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纤维的特征

化学纤维的特征

时间:2024-02-07 14:36: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纤维的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学纤维的特征

第1篇

本文简单介绍了拉曼光谱的原理、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在纺织纤维定性方面的应用现状,结合目前纤维定性鉴别的方法,提出了将拉曼光谱用于纺织纤维定性的可行性,突破了现有检测方法存在的局限。

关键词:拉曼光谱;定性;纺织纤维;应用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新的化学纤维层出不穷,为了充分利用各种化学纤维的优良性能以满足各种用途的需要,多种化学纤维与天然纤维混纺或交织的产品愈来愈多,给纤维检验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开发新型检测技术,提高纤维定性水平,简化检验程序尤为重要。本文简单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拉曼光谱”的原理以及其在纺织纤维定性工作中的发展应用。

1 纺织纤维定性检验方法现状

纺织纤维含量检测是纤检部门检测的重要项目之一。在纺织品纤维含量检测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纺织品中不同的纤维组分进行定性,来确定纺织品纤维组分。目前,纤检部门常用的鉴别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法、燃烧法、化学溶解法、熔点试验法、红外光谱分析法等几种。最常用的是燃烧法、显微镜法和化学溶解法[1]。

燃烧法和显微镜观察法以及化学试剂法在定性检测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粘胶纤维、莫代尔、莱赛尔3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它们在显微镜下的形态以及燃烧现象很相似,难以很好地区分。有的检验需要采用化学溶解的方法,常用几种有毒的化学试剂[2](如二甲基甲酰胺、甲酸/氯化锌等),不仅给检验人员身体健康带来危害,而且对大气造成污染。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方法虽然可以准确地鉴别纺织纤维,在纤维定性中得到了很多应用,但是它对测试环境温湿度要求较高、检测周期长,样品制作麻烦。

近来,环保、快速、准确的检验方法已成为纺织品检验人员的追求目标。拉曼光谱定性检测方法因具有需要样品量少、不需前处理、测试速度快、对样品无损害、测试结果准确、不产生污染物等诸多优点,可以有效地解决纺织行业现行方法存在的问题。

2 拉曼光谱测量原理

2.1 拉曼光谱原理

拉曼散射是光照射到物质上发生的非弹性散射所产生的。单色光束的入射光光子与分子相互作用时可发生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在弹性碰撞过程中,光子和分子间没有能量交换,光子只改变运动方向不改变频率,这种散射过程称为瑞利散射。而在非弹性碰撞过程中,光子与分子之间发生能量交换,光子不仅仅改变运动方向,同时光子的一部分能量传递给分子,或者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量传递给光子,从而改变了光子的频率,这种散射过程称为拉曼散射。拉曼散射分为斯托克斯散射和反斯托克斯散射[3]。

拉曼光谱具有以下特点:

(1)检测范围广,拉曼光谱可以检测所有的无机和有机化合物、高分子混合物。

(2)检测灵敏度非常高、速度快、无损、无污染。拉曼光谱方法是一种纯粹的化学检测方法,其检测过程不需制样、不损害样品、不产生污染物、分析周期短、重复性好。

(3)拉曼光谱检测所需试样不受水的影响,而且对样品的大小没有要求,可以检测微量样品。虽然近红外也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试样,但实际操作仍然有许多困难。

2.2 拉曼光谱仪的测量原理

拉曼光谱仪的测量原理如图1所示,将一块样品放在仪器上,用激光束照射,仪器会自动产生拉曼光谱图,样品的组成不同,所测得的谱图不同,根据谱图的特征来辨别样品的组成。

3 拉曼光谱的发展和应用

拉曼光谱技术是定性分析的强有力的工具。拉曼光谱常包含有许多确定的能分辨的拉曼峰,所以,原则上应用拉曼光谱分析可以区分各种试样。不过,所有可能的纯净材料和它们的混合物的数量是无穷尽的,仅有少量的简单分子及其混合物的拉曼光谱,在与其他式样的光谱相比较时,能轻易地区别出来。所以,定性分析的一个必要工作是根据测得的拉曼光谱判定出可能的材料和混合物,限定这些可能物的数量。这一工作的完成需要应用试样的其他信息,例如试样的来源和经历,是否是混合物,它的物理性质和外貌以及其他技术得到的资料[4]。

拉曼光谱之所以一开始就受到重视,是因为它与红外光谱有相同的波长范围,但操作比红外光谱简单。目前,拉曼光谱已广泛应用于考古、医学、石油化工、林业和法庭科学等诸多领域。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和检测装置的改进,拉曼光谱技术在当代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王文科用激光拉曼光谱对乙醇、甲醇的混合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工业酒精甚至甲醇勾兑的假酒利用拉曼光谱法鉴别是可行的。

4 拉曼光谱在纤维定性方面的应用情况

在拉曼光谱分析纺织纤维结构方面,近几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复合材料的界面和机体结构的测定,再生蚕丝制备过程中,分子链规整度和取向度变化的测定;丝素经酶处理后,高分子结构的变化研究以及羊绒和羊毛分子结构研究,而在纤维成分分析方面有如下研究:鉴别天然绿色棉和染色棉;研究聚丙烯、羊毛、聚酯和一些天然纤维的鉴别方法;对染色纤维中染料的分析以及比较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对染色纤维区分的效果。吴俭俭等用拉曼标准谱图试验区分了聚酯纤维PET和PTT,并提出了利用单组分样品的标准化谱图建立特征表数据库的建议。拉曼光谱特别适合于鉴别化学结构相近的同类纤维,如莱赛尔、莫代尔、铜氨等再生纤维素纤维以及聚酯纤维(PET、PBT、PTT)。

拉曼光谱主要用在针对混纺织物的纤维定性鉴别中,由于每种纤维的分子组成不一样,得出的光谱图也各有特征。首先采取各种不同的纤维的单组分织物在拉曼光谱仪上测出光谱图,采用提取特征值、特征表的方法记录每种纤维的特征峰个数、特征峰的值以及对应的X轴上的值建立数据库,再将待测样品进行测量得出的谱图与数据库中的值进行对比,即可得出织物的纤维组分。该方法能满足纤维检测的要求,并以快速、无损、环保的优点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虽然纺织纤维的拉曼光谱检测方法具有方便、快速、环保、稳定等优点,但受限于其测量原理,拉曼光谱在纤维鉴别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荧光物质、纤维熔点、黑色染料、纤维含量等因素的影响。与红外光谱分析法比较,对检测环境的温湿度无特别要求,样品无需特殊处理,特别适合检测含水的样品。

5 结论

显微镜法、燃烧法、溶解法鉴别纺织纤维是目前定性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新的化学纤维不断出现,用以上方法就难以区分了。拉曼光谱技术是定性分析的强有力的工具,其快速、无损、环保的优点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拉曼光谱技术现已广泛应用到了考古、医学、石油化工、林业和法庭科学等诸多领域。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和检测装置的改进,拉曼光谱技术在纺织纤维定性工作中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当然, 目前依然面临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如建立一个所有纤维拉曼光谱特征峰的数据库、检测装置的改进等,这些都是目前有待于开发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FZ/T 01057—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S].

[2] GB/T 2910—2009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S].

[3] 乔西娅,戴连奎,吴俭俭.拉曼光谱特征提取在化学纤维定性鉴别中的应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30(4):975-978.

第2篇

节能的

木质素有望成为廉价碳纤维的主要材料

据了解,这项技术经充分试验,可以从竹子、木材、果枝、灌木、芦苇、秸杆等植物中有效地分离提取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各种有机成分,原料利用率极高。该项目延伸技术涉及到纺织、造纸、能源、化工、建材及航空航天、军事等几大领域。该项技术的问世突破了行业一直延用的传统“酸碱法”制浆技术的瓶颈。首先,从源头解决了制浆造纸业“黑液”的排放问题,同时获得了多种高价值副产品,这项技术对当前节能减排、发展低碳循环经济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是由于大量木质素的混入,浆粕质量低,难于漂白,产品不能长期保存,应用范围窄,只能做一些低档次产品,不能实现植物的高使用价值。

该项新技术将植物分离成为纤维素、新型半纤维素、新型高纯度木质素三种成份,其分离步骤先将植物分为综纤素和木质素,综纤素即纸浆,根据需要再将综纤素通过物理法可分为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让植物原始材料回收循环利用率100%

据悉,该技术基本上可以使植物原始材料得到100%的利用,而传统化学方法只以提取植物中的综纤维素为目标产品,使得植物原始材料利用率约为植物的30%~40%,很多物质被浪费,包括大部分的木质素,以及少量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均以污染和废弃物处理。传统化学方法提取植物中的综纤维素可利用机械浆能够达到90%以上。

采用此技术提纯的三种成分具有如下特征:纤维素特征是微细纤维或长纤维状态,不同的植物及残余木素显现浅黄色或白色,由于木质素基本脱除属于高质量的纤维素浆,纯度>90%,白度60%~85%ISO,与高级化学浆质量相当,远优于其他的半化学浆和机械浆;新型半纤维素特征是末状固体,浅黄色或白色,成份主要是多缩戊糖,含量>50%,属于新型植物产品,具有广泛用途,目前尚无工业化分离生产植物半纤维素的工艺技术和应用厂家;新型高纯度木质素特征是黑色固体,具有热融性、灰分可小于1%,木质素分子量

从源头上做到零污染、零排放

这项新技术将植物中三大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以及微量的成分,全部分离提取成高价值产品,废料为零,既没有污染排放的源头存在,并且采用封闭式生产,参与植物反应的原料全部回收循环利用,从而实现零污染、零排放。相比传统的制浆造纸工业制取的目标是植物成份中的纤维素,所有的木质素和部分半纤维素,作为废弃物和生产负担,与化学药品混合反应,形成制浆废水,具有高COD、BOD、SS、AOX负荷,在自然界中难降解,对生态造成破坏,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成为污染的主要源头。

在自然界中,木质素的储量仅次于纤维素,而且每年都以500亿吨的速度再生。制浆造纸工业每年要从植物中分离出大约1.4亿吨纤维素,同时得到5000万吨左右的木质素副产品,但迄今为止,超过95%的木质素仍以“黑液”的形式直接排入江河或浓缩后烧掉,很少得到有效利用。在该项技术延伸研发中,木质素可成为不依赖煤炭和石油为原料而获得的碳纤维材料。该技术产生的碳纤维可以是熔融纺直径5至20微米长丝碳纤维、熔喷直径小于5微米超细碳纤维、静电纺丝直径小于100纳米的碳纤维,其性能可以达到高强度、高模量、高弹性等要求。

新兴的

未来时装将“一扫即成” 第一件3D打印时装真人秀

有人预言称2013年是3D打印年,近日,在纽约时装走秀活动上,第一件条3D打印服装给我们带来了惊喜。

具有“缪斯女神”之称的蒂塔·万提斯在曼哈顿出席一个私人走秀活动时身着一身尼龙网格礼服,这身礼服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由Michael Schmidt和Francis Bitonti设计收藏。

