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全面发展的内容

全面发展的内容

时间:2024-02-23 14:37: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全面发展的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全面发展的内容

第1篇

论文摘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基础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健康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价值性。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全面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丰富性。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终身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引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实际上就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因此,在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中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在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什么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基础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基础教育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学生的发展首先是学生健康发展。健康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价值性。基础教育是学生人生教育的起点,是学生人生的第一步,是学生素质的源泉。这个起点的高低,这一步的实虚,这个源泉的清浊,关系着学生生命的含金量,关系着中华民族素质。

1健康发展是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思想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灵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思想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促进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为立足点。要使学生的思想发展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既与时展相适应,又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相衔接;要使学生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具有正确的民主法制意识和良好的社会公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具有勇于创新,敢于实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2健康发展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平衡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奠定基础”为出发点。要努力促进学生心理和谐发展:既与学生学习生活相适应,又与学生生理成长相协调,确保学生在心理平衡的前提下能够保持生理平衡。

3健康发展是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身体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根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贯彻健康第一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形成健壮的体魄’奠定基础”为落脚点。进一步强化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规范体育课课时量,确保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提高体育质量。努力将体育课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和学校饮食卫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制定并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

二、基础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学生不仅要健康发展而且要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丰富性。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面的要求,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广度体现。基础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成才的基础,是学生生命质量的萌芽,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这个摇篮的宽窄,这个基础的深浅,这棵嫩芽的强弱,这个工程的优劣,关系着学生生命的富足与贫乏,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强盛与衰弱。

2全面发展是学生德育全面发展。德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纲领和方向。抓住了德育,就抓住了基础教育的牛鼻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德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确保德育第一,准确定位全面发展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奠定基础”为切入点。着力强化德育常识教育,突出社会公德教育尤其是家庭道德教育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其次,全面发展是学生智育全面发展。智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智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 ‘确保智育是关键,准确定位全面发展的核心,最大限度启蒙和训练学生智力’奠定基础”为目标,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学生的智力训练和智力开发,扩大智力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3全面发展是学生体育全面发展。健康没有了,一切都是零。体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体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增强体育意识,转变体育观念,培养体育精神’奠定基础”为指导思想,全面夯实传统体育教育,树立“体育不仅是为达标更是为健身,不仅是为健身更是为养生”的体育教育新理念,努力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科学评定学生体育达标成绩,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即“健康第一”的精神;突破陈规,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精神;脚踏实地,崇尚实力的精神;公平竞争,虽败犹荣的精神。 转贴于

4全面发展也包括学生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美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剂,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催化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培养审美情趣,更新成才观念’奠定基础”为突破口,努力强化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科学界定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地位。

三、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学生不仅要健康发展、全面发展,而且要终身发展。终身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终身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点的要求,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深度体现。基础教育是学生人生教育的第一站,是学生生命大厦的奠基石,是学生人生方向盘上的指南针,是国家富强的原动力。这一站是否能走好,这块基石是否牢固,这个指南针是否配合学生人生方向盘,这个原动力是否强劲,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质量,关系到华夏民族综合国力的底蕴。

2终身发展是学生阶段性发展。阶段性发展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阶段性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立足当前,夯实基础’奠定基础”为根本。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学习阶段特点,考虑区域、性别、个体差异,与时展同步,与国际教育接轨,分层次、分类别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现实性。

3终身发展是学生递进性发展。递进性发展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台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递进性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衔接知识结构,提升教育台阶,’奠定基础”为宗旨。在强化学生阶段性知识技能,完善学生阶段性知识结构,牢固学生阶段性知识技能根基的基础上,调整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深化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努力促进学生阶段性知识结构与发展性知识结构的衔接,努力提升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台阶。同时,结合学科特点,结合基础教育的知识结构特点,有重点、分步骤的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的衔接性、层次性和长远性。

结束语

终身发展是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可持续性发展是学生终身发展的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着眼未来,服务终身,’奠定基础”为归宿。及时反映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最新发展状况,准确把握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可预测性发展趋势,有意识的充实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的前沿性、动态性、发展性。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人全面发展理论;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6.06.058

1引言

大学生是社会栋梁之才,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下的产物,对今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决定性作用。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对人的全面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启示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涵分析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涵重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需求发展。人的需要包括物质与精神两大部分,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人从事各种工作劳动,获取满足感,在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需要。生产力较低,人的需求也相对较低;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人的需求也随之提升,人的需要不断从物质转向精神层面,标志这人的全面发展。第二,人的能力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应该将人能力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人的能力代表个人综合素质,包括人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以及天赋等等。可以说,能力是人创造财富的基础。第三,人的社会关系发展。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环境,所谓的人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他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等,社会关系能够体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社会关系越好,人的发展前景就越广阔。第四,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指的是思想、品德、情感、性格等等,一般来说,每个人都具有异于别人的这些特性,属于个体独有的。个性全面发展,主要是人通过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利用自身的创造性、能动性等,丰富自身个性。第五,人的劳动发展。劳动是人服务与改造社会的主要方式,同时在劳动过程中,也能促进人自身发展。劳动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智力、体力等全面发展的过程。

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启示

3.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将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与计划,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在思想上、感情上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展开科学话的思政教育。同时,教育教学人员需要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

3.2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应该以学生自身情况为出发点

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强、思维活跃,在思政教育中应该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同时,教学内容应该更加生活化,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主动地接受思想教育。

3.3重视高职大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从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出发,着眼于其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等专业技术工人,造就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学院的专业设置更贴近职业,教学更注重实践,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在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时,不仅要发展他们的体力、智力,还要发展他们的求知、向善、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们人际交往、协调沟通、组织配合的能力,要注重加强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从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4注重高职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一直是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应该进行准确的定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一直待在教室中,到毕业都没有真正接触到生产一线工作,空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下,要求对人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重视。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还需要创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生产的第一线,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社会关系的积累。此外,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贯彻落实教育部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我国推行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4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思想体系下重要的内容,揭示了人类发展与进步的本质。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应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个性化差异,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积累社会关系,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现代经济信息,2015,26(2):125-126.

[2]范亚楠.人学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大观周刊,2012,32(12):65-66.

[3]陈艺红.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启示[J].传承,2010,15(9):99-100.

