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9 16:28: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互联网盈利方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互联网进入农村,催生农业电商火爆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资本一起下乡农村的还有互联网。互联网进入农村产生两件事: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即大批日用商品进入农村,而农村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而在这一进一出中,催生了价值万亿元的大市场。
扶持力度:中央20亿元专项资金扶持农村电商
人口逆流,引爆休闲、生态农业
拥有全国70%休闲旅游资源的农村地区,市场却处于不饱和状态。因此,休闲创意农业去年迎来“井喷式”发展,这为工商资本在农业掘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机遇。
另一方面,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大力提倡循环可持续农业发展方式,而生态农业注重环保、绿色、循环、有机,既可有效解决环境问题,也可为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创造优越条件,从而吸引更多高消费城市人口进入农村,拉动农村消费水平。
盈利方式:休闲创意农业、生态示范园
扶持力度:国家对休闲农业扶持力度很大,包括从资金、土地等各方面均有政策;而生态农业更是国家重点发展项目,补贴金额十分大,动辄数以百万元、千万元计。
农村升级小农镇,农业地产成为新一轮
在国家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未来的农村将成为以现代农业为产业支撑的小农镇。而在这样的核裂变中,农村的生活消费进一步提升,环境也变得宜居,无论是新型劳动者,还是休闲度假高消费人群,对住宅的需求都会猛增,这无疑将把地产推向前一轮的。
【关键词】传统汽车租赁企业 法律法规 互联网专车 发展对策
一、前言
汽车租赁是一个新兴的市场,过去几年中由于市场的扩大,传统汽车租赁企业有所发展,并取得了相对良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我国汽车租赁业相关管理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该行业的发展。总体而言,目前我国汽车租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经营方式大多仍沿用传统的作坊式经营,行业总体规模偏小且零散,技术水平及装备相对落后。然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及公路网的不断完善,人们生活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如何满足多层次的交通需求,成为我们当前思考的重要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手机支付的普及,以长租为主的传统汽车租赁行业,尤其是本土的中小型企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本论文旨在分析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汽车租赁企业存在的问题,在互联网专车的冲击下为传统汽车租赁企业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传统汽车租赁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问题
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手机支付普及的冲击下,传统汽车租赁企业突出体现了以下四个问题。
1、限牌限号的规定使传统汽车租赁企业发展进入瓶颈甚至衰退。在互联网+时代,由于手机打车软件的兴起,全国各地很多私家车都纷纷加入手机打车软件进行经营,使得传统汽车租赁企业的车辆规模远远跟不上市场规模。然而,全国各地区逐渐开始实行限牌限号的规定,这不利于传统汽车租赁企业规模的扩大,使传统汽车租赁企业发展进入瓶颈甚至衰退。
2、汽车租赁行业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监管损害合法经营的汽车租赁企业的权益。在我国,只要有注册资金,就能开家汽车租赁企业。受汽车租赁背后利润的驱使,目前我国汽车租赁市场大大小小的租赁企业不计其数,打车软件的覆盖率也越来越大,甚至有些黑车,也通过种种途径参与到汽车租赁市场来,如各种打车软件的私家车来历不明,新闻中也常有报道因打车而遭害的事件,汽车租赁市场可谓鱼龙混杂。然而,汽车租赁行业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监管,市场缺乏相应的管理,直接扰乱了市场秩序,使得合法经营的汽车租赁企业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
3、长租服务为主要盈利方式,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传统汽车租赁企业的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以最传统的长租为主,这样的盈利方式在未来市场的变化(诸如公车改革、互联网专车市场等)面前显得不灵活,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适应这个激烈的市场环境。
4、互联网专车软件的兴起,与传统汽车租赁企业争夺市场。互联网专车软件,如Uber与滴滴出行,随着手机支付的普及深入人心。互联网专车软件大大提高了打车的成功率,受到各司机和乘客的偏爱。全国一二线城市普遍存在“打车难”问题,究其原因,出租车市场供求失衡是最主要原因,而乘客和出租车司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是加剧这一问题的助因。而互联网专车则可以减少司机与乘客的信息不对称,解决打车难的难题,并迅速占领市场,对传统汽车租赁企业带来了很大冲击。
三、对传统汽车租赁企业的建议
传统汽车租赁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必须在稳住本地市场的同时开拓细分市场,紧跟互联网动态发展。
1、加大本地营销创新,稳住本地市场。传统租车企业均以本地市场为企业的主要目标市场,经营方式也一般以关系营销为主。自从中央压缩三公经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企业都会压缩租车预算,这就迫切需要传统的租车企业在营销、服务上都有所创新,吸引客户的眼光,以稳住本地市场,稳住赖以生存的长租业务。
2、打出特色,开拓细分市场,增加盈利模式。传统汽车租赁企业都以长租业务为主,短租、临租业务为辅。但是在长租业务上企业所能实现的服务都比较同质化,难以实现更有吸引力的创新。近年来中国自驾游等新型用车形式的兴起,使原本占领市场小份额的短租、临租业务发展十分迅速,慢慢撼动长租业务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汽车租赁企业应抓住机会,在短租、临租业务上有所创新,向包括在代驾服务、一体化服务、多元化服务、婚庆服务、会员服务、自驾游服务等领域不断拓展,争取不断的开拓细分市场,增加企业的利润来源。
3、客观看待互联网专车的兴起,紧跟互联网新动态。互联网专车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在中国掀起了不小的浪潮。虽然这类互联网专车软件为汽车租赁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吸引了不少汽车租赁公司和私家车司机,但是由于中国目前在汽车租赁行业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万一出了事故,事故的责任人不明确,所以在许多地方,诸如上海、天津、沈阳等,也都把专车软件叫到的车视为非法营运。
对于传统汽车租赁公司来说,通过专车软件平台获得业务的门槛比较低,服务趋向于同质化。再者,利用法律漏洞、招揽私家车进行营运也会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应当在不钻法律漏洞的前提下,打破传统守旧的思维,紧跟互联网的新动态,利用互联网吸引更多目标客户,开拓业务。
参考文献:
[1]张一兵.汽车租赁业务与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1-261.
[2]胡燕玲.基于SWOT分析的汽车租赁企业发展对策[J].科
技视界,2014(30).
[3]雨兮.优势凸显破解汽车租赁行业困局[J].运输经理世界
,2012(6).
[4]蔡恩泽.滴滴专车或颠覆出租车业垄断模式[J].上海企业
,2015(2).
[5]交通运输部.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交运
发[2011]147号). [EB/OL].2011-4-2.
早在1993年3月,在开曼群岛注册的“”控股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利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并由该全资子公司控股97.3%与四通集团下属的北京四通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建立了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最终,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新浪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通过一系列商业协议达成了前者对后者的实质控制。2000年4月13日,“”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SINA"。这便是新浪当年在美国上市时,所采用的特殊模式VIE(协议控制模式)。
新浪成功上市后,这种模式为众多互联网公司所效仿,甚至被称为“新浪模式”。这种通过协议达成上市实体对业务实体控制关系的结构被称为“VIE结构”,其中的业务实体就是上市实体的VIE(可变利益实体)。
由于中国对申请上市的公司要求必须盈利,这将很多尚未盈利但同时具备高成长性的中国企业挡在了A股上市的门外。相比国内,美国的上市要求则显得宽松得多,比如纳斯达克就没有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做出要求。
以今年5月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京东为例,京东在2009年至2013年连续5年处于亏损状态。这种财务状况根本无法叩开A股上市的大门。
而之所以VIE模式广泛被迫切需要融资的互联网企业采用,更在于我国法律对于外资股东介入国内的互联网产业的限制。外商不能直接参股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但是A股并不能满足内地的互联网公司的上市需求。
迄今在美股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几乎无一不是采用了VIE结构的模式。这样的模式还能继续吗?
