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业工程概论

工业工程概论

时间:2024-03-02 16:40: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业工程概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业工程概论

第1篇

(一)课程类型和内容IE硕士课程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四类,这与其他专业的 硕士课程体系相似〔2〕。(为方便研究,笔者根据课程性质和内容对某些高校的IE硕士课程进行了整合。例如西安交大开设了学位必修课、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和必修环节,本文将其学位必修课归至公共基础课,学位课和必修课归至专业基础课。其他同理)其中,公共基础课一般可分为基本公共课、数学类和管理类课程三类。专业基础课一般分为数学类、管理类和机械类课程。专业选修课的门类广泛,一般包括管理、机械技术和计算机三类课程。必修环节可分为理论形式和实践形式两种。课程分类情况如表1所示。可见,各学院及各学位类型的IE硕士均开设自然辩证法、外语等基本公共课,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和管理类的选修课,而管理类的公共基础课仅在经济管理类学院和专业型IE硕士中开设。机械类的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计算机类的选修课仅在机械工程类学院开设,这与其学科特点密不可分。必修环节多采取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等理论形式,差异不明显;仅少数培养专业型IE硕士的单位采取实践形式的必修环节(样本中该比例为20%)。

(二)学分要求对上述学校的IE硕士课程学分进行分析,可知公共基础课学分一般占25%以上,专业基础课学分等于或略高于公共基础课,二者之和一般占总学分的一半以上,可见各单位对二者的重视程度之高。在专业选修课方面,经济管理类学院和专业型硕士的学分要求偏低(分别较机械工程类学院和学术型硕士低8%和11%)。在必修环节方面,经济管理类学院和专业型硕士的学分要求相对较高(较机械工程类学院和学术型硕士均高4%)。分析其原因,经济管理类学院专业型硕士主要偏重解决企业实际管理问题,实践能力要求高,而必修环节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不足。

二、我国IE硕士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区分度不大,专业特色不突出

1.从横向方面比较,机械工程类和经济管理类学院的IE硕士课程设置没有凸显各自的学科特点。例如某机械工程类学院开设的IE硕士专业基础课包括“运筹学、管理学基础、生产系统设计、物流与供应链”等管理类课程,这与经济管理类学院的IE硕士课程相似,的确偏重管理技能的提高,但缺乏对机械工程领域深入研究的课程,未充分体现学科特点。

2.从纵向方面比较,各经济管理类学院之间,以及各机械工程类学院之间的IE硕士课程设置大同小异。例如,很多经济管理类学院都开设诸如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等课程,区别仅在于这些课程分设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选修课不同的范畴,课程所属类别不同而已,实质差别不大。

3.从学位类型角度看,学术型和专业型IE硕士的课程体系差异不大。特别是同时招收学术型和专业型IE硕士的学院,专业型IE硕士在课程选择、课程组织、必修环节等方面参照学术型硕士设置,未凸显其“培养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二)课程之间联系不紧密很多课程过于独立,导致某些课程所讲授的知识和理论方法难以应用到其他课程中。例如IE硕士开设了运筹学、优化理论等基础课,但在其后的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等课程中却不要求学生给相关问题建模,课程内容前后脱节,学生没有形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课程结构比例失衡如前所述,经济管理类学院、专业型IE硕士的选修课平均比例偏低。研究表明,美国著名大学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中,选修课比重甚至超过了必修课,例如哈佛大学教育管理学研究生选修课比重高达60%〔3〕。台湾国立清华大学IE硕士选修课比例也超过了40%。专业选修课比例偏低将不利于学生拓展专业理论、扩大知识面,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个性化能力的提升。

三、我国IE硕士课程体系的优化建议

1.准确定位学术型和专业型IE硕士,并据此设定相关课程。学术型IE硕士开设的课程应强调理论基础,涵盖机械技术、管理工程、数学等各类课程。而专业型IE硕士开设的课程应面向实际操作,管理类课程设定应较多。且专业型硕士对职业教育和业务提升有迫切需求,因此教学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案例讨论课比重应增大;同时要重视实践教学,可加大实验学时的比例,开设学生自主创新实验项目。

2.机械类学院和管理类学院应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进一步明确细化IE硕士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机械工程类学院应突出工程基础和管理技能,重点开设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并加设管理、计算机技术和工业工程相关知识。而经济管理类学院需要突出综合及部门经济管理能力,重点开设管理学、系统工程等课程。

3.突破学院、学位类型限制,完善课程结构。参照美国和台湾著名大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经济管理类学院、专业型IE硕士选修课学分应至少达到30%。选修课应结合各单位自身办学特色设定,可以是经济管理类课程、人文社科类课程,也可以是某一专业课程,科学方法论课程。

4.合理化IE硕士课程组织。一方面,应合理设置开课顺序,使各门课程前后衔接,前为后用。另一方面,各任课教师应加强沟通(可通过查阅相关课程教学大纲、交流座谈等方式),并调整授课内容,使相关课程衔接更为紧密。

第2篇

文章结合近期对工业工程专业“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的调研结果,分析了工业工程专业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能力结构和课程体系,以期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人才。

【关键词】

新建本科;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工业工程是对由人员、物资、设备、能源和信息等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我国是制造业大国,有数十万具有一定规模的制造企业。要做强制造业,就需要大力推进工业工程研究与应用,培养一大批工业工程应用型人才。我国工业工程高等教育虽然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发展迅速。从1992 年教育部批准西安交通大学和天津大学开办工业工程专业以来,到现在已有180 多所高等院校设置了工业工程专业。工业工程专业应该如何建设、如何办出特色、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一、工业工程专业调研概述

为了在办学中突出自己的特色,构建技术本科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理论模型、设计新型课程体系框架结构、提出课程改革指导性意见、制定相关学科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与核心课程标准打下良好的基础,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我们开展了工业工程专业调研活动。调研整体上采取典型调研方法,主要选取思源学院往届毕业并正在从事工业工程相关工作的学生以及“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设立工业工工程部门的企业为调研对象,采取问卷调研、实地考查、资料检索、毕业学生座谈和企业访谈等形式开展调研活动。共发放调研问卷53份,召集毕业生13人次召开座谈会,实地考查企业3个,与相关企业有关负责人访谈4次,参考有关文献4篇,从课程知识调研、专业技术能力调研、个人基本能力调研、职业能力培养调研等四个方面展开调研活动。依据调研结果和人才培养现状,指出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和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工业工程专业教育的建议。

二、工业工程专业应用性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

1、工业工程岗位及专业知识需求现状

(1)企业重视程度不均衡。对相关企业的调研表明,企业对于工业工程重视程度有很大区别,台资企业一般均设有“工业工程部(IE部)”或“生产与工业工程部(PIE部)”,如菱茂光电、技嘉科技、晟铭电子等企业,工业工程专项工作开展比较深入,开展项目基本符合我们一般高校的培养的目标;国内企业除个别比较大的外向型企业设立工业工程部门外,大部分企业没有工业工程部门,这些企业虽然也进行了相关的工业工程活动,但是很不系统,其重视程度也很不够。

(2)工业工程专业人才严重匮乏。通过对以上企业调研,大部分企业均表示需要工业工程人员,但是这些企业现有的工业工程技术人员大都来自基层作业人员(如晟铭电子)、机械电子技术人员转岗和行政人事人员转岗(如菱茂光电)等,来自工业工程科班出身的人员极少。这是由于1980年代初我国在引进推广现代管理时,忽视了工业工程的开发和应用,我国的IE专业迟迟未能开设。近几年来虽然全国有近百所高校开设了工业工程专业,但是毕业生大都转行,真正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才极少,这才形成今天工业工程人才严重匮乏的局面。

(3)工业工程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及能力。一是专业知识需求情况。根据调研结果,对于统计学、项目管理、基础工业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运筹学、成本控制、工程经济、人机工程、物流系统设施规划、生产实习等需求比例较高。二是能力需求情况。根据调研结果,对于专业技术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最为欠缺。

专业技术能力需求情况。根据调研结果,对于项目管理能力、生产现场管理优化能力、基本办公软件掌握使用能力、资源管理能力、统计分析能力、专业软件掌握使用能力等需求比例较高。

个人基本能力需求情况。 根据调研结果,对于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发现问题和表述问题、建模、提出解决方案等)、良好的态度和思想(包括坚持、多智、灵活、责任心、积极地传递意见、创造性及批判性思维、终身学习和教育别人、时间和资源管理等)和系统思维能力(全方位思考问题,确定主次重点等)需求比例较高。

提高职业能力的方法。根据调研结果,提高职业能力的方法主要方法是:进行广泛的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到对口单位进行实习,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提高专业技能。

2、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现状

(1)重点院校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清华大学为例:工业工程系招生的本科专业为工业工程专业,培养兼具工程技术与管理技能、具有国际视野与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致力于提高工业与服务系统效率,改善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质量,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进步。工业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数理理论基础、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掌握宽广的工程、经济管理、人文社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对复杂的生产和服务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运作的综合专业能力。

(2)普通二本院校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西安理工大学为例: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及机械电子类相关学科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工程知识背景,熟悉系统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及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理论与知识,能够较为熟练地应用现代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生产和服务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评价、控制和创新活动,集专业技术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于一身的复合型高层次管理人才。毕业生能在生产和服务领域从事项目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采购管理、设备管理、现场管理等方面的实务性和研究性工作。

(3)三本院校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西安思源学院为例,本专业培养掌握制造技术基础、系统工程和管理科学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工业工程知识对各类项目或企事业的生产、服务、管理子系统进行评价、改善和优化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4)改进方向。通过对以上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不难发现,重点院校工业工程专业除了强调工程技术与管理技能以外,更强调具有国际视野与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强调具有对复杂的生产和服务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运作的综合专业能力。普通二本院校工业工程专业除了强调工程技术与管理技能以外,更强调大学基础知识背景和集专业技术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于一身的复合型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培养。

针对思源学院作为新建民办本科学院面临的实际生源问题和软硬件条件现实,学校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进方向是:更加强调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理论和实际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改善创新意识等。

三、工业工程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工业工程专业名称的困局

“工业工程”这一专业名称是教育部高校专业目录规定的规范名称,这是根据工业工程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所决定的,它不是研究某一独立的工业领域,如“机械电子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等,而是研究包含以上某种或某几种工程领域的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的设计、设置和改善的一门学科,它是一门超越所有一般独立工程领域的“工业的工程”,所以“工业工程”的名称的命名是科学的,也是从事这一行业的规范的名称。但是这一名称在国内企业和社会中认知度不够,造成了工业工程专业名称的困局。其实这个问题也同样出现在工业工程专业的起源地美国,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等地,但是美国大部分院校和企业对这一专业名称改为了“工业与系统工程(I&SE)”,台湾、香港等地也做了一定的软性处理,如称为“工业工程与管理”、“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等,我们内地也不妨做一软化处理,估计会使这一专业具有更高的认知度。

2、专业理论教学和企业实践的脱节

工业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大量的企业实际案例,但是现有的工业工程专业教师大都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导致教学中出现“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的现象。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是主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机会走出校园,或者是没有一种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活动。

