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4 14:33: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文明的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更为高级的文明形态。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努力形成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走出不同区域的特色发展之路,既有理论基础,也有客观可能。
从科学发展理论看,追求不同发展特色、不同文化特点构成的和谐发展,是更高层次的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基于各地的人文背景、区域文化、经济基础和资源条件等的不同,各地在发展中必须扬长避短,形成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建立自己的发展特色,这种由不同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与发展特色构成的发展均衡,是一种社会和谐的均衡,是一种我们在贯彻科学发展观中所要追求的和谐发展的更高境界。
从生态文明的自身要求看,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对发展路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将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的重大任务。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各地在建设发展生态文明,由于工业发展基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组织推进能力的差异,必然导致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上的差异。因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能追求一刀切的发展,只能在承认工业化发展差距的前提下,鼓励追求特色发展,以特色发展和比较优势,弥补区域发展的差距,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和谐推进。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看,各地实践有先后,认识有差异。进程有快慢。从我省多年来的实践看,在现有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建设有浙江特色的生态文明,走出有浙江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实现浙江生态文明的率先发展。是非常有价值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认为,从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自然资源环境等省情特点出发,努力建设有浙江特色的生态文明,是推进我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发展转型升级的目标任务,也是再创我省新一轮发展优势的重要保障。
建设良好生态是我省 长期不懈的发展追求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人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实践中逐渐认识、逐步深化的。从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际看,浙江较早认识到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较早树立起生态发展的理念并进行了积极探索。较鲜明地提出了生态建设的目标要求,较有力地采取了推进生态建设的种种举措。我省长期不懈的实践追求。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一是较早树立起生态发展的理念。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以农村工业化为主导的经济建设热潮的掀起。我省工业污染问题开始凸显。省委省政府敏锐地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引导全省上下树立关心生态、重视生态的发展理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对当前和长远都是一个严重的祸害”。到80年代中期,省委省政府又提出“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到90年代中后期,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浙江秀美山川”,要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生态经济。”进入本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再次发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强音,提出建设“绿色浙江”的发展理念,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发展思路。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与影响下。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意识,已在浙江大地深深扎根。
二是较早确立了生态发展的战略。浙江省委省政府一直重视从发展战略决策的高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02年6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绿色浙江”的发展战略。同年12月。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又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决策,制定了生态省建设纲要,明确了生态省建设的奋斗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此前,在浙江省“八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淘汰消耗高、性能差、污染严重的落后产品,把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作为技术改造的重点。浙江省“九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三同步方针。要求有效遏制自然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2003年制定出台的“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战略思路的明确,有力地提升了浙江经济的发展层次,清晰了发展导向。
三是积极采取了多种举措。针对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特点与不同要求,省委省政府注重采取有效举措,推进生态建设。在上世纪80、90年代。我省采取强硬措施推进技术更新改造,淘汰消耗高、性能差、污染严重的落后产品。关停一批污染严重的生产企业。到2002年末全省限期治理了8264个污染源,依法关停污染严重企业2567家,全省2.2万个工业污染源治理达标率为99.8%。同时。在全省全面推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从制度建设上为推进生态省建设提供有力保障。2008年下半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省委省政府依然旗帜鲜明地提出:环境保护的“硬杠杠”不能宽,节能减排的“紧箍咒”不能松。规定对选址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不符合产业政策等要求的项目,实施禁批制度,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初步 形成了一些发展特色
在长期锲而不舍的推进生态建设中,浙江人民的努力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全省的森林覆盖率、空气、水质等多项环境指标位居全国前列,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抵御市场风浪的能力大大增强。更重要的。是我省在实践中,结合浙江的省情实际,初步探索形成了若干有浙江特点的生态建设方法路径。
抓住浙江山地众多的特点,率先从绿化美化浙江突破。针对浙江国土70%是山地。一些地方植被破坏与水土流失严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的实际,早在上世纪80年代,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浙江”的要求,组织动员全省上下大规模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的绿化美化浙江活动。至1994年,全省实现了消灭荒山目标。从1989年至2009年的20年中,我省森林覆盖率由42.6%上升到57.4%(按国家统一口径,不计灌木林),全省有43个市县区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命名。累计创建
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138个,省级生态乡镇648个,建成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03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5个。跃居全国前列。
抓住浙江缺少资源能源的特点,率先培育发展节能环保经济。针对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能源资源主要依赖于省外、且工业用能占了全部能源消耗75%的实际,省委省政府一直强调,要坚持在节能降耗中加快经济发展。截止2009年底,我省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17.3%,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7540万吨。我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为1.11吨标准煤,远低于全国2.05吨的平均水平。同时,我省一直高度重视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自1997年以来。我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2%,,比全国同期高出8个百分点,目前全省环保产业拥有单位1500多家,环保产业收入总额位居全国第二。
抓住浙江发展空间不足的特点,率先推进集约集群发展。针对我省人多地少、基本农田保护率高、可供建设用地资源十分有限的实际,省委省政府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十分重视集聚集约发展,注意引导块状产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通过共同构筑技术创新平台,促进产业集群技术进步、产品升级、产业创新与产业融合。通过共同建设基础设施,加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目前,在全省超过10亿元产值的312个块状产业中,已有一批通过集中整治实现了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如长兴县的蓄电池产业。经过集中调整,产品升级为附加值较高的高档产品,企业数量减少2/3,去年产值达到103亿元。占据了全国同类产品的半壁江山。又如上虞市的杭州湾精细化工园,通过整体改造提升。去年工业产值比2005年增加了1.5倍,而COD排放强度则比2005年下降了63.6%。
抓住生态建设需要锲而不舍长期努力的特点,率先推进治标与治本结合。针对我省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一些突出矛盾,采取出重手进行突击整治的同时,我省较早地抓住了生态建设的突出环节,采取多项综合配套改革措施,注重生态建设的整体协调推进。2004年起,我省开展了一场历时3年的针对全省水系、11个重点区域的“811”环境污染系统整治行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我省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工作力度。在继续推进生态省建设、扎实推进第二轮“811”行动的同时,着手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通过全省上下坚持不懈的努力。浙江环境质量得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以上的实践探索,为今后建设有浙江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进一步构筑有浙江 特色的生态文明之路
省委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要把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进一步建设有浙江特色的生态文明,构筑有浙江特色的生态文明之路,是确保浙江在未来继续保持率先发展优势,确立在全国领先发展地位的关键。
明确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要求。在未来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上,既要充分体现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中心,以建设优美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推进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强生态文化为支撑,努力开辟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共性要求,又要努力凸显具有浙江的浓厚地域特点、丰富省情特色和鲜明文化特征。充分体现浙江人民基于本省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文化传统走出来的富民强省之路的发展优势,努力建设有浙江特点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培育形成有浙江特色的生态文化。要把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与追求人、社会、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生态文化密切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浙江精神的丰富内涵,提升浙江精神的文化品位,形成推动浙江进一步发展的强大价值取向,构筑有浙江特色的生态文化。通过加强浸入浙江精神的生态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浙江文化软实力,为浙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突出浙江生态经济的结构优化。加快发展壮大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心任务。结合省情实际,优化生态经济结构,是建设有浙江特色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要针对我省三大产业中服务业比重偏低的实际。加快发展旅游、金融、商贸、物流、创意、文化等“低碳”产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要针对我省能源资源消耗主要集中于工业经济领域的实际,加快发展环保、节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针对我省国土绿化好、海域面积大的优势,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型服务业和海洋产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蓝色经济。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使我省从目前的以高能耗、高污染和高工业经济比重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向以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蓝色经济相结合的生态型经济结构,努力形成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态经济发展格局。