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看来,VIE模式可能为公司经营失利埋下伏笔。梅新育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协议控制模式由于具有先天而且致命的弱点,其带来负效应的风险只会更大。”
2011年的支付宝事件便是充分暴露VIE脆弱性的“经典案例”。支付宝本是阿里巴巴的全资子公司,和阿里巴巴一样属于中外合资。但2010年央行出台2号令,其中针对进入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外资作出了一些限制,马云为规避这一限制,让支付宝顺利获得支付牌照,于2009年6月和2010年8月分两次把支付宝的股权转移到自己名下的纯内资公司。
这引起了阿里巴巴的两大股东软银和雅虎的不满,但最终此事通过协商得到了解决。在梅新育看来,正是协议控制模式本身在法律上存在的问题,让软银和雅虎在诉诸法律途径上有所顾虑,最终选择低调和解。
“因为协议控制模式本身一起步就违反中国的法规、政策,而如果选择在国外打这场官司,即使赢了,外国司法机构也无法迫使中国接受这样的裁决。”梅新育说。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控制协议一旦被认定无效,境内实体公司向境外上市公司输送利益的通道即告关闭,境外投资人买到的只是上市公司的一个空壳。此时,上市公司将几乎不具备投资价值,这可能导致上市公司的股价暴跌,严重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目前,中国政府尚未对VIE模式提出明确的态度。但在“支付宝事件”后,商务部于2011年8月25日了《实施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规定》,明确规定:“外国投资者不得以任何方式实质规避并购安全审查,包括但不限于代持、信托、多层次再投资、租赁、贷款、协议控制、境外交易等方式。”
(讯)根据Enfodesk易观智库对2010年第一、二季度中国SNS市场的季度监测研究表明,2010年上半年,中国SNS市场规模为4.89亿。同比增长33.3%,环比增长19.4%。
2010年上半年,中国SNS市场用户规模为1.91亿。同比增长23.2%,环比增长8.5%。
中国SNS行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趋势:
平台化发展将会继续推进。SNS网站将会更大程度的进行平台开放,满足注册用户的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求,实现虚拟网络社区与现实生活社区的无缝对接,用户能够通过SNS网站满足现实生活的实际需求,日常生活的供给都能够通过SNS网站实现。
SNS网站与互联网其他领域融合。SNS网站在OPEN API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会以更多的形式参与第三方合作,成为网站用户粘性和盈利方式创新的主要手段。
其他领域融入SNS应用。更多传统领域、互联网领域的厂商会在自身产品服务中融入SNS应用,通过SNS产品服务,在用户粘性、用户体验、用户管理等方面进行相应维护和管理。
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不断融合。随着带宽的不断增加、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SNS和移动互联网SNS不过是用户接触SNS的终端存在差异,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
产业链分工更明确。中国SNS网站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产业链分工不明确,影响效率的情况。随着产业链各个环节不断完善,各个领域的厂商分工将更加明确,产业链效率更高。
研究定义SNS: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s)是以满足社交需求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网络服务。
SNS网站:是满足社交需求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网络服务提供商。定义的核心依据为是否满足了用户的社交需求。不包括以满足内容获取需求为核心的相关产品,例如微博、博客等。
注册账户数:指申请开通SNS服务并获得相应账号的账户数,本报告中注册账户数指按月统计的账户数的累加值。(编选:)
购买推荐
通过对“网络购物第一站”——比购宝(Boogle.cn)收录的博库书城、淘宝网、京东商城、亚马逊中国、当当网、苏宁易购、拍拍网、文轩网、中国互动出版网、99网上书城等众多含图书销售的网站,价格搜索显示,目前,苏宁易购该书为最低价,推荐购买。
内容简介
《互联网企业成长与盈利模式创新研究》以网络经济运行规律为出发点,着眼于互联网企业所采用的各种盈利模式,理性分析其构建和选择等方面的问题,期望能围绕加强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并带来企业成长这一总目标,利用理论分析、走访调查、文献分析和案例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系统地研究,探讨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创新与企业成长的规律。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互联网企业的成长规律研究。探讨一般企业的成长规律,提出基于核心能力的互联网企业的成长逻辑。②研究互联网企业的核心能力形成与盈利模式的相互作用机制。③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途径、规律以及构成要素研究。通过对目前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进行新的划分,总结每种模式的特点并进行比较;通过对中国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以及对互联网企业经营业务的分析,得出这些盈利模式的一些共性,并分析它们成功的原因。④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的创新途径研究。研究网络经济的特性和网络环境下竞争结构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网络经济对企业盈利方式的影响。⑤基于盈利模式创新的互联网企业成长研究。就互联网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适合自身的盈利模式的具体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网络经济的发展趋势
1.1.2 网络经济的特征
1.1.3 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趋于多元化
1.1.4 盈利模式的困局及其对互联网企业成长的影响
1.1.5 本书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国外的研究发展状况
1.2.2 国内的研究发展状况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成长要素分析
2.1 企业成长的概念界定
2.2 企业成长外生论
2.2.1 竞争优势外生论
2.2.2 环境要素影响论
2.3 企业成长内生论
2.3.1 企业成长进化论
2.3.2 组织控制论
2.3.3 资源基础论
2.3.4 企业交易费用理论
2.3.5 企业认知发展论
2.3.6 企业文化控制论
2.4 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成长理论
2.4.1 多种企业成长理论与企业核心能力论的比较
2.4.2 企业核心能力论
2.5 互联网企业成长系统的思想
2.5.1 网络经济两大递增规律
2.5.2 互联网企业成长的路径依赖
2.5.3 基于核心能力的互联网企业的成长逻辑
第3章 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创新与核心能力形成
3.1 核心能力理论与盈利模式创新
3.2 互联网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以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为例
3.2.1 资源要素分析
3.2.2 能力要素分析
3.2.3 环境要素分析
3.3 通过盈利模式创新提升互联网产品的黏性
3.3.1 互联网产品黏性的相关定义
3.3.2 用户黏性影响因素
3.3.3 黏性与重复购买意向之间的关系
3.3.4 互联网企业提高产品黏性的策略
3.4 通过盈利模式创新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4章 互联网企业盈利的途径
4.1 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的分类
4.2 网络广告
4.3 增值服务
4.4 网络游戏
4.5 产品销售
4.6 即时通信
4.7 搜索引擎
4.8 多盈利模式结合
第5章 国内互联网企业盈利的特点
5.1 免费
5.1.1 以免费的基础业务吸引用户
5.1.2 免费策略的经济学分析
5.1.3 由“免费”产生的盈利危机
5.2 平台化
5.2.1 基础平台加增值服务的模式
5.2.2 平台注册会员收费,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5.2.3 阿里巴巴平台的收费模式
5.3 模仿中创新
5.3.1 模仿与创新
5.3.2 模仿、创新与自主研发
5.4 多元化战略
5.4.1 企业的成长性高低与企业多元化程度
5.4.2 业务横向或纵向的多元化
5.4.3 多元化的经济学分析
5.5 差异化战略
5.5.1 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
5.5.2 差异化基础上的垄断竞争
第6章 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的要素分析
6.1 梅特卡夫定律的困境及客户价值论的提出
6.1.1 梅特卡夫定律的困境
6.1.2 客户价值论的提出
6.1.3 互联网企业的价值链
6.2 Web1.0环境下的三代互联网盈利模式要素分析
6.3 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的互联网盈利模式结构及特点
6.3.1 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的互联网盈利主体关系结构
6.3.2 价值链的整合
6.3.3 淘宝网价值链的特点
6.4 互联网盈利模式要素分析
6.4.1 利润点分析
6.4.2 利润对象分析
6.4.3 利润源分析
6.4.4 利润杠杆分析
6.4.5 利润屏障分析
6.5 A8盈利模式要素分析
6.5.1 数字音乐市场现有的主要盈利模式
6.5.2 A8音乐业务系统
6.5.3 目标客户和盈利模式
第7章 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的创新
7.1 界定和锁定利润对象
