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10 16:16: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数字规划 发展历程 新模式 探索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c)-0000-00
1.引言
2008年美国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概念已得到各国的普遍认可。智慧地球孕育出智慧城市,近几年,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风潮席卷全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及其复杂的工作,智慧规划则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条件之一。智慧规划的技术主线是信息技术,而数字规划恰好满足了智慧规划的技术需求。数字规划服务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设又促进数字规划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为了更好的运用数字规划服务智慧城市建设,我们有必要回顾数字规划的发展历程,对其实践和探索进行总结,使我们对数字规划有更全面的认识。
2.数字规划背景
1998年1月31日,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所做的“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讲演中首次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推动了全球又一次信息化建设的。我国十分注重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建设部在“十五”期间,组织实施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工程”项目,开展了数字城市、城市建设管理信息化、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等示范工程建设,取得了大量高水平的示范成果。在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总则第十条中写明“国家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提高城乡规划实施及监督管理的效能。”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规划工作的不断深入,数字规划的概念出现在规划人员面前。
2000年,简逢敏先生提出数字城市规划的概念,他认为数字城市规划是以数字地图为基础,集成经济、社会和人口统计等信息来描述城市空间形态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
此后,数字规划引起更多学者的重视,但大家对数字规划的概念及理论的认知还未达到一致。一种观点认为数字规划是以数字化的手段来实现对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制与合理安排,是一种可持续的、适应城市发展变化的有效手段,它涵盖城市规划业务的每个方面。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数字城市规划是传统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是在实际应用中逐步形成的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是数字城市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2]。虽然数字规划的概念还未统一,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在规划工作中运用数字规划技术是数字规划的本质。
近年来,数字规划技术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规划单位的重视,2013年为加快各类新技术的转化应用,完善数字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科技信息中心加挂“数字技术研究中心”,从而更大限度地实现数字规划技术与规划编制和管理的融合。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亦下设数字规划研究中心,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主要从事GIS、城市仿真等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和开发,为将武汉院建设成为“数字化规划院”提供技术平台和支撑。
3 数字规划发展历程
本文将数字规划发展历程概括为四个阶段,分别对各个阶段数字规划技术应用及实践进行分析及总结。
3.1 数字规划萌芽阶段
数字规划萌芽阶段就是以CAD技术为代表的规划设计成果的辅助制图阶段。为了推进CAD技术在规划设计行业的应用,1994年建设部推行“甩图板”工程,规划人员彻底抛掉了水彩笔和图板。CAD技术的应用,使规划人员对设计成果的编制效率大大提高,使规划设计成果更加精确和详细,通过计算机对规划成果的处理与渲染,使规划成果的表达更加直观。且和传统的纸质成果相比较,CAD电子成果更加容易保存。
3.2 数字规划起步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3S及3D技术进入规划行业,数字规划迎来起步阶段。
3.2.1. 遥感
1983年,由北京市政府和地质矿产部、城乡建设部联合组织的北京航空遥感综合调查正式启动。项目成果为城市规划人员利用遥感技术服务规划工作创造了成功的经验,且对城乡规划、建设、决策、管理和立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社会效益十分明显[3],为遥感技术今后在规划工作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可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受制条件较少可概括为遥感技术的特点。遥感技术在规划工作中的应用首先解决了部分数据源的获取问题,通过遥感技术可快速获取城市现状数据。其次,利用遥感数据更便于规划人员分析城市问题,如利用不同年份遥感数据研究城市增长问题,利用夜间灯光遥感界定城市建成区等。
近些年无人机遥感技术迅猛发展,因其获取数据速度快、分辨率高且成本较低,被应用于小区域航空摄影测量。
3.2.2.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后期进入规划行业。虽然CAD技术提供了强大的绘图功能,但是在数据统计分析方面有所欠缺,而GIS正好弥补了CAD的空白,它能够为规划设计者提供一定的辅助分析和决策的手段。而且规划成果由CAD格式存储转为GIS数据库形式存储,更加便于对成果的规范化管理。因GIS的强大的空间数据分析能力,各个规划单位开始注重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工作,如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立足规划行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全新视角,开展了城乡规划决策支持平台的建设工作。
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的发展,WEBGIS和移动GIS应运而生且进入规划领域。通过网络对空间数据进行地图服务,规划人员在局域网内可方便浏览查询所需要的数据,在保证数据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了便捷度。互联网的普及,使得WEBGIS应用在规划公众参与领域,公众可直观的查看规划设计方案并反馈合理的建议。移动GIS则运用在规划移动办公领域,提升规划人员办公的便捷程度。
3.2.3. 三维可视化
2000年前后,三维可视化技术快速发展,随后被引入规划工作。开展相关工作较早的当属武汉市。2006年,武汉市三维数字地图系统开始建设,目前已建设完成国内首个特大城市级的“三维数字城市”模型及信息平台,且总结提炼出国内首个城市三维建模方面的国家行业标准,并形成了数据生产、管理、更新与应用的一体化循环体系[4]。
将城市模型建立在一个虚拟的三维环境中,规划人员可直观的看到一个立体可交互的虚拟城市。城市现状及规划成果的展示由以往的二维变为三维展现,且在三维系统中可进行科学的模拟及预测,如通过三维系统对不同规划方案建筑高度和视域的分析,可及时发现方案存在的问题,亦可快速选取众多方案中最优的一个。
3.3 数字规划成熟阶段
2000年之前,数字规划技术主要是以单项应用为主,在2000年后,规划人员逐渐发现现有的技术已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如何将各项数字规划技术集成应用以发挥更大作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2006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提出“规划一体化”思想,开展了城市规划设计领域信息整合-共享-一体化方法研究工作,数字规划进入成熟阶段。
一体化方案实施的核心是整体设计架构采用CAD技术、GIS技术、Web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融合运用的方法,通过系统配置为实际应用中不同的需求对象提供多平台松散的应用模式,实现不同的应用策略,同时运用技术融合方法巧妙的将信息整合和标准规范实施融入到日常辅助规划工作中去,从而解决了信息的整合、组织、共享、再利用等关键技术之间的关系问题。
3.4 数字规划新模式探索阶段
在规划一体化的背景下,学者们正探寻数字规划新的模式,这种模式更倾向于规划全局化、整体化,主要包括地理设计和CIM(城市智慧模型)两个方向。
3.4.1 地理设计
2008年“GIS与设计中的空间概念”(Spatial Conceptsin GIS and Design)会议在美国召开,会议强调应重新审视GIS和设计之间的联系并首次提出地理设计的概念[4]。地理设计是一种把规划设计活动与实时的(或准实时的)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动态环境影响模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决策支持方法论[5]。
将地理大环境纳入评估范畴,借助GIS实现设计过程的实时评估与反馈是地理设计的最大特点。近年,地理设计吸越来越多规划学者的关注。金贤锋等(2014年)总结了地理设计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他认为地理设计依托地理信息的地理分析,借助评估模型的动态评估与即时反馈,涵盖“规划委托―规划编制―成果报批―规划实施―规划修编―规划委托”的整个过程。