做强浙江生态文明的区域特色。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高速发展中,我省各地已经逐步拉开了发展步伐,形成了具有本地特点的区域发展特色。在今后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各地也要依据本地的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人文环境,进一步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从全省大局考虑,生态文明建设要注重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在生态文明的区域功能定位上,要研究确定不同地区的区域功能重点,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在生态产业的规划布局上,要研究制定区域产业导向政策,培育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在统筹城乡发展上,要注重研究各地的结构特点,努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特色。
数学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教与学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文本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环境资源和生成性资源,等等。《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数学活动的质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名族的永续发展。”从这里可以看出,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携手保持水土、共建美丽家园”生态文明教育,在数学课程的各大领域中,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增强生态文明意识。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在“数的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数与代数”领域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等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根据数的特点和学生数感方面的实际情况,可以巧妙地开发生态文明建设的教学资源,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图文并茂的情境图。如:3月12日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2月2日世界湿地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6日世界环境日,等等。教师提问“你知道这些有意义的日子吗?”进行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让学生在绿色生态文化的熏陶下,渗透了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教育。又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一)》一课。在新授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当地水土流失的历史状况,把例题内容改编为:“1999年,河田镇土地总面积约为350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积约占45%,水土流失面积约为多少平方千米?”让学生在学习有关百分数的问题中了解家乡水土流失的历史状况,体会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二、在“图形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图形与几何”领域主要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移动、图形与位置等内容。根据图形特点和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程度,融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于一体,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寓教于乐。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一课。在练习环节,教师结合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目标设计如下练习:1、水土保持科技园面积121公顷,合()平方米;2、2012—2016年,长汀县强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323平方千米,合()公顷。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了解当地水土保持和环境治理的规划前景和进程,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又如,教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一课。在练习环节,教师根据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园的景点分布制成一张平面示意图(为了便于学生描述,已标好了一些必要数据),让学生观察并思考:(1)公仆园区在中心区的()偏()()度方向上,距离是()米;(2)实验园区在中心区的()偏()()度方向上,距离是()米;(3)物种园区在中心区的()偏()()度方向上,距离是()米;(4)对照园区在中心区的()偏()()度方向上,距离是()米。让学生通过练习,了解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园园区的合理设置,体会政府对生态园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匠心设计。
三、开发“统计与概率”领域课程资源,在“统计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包括统计表、统计图、平均数、可能性等内容。根据统计数据的特点和学生的统计观念水平,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植入数学教学中,浑然天成,能收到润物无声之功效。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课。在练习环节,可依据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的卓越成效设计如下练习:根据下列统计表设计一幅折线统计图,并思考:“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通过观察折线的变化趋势,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在统计活动中了解当地农民的收入增长情况,感受到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建设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从中受到巨大鼓舞。又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在新授环节,教师根据学校绿化工作编拟问题:“今年植树节期间,我校五(1)中队种了28棵树,五(2)中队种了26棵树,五(3)中队种了25棵树,五(4)中队种了33棵树,平均每个中队种植了多少棵树?”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相机进行植树造林、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的生态文明教育。
四、在“实践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综合与实践”领域并不是数学课程的单独一个领域,而是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这三大领域的有关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它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这类学习活动中,根据问题类型和特点,适当创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深刻。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实践活动:设计校园》一课。在“设计方案”这个实践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为了凸显我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办学特色,在设计校园时,应该增加一些什么?”学生热烈交流、集思广益,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应该在校园的一角修建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基地,让全体师生平时更方便接受生态文明教育。
总之,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我们应该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以党的十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当地资源优势,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开发生态文明建设的教学资源,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科教学根植于绿色沃土,让生态文明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从而在数学教学中确实树立真正的生态文明观!
作者:邱有永 单位:福建省长汀县河田中心学校
工业时代后的人类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果,我们创造了强大的工业和经济体系,人们的物质水平飞速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新问题是: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林业面积骤减等等。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对地球的绿色健康都负有责任,而新闻工作者因其职业特点,更应主动的担负起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义务。
一、通过传统纸质媒体传播生态文明意识
1、以报刊、杂志作为传播载体
印刷术的成熟使得报纸成为曾经主要的新闻传播媒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报纸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发行数量直线上升,新闻学的一个新的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宣告到来。虽然如今新的传播形式对传统的报纸、报刊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权威的老牌报社以其强大的公信力、严谨的态度和深刻的文化思想仍然留住了大量的受众。
报纸具有发行量大、传播面广的优势,不管是繁华的市中心还是偏远的乡镇都能看到当期报纸售卖,而且报纸不受电力和信号的影响,可以随时随地阅读,不被任何不确定因素所困扰。在宣传生态文明意识的时候,应尽量选择权威性高、发行量大、受众面广的报纸期刊与之合作;在排版上,占用主要版面直接刊文宣传似乎并不是好的选择,因为受众购买报纸的目的在于获取新闻资讯,所以可以放在靠后的版面。
[1]在不影响报刊发行的基础上,可以选择通过以下方法宣传生态文明意识:方法一:将生态文明的意识融合到与之相关的新闻内容中,用醒目的字体写出一句总结性的语句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方法二:插入环境污染的照片,选取最具震撼力的照片刊登,用醒目且吸引人眼球的少量文字阐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方法三:充分利用报纸的中缝区域,用简短的文字宣传生态文明意识,字体最好放大到刚好占满整个中缝。
2、利用平面广告的传播媒介进行宣传
说到新闻就不得不提起广告,作为新闻出现后的附带产物,广告对新闻的盈利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媒体形式。平面广告的传播媒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车站、公交车的外部和内部、写字楼的大型广告牌、路灯杆上的广告牌等都是平面广告的载体。
因此可以以公益广告的形式,略微占用一点点平面广告的媒介资源,将生态文明意识贴在大街小巷的广告牌上,这样,不管是正在干什么的人,只要一出门,就很有可能接收到生态文明意识的相关讯息,虽然没有人会主动关注这一讯息,但是就如同满街的广告一样,看的多了自然就记住了。
用这种方法传播生态文明意识的一个显著好处就是,它能根植于受众的潜意识里,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个人,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唯一的问题是,它不同于报纸,建设一个平面广告媒介需要耗费较多资源(资金及有限的空间),这种方法会产生不太容易被接受的高额成本。
二、通过光影、电波媒体传播生态文明意识
1、以广播电台作为传播载体
广播主要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声音信息,其受众广泛、传播迅速、功能多样、感染力强的特点使之相比于纸质媒体具有明显优势,广播能够随时将新鲜的新闻资讯出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广播的接收形式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现在已经不需要功能单一的收音机了,手机、车载广播甚至掌上游戏机都具备了接收电波信号的功能。
鉴于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性,[2]可以开设一个专题栏目介绍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这档栏目最好安排在交通或者养生频道中,因为这两类频道拥有广播媒介中最广泛的受众:司机和老人。
根据不同的频道选择不同的风格进行栏目制作,能够更好的为受众所接受;选择收听人数尽可能多的时段播放,能够更广泛的宣传生态文明意识;一天多次播放该栏目,既能“捕捉”到“漏网之鱼”,还能强化听众的印象。
2、以电视作为传播载体