7.2 为客户提供有核心价值的产品
7.3 打造具有足够吸引力的利润点
7.4 提高用户的参与程度
7.5 关注特定线上空间个体之间关系的建立
7.6 盈利模式创新——基于3G手机网页游戏
7.6.1 3C网页游戏的特点
7.6.2 3G手机网页游戏新盈利模式
第8章 基于盈利模式创新的互联网企业成长
8.1 知识的溢出效应与盈利萎缩
8.2 网络经济市场秩序的失灵
8.3 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核心竞争力演变特点
8.3.1 网络经济特征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8.3.2 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深化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8.3.3 以顾客价值为导向的业务流程重组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条件
8.3.4 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是构筑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8.3.5 企业信息网络系统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
8.4 基于知识资本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的路径选择
8.4.1 以特殊性知识为切入点的路径选择
8.4.2 以整合性知识为切入点的路径选择
8.4.3 以配置性知识为切入点的路径选择
8.5 基于盈利模式创新的互联网企业成长分析——以乐视移动传媒网为例
8.5.1 网络视频行业产业链与盈利分析
8.5.2 乐视传媒网提供的基本产品与服务
8.5.3 乐视传媒网的盈利模式创新
8.5.4 乐视传媒网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8.5.5 基于盈利模式创新的乐视网成长途径
第9章 腾讯公司的盈利模式创新与迅速成长
9.1 腾讯公司盈利分析
9.1.1 腾讯公司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9.1.2 盈利主要来源
9.1.3 收入结构分析
9.2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腾讯战略分析
9.2.1 腾讯战略定位:以为中心,构筑产品金字塔战略布局
9.2.2 基于技术与应用创新的腾讯竞争战略
9.2.3 基于盈利模式创新的腾讯竞争战略
9.2.4 基于创新的腾讯核心竞争力形成
9.3 腾讯成长路径分析
9.3.1 网络经济下腾讯的成长框架
9.3.2 网络外部性、正反馈与腾讯的壮大
9.3.3 基于盈利模式创新的腾讯成长
1.1盈利大势所趋
通讯行业的盈利方式均以即时通信作为基本平台,然后发展其附加业务和服务,比如:QQ秀、移动梦网的QQ短信和腾讯QQ的虚拟货币,该些衍生业务和服务项目均给腾讯公司带来了非常大的利润。而雅虎通与MSN的盈利额并非雅虎和微软的主要方向,其主要盈利方式为利用用户流量,将用户的注意力放在消费即时通信的衍生服务上。据研究调查发现,今后即时通信的发展仍然以聚集用户为根本目的,但即时通信未来的收费方式将由免费—收费进行变化,而该发展方式十分有效。
1.2行业大势所趋
几年前据AC尼尔森调查发现,由于即时通信软件之间不能形成互通,导致许多互联网用户对即时通信工具出现许多的不满,一半以上互联网用户提出建议,希望不同属性的软件之间能够兼容和互通。自2006年MSN与雅虎通完成共通后,该现象得到了许多运营商的支持,即时通信软件互通已成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向。
2移动即时通信面临的挑战
2.1安全性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使用即时通信软件扩散的病毒会对客户端形成或多或少的损害。针对企业内部用户,该安全问题也较容易出现,其中有可能伴随着公司的商业机密,因此许多公司已经开始监督员工的即时通信会话信息。确保安全属于即时通信软件的最根本的前提,所以移动运营商需创建一套健全的安全系统,确保互联网用户信息的安全。
2.2即时通信软件的互通
我国电信运营商移动即时通信业务的前景研究文/温静虽然部分即时通信软件已经出现互通关系,但是软件互通并未得到广泛普及。许多用户仍需于自身的客户端上装置多套作用相似的即时通信软件,并且采用不同的即时通信账号进行登录。马化腾曾说,虽然即时通信互通属于大势所趋,但不容易维持,该关系着安全、资费和技术等方面问题,要实现互通需根据统一标准的协议下的开放和互通。比如互联网的互通。
2.3计费方式
计算机时代的今天,即时通信软件营造出了许多功能迥异的服务,而计费作为其运营下去的支撑点,属于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实施阶段性集合的计费方法不仅可提升终端用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能防止包月方式造成的具体业务额的下跌。
2.4即时通信对移动业务的冲击
Skype(讯佳普)属于一款网络语音聊天工具,其有着即时通信所需的作用,例如多人聊天、视频聊天、语音会议和传送文件,针对传统话音属于一个巨大的冲击,移动即时通信的语音功能将对移动的传统语音服务造成影响。于数据业务,即时通信提供商提供的信息,直接涵盖了移动当前的大部分重点增值业务,同时现许多信息属于移动运营商所没有的业务。实施即时通信业务的移动运营商需设计一套合理的计费方案,一边需满足用户的需求,一边需尽力防止收入额下降。
3移动即时通信业务的发展策略
3.1增强安全管制
针对用户信息的安全性,移动即时通信运营商需增强安全管理,才能进一步提高移动即时通信的发展。即时通信用户间的个人会话信息应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同时应解决个人通信秘密和自由的关系,方便信息的维护。所以移动运营商将自身的特色作为优势,运用即时通信促进自身发展呈综合化和多元化,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3.2实现大规模互通
针对大范围的形式而言,互通指代移动通信网、固定通信网和互联网三者之间的链接,针对较小的范围而言,互通指不同的用户终端和不同即时通信软件间的兼容和联系。互通不仅仅局限在即时通信软件可在各不相同的操作平台上交流,而推向范围更广的即时通信网络承载平台,由初始的互联网开阔到电信网以及广电网,并且各网络之间存在着共通的关系。与此同时,即时通信服务所开设的工具应该呈现多元化,促使用户能使用手机、PCC和PDA等工具实现即时通信。
3.3整合多项业务
全新的即时通信服务和以往的纯文本不相同,全新的即时通信服务需整合语音、视频和文字等交流元素。新时期的即时通信软件能实现基础交流外,同时还能进行语言和视频的沟通,于数据传输、游戏、文件共享、个性化设置和娱乐等具有不断的创新。因此,多媒体化属于即时通信未来的发展趋势,将移动即时通信业务进行整合,例如服务和收费,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由个人应用向企业应用发展
随着个人应用市场的逐渐饱和,移动即时通信的目标销售市场可由个人应用转向企业应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地鼓励经济发展,至此企业建设的脚步不断前进,而即时通信可根据企业的工作性质,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创建,将个人应用发展到企业应用,进而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当今时代,许多大型企业与单位均逐渐采用多功能的移动即时通信系统作为日常交流和沟通工具,所以企业应用承载着无限的商机。
4结论
关键词:互联网;进化逻辑;媒介平台;商业模式
一、 引言
信息时代,蕴藏在媒介背后的技术对媒介平台的商业模式存在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自1994年互联网接入中国以来,迄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二十多年来,在不同互联网逻辑的主导下,国内媒介平台的商业模式也处于不断演进与创新的过程中。理解互联网技术的进化与媒介平台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逻辑勾连,对于指导互联网媒体的商业模式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 媒介平台商业模式的概念界定与研究视角
目前学界关于商业模式的概念多达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然而由于不同学者的研究维度和视角不同,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有学者对这些定义进行了梳理,认为大体可以分为经济类、运营类、战略类和整合类四种类型(原磊,2007),但从根本上讲,商业模式反映的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秦志华、王永海,2013),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而设计的开放性价值网络,进而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紧紧连接(陈道志、王平华、宋远方,2016),而如何定义价值、创造和传递价值以及获取价值,应该成为完整理解商业模式概念的基点(王雎、曾涛,2011)。也正因为此,从价值维度解读商业模式已成为近年来商业模式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从价值视角切入,借鉴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将媒介平台的商业模式定义为一种由价值定义、价值创造系统、价值获取的多维网络体系(如图1)。
其中,价值定义指向媒介产品的需求端,即目标受众的需求及其满足方式,反映媒介平台的市场定位,是媒介平台商业模式研究的核心;价值创造系统指向媒介产品的生产端,强调媒介平台如何通过建立关系协调机制,进而将所能调动的资源转化为媒介产品并将其传递给受众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互联网媒介战略研究的终点;而价值获取则指向盈利模式,是指媒介平台如何通过媒介产品盈利,作为一种以媒介产品流通为主要功能的平台,媒介平台价值获取的潜在方式贯穿生产端与需求端,其中“客户需求是商业模式的利润源泉”、“产品或服务是商业模式的基本支撑点”(孙永波,2011),因而,“价值定义”、“价值创造系统”共同定义了媒介平台“价值获取”方式的可能,而三者共同构建起完整的商业模式体系。
三、 互联网逻辑与媒介平台商业模式的演进路径
毋庸置疑,互联网对传媒的影响是内在的与革命性的,互联网时代的三个基本逻辑――“连接”的逻辑、平等的逻辑、“免费”的逻辑――构成了当今时代传媒经济的前置条件。其中,“连接”意味着开放,这是互联网的本质,有学者认为,互联网的演进也是“连接”的演进(彭兰,2013);“平等”意味着“去中心化”,背后隐含着传播权力的深层次转移;内容“免费”是互联网时代的显著特征和应有之义,“产品(信息)生产几乎近于零的边际成本”,“大量使用‘虚拟资源’无需缴纳任何费用”(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2014),也正是在“免费”的逻辑下,共享成为互联网精神的重要内容。
