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

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

时间:2024-02-21 14:35: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从众心理;淘宝“双十一”

【中图分类号】B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1-0088-2.5

一、研究现状

近年来网民数量的爆发式增长,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调查显示网络购物消费群体年龄在18~40岁,其中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网络购物群体,其特殊的社会处境及网上购物行为特征值得研究。以淘宝双十一为例,对大学生的网络购物的选择进行调查研究,人们的消费心理有受到从众心理,求廉心理,求便心理等多方面心理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网络购物。其中,网络商品的价格优势是吸引大学生进行网络购物的主要因素。而淘宝“双十一”正是对消费心理的一次成功运用,实现了销售量和口碑的双赢,据统计淘宝网全网当日总销售额高达191亿元。

大学生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新群体,追寻方便快捷,价格低廉,新鲜刺激的购物方式,而网上商店琳琅满目,丰富多样,新奇独特极大地刺激着大学生的购物神经。他们通过网络购买服装,日用品,手机等等。网络购物可以基本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购物需求,更能满足他们追寻前卫,时尚,新鲜的购物风格。网上购物的种种优势让大学生对网上购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渐渐成为他们的购物新理念。因为大学生在网络购物中的先锋作用,企业应针对其喜好,应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合理的引导,把握好消费市场。

二、文献综述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从众现象是普遍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是社会影响的主要形式。所谓的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网络购物中的从众,更多的是由于群体的隐含引导所导致的变化。其从众行为的本质,是个体受到社会某种影响之后产生的一种适应或反应。个体在收到群体的暗示或提示时,会被引导做出群体要求或期待的行为或情境作出一定的反应。从众行为作为个体处理与群体关系或与情境的关系的一种方式,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调节自我的反应、适应社会环境的一种重要心理机制。

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和繁荣,不少学者就社交网站对消费者行为所带来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概括起来,国内外学者关于网络购物从众行为的影响的问题主要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络购物的现象、内涵分析、运作方式;网络购物的购物模式,购物特点,购物优势劣势,发展趋势和展望;网络购物中消费者个体之间的互动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

网络购物的兴起带来了网络营销领域的新模式。网络团购的兴起带来了网络营销领域的新模式,备受众多学者关注。但是对于网络购物模式单一,用户不固定等现象,缺乏针对性研究,此外,与西方相比,中国消费者行为的一个显著差异是受群体的影响巨大。西方个人因素强,而中国社会的集体因素强,国人在消费中更重视别人的看法和意见,更关注个人消费的社会群体效应。目前并没有具体针对网络购物手中的从众行为的定量分析研究。因此,探索如果借助社交网络平台有效发展网络鼓舞食网络营销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网络购物网站能为网络购物提供精准、高聚合的人气,同时网络购物通过自强用户的互动性,从而为融合互为借鉴,互利共赢。

根据连续4年的《中国网络购物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淘宝网络购物用户市场份额一直处于第一位,其中淘宝“双11”活动是自2009开始兴起的全民购物狂欢活动。“双11”即指每年的11月11日,由于日期特殊,因此又被称为光棍节。而大型的电子商务网站一般会利用这一天来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提高销售额度。2012年“双11”购物狂欢节总销售额191亿,中国网民创新纪录。在电商连年的促销推动下,“11月11日”这个一度被戏称为“光棍节”的日子,已经变成名副其实的“网购狂欢节”。“双11”购物狂欢节,是由淘宝自2009年发起的,2009年11月11日,淘宝网站当天销售额一亿元;2011年淘宝以及天猫销售业绩飙升到52亿元,其中天猫33.6亿元。2012年火爆场面更是超越去年,网购单日纪录再次刷新为天猫132亿、淘宝59亿,合计191亿。这个数字不仅是去年“双11”的三倍,更大幅超越了去年美国电子商务行业的最高纪录。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价值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我国的网络购物成几何数爆炸式增长。网购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营销学中不断的探讨虚拟社区中情感交流对于消费行为的促进作用,但却从未有媒介研究者从传播心理的角度,寻找社区成员情感交流与消费行为之间潜在的内在联系。因此,本文的研究问题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在传播心理的视角下寻找隐藏在网购型虚拟社区中的从众心理,并试图探讨这种从众心理转化为消费行为的深层次因素。希望通过分析网购营销手段对大学生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找出弊端,并尝试运用媒介素养理论提出解决的对策。

通过此次研究,网络购物网站应该意识到在网站营销上的重要性。不仅进行更好的合作而不仅仅是利用人际关系网络的广告宣传作用,而是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推出符合其自我形象及需求的商品。应该妥善地利用群体这一影响消费者心理的社会因素,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调控,并以此来诱导消费者产生一定的消费行为,把我好消费市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深度访谈选取了三类有代表性网购消费者,一方面了解大学生基本的生活方式,一方面了解大学生淘宝“双11”活动的参与度。采访对象如下:

对于问题一“您知道淘宝‘双11’活动吗?”王浩和潘炫辰知道,并早有关注,而张新禹完全不知道。在跟张新禹简单介绍淘宝“双11”活动后,他说自己有可能去看看,但是参不参与很难说。对于问题二“喜欢与同学朋友分享网购心得吗?会因为同学淘到好货而去淘宝吗?”王浩一般不太喜欢,但是很有可能会借鉴同学的经验去淘宝,而潘炫辰则很愿意与同学分享淘宝经验,是朋友身边的淘宝达人。张新禹是有需要才会购买,并且网购的次数很少,更愿意关顾实体店,并且认为淘宝网购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存在着网络商品的复杂性、交互性反而会让我们在选择上犹豫不定,心里想买的与最终拍下商品的完全不一致,达不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与此同时,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36份,回收率90.66%,经过仔细的剔除检查后,得到有效问卷123份,有效率为82%。采取实地发放和网络投放的发放方式,发放地点主要在东北师范大学净月校区图书馆和传媒科学学院220教室,网络投放通过腾讯QQ,人人网和新浪微博。抽样方法采取简单随机抽样。调查问卷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用于作为本次研究的调节变量。第二部分为对淘宝“双11”活动的认知和参与度。第三部分是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书籍形成的量表,来了解网购用户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

四、研究发现

根据有效调查问卷136份,按被测试者的性别、年级、学科和月生活费分布情况如下:

对潜在变量进行均值分析的结果如表四所示:

注:根据问卷设计情况,非常同意.同意.中立.反对.非常反对5个选项分别对应5.4.3.2.1分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特点突出。价位偏低与大学生基本没有经济来源有关,首要要考虑价格因素。对品牌要求偏高,虽然价位低,但大学生的从众心理促使对品牌要求与价格不成正比。、

五、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网络购物目的中,工作生活需要占比重最大,享受网购乐趣的心理因素也较重要。首先,网络购物能满足大学生的购买需要,通过访谈了解到,大学生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购买商品,低价是考虑的重要方面。其次,网络购物比传统购物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自由选择的空间,网络购物是一个娱乐,休闲放松的过程。网上商品的信息量大且信息更新速度快,大学生能够在购物站点上了解到最新的商品信息,主动筛选,自由选择。

要通过社会和家庭的引导,逐渐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科学的消费习惯。花钱时需考虑家里的承受能力;要做好理财计划,制作开支记录。要结合父母每月所给的钱,计算每月吃饭和学习用品的费用,以及可以自由支配的金额,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网上消费。

提高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维权意识,降低维权成本在网络购物中大学生不仅要熟悉相应的过程,更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维权意识。有些大学生对网络法律缺乏了解,法律意识淡薄,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法律法规的教育,并教授他们一些自我保护的手段,这对于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加强大学生自我权益的保护是有益的。

优化高校消费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观念也在逐渐变化着。为了构建节约型的和谐社会,我们也不断地在提出各种新的、更正确的消费观念,比如绿色消费。既要了解网络购物的优点,又要对网络购物的安全问题有足够的认识,学习识别合法网站的知识,主动增强网络消费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交易时提高警惕,保护好个人的信息资料也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Tokuro Matsao,Takayuki to,and Toramatsa Shintani.A VolumeDiscount-Based Allocation Mechanism in Group puter society,2005.

第2篇

①面部表情;②身段表情与手势;③言语表情。

(二)情绪理论

1、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外周神经)

2、康侬——巴德的情绪理论(中枢神经)

3、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认知中介)

(三)压力、情绪与健康

1、压力的性质与来源

(1)压力的性质

(2)压力的来源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

2、压力与身心健康

(1)压力与生理的应激

警觉反应阶段、抗拒阶段、衰竭阶段。

(2)压力与心理的反应

抑郁、焦虑、恐惧、情感淡漠、躁狂。

(3)压力与心身疾病

3、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

(1)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3)设法丰富自己的情绪体验

(4)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

(5)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宽以待人

(6)正确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

九、人格

要求:

1、了解人格的含义、特点与结构,人格测验的主要形式。

2、理解气质与性格的关系、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对应关系、人格的主要理论解释。

3、联系实际,分析促进人格形成的措施;根据人格特点,科学选拔与合理使用人才。

(一)人格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人格

2、人格的特点

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

3、人格的结构

(1)气质

①什么是气质;②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③气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关系。

(2)性格

①什么是性格;②性格与气质的关系(联系:两者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征;两者相互影响,气质影响性格形成的速度并赋予某种色彩,性格能改变气质。区别: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出现较晚;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

(二)主要的人格理论

1、人格的特质理论

(1)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

(2)卡特尔的人格理论

(3)“大五”人格理论

2、人格的类型理论

(1)霍兰德的人格理论

(2)斯普兰格的人格理论

3、人格的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2)荣格的人格理论

(3)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4、人格的自我理论

(1)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

(2)罗杰斯的健康人格理论

(三)人格测验

1、人格测验的性质与功能

2、自陈式人格测验

(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2)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3)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

3、投射式人格测验

(1)罗夏克墨迹测验

(2)主题统觉测验

(3)句子完成测验

(四)人格的形成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环境因素

4、儿童早期经验

5、自然环境因素

十、社会态度与行为

要求:

1、了解社会态度的实质、结构与作用,印象形成的实质、影响因素,印象管理的实质与自我表现策略。

2、理解社会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社会态度改变的自我防御机制,依从、顺从和服从的实质、原因与技术,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的实质、原因与方法。

3、结合实际分析如何促进社会态度的改变,如何促进助人行为的出现,如何减少侵犯行为的发生。

(一)社会态度及其改变

1、社会态度及其作用

(1)什么是社会态度

(2)社会态度的结构

(3)社会态度的作用

认知、行为、记忆过渡、自我价值保护、激励。

2、影响社会态度形成的因素

(1)经验的情绪后果

(2)需要的满足

(3)知识水平

(4)家庭背景

(5)参照群体

(6)文化因素

3、社会态度的改变

(1)社会态度的自我防卫

抗拒反应、心理惯性、“保留面子”、笼统拒绝、贬损来源、歪曲信息、论点辩驳。

(2)促进社会态度改变的途径

增加所提供的信息的影响力;弱化个体对态度改变的自我防御;避免过度理由效应的出现。

(二)印象形成与管理

1、印象形成

(1)什么是印象形成

(2)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

自然特征、社会特征、心理特征。

(3)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2、印象管理

(1)什么是印象管理

(2)特殊的自我表现策略

逢迎、恫吓、自我抬高、显示、恳求。

(三)社会影响

1、从众、依从、服务

(1)从众(性质、原因)

(2)依从(性质、技术)

(3)服从(原因、影响因素)

2、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1)社会助长(性质、方法)

(2)社会惰化(性质、原因)

3、助人与侵犯行为

(1)助人行为及其促进

①助人行为与旁观者效应;②助人行为的促进与培养(增强责任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提供亲社会行为榜样;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动机;运用社会影响策略;进行助人行为的社会实践)。

第3篇

关键词:羊群行为;产业政策;企业投资;企业价值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2)05-0024-09

一、引言

在动物界中,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在一起的时候经常盲目地左冲右撞,但如果有一只头羊行动起来向前冲,其他的羊就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在不远处有更好的草,羊群这种盲目跟随大流的行为被称为“羊群行为”。而这个概念也被金融学家借用来描述金融市场中的一种非理性从众心理,借指投资者经常忽略自己有价值的私有信息,以市场中大多数人决策为自己的决策。国外学者对羊群行为背后的文化因素进行的研究表明:集体主义文化下个体更容易发生羊群行为,但即使在崇尚个体主义、鼓励个体创造的美国等西方国家,羊群行为依然存在(bond和smith,1996)。中国是一个典型崇尚集体主义文化、提倡团队合作精神的国家,从众心理的羊群行为在普通个体及企业管理者的决策过程中就更为常见。