四、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一个基础,多个方向的“2+1+1”人才培养模式

(1)坚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应该根据我院工业工程生源和师资的定位,培养掌握制造技术基础、系统工程和管理科学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工业工程知识对各类项目或企事业的生产、服务、管理子系统进行评价、改善和优化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2)尝试多角度分方向的“2+1+1”人才培养模式。可试行“2+1+1”人才培养模式。“2+1+1”培养模式,是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第一、二学年学习公共课、专业基础课,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后,第三学年开展企业生产实习和实践训练,并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在具备对企业的比较深入的了解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素质后,第四学年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和职业定向,分职业方向的学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的培养模式。

采用这一模式可以彻底改变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对工业工程人才需求脱节和高校专业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的现状,增强学生就业的针对性,形成全新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企业和社会的三赢。特别是对于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发现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和今后的职业定位。

工业工程专业有以下八个职业定向可供学生选择:IE工程师(综合职业);制造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生产管理工程师;系统分析师;操作分析师;企业资源规划师;项目管理师。

要想顺利实施工业工程人才“2+1+1”培养模式,就必须解决好以下四个关键问题:

一是建立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关系。拥有稳定的实习基地是实施“2+1+1”培养模式的必备条件。我们通过对企业的调研,了解许多企业尤其是加工制造型企业还是很欢迎在校大学生来公司长期、稳定的工作。此外,通过与企业签订共建实习基地的协议,形成一批比较稳定的实习基地,这也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二是解决教学计划的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问题。由于教学计划是按照四个学年安排的,学生到企业工作势必会影响到正常的课堂教学和获得学分的问题。对此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第三学年以后多数都是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可以采用考查形式,由授课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带着题目到企业实际工作中去研究,最后完成的成果以课程设计、课程论文或者策划方案的形式提交,也可进行必要的课程成果答辩。

三是做好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协调问题。以上规划必须取得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许可,因此务必做好与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尤其是教学计划安排发生变更后,必须要与教务处做好衔接工作,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

四是教师的能力和素质问题。首先是第三年学年企业生产实习和实践训练环节中教师的培训,可安排教师与学生一起顶岗,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其次是第四学年分职业方向的学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的教师的培养,教师应该具备某一个或多个职业的中级以上的职业资格。

2、工业工程专业能力结构的三位一体设计

(1) 能力结构的总体设计。总体结构方案如图1所示。

①专业基础模块:由三个核心基础构成,即系统科学与信息技术基础、制造工程技术基础和管理与经济学科基础。系统科学与信息技术基础:由高等数学、管理数学、系统工程与运筹学、计算机应用基础、Access数据库应用组成。制造工程技术基础:由大学物理、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和现代制造系统组成。管理与经济学科基础:由企业管理概论、工业工程概论、成本管理、工程经济、管理经济学组成。②专业核心能力模块:由三个核心能力和外延能力四部分组成。核心能力一:工作改善能力, 课程群的构成如:核心课程: 基础工业工程;辅助课程: 人机工程、现场管理。核心能力二:生产控制能力, 课程群的构成如:核心课程:生产运作与管理;辅助课程: ERP原理及应用、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核心能力三: 设施规划能力,课程群的构成如:核心课程: 设施规划与设计。课程群的构成如:辅助课程: 生产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物流管理;外延能力:服务与其他管理能力,课程群主要有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

(2)实验体系的设计。①核心能力一。核心实验:工艺程序分析、秒表时间研究、双手操作分析、模特法应用;辅助实验:环境噪声测量、注意分配实验、学习曲线实验、动作稳定性测定、疲劳度与疲劳测定。②核心能力二。核心实验:生产制造管理(ERP软件);辅助实验:ERP沙盘模拟。③核心能力三。核心实验:生产物流仿真(Witness);辅助实验:企业物流模拟(实操)。

(3)课程设计的设计。①专业基础模块。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2周+课外2周(主要结合金工实习)。②专业核心能力模块。核心能力一:人机工程课程设计:2周+课外2周(主要结合工业工程改善创意竞赛);核心能力二:生产组织课程设计:2周+课外4周(主要结合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核心能力三:设施规划课程设计:2周+课外2周(主要结合企业调研活动)。

(4)工业工程专业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三位一体的实现。为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工业工程的基本技能,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在实验室中开展相关实验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再到企业生产实际中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使学生熟练掌握工业工程的基本技能,完成从理论教学、实验室虚拟实验,再到企业生产实际的过渡,以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完成从了解到熟悉再到熟练掌握的过程,保证学生在能力培养方面得到连续、渐进的训练。

在开展相关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如何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开展各项活动,是我们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以下是开展实践教学过程的几种模式。

第一,利用开放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收集企业相关数据资料后,可利用学校的开放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如生产系统模拟与仿真、ERP、人机工程等可采用这种方式。

第二,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实践活动。利用学生课余时间,采用离散方式进入企业开展关活动。这种方式适用于与学校有长期、良好合作关系,且距离学校又比较近的企业。基础工业工程、现场管理的生产现场实验部分以及工业工程改善创意竞赛即可采用这种方式。

第三,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企业实践活动。寒暑假时间相对较长,学生可利用这一段时间到企业现场开展各种工业工程研究。如基础工业工程、生产运作与管理课程,在完成实验室实验、课程设计后,对工作改善和生产控制的技能有了较好掌握,再到企业去开展相关工作,为企业解决相关问题,深受企业欢迎。

3、课程学习的建议

(1)管理与工程知识要专精广博。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应把握每一个机会,加强充实自己的学识,无论在传统工业工程技术,如时间研究、动作研究、工厂布置等要精通,对现代工业工程技术如运筹学、线性规划、数理统计分析等更要努力钻研,做到专而精的程度。更由于将来的工作可能涉及机电、化工、机械、土木、计算机等范围,所以对这些知识也要有相当的了解。因为不广又不精,在寻找对策、解决问题时就会感到不得心应手。另外除了工业工程技术及各项工程知识外,对于最新的管理新知更要有所认识涉猎,尤其财务与成本会计方面更是不可忽视都要了解。工业工程人员在任何机构或工厂服务,是要解决整体性问题的,如果只求生产制造过程的合理化,而一般行政管理、销售管理、信息网络不能合理化,即使再勤奋也是枉然。

工业工程人员有了以上认知,也可促使上司、老板改变观念及接受建议,配合达成目标。工业工程的接触面很广,是一门既困难又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我们认为工业工程人员离开学校后,不但要全心全力做好本身的工作外,对工程及管理未来的趋势特别要随时留意探讨,因为未来的企业竞争是现实的、激烈的、是瞬息万变的,也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所以光以在校所学已不足以应付现代企业的要求。

(2)加强人际关系的培养。工业工程人员想要达成任务目标,除了专精广博,需要创新力以外,对于人际关系要注意培养,应该具有高超的说服力。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积极向上的,而不是一味讨好。工业工程人员是为达到整体最高利益来替大家服务,是为了健全企业体质,为了长远利益,求得真正之整体性效果。依我们的经验,不论从事国有民营企业、政府行政工作或个人事业,一定要得民心,才能成功。因为今天你不能争取、获得你的上司、老板的信赖,纵然具有天大的本领,也只落得怀才不遇罢了。所以心理学、行为科学也是必要开设的课程。

(3)培养整体系统的理念。现代企业日趋庞大复杂,工业工程人员必须突破过去的观念,而经常以整体系统的理念,才能彻底解决问题。由于每一个整体系统是由许多子系统所构成,子系统彼此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子系统的最佳对策,对整体系统并不一定是最有利的,正所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前大家常强调要“把事情作对(do the things right) ”,今后我们应该特别强调“做对的事情(do the right things) ”。整体系统的观念是一个简单而重要的概念,例如一个涉及好几个单位、好几方面专业人员知识的整体性问题,就必须由工业工程人员幕僚群来参与,以整体系统的观念来寻求一个最佳的决策,去折冲、协调、拟定各方均可接受的方案,必然更为落实可行。

(4) 追求永无止境的合理化。企业要万年长青,需要不断成长发展,从根本改善体制着手,而工业工程人员的工作目标是坚持原则、追根究底,追求永无止境的合理化,也就是秉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因为今天所做的合理化,随着法律规定、政治因素、经济形势、社会环境、科技发展的变化,到了明天、后天也许就变成不太合理,甚至完全不合理了,而企业体制的好坏跟合理化的程度有密切的关系,这点工业工程人员应有深切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周梓荣,龚存宇.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5(3).

第3篇

摘要: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在不断的修订完善。作为与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工业工程专业,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学实践等各方面,都要全方位、多角度予以重视,为实现给社会培养一大批有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工业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是从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工程专业技术。由于它的内容强调综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使生产系统能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而获得最高的整体效益,所以近数十年来一直受到各国的重视,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工业化变革的国家或地区,都有将其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工具。[1]

大学生就业难正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但我国的人才总量是缺乏的。学生在校学习的基础知识是相当重要的,但实际工作却是对知识的应用和通过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可以说解决问题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也就是说把书本知识学透学活,实践与理论紧密联系才是关键。现在国内很多企业单位都要求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动手的能力,在高等院校的培养过程中,就需要注重知识的学习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工业工程专业的开办,顺应了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潮流。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工业工程这一起源于美国,并为美国和日本制造业的强大发挥过重要贡献的专业大有用武之地。工业工程专业对提高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均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工业工程专业以机械工程和管理科学为两大支柱学科,依托我校机电学院机械工程强大的学科实力,使学生受到“近机类”扎实工程基础训练,同时在以工厂管理为代表的工业工程领域受到系统专门的培养。

一、修订和完善《工业工程》专业综合培养计划

在工业工程专业综合培养方案中,基本明确了工业工程专业服务面向制造型企业,工业工程毕业生主要在生产系统、服务系统及其管理系统等方面,从事规划、设计、评价、创新和决策咨询工作,以提高系统的运作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并努力成为懂技术又擅长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工业工程师。具体从事企业ERP实施与管理和物流规划管理等方面工作。

a、定位有特色:工业工程专业教学计划首要特点是实现对学生进行机电工程技术类与管理工程类知识的综合培养,定位为制造与管理交叉的复合型专业,体现了培养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管理人才的目标。

b.扩展具有较强适用性的专业基础知识面:在开设学科课程方面,一方面体现了工程技术(机械工程及信息工程);另一方面加强了管理工程和系统工程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突出了实用性和实践性,使专业知识更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宽而厚的基础知识面,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从事制造业、服务业领域内的多项工作。确定了与市场需求相一致的二个专业方向;“ERP专业方向”和“物流工程专业方向”。

c.加强实践环节:重新规范、整合了实践环节,使之更有针对性、应用性、综合性,如金工实习、电工实习。同时根据本专业特点,安排了金工学与电工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机械制图课程设计、ERP课程设计等。