互网的这些潜含逻辑,不仅构成了传媒经济宏观性的背景要素,互联网技术的具体演进也在重构着媒介平台相关主体、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模式。而商业模式本身就是“建立在许多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之上”(Osterwalder,2005),因而,媒介平台的商业模式与互联网的内在逻辑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 “新闻门户”:需求满足方式的悄然改变。Web1.0时代,互联网技术的本质是聚合、联合、搜索,其聚合的对象是巨量、芜杂的网络信息(Capriotti、Carretón、Castillo,2016),这种聚合、联合催生了新闻门户网站。对于互联网来讲,一个门户实际上是进入网络世界的一个入口点,门户网站通过提供基于web浏览的用户界面,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新闻信息。“新闻门户”主要是指新浪和搜狐,“新浪”的战略目标是“为全球华人提供新闻与内容服务”,而搜狐则将自身定位为“中文社群传媒帝国”。
从“价值创造系统”来看,与传统媒体时代一样,新闻信息的生产依然为专业媒体所掌握,网站及代表它们的网络编辑对传统媒体新闻内容的“搬运”与加工整理,而后推送到门户首页和对应的各个“子门户”。新浪和搜狐为了增加互联网的点击率,将新闻内容作为重中之重,其中新浪网甚至建立起强大的新闻编辑队伍,二十四小时更新门户网站内容,以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报道,这与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遵循着相同的逻辑。
发生改变的是媒介产品的需求端,互联网环境下,受众不再是“被动”的,而是成为主动寻求感兴趣领域信息的主体,媒介平台基于受众需求“自觉满足”的特征,对传统媒体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分类,建立起各个子门户,迎合受众的主动特性。这种转变也带来了广告投放方式的改变,门户网站开发出了弹出窗口、强迫广告、浮动广告等多重广告手段,广告被较为精准地投放,且广告流量的监测更为细化与准确,这是Web1.0时代媒介平台与传统媒体显著而重要的不同。尽管此时的门户网站已经创造出了包括技术服务、在线旅游在内的多元化收入模式,但由于巨大的访问量以及精准可测的广告投放方式,广告收入是“新闻门户”价值获取的主要来源,新浪在2008年的广告收入达到1.111亿美元,而搜狐的广告收入在其总收入中也占据大部分比例(刘辉,2009)。
从价值视角来看,相较于传统媒体,这一阶段的“新闻门户”,尽管也是“广告支撑型”的盈利模式,但由于受众需求满足方式转变为“主动寻索”,其实质却发生了悄然改变。若以“价值三角形”逻辑概括的话,“新闻门户”的商业模式为“自觉寻索+专业生产+付费广告”。
2. 社交媒体:“分享满足”与生产主体的转移。社交媒体是Web2.0时代的产物,借助于Blog、Tag、SNS、RSS、Wiki等应用,互联网搭建起以人为核心的关系体系,其典型特征在于最大程度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王伟军、孙晶,2007),个体用户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的体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平台”、“社交”成为这一时代的主题词,社交媒体随之兴起,博客、微信、微博、开心网、人人网等以关系为核心的媒介平台成为主流,其中微信、微博至今影响力巨大。
这一阶段,社交媒介平台的运作机制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商业模式也产生革命性的更新,无论是“价值定义”还是“价值创造系统”,抑或是“价值获取”机制,与Web1.0时代都截然不同。
最为显著的是“价值创造系统”的改变,新闻信息的生产主体出现了转移,媒介平台不再生产新闻信息,而只是担任信息载体提供者的角色,“仅提供基本的平台功能与开放式的接口”(窦毓磊,2014),信息的生产权被让渡,形成了包括职业传播主体、民众个体传播主体、非民众个体的组织传播主体的“三元”传播主体结构(杨保军,2013)。媒介平台将新闻内容生产权让渡出来,媒介平台成为一个可以由用户自主设置和定义的平台,而这导致了新的盈利方式――增值服务――的产生,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开放了包括语音识别、客服接口、OAuth2.0网页授权、生成带参数的二维码等九大高级接口,通过开放接口,为商业主体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同时收取增值服务费用,这样一来,既能让企业用户能够在公共平台发挥更大的空间,也能更大程度地方便个人用户(傅瑜、隋广军、赵子乐,2015)。
从“价值定义”角度来说,用户的需求满足机制既不是被动的输入,也不是主动的寻索,而是分享式的满足,社交平台上各式各样的信息,基本都是基于“强关系”或“弱关系”的分享信息,人被定义为“分享的动物”,媒介平台越发像是一个有着固有规则的良性生态系统,“平台型商业模式”渐渐成型。媒介平台将包括游戏、电商、广告在内的“盈利性产品”巧妙嵌入“生态系统”,商业主体、新闻内容生产主体、用户被深度整合,“多边群体之间的关系是竞合而不是竞争”(王千,2014),媒介平台的“价值获取方式”也愈发多元。
以此看来,诞生于Web2.0逻辑的社交媒介平台的商业模式是典型的“平台型商业模式”,而基于“分享满足”的需求满足机制的诞生与新闻信息生产主体的转移,是“平台型商业模式”产生的重要因素。
3. “算法媒体”:“自动满足”与“生产补贴”机制。以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天天快报为代表的“算法媒体”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意味着Web3.0时代正在到来。建立在1.0时代和2.0时代基础之上的Web3.0时代既要实现个人“碎片化资源”的深度整合,又要实现更加“智能化的人与人和人与机器的交流功能”(徐璐、曹三省、毕雯婧等,2008),还要实现“物与物相连”、“人与物相连”的智慧网络(高钢,2010)。
“算法媒体”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结果,其背后潜含着“技术至上”的哲学逻辑,相较于Web2.0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价值定义的角度来看,“算法媒体”的需求满足机制有了新的变化,受众既不主动寻索信息,也不依赖分享获取信息,其信息需求以一种“自动”的方式得以满足。媒介平台引入智能分发机制,受众将观看新闻的选择权部分让渡给了技术,用户历史点击行为和点赞行为会被技术自动识别,技术以此为依据判断用户的偏好和兴趣,并进行后续的推送,技术某种程度上替代了用户自我选择机制。
而从“价值创造系统”来讲,“算法媒体”采取了“生产补贴”机制,以增强其新闻内容的竞争力,这种“生产补贴”机制大体分为两部分,一是针对优质内容的补贴,一是针对优质内容生产者的补贴。针对优质内容,“算法媒体”同样引入智能机制,某条信息被点赞和转发的比率会成为其后续被推送与否、推送多少的关键性要素,信息的点赞率越高、被转发率越高,会被平台推送给更多的用户,而这类信息中携带的广告所产生的费用,会以提成的方式分发给内容创作者;针对优质内容生产者,会有专门的补贴,以“今日头条”为例,其下设有“千人万元计划”、“百群万元计划”,与优质内容生产者签订合同,从而获取优质内容的首发权。
“算法媒体”依赖优质的内容及针对性的需求迎合机制,迅速吸引了大批用户,形成了新一代具有影响力的媒介平台。从“价值获取”的视角来看,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算法媒体”的盈利方式主要在于广告,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的广告被巧妙植入媒介平台,形成了良好的效果。当然,除了广告之外,佣金、电子商务也是其盈利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其中佣金是指媒介平台作为其他APP营销渠道,当用户通过媒介平台发生购买行为时,需要与之进行利润分成(陈卓,2016)。以此来看,需求满足机制的“自我满足化”和对内容生产者的补贴机制是“算法媒体”商业模式的显著特征。
四、 媒介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可能性方向
从“新闻门户”,到社交媒体,再到“算法媒体”,媒介平台的商业模式经历了从“广告型商业模式”到“平台型商业模式”再到基于算法的新一代商业模式,在媒介平台商业模式的演进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互联网技术逻辑进化的身影,而技术的进化,主要从“价值定义”与“价值创造系统”两个方面推动着媒介平台商业模式的演进,“需求满足方式”与“新闻内容生产机制”的变迁,构成了媒介平台商业模式演进的主要索。
当然,互联网的进化并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多元性特征,使得不同历史阶段衍生出的媒介样态不但不会消亡,反而会接纳新的技术特性,进行新一轮的“互联”,与蓬勃新生的媒介平台共存,甚至相互竞争,这种情况下,媒介平台商业模式的演进会在以往商业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新一轮创新,商业模式也会越发复杂化、深刻化。
以历史的视角来看,Web2.0技术的运用还有极大的空间,Web3.0也不过是刚刚兴起,因此,媒介平台商业模式的创新只是刚刚开始,从Web3.0的特性来看,媒介平台商业模式向前演进的可能性突破路径在于:
1. 新闻内容的生产主体发生改变。人的主体地位继续受到挑战,人工智能技术大踏步前进,形成“人机共创”的信息生产局面。这种信息生产权的再度转移,毫无疑问会造就全新的商业模式。事实上,人工智能正在进行,包括谷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正在尝试“机器人”写作模式,新闻内容生a主体的再度转变的存在着较大可能性。
2. 对人的需求机制的深度挖掘。这种思路本质上在于对人的不同定义,以新浪为代表的“新闻门户”充分认识到人的“主动性”、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将人的本质定义为“分享”、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平台认识到“技术可能比人更了解自己的新闻需求”,均导致了媒介平台商业模式的演进,因而,未来对个体心理结构与需求满足机制的深度发掘,形成新的关于“人”的定义,也是媒介平台商业结构演进的可能路径。
3. 媒介终端的形态演进。当今的互联网媒介平台的依托媒介主要是PC、手机、平板等终端,技术不断进化的情况下,媒介终端将进一步演化,从而重新构建人与人、人与世界的连接方式,社会经济生活中各要素连接机制的改变,会构建起全新的商业模式。
参考文献:
[1] 原磊.商业模式体系重构[J].中国工业经济,2007,(6):72-81.
