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线上教学的常用方法

线上教学的常用方法

时间:2024-02-28 15:52: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线上教学的常用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线上教学的常用方法

第1篇

生物化学是医学高职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单一的教学方法存在较大弊端,因此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高职院校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通过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具备的条件和优势,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策略和应注意的问题,以期获得更优质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医学高职院校;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它们的分子结构与功能、各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从而在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的本质。医学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生物化学课程后能够掌握各类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调节方式,从而能解释物质代谢规律与生命活动的关系以及物质代谢与疾病的关系。生物化学课程很重要,但却是医学院校学生公认的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好这门课程一直是教师们努力探索的课题。近年来,PBL(Problem-BasedLearn⁃ing),CBS(CaseBasedStudy)、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等教学方法均被尝试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但由于每个学校生源不同,条件各异,领导对于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同。因此,这些教学方法虽然理论上具有许多的优点,但在许多学校也仅仅停留在学科教师做做课题而已,等课题结束,又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无法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智能终端访问互联网。这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而且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1]。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本文结合医学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谈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具备的条件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已成为大学生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微信、QQ、邮件、论坛成为学子们常用的联系方式和社交平台。智慧校园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在各高校中进行。学习不再仅局限于教室这一特定的空间,也不再局限于45min的课堂,而是拓展到了更宽广的领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移动学习应运而生(线上教学)。另一方面,以网络为平台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也在各高校中进行,题库、素材库、课件库和案例库等资源在网上均可以搜索获得。近年来大力推广的MOOCS也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拱了保障。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具有良好的组织性,有利于教师系统地传授生物化学知识,但也有明显的弊端,表现在授课教师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仅仅是被动地囫囵吞枣式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基于互联网的线上教学的优势在于,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共享的海量的教学资源,在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课件材料、教学视频和习题资料等教学资源时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线上教学更加开放和自由,但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则差异性极大,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参与线上教学。以MOOCS为例,很多学生会注册MOOCS课程,但真正完成整门课程任务的比例不高,学习者的持续性不强,退学率高[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一方面让学生由知识接受者转变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由“课堂的主演”翻转为“课堂的导演”,能将传统线下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优势与线上网络化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优势结合起来,课堂效率大大提高[3]。另一方面,混合式教学极大地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能够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同时,混合式教学使师生间的交流更加顺畅。教师可以在线与学生交流讨论,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及时给予解答[4]。网络第二课堂行之有效地拓展了课堂教学,强化了师生之间的实时有效的沟通。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显著的作用。

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3.1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做好课前预热

在课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在已建立的微信或QQ群组上提前给学生布置相关的预习作业。比如,糖代谢章节是生物化学课程中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物质代谢的章节,由于代谢途径很多,包括无氧氧化、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与分解、糖异生等,各代谢途径相互区别又互有联系。传统的教学方法由教师讲授为主。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教师讲完后,很大一部分学生脑袋里就像一团浆糊,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因此,在课前,可以让学生思考: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有何区别这两个代谢途径有何联系,正常人一天中血糖浓度的波动情况以及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原因等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搜索相关的网络教学资源,观看相关教学视频,阅读教师预先上传到教学平台上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等。学生分组讨论相关的问题,教师参与在线讨论,主要是对讨论的方向进行适当地引导或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样学生在课前就对所学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达到课前预热的目的,而这种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

3.2线上线下混合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前充分预热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可以对师生间的角色进行翻转,采取请学生分组讲解知识点的方式,每一个小组讲解一部分内容。其他小组的学生和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要求发言的学生解答。对学生讲解得不到位或课堂讨论没有涉及而学生需要掌握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适当补充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另外,还可以开发或者借助网络上现成的一些与生物化学课程内容相关的小游戏。在讲解完某一知识点后,可以让学生点击链接进入相应小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强化相应知识点的学习。例如,在学习DNA的结构中DNA碱基互补配对规则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在线体验4399小游戏网站中的“DNA实验室”的游戏(http:///flash/3628_2.htm),通过控制鼠标让A和T配对,G和C配对。通过游戏,学生们牢牢掌握了碱基的互补配对方式。线上线下混合的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3线上线下混合做好复习巩固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个很大的缺陷在于:学生和教师之间交流太少,教师上完课书本合上就走了。由于师生接触的时间少,教师对于课堂内容学生掌握了多少,有没有什么疑问以及课下是否复习这些问题知之甚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对于课堂上还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学生不仅可以在课间或课前当面请教师答疑,而且还可以在课后通过多次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在微信群或QQ群上与学生讨论或给教师留言请教教师。每节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平台上设置相应的测试题,学生通过登录自己的账号完成在线测试。教师可以在平台上浏览学生完成测试的情况,包括是否按时完成以及测试的正确率如何等。为了引起学生对于在线测试的重视,教师可以将题库中的部分代表性的题目放在每节课课后的测试模块中,让学生可以反复练习举一反三。

3.4线上线下混合促进拓展延伸

由于生物化学知识更新速度快,教材上的知识常常有滞后的现象,教师需要了解学科的最新进展并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查阅与生物化学相关的网站,对某一专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比如在糖代谢章节,药学专业会安排降血糖的药物这一内容,编入教材的许多内容已经在临床上没有使用了,而一些最新的药物却没有体现。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拓展知识面。国内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已建起了生物化学网站。这些网站上有许多学科发展的信息。一些网站上有许多最新的科技成果信息或者一些最热门的科学新闻,比如ScienceDaily网站。医学生们还可以多关注丁香园、好医生网、生物谷等网站。另外,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数据库进行专题学习。除了万方、知网等中文数据库外,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NC⁃BI、BioMedNet等站点直接查询使用MEDLINE等英文数据库。该网站可以免费提供文章标题、作者、出处、摘要等关键信息。

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其一,医学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任务普遍较为繁重。有些学生在应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时不够自觉,教师布置的线上作业没能保质保量完成,对于一些在线测试甚至请别人代为应付完成。因此教师应重视过程性评价,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比如随堂提问、小测等均能对学生自觉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其二,线上的网络信息资源内容丰富,在各个领域均有涉及而且增长速度很快,但各种信息表现形式不一、质量良莠不齐。有些信息经过精细加工,读后让人获益良多。有些信息则是粗制滥造,很容易给学生造成误导。由于大量高质量信息与低质量信息混杂在一起,学生在常常在大量冗余、粗糙甚至虚假伪劣的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为了避免学生由于茫然无序地搜索甄别信息的优劣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同时,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与生物化学课程相关的网站、常用的数据库以及搜索引擎。这便于学生更有效地利用网络上有价值的信息。

5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高职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这一教学方式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资源和网络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教育教学资源,可以极大增加教学信息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效率,收获更优质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倪志华,杨丽坤,张晗,等.互联网+背景下的生物化学实验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8):86-87.

[2]汪基德,冯莹莹,汪滢.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J].教育研究,2014,(9):104-111.

[3]李锋,朱蕙霞,贾惠,等.独立学院医学生物化学混合式教学探索[J].江苏科技信息,2016,(30):37-38,50.

第2篇

笔者通过初读教材,并围绕上述问题和同事展开了讨论,达成两点共识。

1. 内容需要新授。虽然这个内容编排在“整理和复习”中,但其中的知识点学生却没有接触过,所以必须作为新知展开教学。

2. 过程设计要体现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根据教材内容的提示,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数线段”有序地思考问题、获得方法。围绕“有序地思考”,笔者预设了以下教学过程:第一步体验“有序”,通过数线段(6个点在一条直线上)归纳方法,形成认识“有序地思考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第二步学习“有序”,打乱6个点,使它们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让学生画画、数数、观察、思考,发现规律;第三步是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经过讨论达成共识后,笔者进行了第一次教学实践。课后,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讨论:这节课要告诉学生什么?仅仅是“有序思考”和“记住结论”吗?它和编排在各册中的“数学广角”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大家对这个内容的认识,笔者还访谈了部分学生,学生的回答几乎一致,“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记住算线段的基本方法”。

果真如此吗?“有序地思考”其思想方法在前几册教材(搭配、组数、数线段、数角)的教学中已进行了渗透和运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这样的思想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而教材在这里再以例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其编写意图何在?

