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业噪声的危害

工业噪声的危害

时间:2024-02-10 16:16: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业噪声的危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业噪声的危害

第1篇

关键词:环境科学;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人体健康

任何一门科学都是基于人类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并在人类对其不断的探索中得到发展、完善。正如早期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记数的需要而产生了数学,由于天空中的星斗与农作物的收获及河水的泛滥之间的规律而产生了天文学一样,环境科学便是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后,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在其带给人类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日益严重的负作用,这种负作用甚至危害到人类生存的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环境科学与人类息息相关,其任务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制定各项环境标准,为限制污染物的排放提供依据。环境如果受到了污染,就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这里的环境是指自然环境。分为两类,即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自然环境,如空气、水、土壤等。次生环境是指由于工农业生产和人群聚居等对自然所施加的额外影响,引起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变。[1]其中次生环境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环境因素,也是环境科学研究的客体。环境污染就是人类的生产生活对自然原生环境所造成的危害,这种危害是多方面的。下面就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噪声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来说明环境科学的意义。

一 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大气是由一定比例的氮、氧、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固体杂质微粒组成的混合物。就干净清洁的空气而言,按其体积计算,在标准状态下,氮气占78.08%,氧气占20.94%,氩气占0.93%,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体积微乎其微。各种自然的变化会引起大气成分的变化,例如火山爆发和森林火灾会产生有害气体及其他微尘颗粒,但这种变化是局部的、短暂的。而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向大气中排放的物质的量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复杂,引起大气成分发生急剧变化。当大气正常成分之外的物质达到对人类的健康及动植物的生长以及气象气候产生危害时,我们就说大气受到了污染。

(一)污染源。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交通运输。

(二)污染物。颗粒物,SO、SO2、CO、NO、NO2、氟气体、含氯气体等。

(三)危害,谈到大气污染的危害,先举两个具体的例子:1952年12月伦敦发生的光化学烟雾,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多4000多人,其中45岁以上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为平时2倍。被称为“世界公害”和“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之一的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于1955、1970年,前者使400多人呼吸衰竭而死,后者致全市3/4的人患病。下面是大气中污染物对人体的具体危害:

颗粒物:直径小于0.015μm最容易进入人体肺部组织,称为“可吸入因子”,在肺部沉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病变,导致肺心病、心血管疾病。另外微粒物多是污染物的载体和催化剂,可吸附多种污染物如硝酸盐、硫酸盐、金属等,引起肺癌等多种疾病。

SO2:SO2易形成酸雾、酸雨。当空气中的SO2浓度达到15mg/m3时,呼吸道受到刺激,达到20mg/m3时,使人眼睛流泪,咳嗽;当达到100 mg/m3时,可致人死亡。

CO:阻碍氧气的传输,使人体缺氧。危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人的感觉、反应、记忆等机能障碍,严重者会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生命危险。

N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后生成亚硝酸血红蛋白和亚硝酸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下降。

NO2: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当空气中N02的浓度达100 mg/m3时可致人死亡。

二、水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水是人体的基本成分,占人体比重的70%,人体的水5—13天更新一次,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外界许多物质被混入水源,降低了水质,使水质物理与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水质变坏降低了使用价值,称之为水污染。[3]世界卫生组织报告80%的疾病与水有关,不洁饮水为人类健康十大威胁之一。据统计。淡水占全球水总储量的2,53%,其中可利用的淡水仅占淡水总量的0.34%。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将水危机列为未来十年人类面临的最严重危机之

(一)污染源。污水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污染主要是有机物,一般为蛋白质、糖类等杂质,微生物如沙门氏菌、肠道病毒、志赫氏菌等以及水厂净水工业中加入消毒剂而生成毒副产品DPs如氯仿、四氯化碳等。工业废水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铅、砷、氟、氰化物、氯仿等。

(二)危害

铅:损害神经系统,妨碍儿童发育,引起胎儿畸形。人的耐受量每周为3mg。

砷:饮水中砷含量过高,长期饮用引起皮肤癌发病率增高。

汞:有剧毒,长期作用可形成慢性中毒,损害神经系统。

氟:引起骨骼变形、发脆,损害肾脏肌能,引起关节疼痛,出现氟骨症。

氰化物:导致脑组织受损,呼吸中枢麻痹,严重者中毒致死。

四氯化碳:致癌性、损害肝和肾。

氯仿:具有潜在致癌的危险性。急性毒性为肝和肾的损伤和破坏,包括坏死与硬化。

总大肠菌群:包括沙门氏菌、志赞氏菌、肠道病毒等均可以水为媒介引起肠道传染病。

三、噪声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噪声污染是发声体作不规则的振动时所发出的声音。从生理学角度讲,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即不需要的声音都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一)污染源

交通噪声:机动车辆、船舶、飞机所发出的噪声;工业噪声:工厂生产机器运转所发出的噪声;建筑噪声:建筑机械工作时发出的噪声;社会噪声:包括人们社会活动、家用电器、音响设各所发声音。

(二)危害

损伤听力:根据损伤程度分为,听觉疲劳,是暂时性、可恢复的,短时间处于强噪声环境中会感到双耳难受、头痛,但回到安静环境后很快就能恢复:噪声性耳聋,长期处于强噪声环境下听觉疲劳得不到及时恢复,耳内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爆震性耳聋,突然暴露于及其强烈的噪声中,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螺旋器从基底急性剥离,使人永久丧失听力。

损害视力:噪声作用于听觉器官,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波及视觉器官,造成视力减弱,使视觉、视野发生异常。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长期处于高噪声的人比正常环境下的人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发病率高2—3倍。地区噪声每上升1分贝,高血压发病率上升3%。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婴幼儿来说,噪音危害尤其明显。经常处在嘈杂环境中的婴儿不仅听力受到损伤,智力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环境污染除了上述三种外,还有与人体健康较为密切相关的放射性污染、电磁波污染等。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再一一陈述了。

参考文献

[1]王俊主,化学污染物与生态效应[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第2篇

[关键词]工业噪声;人体健康;噪声作业;高频听力损伤。

[中图分类号]R135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8(b)-122-02

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工业噪声污染日趋严重,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了解工业噪声对其作业人员的影响,我院于2010年7月对湖南智成化工有限公司的噪声作业人员进行了全面的健康监护检查,现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改善噪声污染状况,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智成化工有限公司直接接触噪声的作业从员为调查对象,将接触噪声强度低于85 dB(A)的人员列为低噪接触组,接触噪声强度高于85 dB(A)人员(含85 dB)列为高噪接触组,作业工龄

对公司各生产分厂(含车间)的工艺流程进行初步了解,对各噪声源的分布情况进行布点,并对各区域点的噪声强度逐个进行噪声强度监测,对各区域点的作业人员进行登记并按上述要求进行分组。1.3健康监护检查

①详细询问职业史、总工龄、工种工龄、既往史、耳毒性药物的接触史与自觉症状;②内科仔细检查心、肺、肝、脾、血压与心电图;③外科检查脊柱、四肢、皮肤、关节等;④五官科检查眼、耳、鼻、咽、喉、口腔等与听觉的音叉筛选与电测听检查;⑤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胸透、B超(肝胆脾胰)与脑电图检查。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数据比较采用)(2检验,P

本次健康监护检查应检1340名,实检1286名,参检率为95.9%,低噪接触组503名,高噪接触组783名;低龄作业组480名。高龄作业组806名;各组的年龄均为20~58岁,其中,男964名,女322名,接触工龄最长为31年,最短为1年,平均9.7年。检出听力减退者386名,检出率为30,02%,检出高频听力损伤者22名,检出率为1.71%(听力减退即听觉疲劳人员,高频听力损伤含听力损伤与噪声性耳聋两种情形)。2.2高、低噪接触组听力损伤情况比较

高、低噪声接触组听力损伤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sup)2(/sup)=3.99,P

2.3高、低龄作业组听力损伤情况

高、低龄作业组听力损伤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sup)2(/sup)=6.47,P

2.4噪声作业人员工龄长短与Hb降低情况

不同工龄作业人员Hb降低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sup)2(/sup)=5.84,P

本次检出高血压88名,心动过速136名,心律不齐(含期前收缩、传导阻滞)35名,神经衰弱综合征127名,脑血流图异常76名,消化性溃疡13名,月经失调23名,见表4。3讨论

从以上数据及分析可以看出,工业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危害程度较大,不单对听觉系统有损害,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都有一定的影响。

长期接触工业噪声后,听觉器官首先受损害。噪声可通过气传导由镫骨传至卵圆窝的前庭膜,引起蜗管内淋巴震荡,产生响感觉,也或通过骨传导由颅骨直接传人耳蜗,通过耳目蜗骨壁的振动传人内耳;短时间暴露于强噪声环境中可引起听觉适应,较长时间停留在强噪声环境中时听力下降明显,可引起听觉疲劳。上述两种情形在离开噪声环境后可恢复听力,如在听觉疲劳发生的基础上继续接触强噪声,可引起听力不能完全恢复的听力损伤甚至噪声性耳聋。

噪声作用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使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的功能失去平衡;如长期在工作噪声环境中,可引起神经系统的一系列反应,如头痛、头昏、耳鸣、心悸、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症状。