二、教学改革与实践

1.认证培训与参与竞赛的多种教学形式

根据工业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特点,以“ERP”专业方向为突破口,通过与金蝶软件(中国)公司的合作,我们对本专业学生进行认证培训教学这一大胆尝试,并收到非常良好的效果。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首先对ERP以及其相关基础知识有一个系统而清晰的掌握,再通过课程设计及课外培训等方式,在自愿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参加金蝶ERP软件的认证考试,成绩合格者将授予金蝶软件公司的ERP培训合格证书,这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奖励,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在将来面对就业竞争的巨大挑战时,能够多一分胜利的砝码,提高本专业学生在相关领域的绝对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对于那些希望在“ERP”专业方向获得更大进步的同学,我们还和金蝶公司一起,利用暑假时间进行集中培训,并为这部分学生提供参加“全国ERP电子沙盘模拟对抗赛”的宝贵机会。通过参加比赛,正确定位自己,检验自己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成果,同时,还能够提高认识,得到相应的心理锻炼。对于获奖选手,学院领导会予以奖励表彰,这无疑是一项提升专业学生自信心的有力举措。

2.软件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

结合专业特点,我们在“物流建模与仿真设计”和“MRPⅡ/ERP”两门课程中使用了软件教学的手段: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对相关专业应用软件的学习和实践内容,分别介绍应用了英国Lanner公司出品的Witness生产物流建模仿真软件,以及金蝶(中国)ERP企业资源战略规划软件,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更能够为学生将来参加工作时,提供更实际更有价值的技术保障,提高应届学生的就业竞争价值。

3.具有实践意义的毕业设计

由于近年来学生就业形势的改变,在大四第一学期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的应届毕业生,普遍受到了工作单位让其尽早参加工作的压力约束,这也导致近年来各个专业最后一学期的毕业设计质量逐步下滑、完成比例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这一情况,结合工业工程专业与企业工作现场结合紧密的特点,我们提出了较为灵活的毕业设计选题思路:即根据学生就业签约情况,结合学生在工作岗位的实习内容,在专业方向的条件许可下,灵活的选择学生毕业设计课题。让学生在工作岗位的实习过程中,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具体工作问题,并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这一系统的过程加以整理,最终形成一份有价值、有内容、生动鲜活的毕业设计课题报告。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学生尽可能直观而充分的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为将来胜任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本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广度和完成质量,充分发挥出工业工程专业教学灵活、手段多样的特点。

4.专业化的实验室建设

为了使实验设备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工作,让学生更加直观、更深层次的了解生产运作的过程,最大程度的发挥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实验室在现有基础上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实验进行了有针对性地设计。如“设施规划与物流仓库实物模拟”、“Witness生产与服务系统运作仿真”、“金蝶K3/ERP应用软件”“ERP沙盘模拟”等,这些实验设施紧紧围绕专业发展方向购置,不仅保证完成工业工程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要求,还能够满足我校工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商管理、安全工程、纺织工程等本科专业实验教学的需要,而且将极大地改善仿真类专业基础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质量。同时,我们还尽可能地将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成开放实验室,将其建成我校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和研究生培养及科学研究的基地,使该实验室所购设备效益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工业工程实验室为我校仿真技术、物流系统、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科学研究与产品开发以及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一个平台,使我校承担科研项目的层次和数量上一个新台阶,并且增强了本专业为企业技术服务的实力。

三、教学实践成果及发展前景

创新实施ERP企业资源规划管理认证培训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授、课程设计、课外培训、认证考试及模拟对抗、参加竞赛等手段,全方位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致力于在此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能够获得充分的培训及锻炼,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和支持。

工业工程专业只有进行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全方位改革,才能与时代共同前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实施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同行分享:

专业方向、办学思想一定要明确,工业工程是跨学科专业,科研究的方面很多,在办学之初千万不要多个方向“齐头并进”,要充分结合自身实际,突出本校专业特色,由点带面、逐步发展;课程设置要做到基础与应用兼顾、理论与实践并重、结合专业方向、突出学生特长,给学生提供多种发展思路;实践环节注重应用,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与生产实践相关的实习、锻炼机会,鼓励他们多看、多想、多实践、尽量多的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环节当中,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发展提供支持;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薛伟.蒋祖华主编.工业工程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6

第4篇

关键词:工业工程;实践教学;纺织行业

一、引言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IE)源于科学管理,是衔接工程学与管理科学之间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运用数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及技巧,研究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等组成的工业系统的效率及其发展。与通行的企业管理相比,工业工程是运用工程师的手法,透过工程途径,应用科学上及工程上的方法与技术,考察人员、机器、设备、制造、方法、时间等因素来解决管理环节的问题。自从1992年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率先设立工业工程专业以来,工业工程在我国已有近20年的发展,该专业受到了高校、企业以及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因其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以及缓解我国均GDP产值能耗比较高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工程学院位于河南郑州,成立于2007年3月,源于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与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升本合并成立,自成立以来学院在专业设置方面一贯立足紧跟时代,突出特色。我院综合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以及高校毕业生近几年的就业情况,决定在2010年向河南教育厅报批三个新本科专业,其中工业工程专业列为首选,计划在2010年正式招收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发挥自身长处,吸取我国现有高校工业工程专业的经验教训,未雨绸缪,少走弯路,从专业设立之时起就打好专业的根基,为后续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我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专门成立了工业工程专业课题组,全方位探索专业设置的各项问题,本文将主要就如何结合专业特色搞好实践教学做深入的探析。

二、通行工业工程教学实践环节的构成

工业工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其原因在于该专业毕业生未来所从事的角色——工业工程师的工作性质,工业工程师在工厂中起到的作用主要有:设计和改善工作方法,计算与分析生产成本,设定相关操作的标准时间及物料标准用量,管理和修订生产计划、产能计划,进行物料管理和品质分析,制订工作评价与奖惩制度等等。这些工作决定了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文献资料检索、专家座谈、对相关高校实地考察,我国各高校IE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要由认识实习、课程设计、实验教学、金工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七个环节构成。

(一)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是在基础理论课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现场和体系架构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获得对企业工业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了解基本的工程概念,建立初步的工程意识,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教学

IE的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完整的实验教学系统,模拟创建一个接近真实的工业生产环境或提供一个Minifactory(微型工厂)。使学生以此为平台综合应用学习的理论知识。IE的实验教学可分为基础IE实验和现代IE实验。基础IE实验包括基础工业工程的全部实验(如动作分析、时间测定、方法研究)、生产管理的生产线平衡实验、人类工效学的全部实验;现代IE实验主要包括物流综合实验、现代制造中心实验、第三方物流实验、ERP仿真实验。

(三)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指导老师指定一组课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完成一定的设计,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IE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四)社会实践调查

社会实践调查是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理论知识,由学校安排或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或自选题目进行社会调研,将自己在校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通过在实践中调研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五)金工实习

金工实习是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学习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必不可少的先修课,非机类有关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要求学生完成若干机械部件指定零部件的加工,涉及车工、铣工、刨工、磨工、铸造、钳工等工种,让学生将机械工程知识综合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以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能力的目的。

(六)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学生通过在企业一定时期在生产现场的实习,深入了解所实习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所学的IE理论与方法对企业生产运作系统中的规划、设计、评价及创新等问题进行全面了解、综合分析并力所能及地提出一些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生产实习的内容可从以下方面进行选择:企业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现场管理、生产类型及其生产空间组织的方式与方法、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质量管理及其运行体系、制造瓶颈分析、物资采购与供应业务、营销策划及管理、企业管理组织及制度等。

(七)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IE实践教学体系最后一个环节,是在专业所有课程完成后,采取学生自选课题、教师推荐课题及学生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做课题三种形式,通过课题的开展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课题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应用科学技术资料的能力及查阅和翻译外文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目前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探析

(一)实践教学投入不足。囿于传统教育观念、经费投入等多方因素的影响,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课堂教学、轻其它形式教学的现象是我国高校IE专业的普遍现象,专业设立之初的教学目标及定位难于落到实处。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旧有的一些实验条件更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这些都迫切需要通过资源整合或加大投入进行解决。

(二)实践教学的各环节缺乏有机联系。突出体现在各自为政,相对独立,多为具体的课程服务,缺少衔接纽带,IE专业各实践教学环节目的都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服务于相应的理论课程或课程群,从而由浅到深、由中项到综合、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及创新等方面能力。不同的是,各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这些能力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应的内容、安排、方法等有所差异,由此也造成这些环节自成一体,但前后项之间、横向之间却缺乏联系。

(三)工程类课程比重偏低。工业工程的培养计划中,人文社科、经管方面的课程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在我国高校IE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该部分课程比例偏大是普遍现象,对比国外表现尤为突出,这就使得IE专业工程性的特点难以体现,IE专业毕业生良好的工程基础难以培养。

(四)实习环节的失控现象较为突出。我院工业工程专业课题组通过走访企业了解得知,由于实习单位没有像学校管理实习生的制度,造成他校工业工程专业的实习生,实习期刚一开始,即将实习报告写完,甚至实习鉴定已签章离开实习单位,这就造成了实习形同虚设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也给部分偷懒学生搭便车提供了方便。

(五)学生实践中的领导能力培养不足。通过文献资料了解到,部分院校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多年后,仍停留在制造业产业链的末端,从事的基本是基础工业工程、质量管理和生产计划等方面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领导意识、领导能力的灌输培养的缺乏。

四、我院新设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对策

(一)加大实验教学的投入力度,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学院对于新设的工业工程专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学院及系部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各个环节的工作,学院为此特设工和教育类项目以资助该专业相关实验室的建设,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也在学院资助的基础上,给予1:1的配套资金,加紧组建工业工程专业必需的人因工程实验室、工业工程集成实验室和ERP及物流系统仿真实验室,从而尽快补足实验教学环节的短板,营造一个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

(二)突出纺织行业背景特色,加大相关专业课力度,切实体现工业工程的纺织特色。新设的工业工程专业方向课按纺织机械与服装系统工程两个方向设置,在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纺织机构方向开设纺织概论、纺织机械原理、企业过程再造、财务管理、纺织成本控制、计算机绘图等课程;服装系统工程方向开设服装工艺、服装结构、服装工业样板与推板、纺织工艺与设备、纺织成本控制、计算机绘图等课程,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及将来就业打好专业基础。

(三)优化设计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各环节的有机联系和前后协调,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吸取他校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点—线—面”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实现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应用的有效结合,校内实习主要是学生完成理论学习之后开展各项基础的工业工程实验,特色主要体现在校外实习上,为突出工业工程的纺织行业背景,从金工实习开始即按专业方向进行划分来进行,如纺织机械方向的学生所有的校外实习均到纺织机械企业实习,服装系统工程方向的学生到服装企业实习,使实习与自身专业方向实现有效的整合。针对实践环节可能的脱节,决定在进行生产实习前先派出指导老师对实习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然后以集中实习的方式进行实习,并与实习单位共同管控该环节的进行,尽最大程度的避免此环节的疏漏。

(四)加大与地方相关企业及产业园联系,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整合多方资源,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实验手段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运作系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能力,是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煤炭和纺织两大行业曾是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的重要基础,两校曾与煤炭与纺织行业及相应的企业联系密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校内外建立了一批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目前已有郑州煤机集团、平顶山煤机集团、郑州纺织集团、金蝶国际软件、华润管理咨询服务公司、用友软件公司、郑州日禾股份软件公司和白象集团公司、郑州煤电(上市)、豫光金铅公司(上市)、义马煤业集团公司、焦作煤业集团公司等近20个单位签订了产学合作协议,形成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企业资源,充分的引进来和走出去,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高广章,刘源.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J].商业经济,2009,(9):20-21.

