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的基本内涵

教育的基本内涵

时间:2024-02-17 11:40: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的基本内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的基本内涵

第1篇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形成过程;基本内涵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92-01

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历经磨难和艰辛。在他逝世后,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仍然受到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是我国教育史永远的精神财富。他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对于今天我国开展幼儿教育仍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分析了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形成过程和基本内涵,希望能够给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价值。

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是中西教育思想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而逐渐形成的。

(一)乡土文化背景。陶行知博大的儒学底蕴、徽州独有的厚重文化是在他特有的家庭熏陶和故乡侵染下孕育的。陶行知父亲曾是一位道德文章俱佳的晚清秀才,母亲勤俭持家、好学求真,因为生活条件所限,陶行知的启蒙教育由他父亲在家中完成,但正是这种良好的家庭熏陶,才培养出了陶行知毕生教育为民、勇于奉献的精神,成为工农大众所喜爱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的故乡徽州不仅仅是著名的徽商的故里,更是徽州文化的发祥地,文化底蕴传承千年,陶行知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传统文化的熏陶。徽州人学风极佳,这造就了陶行知治学的良好习惯;徽州人重视教育,注重从小抓起,这也深深影响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徽州人乡土观念很重,成功的商人往往回乡资助教育,而良好的教育成果也会反过来促进徽州的社会经济发展,这对陶行知将教育作为毕生事业的思想起了关键的作用。

(二)政治经济背景。陶行知所处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许多有识之士均将改变落后状况的希望放在了教育事业之上,陶行知正是这些知识分子中的代表。这个时期中国采用旧式教育的方式方法,陶行知自身的求学经历使他充分认识到这种教育是无法“救国”的。唯有让教育走向大多数的平民,从根本上改变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才能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

(三)我国近代落后的幼儿教育现实。我国近代的幼儿教育是在二十世纪初才刚刚开始,但是学习的内容、方式,不是照搬日本的幼儿教育,就是带有西方宗教色彩的文化渗透。民国以后,虽然政府提出要加强幼儿教育,但缺乏具体的实施办法,国内幼儿教育的发展主要靠一些私人的资助和提倡,或是教会办学。后,新式教育开始在国内兴起,但是农村幼儿教育仍几乎为零。于是,陶行知提出并亲自实践建设中国的、平民的、乡土的、省钱的幼儿教育。

二、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芽期。陶行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期间,对于德国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创立的幼儿教育法,都十分感兴趣,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他也关注着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状况,并期待针对国内落后的教育状况,以“教育”实现救国。

(二)发展期。1926年开始,陶行知发表了多篇关于幼儿教育的文章,这一时期的陶行知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并且开始针对当时幼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将女子幼儿教育和农村幼儿教育看做未来发展幼儿教育的重点,认为幼儿教育应该切实保护好幼儿的身心健康,加大对平民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

(三)实践期。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成立幼儿师范学院,并且在他的奔走努力下,中国第一个乡村幼儿园成立。陶行知强调要将生活材料用于教学之中,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幼儿教育的方法。后来在他以及一些幼儿教育先驱者的努力下,以陶行知具体鲜明幼儿教育思想为目标的幼儿园纷纷建立,给当时的中国幼儿教育,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带来了曙光和希望。

三、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有:1.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主要强调对人的教育要从小做起,重视人格的培养;强调儿童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尊重儿童的人权,培养和鼓励儿童创造性的思维。2.在中国普及幼儿教育。他认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根本,要改变过去忽视幼儿教育的思想和态度;要改变办园的方式方法,普及农村幼儿教育,普及女子幼儿教育;要改变教师的培养制度,形成专业化的幼儿教师队伍。3.要创办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儿园。这主要是针对当时幼儿教育存在的三大弊病:外国病、花钱病和富贵病。4.强调教育内容要注重身心的协调发展。在当时国民体质整体水平较低的国情下,强调健康第一,保护儿童的卫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鼓励儿童进行室外活动,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另外他还强调要重视科学教育和劳动教育,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

第2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基本内涵;必要性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价值观多元影响、社会发展模式不断转型的今天,大学生自杀、杀人、暴力、犯罪、对生命持消极态度等漠视生命现象不时震撼着人们的视听,这表明一些大学生正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他们自身无法承受之重。印度大诗人、哲学家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先生主张:“教育即生活”。可见,让大学生学会如何善用此“生命”与更好地“生活”,是高校要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高校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命教育责任。

一、生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生命教育于20世纪60年代从西方国家起步,到80年代逐渐推广,至90年代台湾地区大规模、有系统地开展,进入21世纪,则已成为长期以来呼之欲出,却又“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一种崭新教育思潮。

(一)国外的生命教育发展较为成熟,方向呈多元化形态。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针对青少年吸毒、自杀、他杀、性危害等现象,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思想,并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村以及阿南达学校,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其内涵是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创造生命价值。澳大利亚的Ted Noffs先生于1979年在雪梨创立“生命教育中心”,这是西方国家最早使用“生命教育”概念的机构。日本于1989年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目标,“余裕教育”就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让青少年通过“余裕教育”认识到生命的美好和重要,使他们能面对并很好地承受挫折,更热爱生命,珍惜生命。1990年,英国政府把生命教育课程规定为跨领域课程,2002年,生命教育被英国政府纳入国家和学校的正规教育课程。

(二)国内较早开展生命教育的地区是台湾和香港,大陆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

1997年,台湾“教育部”成立“生命教育推广中心”。台湾教育当局组织有关专家和学校制定《生命教育实施计划》,设计生命教育课程,组织编写教材,培训师资等。为推动生命教育的全面实施,台湾教育当局于2000年2月宣布设立“学校生命教育专案小组”,同年8月又正式成立“教育部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规定2001年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生命教育先导计划”。台湾生命教育既有理论研究者的参与也有行政权力的推动,还有广大学校的积极实践和从小学到大学的一线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甚至还有宗教慈善社团的阳光行动,可谓一次自上而下全方位的教育改革行动。香港,因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导致工具理性取代价值理性,面临着后工业社会带给人们的高度精神危机。为加强香港人的抗逆境能力和适应社会变化能力,部分社会人士希望以某种形式的教育来解决香港面对的社会问题,这是香港倡导生命教育的直接原因。2002年,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成立了全港首间“生命教育中心”,致力于向社会推广预防自杀及珍惜生命的信息。

