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宣传作用

网络宣传作用

时间:2024-02-21 14:35: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宣传作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宣传作用

第1篇

关键词 SWOT 微博 高校网络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SWOT Analyse on Function of Micro Abundant in

Universities' Network Culture Propaganda

WANG Jin

(Party Committee Propaganda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Jiangsu 210016)

Abstract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SWOT analysis, studies micro abundantly in the university network culture propaganda superiority and the inferiority, as well as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brings opportunity and threat, can thus carry on the reasonable plan to the university micro abundant implementation, the use superiority, the seize on a chance, overcomes the inferiority, avoids threatening, plays its role according to the micro abundant characteristic, seizes the network culture propaganda the position.

Key wordsSWOT; micro abundant; universities' network culture

有人说2010年是微博年,现在的时代是微博时代,因为进入2010年以后,微博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网络产品,微博时代自然形成,不少政府机关、部门机构甚至明星、高校也纷纷在网上竞相开博。当一种新兴传播方式出现时,越早开发它、利用它,就越主动。

1 分析微博的背景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以个人面向网络的即时广播,通过群聚的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形成一个自己的听众群落;用微博客的方式,将个人的见解和观点给自

己的听众,以最精炼的词汇来表达最高深或者最简单的观点。

2 对微博在高校网络文化宣传中的作用进行SWOT分析

SWOT 分析是战略集团发展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由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显示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

2.1 微博在高校网络文化宣传中的优势分析

(1)便捷性。微博的传播工具多种多样,用户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手机或其他讯息工具进行更新直播。方便的传播方式让用户更加贴近微博于高校网络文化宣传而言,更是打破高校与民众间的对话壁垒。

(2)快速化。传统有一个新闻周期的问题,而微博几乎不受周期限制,属于即时网络。在信息量、传递速度等方面,都是传统媒体无法与之比拟的。

(3)没有中介,非常直接。比如一个人成为某个自己喜爱的高校的粉丝,尽管之前也希望多获悉这个高校的有关信息,甚至希望能和学校对话,但是,微博产生之前,只能通过电话或邮件的方式来联系,很不方便。微博将让这一切变得有可能。

(4)微动力。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微博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其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征。一条信息随着微博用户“滚雪球”式转发,一传十,十传百,可以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获得千万次的阅读,这是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

(5)成本低廉。国内目前比较活跃的微博平台有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饭否、嘀咕等,且都是免费的。对高校而言,微博是一个低成本、高效益、大范围的传播平台,且能随时随地更新,可谓是“无本万利”。

2.2 微博在高校网络文化宣传中的劣势分析

(1)容易引起负面传播。微博的转发评论功能用起来虽然简单,但是容易被钻漏洞,虚假消息和错误言论。如有发言错误,容易在短时间内迅速引发负面效应。

(2)由于微博的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如果的微博没有引起网友的重视,那就很可能迅速的埋没到信息海洋中。

(3)需要有大量的粉丝才可以引发传播效应。有的高校微博只有几十个“粉丝”,甚是冷清。专家分析,主要是因为有些高校微博更新过慢、定位过窄、形式单一,使得粉丝的量很少,那引发的传播效应也很有限了。

(4)微博一般关注和被关注的人都很多,界面往往比较混乱,想获得连续性关注往往较难。除非能够形成集团效应,否则仅凭单独的推广很难给人留下印象。 (下转第223页)(上接第211页)

(5)传播力有限。由于一条微博文章只有几十个字,所以其信息仅限于在信息所在平台传播,很难像博客文章那样,被大量转载。

2.3 微博在高校网络文化宣传中的机遇

网络文化作为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它所汇集的世界各国的科技、文化、艺术信息,有助于人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现在,微博在中国已经有了个昵称:“围脖”,这个温馨的称呼似乎能反映出网友对于微博的喜爱和拥护之情,而有了这样的市场反应,微博必然可以大有作为。

2.4 微博在高校网络文化宣传中的威胁

(1)作为高校而言,目前很多高校在做网络文化宣传工作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简单的重复”。有的学校虽然开辟了微博,但却把微博看成是门户网站以及传统宣传思想方式方法的简单衍生,没有注意去研究微博自身的特殊性,而是把微博当成了宣传栏和板报。

(2)更新过慢。“把微博当成网站办”,是导致微博更新过慢的症结所在。据调查,在已开通的高校微博中,有不少一个月只更新数条,最“极品”的微博已经超过6个月没有1条更新,基本上处于休克状态。而微博的优势就在于以最快速度、最精炼的语言传递信息,若更新速度无法保障,便是形同虚设。

(3)高校通过对校内新闻的简单粘贴,来填充微博,使得表现形式过于单一,缺少互动,摆出自说自话的架势。殊不知,互动,正是微博的魅力所在。

3 SWOT分析――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策略思考

(1)实施SO战略(发挥优势、利用机会):利用微博传播的特点,建好高校微博,及时传播讯息并与网友互动。微博的传播特点表明微博可以作为高校网络文化宣传阵地上的一个有生力量。利用微博的传播特点,高校可以建立起具有亲和力的微博,并与网友互动,扩大传播效应。

(2)实施ST战略(扩大优势,消除威胁) :正确定位高校微博,把握微博特点,消除威胁。高校微博与高校门户网站是相辅相成的两个不同传播工具。正确定位两者在网络文化宣传中的作用,使之可以互相配合做好网络文化宣传工作。即时发生的新闻,需要速度;新闻背景的分析,需要深度,二者不可偏废。当然对于有质量的新闻来讲,及时、深度、广度都应该兼具。

(3)实施WO战略(利用机会,克服劣势):通过微博这种全新的传播手段,高校搭建了更顺畅的与社会信息交流、思想沟通和资讯互动的平台,能极大地减少信息不对称,促进各方的认知了解,无疑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4)实施WT战略(改变劣势,防范威胁):制定合理化的微博管理运行规范。微博的运行管理与门户网站是不同的,根据高校微博的发展,应适时制定出更适合微博管理运行的规范,指导微博在网络文化宣传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加强与网友的互动交流。

通过以上的SWOT分析,可以明确微博在高校网络文化宣传中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环境带来的机会和威胁,从而能够对高校微博实施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优势,抓住机会,克服劣势,避免威胁,根据微博的特点发挥其作用,占领网络文化宣传的阵地。

第2篇

用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党建工作平台的建设和管理

在党建工作创新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做好党建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党建工作的空间和渠道。我们要积极打造网络党建工作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在党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建立打造平台的网络体系。网络的运用,使党的工作运行大幅提速。为此要加速网络党建工作平台体系建设,本着高起点、求实效原则,拟定规划,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不断向前推进。根据党建工作流程,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传真和沟通、报告和审批、函询和督办功能,不断完善网络党建工作平台体系,增加网站的访问量,提高网站党建平台的影响力。

培养打造平台的新型人才。要加快网络党建队伍建设,形成与网络党建和管理相适应的管理队伍,舆论引导队伍,技术研发队伍。加速党员干部网络知识的普及,提高操作计算机、使用网络技术水平。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网络业务能力强的干部队伍,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网络知识,提高领导水平和驾驭党建网络能力。

健全打造平台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网络党建工作体系管理制度,确保党建网络工作平台的有效利用和健康发展。首先要建立健全网络党建工作平台信息工作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的职责,强化各层各级工作人员的网络党建信息管理责任。其次要建立健全网络平台信息管理制度、党建信息输入更新制度、审查制度、分类制度、保密制度、安全等级制度、检查考核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使网络党建工作平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再次是要建立健全党建网络责任追究制度,对网络党建工作平台出现严重政治错误,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的,要坚决追究有关部门和信息工作人员的责任。总之,要象管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一样,加大对网络党建工作平台的采集、编辑、上传以及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严肃网络党建平台工作纪律。

发挥打造平台的积极作用。一是发挥平台的管理作用。随着党员队伍规模扩大,分布范围广,网络党建工作平台是一种比较理想和高效的管理工具。要充分发挥平台存档、查调、分析、评价功能,建设严密灵活的网络管理平台。二是发挥平台的宣传作用。围绕中心,做好网络宣传工作,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高度关注网上舆情,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形成网络新闻宣传强势;建设丰富新颖的网络宣传平台。三是发挥平台的教育作用。网络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其共享学习内容的特点,能保证学习时间、效果的落实,建设共享互动的网络教育平台。四是发挥平台的生活作用。党内生活网络化,发挥平台干部党员之家、组织生活会、党建文化窗口、党内互动功能,建设温馨和谐的网络生活平台。五是发挥平台的民主作用。网络以其信息的共享,开辟了现代社会的公共领域,为发展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提供了新的平台。要根据民主运行流程,开发和发挥网络党建工作平台的党务公开、民意收集、组织选举、公众监督功能,建设开放畅达的网络民主平台。

我们要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党建工作平台的建设和管理,满足党员干部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充分发挥网络党建工作平台作用。只要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扎实推进,网络党建工作平台就能不断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第3篇

关键词:五缘文化;网络传播;对台宣传;两岸关系

中图分类号:G2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4-0150-02

对台宣传作为对台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引导舆论走向、争取台湾民心起着特殊而关键的作用。随着两岸情势的演进变化和传播技术的革新升级,文化愈来愈成为对台宣传的重点内容和有效载体,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对台传播中的地位作用也越来越凸显。

一、五缘文化与对台网络宣传关系分析

五缘文化以亲缘、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为基本内涵,以华族社会结构和人际网络为主要研究对象[1]。近年,不少学者把视角聚焦于海峡两岸五缘文化关系上,并将其视为推动祖国统一的重要文化力。就对台网络宣传而言,两岸间的天然文化链接和现实关系以及未来发展既构成了对台传播的客观语境,也为对台传播提供了可资运用的丰厚资源。