清华大学周文生等(2014年)在地理设计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并开发了清华地理设计平台(THGeoDesign),该平台的设计目标是构建一个覆盖规划设计全过程,即从现状数据采集、现状分析、规划方案设计、规划方案评估、模拟、规划方案展示到规划成果输出等的规划设计支持平台。平台主要由系统配置管理、属性数据处理、图形数据处理、规划分析、规划设计、规划评价、地理模拟以及专题制图8个子系统组成。THGeoDesign已在中国大运河保护与管理规划、大庆市总体城市设计、大庆市西城区分区性规划、昆明滇池流域景观风貌保护体系研究以及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响应动态地理模拟模型及其在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中的应用等项目中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3.4.2 城市智慧模型
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建模技术,将各种项目信息纳入建筑模型之中,可应用于项目设计、实施及维护全生命周期。2015年中国BIM应用价值研究报告中预测,未来两年我国运用BIM的施工企业总数增长速率将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分别于2011年、2014年和2015年发文鼓励推进BIM技术的应用,由此可见BIM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BIM目前在城市规划中有一些简单的应用,但是不能够解决城市问题。
城市智慧模型(CIM,City Intelligent Model)是同济大学吴志强教授(2015年)在“从BIM到CIM,从增量建设到智慧协同”演讲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城市不仅是机器,更是生命体。所有的智能建造,意识,构建,全部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新体系,城市要以单体建筑为基础,走向全系统运行管理。
CIM的研究重点是介于建筑单体之间的联络网络,例如交通流、气流等等。城市的单体建筑是固定的,但是他们之间的连接网络是每天变化的,通过对这些网络的研究,我们便可以发现城市中的问题。CIM将BIM作为城市的细胞,把时空数据接入CIM,实现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城市未来蓝图的模拟。
无论是地理设计还是城市智慧模型,两者都是把整个城市纳入到模型系统中进行模拟及评估,更加注重规划的全局性和整体性。这两种方法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在实际规划工作中应用不多,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可能成为数字规划服务规划工作新的方式。
4总结
通过对数字规划技术发展回顾,我们不难发现,由最初启蒙阶段发展到新模式探索阶段的过程中,数字规划技术深深影响着我们的规划方式。为了让数字规划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1)首先我们要做到数字规划技术集成应用。数字规划技术的简单应用,已经不能满足日常规划工作中的需求,分析各项数字规划技术特点、挖掘其应用潜力并进行集成应用,才能发挥出巨大作用。(2)其次我们要把握技术发展方向。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及时掌握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将有潜力的新技术引入规划领域,使其与规划工作相结合。
数字规划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规划工作人员的效率,而且使得规划成果更加科学化。数字规划技术未来必将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的城市问题。
参考文献
[1] 简逢敏.从数字地球到数字城市规划:兼论上海城市规划信息系统[J] 上海城市规划,2000(4):23-32
观规划角度提出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海绵城市的研究与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水生态基础设施;生态优先;雨水利用
1、海绵城市的提出背景
城市化的不断加深则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水生态危机尤为突出。城市面临的水生态问题远不止洪涝灾害,还有水资源短缺和水安全问题与之并存。反观我国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在应对内涝洪灾和水安全问题的能力却存在明显不足。
因此,在我国水生态环境恶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海绵城市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有效途径,被专业领域学者提出和推广,并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解决城市雨洪综合管理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2、海绵城市概念及意义
我国《指南》中对海绵城市的概念进行明确定义: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该简单概念背后隐含的深层内涵,可以具体分解为:一是,海绵城市面对洪涝或者干旱时能灵活应对和适应各种水环境危机的韧力,体现了弹性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思想;二是,海绵城市要求基本保持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不变;三是,海绵城市要求保护水生态环境,将雨水作为资源合理储存起来,以解城市不时缺水之需。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当中,海绵城市的应用有利于解决水资源短缺、内涝频繁发生、水生态恶化等突出问题,为建设海绵城市提供重要保障[1-2]。
3、海绵城市发展历程
3.1国外研究发展历程
通过国外文献研究发现,海绵城市的概念最早被澳大利亚研究学者用来隐喻城市对周边乡村人口的吸附效应。近年来,多有学者运用该概念来形象比喻城市吐纳雨水的能力。Ignacio F. Bunster-Ossa用海绵城市来形容城市像海绵一样处理雨洪自然事件问题的弹性能力,并以三个案例说明了从规划到设计不同尺度的具体雨洪管理设计方法,包含雨洪滞留和过滤等景观手法的应用。2015年 1 月,美国《晨报》(Morning Edition)也展_了建设海绵城市的讨论 。国际上关于“海绵城市”的相关理念与政策很多,尽管这些理念的名称不同,但所采取的工程措施基本涵盖:透水铺砖、雨水花园、绿色屋顶、植草沟等雨水渗透、滞留设施,以及生物滞留池、湿地等雨水贮存设施。
3.2国内研究发展历程
通过研究国内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关于海绵城市概念最早可追溯到2003年,北京大学俞孔坚和李迪华教授共同出版的《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交流》一书中最早将“海绵”的概念比喻自然湿地、河流等对城市旱涝灾害的调蓄能力。
在我国海绵城市概念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概念名称叫法,主要有绿色海绵、海绵体城市、生态海绵城市等,这些概念在改变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提高城市自然蓄水排水的能力、运用生态途径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等方面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探讨研究,与海绵城市有着异曲同工的紧密联系,最终在国家政策层面确定了海绵城市概念的统一和完善[1-2]。
4、海绵城市构建途径与措施
主要分为水生态系统功能主体保护与修复和源头管理与控制技术(区域低影响开发)。其中,水生态系统功能主体保护与修复主要包括:识别水资源保护生态斑块、保护水系网络及生态系统、修复已破坏的水生态斑块及网络、源头管理与控制技术(区域低影响开发)等。根据城市降雨过程,区域低影响开发技术主要分为截留技术、促渗技术和调蓄技术3种。其中,截留技术是通过材料或者结构,将降雨过程中雨水形成径流的速度减缓,通过增加雨水汇集的面积来达到延缓径流目的的技术,如绿色屋顶及植物群落冠层截留等 [1-2]。
5、研究进展现状概述(共识与争议)
5.1三点共识
海绵城市理论产生至今,学术界达成了以下三点共识:
(1)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内涝和水体黑臭等一系列问题虽然最终表现在水体上,但是其产生原因涉及人类活动特别是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不能“就水论水”。解决问题必须在统一规划的引领下完成,不是单一部门。(3)国外经验是值得借鉴和总结的,但同时要注意的是,国内外城市规模、密度、居住习惯和发展水平不同导致的差异值得重点关注。
5.2七点争议
2014年10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的颁布,使海绵城市圈形成了“灰色”“绿色”“灰-绿结合”三派鼎立的局面。争议焦点大致总结为以下七点:(1)城市海绵概念可行性(2)绿地用来调节径流的可行性(3)绿地承担滞洪作用的可行性(4)城市保存雨水和充实地下水的方式(5)海绵城市解决水质污染问题的可行性。(6)建设海绵城市是否更省钱。(7)海绵概念是否可发展。
积极利用绿色海绵体保护和储留雨水是一项积极善意的发展,但前提条件是城市拥有充足的绿地,雨水没有被污染。城市海绵体对治理洪涝能起多大作用,需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分析。我们不能把海绵城市当做是解决城市洪涝问题必须且唯一的灵丹妙药,应该打破僵化的思维方式,站在更高的层面、更大的时空尺度上来观察雨洪管理的问题
结束语
雨水不是负担,而是宝贵的资源。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将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生态平衡纳入设计理念中,建立海绵城市是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国当前所面临的资源
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进一步表明我国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因此,只有更好的将海绵城市设计与城市景观设计结合起来,才能有效解决城市地表水存储问题,减少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现象,进而促进我国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海绵城市 (LID) 的内涵、途径与展望 [J]. 给水排水,2015,41(3):1-7.
