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民族学的认识

对民族学的认识

时间:2024-02-10 16:16: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民族学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民族学的认识

第1篇

【关键词】 宗教 民族学 发展 经济学

一、广义民族学理论的产生

针对于现实问题的解释,广义民族学在施正一先生的倡导下提出,应对的是跨学科的宗教民族问题,更好的、全方位的解释现实问题是宗教民族学的根本目的。广义民族学的并非来自虚无的理论,它有着现实的坚实基础,也并非毫无逻辑,也保有自己的独特方法论。它的方法论有三个层次,即:指导方法、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方法论的建立,是一个学科建立的基本要素,也是该学科独立于其他学科的基本要素。方法论是理论指导现实的具体操作步骤,是使得现实问题得以理论化的手段措施,把握住广义民族学的方法论才可以有效的将其应用于现实问题中,给予现实问题最恰当、合理的解释。

广义民族学是民族学的延伸和发展,而广义民族学自身的分支学科建设亦是其本身的发展。在施先生的《广义民族学》中设定了十四个分支学科。当然,施先生未“框死”广义民族学分支学科的发展,也赞同适当时机可以增加“政治民族学”、“都市民族学”等。这就足以说明两点,广义民族的内涵是丰富的,局限在某个人或者某个时代是无法囊括讲清其内涵的;另外,广义民族学也是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和研究领域都要进行改变,这是学科的灵活性。

因此,无论是从现实需要,还是研究方法上,还是研究对象上看,我们都可以说明广义民族学建立的意义。首先,通过学习和研究广义民族学可以帮助了解什么是民族或者民族共同体。其次,通过对广义民族学的学习,可以增加有关民族学方面的知识,不仅能够了解国内有哪些民族,他们大体是如何一般样子。第三,可以全面的认识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在实践中能够自觉地区分民族问题与非民族问题的界限,区分不同民族的不同性质,从而能够正确的按照有关法律去处理好不同的民族问题。第四,通过学习广义民族学可以充分的了解民族因素的重要地位,可以了解民族因素在国际社会交往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五,通过学习广义民族学,还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民族学自身的发展史,了解国家主要民族著作、主要民族学理论与主要民族学理论流派。

二、何谓宗教学及宗教民族学

关于宗教的定义,几千年来争论不休,一直未形成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可以确信的是,宗教并不是一个新的发明,它即使不是和人世一样古老,至少也和我们所知的人世一样古老。宗教一般的被认为是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物质生活及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研究的宗教已经不再神秘,已经逐渐的走向了沙龙社会,成为人们思考文化现象的重要热点和视点。从如今的生活需要可知,研究宗教不仅成为了一种必要,而且是一种必然。

宗教成为一个学派,始于麦克斯・缪勒。英国著名宗教学者埃里克・J・夏普评价说:“在缪勒之前,宗教学领域虽然广泛而且充分,却是杂乱无章的。在他之后,人们看到这个领域已成为了一个整体,服从于一种方法,简而言之得到科学的处理。”这样的评价,对于缪勒来说是极其公正的。他不仅为宗教学奠定了研究方法和科学的研究态度,而且还清晰指出宗教学的任务就是揭示宗教学是什么,它在人的心灵中有何基础,在其历史成长过程里遵循着什么规律。

宗教民族学是广义民族学的分支学科,是对广义民族学乃至民族学的延伸与扩展。研究宗教民族学,首先要弄清楚何谓宗教民族学。关于宗教民族学的定义,费尔巴哈、泰勒、弗雷泽、马恩、缪勒等人都有具体的定义,但各家理论观点也未能得到统一。理解宗教民族学,切勿忘记它自身处于分支学科的交叉领域,这就决定了它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宗教民族学作为民族学的分支,作为宗教学与民族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它是将宗教和民族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这一整体是民族学与宗教学联合起来成为的整体,它所研究的领域是二者学科单独所不能够完成的。

确定一个学科的基本定义,在未能够得到精准定义时,亦是可以从研究对象着手。宗教民族学揭示各个民族的民族特性,各民族演变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而其研究方法是结合二者之研究方法,既不局限于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也不限制于宗教学的研究方法,也在必要时加入了宗教民族学自身的研究方法,这是该学科的特色,也是其生命力的表现。

三、宗教民族学的优势何在

民族认同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该民族的宗教的认同,而宗教认同则保留了民族传统。从这点来看,二者并非是相互排斥的、相互对立的,二者是相互强化和共融的。就这样的社会现象来看,单方面的学科理论是难以做出诠释的,而这却是宗教民族学的优势之处。

首先宗教民族学是探讨不同民族的同一,如我国十个民族印象伊斯兰教。对同一宗教对不同民族间进行分析,是凸显了宗教对民族性的作用和影响,而伊斯兰教在十个民族中发展足可以说明宗教的发展带有了民族性。其次是不同民族的的多样性与差异性。需要指明的是,这一点恰恰是研究者最容易忽视和跳过的研究现象。单一民族中该民族独特的民族性对宗教的改造和融合,使得出现不同的或者同一的差异化。以上两点是宗教性与民族性之间关系的探讨,在具体的现实问题中的具体应用和分析。

在研究宗教与民族关系时,研究者往往视二者为严格对立关系,其实现实中并非如此。无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还是世界范围内的少数民族,宗教的存在形式绝非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各大主流宗教,它们一样有着各自处于不同时期的。缪勒认为,宗教大致分为三种,即:可掌握的、可感知不可掌握的、不可感知的。其中可掌握的就如对石头、木头的崇拜,可感知不可掌握的就是犹如对水和山林的崇拜,不可感知的就是超自然崇拜或者说上帝崇拜。世界范围内的民族也都逃不出缪勒的宗教分类范畴,且都有着自己本土的。对于研究外来宗教对本民族的影响时,不可对立视之。

笔者坚持认为这是一种融合的过程,而非完全的对立。融合之意在于,外来宗教的教义定然包含了本民族的民族性和生活观念等相同因素,这种相同因素在外来宗教中得到的反映远比本土宗教来的完善、明晰。换句话说,外来宗教之所以能在本土生根的真正原因在于本土民族性的需要,这是不排斥的。因此,从这点而言,研究宗教民族现象是无法单从某一学科理论来做分析,而需从交叉学科的理论来对宗教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做出恰当诠释。

四、对民族经学发展的启示

回顾民族经济学发展历程,从创学科之初至今,外界对民族经济学的质疑仍未消失,而民族经济学的内部又出现了各种意见争端,难以形成统一,最终导致学科建设停滞不前。本文立足于宗教民族学的梳理,进而对民族经济学进行反思,得到如下启示。

首先,从社会现实来看,存在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的经济问题,就应该存在从民族角度来探讨经济问题的学科,即民族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存在,研究视角的选择,研究目的的确定是一个学科称之为学科的根本所在,而这几点民族经济学都是具备的。除此以外,最关键的相似点在于,现实中存在这样的现实问题,而理论界就该有学科理论与之对应。

其次,对于民族经济学的发展而言,研究工作仍然要有担当和责任。民族经济学老前辈们,之所以创立这么一门中国特有的经济学分支,很大意义上是一种社会的责任、民族的担当。就中国而言,少数民族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远远落后于东北沿海地区,而要实现中国的共同富裕目标,非要解决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问题不可。承担起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理论研究,是一种担当与情怀,这是区别于其他经济学分支所特有的情感因子。

最后,民族经济发展进入困难期,但研究工作仍要从最基本开始。学科发展中的困难,应该远不如学科创立之时的困难,民族经济学前辈在创立之初并未将核心理论定义框死,其中原因在于当时的学科积累不足。

综述所述,民族经济学与宗教民族学一样,都是跨学科的理论,而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不具备生命力。随着社会发展,社会问题的呈现方式变的多样,因此从社会学科的不同角度来对同一社会问题或者社会现象进行诠释是跨学科理论的根本追求。民族经济学立足于当下社会的基石是,从少数民族的特性中探求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这是该学科的存在意义。该学科的发展至今遇到了阻碍,但是这种阻碍本身并不可能掩盖住学科自身的理论生命力。解决中国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问题,仍是国家热点问题,仍需大批后来有志之人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国的共同富裕而奋斗终身。

参考文献

[1] 施正一.广义民族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10月第一版.

[2] 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

第2篇

【关键词】 民族学 少数民族教育 问题 探究

【项目基金】 本文系宁夏大学新华学院院级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关于民族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教育问题的若干探究”(项目编号:14XHXY1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王宏涛,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教师,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教学办主任,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是民族学、高等教育管理;章治宁,宁夏大学讲师,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2013级博士,研究方向是民族史学理论及西夏历史与文化等。

【中图分类号】 G7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1-0044-02

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国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民族已经实现了地位的平等,并且进一步实现了民族的团结与融合。在这种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能够推动民族教育的发展,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民族学视角,对少数民族教育问题进行若干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并推动我国国民教育的进一步建设。

一、民族学视角下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

从实践调查的研究显示,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导致其不愿意主动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不愿意在学习中付出足够的努力,最终使得少数民族教育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始终无法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的族群相对较小,其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并不高。在这种背景下,这部分少数民族对知识的重要性没有明确的概念,对学习也就没有足够高的认识。其次,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少数民族家庭还不能承担相对高昂的教学费用。基于此,学生家长通常对学生的教育不够支持,而部分学生也从主观上认为学习是家庭的负担,也就不愿意主动积极的学习。最后,从宏观上说,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当地政府更加重视经济的发展,从主观上忽视教育的发展与建设,同时也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教育领域。在这种背景下,少数民族教育得不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无法在当地起到有效的宣传作用。因此,少数民族居民的观念始终得不到改善,始终无法使其认真对待教育工作。可以说,少数民族教育始终难以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的不支持,这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有极大关系。正因为经济和教育的欠发达,导致大部分少数民族家长不愿意支持学生的教育,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

2. 辍学率较高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辍学率远高于汉族地区。简单地说,少数民族学生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放弃自己的学业,部分学生甚至没有接受完整的初中教育就走上了就业岗位。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家庭难以承担较高的教育费用,只能让学生被迫放弃学业。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教育相对落后,办学的质量也相对较差。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看不到希望,从主观上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无法在学习的道路上坚持下去,最终只能半途放弃学业。

3. 教材的不合用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使用的教材并不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文化,也无法迎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基础与能力。具体地说,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一直以来都是由国家统一管理制定的,虽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所改变,但现行的教材内容和课程设计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还存在诸多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现行的教材内容和课程设计大多数是以发达地区和以主流文化――汉族文化为主,没有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民族学生对有些脱离生活实际的课程内容难以理解。课程内容没有考虑到民族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影响了教学效果,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对课程和教材的学习兴趣不浓。其次是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背景下,相当多的民族地区采用将汉语教材翻译为民族语言文字的教材教学,这样的教材不但受语言表达方式和翻译水平的影响难以保证质量,而且形式单调,内容陈旧,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不能调动民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更新速度慢,不能与时俱进,不受师生欢迎。在这种背景下,少数民族教育没有合适的教材进行有力支撑,进一步降低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看不到学习的前途,而只能放弃学业走上工作岗位。

