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常见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

常见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

时间:2024-02-08 15:58: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常见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常见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

第1篇

关键词 叶菜类;蔬菜;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140-01

叶菜类是指以植物肥嫩的叶片和叶柄作为食用部位的蔬菜。按栽培特点可分为普通叶菜、香辛叶菜和结球叶菜3种类型,常见的有小白菜、菠菜、荠菜、苋菜、大白菜、结球甘蓝、韭菜、芹菜、葱、蕹菜、芜荽等。

恩施州海拔1 200~2 200 m的高山地区以喜冷凉的十字花科为主,品种以大白菜、萝卜、甘蓝和花菜蔬菜为主,也有少量有香菜、莴苣、菠菜、芥菜、小白菜、红菜薹等喜冷凉叶菜;另外,如辣椒、番茄、四季豆等蔬菜主要分布在800~1 400 m的二高山地区。笔者根据多年的农技推广工作实际,对恩施州几种常见叶菜类蔬菜的病虫害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1 青菜的病虫害防治

小白菜又名青菜、油白菜、鸡毛菜、普通白菜,属十字花科,其颜色较青。青菜栽培全国均有,以长江以南为主。根据生物态学特性、形态特征及栽培特点,白菜可分为夏白菜、春白菜、秋冬白菜,各包括不同类型品种。

小白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类所需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小白菜含钙量高,是防治VD缺乏(佝偻病)的理想蔬菜。含有V■、V■、泛酸等,具有缓解精神紧张的功能。小白菜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农业防治

选择抗逆性、抗病性、丰产性好,适合本地区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品种,选用无病种子并对种子进行消毒[1];培育壮苗,防止苗期发生病虫害;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轮作,加强肥水管理、清洁田园,减少对农药的依赖[2]。

1.2 物理防治

土壤是病虫害繁殖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病虫害传播的主要载体,在青菜定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消毒,有效地杀灭土壤有害生物。采用的消毒剂有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活性炭、石灰氮等;在换茬前采用大水漫灌、揭膜、深耕晒土等土壤处理,减少有害生物基数。

1.3 化学防治

青菜在7―9月主要病害有根肿病、黑腐病、软腐病、炭疽病、病毒病,主要虫害有潜叶蝇、粉虱、蚜虫、跳甲、夜蛾等。

1.3.1 病毒病。加强蔬菜田间管理,防止传毒媒介传播病毒,如蚜虫、粉虱高发期及时用药防治。发病初期可用8%菌克毒克水剂300倍液防治,每隔1周喷雾1次,连续喷雾2~3次,增强植物抗性,减少感染。

1.3.2 炭疽病。发病初期可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1 000倍液或3%多抗霉素300倍液喷雾防治;发病后可用40%福星乳油3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周左右喷雾1次,连续2~3次。

1.3.3 蚜虫、粉虱。可选用25%阿克泰3 000倍液或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2 500倍液交替使用喷雾防治,每隔1周连续施药防治。

1.3.4 夜蛾。对于夜蛾的防治应注意防治时间,因为其具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因此施药最好选在6:00以后进行,要注意交替使用农药。可用0.5%阿维菌素2 000倍液进行防治,在发生盛期使用性诱剂诱杀成虫,减少田间发生密度。

1.3.5 跳甲。其危害青菜有2种虫态,对于成虫可用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或24%艾法迪750倍液进行喷雾;对于幼虫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土壤处理,用量为60~75 kg/hm2。

2 菠菜的病虫害防治

2.1 农业防治

浇水适当,防止过湿过干[3];实行2~3年轮作;控制蔬菜田间种植密度,发现叶片受害萎缩及时拔除。

2.2 化学防治

菠菜在生产过程中应重点防治霜霉病危害。发病初期可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1次,即可控制病情蔓延,安全间隔期10 d。

3 韭菜的病虫害防治

3.1 农业防治

大棚栽培时要注意通风,使叶面不结露水;小水灌溉,采取中耕松土降低湿度。

3.2 化学防治

对于韭蛆,可在成虫盛发期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毒死蜱乳油7 500 mL/hm2灌根,安全间隔期15 d,这2种药1年只施用1次。对于灰霉病用70%甲基硫菌录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1次。大棚栽培时可用10%腐霉利烟雾剂熏蒸1夜,每次用量4.5 kg/hm2。

4 芹菜的病虫害防治

重点是防治斑枯病危害,具体措施如下。

4.1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措施包括黑光灯和黄板诱杀、高温闷棚杀菌灭虫。

4.2 生态防治

芹菜收获后深耕40 cm,杀死病菌;清洁芹菜收获后的田园,清除残根;可以与大葱等蔬菜混作、间作、轮作,有效阻止病菌繁殖。

4.3 化学防治

对于发生斑枯病,可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打或用百菌清烟剂3 000~3 750 g/hm2熏蒸1夜,用药可在苗期或发病高峰期前;为了防治蚜虫、菜青虫,可用洋葱、大蒜、丝瓜叶浸出液制成农药,也可在发生初期用10%吡虫啉可湿剂2 000倍液连喷2~3次,或发病初期用1.8%阿维菌素3 000倍液连喷2~3次,安全间隔期1周左右[4]。

5 结球甘蓝的病虫害防治

这种蔬菜主要受菜青虫、小菜蛾危害。主要防治方法如下:一是用4.5%高效氯氰菊酯2 000倍液防治菜青虫1次;用1 000倍液防治小菜蛾幼虫2~3次,安全间隔期10 d。二是用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防治3龄以前的小菜蛾,连续喷洒2~3次。

6 参考文献

[1] 王福泉,周美文,钱云,等.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12,29(2):171-172.

[2] 张彪.夏季青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上海蔬菜,2011(4):52.

第2篇

关键词:蔬菜;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 A

1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原则

1.1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蔬菜在培育的过程中不能总是致力于病虫害的“治”,要适当的进行“防”,秉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蔬菜病虫害发生之前可以用一些物理办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1]

1.2对症用药,适时用药

病虫害发生的时候需要做好病虫害的诊断工作,找到能杀死害虫的关键期,以便让效果最佳,可以先找到害虫的发病中心也就是常说的病原体,找到病原体后立即拔除,拔除之后应该带到菜田外烧毁,还要及时的对病原体周围喷洒药剂,封锁发病的源头,防止病虫害的范围扩大。

1.3适量用药、交替用药

很多菜农在使用农药的时候为了减少农药对蔬菜的影响都会自动的缩小农药的浓度,扩大稀释比例,还有一些菜农为了加大农药的防治效果会自动的加大农药浓度、增加喷施次数,前者容易使病虫害泛滥,后者则容易造成病虫产生抗药性,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产生不好的影响。在用药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能单一的使用同一种农药,因为这样病虫容易产生抗药性,所以在用药的时候应该交替使用不同的农药,已到达防治效果的最佳。

1.4安全用药,合理用药

菜农在使用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农药的副作用,既要考虑到人畜的安全,又要防止作物产生药害,更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感受、环境的安全。菜农在配药、喷药的时候应该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农药接触到皮肤并进入体内。农药的使用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严防蔬菜残留农药超标的情况,以保证蔬菜的质量。在使用农药的时候还必须要防止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土壤污染、水污染等。

2.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2.1优选品种

种植蔬菜前,要精心选择挑选优良品种,以国内外经过实际栽培试验的优良品种为蓝本,选择抗病性强、产量有保证的品种,以保证蔬菜种植的高效丰产。减少施药次数,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如胡萝卜以皇家六寸参等品种为主;番茄以慧中等品种为主;茄子以黑旋风茄子等品种为主;辣椒以高峰羊角椒等品种为主大白菜以胜利者、春光等品种为主。

2.2适时播种

根据本地具体情况,掌握适当的播种期,以避开害虫为害的高峰期,以大白菜为例在2~4片真叶期与蛾高峰错开,从而减轻危害。

2.3合理轮作倒茬

根据多年的观测,相同种类和科属的蔬菜品种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和种类也类似,所以在种植蔬菜时最好进行轮作倒茬,采用植物亲缘关系较远的蔬菜实行轮换种植,有机肥对于提高蔬菜的抗病虫害能力具有很强的作用,可适当增加有机肥的实施。

2.4及时清洁田园

在蔬菜种植之前,要结合土地整理,及时清除病虫害的寄生的空间,清除残枝枯叶,杂草杂物。蔬菜种植过程中,要定期在晴天中午对蔬菜植株上的残叶、残花进行清理,减少病虫害发生的依托。

2.5精细耕作

进行深耕、加厚耕作层,深沟高畦,利于灌排水,灌水最好采用喷灌或滴灌,雨天要防积水。

2.6土地深翻晾晒

在种植之前一定要认真整理土地,深翻土地,这样可以将寄宿于地表之下的害虫和虫卵置于地表,通过阳光直射和冻融交替,将其杀灭。

2.7科学配方施肥

根据不同蔬菜品种的特点和施种土地土壤特点,科学有序的进行肥料的实施,合理有效的选择如何追肥和施加叶面肥,这样对提高蔬菜的长势和抗病虫害能力大有好处。

2.8通过农艺措施来提高蔬菜作物的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提高栽培管理。

a草木灰液治虫:以草木灰20公斤兑水100公斤浸24小时的混合液,取混合液的过滤液对蔬菜喷洒,可较好的减少黄守虫、蚜虫对蔬菜的危害。当韭菜、葱和蒜上有蝇蛆时,喷洒草木灰液40公斤,可起到杀蛆和增产的效果。另外在草木灰液中加入适量敌百虫,可增强药液对病虫害杀灭的作用。

b尿洗合剂治菜蚜:用洗衣粉、尿素、水按1:5:500的比例制成液体溶剂,可防治莱蚜,杀虫率达93%以上。

c红糖液防治病害:以红糖400克、清水600毫升制成混合溶液中,加入酵母15克,以室温发酵20天左右,每天搅拌一次,混合液出现白膜层后,再在发酵液中加入米醋、烧酒各120克,清水120公斤。红糖混合液10天一次,连喷4次后,对可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和灰霉病有非常好的杀灭效果。

d抗枯宁防治病害:白菜、番茄、芹菜、辣椒和瓜类的枯萎病、叶斑病、立枯病等可用抗枯宁来进行防治。防效达96%以上。可采用喷洒、灌浇的方式。喷洒时,每30毫升兑水30公斤,全生育期喷3次。灌浇时,每30毫升加清水30公斤

e菜丰宁防治病害:大白菜、萝卜、马铃薯等蔬菜的软腐病采用菜丰宁喷洒后防效可达93%以上。

f8010菌粉防治病害:菜青虫、小菜蛾可采用高效无毒的8010菌粉喷洒防治,防效达96%以上。使用时每600克兑水450公斤。

g青虫菌6号液防治病害:菜青虫、小菜蛾、蚜虫、斜纹夜蛾等害虫可采用青虫菌6号液防治。使用时每30毫升,稀释500倍喷洒。

2.9增加棚温和光照

蔬菜大棚的广泛应用对于提高反季节蔬菜的产量效果明显。在大棚中,通过诸如改善日照、应用无滴膜技术等措施,对于减轻大棚蔬菜病虫害的发生非常有效。常见的温室蔬菜虫害防治技术有:

a茶黄螨

茶黄螨虫具有体型小,肉眼不宜发现,繁殖速度快等特点。在18~20℃时,8~10天繁殖1代,在26~33℃时,4~5天繁殖1代,1年内可繁殖28代左右。主要危害在温室大棚内,其危害部位为植株顶部嫩叶,当嫩叶变老时,茶黄螨虫会由老叶转向新的嫩叶,因此又称为“嫩叶螨”。叶片背面呈褐色同时表面带油光,叶片形态扭曲畸形,严重的顶部干枯。遭受虫害的花果会出现不开花,不结果,果皮黄褐色,木栓化,龟裂。对茶黄螨虫的防治方法可用用13%的螨死净稀释3000倍,或用27%的灭螨锰可湿性粉剂稀释1200倍左右,或70%的克螨特稀释1000倍,每6天喷1次,连喷2~3次,全棚喷药,杀死残虫。另外要及时清除温室大棚内的残枝落叶。

b红蜘蛛

冬春温室蔬菜大棚的红蜘蛛危害主要以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为主。在18~24℃的条件下1年繁重20代左右,危害较严重;当温度超过30℃、湿度大于70%时,红蜘蛛发生的危害会大大降低。红蜘蛛对蔬菜的危害刺吸式口器吸食叶片背面的汁液,受害叶片会出现白色斑点,叶片褪绿干枯,并结成丝网。对红蜘蛛的防治方法:药剂防治可用2%的农克螨乳油稀释2000倍,或22%螨克乳油稀释2000倍,或43%水胺硫磷乳油稀释2000倍,加等量新高脂膜增效,每隔8天喷1次,连喷2~3次。在施药的同时,要为大棚蔬菜的生长创造高温高湿的环境,这就要改善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及时浇水,以抑制其蔓延。对大棚内蔬菜受害的老叶应及时清理,并带出棚外烧毁。