第3篇

一、“人的全面发展”之本意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科学概念,有其特定的科学内涵。目前,理论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说法:其一,“能力全面发展说”。该说法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概念提出的特殊背景,认为马克思是把人作为生产力要素,而不是着意于一个社会人所具有的全部特征来考虑的,所以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发展。其二,“德智体全面发展说”。该说法认为,创始人在考察人的全面发展时,除了深刻地、详细地从人的劳动能力来考察人的发展外,他们同时还把人作为一定社会关系中完整的社会人来考察人的发展。这样,人的全面发展就不仅包括人的体力、智力的充分自由发展,还包括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才能和志趣等方面的充分自由发展。其三,“多层次发展说”。这种观点持有者内部又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如有论者认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全面的”发展,即一般性能力的发展或叫“均匀发展”,要通晓整个生产系统和建立极大丰富的社会关系;第二层次是“自由发展”,即使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个人可以从主体设定和主体选择来体现内在差异性,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的发展;第三层次是“充分发展”,即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主体的人经过自由选择而确定了发展方向之后,主体就在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完善,最终使自己获得设定活动方面的最充分发展。至此,人最终达成了自己最高级的需要,即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以上几种观点虽然各自阐明了不同的全面发展观,但是无一例外地表达出:“自由发展”乃是“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

在创始人的著作中,几乎在一切场合都对“全面发展”赋予了自由、充分等特征,例如:“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等等。由于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并没有一个现成的关于“全面发展”含义的周全细致而条理分明的界说,研究者都“只能从马克思的有关言论中去体会他对‘全面’发展的理解,从中提取出一些基本规定来。”因此,这里所获得的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解,也决不是绝对的、统一的,普遍适用于判断全面或片面、是或不是的标准答案。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和谐发展”“充分发展”和“自由发展”。所谓“和谐发展”,即身心各自获得均衡发展以及身心两方面能相互适应的发展。所谓“充分发展”,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水平给我们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这里所说的“现有水平”,不仅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受个体自身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所谓“自由发展”,就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的自由时间里按自己的兴趣、爱好等从事活动,使自己得到的发展。换句话说,“全面发展”也就囊括了“自由发展”。

结合作者后文关于全面发展的两处描述:“‘全面发展’并不是指人的各个方面在同一时间并且均等地得到发展”,“‘全面发展’意味着教育者必须促使受教育者达到这八种智能的最低值,”可以推断出作者关于“全面发展”的主要观点和基本主张,类似于上文“多层次发展说”中的第一层次即“一般性能力的发展”,可见作者简化了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并且这样的理解极易导致一种“平庸发展”的倾向。从另一角度来分析,如果把“全面发展”做“平面解析”,那么全面发展分为横向的“全面”和纵向的“发展”两个维度。所谓“全面”,是讲“哪些方面”获得发展,强调“发展什么”。而所谓“发展”,则是讲发展的程度,强调“怎样发展”。或者说,“全面”是“全面发展”的具体内容,而“发展”是“全面发展”的目标。在理解“全面发展”概念和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时,又常常会走人这样的误区:注重了“全面”忽视了“发展”,关注了“全面发展”的内容而忽视了“全面发展”是个教育目标,以致造成一种误解,似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不重视学生的发展,而只强调学生是“知识的容器”,使他们被囿于“圆形监狱”里无法“自由发展”。

二、何为“人的本质”

众所周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建立在“人的本质观”基础上的。马克思在1845年撰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作出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这是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概括。事实上,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受黑格尔唯心论的影响,把理性、自我意识和自由看作人的本质。第二阶段接受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影响,认为“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第三阶段才达到科学的认识即“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时起,马克思与历史上的思想家,特别是黑格尔、费尔巴哈等抽象的人的本质观划清了界线。马克思指出,必须从客观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来对“人”作出判断,他是什么样的人,与他的物质生活条件直接相关,与他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直接相关。而那种抽象的人的本质观,则不但不能解释“人为何片面发展”的问题,更不能找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道路。

何文指出:“我们在阐述人的发展理论时普遍流行的一种提法是‘人的全面发展,如‘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自己全面的本质据为己有’。却忽略了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这里明显有两处不当。其一,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要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这只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状态(或者表现)的描述,而不能由此推断出所谓“流行说法”所持的人的本质观就是“全面(发展)的人”。作者这样的逻辑推理是行不通的。其次,早在1845年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就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说,人的本质的根本属性就是“现实性”和“社会性”,而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所谓“神性”、抽象的“理性”、“自由”、“自然性”等等,都不能揭示人的本

质的根本属性。由此看来,“自由的人”并不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

三、对“自由”的解读

在对我国教育目的表述的讨论与研究中,论者认为要在“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前加上“某某”时,已经把着重点放在了“某某”上。上世纪50年代提出在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前加上“因材施教”时,有学者批评其实质是“全面回复唯心主义‘个性论’的偏向”,而这里提到加上“自由发展”,也大有回复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倾向。为什么这么说呢?要从关于自由的解读说起。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全面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本世纪前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人才。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而,如何实施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殚精竭虑的事情,笔者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同时也是依靠人去做的工作,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人的认识,尤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是我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在探讨“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命题之前,首先要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从古希腊的普罗泰戈拉到近代的费尔巴哈等一大批思想家都试图对这一问题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但他们都把“人”扔到人生活的社会之外去理解,因此,“人”在他们那里是一个看不见的抽象物。WWw.133229.CoM只有在马克思那里,“人”才真正显露其面目,“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不是自然的,而是社会的,而这一切,都应在人的实践中得到理解。也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的全面发展才具有有效性。由此,也才能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有着比较科学的把握。

1.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的劳动。正是劳动使人从动物界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本质和存在的根据。因此,人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也正是劳动“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就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就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从中,可以这么认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

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因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的发展也必然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诚如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这也表明,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表现人类的全面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人是现实的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所讲的人并不是栖息在社会之外的抽象的“类”和“种”,而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的存在。所以,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落实在每个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人的个性是现实的个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主要表现为个人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审视下的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时代的任务和主题。时代的任务和主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主题,因而重新审视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审视下,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以下误区。

1.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上:以远期目标代替阶段性目标,造成目标的高不可攀与远不可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与人的发展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在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预期结果。由于我国长期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思想教育目标也要求高度的保持一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常常以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所代替,按照以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所要的要求来实施任务。这样目标的设定没有结合大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认识、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阶段性特征,使得目标高不可攀,人们失去信心。