近些年来,我国企业资产投资聚合度不断加大,在房地产、电子、太阳能等热门行业,很多企业盲目跟风投资,造成投资过热。而在农林业、基础设施、原材料等冷门行业,又呈现投资不足的问题。盲目跟风的投资决策往往建立在非理性判断基础上,进入这些从未涉入过的行业通常难免遇到很多措手不及的问题,加之行业前景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盲目跟风投资容易招致失败。

由于存在很难找到合适的指标对从众心理、投资羊群行为进行度量这一问题,公司管理者羊群行为在资本市场方面的实证检验也开展甚少。因此,本文尝试运用更恰当更合理的模型和方法对羊群行为进行度量,并充分考虑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的宏观经济因素——产业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从我国经济活动的实际出发,实证分析企业投资羊群行为,为管理者羊群行为的理论创新和实证检验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二、文献回顾

从众心理为什么会发生呢?根据deutseh和gerard(1955)观点:个体产生追随群体倾向的主观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获得有价值信息;二是想被群体接纳认可,不被孤立。coleman、black和mouton(1958)认为:在不确定和未知的情境下,人们对自己的判断缺乏信心,当任务越复杂越困难,前景越模糊时,人们就越容易跟随群体大众,从众心理下的羊群行为不可避免发生。根据羊群行为的原因产生测度羊群行为的两种模型:一种是基于信息需要的信息层叠(information cascades)模型和基于声誉需要的声誉羊群(reputational herding)模型。banerjee模型和welch模型以及bhw模型都是经典的信息层叠模型。声誉模型最经典的代表作是sharfstein和stein提出的声誉模型,认为产生投资羊群行为的主要因素是经理人市场声誉。

目前关于羊群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心理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直接针对企业投资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还十分匮乏。bo,hong(2006)建立了一个基于声誉的企业投资羊群行为分析模型,用企业投资与同期同行业平均投资的偏离度指标反映从众程度,通过对564家英国企业的研究发现经理人声誉越高,其投资决策越是接近行业平均水平,投资从众倾向明显。我国对投资者羊群行为的研究起步较晚,其研究思路和方法主要是对国外研究的借鉴与模仿,彭贺(2003)详细分析了证券投资者包括羊群行为在内的多种行为和心理障碍。宋军、吴冲锋(2001)对我国证券市场中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使用lakonishok等(1992)的羊群行为测度方法来测度我国基金的投资行为,结果发现我国基金确实存在羊群行为,且程度比西方的养老基金和共同基金的羊群行为高出许多。陆剑清(2007)运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从众心理进行研究,把投资者可分为“从众追风型”、“环境适应型”以及“独立稳定型”三类。暇叶蓓、祝建军(2008)通过选取127家上市公司2001-2005年的数据对经理人声誉顾虑与企业投资羊群效应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业绩考核压力和利己动机驱使下,职业声誉顾虑是企业投资羊群行为的重要因素。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产业政策对管理者投资羊群行为的影响

现有文献证实在资本市场中通常存在两种形式的羊群行为:中小散户的羊群行为和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中小散户没有能力去收集足够的信息来辨别上市公司的优劣,容易产生跟随他人投资决策的羊群行为,机构投资者虽然有专业的团队去调研上市公司,但基金经理们为了维护自身声誉和报酬,有时也采取跟随行业领先者的分析报告进行投资组合,从而产生羊群行为。在企业经营管理领域,企业管理者同样易于受到从众心理和思维习惯影响,在进行企业管理决策或是投资决策时,跟随行业领导者的管理方式或投资方向进行决策。scharfstein和stein(1990)指出:“在管理方法、投资选择和财务信息披露方面,管理者都很容易跟随行业领先者”。尽管企业精明的管理者掌握投资决策的方法,有自己总结的一套投资原则,但在做投资决策时仍然存在盲目跟风,非理性投资决策,形成管理者的羊群行为。

在新兴市场,尤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干预的经济思想基本占据着统治地位。虽然fan和wong(2007)论述了政府干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他们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低效,甚至会带来严重的腐败问题。但政府管制在现阶段法律不完善环境下仍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中国正经历市场经济的过渡转型,制度仍不完备,仅仅通过市场机制无形之手无法实现经济有序,必须借助政府调控的有形之手。政府干预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产业政策,产业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对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发展进行干预,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保持产业平衡。当国家鼓励或限制发展的产业政策后,被鼓励的行业纷纷上马新建项目,投资旺盛。2002年以来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得到迅速发展,2006年至2009年间投资增速达到年均60%,直至2009年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生产第一大国,占全球总产量的40%以上。同样地,被产业政策限制发展的行业投资停滞,加速衰退。国家《十五工业结构调整规划纲要》对有色金属汞产品的准入限制后,市场上汞及汞制品产量快速下滑,只有少量治污条件好规范化的汞生产企业生存下来。

本文认为国家的产业政策对行业的发展有巨大推动力,带动投资,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受产业政策支持或鼓励的企业投资规模扩张是管理者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前景做出的理性投资决策,与从众心理导致的投资羊群行为本质上显著不同。当某一行业受到重点支持和鼓励时,企业领导者及时调整投资策略,立项上马发展前景明朗的项目是理性投资行为。这种投资不仅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也为企业的发展奠定更良好的基础,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考察企业投资的非理性羊群行为时,必须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对投资行为的影响,重点考察无产业政策鼓励支持的企业是否存在非理性投资羊群行为。基于此,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

h1-1:由于从众心理的普遍性,公司管理者存在模仿行业领先公司的投资羊群行为。

h1-2:产业政策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正向影响,无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较有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投资水平更低。

h1-3:在控制产业政策影响因素后,公司投资决策仍然存在羊群行为。

(二)管理者投资羊群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scharfstein和stein(1990)指出,羊群行为会降低市场的信息传递效率,混淆信息真实性,削弱金融市场的定价功能,使得证券价格偏差价值程度加大,加剧市场波动和风险。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羊群行为会给整个市场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那么企业管理者投资羊群行为是否也会对企业价值产生不利影响呢?这需要用经验数据来证明。相对于无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有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其投资规模更大、投资频率更高,这是产业政策对企业投资水平的影响,是理性的投资决策,有利于企业的价值创造。无产业政策支持企业投资水平高,盲目跟风投资才是真正的投资羊群行为,这类羊群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正是本文需要检验的内容。因为已有研究结论表明证券市场的投资羊群行为大部分是损害企业价值的,那么本文合理推断,控制产业政策影响因素后,公司管理者投资羊群行为将对公司价值产生不利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1:管理者投资羊群行为的公司其公司价值低于没有发生羊群行为公司,即投资羊群行为与公司价值存在负相关关系。

h2-2:受产业政策支持的公司企业价值将高于无产业政策支持的公司。

h2-3:无产业政策支持的管理者羊群行为公司,其公司价值低于受产业政策支持的羊群行为公司。

四、研究设it与变量描述

(一)变量与模型

1.因变量:企业投资水平(inv):采用malmendier和tare(2005)方法将企业投资用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净增加值来衡量,为消除企业规模的影响,再对其进行标准化,除以上期末资产总额。

企业价值(tobinq):市场对企业资产价值的预期,采用计算股权和债权的市场价值,此法消除了会计政策选择、会计收入确认原则等人为因素对数据计量偏误的影响。

2.解释变量:产业政策(ip):本文根据“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内容提炼国家重点发展和支持的行业,当公司所属行业不是重点支持或鼓励行业时,将其赋值为1,否则为0。

行业领导者的投资水平(leadinvt-1):本文构建第t-1年i行业领先公司的投资水平为行业投资领导者,作为其他公司管理者们可能追随的方向,以检验上市公司投资决策是否存在羊群行为。如果公司的投资水平与领导者的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则投资羊群行为存在。行业领导者指标ieadinvt-1为上一年行业内公司规模最大的前10%公司的投资加权平均数。

羊群行为测度(herdinvit);考察羊群行为与企业价值关系,效仿stickel(1990)对分析师预测的羊群行为测度和christie和huang(1995)等对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测度方法,用公司投资水平与行业领导者平均投资水平的绝对离差来衡量羊群行为程度的大小,herdinvit值越大,跟随行业领先者投资的羊群行为程度越轻;herdinvit值越小,羊群行为程度越大。羊群行为程度(herdinvit)的测量计算公式为:herdinvit=|invit-leadinvt-1|

3.控制变量

公司投资行为同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以fhp模型为基础设定公司特征控制变量,其中包括:经营现金流、实际控制人性质、公司成长性、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此外,加入年份哑变量控制各年度宏观经济因素对投资水平的影响,各变量具体含义见下表。

本文所用的财务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性质数据取自ccer数据库。选择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执行如下筛选程序:(1)由于金融类公司性质特殊,参照同类文献,将该样本剔除。(2)剔除财务数据与公司治理结构数据不全的样本。经过上述程序,最终获得样本数为6455个公司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采用stata11.0软件。

(二)模型构建

本文借鉴patel、zeckhauser和hendricks关于公司财务决策是否存在羊群行为的检验方法,构建管理者投资决策羊群行为存在性和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基本模型。

五、实证分析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模型中各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因企业投资水平(inv)、经营现金流(cf)、资产负债率(debt)和企业成长性(growth)的标准差较大,需进行极值调整,采用winsor命令在1%分位上缩尾调整。从表格统计可知行业内公司规模最大的前10%公司的投资平均水平leadinv为14.3%。样本中受到国家“十一五规划”产业政策支持的公司数为3707个公司年,占总样本的57.43%;无产业政策支持的公司数为2748个公司年,占总样本的42.57%,说明超过一半的公司是属于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国有上市公司占总样本的62.71%,表明国有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主要力量,占大部分比例。tobinq值越高,投资动机越大,企业价值越大,样本中上市公司tobinq均值为2.0098,即企业资产平均市价超过资产账面成本2倍左右。羊群行为程度变量herdinv的均值为0.181,即公司投资规模与行业领导者投资规模差异的平均值在18%左右,该值越小的公司管理者羊群行为程度越大。

(二)相关性分析

为了验证公司投资水平与行业领导者投资水平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我们对主要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从表3中可以发现,行业领导者投资水平与公司投资水平在1%以内的显著水平上正相关,即行业内的公司会跟随行业领导者的投资决策进行投资。现金流cf与企业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即现金流越高的企业,投资规模越大。产权性质state变量与企业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规模更大,这与国有上市公司资产规模、融资能力以及政府支持有关。产业政策ip变量与投资水平负相关,即与受到产业政策支持公司相比,无产业政策支持的公司投资水平更低。

(三)ols回归结果

本文用difference-in-difference计量方法,设置交互项leadinv*ip来检验不同产业政策情形下企业管理者羊群行为的存在性。表4列示了行业领导者投资水平与行业所有公司投资水平两者关系的多元回归结果。结果显示,行业领导者投资水平对行业内其他公司投资水平有显著影响,leadinv的系数为0.008,在10%的水平上与inv显著正相关。初步验证了假设hi-1。产业政策变量ip在inv投资方程中的系数为0.009,t值为-2.90,即无产业政策支持的公司比有产业政策支持公司的投资水平更低,在1%显著性水平上负相关。在此值得关注的是交互项leadinv*ip,其系数为-0.070,t值为--4.89,与inv显著负相关。表明与受到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公司相比较,无产业政策支持的公司投资羊群行为发生频率及范围更少,但仍然存在。假设h1-3得到验证。控制变量经营现金流cf与企业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公司经营活动产生越多的现金流量,公司投资水平越高。实际控制人产权性质变量state系数为正,国有上市公司投资水平高于非国有上市,但显著性水平没有通过统计检验。资产负债率debt与投资水平显著负相关,公司规模与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