结束语

尽管我国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存在上述问题,但随着新产品的研发和新技术的应用、服务管理部门服务意识和服务管理的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设施蔬菜病虫害治理必将逐渐走向健康、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病虫害;原因;防治措施

园林绿化具有改善环境、美化视觉、提升城市品位等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也日益关注,从而促使许多城市开始大规模地建设园林绿化景观。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大量苗木病虫害问题的出现,给园林绿化景观建设和发展造成大量的损害。

1.园林绿化苗木常见的病虫害

1.1垂柳

主要的虫害有柳瘿蚊、柳于木蠹蛾、黑绒金龟子、柳毒蛾、光肩星天牛等。主要的病害有柳树烂皮病、柳锈病、褐斑病、根朽病等。

1.2银杏

主要的虫害有大蚕蛾、超小卷叶蛾、桃蛀螟等。主要的病害有茎腐病、叶枯病、干枯病等。

1.3国槐

主要的虫害有槐蚜、朱砂叶螨、槐尺蛾、锈色粒肩天牛、国槐小卷蛾等。主要的病害有白粉病、枝枯病等。

1.4合欢

主要的虫害有双条合欢天牛、合欢巢蛾、吉丁虫等。主要的病害有枯萎病、锈病、干枯病、流胶病、溃疡病等。

1.5樱花

主要的虫害有介壳虫、梨网蝽、笑透翅蛾、红蜘蛛、蚜虫等。主要的病害有穿孔性褐斑病、叶枯病、根癌病等。

1.6梅花

主要的虫害有桃粉大蚜、黄褐天幕毛虫、桃红颈天牛、介壳虫、红蜘蛛、刺蛾等。主要的病害有细菌性穿孔病、白粉病、缩叶病、炭疽病、流胶病等。

1.6紫薇

主要的虫害有蚜虫、介壳虫、刺蛾等。主要的病害有斑点落叶病、白粉病、褐斑病、煤污病等。

1.7法桐

主要的虫害有蚜虫、网蝽、袋蛾、黄刺蛾、豹纹木蛾等。主要的病害有白粉病、霉斑病、日灼病等。

1.8海棠

主要的虫害有网蝽、褐边绿刺蛾幼虫、桃红颈天牛幼虫、角斑古毒蛾过冬幼虫、桑天牛成虫、舞毒蛾幼虫、梨星毛虫幼虫、苹果球蚧等。主要的病害有海棠锈病、灰色霉病、茎腐病、斑点细菌病、白粉病、病毒病等。

1.9马褂木

在4月上旬常常受到蚜虫的危害,7月受红蜘蛛及尺蠖的危害严重。

1.10玉兰

主要的虫害有天牛、红蜘蛛、霜天蛾、大蓑蛾等。主要的病害有黄化病、炭疽病、叶片灼伤病等。

1.11月季

主要的虫害有蚜虫、金龟子、介壳虫、月季茎蜂、刺蛾等。主要的病害有黑斑病、白粉病等。

2.园林绿化苗木多发病虫害的原因

2.1果树、蔬菜病虫害影响

有些园林绿化苗木常常与周围的果树、蔬菜等农作物相邻,这就造成了园林苗木除了受到自身特有的病虫害威胁外,还会常常遭受到很多来自果树及蔬菜等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导致园林植物病虫害多于农林作物病虫害。

2.2病虫害种类繁多

由于园林植物在种类上较为丰富,且生长周期不一,再加上地质条件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使得园林在小范围的气候和环境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这就给病虫害的成长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进而孕育出了种类繁多的病虫害物种。

2.3化学防治受限

由于城市园林大多是处于城市中人口密集区,因此,为了保证人、环境、动植物以及天敌的安全,在进行苗木病虫害防治时,对化学类农药制剂的使用限制较多,再加上城市绿地的线长点多,且交通繁忙、人口集中、树木高大,也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化学防治,从而导致对病虫害的治理速度低,预防效果差。

2.4人为因素干扰

城市园林主要是为人们休闲活动提供场所,这就导致人们在进行活动时,其行为常常干扰到城市绿地系统中生态功能的平衡和稳定,造成同林植物的抗性下降,从而导致病虫害的多发。同时,街道、工厂、住宅等对城市的划分也削弱了城市生态的互补功能,从而加剧了病虫害的多发。

2.5城市热岛效应作用

随着城市中热岛效应的加剧,使得园林绿化中的生态系统在气温、空气以及生态环境方面的条件较农林生态系统条件差,再加上城市中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的污染严重,导致苗木病虫害的多发。

3.园林绿化苗木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3.1科学种植,合理养护管理

要从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目标出发,根据园林苗木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通过为园林苗木创造不利于病虫害滋生的生态环境,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园林绿化苗木自身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达到降低病虫害发生的目的。通过科学的种植,结合合理修剪、浇水、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养护措施,增强苗木的抗病、抗虫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它们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3.2植物检疫

要加强对引进园林苗木的病虫害检疫,以防止有危险性的病虫害侵入到园林的植物系统。例如,潜叶类、美国白蛾、美洲斑潜蝇等外来病虫害对我国的园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极强的危害作用,一旦发现,必须予以就地消灭。

3.3物理机械防治

3.3.1毒饵诱杀。利用有些害虫的趋化性特征,在其所喜好的食物当中加入相应的毒素剂,从而达到诱杀害虫的目的。

3.3.2灯光诱杀。利用大部分害虫(如蝶类、蛾类、金龟甲等)的趋光性特征,对害虫在成虫阶段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

3.3.3潜所诱杀。利用有些害虫具有特定时间通常呆在特定环境中的习性特征,通过人为设置一些类似的环境来对害虫进行诱杀。

3.4化学防治

即利用有关的化学药剂对苗木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它通常在园林突然或大面积发生严重病虫害时运用。考虑到城市中人们的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平衡,在运用化学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时一定要谨慎,不能长期或者无节制的使用。

3.5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当前最为推广的一类病虫害防治方法,它是依据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生物物种之间的斗争,利用有益的生物或生物、微生物制剂,通过以菌治虫、以虫治虫、以鸟治虫等手段进行防治。这种方法从自然生态平衡角度来抑制有害昆虫和病变的发生,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生物防治能够大量的消灭病虫害,不会对人、畜、植物以及天敌的安全造成危害,也不会污染到城市环境,能够从根本上遏制各类病害虫的发生,促进和推动城市生态的健康,良性循环。

第4篇

关键词:非耕地;日光温室;蔬菜;病虫害;防治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辖区内广泛分布着盐碱地、沙地、沼泽、裸岩、石砾地等难以利用的土地,为了促进产业进一步发展,肃州区依托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在大量存在的盐碱、荒漠、砂石等非耕地上建立了一批日光温室示范区,加大了盐碱、砂石地开发利用率,有效解决了日光温室建造与占用耕地的矛盾。但是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病虫危害越来越严重,制约了非耕地日光温室的发展和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为了确保非耕地日光温室的可持续发展,现将非耕地日光温室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 非耕地日光温室病虫害发生规律

由于受温室环境密闭、湿度大、光照弱、周年生产等因素影响,作物病虫害呈逐年加重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病虫害种类越来越多

因周年生产、适宜的温室环境等因素影响,病原菌和虫源逐年累积,导致日光温室病虫害发生严重。同时,由于非耕地日光温室和设施栽培的飞快发展,种植的蔬菜种类越来越多,加之名优新特品种的引进、商品菜的调运,寄主作物十分广泛,致使病虫害种类也逐年增加。据研究,在蔬菜上出现的真菌性病害约有1000种,常见的有800种左右,占整个蔬菜病害的80%;蔬菜细菌性病害约有300种,常见的有100余种,占整个蔬菜病害的10%左右;蔬菜病毒性病害有200种左右,常见的有50种左右,约占整个蔬菜病害的5%。

1.2 生理性病害时有发生

因盲目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以及温室长年覆盖或季节性覆盖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分平衡,引起蔬菜抗逆性减弱,蔬菜易发生中毒、沤根、营养失衡等生理性病害。低温会造成冷害、冻害和畸形果。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蔬菜的品质。

1.3 气传病害、高湿型病害流行蔓延

日光温室环境密闭、光照弱、通风排湿困难,温室中相对湿度经常高达90%以上,使得植株结露时间长,从而导致一些通过气流传播病害和低温高湿性病害发生严重。

1.4 细菌病害发生普遍

细菌性病害在温室蔬菜作物上发生极为普遍。蔬菜上出现细菌性病害约有300种,常见的有100余种,占整个蔬菜病害的10%左右。细菌性病害主要表现为斑点、溃疡、萎蔫、坏死及腐烂等,植株一旦染病,多是整株感染,且病情发展迅速,很快致死,造成绝收。

1.5 害虫繁殖速度加快,危害增加

日光温室蔬菜实现了周年生产,然而,适宜的温室环境使得一些害虫繁殖速度加快、世代增多,且可周年繁殖与危害,再加上自然控制因子难以发挥作用,从而导致日光温室蔬菜虫害发生严重。

1.6 抗性强,防治难度大

在保护设施内病虫害周年发生,害虫各种虫态(若虫、卵、幼虫、成虫)混生,防治适期难以掌握,且生产上过分依赖于化学防治,用药量大,施用频率高,病虫害抗药性明显增加,防治难度大。

2 成因分析

2.1 常年连作,轮作倒茬困难

瓜菜枯萎、茄子黄萎、番茄细菌性青枯、疫病、根腐病等土传性病害,药剂防治效果很差,必须通过嫁接换根或轮作倒茬进行防治。而日光温室一旦建成,难于移动,又不易轮作倒茬,致使土传性病害逐年加重。

