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医养生学基本概念

中医养生学基本概念

时间:2024-02-23 14:37: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养生学基本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医养生学基本概念

第1篇

中医进入美容养生领域,并成为一朵行业奇葩,然而,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在全国掀起一股热潮,几乎所有的美容院都开始经营中医养生美容项目。然而,很多美容院老板包括养生顾问却连中医养生的基本概念都弄不清楚。什么是中医?什么又是中医养生?

中医并非中国医学的简称

什么叫中医?很多人的理解都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或是中国大夫用中国的传统医学看病。我们不能说这样的观点不正确,但也正是这种观点在很长一段时间误导了人们对中医内涵的理解。

中医的“中”,并不是指“中国”。我们知道,中国文化的基础来源于《易经》,它将世间万物所有的事情都按阴阳来划分,包括哲学、社会、军事、天文、地理、医学等。中国人的处世之道讲中庸,立场讲中立、中正;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则认为人的身体脏腑只有阴阳中和才会不生病,如果阴阳失去平衡,则百病必来。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意思是说身体既无阳燥又不阴虚,直保持中和平衡之气,人就会健康而不生病。所以,中医之“中”的真正含意是“尚中”和“中和”,而不是为了和西医划分取中国的“中”的意思。

养生其实是养身与养心

很多人都认为养生是老年人的事,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有养生的必要,其实不然。养生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理解――养:养护、保养:生生命、身体。养生就是保养生命和身体的意思。一般人在25岁以后身体各个器官趋于成熟就会向反方向发展,那么养生就绝对不是老年人长寿的秘笈,而应成为年轻人养护身体的一门必修课。

中医养生奇葩绽放

调和我们的身体,使之不阳燥、不阴虚,保持各个脏腑机能的平衡中和之气,以保养生命和身体,谓之中医养生。

随着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和对美的追求的不断提高,现代女性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用那些祛斑、去皱等表面的方法来塑造美丽,而是打出了“美是由内而外的思想潮流”的旗号,开始追求自然美、整体美。如此调理内因、平衡阴阳以达到健康美的中医养生美容无疑是最佳选择。

市场需求推动了中医养生美容的发展,开辟了中医养生美容的新天地,也使得中医养生在中国美业奇葩绽放。

第2篇

【关键词】五行学说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学作为与人性命息息相关的一门科学融入了中国哲学思想,其中五行学说是其精华部分。中医学将人体视为统一的整体,有其自身的情志变化,并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些均可由归纳比象推演为五行,五行中的各元素相互联系和制约着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一、五行学说基本概念及其基本关系

五行最初称为“五材”,后发展为五行学说。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木日曲直,火日炎上,土日稼樯,金日从革,水日润下。这五种物质相互滋生,相互制约构成物质世界,从而保证了各元素问协调稳定。它们之间有相生和相克的关系,以此维持自然界的稳定。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养生中的具体应用

(一)中医学理论核心——五藏学说

五藏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核心,由五行学说发展而来。木,五脏属肝,具有生长,生发,条达的性质。可条达气机和藏血,助疏泄,濡养肝,同时也防止阳气升腾过度。对脾胃运化功能和情志活动有重要影响,因此情志抑郁可由影响脾主运化功能。《黄帝内经》“’提出“动则血溢于诸经,静则血归于肝藏”,因此助肝条达需适度运动;反过来肝病患者应多卧床休息以促进血对肝的濡养功能。“肝为痞极之本”,易劳累与肝有关。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腿肚转筋合并指甲色淡为气血亏虚不养筋,食木瓜白芍汤以养肝。火,五脏属心,具有温养作用。主神明。主血脉,温以推动血行。血脉宜温养,冬气寒,寒主收引可导致血脉淤阻,故胸痹病人更需在冬季益气扶阳、保暖防寒。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在液为汗,其华在面。汗出过多可致心气损伤而面色恍白无华,可搅舌咽津法固护汗液。土,五脏属脾,后天之本,具有运化作用。位于中焦运化水谷,将精华物质运于全身。脾为阴中之至阴,阴极甚而阳不足,因此饮食需固护脾阳,不可过饱过味,湿味有余及生冷会伤脾阳而影响运化和吸收。《勿药元诠》提出“怒时勿食”。脾主统血升清,因此腹泻、低血压、气虚出血当补脾气。脾开窍于口,在体合肉,在液为涎,其华在唇。唇白无华或肌肉不丰为脾虚,多食薏米、山药、粳米等。金,五脏属肺,对呼吸、全身气机、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起到调节作用。可清洁肃降保证肺气下降、呼吸通畅和水液输布正常。调理气机与肝协同,防止生痰与脾协同。肺开窍于鼻,在体合皮,在液为涕,其华在毛。肺气虚导致易感冒或嗅觉下降宜从肺治,如食疗猪肺炖山药。水,五脏属肾,先天之本,藏精之所。主水液代谢及纳肺所人清气。肾有两枚,左箱为肾,藏志;右为命门,藏精。命门之火为元阳,命门之水为元阴,是五脏六腑阴阳的来源。肾精亏虚可致早衰。肾开窍于二阴,在体合骨,在液为唾,其华在发。固牙养发应着手于肾,多食桑葚、首乌护发,熟地、龟版胶养骨固齿,耳源性眩晕从肾治。五脏问借由相生相克达到人体的平衡及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

由五行及五藏学说推纳而来的养生理论

1,五昧。饮食对人体生理有重要的影响。如过食甜影响气机而碍脾,辛促血行却不利于痔疾。可根据颜色分为黑色食物入肾抗衰老、紫色食物入肝行气补血、白色食物补肺气、黄色食物健脾除湿、红色食物养心血活血化淤。如日食山楂活血化淤预防心脏病。《太平圣惠方》日:水肿病,食黑豆;咳嗽,食杏仁粥。依据食物性昧可分为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同时根据自身的疾病特点遵循上述原则,如病在筋少食酸。《黄帝内经》提出“肝气青,宜食甘;心气赤,宜食酸;脾气黄,宜食咸;肺气白,宜食苦;肾气黑,宜食辛。”肝病色青、脾病色黄为病脏气盛宜补所克之脏,因此肝病食甘味、脾病食咸味;心病、肾病须补其母脏使生化有源,因此心病食酸、肾病食辛;肺病白其气欲散,每多影响心故食苦,苦也可坚外散之气。

2 五神及五志。《老子》曰:谷神不死。指出人只要神明存在就可以健康长寿,说明了养神对于人体的重要性。《黄帝内经》提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而出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五脏藏五神。心藏神,神为一切生命能力的最高主宰。魄,藏于肺,阴神,属心神之下,先天而来,与本能有关,如呼吸、痛痒等。魂,藏于肝,阳神,心神之下,后天学习而来,与认识思维相关的高级反映。意,藏于脾,主记忆。志,藏于肾,指思维集中能力。记忆力下降为营血不足,心脾两虚;言语错乱,手足不能支配是肺气不足,阴神不藏;多梦恍惚失眠是肝血不足,阳神不藏;精神不能集中是肾藏精不足;而一切神志活动都在心神的支配下。《黄帝内经》指出“人有五胜化五气,以生喜怒悲思恐。”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均可导致脏腑异常。情志过激损害健康,过怒使肝疏泄太过,逆则呕血同时食逆上;子病及母伤肾则喜忘前言;母病及子上扰神明可出现狂证。发生情志疾病须以五行相克恢复其平和状态。怒可制思,思可制恐,恐可制喜,以喜胜悲。

3 五音。即角,徽,宫,商,羽。《寿世保元》日:脾好音乐,闻声即动而磨食。《儒门事亲》中载:“以针下之时便杂舞,忽笛鼓应之,以治人之忧而心痛。”说明声音对人体积极作用。宫音和平雄厚,庄重宽宏;商立慷壮哀郁,惨阮健捷;角音圆长通澈,廉直温恭,徽音婉约流利,雅而柔顺;羽音高洁澄清,淡荡清邈。五音分入五脏,如宫为脾音,过思伤脾用宫之亢奋使之愤怒,以治过思。

4 五体。华佗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相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他创立五禽戏通过模仿不同特性的动物以养五脏,一日虎戏,勇猛矫健,归于肝,可补肝强筋;二日鹿戏,轻灵快捷,归于肾,可补骨益肾;三日熊戏,沉稳有力,归于脾,治疗消化不良;四日猿戏,轻灵活泼,归于心,可条畅情志血脉,治疗精神疾患;五日鸟戏,轻灵飘逸,归于肺,通达肺气皮毛和关节。

中医养生康复学认为只有脏腑形体官窍四肢各司其职,相互密切配合;饮食无偏嗜;情志无过激人才能达到健康状态。这种状态是通过五行及其生克关系予以平衡。因此我们需要利用五行理论对人体的各项活动进行调节,才能最终实现“阴平阳秘,精神乃制”。

参考文献

1 任秀玲,《黄帝内经》建构中医药理论的基本范畴——五行[J],内蒙古医学院中医学2008,23(4):241

2 《黄帝内经》嗍,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121—466

第3篇

系统健康学是在系统科学基本思想和原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和中医学的养生思想指导下,采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研究探索人类的生命活动(或过程)的本质以及衡量其质量的重要参数-健康和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并以其研究成果用于指导人类保健与养生等健康实践,达到提高人类生命过程的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有效延长人类寿命的目的的一门学科。