第3篇

城市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城市环境噪声的控制是我国现阶段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不仅要有良好的治理技术和措施,也需要各个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参与配合。

完善城市环境噪声防治的立法

目前城市环境噪声评价主要是以噪声的分贝数为评价标准, 反映的是人耳朵对于噪声的主观感受, 以及对听觉的影响, 却不能准确地反映噪声对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危害程度。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作用, 使我国人民能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天高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立法。

合理规划城市建设

合理的城市建设规划对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从城市人口的控制、城市区域的划分、城市道路的规划等各个方面来防治城市环境噪声。

控制城市人口

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密度的增长, 采取在大城市远郊地区建立卫星城市的办法。

按噪声对城市进行分区

使住宅区、文教区等远离工厂、车站、机场等高噪声源的区域, 安静区和高噪声区域之间绿化带或缓冲带隔开来阻断或降低噪声的传播。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各种交通枢纽, 例如如车站、机场等, 使它们远离城市安静区域, 规划专用道路将车站和城市相连; 交通流量大的城市应规划若干条环城道路, 减少穿过城市中心的车辆 严格区分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流。 利用地形或屏障降低噪声, 利用沿街建筑遮蔽形成“声影区”, 降低噪声

利用绿化带减噪

能用于减噪的绿化带有两种, 一种是茂密的树林带, 它能够作为一种遮音的屏障, 使一部分的声音被反射, 一部分的声音则被树林吸收;另一种则是地面松软的植被覆盖, 如花圃、草地等, 它能够吸收经地面反射的噪声。

城市噪声的来源1.1 生活噪声

生活噪声主要是指商业、娱乐业、服务业、宣传活动和家用电器等产生的各种噪声,生活噪声具有声源密度大、噪声声级高和污染面宽的特点。随着旧城改造进程的加快,居民楼底多变成各种服务的网点,餐馆、游戏厅、超市以及KTV等呈现出雨后春笋的趋势,居民区到处都是噪声。加之人们观念的转变,夜间户外的文娱活动越来越多,活动声响对需要正常休息的人们造成了影响。此外,高层建筑的出现也使住户的用电设备成为噪声的来源之一。

1.2 工业噪声

工业噪声是工业生产中由生产加工和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一般的工业噪声都在60dB 以上,大型的鼓风机、水泵、球磨机以及空压机的噪声还能达到100dB 以上,电厂排气放空作业的噪声甚至还在130dB 以上。工业噪声可以分为电磁噪声、空气动力噪声以及机械噪声,机械噪声是种类最多、范围最广的噪声声源。工业噪声干扰的范围具有相对的固定性,企业工人和工厂周围的居民是扰的对象。

1.3 施工噪声

城市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居民的增多使建筑施工成为城市的常态,旧城改造项目和最新建设项目日益增加。现代的建筑施工和传统的建筑施工存在很大的不同点,现代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机器设备和施工工人可以不分季节不分昼夜地施工。年复一年地改造施工使人们饱尝了建筑施工的痛苦,施工噪声干扰了人们日间的工作和夜间的休息。

1.4 交通噪声

城市噪声的30% 以上是由交通噪声造成的,国外很多城市的交通污染甚至还占到了

70%以上,汽车、火车和飞机产生的噪声是主要的噪声源。汽车运行中的排气、燃烧、冷却、机械运转和鸣笛噪声构成了道路噪声的来源,列车车轮与轨道的摩擦和碰撞是铁路噪声的主要成因,具有穿透力强和传播较远的特点,轻轨和航空的噪声则对周围的居民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城市噪声的特点与危害城市噪声的特点

水和大气等化学污染的污染过程较为缓慢而隐蔽,传播的途径也比较多,但是城市噪声污染具有传播迅速直观的特点,人们可以及时迅速地感觉到声源。由于噪声主要是由人体耳朵来感觉,因此严重的噪声就会直接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加之噪声声源的广泛性,城市生活的各种声音既给人们带来了存在感又给人们造成了困扰。城市噪声污染的上述特性还带来了控制上的困难,城市很多无形的噪声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处理,我国现有的科技手段还没有达到快速控制噪声污染的水平。

城市噪声的危害

影响睡眠

睡眠是人恢复体力、消除疲劳和维持健康的重要方式。而噪声会导致大脑兴奋,使人难以入睡,体力得不到恢复,从而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和工作。长期如此便会使人产生耳鸣、神经衰弱症、心率不齐等症状。

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若现场环境背景声音超过分贝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无法专心工作,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损伤听力系统

人若长时间处在强噪音环境当中,会导致听力系统损伤,造成听力逐步丧失。强烈的噪音会使人产生如耳痛、耳鸣等症状。医学研究证明噪音对儿童尤其婴幼儿的危害更大。儿童及婴幼儿的听力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听力器官十分娇嫩和脆弱,无法承受强烈的噪音的猛烈刺激。

损害心血管

噪音会增加高血压、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处在噪音环境中会使心跳加速,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加,造成血压升高,容易引发心肌梗塞。据统计生活在公路旁的居民患心肌梗塞的概率比其他人高出百分之三十,纺织工人患高血压概率比其他人高出个百分点。

对女性生理机能的损害

噪音对女性的危害要远高于对男性的危害。噪音会导致女性月经失调、孕妇流产率增加等。据长期的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噪声不仅会使女工听力系统受损,并且会对女工的月经和生育均产生不良影响,例如早产、流产甚至胎儿畸胎等事件的发生。

第4篇

关键词 预评价 单项指数 综合指数 职业病危害

资料与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精神,按照《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的要求,对某公司均质刨花板生产线进行了竣工验收卫生学调查与评价。

生产环境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①削片工段:噪声、粉尘。②环式刨片工段:噪声、粉尘。③干燥分选工段:噪声、粉尘。④调胶工段:甲醛、噪声。⑤铺装热压工段:甲醛、噪声、粉尘。⑥毛板加工工段:甲醛、噪声、粉尘。⑦毛板加工工段:粉尘、噪声、甲醛。⑧包装工段:甲醛、噪声。⑨锅炉房:粉尘、噪声、热辐射。

现场调查:了解生产工艺的全过程和确定生产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具体防护措施等情况。

现场测试:在正常生产状态下,按照《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的要求,连续测定3天,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同一点不同时间内测定,每次采3个样品,测试结果取算术平均值。毒物测试按照《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有毒作业场所空气采样方法》GB13733-1992和《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进行测定分析;粉尘测试方法按照GB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的规定执行;噪声根据《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的监测方法执行。

测试条件:在正常生产状态下测试。

评价级别:I≤1.0合格;I=1.0~1.2基本合格;I=1.2~1.5限期治理;I>1.5不合格。

评价标准:根据计算的综合指数的数值,对照《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规定的综合卫生预评价分级标准,作出卫生预评价结论。

卫生学调查及监测结果

厂区布局情况:生产区产生的有害气体、粉尘和噪声对办公室影响较小,各车间的距离适度,减少了各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交叉污染。

卫生防护设施:该公司主要职业病危害以生产性噪声、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为主。全厂共安装16台通风除尘和排毒设施,主要分布在砂光裁板工段、干燥分选工段、铺装热压工段、毛板加工工段;高噪声设备如削片机、空压机、鼓风机等的基础做了减震处理,削片机、空压机集中在门窗密闭的隔离室,各设备的就地控制台放在隔离室内;调胶工段使用低摩尔比脲醉醛树脂胶,自动调胶,并安装4台轴流风机排放毒物气体。

采光照明情况:生产工作面有足够的光照度,达到卫生要求。

现场监测情况:①生产性粉尘:A.生产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粉尘污染主要存在于削片工段和环式刨片工段。本次设监测点16个。结果表明,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粉尘单项指数Pi=0.31。B.粉尘样品游离SiO2含量<10%。②生产性毒物主要是甲醛。生产环境空气中甲醛浓度本次监测了7个点,测定结果均低于国家卫生标准。单项指数Pi=0.08。③生产性噪声强度本次共监测19个点,其中平均值超过85dB(A)的3个点,主要在削片环式刨片、干燥分选工段、环式刨片工段:刨片机最高达96dB(A)。上述部位并非工人8小时操作位。操作间噪声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按国家规定:每增加3dB时,工人停留不超过6小时,91dB时不超过4小时,94dB时不超过2小时。上述超标部位都有操作间,工人偶尔出来检查或调试,累计时间一般1~2小时。真正有问题是在刨片工段的维修人员,必须在配戴耳罩、耳盔等防噪声个人防护用品。

综合评价:①削片工段综合指数I=1.37,综合卫生预评价:限期治理。②环式刨片工段综合指数I=1.26,综合卫生预评价:限期治理。③干燥分选工段综合指数I=1.36,综合卫生预评价:限期治理。④铺装热压工段综合指数I=1.20,综合卫生预评价:基本合格。⑤毛板加工工段综合指数I=0.73,综合卫生预评价:合格。⑥砂光裁板工段综合指数I=0.93,综合卫生预评价:合格。⑦包装工段综合指数I=0.51,综合卫生预评价:合格。⑧锅炉房综合指数I=0.86,综合卫生预评价:合格。