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归属上:片面强调个人的社会价值,过分强调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中心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目中无人”,使得工具性价值发挥到极致,忽视其目的性价值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受我国传统的、片面的社会本位主义的影响,在教育中,存在着把个人的社会价值与人的自我价值人为的对立起来,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甚至否定个人的自我价值。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集体主义片面理解为反个性、反个人利益的整体主义,甚至贬斥个人欲望、利益、自由。这种过分强调集体、社会、组织,淡化了个人;强化了个体的人身依附关系,抑制了个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

3.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上:不恰当突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对象过于客体化。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教育者为惟一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被理解为教育者的活动方式,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忽视个人的物质化、精神化的需求,把受教育者仅仅视为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使思想政治教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单纯取决于教育者的能力和需要,受教育者成为没有独特能动性、缺乏创造自为性的“自然动物”。受教育者的过于客体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充分发挥其疏导人心理、激发人的内在积极性的功能,严重地挫伤受教育者的积极性。

4.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内容确定上:只重视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教育内容过于狭隘,陈旧。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其核心内容是理想信念教育、伦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几十年一贯制,教育周期长、信息量少,基本上是一种按部就班的循环教育。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们普遍关注科学知识的学习积累,而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德育功能的发挥,忽视其智育功能,使其内容空洞化。同样,高校学生正处于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转折的关键时期,相对大学宽松的人文环境赋予学生更为强烈的成熟追求,进而也使得他们对于自身个性人格品德的形成,产生了极为强烈的渴望心理。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培养听话、服从、谦恭、克制和无私的形象。因此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固然有利于社会的大学的安全稳定,却容易扼杀人的进取心和创新能力,压抑个人的发展。

5.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实施上:唯自上而下的灌输方式,途径单一。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被仅仅归附为“传道”即以强制灌输为中心。灌输教育方法指向性十分明显,即向大学生灌输社会意识形态、指导思想、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这些是一元的,它是一定社会、阶级培养人的手段。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再加上说服教育法运用不当,自然会引起学生对教育内容与教育行为的排斥,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削弱。

三、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奠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石。当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工作要创新。要强化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自我价值中的高层次需要,只有努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极大地激发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才能使人更好的创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个人的充分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每个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提供广阔舞台。

2.方式要得当。多样性、互动性的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特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实质上是追求个体生命自然而和谐地发展,促使受教育者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要改变过去那种居高临下,我讲你听的传统做法,更多地采用民主讨论的方法、平等交流的方法、寓教于乐、寓教于文之中,增强现实感、亲切感、吸引受教育者积极参与,让受教育者在思想教育中唱主角。

3.结合要紧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想结合;坚持思想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教育与管理工作。思想教育工作光靠正面灌输是不够的,必须结合运用管理手段,以保证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施。思想教育工作为管理工作提供思想基础和舆论支持,而管理工作又为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制度保证、法律支持,二者统一于管理系统之中,共同推进目标的实现。

第5篇

一、理论渊源:交往历史演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历史过程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追求的根本目标。曾指出:“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一种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其作为扬弃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更高级的社会,既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也是“以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首先,人的本质即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离不开社会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关系越丰富,人就越能发展自我、展现自我,从而在更宽阔的交往合作中,不断释放自身的能量,使自身得到更大的发展。第二,人的本质力量即人的素质的不断提升。人的能力和素质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需要以体力和智力为核心的多方面能力自由而充分的发展。而人的发展首先以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为标志。马克思明确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通过劳动,人们不但可以全面发展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而且在劳动过程中的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也让人的能力发展越全面,自主性越强。第三,人的个体需要的全面满足和发展。人是有生命有需要的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人的需要是人追求目标和实现自我的本质力量和超级动力。人的所有实践活动都离不开人的本性的需要,所以需要的丰富和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第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有个性的个人”逐步代替“偶然的个人”。“有个性的个人”就是社会交往与个人相适应,个人对社会有自主性。马克思所讲的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主要是强调人的平等发展、自由发展和创造性发展,使人的个性发展不再受到社会的压制。

“交往”是贯穿于马克思社会哲学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范畴。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反复提到“同别人的实际交往”,又从人对自然的依赖问题上提到“人与自然交往”,把人与自然的交往视为人生存的基本条件。但这部著作没有对交往范畴作出具体界定。在1845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用大量笔墨研究了交往问题,多处提到交往、交往形式、交往关系、普遍交往等范畴,比较详细地论述了交往与生产、分工的相互关系,以及交往在人类社会历史演进中的作用,并先后使用了“个人之间的交往”、“和他人交往”、“普遍交往”、“世界交往”等术语。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也频繁使用了交往范畴。可见,交往范畴的内涵非常广泛,将其概括起来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这种活动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从内容上,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精神、人员等等交往;从方式上看,包括生活中的、生产中的、分配中的、消费中的交往;从范围上看,包括一切个人、民族、国家等处在社会中的相互间的交往。

对交往与人的发展问题的特别关注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内容是多样的,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但是对于马克思交往理论内容表述基本一致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就是交往是人的本质体现,交往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在人的社会关系中,交往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内容。“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生活在一定的交往关系中,自然地会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人们通过交往建立起一定的社会关系,而这些社会关系又会不断促进或抑制人的自身发展,成为人们交往的动力因素。“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人为了实现利益,彼此之间要发生多角度、多层次的交往,并形成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现实生活中的人通过社会关系网,去实现物质、精神、文化、信息等资源的交换和互动。所以从马克思交往理论关于交往与人的发展内容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于人这样一个主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至高无上的主体作用,也突出了马克思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提醒。