2、系统健康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

系统健康学的学科性质属于一门边缘学科,广泛涉及了养生学、体质学、西方基础医学、心理学、教育与传播学、社会学、行为学、现代系统科学、哲学等在内。

系统健康学的学科范围处于人体科学和医学之间。人体科学研究人类的超正常的功能,比如气功和人的某些特异功能及其开发;而医学主要研究人类的疾病状态及其诸相关因素。除开这两类人群之外,大多数的健康正常人的生命质量状况、健康及其诸影响因素则由系统健康学来研究。这是对大多数的人的关怀,值得大投入去研究。

3、系统健康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社会历史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需求健康的层次不断提高。传统意义上的临床医学(第一医学)、预防医学(第二医学)、康复医学(第三医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使传统意义上保健的概念由既往的偏重于消极地去除致病危险因子,提升为现代积极地追求健康智慧长寿。围绕着健康的新定义与标准,许多生物学家、医学家、中医学专家、心理学家、哲学家把目光转向对健康理论的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关于健康的知识和学说,当下仍然是零散的,未能规范化并构成科学体系。

自二十世纪以来,自然科学领域中出现了许多重要发现。这些科学事实具有两种重要的哲学意义:一是表明自然界的所有存在,在物质结构、存在状态和运动形式等方面,均具有系统的特性;二是在具备系统特征的前提下,它们在内容上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在思维方式上,系统论提供了多向的、全方位的系统思维,在处理事物深层的多元复杂关系时更为科学;在方法上,提供了系统研究技术体系。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开阔了健康工作者的眼界,为他们研究健康科学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学指导。

4、系统健康学的哲学基础

任何的理论体系都有自己的哲学基础。健康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关于人类完善自身存在的学问。那么,系统健康学的哲学问题也就是生命存在的哲学问题包括生命存在的本体论(生命存在的本质是什么)、认识论(能否被认识)和方法论(如何认识)。

以现代系统观和东方传统文化的“禅与悟”作为系统健康学的哲学基础可知:第一,“人的生命是以有智慧本能的系统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过程”。―回答了生命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第二,关于人的生命的所有问题,用系统论和“禅与悟”的思维方式是可以进行认识的―回答了生命存在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第三,认识人的生命存在的过程,需得采用系统论、还原论和“禅与悟”相结合的认识方法―回答了认识生命存在的方法论问题。

中国古典哲学和传统医学中有“天人合一”观,说明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有“人与天地相应”观《灵枢・邪客》,实质上论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蕴藏着系统观的萌芽;还有“天人和中”观,体现了儒家推崇的“贵和”“尚中”思想。《易经・乾卦》就精僻地论述了人与自然应有的关系,“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从上面的观点得知,自然界是一个超大的自然系统,是无数系统的集合,而人是自然系统中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结构中的一个层次,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整体的、同一的、和谐的,人类生命系统与自然系统保持和谐对于生命存在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人类生命系统的和谐、有序与健康。

人与自然界统一于系统这个层次,就是说“系统科学”这把“钥匙”能打开人、自然界这两把“锁”。中国传统医学与西方现代科学在这一点上不谋而合。

5、系统健康学的研究对象

系统健康学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人的生命状态(人本体)和人的生命状态的主要质量指标-健康及其决定因素;目的就是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实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人的生命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除了人的躯体外,还应该包括人的心理、精神状态、思想意识形态和社会性等多个方面。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人体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有机体,不但非常复杂,而且非常精细、非常协调。它的状态变量(或参数)或子系统数目是成千上万,形成一个十分庞大的具有耗散结构的巨系统。就系统论观点而言,当一个系统达到巨系统时,系统性质就会出现飞跃,并发生质的变化,功能状态就成为该系统显现出来的显著特点。同样,人体这个巨系统,也存在着并表现为功能态。因此,健康科学的研究,主要是对人体巨系统发生、发展、衰变直至结构等各种功能态进行研究,对系统各种功能态的存在、保持和优化所需条件进行分析考查,对反映功能态的参数和控制变量进行筛选、规范和标准化,并阐明其机理。同时,不仅要研究人体功能态本身,而且要对不同功能态进行比较,研究其相互转换、优化过程,以全面理解人体系统的存在和生命过程的本质,从而揭开人类生命现象的奥秘,在更高的层次上掌控并提高人类生命的质量。

系统论对于人类生命研究提供了指导思想和认识方法,但对于人生命的全部来说,仅有系统论的方法还不够,人类的生命终归是物质与精神的同一,系统论产生于对生物学的研究,适于对生命的物质层面的认识,而对人类精神领域和身心相互关系的认识,总的来看还是显得无能为力。在这方面,与中国古典哲学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医学一贯认为,在生命过程中,人可以对其生命过程的某些状态,通过思维、意识、潜意识等心理与精神的方法进行内在的自作,此即所谓“我命在我而不在天”。这些自作的范例比如修炼瑜伽和养生功法等。人类的这种内在的意识性的自作所产生的对生命状态的效应,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状况,可以提高人的生命境界。健康科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用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对其发生机制做出科学的阐释,合理利用这些机制,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所谓“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深层次含义即在于此。

6、系统健康学的认识论和研究方法

系统科学理论关于一般系统的定义认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其中含有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至少涉及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系统内外环境三个方面存在着的关系。人体系统是自然系统(整个宇宙体系)演化过程的产物,是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人体系统与自然系统在开放性、自组织性、整体性、动态平衡性等多个作为系统所具有的特征上呈现出一致性,决定了人体系统与自然系统,在组织结构秩序、功能属性、状态保持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和对应性。

系统论的认识与思维方法,是把研究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现象与状态,把握系统、要素、系统内外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发生变化的规律,确定达成系统优化的途径和方法。

系统健康学是在系统科学基本思想和原理的指导下,在充分认识了人的生命与健康科学的特殊性的基础上,在生命存在之本体论的高度上,建立起自己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同时重新认识和定位西方医学用还原论和试验方法获得的关于人的生命过程中存在的形态结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知识在生命现象中的含义,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筛选确定有典型意义的生命现象并把它们作为限定(或表征)生命现象的意义的指标,特别是要对人生命过程中,人对自己生命状态的内在性操作的方法和效果的深层意义进行考查。研究生命过程中的现象及现象所反映的状态的本质及现象与状态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关于提升生命质量的理论和方法,最终实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而人类对自己生命状态的内在性操作的方法和效果则是实施健康管理、进行健康教育、实现健康促进的最深层的基础所在。

7、系统健康学的理论渊源和基本内核

(1)系统健康学的理论渊源主要是中国哲学经典《周易》、作为中医“医经”之首的《黄帝内经》、中医的养生学、健康体质学、西医基础医学、现代心身医学、心理学及行为学、现代系统科学和社会学。

(2) 系统健康学的基本内核

系统健康学的基本内核包括以下几点:①人本身是一个有许多不同级别子系统的巨大的系统,但它仍然处于另一个更大的系统中,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天人和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②人体是个具有耗散结构的自组织系统。人体及其生命过程具有作为一个系统所必然具有的全部特征,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可用于指导人及其生命过程的研究;③人类有着对自己的某些状态通过意识进行内在性自作的能力,即“我命在我而不在天”。这正是健康人通过正确的养生过程,健康状态可以保持或发生飞跃的理论基础之所在。④人的健康致少涉及生物、人本体、社会性三个层面,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健康与长寿,需得在东方生命哲学的指引下方有可能实现。

8、系统论的基本观点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层次等级性、自组织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基本特征。

系统的整体性:是系统论的理论核心,整体性是说不能把系统割裂成要素而孤立地进行研究,并由此引出一个基本的系统观:“系统整体功能大于组织系统要素的功能和。”对人的存在的认识要从整体性来把握。

系统的层次性:即从结构上看系统是分为等级不同的层次的。

关联性和自组织性:是说系统中的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的,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通过系统内部的自组织化,要素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完成一个自然目的。人类机体的不同构成要素之间同样存在着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当然这是从人的物质层面来看的。人类还可以通过意识进行内在的自作从而对生命状态产生影响,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由此联系起来。

9、系统健康学的学科结构框架:

9. 1生命作为具有耗散结构的系统的特性

耗散结构理论是一种关于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的理论。依该理论看来,人是一种“活”的结构,具有下面所述几个特性,遵循“最小熵产生原理”。

9.1.1开放性:是指与系统外界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在交换过程中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并且使系统产生的熵可以输送到外界,使系统处于低熵的有序状态。人的机体无疑是一个开放系统,人要从外界摄取食物,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废物,在体内进行生物氧化,以满足生命的能量需要。

9.1.2远离平衡态:是指系统内可测的物理性质极不均匀的状态。人体内不同的区域的物理性质就是极不均匀的,如肝脏和肌肉的物理性质大不相同,肝小叶结构的物理性质也是不均匀的,很明显人的机体是处于远离平衡态的。

9.1.3非线性机制:系统产生耗散结构的内部动力学机制,正是子系统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在临界点上或临界点周围小区域内,非线性机制放大微涨落为巨涨落,使原先的结构分支失稳,在控制参数超过临界点时,非线性机制对涨落产生抑制作用,使系统稳定到新的耗散结构分支上。在肿瘤研究中发现了“肿瘤负荷”的概念,即全身肿瘤细胞数占机体细胞总数的比例。处于不同的比例时,肿瘤细胞与机体免疫系统的对抗状态是不同的。小于这个比例时,免疫系统的抗瘤效应占主导,肿瘤生长被抑制;大于此比例时,肿瘤细胞产生抵制免疫系统的物质,免疫系统抗瘤功能被抑制,肿瘤进入充分生长状态。这个比例作为临界点,成为肿瘤或生长或被抑制的转折点。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减轻机体“肿瘤负荷”成为提高疗效的重要一环。另外,在临界点附近的小区域内,演化还存在着可逆与非可逆两种趋势。非线性理论对于健康问题的研究有很大意义,掌握了各种具体机能状态的临界点及临界点附近的非线性区内可逆与不可逆两种发展趋势,对于我们有效控制具体机能状态的演化趋势、维护健康、优化机能状态,疾病风险预测、防病于未然和早期疾病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现实意义。