20世纪90年代,大陆部分高校开始生命教育实践。最早进行比较严格意义上生命教育的大学,应该是武汉大学与南昌大学。段智德教授在武汉大学开设选修课“死亡哲学”,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郑晓江教授自1994年开始,在南昌大学进行生命教育,最初局限于生死观教育,课名为“中国死亡智慧”和“生死哲学”。 2005年,复旦大学开设“生命教育研究”选修课,该课程通过分享青年人的成长故事、生命感悟和认识困惑以及交流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对人生的思考和关怀,帮助探索与追求生命的意义,理解与珍惜生命的价值,实践并活出天地人我共融共在的和谐关系。2006年,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开设“生命教育与生死哲学”全校公选课,分为“学会生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休闲”、“学会养生”五大板块。时至今天,该课程被誉为江西师范大学的特色课程,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2007年4月22日,来自北京、江西、江苏、广东、湖北等地高校的2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武汉大学,就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暨《生命教育大学生读本》编写工作开展研讨,并就大学生生命教育开展的背景、基本内容、目标、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读本编写问题作主题探讨。2008年,云南省教育厅开始在全省各级学校推进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内容的“三生教育”。同年,浙江传媒学院成立了“生命学与生命教育研究所”,它是大陆高校成立的首家专门的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机构,该所开设了《生命学与生命教育》、《身心灵全人生命辅导》等全校及校际公选课。2009年秋季,天津师范大学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生命教育》公选课。为推进我国高校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实施,“首届大学生生命教育高峰论坛” 于2011年10月15至1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举办。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

     基本概念是正确思维的首要条件,若对基本概念的内涵没有明确认定,那么研究的尺度就难以确定,研究也就难以切中要害。正如列宁所言:“要进行论争,首先就要确切地阐明各个概念。”为此,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大学生生命教育。大学生生命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既有普遍生命教育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特殊性。研究者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界定要么通过辨析生命教育的概念进而推定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要么根据高校受教育者的特殊性展开论述。

     高锦泉首先陈述了关于生命教育的几种代表性观点,然后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应从生命本体尊严和生命实践价值两方面来定位,即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以积极态度面对生命中的失落与痛苦,确认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热爱自身生命,尊重他人生命,维护自然生命,创造生命的意义和价值。[1]陈斯拉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就是一种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 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2]欧巧云结合高校教育实际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有三点: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进而重视、珍惜生命;二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死亡,培养理性的死亡态度和有效行为;三是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最终培养人文精神关怀,陶冶健全的人格品质。总之,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不但要了解自然生命,理解生命的珍贵和不易,从而懂得尊重生命、关爱和善待生命;同时,更要使大学生明白生命价值的重要性,通过自我完善,获取生命的意义,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生存和死亡。[3](P40)叶华松认为,大学生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其生命存在于自然、精神和社会三个领域。大学生生命教育内涵包括生命知识的教育、生命关系的教育和生命价值的教育三个方面。大学生生命教育融合了大学生的学习和人生体验,它既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4](P31-37)概而述之,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尽管各家表述不一,但具有内在一致性,即主张通过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与死亡,树立积极的生命观,使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与责任,不断提升并通过实践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与意义。

     笔者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就是指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通过各种恰当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和敬畏生命,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它的基本内涵:一是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尊重生命以及生命的价值。生命作为有价值的意义存在,大学生既需要通过生命教育来体会生命的可贵与不易,从而珍惜与热爱生命,又需要在生命教育活动中感悟生命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升华生命境界,追求人生真谛;二是对生命责任的承载。通过生命教育,让大学生理解生命不仅是一种自我权利,更是一种自我责任与社会责任。生命不可以随便消亡,拥有生命就必须担负起生命责任;三是大学生生命教育必须追求适当的实施形式,在实施中应强调受教育者个体的体验过程,通过生命教育唤醒受教育者的生命意识,提升受教育者的生命质量。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一)生命教育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社会各种激烈竞争与争夺中,尚处于求学阶段的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学业、就业、交往、经济等所带来的生存压力和心理负担,面临着各种现实问题较难解决。当功利价值、工具价值不断升温时,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被淹没在不断追求外物的世俗社会与人流中。他们享受着物质与技术带来的充裕生活,并将这些作为人生的目标和生活的全部,然而,他们的精神生活却日趋匮乏,内心常感彷徨、迷茫,不知道生命应该走向何处,将要走向何处。生命信仰的缺失使他们方寸之心无以托付,进而对自身生命的价值产生怀疑,甚至将生活中承受的生存压力与遭受的挫折当做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而选择用极端方式解脱。

2011年6月,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在全市十五所高校开展“广州大学生对药家鑫事件及生命价值看法”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40份。调查结果显示,77.9%的大学生表示不能理解药家鑫撞人后再杀人的行为,但在对“人要懂得享受,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这一说法的调查中,表示认同的大学生达到47.8%,表示不认同的仅为22.9%。这说明有部分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在“自杀是一种解脱”、“我曾经因为挫折而想过自杀”、“讨厌活在这个烦恼的世界”等选项上,分别有11.6%、9.9%和8.5%的同学表示认同。在对生命教育的看法上,75.5%的受访大学生认为生命教育意义重大,期望能了解有关生命方面的知识。广东省2008年有26名大学生自杀身亡!仅广州地区高校就有近20名大学生因种种原因自杀,其中某高校在短短一个月内就有4人自杀。从2003年至2008年底,广东省高校发生学生自杀事件101例,其中26例发生在2008年2月至2008年年底。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指出,自杀事件大部分发生在2~4月和9~10月两个换季时期,案件主要集中在重点本科院校。大学生蔑视生命、游戏人生的态度使生命变得如此之轻,也使生命教育变得如此之重要!

(二)生命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大学生是追求真、善、美的群体,大学教育也应是求真、向善、尚美的教育。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5]教育存在的意义就是充分发挥她崇高无比的引导作用,引人热爱生活、关爱生命。大学生受到自身年龄、阅历、交流对象、生活范围等方面的局限,单靠自己有限的经验和理解能力,很难探索到生命的真谛。正由于此,高校应遵循“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引导大学生追求生命的完善,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但是,现行的大学教育却游离在“生命”之外,教育之追求“成人”的无限目的,被化解为适应眼前之生存状况的有限目的,教育之内在价值追求,蜕化为外在实利追求。

“教育为了什么”、“受教育为了什么”这是自人类社会产生教育以来就不可回避的问题。鲁洁教授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一种既授人以生存的手段和技能,使人把握物质世界的教育,又导人以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使人建构自己意义世界的教育。但是,当今的教育从根本上偏离了它本真的意义,成为了一种在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教育。”[6] 、“今天,我们却不问教育使一个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是问我们应当教他什么技术,使他成为只关心生产物质财富的世界中的一颗光滑耐用的齿轮牙。”[7]它看到的只是教育的外在价值,看到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的要求,“教”人掌握“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本领,但它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最终教育忽视了生命的存在,扭曲了生命的意义,学生心灵世界充满荆棘而无所依托。

2008年广东省“两会”期间,“两会”代表柏志全委员引用一份对广州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10.71%的大学生表示当遭遇挫折时想结束生命,28.6%的大学生“偶尔有”或“经常有”自杀念头,5.79%的大学生认为死亡是解决一切痛苦的办法。“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教育问题,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高等教育尚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价值关怀和意义关怀。多少年来,我们的教育没有把学生领入生命领域的探寻 和思索,生命到底意味着什么?生命对自身、对家人和朋友、对社会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课堂没有告诉我们的大学生。”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腾讯网教育频道,对70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55.1%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应该加强生命教育。

2010年7月29日,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纲要”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第四点“战略主题”第三段阐释“全面发展”的战略主题时,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这标志着“生命教育”正式获得了国家“准生证”。与时俱进的教育改革表明:真正的教育应珍视人的生命价值,在帮助人的生成中呼唤人的回归。为此,大学教育要走出唯科学世界、物质世界的误区,关怀生命,为生命而教。