(一)五缘文化为对台网络宣传设置了传播高语境

对台网络宣传是一种特殊的政治传播类型,是在中华文化的高语境下进行的媒介传播活动。五缘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一大的背景下,两岸语言、文字相通,习俗、信仰相同,心理结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思维模式相近,跨文化传播所造成的误读、错读等编解码意义的流失问题被大大消解,有利于各类宣传信息的传播和解读。特别是闽台之间的五缘文化在历史沿革和语言、习俗、信仰上更为接近,使得台湾民众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归属感,合理运用五缘文化的高语境,会大大增加对台网络宣传的认同感、亲切感,感染力和传播力。

(二)五缘文化为对台网络宣传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五缘文化涵盖面广、内涵丰富、高度概括了自古以来两岸之间特别是闽台之间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具有丰富的可以用作信息传播的素材资源。如: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族谱文化、妈祖文化等等,都可以作为对台网络宣传的有效题材。要充分发挥五缘文化在闽台民众间的精神纽带、文化家园和现实连接作用,深度开掘海量资源,丰富和充实对台网络宣传的内容,搁置政治敏感,淡化宣传色彩,开拓议题空间,深化主题感召和情感诉求,使对台传播信息上更加多样,更有亲和力。

(三)五缘文化完善了对台网络宣传的手段和形式

五缘文化本身具有多姿多彩的外在表现形式,如、民歌戏曲、工艺制品、史料族谱等,这些体裁多样、面貌多元的文化类型,在广播、电视、报刊等单一特质媒体上往往难以全面呈现,而网络媒体所具有的融合集成的特性,更有利于这些元素的多面展示,这无形中也改变了对台宣传仅靠信息传播的单一模式,丰富了对台宣传的手段和形式。如:天下妈祖网、中国船政文化网、漳台族谱对接网等等,都是依据五缘文化的不同侧面和不同重点设置的专门类网站,对闽台之间五缘文化的弘扬,凝聚两岸同胞情感和深化两岸文化交流都发挥了较好的实践功能。

二、发挥网络传播优势,提升五缘文化影响力

网络传播具有无远弗届、天然落地和快速到达的特点,能有效突破信息屏障,其具有的高度参与性和互动性,更远远超出传统媒介。在文化媒介化程度日趋提高的今天,借助网络传播优势,开展对台五缘文化宣传势在必行、空间广阔、前景可期。

(一)网络传播覆盖面广,不受时空限制,可随时点击,能有效增强五缘文化的渗透力

网络宣传不受时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高效,传播迅速,全球到达,克服了传统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种种局限,加快了信息供给速度和覆盖领域。另外,网络信息可以海量长期存在、随时点击,并能够通过系统链接和人为转帖的方式实现二次传播,大大提升了信息的生命力和传播力,这些与生俱来的优势,可为五缘文化的广泛、有效传播提供一双“隐形的翅膀”,全面增强其渗透力。

(二)网络传播形式多样,能有效增强五缘文化的影响力

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和网络电话等实现点对点传播,也可通过BBS网上论坛,网络聊天室等实现点对群的传播,更可以通过微博、手机等新兴方式实现点对面的传播。另外,网络上的信息形态多样,不仅有大量的文字信息,还有照片、歌曲、影视节目、网络游戏等多媒体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各类文化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可资利用众多形式手段,可全面呈现五缘文化的各种形态、各个表现形式,并进而扩大其影响力。

(三)网络传播的互动性强,能有效增强五缘文化的吸引力

传统媒体主要以推送的方式进行单向度信息传播,受众对信息的反馈力弱,媒体很难及时、大量地接收到反馈。而网络传播提高了受众对信息的反馈力,可以通过用户访问量和点击率来衡量传播效果,便于及时校正宣传议题,控制宣传方向,占得舆论先机,赢得话语主动。网络媒体还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强的优势,博客、微博、论坛等平台的建立发展,大大降低了网民发表见解观点、表达个人意愿的“门槛”,为网民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舆论空间,使信息传播更加开放化、平民化、自由化、透明化。在对五缘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如能较好地发挥网络媒体特点,将受众本身具有的文化因子和个性创意调动起来,就可全面增强其鲜活力和吸引力。

(四)网络传播受众以中青年为主,可有效增强五缘文化的传承性

据台湾网络信息中心(TWNIC)2011年7月公布的《2011年台湾宽带网络使用调查报告》,台湾地区上网人口约有1695万,超过台湾地区人口的70%,12岁以上的上网民众有1539万,12~34岁的上网民众在95%以上。网络传播受众以中青年为主的特点,是对传播媒体的有效补充。对文化的传播而言,中青年更是要努力争取的对象,因为中青年思想活跃、开放,更容易接受新鲜文化的刺激,对传统文化存有叛逆心理,特别是对台湾地区而言,经过长期“”和西方意识形态教育,中青年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五缘文化可以借助文化心理上亲近感,运用网络传播的易于接受性,进一步争取中青年的理解认可,有效增强五缘文化的传承性,增进他们对祖国大陆的认同和好感。

三、借力五缘文化,加强对台网络宣传

近年来,有学者陆续提出“五缘文化力”、“闽台五缘文化软实力”概念,强调五缘文化的纽带作用和其所具有的亲和力、凝聚力、协同力,创新力、影响力。就对台网络宣传而言,借力五缘文化,有效增强对台宣传效果,是一个现实而重要的课题。

(一)立足五缘文化凝聚力,深化主题感召

五缘文化是一种基于人际、人物之间的情感文化,具有很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在对台网络宣传中,要注重对五缘文化凝聚力的运用和发掘,将台湾民众对五缘文化的归属感,向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引导,深化他们的民族认同,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目标感召和激励对祖国和平统一的认同和支持。对各类选题的主题设计,要本着有利于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贴近岛内民众文化需求和审美情趣,强化岛内民众民族文化认同为原则,强化民族复兴的使命感,深化主题感召。

(二)突出五缘文化亲和力,增强内容吸引

五缘文化在两岸民众间具有天然亲和力,以其为传播内容和媒介载体,可有效淡化宣传色彩,易于接受。在对台网络宣传过程中,可以充分挖掘五缘文化的素材资源,精心打造信息内容,增强网络宣传的亲和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如:可以发挥山水名胜、文化古迹在闽台两地间的认同,利用网络优势,为两地旅游界搭建旅游合作信息平台,宣传两地的旅游资源和政策,实现旅游资讯的互通共享。也可将闽台地缘文化资源以图片、电子杂志、网络影视等形式呈献给两岸网民,在共同分享两地自然风光和文化古迹中达到凝聚感情的目的。

(三)发挥五缘文化影响力,争取基层受众

五缘文化在社会基层民众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是不少草根民众的心理寄托和精神家园。目前,台湾乡村地区宽带的普及率已为世界第一,台湾民众平均每天花近1.3个小时上网[2]。如此高的平台普及率和接触率,为对台网络宣传提供了良好条件。

(四)借助五缘文化创新力,革新宣传形式

五缘文化的创新力,源于闽台海洋文化的拼搏进取精神和开放融合的博怀[1]。要发挥网络传播融合创新的特点,运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不断拓展宣传手段。要注重将历史、风俗等文化元素嵌入到网络文学、电子图书、视频节目、动漫作品、网络游戏等传播载体之中,打造立体化、娱乐化的文化宣传平台,通过形象直观、寓教于乐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的深层次渗透,转变台湾民众对五缘文化的认知和接受态度,以新鲜的形式吸引并影响受众。

(五)运用五缘文化协同力,形成系统传播

五缘文化是闽台之间的文化大交集,是一个具有很强协同力的文化系统。要充分发挥它的整体推动力,调动各种各类资源,形成对台宣传的强大合力。要加强中央与地方,官方与民间,专业与非专业网站的平台协同、资源互通、优势互补。要充分吸纳外部力量,借助研究机构、文化学者的外脑智慧,合办专题专栏、共同组织活动,活化内容,打造精品。要抓住当前两岸关系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强与岛内主流网络媒体的互动合作,借船出海、借梯上楼、借口发声,实现大范围、大规模入岛,形成舆论声势,深化宣传效果。

参考文献:

第4篇

摘要加强全社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是凝聚安全发展共识、提高全民安全素质、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共治的重要举措,对于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继续减少事故总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职业安全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 安全生产宣教 “互联网+”

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传统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发挥着主流导向作用,成为了安全生产宣传的有力阵地。同时,随着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媒介形态极大丰富,舆论环境复杂多变,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社交网站等网络新兴媒体蓬勃发展,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平台、新机遇,安全生产网络宣传教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的“互联网+”已经从方方面面渗透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之中,网络的本质在于互联,信息的价值在于互通。互联网新媒体已日渐成长为一个集信息、观点、民意为一身的舆论平台,正急遽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成为当前极为重要的安全生产宣传渠道。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网络媒体作用和优势,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安全生产网络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教育形式缺乏创新

创新性和交互性是网络媒体的基本特质。但当前的网络宣传教育的表现形式缺乏创新,宣教手段过于单调,尚未调动各级安监部门建立网上直播、互动访谈、官方微博等灵活多样的宣教形式,无法生动直观、高效便捷地向社会公众提供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重点政策、标准规范、重要活动、事故处置、应急抢险、为民服务等信息;同时,尚未建立与主流媒体的网上协同互动机制,缺少与传统媒体及网民群体的交流沟通,造成宣传教育工作浮于表面,不能贴近和深入群众。

(二)对新媒体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培训教育

在当今新媒体时代,了解和学会运用新媒体是政府和企业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但由于缺少必要的培训教育,当前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队伍对新媒体认识普遍不足,新媒体素养不够,给宣传教育工作带来障碍。

二、运用网络平台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优势

虽然,我国当前安全生产网络宣传教育工作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不可否认“互联网+”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各级安监部门和企业所重视。运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大优势:

(一)有利于提高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普及率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中国网民95.1%用手机上网。这组数字说明了网络在我国的普及速度日益加快,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网络传播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不断增强。鉴于网络传播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将网络媒体特别是手机移动客户端引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无疑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发展成长起来的80、90后成为主力劳动群体,而年轻一代对于提高精神文化需求的希望越来越迫切。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生活必备物品,工作、生活和娱乐活动都离不开网络。WiFi网络的使用成为企业员工刚需,把安全生产宣传内容融入手机文化,不仅能提高员工文化生活体验,还有助于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水平。