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再一次研读教材和教学用书。教学用书上有一段话给了笔者启示,“这种以几何形态显现的问题,便于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规律是,由最简单的情况入手,找出规律,以简驭繁。”从这段论述中可以看出,例题中的数线段只是渗透“由简到繁,发现规律”数学思想的载体,教学的重点应是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明确教学方向后,同一年级组的数学教师针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了再次讨论。

1.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何定位?经讨论后达成共识:教材意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有序思考”、“数形结合”、“找规律”、“比较归纳”等思想方法,通过“化复杂为简单”的策略来解决一类数学问题,让学生经历过程,感知策略,获得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2. 新授和复习的平衡点在哪里?小学阶段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是以具体的内容为载体的,本课的教学内容编排也是如此,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在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训练思维。本节课放在小学数学学习即将结束的复习阶段,目的是要求教师在教完这个内容之后,帮助学生对小学阶段学过的一些类似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梳理,在积累的基础上提升思维品质。

由此,笔者重新设计了教学过程,在新课展开环节设计了“探讨交流—发现规律—运用解释—回顾小结”的教学流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从这节课的讨论磨课过程中,笔者获得了一种启示:教材不止是教学的载体,更是教学的方向,读懂教材,弄清“教什么”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要做好的功课。

第3篇

一、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意义

数学方法是以数学为工具,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式、手段、途径等。例如,换元法、数形结合法等。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中最为基础,最为概括,最本质的东西。学生只有在学习中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有可能从知识型转化为高素质型,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方向,在初中数学中,有函数、方程和不等式思想、化归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类比联想等数学思想方法。这些在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零散地分布在数学教材中,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整理并且将之渗透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

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途径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呢?怎么样的教学才能突出数学教学的这一本质特征?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条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途径。

1.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概念是思维的基础,是思维的出发点,也是思维的结果。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把概念硬塞给学生,这样显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习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概念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函数概念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中函数与数、式、运算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确立函数思想方法的地位。这样,学生就能够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数学思想方法,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2.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揭示数学思想方法

新课程特别强调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提高,这样,就能够收到双重的教学效果。比如,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数学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需要一定的思维过程的,而这个思维的过程就是一个数学思想方法得以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理解的,这样,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就能够在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得以培养。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在一条街道上有甲、乙两个超市,为了供货方便,想在这条街道上建立一个货场。如果想要这两个超市距离货场的距离之和最小,这个货场应该建立在哪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首先需要数学建模思想,将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求得答案。有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教师就可引申推广:若两点在直线的同侧,则可在直线上找到一点到这两点的距离之差最大;若两点在直线的异侧,则可在直线上找到一点到这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这样,学生在解决这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多种思维策略,运用了多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这里得到了呈现,数学思想方法在这里得到了培养,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3.在知识整理总结中概括和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知识是比较零散地分布在数学教材中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及时地小结和整理是很有必要的。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也是一个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渗透、归纳、总结数学思想方法。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中不断培养各方面的数学能力,从而提高综合数学素养。例如,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一是空间距离平面化,立体几何中的距离问题,根据定义都可以化归为两点间的距离问题,这就是空间距离平面化的理论依据。二是展平,展平是空间图形平面化常用方法之一,经常把柱体、锥体的侧面展开,以解决有关的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够经历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过程,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有效,让学生的数学探究更加有深度。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也不再枯燥,数学活动的开展也将更加生动活泼。

第4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线上教学;翻转课堂;认知调查

1线上教学学情分析

相对于线下教学,线上教学另外受诸多因素影响,例如授课平台的稳定性与操作便利性、课程线上学习时长、线上教学使用的教材与资源获取是否便利、学生对课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等。基于以上因素考虑,笔者的学情分析和相应教学安排如下:选择稳定操作平台。线上教学平台有腾讯课堂、钉钉、雨课堂等为课堂形式专设的教学平台,也有腾讯会议、Zoom等会议形式的交互平台。Zoom因为技术成熟、信号稳定、自动录屏及保存、操作界面简易等优势为笔者选作授课平台。线上课时减少。三亚学院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层次、分级别教学。分层次表现为将一个行政班级分为两个层次:发展班和提高班,发展班的学生为高考英语成绩拔尖或者在分级考试中成绩突出的学生,余下的学生归入提高班。疫情期间,发展班和提高班学生一起上课,即教学班以行政班为单位参与线上教学。分级别表现为一、二年级的教学侧重点不同,一年级侧重听说模块,二年级侧重读写模块。同时改变的还有课时时长,由原来两个课时90分钟调整为全程线上教学60分钟。课程选用的教材便于获取和使用。教材使用外研社《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和《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一册》,疫情期间外研社开放学习资源使用权限,学生既可以在电脑上使用配套资料,也可以在手机APP上进行主题学习和专题训练。学生对课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通过三个方面获得保障。第一,教学主体不变,春季学期课程的教师和学生与秋季学期一样,这意味着在网络平台上教师和学生不是陌生的交际群体,学生熟悉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方法。第二,存在现成的英语学习社区。秋季开学之初,教师在QQ上为每个班级建设班级群,群内主要学习通知和阶段性学习反馈,春季学期依然沿用班级群。学生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有任何疑惑和问题可以即时在QQ班级群里获得关注和解决。第三,使用同一系列教材,配套教材的自主学习平台不变。

2大学英语线上教学翻转课堂实践

2.1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与设计

翻转课堂在中国已经践行十几年,当下是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潮流之一。翻转课堂的基本原则是课前预习和课上交流以实现知识传递和吸收内化。根据毛齐明等的总结,翻转课堂实践应该:第一,树立开放的资源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前学习资源既可以包括教师自制视频,也可以利用线上现成资源,更可以让学生自主检索资源;资源不限于短视频。第二,灵活组织课堂交互式活动,提供更多学生展示知识的机会,促进学生内化知识。第三,总结和提升知识,形成知识结构。翻转课堂应该实现课前学生自主预习、课中进行探索性学习、课后提升知识结构。

2.2线上教学实践

2.2.1课前自主性预习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提前了解课堂教学内容,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教师可以通过两个环节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第一,分享课堂课件;第二,分享或者推荐主题下的重点语言点讲解视频。教师在QQ学习群里提前课件,课件显示:(1)学习内容、上课过程中涉及的活动与开展形式(可以使用中文进行解释),同时明确每个活动需要时间与涉及的语言表达;(2)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的;(3)任务布置以及任务指令与指导。主题下的重点语言点讲解视频可以借助新媒体移动APP、微课、慕课等资源,也可以推荐学生常用网站Bilibili、知乎等线上视频。例如,Bilibili视频网站提供154集牛津在线英语(OxfordOnlineEnglish)高清合集,涉及各类主题。第一次上课前,教师有必要就线上教学进行导修,可以提前录制导修短视频,时长10分钟左右,介绍学期教学内容、上课方式、考核方式、形成性评估等教学大纲内容。