此设计是全球第一件3D打印礼服。这件礼服由设计师Michael Schmidt和建筑师Francis Bitonti设计,Michael Schmidt特介绍说,这件裙子的骨架是在著名3D打印公司Shapeways用粉状尼龙3D打印出来,再仔细地涂满黑漆,最后镶嵌上约12000颗黑色施华洛世奇水晶,耗时三个月制作完成的。虽然Shapeways公司信誓旦旦用来打印的尼龙粉质地轻薄,但到底是否舒服,也只有看起来是被塞进鸟笼子的万提斯本人清楚了。

Francis Bitonti在介绍自己的设计作品时表示:“3D打印技术已经延伸到各行各业,在时尚界这就意味着你天马行空的设计理念都将会展现在作品上。当万提斯出场时,那礼服就好像具有魔力一般涌动在她周围,但是3D打印服装的设计还有待改进,比如如何调整服装的版型以满足人体曲线,如何做出收紧的效果,网格的设计中如何灵活应用等等。”

Bitonti很久以前就有将3D打印技术与时装相结合的想法。他利用万提斯提供的尺寸设计出了一个3D模型,再根据Schmidt画的草图,用当前最高端的设计软件Maya画出图样,接着运用Rhino软件将2633个独立的环或线相连接,EOS P350激光烧制而成的17个部分手工拼接,才算是大功告成。“这件礼服如果由手工制作,价格不菲。”他表示。但是如今服装设计行业对手工制作的需求还很庞大。

设计师Scott说:“3D打印技术对时尚市场有着极大的影响潜力,这是一个将手工业与时装设计相结合的契机,一旦我们制作的机器能够满足时装制作的要求,人们只需要站在房间里进行3D扫描,一件衣服就做成了。”

新工艺

“透心凉”夏装纤维制造工艺获专利授权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时总会联想到一句冷饮广告词“晶晶亮,透心凉!”。近日,一款“透心凉”超爽凉感保健聚酯纤维制造方法获得专利授权,该面料由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成功研发。

该公司技术人员介绍,该项技术采用无机纳米超爽凉感聚酯母粒与聚酯切片混合,经聚酯纤维生产工艺制作成超爽凉感保健聚酯纤维。该纤维与普通聚酯纤维相比能提高凉爽感20%以上,并赋予产品极佳的防紫外、吸湿排汗、降温、抗菌和保健功能。

第3篇

关键词:纤维检验 方法 技术 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及生产技术的不断推进,各种纤维制品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随着纤维制品持续深化的应用及发展,其在国民经济现代化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抢眼。不论是百姓生活、工业生产、特性利用还是研发创新,都需要通过纤维检验来验证并保障纤维制品的品质,而实践工作中针对纤维所进行的检验往往是毁灭、破坏或以纤维个体辨认等方式进行。从这一角度来说,纤维检验的开展就针对性地提出了无损及微量等多方面要求,这对纤维检验方法未来发展方向也有着深远意义。纤维检验分为品质检验及鉴别检验两方面,本文试对一般纺织纤维鉴别检验作较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现行一般纤维鉴别检验方法分析

1.外观形态鉴别分析:

一般而言:不同的纤维有着不同的形态。这一特性在天然纤维中有着明显体现;而对于化学纤维,随着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多及差别化纤维的不断出现,纤维的外观形态则显得较为复杂。

纤维样本的外观形态一般借助于显微镜或显微投影仪进行观察、比较鉴别检验,此法中重点对纤维样本纵横向形态、外观、粗细、长短、透光性、颜色、数量等指标进行鉴别检验分析。

对于天然纤维,考虑到其基本组成结构、成型情况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成熟好的未处理棉纤维横向呈腰圆中空、纵向呈展曲形态;苎麻有竹节状横纹;普通羊毛外观有鳞片;桑蚕丝纵向平直横向呈不规则三角形,等等。这些在生物显微镜或显微投影仪下都能通过横向截面和纵向形态进行辨别。

对于化学纤维,纤维形态均是人为的结果,基质相同的纤维可以产生不同的外观形态;有些纤维比天然纤维细的多,外形差异更加微小,显微镜及生物显微镜对其外观形态的鉴别易造成一定的混淆,因而价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纤维化学特性鉴别分析

无论是天然纤维还是化学纤维,纤维样本自身所具备的化学组成结构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根据组成差异表现出来的化学特性差异,从而可以鉴别出纤维的种类,常用的有燃烧法、溶解法等。

燃烧是鉴别纤维最方便、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检验重点是“接近火焰”“接触火焰”“离开火焰”时纤维所表现出的状态来进行区分鉴别,鉴别时综合各种感官感觉:眼睛观察的纤维形体变化、燃烧状态、燃后灰烬;鼻子闻到的气味产生;手指感知的残余物脆硬等。燃烧法的前提是:燃烧的样本是单一的某种纤维。因而,燃烧法只能鉴别本已区分开来的纤维名称。

溶解是鉴别纤维常用的方法之一:根据纤维溶解性能表,选择合适的溶剂,通过合理的溶解方案可以鉴别纤维的种类和成份,此法在纤维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中采用比较普遍,然而,此法涉及的仪器设备、试剂、环节较多,产生误差的因素也比较多,因此在定量分析中的不确定度会有一定影响。

采用化学特性进行纤维鉴别的共性是:均使用了化学试剂(燃烧法的化学试剂是氧气),均给纤维造成了灭失或破坏,因而此法在纤维制品鉴别检验的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纤维的光敏特性鉴别分析

紫外线能激励有机或无机物质产生荧光和磷光,将紫外灯照射纤维制品样本,纤维自身所具备光致发光属性的差异性使得纤维样本呈现出显著差异的荧光颜色,纤维检验工作人员即可通过对荧光颜色的判别实现快速有效地对纤维种类进行鉴别处理。

此法对于染色纤维则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局限性。

4.纤维热性能鉴别分析

纤维在不同温度状态下所表现出的显著差异属性及外观形态均称之为纤维的热性能。不论是天然纤维还是化学纤维,纤维的热性能表现度会有一定的差异。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发现,此法显著的优势在于实验所提供的有关纤维样本的信息量较大,应用范围较广,对于样本颜色、形态等相关因素的限制较低,然而其同样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纤维检验样本的需求量较大,无法适宜于少量、微量及单根纤维的检验鉴别作业。

还有其他很多的鉴别检验测试方法,由于各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针对性,因而到目前为止,我们仍未找到成套带有一定普遍性的无损、简便的纤维鉴别检验分析系统,检验方法及检验方案依然复杂。

二、纤维鉴别检验方法的发展分析

对于纤维鉴别检验方法的发展方向,其主流思路在于:稳定并不断提高纤维鉴别检验质量的基础,合理缩短检验所需时间,有效控制并逐步消除因检验工作而造成的样本灭失或损伤等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检验数据真实性再现要求的提高,要求无损检验方法必将成为未来纺织纤维检验方法的发展趋势与必然选择。

随着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无损快速检验方法也许能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得以实现。在此值得一提的技术有: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技术。

当光照射到物质上时会发生非弹性散射,散射光中除有与激发光波长相同的弹性成分(瑞利散射)外,还有比激发光波长长的和短的成分,后一现象统称为拉曼效应。拉曼散射是由分子振动、固体中的光学声子等元激发与激发光相互作用产生的非弹性散射,拉曼频率及强度、偏振等标志着散射物质的性质,从这些资料可以导出物质结构及物质组成成分。一般把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合起来所形成的光谱称为拉曼光谱。

用拉曼光谱法进行纤维样本无损检验,简单说,就是借助于激光光照作用,纤维样本所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散射反应,通过对产生散射光谱关键信息的分析实现对纤维样本进行检验鉴别。

红外光谱法又称“红外分光光度分析法”。简称“IR”,分子吸收光谱的一种。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区的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来进行结构分析及对各种吸收红外光的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法。被测物质的分子在红外线照射下,只吸收与其分子振动、转动频率相一致的红外光谱。对红外光谱进行剖析,可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化合物分子中存在着许多原子团,各原子团被激发后,都会产生特征振动,其振动频率也必然反映在红外吸收光谱上。

用拉曼光谱法检测能够以高强度激光对非极性键实时振动状态进行精确测量。选取红外检测方式对纤维样本进行鉴别,如果纤维样本中所含非极性键振动属性表现为非红外活性状态,那么所获取的关键信息极少,甚至会倾向于0。基于以上分析,探求一种能够实现拉曼光谱法与红外检验法相结合的纤维检验鉴别方式,这将会得到更为丰富的纤维结构的相关信息。

采用此类技术的优点有:获取信息广泛、纤维样品制备简单、分析直观等。当然,此类技术的应用还有很多其他相关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三、结束语

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与基础性研究持续发展所提供的动力,未来纤维检验工作质量将通过纤维检验技术与方法的持续提高,无损检验方法在未来纤维鉴别检验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在此基础之上构建成套针对性的纤维检验与鉴别分析系统是纤维检验方法研究的核心所在。本文针对有关纤维鉴别检验方法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乔西娅.戴连奎.吴俭俭等.拉曼光谱特征提取在化学纤维定性鉴别中的应用. [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30.(04).975-978.

[2]邰文峰.邱岳进.朱华等.天然纤维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C].全国印染助剂行业研讨会暨江苏省印染助剂情报站第25届年会论文集.2009.158-162.

[3]李惠.高洪国.凝血酶法与PT-演算法检测纤维蛋白原结果差异的原因分析. [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1.24.(03).138.