建 议

加强对接触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噪声作业工人的安全知识教育,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提高工人自我保护意识。要定期对生产环境空气中生产性粉尘浓度、生产性毒物浓度和生产性噪声强度进行检测,定期对接触粉尘、毒物、噪声的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调离,保护作业工人健康。

为了防止二次尘源污染,车间一定要执行不清扫不交按班制度。

要有专业队伍或人员定期对防护设施进行维修保养,经常保持防护设施完好状态。

在装卸比脲醛树脂胶罐时,要防止泄漏,加强个人防护,配戴防毒面具或戴防毒口罩,穿防护服,戴防护手套。

加强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企业法人及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切实把职业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综合来看,影响综合指数增高的因素主要是削片机、刨片机处,因此对噪声超标作业场所应安装消声设备或减少接触噪声时间,按照《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每增加3dB(A),接触时间减少一半,如作业场所噪声为97 dB(A),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虽然削片和刨片工段均有操作间,但在此处工作的检修人员,必须配戴耳罩、耳盔等防噪声的个人防护用品。

结论:均质刨花板生产线设计比较先进,布局比较合理,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噪声的防护设施基本齐备,经连续3天对各项卫生指标的测试除个别点超标外,90%达到了国家卫生标准。经过整改后,同意投产使用。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低氮改造; 建设项目; 职业病危害; 预评价

[中图分类号] R97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377-02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0年年会上提出,“十二五”中国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种类将扩大到四项,即在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的基础上增加氨氮、氮氧化物。为响应国家环保政策,某发电有限公司发电机组计划进行锅炉燃烧系统改造,以实现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降低的目标,受企业委托,笔者对此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1 内容与方法

1.1 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的通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为本次评价的主要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依据,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本次评价的主要基础技术依据。

1.2 评价范围和内容 评价范围为某发电厂锅炉烟气脱硝改造项目的主要生产装置以及相配套的辅助生产设施,主要包括两台发电机组锅炉、新建的SCR脱硝装置以及新建的液氨储存区。评价内同包括项目的选址、总平面布局、设备布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以及卫生辅助用室等。

1.3 评价方法 采用工程分析法、检查表法、类比法以及综合分析法等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2 评价结果

2.1 选址和总体布局 符合当地规划及选址地点位于南通市区的下风侧,选址地块符合当地的城乡规划,选址地块地势平坦,地形地貌清楚,无气象、地质等重大自然灾变隐患;选址地水源丰富,水陆交通便捷。整个项目分为三个内容,锅炉低氮燃烧系统和脱硝反应系统布置到原有的锅炉系统区域,液氮储存系统单独布置。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车间采用露天布置,地势开阔,自然通风良好。

2.2 建设规模及工程内容 项目主要工程包括2×330MW亚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锅炉低氮改造、新建SCR脱硝装置以及新建液氨储存区(按2×330MW+2×1000MW级容量建设)。

2.3 工艺流程双尺度低NOx燃烧技术 以炉内影响燃烧的两大关键尺度(炉膛空间尺度和煤粉燃烧过程尺度)为重点关注对象,全面实施系统优化。SCR脱硝工艺:液态NH3首先经NH3蒸发器,再经过NH3-空气混合器,被空气稀释并携带与烟气均匀混合,然后一起通过一个由催化剂填充的催化反应器。在催化剂作用下,NOx和NH3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2和H2O。

2.4 职业病危害因素 识别本项目分为四个评价单元进行识别。锅炉燃烧系统:煤粉尘、煤灰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高温和噪声,主要存在于锅炉系统巡检和检维修岗位;脱硝反应系统:氨、氮氧化物、氧化钛、五氧化二钒、高温和噪声,主要存在于脱硝系统巡检和检维修岗位;液氨储存系统:氨、低温和噪声,主要存在于液氨储运,液氨装卸以及巡检岗位;公用辅助工程:粉尘、氨和噪声,主要存在于除尘系统巡检,废水系统巡检等岗位。

2.5 类比项目检测结果 类比项目锅炉燃烧系统和脱硝装置监测项目主要包括: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粉尘,噪声和高温。

2.5.1 化学毒物 化学毒物检测结果见表1,检测结果表明锅炉燃烧系统和脱硝装置各岗位检测点空气中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浓度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的要求。

2.5.2 噪声 噪声检测结果见表2,检测结果表明5#机组巡检岗位属噪声轻度危害岗位,5#机组副值岗位为噪声安全作业岗位。

2.5.3 高温 高温检测结果见表3,检测结果表明各岗位高温强度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的要求。

2.6 职业病防护措施

2.6.1 防毒防尘措施 每台炉及煤仓间设一套真空清扫管道系统;锅炉封闭坪台地面采用设有坡沟可水冲洗设计,便于及时清除积尘,防止二次扬尘;在炉体四周安装移动吸尘装置,便于清除现场积尘;生产操作必需接触有毒物料时,佩戴合适的防毒面具、丁基橡胶手套和耐酸耐碱的长统胶靴,接触酸、碱物料时还应增加系戴耐酸耐碱围裙,避免皮肤接触;液氨储罐设置安全喷淋系统。

2.6.2 防噪声措施 设备选购充分考虑选购低噪设备;锅炉向空排汽、安全阀排汽管道上,均安装排汽消声器;控制室采用高效隔声门窗和室内吸声设计。

2.6.3 防高温措施 所有设备均为露天布置,充分利用自然通风进行散热;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

2.7其他 该公司成立了工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并对职业病防治相关部门包括安监部、生技部、卫生所、人力资源部等具体职责作了规定。厂内建有专门的职工学习室,拟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并进行考核。拟为作业人员配备相关的个人防护用品。划拨了职业卫生、环保、安全等专项经费,拟建立较完整的职业健康监护体系。

3 讨论

3.1 评价与结论 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氨、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氧化钛,五氧化二钒,粉尘、高温、低温、噪声等;企业目前采取的卫生防护措施基本合理,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配置、辅助用室的卫生设施配置以及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基本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本项目在正常生产、设备完好、各项卫生技术措施运转正常等条件下,并加强个人防护,可以将职业病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3.2建议 1)在脱硝反应系统区域、液氨运输装卸区域、液氨储罐区域、液氨蒸发器、液氨缓冲罐区域以及氨区控制室设置氨有毒气体报警装置;2)在靠近可能发生氨泄漏的设备管道处设置冲淋洗眼装置,其服务半径应小于15m,并对冲淋洗眼装置做好日常维护;3)在液氨储罐区设置风向标,在生产区和非生产区之间设置绿化隔离带,防止非生产区空气受到污染,并应在储罐周围设置氨泄漏报警仪,一旦发生泄漏事故,立即启动应急措施;4)氨储罐等应采用防腐材料或衬涂防腐材料,其它有关管道及附件,也应采用防腐措施;5)项目设备检修以及催化剂更换时,作业人员若需进入密闭容器作业,需提供符合要求的监测、通风、通讯、个人防护用品设备、照明、安全进出设施以及应急救援和其他必需设备,并保证所有设施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2010.

[2] GBZ2.1-2007,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2007.

第6篇

【摘 要】 噪声污染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三个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噪声主要有四种来源: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生活噪声,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性表现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目前我国控制噪声有以下几种办法:减小噪声源、控制噪声传播途径、隔声以及操作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等。积极防治噪声,为保护环境,造福人类做出贡献。

【关键词】噪声;来源;危害性;控制措施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165-01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着产生,噪声污染就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人类的一大危害。噪声污染、大气污染与水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三个主要环境问题。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噪声是由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杂乱、无规律的组合而成。判断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声,仅从物理学角度判断是不够的,主观上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从生理学的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我们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把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称为环境噪声污染。《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昼间50dB、夜间40dB;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55dB、夜间45dB;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60dB、夜间50dB;工业区,昼间65dB、夜间55dB。

现代城市中环境噪声主要有4种来源:1、交通噪声:主要指的是机动车辆、飞机、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的噪声,这些噪声的噪声源是流动的,干扰范围大,在这类噪声中,飞机噪声最强,影响也比较严重,汽车是城市噪声中较大的噪声源,机动车的发动机运转、部件摩擦、刹车、排气、鸣喇叭等,都会产生噪声。2、工业噪声:主要指工业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机器和高速设备。由于各种动力机、工作机做功时产生的撞击、摩擦、以及震动,这些声响,像纺织车间、锻压车间、粉碎车间和钢厂、水泥厂、气泵房、水泵房都比较严重,虽然都做了一定程度的降噪处理,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机器本身所产生的噪声。3、建筑施工噪声:主要指建筑施工现场产生的噪声,在施工中要大量使用各种动力机械,要进行挖掘、打夯、搅拌,要频繁地运送材料和构件,从而产生大量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对发展中城市的影响极大,虽然每项施工都具有暂时性,但城建施工的总和加起来很大,而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工期在二年以上。4、生活噪声:主要指人们在商业交易、体育比赛、游行集会、娱乐场所等各种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喧闹声,以及电视机、洗衣机等各种家电的嘈杂声。

