第1篇

【关键词】 中小企业;职业危害;现状分析;措施探究

1. 前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正在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提高,这是人们对于职业危害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因为它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联合国的一项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到:目前,中国最瞩目、最显著、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就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国目前受到严重的职业危害,社会发展已经处于一种至关重要的阶段,不断出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情况,必须采取措施对职业危害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降低,这已经成为一种势在必行的问题。本文针对中小企业职业危害进行了深入了研究,分析了中小企业职业危害的现状以及改善措施。

2. 中小企业职业危害的现状

在我国,超过50万个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职业危害,其中包括有毒有害品企业多达1600万个,超过2亿人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不同程度的接触。目前,大约有60万个职业病患者,不仅如此,我国每年正在以大约2万人的速度增长。在世界范围内,我国是最严重的受职业病危害国家之一,主要的特征为:巨大的病患人数、较高的发病率、较大的经济损失、较广的危害面,对我国劳动力资源可持续发展造成一种巨大的威胁,同时对于经济发展而言也是一种严重的制约。

3. 中小企业职业危害的原因

3.1过快的经济增长,没有足够的安全投入

近年来,我国经济正在快速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改变了劳动用工制度。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无法更新设备,导致防治职业病危害的技术相对落后。面对严峻的职业病形势,尤其是很多企业的防护、防尘工作想多落后,排毒系统以及通风设施等严重匮乏,因此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对劳动者的健康、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3.2严重的职业病转移问题

目前,由境外向境内转移成为了我国职业危害的趋势,很多有害、有毒的工序以及工种逐渐向国内转移,因此形成了一种较为恶劣的工作环境,最终导致患职业病的工人数量不断上升,且逐渐趋于年轻化,有很多工人的劳动能力过早的丧失了。很多生产工艺和化学物质在国外是禁止生产和使用的,但是很多国内、外企业在国内进行大量的生产和使用,因此对劳动者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比如石棉的生产。

3,3没有足够的安全监管力度

目前,我国还没有全面落实防治职业病的法律制度。政府监管的过程中,还没有理顺职业卫生监管体制,各部门之间没有健全的分工协作机制,同时没有足够的监督执法人员,设备和手段相对落后,没有畅通的信息渠道。很多地方政府仅关注经济的发展,没有严格的进行对企业的监管,一些严重污染的企业同样被引进,在源头上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3.4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管理劳动用工的过程相对混乱,对劳动者职业病的防治过程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自从改革开放,很多乡镇企业、工厂不断涌现,这些小规模的钢铁厂、煤窑厂、水泥厂等设备简陋,对于劳动者没有足够的安全保障。同时,这些短期合同工、农民工缺乏医疗保险,也不具备防范知识,导致其职业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4. 中小企业职业危害的改善措施

4.1完善法律法规

那些在国外禁止的生产工艺以及化学物质,在我国被生产和使用,对我国的劳动者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此,国家相关的部门和单位必须进行相应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尽快的颁布实施,通过立法将那些有害的工序和工种转移问题进行解决。其工作的重点是对乡镇企业劳动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安全问题进行彻底解决。

4.2加强预防为主

可预防性和不可逆性是职业病的突出特点,这就要求防治职业病应该以预防为主。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因为职业病产生的经济损失和治理职业病需要的投入资金的比例是7:4,若采取预防措施其投入的资金与治理职业病损害需要的资金的比例是4:1。所以说,预防是对职业危害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4.3加强监督执法力度

国家必须采取措施使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不断加强,使职业卫生标准体系得到健全和完善,对职业卫生的投入要相应增大,使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得到加强,对职业危害事故进行严肃查处。

5. 总结

职业危害现状对我国目前职业卫生管理的问题、社会现象以及经济发展特点等是一种真实的反映,因此必须从管理、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采取措施,才能对职业危害进行有效的遏制。通过科学的、系统的管理则可以有效的控制和预防职业危害。

参考文献

[1]王善文,刘功智.企业职业危害综合评价和风险分级系统及其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2).

[2]刘玉萍.企业职业危害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科技信息,2008(19).

[3]王永健.把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到位[J].劳动保护,2006(7).

第2篇

【关键词】预防医学;职业病防治

引 言:预防医学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它是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预防医学日益显示出其在医学科学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

一、预防医学概述

预防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群,并划分为多个分支学科。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人类组成,医学应用理论包括社会医学、环境医学以及生物医学,并结合微观以及宏观的方法,研究疾病分布规律、发生规律以及有害健康的多项因素,从而决策预防措施及对策,实现提高生命质量、有利健康以及预防疾病的一门学科。根据预防医学的相关学科资料显示,其学科群有环境卫生学、少年与儿童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病与劳动卫生学、社会医学、毒理学、医学统计与卫生学、地方病学、性传播疾病学、媒介生物学、卫生检验学、流行病学、消毒学、寄生虫学、传染病学等学科。

二、我国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

(一)非传染性慢性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加剧

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死亡率占全世界所有死亡原因的1/4 以上,是各种残废原因中比例最高的。据统计,我国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肿瘤、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所造成的死亡,目前已占全部死亡 的 70 %以上。估计目标高血压患者有8000 多万人,预计2014年将达1.5 亿人。癌症已成为城市居民的首位死因,其中肺癌占第一位,脑血管病、心脏病的死亡率达 100/10 万左右,我国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危害将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二) 职业病的长期存在,危害严重

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我国职业病迅速上升。慢性职业病中毒以铅、苯、二硝基甲苯、汞、锰等为主;急性职业病中毒以有机磷、氯气、硫化氢等为主。此外,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农药中毒达10 万例。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职业病也必将随之增加,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还将会产生一些新的职业病。

(三) 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社会的变革,工业化、都市化进程,家庭、社会结构的变化,精神疾病患者有上升趋势、相关资料表明,门诊病人中半数属于心身病,我国大城市约占1/3。心身病是指由于精神紧张、情绪压抑等原因引起的器质性疾病,如高血压、神经衰弱、抑郁症等。此外,酒精和其他药物依赖也在急剧上升。心身疾病和精神疾病不仅危害个人健康,而且影响家庭和社会安定。

三、 当前我国在职业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对职业病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乡镇企业、个体经济企业法律意识淡薄、漠视职业病防治;有些用人单位负责人既不参加《职业病防治法》的培训,也不派人参加培训,采取不学习、不接触、不执行的“三不政策”,使《职业病防治法》难以执行。

(二) 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通过培训加以提高

目前在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形成职业卫生监督与技术服务网络,但是职业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依然存在队伍数量少,质量不高,检测设备陈旧,装备落后;文化素质偏低,责任性差,现场技术服务人员比例较低以及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以致对于有些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难以掌握,工作中常常出现管理滞后的现象。

(三)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估工作不够完善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估报告,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而有较多项目建设单位尚未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预评估报告就开工建设,以使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措施得不到落实,给职业病防治造成了隐患。同时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未按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验收而擅自投入生产或使用,以使建设项目成为监管盲区。

四、 预防医学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从群体的角度探索与人类疾病和健康相关问题,预防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及促进健康的一门科学。医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从个体医学发展到群体医学,今天许多医学问题的真正彻底解决,不可能离开群体和群体医学方法。预防医学的任务要求它必须高瞻远瞩,面向医学的未来,从战略的高度考虑人类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一) 预防医学的特点

(1)价值导向的超前性

(2)服务对象和研究对象的整体性

(3)研究方法的独特性

(4)工作范围的全球性和广泛性

(5)工作效率的紧迫性和时效性

(6)工作过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7)工作效果评价的滞后性和效益影响的深远性。

(二)预防医学对职业病防治的作用

(1)健康认识

完善的保健与预防疾病之道。我们每天经由阳光、空气、水及食物获得所需的营养素和氧气,却也不知不觉累积了许多的毒素于体内。再加上细胞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等,如不被排出而留在体内时,会妨碍消化、血液酸化,引起细胞及多种器官的疾病。毒素累积而附著在肠壁皱折中成为所谓的“宿便”无法排出体外,导致细胞缺氧,并刺激五脏造成体内生化的紊乱,所以说毒素乃万病之源,非排除不可。

(2)树立健康观

健康和疾病是医学的核心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无病即健康”是生物医学模式的健康观,它仅以躯体生理功能正常作健康的指标,未涉及心理和社会方面,因而是片面的和消极的。1948年WHO成立时在章程序言中指出“健康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健康受到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与WHO的健康定义一致,健康被理解为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维组合概念,即“三维”健康观,健康的内涵由生物学健康向心理学、社会学领域拓展,这对现代的职业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加强预防医学教育,培养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医学人才

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模式是在生物医学模式框架建立起来的,具有该模式的内在缺陷,目前全国大多数医科院仍以招收、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主,毕业生“医疗第一”的思想根深蒂固。世界著名的“爱丁堡宣言”指出:“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教育培养的医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要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献身精神;具有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在专业方面除具有临床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基本的预防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