(二)有利于扩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各级安监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利用网络宣传快速、及时、信息量大、宣传面广等特点加强安全生产宣教和培训工作,不断拓宽网络宣传渠道,发挥网络作为安全生产宣传主阵地、主渠道的舆论引导作用。

安监部门可以利用门户网站,及时地、全面地最新安全生产工作信息,定期更新安全文化知识,使群众对安全生产工作有全方位的了解;还可以在政府网站中设立安全生产子栏目,风险预警、防范措施、事故处置结果等相关内容,提高群众事故防范能力;还可以利用本地主流媒体优势时时安全信息,提高居民安全意识。网络传播自由、快捷的特点,可以轻易做到即时滚动各类新闻。利用网络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人们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以利用网络来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参加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企业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建设“互联网+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将大家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内容和安全常识等以漫画和图解的方式,嵌入到WiFi设备中,搭建企业宣传教育平台,利用职工的碎片化时间,采用灵活多样、易看、易学、易懂的形式M行宣教,引导职工利用手机上网浏览学习,从而便于接受,扩大宣传受众面,扩大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三)有利于增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互动性

第5篇

关键词:新媒体;品牌宣传;搜索引擎;企业

一、前言

新媒体时代下,知识的传播,文化的流通,是新时代的特点。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对信息的宣传非常有利。新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宣传模式的局限性,直接与消费者进行联系,避免宣传过程中,品牌信息的丢失,节约宣传成本。传统宣传模式下,主要采用人力宣传,报刊文字等宣传方式,消费者仅能看见产品基础信息,无法对产品更深入的了解。在新媒体时代下,品牌宣传的手段,主要是通过网络,一则信息的,瞬间可以传播到全国各地,消费者可以根据搜索引擎对产品进行搜索,从而了解产品的功能特性,以及产品的企业背景。新媒体时代下,企业品牌竞争激烈,有效的进行品牌宣传,可使品牌更具有竞争实力。有效的企业品牌宣传,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大量的客户,还可以将消费者,转变为品牌粉丝,品牌粉丝以自身为基础,可以再次为品牌进行宣传。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企业来说是机遇,强大的网络宣传媒介,是将品牌推向市场的关键。

二、新媒体时代下企业品牌宣传

(一)新媒体时代下品牌宣传思维

品牌是企业的代表,品牌可以用文字或者图案表示,是企业被大众熟知的标识符。有效的进行企业品牌推广,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还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客户群体。当今社会是网络信息时代,新媒体的诞生,使得企业品牌宣传方式多样化。新媒体是组合词语,其是杂志、报刊、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体方式组合起来的新概念。新媒体通过网络的方式,向群众传达各种信息,起到宣传作用。新媒体的宣传具有广泛性、普遍性、全面性,严谨的说,新媒体即是数字媒体。企业品牌宣传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覆盖了整个社会,手机已是人民群众的必备物品,利用好新媒体进行品牌宣传,可以将品牌信息精准的传达给消费者,使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新媒体进行品牌宣传,可以有效的将品牌与消费者进行连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品牌宣传的成本,避免品牌在宣传过程中信息丢失。在新媒体时代下进行品牌宣传,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受益,品牌信息能够大面积的传播,有利于企业占有市场。在新媒体时代下,企业品牌的营销思维,要符合时代的要求,要跟上新媒体的步伐,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品牌宣传。新媒体营销,作为一种新的宣传方式,越来越备受关注,其是建立在互联网模式下新型营销策略,是企业整体品牌宣传的重要战略手段。企业的发展与进步,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市场占有量,新媒体时代,品牌宣传思维的变化,是企业快速占有市场的关键[1]。

(二)新媒体时代下品牌宣传的变化

世界上众多知名品牌的命名,基本是根据创始人的名字进行命名,例如王致和、李宁、肯德基、路易.威登等,皆是以创始人名字作为品牌名称。形成这种品牌命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文化、通讯、以及传播并不发达。例如王致和豆乳,其家里祖孙三代都做豆乳生意,提到王致和都知道王致和豆乳,味道鲜美信誉良好,久而久之王致和豆乳自然就成了企业品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讯传播加速,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传播范围扩大,产品可以不再依靠个人背景,或者企业背景进行命名,而是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来进行品牌命名。新媒体时代下,企业品牌命名可以依据法律形式,商业形式,社会道德形式进行自我保护。新媒体时代的品牌营销,后来居上,众多新型的企业品牌,利用新媒体的宣传方式,快速的追上百年企业品牌的宣传水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新媒体时代下网络宣传的普遍性。新媒体时代下的品牌宣传,打破传统营销模式下的地域障碍,不再是金字塔式分层效应,而是扁平式发展。企业品牌营销,需要满足各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在降低宣传成本的条件下,保障品牌宣传质量,同时保护消费者利益,是品牌长期发展的基本条件。新媒体时代下,信息宣传的普遍性,使得同种产品多N品牌,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消费者对品牌的承认度,加入其自身情感,因此产生了品牌粉丝。品牌粉丝是庞大的消费群体,是品牌的主要追求者。例如苹果手机,对现在的消费者而言,使用苹果手机,已经不仅仅是因其先进的功能,而是时尚需要,优越的代表,这便是品牌宣传带来的粉丝效益。新媒体时代下,企业品牌的宣传也在不断变化,适应时代趋势的宣传方式,是一个品牌成功的标准[2]。

(三)新时代下品牌宣传的核心

新媒体时代下的品牌宣传,利用新媒体作为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传播,向消费者展现企业品牌的背景文化。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取得消费者信任的关键,品牌的背景文化,体现出企业的发展历程。例如苹果手机的创始人乔布斯,经过多次创业,多番实验,历经多次失败,最终取得成功。成功之后不久便离开人世,虽然乔布斯离世,却开创了世界手机第一品牌。这便是企业品牌的核心价值,优秀的品牌历史,能够在网上博得过亿的点击量,为企业带来过亿的品牌宣传。企业品牌的核心,同时具有纪念意义,比如品牌创始人的生日,或者品牌的周年纪念日,都是进行新产品推出的好时机,也为促进消费者购买提高理由。品牌宣传的核心也包括心里营销,这种营销方法是采用得民心的手段,进行品牌宣传。比如企业品牌对灾区进行捐款,所做的慈善活动,都是企业品牌的宣传方式。根据事实证明,往往对慈善事业贡献多的企业,更受大众偏爱。新媒体时代下,企业品牌核心价值,对品牌的宣传起到促进作用,同时是品牌推广必要的活动。

三、新媒体时代下品牌宣传的特点

(一)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加速信息宣传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网络的推动。现进社会的人民群众,普遍通过通信设备来获取信息。网络传播信息的渠道主要有,社交软件、博客、网络游戏、视频广告、微信、网络购物商场、搜索引擎、数字杂志报纸、手机信息、移动电视等方式,这种有线与无线的传播方式,我们称之为新媒体。当今社会是网络信息时代,日常生活离不开网络,电脑手机是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重大事件的发生,通过网络的传播,会瞬间传达给全国人民,这便是网络信息传播的惊人速度。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购物,网络交电话、物业费、手机费,网络操作已经逐渐取代现实操作。随着移动设备的普遍使用,网络品牌宣传效果惊人,一则广告的,瞬间便可遍布全国网络,使用通讯设备的人民群众,瞬间可通过网络接受到品牌信息。新媒体时代下的宣传方式众多,网络宣传更具优势,基于人民群众广泛使用通讯设备特点,网民浏览新闻网页、观看最新资讯,已经是当今网民必做的事情。企业品牌以广告的形式进行宣传,品牌信息能够有效的传达到网民,从根本上起到宣传作用。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品牌宣传,能够使消费者更加全面的了解产品信息,提高对企业品牌的认知度,保证品牌宣传的有效性[3]。

(二)新媒体对于品牌宣传的作用

新媒体具有高效的品牌宣传效果,新媒体具有时代性,时尚性,是比较前卫的宣传模式,多受青年人、白领、学会等的喜爱。新媒体是一种时尚的宣传方式,更适合具有高购买能力的消费者,促进消费的冲动性与主动性。消费者在消费时,首先考虑的是产品的质量,普遍倾向于看见实物,同时相信他人的购买意见,也会根据自身的使用情况,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帮助企业品牌进行宣传。新媒体在品牌宣传时,要适应品牌自身特点,使消费者在心里上对品牌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通过新媒体进行宣传,可以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促进企业品牌的发展。

(三)新媒体时代提高了品牌宣传效果

利用新媒体进行企业品牌宣传,对企业品牌的精准定位至关重要。企业在塑造品牌时,要考虑企业的背景文化,社会的发展现状,消费者目前需求,潮流趋势的发展,这些都是影响品牌成功塑造的关键。新媒体时代宣传与传统宣传模式相比,新媒体更具有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广泛性,因此企业品牌的改进与创新要适应新媒体的发展。中国的百年企业,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今天,都在进行着传统宣传模式到新媒体宣传模式的转变,不断更新换代,顺应时代的发展,是企业品牌发展的必经之路。总体来说,新媒体时代提高了企业品牌的宣传效果[4]。

四、新媒体时代下的企业品牌管理

(一)企业品牌的精准定位

基于消费者对同种产品不同品牌的认可度不同,企业对品牌的定位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品牌是企业的竞争力来源,是企业的无形财产。企业在塑造自己品牌的时候,要标新立异,迎合消费者的需求,给消费者营造更加温馨的氛围,有利于品牌的宣传,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企业品牌的精准定位,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企业品牌一旦确立,便不可改变,一个知名品牌,改变名称,会使品牌的知名度归零,给消费者带来误解,因此企业品牌的精准定位,是十分重要的。在新媒体时代下,企业在进行品牌宣传时,应该将传统宣传模式与新媒体相结合,更好的突出企业产品的优越性,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使消费者了解到产品的优点,以及企业的核心价值。企业品牌的宣传,可以使消费者对品牌了解、熟悉、拥护、忠心、粉丝,品牌宣传做到以上五点,便是企业品牌的成功。

