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环境研究

生态环境研究

时间:2024-02-20 14:37: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环境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环境研究

第1篇

所谓生态环境监测,就是利用环境监测技术和生态学理论,监测生态系统条件及条件变化和环境压力下的反应和反应发展的趋势,从而更好地获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和显示格局的数据与认识,给整个生态环境的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就生态环境监测的特点来看,其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有多样性的监测对象,常见的生态环境监测对象主要有植物、动物、农田、海洋、森林、湿地、湖泊、物候、气候等,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将其监测的全面性体现出来,并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才能以精准的数据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技术和数据上的支持。

2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内容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生态环境监测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为了更好地强化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就必须切实掌握生态环境的监测内容,才能更好地完善广东省的生态环境。

2.1划分生态类型。在整个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为了更好地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成效,首先就必须对生态类型进行划分。在划分过程中,常见的划分方法主要是根据生态定义、生物和非生物的影响分子所占比例以及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决定论和区域的划分。就广东省而言,由于广东省具有较大的国土面积,所以不可能统一地采取某一方法进行划分,在选择划分方法时,应紧密结合广东省的环境保护实践,对生态类型划分做到因地制宜。就广东省来看,其生态环境应划分为虎城市人口密集型、偏远山区分散型和海洋型的生态环境系统,并在划分过程中切实注意以下五点:一是地理区域分布的特点;二是区域内的地质气候存在的差异;三是主要与次要影响分子的结合;四是经济发展与环保工作之间的和谐统一;五是人与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

2.2选择生态环境监测方法。在划分生态类型的基础上,还应针对性地选择监测的方法。而在监测过程中,虽然只采取监测环境系统定环境影响分子的方法,从而得到环境指标特征和数据,但是由于存在的测量标准较多,所以在确定监测方法时,应切实考虑到以下因素,即监测的指标、策略、设备承受范围、时间间隔、时间记录、数据等,尤其是应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同时加强对数据报表的管理,才能更好地确保其监测水平达标。

2.3选择生态环境的监测仪器。我国的监测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体系,并且采用不同类型的设备进行监测。如一部分选择大型的设备进行监测,还有一部分部门则是采用小型的监测设备。在选择生态环境的监测仪器时,应紧密结合以下三点原则进行:一是仪器的灵敏度一定要高。仪器的灵敏度很容易受天气的影响,在进行地理环境的监测时,仪器的灵敏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仪器的灵敏度高的时候,才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度;二是测量方法,在进行监测的时候,需将测量方式简单化,这样有利于测量的有效进行;三是小体积,仪器方便于监测。

3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不断完善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态环境监测中,应切实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3.1对生态状况的监测情况进行及时的汇报。对监测数据的处理是整个监测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将数据整理后,才能从整体上观察出环境的变化状况,从而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证据,监测年报的定期上报就是其中一种数据处理方式。所以在生态监测工作中,应及时编制生态环境监测年报,并在整个年报中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生态状况的数据进行专业的分析;二是估计生态环境的发展,为接下来的环境污染防治提供措施;三是结合实际提出改善建议,制定计划,逐步实现由监督性监测向指导性监测转变。

3.2建立生态监测信息库。信息库的建立有利于数据的整合和分类,从而为以后的监测工作提供有利的数据资料,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进行。这就需要监测人员及时收集各种监测数据,将监测的数据纳入省环境监测数据库之中,并对图形图像数据进行归类和整理,从而为监测时间的确定、时间间隔的确定和监测的地点以及数据结果的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

3.3采取科学高效的方法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测。一是加强地面现场调查,利用科技设备对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进行考察实践;二是研读航空低空照片,采用先进的小型侦察设备在平流层进行实况监测;三是利用卫星在高空进行监测,不仅节省开支降低成本,而且监测结果良好,但是在检测前应进行商讨做好评估,考虑好备案,以防出现突发状况。

4结语

第2篇

汶香附资源减少和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作为道地药材的“汶香附”据有关资料记载历史上最高年产量曾达几十万公斤,而目前年收购量不过上千公斤,在全国各大药材市场上,多年来几乎难觅“汶香附”的踪影,可以说,目前药材市场已没有被李时珍称为“最佳”的“汶香附”可用。造成汶香附资源锐减和产量下降的原因有多种,一方面香附为野生资源,无家种,近几年除草剂的频繁使用,使香附的生长环境遭到破坏,导致汶香附资源日趋匮乏,货源稀少。另一方面由于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一个物种的破坏和消失将影响多个物种的生存,环境及水源的污染对中药资源物种破坏带来的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影响难以估量。经过对多个地域的调查分析,认为导致汶香附资源匮乏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大汶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汶河水质受到污染,沿岸大量污水的排入,使河流水库的水环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道内鱼类等水生生物不断减少。由于资源的过渡开发,沿岸生态林地及河流湿地大面积减少,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繁衍地日益缩小,物种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破坏,河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遭到严重破坏。通过走访大汶河两岸的农户,发现人们对大汶河的环境污染怨声载道,大部分附近农户都对大汶河生态环境不满意。由于上游造纸厂、化工厂的污水直接以大汶河为排污通道,河流两岸污染严重,粮食减产,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这应该是导致汶香附大量减产、甚至消失的原因之一。

采挖河沙的人为破坏大汶河河砂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对大汶河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无法估计的损害。河砂具有涵养水分的用处,其主要功能是保护河道、储蓄水源、过滤污染物、维护生态平衡,因此,河砂不仅仅是一种矿产资源,也是一种宝贵的生态资源,还能保护水环境特别是地下水资源。无序开采河砂资源及对河流滩地的围垦致使河流的部分堤防、坝体、护岸工程遭到破坏,河岸滩地冲刷受损不能抵御大流速水流的冲刷,河岸的抗冲性能降低,因此大汶河的河岸抗冲性属于亚病态状态,无法满足汶香附的生长繁殖。

农田除草剂的大量使用香附为野生资源,对于农业种植而言,它是一种有害杂草,一旦发生危害十分严重。大部分地区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对其进行清理,这是导致汶香附资源枯竭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走访不少农户反映以前很多,现在由于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已经很难看见。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对野生药材“汶香附”的资源进行保护。从目前的情况分析,仅靠保护措施已不能使香附资源得到有效恢复,因此应积极开展人工培育和规范化种植推广工作。通过对汶河周围生态环境的调查,农民使用农药、化肥情况对汶香附的影响,研究汶香附道地药材原生境,调查资源减少和产量下降的原因,制定资源保护措施,对道地药材原生境进行保护,以利于开发道地药材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重新振兴“汶香附”作为山东道地药材的市场地位制定可行方案。

汶香附资源保护方案

两岸湿润的沙质土地是汶香附生长繁殖的最佳环境,充分利用汶河流域的地理和环境优势,开展汶香附人工栽培和推广工作,恢复汶香附的原有资源,重新树立汶香附在中药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对于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香附为中医常用大宗中药材,又是香精提取原料,出口量很大。据有关资料统计,香附年需求量约在500万~600万kg左右。由于资源的逐渐匮乏,全国药材市场上香附一直呈供不应求态势,价格也不断上扬,每公斤收购价从2005年6元涨到现在的25元以上。

根据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特点,河沿岸各级领导和群众要充分认识到河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迫切性、重要性和艰巨性,通过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统一规划,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对于保护资源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通过河道管理部门的采砂管理,合理有序开采河砂资源及对河流滩地的围垦。大汶河河道管理部门规定不能直接开采河漫滩上的河砂,可以采集冲刷到河槽内的河砂。对于一些重点的险工险段河道管理部门不会批准采砂许可证。年泰安市出台整治办法,成立管理机构与公安交通联合执法,去长江学习采砂管理方法,同时制定了山东省第一个河道采砂管理办法,公安部门还在采砂区域内设立警务室。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来改善汶河两岸汶香附的生长环境。

设置保护地对汶香附资源进行保护,在保护地内禁止使用除草剂,同时研究香附植物生长发育及药材产量、质量变化规律、适宜的生产环境条件等,开展人工栽培,恢复和树立“汶香附”作为道地药材的品牌效应,为重新振兴“汶香附”作为山东著名“道地药材”的市场地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如果能使汶香附资源产量恢复到历史上几十万公斤的较高水平,按目前药材市场统货价格计算,每年的原药材直接产值就可达到近千万元,如考虑优质优价的道地药材因素,其年产值效益应该在数千万元。在此基础上,逐步把“汶香附”资源优势不断扩大,使汶河两岸能成为全国香附药材的最大主产地,不但可以提高周边地区农民的收入,并形成一批以香附为主要品种的药材经销商,带动本地中药材行业的快速发展;再进一步创建香附提取物和深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出口创汇能力,让“汶香附”的丰富药材资源得到充分保护和利用,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本文作者:孔青李松涛范令刚车勇戚秀萍郑冰清作者单位:山东医药技师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

第3篇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生态建设;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289-02

在如火如荼的城镇化建设热潮中,城镇化进程目前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城镇化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之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对城镇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损失。因此,研究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把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建设两者的关系,引导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健康、有序、科学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关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城镇化模式的演进”方面的研究。目前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历史进行回顾性、实证性、预测性研究较多,并且已经出现了承载问题。(2)关于“城镇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机理与过程” 方面的研究。1)城镇化对土地利用与景观变化的影响研究。学者们研究认为城镇化作用下的土地覆盖变化(LUCC)与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区域景观变化的研究。2)城镇化过程与区域水资源利用研究。从目前国外城镇化与水资源问题的研究趋势看,水资源的有效管理成为一个核心问题。3)城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4)城镇化与气候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研究。一方面是采用模型对城市化影响下的气候变化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城镇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的研究。(3)关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模型构建。1)美国环境经济学家Grossman和Krueger提出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设研究,2)新技术手段下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作用过程及机理的模型模拟研究。