表5列示了管理者羊群行为程度与企业价值两者关系的多元回归结果。结果显示,管理者羊群行为对企业价值有显著影响,herdinv的系数为-0.114,在1%的水平上与tobinqt显著负相关,herdinv值越小,表示公司的投资行为越接近于行业领导者公司的投资行为,羊群行为程度越大,企业价值越高。这与本文的假设预期并不一致,考虑该结果的出现可能是由于没有考虑产业政策影响因素,因为受产业政策鼓励的公司出现投资羊群行为是一种理性投资行为,将对企业价值产生积极影响,提升企业价值。加入产业政策ip哑变量后的回归结果。ip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即表明没有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公司价值低于受到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假设h2-2得到验证。交互项herdinv*ip是决定假设h2-3能否得到验证的关键变量,回归结果显示herdinv*ip系数为0.273,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没有产业政策支持的公司管理者羊群行为程度越小(herdinv值越大),企业价值越大,假设h2-3得到验证。

(四)稳健性检验

为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本文对模型进行mbust检验,消除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异方差的影响。结果与前文一致,结论没有发生改变。再对模型进行公司层面的cluster检验,也没有改变本文的结论,详见表6。综上所述,本文的模型设定及研究结论是稳健可靠的。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8-0069-02

长久以来,中国大学生作为年轻消费群体的一部分,是未来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社会人力资源,他们的学习和消费行为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相较于国外大学生消费行为相关研究,国内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比较全面。消费作为大学生的一项基本日常消费活动,是大学生校园生活中不能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社会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学门槛的降低,使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呈现大幅增加的趋势。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有内容和主题呈多样化、全面化等特点,既有从整体宏观层面的研究,也有从大学生个体层面展开的研究。国内学术界分别从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和消费者行为学等学科领域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具体的展开。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消费群体进行了研究。

1 大学生消费心理

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综合体现了他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对象。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不在少数,且研究的大方向不断向其消费心理和动机的等影响因素靠拢。

1.1 大学生消费动机

(1)情绪动机。情绪动机是消费者情绪所引起的消费欲望及消费行为。张立昆(2006)认为很多大学生特别是女性大学生将消费作为发泄,释放压力的方法,其特点有情绪性、冲动型消费,她们的消费行为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2)感情动机。本文所指的感情动机是指顾客在主观情感层面上流露出的消费动机,也可以指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的动机。国内学者对大学生感情动机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感情动机可以分为三个类别,一是自我满足,这个类型的动机是关于顾客根据自己对产品或品牌的评价标准,进行选择和购买能够让自己得到满足的产品或品牌。二是追求美感,因为大学生受教育背景和所处环境的影响,购买商品时产生的艺术性动机,表现为重视产品设计、包装及华丽造型等。三是提高社会地位,大学生通过购买名牌产品或服务,炫耀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财富、品味等,购买产品时产生炫耀动机。

1.2 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研究者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研究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因素。

1.2.1 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外部因素 (1)家庭因素。从家庭角度,家庭条件的提高对子女对物质要求的高标准也会产生不理性消费的行为。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会受到家庭条件以及周边环境的约束。在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我国国民的贫富差距也在逐步拉大。这样的中国社会现状下,家庭经济条件和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是有一定联系的,也可以说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消费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学校因素。不同的高校,其教育水平、消费氛围和周边环境都有很大差别,所以学校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的重要因素。在教育背景方面,经过调查发现国内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尚未重视,甚至盲目放任大学生不良消费的泛滥,这些都将影响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年轻消费群体的典型代表,表现出时而推崇个性化,时而从众的消费特点,使很多针对大学生为目标市场的企业难以琢磨他们的行为倾向。因此,从学校巩固实施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的角度,提倡高校应对学生如何花钱,怎样花钱的问题进行教育和引导,改善大学生的薄弱消费意识,而这正是影响大学生消费观念的主要因素。

(3)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的进步,各种各样的信息从不同的媒体进入他们的视野。这种种的信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大众的消费观念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电视、网络等渠道进行广告宣传对诱导和促进大学生进行消费的效果非常明显。

1.2.2 自身特性

除了以上所述的外部影响因素之外,作为内部因素,大学生自身特性也是影响其消费心理的因素之一,它主要包括大学生个体的喜好、性格、心态三个方面:

(1)喜好。很多大学生在对某些事情或物体产生兴趣时,会把全部的精力投入进去,而这个结果会根据其年龄、性别因素表现出显著差异。

(2)性格。国内学者研究发现不同性格的大学生其消费心理也各不相同,且其表现的差距较大。可以把所有大学生消费群体按性格因素的不同区分成稳重型、礼让型、过激型以及较真型四种类型,并对其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样环境下的不同性格的大学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决策。

国内学者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生活习惯,把大学生分为四种消费类型:激动型;谦和型;反感型;持重型,总结后清晰的分析出不同了类型的消费行为与消费特点。

(3)心态。国内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对消费者心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按消费者心态类型的不同,其消费行为以及特点都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有时消费方式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2 大学生消费行为

针对普通消费者和大学生这个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普通消费者和大学生的消费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某个方面的需要而在一定动机的驱动下,以其现有货币或虚拟货币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行为。因为大学生消费群体在年龄段、教育背景及社会现状等因素上与其他消费群体存在一定区别性,所以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有该群体的消费特点。

2.1 消费行为类别

国内很多学者都针对大学生这个细分市场的不同方面,根据不同的侧重点进行了研究,也都有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局限性。国内学者张志祥(2002)将大学生的消费分为六大类:炫耀型是建立在大学生的虚荣心基础上的;豪华型是盲目追求的“高大上”不切实际;情绪型是大学生以自己的心理情绪为消费指导;早熟型是指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消费;畸形型是指消费过快,超额不良的消费;悬空型大学生只图一时之快,不顾后果盲目进行的消费行为。

2.2 消费行为特点

大学生消费行为因为受到性别、年龄、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特点,这些特点可以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消费的成人化。丁家永(2008)认为大学生的消费更加趋向于成人化。一方面除了传统的休闲、娱乐的消费以外,把更多的消费投入到自身的兴趣爱好上;另一方面追求名牌,使自己着装像成人化打扮。

第二,重视提高自身能力的消费。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不对自身的能力进行提高就会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以及现代的就业压力不得不使大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的竞争能力。具研究发现,有一半的学生每个月都会为了自身能力的提高消费200元以上,甚至有很多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对自身的投入大于400元。他们更愿意把消费投入到升学、资格证以及外语等方面。

第三,情感消费。经研究表明,大学生消费体现成人化特点的同时,其情感交流的消费也随之增加。如:生日、朋友聚餐、约会都成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相比于小初高中的学生生活,大部分大学生既认为也坚信大学校园里的人际交往消费是不可或缺的,也相信消费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建立自己的人际交往网。与此同时,对于正在谈恋爱的大学生,恋爱消费是情感消费最大的部分。

第四,消费模仿。研究表明,大学生在消费方式上更多地体现出社会化模仿的特点。如:男生学习抽烟、喝酒,女生学习化妆、首饰等。此外,大学生对体育、娱乐明星的模仿消费也是不遗余力的。

综上所述,对大学生的消费研究内容有大有小,都是从不同角度出发,上升为理论,呈现出更深、更广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对顾客感知价值与大学生餐饮品牌偏好、重购意向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丰富和扩充了大学生消费行为领域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勤,凯文・莱恩・凯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第5篇

摘要:本文分析了会计稳健性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的发展方向将是权变的会计稳健性,其发展受到了社会心理、经济周期、政治制度、技术进步、与公允价值的关系等诸多现实因素的综合影响。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发展趋势;影响因素

会计稳健性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集中会计实务中的谨慎性原则中,是指在处理企业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的态度。

稳健性历史悠久,并且对会计的影响意义重大。

Sterling 把稳健性作为会计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原则(曲晓辉、邱月华,2007);Givoly 和Hayn(2000)[3]的经验研究则进一步表明,会计不仅是稳健的,而且在最近20多年变得更加稳健了。但是,许多资本市场规制者、准则制定者和实务工作者却还经常批评并试图放弃会计稳健性(谢香兵,2011)。即使是在理论界,对会计稳健性的认识也是非常有限的,仍旧停留在“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这样一句话上。会计稳健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困境,不是因为这项会计信息质量确实已经过时,而是人们对会计稳健性的理解有限(刘珊珊,2013)。因此,本文拟对会计稳健性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做一些探讨。

一、会计稳健性的发展趋势

会计理论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和指导实务,由于人类有限的认知的局限性,当社会需要会计稳健性的存在时,对于主流会计理论的偏离就成为必然。从制度演化视角看,会计稳健性的历史就是会计适应社会需要的相机决策的历史,其因为不适应社会的需要而蛰伏,也因为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出现。例如,由于会计稳健性的技术特征,一味强调会计稳健性,在经济膨胀期,会计稳健性能遏制经济泡沫的产生;但是在经济萧条期则将促使经济环境更加恶化,这也是会计稳健性广受争议的原因所在,因此,倡导权变地运用会计稳健性将成为会计稳健性的未来方向。因此,权变的会计稳健性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因素

会计稳健性在各历史时期里体现出来的结构一事件一现象内在的因果关系与特定的社会环境相联系,不同的社会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后果,因此,考虑会计稳健性不仅仅需要切入到会计自身发展中,还必须切入到社会发展中,充分考虑社会影响因素。从制度演化观来看,会计稳健性实际上是其适应社会需要,在社会心理、经济周期、政治环境以及技术进步因素共同影响下的权变结果。

(一)社会心理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会计稳健性置身于人们的“试错”行为之中,在不确知的自然面前,人类生而有之的好奇心和其生存本能促使人成为社会的人,行为成为社会的行为,会计也成为社会的会计。会计行为的社会性必然使其受到社会心理的影响。

从会计稳健性产生之初,试错就产生了,一旦成功实现目标,就可能成为习惯。会计稳健性从个体习惯演化为习俗或者惯例的机制是与其他行为规则博弈后的结果,当至少两种以上的行为规则经过双方博弈以后,被锁定在不对称确认净资产或者净利润的状态或者情形下,任何一方如果偏离这种演化均衡态势,其所得的博弈支付将比其原有的策略选择少,当这种均衡态势在群体中出现就成为会计稳健性习俗或者惯例。

在会计从“会计室”走向“大学教育”以后,会计稳健性习俗或者惯例不再是口耳传授而被纳入教科书,成为标准化的技术规则,例如,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坏账准备、加速折旧等都作为“优秀的实务”被教科书甚至被制度、法律所采纳。因此,习俗或者惯例的形成也并不完全是个人经验的集合,其受一种社会从众心理的影响,这一“顺从”可以体现为对权威的顺从、对成功者的顺从、或者对法律的顺从等。因此,会计稳健性被广为接受某种意义上讲受一种从众的心理影响。此外,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对损失的重视程度大于对获益的重视程度,进而稳健而非激进是一种社会层面的心理偏好,由此即便会计稳健性带来不利的信号,但是却为社会所接受,体现会计稳健性的报表所揭示的财务状况是一种底线状况,带给人们的信息是公司的财务状况至少像其呈报的那样,而不是更糟。

(二)经济周期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经济周期是社会经济运行中客观面临的周期性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更迭的现象。企业的经营好坏不仅受内部管理水平的影响,也受外部宏观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制约,在经济繁荣的时候采用会计稳健性原则,将部分利润留存下来,以应付经济不那么繁荣时的亏空,这是人们应对经济周期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智慧产物。反之,在经济收缩甚至衰退时,任何一个试图实现持续发展的企业都不会主动选择会计稳健性原则,因为,这样将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此时,偏离甚至放弃会计稳健性原则同样符合那种“善”的道义,即维护了社会和谐和稳定。会计信息是人们决策的指南针,具有加剧或者缓解经济周期各阶段效应的作用。

(三)政治制度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政治制度是在特定的社会中,由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其政治统治,通过组织权力制定的要求政治实体遵守的各类准则或者规范。人类历史中出现过的政治制度有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制和社会主义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些政治制度分别对应着各自的经济环境,不同的政治制度对于会计有一个共同要求,那就是:会计必须满足其政治统治的需要。

(四)技术进步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技术进步涵盖人类知识的积累和改进。技术进步对于会计而言有两层意思:其一,会计蕴含的技术特征使得会计自身也经历着技术进步,这有利于会计完成其社会使命;其二,技术进步使得会计对象日趋复杂,构成了对会计是否能完成其社会使命的挑战。