噪声的主要危害性表现在:高强度的噪音,不仅损害人的听觉,而且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以及视觉、智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神经系统方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头疼、头晕、倦怠、失眠、情绪不安、记忆力减退,脑电图慢波增加、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症状;在心血管系统方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脉搏和心率改变,血压升高,心律不齐,传导阻滞等;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基础代谢率升高,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等;在消化系统方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消化机能减退,胃功能紊乱,胃酸减少,食欲不振等;噪声不仅影响听力,还影响视力,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同时,噪声会使色觉、视野发生异常,调查发现噪声对红、蓝、白三色视野缩小80%,所以驾驶员应避免立体场音响的噪声干扰,不然易造成行车事故。总之,强噪音会导致人体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变化。孕妇如果长期处在超过5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会使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严重的会使血压升高、胎儿缺氧缺血、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高分贝噪音能损坏胎儿的听觉器官,致使部分区域受到影响,影响大脑的发育,导致儿童智力低下。还有噪声对建筑物的损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声音是由于物体发生振动而产生的,振动波在空气中来回运动和振动时,产生了声波,强烈的声波能冲撞任何建筑物,在140分贝以上,会使玻璃破碎、建筑物产生裂缝,在160分贝以上,导致墙体震裂以至倒塌。噪声对动物也有很大的影响,降低动物听力,妨碍动物之间用声音进行交流,尤其是它们之间的求偶,影响动物之间的自然信息沟通,最终会导致生态失衡。

噪声的干扰和危害虽然很大,但是,当采用一定措施后,也是可以防治和减少的。减小噪声源或减小噪声源的强度,这是控制噪声最根本的办法,它比产生噪声再去治理更为有效和节省资金。1、要控制噪声源就要在生产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使生产过程中少产生噪声,治理声源降低噪声虽然是最根本的办法,但是,往往由于经济上和技术上存在的种种原因,并不能完全实现,这就需要采用一些其他办法控制噪声;2、控制噪声传播途径,可以在城市道路两旁设置绿化带,使交通噪声产生衰减,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林木具有散射声波的作用,树干和树叶可阻挡声波,树叶表面的气孔、绒毛像电影院里多孔纤维吸音板一样,能吸收噪声,生长茂盛的草坪,草的叶面积是它所占地面面积的19倍左右,茂密的叶片形成松软而富有弹性的地表,能像海绵似的吸收乐声和阻碍噪声的传播,减少噪声的危害;3、用吸声材料降低噪音强度,就是在房间悬挂吸声体,设置吸声屏,在天花板上或房间内壁装饰吸声材料。吸声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纤维板等;4、用隔声的办法来削减噪声,隔声就是将噪声源与生产工人相互隔离开来,是一种最有效和常用的控制噪声措施。主要有隔声室、隔声罩和隔声屏障。主要原理是用透声系数小、隔声系数大、表面光滑、比重大的材料,如混凝土、钢板、砖墙等,这些材料能把噪声大部分反射和吸收,而透过部分较小,达到隔声目的。5、用阻尼的方法来控制噪声,机器外壳、车、船、飞机的壳体,一般都是金属板制成,噪声可通过金属板辐射出去,为控制噪声,可在金属板上涂敷一层阻尼材料层,如沥青、软橡胶及其它高分子涂料,阻尼材料摩擦消耗大,可使振动能量变成热能散射,而辐射不出噪声;6、个人防护噪声的危害,对接触噪声的人,采取个人噪声防护是减少噪声对人体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当其它消声措施达不到要求时,操作工人可以戴耳塞、防声耳罩或防声帽,保护听觉;7、执行法令和规定,采用经济手段加强行政管理,搞好城市规划,大力植树绿化,均可控制和降低噪声。虽然噪声是世界公害之一,但它还是有用处的:噪声除草,科学家发现,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噪声敏感程度不一样,根据这个道理,人们制造出噪声除草器,这种噪声除草器发出的噪声能使杂草的种子提前萌发,这样就可以在作物生长之前用药物除掉杂草,保证作物的顺利生长;另外噪声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速度,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在噪音环境中癌细胞的生长速度会减慢,这一发现可能将为治疗癌症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防治噪声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标准之一,可以这样说,一个国家对噪声的控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科学水平和文明的程度。我们要积极防治噪声,为保护环境,造福人类做出贡献。

第7篇

1.1噪声

从煤气鼓风机、空压机到各种工业泵、炼钢炉、轧机及其他机械设备,噪声存在于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中。噪声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是多方面的。50分贝以上幵始影响睡眠,70分贝以上妨碍交谈,使人心烦意乱。长时间接触噪声可引起头昏、头晕、头痛、耳叫、留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脑电图异常(慢波增多),心率加快,血压不稳(多数增高),心电图有心率不齐和缺血型改变,同时可见食欲下降,甲状腺功能A进、改变、月经不调等。噪声对人体最为明显的影响是损害听觉器官,长时间在90分贝以上噪声作用下,听觉器官的敏感性下降,进而听力减弱,严重者发生职业性耳聋。

1.2繁重的体力劳动

通常情况下,繁重的体力劳动可以扰乱人体各系统或器官的生理平衡,代偿能力减弱,抵抗力下降,使得职业危害因素能够趁虚而入,促进或加重职业危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

1.3电离辐射

放射性同位素用于钢铁工业生产的计量、料位、测厚的仪器中,电离辐射在分子水平上对人体产生损害,通过直接损伤细胞DNA和染色体而对造血、免疫、神经、内分泌等多系统造成损害,过度接触电离辐射可以发生放射性疾病。此外,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人员接触各种办公机具发出的电磁辐射也可能对人体视觉、生殖系统产生健康危害。

1.4其他职业危害因素

在物流输送及检修环节除以上职业危害因素外,还存在着振动、电弧光辐射等职业危害。手臂振动可能引发的不可逆转的手指和手的变化,首先是手指疼痛和/或麻木,手指尖变白,手指变白只是持续几分钟,并且间隔时间很长。但随着症状加剧,变白的面积增大,持续时间延长,工人感觉手指刺痛;后期,手指变白现象会在不同季节、不同情况下出现,干扰正常的工作生活,严重的情况下,手指会因供血不足而需截断。全身振动则是通过不同的路径进入人体,例如司机是通过脊柱传入的。全身振动会引起潜在的急性安全影响和慢性健康影响。慢性健康影响如腰部疼痛(腰部脊柱)、腰椎间盘退化、体液损失、颤动及侧滑。在各种检修中,焊接产生的电弧光,其中的紫外线通过光化学作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它损伤眼睛及的皮肤,引起角膜结膜炎(电光性眼炎)和电光性皮炎。

2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措施

做好职业危害预防控制工作主要分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本质化措施,首先应该釆用新的工程控制技术,减少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过程、生产环境和生产方式,减少劳动者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机会和时间;二是加强对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的监测评价,降低接触水平,保证工作场所的安全性;三是加强对劳动者的个体防护,构筑预防职业危害的最后防线,同时也要做好职业健康教育促进工作。四是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及早发现职业危害并予以挽救。现代职业卫生工作针对的不是一个劳动者,而是面向整个国家的职业人口,职业卫生工作的目的不仅是发现职业病人并给予治疗,更重要的是做好预防控制工作,真正消除职业危害。

2.1本质化工艺技术措施

采用现代化的工程控制技术,减少劳动者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机会,主要是指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生产工艺过程和劳动组织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危害因素的产生量和劳动者接触它们的机会。目前在我国的钢铁工业中还存在许多落后的甚至是国家明令淘汰的工业生产工艺和技术,还存在许多不科学不健全的劳动组织制度。改变生产工艺过程,减少和控制职业危害因素产生,就是要通过使用无危害或低危害物质取代高危害物质,提高工业生产的大型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减少直接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作业人数,以本质化无危害为目标和起点,构建安全无害的工作环境。比如在焦炉炉顶和炉侧、高炉出铁场、转炉炉顶采用烟尘捕集设备,可以大幅度减少烟尘泄漏污染,从而改善工作环境条件。在夏季加强厂房内通风对流,改善局部环境气候条件,降低温度,预防中暑。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组织制度,就是通过调整工作时间、工作频次等方式来避免或减少劳动者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时间和机会,比如在高温作业岗位,就可以通过多倒班多轮换多休息的方式来减少劳动者接触高温热辐射,从而有效预防控制中暑发生。

2.2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加强对工作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情况的监测检查,准确评价危害因素污染程度。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的目的是制定危害因素的最低接触水平,为评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状况和接触水平提供依据,为釆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供依据,为调整生产节奏和劳动组织工作提供依据,为做好有害作业危害条件分级提供依据,为健康监护提供早期信息。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应该做到定期与随机相结合,根据生产情况,对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进行动态监测管理,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措施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治理,不断改善劳动者工作环境条件,使之符合国家标准。

2.3个体防护与职业健康教育促进

消除或减少职业危害发生的另一项重要措施是使用个体劳动防护用品,主要是指通过教育并要求劳动者正确佩戴使用个体劳动防护用品,避免或减少职业危害因素直接作用于劳动者身体造成职业危害,比如通过佩戴防尘口罩、护耳罩或耳塞可以有效地预防减轻粉尘和噪声对人体的侵害,因此说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并不为过。职业健康教育促进就是通过对劳动者开展职业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制定工作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向劳动者进行职业危害告知,在工作场所设立职业危害警示标识。