国内关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变化”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城市内部的环境变化”方面的研究。城市学、生态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对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探讨城市发展过程的环境变化特征、类型、趋向以及其中蕴涵的机理。(2)关于“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变化及响应机理”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们研究认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动态藕合关系。1)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作用过程及其影响研究。2)城镇化与生态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性研究,国内学者大多把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视作一个系统,从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出发利用多种手段探讨相互之间的耦合作用理论和机制。3)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作用的研究方法分析,研究城镇化与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主要技术手段。(3)关于“城市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方面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中国城市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有了新的启示,区域PRED系统的研究不断的深入,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构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目前,从生态承载力角度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建设问题的研究还很少。

二、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在大大地增强。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人口、建筑、工业的过分集中,又带来诸如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交通拥堵、住宅短缺、城市失业率升高等很多问题。

1.环境污染导致生态失衡

由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尤其是城镇化的空间集聚,由城镇化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其中环境污染是城镇化最严重的问题。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一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造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镇化进程中工业、交通运输等事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煤的燃烧和机动车等排放的废气。二是水污染。水污染造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活垃圾和污水造成水污染。一些城市没有污水处理或者污水处理率的低下,大量城市污染负荷直接进入河流、湖泊,影响着中国各类水体环境质量。三是土壤污染。城镇工业化过程中排放出的污染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调查表明,越是城镇附近,土壤的污染越严重。还有噪声污染、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生物污染等。调查显示,越是城镇化程度高的区域,污染的种类与危害越大。环境污染造成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逐渐退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2.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严重

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绝大部分资源能源都被城镇化地区消费,这无形之中就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从而加剧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趋势。城镇化中资源能源浪费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城镇建设中缺乏规划的建筑物和道路的频繁拆迁,城镇化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导致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浪费了大量资源。例如,中国不少城市的城市改造和基础设施翻新改造毫无节制,拓马路,建广场,城市建设停留在反复拆建的恶性循环中,劳民伤财。城镇化过程中还有许多其他问题,比如城市特色的消失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毁灭等等。城镇化中城市小气候的恶化,就业问题的严峻和社会问题突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区域不平衡也日益加剧,城市人口流行病预防难度加大,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阂等问题。

3.环保设施建设不足降低了环境质量

城镇化进程的环保设施建设跟不上城镇发展速度,环保设施建设明显不足。目前,中国大多数城镇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建设,如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厂以及供热、煤气和公共绿地建设等,都跟不上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和人口规模不相适应。调查研究表明,在中国的一些城镇还没有完善的下水道系统,也没有与城镇规模相适应的污水、垃圾处理厂,加之城镇环保设施建设滞后,在我们的一些城镇出现了污水四处流,甚至垃圾随便倒现象,出现了老百姓怨声载道的街道雨天是“水泥路”,晴天是“扬灰路”。这些现象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久而久之,使得一些城镇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建设的对策研究

城镇化过程其实质就是发展圈与限制圈相互作用、相互胁迫,由低级防调共生向高级协调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城镇化过程对城镇化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整个城镇化过程就要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各个层面与生态环境综合防调、交互胁迫的发展好的过程。

1.加强生态型城镇的建设

按照什么样的模式建设城镇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我们应该以生态城市为目标建设城镇化。生态型城镇的建设规划的内容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的合理设计与配置,镇区的绿化面积及人口规模的控制等。加强生态型城镇的建设,要强调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学功能,使人们居住的城市有回归自然的质量。具体来说,我们要突出抓好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抓好生态建设项目,积极实施城镇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城镇工业废弃物处置项目等项目,大力推行污染物集中控制、集中治理。

2.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

建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作用机制是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建设的关键。一是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对生态环境境保护的责任制,将生态环境保护列入各级政府考核指标,制定和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二是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政府的工作计划和长远规划,使生态环境保护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三是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既得益于系统内自然条件、产业结构、政策等软硬环境作用机制,同时又得益于系统外部的动力机制。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需要多种动力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推动,最终形成一个多层次等级结构明显的综合动力系统,推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加强城镇化进程的生态文化建设

加强城镇化进程的生态文化建设,形成生态文明,这是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纳人城市文化建设内涵是必须的。加强城镇化进程的生态文化建设,可以通过一整套环境友好理念教育传播机制,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形成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活动,使人们意识到各类污染的危害,认识到污染直接与自身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紧密相连,使其不断提高环保意识,避免只顾追求经济效益,以“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力式发展经济,忽视城镇化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在城镇化进程,只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才能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发展过程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合理、集约利用土地、水等资源,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走集约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城镇化发展新道路。

参考文献:

[1]Michael L.McKiney.Urbanization as a major cause of biotic homogenization.Biological conservation,2006,127:247-260.

[2]时丽艳,王力,何东晓.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1):61-62.

[3]董志勇,罗卫军.城镇化与生态经济市建设研究进展综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2):95-98.

[4]杜江.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2007,(10):31-35.

[5]陈大道,姚士谋,李国平,等.基于中国国情的城镇化过程综合分析[J].经济地理,2007,(6).

收稿日期:2014-03-19

第4篇

[关键词]城市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8-0074-02

根据《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中国城市化率已突破50%,这意味着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但必须重视的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进程的不协调,这又给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2014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①这对我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深入探讨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对于提升我国城镇化水平意义重大。

一、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定义

城市化,又可称为城镇化,是指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其实质就是社会、经济和空间结构的变迁过程。②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并在城市中从事非农工作,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农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城市转变,城市文化逐渐扩展;生存环境从自然向高度人工化转变;各种非农业的生产要素及生产商业活动向城市及其周边聚集。另一方面,城市存在了近千年,而城市化只是近200年的事情。因此,从历史过程与发展动因来看,城市化是指产业革命以来由于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所引起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地域空间组织的变迁过程。由此可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研究方向来看,城市化的概念也是不同的。学术界现在又提出了新型城市化的概念,这是一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以人为本的城市化战略,其核心是提高城市化质量,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城市化概念的转变,不仅反映了城市化发展本身的变化,更反映了人们从关注经济发展到重视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文明的变迁。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包括了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所有元素,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它具有调节功能、净化功能、空间功能,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基础。本文研究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城市化发展不合理,对城市及其周边环境造成空气污染、绿化减少等不利影响。

二、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城市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人口的聚集以及产业的集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必定要与城市周围的生态环境发生物质上的转移、能量上的交换,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就是二者的耦合关系。③

(一)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与促进

从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来看,它对生态环境既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又会导致负面效果的发生。其作用可分为两部分:胁迫效应与促进作用。

1.胁迫效应

城市化的表现之一就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并在城市中从事非农工作,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在生态学中,每一区域的生物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城市化的过程中人类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确实能增加这一区域的人口接受能力。但必须承认的是,人口的过量增加会导致生活垃圾的大量产生,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此外,交通工具过多,导致城市拥挤,汽车尾气超量排放,使得空气质量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城市化通常代表着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的过程中,产业向城市集中,这确实可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通过规模扩大降低成本。但值得注意的是,产业集中必然导致工厂林立,不仅占用大量空间,还会造成城市周边排污量大大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人口增长以及产业集聚必然导致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大量索取,当这种索取超出一定限度时,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2.促进作用

从局部来看,城市化带来的人口聚集、产业集中确实对此地区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但从整体来看,它也对生态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假定人口总量既定,那么城市化导致的人口适量集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必然要小于人口平均分布的情况。一方面,人口压力集中于某一地区,那么其他地区必然受影响极小;另一方面,城市人口集中,便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容易安排生态环境的预防保护工作。而产业的集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将产业集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降到最低。

(二)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促进与约束

在城市化对生态环境产生或正面、或负面影响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同样对城市化的发展发挥着或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1.促进作用

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为城市化的顺利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为城市建设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城市发展初期能够占据一定的地理优势,而且良好的生态环境代表着这一区域拥有更高的承载力,有利于城市规模的扩展。其次,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城市化的发展,能为该地区的资产产生一个附加值,有利于吸引外地投资,吸引高技术人才、高素质人群定居此地,从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最后,良好的生态环境代表着清新的空气,健康的水源,高比例的绿化,从而为生活在此地的居民提供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

第5篇

对此,我们必须持有清醒的认识,提出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从多角度探讨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研究对象多是针对森林、草原和湖泊等生态敏感区域,早先学者研究的主题是关注环境变化和剧烈冲突项目,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及地位逐步达成一致,虽然建立在不同领域的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众多,但不同学科间仍然存在着较大差异.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探讨出多种类型生态评价模型的框架,如PSR模型(Pressure-State-Response,压力-状态-响应),DSR模型(Drivingforce-State-Response,驱动力-状态-响应),DP-SIR模型(Drivingforce-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等等,这些模型都在不同地区的研究中得到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生态安全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本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对科左中旗的生态安全做初步评价,分级研究该地域生态系统危险性,力求优化区域生态系统状态,为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区域环境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研究区域和方法

1.1研究区域科左中旗位于通辽市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8′~123°32′,北纬43°32′~44°32′,东西长191km,南北宽116km,土地总面积9811km2,是松辽平原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科左中旗北交科尔沁右翼中旗和通榆县;西北连扎鲁特旗;南邻通辽市区和科尔沁左翼后旗;东、东南方向毗邻吉林省长岭县、双辽县;西南方向接壤开鲁县.全旗辖11个镇,4个苏木,512个行政村.旗境域属平原地貌.在冲积、风积因素下,具有波状起伏、草甸、沙坨、湖沼漫布的特点.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全旗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冬季干冷,春秋季多风沙,夏季雨热同期.境内有西辽河及其支流新开河、乌力吉木仁河、清河等4条河流,均为辽河水系.其中,西辽河、新开河、乌力吉木仁河3条主要径流河在旗境内汇合后经门达镇白市村流入吉林省双辽市境内.其中,新开河纵贯全旗,沿岸地势开阔,微具起伏,沙地分布广泛,风蚀严重,由于河流切割,风化作用形成沙丘、沙垄、坨沼、漫滩,丘间低湿洼地呈条垄状镶嵌排列分布,局部起伏较大,东部地势低平盐渍化洼地较多,耕地沙化、碱化、草场退化十分普遍.全旗地表水环境质量为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中的3类水质标准,水源水质中氨氮含量超标.由于自1998年以来连续干旱,地处科左中旗境内的西辽河流域及其支流全部断流,水质状况尚不清楚.

