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1 16:18: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突发事件应对办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 教育部近日召开新闻会,介绍《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暂行办法》有关情况。《办法》明确,建立督导问责机制,规定专项督导结果是对相关单位和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同时明确要对教育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处理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
《办法》规定,实施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要坚持“及时有效、公正公开”的原则,推动教育重大突发事件得到有效的处理和解决,并及时向社会公开事件处理和专项督导结果。
凡涉及影响和危害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或严重侵害师生切身利益并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各种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都属于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实施范围。
专项督导的内容主要是,地方和学校应对和处理教育重大突发事件的情况,涉及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从发生前到发生后的各个环节。具体来讲,一是预防和准备阶段,包括教育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物资储备、监测与预警等。二是应对处理与救援阶段,包括教育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紧急报告、控制局面、组织疏散、实施救治、开展救援、立案调查等。三是过程处理阶段,包括隐患排除、救治、安抚、抚恤、赔偿、教育、惩罚处置等。四是后续处理阶段,包括恢复重建、环境整治、心理干预、维护稳定、宣传教育、结果通报、事后评估等。五是建立健全公告制度、监督检查和考核问责机制等情况。
《办法》还明确了专项督导的组织实施,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各地开展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工作进行统筹协调指导,对教育重大突发事件影响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决定直接派出督导组还是指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教育重大突发事件实施专项督导。
对特别重大的教育突发事件专项督导,由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具体程序是:了解情况并进行评估;向相关省级人民政府发出书面通知;组织督导组赴现场进行督导检查;督导组向当地及省级人民政府反馈初步督导意见,向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提交书面督导报告;地方政府根据督导意见提出整改方案,向社会公布;视情况向社会公布督导报告和整改报告。
《办法》建立了信息报告制度,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及时向上一级教育督导机构报告发生教育重大突发事件和应对处理进展情况;建立了督导问责机制,规定专项督导结果是对相关单位和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强化了督导结果的应用,同时明确了要对教育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处理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
《办法》规定教育督导部门作为第三方,督促政府和学校积极应对和妥善处理教育重大突发事件,并向社会公布督导报告和整改报告,主动接受社会和媒体监督,体现了督导的客观公正,形成了应对处理教育重大突发事件的倒逼机制。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突发事件;处理办法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上发生突发事件是很平常的,教师要用他的聪明才智化解各种突发事件。诙谐的语言是处理紧急情况的重要依据,应该大力提倡。要对紧急情况做出快速反应,教师应将生动的语言表达和强有力的动作结合起来,减少对课堂的不利影响。语文教师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智慧来自他们长年积累的经验,以及对教育事业深厚的感情。本文将从语文教师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经验,具体介绍语文教师应对教学突发事件的办法。
一、仔细观察,防患于未然
紧急情况的发生一般都不是没有预兆的。因此,教师需要在发生紧急情况之前有所察觉。想要避免在课堂上发生突发事件,教师应该仔细观察课堂上的气氛,事发之前就抓住隐患的苗头。比如,学生之间的争执,推推拉拉,动手动脚,彼此之间不友好的言行,都能成为课堂上突发事件的原因。更有甚者直接伤害到学生的人身安全。为了避免意外,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学生有没有异常的表现,多关心那些有苗头的学生,及时采取行动,提前阻止事件的发生,消除隐患。即使事发后,也能很快地解决问题,及时阻止事态蔓延。
二、应用归因理论,避免误解学生
科学合理地运用归因理论对语文课堂上处理突发事件起着很大的作用。如课堂上,教师绘声绘色地讲着课题,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啪的一声,一只乒乓球弹了上来。教师勃然大怒。学生连忙解释,盛怒的教师一句也听不进去,当着全班同学面前就是一顿批评。结果,这一节课就给耽误了。下节课,看着拿着乒乓球和球拍去上体育课的学生,才知道原来是误会了那位学生,他不是故意的。教师知道错怪了那位学生,于是在大家面前向该学生当面说声对不起。这个例子说明一个问题:所有的事情都不是平白无故发生的,只有了解了真实情况,明确缘由,处理紧急情况才能不偏不倚。突发事件的发生包括主观和环境两个原因,归因理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了应对和处置课堂突发事件,教师应该大胆地尝试科学地应用归因理论,把事情真正了解清楚,然后再做出客观的评定。
三、随机应变,改善学生学习状态
学生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严重影响上课的秩序。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因势利导,把不好的影响转化为好的。如学生正在上课,外边的工地上传来机器“嘟嘟”的声音。很快学生的心就飞到了窗外,全班学习氛围烟消云散。学生扭过头看着窗外发出声音的地方,想着那是在干什么。有的学生听着“嘟嘟”的声音,烦躁地捂着耳朵,使劲地摇着头,注意力集中不起来。这时听见教师说:“同学们学得很不错嘛,连机器都知道你们懂了,听,它在为你们叫好呢。那么这节课学的知识大家一定总结好了,谁来说说啊?”大家都笑了起来,注意力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课堂上,教师没有斥责学生,而是很巧妙地转移回了学生的注意力。
四、引用名言佳句,化解矛盾
引用名人名言也是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突发事件时而采取的优化的选择。如语文课上,教的是赵丽宏的《山雨》,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把学生的思维都带到了下着小雨的山上。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刚刚打完篮球的顽皮学生饶舌一句:“哪里是下雨啊,明显是汗水呀!”其他同学立刻看向了那位同学,有的甚至露出责怪的目光。教师看着这个学生泰然自若,没有批评一句,更没有一点慌张,笑了笑说:“你那么热,是因为你还没有体会到文章的含义,你静静地想着下雨的情形就不会那么热了。李白有这么一句诗‘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说的是天色清明的时候,江上明月就很会亮;人的心态平和淡定的时候,海鸥也会感知的,更别说雨了。所谓心静自然凉!”学生都为教师的风趣、智慧而喝彩,那位打篮球的调皮学生也害羞地低下了头。
紧急事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屡见不鲜,解决的方案也是层出不穷。只要教师在课前细心观察,处处留心,课堂巧妙回应,最后总结经验,遇到紧急情况,保持清醒的头脑,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定会使学生的成绩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金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中小学是孩子们进行深入学习的关键时期,为了保障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就要更好地应对学校的突发事件,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中小学校学生的年龄小,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比较弱,为此,学校的领导以及教师就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及时应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校园突发事件概述
突发事件是指发生的速度特别快,让人难以预料到,并且发生后让人猝不及防,必须采用一些特别的方法才能解决的事件。
校园的突发事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突发性特点,中小学突发事件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方式都是不确定的,这样就会导致学校老师和领导的防范困难。第二,危害性特点,突发性的事件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它造成的最后结果往往都是有害的,从轻的方面说会扰乱学校老师的课堂教学,使同学们不能按时上课,还会对学校学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从重的方面说,则会对学校的老师、领导、学生造成生命威胁,甚至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和长久的发展。第三,复杂性特点,突发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并不单单是一个原因,并且在突发事件的发展中出现的状况也是复杂多变的。
校园的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学校方面的管理不善,防范措施做得不到位,没有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教育工作;也可能是学生自己的原因,由于学生淘气、性格倔强等造成的突发事件;还有可能是社会大的方面引发的学校的突发事件等。
二、中小学应对突发性事件的策略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小学的教育发展,更好地应对校园的突发性事件,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快速地解决,具体措施有:
1.国家和高校加强对校园突发事件的重视
一方面,学校及各级领导应该加强对中小学校中的突发事件的重视,对于学校的教学进行监督,不断增加对应对突发性事件准备工作的费用投入,打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让更多的同学可以有机会加入到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演练中去,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学的正常开展,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应对突发性事件解决办法的培训,使教师很好地掌握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方法,提高其应变能力,从而使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为同学们讲解突发性事件的解决方式,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良好的课堂,完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2.进行应急演练,加强学生应急能力
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学生的应急能力,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切实加入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演练教学。安排全体学生进行突发事件演练,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教导学生如何去做,让学生不要惊慌失措,使事态更加严重。在演练过程中教师可以请专门的人员进行演练,让学生掌握其中的要点,再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感受当中的氛围,让学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可以更好地应对。
3.加强大众共同应对的程度
学校要为了应对突发性事件成立一个专业的解决突发事件的小队,小队的人员由学校的医务人员、教师以及相关的领导、保安人员等组成,为了加强应对能力,还要成立地区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小队,这个小队的人员由地区保安人员、消防人员、公安人员、医护人员、心理导师等组成,这样可以在事件发生时进行及时有效的应对,减少人身伤害,将损失减到最小。
三、结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更加重视对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小学校一些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为了保证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防范,在事件发生后能够及时应对和解决,国家和高校加强对校园突发事件的重视,进行应急演练,加强学生应急能力,加强大众共同应对的程度,营造一个良好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参考文献:
[1]赵笑菲.美国中小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对我国的启示[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3(5):107-110.
