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再生能源的好处

再生能源的好处

时间:2024-03-01 14:36: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再生能源的好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再生能源的好处

第1篇

关键词:绿色电力交易证书;可再生能源

绿色证书是在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情况下,政府为了促进发展清洁电力而颁发给生产清洁电力企业的证书,该证书还可以进入市场交易。这样的制度安排和操作可以在不增加政府负担的条件下,给生产清洁能源的厂商必要的经济补偿,从而有效地推动清洁能源的生产与发展。

――瑞典绿色电力交易证书制度

证书的产生和需求

在瑞典,符合《绿色电力证书法》要求的电力生产商,每生产1000kwh电力将获得一份电力证书,由于政府要求供电商和电力用户必须持有与其销售电量和用电量相应的绿色电力证书,所以其必须去向清洁能源的发电商去购买电力证书。如此绿色电力证书的获取方和配额义务方就确定了。

监管执行机构

瑞典能源署负责审核电厂绿色电力证书的获取资格,并且监督供电公司和某些电力用户在一定时期内是否拥有充足的绿色电力证书,对于没有达到配额要求的给予证书平均价格150%的罚款。

瑞典国家电网负责绿色电力证书的发放,对于符合要求的发电商按其发电量发放相应数量的绿色电力证书,对于已经审核完的电力证书予以注销。并且定期绿色电力证书发放量,交易量等信息。

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市场

绿色电力证书的拥有者,即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商,与绿色电力证书的需求者,即有强制配额义务的供电公司和某些电力用户通过绿色电力证书市场进行交易。绿色电力证书的价格由供需双方的形势决定。

实行效果

自2003年绿色电力证书制度实施以来,瑞典政府规定的配额义务基本完成。除实施绿色电力证书制度的第一年外,其余每年配额义务完成比例均超过99%。截止2011年,瑞典可再生能源电力和泥煤电力装机容量达到727.1万千瓦,增长了77%;发电量共计198亿千瓦时,较2002年增加了133亿千瓦时,增长205%。2011年获得绿色电力证书的发电商中,生物燃料发电占52.2%,风电占30.8%,水电占13.7%,泥煤发电占3.3%。

另外,表面上看是供电公司为了完成绿色电力证书配额而增加了支出,但实际上,这部分支出仍然会体现在电价上,由用户买单。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虽说近几年发展较快,但比起发达国家,仍处于较落后的水平,特别是电力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随国外绿色电力证书制度的发展,结合我国国情,我国可以引入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来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进程。对于我国来说,引入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有以下意义:

1、解决了可再生能源地域、时间差异所引起的最优开发问题

我国可再生能源分布严重不均,例如水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风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及沿海,太阳能主要分布在西部,另外,这些资源还有时间上的差异,例如水资源只有在丰水期才比较充足,而在枯水期则比较匮乏。综上,当一个地方的供电公司想要完成配额,则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投资开发当地的可再生资源,当开发当地的可再生资源比购买别处的成本高时,则其会放弃开发而选择去购买别处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所以从总体上看,可再生资源的开发成本会比较小,通过计算,甚至能达到最优。

2、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扫清了成本高的障碍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之所以缓慢,主要是因为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高。然而产出收益却不及传统的化石能源。通过绿色交易证书,相当于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电价,使得可再生能源发电有了与传统能源发电相竞争的能力,这必将会导致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增加,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

3、体现了可再生能源的环境价值

之前可再生能源成本高,收入少,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发展呢?原因是因为可再生能源的环境污染小,是清洁能源。但这在电价中并未体现出来,实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使可再生能源的环境价值得以体现,使其与传统能源公平竞争,同样会加速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我国绿色电力证书制度完全可以参考瑞典,但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1、绿色电力证书的价格不应完全由市场决定。因为这种制度在我国毕竟不是很成熟,若因为某种原因导致绿色电力证书价格过低,则会导致绿色证书的需求者自愿接受购买任务,而不会去想办法降低自身可再生资源的发电成本,从而不能够更好的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若价格过高,则会给拥有配额的公司较大的压力,不利于公司的发展,从而不利于此政策的实施,从而同样不能够达到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目的。既然电力有补偿可再生能源成本高的作用,所以不妨由相应的管理机构把绿色电力的价格规定为绿色电力与传统电力的价差,并规定其波动的上下限,然后由市场在此基础上进行调节。如此,既可以避免价格过度波动带来的风险,又可以发挥市场的作用。

2、相比于国外来说,我国国内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宣传以及配套政策不够。因为绿色电力证书政策最终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是由用户承担的,若没有很好的宣传让用户明白可再生能源的好处以及相应的政策去鼓励用户使用绿色电力,则绿色电力证书政策的推行将会碰到很大的阻力。■

参考文献

[1] 戴建军.瑞典绿色电力证书制度的实践及启示,中国经济时报,2013.

第2篇

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风电等新能源,2009年全年风电新增装机更是位居全球第一。但风电等新能源的发展仍面临资源配置不优,市场引导能力弱等问题。美国绿色电力市场的相关经验,对我国更好地引导资源配置及新能源投资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随着近年来美国电力行业的结构性调整,逐渐实行全面竞争的市场导向,可再生能源开发已经由早期单纯政府扶持逐步过渡到一个在一定政策补贴下发展的模式,并开始以有别于常规电力产品的方式参与电力市场竞争。

风电作为绿色能源的代表,主要交易方式包括:绿色价格市场、绿色证书(RECRenewaDle Energy Credit)市场、现货市场和购电协议。

绿色价格市场

与可再生能源配额制(RPS)对发电商和供电商的强制性不同,风电绿色价格市场主要是针对风电的零售,主要是基于电力用户自愿购买。美国公用电力企业为风电等绿色能源制定一个单独的、高于市场的价格,并由电力用户自愿签约购买。绿色电力价格相当于是为支持环保和支持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用户提供了投资的机会。因为在美国这样的用户群体很多,甚至很多企业都以用绿色电力为豪,当然使用绿色电力也会帮助这些企业提高品牌影响和社会形象。

美国风电绿色价格市场主要有三种产品:

1、绿色价格表:用户自愿购买一定数量或比例的绿色电力,并收取一定的额外费用,这部分费用将用于补偿目前风电等绿色能源的高成本。

2,定期收取固定费用:用户每个月或一定时间段内,交纳固定的绿色电价费用,以支持风电等绿色项目,固定费用与电量无关。

3,捐赠:用户自愿捐赠。

绿色价格产品的设计和参与规则对用户是否参与绿色价格市场有很大的影响。捐赠项目往往收益不明显;而将风电等绿色电力设计为独特的产品,并赋予环保和创新等理念将获得用户的青睐。绿色价格市场主要是突出了将原本普通的电力产品,通过包装,打上绿色品牌标志,给予环保用户支持风电等新能源的直接渠道,同时满足一定用户对绿色电力的品牌需求。

美国政府也不断向公众宣传绿色电力的好处,帮助促使用户积极购买绿色电力。如:美国环境保护署发起的“绿色电力伙伴计划”自愿项目,该项目的参与者承诺通过绿色电力满足自身的部分电力需求。目前,参与该计划的有500多个机构,也包括全球500强企业以及美国政府机构和高等院校。

但是绿色价格市场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一旦长期或依赖绿色价格市场,就会消减电力企业降低风电等新能源生产成本、提高技术水平的积极性。同时绿色价格的受益方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其价格设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市场条件下获得的,因此绿色价格可能不是真实反应了绿色电力成本。

绿色证书市场

绿色证书是一种可交易的、能兑现为货币的凭证。绿色证书是指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进行确认的一种指标。绿色证书代表一定数量的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绿色证书交易系统是指专为绿色证书进行买卖而营造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绿色证书的持有者能够与承担指定配额义务的绿色证书需求者交易绿色证书。可以理解为未完成可再生能源配额指标的发电商通过购买绿色证书来完成其配额指标(绿色证书也可以卖给没有义务而自愿购买的用户)。

绿色证书市场的推出,为可再生能源配额制(RPS)的实行提供了更强的流通性,使得可再生能源在电力市场中以更低的成本进行开发。与其他激励相比,绿色证书市场使配额制度变的更具市场调节机制,同时证书的可交易性打破了可再生能源交易的地域限制,绿色证书市场的形成更是大大开拓了绿色电力市场。

在美国,各地区由不同的机构,而不是一个统一部门对绿色证书进行核定。以得克萨斯州为例,绿色证书市场由ERCOT负责,范围是全德州(大于ERCDT负责的电力市场范围)。为了保证能源公司达到可再生能源发电指标,电力配电公司会定期向ERCOT上交一定数量的REC(实际是在系统中注销),其总量相当于它必须达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指标。如果一个公司不能如期完成规定的指标,需要以更高的价格来支付未完成部分的罚金。特别要指出的是,德州与其他州在RPS上采用比例制不同,是以新增机组容量为目标。

德州RPS的义务人是电力零售商和消费者。这种以电力终端方为义务人的优点是保证了RPS的覆盖范围广,同时避免出现义务重叠。以电力零售商为义务人一般并不免除向电源直购电的大用户和自己发电用户的义务。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售电商都要参与RPS,例如受政府监管的相关电力企业由于没有参与市场竞争,不承担可再生能源份额的义务。

德州允许参加REC的电源的条件是,1999年9月后投产的新能源(不仅包括电力,也包括供热等形式),另外包括离网式的风电。

RPS的承诺期为1年(每个自然年度),而REC的有效期规定为3个RPS承诺年度,即3年。3年有效期中,REC可以被用来满足售电商的RPS需求,同时也可以被其拥有者自愿注销(2009年中一共有814万张REC被自愿注销)。

德州的REC市场实际上是两个子市场在同时运作,第一个是电力交易市场,根据绿色发电商与购电商签订购电协议的电力销售。第二个是REC的交易市场,售电商、用户可以进行REC的证书交易,此时的证书类似于股票。

德州REC市场中,每一份REC是1HWh的可再生能源。REC价位的波动性比较大,2009年间的主要浮动区间在1美元至5美元间(这主要由于风电等绿色能源产出不稳定,以及供求关系的影响),据此可以推出德州REC市场的交易量大致在2千万美元至1.08亿美元间(随着RPS的提高,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同时ERCOT将为每份REC赋予一个唯一代码:每份REC在拥有了ERCOT颁发的唯一性代码后,将在市场中保证其唯一性、可识别性。

对于整个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来说,绿色证书的价格包含了其高于非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差额。绿色证书的交易实现了这种成本差额在整个发电产业的均摊,使得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而天生具有的成本劣势,转移给其他由于能源种类和技术条件优势而具有成本优势的发电厂,扮演了公平竞争的维护者。

绿色证书的价格应反映由于替代非可再生能源带来的环境正效应。绿色证书购买者(未完成目标配额的发电商)实质上比其他完成目标的发电企业更多地给社会带来了负外部性,也就是更多地污染了环境,提高了社会治理环境污染的成本,因此必须为

此付出相应的代价,也就是购买绿色证书。这就实现了非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负外部性内部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可再生能源发电对环境的污染,也使可再生能源的相对正外部性的优势得以发挥,为可再生能源在能源市场中的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绿色证书作为政府激励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工具,承担着一定的实现政策效果的使命。因此其价格的变动范围是有一定限制的。绿色证书的价格不能过低,否则将导致绿色证书的需求者自愿接受购买任务,缺少技术革新以降低自身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动力,导致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政策激励失效;而价格过高也将增大企业压力,同样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总结绿色证书的优点:1、自由性大;2、交易灵活;3、流通性强;4、有利于形成统一市场。