五、结束语

总之,医学模式的转变使预防医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预防医学正在向社会预防的方向发展。现代社会工业化程度加深,也从另一个层面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精神和心理问题,都需要得到社会的关心、国家政策的支持。从而把职业病防治工作做好,把职业病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第3篇

职业病预防的相关措施

许多国家的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会越来越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尽管如此,从职业病流行的范围和严重程度来看,职业病预防仍任重而道远。

为了有效地预防职业病,需要国际劳工组织所有成员国持续改进国家职业安全卫生体系、监察和预防计划、赔偿制度,这需要政府、雇主组织、工人组织协同努力。决策者、政府部门、社会保障机构、雇主与工人及其组织、劳动监察员、职业安全卫生专家等相关者,需要提高职业病预防的思想意识。同时,要开展一些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以使公众认识到职业病的严重性。此外,在制定相关文件、统计有关数据方面,也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职业安全卫生机构和社会保障体系内的职业赔偿项目之间,也要加强合作。

有效实施职业病预防的国家政策和规划,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拥有良好的职业安全卫生体系,它应当包括:将职业病防治纳入有关职业安全卫生的法律、规章、集体协议;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制度等各种机制;在落实职业安全卫生措施方面,管理层、工人及其代表之间能够开展合作;为收集、分析职业伤害和职业病数据建立相关机制;提供职业安全卫生的信息与培训等服务。

将工人健康监护与工作环境监测联系起来,有助于确定工人面临的健康危害,以及工人所患疾病是否与其所从事的工作有关,这也有助于预防其他工人患上同类职业病。健康监护的根本目的是,在早期发现影响工人健康的危害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这样也有利于识别潜伏期较长的职业病。根据国际劳工组织《1985年职业卫生设施公约》,良好的国家职业卫生设施体系对于帮助雇主开展工人健康监测是至关重要的。其中,要求医生将疑似职业病例告知职业安全卫生监察部门或其他主管机构,有助于更充分地收集职业病相关信息。

制定明确的新职业病诊断标准,并得出病因学结论,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而且比较费时间,而疑似职业病监测制度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许多国家,如:丹麦、芬兰、德国、新西兰、南非、美国等,都有收集疑似职业病例的前例。

阿根廷、中国、芬兰等国家都制定了国家职业安全卫生规划,并将职业病防治提上议事日程。加强劳动监察作为预防职业病的一种手段,同样非常重要。贝宁、中国、印度、南非等国家已经开始加强劳动监察员的能力建设,并开展了职业安全卫生监察活动,其中包括职业病防治的内容。这也是国际劳工组织《1947年劳动监察公约》所提倡的。

《澳大利亚战略(2002―2012)》已将职业病预防作为其优先事项之一,并采取行动控制工作场所风险。正如国际劳工组织《1964年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津贴公约》所提倡的,巴西、中国、墨西哥等国家扩大了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以更好地保障职业病患者的权益。

许多国家在心理疾病预防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例如,2008年4月,意大利出台了新的职业安全卫生法,明确提出将工作压力包含进所有的风险评估中。2006年捷克出台的劳动法也包括了工作压力的相关条款。2012年,高级劳动监察员委员会(SLIC)与欧洲职业安全健康局在欧洲开展了关于处理心理社会风险的活动,并开发了有22种语言版本的“监察工具包”。

雇主和工人的职责

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的积极参与,对于制定国家职业病预防政策和规划是至关重要的。雇主有责任通过在工作场所开展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并采取预防和保护措施,来预防职业病。管理人员、监管人员、职业安全卫生专家、工人、安全卫生代表、工会,都应当通过开展有效的对话并积极参与其中,承担起自身的重要职责。将职业安全卫生条款包括进集体谈判协议中,是改善工作场所职业安全卫生水平的一种方法。工人及其组织,有权参与制订、监督和实施各级别的职业病预防政策和规划。

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同样在培训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欧洲美发美容联盟、瑞典企业联合会、国际公路运输联盟等组织,在他们开展皮肤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辐射引起的疾病,以及其他职业病预防活动时,都使用国际劳工组织的《国际职业病目录》作为参考。代表公共服务部门雇员利益的公共服务国际联盟(PSI),在尼日利亚、加纳、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创立了一个西非健康服务联盟网络,已经成功地推动了约50项职业安全卫生政策在该地区的实施。公共服务国际联盟还创建了一个数据库,收录了有关职业安全卫生的劳工标准。

国际劳工组织采取的措施

国际劳工组织《1981年职业安全和卫生公约》《1985年职业卫生设施公约》《2006年促进职业安全与卫生框架公约》,为成员国将职业病防治纳入国家职业安全卫生规划和战略提供了指导。2009年,国际劳工组织开展的“《1981年职业安全和卫生公约》履约情况普查”结果表明,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修订了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政策,改善了管理和执法体系,而这些正是预防职业病的关键所在。一些国家针对新出现的职业卫生问题,如工作压力和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向中小企业提供援助。

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对其公约的批准数量不断增加,表明各国对职业安全卫生的承诺在日益增强。自2000年以来,共有13个国家批准了《1985年职业卫生设施公约》,占到了自1985年该公约通过以来所有批准国数量的1/3多。2010年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通过了促进有效实施和批准职业安全卫生文书的“行动计划”后,又有17个国家批准了《1981年职业安全和卫生公约》及其2002年议定书,25个国家批准了《2006年促进职业安全与卫生框架公约》,18个国家批准了其他的最新职业安全卫生公约。

国际劳工组织的大多数成员国已经签署了《体面劳动议程》,并正在实施《体面劳动国别计划》,其中重点强调的是,加强职业安全卫生工作。为了在这一领域为成员国提供支持,国际劳工组织开发了许多技术工具,以加强成员国的国家健康监测体系建设,完善职业病诊断标准、记录和报告制度,将健康促进纳入工作场所职业安全卫生政策。

雇主组织和雇工组织作为国际劳工组织实施“全球消除矽肺病计划”的重要合作伙伴,帮助其在巴西、智利、印度等国家举办了《尘肺X射线影像分类法》培训活动,以提高专家在尘肺病早期检测和鉴定方面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尘肺X射线影像分类法》于1930年第一次出版,随后修订过几次。

国家职业病目录及一系列完善的诊断标准,可以使职业病的鉴定与赔偿工作更加便利。国际劳工组织定期修订其职业病目录,为鉴定疑似职业病提供了便利,并在预防、报告、登记和赔偿职业病患者方面为成员国提供了援助。《国际职业病目录(2010年)》设立了“开放性条款”,为确定职业病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通过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国际劳工组织已经为比利时、加拿大、中国、埃及等国家的政府,以及雇主组织和工会,在制修订职业病目录方面提供了援助。

为了支持成员国应对不断变化的劳工世界的新挑战,国际劳工组织开发了SOLVE培训包,以预防心理社会风险,并在工作场所促进健康。该培训包倡导建立全面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以确保将评估和控制心理社会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一部分。

为了解决职业病问题,国际劳工组织将继续促进批准和实施与职业病防治相关的国际劳工公约;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职业卫生委员会、国际劳动监察协会、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等机构,建立预防职业病的国际联盟;帮助成员国提高职业病预防和鉴定能力;鼓励在国家和国际层面,进行职业病防治的先进经验交流。

预防是关键

各国与职业病的斗争已进入关键时期。由于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新的职业危害因素不断出现,当今的劳动世界面临着新的威胁,如: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和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全面的“预防模式”,以重点关注职业病问题,而不仅仅是职业伤害。不能因为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它就可以被忽略;职业病的鉴定、预防和治疗,以及改进登记和报告制度,都应当被作为优先事项;加强国家职业安全卫生规划,对于雇工和社会的健康都至关重要。

第4篇

关键词:职业卫生;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3.2文献标识码: A

当前,职业卫生问题较为突出,职业卫生是整个社会中最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产力要素,又是人生历程中参与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时间最长、精力最充沛的生命阶段,主要影响着人类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完善,职业卫生影响因素包括化学性、物理性和生物性因索,也包括劳动过程和作业场所不良条件有关的危险因素,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科学技术滞后,工艺装备不良,企业管理不善,法制不健全,职工安全和卫生意识不强等,致使我国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仍非常严重。

一、对职业卫生的认识

1、职业卫生研究的是劳动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人类从事各种职业劳动过程中的卫生问题,以及防治职业性危害的对策。只有劳动工作中的条件合理,所有劳动者才能保持身体各方面的健康。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防治与职业有关的疾病,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劳动者的病伤缺勤率。因此,职业卫生实际上是指对各种工作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损害或疾病的预防。

2、职业卫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指劳动者在不良工作环境或不良工作条件下,在生产和劳动过程中,对劳动者健康产生侵害的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以及一般卫生条件和卫生技术措施不良有关的有害因素。