2.4做好对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健康监护的定义是:为及时发现劳动者的职业性健康损害,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对劳动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健康检查和连续的、动态的医学观察,记录职业接触史及健康变化,评价劳动者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建立完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等工作,职业健康检查主要是通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性的健康检查以及复查,发现职业禁忌症,发现职业危害的早期征象,及时釆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治疗干预。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对健康监护检査结果进行动态观察,对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状况进行定期评定,根据评定结果调整和修正健康监护工作方向,使劳动者保持良好的健康水平,最大限度减轻或延缓职业危害的发生。职业健康监护可以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和控制接触相结合,监护结果可以为改进生产工艺技术、调整劳动组织、加强个体防护提供反馈信息,也可以据此改进完善健康监护方法手段,同时也可以为发生职业危害后的赔偿争议提供用于裁决的依据。使用现代化的计算统计方法还可以对劳动者个体或人群发生职业危害的前景进行预测,为进一步做好健康监护工作指引目标。

3结语

第8篇

[关键词] 印刷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中图分类号] R115 [文献标识码] A

伴随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日常工作和生活对印刷行业的需求日益扩大。印刷技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印刷行业是职业病危害比较复杂的行业,职业病危害仍然贯穿于印刷的绝大多数过程。单就印刷工序来讲,主要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毒物和噪声。其中毒物主要存在于油墨的稀释剂和洗刷版面、胶辊的清洗剂中,主要包括苯、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等,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噪声主要是轮印机工作过程产生的。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抽取郑州市有代表性的9家印刷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监测,旨在了解郑州市印刷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现状。

1 内容与方法

1.1 内容

根据我们对印刷油墨中主要溶剂成分的调查,以及对印刷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现有认识[4-7],就作业岗位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监测调查。

1.2 方法

将9家印刷企业分别标为Y1、Y2、Y3、Y4、……、Y9,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

1.2.1 采样方法

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

1.2.2 检测方法

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因素测定方法》(GBZ/T 160-2004),采用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噪声计等方法测定。

1.2.3 评价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GBZ 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3](GBZ2-2002)。

2 结果与分析

2.1 危害因素识别

根据调查,印刷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异丙醇、甲醇、氢氧化钠和噪声等。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2.1 印刷机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见表1、表2。

由表1可见,Y1企业在2011年度的挑拣机、烫金机、横断和凹印机作业岗位环境中有一组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和异丙醇的监测值,包括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和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均未超过容许浓度。其中乙酸丙酯浓度相对较高。

当标准采样体积为7.5L时,乙酸丁酯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7 mg/m3;当标准采样体积为12 L时乙酸丁酯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4 mg/m3。

由表2可见,Y2图片社在2011年度的出图和理片作业岗位环境中有一组甲醇的监测值,包括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和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均未超过容许浓度。

当采样体积为7.5L时,甲醇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3 mg/m3;当采样体积为30L时,甲醇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7 mg/m3。

Y3印刷公司在2011年度的晒版工位作业岗位环境中有一组氢氧化钠的15分钟采样监测值,结果显示最高值为0.1mg/m3,未超过GBZ 2-2002规定最高容许浓度值(2 mg/m3)。

由表3可见,Y3~Y10企业作业岗位环境中苯、甲苯、二甲苯监测STEL值和TWA值以及噪声均未见超标。二甲苯浓度虽未超标,却相对苯和甲苯浓度较高。

由表4可见,Y3、Y4、Y7、Y8四家企业均为注册资金在2000万元人民币、占地面积在26 68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印刷企业,其作业岗位环境中苯、甲苯、二甲苯监测最高值多出现在大型胶印机操作岗位。甲苯和二甲苯浓度虽未超标,却相对苯浓度较高。而Y5、Y6、Y9三家公司为生产规模较小的单车间印刷厂或图片社,其生产布局的拥挤造成了其检测最高值出现在了非胶印机岗位,但其不同岗位的监测值差距并不大,这也说明了生产布局的不合理造成了各个岗位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的互相污染。以上各企业的噪声监测值均未见超标。

3 讨论

3.1 职业病危害程度

对9家印刷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进行监测,结果显示:9家企业各作业岗位环境中的噪声控制效果较好,职业病危害程度较低;甲苯、二甲苯、乙酸丙酯的监测浓度相对较高,所以是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相对较高;胶印机作业岗位为作业环境中危害因素监测最高值多见岗位,说明胶印机岗位所遭受的职业病危害程度相对较高。

3.2 职业病危害评价

总体来说,受跟踪监测调查的郑州市9家印刷企业对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异丙醇等有害因素在作业岗位环境中的浓度控制还是有效的。虽然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复杂,但是作业岗位环境中有害气体浓度尚无超过接触限值的情况。9家印刷企业对于噪声控制也比较好。以上结果表明印刷企业已引起足够重视,通过近年来郑州市印刷行业的技术改造和加强积极防护措施,已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但是,低浓度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职工的远期危害仍应引起持续关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S].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S].2002.

[4]张小会,郦胜.上海5家印刷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09,25(22):2374-2376.

[5]胡小炜,刘建宁.某公司年产4000吨油墨搬迁工程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评价[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4,22(4):207-208.

[6]姜彩霞,杨章萍,张旭慧等.某油墨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5,18(5):307-308.

第9篇

确定教学目的,增强环保意识。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环境意识的高低。鉴于目前我国公民的环境意识还比较低,很多人对环境保护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始终围绕环境保护问题,突出噪声的危害与控制,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使学生觉醒: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自身健康。

一、 明确噪声含义,分析噪声来源

首先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明确噪声的含义。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噪声是由于声源做无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它的声波波形不规则,是一种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的规定,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工地、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生活环境的声音。所以,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然后在明确噪声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现代城市环境噪声的四种主要来源:①工业噪声:主要是指工业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机器和高速运转设备。②交通噪声:主要是指机动车辆、飞机、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的噪声。③建筑施工噪声:主要是指建筑施工现场产生的噪声。在建筑施工中要大量使用各种动力机械,要进行挖掘、打洞、搅拌等,需要频繁地运输材料和构件,从而产生大量噪声。④ 社会生活噪声:主要是指人们在商业交易、体育比赛、娱乐场所、游行集会等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喧闹声,以及电视机、洗衣机、空调等各种家用电器的嘈杂声。

接着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列举噪声的来源,然后继续发问:在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令人厌烦的噪声?最后做指导性总结:课堂上老师讲课时或自习课上同学们在专心学习时,有的同学随意讲话,有的同学窃窃私语等,都妨碍了老师和同学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以前仅仅认为这些是纪律问题,现在应提高到这些都是噪声,是环境污染的问题来认识。

二、 认识噪声危害,规范自身行为

教师指出:随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筑的发展,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家庭设施(音响、空调、电视机等)的增多,环境噪声日益严重,它已成为污染人类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机器的轰鸣声、材料的切削声、电钻的尖啸声、汽车喇叭的鸣笛声、拖拉机的振动声、大功率音响的喧嚣声……无不将人们搅闹的心烦意乱、神志不宁。噪声不仅会影响听力,而且还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有人称噪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噪声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噪声使人不得安宁,难以休息和入睡,第二天就会感到疲倦,或四肢无力,从而影响到工作和学习,结果会导致工作和学习效率降低。 ②如果人长时间遭受强烈噪声作用,听力就会减弱,进而导致听觉器官的器质性损伤,造成听力下降。 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③人们只知道噪声影响听力,其实噪声还影响视力。试验表明:当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模糊。所以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同时,噪声还会使色觉、视野发生异常。④噪声是一种恶性刺激物,长期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失调,条件反射异常,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者可产生精神错乱。此外,噪声还对动物、建筑物有损害,在噪声下的植物也生长不好,有的甚至死亡。

在学生充分认识噪声污染所产生的危害的基础上,进而开展启发讨论:我们的周围应该有怎样的声音环境?现代居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声学常识?同学们将会有各种各样的发言:在别人工作、学习、休息时不应该大声说话、放声大笑、引吭高歌,不应该随意开大音响或电视机的音量,以免干扰家人和邻居的正常生活。同时还主动表示通过对噪声危害的认识,意识到自己过去都有不同程度污染环境的地方。教师此时随即正告学生:现代公民的言行举止都要注意环保问题,不要让自己成为令人厌烦的噪声的制造者,做一个品德高尚、富有教养、素质良好的现代公民。

三、 探索控制途径,减弱噪声危害

既然噪声不仅会妨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而且还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那么怎样来减弱噪声呢?紧扣噪声的发生和传播,强调减弱噪声的最终目标是降低人耳处的声音强度,并以此为线索引导学生从声源处、声音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寻求减弱噪声的途径。控制噪声的途径包括:①控制噪声源。减弱声源的噪声辐射是控制噪声最根本的措施。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市区禁止汽车鸣笛,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将纺织、冶炼等强噪声的工厂迁出人口居住密集区等。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声传播途径中的控制是常用的控制噪声的手段。在噪声传播的途径中,设置障碍阻止噪声的传播,铺设吸声材料增加声能损耗,或者通过反射、折射改变声波的传播方向。在噪声控制工程中经常采用的有效技术有吸声、隔声、阻尼和隔振等,常见的吸声墙、吸声吊顶、隔声屏障、隔声门、隔声窗、消声器和隔振地板等,都是这些技术的具体应用。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如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 、耳罩或有源消声头盔等护耳器,而短暂的噪声可以用手或棉花堵住耳孔等。

