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实验动物的认识

对实验动物的认识

时间:2024-02-04 14:36: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实验动物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实验动物的认识

第1篇

关键词:实验动物学;教学;学习兴趣

为了探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实验动物在医学、药学、农林学、化学、生物材料科学、医疗器械、国防军事科学等许多科学研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上人类的许多疾病研究均是通过动物实验获得突破的。据统计,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动物实验的课题占到60%以上。100多年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成果有67.5%是使用实验动物获得的[1]。因此,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诞生了实验动物学这门学科。实验动物学是以实验动物为对象,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并将培育的实验动物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2]。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生物科学、医学和工程学交叉融合的一个专业,具有理、工、医交叉学科特色。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因此,在本科生教学环节开设了实验动物学这门课程。实验动物学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简单说,实验动物学是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和动物实验的,它涉及到生物学和医学的各个领域。一方面,随着实验动物学的发展,实验动物品种逐渐标准化和多样化;另一方面,生物医学的发展对实验动物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实验动物学不断发展和提高。目前,实验动物被称为“最精密的科学仪器”,在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认识实验动物的重要性,需要实时思考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方式,建立符合自身条件和要求的教学体系。

1. 教学过程中引入“3R”原则

在实验动物学课程中,动物福利和实验设计中,为了保护实验动物,《动物福利法》提出了“3R”原则,3R是指Replacement(替代)、Reduction(减少)和Refinement(优化),“3R”原则的主要目的是采用其他手段代替实验动物,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用量,用其它实验材料如生物医用材料、细胞等代替实验动物进行科学研究或教学,设法改良实验方法减少动物疼痛和不安。

国际上普遍认同将“3R”原则引入到“实验动物学”教学中[3]。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方式:1)替代。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代替单一模式教学。课堂上,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播放录像或影片、展示科研论文、互动讨论等方式与理论讲解相结合让学生们认识实验动物的不同饲养环境、实验动物操作的技术要点、如何进行实验动物认知实验等。这样就可以代替实验动物,同时减少了实验动物使用数量。2)减少。在理论课和实验课教授时,可以适当的减少理论课的学时,把理论知识进行整合、调整,有重点的针对本学科的特点进行讲授。3)优化。在考核方面,减少笔试在考核中的比重,加大学生们平时的实际操作能力训练和考核比重,优化实验动物学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价体系。

2. 扩充实验课课时安排

由于本课程是我院新安排的课程,目前对本课程安排的课时相对较少,仅有理论课时,而缺少一些动物实验课时。实验动物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们认识实验动物,懂得如何才能培养出标准的实验动物,怎样利用他们进行科学研究,通过动物实验为人类的健康带来福音。因此,需要在教学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实验课或实践课,让学生们在实验课上认识不同的实验动物,与理论课相呼应,通过实际观察验证理论课上的科学理论。另外,让同学们能够进行相应的实际动手操作,如实验动物抓握、固定、标记等简单的操作,必要的时候可以安排动物解剖、测定分析相应的生物学指标,使学生们切身感受到动物实验的重要性,真正学到一些实验技术,达到教学目的。

3. 将科学研究过程融入教学过程之中

王生存等[4]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对实验动物学实验课感兴趣的学生能达到82.5%,无谓心理的学生只有10.8%,其他的学生是因为害怕、恐惧实验动物而产生畏惧心理,并不是没有兴趣,只要帮助他们克服了心理障碍,他们同样会对实验动物产生兴趣。

基于此,我们可以把动物实验科学研究融入到实验动物学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老师平时进行的科学研究过程和成果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同时在实验条件允许、经费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安排设计实验动物的行为学研究,如大鼠迷宫实验、位置偏爱实验、条件反射实验等等一系列有趣的实验方法和测定技术,提高学生们对实验动物的认识。加强动物实验的实验设计课程,让本课程教学实践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相结合,确定不同的实验目的,由学生们自行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进行分组、材料和试剂的准备、实验期间对动物的观察、记录等相关注意事项、实验结束时实验动物的处死、生物样本的采集、保存,结果的测定和分析,书写实验报告等。这样,学生们在实验和科研过程中就会更加意识到实验动物和人类一样也是一种具有行为、认知和神经反应能力的一种动物,具有宠物的一些共性,我们应该倍加的保护、爱护他们,让他们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4. 结合课程内容使教学过程系统化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系统的课程,包括与实验动物相关的遗传学、营养学、生态学、环境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人类疾病、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知识,近年发展的转基因动物和克隆动物将分子生物学知识也引入了实验动物学教学过程中,使得实验动物学涉及的知识面更宽、更全。其实,不论是环境学、营养学,还是生态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等等都是紧紧围绕着实验动物的生产和动物实验的需求展开的[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这些内容联系贯穿起来,以使学生们在上课期间不觉得本门课程知识点多、散、乱,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对实验动物的爱心,使他们爱上实验动物,爱上这门课程。

在讲授理论内容时,课程设计紧紧围绕实验动物的标准化为主线,紧紧围绕着生产和繁殖出合格的实验动物,分别讲授如何控制实验动物的环境设施、营养、遗传等方面,实施动物质量控制,并据此制定的相应的法规和标准。在进行实验课教学时,课程设计围绕保护动物福利的原则,实行实验动物的抓取、固定、给药方法、麻醉及处死等方面的技术操作时,要从内心真正关爱实验动物,保护实验动物,尽量减少和减轻他们的疼痛感和痛苦感。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科特点深入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满足学科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创建一揽子计划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以使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加快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发展迫在眉睫. 2010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汇编[C]. 2010.

[2]邹移海, 徐志伟,苏钢强. 实验动物学[M]. 科学出版社. 北京

[3]梅志强, 王琼, 邓莉. 动物福利在研究生实验动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2,22(3):76-78.

[4]王生存, 邵义祥. 实验动物学课程实验课教学法初探[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8,28(1):49-50.

[5]叶明霞, 孔利佳. 关于我校开展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现状的思考[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2,32(1):25-27.

第2篇

【摘要】

对实验动物学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提出了该课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指导思想。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探索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模式;通过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加强考试考核的改革,培养“高分高能型”的人才。

【关键词】 实验动物学 中医药院校 教学改革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的综合性新兴学科,它融合了生物学、医学、兽医学、遗传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同时它的发展又推动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中医药学的发展,对科学研究尤其是生命科学研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也逐步步入了高等医学院校的课堂,是中医药院校多数专业研究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也是部分中医、中药、药学、生物工程、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程[1]。我院在研究生和本科生中开设这门课程也有近十年的历史,这对于我院普及实验动物学的有关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教师队伍的不专业(多为实验动物中心的工作人员或病理、生理教研室的教师),加之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的不统一、考核办法的过时以及该课程是选修课的缘故,使得教学效果不好,流于形式化,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2]。为此,笔者在实验动物教学实践中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与考试考核办法,在我院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及中医、中药、药学等本科班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指导思想

在以前的实验动物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基本上以讲授实验动物学的基本理论为主,忽视了实验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完后即进行理论考试,与当时开设这门课程主要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初衷不符。因为实验动物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单纯讲授理论对于以往很少接触实验动物的学生来说,往往非常抽象,效果也不好。因此,在实验动物学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更新教学观念,确立以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指导思想,改过去的以理论学习为主为现在的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重点,改过去仅重视课堂学习为现在还重视实践操作,采用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实验动物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学生进入实验室和走上社会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目的这个中心,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适当减少理论课时数,增加实验课时数,使实验课时占到总课时的40%左右。同时丰富教学内容,使实验教学不单纯停留在实验动物的捉拿、保定、麻醉、采血、给药等基本操作上,而是把科学设计实验、选择合适动物复制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进行相关的中医药实验等综合项目放在学生的实验课上,确保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2 丰富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探索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新的教学模式

实验动物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符合各种实验要求的实验动物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符合要求的实验动物合理地设计、开展动物实验并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对于中医药院校的毕业生,他们未来大多是实验动物的使用者。因此,对如何培养标准的实验动物的内容可略讲,而对如何利用实验动物进行科学实验的内容要详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要有所侧重。对研究生来说,重点要讲授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动物模型的复制技术、影响动物实验效果的因素及其控制、相关的动物实验方法、最新的法规和动物实验的进展,增加学生实验动手的机会,提高实验课程的深度和难度;对本科生来说,重点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讲述实验动物学的新技术、新进展(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基因敲除技术)、实验动物的一般操作技术等。坚持以基础知识为根本,侧重相关知识、前沿知识的原则,通过对实验动物学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实验动物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其历史、现状、前沿等方面的知识有整体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除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外,还采用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等[3],以提高教学效果。

2.1 演示法实验动物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在信息化的今天,实验动物学课堂教学就不能再停留在单纯的黑板加粉笔上,而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不然的话会造成教师努力讲,学生认真听,但收效不大的现象,为此,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不能一味地采用讲授、描述等传统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还应灵活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如投影、幻灯、多媒体课件等,把要讲的内容形象化,视、听并用,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又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介绍实验小鼠的常用品种、品系时,可以将KM小鼠、DBA小鼠、C57BL/6小鼠、615小鼠的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并结合图片介绍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及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形象、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加深对不同品种、品系小鼠的认识,改变过去认为实验小鼠就只有单纯白色,而没有黑色、野生色、灰色等的错误观念;再如介绍该学科较前沿的转基因和克隆技术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嵌合体小鼠、绿色荧光小鼠、移植技术使身上能长出人耳朵的裸鼠及动物无性繁殖(即克隆)的动物,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2.2 参观法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是实验动物学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但在讲授屏障环境时,涉及到屏障环境的温、湿度调节系统、通风净化系统、消毒隔离系统以及屏障环境系统内要做到人流、物流、动物流“三流”分开时,在课堂上讲,教师往往难以讲清楚,学生也难以听懂。如能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实地参观并讲解,那么效果将十分好。屏障系统除感染性实验室以外,一般多为正压,学生通过实地参观进入实验室时开启每一扇门迎面吹来的气流就可以切身感受到屏障环境内不同区域存在着的压差;通过实地参观,可以更好地理解屏障环境要进行人、物及动物分流的重要性,了解消毒隔离系统的操作规程。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进入实验室工作掌握第一手感性资料。

2.3 实验法在实验动物学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以学生为主体,自己仅充当指导与协作者,让学生多动手、动脑,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知难而进的勇气。让其独立完成实验的各个步骤,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对于诸如捉拿、保定、麻醉、采血、给药等基本操作技术,在进行示范之后,要让学生亲手操作,对于学生因将动物抓得太紧引起动物窒息死亡和灌胃灌到气管里导致动物死亡等的错误操作要及时予以纠正;对于不同动物为何要采取某种采血和给药的方式。如小鼠采血为什么多采用尾静脉和摘眼球采血而不用心脏采血,主要原因是因为动物小,心率太快,无法进行心脏采血,让学生在实践中找答案。这样在教师指导下,既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实验技术,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又能对一些实验方法有更深的了解。