关键词:区域城镇化协调整合管治制度保障新区域主义
一、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历程
我国区域规划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区域规划目的是为了搞好工业的合理布局,落实国民经济的长远计划,使城市规划有充分的依据。80年代,国家相继开展了全国性、跨省区和地区性的规划工作,如完成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完成了攀西六盘水地区、湘赣粤交界地区、晋陕蒙接壤地区、乌江干流沿岸地区、金沙江下游地区等跨省区区域规划工作;在京津唐地区、吉林省松花湖地区、湖北省宜昌地区、浙江省宁波地区、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黑龙江省、安徽省皖北地区、福建省湄州湾地区等开展了区域规划工作。自1992年起,我国计划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以经济的自然联系和资源、区位优势互补为主导的、跨省区的区域经济工作开始起步,跨省区的区域经济逐步发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 在进入新世纪后,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背景下,区域规划又涌现出一些新的规划思想和理念,例如在协调不同利益集团时倡导的管治理念,以及在全球经济整合背景下区域规划中涌现出的新区域主义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
20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编制多层次区域规划的,但是由于国土规划尚未通过立法取得应有的法定地位,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因此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由于确立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使得在国土规划衰变后,城镇体系规划仍然在区域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加速城市化进、提升大城市竞争力的背景下,以都市区规划、都市圈规划和城镇密集区规划为代表的新型区域规划正在不断兴起。
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竞争给每个地域单元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空间。为了确保各自的竞争优势,强化区域的联合就成为各级政治权力机构和经济发展机构的主动要求。新背景下的区域规划已不仅仅局限于解决区域内部的具体问题,而更加具有增强区域自身竞争力以获取更多发展机会的内容。
经济的网络化及迅速发展的交通、技术体系支撑,城镇发展的日益区域化、区域发展的日益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空间演变的主导趋势,由此带来了对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生、设施共享共建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区域规划日益凸现出其在区域资源整合和配置方面巨大的价值和优势。
三、现阶段我国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区域规划应如何应对的关键在于对现有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当前我国区域规划面临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对传统区域规划的体制、理念、内容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更能适应我国区域和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
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区域规划位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之上,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指导和依据。在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城市竞争已经不是单一的城市间的竞争,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与其周边城镇共同构成的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的竞争。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各种城市区域的规划,例如广州、南京等城市相继编制了都市区规划,在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南京、苏锡常和徐州三大都市圈规划,浙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杭嘉湖绍、温台、宁舟等城市群规划。
但是,目前开展的各类城市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和衔接上的错位。首先,城市区域规划的区域范围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是有区别的,这就成为区域规划可操作性的一大障碍。其次,各类城市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不清,各类城市区域规划的任务和重点不够明晰,有的重在提供城市的宏观战略,有的侧重于城市的空间结构框架,有的强调中心城市的发展,有的则侧重各城镇之间的关系。
四、区域规划改革的几点思路
(一)以立法为突破,确立区域规划的法律地位
在今后我国区域规划的改革中,首要任务不是编制规划,而是通过立法,明确区域规划与现有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确立区域规划的权威性和法律地位,确保区域规划的实施,发挥其对下一层次规划的指导意义。
(二)以城镇密集区、城镇群、都市圈发展规划为依托,以各部门的行业规划、专项规划为基础,建构区域规划体系
在我国,区域规划被分割成各种类型的规划,在体制上实行的是多重管理。我国目前的规划编制体系中,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城市群规划、都市圈发展规划作为综合性规划,在其编制目的、内容和管理上,最接近于区域规划。因此,依托城镇密集区规划、城镇群规划以及都市圈规划,充分吸纳各行业和部门规划的成果并进行提升和补充、完善,从而建立起由区域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构成的区域规划体系。
(三)规划理念的创新
1.比较与竞争
在传统规划中比较重视对城市和区域发展中比较优势的分析,但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驱动下,城市间、区域间、国家间的竞争加剧,因此更加关注竞争优势。能否形成竞争优势,关键是人的因素。而以往在分析比较优势时多侧重于静态的物质资源,对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人文资源往往分析不够。
2.弹性和刚性
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区域规划多属指令性,刚性的规划,对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人口居住的空间转移,城乡建设的空间发展和功能定位,都是刚性规定,显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可变性和灵活性。由于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对区域内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安排需要有一定的弹性。但是,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不理性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也必须对区域内严格划定的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进行刚性的约束。同时,可以确定有选择的引导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这两种区域可留有程度不同的有较多回旋余地的弹性发展空间。
[关键词]新区发展,经济学浅析,可持续发展模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郊区化已在我国各大城市悄然兴起,新区的发展正如火如荼。城市空间结构向外拓展与新区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经济学动因,它也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决策者和城市规划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而深刻认识城市发展和新区发展的经济学成因,探求城市新区发展的基础理论框架,将有助于把握住新区发展的方向,指导新区发展的实践。
1城市新区的发展历程与理论动态
1.1对城市新区的认识
城市新区是一个相对于城市旧区的概念,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新区开发与旧城更新是城市发展的两个方面。城市新区是伴随着郊区化的出现而发展的。郊区化代表了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向郊区迁移,各种城市功能向郊区外溢的一种分散化过程。城市新区是指地处郊区范围、具有相对明确发展界限的集中城市化区域。城市新区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社会组织管理系统上都存在可感知和被认同的界线,它相对于城市传统中心区在地域空间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它是城市复杂大系统下的一个各要素齐备的子系统。从地域空间分布来看,城市郊区化与新区发展相对于中心城区和城市行政区发生在同一地域空间,新区发展是城市郊区化模式的演进。
1.2 中西方城市新区的理论动态
西方早在20世纪初即致力于对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探索并出现了大量有关的理论研究。其中又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最为著名。沙里宁的“有机疏散”与“田园城市”相比具有明显的可实践性,尤其是“城市存在积极、消极两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的分析充满了辩证的哲理。
K・J・巴顿系统地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去研究城市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空间经济分析方法,并以成本效益分析等新方法对城市经济问题和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研究。
新城市主义运动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首先出现,美国人认为,新城市主义提供了消除郊区蔓延,城市衰败的发展方式,并提出了创造经济、环境和社会有益发展的若干原则。1997年,Glendening提出了精明增长的概念,其初衷是建立一种使州政府能知道城市开发的手段,并使州政府财政支出对城市发展产生正面的影响。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和后来提出的紧凑城市都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探讨高密度的开发、混合使用的土地利用模式,旨在减少对能源和消耗和资源的浪费,以保护生态和环境,创造适宜人居的环境。这三种理论对当今的城市新区建设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对城市拓展的理论研究是从20世纪80 年代开始。90年代该领域的研究更趋活跃,研究方向也从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转向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集聚与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方面,并且对大都市地域结构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转型、结构变迁等新趋势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
2 城市新区产业发展的经济学浅析
郊区化是与城市化的进程相伴随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种种“城市病”的产生,从而掀起了城市离心化运动。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城市外部跨越式发展地区,包括城市中心区的卫星城、科技园区、大型居住社区以及综合性新城。因此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是城市新区产生的最初、也是最根本的动因。
许多城市的衰败、竞争力下降往往是忽视产业和城市发展的结合。城市新区的发展必须与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从产业特点的角度出发来建设和规划各种“产业空间”的物质载体,可以使得城市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力。
2.1产业集群是城市新区经济的核心支柱
产业集群越来越成为城市新区发展的经济增长点。产业集聚所形成的产业优势是城市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中应该采取产业集群的基本战略,培育和推动产业集聚,营造良性循环的文化生态环境,最终提升城市竞争力。
2.2以主导产业整合城市新区优势资源
以主导产业整合城市新区优势资源就是要形成城市新区的“产业高地”,其目标是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服务,对市场的重大影响力,生产规模的扩张力。
同时,产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范畴,不同产业都有一个新旧更替、彼衰此起的过程。优劣势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产业的选择必须把握产业技术的发展与方向,抓住具有潜力、特色的长品和市场竞争力,重视潜在优势产业的开掘和开拓。
2.3园区建设是城市新区经济的重要载体
当今时代,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商务区、生态区、科技园区正成为城市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科研开发、商务贸易、生产制造三位一体,成为新区经济核心。在发展“园区经济”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培育和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效益的规模经济,形成开发区,商务区,生态园区三位一体的城市经济新高地。
3 城市新区发展研究的经济学方法浅析
从学科意义上讲,关于城市研究的经济学是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的,并与城市问题的研究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是采用经济学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来考察城市问题,特别是城市新区发展。
3.1经济学习惯于将各种行为始终视为一种“投入―产出”的经济行为。通过对城市发展历程的分析表明,城市的发展归根到底也是一种“投入―产出”的经济行为,但与一般经济行为相比, 它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更多体现在对聚集经济与规模经济的追求。
3.2经济学分析总是从个人出发,对任何问题的分析都是由个人到组织。而城市的发展主要是政府的组织行为,是在掌握个人行为规律的基础上, 以个人行为与组织行为相结合作用的结果。
3.3经济学研究各种行为时,都是以追求效益最大化、效用最大化为原则。城市的发展亦不例外。而城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城市的效益更加体现为综合效益,即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结合。但不容置疑,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一直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
通过对城市发展的经济学成因以及新区发展的经济学动因分析,可见城市综合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应当作为城市新区发展的基本研究视角。在我国城市新区逐步发展的现阶段,必须立足中国实情,通过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学习,创造新区发展研究的可行性的经济学理论与分析方法,建立城市新区发展的经济学基础研究框架,指导城市新区能够有序健康地发展。
4 对于未来的展望
回顾城市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城市的发展模式从最早的向城市中心集中,发展到向郊区发展的分散模式,现在又重新回到紧凑型发展的模式。集中与分散,这两种模式穿插与城市发展史,是共同存在的。面对中国的新区建设,我们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中国的具体现实背景下通过实践探讨出适应不同条件的多种模式和范例。唯有如此,才能找到适合当今中国高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巨洲. 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J . 城市规划,2001 ,25(8) : 7-12.
[2]徐巨洲. 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 续 J .城市规划,2001 , 25 (9) :42-46.