假设整个可再生能源产业由两类企业A和B构成绿色证书二元市场,这里的二元A和B所代表的是可再生能源行业中的劣势企业和优势企业,如图,P1为绿色证书的价格。MCA和MCB分别代表两企业的可再生能源边际发电成本曲线,B企业相对发电成本较低,或效率较高,有明显的相对优势(这种优势有可能是由规模效应或技术水平带来的)。

如图,在相同的配额额度的条件下,B企业达标的成本要更低,即MCA>MCB。在HCA曲线上,超过M点之后,发电的边际成本高于绿色证书的价格,因此,A企业倾向于以相当于Q100KM面积的价钱购买B企业超额完成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Q0-01),而这一过程正是通过绿色证书的交易来完成的。同理,在MCB曲线上,N点之前,发电的成本低于绿色证书的价格,因此。B企业倾向于将额外的发电量转化为价格更高的绿色证书售出。

如果没有绿色证书交易机制而单纯靠配额制来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发展,企业的成本会大大扩大,例如传统的火力发电企业,或小规模的发电企业,有的存在技术上的局限,有的受到规模经济的制约,如果强制此类企业完成可再生能源的配额任务,可能会由于规模过小,导致的规模不经济,造成资源的利用不充分。而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和绿色证书的互相转化,既鼓励了可再生能源优势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又使可再生能源劣势企业寻到一条成本更低的途径来完成配额任务,避免了由于强制配额导致规模过小而引起的资源利用不充分,优化了电力生产资源的配置。

在未引入绿色证书而实施单纯的配额制时,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总成本为0LQ0+0KQ0。引入绿色证书后,成本变为QMQ1+QNQ2。

(QLQ0+QKQ0)一(QMQ1+QNQ2)=MLDQ1-NDQ0Q2

绿色证书的供给为NKQ002,需求为HKQ0Q1。

当绿色证书交易市场为非均衡状态的时候,MKQ0Q1

当绿色证书交易市场达到均衡状态的时候,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恰好达到规定配额目标,此时Q1+Q2=200,绿色证书的供给等于需求。

即:HKOD0l_NKQ0Q2

所以HLQ0QQ-NDQ0Q2即为绿色证书市场均衡时所减少的发电总成本。由此可见,绿色证书会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达到使可再生能源发电总成本下降的效果。

通过上面,我们也可以看出在配额制下,政府如果在现有配额完成的情况下提高配额指标,是可再生能源进一步发展的重大标志;而绿色证书价格会有上涨趋势,并在绿色证书市场中再次达到均衡。同时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厂商购买绿色证书不经济,因此厂商趋于提高技术,降低成本,以此来继续完成配额指标。

配额制政策激励了单个厂商降低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促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但需要注意的是,配额提高的比例需要认真考虑,若其值过低,将仍然不能达到激励劣势企业降低成本,发展技术的目的;若其值过高,劣质企业没有喘息的时间和余地,生存压力过大,也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绿色电力竞争交易市场

绿色电力竞争交易市场,实际上就是风电等绿色能源进入传统电力市场交易市场。尤其是风电,在技术不断成熟的情况下,渐渐退去政策的扶持,进而参与电力市场竞争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目前风电在美国已经开始参与电力市场。但是由于风电的波动性、间歇性,使得电网难以承受过高比例的风电,风电对电网的贡献率难以超过10%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美国风电产业最好的德州是已经达到8.6%。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美国将面临风电上网难的问题。因此,了解和借鉴美国将如何面临以及解决这一问题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尤其德州在将很快达到这个临界点,同时,2010年12月起,德州电力市场将由区域性市场(Zonal)正式转变为节点型(Nodal)市场。

就现有的情况看,虽然风电已经参与竞争性的电力市场,但还是获得了一定的市场照顾,以PJM和ERCOT为例:参与电力竞争交易市场,是风电发展的主流方向。由于在市场中风电等绿色能源不再有过多的特殊扶持,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只有这样的竞争才能促使绿色能源真正的长足发展,成为未来的主流能源产业。

风电购电协议

为避免市场电价波动对风电场收益的影响、锁定电价风险,多数风电开发商都会通过购电协议对风电场的投资收益进行保护。

美国风电市场中的购电协议主要有两大类:

第3篇

关键字:可再生能源;地热;风能

中图分类号:P3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可再生能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备受青睐,它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建筑行业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如何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程度,它的职责不仅停留在工程师身上,建筑师也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在进行设计规划时,最重要的是要缕清建筑设计和可再生能源之间的联系,从该联系方式上进行升华,寻找恰当的结合方法,使得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体现。根据规定,可再生能源主要包含:生物质能、地温热源热能、太阳能、风能、小水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等。

一、风能

(一)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的历史非常悠久,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五千年前,它是埃及人在进行航海活动时,借助风能推动航行速度。风能在发展中慢慢的被推广使用,人们逐渐的利用风能来研磨谷物以及汲水等等。该装置在今后的发展中还被沿用。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在上个世纪中风力风力涡轮机,被生产而出。该设备可以给偏远地区带来电力,电力得到了普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建筑中一般使用微型风力或者是小型发电机。发电机在我国比较普及,它的发展技术也比较成熟,当下,该发电机主要应用于农村偏远地区,这些地区普遍使用的电力都是没有进行电网连接,该电力不足不能提供大量的电力资源。我国城市电力提供已经摒弃该发电机,在城市中基本看不到该发电机的身影。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新科技的接受能力比较强,相信风电发电将在城市的使用中将得到普及,风力发电将更好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风力发电在世界上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例如: 加拿大的城市,它的电力供应主要是使用了风力发电,该设备曾经服务了整个社会,曾经产生了一百万万kwh的电能,该发电机被安装在国家展览馆中,它已经成为该城市骄傲的部分。日本,该风力大电机主要被应用在高级写字楼,住宅商铺主要是用小型的发电机。从使用效果中看出,发电机已经被推广使用。风力发电机使用非常方便,只要50m/s的风力就可以进行发电。小型的电力发电机被使用到建筑中,主要考虑到它的风车高度比较低,叶片的直径距离也比较短,因此使用于夜间照明。

(二)建筑设计思路

建筑设计中要融入风力发电系统,必须考察好当地的风力资源状况,设计中考虑设备噪音度,尽量的减少噪音给居民带来的影响。风力大电机虽然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好处,但是和其他能源相比,稳定性掌握比较难。解决了风力发电的稳定性问题,该发电方式将被普及,将提高能源可持续发展程度。解决该问题主要几种解决方案:可以通过电网连接的方式,将高效的电能引入。使用大型蓄电池自行产电,从而控制产电的功率。也可以使用风力采油机帮助发电,从而得到较强的电力资源。风轮机的产电功率和风速形成正比的关系,风力越大发电的功率越大,因此风力发电机一般都放置在房顶上。建筑师全面的考虑到发电机器如何更好地和建筑物的风格造型相协调。一般在设计中借用纵轴或者横轴的翼展变化情况,可以设计精美的发电设施。使得建筑物和发电机统一,提高了审美水平。

(三)自然通风

人们都希望建筑物能够接受到自然风,达到自然通风的效果。这主要考虑到自然通风的作用,首先:自然通风能够改善室内温度,净化室内空气。在炎热的夏季,人们都希望室内温度低,自然通风能够自行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耗能节约了电能,有效的减少了“建筑综合症“出现。其次,在冬季人们的需求成反向,人们希望室内温度高,也愿室内空气质量高。自然通风能够消除室内污染物和潮气的程度,降低了供暖耗能。自然通风实现被动式降温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风能够增强人体舒适度,二是夜间通风协助降温。方式一的理解为:通过将室外的新清空气引入,风力吹过体表。提高人体皮肤水分子蒸发量,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在室内的人自然感到舒适,该方式最适合在炎热潮湿的地方使用。方式二理解为:众所周知夜间的风温度最低也最凉快。将夜间的风引入室内,帮助室内存蓄材料降温,进而保持了室内温度处在平稳的状态。存蓄材料被冷却之后,把热能降低,维持室内温度在平衡,该方式最适合使用在温差大,并且气候炎热的地区。

二、建筑设计思路

(一)分析数据

建筑想要提高风能的利用率,想要获得良好的室内温度,最关键在于设计建筑初期的材料收集和分析。气象材料的收集必须准确,场地调查数据获取来源必须精准,风环境数据分析思路也必须清晰。场地的风能数据收集必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无风日数、平均风速、场地建筑以及风速频率等等。这是构成场地数据收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设计建筑有着推动作用。前期准备工作落实之后,在设计阶段时,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设计出高质量的方案,通过风洞检验以及计算机计算,模拟出精准的建设模型,从而制作出风压分布图。该分布图给建设师带来极大的帮助,高效的优化了建筑外形,将设计中的优势发挥出来。适当调能进口高度,精准计算出中面性的位置,提高室内适宜温度。

(二)注意问题

在该设计中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自然通风会引起采暖负荷过大,因此避免负荷出现;夏季出现过热现象常常出现,在进行设计时避免自然通风引起超能热度;房间内的风速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避免使用者因为风力过大出现不适症状;通风窗口要避免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噪音,影响使用者正常休息等等。这些问题在设计建筑时,必须考虑到,这对提高能源利用率有推动作用。

三、地热能

地热曾经被描述成不同种类的能源系统,一种系统解释为:在地球底部进行热能采集,另一种解释为:借助地表下层作为冬季热源。该解释方式对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趋向第二种解释方法。地下层的热能提取方法一般由热泵进行提取,该热能主要供应于制备热水和建筑保暖。近年来,该地热设备备受世界各国青睐,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投入建筑使用,该设备在加拿大、美国等发展速度非常快。在我国地源热泵也开始备受瞩目,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广阔。该技术的使用方法分为两种:水型地源热泵以及土型地源热泵两大技术,前者主要的从浅层地下水进行取热,热能分散在各个房间内,保障了房间温度平衡。后者是在地下热水中取热,通过分散的装置进行供热,使得室内温度升高,冬季不再遭受寒冷。

结束语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人们在洁净能源提供中,感受到科技的力量,生活水平也因此提高。建筑行业开始将可再生能源投入到建设中,如何扩大市场比例,设计师和建筑师需要相互合作,从设计观念上创新设计理念,使用先进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让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也得到提高。可再生能源属于洁净能源,应该大量的使用该能源。特别是在建筑行业,建筑业关系着人们的生活,提高建筑行业的能源利用率,将大大的推动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蕾,秦佑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利用[J].建筑学报,2006(2)

第4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能源开发;法制建设

Abstract:China’senergyandenergylegalconstructionareadvancingalongtheroadof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realityofChina’senergydevelopmentrequirestheoptimizationofenergystructure,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ofenergy,especiallythenewandrenewableenergy.However,both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existinthe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Toreasonablyexploitandutilizetheenergy,Chinamustpersistinsustainabledevelopmentprincipleandestablishrelevantlymaturelegalsystemthatfocusesonreasonableenergystructure,protectionandinnovationofenergytechnology,riskresolutionofenergysafety,andproperadjustmentandinterventionofenergymarket.