当然,实验动物学教学除了以上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讨论或问题式教学方法。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师生双向交流、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积极营造“平等、和谐、求知、创新”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4]。如对某抗肿瘤药物的实验研究可以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要选择这种动物(如裸鼠)而不选择别的动物,同时还可以对造模接种的部位、给药的方式及药效的评价等进行探讨,让学生对抗肿瘤实验研究从实验设计开始到实验结束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加强考试考核改革,培养“高分高能型”的科技人才

多年来,在我国人才培养中经常会出现学习成绩很好,毕业后工作能力一般的所谓“高分低能型”人才现象,造成这种“高分低能”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考试考核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的结果。对于实验动物学教学同样存在这种情况,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是否对实验动物学的基本知识有比较系统的了解,能否应用实验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否熟练地开展有关动物实验,能否对动物实验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科学的处理,既能反映学生“学”的效果,也能反映教师“教”的水平。以前多是通过理论考试,根据学生的分数来评定学生“学”的效果和教师“教”的水平。不可否认,这样的评价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但对像实验动物学这样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就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培养“高分高能”人才,在本学科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加强了考核办法的改革,对理论考试的基本概念部分可通过问答、思考、判断题等形式考查;对综合应用部分可提出某个科研设想,由学生自行设计,并根据其设计方案评分,同时加强实践基本操作考核,将实验成绩单列,并将实践动手能力考核成绩提高到该门课程总成绩的40%。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尽管在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仍存在许多亟待探索和解决的课题,如本课程内容及相关基础课(生理、病理、药理实验课)合并的改革;编写全国中医药院校统一的教科书;建立专业化的实验动物学教学队伍;开设教师进修培训基地,加强实验动物学科建设等。我们期望中医药实验动物教学工作能够得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广大实验动物科技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邹移海,黄 翔,连至诚,等.中医实验动物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11.

[2]黄文华,张灯成.与大学生探讨实验动物学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J].西北医学教育,2002,10(4):243.

[3]邵义祥,米顺星.浅谈实验动物学教学[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2,22(2):121.

第3篇

1医院注重生物医学研究与实验动物福利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实验动物的福利和保护,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并有专门的组织机构监督并强制执行。在我国,由于实验动物科学发展起步较晚,对实验动物的关爱和福利才刚刚引起人们的关注[1]。我院是一所国内外著名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医、教、研”发展水平在全国同类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医学研究中实验动物应用面广,使用量大。长期以来,医院党委十分重视医学科研人员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重视实验动物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伦理教育,重视保障实验动物的福利,注重生物医学研究与实验动物福利的协调发展。

体现在:①投资新建和改建了多种符合国家标准的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设施,购置了适合不同种类实验动物使用的标准化笼具和动物实验设备;②在屏障环境内为实验动物专门设置了背景音乐,周期性定时自动播放,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实验动物的心理需要。另外还设置了缓控动物照明系统,降低了照度变化对实验动物正常生理活动的影响程度[2];③自行设计研制了国内第一台内环境符合国家标准的、最多可同时容纳8人同时操作的、内装无影灯的多功能大型SPF级大、小鼠实验(手术)台,自行设计研制了国内第一台可移动、升降、前后倾翻、设置有可拆卸式输液架、固定螺杆、手术器械摆放台、双向体液导出口和更适合动物躺卧的U型台面的大动物手术台。此手术台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动物体型及解剖特性,使用方便;④建立和完善了详细的实验动物生产、防(检)疫、质控及使用标准化操作规程(SOP)。详细规定了实验动物环境、营养、管理、运输、保定、麻醉、实验操作、保护动物隐私及尊严、术中术后护理、安乐死、尸体焚烧、防疫灭病、重复使用等福利内容,并严格执行。在国内首先提出建立实验动物体系突发事件的各项应急预案,确保实验动物质量、生命及可持续性。⑤大力加强科技人员有关科学知识普及和技术培训,对每项实验项目从实验动物选择、数量确定、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均由动物实验科与实验人员进行讨论。到目前为止,全院有400余名科技干部参加了实验动物科学知识培训,并取得了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统一颁发的江苏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证书,是江苏省参加培训并取得上岗证最多的单位。⑥积极开展动物实验“3R”研究,在国内首先建立了一项用细胞学方法替代实验动物进行细菌致病性试验的方法;⑦建造了实验动物纪念碑,主碑为青灰色大理石,碑文为雕刻的绿色“实验动物纪念碑”;副碑为米黄色大理石,碑文为红色的“纪念为生命科学研究而献身的实验动物”。纪念碑掩映在绿草、鲜花、翠竹丛中,既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又饱含深刻的警示及教育意义;⑧在国内首创设计制作了实验动物对人类贡献的大型喷绘展板并在科室展出。

展板以实验动物对生物医学发展所作贡献为主线,以人类与动物共同拥有这个地球,实验动物是人类健康的阶梯,关爱动物就是关爱我们自己为主题,选取了从1628年哈维(WilliamHarvey)利用动物发现血液循环,从而把生理学确定为一门科学开始,到19世纪认识糖尿病的本质,20世纪抗生素及磺胺药物的发明,单克隆抗体的发现及体细胞克隆成功,再到目前正在进行的生命科学研究前沿领域“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等若干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飞跃都离不开实验动物为内容,从成果介绍、科学家本人图片到利用实验动物种类及实验过程,图文并茂,栩栩如生,通俗易懂。丰富多彩的画面配以具有层次变化的草绿色背景,与周围绿化带及相关建筑协调配合,交相辉映,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设计新颖,创意独特。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科普及伦理教育意义,充分体现了实验动物对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关爱实验动物、重视实验动物福利的重要意义。

2医院注重生物医学研究与实验动物福利协调发展取得成效

实验动物福利工作的好坏,不仅反映了实验动物学科建设的成就,而且影响着生物医学研究成果的准确性、社会性及公众的认可程度,将动物福利融入生物医学研究中,不仅是知识工程的构建,也是对人才工程的贡献[3]。在医院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院实验动物学科建设和保障服务稳步发展,形成了从本学科工作人员到医学研究人员人人关爱实验动物的良好氛围,科室内设备先进,环境优美,设施建设及实验动物质量符合国家标准,顺利通过了军地双方历次组织的检查验收,是“江苏省实验动物(清洁级大、小鼠)供应基地”(1998)、“中国人民医学动物实验中心”(1994)及国内首家“实验动物伦理及科普教育基地”(2004)。在实验动物学科领域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三、四等奖四项的科研成果,配合医院及其他单位完成或正在承担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军队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多项,已成为医院全面可持续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之一,促进了我国生物医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第4篇

关键词: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2-0272-02

高等医学院校《医学实验动物学》是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之一,它是进行基础医学研究的基本课程。据相关调查显示,生物学和医学中60—70%的课题要选用合适的实验动物进行相关研究;而药理学、生理学、病理学实验和外科学实验等超过70%科研研究领域需要实验动物参与实验[1-2];此外,实验动物广泛应用于教学培训、医学研究、药品、生物制品、食品等功能及安全性评价领域[3-4]。实验动物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对生命科学领域研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如此重要,因此,如何做好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给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近年来实验动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对动物实验课教学从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革。经过两轮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培养了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思路,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及能力,全面调高了研究生教学质量。在此,我们结合近2年对硕士研究生《医学实验动物学》的教学改革情况,对我校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本门课程的教学进行相关教学总结,希望进一步促进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

一、优化教学内容,理论与实验整合优化

摒弃“灌输式”教育模式,将20学时的理论教学降至16学时。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研究生网络教学平台、理论课程其他相关教学内容课件以“学习笔记”形式进行网络教学。我们将教材中所列10个章节理论教学分为五大专题进行教学:专题一,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领域重要作用;专题二,动物福利与动物伦理;专题三,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术;专题四,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专题五,基因工程动物与转基因动物的建立。这五大模块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作为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而实验教学内容,则由16学时增为32学时,实验教学将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这种“三步法”教学来与理论相呼应,进一步将理论融入到实践中,在严格遵循“3R”原则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我们本着“不放弃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的原则,根据专题实验的需要,精选教材中相关的章节进行讲述;对于教材中没有及时更新或没有详细阐述的部分,借助互联网资源进行适当补充,做到有的放矢。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我们采用视频教学、PBL教学和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的多元教学方法。首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贯彻实验动物福利“3R”原则和动物伦理观,规范实验操作。实验课中倡导和强化实验动物福利伦理观念是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将动物福利观落实到具体实验操作如抓取、保定、给药、采血、处死等各环节中,善待动物,及时制止并纠正学生不规范操作,对于虐待动物者给予批评警告并纳入期末成绩考核。

其次,我们在教学中部分专题还引入“PBL”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整体把握和指导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5-6]。比如,在动物福利这个专题中,我们引入“如何理解动物福利”、“动物解放表现在哪些方面”、“道德进步与动物福利的关系”、“我们在实验中应该如何合理对待动物”以及“动物应激反应与实验结果关系”等问题,通过实验操作及实验体会分组进行相关讨论,并写出相关汇报,以加深对动物福利的理解与认识,通过“问题式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主查阅文献、收集资料等能力。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是教学最终成果的体现者,只有保证学生成为这样的角色,才能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教师角色也发生了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知识权威、教学中心,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这样,在教与学的矛盾中,才能促使教师成为创新教学的主要方面,使其正确地把握创新教学的方向。

此外,我们还利用网络资源及购买的实验教学视频进行直观教学,参考资料有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录制的“实验动物”;国外动物福利组织提供的“共享世界”;国家卫生部录制的“动物基本操作技术”、“动物模型基本病理过程”、“显微注射法建立转基因动物”;钱永祥与梁文道关于“动物伦理与道德进步”的学习视频等。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使教学过程形象化、直观化,达到了文字语言描述难以达到的效果,便于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构建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

我们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评价考核表,从规范操作动手能力评价、创新能力评价、团队合作能力评价、科研写作能力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核[7](参考表1)。通过实验考核评价体系综合评定学生学习能力,符合大部分学生的意愿,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其次,请专家组老师深入课堂进行教学评估。最后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相关问卷调查(表2)。调查结果显示:98%的同学认为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其实验操作技能和科研能力,能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5%的同学认为可以激发其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其团队协作能力;94%的同学认为教学改革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100%的同学对教学方法满意,认可教学改革。改革也仍有需要改进的方面,比如,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增强师生间互动这三方面体现得不是很好。今后将寻求可行的方法提高以上几个方面的效果。

四、结语

通过对《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中理论与实验学时的整合优化,使理论知识与实验内容更加紧密地结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融会贯通,学生也更能从动物的角度考虑它们应享有的权益,从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之情;通过对实验内容的适当扩充,形成相对完整的专题,增加了动手操作机会,培养学生整体的科研思维观和全面的实验操作协调能力,掌握基本科研思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四步法着手去构建科研课题研究框架;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兴趣和主动性是科研的开始;通过完善的考核方式更合理地从学习态度、创新思维、动手操作、团队协作及自主学习5大方面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有利于充分提高该课程研究生教学效果。另外,通过解决和应对专题实验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任课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实验动物学课程的建设和完善。我们也希望能在不断进行教学革新基础上,申请教改项目来引入更多实践教学,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实验动物学的课程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出真正合格的研究生。

作者:张青峰

    参考文献: 

[1]崔淑芳,陈学进等,实验动物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3. 