自1863年1月10日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伦敦地铁运行以来,地铁开始逐步成为许多大城市的交通主动脉和市民上下班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当前,对于北京、上海等人口超过千万的特大城市,地铁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有效办法之一,也是改善公交系统的措施之一,更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之一。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大容量、高效率、低污染、集约化等特点,大力优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并使之成为市民青睐和生活必需的低成本出行方式是一项科学、有效的战略性举措。
鉴于城市轨道交通的优越性,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开始兴建或快速扩建城市轨道交通。以北京市为例,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投入运营,2015年北京轨道交通将超过560公里,市民在三环路内平均每步行一公里便可到达一座地铁站。但是,我国目前快速发展的轨道交通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突出问题,其中有五个方面最为突出:
一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工程质量问题。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在大力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甚至要走一条超常规发展之路,最终导致施工中出现塌陷事件或建成运营后的站台漏水渗水、顾客“踏空”、屏蔽门伤人等问题。因此,从城市轨道设计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施工的质量保证等源头上确保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二是城市轨道交通的社会安全问题。目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自然因素不多,而且发生概率极小。从国外来看,地铁内发生人为的爆炸事件、恐怖袭击、纵火事件、放毒事件、跳下地铁站台自杀事件等社会安全事件最多,所以,综合研究国外地铁突发事件及其应对的经验教训,是提升地铁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捷径之一,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的重点应该放在社会安全事件方面。从国内来看,目前要特别注意乘客大量滞留导致踩踏事件、火灾事件。把城市轨道交通按照高危行业的标准对待,强化重点地域的安检措施,全时段加强城市轨道监控能力,合理布局自动报警系统,完善地铁突发事件疏散预案,定期开展疏散演练,编制和发放地铁紧急安全指南,帮助乘客了解地铁的安全设施、安全知识,提供保护乘客的安全预案,避免突发事件发生时产生恐慌行为和衍生事件。
三是城市轨道交通故障快速抢修能力问题。从总体上看,城市轨道交通发生突发事件是难以避免的,其安全保证还在于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还必须有故障快速抢修能力。但是就目前来看,效果不是很理想,急需改进的空间很大。在城市轨道交通内部管理上,不断强化和提升故障快速抢修能力是其常态性的核心工作之一,有针对性地强化大停电导致停运、意外脱轨、地铁车祸等事故的应对,避免因技术性或偶然性事故造成“大瘫痪”,重点开展地铁脱轨救援演练、突发性停电演练,提高先进科技的运用水平,同时强化电力保障措施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应急能力。
四是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制问题。例如北京市有的地铁线路已经运行多年,乘客的手机在运行过程中没有信号,对此乘客怨言很多。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信号盲区的溢出效应就会迅速放大,影响恶劣。手机信号盲区的长期存在暴露了我国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中体制不顺的弊端,因此,理顺管理体制,推进综合监管,实现无障碍接听手机等是今后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五是城市轨道交通法制问题。2003年以来,我国开始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法制建设,2005年6月28日,建设部颁布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2006年1月23日又了《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在地方层面,以北京市为例,2004年4月2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了《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制定和修订了《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但是就目前而言,大部分政策法规都是以“通知”形式下发的,其权威性不足。今后应该提升到立法层次,充实最新内容,同时注重和国家的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规中的条款相对接,为充实轨道交通安全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应对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是目前我国一些城市面临的新课题。只有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建设与运营有机衔接,强化安全运营管理,细化措施方案,才能够降低或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论文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治理念;法律制度
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深化应急管理工作规律性的认识。我国是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国际风险对国内安全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大。现代社会的高风险性,需要我们增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治理念,需要我们自觉地依法有效地预防和及时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需要我们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
一、增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治理念
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特别是2008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的发生,在考量了我国现行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制度体系的同时,也考量了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的行政法治理念。各级政府在强化效能政府、阳光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诚信政府等法治理念方面成效显著,为世人瞩目。总结这些年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还应当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律制度,增强以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行政法治理念。
1.增强自觉学习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知识的理念。据统计,我国目前已经制定涉及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35件、行政法规37件、部门规章55件。中央、国务院及部门文件110多件,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方面基本上实现有法可依了。各级党委政府都发出了学习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规范的通知。但是,一些地方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普及落实力度不够,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廊急、自救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落实不够,基层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开展必要的应急演练落实不够,一些公务员对应对突发事件法律体系和规范不甚了了,在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时,习惯于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经验,依法救灾观念亟待增强。
2.增强依法处理非常时期非常事务的法治理念。增强依法处理非常时期非常事务的法治理念,提高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能否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直接考验着政府依法行政理念和应急管理能力。突发性事件的发生需要建立信息畅通、反映迅速、救助及时、保障有力的应急和权力运行机制。但是,打破常规并不等于可以违反法制规范和法治精神。总书记强调:“越是工作重要,越是事情紧急,越是矛盾突出,越要坚持依法办事。”面对突发事件,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公务员缺乏依法行政理念,忽视职权法定和正当程序要求,出台规范性文件的随意性取代了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的权限和程序,导致了群众的反对和专家的批评。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一些干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缺乏执法主体、执法程序和执法依据的合法性。
3.增强依法预防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治理念。为了改变“有钱救灾,无钱防灾”的现状,应当强化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制度的监督落实,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应急管理应当重在防范于未然,加大财政投入从目前看,处置突发事件监测网络、预警机制和信息收集与报告制度还需加强,基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危险源、危险区域的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检查、监控还需落实,各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尚需建立健全,矿山、建筑工地等重点单位和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制度和应急预案还不完善,组织社会公众学习安全常识和参加应急演练不够广泛等等。因此,应当加大预防成本的投入。
4.增强全面预防和管理突发事件的法治理念。应急管理应当全面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和经济安全事件等,克服“重防人祸、轻防天灾”的管理思维的片面性。近年来,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无论是在这方面的机构建设,责任制度,还是在监测网络、信息收集与报告、应急预案等制度方面,都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使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成效显著。但是,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和经济安全事件等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在思维上防天灾的“弦”绷得不紧,在财力上投入的“钱”不足,在管理上付出的精力不够,在整个工作的“棋盘”上仅仅视为“小卒”。因而,一些地方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不断出现。
5.增强灾害救助中政府职能转变的法制理念。人民政府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尤其是在大灾难来临之时,尽职尽责的人民政府,更是不可或缺的凝聚人心、协调各方、集中力量的主心骨。非常时期的人民政府必须担负起非常之责任。但是,灾害的突发对我国传统的救灾模式提出了挑战。政府能否把自己过去长期集中掌握的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组织转移、释放,从而更好地发挥政府履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把该做的事作好,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6.增强动员社会和公众自救与互救的法治理念。在强调政府的行政救助的同时,政府还应当依法增强动员社会和公众自救与互救的法治理念,重视我国38万多个民间组织和亿万人民群众的“共救”、“互救”的力量。从而强化社会广泛参与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理念,提高公众危机意识,提高公众自救与互救能力。应当借鉴德国政府的经验,设立专门的社团、志愿者组织机构。德国的联邦公民保护与灾难救援署,专门负责对志愿者的组织指挥,8万名志愿者训练有素,集中迅速,六小时内可全部集中到其法兰克福机场待命出国进行国际救援。日本在最近二十年来发生的地震中总结了许多教训,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单纯依靠中央政府的行政力量和自卫队救援的“公救”,受灾者自身要超越受灾意识,主动团结起来,更多地依靠互助“共救”和生产“自救”。美国法律规定,每个家庭要有一个72小时的家庭灾难自救计划,要有一个装有食品、药品、自救工具的自救箱。