(三)生命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2003年1月至4月,武汉市高等院校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共发生12起,10人死亡。湖北省教育厅于当年4月8日专门组织全省81所高校党委书记召开“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这是湖北省乃至全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学生自杀为主题的专项大型会议。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以极其残暴方式杀害四名同学的恶性案件让全国舆论哗然、社会震惊。2005年,全国23个省近100所高校内,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116起,83人死亡。据统计,2001年至2005年,各地共报道281名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209名死亡,自杀死亡率为74.4%。2006年是大学生自杀“高发年”,全国高校达130起之多![8]2009年3月18日,上海市教委向社会《2009年上海高校大学生安全情况通报》中指出,上海高校2009年有13名大学生自杀身亡。据透露,2012年全国已有34名大学生死于自杀。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上海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25%以上的大学生有过自杀念头。  

可见,部分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淡薄现状令人担忧,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反差极大,当然也与当下高校大力开展构建和谐校园的主题相违背。毋庸置疑,大学生是校园的活动主体,只有大学生生命和谐,大学校园的和谐才得以达成。大学生一方面面临着学业、就业、生活、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又缺少足够的心理耐挫力和抗压力,或缺乏正确的应对方式和解决方式。生活和学习中的小冲突小难题累计到一定程度便转化成生命的大困惑,若不懂得生命的真义所在,不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将易致使校园师生和谐、生生和谐的良性环境被打破,更甚者可能造成模仿的怪圈,使其他生命也走上不归之路。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正在于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真义、爱护生命、享受生命、体验生命花开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高锦泉.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2] 陈斯拉.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J].高教探索,2007,(6).

[3] 欧巧云.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4] 叶华松.大学生生命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5] 郝德永.人的存在方式与教育的乌托邦品质[J].高等教育研究,2004,(7).

[6] 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

第3篇

关键词: 信息化 大学英语教学 新模式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构建信息化的教学新模式也成为现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和新目标。

一、信息化教育的内涵

信息化教育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信息化教育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技术特点,以及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基本特征,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巨大的冲击,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其基本内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理解:

1.广泛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顾名思义,信息化教育显然离不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然而,人们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还存在一些误区。有些人将信息技术简单理解为多媒体技术,将信息化教育简单理解为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这显然是以偏概全。如前所述,信息化教育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特点,可见多媒体化只是信息化教育的特征之一。我们所说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应该是包括多媒体技术在内的各种信息手段的综合,贯穿课前、课后,课上、课下,从而形成一个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信息化有机整体,使学生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能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辅助自己的学习过程,真正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除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外,信息化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内涵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时候我们仍然将信息化教育理解为信息化的课堂教学,将信息化的重点放在教学手段上,忽略实现自主学习这一根本目标,这实际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理念。《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而且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由此可见,信息化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而不仅仅是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厘清这一根本观念,对我们构建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的,其本质是指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信息能力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能力,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在现代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作为大学本科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除了讲授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外,也应承担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重任。我们之所以学习英语,其根本目的是更好地交流和获取信息,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顺理成章之事,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语言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根据信息化教育内涵的基本内涵分析,信息化环境下构建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应具备以下基本特点。

1.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如前所述,信息化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我们要合理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根据硬件设施配套情况和学生实际水平,将面授式课堂教学与自主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构建适合本校实际的信息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校园局域网,建立语料库、知识库、资源库、习题库等资源,使学生在课前、课后都能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自主进行相应的补充练习和训练。

2.师生互动与人机互动相结合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强调要加强师生互动。而在信息化环境下,我们更需要建立师生互动与人机互动相结合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可以说,人机互动是师生互动的延续和补充,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我们曾尝试使用ASP技术建立交互式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测试系统。通过该系统,学生可以在线自主完成包括听力、阅读、完形填空等题型在内的配套练习,提交答案后,系统会自动评分,并将错题和正确答案显示出来。这样即使在没有教师参与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很好地进行自我判断和改进。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这一系统,积极寻找更多的人机互动模式,并与师生互动有效结合,真正实现课上课下不断线,更好地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3.接受信息与探索信息相结合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新旧知识之间主动构建意义的过程。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习应该是学生自觉自愿地主动参与、思考和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任务。教师的职责在于帮助和引导学生,鼓励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学习都失去意义,这一理论为信息技术和创新教育的结合提供了理论支撑。我们说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是要培养他们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创新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就要培养他们积极探索、主动思考、努力创新的能力,在接受教师所传授信息的同时,不断主动探索新的信息。

三、结语

信息化教学已成为现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如何更好地适应这一转变,建立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是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都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应认真分析和研究信息化教育的基本内涵,建立起适合本校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学习,并实现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的终身教育的转变。

参考文献:

第4篇

体育文化的基本形式身体活动,它是学习者身体的竞争和完善。体育文化是文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基本构成,它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体育文化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一道,共同构成了人体活动文化。同时,体育文化涵盖了人类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文化价值。所以,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要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和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体育文化的精髓。

二、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文化教育的方式

1.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和目标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合理安排和规划教学内容,逐渐摒弃和改进竞技文化和传统文化中不和谐因素,实现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同时,教师要善于甄别,不断以现展观武装自己,丰富现代体育教育内涵,实现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教师要以学生特点、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基本出发点,保持体育教学结构的多变性和稳定性,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不断丰富体育教学模式和形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保证教学结构的完整、教学层次的分明和重点的突出,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结构美,实现现代体育教学手段、方法和内容的有机融合,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加大文化教育力度,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文化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确保体育教育中渗透进文化内涵。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科学设置体育文化教育内容和时间,定期开展室外教育和室内教育,实现体育教学和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内涵,关注学生,实现学生身体状况和心理素质的提升。同时,在开展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将调节、休闲、创造和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交流和影片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协调好体育教学和文化教育的关系,注重文化和体育的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教育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体育文化意识,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3.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要将文化教育更好地渗透进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养成正确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在实现文化水平的提升以后,才能更好地以身作则,在学生中起到榜样作用。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给学生积极的人文教育。

三、结论

第5篇

周广军:要提升教育内涵,就必须牢固树立教育公平理念,而且还要有民生情怀。收入不公可能影响人的一时,但教育不公可能影响人的一生。教育公平是一个区域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在教育公平的探索中,我们把握关键环节,聚焦薄弱领域,走出了一条“拉长短板、提升顶层、促进中间”的全面优质均衡发展之路,是扬长补短、并驾齐驱,而非削峰填谷、抑强扶弱。

教育质量是教育内涵最直观的体现。近年来,我们把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以打造“现代学校”、构建“实效德育”、建设“高效课堂”为主抓手,大力提升教育质量,不断丰厚教育内涵,努力打造教育品牌,全面促进教育公平。

: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在这个过程中,罗庄区通过哪些有效措施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周广军:我们立足于缩小城乡、校际间的教育差距,实施“城乡一体、整体推进”策略,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学校内部设施配备工程和城乡学校师资配置工程成功对接,整体提升了全区办学条件,为办好每一所学校奠定了硬件基础。多年来坚持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深入落实“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文化兴校”发展战略,努力实现“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为全体师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在教育体制上,我们根据各街镇实际,推行灵活的“幼小一体”“九年一贯”的办学体制;为了办好每一所学校,我们加大“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力度,初步建立了罗庄区“三议两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一室三中心”扁平化管理制度等;积极推行开放办学和家长委员会制度;利用本土专家的优势,组建教育教学咨询团,既注重顶层设计,又尊重基层首创,努力激发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活力。

:教育体制改革呼唤区域突破。罗庄区在建设教育强区的征程中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思路,请您谈一谈,罗庄区已经取得哪些突破,具体是如何实现的?