第4篇

关键词:服装 环保 低碳

“低碳”是一个涵盖内容特别广的概念,所有能够有效降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有毒气体二氧化硫等排放的方式都可以统称为低碳,包括工业生产上的节能减排、建筑中的绿色设计、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同样在服装生产,穿着使用中也要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做到环保绿色。从服装材料专业上说,低碳服装必须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生产上的环保;第二、对穿着者无任何毒害;第三、废弃物对环境无污染。

1.服装原材料的环保

根据环境资源管理公司的计算,一条约400克重的涤纶裤,预定其使用寿命为两年,共用50℃温水的洗衣机洗涤过92次;洗后用烘干机烘干,再平均花两分钟熨烫。这样算来,它“一生”所消耗的能量大约是200千瓦时,相当于排放47千克二氧化碳,是其自身重量的117倍。因此,如何在服装原料上做到环保,低碳,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1绿色生态棉、彩棉

20世纪,化学纤维生产飞速发展,产量已经超过了天然纤维。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发现化学纤维存在某些缺点,人们慢慢又开始青睐天然纤维织物,并注重环保无污染面料的应用。但是天然纤维要成为服装面料必须要经过生产,织造,染色,整理等一系列加工,这些加工会产生一定的碳排放,同时不可避免会残留化学物质。绿色生态棉,彩棉很好的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化学残留。

绿色生态棉是在棉花耕种过程中,采用有机耕作,以农家肥代替化肥,以生态方法防治病虫害。科学家将天然细菌芽孢杆菌变种中取出基因植入植株中,这样含有这种基因的植株会产生对抗毛虫类的有毒蛋白质,可使毛虫在4天内死亡。采用这种方法生长出来的新棉花仍保持原来的吸水性,柔然等特征,其保温性,强度,抗皱性能均高于普通棉纤维,制成的衬衫不易虫蛀。

彩色棉花主要是针对普通棉花在使用过程中的染色进行开发的新型环保材料。普通棉织品必须经过化学漂洗工艺才能变的五颜六色,彩棉不用化学染整工艺就可以拥有缤纷的色彩,是真正意义上的环保产品。目前开发的彩棉产品主要包括内衣,睡衣,毛巾,浴巾,床单,被褥等上百个品种。

1.2竹纤维

竹纤维可以是从竹子中直接获得,也可以是以竹子为原料,利用新技术,经特殊的高科技工艺处理,把竹子中的纤维素提取出来,再经复杂加工工序制取得再生纤维素纤维。由于竹子在生长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的污染源,完全来自于自然,并且竹纤维是可以降解的,降解后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又可以完全的回归自然,故该纤维被称为环保纤维。

用该原料制成的竹纱生产的针织面料和服装,高吸湿性快干性、高透气性、悬垂性俱佳,手感滑腻丰满、防霉防蛀抗菌、穿着凉爽舒适有美容护肤之效。且有较好的天然抗菌效果及环保性,顺应现代人追求健康舒适的潮流。炎热的夏季穿上竹纤维面料制作的服装,人倍感清凉。因此,竹纤维被誉为“会呼吸的面料”。

2.服装加工中的低碳

2.1天丝Tencel

天丝Tencel纤维是以针叶树为主的木浆为主要原料经纺丝加工制成,在生产过程中以有机溶剂 NMMO取代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有毒物质二硫化碳,同时溶剂可以循环利用,利用率可达99.5%以上。天丝Tencel纤维织物具有棉的“舒适性、涤纶的“强度”、毛织物的“豪华美感”和真丝的“独特触感”及“柔软垂坠” ,无论在干或湿的状态下,均极具韧性。 百分之百纯天然材料,加上环保的制造流程,让生活方式以保护自然环境为本,完全迎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而且绿色环保,堪称为21世纪的绿色纤维。

2.2天然浆料、染料和整理剂加工

天然浆料主要是从植物的种子,块茎,块根中或者从动物的骨,皮,筋腱等结缔组织中提取的,这类天然浆料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易于生物降解,对环境的危害小。用这些天然浆料加工过的棉、毛等纺织服装产品,具有明显的生态效果。

天然染料是指从植物、动物或矿产资源中获得的、不经过人工合成,很少或没有经过化学加工的染料。采用这样的天然染料进行染色,获得的产品具有生态效应。日本用绿茶染色开发的棉织品具有抗菌,除臭,不引起过敏等特点。采用这些天然染料染制的纺织服装织品更体现了服装中的环保、穿衣中的低碳。

纺织服装产品的后整理多采用化学试剂,如防皱,免烫的树脂整理中,大量使用甲醛等,对人体对环境有害。天然整理剂主要是以天然动植物为原料,经加工提取制成。采用天然整理剂进行后整理加工就可以避免应用化学物品带来的危害。

3.废弃物环保处理

现代日常所穿着的服装制品,相当大一部分为化学纤维织物,这类产品的原料主要是以煤,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资源,并且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溶剂不能循环利用,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果对穿着的化纤织物进行填埋处理,短期时间是不能够完全降解。因此,对于在自然界中完全可以降解掉的纤维材料是现在人们所追求的绿色产品。下面主要介绍玉米纤维纺织制品。

玉米纤维纺织制品也称PLA纤维。该产品主要是从玉米中提取乳酸,经加工制得。玉米具有丝光泽,手感好,透明度高,强度弹性比棉麻好的优点。从环保的观点看来,玉米聚乳酸纤维以其低原料能源取胜于合成纤维;若不使用丢弃后,12年后即会溶掉,是属于无污染的纤维并且在生物降解方面获得极高评价。所以,也将玉米纤维称为“21的环境循环材料”。

4.总结

总的来说,服装材料的环保、低碳,主要可以通过上述3种途径解决。

原材料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材料加工、整理过程中的环保,纺织材料废弃物处理上的无污染性。只有通过这三种途径,才能符合现在社会对材料的环保要求,真正做到穿衣中的低碳。

参考文献

[1]刘国联.服装新材料.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3

第5篇

尘螨 与哮喘有关的尘螨主要有三种,即户尘螨、粉尘螨和埋内欧尘螨,它们的形态和致敏性基本相似。尘螨从外表看就像一只小型蜘蛛,有8只足,其直径200~300微米,比粉笔灰屑还小,重约10微克。它们大多生活在枕头、床垫、毛毯、填充玩具内,主要靠吃人皮肤每天脱落下来的鳞屑为生,并生长繁殖。此外,面粉、棉籽、真菌也是它们的食物。我们曾在一只枕头内找到多达6500只尘螨,一条床褥可藏多达200万只尘螨。螨较难在空气中飘浮,引起人过敏的并不是整只螨,而是螨的躯干和粪小球。它们的分解产物附着在灰尘表面,直径约10微米,随着病人的呼吸进入气管,产生变态反应,导致哮喘发作。有专家认为,当1克屋尘中含有100只以上尘螨时,就足以导致发病。

尘螨生长发育最佳温度在18~30℃,相对湿度在70%~80%。在海拔1500米以上地区,尘螨失去了生长发育的最适条件,几乎不存在。门诊也曾遇到一些病人,从平原搬迁到高原时哮喘症状会明显缓解。在平原地区,初秋是尘螨生长繁殖最快的季节。尘螨从卵至孵化出需30余天,再经过1~3天后雌雄尘螨就能。雌尘螨寿命为100~150天,可2~3次,总的产卵数可达上百个;雄尘螨寿命60~80天。如果任其繁殖,尘螨的数量可呈几何级数增加。我们进行过一个试验,人工饲养约300只粉尘螨,经过两个多月繁殖后,数量达到上百万只。这也是在秋高气爽气候宜人的季节,哮喘病人却疾病缠身,频频光顾医院的原因。

可见,预防尘螨过敏最重要的手段是阻止尘螨的生长繁殖。我们曾将同样数量的粉尘螨分别放在特制的化学纤维和棉纤维上,24小时后化学纤维上的尘螨几乎全死亡,而在棉纤维上的尘螨大多还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建议床垫、枕芯宜用化学纤维而少用棉纤维。房间应定期清扫,经常使用湿布擦拭尘埃或用带有过滤网的强力吸尘器吸除灰尘。

蟑螂 学名为蜚蠊,全世界已知室内蜚蠊约16种,常见有美洲大蠊、德国小蠊、东方大蠊、热带蠊、黑胸大蠊等。我国长江流域则以黑胸大蠊为主。它们主要栖身于厨房、食品贮藏室、垃圾箱、壁橱、墙裂隙、挂毯及地毯下等处,有时也出现在堆积食品处(如米、面粉仓库等)。一般认为,蟑螂会携带和传播多种病原体。20世纪60年代,专家证实蟑螂与哮喘发病有关。蟑螂引发哮喘既不是因其气味难闻,也不是由于直接接触人体,而是它的唾液、躯体、卵鞘和粪便等分解成的小颗粒飘浮在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引发哮喘。其中,蟑螂粪便等致敏性较强。经调查,20%~30%的哮喘病人对蟑螂过敏。有人对六个居民家庭厨房内蟑螂的出没情况、家庭屋尘中蟑螂过敏原的含量进行为期一年的观察,发现蟑螂数在六月份最高,屋尘中蟑螂过敏原的含量在八月份最高。显然,后者的增多是由于两个月前蟑螂数量迅速增加之故。哮喘发作的滞后则是蟑螂喜欢躲在阴暗处,其粪便和尸体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被分解成小颗粒飘浮在空气中。

预防蟑螂过敏的措施无疑是杀灭家中的蟑螂,并彻底清除其尸体及排泄物,封闭蟑螂可能进出的通道(包括墙壁、窗户和管道的缝隙)。食物要放入封闭的容器内,避免露置在外过夜,借此断绝蟑螂的食物来源。家中尽可能不放置纸箱、旧报纸或空瓶等杂物。

宠物 饲养狗、猫等宠物是诱发哮喘较常见的原因。美国有30%~40%的家庭养有宠物,有18%以上的哮喘病人对狗或猫过敏。我们经常遇到一些人自从饲养猫或狗后就发生哮喘,用猫或狗的过敏原对他们作皮肤试验即可出现强阳性反应,表明他们对猫或狗等宠物过敏。猫过敏原主要为它的唾液腺和皮肤皮脂腺的分泌物,也可以是雄猫的尿。这些过敏原大小约3微米,可在空气中长时间存留。狗的过敏原比较复杂,可能与狗种属有关,其过敏原可来自毛发、皮屑、唾液和肛周腺的分泌物。

一旦发现哮喘是由宠物过敏引起,就应避免饲养宠物。送走宠物后,应尽快用吸尘器吸净毛毯,彻底清洗家具、地板、墙壁,以尽快减少空气中飘浮的过敏原。一般地说,4~6月后病人的哮喘症状就会逐渐得到改善。如果去探访有饲养宠物的朋友,回家时宜将外衣放在门外加以处理,以免将过敏原带进家门。

真菌 已经证明真菌能诱发哮喘。真菌的繁殖需有较高的温度和湿度。室内真菌主要是曲霉菌和青霉菌属。它们常常隐居于老式居室,特别是阴暗、潮湿、通风不良的地下室,其次是盥洗间、厨房、家中空调机、加湿器等处。真菌的过敏原来自其菌丝和孢子,其中孢子更为重要。引起过敏的真菌孢子体直径一般在10微米以下,随气流吸入人的下呼吸道而致病。有些豪华宾馆真菌也相当猖獗。曾有一行17人的美国变态反应学者访问团至重庆讲学,下榻于一家极为豪华的宾馆,但由于室内潮湿、霉味浓,当晚这17位变态反应专家中就有4位哮喘发作,后来将他们移至宾馆最高层干燥通风的房间,翌晚,这4位专家的哮喘症状得到缓解。

预防真菌过敏应尽量保持居室或作业场所干燥、洁净、向阳及通风良好。必要时可采用室内空气过滤器,以去除空气中99%以上直径大于2微米的微粒,包括真菌孢子。卧室或起居室内的陈设尽量简单、洁净,凡是年久未用的被褥、枕头、毯子、沙发、地毯等未经彻底清洗,不要使用。卫生间及厨房墙壁、地面最好用磁砖铺砌,以避免滋生真菌。枕芯不宜用蒲绒、木棉、鸭绒等作为填充物,因为此类材料很容易成为真菌的孳生所,诱发哮喘发作。枕芯最好用人造纤维。