1.会计自身的技术进步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会计技术是人们为了生成会计信息,运用会计基本程序和相应方法时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的总和。从原始计量记录开始,会计经历了两个技术进步阶段,一是手工操作阶段,这一阶段的会计遵循手工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系统过程;二是计算机参与会计工作的电子数据处理阶段,这一阶段的会计工艺并不排除手工簿记系统,而是借助电子计算机弥补传统手工簿记系统的不足,使得会计信息的提供更加灵敏、及时和准确。当前有关会计稳健性的理论探讨更多是以传统手工簿记系统为背景,随着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的普及,模拟会计信息生成环境,获得某种目标特征的会计信息在技术上成为可能。传统上困扰人们的如何使得对外报送的会计信息既满足债务契约的要求,又不影响管理者薪酬的获得,同时也能达到财务分析人员预期等等多重目的都能借助电子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采用仿真技术模拟获得,在这一模拟结果的指导下,企业得以调整实际的账面处理或者构造真实的交易以满足实际的账面要求。这意味着,在电子数据时代,权衡满足不同契约要求的会计稳健性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得以实现。

2. 技术进步带来会计对象的复杂性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技术进步引领人类从农业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展后,又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对象的经济活动日趋复杂,从有形向无形发展,而传统的会计稳健性理论是基于工业经济的产物,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对象而言,其价值的不确定更加显著,由于会计稳健性就是应不确定而生,因此可以预期,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稳健性不会减弱而会加强。

(五)与公允价值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会计稳健性和公允价值自产生以来,就颇受争议,并且二者所受争议与经济的发展及运行状况密切相关。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之间显著的一个共同点是二者都因为不确定性而生,也因为不确定性而产生诸多争议。无论是会计稳健性还是公允价值都是会计应对不确定性的结果,体现了会计所具有的“反应性”的本质特征。但是二者所试图解决的不确定有一定差异。

但是会计稳健性并不是因为公允价值而产生的,事实上,其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会计制度,产生会计稳健性的不确定性在未来将是确定的。例如,由于经济周期的影响,利润的上涨和下跌是一个必然的确定现象,将丰年的利润通过会计稳健性留存到亏年,对于仅仅靠分红维持生存的投资者而言是理性的共识。再如对于债权人而言,其提供的贷款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后,是否能够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取决于债务人的能力、道德和客观的经济状况存在不确定性,但是这种不确定性在其未来回收资金的时刻将成为确定性。因此,为了减少当前不确定性带来的信用风险,提高其资金安全度,将实体资产的价值降低,抑制债务人可能膨胀的借助虚拟资产投机的心理,也是会计稳健性之所以能得到债权人甚至法律认可的原因所在。会计稳健性和公允价值的产生都是会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结果,二者不应该相斥而应该互补,相互影响着对方。

综上,本文分析了会计稳健性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发现,会计稳健性的发展方向将是权变的会计稳健性,会计稳健性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受到社会心理、经济周期、政治制度和技术进步及与公允价值的关系等诸多现实因素的综合影响。

参考文献:

[1]Basu,S, 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and the asymmetrictimeliness of earn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7,(24):.3-37.

[2]曲晓辉,邱月华.强制性制度变迁与盈余稳健性一来自深沪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7): 20-28.

第6篇

关键词 女大学生 考研 差异 解析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的范围为江苏省内5所高校,采用团体调查和个体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收回198份,其中有效问卷193份,有效回收率为97.74%,对其中的193份有效问卷用Spass 11.0进行研究,调查基本特征见表1。

1.2 调查问卷设计

问卷材料收集主要从以下两个途径进行:一是通过文献检索查阅以往对考研心理的研究分析,将代表性的项目筛选出来,二是对有关教师、学生进行访谈,询问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考研的动机是什么,在调查的对象中,学生20人,教师5人。根据上述两种途径得到有关考研动机的项目,经过进一步的分析,使之归纳成9项。

2 基本调查结果分析

被调查考研大学生的考研理由比较(见表2)

2.1 男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考研理由选择上有97人选择了就业压力,占调查者人数的50.25% ,比率很大,这和高度发展的社会情况相吻合,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迫于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通过考研获得雄厚的竞争资本。但男女在此问题上存在差异,如表3所示:男生选就业压力的,占被调查男生总数的40%;女生选就业压力的,占被调查女生总数的58%,对男女生在就业问题上进行比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设Z=0.05,计算得出Z=2.483,Z的绝对值大于1.96,得出男女生在对待此问题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的现状所决定的。对于女性来说,一方面她们对社会关于女性认识上的偏见表示不满,但另一方面,她们又不自觉地将这种偏见或认知内化为自身的价值标准,把女性化与事业成就对立起来,形成个性上的依附性,对事业淡漠、缺乏热情。

2.2 女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

如表2所示,在考研男大学生中希望通过考研实现自身价值的有18人,占被调查男生的21.2%,与之相比在考研女大学生中希望通过考研实现自身价值的有19人,占被调查女生的17.59%,是除就业问题外,男女大学生选择考研的第二个重要因素。这些大学生有强烈的学术意识与追求,希望通过进一步的深造,在学术上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实现自身的价值。对男女生在此问题上进行比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其中设Z=0.05,计算得出Z=0.63,Z的绝对值小于1.96,得出男女生在对待此问题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也许与当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密切相关,她们不再将自己局限于家庭生活中,不再依附于男性,她们在社会中努力寻求自己的空间、有成功的社会角色定位。

2.3 男女恋爱心理的发展

如表4所示,希望通过考研的方法来与恋人在一起的,占被调查男生总数的5.58% ,占被调查女生总数的10.19%,比例上来说还是挺高的,通过对男女生在此问题上进行比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其中设Z=0.050计算得出Z=1.256),Z的绝对值小于1.96,故认为男女大学生在此问题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笔者认为这与大学生心理发展有关,对大学生来说,在大学时代,能拥有一份爱情,十分珍贵。良好正常的异往,对于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 学历情结、名校情结的影响

在被调查的男女大学生中因为学历、名校(下转第9页)(上接第6页)情结的影响而选择考研的有18人,占被调查的大学生的9.33%,学生对于学历、名校的推崇,是可以理解的,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涉及自身重大的利益都与个人所获文凭的高低密切相关,虽然学历并不能够完全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水平,但相比较而言,学历却在一定的程度上给予人们进入社会的合法权力,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是具有积极意义的。那些名牌大学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学习环境都要相对好些,能为大学毕业后继续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

2.5 男女大学生因为家庭原因选择考研的,存在显著性差异

如表5所示,因为家庭的原因而选择考研的有12人,占被调查男大学生的14.12%,而女生仅为1人,占被调查女大学生的0.926%,比率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其比率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计算得出Z=1.987,Z的绝对值大于1.96),得出男女大学生在对待此问题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笔者认为,这与几千年沉淀的男权主义观念有关,在男权社会中,对女性的期望定位就是“温柔娴淑、相夫教子”, 所以对很多父母来说,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大学本科,已经是很好的了,然而对于男生则不一样,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定位是“功成名就、光宗耀祖”,所以家里还是希望男生继续深造、在学术上有所发展。

2.6 因为从众选择考研的大学生很少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因为从众心理选择考研的只有5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6%,比例不是很大,从这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学生的选择还是比较了理智的,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是否考研,体现了大学生不断走向成熟的一面。

3 应对大学生考研心理的对策与措施

3.1 完善就业市场体制

针对目前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体制不健全的现状,政府、社会应该为大学生多提供一些搜集就业信息的平台,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大学生人才交流会、大学生供需洽谈会等形式,让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有更多的接触,增加就业机会。

3.2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考研心理,帮助学生作出合理的决定

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差别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开设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社会经验、缩短社会适应期,增强竞争力。

3.3自身合理定位、准确把握自身优势

女大学生应该摆脱“男主外、女主内”“男尊女卑”等传统思想的束缚,积极主动自己创造就业、创业机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避免考研中的盲目现象,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叶奕乾.人格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82-83.

[2] 吕洁.高校大学生考研动机及影响因素分析[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

[3] 吴伟伟.女大学生考研心理解析[J].科技信息,2009(35).

[4] 吉峰,孙俊才,李允荣.具有考研意向的大学生心理应激源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4).

第7篇

(一)正式群体的心理功能

1.群体的归属感功能

群体归属感就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其实是群体成员的一种社会交往的需要,在这种需要的背后隐藏的是成员希望有一个组织能够接纳自己,这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可以获得心理的安全感和归属感。[2]大学生处在人际交往的发展时期,尤其对群体的需要情绪激烈,归属于一个群体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好处的,这样可以降低大学生离家在外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在一定的群体内部,大学生也可以培养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在与群体成员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某些群体的规范和约束也会自觉地发挥作用,保护好群体内部每一个成员的利益,提升群体成员的心理归属感。

2.群体的认同感功能

大学生参与的各种各样的群体,在群体内部成员都具有欣赏和吸引其他成员的心理需要,这是因为每一个成员参与群体的时候都是出于相同的兴趣、爱好,这样就使得大学生在群体活动中更容易得到群体的认同和肯定。也许正是群体有这样的心理功能,才会用一种几近无形但很强大的力量,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参与进来,在自发和主动中,追寻自己的梦想与执着。

3.群体的教育感功能

群体的教育感就是指群体在发展过程中,出于对群体目标的追求,要求群体成员按照群体的规范行动,使群体成员的心理受到影响,起到教育的作用。“身教胜于言教”,大学生相互之间的这种沟通与交流,在不自不觉中都会对对方产生影响,起到教育的作用,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及其行为。

(二)非正式群体的心理功能

大学生源于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个性,当多种需要在正式群体中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很自然地形成某种非正式群体。可见,非正式群体在大学生生活中是很有必要存在的,而且对大学生的成长来说也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1.积极的作用

(1)控制的作用

非正式群体对其成员的控制主要通过不成文的行为规范而起作用,而不是借助于奖励和惩罚的手段达到。非正式群体自觉地遵守这种规范,表现出高度的行为标准化和模式化。这种控制作用不是一种客观的压力,而是一种自觉的力量,即自己控制、约束自己。

(2)改造的作用

非正式群体的成员犯了错误,往往会自发地引起“良心”的责备,感到对不起“兄弟们”,于是产生了忏悔感,自觉改造与群体不一致的行为。而正式群体的成员犯了错误,起初可能会推卸责任,埋怨别人,后来,在群体的压力下,可能勉强承认错误,但要彻底改正错误,还需要一个过程。

(3)激励的作用

非正式群体的成员具有强烈的群体观念和信念,容易受到群体的鞭策。例如,有的成员在正式群体中甘心落后,而在非正式群体中则不甘示弱;对于某项工作的动员,有的成员在正式群体中无动于衷,而在非正式群体中只要“核心”人物一声令下,他们就会立即行动起来。

2.消极的作用

(1)影响学习的负面作用

大学生如果参与较多的非正式群体,就会对学习有所影响。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过多地参与群体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由于大学生的学习是以自己学习为主,首先在时间上要有所保证,参与太多的社团活动,势必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影响学业。

(2)扩散和传播小道消息的负面作用

由于在非正式群体内部,成员大部分是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大家所了解的信息或涉及的领域基本相同。当有一些正面的或负面的信息产生时,由于成员对相关信息的浓烈兴趣,就会在群体内部加以传播,有时候容易传播不切实际的小道消息,造成一些误会,不利于群体的团结与发展。

(3)产生对正式群体抵触的负面作用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相对来说心理的发展还不是特别稳定,有时候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绪的波动,总想找一个可以渲泄的地方,这时,他们就会选择在非正式群体中获得成员的同情,得到情感的支持,这样容易产生小团体倾向,似乎是在找寻到一种依靠,久而久之就会对正式群体或其领导形成抵触情绪,影响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二、群体心理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

每一个群体都有其特定的目标,达成目标就是群体的基本任务。在群体目标的指引下,其成员分工协作,相互激励,共同努力,克服困难,达成目标。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群体成员合作的力量大于与该群体人数相同的一些个人单独发挥作用的力量总和。但是,一个群体对群体成员的心理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比如,群体成员希望在群体内部获得个人不会感到孤独和恐惧的安全感;获得友谊、爱情、支持等;获得相互尊重;在群体中能交流思想,协力合作,使个人的工作获得支持;来完成自己难以完成的工作,并取得一定成就。[4]大学所在的群体同样也会对学生们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在群体内部也是希望受到重视和尊重,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来说,群体心理会主要有如下影响:

(一)群体规范运用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会使大学生形成一定的从众行为

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要发挥优秀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带动学生,在班级内部形成一定的优良学风、班风,激发其他同学的学习热情,用榜样的力量达到思想品德的教育作用。因为大学生在群体规范的作用下,有强烈的从众心理,这种心理是人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尤其大学生更加善于模仿和追求自己心目中的“优秀人物”,来优化自己的形象和行为。所以,要充分运用群体规范和从众心理达到榜样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二)群体情感体验运用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能够让大学生感受到相应的社会助长效应

社会助长是个体的一种希望得到周围人们欣赏和支持的心理活动,这是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可以增强人们的自信,感受到一定的温暖,激发学习的热情。大学生在一定的群体中,对于所从事的学习或工作,都会受到相应的社会助长效应的影响,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在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也可以采用赞扬和肯定的态度,形成积极的群体情感体验,从而优化群体成员关系,形成积极、健康的氛围,提高大学生的品德修养。

(三)群体内部不团结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会使大学生出现一些社会惰化的现象

社会惰化是一种负面的社会影响因素,在群体内部存在并发生着影响,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从众的心理,只不过是一种消极意义的从众,这在群体内部有时候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也起到消极的作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注意这一问题,尽量规避这种现象,消除群体内部的不团结情绪,和学生谈心、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给予及时的协调,避免大学生出现一些社会惰化现象,树立优秀学生的正面形象,以优质、健康的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来遏制此类现象的发生。

三、运用群体心理功能,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对群体心理的描述,可以使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有一个更细致的认识,在具体的实践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运用群体心理的有关知识,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并有能力来处理一些新的问题。

(一)发挥正式群体凝聚力作用,积极形成良好的学风和人际关系

正式群体有较强的凝聚力,较严格的群体规范,大学辅导员也要关注群体凝聚力作用,积极形成良好的学风和人际关系,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特别是一些主要的,常见的正式群体,例如班级。班级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场所,班级的温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有时候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友善的眼神,一个开心的微笑都会给学生的心理留下好的印象,顿时感化人的心灵。这就是教育的作用,是无声之处胜有声的力量。为此,大学辅导员要注意发挥班级这个群体的凝聚力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创建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从整体上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其次,大学生参与活动的又一个重要的群体是学生宿舍,在良好的宿舍氛围中,学生能够感觉得到温暖。当一个人能够感觉到家人般关爱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自己要做到更好来回报他人,可见,能给人带来亲切、温暖的感觉在人际交往有着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优化思想品德的一剂良药。

(二)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倾向特点,来纠正个别学生的不良心理

大学生心理处在“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阶段,这种心理的不成熟需要有专业的机构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于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一种支持,学生的心理不健康,在心理支配下的行为自然就好不了。可见,教育者要适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在学生群体中控制一时盛行的非理智情绪,避免一些过激行为的发生。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特点的了解来避免和修正学生的不良心态,达到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三)正确引导非正式群体发展,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非正式群体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发展也是有积极的作用的,但是,由于现在网络的发展,使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一些构成也有些复杂,有时候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作为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正式群体的作用,积极修正非正式群体的负面作用,达到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的目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对群体内部成员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候,“核心”人物的思想和理念对其他成员的影响是很深远的。所以,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使其成为非正式群体中的领导核心和正确意见的代表者,发挥积极、健康的作用,完成群体的任务目标,并能协助教师保证学校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5]非正式群体成员合作性更强,在面对任务的完成中,需要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利用这一特点来安排相应工作,在工作中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养成先人后己的素养,把困难留给自己,方便提供给他人,使非正式群体中参与的活动目标的达成与正式群体活动目标基本保持一致,并尽可能多的为正式群体服务。在大学生的非正式群体中,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很深,有时,教育工作者的一些看法,会伤害学生的情感。所以,当有矛盾和问题时,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从正面加以引导,理清学生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学生的信任。加强正面引导,使大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逐步清晰起来,在理智和从容中使思想得到升华,发挥相关作用,促进其向正式群体转化。

第8篇

信息需求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活动,它作为有意识的精神活动,反映了一种需要。[1]高校图书馆信息用户虽然是属于不同的专业、不同年龄,包括个人性格、爱好不同,但是不管有什么差异,只要有信息需求行为就能找到他们共同的心理规律。

1.1高校图书馆信息用户心理的共同特征

网络信息技术为信息用户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信息环境,高校图书馆信息需求也产生了变化。高校图书馆信息用户心理的共同特征:选择信息资源受易得性、准确性、实用性的影响,有一种以最小的付出获取最大的收益的心理趋向,即用最少的时间、精力获得最多的相关信息资源,而且要求知识含量高。[2]因此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用户心理的变化不仅仅是要求高校图书馆提供快速的、准确的服务,而且还能提供主动、交互式的信息服务,实现服务形式多样化。

1.2在校学生信息用户心理特征及变化

1.2.1在校学生信息用户心理特征。所谓阅读心理是指读者在从事阅读活动时所具有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能力、性格等的总和,是阅读这一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3]高校学生信息用户主要表现为:好奇心理、求知心理、应用心理、从众心理、娱乐心理,这些基本心理已经有不少专家进行了论述,就不做专门论述了。

1.2.2在校学生信息用户心理变化。首先是大学生人才观的变化。大学生的人才观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具有不同特点的。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他们的成才目标指向了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人才。当代社会要求大学生既要有专业的知识,又要有某一方面的特长,这就促使他们按照社会的需求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他们的信息需求范围不断扩大。其次是大学生择业观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在择业上开始逐渐重视经济因素。公司企业、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等部门成为他们倾向的选择对象。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将自己所学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结合自身未来发展方向去获取相应的知识信息。最后是大学生人生观的变化。当下信息网络飞速发展,部分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表现开始多元化,因此他们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获取的倾向也出现了多样化的特点。

1.3教师和科研人员信息用户心理特征

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是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主体。他们针对课题研究,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的学术动态和最新成果,需要借阅和复制众多的中外文资料。他们的阅读需求面不太宽,但专业、系统、时效性强。阅读范围相对稳定,目的明确,而且在质的方面,要求准、快、全、新。教师经验丰富,业务扎实,对专业的知识、文献信息熟悉,了解自己的需求,他们最大的心愿是图书馆能迅速提供所需领域全面的、最新的知识与信息,帮助他们掌握与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趋势等,从而解决科研中的难题或探索新领域、攻关创新。针对这类读者,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可为他们建立信息用户需求档案,开展跟踪服务,使图书馆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前沿。

2.满足信息用户心理需求,主动做好图书馆服务工作

2.1根据信息用户的心理需求,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主要服务用户是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他们的特点是人员比较集中、稳定。在校学生和教师受所学专业、教学内容等因素影响,这类用户信息需求专业性较强,而且比较集中。同时他们还很容易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信息需求多元化。高校科研人员专业性很强,他们的信息需求专指性强,而且学术素质高,需要高校图书馆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图书馆采购人员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尽可能满足不同信息用户的需求,与各院系、教研室、职能部门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切实了解各学科的教学、科研特点、文献需求及其最新动态。采购工作采取专家意见与采编部门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力争做到有效利用采购经费的每一分钱订好书。

2.2提高馆员综合素质,增强图书馆服务能力

图书馆员要更好的掌握高校信息用户的信息行为规律,为其提供信息服务、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有必要分析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用户心理因素、知识能力、认知能力、信息素养、环境因素等。

2.2.1知识能力。知识能力是获取、检索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它是用户实施信息行为最基本的能力。在现代信息社会,要想从各种各样的信息种类中获取到所需的有效信息,用户必须具有快速听说和阅读的能力。另外对于高校图书馆用户而言,他们还应该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信息基本知识,能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基础知识自动获取信息。

2.2.2认知能力。这个因素是知识能力更深一层次的因素。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们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它是人们成功的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良好的认知能力能帮助信息用户快速发现、学习有价值的信息,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速度。

2.2.3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ALA),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4]一个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人,在实施信息行为时,面对冗余的信息,会运用自如,能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2.2.4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信息环境、学科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它们相互联系影响着用户信息行为。

3.结语

第9篇

[关键词]逆反心理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消除

健康是整个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世界卫生组织(WHO)

中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正确舆论的过程中常常存在着一些特殊心理活动现象,其中之一就是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摸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井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根据《心理科学》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学生中经常存在逆反心理的达32.6%,偶尔存在逆反心理的达89.4%。有关专家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归纳为“五性”:即冲动性、盲目性、从众性、执拗性和攻击性等。

那么,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主观因素。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首先是和青少年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

1、中学生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越出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尤其是在接触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中中学生渐渐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等方法。正是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掌握,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

2、中学生时期中学生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而引发的性征越发明显和突出,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便逐渐强化和建立。由于性的发育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正是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已。面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教,有意无意的回避、反感甚至背离。教师诲人不倦的施教、家长苦口婆心的相劝等等,早已被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意向驱散了。

3、中学生时期尽管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了极大的飞跃,但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和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具体来说中学生在心理学认知发展中,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造成其认识的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他们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时的偏差太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老师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老师的劝说、要求、批评,把家长的指点、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上。

第二、客观因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错误的舆论氛围,这种舆论氛围既能给中学生学生认识活动造成困难,也能使他们同其他人的人际关系和所采取的行动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有的学生把尊敬老师看成是“溜须拍马”:把向老师汇报情况帮助同学进步说成是”打小报告”“出卖朋友”;把做好人好事讥为“傻瓜”等等,这样的认识一旦在班集体中形成一种错误的舆论氛围,就会导致学生认知障碍,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2、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首先是教育者的要求脱离了中学生原有的个人需要,在学生还没有产生自觉的学习需要之前,我们应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需要,否则势必为他们接受教师的要求造成困难,其次是教育者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的或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中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他们强烈地要求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不要认为只要出于好心,要求又合情合理,那么不论怎样向学生提出,学生总是应该而且也是能接受的。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却常常适得其反,不尊重学生是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和对立的常见原因,其二是由于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教育者对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对学生实际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只凭主观臆测就作这样或那样的处理,对学生采取不公正的态度,甚至未经深思熟虑,不问青红皂白,采取过激的措施,如罚站、辱骂、赶出教室,甚至出手打人等,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其四是教育者教育教学方法的生硬、呆板。教师没有因材施教,而搞满堂灌、一刀切,久而久之,往往导致基础差的学生的厌学情绪,从而使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信心,感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获得良好成绩,消极情绪逐渐占上风,与教师的敌对情绪也就形成了,其五是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教师把社会道德行为准则传播给学生有两条途径,一是口头讲解或劝导,另一条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这是缺一不可的,如果教师说的是一套,行的又是另一套,就很难发挥教育作用,这会大大降低教育者的威信,也会使学生反感,使学生对一些正面宣传教育的信息产生逆反心理。

3、庭和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范围内,社会、家庭中的许多不良因素也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如家庭的破裂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自卑的逆反心理;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过大的心理压力,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更加广泛复杂,内容、形态、渠道也多种多样,但影响较普遍的是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社会逆反心态。如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不良媒体等,都可能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造成危害,腐蚀他们的心灵,导致极端的逆反心态的产生,可见,外界的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会使中学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定势,这是教育者所不能忽视的。

根据产生逆反心理的主客观原因,要防止和消除中学生逆反心理,也要从主、客观两方面加以把握。

一、主观上努力

1、中学生要提高自我意识水平。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是人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要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首先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我意识水平,提高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会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这是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的根本途径。

2、正确对待家长、教师的教育和帮助。家长、教师的有些方法可能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正确的。

中学生应当理解他们的心,原谅他们的作法,不逆反。

二、客观保障

老师和家长要更新观念,改革教育方法,摈弃传统教育方式中的弊端,创造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方法,特别要注意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