二、我国职业卫生出现的新问题

1、传统职业病尚未得到控制, 新的职业病已经出现:新产业在不断增加,职业病危害因素也在不断地增加和变化,并有严重的趋势,即首先由发达国家转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转到发展落后地区,然后再转向一些乡镇地区,一些地方政府缺乏职业病防控与职业卫生意识,盲目招商,注重当前经济,忽略了潜在的职业隐患,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助长了职业危害因素的泛滥。由于传统的职业病尚未完全解决,一些新的化学品的开发和使用,出现了正己烷中毒、二氯甲烷中毒等过去没有的职业中毒,慢性正乙烷中毒性神经病、急性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三氯乙烯中毒剥落性皮炎等新的职业病,导致职业病人数呈不断增长状态。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 工作竞争加剧, 职业紧张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职业卫生问题之一。引起职业性应激的因素很多, 如工作负荷过重、不良人际关系、不良工作环境、较低的工资待遇、高要求的职工技术素质和没有劳动保护等,这些问题都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所以, 职业紧张作为一项影响劳动者身心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多集中于外企工人和农民工人群,这些外来工远离家乡和亲人, 普遍存在被拖欠工资、职业不稳定、流动性大和缺乏职业卫生服务等问题,这些不利因素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心理健康, 且随着工作强度的增加, 心理健康状况逐渐降低。

2、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较差,自身的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当前,我国的劳动力供过于求,劳动者均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农民工,为了养家和经济收入,他们不得不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绝大多数都是脏、累、苦、险的岗位。由于农民工文化程度低,在工作中,自我保护意识较弱,不会运用防护用品,及时避开,甚至对职业卫生引发的职业病危害一无所知,遭受损害后,又对职业病的检查不知如何查起、如何治疗、如何对其进行控制。有些劳动者不懂和企业主签订劳动合同,缺乏自我维权意识,不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终,使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

3、职业卫生综合管理体制没有确立:卫生劳动关系的重要方面是卫生劳动安全,需要政府监管,因为其关系到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需要劳动者以及群众代表的共同监督,更需要企业担负自身的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由于我国主要是劳动行政部门主管,而劳动行政部门又没有监管职业安全卫生的职能,这些问题影响了工会履行法定职责,影响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贯彻落实。

4、职业卫生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由于职业卫生防治机构受到体制改革的冲击,在企业改革中企业职业卫生防治机构作为社会职能,被精简萎缩或分离到社会,高校对职业卫生感兴趣的学者越来越少,职业卫生科研、教育、服务严重削弱,原职业卫生防治机构大多都分为三部分,疾病控制、监督和综合医院的职业卫生防治部分,一些较具实力的职业卫生防治机构几乎都集中在东部大都市,西部、区县级职业病防治机构力量更加薄弱。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那些经济效益较差、守法意识薄弱的用人单位,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劳动者,没有及时得到健康监护,往往成为职业健康监护的盲区。

三、加强和改善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的建议

1、首先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对职业卫生的防治水平:结合我国国情和法律制度,加强与国际组织在职业卫生法治管理方面的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措施和法治理念,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职业卫生以及职业病方面的防治法规、制度以及标准,提高我国职业卫生防治的法治管理水平,促进我国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其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要严格制定工作环境的卫生检查监督、对职业危害进行申报、对职业卫生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以便于基层安监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加强各政府的职业卫生责任:要做好职业病的防治工作,首先要认真落实和贯彻《职业病防治法》等各项法律要求,它是可持续性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的充分体现。职业病预防与控制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任何忽视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保护、忽视职业病防治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影响,都会制约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应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职业病防治的关系,明确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职业病防治中的职责,严格责任追究,促进责任落实,只有这样,劳动者的职业病预防才能受到保障。

3、制定规划,解决我国主要职业卫生问题: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职业病危害情况要比现有统计数据严重得多,已成为影响我国劳动者健康和劳动力素质的主要卫生问题,控制职业病危害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我国主要职业卫生问题,北方以粉尘危害为主,南方则以有机溶剂和化学制品中毒为主,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各级政府要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有计划的控制、消除职业危害。

4、提高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法定职业病检查和诊断工作,加快对职业卫生机构资质的依法认证工作, 提高职业病危害突发事件的处置和救治能力,加强职业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多学科专业人员并提高人员的素质,制定适合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策略和技术指南, 控制好重点行业的职业危害, 为中小企业提供基础职业卫生技术培训服务, 保护重点人群和特殊人群的职业健康,促进中小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发展。开展国际间的卫生合作,通过引进国际合作项目,进行国际交流,学习先进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水平, 争取与国际职业病防治技术接轨。

结束语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对职业卫生防治法律的日益完善,对职业卫生的防治要深入一线,对职业卫生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并运用科学合理的卫生预防措施对职业卫生进行事先预控,从而保证我国劳动者的自身权益,保证劳动者免受职业危害因素的伤害。

参考文献

[1]王琳,吴逸明,王国领. 我国职业卫生出现的新问题及应对措施[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02:36-38.

第5篇

[关键词] 职业病; 职业危害因素; 健康检查

[中图分类号] R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3-03-03

为了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石油集团总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保护员工身体健康,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及《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我们定期对石油野外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在岗职工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现就2006~2008年的体检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2008年对川渝片区石油企业20个二级单位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在岗员工进行了14452人的职业健康检查。其中男10068人,女4384人,男女比例为2.3∶1。按照年检查人数,2006年3823人,2007年4908人,2008年5721人,3年之比为1∶1.28∶1.50。

1.2 方法

按照《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规定的技术规范要求,根据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的不同类别确定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并根据各单位的需要增加了部分健康体检项目。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应检人数15890人,实检14452人,职业健康检查率90.95%,共检出与职业有关的1项或1项以上的结果异常人169人,异常检出率为2.43%。

2.2 职业性健康损害检出情况

见表1,在接触的危害因素中,噪声、粉尘(含电焊烟尘)、硫化氢、甲醇、苯系物、酸及化学试剂以及其他类别中分别发现异常结果人员。

2.3 职业健康体检各项目检查结果

见表2,职业健康体检的主要项目为:内外科、B超、心电图、五官科、高仟伏胸片、肺功能、纯音测定、血常规、尿常规。

2.4 各项检查项目主要异常改变情况

2.4.1 内外科 血压增高,皮肤黏摸异常。

2.4.2 五官科 视力降低、鼻甲肥大、中隔偏曲、咽炎及扁桃体炎等。

2.4.3 心电图 传导阻滞,心律不齐,肢导联电压异常,ST段下移等。

2.4.4 B 超 主要表现为肝、脾增大。

2.4.5 高仟伏胸片 肺纹理增多、增粗,陈旧性结核等异常阴影。

2.4.6 肺功能 肺通气功能下降。

2.4.7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减少、尿蛋白、尿潜血、尿糖。

2.4.8 纯音测定 单、双侧耳高频听阈位移及听力下降(纯音测听结果是职业性噪声聋听力评定的依据)。

2.5 接触的主要危害因素构成

硫化氢作业5385人,占总检人数的37.26 %;噪声作业3866人,占总检人数的26.75%;粉尘作业2614人,占总检人数的18.09%;甲醇作业466人,占总检人数的3.22%;酸及化学试剂操作394人,占总人数的2.73%;苯及苯系物接触308人,占总检人数的2.13%;其他人员1419人,占总检人数的9.82%。所有危害因素中以硫化氢作业人员为最多,其接触危害因素的人员构成排序为:硫化氢-噪声-粉尘-甲醇-酸及化学试剂-苯及苯系物.具体分布,见图1。

2.6 结果异常的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类别的人数分布

噪声作业异常人员94人,占异常人数的55.62%;粉尘作业异常人员35人,占异常人数的20.71%;硫化氢作业异常人员32人,占异常人数的18.93%;甲醇作业异常人员1人,占异常人数的0.59%;接触酸及化学试剂异常人员1人,占异常人数的0.59%;接触苯及苯系物异常人员2人,占异常人数的1.18%;其他危害因素作业异常人员人员4人,占异常人数的2.37%。体检结果异常人员以噪声为最多,其分布排序为:噪声-粉尘-硫化氢-其它人员-苯及苯系物-甲醇-酸及化学试剂.具体分布,见图2。

3 讨论

2006~2008年川渝片区石油企业在岗职工应检人数15890人,实检14452人,职业健康检查率90.95%,提示我们离职业健康体检及建档率达到100%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继续做好职业健康监护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在基层应重点加强《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基层单位建立和完善职业健康管理、考核制度,让领导重视,部门落实,员工理解并认真对待。共检出与职业有关的异常结果169人,异常结果检出率为2.43%,职业病发生率为0。发现不同程度损害的对象达到了836人之多,提示我们职业性健康损害不容忽视,其中噪声作业员工中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387人,为最多,其次为粉尘、苯系物、硫化氢、甲醇及化学试剂等,这些工人主要是钻井、增压、柴油机、输气、电焊、铸造、泥浆、实验等操作工,提示对接触上述危害因素作业的工人应及时按照职业病三级预防措施进行监护,以保护职业人群的健康[1],防止职业病的发生。通过三年来的职业健康体检,发现有一定数量的职业禁忌员工,特别是听力损害显得尤其严重。由于以前对职业健康体检及监护工作没有统一、系统地进行管理,各二级单位分散操作,各类资料及数据得不到集中整理和存档,职业健康档案管理紊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职业健康诊断、评价与管理的正确判断。经过对检查结果异常人员采取集中进行医学观察、进一步送上级专业诊断机构复查等措施,分期分批对疑似有职业损害的作业人员进行了进一步排查,并建立了职业健康档案。经职业健康筛查,进一步医学观察,确认为职业禁忌的人员,给予建议并督促用人单位调换其工作岗位的处理。