正是从交往的存在方式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视角出发,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类交往的三大历史形态,并通过分析交往的历史演化展示了人的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马克思认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展的)是最初的交往形态。”这是以人的依赖关系或个人之间的统治和服从关系为基础的交往。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这种人与自然界的狭隘关系约束着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表现在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尚处稚嫩状态,个体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的,比如原始状态中发展出来的家庭和更大的氏族。在这一交往形态中,维系交往关系的纽带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和封建等级制。这种交往“表现为人的限制即个人受他人限制的规定性”。马克思把第二种交往形态概括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在这种交往形态中,人的交往是依赖于物质的。物质的生产和使用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的基础。所以为了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劳动和生产在这一阶段成为人们社会交往发展的助推器。对资本来说,唯一有直接意义的使用价值就是使它自身增值,具有这种使用价值的特殊商品就是工人的活的劳动力。所以资本家通过工人的辛苦劳动获得大量的物质满足需要,而工人却一无所有。这就是资产阶级血的剥削阶段,一定意义上也推动了人类交往。第三种交往形态是自觉联合起来的个人之间的自由交换,这是马克思设想的人类理想的交往形式。马克思把它概括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很显然,它与第一阶段有相似之处,但它不是简单的对第一种交往形式的复归,它以物质和精神条件的高度发展为前提。在这种交往形态中,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劳动本身也摆脱了谋生的手段,产生了人对物质的高度满足和对精神的高度需求,从而使人的交往实践活动表现出人类活动的完整性,表现出人全面发展的丰富性,成为自主活动、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体。这一阶段的交往活动不再具有约束性,而真正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活动,实现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完整人”的理想人格。

二、必要条件:交往发展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交往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的一致性表明,交往的发展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首先,交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类要生存首先就是要物质满足的需要,物质满足自然就离不开生产活动,而生产活动的不断扩大必然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更加频繁。有了人与人之间不断频繁的交往,才会让人在交往中得到不断发展,使人的社会关系不断丰富和完善。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人的需要层次不断发展,人的追求目标、自身发展都要不断适应社会关系的需要,从而在这种交往中不断提高。随着交往的不断扩大,社会对人的能力、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人自身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其体力、智力等各种能力不得不全面发展,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自身修养等也不得不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全面提高。同时,社会交往的发展更加强调了人的发展,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不断张扬,人的个性得以自由全面发展。

其次,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交往能够有序进行的有力后盾。人是普遍交往的实践主体,所以交往发展的范围、发展的水平都与人自身的发展状况有直接的关系。人的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为普遍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随着人们的实践活动不断丰富,人们产生的社会关系也就不断完善,人们的自身素质也不断提高,人们普遍交往也就成为可能。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是交往不断扩大的内在动力。人的需要是永无止境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自身各个方面的需求都在不断扩大、不断提高,因为这种需求,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也在不断丰富,随之人们的交往面也在不断扩大。人的能力和素质的不断提高、自由个性的不断张扬也是交往得以有序进行不可忽缺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日益复杂化,人们之间的交往也在不断丰富化和复杂化,只有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这种越来越复杂的交往才能和谐有序地进行下去。最后,随着人自身发展的进步,社会交往已经跨越到全球往。“历史”也转变为“世界历史”。全球性的交往将进一步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全球性的经济交往将使生产力发展世界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在全球性的经济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密切、联系进一步加强,这促进了人的社会关系的国际化。同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人与人之间经济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全球性的政治交往也丰富化,政治民主更加成为可能,为人的自由、民主、平等提供政治保障。只有在全球性政治交往中,人的自由、民主、平等才能更有地位,人的全面发展才更具有现实性。全球性的文化交往融合了各个国家历史文化的精华,让人们更全面、更灵活地选择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实现人的知识水平、精神境界、思想素质的国际性发展。同时全球性的文化交往让人们了解了各个国家的文化,相互间的理解和融合成为一种可能,也使得全球往成为现实。全球性的交往已经成为一种世界的普遍现象,这将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宽阔的平台,同时随着人的全面发展的不断深入,全球往也必将更加丰富和完善。和谐世界、和谐社会、和谐人类也将成为一种可能。总之,交往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有机统一的。随着交往的日益普遍化,人的全面发展也在一步步地变为现实。

三、实践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交往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回归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看,科学发展观是交往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方面,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它是否充满活力,是否生机勃勃,依赖于交往的发展程度。人类交往历史告诉我们,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靠人们之间的积极交往实现的。没有人们之间丰富多彩的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人类社会是不可能达到今天如此发达程度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并且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切正是适应了交往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全新开放的交往和交往观念打破一潭死水般的社会状态,使全社会的人,组织、机构、部门在一种全新的观念中高速度、高效率地运转起来,与世界接轨,与世界同步,和世界一起发展,让中国沿着文明、科学、进步的大道阔步前进。另一方面,在未来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质量将会显著提高。这不仅仅表现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和极大满足,人们的健康水平、思想素质明显提高,而且还表现在人们因为摆脱了传统的劳动分工的限制,可以支配更多的闲暇时间。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岗位,精神需求可能上升到首要地位,人类整个社会交往活动的品位和层次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人的交往活动空间进一步扩大。在这种局面下,随着人们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在未来社会中的不断发展,精神交往关系越来越显得重要也是合乎逻辑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走向缓和、平等、和睦也是必然的。否则,理想社会的实现就是不可思议的。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的精神领域的发展,人的全面解放。这是理想的需要,也对人类交往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让人的全面解放、构建一个和谐世界成为一种可能。

第6篇

问:我们经常会看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这样的教育术语,在教育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的关系?

答: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和能力得到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而个性发展是指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是个人内在潜力的张扬。

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全面发展要求学生达到国家在德、智、体、美等基本范畴规定的所有受教育者都应达到的基本标准,最终实现身心和谐发展。个性发展以尊重基本的道德价值规范、遵守国家法律为基础和前提,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选择性发展。教育是要培养全面发展而又富有个性的人,既德才兼备又保持个性。这种教育观应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从办学理念上看,全面发展要求每个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基本素质都得到提高,而个性发展要求顾及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以不断生长。

从教育内容上看,全面发展注重传授德、智、体、美等方面知识,注重各学科基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个性发展是在注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德性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升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

从课程设置上看,全面发展要求按照学科体系针对所有学生开设一般性课程,而个性发展侧重在开设一般性课程的基础上,注重开设各种选修课,以满足学生兴趣的发展、科学精神的培育和实践能力的提升等需求。

从学校管理上看,全面发展要求学校在管理上实施整齐划一的统一管理,以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一般性要求,而个性发展则要求实施弹性管理,给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留有充足的空间。

从教育评价上看,全面发展要求以分数统一量化评价学生发展的基本素质,以达到国家设置的课程评价标准,而个性发展则要求引入多元评价标准,改变过于注重考试成绩的单一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多元发展。

总之,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辨证的统一体,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的关系,才能在教育实践中真正培养出全面发展且保持个性的人才。