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行政法律制度
1.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雨天”法案体系尚待健全。近年来,我国加强了突发事件应急法制的立法建设,以宪法为依据,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基本法,以相关荦行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应急预案等为补充的应急法制体系初具规模。但是,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和法治政府建设的视角看,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制体系尚需完善和健全。
一是应当制定紧急状态法。现代法治国家都有国家紧急状态法,我国宪法没有关于各类紧急状态的确认、宣布、期限、解除等环节的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也没有专门的国家紧急状态法。通过制定紧急状态法,规定紧急状态下应急管理的基本准则、管理方法,应急预案及启动程序。明确规定可以宣布紧急状态的具体情形,紧急状态下公民权利的保障底线、公民得到救济的途径、方式和手段,政府应对紧急状态采取的非常手段,政府应对紧急状态的组织架构和人事任用,以及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范围、时间和解除紧急状态的程序等。
二是制定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配套制度。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应当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根据本地区实际,研究制订相关配套制度,例如突发事件分级制度,应急预案调研与制定修订程序制度,危险源及危险区域的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和监控制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突发事件综合性救助、专业性救助与单位专职救助的组织制度,志愿者组织与机构设置制度,应急物资储备及保障制度,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员制度,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制度,社会动员制度,财产征用制度,突发事件信息制度,灾害救助制度等,从而真正履行《突发事件应对法》授权地方政府的法定职责。
三是增强应急预案的合法性、综合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应当与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保持一致性,需要对于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之前的应急预案进行清理和修订,要对下级的有关应急预案根据上级相应应急预案的修改和补充而及时作出相应的修改和补充,以保障其合法性与协调性。目前的应急预案,大多为应对单一突发事件的预案,而综合性、前瞻性的预案少,如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规定的比例原则在各级各类应急预案中体现得不明确、不充分。
2.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行政征用法律制度
“社会主义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在“5.12”大地震中充分显现出来。但是,我们又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性。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我们如果仅仅依靠计划经济模式的行政指令来调集人力、物力,来应对突发性天灾人祸事件,又必然显得力不从心和捉襟见肘。在“5.12”大地震中,我们对抗震救灾的大型机具的调动就是如此,即便我们的国有企业服从调动,我们的民营企业和公众鼎立支援,也亟需建立起稳定的常态的行政征用法律制度,才能适应我国灾祸频仍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需要。目前的《土地管理法》、《人民警察法》、《法》、《防震减灾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对行政征用的规定都非常粗疏。因此,应当加快对《行政征用法》的研究和立法工作,对人民政府在突发事件中向单位和个人征用应急救援所需设备、设施、场地、交通工具和其他物资等行政征用行为的基本原则、征用条件、征用范围征用程序、征用补偿或赔偿、征用救济、违法责任等作出全面规定,以利于国家在突发事件和紧急状态中,依法强制地征用应急救援物资。
3.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行政救助法律制度
突发性公共事件来临后,政府必须迅速通过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与调配,提供灾后救助与物质补偿,重建基础设施和公共建设,促进经济补偿、情感补偿、文化及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涵养、社会功能恢复等目标的实现。因此,行政救助的定义应当有更加宽泛的内涵,应当突破多数学者对行政救助在对象上的研究局限,即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定的公民,而应当扩展到特定的区域,即天灾人祸不可抗力波及到的区域及其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救助的内容不仅是给予被救助对象的物质权益或与物质相关的权益,而应当扩展到精神、情感、心理的补偿以及灾区社会功能的恢复等。目前我国行政救助的规定散见于<残疾人保障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革命烈士褒扬条例》、《防震减灾法》等。这些规定明显缺乏对政府行政救助的原则、职责、权限、程序等内容的规定;缺乏对救助要件、救助对象、救助形式等方面的法律规定,缺乏常态的法治化的行政救助制度。需要明确建立政府行政救助的资金来源和保障、资金的专项管理、专款专用的制度,需要明确建立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专项救助和自然灾害救助制度,需要明确建立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提供食品、饮水、取暖、衣被、住所和医疗等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的制度等。因此,应当借鉴日本的《灾害救助法》、美国的(1974年灾害救济法》,抓紧制定《行政救助法》或《灾祸救助法》。:
4.健全房屋建设质量行政指导和行政监督法律制度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项目管理;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U642.3+5 文献标识码:A
目前,项目管理技术因其广泛的适用性、时效性和绩效性,已经逐渐成为政府管理运作日常事务的中心模式。本文将运用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生命周期,力求及时高效的完成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目标。
1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1.1 相关应急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国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但这些法律相对对立,在突发事件实际处理中难以很好的协调。
1.2 综合应急协调机构不完善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处理不同危机事件的协调机制,也缺乏具有决策职能的综合协调部门,一旦需要多部门联合应对突发事件,可能会导致政府不能很好的加以协调,从而影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处理效率。
1.3 应急管理网络体系脆弱
我国的突发事件预警体系还不够完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资源整合迫在眉睫;基层组织和个人的危机意识还比较淡薄,缺乏动用全社会力量抗击危机的能力;没有专业规范的专家参与制度,专家参与政府应急管理决策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2 项目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定义:“项目是分阶段完成的一项独特性的任务,一个组织在完成一个项目时会将项目划分成一系列的项目阶段,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项目,更好地将组织的日常运作与项目管理结合在一起。项目的各个阶段放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项目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项目立项期、项目启动期、项目发展成熟期以及项目完成期。
3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生命周期
突发事件从时间上来看,遵循特定的发展周期。要明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生命周期和各阶段的主要内容。
3.1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根据危机的发展周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阶段:危机预警及准备阶段、识别危机阶段、隔离危机阶段、管理危机阶段和善后处理阶段。
3.2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图1)
(1)预警及准备阶段的目的在于有效预防和避免危机的发生。(2)识别危机阶段,监测系统或信息监测处理系统是否能够辨识出危机潜伏期的各种症状是识别危机的关键。(3)隔离危机阶段,要求应急管理组织有效控制突发事态的蔓延,防止事态进一步升级。(4)管理危机阶段,要求采取适当的决策模式并进行有效的媒体沟通,稳定事态,防止紧急状态再次升级。(5)善后处理阶段,要求在危机管理阶段结束后,从危机处理过程中总结分析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
图1
4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实施控制
4.1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控制关键
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进行控制,关键是制定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管理机制上下功夫。
该预案的工作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清晰定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项目目标,此目标必须尽可能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的目标相符。(2)通过工作分解结构(WBS),明确组织分工和责任人,使看似复杂的过程变得易于操作,有效克服应急工作的盲目性(图2)。(3)为了实现应急管理的目标,必须界定每项具体工作内容。(4)根据每项任务所需要的资源类型及数量,明确辨认不同阶段相互交织、循环往复的危机事件应急管理特定生命周期,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
图2
4.2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进度控制
4.2.1 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完善以事前控制为主的进度控制体系来实现项目的工期或进度目标。通过不断的总结,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偏差,及时纠偏,使实际进度接近计划进度。进度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4.2.2 事前控制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要想从事后救火管理向事前监测管理转变,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防范转变,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因此,控制点任务的按时完成对于整个事前控制起着决定作用。预警级别根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严重)、Ⅲ(较重)和Ⅳ级(一般)。只有在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全面细致的分类鉴别,才能发现危机征兆,预测各种危机情况,对可能发生的危机类型、涉及范围和危害程度做出估计,并想办法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弥补,从而减少乃至消除危机发生的诱因。
4.2.3 事中控制
有效进度控制的关键是定期、及时地检测实际进程,并把它和实际进程相比较。危机发生时,政府逐级信息报告必须及时,预案处置要根据特殊情况适时调整,及时掌控危机进展状况和严重程度,并根据危机演化的方向作出分析判断,妥善处理危机。在情况不明、信息不畅的情况下,要积极发挥媒体管理的作用,及时向公众公开危机处理进展情况,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减少主观猜测和谣言传播的负面影响。
4.2.4 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的重点是认真分析影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进度关键点的原因,并及时加以解决。通过有效的资源调度和社会合作,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在调查分析和评估总结的基础上,详尽的列出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改进的方案和整改措施。