四、 变害为利,造福人类

第10篇

第1.0.1条为加强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的预防性卫生监督,保证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工作的质量,使工业企业的建设达到卫生要求,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促进生产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续建及技术改造等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包括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资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卫生预评价。

第1.0.3条卫生预评价是指卫生监督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对各工业企业建设的全过程进行卫生学审查与评价。

第1.0.4条卫生预评价的全过程包括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设计阶段的卫生审查,施工过程中的卫生监督检查、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及竣工验收中对卫生防护设施效果的监测和评价。

第1.0.5条各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本规范要求编写工业卫生篇章。

第1.0.6条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严格按照本规范要求,对工业企业建设项目进行卫生预评价,保证建设项目中的一切卫生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即工业卫生“三同时”),以使之符合卫生学要求。

第二章可行性研究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2.1.1条本规范涉及的工业企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754-8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中划分的类型分类。

第2.1.2条本规范可行性研究阶段卫生审查必须遵循城乡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方针,对工业、居住、文教卫生、商业、仓储、运输等功能分区进行全面规划,防止或减轻工业污染因素对城乡的污染和危害,保护居民健康。

第2.1.3条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设有工业卫生篇章。

第2.1.4条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列入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第2.1.5条工业企业与卫生防护设施有关的房屋建筑工程费用,应包括在建设项目建筑工程费用内。

第二节厂址选择

第2.2.1条根据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生产过程的卫生特征、有害因素危害状况,结合建设地点的规划与现状,以及水文、地质、气象和人群健康状况等因素综合分析,依据我国现行的卫生、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及土地利用等法规、标准进行工业企业选址。

第2.2.2条厂址选择应防止工业粉尘、有害气体、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和物理因素等,对居民的生活、学习、文体活动环境的污染,保护居民身体健康。

第2.2.2.1条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有保证居住区受污染的机会最少。

第2.2.2.2条产生有害气体、恶臭、烟、雾、粉尘以及噪声、震动、微波辐射等工业企业,不得在居住区内和民住区边缘建厂。

第2.2.2.3条属于第一、二类开放型同位素放射性工业企业不得设在市区内。

第2.2.2.4条排放工业废水的工业企业不应在饮用水源上游建厂,防止工业废水的排放污染水源,保证下游最近取水点的水质符合地面水质卫生要求。

第2.2.2.5条固体废弃物堆放和填埋场应避免选在废弃物易渗漏、扬散、流失的场所以及饮用水源的近旁,防止污染水源和土壤。

第2.2.3条工业企业和居住区之间应设置足够宽度的卫生防护距离,按国家标准GB11654~11666及与此相关的国家标准实施。

第2.2.4条在同一工业区内布置不同卫生特征的工业企业时,应避免互相干扰。

第2.2.5条食品工业和精密电子仪表工业应设在环境洁净,绿化条件好,水源清洁的区域。

第三节总平面布置

第2.3.1条工业企业的生产区、生活区、居住区、生活饮用水源、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点、废渣堆放场和废水处理场,以及各类卫生防护、辅助用室等工程用地,应兼顾其各自的功能同时规划,布置原则应符合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以及当地建设规划的要求。

第2.3.1.1条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本底浓度低和扩散条件好的地段。散发有害物和产生有害因素的车间,应位于相邻车间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第2.3.1.2条生产区总平面布置应根据工艺流程及各车间的生产特点,有害物质的毒性类别,有害因素的特征,结合地形、风向等条件,按生产性质及各车间的联系等因素分区合理布置。

第2.3.1.3条产生高噪声的车间与低噪声的车间应分开布置,主要噪声源应布置在厂区的边缘地带,应远离厂前区和生活区。

第2.3.2条在布置产生剧毒物质、高温以及强放射性装的车间时,同时考虑相应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救援设施和设备的配套。

第四节卫生防护设施

第2.4.1条产生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尽可能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强密闭和隔离措施,避免直接接触,采取远距离操作。

第2.4.2条根据生产工艺和有害物质物性,采取防尘防毒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措施,控制在有害物质的扩散,使车间空气中尘毒浓度达到卫生标准。

第2.4.3条从发生源经局部排气装置排出的有害物质必须通过设备处理后,才能排入大气,保证进入大气的有害物质浓度不超过已颁布的各类废气排放标准规定的限值。

第2.4.4条车间的防高温、防寒、防湿的技术措施应按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作业地点温度、湿度符合规定的要求。

第2.4.5条尽可能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工艺过程和设备代替强振动、高噪声工艺过程和设备,如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消声、隔声、吸声、减振以及综合控制措施,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要求。

第2.4.6条生产装置采用放射性同位素仪表时,在不影响仪器仪表性能的条件下,宜采用辐射强度和能量较低的放射性同位素作放射源,应密闭放置,并设安全标志。

第2.4.7条车间的放射卫生防护以及其它各种物理因素的防护,应按GB8702《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4702《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10437《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微波辐射暂行卫生标准》、GB10435《作业场所激光辐射卫生标准》等规定执行。

第2.4.8条生活饮用水的水源选择、水源卫生防护及水质标准,应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第2.4.9条工业企业的固体废弃物,应采取综合利用措施,对有害固体废弃物必须进行处理和处置,消除或控制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第三章初步设计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1条建设单位必须提供建设项目一般情况、设计说明书及图纸资料,其设计说明书中必须有工业卫生篇章,篇章的主要内容为:

a.设计中所遵循的国家及地方的卫生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程。

b.建设项目的用途、生产性质、设计能力、使用的原材料、中间产品、产品,工艺流程,生产设备机械化或自动化程度。

c.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部位、存在的形态、主要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及危害的范围和程度。

d.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所采用的建筑设计和劳动卫生防护措施及其预期效果。但对于因工艺或设备本身存在的难以克服的困难或尚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要进行说明并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

e.根据生活特点和卫生级别、职工人数及构成,设置生活卫生设计,包括浴室、更衣室、休息室、女工卫生室、厕所、医疗室和工业卫生室及其设备。

f.写明用于工业卫生防护措施的经费概算及占工程投资总额的比例。

g.存在问题。

第3.1.2条凡不能可行性研究阶段而直接进行初步设计的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中须按第2.2.1-2.2.4条进行厂址选择的卫生学预评价。

第3.1.3条初步设计经卫生学预评价后,须由卫生监督部门签署卫生监督文书“建设项目设计卫生审查认可书”(附录D)。

第3.1.4条建设项目中用于卫生防护设施及生活卫生设施的经费,必须在初步设计中编制专项概算,列入建筑项目总概算内。

第二节总平面布置

第3.2.1条厂区总平面布置应作到功能分区明确。生产区应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厂前区和生活区面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将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二者之间。

第3.2.2条建设项目的总平面面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应将污染危害最大的设施布置在远离非污染设施的地段,合理确定其余设施的相应位置,避免相互影响和污染。

第3.2.3条生产区内应将热加工与冷加工车间分开,产尘的车间与产毒的车间分开布置,高噪声车间应布置在远离生活区的厂区边缘。

第3.2.4条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车间与其他车间和厂前区和生活区之间应设有一定的卫生防护绿化带。

第三节厂房和设备布局

第3.3.1条厂房建筑方位应保证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建筑物的间距一般不得小于相对两个建筑物中较高建筑物的高度。

第3.3.2条高温车间的纵轴应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相垂直,当受条件限制时,其角度不得小于45度。

第3.3.3条产生强烈振动的车间应采取防止振动传播的措施,产生振动和噪声的车间墙体应加厚,隔音室的天棚、墙体、门窗应符合隔声吸声要求。

第3.3.4条产生电离辐射的放射性工作场所应设在单独建筑物内或建筑物的一端,并要有足够的建筑面积,按放射场所的有关规定布局。

第3.3.5条在同一厂房内同时存在尘、毒、物理因素等多种职业危害因素时,应根据不同职业危害的种类和程度分别布置,产生尘毒危害的设备应布置在车间的下风侧。

第3.3.6条能布置在车间外的高温热源,尽可能地布置在车间外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不能布置在车间外的高温热源和工业窑炉应布置在天窗下方或靠近车间下风侧的外墙侧窗附近。

第3.3.7条采用局部排气罩的生产设备应布置在不产生干扰气流的位置,产生有害气体的各种工业用槽应靠近车间的外墙。

第3.3.8条产生振动、噪声、电离辐射或非电离辐射的设备应布置在车间的一端。

第3.3.9条多层建筑的厂房内,产生振动、噪声的设备应布置在底层,而产生高温或有害气体的设备则应布置在高层。

第四节卫生防护设施

第3.4.1条产生粉尘、毒物、物理因素及生产因素的生产设备必须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

第3.4.2条使用和生产新化学物质,必须提供完整的工艺流程和毒理学资料,以及相应的卫生防护设施资料。

第3.4.3条局部机械排风系统各排气罩必须遵循设计原则,罩口风速的大小需保证将发生源产生的尘毒吸入罩内。

第3.4.4条通风排毒、通风除尘和空气调节设计必须遵循GBJ1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及相应的防尘、毒技术规范和规程的要求。