第7篇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大学生; 创业教育; 实现途径; 经验

中图分类号: G6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126-02

一、引 言

1998年,我国正式将创业教育确定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强调了这一思想:开展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教育方法和方式的改革与创新。2006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总书记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命题,自此之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一项共同历史任务。开展创业教育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息息相关。因为:一方面,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必须依托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通过对高等教育教育方法和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来完成;另一方面,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开展创业教育明确了方向,并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从这一层面上讲,实施创业教育不仅是缓解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更重要的是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及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科技创业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着眼于在现实生活中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合理地分析和解决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问题,这是做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而出现的,但真正从哲学上把从抽象“人”的关注转移到对个体生命价值的“人”的关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只有在产生之后,“以人为本”才得到了真正的科学说明,并广泛地渗透到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人”的主体地位也不断得到提升。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阐释实质上包含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1857-1858年)》中多次谈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他认为,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实际上这一论断揭示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三个层次的理解,即: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特性的发展;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同时,说明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人类社会的任何活动都要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它强调人是自然、社会、自身的主体;人是价值形态中的最高主体。

人本理念融入教育领域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的学者在论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时指出: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的教育哲学观,是现代教育价值观的核心,是要求正确认识人的价值,是现代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抉择。[2]有的学者认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德才兼备是全面发展的标准,道德价值是全面发展的内涵,非智力因素是全面发展的主导,人文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底蕴,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国际人才的高素质是个性全面发展的借鉴。[3]虽然在教育界对以人为本的理论支点、核心内容、关注重点、途径和方法等方面的认识尚不统一,但就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来说,它要求教育必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要求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

我们认为,在高校创业教育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着眼于在现实生活中对学生的启发引导,突出学生自主思考的主体特性,发挥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隐性教育形式,强调个体的情感融入及情感氛围特征,突出了专业“创意”与创业教育的结合,力图体现学生的积极性、建构性、目标指导性、诊断性和反思性的特点,使学习过程呈现出探究定向、情境感染、问题定向、内在驱动的趋势。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按照关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结合历史与现实,改进和创新创业教育,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出发点,把尊重人、关心人和理解人作为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把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价值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作为创业教育的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及时代要求所决定的。因此,大学生创业教育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具有客观必然性。一方面,以人为本明确了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巨大变化,我国创业教育的中心话语研究视角越来越围绕着“人本论”,即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三层次理论在本质上与创业教育是一致的。现代创业教育的基本价值是把教育和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其基本理论更加关注人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民主、人际关系和谐等基本问题),更加关注人的内在品质的发展(包括人的品格完善、情趣高雅、心理健康等),即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另一方面,以人为本指出了创业教育发展的合理基础和有效途径。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创业教育从侧重外在价值转变到侧重内在价值,从保守价值转变到创造价值,从单一教育型价值转变到多元综合型价值;要求创业教育对个体的全面发展需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重视,让教育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启动教育对象能动性的内在机制,唤醒个体思想潜能中积极的因素,培养受教育者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能力;要求创业教育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受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要求立足于教育,辅之以管理,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约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交往等多种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将教育内容和要求贯穿到人们社会活动的各项制度中,以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为导向,优化教育资源,真正实现合力,增强教育的整体功能。

三、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

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高校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创业政策,积极转变观念,采取相应的对策,建立健全创业教育机构,形成创业教育网络,通过课内外等各种形式有计划地开展系统深入的创业教育,真正实现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据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树立素质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方法。创业教育不是单纯为实现被动就业而进行的教育,也不是单纯地进行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业技能的训练,而是一个素质教育的过程,因此要从观念上改变为就业而进行的创业教育,而要将创业教育的思想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之中。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体性,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独特的人类存在,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潜能”[4]。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有个性的人,实现其潜能的充分展现。关注个体必然要考虑个体的发展差异,由于人的认识水平、接受知识的能力、兴趣爱好、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不同,学生个体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各种创业教育方法的改进。

2. 丰富创业教育内容和形式。在教育内容方面,人本主义教育的课程安排是无结构的,它主张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以“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主要是从事自由讨论,使学生能形成和表达他们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课程的内容要考虑学习者的愿望和要求,要对学习者在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上有帮助。在教育方形式方面,高校的侧重点是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自由个性、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综合人文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并且为学生自主开展创业实践提供资金、环境、政策和其他条件方面的支持。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开创性,不拘泥于某一种创业实践方式,尽可能自主地开发和开展各种创业活动,大到创办一个公司或企业,小到提出一个点子或新想法都应当纳入创业教育的范畴。

3.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创业教育首先离不开课堂这一传授知识和经验的有效途径,有效的创业教育体系是实现创业教育目的的支撑。高校应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配备,教师队伍可采取聘用制,定期考核优胜劣汰,并积极鼓励和选派教师从事创业实践,进行创业教育的案例示范教学或研讨会,交流创业教育经验,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师创业教育水平和稳定师资队伍。另外,高校可以吸收有实践经验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经济管理职能部门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干部作为创业教育的客座教授,通过他们对于实践经验的传授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事物环境、发展的敏感性。

4. 建设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全社会正在形成“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微观调节、个人积极作为”的就业、创业新格局。校园创业环境对师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校应从学生入学时起,着手培养其创业、创新思想,就让他们从客观上认识创新思想的重要性。例如,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其产生强烈的就业压力感,这样一来压力感就会带动并促使创业、创新思想在其头脑中的形成。另外,高校应着意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技能和方法,增强其今后把握择业和创业机会的能力,将创业、创新思想认识贯穿整个大学四年在精神和舆论上,将创业上升到为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分忧、为社会作贡献的高度,崇尚创业、鼓励创业。学校还可以成立专门的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全面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通过各种形式为大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成立创新创业德育基地,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企业进行创业活动。

5. 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建设。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过程,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业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开辟学生就业创业实践体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着手:一是鼓励学生参与实地社会实践,将“三下乡”与创业教育、创业实践结合起来,将建立“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与建立创业实践基地结合起来;二是广泛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创业的可能性;三是常年举办与专业相关的创业计划竞赛,并积极参加全省、全国“挑战杯”竞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创业模拟。