周广军:这就要谈到我们多年来秉承的“一个核心、三个基本”办学思想。

“一个核心”,就是以“发展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为核心。其中,发展学生是根本目的,发展教师是关键因素,发展学校是基本保障。因为,没有学校的发展,就没有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谈不上学生的发展。

“三个基本”,即以“课堂+活动―让学生可持续发展、研训+评价―促教师可持续发展、自然+创新―使学校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路径,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我们紧紧围绕“一个核心、三个基本”,扎实推进“高水平均衡发展、高质量内涵发展、高品位特色发展”,不断优化育人环境,稳步提升办学水平,办学特色日益彰显。在建设教育强区的征程中,罗庄区提出了“促均衡,建设合格学校”“提内涵,打造优质教育”“创特色,奠基师生幸福”等一系列发展思路,通过几年的运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近年来先后获得“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区”“山东省学前教育先进区”“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区”“山东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区”和“山东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十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对于“实效德育”,您有着怎样的认识?为什么罗庄区把积极构建“实效德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着力点?

周广军: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是人的灵魂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内涵的要义。我们常说,学做人比学知识更重要,好品质比好能力更重要。要让每个学生在未来人生路上走得更远,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德育是引领学生学会做人的根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这个说法形象地说明了德育的重要性。德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也无事不在。譬如,学生的日常生活,学校的课堂教学、管理工作和文化建设等,都蕴含着德育契机。衡量德育是否有实效,关键要看教育者是否具备智慧,能否把立德树人的要求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实效德育”是我们的教育思考与实践融合而成的结晶。先是一边实践,一边思考,形成最初的想法,然后按照这个想法实施一段时间,接着再反过来思考、实践,逐步完善,提炼生成。“实效德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教师幸福从教,让学生健康成长,这也是检验教育教学实效的根本尺度,与立德树人的实际要求是吻合的。我认为,“实效德育”既是立德树人的根本抓手,也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着力点。某种程度上说,“实效德育”也是推进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一个支点。这就是我们通过积极构建“实效德育”进而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因所在。

如何深入推进“实效德育”呢?我们通过落实“五动”策略,即主题推动、特色拉动、课程带动、家校互动、社会联动,教育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处世,力求实现成人与成才齐头并进、品质与能力相得益彰的育人目标。

:那么,从学校这个层面来说,他们又是如何推进“实效德育”的?

周广军:区有区情,校有校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每个人的内在禀赋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学校对“实效德育”的研究与实施,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我通过深入学校调研发现,各个学校以校本德育为着力点,各打各的特色牌,形成了“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罗庄德育景观。譬如,临沂第二十一中学的“细节德育”“三主体德育”,临沂湖南崖小学的“红色德育”,临沂第二十中学的“有担当的新生活教育”,临沂第二十三中学的“幸福教育”,临沂册山中学的“生命教育”等,他们的德育特色均彰显了学校的办学风格,焕发出教育内涵发展的勃勃生机。

:作为区域教育的领头人,您对这一角色有哪些认识和体会?

周广军:作为教育管理者,应当有文化底蕴、理论水平、专业素养,一定的管理素质和协调能力。这些年来,我一直在读书学习和工作实践中锻炼提升、完善自我,努力弥补自己在这些方面的不足。

关于办教育,我有四点体会。第一,办一方教育,方向不能出现偏差,一定要遵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有些人说,党政方针离我们很远,但我觉得一点都不远,因为党政方针必须放到基层来实践,所以务必要首先把握好方向。第二,永远不能违背教育规律,尤其是孩子成长和发展的规律。第三,一切要立足于实际,每个区域、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现实情况,教育不能脱离实际。第四,办教育者一定要有教育的责任和良知,要牢记政府的重托和群众的期盼,坚持奉献精神,迸发奋斗激情,永葆工作动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能否谈一谈,您对罗庄区德育工作有着怎样的规划和愿景?

周广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十提出的一个重要议题。什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管理者,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都应考虑的问题。

明确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我们的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十大期盼的第一期盼就是教育。能不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是孩子们能否成长得更好、生活得更好的基础;能不能具备发达的教育,是决定民族能否振兴、国家能否富强的关键因素。

今后,罗庄区将继续推进“实效德育”建设,构建“立德树人”教育工程,促进教育内涵发展,不断提升教育的内涵品位。一是完善德育整体规划,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日行一善,积小善成大德,做合格公民”主题实践活动为基本载体,整体规划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德育内容体系,形成“衔接一体、螺旋上升”的“实效德育”框架体系;二是优化德育课程资源,构建校本特色德育课程,逐步形成学段衔接、逐层递进的“实效德育”课程体系;三是突出德育实效研究,加强“主题化、序列化、生活化”德育研究,推进校本德育,强化学科德育,形成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操作体系;四是健全德育网络体系,强化学生发展研究中心、共青团、班主任、少先队的德育职能建设,加快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新建一批校外教育基地,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五是创新德育评价机制,突出评价的全面性和多元化,实施定性与定量、自我与他人、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建立健全激励学生自主发展的“实效德育”评价体系。

我认为,当前最要紧的是,在对教育工作者大力加强“双标”培训(教师专业标准培训、新课程标准培训)之际,还要重点突出德育工作专题培训,提高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德育专业化水平,扎实做好对学生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教育,着力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出教育的“味道”来。

:您一直强调,要把罗庄教育办出“味道”来,您所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

周广军:我想,应该是一种幸福的“味道”。有幸福的教育,才有幸福的人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理想的教育是让每一个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教育既要关注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幸福体验,让他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又要让学生通过教育获得发现幸福、创造幸福,进而享受幸福的能力,为一生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6篇

课题负责人:臧 宏工作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研究院  130024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公民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的基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应当着眼于公民教育和民主实践。公民教育的民族性研究,对认清当前基础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公民教育方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该课题的研究可以使公民教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进一步明确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积累对其共性的认识,为当代中国公民教育路径的选择及其中国特色的突出提供理论确证,为把中国深厚的传统政治文化底蕴转化为当代公民教育的本土资源提供理论尝试。

基于以上思考,该课题以民族性为基本视角,深入探讨公民教育的本质及其当代价值取向、内容及其国家意识形态社会化的国别式样、方法及其社会化途径,初步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理论分析语境和框架。

二、研究内容

1.前提确证:公民教育的社会起源。市民社会的演进与现代公民的诞生;民主政治社会化进程中公民教育的自然转向;公民教育是民族国家存在与发展的有效工具;公民教育与国民教育体系的同步而生。