2.2 温室环境适宜引发病虫害

日光温室作物可以周年生长,周年供应,病虫害就有了稳定的寄主,专化性强的严格寄生菌发生严重;日光温室环境密闭、通风排湿困难,易引发灰霉、早疫、晚疫、霜霉、黑星、菌核、疫病及细菌性角斑等病害;日光温室内的光照强度只有外界同等光照强度的50%~60%,蔬菜长势弱,抗病性差,易发生弱寄生性病害。

2.3 自然天敌(包括一些有益微生物)作用微弱

由于长期使用农药,导致自然天敌数量极少,作用微弱。

2.4 管理不精细

部分生产户管理不够精细,导致植株自身抵抗能力下降,给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

3 防治中存在问题

3.1 农户存在重治不重防的观念

农户在生产中忽视利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预防病虫害,只在发现病虫害的时候,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增加病虫的抗药性,影响了蔬菜的品质。

3.2 不注意棚室内消毒灭菌

近几年经济效益比较好,有些农户一年四季不分季节种植,不休闲,不轮作倒茬。换茬时又不进行高温闷棚,不仔细铲除棚内病虫害,造成棚内多种病虫害滋生,病虫害发生严重。

3.3 不能准确识别病害,无法对症下药

农户经常分不清真菌性病害与细菌性病害、药害与肥害、低温冻害与病害、缺素症与病毒病,导致用药不对症,重复喷药,增加种植成本。

3.4 不注意棚室外消灭病原

由于非耕地日光温室都建设在连片示范区内,温室较多,部分农户不注意棚室外卫生,在温室外堆放病枝、烂叶、烂果,这些病残体上存在大量病菌、虫卵,如果不及时进行清理深埋、烧毁,就会不断向外释放病菌和虫害,随着人的走动和风流、气流的传播,易导致病虫害连片发生。

3.5 不能科学实施化学防治

大部分农户一看到蔬菜得病有虫,就会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既不能对症下药,又不按计量配药。同时,几种农药混配,不但不能有效防治病虫害,反而造成农药残留严重,影响蔬菜安全。

4 防治策略

非耕地日光温室病虫害防治应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

4.1 大力加强农业防治措施

4.1.1 选用抗(耐)病虫良种

通过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针对性选择适合当地栽培条件的国内外优良品种,以增强蔬菜作物自身的抗逆性和抗病性,实现高产高效目标。

4.1.2 合理轮作倒茬

同科蔬菜均有相同或相似的病虫害,因此设施蔬菜栽培最好进行轮作倒茬,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

4.1.3 及时清洁田园

在播种、定植前或前茬收获后,及时彻底地清除残枝败叶及病残体,铲除杂草,消灭病虫中间寄主,生产过程中晴天中午及时摘除病老残叶、残花等病残体,减少病虫危害。

4.1.4 选择无病种苗或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种子最好选用包衣种子。非包衣种子播种前选晴天晒种2~3 d,通过阳光照射杀灭附着在种皮表面的病菌。茄果类、瓜类蔬菜种子可用55℃温热水浸种10~15 min;豆科或十字花科蔬菜种子可用40~50℃温水浸种10~15 min,或用10%盐水浸种10 min。种子消毒可将种子里混入的菌核病、线虫卵漂除或杀死,防止菌核病和线虫病发生。

4.1.5 采用基质穴盘培育无病虫壮苗

在无病虫危害的设施内,采用无土穴盘育苗。播种前进行基质消毒处理,出苗后加强莳床管理,定植时选用优质适龄壮苗。

4.1.6 科学配方施肥

依据各类蔬菜需肥规律及栽培基质的供肥特点进行科学配方施肥,科学选择追肥、叶面喷肥的种类及配比,增强植株生长势和对病害的抵抗能力,减轻病害发生。

4.1.7 推广应用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关键技术

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可最大限度地创造适合蔬菜植株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将病虫危害降到最低。

4.2 强化物理防治措施

4.2.1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

频振式杀虫灯可广泛诱杀蔬菜作物上多种有飞翔能力的害虫成虫。将杀虫灯吊挂在牢固的物体上,然后放置在设施内,每台控制面积为1.5~2 hm2,吊挂高度与蔬菜作物等高,一般距地面1.2~1.5 m。

4.2.2 新型性诱剂诱杀雄蛾

根据设施内蔬菜靶标害虫种类选用不同的诱芯,一般每667 m2使用1~2个不同种类的诱捕器。诱捕器固定在竹竿上插于田间,诱捕器底部高于作物20 cm左右,30~40 d更换1次诱芯。

4.2.3 色板诱杀害虫

黄板诱杀粉虱、蚜虫、斑潜蝇等害虫,蓝板诱杀蓟马、种蝇等害虫。在田间悬挂黄板或蓝板,高度略高于植株顶部,每667 m2放20~30块,当色板粘满虫子时及时更换。

4.2.4 防虫网阻隔害虫

利用防虫网,可有效防止蚜虫、白粉虱、斑潜蝇、夜蛾等多种害虫侵入。防虫网隔虫是夏秋季节育苗的最佳选择。

4.2.5 高温闷棚灭菌

充分利用夏秋季节高温期闷棚灭菌。具体操作是栽培槽中加入新料后,与旧料充分混合,浇透水,铺上地膜,选晴天盖棚膜密闭棚室7~10 d,使棚内最高温度达50~70℃,可有效杀死设施内及基质中病原菌和害虫。

4.3 优化生态防治措施

4.3.1 加强综合调控

根据季节和各类蔬菜生育期不同,合理调控温室的光、温、湿度。 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蔓延。

4.3.2 推广滴灌技术

通过实施膜下渗灌、滴灌技术,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病害发生,防止沤根死秧。

4.3.3 冬季增温补光

冬季温室生产中,通过增温补光、应用反光膜等措施,改善光照条件,提高冬季温度,有效减轻冻害和各类病害的发生。

4.4 推广生物防治措施

4.4.1 以虫制虫

利用瓢虫、草蛉、捕食螨、小花蝽等捕食性天敌和丽蚜小峰、赤眼小峰等寄生性天敌防治蚜虫、白粉虱等害虫。

4.4.2 推广应用细菌、病毒、抗生素等生物制剂

利用苏云金杆菌(Bt)制剂防治各科蔬菜害虫;应用阿维菌素防治菜蛾、斑潜蝇、白粉虱、根结线虫等;应用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防治白菜软腐病、角斑病等;应用多抗霉素、抗霉菌素防治霜霉病、白粉病等。

4.4.3 推广应用植物源农药防虫

利用艾叶、南瓜叶、黄瓜蔓、苦瓜叶等浸出液对水喷雾可防治多种蔬菜害虫;利用辣椒、烟草浸出液对水喷雾,可有效防治蚜虫、白粉虱、红蜘蛛等害虫。

4.4.4 使用昆虫生长调节剂

通过使用昆虫生长调节剂如除虫脲、抑太保、卡死克等,干扰害虫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使害虫缓慢而死。此类农药对人畜毒性低,对天敌影响小,对环境无污染。

4.4.5 推广应用农药残留降解技术

利用高效农药残留降解菌消除基质、水体、蔬菜植株及其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如采用农药净1号水剂,可降解有机磷类农药残留;农药净2号,可降解氯氰菊酯类农药残留。农药残留降解菌一般在喷洒农药2 d后进行,也可喷药前喷洒巴母兰无毒保护剂400倍液,使叶面形成高分子脂膜,达到预防农药污染效果。

4.4.6 推荐生物防治药剂

0.5%印楝素乳油800~1000倍液、或奥绿1号700~1000倍液、或5%除虫菊素乳油1000~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5000倍液;除虫菊素、武夷菌素、菌克毒克、克菌康等常规喷雾。

4.5 科学实施化学防治

4.5.1 合理选择农药种类

应用化学农药防治设施蔬菜病虫害,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优先选用粉尘剂、烟剂,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4.5.2 适时对症下药

依据设施蔬菜病虫害预测预报,在最佳防治期内及时准确用药防治。

4.5.3 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坚持按计量要求用药,克服长期单一用药;坚持交替用药,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多种病虫害同时发生时,采取混合用药,达到一次用药防治多种病虫害的目的;根据天气变化灵活选用农药剂型和施药方法,如阴雨天气宜采用烟雾剂或粉尘剂防治,可有效降低设施内湿度,减轻病虫危害。

4.5.4 严格控制施药安全间隔期

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中规定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规范使用化学药剂;严格控制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严禁在安全间隔期内采收蔬菜产品。

第5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园林产业不断发展,绿化苗木的生产与养护作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园林绿化具有改善视觉、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等功能。 随着城市园林绿地的大量增加, 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园林植物日益严重的病虫害问题,成为人们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原因,介绍原则,最后提出了防治技术。

园林绿化苗木多发病虫害的原因

1、果树、蔬菜病虫害影响。有些园林绿化苗木常常与周围的果树、蔬菜等农作物相邻,这就造成了园林苗木除了受到自身特有的病虫害威胁外,还会常常遭受到很多来自果树及蔬菜等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导致园林植物病虫害多于农林作物病虫害。

2、 病虫害种类繁多。由于园林植物在种类上较为丰富,且生长周期不一,再加上地质条件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使得园林在小范围的气候和环境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这就给病虫害的成长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进而孕育出了种类繁多的病虫害物种。

3、 化学防治受限。由于城市园林大多是处于城市中人口密集区,因此,为了保证人、环境、动植物以及天敌的安全,在进行苗木病虫害防治时,对化学类农药制剂的使用限制较多,再加上城市绿地的线长点多,且交通繁忙、人口集中、树木高大,也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化学防治,从而导致对病虫害的治理速度低,预防效果差。

4、人为因素干扰。城市园林主要是为人们休闲活动提供场所,这就导致人们在进行活动时,其行为常常干扰到城市绿地系统中生态功能的平衡和稳定,造成园林植物的抗性下降,从而导致病虫害的多发。同时,街道、工厂、住宅等对城市的划分也削弱了城市生态的互补功能,从而加剧了病虫害的多发。

5、 城市热岛效应作用。随着城市中热岛效应的加剧,使得园林绿化中的生态系统在气温、空气以及生态环境方面的条件较农林生态系统条件差,再加上城市中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的污染严重,导致苗木病虫害的多发。

二、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原则

(1)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首先要强调安全为主,采取物理、 生态防治方法和高效低毒的化学药物进行综合防治。

(2)以园林技术措施为基础 ,因地制宜协调好生态、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方法,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3)使用化学药剂时,注意对人、环境、天敌及植物的安全,根据城镇园林绿化特点,贯彻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采取一些行之有效、 安全可靠措施,使城市园林绿化创造出"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地,从而发挥城市绿化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园林绿化苗木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及技术

1、科学种植,合理养护管理。要从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目标出发,根据园林苗木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通过为园林苗木创造不利于病虫害滋生的生态环境,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园林绿化苗木自身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达到降低病虫害发生的目的。通过科学的种植,结合合理修剪、浇水、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养护措施,增强苗木的抗病、抗虫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它们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2、植物检疫。要加强对引进园林苗木的病虫害检疫,以防止有危险性的病虫害侵入到园林的植物系统。例如,潜叶类、美国白蛾、美洲斑潜蝇等外来病虫害对我国的园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极强的危害作用,一旦发现,必须予以就地消灭。