[2] 秦志华,王永海.商业模式的企业价值测评功能与内容结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27(3):70-79. [3] 陈道志,王平华,宋远方.价值视角下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6,(10):48-50.
[4] 王雎,曾涛.开放式创新:基于价值创新的认知性框架[J].南开管理评论,2011,14(2):114-125.
[5] 孙永波.商业模式创新与竞争优势[J].管理世界, 2011,(7):182-183.
[6] 彭兰.“连接”的演进――互联网进化的基本逻辑[J].国际新闻界,2013,35(12):6-19.
[7] 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135-146.
[8] 陈卓.聚合型新闻客户端的盈利模式及创新[J].青年记者,2016,(17):106-106.
[9] 刘辉.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三大门户网站战略管理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4):144-145.
[10] 王伟军,孙晶.Web2.0的研究与应用综述[J].情报科学,2007,25(12):1907-1913.
[11] 窦毓磊.社会化媒体商业模式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
[12] 杨保军.“共”时代的开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三元”类型结构形成的新闻学意义[J].新闻记者, 2013,(12):32-41.
[13] 傅瑜,隋广军,赵子乐.单寡头竞争性垄断:新型市场结构理论构建――基于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考察[J]. 中国工业经济,2014,(1):140-152.
[14] 王千.微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87-91.
[15] 徐璐,曹三省,毕雯婧,等.Web2.0技术应用及Web3.0发展趋势[J].中国传媒科技,2008,(5):50-52.
[16] 高钢.物联网和Web3.0:技术革命与社会变革的交叠演进[J].国际新闻界,2010,(2):68-7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项目号:7130206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项目号:13XJC630010)。
有一批网站,没有中关村的高技术门槛,没有依托某一个实力强大的后台,也不需要大量资金去推广滚动,却更接地气,更有人文关怀,在局部区域内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这就是以广州妈妈网、常州化龙巷为代表的地方垂直性网站。
这些地方性BBS多诞生于2005年开始的web2.0时代,往往是一个城市一代人的文化标志。而作为一种商业业态而言,这一批互联网公司多从论坛站长开始,逐步创造了不容小觑的商业价值。
根植于内容优势
2009年,在微博、微信出现后,互联网上的论坛普遍遭到极大的冲击,在全国性论坛逐步萎缩的同时,地方性论坛反而更加强势崛起。“QQ群从社区拉走了高互动群体,微博从社区拉走了名人群体。”宁哲网络创始人周宁认为,但地方性社区的内容还是有其精准性优势,“在专业服务内容和在本地化内容上,地方性BBS更具备整合、全面、分类等方面的优势,可以有效解决社区内容碎片化的问题。”
广州妈妈网的前身就是一个这样的交流QQ群,创始人及董事长刘颖也是作为一个“新生妈妈”而加入这个群体。“新生妈妈都有很强的分享意愿,妈妈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
妈妈网的用户是基于母婴信息分享意愿而加入的,也因此,妈妈网不需要任何互联网推广,“因为那也不是我们用户群体。”刘颖告诉记者,但仅依赖于本地口碑营销,起步是艰难的,在2008年之前,妈妈网仅有几十万用户,“当时我们几乎没有收入,每个月有一些本地小商家投点广告,单笔都在几百块左右。”
“妈妈网是随着用户一起成长的。”刘颖说,刚起步的妈妈网仅有怀孕版和育儿版两个版块,而随着那一批用户婴儿的长大,妈妈网开辟了先后建立了早教版、幼儿版等十几个版块。如今妈妈网向城市消费媒体转型,也是基于用户的需求。“房产、家居、婚庆、汽车是地方性论坛收入来源的四大块,妈妈网的用户是30多岁、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女性群体,这个契合度很高,转型成功几率较大。”周宁点评说,现在包括杭州19楼、常州化龙巷等绝大部分的地方性论坛都是以“城市消费媒体”为定位。
“有一些妈妈孩子长大了需要装修房子,我们开辟了房子装修的板块。”刘颖告诉记者,妈妈网将用户需求与设计公司、房产公司进行对接,收取相当于房产中介的1.5%佣金。“很多买主与卖主之间都是妈妈,这是天然的诚信基础。”妈妈网最近一次广州活动即是和楼盘合作组织的“社区妈妈维修报表团”。
社区论坛的孕育期一般是3年。随后用户量成长速度加快,目前的日UV30万,用户数300万,覆盖了广州70%的社区,日活跃用户也在50%以上。刘颖分析巨头们的影响说,“妈妈网的信息以实用信息为主,微博、微信难以承担这方面信息;而对于58同城等信息平台,他们仅提供信息流,不像妈妈网一样有文化社交氛围在里面。”
打破规模天花板
“地方性BBS难以融资,主要是因为跨区域复制难度大,想象空间不大。”广州妈妈网CEO刘颖如是说。而2011年,广州妈妈网获得腾讯5000万元战略投资,也源于其异地复制的成功案例。
2008年,广州妈妈网开始异地复制的步伐。选择城市的首要标准是当地没有已成熟的社区论坛,北京是第一批拓荒的城市之一。“北京虽然是互联网中心,但这种本土化的社交论坛反而不多。”刘颖说,妈妈网的复制以培育当地团队的方式,在北京招了一个做传统行业营销的员工,广州的总部指导管理内容管理,保持风格统一。初期主要以军事化指令方式执行,要求每天多少什么内容的帖子,3个月左右后就由他自己操作,再同样利用3年时间培育人气。直到今天,北京站的用户数达100多万,日UV超过10万。
北京的成功模式现在被复制到41个城市,但是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刘颖的“百城计划”在三线城市遇到阻力。“培育团队一般从一个人开始,这个人的素质是关键。我们在三线城市招聘的第一名员工,总是因为考公务员、回家结婚等各种不靠谱原因流失,而对妈妈网内容维护的培训至少需要3个月以上时间,这使推广工作总是间断。”刘颖告诉记者,目前妈妈网开始收缩精力,先把41个城市的资源整合做好。
除了妈妈网,现在的地方论坛复制更多是以收购为主,杭州19楼就是以收购重庆购物狂的方式进入重庆地区,而复制的核心要素是19楼自主研发的的后台系统SBS。“19楼的技术团队来自阿里巴巴,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技术创新能力。”周宁说,地方性论坛要发挥地方特质的优势,而杭州在阿里巴巴的带动下,技术型人才更多。而周边广大的淘宝商家同样是19楼发展社会化电商上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突破流量转化率
论坛的盈利方式十分单一,以最原始的广告展示为主,广州妈妈网、杭州19楼等网站的80%以上盈利都是这种广告投放。在新的互联网浪潮中,企业主的广告投放形式与渠道开始多元化,论坛的生存必须开辟新的盈利渠道。
“媒体化是积累流量的方式,电商化则是流量转化的最佳方式。”周宁认为,提高转化率是地方性论坛的关键所在。
但是,妈妈网对此说法却并不认同,声称近两年不涉及电商。刘颖说,妈妈网的团队目前仅有100多人,“电商涉及的关联太多,仓储、物流、产品选择等等,我们团队精力尚属有限。”而杭州19楼则采用社会化电商的模式做第三方导购平台,也为了避免在线下投入过多精力。
放眼如今国内线上租房行业,做平台的、做机构的、做概念的、做投资的,一片大混战;各种概念新颖的租赁平台在资本市场中春风得意,获得一轮轮的投资青睐,同行之间的死掐、肉搏、巷战,竞争得热火朝天。仿佛一夜之间,人人都自称是颠覆者、改革者、人人都要“革”传统房屋租赁行业的“命”。对于普通业主和租客而言,租房搭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各种新体验,还有“佣金减半”、“免费租房”、“0佣金”等各种免费馅饼,租房市场上真是热闹非常。
话说回来,租房,本来就不是一件省心事,费心劳力还可能随时遇上各种陷阱和奇葩,租房行业的乱象早已饱受诟病。虽然现在平台春风来了,但是在这热闹的背后,仍然有许多不可持续的因素,反映出些些隐忧。比如竞食者增多导致各家利润收益的普遍下滑;诸多线上平台、尤其是后起之秀们,其实仍然没有找到盈利模式;一些概念性较强的新型平台,虽然看起来很美,其实落地困难。对于线上租房模式O2O而言,至少已经经历了三代模式创新,如今三代O2O都在大比拼,这是个平台大混战的当下。
“一个神奇的网站”第一代O2O寻求突破
人们喜欢用高逼格的各种词汇来陈述简单易懂的概念,比如“租房O2O”,即线上线上联动(Online To Offline)的房屋租赁方式。其实,所谓线上房屋租赁的方式早已有之,就是网上看房、实地找房。第一代租房O2O大概十年前就已经出现,代表就是 “一个神奇的网站”这一类信息分类网站。当年,58同城、赶集网等分类信息的服务网站,就是通过一对一的房屋租赁信息业务,打响了自己的第一枪。
第一代租房O2O模式很简单,房屋出租者将信息公布在分类网站上,承租者则通过论坛浏览来获取信息,两者最终通过线下完成租赁交易。这种模式的特征就是租凭平台开发者,也就是这些“神奇的网站”们的参与性极弱。O2O平台并不会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审查,只是按照发帖的时间顺序和内容类型进行简单分类,导致租赁信息广而杂,缺乏对信息真实性的审核和监管。同时,线下行为的效率不高,在租房过程中容易产生陷阱和纠纷。比如,大量充斥的假房源信息、重复房源、多次转租、群租等等。