四、结语: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

作为艺术学院的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有自己的优势。近些年,我们根据这一特点,通过在艺术学院推行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具体而言,艺术学院中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的必要环节包括:第一,起草并制定可行性报告和项目计划。即组织学生起草并制定活动计划,对创业实践活动(如艺术品经营、市场调研、艺术品拍卖、艺术品创作等)做出适当选择。第二,邀请专家进行指导。这些专家要给创业者定期培训,根据培训目标指导创业学生有针对性地实训、总结实训情况和做好后续教育步骤安排。第三,组织创作活动。与专业结合,开展以创业教育内容为主题的创作活动。学生创作过程中,同时邀请企业家进行项目点评指导。第四,举办创作作品展览、评奖和拍卖会等活动。通过组织和举办此类活动,可以真正形成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创造出学习中的情感氛围,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创作、综合能力开发的积极性。第五,组织学生进行创业总结,邀请专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深度培训并给出创业成绩。

总而言之,大学生创新教育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理念,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实现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方法;丰富创业教育内容和形式;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建设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建设。在艺术学院推行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必须遵循上述原则,做好计划制定、活动的准备、活动的实施以及活动的评估和反馈工作。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杜,1979.

[2] 刘智运.高等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内涵[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2).

第8篇

科学发展观是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针对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趋势和问题,突出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了我国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以人为本,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全体人民广泛参与发展进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

(二)、全面发展,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发展的观点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因此,一方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牢牢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又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理论创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事业;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三)、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系。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继续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行业先发展起来,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为先发展促进后发展、先富带动后富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又要善于搞好统筹协调,高度关注并切实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避免经济社会发展失衡。

(四)、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从单纯追求发展数量和当代人利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向注重发展质量和后代人福祉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笔者认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三者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这三者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和哲学指南,是它的灵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三项要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由上述三方面组成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精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展开。

第9篇

一、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体育教学课时不断被压缩,甚至出现取消课程、全力学习的现象。这导致近些年,我国中学生及大学生整体体质不断下降。为了扭转这种局势,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国家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而学校、家长和学生也逐渐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开始提高对体育教学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人民对体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尤其是对体育教学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仍处在较低层面上。这主要表现在:1.学校方面受制于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如:(1)资金短缺,场地不足,这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2)应试教育的影响仍没有消除,片面追求语数外等涉及升学率的学科,而忽视体育教学。(3)体育器材管理不善,闲置破损或遗失现象严重。除此之外,部分学校体育的教学场地存在诸多问题,如土质跑道、球场,一下雨,很多天都难以正常教学。(4)由于资金等问题,难以留住优秀老师,难以后继有人。2.家长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习几乎成了孩子们的唯一出路,广大家长也都将考试成绩作为评定未来的标准之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极为迫切。家长对学生的谆谆教导便是学好所谓的考试学科,对孩子参不参加体育活动并不重视。而家长的这些陈旧观念,也影响学校教学工作的改革,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致使学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看重所谓的“分数第一”,而忽视“身体第一”。3.学校体育观念的落后。体育教学跟其他教学的区别点在于,体育教学可以使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而且可以放松身心,开发智力,更有磨炼意志力的功效。而其他学科大多数具有单一性,要做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明白这个道理。但人们认为体育教学,就是跑跑步、打打球、做做仰卧起坐和俯卧撑等,难以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二、解决对策

1.提高学生和家长对体育教学的认识。要让学生和家长明白,通过体育教学和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磨炼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2.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思想认识。要通过各种学习,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从而全面贯彻我国新课改的教育方针,自觉把体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发展战略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解决目前学校体育工作难题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3.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1)定期举办年级和全校运动会,并积极参与市、县、等举行的运动比赛,通过连续性的运动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教师的工作水平。(2)关心体育教师的生活,调动其积极性,使其安心工作。4.增加基础设施和场地的建设投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场地,是教好体育课的前提之一。所以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对这些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让学生有良好的器材和场地去开展体育教学。5.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新课改种一直强调素质教育,即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体育教学,则可以在这些方面综合平衡发展。事实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和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磨炼学生的意志力,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学校应该根据新课标要求,大力推广体育教学,尤其是初中阶段,更应该加强体育教学。因为中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是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奠定阶段,这个时候,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整体性原则。提高学生素质、实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是一个整体性目标,需要做到德、智、体有机结合、全面发展。因而要在教学中从单项目标转向多项目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要让学生从单调的体育锻炼中,感受到愉快体育教学的魅力,从整体上把握体育教学,使体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2)主体性原则。教学的主体,永远是学生。在以往的教学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根据体育教学内容和中学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过去的“放羊式“教学转化为开放性、主动性的学习方式,争取变“要我学”、“要我练”为“我要学”、“我要练”,让学生身心愉悦地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基本技能;(3)普遍性与指导性原则。要根据中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和优化其教学内容与过程,对于学校的体育教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所以在选择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时要有针对性,简单易学,运动量适宜,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后有用,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4)全面发展的原则。要根据不同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生长发育情况,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有其独有的特点,要认真分析和思考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加强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的优化,多管齐下,提高认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本文作者:龚泽兵工作单位:旬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第10篇

【关键词】新时期 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 体育教育 发展

一、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归根结底要实施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推进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探索新时期高职院校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路径。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应该从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化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主要的方向,并且建立现代化的高职体育教育课程体系,将高职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新的运动观、健康观、审美观、能够德才兼备的、具有坚强体质与系统知识的新型的现代化的人才。因此,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教教育探索新的教育发展模式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发展向现代化人才培养路径探索的体现。

二、新时期高职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

第一,高职体育教育应该在新时期树立素质教育的全新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几个方面的发展,具体为:思想道德素养、智力发展、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实践能力等。以文化知识学习为基础,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纽带,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后天对学生的训练与培养,学生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与环境的影响而获得长期与稳定的、基本的知识与品质结构,从而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新时期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全面发展,比传统的片面化的只强调学科知识的教育更为适合时展的要求,也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