3、物理机械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的措施简单实用,容易操作,见效快,可以作危害虫大发生时的一种应急措施。利用简单的工具以及物理因素(如光、温度、热能、放射能等)来防治害虫的方法,称为物理机械防治。特别对于一些化学农药难以解决的害虫或发生范围小时,往往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

(1)、毒饵诱杀。利用有些害虫的趋化性特征,在其所喜好的食物当中加入相应的毒素剂,从而达到诱杀害虫的目的。

(2)、 灯光诱杀。利用大部分害虫(如蝶类、蛾类、金龟甲等)的趋光性特征,对害虫在成虫阶段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

(3)、 潜所诱杀。利用有些害虫具有特定时间通常呆在特定环境中的习性特征,通过人为设置一些类似的环境来对害虫进行诱杀。

4、选用无病虫种苗及繁殖材料。在苗圃地的选择及处理方面,一般应选择土质疏松、排水透气性好、腐殖质多的地段作为苗圃地。在栽植前进行深耕改土,耕翻后经过曝晒、土壤消毒后,可杀灭部分害虫。消毒剂一般可用50倍的甲醛稀释液,均匀洒布在土壤内,再用塑料薄膜覆盖,约14d后取走覆盖物,将土壤翻动耙松后进行播种或移植。在选用种苗时,尽量选用无虫害、生长健壮的种苗,以减少病虫害危害。如果选用的种苗中带有某些病虫,要用药剂预先进行处理,如桂花上的矢尖蚧,可以在种植前,先将有虫苗木浸入氧化乐果500倍稀释液中5 ~ 10min,然后再种。

5、化学防治。即利用有关的化学药剂对苗木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它通常在园林突然或大面积发生严重病虫害时运用。考虑到城市中人们的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平衡,在运用化学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时一定要谨慎,不能长期或者无节制的使用。

6、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当前最为推广的一类病虫害防治方法,它是依据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生物物种之间的斗争,利用有益的生物或生物、微生物制剂,通过以菌治虫、以虫治虫、以鸟治虫等手段进行防治。这种方法从自然生态平衡角度来抑制有害昆虫和病变的发生,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生物防治能够大量的消灭病虫害,不会对人、畜、植物以及天敌的安全造成危害,也不会污染到城市环境,能够从根本上遏制各类病害虫的发生,促进和推动城市生态的健康,良性循环。

7、合理配施肥料。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平均肥料利用率还不到30%,不同区域的利用效率存在较大差别,尤其在东部沿海地区出现过量施肥现象,不仅导致肥料资源浪费,也带来严重的耕地污染隐患。因此,合理配施有机肥与无机肥非常的重要。如有机肥如猪粪、鸡粪、人粪尿等,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使土壤疏松,透气性良好。无机肥如各种化肥,其优点是见效快,但长期使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会产生不良影响,故两者以兼施为宜。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施:氮、磷、钾是化肥中的三种主要元素,植物对其需要最多,称为大量元素;其他元素如钙、镁、铁、锰、锌等,则称为微量元素。在施肥时,强调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合施用。在大量元素中,强调氮、磷、钾配合施用,避免偏施氮肥,造成花木的徒长,降低其抗病虫性。微量元素施用时也应均衡,如在花木生长期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则可造成花、叶等器官的畸形、变色,降低观赏价值。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在施用有机肥时,强调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原因是未腐熟的有机肥中往往带有大量的虫卵,容易引起地下害虫的暴发危害。

结语:总之, 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是病虫控制的系统工程,要掌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病虫害预测工作。 在园林养护过程中,使栽培环境尽量符合园林植物生长要求, 使植株生长健壮抗性增强,病虫害发生减少到最低限度。 一旦发生病虫危害,要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做到“治早、治少、治了”,把病虫害控制在景观效果允许的范围之内,杜绝扩大蔓延。

参考文献

[1] 刘菊香.克服苗木病虫害的抗药性方法[J].青海农林科技,2009(22)

[2] 王金玲.天津市住宅小区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9(13)

[3] 刘国信.园林苗木常见病虫害防治[J].植物医生 2010(5)

第6篇

[关键词] 辣椒 病虫害 防治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173-01

一、前言

辣椒是我县日常生活中常见蔬菜,受到广大居民的喜爱,市场需求大,辣椒多为一年生或多年生,栽培技术简单,栽培范围广。辣椒栽培中,病虫害是常见问题,它会极大地影响辣椒的品质,削减产量,因此,防治病虫害是辣椒栽培的首要任务,也是贯穿整个辣椒栽培过程的重要工作。以下本文主要根据河南淮阳辣椒病虫害的发生及发展特点,总结其防治措施及对策。,

二、河南淮阳基本情况概述

河南淮阳地处河南省东南部、周口市腹心,属于黄河冲积扇南缘,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具体是属于黄淮海平原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温带季风气候,地理条件优越,全年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日照时数较多。县城境内有两条国道、三条高速公路,交通较为便利。淮阳现有耕地156.4万亩,土壤条件优良,土地肥沃,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均较丰富,排水系统健全,粮食产业及畜牧业都比较发达,是闻名全国的农业大县,粮、棉、油产量均在河南省名列前茅,畜牧业居河南省领先地位,是全国油料生产五强县,有专业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优质花生芝麻生产基地、优质棉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黄花菜生产基地、水产养殖基地。近年来,淮阳开始大力进行城市建设规划,城镇化率达到29.1%。

三、辣椒病虫害防治与对策

1.选择合适的、优良的辣椒品种

选择辣椒品种时,要考虑市场的需求,选择优质高产的,考虑辣椒品种的适应范围,要根据地域特点选择适宜的辣椒品种,在不同地区种植不同的辣椒,因时因地制宜。积极研发新品种,改良旧品种的缺点。

2.进行消毒处理

进行消毒处理,包括种子消毒、床土消毒以及棚室消毒。种子消毒的方法包括晒种、温汤浸种、药剂浸种,这些方法都可以杀灭种子上的一些病虫细菌。消毒处理之后便可进行播种。床土消毒是指在播种前的半个月,将床土挖松,再浇灌福尔马林稀释液(甲醛)。棚室消毒是指在辣椒苗移植前半个月,选择晴天全封闭高温闷棚七天,在病虫初期可用硫磺、百菌清粉剂等熏蒸。

3.进行合理轮作

进行合理轮作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选择三年未种过茄科蔬菜的土壤栽培辣椒,也可选择不同科作物轮作的土地进行栽培。

4.农业防治

第一点是培育壮苗,选取好的苗床泥,一般是塘底泥或火烧土,首先进行种子消毒和苗床消毒,当辣椒苗成长到有两叶时用土壤活化细菌菌剂三十倍液喷施一次,在进行移植前五天左右,再用光合细菌剂喷施一次,移植辣椒苗之前,需要控制水肥,当辣椒苗成长到有六片叶时进行带土移植,保护辣椒根系,以免伤害植株根系。第二点是合理定植,圆椒双行种植行株距约为40厘米×25―27厘米,尖椒双行种植行株距为40厘米×30厘米,种植时用竹棍打孔植苗,辣椒苗栽植后要立即回放稻草,覆盖种植膜孔,以免地膜温度过高灼烧幼苗。第三点是重施基肥,一般是根据目标产量确定辣椒的施肥量,施肥时应注意多选用有机肥,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肥料。第四点是地膜覆盖,于包沟起畦后覆盖塑料地膜,在寒潮来临时,可在地膜上覆盖一层稻草。第五点是辣椒地管理,及时进行除草、追肥,保持辣椒生长最适宜的土壤湿度。

5.物理手段

根据害虫的趋光性采用高压汞灯、黑光灯进行诱杀,根据害虫的趋色性采用杨树枝把、机油黄色板进行诱杀,根据害虫的趋味性采用针对性诱剂进行诱杀。

6.生物化学手段

辣椒病虫害种类极其复杂繁多,根据不同的病虫害种类,应该选择有针对性的药剂类型和施药方法。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辣椒病害。

第一种,疫病。可以让辣椒与大蒜套作,减轻病虫害,如果辣椒苗床湿度过大,可以酌情撒草木灰或细干土。

第二种,炭疽病。可以选择用硫酸铜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400倍液,重点喷施植株中下部及叶背面。

第三种,病毒病。可以选用钝化剂、黄豆粉或皂角粉掺水喷撒辣椒,在辣椒发病初期可以喷撒高锰酸钾。

第四种,猝倒病、立枯病,选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第五种,软腐病、疮痂病。喷200 mg/kg 农用链霉素或波尔多液或新植霉素。

第六种,小地老虎,使用黑光灯、糖醋液进行诱杀,或者喷洒增效氰・马乳油、敌百虫、辛硫磷等。

第七种,烟青虫。可以选用敌百虫、敌杀死等进行喷洒。

第八种,蚜虫。可以选用氰戊菊酯、乐果乳油等进行喷洒。

第九种,红蜘蛛。红蜘蛛要及时进行防治,把握时机,可以选择克螨特乳油、增效哒螨灵。

四、结束语

辣椒病虫害的防治关系到辣椒生产的成败,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辣椒被病虫害侵袭,将会造成严重影响,降低辣椒品质,减少辣椒产量,损害菜农的经济利益。因此,在栽培辣椒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防治病虫害,利用各种有效手段来保证辣椒安全生长,提高产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效益。

参考文献

[1]詹荣耀.广东省粤西北运菜区辣椒主要病虫害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5):156-157.

[2]郑光辉,吴华尧,郑建文,等.辣椒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5):84-86.

[3]云美,朱娇.海南辣椒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11,28(10):1441-1442.

第7篇

关键词:毕节;名优辣椒;病虫害;识别;综合防治

毕节名优辣椒品种是在原毕节地方辣椒品种的基础上经过提纯、复壮等技术培育出的经济性状好、抗病虫性强的品种,目前已成为带动毕节辣椒产业发展的先锋品种。近几年,随着辣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辣椒病虫害的发生日趋普遍且种类逐年增多。但是目前当地大多数椒农未掌握科学有效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有的甚至不能准确识别主要病虫害种类,严重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和品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椒农的生产积极性。虽然已有学者对毕节地区辣椒病虫害种类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1~3],但是未见针对毕节地方名优辣椒品种各生育期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为害程度、主要病害的病症识别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系统论述。为此,2009年笔者对毕节地区地方名优辣椒品种各生育期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归纳了主要病害的病症识别特点,并进一步提炼了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毕节名优辣椒的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为毕节地区辣椒产业的高效发展提供帮助。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和地点

调查时间为2009年3~10月,涵盖辣椒整个生育期。调查地点在毕节市、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4个辣椒高产地。

1.2 调查辣椒品种

调查的辣椒品种为毕节线椒、大方线椒、大方皱椒、黔西线椒、黔西泡通椒、金椒1号、金椒2号7个地方名优辣椒品种。

1.3 调查方法

各品种选择1个辣椒连片种植面积较大的乡镇作为系统监测地点,每个监测地点选3块大田进行苗期中心病虫株调查、病虫害定点监测系统调查和普查,调查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个点随机选取20株辣椒。

根据病株率和虫株率将植株受病虫为害程度划分5个级别:无病害(病株率/虫株率=0)、轻度为害(0<病株率/虫株率≤5%)、中度为害(5%<病株率/虫株率≤15%)、重度为害(15%<病株率/虫株率≤50%)、极重度为害(病株率/虫株率>50%),分别用o、+、++、+++、++++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害种类及严重程度