4. 教学资源的匮乏

从资源角度来说。少数民族教育相比于主流的交流而言,其拥有的教学资源明显更加匮乏,远远无法与城镇中学校所拥有的教学资源相比。首先,少数民族教育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因为经济的落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很难招收到优秀的教师,也就无法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其次,教育经费短缺也一直是少数民族学校头疼的问题。虽然在我国教育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国家在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这种措施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经费短缺的问题。具体地说,少数民族地区学校难以配备完善的硬件设施,无法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环境。最后,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当地政府无力为贫困学生承担学杂费,导致家庭困难的学生无法进入学校学习,使得教育公平的机制受到进一步挑战,也成为少数民族教育的一大问题。

二、解决少数民族教育问题的策略

1. 加大投入,转变认识

要解决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政府首先要做的是进一步加大财政的投入,要通过更强有力的宣传,使少数民族家庭和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随着宣传工作的开展,少数民族家庭和学生才能够意识到自身思想的局限性,才会产生“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基于此,少数民族家庭才会更支持学生进入学校参加学习,而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进而在教学中更加努力获得更大的成就。

2. 要因地制宜发展少数民族职业教育

为了进一步转变少数民族家庭以及学生的意识,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因地制宜的观念,要在特定的地区发展少数民族职业教育。换言之,政府应该通过因地制宜的职业教育,使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成为被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问题,将教育的成效突显出来。随着职业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少数民族家庭与学生才能够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够进一步转变认识,从抵触到支持。这就需要政府充分考虑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应该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制定职业教育的目标和专业,才能够培养被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显现出教育的巨大力量。

3. 对教材进行改革

同时,政府需要对少数民族教育现行的教材进行改革与创新。一方面,少数民族教育的教材应该具有民族语言的版本,特别是在中小学中,教材是否具有民族语言版本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具体地说,当前少数民族的教材往往是对汉族教材的直接翻译,这就导致部分教材在翻译过程中的表述不正确,使少数民族学生难以领会真实的意思,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教育的教材应该能够融入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历史,要能够切合各个民族不同的历史背景,要在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进一步继承与宣扬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换言之,少数民族使用的教材不但要包括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囊括各个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风俗、工艺等知识。这样的教材更能体现出少数民族教育的特色,也更能迎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4. 取得家庭教育的配合

要解决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达到切实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目的,少数民族学校就应该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取得家庭教育的配合。从调查研究显示,少数民族教育成效不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家长对学习的不重视和不支持,以及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逐步降低,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少数民族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要改变家长错误的观念,使教育得到家长的支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家庭教育应该包括对学生家长的教育,要不断提高学生家长的素质和意识,使其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也要培养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

总的来说,少数民族教育关系到国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关系到民族的团结与融合。这就需要政府部分正确分析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切实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 雷明珠.民族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教育问题探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1).

第3篇

论文摘要:结合笔者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学管理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及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的体会,并对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几点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近年来高校的扩招,进入各级各类高校深造的少数民族学生也越来越多。以新疆自治区为例,截至2009年,新疆少数民族人口数为1297.98万人,占全疆总人口的60.13%,高校少数民族在校生达到9.9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7.3%,是2000年的3倍。对于普通高等学校来说,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工作。它不仅是一个培养人才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民族团结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问题。这项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振兴。在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笔者发现少数民族学生与广大的汉族学生相比,多数来自经济相对落后、交通相对不发达、信息闭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地区,加之汉语言应用能力相对较弱,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想品德、心理状态、学习状况等方面表现出一些自身的特点。如何把握这些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是值得我们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

1.求知欲较强

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教育质量相对较差。少数民族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经济比较贫困的农村,基础教育阶段接受的教育相对滞后,学生的汉语听力、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计算机和外语等相对汉族学生普遍较差。较大的差距以及就业竞争的压力,迫使学生增强了对知识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增进对自身、对本民族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很多学生开始利用宝贵的大学时光刻苦学习,甚至有很多学生在节假日也不休息,刻苦学习汉语、英语和计算机,以缩短与其他学生的差距。

2.民族意识较强

民族意识是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是维系一个民族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大学校园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意识主要表现在:一是民族情感较强烈,民族感情很纯朴,对自己生活的环境、周围的朋友以及同学感情很深,维护个人、班级及本民族荣誉的心理较强;二是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政治地位等问题一般比较敏感;三是很乐意与其他民族的学生大胆交流,相互学习,但希望得到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师生的理解与尊重。

3.心理素质相对脆弱

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素质相对脆弱,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接受的基础教育、信息交流,远落后于发达地区的学生。同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相比,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思想意识相对单纯,社交相对简单,思想保守、封闭的学生比较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这些弱点就凸现了出来,不少学生会不自觉地滋生出自卑、嫉妒、不满甚至抵触情绪。

4.汉语应用能力较差

学生是汉语教学的主体,学生的汉语水平越高,高校汉语教学的效果就越好。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受教师素质及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言应用能力较差,同时,由于高校汉语教学偏重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听、说能力的培训,虽然有很多学生通过了较高级别的国家汉语水平考试(HSK),但大部分学生汉语言应用能力较弱,尤其是口语和写作能力,日常生活中能够熟练用汉语进行交流的学生不多。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普遍较差,沟通能力弱;二是缺乏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和素养,对教材内容和背景的深层面理解存在困难;三是思维方式与汉族学生存在着一定差异,对知识和文化的吸收、消化能力较汉族学生弱。

5.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基础教育的12年,既是学生学习各科基础知识的时期,又是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维模式养成的重要时期。但是因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及家庭教育等因素,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主要表现在无明确的学习目标、无科学的学习计划,学习自觉性差,上课不记笔记,不主动思考问题,课后不自觉完成作业等,这些习惯进入大学后很难一下被摒弃。加之高校实行的是汉文教材、汉语授课的教学模式,基础比较薄弱的民族学生难以很快适应,导致不少学生逃避上课或抱着侥幸心理应付考试,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6.被“特殊照顾”的心理较强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步增大,各个高校在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上都采取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进入高校的“民考汉”、“汉考民”以及“双语实验班”学生在逐年增多,这种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必定要有多样化的教学管理来保证其正常运行。各个高校根据自身教学的实际以及学生的特点,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政策,其中不乏对特殊少数民族学生的照顾政策,如加分、降低标准等,其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好好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然而不少学生因为学校的加分或降低标准而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不认真听课,不精心准备考试,对自己的要求是能达标就行,久而久之,养成了对特殊照顾习以为常的毛病。更有甚者,希望学校在成绩核算、奖学金评定、特困补助等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照顾。

二、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1.坚持正面引导,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民族意识

每个民族的意识都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意识较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健康积极的民族意识很有必要。为此,我们要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现状和特点,熟悉他们的风俗习惯,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引导他们建立健康文明的思想观念。要反对民族歧视,教育各族学生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开展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各项活动,使各民族学生从思想上真正树立起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观念,进一步增进民族团结。把少数民族学生对民族问题和政治地位敏感的特点与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结合起来,激励他们为振兴民族、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2.加强思想教育,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突出抓好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教育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少数民族学生从自己做起,弘扬积极向上的民族意识和精神,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秀传统。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摈弃民族意识中消极的、不利于民族发展的观念,进一步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努力使自己成为本民族的优秀人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振兴民族经济、繁荣民族文化事业。此外,应注重日常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形成科学、合理的少数民族学生教学管理模式,并把制度建设与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辅助教学活动、能力培训活动等,使少数民族学生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通过活动充实他们的业余生活,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加强辅导,使少数民族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确立与良好方法的掌握是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的保证,也是大学生入校后面临的主要任务。学习目标的确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关键。目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学习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为学生没有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辅导工作,使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确立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目标和方法,产生紧迫感、危机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成绩。 转贴于

4.深化教改,量身打造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

少数民族学生较低的汉语言应用能力,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后期的专业学习,造成不少学生自卑心理较强、情绪波动较大。尽快缩短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在学习成绩上的差距,努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是解决其思想问题的关键。为此,一是要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勇敢面对存在的差距,客观分析落后的原因,正确结合自身的优势,树立战胜困难、奋起直追的信心和决心;二是要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制定专门的、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基础,拓宽专业视野,提高其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要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实践能力。

5.加强汉语教学,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言应用能力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是高校汉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主要任务。一是要加快调整国家汉语水平考试(HSK)向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MHK)转变,全面考查少数民族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HSK测试不考查学生的口试及写作能力,对学生汉语水平的考查不够全面。与HSK相比,MHK测试的范围不仅覆盖了HSK测试的全部内容,而且还包含口语及写作能力测试,其测试范围更全面、更科学。二是专门为少数民族学生开设口语和写作课程。将口语课和写作课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中,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三是鼓励政治觉悟高、思想表现好的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合住。班主任、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合住学生的基本情况,充分做好合住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对合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解决和处理。

6.提高要求,把“特殊照顾”与严格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用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需要采取特殊的方法,但不等于少数民族学生享有特殊的权利,决不能在“特殊”的借口下放松对他们的管理和要求。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严是爱,宽是害;提高要求是爱,降低标准是害。对于学习优异的学生应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于违规违纪的学生,要进行严肃批评和处理。奖惩分明,不仅能体现出思想政治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及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风尚。

三、小结

总之,从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学管理的工作者应着眼于培养跨世纪的少数民族应用性人才,着眼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好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工作,为把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熊绍辉.对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的探讨[J].探索,2001,(5).