Keywords:sustainabledevelopment;energydevelopment;legalsystemconstruction

一、可持续发展:中国能源发展及能源法制之路

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183个国家的政府首脑签署了五个实现和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文件,其中《21世纪议程》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但是,《21世纪议程》并未直接对能源的使用提出明确的义务要求,而只是在交通通信部分的文本中提及需要更有效更环保地使用能源(注:《21世纪议程》第7.5段建议“在人类居住的地方促进可持续性能源和交通系统”。)。为了弥补这种缺憾,在事隔十年后的2002年9月4日,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通过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实施计划》(又称《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该实施计划规定了《21世纪议程》遗漏的能源建议,将能源政策作为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核心部分,各国同意采取联合行动“以充分增进人们获得可靠廉价能源服务的机会以及实现在2015年前使贫困人口减少一半的目标”。为此,各国一致赞同以下六项优先性建议:①“加强使用可靠、廉价、经济上可行、社会上可接受且无害环境的能源服务和资源”。这就要求加速研究氢燃料电池技术,广泛使用风能和太阳能,或在山区建设适宜的小水电设施。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各国必须“加强地区和国家合作,包括通过能力建设、财政和技术援助支持各国的努力”。②“进一步使用现代生物技术”。此项目承认将现存的农业或林业废料用做能源财富的机会,使生物质利用商业化,并在农村地区加以使用。③“支持转向使用较洁净的液态和气态燃料,这种使用被视为更加无害环境,社会上可接受且成本效率较高”。④“为了实现第一个建议目标,制定国家能源政策和管理框架,以帮助创造能源部门所需的经济、社会和体制条件”。⑤“加强国际和区域合作”以便实现上述目标并再次“特别注意农村和偏远地区”。⑥“加紧协助和促使贫穷人口获得上文所述的能源系统”(注:《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第8(a)(b)(c)(d)(e)(f)段,参见[澳]艾德里安·J·布拉德布鲁克、[美]理查德·L·奥汀格主编的《能源法与可持续发展》,曹明德、邵方、王圣礼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原著序言Ι”第10-11页。)。《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及《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为世界各国的能源发展及法制建设指明了方向: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避免功利性的短期经济目标;应该实行能源与环境、生态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政策;应该利用经济和技术资源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氢能等)。

1994年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对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确定了总的指导思想、发展模式和具体行动纲领。但是,《中国21世纪议程》只是规定对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在税收、信贷和价格方面给予优惠(注:《中国21世纪议程》在2.16段(d)项规定:对环境污染治理、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废物综合利用和自然保护等社会公益性项目,在税收、信贷和价格等方面给以必要的优惠。),这种规定未能全面和明确地确立能源发展的战略地位。然而,这种不明晰的状态很快就得到了矫正,中国的能源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主要基于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背景和可持续发展的要义:一是中国经济自2003年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以来,再次遭遇了能源瓶颈的限制。2005年,在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下,能源紧张的局面稍微得以缓解,但能源缺口依然存在。二是按照中国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1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预计将达到3.5亿吨,其中50%左右需要进口。到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预计将为5亿吨,其中60%需要进口。未来中国石油对海外资源的过度依赖和国际市场极大的不可预测性,将给中国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三是可持续发展对能源的要求。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要以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作为前提和条件。如果其发展是以消耗浪费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实际上是以牺牲他人利益和后代人的利益而求得部分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可持续发展“既不是经济发展或社会发展,也不是单指生态继续,而是指以经济—社会—自然为中心的复合系统,是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提高生活质量”[1]。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如果能源的利用方式不合理,就会破坏环境和生态甚至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因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立可持续的能源支持系统和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利用方式。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着力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强化能源储备,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达到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服务的目的。“能源战略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支持和保证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一是支持年均7.5%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二是能源的生产、消费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三是提高能源供给的安全性。”[2]基于国家发展改革委2007年4月《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规定:十一五期间应“贯彻落实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的能源战略,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可见,“十一五”期间能源将依循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发展,并且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一致。在能源建设方面,其总体安排是:有序发展煤炭;加快开发石油天然气;在保护环境和做好移民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火电,推进核电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此种能源建设的总体安排,必须要有法制的支撑和法律的规制。因此,与之相适应的能源法制亦应“与时俱进”。

但是,与能源相关的法律如《节能法》、《煤炭法》、《电力法》等皆是在“九五”期间制定并实施的,由于当时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体制和机制条件尚不完备,因而,在法的规范和制度上未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现阶段,能源法制建设应符合能源、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200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尽管是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制定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但是由于过于原则而不具有操作性和具体适用性。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加快《能源法》的研究和起草,同时在抓紧《石油天然气法》、《国家石油储备管理条例》研究起草的前期准备,正在修订《煤炭法》、《电力法》、《节能法》和《节能用电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这一系列的立法工作将有助于全面推进我国能源领域的法制建设。

二、利弊共存:能源开发利用的客观现实

能源可按相对比较的方法来分类:①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②可再生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③常规能源与新能源;④燃料能源与非燃料能源;⑤清洁能源与非清洁能源[3]2-3。人们常常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并称,这是因为它是能源领域的新技术,“新的和可再生的”是一个完整的含义,在英文中缩写为NRSE(即newandrenewablesourcesofenergy)[3]25。一般而言,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而,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被看作常规能源,而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则为新能源,其中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为可再生能源,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其他则为一次能源[4]。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文明的进步实则都和能源的利用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得不重视能源的开发利用和新能源的探寻。在今天,失去了能源的支持,社会将是无法想像的。然而,能源的开发利用尽管可以为人们带来诸多好处,但是也会造成诸多弊端尤其是对环境的损害。事实上,任何一种能源包括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都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诸如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恶化等。

对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的开采、燃烧、耗用等,都会给环境带来损害。煤的开采会污染水质,其燃烧会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在石油的开发利用方面,采油尤其是注水采油会导致地面沉降;采炼中“放天灯”燃烧的废气会带来一定的环境影响;在储运中的燃爆与泄漏可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燃烧中的二氧化碳比煤略少,氮氧化物与煤相似,主要排放物是二氧化硫。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但也排放一定的氮氧化物(NOx)(注:大气中的NOx几乎有一半以上是由人为污染源所产生的。NOx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是电力、化学、国防等工业以及锅炉和内燃机等设备所排放气体中的有毒物质之一。),还有使用与传输中甲烷的损失与泄漏,其中还有一些氡随之进入室内。水力发电尽管属于一种可再生能源,但也可能引发自然(包括地表、水文、气候等)、生物(野生动植物)、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变化。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方面,生物质燃料在较差的炉灶中燃烧容易生成一氧化碳、烟及有机化合物;风力发电是发展最快的能源来源之一,但风力发电中使用旋转的涡轮会杀死候鸟和本地鸟类;太阳能是一种很有效的能源手段,但太阳能电池在制造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在地热利用中,温泉水中会溶有石头中的有害物质,地热发电目前效率不高而且仅限于一些特殊地点,其使用也会带出地下有害物质;而核能虽然具有比较清洁、产生温室气体数量少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比较小等优点,但却存在核辐射的潜在风险以及对核废料处理的担忧。高技术能源的研究及生产会有助于气候环境的改良,但由于技术上的局限,尚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对20亿左右至今仍无法获得可以负担得起现代能源的人们帮助甚微,相反,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式会要求一种经济上可行、满足需要、自力更生和无害环境的能源(注:有关能源的利弊两面,可以参见王革华等编著的《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137页;[澳]艾德里安·J·布拉德布鲁克、[美]理查德·L·奥汀格主编的《能源法与可持续发展》,曹明德、邵方、王圣礼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4-51页。)。

可见,能源的开发利用,总会存在正面和负面两个向度的影响。如何才能使能源的开发利用趋利避害,无疑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一方面需要在技术层面上进行技术升级,使其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能源,并同时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的发生;另一方面需要在管理层面上强化管理质量,提高开发利用质量,并防止因能源管理不当而可能产生的危害。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借助法律的手段使能源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环境、服务于可持续发展,同时只有通过法律手段才能有效地防止因能源开发利用而可能产生的不利和损害。因此,兴利除弊、趋利避害,必须要有因势利导、健全完善的能源法制。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确立与兴利除弊:能源法制及其完善

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瓶颈,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具有针对性的、切合我国现实的能源法制系统。换言之,我们只有建立了先进、完备的能源法制系统,才可能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能源发展的现实问题,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能源现实及其未来发展走向的考量,我们应将能源法制作为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而不能仅从立法层面来寻求问题的解决。因此,我国当前的能源法制建设,除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创制与修订外,还应综合考虑整个能源法律系统的完善以及与相关法律或政策的配套和衔接,并应考虑能源法的贯彻实施、人们的能源法制观念以及能源法制价值导向等等。限于篇幅,本文专就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一致的能源法制原则确立、促进能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法制保障两个方面提出建议。

1.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确立

能源的发展必须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人们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可作为能源发展的一项伦理原则或国际法上的原则。在笔者看来,可持续发展不应仅仅作为能源发展的一项伦理原则,也不应只作为能源国际合作的一项原则,而应该作为一国国内能源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而得到确立。这是因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解释法律、运用法律和发展法律的基调,是所有国家的关键性标准[5]。这一基准对于能源法制亦同样适用,因而,有关能源的法制亦应贯彻这一基本理念,在能源法中确立其为一项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如果只是作为一项伦理原则或国际法原则而不能作为国内能源法的一项法律原则得到确立的话,那么,可持续发展就只能是一种“软约束”,缺乏法律的强制力。失去了法律原则和法律观念的支撑,可持续发展就会呈现出一种“脆弱的可持续性”,最终就会演变为不可持续发展。为保障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让政府和相关企业一起遵循,就必须将可持续发展从伦理原则转化为法律原则。

可持续能源的伦理原则有三个:一是生态可持续性原则(或称种际正义原则)。人类必须以一种不危及地球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方式开发利用能源。二是社会及经济平等原则(或称代内正义原则)。个人可以在平等基础上按适当的标准获取能源,并应允许其满足能源需要。三是对后代负责的原则(或称代际正义原则)。人们必须以一种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能源需求能力的方式开发利用能源[5]。为避免这三项原则仅局限于一种道义或停留在纸面,就需要通过立法加以明确,通过法律的规定予以具体化,从而使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通过这些具体化的规定,诸如:能源的开发利用应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能源的使用应友好于环境;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使用能源,减少浪费;应积极提倡、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建立若干激励机制;应提高公众对能源问题的认识和参与程度;应设置能源安全和风险防范机制;能源开发利用的法律责任机制,等等,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伦理原则向法制原则的嬗变。

2.能源法制保障架构

为保障能源的稳定安全、有序健康、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系统而健全的能源法制必不可少。为实现“十一五”时期我国能源建设的总体安排(有序发展煤炭;加快开发石油天然气;在保护环境和做好移民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火电,推进核电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能源法制应在如下几个方面建立有效的趋利避害机制:

①在能源结构方面,应实行能源多元化机制。基于中国能源储备状况和资源禀赋、现有产业与技术基础,中国能源应建立能源结构调整法制,在法制的层面上落实结构调整的方向、步骤和时段,明确各种能源开采使用的数量与程度,特别是应明确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助推措施,等等,从而促成能源多元格局的形成。