2.2.2课中探索性学习

正式上课前,教师有必要对设备进行调试,确保屏幕已经共享,主机设备能够可视和可听,学生出勤率等。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提前10分钟登录授课平台进行上课准备。准备环节包括:第一,分享屏幕和播放背景音乐,确保可视和可听,调试音量大小;第二,与提前进入授课平台的学生打招呼、寒暄,确定课中能互动;第三,屏幕上共享上课规则,能保证课堂有序进行。为了让学生尽早将注意力投入课堂,每次上课教师使用不同代码,学生进入Zoom平台后,修改名片。如果授课过程中发现有学生没有修改名片,那么可以推测学生迟到或者注意力不集中。另外一个办法是让学生同时输入一个代码或者任意符号,可以检测学生注意力。上课过程中,大致将60分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前预习评估;第二部分是知识点运用和任务实施,以及点评。第一部分通过主动举手和随机点名的方式进行,检测课前学生对教学内容学习的完成度和掌握情况,针对学生掌握不佳的语言点进行重点讨论或者强化学习。第二部分进行课堂活动。进行听说模块教学时,教师提前布置听力作业,学生课前进行精听或者泛听的练习;线上授课时,教师根据听力内容向学生提供关键词和关键信息或者语言点作为提示,学生结合已知的信息进行复述或者叙述等任务,重点训练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度、流利度和复杂度。进行读写模块教学时,以体裁教学法为方法,重点培养体裁意识和篇章概念,活动围绕观摩和分析、仿写和讨论、创作和反馈三个环节进行。此外,教师应该在教学内容上区别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既能保障授课过程中基础一般的学生不会因为学习内容难而逃离虚拟课堂,也能引导基础稍好的学生进一步提升知识结构。

2.2.3课后提升知识结构

课后通过任务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在疫情期间笔者使用的任务形式主要是短视频制作、线上主题汇报、话题辩论、主题视频配音等。短视频以vlog和filmedition两种形式为主,要求中英文字幕,英语后期配音,时长不超过五分钟。以sports主题为例,如果学生选择vlog的形式,那么学生需要录制生活片段,呈现myfavoritesports,并增加howoften、withwhom、where和when等细节。学生也可以录制大学校园里同龄人的运动,呈现popularsportsoncampus。短视频vlog的形式以真情实景的生活素材为内容。如果学生以filmedition为形式,学生首先需要下载网络视频,通过剪辑、合并、添加等手段重新整合一个视频,展示主题相关的一个现象或者观点。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利用多媒体移动APP进行后期作业收集和阶段性学习评价,他们分别是腾讯微云和腾讯在线文档。腾讯微云本质是线上云盘,能够在线收集文件和分享资料。实际操作中,教师分享腾讯微云提交链接到QQ班级学习群里,学生点击链接即可提交作业、作品,教师可以实时看到提交情况,学生也可以实时看到其他同学的作业、作品。另一个APP腾讯在线文档的本质是多人实时在线编辑文档,教师可以将它作为评价平台,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点评每个作业、作品,实现在线同行评价。被点评的同学、小组也能够同步看到反馈,达到相互学习和激励的作用。此外,腾讯在线文档还能记录学生上课参与情况。

3线上教学学生认知调查

进行了8周的教学后,笔者在问卷星上调查学生对线上课程的认知,调查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学生基本信息;(2)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3)线上教学的优势;(4)对线上教学的总体评价。225名大一学生参与问卷,其中女生170人,男生55人。他们来自旅游管理专业、会展专业、汉语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绝大多数人年龄在18-20岁之间。疫情期间学生英语学习习惯方面,关于“是否对英语感兴趣”,50.67%学生选择“是”,47.11%学生选择“一般”,2.22%学生选择“否”。关于“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什么?”61.33%学生选择为了通过英语考试(期末考试、四级考试、六级考试、考研),23.56学生选择为就业和工作,剩下的学生选择因为娱乐(看电影、听歌、玩游戏、旅游)或者综合原因。关于“疫情期间每日接触英语时间(非英语课时间)”,50.22%学生选择“大约30分钟”,34.22%学生选择“少于10分钟”,8.89%学生选择“大约60分钟”,5.33%学生选择“几乎没有”。线上教学优势方面,笔者使用问卷星自带的“词频分析”功能,根据词频得到以下结论。第一,词频“上课”“课堂”和“网络课”,体现线上上课的开放性和包容度。有学生说,“网络课比课堂课更加开放,学生参与课堂交流没有那么多压力。每个学生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课比较拘谨。”也有同学提到,“网络课感觉所有人都敢发言,但是课堂课不一定”。第二,词频“互动”和“自由”体现线上上课的互动性和自由度。学生称,“老师对于教学软件较为熟悉可熟练运用,师生互动多,课堂参与感强”;还有学生提到,“能使用的资料更多(如QQ群和评论区资料共享),且更方便和自由(如节省往返课堂时间等)”。第三,词频“屏幕”和“资料”体现线上上课的多媒体优势。学生表示,“可以同时看到不同的屏幕获取信息”“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屏幕,在老师进行解释时会更容易明白”“可以随时截频和录屏,也可以随时查资料”。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虽然对线上教学罗列出很多优势,但是面对问题“英语线上课和线下课,你更倾向哪种?”时,65.78%学生选择线下课。结合调查反馈的学生英语学习情况,原因可能有三点:第一,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比较依赖教师。第二,半数以上学生(61.33%)以通过英语考试为学习目的,线上教学以任务教学法为手段,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第三,每日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少,自主能力不足。

4结论与启示

随着全球肺炎病毒感染人数突破一亿人数,全世界都做好继续在疫情下生活、学习、工作的心理准备。与此同时,各高校为2021年春季学期线上教学做好预案,各课程教师也为新学期线上课程的顺利开展进行反思和升级,以期完善和改进新一轮线上教学,大学英语课程也不例外。线上教学应该关注学生对线上课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突出多媒体优势,利用线上教学的开放性和包容度、互动性和自由度,实现学生知识传递和吸收内化。大学英语课程可以充分发挥学习社区作用,利用腾讯微云和腾讯在线文档等线上APP,提供实时作业观摩和相互评价平台,通过比较和同伴反馈,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协作和共同探索,从中获得满足感。

参考文献

[1]毛齐明,王莉娟,代薇,等.高校翻转课堂的实践反思与超越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12):75-80.

[2]王娜,陈娟文,张丹丹,等.大学英语SPOC翻转课堂:一种有效学习模式建构[J].外语电化教学,2016,(03):52-57.

第5篇

关键词:英语;混合式教学;SPOC;课堂教学

一、引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各国间的交流也日渐增多,使得资源共享成为一大趋势。尤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跨国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英语作为一种通用语言,发挥出重要作用。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必须要学会英语。毋庸置疑,要学好英语,一方面是学,还有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而SPOC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为高校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新思路,基于SPOC的英语混合式教学就有着重要的研究和实践意义。

二、SPOC概述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基础教育与信息化结合成为了一种大的趋势。信息化介入其中使基础教育呈现出全民化、优质化、个性化的特点。SPOC是“SmallPrivateOnlineCourse”的英文缩写,可将其翻译为“小规模私密在线课程”是哈佛大学继MOOC后又提出的一个在线学习的新概念。SPOC兴起也是有原因的,SPOC中的S对应的是Small,而MOOC的M恰恰是代表Massive的意思,而第二个英文字符Private对应的是Open。说明SPOC严格的限制学习课程的规模,并且SPOC也对课程学员的要求方面设定了准入条件,其做法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根据MOOC自身特点来改进,使得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教师在SPOC中是整合和学习课程资源者,而不必是视频的主角。教师在课前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基础对各种实体资源及线上资源进行整合。在课堂上,教师应发挥出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而不再是主讲者,应积极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研讨,并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个别指导,解决好学生的实际问题,以此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

三、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要求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1大学英语课堂亟须新的教学模式

目前,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仍在采用传统的教育理念,缺少对语言学习特点及现代教育思想的理解,这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致命威胁。此外,大多数高校英语教学的效果都不太理想,也没有被多数学生认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教学方式单一,很难满足当代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师采用“一本书”“一只笔”“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模式,违背了语言的交际本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育观念、手段及方法也面临着巨大挑战。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使英语课程教学必须要摆脱传统的单一模式,因此网络化、信息化就成为必然趋势,使课堂授课与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光盘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中心,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从大学英语课的现状来看,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及英语成绩,就必须要利用时间效率,基于SPOC,将大学英语融入基础的教学方式已迫在眉睫[2]。