2.公民教育的本质内涵。培养有效公民是公民教育的取向;满足公民的政治社会化需要是公民教育的动力之源;促进公民的全面发展是公民教育的本质表现。

3.公民教育民族性的基本内涵。当代公民教育的工具取向――国家意识形态控制力;当代公民教育的社会价值――政治社会化管理的基础资源;当代公民教育的自然属性――培养公民意识的基本载体。

4.公民教育民族性的国别借鉴。法国保守的政治文化传统与公民人权教育的彰显;美国民主社会中自治政府的公民教育;日本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的公民教育;新加坡民主的民族化与公民道德教育并重。

5.本土资源:公民教育民族性的中国特质。背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现实需要;核心:促进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重点:弘扬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和凸显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生命力;方式:协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公民教育的关系。

三、课题的创新点

研究方法上,以民族性为基本视界和维度探讨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并拟提出:

第7篇

要完善职业教育的学历结构,首先必须明确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就业”不是职业教育的专属职能,是各种类型教育的根本任务。每个人都具有社会属性,作为一个社会人都需要就业,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工、社会稳定也需要每一个社会人就业,因此,每个社会人无论接受的是什么类型的教育,最终都必须就业,否则无法生存,也无法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职业教育也称为职业技术教育或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认为,“技术与职业教育”是作为一个综合术语来使用的,它所指的教育过程除涉及普通教育外,还涉及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部门的职业相关技术和各门科学,以及获得相关实际技能、态度、理解力和知识。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符合职业或劳动环境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类型,它以职业需要为导向,以实践应用性技术和技艺为主要内容,传授职业活动必需的职业技能、知识、态度,并使学习者获得或扩展职业行动能力,进而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3]。职业教育,顾名思义,离不开职业,因此,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职业性。从教育的内涵分析,其职业性体现在受教育者职业知识、职业理论、职业能力的培育上。职业知识(Profession/VocationKnowledge)有别于学科知识(SubjectKnowledge),指从事职业工作所需的应用知识,尤其是工作经验、技巧、方法、路径、实施过程,也包括操作程序、工艺流程、职业规范等实践知识。职业知识的认识涉及到职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主要通过职业的实践活动获得。职业知识属于广义知识中的程序性知识或策略性知识,主要通过图表或过程来表现。学科知识属于广义知识中的陈述性知识,主要通过符号、概念、命题来表现。职业知识呈现的是并行逻辑,具有矩阵的面域特征,横向关系显著;学科知识呈现的是串行逻辑,具有线性的单维度特征,其递进关系显著,由简及难。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西方按照其意也生成了谚语“TELLMEANDI''''LLFORGET,SHOWMEANDIREMEMBER,INVOLVEMEANDI''''LLUNDERSTAND”,其意即为“告诉我会忘记,看见了能记住,经历了能理解”。这就是为什么职业知识的获取必须突出职业的实践活动。职业理论(ProfessionTheory)基于职业知识,经岗位实践验证、能指导职业活动的职业规律或职业知识体系,包括职业资源规划和职业活动运筹等,如职业岗位的关联性、岗位人员及职业活动所需资源的配置与调度、职业任务进度计划与考核、项目实施管理等,是指导创新和创业的基本理论。职业理论是人们经过长期的职业活动,对职业知识进行演绎推理所获得的逻辑总结,是职业知识体系,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关联性较为突出。职业能力是个体在职业、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是科学的工作和学习方法的基础[4]。按组成元素分析,职业能力包括有关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职业经验成份等;按其内容分析,职业能力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专业能力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对专业能力的要求是合理的知能结构,强调专业的应用与针对性,包括单项的技能与知识、综合的技能与知识。方法能力是个人对在家庭、职业和公共生活中的发展机遇、要求和限制做出解释、思考和评判并开发自己的智力、设计发展道路的能力和愿望。方法能力是基本发展能力,是科学的思维模式,强调方法的逻辑性、合理性。特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自我规划与管理等能力。

社会能力是经历和建构社会关系、感受和理解他人的奉献和冲突,并负责任地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和愿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要求的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行为的规范性。无论什么类型的教育,其培养对象都必须就业,因此,职业能力的培育是教育的根本职责,只是不同类型的教育,其培养的重心有所侧重。普通教育突出的是学生杰出的学科专业能力的培养,属哲学领域范畴;工程教育突出的是学生杰出的方法能力培养,属辩证法范畴;而职业教育应突出的是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属社会领域范畴。专业是相对于学科而言,其种类一般以103为数量级,然而职业则是指所从事的工作,其数量是以104为数量级,专业数与职业数相比至少是1:10,而每一种职业又有许多种不同的岗位,因此这里就涉及针对性与适应性问题[5]。职业教育的教学定位是职业知识、职业理论、职业能力的培育,必须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同时在一定的职业活动范畴内又必须突出职业的普遍性,即承担创新和创业的使命,这是划分职业教育学历结构的基本依据。职业知识、职业理论、职业能力的特征是职业的关联性,因此职业教育以横向扩展能力的培养为主,纵向延伸能力的培养为辅。基于职业知识、职业理论及职业能力的层次定位,可以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学历结构,定位对应的人才规格及其教学内涵。

2职业教育的学历结构及其人才规格、教学定位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只设立了专科层次,还没有相应的本科、研究生等学历层次,因此,我国高职教育的学历结构是不完整的。作为学科教育类型的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全国已设立了48个硕士点和10个博士点,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设置在如天津大学等学科教育的高校中。要完善高职教育的学历结构,首先必须明确其人才规格及对应的教育教学定位。根据经济和社会的需要,从产业或社会结构的实际情况出发,职业教育的学历结构及其人才规格,应从其职业属性的内涵着手进行分析和定位。

2.1中职人才规格及其教学内涵

由于中职的教育对象是初中毕业生,教育对象存在生理发育与人格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具有中职毕业后的就业及升学需求,因此中职的人才规格应该是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一线的岗位工人及高职生源。中职的课程体系必须体现以上需求,落实在重基础、重技能上,并体现其实用性、操作性、工具性的职业教育特色。重基础着眼于学生的升学与人格发展需求;重技能着眼于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一线的从业岗位需求,同时还必须体现专业岗位的从业基本素养培育。技能培养必须保证毕业后能直接上岗的基本技能要求。因此,中职的教学内涵主要体现在人格发展、职业基本知识、岗位技能的培养上。

2.2专科人才规格及其教学内涵

专科教育的人才规格应该是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一线的技术人员(即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教育必须满足学生继续升造的需求、就业的需求、价值观形成与综合素养的培育。毕业生必须具备就业岗位的核心能力及一定的职业迁移能力、基本的职业人文与职业素养,既能操作又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可以改进工艺、技术,具备一定的设备维修与改造能力。专科教育应重实践、重创新,体现技术性、创新性、人格化目标的培养,教学内容突出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兼具一定的职业理论。