尽管如此,因为可以直接交易,免去中介佣金费用,这一类分类信息网站也获得了一段时间的高增长。一时之间,诸多服务于特定城市区域的线上租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同时,越来越多的线上信息平台涉足房屋租赁业务,它们给门店+经纪人的传统租房模式打个措手不及。然而,一些“机智的”经纪人们很容易就找到了第一代O2O的软肋,他们通过平台获取房源信息,或者将这些房源先收入再转租,最终导致平台信息上,房东、经纪人、二房东“傻傻分不清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因为模式单一,弊端明显,人气下滑,第一代O2O如今也在寻求突破。比如58同城在网页呈现上改变最早的论坛发帖模式,区分了个人房源、经纪人房源以及诚信房源专区。其中个人房源由“小编”进行审查认证并推荐,经纪人房源则公布经纪人的服务机构和联系方式。此外,58同城还推出了“租房先行赔付”服务,即凡是申请诚信房源租房被骗而蒙受经济损失的注册会员,可以申请58同城的保证金赔付,先行赔付服务的单笔交易上限为人民币3000元。
中介“触网”租赁机构的神器
第二代租房O2O部分解决了平台参与者角色过弱的问题,有效地实现了信息真实性审核的难关。很简单,第二代O2O就是传统房屋中介机构“触网”之作,是中介机构所开发的线上信息平台,既有网页,也有PC客户端和移动客户端。比如链家网、掌上链家APP等。在这一模式下,房源信息、中介服务者信息都有效地审核并公开,能提高租赁行为效率,成为一线经纪人的便利“神器”,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弊端是线上沟通方式较弱,租赁双方仍然比较依赖线下的行为,同时仍然需要支付相对较高的中介服务费。
为了克服这些弊端,第二代租房O2O也在谋求转型。链家网近期宣布将和明源云客合作,打造成为具有移动化、社交化的营销服务平台。具体而言,就是既能在链家网上呈现出楼盘信息,也能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的行为,以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推送。
对于中介机构而言,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打造的O2O平台,并不仅仅为了挣取佣金,他们似乎在下一盘更大的棋。通过第二代O2O,传统中介机构尝到了积极拥抱互联网的甜头,它不仅仅是经纪人找客户的“神器”,更为机构带来了“互联网+”的福利。据链家网提供的数据,掌上链家APP的日均启动次数呈现直线上升式的增长,今年上半年就增长了四倍,目前日均启动次数是30万-40万次,每次五分钟,每天APP停留时间是150万分钟,预计到2017年这一数据估计还将增长十倍。这一数据流量的背后,就是实实在在的资产潜力。在北京,链家已经打造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楼盘宝典”,将北京600余万套存量房的信息收入其中,其中包括租售状态,同时还可以通过点击量、委托量、房客比等数据响应,对市场动态变化进行实时监测。
第二代O2O解决了线上信息真实度、丰富度、及时度的问题,并让零散的租房信息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同时,它可以实现基于用户行为分析做出的信息推送,不论是C端用户、经纪人还是对业主,从而发掘他们潜在房屋需求。据链家网CEO彭永东介绍,链家旗下的租赁品牌自如友家,目前在北京已经积累了超过30万的“自如客”。
互联网+租房O2O盈利方式的革命
终于到了第三代租房O2O,确切的说是互联网+租房O2O,趁着“互联网+”的东风,租房市场这个号称是亿万量级的大市场,强烈地吸引着各路资本和机构,它们都希望能成为这个行业的掘金者和重塑者,迫切地寻找着业务新格局。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已经诞生了一大批互联网+租房O2O的品牌,涵盖了丰富的租赁业务格局,包括长租、短租、度假租赁、办公租房等等,品牌有丁丁租房、爱乌吉屋、YOU+、火炬租房等。租房市场这一片红海变得愈加拥挤。 愈加拥挤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已经诞生了一大批互联网+租房O2O的品牌,涵盖了丰富的租赁业务格局,包括长租、短租、度假租赁、办公租房等等,品牌有丁丁租房、爱乌吉屋、YOU+、火炬租房等。租房市场这一片红海变得愈加拥挤。 图_CFP
号称要“革”租赁行业“命”的新一代租房O2O,一开始就以颠覆者的形象出现。他们放出的“大招”就是大幅度削减中介服务费,有的甚至打出“0佣金”,这背后反映是盈利方式的彻底改变。就北京市场而言,租赁中介服务费是一个月的房租,由承租方支付,而第三代租房O2O率先对这笔支出“开刀”,比如爱屋吉屋实行的是“佣金减半”,随后有大量平台跟进,有的甚至“佣金全免”。今年初杀入市场的丁丁租房就提出“0佣金”,不向承租方收取中介费,转而向房东收取5天的租金,以此获得业务收益。为了解决佣金减少影响经纪人收入的问题,这些新平台的方法是彻底变革经纪人收入构成,将他们的收入和金额业绩脱钩,不再通过租房佣金收入提成,而是通过成交件数来进行业绩考核。大幅度削减租房佣金水平,成为这些“新生代”租房平台迅速杀入市场的法宝。
此外,有的平台裁去了中介的角色,让租房人和房东直接在平台上沟通,线下的租金支付也转移到了线上,并通过第三方能够平台支付来保证交易安全。比如,火炬租房的做法是“无中介,0费用,房东、租客直联直签”,并通过在线交易和第三方平台监管来避免租金被骗的损失。
兜兜转转人人又回到了校园。2013年11月26日,人人网新版手机应用,人人公司CEO陈一舟亲临站台。在这一过程中,陈一舟不时对外透露信息,表示将来的人人将会把业务重点重新放回到人人网,并以90后年轻群体为主要用户。定位90后,重新放回到校园,在现在看来,更像是迫于窘境下的无奈之举。当年陈一舟之所以不顾大量用户的反对将校内改名人人,目的就在于扩宽用户范围,以找到更好的盈利方式。如今,百转千回,人人还是回到了熟悉的老路。
2009年,人人网的前身校内网为了拓宽用户群体,同时也为了摆脱受制于大学生用户群盈利模式不清的困局,将校内网改名为人人网,并允许学生以外的群体在校内网注册。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次改名推动了人人网在美国的上市。2011年人人公司在美国上市时,就被包装为中国的Facebook,生发于校园社交进而发展为通用社交,以社交为核心实现平台化。但三年过去,人人并没有从校友圈拓宽自己的用户群体。人人显然希望自己成为一家通用社交公司,服务于各个年龄段的用户,但不同于美国社会,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差别相当之大,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地区的用户对社交网络的需求都不尽相同,人人的定位不仅没有吸引到社会用户,反而流失了不少大学生用户,而后兴起的微博与微信等也分流了人人的用户。
但这些不是今天人人网困局的最主要因素,最主要是人人网始终没有跟上移动互联时代的步伐。社交是用户的基础需求,从微信上各类校友群的活跃度就可以看出,离开校园后与校友的沟通需求始终存在,重点在于需要有一个合适的沟通平台。人人网在PC端累积的用户如果不能很好地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将用户转移到移动端,那就不可避免会萎缩。这一点与Facebook有点像,Facebook在2012年上市后股票大跌也是因为移动端业务远不如预期,2013年Facebook依靠移动端的表现,股价重回发行价以上。不同于Facebook的是,人人网的转型步履艰难,在移动互联网上的表现几乎可以算一塌糊涂,不但没有核心移动应用,甚至连往哪个方向走都不确定。从2013年推出的啵啵、美美、菲菲等多种应用就可以看出,这些应用都是追随当下热点,市场上都已经有了占据领导地位的同类产品,就因为这些产品看似成功,人人网快速上马同质化竞争,同时人人网移动端的功能却被了不少,人人网社交平台化的策略在移动方面荡然无存。
互联网用户、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重合度非常高,虽然整体用户始终在增长,但最核心的用户相对稳定,这部分用户在网时间长,对体验效果非常敏感。他们也最容易放弃某种互联网服务转投另一种,大量网络服务的生命周期只有数年。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PC带来的不仅仅是互补,也是取代。优秀的移动应用吸纳的不仅是其他同类移动应用的用户,也在大量吸纳提供相近服务的PC用户。网络服务移动化是不可逆的趋势,人人网重生关键就在于移动互联网上的表现。2014c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are using the Internet video is increasing from observing the mobile terminal, many different video websites are taking efficient measures to appeal more users to gain more profit, and in order to occupy a larger market share. In this article, it just discusses the trend of mobile video in the future from the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mobile video, the operation of mainstream video sites and some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video.