花粉 花粉是大家熟悉的过敏原,包括树、牧草和杂草等,植物花粉的直径为12~60微米。花粉无香味、数量大、重量轻,可随风飘浮,传播面积广,也可飘入千家万户。春天的风媒花粉多来源于树木,如松、柏、杨、柳、梧桐、桦树等。这些树木花粉在空气中飘散的时间较短,引起的症状也较轻;晚春和初夏的风媒花粉多来源于牧草,夏末和秋初的风媒花粉主要来源于杂草类。我国以蒿草最常见,其次是草,再其次是藜草。杂草类中以豚草花粉的致敏性最强,过去认为这种杂草在美国多见,其实我国不少地区也有豚草。这些花粉飘散时间长,引起症状也比较严重,症状持续时间比较长(约一个月以上)。花粉的成分很复杂,其中主要的致敏原为蛋白质。花粉过敏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有鲜明的地区性。我们遇到一些病人诉说其在北方发病严重,而迁居南方后病情明显减轻。

预防花粉过要应避免与花粉接触,可在发病季节前暂时移居致敏花粉较少的地区,或在室内安装过滤空调装置或空气过滤器,使生活环境中的空气花粉含量降至最低限度。

第6篇

为了探索出弹性聚酯复合纤维的定性鉴别方法,采用手感目测法、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红外光谱分析法和DSC分析法对弹性聚酯复合纤维进行鉴别。结果表明:手感目测法得出弹性聚酯复合纤维具有弹性;燃烧法、溶解法、红外光谱分析法得出弹性聚酯复合纤维具有与聚酯纤维相同的燃烧、溶解和红外光谱特征;显微镜法观察弹性聚酯复合纤维为典型的并列型复合形态,DSC测试可确定该纤维并非由单一组分的聚酯纤维构成,为弹性聚酯复合纤维的定性鉴别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弹性聚酯复合纤维;显微镜法;溶解法;红外光谱分析法;DSC分析法

弹性纤维最早于1937年由O.Bayer、H.Rinke和他们的合作者于德国成功合成。复合纤维是上世纪60年代研发的一种新型化学纤维。弹性聚酯复合纤维是弹性纤维和聚酯纤维的复合,这种纤维具有天然纤维优良的特性以及良好的拉伸回复性和回弹性,广泛地应用到纺织品。国标GB/T 29862―2013《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示》附录B.4中提到“由两种或多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线型大分子(质量均不超过85%)构成,含有至少85%酯基官能团,多次拉伸50%后能快速地回复到原长的纤维,标注为‘弹性聚酯复合纤维 (elastomultiester或elasterell-p)’”。但未提到用于鉴别弹性聚酯复合纤维的具体方法。所以对弹性聚酯复合纤维进行定性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1 试验

1.1 试验材料和仪器

样品:由送检单位提供试样。

试剂:火棉胶(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甘油、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次氯酸钠、DMF、苯酚、氢氧化钠、甲醇(均由广州化学试剂厂提供)。

仪器:CUⅡ纤维细度仪(北京和众视野科技有限公司)、Y172型纤维切片器(国营常州纺织仪器厂)、傅里叶红外光谱仪6700(美国Thermo Nicolet)、差示扫描量热仪 DCS 200F3(德国耐驰)、打火机。

1.2 试验方法

1.2.1 手感目测法

手感目测法通过用手摸、揉、扯纤维或织物,观察其光泽、颜色,根据经验初步判断出纤维或织物所属大类。

1.2.2 燃烧法

燃烧法参照标准FZ/T 01057.2―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2部分:燃烧法》。

1.2.3 显微镜法

显微镜法参照标准FZ/T 01057.3―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3部分:显微镜法》。

1.2.4 溶解法

溶解法参照标准FZ/T 01057.4―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4部分:溶解法》。

1.2.5 红外光谱法

红外光谱法参照标准FZ/T 01057.8―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8部分:红外光谱法》。

1.2.6 差示扫描量热法

样品质量:3mg,气氛:氮气,流量:20mL/min,升温速率:10℃/min,降温速率:10℃/min,温度范围:40 ℃ ~220 ℃。

2 Y果与分析

2.1 手感目测法

通过目测法观察到弹性聚酯复合纤维网络形态整体图和局部图见图1和图2。

通过手感目测法观察发现,弹性聚酯复合纤维质地柔软、手感爽滑、有良好的光泽和弹性,判定纤维为弹性纤维。

2.2 燃烧法

弹性聚酯复合纤维的燃烧特征见表1。

由表1可知,纤维样品在靠近火焰、接近火焰和离开火焰时的燃烧状态、燃烧气味和残留物特征与聚酯纤维一致,初步判断为聚酯纤维。

2.3 显微镜法

在纤维细度仪下观察样品的形态特征,见图3和图4。由图观察可知,弹性聚酯复合纤维的纵向形态特征为纤维表面平滑,有沟槽,有小黑点;横向形态特征为两种纤维沿纤维纵向分列于纤维两侧,为典型的并列型复合形态。

2.4 溶解法

弹性聚酯复合纤维的溶解性能见表2。

在常温和80℃的条件下观察弹性聚酯复合纤维在不同化学试剂中的溶解性能发现:弹性聚酯复合纤维的溶解性能与聚酯纤维一致,进一步证明纤维为聚酯纤维。

2.5 红外光谱分析法

涤纶、PTT、PBT和弹性聚酯复合纤维的红外光谱图分别见图5~图8。

图5~图7的红外光谱图来源于标准FZ/T 01057.8―2007。由图5至图8可知,弹性聚酯复合纤维与聚酯类纤维的两个主要特征峰相同,所以确定弹性聚酯复合纤维为聚酯类纤维。

2.6 DSC分析法

弹性聚酯复合纤维的DSC谱图见表9。

由图9可知,弹性聚酯复合纤维在200℃~240℃之间有一宽峰,且在209℃和230℃处出现两个波峰,与传统单组分聚酯纤维熔点峰有差别,可知该纤维并非由单一组分的聚酯纤维构成。

第7篇

关键词:棉花纤维 品质 异性纤维 检验技术

1、棉花纤维品质主要指标的研究

1.1长度

检验纤维长度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逐根测定法、分组测定法和不分组测定法三大类。分组测定法能得到主体长度、品质长度、短纤维率、基数等。不分组测定法是直接测量一束纤维的长度值,能得到手扯长度、光电长度、分梳长度、跨距长度和上半部平均长度等。以上几项长度指标均系棉花纤维代表长度,除分梳长度仅在考种时应用外,其他几项都是常用指标。

1.2纤维长度整齐度

棉花是由长短不同的单根纤维组成,长度整齐度就是表示纤维束长度分布情况的一个指标,通常是在测定纤维长度的同时得到的,长度整齐度有多项指标,常用的有以下几项:分梳长度整齐度、跨距长度整齐度。由于校准方法的不同,跨距长度整齐度有整齐度百分比和整齐度指数两种。整齐度百分比是指50%跨距长度与2.5%跨距长度的比值。 整齐度指数是指平均长度和上半部平均长度的比值。

1.3棉花纤维成熟度、细度及马克隆值

棉花纤维成熟度是一项反映纤维胞壁加厚程度的重要指标。在纤维胞壁直径相似(如同为陆地棉)的情况下,胞壁愈厚,成熟度愈高。棉花纤维的细度、马克隆值、强力、强度及染色特征等都与成熟度有密切关系。对于成熟系数,一般要求在 1.6~1.8;1.6 以下认为成熟不好,小于 1.0认为成熟很差,会影响纤维强度及染色均匀性等;成熟系数大于 2.0,则为过成熟纤维,其纤维捻曲少,不利于纤维间抱合,影响成纱强力。

1.4棉花纤维强度(力)和断裂伸长率

棉花纤维强度(力)是衡量纤维拉伸特性的重要指标,对成纱品质有重要影响。在其他物理性能基本相近的情况下,纤维强度越高,纺纱断头率越低、成纱强度越高,织成的布强度亦高、坚牢耐穿。

1.5棉花纤维颜色

棉花的颜色是直观判定棉花质量的重要指标。几乎所有棉花生产国和棉花消费国都将棉花颜色作为棉花交易的重要指标。棉花一般带有一定的黄色,带黄色愈重则白度愈低。

2、异性纤维的来源

异性纤维是指混入棉花中的对棉花及其制品质量有严重影响的非棉纤维和非本色棉纤维飞如化学纤维、毛发、丝、麻、塑料膜、塑料绳、染色线(绳、布块)等。棉花中混入的异性纤维主要来自棉花采摘、交售、加工环节。例如:1)棉农采摘、交售棉花时。使用化纤编织袋等非棉制品口袋盛装棉花,并用非棉线、绳扎口;2)晒花过程中,尤其是地面晒花造成动物毛发、塑料绳、塑料皮等异性纤维混入;3)收购、加工环节把关不严,在收购、上垛、加工喂花等环节未进行严格挑拣,甚至还混入毛发等异性纤维。

3、棉花异性纤维计量方法及重量比指标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用手工挑拣、人工称重的检测方法及重量比指标计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3.1人眼分辨景物细节的能力有限

研究表明,人眼的分辨率有如下一些特点:1)当照度太强、太弱时或当背景亮度太强时,人眼分辨率降低;2)当视觉目标运动速度加快时,人眼分辨率降低;3)人眼对彩色细节的分辨率比对亮度细节的分辨率要差,如果黑白分辨率为1,则黑红为0.4,绿蓝为0.19。因此,人眼分辨景物细节的能力是有限的,人的眼睛容易识别体积较大以及与棉花颜色对比度大的异性纤维。

3.2人眼很难识别与棉纤维颜色接近的异性纤维

资料显示,人眼很难识别与棉纤维颜色差异小于5%的异性纤维。因此,有些异性纤维很容易被肉眼识别,如有色布块、彩色丙纶丝等,有些则很难被识别,如与棉纤维颜色接近的细小的化学纤维、短小的毛发等。人的眼睛长时间观测易产生视觉疲劳,极易造成视觉误差。人工检测还受环境、情绪影响,这都会造成检测结果的波动。

3.3 取样方式随机性差,取样量偏小

检测结果会出现较大偏差危害性杂物中的硬杂物,在纺纱过程中比较容易被发现和排除,而异性纤维很难被发现和排除。异性纤维混入棉花往往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防止异性纤维混入棉花相对比较容易,而异性纤维一旦混入棉花,要发现和排除异性纤维却很困难。