2高校对英语教学的投入较少,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高校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导致英语师资严重不足。尤其是一些地方性的普通高校,严重缺乏外教资源,这种现状就使大学英语教师的门槛越来越低,大多数新教师一毕业就开始授课,导致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此外,这几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在明显扩大,长期下去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学英语师资不足的状况,教师每周的授课任务比较繁重,有几十个学时,所以就很难有时间在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提高上下功夫。但是,作为合格的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较深厚的语言功底,更要知识渊博。此外,英语教师还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有较高的素质。由此可见,对教师采取“快餐”式的培养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还必须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师数量的同时提高质量,要理性改变以往大学英语依赖自学的观点。

3高校英语教学目的受限于四六级,有较强的功利性

目前,四、六级考试对大学英语学习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但是,四六级也限制了高校英语教学目的,使得英语学习有了很强的功利性,不利于高校英语教学的长远发展。

(二)大学英语的教学要求

根据大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市场需求,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

四、SPOC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

(一)充实丰富教学内容

SPOC教学模式的出现解决了传统英语教学中书本无特色、教材陈旧、语言文化环境弱等问题。由于SPOC有很强的开放性,所以英语教师在大数据背景下,根据课程的需要收集网络资源,并对资源进行整合,使课程更丰富,这样就能使沉闷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强化学习效果

基于SPOC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有着明显区别,因其限制了特定的准入条件,所以使学生对课程本身就充满了学习热情,兴趣爱好也与普通学生有所区别。基于SPOC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对线下任务进行布置,从而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因教师面授时间过长而缩短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问题。SPOC的教学模式能赋予学生完整、深刻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更主动,并在学习中享受到快乐。基于SPOC的英语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线下认真地阅读、准备材料,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缺点。SPOC的出现,使在线学习要远远超出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及课堂效率,使得学习效果也更为有效[3]。

(三)对教师的作用重新定义,教学模式得以创新

一般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更依赖于课本所固有的内容,教学模式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在课本内容基础上进行扩展,上课时学生是课堂的聆听者却不是参与者。教师在SPOC的教学模式下能真正成为课堂的掌控者,可以完全不拘泥于课本,以线上优势来整合资源。此外,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来收集资源,同时充分利用线下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资料。在课堂教学上,将传统的授课方式转变为个性化辅导方式,与学生一起共同解决遇到的难题。基于SPOC的新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英语知识,利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综合利用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由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五、基于SPOC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内容及课程设计

(一)基于SPOC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内容

基于SPOC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容核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SPOC线上学习、线上加线下辅导、即时课程评价等。其中,SPOC在线学习包括四大部分,主要有:课件资源、微课视频、知识拓展、练习测验。教师将枯燥的传统教学内容设计录制成内容明确、突出重点、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不仅讲解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同时也介绍英语文化,并培养文学素养。学生可以独立完成SPOC学习内容,同时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为学生及时有效地提供多种形式的辅导,主要的辅导形式是线上讨论群和线下辅导课。线上讨论群是由授课教师利用手机APP平台建立由教师、助教、学生组成的班课群,为学生随时解答他们在线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线下辅导课主要是定期为授课班级辅导答疑,教师可以面对面地为学生SPOC学习以及课堂任务项目中遇到的困难、疑问进行辅导。监督与评价SPOC线上学习主要是从主观和客观两部分着手,充分利用学习平台软件可以记录和统计学生准确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并由助教和教师对学生所提交的练习进行评价,最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质量效果真实地反映出来。SPOC的线上学习是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得以实现的根本前提,为微课堂线下展示以及线下合作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之,课堂活动设计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是基于SPOC的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的是引领、辅助作用,并且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或合作完成语言的输入和输出。

(二)基于SPOC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设计

1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就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而不是由教师传授所得到的。适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学习环境的新教学模式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中心,教师发挥了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的作用,并充分利用协作、情境、会话等几个要素,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首创精神发挥出来,从而使学生能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基于SPOC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模式中,其核心是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以此来构建知识、技能,以此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对学习进程做自主安排。在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中,要解决问题就必须要相互协作。只有进行有效的交流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基于SPOC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需要学习者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通过SPOC课程资源的利用,能使学习者通过个人或小组协作的方式共同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从而帮助其从被动的知识灌输者向学习活动主体转变[4]。

2目标及需求

目前,大学英语将其教学目标设定为:加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尤其是培养听说能力,能在今后的相关业务中用英语交流,包括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同时,还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这样才能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基础。英语教师应该在新生入学时,先对他们的英语需求做全面了解。通过座谈的方式,使英语教师了解到当前大学生对学习英语所设定的目标,并归纳如下:提高英语口语能力,能用英文进行一般交流;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自主学习时间多一些;由教师或同学及时对所遇到问题进行辅导和答疑。

3设计思路

第一,项目驱动原则。可为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八个项目:公司简介、商务宴请、行程安排、产品介绍、产品销售、货物运输、顾客满意度调查、面试求职。确保在线课程上传项目作品视频,进而创建出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课后由小组协作共同来完成项目作业。之后在课堂面授时安排小组将这些项目作品展示出来,并由教师和同学一起对其做点评。第二,团队合作原则。教师间应进行合作分工,无论是资源建设、平台设计、制作微视频,还是项目案例和考核评价,都需要大家一起创建、共同探讨。当学生把每个项目作业都完成时,就该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从编写脚本、台词合练、分配角色到拍摄视频和后期制作,整个过程都要由小组成员共同承担、合作完成。第三,输入输出相结合原则。网络课程能为学生提供混合式教学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语言输入,学生就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自主学习。每个项目报告中的脚本都将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作为其目标,课堂项目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每个单元以项目为载体,从语言的输入到输出,使学生在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中能顺利地完成知识和技能的构建。

第6篇

【关键字】反思 基础 教学

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最后阶段,初三数学学习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教学的最后阶段,很多教师都忽略了基础知识的讲授,忘记了夯实基础的重要性,一味的从高精尖的数学题型抓起,不注重学生的实际吸收效果,这样就导致虽然老师讲的很卖力,学生听得很认真,但是教学质量却并不高。同时,教师只在意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看重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学生死学,老师死教的教学状态。整个教学模式不改革的话,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会从根本上解决。

一、教会学生学习

很古老却很有用的谚语讲到,给予别人一样东西,不如交给他得到这种东西的方法。其实,学习也是这样,老师与其拼了命的要给学生填喂知识,不如交给他们真正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去学习他们想学习的知识。在初中年龄段的孩子,学习能力还相对比较弱,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是不强。在这种条件下,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从学生本身抓起,教授给他们真正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去学会学习。比如在讲习题课时,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对同一道习题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习题不在于做得多,而在于做得精,做的透彻。例如:例题1 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周种树,每边种8棵,每个顶点种一棵,每两棵树之间距离都相等。四周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思路导航:

方法一:根据条件可知,每边种8棵,4边就是8×4=32棵,但每边起点一棵算了两次,一共多算了4棵,所以四周一共种了32-4=28棵树。

方法二:我们可以先数正方形的一组对边,包括两个顶点的,每边种8棵;再数另一组对边的,不数两个顶点的,每边种8-2=6棵。所以,一共有:8×2+6×2=28棵。

方法三:把正方形四边拉直,每边种8棵,就是把每边分成了7等份,4边共分成了28等份,每一等份对应一棵树,所以共有28棵树。

在讲解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性的计算技巧,在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清晰的思维能力和严谨的语言能力。这样,学生在面对学习,面对考试时,才会习惯性的展现最好的一面,而这样的教学效果不是临阵磨刀赶出来的,是要学生和老师长期的坚持努力得来的。

二、从基础抓起,加强知识巩固

俗话说,单词是地基,英语的大楼建的多高,就得看你的地基有多深。同样的,数学的根基便是基础,你的大树能长得多高,关键在于你的根基有多发达。比如在积极备考的初三最开始复习阶段,教师不应该急切的开启复习模式,而是要有计划地先进行系统的基础知识的回顾掌握和巩固,使学生不至于在复习的最开始便一头雾水,从而陷入极度的不安中,进而加大了学生对于学习复习的恐慌心理。从而阻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对初中几何进行解题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常用的解题方法与规律进行掌握外,还要对辅助线的添加与使用加以关注。对常见技巧进行掌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详细进行分析几何证明题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如图所示,已知:在 中, , , , ,求证: ,

分析:通过上述条件和上图1所示可以得知,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 ,所以根据定理可以得知,D是AB的中点,然后连接CD,从而可以得知CD=AD, ,从而可以发现

证明:连接CD

由AC=BC,可以得 ,又因为 ,所以可以得知CD=BD=AD, ,已知,AE=CF,所以 ,AD=CD,所以可以得知 ,所以DE=DF.