【关键词】城镇建设 设计 提高水平
就城市规划领域而言,城市设计发挥着独特的价值,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想提升城镇的建设质量,必须有效的提升设计的水平。学科的交叉、高效的机制、灵活的形式对城镇建设水平的替身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本文中先回顾了国内城市设计发展的历程,然后就提升设计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我国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近40年,国内的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全市经济获得快速的增长,在城市化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大量的人们涌入城市让土地资源压力不断增加,开发城市的时候忽视了城市原貌和历史文物的保护,资源浪费情况严重,以人为本的城市精神严重匮乏,这些情况的存在让城市风貌逐渐丧失,竞争力不断下降。国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探索城市设计,九十年代大力的推广,进入21世纪后开始对城市设计进行反思和完善,在实践中应对各种出现的问题,慢慢的到完善并开始走向成熟。国内六百多座城市和一些乡镇有计划、有层次的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城市的环境面貌和质量有效的被改善,有力的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城市的竞争力也在稳步提升。通过城市设计,国内建筑学界和城市规划强化了和外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很多知名的设计师纷纷进入中国,有效的提升了国内城市的设计水平。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城市设计的意识,广大的设计人员、开发商、人们以及官员明显的加强了环保理念,这必将有效的提升国内城市的建设水平。
二、大力发展城市设计的建议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知道国内城市设计有很多的成果和丰富的理论基础,但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国内城市发展过程中推动力是市场和政府,业主的价值观和利益需求束缚了城市的发展,在当前制度下,城市的发展在城市设计上采纳的建议并不多。所以,要想让城市设计的作用充分的发挥,有效的提升城镇的建设水平,在观念和制度上要有所突破。
当前,国内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全新的阶段,已经不再是传统规模、要素驱动的阶段,而是朝着内涵和提升品质的方向发展。国家之所以不惜余力的推进城镇化进程,最主要的目的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从整体上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这种提升主要表现在收入、公共设施等上,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使用空间这一重要的手段,以空间为中心的城市设计科学应运而生。因此,城市设计要想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应该借助决策者、专家和全社会人们的力量共同推动。
1、在新的空间规划体系内纳入城市设计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的提出“完善空间规划系统,有效的改革规划体制,有效的提升立法水平,最终形成衔接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规划体系”,城市设计在这个规划体系中被推向了重要的位置,在城镇建设水平的提升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保障城市设计学科内涵有效的提升
我们都知道提高城镇建设水平的有效手段是城市设计,但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的问题,怎样回复存在于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怎样把这种制度和观念有效的破解,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设计自身,对科学上的核心问题逐步厘清,有效的扩大研究框架,让其立足城市规划、建筑、景观进行城市设计,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方式并不断推广,扩充其科学内涵。
3、强化科技社团在城市设计中的作用
在促进城市设计发展过程中具有优势和广阔空间的是科技社团:他们具有专业的资源,可以快速的对城市设计优秀案例进行选择,选出城市设计领域的专家,在业界和社会中普及正确的设计观念;依托传媒,把城市设计的理论、知识、实践等进行广泛的宣传;提高城市设计人员尤其是高校学生的培养水平,完善学科体系,提升城市设计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广泛的开展讨论,对存在于城市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诚布公的批评,对好的方面进行褒奖;同时,也可以举办科普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城市设计,拥护城市设计。
三、城市设计未来的发展
国内开展城市设计已经快四十年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必将赋予城市设计新的内涵,也肯定会出现新的特征和外在表现。就研究理论方面而言,必将进一步加强研究城市设计运行机制和城市设计思想,城市设计过程中公众必将会参与其中,可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设计理论体系,逐步形成相关设计意识、方法等;就城市设计关注的领域而言,除了城市景观、形象等问题外,还会对城市中国存在的其他问题诸如:民生、文化、经济等加以重视,让城市设计更加科学、规范、符合当地城市的特色;以城市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为依托进行城市设计,更好的服务于城市的管理需求,必将会出现更加多样化的城市设计产品和类型;随着人们深入的认识城市设计价值,不仅要从整体上有效的提升城市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城市设计还要积极的吸纳更多相关专业认识的参与。不管怎样,国内城市设计必将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前进。
结束语:
我们不能把城市设计当成一种理念来看待,要实际的付诸于行动;就其本质而言不仅是方案更是管理的政策;它囊括人们在内所有人的品位,也包括所有从事城市设计人员在内的职业素养;它不仅是微观上的技巧,更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宏观上的把握。在可续发展观和可持续战略的理念下,对城市设计工作大力的发展,必然会让城市的环境、质量、面貌等有效的提升,让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升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史国瑞,郭子成. 城市事件视角下的城市设计探索――对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城市空间的解读[J]. 规划师,2012(S1):37-39.
[2]杨辰.面向“城市事件”的概念性城市设计---以2010 年上海世博会概念性城市设计国际竞赛为例[J]. 城市规划,2003(10): 81-88
低冲击开发(Low-l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由美国东部马里兰州的Prince George’s County和西北地区的西雅图、波特兰市共同提出的一种概念。其初始原理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和设计技术,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从而使开发区域尽量接近于开发前的自然水文循环状态。这是一种发展中的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从径流源头开始的暴雨管理方法。
国外城市规划中的类似概念还有英国的可持续城市雨水系统(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ystems)、澳大利亚的“对水敏感的城市设计”(Water SensitiveUrbanDesign)等。
二、低冲击开发的应用和效果
近年来国外特别是美国已经将低冲击开发技术列为可持续发展技术的核心之一,从联邦、州、到县市各级政府都将低冲击开发技术作为新兴的绿色技术给予大力支持,目前美国西部的三个州――加州、俄勒冈和华盛顿都将出台低冲击开发的技术规范。
低冲击开发技术在不同气候、自然条件中的应用效果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在全美各城市都显示出显著效果。根据资料统计,低冲击开发能减少暴雨径流的30-99%,并延迟径流峰值5-20分钟,从而减轻市政排水管网的压力。
三、与传统雨水管理的比较
即使是已经发展到暴雨管理的BMP(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l阶段的雨水管理,仍是主张在流域使用大中型设备进行径流传输和管理,其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收集、传输和转移洪水,属于“管道末端”的控制方式,仅能消减洪峰,并且对小强度降雨的作用有限。而低冲击开发模式下的雨水管理属于真正的源头控制,很好地模拟了开发前的水文模式,同时消减洪峰、降低径流总量和消减面源污染,对于不同强度的降雨有全方位的效益,都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低冲击开发模式的核心理念
1、以生态系统为根基,让城市与大自然共生
城市源于自然、依赖自然,又在不断地改造自然、设计自然,城市与自然之间必须有新型的动态平衡,才能可持续发展。让城市建设之后尽可能地少影响原有自然环境的地表径流模式,正是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
2、从暴雨径流源头开始管理
暴雨管理理念从原始的自然河沟排水、地下合流制管网排水、雨污分流制排水、快速消减洪峰流量到如今的生态化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低冲击开发模式将雨水管理的起始点提前到径流源头,先模拟蒸发、过滤、渗透、贮留等自然的雨水传输路径和水文情势,再进入收集管道。具有双重调节的功能。
3、强调尊重和利用本地自然特性
减少对开发区域的扰动是实现城市与自然互惠共生的基础。同时,低冲击开发模式在具体规划设计中的应用,需要结合本区域土地利用、水文地理、土壤类型、气候、降雨类型等一系列的因素,是一种“on site”的结构性设计技术。五、低冲击开发模式在城市规划中的拓展
随着时代的推演和观念的更新,城市雨洪利用将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从建筑、社区、街区到城市,各个层次都可以进行应用。在深圳,低冲击开发模式指导下的光明新区、滨海分区等区域雨洪利用规划已相继完成,全市的雨洪利用规划亦在编制之中。规划出台后,应有计划地进行试点、示范和推广。逐步将雨洪利用要求纳入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
尽管低冲击开发模式最初提出的领域是城市雨洪管理,但从其基本理念出发,可以延伸到城市规划的各个领域。面临当前的社会转型,无论新建或更新区域的城市规划,都应在低冲击开发模式的指导下,向尊重自然规律、重构自适应系统回归,从重空间物质规划向物质与生态共轭规划转变。
[关键词]城建档案;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F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279-01
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作为整个社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更为城市文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服务工作。因此,做好城市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对城建档案工作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探讨。
一、城建档案工作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城建档案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像、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字材料。它是传承城市人类文明的载体,是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原始、真实记录,是宝贵的信息资源,是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城建档案作为城市规划、建设以及管理的重要科学依据,不仅是整个社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进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决策依据。
1.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的有力依据。城市规划主要是指对城市的各种要素、现有条件以及基本特点等动态变化进行的全面、综合、科学的设想与预测,进而通过合理的推算制定相应的城市规划方案,并在审批后付诸实施。而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档案则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不仅大大缩短了城市规划设计所需要的时间,还大大的缩短了规划施工工期,全面提高了城市规划的实施工作效率,更好的服务于群众。
