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2 16:40: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互联网思维内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思维的不断传播,传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只有认识到互联网思维的重要性,并将互联网思维引入企业管理中,才能扭转企业经营管理局面,达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果的目的。受到这一观念的影响,传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认识到互联网思维的重要性,掌握互联网思维内涵,学会应用互联网思维,并积极利用互联网思维优化管理手段,使传统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够获得有力的帮助,推动传统企业经营管理提档升级,提高传统企业经营管理的实效性。
一、传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掌握互联网思维的内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思维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传统企业的经营管理思路影响较大。传统企业虽然在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成熟的经营管理经验,但是互联网的出现,使传统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顺应互联网时展,并融入社会发展趋势,成为了传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基于对互联网思维的了解,传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想有效利用互联网思维,首先就要掌握互联网思维的内涵,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传统企业应认识到互联网发展的快速性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发展的快速性有目共睹。互联网企业也似雨后春笋般快速出现,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这一形势面前,传统企业应加强对互联网的了解,并正确认识互联网发展的快速性,努力借鉴互联网企业的成功经验,做到吸收经验为我所用,推动企业经营管理发展。
(二)传统企业应认识到互联网的高覆盖性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的覆盖率不断提高,这对于传统企业有着重要的启示。传统企业在多年的经营管理中虽然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要想实现快速的扩张和做大做强,依据互联网的高覆盖性和互联网思维成为了主要思路。因此,传统企业应对互联网的高覆盖性有正确认识。
(三)传统企业应掌握互联网的发展特点和优势
基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性和高覆盖性,传统企业在发展中要想有效借鉴互联网思维,就要掌握互联网的这些发展特点和优势,认识到互联网的快速传播特点以及覆盖面广等特点,利用互联网优势实现传统业务的倍增以及快速增长,满足企业发展实际。因此,掌握互联网的发展特点和优势对传统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学会应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管理方式
在传统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正确应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管理方式,不但有助于提高传统企业的发展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传统企业的经营管理业绩,将会对传统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基于对传统企业的了解,互联网思维应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传统企业应利用互联网思维改革现有的管理流程
在经营管理中,传统企业应认识到互联网思维的先进性,并根据互联网思维的要求,积极改革现有的管理流程,剔除掉低效率的管理模块,积极应用互联网管理手段,优化现有管理流程,增加网络管理职能,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传统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因此,传统企业应加强互联网思维的应用,具体从优化管理流程入手。
(二)传统企业应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营销方式
在互联网思维下,营销方式的转变对传统企业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基于企业的发展需要,传统企业应加强对互联网思维的了解,并利用时下流行的网络营销方式,努力转变现有的产品营销方式,提高网络营销效果,满足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因此,传统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积极利用互联网思维是十分必要的,对企业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三)传统企业应利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企业宣传方式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了企业自我宣传的新手段,使企业能够花费较低成本实现品牌宣传的目的。特别是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对于企业品牌的宣传以及产品的宣传,传统企业可以利用网络手段来实现,提高传统企业的宣传效果,为传统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因此,正确理解互联网思维并学会利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企业宣传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三、传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利用互联网思维优化管理手段
在传统企业经营管理中,对于互联网思维的应用,还可以具体到对管理手段的优化上。基于对互联网思维的了解,以及传统企业经营管理的现实需求,利用互联网思维优化管理手段是提升传统企业经营管理质量的关键,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传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找准管理着力点
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原有的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在互联网时代已经不适用于形势发展需要,只有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找准管理着力点,运用正确的管理手段,才能提高传统企业的经营管理质量,进而满足传统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提升传统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因此,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找准管理着力点是十分必要的。
(二)传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根据互联网思维的要求优化管理手段
在传统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手段对管理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根据传统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需求,以及互联网思维的要求对管理手段进行进一步优化,可以实现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传统企业应善于转变经营管理思路并选准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手段的针对性。
(三)传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把握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提高管理实效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在于低成本高效率,基于传统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在互联网思维的应用中,只有掌握互联网思维的内容及特点,并根据互联网思维的指导精神构建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才能提高传统企业的经营管理质量,进而更好地为传统企业服务。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互联网思维的不断传播,传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只有认识到互联网思维的重要性,并将互联网思维引入企业经营管理中,才能扭转企业经营管理局面,达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果的目的。受到这一观念的影响,传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认识到互联网思维的重要性,掌握互联网思维内涵,学会应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管理方式,并积极利用互联网思维优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实效,使传统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够获得有力帮助,推动传统企业经营管理提档升级。
(作者单位为湖北省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郑明身.发展名牌和改造传统企业管理[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4(04).
[2] 陆中静,丁勇.知识经济对传统企业管理的新变革[J].现代企业,2015(07).
[3] 莫少颖.知识管理对传统企业管理的变革[J].商业研究,2015(04).
[4] 陈广宇.信息技术应用对传统企业管理的影响[J].经济经纬,2014(06).
关键词:互联网+旅游业策略
一、互联网+思维的内涵和特点
1.互联网+思维的内涵
总理在2015年3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互联网+”以来,全社会掀起了“互联网+”的热潮,越来越多行业和企业正加速实施互联网转型。当今人类已全面步入“万物互联互通”的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自媒体和无线移动等已成为“智慧社会”的重要工具。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类生活和工具的模式,改变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传统规律,正在从一种工具演变为一种思维方式,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思维应运而生。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入速度正在不断加快,2015年9月22日,国家旅游局了《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指出要利用互联网推动旅游业产品业态创新、发展模式变革、服务效能提高,这为加速旅游业和互联网的融合提供了契机。
2.互联网+思维的特点
第一,用户至上。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企业所做的任何努力都应以客户为中心,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可以在网上自己的真实感受,一次失败的客户体验,甚至可以让企业损失大量的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哈佛商业评论》曾指出客户满意度如果提高5%,企业的利润将加倍。第二,建立平台,使整个产业链中的各个利益相关方共赢。运用互联网+思维最大的特征即是运用平台的思想,通过对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创新,实现利益相关方共赢的产业链。全球最大的100家企业里,有60家企业的主要收入来自平台商业模式,如苹果、谷歌等。第三,开放思维。事物之间具有相互的联系,开放性思维,要求通过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创造性应当是人类思维的本性,是人类思维得以发展和进化的内在活力和内在根据。第四,免费思维。传统的观念中产品收费天经地义,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APP、杀毒软件甚至手机、可穿戴设备等都开始免费赠送,以此,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形成品牌效应,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值服务来实现盈利。
二、互联网发展所引发的旅游业之变
1.线上平台和无线移动端取代现场销售
随着70后、80后成为旅游市场的主体,市场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旅游已经不单单为了开阔视野或增长知识的方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寻求的不仅仅是心里层面的满足,旅游已经进入了情怀时代。随着旅游目的地已经不再是首要的目的,心灵旅游正在成为一种时尚。伴随着心灵旅游越来越普遍,游客的旅行计划和旅游需求就会变得更加灵活、多变,线上旅行社和移动端取代现场销售将成为必然,尤其伴随着我国网民的高速增长。据CNNIC统计2016年底中国网民达7.31亿,新增429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53.2%,较去年增2.9个百分点。
2.互联网营销取代传统营销模式
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媒体具有即时性、互动性、便捷性等多种优势,使得其在旅游营销中广受欢迎。如今的营销环境基本上可以用“移动化、碎片化、场景化”三个词来总结。大家已经不再局限于每周或者每月的固定时间里,在固定的购物场所消费。而是能够实现全天候、多渠道的消费,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任何方式消费。因此,互联网营销已逐渐取代传统营销模式。