1.2研究方法OECD(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在1990年按照七国首脑会议的建议和要求启动并实施了环境指标项目,首次正式提出了PSR模型.在此之后,我国学者对该模型添加了一些因地制宜的补充[8-9].PSR模型的广泛认可和使用多因为其同时探讨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性、灵活性以及强调经济运作和环境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在综合收集科左中旗的经济和环境数据资料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PSR的科左中旗多层次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2技术路线

研究内容(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1)建立科左中旗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收集整理到的科左中旗地区的基础地理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综合系统地建立适用于科左中旗地区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化表征科左中旗地区的生态安全状况,并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2)评价科左中旗生态安全状况.对科左中旗进行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创建科左中旗属性数据库,利用综合指数法对科左中旗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得出该区域生态安全空间分异程度.(3)提出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发展措施.根据分析结果,分析科左中旗分异特征和形成机制,为科左中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对策.

2.1指标量化目前,评价人居环境安全状况的指标主要有2种类型:即数值越大代表体系越优化的指标类型和数据越小代表体系越优化的指标类型.为了实现科学适用的评价,在标准化处理原始数据时,要把所有的指标转换为意义统一的数值,因此,具体参评因子的标准化量化公式为:公式中,Xi为实测得到的值,Xj为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Xmax为最大值,Xmin为最小值.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数值仍然要参照相关研究成果比对来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

2.2数据的来源、处理与分析以通辽市科左中旗的行政区划图、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基础,参考科左中旗自然环境资源数据以及相关市政数据等资料.原始数据主要来自2011年科左中旗统计年鉴、科左中旗政府网以及通辽市文化局、土地局和住建局提供的其他文件.基础的图形数据经过ArcGis矢量化处理,并进行坐标系统一;社会经济数据作为空间数据的属性信息录入.生态安全环境安全指标按照选取的模型,运用GIS技术实现指标的空间分析功能.

2.3数据库的建立利用最新的科左中旗地域行政区划图,该图应带有经纬度坐标、乡村界、地形等,并为每个专题的地图信息创建基础“图层”,按统一坐标系统进行配准,然后录入同比例尺的主体空间属性,输入相对应的属性标志,提取并分层编辑有效信息,将其合并为工作空间.采用电子表格的形式录入属性数据,以索引码实现表格与图形数据的连接.

2.4生态安全指数计算

2.4.1指标权重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的主体部分为多级赋权环节,结合模糊AHP法来优化AHP法的判断矩阵尺度,避免多个指标同时赋权状况的出现,从而使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更科学、准确地拟合,使评价体系的准确性、适宜性得到显著提高.具体方案为:初始阶段用层次分析法将任一层次上的各个因子做两两比较生成比较判断矩阵,然后经过专家权衡判断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最后用求和法计算出各个因子相应的权重,具体的标度法为ThomasL.Saaty的1~9标度法.

2.4.2单元网格生态安全指数在ArcGIS下创建网格要根据研究范围大小来确定网格的大小,根据科左中旗的区域特点创建3km×3km的标准网格生成单元格.科左中旗生态环境安全数据库中的各个指标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单元赋值程序能够实现将属性数据赋值给矢量网格系统的功能.在已知PSR体系中各指标层权重值的前提下,采用模糊综合比较法分别计算每个单元的生态环境安全指数,并通过标准化处理后生成生态环境安全值.

2.4.3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依据每个单元格各项生态安全指标值,重复利用模糊综合比较法和加权平均法求出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如表2所示),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D录入属性表.

3生态安全等级的判别

3.1科左中旗安全等级的判别科左中旗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值计算方法为极差标准化方法,再将所得到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值划分为等级值.利用响应、状态、压力指标指数,对科左中旗的安全状态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其结果分别如图3~图6所示.根据P-S-R框架各因子综合指数将科左中旗生态环境安全分成5个类型区:0≤D≤0.40的评价单元被认为是生态不安全区;0.40<D≤0.50的评价单元认为是生态较不安全区;0.50<D≤0.55的评价单元认为是生态安全过渡区;0.55<D≤0.60的评价单元认为是生态较安全区;D>0.60的评价单元认为是生态安全区.在ARCGIS下创建生态安全空间差异分布图,如图6.

3.2科左中旗生态环境空间安全差异与分析生态环境安全区主要沿境域内东苏林场及东部的巴彦塔拉农场延展分布,该区域内的自然植被得到了相对较好的保护,公众参与性好,建筑密度相对较低,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善,但是该地域在响应指标下的分析结果则突出了该地区需加强的重点,如图3所示,该地域应在政府投入和教育支出等主观反应方面加大重视和强化;生态环境较安全区域是中部的花胡硕苏木、白兴吐苏木和花吐古拉镇等地域,该地区优势在于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自然环境较好,但人口稠密,削弱了生态安全状态.在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较欠缺的中部和东部生态区,公众参与较好;其中,花吐古拉镇的压力指标指数相对较低,白兴吐苏木的响应指标则是该地区进行生态安全重构的着力点和强化地区;生态环境安全过渡区是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较欠缺,人口较稠密,公众参与较少的地区,其典型区域为西部珠日河牧场和东部图不信苏木等地区;生态环境安全较不安全区主要的特点为人口较稠密、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较欠缺、工矿企业较多且公众参与差,其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腰林毛都镇和东部努日木镇和门达镇附近,其中腰林毛都镇地域的状态指标最低,应加以调整;生态环境不安全区主要是保康镇和宝龙山镇,这些地区人口相对稠密,交通条件较差,工业企业比重大,污染排放严重.但是值得重视的是,在该地域响应指标较高,表明该地域在生态安全措施方面较为完善,而压力指标很低,表示该区域人类生产活动、消费模式对本区域生态环境影响最为强烈,同时,也表明科左中旗最发达的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安全.

4结语

4.1分析根据PS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到科左中旗生态安全状况,以空间分析得到科左中旗生态环境安全的空间分布差异特征.各级分区占研究区的比例为:生态安全区10.89%,生态较安全区11.76%,生态安全过渡区44.68%,生态较不安全区10.52%,生态不安全区22.15%.结果表明只有很少地区为高水平生态安全状态,大部分地区压力处于中等水平,资源环境状态较差的地区仍占一定比例,说明研究地阈生态安全模式呈现多元化差异,同时,该地域需加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投入.

第6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研究

1国外研究动态

早期的研究是关于河道枯水流量(low-flow)的研究[1-2],这个时期主要是为了满足河流的航运功能对枯水流量进行研究。随后,由于河流污染问题的出现,开始对最小可接受流量(minimum acceptable flows,mafls)进行研究[3],其最小可接受流量除了满足航运功能外,还要满足排水纳污功能。随着河流受人为因素影响和控制的加强,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生态可接受流量范围(ecology acceptable flow regime,eafr)的研究逐渐展开[4],其主要是为了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功能,为满足不同的环境要求而进行生态可接受流量范围的研究。

目前,国际上对河流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使用较为广泛、通用的概念是枯水流量。近10年来,为了促进水文水资源研究,国际之间加强了合作,其中包括对河道枯水流量的研究[5],如frend(flow reg-imes from experimental and net data)行动计划,第一个行动计划由水文组织(institute of hydrology(uk))倡导,并为1985—1988年的国际水文计划方案ⅲ(uneso international hydrological programme-ⅲ)做了部分工作[6]。这个组织包括13个欧洲国家,主要是应用国家水流量(水文)数据库及不同的研究方法,预测河流的洪、枯水流量,分析和研究了欧洲西北部1 350条河流的的枯水流量状况[7]。研究集中在应用水力学参数研究枯水流量与流域河床组成特性之间的关系,以及研究不同频率不同时段年均流量(mean)与最小流量(annual minima)和枯水流量(low-flow)之间的联系等,第1个欧洲frend行动计划采用了西欧国家网络提供的精确的日流量和相应的流域资料数据库。随后,frend行动计划开始向横向(包括东欧国家)和纵向(扩大到大尺度问题、方法问题、枯水流量和洪水流量条件下流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水质等问题的研究)的研究方向发展[8-9],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

目前,frend组织很快扩展到欧洲及世界其他许多地区和国家,如西非、中非、北非、地中海地区及中亚地区,印度及南亚地区等,最近正在进行的frend行动计划将其研究成果概括在frend报告中[10],最新成果有:北欧地区枯水流量和干旱研究;南非区域水资源和干旱评估方法研究;西非、中非地区雨量减少对枯水流量长期影响研究;枯水流量时间系列与断流分析;地域性生态水文学理论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论述等。总之,国际上在水资源领域的合作使得先进的研究技术和手段应用到更多的具有水文数据库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流域枯水流量的研究方面,显得更为突出。

国外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内容概括为:河道流量与鱼类生息环境关系的研究;河道流量、水生生物与do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水生生物指示物与流量之间的关系研究;水库调度考虑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水量的优化分配的研究;生态环境用水与经济用水关系研究等[11-13]。

国外较为通用的研究方法可分为3类[14]:一是传统的流量计算法(标准流量法);二是基于水力学基础的水力学法;三是基于生物学基础的栖息地法。

(1)标准流量法。一是7q10法[15]。采用90%保证率最枯连续7d的平均水量作为设计值。二是tennant法[16]。是美国目前使用确定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一种方法,河道流量推荐值以预先确定的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数为基础。该法通常在优先度不高的河段研究中作为河道流量推荐值使用,或作为其他方法的一种检验。