从职业危害因素的类别构成、接触人群的人数分布及职业损害的具体情况来看,目前川渝石油企业的主要危害因素为噪声、粉尘、苯系物及硫化氢。因此,我们石油企业现阶段职业危害防护的重点应放在噪声、粉尘、苯类物质、硫化氢的检测及预防上。采取定期对主要危害因素作业场所进行监测,加强接触危害因素作业员工的个人劳动保护品的使用及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等措施非常重要。根据《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第二、四、五条规定,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时的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体检;职业健康检查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但大多数的单位普遍存在只重视安排在岗期间、应急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忽略了上岗前、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不按规定的项目和周期组织从事危害因素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或部分单位在未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等工作误区,结果导致职业健康检查项目不完善、缺损、检查资料无法律依据[2],不能达到职业健康检查的最终目的。或用人单位的管理缺陷致作业人员对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不够,缺乏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身体的危害认识,对《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认知率低,自我保护意识差,对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不理解,不配合,从而影响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从源头上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的产生,首先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大《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贯彻、执行力度,最好是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加强基层职业健康管理,及时培训基层管理干部,提高其专业防护知识及管理知识;定期检查防护措施,不能流于形式,杜绝一些企业虽然在有毒有害作业点设有防护装置,但往往运行不正常,造成防护效果不佳,有些企业虽然发放了个人防护用具,但使用情况不正常,或者不符合职业病防护要求的情况发生[3];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场所监测、评价以及严格按照《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规定的技术规范确定检查项目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建立监测及健康档案;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设备精的专业技术过硬的职业卫生队伍,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切实达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目的,维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在排除职业危害因素的情况下,体检中还发现脂肪肝及脂肪代谢异常占总检人数的29.73%,为影响职工健康的最严重、突出的因素,提示我们在搞好职业健康监护的同时应进一步重视和搞好职工的食品卫生工作。

[参考文献]

[1] 宋宇,杨敬荣,张贤玉,等. 职业健康监护在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706-3707.

[2] 陆有荣,陈正其,刘创,等. 广西玉林市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调查分析[J]. 应用预防医学,2007,13(5):286-288.

第6篇

1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实验教学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的预防医学实验项目往往与理论课讲授内容同步进行,大部分为验证性实验,实验的药品、器材、试剂均由实验技术人员提前准备好,在实验过程中带教老师会将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仪器使用和注意事项等讲解得细致入微,面面俱到,然后学生按照实验讲义的操作步骤按部就班地操作[1,2]。这样做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缺乏独立动手解决问题的机会,弱化了实验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予,应在相机诱导[3],才能更有成效。

1.2缺乏现场学习机会,职业卫生观念弱

预防医学是一门与临床医学有明显区别的学科。临床医学教学,学生实习课时多,学生通过临床病人的症状、体征能够获得疾病的感性认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而在预防医学教学,当教师讲述职业病的症状、体征及防治时,苦于没有适宜的职业病人观察,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总感到缺乏现实的感性认识,无法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例如没有对汞中毒病例的现场观察,学生难以对汞中毒产生深刻的认识,没有对铅中毒防治效果的现场观察,学生难以深刻领会铅中毒的具体防治措施。由于缺乏必要的现场学习机会,使得部分学生容易认为可能毕业后用不着,因而对本实验课不够重视,甚至产生预防医学实验课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的医学教育比较重视临床医学而忽视预防医学,对预防医学的实验教学就更加不重视[4]。加之近几年的大学扩招,学生数量明显增多,而学校经费投入不足,使学生难以获得预防医学现场学习的机会。

1.3医学统计学难于掌握,学习成效小

医学统计学是学生感到比较难学的内容。医学统计学涉及到数理知识,有的学生虽然学习非常用功,也难以完全听懂某些内容;有的学生上课时热衷于公式的推导和记忆,而实际运用时却很难根据不同类型的统计资料选择相应的统计方法,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有的学生感到医学统计学的内容枯燥、抽象,且与毕业后的工作关系不大,因而对预防医学的实验课不够重视,学习积极性低,甚至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只求应付考试过关,不求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1.4实验考核不够全面,部分学生不努力

由于在实验课考核中没有包括学生的实验态度和实验过程,而单纯从实验结果、实验报告中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导致少数学生不认真学习与实验有关的知识和实验技能,而是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影响了学习效果。也极大地挫伤了大多数爱学习、善动手、成绩好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有个别学生为了得到较好的实验成绩,不是实事求是地做实验,而是在实验数据和实验报告上做文章[5],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2改进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措施

2.1实验教学模式多元化

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有所不同,它具有预防的社会性和群众性。主要注重于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规律及其病因的研究,以及对环境中的危害因素对人群健康的近期及远期效应机制和预防措施的研究。在当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人类行为生活方式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主要问题的今天,预防疾病和保健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要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授预防为主的思想。在教学的组织和安排上,应精心设计实验课程的内容,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可采用具有代表性案例的录像、图片、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实验内容与现实密切联系,不断地强化学生预防医学的理念。例如,充分利用近期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如SARS、甲型H1N1流感,结合实验课内容向学生介绍相应的预防医学防治方法和实验技术,增强学生对预防医学实验内容的兴趣。这样做既突出了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兼顾了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内容的强化,满足了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6]。

2.2熟悉环境危害事件

预防医学涉及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职业病等内容,由于缺乏职业性危害的现场学习机会,学生往往对职业性危害的概念比较薄弱,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够理想。为了弥补这个方面的不足,在实验课上利用预防医学的教学录像资料,如光化学烟雾与健康、环境汞污染与健康、地方性甲状腺肿的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食物中毒及其预防、高温中暑及预防、矽肺和煤粉尘肺的防治、小剂量放射损伤的防护、农药中毒防治等,来增强学生对职业性危害的感性认识;利用新闻媒体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如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和三鹿奶粉三聚氰胺污染事件,加深学生对预防医学重要性的认识;利用职业病统计资料,如2009年全国新发各类职业病18128例。其中慢性职业中毒1912例。引起慢性职业中毒的前3位化学物质分别是铅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化合物,全国约有83%的中小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以此向学生展示职业病危害的多发性。通过农民工张海超铁心“开胸验肺”案例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职业病患者维权的艰难和在全社会加大宣传职业病防治法的必要性。利用学生去职业病院参观病例、职业中毒现场观察等机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根据当前职业性铅中毒和儿童铅中毒多发的实际情况,更新实验内容,及时增加用于铅中毒诊断的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测定。有机会可以让学生见习铅中毒发生的现场和铅中毒的典型病例。

2.3改进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

针对部分学生在学习医学统计学时,不能根据统计资料选择正确统计方法的情况,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特别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更要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工作。预习内容包括下一次实验内容及与实验相关的知识,预习可使得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实验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通过问题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医学统计学的兴趣[7],当通过由具体案例呈现出来的问题来展开教学时,使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学习转变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有满足感和成就感。问题可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学生提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对于个别问题,可以适当地争论。如果问题由学生提出,则是在学生内心已经产生了兴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更能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已经伴随学习责任的产生,只有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学习才能成为一种真正的自主活动[8]。教育有一个共识:“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他们才能更好的掌握和利用知识。在医学统计学实验课上采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争优争先的做法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9],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在实验课过程中老师要勤于巡回、勤于观察,要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要及时发现学生的疑问和需求,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要做针对性的解答;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耐心讲解;对于多数学生的问题,要统一讲解;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学多做,爱护他们想多学一点、学好一点的积极性和上进心。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深度、广度上都会得到显著提高,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7篇

所在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有制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化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居住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招(聘)用乙方为劳动合同制职工,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宁波市劳动合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经双方平等协商,订立本合同,并共同遵守履行。

一、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期限按下列第_______项确定:

(一)本合同为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期从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止。

(二)本合同为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期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法定或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为止。

(三)本合同为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期从________之日起至_________之日止。

在合同期内,其中试用期为_______个月,即从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月_____日止。

二、工作内容及要求

甲方根据生产(工作)需要,安排乙方在_________岗位(工种)工作。乙方应完成该岗位(工种)所承担的生产(工作)内容,具体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甲、乙双方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职业卫生等规定。甲方应为乙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保护设施、设备和劳动防护用品及其他劳动保护条件。