3.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将引领区域新局面
旅游业是世界公认的资源消耗低、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和可持续性强的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旅游目的地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互联网+产业融入推动下将会显露出更加丰富的内涵,旅游目的地酱油封闭是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式的“旅游+”融合发展进行转变。借助于互联网的带动作用,旅游业将会形成产业内新的竞争优势,促进区域内经济和社会资源全方面的升级,主推旅游业走向全区域、全产业、全民众的综合协调发展。
4.移动大数据将加速旅游创新和服务升级
依据eMarketer的统计显示,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将超过20亿。伴随着手机用户的不断增加,基于智能手机所产生的图片、文本、GPS和音频数据等类型的大量数据将极大完善和充实旅游研究的数据源,奠定了深入研究旅游业的数据基础。国内外旅游互联网巨头依据这些数据将能够推断出旅游群体的消费兴趣和消费需求,进而优化产品和服务内容,并创造出巨大的商业机会和价值。随着我国旅游基础数据库和旅游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旅游创新与服务将率先得到提升。
三、互联网+思维下旅游经济开发获利与效益提升策略
1.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电商平台和APP客户端
目前,很多大型的旅游公司拥有自己的专业网站和APP,为消费者提供了产品介绍、预订和支付,但是很多受限制企业规模该类服务多存在于大型企业中,而且各个旅游企业之间缺乏协作和共享,往往导致信息不全或有偏差。因此,各个地区应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造旅游电商平台和APP客户端,供旅游企业再次平台上运作,进而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使得特定地区的旅游更具特色、效率和规范。
2.开展全域旅游,以“旅游+”形式增加旅游有效供给
目前,以传统的抓点方式的景点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旅游业已进入全民旅游和自助游、个人游为主的新阶段,全域旅游即将一个区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运作,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全域旅游要求突破固有的门票思维,引入互联网+免费思维的观点,以免费模式创造客流量,从而带动地区整体旅游经济的发展。开发“旅游+养生”、“旅游+体育”、“旅游+购物”等旅游产品,有针对性的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旅游产业的服务升级。
3.借助互联网营销实现更好的到达率、好感度与转化率
所有的营销都是为了实现三个层次的目标:到达率、好感度和转化率,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实现这三个层次即提供机遇又提出了挑战。首先,利用互联网宣传时要考虑消费者需求、兴趣点,通过制造新奇和悬念来提高顾客到达率,其次从受众的利益出发,真心实意地为对方的利益着想,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体验以及安全、方便和合理的性价比,赢得顾客好感。最后从顾客角度出发,一站式解决产品预订、购买的相关服务手续,同时尽可能地做出方便受众参与旅游活动的行程安排,积极的与顾客沟通,变单向营销为双向营销,加深受众的理解和信任,进而提高转化率。
4.政府出台相应政策,促进旅游信息化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移动4G网络和WiFi的普及,使得手机用户能够实现实时信息的在线化,企业能够随时随地的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处于“互联网+”时代,旅游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会严重影响产业融合的广度以及深度,同时也会影响旅游者对于个性化和独特旅游的满足感。因而,政府应出台相关措施,鼓励、支持和促进旅游产业的信息化水平,打破局限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技术障碍,实现旅游消费者数据在线化,满足精众化旅游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晓琴,苗圃.互联网思维下常州市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6(21):168-169
[2]胡世良.互联网+转型的十大思维[J].通信管理与技术,2016(1):36-39
[3]杨德进,徐虹.互联网新动能激发旅游业七大战略性变革[J].旅游学刊,2016,31(5):1-2
[关键词]“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组织敏捷性
[中图分类号]F425;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01-0054-07
随着“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劳动力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h境问题日益突出,发达国家制造企业逐步转移,等等。目前,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成熟,“互联网+”一切传统行业成为可能,为传统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带来重要契机。中国于2015年提出“互联网+”行动,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旨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促使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从而实现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企业颠覆传统价值创造方式,改变竞争结构,对产业基础实施“创造性破坏”的利器(赵振,2015)[1]。传统制造企业受到“互联网+”时代日益动态复杂环境的冲击,已有的竞争优势逐渐被消磨殆尽,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和挑战,甚至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因此,制造企业如何把握“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实现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组织敏捷性以快速适应外部环境将成为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组织敏捷性视角探究“互联网+”对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以期为传统制造业提升自身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思路和借鉴。
一、“互联网+”内涵及思维特征
(一)“互联网+”内涵
近年来,“互联网+”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但是其内涵在学术界并未形成一致的观点。其中,柳洲(2015)从产业集群视角认为“互联网+”是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系统不断逼近帕累托最优的动态演化过程[2];童有好(2015)从工业视角认为“互联网+”是用互联网工具逐步把企业内外价值链全部数据化,是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3];赵振(2015)从价值链视角认为“互联网+”实质是实体产业价值链环节解构,并与互联网价值链“跨链”重组的共生现象[1]。虽然学者们对其内涵颇有争议,但集中体现了以下含义:第一,“互联网+”离不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支持;第二,“互联网+”强调的是一个“+”,即注重互联网与传统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第三,“互联网+”所要达到的效果是充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价值创造体系的改进。总之,从企业视角认为,“互联网+”是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互联网与传统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制造全生命周期进行深度融合以实现优化、重构甚至颠覆传统企业价值创造体系的过程。
(二)“互联网+”思维特征
互联网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一种工具、平台或者媒介,而“互联网+”为企业寻求新机遇和转型升级提供了一种新思维。与传统工业化思维相比,“互联网+”思维更具时代性、突破性和颠覆性。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以及“互联网+”实践常态化,对企业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变革,主要体现三个特征。
1.开放思维。开放思维是指企业摒弃传统封闭式思想,尝试以开放、合作和共享等方式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思维模式。“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鼓励传统企业打破边界,建立一种企业间以合作、共享、共赢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的生态圈模式。开放思维强调“互通互联”。一是注重企业内部的“互通互联”。企业是一个由人、机、物等组成,尝试整合、协调和优化组织运营过程中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商流等的复杂系统。然而,传统企业内部往往存在着部门封闭、各自为政、沟通壁垒、信息孤岛等问题,难以发挥组织系统的协同性。开放思维强调企业打破内部封闭局面,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内部互通互联,有效整合内部资源,打破部门间沟通壁垒,促进各部门信息和资源共享,减少或避免信息孤岛现象,提升彼此合作的协同性。二是注重企业与外部的“互通互联”。“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已不再是企业个体间的竞争,而是基于企业参与的由供应商、合作方、用户等群体共同组织的商业生态圈的竞争。因此,企业必须具备开放思维,主动与外部进行互通互联,突破传统边界,整合企业内外部能力、技术、人才等优势资源,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共享,从而实现互利共赢。
2.跨界思维。跨界思维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的一切都具有相关性、一切都能互联、一切都能融合的突破传统边界的思维模式。互联网的日益渗透逐渐打破了传统行业边界,甚至对传统行业进行颠覆或产生一种“破坏式创新”,使跨界成为一种新常态。“互联网+”本质是跨界,通过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深度融合的方式以突破传统行业所固有的边界,驱动传统企业进行“互联网+”的跨界战略转型。外部竞争环境日益动态复杂,跨界已成为企业打破传统思维方式以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成为企业“互联网+”时代迎合市场动态需求和实现企业品牌价值延伸的重要手段。例如苏宁“电商+店商+零售服务商”的云商模式,促使线下线上同价,实现O2O战略转型,是传统零售企业自我突破和实现“互联网+”跨界战略转型的典型范例。因此,企业应树立跨界思维,以开放的心态去洞察外部环境变化,结合企业实际探索“互联网+”跨界之道,跨越组织边界、跨越企业边界和跨越行业边界等,不断寻求创新式的运营模式或商业模式,切实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3.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指一种通过改变传统固有或常规化逻辑思维,以一种全新方法来考虑问题的非常规思维模式。企业传统思维模式:即由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销售,最终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顾客,形成一个完整的“企业――顾客”的单线程的价值链条,充分体现了企业供给决定顾客需求的理念。然而,在“互联网+”时代,这一传统逻辑思维模式将被打破,顾客成为企业研发设计和创新的起点,即顾客能够成为企业的一员参与到企业的活动中来,为企业研发设计出谋划策,提供创新性思维和建设性意见,从而形成一种“顾客――企业――顾客”循环式的价值创造链条,体现了顾客需求决定企业供给的理念。随着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应用日益成熟,企业通过“互联网+”顾客需求成为现实。一方面,企业能通过构建官方社区与顾客主动沟通互动,通过顾客建设新意见或创新性想法为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改进和创新提供思路。另一方面,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对顾客需求、偏好、行为轨迹等数据资源进行抓取、分析和挖掘,以便更好地洞察顾客需求和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甚至会产生一种基于“顾客需求――营销――制造――库存――采购”的倒逼效应,以促使企业生产经营改进和完善,减少或避免牛鞭效应。
二、基于“互联网+”的探索式创新
目前,我国进入网络化发展时期,企业积极探索“互联网+制造业”的发展模式。海尔集团成为“互联网+”时代改革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寻求由传统制造企业向现代互联网企业转变的突破,为了落实和推进企业的互联网转型升级,海尔集团不断探索和寻求基于“互联网+”的创新之路。