(2)水力学法。一是r2cross法[17]。在计算河道流量推荐值时,由河道几何形态决定的水深、河宽、流速等因素必须加以考虑。有4项指标:湿周率、河流宽度、平均水深以及平均流速,具有2个标准,即枯水月、丰水月。r2cross法以曼宁公式为基础,由于必须对河流的断面进行实地调查,才能确定有关的参数,因此这种方法比标准设定法难以应用。二是湿周法[18]。该法的依据是基于以下假定:即保护好临界区域的水生生物栖息地的湿周,也将对非临界区域的栖息地提供足够的保护。利用湿周(指水面以下河床横断面的线性长度)作为栖息地的质量指标来估算河道内流量值,通过在临界的栖息地区域(通常大部分是浅滩)现场搜集河道的几何尺寸、流量和数据,并以临界的栖息地类型作为河流的其余部分的栖息地指标。河道的形状影响分析结果。该法需要确定湿周与流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从多个河道断面的几何尺寸—流量关系实测数据推求,或从单一河道断面一组几何尺寸—流量数据中计算得出。推荐值依据湿周—流量关系曲线中的变化点的位置来确定。

(3)栖息地法。一是ifim(增加法)[19]。ifim(instream flow incremental methology)法是应用比较广泛的计算环境需水量的方法[20],ifim根据现场数据如水深、河流基质类型等,采用phabsim(physical habitat simulation)模型模拟流速变化和栖息地类型的关系,通过水力学数据和生物学信息的结合,适合于一定流量的主要的水生生物及栖息地。orth等[21]认为由于ifim法所需要的定量化的生物资料的缺乏,使这种方法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king等[22]指出,传统的ifim法将其重点放在一些河流生物物种的保护,而没有考虑诸如河流规划以及包括河流两岸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由此计算出的推荐流量范围值并不符合整个河流的管理要求。二是casimir法[23]。casimir(computer aided simulation model for instream flow requirements in diverted stream)法是基于现场数据—流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采用fst[24]建立水力模型、流量变化、被选定的生物类型之间的关系,估算主要水生生物的数量、规模,并可模拟水电站的经济损失。

2国内研究动态

在我国,系统研究生态需水量的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对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等没有统一的定义,对其计算方法的研究也不够深入、完善,基本停留在定性分析和宏观定量分析阶段。其研究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探讨河流最小流量问题。主要集中在河流最小流量确定方法的研究。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的《环境用水初步探讨》是其典型代表。二是20世纪80年代,针对水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指出:在水资源规划时,要保证改善水质所需的环境用水。主要集中在宏观战略方面的研究,对如何实施、如何管理处于探索阶段。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黄河断流、水污染严重等问题,水利部提出在水资源配置中应考虑生态环境用水。如在全国水功能区划中考虑了生态与环境用水问题。刘昌明[25]提出了我国21世纪水资源供需的“生态水利”问题。与此同时,与生态、环境需水相关的研究也逐渐展开。

主要的研究成果为:一是对非汛期最小流量、水土保持、冲沙水量等的河流系统的生态环境需水研究。如20世纪80年代赵业安、钱意颖总结了黄河三门峡水库运行对下游河道的影响规律,同时开展黄河上游大型水电工程对下游冲积河流影响的研究,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研究大型水库对径流泥沙的影响,对每年水库蓄水与中游高含沙洪水遭遇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水库调蓄与下游河道冲淤的相关关系[26-27]。二是对恢复湿地、城市河湖用水及地下水回补等生态和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28]。三是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需水量及河道环境的讨论与宏观定量研究[29-30]。四是刘昌明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用水量的关系,提出了“四大平衡”的原理[25],即水分能量平衡、水盐平衡、水沙平衡与水量平衡(含水资源平衡),从而丰富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内涵。五是钱正英等[31]从保护和恢复内陆河下游的天然植被及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和水保范围之外的林草植被建设、维持河流水沙平衡及湿地水域等生态环境的基础流量、回补黄淮海平原及其他地方的超采地下水等方面,分析并估算了全国的生态用水。

截至目前,国内生态环境需水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陆地和河流2个方面,而陆地生态需水主要指“保护和恢复内陆河流下游的天然植被及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及水保范围之外的林草植被建设[31]所需水量。其研究方法主要针对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综合分析这些研究,不论是天然系统还是人工系统,不论是林地还是草地,计算方法大多为“面积定额法”或“植株定额法”[32],计算方法为传统的水平衡计算理论,因此计算方法比较成熟,一般不存在争议。从大的方面看,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主要包括3个方面:河道基本生态、环境需水、输沙需水量和入海量。与之对应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第1个研究方面,如:为达到水环境保护目标,满足河流纳污功能的环境功能设定法;为满足河流基本生态功能,保证不断流的河流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法、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及假设法;为满足河流水量蒸发和渗漏要求的水量补充法等。输沙需水量的计算方法虽然较多,但主要是针对黄河,且大多是从水力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不便于操作和应用。实现水沙平衡需用的水量究竟如何计算,至今尚未见到令人满意的计算方法或计算结果。入海水量的计算方法基本上是宏观估算,没有定量计算方法。

3参考文献

[1] armbruster j t.an infiltration index useful in estimating low-flow characteristics of drainage basins[j].j res usgs,1976,4(5):533-538.

[2] mcmahon t a,arenas a d.methods of computation of low stream flow [a]//paris in hydrology,1982(36):107.

[3] sheail j.‘historycal development of setting compensation flows’,in gustard[a]//cole a,marshall g d and bayliss b(eds).a study of com-pensation flows in the uk,reprot 99.institute of hydrology,walling-ford.appendix(1),1984.

[4] geoffrey e petts.water allocation to protect river ecosystem[j].regulated river:research & management,1996(12):353,365.

[5] smakhtin v u.low flow hydrology:a review [j].journal of hydrological,2001(240):147-186.

[6] rend:flow regimes from experimental and network data[m].i:hydr-ological studies;ⅱ:hydrological data,wallingford,uk,1989.

[7] gustard a,gross r.low flow regime s of northern and western europe[a]//friends in hydrology:iahs publication,1989(187):205-212.

[8] friend’s97.regional hydrology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a].iahs publication,1997:246,363.

[9] riend:flow regimes form international experimental and network data[r].third report:1994—1997,cemgaref,1997:432.

[10] 王西琴,张远,刘昌明.河道生态及环境需水理论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40-246.

[11] martin p,andras h.conservation concept for a river ecosystem impacted by flow abstraction in a large postmining area[j].landscape and planning,2000,51(2):165-176.

[12] dakova s,uzunov y,mandadjiev d.low flow-the river’s ecosy-stem limiting factor[j].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0,16(1):167-174.

[13] willian w.a proposed to coordin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1999,35(4):73-89.

第7篇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作者简介:郑兰祥(1965―),男,安徽凤台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金融运行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F2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4.1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4-20-03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经过30多年发展,中国经济的区域差异日益明显。消除这种差异,必须加快在各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和承接。由于产业转移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金融支持,因而资金要素是实现产业转移目标和提升产业转移绩效的关键。由于金融支持的力度与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呈正相关,所以金融生态环境是产业转移研究中的重要议题。

金融生态环境是一个仿生概念,是指对金融的生态特征和规律的系统性抽象,本质上反映了金融内外部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价值关系。从广义上讲,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金融生态环境对产业转移的作用主要体现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实现经济系统与金融系统之间资金、信息的科学流动,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产业转移风险。

近年来,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考察的文献较多。郭伟(2007)分别从定量和定性两种角度,对武汉市和上海市的金融生态环境作出量化评价并做对比;陈学华、张文政(2007)以井研县近10年来金融生态环境变化和经济金融发展情况为基础,探讨了金融生态环境变化对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欧阳宗旨、常庆(2009)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9个省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考察;胡滨(2009)以黑龙江省13个地市为例,采用多元统计因子分析法,评估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水平。这些研究只是对局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单纯考察,未能与产业转移相联系。尽管有些学者研究了金融生态环境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如张荣刚、梁琦(2006);也有些学者提出承接产业转移必须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如吴成颂(2009);但这些研究只是定性的逻辑分析,缺乏实证分析的支持。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将金融生态环境与产业转移联系起来,运用实证方法考察产业转移中的金融生态环境问题。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1、分析对象。2010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称示范区)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战略层面的产业转移区域性规划。它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作为长三角产业发展共生圈的组成部分,既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沿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它依托相对政策优势,集聚国内外发展要素,加速规模扩张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进结构升级,进一步增强产业辐射能力,有利于实现跨越式发展。可见,示范区在我国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适合作为考察对象。

2、分析思路。为了对示范区金融生态环境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需要收集各个渠道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形成数据集,然后选取相关指标,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包括因子和聚类分析),最后根据实证得到的结论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思路可以用下图表示。

3、分析方法。金融生态环境具有属性多样、结构复杂的特性,这需要建立多指标、多层次的考察系统。其中,几何移动平均法最为常用,优点是简单易行,但也存在明显缺点,即选取权重时存在较大的主观性,使结果有偏。在研究结构复杂的层次系统中,也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但它在赋予各层次因子权重时也带有较大的非客观性。相比之下,属于降维方法的因子分析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上述缺陷。因子分析将相关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归为同类,这样每一类变量就成为一个因子(之所以称为因子,是因为它是不可观测的,即不是具体的变量),从而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始资料的大部分信息。其最大优势是各综合因子的权重不是主观赋值而是根据各自的方差贡献率来确定,这避免了人为确定权重的随意性,使结果唯一且较为客观。聚类分析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研究个体分类的方法。聚类分析的原则是根据同一类中的个体有较大相似性,不同类中个体差异很大。本文采取的是样本聚类(Q型),是对事件进行聚类或者是说对观测量进行聚类,是根据被观测对象的各种特征进行分类。