关键词: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模式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3-0063-02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引发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而导致的校园危机已不仅限于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等传统意义上的定性,其诱发原因错综复杂,不仅对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有较大的冲击,也对社会发展和道德氛围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进行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诱因分析,积极探索有效的预防与应对模式,是高校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重要表现,对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内涵及特征
(一)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内涵
所谓突发事件:指违常态并在人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或无法知晓的情况下,猝然发生的危及社会和个人人身安全的事件。
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指高校受国际形势、国内局势、高校管理等因素影响,涉及在校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种突如其来的、意外发生的、紧急的,并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影响的学生群体事件。
(二)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征
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既有一般突发事件的偶发性、不可控性等共同特点,也有自身显著的特性,这些特性表现如下。
1.事件的突发性
高校突发事件往往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让人猝不及防,让管理者处理事件无章可循,更让校方无法防备。
2.诱发因素多样性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但诱发因素却无法预知,诱发因素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可能会因为自身关注的国际国内政治问题、社会焦点问题,也可能因为自身利益受到侵害而促成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3.参与主体活跃性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参与主体是一群有知识、有思想、有热情、关注国家命运和社会发展的大学生,他们敢于指出问题和发表意见,但是他们思想上容易冲动,涉世不深,对是非的判断缺乏经验,容易产生过激的行为。
二、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诱因分析
影响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校外的因素,又有学校本身的管理因素,同时也有参与者学生的因素,但归结起来,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自然因素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不乏地震、泥石流、洪灾、雪灾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灾害损失严重,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由于过多过快的追求经济发展,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致使环境恶化,气候反常,降低了人们生存、生活的质量,造成生存困难,推动和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二)社会因素
1.国际国内格局的影响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呈现出各种社会矛盾,官僚腐败、贫富差距拉大、三农问题、看病难、就业难等社会“热点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很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关注与共鸣,如果不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引导和妥善处理,很容易演变成群体性突发事件。
2.网络的双面效应
网络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方便,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网络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方式和途径多等特点,网络信息良莠混杂,负面的网络信息通过百度贴吧、微博、博客、人人网、易班、QQ等渠道传播,也会通过邮件、手机短信、飞信等方式传播,这些有害的网络信息会侵蚀学生的思想,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阻碍学生的行动,从而使学生误入歧途。
3.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与煽动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敌对分子始终没有放弃对我国的“和平演变”,他们往往会借助一些问题,以高校学生为突破口,对他们进行破坏和渗透,使大学生丧失政治辨别力,迷失政治方向,迷失人生目标,使一些学生受到影响,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三)学校因素
1.学校扩招带来的弊端
从1992年高校开始扩招至今,全国各地高校的学生数量已达饱和状态。学校已由精英化教育迈进大众化教育,学生构成呈现多元化,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给校园治安管理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同时学校扩张以后,学生数量增加,学校资源紧缺,而学校的教学、后勤等配套设施没有跟上,教学质量下降,极易引发学生和家长的不满。
2.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学校已不再是原来象牙塔中的一方净土,而是转变成全方位、多功能、开放型的复杂的“小社会”。校园内不仅有师生员工,还有经商、务工人员等,原来的平衡格局被打破,各种利益相互冲突,比如食堂饭菜质量下降、价格上涨、学生寝室变动,这些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如果积压到学生难以承受的时候,可能爆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四)家庭因素
虽说国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许多家长为了使子女考上大学,往往采用的都是应试教育。由于家长素质、家庭感情和气氛、家庭教育方式等不同,有些家长认为子女一旦考上大学,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对于大学生活,很少关注,也很少过问,不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更是忽视了思想上的正确引导。
(五)学生因素
1.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
我国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学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情感压力等往往成为突发事件的重要原因。面对这些挑战和压力,有的学生缺乏自我调节能力,缺少合理的表达方式,因而诱发抑郁、孤独等心理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化解,很容易导致治安问题的发生。
2.少数学生法治意识的缺失,法制观念淡薄是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观因素
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家庭宠爱,养成了自私、自负、狭隘并极端的特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严重,加之有的学生崇尚哥们义气,愿为朋友、老乡两肋插刀,将社会公德、学校规章、法律观念统统置于脑后。
3.学生的非正常死亡是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重要原因
近些年来高校学生的非正常死亡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除了他杀,还有自杀、失足坠楼、运动中猝死、游泳溺亡、交通事故致死等。
三、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有效的应对模式
(一)加强危机教育,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一套完备的安全教育体系,利用学校的广播、宣传窗、书报杂志、网站、微博、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多种途径加强学生的危机意识教育,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危害,学校相关部门也应该不定期开展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模拟演练,使学生更真切地接触和了解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有效地抑制危机发生时的心理失衡,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和防范技能,以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推进民主管理
学校管理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同时,要坚持民主管理,倾听广大学生的呼声,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发挥学生在学校中的监督权,切实解决好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也是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治本之策。
(三)建立完善的预警、应急处理机制
英国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的名言“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办法”,高校应把加强对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教育作为学校常规教育常抓不懈,贯彻于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制订和完善应急方案,建立高效的预警机制,做到有的放矢。建立畅通的信息报送渠道,争取将群体性突发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全面启动应急预案,学校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稳定学生情绪,控制事态的发展,调动和协调校内一切资源,快速果断地进行处置,坚决防止因冷漠和不作为造成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
通过课堂教育、专题讲座、社团活动等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传递更多的心理危机干预的知识。重视新生的心理状况健康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密切关注测试中发现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
(五)重视舆论导向,建立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机制
高校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学生发生突发性事件后,学校官方应该第一时间内权威的信息,让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了解事件真实情况,稳定师生情绪,破除大家心中疑惑,争取问题处理的主动权、公众的理解和信任。同时,保持和政府相关部门及新闻媒体的良好沟通,争取广泛支持。要引导舆论宣传向着有利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及时向社会有价值的信息,帮助学校渡过危机。
(六)健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高校应急管理组织应该是常设机构,并且这个机构应该是由学生处、后勤处、保卫处、教务处等多个部门联合组成,每个部门分工负责,相互协调,责任到人,而不是突发事件发生后临时成立的工作小组。
四、结语
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我国社会主义体制改革下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如何科学化、规范化应对校园突发事件已经成为高校必须正视和解决的一个难题,只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各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才能避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还学生一片宁静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叶金福.建立和完善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J].与现实,2004,(1).