(一)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在互联网战略的引导下,海尔集团在战略、组织、员工、用户、薪酬及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颠覆式创新(如图1)。战略方面,海尔集团的战略是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共创共赢生态圈,实现企业的平台化;组织方面,打破传统封闭式的、金字塔式的科层制组织结构,建立现代开放式的、扁平化的W络组织,努力成为互联网的节点,实现企业的去中心化;员工方面,驱动海尔员工由最初的雇佣者、执行者向创业者、合作伙伴转变,实现企业员工的创客化;用户方面,构建能够为用户提供最佳体验的生态圈――社群,以充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薪酬方面,构建用户付薪平台,驱动海尔员工的薪酬由海尔集团支付向由海尔用户支付转变;管理方面,颠覆传统的线性管理方式,探索以非线性的管理方式实现组织自演进目标。其中,战略和组织创新是决定海尔成长的两个重要变量,员工和用户是决定海尔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而薪酬机制是企业的重要驱动力,管理创新有助于引领企业目标自演进。各种创新机制之间相辅相成,不断推动着海尔集团的互联网转型。总之,海尔集团颠覆式的管理模式创新,是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为驱动传统制造型企业向现代互联网型企业转变而进行的探索式创新。
(二)“互联网+制造业”实践――互联工厂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成熟,为促进“互联网+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带来重要契机。在没有可供参考的“互联网+制造业”转型目标的前提下,海尔集团顺应互联网发展的时代潮流,积极探索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模式,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尝试探索和布局海尔互联工厂(如图2)。从2012年起,海尔打造了第一个智能互联工厂――沈阳冰箱工厂,后续又构建了郑州空调、佛山洗衣机、青岛热水器等多个智能互联工厂。海尔智能互联工厂颠覆了传统大规模制造模式,向为用户提供大规模定制模式转变,逐步取代了传统单纯依靠厂商提供消费者可选择的产品的制造模式。
海尔互联工厂就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如图2),实现用户通过互联网与企业研发、制造、服务等生产运营过程进行交互,生产出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从而提升消费体验。海尔互联工厂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传感器等将企业硬件、设备、产品等实现实时互联,促使硬件、设备、产品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打造全生产流程无人化的智能工厂,同时与用户实现互联与交互,引入用户需求,让用户参与到产品设计、制造、服务等全流程中来,并将用户信息能够同时传递到海尔的设计资源、供应商资源及全流程的小微,促使互联工厂能够快速获取用户需求,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智能化生产运作,并且能够实现全生产流程的可视化,便于用户的监督和随时查看,快速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实现由传统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转变。
总之,海尔互联工厂是“互联网+制造业”的具体实践,改变了企业传统研发、采购、制造、营销到最终消费者的串联式流程,形成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以用户中心的、多种合作方共担风险和共享利润的、开放的并联式智能流程,即用户订单需求能够同时到达企业研发、供应商、工厂等端口,合作方协同合作,共同为实现用户个性化定制需求而努力,最终及时生产出符合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
(三)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合作模式
海尔集团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思维,利用平台模式充分整合供应商、服务商、科研人员及机构、客户等优质资源和能力。海尔构建的网络化合作平台主要包括产品定制平台、开放式创新平台、模块商资源平台等。
1.海尔开放式创新平台――HOPE平台。HOPE平台是中国最大的开放式创新平台,主要是由技术专家、高校科研人员、极客、创客等用户构成的研发创新式生态圈。在此平台,用户可以技术需求,或提交技术解决方案等。HOPE平台基于大数据技术和标签自动匹配技术能够实现技术需求和解决方案的自动匹配,同时还可以通过线下专家团队对解决方案进行技术分析和评估。对海尔而言,HOPE平台是为海尔解决家电技术难题及技术需求的一个较多可选择合作资源方的便捷平台,通过技术分析和评估以选择最佳的技术合作资源方,从而以最高的效率来满足海尔研发需求和技术需求。
2.海尔模块商资源平台――海达源平台。海达源平台是全球家电业第一家为供应商资源提供在线注册、直接对接用户需求的零距离平台,垂直整合了家电行业的多级供应链、金融服务、仓储物流等平台服务,从而实现模块供应商、家电用户及供应链上的合作方能够直接交互,形成网络化的生态圈,目的是打造一流的模块商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全流程最佳体验。在此平台,供应商可以与用户进行在线交互和交易,并能够及时模块化解决方案。
3.海尔产品定制平台――众创汇平台。众创汇平台主要包括模块定制、众创定制、专属定制等三种定制模式。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可以选择产品的颜色、型号、功能等进行简单的模块组合(模块定制);可以与设计师、工程师等实现零距离交互,提出自己的创意或期望,进行新产品迭代(众创定制);亦可进行一对一定制专属自己的独特产品(专属定制)。然后,通过网上生活场景模拟体验最终下单,从而打造一个切实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海尔众创汇平台改变了消费者只能购置厂家已生产的现有产品的被动局面,能够充分发挥消费者的创意和灵感,提升消费者参与度和满意度,切实增强用户体验。
总之,海尔集团的各个平台体系之间相辅相成、互通有无,充分整合了海尔集团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供应商、服务商、高校、科研机构及用户等,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开放式生态圈。
三、“互联网+”探索式创新对企业组织敏捷性的影响
组织敏捷性是企业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快速成长及对相应变化能快速做出反应的能力(Goldman,1995)[5],反应了企业在动态复杂环境下自我调整和演进的适应能力。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组织敏捷性主要由运营敏捷性、合作伙伴敏捷性和客户敏捷性构成(Sambamurthy等,2003)[6]。其中,运营敏捷性和合作伙伴敏捷性是企业提升组织敏捷性的重要手段,而客户敏捷性是企业提升组织敏捷性的最终目的。各维度之间相辅相成,环环相扣,共同影响和决定着企业组织敏捷性。“互联网+”时代,海尔集团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创新企业管理模式,促使企业平台化、组织网络化、员工创客化等,打造了无人化的智能互联工厂,实现与用户的实时互联,为用户提供规模化定制服务,推动“互联网+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切实提升了海尔集团的组织敏捷性。因此,本文分别从运营敏捷性、合作伙伴敏捷性和客户敏捷性三个维度来阐述海尔“互联网+”探索式创新对企业组织敏捷性的影响。
(一)对运营敏捷性的影响
运营敏捷性是指企业以保持组织柔性、提升部门协同性、优化生产流程、敏捷制造等方式快速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海尔集团基于互联网战略积极探索“互联网+”实践,创新组织结构,大量削减中间管理层,构建扁平化的网络组织结构,驱动员工创客化、组织小微化,构建无人化智能互联工厂,探索“互联网+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海尔提升组织运营效率。
1.构建扁平化网络组织,提升了企业组织柔性。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具有管理成本低、效率高、信息反馈迅速等显而易见的优点(卢彦,2015)[7]。海尔集团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积极创新组织结构,建立开放式的、自下而上的、扁平化的网络组织结构,以代替传统封闭式的、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科又谱橹结构,大力削减集团企业内部的中间管理层人员。海尔集团扁平化的网络组织能够减少组织层级间汇报的阻碍,提升组织沟通和信息传递效率,降低运营的时间成本,进而增强组织的柔性和灵活性。
2.驱动员工创客化,增强了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海尔集团对员工实施放权,培养创业者和小微组织,并将对员工的选择权、评价权、淘汰权等交给用户和市场,改变企业员工消极被动和推卸责任的状态,最大限度地激发海尔员工的活力和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市场存在一种马太效应,海尔员工只有通过努力不断为用户创造价值才能赢得更多的用户,否则他们将会被用户和市场所淘汰。因此,海尔的创客化、小微化有助于增强组织活力、敏捷性和创新性。例如,海尔“雷神”3人组成的创客团队通过贴吧、论坛、QQ群等多种渠道与用户积极沟通和交流,寻找和挖掘现有游戏本的用户需求痛点,创造出“雷神”品牌,首发日就受到广大游戏爱好者的追捧(文丹枫等,2015)[8]。
3.构建智能互联工厂,实现了企业敏捷制造。海尔集团基于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思想,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海尔产品制造过程的模块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从而保证海尔互联工厂能够以高柔性、高效率、高品质地生产客户大规模定制的产品。其中,模块化是用户个性化定制的基础,包括基本模块和可变模块,也是海尔互联工厂实现柔性制造、敏捷制造和智能制造的基础。例如,海尔沈阳工厂实现一条生产线由最初支持20多个型号到支持500多个型号的柔性大规模定制,生产节拍缩短到10秒一台,订单周期从15天缩短至7天,成为全世界冰箱行业生产节拍最快、承接型号最广的工厂(刘静,2015)[9]。
(二)对合作伙伴敏捷性的影响
合作伙伴敏捷性主要是指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通过某种合作形式,例如虚拟企业、战略联盟、平台模式等,实现资源、能力互补,提升合作协同性以共同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海尔集团基于互联网+思维构建了平台合作模式,促使企业平台化。海尔集团创建了众创汇平台、HOPE平台、海达源平台等多个平台,广泛吸引优秀专业人员、资源供应商、方案服务提供商、高校和科研机构、创客等优质资源和能力接入,从而形成一个集聚众多优质资源和能力的平台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并联平台式生态圈,有助于提升海尔集团合作伙伴敏捷性。
1.动态选择合作伙伴,提升合作灵活性。传统企业的合作模式往往是一种固定状态,由于彼此间信息不对称、信息流动性较差,致使企业对合作伙伴的搜寻成本和转换成本较高,从而导致企业间固定化的合作模式成为常态化。然而,互联网时代的数据和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并且流动性增强。企业能够更快、更便捷、更低廉地获取大量的信息,并基于一定的技术手段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能够有效降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为解决企业传统固定化合作模式问题提供了信息基础。海尔集团基于开放式的生态平台实现合作伙伴的动态选择,改变了传统的一对一的合作模式,为海尔提供众多优质资源、能力和合作伙伴。特别是针对技术需求和创新需求,海尔往往在众多服务或技术提供商中基于一定的技术评估和用户评价等信息来选择最佳合作方,以弥补海尔集团资源和能力的不足,实现海尔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合作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2.构建基于平台的合作模式,增强合作协同性。“互联网+”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已不再是零和博弈的竞争关系,而是基于非零和博弈的、多元化的合作竞争关系。基于平台的合作模式能整合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实现资源的动态整合和优化配置,从而形成一个自循环的生态圈。平台的参与者越多、平台越有价值、用户之间符合共享经济规律,随着用户量和参与度的提升,每个用户的溢出效应越大(吕本富,刘颖,2015)[10]。海尔集团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并联式的生态型平台,以开放式的姿态凭借其庞大的用户资源吸引众多优秀的资源商、服务商、技术企业等优质资源嵌入海尔平台,通过改变传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营销服务等串联式流程,省去由用户订单到企业,到供应商发货送往工厂、最后到物流和销售的繁琐环节,让海尔企业、员工、供应商、服务商等基于海尔智能化平台直接与用户实现零距离交互,从而使海尔与合作伙伴能够从各自不同角度积极共同响应消费者需求,充分发挥“1+1>2”的协同作用,最终基于彼此不同的市场目标而形成一种协同为用户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海尔集团基于平台化的合作模式是对企业内外信息、资源、用户等动态整合,既能发挥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和能力优势,又能与异质性的外部合作伙伴的资源优势和能力优势实现互补与对接,从而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对客户敏捷性的影响
客户敏捷性则是指企业快速感知客户需求变化,深入挖掘客户内在需求,及时提供相应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德鲁克认为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顾客。海尔集团基于用户驱动理念,以用户为中心,构建用户大数据平台,打造全程可视化互联工厂,与用户实现零距离交互,动态把握顾客需求,由传统大规模制造型企业向现代大规模定制服务型企业转变,有助于提升客户敏捷性。
1.大数据分析用户需求,提升顾客需求感知敏捷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大数据资源已不再是互联网企业的专利。目前,海尔已经拥有一个2亿家庭用户的社交化客户关系管理(SCRM)数据平台,拥有海量的顾客数据资源。此外,海尔集团致力于将电器产品互联网化,形成一种智能化设备――网器,智能采集用户及周围的环境数据、电器运行数据、人机交互数据等,构建大数据生态圈,为海尔集团挖掘用户需求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海尔集团基于大数据技术和资源动态分析用户行为,挖掘和精准把握消费者的潜在需求,然后采用量化分值来定义消费者潜在需求的高低,帮助员工主动、快速、精准地与用户进行交互和营销,实现企业产品和顾客需求的精准匹配,切实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例如,海尔大数据平台与苏宁云商对接实现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满足,会员精准转化率4.6%,高于电商转化率均值2%,在2015年“7.17”营销事件中,共同为60万用户提供了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使海尔空调、冰箱等全品类全面售罄。