9.1.4涨落与突变:一个由大量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其可测的宏观量是众多子系统的统计平均效应的反映。但系统在每一时刻的实际测度并不都精确地处于这些平均值上,而是或多或少有些偏差,这些偏差就叫涨落。由于整个系统对于其子系统来说非常大,这时的涨落相对于平均值是很小的,即使偶尔有大的涨落也会立即耗散掉,系统总要回到平均值附近。然而,在临界点(阈值)附近就不同了,这时涨落可能不能自生自灭,而是被处于不稳定状态的系统放大,最后使系统达到新的宏观有序态。这就是涨落导致有序的论断。在临界点附近微小的控制参数的变化导致系统状态明显的大幅度变化的现象叫做突变。在控制参数越过阈值时,原先的分支状态失去了稳定,同时产生新的稳定的耗散结构分支,可见阈值对系统性质的变化有根本性的意义,是有序无序转化的支点。人体内大量存在的酶促反应都具有非线性的特点。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内可能随时会出现少量血小板偶尔聚集,但在其触发凝血过程开始之前,即被抗凝系统及时地清除,抗凝与凝血系统就是这样处于一种动态的均衡态。在机体发生损伤性出血时(失稳而无序),凝血系统因局部损伤(这是不同于正常情况的一种变化)而产生的触发激活因子所激活(扳机作用),通过酶促反应,产生瀑布样级联放大效应,发挥止血作用(有序)。像止血这样的酶促反应就是典型的非线性过程,在体内是大量存在的。再比如体内葡萄糖代谢与胰岛素需求量的关系,正常情况下,两者是动态平衡的关系。血糖升高,对胰岛素的需求加大,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糖代谢使血糖下降。但对代谢综合征的人来说,因其体内存在着“胰岛素抵抗”的现象,导致胰岛素效能降低,这里就涉及胰岛素分泌量相对不足还是绝对不足的问题和是给胰岛的分泌功能(胰岛的负荷)加压还是减压的问题。处理不当的话,就会导致糖尿病发生。如果能采取正确的综合性措施,如改变饮食结构-减少糖来源;增加运动量-帮助糖消耗;早期使用胰岛素-减轻胰岛β-细胞负荷,以及采取降低体重等综合性措施,就能缓解胰岛素的供需矛盾,使糖代谢趋向于正常,有效防止糖尿病发生。可见确定胰岛素量与效的供需平衡的临界点,掌握临界点附近非线性区内各种影响胰岛素供需平衡的因素,对于预防糖尿病发生是很有意义的。

9.1.5自组织:具有自组织性的系统无需外界指令而能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即能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人体生命本身就是高度自组织化的结构,生命过程存在着大量的自组织现象,比如生物体内大量存在的反馈机制。

自组织与“已经预定的演化”是不同的,个体的生命从受精卵开始直至发育成熟过程就属于后者,因为个体生、长、壮、老、已全部生命过程所需全部信息都已预存于DNA当中。

人的机体时刻都在有序无序的转化中。有序无序的转化是“生命”的表现形式和必然过程。

9.2 系统健康学的基本问题

9.2.1人体的结构与层次

人体系统是由众多的要素单元组成的。不同的要素单元结构和功能各有不同。从结构上看人体结构是分层次的,而且是从生物大分子开始,分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命功能单元、人躯体、人类种群,此之前为“有形”层次,直至人的心理和精神世界,即最高的“无形”层次。从这一点来看,人的存在大体可分为“形而上”和“形而下”两大部分,与老子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和“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论相吻合,而人则居于中,即“形而中”者谓之人。“道”与“器”通过有意识能思维的“人”这个中介体而联系起来。

作为人个体,其整体结构具有稳定性、层次性、可变性、相对性。

9.2.2人体各级各类子系统之间的协调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负责与各级各类子系统和基本生命功能单元的联系与协调

9.2.3人体基本生命功能单元

人体基本生命功能单元是系统健康学理论体系中,个体生命系统的功能性基本单元,它的状态如何是界定生命健康与疾病、存在与死亡的分界点。这些基本生命功能单元作为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以结构和功能的持续和有序的变化为自身存在的先决条件,生命的质量状况取决于这些基本生命功能单元的有序性,它们也正是生命存在的表现。这些基本生命功能单元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这种动态过程固有的有序性,并不是因预先确立的结构才形成的,就是说,不是结构决定了功能而是功能需要维持了结构。作为功能单元的动态过程自身就具有有序性,它表现为自我调节的稳态。基本生命功能单元包括下列各个单元。

① 感觉与信息处理单元

人类的两种感觉系统:外部感觉系统(第一感觉系统)和内部感觉系统(第二感觉系统)。外部感觉系统是指传统意义上的视、听、嗅、味、温、痛、触、压、图形辨别等深浅感觉系统。内部感觉系统是免疫功能的一部分,是机体内部负责区分“自我”与“非我”的系统,负责识别并协同处理各类健康有害因子或自体变异细胞、衰老细胞,担负内部监视和清除的“自稳”任务。

两类感觉系统在接受到相应的信息后,经神经(电活动)和或体液(细胞因子)的途径,通知至高级皮质中枢,引发全身性和或局部性反应。

②能量与物质代谢单元

包括消化吸收排泄系统、呼吸系统、生物分子合成与分解代谢系统、酶系统、解毒系统等。主要负责人体的能量供应和部分生物分子的合成与分解。

③ 机械运动单元

该单元包括神经、肌肉和骨骼系统。负责完成身体的机械性活动。“生命在于运动”说明了运动与机体健康的关系。

④整合单元

负责个体整体水平结构与功能方面的整合。这个单元包括:结缔组织与间充质系统、体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

⑤运输单元

包括脉管系统及其循环的动力系统心脏、骨骼肌等。负责体内物质的运输和某些信息载体的传递。

⑥内外环境安全单元

包括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机械运动系统、凝血与抗凝系统、网状内皮系统、粒细胞系统及细胞因子系统。负责机体内外环境中的健康危害因子如有害微生物、变异与衰老细胞、各种损伤的识别和处理。

⑦生殖复制与遗传单元

包括DNA及其相关系统,与遗传与先天性疾病、分子疾病等有关。人的和生殖功能。对人类来说,遗传经生殖过程实现,并在某种程度上完成自我复制。

⑧ 生命内驱力单元

生命内驱力也可称为生命原动力,这个的概念目前已是一个很成熟的概念,但从人类生命孕育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开始,生命过程的生、长、壮、老、死,不同形态与阶段的发展变化,无疑是有某种驱动力在起作用。它在人体不同功能单元发生组织化的过程中,处于“领导者”地位,推测其是DNA的某些功能形式,经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而发挥作用,有时间方向性。

中医学对此有深刻的认识。《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日人。”《素问・上古天真论》论述了肾中精气与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关系,“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八八,则齿发去”,肾中精气的盛衰变化,外在表现为生、长、壮、老、已的生命必然过程,其中提到了一种叫“天癸”的物质。

人类的养生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顾护身体的“精气”,贮备生命原动力,达到健身延寿的目的。

第4篇

体质学说概述

中医的体质学说,是研究人体体质的概念、形成、特征、类型、差异规律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影响,并以此指导对疾病进行诊治和预防的理论。

一、体质的概念

人类不仅在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精气血津液等形质及其功能活动方面具有普遍的共性,而且在神、魂、魄、意、志等神的活动及喜、怒、悲、思、恐等情志活动方面也是相同的。但在人群中,不同个体在形质、功能、心理上又存在着各自的特殊性,这种个体在生理上的身心特性便称之为体质。早在《内经》时代就已经认识到人体个体间存在着差异,如说:“是人者,素肾气胜”,“此人者质壮”等。这“素”与“质”便是指体质而言。《伤寒论》又称为“家”,如“汗家”、“亡血家”;《千金方》称为“禀质”;张景岳称“气质”;叶天士等则称“体质”。在前人有关体质现象论述的基础上,现代研究者对体质的概念进行了更为科学的表述。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活动中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这种特性是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换言之,体质就是人群及其中的个体,得自于先天,受后天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体个性特征,这种特征是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并相对稳定的。举例说,寒带与热带、欧洲与亚洲的不同人群具有不同的体质特征,而不同人群中的不同个体又有不同的体质特性。因此,体质实际上就是人类在生理共性的基础上,不同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所具有的生理特殊性。

体质通过人体的形态、机能和心理活动的差异表现出来。可分为生理和病理方面的差异表现。生理方面表现为机能、代谢和对外界刺激反应等的个体差异,病理方面则表现为对某些证和疾病是否易感易患,以及发生病变的类型、疾病传变转归中的差异。总之,每个人都有其体质特点,这种特点或隐或显地体现于健康或疾病过程中。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现象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动态可变性、个体差异性、群体趋同性(群类性)和形神一体性。