②在能源技术方面,应建立技术创新和保护机制。能源的发展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是关键。因而,在技术法制方面,应充分支持先进技术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在这方面,我国技术法制的完善还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诸如技术研发优先领域的确定、技术强制标准的制定、技术研发的资助与奖励、技术成果的转化与采购、技术成果的保护、技术开发的合作与商业化等等。

③在能源安全方面,应建立能源安全与风险防范机制。能源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源供给安全;二是能源使用安全。在能源供给安全方面,尽管是在国家战略高度加以考虑,但尚停留在政策层面,而法制方面的建设几乎处于空白。只有建立一种稳定的法律机制,方能克服能源供给面临的不稳定性和消除不可预期的风险。为保障能源的安全供给,法制应倡行:第一,节能,大力发展节能产品,降低能耗;第二,储能,实行能源储备制度;第三,开能,即开发替代能源,加强新能源技术开发,以替代传统化石燃料能源等。在能源使用方面,则应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确立各类主体的安全义务,通过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救济等多种途径,防范风险的发生或使风险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④在政府干预方面,应建立政府适当作为机制。由于能源不仅仅是一个使个人获益的私物,它还同时涉及公众事务,而且还与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问题密切相关,因而,如果采取完全放任的自由主义(或称非干预主义),就可能产生“公共地悲剧”,能源开发利用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将外部化。但是,如果政府进行过多干预,则能源的开发利用和发展就会失去动力,就会扭曲能源市场,同样也是行不通的。因而,必须建立一种适当干预的机制,政府应在适当的领域以适当的方式干预能源产业和市场,诸如采取行政计划、行政许可、行政指导、政府补贴、税收激励、优先采购等措施。

⑤在市场调节方面,应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机制。能源开发利用不可能完全和永久地依靠政府和行政干预,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并最终应依靠市场。在有序竞争的作用下,市场比政府能更好地配置资源。在市场机制方面,国家应通过法制,明晰能源产品的产权、确立公平的交易机制等等。但是,由于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开发推广的前期,其成本高昂,往往无法与常规能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因而为了鼓励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就可以在立法上采取一些促其走向市场的举措,如实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限制交易许可制等。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49.

[2]阙光辉.全景中国——中国能源:可持续战略[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16.

[3]王革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第5篇

万众瞩目的巴黎气候协定来之不易。今年6月的波恩预备会议只不过达成了一项内容庞杂,体现了各国意愿和分歧的草案。随着9月《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展示了两个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的减排共识,也因为相较于哥本哈根之后的墨西哥坎昆、南非德班、卡塔尔多哈、波兰华沙、秘鲁利马,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是由法国这个游说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做东,因此公众预期升高。

11月30日,140位国家元首步入巴黎气候大会的开幕式,似乎为会议达成一致成果大大地撑了腰;但进入实质谈判议程,各国仍为了各自的关注点争执不休,险些重蹈6年前哥本哈根大会的覆辙。在精巧避开各国“政治红线”、会议延期24小时之后,12月12日凌晨最终通过的《巴黎协定》,肩负起“保护地球、拯救世界”的沉重责任,成为继《京都议定书》之后最重要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性协议。

既然具有法律约束力,《巴黎协定》就会透过各国的国内政策,对各私营部门、金融机构等利害相关方产生实质影响。具有战略眼光的中国企业,应能从以下3个角度看懂协定内容、摸清背后思路、预判政策进程、抓住发展机遇。

内控减排,企业任务加码

把全球升温控制在2℃以内,是1990年代以来各国气候政策的共识,否则全球气候变化所造成的洪涝、干旱、海平面上升等威胁,将使人类疲于奔命。然而,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各国没能就实现“全球升温控制在2℃以内”的各项工作方案达成一致,曾经导致国际社会整体悲观,一度认为2℃完全没有可能达到,不如将目标降低,例如低至升温4℃以内,更有可能达成一致。

此次《巴黎协定》不仅重申了对2℃的国际认同和坚持,甚至由于意识到气候变化的风险和影响巨大,而将一个更具雄心的目标“增温1.5℃之内”写入协定。这一前所未有的目标,说明国际社会在此议题上已经变得更为雄心勃勃。

与目标相匹配的,是一种新的实现路径:国家自主决定贡献(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INDC)。在长达20多年的全球气候谈判中,气候治理路线一直是“自上而下”的强制绝对减排。正是这种强制性,导致部分发达国家不愿接受而退出,削弱了协定的效力。此次《巴黎协定》转向“自下而上”的国家自主贡献,并且不设量化的减排目标,以“鼓励和促进”代替“惩罚和对抗”的机制,吸引全世界近200个国家参与。而“自下而上”最大的好处就在于,提出自主贡献目标的国家,一般来说具有足够的内在驱动力去完成目标,因而国内配套政策也就会随之调整。

国际协定需要获得各国国内立法机构的批准,从而真正生效。这也就形成了国际协定对国内私营部门的作用路径:国际控温目标―国家自主贡献承诺―国内配套政策及措施―私营部门实施。考虑到我国政府推动经济向低碳发展转型的决心坚定,预期《巴黎协定》将于2016年顺利获得批准。不知是否是巧合,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每5年通报一次,而我国国内目标和政策,也一贯以“五年计划”的节奏进行设定和实施。

中国在巴黎大会之前已经提交了自主贡献计划,加之2016年是“十三五”元年,随后国内的减排工作将加快步伐、提高效率。宏观层面,如控制煤炭总量、可再生能源大比例使用、全国范围的碳排放总量控制等,均有望加快推进。

微观层面,全国钢铁、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行业,将作为首批参与2017年全国碳市场的控制排放企业,以政府发放的碳排放配额多寡为参考标准,限制二氧化碳排放,制定生产计划。不仅如此,企业还需要逐年递减碳排放。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计划经济”的重新到来,因为碳排放配额的获取是有市场机制作为补充的。 外争资金,中国难度加大

巴黎气候大会上,资金问题是谈判的核心和关键。《巴黎协定》重申了发达国家以公共资金为主要形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资金”支持。不仅如此,协议决定气候资金应该每两年通报,提供了强制性的时间节奏约束;每年最低1000亿美元,作出了强制性的数量要求。

此外,协定还实质延续了《京都议定书》所设置的合作办法,允许国家间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国际转让减缓成果”来实现国家自主贡献。换句话说,如果有让我满意的交换条件,那么A国做出的减排,可以被算作B国对国际社会的贡献,而不再算作A国的贡献。这也就意味着,类似清洁发展机制(CDM)形式的国家间合作,仍能获得允许和承认。2005~2010年间,中国有不少可再生能源、建材等行业企业,就在CDM机制下,由欧盟国家出资购买特定项目的核证减排量,算作欧盟国家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贡献。这种形式的资金,可以被当作市场机制下的资金。

然而,上述两种国际资金来源对于今天的中国企业来说,已经越来越难以获得。赠款性质的气候资金已经越来越偏向于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国家,这主要因为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令这些国家更加脆弱不堪。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领头羊,不再被发达国家认为是最需要接受资金支持的国家。而市场机制下的资金也较少流入中国企业,主要是因为原有的欧盟碳交易市场萎靡不振,短期内也难以看到复苏至2008年繁荣景象的信号。 市场机制,特定行业光明

在国内任务加码、国际资金难得的背景下,预期2017年启动的全国碳排放市场,对国内企业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

这一市场机制不但能兼顾企业发展与减排两方面的需求,更能降低企业实现减排目标的经济成本。目前,碳市场建设的时间表是2016年完成立法和行政法规的相关工作,并开展配额分配,2017年即启动全国碳市场。

对于中国的林业企业来说,《巴黎协定》和中国的全国碳市场建设无疑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持。《巴黎协定》提出,本世纪下半叶实现碳排放与碳吸收的平衡,即温室气体将不再增加,也就是人类一年排放的温室气体要等于或小于地球一年吸纳的温室气体―“零排放”。由于森林可以吸纳并固定温室气体,因此协定明确提出鼓励各国采取行动,积极奖励新增植树造林、养护和管理现有森林,积极奖励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全国碳市场也将森林碳汇项目(碳汇造林和森林经营两种)作为核证减排项目的第一类予以认可,产生的核证减排量可以在碳市场上进行交易。这就为企业未来获得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在市场上获得资金提供了路径和方法。

第6篇

【关键词】能源 环保 关注

Use the fuel in reason and protect the living condition

Ke Aihua

【Abstract】From the 21st century, the energy sources conjuncture has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ociety and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caused by reasonless use of the fuel is threatening our earth seriously. Therefore, to save, to use in reason and to develop the sources is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by all nations. With the actualization of the standard of the new curriculum, in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for the senior high school or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in each place in recent years, the relation between chemistry technology and society has been paid close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has taken some subjects for example to show it completely.

【Keywords】Energy sourc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ttention

进入二十一世纪,能源危机严重制约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且燃料的不合理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地球。因而,节约能源,合理使用能源,开发新能源倍受各国关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近几年来各地的中考试题越来越关注化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考查。以下几个题目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

例1、曙光中学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针对家庭燃料的变迁提出相关问题与同学们进行讨论:

(1)上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城市家庭是以“煤球”为燃料,在冬天,时有煤气中毒事件发生,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到70年代,已用“蜂窝煤”取代了“煤球”,你认为这种变化的好处是_________。为了减少煤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可将水蒸汽通过炽热的煤层制得较洁净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煤气厂常常在家用煤气意掺入少量的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

(3)到了80年代,液化石油气和管道煤气又取代了“蜂窝煤”。煤气中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到21世纪,由于“西气东输”,城市居民开始用上了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________。

(5)实验证明,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相同。燃气灶由灶体、进气管、进风管和电子开关等组成,若你家里要将燃烧煤气改为燃烧天然气,为使天然气充分燃烧就必须更换灶具,则更换的灶具与原来的灶具相比,构造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围绕家庭燃料的变迁而展开讨论,形式新颖,需要运用多个知识点综合思考问题。(1)小题在以“煤球”为燃料的时代,我们需思考,结实的煤球燃烧是不完全的,产生CO,因此在冬天门窗紧闭时,就有煤气中毒事件发生;为避免中毒,又使燃料得到充分利用,就有小题(2),煤球变为“蜂窝煤”以增大接触面,使燃料燃烧更充分。有的城市为此开设燃气厂,它是将分散用煤改为集中供应煤气,且在煤气意掺入少量有难闻气味的气体,以便煤气泄漏时能引起人们的警觉;小题(3)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和小题(4)天然气中主要成分是CH4,它们燃烧的化学方程式都不难写出;比较(3)、(4)写出的两个化学方程式,若完全燃烧分子数相同的CO和H2,所消耗的氧分子,后者是前者的四倍,因此,更换的灶具与原来的灶具相比,要扩大进风管,或者减小进气管。

例2、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太原市依托自身资源已将部分公交车的燃料由汽油改为“煤层天然气”。

(1)汽油是______加工的一种产品,而“煤层天然气”是存在于煤层中的气体,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_______。

(2)甲烷的含碳量比汽油(主要成分可表示为C8H18)_____(填“高”或“低”),容易充分燃烧,是清洁能源。为了解决能源短缺及化石燃料造成的环境问题,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___。(填写两种)