2.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城建档案所记录的信息是整个城市在发展建设过程中的点滴写照,是城市建设发展的真实记录。因此,可以说城建档案的信息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保存价值,也正因如此,城市档案是城市进行建设与维护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尤其是为城市的拆迁、修建、扩建等工程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准确数据,使得城市建设工作能够健康有序的实施与发展。所以,目前在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都遵循法制管理原则,从而加强对档案部门的管理与建设。
3.城建档案是城市管理工作的数据凭证。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楼林立、铁路、道桥纵横交错,地下排水、煤气管线密集如织等等基础建设,都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城建档案恰恰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完整、准确、系统的数据凭证,以满足城市管理、维护的基本工作需求。因此,可以说城建档案是否完整、准确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
4.城建档案是社会编研工作的参考文献。档案编研工作工作是开发城市档案信息资源,延长档案寿命的有效手段。可以说通过对城建档案的编研工作,我们可以有效检验城建档案工作的质量,检验城建档案信息是否全面。同时,针对整个社会而言,对其社会建设档案的编研资料,需要依赖大量系统、完整、准确的原始城建档案。特别是在解决民事、刑事纠纷时,城建档案也是重要的法律依据,是城建规划部门重要的参考文献资料。
二、加强与完善城市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1.强化法制观念,贯彻科学化管理模式。城建档案作为城市建设与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对于促进与研究城市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城建档案所包含的信息资源是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建设现代化事业的坚固基石。所以,为了更好的加强与完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强化城建档案管理的法制观念,并且利用科学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城建档案作用。并且在档案管理中,各个部门要做到齐心协力,共同参与,从而使城建档案工作逐渐步入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道路,更好的为城市建设提供有效服务。
2.抓好组织落实,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管理网络。抓好组织落实是所有工作成败的关键。尤其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档案管理人员时常会发生变动。而档案管理工作又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与连贯性。所以,建立一个完整的档案资料管理网络,指派专门的监督人员,进行档案管理的指导工作,才能更好的将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日常管理工作中,提高人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进一步促使城建档案发挥其根本作用。
3.充分利用信息资料进行汇编,健全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以年度或专业为基本单位,根据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内容进行分类汇编,是目前我国城市进行基础建设管理,编制城建档案联合目标,揭示全市城建档案馆与各个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档案室全部馆藏的大型检索工具。因此,要想真正发挥城建档案的作用,加强城建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城建档案管理者就应该主动进行信息资源汇编,提供信息资源汇编机会,从而进一步健全城建档案信息资源。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城市规划的具体含义
城市规划学是一种将空间地域加以规划,它的主要任务是为人们的各种活动来提供空间领域。有时这种规划也被称作是“实体环境规划”。然而在研究的对象上,关于城市规划的各方面需要迎合城市的综合发展,以满足人们对生活高标准的要求。另外,它还涉及到城市的外部形态、产业的发展水平、性质以及社会的设施与发展、投资的规模及城市的各部分组成与管理策略等等。城市的空间理论概念应该是较为基础的理论,与城市规划结合在一起,也是从另一个侧面来研究城市的形态。在今后的规划设计中,应该积极探索整体与立体的和谐规划,也可以说是建立“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的一种模式。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城乡空间的一体化发展。
2.城市建筑的基本特点
城市建筑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应该突出城市建筑与生态环境的结合,作为一个好的、优秀的建筑,它的设计不仅要保持其本身的特色,更要保证建筑的水平具有相当高的水准。建筑与生态环境的结合则体现在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呈现出统一与和谐,并且能够根据周围的环境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而结合人的外部行为与各种认知过程进行编码、储存以及操作。
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将城市空间以小同的层次和谐地联系在一起,以此让大家能够很容易的了解到空间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审美质量层次,另外还能够让人们领会到外部空间的含义。所谓的外部空间指的是一个城市为了能够让城市规划工作顺利开展以及符合相关建筑设计规划的要求,相关部门在每年都会提供一些项目的经费,即根据政府部门审定的规划项目进行拨款,就是项目经费,这一经费主要用于实施建筑设计中,充分体现了设计特点的规划项目上,如有些建筑设计中提出的要有持续规划以及滚动式发展的规划理念,要着眼于近期的城市规划目标与长远的目标相结合,发现问题并及时修补或是及时调整方案,最终收获一种动态的平衡效果。适度的摒弃旧的观念,如有些将城市的规划看做是城市未来一成不变的态度。
城市的建筑最重要的部分是要能够自然通风、采光即光线较好并且适合大众的一种开放性空间,而且能够采取新技术和新材料,设计出精品建筑,最终达到将城市空间与建筑设计规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城市规划和建筑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管理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城市、就要有规划来指导建设,并通过建筑管理来进行实施。因此,必须认清城市规划是城市各项建设的整体布局、蓝图,建筑管理是实现城市规划的手段。
(1)建筑管理要简化手续,热情服务、以帮带管。加快审批时间,以赢得投资效益,促进和缩短基本建设的前期工作,消灭那种管、卡、压的旧的管理模式。把管理工作置于建设者的行列之中,竭诚塑造一种热情和谐服务氛围,真正体现管理为规划服务,为建设服务的宗旨。
(2)抓大放小,方便建设,坚持一张图,一支笔。一个令固然重要,这绝不意味着城市的所有建设项目,一个管理单位一揽无余,绝不是一个很小的建筑,那怕是开门、堵窗都得一个管理单位审批。也绝不是审批就是个人“权力”,应该摆正:审批是指导、帮助、服务的观点,实行分项目。分级进行管理,千方百计地为建设服务、为城市规划实施服务。
(3)遵循规章,不绚私情。要搞好管理,首先必须依法行政,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宣传规划、宣传管理法规,以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使规划和管理成为各建设者的自觉行动。以期达到一种和谐的环境,实现城市规划,强化建筑管理,是各建设单位和公民的责任。经过管理者的辛勤努力,以达到建设申办者对城市规划的熟悉、管理法规的理解的目的。
4.城市规划与城市建筑管理的关系
4.1城市规划是建筑管理的依据
城市是由道路、房屋、绿化、管线等各种工程设施组成环境空间的整体,它包含着许多机关、工厂、仓库、学校、商店、医院、住宅以及各种公共建筑,如果没有正确的规划思想,那就会形成杂乱无章的混乱局面。城市规划是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的,它是通过建筑管理逐步变物质的东西。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建筑管理是实现城市规划的保证,反过来说,城市规划则是城市各项建设工程设计和建筑管理的依据,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建筑管理必须正确掌据规划的原则,按照详细规划的内容和要求,审查批准各项建设工程的施工,使城市在较短的时间内展现出有计划、有步骤的建成欣欣向荣的新面貌。使新型的社会主义城市真正体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生活服务的建设方针。
4.2建筑管理是实现规划的综合管理
城市建设给人们的印象好坏,关键在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筑管理的水平如何,没有城市建筑管理,就不可能建设成社会主义的新型城市,城市建设的好坏,同样取决于建筑管理的水平,而建筑管理是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门。
5.促进城市规划与建筑管理发展的措施
5.1充分认识城市发展规划
城市规划应贯穿于建筑策划到施工的整个过程。在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中,存在很多不同的类型,且日趋综合化,规划方法的包容性越来越强,从过去注重建筑形态,到如今的建筑综合设计。在城市整体规划中,既要考虑到建筑的交通流线、功能分区,同时也要考虑建筑的色彩、比例、尺度、体量、材料、造型、空间等。必须认识到,城市规划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将各种不同物体统一联合,形成有机整体,建筑物就是其中重要一部分。作为城市整体规划,既要考虑建筑物本身设计,同时要注重建筑物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联。一个城市规划水平的高低将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以我国实际国情为出发点,批准某个城市规划设计后,至少需要执行十年以上的时间,因此城市建筑规划,必须遵循科学、谨慎的原则。
5.2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和谐统一
通过城市规划,可以动态协调并解决各种建筑之间的必然联系,形成整体建筑群形象,以生态性、可持续性观点继承城市历史、发展城市未来。建筑作为构成城市的基本要素,必须服从于城市所有内容,形成空间与点、面的关系。一个科学的建筑物规划方案,就如同一曲美妙的音乐,赋予城市灵魂;同时,建筑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环境的映衬,应该与城市环境相协调。建筑设计问题是城市规划的首要问题,建筑应服从于城市规划。无论是设计单体建筑还是建筑群体,都要考虑到开发楼盘红线内的小环境以及城市大环境,与整体城市规划相适应。
5.3加强建筑的综合管理
城市建设发展的水平如何,与城市规划、城市建筑管理密不可分。如果没有加强城市建筑管理工作,构建新型城市就无从谈起。城市建设的好与坏,也与建筑管理水平成正比。建筑综合管理涉及到城市环境、卫生、交通、绿化、市容、消防、市政工程等各部门的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在开展建筑综合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充分应用城市规划、地形测量、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环境保护、管线工程、园林绿化、人防抗震等多学科知识,提高建筑综合管理水平。
另外,在建筑综合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如局部和整体、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地面建筑和地下管线、违法建筑和市容整顿等,以及有关居住建筑标准、建筑物立面处理、道路拓宽、商业网点布置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在城市整体规划的指导下,加强管理策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若想妥善、快速的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在开展建筑设计时必须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立足于城市规划,通过科学的设计思路与规划办法,实现和谐统一。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建筑设计水平,解决城市建设过程中各种矛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当前城市规划已摆在重要的位置上,编制了城市规划只是管理上的依据,重要的是实施城市规划所进行的建筑管理,从而将其有序的联系在一起,使其能够保持和谐美观建筑群的生动形象。因此,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筑管理这项综合性的科学管理工作做深做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走向生态良好的文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梅,吕辉.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我见[J].大众商务,2009,12:248.