(二)体质的构成 人是形与神的统一体,故体质的概念包括了形、神两方面的内容。形,即人体的形态结构(包括体表及内部形态结构),神即精神心理活动。一定的形态结构必然产生出相应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而良好的生理活动和心理特性是正常形态结构的反映,二者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类经》说:“形神俱备,乃为全体。”因此,体质的构成包括了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三方面的差异。

1.形态结构的差异性 形态结构有内、外之分。外部的形态结构是体质的表象,内部的形态结构(包括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是体质的内在基础。外部的形态结构最为直观,并且与内部器官结构有密切关系,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察外部的形态结构即可测知内部的形态结构。因此,人的体质特征首先表现为体表形态、体格、体质的差异。

体表形态包括体格、体型、体重、性征、体姿、面色、毛发、舌象、脉象等。体格的强弱是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的反映,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身高、体重、肩宽、胸围以及身体各部分的生长比例、匀称情况来判断,是衡量体质的标准之一。体型又称身体类型,则是衡量体格的重要指标。观察体型主要是观察形体的肥瘦高矮,皮之厚薄,肉之坚松,色之枯泽等等。其中肥瘦最有代表性。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说:“其肥而泽者血气有余,肥而不泽者气有余血不足,瘦而无泽者,气血俱不足。”前人尚有肥人多气虚,肥人多痰,多湿;瘦人多阴虚,瘦人多火等说法。另外,同是肥胖者,又因其形态特征不同而有膏型、脂型和肉型的差异。

2.生理功能的差异性 形态结构是产生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若形态结构的特性不同,其产生的生理功能自然亦异。反之,生理功能又会反作用于形态结构,使之发生改变。因此,生理功能的差异也是个体体质特征的组成部分。

人体的生理功能是内部形态结构(如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功能活动的体现。因此,个体生理功能的差异,包括消化、呼吸、血循、水液代谢、生长发育、生殖,以及感觉运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各方面功能的强弱差异,均可反映出其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功能的盛衰。通过观察和测知上述功能活动的表现,诸如心率、心律、面色、舌象、脉象、呼吸状况、语声高低、饮食偏好、对寒热的喜恶、二便情况、性机能、生殖能力、形体的动态及活动能力、各种感觉的灵敏程度、皮肤肌肉的弹性、毛发疏密及光泽等等,即可作为了解体质的重要内容。

3.心理特性的差异性 心理是感觉、知觉、情感、记忆、思维、性格、能力等的总称,属于中医学“神”的范畴。人体是形与神的统一体,某种特征的形态结构总会表现为某种特定的心理状态。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说:木形之人的形态特征是,皮肤苍色,头小、面长,肩背宽大,身直,手足小;其表现的心理特征则有才智,好用心机,多忧劳于事物等。再如土形之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其心理特征则是“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等。此外,不同脏腑的功能活动,常表现为某种特点的情志活动,如《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正是因为不同人的脏腑精气及其功能活动有不同,故其表现的情志活动也有差异,如有的人善悲,有的人善怒,有的人胆怯等。

即使形态结构属于同一类型的人,由于不同个体的生活经历、人文素养及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其心理特征亦有差异。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有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形态结构特征的人,每一种类型的均有五种心理类型。

第5篇

一、英语教学中强化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内容

中华传统人文思想和知识涉及诸多领域,具有丰富博大的内涵和内容,需要根据实际在英语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学中推介。根据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和学生的需要,笔者认为这些内容主要是:第一,传统哲学基本思想。中华传统哲学尤其是古代哲学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例如阴阳、仁、道、德等基本文化哲学概念的介绍,尝试以英语方式理解这些传统思想,能够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基本概念的英文表述方式,乃至能够体会东西文化演化脉络的差异,从而为学生将来国际化背景下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传统文化艺术。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开展的具体有古典诗词、绘画、书法等。以古典诗词为例,比如我国著名翻译学家许渊冲教授的欧阳修的《采桑子》如下: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Allfollowerspassedaway,WestLakeisquiet;Thefallenbloomsrunriot.Catkinsfromwillowtrees.Flylikemistalldayalongbeyondtherailsinbreeze.Flutesongsnolongersungandsightseersgone,Ibegaintofeelspringlone.Loweringtheblindsinvain,Iseeapairofswallowscomebackintherain.如果能够在课堂上进行这种跨文化的教学,通过这种跨文化的艺术推介,学生既能够领略古典诗词的韵律和节奏,有能够把握英语的表达方式的内在灵活性和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翻译组织等能力,从而加深了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也锤炼了语言能力。这应该成为通过英语教学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第三,传统养生与体育项目。中华传统医学中有大量养生与体育项目,比如就中医基础理论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尝试将基本的经络、穴位等翻译成英文并介绍给学生,或者通过学生和老师之间演示的方式来增进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在必要时可以请专业的医生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指导。也可以让参加太极拳等训练的学生用英文写出对这些传统体育运动的感受,等等。由于这些内容实用又玄远,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能够发生实际价值的文化传播内容。第四,传统建筑和旅游景点等文化景观。中华传统建筑和旅游景点等人文景观具有恒久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注重整体平衡和自然秩序,在世界文化中具有特殊价值。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初步地介绍中国古典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的基本原理、著名建筑物的地理分布、建筑风格演化过程等基础知识,让学生搜集和翻译一些建筑的名城等,增进学生对中华建筑文化的了解,尝试通过中西文化比较的方式来理解建筑艺术的演进历程。这也是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

二、在英语教学中强化人文素养的主要方式

第一,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学生与教师直接交流的主要方式,具有其它方式不能替代的作用。在人文素养和文化符号等方面的讨论中,教师需要掌握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知识,能够相对自由地进行跨文化的推介和讲授,这对于学生掌握文化符号和提高人文素养是重要的条件。学生能够在课堂讨论中将自己掌握的历史文化知识丰富化、系统化,从而提升了对历史文化发展的认识。第二,实际考察。实地考察,就是让学生在文化古迹、人文景观等所在地进行观摩、尤其是中西文化交汇比较多的东部地区如香港、厦门等城市,切身感受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相处的状态和问题,从而加深文化对人的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影响,增强人文素养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人文素养对于跨文化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写考察报告或者感想等形式来让学生增强语言应用能力。第三,情景模拟。文化教育中的情景模拟,就是让老师和学生就某一个历史场景、历史典故等进行情景模拟,通过生动活波的方式来让传统文化再现或复活,从而加深学生对文化符号等发展的理解。这是能够带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可行的教学方式,很受广大大学生的欢迎和好评,也是教育专家积极推介的一种教学模式。

三、推进人文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优化发展的教育政策措施

第一,逐步充实和丰富传统文化符号在英语教材中的内容。在教材改革中,应该倡导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注重将传统文化素养的内容增加到教材中来,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教材的材料丰富性和体例完整性,为提高人文素质典型材料基础。第二,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推进人文教育的积极性。推进跨文化教育模式是对教师的一个重大考验,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探索和尝试的积极性,主要包括对教师的奖励措施,提供基础的保障条件,等等。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规划等形式来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在跨文化教育中勇敢尝试的积极性。第三,充分利用网络化信息平台,强化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学。对英语教师进行网络技术培训,提高他们使用信息化平台的能力,增强用信息技术强化人文素养教育的主动性,从而减少教学环节中的各类失误和缺点,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第四,积极促进现实生活中的中外青年学子的文化交流。当今社会,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在中国高校校园里来自异国的年轻学子处处可见。学校特别是任课教师应积极为中外学生的交流创造合适的平台,可通过把他们请进课堂或者通过茶话会或者联欢会的形式让中外学生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把课堂知识用于实践,从而激发其继续学习的热情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也能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做出一定的贡献。

四、总结与讨论

文化是个体生命的精神寄托,也是民族在世界文化环境中的身份证。在英语教学中,实现从单词、短语和句法到文化符号的转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传承下去,从而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对于更好地推进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的结合问题,还存在诸多问题值得研究,比如,如何确定合理的文化介绍材料的比例,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等等,这些问题的探索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将会逐步深入下去。

作者:刘亚杰单位: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

第6篇

关键词:象;模型;思维方式;中医学

前言

综观20世纪的易学与医学研究,可以说走过了一条“之”字形的道路。20世纪初,唐宗海写成了医易学专著《医易通说》(1915年上海千顷堂印本),目的在于“为医学探源,为易学引绪”,唐氏是最早提出“中西医汇通”的医学家,本书从一个特定层面论证了中医并非不科学,在医易相关方面着重论述了人身八卦理论及其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原理,既是对前代医易研究的总结,又开创了20世纪医易研究的新路。近代大医恽铁樵是反对“废医存药”、捍卫中医的主将,主张以中医本身学说为主加以改革,他在《群经见智录》中论述了医与易的关系,认为“《易》理不明,《内经》总不了了”,“《内经》与《易经》则其源同也”。可以说,20世纪前半叶,“医易同源”、“医易会通”是医家的共识。