[2]张忠,杨蕾.基于当前就业形势的工业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装备制造技术,2009,(3):195-196.

[3]高广章,刘源.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9):147-148.

第5篇

尤建新,江苏省苏州市人,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法国GRENOBLE管理学院荣誉博士,同济大学教授,管理理论与工业工程专业和科技发展与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上海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999-2008年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2008年起任同济大学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副院长。

兼任职务: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山东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以及美国UTA商学院合作教授和法国GRENOBLE管理学院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等。中国质量协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教学会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教学会高等商科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质量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经营者资质评审专家、上海市工程设备监理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建设科技委员会委员和浦东新区建设科技委建设经济委员会主任等职。企业兼职: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和咨询顾问。

研究领域: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科技管理。专长:管理理论与方法,质量管理。专业业绩:长期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科技管理等学科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项目、教育部科研项目、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和发展基金项目等30多项科研项目;发表的科研论文200多篇,著作20多部。2008年,领衔讲授的《质量管理学》课程荣获国家级精品课程。

出版著作:《管理与组织行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质量管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8)、《高级管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顾客满意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广告心理学》(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管理学概论》(第三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企业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公共管理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质量成本管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顾客抱怨管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现代城市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物业管理实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等。

第6篇

工业工程(IE)是一门集技术与管理于一身的新兴综合学科,IE专业1911年产生于美国,1980年我国开端有6所院校招收本科生,由于IE学科在我国的开展时间较短,各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和各个环节的设置还不够完善,IE专业的教学变革与理论不断是各高校研讨的重点,《质量管理与牢靠性》是IE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主要讲述质量管理及牢靠性等方面的学问,目的是使学生理解现代质量管理的理论,控制常用的统计质量控制及牢靠性设计办法,并能运用所学学问去剖析并处理消费和管理理论中呈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因而,课程教学目的既要突出针对性和适用性,又要注重和专业相关技艺课程相衔接。

清华大学IE专业十分注重质量管理的理论教学,摒弃了传统的参观性实习,提出了新型的工业工程消费实习方式(现场操作实习);上海复旦大学不只注重质量管理理论前沿学问的传授,还布置2周的毕业设计,以加强学生的创新理论才能;西安交通大学的《质量管理学》不断是IE专业的精品课,教学内容和教学办法都表现了对质量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培育,目前,我校的质量管理与牢靠性教学,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其它重点高校相比还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方式仍以传统的教学办法为主,师生互动较少,学生积极性不高;

(2)理论环节较为单薄,理论与理论严重脱节。固然该课也注重课程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先进性,但缺乏分离实践的案例、综合性实验教学和录像教学;与课程有关的实验和课程设计内容较少,学生对学问的了解不够精确,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才能不强。

(3)统计思想在该课中的位置不突出,系统性不强,没有使学生真正的领会到统计学在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

由于以上缘由,使质量管理与牢靠性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突出,为了调动同窗们积极性和发明性,进步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育具有更高素质的富有发明力和开辟肉体的质量管理人才,该课题组仍需进一步的探究和变革。

二、课程教学变革的探究与理论

《质量管理与牢靠性》请求我们在传授学问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才能的培育,留意开辟学生的创新思想,发掘学生的潜力。那么如何培育学生的创新才能和理论才能,如何使学生成为普遍受企业欢送的人才呢?我们停止了进一步的探究和考虑:该课的教学主要从教学手腕变革、教学内容创新、理论环节、教材建立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停止变革。

1教学手腕变革

传统教学办法的关系主要采用课堂授课、发问、练习等方式的板书授课,信息量小,方式单一。为了调动课堂学生的积极性,培育学生创新思想,进步学生剖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才能。课题组研讨了美国、欧洲等国外先进的教学方式,分离我国的国情,并参考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盘绕“增强学生‘三基’”这个中心,最终肯定了“启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相分离,统计学与质量控制与牢靠性相整合,理论教学和理论教学相交融”的变革道路。

(1)采用启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相分离的办法。启示式教学采用讨论启示和发问启示两种办法,让学生经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启示学生学会剖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才能,到达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过程中可经过案例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启示学生对发作在某企业的质量问题停止考虑,诱导学生从问题动手,寻觅产生问题的本源,运用5M1E(人、机、料、法、环与丈量的英文首写简称)办法去寻觅问题产生的主要缘由,当然在寻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运用大量的相关学问和数据处置办法,主要缘由肯定后,针对主要缘由采取一系列的改良措施,然后对改良过程停止控制,最后检查改良后的结果。这种教学办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味,同时也能培育学生的创新思想。案例教学主要经过精选企业质量管理方面的典型案例。例如:海尔集团的质量管理和运营形式、6Sigma办法在厦门ABB集团的应用、“品管圈”QCC内人员应控制的质量管理技术与办法等,必要时增加录像教学,深化浅出解说,指导学生练习,以稳固和消化所学学问。案例教学中案例的设计十分重要。

(2)传统教学手腕和现代教学技术相分离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网络化、数字化是一种趋向[1],充沛应用现有教育资源(多媒体教学、软件应用、专题研讨、案例教学、网上答疑等方式),经过课堂展现、案例教学、情形教学、网络答疑等方式提供师生间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充沛发挥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的优点。目前,我们制造了优质的多媒体课件,课件图文并茂、直观形象的演示给同窗们耳目一新的觉得,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课堂上也增加了案例研讨和统计质量剖析软件Minitab的运用等内容,使学生控制现代化的数据处置手腕,在重要的章节给同窗们布置大作业,例如上面的典型案例剖析,课上应用局部时间停止剖析讨论,充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经过课堂展现、案例教学、网络答疑等方式提供师生间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充沛发挥了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的优点[2],经过变革,活泼了课堂氛围,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兴味,获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创新

质量管理的内容丰厚、博大精深,要依据工业工程学科的特性,补充最新内容,坚持学科的先进性,以培育应用型人才为目的。该课主要包括四局部内容:质量管理理论根底、质量管理的统计技术与办法、设计、消费过程质量控制、牢靠性设计等内容,这些内容触及到大量企业常用的质量管理的技术、理论和办法,例如:设计过程质量功用展开QFD、6Sigma办法的业绩改良模型DMAIC、质量控制QC的“老七种工具”和“新七种工具”、过程才能剖析、抽样检验、牢靠性剖析等内容,这些都是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经常用到的技术和办法,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该课程的教学很有难度,而且工业工程的学生所学的课程都具有学时少、内容多的特性。所以在选择课程教学内容时更要重点突出、有方案、有选择的来讲授该课程的精华和在企业应用最广的内容。教学内容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不时更新教学内容,严厉与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的修订和认证评审法规的调整同步;亲密关注国度杰出绩效体系(GB/T1958O一2004)的贯标和认证,适时引入有关内容或开设后续课程,以提升学生岗位顺应才能。依据状况为了顺应考研学生的需求,恰当增加质量经济性剖析、正交实验设计等内容,简化质量管理体系的树立、运转和监控等内容。

(2)不时丰厚主讲教员为企业咨询效劳的经历并调整充实到课程教学中来,使课程体系更具有现场作业的实务性,并争取从理论教学内容中抽绎出可在企业班组培训中施行的模块。

(3)统计学和质量管理与牢靠性相整合。强化统计思想在《质量管理与牢靠性》中的应用,加强学生对质量数据的处置剖析才能。各大高校与质量有关的实验与课程设计,都是盘绕“统计质量控制”展开,将统计学思想融入课程教学中。例如:统计学中的概率统计、参数估量、假定检验、方差剖析和实验设计在质量控制当中应用最为普遍,企业质量问题的处理来源于企业对质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剖析,从而找出质量问题的所在。而统计学就是一门对数据停止搜集、整理、显现和剖析的学科,所以要学好质量控制就要体会统计学的内涵。质量控制与牢靠性中的质量控制工具(直方图、排列图、控制图、正交实验设计、过程才能剖析、臭氧检验等内容)与牢靠性设计(牢靠性的特征量及其常用函数、牢靠性模型)局部内容都是统计学思想在质量管理应中的详细运用。因而,在讲授课程的同时,要提示同窗们课前要预习统计学的相关内容,这样也把单调无味的数学思想应用到理解决实践的质量问题当中,使同窗们领会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精华,以进步同窗们的学习兴味。与此同时,在请求学生在控制原理和应用的根底上,要能应用相关的统计剖析软件(SPSS、SAS、Minitab等)对统计质量数据停止剖析,以进步处理实践问题的才能和相应的软件运用技艺。

3增强理论教学环节

增强理论教学是培育创新型人才体系的重点,是进步学生的创新肉体和理论才能的重要途径。理论教学环节不断采用理论教学和理论教学相交融的启示式教学形式,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同时,鼓舞学生参与经管学院开设的与质量管理相关的学术讲座,并努力约请中国质量协会、质量管理咨询机构和企业界质量管理专家举行课外讲座,积极组织学生参观唐山爱信齿轮集团、机车车辆厂(中国北车集团)、校内工程锻炼中心等典型企业,鼓舞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科研项目的辅助研讨工作,以培育学生独立剖析实践问题、灵敏运用理论要点和创新处理问题的才能。理论环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停止增强:

(1)校内外专家资源的开发应用。质量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和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中应用性较强的内容十分有必要延聘质量管理咨询机构或企业界质量管理专家来校讲课。例如:质量管理办法在企业的详细应用、工序质量控制以及质量认证的程序和步骤等内容,只要分离详细企业的施行来授课,才干使学生理解得愈加透彻,也可把笼统的内容变得愈加生动,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2)增设贯串该课整个教学过程的“小课程设计”,并积极引导才能较强的学生参与教员科研项目的研讨与开发,经过实践的开发与研讨活动,一方面加深学生了对单调、深奥的质量学问的了解,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进步了学生的实践应用才能,培育了学生科研创新的素质,为未来学生走向社会停止实践开发和科学研讨奠定良好的根底[3]。我校工业工程目前没有开设该课的课程设计,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论才能,能够在讲课过程中把教师的科研课题的一局部以“大作业”的方式布置给学生,。“小课程设计”的涵盖面应普遍、内容应表现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只要综合运用所学学问才干完成设计,这种办法既能使学生了解、稳固和消化所学的学问,也便于今后应用于理论。

“小课程设计”标题如下:

设计过程质量控制—质量功用展开QFD在电焊机研制过程中的应用及其牢靠性剖析(需提供电焊机零部件组成及其加工工艺、牢靠性数据);

制造过程质量控制—如何进步变速箱消费的一次合格品率(需提供细致的变速箱消费工艺流程和质量数据)。

如何进步唐山锯片厂硬质合金齿圆锯片的锯片质量(需提供细致的锯片消费工艺流程和质量数据)