(二)符合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宣传

在新媒体时代下企业品牌宣传,需要符合网络宣传模式。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宣传模式,多种多样,从众多的竞争品牌中脱颖而出,是企业品牌宣传的关键。新时代媒体下,能够采取对应的政策,更好的对自己的品牌进行宣传。企业品牌的宣传,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注重保持品牌本身特色,注重企业文化,注重情感等。企业品牌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品牌的信誉度代表着企业的信誉度,塑造一个良好的品牌,就是为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企业品牌通过网络进行宣传,可以迅速的传达到消费者,避免复杂的中间环节,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了解,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直接搜索,从而建立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联系。符合新时代下的网络宣传,可以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增加企业产品营销数量,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注重企业品牌创新与管理

在新媒体时代下,企业进行品牌宣传,需要有独特的宣传模式,建立符合自身条件的宣传模式,是企业成功的基础。企业需要吸收新的宣传管理概念,不断完善更新,促进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品牌的创新与管理,主要包括俩方面:一是专业的管理者进行品牌管理,根据自身企业品牌的特点,打造适合品牌的宣传模式,从而进行宣传。培养优质的宣传团队,培训专业的营销知识,可以有效的利用新媒体,作为宣传的媒介,大力的进行企业品牌宣传。二是制订合理的品牌宣传计划,打造适合品牌特性的,品牌宣传方案。依据当下社会的时尚潮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的,规划企业品牌的未来发展。企业品牌的宣传策略,要有目的性,明_传统宣传模式与新媒体宣传的分工,将俩种宣传模式相结合,更好的进行企业品牌宣传。企业品牌管理,要注重宣传团队的整体合作性,好的品牌不是靠个人,靠的是整体的力量,部门的优势体现在互利共赢。新媒体时代,企业品牌的宣传,各部门的相互协作是至关重要的,企业需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个人潜力,百分百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才能成功的进行品牌宣传。比如销售部门可以根据产品的销量,消费者的意见,直接反馈产品信息,根据产品信息加以改善,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确保企业发展。企业品牌宣传需要强大的执行力度,保障消费者满意,员工的认可,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企业注重品牌的创新与管理,是在新媒体时代下有效进行品牌宣传的基础。

五、利用小媒体进行品牌宣传的优势

(一)网络搜索的优势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已经成为人民生活的重要工具,网络交易逐渐替代现实交易。利用网络进行工作,开展业余生活,是现代社会普遍的生活方式。搜索引擎是网络的主要利用工具,利用搜索引擎,能够快速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问题。由于搜索引擎中存在较大的库户资源,因此在网页中投放广告,能够大范围的进行品牌宣传。网络搜索是全球性质的,地区发生的新闻,放到网上,可以迅速的传播到全国各大网站,瞬间消息便遍布世界。利用网络搜索进行品牌宣传,可以降低宣传成本,最大规模的进行品牌宣传。在新媒体时代下,网络搜索是人们每天都会操作的事情,品牌在网页上的宣传,会被不停的重复观看,有利于消费者提高对品牌的熟悉度,促进品牌的有效宣传。

(二)微博宣传的便捷

新媒体时代下,微博是比较标志性的宣传媒介。头条新闻的发生,微博会在第一时间更新。微博作为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具有较大的库户资源,在新媒体时代中,具有信息传播的主导作用。例如罗永浩投诉西门子企业事件,微博最先报道,之后央视等媒体进行大量报道。据调查表明,中国一半以上的新闻最先报道来自于微博,随后被各大媒体放大。企业品牌宣传,应积极主动的配合媒介,与企业相关的正能量信息,为品牌营造良好的信誉,加强品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企业通过微博等媒体,适时的报道公益活动,企业文化等内容,可以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企业可以通过微博群、qq群等,与客户建立联系,时实的收集客户信息,以及客户动态,更好的了解客户需求,对客户进行维护与引导,从而进行品牌宣传。例如肯德基员工,在洗碗池小便事件,被报道之后,引起广泛关注,肯德基相关门店也对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并公开道歉。通过媒体机制,保护公众安全,维护公众利益,是网络信息时代的新特点。微博宣传的便捷,为企业品牌宣传带来巨大效益,为企业节省大量广告成本。

(三)企业自我媒体的有效管理

新媒体时代下,随着网络的流行,企业也开始利用网络途径,进行企业文化的传播,从而达到品牌宣传的效果。企业以公司名义建立官方微博,在微博上面更新状态,发表意见,免费的为自己进行宣传。企业对自身传播媒体的有效管理,为品牌进行有效宣传的同时,也传播了企业文化,展现品牌的核心价值。在新媒体时代,企业品牌的有效宣传,需要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而不是互相制约。利用小媒体进行品牌宣传,宣传效果是非常优质的,小媒体普遍被人们应用,属于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对小媒体的有效管理,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品牌宣传,使消费者更加深入的了解品牌,以及品牌背景文化,从而建立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对企业的发展大有益处。

六、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企业可以利用多样化的传播媒介,进行企业品牌宣传。新媒体时代下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企业品牌核心价值,构建完整的品牌宣传团队。在新媒体时代下,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合适的品牌宣传,快速占领市场的同时,宣扬企业文化,增加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在有效的进行品牌宣传的同时,还能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在新媒体时代下,小媒体媒介的品牌宣传,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微博、QQ、搜索引擎等,作为人类普遍使用的社交软件,其上面存在大量的客户资源。企业利用微博、QQ进行自身宣传,可以广泛的被大众知晓,并且节省宣传成本。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微博,企业文化,开展公益活动,为企业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企业品牌的信誉度。

参考文献:

[1]吴振浩.如何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9):240.

[2]祁重卓,甄丽娜.绘本创意戏剧表演问题的再探讨[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10):46-51.

第6篇

摘要: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在社会发展中与时俱进,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新技术新信息的传播由一对多变多对多,突破了传统的宣传模式。科普宣传员应从新定位自己的工作方式,利用网络媒体的信息渠道,做好宣传工作。要善于甄别网上信息,把握好宣传导向。要掌握好网络信息的主动权,把握好度和时机。

关键词:关于;科普宣传;思考

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全民终身科学教育。它主要功能是通过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具有运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达到判断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和求真务实的科学世界观。这项工作,在我们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项工作,也在与时俱进,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论坛、博客、聊天室、移动通讯等新的方式对信息进行传播,突破了传统的宣传模式,新技术新信息传播由一对多变成多对多。面对这些变化,作为科普宣传员不能视而不见,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先进技术,从新定位自己的工作方式,不断地总结提高,并对宣传模式的诸多方面进行再思考。

一、传统的科普宣伟员要学会利用网络媒体的信息渠道,做好出色的宣传工作

网络科普,是网络技术传播飞速发展的产物,是当今时代多元化的宣传理念。传统的科普活动,如现代科学、健身讲座、家居绿化、书画活动、再就业培训,后来又有了科普周、科普之夏、科普之冬、科普大篷车、科普伴你行、科普进社区等等,科普宣传员首当其冲、义不容辞地工作在第一线。但在当前,这种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已经不是各个宣传员的专利,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都借助现代网络及数码技术主动加入到科普宣传工作中,主动参与,主动宣传,体现出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作为科普宣传专职工作者,更应该借助互联网这股东风,借助网络信息的即时性、海量性、互及方便性,筛选有使用价值的科普资料,增加信息渠道和信息量,以便把宣传工作做的更新鲜、更厚实、更有深度。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老科协中,有311个地市、503个县、1198个乡镇建立了老科协组织,社区老科协发展到家772个,各分会直属团体增加到250多个,个人会员现在增加到60万人。勿庸置疑,网络科普的发展,对传统模式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为传统科普宣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互动性也为宣传者提供了方便的工作方法。由平时单方面策划宣传变成与更多的互动对象平等交流,可以使宣传工作更真实、更鲜活、更有说服力。

二、传统的科普宣辟员要善于甄别网上信息,把握好宣传导向

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容易让宣传工作者眼花缭乱,网络信息有它不规范、不严肃、多、杂的虚拟特点,是一个自由空间,任何人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地信息,很明显缺乏科学依据,有不可靠性、不真实性。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时常关注是好的,作为主流宣传,就是在科学真实的基础上体现高新技术的主题,这是一种义务和责任。作为宣传工作者。在利用网络信息时要睁大眼睛,辨别信息的有用性和可用性,不能随手拿来就做宣传讲解,要牢记自己的职责,要有一种使命感,要服从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要从大局出发,做到“守土有责”,不能“网云亦云”。要时刻保持警惕性,对待各种新鲜技术、新信息,不能马上当作宣传作品,而要当成素材看待,经过严格核实后,真伪自见分晓,这样既能保证传统宣传模式的真实性,又能维护现代宣传模式的时效性,所以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和智慧。科普宣传内容要把科技体现和人文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既要精确表达,又要引人入胜,宣传员要注意培养这种能力,增强深入浅出的表达能力以及拟写标题方面画龙点睛能力,撰写出让公众能看懂的科普文章,体现高科技宣传模式的导向作用。

互联网的普及,让更多的人习惯于从网上获取信息。美国《科技与工程指标》一项调查数据,当受调查者被问他愿意到哪里去获取专门的科技信息时,44%把网络作为第一选择,越来越多的科普活动选择了与网络有关的高科技手段,这项活动把学术研究、理论知识和普通老百姓的距离拉的更近。机遇就是时机,科普宣传员要利用好自己的特殊地位,把握好这种主动权,承载好新观念的展示者传播者。运用现代化的宣传方法进行宣传,从而使科普作品和内容走向千家万户,以社会化的形式起到普及宣传的作用。网络有互动性、共享性、形象性、趣味性等多种特点,宣传员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将传统的报告会、讲解、专刊、墙报等方式通过网络平台使其多元化、快捷化,集视、听、说功能与一体,让宣传在“润物无声”中完成。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度和时机一定要把握好,有高效的选择,才能合理设计网络内容和栏目,及时科学信息,以丰富多彩的知识贴近老百姓生活工作实际,要把知识性、思想性、服务性与趣味性溶为一体,将宣传理念转化为学习理念,将学习主体转化为百姓自己,高效的、全面的、优质的为人民服务,发展属于自己特色的网络宣传工作体系。