电视是如今重要的新闻传播道具,它和广播一样具有单向接收的特性,但它比广播多了影响信息的传播能力。电视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显现一帧帧渐变的静止图像,组成视觉上的活动图像,是所有媒介中最具魅力、最具表达力、最完善的传播方式。
环保工作者可以根据电视传播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例如开设专题栏目详细讲解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性,用通俗简洁的语言阐述如何培养生态文明意识,最好能够图文并茂,或者用动漫特效的形式结合语言呈现出来,保证老少皆宜;
再例如反复播出不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反面教材,将各种由于环境污染造成不良后果的实例展示出来,着重表现生活在被破坏环境下的居民的健康状况,以此惊醒电视机前的观众;还可以以广告或者短语的形式播放出来,生动明了地讲解生态文明意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引导,让观众都能欣然接受生态文明意识。要充分利用好电视受众极大的广泛性(几乎任何社会阶层和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会看电视),大力宣导生态文明意识。
3、以街头的大银幕作为传播载体
如今是个高度城市化的时代,有些城市的主要街口会有一个巨大的LED屏幕,它们主要被用来播放广告或新闻,以便让走在大街上的人也能立即观看到最新资讯。在街头的LED显示屏上播放生态文明意识栏目有一个独到的好处:如果你走在路上,正要购买用一次性塑料袋包装的商品,这时播放一段宣传生态文明意识的视频,一定会对你购买一次性塑料袋包装的商品的主观意愿产生影响,这样就达到了让广大受众接受生态文明意识的目的。
当然,除此之外,大型LED屏幕也具有同电视一样的传播特性,它能起到和电视传播差不多的效果,但有一点要注意,在这种载体上播放的视频,尽量不要追求细腻的声音效果和复杂的语言讲解,因为街上的人最多边走边看,很少有人会停下来仔细看完。
三、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生态文明意识1、以计算机为终端进行传播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普及,人们通过电脑和网络接收信息的速度和数量越来越惊人。把这一新兴媒介高效利用起来是很有必要的,通过网页、客户端推送生态文明意识的短消息,人们只要打开电脑就能接收到生态文明意识的宣传短语。
互联网传播生态文明的巨大优势在于,它不用像电视那样只能在某些时间段播放,也不用像报纸那样只能在某些版块,互联网可以随时推送生态文明意识的宣导内容,几乎不会受到限制。除了直接推送相关内容,还可以利用电脑的娱乐功能,用类似于植入广告的方式插入生态文明意识的内容,比如影音播放器、电脑游戏、各种客户端等等,让人们在上网的时候总能接收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资讯。
2、以手机为终端进行传播
手机科技的发展对人们的上网习惯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真正做到了任何时候,只要不关闭手机,就可以接收到最新的新闻资讯。现在的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是惊人的,除了吃饭、睡觉,手机就几乎没离开过自己的手。
试想一下,在这种媒介上宣传生态文明意识,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能传播给多少受众。新闻讲求新近、快速,生态文明也可以学习新闻的特点,并且有效利用好手机传播信息的广泛与快速,[3]经常更新环保资讯:哪里成为了生态示范基地,哪里的生态环境因为被破坏而濒临崩溃,有多少人正在受到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等等。现在智能手机大量的应用软件更是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利用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能更廉价、更广泛的把生态文明意识传播出去。
四、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传播生态文明意识
新闻传播最早的也是一直以来最常用的形式就是最简单的口口相传,几乎所有人都做过这样的事:当你接收到一则新闻之后,你会把这则新闻说给其他还没有接收到这则新闻的人听。口口相传一般发生在认识的人之间,用自身的发声系统把要表达的意思传递给别人,别小看它,有些时候,口口相传甚至能引起不小的轰动,产生巨大影响力。
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传播生态文明意识,可以采用这样的途径:已经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人将环境保护意识宣传给自己认识的每一个人;环保工作者上街采访路人,并根据不同的回答作不同的宣导;生态文明建设者以游行或者演讲的形式宣传生态文明意识。
也许口口相传不能最快、最广泛的传达给受众,但口头语言比文字的优势在于通俗易懂和能够随机应变,其它所有的媒介,受众都只能被动接收信息,只有口口相传,受众可以提问、质疑、详细询问,使传播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性达到最高。
五、结语
生态文明意识对于建设现代文明社会至关重要,眼光要放长远,多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考虑。要想让生态文明意识深入千家万户,需要高效的传播方式,而这正是新闻工作者的优势。以新闻学的视域探讨如何进行生态文明意识传播,充分利用新闻传播在媒介上的资源优势,更快、更广地把生态文明意识传播出去,维护生态稳定,保护我们的生存空间,为建设美丽、和谐的人类社会增添更多力量。
生态文明和稳态经济
第二次启蒙呼唤一种后现代经济
生态文明的理论体系构建与实践路径选择——第五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综述
国际航运海盗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志愿者的管理优化研究
地震后灾民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中国经济崛起对东盟的机遇与挑战
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
我国低碳绿色港口目标系统构成分析
完善燃油税改革的探讨
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的煤炭产业链自组织演化过程与仿真——以淮北矿业集团为例
大学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的系统构建
“媒介”、“媒体”及其延伸概念的辨析与规范
宋代小报的特点及其产生原因探析
“失明”与“黑白民间”——帕慕克的视觉策略对当代视觉美学的启示
电影视觉空间美学形态的演进
“客观性”与科学本体论
科技哲学视阈中的幸福
论G.E.摩尔的自然主义的谬误
陈漓公共艺术作品选登
生态文明的未来:马克思和无为生态
生态文明呼唤一种富有人文情怀的后现代科学
放大的人类中心尺度:从实践美学看生态观念
生态危机与社会主义的构建——生态学的视域分析
论后突发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原理及集群决策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体育文化的认同危机与重构
欧盟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借鉴和启示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移动商务客户管理策略研究
智力资本三维提升组织绩效的路径与机理分析
工作要求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工作情感为中介变量
《新资本协议》再思考:质疑、辨析与改革前瞻
《鹿特丹规则》对提单制度的影响
论我国公共信任期待下的立法听证制度
“比较热”下的冷沉思——中西比较法在法律史研究中运用状况之评析
社会责任传播模型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
网络民意促进我国公共治理模式的变革
新农村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与路径选择
新生代无地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陈彬室内设计作品
治理语义的“食品安全文明”——风险社会的视界
转型风险社会的特点及风险控制
我们可以在何种意义上谈论生态文明
人类文明的延续与升华
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生态与文明——生态文明的含义
法治对文明转型的回应
民国的发展路径及其启示
《观察》周刊指摘美国的几个维度
康有为和梁启超政治思想的异同及启示
国家间博弈中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探析
关于教育在发展生产力中作用的思想
境外打击海盗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航运反垄断豁免管制机构和豁免程序
间接正犯若干问题探讨
我国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评析
(一)生态文明建设为低碳经济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传统工业文明的特点主要是掠夺和征服自然,带来严重的损害和破坏。然而,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提高人类对人地关系的反馈感知,并积极寻求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此外,建设生态文明可以促进整个社会更多地关注环境质量,为共同努力发展低碳经济奠定思想基础。
(二)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提升低碳经济资本效率
发展生态文明不仅反映人们关注环境建设及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也主张多样化资源的发展性存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使用。对于一种资源,低碳经济资本投资也应该是有效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有关部门和企业加强节约意识,最终促进低碳经济的资本利用效率增长。
(三)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提高低碳经济的竞争力
通过发展生态文明综合战略,注重技术创新将转型为关注绿色因子。一直以来,中国主要依靠引进技术,导致积极有效的竞争力减弱和环境保护趋于不利。结合中央政府的自主创新战略,目前我们需要大力开展低碳技术的自主研究和开发。只有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情况下,中国才能增大低碳经济竞争力的潜力。
(四)建设生态文明可以唤起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不仅是企业,金融机构也应遵循市场规律,它的职责同样应当是建设生态文明。除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外,企业和金融机构也应当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它要求企业和金融机构要实现一定的社会责任,尤其是环境责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增加在低碳经济上的投资,显然金融机构应加大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二、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建议
发展中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部门整合资源,协调工作,如共同制定开发计划,宣传教育的政策措施和系统安全方案等。此外,积极协调软件和硬件的建设对实现生态文明的快速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编制《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和《实施方案》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生态水平对中国的文明建设是必要的,然而,我们认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规划和更详细的实施方案的实施是加强巩固生态文明的根本。因此我们建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和《实施方案》。
(二)充分利用媒体的大众传播功能加强生态文明观宣传
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媒体需要把普及生态知识、推广生态文化为己任,成为传播生态文明观的主流平台。首先,媒体需要与环保部门合作,他们可以成立通信联合会议。第二,媒体应当积极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意义,主要思路和实施步骤,以及达到生态文明基本要求的多种途径。第三,媒体需要扮演生态文明建设信息交换媒介的角色。媒体应该传达政府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决策和部署,并同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馈广大人民的建议。
(三)充分利用社会科学学术组织探讨和研发的能力
生态文明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学术组织应该开展生态文明研究。我们建议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大量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并和相关的学术机构积极组织生态文明问题的学术研究。当实施生态文明获得一定成就后,要逐步推广生态文明的成果,鼓励相关机构———学校,企业和社区能够采纳这些成果,这样他们可以起到引导各级管理人员的决策行为,培养大众生态意识的作用。
(四)建立政府企业合作平台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企业合作,还要由政府部门引导。其他社会力量缺乏一定的政治和经济资源,而政府部门则具备这个独特的优势,因此政府部门必然需肩负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任务。作为国民经济的微观结构,企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分子,尽管要追求利润,但在社会责任的驱动下,企业要与政府部门联合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任务。我们提出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使其在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杠杆的作用。
(五)建立生态文明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绿色技术着重介绍环境因素,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实现环境保护,实现企业价值。没有绿色技术的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不可能产生理想的效果。所以我们建议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下的生态文明,如绿色科技人才系统,投资体系,研发体系,市场体系和资本制度等等。