然而,50年代以后,“医易”研究趋于低潮,尤其是十年“”时期,《易经》和中医“阴阳五行”都被打入封建迷信的行列,医易研究成为。

80年代以来,医易研究逐渐趋热,到90年代初达到。在短短的十几年中,研究“医易”的著作出版了十几本,①有关“医易”的专门学术会议开了八九次,②论文竟高达数百篇之多。在医与易关系如“医易同源”、“医源于易”上,大部分研究者是持肯定态度的,也有一些研究者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医学理论与《易》无关”。③“《易经》、《易传》都不是中医学的直接理论渊源,自《易经》产生后直到隋唐以前,在此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内,它对医学几无影响”。④“将医理放入《周易》之中,认为医生必须通晓《周易》,是从明末才开始的思潮,是一部分医家的认识和主张”。⑤由上述可见两派在对待隋唐以后“医易会通”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分歧的焦点是在隋唐以前,尤其是《黄帝内经》与《周易》有没有关系的问题上,肯定派承认两者有密切关系,《周易》对《内经》有影响;否定派不承认两者之间有关系。本人是持肯定态度的,并从实践操作层面、文字载体层面、思维方式层面对《周易》对《内经》作了详尽的探讨⑥,此不重复。近20年的医易研究应该说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不能不看到不少研究还处在低层面地比附、无根据地猜想、想当然的拔高和低水平地重复之中。对深层面的理论本质、思维方式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本文旨在探讨易与医的共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模型,并从中探讨中医学的理论本质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一、“象”思维方法与“象”思维模型

考察《内经》与《周易》在思维方式上是否一致,不但是判断易学与中医学有无关系的重要依据,而且是探讨易学与中医学理论本质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内经》与《周易》都是采用了“象数思维方式”,因“象数”的“数”实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象”,因此“象数思维方式”实质上就是“象”思维方式。

“象”思维方式的特点是:以取象(包括运数)为思维方法,以阴阳“卦象”为思维出发点和思维模型,以具有转换性能的“象数”、“义理”两种信息系统为思维的形式和内涵,以外延界限模糊的“象”(或称“类”)概念对指谓对象及其发展趋势作动态的、整体的把握和综合的、多值的判断。

1.“象”思维方法

所谓“象”思维方法即取象(包括运数)的方法,是《周易》的基本方法。从本质上说,“象”思维方法是一种模型思维方法。中医采用据“象”归类、取“象”比类的整体、动态思维方法。所谓“象”指直观可察的形象,即客观事物的外在表现。以《周易》为代表的取象思维方法,就是在思维过程中以“象”为工具,以认识、领悟、模拟客体为目的的方法。取“象”是为了归类或类比,它的理论基础是视世界万物为有机的整体。取象比类即将动态属性、功能关系、行为方式相同相近或相互感应的“象”归为同类,按照这个原则可以类推世界万事万物。

中医即采用这种方法,有学者称之为“唯象”的方法。中医在分析人的生理功能结构时,将人体脏腑、器官、生理部位和情志活动与外界的声音、颜色、季节、气候、方位、味道等按功能属性分门别类地归属在一起。《素问五脏生成篇》:“五脏之象,可以类推。”如心脏,其基本功能是主神明,主血脉,宇宙万物中的赤色、徵音、火、夏、热、南方、苦味、七数、羊、黍、荧惑星等均可归属于心。五脏均以此类推。这种取象的范围可不断扩展,只要功能关系、动态属性相同,就可无限地类推、类比。如果客体实体与之发生矛盾,那么也只能让位于功能属性。中医有一个“左肝右肺”的命题,历来争议很大。肝在人体实体中的位置应该在右边,这什么说“左肝”呢?其实这是从功能、动态属性上说的,肝有上升、条达的功能,故与春天、东方等归为一类,东方即左边。同时这个方位又是“象”模型的方位。

中医在对疾病的认识上,也是据象类比的。中医重“证”不重“病”。将各种病症表现归结为“证”。如眩晕欲扑、手足抽搐、震颤等病症,都具有动摇的特征,与善动的风相同,故可归为“风证”。中医“同属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就是根据动态功能之“象”类比为“证”而制定的。因此,有些病的病因症状相同,却分属不同的“证”;有些病的病因症状不同,却归为同一“证”。关键在于是否有相同的病机,而不是取决于症状或病因。例如慢性腹腔、脱肛、子宫下垂这三种不同的疾病,其症状(象)不尽相同,发病的原因也不同,但它们的病机(动态功能)都有可能属于“中气下陷”,故可归为同一“证”,都可采用补中益气汤法治疗。

中医以“象”建构了天人相合相应、人的各部分之间相合相应的理论体系,取象

可以不断扩展,没有范围限制。这种“象”已超出了具体的物象、事象,已经从客观事物的形象中超越出来,而成为功能、关系、动态之“象”。由静态之“象”到动态之“象”,使得无序的世界有序化,使得人体与宇宙的关系有序化。

所谓运数思维,就是以“数”为思维工具来把握客观世界。值得一提的是,运数之“数”实质上就是“象”,它并不偏向于定量,而是偏向于定性。《素问·金匮真言论》将五脏中肝、心、脾、肺、肾与八、七、五、九、六相配,这是依五行生成数图(即后世所谓的“河图”)中的成数配五脏,木的成数为八,火的成数为七,土的成数为十,金的成数为九,水的成数为六。中医理论中“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三”阴“三”阳、“五”运“六”气、“五”轮“八”廓、“六”“七”情、“三”部“九”候、“八”纲辨证、“八”法、“四”气“五”味、“五”腧穴、“八”会穴、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等,均是运数思维的体现,其数字虽带有量的规定,但主要是为了表性,“数”与其说成“数”不如说成“象”,同时也是为了满足象数思维模式的需要。在后世的了展中,中医理论大量吸收了天文、历法、卦爻的知识和框架,扩大取象范围。《灵枢·阴阳系日月》将十二经脉与十二月相配,《素问·阴阳别论》:“人有四经十二顺(从),四经应四时,十二顺(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杨上善进一步解释:“四经,谓四时经脉也。十二顺,谓六阴爻、六阳爻相顺也。肝心肺肾四脉应四时之气,十二爻应十二月。”《黄帝内经太素·阴阳杂说》在诊断辨证学说中,无论是脉诊、舌诊、眼诊、尺肤诊、都有遵循全息的八卦结构规律,依此规律可取象比类。《伤寒论·伤寒例》提出外感病决病法,直接以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观测外感病,以乾坤阴阳爻的消长取象比类说明一年四时阴阳变化规律及外感病发病规律。而运气学说、子午流注则是将天文历法之“象”与人体生理、病理综合研究的代表,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2、“象”思维模型

“象”思维方法是和“象”思维模型分不开的。“象”实际上就是一种思维“模型”。所谓“模型”,是人们按照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描述,用物质或思维的形式对原型进行模拟所形成的特定样态,模型可以分为物质模型与思维模型两大类。《周易》“象”模型是一种思维模型,而不是物质模型。“象”模型导源于《周易》经传及其其他先秦经典,由汉后“易学”总其成。“象”模型是中医思维所采用的理论模型。作为一种思维范式,“象”模型具有程式化、固定化、符号化的特点。“象”模型主要有卦爻模型、阴阳模型、易数模型、五行模型、干支模型等。

(1)卦爻模型:《周易》用卦爻作为思维模型,卦爻最基本的符号是阳爻—和阴爻--,阴阳爻的三次组合构成八卦(23=8),阴阳爻的六次组合构成六十四卦(26=64),六十四卦也可看成是八卦的两两相重构成(82=64)。六十四卦是《周易》的基础模型,这个模型不仅包含六十四卦的卦象符号,而且包括它的排列次序。卦爻辞及《易传》则可看成是对这个模型的文字解说或内涵阐发。阴阳卦爻既有生成论意义,也有结构论意义,是象数思维的基点。其余六十二卦可看成是乾坤二卦的交合与展开。六十四卦是宇宙生命变化规律的完整的符号系统,也是理想的“象”(符号)模型。

中医有关生命的藏象模型有多种,其中就有一种是八卦藏象。如《灵枢·九宫八风篇》直接将九宫八卦与脏腑配合,以九宫八卦占盘作为观察天象、地象及人体、医学的工具,将八卦、八方虚风与病变部位有机对应,以文王八卦作为代表符号,表示方位(空间),显示季节物候(时间)变化特征。后世基本依据这种配属关系。不过《黄帝内经》中这种藏象模型并不占主要地位,除此篇以外,《黄帝内经》几乎没有直接运用卦爻模型的记载。

(2)阴阳模型:“阴阳”模型从实质上看正是卦爻模型的文字形式。虽然“阴阳”的概念《周易》经文中并没有出现,而是首见于《国语·周语上》,时为西周末年,然而阴阳的观念则至迟在殷、周时期已相当成熟,当时成书的《易经》(《周易》经文)的卦爻符号、卦名等已说明这一点。而《易传》则毫无疑问是先秦“阴阳”哲学的集大成者。

《黄帝内经》虽然不是主要采用卦爻模型,但却采用阴阳思维模型。在《内经》中,无论是作为生理学、病理学基础的藏象学说、经络学说,还是作为诊断学、治疗学基础的四诊、八纲、证候、本标、正邪等学说,均是阴阳思维模型的运用。中医说到底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医以“阴阳”模型阐释人天关系与人体生命结构功能。中医认为人体和宇宙万物一样充满“阴阳”对立统一关系,“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医认为人体组织结构符合“阴阳”模型:上部、头面、体表、背部、四肢外侧为阳,下部、腰腹、体内、腹部、四肢内侧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手足三阳为阳,手足三阴为阴;气为阳,血、津为阴。五脏按部位、功能又可分阴分阳,每一脏腑又分阴分阳。可层层划分。中医运用“阴阳”以阐释人体生理功能,人体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原则以及药物的性能等等。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及相互转化用以阐释人体生命现象的基本矛盾和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体与自然相应的整体联系。阴阳模型是中医的最基本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三阴三阳。三阴三阳用以阐释经络,手足分别配以太阴、阳明、少阴、太阳、厥阴、少阳,共十二经脉,三阴三阳有开合枢的序次和功能。三阴三阳还指伤寒热病邪侵入经络以后的传变次第、地球公转形成的气候周期(主气)、日月星等天体运动变化形成的气候周期(客气)。《内经》中还有四阴阳说,《灵枢·阴阳系日月篇》将心、肺、肝、肾分别称为“阳中之太阴”、“阳中之少阴”、“阴中之少阳”、“阴中之太阳”。加上脾为“阴中之至阴”,该模型又与五行模型相通。