三、实证分析

1、生态环境考察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选取了示范区10市(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和六安)2009年区域经济的横截面数据。模型选取经济基础、政府行为、经济开放度、金融发展水平及社会环境5大类要素计18项指标,构建生态环境考察指标体系。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稳定性,每10万人口拥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和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占人口比例选取的是2008年数据。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

2.因子分析。由于原始数据量纲不一致,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为了保持指标一致(除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外的指标均可以视为正向指标),需要对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进行正向化处理,本文采用的是对标准化后的数据取倒数的方法。因子分析要求指标数目远远超过样本数目,由于样本数目不足,本文分要素运用因子分析法。首先利用相关矩阵对各要素进行因子提取并计算因子得分。表2给出了因子分析的特征值与方差贡献率。公共因子的选择标准为特征值大于1。其中,经济基础、政府行为、经济开放度、金融发展水平都只需要提取1个公共因子,而社会环境需要提取2个因子。可以看到,方差贡献率比较可观,能够反映大部分信息。另外,经过旋转后的因子方差贡献已经发生变化,但累积方差贡献率并没有改变。

在一个因子情况下,要素得分即为因子得分。在两个因子情况下,需要根据方差贡献率赋予权重,构建层次得分函数。

至此,得出示范区10市的金融生态环境各要素得分,如表3所示。

最后,以经济基础、政府行为、经济开放度、金融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要素得分为主要对象,再次进行因子分析。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抽取1个因子。由于方差贡献率达到85.952%,所以该因子得分即为最后的金融生态环境得分,降序排列结果如表4所示。

3、聚类分析。根据以上因子得分,可以对示范区10市进行聚类分析。聚类方法选取系统聚类中的组间联接,度量标准区间选取欧式距离平方,标准化方法为Z得分,聚类范围为2―4。聚类结果表明:合肥单独一类,芜湖、马鞍山、铜陵属于一类(铜陵较为特殊),安庆、巢湖、滁州、六安、宣城、池州属于一类。

4、实证结论。示范区各地市金融生态环境存在很大差距,金融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市与较差的地市之间差别很大,导致区域间金融业务发展不平衡,金融风险差异较大。一般来说,金融发展与经济水平相关,经济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较好,经济落后地市的金融生态较差。金融生态环境得分示意图直观反映了这一点。整体金融发展状况排名靠后的地市,基本上都是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初级化、缺乏优势产业群的地区。值得关注的是,一些经济落后地市在某些因子上得分却很高,这说明其具有自己的相对优势。

除合肥外,金融生态环境总体水平都不高。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其金融生态环境水平遥遥领先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的其他地市。在第二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中,合肥首次上榜,排名第10位,超过北部沿海区域内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天津。在合肥滨湖金融城竣工后,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框架得以实现,并将形成立足安徽、辐射周边、服务长三角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但由于地处内陆,而且金融基础较差,示范区内其他地市的金融生态环境并不乐观。

四、政策建议

1、加快经济发展,实现中部欠发达地区经济与金融和谐。安徽近年来在经济保持较高增速的同时,金融业发展特别是信贷投放不尽理想,贷款增速相对于经济增速偏低。经济金融发展不和谐的突出表现是银行“贷款难”和企业“难贷款”。研究表明,银行资金配置受经济环境特别是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较为显著。这说明像安徽这样的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相对较低,金融业也处于初始阶段,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状况对金融资源总量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加快经济发展与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仍是当前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最佳切入点。这样,才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的信贷有效需求,带动银行配置资金总量的扩大,从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真正解决经济金融发展不和谐问题。

2、转变政府职能,提高金融资源配置质量。由于在处理相关金融问题时地方自由裁量度较大,金融纠纷案件诉讼和执行周期长、成本高、效果差等问题,给金融机构拓展业务带来了极大困扰,阻碍了金融服务效率的提高。因此,地方政府在地方立法、执法的权限范围内,应尽可能解决执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平衡维护市场原则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首先,适当减少行政干预,增强金融部门独立性,实现金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走出“小金融”圈子,树立“大金融”意识,将主要职能转变到公共服务上来。其次,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物品”,不可能由市场机制解决其供给问题,政府的推动是一种自然和必然的选择。地方政府要从社会整体资源长期配置的角度看待金融系统资金使用问题,强调对金融机构权益的保护和金融资源的涵养。最后,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发挥地市相对优势,进一步带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升城市竞争力,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3、稳步改善企业治理机制,提高金融资源使用效率。企业作为经济运行的细胞,也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微观基础,企业治理机制的健全与否,决定了金融资源使用效率的高低。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推动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财务制度,使企业能够紧跟市场形势。而企业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治理机制,明晰产权结构,实行科学管理,提高综合竞争力。要牢固树立诚信意识,强化信用观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处理银企关系,提高企业偿还银行贷款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以良好的经营业绩和信用形象,争取银行支持;此外,各企业应主动和银行对接,规范各类财务报表,塑造自身重诺守信的新形象,努力提高信用等级,依法加大信息披露力度,扩大银行贷款投放空间。企业负责人要注重学习金融知识,研究金融政策、信贷政策,掌握金融产品和资金市场运作规律,遵循信贷管理和其他各类金融服务产品的运行规则,为自身融资创造有利条件。

4、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更是金融生态环境的核心。健全地区社会信用基础,必须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信用征信与评价体系,建立政府监管部门、金融、商业、社会服务机构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全方位信用监督及失信惩戒机制。一是突出信用在金融生态环境中的核心地位,继续深入开展诚信宣传,积极培育企业资信评级市场;二是逐步建立独立、公正的中介服务体系,完善信用担保机制,注重增强信用担保基金实力,充分发挥信用扩张效力,降低银企交易成本,切实解决贷款难问题;三是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完善企业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充实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增强信用信息透明度,充分发挥其在提高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水平、便利企业融资、加强金融监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坚实的信用基础。倡导政府部门带头守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诚信企业的支持,加强政府和司法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协调沟通,实现金融安全区和社会信用建设的良性互动,为金融机构的安全生存创造和谐的社会信用环境。

参考文献:

[1] Bossone B, Mahajan S,Zahir F.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Group Interests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M].IMFWorking Paper,2003.

[2] Beck,Thorsten,Financial Economics D-kunt and Levine,Ross,“Law,endowments,and fina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3,(70).

[3] 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4] 李扬、王国刚、刘煜辉.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 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02).

[6] 胡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9,(06).

[7] 何立胜、汪桂霞.产业转移、产业承接、产业升级[J].当代经济,2006,(06).

[8] 张荣刚、梁琦.催化・搭桥・根植・外部性――金融生态环境与产业集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J].生态经济,2006,(04).

第8篇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条件都有了非常大的改观。但是在“重发展,轻环保”的发展思路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状况日益恶化,不少地方的农村尤其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出现了环境污染加重的趋势。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已经成为当前时期新农村生态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这对于保护农民健康、打造适宜生活环境,实现农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

(1)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作为后盾,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很难长远,更不利于农村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基础,来推动经济的长远发展。

(2)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因素。在一些地区发生的群体事件中,大多与一些大型污染化工项目的落地有关,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几乎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必须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3)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有效手段。城乡差距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与生活水平方面,在生态环境上同样也是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重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了改革城乡二元分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

2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现状问题分析

(1)农村生活污染问题不断加剧。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数量呈现出了几何式的增长,但是由于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普遍较低,因此造成了农村的生活污染为题日益严重,垃圾随意堆放,严重影响了环境卫生而且还会产生有害气体、重金属污染等问题,甚至是造成城市空气、水体的污染。

(2)农村农业生产污染问题严重。在农村的农业种植生产过程中,为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普遍存在着农药化肥使用量大、施用频率较高的问题,这些化学物质造成了农村土壤、水体以及空气的污染,而且会通过食物链将有害物质传递迁移至人体,对于农业生态环境以及食品安全的影响十分严重。此外,在规模化的养殖业中,对于排放物管理不当、药物使用不当,同样也造成了水体以及土壤的污染。

(3)农村工业污染问题突出。当前农村的经济结构早已不是单一的农业种植生产,污染型产业快速向农村转移,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结构中占了相当一部分的比例,然而由于乡镇企业的规模小、技术落后,大多是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型的企业,而且微小企业主的环保意识淡薄,环保资金投入不足,很容易造成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

(4)农村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水土流失严重,由于过度的开垦种植以及乱砍滥伐,造成了农村的植被退化严重,水土保持的形式异常严峻,生态系统非常脆弱。

3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实施策略研究

(1)提高农村环保意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上,首先应该强化对于环保工作的宣传,让农村群众全面的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尤其是对居民生产生活以及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积极的引导农村群众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其次,应该不断地强化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农村的生活垃圾,应当建立完善的垃圾填埋场或者是分类收集处理设施,对农村的生活垃圾进行统一的处理以避免二次污染的问题。

(2)构建节能环保型的新型农村工业体系。在农村工业体系的建设上,首先,应该对农村的产业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污染型的企业应该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治理污染排放,关停污染严重的企业。其次,应该大力引进推动各种高科技、新能源、生物等节能环保型的企业发展,通过高效资源利用与严格控制企业污染问题,形成农村发展的绿色GDP,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积极发展生态型农业。生态型农业就是实现农业种植生产、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在生态型农业的建设上,应该以当前我国普遍实施的基本农田建设工程为载体,大力的推进降解农药残留工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污染防控工程等生态环保建设工程的实施,尤其是加大生物农药、生物防治、有机肥料、配方施肥等绿色农业生产种植技术的推广使用,降低农药化肥用量,减少由于化学物质的使用造成的土壤水体污染问题。此外,对于规模化的养殖产业,应该积极地推行生态立体养殖技术,将养殖业、林果种植与作物种植有机结合,减少粪便等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实现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

(4)强化对于农村生态系统的保护。对于农村的生态系统,应该以控制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源开发为重点,将生态保护与生态治理并重,尤其是做好农村天然植被的保护,严格控制农村水土流失问题,恢复河沟池塘等水体的生态功能,确保农村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的循环状态。其次,应该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监管,对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行为,加大治理力度,对于农村的建设项目,必须经过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最大程度的降低人为因素对农村生态系统的影响。

(5)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问题,控制农村生态环境破坏,必须依靠全面完善的制度来实现。地方政府应该结合区域实际情况,重点针对农村的村容村貌整治、农村生态保护、饮用水源保护、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理、排污单位污染治理等工作,制定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按照政府主导、环保指导、群众主体、部门参与的原则,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不断的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水平。

(6)以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环境保护。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效率关键还需要以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地方政府等农村生态建设主管部门应该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建立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特别是在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以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增加资金投入,做好试点示范、教育培训、技术推广等工作,通过科技创新以及生态环保技术,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效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4结语

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营造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不仅是确保农民健康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在新农村的生态建设上,应该针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处理防范措施,并通过完善农村环保长效机制建设,改革地方环保模式等手段,不断地提高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兰波涛.目前我国农村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2(12).