(六)建立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资本的支撑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然而,虽然绿色金融的概念已经被引入中国,目前的绿色金融服务产品建设仍在起步阶段,要达到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相应的金融服务力度仍旧严重不足。为了提高生态文明的资金支持,要建立绿色金融服务系统,包括绿色信贷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系统,分散、发行证券和绿色技术支持的制导系统;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机构则主要针对绿色节能产业等。
(七)将生态文明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我们建议将生态文明指标纳入绩效评估系统,根据政府部门的特点,评价他们对生态文明的贡献。评估体系包括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经济,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具体措施和工作成果等等。要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建立实施惩罚政府部门的严重失职行为的制度,并要奖励那些做出了突出贡献的部门。总之,建立生态文明指标性能评价系统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
(八)加强生态文明的立法
一、生态校园文化心理育成性的意义
生态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需要学校的育人理念和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相契合,更需要从学生个体的成长成才方面来考虑。如何和怎样构建生态校园文化,使青年学生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我们可以从生态校园文化的心理育成性进行探讨。心理育成是指根据学生个体的心理成长特点,通过完善其心理品质,达到培育人才的目的,而心理育成性是指学生的心理成长的提前可能性。从某种程度上说,心理育成性程度的高低影响着生态校园文化氛围的潜在教育效果。所以,生态校园文化心理育成性的构建在建设生态校园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青年学生这个群体具有较突出的认知能力,首先,他们的智力水平发展处于一生中的最高水平,思维能力也具有明显的创造性和独立性。其次,青年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的特征丰富、复杂、不稳定,他们对身边的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同时也容易受到一些新观点的影响,由于情绪和情感的可变性,他们也有可能会做出盲目偏激和极端狂热的行为。再次,青年学生的意志力较强,他们一般能够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行为目的,而且能够较好地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监督,为了实现自己确定的目标会进行不懈的努力,这种优秀的意志力确保了他们做事情的坚持性。
通过了解青年学生具有的心理特点,我们认为生态校园文化具备良好的心理育成性可能。青年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能使他们对生态文明的概念、发展历程、时代特点有较深刻的认识。青年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能促进他们对生态校园文化的认可和接纳。青年学生稳定的意志力,有助于他们在生态文明具体建设实践中实现知行的良好统一。生态校园文化是近年来新提出的一种文化组织形式,这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了良好的空间。通过以上的分析表明,从青年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来探索生态校园文化的育成已具备很好的前提。
二、生态校园文化的心理育成途径
在生态校园文化良好心理育成性的基础上,我们围绕当代青年学生认知、情感、意志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开展生态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青年学生生态人格的形成,并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1.懂生态——增强学生的生态认知
生态校园文化的心理育成,尤其要重视青年学生的生态认知问题。曾有专家指出,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态认知系统,即对自身以外周围世界的自然和生态现象的感知和认识,这一认知系统支配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3]。在漫长的历史中,由于持有不恰当的或盲目自大的生态认知,我们人类成为了“生物圈中第一个能够摧毁生物圈的物种”[4],对整个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力。在一些学者眼中,许多生态问题源于我们的生态认知危机,我们一方面强调生态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普遍缺乏系统的生态知识,出现了理念与现实的沟壑。对于当代青年学生而言,这一问题更加明显,许多学生连当前一些基本的生态常识,诸如全球变暖与海平面上升、温室效应、水土流失、淡水资源不足、物种灭绝速度加快、人口快速增长等都缺乏清晰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知道这么一回事”的状态而已。这种状况导致了学生只会谈生态,而不懂从何处着手进行生态实践。因此,只有先从生态知识入手,在学生中建立科学完备的生态知识体系才能全面发展生态校园文化。校园在知识传播方面具备速度快、面积广且成效高等显著优势。所以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宣传生态知识,比如:可以开展生态主题知识讲座,针对“我们的地球”、“回到侏罗纪”、“鸟类家族”、“冰之眼泪——淡水资源缺乏问题”等主题,聘请生态专家,与同学们展开零距离、面对面的交流。一方面及时传递最权威的生态知识,另一方面有效解答同学们的生态疑惑,也可以开办生态宣传画展。图片具备最直观的传播效果,生动真实的图片带来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同学们对生态的感性认识。有的宣传画涉及到工业废水排放、农业污染、海洋微生物污染等方面,会让同学们触目惊心,从而达到强化文明生态意识的效果。还可以利用图书、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平台,传播生态知识。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借阅生态方面的书籍或开展一系列生态知识图书展。教师可以定期在校园网站上传最前沿的生态知识信息,也可以在BBS和微博等进行生态话题的互动并解答学生们在生态知识上的疑问。另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开设生态环保类的选修课,让更多的学生也能有机会走进生态课堂,吸收生态知识,普及生态文明。
2.爱生态——培养学生的生态情感
生态情感,是指由生态自然所引发的个体情感上的波动和渲染,并对个体产生的积极情感影响。情感教育是学校思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态校园文化的功能其中有一项就是要激发学生的生态情感[5]。文学史上有许多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精神的佳作,这些作品的影响用生态心理学家的话讲,就是完成人类对自然的情感连接,激发人类本性之一的生态潜意识。而这种生态情感的激发,多是让个体置身于被渲染的氛围中,通过直觉或亲身体验来调动情感,从而达到心灵上的共鸣。生态校园文化建设正是受人性生态情感的启发,借助多种有效途径,让学生沉浸在生态校园文化氛围中,培养生态情感,激发生态热情,参与生态建设,实现由表及里的熏陶。现在,有的学校会利用校园环境设计提升学生的生态情感,如设置温馨标语或人性化的提示牌。有的学校严格按照生态规律培植系列植物,并为每类植物挂牌取名。这样,学生在储备植物学知识的同时,也直观体验了生态构成的重要性。有的学校将生态情感与艺术审美结合起来,挑选空灵、静谧、祥和等不同主题的生态景观视频进行赏析,让学生在影视中全方位、多角度地体会生态的真实性。有的学校化被动教育为主动参与,充分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举办生态主题设计大赛。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变废为宝,将废旧物做成工艺品,将平淡无奇的废布变成各式各样的服装。由此,生态意识便通过设计大赛渗透到了同学们美的创意之中。无论是一个简单的生态标语还是一台有创意的大赛,都是调动同学们生态情感的有效途径。只有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态情感,才能在学生中形成“发现美,创造美”的生态美学观,实现学生对生态校园文化的认同感。
3.为生态——锻炼学生的生态意志
生态校园文化作用发挥如何,最重要的考查点就是学生的生态行为习惯,这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通过组织各类生态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在知行统一的基础上实现生态校园文化的实效性。开展生态实践,可以体现在校内实践和校外延伸两种方式上。所谓校内实践是指充分立足校园环境,推举主题鲜明的生态实践项目。比如:以“节约用电”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此项活动中,可鼓励同学“每天早关机一小时”,可提倡同学集中在图书馆学习,节约用电。学校要用具体的省电目标和用电规范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以“节约用纸”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可要求美术专业的学生对画纸进行两次利用,可提倡其他专业的同学把用过一面的纸装订起来,利用反面。校内实践要以班级或宿舍的学生为单位,明确生态要求规范,相互鼓励、监督,形成一种规则化的生态意识和行为。所谓校外延伸,是指除校园内的生态实践外,还要积极组织学生以志愿者身份进行生态主题社会实践。社会是学生未来真实生存的生态环境,提早参与社会生态实践,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其生态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生态创意,为社会生态大环境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学校要从校园文化角度对这些生态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提供平台和支持,可以依托学校团委,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面向周围街道社区开展主题鲜明的环保服务。此外,生态教育实践活动可以社会和学校进行联合组织活动,让青年学生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实践。比如2009年辽宁省“绿色辽宁,青春助力”植绿护绿爱绿行动,2010年甘肃“保护母亲河——种草护草,有你有我”实践活动等。这些活动对于锻炼学生的生态意志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值得在今后大力提倡。
4.乐生态——完善学生的生态人格
人格,作为个体的社会存在特质,时刻体现在青年学生的日常行为中,时刻通过青年学生融入不同群体组织承担不同社会角色而得以彰显。因此完善青年学生的生态人格,实质上是对上述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一个学生能正确认识到懂生态、爱生态和为生态的深刻意义,这表明他已经将生态文明的内涵转化为自身人格的一部分。因此,要培养学生乐生态的品质,可以增强生态校园文化营造的目的性,使生态认知、情感和意志得到有机结合,形成知行合一的生态校园文化育人氛围[6],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情操。具体而言,要实现学生生态人格的稳定发展,需要设置平台创造机会,将微观层面的生态人格培养扩展到宏观群体人格发展趋向,由点到面实现延伸。首先,可以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性,将生态理念渗透到人才培养路径中。比如与学生党员的培养相结合,将生态性作为当前学生党员自我砥砺与成长的重要内容,在理论学习、定岗服务等支部活动中开展生态性教育,并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再比如,建立模范宣传团队,选择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践行生态化理念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组成各种主题的生态宣讲团,定期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生态事迹宣讲。一方面可以形成特色鲜明的引领力量,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优秀学生的自我激励。其次,注重生态教育的全面性、系统性,从学校层面制定相关的制度、规范,鼓励支持具有生态特色的研究机构、学生社团等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形成较为完善的生态育人机制。个体的心理发展离不开环境,生态人格也需要这样的土壤,只有将青年学生个体置于一定的组织中,才能增强他们的归属感,提高他们固化生态行为的主人翁意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生的生态素质纳入到道德品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中,形成强有力的外力,来促进学生的自我生态人格内化。当然,生态校园文化的心理育成,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整体氛围,青年学生视野开阔,自我成长的标准不但着眼于学校教育,更着眼于未来社会的要求。比如近年来普遍开展的无烟校园建设,就是着眼于社会整体并从法制角度进行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总之,如何充分发挥社会发展的持久推动力,将社会生态需要进行巧妙转化,让学生认识到生态人格塑造是顺应整个社会发展的时代必然,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如果立足学生心理发展特点,遵循学生心理行为发展规律,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具有本校特色的生态校园文化体系,形成浓厚的生态育人氛围,促进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发展和生态行为的养成,从而引领整个社会共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目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建设生态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与其他校园文化主题的结合,注重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注重与学生学习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生态素质,培养出具有崭新生态理念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小英.文明形态的演化与生态文明的前景.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2] 高永蓉.生态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生态建设.当代青年研究,2006(8).