三项“小课程设计”简直涵盖了该课程的一切学问点,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可使学生将所学学问融会贯穿,增强质量管理理论、技术的应用才能。

(3)增设开放性、综合性实验(操作+上机)

目前,IE专业未开设质量控制与牢靠性方面的实验,该课程请求学生具有实践操作才能和对质量数据的处置才能。典型实验设置如下:

轴类零件的直方图绘制与剖析(请求学生实地丈量数据、剖析数据,并运用统计质量控制软件Minitab绘制直方图);

轴类零件加工的工序质量控制(请求学生实地丈量,并绘制控制图(图),并对工序才能停止剖析)。

(4)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和应用

我校的实习基地有:潍坊柴油机厂、唐山钢铁集团、唐山爱信齿轮集团、唐山松下焊机产业有限公司、唐山冶金矿山等企业,在实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质量问题,并运用所学学问与技术去寻觅处理质量问题的办法。鼓舞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科研项目的辅助研讨工作,以培育学生独立剖析问题、灵敏运用理论要点和处理实践问题的才能。

我校工程锻炼中心也为学生的理论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根底,经过组织参观实习和实地操作,学生可理解金属零件的加工工艺,控制各种机床及数控机床的加工特性,为学生处理产质量量问题打下了坚实的根底,也为以后学走上工作岗位做了充沛的准备。

4增强教材建立

该课曾运用过刘书庆主编的《质量管理学》,目前在运用苏秦主编的《质量管理与牢靠性》,该教材为21世纪工业工程专业规划教材,内容新颖,重点突出,合适工业工程教学的请求,独一的缺乏是短少典型案例,统计思想不够突出。

分离IE专业的特性和实践的授课经历,我们已联络好科学技术出版社,估计出版“十二五”国度级规划教材《质量管理学》。该教材将分离国内外质量管理学的最新研讨成果,吸收以往教材的精髓,强化统计思想,增加适用性和应用性的现代化教学内容,且每章配有典型案例剖析、考虑题和练习题。教材编写的主要构思与计划肯定如下:

•质量管理概论(第一章);

•质量管理体系及运转监控(第二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办法(第三章);

•设计过程质量控制(第四章);

•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第五章);

•质量检验(第六章);

•质量本钱与绩效度量(第七章);

•质量改良(第八章);

•牢靠性设计与剖析(第九章)。

5课程考核方式的变革

质量管理与牢靠性考试成果是平常成果和期末成果的加权均匀,传统的平常成果主要考核学生考勤和交作业的状况,平常占20%%,期末占70%~80%。在现行的平常成果考核中,依据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包括提交的作业和案例剖析报告、在课堂上所作的案例剖析演示、参与互动讨论等表现,综合小组评分与教员评分给出成果,占总成果的30%;在期末考试中,尽量减少融会贯通才干答复的标题,增加开放性辨析题和案例剖析题的比重和难度。经过评价方式的引导,促进学生注重平常的学习、分离实践停止主动和独立的考虑、并培育其团队协作认识与才能。

第7篇

自学考试时间

辽宁盘锦2020年上半年理论课考试时间为4月11日星期六、12日星期日(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各专业考试课程和时间安排详见(附表四、五)。2020年上半年实践环节考核和论文答辩的时间由各主考学校确定,各专业实践环节考核课程及时间安排详见(附表六、七)。

停考专业和遗留问题处理

(一)停考专业

1.能源管理(专科和独立本科段)专业自2017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名,2020年下半年起不再安排课程考试。

2.会计、会计(会计电算化方向)、护理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航海技术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方向)、法律、日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加工方向)、焊接、视觉传达设计、广告、环境艺术设计、饭店管理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14个专科专业和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应用本科)、数控技术(应用本科)、园林(应用本科)、计算机器件及设备(应用本科)、英语、物流管理、日语、石油工程、机电一体化工程、采矿工程、珠宝及材料工艺学、模具设计与制造、广告学、旅游管理、工业工程和新闻学等16个本科专业自2018年上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名,2021年上半年起不再安排课程考试。

3.艺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方向)1个专科专业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应用本科)、营养、食品与健康、应用化学、机电设备与管理(矿山方向)、电子信息工程和教育技术等6个本科专业自2018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名,2021年下半年起不再安排课程考试。

以上停止接纳新生报名的39个专业的专业代码和专业名称不进行调整,仍按照原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报名考试及办理转考、免考和毕业,2021年下半年起停止颁发毕业证书。

(二)停考专业遗留问题处理

停考专业停止安排课程考试后,该专业的考生可按下述办法选择遗留问题处理方式:

1、停考专业中未合格的课程,可选择其它专业中名称和课程代码相同的课程进行考试。

2、停考专业中,尚有二门以下(含二门)理论课没有合格成绩不能毕业的,可自主选择自学考试其它原则上相近专业的相关课程参加考试,取得原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门数和学分即可按原专业申请毕业,最后办理毕业时间为2021年6月30日。

3、停考专业中,尚有二门以上理论课没有合格成绩不能毕业的,可按自学考试相关规定转入其它专业参加考试,取得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合格成绩后,按照转入专业申请毕业。

开考专业

专科专业:汉语言文学、英语、连锁经营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文秘、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等10个专业。

专升本专业: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物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动画、土木工程、护理学、药学、中药学、眼视光学、公安管理学、社会工作、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交通运输、人力资源管理、汽车服务工程、学前教育、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小学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会计学、工商管理、工程管理、法学和物联网工程等36个专业。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实施细则〉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的通知》(教职成厅〔2018〕1号)文件精神,我省制定了《2018年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调整工作实施方案》,从2018年下半年起,开考的专业全部调整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已下简称《专业清单》)内专业,原开考专业不在《专业清单》内的,专业调整后全部取消,并停止接纳新生报考,2021年下半年起停止颁发毕业证书。专业调整对照情况详见(附表一、二、三)。专业调整后,原本科专业“第二学历”专业计划文件已不适用,2018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考“第二学历”,不再按照“第二学历”专业计划给新生办理课程免考。

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会计学(AB计划)和工商管理(AB计划)等九个专业,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计划中增加公共政治课“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03709)。2019年下半年起报考该九个专业的新生,须考“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03709)。符合《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认定和课程免考实施细则》(辽招考委字〔2009〕21号)要求的考生,可以申请课程免考。

附表四:辽宁省自学考试2020年4月考试课程安排表(开考专业)(点击链接查看)

附表五:辽宁省自学考试2020年4月考试课程安排表(停考专业)(点击链接查看)

第8篇

本科及独立本科段(101个专业)金融020106财务管理学00067国际金融00076金融市场学00077

货币银行学00066保险学原理00079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国际贸易020110国际运输与保险00100外经贸经营与管理00101企业会计学00055

世界市场行情00102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经济学020115经济思想史00143计量经济学00142中国近现代经济史00138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中英合作金融管理020120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英语(二)00015

日语(二)00016

俄语(二)00017 经济管理020125经济统计调查与分析00050现代企业管理理论08815财务管理0080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43 公司管理020143现代企业竞争战略05306

公司应用文写作07528电子商务07797税收学03409经济活动分析05125

宏微观经济学0516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国际经济与管理020148企业反倾销技巧与策略05320

产业经济学05322企业知识产权管理05319

技术经济学06270WTO与国际惯例05317

国际商务经济学概论05323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07523 投资理财020177金融学概论04762投资学原理07250金融市场学00077理财学08019 工商企业管理020202财务管理学00067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企业管理咨询00154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工商企业管理(工业管理方向)020202A企业生产管理05172现代企业管理(二)02626投资经济学05083WTO基础知识05159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组织与管理05170 会计020204会计制度设计00162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高级财务会计00159财务报表分析(一)00161 市场营销020208国际商务谈判00186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企业会计学00055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 旅游管理020210旅游文化学06124

旅游人力资源管理06126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00197

美、加旅游文化01251旅游市场营销04929

环境保护05580日本旅游文化01250 人力资源管理020218薪酬管理06091工作分析06092公共关系学00182经济学00800 中英合作商务管理020226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英语(二)00015

日语(二)00016

俄语(二)00017 物流管理020229物流企业财务管理05374汽车物流0132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043 劳动和社会保障020232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7

劳动经济学03323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03327

劳动关系学03325劳动和社会保障法03322社会保障国际比较03326 电算会计020236信息系统开发02376 计算机网络技术02141

高级财务会计00159财务报表分析(一)00161 项目管理020256项目时间管理05063

项目质量管理05062管理数量方法05058项目范围管理05060

项目成本管理05061项目管理案例分析05067

项目审计学03436 铁道财务会计020264铁路审计学05593

铁路货运组织07108铁路运输经济学07106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05207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07299

铁路旅客运输组织07109高级成本管理会计05291 工程管理020279财务管理学00067

工程造价与管理07138CAD设计01876工程合同管理04621城市建设与管理法规00328 采购与供应管理020282物流企业财务管理05374 英语(二)00015

日语(二)00016

俄语(二)00017 财务管理020303应用文写作02126

财务管理学00067会计电算化08310高级财务会计00159证券投资学00103 现代企业管理020309企业管理咨询与诊断08819

管理心理学00163现代企业管理理论08815

会计程序设计0882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6093

项目成本管理05061中小企业战略管理05171

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设计08818 法律030106金融法05678

合同法00230公司法00227

法律文书写作00262

票据法00257外国法制史00263

婚姻家庭法05680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0228

房地产法00169 经济法学030107税法原理07946

商法总论05554环境法学07948金融法概论07947企业与公司法学07945 行政法030114国家公务员法06913行政处罚法06908行政执法理论与实务06914部门行政法06915 社会工作与管理030203社会统计学00278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00284社会行政00283

福利经济学00286

社会调查方法00288西方社会学理论00280

发展社会学00287社区规划00291

社会救助00298 机关管理与办公自动化030316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7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07841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04001 学前教育040102学前心理学00384

学前游戏论00399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00881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00883儿童文学名著导读00887

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00885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00403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00884 心理健康教育040110心理治疗(一)05624职业辅导05627团体咨询05628心理的生物学基础05621 小学教育040112中外教育简史00464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高级)03301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03330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06231

文学概论(二)00542 电脑美术教育040306中小学教育学与教法01255Pagemaker 01372信息技术教育059353DMAX 01371 秘书学050104领导科学00320行政法学00261中国文化概论00321

公共关系学00182

广告学(一)00181秘书参谋职能概论00526 汉语言文学050105外国文学史00540

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00813西方文论选读00815中国文化概论00321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539语言学概论00541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00422 朝鲜语言文学050110语言学概论(朝)01286

中世纪朝鲜语概要01295朝鲜民俗学(朝)01296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朝)

01288比较文学概论(朝)01290

朝鲜族文学通史01287新闻学概论(朝)01293 汉语言文学教育050113文学评论研究01271

中小学教育学与教法01255影视文学06008

中国新时期文学01267信息技术教育05935

语文教育及课程研究05938语言学概论00541

中学教学语法研究01269 英语翻译050134高级英语00600科技英语翻译05384商务英语翻译05355高级英语笔译05351 对外汉语050140汉英语对比01213中国现当代文学01207外国文学(一)01208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论01211