1、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真心爱护学生

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对某个问题如何处理?"学生与教师的隔阂往往是因为互不理解造成的,如果教师能够经常做到"心理换位",就能理解学生,就能永远保持一颗"童心",一颗理解学生的心,就能体会学生的苦恼,更深刻地了解学生的需要。教师只有与学生同乐、同忧、同悲,学生才会感到教师是"自己人",乐意与其亲近,乐意听从教导,这样教育效果就会倍增。一般来说,师生之间思想上的反差越大越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相近的思想相吸,相反的思想相斥","你的调儿越高,我越不理你那套"是学生们常有的心理。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思想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对他们的标准,减少反差,以提高教育效果。

2、注重事实,耐心劝导学生改正错误

家长和教师在批评和娇正学生的错误时,要注意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在认识错误很害怕,等着挨批,可教师并未这么做,而是表示理解,等待学生自己认识错误,自己改正,这样一来,最终的教育效果可能会更好。

宽容包括允许反复。学生进步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反复是正常现象。教师应当允许学生反复,并抓住反复的机会进行进一步教育,促其继续进步。抓反复,要反复抓。绝不能见学生进步过程中有反复就全盘否定。教师"揪辫子","揭疮疤"的做法是最令学生反感的,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产生对抗行为或自暴自弃。

遇到学生违反纪律或教师"顶牛"时,教师要冷静,出现僵局时更要先冷一下,拖一拖,这样有利于使双方都冷静焉,防止把话说过头,伤了感情。另外,教师还要做一些思考和调查工作。当过后再处理时就容易心平气和,且更客观一些。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和顶撞行为。

对于中学生学生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要做具体的分析。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对学校不切实际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的一种反叛惩罚。学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过去有效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今天未必可行。学生不满意"老一套"的东西,与成年人相比,更少有传统的习惯思维与保守思想,更不会固步自封,因此比较容易发现成年人思想中习以为常的问题;相反,对新鲜事物与新鲜思想的吸收能力又比成年人强。就这点来说,中学生学生身上的逆反心理是有一定积极性与合理性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可以从学生逆反心理反应中,找到自己工作上的弊病与缺陷,及时加以调节与改善。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攀比;社会化;消费价值观

凡勃伦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对有闲阶级的炫耀性消费进行了论述。在凡勃伦看来,有闲阶级的炫耀性消费的目的在于借助明显有闲与明显浪费证明社会身份与地位。炫耀性消费表现并不仅存在于有闲阶级身上,置身于校园的大学生,不仅深受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而且同时受到家庭消费模式、社会消费价值观的影响,置于多维因素作用下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用品等方面出现攀比消费现象,如,服方面的新潮化、随身电子产品的品牌化、饮食的高档化等,以笔者的实际参与观察为例,发现,S大学部分大学生身上也存有凡勃伦意义上炫耀性消费的内涵。鉴于影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主体的不同,笔者采取了与凡勃伦相似的分析思路,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入手探讨S大学部分学生攀比消费的诱致原因以及解决或者避免大学生攀比消费的对策。

1 大学生攀比消费现象出现的原因

影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既有学校教育、文化等因素,又有学校外界环境,如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大学生自小的生活环境,即家庭的消费价值观等亦发挥作用。此外,大学生作为能动的主体,在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的过程中,亦有自身对习得知识、文化等的理解与实践,为此,笔者预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入手分析S大学部分大学生消费攀比现象产生的原因。

1.1 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外部影响因素

1.1.1 社会环境影响大学生消费价值观

改革开放近30年,我国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另外,市场经济条件下容易诱发拜金主义,因为市场经济离不开商品交换,商品交换离不开货币,作为中介的货币因而成为财富、商品的化身,成为普遍价值的代表,拥有了货币似乎就可以购买一切、占有一切。这就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货币无所不能,使人产生对货币、金钱的崇拜,诱发对货币的无限制的追逐和占有,从而走向拜金主义。

1.1.2 学校教育与校园文化塑造大学生消费价值观

罗斯金曾对此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教育并不是教导人知道他们以前求知的事,而是教导人们去做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情。”大学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场所,是形成消费观的重要起点。没上大学之前,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消费状态。上大学之后,消费自在自己手中。而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没有将消费理财纳入到德育课程中来,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高校“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的教育引导也不够。部分学校不良的消费现象日渐泛滥。学生盲目攀比手机,电脑等更新速度快,价格高等电子产品,追求名牌,甚至限量版的包包,鞋,不追求衣服的性价比和实用性,反而以奇装异服为美。有些女生使用与自己年龄身份不相称的昂贵化妆品包装自己。以出处高档餐厅,国外旅游作为彰显身份的筹码。每当自己的奢侈愿望实现时,更要在微信朋友圈,QQ空间炫耀一番。

1.1.3 家庭消费观的基础作用

家长对待金钱的态度对孩子有一定的影响,家长对花钱没有概念,大手大脚,长此以往,孩子的消费方式势必也会受到不良影响。有些家长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让孩子省吃俭用,该买就买,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与此同时,家长的物质激励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金钱观念与消费观念。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女的消费观念,因此,家长的消费观念对于孩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

1.2 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内部影响因素

1.2.1 自身控制原因

有些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周围不良风气影响,在复杂消费观影响下,很多学生不能坚持自身正确的原则和观念,不能有计划的消费。根据笔者对身边的同学了解和调查,包括自己在内,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大学时代的理财意识不强,月初过着地主般的生活,月末过着乞丐般的生活。主要表现在,高消费,超消费现象。另外,很多学生倾向刷卡消费,网购,研究发现,刷卡消费会减轻消费者的负担感,这从侧面鼓励了不合理消费的产生。

1.2.2 大学生的从众和求异心理

从众性是对群体的依附感和个体的自我保护本能。首先,来自于大学生对大学生群体的依附感。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渴望集体归属感。部分学生为了满足从众的心理,买土豪金,高端的三星手机,以至于不仅有网友调侃苹果手机已在校园里成为“街机”。基于从众心理的消费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形成对立。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社会中吸引大学生群体的流行元素层出不穷,大学生具有依附群体的先天本能,在看到周围的同龄人购买某一流行产品后,为了更好的融入到其生存环境,必须要在消费领域保持一致性。但是在购买这类产品时,大学生忽略了自身实际的消费能力与对产品的需求度,造成了盲目消费。这就是所说的从众性。而正确的消费观主导的消费模式应该是货比三家,深思熟虑之后才买的。

求异性是来自于大学生虚荣,攀比的心理。这种消费行为通常不是必需的,消费品往往能吸引大众眼球,能够突出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使别人更加注意到自己,而且因此产生的对某种产品的需求也是缺乏弹性的。例如有位同学穿衣服不是为了遮体,保暖,而是为了吸引旁人眼球,经常打扮花哨,穿一些奇装异服增加在校园内的回头率,表现他张扬的个性,叛逆的性格。可见,消费有的时候是为了满足一个人追求独特的心理需求。这些心理需求的满足都需要金钱的支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当代大学生偏颇的消费观。

受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再加之大学生自身控制能力,大学生出现了攀比消费现象,笔者认为,S大学部分大学生消费攀比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未形成正确的消费价值观,由此,应该从构建合理的消费价值观入手,解决S大学部分大学生攀比消费问题。

2 大学生攀比消费的解决对策

鉴于诱致大学生消费攀比现象的因素,笔者认为,为塑造大学生正确的消费价值观,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多方面入手。

2.1 内部方面

2.1.1 开拓视野,增长理财知识

在大学里,我们不仅要学会书本上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涉猎一些理财知识。在闲暇之余多看书,出去接触自然,增长知识和见识。在消费面前,理智面对,不盲目跟风。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时光,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把自由支配的时间用在学习知识和实践活动上,同时还能体会父母挣钱的不容易,在盲目消费的时候能提醒自己。

2.1.2 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养成科学的消费习惯

正确科学的消费观是落实中国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是科学消费的前提。科学的消费观是根据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自觉地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合理消费,以促进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消费态度和消费观念。科学的消费观把实现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作为评价一切消费活动是否合理的最高标准。我们应该保持正确的消费心态,不以价位高,限量版作为自己的消费标准,而以实用性,可支付能力为准。养成科学的消费习惯,应该学会花钱,将钱花在有用的地方。还应该做到事实消费,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进行理智消费。

2.2 外部方面

2.2.1 学校方面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全社会的事情,大学阶段是消费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且大学是学生的主要社会场所,学校的任务尤其重要。首先,学校应该狠抓学风,净化校园风气。良好的学风,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这样学生便懂得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这样便会形成正确,科学,可持续的消费观念,不盲目消费和攀比消费。其次,学校应该定时的开展一些活动,让同学们做一些消费方面的调查,让同学们亲身体会消费,同时体会和理解父母的辛苦。再次,大学可以依托自身投资,理财,保险等教育资源,使学生在校园里就接触到投资、创业(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理财、消费为核心的系统的理财教育课程。同时学校的老师等可以引导大学生自立性消费,通过一些勤工俭学活动,让当代大学生懂得自立,自强,做一个有社会能力和责任心的人。

2.2.2 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教育对当代的我们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家庭中,父母在消费时候应该给孩子做榜样,父母在消费时应理性和理智消费。其次,家长在为孩子提供生活费用时,应做到合理科学,应告诉孩子大学自理自立的重要性,不能一味的迁就孩子,应有计划,有节制的供给生活费。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子女的攀比消费现象。最后,家长在消费方面应正确引导子女,应告诉孩子大学是一个学习的环境和地方,不应将此用以攀比消费上。

2.2.3 社会方面

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全社会的事情,需要有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因此,必须动员起社会各界的力量,如消费者组织、有关的宣传媒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科研部门等等,大家齐抓共管。努力构建一个节约的社会环境,使学生更多的溶于一个节约的社会风气里,从而更好培养自己节俭的生活作风。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整顿社会不良风气,不攀比,不浪费,营造一个健康科学消费的社会环境,减少大学生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目前,社会各界对大学的消费价值观的评价众说纷纭,笔者的调查研究也已证实部分观点,剖析问题的实质,包括内在从众,求异的心理原因和外在社会、学校、家庭的不良影响。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他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对于未来我国的社会发展与进步意义重大。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大发展时代,物质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精神文明却没有同步前进,作为具有五千年优良传统的国度,这样的反差值得我们思考。“少年强则国家强”,如果当代大学生不能及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良价值观,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现象会越来越频繁。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世界排名却十分靠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因此我们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基于此,应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解决在消费过程中遇到的疑问,提供科学有效的消费知识和意见,加强对大学生合理科学的消费方式的引导,促使大学生践行合理的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证人证言;理论依据;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

一、我国证人证言研究的现状

(一)证人证言研究方法单一

80年代以来,我国司法心理学的发展,无论在研究领域还是成果应用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唯有研究方法上一直以自然科学中的实证的定量研究为主导。我国法制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将研究方式奉为圭臬,将其他的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边缘化,非实验性的方法通常被看成是思辨性的不同科学的方法。证人证言准确性研究也不列外。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受西方国家刻意追求心理学的"科学性"的影响,在方法选择上过度注重实证研究方法,用纯粹的物性方式研究心理如同给心理学设定一个边框,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促进心理学发展,一旦心理学的发展将内部范围填满,需要突破,实证研究的方式便成了阻碍心理学发展的樊篱。近年来,西方心理学界对以往心理科学取向时行了检讨与反省。

(二)证人证言的研究范围过窄

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是目击证人的一般证言和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研究,儿童目击证人证言可靠性也刚有涉及,处于起步阶段。

1、 成人目击证人证言研究的关注点在于影响证言准确性的因素上。对目击证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针对估计变量和系统变量的研究。估计变量是指对目击者证词的准确性可能会产生影响,在实际中不能加以控制的变量。主要包括:嫌疑犯的特征(如性别、种族、外貌和年龄等);目击者的特征(如性别、种族、人格特点的年龄等);犯罪事件的特征(如目击过程的长短、对目击者情绪的影响、事件严重性、复杂性程度等)。系统变量指对目击者证词的准确性可能产生影响,在案件审理中可以被控制的变量。包括:目击者在目击事件和提供证词之间的时间间隔;司法人员向目击者提问的方式;目击后的其他可能影响目击者记忆的事件;对嫌疑犯进行辨认时是同时还是顺序呈现选定的照片等。

在目击者辨认的影响因素研究中,估计变量和系统变量都受到了相当的关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姜丽娜、应柳华(2007)年就对目击证人辨认研究进行了综述,系统的阐述了目击证人辨认研究取得的多方面成果。在研究证人一般证言的影响因素中,由于估计变量在实际中不可人力改变,许多实验研究都将关注点聚集到影响目击证人记忆、陈述的因素上。