[3] 王利华.“生态认知系统”的概念及其环境史学意义.鄱阳湖学刊,2010(5).
[4] [英]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徐波,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关键词]生态文明;西部民族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林业;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F06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7)01-0022-10
作者简介:王永莉(1968-),女,四川蒲江人,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地区经济等。四川 成都610041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一个战略目标,而生态文明水平比较落后的西部民族地区,如何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实现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的多赢,则成为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现实问题。一、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一)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早已成为协调我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等问题的宏伟战略目标。
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国外生态文明的概念是从生态民主、生态伦理等环境正义角度提出的(Roy Morrison,1995)[1],国外生态观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引起我国学者的研究(刘思华,2008)[2](P.18-30)。2007年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一起列入党的政治报告。2012年党的十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
2015年4月25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同年9月,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理念、原则和目标。贯彻实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已成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的重要内容,成为“十三五”发展时期的指导思想,成为近两年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
这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认识,已成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
2.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特点。人类社会整体进步的文明形态,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逐渐步入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人类协调人与自然间和谐关系所取得的全部成果,是建立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多赢基础上的文明模式[3](P.98-101)。它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全部进步状态,国外生态危机和环境保护相关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的生态思想等,奠定了生态文明建设深厚的理论基础。
从文明发展演进看,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等的扬弃和超越。工业文明是典型的以人为中心的经济价值观[4](P.6-8),生态文明要求形成人与自然系统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要求对工业化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作为更高级社会文明生态化表现的生态文明,要求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贯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方面,形成生态化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和行为习惯。
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和实践及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规划,构成了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西部民族地区,即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民族8省区,既是我国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是我国生态安全保障地区,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又相对滞后。该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在维护我国生态安全、促进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建设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对维护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生态安全、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对该区域乃至全国的国防安全、生态保障、节能减排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东部和全国相比,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依然滞后,生态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压力巨大。2015年底,西部民族地区人均地区GDP、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城镇化率依次为40381元、26178元、8824元和466%,分别占同期全国水平的818%、839%、773%和831%;同期该区域第一二三产业构成为122%、436%和442%,其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2个百分点和低63个百分点。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需求十分强烈(表1)。
(1)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ECCI课题组.中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中国行政管理,2009,11;(2)严耕等.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与评价[J].中国行政管理,2013,10;(3)2014年中国省市区生态文明水平报告,http:///2014/0716/87178.shtml,经济网;(4)张欢等.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差异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6;(5)李茜等.中国生态文明综合评价及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 2015,7.
同时,西部民族地区还面临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艰巨任务(表1)。2015年该区域森林覆盖率平均达28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31%。但新疆(47%)、青海(63%)及宁夏和等省区的森林覆盖率名列全国末位。2015年底西部民族地区各类自然保护区达64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17个,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35%和273%,尤其是内蒙、广西和云南等达20多个,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高达35%,位居全国第一。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在内的禁止开发区,是绝对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如此众多的禁止开发区,唯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确保其禁止开发区的主体生态功能发挥及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除外,西部民族地区其余7省区万元GDP能耗和电耗平均降幅分别达458%和69%,前者占全国平均降幅的82%。其中,宁夏是全国唯一万元GDP能耗上升的地区,新疆是全国万元GDP电耗水平上升最高的地区,高能耗使其节能减排的任务艰巨。
2.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众多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根据我国2010年底颁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中,限制开发区中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其主体功能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要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完善主体功能区等制度,有助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
2008年底,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布在全国436个县级行政区。而西部民族地区至少涉及16个,包括6个防风固沙型、4个水源涵养型、4个生物多样性维护型和2个水土保持型,覆盖该区域145个县(市)①,不仅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数量众多,且涉及面积广泛、人口众多。如内蒙至少涉及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呼伦贝尔草原草甸生态功能区、科尔沁草原生态功能区、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和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其余新疆有3个,云南、、青海和广西各涉及2个,贵州和宁夏各1个。
属于限制开发区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首要任务是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适宜生态产业,才能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的生态环境保o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多赢。
3.生态文明建设对防治西部民族地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集中分布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以来,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态势,但西部民族地区的新疆、内蒙、和青海是我国目前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主要集中分布地区,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2014年底,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约为261万平方公里和172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272%和179%②。其中约96%的荒漠化土地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海和甘肃5省区,而新疆、内蒙古、、青海依次分布有107、61、43和19万平方公里,4省区共约23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的近88%;约94%的沙化土地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海和甘肃5省区,而新疆、内蒙古、、青海依次分布有75、41、22和13万平方公里,4省区共约15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化土地的近87%。不少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程度还非常严重。西部民族地区拥有如此大面积的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惟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确保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的国土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二、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和问题分析西部民族地区积极参加全国重点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水平不断提高但依然比较低下,地区间差异也较大;虽拥有生态文明建设所需丰富的林业资源、旅游资源等,但其生态资源的发挥和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不少问题。
(一)西部民族地区积极参加全国重点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西部民族地区积极参与全国100个重点生态文明示范区等建设,大力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探索步伐。
2013年12月我国确定的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名单共55个中,西部民族地区有13个;2015年12月确定的第二批共45个中,西部民族地区又增加了9个,共计有22个全国重点生态文明示范区,每个省区至少有3个③。除贵州、青海和云南是全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外,还包括新疆的玛纳斯县、特克斯县、昭苏县、哈巴河县和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广西的玉林市、瑶族县、桂林市和马山县,内蒙的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和乌海市,宁夏的永宁县、吴忠市利通区和石嘴山市,的山南地区、林芝地区和日喀则市。
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其余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一样,围绕自然资源产权、生态补偿及领导干部考核等方面,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其中,云南、贵州和青海作为全省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区,积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诸多方面展开先行先试,如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评价考核机制等。云南和青海还积极参加我国国家公园试点实践,从各方面为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
(二)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但整体水平依然较低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索的展开,虽没有统一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 [5](P.32-36),但国内不少学者已用不同时期的数据和不尽相同的方法来评估全国各省区的生态文明水平。研究发现,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水平整体不断提高,但与全国相比依然较低,且省区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差异较大(表3)。