[2]师长宏,张海,王四旺等.三维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体系的建立[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4):289-291. 

[3]王芳.医学实验动物学实验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J].基础医学教育.2013.(11):1016-1018. 

[4]宋国华,刘田福,陈朝阳,王春芳等.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讨与改进[J].基础医学教育,2012,(10):781-783. 

[5]王萧,郭学军,张永斌.中医院校研究生实验动物学教学的体会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1):76-78. 

第5篇

关键词:医学检验 实验教学 生物安全

在医学领域的安全问题,包括物理安全、化学安全、生物安全三个方面的问题。在医学检验学科中,在实验室里,主要易发生的安全问题是生物安全问题,本文着重就生物安全做如下探讨。

一、提高自身意识,坚持管理严格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是指在操作具有潜在致病因子的微生物时,为防止操作人员感染,采取适当的实验室操作,使用实验室安全防护装备,对实验室的设施、结构提出特定安全要求的一个过程。

在常规的实验教学中,尽最大努力做到生物安全的防护,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进行。要积极预防,对进行每次实验时做到严格生物安全管理。在实验过程中若出现问题,一切要以生物安全为重,杜绝一切违背生物安全的活动。在实验过程中若出现可能导致感染的意外发生时,必须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以防止病原微生物进一步扩散。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做到安全卫生的规定上墙。

二、落实责任,明确制度

在实验过程当中要应坚决执行实验室操作规程。参与人员在实验过程中都要接触各种微生物及致病因子,有些还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质。因此,作为实验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如在接触血液样本时,所有的样本要均视为污染性样本,在检验的过程中,如出现针头损伤或皮肤沾血,应马上利用肥皂水清洗并挤出伤口余血,再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如需包扎,再根据伤口情况进行包扎。在接触菌种时,所有菌株的使用均要在生物安全柜及特定的设备内进行操作。试验结束时,要使用紫外线灯对操作空间进行消毒,并用消毒液对地板及操作台进行消毒。操作人员在实验结束后均应根据要求洗手。

在学校的学生、医院里的实习生有的还不能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作为教师应尽职尽责,规范学生的行为,对其违规的操作应及时制止,给予纠正。如对学生进行分组管理,进行辅导,不但要进行对学生的实验技术辅导,更应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生物安全进行督导。

三、加强设备应用,明确设备范围

在检验学中,常规用到得设备由超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等生物安全设备,使用这些设备要严格按照操作规则使用。

超净工作台是为了保护试验品而设计的,通过吹入工作台内的垂直、水平气流防止试验品受到工作区的污染。一旦微生物样品放置于工作区域,空气经预过滤器初滤,再经空气高效过滤,从空气高效过滤器出风面吹出的洁净气流具有一定的和均匀的断面风速,可以排除工作区原来的空气,将尘埃颗粒和生物颗粒带走,以形成无菌的高洁净的工作环境。从而达到洁净的目的,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此设备在实验教学中一般用于培养基的制备。

生物安全柜是指:为操作原代培养物、菌毒株以及诊断性标本等具有感染性的实验品时,用来保护人、实验室环境以及实验材料的,使其避免暴露于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或溅出物而设计的。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中提出到:“生物安全柜可以有效减少由于气溶胶暴露所造成的实验室感染以及培养物交叉污染,生物安全柜同时也能保护工作环境。”

在微生物检验实验时,所有操作均应在该设备中完成。现在一些单位条件不具备使用这些设备时,很多单位仍是使用创痛方法,如用酒精灯创造无菌环境等。这些方法本身对操作者自身的保护能力是比较弱的。

以上两种设备是检验实验室常用并不可缺少的设备。应合理使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以免发生事故。

四、规范实验动物的使用,重视动物福利

实验动物是指过经人工饲养,对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用于科研、鉴定、生产、及其他科学实验用的动物。它是实验教学中生物安全重要的防范环节。如近几年所发生的一些特殊传染病中,大多数都是由于野生动物所致。对于实验室来讲,我们所使用的实验动物的安全使用也是不可小觑的。在平时的实验时,应注意不要使用非实验动物做实验,否则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甚至会产生意外等。在操作实验动物时,我们也要注意操作方法,要严格按照实验动物操作规程执行,如在抓取实验动物时应戴手套,并要合理利用动物固定装置,避免抓伤、咬伤。

在使用实验动物做实验时,我们应当重视动物福利,实验动物是为了科学研究目的而存在的,它的整个生命过程完全受到人为的控制,但它们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应享有生命权。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在情感、道义和实践上尊重、善待实验动物。

五、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第6篇

【关键词】“互联网+”;机能实验;实验设计

在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医学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是专业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评估理论教学质量、考核学生素质的必要条件。而机能实验教学作为医学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护士的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伴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与发展,教育也和其他行业一样,一同进入了“互联网+”的大时代。如何顺应学生认知发展的变化,建设高效课堂在高职护理专业机能实验的课堂中引入“互联网+”教育理念,将是我们思考的重要课题。

1机能实验教学现状

1.1机能实验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

自20世纪80—90年代,为了更好的培养高素质人才,国内大多数医学院校将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3门学科的实验教学合并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学科并成立相关的机能实验中心。以期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科研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也建立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机能实验室,开设包含机能实验、形态实验、微生物实验在内的《基础医学实验技术》课程,并编写了适合我校高职医学生应用的《基础医学实验技术》教材,内容包含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常用实验器材的识别与使用方法、经典实验方案和综合性试验方案等。

1.2教学内容

现在国内各院校的机能实验教学多以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以及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传统的机能实验课程也只是简单的验证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的某一知识理论和巩固,缺少课程之间的联系与系统的疏导。而课上学生根据实验要求按步骤完成就可以看到预期的实验结果,按照书本和老师的要求进行实验课程内容,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缺少自主思考的意识和行为。

2存在问题

2.1学生对实验课程本身的不重视

学生对实验课程本身缺少重视程度,因为较多的实验课程不进行考核,并多数情况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因此增加了部分同学的懒惰性。而高职院校中基础医学实验技术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用性较差,这同样也增加了学生对实验课的疏忽。

2.2重结果轻过程,实验结果缺少真实性

机能实验主要用到实验动物及部分危化药品等,很多同学(特别是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中女生较多)怕脏、怕动物、怕手术见血,实验课基本处于旁观状态,很多时候不是做实验而是看实验,或者当上“小记者”时时朋友圈更新其他同学的实验进度,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2]。

2.3章程对实验动物的保护

在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动物福利章节规定:“实验人员要爱护动物,不得虐待、伤害动物;再符合科学原则的情况下,开展动物替代方法研究;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给动物造成不必要的不安、痛苦和伤害……”[3]。因此,提高学生实验课程教学质量、减少实验动物使用、改善现行的实验课程教育教学方式是刻不容缓的。

3如何利用“互联网+”机能实验高效课堂设计

最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教育教学的每个角落中,同时也带给了各门学科无限的发展契机,但如何将互联网带入实验课堂是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就是将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与互联网结合,无需实验动物和实验仪器,利用计算机模拟医学实验的操作过程,是伴随科技发展应运而生的先进教学手段[4]。而在教学应用过程中,教师还是充当着主角,学生还是被动接受的模式。

3.1网络课堂先行,扎实理论学习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包括机能实验、形态实验以及微生物实验,而机能实验中多以动物实验为主。而实验动物的操作,学生是很难通过书本文字和教师讲解抽象复杂的操作理解到位的。因此,我们先将动手操作移到网上模拟,让学生们更多的去关注实验的原理和理论课的联系,而不是反复停留在实验操作失败上的打击。实验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实验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参考资料、对应理论知识,利用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让学生逐步成为实验课程的主导者[5]。

3.2课前讨论充分,确定实验方案

对于新的实验内容,学生单纯的通过看书很难理解抽象的实验内容。教师通过上一次课程布置下次实验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网络平台进入虚拟教学系统使得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提前做好预习和准备工作。以小组为单位做好实验课程流程、分工及步骤等设计方案,反复通过虚拟操作对实验过程做深刻了解,根据上节课教师布置的实验要求,按照PBL经典教学法: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假设论证归纳总结的要求初步完成实验报告[6]。也可将实验设计方案提前与实验教师进行沟通讨论。

3.3课上真实操作,保障教学效果

学生通过课前的讨论和预习以及实验思路的整理,同时按照虚拟教学系统的训练,在课上进行真实的操作。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充当观摩者,适时的对操作过程进行稍许指点和建议。在操作结束后,整理总结实验经验,提出需要改进的问题和操作过程中可避免的失误点,为今后的实验操作设计总结经验和教训。

3.4课后作业提交,批改讨论结果

根据课程安排,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以组为单位上交团队实验结果,在下节课时反馈信息,小组成员进行整改反馈。综上所述,在机能实验课程中利用互联网开设实验教育与教学是适应现代基础医学教育迅猛发展、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方式,无论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教师在过程中的指导以及学校在整体上对学生的培养,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互联网+”与机能实验的有机融合,将无可置疑的给基础医学实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因此,把握这个机会,做好实验课程与时俱进的改变,使得实验教学跨进丰富的“互联网+”时代,让其发展的更远。

参考文献

[1]王瑾瑜,徐海,王程,等.自主实验设计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医学机能实验改革十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4):36-37.

[2]刘会芳,刘新霞,赵燕燕,等.机能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27(1):110-112.

[3]吴瑞生,张健.现代实验动物学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21.

[4]邹丹,吴敏范,符文双,等.PBL教学法在医学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3,30(1):95-98.

[5]陈麟东.浅析医学机能虚拟实验中仿真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8):83-84.