(3)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________。

①煤;②核燃料;③生物质能;④石油;⑤酒精

解析:石油中含有溶剂油、汽油、柴油和煤油等。根据沸点不同,可分馏得到不同的物质。通过计算可知,甲烷的含碳量比汽油低。目前人们正在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风能、潮汐能、氢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化石煤料属不可再生资源,另外核能是利用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释放出能量,也是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1)石油,CH4;(2)低,太阳能、地热(或风能、潮汐能、氢能、核能)(合理即可);(3)①②④。

例3、能源危机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人类立足自身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

(1)目前,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成为最主要的能源,它们的大量使用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______的含量迅速增加,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2)氢能源是我国正在开发的新能源之一。其使用的主要途径是设法构成原电池,从能量的转化的角度看,原电池是一种将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3)我国已经全面禁用含铅汽油,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形成的混合燃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改善环境的清洁能源,使用它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B.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汽油是石油炼制的产品之一。

D.用玉米、薯类等发酵可以制得再生能源乙醇。

(4)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很大。从我国东、中、西部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占全面的比例来看,能源相对短缺的是东部地区。为了达到区域发展与资源间的平衡,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推出了许多重大工程建设。试举一例:___________。

(5)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必然会带来新一轮的能源革命。未来的新能源要代替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的不可再生的能源,从理想的角度考虑,它必须满足许多条件,如: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相关的制备、应用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等。除此以外,你认为还必须满足什么条件?试写出一条: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道关于能源的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抓住题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第7篇

低碳生活环保倡议书一: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为了你、为了我、为了他,为了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大家园,更是为了明天的美好生活,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节电、节气、回收,过绿色环保的低碳生活。为此,我向全体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1、时刻注意节约用电,要做到随手关闭电源。

2、少用一次性制品,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资源。

3、多骑自行车,多坐公交车,多爬楼梯,为节能减排出力。

4、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争做绿色文明使者。

5、节约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合理使用可再生能源。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努力为节能环保“多尽一份心,多出一份力”。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成为低碳理念的传播者,携起手来,共同建设我们的绿色低碳新家园!

xx小学

xx年x月x日

低碳生活环保倡议书二:

近年,全球气候变幻无常、温室效应明显、耕地沙化蔓延、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健康与生命。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我们每个市民也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首先,我们要有低碳生活的意识,并积极主动向社会、向身边的人大力宣扬低碳的重要性,以便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低碳生活中来。

其次,我们要参与到低碳生活中来,从个人做起:杜绝使用一次性制品,减少垃圾产生;尽量一物多用,节约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合理应用可再生能源;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

最后,我们要推动低碳生活的前进,把低碳生活知识、绿色消费习惯和生态文化带进社区、带进企业、带进家庭,形成个人带动家庭、家庭推动社会、人人参与低碳生活的良好格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也许我们的行动很微不足道,但用我们集沙成塔的信心和力量定能汇聚成地球绿色的希望!只要我们凝聚每一份力量,减少每一克碳排放,在二氧化碳减排过程中,普通民众同样也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

低碳生活环保倡议书三:

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

平时勤动手动脑,让旧物换新颜,也可以实现“低碳”。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废弃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实稍加裁剪,就可以轻松将它们废物利用,比如制作成储物盒,可以在里面放茶叶包、化妆品之类的物品;还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头瓶、酸奶瓶制作一盏漂亮的台灯;喝过的茶叶渣,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还能改善睡眠……

外出时,如果路不是很长,可以步行,不需要坐车。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好处多多。

在家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了几盆花,这样既改善了空气,又让家中变得春意盎然,永远都是绿色的。

我的家里有一个大木桶,不仅能装要洗的衣服,还可以储存我们洗完澡和脚的水,用那些水拖地、冲厕所等。一个月下来,我发现节约了不少的水呢!

如果短时间内不用计算机,就将它转为睡眠模式。如果长时间内不用计算机,就将它关机。这样既省电又维护了你的电脑。

回到家后不需要把所有灯都照明,在哪个房间就开哪个房间的灯,离开房间后要关闭房间的灯。

少用纸巾,改用手帕,相当于保护了半片原本将被砍掉的森林。

尽量少用一次性筷子,出门用餐时自己随身带一套餐具,这样既卫生,又不浪费。

定期清洗空调,不仅为了健康,还可以省电。

如果堵车的队伍太长,还是先熄了火,等车队开始移动再开火吧!

考虑到坐公交为世界环境做的贡献,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开私家车带来的优越感。

用废的电池不能和其他垃圾共同放在一个垃圾箱里,要把它们专门放进“废旧电池垃圾箱”中。

科学地勤俭节约是优良传统;剩菜冷却后,用保鲜膜包好再送进冰箱;热汽不仅增加冰箱做功,还会结霜,双重费电。

买衣服时,最好是买棉质、亚麻和丝绸的衣服,不仅环保,而且还耐穿、优雅。

洗干净同样一辆车,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龙头冲洗用水量的八分之一。

第8篇

关键词:工民建筑;节能施工技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危机不断加剧,节能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建筑业各施工单位的支持和倡导。节能施工技术在直接推动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的同时也间接带动了其应用水平的整体提升,降低了施工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提升了建筑工程技术的整体用用水平。从而促进我国建筑建筑业的更好地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建筑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一、我国工民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应用的概述

1、工民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应用现状

近几十年来,我国在工民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实践相比,我国新型节能施工技术工作起步较晚,成熟的应用技术还未大面积推广开来。根据有关能源部门的相关数据,我国工民建筑单位面积采暖耗热量与相似气候的发达国家相比,外窗耗热量为其 2.5-3 倍左右,屋顶耗热量为其 3-4.5 倍左右,外墙耗热量为其 4-5 倍左右,门窗透气性为其3-5 倍左右。目前,我国现有 400 多亿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99%为高能耗建筑,所以必须进行建筑节能。建筑用能正持续快速上升,所占社会能耗的比重不断增大。建设部要求到 2020 年应在 1981 年基础上节能 65%,到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所以建筑节能任重而道远。实施建筑节能的好处:改善建筑物的室内热环境;降低建筑使用能耗;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建筑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能源利用的各个环节和系统从规划设计到运行的全过程中贯彻节能的观点,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建筑能耗包括建材生产能耗、建筑施工能耗和建筑使用能耗,其中建筑使用能耗占 80-90%。建筑使用能耗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炊事、电气等。

2、建筑节能的主要途径

建筑节能是在满足居住舒适性前提下,采用新型保温围护结构、高效采暖空调、节能照明设备及利用可再生能源以达到节能的目的。而不同地区则有不同的节能重点,寒冷地区以节约采暖能耗为主,兼顾夏季空调节约,对围护结构以保温为主;夏热冬冷地区:既要节约冬季采暖能耗,也要节约空调能耗;对围护结构既要保温,又要考虑夏季隔热;夏热冬暖地区:主要是节约空调能耗,兼顾冬天采暖节约;对围护结构主要考虑隔热。

二、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于能源的需要与日俱增,全国乃至全世界面临的能源危机也越来越剧烈。能源是国内经济继续发展的根本,这与日益增大的能源枯竭,尤其是很多诸如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的窘境形成了巨大的矛盾,阻碍着社会进步。所以,实施并推广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经济意义。

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是跨学科、跨行业、跨系统的综合先进技术。其节能技术的实施不仅涉及电子信息、机电设备、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学等众多领域、学科,而且还与行为科学、人文科学、经济技术等存在着不可分开的关系。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但能够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而且也推动了建筑工程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工民建筑工程施工节能技术重点强调了对于新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例如光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循环利用的资源,节约或者降低对于传统能源的使用。

三、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

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基本理念是以消耗最少的建筑材料和能量,来获得工民建筑整体最大程度的完工,同时还要保证建筑的性能,满足居民对其最大的舒适度。从施工上看,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考虑以下三点:最大程度杜绝不可再生材料、资源的使用;尽量减少工民建筑构造的能量消耗;减低工民建筑设施正常运行的能量消耗。

1、节能门窗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工民建筑中,门窗结构是其重要的能量消耗结构部位,由于其面积类型的不断增大以及数量要求的容易增大,其能量消耗几乎为整个工民建筑能量消耗的一半。因此,实施并推广节能门窗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中的关键所在。在制作门窗时,应该优先采用玻璃钢门窗等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并尽量采用焊接方式制作门窗框,这样既可以减少因传导和辐射造成的热量的消耗,又可以增强隔热性、隔声性和气闭性。同时,对于夏季太阳辐射严重的地区,要注意将门窗设计成具有遮阳功能。

2、墙体保温隔热技术

对墙体的保温和隔热技术是施工环节中节能的重要环节,墙体的保温层一般情况下设置在内侧,但是这样虽然技术简单,保温效果却不是很明显,因此可将保温层设在外侧,这样可以节省空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造价相对高,工艺技术不完善容易出现开裂、脱落的现象,因此需要改进技术,如利用机械固定方式外保温体系、粘结固定方式薄抹灰外保温体系、保温砌块外保温体系以及挂板式外墙外保温体系这些做法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3、屋顶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

屋顶是受到太阳辐射面积最大的一部分,它是重要的维护结构,屋顶的隔热和保温的处理对于建筑的节能至关重要。因为现在的屋顶大都采用混凝土浇筑结构,传导能力强,因此顶楼在夏季和冬季会出现冬冷夏热的现象。有的小区采用尖顶的设计来减少阳光照射,这种屋顶的设计虽然达到了隔热保温的效果,但是屋顶的形状使得屋顶不能被充分利用,比如安装太阳能等等。所以现在一般都采用在屋顶安装隔热层的办法来达到保温隔热的目的,同时还能实现屋顶的充分利用。隔热层是将热系数小的轻质材料填充到防水层下,轻质材料一般都有膨胀珍珠岩、玻璃棉和苯乙烯泡沫等等。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为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可以在屋顶种植花草,这样既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又可以更进一步的接近自然。

4、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筑物的设计方面更加注重的是利用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这里的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水电能等等,是绿色无污染的。因为电力缺口这个现状,水电能不适宜广泛过多的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太高,不符合经济的条件,因此太阳能的利用主要体现在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上,这有效地节约了资源,满足了用户对热水的需求。地热能源具有低成本、无污染等优点,正逐渐被重视并应用于生活中。地热资源比较清洁而且廉价,使用地源热泵可以将地壳深层的热水抽提上来,这样可以在冬季进行采暖。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逐渐耗竭,绿色能源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当中。

5、建筑物表面采光技术的应用

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照明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而建筑物表面采光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自然光线的作用,从而减少人工照明对电能的消耗。传统的建筑采光主要是进行侧面采光,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建筑照明的需求。现代化的节能建筑往往都是通过对光进行间接的利用,从而得到较好的照明效果,减少人工照明所消耗的电能。

结束语

总之,工民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当前呈现出立体化、全方位的发展趋势。作为设计与施工人员,一方面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充分利用现有技术理论和建筑节能材料进行施工,确保建筑节能的达标;另一方面,要根据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求,积极研发节能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行业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叶铭飞.论工民建中节能技术的运用发展[J].河南科技,2010:12-15.