【关键词】新加坡;城市规划;理念;启示
1.新加坡近况
新加坡是个国际化的城市国家,也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工业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但是新加坡在城市生态绿化方面成绩斐然。虽然面积狭小、资源匮乏,在1959年自治时,新加坡拥挤不堪,经济状况很差,没有工业基础,住房奇缺,失业率高达10%。但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今日的新加坡已发展成为政治稳定、城市规划合理,社会运行井然有序,基础设施完善的亚洲金融中心,同时,新加坡已连续10年获得“最适合亚洲人居住的城市”的美誉。
资源是这个“弹丸之地”最大的约束,但它的成功表明,资源已经不是城市规划失败的借口。首先,土地是最大的约束,新加坡总土地面积为715.8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的徐汇区大小,是个不折不扣的城市国家。国家中的很多设施都必须完备,这其中包括军事设施、机场、发电厂、工厂、生活区、商业娱乐设施、交通设施等。因此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对于国家是至关重要的。其次,新加坡必须统筹规划和发展,利用价值工程理念,在保证土地资源利用最优的情况下,保持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平衡,提供给居民一个高幸福指数、高品质的宜居城市。图1为新加坡卫星地理位置图。
图1 新加坡卫星图
表1 新加坡概况
地理位置 北纬1°18′,东经103°51′
总土地面积 715.8平方公里
海岸线总长 200余公里
人口 531万(临时数字) 328万新加坡公民;53万永久居民;150万外籍人士
官方语言 马来语、华语、英语及泰米尔语
图2 新加坡交通运输情况
2.新加坡城市规划特点
2.1注重编制长期发展规划,凸显科学的空间布局
城市健康发展离不开优质的城市发展规划,特别是长期坚持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早在建国初期,就聘请联合国专家历时四年编制了高起点、高质量的概念性发展规划,将分阶段发展目标,综合的土地利用规划取代原有的总体规划。为未来30—50年的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网络、产业发展等提供战略指导。[1]
新加坡的规划是以中心区为主体向四周散射次中心区以及副中心区,将全国分为5个社区,组团发展的科学空间布局,区内包括绿化、工业、生活、工作、交通、居住、休闲娱乐等功能合理分配划分,一个小区就是一个生活的多功能体,缓解上班、购物对市中心的交通压力,控制人员在居住地与工作地之间大规模流动。科学的空间布局造就了一流的人居环境,新加坡人的生活越来越舒适和便捷。
2.2强调以人为本,同社会、自然协调发展
新加坡非常注重城市绿化,全国大约有3000公顷的树林、候乌栖息地和沼泽地规划为自然保护区,还包括道路两旁的形态各异的热带植物,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从武吉知马热带雨林保护区到那些散布于公路旁的鸟类庇护所都体现了新加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为了营造高品质生活环境,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建立了大大小小337个公园(包括居民区公园),每个镇区拥有10公顷公园,让居民一出家门就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同时,新加坡近山建筑大都是依山就势,保持完整的山体景观,维持了最初的生态环境。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融合的大家庭,包括它复杂的历史,新加坡拥有很多历史文化遗留建筑,在城市规划中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处理城市发展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留问题。最重要的一个核心问题,新加坡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对传统历史的保护和延续。这样很多著名的,如:英国人早先建造的总督府、高等法院、拉福尔大饭店老楼、火车站以及许多老教堂等历史建筑原样保留,并整理一新。[2]又如保留下来有时代意义的乌节路、实笼岗路等街道,保留了牛车水、小印度和古老房屋等各种风俗,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建筑布局,实现了东方和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
2.3强调节约资源,加强公共设施配备
土地对于新加坡来讲,是最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对于宝贵资源,总是规划缜密,比如只有15公里长的小河沿岸,却成功开辟了舒适、别致的休闲娱乐场地,成为了新加坡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土地资源的限制使得新加坡的现代建筑,大都以高层建筑为主,建筑新颖独特、气势宏伟,时代感令人震撼。
现代交通也是新加坡解决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法宝,包括长度超过3300公里的公路干线,四通八达的公交、地铁、轻轨以及价格合宜的出租车,共同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由于一定的限定政策,和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使得新加坡私家车50万辆左右,[3]与2006年大连市私家车拥有量相当。图2 为新加坡交通运输情况。
2.4注重城市规划管理系统化、公开化
新加坡政府认为,城市规划是一个理性推进过程,也是一个民主决策过程。在早起建立的总体规划方针基础上,逐渐改变规划模式,推行阳光规划,建立清晰平衡的权责体系,[4]公开权利运行全过程,鼓励民众参与规划并提出反馈意见,政府还向公众征求意见,让公民的主人翁地位凸显出来,集思广益,体现出以民为本。
2.5注重城市规划中的环保优先
新加坡真正独具特色的是在法律法规和各类规划的执行上的坚决和彻底,以及运行有效的部门协调机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新加坡政府强调“可持续新加坡”目标的要求,提出了“洁净的饮水、清新的空气、干净的土地、安全的食物、优美的居住环境和低传染病率”等环境目标,充分体现“环保优先”理念。新加坡在规划执行包括具体项目审批和建设方面,特别重视部门间协调,成立若干个横跨相关部局的专门理事会,处理需要协调配合的业务。在规划执行过程中,这些跨部门机构发挥了积极作用。
3.启示
新加坡是个土地资源稀缺,人口密集的城市国家,近半个世纪的规划建设实践表明,新加坡驻足长远发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一整套具有长远眼光的规划纲要,成为全世界城市规划的发展典范,它的成功启示我们:制定一个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城市规划需要认真研究本地区的发展要求,以人为本,同时运用自然发展规律,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民众的生活品质,不要一味的抄袭和照搬。
3.1 注重长期发展规划和现实情况相结合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灵魂和根本。新加坡高度重视长期科学的城市发展规划,并同自身情况相结合。我国由于城市的快速扩张,一些建筑建了拆,拆了建的情况比比皆是,现有的城市规划基本上都是短期,随意性很强,例如道路和管线的反复铺设、城市公园的荒废、社区街道、景观绿化变成停车场等。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准确把握住城市的发展方向,任何事物都在变化,但是一个主旋律是不会变的,那就是人民生活舒适、地区经济适度增长、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第二,利益驱使,例如管线的重新铺设和道路的质量不达标都牵涉到整个城市的规划,经济利益的操纵致使规划的不断调整,进而从中牟利;第三,地方领导的频繁更替。我们需要考虑地区的人口、经济和发展情况来科学制定相应的长期城市规划,并坚定不移的实施,这样城市发展才能稳步向前。
3.2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以人为本
生态环境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的高低,不仅仅要看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城市设施的完善程度,还要看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评价一个城市是否适宜于居住,并不在于城市规模的大小,建筑的高低,而是要看城市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健康的生态环境,城市的规划建设是否具有人性化,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然而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一方面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另一方面却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强烈的冲击。虽然国家也制定了响应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并要求对大型和重要的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论是领导还是具体的建设部门往往对此重视不够,致使这些法律法规仅仅是流于形式没法得到落实。
同样,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大量的文化遗迹必定数不胜数,但是,现阶段的旧城改造计划中,缺少了保留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古老建筑的一些措施和方法,也即成为了城市规划中以人为本的一个巨大漏洞。应像新加坡学习,从重视对传统历史的保护和延续开始。
3.3注重节约资源,加大公共交通设施配置力度
我国人口众多,土地同样是不可再生资源,有效利用土地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在这个道路拥挤的城市,一味地建设高楼可能不是一个解决土地资源的有效办法。高效的经济发展使得我们对交通速度同样有较高的要求,那么公共交通建设就非常必要,井然有序的公共交通网络,包括地铁、公交、轻轨、出租车等,可以有效的代替私家车,一方面可以保证环境质量,另一方面也节省了大量资源。
3.4注重城市规划和相应法规相结合
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在我国,城市规划制定体系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处在相分离的状态,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协调统一起来,将城市规划和相关法律相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城市规划体系,有效的制定和执行科学的城市规划。
参考文献:
[1]周游.提高城市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新加坡经验借鉴.城市规划,2007(5).