第4篇

关键词公安院校 少数民族 学生 培养

1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特点

由于受到公安院校特有培养目标的影响,其在相应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方面有着一定程度的特殊性。从公安院校上千人学生招收工作的开展规模可以分析出,其与其他院校在招生培养方向上有一定的区别。公安院校更多的培养方向设定为面向我国西部地区的定点招收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招收数量与其他类型的教育院校相比所占比例较高,部分公安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数量甚至可以占据全校总体在读学生人数的近十个百分点左右。

在当今社会教育工作的发展进程当中,政治思想方面无微不至的关心、生活方面体贴入微的照顾、学习教育方面不懈的坚持以及校园纪律方面的严格要求等,是公安院校在培养工作开展过程中最主要的管理理念。在社会大众化新型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部分公安院校的在职授课教师为提升其在学生培养方面的工作能力不断革新自身的管理理念,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入地应用到学生培养工作当中。但由于我国公安院校相关工作人员在学生培养工作方面积累的实践管理经验尚浅,导致在具体培养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弊端现象。

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较低以及学习能力的不足是公安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特征,有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内容的学习成为其最主要的学习阻碍因素。汉语言的教学用语以及汉民族文化的生活环境也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起到了消极的影响作用。有部分授课教师存在忽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弱势的现象,也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学生个人民族生活习俗以及的尊重和重视也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需要重点注意的教学内容,只有相关工作人员在掌握就读学生民族分配特点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才能最终实现其培养工作的有序开展。

2公安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的培养问题

2.1学生基础知识淡薄

受历史原因影响,公安院校内的少数民族学生多数来源于经济水平欠发达的地区,由于学生生源地的地理位置远离城市中心,并且交通不发达,再加上自然环境较恶劣,该地区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教育基础不够雄厚。该地区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是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够强大;学生虽然具有活跃的思想,但是学生的知识视野较狭窄。因此,这类学生在公安院校学习中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2.2学习要求较低

少数民族学生在公安院校的实际学习中,会受生活习俗、价值观念、校园环境、民族文化以及社会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培养时,公安院校要明确培养目标,在结合公安工作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现如今,部分公安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标准设置较低,少数民族学生在低标准的培养模式下,逐渐弱化了学习素质,降低了学习能力,并且学生的知识储备严重缺乏。

2.3忽视了双语教学

在公安院校接受教育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新的校园环境中,需要运用汉语进行学习和交流,由于学生在本民族区域中习惯用民族语言或者混合语言进行交流,因此,在公安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交际范围被大大缩小,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交流优势,并且,这相应地加大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当学生不能更好地适应汉语学习时,学生将不能与公安院校教的教学速度相同步,并且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学习问题,长此以往,学生会降低学习兴趣。

2.4生活习俗差异性明显

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在本民族学习中,已经养成了相对固定的学习模式,并且,学生的价值观念、文化模式等己基本形成。当学生进入公安院校这一新学习环境中时,学生会在各方面表现出不适应。少数民族学生相对来说,性格更加爽快、更加热情,同时,学生的自尊心也较强、敏感度也较高。再加上,公安院校实施统一化管理,少数民族学生在早期阶段会难以适应,并且会出现各种烦躁、不安。

3优化公安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培养的措施

3.1强化教育培养特殊性

在以往的传统教育教学中,公安院校经常忽视学生发展差异性,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和发展,特别是在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时。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逐渐加快,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公安院校教师在实施教育活动时,不仅要充分尊重学生,还要在课前全面了解本班学生,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如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注重学生发展差异性,那么少数民族学生则失去了教育均等性,同时,这也不符合新课改的教学需要。教师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时,首先要了解教学对象,并且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深入了解,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少数民族学生之所以会在校表现的特立独行,主要是因为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为此,教师可以进行细致分析学生个性,还可以在认识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为其提供适合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方法。

3.2丰富教学内容

要想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少数民族学生,首先,要为学生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目标,与此同时,使学生的培养标准与统一化的公安院校保持高度一致性;其次,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薄弱,学生实践学习能力较低,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原则。并且将班级内学生按照等级进行针对性培养,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要适当减少课程类别以及教学内容,但是,已有的课程可以适当延长课时时间,同时,进行双语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教师为了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效果,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通过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循序渐进”即有方向、有重点、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在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后,逐渐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

3.3营造学习环境

公安院校为了更好地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在课堂教学、课后实践以及校园环境等方面要充分体现民族多样化。具体表现为:增设具有公安特色,能够挖掘学生潜力的新型课程,以此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将零散的课后时间整体化,即利用课后时间成立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主要包括摄影小组、绘画小组、文艺小组、朗诵小组以及拳击小组等,以此发挥学生特长。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不仅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在公安院校这个整体的校园环境中,少数民族学生能够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这有利于学生问、师生间建立良好的友谊。

3.4加强“六观”教育

公安院校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时,要强化“六观”教育。即在政党观、祖国观、社会主义观、人民观、宗教观以及民族观等六个方面进行一致性教育。其中宗教观和民族观是重点。科学的民族观,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客观认识民族关系,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科学的宗教观,能够确保学生针对宗教问题形成科学认识,这有利于促进公安工作顺利开展。

3.5提高学生素质

为了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教会学生做人。即学生在校期间做合格学生,学生毕业之后做合格民警,对公安事业持续追求。其次,教会学生学习。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以及工作任务,巩固学习基本功,增强主观能动性。然后,教会学生健体。身体是一切工作的本钱,少数民族学生在平常要积极进行身体锻炼,尝试完成恶劣环境下的公安任务,勇于接受挑战。最后,教会学生团结合作。单打独斗时代早己被合作共赢时代所取代,因此,要加强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第5篇

比较音乐学的产生与研究对象

民族音乐学最初被称为比较音乐学。比较音乐学的名称是进入20世纪后首先在德国开始使用的,英文为“ComparativeMusicology”,其实比较研究的方法用于非欧洲音乐研究最早在17世纪就开始了,但是这一学科的建立是以1885年阿德勒的《音乐学的范畴、方法和目的》和亚历山大约翰·艾利斯的《各民族的音阶》为标志的。其研究对象是欧洲以外的种族、民族的音乐文化,正如萨克斯所定义的异国文化的音乐。这一学科的建立和研究对象的确立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研究者的立场有着密切关系的。首先,比较音乐学的产生和发展与欧洲殖民主义的兴起和扩张有密切的联系。以18世纪为开端,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跨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进入这些地区的西方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化学家首先向外部世界开启了这些非欧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之门。他们用西方学者的观点和方法试图了解、认识和把握这些国家和民族所具有的令他们新奇的特殊文化,想将这些相异于欧洲文化,不被欧洲人所知的文化公诸于众,加之古典进化论学派和马克思、恩克斯对于人类进化和原始社会经济的科学认识,至19世纪60—70年代,民族学作为一门科学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兴起,Enthnology一词1830年首先由法国人让·雅克·昂佩勒提出,30-70年代民族学、人类学学会先后在法、美、英、德和意大利建立起来。比较音乐学则是在民族音乐学进入80—90年代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时应运而生的。这一时期的欧美出现了一支受过专业训练的民族学队伍,开展了世界范围的、有目的的民族学田野调查工作,异国的民间艺术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与此同时,欧美的许多城市建立起了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博物馆,收藏了许多非欧洲的乐器和有关的音乐文物与手稿,记录亚洲、非洲、美洲民族音乐的材料大量增加,使人们对于非欧洲地区音乐文化的注意力进一步增加,加之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对无文字非欧民族音乐的研究产生了无法估量的推动作用。在这些基础上,比较音乐学这门学科在民族学诸多研究的影响下,应强烈而广泛的社会和时代需求产生了。英国语言学家兼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艾利斯和阿德勒、艾斯比塔等欧洲学者为比较音乐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由此可见,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异国音乐文化是相对于当时殖民者的主体文化而言的,也是相对于起初参与比较音乐学研究的这些欧洲学者自身的文化体系而言的。相对于其原本欧洲音乐文化知识体系的未知领域就成了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异国音乐文化=非欧洲音乐文化,即形成了欧洲文化特别是欧洲城市艺术音乐文化相对于非欧洲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实质上是一种以欧洲整体作为一个中心以欧洲大民族为立场而进行的研究。

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整个人类文化研究的进步和不同种族的非欧洲国家的学者对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参与,比较音乐学的研究环境和立场出现了变化和拓展,其研究方向和对象也出现了扩大和性质的变化,最初的比较音乐学的名称被民族音乐学所代替。

比较音乐学到民族音乐学的确立

我们不得不承认,音乐的发展往往是在别的学科带动下进行的,在创作方面,西方城市艺术音乐的派别经常是步文学、美术之后尘,如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的产生,在学术研究方面,史学、比较学、民族学的发展都深深地影响和引导着其对应的音乐学的学科发展。比较音乐学的建立受到民族学研究的影响,并在民族学发展的影响下最终成为了民族音乐学。

进入20世纪后,民族学产生了众多学派,提出了不少新观点。传播学派是20世纪40年代在欧洲民族学界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这一学派的先驱——德国学者拉策尔提出了把文化研究置于具体的地理环境中,同时重视各民族自身的历史条件的研究方法;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列诺夫斯基认为每种文化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要重视当前生活与现状的研究,反对殖民者对土著居民文化的粗涉;美国波阿斯学派又称文化相对主义学派提出了文化标准是相对的,各民族文化珍品不能进行比较等观点和理论思想。这些立场、观点和理论我们都可以在比较音乐学的研究中找到其对应的影子。特别是波阿斯为代表的美国学派的兴起,使得二战后的比较音乐学有了较大的发展,即在重视非欧洲民族音乐研究的同时,开始重视对本民族音乐的研究。波阿斯提出的各种文化价值平等、文化不可比较、反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使得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对象的相对基础,即欧洲整体作为一个大的中心民族的基础动摇了,突破了比较音乐学研究的非欧洲音乐的局限,对文化是否要相互比较提出了质疑。

同时,美国人类学家开始认为人类学的种种研究方法不但可以研究非母系文化,而且应该更多地用来探究其自身所属的文化,从而使美国人类学家开始以更多的精力研究美国的自身文化。与此同时,其中一部分人类学家开始带着这种思想积极地参与民族音乐的田野采录工作,而这在欧洲比较音乐学领域是不多见的。美国人类学家的参与虽由于本身音乐能力的限制,无法将其深入,只形成了一种思想趋向,但这种思想趋向却使比较音乐学的研究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使得美国的一些音乐家从音乐界转入人类学界,一些人类学家去研究音乐行为(并从技术上分析),同时还带动了这一思想趋向在欧洲研究机构的出现。

这一切的结果是,二战以后几乎所有的比较音乐学者都开始把注意力转向现存的自然民族音乐的人类学研究方向。于是,比较音乐学的研究范围和立场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地理性民族和欧洲中心看世界的角度转向了文化相对论,即站在全世界民族音乐文化平等的立场全面考查研究各民族(包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于是,比较音乐学在研究对象和立场发生巨大变化和没有进行更多比较的情况下引退,取而代之的是民族音乐学这一名称。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前叶,中国、日本和东欧学者对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参与,对于这一学科的转型也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他们在美国开始重视研究自身民族文化之前就开始了对其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实事求是地说,最初美国学者对本土音乐文化的研究还不如这些国家学者来得纯正,毕竟美国的学者也大都是英、德等欧洲国家的移民或后裔,他们的文化体系和观点和欧洲同出一辙,而他们对于本土文化的研究起初是热衷于北美大陆印第安民族音乐的探根溯源,从某种角度上说,属于一种异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但其提出的对本土文化的研究观点及其后来的发展,对突破欧洲中心论是极为重要的。而在这之前,的确有不少学者真正作了对本土音乐文化的研究。在东方比较音乐学研究中,中国的王光祈早在1926年就著有《东西乐制之研究》,其后又有1929年的《东方民族之音乐》和1934年的《中国音乐史》,日本的田边尚雄于1936年创立了东洋音乐学会,1948年著《东方的乐器及其历史》;匈牙利作曲家、音乐家巴托克和音乐学家柯达依分别于1906年和1905年开始对匈牙利的民歌进行收集研究,并分别出版了《匈牙利民歌》和《论匈牙利民间音乐》。虽然他们仍是用比较音乐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本土音乐文化进行研究,力图从东、西方音乐的比较中得到某些结论,尚属比较音乐学的范畴,但是他们参与研究的这一行为本身,和他们自身的非欧洲特质和立场已经使比较音乐学的研究发生了立场上的变化,虽然和美国学者的指导思想不同,却起到了异曲同工的作用,打破了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异国文化的框框,促使了民族音乐学的建立。二战后,荷兰人普·肯斯特提出了用Enthno-musicology这个术语代替ComparativeMusicology,首先被美国人所接受并固定下来。1959年,孔斯特的《民族音乐学》问世,这一学科正式成立。