语言学概论00541 英语050201英语阅读(二)00596

高级英语00600旅游英语选读00837

综合英语(二)00795语言与文化00838英语写作00603

综合英语(一)00794 日语050202基础日语(二)00606日语翻译00601

日本国概况00608高级日语(一)00609日本文学选读00612

第二外语(俄语)00839

第二外语(英语)00845 俄语050203俄语阅读(二)00847高级俄语(二)00618俄罗斯文学00512经贸俄语03151

第二外语(日语)00840

第二外语(英语)00845 朝鲜语050205高级韩国语01111

韩国文学史与文学作品选读01115

韩国语写作01117韩国语语法01109

韩国语阅读01113对韩贸易实务01114

朝鲜语基础(一)00627翻译(汉韩互译)(二)

01118

第二外语(英语)00845

朝鲜语基础(二)00628 商务英语050225国际商务英语谈判09131

商务英语精读(一)01310

商务英语精读(二)01311国际商务文化09130

商务英语阅读(一)01312

商务英语阅读(二)01313国际市场营销(英语)09129

商务英语翻译05355第二外语(日语)00840

第二外语(俄语)00839

国际商务会计01317 广告学050302新闻事业管理00662广播电视广告00639中国文化概论00321

中外广告史00641经济法概论00244

平面广告设计00640 新闻学050305文学概论(一)00529

新闻事业管理00662新闻摄影00659公共关系学00182外国新闻事业史00660 公共关系050309人际关系学03291

领导科学00320 国际公共关系03295

中国文化概论00321广告运作策略03299 播音与主持050310普通话语音与发声07178新闻采访写作00654节目主持人文案写作07175语言学概论00541 美术教育050410 美术技法理论00742外国美术史07074 数字媒体艺术050418网络艺术07218

第9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G42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4-0052-0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中职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方面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对制造活动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与把握,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及毕业后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及生产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论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和实践的思路及做法。

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

设计好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是课程组必须解决的一个难点问题。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中,要遵循以下三点指导思想。

(1)拓宽专业,培养通才。过去的专业划分过细,造成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难以适应各项建设工作和继续深造的需要。随着新专业目录的确定,学校要对过去老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适当修改,并对它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是新制订的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三门技术基础课程之一,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遵循“拓宽专业,培养通才”思想,应具备机械类各专业学生所必需的机械制造过程有关的基础知识。

(2)扩宽学生知识面,增强机械类各专业学生的从业能力。从过去机械类各专业的培养计划来看,只有机械制造专业开设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概论、切削原理等有关机械制造过程的专业课程,但教学内容过专过细,内容庞杂陈旧。而其他机械类专业如机械设计、汽车、工业工程管理等专业,只开设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造成这些中职生缺乏切削原理、机床及工艺装备等方面的知识,影响从业能力。从统计来看,机械类各专业中职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从事机械产品开发、设计、制造、管理和运销等工作。因此,在设置课程教学内容时,要重基础,避免原专业课程内容陈旧庞杂、太专太细等缺点,要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3)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过去开设的专业课程较多,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没有处理好,导致一些教学内容重复讲授,而一些教学内容又没有讲到。因此,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整合过程中,要注意精选教学内容,要适当增添一些新的知识要点,使课程与现代制造技术相结合,让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能反映出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这样,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中职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机械产品制造过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它涉及公差及技术测量、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床概论及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等方面的知识。本课程的教学主线是:学生学习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机床以及零件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即公差与配合的相关知识)、零件的定位原理等基础知识之后,再依次叙述机械零件的特征、表面加工方法与加工设备等知识,然后重点研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机械装配工艺规程的问题,最后,再了解自动化加工、数控加工、特种加工等方面知识。

三、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教学效果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的内容很多,涉及面比较广。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除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外,教师还要重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可以设计如下实践教学环节。

(1)计算机辅助课程设计。本课程在理论教学完成以后,要安排一周的计算机辅助机械加工工艺规程(CAPP)课程设计。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包括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在计算机工艺设计软件的辅助下正确分析和合理解决一个比较简单的机械零件工艺规程的设计问题。其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工艺设计方法,能够学以致用。实际上,课程设计也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次验收和巩固。实践证明:课程设计训练可使学生面对具体的工程问题时能综合应用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做到正确分析和处理;课程设计训练能够加深学生对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原则的理解;在设计过程中,不同工艺方案的分析与对比可使学生初步掌握优化工艺方案的能力;课程设计训练可使学生熟悉各种技术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运用;课程设计训练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编写工程技术文件的文字表达能力。

(2)教学实验。为配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培养中职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实践教学环节还设置车刀角度的测量、切削力实验、切削温度实验等三个教学实验,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规律。

四、结束语

江苏省张家港市中等专业学校开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以来,课程组不断总结经验,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近几年学生所做的课程设计来看,中职生的知识面和实践动手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10篇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论文范文一: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探究

【摘 要】被西方誉为顶级商业布道师和商业教皇的全球著名的管理学大师之一汤姆彼得斯曾说:企业唯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由此道出了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在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正在迅速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工具。

【关键词】战略规划;SWOT;企业应用

一、企业战略分析

企业战略确定了企业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战略目标所要采取的人力、财务、营销等方案。企业战略决定人力资源规划战略,最后通过人力资源规划来实现。

二、人力资源环境分析

通过对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和评价来获取未来可能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影响的信息。

内部环境包括:1.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目前对此的实现必须要立足于开发现有的人力资源;2.企业的战略目标,人力资源部门的目标应与企业总体目标保持一致,在实践中配合整体目标的实现;3.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在企业中起到激励、凝聚和规范企业员工的作用;4.非正式组织,是对员工的心理满意度、工作满意度等也有较大的影响。

外部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方面有政治、法律、经济、劳动力市场、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微观方面有国家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生命周期、市场状况与进入退出市场障碍。

三、人力资源存量及预测分析

1、人力资源存量分析

2、人力资源预测分析

(1)需求预测:依据组织的发展前景、组织能力及岗位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未来所需员工的类型进行估计。

(2)供给预测:一个企业在未来某一时点或某一时期自身的人力资源可供量。可从劳动力市场和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分析。

四、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方案

规划流程:

五、评价和控制规划方案

制定科学的评价和控制体系,通过对规划的监控来及时调整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在全面进行人力资源的总体规划和各项业务规划及实施过程中必须根据人力资源规划标准以及事先预想的结果和具体的实践不断地进行比较、选择和修正偏差,以确保人力资源规划的成功实施。人力资源规划评价是通过对企业实施的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在基础的考察分析,将人力资源规划的预期结果和实际贯彻的反馈结果进行比较、判断和分析的管理活动。人力资源规划的控制是针对企业所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实际贯彻执行过程进行动态调节,纠正偏差,确保战略有效实施和适应的过程。

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西式快餐厅进入中国后,在短短几年之间风靡全国。有关资料表明,自1998年初起,国内餐饮业每年以10%的成长率迅速增大,年营业额近400亿人民币。而其中,以西式快餐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各种国际著名快餐连锁机构在国内的成功经营吸引了无数投资者的目光。但是许多快餐大都投资巨大,或采用直营的形式,技术及配方均不外传,投资者只得望而却步。然而,多美奇炸鸡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使每一位投资者都有实现梦想的机会。因为,多美奇实行的是特许经营。特许经营已成为21世纪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创业者最酷的经营方式。只要操作规范,快餐店特许经营向您展示无限美好的前景。那么,由此而带动的相关的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怎样的情况呢?

多美奇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快餐店,其商品价格比KFC、麦当劳低。该公司餐饮有汉堡类、炸鸡类、套餐类、米饭类、饮料类以及小食类。公司每个门店配有一名餐厅经理,餐厅经理按公司要求可以进行招聘,共设有服务、收银、后厨接待员四个岗位。DMQ工作人员深受企业文化熏陶,秉着服务他人、快乐自己的理念用心服务每一位顾客。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快餐店消费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也带来了一部分就业。DMQ不如KFC之类较为老牌,因此发展压力也很大。当前劳动力市场状况又如何?我国劳动力市场现状是这样的:新生劳动力增长快,供大于求矛盾突出,劳动力使用成本偏低,技能型人才总是严重不足,供需结构性失衡和信息不畅。

人力资源存量分析反映了员工会存在过剩或短缺情况。当外部劳动力市场不能进行有效供给时,企业则需要考虑在内部通过调动补缺、培训、工作轮换,提升等方式增加劳动力供给,尤其是关键性岗位的人力资源配置。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通常包括人员补充计划、保险福利规划、劳动关系规划、工资规划、保险福利规划和退休规划等。

S:每一家餐厅每天都以崭新的姿态、悦目的装潢、舒适的设计、训练有素的服务人员,加上风味迥异、营养丰富的比萨、汉堡、新鲜饮品等美食招待喜爱它的顾客。餐厅的氛围从视觉、心境让人感到赏心悦目。

W:在推广上,商品价格处于弱势,由于生产成本较高使得价格偏贵,导致一部分顾客流失,以至于市场份额不大。另一方面,消费群体多以年轻人为主,老年人消费过少,市场有所限制。

O:在文化上下功夫。餐厅里没有呛人的油烟,没有令人作呕的蚊蝇,有的只是干净的桌椅和明亮的窗户,顾客心情自然舒畅愉悦。在客人被服务员领到餐台前坐下后,服务员并不在顾客左右,这就是距离式服务。

T: 有强大的竞争对手肯德基。肯德基大规模的开店,已经进入三线城市,选址通常在当地的大百货超市,人流量大的地区。全球有12000家左右店铺。肯的品种越来越丰富,而且很多东西都在往中国人的口味上做,或者更改,一直致力于开发适合中国人口味的产品,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

总之,人力资源战略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获得企业最大绩效的关键。研究和分析人力资源战略,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是达到人力资本储存和扩张的有效途径。人力资源战略在企业实施过程中必须服从企业战略,企业战略形成的实际中也必须积极考虑人力资源因素,二者只有达到相互一致、相互匹配,才能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论文范文二: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与管理

摘 要:从学术意义上看,通过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的有机结合,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佳组合而获得长期效益。尽管二者的发展历史、研究目的、理论方法即作为独立的学科存在并侧重于解决不同领域的相对性问题,但其在整个历史中密切配合。本课题对这种关联性进行了历史的总结,同时对基于现代知识经济和现代工业工程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改进进行探讨,有着积极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企业

自人类生产活动开始,管理实践活动就一直存在和发展着,任何一个阶段管理学的新成果不仅与社会的整体环境和状态密切相关,也是汲取当代科学和文化发展成就的产物。管理正是这样走过了从粗放向精细发展,从无序到有序发展,从单一化向系统化发展,从工具理性向人文理性发展的历程。作为管理实践理论的两类重大研究课题,工业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一直交织着发展,二者的实践活动历史较长,但上升为科学的理论都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而后发展中的每一次跨阶段的变革都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推动力的,而且二者的发展都始终对应祸合。工业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每一阶段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更确切地说,人力管理与工业工程的发展密切关联,相互滋养,相互补充。