经调查发现,毕节地区名优辣椒品种整个生育期内共有病害12种,其中毕节线椒8种,大方线椒9种,大方皱椒7种,黔西线椒、黔西泡通椒、金椒1号、金椒2号均有12种。从病害种类和其对辣椒的为害程度可以看出,毕节线椒、大方线椒和大方皱椒的抗病性要强于其他4个品种。各辣椒品种的病害种类及为害等级详见表1。

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和早疫病。其中早疫病对黔西线椒、黔西泡通椒、金椒1号、金椒2号为害较重,尤其是黔西线椒和黔西泡通椒,病株率达到100%。

定植期主要病害有立枯病、早疫病和炭疽病。除大方皱椒以外,早疫病对其他辣椒品种均造成不同程度的为害。而立枯病和炭疽病对辣椒为害较轻。

开花期主要病害有叶枯病、疮痂病、炭疽病、疫病、枯萎病、青枯病、病毒病。其中尤以病毒病发病普遍且严重,对黔西线椒、黔西泡通椒、金椒1号、金椒2号均造成重度为害。其次是疫病,分别对黔西线椒和黔西泡通椒造成极重度和重度为害。

结果期主要病害有叶枯病、病毒病、软腐病、炭疽病、白粉病。其中以病毒病和白粉病对黔西线椒、黔西泡通椒、金椒1号、金椒2号的为害较重。

2.2 虫害种类及严重程度

通过调查,毕节地区名优辣椒品种整个生育期内主要虫害有8种,其中毕节线椒有5种,大方线椒和大方皱椒有4种,黔西线椒和黔西泡通椒有6种,金椒1号和金椒2号有8种。由表2可以看出,毕节线椒、大方线椒和大方皱椒的抗虫性强于其他4个品种。

苗期主要虫害有蚜虫和小地老虎。其中毕节线椒、黔西线椒和黔西泡通椒分别受到轻度或中度为害。

定植期主要虫害有蚜虫、小地老虎、蝼蛄、蛴螬。其中小地老虎为害最为普遍,7个品种均受害,对黔西线椒和黔西泡通椒造成极重度和重度为害。

开花期主要虫害有蚜虫、蝽象、小地老虎、茶黄螨、斜纹夜蛾。其中以小地老虎(除大方皱椒)和斜纹夜蛾(除毕节线椒外)为害较为普遍,造成轻中度甚至重度为害。

结果期主要虫害有烟青虫、蝽象、蚜虫、茶黄螨。其中烟青虫为害较为普遍(除黔西泡通椒),而茶黄螨分别对金椒1号和金椒2号造成重度为害,蚜虫对金椒1号和金椒2号重度和中度为害。

3 病虫害防治措施

通过对当地农户的走访调查发现,以上几个县大多数椒农缺乏病虫害综合防治意识,栽培措施不够规范,不能通过病症表现辨别主要病害,防治病虫害时用药非常单一,且不能对症用药,很多农户甚至只是通过施用石灰水防治病虫害,防治效果非常差。

3.1 病害防治

①农业防治 a.苗床选择须满足地势高燥、避风透光、透气性好等条件。

b.播种前苗床须翻晒、消毒。每1 m2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10 g加细土5 000 g,混匀作表层土。

c.椒种播撒前必须消毒。用55℃温水浸种10 min,后转入冷水中冷却,催芽播种。或先在清水中浸泡6~15 h,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 min,拌草木灰中和酸性后再行播种。

d.辣椒大田栽培阶段最好与禾本科、十字花科等作物轮

作。

e.及时集中烧毁病株。

f.肥水管理需适当,以增强植株对病菌的抵抗能力。采取以有机肥为主,适当追施N、P、K肥的平衡施肥技术[4~11]。

②病害的症状识别和药剂防治 a.猝倒病。病症识别:从幼苗茎基部或中部感病,病部缢缩变细如线状,并倒伏而贴于床面。苗床湿度大时,病残体及周围床土上可生一层絮状白霉[4,5]。

药剂防治:667 m2 用72.2 g/L普力克(霜霉威)水剂550~850倍液71~109 mL,64%杀毒矾(霜・锰锌)可湿性粉剂300~350倍液170~200 g,75%百菌清400~500倍液120~150 g或70%代森锌500倍液防治,每7 d喷1次,连喷2~3次。以上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佳[6,7,9,10]。

b.立枯病。病症识别:发病早期植株白天萎蔫,

夜间恢复,最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不产生絮状白

霉[4,5]。

药剂防治:同猝倒病。

c.早疫病。病症识别: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圆形或长圆形,黑褐色,具同心轮纹。空气潮湿时,上生黑色霉层。严重时整个叶片可分布十几个病斑[4,5]。

药剂防治:发病前喷洒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8,11]。

d.炭疽病。病症识别:叶片染病多发生在老熟叶片上,其上产生近圆形的褐色病斑,亦产生轮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严重时可引致落叶。茎和果梗染病,出现不规则短条形凹陷的褐色病斑,干燥时表皮易破裂。果实染病,先出现湿润状、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稍凹陷,斑面出现明显环纹状的橙红色小粒点,后转变为黑色小点。天气干燥时,病部干缩变薄成纸状且易破裂[4,5]。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每7~10 d喷1次,连喷3次[7~11]。

e.叶枯病。病症识别:主要为害叶片。多先从下部叶片发病,初时叶片上产生褐色小斑点,迅速扩展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直径2~10 mm,大小不等,中间灰白色,边缘深褐色,有同心轮纹,后期有时病斑中央坏死处具芽孔。严重时许多病斑相连,造成落叶[4,5]。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40%福星(氟硅唑)乳油5 0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1 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15 d喷施1次,连喷2~3次[2,5,11~13]。

f.疮痂病。病症识别:可为害叶片、茎蔓、果实及果梗。幼苗期发病,先在子叶上产生银白色小斑点,进而呈水浸状,最后发展为暗色凹陷斑。成株期叶片上初生水浸状黄绿色小斑,扩大后边缘稍隆起,呈疮痂状,中央稍凹陷,严重的病叶,叶缘、叶尖变黄、干枯、破裂,最后脱落。果梗、茎蔓上病斑初为水浸状不规则条斑,后为中暗褐色,隆起,纵裂,呈疮痂状。果实上的病斑为暗褐色隆起的小点,后期木栓化或呈疱疹状,逐渐扩大为黑色疮痂,潮湿时,疮痂中间有菌液溢出[4,5]。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60%琥・乙膦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新植霉素4 000~5 0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硫酸链霉素4 0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7%可杀得(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隔7~10 d 1次,连续2~3次[6~8]。

g.疫病。病症识别:成株染病,叶片上出现暗绿色圆形病斑,边缘不明显,潮湿时,其上可出现白色霉状物,病斑扩展迅速,叶片大部分软腐,易脱落,干后成淡褐色。茎部染病,出现暗褐色条状病斑,边缘不明显,条斑以上枝叶枯萎,病斑呈褐色软腐,潮湿时斑上出现白色霉层。果实染病,病斑呈水渍状暗绿色软腐,边缘不明显,潮湿时,病部扩展迅速,可致全果软腐,果上密生白色霉状物,干燥后变淡褐色、枯干[4,5]。

药剂防治:定植前要搞好土壤消毒,结合翻耕,667 m2喷洒96%天达霉灵3 000倍液,或撒施70%敌克松(敌磺钠)可湿性粉剂2.5 kg或70%甲霜・锰锌2.5 kg,杀灭土壤中残留病菌。定植后,每10~15 d喷洒1次1∶1∶200波尔多液进行保护。每2次波尔多液之间,喷1次瓜茄果专业型天达-2116 600~1 000倍液或芸薹素内酯5 000倍液[6,7]。

h.枯萎病。病症识别:一般多在辣椒开花结果期陆续发病。病株下部叶片脱落,茎基部及根部皮层呈水渍状腐烂,终致全株枯萎。潮湿时病茎表面生白色或蓝绿色的霉状物[4,5]。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25%霜法利(霜霉威盐酸盐)可湿性粉剂3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灌根,视病情连续灌2~3次。也可用40%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 000倍液淋茎、灌根[2,5,10~12]。

i.青枯病。病症识别:易在坐果初期发病。发病株顶部叶片萎蔫下垂,随后下部叶片及中部叶片相继凋萎。发病初期植株中午萎蔫,早晚能恢复,拔出病株可发现多数须根坏死,茎基部产生不定根或不定芽,病死植株仍然保持绿色,但色泽稍淡[4,5]。

药剂防治:发病前喷70%琥珀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琥・乙膦铝可湿粉剂500~600倍液,每隔7~10 d喷1次,连续施2~3次。连片发病时,用100~200 mg/kg的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灌根,每隔7~10 d灌1次,连续2~3次。灌根的同时喷施50%绿乳铜(松脂酸铜)乳油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6~10]。

j.病毒病。病症识别:病害症状表现较复杂,常见的有以下4种类型。

花叶型。初期叶脉呈现轻微褪绿,并出现浓淡相间的花叶斑纹,植株没有明显的矮化现象,不落叶,也无畸形叶片。严重时叶脉出现皱缩,导致叶面凹凸不平,植株生长缓慢、矮化,辣椒果实瘦小并出现深浅不同的纹斑,僵化,难以转红。

黄化型。病株从嫩尖或幼叶开始变黄,然后大量落叶、落花、落果。

坏死型。病株部分组织坏死,表现为斑点、条斑、顶枯、坏死斑驳及环斑等,严重时可造成落叶、落花、落果,甚至整株枯死。

畸形。病株变形,节间缩短、矮化,枝叶丛生,叶片增厚、变小或呈线状,病果黄绿相间,不平整,易脱落[4,5,11,14]。

药剂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菌毒清水剂300倍液,新植霉素2 0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防治,交替使用,每隔7~10 d喷洒1次,连续防治3~4次[5,13,14]。

k.软腐病。病症识别:主要为害果实,特别是虫蛀果上发病率很高。果实发病,初为水渍状暗绿色,果皮外观整齐完好,后期变褐色,果实内部腐烂发臭,失水后干缩,果皮变白色。茎叶发病后腐烂、发臭[4,5]。

药剂防治:结果期的雨前、雨后及时喷药防治,可用72%农用链霉素2 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0%氢氧化铜胶悬剂500倍

液等,交替使用,每隔7~10 d喷洒1次,连用2~3

次[5,10,11]。

l.白粉病。病症识别: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叶片的正面或背面长出圆形白粉状霉斑,逐渐扩大,不久连成一片。发病后期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后变为灰白色,叶片背面发病更重,最终导致全叶变黄[4,5]。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667 m2用25%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700~2 000倍液30~35 g,50%多・硫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150~200 g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150 mL防治[5,10,11]。

3.2 虫害防治

①农业防治 结合中耕除草,清除田间及附近的杂草并烧毁,减少虫源;施用腐熟的厩肥;摘除卵块及带有群集低龄幼虫的叶片;清晨捕杀老龄幼虫;成虫期使用诱虫板、黑光灯或糖醋钵(糖6份,醋3