甲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并如实告知乙方有关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对于具有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工种),甲方必须采取符合国家职业卫生要求的预防措施、防护设施;对于乙方从事具有职业病危害(如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的物质)岗位(工种)的,甲方定期为乙方进行健康检查,如实告知其职业病情况,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乙方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甲方依法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四、劳动报酬

(一)乙方试用期内的工资为_________元;

(二)乙方试用期满后,月岗位工资为________元;工资形式为_________;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在合同期内甲方为乙方调增(减)的月工资作为本合同规定的工资。

(三)甲方应以法定货币形式按月、按时、足额支付给乙方应得的工资报酬。

(四)甲方发给乙方在岗月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

(五)乙方的加班加点工资、节假日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的确定和发放,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劳动合同解除后有关经济补偿金等费用的支付均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执行。

五、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一)甲、乙双方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缴纳养老、医疗、失业等各项法定社会保险费用。乙方个人缴纳部分,由甲方在其工资中代为扣缴。

(二)乙方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各种假期和女职工的孕期、产期、哺乳期及其相应的待遇。

(三)乙方患职业病或因工(公)负伤(死亡)待遇,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的待遇,解除劳动合同时经济补偿金、医疗补助费等的发放,均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

六、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

工时制度按下列第( )项确定;

(一)标准工时工作制;

(二)不定时工作制;

(三)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甲、乙双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作时间的规定:对执行本条第(一)款工作制的,乙方每周至少休息一天。需要加班的,须经甲、方双方和工会协商一致,且一般每天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在保障乙方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天不得超过3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对执行本条第(二)(三)款工作制的,甲方在保障乙方身体健康和听取意见的基础上,采取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方式确保乙方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乙方按国家和省(市)的规定享受年休假。

七、劳动纪律

甲、乙双方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甲方依法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

八、教育与培训

(一)甲方应根据生产和工作的需要,统筹安排乙方的教育与培训。

(二)乙方人事技术工种(岗位)的,必须按国家规定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

(三)除本条第(一)项约定的正常教育与培训外,甲、乙双方可就乙方脱产或由甲方出资参加的培训学习,签订专项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

九、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和续订

(一)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可以对本合同内容进行补充或者修改;补充或者修改后的合同应及时办理变更手续。

(二)甲、乙双方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按《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四条和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执行。

(三)乙方属于《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条件之一的,甲方不得依据《条例》的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解除本合同。

(四)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可以解除本合同。

(五)甲方违反本合同第三条第二款的规定或在劳动合同中未告知乙方存在职业病危害情况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甲方不得因此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乙方从事具有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因此患有职业病的,其劳动合同期满时,能否终止劳动合同,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合同即行终止。

1.合同期满或者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

2.乙方经批准办理退休(职)手续;

3.乙方死亡;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本合同期满三十日前,甲方应当向乙发出终止(续订)劳动合同的书面意向通知。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续订合同的,应当在全合同期满前办理续订手续。

(八)终止或者解除本合同时,甲方应按《条例》第三十四条的规定为乙方办妥有关手续。

十、违约责任

(一)由于甲、乙任何一方的过错造成本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法律责任;如属双方过错,应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别承担各自的法律责任。

(二)因不可抗力造成本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一方受损害的,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三)甲、乙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根据后果和责任大小,向对方支付赔偿金。

十一、双方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本合同条款与法律、法规和规章相抵触的,以及本合同未尽事宜,均按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

十三、本合同履行中发生劳动争议,甲、乙双方应当协商解决或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协商不成或不愿调解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十四、本合同至少一式二份,其中甲、方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章):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第8篇

法国工贸行业

重大危险因素关键技术

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体制机制

法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基本形成企业负责、政府监察、行业自律、研究机构和安全中介机构服务的工作机制。

企业负责。企业负责人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法国规定,连续三年里每个月员工数量均达到50人的企业必须要成立卫生、安全及工作条件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员工数量大于500人的企业可以成立多个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认可的培训机构进行相关培训。

委员会旨在保护公司在职员工、外聘员工或是临时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改善工作条件;监督企业遵守法律相关规定的执行。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分析和解决企业员工可能面临的职业风险。

企业规模大于50人的应配备1名劳工医生,50人以下的企业须聘请1名劳工医生。劳工医生负责健康检查,了解和掌握企业员工的身体状况;研究职业病及预防措施,向员工提供各种防范职业病的知识,制定改善工作条件的方案并向企业主提出建议等。

企业按法律规定提供安全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并为员工提供职业培训。对于法国《劳动法》R237-8中规定的涉及电离辐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21个高危作业,由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高危作业人员共同协商制定风险分析。

企业向国家社保机构交纳工伤事故社会保险金,员工工伤事故的发生,将导致企业缴纳更多的社会保险金。

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应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向政府劳动监察局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由于缺乏对员工的职业安全培训或缺乏安全的作业环境而导致事故时,企业负责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连带刑事责任,最长刑期为3个月。

政府监察。法国政府职业安全健康监察工作是垂直管理体系,分国家、大区、省三级。劳动监察局负责制定职业安全健康相关的政策,对《劳动法》等相关法律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监察。基层劳动监察机构由安全监察长和安全监察员组成,负责对企业安全工作进行日常监察,包括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高危作业风险评估文件、个体防护用品等。

法国员工疾病保险国家总署负责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工伤和职业病的发生,组织创建地方职业疾病保险组织网络,确保解决工伤事故伤者和职业病患者的赔偿问题,同时参与劳动局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预防措施的制定。

行业自律。行业协会通常由专业人员、企业工会人员共同组成,组织企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为从业人员提供安全咨询和技术支持。其代表企业的利益诉求,能为政府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咨询建议,使政策更能为企业所接受并推广应用。

研究机构及中介机构服务。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研究机构主要在法规标准起草、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安全生产风险信息、生产安全事故规律研究等方面开展工作,为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和社会提供技术和管理服务。

安全生产中介机构主要开展企业安全管理咨询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管理服务;部分中介机构经过政府认可,可以对企业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并出具检测报告。

安全生产法律体系

法国《劳动法》中第四章“职业健康和安全”对企业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定;国际标准、欧盟标准和法国国内标准是法律法规的补充,企业自愿执行;一旦标准被法律法规引用,则变成强制条款,企业必须执行。

氨制冷标准。在液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方面,法国主要执行相关的欧盟标准,如EN 378(安全和环境要求)、EN 1736(设计和安装);国际标准,如ISO 917(试验)、ISO 9309(性能数据)等。

粉尘防爆标准。欧盟标准主要包含防爆技术和防爆产品类标准,规定了改进处于潜在爆炸性危险环境的工人健康和安全保护的最低要求。如“潜在爆炸环境用的设备及保护系统”(94/9/CE)指令和“改进处于潜在爆炸性危险环境的工人健康和安全保护的最低要求”(1999/92/CE)指令。

除此之外,欧盟还制定了相关技术类标准,如EN14373(抑爆)、EN 14460(耐爆)、EN 15089(隔爆)、EN 15198(风险评估)等。

除执行欧盟标准外,法国制定了NF.EN1127-1“爆炸危险场所爆炸预防和爆炸防护”、NF.EN 60079“爆炸性环境”等国内标准。

重大危险因素安全管理模式

高风险作业。《劳动法》明确了涉及电离辐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21个高危作业。法国政府要求企业对作业风险较高的岗位、场所制定风险分析文件。

高风险作业风险分析文件主要包括工作名称、岗位区域、制定人员、制定日期等抬头,以及工作步骤、危险和有害因素、危害或潜在事件、风险等级、控制措施、应急措施等内容。

政府安全监察人员在对企业进行安全检查时,应对企业制定的风险分析文件进行检查,提出意见和建议。

涉氨制冷。氨具有可燃性和毒性,据法国工业环境与风险总署介绍,1958-2013年期间,在法国共计发生了234起与液氨制冷相关的事故。

在液氨管理方面,法国执行欧盟关于对危险物质重大事故灾害控制的SEVESO指令。《SEVESO Ⅱ指令》根据危险物质的储存量,设定了危险物质的下限(50 t)、上限(200 t)两个限值。如果企业的危险物质在数量上低于此指令规定的下限,则不受此指令约束,但需按照表1要求的程序进行管理。

在液氨制冷系统的设计、安装、使用及维护方面,法国执行欧盟标准EN 378(安全和环境要求)。这项标准规范了制冷系统设计、建造、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维修和拆除过程中的安全和环境要求。

对于液氨制冷的安全防控,法国主要从NH3监测、人员保护(操作人员)、人员和周边环境的保护等方面采取安全措施。除采取安全措施外,所有使用氨做制冷剂的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接受安全技能培训,包括氨的理化特性、氨和水接触时的反应、操作过程中的特殊环节等理论培训,以及在培训中心进行的鉴别风险环节、操作前的准备、实战演习和训练等实践培训。

政府安全监察人员主要开展四个方面的检查工作:安全设备安装、使用、维护情况,如排烟风机工作情况、挡板阀维护情况等;液氨制冷环境中氨气浓度检测仪等安全监控措施;液氨存储、输运设备发生泄漏事故及其他类型事故时采取的应急方案;压力设备安全管理方面,如是否建立安全管理文档,是否按要求进行定期检测等。