[2]陈叶兰.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责任[J].湖南社会科学,2013(05).

[3]费广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民合作组织的生态文明功能[J].农村经济,2012(02).

[4]林涛等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05).

第9篇

1现阶段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

1.1水资源短缺及污染严重

水资源是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和基础的一项资源。尽管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但我国的水资源仍然呈现出极度匮乏的状态,根据统计,我国人均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平衡,尤其在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匮乏现象较为突出。此外,季节也是影响我国水资源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夏季为雨水多发季节,冬季则相对干燥。

1.2耕地资源逐年递增

众所周知,我国是人口大国,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仍不够完善。在我国目前仍持续发展工业的情况下,我国的耕地用地区域呈现出明显的紧张态势。如果这种态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会进一步恶化,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化发展。

1.3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现阶段,影响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来源于工业。在进行工业生产同时,会不可避免地排出一定的废气、废水等,尤其是部分工业单位为了缩减成本,没有将废水、废气加以有效处理,即直接排放,导致我国农业资源的进一步恶化。在工业生产污染物的影响下,我国的农业土地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我国农业环境生态破坏。在这样情况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仅其产量和质量无法得以保障,其产品还有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此外,部分农户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对农业土地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化发展的战略要求。

2解决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2.1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相关职能单位需切实做好对社会企业的规范整治工作,做好临近农业区域的社会工厂检查工作,针对污染物超标、净化方式不合理的企业,必须暂停作业,进行整改。同时,政府还需面向广大农户做好培训教育工作,帮助其合理、科学的进行生产作业,确保其在化肥、农药的使用上做到张弛有度,最大程度上避免因人工原因造成的农业土地资源破坏,从而更好保护好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

2.2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任何工作的有效、规范开展,都离不开其完善的体系建设,农业生产作业也不例外。所以,相关的区域政府职能单位,需要深入分析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农业生产的指导和监督体系。通过对范围内的农业区域进行划分和指导,驱动各农户以更智能化、科学化的方式进行生产作业。同时,区域政府职能单位还需高度结合教育与农业生产,驱动更多的科研单位加大对农业生产研究,切实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贡献出力量。只有衔接好教育工作,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的知识水平,才能从根本上保护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

2.3积极保护耕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是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最为核心和基础一环。所以,政府职能单位需要将保护耕地作为所有农业生态保护过程中的重点项目,深入分析我国的农业生产用地,明确其作用和价值,严禁社会单位将耕地用作其他用途。针对滥用我国耕地资源,非正常恰当使用农业用地的个人和单位,需要重拳出击,加以严肃惩治,才能确保我国的耕地资源切实使用在农业领域,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化发展战略要求。

第10篇

[关键词]STS;生态环境;生态危机;传统哲学;和谐

面对全球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迅速恶化,迫使人们应该静下来反思导致环境恶化的根源。以先进的手段向自然界进行破坏性开发与掠夺性利用而陶醉于“胜利”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却是自然界的种种“报复”与重重“惩罚”:人口剧增、粮食紧缺、资源锐减、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日趋严峻的挑战。值得注意的是,科学技术也可以用来作为一种破坏的力量,而且它的破坏力同它的创造力是同等规模的。如果说,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生态困难是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是科学技术的破坏力的结果,那么应当说,它是特定的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当前的环境问题。既是科学发展的产物,又是科学发展仍不完善,科学技术及其成果的应用有局限性的结果。

一、科技迅猛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历史

科学和技术飞速的进步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人类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向自然开战”、“征服自然”思想的指导下,人类片面利用科学技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同时科学技术对自然的负面影响被越来越显著的暴露出来。科学和技术飞速的进步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人类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向自然开战”、“征服自然”思想的指导下,人类片面利用科学技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同时科学技术对自然的负面影响被越来越显著的暴露出来。

(一)征服与控制打破了自然的自足平衡系统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大自然只是人们为之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传统观念的护卫者罗百特・怀特・史帝文斯曾傲慢、离奇地说:他与卡逊“争论的关键主要在于卡逊坚持自然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力量。然而,当代化学家、生物学家和科学家坚信人类正稳稳控制着自然”。

根植于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和基督教文化,形成于笛卡儿―培根的现代西方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分及事物两方面的对立统一,认为世界是天演竞争,适者生存,强调分析性思维、 理性思维和实验方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它高扬人的优越性,大举向自然进攻, 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人统治自然的工具,建设人统治自然的文化,不断加剧人与自然的分离、对立和冲突。的确,在所有的宗教中,基督教是最“人类中心论”的。现代西方哲学是主- 客二分哲学, 它认为人是主体, 生命和自然界作为客体, 只是人的对象。它强调事物的两个方面, 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这是一种“斗争哲学”。它认为世界是天演竞争,优胜劣败,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二)科学技术至上缺乏潜在危害的认识

新科技被研制并广泛使用的年代,人们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到其潜在的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危害。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人类文明出现第二个重大转折 ― 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出现使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对自然解释的巨大成功 ,特别是艾萨克・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问世 ,使人们形成这样一种理念:上帝创造了世界 ,牛顿发现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方法 ,科学可以解释一切。从此 ,科学主义便走向了它的极端 ,日益确立起科学技术的主流地位 ,形成了近代科学的功利倾向。

近代工业革命吹响了人类全面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号角 ,人类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控制了一个又一个的自然物,取得了征服自然的辉煌胜利。人类被这种征服自然的成功所陶醉 ,感到自己力量无比强大 ,可以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为所欲为 ,似乎人类的生产活动不再受自然的限制 ,可以无限地向自然界索取 ,把自然界看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和可以任意排放废物的无底的垃圾桶。然而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一方面,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且日益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的物质文明得益于科学技术获得空前的提高和发展 ,科学和技术成为人们崇敬、赞美和依靠的力量;另一方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杀人武器的大量使用,工业生产、技术社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等等 ,日益暴露出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人们对科学的价值、技术的作用产生了疑虑和困惑。人们对科学的价值、技术的作用产生了疑虑和困惑。

二、科技不是导致生态环境的危机的根源

导致生态环境的危机原因多样而且复杂,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固然有与科学技术的应用有关,但不应归咎于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而是人为因素所致。全球规模的生态问题向科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原先科学曾被理解为在知识的确定性和控制自然界中的稳步前进,但是,现在科学在根本上失去了作为真(True)和善(Good)的唯一载体的思想功能。不同于事实的发现及其应用,科学的新的基础成就必须迎接这些新的挑战,必须理解科学在认识上和道德上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

生态危机是人类对科学技术滥加利用和对自然盲目征服的恶果,是人类急功近利要求短期行为所引起的严重恶果。我们和科学技术都在自然之中,不是我们选择自然而是自然选择我们;因而,人类改造自然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认识自然的基础上,使其改造自然的结果不超过自然的阈限。环境祸及子孙后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说科学技术是一位“两面神”,一把“双刃剑”。但我们却不能由此而断言 ,科学技术本身具有恶的性质 ,因为这种负作用的产生不是科学技术本身所造成的,科学技术只不过是由人研究、设计和利用的工具 ,它本身并无自主力量。而人类在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 ,对一事物和它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的把握 ,对利用科学技术可能产生的中期和长期后果的分析还不那么全面,那么透彻,还不能完全做到既按人的尺度又按物的尺度进行生产。这是造成科学技术负作用的主要认识根源。科学技术不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但却是认识、缓解、消除生态危机的可靠手段。首先 ,科技进步为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提供了认识前提、技术手段和物质基础。

三、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新范式

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社会解放和自然解放的辩证关系思想对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切实处理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现实中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 ,表面上是“天灾”,实质上是“人祸”。追溯历史,环望世界,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过分地从自然中索取,打破了人类与自然共存的和谐,当自然向人宣战之时,即将到来的是一场无法逃避的生态灾难。地球没有能力支持这种过度消费,摆在现代人类面前的只能是人与社会关系的紧张和人与自然恶化而导致的生存的困境。因此,要使人类摆脱眼前的困境,挽救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促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就要转变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消除生态危机的技术保证。科学技术以更深刻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面貌。这一现实迫使人们特别是一些学者对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进行反思,并且要求认真研究:怎样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又怎样预防和克服由于科学技术运用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负面的有害后果。正是这种社会需要促使“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应运而生。在英语世界中,“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Science , Technology and Society)常用英文缩写字 STS表示 ,在国际上已逐渐流传和通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 STS 研究也给予重视和支持。

只有借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才能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从而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共同目标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但是科学技术却不是万能的,仅仅依靠科学技术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古老中国的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的许多观点 ,已经被当代的环境科学工作者所接受。这说明,以真善美相统一的天人合一思想能够补充西方科学理性的不足,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 ,始终是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不竭的灵感源泉 ,它的人文主义精神与后现代生态思想中的科学精神的相互补充,完全有可能形成人类战胜生态危机,还给人类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包庆德. 生态哲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J].内蒙古师大学报,1993,(1):35.