第二,高职体育教育应该建设现代化的体育课程体系。高职体育应该在新时期建立新的课程体系目标,首先是新时期要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的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要让学生在智力与体力以及心理等方面均衡的发展。虽然当前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在此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在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目前还未有学校能够制定出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的教育体系,尤其是在体育课程中的体现不够。因此,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必须要体现学生在身体、心理以及智力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功能特点。其次,高职体育教育应该全面要求学生在体育以及文化素养上的提高。由于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因此,不论是文化课程还是体育课程,教育的根本就在于提高学生的体育以及文化水平,因为没有文化知识和基础,就形成不了体育文化。当前我国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笔者认为应该在这样几个方面:将身体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与体育知识的教育相结合;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心理教育相结合;重视体育文化与体育欣赏能力的培养;选择灵活多样的体育教育方法。因此,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重点与目标应该充分地体现出对高职学生体育文化修养上的教育特征。最后,高职体育课程的建设,应该体现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终身体育、自觉体育的兴趣,并且发展学生的个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因此终身体育也应该是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与终身体育态度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推进。应该将体育能力与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相结合,并且提高到一个重要的教学位置上,体现新时期我国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除此之外,在强调终生体育的同时,还应该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尤其是自我体育意识、自我思维方式以及体育情感的发展,拓宽学生体育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尽情施展他们在体育方面的个性与潜能。

第三,新时期的高职体育教育应该建设现代化的体育教育内容。新时期高职院校现代化的体育教育内容应该包括以下三个的内容:一是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内容必须现代化。现代化是要求体育课程需要紧接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将趣味性、实用性以及知识性等内容融为一体,用在体育教育中。发挥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特殊功能,在全面推M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给予学生引导,让学生主动地在体育学习与体育锻炼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因此,教学内容是否有趣、是否实用、是否具有知识性,是衡量现代化高职体育教育内容的标准。二是体育教育的内容应该尽可能的多样化,并且在多样的同时进行链接体现综合化。综合化与多样化主要体现在高职体育教育的功能与目标上,需要将课程内容分为实践课程、理论课程、健身健美课程、电教课程、室内课程以及室外课程等等,从教学的形式的教育到教学的内容,充分体现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的多功能性,以及教学功能的丰富多彩性。三是高职体育教育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空间。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具有弹性的内容和灵活的内容可以为学生激发潜能提供一定的机会,是学生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径。同一个标准、同一个内容的教学体系,完全限制了高职学生创造能力与个性的发展。因此,灵活性与弹性化的教学内容能够充分的将学生的共性与个性兼顾起来。所以,高职体育教育必须构建具有灵活性与弹性的体育教育内容,并且在此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自由与自主的学习。

三、结语

新时期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高职体育教育应该实施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创造力与个性教育理念。因此,高职体育教育必须在新时期重构体育教育的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社会转型期背景下高职体育教育发展走向思考[J].内江科技. 2013(03).

第11篇

关键词:消费环境;消费质量;作用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12-0058-002

提高消费质量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加速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实现的需要。提高消费质量需要改善消费环境,因为改善消费环境在提高消费质量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优化消费环境可以直接提高消费质量

1.消费环境质量是消费质量的重要内容

从静态的角度来看,消费质量是消费过程中消费主体(消费者)、消费资料(客体)和消费环境相结合的质的规定性,包括消费主体的质量、消费资料的质量、消费环境的质量和消费三要素的结合质量这样四个方面,因此消费环境的质量是消费质量的重要内容,优化消费环境,提高消费环境质量就直接表现为消费质量的提高。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消费环境质量更是消费质量的重要内容,并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内容。因为,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的逐步增强,人类需要满足的需求层次也逐步提高。从消费的角度来讲,就是逐步从以追求生存资料为主的消费向以追求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为主的消费转变。在以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为主的消费阶段,消费资料在消费三要素中的地位相对下降,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消费主体自身素质的提高与消费环境的改善,社会经济越发展,消费主体自身的质量与消费环境的质量在消费三要素中的相对地位就会越来越高,因此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消费环境质量对消费质量的影响也必将越来越重大,优化消费环境,从而提高消费环境质量也越来越能够起到提高消费质量的作用。

2.消费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为消费资料的质量

消费环境本身不仅单独构成消费三要素之一,在有些情况下消费环境也表现为直接的消费资料,因此优化消费环境,提高消费环境质量实际上也是提高消费资料的质量,从而提高消费质量。一方面自然生态环境有可能成为直接的消费资料。如旅游消费的对象很大一部分就是消费环境本身。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观念、精神风貌等方面也可能成为直接的消费对象。另一方面消费环境也会以间接消费资料的形式成为我们事实上的消费资料,即消费环境与其他消费资料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消费资料。比如一个消费者去餐馆吃一碗面的过程中,消费者不仅直接消费了“面”这一直接的消费资料,同时也间接地消费了“就餐环境”这一间接的消费资料,即间接地消费了消费环境。

二、优化消费环境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提高消费质量的最终目的。优化消费环境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优化自然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优化自然生态环境有利于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充足的生活必需品。人类生存所必须的众多生活必需品的提供都要依靠自然生态环境,如粮食、清洁的饮用水等。第二,优化自然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保持生态平衡,优化自然环境,有利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1]40第三,优化自然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持人的健康,减少疾病。如果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环境、空气、农作物和生物遭受污染,就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害生命。[1]40长期的空气污染严重或噪音污染对人的身体健康很不利。美国国家空气污染与死亡率和发病率关系研究计划对美国20个城市近5000万人的资料分析显示,人群死亡率与死亡前日颗粒物浓度相关。PM10(可吸入颗粒物)每升高10μg/m3可引起总死亡率和心肺疾病死亡率分别上升0.21%和0.31%[2]。

2.优化人工物质环境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优化人工物质环境有利于使人体的各项机能保持良好的运转状态,维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比如良好的医疗环境有助于缓解病人的痛苦,提升其生活质量。第二,优化人工物质环境有利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人要获得充分的发展,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更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优化教育资源,使每一个人都可以接受适合于自身的良好教育,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优化人工物质环境有利于为人们的生活与消费提供更多的便利,比如:优化公园的环境,可以使人们放松心情;优化交通运输环境,可以提高人们出行的便利;优化水煤电的供应环境,可以使家庭生活更加温馨等等。如此,可以使人更加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精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优化社会文化环境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优化社会文化环境有利于人树立正确的“三观”。“三观”的确立是一个人可以实现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一个社会的社会文化环境会对个人“三观”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二,优化社会文化环境有利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有利于使人的健康得以保障;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良好的市场秩序有利于市场机制充分的发挥资源的合理配置,先进制度的存在是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须的。第三,优化社会文化环境有利于使人的全面发展少走弯路。个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有物质方面的内容,更有精神文化方面的内容。如果一个社会的社会文化积极健康向上,生活于其中的人就可以很轻易的从中汲取营养,奋发向上,相反,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就要花费更大的代价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