第9篇

油老虎——这是人们对美国的强烈认识和印象: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严重依赖中东地区石油并为此数度在中东发动战争……不过,现在美国准备出口石油了!2012年10月中旬媒体纷纷报道,英国石油公司(BP)已从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获得了向加拿大出口石油的出口许可证。此外,包括荷兰皇家、壳牌、Vitol等六家全球石油企业和贸易商均已向美国政府提出出口原油的申请。

这一消息引起能源业界的轰动。长期以来,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耗国,每天进口原油超过800万桶,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但现在,美国准备出口石油了!

随后不久,国际能源署(IEA)11月12日了一个惊人的预测并迅速占据了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的显赫位置。该组织在其年度预测报告中称,受益于包括通过水力压裂法开采的页岩油和页岩气在内的所谓非常规油气资源,美国在2017年将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头号产油国,到2030年成为石油净出口国,到2035年美国将基本实现能源自给自足。该组织的首席经济学家还表示,到2015年,美国将以绝对优势超越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

“页岩气革命”的成果:能源走向独立

近年来,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通过大规模开发非常规的页岩气资源,美国天然气产量显著增长。2009年美国以6240亿立方米的产量首次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专家预测,未来十年里,美国不仅可以一改天然气大举进口的局面,实现全面的自给自足,还有望成为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依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开放近海油气资源开发,美国原油产量也开始不断增长。依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公布的信息,2011年,美国日均石油产量约为1014万桶,位列世界第三(前两位分别是沙特和俄罗斯),2012年将激增7%,达到日均1090万桶。国际能源署预测,2013年美国各类液态燃料的产量将达到日均1140万桶的水平,这一数字将仅次于沙特1160万桶的日产量。

美国油气产量大幅增加的巨大变化背后,是美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奉行“能源独立”战略,创新能源开发技术、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是美国找到了从岩石中提取石油和天然气的方法,引发了一场“页岩气革命”。页岩气是指赋存于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的非常规天然气。美国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并且率先取得开采技术的突破,成为世界上惟一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商业性开采的国家。

放眼整个北美地区,由美国页岩气技术革命引发的美国天然气产量大幅度增加,彻底使北美地区成为天然气充足的地区。加上油砂、页岩油、致密天然气、煤层气等其他非常规油气资源以及近海和深海丰富的油气资源正在得到迅速开发,北美正在成为世界油气生产的一个新高地。著名能源经济学家丹尼尔·耶金认为:“北起加拿大的艾伯塔省,向南穿过美国北达科他州和得克萨斯州南部,再经过法属圭亚那沿海的一处新发现的大油田,最后到达巴西附近发现的海上超大级油田——?一个能源新轴心正在美洲崛起。”

世界石油版图发生巨变

展望未来,世界石油版图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石油生产的重心正逐渐从中东向西半球牵引,北美将成为一个“新中东”。美国,正在实现由主要依靠国际油气市场向主要依靠国内油气市场和美洲油气市场的战略性转移,北美乃至整个美洲预期将实现能源自给,甚至还要出口能源。

在世界油气生产重心西移的同时,世界油气消费重心则东移至亚太地区。近20年来,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经济发展一直在快车道上,石油消费量增长了一倍以上。亚太地区石油需求量由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10%上升到25%,推动世界能源消费增长重心发生了转移。目前,全球新增能源需求中的绝大部分(70%)来自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可预见的未来,以中、印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能源消费增长的主力。福岛核事件后日本正在为弃核与否而艰难抉择,如果日本将30%的电力供应所需的核燃料全部改用其他燃料,将极大地增加亚太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尤其是发电用煤炭、天然气、石油等传统能源,致使今后相当长时间里这一地区的能源需求将保持旺盛势头。由于亚太地区能源相对匮乏,尤其是油气等优质能源缺口较大,因此,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供不应求的局面在亚太地区将长期存在。亚太地区国家只能通过不断扩大进口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油气需求。

无疑,经济迅速发展的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石油需求的最大引擎,是世界能源消费增长的重心。

石油向东流——沙特、俄罗斯、加拿大转向亚太

沙特石油将更多地流向中国

就在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17年,美国将取代沙特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的同时,11月13日,沙特阿美宣布其全资子公司——阿美亚洲正式成立,总部设于北京。该公司将提供包括原油和化工品市场营销、合资企业间协调、采购、检验、研发、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传播等各类服务。舆论认为,此举标志着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在中国的业务拓展将更加持续深入,将进一步加强沙特与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同时也彰显了亚洲地区在沙特油气出口战略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沙特阿美是沙特的国有石油公司,其原油产量和可采储量都居世界首位,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四位。阿美公司高层表示,阿美亚洲将把沙特阿美在亚洲的业务整合为一体,共同执行沙特阿美在亚洲地区的战略——顺应世界石油消费重心东移至亚太地区的大趋势,稳定和扩大对亚太地区的石油出口,抵消对欧美地区石油出口减少的影响。

历史上,沙特的石油主要出口到欧美地区,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沙特最大的石油出口国。然而2009年12月,沙特对中国的石油出口突破了每日100万桶的重要心理关口,达到创纪录的120万桶/天的水平。而同时,沙特对其传统的最重要原油出口国美国,石油出口量在20年来首次降至100万桶/天的水平之下。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了沙特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换言之,沙特的石油已经开始更多地流向中国。

沙特,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石油生产国,其石油出口流向的转变,实际上代表了整个中东地区石油流向的巨大转变。

中东,从美国的“油库”变身为亚太的“油库”

作为“世界油库”的中东,战后相当长时期,其原油绝大部分流向大西洋两岸、特别是欧洲和北美地区。但现在,美国由于页岩气革命导致国内油气产量快速增长,石油净进口量在2007至2009年已经减少了19.3%,其中75%是通过减少来自中东地区的石油进口量实现的。2010年美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仅占其全部进口量的15%。美国调整为主要从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等美洲国家进口石油,在2010年占其全部进口量的70%以上,美洲真正成为了美国的“后院油库”。国际能源署预计,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南北美洲的油气产量完全可以满足美国的油气需求。换句话说,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东石油不再是美国的必需,美国将不再过度依赖中东及其他不稳定地区和国家的油气供应。与此同时,欧洲由于油气需求增速减缓,且有来自俄罗斯的油气供应,对中东地区的石油需求也明显下降。

面对美国、欧洲对中东油气需求下降、世界能源消费重心向亚太地区东移的大趋势,沙特等中东主要产油国逐渐把出口重点向亚洲国家转移。

近年来,中东向亚洲国家出口的石油增长明显,从2006年的1360万桶/天增长到2010年的1428万桶/天。未来,中东国家将更加依赖亚洲国家的石油消费需求。与此相对应的是,中东地区的石油在亚太主要国家石油进口总量中的比重日益上升。以中国、日本和印度为例,中东是其第一大供应来源,2011年,中国从中东进口的石油超过50%,印度为73%,日本为80%。中东,逐渐成为了“亚太的中东”。

俄、加开拓亚太油气市场

在中东石油改道流向亚太地区的同时,能源资源丰富的俄罗斯和加拿大,也早已开始开拓亚太油气市场。

长期以来,俄罗斯的油气出口主要面向欧洲,但近年来,俄罗斯开始谋求摆脱对欧洲的依赖,不断扩展出口市场,实现出口多元化,把目光瞄向了油气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的亚太地区。俄罗斯总统普京已要求重新审视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战略,明确提出俄罗斯当前形势下应将眼光转向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韩国和印度。可以预见,随着俄罗斯与中国、日本、韩国等国的油气合作的全面展开,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将通过油轮、火车以及新建的管道源源不断地流向亚太地区。

加拿大的石油蕴藏量在全世界紧随沙特之后排名第二;天然气产量排名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然而,作为“能源富矿”的加拿大却是一个“能源孤岛”,长期以来能源出口受制于美国,美国几乎是加拿大惟一的能源买家,加拿大的油气绝大部分出口给了美国。现在,随着美国海上油气和非常规油气(特别是页岩气)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能源替代作用的加强,未来美国的油气进口量将持续走低,加拿大对美国的油气出口将急促下跌,通往美国的油气管线将面临停运的风险。为了摆脱能源出口过度依赖美国的状况,加拿大也在谋求出口市场多元化,把目光转向亚太。中国与加拿大能源领域合作不断增多的事实就是活生生的证明。

国际能源版图变动,引发国际地缘政治变化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注的焦点,始终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国际能源版图的变动,正在诱发和推动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

美国可轻松实施战略东移,重返亚太

历史上,美国在中东多次发动战争,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而现在,美国正在不需要依赖中东的石油,中东在美国能源战略中的分量明显下降,将直接导致中东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地位的下降,美国对中东的军事和外交战略将可以更加灵活,既可以腾出手来“改变”中东,也可以放任中东走向“无序”。未来,尽管美国不会轻易放弃中东,仍会继续保持甚至增强对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但美国今后的中东战略以及美国在中东产油国的一切活动,显然不宜再继续被简单化地理解为“为石油而战”了。美国的全球战略正在呈现“西缩东进”趋势,不再把中东作为全球战略的重心,逐步收缩在中东的军力存在,把全球军事和外交战略的重心转移到了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

中东,正在成为“亚太的中东”

随着中东地区石油在亚太国家石油进口总量中的比重日益上升,中东逐渐成为了“亚太的中东”。

中东地区的局势稳定问题将日益受到亚太地区国家的高度关注。中东地区动乱对亚洲国家油气供应安全的威胁要大于对美欧的威胁。当前伊朗核问题是国际热点问题,美国、欧盟国家之所以总是摆出一副与伊朗不惜一战的姿态,就是因为伊朗石油出口中断对欧美本身的伤害已经在欧美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实际上,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针对伊朗原油出口采取的制裁措施给亚洲国家带来的挑战尤其大。中东地区的石油供应一旦中断,首先对亚洲产生影响。亚太地区更关注中东石油供应中断的风险。

长期以来,美国在中东的存在和影响力是中东稳定的关键因素。因为需要大量进口中东石油,该地区对美国的能源战略安全举足轻重,一旦该地区出现了不稳定或威胁性的力量或因素,美国立即采取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甚至发动战争来予以清除。而现在,随着美国对中东石油依赖程度的下降,局势正在发生着微妙变化。某种程度上讲,美国或将容许或者能够承受一个更加混乱的中东存在。相比之下,中国越来越依赖中东的石油,中国更需要一个稳定的中东。

东亚各国从中东进口石油都是通过油轮海运的,中国的石油进口 80%以上依靠海运,主要航线也与中东有关,即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如果航路发生问题,会直接影响中国的石油供应安全。一些美国专家甚至提出这样的问题:未来不再依赖中东石油的美国是否仍有必要关心中东地区局势的稳定?是否有必要守卫霍尔木兹海峡等重要海上通道?相反,对中东石油依赖日增的中国是否会取美国而代之,守卫霍尔木兹海峡?