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通过做斜线上的中线是常用的辅助线,在等腰三角形中,进行作顶角的平分线或者底边上的线或高,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我们应该连接CD,因为CD即是斜边上的中线,而且也是底边上的中线。从而可以证明出 ,进而得出DE=DF。

所以学生要注意对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进行总结。如针对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学生就应该了解到要做的辅助线比较常用的会是中线或顶角的平分线;而对直角三角形来说,要注意斜边上的中线是其常用的辅助线,尤其是斜边上出现中点时;对梯形来说,通过平移一腰或对角线作高的方法把它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者三角形是常用的技巧。当然,几何中的常用辅助线很多,学生一定要多加注意,这样才能对解题能力有所提高。

三、以人为本,关心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要的出发点去关注学生。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在深刻的反思了中考数学教学之后,我们应该进一步的认识到,我们不光要注重学生的学生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学生整体素质更加全面调高。

比如在平时的教学学习中,教师要做到时时关心学生状况,尽最大的努力,和每一个学生进行或长或短的谈话,更要了解学生的困惑适时的对他们进行开导,鼓励。让学生感觉到被鼓励的欣喜,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老师眼中的重要,让学生学会自信坚强的面对一切,告诉他们不管怎么样教师自己都会站在学生的立场,让学生以此来肯定自己的能力,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应该抓住这个阶段学生好胜的心理,制定一些奖励规则,对于表现良好和学习成绩进步大并且热心帮助别人的学生进行奖励。

总的来说,整个初中的数学教学质量提升不是那么简单易行的,在以提升初中教学水平为基础的条件下,教师的责任尤为重要,不光要简单的教会学生怎么考高分,最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的学习。在教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抛弃一切为了中考的教学思想,确立新的教学思想,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学生考虑,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美好的明天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 何梅. 浅谈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33)

第7篇

平面几何在初中数学中一直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而学生在对几何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能够应用到实践中进行解题。正像美国一位著名的数学家曾经所说过的那样:“数学这门学科,真正的组成部分就是问题和解题,在问题与解题中,解题就是数学的心脏所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会解题,能否对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进行掌握对学生学习上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1]。对教师来说,学生对基本的解题能力进行掌握,也是“双基”教学的一个方面。在数学中对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无疑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还恩能够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有推动作用。

1、对常见的题型与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初中的几何题中,其实常见的题型并不多,所以这对经常见的几何题型与解题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是初中几何解题一个和实用的解题技巧。初中几何,证明题是最常见的,而证明题中,又以线段或角的一些关系的证明最为常见。对线段的关系的证明通常包括相等及其和差关系等的证明[2]。在这些中,相等关系的证明是学生应该进行的基本掌握,对线段相等关系的证明,在思路与方法上常用的包括“三角形全等”、“比例线段”以及“等角对等边”和对中间量的过渡进行选取等思路。对常见技巧进行掌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2、注意对辅助线进行添加和使用

在对初中几何进行解题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常用的解题方法与规律进行掌握外,还要对辅助线的添加与使用加以关注。在初中几何题中,当直接解题出现障碍使,添加辅助线是常见的解题技巧,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3]。对常见技巧进行掌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详细进行分析几何证明题的解题方法及技巧:如下图所示,已知:在中ABC中,∠C=90°,AC=BC,AD=DB,AE=BF,求证:DE=DF,

分析:通过上述条件和上图1所示可以得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A=∠B=45°,所以根据定理可以得知,D是AB的中点,然后连接CD,从而可以得知CD=AD,∠DCF=45°,从而可以发现DCF=DAE

证明:连接CD

由AC=BC,可以得∠A=∠B,又因为∠ACB=90°,AD=AE,所以可以得知CD=BD=AD,∠DCB=∠B=∠A,已知,AE=CF,所以∠A=∠DCB,AD=CD,所以可以得知ADE?艿CDF,所以DE=DF。

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通过做斜线上的中线是常用的辅助线,在等腰三角形中,进行作顶角的平分线或者底边上的线或高,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我们应该连接CD,因为CD即是斜边上的中线,而且也是底边上的中线。从而可以证明出ADE?艿CDF,进而得出DE=DF。

所以学生要注意对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进行总结。如针对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学生就应该了解到要做的辅助线比较常用的会是中线或顶角的平分线;而对直角三角形来说,要注意斜边上的中线是其常用的辅助线,尤其是斜边上出现中点时;对梯形来说,通过平移一腰或对角线作高的方法把它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者三角形是常用的技巧。当然,几何中的常用辅助线很多,学生一定要多加注意,这样才能对解题能力有所提高。

3.重视对教材中逻辑成分的讲解

在解数学几何题时,首要的是对其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而要更好地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主要的途径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推理论证过程中对逻辑方面的知识进行应用,以此来对学生的抽象概括、分析综合以及推理证明的能力进行提高[4]。在初中教学中,其实有很多地方都运用了逻辑方面的知识,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对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结合,对一些必须的逻辑知识进行通俗地讲授,指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推理和证明的应用,进而在应用中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解几何性应用题,既要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而且也能够将书序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比如在某公路MN和公路PQ在P点交汇,并且两条公路构成的∠QPN=30°,而在点A处有一所学校,并且AP之间的长度为160m,如果一辆噪声较大的汽车行驶时,周围100m以内将会受到影响,那么如果这辆汽车在公路MN上沿着PN方向进行行驶,问学校是否会受到噪声的影响,已知这辆汽车的行驶速度为18Km/h,那么学校如果受到影响,则受到影响的时间为多少?

解析:通过题目可以得知,此题为圆和直角三角形综合应用题,如果想要判断学校是否受到影响,则只需要进行得出E到到AB距离就能够得出,对于影响的时间为多久,则只需要求出影响路段的长度就能够得出。

解题:在求解的过程中中首先过A点作出ABCD,垂足为B,然后在RtABP,APB=QPN=30°,AP=160,则AB=AP=80,由此可以得出学校会受到影响。

以A为圆心,然后以100m为半径可以作出圆A交与MN与C、D两点,并且在RtABP中有AC=100,AB=80,则BC=60所以可以得出CD=2BC=60,并且有已知条件知,18Km/h=5m/s,所以可以得知学校受到的影响时间为24s.通过对身边的一些事情,运用数学问题进行解决,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对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4.对学生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教学进行加强

科学研究表明,智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不仅与知识的增长有关系,而且还与人的年龄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人的思维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丰富,这种增长是基于对世事的理解。而说到最好的思维能力培养时间,实际上是在出生到十七岁左右。所以,在初中阶段一定要好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5]。因此特殊图形去解决一些几何题,不仅是一种具有独特作用的解题方法,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

例1:有一块绿地形状如图1所示,其中∠A=60°,∠B=90°,∠D=90°,ABBC,ADDC,AB=200m,CD=100m,求AD和BC的长度。(结果精确到1m,■≈1.732)