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定位低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管理无非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已经不容置疑。尽管高层在企业培训中都接受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教程,尽管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地位,尽管部门负责人也认识到了部门员工知识、技能素质差距严重地制约了工作任务完成和质量甚至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但在实践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还是停留在传统行政性人事管理阶段。在访谈过程中,中层管理人员并不乏对人力资源的重视,但如何将这些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转化为适合公司可操作的体系,都感觉无从下手或表示力不能及。这一问题的基本成因一是公司没有把人力资源管理没有上升到战略性、系统性、决定性的定位,二是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部门建设非常薄弱,三是没有探求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统领人力资源管理长期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2.公司战略目标不明确,相应的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无法进行

企业自创立起就具有一定的投机性,因此随着市场机会,合作伙伴,产品和技术趋势的改变等等外部因素的快速变化,企业也不断改变自己的定位,甚至很多企业以变为根本的战略。尤其在快速扩张阶段,往往涉足于不同的业务领域,其中不乏许多新兴产业。而这些新兴产业在研发、营销、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尤其是一些新开拓的项目,定岗定编工作不像传统业务那么成熟。因此,企业一般缺乏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战略性的人力资源规划也就无从谈起。

3.企业人力资源存量的现状无法匹配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目前我国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资源。从静态中来说劳动力资源数量多,但素质亟待提高。而企业的用人机制存在任人唯亲,任人为近的现象,对管理层,特别是核心员工,其多来源于企业家的私人社会网络,这又在动态上致使本来拥有的人才资源流动普遍。人力资源存量的不足导致企业通常是根据机会和市场的临时需要选聘人才,而无力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对人才和组织的需要。当前我国部分企业员工文化素质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据统计,全国大型企业每百名职工中拥有的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为10.46人,企业仅2.96人,只相当于大型企业平均水平的28%。

4.在许多企业之中,人力资源部门所处位置偏低,且经常由其他部门兼任

二、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

1.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战略调整

由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总在不断发生变化,企业的战略变革和战略调整就成为必然。因此,战略性的人力资源规划必须能够及时做出反应,以支持企业战略的变化。

(1)初创期。此时企业组织应制定集中战略,人力资源规划应聚焦于专业型业务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和激励上,为组织的顺利运行和成长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源队伍。作为企业的创立者应当开始关注企业理念,战略目标以及企业文化的形成,这是企业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也是人力资源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联想在发展初期通过对杨元庆、郭为、孙宏斌这些虎将的大胆任用,以及对倪光南的造神运动,而带来的企业大发展,可以说就是一个明证。

(2)成长期。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开始考虑多元化经营战略,尝试成本领导战略或差异化战略,而这些战略意味着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规划有不同侧重。组织扩张和有序管理并重是这个时期企业战略的关注点。因此,人力资源政策规划的侧重点就应该从过分强调企业家精神和个人英雄主义转变到规范化、职业化管理上来。比如:在创业阶段,万科选人、用人基本上就是凭借王石和万科高管们优秀的个人判断和直觉。随着万科的快速发展,这种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需求。因此,万科及时在自己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专业化、精细化的战略要求,并引入了具体的专业化管理工具――人才资质模型,并把它逐渐发展成为包括万科通用资质模型、万科领导力资质模型及销售、设计、工程、客户服务等六个分专业的系列资质模型体系。正是由于这种未雨绸缪的安排,才使得万科不仅满足了自己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且还向其它房地产企业输出了很多的优秀人才,因此万科也才有房地产界的黄埔军校的美誉。

(3)成熟期。在成熟阶段,企业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最可行的就是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聚集战略对企业来说非常有效,而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差异化战略必将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因此,对那些能够帮助企业进一步深化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专业性人才和能够审时度势、临机应变、制定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人才的培养就成为这一阶段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战略目标。 从深化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角度看,企业就需要在自己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中注意不同类型员工的性格、兴趣、素质、结构与组织战略、组织岗位的匹配;注意加强对员工的沟通、培训,强调员工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规范性和一致性;注意塑造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组织性,提高整体战斗力,从而推动组织继续成长。

(4)衰退期。需要的是摆脱历史的包袱,为企业注入更多更新的活力,以实现企业的再生。战略方向的调整就成为这个时期企业战略关注的重点。在这种状况下,人才的更新换代就成为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

2.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持续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主要是革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缺陷,为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必然蕴含着对人力资源管理旧模式的扬弃,甚至是全新模式的构建。这一过程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剧烈变革的过程。伴随着利益的调整以及对原有习惯的固守,人力资源管理的革新往往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巨大阻力。但是,只有实施有效的变革才能为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建构运转良好的支撑平台。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支撑平台,除了其职能部门固有的职位分析、职位设置、绩效管理、激励机制、职业规划等工作之外,有些甚至超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领域,比如计划与预算管理体系、企业目标管理体系等。

3.建立人力资源规划中的开发机制

美国管理学家詹姆斯?C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一书中曾经提出过基业长青的一个核心原则:造钟而不是报时。战略性的人力资源规划也必须立足于造钟而不是报时。

造钟就意味着要建立一个人力资源的选拔、开发、成长和更新的管理机制。正如联想在自己的人力资源开发中提到的项链理论中所述:人才竞争不在于把最大最好的珠子买回,而是要先理好自己的一条线,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把一颗颗珍珠串起来,串成一条精美的项链。而没有这条线,珠子再大再多也还是一盘散沙。没有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去形成强有力的企业凝聚力,仅仅依赖高薪恐怕也很难留住人才。

造钟机制的形成和成功运用还在于要建立一套包括总体政策、具体制度和一系列配套措施在内的制度体系。由海尔倡导并经联想等企业发扬光大的赛马不相马的人才培育机制就是典型的代表。这种机制认为,企业不缺人才,关键是将每一个人所具备的最优秀的品质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为了把每个人的最为优秀的品质和潜能充分开发出来,就需要变相马为赛马,建立一个立足于市场经济的人才竞争机制。

4.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

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培养,是消除人力资源规划危机的重要途径。外部环境的强烈竞争性,使得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更为复杂,这就要求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者应具有战略性思维与实际操作经验。因此,加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队伍,提高其整体性的专业素质成为人力资源规划成败的关键。为了提升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对管理者进行培训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培训计划中应包括培训政策、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考核等内容。

三、结语

通过对企业如何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要求人力资源规划主体在人力资源规划程序的所有环节中都应当站在战略的高度,充分审视组织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组织外部环境,在组织愿景、组织目标以及战略规划的指引下制定组织未来人力资源需求清单以及相应的人力资源供给计划,从而支持战略规划的实施,促进组织愿景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美]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美]詹姆斯W沃克.人力资源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黄新,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4]牛凯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瓶颈:认识与机制[J].企业活力,2007.

[5]杜洋,徐鹏飞.,企业如何开展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J].机电信息,2008.

[6]童亚南,王琪.企业管理的误区及应对策略[J].市场周刊,2009.

[7]尹燕科,孙亚萍.中国企业发展与人力资源规划[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年03期.

[8]邵岩.关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第11篇

关键词:正压型 防爆型式 正压外壳 安全措施

0 引言

目前,我国用于石油、化工等2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大型防爆电动机大多数为增安型电动机,关于防爆电机产品技术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做了进一步完善。大型增安型防爆电机的制造和使用要求,随着增安型防爆技术规程的重新技术修订及强制实施,而变得越来越严格。同时,由于增安型防爆电机使用区域受到限制,进而暴露出局限性与不足,制造增安型电机的成本也显著提高。正压外壳型电机作为一种新的电机防爆型式可用于1区和2区[1],正压外壳型Expx还可用于Ⅰ类设备上,使用正压外壳型电机比增安型防爆电机更安全更可靠。因此,作为更高层次的防爆产品,正压通风三相异步电动机逐步成为大型防爆电机的主导产品。

1 防爆原理

所谓正压型电气设备,就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保护气体充入电气设备内,使其对电气设备内部可能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电气元器件进行保护。使得这些元器件在保护气体的作用下,不会发生引燃爆炸性气体的危险。――这就是正压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2]。

2 防爆型式分类

按照GB 3836.5-2004《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第5部分:正压外壳型“p”》的规定,正压保护依据外部的爆炸性环境(Ⅰ类、1区或2区)、是否有内释放,以及正压外壳内的电气设备是否有点燃能力可以划分为px、py、pz三种型式。依据表1所示确定防爆型式。电动机常用的防爆型式为px型(设备保护级别为Gb或Mb)、pz型(设备保护级别为Gc)。

3 正压外壳的结构要求

3.1 正压外壳的防护等级。最低为IP4X,但是对正压补偿型的正压外壳,为防止过多泄露,保持外壳正压,正压外壳的防护等级建议提高到IP5X。

3.2 材质。通常情况下,采用不燃性或难燃性材料制作外壳、管道和连接件,并且所用材料对保护气体以及运行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具有抗腐蚀的能力。一般情况下,采用Q235-A钢板制作正压型电机的外壳。

3.3 机械强度。正压外壳、管道和它们的连接部件应承受制造厂规定的正常运行时,所有排气孔封闭状态下最大正压的1.5倍压力,最低压力为200Pa。现有电机设计的外壳机械强度均能满足此要求。

3.4 气孔,隔板,间隔。正压外壳中气孔和隔板的设置应保证有效换气,气孔和隔板和位置、尺寸和个数,要能满足进行充分换气的要求。一般设置的原则如下[4]:

①可通过适当设置保护气体供气的进气孔和排气孔及隔板的作用来消除不换气的区域。

②对于重于空气的气体或蒸汽,保护气体的进入口应靠近正压外壳的顶部,而排气孔靠近外壳的底部。

③对于轻于空气的气体或蒸汽,保护气体的进入口应靠近外壳的底部,而排气孔应靠近外壳的顶部。

④在外壳的相对侧设置进气孔和排气孔,以促进前后通风。

⑤内部隔板的设置应使保护气体的气流不受阻碍,使用支管或导流板也应能改善障碍物周围的气流流动。

⑥根据设备的设计来选择气孔数量,对电气设备可能被分成一些小空腔的换气,需要进行考虑。

3.5 密封。所有与外壳连接的电缆和导管应密封,以保持外壳的防护等级,如果不密封,则应作为外壳部分。

4 安全措施和安全装置

为保证正压型电机的防爆性能,电机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及正压控制系统。

4.1 安全措施

①通过采用具备一定安全保护的装置系统对电机进行保护,并且按照爆炸危险场所的要求,对各种防爆型式安全保护装置进行选择;

②需对正压保护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显示器);

③应在电机明显位置设置相关标志和警告牌,如:“通电时禁止打开”[5]、“打开前请参照使用说明书”、“在外壳打开后电源不能复位,直到外壳以_____的流量进行换气_____分钟后方可复位!”等。