俄罗斯,再“斗气”时将处于下风

俄罗斯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天然气出口国,俄罗斯经济主要依赖能源出口。而现在,美国能源地位的不断增强将使俄罗斯的能源外交在全球、特别是在欧洲的影响力明显减弱。长期以来,俄罗斯同欧盟在能源问题上、特别是天然气问题上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歇。天然气是俄罗斯制衡欧洲、维护独联体的“撒手锏”。欧盟国家天然气总需求量的四分之一来自俄罗斯,欧洲国家不愿过度依赖和受制于俄罗斯,希望减少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然而苦无良方。随着美国天然气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北美地区液化天然气出口欧洲的前景有可能变为现实。如此,欧洲在面对俄罗斯时将更加“气足”,俄罗斯在与欧盟国家“斗气”时有可能要逐渐处于下风,这将迫使俄罗斯不得不降低输欧天然气价格,也迫使俄罗斯更加努力谋求天然气出口的多元化,以摆脱能源出口对欧洲的依赖。而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亚太地区正好成为俄罗斯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的首选地区。俄罗斯需要亚太,亚太需要俄罗斯。无疑,凭借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舞台上自然会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中国与美欧的光伏之战:新能源,新战场

2012年11月1日中国商务部公告,决定自即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公告称,该案将与2012年7月20日商务部已发起的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调查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补贴调查进行合并调查。11月26日商务部再次通告,宣布自即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追溯征税”调查。这意味着,由美国率先挑起、欧盟紧随其后、中方无奈反制的中国与美欧的光伏贸易战一触即发。

美欧夹击中国光伏产业

2011年10月19日,德国光伏巨头SolarWorld美国分公司及其他六家光伏企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提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简称“双反”)调查诉讼申请,11月8日美国商务部决定接受该申请,对中国光伏企业展开“双反”调查。2012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初步裁定,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行为,将征收31%~250%的反倾销关税。近日,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相继做出最终裁定。此仲裁结果,将直接断送中国10%的光伏出口市场。

就在美国“双反”调查和裁定紧锣密鼓进行时,欧盟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调查。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启动对中国出口的所有光伏组件和部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片、硅片)进行反倾销调查。这是迄今欧盟委员会宣布进行的最大金额反倾销调查,也是中国迄今遇到的金额最大的贸易诉讼。根据欧盟的计算,2011年中国向欧盟出口了总价值210亿欧元的太阳能面板和相关部件,出口量占中国光伏制造业总产量的70%。如果最终调查属实,这意味着占中国光伏出口70%的欧盟市场大门将关闭。

中国光伏产业遭遇毁灭性打击

近年来,全球兴起大力研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热潮。在此国际大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产能急剧扩张。如今,中国光伏产品的出货量已占据全球的半壁江山,可谓当今世界光伏业的龙头老大。然而,中国光伏产业诞生伊始就先天不足——原料和销售“两头在外”。在由上游硅料、中游组件和下游电站所构成的全球光伏产业链中,中国光伏产业呈现出在制造方面具有成本和规模优势,但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少、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的畸形发展态势。

一方面,中国光伏产业并未拥有真正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主要是充当海外廉价组件生产商和代工商。比如多晶硅产业提纯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七大厂商手中,包括美国的Hemlock,挪威的REC、美国的MEMC、德国的Wacker、日本的Tokuyama、Mitsubishi Material和Sumitomo Titanium,它们垄断了全球的多晶硅料供应,并获得了太阳能产业最丰厚的利润。具体来说,美国擅长研发,太阳能发电设备使用率并不高;欧盟则擅长生产太阳能的机械;中国主要承接了太阳能电池及组装环节,并且中国光伏企业需花高价进口大量核心的原材料和生产设备。例如,中国生产光伏板所需的多晶硅大多从欧盟和美国进口,制造光伏板的机器也主要购自德国和法国。

另一方面,中国国内的光伏市场很小,有待开发,中国光伏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特别是欧美光伏发电市场。中国光伏产品有近90%出口到欧美市场。

中国光伏产业这种畸形的发展态势意味着,一旦欧美等国在技术含量高的多晶硅料供应上、或者在光伏发电组件的进口上施加限制措施,中国整个光伏行业便面临困境。美欧相继对华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并做出或即将做出惩罚性裁决,已经给中国光伏组件制造业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目前80%的多晶硅企业停产,80%的相关从业人员处于待岗和下岗状态。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债务累计已高达1110亿元,整体负债率超过70%。

折射出欧美的不平衡心态

发展太阳能产业是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挑战的重要措施。中国太阳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投融资、产业分工和科技合作的共同结果,中国为世界提供了质优价廉产品,有效降低了各国光伏发电建设和应用成本,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面对中国蓬勃发展的光伏产业,欧美心态不平衡之处在于:过去全球出现了一个新的创新型产业,可能会全产业链集中在欧盟或者美国,这样他们享有创新的收益也就会更大;而中国目前通过产业政策及地方政府的扶持,从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分到一杯羹,尽管大多属于低端部分的利益,但已使欧美不能像过去那样完全享有了。

欧美打压中国光伏产业,其最终目的和战略意图就是要遏制中国在新能源这一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美欧不能容忍中国在新能源产业革命中有任何领跑世界的机会与实力,正在谋求从战略、贸易和技术标准等方面对中国的新能源发展进行遏制,确保欧美在未来战略产业方面的领先地位,这典型地反映了在国际能源领域一场新的控制能源主导权的争夺——新能源,新战场。新能源,正在成为各种国际政治力量进行合作、竞争以及发生冲突的新领域。

抢占新能源技术制高点,掌握世界经济主导权

低碳经济主导世界能源技术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共同需要,低碳经济已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由于低碳、绿色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是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低碳化,低碳经济正在逐步主导世界能源技术发展方向。为此,当前新能源、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地位不断上升,正在获得迅速发展,并大有最终要替代石油、煤炭等环境污染大的“脏能源”的趋势。

到2011年初,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制订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或刺激计划。例如,根据欧盟制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欧盟能源消费的比重将由目前的12%上升到20%;日本提出到2030年要使海上风力、地热、生物质、海洋(波浪、潮汐)四个领域的发电能力扩大到2010年度的六倍以上。即使中东产油国也开始追求能源结构多元化,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例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已推出了“2030年综合能源战略”。根据该战略,至2030年,迪拜将实现从化石能源向生态能源的转化。届时,70%的能源将来自天然气,12%依靠清洁煤炭和核能,5%来自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国际能源署在其的《2012世界能源展望》中预测,可再生能源的作用在未来几十年将日益显现。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总发电量的近三分之一,其中太阳能的增速最快。与此同时,生物能源的供应也大幅增加,水电、风能和太阳能成为全球能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世界能源领域正在掀起一场新的变革。目前,可再生能源在整个能源中的比重还小,但会逐年增加并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而不断发展壮大。围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已经开始,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来临,即围绕低碳、减排新技术,发展节约资源的新能源经济时代。

全球范围内对传统能源资源的控制和争夺仍在继续,对新能源的控制和争夺已经展开。世界各国不仅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新引擎和新增长点,还从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来定位新能源发展和新能源贸易,更是从战略高度把新能源作为提高本国核心竞争力、占据未来制高点、争夺国际领先地位的战略新兴产业。这是因为,谁抢占了新能源技术的制高点,谁就可以掌握未来世界经济的主导权。目前,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这三大经济体均在努力发展新能源技术,已经开始抢占新一轮能源变革和能源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将深刻影响国际关系演变

这场发生在新能源领域的争夺,必将对国际关系的演变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已初见端倪,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国际社会围绕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供应安全、环保标准、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博弈将更加尖锐复杂,并进而成为影响国际关系演变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将企图利用其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领域的优势地位,主导世界能源领域乃至世界经济领域的规则制定权,从而继续维持乃至进一步巩固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二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在这场新能源产业革命进程中,先进的能源技术主要由科技水平领先的发达国家掌握。发达国家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研发、生产、布局上占有绝对优势,处于领先地位,主导世界能源未来发展方向。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的发展中国家)难以独立开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只能仰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援助。受这一现实的制约,广大发展中国家很难享受到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产业革命的实际好处;相反,世界能源格局将会变成发达国家以天然气、新能源、核能、清洁能源为主,发展中国家以高价的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脏能源”为主。相当一批发展中国家将陷入新的“能源贫困”。并且,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清洁能源的这一大背景下,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实力越来越占据有利地位和道义制高点,发展中国家由于新能源、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落后、利用程度低,仍不得不过度依赖传统的化石能源,因而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将会更加被动,并因此有可能付出高昂的政治、外交、经济代价。这些将成为长期影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一个新的重要因素。

三是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在新能源领域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在新能源领域,以中国、印度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一方面,有可能凭借其人力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后发优势等,在新能源产业链条的某个环节或产品上,具有与发达国家一争高下的实力与地位;另一方面,毕竟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底子薄,难以与发达国家全面竞争。因而,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在新能源领域,既围绕该领域的主导权发生激烈争夺,又能够相互合作,共同推进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在新能源领域将呈现合作、竞争与冲突并存的复杂局面。中国与美国、欧盟在太阳能领域的光伏之战便是很好的注解。中国与美国、欧盟在全球光伏产品市场上既相互竞争,也相互依赖;既有合作共赢的广阔空间,也有激烈争夺的商业利益和战略利益。

四是美国的能源地位进一步增强,有利于其继续维持全球霸主地位。美国几乎是当今世界惟一一个常规能源与非常规能源均极为丰富、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均较为巨大、能源开发和利用技术先进、能源获取和进口成本低、能源资源增长潜力大的国家,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能源大国和能源强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美国能源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摆脱对化石燃料资源的依赖,走可持续、环境友好的能源发展道路。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领域,美国试图领导一场史无前例的新能源革命,通过开发利用新能源,摆脱对石油等传统的“脏能源”的依赖,并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未来美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点。美国提出要在全球范围“引领世界能源未来”,就是要成为新能源技术、节能产业、高端制造业和智能信息产业的全球领跑者,引领未来传统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替代技术,从全球政治、外交、合作的视角主导全球能源的开发利用。美国希望凭借其在国际舞台上较大的影响力,通过“引领世界能源未来”,进而引领世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低碳经济,继续充当世界经济的领头羊,成为制订国际规则的领导者。无可否认,美国科技发达,科技的原创性和市场化程度很高。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在智能电网、第二代生物质能源、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开发利用以及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等方面将长期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在全球范围内的能源技术输出和转移上也将处于主导地位。可以说,在当前全球能源领域的新变革、新趋势上,美国进一步确立了其全球能源强国的地位,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其全球霸主地位。

中国的能源安全之路

第10篇

我刚从欧洲回来,开了一个全球各国的光伏产业联席会议。根据现在的统计,今年全球的装机30~35个G瓦,去年是29.6G瓦,比去年仍然有增长,但整个增长率降到了20%。

另外光伏到现在已经达到了平价消费的特点,在欧洲电网电价在20~25欧分,但光伏已经低于电价,所以进入了平价消费,主要得益于光伏成本的降低。

全球前15位光伏企业的产能已经能够满足全球60%的需求。全球的电池组件产能60G瓦,实际去年装机不到30个G,中国产能40G瓦,去年实际产量20G瓦,百分之百过剩,这是直接导致今天超低价竞争的原因。

而且平价消费以后,自用电反而卖给电网更值,所以给储能开辟了新的应用前景。中国现在鼓励光伏市场政策是两块,一部分是可再生能源电力附加费,我们交的电费里8厘钱一度电,一年是200亿左右。还有一部分叫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这个目前只用在了“金太阳工程”项目上。一瓦补5块5,最早5月份核准了1.7个G,但最后下钱1个G,第二期正式启动,大概规模也就1个G,所以今年专项资金就要拿出110个亿支持“金太阳工程”。