2、我国目前关于儿童目击证人证言可靠性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如记忆痕迹理论、压抑理论、服从权威等,对我国儿童证人证言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但该研究主要停留在对国外研究的介绍上,没有符合我国本土文化的研究。近年来这一现象有所改观,有学者在介绍西方国家儿童目击证人研究现状的前提下,已经正视该领域的研究难点,为我国研究的起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证人证言研究的深度不够

纵观国外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目击证人辨认的自变量已从单纯的个体本身扩大到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的选择上。而目前我国对证人证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目击证言准确性的因素上,对审查判断证言真实性的方法技术研究较少。影响证言准确性的因素也大多关注个别因素,较少从社会出发寻找不同地域、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个人的证言差别因素。

我国对影响证人证言准确性因素的实证研究较多,但对证言真实性的有效审查判断方法研究较少。李安主张改变以往通过行为控制与情绪表现这两个取向来审查证言真实性的方法,转向采用陈述有效性评估技术(Statement Validity Assement,SVA)来审查证言的真实性。这一技术的提出有力地推动了审查判断证言准确性研究的发展。证人证言准确性体系中第一个层次是准确定位影响准确性的因素并检验出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为审查判断证言的真实性提供前提。第二层面便是研究出科学可行的审查判断证言准确性的标准,为审查证言准确性提供科学依据,改变目前法官仅凭个人经验进行判断的局面,达到科学化甄别证言真实性的目的。我国在证言准确性研究上只关注到影响因素,没有深入到证言准确性的审查判断标准上,系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难以对法律的构建产生深刻的影响。

此外,我国的目击证人证言的研究大多还是选择比较单一的因素,如事件后的误导信息、证人的信心和案件类型等几个方面,对影响证言准确性的社会、文化因素较少涉及。这种状况与我国证人证言准确性研究乃至司法心理学的发展尚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密切联系,也与我国的实证研究的水平密不可分。

我国研究者往往选取单一因素来研究对证言准确性的影响,总结了大量的影响因素,加深了对证言准确性研究的实证基础,但缺乏对多个变量同时进行的研究。

二、证人证言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方法徘徊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实验结论不统一

在力争让自身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战斗中,心理学一直在追随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对证人证言的研究也是如此。然而,心理学规模最大、最为持久的争论仍是早期的哲学家们争论过的问题:天性(遗传)和教养(从胎儿到死亡期间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的相对影响。从这一心理学的典型问题可以看出,心理学是一门以人的心理为对象的学科,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因此,单用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难以解决人文学科的所有问题,在证人证言准确性的研究中也容易出现实验研究不能真实检测现实中证人反应的状况。理由如下:

1、物的属性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在不同时间、地点对同一物的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实验结论可以再现。但人的心理却不同,同一人在不同时间、地点进行相同的实验其结果也会出现偏差。证人证言的准确性研究是研究人的心理在现实作证上的差异,以达到控制导致证言不实的因素,提高证言准确性的目的。物的实验是完全由人支配物的环境,而人对证言准确性研究的实验是主试与被试交互影响的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出现会夹杂主试与被试的主观因素,难以用纯客观的方式解释证言准确性的形成。例如,主试的反馈信息(包括语言、有意无意的点头、微笑、摆手和表情变化)会影响到被试的表现。

2、心理实验中容易出现需要特征。需要特征是指受试针对主试的假设,表现出他自以为合乎需要的行为特征。在证人证言准确性实验中,被试证人喜欢猜测实验目的和检测内容,对于有报酬的被试来说,更倾向于作出取悦主试的表现。如作为一名犯罪过程录像的观看者,被试会猜测观看犯罪过程的录像是为了更好地陈述观看录像的内容,从而作出符合主试的描述。

(二)证言准确性的实验研究缺乏外部效度

实验研究的外部效度较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少有实验室在真正的法庭上进行,大多数都以教室或实验室代替,甚至是发放问卷给被试去做。被试在实验室环境中处于无压力状态,即使做出不实的表现也没有会受到惩罚的心理压力。无外在的压力状态与现实中证人出庭作证完全不同,现实案件中证言的重要性决定了证人承受巨大的法律和道德压力,目击证人的证言稍有偏差便会冤枉犯罪嫌疑人。第二,被试在做实验前已有心理准备,做好及时的应对工作。现实犯罪案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目击者难以有心理准备,都是下意识的一些观察。实验室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差异导致实验的假设的可推广性受到多方的质疑。其三,实验室中较多地是用大学生做被试。大学生在年龄、受教育程度、理解力和判断力都与社会上不同背景和工作的人有所差异。现实生活中证人不具有特定性,都是随机的社会人群,用单一的大学生为被试的样本外部效度较差,难以推广到总体上。第四,样本的数量太少,导致样本的代表性较差。目前的证人证言准确性实验都是选用较少的大学生为被试,样本量的缺乏容易受人诟病。

(三)成熟成果停留在实验室,缺乏法律适用

虽然从心理学角度对证人证言准确性研究有较大的发展,但是其成熟的成果并没有上升到法律领域。Malpass & Devine (1981)提出,在辨认之前,目击证人是接受过关于罪犯在列也可能不在列的指导,严重影响着目击证人辨认的准确性。对目击证人进行如"罪犯在列"的指导语会加大目击证人的猜测率,使他们倾向于从辨认对象中挑选出一名最相似的犯罪。如果不能从记忆的角度时行辨认,那么目击者就会从辨认对象的外貌特征、举止行为和面相进行猜测,将那些面相凶恶、举止粗鲁的"不受欢迎"的辨认对象当成犯罪嫌疑人。Loftus 和她的同事(1978,1979,1989)认为,采用引导性的问题询问目击证人会改变他们对事件的记忆。辨认主持人的引导性问题无形中会给目击者一些暗示和引导,将主持人的意图掺杂到目击者的意识中,使目击者辨认一定程度上失去依靠对案发现场的观察和记忆时行辨认的意义。Steblay等人(2001)对25项研究的元分析发现,与同时列队辨认相比,顺序列队辨认在罪犯不在列的情况下错误辨认几乎减少了一半。同时列队辨认指将所有辨认对象一次性全都呈现在证人面前,让证人作出选择;顺序列队辨认指一次只有一个辨认对象出现在证人面前,并在下一个对象之前让证人作出是或否的决定。同时列队辨认中容易产生相对判断,指目击证人往往将列队成员相互比较,挑选出与罪犯最为相似的辨认对象。顺序列队辨认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目击者仅仅凭借从犯罪现场的观察和记忆来辨认列队成员,而不是在众多对象面前时行比较,作出"哪一位最合适"决定。

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法中还没有这几个方面的明确规定,只有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一些关于辨认的规则规定,但也没有对辨认主持人违反了该规则后的处罚细则。

公安部1998年5月14日发实施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47条规定:"组织辨认前,应当向辨认人详细询问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避免辨认人见到辨认对象。"第248条规定:"几名辨认人对同一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时应当由辨认人个别进行。"第249条第1款:"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其也对象中,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第2款规定:"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7人:对犯罪嫌疑人的照片时行辨认时,被辨认的照片不得少于10人的照片。"

三、证人证言研究的解决方案

证人证言准确性研究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发展阶段。现在,通过心理学者的努力,证言的准确性研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严格的研究范式。为了让证人证言的研究在借鉴西方模式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更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之路,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进行探讨。

(一) 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研究方式结合,提高实验研究的外部效度

在目前过分重视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加大人文科学研究方法的权重,除采用实验法研究证人证言准确性外,可以运用访谈法、自我内省法、个案研究法、档案研究法和归纳演绎法等多种方法。在坚持贯彻经验实证的基础上注重整体性研究,在积累大量的事实和资料基础上将证人证言准确性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用联系的观点进行研究。开拓多种研究思路和方法,将证人心理定位为纯物性向物性与人性的结合的转变,加强质和量研究的整合,实现思路的转变。

采用系统的科学方法来研究证人证言的准确性。从心理学的宏观方向看,应该采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方法,在不同的心理学分支可以有所侧重,对于证人证言的准确性而言,系统的方法是经过长期的验证发展而来。证人证言在西方的研究起步较早,从单变量研究到多个变量的综合研究的转变,从孤立因素到整合研究的变化体现出研究朝着纵深方向发展。我国应该在关注影响因素的前提下从整体把握,用系统的方式研究证人证言。证人证言系统处于心理系统的下层,心理的系统属于"人"这个系统的子系统,人又处于生物、自然环境、家庭、社会环境等诸多系统的错综复杂关系中。只有将证人心理从关注人的心理内部放大到生物、环境等更大领域内,才能使研究更具有生态意义和现实基础。

为改变实验室研究缺乏外部效度的弊端,用真实的法庭情境时行研究是可行之法。研究者可以在证人作证前争取相关部门的同意,将法庭中的证人出庭作证当成实验室环境对证言准确性进行研究,并结合自我内省法、实际案件的档案研究结论,必然能够改变实验室中外部效度缺乏的状况。

(二)从本土文化和主导价值取向寻找广阔的心理来源

传统文化和主导价值取向的不同是每个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学者在选择方法上要考虑的基本点。证人证言准确性研究,更不能离开人的心理产生的土壤发展变化的依据。

我国目前的证人证言准确性研究大部分是按照西方尤其是美国模式进行,从方法到手段,从关注因素和文化背景都体现出一致性。在证人证言准确性研究层面上同样需要重视人的文化性和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这也是实现本土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传统文化起承于农耕文化,在精神上推崇儒家的中庸之道,在价值取向上关注集体价值,个人采用中庸的处世哲学,以道德为重,以礼仪为纲,建立整体的思维模式。美国的传统文化则诞生于商贸文化、契约制度和宗教秩序的手段,重视个人之间的平等自由。西欧以及大部分讲英语的国家推崇个人主义而不是从众与服从,在提倡个人主义的文化氛围中,从众的发生率更低。证人在作证前绝大部分都亲历过媒体对案件的评论和社会的热议,较为了解外在的普遍倾向。我国证人在提供证言时更容易受到社会赞许、领导的评价、朋友的委托、亲情的面子和从众心理及是否受到打击报复的心理影响。可见,只有从本土文化特征寻找影响因素和研究因素的影响才是适合本国国情和具有现实真实性的证言准确性研究。

(三)实现成果的法律化,设立相关的证人保障制度

让理论文化之花长盛是实践的不断检验和修正。只有将已经证实的结论归纳到立法上,在法律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才能让证人证言准确性的研究充满生机,保持理论研究与实际需要的一致性。如果闭门造车,得出的结论又不为法律制度设置服务,证人证言准确性研究只能停留在原地并失去继续存在的根据,在考虑到证人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后,应该对证人的作证制度进行必要的设置。

第一,可以建立证人出庭作证的宣誓制度。《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603条规定了宣誓或郑重生明:作证前要求每个证人声明如实提供证词,通过宣誓或虽不宣誓但以某种旨在唤醒证人良知和加深证人责任感的方式来进行。日本旧《民事诉讼法》第285条规定:审判长应当使证人在询问前进行宣誓,但有特殊事由时可以在讯问后进行。《刑事诉讼法》第154条规定:除本法有特别规定的以外,应当令证人宣誓。可见,许多国家都依据本国国情设立相应的证人作证宣誓制度,我国也有设立的必要。笔者认为,根据我国法律知识普及率不高的国情,我国证人作证前的宣誓内容应为证人作证义务和伪证的法律后果的法条背诵,在证人背诵法条过程中让证人明白作伪证的法律后果,以减少故意作伪证的行为,提高法律的威慑力,加大证言的真实性。此外,还可以通过宣誓加大证人回忆的力度,尽量用谨慎小心的语言描述目击事实,减少回忆的任意性和表述的不准确。