[2]王永波,韩玮,肖艾华.浅谈新加坡城市规划.城市规划2009(6)
[3]黄继英,黄琪芸.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与特点.城市交通2009(11)
[4]张明.科学决策.广东科技2009(2)
关键词:测绘 城市规划 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工程测绘技术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为我国的城市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随着各种新的工程测量新技术的发展,对测量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状况下,就要要求我国的工程测量人员必须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新的测量设备进行正确的操作,在工程测量工作的开展中才能提供精确的数据,为工程的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城市测绘的主要内容
城市、地籍以及房产测绘是城市建设中具有交叉的三大块,城市测绘数据主要是反映城市地表的自然、经济、社会诸多要素的特征、形态、位置、大小、分布、类别、名称以及其它的重要信息。城市测绘资料直观反映城市的面貌,城市规划都需要城市测绘提供基础资料,测绘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接影响和决定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城市建设的实施。城市测绘内容包括:城市现状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城市平面、高程控制网测量、地下管线的测量、建筑用地界线拔定、建筑物的施工放样、竣工测量、城市规划道路定线、大型建筑物的沉降测量等。地籍测绘内容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要素调查、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绘制、面积量算、地籍数据库建设、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等。地籍测量的成果包括数据集( 控制点和界址点坐标等) 、地籍图和地籍册。房产测绘的基本内容包括: 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图绘制、房产面积测算、房产权属、变更测量、成果资料检查验收、房产信息系统建设等。
二、测绘的社会需求
测绘工作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对于行政区域的识别划分;布设和加密城市控制网,使城市的规划建设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下有序进行;为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用户提供可靠的多比例尺的地形图,满足各行各业的使用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准确划分相应建设用地,并对用地情况的监控提供可靠的依据。社会对测绘信息的需求量很大的,其中大多数是各级政府机关,其次是企业单位。当然这其中的绝大多数资料都被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规划管理始终是城市管理工作的热点,规划管理工作程序中无不与测绘工作紧密相联,需要测绘工作有力的支持,从工程建设前的选址用地,建设工程的设计、实施以及最终的规划验收,以及规划行政执法,都离不开地形测量、综合管线测量、工程测量(建筑放线、验线) 、规划竣工验收测量等工作,这些工作贯穿在整个规划行政管理的每个环节。因此重视和促进依法测绘才能确保城市规划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统一性。
三、测绘的成果体现——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属于地理学研究领域,是以各种测绘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为地理研究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城市规划信息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各种技术为基础,综合各种城市测绘数据,目前应用已初见成效、在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测绘机构的地理信息应用技术、基础地理数据库正在发挥着“基础设施”的巨大支撑作用。随着这些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测绘在城市建设中所占据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高,也使得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变得越来越松。
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服务于城市的规划与管理工作,如果能增加统计分析功能,计算几辅助设计结合交通规划信息,则地理信息系统完全可以获得更大的拓展,如可以应用在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等相关行业。
四、各种测绘数据亟待整合以发挥更大功用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为了查询、分析方便以提高管理、决策的效率、质量、水平。有了数据库,有了分析工具就可以辅助管理、辅助决策,可以说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决策的主动权。在现实工作中,规划、建设管理常用的地形信息比现行的标准地形图简单,而非地形信息,如土地使用、地籍、房产、管线往往很重要,需要和地形信息结合在一起使用。集成公开化的数据服务从理论上说可避免各个部门重复性地收集与输入数据,大大降低费用,获得明显社会效益。上海浦东新区建设局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了海量的城市空间数据: 基础地形数据、土地信息、房产信息、道路交通信息、市政管线信息、规划信息,其应用覆盖了所有具有地理信息业务的部门,包括浦江两岸开发、旧区改造、规划、土地、房产、建筑、交通、重大工程等等,在城市建设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测绘保障服务水平, 发挥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作用,应由政府测绘主管部门牵头,规划管理、土地管理、房产管理、路政、水利、交通和市政建设等部门共同担纲,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相关政策,确定唯一的地理信息基础数据的作业要求、精度、成图质量,整合现有测绘力量,制定相应的维护、更新机制,确保地理数据的正确性和现势性,进行统一的城市大比例尺基础图提供,各部门在基于一个共享数据平台的基础上挂接本部门的专业数据,直接获得数字化的地形信息,从而极大地减少重复劳动,降低全社会的信息收集与输入成本,保持空间位置的统一性和精确性。
当今,经济的迅猛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对出行和居住等条件的需求,建筑工程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施工企业发展生存的根本就是工程的施工质量,一个企业要想长久的存活下去,必须对其旗下的工程的质量严格把关。而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要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加强工程测量管理,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测量技术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保证工程测量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建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07.
[2]张建军.GPS工程测量技术应用分析[J].测绘周刊,2008-07.
[3]姚传玺.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应用[J].建筑工程资讯,2008-10.
[4]马丽华.工程测量新技术概述[J].测绘信息,2008-3.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生态化;设计
虽然我国的低碳生态规划只是近几年才开始进入城市规划编制领域的,发展的时间较短,但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却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以后我国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要在城市化上着手,在提升城市化内在质量和城市低碳生态规划水平上建设生态城市。从而让人们能够与自然良好的融合在健康、自然、安乐的条件下享受资源捉使我国的人居环境问题得以改善走上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生态城市释义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才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2生态化城市建设发展历程
从人类文明发展史角度看,人类经历了蒙昧、野蛮而逐步走向文明,从渔猎文明发展到农业文明再发展到现在的工业文明,每一次文明更替都是一次社会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进步。目前的工业文明虽取得很大成就,但因其固有问题的严重化,已经开始走向衰退,一种新的文明,作为工业文明的替代力量正在兴起。这就是说现在面临着工业文明向一种新的文明的过渡,这种新文明即为生态文明。人类社会也将从工业社会转向生态社会,从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向生态化发展模式。在世纪之交,新旧文明转换之际,我国城市发展面临两种选择,或者走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发生根本改变,最多只进行适当的调整;或者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根本性变革,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化发展之路。第一种选择是危险的,“边发展、边治理”或“先发展、后治理”,使人类“生存危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甚至拖延解决,只会使为之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到最后可供选择的余地也愈来愈小。我国应该也必须选择第二种,尽管我国城市将在发展中面临更多挑战。城市走生态化发展道路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走出“城市病”困境的必然选择,是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维护全球生存与发展的迫切要求,变革势在必行。
3生态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布局在城市内及城市周边的大量企业还无法搬离,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能源及原材料,而其所排放出来的排放物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进一步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努力提高城市生态治理的水平。目前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其生态环境问题并不容易乐观,大量的水土流失、城市风沙严重、草原退化、森林资源大量的砍伐、物种灭绝、水资源短缺、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城市内涝及噪音污染等等诸多问题的存在,其所带来的损失无法估量。导致这些生态问题存在的因素较多,但不外乎人口、工业化及经济等因素。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较大,实现人口控制具有较大的难度,这对于经济的发展及生态环境的改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再加之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欠缺,从而存在着过度开发、毁林造田等行为,使生态系统超出了自身的承载能力。同时我国工业发展处于较低的层次,沦为世界的工厂,多以加工业为主,不仅投入资本较大,而且所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非常严重,特别是在当前经济转型期内,部分企业更是为了片面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忽视对社会和生态效益有影响,从而加剧了生态问题的严重性。
4城市规划中规划生态城市的具体措施
4.1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在进行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时候,城市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城市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编制城市规划的时候要非常的科学,这样能够更好的改善城市发展环境。在新的时代,城市规划发展也要与时俱进,现在,人们对生态保护是非常重视,因此,在城市规划方面要对生态环境进行重视。生态城市建设不仅仅能够在经济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在生态经济方面也能够获得更好效果。在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环境和环境质量改善都非常重视,这样就使得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对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分析,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4.2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时候,要做好生态城市设计,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城市生态建设目标,同时,对不同的城市进行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的时候都有不同特点。在进行基本设计的时候,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景观设计方面要实现建筑和园林共同发展,可以将街道建筑景观设计和生态环境进行有力的结合,这样能够更好的对江河湖泊进行保护,同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也能更好的对生态环境和城市文化进行更好的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景观效应更好的结合。对生态示范园区建设也要进行重视,可以以高科技产业作为主导,建设循环经济,同时在旅游、教育、医疗和文化建设方面也要进行重视,建立生态产品开发,同时也能对产业格局进行调整和改造。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能够提高生态经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比重,同时对企业的发展也要进行环境信用评级,这样能够保证企业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对环境保护更加重视。
4.3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我们的祖先将城市建在有水的地方,大江大河的沿岸都是城市的聚集地。所以,我们的城市都有很好的生态基础。对于这样的状况,对我们建立生态型城市是十分有利的,我们不仅要利用,而且要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原始的生态环境具有无法比拟的优点,任何人工建造的都不可能比它更好,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的保护原始的生态环境,还有在保护的基础之上,对原有的生态资源进行提升,通过人工来对原有的资源进行完善。只有充分的利用生态资源,建设生态型城市,才可以更好地建设城市的发展。
5 结语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基础,以打造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这是生态城市规划的重点。通过对生态城市的涵义与特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及指标体系的探析与思考,将生态思想、低碳经济理念充分地融汇到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的生态化与低碳化的发展进程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顾朝林谭纵波等.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少平.城市生态规划与区域可持续能力模型[D].2009.