关键词: 移动视频;发展现状;趋势
Key words: mobile video;present situation;trend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250-02
1 国内移动视频发展现状
相对于传统的网络视频形成的品牌影响力,移动视频观众的增长速度也令人备受关注,这主要得益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迅速普及。据《2013年Q1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第四季度我国智能手机用户数就已达4.2亿,环比增长10.3%,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2年第四季度全球平板电脑总出货量达到5250台,同比增长75.3%,同时,通过手机观看网络视频的人数也持续增长,截止2012年底手机视频用户达到1.3亿,占整个手机网民的32.0%,较上年增长了9.5个百分点;平板电脑中72.0%的用户选择使用平板电脑来观看视频。另据《中国网络视频蓝皮书》的数据,移动终端视频用户周观看时长分别为:智能手机7.2小时,平板电脑8.3小时。由此可见,用户对移动视频的观看更加碎片化,移动视频前景十分广阔。
近年来,随着电视开机率的大幅度下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观看网络视频来填补碎片化时间,而更由于手机、平板电脑具有易携带的特性,使得网民更青睐于通过移动终端观看视频,这使得视频行业入口之争延伸至移动终端成为大势所趋。无论是通过独立发展或者兼并收购,各大视频都使劲浑身解数来获得更多的用户、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优酷土豆作为视频网站的龙头老大,占据了约三分之一的市场占有率,是视频网站移动化的领导者,十分看好在移动终端的广告投放;百度以3.7亿美元收购PPS视频业务并与旗下子公司爱奇艺进行资源整合以加强爱奇艺的竞争力,最终达到提高用户购买及产品试用转化率的目的;搜狐视频与联通合作推出的流量包则通过降低播放成本吸引重要客户,事实上这种合作为搜狐视频带来的直接收益可能体现在与运营商的分成收入上;乐视网凭借移动客户端技术创新和广告创意实现了移动广告的精准投放,它提供的互动类广告在移动端具有先天优势,用户不只是单向观看,还可以“试用”和“体验”,目前乐视也已开通了针对北京联通3G用户包月视频服务;PPTV聚力的广告品牌主要集中于奢侈品、汽车、高档化妆品、3C数码等领域,并已获得上述领域半数以上的投放份额,PPTV网站在移动领域不论客户质量、数量还是收入均已领跑行业。
移动视频广告由于效果可精确评估,广告内容也可随时进行更换,这使得很多广告主将视野投射到了移动视频这一新兴领域。
2 国内典型移动视频网站分析
2.1 优酷+土豆 随着视频网站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网络视频的并购整合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优酷土豆的合并有利于实现自身在网络视频行业的差异化发展。据优酷土豆集团2013年第一季度财报披露的数据显示,优酷移动端日视频播放量达到1.7亿,已经牢牢占据了移动领域的头把交椅;并且集团已于2013年4月底上线了移动端广告系统,为开启多屏整合营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集团还将与多家权威第三方机构合作,推出移动视频用户广告观看行为专项研究、移动视频广告效果研究及移动视频广告SDK监测标准,推动行业规范化。
笔者认为在视频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优酷土豆应该加速差异化发展的策略,比如通过制作多样化的自制剧、自制综艺节目并制定良好的广告策略来吸引用户以及广告主的关注,最终实现盈利,快速发展。
2.2 爱奇艺+PPS 百度收购PPS视频业务的动机很清晰,其子公司爱奇艺的优势在于流量和内容,此次收购将可以利用PPS补充爱奇艺在客户端方面的短板。有关数据显示,PPS在PC端的用户量累计超过5亿,在iPad以及iPhone平台上的视频类客户端中PPS下载量分别位居第三位和第一位。与PPS的资源整合可以加强爱奇艺的竞争力,爱奇艺和PPS的整合具有高度互补性。爱奇艺依托百度推出的精准广告产品——“一搜百映”通过挖掘百度搜索引擎海量数据来优化视频广告服务,加速其广告变现能力,目前已有三星、路虎、戴尔、芬达等20余家广告主采用“一搜百映”进行广告投放。
秉承“悦享品质”的品牌理念,爱奇艺积极推动产品、技术、内容、营销等全方位创新,爱奇艺移动客户端出品了《爱奇艺早班机》、《娱乐猛回头》、《综艺大嘴巴》、《以德服人》、《头号人物》、《帕帕帮》等多档王牌自制节目。
笔者认为,爱奇艺依托百度与PPS的合并弥补了在移动客户端上的短板,大力进军移动互联网的市场,爱奇艺未来在移动客户端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空间,爱奇艺未来应不断在移动广告盈利方面实现突破。
2.3 PPTV 据艾瑞咨询的网络视频用户调查数据显示,在移动终端日均用户覆盖以及有效使用时长的排行中,PPTV目前均处于行业第一的位置,其移动营销价值居行业前列。PPTV网站移动终端的广告品牌集中于奢侈品、汽车、高档化妆品、3C数码等领域,并已获得上述领域半数以上的投放份额。作为行业唯一一家获得LV、Dior、Chanel、Gucci等多个奢侈品牌广告投放的视频企业,PPTV网站在移动领域不论客户质量、数量还是收入均已领跑行业。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聚力传媒更加注重移动终端内容的“差异化”。除了已上线的体育直播、娱乐节目及自制等题材外,聚力传媒还率先推出移动终端专业财经视频内容,并于2013年4月在iPad及iPhone客户端强势上线。笔者认为,PPTV目前在移动视频广告收入相当可观,是移动视频行业的典范。未来PPTV可推到移动视频社交化进程,争取获得更多的流量及市场份额,并尝试开启付费视频模式。
3 制约移动视频盈利的因素
3.1 盈利模式单一 目前网络视频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两种:一种是网络视频广告收入,另一种是视频付费服务以及版权内容销售。而网络视频广告收入作为网络视频的主要盈利方式,相比之下视频付费服务以及版权内容销售这一方式贡献的盈利就极其微弱。由于广大网民已经养成了免费观看视频的习惯,这使得视频付费模式的形成任重而道远,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其他的盈利模式就更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
3.2 网络覆盖范围和资费问题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这些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为移动视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用户主要通过流量和无线网接入互联网,而流量的资费较贵使得用户更加青睐于通过无线局域网接入。然而目前我国的WI-FI覆盖的范围还很小,主要覆盖区包括大学校园、飞机场、快餐厅等一些公共WIFI和家庭WIFI,而在其他位置用户会比较担心资费的问题,影响了移动视频业务的发展。
3.3 内容同质化严重 移动视频终端内容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受众群体会忽略对移动终端的选择。各个终端应,注重差异化的发展。差异化的定位有助于在特定受众群众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在优酷与土豆、爱奇艺与PPS等视频网站的联盟后,导致了媒体内容的愈加同质化。为了争取更全面的用户覆盖,保证正版内容的全面性和丰富性是各移动视频终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4 我国移动视频的发展趋势
4.1 盈利模式新探 移动视频要想更好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保证其盈利。而目前各个移动视频终端主要采取的盈利方式是投放广告获得收益和视频的付费业务。广告带来的收益相对于视频付费业务来说只是九牛一毛,移动视频的未来势必走上付费的道路。付费视频未来将成为各个视频公司发展布局的重点。目前,国外已有多家视频网站提供付费订阅义务,即用户观看视频需缴纳一定的费用,或是通过付费下载,进行离线观看;而国内付费视频目前龟速前进,长期养成的用户习惯难以改变,付费视频的发展还有漫长的道路。
4.2 移动视频内容多元化和差异化的实现 移动视频内容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各大视频网站已经意识到依靠购买影视版权成本过高,必须采取多元化与差异化的内容来吸引用户眼球,以期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各视频网站在经历多番探索之后,逐渐形成了以“自制剧+定制剧+微视频+自制综艺节目”为主线的自制内容战略主线。拥有独特的品牌特征才能够获得更忠诚的受众,产生品牌溢价。因此,在市场的驱动下,各家媒体都要寻求差异化才能够生存发展。视频网站必须突破目前内容同质化严重的现状,才有望收获更大的市场份额。笔者认为移动视频也应当走差异化路线,采取针对化的视频策略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做专业的视频网站。
4.3 移动视频社交化 在各大视频网站抢占移动终端市场时,视频网站和社交网站的结合将会改变现有视频网站的格局。国外社交化视频分享和体验的模式已经日渐成熟,而国内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只有56网投入到移动视频社交化的建设,而国内其他视频网站尚未进入移动视频社交化的开发中,这主要是各大公司之间利弊权衡的结果。移动视频社交化的意义在于可以很大程度上实现整合式营销,视频营销未来势必需要通过社交网站找到突破口。而社交网站可以为视频网站带来更多的用户播放量,且用户花费在社交网站上的碎片化时间可以帮助移动视频实现最大程度的用户覆盖。
5 结论
目前移动视频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制约其成长的因素还很多,移动视频要实现盈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移动视频的前景不容小觑。我们有理由相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会填补制约移动视频发展的不利因素;付费视频模式下人们观念的随之改变也会大力促进移动视频的发展,移动视频将会成为移动互联网一颗璀璨的“新星”。
参考文献:
[1]张元欢.论中国影视类移动终端应用的盈利模式——以奇艺影视、乐视影视、优酷为例[J].中国电影市场,2013年2月.