第7篇

【关键词】

病理生理实验教学;改革;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于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必须把能力培养作为医学教育目标。病理生理学是医学教育的一门主干课程,在医学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以疾病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机能和代谢的角度来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发病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越来越受到临床各科医师的重视。病理生理学实验是病理生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和巩固本学科理论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课程以动物实验为主,通过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和病理过程的模型,探讨其发生机理。作为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严谨的科学作风,创造性思维及开拓型的复合人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如何形成更合理、更实用的实验教学体系,完善病理生理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我们一直在积极实践与探索的问题。为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跨世纪医学人才,对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从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实施了改革,从而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

1 普通高等专科医学院校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现状

1.1 对实验课的重视不够

1.1.1 实验课时不足 对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一点体现在教学的安排上。很多人把实验教学看作是理论教学的附属,把实验教学放在从属地位。目前,普通高等专科医学教育学制为三年,一般在第三学期开设病理生理课,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总学时31,实验6学时,占总学时19.34%,护理、助产、中西医结合专业总学时19,实验学时0学时,未开设病理生理学实验。可见,实验课所占的比例严重不足。

1.1.2 实验经费投入有限 随着高校的扩招,医学生人数明显增加,原有的实验设备已不能满足需要,再加上多数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由于经费投入有限,实验设备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加强。这样的实验教学一方面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的训练,另一方面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深入考察现象背后的实验设计思想。

1.1.3 缺乏自己的实验动物房 在我国本科及以上的医学院校,都有属于自己的实验动物房,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便利条件。而对于专科医学院校大多都是从其他本科院校购买实验动物,这样不但不利于教学,而且增加了教学成本。例如:我校要开展病理生理学实验,就需要从兰州、天水等地购买实验用的小白鼠、蟾蜍等,路途遥远,并且有时也会受到天气影响,不能按照开学初制定的教学进度开展实验,影响教学进度,给教学带来了不便。

1.2 实验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实验教学以知识的记忆和复现为基本目标,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依附于理论教学,以验证书本理论为主。目前,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采用首先由教师讲解实验目的、使用实验动物、器材、步骤、方法、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分组开始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辅导,是以书本知识为本位、教员为中心,以传授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为主要特征。

1.3 实验报告质量偏低

通过对学生实验报告的批阅发现:实验报告的质量偏低,内容僵化,对出现的实验现象没有很好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如果和实验结果不符,也没有进行透彻的分析原因,并没有充分发挥实验课的作用。

2 实验教学改革

2.1 不断创新,改革实验内容

从目前病理生理学实验课时来看,实验课时不足,所占的比例不到20%。应加强课程改革,适当增加学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发现、创造的根本途径,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适当地考虑增加实验教学比例,改进实验教学题目和设计,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强的实验,能够与时俱进,最大限度发挥实验教学的预期效果,提高实验教学题目质量。同时,也可以对已开设的实验进行改革。例如:我校开展“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缺氧”这两个实验,对于第一个实验需要使用小白鼠复制缺氧模型,通过改变外部环境和机体状态来观察对缺氧耐受性影响;第二个实验则是使用小白鼠复制不同缺氧类型,观察不同缺氧类型机体皮肤的变化;对于这两个实验都要复制缺氧模型,可以通过改变教学安排,将两个实验安排在一起,这样不但使同学们对缺氧加深认识,观察不同条件对缺氧影响、各种缺氧类型皮肤变化,加强知识之间的渗透、联系,并且可以节省一部分实验动物。

2.2 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方法

2.2.1 开设一次实验设计课,营造主动参与的氛围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思维不受限制的宽松环境,同时也需要积极参与的主动性。针对这一点,实验教学应着重结合实践,进行科研作风和思想方法的培养。在常规实验的基础上,开展设计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由学生作为主体,设计实验、查找资料、准备器材、配制部分试剂等全过程都让学生参加。让学生体会实验的完整性、连续性和探索性,主动参与,提出问题并设计解决问题方案,并实行具体的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既训练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又增强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2.2.2 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成效

在上实验课之前,对同学们进行实验做好预先的安排。第一,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工作,以免在实验时对实验过程不熟悉,边看书边做,影响实验效果,浪费时间。第二,提前分好实验小组,分配好每个人所担当的角色,实验就可以有条不紊进行。对于每个角色,在做不同的实验时可以变换,使每个同学都能熟悉各种角色。第三,课中加强示教,加强辅导。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按照实验步骤认真完成实验,教师随时给予指导,对不正确的操作纠正。通过以上几个环节加强,可以顺利完成实验。

2.2.3 采用现代化教学辅助设备,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幻灯片、教学录像等手段,应用多种教学辅助设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例如:在实验前可以观看相应视频录像,熟悉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可以将实验步骤在幻灯上显示,帮助同学们熟悉整个实验过程。

2.3 加强实验结果讨论,注重实验小结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做的实验,在实验结束后,组织同学们以讨论的方式分析、总结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原因。例如:在做水肿实验时,蟾蜍的灌流标本制作完成后,首先灌流任氏液,通过同学们观察发现,蟾蜍下肢变肿了,重了;再灌流20%葡萄糖时,又变轻了,变皱缩了。对此实验结果和同学们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如果和实验结果不符,要分析原因。每次实验都能非常认真的思考、分析、总结,可以加深对实习内容的理解,巩固理论知识。

2.4 仔细、严格批阅实验报告

实验课后,要求同学们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书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是科学研究论文写作的基础,应当实事求是、认真准确地书写。实验报告内容包括:一般项目、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动物、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结果。重要的是分析讨论,根据所记录下的实验结果,联系所学过理论知识,进行分析。通过学生的实习报告,教师仔细批阅,指出相应问题,从而提高同学们实验以及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2.5 建立学校自己的实验动物房及相应等级的实验室

为了便于学生上课,教师做科研,可以建立学校自己的实验动物房及相应等级的实验室,设专人管理,繁殖、饲养教学及科研相关动物,既能满足教学及科研需要,又可为其他兄弟院校及科研单位提供相应的实验动物及实验场地并获得一部分利润以进一步改善实验条件。

第8篇

【关键词】 骨关节炎;动物模型;文献综述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以关节软骨损害为主的进行性骨关节疾病[1]。致病因素包括炎症、创伤、老龄化、肥胖、软骨细胞分化或遗传易感性等[2-3]。临床表现为关节痛、僵硬、肥大、活动受限。本病有一定的致残率,也是中年以上人群丧失劳动力、生活不能自理的主要原因。如今,我国老年化日趋严重,但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治愈OA,只能控制症状和延缓疾病发展,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也给国家带来了社会负担。为解决这一问题,科研工作者们利用动物模型探讨OA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OA动物模型主要有自l性动物模型、诱发性动物模型、转基因动物模型3种,所选实验动物主要有鼠、兔、大型哺乳动物等。本文对常用的动物模型和实验动物的选择进行具体分析对比,以便科研工作者选择更合适的造模方法。

1 实验动物的选择

实验动物的选择是医学科研工作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动物实验为现代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临床上每一种新药物的产生和诊疗方法的突破,都离不开动物实验。选择实验动物要综合考虑动物疾病的发病机制、基因与人类的相似性、动物是否容易控制、费用、伦理等很多因素。

目前,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小鼠、大鼠、豚鼠、家兔、大型哺乳动物等[4]。小鼠饲养方便、易于获取、费用合理、造模周期短;但小鼠跟人类的基因谱差异较大,因而不能完全模拟人OA。大鼠在实验研究中不仅具有小鼠的优势,还具有生存能力强、实验成功率高的特点,目前广泛用于实验研究。豚鼠是自发性OA模型最常用的动物,因为其发病率与人OA相似,且性格温顺、体型较小易于饲养、观察,花费较低。家兔性格温顺,被广泛用于实验室研究,家兔因膝关节较大,可行关节内操作,更适合OA动物模型的选择。大型哺乳动物所需费用比较昂贵,饲养成本大,由于OA实验研究需要大量动物,因而不合适;但是相对于小动物而言更适宜手术操作。有实验用刀在狗的膝关节软骨上造成软骨划痕,

2周后出现OA病理变化,该动物模型实验数据准确,实验中可根据情况选择[5]。

2 实验动物模型

2.1 自发性动物模型 自发性动物模型是指实验动物没有任何人为因素参与的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OA。Moskowitz等[6]记录了30多个天然自发OA模型,其中对Hartly豚鼠的研究最多。Wei等[7]研究证明,Hartly豚鼠软骨降解过程与人OA退行性变化相似。Hartly豚鼠达到约3月龄时,其膝关节软骨组织主要表现关节面粗糙不平,软骨细胞数异常,软骨中糖胺聚糖异常分布,这与人OA形成的机制相似。肖萍等[8]在对2月龄Hartly豚鼠做实验时,发现空白对照组1个月后即可自发出现软骨组织病理性改变。Yamamoto等[9]对C57黑鼠关节软骨组织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OA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逐渐增加,且退化过程十分类似人OA。人类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OA与自发性动物模型形成的OA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主要发病机制是关节受累过重,比如体质量大、关节受力不均衡等。Bendele等[10]发现,减轻豚鼠体质量后,可降低豚鼠膝OA的发生率及减轻OA的严重程度。这为临床提供了思考,减轻体质量,避免肥胖,少负重可以预防、减轻OA症状。该类动物性格温顺,容易饲养,自然状态下病理机制稳定,是研究人OA形成机制的重要动物模型。但是该类动物自发形成的OA与人OA存在差异,而且形成时间长,不易掌握数据,费用高,导致该模型一般不作为实验研究的首选。

2.2 诱发性动物模型 诱发性动物模型是通过实验措施诱导OA的产生。科研人员可以通过人工干涉的方法更好地控制实验的发展趋势以及收集数据,相比自发性OA模型更加稳定,发病过程相对较短,是常选用的动物模型。一般将诱发性模型分为手术方法和非手术方法两大类,每类方法又具体分为很多种,以下是对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诱发动物模型介绍。

2.2.1 手术方法 手术方法诱导OA,主要是通过造成关节正常受力改变,导致关节应力长时间处于失衡状态使关节变形产生的动物模型,也有部分手术方法是通过破坏相关组织影响软骨细胞的正常生长而产生的OA模型。目前常用的造模方法主要有Hulth模型、半月板切除法、前交叉韧带切断法、卵巢切除法、臀肌切断法等。