科普宣传员还可以利用网络心理活动的平等特性,进行有别于传统宣传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工作。网络科普的载体标示者未来科普发展的方向,在各个方面超出了原来传统宣传的方式模式,宣传活动正在让位于学习活动,大众本人就是学习的主体,成为科技时代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被接受者。科普宣传网络应进一步与社会接轨,扩展和丰富宣传内容,发挥信息化的共享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开阔视野和心胸打开新的视窗。随着科普宣传员素质的不断提高,网络化科普更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充分体现认知规律的内在要求,只有贯彻好这一科学理念,科普事业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的宣传效果才能更好实现。

第7篇

关键词:信息化;宣传;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8-0000-02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们利用甲损及从网络中更加便捷地获取大量的信息与资料,进行信息的交流与反馈,操作与管理。各个大型的公司、企业,甚至政府部门早已利用网络的优势,于内普及了网络管理与应用,于外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官方网站宣传自己,方便群众了解。

要想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信息管理的大医院,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对我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外,作为一个服务于大众的医院,宣传和发展并不能因此而停顿,而是应该更加积极、有效的,促使更多人了解医院的优势。在网站上进行宣传和推广具有24小时的连续性,同时也有便民的效用。如何才能更加主动地、全面具体、长久有效的宣传医院呢?如何才能将便捷真正提供给病患呢?网络宣传和网站的建立,有效地缓解、解决了这些问题的发生。

对内,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和医院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信息水平已经成为了现代化医院管理的标志之一。如何才能提高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医院现代化科学管理模式,计算机网络应用的院内普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对外

(一)宣传作用

报纸、电视的宣传虽然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的优点,同时却也具有及时性、不长久性和区域局限性的缺点,几秒钟或者几十秒钟的宣传并不能让观众记录下医院的联系方式,而电视报纸之类的宣传,也仅仅限制于一个地区的地区性宣传,而网络宣传则解决了及时性、不长久性、和区域性、局限性的缺点。

网站的建立是一个公司、一个企业形象的建立,它意味着将自身的特色推向网络这样宽广的世界,在网络的中,不论网友是在何时何处,只需通过一台电脑、一条网线,便能直观平面的了解到自己想要知道的。医院通过官方网站的建立,目的正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在官网的网页中,我们将医院的等级、设施和发展进行具体的全面的描述,同时甚至可以在属于我们自己的官方网站上,描绘医院未来发展的蓝图。

当然,除了这样客观而直面的自我展示外,医院还可以通过内部员工的自我介绍、才艺展示等方式,来让大家了解这个医院,就以我们南京市江宁医院为例,在09年我院创办了《江宁医苑》报,除了印刷成传统纸制品报纸向院内宣传外,同时也做成了电子报纸,在官方网站上登出。在院报中,凝聚着我们江宁医院各位医疗工作者在一线工作中的爱心、责任心,表达了我们医疗工作者人性化服务和温馨的内心感言,这样带有生活气息的报纸,一方面宣传了我们自己,另一方面增加了让群众了解真实的我们的一个渠道,从而拉近了医患之间的关系。

(二)方便病患

网站的设立,除了要起到宣传作用外,便民也是网站设立的一个重要要素,医院方在官方网站上标注明确的地址、地图示图,公共交通路线和联系电话,方便网民通过网络查找到信息,进行咨询和上门就医,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路途奔波。另一方面,网络服务也将医院的客户服务中心从后台隐蔽的“角落”推向了前台,从而充分发挥了医院客服的重要性,真正与病患这样所谓的“客户”达到真正的互动和服务。

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客户服务中心可以将客服电话前置在网站首页,咨询和投诉将不再局限在面对面和一对一的方式,客户服务中心从后台提取已分类的资料信息,及时给予相应的回复和处理,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对内

(一)加强了内部信息的管理和交流

网络的建立和运用,在医院内部起到巨大的作用,它加强了内部信息的管理和交流,将原本相对信息孤立的科室串联起来,实现信息的统一化管理,增大了信息在医院内部的覆盖率,使得不同科室的医护人员通过内部网络可以直接调取病员相关资料,方便科室之间信息的交流,加强有用信息的利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医院内部网络的运用,稳中有序地加快了收费程序的进程,规范了收费单据,减少了手写单据产生的欠费、漏费、重复计费等现象,缩短了因为手写单据造成的交费队伍长龙,保护了病人的合法权益,方便了病人,同时也缩小了医院经济收入的漏洞,无形中增加了医院的经济效益。

(三)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

医院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运用,杜绝了过去大量纸质手写的辛苦劳累,减轻了劳动强度,病人信息资料一经录入,便可在就医的各个环节中达到共享,缩短了重复操作和手工劳动所耽误的时间,减少了病人的等待治疗时间,使得更多的病人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更快的诊疗。

(四)规范了数据录入,提高了信息的准确度

信息系统的规范性、严谨性,要求录入信息的医护人员操作规范,避免了手工操作的繁琐性和随意性,这一方面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认真态度,一方面数据在计算机系统后台自动生成、自动统计,提高了信息的准确度。

(五)档案资料信息化完善了档案的储存

资料的信息化,降低了纸制品信息的需求,它与纸类档案不同,具有“大容量小空间”的特色,电子信息资料的产生摆脱了过去大量纸制品信息因为储存空间不够而产生的问题,类似纸制品随着时间累积而遭到的侵蚀问题也一并解决。资料信息化的产生累计了大量的信息资料可供我们分类编辑,只要做好备份,这些资料的保存将比纸制品更长久。

三、结束语

信息化具有综合性、竞争性、渗透性、开放性四个特点。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和医院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信息水平已经成为了现代化医院管理的标志之一。

第8篇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校园文化活动;宣传

当前,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管理研究越来越受到业界及学界的重视。不仅各相关职能部门对高校网络舆情态势进行着长期和即时的监管,以提供和总结各种信息与经验,大量的专家学者也在为如何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管理工作而进行着深入的研究。具体到高校的日常运作中,在诸多方面我们也愈来愈多地发现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应用痕迹。其中,与校园危机公关等较为明显的网络舆情引导不同,校园文化活动宣传上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更具渗透性和隐匿性。从这点上可以看出,针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研究工作正从单纯的、被动的理论分析逐步发展到复合的、主动的实践应用。

高校网络舆情的定义

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分析,现阶段还未有一个权威定论。在《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初探》一文中,张鹏程将高校网络舆情定义为:“大学生和高等教育工作者对社会公共事物及高等教育系统之外的民众对高等教育公共事务的态度总和。”苏州大学的明义敬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就是指在高校网络这一特定空间内,网络舆情主体大学生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各种社会事务、校园事务所持有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而李育全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指在高校网络空间内,围绕中介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以及大学生对此的评价和所持的社会政治态度。”广西科技大学的潘清泉教授等指出,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指“大学生在学校内外各种事件的刺激下产生的,并借助于互联网传播,且在高校范围内形成的对于刺激事件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

可以看出,学者们针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定义分析各有其侧重,但较为明显的一个分歧点即为:到底哪部分人群才是高校网络舆情的参与主体?有的学者认为是“大学生”,有的则认为是“大学生和大学教师”,还有的认为是“大学生和高等教育工作者”以及校外的社会“民众”,如此等等。笔者认为,如同“大学生”一样,作为高校环境内的活动主体,“高等教育工作者”是不应缺席高校网络舆情的主置的。但张鹏程所指出的“民众对高等教育公共事务的态度总和”,应该属于社会普遍性质的网络舆情范畴,而不应包括于特定的高校网络舆情中。故“民众”不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之一,其针对高等教育公共事务的态度总和也不能被定义为高校网络舆情。

综上,通过修改潘清泉教授等的相关定义,笔者认为:所谓高校网络舆情,即大学生及高等教育工作者在高校内外各种事件的刺激下产生并借助于互联网传播,在高校范围内形成的对于刺激事件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在校园文化活动宣传中的应用方式及特点

通常情况下,高校相关部门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宣传工作都侧重于宣传本身的前期规范和后期监督,而这些规范和监督又基本上是简单地停留在文化活动的既有内容上。虽然其间也不乏对校园文化活动的价值引导,但大多是基于常规性、事务性的工作要求,缺乏主动性。随着网络的发展,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管理工作日渐重要,同时高校文化活动的宣传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于是,高校相关部门也开始注意到主动将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应用于校园文化活动宣传工作中的便利性和重要性。

高校相关部门针对某一阶段出现的高校网络舆情,经研究过后,除了进行必要的、及时的、正面的引导和管理外,还主动有计划分步骤地将这种引导融合到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宣传中,或干脆由此而策划举办意义关联度极高的新的校园文化活动并宣传推行,以此而达到潜移默化的引导效果。这就是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在校园文化活动宣传中的应用。它的应用方式较为灵活,分为曲线分层引导、直线全面引导、重点二次引导三种方式。