从例题1中可以看出,已经出现了∠B=∠D=90°,∠A=60°的特殊角,如果将例题放在直角三角形中进行解答,会比较容易解决。所以我们将BC和AD延长,使其相较于点E,这样就构成了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如此便可求解。

第8篇

(浙江工业大学 信息学院,浙江 杭州,310023)

摘 要:针对传统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Ch交互式平台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建设方案,阐述如何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介绍该建设方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C++语言;Ch交互式平台;项目式;案例;线上线下综合评价

0 引 言

程序设计课程是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1]。C++语言不同于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基础必修课,重在培养学生基于计算思维求解问题的思想和能力[2],问题分析、建模和算法设计、实战编程的能力。C++语言功能强大、表达形式丰富、使用方便灵活、应用领域广泛,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将C++语言作为大学新生的程序设计入门语言,也将其作为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等课程的工具语言。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战型课程,程序设计开发环境的选择、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3]、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和编程能力的评价体系[4],是课程教学中需要解决的3个难题。选择合理有效的开发工具能使程序设计的学习事半功倍,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案例和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自主求解问题、学习新知识的动力,而客观的教学评价体系则让教与学相辅相成,设计一套教学研究方案从以上3个方面着手,积极做好学生逻辑思维、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国内很多学者对于如何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如吴文虎教授提出的“理念先行”,就有效地解决了解题思路的问题;斯金纳提出了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效果的教学方法。针对如何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转化成“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后续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法,有研究型教学[5]、任务驱动式教学[6]、混合式教学[7]、抛锚式教学[8]、项目式教学[9]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化被动传授知识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计算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这些方法往往擅长从单个方面探究,缺乏一套完整的从开发平台、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价为一体的课程教学研究,教学方案的效果有所局限。选择合适高效的程序设计开发平台,设计相应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案,并利用线上线下混合管理学生、评价教学成果,完成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是本课程教学研究的重点。

1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现状分析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前者主要以教师课堂教学PPT为中心展开基本概念、语法和规范的教学;后者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围绕知识点展开程序设计、编写和测试等上机实验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开发环境缺乏交互性。

传统的C++语言教学编译环境包括常用的C++语言程序的运行平台,有Turbo C++、Visual C++、Borland C++等,它们都是集成化的开发环境,要在这些平台上演示一个最简单的程序,如输出一行字符或求一个表达式的值,都必须写出完整的程序,这对初学者来说无疑使C++语言的上机复杂化,而初学者需要的是能够简单明了地直观看到运行结果,以便于理解。其次,这些平台都是编译性平台,虽然可在程序运行中设置断点或设置要查看程序运行过程中某些变量的变化情况,但对于初学者,无法提供直观的查看方式。

2)求知积极性没有被完全调动。

C++课程的授课对象通常是大一的新生,他们需要从高中阶段的被动式、高压式知识获取方式转变成大学开放式、自主式的知识发现,一方面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从被动到主动的求知习惯,另外一方面,现有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点为导向的学习,即便有人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分析问题和程序设计能力差。

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实际应用脱节,他们能够从有限的教材上获得典型的例题求解方法,但是没有办法从编者的角度,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抽象出应用问题的一般分析、分解、设计和求解方法。掌握了语法细节和规则,难以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逻辑思维、计算思维,乃至创新思维的方式解决问题,而这些恰恰是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核心和灵魂。

4)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实战能力弱。

一般高校安排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课时以理论课为主,上机实践课为辅。以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电信专业为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总学时64课时,其中理论48课时,上机16课时。学生由于大部分时间都是以课堂听课的形式获取知识,通过上机实践辅助程序设计和调试的过程,在大一阶段几乎没有接触到应用的机会,迫切需要从一开始接触程序语言就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理论和实践教学并重。

5)考核机制单一,无法全面评价学生能力。一般高校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核主要基于两个方面:期末考试和上机实践的表现,其中期末考试题型多以客观题为主,上机实践题则是程序设计题为主,通常都是体现了所谓的关键知识,更多是典型例题的拓展题目,从知识点分布出发。个别院校有采用限定时间的上机程序设计评定,但这些方法都没有跟踪式的评价学生整个学习效果,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2 基于Ch交互式平台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方案

总结教学现状,针对传统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程序开发平台单一、课堂教学和实践上机环境脱节、课程评估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我们提出基于Ch交互式平台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建设方案,充分利用Ch解释平台的交互功能和内存透明管理,设计项目式教学方案,并设计线上线下结合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2.1 基于Ch交互式平台的程序设计课程

Ch交互式平台已被多所高校采用,作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开发平台[9-10],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从基础认知阶段、中级理解阶段和高级设计阶段,基于Ch平台设计3个阶段的课程学习。图1是基于Ch平台的分阶段程序设计课程方案,分3个阶段,循序渐进推进课程教学:基于Ch交互式窗口开发平台的形象化教学、基于Ch Professional平台的理解强化教学和基于Ch IDE集成化编程环境的高级创新程序设计。

1)基于Ch交互式开展形象化基础教学。

学生一开始接触C++语言,避免被其繁杂的内存管理和指针操作难倒。我们基于Ch的强大交互能力,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如数组和指针的概率,单个语句键入后马上就可以得到结果进行验证。数组和指针的存储格式、访问方法和调用方式等都能够直观地显示给学生,体现了很好的交互式形象化教学。

2)基于交互性程序运行平台的综合程序设计。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基本结构和简单的算法设计编程实现,基于Ch professional平台设计典型应用的问题分解、程序设计和编写、测试。由于平台具有良好的调试界面和功能提示,学生在通过基础教学后,展开一定自主能力的上机实践成为很好的锻炼,professional平台的结果演示界面可以规范初学者的编程习惯,在基础教学的基础上进入巩固和综合应用程序设计阶段。

3)基于高级功能的综合案例开发。

充分发挥Ch平台的IDE集成开发环境和强大的图形图像处理功能,面向学生的课外科技竞赛和就业方向,结合课程的进度,在讲授课程前先设计、选择一套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联、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功能相对完整的案例程序;然后根据每次的讲授内容,将案例分割设计成多个具体且相对简单的实例程序分析讲解。对应案例利用Ch平台实现和演示,进度符合课程安排,便于学生边学习边应用。

2.2 项目驱动式教学建设

项目驱动式教学采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C++语言程序教学遵循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从简单项目入手到综合应用型项目,学生自始至终全程参与。步骤如下:项目目标确认、分组展开、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写程序、调试测试、现场报告和组间评价、最终成绩。图2是项目驱动式教学建设的组成步骤。

每个章节的内容和知识点给定2~3个项目案例供学生自己选择,学生在选定项目之后首先明确项目目标。

学生自主选择队友组队并完成角色分配,制定详细的分工和职责,便于最后的考核和成绩评定。

每个学生对自己任务模块展开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其中对于第一阶段(如图1所示)作为项目驱动式教学的开始,要求学生做简单的计算思路整理流程图或N-S图代替概要设计;对于第二、三阶段(如图1所示)中高级项目案例引入,则需要学生对项目进行模块划分、队友之间协作分工,然后做概要分析和详细的流程分析、接口设计和模块独立性设计等。

程序编写环节需要学生结合课堂教师分解、团队讨论、课外查阅资料、上机编写和修改等工作,需要合理布局,并设计好程序接口,便于与其他的队友协作,共同完成整个项目。

调试测试工作是项目驱动式教学步骤中很重要的一项,尤其对于第二、三阶段的综合应用案例,需要集合队友的共同程序模块,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调试习惯和方法,而且锻炼了他们之间的协作开发能力。

现场报告和组间评价环节贯彻学生的自主思考、分析和表达能力培养,只有通过查阅文献、项目分析和设计,最后经历Debug各个环节之后,才会有充实的过程汇报给大家,这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保证每个环节的完成质量。另外一方面,关于组间评价,由于项目驱动式教学需要学生充分利用课内外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为了传达评定的民主客观性,不是由老师一个人说了算,学生之间的客观评价也非常重要,作为学生最终成绩的一部分。