第3.4.5条通风系统的组成、管道材质、及其布置应合理,容易凝结蒸气和聚积粉尘的通风管理,几种物质混合能引起爆炸、燃烧或形成更为有害的混合物、化合物的通风管道应设单独通风系统,不得相互连通。

第3.4.6条产生粉尘、有毒物质或酸碱等强腐蚀性介质的车间,应有冲洗地面和墙壁的设施,地面应有坡向排水系统的一定坡度。

第3.4.7条产生噪声、振动的设备应用消声、吸声、隔声及隔振、减振措施,并根据噪声、振动的物理特性合理设计,使其符合GBJ87-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的要求。

第3.4.8条产生高频、微波等非电离辐射的设备应用良好的接地线金属屏蔽。

第3.4.9条设计中防高温和热辐射、防潮湿、防寒、防恶臭措施应按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及相应的规范执行。

第3.4.10条车间采光照明应分别按BG50033《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和BG50034《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执行。

第3.4.11条设计中应有控制二次污染的措施,当使用循环风时,进风需经净化,进风中粉尘或有害物质的浓度不得超过该物质最高容许浓度的30%。

第3.4.12条在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物质或易挥发性物质且可能泄漏或积聚的地方,必须设置固定或便携式检测报警仪器和事故通风设施。

第3.4.13条所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经防护控制后均须在初步设计说明书中提出定量的预期效果。

第五节生活卫生设施

第3.5.1条新建企业职工食堂、托幼机构、浴室、卫生医疗机构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要求。

第3.5.2条新建企业根据生产性质应设置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专业机构及应急救援设施和必要的仪器设备。

第3.5.3条车间应设置饮水设施,并应设置更衣室、休息室、厕所、女工卫生室,按车间卫生级别要求设置淋浴间。

第3.5.4条改建、扩建、续建项目中的生活卫生设施必须按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实施。

第四章施工设施与施工过程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4.1.1条必须严格依照初步设计中的卫生要求与技术措施,进行施工设计。

第4.1.2条施工设计卫生预评价审查内容为总平面图、建筑、给排水、采暖通风空调及其它卫生防护设施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系统图。

第4.1.3条卫生监督机构应将初步设计的评价意见填写在施工设计卫生学评价书中。

第二节总平面布置

第4.2.1条反映工业企业建筑群体场地水平的总平面图应包括总平面布置的建(构)筑物现状,拨建筑物位置、道路、卫生防护间距、绿化等内容,必须满足卫生预评价要求。

第4.2.2条建筑项目总平面布置分区内容应按照厂前区内设置行政办公用房、生活福利用房;生产区内布置生产车间和辅助用房。

第4.2.3条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应保持各车间的相对位置不互相影响,应把产生粉尘、有害气体、烟雾的车间布置在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车间与车间之间的建筑间距应按照《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相关条款执行。

第三节厂房设计和设备布局

第4.3.1条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厂房,车间天窗设计应满足卫生要求:阻力系数小,通风量大,便于开启,适应季度调节,天窗排气口的面积应略大于进风窗口及进风门的面积之和,热加工厂房应设置天窗挡风板,厂房侧窗下缘距地面不应高于1.2米。

第4.3.2条车间操作台面的自然照度系数应不低于1.5%,建筑采光系数应为1:6。

第4.3.3条厂房车间照明的设计应依据GB50034《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选定照明标准,选择光源,确定照明方式,并依照度计算设计灯具数量,容量及布置。

车间内发热设备应设计安装在车间下风侧天窗下方的部位,把操作岗位设计在热源上风向。

高温作业车间的选位与布置,其设计应按车间的长轴与夏季主导风向垂直,夏季主导风向与高温作业车间长轴的夹角不应小于45°

第4.3.4条寒冷地区的车间外墙、屋顶及多层厂房中各层楼板等围护结构,应有良好的保温性能,防止冬季室内出现结露现象,炎热地区热加工车间则应注意隔热要求和良好的自然通内。

第4.3.5条有毒作业车间的墙面、地面、柱子和天花板的表面应采用不吸收毒物的材料装修,加设保护层,方便清洗,防止有毒物质吸附;粉尘作业车间的地面应平整,不易积灰,便于清扫冲洗。

第4.3.6条噪声和振动的控制在声源控制的基础上,对厂房的设计和设备的布局需采取降噪和减振措施。

第4.3.6.1条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应安装在单层厂房或多层厂房的底层;对振动幅度大、功率大的设备应设计隔振基础。

第4.3.6.2条在工艺上允许远距离控制且噪声与振动较大的设备应设计隔室集中操作,将噪声源与操作人员隔开。

第4.3.6.3条噪声强度超过GBJ87-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的厂房,其内墙、顶棚应设计安装吸声层。

第四节防毒设施施工设计

第4.4.1条在同一车间布置散发不同有害物质的生产作业时,应把毒性大的与毒性小的作业岗位分开,并应把有害物质发生源布置在操作岗位的下风侧。在多层建筑内设置散发有害物质的生产作业时,散发有害物质的作业应置于多层建筑物的上层。

第4.4.2条贮存和计量有害物质的容器和反应过程中散发有毒有害气体设备上的尾气应引入有害气体回收净化处理设备,经净化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如直接排入大气,应引至屋顶以上3米高处放空,若邻近建筑物高于本车间时,应加高排放口。

第4.4.3条车间全面通风换气量的设计,应按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第34条的规定执行。

第4.4.4条可能突然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或剧毒气体或窒息性气体有爆炸危险气体的作业场所,应设计事故通风设施,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8次/时。

第4.4.5条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车间不宜利用循环风。采用热风采暖和空气调节的车间,其新风口应设置在空气清洁区,新鲜空气的补充量应达到30立方米/小时·人的标准规定。

第4.4.6条厂房内的设备和管道必须采用有效的密封措施,防止物料跑、冒、滴、漏,杜绝无组织排放。

第五节防尘设施施工设计

第4.5.1条依据车间扬尘作业点的位置、数量,设计相应的除尘设施,对移动的扬尘作业,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移动式轻便吸尘设备。

第4.5.2条车间内产生粉尘危害的生产设备应尽可能密闭化或设隔离操作室,最大限度减少操作工人接触粉尘的时间。

第4.5.3条粉尘作业车间应设置有效的通风除尘系统,对粉尘发生源应设计适宜的局部吸尘装置,经除尘器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第4.5.4条扬尘点局部吸尘罩的设计应符合卫生要求,其设计原则为位置适宜,罩型正确,风量适中,有足够的控制风速,确保达到高捕集效率。

第4.5.5条输送含尘气体的管道设计应与地面志适应夹角,如必须设置水平管道时,应在适当位置设置清扫孔,以利清除积尘,防止管道堵塞。

第4.5.6条按照粉尘类别不同,通风除尘管道内应保证达到最低经济流速,为便于除尘系统的测试,设计中应在除尘器及风机的前后设测试孔,测试孔的位置应选在气流稳定的管段处。

第六节生活卫生设施

第4.6.1条生活卫生用房的设计应依据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设计。

第4.6.2条生活卫生用房的配置应按照卫生特征分级定位,应与产生有害物质或有特殊要求的车间隔开,应尽量布置在生产工人相对集中的地方。

第4.6.3条生活卫生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

第4.6.4条生活卫生用房的设计按照卫生特征分级确定,其平面设计应包括浴室,更衣室(内设外、内衣存外柜和工作服存放柜),缓冲通道、女工卫生室、厕所,对特殊工种应设除尘、消毒或烘干室。

第七节施工过程

第4.7.1条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应依据工程项目建设周期的长短,卫生防护设施施工情况具体确定。

第4.7.2条施工阶段预防性卫生监督的主要任务是以初步设计中的卫生审查要求和施工设计的图纸和资料为依据,掌握施工中卫生防护设施的落实情况。

第4.7.3条施工中凡涉及卫生防护,卫生布局等需要变更时,应由设计部门提出,经卫生监督部门复审,同意后以复审结论的书面形式通知建设单位。

第五章竣工验收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5.1.1条企业在建设项目全工艺试生产正常状态下,在验收前两个月,必须向卫生监督机构提出验收的申请。

第5.1.2条企业应按《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业卫生监测评价申请书》(附录E)的内容和要求认真填写,并向卫生监督部门提交指定的图纸和资料。

第5.1.3条卫生监督机构到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职业危害因素的测试和评价。

第5.1.4条卫生监督机构出具《建设项目竣工卫生验收认可书》(附录F)。

第5.1.5条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学预评价费用,应在前期工作费项目中列支。

第二节现场调查

第5.2.1条卫生监督机构在接到企业《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业卫生监测评价申请书》后,应在一个月内到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

第5.2.2条生产过程的卫生学调查包括了解生产工艺的企业过程呼确定生产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第5.2.2.1条化学因素(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原料、半成品、中间产物、产品和废弃物的名称、生产和使用数量、理化特性、工人接触方式和接触时间。

第5.2.2.2条物理因素:高温、噪声、振动、照度、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

第5.2.2.3条生物因素: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致病病原体。

第5.2.3条生产环境卫生学调查:调查生产环境状况,车间通风,采光照明,除尘排毒通风系统,噪声及其它物理因素防护,高温作业防护和车间微小气候状况,以及相邻车间的影响,卫生辅助设施的配置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第5.2.4条调查建设项目是否严格按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进行施工,是否落实各阶段设计审查时提出的卫生学预评价意见。