[2]欧永美,李锦顺.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机制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王诚,王宗强.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应对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4).
[4]涂海英.浅谈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J].科技信息,2009,(31).
为了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关规定和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现就突发事件信息网络建设有关问题如下:
一、健全信息报送网络
信息报送是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重要环节,报送渠道畅通与否和传递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善后恢复等各项工作。及时、准确的信息报告,有利于掌握突发事件的动态和发展趋势,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和灾害的发生以及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各乡镇、各工作部门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网络,拓展信息报送渠道。要在现有编制的基础上,落实主管领导和业务人员,明确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职责。要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基层组织,设立突发事件信息直报点。县级各部门要在重点领域、高危行业、危险源建立突发事件信息直报点,落实人员,明确责任。要建立突发事件信息报送人员联络表,并同时将网络队伍的有关资料报县应急办,当网络队伍人员发生变化时,应随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完善信息报送保障工作
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对信息报送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对突发事件的分析判断能力,保障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质量和水平。要落实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点必备的器材和设备,保障信息报送网络全方位、全时空畅通。遇突发事件发生时,接报单位要及时向直报点核实信息来源和信息的真实度,确保突发事件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三、建立信息报送网络登统计制度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网络要建立突发事件信息登统计制度,凡是在本区域内发生的突发事件都要进行详细登记、统计,对核实上报的突发事件也要进行登记。登统计的主要要素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得到信息的时间、上报时间、上报单位、上报形式(口头上报、传真上报、手机上报、短信上报等)及事件处置过程和结束的基本情况。
四、落实突发事件信息报送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网络队伍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研究制定本区域、本部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网络建设的具体办法,把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不断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县应急办要对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质量进行统计,定期组织通报,对及时、准确报送突发事件信息的予以表彰或表扬,对迟到、漏报突发事件信息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对瞒报和迟到、漏报造成重大影响的要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各单位要在年7月10日前将本单位突发事件信息报送主管领导和业务人员名单报县应急办。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诱因
(一)社会因素
1. 意识形态多元化。意识形态多元化一方面表现为社会上充斥着不同的群体文化与亚文化以及不同的意识形态形式,如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集体主义等;另一方面,表现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综合实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也不断提升,大国形象开始逐渐树立。然而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破坏从未停止过并长期存在。各类西方势力在国际上不断散布“中国”,在国际事务上制造事端,百般阻挠中国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年轻气盛,爱国热情强烈,对指向中国的不友好言论极为敏感,往往会采取一些非理性的方式展现自己的爱国诉求,以维护中国的国格。
2. 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突发事件传播的速度加快,影响的范围不断扩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却也为各种高科技犯罪提供了便利。各类网络突发事件的发生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网络本身的虚拟性为部分人的虚情假意、为非作歹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极易引发诚信危机。大学生是利用及掌握网络技术数量较高的群体,他们可以利用网络方便快速的特点迅速发起各类事件,对高校秩序可能不良影响。同时,近年来的网络犯罪和网络安全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警惕,在网络上散播不良信息,造成当事人不稳定的情绪,引起轻生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
3. 学校周边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首先,不良的社会治安环境对学生的安全具有直接的影响,人数众多、思想单纯的大学生为早已成为不法分子瞄准的对象,扩展高校这一广阔“市场”成为他们的目标。如偷盗学生的各类物品,诱骗学生参加非法传销组织;一些不法分子以找兼职、谈恋爱等为幌子骗取女大学生的信任,对其进行害,更有甚者采取暴力手段,将其残忍杀害。收到伤害后的学生可能无法承受,引发一些次生危机事件的发生。其次,学校周边的复杂的小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各类威胁大学生安全事件的发生。学校周边出入的人员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在校园周边被抢、打架斗殴、校园内失窃等事件的存在使得大学生缺乏安全感,打乱了学生们正常的生活、学习秩序。
4. 利益多元化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由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及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势必触动一部分既得利益者,日积月累,若得不到适当是疏通,他们很可能将遭受不公平的怨气以极端的方式发泄到备受社会关注的大学生群体,制造爆炸、投毒等各类引起社会恐慌的事件。2003年年初发生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爆炸事件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二)学校因素
1. 学校的教学、后勤服务、硬件建设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主要是指在高校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很多高校实行了合并,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办学模式,招收的学生数逐年增多,招收的学生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一方面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学校相应的教学、后勤服务、硬件建设没能与日益增长的学生数量和需求相适应,导致一些的不公平情绪的产生,如果处理不当,危机事件的发生将不可避免。
2. 在日常管理中,缺乏“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学校扩招和多校区办学的现状增加了高校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加之学校资源的有限,“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并没有在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体现出来,导致对大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不够;对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求知热情和情感困惑未能及时地予以疏导;对大学生面临的各类困难没有给予及时的解决;并且部分学生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生硬,方法陈旧,引起学生的埋怨、失望甚至愤怒等消极情绪,这些情绪不断积累,一旦机会来临,就会爆发出来,危机学生的安全,影响学校秩序的稳定。
3. 高校缺乏恰当的危机教育。调查发现,认为入学后没有受到应急知识教育或相关培训的学生占到了66.7%;认为只是接受了形式上的应急方面训练的学生占46.2%;有37.2%的学生认为危机事件发生后学校才进行相应的应急知识宣传;高达70.4%的学生认为学校从未组织过应急实训演练。由此可见,高校危机教育的缺乏直接导致了学生应急知识的缺乏,这样他们在突发事件面前表现的手足无措就不足为奇。
(三)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也是影响高校突发事件的一个因子,据调查,在个人因素中,大学生“自我调整能力差”占据较大的比例,推演开来,也即个体的认知失调容易诱发各类心理危机。费斯汀格的心理学认知失调理论(to Theory of Cognitive Imbalance认为当个体出现认知失调,个体就会出现心理危机,主要表现为认知错误导致的行为错误。社会转型期的当代大学生面临许多困惑与困难,学习、就业、情感等压力使得很多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心理困惑与思想压力,产生焦虑、抑郁、悲观、厌世等不良情绪,这些消极是情绪日积月累,得不到合理的宣泄,最终将会不堪重负,出现情感崩溃,导致思想和行为的失衡。其次,学生缺乏安全意识。问卷调查发现,没有听说过校园突发事件的学生占57.9%;34%的学生从来不关注自己宿舍是否存在安全问题;认真注意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是否设有逃生专业通道的学生不到16%。
(四)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不够
不断升级的社会竞争,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使得人与人之间用于沟通交流的时间大大缩短;人们的意识形态正在遭受各方面的冲击,人们思想出现混乱与迷失。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在用他们的职业话语与受教育者进行对话,然而这种对话的实际效果却变得越来越困难。“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出现了集体失语状态”。调查显示,“不知道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突发事件时开展情况” 的学生占26.6%;53.4%的学生认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突发事件时开展一般”。可见,在突发事件前,高校不能有效深入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变化,耐心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以致问题进一步恶化。除此之外,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的人格教育、安全教育、防范意识教育以及危机实训演习等方面的教育涉及也很少,这显然的不够的。
二、对策分析
(一)事前预防机制的建立