2.2.1.1 Hulth模型 Hulth模型是最经典的手术造模方法[11],分为Hulth法和改良Hulth法。其中Hulth法是直接全部切除动物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并切断内侧副韧带及前后交叉韧带,使关节破坏,应力失衡,造成关节腔狭窄,关节面摩擦增大,术后任其活动,不固定伤肢,形成类似人OA的病理性改变。王婧等[12]在SD大鼠膝关节行Hulth法造模术后4周,出现关节软骨表面粗糙不平等OA病理特征。方锐等[13]发现在兔膝关节行Hulth法造模后12周出现类似OA表现。Hulth模型破坏动物维持关节稳定的几条主要韧带,使关节受力失衡,局部关节软骨负重增加,加快关节软骨变形,该类模型适合研究因韧带损害导致的OA的治疗及关节置换等方面的研究。但Hulth法对关节损伤比较大,很难避免关节感染和创伤对模型动物生理破坏。因而王云峰等[14]对Hulth法进行改良,将家兔右膝内侧半月板以及前交叉韧带切断,但不切断后交叉韧带,分别于造模后2,6,10,14周时观察膝关节的组织学变化,结果在14周内成功复制出不同时期的膝OA,证实了此种改良方法的可行性。改良Hulth法相对于Hulth法操作较为简单,手术创伤较小,实验模型较稳定,实验数据较可靠,有利于动物模型造模成功,为OA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2.2.1.2 半月板切除法 半月板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可传布膝关节负荷力,能最大限度地增大关节间的接触面和减少磨损,从而保证了膝关节长期负重运动不受损伤[15]。Welch等[16]发现,切除大鼠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模型中,4周时即发现关节评分显著增加,证明半月板切除法可以制备膝OA模型。宋涛等[17]对膝关节半月板切除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基本出现OA样病理改变,得出结论:半月板切除后最终会导致膝OA。半月板切除法比Hulth法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动物模型稳定,容易控制实验方向,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造模,是手术方法造模比较可靠的方法之一。但这种造模方法对实验动物本身仍有不小的损伤,容易造成创伤性感染,因而该模型多用于研究因创伤引起的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不适于探讨药物对OA生化代谢影响方面的研究[18]。

2.2.1.3 前交叉韧带切断法 前交叉韧带切断法是将实验动物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除造成局部关节应力发生改变,导致软骨细胞发生病理改变而引起OA。王婧等[12]SD大鼠麻醉后剪断其膝前交叉韧带,不固定伤肢,任其自由活动,术后

6周观察到严重软骨缺损,软骨下骨开始硬化,说明前交叉韧带切除法可造成OA改变。孙先润等[19]切断SD大鼠右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于术后28 d

见全膝形态明显改变,膝关节骨密度增高及滑膜纤维化增生等OA病理变化。前交叉韧带切断法较Hulth法有了较大的改进,本模型手术创伤小,模型稳定,成功率高,操作简便,是实验中常用的OA模型。但本法和半月板切除法一样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滑膜炎症和术后感染,该模型也是研究创伤性关节炎较好的模型之一,因此实验方法应根据实验自身需求选择[20]。因而在临床上对于创伤性关节炎应避免负重,卧床为主,尽早修复创伤对OA的预防和缓解有很大帮助。

2.2.1.4 卵巢切除法 卵巢切除法是将实验动物卵巢切除致使雌激素缺乏而间接影响软骨细胞改变引起OA的方法。李楠等[21]对SD大鼠行卵巢切除法,术后3个月大鼠出现不同程度关节软骨层变薄,排列紊乱等OA病变表现,证明单纯卵巢切除术可以成功建立OA动物模型。李钊等[22]经背部切口切除大鼠双侧卵巢,术后12周可见软骨表面粗糙,表浅层软骨细胞减少,软骨细胞排列紊乱。该模型因其特殊的致病机制,适用于研究雌激素及其类似物对关节的保护作用和绝经期妇女关节损害,因而临床上对于女性OA患者,应检查体内雌激素水平,并使之维持正常水平。但是其应用面比较窄,操作复杂,造模时间长,手术条件要求严格,很难实际应用。

2.2.2 非手术方法 非手术方法是指通过外界压力致使关节应力失衡和机体系统循环障碍使实验动物发生OA样改变而建立动物模型的方法。目前主要有关节固定法、关节腔内注射法、骨内高压法等。该类方法操作简便、经济适用,不受手术创伤影响。

2.2.2.1 关节固定法 关节固定法又叫关节制动,根据制动部位可分为屈曲位和伸直位制动,屈曲位制动因限制关节运动,减少关节附近肌肉和韧带收缩运动而导致关节软骨的萎缩性变化,伸直位制动是使关节应力发生改变而产生关节软骨退变,因而临床上多使用伸直位制动法。唐进等[23]用管型石膏将兔左后膝关节伸直位固定6周后,软骨组织可见细胞减少,排列不规则,部分软骨表面有破坏,说明伸直位关节制动可导致关节炎病变。田世坤等[24]

将兔膝关节伸直位固定,4周后出现软骨退行性改变的OA症状。该方法直接在关节外操作,无手术创伤影响,操作简单,材料易于获取,适合于外界因素导致的关节炎的研究。其缺点是动物会在固定过程中感觉不适而撕咬扯坏固定的材料,影响实验结果和进程,甚至吞服固定材料感到不适,有些材料如石膏等容易导致动物死亡,因而模型制备的成功率不高,甚至导致实验失败[25]。所以在选择该动物模型时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尽可能一次性固定完美,避免耗材耗时。关节固定造模成功提示我们,对于OA的预防和缓解症状,应适当运动,避免运动限制以减轻软骨

退变。

2.2.2.2 关节腔内注射法 关节腔内注射药物可分为化学类、酶类、激素类等,化学因子刺激软骨能快速形成类似人OA的终末期软骨病理改变,常见的注射药物有胶原酶、碘醋酸盐、碘乙酸盐、木瓜蛋白酶、菲律宾素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木瓜蛋白酶,关节腔内注射能较快诱导OA,较其他注射药物具有造模成功率高、造模时间短等优点[26]。

嵇波等[27]分别在造模第1,4,7 d将木瓜蛋白酶溶液与半胱氨酸溶液的混合液注射入兔膝关节腔内,造模4周后均出现OA病理改变。王平乐等[28]

将质量分数为1.6%的木瓜蛋白酶生理盐水溶液注射入兔膝关节腔内,造模2周后可观察到关节软骨变薄,表面粗糙甚至有纤维样改变等关节炎病理改变。王婧等[12]在鼠膝关节腔内注入100 μL碘乙酸溶液,造模4周后,软骨出现明显损伤;6周后,关节面软骨层腐蚀殆尽。该模型造模时间短,能在短期内形成类似人OA的软骨终末病理改变,是最快形成的OA动物模型,其创伤较小,模型稳定,容易产生,适用于OA终末期软骨病理、治疗药物及方法疗效研究。临床上应避免此类药物进入关节腔内。但不同动物、不同部位所需的药物剂量不同,实验中很难掌控,容易给实验带来一定

误差。

2.2.2.3 骨内高压法 骨内高压法是骨内静脉受阻导致静脉淤滞、骨内压升高形成的早中期膝OA。戴七一等[29]结扎并切断兔的右侧臀下静脉,右下腹部的股静脉和大隐静脉,造模8周后关节面可出现明显缺损和骨赘形成,达到OA初中期的变化。黄等[30]分别在股静脉远、近端双重结扎造模,造模8周后出现软骨细胞排列紊乱,各层细胞数明显减少等OA病理表现。贺文楠等[31]行结扎股静脉并切断腓肠肌内外侧头造模,造模8周后出现滑膜增厚,软骨纤维化,12周后出现软骨面剥脱,有骨赘形成,证实了结扎股静脉可诱发OA样病变。该方法打破了骨内和骨外软组织血液循环之间的动态平衡,导致机体经络气血阻滞不通,符合不通则痛的中医理论。该模型对实验动物的整体伤害较小,有利于后续实验研究;但是对结扎静脉的肢体伤害较大,可能会导致伤肢供血不足而坏死,引起动物不适甚至死亡,使实验成功率低,因此该模型对实验水平要求较高。临床上对于静脉淤阻形成的OA应活血化瘀通络,使血液畅行,对于OA预防应避免血管阻塞。

3 转基因动物模型

转基因动物模型是应用基因技术把外源基因用实验方法导入动物基因组中,并使之在动物体内表达或通过生物学技术敲除动物基因组中的某些基因造成基因缺陷建立起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学基因技术也迅速飞猛发展,作为科学技术的前沿,转基因技术也为OA研究提供了新的选择。目前OA转基因动物模型最常选用小鼠,小鼠标记基因已得到很好翻译,而且小鼠又容易成批获取,费用不高,可做大规模的实验研究。有研究对OA患者关节软骨进行细胞组织学分析,在细胞中发现了细胞凋亡现象,而且与OA的病变程度相符,继而深入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控制OA退变基因调控软骨细胞的凋亡[32-33]。于斐等[34]将小鼠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横断加内侧半月板切除进行造模,其中一组小鼠敲除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基因,12周后发现敲除SIRT1基因的模型组比对照组膝OA软骨破坏更加明显。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可以通过激活SIRT1基因降低软骨细胞凋亡。Liu等[35]发现,白芦藜醇还可以通过激活SIRT1显著降低一氧化氮合酶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而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后可以减轻对Ⅱ型胶原的降解,显著降低因一氧化氮和放射线导致的软骨细胞

凋亡。

人类与动物的基因基本相似,所以利用实验动物建立模型研究基因对人OA的调控具有可行性。OA转基因动物模型避免了手术创伤性和直接对动物的损伤,减少了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但是每种动物基因还是有区别的,而且目前基因技术不够成熟,还不能达到对OA具体研究的技术水平,且成功率不高,实验成本高,致使转基因动物模型还不能广泛运用于实验研究中,所以研究基因对OA的影响还有待于基因技术的提高[36]。

目前,尚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①选择合适的目的基因。②治疗基因的表达量有待进一步提高。③如何调节治疗基因的长期表达。④基因安全:基因突变、基因污染等。因而实验中基因对OA调控的研究很少,临床上尚没有通过基因技术诊疗OA,因此基因对OA的预防、延缓和逆D还是非常有研究前景的。特别是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转基因动物模型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因此OA的基因研究必将成为科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

4 小 结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年化的加剧,OA发病率也逐渐增加,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37]。目前OA发病率、致残率较高,而且临床上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治愈,因此OA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动物模型是重现疾病发病过程的重要方法,良好的动物模型是研究的基础,更是实验结论可靠性的保证。在选择动物模型的同时,要关注最新的相关研究进展,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更快、更廉便、更有效的造模方法,以便能够在实验研究中获得新的突破,为广大OA患者减轻痛苦[38]。

总的来说,诱发性动物模型是目前最常用的OA动物模型,手术方法因其稳定性好,可较短时间完成造模,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手术对关节引起的创伤较大,因而不适用于观察OA早期炎症介质的表达;而非手术方法则避免了手术创伤对关节软骨的影响,更符合OA病理过程,在研究药物及其疗效等方面具有优势。自发性动物模型与人OA的发病机制很相似,模型稳定,干扰因素少;但该模型很难控制实验方向和数据,对实验要求较高,所以应用较少。转基因动物模型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动物模型,其更加模仿了人OA,也避免了对动物的损伤;但因技术不成熟、实验要求高,暂时没有广泛运用,但未来是研究OA最佳的动物模型。

OA是临床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需要科研工作者的不断研究和突破来认识OA。研究OA的动物模型有很多种,每一种都有其优缺点。在实验研究中首先应以人为本,然后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动物模型,为临床对OA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

5 参考文献

[1]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性关节炎[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2):71-72.