粉尘防爆。法国环境保护部门对粉尘涉爆企业从规划设计到生产运行、安全距离、建筑布局规划、工艺风险控制、设备选型等方面均有非常详细的技术要求。劳动监察部门主要执行日常安全监察,主要关注企业内部员工的职业防护和生命健康。

对于企业作业现场的粉尘防爆管理,主要采取源头预防措施,要及时清扫,采用防爆设备,降低氧气浓度或充装惰性气体、二氧化碳等措施;安全监控,探测燃烧产生的火苗或燃烧产生的气体;应急控制等措施,采用泄爆、抑爆、隔爆、提高设备耐压能力等措施。

所有粉尘涉爆企业都要及时维护更新防止粉尘爆炸的风险评估文件。该文件是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自证其责”的主要依据。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评估:爆炸危险区、除尘通风系统、点火源、防止爆炸的措施、上岗规定、安全标识、培训、劳动防护。同时,要有企业安全检查人员进行日常隐患和风险排查,定期做好记录台账,以备有关部门检查。

中法工贸行业

重大危险因素管理对比分析

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方面,中法两国设计的管理机制基本一致,但是我国当前仍存在着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政府监管过多、行业自律薄弱等突出问题。

安全生产法规标准的内容和要求方面,中国的部分标准要求更细致、更高。如法国对于液氨制冷装置与周边安全距离的要求只有15 m,远远低于我国冷库设计规范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要求(比如,我国规定使用氨制冷工质(即制冷剂)的冷库,与其下风侧居住区的防护距离不宜小于300 m,与其他方位居住区的卫生防护距离不宜小于150 m)。

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方面,法国安全监管实行“垂直管理”,监察人员对事故的发生不承担责任。我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属于“属地管理”,上级安全监管部门对其进行业务指导、监督,对政府安全监管人员的职责要求比较详细;在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追究方面也较为严格。

另外,法国环境保护部门负责涉及环境保护的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等事故的防范,开展相关事故的研究,并出台具体细则来控制工业事故风险。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方面,中法两国企业负责人均承担安全生产工作全部责任。但事故发生后,法国企业要开展事故调查和原因分析,政府监管部门审核和调查。我国企业事故发生后,企业需配合政府监管部门完成事故调查工作。

企业重大危险因素管理措施方面,我国重大危险因素管理法规标准多由欧盟和国际相关协议、标准转化而来,差距不大,甚至比欧盟、法国的要求更为严苛。

经验借鉴

加强法规标准、政策的落实执行力度

建议由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建立并随时维护一份风险防控和日常隐患排查文件(台账)。监管部门执法检查时,主要检查企业的安全防控措施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而非直接检查企业具体隐患,从而不断深化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抓手。

开展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平台建设

建议建立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数据库,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常态化统计分析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特点及规律,为安全监管政策制定、执法检查和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提供依据。

开展社会安全生产风险信息平台建设

建立社会安全生产风险信息平台,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研究,制定风险对策,向公众及时风险预警信息和应对方法,增强公众应对风险的信心和能力。

通过该平台,解决四个应对风险的薄弱环节:警告公众所面临的风险、将风险告知所有涉及的公民、让风险区域内的居民离开、新闻媒体。公众可以通过平台获取风险防范信息,以及在事故发生时应采取的行动。

第9篇

【关键词】 去污区;职业危害;防范措施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医学技术在日益进步, 本院的各种设备在应用和血液在传染性疾病方面会带来相对较多的职业危害问题, 也会受到本院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多的了解供应室中, 去污区工作的医护人员个人在防护情况, 本文对去污区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都进行科学分析和认真总结。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0年~2011年期间, 收治统计完整病例的患者共有120例, 患者的年龄26~70岁, 其中75例男性患者, 45例女性患者。经过病毒学、临床医学以及影像学的确诊, 所有的病例患者都将逐渐从肝炎转化为肝硬化, 并且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数据的分级, 其中47例为A级、39例为B级、30例为C级。分为60例对照组, 60例患者为观察组, 患者中没有出现肝胆以及其他系统方面的疾病。

1. 2 生物因素 在职业危害中针刺伤是最常见的症状。由于消毒供应中心在回收的各类医疗器械以及清创包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沾有血液、体液等大量的污染物质, 就是相对常见的严重性威胁健康的因素。被污染的手术刀片以及各种穿刺针, 医护人员在清点和清洗工作的时候, 如果一旦出现不慎症状就会出现刺伤, 甚至危害系数更大。

1. 3 物理因素 工作中出现的噪声主要来自于全自动喷淋清洗机、超声半自动清洗机、烘干机及高压水枪和气枪等各类较大型的消毒设备。长时间在噪声中工作, 容易使医护人员出现不安、烦躁、耳鸣、易怒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类现象, 这类也是职业病的一种。由于工作中需要长时间站立, 因此护理人员都有腰酸背痛的现象, 特别是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作人员问题更为突出, 因为在整个工作中都是需要站立进行的, 还要搬运一些重物, 有些物品还要手工清洗, 使腰背重量增加, 造成静脉曲张及慢性腰腿痛, 这些都是引发疾病的主要病因。

1. 4 化学因素 在去污区工作的医护人员, 每天都会接触各种类型的化学消毒剂, 消毒剂在发挥消毒作用的时候, 能够引起皮肤出现灼伤、头晕、咽喉干痒、皮肤过敏等现象。含氯消毒剂具有挥发性和腐蚀性, 气味难闻, 长期直接接触对皮肤刺激性相对较大。

1. 5 心理社会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医护人员对工作没有得到更高的重视, 自我的防护意识是非常薄弱。长期处于工作繁重、工作环境恶劣的情况中, 导致心理出现压抑现象。

2 防护措施

2. 1 医院要增加对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 特别是在去污区工作的人员, 由于其工作造成的特殊性, 一定要把职业安全教育作为重点培训内容, 不但要规范管理, 还要每半月一次的专业学习以及对感控知识的掌握, 另外有院部、护理部、科室等部门组成的检查小组, 会随时进行各项检查和业务知识的提问。因此在学习考核与素质提高的过程中, 要把书本知识贯彻到实践中, 并逐渐形成一种防护习惯延续下来, 使工作人员思想意识成为职业保护能力, 把各项防护措施及安全标准作为每天工作的基本, 如何正确执行相关操作, 怎样减少各种危险隐患, 最后以及如何保护自身健康为工作标准。协助工作人员主动参加院内外进行的各类相关活动, 了解并掌握一些感染控制的最新情况, 学习一些先进的方法和技能, 这是提高员工水平的标志, 能大大提高去污区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1]。

2. 2 完善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要根据实际工作要求, 逐渐规范操作程序, 强化具体的工作制度, 比如: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去污区工作行为规范、各种消毒及隔离制度、回收各类物品的要求以及各种防护制度等, 统一规范操作流程、对各类物品回收分门别类、对于给类物品洗涤需分开处理, 并处理在洗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如机洗和手洗的区别, 怎样正确的使用洗涤剂和消毒剂, 医护人员在去污区要严格执行更衣、更鞋、洗手等消毒制度。所以护士长要随时进行督导检查, 让工作制度措施切实的落实到具体个人和工作岗位, 严格规范各类操作流程和强化制度管理。

2. 3 物理因素的防护, 在高温方面进行防护:在医护人员使用的各种散热设备过程中, 要严格才执行科学的基本操作程序, 从根本上避免出现各种高温设备涌出导致热气致使烫伤, 物品在卸载的时候, 可以在等待物品, 在等待冷却后再次进行卸载, 不要在手臂外将物品取出, 工作人员需要戴上能隔热的双层胶手套或棉纱手套, 从根本上能够避免皮肤直接接触高温的物品, 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医护人员在操作时被烫伤。

3 讨论

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显示, 现在的消毒供应中心是污染严重的地区, 尤其是医护人员本身的危险系数也就越大, 造成的职业危害也是随时发生, 但这种危险是可以预防的。随着科技的进步, 医学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预防知识的了解, 职业安全的问题提到了重要位置。因此增加对职业安全教育和培训是提高自我保护的根本,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预防的重点, 再有彻底改善工作环境, 增加防护意识和提高防护措施都能减少职业侵害, 所以只有在观念上的改变才是彻底改变。

第10篇

[关键词]工伤预防;试点;思路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081

工伤预防作为“三位一体”工伤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早已被摆在了与工伤补偿和工伤康复同等的位置,但目前仍没有实现“广覆盖”。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工伤预防的非试点地区,其开展的工伤预防工作既符合当地实际又顺应社会事业发展方向,收到了良好效果。