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各家学说的分析及思考

自从比较音乐学因研究对象的变化而更名为民族音乐学以来,学术界就如何划界才属民族音乐学领域进行了不少讨论,有趣的是,这种讨论尚未终结而社会的发展却使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象不断在拓展,民俗音乐和伴随着产业化社会而迅猛发展的大众音乐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了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对象。所以,如何来划定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领域更加成为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各家各派的观点。孔斯特在他的《民族音乐学》的开头就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从所谓未开化的人一直到文化民族的一切种族、民族的音乐,研究所有类别的非西洋艺术音乐。民族音乐还把外来音乐的传入现象,即不同性质的音乐要素相结合而产生的影响这类社会学方面的问题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西洋的艺术音乐以及通俗音乐不包括在这个领域之内。[1]

梅里亚姆在他的《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中认为,“民族音乐学的目的和着眼点与其他学科的目的和着眼点并没有什么明显不同”,“它的特殊之处就是使用的特殊的方法,尤其在认为有必要使人类学与音乐学这两类资料相结合这一点上”,并强调“民族音乐学通常是由音乐和民族学这两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可以认为它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强调任何一方,而是采用双方都考虑进去这种特征性的方法,使其融为一体”,提出“对文化中的音乐的研究”[2]。有人便据此认为民族音乐学就是研究所有的音乐文化,可以替代音乐学成为一个没有边缘的音乐学科。笔者认为这是不正确的。梅里亚姆在谈到民族音乐学者的工作的第一个阶段时阐明:“资料的收集,一般意味着对欧洲美国以外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2]这句话应代表着他对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或者说是着眼点的看法。

涅特尔在《什么叫民族音乐学》中对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分类,他认为这门学科“主要探讨三类音乐,第一类有关无文字社会的音乐(musicofnonliterate),第二类亚洲及非洲北部文化中的种种音乐,即中国、日本、爪哇、巴厘岛、西南亚、印度、伊朗以及阿拉伯语系诸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第三类是民俗音乐(folkmusic)可定义为,在上述亚洲高级文化和西方文明中,以口述方式来传承的音乐。”[3]

美国学者胡德在他的《民族音乐学导论》中则就美国的具体情况对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象作了较为具体的阐述,他不仅提到了对美国以外的异国文化的研究、美国本土土著音乐的研究、民俗音乐的研究,还涉猎了新兴的电子音乐的研究——著名的甲克虫乐队[4],但同样回避了欧洲城市艺术音乐。

以上是欧洲和美国学者的看法,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以日本学者为代表的东方民族音乐学家们以他们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和视角逐渐为世界民族音乐学界所注目,他们对这一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日本学者岸边成雄先生认为:“比较音乐学成为民族音乐学主要是学者们对自然民族的研究,后来又加入了东方高文化民族的艺术音乐。”[5]山口修先生则认为“民族音乐学就是认识民族音乐的各种方法中的一种,即学术性的认识法”[6],也就是说民族音乐学的认识研究对象是民族音乐,他对民族音乐加以定义:“民族音乐则是作为各个民族集体所拥有的庞大文化事项中的一个项目而在其中占有一定地位。民族音乐是主要以‘音’作为表现媒介体的象征的产物之一种。”[6]在中国,从1979年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引进以来,就开始了对这一学科研究对象的争论。基于中国音乐学的特殊情况,这种争议也有其特殊性。从1980年到1988年,争议的核心是“民族音乐学”是不是就是研究“民族民间音乐”的问题。后来,王耀华先生、杜亚雄先生将中国传统音乐加以梳理,得出结论: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7]。中国民族音乐包括我国的传统音乐和新音乐[8]。而赵宋光先生和赵fēng@①先生则提出用Sinology-misicology来表达中国民族音乐研究,即汉民族与中国境内的各民族的华夏音乐。黄翔鹏先生认为“这一学科就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并强调“用民族学、人类学、地理学、民俗学来讨论问题,不可避免涉及到音乐形态的差异”[9]。

近来,很多学者又认为没有音乐不是民族的,所以民族音乐学要与音乐学整合,研究所有的音乐和音乐有关系的东西。有人则提出民族音乐学只特殊在其研究方法上,用文化的、人类学的方法研究所有的音乐就是民族音乐学,并且应该更名为音乐文化人类学。同时,人们在对研究对象进行争议的过程中,也不断提出新的研究立场和方法,如70年代开始的文化视野看待音乐研究、重视人文性,90年代开始的全球视野,都对这一学科的范畴和定义作了相应的讨论。

综上所述,我们首先可以认定民族音乐学作为一门学科无论在世界上,还是中国都是已经确立并真实存在的。而作为一门完善学科一定有其确定的、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其中方法和对象是相辅相成的,特殊的研究对象需要特殊的研究方法,特殊的研究方法有其适应的研究对象,它们同时决定着一个学科的特殊性、独立性,如同哲学、美学、历史学、人类学各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与之相应的研究领域。民族音乐学是一门民族学和音乐学相结合的学科,也正如梅里亚姆所强调的“民族音乐学通常是由音乐和民族学这两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可以认为它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强调任何一方,而是采用双方都考虑进去这种特征性的方法,使其融为一体”[10]。所以,要用文化的视角、人类学的方法来研究民族音乐学,用文化视野、全球视野进行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民族音乐学有其特殊的研究方法,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也正是由于民族音乐学有这样的特殊的方法,才定义了它的研究领域和对象,即适合用这些方法去研究的对象和领域。所以,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不是无限宽泛的,而是可以而且是有必要划定的。

无论民族音乐学的学者们怎样争论,最终都要落实到民族音乐学家们究竟研究了些什么。我们看到在中国和日本等非欧国家,很多学者致力于本民族音乐的研究,也有很多学者涉猎到自己本土以外的音乐文化的研究,如日本的拓植元一先生对西亚音乐的研究、中国的杜亚雄先生对匈牙利音乐的研究、王耀华先生对日本琉球音乐的研究、罗艺峰先生对东南亚音乐的研究、陈自明先生对南亚音乐文化的研究等等。由此来看,用国别、洲别甚至民族之别来划定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对象并不可取,仅研究本国的传统音乐更是不可能囊括民族音乐学的研究领域。

既然学者们早已开始用一种全球化的视野进行着全球性的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那么我们就应该把所有民族的音乐文化平等的摆在我们面前进行研究概括。笔者很认同山口修先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定义,即:民族音乐是主要以“音”作为表现媒介体的象征的产物之一种。也就是说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以音为特征存在的文化。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音”,无论要研究它是什么样,还是为什么是这个样,无论它是一样乐器还是一个仪式,无论是强调文化背景、群体还是个体,都要首先有音乐这个最基本的定位,一切都是与之有关进行衍展的。二是存在,无论你要追根溯源还是要展望未来,无论用历时性方法还是共时性方法,都要有一种音乐文化活生生的在你面前,然后将它呈现出来,再进行挖掘。当然也有用历时性的方法从前往后进行梳理,但在今天找到与之有关的对应的音乐现象是必不可少的。其实,这一总结是和这一学科的方法密不可分的。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的方法可以说是这一学科必不可少的、并使之独立于其他音乐学学科的方法,田野工作是每一个民族音乐工作者的必由之路,没有一个民族音乐学学者可以在图书馆里完成他的课题。那么,可以并适合进行田野工作的音乐文化,即以音为特征的存在的文化就成了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象。

明确了这一点有利于更好地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这一点尤其值得亚洲、非洲等非欧民族的民族音乐学学者注意。因为,这些国家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属于引进学科,与西方接轨时不免要遇到视角立场的变化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冲击,如,西方把对非本土音乐的研究都归为民族音乐学类,而在非西方国家则不能这样做,中国的欧洲音乐史研究学者肯定不同意将自己的研究对象划归民族音乐学研究范畴,而且也不适合这样做。还有,这些国家有着悠久的音乐历史,但是大多记谱法不发达,成为表现于文字的哑音乐史,而这些哑音乐史由于多文字少曲谱,使其包含的领域与西方的音乐史很不相同——不是音乐家、作品的历史,对于它的研究与西方的方法、成果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涉及到这个领域时,这些国家的民族音乐学工作者们不应一味照搬西方民族音乐学学者对西方音乐史的研究理念。由于西方记谱法的普及运用较早、较成熟,大部分艺术音乐史上的作品都可以还原为音,并且很多至今流传,符合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对象条件,只要从民族学的新角度,运用民族学的新方法进行再研究,就可以得到不同于以前历史学研究的结果,如对贝多芬的民族音乐学研究。但很难想象中国民族音乐学者对万宝常、李延年的研究会达到如此效果。民族音乐学家眼里西方的音乐文化无非是有乐谱记录的音乐文化和无乐谱记录的音乐文化——被归为口传心授的民俗文化,大都适合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因此那些认为民族音乐学就是研究一切音乐文化的论调也不足为奇。但是很多象中国一样具有丰富的哑音乐文化的国家的学者,要对这一论调有清醒的认识,在对本国音乐文化进行研究时应更好地认识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这是非常重要的。

收稿日期:2001-12-25

【参考文献】

[1]孔斯特著.袁静芳,俞人豪译.罗传开校.民族音乐学[荷][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121.

[2]A.P梅里亚姆著.俞人豪译.金文达校.民族音乐学的研究[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206.

[3]B.涅特尔,龙君辑译.俞人豪译.金文达校.什么叫民族音乐学[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178.

[4]胡德,金士铭译.景zhān@②校.民族音乐学导论[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226.

[5]岸边成雄著.郎樱译.比较音乐学的业绩与方法[日][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265.

[6]山口修著.江明译.罗开传校.民族音乐与民族音乐学[日][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6):226.

[7]王耀华主编.王耀华,杜亚雄编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8]杜亚雄.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定位[J].交响,2000(3):11.

[9]黄翔鹏.关于民族音乐型态学研究的初步设想[A].中国音乐年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231.

[10]A.P梅里亚姆著.俞人豪译,金文达校.民族音乐学的研究[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206.