曲线分层引导,即高校相关部门按层级区分,从上到下对文化活动宣传工作进行布置,借助各层各级部门或主体对该项工作的再认识、再分配以及最基层主体的具体施行,最终达到预期的引导效果。这种应用方式可以强调各层级部门对文化活动宣传工作(实则为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认识,但会导致引导效力的逐层缺失,以致最终会让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效果发生一定程度的散耗;直线全面引导,是指高校相关部门针对某项已接种网络舆情引导初衷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以权威者的身份对该活动进行直接全面的反复宣传和不断强调,从而直线地达到自身真正关心的引导效果。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引导效力的无损耗发出,但由于相关部门的权威身份容易引起部分学生甚至高校工作者的逆反心理,故可能对最终效果产生消极影响;重点二次引导,即高校相关部门将某项校园文化活动宣传工作布置给与大学生或高校教育工作者联系最为密切的重点主体,例如年级辅导员、学生社团、教师工会等,由他们对在校大学生或高校教育工作者进行活动宣传(舆情引导)的二次辐射,从而引起其自觉接受和相互传播。往往这类重点主体能够获得高校网络舆情主体的充分信任,使得这种应用方式能够达到很好的预期引导效果。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应用于校园文化活动宣传中时往往体现出以下几大特点:隐匿渗透性、情感趋同性、较易接受性。第一,隐匿渗透性。借助校园文化活动宣传的外衣,相关部门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管理工作变得不再突出明显,而是具备了一定的隐匿性。它渗透于貌似常规化和事务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却潜移默化地对高校网络舆情主体进行着有目的的引导。相较于校园危机公关等较为明显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这种应用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来更好的长期引导效果;第二,情感趋同性。在高校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一直极受大学生及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尤其是前者。许多大学生将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视作对自身能力的全面锻炼和对自身价值的充分实现,更有甚者是对自身梦想的不懈追求,于是会对其倾注一份特殊的感情。这种情况下,将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应用于校园文化活动宣传中,能够使得引导工作获得高校网络舆情主体的情感趋同效应,从而增加引导管理的成功几率;第三,较易接受性。事实上,这一特点是基于前两大特点而体现出来的。正是因为在校园文化活动宣传工作中进行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具有隐匿性和渗透性,同时又可以获得相关高校网络舆情主体的情感趋同,故不容易引起管理对象的逆反心理,能够使其在主观上愿意接受引导,并最终在针对刺激事件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上向着被引导的方向发展。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在校园文化活动宣传中的效应计较

可以说,将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应用于校园文化活动的宣传工作当中,既能够满足高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价值导向需求,又能够恰当地提升网络舆情维稳的引导管理能力。但这种应用的最终效果是否令人满意,还需要我们对其作出深刻的效应计较。总体看来,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应用于校园文化活动宣传中所体现出来的效应是长期的、潜在的、长尾的,而不是短期的、即时的、主体的。

长期效应而不是短期效应。与校园危机公关等较为明显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不同,应用于校园文化活动宣传中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所起到的是长期的引导管理效应。它不会在短期内就达到预期的引导目标,故不适合于管理在时间要求上非常紧急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然而这种长期引导效应对于高校网络舆情主体认知大形势、大是非来说具有非同一般的管理意义,能够很好地达到总层面上的引导目标。

潜在效应而不是即时效应。一般的即时性舆情引导所能起到的作用效力都较短且停留在浅层次上,不能对后续发生的类似刺激事件进行预防性引导。由于隐匿渗透性和情感趋同性的存在,应用于校园文化活动宣传中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能够对目标主体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这种作用不会以显性的形态作出立竿见影的即时干预,但其潜在的引导方式能够更深层地影响目标主体对某一网络舆情事件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当类似的刺激事件再次发生时,这种预先的潜在的引导就会干预高校网络舆情主体的相关判断,从而实现引导工作的既定目标。

长尾效应而不是主体效应。将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应用于校园文化活动宣传中,只是高校网路舆情引导方式的长尾部分,即不常用、不太受重视的引导方式之一。目前来说,更主体的引导方式仍然是常规的、正面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但根据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将“这些分散的需求综合起来,就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抗衡,甚至来得更大。”同样的道理,虽然将引导应用在校园文化活动宣传中属于高校网路舆情引导方式的长尾部分,但其所起到的长尾效应依然不容忽视――最终是可以和常规正面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这一主体方式所带来的效应相比较的。

第9篇

关键词:民族院校;二级学院;网络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088-02

民族院校二级学院网络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民族院校属于综合类院校,包括国家民委所属的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以及国家民委与省市共建或分属部分省市的云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院、贵州民族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与四川民族学院等,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院校二级学院是民族院校的各个教学单位与教学实体,分布着民族院校文、理、工、农、医等各大学科以及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医学、物理学、药学、生物学、化学、计算机工程学、电子信息学、文学、语言学、新闻学、传播学、美术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门类众多的专业。在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大格局中,民族院校二级学院网络建设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民族高校大学生不可缺少的成长环境,是他们勤奋学习、为民族、国家做贡献的重要思想源泉,民族院校二级学院网络是近十年来出现的校园媒体,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具有重要的宣传和教育功能。比如,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民族院校建校都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每个学校都已涌现出大批杰出的校友。这些校友中,有工程师、科学家、艺术家、作家、教授、医生、大学校长、省部级或地厅级干部,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表现了可贵的奋斗与拼搏精神。与此同时,在现有师生中,也有大批优秀人物,有的甚至已成为名人或社会名流。通过自己的网络,二级学院可以广泛宣传本学院的杰出校友、知名教授与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发挥先进人物在广大师生中的榜样作用,从而促进教学工作和人才的培养。可以说,与校广播台、电视台、校报、学报以及校级校园网一起,民族院校二级学院网络共同组成了校园文化的系统工程。

学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进步,共同促进国家的统一和繁荣是时代的要求。民族院校在我国占有独特的重要位置,不仅承担培养民族人才的重任,而且在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方面也发挥着突出作用。与全国其他高校一样,民族院校的发展离不开源源不断的生源。近年来的实践证明,民族院校的发展尽管可以享受到国家民族政策的适当照顾,但也处于激烈竞争之中。民族院校要发展壮大,要维持或扩大招生规模,一方面,需要练“内功”,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增强学校的实力,以此扩大对外影响力,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宣传,要让外界、学生、学生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科优势与发展前景,以此增强对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吸引力。由于网络的发展,校园网已经成为民族院校对外宣传的主要窗口。而就民族院校二级学院网络来说,它也在民族院校对外宣传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或者说,民族院校二级学院网络建设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校的形象,与学校的招生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壮大,也影响到我国民族高教事业的发展。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阵地 民族院校二级学院网络的特征性在于它是学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民族院校无论是品牌专业还是精品课程,特色专业还是研究基地,这些方面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依照各二级学院网络来开展。只有通过各自的网络,各二级学院才能凸显出各自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独特性。

民族院校二级学院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人员缺失、管理制度和规范的缺位以及维护不力等,目前,民族院校二级学院网络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较为严重地制约了民族院校二级学院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

各自为战,无章可循,人员缺少 由于网络建立时间不长,我国的校园网建设目前似乎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操作或运行规范。这一点,民族院校二级学院网络也不例外。就内容而言,它大致包括学院概况、师资力量、科研工作学生工作等方面。但由于客观上没有统一标准,所以各学院在网络内容的设置上除了介绍学院相关基本情况外,其余往往各自为政,各行其事,任意取舍,主观性强,随意性大,其结果则是相互反差很大,详略不一,有些有名无实。这不但影响了学院网络内容的完整性,更削弱了高校网络建设的严肃性与科学性。由于编制原因,目前民族院校二级学院网站普遍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工作主要由教学秘书或辅导员兼管。而兼管人员则多数不精通网络技术,所以他们从事网络工作时往往只有临时请内行人士帮忙。兼管人员由于忙于主要业务工作,又往往忽略网络建设。所以,网络信息更新缓慢,网络内容前后矛盾等等便成为民族院校二级学院网络建设的家常便饭。

深度建设不够,功能有待加强 目前,民族院校二级学院网络多服务于日常的教学科研管理,多在教学通知、报道学院动态等日常功能上发挥作用,而在深度建设上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在宣传学院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学院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精品课程、省部级研究基地等方面力度都相当不够,以致很多教学科研资源没有被很好挖掘出来。从目前看,目前民族院校二级学院网络处于一种低层次维护状态。在教学与科研方面,除非上级要求,一般不主动向网络传送更多的信息。

建设落后于形势,难以满足工作需要 得益于国家重视等多方面优越条件,新世纪以来民族高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硬件方面,新修了不少教学楼、实验室与校舍,购置了许多现代化教学设备。师资方面,近十年来民族高校大力引进和培养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目前博士学位人数已占民族高校百分之三十左右,大大提高了教学、科研实力。科研方面,国家、省部级项目、成果、省级研究基地建设等大打了翻身仗。教学方面,博士点、硕士点、特色学科、品牌专业、精品建设、教学成果等也都迈上了新台阶。然而,民族高校发展的这些新亮点,这些今非昔比的新气象,这些足以显示民族高校不俗实力的业绩,目前却并没有及时、完全地在民族高校二级学院网络中反映出来。网络宣传不到位,导致民族高校招生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多年来民族高校硕士生招生需要大面积调剂,除了一些客观方面原因外,很大程度上就是民族高校二级学院网络建设滞后、对外宣传作用不明显造成的。

加强民族院校二级学院网络建设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历史契机,也对民族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特色鲜明、让人民更加满意的高水平民族大学是新形势下给民族院校提出的新的使命。为了适应民族院校的未来新发展,民族院校二级学院网络建设也有必要迈上新台阶。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做好人员配备 民族院校领导以及二级学院干部和教职员工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到学院网络建设的重要性。要把学院网络建设放在民族院校教育事业的全局中加以认识,认识到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学院网络建设在学院教学科研活动中所产生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与学院未来发展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尤其是它在社会公众中扮演的学院形象的作用,克服轻视网络的错误观念。各二级学院要落实领导分管,建立一支由专、兼职人员组成的网络队伍。网络管理人员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尤其是要发挥学院专家、教授的优势和长处,聘请他们撰写重点或核心网络内容。要对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

制定规范,完善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目前,制定民族院校二级学院网络规范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规范由谁制定,大致有两种选择:一是由国家民委统一制定,然后各民族院校执行;二是由国家民委授权各民族院校制定,然后在各院校分别执行。在网络规范中,要对二级学院的基本内容,诸如学院基本情况、师资队伍、教学科研等做出统一要求,对基本格式也要有相应的要求。要形成网络定期维护制度,对网络关于学院师生情况等内容半年或一年更新一次。统一规范制定后,二级学院要依照规范对网络进行一次全面的更新,根据规范对原有内容做出调整、修订、充实与完善。要努力消除各自为政的做法,要克服网络内容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清除网络内容错误,做到客观、公正、科学,改变轻重失衡、重此轻彼的现象。

彰显特色,强化功能,为民族教育做好服务 与民族院校办学思路相一致,二级学院网络内容也要突出办学特色,在特色专业、优势学科、重点学科、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科研团队与研究基地等多方面,彰显学院特色,凸显办学优势,让公众对学院的办学特色、优势与发展前景通过网络便了解得一清二楚,一目了然,充分展示自身的现有办学资源与办学优势,从而增加学院的吸引力,为学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大力宣传学院专家、教授的教学、科研成果与学术影响,宣传研究生、本科生理论学习、专业培训与实践创新的成果,形成以科研促教学、教学与科研并重的良好氛围,强化二级学院网络在学院教学、科研方面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赵怀阳.高校校园网建设中的问题及探讨[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2]周颂伯.发挥校园网教学功能 开展校园网络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6).