首先,要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应急预警管理机制及管理组织机构,变“被动处理”为“主动应对”,也即预案管理。预案管理就是为了事先对可能会出现的某个重大事(案)件的发生制定出可选择的预防和处置方案,从预防的视角出发,对某个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时间进行认真研究,及时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控制、应对和补救措施,并逐一落实管理责任,从而把风险、危机、灾害、损失等降到最低限度。其次,建立信息监控系统,及时捕捉危机征兆。实际上这也预案管理的一部分,这种监控必须能够有效的捕捉到可能对校园及师生造成危害的因子,对它发生的可能性程度及危害范围、大小做一个较为严密的处理与评价,当然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第三,开展危机教育。调查表明,当前众多高校缺乏专门的危机教育及实践课,师生们的危机意识较弱,处理危机缺乏科学的方法。因而高校应有针对性的制定专门的危机教育计划,广泛的开展危机教育理论课和进行模拟演练等实训课。在此,应特别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思政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萌芽期能具有导向作用,可以从内部阻隔一些诱发因子。最后,建立畅通的外部疏通渠道。这里主要是指高校要建立起与其他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公众、媒体、家长、社区等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发现不良隐患,借鉴经验,与社会各部门一道共同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事中应对处理机制的建立
这里主要是指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各主体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予以应对。这就需要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首先,事件一旦发生,高校危机管理机构要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主要领导要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进行指挥,稳定师生情绪,控制事态的扩大,把危机的范围控制在一定的领域,尽最大努力保护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准确定性,依法处置。突发事件大多数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因而处理的时候,避免使用强制武力手段,对待合理要求要想办法满足,对待不合理要求要耐心解释、劝导,这对于领导的判断及决策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第三,树立生命安全第一的原则,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基层的作用,学校教师、学生辅导员、学生干部及学生本身都应参与这一过程,“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平息事态,防止事态的扩大。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贯穿始终,发挥其舆论引导、冲突缓解、心理引导等作用。
(三)事后处理及恢复机制的建立
为进一步落实省市“应急体系规范建设年”活动要求,切实把握应急管理的内在规律特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基础性工作和系统化建设,切实做好我市应急管理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按照“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以建立健全我市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和应急管理有效运行机制、体制为目标,贯彻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方针,理顺和完善应急管理工作体制、机制,促进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大力推进我市应急体系规范化建设取得全面进步。
二、主要内容和目标
各镇、各街道,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围绕以下内容和目标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开展规范化建设活动:
(一)进一步规范应急领导和指挥机制。市应急委统一领导、协调指挥全市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工作。各专项应急指挥部为应急委的工作机构,市政府办公室是应急委的办事机构,应急办承担市应急委的日常工作。市政府成立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市应急指挥中心),市长任市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各分管副市长任副总指挥,同时按分工分别在相应专项应急指挥部兼任总指挥。应急办综合协调全市各级各部门(包括安监、防汛防旱、公安消防、森林防火、水上搜救中心、环保等专项应急指挥部),按照其法定职责明确在应急管理体系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中的分工,落实应急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办事机构、指挥场所。各级行政主要负责人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置第一责任人,各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各镇、各街道、各专项应急指挥部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保持机构、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二)进一步规范应急值守机制。严格应急值守制度,进一步规范应急值守信息记录、值班台账、岗位要求等,确保应急值守工作规范有效运行。各镇、各街道、各专项应急指挥部要进一步健全领导带班、机关工作人员值守的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和重点岗位实行主副班或双人双岗制度,配足配强值班人员和装备,提高值班人员的综合素质。各镇、各街道和各有关部门要将每月的应急值班名单在上月底提前报市应急办备案,市应急办要对值班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
(三)进一步规范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信息报送机制。建立应急信息十分钟报告制度。各镇(街道)、公安110、卫生120、消防119、12345和安监、环保、气象、海事等各有关部门信息平台必须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十分钟(最迟不超过半小时)内,同时直报市各条线分管领导和市应急办,市应急办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10分钟之内报两办主任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市应急办负责对上级政府信息报送工作的扎口,其他各有关部门按审定的统一口径分别报上级主管部门,各条线部门向上报告信息必须经市分管领导同意。建立健全应急办和12345、网络舆情、110、119、120、安监、环保、气象、海事等部门信息平台的信息互通会商机制,定期(每季度)研究会商预警信息,对全市公共安全趋势作出分析和评估。
(四)进一步规范应急预案动态管理机制。各镇、各街道、各学校、各村(社区)、各相关部门、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经营单位、各国有企业预案制定率要保持100%。建立应急预案响应、启动、执行、终止台账记录制度,对预案执行全程跟踪,保证应急预案执行的严肃性,提高预案的执行力。市每年组织1-2次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形式多样的综合性演练活动。各镇、各街道、各专项应急指挥部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应急演练,要及时将应急演练计划和规模较大的演练方案、脚本及演练的评估情况报告市应急办。要针对演练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预案进行修订、完善,不断增强其针对性、操作性、实用性,做到职责明晰、简明易行、一目了然,明确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该由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形势变化和实践经验,抓紧对现有预案全部进行修订完善,并将修订完善后的预案报市应急办审核后重新。
(五)进一步规范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去年应急物资普查建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在应急物资生产和储备方面的作用,逐步建立配备合理、储备适量、管理有序、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要结合自身实际及时补充和更新应急物资数据库,做到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准确,质量可靠,数量充足。对已确定的社会应急物资储备数量进行动态管理,做到关键时刻可以拿得出,用得上。
(六)进一步规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健全应急办、各镇(街道)和各应急专项指挥部参加的应急联席会议制度,对突发事件防范和应对处置工作定期(半年)研究。要“重心下移,重点前移”,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处置、早解决的原则,建立健全社会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1)第一时间预警事件。充分发挥12345、网络舆情、110、119、120和安监、环保、气象、海事等部门信息平台的作用,与应急办形成联动机制,第一时间发现和预警突发公共事件。(2)第一时间报告情况。接到突发事件预警或报警后,事发地镇(街道)和各部门信息平台必须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十分钟内,最迟不超过半小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市应急办,如遇特殊情况来不及形成文字材料的,必须通过电话口头报告后及时以《专报信息》形式报送文字材料。(3)第一时间汇报领导。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市应急办要立即对收到信息进行梳理汇总,按标准对突发事件分级分类,达到一般以上级别的,在10分钟内向市党政主要领导或其他相关市领导报告,同时通知相关专项应急指挥部。(4)第一时间启动预案。相关专项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分级分类标准,立即启动相应预案,并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及时向上级请示调整响应级别。(5)第一时间控制局势。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镇(街道)和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根据预案立即组织应急队伍,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及时开展人身救援、组织群众疏散、转移和安置等先期处置工作,全力控制事态发生。(6)第一时间组织协调应急处置。应急办和有关专项应急指挥部要在第一时间组织协调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专家进行现场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
(七)进一步规范突发事件分析评估机制。各镇、各街道、各专项应急指挥部要认真做好突发公共事件评估分析报告工作,分析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总体情况,主要包括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起数、伤亡人数、经济损失、与往年同期比较情况、发展趋势,并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各镇、各街道每半年分析评估一次,各专项应急指挥部每季度分析评估一次,年底形成年度分析评估报告,定期及时报送市应急办。