2.3 基于项目驱动教学方案的线上线下综合考核体系

有别于目前大多数项目式教学建设的一刀切——根据最终上交程序和期末考试的方法来考核,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项目驱动教学的线上线下综合考核体系。鉴于项目式教学的特点,充分发挥项目驱动式教学的优势:从整体上注重学生以项目为驱动的学习、开发和总结过程,关注学生的全程参与和表现,整个考评体系如图3所示。

(1)线上考核系统。搭建学生项目案例教学管理系统,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合适的时间完成网上课题的选择、程序设计和提交操作。

项目题目选择模块:教师定期发放案例,学生在对应案例中选择一个,作为阶段性的项目。

模块任务划分让学生定位项目角色,明确项目任务。

编程日志是让学生严格按照项目开发流程,定期记录编程日志。

调试日志是学生在程序调试阶段记录程序的测试案例,及其测试结果。

结果演示报告环境是学生在每次项目提交阶段,制作PPT做公开汇报,并接受全体学生的提问和评价。

(2)线下考核系统。项目式教学的考核不能将最终上交的程序和项目报告作为唯一成绩给定标准,因此我们设计了线下考评3个模块。

学生自评。学生对整个项目的学习和开发过程做自我评价,最终提交项目进度记录表、问题和解决方案记录表、自我总结报告。

组间互评。学生之间相互督促和评价,不同组的学生对其他组的项目报告做评分,对其程序进行评分,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做监督评分。

教师考评。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场报告PPT和汇报情况、提交的项目报告给出评分,对项目程序定评分并对学生的课堂出勤做评分。

以上三块评分总计入每位同学的最终课程成绩,构成我们设计的线下考核成绩。

3 结 语

基于Ch平台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对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来看,Ch交互式平台对初学者提供交互性好、可视化强的开发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浅出;实施项目案例驱动式教学方案充分发挥了项目式教学优势,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线上线下综合考核管理系统客观综合评价学生,学生灵活运用课堂和课余时间,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的畏难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弥补传统教学在方法和考核上的不足。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施,学生的编程能力、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毕业设计环境和实习环节开发能力显著增强。此外,学生参加智能车竞赛、ACM竞赛、机器人大赛Robocup等,也凭借扎实的编程基础和开发能力屡获佳绩。

基金项目:浙江工业大学教学建设项目“基于Ch交互式平台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JG1216)。

第一作者简介:陈晋音,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程序语言教学与实验教学管理,chenjinyin@zjut.edu.cn

参考文献:

[1] 俞庆英. 非计算机专业C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创新[J]. 计算机教育, 2010(20): 118-121.

[2] 牟琴, 谭良, 计算思维的研究及其进展[J].计算机科学,2011, 38(3): 10-17.

[3] 卢瑾. C语言程序设计阶段式分层实验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14(14): 74-76.

[4] 夏一行. 加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编程理念的培养[J].高教研究, 2012, 13(6): 43-44.

[5] 张安富, 改革教学方法探索研究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 2012 (1): 65-67.

[6] 李高杰. 任务驱动式教学在计算机软件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无线互联科技, 2013(8): 230.

[7] 余胜泉, 路秋丽, 陈声健. 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 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 2005(10): 50-57.

[8] 刘琦, 刘智琦, 徐奕奕. 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抛锚式教学模式[J]. 计算机教育, 2012(12): 77-81.

第9篇

一、问题的提出

密钥共享的基本思想,可以通过如下例子来表述:某个银行的保险库,每天至少需要用密码(即密钥)打开一次;银行雇佣四位出纳,但是银行为提高保险库的安全性并不想将密钥委托给单个出纳。这时,银行可以利用密钥共享的方法来设计一个安全的系统保护这个密钥。在该系统中,银行把密钥分成四部分并独立分发给四位出纳;该系统保证任意三位或四位出纳同时在场才可用密钥打开保险库,而任意单独或两位的出纳不能打开保险库。此外,即使有一位出纳的那份密钥意外地丢失,其他三位出纳仍然可正常恢复整个密钥。对于上述的问题和要求,如何用一个数学的方法来有效地解决呢?

二、问题的求解

解法一:解方程组方法

1979年,著名密码学家阿迪・沙米尔利用解方程组的方法给出了一个简单且有效的方法。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该方法:在数字化世界中,可假设密钥是一个数字,这是发挥数学作用的第一步。具体地,设密钥为2,四位出纳分别用1、2、3和4表示,选取一个二次多项式f(x)=2+3x+x2,它满足f(0)=2,即当x取零时,由这个多项式计算的结果恰好是密钥值2;计算f(1)=6,f(2)=12,f(3)=20和f(4)=30,并把这四个值分别秘密地分发给四位出纳。这样,我们已经完成这个保护系统的设置,该密钥的部分密钥分别由四位出纳安全地保管。假设前三位出纳同时在场,此时只需把由他们保管的秘密值6、12、20拿出来,大家就可以用解方程组的方法简单地恢复得到密钥值,计算过程如下:假设该二次方程是f(x)=a+bx+cx2,则可得到如下方程组:

a+b+c=6a+2b+4c=12a+3b+9c=20

通过求解该方程组,可得a=2,即f(0)=a=2为密钥值。若只有一位或两位出纳同时在场,由解方程组的方法可知,则他们只能得到有一个方程或两个方程的方程组,但有三个未知数,故该秘密值无法正确地被恢复。

解法二:几何方法

现在,从几何角度来更直观地分析一下上述方法。我们先把出纳的代表值和各自的部分秘密值分别看成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点,即(1,6)、(2,12)、(3,20)和(4,30),且把密钥也看一个坐标点(0,2)。可把二次多项式看成一条二次曲线,密钥值是该曲线与纵轴的交点,每位出纳的部分秘密值均是曲线上某个点的纵坐标值(见图1)。由二次曲线的性质可知,若已知曲线上的三个坐标点,可容易在直角坐标系上画出完整的曲线,即可以获得与纵轴的交点值;若仅知道曲线上一个或两个坐标点(如A和B,见图2),那么该曲线与纵轴的交点可能有无数个(如:C1, C2, …, Cn),即无法确定该密钥值。

综上所述,我们分别从代数的观点和几何的观点,分析了密钥共享的基本思想,充分展现了高中代数学习中“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从这两个角度看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体验到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鉴赏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对密钥共享方法的理解,提高他们对“信息安全和密码”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对实现“信息安全与密码”模块教学也起到探索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 长期利益;通性通法;本质

为了追求数学教学的“长期利益”,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更应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领悟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做好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增强个人的辨别和判断能力。教师要能够分辨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对教学内容的根本或是细枝末节也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要善于去培养学生联系基础、洞察本质的火眼金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从“长期利益”中得到好处。

“通性通法”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更贴近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符合常人的思维习惯,同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从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以至每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虽涉及技巧性的内容,但更多的是对通性、通法的考查。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习时熟练掌握通性通法,并能够灵活的应用,而应淡化那些适用面窄、局限性大的特殊技巧,以免削弱了学生对通性通法的掌握和训练。

中学数学解题的常用通性通法有数形转换、待定系数、变量代换、消元、配方法等。在教学中,我们应把几何的直观推理、代数的有序推理、解题的通性通法与具体的案例结合起来,整体把握数学解题的通性通法,抓住通性通法的本质,科学有效地实施解题分析、解题思维链的形成、解题后的反思与优化,从而通过有限问题的训练来获得解答无限问题的解题智慧。

例如:(2011年浙江高考理科)设函数f(x)=(x-a)■lnx,a∈R

(Ⅰ)若x=e为y=f(x)的极值点,求实数a;