4、异性纤维检验技术

在各环节中,异性纤维检验采用手工挑拣法。目前,对异性纤维含量尚没有量化标准。现行标准对异性纤维含量检验的有关规定:1)适用范围的规定。现行标准规定,异性纤维含量检验仅适用于成包皮棉。2)抽样方面的规定。异性纤维含量检验的抽样分两种情况:a.棉花加工单位在加工过程中,对同一籽棉大垛、同一天、同一条生产线加工的棉包,从皮棉滑道上每10包随机1 次抽取约2kg样品,全部样品合并作为相应棉包异性纤维含量的检验批样。b.棉花交易时,要求对批量交易成包皮棉异性纤维进行定量或定性检验的,可由交易有关方面协商确定具体的抽样方法和抽样数量。作出第二种情况的规定,考虑了棉花流通中进行异性纤维含量检验成本高、低效率,以及对棉花的运输、仓储和纺织使用会产生不良影响等因素。取样时,将每个切割样品按层平均分成两和另一个切割样品中对应棉包内侧的一半合并用样品。棉花样品应保持原切取的形状、尺寸保证棉样的代表性,也有利于保持棉样的原始形态,用于品级、色特征级等指标的检验。3)检验方法及结果的规定。异性纤维含量检验,采用手工挑拣方法。对异性纤维含量检验,标准只规定了“棉花加工单位对从皮棉滑道上抽取的异性纤维检验批样进行检验,其结果作为该批样所对应棉包的异性纤维含量检验结果”。4)检验项目与证书方面的规定。现行标准规定按批检验和逐包检验都包括“异性纤维”检验项目。在检验证书方面,要求供方提供的按批检验出厂检验证书中包括“异性纤维含量”检验结果;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出具的按批检验证书、逐包检验证书中包括“异性纤维”定性检验结果,而且对于逐包检验情况,同时也要求棉花加工单位提供“异性纤维含量”检验结果。

5、结束语

由于异性纤维是混入棉纤维之中的,而且混入后很难清除,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管理问题,同时让棉农和加工企业工人充分认识异性纤维的危害,自觉采取措施避免异性纤维的产生。在采摘、交售、收购、加工环节都做到严谨认真,这样才能加强加工环节异性纤维的检验工作,提高棉花的品质,。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棉纺织;纺织面料;新技术

0 引言

国家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给纺织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力,有机遇的同时也有着新的挑战。现阶段中国内纺织行业在国际市场中还是有着一定的地位,但是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优势也逐渐的取代。

1 纺织面料的发展趋势

1.1 纺织面料的发展过程介绍

进行新品种开发第一步就是对于原本产品所具备的手感以及面貌进行新的改变,可以在下面两点进行分析研究:

1.1.1 织物面料分工交叉出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

自20世纪开始,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改变,这种局限性已经被突破了,在国际市场中已近出现了较为普遍性的改变,高档货物之间的手感以及风格是有着明显的交叉的。

1.1.2 夏季面料市场中开始出现毛纺织品

原本传统情况下毛纺织产品所具备的保暖性,大部分只是在寒冷的时候使用。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夏季面料市场中开始出现了羊绒产品。

1.2 纺织品所需要新功能

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对于纺织品还是单向性的需求,但是在会起就开始增加了新的性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样的新型概念更加明确,已经不再是单向性的需要,需要纺织产品有着多项的功能需求,这只是最简单的一部分,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纺织品所需要的功能以及性能更加严格。在这样的情况下,新的纺织产品,不单单需要对于其风格、手感、外观都要做到重视,同时对于其功能性也要加大织女故事,这就是多项性的要求。在下面几个方面可以进行纺织产品新功能的叙述:

1.2.1 机洗性。这样不单单需要棉纺织产品需要通过洗衣机的方式进行清洗,同时要求毛纺织产品也能通过洗衣机进行清洗。但是新阶段内确是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的。对于毛纺织品以及丝纺织品都是使用最特别的方式进行清洗,在最近的一个世纪中才开始使用干洗方式。高档毛纺织品在进行水洗之后性能会有所改变,出现这样情况主要是因为羊绒有着缩绒性。

1.2.2 即洗即穿。在纺织品脏了之后能够容易的进行清洗,很快就能快,之后不需要通过烫熨,也能保证纺织品的平整性。在1964年之后这项技术开始使用,这项要求的已经在所有面料中开始推广使用。

2 新材料在棉纺织工程中的应用

2.1 关于天然纤维

2.1.1 绒棉很长,能实现手扯达到38mm,甚至更多,每根的细度只有0.8dtex(超过10000公支,公制支数和线密度的换算包含多种概念),一般情况下能纺出3.9tex以上(150S以下)。

2.1.2 中长绒棉有两个品种,分别是陆地棉系列、海岛棉和陆地棉的混合系列,二者的染色体对数有很大的差距,达到1倍之多,并在国内多地都有种植,手扯能达到33mm,并已经在长绒棉的范畴,细度1.6dtex(550公支),能纺织7.4tex~9.8tex纱(60S~80S),北方的天津、西北的甘肃、陕西都有种植范围。

2.1.3 绵羊毛。我国纺绵羊毛产品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发展,起步较晚,主要是丝光棉羊毛纱。但是丝光羊毛的概念却与全球各国有不同的内容,中国将羊毛去掉磷片就可称作丝光羊毛,但其他国家认为绵羊毛经过蒸透之后,将其拉长到20%-50%,再进行冷水冷却固定,那些拉长拉细的绵羊毛手感非常柔滑,光泽较好才是丝光羊毛。不过,在进行纺织时,棉纺设备会更适合绵羊毛。

2.1.4 绢丝。根据绢丝的特性,在棉纺设备上的加工产品多为短绢丝。在制作上,多采用中长设备、纤维设备进行加压,将其他品种的棉、纤维和绢丝共同压在中间的胶辊上,进行混纺纱。

2.1.5 苎麻及其他麻纤维。苎麻主要是通过将精干麻进行脱胶,再和其他棉、化学纤维、羊毛进行混纺。早在改革开放后,全球上这类的混纺差评非常多,大多是半脱胶后进行混纺。这是由于如果彻底脱胶后,单纤维会变得更短,仅有2mmm-5mm之间,这是不能纺纱。我国的棉纺产品也开始生产,罗布麻产品也在全球得到重视,其保健功效更是得到世界各国的热捧。鉴于罗布麻种植周期需要至少2年以上的时间,其产量并不多。

2.2 关于化学纤维

2.2.1 化纤长丝

1)氨纶。氨纶有两个方面的品种,分别是莱卡纤维,经过美国杜邦公司的特殊任名;氨纶纤维,普通类型的氨纶。尽管二者的纤维分子结构类似,纺织工艺却不一样。作为传统的氨纶纤维,其原料主要是乙氰酸酯,容易在聚合分解中形成氰酸,虽然只有极小一部分,但具有严重的毒性,即便2个多世纪也不会消解,造成生态污染。在我国的部分氨纶厂,鉴于环境保护的条例,已经有超过10个省市的氨纶厂没有建立。另一方面,莱卡纤维的生产原料没有使用二乙氰酸酯,所以不会产生难以降解的有毒物质,还能保护环境,但莱卡纤维的价格相对较高。

2)新型纱线骨架丝。天然纤维的很多成分都比较细,尤其是山羊绒等产品,不仅手感柔和,而且材料温和。但是由于纤维较细,纺织出来后弹性度不足,挺括性也不够优良,但是加入粗制的长丝作骨架芯丝,就能避免这种弊端,并在国际上已经广泛使用。

3)新型纱线包缠丝。纤维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起毛球,尤其是棉纤维、绢丝纤维,但是骨架丝作芯丝,将性能优良的纤维裹在外层,通过细的包缠丝进行反向捻动,能避免毛球的发生。

2.2.2 化学短纤维

1)Lyocell或Tencel纤维,这是技术革命下的新型纤维,Lyocell纤维国际化学协会的专业任名,其品种根据厂家的名称进行冠名。Tencel纤维是港台地区的译名,经常看到作为商品名称出现,最大优势是极易原纤化,尤其是在碱处理的过程中。

2)大豆蛋白纤维。大豆榨油后会形成很多豆饼,将豆饼中的蛋白质进行提取,进行纺丝合成就得到了大豆蛋白纤维。这是在所有化纤产品种只有在中国最先研制出来的化学纤维,能达到丝绸和山羊绒的光滑手感效果。不过,大豆蛋白纤维容易出现褶皱,还需要进一步研发。

3)海岛型复合纤维。通过涤纶和可溶性涤纶复合纤维进行复合纺纱,单纤细度非常之细。如今,我国的复合纤维达到0.04dtex,能够和棉纤维进行混纺,最终得到极细的桃皮绒,能有效过滤颗粒。

4)不锈钢丝。直径在5m~8m,也有2m~4m的不锈钢丝,没有良好的效果。我国的企业已经有近20年的生产历史,大多是直接应用在牵切纺过程中。凭借不锈钢丝的极强韧性,并不会随意伸直,经过短纤维的混纺制作,油田的工作服都是通过这种混纺方法生产。

5)水溶性维纶。广泛使用在超细纺纱过程中,将其和超长绒棉进行50/50的比例进行纺织,能有效避免断头的发生,还能达到浆纱的功效。3 新技术在棉纺织工程中的应用

3.1 新型纺纱技术

3.1.1 喷气纺纱。不同于传统的环锭纺,喷气纺纱的速度非常快,效能是环锭纺的10倍多。即便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棉纺工具逐渐得到大幅的改善,尤其是喷气纺纱设备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棉纺织工程的革新。

3.1.2 赛络纺纱(SILO)。赛络纺纱有继承传统环锭纺纱的技术,主要通过控制两根须条形成的牵伸系统,从而进行加捻、股线,弥补了纱布断头多的缺点,平衡了均匀度,尽管纺纱看起来比较蓬松,但是质感却比较好,不论是单纱还是股线的捻回数均达标。

3.1.3 短纤维与长丝并捻纺纱。牵伸加捻的技术进一步革新,须条先用长丝喂入,然后共同捻在一起。而且会根据纺纱张力的不同,长短丝都能对应捻成,这一技术已经相对比较娴熟。

3.1.4 空心锭纺纱。捻合有正方两方向,空心钉纺纱能实现一次包裹捻纱,一般一根纱就可捻成3层,最多6层。此外,平行纱的技术更加得到改善,虽然纱线较松,但能避免起毛球的风险。

3.2 功能性产品开发新技术

产品的发展需要技术对应的革新,而功能性产品开发更是如此。不仅实现了永久性抗静电技术的突破,还有抗紫外线方面的产品技术,而且在轻薄、舒适、抗菌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技术革新。

4 几点建议

4.1 纺织工业脱困要注意建立系统工程的概念

纺织工业的发展需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头脑,不光在技术设备上进行摸索创新,更要有完整系统的工艺、整理剂,保证产品的质效。

近年来,我国的服装业发展迅速,对技术和产品的要求更加严格,尤其是面料、衬料、纺线等方面,即便是小到扣子、拉链等细节都要求完美,打造优良的服装精品。

4.2 当前宣传工作应内外有别

在宣传用语方面,一些描述型的产品特征语言能广泛传播,但也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因为我国自从加入世界性市场中后,与全球性的联系更加密切,产品的宣传和质量要符合一致。比如,生态纺织品市场,欧洲国家对棉纺的要求非常苛刻,生产棉花的土壤在一定时间内不能施肥、打药,保证绿色棉产品的质量。即便棉花种植地非常容易遭受病虫的侵害,也不能违法规定,必须使用人工治理的方法。这样,棉花成熟采摘后,就能在纺织环节有较好的质量,生产出优良绿色的生态纺织品。

4.3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自从我国开始角逐国际市场以来,内部的知识产权问题非常突出,很多固有的自主知识产权范畴受到了挑战,没有健全完善的保护环境,甚至造成我国棉纺企业的竞争弱势。所以,必须亟需建立系统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参考文献】

[1]许云辉.纤维素酶和壳聚糖多元羧酸对纯棉针织物多功能整理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3.