份,白酒1份,90%敌百虫1份)诱杀成虫[5,9~13]。

②药剂防治 a.蚜虫。在初发阶段,用10%高效大功臣(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10%虫螨灵3 000倍液或47%乐斯本(毒死蜱)乳剂1 000倍液等防治,交替使用,每隔7~10 d喷洒1次,连续2~3次[5,9~13]。

b.小地老虎。小地老虎1~3龄幼虫抗药性差,且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此时是药剂防治的适期。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倍液喷雾防治[5,10,12,13]。

c.蝼蛄。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或30%敌百虫乳油500倍液喷洒或灌杀。将90%敌百虫0.15 kg加适量水,再和炒麦麸、秕谷、豆饼、玉米碎粒5 kg混合均匀,配成毒饵施撒,667 m2用量1.5~2.5 kg,毒杀害虫[6,8,14]。

d.蛴螬。用50%辛硫磷乳油10 g加水50~100 g,拌种子0.5~1 kg,可有效地防治蛴螬和其他地下害虫为害[5,8,10]。

e.蝽象。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5%百事达(顺式氯氰菊酯)2 000倍液或52.25%农地乐(氯氰・毒死蜱)1 500倍液喷雾,每月喷施1次[6~8]。

f.茶黄螨。可用45%石硫合剂结晶600倍液或47%乐斯本乳剂1 000倍液交替喷雾,每7~10 d喷洒1次,连用2~3次[5,12,13]。

g.斜纹夜蛾。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47%乐斯本乳剂1 000倍液或50.5%农地乐1 500倍液防治,交替喷洒[5,12,13]。

h.烟青虫。用Bt制剂20~1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交替喷洒防治[6,8~10]。

4 结论

a.通过对各监测点的调查,毕节地区名优辣椒品种整个生育期内共有病害12种,分别是:猝倒

病、立枯病、早疫病、炭疽病、叶枯病、疮痂病、疫病、枯萎病、青枯病、病毒病、软腐病和白粉病。虫害有8种,分别是:蚜虫、小地老虎、蝼蛄、蛴螬、蝽象、茶黄螨、斜纹夜蛾和烟青虫。

b.毕节线椒、大方线椒和大方皱椒3个品种所受为害较轻,表现出较强的抗病虫特性,而黔西线椒、黔西泡通椒、金椒1号和金椒2号4个品种受到的为害相对较重。

c.辣椒病虫害发生时,必须准确地识别病虫害种类,尤其是抗病虫性较差的辣椒品种,应从控制病虫害的源头做起,采用相应的农业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科学使用农药等综合防治技术,保证毕节辣椒的高产、优产。

参考文献

[1] 龙玲,刘红梅,夏忠敏,等.毕节地区辣椒有害生物种类调查及主要病虫发生规律[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2):66-70.

[2] 虞秀兰,刘红梅,龙玲,等.毕节地区辣椒主要病虫害调查及综合防治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2):77-81.

[3] 熊咏,龙玲,刘红梅,等.毕节地区辣椒苗期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无害化控制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2): 71-72.

[4] 刘庆仁.蔬菜病害识别检索与疑似病害诊治图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5] 华中农业大学.蔬菜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6] 李金堂.辣椒病虫害防治图谱[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7] 李桂莲,袁洁.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图册[M].贵州:贵州科技出版社,2009.

[8] 李宝栋.辣椒茄子病虫害防治新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

[9] 胡玉清.无公害蔬菜栽培新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3.

[10] 李惠明.蔬菜病虫害防治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1] 刘乾开,朱国念.新编农药使用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第8篇

1黄瓜病虫害发生种类

近年来,保护地栽培迅速推广,其提供的特殊条件加重了黄瓜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增多了其危害种类。生长期内的主要虫害有斑潜蝇、蚜虫、螨类、烟粉虱等[4];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枯萎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蔓枯病、病毒病、疫病、白粉病、细菌性叶枯病、根结线虫病等。其中,以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蚜虫、潜叶蝇的危害最重。

2黄瓜无公害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充分发挥各种因素的自然控制作用,创造有利于黄瓜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危害的环境条件,采用耕作、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等农业措施以及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安全、经济地控制病虫害。

2.1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途径,选择时要针对当地病虫主要控制对象。选用高抗、多抗品种。实行轮作,不能与茄果类蔬菜重茬,尽量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2.2物理防治

2.2.1防虫网覆盖技术。覆盖防虫网可在设施上形成封闭隔离空间,切断病虫的传播途径,有效阻止成虫进入产卵或幼虫直接进入危害。银灰色防虫网有趋避蚜虫的作用,还可降低病毒病的发病率,同时减少了用药次数,保证了生产的无公害化。

2.2.2 创造适宜的生育条件。定植前清洁田园,杜绝病菌、虫卵的积累,栽培期间及早摘除病叶、老叶、病果,并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种群数量,减少病虫传染机会;增施腐熟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注意氮、磷、钾平衡施肥,适当增施钾肥、使用微肥,保持较好的土壤理化性状;实行高垄、高畦,大小行种植,防止田间积水,充分通风、透光;采用膜下灌水,晴天上午灌水,并及时通风,降低空气湿度;摘叶、打杈、摘心等农事操作应在晴天及日出后进行,防止操作中病菌从植株伤口侵染;加强环境管理,防止雨水经通风口淋入,带进病菌及沾湿,控制好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创造不利于病虫危害,有利于植株健壮生长的环境条件。

(1)土壤消毒。1 m2苗床土由代森锌与五氯硝基苯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物8~10 g,与30 kg细土混匀构成,其中1/3铺底、2/3覆在种子上,播种后覆膜,并保持床面湿润。还可用40%甲醛50倍液喷洒苗床土,用量30~50 mL/m2,覆盖薄膜,闷4~5 d后揭膜,待甲醛气味散尽后(约2周)播种。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 kg/hm2,混入细干土450 kg/hm2,混匀后均匀撒入定植穴内。保护地栽培可在夏季高温季节深翻地25 cm,撒施切碎的稻草或麦秸 7 500 kg/hm2,加入氰氨化钙1 500 kg/hm2混合起垄,铺地膜、灌水,保持20 d,可杀死土壤中的病菌。

(2)棚室消毒。对棚室空气进行熏蒸消毒,减少空气中的病菌、虫卵积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每茬定植前4~5 d采用硫磺粉45 kg/hm2加8%敌敌畏乳油3.75 kg/hm2,混合锯末,分几堆点燃,密闭2~3个昼夜,然后放风至无味后定植。

(3)降低空气湿度。采取通风、膜下灌水,减少灌水、延长灌水间隔期、加温等方法可以有效降温,防止温室内病害的发生,尽量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下。晴天上午温室气温高于25 ℃时,可开放顶风口短时间快速排湿后,关闭通风窗继续升温。温室升温至30 ℃时再次开放顶风口排湿,气温保持在28 ℃。如果春秋季节温度不是太低,还可以将前风口扒开一条缝隙,有助于快速排除湿气。阴天上午如室温达到22 ℃也可开放顶风短时间迅速排湿后,关闭通风窗继续升温。并保持气温在20 ℃以上。如遇连续2~3 d连阴天,白天温度不足20 ℃时,可进行加温,并配合通风降湿。冬季早晨可加温降湿。

(4)种子消毒。药剂浸种:黄瓜种子用55 ℃的温水浸种10~15 min,不断搅拌,具有广谱杀菌作用。然后用10%磷酸三钠消毒30 min,随后用饱和石灰水搓洗3~5 min,最后用清水冲洗3次,捞起种子用干毛巾撮干或晾干,目的是消除种子所带病菌,例如疫病、病毒病、炭疽病、蔓枯病、角斑病;温水浸种:将50~55 ℃温水在搅拌的同时缓慢加入放有种子的瓦盆,使种子均匀受热,持续10~15 min,待水温降至30 ℃时停止搅拌,但要继续浸泡一段时间;温汤浸种:将55~60 ℃热水倒入已用凉水浸泡过的种子,注意边倒边快速搅拌,待水温降至35~37 ℃时,停止搅拌,继续浸泡一段时间,注意不要将种子烫伤;药剂拌种: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4%拌种或用其浸种2 h;也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0.4%拌种,可预防多种真菌性病害;为预防细菌性病害,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或72%新植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浸种2 h。

2.3生物防治

利用蚜虫等害虫的趋黄性,将自制的黄板置于大棚内行间,黄板规格为50 cm×50 cm或50 cm×70 cm,在黄板上涂10号机油(加少许黄油),黄板设置个数为300~375个/hm2,黄板高度与植株高度齐平,每隔7~10 d重涂1次机油,杀虫效果显著,可以控制烟飞虱、蚜虫等害虫的危害。

2.4化学防治

选用10%益收丰颗粒剂15.0~22.5 kg/hm2拌土450 kg/hm2沟施,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分别选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00万U新植霉素可湿性粉剂4 000~5 000、4 000倍液喷雾防治细菌性角斑病;选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杀毒矾M8的1 500~2 000、600~800、400倍液防治霜霉病;分别选用72.2%普力克水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1混合液的800、500倍液喷雾防治疫病;分别选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28%灰霉克可湿性粉剂、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的600、800、500、800~1 000倍液防治灰霉病、白粉病[5-6]。

要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在每年病害流行期到来之前,未发病期间每隔20 d左右喷施1次广谱性药剂预防病害;及早发现病虫害及时用药,对症用药;需2~3种药剂混合施用;灌水前、雨雪天气之前施药防病;药剂应喷在叶片发病的一面,或叶的上下面均施药剂,喷药应均匀,植株的各个部位都喷到药剂,整个温室内统一用药,最好整个种植区内统一用药,彻底杀灭病虫;晴天上午打药效果好,阴雨、雪天气不灌水、用药。药剂选用要有针对性,视病情交替轮换用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及生物农药,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安全间隔期,以防中毒事件的发生[7-8]。

3参考文献

[1] 李湘秦.棚栽黄瓜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J].青海农技推广,2011(4):40-41.

[2] 胡亮,李娜,谢贵华.确山县目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果菜,2011(9):38.

[3] 张洪印.温室大棚黄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南方农业2011(4):17-18.

[4] 徐华,魏红.锦州地区黄瓜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吉林蔬菜,2011(3):19-20.

[5] 肖艳,邓银宝,曾敬富,等.8%氟硅唑微乳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J].江西农业学报,2007(1):65-66.

[6] 李洪山,申玉香,马旭东.棚栽黄瓜霜霉病的发病特点及其化学防治措施[J].江西农业学报,2007(9):62-64.