字库未存字注释:

第6篇

【关键词】数学分析 课程改革 民族院校

【基金项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11401012) 支持。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13-02

一、《数学分析》课程的重要性

数学分析又称高级微积分, 它是以微分学、积分学以及级数的一般理论为主要研究内容。《数学分析》课程是各个高等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和金融数学等数学类专业的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内容上,数学分析对微积分和级数等理论有严格和精确的刻画,为后续的课程如实变函数、泛函分析、微分方程、微分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计算方法和复变函数等提供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在逻辑思维与方法上, 数学分析中的许多重要数学思想、严密的逻辑推理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为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及后面的科学研究起到巨大的奠基作用。通过对《数学分析》这门课程的学习,除了使学生掌握数学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可以培养学生严格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具备熟练的运算能力与技巧,从而提高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及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二、民族院校学生特点

1.基础知识薄弱

民族院校肩负着培养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因此民族院校的招生大多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而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都来自新疆、、云南、贵州、青海、内蒙、甘肃、宁夏等偏僻的山区或不发达地区,为了照顾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的发展,国家常常对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采取一定的照顾措施,如降低分数录取等。这使得少数民族学生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加之由于民族地域、历史条件的限制和汉语交流的障碍等,使得他们的知识面相对比较狭窄,认识能力比较差,这些造成了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在刚进入大学生时,很难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

2.不适应大学的环境

少数民族学生从中学升入大学,从偏远的山区或不发达地区到繁华而又热闹的大城市,从本民族的聚居区到非本民族的聚居区,从本民族的文化氛围进入非本民族的文化氛围,这些变化是巨大的。这对许多少数民族学生来说,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孤独感和寂寞感,加之高考成绩相对同级或同班学生较低,这使得他们压力比较大,甚至会产生一些自卑心理,从而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3.学习动力不足

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时对专业的认识不足,不了解本专业知识结构及未来就方向等,这使得他们没有认识到《数学分析》课程的重要性。另外,许多少数民族学生是定向培养,即毕业后要回到原籍工作,这使得他们有了工作的保障,没必要再去努力学习力,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数学分析》课程的改革方式

1.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改革

由于民族院校学生的特殊性,《数学分析》课程原有的或者985高校所使用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已不再适用。为了建立适合民族院校《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大纲,需要对原有的教学大纲做大量的改动,如减少数学分析中实数的完备性、一致连续性等理论性内容的讲解,增加极限、求导和积分等计算内容的讲解,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技巧,从而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合格的人才。

2.教学方式的改革

首先,任课教师在授课时,多讲解一些授课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和实际应用,从而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对词课程的兴趣。其次,在讲解《数学分析》中的一些抽象的定义、定理、推论等时,多讲一些如图形等直观的描述和解释,在写出严格的逻辑推理前,多讲解一些证明想法和思路的分析,从而使得学生对抽象概念定理的描述和证明有一个直观的理解。最后,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批判”地学习,敢于怀疑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分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任课教师应在课后多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状况,并对自己的授课方式和进展随时进行调整。

3.考核方式的改革

由于民族院校中的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基础薄弱,甚至汉语交流能力比较差,如果采用传统的或者985院校所采纳的《数学分析》课程的考核方式,这将导致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期末考试不能及格,影响了他们的正常毕业,从而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引起校园或者地区的和谐与稳定。为此,需要改变原有的考核方式,如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表现,加强课堂测验与平时作业的考核,减少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

参考文献:

[1]陈王莎.浅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教育界,2012(14).

第7篇

关键词:文化;汉语教学;教学内容;教学途径

前言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汉文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汉语教学中汉文化的重要性,借此初步探索汉文化教学的内容与途径。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每种语言都有其多承载的民族文化,通过学习内容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语言。对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学习汉文化知识作为学习汉语的一个切入点,不失为一个好的途径。

一汉文化教学和汉语教学的关系

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双语政策的实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也得到了发展。对汉语教学的研究也更较深入,汉语教学中韩文化的教学便突出出来,本文为了研究汉文化的教学,首先看一下汉文化教学和汉语教学的关系

1、汉文化的定义

汉文化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确切公认的说法,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历史事物,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其内容和结构总是在日益丰富,其地位和作用总是在不断调整。中国古代文献中,“文化”作为一个整合词的形式出现是在西汉以后。目前中国学术界多数人的意见,文化游和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中国传统文化是通过儒家经典反映出来的。“传统文化”是在过去的一个很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文化,是指周秦至清中叶这三千多年历史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文化。另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是指过去一直发展到现在的东西,传统文化是官文化的反映,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是根植于自己民族土壤中的稳定的状态的东西,但又有动态的东西包含其中,是过去和现在交融的过程,渗入了各个时代的新思想,新血液。中国传统文化从根源上讲不是一源分流,而是殊途同归,是各种文化的大融合。由于汉民族在中华民族中的特殊地位,使汉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组成部分。

2、汉语言教学的任务

对于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正确认识汉语教学的任务是教好汉语课的前提。

汉语教学的任务:向学生讲授汉语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汉语的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通过教学内容的感染,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情感和高尚的思想品德。

3、汉文化教学与汉语教学的关系

汉语教学及时语言教学,同时用时文化教学。语言和文化教学方式的统一性,是汉语教学最根本的特性。

汉文化教学是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汉语教学作为教学的宏观方面来把握,那汉文化教学作为汉语教学的一部分,则以一个微观的侧面进行把握。汉语教学面广,内容丰富,与之相对汉文化教学则面窄,内容偏居一面;汉文化的教学将促进对汉语言本身的理解,从而推动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汉语教学的发展也势必会促进汉文化教学的发展,促进汉文化的传播。

二汉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

汉语教学中汉文化的教学内容点多面广,加之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文中如若进行“穷尽式”研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本论文中阐述的汉文化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汉文化教学的内容。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每种语言都承载着其民族的文化。不同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也不同,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成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障碍,汉语学习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属于第二语言的学习。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内容分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两种”。

1、交际文化的定义及内容

所谓“交际文化”是指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熏陶下的人进行交际时,由于缺乏这种知识而产生误解,直接影响交际的文化。

对少数民族进行的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社会礼俗属于汉语教学中交际文化教学内容之一,①其中表示问候的:汉民族见面问候时常说:“你好,您好!”,对年龄相仿和自己同等社会地位的人说:“你好”,对自己年长和社会地位高的、自己特别尊重的的人说:“您好”。因为汉族人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②又如汉族人打招呼时常说:“吃了吗?”,如果不了解汉文化的人肯定会想:“难道他想请我吃饭?”。③询问年龄,年轻者向年长者询问一般说:“您高寿啊?”“你多大年纪啊?”向同龄人问可说:“你多大啊?”“你多少岁啊?”向年幼者可问:“你几岁了?”“你多大了?”等等。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会和少数民族学生母语产生交际文化的差异和冲突,①例如在文化心理和宗教习俗的不同,汉语中诸如“上西天”、“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悟性”、“芸芸众生”、“阐”、“功德圆满”等词语都浸透着佛教或道教文化的痕迹。对这些词语讲授时应多讲文化背景。②与汉族心理有关的教学方面,如“天”“真命天子”“天命”“天意”“苍天有眼”“老天爷保佑”,汉民族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神,是万物的主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命运好转、遭难寻求解脱时,都会用到上述词语来表述。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解释汉民族的宗教情节和独特的心理感受,这样就便于少数民族学生理解了。

汉民族习俗和其他民族不同。习俗是习惯和风俗的简称。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风俗是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不同。包括打招呼、问候、告别等用语的规范使用,比如送生日礼物,不可“送钟”,因其谐音“送终”。又如过年时“拜年”,有极少数的少数民族学生会对老师说“老师,您怎么不给我拜年去”,这样有时会让你哭笑不得。因此要加强汉语教学中交际文化的教学,以提高汉语教学的水平,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

2、知识文化的定义及内容

所谓“知识文化”是指两种不同文化背景培养出来的人进行交际时,对词语的使用不产生直接影响的文化背景知识,交际的双方或其中一方不会因缺乏这种知识而产生误解。

词汇属于汉语教学中知识文化教学的内容之一。词汇作为语言建筑材料,每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词汇,两种语言中必定有不可互译的词语,如对该民族文化理解不深或不理解,就难理解这些词语了,譬如:大多数的汉族菜肴、部分成语、俗语等在维吾尔语言、柯尔克孜语言中就没有现成的词语。“月老”一词源于汉民族民间传说,全称“月下老人”是主管人间婚姻的神,职责是将随身携带的袋子里的“赤绳”暗中系在男女双方的脚上,使之结为夫妻。这样理解就可避免学生单纯从字面把该词理解为“月亮下的老人”或“月亮老了”。常常作为“媒人、介绍人”的代称。“河东狮吼”,维吾尔语可译为“hotun yaman”。宋代陈季常(自称龙邱先生)之妻柳氏异常嫉妒且凶悍,管束丈夫极严,每逢她大声呵斥时,陈季常就不由得心惊胆战,因柳氏系河东人,后来坡就以“河东”一词指代柳氏,将此事写成一首打油诗:“龙丘居士亦堪怜,谈空说有夜不眠;一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因此,后人用“河东狮吼”比喻具有嫉妒心理而又性格厉害的妇人。“精卫填海”中“精卫”是古代神话中的小鸟名。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后用来比喻不畏艰难,意志坚强等就要通过表达解释文化背景来解释这些词语。汉族和维吾尔族对亲属称谓的表述有所不同,汉族人的亲属称谓词分的很细,父亲的亲属,母亲的亲属,妻子的亲属各有严密的称谓法。而维吾尔族人则不然,对男性亲属长辈称aka taha,对女性亲属长辈称aqa hede等。因此知识文化的教学是极为必要的。

3、对汉语教学中的汉文化教学要进行批判的 “教”与“ 学”。

历史悠久的汉文化并不是一块完美无瑕的玉石,它也存在着瑕疵之处。像“三从四德”、“男尊女卑”这样的封建文化,我们就要坚决抵制。

对文化的讲授时,作为教师自己应注意到要把优秀的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汉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讲授。塞选知识点时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作为少数民族学生根据自己培养起来的文化修养,也应对文化的教学内容进行批判的学习,并加以继承。逐步培养起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观。

三汉文化教学的途径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实现。简单的说,就是如何让少数民族学生学得汉文化。汉文化教学任务的完成,我认为要通过如下相应的方法和途径来实现。

1、进行汉文化的教学要对汉语文化进行相应的补充。

汉语教学中尤其是课文教学中,很容易遇到文化的内容,这时如何来给学生讲呢?譬如在古汉语作品中(文言文中),出现“虚左以让”。在教学中就要给少数民族学生讲清楚,“为什么要虚左位以让呢?”这在中国古时,以“左”为上位,表示尊敬,所以是“虚左以让”。这样解释清楚“虚左”的历史文化背景,就能更好地让少数民族学生理解汉语知识,学习汉语。