2.3本科人才规格及其教学内涵

本科的人才规格应该是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等职业活动的高水平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具备明显的职业迁移能力,较高的职业人文水平和职业理论水平,能承担职业开发与创业任务,指导技术革新,不仅能改造技术和设备,还能开发设备,开发岗位,具有一定的团队组织能力,即创业能力。教学内涵重点体现从职业知识向职业理论转变、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其核心,即在保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必须突出职业理论体系的培育,这是学生职业迁移能力培养的基石,综合素养应比专科人才有明显的提升。创业教育是其职业理论的基础。

2.4研究生人才规格及其教学内涵

研究生人才规格包括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分别对应目前学科教育或工程教育类型的硕士和博士。其人才规格是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等行业的杰出人才,面向职业技术与职业理论的开发与研究,具有行业技术的引领水平和能力,创业能力强,能率领团队开展工作,能指导行业、产业的结构配置与优化,是产业、行业的领军人才。教学内涵应突出将职业理论转化为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必须具备将学科基础理论转化为应用理论的能力培养、行业技术开发能力培养、行业组织与创业能力培养、运筹与决策能力培养。

3学科领域、应用领域与职业领域的内在逻辑

学科领域所从事的是国家基础性产业或学科前沿的基础知识或理论的探索与研究,为国家的发展与强大提供基础保障,其主要成果是理论上的重大发现,其基本职能是揭示自然或社会规律。应用领域所从事的是科学技术的探索与研究,其基本职能是将基础理论转化为产业技术,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主要成果是应用技术的发明创造,其基本职能是获得基础理论在产业上的应用途径或方案。职业领域所从事的是职业理论的探索与研究,其主要成果是国家产业群或行业的发展,即经济总量的提升,其基本职能是调整产业结构与升级改造,推广产业技术的应用,最大贡献是解决社会就业等基本民生问题。三个领域的理论核心分别对应于学科理论、应用理论、职业理论。学科理论体现的是逻辑性和哲理性;应用理论体现的是技术性和工具性;职业理论体现的是推广性与经济性。学科理论是基础和源泉,应用理论介于学科理论与职业理论之间;学科理论的最终目标是能得到整个社会的推广和应用,产生价值,而应用理论和职业理论正是达成这一目标的载体或工具。三种理论的特征如图1所示。图1表明,从理论的内在逻辑分析,从学科理论到职业理论,其本身的内在逻辑逐渐减弱;从理论关联性分析,从学科理论到职业理论,理论间的关联性由弱到强;从理论所体现的经济性分析,从学科理论到职业理论,其所体现出的经济性由弱到强。一个国家或社会不可能只崇尚其中的一种理论及其应用,尤其是大国,必须全面发展,三种理论缺一不可。

4高等教育中学科教育、工程教育、职业教育以及职业培训的定位

学科教育的定位是学科理论的教学,而工程教育是应用理论的教学,自然,职业教育就是职业理论的教学。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学科教育与工程教育学历结构配套齐全,而职业教育需要完善。从学科教育、工程教育、职业教育的内涵分析,应用理论、职业理论与学科理论相比较,应用理论与职业理论重叠的范围更大,属性更接近,因此,工程教育与职业教育都应该属于应用型教育,这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因此,从职能上,可以整合工程教育与职业教育,谈化目前工程教育中的学科教育内容,更加突出应用理论的教学,突出发明与创造;将工程教育与职业教育重叠的部分职能进行整合,弱化工程教育中的职业属性,相应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只有这样才能完善各类教育的学历结构及其教学定位;同时,将目前职业教育中的职业培训进行单独定位,当然可以挂靠在职业教育这个领域中。教育是投入性的,而培训是功利性的,其内容及结果也有很大的区别。职业培训为针对岗前或转岗的职业技术或岗位技能进行训练的过程,培育职业人的上岗资质,获取的是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从职能分析,职业培训不是高等教育的范畴;而职业教育的重心是育人,是培育走向社会的职业人,而不是岗位资质,其教育定位是职业知识、职业理论、职业能力的培育,是一个全方位、具有规定期限和规格要求的教学过程,获取的是学历资格或学位。当然,院校的形式或格局可以不变,但职能和属性、学历结构必须分别对应。

5高等职业教育的通用核心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界曾经流行过“知识适度够用”的教学思想,“知识适度够用”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适度”是相对学科知识而言,无法裁定其边界;“够用”在操作上无法把握其度。这里的知识应该是职业知识与职业理论,或部分的应用知识与应用理论,而不应该是学科知识。高职教育在职业知识、职业理论、职业能力方面对应的通用核心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职业伦理

职业伦理课程主要包括职业背景知识、职业分类及其规范、职业素养(主要是职业的适应性)、职业人文(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资质条件、职业法规、职业礼仪与人际沟通、应用文体及写作、职业生涯及其规划、环境安全卫生评估、环境健康等,内容上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等三个基本等级,其中高级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结构的内涵。

5.2职业规划与管理

职业规划与管理课程主要包括经济、社会的职业需求分析,职业规模、职业类别及其级别配置,职业结构与职业分布,职业统筹与建设,就业需求及实施等。

5.3职业资源规划

职业资源规划课程主要包括职业所涉及到的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与规划,与相应的职业类别及级别、规模等因素直接相关。

5.4产业群与行业统筹

产业群与行业统筹课程主要包括产业群与行业的协调与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产业群与行业的资源规划、产业群与行业建设等。

5.5社会建设与管理

社会建设课程主要包括社会关系协调与建设、社会结构调整与规划、公共资源调配、生产力促进因素、民生保障建设、生产关系协调与发展、组织建设与保障等。

5.6企业管理与创业

企业管理与创业课程主要包括独立企业的建设与管理、创业模式与条件建设等。上述通用核心课程(名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侧重于学生职业能力中的社会能力培养;高职教育的职业核心课程是其“专业”内涵的集中体现,即目前高职教育中的核心能力课程(侧重岗位核心能力——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目前高职教育的职业核心课程体系基本明晰,但通用的核心课程体系不完善,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学历结构配置,从能力要素分析,缺乏社会能力培养所需的课程配置,而职业教育应突出的正是社会能力的培养。

6职业教育的师资需求

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包括通用核心课程和核心能力课程两类,要求师资具备对应的施教素养和能力。岗位核心能力是目前“专业”定位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安身立命的基本前提。目前所倡导的“双师”素质或“双师型”教师,必须同时具备岗位核心能力、企业或工程经验及教育教学能力,但其社会能力不一定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的师资应该具备岗位核心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社会能力,亦即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能力。社会能力的养成需要系统的理论指导和规范的职业实践支撑,所谓规范是指按照职业属性要求设计的实践标准体系,具有层次结构及系列逻辑,不是简单的职业活动,即所谓的企业或工程的经历或经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结构和素养或能力要求的系列职业活动,因此职业教育的师资本身需要具备完善的职业理论与职业能力,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应突出职业理论与职业能力的培育,尤其是其中的社会能力的培育。目前,国内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体系没有形成完善的配套,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培养实践,都缺乏这样的完整体系,需要加强建设。

7结语

第8篇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全民教育 全纳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1 教育公平的内涵