(Ⅱ)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使得对任意的x∈(0,3e],恒有

f(x)≤4e2成立

注: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本题(Ⅱ)是通常的含参数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范围问题,注意到在x∈(0,1]时不等式恒成立,因而等价于x∈(1,3e]时不等式恒成立,因lnx>0,所以可参数分离,通过导数求出函数的最值;体现了求参数取值范围的方法和利用导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高中阶段常用的数学思想有: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转化思想、整体思想等等。历年高考数学试卷考查的重点是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转化等等思想。

虽然有些时候,用“通性通法”解决问题有些麻烦,往往运算量比较大,容易出现错误,但是解题过程却很“程序化”,思维上也是最经济的。教学的关键不是记住结论,而是经历探究的过程,感受数学的研究方法,促进数学能力的提高,只有在运用通性通法进行不断变式演练中,才能提高解题能力。通过变式教学,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使思维在所学知识中游刃有余。

尽管每年高考试卷中会出现一些题型新颖的客观题,但依然是以基础知识为载体,无不是课本上的通性通法。所以,在高三总复习时不能将新题型的复习游离于通性通法之外,应重视“选题”和“变式”训练,通过变式训练帮助学生多角度理解知识,掌握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如何挖掘每个数学问题的“营养价值”来达到“以少胜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的功效。是数学教师锤炼自身内功的一个追求目标,精选的例题、习题既要能体现通性通法,既包含数学思想方法,又要做到难而不怪、新而不奇、活而不乱、宽而不偏,从而使数学课堂“变”得精彩。

例如:(2011年山东高考试卷理12)设A1,A2,A3,A4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两不同的四点,若■=λ■(λ∈R), ■=μ■(μ∈R),且■ +■=2,则称A3 ,A4调和分割A1,A2,已知点C(c,o),D(d,O) (c,d∈R)调和分割点A(0,0),B(1,0),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C可能是线段AB的中点

(B) D可能是线段AB的中点

(C) C,D可能同时在线段AB上

(D) C,D不可能同时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

(2011年山东高考试卷理12)设A1,A2,A3,A4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两不同的四点,若■=λ■(λ∈R), ■=μ■(μ∈R),且■ +■=2,则称A3,A4调和分割A1,A2,已知平面上的点C,D调和分割点A,B,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C可能是线段AB的中点

B. D可能是线段AB的中点

C. C,D可能同时在线段AB上

D. C,D不可能同时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

第11篇

[关键词]几何教学;听;说;读;写

一、关于几何教学中听的训练

听是几何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听的训练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直观演示法。利用这种方法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信息接收与教师的信息输出协调一致,从而获得最佳的听课效果。如在学习“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黄豆、双面胶纸、筷子、薄饼等。把许多黄豆(点)连成一条线,把许多筷子(线)拼成一个面,把一些薄饼(面)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体。这样,既能让学生听懂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又能培养学生听课的兴趣。

第二,正误辨析法。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在口述中夹杂某种错误,要求学生辨听和矫正。如教师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学生可以纠正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又如,教师说“因为对顶角相等,所以相等的角都是对顶角”,学生可以纠正为“在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同位角和内错角是相等的角,但不是对顶角”。利用这样的训练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注意听讲的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语言的辨析能力。

第三,复述模仿法。课堂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要让学生复述模仿,以强化听的效果。比如,在学习线段中点的定义时,教师可以边演示直观教具,边口述定义,然后让学生复述;又如,在讲完射线和线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结直线、射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样做,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关于几何教学法中说的训练

说是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来反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说是整个训练过程的主线。说的训练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看图翻译法。几何的基本语言有三种(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这三种语言通常是并存的,有时又可以相互渗透和转化。在说的训练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不仅能熟练运用每一种语言,而且能准确地将其中一种语言形式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形式。如图1,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复述:(1)直线MN经过点O;(2)点O在直线MN上;(3)点M、O 、N在同一直线上;(4)以点O为顶点,以OM、ON为两条边的一个平角;(5)图中有线段MO、MN、ON;(6)图中有射线OM、ON、MO、MN、NM。(7)直线MN(或直线MO或直线ON)。

第二,操作叙述法。此法常用在画图的教学中,

要求学生根据文字语言或符号语言作图。如:经过点O的三条直线a、b、c;学生作图如图2。

第三,情境引导法。比如,在讲角的第二种定义时,教师演示钟摆摆动。胳膊摆动,然后引导学生描述定义,“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组成的图形。”

三、关于几何教学法中读的训练

在几何教学中,读的训练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提问导读法。这种方法在教学中经常使用,教师出示思考题,让学生阅读后用提问的方式检查读的效果。比如,在学习直线一课时,设计下列思考题,让学生阅读,并在阅读时考虑:①直线特征是什么?②直线有几种表示方法?③点和直线位置关系有几种?④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相交?⑤直线公理是什么?⑥你能举出哪些例子来说明直线公理?

2.精读质疑法。对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段,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已有知识逐字、逐词、逐句地精细推敲,大胆质疑问难。比如,垂线的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为什么是“有且只有”?去掉这几个字行不行?经过学生讨论,挖掘了字面含义,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关于几何教学中写的训练

写是运用,是在听、说和读基础上的提高,是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的一种反馈。写的训练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推理填充法。这是初学推理论证的学生常用的一种方法,即在解决一个问题时,适当给出某些条件、结论或依据,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填写相关的结论、条件或依据。在学完平行线性质和判定之后,进行如下训练:

已知:如图3,AB∥CD,BC∥ DE。

求证:∠B+∠D=180°。

证明:AB∥CD(已知)

___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______________(已知)

∠C+∠D=180°()

∠B+∠D=180°()

2.正误辨析法。即给出一个在推理过程中有少许错误的解题过程,让学生分析判断。

总之,听说读写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在训练中要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有机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作为教师,一定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坚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为学生更好地进行下一步几何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12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为了能让本次培训中学习到更多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真正让自己获得一定的进步,以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特制定个人的研修计划如下:

一、自我分析:

通过这次的信息技术能力问卷,发现本人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很是欠缺,自己还达不到信息技术能力的运用初级阶段,自己在PPT的运用上还仅仅知道一些皮毛知识,不能很好的运用PPT制作课件;在交互电子白板的操作和使用、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网络环境支持等方面还处于空白阶段。

二、研修目标:

通过这次培训前的测评结果来看,我应该侧重学习交互电子白板的操作和使用、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探究式教学、多媒体图像、素材加工与处理的基础知识和运用,把学习到的信息技术应用课堂教学上,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能力,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以学习课程标准为抓手,通过课堂改革,转变教育观念,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学习word和excel的相关知识,科学化的管理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促进自己向专业教师发展,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教学相长。

三、研修计划:

1、完成培训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及时登录上网学习视频讲座;参加线上线下的积极参加互动研讨、学习反思、答疑等活动;按照要求完成作业。

2、学习多媒体图像素材加工与处理 、多媒体资源的获取与处理等了解与教学相关的通用软件及学科软件的功能及特点,掌握多种途径获取数字教育资源,掌握加工、制作和管理数字教育资源的工具与方法,掌握互联网、移动设备及其他新技术的常用操作。并能熟练应用到教学和管理中,既减轻教师学生的负担,又提升自己的能力。

3、学习PPT以及多媒体素材加工,把学到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备课、课堂教学和编写课堂练习中,利用技术支持,改进教学方式,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自己的组织和管理课堂的方式方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4、学习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评析等知识,并在以后的自己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从传统模式走向现代教育模式,彻底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应现代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学习计算机网络教室的操作与使用、交互电子白板的操作与使用、多媒体教室系统的操作与使用等了解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类型与功能,熟练操作常用设备。

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设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使用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等技术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气氛活跃,体现生本课堂的基本理念,从而实现多渠道锻炼学生学习的能力。

6、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理解信息技术对改进课堂教学的作用,具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自己运用现代化技术教学的水平有所提高,促进自己向专业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