2、创造汉文化环境。

第二语言教学中主要是交际文化的影响最大。我们就可在课余对话中或实际生活中解决这些问题。在公交车上各民族同胞之间对老幼、孕妇互让座位不仅体现互相的尊重,传扬了美德,更加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高校民汉学生合住宿舍,是民族学生置身于汉文化环境的一种好办法,这样可以全方位的了解汉文化。民族学生到汉族家庭做客、居住、生活,也可使他们获得汉民族日常的文化习俗。这样得来,会使他们深刻理解这些知识。

3、开设专门的汉文化课程,加强汉语教学。

通过汉文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究竟要如何给学生提供汉文化知识呢?我认为要做到汉语言教学与汉文化教学相结合的同时,还要开设专门的汉文化课程来系统地传授文化知识,且开设专门课程以传授文化知识是必要的,但从理论上讲,从多快好省的角度看问题,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并行更合理。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语言本身既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一大组成部分,只教语言,不谈文化,实践上行不通,而且必然会影响到语言知识与语用技能的传授和习得;二是文化教学应是汉语教学必须贯彻始终的任务。语言与文化教学相结合,齐头并进应是汉语教学的奋斗目标。当然,传授文化知识的各种专门课程,就理论归纳和总结而言,仍有其存在的必要。

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儒家经典反映出来,学习汉文化,开设汉文化课程,不是为发思古之幽情,不是为了复兴儒学,而是想通过对汉文化的系统阐述来把握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和特质,让少数民族同学更好地认识汉文化,促进汉语教学的发展。从而重新来认识中华民族、中国传统文化,可加深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解。

4、通过生活习得汉文化常识,深入理解汉文化。

对汉文化的学习中有很多常识是可以通过生活习得的。譬如: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学生,便可以通过生活习得实现。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年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次加以庆祝,也是庆祝新春的延续。元宵节燃灯、猜灯谜、吃“元宵”这些都是深受社会各阶层欢迎的习俗;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吧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圆。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在日常生活中,这些汉文化知识都是可以习得的。

5、汉文化的教学途径中,也要注意到汉语教师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

汉语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双语能力,培养自己的双语文化意识。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授关系密切。在进行汉语教学过程中,应时时注意汉文化有机渗透,将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贯穿于汉语教学的始终。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教”与“学”相长的过程,在教授少数民族学生汉文化知识的同时,作为汉语教师也要不断进行学习,加强自身的汉文化修养。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能一知半解,敷衍学生或回避汉语教学中存在的汉文化问题,要又进取学习的精神,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来影响身边的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加强汉文化教学。

结语

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提高汉语教学水平和质量,其中汉文化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汉文化教学的深入开展和逐步推进,来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提高汉语学习的认识。对汉语教学整体而言那就一个全面的教学,其内容也必然包括汉文化教学,它们之间将形成互补关系,互相影响并促进共同发展。通过上述汉文化教学的内容和途径,来更好的完成汉语教学任务,使学生树立起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观,通过汉文化教学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对时代的了解,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司马文杰. 文化社会学【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8

【2】刘介民.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8

【3】蔡崇尧. 汉语教学法概论【M】,新疆教育出版社,1999,6

第8篇

【关键词】提高汉语兴趣;民族学生;激发自信心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

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贫困地区,能否实现跨跃式发展,关键取决于科技教育的发展,取决于我们能否为自治区各项建设事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培养德才兼备、民汉兼通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劳动者和科技创新人才。多年来的实践反复证明,“民汉兼通”人才培养工作是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根本大计,而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则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培养“民汉兼通”人才的“突破口”。双语教育已成为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特色,成为影响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人做贵德县民族寄宿制学校的一名汉语教师,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思考谈一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汉语教学质量的问题。

1民族学生对汉语不感兴趣的原因分析

目前,少数民族学生对学习汉语兴趣不高导致汉语水平不高,所以对民族学校的汉语教师来说搞清这个问题是很有必要的。少数民族学生对学汉语兴趣不高的的原因只要有如下四种:

一是学生对汉语的重要性的意识不够。缺少了对学习汉语重要性的认识,学生就缺少了学好汉语的内在驱动力。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汉语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由于缺少交流的对象,学生读、说汉语的时间也仅仅为课堂上那有限的时间,回家后交流都是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加之学生不喜欢学汉语语法、词汇等,就会在心理上觉得学汉语很难,于是逐渐放弃学好汉语的念头,从而导致汉语成绩一再降低。

二是民族学生缺少学习汉语的氛围。汉语虽然是一门基础课程,但部分学生尤其是牧区的纯民语学校的学生,由于所生活的区域地处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区,汉族居民较少,加之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用汉语交流的时间几乎不存在,还因为是民族学校,学生全部是民族学生,学生平时相互之间的交流也都是用母语,因为以上原因所以导致缺少汉语学习的氛围。

三是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使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受到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不注意积极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注意更新教学理念,导致教汉语的方法过时、手段单一,再加上部分汉语授课教师,本身的汉语水平不高,与新形势下汉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不相适应,因而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经常给学生讲汉语语法,课文内容,做练习等等,这些单调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汉语产生了厌学情绪。部分教师知识更新慢,总是照本宣科,教者感到无趣,学生感到乏味,这样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从而极大的制约了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四是有些民族学生对汉语学习缺乏自信。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由于部分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失去信心,虽然学生意识到了学习汉语的重要性,但最终还是因为基础差和学习方法不恰当,虽然花了大量的时间,但收到的学习效果始终不理想。这样就逐渐对汉语学习失掉了信心,失去了学习兴趣,进而产生了放弃汉语学习的心理。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这方面的问题,用各种各样的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增强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自信。

2教师要多角度、多方式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充分潜能,培养学生自信。自信是成功的第一个秘诀,尊重、赞许和鼓励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要注意自己在课堂上通过汉语的使用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潜力。教师对学生点滴的进步应该给予及时的鼓励,鼓励应该有具体的指向,要言之有物,少用“好、很好”这样笼统的鼓励性评价,这样指向性不明确的评价,会让学生产生老师在敷衍自己的想法。教师的鼓励和赞扬要发自内心;要真诚、中肯;要适时;要恰如其分,不过分夸张。

2.2倾注“爱”,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老师的品德和威信甚至能成为学生学好一门学科动力,这就是一种感情迁移的现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对他们寄予热切的希望,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个性,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才能信心百倍地学习,在学习中也才能富于探索和创新,教学的效率才能明显提高。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转嫁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没有这种爱,学生理想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爱,进而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因此通过师生情感交流达成师生之间的双方理解十分重要。教师要在课堂里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不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让他们更加努力好好学习,取得的成绩越大就越能提高他们的兴趣,久而久之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2.3挖掘资源,介绍灿烂文史。每逢节假日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把节假日的名称、来历告诉学生。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的习俗、饮食以及与此相关的诗词歌赋的内容,凸显节日文化。这不仅使学生了解一些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吃饭,穿衣服,婚礼,葬礼,文学,艺术,历史等等,还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对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差异产生兴趣,进而自己去探讨了解更多的祖国文化。

2.4创设竞争机制,调动学习兴趣。学生通常都具有很强的进取心和荣誉感,将竞争机制引入汉语课堂教学中来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我们可以运用朗诵比赛、课前演讲比赛、课前唱汉语歌曲等形式,再用全班的掌声、教师的评价加以鼓励,效果会更佳。学生乐于参加课堂上适当的竞赛活动,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2.5联系生活实际,揭示教学内容。只有学生能用汉语讨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时,他们才能感觉到汉语的实用性,基于这一点,作为老师就应该尽量让汉语走进他们的生活。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由浅入深的真实情景,如买东西、问路、打电话、就医、应聘、采访、评论等,借这些情景引导学生使用汉语。这样让学生把所学语言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不仅巩固了教学内容,而且还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2.6灵活运用,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是否灵活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这方面的知识,具体来说有如下五种:

2.6.1介绍背景,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对陌生事物很有兴趣,因此,在教学中给他们介绍故事的文化背景更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同时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之余,还能学到课本以外的相关背景知识。

2.6.2分组表演,激活学生思维。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至三人,内容可由老师规定某篇课文,可自编自演,表演完以后让看的同学和演讲的同学互相即兴提问、回答或辩论,这种方法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2.6.3展开丰富的想象,拓展知识空间。教师给学生出课文标题让学生展开想象,然后可将自己的想象与课文内容结合,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2.6.4鼓励学生看汉语电影、学唱汉语歌曲。教育过程中给学生教汉语歌,让他们看汉语电影很重要,然后可以采取让学生复述电影情节,讲一个自己最难忘的场景片段,一个最难忘人物形象方式加深对内容的了解,这不仅能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愉悦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听力,口语水平。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汉语,对汉语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厚。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拨打学生的心弦,学唱汉语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汉语的理解。

2.6.5充分利用时间,加强对知识的积累和储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积累知识尤为重要,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教师可以利用每天授课前几分钟时间,向学生推荐一些励志格言、哲理警局、经典名句以及成语、俗语、谚语,然后让学生当天背会,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挑选喜欢的语句、文章片段、诗句等进行背诵。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不断丰富学生汉语知识储备的目的。

第9篇

论文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专业教育;双语授课

新疆地区的双语(bilingualism)教学,主要是指在同时通行着差别较大的国家通用语(汉语)和方言的双语地区,学校教育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地应用两种不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方式。实行的同时进行本族语和国家通用语(汉语普通话)的教育,旨在有利于保持双语正常延续和发展,使受教育者的双语能力都能得到提高的教育事业。

构建先进文化是教育应承担的使命,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文化传递的主要手段,教学语言(教材和课堂用语)是教学过程中知识传递的载体。因而,在多民族多语言地区,学校教师的授课语种,教材编写语言,直接影响民族教育的发展状况。在新疆,双语教学是先进文化在民族地区得以传播、发展、再创造的基本保证。新疆经过十几年的双语教学试点,现已在全疆民族聚居区推行和完善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双语教育,从实践上丰富了双语教学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语言背景人群、不同专业方向等实施的多样性,大力发展了民族教育,为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新疆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现状

新疆高校双语教学主要采用“预科+专业教育”的“23 分段”或“113 分段”教学模式,至今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社会影响。“民考民”学生设置一年或两年制预科汉语,学习汉语言及文化课基础;然后进入以汉语言授课为主的专业课程学习,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考核和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民族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并达到汉语言能力测试(HSK8级)标准。经过多年的实践,新疆高校双语教育,特别是专业教育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阻碍着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主要表现是同一学校相同专业,民汉学生使用不同教材、不同民族教师、不同语言授课、不同教学计划、不同教学进度、甚至不同考核标准,各民族教师之间的直接交流和观摩教学也流于形式。这种模式下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在民汉两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系统中培养,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在同一时间里所接受的知识和受到的教育容量出现较大差距,使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和专业教育不能协调发展。民族学生不能更深层次地学习利用专业汉语,不仅妨碍专业技能的掌握,而且加剧了在毕业实习、考研、就业竞争中的不利境地,人为地加大了各民族间教育不公平的现象。甚至有学者认为“新疆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一套用民族语言授课的教育体系,其结果,将会导致本民族的自我封闭,在该教育体系中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将因无法跨越语言障碍顺利进入现代化社会,无法获得更大的发展”。这种以削弱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为代价的双语教育模式,是不利于现阶段民族教育发展和新疆地区经济社会稳定的。