从上表不难发现,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明显落后于全国和东部地区,其省区间生态文明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广西、云南等生态文明水平相对领先,这可能与其森林覆盖率高、林业和旅游产业较发达,又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有关;和青海属于生态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不同指标衡量的生态文明水平差异较大;内蒙属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高,但生态环境和资源约束等形势非常严峻,排名差异也较大。而宁夏、贵州和新疆则属于生态文明建设整体落后型,其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节能减排均面临严峻形势。所以,西部民族地区要因地制宜,走差异化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三)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一大批林业重点龙头企业,但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林业在维护生态安全、发展生态经济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和重要内容。西部民族地区和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林业的迅速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一方面,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一大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但分布不平衡。为充分发挥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的作用,从2014年到2015年底,我国评选出第一二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共295家。其中,西部民族地区第一批有21家、第二批27家共48家入选,占全国总量的1627%。其中除没有一家外,广西13家、云南10家、内蒙8家、新疆7家、贵州4家以及青海和宁夏各3家⑤。尽管与东部和中部相比,如最多的福建就有21家,西部民族地区差距比较大,但该区域依然具备一定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基础。其中,国家林业重点企业数量相对较多的广西、云南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明显的林业资源优势,而、宁夏、青海等省林业资源优势不明显。
一方面西部民族地区要对其各自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比较优势和相对不足有清晰的认识,立足于各自的资源环境等特点,突出区域区位特色,尽量选择能协调好区域生态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产业及产业发展方式,实现生态物质文明和生态环境文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西部民族地区在发展旅游产业和其他生态产业时,还要严格受到中央关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中的产业选择和发展限制,尽量协调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如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面临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等承载能力与经济效益间的矛盾,旅游旺季拥挤而淡季资源闲置等季节性特点,国家公园体制的未来发展前景也有诸多不明朗的因素。如何在保护好旅游生态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则是旅游产业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必须面临的挑战。
该区域另一个需要大力发展的产业则是生态农(牧)业,即采用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变革传统的种植业和畜牧业等,提供各具特色的生态农牧业优势产品。2015年西部民族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超过15%的有4个省区,依次是新疆163%、贵州156%、广西153%和云南15%(表1),而全国同期这一指标仅为9%。所以,西部民族地区必须根据各自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及原有畜牧业种植业等发展基础,选择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畜牧业和种植业,用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种植和养殖技术等,生产和提供符合当代社会需求、拥有生态养殖和生态种植技术的相关农牧业产品,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比如贵州的高地绿色农业和新疆的优质红枣、葡萄和牛羊肉等,均能有效提高区域的生态物质文明水平。
2015年9月我国颁布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将现在分部门设立的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有机等产品整合为绿色产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⑩。这给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其他生态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尽管道路依然漫长。
(三)西部民族地区要加快发展林业二三产业,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为充分发挥林业在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西部民族地区需加快发展林业第二三产业,调整和优化其林业产业结构。为此,该区域既要进一步加大林业投资和建设,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协调好经济林和生态林间的关系等,不断提高林业总产值;还要积极参与我国森林食品认证和森林认证等,提高林业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主动把林业资源优势转化成林业经济优势,提高生态环境文明水平。
其中,中国森林食品认证(Chinese forest food certification ,CFFC)是指产品原料源自于可持续经营森林的森林食品。2015年2月,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正式《森林食品认证标准》,目前可认证十二大类的森林产品。截止2016年6月10,我国获得森林食品认证最多的是黑龙江(35种)。西部民族地区中,新疆有1种、广西有6家企业的12种食品获得森林食品认证;云南有9家企业的36种产品获得森林食品认证。这些CFFC获证企业和产品的增多,可同时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高区域林业的经济价值,提高林业第二三产业比重,同时提高生态物质文明和生态环境文明水平。
我国森林认证体系于2001年开始启动,2009年正式颁布《中国森林认证实施规则》,并启动国际互认。目前中国森林认证范围包括森林经营认证及产销监管链认证、竹林认证等6种,有效期为五年。截止2016年6月10日,西部民族地区中的云南有至少4家企业的多种产品获得认证,广西有至少4家企业的多种产品获得认证。这些获得认证的企业及其森林产品,同样会提高和扩大其林业的经济效益,扩大国内外相关森林产品的消费和出口,有利于优化其林业产业结构。西部民族地区其他省区也可通过这些认证,进一步优化其林业产业结构。
(四)西部民族地区要继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实践探索
西部民族地区要继续因地制宜,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索,逐步为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累积经验,提高区域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其中,贵州、云南和青海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大省,要以各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方案为基础,进一步勇于探索,积极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贵州在2009年出台国内首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2014年5月贵州通过并率先实施《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通过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因地制宜发展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贵州的大胆探索,为国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法律提供了借鉴。云南早在2014年就成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同年11月《云南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正式获批,力争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2014年10月《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正式获批,提出着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等目标。
2015年6月,西部民族地区中的云南、青海与北京等9省市被获准开展国家公园试点,同意试点省市各选取1个区域开展为期3年的试点。云南早在2008年就被国家林业局作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先后获建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等8个国家公园。2015年12月,青海编制的《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获批,青海也于同年编制完成《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规划》,同步开展生态红线划定等多项重点领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实践。
西部民族地区的其余省区,也要根据本省区生态资源环境特点和原有生态文明水平,借鉴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经验,积极推动省级范围内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主动提升各自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2014年6月,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地区(第一批)名单公示,全国共有55个地区入选,其中江西省以全境列入。《意见》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是长江经济带的四大战略定位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很重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UNCS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了驱动力―状态―响应(DSR)模型,杨开忠(2009)构建了生态效率指数(EEI),张欢和成金华(2013)建立了3个层次、4个准则层、20个指标的评价体系,严耕(2009)从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和协调程度4个方面提出了22项指标。我们结合江西情况,参照一些兄弟省市的做法比如云南省,结合国家的要求突出了云南省的特点:把“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中提出的“水土流失面积”调整为“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把“城镇(乡)污水集中处理率”调整为“县城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新增了“水电(含新能源)、火电(含综合利用电厂)装机比例”“森林保有量”“自然保护区个数”和“九大高原湖泊水质”4个指标。 ,按照科学性、系统学性、合理性、适用性的要求构建了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目标层包含经济发展质量、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培育和体制机制建设等五个部分,每个部分下设若干指标,总共有53项具体指标。从全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比较来看,一方面,各省均强调经济发展,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设计的变化率都不明显;另一方面,各省均有结合自身特色的指标设计,设计的变化率和目标值虽然凸显了各地特色,但差异并不十分显著。
我们在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有几点思考:一是经济社会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但也不能因保护生态环境而制约经济发展,这样的保护是不可持续的;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应坚持以发展为主线,强调发展中保护,统筹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实现发展与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要确保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和权威性,指标的界定更应该具体化、规范化;四是指标体系的层次化有待加强,各区域(次区域)应有区别;五是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包括问责制、终身负责制等。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常见问题;实用措施
城市作为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自然的综合体,其在实际中具有复杂性及系统性的特点,为了保证这一复杂的综合体可以正常的运转下去,就必须要保证其在实际中可以对各个部分进行平衡,这样才能保证城市持续、良好的发展。对于如何建设一个适宜且健康的社会环境,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自然与社会进行平衡,但是在实际中城市发展以经济为先,因此自然环境的发展成为次要部分,在生态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出来的情况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也愈发突出,为此实际中必须要将社会、经济、生态多方面效益进行综合统一,实现十中“五位一体”的发展要求。
1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需要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建国初期经济落后,为了保证人们的生活,工业成为我国支柱型产业,直到现在我国仍然以工业生产为主,在此种背景下,我国自然生态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先污染、后治理”的理念使生态环境愈发恶劣,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为了更好的进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对其现状进行深入了解,以此来探讨如何在实际中开展相应的工作,城市现今生态特点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城市生态环境结构过于脆弱
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水平虽然越来越高,但是相应的城市人口流动量也会增加,城市建设及城市污染问题也会随之扩大。目前在城市中多数为硬质土地,适宜进行绿化种植的区域较少,并且城市碳排放量居高不下,使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再加上目前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造成城市生态结构十分脆弱,其生态环境所具备的自然净化能力也随之减弱,目前城市结构形态造成生态承载能力较弱,其在实际中主要表现为自然灾害发生时城市生态环境过于脆弱而无法起到自然防护的作用。为此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要正视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有效措施来恢复城市生态环境,保证社会与自然之间发展的平衡。