[2] Goldring MB,Otero M.Inflimmation in osteoarthritis[J].Curr Opin Rheumatol,2011,23(5):471-478.

[3] Adatia A,Rainsford KD,Kean WF.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and hip.Part I:aetuology and pathogenesis as a basis for pharmacotherapy[J].J Pharm Pharmacol,2012,64(5):617-625.

[4] 陈志达,林瀚洋,余志毅,等.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1):67-70.

[5] 詹楚宁,付拴虎,程俊,等.骨关节炎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大众科技,2013,15(12):121-123.

[6] Roland W,Roy D,Mare C.骨关节炎诊断与治疗[M].4版.谢利民,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27.

[7] Wei L,Hjerpe A,Brismar BH,et al.Effect of load an articular cartilage matrix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uinea-pig osteoarthritis[J].Osteoarthritis Cartilage,2001,9(5):447-453.

[8] 肖萍,董妙珠,洪新宇,等.软骨保护剂对Halrtey豚鼠软骨组织和血清蛋白多糖的影响[J].卫生研究,2008,37(2):171-174.

[9] Yamamoto K,Shishido T,Masaoka T,et al.Morphological studies on the ageing and osteoarthritis of the articular cartilage in C57 black mice[J].J Orthop Surg(Hong Kong),2005,13(1):8-18.

[10] Bendele AM.Animal models of osteoarthritis in an era ofmolecular biology[J].J Musculoskel Neuron Interact,2002,2(6):501-503.

[11] Marijnissen AC,van Roemund PM,Verzijl N,et al.Steady progression of osteoarthritic features in the canine groove model[J].Osteoarthritis Cartilage,2002,10(4):282-289.

[12] 王婧,张忠辉,孙梦娇,等.大鼠骨关节炎三种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比较[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0,32(3):456-460.

[13] 方锐,艾力江・阿斯拉,卢勇,等.兔骨性关节炎模型构建及早中晚期的特点[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7):1218-1222.

[14] 王云峰,白人骁.骨关节炎改良Hulth模型的实验研究[C].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0:330-331.

[15]包呼日查.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完全撕裂对膝关节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3.

[16] Welch ID,Cowan MF,Beier F,et al.The retinoic acid binding protein CRABP2 is increased in murine models of degenerative joint disease[J].Arthritis Res Ther,2009,11(1):R14.

[17] 宋涛,郑凯,孙新宏,等.外侧半月板切除术对膝关节影响的长期随访[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0):943-944.

[18] 何名江,张洪美,荆琳,等.骨关节炎动物模型:谁最适宜你的研究?[J].中组织工程研究,2013,17(46):8069-8074.

[19] 孙先润,唐涛,李跃琼,等.SD大鼠膝前交叉韧带切断后骨关节的变化[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22):2294-2298.

[20] 翟吉良,翁习生,邱贵兴.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选择[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1):843-845.

[21] 李楠,王猛,刘永明,等.卵巢切除术构建大鼠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模型的可行性[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3):2413-2416.

[22] 李钊,梁祖建,张百挡,等.微骨折技术保护实验大鼠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的组织学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16(7):487-489.

[23] 唐进,黄良库,彭李华,等.低频脉冲超声干预膝骨关节炎模型免关节软骨及滑膜水通道蛋白3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11):1941-1944.

[24] 田世坤,张尚普,王维山,等.强力霉素对制动兔骨关节炎模型对侧膝关节早期退变的影响[J].农垦医学,2009,31(2):97-100.

[25] 魏苗,胥方元.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与比较[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8):777-781.

[26] 马玉峰,祁应泽,王庆甫,等.关节内注射药物建立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中国骨伤,2015,28(1):90-95.

[27] 嵇波,郭长青,金燕,等.针刀和电针对膝骨关节炎大鼠痛阈和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26(6):1091-1095.

[28] 王平乐,郝华,冯丈进,等.补肾活血“对药”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基质金属蛋白酶-3及其组织抑制剂-1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7):41-42.

[29]戴七一,覃学流,袁经阳,等.兔骨内高压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

(下转第75页)

(上接第67页)

临床康复,2011,15(20):3645-3648.

[30] 黄,段戳,袁长深,等.结扎股静脉对兔膝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J].中医正骨,2010,22(8):16-18.

[31] 贺文楠,蒋振刚,左新成.叠加造模后膝关节骨密度改变及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6):605-608.

[32] 陈颖娟,黄慈波,牛素平,等.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细胞合成和分解基因的表达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5):5-8,31.

[33] 杜国庆,丁道芳,李玲慧,等.骨关节炎软骨退变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11):1089-1093.

[34] 于斐,雷鸣,曾晖,等.高龄小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基因敲除后膝骨关节炎模型的建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49):7895-7901.

[35] Liu FC,Hung LF,Wu WL,et al.Chondroprotectiv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resveratrol in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stimulated chondrocytes[J].Arthritis Res Ther,2010,12(5):R167.

[36] 曹斌,李彦林,李晓林,等.骨关节炎的转基因动物模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7):1269-1272.

[37] 阮丽萍,刘健,叶文芳,等.中医健脾单元疗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心肺功能的影响及免疫学机制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3):5-11.

第9篇

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人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多维知识视野。医学是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的科学,本身就承载着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崇高责任,因此医学教育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现代医学教育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新世纪培养的合格医护人员也绝不仅仅只是要求掌握牢固的医学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对医学生进行素质和品格的教育,从而更好的培养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病人、救死扶伤的内在品质。作为医学院校教师,如何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的融入人文素质教育,使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相互渗透,更好的提高和培养师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每个教师去探索与实践。生理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就将开课。作为生理学教师应当抓住这一重要时期,在医学教育的早期,就及早有效的在教学过程中多方面来贯穿和渗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通过该研究者在多年教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进行。

1 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根本

“本立而道生,加强人文教育,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1]。”素质教育必须依靠高素质的教师来完成,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正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觑。就一堂课而言,教师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首先,教师必须严格遵守教学纪律,为人师表,不迟到早退旷工。不难想象,一个经常不遵守教学纪律的老师如何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其次,始终以饱满的教学热情和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上好每一节课。教师在讲台上饱满的教学热情,可以体现出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可以感染学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职业的热爱。教师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可让学生感受到医学知识的科学与严谨,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再次,注意维持课堂纪律,及时制止课堂上的不良现象。这样既有利于顺利的进行生理学教学,又可帮助学生树立遵守纪律的基本素质,还可以于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勇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的道德品质。最后,一定要真诚、耐心、细致的对待和解答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真诚、耐心与人沟通交流的医学人文素质。教师应清楚认识到,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医学知识的场所,更应作为育人的渠道,将人文精神教育融汇于医学课程教学之中,有效地促进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师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绝不仅限于课堂,课后教师还应多与学生交流、沟通。教师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不可因其身份而高高在上,要平等真诚的对待学生,真情实意的关爱学生。深入学生中,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及面临的困难,并予以力所能及的帮助。教师通过自身的修养、真诚关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内化到学生的心灵中去,这对培养医学生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服务人思想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在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的根本。

2 充分发掘生理学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适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1)讲授生理学发展史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生理学是研究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其发展历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教师在讲授生理学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注意相关研究背景的讲授。例如,在介绍第四章血液循环时,可介绍英国的Harvey医生如何通过锲而不舍的反复实验研究血液循环。在介绍第六章消化吸收时,可介绍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澳大利亚科学家罗宾?沃伦和巴里?马歇尔发现幽门螺旋杆菌的故事;还可介绍林可胜等人对胃运动和分泌机制进行的系统研究,以及他们取得的成就。在介绍第十一章内分泌时,可介绍1965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等。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专业知识同时,给学生讲述这些真实的事例,介绍杰出的科学家为生理学发展,为人类健康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将人文教育适当、适时地融入到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可以于无形中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同时还能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结合生理学相应知识点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例如,在血液一章中将介绍血量占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有70~80mL血液,正常人体一次失血不超过总血量的10%,由于机体的代偿功能,可以很快恢复,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2]。针对社会上流传的献血有害健康的种种传言,给学生们介绍献血的条件、要求、标准及献血的意义。告诉学生无偿献血对正常人体是没有危害的,是一种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爱心奉献的体现。在介绍血型及输血时,可给学生介绍临床工作中的“三查七对”及其重要性。在介绍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时,应当给学生强调在临床上给病人输液过程中,控制补液速度补液量,严密观察病人反应的重要性。通过介绍相关知识,一方面可让学生对今后将从事的职业有一定认识,同时还可以教育学生在工作中应树立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真正做到“关爱生命”和“以人为本”。

3 充分利用生理学实验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1)尊重生命,善待实验动物。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必然离不开实验动物。哲学家们注意到“对动物的残酷行为会使人变得残暴,而对动物的关爱也会使人变得崇高而更富人性”[3]。因此,在对待实验动物的态度问题上,教师从一开始就要向学生传递“敬畏生命”、“善待和科学使用实验动物”的理念。并将这些理念贯穿到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中。例如用家兔来进行实验时,一开始就要告知正确的捕捉方法,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的揪住双耳,增加兔子的疼痛和不适。在计算麻醉剂量时,一定要核算清楚,避免因麻醉过量而导致动物死亡,或因麻醉不足而加重动物的疼痛。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要则应尽量做到细心、谨慎,避免因操作不慎而导致动物死亡。试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克服害怕心理,妥善处理动物尸体。在生理学实验课程中注意不断渗透人文关怀精神,可以使学生获得医学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深刻体会将来所从事的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职业。

(2)分工协作,培养团队精神。临床工作的协作性和整体性都很强要完成对患者生理、心理、精神及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团队精神显得十分重要[4]。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大多是唯我独尊,缺乏与人合作的团队意识,对于今后的临床工作是不利的。以往还曾有过个别同学实验课不愿动手,不愿参与到实验中的不良现象。因此在生理学实验的过程中,应想法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任务的团队意识和参与意识。首先在实验之前将一个班级的同学分为几个实验组并指定该组负责人,并告知一个组就是一个团队,该组的实验成功与否需要大家的通力合作。然后在讲解实验步骤时,具体说明该如何正确分工,如何操作,依靠团队的力量去获得最后实验的成功。最后还可在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看哪组的实验做得好,实验结论分析正确。这样可让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到实验的环节中,并且人人都有事做,最后一起去分享试验成功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如此可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培养参与意识。

(3)通过实验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必须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否则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针对个别同学学习态度散漫,做事马虎、不认真,甚至出现修改实验数据实验结果等不良的现象。在每一次实验前都要求必须要先预习,了解实验内容、步骤,做到心中有数。在实验开始之前,务必一步步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及实验的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提醒同学认真谨慎进行进行每一步操作,如使用药物前一定要看清标签,尽量把失误降到最低。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读取各项数值时,一定要先看清单位和数量级,数值一定要读准。总而言之,在实验中严格要求,力求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第10篇