[2]刘熠.浅谈视频分享网站的广告盈利模式分析[J].新闻知识,2009年2月.
[3]董亚卫.优酷土豆移动视频商业化元年到来[J].成功营销,2013年3月.
[4]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中国网络视频蓝皮书[R].2012年4月.
[5]张守信.2012年中国网络视频移动化路径分析[J].南方电视学刊,2012年12月.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已达6.52亿之多,庞大的数字背后隐现着海量的信息沟通及惊人的传播速度。随着4G和“三网融合”进程的不断推进,移动通信产业与传播媒介的融合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引起了包括新闻人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随着移动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整合了移动媒体的新形态,使移动媒体给新型新闻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传播环境,逐步发展为集媒体传播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生活娱乐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于一身的新型媒介,对传媒生态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媒体行业在传播终端、传播渠道、传播形态上已经形成了新的力量对比,有专家预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媒体将更富实力、活力与竞争力,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势必对社会发展和新闻环境产生重要而深刻的
影响。
1 移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优势
传统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在组网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念上并没有很大差异,然而移动互联网在使用的便捷性、传输的即时性、定位的精准性和数据的移动性等其他层面的独特性所体现出来的优势却是传统互联网所无法企及的。同时,移动终端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相互促进,移动智能产品的日益丰富进一步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使移动互联网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
1)信息传播的便利性。移动互联网使用的方便与快捷尤其体现在其无线信息数据传输的便利上。移动网络及智能产品的涌现,带来了传统互联网络和PC机所无法比拟的便利性。尤其是近几年兴起的智能手机,以其触摸屏引领科技与时尚,其快捷的操作方式征服了众多移动终端的消费者。结合移动终端设备利用移动互联网,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在网上获取各类信息。
2)信息终端的实时性。用户的移动终端设备在无线移动状态下接入网络,使用互联网服务以获取即时资讯,体现了移动互联网终端获取信息的实时性。利用这个特性,终端用户可利用移动网络设备及时的、实时的、高效的享受到移动互联网服务。
3)信息传播的融合性。移动互联网的融合性不仅体现在内容的综合上,更体现在渠道的组合上。从传播渠道来看,移动互联网既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更可以利用移动客户端产品――诸如微信一类的通讯产品来实现文字、语音、图片等综合信息的传递,甚至能够实现实时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功能。
4)信息传播的私密性。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更具私密性,信息的一对一传播、定向传播更加精准、高效,个人信息保密的程度更高。
2 移动互联网的媒体传播方式
移动互联网媒体注重的是内容丰富,展现形式多样,而传统媒体注重的是内容加形式,新媒体(互联网媒体)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交要素,相比之下互联网媒体在受众面上更甚一筹。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情境的意义突显并被极大强化,移动互联网扩展为内容、形式、社交加情境要素的结合。与情境时代密切相关的五大要素: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定位系统,在移动互联网传播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移动传播业已发展成为基于情境的服务,更加强调对环境的感知和信息的适配。移动互联网致力于满足用户的个体偏好,基于空间或情景提供服务,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在盈利模式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盈利手段更为多样化。与传统媒体及互联网媒体以强制性广告为其主要的盈利方式有所不同,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则是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互动性、可选择的营销策略,更加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传播的新特点,凸显出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付费服务、在线交易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盈利重心。
在创新态势上,移动互联网的传播手段更为多样,互动空间更为广阔,资讯内容更为丰富。传统媒介以及互联网媒体的创新点基本只局限于内容方面,发散及外延的创新手段是十分有限的。移动互联网基于内容、关系、服务而延伸的创新手段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移动终端的普及和场景应用的多样,展现出极为广阔的前景。
3 移动互联网对媒体传播的影响
传统媒体的转型方向其实是很明确的,未来的报纸将以电子媒介的形式呈现,掌握丰富及时的讯息内容再加上适应时展的展现方式。2013年,美国最负盛名的报纸之一的《华盛顿邮报》被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以2.5亿美元收购一举震惊整个传媒业。紧随其后,《纽约时报》亦以7 000万美元的价格“贱卖”了旗下《波士顿环球报》,《新闻周刊》也告别了纸质时代。
我国大多数传统媒体已经感觉到了巨大的危机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不可抵挡,大多数媒体在拥有自身专业媒体平台之外,不得不另辟蹊径来谋得生存。在互联网大变革的时代,国内很多纸媒和电视传统媒体的转型方式是一方面利用自身的平台和受众开创公众平台进行传播,另一方面是借助自身的客户资源优势,举办各种活动,来拉拢客户和吸收广告资源费用,而本身拥有的纸媒和电视媒体平台的存在只能够作为媒体人的一个身份。
传统媒体的存在仍然有它的优势,高质量的新闻仍然要靠专业的媒体来操作完成。互联网媒体虽然在信息载体方面产生了变化,但是新闻的专业性和具体的操作步骤依然和传统媒体不可分割。互联网媒体虽然在信息载体方面发生了变化,但是在内容上对传统媒体依然存在依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新闻资讯的快速浏览是用户的主要体验之一,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下,传统媒体必须适应新的传播媒介的特性,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未来甚至可能是谷歌眼镜和智能手表等,否则传统媒介将仅成为新闻内容的生产方,而新闻的传播渠道和平台则将被移动媒介牢牢掌控,前者的盈利空间将被极大压制而迅速萎缩,以致出现前述被新兴移动媒介所收购兼并的不利局面。对着互联网时代的变革,很多传统媒体已经有了自己的公众平台,在发挥资源及采编的优势的同事,推出适宜移动互联网搭载的内容形式,适时而合理的利用用户碎片化的时间资源,这对开发并吸引年轻客户群体具有一定的潜在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为传统媒体的转型与发展带来了契机。
4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第五媒体催生
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革新飞速、发展迅猛,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覆盖率不断扩大,使其一跃成为社会主流媒体。大众按照时间顺序,罗列出新闻传播存在的五大媒体。纸媒为第一媒体,无线广播为第二媒体,电视为第三媒体,互联网为第四媒体,微信、微博等新闻传播为第五媒体,第五媒体的受众是使用智能手机或无线网络移动终端的用户,而其应用形式主要包括:移动互联网门户、手机报刊杂志、手机电视、手机社会网络、手机微博、电子阅读、二维码等。
第五媒体无法替代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等新媒体,它无法单独存在,必然要实现各类型媒体的融合发展。比如新闻资讯、影视文学,既可以通过纸质印刷品传播,又可以通过电视和互联网媒体传播,还可以通过手机媒体传播;社交网络、微博等也同样向着互联网和手机等跨平台融合的方向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