随着双语教育从上至下的有效推行,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和汉语教学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为了与基础教育衔接,培养优秀的“双语人才”将是新疆高校未来几年的主要任务。新疆高校双语教育的主要目标应从最初的“强化汉语”为主、“提高学科教育质量”为辅转变到培养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以适合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进步的要求。

二、生物专业课程特点及实施双语教学的策略

生物专业课程涵盖生命现象的微观到宏观,分子到群体的各个层次发展规律,其中传统分类学、经典生理学、经典生态学等专业课程,经过多年的发展,知识理论体系已趋于稳定;而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发育等学科内容随着生物科学的飞速发展,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内地高校纷纷采用国外优秀生物学影印教材和部分专业课程英语教学来追随迅猛发展的现代生物学的脚步,以缓解与汉语言编写的专业教材内容更新缓慢之间的矛盾。生物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呈现与时俱进的特点。

民族学生进行基础汉语的学习时,通常是在日常用语、风俗人文、环境资源等社会文化方面的汉语言锻炼,而对生物学专业方面的知识和词汇涉及较少。在轻松的预科阶段完成转入专业学习阶段后,课程的骤然增多和大量陌生专业词汇会使民族学生产生一时的畏难情绪。因而需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不同生物学专业课程的特点,有所侧重地选择民语言教学和汉语言教学,以达到汉语言专业知识与词汇的循序渐进,让民族学生从语言习惯和学习难度上逐渐适应专业课程的学习。

以经典植物学和生物化学专业课程特点为例。植物学包括分类和解剖两部分,通常在大学一年级讲授。由于宏观植物学知识体系固化,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学生通过重点阅读和教师实验解惑即能基本掌握该部分关键知识,内地高校这部分内容授课时间已大大缩减。对民族学生来讲,多数同学来自牧区,对新疆植物多样性有深刻的体会,学习这门课程既有直观的感受也有浓厚的兴趣。讲授时,宜帮助学生建立母语与汉语言在常见植物和基础专业用语如种、属、器官等分类语言上的对应关系,同时要求学生用汉语记忆和理解新出现的专业词汇,而不是转换成母语理解,这一习惯的养成对后继专业课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可以看出,大一的专业课程,不仅讲授基本专业理论,同时还承担着民族学生专业汉语提高的责任。经过一年的学习和培养,民族学生在专业汉语的听说能力、阅读和理解方面得到很大锻炼,并逐步适应专业汉语的表达和描述习惯。基础生物化学是医学、农学、林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一般在大学二年级开设,是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后遇到的第一门重要专业课。该课程体系严谨,课程内容抽象、深奥,重点、难点较多,基础生物化学术语繁杂。对于首次接触专业理论的学生来说,无论民汉学生,掌握好该课程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理论与方法是学好生物学其他各专业课程的基础。除了授课时应全程使用汉语外,考虑到民族学生仍处在专业汉语的学习阶段,在有大量的概念、公式和计算的静态生化部分,应适当增加课时量,反复讲读蛋白质、酶、核酸等关键大分子特征与属性,在民族学生脑海中用汉语言专业词汇构建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该课程的汉语授课,是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民族学生的专业汉语学习,满足将要面临的分子遗传、发育、生理等课程开展的需要。

三、生物专业课程双语授课的必然性分析

生命科学的最新成果和理论都是以英文形式呈现的。因此,根据生物科学的发展特点,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发文明确规定“直属院校,尤其是生物科学,提倡进行英汉双语教学”。阅读外文文献,给学生讲授最新专业进展,已是高校专业教师必须的备课环节。生物学专业的汉语教学向英语教学过渡已成为学科趋势。民族地区高校专业教学同样应符合这一发展规律。配合专业汉语教材的使用,将部分民语言授课转为专业汉语授课,直至部分英汉双语授课,是符合新疆高校师资水平,生物学专业课程特点和民族学生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民族学生对生物学专业的汉语授课积极认真,甚至学生自发写申请书要求学院安排汉族老师汉语授课。生物学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相当一部分进入硕士阶段深造,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走上教师岗位。更高水平专业汉语的学习和掌握有助于民族学生在各个阶段和层次的竞争。当前,少数民族学生在研究生入学阶段仍然存在照顾。较差的专业背景知识和不通畅的语言沟通使汉族导师不愿意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汉族学生也不愿意报考交流存在障碍的民族导师的专业。因此,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加强本科阶段的专业理论教学过程。生物专业课程的汉语授课不仅仅是民族学生就业、考研深造的需要,民族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民族专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民族地区专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优秀的双语人才。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对民族学生进行专业汉语授课,不仅要求民族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知识理论体系,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还促进了民族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通用语汉语对民族学生的授课经验,有助于汉族老师学习掌握非母语授课学生的心理和发展,对今后专业英语授课提供帮助。

专业课程汉语授课符合民族学生的语言发展规律。新疆已全面推行民汉双语教育使民族学生始终处于学习汉语的良好语境中。而内初班、内高班和内地高校的民考汉学生知识文化的顺利掌握,也说明了3-5年时间里,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有质的飞跃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应从教学的主导——教师做起,克服思想上的懒惰情绪,积极开展专业课程的汉语授课。

四、结论

第10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 学生 汉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301-01

引言

在当前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下,各民族之间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正在不断的加大,但是受不同民族间不同语言环境的影响,各民族在交流的过程中,语言文化的融和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少数民族教学中,为了提高各民族间的交流,加快对少数民族各类人才的培养,汉语的教学一直在进行着,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汉语的学习还不尽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学生如何学好汉语,成为了各民族语言教学研究的一个重点。

一、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的目的

语言是人类思想交流的一种重要工具,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对于少数民族而言,他们不仅需要掌握自己本民族的语言,还需要对汉语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在信息的了解上也能更加的广泛[1]。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讲,汉语是一种语言教学,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少数民族的汉语使用能力,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语言文化交流。语言能力学习中,其能力包含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两个方面,就汉语教学而言,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能力。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汉语是其本民族语言中的一种新语种,那么汉语的学习就会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我国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现代教育适用于各民族学生的学习,学生学习能力的获得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而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培养他们运用汉语的能力,这是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的困难

学以致用是学生语言学习的目的,语言的学习在于交流,而不在于考试。从根本上来讲,少数民族受自身语言环境的影响,在汉语学习中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汉语口语的发音上,发音不准确交流就存在问题。少数民族中,特别是新疆地区的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是多方面的。有些学生只会背汉语词汇、记语法;有些学生虽然能够听懂部分汉语,但是说不出完整的句子;有些学生即使说出来了,但却不够标准,存在词不达意,词不成句的现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语言的学习上,出现了和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哑巴英语“类似现象的“哑巴汉语”[2]。

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哑巴汉语”的问题,很多专家学者进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究其因素,少数民族学生之所以感觉汉语学习比较困难,这和汉语口语和书面系统的分开、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材选择不合适、文化因素影响、语言环境等问题有关。汉语将“语”和“文”进行了分离,就书面语而言,口语更具灵活性,变化也更加复杂,因此掌握难度较大[3]。而在教材的选择上,目前少数民族学生所使用的汉语教材还不够系统,往往是学生接触到了什么就学什么,并存在和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背景相互脱离的现象,这是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掌握的。同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民族之间所生活的语言环境是不一样的,对于汉族学生来讲,一些贬义词汇却是少数民族的褒义词,那么他们在运用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抵触心理。而在语言学习环境中,少数民族学生汉语的学习和运用仅限于汉语课堂中,但是语言是需要交流的,不交流何谈理解、何来掌握。

三、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汉语策略分析

1.增加教育投入,拓宽学习渠道

受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在汉语教学设备上都比较简陋,图书馆、音像资料存在着严重的匮乏,很多学校甚至没有,语言教学设备的不完善必将影响教学效果。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汉语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教师和课本来实现的,但是这并不能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面对这些情况,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要加强教育投入,多添加一些和汉语学习有关的影像资料、图书等,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汉语学习氛围,使学生不论课内还是课外,都能通过音像资料、图书等获得汉语信息,多方位的对汉语语言进行采集和应用,这样在实践的操作上,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提高,还能增强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

2.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表达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学好汉语还需要通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营造一个浓厚的语言表达环境来实现。在少数民族学生汉语的学习中,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对本地区的民族语言表达习惯和汉语之间的区别进行了解,而要想让学生能够流畅的使用汉语,良好的汉语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至关重要,也是学生汉语学习中需要侧重的一个方面[4]。在少数民族地区,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在日常交流中使用汉语,以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加强学生汉语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来提高学生对汉语的运用。学生汉语写作能力培养中,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多增加写作训练量,以实现量变到质变的目的。阅读能力作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生汉语阅读训练上,首先要加强学生的阅读量,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在获得一定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加大阅读训练量,丰富汉语言积累,这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

3.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来讲,他们主要是通过教师教学来实现的,汉语学习质量的提升和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汉语教学的实施中,教师的汉语能力必须合格,更需要具备良好的民族语言素质。汉语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具有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而在课堂之外,教师还需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一些错误汉语语法进行纠正,让学生多说多练,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汉语的巩固。而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更需要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征采取灵活多变的汉语教学方法。传统的汉语教学以分析为主,这对学生汉语鉴赏能力和词句的积累兴趣非常不利。少数民族学生要想学好汉语,只有熟读文章,进而对文章的写法、机构、思想清楚理解,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汉语知识,而这种方法和传统填鸭教育相比,也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汉语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可采取灵活的教育方法,积极的调动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交流中潜移默化的使用汉语,形成说汉语的习惯[5]。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多方面的,这也和学生所处的环境有关。而在我国当前的大语言环境下,少数民族学生汉语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的目的和困难的进行了分析,并对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汉语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希望本次研究能为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的实施提供一定的方法,在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的能力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讲,学好汉语还需当地教学机构给予重视,进行合理教学规划,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汉语。

参考文献

[1]吉海珍.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认识与实践[J].青海教育,2011,12(6):20.

[2]宋会霞.藏族学生如何学好汉语[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1,11(9):135.

[3]乃孜兰.浅谈汉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1(2):42-44.