第9篇

[关键词] 无公害 安全生产 环境污染 农药残留 生态标准

[中图分类号] S6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185-02

进入21世纪,人们对蔬菜的消费已向质量型过渡,在要求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同时,还注重其保健作用。野菜含有丰富的营养,很少受污染,成为一些地区的出口创汇蔬菜,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民以食为天,食以天为本,处于现代生活中的人们,更加崇尚自然,追求返璞归真,野味作为高档食品出现在餐桌上。因此作为野生资源丰富大国,开发培育无污染、安全、卫生、具有保健功能的野菜新品种,以及优型的栽培措施,逐渐形成集品牌、名牌、特产和专业化生产于一体的区域性的野菜生产基地,将会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无公害栽培技术原则

无公害蔬菜被国家农业部列入绿色食品的范畴里。绿色食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生产地符合要求的生态环境标准;二是加工必须符合要求的生产规程;三是标签符合有关规定。为达到上述3个标准,野菜生产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选择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建立野菜绿色生产基地

生产环境是野菜无公害栽培的基础。野菜地的土壤、水质应避免工业生产“三废”的污染,各项要素指标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野菜地的空气也应不被工业废气污染。为了达到上述要求,野菜生产地应远离污染环境的工矿企业,至少其水源的上游、空气的上风头没有污染环境的工矿企业。生产地远离公路40米以上,避免汽车废气污染。选定了生产田后,应注意不施有害的废渣作肥料。如果生产田有轻微的农药、三废污染。可增施有机肥改良之。

2.建立绿色野菜生产技术体系,防止生产污染

生产性污染主要是指农药污染和施肥过量引起的污染。为了防止野菜污染,应制定一系列有关的生产规程、规章、制度,以供生产者遵守执行。

为了防止农药污染,应尽量采取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措施;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首先摸清病虫的发生规律,提出关键性防治措施,进行综合性防治策略;防治病虫措施,应以无污染的农业措施为主,尽量少用化学农药。在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种类,对症下药,浓度适当,方法准确,时机适宜,合理混用,保护天敌,提高防效,保证人畜安全。

为了防止化肥过量引起的污染,今后应大力提倡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应充分腐熟,减少微生物寄生虫为害。施用化学肥料时,应根据土壤的含量、作物的吸收用量,进行合理、配方施肥,绝不超量。

3.科学贮运管理,减少流通中的污染

野菜等蔬菜收获后,最后到消费者手中,中间要经过运输、贮藏、装卸等多道环节。这些环节中,任何不良的环境都会污染野菜。如高温会引起腐败;有毒物质、污物会引起污染等。因此,贮运进程中,应严格遵照规章,防止污染现象发生。

4.建立野菜质量检测、监督、检查等管理和制度

在野菜流通环节,应建立多种卫生、环保、商检等机构,对野菜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查,防止污染严重的野菜产品流入市场,进入消费者手中。只有这样层层把关,才能迫使有公害、污染的野菜失去市场,迫使菜农生产无公害野菜。

5.加强无公害野菜生产的有关技术研究,抓紧研究迅速、简便、可靠的检测技术

6.加强无公害野菜栽培的宣传推广工作

目前野菜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广大菜农不了解无公害野菜栽培的方法和意义,进行无公害生产的意识淡薄。为此,今后应加强宣传推广无公害野菜栽培的技术及意义,使广大菜农充分了解。

综上所述,野菜无公害栽培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科研单位、广大菜农、人民群众都来支持,才能使我国野菜无污染、无公害化事业迅速发展起来。

二、野菜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

野菜是一类抗逆性较强的植物,其病虫害种类不太多。常见的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叶霉病、白粉病等。由于病害的发生,很多地区经常发生绝产现象。为了防止污染,野菜的无公害病虫害防治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了解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防治野菜病虫害,首先要了解其发生原因,根据发生原因,杜绝其发生,方为不战而胜之良策。野菜发生病虫害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易感病、生虫的植株;积累有一定数量的病菌、虫害数密度;有发生病、虫害适宜的湿、温度等环境条件。

病原物是野菜发病的先决条件,主要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病菌存在的地方主要有:种子上,如病毒病、灰霉病、叶霉病等多种病菌在种子上越冬、越复;苗床土壤别是多年的老苗床是田间发病的中心;病株残体、杂草、未腐熟的有机肥中均有灰霉病、晚疫病等多种病菌;土壤中也有枯萎病、菌核病等多种病菌,特别是连作、重茬地病菌更多;空气中也有叶霉病等病菌孢子传播;此外,灌溉水、农具、昆虫及人体均带有多种病菌。了解了病原物存在的场所,方能采取措施避免其传播为害。

害虫也有越冬、越夏的场所,了解其场所,就能及早防治消灭之。每种病虫害的发生、流行、侵害,均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中以温湿度为最重要,除病毒病等少数病害发病适于高温、干旱条件外,大多数病害适于温和、高湿的条件。如灰霉病、枯萎病等适宜的发病环境为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适宜的发病温度多为20-30℃。温度适宜、湿度大的环境条件,在保护地栽培中具备较多。特别是保护地中遇连阴雨天;通风少,浇水多;种植密度偏大;中耕次数少;棚膜滴水;温度较低时,上述情况均易造成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蚜虫的发生与病害有一定区别,只有在高温干早的条件下,蚜虫的发生和为害才严重。

有了足够数量的病原菌,以及适于发病的环境条件,还必须有易感病的植株才能使病虫害流行。通常,具有抗病基因的品种;秧苗健壮;管理精细,植株健壮;成龄大株的植株较抗病虫为害,发病较少。

有了病害发生的上述说个条件,再加上有利的病害传播途径,则病虫害会大发生起来。

野菜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总是有一个由少到多、由轻到重的过程。如果能及早防治,防治措施得力,也不会造成病虫害的大发生。所以,病虫害的发生、流行,与防治得力与否有密切关系。

2.防治为主,综合防治

病害技术在防治野菜病害过程中,首先应想法减少与病原物的接触。减少野菜生长过程中与病原物的接触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种子消毒,除了注意检疫外,应利用温汤浸种、药剂浸种、药剂拌种、干热处理等方法消灭种子上携带的病菌;减少育苗床的病原菌数量,如利用新苗床、苗床换土、苗床土壤消毒等方法消灭床中的病原菌;防止病苗入大田,定植前淘汰病苗,减少定植后的病源;实行轮作,减少栽培田的病原物;利用深翻、夏季晒棚提高棚内温度、药剂消毒等措施,消灭土壤中的病菌;及时清洁田园,减少病株残体上的病菌污染土壤;注意邻作与野菜没有相同病害的作物。通过上述方法,可大大减少病原物与野菜的接触,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

其次,是在栽培中尽量避免出现发病的环境条件。目前常用的措施是:生长期适当浇水,避免田间湿度过大;塑料大棚用无滴膜覆盖,减少结露;覆盖地膜,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浇水次数;及时中耕松土,保护地加强通风,降低湿度;调节保护地内的温度,使之在适于野菜生长发育范围内,一般在20-25℃的条件下,可防止溃疡病、绵疫病等发生流行;在农事操作中,避免病株与健株接触传染,及时防治蚜虫,减少病害传播途径等。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利用,可大大减轻病害的发生程度。

当其他措施不能完全控制病害的发生时,还需进行药剂防治。药剂防治的时间应在发病前或发病初进行,争取早治。

3.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虫害技术

无公害防治野菜虫害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减少虫源,避免虫害流行的环境条件。二是虫害的无公害、无污染杀灭措施。利用黑光灯、糖醋液等诱杀害虫成虫;利用黄油板粘杀蚜虫、温室白粉虱;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利用毒性小的浏阳霉素等生物药剂防治害虫等;利用化学药品进行防治时,一定要遵守有关技术规程。

三、野菜无公害栽培技术

野菜无公害栽培技术是指除了病虫害防治以外的防止其他污染的技术。主要包括防止“三废”污染、化肥施用过量污染等。下面着重介绍一下无污染的施肥技术和减少污染的其他技术。

1.无污染施肥技术

过量地施用氮素化肥,可使野菜中硝酸盐含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2-3倍,造成严重污染。试验表明:施用化肥比施用有机肥的野菜硝酸盐含量高1-4倍;单施速效氮肥又比氮、钾及氮、磷、钾配合施用的野菜硝酸盐含量高2-5倍。据此,生产无公害野菜应采取如下技术: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施用长效化肥,增施生物肥料。如硅酸盐细菌生物钾肥等,促进微生物活动,改善土壤营养转化,降低野菜中硝酸盐含量;进行配方施肥,即根据土壤现有状况,野菜的需求,合理、科学的施肥。如在一般地力条件下,叶菜类野菜每公顷产量达105000公斤,施用优质腐熟的猪圈肥75000公斤、尿素300公斤、复合肥450公斤,即可满足野菜的生长发育需要。超过此数量,即会造成硝酸盐过量污染。

2.改进栽培技术

在野菜栽培中,除了选择优良的抗病品种,还应采用地膜覆盖、纱网覆盖、嫁接技术、滴灌技术、二氧化碳施肥、人工补充光照等综合配套技术,不但能使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虫力,减少农药污染;还可提高化肥的利用率,降低硝酸盐污染。

第10篇

摘要: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番茄作为备受人们青睐的蔬菜之一,番茄裂果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根结线虫病、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等常见病却在影响着番茄的产量及质量。因此,如何对其常见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提高番茄产量,保证番茄质量,是广大农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重点。本文结合黑龙江地区地域特点,针对番茄的几种常见病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番茄、病虫害、防治

引言:番茄,又被称作西红柿,其植株根系生长能力旺盛,分布范围广,扎根深度深,生根能力强,茎部易生不定根,移摘过程很容易,被广泛种植。番茄因其口感好,富含维生素C,抗衰老等特性,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在番茄种植过程中,易发生病虫害,导致减产,增加种植成本,降低经济收益,给菜农带来很多的损失。因此,如何在适当的时期采取相应的办法预防、治疗病虫害是番茄培育过程中始终要关注的重点。

一、 番茄常见病虫害的种类及症状

1. 番茄裂果病

番茄裂果病主要表现在果实上,根据裂果的部位及形状不同分为不同类型,例如:番茄顶裂果,主要表现为以果实脐部为中心,包括其周围果皮全部开裂,严重者会出现果肉外翻的情况。番茄放射状纹裂果,主要表现为以果蒂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延伸开裂,严重者会出现果肉爆裂的现象。番茄纵裂果,主要表现为在番茄上存在一条由果蒂延伸至果实顶部的开裂线条,严重者会出现大的裂口。番茄一旦出现裂果现象,会造成外观严重损伤,严重者会失去果实的商业价值。

2.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多发于苗期和成株期,叶片受到的危害最为严重,此外,果实、植株的茎也受其危害。对于叶片,主要症状是在发病初期会产生小圆点状斑,圆斑扩大后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颜色为暗褐色。发病中后期,病斑颜色加深,转为褐色或者黑色。叶片的感染由下往上逐步蔓延。对于植株的茎,主要症状是在发病初期会产生水渍状小的,小点扩大后呈圆形或椭圆形,颜色为暗绿色。对于,果实,主要症状是在发病初期产生水渍状小斑点,斑点扩大后呈圆形,颜色为褐色。发病中后期,病斑不断扩大,颜色加深,转为黑色,并形成疮痂。

3. 番茄根结线虫病

番茄根结线虫病主要表现在根部。地下根部的主要症状是产生肥大畸形瘤状根结,解剖根结可以发现其中藏着很小的乳白色线虫。地上部分的主要症状是植株矮小,发育不良,结果很少,生命力不够旺盛,干旱时会在中午时分萎蔫或者提早干枯死亡。

4. 番茄早疫病

番茄早疫病是最常见的疾病,此病发生时,叶片、叶柄、茎、果实等均受到其危害。对于叶片,主要症状是在发病初期出现极小的黑褐色圆斑,圆斑不断扩大,形成圆形或者形状不规则的病斑。病斑具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周围具有黄绿色晕圈,潮湿时会产生黑色霉层。对于植株的茎和叶柄,主要症状是病斑多为梭形或椭圆形,颜色是黑褐色,多在分枝处发病。对于果实,主要症状是产生近圆形的凹陷病斑,颜色为黑褐色,并伴有黑色和白色霉层。此病极易导致植株枯死,造成产量严重损失。