[2]余谋昌.科学进步与生态问题[J]. 自然

辩证法研究,1992,(增刊):57-58.

[3]殷登祥. 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M]. 广

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223.

[4]余谋昌. 东西方两种哲学传统与两个

文化世界 [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7,(2):12.

[5]杨通进. 基督教思想中的人与自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4,(3):78.

[6]余谋昌. 环境哲学是生态文明的哲学

基础[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6,(4):

48-50.

[7]周光迅,武群堂. 新世纪全球性“生态

危机”的加剧与生态文明建设[J]. 自然

辩证法研究,2008,(9):74.

[8]李锐锋,刘冠英. 科技进步与生态危机

[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8):58.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72,(3):571.

[10]孙小礼. 科学、技术与社会:文理交融

的研究领域[J]. 齐鲁学刊, 2003, (5):

102-103.

[11]吴永忠. 生态问题与后常规科学思想

[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4):36-37.

[12]叶平. 生态权力观和生态利益观探讨

[J].哲学动态,1995,(3):27.

[13]李锐锋,刘冠英.科技进步与生态危机

[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8):57.

[14]李锐锋,刘冠英.科技进步与生态危机

[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8):58.

[15]解保军,李建军.马克思 《1844 年经济

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辩证法思想及

其启示[J]. 与现实,2008,

(3),115.

第11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城镇化的概念[1]。城镇化的发展,不仅是社会化、市场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关于农村城镇化概念表述、问题研究、模式分析的成果很多,主流观点认为“农村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非农化的一系列制度变迁的过程”[2]。城市人口增加、面积扩张、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欧美城镇化模式成为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基本共识。笔者认为,中国农村城镇化与欧美国家城市化背景不同,人口结构、人口素质、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文化、制度等都存在较大差异,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进程不该把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当做城镇化的必要条件。孔祥云教授在农村城镇化模式选择研究中提出“转移型城镇化”和“非转移型城镇化”模式。转移型城镇化模式包括自发转移型与强制转移型城镇化模式两种。自发转移型指的是由于市场力量的诱导促使农民向城市迁移而实现城镇化的模式;强制迁移型是指由于地方政府的某些行政行为,迫使农民向城市迁移而实现城镇化的模式[2]。非转移型城镇化指不以农民向城镇化迁移为必要条件,通过政府或企业开发农民所在的农村实现就地城镇化。笔者以孔祥云教授的农村城镇化模式为研究基础,以“非转移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人力资源”为研究对象,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开发当地农村人力资源,实现就地城镇化。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的关键在于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化[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转化取决于农村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所处开发环境之间是否匹配。

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研究

中国加入WTO后,人力资源的全球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学者们开始关注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的构建。彭剑锋指出:所谓人力资源生态环境,是指人才与人才所处的环境之间的互动及其制约要素的相互影响与均衡[4]。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包括人才得到尊重、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人才流动与配置的市场化、教育资源的市场化等在内的十项标志。笔者认为,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高低不是取决于是否引入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技术、优良的教育资源、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诱人的人才政策,而是取决于人才与人才所处的开发环境之间的‘合适性’、‘有效性’、‘匹配性’。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新的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内涵,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是指,人才与人才所处的开发环境之间的“适配性”。这种“适配”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人力资源开发环境必须保证开发主体在其中长期处于“开启”状态,即人才处于活跃的状态下。(2)凝结于人力资源身上的知识、技能、经验、健康、创新等能力必须适应开发环境,能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如果人才与人才所处的开发环境之间‘不匹配’、‘不合适’,可能会适得其反。例如,在对内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如果移植温州地区的‘重行动、轻学历、极强风险偏好、重商轻迁’的文化,就会不利于当地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适配性的开发环境主要涉及区域文化适配性、科技适配性、教育适配性、区域自然环境适配性、人力资源开发政策适配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是指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和市场需求,以农村人口为对象,以现有人口质量为基础,包括与农村人力资源状况适配的区域文化环境、科技环境、教育环境、人才政策环境、自然环境。优良的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能充分发掘农村劳动人口的生产力,提升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人’的城镇化。

3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研究理论基础

3.1生态学理论生态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本意是研究生物栖息环境的科学。主流研究观点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在生态学中,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个体或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个体或群体的一切事物的总和[5]。主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主体与环境相互适应;生态系统内部各种因素相互协调发展;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转化、再生;协同进化。生态学是一门以“和谐”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以自然科学的概念、价值观念和分析方法为表现形式的现代哲学[5]。生态学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系统要保持稳定存在,最可能的途径就是主体和环境之间形成某种和谐稳定的关系,即主体适应环境。生态学世界观认为,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的肉体组织和精神结构是在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人类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存在于社会之中,也存在于同自然整体进化的关系之中[6]。基于此,人类应将生态因素纳入自身的行为体系中,将人类自身活动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匹配,形成人、自然、社会三者构成生态化的基本坐标。

3.2人力资源区域异质性异质性,英文为heterogeneity,是指质或种的多样性,质或种的变化性,无关联的质或种的杂含并存。《辞海》对异质性的解释是:由彼此差异较多的单元组成的组合的性质。如某群体的成员来自多种家庭背景,教育水平参差不一,习俗各异[7]。经济学中,对于‘人’的异质性的思想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马歇尔。他认为:企业家是‘具有特殊天才的人’,应该获得‘稀有天才的租金’。1960年,舒尔茨第一次明确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企业家作为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其异质性对企业有重要意义。中国学者丁栋虹对人力资本异质性进行研究,并定义在某个特定历史阶段中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是异质型人力资本(IdiosyncraticHumanCapital)。同时指出,企业家是拥有实现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异质型人力资本所有者。周文斌将人力资源异质性研究推及到区域层次,提出人力资源的区域异质性,指出:人力资源的异质特色主要通过区域群体共同的或极其相似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区域得到普遍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决定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心理倾向决定行为方式,行为方式反过来影响思维方式,体现价值观[8]。

4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构建———五个适配性

非转移型城镇化模式中强调城镇化进程不以农民向城镇化迁移为必要条件,需要政府或企业开发当地农村,提供与农村现状匹配的人力资源开发环境。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的架构必须着力于五个“适配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环境的五个适配性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

4.1人力资源开发区域文化环境适配性人力资源开发必须与当地的区域文化相匹配。区域文化本身具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体现在区域成员身上的文化,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也会影响区域的发展。霍夫史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为研究区域文化适配性提供了基础。他在研究中提出了辨别区域文化差异的五个维度:权利距离、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男性化/女性化倾向、不确定性规避、长期时间导向。权利距离指下属人员或者是上级感受到的上级和下属之间的权利大小、影响力的大小;个人主义倾向用来测量个人受集体影响的程度;不确定性规避,指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风险的忍受程度;男性化/女性化倾向用来测度表现自我、控制外界愿望的强弱、参与的深浅;长期时间导向反应社会对传统和未来价值的信仰程度[7]。周文斌利用霍氏五维度对温州和西安地区的区域文化进行研究后指出:温州地区比西安地区具有更高的男性化倾向和集体主义倾向,而西安地区比温州地区具有更高的权利距离。温州人具有强烈的追求事业成功欲望,特别是赚钱意识浓厚。区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挖掘、整合、沉淀、归纳成型,深深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实践证明,如果盲目推崇甚至移植温州文化到西安或其它地区,鼓励他们去创业,并不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2人力资源开发技术环境适配性人力资源开发技术环境适配性主要是指技术要与应用它的人的知识结构、生活境况相对应、相匹配。首先,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主体是人,技术则是客体,主客体相互依赖,主体能动的把握客体,将客体放在自身的认知框架中,在自身实践技能和所掌握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与客体融为一体。人们才能理解、吸收和革新他所使用的技术[9]。人力资源开发和技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其次,不同农村发展阶段,人们所能接受的技术应该属于不同阶段,所以对特定的人群应该有特定的技术发展形态。这种人与发展技术的匹配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大量的先进技术的引进,只会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中国不少学者从经济学角度研究FDI带来的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源是否相适应。许学军(2003)以拉美国家为例证实了大量FDI所带来的不合适的技术进步通过拉大不同劳动技能劳动力的收入差距会严重阻碍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而以东亚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适应性为例,证实了人力资源的先行累积与合适的技术进步不但能促进落后国家的快速发展,同时能进一步诱致人力资源形成,由此带来人力资源、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10]。

4.3人力资源开发教育环境适配性教育、培训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手段。目前农村教育的最大困难在于其目标的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这种情况与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实现农村城镇化进程的要求相差甚远。教育环境适配性强调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目标要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人力资源状况、农民需求相契合。因此,必须结合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的城镇化要求与农村经济技术发展现状,发展先进教育观念,对农村教育的办学体制、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及考评制度等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构建一个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相衔接的多元、多层次的社会化众生教育体系,培养各级各类农村实用人才[11]。首先,全面巩固提升农村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提升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关键,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摒弃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从农民需求出发,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实际需要出发,大力发展注重学生实际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提升。其次,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重要保障。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结合当地特点、实际情况、农民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确定具体办学模式和途径,为农村农民青年提供专业技能和操作技能培训,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出大批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再次,强化成人教育。农村成人教育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终身教育的核心。因此,要立足于农村人力资源自身、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生产经营实际,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技能培训班,培养一支适合农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现代农民队伍。

4.4人力资源开发自然环境适配性自然环境对人力资源开发影响很大,自然环境适配性主要强调人力资源开发要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相匹配。对于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必须分析农村所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制定出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例如,中国很多山区地质构造特殊,地貌形态复杂、气候多变,由此形成的自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12]。发掘当地自然景观的旅游价值,发展以旅游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是实现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这种地区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应该引导农民更新观念,培训相关技能,发展特色优势。