[2]张淑洁.拉伸细化羊毛纤维的性能及其产品开发[D].天津工业大学,2004.

第9篇

我国现行的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是在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2007年版)及《协调制度注释》的基础上编写完成的,其是由 8 位数品目构成的结构性目录。目前,全球已有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了《协调制度公约》,并以《协调制度》(简称HS)为基础编排本国的《进出口税则》。HS作为我国政府参与国际经济贸易合作与竞争,维护国家利益的一项政策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根据相关条款规定,对于进出口货物HS编码的确定,HS的类注、章注和税目条文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1HS海关编码对高强力纱表述的局限性

目前,HS第11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的类注六对高强力纱做了以下的分类和表述。其所称“高强力纱”,是指断裂强度大于表 1 中标准的纱线。

由表 1 不难发现,HS对高强力纱的表述,是对纱线断裂强度的范围和纱线纤维的种类加以限定。这种表述方法,在当初制定这条规则时,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用性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具有高模、高强性能的新型化学纤维的问世,对“高强力纱”的这种界定,显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聚四氟乙烯(PTFE)纤维,俗称氟纶,是以PTFE为原料,经纺丝或制成薄膜再切割后原纤化而制得的一种合成纤维,其强度约为 17 ~ 18 cN/dtex。如用此种纤维长丝纺成单纱,在同等工艺条件下与聚酯纤维纺制的高强力纱相比,其断裂强度丝毫不逊于后者。但根据HS的编码表述,氟纶纱显然不是高强力纱,这与商品的实际性能和价值产生了矛盾。同样,继碳纤维、芳纶(属其他聚酰胺纤维)之后的第 3 代高性能纤维,即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也遭遇了同样的矛盾。目前,这类纤维的生产技术还集中于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里,我国对此类纤维及其制品的进口具有一定的依赖度。

2高强力纱的国际贸易争端

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的出口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发展中,必然会遭遇来自发达经济体和不发达经济体的各种类型的贸易限制手段。

2009年9月,欧盟发起了针对中国大陆、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进口的聚酯高强力纱的反倾销立案调查。此案涉及中国大陆企业 40 家,涉案金额逾 1 亿美元。在本案中,11 家中国出口商提交了应诉信息,欧盟选取了 3 家进行实地核查,初裁的结果是对涉案的 11 家中国出口企业采取普遍反倾销税 9.3%,其中只有 1 家企业未被征收反倾销关税。

图 1、图 2 分别给出了2004 ― 2008年度我国高强力纱出口和进口状况的走势,从图 1 和图 2 可看出,近几年我国的高强力纱进出口呈现增长态势,进口金额与出口相比虽有一定的距离,但其增长速度明显要大于出口。这说明了我国不仅是高强力纱的出口大国,同时部分纤维制的高强力纱也依赖于进口。继而会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思考,如我国要对欧盟出口的同类高强力纱实施反制裁,如何把握制裁力度,将会给双方带来何种影响?

我国尼龙高强力纱和涤纶高强力纱的出口金额较大且逐年上升。我国尼龙高强力纱和涤纶高强力纱的进口金额较大,粘纤高强力纱的进口总量虽然相对较小,但呈逐年递增趋势,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总金额又回落到了2006年的水平(表 2)。

针对由聚酯纤维纺制的长丝纱线,HS第11类注释六给出了很明确的判断依据。但是如果欧盟某家机构制裁目录内的企业出口的产品是以高模高强聚氯乙烯纤维纺制的高强力纱,根据第11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类注释六判断,其应不属于HS项下的高强力纱,由此依据而来的反倾销的制裁效果和力度也将大打折扣。

所以,我国企业在签订合同和报关时,在处理国际贸易争端等环节时,如何利用好HS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3对HS中高强力纱注释的修改建议

在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不断之时,企业在产品进出口过程中,应该详细了解相关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对相关组织制定的法律法规要有更多的认识,提高企业自身对国际规则的运用和对国际市场变化认识及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

HS对“高强力纱”的判断采用了纤维类别的限定,虽然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但缺乏可持续性。特别是随着化学纤维加工技术的高速发展,这种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在给企业通报关造成麻烦的同时,也阻碍了贸易开展的便利化。为此,建议有必要对HS第11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类注释六“高强力纱”的表述作如下修改:“六、本类所称‘高强力纱’,是指断裂强度大于下列标准的纱线,尼龙、其他聚酰胺或聚酯制的或类似高强高模纤维纺制的单纱 60 cN/tex;尼龙、其他聚酰胺或聚酯制的或类似高强高模纤维纺制的多股纱线或缆线 53 cN/tex;粘胶纤维制成的或类似高强高模人造纤维纺制的单纱、多股纱线或缆线 27 cN/tex。”与此同时,为了和第11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 修改后的类注六相对应,有必要对HS第54章5402.20和5403.10品目做如下修改:“聚酯或其他合成纤维高强力纱,粘胶纤维或其他人造纤维纺制的高强力纱。”

4结语

高强力纱由于其特殊性能,被广泛用于产业用纺织品中。我国是高强力纱的出口大国,同时也是进口大国;高强力纱的生产技术要求高,产品具有高附加值,在一方面造成了贸易摩擦不断。其中,HS对高强力纱的注释,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已经不符合商品特征,不利于企业之间贸易的开展。

第10篇

服装设计的三要素分别为面料、色彩及款式,研究表明,每一次的时装改革潮流都是面料引起的。不同特点的纺织面料经过服装设计师的创新和设计,将面料的特性和风格与服装的造型和款式相结合,能够创作出不同风格的服装。基于服装设计和纺织面料之间的联系,服装设计时选择面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

纺织面料特点;服装设计;影响

目前,纺织面料是重要的服装面料,在最近几十年间有迅速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运动生活和休闲方式的要求不断提高,纺织服饰由之前的内衣朝着外衣的方向发展,并且不断时装化和成衣化。另外,还出现了一些高科技材质,不断优化和改善纺织面料的性能。基于此,纺织服装在服装中有较高的比重。由于纺织物都是通过线圈互相串套而成的,这种结构使其性能与其他梭织物不相同,对服装造型、缝制、结构等方面都有影响。

1纺织面料的组成因素——纤维

纺纱织布中的纤维原料决定了纺织面料的质感、外观形态及特征等主要因素,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表面肌理不同,导致在手感和舒适度方面有差别。棉纤维具有较好的染色性、吸湿性及易加工性;麻纤维具有较强的柔韧性、吸湿性和透气性;蚕丝具有较强的弹性和光泽度。合成纤维虽然没有天然纤维的服用性能,但是化学纤维具有较强的强度、耐化学性和表面光泽度,并且能够通过先进的纺丝技术创造出复合纤维、超细纤维及异形纤维等新型纤维。尤其是使用加捻技术和纺丝技术,能够生产出不同外观的毛虫线、花式线、变形线,使面料具有特殊的弹性和多样的视觉肌理[1],如图1中的花式纱线及织物。

2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影响着面料的手感和花色,它决定纺织面料中纤维纱线的排列位置、交织方式及形成的弯路。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基本组织结构:(1)平纹织物:经纱和纬纱每隔一根纱交织一次,交织点众多,质地牢靠,表面平整;(2)斜纹织物:经纱纬纱至少间隔两根纱交织一次,采用田家经纬交织点,使织物表面沿斜线方向形成凸起的纹路,因此,斜纹织物略显厚重,具有较强的立体感;(3)缎纹织物:经纬纱至少隔三根交织一次,其组织密度更高,更厚实,布面平滑细腻有光泽。如果只向同一个方向运行的纱线,要使其结构稳定,就要使相邻纱线弯曲后穿套,呈空间曲线后继续运行,经编纺织物是使用一组或者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径向投入到其中的工作针上成圈形成的,有经平组织和经缎组织之分;纬编纺织物是纬向依次投入到工作针中,纱线依次成圈相互穿套形成(见图2),有纬平组织、罗纹组织、双罗纹组织和双反面组织等结构。纺织物的拉伸变形比其他机织物要大,并且具有较强的褶皱恢复性,触感柔软,但是长丝纺织物面料中某个部分破损时较容易脱散。织物结构比纺织物结构稳固,能够对其表面进行涂层、拉毛及压褶等后期加工,还能够使用不同的手工进行面料再造,为设计师带来更多的设计灵感空间。服装设计的过程。图3为纬编针织物的反面印染花色,使面料两面具有不一样的触觉肌理和视觉效果。[2]服装中使用的纺织面料一般是针织物和机织物,通过改变纱线的运行规律、类别、原料和配色,创建不同花色的组织肌理。机织物通过规律性地改变经纬纱的颜色,变为提花面料或者色织条格。经纬纱使用强捻纱使面料表面具有褶皱,经纱使用人造丝再经过全副割绒就能够生产金丝绒面料。纬编针织物可以使用电脑提花织出柔软、高弹性和高透气性的花色面料,还可以使用棒针手工编织线性材料,编织过程为服装设计的过程。图3为纬编针织物的反面印染花色,使面料两面具有不一样的触觉肌理和视觉效果。[2]

3后期整理

纺织面料的后期整理主要是根据面料外观的设计要求,对面料进行印染、绣花、扎褶、绣花、涂层等加工,与制造相比,后期整理是直接在面料表面进行,使肌理具有个性化、风格化和差别化。面料经过处理之后,织物的特点和属性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呈现不同的触觉效果和视觉效果,主要表现在厚薄、软硬、轻重、光泽等方面。[3]

3.1印染

纺织品表面印花的着色主要有两种方式。(1)使用化学染料着色,包括直接染料、活性染料、碱性染料、酸性染料等,不同纤维的纺织品使用不同的染料进行着色。直接染料可染着于棉、麻、丝、毛等各种纤维;活性染料因其分子结构中含一个或多个活性基团,在适当条件下可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共价键而得名;碱性染料即阳离子染料,上染纤维耐光和耐洗色牢度较差,一般很少用于织物染色;酸性染料可在酸性、弱酸性或中性介质中上染蛋白纤维,但湿处理牢度差;此外还有分散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等。(2)使用涂料进行着色,使用的涂料为不溶性的有机合成物和有色无机物的粉末,通过合成树脂,使其固定在纺织品的表面,这种方式适用于不同纤维的织物印花。我国传统的印花工艺有蜡染、夹染和扎染三种,以天然织物作为原材料,用化学染料进行着色。[4]蜡染的原理是用蜡防染色,首先用蜡在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纺织物上画图案,等到蜡液完全浸入到纤维中后染色,就会有防水的所用,染液不能进入到纤维中。再将纺织物进行热煮脱蜡,就具有白色的花纹。蜡液的凝结和收缩,会使纺织物上具有较多的裂纹,染色之后的图案具有特别的纹理(见图4)。扎染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印染工艺,使用的是结扎染色的手法,根据花纹图案,将织物用针线缝制成一定的形状,或者使用线将其捆扎,使纺织物能够重叠和褶皱,在染色的时候折叠处没有染色,具有不同的晕染效果(见图5)。扎染后的织物色泽鲜艳,色彩对比强烈,如白与蓝、白与红等,基本没有正反面之分。扎染面料可采用单色染,也可在单一织物上进行多次染色,进行色调、色彩互补,从而使视觉效果更加多彩柔和,其微妙莫测的色晕变化、含蓄朦胧的纹理结构是其他印染织物不可比拟的。[5]夹染主要是使用两块具有相同图案的凹凸花板,将布帛夹在中间,然后进行印染着色,纺织物的表面图案具有匀称性。[6]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使用手工印染的方式,将具有个性化图案的纺织面料进行再造,使其具有时尚性、民族性和特别性的视觉效果。[7]