第11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特点;调查;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099

近年来,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来自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赴内地高校接受教育。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决定了他们在内地高校学习的特殊性,他们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与汉族学生不同的行为特点和思维方式,因而必须对他们的学习特点和规律有足够的研究和认识。本文通过对南昌工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特征的调查与分析,考察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从而寻求更适合的教育管理制度与教学模式,以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提高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在借鉴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及结合日常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共包括23个题项,涵盖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个人信息以及学习动机、学习障碍、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几个主要学习的心理因子,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出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调查选取南昌工学院2015级、2014级、2013级三个年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预科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62份,有效问卷335份,有效问卷率92.5%。调查数据采用SPSS17.0、Excel等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逐题统计算出各选项所占总数的百分比。

在回收的335份有效样本中,男生132人,占39.4%,女生203人,占60.6%。从年级分布上看,2015级学生160人,占47.8%,2014级学生92人,占27.5%,2013级83人,占24.7%。从生源地上看,被调查的少数民族学生中,来自城镇的有176人,占一半以上(52.5%),来自农村的138人,占比41.2%。从民族成分上看,被调查者来自25个少数民族,其中,蒙古族86人、藏族82人、回族34人、维吾尔族20人、土家族17人、满族16人、苗族13人、壮族12人、彝族10人,其他民族样本人数都在10人以下。

2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特点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状态,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良好的学习动机能使学习者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促进学习者自觉地学习。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动机包括了多个方面,而且以内部动机为主,只有10.1%的少数民族学生选择“父母的期望和要求”。32.2%的学生认为他们主要是为了将来能“找到好工作,有更好的前途”,这说明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明显的就业导向性。但仍有8.7%的学生回答是“别无选择”,非常有必要对这少部分带着无奈情绪的少数民族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

2.2 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国内外研究表明,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习速度、学习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研究调查显示,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积极的,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课后按时按量完成作业,有的还制定了学习目标,对自己的未来就业方向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但我们也要看到,30.4%的学生对上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经常”和“有时”旷课的同学占了65.1%,12.8%的学生上课时不管老师讲什么,只做自己的事,对课堂教学持敷衍态度。有9.3%的同学虽然制定了学习目标,但没有严格执行。在课余时间的利用上,上网睡觉,逛街娱乐等项目占据了同学们大量的时间,只有18.5%的同学选择了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看书学习上。

2.3 学习障碍

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障碍主要来自文化基础、语言能力、文化适应状况等3个方面。

2.3.1 文化基础

少数民族学生入学时的文化基础对他们在大学的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己文化基础很好的有13人,占3.88%,较好的51人,占总人数的15.2%,一般的124人,占37%,分别有85人和62人觉得自己的文化基础较差和很差,共占总人数的43.9%。由此看出,将近一半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当薄弱,少数民族生源多数来自地广人稀,自然环境严酷的边远地区,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恶劣,基础教育水平落后,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影响了他们进入大学的学习。

2.3.2 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指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能力和普通话水平。许多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来自偏远山区的民族学生,他们长期在本民族语言环境下生活和接受教育,没有系统接受汉语学习。进入大学后,主流语言由原来的民族语言变成了他们相对陌生的汉语、英语,对他们的人际交往和生活学习造成了很大影响。36.4%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由于自己的汉语水平比较差或很差,他们在接受课堂教学时经常出现理解慢,思维节奏慢等问题,而且在课堂上惧怕回答老师的提问,害怕用词不当、有口音,考试时对有些题意难以正确理解,导致成绩不佳,逐渐对专业学习失去兴趣。可见,语言能力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一大障碍,给他们大学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很大困扰。

2.3.3 文化适应状况

文化适应状况从多个方面影响着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是指他们离开本民族文化环境,在以汉文化为主流文化的环境中选择和调整自己行为以达到新文化环境要求的过程(吴儒练等,2014),包括生活适应(如饮食、住宿、天气、交通等)、学习适应(如教学模式、学校管理制度等)、社会适应(如人际交往方式等)和心理适应(情感、情绪等)等四个维度。由于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学生对内地高校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适应期。在此期间,他们的学习行为将受到许多来自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心理、情感因素的干扰,不能将心思集中在学习上,也很难收获好的学习效果,有学者将此称为“断乳现象”(赵慧莉,1999)。调查发现,有57.3%的学生出现了文化适应不良状况,当然,通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后,这种状况会慢慢好转,对学习的影响也会逐渐消失。

2.4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包括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等。通过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资源利用、资源管理、学习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形成以下特点。

2.4.1 重视与本民族同学交流

在调查中,当问到“你如何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时,15.8%的少数民族学生会通过网络、图书等资源自己查阅资料,23.9%选择向专业老师请教,22.1%选择求助于班上汉族同学,31.6%倾向与本民族同学交流,还有6.6%的学生对学习中的疑难置之不理。可见,少数民族学生族群意识和民族认同感较强,喜欢与本民族的同学、朋友探讨学习上的问题,这一点在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上表现得尤其明显,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来自同一文化环境,具有相通的语言和思维方式,更有助于他们的交流和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2.4.2 重视考证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动机具有明显的就业导向性,因而考取各类证书是他们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调查显示,有46.8%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是同等重要的。除了公共的英语四级证、计算机二级证之外,少数民族学生还要考普通话等级证以及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证书,如助理营销师、会计从业资格证、导游资格证等等。职业资格证书是大学生求职、任职的资格凭证,对保障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2.4.3 重视网络学习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网络成为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载体。调查表明,42.5%的学生经常使用网络或智能手机查找学习资料,观看教学视频或者与同学、老师沟通学习问题等。网络和智能手机给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成为他们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

3 教育管理建议

3.1 营造支持性的教学环境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内地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带有特殊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基因。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高校的适应性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因此,高校首先应该为少数民族学生营造支持性、积极的教学环境,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习惯、民族风俗,构筑少数民族学生心灵家园,创造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学习的校园环境。

3.2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学情和学习需求出发,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机的就业导向性等特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坚持按需施教、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学内容选择要注重职业性和实用性,降低理论课程难度,增加应用性强的课程,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多采用项目式、任务式、启发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兴趣。增加与行业对接、与生产对接、与市场对接的教学内容,真正使学生学到解决问题的知识。此外,在学业考评上也应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差异性,建立适合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特点的多元评价体系,以调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3 建立完善学习帮扶制度

在调查中,47.5%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自边远的农牧区,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恶劣,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学习底子薄。因此,高校十分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学习的帮扶制度。一是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长档案,详细记录他们的学业情况、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奖惩情况以及学生心理情况等,实现动态地跟踪管理。二是建立学生配对帮扶制度。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基础差的特点,建议各二级学院遴选优秀学生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支持志愿者或课业辅导老师,实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学生配对帮扶制度,为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和帮助。三是建立家校常态化联系机制。班级辅导员应通过电话、QQ群、微信群等方式定期及时地向家长通报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状况,让家长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动态情况。对于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二级学院应与家长共同制定帮扶计划和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吴儒练等.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研究现状评述及展望[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4,(4):58-62.

[2]余芳,刘利.关于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调查与思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05-110.

第12篇

关键词: 多元文化教育 大学体育课 课程状况 改革要点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我们既强调中华民族的一体化,又承认各民族间存在的差异性。而现实是“面对全球化趋势和大文化冲突,当前我国大学体育课教育,缺乏主动应对多元文化的观念。我们的学生既缺乏对世界文化的判断、选择和认同,又缺乏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纳,还缺乏对丰富文化资源进行选择的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

1.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看,多元文化教育追求的是教育公正和平等;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它体现了对学习者主体性的尊重;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它符合人们对知识和学习的新认识。多元文化教育既反映了教育平等理念,又体现了对学习者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尊重,还符合了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

2.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我国大学体育课课程状况

2.1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缺失。

我国学校长期课程管理权集中,采用全国材,忽视民族差异,无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心理,课程内容极少反映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及其对国家的贡献。学校课程这一最有效的文化传承工具因主流文化的强势,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边缘化。教育行政主管人员、学校领导、普通教师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理念了解非常有限,对学校课程所承担的多元文化教育的责任认识不足。国家对各个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关注太少,对学校多元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课程、民族地区课程、校本课程、达成各种文化的平等化课程的研究不够。

2.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课程中的失语现象。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主要以汉文化为中心,以汉族的价值观为主导,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在课程中被忽视,因此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课程中处于一种失语状态。大学体育课程中民族体育文化的缺失,导致无法满足少数民族学生民族依附的基本需要,民族学生对本民族体育文化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不足,难以产生民族认同和自豪、自尊的民族情感。事实上,这种单一的学校体育课程文化,也剥夺了学生对文化选择的权利和机会。

2.3传统的课程管理制度成为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改革的羁绊。

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使学校的课程管理自极为有限,使学校多元文化课程改革遭遇制度上的障碍。课程设置的统一要求,无法突出多元文化的特点与要求,不利于照顾各民族学生的文化心理差异、满足不同民族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使得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缺乏成长空间。学校和教师受专业自的限制,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薄弱,能力十分有限,各民族地区极为丰富的民族体育文化课程资源闲置浪费。

2.4缺乏学校多元文化教育课程体系。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从目标到内容、实施要求、评价标准都没有完整的体系。学校课程内容的选择以汉族文化为中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价值在学校课程中得不到反映,各少数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情感在学校课程中没能充分体现;教材的编写少有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特有的文化背景和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致使学生存在对教材内容的陌生感,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学业成就;课程的实施与评价都没有为学生提供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特点和需要的模式和方法。

3.大学体育课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改革要点

3.1转变单一的学校课程文化,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

多民族共存与多元文化的发展,既是我们的国情,又是国家的财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各民族的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文化习俗带给全国人民丰富的精神生活、更加多样的思维方式及更为色彩斑澜的社会文化。通过将多元文化共存的理念渗入到国家课程、民族地区课程、校本课程,达成各种文化的平等沟通、理解尊重。同时,也要培养、生成教育行政人员、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文化多样性在大学体育教育过程中得以体现。

3.2把握新课程赋予学校、教师的专业自,研发校本多元文化课程资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体育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新课程赋予学校和教师更大的专业自,使学校和教师能切实参与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各学校都应该自主进行课程开发,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在多元文化课程改革中决策、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做实校本多元文化课程。

3.3重新认识学校的课程功能,满足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实施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课程功能的转变。因此,多元文化课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价值观与情感的培养,是跨文化运作能力的培养。它不仅是一种知识课程,而且更是一种体验课程。情感上的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深入体验的基础上才可能对体育文化作出意义解释和构建生成。这样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需要学生更多地走出校门,在真实的民族体育文化环境中,在文化活动实践中去感受、体验、发现和建构。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本民族体育文化及异族体育文化的真正理解、尊重。

3.4加强学校课程管理,建构多元一体的课程体系。

多元文化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构并不是要废弃原有的课程,而是在原有课程基础上解构重组。多元是指课程设置既包括主体民族体育文化又包括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学习内容,一体是指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设置要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进行,这样能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教育课程编制既符合国情,又符合各民族的实际特点,还把各民族体育文化融为一体反映到课程内容中去。

参考文献:

[1]邹文.浅谈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实践.历史教育问题,2003,(2):51.

[2]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