二、 番茄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1. 番茄裂果病的防治

番茄顶裂果主要是由于在番茄开花时缺少钙元素导致雌蕊花柱开裂,形成顶裂果。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保证育苗期间气温不能太低,尤其是气候偏冷的黑龙江地区,一定要做好保温措施。其次尽量施用有机肥,减少氮肥、钾肥的用量,避免施用过量氮肥和钾肥阻碍植株对钙的吸收。番茄放射状裂果主要是高温、强光、干旱等因素导致果蒂附近的果皮产生木栓层,一旦遇到水分过多的情况,果肉膨胀,造成果皮涨裂。针对这种情况,应该科学浇水,浇水应适时适量,保持土壤湿度适中。番茄纵裂果主要是通过增施有机肥、钾肥、磷肥,保证充足而均匀的肥料来避免裂果。

2.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治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治首先可以采取合理轮作的方法进行,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其次,在播种之前对种植进行浸泡消毒后使用。最后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灌溉、施肥,并在灌溉、整枝等作业过程中避免病虫害的传播。

3. 番茄根结线虫病

番茄根结线虫病的产生的初侵染源主要是病土,因此其防治措施主要是选用无病害土壤进行育苗。在育苗前期,通过深翻土壤来减少分布在3至9厘米表土层的根结线虫。在播种时,通过施加粒满库颗粒剂进行控制。在生长期时,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及浇水来减少危害。

4. 番茄早疫病

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方法:首先加强田间管理,施加充足的有机底肥,合理密植。其次在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消毒,选用无病害的土壤进行育苗,科学浇水,科学控温。最后采用药剂进行防治。在寒冷的黑龙江地区,大棚摘种被广泛应用。当采用大棚栽种番茄时,在播种或者定植之前对大棚进行熏蒸消毒,消灭病虫害。在发病初期,及时发现,合理用药。

三、 总结

番茄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产生多种多样的病虫害,但其防治措施无非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播种前防治。比如选用抗病品种,在播种之前进行种子消毒,选用无病虫害的土壤等。第二,发病前期及时采用药剂防治。第三,加强田间管理,施加充足的有机肥,保证肥料供应充足而均匀。科学灌溉,保持土壤的湿度适中。科学控温,保证夜间温度不能过低。通过上述科学防治措施的施,可以有效对番茄病虫害进行控制,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收益损失,提高番茄的产量及质量。

参考文献:

第11篇

一、防患于未然

预防病虫害的关键是提高农作物本身的抗病虫能力,这是开展综合防治中的重要环节。事实证明,抗性作物在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为了提高农作物抗性,其具体适用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1. 选用抗病虫的品种。抗性品种是指对特定的病虫危害具有避开、忍耐或不受害的免疫特性。在作物栽培时利用对病虫具有抗性的品种,是获得高产稳产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措施,是防止病虫大面积危害的一个非常有效而又很经济的方法。例如在对番茄生产有重大威胁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控方案中,有一种特别强调的措施,就是以选用抗病品种和培育健康无病虫苗为基础。目前已选育出的番茄抗性品种有佳丽、阿库拉、佳美、欧宫、迪芬尼、齐达利、苏红10号、佳红8号和苏粉12号等,在种植中表现出抗黄化曲叶病毒的明显特性,种植这些抗性品种,节省了大量的化学农药,降低了农药对产品和环境的污染。

2. 落实育苗措施。选择好苗圃、苗床,培育好壮苗,是提高农作物抵抗病虫侵染的基础。比如在进行水稻、蔬菜育苗时,秧床和苗圃土壤的质地、位置,排水灌水条件以及前茬作物土壤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都必须综合考虑,防止土传病虫害。在育苗时,采用防虫网覆盖措施,能有效阻断多种病虫害的侵染传播。这一点在蔬菜与花卉苗木生产中尤为重要。目前正推广使用的隔离网室育苗,即苗床用50~60目防虫网覆盖,以防止带毒昆虫和烟粉虱的侵入,效果十分显著。

3. 加强栽培管理。①清洁田园,处理田间遗留的农作物,可以减少病虫害的残留基数,减少病虫害侵染与初次侵染的来源。②在播种时通过适当调整播种期,使农作物易受病虫危害期避开病虫危害盛期,从而避免或减轻危害。③合理密植,可以减少由于病虫危害造成缺苗的损失。④合理施肥,能改善农作物营养条件,提高作物抗病虫能力,促进其生长发育,加速病虫危害部位的伤口愈合。如水稻增施硅质肥料后,其茎秆坚实,可减轻二化螟的为害;在稻纵卷叶螟发生严重地区,通过合理施肥防止水稻前期猛发旺长,后期贪青晚熟,对减轻水稻遭受病虫危害效果较好。⑤土壤增施石灰,能中和土壤酸度,可以有效防治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并减轻金针虫、甜菜象甲的为害。⑥合理排灌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方面效果也较好,如对付三化螟越冬幼虫,可以进行灌水耙沤,隔绝氧气的供给,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窒息死亡;也可利用灌水来消灭稻田的黑尾叶蝉;又如合理晒田,对稻飞虱和纹枯病都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二、生物防治是首选

利用生物防治方法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既可达到防治目的,又能节省化学农药。

1. 利用植物或其周围区域的草蛉、瓢虫、寄生蜂、寄生蝇、蜘蛛和鸟类等天敌来控制害虫,在生产上已有很多成功的实例。

2. 在病虫危害发生期,利用昆虫性外激素引诱剂可以招引三化螟蛾、棉花红铃虫、桃小食心虫等雌蛾,将其诱杀即可减少产卵量,控制发生基数,进而降低为害;或者在引诱剂中加入绝育物质使昆虫后产下的卵不能孵化,可达到使害虫绝育的目的;或者在田间释放大量性引诱剂,使雄蛾迷向,找不到配偶,从而达到治虫的目的。

3. 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与交叉保护作用,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甚至可以杀灭它们,以达到以菌治病的目的。能使昆虫染病而死的病原微生物有真菌、细菌、病菌、立克次氏体、原生动物以及线虫等,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前三类,常见药剂有苏云金杆菌(细菌制剂)、白僵菌(真菌制剂)、核多角体病毒(病毒制剂)等。

4. 利用各种物理因素、机械设备以及某些现代化工具和技术来防治病虫害,如捕杀法、诱杀法、挖障碍沟等等。

三、综合治理是良策

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时,农药的使用造成了农作物与环境的污染,目前减少农药污染最现实而且有效的方法,除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外,还应采取预防措施和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第12篇

关键词 甜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43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132-01

甜玉米在会昌县种植面积递增,1年可种2季。其生长季节发生病虫害多,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须及时防治。

1 甜玉米主要病害

1.1 大斑病

又称条斑病,是会昌县甜玉米上最主要的叶斑病,常年发生且危害较重。可危害叶片、叶鞘和苞叶,多从下位叶向上位叶扩展,叶上病斑长梭形,灰褐或黄褐色,潮湿时病部产生黑霉,病斑易合并连片形成更大的病斑,使叶片提早枯死,对产量影响较大。高温、多湿,时晴时雨是大斑病发病最佳条件,低洼地、过于密植荫蔽地、连作地常严重发生。

防治方法:选抗病品种,如黄金1号、华珍、超甜2000等。处理好残株病叶,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发病初用25%丙环唑1 000倍液,或40%克瘟散乳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加收米乳剂500倍液等喷雾,隔10 d喷1次,连喷2~3次。

1.2 小斑病

又称斑点病,是甜玉米中常见真菌性病害,全生育期都可发病,以抽雄、灌浆期发生较多,主要危害叶鞘、苞叶和果穗。病斑小而多,椭圆形、黄褐色、边缘紫褐色,有时病斑上有轮纹,有黄色晕圈。潮湿时,病部长灰黑色霉层。果穗染病可致穗腐病及种子霉烂,后期叶片病斑常彼此连合,叶片干枯。小斑病是真菌性病害,病菌喜高温(28~30 ℃),高温多雨、发病重,反之发病轻。防治方法:参见大斑病的防治。

1.3 纹枯病

纹枯病由近地面叶鞘和叶片向上发展。叶鞘上病斑椭圆或不规则形,中间灰白色,边缘浅褐色,多个病斑合并成云纹状不规则形大斑,包围叶鞘,使叶鞘腐败、叶片早枯,并侵入茎秆。苞叶上可形成云纹状大斑,严重时果穗干缩、霉变,穗轴腐败。后期潮湿时,病部表面产生大量白色菌丝体并结成初为白色、后变深褐色的菌核,菌核形状、大小不一,易脱落入土[1]。种植过密,偏施氮肥,湿度大,连续阴雨易发病。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如绿色超人等,合理密植,避免偏施氮肥,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对低洼潮湿、高肥密植、遮荫郁闭、易发病的田块,从孕穗期开始就应注意田间检查,发现发病株及时喷药防治,药液要喷到植株下部和果穗上。发病初期,用1%井冈霉素7.5 kg/hm2对水3 t/hm2,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于植株下部。

2 甜玉米主要虫害

2.1 玉米螟

又称钻心虫,是甜玉米最重要的害虫之一。以幼虫蛀入茎秆取食危害,影响养分输导,且蛀孔处易遭风折。穗期喜蛀食雌穗,使籽粒缺损霉烂。苗期蛀食心叶,出现排孔。

防治方法:秋收后,清除杂草,处理秸秆、穗轴,减少虫源基数,利用黑光灯在夜间诱杀成虫;田间分2次释放赤眼蜂15万~30万头/hm2,也可释放螟虫长距茧蜂1.05万头/hm2;在甜玉米心叶末期用1%辛硫磷颗粒剂15~30 kg/hm2拌5倍的细砂土撒入喇叭口内;甜玉米抽穗后,用2%甲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800倍液,或20%康宽150 mL/hm2对水450 kg/hm2喷雾或滴液于雌穗顶部和雌穗上下几片叶的叶腋处。

2.2 玉米蚜

又称腻虫,以成虫、若虫刺吸甜玉米叶片等组织汁液,使叶片变黄或发红,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植株枯死。此外,玉米蚜还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影响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铲除田中及田边杂草,拔除中心蚜株的雄穗,田间挂黄板涂黏虫胶诱集有翅蚜或距地面20 cm架黄色盆内装0.1%肥皂水或洗衣粉水诱杀有翅蚜,减少虫源;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1%的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拌种,播后25 d内对玉米蚜防治效果好。拔节期后用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25%吡蚜酮悬浮剂4 000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4 000~6 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3 000~4 000倍液等喷雾,视虫情10 d喷1次,防治2~3次[2-3]。

2.3 地老虎

又叫土蚕、切根虫。1~2龄幼虫为害幼苗心叶或嫩叶,3龄以后切断幼苗茎部,造成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

防治方法:铲除杂草,烧毁;黑光灯诱杀成虫,设置密度15盏/hm2,或用糖醋液(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敌百虫1份调匀)诱杀成虫;于清晨在甜玉米断苗周围将土扒开捕捉幼虫;用2%杀螟松粉、50%辛硫磷粉22.5~30.0 kg/hm2或50%辛硫磷、25%二氯苯醚菊酯等乳剂750~1 500 mL/hm2,加少量水混拌细土或土粪300~375 kg/hm2,制成毒土或毒粪,也可用糠麸等作饵料,炒熟、炒香后,每50 kg加2 kg稀释好的90%晶体敌百虫拌匀成毒饵,毒土可直接施于播种沟(穴)内,毒饵撒在地面进行诱杀。

3 参考文献

[1] 张盼.甜玉米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J].上海蔬菜,2011(6):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