关键词:城市规划模糊边界边缘整体规划边缘效应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G3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From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ity and society perspective to summerize the meaning of the emergence and the existence of urban planning, propose the development of ”Blurred Edg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planning, how to integrate resource elements, apply overall planning of edge to seek new breakthroughs in this field and maximize edge effect.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Blurred Edge, Overall Planning of Edge, maximum of Edge Effect
引言
城市代表了人类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力量与向往,以及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积累和变迁同时也是人类和人类社会等方面的积累和变迁,同时也是人类和人类社会自身最生动的写照。回顾各地域、历史文化的特点不难发现,历史脉络下的城市空间体现着社会各阶段的世界观和社会伦理。
伴随着城市的产生,人们便有了城市规划的意向。城市规划从最初的阶级体现权威、等级,希波丹姆方格网、中世纪广场文化,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再到后现代城市规划中空中城市、拼贴城市、紧缩城市,城市规划从最初的至上而下、个人主义、解决阶级矛盾趋向于全民参与性、社会性、生态性、可持续多元混合发展模式。人们开始尊重人性的精神追求和环境的适应性,而非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伴随着全球化、新技术产生、城市的进一步区域巨化和全球生态环境的意向,社会学的思维方式被引入城市规划领域,人们社会一直关注自身发展而忽略了环境的生存。人们开始关注生态低碳消耗的可持续发展,普世城、生态城、低碳模式等一系列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念成为当今时尚。
透过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城市规划所塑造的空间主体关系,已从社会内部矛盾的空间转向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共存的关系。城市规划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所面临的问题呈现区域化、全球化的趋势。
二、边缘整体规划思潮
社会发展的思潮是推动城市规划的方法、技术不断和完善的原动力。这种推力不是抹消,而是一种沉淀和积累,这种积累被物化,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正如钱钟书《围城》中提到:“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市与乡村如同霍华德田园城市三种磁力般,利用各自的优势吸引着不同追求的人们。假想介入城市的动态研究,城市不断的扩张,原有的乡村将被城市一点点侵蚀,都市圈、城市圈、连绵带,城市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最大化。城市与乡村的边界在哪里?城市边缘环境的多样性和高度异质性,能带来便捷的获取多方共有的环境资源,较高的生态价值,利于多元社会经济活动,复杂稳定的城市结构等优点都将被城市“同质化”所取代。边缘地带的潜在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怎样在统筹全域的背景下激活边缘活力,实现边缘区整体规划的协调发展,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
边缘区整体规划与城市核心区、与相邻区域关系紧密。与地域腹地相比,边缘地处关联地域间的信息、物质、能量流作用的通道区,可便捷获取异质信息,中转或承接物质、能量流。“边缘区具有控制无能流的半透膜作用,能对进入和离开的地域的流进行过滤 。城市与乡村的同存,相互之间的多样性协同作用所产生的边缘效应,是城市系统实现超循环自组织的外在表现。“超循环是一个自然的原理它使一组功能上耦合的自复制体整合起来并在一起进化” ,而城市中各类边缘效应正是用地间的“互补性“会聚,产生超循环作用的结果。城市生态系统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不同的性质的土地利用系统的穿插、叠合、会聚,产生的边缘区,是系统间产生有机的相干协同的联系纽带,具有整合信息能力和自促进生长性质,使得城市构成部分相干地生长、稳定,受控的共存。城市边缘区域对于城市生态系统构建重要性不言而喻,完全忽视边界的存在无视边缘效应的作用,任凭城市无限制的同化乡村的发展模式,值得重新审视。
城市的发展并不是受到单一元素的影响,而是各种矛盾的综合体。这种现象直接反映在城市形态与城市布局上。带状城市线状分布,紧缩城市高密度竖向形态,生态城市绿色低碳覆盖,城市规划惯性的对于城市开展宏观的统一规划,通过整合经济、人文及周边环境资源等,却缺少对于边缘的区域统筹规划;规划师更加关注城市中心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却忽视了构建城市与城市、区域与区域、内部与外部,边缘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与发展轴培养的重要性。
边缘整体规划思想,边缘区域的界定不仅局限于城市与乡村,它收益于相邻地域单元环境资源的相互补充与组合,景观生态学反映在空间斑块性和空间梯度构成的空间异质性。微观上城市内部街道、建设用地、生态保护用地等,宏观上乡村、铁路、江河流域、国家边界区域等都是边缘区域的反映。边缘区是区域对外开发、协作的作用门户,必须树立全局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念,与构成边缘的地区规划相协调,重视与腹地之间的交通换乘与衔接,以“大思路”“大区域”视域审视边缘,注重沿边地区与沿海边缘区、沿江边缘区的联动,形成对外开发的窗口,推动全方位的战略发展。依据自身现状条件,结合相邻资源优势和生产力现状,建立针对性的特色与深度贸易,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关系。07年广西位于大西南出海口的凭祥市、北海港、防城港组办国际性的规划竞赛,正是因为位于东盟经济圈,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沿边或者沿海地区,更重要的是他们中越两国边缘沿边发展轴伸向内陆发展轴的起点,是两大区域的前沿地带,在两大发展轴的联动中起到“桥头堡”的关键作用。在面对这样的边缘区域,沿用边缘整体规划显得格外的重要。区域性边缘整体规划不仅是针对区域性边缘区用地本身的规划,经营城市中得“体郭经野”,围棋中的“金角银边”,都体现了边缘与区域中各组成部分的高效协同与整体的紧密关系,边缘区域整体规划站在生态视域的角度重新审视“集聚化”与“分散化”的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问题。
三、模糊边界
近年来,城乡统筹的规划思想深入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乡村规划师、农村综合体、城乡一体化、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总体目标等,实质上都反映与城市与乡村的边界模糊化、城市更为广大的边缘区域整体规划的发展动态。城市边缘区整体规划是站在区域的角度,打破传统依托核心区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单一模式,以乡村、流域、交通通道等边缘区为出发点,建立可持续的边缘区整体发展网络体系,弥补城市发展中以牺牲整体效益的“快餐式”规划模式。
成都总体规划提出了田园式的城市形态,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乡空间布局和人性化、生活化的城市空间结构,既有优美的田园风光,也有强大的现代化功能,并体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全域成都继而在成都经济区范围内形成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城乡二元体制全面破除,城乡居民享有更充分的社会福利和更有力的权利保障。城乡边界模糊,一方面打破了传统二元体制带来的城乡格局所带来的两级分化、社会差距的拉大,有利于缓和城市与乡村的矛盾;另一方面城市向乡村扩张的速度并没有因此而减缓,边界模糊甚至消失所带来的异质性减弱,城市结构的稳定性减小。边界的存在、保留、去除仍需要科学、全局、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
四、边缘效应最大化
城市规划所面临的挑战与日俱增,城市规划更加强调城市和四周影响区域作为规划分析的主要单元,强调环境与城市的依存关系,强调区域整体发展。
在区域城市规划中,需建立城市边缘区整体规划的思想,关注不同功能性质、城市与乡村、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等异质之间的边缘区域。有意识的关注边缘区的存在,通过各种类型边缘区与这一地区间联系纽带的规划,建立地域间及城市与环境间的联动关系,增强地区间分工协作,在促进区域整体发展的同时,发挥每个地方的最大潜力,同时对于介于地区之间的边缘地带生态资源给予合理的保护,发挥边缘区边缘效应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