外科手术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课,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提高手术学的教学质量,更好地适应新形式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对教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提高教与学的时效性、实用性,具有积极意义。

1增强学生对外科实验动物的认识医学动物实验是外科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由于手术实验课的时间长、次数多、学生技能不熟练等因素,常导致学生在动物身上的劣性行为。因此将人文理念融入教学之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动物的伟大,手术过程动作要轻柔细心,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对于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的树立,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的培养大有裨益[1]。

2强调无菌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

2.1无菌观念的培养在无菌技术的教学过程中,要求要非常严格,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便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注重强调以下几点:①老师必须以身作则,比如:必须戴口罩、帽子才能进手术室,亲自示范外科洗手法,穿手术衣,戴手套,无菌器械或用品的取用与传递等,并指出常见的错误;②发现学生的错误必须立即指出和纠正,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且在每节课完后进行相应的总结;③将无菌技术纳入操作考试内容,并向学生指出每一项的得失分要点。

2.2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切开、止血、结扎、缝合四项是最主要的基本操作技术,也是手术学基础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重点。手术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主要体现在“稳、准、轻、快”四个方面:①稳,即平稳,包括术者情绪上的稳和操作上的稳,使每一个手术步骤扎扎实实,整个手术过程有条不紊;②准,即准确,每一个操作步骤都要准确无误,特别是解剖血管神经不能有半点差错;③轻,指轻柔和灵巧,是在稳的基础上的轻,要与灵巧密切配合,避免手术中用力猛、动作粗暴而引起严重的组织损伤;④快,即反应灵敏和手术进程快。反应灵敏指手术中出现意外情况时,必须当机立断、迅速做出决策。手术进程快指手术操作中每一个具体动作在稳的基础上要有一定速度,但这种速度一定要建立在高质量的基础之上,不要盲目追求[1]。

3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

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可克服传统教学视野小等的局限,通过图形、动画及声音等,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多媒体教学还具有传统教学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如可随时返回重看等,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方式可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对于以后的动物实验有更深刻的印象。两者相结合,侧重多媒体的应用,更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注重设计性实验的应用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基本操作和无菌观念的基础上,加强设计性试验的应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加深知识的记忆,促进对于临床的认识,而且对于学生整体观念和团队精神的树立也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方式为:将学生分成实验小组,在实验前一周,将有关病历资料和需解决的问题打印成文,分发给学生,说明将要实施的教学程序,小组自学、讨论。需解决的问题有:①陈述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诊疗计划;②将洗手、消毒、铺单、切开、止血、分离、暴露、结扎、缝合等外科手术学基础内容贯穿在实验实施过程中;③书术记录单,组织学生观看手术录像,要求以组为单位写出实施操作步骤;并确定组内成员在实验实施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然后老师启发指导,纠正不足之处,最后进行动物实验[2]。

5考核方式改革

考试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10%),操作考试成绩(20%),理论考试成绩(70%)。结合学生存在的问题,如:迟到、时操作中不严格要求自己等情况可扣平时成绩或者操作考试成绩,平时成绩针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进行考核。操作考试内容可分为两组,考前由学生随机抽签决定考试内容。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尽可能地掌握教学的内容,因此对打结、穿衣、消毒铺巾、器械认识等内容的要点要为学生进行复习,并在操作考试结束后,进行总结点评[3]。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把实验室当成临床手术室,在实验过程中要不断地巡回指导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全面提高手术学教学质量,对于优秀的医学生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集建,左艳芳.浅谈手术学教学中的互动作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15(1):46.

第11篇

【关键词】 洋参御唐丸;血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大鼠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居高趋势,通过糖尿病病因病机的分析和临床新药的研发,对提高人口素质、解决糖尿病患者的痛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健康Wistar大鼠12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0)g,由辽宁双益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药物与试剂[1] 洋参御唐丸(西洋参、龟板、山药、鹿茸、玉竹、葛根、乌梅、黄芪、麦冬、山茱萸等)由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制剂室生产);西药对照药:二甲双胍,由河北文成药物有限公司提供;中药对照药:糖尿乐胶囊,由广东万基药业有限公司提供;链脲佐菌素(STZ)由AIGMA CHEMICALCO USA提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PVS沉淀法);由浙江东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PTA-Mg):由浙江东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1.3 饲料配方 基础饲料:按AOAC标准配制(豆饼25%、小麦粉19%、玉米粉15%、大米粉20%、麸皮15%、鱼粉5%、骨粉3%、酵母1%、食盐1%、鱼肝油1%)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高糖高脂饲料(胆固醇2.5%、蛋黄粉5%、猪油10%、蔗糖20%、基础饲料62.5%):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4 实验仪器 TGL-16G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制造;台式离心机5417C型,德国ERPENDORF公司;722型光栅可见分光光度计,美国PHAMEACIA公司;紫外分光光度计,美国Phamacia公司;AL204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TD型电子天平:沈阳龙腾电子称量仪器有限公司;强生稳毫血糖仪:美国强生公司生产;DZG-6020型真空干燥箱: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超低温冰箱:SANYO ULTRALOW(Japan)。

1.5 实验方法

1.5.1 分组 12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分为空白对照组15只予基础饲料饲养,余105只为造模给予高糖高脂饲料(4周),4周后禁食、禁水12 h。1次性腹腔注射STZ溶液(STZ溶液为STZ干粉和0.1 mmol/L,pH4.5的柠檬酸钠—柠檬酸缓冲液在冰浴中新鲜配置,浓度为1%的溶液20 mg/L,调pH值至4.21)每只大鼠按25 mg/kg注射,72 h后测得空腹血糖。以空腹血糖大于16.7 mmol/L为造模成功共造模成功90只,随机分为6组(洋参御唐丸高、中、低剂量组、西药对照组、中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此后继续给予高脂饮食。

1.5.2 给药 洋参御唐丸按5.4 g/kg、2.7 g/kg、1.35 g/kg高、中、低剂量给药,西药对照组按0.1125 g/kg给药,中药对照组按2.43 g/kg给药,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周。结束后禁食12 h,以摘取眼球的方法取血,分装试管。4℃以下3000 min离心10 min。取血清在-20℃冷冻保存。血清按试剂盒操作方法处理后测得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数值。

1.6 统计学分析 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处理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成组设计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洋参御唐丸对糖尿病大鼠血脂的影响(略)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 结论

近年来对脂肪细胞内分泌学特性的新发现及对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的新认识,使血脂异常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由既往的相关关系上升为病因发病学关系。根据NCEP标准,有4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血脂异常,其血脂异常的特点是TG和LDL增高,HDL-C降低的三联症。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证实,只有控制血压、血脂,同时控制血糖,才能综合控制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1]。本研究表明,洋参御唐丸能降低STZ-DM大鼠LDL-C的血脂浓度,升高STZ-DM大鼠HDL-C的血脂浓度,并且疗效与中西药对照组相当。

洋参御唐丸中西洋参补气养阴而不生火,黄芪补气升阳健脾促进运化共为君药;龟板滋阴潜阳,玉竹滋阴润肺,女贞子滋阴补肾,山药滋补脾阴,麦冬养肺胃之阴共为臣药;山茱萸补肝肾养精血,白芍、乌梅酸甘化阴,葛根生津止渴,鹿茸壮肾益精,配伍精当,全面调节糖尿病人的内分泌代谢障碍,从而减轻脂类代谢的紊乱,延缓并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UKPDS Group:Tight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risk of macro-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type 2 diabetes[J].BMJ,1998,317:731-720.

[2]范冠杰.专科专病名医临证经验丛书之糖尿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5.

第12篇

[关键词] 卵巢早衰;卵巢低反应;慢性应激;小鼠

[中图分类号] R28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6(b)-0019-04

Study on establishment of premature ovarian function and poor ovarian response mice model through chronic stress

SHEN Kejia SHEN Zouqinxuan LIU Biyuan FU Lingmei XIONG Jie

TCM University of Hu'nan,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20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chronic immobilization stress which can establish the mice model of premature ovarian function (POF) and poor ovarian response (POR). Methods Self-made brakes were used to make chronic stress stateon SPFICR female mice, during the general situation, body weight and estrous cycle of these mice were observed. The microstimulated super ovulation was used on the mice after immobilization, and the follicles of the mice were counted respectively on the third day of superovulation and 24 h after HCG injec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non-immobilization mice, the general situation such as eating, hair color and so on were worse, the body weight significantly reduced (P < 0.05), and the number of abnormal estrous cycle distinct increased (P < 0.05) in the immobilization mice during the braking period. But there w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of the follicle number between the immobilization mice and the non-immobilization mice at various levels on the third day of superovulation and 24 h after HCG injection (P > 0.05). Conclusion Chronic immobilization stress can causethe disorder or degradation of ovarian function,and further study is needed to find whetherit can cause premature ovarian function and poor ovarian response.

[Key words] Premature ovarian function; Poor ovarian response; Chronic stress; Mice

o助生殖超排卵过程中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刺激反应低下称为卵巢低反应(POR),病因与年龄、遗传和免疫、手术和感染、环境等因素相关,还有一类无明确病因可循,可能是因长期压力应激导致卵巢功能衰退(特发性POF)而引起的POR在临床也越发多见[1-4]。目前基础研究大多为化疗药物、免疫及半乳糖等所致POF动物模型,少见特发性POF/POR动物模型[5-9]。本实验拟在模拟人类特发性POF的发病经过,用重复制动造成小鼠慢性应激状态,并在制动结束后进行超排卵,探讨是否能建立POF/POR小鼠模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6周龄健康SPF级ICR雌性小鼠80只和成年雄性小鼠20只,体重为22~25 g,由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湘)2011-0003。实验遵循湖南省实验动物保护和使用指南,并经湖南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

1.1.2 超排卵药物

来曲唑片(LE):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19991001。注射用尿促性腺激素(Gn):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生产,批号H10940097;注射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生产,批号H44020673。

1.1.3 仪器

自制制动器:用50 mL塑料注射器改造而成,管壁上每隔5 mm左右用烧红的探针戳穿,形成直径约2 mm的小孔。TP-5000游锍浦仄鳎合嬉翘炱揭瞧鞒В还庋显微镜:日本Olympus。