(八)进一步规范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机制。根据《江苏省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管理指导意见(试行)》和《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标准(试行)》要求,确保年底前完成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的挂牌,切实做到机构、人员、经费、装备、制度“五落实”。要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基层警务人员、保安员、医务人员等具有相关救援专业知识的经验人员的作用,加快建设镇(街道)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结合具体实际,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建设专业应急队伍,重点加强防汛抗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卫生应急、水上搜救、公共事业保障、森林消防、重大动物疫情应急以及突发事件信息员队伍建设。鼓励现有各类志愿者组织在工作范围内充实和加强应急志愿服务内容,为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应急志愿服务提供渠道。有关专业应急管理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把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纳入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发挥共青团和红十字会作用,开展科普宣教和辅助救援工作。年内建立应急专家库,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做好突发事件分析研判工作,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调查评估。
(九)进一步规范应急宣传教育机制。提高全民的忧患意识,普及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识,是减少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及其造成损失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安全的办法。要充分运用各种传播手段,深入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教育部门要开设有关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的课程;有关部门要在各种招考和资格认证考试中逐步增加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内容;新闻媒体应无偿开展应急知识公益宣传。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公众整体参与度,进一步宣传普及公共安全知识、灾害知识和公众自救互救知识,广泛提高市民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等能力。
(十)进一步规范应急管理督查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要强化督查,全面落实各级、各部门应急管理主体责任,严格实行行政首长责任制,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分工协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确保应急管理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负责,推进应急管理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严格情况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在日常应急管理、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通过适当的形式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在日常应急管理、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工作中有失职、渎职、行为,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突发事件,或者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导致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造成后果的;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或者处置不当,造成后果的,根据情节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三、考评办法
为了检验活动开展的效果,市政府办公室将对各镇、各街道、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比。考核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江阴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江阴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文件为依据。考核对象是:各镇、各街道,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名单附后)。
考核办法采用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由市应急办组织实施。日常考核主要考核信息报送工作,以《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信息报告工作并进行量化考核的通知》为依据;年度考核由市应急办组织有关部门组成考核组,采取统一组织、分组互查、现场抽查、量化打分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评分细则附后)。考核成绩由市应急办负责汇总,考核结果分别纳入年度镇(街道)机关工作综合考核和市级机关工作目标绩效考核。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和单位要及时将活动内容传达到基层各单位和有关人员,各有关负责人要切实加强领导,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实际,研究制定落实措施和行动方案。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体系;应急运行机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直接损害民众的生命财产,对其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不仅要依靠训练有素的专业技术队伍,而且要有完善的应急反应体系和运行机制作保障。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体系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构的设置原则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身的偶然性和破坏性决定其应急机构必须具有反应敏感、判断准确、控制及时、处理高效的特点,所以要设置对公共卫生动态发展长期跟踪、综合分析各种相关指标、防范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并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体对策的常设机构,例如人才物资储备系统、信息监测系统等,除此之外还要设立专门应对突发事件的非常设机构,如应急指挥、处理系统等,只有两者系统调配和,才能最快的集中有效力量,有针对性的处理。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体系构成
应急体系不仅要能够及时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且要对事件严重程度有准确的判断,并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事件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进行有效控制,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所以它的整体体系必须包括以下方面:能够全面搜集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并通过专家分析可以对信息严重程度、发展趋势等做出准确全面预测的预警系统;非常设机构组成的对预警系统提供信息及时做出反应和制定处理对策的各级领导专家组成的组织指挥系统;突发事件所涉及的所有部门针对指挥系统的领导进行相关操作的处理系统;为处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除此之外还需要由中央到地方各级包括相关媒体对整个处理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的督察督导系统。从体系构成上可以看出预警系统为组织指挥、后勤保障、技术支持系统提供信息引导;处理系统为其提供具体应急方案,而所有系统又统一由组织指挥系统领导,监督监导系统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管,只有所有系统全面准确的完成各自职责,才能保证应急体系发挥作用。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体系运行机制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体系运行机制设置原则
应急系统运行机制是为保证应急体系真正发挥作用而设置的,所以其设置的原则要以突出运行体系的时效性为重点,强调中央统一协调和分层管理在处理系统的重要作用;坚持对突发应急体系的规范化管理和常规数据收集分析,保证其能够准确预警并针对突发事件严重程度及时有效的做出反应;在此基础上保证应急所需的技术支持和后勤保障;为体系整体持续运行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并创造可能;积极应用现有社会资源,一切基础设施应用为应急体系工作让路。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体系运行机制构成及功能特点
应急机制的建立原则及应急体系构成决定应急机制构成及功能特点如下:具备一个统一的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心,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必须在第一时间建立为降低危害程度而可以充分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的指挥中心,其拥有法律对突发事件处理所赋予的最高权力,能够结合卫生医疗机构、交通、公安、财政、物价等各部门的力量,提升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处理能力。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现阶段我国已经建立了初步的信息平台,保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可以使国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研究机构能够及时的掌握相关信息,根据统一应对中心的领导协调运作,并及时的向各地医院、医生发出安全警告及指导方案,促进国内国外、中央地方的卫生疾病防控中心的信息交流。建立常规监测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大规模发生前会有一段时间的预兆,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可以发现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会大幅度的降低其社会危害性,所以要积极的在医院急诊室、社区、大型商店等建立常规检测机制,在发现某种疾病发生频率增多或某种中毒事件关联人数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向有关部门及时反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定发生时,政府要通过媒体或其他方式以政府的名义向民众公布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民众臆想的恐慌,而且可以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参与到应急体系中,为应急体系运行创造条件。有良好的应急能力,应急能力不仅表现在第一时间制定有效的处理办法和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而且要与充足的后勤物资和技术支持做保障,保证疫区封锁工作、群体防护工作、食物水源供给工作等能够顺利持续进行。加强国际应急突发事件机制交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是单纯发生在某个国家或区域,他对世界各国都有严重的威胁,所以对其制定的应急方案不可能单独存在,这就要求运行机制中必须注重世界各国的交流,促进其共同发展。
三、结语
建立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体系和运行机制不仅可以对发生的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进行有效控制,而且可以及时发现潜伏的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防范和风险预测,这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传统事后处理的被动局面,是社会发展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丁天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体系和运行机制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2] 陆伟.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应急反应体系初探[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2.