2.与用户零距离交互,提升服务敏捷性。“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降低。消费者不仅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话语权,而且需求日益个性化、差异化,对企业产品和服务快速满足消费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打造全流程透明可视的智能互联工厂,从研发、制造、物流等制造全生命周期实现与用户的零距离交互,将用户变为“产消者”,让用户参与到企业价值创造的全流程中来,促使用户与企业的融合,提升用户的参与感和实现用户的个人价值。海尔与用户的零距离交互,实现企业大部分员工与用户直接接触和交互,动态了解和把握用户的真实需求,并将其新思想、观点、建议等融入到产品和服务中来,促进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改进、迭代和创新,及时改善用户产品和服务体验以满足用户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切实提升了海尔企业服务敏捷性。
四、启示
通过对海尔集团案例研究l现,“互联网+”时代,制造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动态复杂,海尔基于网络化战略探索“互联网+制造业”的融合与实践,积极进行管理模式创新,构建扁平化的网络组织结构,驱动员工创客化、组织小微化,构建全流程可视化的互联工厂,从而提升企业运营敏捷性。搭建开放式、并联式的平台型生态圈,促使企业合作动态化、平台化,进而提高企业间合作的灵活性和协同性,从而提升企业合作伙伴敏捷性。以用户为中心,基于大数据技术及资源动态感知顾客需求,与用户进行全流程零距离交互,提升用户产品和服务体验,从而提升客户敏捷性。总之,海尔集团“互联网+制造业”的探索和实践,使海尔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由传统大规模制造型企业向现代大规模定制化服务型企业转变,促使海尔研发、制造、物流、营销等全生命周期过程的信息化、智能化、敏捷化,切实增强了企业快速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互联网+”时代,许多制造企业仍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传统工业化思维仍然盛行,对“互联网+”的认知偏差(童有好,2015)[3],难以实现“互联网+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从而跟不上时展潮流。因此,传统制造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树立“互联网+”思维,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尝试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企业“互联网+制造业”的融合与转型,从而提升组织敏捷性。
1.树立“互联网+”思维。传统制造企业应该深入了解“互联网+”的内涵,摒弃传统封闭式的以企业资源和产品为中心的工业化思维,树立开放式的以客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即以互联网为切入点,思考如何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使企业以开放的姿态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和能力,实现企业传统业务的“互联网+”,颠覆企业传统管理模式、组织架构、商业模式等,促使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竞争力的提升。
2.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生命周期的融合。“互联网+”时代,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得到普及和广泛应用。企业应注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生命周期过程的融合,例如,利用云计算为企业研发、设计、运营等提供虚拟化环境和强大的计算能力;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企业“人、机、物”三元世界的互联;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企业海量数据资源进行分析和挖掘或精准营销等。总之,传统制造企业应积极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实践,努力提高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制造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信息化水平,加强对企业内外部数据、信息及知识内在价值的挖掘与共享,创新企业生产运营模式,驱动企业产品制造过程数字化、敏捷化、智能化,从而提升企业运营敏捷性。
3.构建平台化合作模式。“互联网+”时代是注重异质性企业以合作方式参与市场竞争的时代。互联网有效地突破了时间、空间、组织的限制,为企业间以战略联盟、虚拟企业、业务外包、众包等方式合作提供了虚拟化平台。因此,传统制造企业应与供应商、消费者、云服务提供商、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利益相关者搭建一个开放、平等、利益共享的生态型合作平台。基于平台化的合作模式,企业在对组织内资源、技术、能力等进行重新扫描、审视、评估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充分利用平台内合作方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能力优势等,充分发挥“1+1>2”的协同作用,从而提升企业合作敏捷性。
4.注重企业服务化转型。“互联网+”时代,制造业服务化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必然,促使制造企业以制造为中心向以制造服务为中心转变,为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传统制造企业必须注重企业服务化转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强与客户的零距离交互,倒逼企业重新审视价值创造体系,不断向价值链的服务端延伸。例如,利用大数据资源和技术深入分析和挖掘客户潜在需求,从而为客户推荐个性化产品服务。因此,传统制造企业应重新审视企业价值创造活动,引导客户参与企业价值创造过程,将客户新思想、观点、建议融入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改进、迭代和创新过程中,不断增加产品服务附加值,切实迎合客户需求,从而提升客户敏捷性。
参考文献:
[1]赵振.“互联网+”跨界经营:创造性破坏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10:146-160.
[2]柳洲.“互联网+”与产业集群互联网化升级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08:73-82.
[3]童有好.我国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的难点与对策[J].中州学刊,2015,08:30-34.
[4]陈录城.海尔:互联网+制造的探路者[J].互联网经济,2016,03:56-59.
[5]Goldman?熏S.L.?熏Nagel?熏R.N.?熏Preiss?熏K.Agile Competitors and Virtual Organizations?押Strategies for Enriching the Customer [R].Van Nostrand Reinhold?熏New York?熏1995.
[6]Sambamurthy V?熏Grover V.Shaping Agility through Digital Options?押Reconceptualizing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ntemporary Firms[J].MIS Quarterly?熏2003?熏27?穴2?雪?押237-263.
[7]卢彦.互联网思维2.0――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41.
[8]文丹枫,杨晶晶,肖森舟等.决战互联网+――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与创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49.
“互联网+课堂”既是教育关注的热点,又是教育改革的难点。它倡导利用技术的力量重塑课堂,改造传统教学流程,并由此涌现出翻
>> 深度学习:“互联网+课堂”的必然走向 “互联网+”与高职计算机专业课堂的深度融合尝试 互联网+与高职院校教育深度融合下的翻转课堂策略研究 人人湘 梦想米粉的深度互联网思维 江苏:互联网与监管的深度融合 互联网时代的深度分销变形方向 互联网在深度报道中的角色 促成深度学习的深度课堂观察 “课堂+互联网”下的新型合作课堂 互联网+学习 互联网时代课堂资源的建设 论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课堂教学 “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 “互联网+”时代课堂评价的转型变革 互联网+小学数学课堂带来的挑战 谈互联网背景下的翻转课堂 雾霾下的互联网+课堂 基于“互联网+”的英语翻转课堂模式探究 “向学课堂”的“互联网+”校本实践 探析互联网时代艺术走向平民化的必然趋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严文蕃,李娜. 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创新与深度学习――美国的经验与启示[J]. 远程教育杂志, 2016, (2): 26-31.
[4] 曹培杰. 未来学校的变革路径――“互联网+教育”的定位与持续发展[J]. 教育研究, 2016, (10): 46-51.
[5] Marton F,Saljo R. On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I―Outcome and proces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76, (46): 4-11.
[6] 浩,吴秀娟. 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J]. 中国电化教育, 2012, (10): 7-11.
[7] 郭华. 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 课程・教材・教法, 2016, (11): 25-32.
[8] 曹培杰. 中小学生信息化教学的学习体验调查[J]. 中国电化教育, 2014, (9): 24-28.
关键词:“互联网+” 制造业 主要问题 路径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79-03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互联网+制造业”的内涵
“互联网+制造业”是两化深度融合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核心体现,其内涵是将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到制造业全生命周期,以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最终以新产品、新业态和商业模式等形式构建成现代制造业体系。
“互联网+制造业”和两化融合方向一致。关于二者的关系,业界有很多判断,焦点在于到底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笔者看来,不管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还是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跨界融合,核心都是两大关键领域,即信息通信技术和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最终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支持制造业由大变强,所以,“互联网+制造业”实质上是两化深度融合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体现。
(二)“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特点
1.在线化。在线的生产,包括产品设计的在线实现,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实时在线;在线的交易,包括工业设计、采购、网络零售、在线批发、跨境电商等都在努力实现交易的在线化;在线的数据,采购、制造、交易等数据都通过互联网实现在线化,再进行数据的积累、挖掘和使用,并通过工业大数据指导生产、经营、交易和管理;在线的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实现生产和消费的互联互通,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实现终端消费者实时在线。
2.个性化。“互联网+制造业”削减了供需信息不对称,使得制造业逐步成为定制化生产,具有高度个性化、服务周期长、零库存、高度数字化等特点。未来,在C2B模式,即消费者驱动的商业模式下,生产制造系统必须具备柔性化、个性化及快速响应市场等特性,这将完全区别于传统B2C的生产制造模式。个性化不仅体现在设计生产环节,在销售和服务环节同样会出现个性化渠道和服务模式进行选择。
3.智能化。“互联网+制造业”时代,制造的智能化不仅体现在工业机器人、高端智能装备等在传统制造业的应用,更多的智能化体现在生产流程、业务协同、管理等领域。尤其是随着智能传感器技术如RFID的发展,移动网络的普及,工业数据的收集变得更加容易,而云计算等技术也使得大数据的处理变得更加高效,这些成为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基础。
4.生产小型化。当网络成为基础,个性化引导需求、装备实现智能化时,生产小型化随之得以实现。一方面,随着装备的智能化,可以通过人员减少、设备集成缩小制造空间,实现空间小型化;另一方面,个性化需求使得“少量多样”的需求增加,生产小型化更灵活、也有生存空间。同时,生产小型化更容易产生专业化的分工,将提升生产效率。
5.生态化。首先是设计的生态化,既体现在设计理念的生态化,又体现在设计过程的生态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给予工业设计更多的创新主体和空间;其次是生产的生态化,智能化生产使得过程更高效、环保,对于能源结构和资源利用率也提到正向引导作用;最后是循环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制造业”给了各产业链条内部和产业之间交流互通的机会,逐步实现“零排放”、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