对于“双反”在光伏业是有共识的,“双反”对谁都没有好处,而且一个开放的市场对欧洲的光伏企业是有好处的。

欧美“双反”最终走向并不取决于行业的认识,还有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在里头,所以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那么中国现在如何有效度过这个困境呢?这样一个大的产业你不能让它自生自灭,受制约以后,国家一定要出台政策。

第一,要促进产业的合理整合。因为产能过剩是一个现实问题,如果没有产业整合是不可能的。第二,要启动国内市场,帮中国光伏企业度过难关。

国家能源局出台了“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示范区”。当然这是从电价上开始补贴。

电价补贴还要考虑商业模式,我们不能说一个启动国内市场就不考虑它的补贴方式。按照德国的补贴方式应该是固定上网电价的方式。再有钱从哪来?现在国家已经把它推到财政部,财政部出台的文件就是统一使用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基金。要知道去年风电发电量1千亿千瓦时,1千亿度电,现在平均每度补2毛钱。原来有补贴资金拖欠的问题,现在是缺多少,财政部拿多少,所以现在资金问题已经解决了。

“金太阳工程”曾经为了解决并网难问题出了一个文件,紧接着国家能源局出台了100号文。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六字真言”:欢迎、支持、服务。电网企业在并网申请受理、接入系统方案制订、合同和协议签署、并网验收和并网调试全过程服务中,不收取任何费用。中国并网难问题,在一夜之间就已经解决了,所以资金的问题解决了,并网的问题解决了,最重要的几个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大的项目也已经启动在即,现在国家新能源100个新能源城市,国家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还有分布式发电,金太阳工程二期,所以这几个项目同时在启动。所以国内市场是没有问题的,资金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并网是没有问题的,现在这些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另外光伏的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这里是今后三五年的目标,这三五年的目标就已经很令人震撼了。未来三五年光伏组件的成本还有可能下降50%,这是令人很振奋了。

当然还有更令人振奋的,2012年9月第27届欧洲光伏年会,根据新的理论,光伏电池技术突破还有很大潜力。

这次大会报告,前两位都是物理学家。第一位讲到了热载流子的概念。第二位是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原来我们知道靠工艺技术,最后也只能达到这样一个极限效率,那现在效率最高是43.5%,你不可能突破热载流子极限,现在可以突破热载流子极限,可以达到90%左右的效率。

最新高效电池的结构和微矩阵电池,还有全光谱吸收电池和印刷电池都已经开始出现。最后效率可以达到95%的转换,这些都是新的理论突破。

如果新的理论变成真实的产品,几微米厚的电池,效率高达95%,那么任何奇迹都会发生!商业化的太阳能汽车、太阳能飞机、太阳能游艇都将成为现实。

最终中国光伏企业怎样才能走出困境呢?

一是启动国内市场。二是产业整合是关键,回归正常和健康。光伏产业恰恰存在着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如何能够克服同质化现象,又不违反市场规律,这样来促进产业整合,这样才是考验我们智慧的问题。如果说只有了国家项目,有了钱,有了电网接入的问题解决,够不够?不够。还有如何整合现有过剩的产能。合理的商业模式,生产企业的资金链问题,开发商融资问题。每年60亿国家补贴要撬动1500亿市场,很好的融资环境不解决的话,是起不到作用。

第11篇

关键词:风电项目;融资成本;融资方案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3日

一、具体问题描述

(一)风电发展背景。长期以来,我国电力供应主要依赖火电,众所周知,煤炭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而风能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风电与火电相比,不仅节能节水无污染,而且对保护生态环境大有好处。2005年我国通过《可再生能源法》后,我国风电产业迎来了加速发展期。

风电作为目前技术最成熟和最具商业应用价值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在能源形势日趋严峻、传统资源日渐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大力发展风电可再生清洁能源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2015年,中国风电强劲增长,全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3,297万千瓦,创历史新高,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29亿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8.6%,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风电装机容量1亿千瓦的目标。2015年,风电年发电量1,863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3.3%。风电建设已遍布全国各省(区、市),风电已成为我国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明确提出风电到2020年达到2亿千瓦的发展目标,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风电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节奏。

(二)风电项目融资主要特征

1、融资规模较大。风力发电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具备资金需求大、建设期短、融资周期长的特点。项目初始投资规模大,风电项目一般在1年内建成投产,在建设期需投入90%左右的资金,按照相关规定,项目建设投资额的20%必须为投资商投入,剩余80%需要债务融资,由此融资准备期短,融资任务重。

2、融资为长期资金。风电项目运营期普遍设计为20年,由于风电项目建设具有一次性大额投入、分期收回的特点,债务融资属于固定资产贷款性质的资金,结合投资回收期测算,融资总期限应设定为10年以上,否则由于期限错配将导致现金流断裂,难以按期还本付息。

3、缺乏优惠信贷政策和财政政策支持。虽然风电属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但目前仍执行一般竞争性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利率,贷期相对较短,而且缺乏优惠信贷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对风电项目的贷款要求必须有第三方进行连带责任担保,使风电企业融资更加困难。目前,央行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尚未出台任何关于发展风电行业的信贷配套政策或指导意见,各商业银行对风电信贷政策也没有明确的贷款支持政策。

4、融资结构简单、品种单一。风电企业目前融资结构简单,融资品种单一,银行贷款是其融资的主要渠道,不利于资金在时间、地域以及成本上的优化配置,财务成本难以有效降低。同时,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时间相对较长,在金融机构头寸紧张时可能出现已签订借贷合同但难以提款的情况,也有可能存在因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导致无法按期还款的风险(若补贴电费不能及时到位)。

5、融资成本高。长期贷款致使年度财务费用居高不下,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沉重的债务负担。风电场造价由设备及安装工程费、建筑工程费和其他费用三部分构成,其他费用中含建设期利息。如一个4.95万千瓦的风电项目,投资额约3.7亿元,融资额度约2.96亿元。基建期利息支出约1,400万元,约占基建投资总额的4%。风电场投产运营后,因风力发电依靠自然风力资源发电,它的运营总成本为风机本身的机械损耗、设备检修及故障维护费用,运行和管理人员工资和管理性费用及财务费用。一个4.95万千瓦的风电项目,贷款期15年,一年财务费用约为1,054万元,约占当期运营成本的33%。

二、降低风电项目融资成本的思路和方法

(一)主体思路。目前,风电项目融资主要的融资手段采取的是银行贷款,大规模的债务融资不但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还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再筹资能力,降低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另外,还导致风电企业的资金链脆弱,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负债率居高不下。因此,融资方式的优化、融资渠道的拓宽已经势在必行。在确定融资渠道的同时,应综合考虑资本结构、资本成本、货币时间价值、风险等因素,从项目自身建设与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采取多种措施保障资金及时到位,且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二)采用债务融资降低成本的方法

1、开工前做好准备,及时取得贷款批复。在项目取得路条及相关前期专项支撑文件办理完毕后,即刻与各主要银行进行沟通联系,为项目贷款做好铺垫。待项目取得核准文件后,在短时间内可取得主要合作银行对项目贷款的授信额度,确保建设期的大额资金来源。

2、基建期通过各种措施,降低基建融资成本,节约工程造价,从而达到降低运营期折旧和财务费用的目的。(1)工程建设期间,根据工程进度,合理安排贷款时间,做到多批次、小批量放款,达到延迟放款时间,延缓放款额增加速度的目的,从而有效降低融资成本;(2)根据工程进度,在设备付款时采取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支付的方式,从而节约融资成本;(3)根据公司发展前景,向银行提交降低利率的需求。在取得优惠利率后,可在今后十几年的贷款期内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3、投产后前两年为降低融资成本的最后两年。根据工程情况,投产后前两年将陆续支付剩余工程款及设备款,因此这两年成为降低融资成本的最后两年。(1)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确保到期还款时,资金不出现断链;(2)根据支付情况,合理安排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节约财务费用。

(三)采用股权融资降低成本具体方法

1、股权融资包括股票上市融资和私募股权融资两种方式。风力发电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并上市是股权融资的常见形式,这样才能在资本市场上筹措到较大规模的权益性资金。由于公司上市的必要条件严格且有经营年限的要求,公司可以采取定向增发或收购等手段,快速实现风电资本的上市。

2、由于风电行业具有低碳环保的概念,受到私募股权的追捧。从风电项目建造成本比常规能源高的现实情况出发,可把股权投资主要集中在风电上游设备制造领域来降低项目的风险。一方面私募股权投资能提供稳定的资金和融资支持,提高净资产,降低财务费用;另一方面能帮助公司完善管理,从而提升公司的内在价值。

三、小结

根据以上方法,目前管理的几个项目分别取得了一定成效。各项目建设期利息较概算节约利息支出约400万元,运营期内降低折旧约350万元,投产运营第一年节约财务费用约150万元。

主要参考文献:

[1]惠恩才.我国发展风力发电项目融资问题研究[J].经济管理,2012.11.

[2]王学军.浅谈风电项目融资方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

第12篇

绿 色 能 源 太 阳 能

广西玉州区东环小学(三)13班 宋周玲

煤气一天天在涨价,可我家却是郭美美唱那首歌 “不怕不怕”,因为我家用上了太阳能。

我家使用的太阳能是太阳能热水器,它安装在楼顶上。太阳能可好啦,我们用了五年,觉得它好处很多:

环保。太阳能是安全清洁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什么是再生能源?就是今天出太阳,明天还会出太阳,那太阳能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不像煤和石油开采过了就没有了,树木砍了也没有了。而且它不需要运输,不需用加工提炼,只要有太阳的地方就可以使用。太阳能是非常干净的能源,没有一般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产生的有害气体和废渣,因而不污染环境。我们家用了太阳能,住宅的空气特别好。

省钱。只要太阳公公出来,就会给我们烧水,把水烧得烫烫的,春夏秋冬都能用。夏天水温最高能达到98度,可以用来杀鸡;冬天就是不出太阳一般也有30多度,只用煤气或电加一点点温度就可使用。用了太阳能,我家一个月就少烧了一罐煤气,相当于近千斤柴草和几百斤煤。节能就是节省钱,我们一个月减少了近百块钱的开支。五年能节省多少钱,同学们学过数学乘法,就给我算算节省了多少钱啦。我初步估算了一下,省下了近 6000元。据我爸说,安装这太阳能花了2000多元钱,那就是说早已收回成本了。它使用受使可长达十五年呢。

安全。现在学校都强调要注意安全,安全是最重要的了。用电、用煤气都容易发生

安全事故。而太阳能不需要用电,也不需要用煤气,不需要烧柴火,所以不会触电,不会发生煤气中毒,也不会发生火灾。除了要小心水太热被烫伤外,其他都不用操心。因为太阳能很安全,所以爸爸妈妈都放心让我使用。

方便。太阳能不像煤气热水器那样用水的时候扭来扭去那么繁锁,一开就有热水来了。一天24小时都可供水,用水温度可根据需要调节,并且水温可保存三天,遇上两三天不出太阳照样可以使用。太阳能配有电脑控制,自动上水、保温、加热,水温、水量都能显示出来,使用非常方便。

同学们,你们家装了太阳能没有?没有安装的话,为了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请你们赶快使用太阳能吧!

(通讯地址:广西玉林市一环东路东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