第12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生态环境研究;成人教育规律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成人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正规教育的教育,其生态环境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生态环境。现以生态环境的研究方法来探讨成人教育的发展及其规律。生态环境是指生态因子综合在一起,构成影响某种生物(包括人)的个体、群体或某个群落的环境。

一、成人教育生态的多维性

教育生态学把受教育者——成人,既看成社会的人,又看作是生物的人。在教育的周围存在着三种环境圈层,即自然的、社会的和规范的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成人的自然环境不同于一般校园环境,成人的自然环境也是社会环境,农民的自然环境在农村以及农民可能要迁移的城市,企事业职工的自然环境在企业、在其所工作的宽广的工作场所。而普通学历教育的学生其学习环境是在与社会有一定距离的象牙塔内,其受社会的影响并不太大,而且其学习环境容易控制。

社会环境又称结构环境。成人的家庭环境可以促进也可以制约着成人的教育,在不同阶层的家庭环境中,可能对孩子的期望值不一样,以至于影响到孩子将来的教育与发展。而正规学校的成人教育是非常少的,大多数的成人选择由社会机构举办的学校进行教育,因此一些政治、经济因素对成人教育的影响直接而又深刻。

规范环境。又称精神环境或价值环境,它是人类在群体生活中所形成和持有的态度、风气与气质、观念。在对待教育问题上,中国的价值观念,不同时期的认识和态度是不一样的。儒家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对中国人教育观影响非常大,自然参加成人教育的成人会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学习目的。而有一段时期,在“读书无用论”思想泛滥,“体脑倒挂”的社会,大多数成人则选择直接就业,以赚钱为目的。中国的民族性中,中国人素来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做人”,而不是为了“生活”。当今社会,不仅重视人的学历,也重视人的能力,所以许多成人不仅选择学历教育,也选择了能力教育。

关于生态因子的性质和作用探讨:

在成人教育中,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这三种教育生态环境,组成多维复合的生态环境,其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生态因素,分别满足成人生物的、社会的和精神的生活需要。当整个成人的教育生态环境由这三种环境交织融合组成时,就和成人教育相互作用,组成成人教育生态系统,形成竞争、协同进化和生态平衡或生态失调等复杂的情况和关系。

社会环境影响着成人学生的教育动机,成人教育参与者的动机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为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属于求知动力型,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工作的要求;第二种需求仅仅是为了获取文凭,有部分成人学生为了提升职务、职称等原因而参与成人教育。第三种类型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取得精神上的享受。

成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影响着成人学生的学习基础,成人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从生源上看,成人教育的学生一般来自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各种技校的毕业生及已经踏入社会许多年的在职人员,年龄跨度较大。成人教育的学生也可以来自不同的阶层,如来自农村、来自企业、来自教师行业等等,而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学历水平,不同的年龄,决定了成人教育学生无论在生活阅历、学习精力、原有的学习水平、接受新事物的水平与层次以及对事物的看法、判断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根据社会目的不同,成人教育的形式可以是政策教育、法治教育、人口教育、妇女教育、老年教育、家长教育、培训教育等等。我国现在仍有20%的人口属于是文盲和半文盲。依照教育法的规定,具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能力的公民,应当接受扫盲教育。因此,在某些教育不发达地区,成人教育担负起扫盲教育的任务。

我们还看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成人教育的民办非学历高校,与正规学历教育竞争的问题。民办非学历教育,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教学内容属于高等教育层次的教育,但不具备颁发国家高等教育学历证书资格的各类培训、进修、辅导、补习等非学历高等学校教育。

总之,事情的发展变化,协调失协都是与外部和自身的因素相互作用的。

二、成人教育生态的结构层次

(一)成人教育的宏观生态与微观生态

从宏观上可以看出,国家对成人教育是十分重视的。1993年国家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将成人教育纳到“终身教育”体系,而与此同时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开展成人高等教育意见的通知》将成人教育作为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鼓励公民通过多样化的成人教育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实现终身教育;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更进一步明确了成人教育的发展重点为职业资格、岗位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将成人教育重点放在提升劳动者素质与业务水平上;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均将成人教育与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创业教育联系在一起。国家是把成人教育与其对国家的人力资源的发展规划联系在一起的。就地方法规来看,我国仅福建、北京、上海三地制定了地方性的成人教育法规。

但是从微观上看,成人学历教育却已呈萎缩趋势。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231.7929万人,与2001年的719.0658万人相比,增长近2倍。相比之下,成人高校的招生却出现了“滞胀”,如2010年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在读生总数为536.0388万人,而2001年在读生总数为455.9809万人,10年来增长不到80万。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层次原因是,成人学历教育已经成为学生差、层次差、学历“水分大”的代名词。相对成人学历教育的萎缩,而非学历的继续教育却如日初升,方兴未艾。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的推进,继续教育在国际化的发展上也加快了步伐,各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机构依托本校优质师资与丰富底蕴,加强国际继续教育的交流、沟通与合作。

(二)教育的个体生态、群体生态

教育的个体生态属于微观生态。现代教育科学非常强调教育过程的个体化问题,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而成人教育的本质特征是由其教育对象——成人决定的。成人教育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以成人的方式指导教育的过程。诺尔斯认为成人自学者拥有着和正规学校的学生不一样的物质,他们能够系统独立地指导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活动,具有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具有丰富的认知能力,而且成人是一群主动学习的人。正是这样一群人影响着成人的个体学习生态。

中国的成人教育的群体生态系统有多种,具有中国特色。其成人教育的主体主要定位在普通高考落榜生、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职人员,甚至还有把军队的官兵作为成人教育的一部分,高校继续教育也是一种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多维的复合网络,在网络系统中,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促进教育的生态演替,使教育的层次由低级向高级转化,使人才培养由基础向专深发展。

而现在远程教育更快捷地把分散的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在时间、空间上进行组织并加以协调,使教学得以实施,并且其实施的内容和方法更加有人性化,更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实施。

三、成人教育生态的规律

(一)成人教育生态的平衡与不平衡

1.成人教育的各级学校之间的比例

成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不平衡。成人学历教育主要是指成人高考性国民教育系列,列入国家招生计划,国家承认学历,参加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各省、自治区统一组织录取。成人高等学校教育类型有:远程教育学院、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业余大学、职工医学院、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普通高校的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实行全国统一招生。学习形式分脱产、业余(包括半脱产、夜大)和函授、远程教育4种。但这类成人学历教育已经不断在萎缩,甚至被许多职业大学所取代。

但是现在的培训教育却方兴未艾,针对青壮年农民广泛开展的实用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对农村基层干部、技术员、企业职工进行岗位培训,而且这些培训教育也不能完全满足成人对知识的渴求。这种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势必从不平衡走向平衡,其平衡的标准就是适应社会、广大成人对求知、求学的需求。

2.成人教育课程与正规本科教育课程的不平衡

从湖北大学继续教育所提供的课程来看,多属于面向社会需求的,急需型的课程,如旅游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电力工程管理、应用电子技术、学前教育、物流管理、通信技术、数据技术、市场营销等。

而本科专业则侧重于哲学与基础学科:法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

正规本科的课程则还有基础和哲学方面的考虑,可能成人教育的举办者认为,满足社会的一般技能和学历需求就可以了,而人们追求更高、更精深的要求并没有完全被满足,另外所设课程也与某些本科实用性课程一致,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本科的教师。这种课程的不平衡必然会被人们更高的精神追求所牵引,从而向更高的平衡进发。

3.成人教育拨款的不平衡

这种拨款与收费并行的方法持续到20世纪末,此后成人教育学员的学费收入成了高校成人教育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成人教育本着“谁受教育、谁出钱”的原则,由接受成人教育的学习者支付学费。目前,我国成人教育的办学经费来源主要有函授和夜大学费、成人脱产班的收费、中小学师资培训费、专修班或联合办学的收费等,可以说成人教育基本上没有国家拨款。而高等院校学历教育拨款虽然偏低,但是国家也按照“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来对不同类型高校进行经费分配。

(二)成人教育的迁移、潜移和富集

成人教育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在宏观上主要表现为径流,即比较明显的迁移,也可以把这种径流看作是成人教育中的人员流动;但在微观上表现为潜流,即不明显的迁移,也可以说是成人学生思想上的迁移、道德上的迁移。生态学上的富集作用,又称生物放大作用,意思是有益的或有害的物质,通过食物链而逐渐浓缩,使其含的浓度成几倍或几百倍的增长。

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9年教育系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和2010年工作计划的通报》记载,2009年,教育系统共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249.31万人,与2008年统计数据比较,总人数增加300.10万人次。共有16.44万所职业、农村成人学校参与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这样的人口大规模的转移,与我国的城镇化经济策略是相合的,在城镇化中,成人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成人教育中,一个人的成就受文化传统、社会风气、大众传媒、兴趣价值以及家庭环境很多因素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比正规学校教育更直接和强烈。虽然有些文化上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是当这种思想的影响被学生慢慢地沉淀,到一定的时候,可能会形成一种巨大的力量。这也可以说是文化的富集作用。如当一个农村成人在不断地接受教育,到一定时候,就有可能改变自己贫困的命运。一个学历不高的学生,在不断的接受成人教育中,可能会超过比自己学历更高的人,达到自己事业上的顶峰。

四、结语

成人教育的生态环境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成人教育是正规教育后教育,是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从其生态学中来探讨成人教育,给了成人教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参考文献

[1]严立云,卢万合.终身教育视角下的我国成人教育发展途径探讨[J].学术论坛,2012,(11).

[2]曾青云,郭凌雁.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文化引示[J].职教论坛,2012,(30).

[3]邓叶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构建农村成人教育新体系的必要性[J].继续教育研究,2013,(1).

[4]尹翔宇.推进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的策略[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