1.1 公平的定义 公平是指“处理事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所谓“合情合理”,是指“合乎人的常情和事情的一般道理”。平等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的待遇,泛指地位相等”。可见,公平的基本词义是不偏袒,是一种价值判断;平等的基本词义是均一,是一种事实判断。事物之间是否相同,是平等考察的内容,而如何对待事物之间平等或不平等,则是公平考察的内容。

1.2 什么是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教育公平作为民众的价值认同与心理体验,对民众而言是指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的分配过程是否公正与合理。本文主要从教育量的公平和教育质的公平两个纬度来分析全民教育和全纳教育的理念。教育量的公平主要是指教育机会的公平,是指人人享有平等的接受规定年限的教育权利和机会,教育质的公平则主要表现在对教育资源的分配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公正、合理。

2 全民教育和全纳教育的理念

2.1 全民教育

全民教育是1990年以来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为保障公民教育基本权利、缩小教育差距、提高人们素质所做的一项重大举措。全民教育坚持“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的原则,提出了要满足所有的人的基本学习需要(“这些需要包括人类能够生存、做出有知识依据的决策、有尊严的生活以及继续学习所要求掌握的基本学习工具和基本学习内容”)。全民教育从宏观层面上强调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学习需求,要为个体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这本身就体现了教育量的公平。

2.2 全纳教育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提出了全纳教育的基本原则。我国学者对全纳教育理解是:全纳教育是指加强包括特殊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过程,即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都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权利,都必须在正常班级内接受所有的教育,借以减少特殊学生被排斥、被歧视等不合理现象。全纳教育不再仅仅停留在普通学校能够接纳特殊儿童,更强调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主张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这不仅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入学的机会,而且保证了学生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资源分配过程中可以获得均等的教育资源。所以,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核心内涵是教育公平,既包括教育量的公平,更体现了教育质的公平。

3 从教育公平看全民教育和全纳教育实施情况

第9篇

全科医学人才的严重匮乏和质量偏低成为制约我国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不高,“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加快全科医生培养、提高培养质量是当务之急,对我国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起步较迟,缺乏训练有素的全科医学师资,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多由专兼职教师组成,不具备全科医学理念,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专职教师缺乏临床经验,兼职教师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的问题亟待解决。教育评价系统尚不完善,未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 加强全科医师理论培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1.1 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全科医生培训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1.2 访问国内已有的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及已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高校,学习先进经验。

1.3 通过定量问卷调查法对豫西南六地区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现状、培训需求、对课程设置的要求展开调查。通过定性问卷调查法,选择一定比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及资深全科医生进行个人访谈,深入了解全科医师基本情况,知识结构及需求现状,以及影响全科医学的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1.4 通过学习、培训、调研,更新教育理念找准培养目标。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是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服务体系。通过加强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的内涵建设,使全科医师具备临床基本技能和社区综合服务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程设置

以基层“六位一体”的卫生医疗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全科医疗临床思维、全科诊疗模式为原则,合理优化课程结构,打造知识、能力、职业素养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

3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3.1 通过调研——实践——反馈问题——修订方案——再实践的方式,促进培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及健康发展,为调整社区卫生政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措施的合理性、管理的准确性、服务的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3.2 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在职转岗培训是暂时缓解基层和社区全科医生不足的权宜之计,未来的全科医生培养必定要逐步规范为本科层次“5+3”模式及专科层次的“3+2”模式。医学院校要增设全科医学专业,并为全科医学专业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

3.3 深入分析全科医师岗位职责、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利用培训基地的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建立基地对口帮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度,切实为群众的健康提供有效保障,降低医疗费用。

4 预期达到的目标

4.1 通过提高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能力和技能,培养真正“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具备“六位一体”能力的基层全科医生。

4.2 通过强化全科医生理论培训基地的内涵建设,不断积累经验,为培养高水平的全科医生奠定基础。

4.3 通过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基地的内涵建设,为全科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和参考。

第10篇

 实施素质教育,要在总体目标下构建具体的目标、途径和方法,做到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课程内容素质教育化。通俗地讲,就是各学科都要研究自己学科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问题。本文探讨“素质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亦即语文学科如何落实素质教育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

一、人的素质与语文素质的关系人的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是人在先天禀赋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固的性质。我们对这“稳固的性质”的判断,以适应环境和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为主要标志,是对人的适应环境、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潜在能力作用的量度。人的素质结构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劳动技术素质等。素质教育,中心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

语文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是最基本的要素。从基础教育角度看,语文素质决定人才素质品格。因为语文学科既是基础工具学科,又是陶冶思想感情的学科,同时又具有丰富的知识性。语文素质是人的文化素养的主要标志,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是最先形成素质核心的部分。

语文素质往往是一个人成才的主要制约因素。人才素质和语文素质是两个密切联系的概念,一个是上位概念,一个是下位概念。两者的基本点是一致的,基本点是人的素质。两者大部分是呈重合状态的,且两者的目标、任务相呼应。人才素质目标烛照着语文素质目标,规定着语文素质教育的方向。一个人的语文素质和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是圆点接近,半径几乎相等的两个圆。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对人的教育塑造,坚持语文素质教育目标和人才素质目标相统一,把教学生学语文和指导学生做人结合起来。

二、人的素质教育与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教育者按照“纲要”中指出的素质教育目标,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发掘潜能,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与应试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应试教育只强调适应学科要求,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模式,是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生高分低能”弊病的一种概括。而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界凝聚力强、覆盖面大的一面旗帜,是教育整体改革的必然归宿。

所谓语文素质,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情趣、语文交际应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交际中涉及到的文化知识。具体地说,语文素质有五个方面:1.语文基础素质——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2.语文智能素质,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3.语文技能素质——听、说、读、写能力;4.语文道德素质;5.语文审美能力。语文素质教育,不只是字、词、句、段、篇的教学及听、说、读、写、书(写字)能力训练。知识和技能只是素质的外在形式,素质教育有更丰富的内涵,是深层的教育,是根本。

语文素质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的认识、情意、操作诸因素的统一,语文素质各要素的和谐发展,不是孤立的某方面的单项指标,也不是几个单项指标的简单相加,是一种综合效应,综合整体水平

三、小语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小学阶段切实打好语文基础,提高语文素质,将对各类人才的成长,从基本素质上打好基矗

为此,在语文教学中——

1.明确认识学科性质小学语文具有语言和思维的辩证统一关系,不但具有工具性、思想性、知识性的特点,而且带有基础性、社会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正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是教好这门学科的基本前提。教好这门学科,不但对于学生学好各门学科十分必要,而且对于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11篇

在现实的学校管理实践中,人们往往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学生管理方式方法的研究,很少研究对教师管理方式方法的研究,也可说是只研究如何使教师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管理,而不研究如何对教师实施有效的管理,提到教育管理改革,往往是学校领导要求教师改变对学生管理的方式方法,而忽略自身改变对教师管理的方式方法,假如能改变一下这种不良思维和行为方式,学校管理将会产生更大的真正的效能。笔者认为:作为教育工作主要实施者的教师应该是学校管理者首先关注和研究的对象,而成功管理就是以全体教师为主要对象的一种现代学校管理的新模式。本文就成功管理的基本内涵、实施依据和操作方式作一简要概述。