第二,要设立证人权利保证系统。证人权利保证系统包括对证人安全的保障、经济损失的补偿和诉讼权利的维护。在贩毒、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中,往往关键证人的证言能起到打击犯罪和瓦解犯罪集团的作用,而恰恰这些关键证人的安全最需要保护。建立长效机制对证人本人及家属进行保护是当务之急,尤其是对于长期面临高度风险确已无法居住在原住所地的证人,应规定由公安机关秘密地为其户口迁移等提供方便。证人的酬金问题在我国立法尚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建议由法院批准证人酬金,标准按照平均工资计算,保证证人的出庭率。如果属于为领取酬金而提供虚假证言的情形,法律规定相应的不利后果。这样有利于保证证人的出庭率,实现证人证言的当庭作证前、中、后的诉讼权利都要得到切实的保障,包括保证证人做好保障工作,解决证人作证的后顾之忧,才能使影响证人证言真实性的外在因素减到最少,提高证人证言的准确性,保障司法的公正和程序的公平。

参考文献:

【1】李波、韩凯:《目击见证中的记忆与元记忆监控研究》,《心理动态》1999年第7卷第4期。

【2]姜丽娜、应柳华:《目击证人辨认研究综述》,《证据科学》2007年第15期。

【3】宋耀武、解秀新、黄保林:《目击事件对目击证人记忆的错误信息效应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1卷第3期。

【4】姜丽娜:《儿童目击证人研究》,《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7期。

第12篇

关键词:山东省;棉花生产;农民心境;政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D422.7(25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4-0145-04

山东是棉花生产和加工大省,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15%左右,仅次于新疆。然而近些年来,山东的棉花生产却一直呈现下滑趋势,2012年的种植面积为70×104 hm2,环比2011年又减少了10%。山东农民为什么不愿意多种棉花?为什么还有一些农民坚持种棉花?2012年10~11月,课题组成员分赴山东滨洲和德州棉区,随机访谈了部分棉农,对农民的种棉心境有了一定的了解(表1),有些信息还具有较高的政策参考价值。

12种棉比较收益下降

棉花和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两者之间存在着争地、争肥、争劳力的问题。据调研测算,2012年德州市种棉花收益远不如种粮食:按平均6667m2产籽棉200 kg(实际许多地区达不到)、平均每公斤售价920元计算,6667m2种棉产值1 840元,扣除棉花种植直接成本560元,加上棉花良种补贴15元,种棉花收入1 295元;种粮食按一季小麦、一季玉米计,6667m2小麦平均产量530 kg、玉米550 kg,小麦平均每公斤售价220元、玉米230元,种粮食产值2 431元,扣除小麦直接种植成本420元、玉米种植成本360元,再加上120元的种粮补贴,种粮食收入1 771元。种棉花与种粮比较,在都不计算自投人工费用情况下,种棉花每6667m2少收入476元。

这种收益差距的拉大,是导致农民放弃棉花的最主要原因。由于粮棉争地矛盾突出,山东省有些地方已经出现“拔棉种麦”的现象。有数据统计,德州市2012年植棉面积在87×104 hm2,较2011年下降2×104 hm2,减幅在20%左右,仅为2008年棉花面积的45%。滨州市常年植棉面积167×104 hm2,2012年仅为147×104 hm2,下降了12%。

13棉花种植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

棉花生产周期长,种植环节多,同时机械化作业率低,人工成本高,田间管理复杂,从播种、田间管理到采摘、拔棉柴,用功很多,从4月份到10月份要忙半年多。就现场调研来看,滨州市和德州市的棉花采摘依然完全依靠传统的人工劳动,并未看到有农机作业。种粮则实现了耕种收割全部机械化,几个小时就完成收割,省下来的时间外出打工,月收入可达一两千元且较为稳定,远比种棉花收益大。因此在调研中发现,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种棉花,棉田中采摘棉花的主要以妇女和老年人为主。

由于用工成本居高不下,棉农特别是植棉面积较大的农户收益大幅下降,甚至亏本。调研组采访了解到,滨州个别地区出现了棉花成熟后无人收获的现象。这种情况也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种棉自信心和积极性,继而转向其他农作物的种植或外出打工。

14国家政策对棉花的扶持力度不强

种植粮食作物有良种补贴、种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约合每6667m2补贴98元;种棉仅有15元的良种补贴,且现场调研发现,还有一些地区因各种原因并未将补贴发到农民手中(被采访的5户农民中,仅有1户领到了良种补贴)。另外,粮食作物有较稳定的最低收购价政策,而同样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作物,棉花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却迟迟未出台,难以抵御国际棉价对我国棉花市场的冲击。

15棉花价格波动频繁,市场风险大

棉花市场开放后,棉花价格受到纺织品出口和棉花进口的影响,波动很大。2004年棉花大丰收,棉价却暴跌,籽棉收购价格每公斤不到4元;2008年棉花丰收,籽棉收购价却从每公斤62元下跌到45元。收储政策的直接受益者是收储企业不是农户,且收储政策出台在棉花收获期前后,价格传导到农户时籽棉出售旺季已过,因而对托市、稳定棉花价格和农户植棉收益作用甚微,无法较有效地稳定当年的棉价波动。

16棉花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因而农产品相对于工业产品,波动性更大。棉花生长周期长,对自然生长条件要求较高,与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相比,更容易受到自然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影响,导致减产甚至绝产。

本次调研的山东省棉花大幅度减产,就是受恶劣气象灾害(台风)的影响,使有些种棉大户损失巨大,有的损失甚至在十万元以上,再加上灾害预警机制和农业保险制度的不完善,被调查的绝大多数农户只能自己承担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农民种棉的积极性和对棉市的信心。

2山东棉农种植棉花的驱动因素分析

面对上述种种困难,依然有部分农民坚持种植棉花(被访问的5户农民,只有一户准备在来年放弃植棉),有些经过精耕细作和科学管理还在灾害年份获得了可观收益。积极利用这种心态扩大植棉农民数量,提高棉花品质,是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因而本研究从经济、社会、文化传统、地域限制等各个方面,分析了农民选择继续种植棉花的驱动因素。

21土壤条件限制

被调研的滨州、德州地区属于土地盐渍化较严重的地区,大面积的土地因土壤条件的限制,在种植棉花之前是颗粒无收的盐碱荒地。棉花具有抗旱耐盐的自然特性,在其他大宗作物无法生长的盐碱荒地上,开发种植棉花可以缓解耕地紧张、粮棉争地的现状。因而农民选择在盐碱地种植棉花具有理论条件和经济意义上的可行性,在不让土地荒废的同时,获得一定经济收益。据统计,在滨州、德州等地的轻度盐碱地,种植粮食作物的产量仅为高产区的30%~50%,而种植棉花6667m2单产则可达到200 kg左右,约为全省的平均水平。

22农户家庭条件限制

人力资源是生产活动中最活跃的要素,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其人力资源是有限且稀缺的,如何合理配置有限的人力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每个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必然选择。由于人力资源的禀赋不同,每户农民往往选择文化素质和适应能力较强的年轻人外出打工,而中老年人(尤其是妇女)则因为家里有老人、小孩等需要照顾的人群,无法放弃土地外出打工。为不让土地闲置,被调研地区的许多家庭留守妇女在照顾家庭之余,选择继续种植棉花。留下来继续种植棉花的妇女和老人,由于劳动力本身的禀赋限制,市场适应能力差,无法准确分析棉花供求趋势,加之缺乏中介组织将农户与市场联系,并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因此在棉花产业不乐观的情况下,还是会选择继续种植棉花。

23种植习惯和从众心理的影响

改变农作物种植结构需要支付一定的转移成本,其中包括学习新田间管理技术的学习成本、面临未知风险收集市场信息的交易成本和失去现有收益的机会成本。当前的情况来看,种棉的持续成本较小,转移成本较大,棉农为避免巨大的前期投入变为沉没成本,有较为明显的路径依赖心理,使得种植惯性持续。山东棉花种植历史长,许多被采访棉农都有着5年以上的种棉年龄,对棉花种植熟悉、田间管理经验丰富,这使得种棉花的“进入成本”较小,因而在2012年收成不好甚至亏本的情况下,依然有多数棉农表示继续植棉,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种植惯性的影响。

从众心理指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决策时,会受到身边其他行为人决策的影响,当自己的观点与群体的观点不一致时,往往认为主流观点信息充分或预测正确,从而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而追随群体观点的心理行为。在调研中,有棉农表示,他们选择种棉,是因为本村其他农户大多都在种棉。这显然是受从众心理的影响。“从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民自身在信息和判断力方面的不足,但也会影响到农户的理性决策。

24棉花可随收随售,变现快

首先,棉花的生物特性决定了生长在植株顶部的棉桃先成熟,越往下越晚熟,因而山东地区棉花收获完成一般需三到四茬,从9月初到11月份,随时可收获。另外,棉花采摘后可及时被收购,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之后,棉农销售渠道增多,各地“棉贩子”走街串巷,在田间地头或农户家中直接与农户议价交售,当场结清现金,不拖欠费用,满足农户不定期的用钱需求,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对农民而言效用较高。相比之下,种小麦等粮食作物则需要全部成熟收获后,集中运到采购点,其变现能力不及棉花。

25地块条件的限制

有些农民的承包地过于分散,地块分割现象严重,难以进行播种和收割时的机械化操作,因而不适于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在调研对象中,有一户农民的承包地中因有若干电线杆伫立,同样导致机械化种植难以完成。棉花栽培虽然耗时耗力,但其种植过程均依靠人工,在这种人为导致的不连续地块上比较适宜。因此为不使零散土地荒废而种植棉花,也是部分农民的考虑因素。

3山东棉农种植棉花的支持政策思考

31规划引导盐碱地植棉有序开发

盐碱地应当成为日后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实现突破的关键地,有潜力成为稳定棉花生产的助推器、缓解粮棉争地矛盾的缓冲器。山东省有宜棉盐碱地荒碱地533×104 hm2以上,现有盐碱地棉田约333×104 hm2,占全省棉田面积的45%左右,盐碱地植棉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盐碱地开垦难度大,需要开挖排灌渠道,平整土地,架设输电线路,工程大、耗资多,需国家在政策和财力上予以扶持,然而当前已初步开发盐碱地棉田多数由农民自行开垦,缺乏统一规划和财政支持,多为低产棉田。因此盐碱地的二次开发和排灌、电力等设施的配套对产量提高很有帮助。在政府支持引导的同时,可以合作社或者公司运作的形式吸引棉农和棉花科研机构,实现开发、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一体化。

32政府出台相应优惠政策以稳定棉市

人工、化肥、种子、农药是构成棉花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国家应通过良种补贴、农资直补等形式对棉农给予生产补贴,其种棉补贴总额不低于种粮补贴总额。国家应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在主产棉区建立优质棉基地县,以实现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尽可能地减少人工成本。同时,尽快出台棉花“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棉市价格,规避市场风险。针对棉花收储政策中的不足,在及时综合市场信息的基础上,依据不同棉区所具有的不同销售进程特征来实施棉花收储政策,以保证棉农种棉收益。

33健全自然灾害预警和农业保险制度

2012年山东省棉花大幅度减产,受气象灾害影响较大,有些种棉大户损失甚至在十万元以上,然而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农户灾前并未得到相关预警,灾后也无相应农业赔偿,大大降低了农民种棉的积极性和对棉市的信心。

首先,实现自然灾害的整体预警,气象部门、农业管理部门、民政部门等各系统之间应互联互通,对各种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识别、估计和评价,以有效地预防、回应、减轻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其次,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棉花生产关系到国计民生,应建立以政府补贴为主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辅以民间农业合作保障基金,共同降低和分散农业自然风险,保障灾年的棉花种植收入。

34提高棉花生产与收购的组织化、产业化程度

棉农合作社、棉花行业协会的创建可有效组织分散的棉农进行统一生产,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棉花质量的一致性。通过统一招标采购棉花良种,购买质优价廉的种子,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用种成本;通过统一适时播种、统一肥水运筹、统一病虫草害防治、统一化学调控,严格控制和降低田间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通过制定相应的棉花生产技术规程,强化配套栽培技术管理,对田间操作实施技术指导,扩大农业机械作业量,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植棉综合效益。

致谢:参加调研的还有葛颜祥、周玉玺、方金、李平英,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陈汝涌山东滨州市2010年棉花生产情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棉花,2011,2:22-24

[2]谭砚文棉花生产波动性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

[3]杜珉我国农户植棉收益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12:54-60

[4]陈玉萍,吴海涛我国棉花生产成本及其对棉花价格的影响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21:37-39

[5]胡雪梅我国棉农棉花播种面积决策——基于价格变化视角的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