(3)易数模型:《周易》以及后世易学还构建了“易数”模型,如爻数、天地数、大衍数、河图数、洛书数、五行生成数等,笔者认为这些数并不是表示数量的,而是表示功能属性的,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

“象”,属于“象”模型范畴。

《内经》已开始用易数模型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内经》依据易“数”模型建构了中医生理、病理、诊疗理论体系。如以“八”、“七”为周期论述男女生长的节律,以五行生成数与九宫数论证五脏学说,以天地之至数了论述三部九候、九窍、九脏、九针,以六位数论述三阴三阳……如上文所言《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八、七、五、九、六”配属五脏,乃是河图中五行之成数。“左肝右腑”除上文所述是取动态、功能之“象”,同时还是遵循后天八卦模式中的方位规律,并不是指形体上的解剖位置。十二经络的形成也与卦爻模型有关。马王堆汉墓帛书记载的经脉还只有十一条(见《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并且还没有完整的“手足”“阴阳”的名称。从马王堆帛书到《内经》,从十一脉发展到十二脉,《周易》六爻模型起了一定作用。运气学说更是遵循河洛卦爻模型,《素问·五常政大论》除“五运平气之纪所应”之数为河图生成数外,还将五脏病变与洛书九宫数相联系。

(4)五行模型:“五行”模型虽然在通行本《周易》中没有出现,而是最早出现于《尚书》中的《甘誓》篇与《洪范》篇,但帛书本《周易》已言“五行”,更重要的是汉以后讲“五行”的主要是易学家,“五行”成为汉以后易学的基本内容。

中医把五行作为人体与事物的归类及相互联系的模型,体现人体的功能分类及生克乘侮、亢害承制的变化规律,并用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用以说明诊断、辨证和治疗原则。《黄帝内经》将“五行”模型与“阴阳”模型相结合,共同构成阐释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理想模型。在五行模型中,五行与五脏的配属为中心,五行是个纽带,将器官(五官)、形体(五体)、情志(五志)、声音(五声)以及方位(五方)、季节(五时)、颜色(五色)、味道(五味)、生化(五化)等纳入其中,以此说明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本身的整体性。五行的生克乘侮是事物联系、人体功能活动联系的法则。五行相生、相克说明脏腑之间资生与制约的联系,五脏中每一脏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生理联系,这种联系把五脏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病菌理上相生表主母及子、子病犯母的传变过程,相克代表相乘(相克太过为病)与相侮(反克为害)的传变过程。五行模型还广泛地用于诊断、治疗等方面。五行模型是中医最基本模型,它与阴阳模型互为补充、互为印证。

(5)干支模型:天干、地支也同样不是最早出现于《周易》,而是甲骨文,但汉以后易学家将干支纳入易学,从而成为象数易学的重要内容。

中医学特别重视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学就是时间医学。因此作为表示时间、历法的天干、地支,在中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从藏象、经络、脉象、证象等生理病理学说,到运气、针灸、处方、用药等诊断治疗学说,无不有对干支的运用。

总之,卦爻、阴阳、易数、五行、干支是“象”思维的子模型,从属于“象”模型的大范畴。各级“象”模型其实是同源、同质而且同构的关系,只是有的偏于表示数理(如易数河洛模型),有的偏向于表示关系(如五行模型),有的偏于表示方位和时间(如八卦模型),有的偏于表示分类(如阴阳模型),把它们综合起来可称为“象”统一模型。

“象”模型是中华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模型,决定了中华文化的面貌和走向,也深深影响着中国传统医学科学的理论建构,成为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本质要素。象数模型是与象数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象数方法也是《黄帝内经》建构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方法。《黄帝内经》采用取象运数的方法,创立了藏象、脉象、证象以及治则治法学说。后世如《伤寒论》、《千金方》、《素问》王冰注、金元四大家、孙一奎《医易绪余》、张介宾《类经图翼》、邵同珍《医易一理》、何梦瑶《医碥》、唐宗海《医易通说》等都直接或间接运用或发展了这个模型。尤其是隋唐以后,医学家自觉地引易入医,最明显的表现则是采用了卦爻、阴阳、易数、五行、干支等“象”思维模型。

二、从“象"思维的特征看中医学的本质及其走向

1.“象”思维的特征

“象”思维方式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⑦:

(1)重整体、类比,轻个体、分析。中医不但将人本身各部分之间看成一个整体,而且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所谓的“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在这个理论基础上采用类比、类推的方法,将人体各部分与外界各事物融为一体。对人体各部分不作个体的、深入的分析,对人与外界事物为什么“合一”、怎样“合一”不进行具体的分析,只重视在模型范式上的归类“合一”。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也体现这一特点。如“龋齿”,甲骨文中已有文字记载,说明“虫”是病原、病因,后来从整体上考察,认为胃热、虚火是其病因。

(2)重动态、功能,轻实体、结构。中医类比之“象”是动态、功能之“象”。中医很多概念只代表功能,不一定非有实体结构。《灵枢·阴阳系日月》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阴阳”已从“日月”的实体意义抽象为动态范畴,是泛指,指事物的共性,而不是指具体事物的形体。中医“脏腑”概念绝非指生理解剖意义上的实体结构,而是指功能相同、时空节律形态具有同步性、全息性和一组动态结构。“左肝右肺”绝非指肝在左边,肺在右边,而是指“左”与“肝”具有上升的阳,“右”与“肺”具有下降的阴。“左”与“右”的动态功能由太极象数模型的规定性所决定。

(3)重直觉、体悟,轻实证、量化。直觉体悟是中国传统的认知方法,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体现了这一特点。脏象、经络学说主要是通过直觉体悟感知的。脏腑的生理结构与人体实际解剖部位并不相同,说明不是由实证方法得出的。经络主要是循经感传的认知固化的产物。中医在诊断、辨证上更体现了这一特点。望闻问切四诊是一套由表知里的诊断方法,通过对脏器经络的功能性变化的感知,把握疾病发生病因、病变机理。与西医运用仪器、直接从病变部位摄取体质方面的信息来把握病变机理的实证、量化方法有所不同。中医诊断辨证有高明与低劣、正确与错误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认知主体----医生认知、感悟能力的高低,中医尚缺乏一套具有量化规定性的诊断标准。

(4)重程式、循环,轻创造、求异。中医理论体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程式化的体系。从生理学说看,早期是从解剖实体形态出发认识脏腑的,如古文《

尚书》、《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均认为脾属木、肺属火、心属土、肝属金、肾属水(参见孔颖达《礼记正义疏》),而今文《尚书》和《内经》则从功能出发,确定了肝木、脾土、心火、肺金、肾水的模式,并一直沿用下来,成为中医生理的最基本框架。经络的定型同样也是程式化的产物。中医诊断、辨证也可以说是程式化的,如面部诊、寸口脉诊、尺肤诊、舌诊等,其与内脏相对应的部位排布均是依准后天八卦结构规律,笔者提出一维和二维的八卦全息结构模式。再如八纲辨证,六经辨证,主要是遵循阴阳模式。注重程式、模型,注重循环往复,必将导致创造性、求异性的缺乏,几千年来中医的理论基本没有突破。

总之,以象数为思维模型、以取象运数为思维方法,注重天人的整体性、全息性,注重生命的功能性、关系性、超形态性、时序性,注重认知方法的直觉、体悟、程式、循环,是中医学理论的本质。⑧

2.中西医学思维方式的差别与优劣比较

(1)中医学与西医学思维方式的差别。关于中西医学思维方式的差别,学术界有“元气论”与“原子论”、“整体论”与“还原论”、“系统论”与“分析论”、“功能论”与“结构论”等观点,笔者认为中医学与西医学思维方式的本质差别是“模型论”与“原型论”的差别。⑨中医学和中国传统生命科学采用的是“模型论”思维方式,即从功能模型、关系虚体出发,建构人体生命系统;西医和现代生命科学是“原型论”思维方式,即从解剖原型、物质实体出发建构人体生命系统。

西医学采用“原型论”的思维方式,遵从“原子论”和“二元对立”的哲学传统,采用分析、实验还原的方法认识人体生命。西方传统认为原子是世界本原,有限、有形的原子构成物质及其运动,运动的根源在原子的外部,原子与原子之间是间断的、虚空的,要认识“原子”,必须采用分析、还原的方法,由此发展出十七世纪以机械自然观为背景的西文近代实证科学。在对生命的认识上,由古希腊四体液学说,到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发现细胞,并逐渐发展为以细胞学说为基础的近代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和治疗法,直到进入当代分子生物学,医学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统观这个过程,其实都是在运用分析、实验、还原的方法,探求构成物质、生命的最基本元素、基本结构功能,这就是“原型”。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治疗学等均从人体“原型”出发,以阐明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治疗为目的,解剖学、生理学是西医的理论基础。西医学和现代生命科学从物质结构层面将人体生命还原成分子生物结构,并可望在近几年内提前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可以说西医学和现代生命科学在人体生命“原型”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无可替代的。