1对工伤预防现状进行调查和大数据分析

为摸清全区工伤预防工作现状,该区组织开展了工伤预防专项调查活动。调查采取发放问卷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对象涵盖了区内三个行业类别的近百家规模企业,覆盖从业人员5万多人,占工伤保险参保总数的70%以上。对参保企业调查内容包括:企业工伤预防设施的配备运行情况、是否制订了工伤预防宣传培训计划、是否进行过重大事故发生时的处置演练、是否设立安全生产管理员、是否设立工伤预防的防控机制、是否设立工伤预防专项费用、是否开展过旨在消除职工职业疲劳的康复项目、是否希望有专家指导企业开展工伤预防工作、是否希望从国家获得工伤预防经费帮助等。对参保职工调查内容包括:上岗前是否接受过安全培训、对当前岗位事故风险的认知程度、你认为企业工伤预防措施是否到位、你在工作中是否发生过腰背腿痛等职业疲劳、你是否愿意参加系统的自我保护知识培训、是否希望通过康复服务消除自身职业疲劳等。

从单位调查情况看,96%的被调查企业配备了必要和基本的劳动保护用品,其中14%的调查对象配备较为充分;6%的企业制订了工伤预防类的宣传培训计划、33%的企业设有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员、被调查企业均没有专项的工伤预防经费,极个别企业组织过重大事故处置演练,所有被调查企业均希望得到专业的工伤预防技术指导,希望能从政府或工伤保险基金得到工伤预防方面的经济支持。从职工调查情况看,82%的被调查者接受过简单的上岗前安全指导,21%的职工接受到系统的岗前培训;87%的职工认为本企业安全措施有必要改进;88%的被调查职工感觉自身存在职业疲劳;被调查者普遍感觉自己缺乏自我保护知识,希望得到工伤预防知识服务。

2工伤预防思路和工作步骤

工伤预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建立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为主导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组织实施的,工伤康复、工伤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广泛参与的工伤预防组织体系,顺应《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伤预防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的工作目标、原则和要求,紧贴本地区用人单位的行业特点和现实需求,通过大数据分析掌握本地区工伤事故及职业病的特点和规律,由易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伤预防工作,为工伤预防工作的全面实施做好基础性工作并实现政策的平稳过渡。

具体分为三个工作步骤:一是对建区以来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和数据分析,总结特点和规律,明确工伤预防工作方向和思路,确定工作对象;二是根据工伤预防目标和对象制订工作计划,划定协同单位和确定参与人员,会商工伤预防工作的实施方案;三是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大数据分析等措施对工作效果进行评估,并据此调整下步工作目标和工作重心。

3主要的工作内容和经费来源

鉴于本地区的工伤预防工作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和稳定的经费来源,工伤预防的工作内容以解决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迫切需求入手,逐步完善基础性工作。一是帮助用人单位建章立制,制订落实本单位的工伤预防计划,设立培训专兼职安全员,增强用人单位的工伤预防意识,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工伤预防参与人员的专业素养。二是组织工伤预防知识讲座。向从业人员讲授职业病的防治知识、急救常识、缓解颈肩腰背痛等职业性疲劳的自我理疗保健方法,提高从业人员工伤预防意识和技能。三是举办工伤预防现场会。在总结本行业、本单位事故特点的基础上,对生产环境的安全性和职业危害程度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评估,针对隐患提出改进措施。四是指导企业购置必要的设施设备,向职工发放有助于消除职业疲劳和防范职业病的相关用品,在事故或职业病风险较高的场所,对不同工种、岗位就技术动作、工作频率、强度、重量等制定科学合理的量化标准,在不过多影响生产效率的情况下充分保障职工安全和健康。

在工伤预防费用尚不能从工伤保险基金支出或提取的情况下,工伤预防经费主要靠企业自行解决和政府投入。鉴于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经营普遍困难,为避免增加企业负担,更有利于工伤预防工作的开展,加之在目前工伤预防模式下并不需要过高的财力投入,因此对企业采取自愿的原则。

工伤预防费用的筹集渠道具体有三个:一是由当地政府划拨工伤预防专项经费,用于印发宣传教育材料,支付外聘专家差旅劳务费用等支出;二是由试点企业在自愿原则上投入,用于自身生产及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的购入和改造;三是利用工伤保险浮动费率机制筹集,对重视工伤预防工作,工伤事故发生率不高的企业,按现有政策规定下调其工伤保险费率,下调后的差额部分返还到参保单位,全部用于该单位已被确定的工伤预防项目。

4工伤预防效果

开展工伤预防工作2年多来,全区初步建立了工伤预防组织工作体系和效果评估机制,参与试点的用人单位普遍建立了安全员制度,制订了本单位的工伤预防计划,部分传统行业带有普遍性的事故隐患得到整改,生产环境和条件得以改善,从业人员的职业性疲劳程度有所下降。譬如为解决机械制造行业航吊伤人事故频发的问题,专业人员现场调研,调整航吊行进路线下的工位布局,同时在航吊操作员视野死角布设摄像头,在航吊操作室安装视频终端,增加吊钩的过载冗余量,整改方案制定后在全行业推广,全区再未发生同类事故。针对区内食品加工和电子行业的生产流水线中,职工身高不适应流水线高度的问题,试点单位准备了不同高度的足垫让职工使用,有效地缓解了职工的职业性疲劳,提高了工作效率。针对一些机械料口或模具毁伤手指的问题,通过加装感应制动装置或安全挡板等措施也得到圆满解决。为方便职工工间锻炼,试点单位在车间内加装挂壁式单杠、在车间外增设体育运动器材,受到职工的欢迎。对叉车前挡加装钢条封闭,在事故易发区域涂刷反光漆等措施,也消除了相应的事故隐患……开展工伤预防工作2年来,全区工伤事故逐年下降,工伤预防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5现有做法的局限性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伤预防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也得到区内企业和职工的较高评价,但作为全面实施前非试点地区的创新思路,没有成型经验借鉴,尤其是受政策所限,工伤预防经费没有保障,导致自身存在一些不足或局限,离《通知》所要求的工伤预防工作目标、工伤原则和工作内容还有一定差距。最大的局限是在区内也不能实现全覆盖,参与试点单位主要集中生产和职工人数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并且企业规模越大,人员越多,工作效果也越明显。对规模小、人员少、经济效益差的企业,或者对工伤预防工作不重视不支持的企业,则难以开展工伤预防工作。而这些单位往往普遍存在生产环境差,管理不规范,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流动性强、安全意识差等问题,本应当被列为工伤预防的重点工作对象。因此,工伤预防工作早日做到全覆盖,是克服上述局限,让工伤保险事业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制度保障。

第11篇

部门: 安全环保部      职务:副部长     姓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2018年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本人在安全环保部副部长的岗位上一直以谦虚谨慎的态度,认真工作的精神,不断的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现将今年以来的安全管理工作向与会领导述职,情况汇报如下:

一、安全工作主要数据完成情况

①重伤以上事故:截止11月底未发生重伤以上安全事故;

②职业病发生率:截止11月底无职业病发生;

③火灾事故:截止到11月份底火灾事故0起;

④新员工入厂安全教育:截止到11月份,共组织新员工培训1次;建立车间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卡;全年共组织各类安全培训 16 场次,接受培训400余 人;

⑤2018年7月完成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备案;全年共组织应急演练2次,其中:消防灭火演练1次,危险化学品泄露桌面演练1次,通过演练,能够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⑥2018年5月完成现场置业危害现场检测;9月组织了一次岗中职业危害体检,体检人数共计40人,未发现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的病例,更新了员工体检档案;

⑦2018年6月,雨季到来之前完成房屋建筑、设备设施及配电室的防雷检测;

    ⑧2018年8月份完成各单元灭火器打压及试剂更换。9月份协助布雷博惠联对公司所有消防设施进行了维保,包括;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消火栓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等。

⑨2018年11月完成对公司厂界噪声、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的检测,合法办理排污许可证;

⑩2018年7月,结合质监局对公司年检到期的安全阀10块,压力表10块,可燃气体报警3块,叉车10台,压力容器3台等进行效验、年检,合法办理了使用证;

⑪截止到11月底,共办理作业票37份,其中:登高作业5份,用电作业8份,动火的10份,相关方施工14份,执行情况较好;

⑫2018年共收集转运危险废弃物15次,危险废物库房累计储存5.5T,并进行了分类标识、储存。弃渣处置3次、油漆桶处置3次、切削液处置7次,废机油处置2次,满足法规要求;

二、2018年完成主要工作

①认真落实安全安全目标责任 

2018年初,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28份,与副总5份,与总监6份,与部门负责人及车间主任17份。

②体系推进情况

2018年5-10月份,5个月完成EHS环境管理体系换证,组织各单元内审员,对各车间、职能部门按照区域进行了年度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的补充和更新,共收集危险源1800多项,环境因素500多项。新增环境风险识别3项,更新安全和环境的法律法规2项;修订三级文件2个,新增管理制度2个。