[3]王成初.管好用好校园网 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J].山西科技,2006(6).

[4]陈红秋,钱军.关于加强高校网站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5]胡永良.校园网的规划和实施策略[J].台州师专学报,1999(6).

第10篇

【关键词】新媒体;检察宣传;群众路线;机遇;挑战

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检察机关的宣传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检察机关必须充分了解新形势下网络宣传的复杂性,认真研究网络传播规律,在群众路线的基础上提高对检察宣传工作的应对和引导能力,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积极作用,以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提升来赢得社会和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

一、新媒体时代的宣传特点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移动电视、数字广播、手机短信以及网络通信等新媒体形式不断涌现。新媒体与报刊、广播及电视等传统媒体不同,它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光纤通信技术为基础,融合了声音、文字、视频、图像等多种信息传播手段,通过数字电视、电脑和手机等终端为人们传递信息和提供服务。

新媒体也被称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它极大改变了传统的社会舆论形成机制和传播方式,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媒体多样、宣传覆盖面广以及及时互动性强等优点,但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它也比较难以控制和管理。新媒体的社会舆论宣传形成机制相对便捷,并能够通过网络、数字电视、手机短信等形式实现快速传播,其传播形式也多种多样,涉及图片、视频、文字、声音等各个方面,更能够吸引群众的关注目光。同时,网络的及时和接收也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信息者和接受者的双向互动。但是,由于新媒体特别是网络信息的任意性和分散性,也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利于被控制和管理。

二、新媒体时代下检察宣传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时代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网络话语多元化的时代,基于新媒体传播引发的社会舆论热点层出不穷。社会舆论是社会需要和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检察机关面对基于新媒体所引发的社会舆论环境的改变,应积极面对,发挥专业优势更好地完成检察宣传工作。检察宣传是检民沟通的重要渠道,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检察宣传和检民沟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新媒体为检察宣传工作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新媒体极大丰富了检察宣传的载体,为检民交流提供了便利,对检察宣传工作产生了许多积极有利的影响,深入提高和拓展了检察机关为民服务的实效。

1. 丰富了检察机关面向群众宣传的载体

新媒体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信息的传播形式更为多样,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网站及飞信等多种形式进行。基于网络、通信等的信息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可以实现信息的迅速、有效传播,起到更加良好的宣传效果,加之图片、视频等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信息传播形式,更容易引发群众的关注和共鸣。

2. 拓展了检察机关了解社情民意的通道

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更加便捷,民众越来越多地利用互联网来反映社情民意,提出诉求。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网民数量与日俱增,每天的信息数量不计其数,检察机关可以从这些信息中很容易就发现民众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把握检察宣传的方向和重点,使其工作开展更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取得更加良好的宣传效果。

3. 畅通了检察机关加强检民交流的渠道

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等特点,网络的便捷为检察机关和民众提供了更加畅通的交流渠道。群众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形式与检察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的交流与互动。检察机关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与民众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满足群众的要求和诉求,真正做到为民服务,拉近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从而在人民群众中树立更好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二)检察宣传在新媒体时代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检察机关面临更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新媒体环境具有复杂性,不容易被直接控制和管理,检察机关的检察宣传工作在新环境下面临新的难题和挑战。

1. 部分检察宣传工作者观念认识不到位

部分检察宣传工作者对新媒体的认识还存在不足,不懂得利用新媒体及时获取群众观点,解决群众难题的重要性。检察宣传工作只有做到与群众观点相统一,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收到良好的引导舆情的效果。然而,仍有检察宣传工作者没有意识到网络是传达民意、舆论疏导的重要渠道,依然运用传统的舆论宣传手段开展工作,延误了化解舆情危机的最好时机,使得新媒体对检察宣传工作的积极作用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发挥。

2. 部分检察宣传工作者方法掌握不到位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的形成机制、宣传格局、宣传手段以及社会舆论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手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参与舆论讨论的方法和途径也发生了极大改变,网络的便捷性和公开性使得社会媒体和舆论环境更加开放、透明,新媒体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检察机关宣传工作的放大镜。而有的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却忽视了新的舆论机制和舆论宣传规律,不懂得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对群众进行正确的宣传和舆论引导,最终导致对新媒体的运用失当,不能及时引导舆情,严重影响了检察机关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引发群众信任危机,使得检察机关的形象和公信力也受到极大影响。

3. 检察机关机制完善不到位

检察机关宣传工作的开展情况与相应的检察机制密切相关,然而一些基层检察院却未能形成合理、完善的工作制度,使得检民沟通机制形同虚设,因而无法起到真正为民服务的工作效果。检察机关应该致力于建立健全检察宣传和舆论引导的工作机制,把宣传工作制度、宣传责任追究、检务公开、舆情引导等一系列工作都做到位,落实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评论员机制,从各个方面入手加强其检察宣传工作,赢得良好的群众认可和口碑。

三、以践行群众路线作为检察宣传工作的主导方向

新媒体时代为检察机关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检察机关应紧随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真正发挥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新特点和新规律,以群众路线为基础,努力改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水平, 提高社会沟通能力,在舆论宣传和引导过程中不断传播正能量,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一)认清形势,深化认识,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取得群众认知

1. 深化检察宣传群众性的认识

检察宣传工作对于宣扬检察机关为民、清廉、文明的理念具有重大作用,也是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知民意、察民情的重要途径。检察机关要恪守其职,利用新媒体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交流,真正把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做到位,深化检察宣传工作的舆论属性认识。以群众路线为基础,正确引导舆论宣传方向,真正提高检察公信力和影响力,在人民群众当中树立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

2. 重视检察机关自身建设

只有具备过硬的检察队伍,加强检察机关的自身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检察机关的工作和执政能力,真正做到为群众负责、让群众满意。检察机关应时刻以群众路线为基础,切实加强和改进宣传工作。努力提升检察亲和力和公信力,建立强有力的检察宣传队伍,严格开展各项检察宣传工作,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3. 善用媒体,把握规律,通过加强检察宣传获得群众认可

新媒体是时展的产物,它的发展不能成为逃避与社会和群众沟通的借口。检察机关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所带来的积极效应,把握新媒体时代宣传和舆论传播的特点,真正让新媒体为我所用。应认清全新的媒体形式,变革传统的工作方式,切实走好群众路线,加强与群众的直接沟通和交流,把新媒体作为知民情、察民意的重要渠道,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舆论和焦点问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1)拓展宣传方式,凸显群众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时代的宣传方式多种多样。为此,检察机关要努力拓展宣传方式,牢牢把握住人民群众的需求导向。一方面,检察机关可以利用全方位、多层次、高覆盖率的新媒体广泛开展群众答疑、群众法律咨询等活动,服务于民,切实了解人民群众广泛关心和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时刻把握检察宣传工作的方向。另一方面,在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主流媒体的积极作用,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全面强化检察宣传工作的主阵地建设,掌握好舆论宣传的主风向。

(2)注重宣传内容,突出亲民性

检察机关要切实把握好检察宣传的群众性,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对其宣传内容秉承严格负责的态度,确保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检察机关要改善舆论宣传方式,突出亲民性,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民群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真诚公开,提高能力,通过沟通引导赢得群众认同

1. 完善检务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检察机关要以群众路线为基础,不断加大检务公开力度,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不断扩大检务公开内容,创新群众监督形式,提升检察机关的公信力。要着力建设人民群众评价反馈机制,虚心接受群众监督,认真听取群众评价,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2. 规范检察人员的网络语言和行为

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难免要通过网络与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检察人员的身份使得其在与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代表的不是个人形象,而是检察机关的形象,因此规范检察人员的网络行为和语言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每一位检察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端正自身行为,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绝不能因自身行为的缺失损害检察形象,更不能随意泄露相关秘密,破坏检察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检察宣传工作创设了更加广阔的环境,检察机关需要做到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效应,在检察宣传工作中积极践行群众路线,更好地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和检察宣传能力,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加强检务公开,虚心接受群众监督。

参考文献

[1] 孙志华.论检察机关如何应对食品安全问题[J].行政与法,2011(09).

[2] 张扬.浅论涉检网络舆情的前因与应对[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07).

[3] 薛瑞汉.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网络舆论能力是时代的新要求[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2).