中医学采用的是“模型论”思维方式,遵从“元气论”和“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在“象”模型支配下,采用横向、有机整合的方法认知生命。中国则形成并遵从“元气论”的传统。从《周易》、道家到中医无不讲“气”。“气”是世界本源,“气化”运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这种运动是“气”内部的相互作用。“气”是连续不断、流动有序的,是介于有形有状的粒子与无形无状的虚空的中间状态,可双向转换。中医在对待人的生命时,即从“气”入手,“气”既是生命的最小物质又是生理动态能。“气”的生命体现必然导致整体性、功能性、直觉性、程式化的方法论。“气”是中医学的最基本模型,“气”也是一种“象”。如上所述,气-阴阳-五行-象数模型是中医学的思维模型。《黄帝内经》遵循这个思维模型,一开始就没有走向机械、分析之路。《黄帝内经》将人看成一个有机的、开放的系统,而不看成是个不断分割的机体。在人体这个系统中人体小时空对应天地大时空,对应天时、物候、方位及万事万物,这种对应是由象数模型决定的。因此人体和整个宇宙在中医看来都是很容易把握的,只要用这个模型去推测、比拟就可以了。中医所谓的“模型”与科学所谓的“模型”内涵不尽相同,科学“模型”分为思维模型与物质模型,对此笔者已另文论述。就中医学“模型”与现代科学“模型”的区别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现代科学的“模型”是定量化的,包括了数学模型,能从一定的基本概念和数量关系出发进行推理和演算,对有关问题和现象作出定量的回答和解释;而中医学的“模型”是定性化的,五行并不表量而是表性,不是作为数量的依据,而是提供定性的参考性推论。二是现代科学的模型是一种纯科学模型,不包含社会政治、哲学文化等非科学因素;中医学模型则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中医模型方法包含哲学的、主观的、体悟式的方法。三是目的不同,现代科学的模型方法是以自然或人的“原型”为目的,最终是要揭示自然或人体的实体本质、物质结构及其功能、规律,关注的是“原型”;而中医学关注的是“模型”,“原型”往往服从于“模型”,“藏象”即是一种典型的模型,对藏象模型的构建成为中医人体生命科学的目的。“模型”只是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研究手段,并不是研究的目的和思维方式,而“原型”才是其研究目的和思维方式。

(2)中西医思维方式的优劣。中医和西医在思维方式上各有优劣,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生命观上,中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生命的精神层面、功能层面、整体层面、动态层面,体现在对生命复杂现象的直觉观测、灵性感悟、整体把握上。与之相比,西医则在生命的物质层面、结构层面、个体层面、静态层面,以及对生命现象的知性观测、数理分析、微观把握上占有优势。

在疾病观上,中医的优势体现在未病养生的预防观念、辨“证”求“本”的诊断方法、发掘正气潜能、自稳自组自调节的治疗原则上。西医的优势在于对病因病理病位的物质性指标的精确把握,对疾病病灶的定位、定量的准确消除上。

在医学模式上,西医主要采用生物医学模式,而中医则是一种综合性的、大生态、大生命的医学模式,以五行—五脏模型而言,它既包含有文化社会的因素,又包含有自然科学的因素;既反映了人体五脏之间不可分割的复杂关系,又反映了人体内“藏”与自然万物外“象”的对应关系。自从1977年恩格尔(G.L.Engel)提出超越生物医学模式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西医都面临着如何实现医学模式转变的任务,而在这点上中医学因其比较重视整体和综合,因此在这个转变中有着一

定的优势和机遇。

在思维方法上,西医采用纵向的、机械的、还原分析的方法,导致对人的认识从器官、组织、细胞到DNA、RNA,注重生命微观的纵深探讨,在形态、结构、细节上达到相当的高度,占有相当的优势。中医采用横向的、有机的、整合的方法,从整体、宏观、动态、联系上认知生命,是中医的强项。

3.中医学的未来发展

在中医的未来发展战略问题上,目前有“传统派”与“现代派”之争。笔者属于“传统派”。笔者认为“现代派”提出的最响亮的口号“中医现代化”实际上已构成一个悖论,我称之为“中医现代化悖论”⑩,这个“悖论”可描述为“中医要实现不改变其非现代科学形态的现代科学化”。也就是说所谓的“现代化”在相当多的人看来就是要“现代科学化”(其实“现代化”的含义远非这么简单),而中医学是一种传统科学,不是现代科学,要“现代科学化”就是丢弃自己的特色;而不现代化,在现代科学技术面前又难以保持自己的特色。如何既保持自己的特色(传统科学形态)又实现“现代科学化”,无疑构成了一个“悖论”,自从笔者提出这一“悖论”以来,已引起业内、业外人士的较大注意,并引发了一场中医存亡世纪大论争。如何走出这个“悖论”的怪圈?的确需要我们好好研究,而首先应当解决的当然就是中医理论模型问题。

就“象”思维模型而言,我是持“修补”观点的。医易“象”模型是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人事逐步摸索出来的,是对天地人(三才)运动规律的一种形象、模糊的图示,它是建立在以天道推及人道、天道即是人道(天人合一)的认识基础上的,它原本关注的是天道的动态功能。这个模型对天地包括人的运动大规律是基本适合的,它揭示了在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下呈现盛衰消长、周而复始的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中医即用它来建构五脏生命模型,应该说通过二千多年的医疗实践,五行—五脏模型还是基本能够反映人体的功能特征和生命运行规律的。《黄帝内经》采用“象”思维方式,以横向、有机、整合的方法认知生命,这无疑是生命科学的大方向,但也不能不看到中医“象”思维模型并不能完全精确地、数量化地反映人体各个脏器实体的所有生理结构功能、病理变化,不能不看到中医不重量化、不重分析的思维取向导致对生理病理的细节认识不清,诊断辨证的较大“艺术性”、“模糊性”,理论框架的万能化甚至僵化,造成了中医发展的缓慢,造成了中医与现代科学的隔阂,可见象数的思维方式给中医带来的正负面影响都是巨大的。

第7篇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慢性病; 老年人; 综述;

Abstract: Clinical nursing pat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all chronic diseases.Under the guid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theory and using holistic nursing concept,nursing staff can integrate unique nursing techniqu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modern nursing techniques of w estern medicine and take dialectical care of patients with patients-oriented concept.The practice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effects.The article reviewed the status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chronic diseases among elderly patient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aiming at providing better method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among the elderly.

Keyword: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hronic disease; The elderly; Review;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是指病程超过3个月的非传染性疾病。有数据显示80%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1],且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2]。慢性病老年人大多病情平稳,需要的是用药依从性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坚持[3]。有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其中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将优化的中医单病种护理方案进一步规范化,使护理步骤更为清晰、明确,加强对于临床护理行为的指导与监督,同时突出中医特色[5],对老年人较规范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应用效果较好[6]。

1、 老年慢性病患者特点

1.1、 生理特点

世界卫生组织将慢性病定义为病情持续时间长、发病缓慢的疾病[7]。中医认为慢性病具有病程时间长、病情反复、正虚邪恋、气机不畅等特点[8]。在老年人漫长的病程中,正邪相争会耗伤正气,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脏腑亏虚之证。虚则气血、水液运行不畅,继而可能会出现气郁、湿郁、痰郁等症状,故慢性病基本病理特征表现为虚和郁[9,10]。且老年人生理健康状况较差,需要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更注重细节,稍有不慎则易出现病情加剧,增加治疗难度以及减缓康复进程[11]。

1.2、 心理特点

由于老年人心理脆弱,且慢性病病程缠绵、经济负担较重,再有在慢性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需要忌口、控制饮食,生活质量下降,这都会导致老年患者产生郁闷、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损及脾肾。且在漫长的病程中,当病情加重时,患者往往会产生厌世感伤,甚至会拒绝接受治疗,形成恶性循环,即所谓“七情不快,始而伤气,继而及血,郁久成病”[9]。老年人自我照护能力有限,在疾病过程中通常需要家人子女给予更多额外的照顾,这可能会令老年患者对其自身照护能力缺乏自信、主观能动性降低,从而过度依赖他人,形成退行性行为,影响疾病的康复。

 

老年慢性病管理中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的运用综述

 

2、 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

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设定的护理图式或日程计划表,以时间为横轴,以各种护理手段为纵轴,对何时该做哪项护理、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可出院等进行详细说明与记录,在患者因病情变化影响预后时,护理人员需采取必要干预措施,并在临床护理路径表上做好记录与标注的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12]。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结合中医“治未病”、整体观等预防保健方面的知识,使护理计划更具指向性,依照证候的差异性分别给予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不仅将传统护理模式由被动转为主动,还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自觉性和工作效率,实现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准确性和高效性,符合我国当前医疗形势以及“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患者为最大获益者,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我国慢性病高死亡率的严峻形势[13,14,15]。临床应用中其内容一般包括四步:成立专业小组;制定路径、形成最佳护理方案;实施;监测、评价以及改进。

3 、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3.1、 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16年有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84%,其中慢性病预防素养最低,仅为4.66%[16]。而且部分病程长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会依据自身“经验”任意加减药量,依从性差。由于老年患者的受教育水平以及认知水平较低,一般短时间的健康教育很难让其彻底认识到依从性差对自身健康的危害。而现有研究证明,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中系统化的健康宣教、康复流程讲解、服药注意事项及膳食指导等有序的护理过程,不同于在常规护理中将所有知识和注意事项在短时间内一齐授于患者,耐心、细致、有序的讲解有助于减少老年患者对疾病的恐惧、焦虑心理,加强了患者自我管控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17]。