第5.2.5条测试点设置原则应根据职业危害因素特征和操作部位而定。

第5.2.5.1条化学因素的测试点设置原则见附录A。

第5.2.5.2条物理因素的测试点设置原则见附录B。

第5.2.5.3条生物因素的测试点设置原则,以动物的毛皮和羽绒为原料的加工业,在可能染菌的工序和部位进行采样检验。

第5.2.5.4条在确定测试点的同时应绘制职业危害因素测试点平面分布图,格式见附录G。

第三节现场测试

第5.3.1条测试条件:按设计时满负荷生产状况。

测试频率:按照劳动卫生学要求,连续采样测定三天,每日上、下午各一次。

每次同一点不同时间内测定,采样样品不得少于三个,测试结果取其算术平均值。

第5.3.2条测试方法:粉尘测定方法按GB5748《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的规定执行,毒物测定方法按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主编的《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第三版标准方法以及有关噪声、局部振动、微波、激光、电离和电磁辐射等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监测方法执行。暂无标准方法的,可参照国外方法,但必须加以说明。

第5.3.3条职业危害因素测定记录:尘毒作业测定记录、噪声测定记录、其它物理因素测定记录;职业危害因素测定结果报告,格式详见附录H、I、K、L。

第四节竣工验收标准

第5.4.1条评价标准分为:合格,基本合格,限期治理,不合格四级。其评价指标见附录C。

第11篇

随着城市的发展,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论文百事通在城市繁华的街道上,高楼大厦穿着高大明亮、富丽豪华的玻璃“外套”,即“玻璃幕墙”。然而,在这美观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意想不到的隐患。夏天,玻璃幕墙把强烈的阳光反射入附近的居民楼房里,增加了室内的温度,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有时聚集在一起,温度很高,易引起火灾。同时镜面玻璃的反射系数比绿地、森林、以及毛面砖石装修建筑物大10倍以上,大大超过了人眼范围。因此,玻璃幕墙的反射光会伤害人眼球的角膜和虹膜,引起视力下降,增加白内障的发病率。

二、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从噪声源强剖析,交通噪声级别最高,其次是施工噪声和家产噪声。噪声级为30~40分贝是对为正常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就寝和歇息。因为歇息不适,正常心理受到影响;70分贝以上会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做事效率,乃至产生事故;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主要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产生。

三、水污染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

城市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目前850多条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也遭到污染。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是因为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因此,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

四、大气污染

近年监测的522个城市中,39.7%的城市处于中度或重度污染。颗粒物仍是影响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除燃煤外,工业粉尘、地面扬尘、建筑工地尘、土壤风蚀尘等都对空气中颗粒物浓度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更大,目前大多数城市人口长期生活在可吸入颗粒物超标的环境空气中。近年来,城市机动车持有量快速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大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其中氮氧化物排放量已占总量的50%,一氧化碳占85%。

五、电磁波污染

电磁波污染是指天然的和人为的各种电磁波的干扰及有害的电磁辐射。由于广播、电视、微波技术的发展,射频设备功率成倍增加,地面上的电磁辐射大幅度增加,已达到直接威胁人体健康的程度。伴随着科技文明的迅速发展,各种电子生活用品愈加普及起来,电磁波污染也就变得无处不在,由此而引发出的种种病症,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对其危害加强防范。新晨

六、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弃物就是一般所说的垃圾,是人类新陈代谢排泄物和消费品消费后的废弃物品。目前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以及工业生产排出的固体废弃物,数量急剧增加,成分日益复杂。世界各国的垃圾以高于其经济增长速度2~3倍的平均速度增长。垃圾若不及时清除,必然污染空气,对土壤、水体都会造成严重污染。从而导致蚊蝇滋生、细菌繁殖,使疾病迅速传播,危害人体健康。

七、土壤污染

第12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Pre-Assessment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a Heat and Power Plant Enlarges and Raise the Projct of Angry Boiler

LI Guo-dong1, LIANG De-jun2

(1.Institute of Health Inspection of Songyuan City,Jilin Province,138000,China;2. Center For Occupational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Jilin Oil Field,Songyuan City,Jilin Province,138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Determine the article of this construction disease of being in office cause prevent and cure the respect .Supply the job of the necessary for design to ought to build article. MethodsAdopt and an analogy and inspection express and combine the practical work. Result Occupation disease of article of notebook existing harm the factor and have: NaOH、HCL\CO\CO2\NO\NO2 and voice. Article of this construction chooses the location and accord with the hygiene ask; Overall arrangement of general plane ,area of every installation overall arrangement of plane and the right department of production equipment is reasonable mostly; Produce the technodogy under the prerequisite the guarantee produced considered occupational disease harm the requirement of control fully; Perhaps the occupational disease of existing after article has put into production is harmed; Through strengthen technical measure and circulation to design stage and workers individuality protects the class and synthesize the measure carreach . Condusion Pass through the cause of one’s job and be critically ill harm and appraise the report beforehand synthesize the point artide is implementing the analysis the occupational disease of control harmed and judge ,Draft and build the article being in office cause be critically ill and harm the control respect is to walk.

【Keyword】Construction project;Occupational disease hazard; Pre-assessment

某热电厂拟用天然气做燃料,扩建了两台燃气锅炉。受该厂的委托,笔者对该建设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1内容与方法

1.1评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5]等。

1.2评价范围及内容本次评价包括的范围是《某热电厂扩建燃气锅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涉及的职业卫生相关的内容,其中新建项目的电气系统、锅炉系统、锅炉加药系统及相关辅助工程系统为本次评价内容。除此之外不属于本次评价范围。

1.3评价方法及程序采用类比法和检查表法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程序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规定程序进行评价。

2结果

2.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氢氧化钠、盐酸、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噪声等。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类比监测结果

根据类比企业锅炉的检测数据表明:在可能存在一氧化碳的岗位STEL浓度均小于1mg/m3,未超过国家标准30mg/m3,TWA浓度均小于20mg/m3,未超过国家标准20mg/m3;二氧化氮的类比结果表明,各岗位二氧化氮STEL浓度均小于0.1 mg/m3,远远低于国家卫生标准10 mg/m3,TWA浓度为0.02 mg/m3,远远低于国家卫生标准5 mg/m3;各岗位一氧化氮TWA浓度均小于0.15mg/m3,远远低于国家卫生标准15 mg/m3;各岗位二氧化碳STEL浓度均小于4500 mg/m3,远远低于国家卫生标准18000 mg/m3,TWA浓度为3800 mg/m3,远远低于国家卫生标准9000 mg/m3;氢氧化钠的MAC浓度检测结果小于0.2 mg/ m3,低于国家卫生标准2 mg/ m3; 盐酸MAC类比监测结果为4.5 mg/ m3,低于国家卫生标准7.5 mg/ m3;某石化公司热电厂对燃气锅炉房噪声的监测结果经等效后不超过国家标准。

2.3职业健康监护调查资料表明,某石化公司自2000年以来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操作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检查结果没有发现职业病患者。

2.4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预评价

2.4.1选址及总平面布置

厂址所在区域尚未形成密集型的工业群体,厂区外为耕地和林地。项目周围2Km范围内无居民区。该地区不是自然疫源地。新建项目在原厂内扩建,主厂房的常轴方向为东偏南方向,夏季盛行风为西南风,夹角约为30°,小于45°。平面布局、竖向布局符合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辅助生产区分区明确,布置合理,其总平面布置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3]。

2.4.2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根据毒物检测数据表明类比锅炉的防毒措施是能够达到防护效果的。新建锅炉采取了与类比锅炉相似的防毒措施,如果能够完全落实,是能达到对员工防护的目的。类比企业对锅炉房噪声的监测结果经等效后不超过国家标准,拟采取的防噪声措施是针对各类泵体和风机等机械设备,首先应该对设备制造商提出限值要求,其次做好消声和隔振的设计,采用隔声、吸音材料等,基本合理。

2.4.3生活辅助用室和应急救援措施

可研报告中未提及职业病个人防护用品,应予完善。在使用酸、碱的场所没有提及设置事故喷淋装置、洗眼器等应急救援设施,不合理。可研报告中对辅助用室的论述不全面,没有论述工人休息室、盥洗间、厕所等。

3讨论

本项目投产后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氢氧化钠、盐酸、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噪声等。锅炉在燃烧天然气过程中可能产生一氧化碳,所以本项目为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本建设项目选址符合卫生学要求;总平面布局、各装置区平面布局以及生产设备布局基本合理;生产工艺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职业病危害控制的要求;项目投产后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加强设计阶段的技术措施和运行阶段的管理措施以及工人的个体防护等综合措施能够达到卫生标准的要求。因此,本项目在落实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加强职业卫生管理的前提下,拟建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4建议

该项目在初步设计中应根据本报告提出的要求和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3]等现行有效的标准、规范,进一步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设计;在进行初步设计时,应报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防护设施设计审查。在竣工验收阶段应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Z].

[2]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Z].

[3]GB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

[4]GBZ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S].

[5]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