二、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核心竞争力
首先,缺少核心技术,a品低端。我国制造业的各类产业仍处于较高的分散状态。目前很多企业的生产成本高,消耗却没有减少,在很多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生产的产品很多都是贴牌生产,很多企业的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都需要依赖先进国家,出口的很多产品都不是我国的自主品牌。企业的利润十分微弱,主要的利润靠的是廉价的加工费用。随着近两年人工成本的上升,企业更是举步维艰。
其次,成本上升,人才缺乏。随着传统制造业城市的经济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人员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地上升加上现在很多能源、原材料等价格上涨,产品成本也随之升高与那些低成本产品的国家相比,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逐渐下降。
最后,创新能力欠缺。很多传统的制造业没有自己的品牌,而是进行贴牌生产,根据客户的要求生产或者加工产品。很多企业在最开始创建的目的就是通过为其他企业加工产品来获得利润,对产品的各方面都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随着企业的发展,这部分企业由于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一方面没能及时地转变经营理念,另一方面,因为缺少先进的技术支持而迫不得已只能从发达国家引进外来的新技术,使得企业的发展依赖外部,企业的创新能力也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企业。
(二)无序竞争现象较为严重
目前,将制造业转型升级融入“互联网+”大潮,己成为地方政府认可的发展路径,纷纷制定出台相关规划和政策,促进“互联网+制造业”发展。如福建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互联网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把工业互联网作为发展重点;湖南将大力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力争2015年实现全省移动互联网相关业务收入增长100%以上,移动互联网企业数量增长100%以上的目标;广东把物联网推进作为核心工作,用3年左右时间,使全省50%以上的制造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等。竞争虽然带来产业的蓬勃发展,但盲目布局则可能埋下长久隐患。政府要呵护支持新兴业态发展,但绝不能堰苗助长。在企业层面,很多制造企业纷纷涉及“互联网+”,但融入的程度深浅不一,有些只是炒作概念,谋求特殊收益,如在股市中已有大量上市公司一旦“触网”,股价就跟着高涨。制造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练好内功,互联网并不能彻底改变产品自身的制造规律和工作原理,不能梦想着手握“互联网+”利器,便可一步登天。
(三)应用基础薄弱
当前,互联网技术正处于快速升级、持续换代的发展阶段,由此将带来系统兼容、标准规范、升级维护等一系列潜在风险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第一,“互联网+”融入传统制造业,涵盖了通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制造企业等多个方面,由于各方对信息互联互通、接入技术标准等难以形成统一认识,缺乏对标准规范、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知识经验等数字化能力要素进行全面集成和充分融合,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导致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第二,软装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存在制造企业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两张皮现象。第三“互联网+”服务商虽然重视信息化产品研发与销售,但大多缺乏细分行业的整体解决方案,不重视为制造企业提供总体设计、客户化开发、软件系统配置和运行维护管理等整体服务,且多分布在设计制造和管理环节上,对制造业价值链高端的服务环节支撑明显不足。第四,“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尚未形成规模,服务能力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对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整体支撑不足。
三、推进“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的具体路径思考
(一)企业层面
1.树立制造业的互联网思维模式。互联网思维,是相对工业化思维而言的,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方法、价值、规则、机会,及其民主、开放、平等精神,对产品、市场、用户、服务、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制造业的互联网思维,就是要用互联网时代的新思维来思考、处理、实践制造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的特性,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主动变革生产与组织方式,积极开展网络营销,在用户层面,战略制定、商业模式设计、业务开展、组织设计和企业文化建设等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在价值链层面,要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商业生态平台,绕着用户需求和体验进行研发、设计、生产,消减产品到达用户的中间渠道环节,为用户提供更大价值;在员工层面,要与其形成民主、平等的关系,激发员工更加自主地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给员工丰厚的福利和良好的发展预期。
2.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第一,进行协同创新。通过网络化协同创新平台以开放、合作、共享的创新模式,整合内外部资源,借助社交网络、大数据等新业务、新技术实现与用户精准互动,促进用户深度参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度协同,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推进定制化柔性生产,快速响应,迭代创新,实现专业化、细分化的长尾效应,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第二,重塑制造模式。利用云计算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以更快、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以用户为导向、以需求为核心,进行经营策略变革,在计算智能、柔性制造基础上,通过信息控制生产模块的精细化切割与再组合,以及新的制造工艺,针对用户个性化需求,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降低甚至消除库存;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应用,提升管理水平。
第三,向服务化转型。围绕拓展产品功能、提升交易效率、增强集成能力、满足深层需求等,向服务环节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在线监控、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等新业务。
(二)政府用
在推进互联网+制造业过程中,政府要主动作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第一,增强信息产业支撑保障能力。不断提高集成电路设计水平,丰富知识产权(IP)核和设计工具;加强智能设计与仿真及其工具、工业大数据处理等高端工业软件研发;突破第五代移动通信(SG)技术、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输技术、核心路由交换技术等;加快安全可靠通信设备、网络设备等终端产品研发与应用,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和安全可控发展能力;围绕制造业重点行业应用形成重大信息系统产业链配套能力。
第二,加大创新支持力度。整合资源,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进建设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终端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建立主要由市场评价创新成果的机制,推动互联网应用创新成果在制造业领域的转化;支持建设重点行业领域制造业工程数据中心、科学研究和试验重大设施、智能制造创新设计应用中心,促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着力健全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体系,建设一批面向区域或全国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众设众包、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多元创新发展;推进标准建设,组织有实力的企业联合行业协会、科研院校等行业资源共建制造业互联网应用发展联盟。
参考文献:
[1] 文芳.“互联网+制造业”是什么?[J].互联网经济,2015(06)40-43
[2] 童有好.我国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的难点与对策[J].中州学刊,2015(08)30-34
[3] 童有好.论“互联网+”对制造业的影响[J].现代经济探讨,2015(09)25-29
一、实现互联网+税务所面临的困难
(一)技术方面
作为基层的税务机关,在人员和设施配备上就略有不足。首先在互联网硬件设施上比较缺乏,其次在开展互联网+税务的过程中面临不少的技术问题,缺少互联网信息技术方面的人员。
(二)基层干部对互联网+税务的认知有待加强
部分人员税务人员对互联网+税务的宏观认识不够,对于开展互联网+税务的深刻意义及丰富内涵理解不够,在思想上缺乏认同感,在知识的更新、思维的转变上有待加强;同对互联网+税务的微观认识也不够,对互联网运用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办公软件操作上,对互联网+税务的详细内容和操作流程学习不够。
(三)纳税人对互联网+税务缺乏了解
纳税人已经习惯了传统的缴税方式,对于互联网+税务这一新兴事物比较陌生,对于互联网+税务所带来的改变不够了解,在思想上的接受性不强,这就给互联网+税务的推广带来不小的阻碍。
二、落实互联网+税务的对策
(一)加强技术支持,解决设施难题
对上,积极向上级单位请求技术支援,从而提高单位信息人员的技术水平;对下,加强单位网络技术人才储备,在招聘新进公务员中重视信息技术人员所占比重,推动互联网技术人员的引入,同时领导干部从实际出发,积极解决相关硬件设施不足的难题,为互联网+税务工作的开展打了一剂强心针。
(二)加强思想建设,促进税干与互联网+紧密贴合
思想决定行动,只有从目前基层税干的思想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辅导,加大思想宣传形式,促进互联网+理念的宣传,让基层税务人员深刻认识到实施互联网+税务的必要性和科学性,积极学习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去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使得税务人员能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对于新鲜事物始终保持积极学习态度,同时多多开展互联网+税务知识培训,以党员干部为排头兵,掀起一场争当标杆、争当先锋的互联网+税务学习风潮,使得互联网+税务成为一名税务干部所必备的工作技能。
关键词:消费者心理;互联网思维;宝洁的改革
最近有一则消息让业界震动:宝洁首席执行官 Lafley表示,未来2年宝洁要砍掉旗下半数品牌,数量高达90到100个,最终留下为宝洁能贡献95%利润的大约80个品牌。2014年7月1日,宝洁在辛辛那提的总部宣布把市场总监(Marketing Director)改名为品牌总监 (Brand Director),市场部也改名为品牌管理部。宝洁的这项改革举措引发了众多的思考和讨论,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读,本文从消费者心理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消费者心理变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宝洁作为快速消费品行业的标杆,一直影响着业内其他企业的经营思想。宝洁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广告特别是明星广告拉动商业的强劲增长,这确实给宝洁带来了骄人的业绩。然而进入2000年后,互联网对商业的影响日益加大,特别是近几年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整个行业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主要是通过网络来获得产品和服务信息,并从其他客户的评价中获得对商品的认识,不再单纯听信于厂商的一面之辞或明星的影响;同时,消费者的体验也成为决定品牌价值的重要因素。这就是互联网背景下消费者心理的最大变化。
近十年来,虽然宝洁的广告费用逐年提升,但销售业绩却停滞不前。有关分析认为,受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宝洁在过去几年中一直面临着提升销售额和削减成本的压力,宝洁的利润增长率自 2006 年到 2013 年一路下滑,同时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单纯依靠广告的营销策略在某种意义上失效,由广告驱动的宝洁经营模式也基本到了尽头。
在互联网时代,市场环境已经改变。从消费者心理角度讲,消费者不再一味顺从“大家的选择”,而是更关心产品或服务是不是“我的选择”,这就是今天消费者的格言。
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说,“消费者”是由希望满足他们需求的欲望而驱动的潜在群体构成。市场之所以启动与发展,是因为产品或服务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并满足了他们的欲望。然而经营者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他们在制定营销策略时,依据的往往是自己主观意愿虚拟出的所谓“消费者”,或是过于大众化的消费者,而不是依据对市场深入调查与分析所了解到的真实的“消费者”。这种由观念所刻画出来的消费者在现实之中不可能形成市场。