4.2 安全装置

目前,国内外的正压型防爆技术发展较快,可向正压型电机提供可靠的安全装置――集成的正压控制系统,如Expo D758、JEFSO JMPPCS等。正压控制系统在电机起动前,将新鲜的空气或氮气等保护性气体冲入电机内,冲入量为电机容积的5倍,保护气体通过控制单元进入电机内腔,进而有效置换电机内腔的原有气体,通过顶部泄压阀排出内腔的气体,泄压阀会随着吹扫的完成而自动关闭,电机接收到通知装置发出的起动信号,进入饱压及泄露补偿状态(由于正压型电机一般都有大容量电机,体积较大,泄露点相对较多,因此电机直接进入泄露补偿状态)。为了防止可燃性气体进入电机壳体内部,在电机运行过程中,确保电机内腔压强始终高于外界压强50Pa;如果电机内腔处于压力偏低或失压状态时,正常的泄露补偿难以保证时,正压换气系统会向PLC发出信号,PLC接收到信号后,自动报警或切断电机电源。同时,为了监测电机内腔的最低压力、中间压力、泄露补偿压力,需要在电机壳体上设置正压控制系统监测点。并且,在换气系统的泄压阀上设置高、低压监测点,通过借助上监测点对压力信号进行采集,并将压力信息分别传送给最低压力传感器、中间压力传感器、泄露补偿压力传感器、吹扫流量传感器等,进而为系统进行相应的动作提供参考依据。

5 保护气体的供给

作为正压型电机内腔的保护气体来说,其必须是非可燃性气体,确保防爆型式“p”的保护效果不因保护气体自身的化学性质或者含有杂质进而降低,或对电机的正常运行和内部设备的完整性构成严重的影响。

保护气体在电机外壳进气口的温度控制在40℃。但在特殊情况下,允许较高的温度或可以要求较低的温度;在这种情况下,应在外壳上标出温度。

6 小结

综上所述,正压型电机作为是一种重要的防爆型式电机,在设计上有几个重点:①确定正压外壳的类型,保护气体类型;②选择合适的正压外壳材质,满足正压外壳的强度要求;③正压腔的密封机构设计;④进气口和排气口位置的确定。⑤电机进出气孔、支管、挡板、隔板的合理设置,以引导保护气体在外壳内的合理流向;⑥正压电机保护系统的安全选择。

参考文献

[1]GB 3836.15-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5部分:危险场所电气安装[S].

[2]张显力.防爆电气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吴长康.浅析正压型防爆电气设备[J].电气防爆,2012(4):25-27.

[4]GB 3836.5-200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5部分:正压外壳型“p” [S].

第12篇

大类招生 工程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最近几年,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录取中,许多学校的工程管理专业都采取大类招生,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所谓大类招生,就是将原来的本科招生专业并入该专业所属的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院系或相近的一级学科下面招生。如按照1998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的划分,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其下设管理科学、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工程管理四个二级学科专业,招生时,在招生专业上不以二级学科专业名称招生,全部按管理学、或管理科学与工程、或工商管理、或土木工程等招生。待学生进校一段时间学习了基础平台课程后,再根据学生的选择意愿,二次分配到二级学科专业中学习。

按大类招生可以使学生学习广博的知识,拓宽知识面,牢固基础,实现由学生接受单一学科背景下专业教育,向接受多学科交叉、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教育的转变。同时也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利。尤其是对一些在高考填报专业志愿时,对很多专业不了解,盲目选择专业的学生很有指导意义。即让学生进入高校后,待他们对各专业的实力、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后,给予他们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对于弥补志愿填报的盲目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但从近几年各高校的大类招生运行情况看,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培养的毕业生难以满足新经济的需要,工作适应能力差,学生不如原来按具体专业招生的毕业生受企业欢迎。其次,在教学中出现课程关系混乱,专业间矛盾突出,时间分配不合理,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等问题。本文拟在分析目前我国工程管理大类招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实际,提出专业建设的一点建议。

为了研究我国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大类招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特设计了三种调查问卷,包括教师调查问卷,企业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卷。分别向目前我国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并且按大类招生的学校发放调查问卷,调查任课教师和工程管理专业在校学生对大类招生的看法和建议。同时也向从事工程建设领域的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了解企业同行对工程管理实行大类招生的看法和建议。教师问卷发放60份,收回59份,学生问卷发放100份,收回90份,企业问卷发放50份,收回48份。

一、工程管理大类招生的基本现状

根据调查,目前我国各种层次的本科教育中,有300多所高校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考招生中,有25所学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按大类招生。其中,实行大类招生的第一批本科重点院校有17所,第二批本科一般院校有8所。工程管理归属于土建类(或土木工程)专业一级学科招生的学校有10所,归属于电子信息科学类一级学科招生的学校有1所,归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一级学科招生的学校有13所,归属于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招生的学校有1所。具体统计见表 1所示。

各学校的工程管理大类招生基本都是从2004年以后开始的,只有个别学校在1999年没有开设工程管理专业时,在其他相近专业中开设了工程管理方向,但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大类招生。

也有的学校虽然实施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大类招生,但却把工程管理专业单列招生,没有列入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中。如南昌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下各专业虽按大类招生,但却把工程管理单列招生,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大类招生下只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二个专业。又如吉林大学、福州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下各专业也按大类招生,而把工程管理单列招生。

所有学校按大类招生的培养模式中,总共有三种培养模式:“1+3模式”、“1.5+2.5模式”和“2+2模式”。其中按“1+3模式”培养的学校有15所,按“1.5+2.5模式”培养的学校有8所,按“2+2模式”培养的学校有2所。

二、工程管理大类招生存在的问题

大类招生不仅是一个新生事物,也是高等学校目前招生发展的趋势。但是,根据最近几年工程管理大类招生在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任课教师的反应情况看,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

1.打乱了课程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

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工程管理专业从2007年开始实施大类招生,现拥有在校学生近300人。2007年招生时,工程管理放在管理学大类下招生,采取“2+2模式”培养,即前二年所开课程与所有管理学其他专业课程相同。许多工程管理的专业基础课程,如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力学、工程结构等全部放在第5学期。由于时间紧迫,一些专业主干课,如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等也必须放在第5学期。这样完全打乱了课程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和教师的教学难度。根据课程的相关关系,工程制图和土木工程概论必须先于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开设,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又必须先于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开设。

2.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大类招生打乱了课程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也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由于按大类招生,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参与讨论的人员和专业众多,为了“和谐”,人为地加入了一些与工程管理专业关系不大的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占据了学生学习的宝贵时间,还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课程分配不均,个别学期负担过重

按大类招生,只有后二年才能安排工程管理的专业课,而后二年中,第7学期学生将投入大量的时间找工作,第8学期学生全部做毕业设计(论文),其实,真正用于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只有第5学期和第6学期。这样一来,大量的课程必须排在第5学期和第6学期,这二个学期不仅课程门数多,而且许多先行知识没有学习,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非常重。

4.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学分标准不合理

目前我国许多学校都是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数才能毕业。根据调查,大部分学校的理论课程是16学时、18学时或20学时为1学分,实践课程有1周1学分、1周1.5学分,甚至个别是1周2学分。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理论课程是16学时1学分,实践课程是1周1.5学分。从实际看,实践课程折合的学分数太高,开设几门实践课后学分总数就超过了学校规定的学分总数限额。工程管理是一个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应该降低实践课的折合学分数,以增加实践课的门数。笔者认为1周1学分比较合理。

5.二次选专业时矛盾突出

按大类招生,学生二次选择专业时已经进校相当长的时间了,学生对学校各专业的师资力量、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比较了解。所以,对于那些师资力量强,就业前景好的专业,选择的人非常火爆,而对那些就业前景差的专业则门庭冷落。以我校为例,2009年学生在二次选专业时,选择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达到招生人数的200%,而其它专业最少的只有4人填报。这不仅加大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和矛盾,更加剧了专业之间和教师之间的矛盾。

6.影响专业布局

学生在二次选择专业时,除了根据自己的兴趣、就业前景和师资力量来理性选择以外,部分人具有从众心理,看见别人选什么专业,就跟从选择,没有从自身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出发来理性选择。如一些艰苦专业、冷门专业或虽然容易就业但工资低的专业,选择的人数很少。此外,由于学生的阅历所限,只能看见眼前的就业情况,难以预测几年后的就业前景,也导致学生从众地选择专业。这使得一些专业选择的人数非常少,但这些专业又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须需的专业。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影响了专业的合理布局,甚至会对某些专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若干年后,可能造成专业的失衡,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大类招生下工程管理发展建议

1.归属到土建类招生

工程管理不同于管理学门类其他专业,有其特殊性。工程管理是一个跨土木工程、经济、管理和法律的复合型专业。按照建设部制订的培养目标,工程管理是培养适应我国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全过程的工程咨询、工程造价和工程项目管理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根据这个目标,工程管理课程设置应该有二条主线:土木工程知识体系和经济管理知识体系。那么,如果按大类招生,工程管理既可以归属于土木工程类(或土建类)招生,也可以归属于管理学类招生。

但是,工程管理是对工程实施的管理,工程在先,管理在后,没有工程,就没有管理的对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工程管理应归属于土木工程类(或土建类)招生。即使由于行政机构设置的影响,不能把工程管理归属于土木工程类(或土建类)招生,在大类招生培养方案中,也必须先开设土木工程类课程,或者虽然行政上归属经济管理学院(系),但仍与土建类专业一起实施大类培养计划。

就工程管理专业大类招生问题,笔者专门对本校在校学生、本校本专业老师、本校其他专业老师和部分其他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了学生196人,教师50人。调查结果见表2所示。从表2可见,90%的教师和97%的学生反对工程管理专业按大类招生。即使按大类招生,82%的教师和99%的学生认为工程管理专业应该放在土建类招生。

不同的培养模式,培养计划安排有很大的不同,且培养模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

从表2可见,对大类招生前几年各专业培养方案相同的问题回答中,98%的教师和99.5%的学生认为前0.5~1年的培养方案相同,即都认为大类招生应该采取“0.5+3.5模式”,或“1+3模式”。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认为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本专业安排,都希望多学习些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课程。笔者认为应该采取“1+3模式”较好。

3.优化专业培养计划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目前专业培养计划存在许多不足,如前面提到的课程关系、学分比例等。通过优化专业培养计划,去掉与专业培养目标关系不密切的课程,重新编排课程教学时间,减少部分理论课课时和学分,同时与实习基地和用人单位紧密结合,增加实践课数量和学分。通过优化,使专业培养计划更加科学和实用。

4.积极培养学生个性,做好学生就业指导

针对二次选专业学生从众心理问题,专业老师应加强专业介绍。专业介绍不能泛泛而谈,应详细体现将来的工作行业、工作内容和对专业知识、学生个性的要求。使学生通过专业介绍,可以清除地看清自己适合什么专业工作。此外,有科研课题的老师,还应启发学生在某一研究领域的兴趣,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选择专业学习。学工组老师也应加强学生就业指导,用前瞻性的眼光分析5~10年后各专业的需求状况,指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

此外,大类下招生的其他专业,还应加强专业自身建设,提高专业实力和就业率,以吸引学生。

大类招生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其发展中必然要经历波折,只有反复论证反复实践,才能不断改进,符合科学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袁弘,应晓英.大类招生环境下药剂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海峡药学,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