3.2、 对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影响

WHO统计发现,在中国医疗费用预计中,慢性病的防治费用将占据80%,其带来的社会负担及经济负担远远超过传染病和其他伤害[18]。而且我国正处在老龄化高速发展阶段,长期带病生存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经济压力更是不言而喻。研究发现,在临床工作中按照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有条不紊地实施各项操作,保证各项治疗和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及时性,能够有效降低医疗护理活动中的随机性、盲从性,从而能够防止不必要的消耗[19]。可有效地提高消渴目病[20]、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1]、脑卒中[22]等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进而降低住院时间及费用,还可提高医院住院床位的周转率[23],较好地体现了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总体目标相符合[24]。

3.3、 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老年患者自护能力较差,病情易发生变化,而紧凑、有序的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使护理人员能尽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5]。例如,研究发现帕金森患者常并发抑郁、便秘、睡眠障碍、损伤等并发症,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把健康教育知识贯穿于整个过程,连续反复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学会主动预防并发症,从而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6]。还有研究表明,中西医护理对策在心血管病患的压疮预防中起到了很好的护理预防效果,在降低压疮发生率和提高病患护理满意度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7]。

3.4、 对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对老年人患病率较高的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等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组的知识掌握率及总满意率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组[5,28,29]。再者,就慢性病的健康教育而言,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可使中医辨证施护与西医护理程序相结合,使健康教育的方法更为科学,使患者及家属知道在治疗的过程中需做哪些检查与治疗,了解如何正确调节膳食结构以及如何进行情志疏导,提高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避免了科室因年轻护理人员多、业务水平低、经验不足所造成的低效性宣教[30]。从而达到在向患者科普疾病知识的同时,还可增强患者对护士的理解和信任,提高其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利于老年患者在出院后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3.5、 对护理人员的影响

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其内容包含参考标准和结果判断指标,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护士个人能力的不同造成的护理缺陷[25]。路径中注明每天应该实施的内容和患者需达到的目标[19],确保了各项护理工作按计划分次少量进行[31]。而且每完成一项内容,都需在路径表单上打勾确认记录,成功避免了因交班等情况带来的漏项缺项,也避免了非必要项目的实施[19]。这可增加护士职业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节约人力资源,符合当前我国护士短缺的现状。护士在该路径中扮演着制定者、实施者、评价者等多种角色,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主动,督促护士不断学习中医护理技术和知识,利于护士的个人成长。再有,对管理者而言,护士长需要依据路径表的内容督促、检查每天的护理实施情况,且需对路径进行评价和改进,利于提高护理领导管理质量。

4、 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应用的影响因素

4.1、 社会认同不足

根据对我国14个省份进行的调查,在认知度上,63.18%的慢性病患者确诊后愿意选择在中医医院进行治疗,对中医相对较为认可;在疾病不同阶段,31.62%的患者在疾病加重时选择应用中医药来治疗,35.24%的患者在确诊后立即应用中医进行治疗[20]。总体上,大部分患者对于应用中医防控慢性病较为认可,但整体满意度较低[14]。患者不仅会对中医护理技术本身的疗效存在疑虑,还会对护士执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是否可靠存在质疑,这可能是因为临床上较少选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应用率较低造成的。因此,需要通过对全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让大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认同中医中药,消除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不信任感[32]。

4.2 、临床护士中医知识水平有限

有研究显示,护理人员中医底蕴欠缺成为制约中医护理服务水平的瓶颈[33],护士对常见证候要点、特色技术的培训需求仍较高[32]。追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目前临床上的护士大都是西医院校毕业,中医院校的护士所占比例仍旧较小。即使是中医院校毕业的护士,培养过程也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内容西化等现象,导致毕业生的中医理论基础薄弱,临证能力缺乏,整体知识构架未能显现中医特色,中医思维方式难以建立等诸多问题[32]。中医和西医不同,中医的理论知识在中医的传播和使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即使在医院中会接受短期培训,但这对中医来说还远远不够,因此,需要高校和医院共同努力,培养一批理论扎实、技术娴熟的临床护理人才[31],促进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发展。

4.3 、中医饮食调护未能落实到位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许多食物具有治病、补体的作用,若饮食调护得当,可以提高药物疗效,缩短疗程,反之可以加重病情[34]。再者,诸如糖尿病、高血压、哮喘等老年人,都需要注意饮食禁忌以及提供结构合理的饮食。然而大部分医院的营养食堂目前尚不能提供特色的中医辨证膳食,具有中医特色的饮食调护仅局限于健康指导层面,无法真正实施。护士虽对患者进行了相应的饮食调护指导,但患者能否按健康指导内容进行日常的膳食,其依从性是护士无法控制的,所以饮食调护也只能仅限于健康指导这一层面。

4.4 、医护协作的一致性有待提高

虽然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强调的是护理工作,但检查类、医嘱类等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样离不开医疗小组、医技部门等相关专业的支持。在制定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前,首先需要研究医生版的中医临床路径,同时还要对诊疗、检查、用药等医嘱类项目进行筛选和规范,并把初步拟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版和患者版)交由医生评阅,避免由于医护之间的工作不够统一、不能很好的配合而使得患者误会,从而出现很多不必要的困扰[19]。而有研究显示,93.8%的护士认为医生很少开出中医护理技术的医嘱是影响中医护理技术开展最主要的原因[35],但护士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必须遵照医嘱[34]。因此提高临床医生对中医护理技术的重视,提高医护协作的一致性才更有利于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上的开展。

5 、小结

《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7—2025)》强调应加强现代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之间的交流,同时以医养结合、中医养生保健为措施降低老年群体慢性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实现将中医药理论技术应用到我国的基本疾病控制体系中[16]。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正是融入了简便、易行、价廉、有效[36]的中医情志护理、饮食调护、耳穴压豆等多种传统特色疗法,中西并重,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辨证施护[37]。不仅规范了临床护理流程,保证整个护理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14],还可通过同病异护、异病同护,达到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依从性、减少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等目的,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该护理路径还在初步发展阶段[38],仍存在着专业护理人员缺乏、医护协调不一致等诸多问题。这需要学校、医院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从而构建适合我国的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以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蒋梦雅.亚太地区老年人慢性病基本药物价格和可及性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

[2]何爱萍,黄玉蓉.“治未病”理论与慢性病的中医护理[J].中医药导报,2012,18(3):99-100.

[3]于红.应用知信行模式在养老院合并慢性病老人中开展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9):291-292.

[4]康艳.临床路径在AECOPD患者护理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6):1163-1164.

[5]傅贤芳,李丽,曹雪.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在AE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9):1769-1772.

[6]李明子.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59.

[7]杜娟.“以病人为中心”作为慢性病防治的理念与重要策略[A]//大连医科大学、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医学与人文高峰论坛暨《医学与哲学》杂志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论文汇编[C].大连医科大学、医学与哲学杂志社:中国自然辩证法学会医学与哲学杂志社,2016:4.

[8]邱银莲.慢性病的中医护理体会[J].湖南中医杂志,1999,15(1):55,62.

[9]潘晓,黄惠桥.中医护理在慢性病中的应用现状[J].海南医学,2018,29(18):2595-2597.

[10]唐付才.中医内科慢性病证治特点初探[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15(2):159-160.

[11] 云华.浅谈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中医护理及心理特点[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0):167.

[12] Diabetes pathway slashes length of stay by 26%[J]. Hosp Case Manag,1999,7(1):8-13.

[13]李玉萍.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椎管狭窄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8):2387-2388.

[14]李和伟,王启帆,付宇.中医防控慢性病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25(10):1-3.

[15]胡其秀,马常兰.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1):156-158.

[16] 庄一强.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建立以人为本的一体化医疗[A]//大连医科大学、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医学与人文高峰论坛暨《医学与哲学》杂志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论文汇编[C].大连医科大学、医学与哲学杂志社:中国自然辩证法学会医学与哲学杂志社,2016:4.

[17]王雅慧,李桂香,李佩佩,等.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康复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11):1159-1161.

[18]单大圣.中国慢性病防治形势及管理体制改革建议[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3):273-277.

[19]席凡捷.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

[20]蔡秋杰,张娟,党海霞,等.中医药防治慢性病服务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2):4-7.

[21]梅花,张雅丽.中医医院临床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认知与需求调查[J].护理研究,2015,29(2):231-232.

[22]张勇勤.论新形势下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策略[J].护理研究,2013,27(7A):2012-2013.

[23]朱岁松,董超雄,金洪长,等.减少一天住院日对医院经营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病案,2015(2):78.

[24]李莉莉.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西部中医药,2016,29(1):125-128.

[25]杜娟.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5,8(S1):199.

[26]邓红星,邓红春,邓月义.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帕金森病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14):1768-1769.

[27]韩莉.初探中西医护理对策在预防心血管患者压疮中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1):146.

[28]程艳,潘园,梅海云.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0):30-33.

[29]丁劲,李向丽,宋宗惠,等.临床护理路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8):144.

[30]武红,杜婧.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评价[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7):131-133.

[31]蒋菊芳,费静霞,姚敏红,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10):970-973.

[32]周霄云,崔屹,张雅丽.护士实施中医护理技术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5,30(9):37-40.

[33]柏亚妹,宋玉磊,王秋琴,等.住院病人对中医护理认知及需求调查[J].护理研究,2013,27(35):3996-3999.

[3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76-204.

[35]张广清,林美珍,邓丽丽,等.广东省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2):81-83.

[36]杨平,莫惠彬,林晓华.中西医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8):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