当下中国的任何一个行业都拥有着大量的竞争者,尤其在快速消费品领域,很多品类的产品和品牌都已经过剩,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世界,消费者开始变得挑剔。尽管每个企业都试图去占据自己的消费群体,但中国区域的差异、文化的多元、市场结构的复杂、消费者的多样化,已经让一个产品和品牌试图覆盖大众的梦想破碎。在消费领域,依靠地毯式轰炸的广告策略来撬开市场和赢得市场地位已经越来越难。过去很多消费品进入市场,通常选择大众化的全线覆盖策略,推出一个似乎可以满足从年轻人到老年人的泛大众产品,然后选择电视等大众媒体进行广告投放,随即进行全国渠道和终端的铺货,利用“高空轰炸”和“地面部队”结合来完成市场覆盖。而在今天,这样的模式已经很难保证成功,电视等大众媒体的传播效果在下降,因为越来越多的主流人群不再看电视,而把关注重心转移到互联网上。随着媒体渠道的多元化,特别是随着社交媒体的出现,消费者注意力被分散,依靠传统的大众媒体已经很难覆盖最具价值的消费人群。另外,全国渠道和终端的铺货以及促销等带来的成本和代价也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承受。
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是以“族群”聚集在一起,企业对于消费者的理解,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消费动作,而是一个从外在表现到内在心理因素双重驱动的、感性和理性结合的生活者。消费品要想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核心逻辑不再是将消费者一网打尽,而是先去寻找产品的真实消费人群,通过消费人群中的领导者去引领大众市场,从而赢得规模效益。
二、消费者心理变化与互联网思维导致宝洁需要改革
中国正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激动年代”,人们对时尚的追求也可谓“日新月异”,消费者对于产品内在品质的需求正在不断被刷新。研究发现,不仅仅是房子、家电、汽车、IT产品和时尚奢侈品,服装服饰、日常饮食等也都成为人们最为在意品质的消费领域。而注重品质化的品牌一定要有满足品质生活的内涵和利益点,要能传递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从消费者行为角度讲,消费不仅是一种需求满足,也是一种“阶层”演练,大众分化的背后是“族群”的重聚和完整,因此这样的“族群”是一种场景和语境。例如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族群”,就主导着当下的潮流和时尚。
市场营销要以消费者心理为中心,这可能对管理者来说并不新鲜。然而现实中企业或商家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虚拟出所谓的“消费者”,而不是经过认真分析与洞察。从消费者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决定人们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不仅仅是看他们的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头脑中的消费(价值)观念、自我体验、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
如果说工业化社会的生活水准主要是由物质产品的数量来衡量,那么后工业社会(主要指互联网环境下)人们则更加关心生活的质量,关心自己在心理上和精神上获得的满足程度。有调查表明,影响年轻人消费行为的主要观念包括:关注自我发展的观念、乐于接受新事物的观念、工作与娱乐相结合的观念、独立生活与体验消费的观念。这些观念将直接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思路。
宝洁的很多高层管理者至今还认为宝洁的消费者是大众化的几大类型。虽然宝洁有众多的品牌,但品牌的理念基本就几大类型,所以宝洁的管理层认为凭借广告轰炸的推送模式是最有效的。而且在这一模式之下,只要一个品牌能够成功,便在这一品牌中加入子系列,希望借用主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例如“OLAY”这个品牌就承载了太多的概念和太多的产品,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过多的产品让品牌的个性变得模糊,反而不如“海飞丝”定位在去头屑来得清晰简单。还有一些宝洁的高层管理人员自以为洞察了消费者的某些需求,不断地对某一领域进行细分,但这些细分市场本质上是并不存在的。前几年宝洁的不少洗发水品牌就是用强力广告的方式推送相关产品,结果很快就失去了市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没有真实需求的产品很快会被消费者遗忘,所以宝洁的广告营销模式面对互联网时代下的消费者,应该积极作出调整。
要解决宝洁今天的问题,必须要从消费者心理与互联网思维结合的角度加以认识。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以用户为中心,创造极致体验,深入到内心去满足消费者。当今的企业管理者需要研究互联网思维,因为越来越多行业的发展建立在互联网上,如果不学习、不研究互联网思维,企业迟早会被颠覆。有研究将互联网思维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思维概括为“5F思维”,它包括:碎片化思维(frament)、粉丝思维(fans)、焦点思维(focus)、快一步思维(fast)、第一思维(first)。在这五种思维中我们认为最核心是用户思维。
不少企业经营者至今没有建立互联网思维。不是他们的能力不到位,资金不够雄厚,而是由于企业整个组织,从创始人、董事长、高管一直到所有一线员工,都没有具备完整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组织架构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的等级分明、事事讲控制的集权模式,进入到多个可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小而美的自组织、分布式的自然竞争生态。我们需要利用移动互联网思维重新梳理公司的战略、文化、组织,重新审视我们僵化的企业文化和传统的金字塔式或矩阵式的组织结构,重新定义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彻底全面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组织。未来属于那些不拘泥于条条框框、敢于用互联网思维向传统商业模式发起挑战的人,属于那些顿悟互联网思维、深刻洞察商业本质的觉醒者。
面对互联网时代新的营销理念的核心,不仅要根据对消费者需求的理解进行产品功能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设计的核心要有精神内涵,即体现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价值观、艺术、美、善和爱等。这一切的背景是人们的意识在发生改变,在从物质逐渐走向精神。就像人们选择一部手机,不仅是看功能、外观、价格、质量,更重视它与自己生活的结合。手机的外观、功能、质量不是关键所在,影响消费者选择的是它的移动性、艺术性、安全性以及它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
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主流消费者是“80后”“90后”甚至是“00后”群体。有调查表明:中国的“80后”“90后”既是中国的一个特色产物,又是一个与世界各国同龄人几乎有着相同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群体。因为他们成长在互联网时代,全球消费新潮与消费文化基本趋向大同。中国独生子女的消费观念具有明显的全球化倾向,他们喜欢用手机上网或聊天、打电脑游戏、买最新的电子产品、吃洋快餐和穿新潮服饰。我们在美国的纽约、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东京、韩国的首尔,或是在中国的上海,都可以看到几乎同样装束的年轻女孩子:她们的头发漂过几绺,上衣可能是露肚脐装或几乎的吊带装,当然身上还有很多其他的饰物。“80后”“90后”群体更加追求自我,更喜欢标新立异,他们讨厌墨守成规,喜欢多变、刺激和新颖的生活方式,他们更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同时也更擅用搜索工具寻找答案。作为不少消费领域的消费先锋,“80后”“90后”更注重品质,他们追求时尚,倡导个性,而价格不是他们考虑的首要因素。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
一、“互联网+”的内涵及对公共图书馆的影响
1.“互联网+”的内涵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简单来说,“互联网+”就是指互联网和各个产业相加,但这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要充分利用新的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从而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
2.“互联网+”对公共图书馆的影响
“互联网+”与公共图书馆的深度融合将使公共图书馆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内容,从而实现公共图书馆由传统图书馆向全媒体复合型图书馆转型。长期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主要是被动地向社会提供阵地服务,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地坐等读者前来利用图书馆资源,主动服务意识相对缺乏。部分公共图书馆对图书馆资源利用率、读者借阅满意率、服务效率及产生的社会效益不够关心,落后的服务理念、单调的服务内容、传统的服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公共图书馆的需求。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要紧跟时代潮流,及时引进“互联网+”思维,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通过微博、微信、网络等新技术平台与读者进行互动,了解读者的不同需求,为读者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
二、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1.迎合读者习惯,精确服务定位
科技的发展与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为人们提供了多种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从各个角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张兵指出了“互联网+”时代下“读者的关注点是信息内容的精准推送”。了解了这个现实情况,公共图书馆就需要“有效迎合”读者习惯,制定全面的服务策略,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兴趣爱好、不同阅览目的、不同知识层次的读者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精确进行服务定位,提升读者的阅览体验。同时,利用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等相关交流与推广软件,向读者传递与图书、报纸、电子资源、阅览、读者活动等有关的信息,为读者提供“即时性”、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使读者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闲散时间、碎片时间来进行阅读或获取信息,从而为全民阅读的推进提供精确的服务定位。
2.注重服务手段创新
(1)开通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服务。在距离公共图书馆偏远的郊区或读者集中的地区安装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为市民提供阅读服务。街区自助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有机融合,具有占地面积小、自助方便、无需专人管理、便于移动的特点,弥补了公共图书馆数量不足的缺憾,拓宽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以方便读者使用。
(2)提供自助检索服务、自助借阅服务。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对于公共图书馆提供资源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或有关资讯。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尽早引进RFID无线射频技术和自助检索机、自助借阅机等先进设备,并摆放在公共图书馆内的明显位置,以方便读者查询、借阅。读者走进图书馆,只需要在检索机上输入自己所需要的图书信息,就能立即显示出该书的馆藏地点、书架号、借阅状态等。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责任到人,及时对馆藏文献进行详细分类,并进行数据整理,保证流通状态的图书数据信息正确。通过自助检索,可以广、快、精、准地向用户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源,节省读者查找文献信息的时间和精力。
3.加大服务宣传,惠及更多读者
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公共图书馆的各项好的服务与活动有待更加清晰、明了地传递到每个人手中。因此,公共图书馆还需加大服务宣传力度。一方面要向读者宣传网上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的功能及其为读者带来的便利与益处,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比较优势和“互联网+”提供的便利平台,创新宣传的方式与途径,适时对外宣传公共图书馆所能提供的各项服务、举办的各项活动。通过精准的信息推送,让更多的读者及时了解到想要获取的活动开展信息,找到并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感兴趣的图书、报纸等,以促进全民阅读落到实处,惠及更多读者。
三、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展望
1.制定统一的“互联网+”平台数据格式标准
随着“互联网+”平台的深入发展,面对不同的服务模式,需要统一整合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对于每一条资源数据,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识,通过统一的数据标识,可以在各种不同服务模式上完成数据传递,而不需要为每个服务模式建立不同的数据格式标准,通过统一标准的数据格式建立完备的资源数据库。在统一格式下的资源数据库中,不同服务可以在相同数据格式下完成二次开发,从而加快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创新进度。