一、成功管理的基本内涵

学校管理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教育的各种要素,以实现培育人的学校管理活动。现代学校管理是一种系统管理,管理者应该把对象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以整体优化的观点协调各基本要素(包括:人、财、物、信息和任务五项)间的关系,使之向共同的管理目标逼近。成功管理就是旨在帮助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取得成功,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获得诸方面成功的现代学校管理模式。其基本含义是:成功管理是针对全体教师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成功管理是帮助全体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获取成功为价值取向的管理过程和活动;成功管理是通过帮助教师的成功而促进全体学生获取诸方面成功的管理模式和类型。

成功管理既要改革原有的管理目标,又要改革原有的管理方法。现代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尤其在知识经济呼唤创新精神的时代,学校管理更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全体教师全心全意为社会培养成功者,真正提高教育的实效。成功管理把激发、形成教师的内部动力机制作为管理目标,强调通过让每一位教师取得成功,促使全体学生取得成功,最终实现教育取得成功的目标。改革管理方法即要改变传统的外压式的强制管理,通过为全体教师创造成功机会,让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工作,使教师得到成功的体验,转变消极自卑的自我概念,改变被动接受的行为方式,能将学校管理的要求内化为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自我开发内在潜能,保证自身主动、全面发展,并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二、成功管理的理论依据

成功管理源于成功学的基本思想。成功学是研究将丰富的内在潜能转化为有形成就的一门科学。其基本要意是:相信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愿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多方面的成功。成功管理也就是要相信每一个教师都有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愿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多方面的成功。除此之外,成功管理还符合这样一些基本原理。

1、主体作用论原理:从社会学意义来看,教育过程的本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方面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教育学意义来看,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主体性的实施和受教育者主体的实现过程。教育者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是一种实性存在,具有自我规定性,先于教育过程而获得;而受教育者主体性是在教育过程中在教育者的直接影响下完成和确立的。受教育者是发展过程中的人,应尊重他们的正在形成中和将要成熟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的发展直接处在教育者引导之下和意料之中,教育者是受教育者主体的前提条件。教育者的主体性的意义在于赋予受教育者主体性以可控制性的特征,受教育者主体性可体现为对控制的自主选择及体验。由此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体现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和体验。

2、发展动力论原理:作为管理对象教师从潜能开发到获得成功,也是一个发展的动力过程,这是个调节被调节的双向转换生成的过程。从发展动力论的角度看,成功管理无论在哪个层次、哪个环节,发展都可以被看作为自身的运动。发展与动力,既可为内容和形式,又自身同一。成功管理的发展动力论内涵可为:以促进教师自身发展为目的,以教师动力系统开发为主要任务与手段,以不断帮助教师取得成功为主要途径,从而使教师在自身成功体验中学会并主动开发学生动力系统,有效地促使学生获取诸方面成功的一种教育科学原理。

第12篇

一、幸福文化教育的内涵

幸福文化教育是指以学生为本,向学生传授幸福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感知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所以幸福文化教育的思想,并不是狭义上的以幸福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而是在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学校创设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体验中实现知识的有效转化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而引导学生学会感知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一种学校教育体系。基于对教育本质的追问与思考,我们将“幸福文化教育”的内涵概括为:“尊重人的幸福存在,培育人的主体精神;反映教育的丰富内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点化学生的幸福品质,追求教育的艺术境界;让幸福因接受教育而精彩,让教育因幸福而深刻!”

二、幸福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基于幸福文化教育的内涵,学校在确定了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后,我们便开始着手探讨学校实施幸福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1.幸福文化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学基础

(1)心理――道德教育理论。心理―道德教育一方面秉承着心理教育中对个体完整人格的塑造;另一方面又传承着道德教育中对个体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品格的培养。

(2)变构模型学习理论。变构模型学习理论是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后一种新型学习理论,它纠正了建构主义理论中的对有利于学习的因素和条件的忽视与沉默。我们通过多种教育手段与环境,使这种机制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构建出学校幸福文化教育的实践模式。

2.学校实施幸福文化教育的构想假设

根据幸福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实施幸福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我校实施幸福文化教育是基于以下假设。

假设一:学校幸福文化教育的理论创新应该建立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学校幸福文化教育理论。同时,以探讨幸福文化教育中价值问题的本质、特征与规律为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的契合点,既为幸福文化教育提供深层理论基础和思想方法,也将形成有效的、具有操作性的实践模式。

假设二:学校的幸福文化教育既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有自身的独特性与理论内涵。同时对于师生积极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又有独特的促进作用。它将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而且对于师生的健康和谐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三、幸福文化教育的实践

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真谛是什么?现实教育符合人类对幸福的追求吗?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我校以“实施幸福文化教育,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为办学理念,通过制定学校德育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将幸福文化教育工作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到从小事抓起、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增强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在实施幸福文化教育的实践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

学校针对学生的学情特点,提出“低起点,小台阶,大容量,体验成功,感知幸福,促进发展”的教育教学策略。在这个教育教学策略中,“低起点”是前提,“小台阶”是策略,“体验成功、感知幸福”是关键,“促进发展”是目的。

2.让教师的身教成为幸福文化教育的主渠道

没有“幸福的教师”,就没有“幸福的教育”。我校积极倡导“六种精神”,即终身爱岗的敬业精神,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勇创一流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扎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重点抓好教育理念、职业道德和法制意识等方面的教育。

3.让课堂成为幸福文化教育主阵地

(1)引进“课堂观察”听评课方法,探索确立了四十九中幸福课堂模式,课堂观察主张围绕新课程三维目标,对课堂教学中的教材、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等四个维度进行观察评价,用评价引领教学活动,是将教师带入研究状态的有效途径,能让师生课堂上逐渐感受到幸福。(2)加强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适时、适事、适当地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爱人爱己爱家国,真正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未来建设人才。

4.让养成教育成为幸福文化教育的基础

我校把“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作为养成教育的主要策略,我们提出了“生活就是素质教育”,将各项规章制度和初中学习方法等编制成校本课程,如《四会读本》《学会学习》等,向学生灌输学校的管理要求。

5.让活动成为幸福文化教育的载体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学校围绕人格教育的目标设计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以“学生一日常规”训练为重点,分年级、分阶段、分重点,从“小事”抓起,抓训练,促养成。

6.开发了实施幸福文化教育的立体课程

我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正视差异,善待差异,将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形成了立体的课程体系,其中有人文素养系列校本课程:“名家讲坛”“河北乡土教育”等;科学素养系列校本课程:“网页制作”“flas”等20余门校本课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激发,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四、学校的发展成果及品牌影响

幸福文化教育的实施,使唐山四十九中的学生更加自信、积极向上、有朝气。学生身上具有唐山四十九中的特有气质,青年教师迅速成长。2010年9月以来,有6人次在国家级各种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有两人在河北省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学校先后获得了“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示范校”“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河北省绿色学校”“唐山市文明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12年学校被评为“慧聚中国・2012中国最具幸福感中学”和“慧聚中国・2012中国示范性数字化中学”。学校申报的现代教育技术课题被中央电教馆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