第11篇

【关键词】网络传媒 网络建设

1 必须坚持唱响主旋律,扩大正能量

网络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把宣传“十”精神作为自己的职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创新发展贡献力量。要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内容。

(1)要把传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同开展特色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结合起来。要大力宣传各级政府部门、党员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科研工作者中涌现的执政为民、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优秀典型。坚持开展学习焦裕禄、学雷锋活动。认真开展学习先烈活动。要用鲜活生动的影像宣传,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利用国际国内的鲜活事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坚定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提高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自觉性。

(2) 弘扬正气,大力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中华民族人才辈出。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华民族的崛起,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和方方面面地先进典型,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精神,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感动中国地优秀人物;道德模范的美德;助人为乐的典型;舍己救人的英雄等等。他们的事迹感人泪下,催人奋进。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大力传播。既注重时效性更要坚持长期性和连贯性。把先进人物宣传同民族性,人文性宣传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积极传播各具特色的、具有广泛代表性、最具感染力的典型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把正能量快读、持久的传播开来。

(3)大力宣传实施改革开放驱动战略成果和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党的“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只有实施创新战略,国家才能发展。改革创新是强军、强国、增强全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再互联网宣传中,要充分展示那些依靠科技创新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宣传那些在科学教育、军事发展、高科技运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新闻媒体要认真总结他们的事迹,全方位宣传报道,持续跟踪报道,激励广大群众弘扬奋发有为、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特别要重视报道那些年轻的科技工作者的突出事迹及成长过程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给予舆论支持。

(4)加大突发事件中正能量的宣传。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及突发事件最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并能引起人们的思考。要通过、乌克兰等事件,引导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荣誉感,提高防患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人们对国内突发事件的关注要高于对国际事件的关注。要大力传播在这些事件中的正能量。大力传播地震、抗洪救灾及其它突发事件中的群体和个人的事迹,大力宣传军队官兵、医疗人员、工农群众的舍己为人的壮举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弘扬正气,传颂美德。

(5)加大反腐倡廉宣传力度。反腐倡廉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对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深恶痛绝。在网络宣传中,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弘扬正气。同时,对腐败分子给予严厉打击和深层次分析。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从政道德教育。通过宣传报道查处、、等重大案件,解析中央反腐倡廉的战略目标,从舆论宣传上配合中央反腐败的精神对腐败份子采取高压态势。对于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及取得的成果进行重点跟踪报道。

(6)加强互联网民事民情沟通与反馈,搞好人文关怀的宣传。互联网是传达民意、了解民情的快捷平台。把握互联网的这一特征,切实做好民事舆情的沟通工作,是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责。

对于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司法等方面的诉求,网络工作者承担着沟通与反馈的重要职责,要予以高度重视。要积极向有关政府部门或主管机构反映群众地诉求依据政策法规予以解答;协调相关部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真正起到沟通平台和桥梁作用。切不可漠然置之、推诿或不负责任的胡言乱语。招致群众反感。

2 必须创新互联网管理和制度建设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加强互联网管理,创新管理和制度建设,以保障互联网正能量的传播和网络传播的安全、规范和公正。

(1)坚持开展“扫黄打黑”,对传播黄色的网站和相关人员依法进行处置和惩罚,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严打制假贩假和网络诈骗。利用互联网推销假冒产品或利用发短信诈骗钱财的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人民群众的关注和反感。也有利用互联网制造谣言造成人民的思想混乱或名誉受到侵害。北京“秦火火”受到审判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3)完善制度建设。依据互联网传播出现的问题从入网建站审批、运作内容、运营范围及限制规范等内容制定相关制度。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我们要通过不懈的努力,落实十提出的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的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拓展和深化网络宣传内容,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通过网络的形象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对网络新闻从业人员的教育,进一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新闻业务能力,强化作风建设,杜绝虚假新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为传播正能量做出贡献。

第12篇

关键词:网络营销;民办高校;发展

民办高校是指办学资金来源于非国家财政性经费的普通民办高校和独立院校。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多层次教育教学单位组成河南省民办高校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由于生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等原因,在近几年的招生工作中,生源数量严重萎缩、报到率也在不断下降等诸多问题成为了河南省民办高校面临的一大困境。

1.网络营销在民办高校的应用现状

民办高校招生模式从建校之初到现在一般沿用传统的招生宣传模式,长期受传统营销观念的影响。网络营销流于形式,其管理的理念还停留在传统方法上。部分民办高校网站大多是一个摆设,不及时更新,没有起到与外界沟通的作用,不能发挥网络的便捷作用。河南民办高校招生网站的主要形式是文字叙述和图片留言,无法与考生及家长互动,考生要想全面了解到学校的信息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大部分高校多年招生咨询搜集到的考生共性的问题进行了汇总然后硬性进行了回答,刻板的解决部分考生和家长的疑惑,提供了单项互动。也有部分高等学校适当的采用了简单的互动模式,如学校对考生及家长所关心的问题进行的留言进行回复,招生信息专网没有与时下流行的QQ、微博、微信等其他新媒体结合起来,没能有效发挥出网络新媒体的优势。考生及家长对网络营销的概念认识存在偏差。考生和家长认为在网上咨询或通过网络了解学校信息,不够真实,对其不放心,而宁愿选择打电话或者直接到学校了解情况。这种眼见为实的心态及对新事物的不信任感,也会制约网络营销的发展。在网络营销发展较快的信息时代,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等监管方式以及技术手段没有及时跟上,导致网络受骗的事件时有发生,大大降低了考生及家长对网络的信心,这样一来就严重地制约了网络营销的发展。目前网络营销的在民办高校的应用总体水平相对较低,对网络营销的应用方面缺少认识,缺乏更深入的研究,利用率低下,对于一些比较具体或者个体问题不能实时应对。学校由于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建立并长期在使用,短时间很难转变,尤其是网络营销的创新空间很大,学校掌握使用网络营销的人才也很少。

2.网络营销在民办高校的重要性

当今我国已经步入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2014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7.9%。网络市场营销就是以国际互联网营销为基础,以营销型页面为载体产品信息,由营销人员利用专业的网络营销工具,面向广大网民开展一系列营销活动的新型营销方式。其主要特点是成本低、效率高、时效性强。网络营销贯穿于企业通过互联网展开经营的整个过程,包括建设营销型网站、网络推广、网站运营、在线接待、在线交易等一系列互联网上的营销活动。网络宣传在民办高校招生宣传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宣传具有信息量大、多方位表现形式、信息和传播的时效性、互动性强、成本低等优势,是未来招生宣传的最主要手段。招生宣传工作是民办高校营销的前沿阵地,网络营销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和重视,各高校已将它放在招生工作中比较重要的地位。以前的高校招生都是等着学生报考,考试结束后按照分数录取的流程。考生和学习双方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高中学生不了解招录的专业是否是自己的兴趣所向,不了解自己心仪的高校学校是否和自己的想象一致,更不了解学校的专业特色和环境,一旦所报专业有所偏差,对学生以后的大学学习生活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新阶段的学生不仅面对一大批创一流大学的公办院校,更有面对海外、国外高校的机会。我国高等教育同时处于一个国际化的过程中,国外高校已经将触角伸到我国来与各高校争夺优质生源。国外高校引进了高效的促销手段。国内许多高校也认识到,要想控制优质生源外流的趋势,进行合理的招生宣传是必需的。对民办高等教育而言,生源几乎就是生命线。在高校实力均衡的前提下,宣传是否得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优质考生的报考志愿。没有大量的招生宣传推广就意味着没有充足的生源。对高校来说,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开展卓有成效的招生宣传工作,扩大学校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提高学校的认可度和信誉,组织、吸引、动员更多的学生报考,为学校挑选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非常重要。

3.河南民办高校网络营销建议

网络营销是当今社会将高新技术运用于传媒事业中的直接文化成果,给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主动占据网络媒介这块新阵地,为高校宣传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宣传效果。

3.1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方案

在高校招生网络营销策略组合中,网络营销能更好地解决“考生及家长、咨询、方便和费用”这些因素所带来的问题。营销不仅仅在招生层面,学校对自己网站的推广上也要有相应的策略,要有相应的网站推广方案和计划,相应的推广策略以及对网络应用考生或家长的分析,这样才能获得效率最大化。

3.2重视网络宣传加强网络建设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河南民办高校纷纷开设LE互动平台及微博等宣传的互动式窗口。部分高校并在招生网页中增设“自动关注”,使考生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媒介及时了解到学校信息,同时有效管理微博信息,及时学校的动态,并通过微博平台本身认证,以此来增加考生对学校的关注度。目前,河南省民办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最大弊端就是在高考前后很短一段时间内向考生传递大量的招生信息,发放大量的招生宣传资料等信息,使考生和家长的招生信息过剩中,致使考生和家长处在招生信息矛盾当中。其实,考生事实上对高校的选择往往在于信息潜移默化之中,学校的招生宣传工作应该坚持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学校在提高办学质量、扩大招生规模、提高社会知名度的同时,把招生信息不知不觉的融入到考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在设置的招生宣传页面中,增设考生互动信息平台,考生及考生家长等受众者都可以利用这个浏览查看功能对自己所关注的以及想了解的问题和信息,并进行留言和咨询,工作人员可以针对考生及家长所提出的问题开展细致的回答。

3.3加强招生网络营销人员队伍建设

招生网络营销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都比较强的工作,一名合格的招生网络营销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市场营销应用理念,通过市场营销理念转化为网络营销,并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需要对互联网、计算机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需要具备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理念的专业知识,全面了解学校的发展状况;需要对学校的招生方面的业务全面了解,需要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招生营销工作中。一支专业的招生营销招生团队建立之后,要对其进行全面的专业知识培训和指导,尤其是学校的发展状况和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招生政策的信息,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全面了解并掌握国家教育部以及地方省教育厅、省招生办公室等主管部门制定的招生政策,规定、纪律、工作程序以及录取办法等政策,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违背招生政策的前提下向考生及其家长等受众者传授学校的招生信息,准确的回答考生及家长的提问。确保营销工作人员能够清楚的了解考生家长的需求,求真务实的态度向考生及家长推荐学校,对考生进行引导。结论一面是方兴未艾的民办大学,一面是日趋缩减的优质生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也逐渐向国际化、市场化方向发展。招生宣传对于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宣传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招生效果。如何确保学校的生源,扩大学校影响力,提高院校的知名度和提升社会认可度显得尤为重要。在河南民办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已经开始步入市场化。激烈的生源竞争使许多高校都希望能够保质保量完成招生工作,完成招生工作的前提是做好营销策略研究。通过对河南省民办高校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发现河南民办高等学校随着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人为的宣传模式日趋式微,取而代之作为主导地位的将是网络营销,民办高校在营销过程中对网络营销的运用尤其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顾海杰.浅析新媒体舆论对抗的主要特征[J].今传媒,2010(10):106-107.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