三、优化消费环境有利于提高消费资料的质量

1.优化消费环境可以提高物质消费资料的质量

这主要体现在:第一,优化自然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物质消费资料的质量与功能。以在空气和水源受到严重污染的情况下生长的动植物为原材料生产的产品难免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第二,优化人工物质环境有利于提高物质消费资料的质量。在物质消费资料的加工过程中,总要受到相关的人工物质环境的影响。比如牛奶的加工对于交通运输环境就有较高的要求,刚挤出来的牛奶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送上生产线,否则其品质就会有所改变。第三,优化消费环境有利于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物质消费资料的生产中。一定社会时期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一个社会的消费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就必须投入相应的资源来整治消费环境,这样就会减少用于生产的资源。

2.优化消费环境也可以提高文化消费资料的质量

优化消费环境,尤其是通过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将有利于促进文化消费资料质量的提高。一方面通过严格的治理,从而提高消费文化资料的整体质量水平。另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鼓励高雅艺术、严肃音乐以及各种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提高文化消费资料的质量。此外,有一部分社会文化环境本身就是重要的文化消费资料,如社会习俗、共同的价值观念等,继承这些东西中优良的部分,同时摒弃其中的糟粕,就可以直接起到提高文化消费资料质量的作用。

四、优化消费环境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水平

1.优化消费环境有利于企业为居民提供更高质量的消费品

优化自然生态环境有利于企业从大自然获得质量更高的原材料,从而可以生产出来更多优质的产品。从一片受到污水、农药污染和烟尘污染的麦地收获的小麦很难保证其品质,用这样的小麦生产出的面包即便数量再丰富,也难谈对提高居民的消费质量有益。优化人工物质环境同样有利于企业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消费品。如过去北京的居民要在冬天吃到新鲜的蔬菜很不容易,但是现在因为有了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环境,产自海南的蔬菜在两天之内就可以端上北京人的餐桌了。优化社会文化环境也有利于企业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消费品。社会文化环境的优化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企业依据市场信号,生产更多的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从而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2.优化消费环境有利于使居民“敢消费

目前消费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而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费环境差,居民不敢消费。优化消费环境,打击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严惩商业欺诈等不道德的市场行为,净化市场环境,有利于使居民”敢消费“。优化消费环境,完善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社会制度建设,如教育制度、住房制度、就业制度等,合理调节居民的消费预期,减少居民对未来消费不确定性的担忧,同样有利于使居民”敢消费“。完善消费环境,加强关于消费的法制建设,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每一个消费者在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都能够通过合理有效的途径得到维护,也有利于使居民”敢消费“。

五、优化消费环境有利于发展消费力

消费力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文化需要对消费资料(包括劳务)进行消费的能力。 ”消费力是消费主体、消费客体、消费环境三者的有机结合,是在三者有机结合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3]4作为消费力的组成要素之一,消费环境的情况如何,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消费力的发展。以生态环境为例,由于“人们的消费需要,不仅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还应包含生态需要在内”, [4]267生态需要在促进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满足人的消费需要方面具有极端重要性。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由于人类采取了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生态平衡遭受了严重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人类在破坏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受到了大自然无情的鞭笞。海啸、全球变暖、物种灭绝、厄尔尼诺、人类传染病大流行、新病毒的产生等等不仅严重影响了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威胁到了人的生命。在人们的生存需要都难以满足的情况下,根本谈不上满足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这样也就必然影响到了消费力的提高。消费环境除了生态环境外,还包括社会环境,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风气等都会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比如,得益于经济发展的好处,现在不少人有了储蓄,但他们不是用这些钱去合理的消费,却是大搞一些封建迷信活动,这些都是落后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恶果。这些做法不仅造成了消费者财产的浪费,无益于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害于社会机体,破坏了消费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新彪.大气污染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环境教育,2008,(1):60-61

[2]洪名勇.培育新农民建设社会主义贵州新农村.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6,(4):327-332

第12篇

一、全面性原则

社会的发展都是公平的、普遍的,不是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而是给每个人提供充分体现价值的机会,尽量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新课程标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平等发展、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它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每个学生和谐地发展,并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自由表现、全面发展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包含的全面性原则有以下几个含义:一是从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这一角度,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例如: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二是从每个学生的角度考虑,新课程标准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课程体系的全面性。虽然,旧的课程标准很注意全面性,但人为地把课程分为主副,便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作了重大变革,不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而强调评价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功能。

二、整体性原则

新课程标准提倡“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体现了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新课程标准具有整体性。课程是学习目标落实到学生身上的中介。通过课程的实施,我们应当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所以,我们实施这一标准应当是完整的、全面的。二是新课程标准改革本身具有整体性。中学课程是一个由诸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而新课程标准则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协调了课程整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各要素互相配合,有机协调,使教育具有整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努力探索课程标准的整体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合理地组织教育内容,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使教育任务得到全面落实并发挥整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原则对我们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使学生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过程。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受到身体、认知、行为、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制约的,是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培育学生整体发展的观念。二是使学生的认知是一个整体过程。知识的互相联系使它变成了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只有用整体的构思才能实现整体性的教育效果。三是要求我们发挥课程的综合作用。课程是由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及评价等要素构成的,我们不能只注重课程各部分的教育作用而忽视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要通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等发挥课程的综合作用。

三、发展性原则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各方面更科学、更全面、更持久地发展。新课程标准以发展性为原则,既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通过各方面的改革,实现课程本身的发展。新课程标准的发展性原则体现在:首先,课程注意了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实质是使学生更科学、更全面、更持久地发展。因此,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普遍适应的、有无限张力和发展可能性的、可以持续地创造新知识的技能。其次,新课程本身具有发展性。课程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要求的必然反映,而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实际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成为有价值的课程。也就是说,课程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再次,学生本身具有发展性。不论是从生理方面还是从心理方面来看,学生本身都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而新课程标准则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对课程内容计划的调整,通过对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选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的发展性还包括学生学习方法的发展性。

另外,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显著特点,其目的是让学生“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以求学生潜能的发挥,促使学生有特色地发展,促使学生可持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