3.2压褶

根据不同面料的不同特点,有三种不同的压褶式:(1)使用热敏辅料记忆成型,使需要褶皱的部分贴在热敏材料中,通过定型机高温挤压,热敏材料部位就会逐渐收缩,具有褶皱效果。该工艺常针对含涤30%以上的织物,并借助高速电脑绣花机完成复杂图样花纹的缝制,可制作出多样的三维图形,但定型效果较差,易拉伸变形,一般只用于上装;[8](2)使用长车蒸汽定型,通过机械对面料进行压褶,使图案稳定清晰。机器压褶造型的形态主要以规则连续的褶裥为主,变化的空间不大,一般是通过调节机器齿轮改变褶裥的数量、大小和方向等要素,并进行一系列的组合变化来实现设计师的要求;(3)高温印烫,将针织物通过折叠、拧绞、扭曲或者聚集的方式进行变化,然后将其放入高温高压蒸汽锅中,保存服装面料此时的形状,实现不同的三维造型[9],见图6.

3.3烂花

烂花主要是利用天然纤维、人造纤维等的化学性能不同,对不同纤维混纺织物等进行烂花浆印花腐蚀加工。其中棉、麻等植物纤维具有耐碱性,但是耐酸性较差;羊毛等动物纤维具有耐酸性,但是耐碱性较差;涤纶等一系列的合成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碱性和耐酸性。烂花浆有两种,包括酸性和碱性,根据不同纤维来选择。一般使用的都是酸性烂花浆,使其中的植物纤维溶解,呈现出清晰的花纹[10],图7为烂花涤棉。

4纺织面料特点和服装设计的关系

面料特点没有外观那么直接,要全面掌握织物知识才能分辨,面料特点对服装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有的面料穿着非常舒适,有的面料具有较好的弹性,有的面料具有较强的悬垂度等等,如果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不能选择合适的面料,那么就很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4.1面料的舒适性

服装对面料有不同的舒适性要求,比如贴身的内衣,由于与皮肤直接接触,所以就较为注重面料的舒适性;比如夏天穿的衣服,要求具有较高的透气性;比如外衣或者秋冬天的衣服,要求具有良好的保暖性。面料的舒适性和原料纤维有着较大的关系,天然纤维纺织面料具有较高的吸湿性、透气性和舒适性,化学面料的这些性能就较差。舒适性和面料的结构也有一定的联系,比如稀松和柔软的面料就具有较强的透气性和吸湿性,较硬和紧密的面料透气性较差,作为贴身衣物的话,就会不舒服。所以,在进行服装设计的时候,要注意纺织面料的舒适性。

4.2面料的弹性

不同的服装设计对面料也有不同的弹性要求,比如较为合体的服饰,就要求面料具有较好的弹性,如果服饰的弹性较差,会妨碍活动,但是一些较为宽松的服饰就没有这种要求。面料的弹性在笔挺的服饰中也非常重要,一些弹性较差的服装,容易有褶皱。比如丝织物、毛织物就有较好的弹性,但是棉、麻织物就没有,化学纤维织物具有较好的弹性,是合体服饰最佳的面料选择。所以在设计服装的时候,织物的弹性选择也非常重要。

4.3面料的垂感

面料的垂感对服装有着较大的影响,比如较为宽松的服装就要求面料具有较强的垂感,尤其是具有较大裙围的大摆裙,要使服饰具有流动的效果,在选择面料的时候,就要选择具有较高悬垂性的织物。面料的垂感和纤维的细度、纺织物的密度有关,纤维越细,纺织物的密度越小,那么其就具有较强的垂感。[11]

5结束语

服装设计不仅仅是服饰的款式、色彩方面,还包括了服装的结构、材料、穿着舒适度等方面,要想使服装穿起来舒服、美观,就要慎重选择纺织面料,针对不同类型的服装选择不同的纺织面料,将纺织面料与服装设计相结合,合理搭配,创造出美观、独特的服装,这样才能够使服装设计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慧.毛纺面料特性对服装设计的影响[J].毛纺科技,2016,44(8):48-50.

[2]赵春蕾.高科技面料与服装设计[C]//申洲杯中国针织工业科学技术年会,2012.

[3]陈欣,吴鹏鹏.数码印花纺织面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纺织导报,2014(12):77-80.

[4]李红月.浅谈扎染与蜡染图案艺术[J].艺术与设计,2010(11):281-282.

[5]尚红燕.扎染图案造型设计及染色工艺实践分析[J].国际纺织导报2010(3):32-35.

[6]刘月蕊,鲍小龙.蓝印花布相关工艺关系的研究[J].美术与设计2013(3):121-124.

[7]苗蕾.针织面料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轻工科技,2014(10):95-96.

[8]刘素琼,高卫东,顾鸣等.服装面料三维造型研究及其应用[J].纺织导报,2010(2):74-75.

[9]胡毅,刘治君,李晓岩,等.激光雕花技术在服装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染整技术,2016,38(6):30-35.

[10]谢秀红.印花在针织服装上的设计与应用[J].染整技术,2012,34(12):26-30.

第11篇

PU fiber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active in the market. However, there are sometimes biggish deviations on PU fiber content in the end products tested by different methods or institutions, which could always bring about some dissension. This paper has carried out detailed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n how to reduce the deviation of PU fiber content by splitting method and chemical method according to a battery tests. It is proved that samples should be treated beforehand to limit the testing D-value under the relative testing conditions.

FZ/T 01095 ― 2002《纺织品 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实施以来,为氨纶产品纤维含量分析提供了检验依据。同时,由于各人员对标准的理解不同,在执行该标准时存在诸多争议。依据FZ/T 01095 ― 2002,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有拆分法和化学法两种,试样准备执行GB/T 2910 ―1997《纺织品 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的4.3部分,即当试样上附着的整理剂、涂层、染料等物质可能掩盖纤维的特征,干扰鉴别结果的准确性时,应选择适当的溶剂和方法将其除去,但要求这种处理方法和所使用的溶剂不得损伤纤维或使纤维的性质有任何改变。在实际工作中,不同机构对氨纶产品在试验准备中是否都需要预处理还存在较大分歧。

由于不同方法或不同机构检测的氨纶产品纤维含量差别较大引起的市场纠纷时有发生。因此,探索不同试验方法引起氨纶含量偏差的原因,统一认识,减小试验偏差是当务之急。

1氨纶产品预处理的原因

氨纶产品纤维含量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氨纶产品的组分经定性鉴定后,选择拆分或适当的试剂溶解去除一种组分,将剩余或不溶解的纤维烘干、称重,从而计算出各组分纤维的百分含量。

氨纶含量以该纤维占产品或产品某部分的纤维总量的百分率表示。事实上,氨纶产品在成分分析前通常是经过染色、整理、涂层等工艺处理的成品,氨纶的真实含量是不可知的。因此,氨纶含量试验过程是一个求真的过程,即分析出最接近真实含量的量值。

2预处理对氨纶含量偏离真值的影响

2.1未预处理情况下氨纶含量偏离真值分析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由于检测人员对标准的不同理解或其他原因,氨纶产品在试验准备时通常未经预处理。其结果是非纤维性物质作为试样的组成部分计算到最终的测试结果中,从而引起试验结果偏离真值。这种偏离程度有多大,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下面将设计一组模拟试验,采用拆分法和化学法两种情况对这一问题作出分析。

试验设计:根据市场上氨纶产品的实际情况,氨纶含量大致分 7 种情况,非纤维性物质含量分 4 种情况。

假设采用拆分法检测出氨纶含量测量值分别为(以氨纶质量百分含量表示):0.5%、1.5%、3.5%、4.5%、8.0%、12.0%、35.0%;化学法检测出氨纶含量测量值分别为:5.5%、6.5%、8.5%、9.5%、13.0%、17.0%、40.0%;氨纶产品中非纤维性物质含量分别为(以非纤维性物质占总的百分比表示):1.0%、2.0%、3.0%、5.0%。

2.1.1拆分法氨纶含量偏离真值分析

拆分法,即采用手工将氨纶与纤维分开。在未预处理的情况下,非纤维性物质附着在纤维上。因此,在求氨纶含量的真值时,需在试样总含量中减去非纤维性物质的含量。拆分法氨纶含量真值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Z为拆分法氨纶含量真值;a为拆分法氨纶含量测量值;f为非纤维性物质的百分含量。

拆分法氨纶含量真值与测量值的偏差计算公式:

式中,C为拆分法氨纶含量真值与测量值的偏差。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氨纶含量真值见表 1,氨纶含量真值与测量值的偏差见表 2。

从表 2 可以看出,在非纤维物质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拆分法氨纶含量测量值与真值的偏差随氨纶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拆分法氨纶含量测量值不变的情况下,氨纶含量测量值与真值的偏差随非纤维物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氨纶含量真值 0.5%,非纤维物质含量 1.0%,此时偏差 0.01 为极小偏差;氨纶含量真值 35.0%,非纤维物质含量 5.0%,此时偏差 1.84 为极大偏差。根据标准FZ/T 01053 ― 2007判定,表 2 所显示偏差均在允许范围内。但是,当非纤维性物质含量大于 5% 时,氨纶偏差虽然在允许范围内,棉含量偏差却超过 5%,在这种情况下拆分法试样也需要进行预处理。

2.1.2化学法氨纶含量偏离真值分析

化学法,即选择适当的试剂溶解去除氨纶(锦纶/氨纶除外),将不溶解的纤维烘干、称重,从而计算出各组分纤维的百分含量。根据上述定义,非纤维性物质随氨纶一起溶解,成为氨纶质量的一部分,因此在求氨纶含量的真值时,需将非纤维性物质从氨纶的百分含量中减去。

化学法氨纶含量真值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C为化学法氨纶含量测量值与真值的偏差。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氨纶含量真值见表 3,氨纶含量测量值与真值的偏差见表 4。