【关键词】突发事件;演化周期
随着突发事件的不断发生,对突发事件的研究也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加强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首先必须对突发事件的演化有清晰的认识。
一、对突发事件演化周期阶段的划分
根据对突发事件演化机理研究的主要出发点分析,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可分为阶段型、扩散型、因果型、情景型等研究类型。阶段型演化机理的研究主要遵循事件序列和特定生命周期来对突发事件进行阶段性划分并研究。这类研究目前已比较成熟,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国外的研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划分有:1.七阶段模型。1976年,Turner依据灾害的影响和后果对灾难的发展进行了模型描述,将灾害的演化过程分为:理论上事件的开始点、孵化期、急促期、爆发期、救援期、社会调整期七个阶段。?譹?訛2.四阶段模型。1986年,Steven Fink提出关于危机的F模型(即四阶段生命周期模型),将危机的发展划分为:危机激发阶段、危机急性阶段、危机延缓阶段和危机的解决阶段。?譺?訛3.三阶段模型。1995年,Burkholder提出了紧急事件的三个阶段模型,分别为:急性的紧急事件阶段、晚期紧急事件阶段、后紧急事件阶段。?譻?訛
国内的学者大多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划分:1.四阶段说。马建华、陈安提出突发事件的演化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发生、发展、演变和终结等四个阶段,有些突发事件可能没有演变过程,只有发生、发展和终结过程。?譼?訛2.五阶段说。祝江斌、王超等认为,突发事件的演化从其生成到消解,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通常情况下都经历如下五个阶段:潜伏生成期、显现与爆发期、持续演进期和消解减缓期以及解除消失期。?譽?訛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突发事件演化周期分为:危机潜伏期、事件爆发期、危机蔓延期和事件恢复期四个阶段。划分的依据主要是突发事件演化周期中各个阶段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能够划分各个阶段的节点事件或标志性事件。“危机潜伏期”里的危机是一种潜在的危机,也就是风险;“事件爆发期”和“事件恢复期”中的事件都是指的该突发事件本身;危机蔓延期里,存在引发次生、衍生事件的可能性,但演化的动力还是来源于主要的突发事件所引发的危机,因此该阶段被称作“危机蔓延期”。(如表1所示)
危机潜伏期指的是某一突发事件爆发之前,引发突发事件的各种危机正在累积,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强、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很可能已经暗流涌动的这段时间。由于不容易被察觉,没有明确的标志性事件,所以被称为危机潜伏期。它的时间跨度较长,没有明确的起点,以突发事件的爆发算作终点。但是,这一阶段仍然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某些征兆来,如果能加强对危机的监测和预警,能够有效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或者减少突发事件一旦爆发所带来的损失。当我们没有及时干预或干预强度不够时,危机状态可能快速继续恶化,当造成事实上的损害时,危机状态便变成突发事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有四种类别,不同类别的突发事件的危机潜伏期长短不一,危机表现也不同。(如表2所示)
事件爆发期,指的是突发事件爆发的这段时间,潜在的危机累积使得突发事件的发生由可能变成了现实,并以破坏性的事件呈现在公众面前,由不为人知到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一阶段的标志是突发事件的爆发,因此被称作事件爆发期。此阶段时间跨度不长,起点是突发事件的爆发,没有明确的终点。(如表3所示)
危机蔓延期,是突发事件爆发后,产生的危机不断扩散、蔓延,损害程度不断加剧、事态不断升级的时期。这一时期,如果突发事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极可能演化成公共危机,甚至就是以公共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被称作危机蔓延期。同时,可能伴随次生、衍生灾害,社会价值观、社会心理和社会秩序受到极大的冲击和破坏。这一时期的时间跨度或长或短,主要取决于危机管理的效果。如果处置得当及时,危机蔓延期很快便会结束;反之,则有可能持续蔓延并引发新的事件带来更多危害。(如表4所示)
事件恢复期,是突发事件得到控制,损失在慢慢减少,直到突发事件得到完全控制,社会秩序恢复,人们开始回归正常的生活的一段时期。这一阶段的时间长短不一,主要取决于突发事件的破坏程度和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力度。一般来说,事件恢复期开始于政府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之后,表现为事件影响逐渐缩小,社会危害程度逐步降低,最终事件平息。这一阶段标志性的事件有受害者得到妥善安置补偿、官方对事件的解决方案办法出台、肇事者得到处理、伤亡人数得到控制不再增加等等。这一阶段有形的损失容易恢复,但心理创伤的恢复需要时间。政府不仅要解决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还要考虑到日后可能引发的新的危机,要做好预防工作。(如表5所示)
总的来说,突发事件演化周期包含上述四个阶段,在完成一个生命周期后又会呈现曲折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循环进入下一个新的生命周期。(如图1所示)
二、对突发事件舆论的研究的几点建议
在对突发事件演化周期的四阶段划分的基础上,本文对研究突发事件的舆论变化及舆论引导有以下几点建议:
在突发事件的演化周期里,危机和事件是会转化的,事件是已经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显现的危机,而危机是潜在的突发事件的爆发风险。谢科范等人认为,网络舆情与突发事件之间有三种逻辑关系,其中之一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衍生突发事件型。即突发事件在先,网络舆情在后,但网络舆情继而引发新的突发事件,导致衍生突发事件以及连环突发事件。?譾?訛因此,在研究突发事件的舆论变化时,不仅要考察已经发生的事件的舆论,更要注意到这些舆论是否包含潜在的危机,甚至可能引发新的突发事件。
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的演化周期长短不一,表现和特点也都不同,研究突发事件的舆论变化应分类别分阶段进行,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也应当对症下药。例如在自然灾害类的突发事件的危机潜伏期里,几乎很少有相关的舆论出现,但是社会安全类的突发事件在危机潜伏期里就已经有一定量的相关舆论出现,这就需要加强这一时期的舆情预警监控,争取及时发现问题苗头。
突发事件的演化周期是一个循环的生命周期,在它进入事件恢复期后,一方面是已发生的突发事件得到逐步解决,社会秩序恢复,生产生活步入正轨,但另一方面也是新的危机开始慢慢累积的时期。在事件恢复期,政府不仅要注重对事件的善后处理,也要对已发生事件的舆情进行总结分析,查找经验教训,为日后出现的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借鉴。
注释:
?譹?訛Logue,James.Disasters,the environment,and public health:Improving our response[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1996,86(9):1207-1210.
?譺?訛Craig Calhoun.Aworld of Emergencies:Fear,Intervention,and the Limits of Cosmopolitan Order[J].The Canadian Review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2004,41(4):373-395.
?譻?訛John E.Eiland,Donna A.Pritchard,Darlena A.Stevens.Home Study Program: Emergency preparedness-Is your OR ready?Association of operating Room Nurses[J].Aorn Journal,Denver,2004,79(6):1267-1271.
?譼?訛马建华、陈安:《突发事件的演化模式分析》,《安全》,2009年第12期。
?譽?訛祝江斌、王超、冯斌:《城市重大突发事件的扩散机理刍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