1.2 城市生态文明存在偏颇
目前在城市中物质文明的内容显然要多于精神文明,而文化可以作为生态文明的一种体现,其内容更是存在着缺失的情况。我们当前存在着两种偏颇倾向:一是对历史文化保护不力,特别是在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铲故建新,造成对历史文化的严重破坏,亦造成城市特色风貌的丧失。二是对文化产业的热捧,文化产业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文化最主要的功能是公益性、精神性和内在性的力量魅力,不应一味追求它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经济利益,城市文化发展是历史文化沿袭和时代文化创新融合的文化生态形态的发展过程,我们不能顾此失彼、畸形对待,失衡发展。
2 目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不足
2.1 思想认识不足
在城市发展初期,工业化大面积的实行再加上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采是造成生态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在现今生态文明发展中虽然多数人认同生态建设的内容,但是在实际中却存在着实行效果较差的情况,归根结底造成此种因素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意识不足的情况所造成的。为此在进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时需要转变固有的思想认识,将自然视为关乎人们生存的重要因素,以此来改善长期积累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2.2 制度上的不足
虽然我国根据生态环境发展需要所颁布的相关政策法规较多,但是在实际中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中仍然存有一定的缺陷,造成此种因素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机构及机制等部分存在不完善的情况,无法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有效监督、检查、问责等效果,使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出现一些错误及纰漏,影其实际开展的效果。为此必须要对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制度进行完善,以此来作为生态建设工作开展的基础依据,使相关工作的进行更加科学、合理、可靠,促使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可以高效达成。
2.3 发展模式不足
由于我国发展模式限制造成许多产业都存在着管理粗放、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大的情况,目前由于生产活动所造成的污染物已经超出了自然所具备的自净能力,其最主要的体现就是水资源、大气、土壤等污染问题的加重。而造成一切的因素离不开发展模式在其中的作用,为此在城市发展模式上必须要向着精细化、集约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进而保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
2.4 行为规范不足
人作为生态环境中最主要的活动者,其行为规范可以说是影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虽然公众对环境的认识的逐渐加强,但是在实际中多数人的行为仍然缺乏有效的规范,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监督力度及管理力度的不足,许多群众没有足够的生态意识及环保意识,造成生态资源受到破坏。为此必须要及制定全面的规范制度来对个人行为进行约束,以此来保证公众可以形成正确的生态及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观念,遵循应有的行为准则。
3 进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用措施
3.1 以科学作为指导思想
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最主要的就是需要是保证其工作进行的科学性,这样才能使相关工作开展具有目的性及高效性,避免在生态建设中出现不必要的弯路。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仍处于受到损坏的阶段,因此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主要是以生态修复为主,但是在实际中必须要有科学、详细的规划,避免盲目的进行生态工程,否则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情况。并且在制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时,需要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科学指导观,进而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开展的合理性、科学性、可靠性。
3.2 充分利用城市规划内容
城市规划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对城市的性质、功能、规模等进行全面的统筹安排,以此来保证城市的发展方向可以满足规划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需要对土地进行合理安排,其中就包括了建设用地及绿化用地的分配,因此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充分的发挥出城市规划在实际中可以起到的作用,使城市布局更加合理,促使城市资源可以得到合理使用,进而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效率。
3.3 强化生态资源的保护
在城市中自然资源是人们生活中所需的必备元素,为此在实际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要注重对其自然资源进行保护,首先要给自然留下修复空间和恢复城市自然环境本色,对那些已经和正在对城市自然山水环境构成影响和威胁的城市,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或拆除违章建筑,或加强山体绿化,或疏清水系并加强滨水绿化等,发挥其生态功能。其次,营造城市的园林绿化网络体系和美好环境,这就要求在大力保护现有山水、湿地和园林绿地的基础上,大力进行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的绿地覆盖率。
3.4 节地节水节能和节约资源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基本国策。首先是城市土地,十分有限,寸土寸金,不能盲目圈占、宽大宽用、肆意浪费,更不能污染土地,给生态环境带来隐患和危害。其次是水资源,水是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最关键的生态环境要素,因此,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更不允许污染水源、水体、水系和供水设施。再是能源,城市供电、供气、供热是需要大量消耗煤、石油、天然气、水等资源的,会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污染和公害,因此合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以及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及再生能源十分重要。
3.5 加城市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对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而言,在重视城市自然生态文明的同时还需要重视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的安居乐业、祥和稳定、健康发展,既是城市文明建设的象征又是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保证。也就是说,一座生态文明的城市,应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谐发展和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综合统一有机发展的城市。
4 结束语
在党的十中将生态文明建设归为党的重要执行纲要,这也决定了其将作为我国在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生态文明建设在现今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人民的关注的同时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为此在实际中必须要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找出适用的方式来开展相应的工作。虽然生态文明建设在发展中不断的完善,但是在是实际中其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在此时期仍然需要不断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进行探索,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解决。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及实际开展措施需要以科学、全面的角度进行理解,从而使其可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进而建立起一个自然、生态、文明、发展的新型社会,使其可以适应自然与社会规律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陆小成,冯刚.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绿色发展研究综述[J].城市观察,2015(3):185-192.
[2]叶邓军.关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研究[J].科学导报,2015(20).
关键词:配电网;生态文明;规划
城市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负荷消纳中心,同时也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基础。对城市配电网进行科学的规划,可以提高城市供电的可靠性,为城市生活和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电力供应,更好地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同时可减少重复投资,提高电网建设和运行的效率和效益[1-2]。当前,城市配电网规划主要考虑经济性,强调可靠性,往往忽略电网规划与人、周围环境的契合,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应用,经济社会在注重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人、自然、社会三者的长足共生发展。因此,从电网与人、自然环境相协调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城市配电网的规划变得愈发重要。在人与自然关系不断优化调整的历程中,生态文明逐步成为城镇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对城市配电网规划和建设也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因此,从生态文明视角来考虑配电网规划变得尤为重要,也是城市配电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1生态文明与城市配电网规划
从广义上来说,生态文明是指人、自然、社会长足共生、持续发展的一种形态,在工业文明不断激化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基础上应运而生,要求人类自觉尊重并保护自然,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强调决策科学性、资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配电网规划策略研究程小虎何海平(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滁州供电公司)摘要:本文结合城市电网规划及环评的特点,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出发,考虑城市电网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其他专项规划的属性及特点,探讨城市供电规划策略,为配电网规划与环境和谐相处提供理论新视角。关键词:配电网;生态文明;规划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生活简朴性、行为自觉性、公众参与性及系统和谐性。从狭义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指的是人类为了应对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从和谐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旨在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3]。城市配电网规划就是根据城市总体发展对电力供应的需要,结合用地规划考虑城市电网布局,主要解决远近期电力通道、电力设施的走向以及用地等问题。城市配电网规划和建设需要适应城市的长期发展,规划出适应城市发展需求的供电网架结构,合理安排城市电源和电力设施建设用地的位置、规模和形式,以及各电压等级线路的走廊宽度、方位,重点是为电力设施建设预留长足的发展用地空间[4]。具体有以下几点要求:1)满足电力市场发展的需求,并适当超前。配电网规划要与城市经济发展规划相适应;2)配网建设应统一规划,要与输电网的规划、分布式电力规划相衔接,城网规划要从改造现有电网入手,技术改造与新建相结合;3)配网规划应遵循安全可靠、节约、高效的原则,简化电压等级,优化供电半径,优化负载系数,优化电源密度,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4)配网规划要方便用户,服务用户,有利于电力市场管理与监督;5)实施科技兴电战略,提高城网的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提高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6)配网规划应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7)配网设备要标准化、规范化、系列化;8)电网建设与管理体制要协调一致。
2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配电网规划策略
1)结合城市土地规划的“分级分区”原则,因地制宜多种方式推进配电网规划,节约集约利用电力走廊和电网设施用地。对分级分区后的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文化和高科技区以及历史文化风景区等的电网规划,在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同时,考虑不同形式的规划和建设标准。如商业区和历史文化风景区对风貌要求较高地区,可以采取地下敷设方式;园区、物流园区以及城市地区新建供电线路可釆用同杆多回架空形式,以达到电网与城市环境相协调的目的。2)考虑电网成长的渐进性和周期性,远景规划一次成型,中期规划分步骤逐次递进,近期规划不断细化调整。引入自然界植物生长周期理论,将城市配电网近、中、远期规划视为植物的萌芽、生长、成熟。结合负荷需求合理规划电网规划近、中、远期建设规模和时序,通过分期分批实施,最终形成完整的多分段适度联络的坚强配电网,促进电网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3)注重电网规划宣传,引导全员参与。及时公开配电网规划方案,积极收集城市规划、建设有关部门以及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合理采纳。加强配电网规划的宣传工作,争取市民的支持,营造人与电网和谐相处良好氛围。4)建立科学有效的配电网数据平台,收集整合各种电网规划建设所需要的各类数据,提前做好配电网规划和建设项目的储备工作。结合市政工程的实施,将配电网通道的建设同步规划实施,避免重复开挖,破坏路面。
3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电力规划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可靠性清洁能源供应的同时,也注意到电网发展与城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问题。因此,从生态文明视角来改进配电网规划,倡导配电网发展与人文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程小虎 何海平 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滁州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陶宇.生态文明视角下矿业企业资源开发利用绩效评价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5.