1.1.4 试剂

二甲苯,100%、95%、80%、70%乙醇,苏木素,1%的盐酸乙醇,1%的稀氨水,伊红,中性树胶,瑞氏染液。

1.2 方法

1.2.1 分组及制动

6周龄ICR雌性小鼠80只,正常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正常对照组。称量并记录体重。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小鼠每上午放入制动器内制动,共制动14 d;每天制动时间从3 h开始,每天延长0.5 h,至最长制动时间为每天6 h,造成小鼠应激状态;正常对照组不制动。制动第10天开始至制动第14天结束,每天阴道涂片并用瑞氏染色观察小鼠动情周期。正常的小鼠动情周期为4~5 d,有四期规律的变化,分别为动情前期(17~21 h)、动情期(9~15 h)、动情后期(10~14 h)和动情间期(60~70 h)。若发现动情周期紊乱无规律交替,或在某期明显延长或持续停留在间期记为动情周期异常,提示小鼠卵巢功能紊乱和/或减退[10-11]。第14天制动结束后再次称量所有小鼠体重。

1.2.2 给药

1.2.2.1 各组小鼠均在第15天启动微刺激超排卵,具体方案为LE+Gn+HCG,即先用LE 0.013 mg/d每日灌胃1次,共5 d;接下来用Gn 0.39 U/d每日腹腔注射1次共7 d,使用Gn最后1天傍晚雌雄鼠合笼,次日晨检查阴栓,有阴栓者腹腔注射1次HCG(25.71 U/次)。

1.2.2.2 西药组和中药组在制动期间分别使用干预卵巢低反应的西药和中药(西药组:第8~19天,每天1次生长激素0.01 U/d腹腔注射,第15天开始至处死日每天1次阿司匹林0.2 mg/d灌胃;中药组第1天开始至处死日每天1次护卵汤0.597 g/d灌胃,护卵汤组配方参考文献[12]。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未使用干预治疗药物。

1.2.2.3 各组小鼠每天在相同时间段进行相应的药物灌胃及腹腔注射,不使用药物的小鼠用生理盐水代替药物,保证组间灌胃及腹腔注射操作一致。

1.2.3 标本采集

每组小鼠在超排卵启动第3天上午脱颈椎处死10只,开腹取出卵巢。每组余下雌鼠在注射HCG前1 d晚上与雄鼠以2∶1比例合笼过夜,次日早晨7:00检查雌鼠,将有阴栓的雌鼠注射HCG,24 h后脱颈椎处死,开腹取出卵巢。没有阴栓的雌鼠继续与雄鼠以2∶1比例合笼过夜,直至发现阴栓后,再按上述方法处理获取卵巢。

1.2.4 卵泡计数

每组随机8只小鼠的一侧卵巢组织(左右随机)用10%甲醛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后HE染色,高倍镜下观察。每组随机选择8张切片(不含连续切片),每张切片选取3个不同区域计数,将每组各张切片3个区域计数的各级卵泡数累积为每组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窦卵泡的总个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观察

正常对照组从实验开始到实验结束外观及活动状态均无异常,体重适度增加。其他组小鼠造模开始后逐渐出现进食减少,二便减少,行动迟缓,四肢无力,毛色晦暗无光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落,制动结束后明显较正常对照组瘦弱;制动结束后到实验结束这段时间这些小鼠逐渐恢复进食及二便,行动变活泼,毛色恢复光泽,体重增加。

2.2 各组小鼠体重变化

在各组小鼠开始制动前、完全结束制动后、HCG 24 h后3个时间点称量各组小鼠的体重。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完全结束制动后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小鼠体重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制动应激对小鼠体重造成不良影响;HCG 24 h后西药组和中药组小鼠体重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P < 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各组小鼠随时间推移在制动前、完全结束制动后、HCG 24 h后3个时间点体重逐步增加,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2.3各组小鼠动情周期变化

至制动结束,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发生动情周期异常的小鼠明显多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P < 0.05),提示制动实验使小鼠处于应激状态对卵巢功能有不良影响。见表2。

2.4 各组小鼠卵巢组织内各级卵泡数量及比例

分别在超排卵第3天和HCG 24 h后获取小鼠卵巢组织,结果显示:四组小鼠卵巢组织内各级卵泡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4。

3 讨论

现代社会女性身兼家庭工作多重角色,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长期焦虑、忧郁、愤怒等负面情绪作为应激,不断刺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引起神经内分泌及卵巢功能紊乱,卵巢功能的受损引起女性生殖功能退化,出现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等系列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并加速机体衰老进程。即使在辅助生殖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仍有部分患者因卵巢功能衰退无法获得足够的高质量卵子而失去生育的机会,给患者身心及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压力。对于卵巢功能障碍,西医多用激素替代治疗及诱导排卵等方法,但疗效不确切,副作用大且费用昂贵,中医药的优势越来越受关注[12-20]。所以本研究中,希望通过应激模拟人类特发性POF发病经过,建立相关的动物模型,用以探讨西医和中医在此方面的疗效。

制动(束缚)是最常用的身心应激模型,本实验将50 mL注射器改造成制动器,与实验小鼠的体型大小匹配,用烧红的探针将针筒的前壁及侧壁布满小孔,以减少塑料管内温度升高,小鼠放入制动器后堵住活塞使其活动受限,但可进食。实验采用重复制动的方法,每天制动时间从3 h开始,以后每天延长0.5 h,至最长制动时间为每天6 h,使小鼠处于慢性应激状态。实验结果显示,与未制动小鼠相比,经过14 d慢性重复制动处理的小鼠,无论是单纯制动的模型组,还是使用西药或中药干预的制动西药组、中药组,在制动期间进食、活动、精神、毛色等一般情况明显变差,体重明显减轻(P < 0.05),忧橹芷谖陕壹把映/停滞的例数明显增多(P < 0.05)。重复制动作为慢性应激,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异常活化,使糖皮质激素持续升高导致海马神经元受损;同时在应激中发挥调节作用的去甲肾上腺素不断耗竭,导致抑郁样症状的发生[21]。故本研究观察到慢性应激后小鼠活动和进食明显减少、体重减轻、反应迟钝、皮毛枯燥,与各种抑郁症状相一致。高水平的糖皮质激素会直接抑制性腺轴,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同时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降低,最终影响卵巢的分泌功能[22-23]。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减少导致血清中雌激素水平降低,雌激素的应激性降低与动情周期的应激性变化高度相关。有报道慢性应激导致动物血浆雌激素不同程度降低,部分动物周期未受影响或性周期延长但仍有规律,部分动物血浆雌二醇在动情前期的生理峰值进一步降低或消失,阴道涂片结果表现为无规律或持续处于间期,与更年期大鼠一致[11]。本实验结果发现慢性制动应激能导致大部分小鼠动情周期异常,可建立卵巢功能紊乱或减退模型,与文献报道一致[24]。

制动完全结束后对各组小鼠进行微刺激超排卵,于超排卵第3天和HCG 24 h对小鼠卵巢内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窦卵泡进行计数,结果显示制动小鼠与未制动小鼠之间各级卵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各制动组小鼠之间也没有明显区别(P > 0.05)。小鼠各级卵泡中,原始卵泡数代表卵巢的储备功能,与POF直接相关,窦卵泡数代表能发育为成熟卵泡的数量,与POF和POR直接相关。本实验中各组小鼠间各级卵泡数目没有显著差别,说明未建立POF/POR小鼠模型。是否需要延长应激天数或改变应激方式才能建立POF/POR动物模型,据研究报道[11,25],制动前期小鼠对应激的反应最明显,一般不超过25 d,随着应激天数的增加,制动14 d后小鼠逐渐对应激产生适应,动情周期恢复正常,故本实验选择实施制动14 d而没有继续更长时间。还有研究报道[11,22]通过束缚、冷热刺激、被动吸烟等多种慢性应激的方法或重复制动可导致大鼠卵巢功能紊乱,但只有部分大鼠出现POF,这些结果均与本实验结果方向一致,提示应激方法不能得到稳定的POF动物模型,但是能得到稳定的卵巢功能紊乱动物模型。经本实验验证,这种动物模型在超排卵刺激后没有发生卵巢低反应,故今后若研究卵巢低反应相关疾病,选择化疗药物或免疫因素造成POF或许更能成功建立POR动物模型。

[参考文献]

[1] 武学清,孔蕊,田莉,等.卵巢低反应专家共识[J].生殖与避孕,2015,35(2):71-79.

[2] 龚斐,李元.卵巢低反应辅助治疗策略[J].生殖医学杂志,2016,25(10):901-903.

[3] 王肖,尤昭玲,刘文娥.尤昭玲教授对卵巢低反应的认识及中医辅助治疗特色[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8): 1008-1009.

[4] 冯桂玲.护卵安胎方对IVF-ET短方案治疗POR干预效应的临床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

[5] 向澜,姚广涛,李瑞霞,等.卵巢功能早衰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5,50(5):386-389.

[6] 许小凤,谈勇.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及卵巢早衰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8,16(4):309-312.

[7] 张丽娟,陶仕英,赵丕文,等.顺铂建立大鼠卵巢早衰模型的实验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5,10(10):1563-1565, 1569.

[8] 朱玲,罗颂平,许丽绵.左归丸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卵巢超微结构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1):42-44.

[9] 张丽娜,郑锦,刘特,等.卵巢早衰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3):665-668.

[10] Kam K,Park Y,Cheon M,et a1. Effects ofimmobilization stress on estrogen-induced surges of luteinizing hormone and prolactin in ovariectomizedrats [J]. Endocrine,2000, 12:279-287.

[11] 连晓媛,丁岩,陈奇,等.重复制动应激对雌性大鼠卵巢功能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15(6):373-376.

[12] 申可佳.护卵汤对GnRHa超排卵大鼠卵泡发育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

[13] 王冰,王旭东.中医药对不同卵巢早衰模型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6,22(6):1156-1159.

[14] 翁小微,周惠芳.中医药干预卵巢早衰的实验研究概况[J].河南中医,2015,35(4):712-714.

[15] 左亚威,王佩娟,卢燕.中药复方对免疫性卵巢早衰的实验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6):776-778.

[16] 李冉,连方.卵巢低反应的中医证治思路和优势[J].吉林中医药,2016,36(6):553-556.

[17] 马.补肾活血中药在卵巢功能障碍(排卵障碍性不孕不育)中提高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反应性机制的现状、问题及展望[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7):2441-2444.

[18] 丁青,尚芬芬.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的Meta-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9):71-74.

[19] 申可佳,尤昭玲.中医药改善超排卵周期卵泡发育的研究思路[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4):3-5,10.

[20] 申可佳,尤昭玲.中医药对卵巢TGF-β/Smad信号转导的干预及思考[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10),104-106.

[21] Osterlund MK. Underlying mechanisms mediating the antidepressant effects of estrogens [J]. Biochim Biophys Acta,2010,1800(10):1136-1144.

[22] 王丽君.针刺和药物防治慢性应激对雌鼠生殖内分泌影响的实验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23] 甄玉花,宋阳,关永格.NOD/SCID雌性小鼠动情周期的观察[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6,24(5):526-528.

[24] 俞发荣,宁晓希,俞文,等.低频电刺激对不同动物血内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5,23(3):24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