2.引进更先进可靠的物联网设备
“互联网+”时代下的物联网服务,通过物理设备与网络的连接更快速、高效地提供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现阶段各大公共图书馆的物联网设备可靠性还较弱。例如,基于RFID芯片的自助借还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射频干扰、芯片寿命等。物联网设备还在发展阶段,目前国际上的物联网设备更优于国内,为了更好地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服务,引进更先进、更可靠的物联网设备,也是当前公共图书馆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之,如何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中,以促进图书馆事业更好的发展是需要我们重点研究的方向,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关键词】互联网+ 传统企业 分销渠道
一、“互联网+”环境下传统企业分销渠道建设的重要性
2015年6月国务院通过了《“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互联网+”。何谓“互联网+”,作为国民经济命脉的传统企业在“互联网+”的大潮中何去何从,都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传统行业,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市场营销是传统企业运营重要的组成部分,“互联网+”必然对其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互联网对企业营销强化的主要是媒体功能和渠道功能,因此 “互联网+”环境下分销渠道建设成为传统企业“互联网+”市场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二、“互联网+”环境下传统企业分销渠道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神化“互联网+”,认为扭转企业困境只能仰仗互联网营销互联网分销渠道
近年来,传统企业线下业务受到整体宏观经济放缓、政治反腐等因素影响,业绩持续低迷,与此同时,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快速崛起,对传统流通和生产企业产生的巨大的冲击。身处“互联网+”环境,有些传统企业对其从不信到相信到迷信,盲目崇拜互联网,神化“流量思维”,不计成本进军电商领域,付出惨痛代价。
(二)恐惧风险,隔离互联网渠道和传统线下渠道
有些传统企业认为:传统分销渠道是靠中间商与消费者建立联系的,如果互联网是去中间化的,那么“互联网+”就意味着传统分销体系会受冲击,甚至解体,而这必然遭到中间商的抵制。恐惧着互联网没做起来,又把传统线下渠道也丢了。面对恐惧,本能的反应是逃避。但“互联网+”已经成为国策,无法逃避。既然逃避不了,只有把互联网像病毒一样隔离开,避免传染传统领域。
(三)企业内部认识不统一,利用线下优势做“互联网+”,互联网部门与传统部门发生冲突
传统企业要利用线下引流才有优势,就需要依赖原有部门的配合,于是,原有部门是否配合,就成了关键。企业的每次变革,多多少少会触及一些部门和个人的利益,如果没有做好思想上的统一,就会受到一些人甚至一群人的抵制。比如为了保线下的存量,“互联网+”从差市场做起,而差市场恰恰很难接入流量;在试点时,不是找不到试点单位,就是专找问题大的单位试点,最后证明“互联网+”不行。这不是真的遇到问题后抵制,而是为了抵制刻意寻找问题。
三、“互联网+”环境下传统企业分销渠道建设对策
(一)企业内部至上而下正确认识“互联网+”分销渠道建设内涵
新生事物需要研究和关注,夸大和忽略都是极端行为。传统企业的“触网”,不过是营销新的表现形态或者形式,既没有改变营销的基本本质,也没有改变营销的基本运作、运行规律。从分销上看,互联网就是一个渠道或者交易系统。认识到这一点,传统企业不必慌乱,需要做的并非改弦易辙,而是如何把握互联网环境下新的营销态势,让营销指向更精准,服务更个性、更高效。企业内部上至管理层、下至一般员工正确认识“互联网+”分销渠道建设的内涵,才能客观勇敢地面对变革,群策群力迎接“互联网+”挑战。
(二)打造适应“互联网+”的分销团队和技术平台
传统企业原先与用户的交互是通过中间商来做的,分销团队更擅长于线下中间商开发、维护与管理。但“互联网+”环境下要求企业更重视客户的数据化管理与多维利用,这也倒逼企业建立新的客户沟通部门、产研发部门、市场推广部门,并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跨界合作和资源分享。打造适应“互联网+”的分销团队和技术平台当务之急。
(三)以O2O的思路,实现对线上、线下双渠道的掌控和融合
作为一种分销渠道,互联网既有其优势――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营销流程被极大压缩简化,使得营销成本下降、速度加快、精准性加强,提高营销效率,但其也有劣势:
第一、互联网营销丰富了购物的乐趣,但它无法替代传统的购物乐趣。
第二、许多消费者持有网络产品“品价双低”的看法,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事实。
第三、互联网上网购信息铺天盖地,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有多种选择,但于企业而言,想在茫茫网海中发出声音,找到生存支点却很难。
第四、互联网分销虽然拓宽了营销渠道,但也造成了与其他营销渠道的全面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分销管理效益。所以构建互联网分销渠道,不能简单地摈弃传统的线下分销渠道,而是要优势互补,推动线下与线上的完美融合。
(四)传统企业需要以开放的心态,与有互联网经验的企业和行业寻求合作
传统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下建设分销渠道,一定要学会共享和合作。和更多企业共享会产生更多附加价值,也可开拓传统企业的视野。与有互联网经验的企业和行业合作可以优势互补,互联网企业利用了传统企业的产品优势,传统企业借力了互联网企业庞大的社群资源,获得“双赢”。
“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无论传统企业愿不愿意,都要接受互联网大潮的洗礼,没有退路,传统企业何不利用互联网催生的诸多新技术再次挖掘潜力,提升竞争力,迎接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沙宗磊.读懂O2O,才能谈“互联网+”[J].销售与市场杂志评论版,2015,(8).
一、“互联网+”对会计行业的影响
用“互联网+”带动经济发展,给各行业带来新的活力,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当下,网络系统日益完善,“互联网+”应用后,可以改造传统行业,给传统行业的发展创造机会,加快形态的变革,提升行业的竞争力。
“互联网+”对会计行业的影响是它会让行业有新的发展内涵,促进传统会计行业的突围,选择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模式。即进入信息社会后,市场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决策者只有及时收集各项数据,调整企业的运行模式,重新梳理与布局,才可以适应社会发展。这要求转化会计工作的职能,保证会计数据与信息的准确性。同时,传统行业也会根据社会发展的形势,因势而变,加快互联网+的进行。“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各个行业中,实现传统行业的数据化。由此,“互联网+会计”的发展模式诞生,加快了会计信息的流动与整合,让其向高级化演变。
二、“互联网+”时代会计行业的发展
(一)提高法律的执行效率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企业经济活动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有很多新的市场工具,会计行业所处的环境也发生很大变化,出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与社会发展不符。就像是“互联网+”下的新会计领域,给企业原有的会计管理方式带来了冲击。而与此同时,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会让会计工作的落实有法可依,完善会计工作的管理,并完善法律中的漏洞,明确某些内容的规定,使法律有明确的定位。但法律的制订要远落后于互联网的发展,会随着社会发展进一步补充,所以,在“互联网+”的影响,企业会充分运行法律法规,从企业管理中体现出来,以做到权责分明,防止重复监管。
(二)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水平与能力
进入“互联网+”时代,每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都要由注册会计师审核,只有经过审核,才可以公布,即注册会计师是会计工作最后一道“关卡”。这一过程中,注册会计师会对财务报表审核,从中总结出企业的经营成果与财务情况,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其中,需要控制的对象是审计行为,主体是事务所或注册会计师本人。因此,利用“互联网+”加大对注册会计师的培养力度,可以从理论、实践等方面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素养,让其掌握更多的专业的知识与审计技巧,提高个人能力与水平,及时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三)创新会计教学新形态
“互联网+”下的会计教学模式,会把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其可以自由选择上课的教师与时间,建立一个新的教学模式,特别是课堂实时授课时,会设置一个学生间、学生与教师互动的平台,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分析案例,从案例中得到启发。同时,从实际操作中,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水平,为进入社会打下实践基础。所以,教师需借助“互联网+”的优势,给学生帮助,及时发现学习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深化其对知识的记忆。
(四)树立新的思维形态
“互联网+”可以促进传统会计行业的突围,打破行业原有的限制,让自身树立新的思维形态,以改良固有的会计行业发展的模式。同时,其也会参考其他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后建立的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市场格局的变化,从而减少人才的流失。此外,企业也可以以互联网为载体,构建信息操作、管理的平台,建立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会计信息系统,让信息处理向智能化、便捷化转变,帮助决策者决策,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3]。
(五)优化内控制度与管理流程
“互联网+”的环境下,数据的查询与更改更加便利,增加了错报的可能性,财务舞弊出现的概率提高,并且,错报与财务舞弊更难发现。对此,需优化内控制度,明确管理流程,从源头上消除两者出现的可能。也就是说,设定会计人员操作的权限,每一层的操作人员都有自己的操作方式,与自己的职位相符,并要求内部操作人员互相监督,防止各职员互相配合,篡改会计数据。同时,对于业务流程,需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以确保操作流程符合实际操作,从而提高业务效率。
(六)加大会计信息安全建设的力度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各类数据中在网络中快速传播,信息的安全性与真实性受到影响,所以,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保密性,是人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对此,会计从业人员以及其他人员必须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要加大会计信息安全教育的力度,同时,优化会计软件的防护工作,提高硬件与软件的安全性,并不定期更换密码,升级系统的防火墙,最后,定期备份数据,尤其是重要的数据,避免因为不可抗力破坏信息的安全,减少影响。
沈伟家表示,战略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战略目标是先导,经营范围是基础,竞争方式是核心,资源安排是保障。
沈伟家指出,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企业最难把握的,涉及重大技术变化、行业价值转移、市场的变化、购买群体的变化以及互联网的冲击等。“战略的最大特点是面对未来,而未来是什么样的你并不知道。”
这其中,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冲击波尤为强烈。沈伟家认为,互联网作为一个媒体、平台和渠道,正在为人类创造一个全新的信息驱动的商业生态。在他看来,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互联网帮助建设扁平化的消费渠道;消费者借助互联网分享消费体验;小众需求充分释放,长尾市场更加活跃;移动化和视屏化帮助企业更好地与用户及时沟通。“互联网形成的一套经营/创业方法,正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于更加广泛的行业,侵入以前看似与互联网互不相干的领域。同时,网络消费已经成为消费升级和消费转型的先行者并主导市场格局的创新,他们的消费意愿和能力都更强,据此兴起的网络消费将盘活越来越大的市场”。
沈伟家说,互联网对零售业、物流业、制造业、金融业、服务业等等行业都带来了巨大冲击。李彦宏就曾经表示,用互联网思维去重新审视随便哪一个行业,将会发现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
“在互联网思维里,用户比客户重要,草根比精英重要,外行比内行重要,免费比收费重要。”沈伟家表示,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一个中心,两个互动,即以用户为中心,非常重视用户体验;用互联网互动吸引用户,用互联网互动运营产品。“用互联网作传播,找到目标客户群,也让目标客户群了解你。根据目标用户群进行精准性产品或服务的开发、互动收集及反馈。”
小米手机就是利用互联网思维快速崛起的典型。
2010年小米创立,2012年营业额就已经达到120多亿。小米主要生产手机、电视、路由器三个平台性产品,客户群为年轻人、小白领、草根。竞争手段主要通过消费者网上互动参与设计,硬件全部OEM;软件每周新版本,定制主题;互联网营销通过小米社区/互动/粉丝;互联网渠道为电子商务、饥饿式销售。而盈利模式为按成本定价,靠大规模降低成本吸引海量客户再压成本赚钱,三个平台控制流量,希望靠增值服务盈利;通过巨大流量赢得资本市场青睐,上市获利。
沈伟家表示,互联网的真正作用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效能,打通了全球的信息传播。因此,从战略角度来说,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外部资源,如生产资源、设计资源等。但面对宽广的外部资源,企业需要整合多大范围的资源?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整合?资源应向哪方面集中?