2018年9月开始,积极主动开展“双控”体系建设,利用两个半月时间,完成公司安全生产“双控”体系建设,现场张贴风险管控卡6块,应急处置卡8块,正在制作中。

③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2018年安全环保部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借助2018年EHS培训计划,组织了400人/次各类人员培训共40课时,15场,对参加安全法和环保法及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培训人员进行笔试考核,培训合格率100%。

④持续隐患治理排查工作

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实做到安全事务心中有数。每周至少一次组织专项安全检查,及时了解安全生产情况。每月分多次对重点区域检查,每季度进行全面检查,组织相关部门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查,督促、落实维修、检验、保养,使所有设备能够健康稳定运行。本年组织专项安全检查30次,月度检查8次,日常检查多次,查处各类隐患违章188项;

⑤严控现场作业审批

加强危险作业许可审批的管控,严格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对重点部位动火作业的防火措施,专人监管;截止到11月底,共办理作业票37份,其中:登高作业5份,用电作业8份,动火的10份,相关方施工14份,执行情况较好。

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安全生产月期间,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竞赛,参赛人员52人;消防安全培训、火灾应急演练1场,参加人员60余人;隐患排查共提交33条;安全微电影观看300余人等活动。

⑦环境方面

制定了公司环境控制目标,并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记录,主要漆渣、

三、工作亮点(2-3条)

①本年度降本指标50000元,截止到11月份,共完成89170元,完成率178.4%;

    ②截止到目前,共接待国资委旗下公司及区安监局组织的机械行业50余家单位到公司安全生产观摩;

③在环保政策紧张情况下,客服困难,解决大气污染二级预警错峰生产,未给生产造成影响;

④考核加大现场个人行为违章和管理人员责任查处力度,处罚人员11人/次,累计考核金额6600元;

⑤11月份顺利通过EHS体系每三年换证工作,12月份发放新版体系证书;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3条)

①集中应急演练缺失,未能普及全员;

②现场特种作业人员还存在无证上岗

③安全生产和管理创新力水平有待于提高;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5-10条)

①全面落实今冬明春消防安全专项工作,认真排查消防安全隐患,落实动火作业审批、消防器材巡检等措施,确保消防安全。

②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在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要负责相应的安全问题。谁生产、谁负责安全。完善安全生产考核细则。在1月份完成各层级、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书的签订工作,明确各级管理人员都要勇于承担各自的安全责任,认清各自肩负的安全重任;同时进一步完善安全目标责任考核细则,实现安全生产考核与运行的适应性、充分性。

③定期召开安全会议,总结安全生产工作,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整改与预防措施,传达上级安全精神,部署相关安全工作。

④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确保安全培训取得实效,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水平,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忧患意识,保证安全生产顺利的进行。1月份策划制定EHS培训计划;4月份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复审;6月份消防安全教育培训;11月份冬季交通安全培训等。

⑤落实安全生产大检查,强化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安全生产大检查采取日常检查和特定节假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在落实日常检查同时,开展“元旦”“春节”“两会”“五一”“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前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及时排查安全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确保平安过节。

⑥策划推进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换版工作,维护ISO14001:2015体系运行,确保体系有效运行。

⑦落实好夏季防汛工作。每年6-10月份是主汛期,在雨季到来之前,做好应急物资储备,防雷检测等,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⑧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安全生产月各项活动,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

六、工作建议和困难

①机加车间现有员工200余人,员工结构年轻化,文化素质低,工作中灵活性差,在加上现场设备繁多,兼职安全员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建议车间增加1名专职安全员,更好的担负起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②配件组装车间生产过程主要是打磨、喷漆、清洗,打磨,喷漆清洗没有固定区域,夏天外面露天打磨喷漆,直接污染环境,冬天现场操作直接向车间排放,现场也存在火灾风险,在环保巨大压力下,也不好监管,随时都有被处罚风险。

③污水处理站设备老化,工艺落后,且公司水质也较为复杂,运行过程中总有大大小小毛病,满足不了水质达标排放,严重影响正常运行,请领导重点关注。

安全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安全永远没有终点,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原则,常抓不懈,我将严格执行公司领导的安排和指导,扎扎实实奋斗在安全管理的第一线,坚持深入现场,把安全管理工作做细做实,脚踏实地的为公司安全生产尽一份心,尽一份力,尽一份安全管理人员应尽的一切责任。

谢谢大家

第12篇

关键词:血源性感染;医院检验科感染;职业危害防护

【中图分类号】R6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130-01

由于医院检验科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比较特殊,致使医院检验科成为多重职业病的高发场所,因为其集中了医院所有患者的体液、血液和排泄物,是医院重最要的生物传染源[1]。而医院检验科的工作人员由于工作原因经常暴露在现现行的或者潜在的危险因素中,如果医院检验科人员纸业威海防范意识不强,经常在暴露的环境中工作,很有可能在接触过患者体液或者血液的锐器刺伤中被感染某种疾病。曾经有学者进行过一项调查研究,在医院工作人员携带乙肝病毒的概率上,检验科人员远远高于其他普通科室的人员位居第一。基于此,加强医院检验科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充分了解学血源性感染的危害并熟练掌握其防范措施,医院领导应当把检验科职业感染当成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达到降低检验科人员职业危害的目的。为了了解检验科人员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发生率,笔者对我院自2009年以来,总共发生的42人次检验科人员职业伤害事件进行目标性检测,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9年以来,检验科人员职业伤害事件总共发生42人次。

1.2方法:采用医学调查中常用的目标性检测方法,对我院检验科医务人员近年来发生的职业性伤害的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的处理并详细登记。专门制定抑郁那工作人员职业伤害统计表,以便登记医院职业伤害的具体情况和处理措施,对职业伤害中容易造成的危险尤其是检验科人员血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方法措施和注意事项。

2结果

我院自2009年以来,检验科人员血源性伤害事件总共发生42人次,其中锐器伤26人,占到伤害总人数的61.9%,吸入气溶胶人员3人次,占到伤害总人数的71%,被血液和体液沾染的人员8人,占到伤害总人数的19.0%,其他性质的伤害5人,占到伤害总人数的11.9%,但是调查结果发现所有的血源性感染人员当中并没有任何人发病。

3讨论

医疗机构的职业伤害对医务人员尤其是检验科的人员来说有着严重的健康威胁,尤其是受到血源性感染的利器刺伤是引发检验科人员血源性感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如何防止检验科人员免受职业也危害尤其是血源性感染的危害最为关键的工作室对医院检验科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对工作中的操作严格按照规范化的流程进行[2]。笔者根据实际调查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探讨分析,主要包括以下诸方面。

3.1血源性感染的危害

3.1.1主要感染源:在医院检验科的病毒感染源中主要包括人类免于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带各种细菌、病毒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以及被感染的注射器、试管镊子等。

3.1.2血源性感染的传播途径:检验科中感染的途径主要包括:首先是直接经过口腔摄入病原体。其次是从鼻腔吸入含有被病原体感染的气溶胶。再次是含有病原体的体液或者血液见洒在工作人员的皮肤上,病原体通过皮肤渗入引起感染,最后的也是最常见的危害最大的原因是被病原体感染的锐器所伤造成感染。美国一项调查显示,自2009年以来全美国因为锐器所伤造成感染的医护人员超过100万人次。

3.1.3主要感染病毒:在医院检验科感染的工作人员当中最多的是人类免疫统缺陷病毒、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其中被患者使用过的携带病毒的注射器是感染率最高,可达到30%以上,其次是被接触过患者血液或者体液的锐器所伤。

3.2血源性感染的预防措施

3.2.1加强对管理科人员的教育工作:医院负责人员应当高度重视医院检验科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对其进行职业保护培训,加强检验科人员职业伤害的宣传,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建立完善的意外伤害紧急处理机制和及时报告机制,为医护人员注射相关血源性感染疾病的免疫疫苗,是减少检验科人员血源性感染发生率的重要举措[3]。

3.2.2提高检验科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在检验科中大多仪器设备都是金属类或者玻璃类,及其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减少这些物品的伤害是控制检验科人员血源性感染最积极有效的方法。在检验科人员进行操作时,无论仪器设备有没有接触过血源性感染源,都应当按照接触有被感染源污染的设备方法进行操作。

3.2.3做好消毒和隔离工作:检验科的人员一定要养成勤洗手、工作戴手套的习惯。有相关调查显示,洗手是避免医护人员感染的最直接有效和最简单易行的方法,而手套则是隔离感染源最强大的工具。

总而言之,如今医学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医疗检验水平的快速发展,检验科的可检验水平也日益提高,然而随着检验水平提高给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检验科工作人员的血源性伤害却在不断升高,这不得不算是现代意料中最大的悖论[4],检验科人员一定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避免感染的发生,医院对此亦应当高度重视。

参考资料

[1]郑慧敏. 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A]. 河南省重症监护专科知识培训暨学术交流会、急诊新业务、新技术学术交流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 2011, 02 (06):10-12

[2]梁红梅. 护理纠纷的分析与防范[A]. 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委员会外科专业、护理专业2007年会论文汇编[C], 2011, 06 (0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