从图 1 可以得出,氨纶含量测量值与真值成线性关系,即氨纶含量测量值随真值的增加而增加;氨纶含量测量值与非纤维物质含量成递增关系,即氨纶产品中非纤维物质含量越大,氨纶含量测量值越大。从图 2 可以看出,在非纤维物质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氨纶含量测量值与真值的偏差随氨纶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在氨纶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氨纶含量测量与真值的偏差随非纤维物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氨纶含量真值 39.4%,非纤维物质含量 1.0%,此时偏差 0.61 为极小偏差;氨纶含量真值 0.53%,非纤维物质含量 5.0%,此时偏差 4.97 为极大偏差。结合表 3 和表 4 分析,氨纶含量小于 4.0% 时;当非纤维性物质含量大于 1% 而小于 2%,氨纶含量小于 6.5% 时;当非纤维性物质含量大于 2.0% 而小于 3.0%,氨纶含量小于 10.0% 时;当非纤维性物质含量大于 3.0% 而小于 5.0%,氨纶含量小于 35.0% 时;当非纤维性物质含量大于 5.0% 时,试样均应预处理。

2.2含涂层的氨纶产品含量分析

随着市场产品不断丰富,一些防水、防风、透气等功能性产品不断涌现,如羽绒服、滑雪服、工作保护服、户外运动服等。此外,为了使织物改变外观、风格等,织物也可能涂上一些难以去除的非纤维性物质,如为了增加牛仔面料的耐久性能,通常会上硅油。当涂层、粘着剂等非纤维性物质能去除,且处理方法和所使用的溶剂不损伤纤维时,试样应预处理;当氨纶产品含有涂层、粘着剂等难以去除的非纤维性物质时,宜仅标明氨纶产品中每种纤维的名称。

3结论

(1)拆分法检测氨纶含量:当非纤维性物质含量小于5% 时,试样可不预处理;当非纤维性物质含量大于或等于5.0% 时,试样应预处理。

(2)化学法检测氨纶含量:当氨纶含量小于 4.0%,只要试样含有非纤维性物质,试样就应预处理;当氨纶含量大于 4.0% 而小于 15.0%,非纤维性物质含量不超过 4.0%,试样可不预处理;当氨纶含量大于 15.0%,非纤维性物质含量超过 4.0%,试样应预处理。

第12篇

关键词:中泰贸易 贸易竞争 贸易互补 显示性比较优势

问题的提出

随着一些单边或多边条款的逐步实施,中泰两国的贸易将会继续向纵深层次发展。有许多因素会影响两国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其中,两国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对于两国的贸易关系至关重要:如果两国的贸易具有互补性,那么一国对外贸易的扩大会促进另一国贸易的扩大,最终会使两国的贸易规模扩大;如果具有竞争性,则可能引发两国的贸易竞争,甚至可能会引发价格竞争,这样会使两国的竞争条件恶化。因此,讨论两国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有利于预测两国贸易的后续发展。

中泰双边贸易:互补还是竞争

根据经典的贸易理论,如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理论以及后来的要素禀赋理论,两国间的贸易应该具有互补性。即每个国家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或资源禀赋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但后来的贸易理论,如产业内贸易理论及战略性贸易理论则认为,由于消费者偏好不同或出于国家产业战略考虑,双边的贸易可能是竞争的。本文将从两方面,即贸易量与贸易结构考察中泰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如果贸易量越大,两国贸易产品差异较大,表明两国的贸易互补性越强;反之表明两国的贸易具有竞争性。

首先看贸易量。目前,中国是泰国的主要进出口贸易伙伴国。2011年中泰贸易总额为579.83亿美元,同比增长26.85%,泰国向中国出口额为274.02亿美元,同比增长27.61%,进口额为305.81亿美元,同比增长26.71%。其中,泰方向中方出口的工业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60%-70%。

从两国的相对贸易来看,2010年,泰国是中国的第21位的出口伙伴国和第10位的进口伙伴国,同年,中国是泰国的第1位的出口伙伴国和第2 位的进口伙伴国(仅次于日本)。在2011年泰国对中国的贸易额占泰国向世界的总贸易额的12.68%,泰国从中国的进口额占泰国向世界的总进口额的13.38%(泰国-世界和泰国-中国的进出口的统计数据参见表1和表2)。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在泰国贸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考察两国贸易的产品结构可以看出两国的贸易是具有竞争性还是互补性。泰国向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有橡胶、自动数据处理机器及零件、橡胶产品、化学品、木薯产品、电子集成电路、木制品、其他电器设备和零件、精制燃料。而泰国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主要有电脑及配件和附件、电气机械及部件、家用电器、机械及零件、化学品、钢铁及制品、织物、杂项制品、金属制品、其他金属矿石及废五金废料和产品。由此可知,两国主要的贸易产品存在较大的差异。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判断两国的双边贸易具有很大程度的互补性。

第三国市场贸易:竞争还是互补

(一)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由于中国与泰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地理位置上及资源禀赋上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两国在第三国市场可能存在贸易竞争。我们通过巴拉萨(1965)所提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来实证这一推测。该指数可以刻画一国在哪个产业或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计算方法为:

其中,RCAij代表i国 j 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Xij代表i国 j 产品的出口额,Xit代表 i国的总出口额,Xwj代表世界j产品的出口额,Xwt代表世界的总出口额。如果RCA大于 1 表示i 国j 产业或产品处于比较优势、且值越大优势越大;若指数小于 1表示i 国j 产业或产品处于比较劣势。

实证计算中使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HS1992)的二位码贸易数据,数据范围的时间范围为1992年至2010年。考察的产品一共有99章,其中包括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另外,本文遵循日本贸易振兴会(JETRO)针对RCA所做的规定,若RCA值大于2.5,表示该产业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若RCA数值大于1;表示中国(或泰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具有比较优势,若RCA指数小于1表示中国(或泰国)在世界市场上出口具有比较劣势。综上,我们对中泰两国在第三市场上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做如下定义:

竞争性:倘若两国在某产品或产业在第三国市场同时具有比较优势,即两国的RCA>1,表示两国在产品或产业中有可能存在贸易竞争性。

互补性:倘若一个国家在某产品或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但另一个国家在同种产品或产业具有比较劣势时,即一国RCA>1,另一国RCA2.5时,表示两国在该产品或产业具有极强的贸易互补性。

(二)两国贸易在第三国市场的互补性

1.具有极强比较优势、互补关系的贸易产品。中泰两国在这些产业或产品上具有极强的互补关系,原因可能在于两国的主导产业及其在各个产品或产业的生产因素的比较优势不同。同时,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的不同也可能导致这些产业出口到第三国市场时呈现出互补性的贸易关系。具体而言:

中国的极强比较优势的产品有:稻草、秸秆、针茅或其他编结材料制品,篮筐及柳条编结品;雨伞、阳伞、手杖、鞭子、马鞭及其零件;已加工羽毛、羽绒及其制品,人造花、人发制品;蚕丝;帽类及其零件;其他纺织制成品,成套物品,旧衣着及旧纺织品,碎织物;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针织物及钩编织物;皮革制品,鞍具及挽具,旅行用品、手提包及类似容器,动物肠线(蚕胶丝除外)制品;鞋靴、护腿和类似品及其零件;非针织或非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特种机织物,簇绒织物,花边,装饰毯,装饰带,刺绣品;玩具、游戏品、运动用品及其零件、附件;船舶及浮动结构体。

泰国的极强比较优势的产品:肉、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制品;橡胶及其制品;制粉工业产品,麦芽,淀粉,菊粉,面筋;谷物;锡及其制品;糖及糖食;化学纤维短纤;书籍、报纸、印刷图画及其他印刷品,手稿、打字稿及设计;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蔬菜、水果、坚果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

2.具有互补关系的贸易产品。中国具有比较优势、泰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包括:肉、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制品;虫胶,树胶、树脂及其他植物液等类;蔬菜、水果、坚果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浸渍、涂布、包覆或层压的纺织物,工业用纺织制品;化学纤维短纤;棉花;铁道及电车道机车、车辆及其零件,铁道及电车道轨道固定装置及其零件、附件,各种机械包括电动机械;乐器及其零件、附件。毛皮、人造毛皮及其制品;其他贱金属、金属陶瓷及其制品;贱金属杂项制品;贱金属工具、器具、利口器、餐匙、餐叉及其零件;羊毛、动物细毛或粗毛,马毛纱线及其机织物;炸药,烟火制品,火柴,引火合金,易燃材料制品;玻璃及其制品。石料、石膏、水泥、石棉、云母及类似材料的制品,陶瓷产品,玻璃及其制品;无机化学品,贵金属、稀土金属、放射性元素及其同位素的有机及无机化合物;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科用仪器及设备、精密仪器及设备,钟表,乐器,上述物品的零件、附件。

泰国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包括:杂项食品;食品工业的残渣及废料,配制的动物饲料;谷物、粮食粉、淀粉或乳的制品,糕饼点心;天然或养殖珍珠、宝石或半宝石、贵金属、包贵金属及其制品,仿首饰,硬币;蛋白类物质,改性淀粉,胶,酶;盐,硫磺,泥土及石料,石膏料、石灰及水泥;塑料及其制品;精油及香膏,芳香料制品及化学盥洗品;特种机织物,簇绒织物,花边,装饰毯,装饰带,刺绣品;车辆及其零件、附件,但铁道及电车道车辆除外;生皮(毛皮除外)及皮革;木及木制品,木炭。

(三)具有竞争性的贸易产品

通过对比各种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我们发现中泰两国在以下8种产品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农产品方面,两国在2010年贸易中的食用蔬菜、根及块茎在第三国市场的贸易上存在竞争关系。虽然两国在此产品上都具有比较优势,且泰国在这一产品上的比较优势比中国强。工业产品方面, 2010年中国和泰国均具有比较优势的包括化学纤维长丝,絮胎、毡呢及无纺织物;特种纱线;线、绳、索、缆及其制品,地毯及纺织材料的其他铺地制品,陶瓷产品,钢铁制品,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

以上分析表明,中泰两国在第三国市场上贸易竞争与贸易互补并存,具有明显的产业差异。因此,单纯地认为中泰贸易具有互补性或竞争性,是存在偏颇的,深入到产品层面,可以得到更为丰富、具体的研究结论。

结论

本文利用最新的中泰贸易数据考察了两国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区别于既有研究,我们同时考察了两国双边贸易以及两国在第三国市场上进行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统计数据表明,中国是泰国的重要伙伴国,两国在双边贸易上具有互补性的贸易关系。通过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实证结果发现,两国的许多出口产品在第三国市场上都具有互补关系。与此同时,两国在某些产品的出口上确实存在激烈的竞争,它们包括食用蔬菜、纤维和纺织品类、钢铁、陶瓷、机械器 及零件、以及电机和电气设备机器零件等。但从整体上看,两国的贸易互补性多于贸易竞争性。这种的互补结构有利于实现两国贸易的双赢。

参考文献:

1.谢国娥,李亮.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及其关系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郭晓合,鲍丽萍.泰国贸易结构变化对长三角与泰国双边贸易的影响初探.学术论坛,2009(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2010年:汉英对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编委会主编.经济日报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