他认为,互联网使消费者在任何产品选择上都空前繁杂,大企业如BAT通过用户黏性和对信息资源的控制建立壁垒。对大多数企业来说,需要通过在某个环节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创新思维发展自己的竞争能力。“企业要利用多样化的信息渠道,体现你对用户满意度的重视甚至偏执,构建更深入更密切的客户关系,让客户真正成为你的战略资源。”
互联网对物流产生了什么影响?首先是更多的小众客户公平参与进来,产生了更多的商机;第二个是对物流原有模式的冲击,价格更加透明了,减少了中间环节,海外市场不再遥不可及;第三使得物流的效应更高,成本更低,反馈更及时。而在互联网这种影响下,行业定位需要改变吗?又该如何改变?
从产品、客户群和市场区域来看,沈伟家认为不一定需要改变,“我要考虑我自己的能力,考虑自己的优势。”
“互联网的冲击很多,假如它的定位不改变,做生意的方式就要改变了,要转型、升级、创新。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变到以客户为中心,用互联网建立外部物流资源利用平台,用互动空间、O2O等互联网营销模式等。”然而,在沈伟家看来,客户最关心的还是货物的快递、安全和物美价廉。
因此,沈伟家认为,互联网改变了产品、服务和传播的方式,但并没有改变商业的基本运作规律,好产品/服务依然是互联网经济的根本,而不只是靠互联网的营销。“好产品和服务终究比眼球和流量重要。”
有人认为,互联网营销出来了,传统营销已经死了,沈伟家认为,这是偏见。互联网时代有很多方式可以使品牌一夜之间引爆,迅速提高知名度,但是并不能保持持久的流行。互联网经济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性的社群经济,传统企业今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与用户的距离过远,道路不够实时化,交互体验做得不好,但是这并不代表对于传统营销体系的全盘否定。“要转变思维,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社群化的产品创新和营销体系。”
王岳森的妈妈看着儿子为自己赶制的“三八”妇女节手工礼物,难掩兴奋和激动,目光始终追随正在和小朋友做游戏的王岳森身上,尽显母爱。
“三八”妇女节这天,北京大兴区第十幼儿园的每个小朋友都制作了一份手工礼物,同时他们送给妈妈、姥姥、奶奶的还有一份祝福,这让家长们都多了一份感慨、多了一份感谢。
实际上,这只是幼儿园常态的活动之一,以互动、分享、感恩为主题的活动已经成为北京大兴区第十幼儿园的一张名片。在北京大兴辖区幼儿园,北京大兴区第十幼儿园尽管属于新园,却以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赢得家长的高度认同和赞誉。
2014年3月6日,北京大兴区第十幼儿园举办了开学之后的第一次家长会。在第十幼儿园小一班,白老师正在和30位家长一起分享孩子们的成长,一起探讨孩子们在不同场合的各种表现。“我很感谢十幼的老师们,他们这种教学方式有充分的互动性、参与感。尤其是让孩子们学会分享,学会包容,每一天他们都非常快乐。”北京大兴区第十幼儿园中班学生家长陈令星如是说。发现孩子的互联网思维,顺势而为
幼教,是一种基础而又繁琐的工作。幼儿园期间的孩子正是他们人生的第一个成长阶段,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还没有形成,但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渴望。认知世界的过程,本身对他们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他们如何了解世界,如何让世界为他们带来良好的记忆和形象认知,非常重要,这是幼儿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从事幼教工作30年,身为北京大兴区第十幼儿园的“掌门人”李鸿娟园长,有着独到的教育心得和理念。“外部环境的多元化,促使我们的幼教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现在的孩子们都会玩手机、互联网、iPad,他们从一出生就对电脑、手机、高科技类玩具充满好奇,而我们的幼教工作也需要具有时代的张力和更高的视野,要将互联网思维方式渗透到幼教工作当中。互联网思维从抽象到具象,强调的是借助外部的力量进行整合,对于新建的十幼来说,也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重要的是,我们要发现孩子们的互联网思维,让他们在这种模式下有更好的素质教育。”李鸿娟说。
事实上,30年的幼教工作,不仅仅是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30年,亦是中国教育理念发生根本变化的一个发展时期。如今的幼教工作和过去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互联网思维,原本是企业之间的一种商业行为,而让孩子们拥有互联网思维,显然这种教育理念更具有时代感和接受度。 北京大兴区第十幼儿园园长李鸿娟说,启发孩子们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幼教老师必须具有新的高度和认识,教师群体首先要具有这种明确的认知。幼教领域的互联网思维,包括对孩子们的精神培养、交际方法、世界认知、正确价值观的培养等,希望孩子们在互联网生活的影响下,对他们的视野、对世界的认知、对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帮助和提升。 在这一前提下,寓教于乐成为北京大兴区第十幼儿园的特色教学之一。“虽然上幼儿园才几个月,但我们发现王岳森的变化非常明显。比如在思考问题时更具独立性,遇到问题时会想办法解决。幼儿园平时很注意启发孩子,让孩子们在做游戏时多一些自己的思考,并且提高孩子们更多的动手能力。在很多细节上,老师会让孩子们自己拿主意,让他们有团队意识,这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非常有帮助。”小一班王岳森的妈妈说。
这种模式的优点不仅仅在于启发孩子、引导孩子们的自律性和自理能力,同时也让更多的家长有积极的关注、广泛的参与和互动性。也就是说,幼儿园一方面给孩子们营造良好的空间,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工具与家长进行动态沟通,通过家长们的参与意愿,其同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比如圣诞节期间学校组织活动,每个孩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圣诞服装,在选择服装的过程中,要让孩子们说出选择服装的理由,以及他们为此的许愿。在许愿树下,要让他们明白一个人许愿之后,应该做什么等。大兴区第十幼儿园中班学生家长陈令星说:“我的印象很深,当时老师问,今天圣诞节如果拍照片需要什么时,很多孩子说用手机、照相机、摄像机的,然后可以放在电脑里和别人视频,让别人分享他们的决乐,这种培养孩子们的分享意识对于独生子女们来说非常重要。所以,我挺感谢大兴区第十幼儿园对孩子们的相互帮助、共同分享这方面的培养。”教育的本质是快乐,是与时俱进 快乐的成长、在快乐中学习,是每一个幼儿园、每一位家长共同的心愿。事实上,孩子的教育工作幼儿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家庭环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除了常规的幼教课程以外,更重视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希望共同改善。我们同时要求幼儿园老师多学习心理学、教育学、交际学,因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把社会知识变成儿童的语言和他们交流,这才是一种平等的态度。让孩子们有一种被认同感,会极大地提升他们的自信。我们会和家长不定期当面沟通,还会通过微信、QQ群随时和家长对孩子每一天的表现进行动态交流,目的是希望给孩子们营造快乐的氛围。”北京大兴区第十幼儿园副园长郑少华说。 在第十幼儿园,孩子们每天早上进入幼儿园的第一件事情,是让他们选择和自己心情有关的不同颜色的旗子。比如今天心情很好可以选择一面小红旗贴在自己的照片旁边,如果心情不好可以选择绿色的小旗子,这样一来,老师们可以根据孩子自己选择的不同旗子,会更多留意每个孩子的表现及变化。这一细节反映出幼儿园对孩子们的关爱,从而有助于了解孩子的思想变化。 对于幼教来说,教育理念是一个可感知而不可触摸的抽象概念,而且需要时间才能让家长感知到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教育的本质是快乐,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精神的培养。孩子们虽然很小,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处于初级阶段,但这一时期却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选择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说互联网改变并且影响了每一个家庭,那么我们会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与家长共同教育、引导孩子。”李鸿娟说。比如,老师可以让家长制作Dv或照片,通过在网上的设计制作,让孩子们做成自己最喜欢的形式,以及让他们选择最愿意分享的伙伴。一方面,让孩子们对互联网有了更多了解,另一方面,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有了快乐,有了一种精神。 对于这种教育模式,作为学生的家长陈令星感同身受。“过去我女儿觉得电脑是用来玩游戏的,但现在,她希望在电脑上进行绘画,然后送给老师和小朋友让他们一起分享欣赏。”陈令星的女儿去野生动物园观察到各种动物的习性时,她希望把相机拍摄的照片在电脑里进行改变,让它们有不同的表情和动作,甚至给它们配音,或进行文字表述。“这是之前我们从没有想到的变化,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说到女儿的变化,陈令星对大兴十幼的教育理念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
这种变化主要是源自幼儿园里的启蒙。坦率地说,每一个家长都不太希望孩子们玩电脑,怕对眼睛不好,同时也怕孩子们上瘾,但孩子们却离不开电脑。十幼的做法是引导孩子们对电脑有正确的认识和使用,而且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兴趣。 用互联网思维模式,为孩子们搭建多元化的世界认知,而不是拘泥于教材,大兴十幼这种渐进的教育模式变革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认同。事实上,今天的幼教工作必须要赋予新的内涵和理念,在信息技术完全改变并且影响世界的情况下,幼教的培养和教育不能独善其身,必须要站在互联网思维的高度下,才能让幼教工作有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