[2]高琨,李静,吴艳丽.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与发展探讨[J].水利水电,2015(38):148.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党的十以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生态地位举足轻重。春节前夕,在内蒙古考察时深刻指出:“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内蒙古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
蒙草:草原生态修复20年的践行者
2014年1月28日,作为内蒙古地区最大的生态环境建设企业之一,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了它历史上的重要篇章。这一天,亲临蒙草抗旱调研考察,给予全体职工不竭的精神动力,再一次吹响了他们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
蒙草抗旱是一个怎样的企业,蒙草抗旱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召明最具发言权,他给蒙草这样一个定义:“首先,蒙草是一个生态绿化公司,它不但要绿化城市,还要绿化草原、荒漠、荒山。其次,它又是一个草产业公司,进行牧草和草种种植、生产及研究。蒙草抗旱开展绿化工程的一个特点就是将乡土植物和野生植物通过科研驯化后,用于城市、荒漠和草原植被恢复,让这些植物更适合内蒙古的气候、水源、土壤等生存环境。”
蒙草抗旱公司成立20年来,已拥有国内领先的草原生态系统研究实力,先后成立了抗旱植物研究院、盐碱地改良研究所、草原生态研究院、北京乡土植物种质资源研究院等国内一流的生态环境研究机构。并在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实践中,掌握了野生植物驯化、育种、节水抗旱园林绿化和生态修复集成等核心技术。翻看公司20年的创业历程,用王召明的话讲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致力于具有节水、抗旱、耐寒、耐盐碱特点的蒙草的研究和推广。如今,蒙草用它的坚持和对生态文明建设使命的担当赢得了的肯定。
如果说对于蒙草的研究和推广是蒙草抗旱在技术上的创新,那么“草原生态产业技术联盟”的创立则是它在生态产业上的一种革新。“生态建设跟生态产业相结合,我们的生态才能更好地发展。”蒙草王召明有这样的真知,其他参与联盟的企业也有如此的灼见。由此“草原生态产业技术联盟”于2013年9月应运而生,该联盟联合了内蒙古最著名的畜牧企业、乳制品企业、蜂产品企业、太阳能企业及其一些旅游企业,志在整合草原生态资源,在草原恢复生态的过程当中,各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形成系统化的草原生态产业链。
时刻牢记的拳拳嘱托
“这是一种什么草?”“这种草可以四季常绿吗?”“生理生化实验室的主要用途是什么?”来到蒙草抗旱研发中心和种质资源库,关切地询问了许多抗旱植物的特性及其应用,许多植物如紫羊茅、长青石竹、山丹等,他都能叫出名字,尤其是看到一种在冬天雪地中能够常绿的植物时,饶有兴致,还弯腰摸了一下这株绿草。了解到蒙草驯化培育了这么多种耐寒耐旱草种,而且得到了初步推广,改善了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十分高兴。他讲到:绿化只搞奇花异草是不可持续的,要走出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的,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自我开发,然后推广,你像这种长青石竹,四季常绿,又有节水、抗旱、耐盐碱这些作用,实际上我们自己这里就有,城市绿化是这样,当然草原、牧场也是,还有整个三北地区的防沙、抗沙、绿化,都需要这样的思路。的讲话深深地鼓舞着蒙草的每一位员工,董事长王召明表示,一定要坚持走好这条驯化本土草种、树种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
室外天寒地冻,室内绿草如茵。“我们公司在经营的基础上,也要推广生态系统的知识和理念。”“我们要用小草最坚韧的力量,呼唤全社会重视生态建设,让大家自觉地践行生态文明……”在听了董事长王召明和其他科研人员对蒙草抗旱生态理念的介绍后,意味深长地指出:我们的绿色意识,现在全民已经普及开了,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也在向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上逐渐转变,关键还是要有可实现的途径、平台和手段。
“推进生态建设,既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思想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曾多次这样强调。5年前,到过内蒙古,在离开满洲里时曾深情地讲到:“内蒙古之行让我欣赏到了祖国北部边疆的美好风景。”5年后,再次来到内蒙古,他指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内蒙古就有这样的美丽风光。”“美好风景”、“美丽风光”是对内蒙古大草原的赞誉,更蕴含着他对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寄予的殷切期望。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保护好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态环境,是我区各族干部群众的重大责任。面对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面对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的新趋向,面对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期待和诉求,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项战略任务,持之以恒加以推进,不断抓出新成效。
“美丽梦想”任重道远
“进则全胜、不进则退”,这是对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深刻判断。近年来,自治区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探索出不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有效作法,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转变。但目前所取得的成绩,与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我区水土流失、荒漠化问题还相当严重,生态环境仍很脆弱。在这样的形势下,考察蒙草抗旱时的讲话,对我区生态建设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在蒙草抗旱的讲话,时刻激励着蒙草人为他们的共同梦想而奋斗,那就是让内蒙古草原再现“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的美好景象。
高校教育作为人类教育的高级阶段,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高校新的德育内容。高校的道德教育离不开人文队伍的建设,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必须着重建设生态文明的教师队伍,加强对学生的生态素质的培养。辅导员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肩负重大历史责任与使命的社会角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政治引路人”。面对当前生态文明的教育现状,对辅导员在新时期生态文明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及应具备的德育职能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一、教师职能――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
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引导人,辅导员是教育工作者,担任一系列思想政治类课程的任课工作。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辅导员能够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从科教的层面培养学生树立最基本的生态文明观念,如维护好人类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关心其他生命、保护子孙后代持续生存发展、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代内和代际发展机会的平等,这些不可能在学生个体行为中自发产生而只能通过教育才能使其内化为人的品质的生态文明内容。设计大学生各种教育活动,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指引和监督学生生态文明观的认识过程。其次,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对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大学生时代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为学校提供科学的意见。如通过举办讲座、组织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及观念的渗透,让学生认识并实践生态文明的观念。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观念的不断更新,辅导员自身的生态素质也应主动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在把握国家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搜集相关资料,不断学习吸收新的生态文明科技信息、相关学科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组织课堂讲解材料,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能力,将生态文明观积极主动地应用于自己的科研工作中,检验并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二、指导员职能――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水平
做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观认知水平的指导员,主要在学习、生活方面作指导,努力普及生态知识。高校辅导员能够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在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培养了深厚的感情,这使得学生更加容易地信服于辅导员的思想教育,也有利于大学生主动学习生态学知识,掌握“认识、利用、保护和美化生态环境”的基本内容。辅导员还要引导大学生了解工业化以来人类对生态破坏严重后果和典型案例,选择反面教材警醒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引导大学生学习生态危机的基本理论和经典作家的代表作,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让大学生了解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以及所采取的主要行动、形成的观点及文件等。通过对大学生课内课外生态文明观方面的学习、活动的指导,督促学生的成长,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水平。
三、组织管理者职能――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情感体验
生态文明观的德育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思想道德,改变传统灌输、强迫服从的单向教育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将生态文明教育真正内化。高校辅导员作为组织管理者,扮演的是干部或者管理者的角色,应善于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生态文明观,多组织活动让学生参加实践。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关键步骤,更是德育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同时多与学生讨论并收集他们的实践反馈、分析反馈信息,寻求更为进步的教学方式,以便在下次教学活动中更好地运用。辅导员在组织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德育实践时,应充分把握网络、广播等媒体的舆论导向性,明确教育主体,有针对性地将生态文明德育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等方面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教育活动,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道德水准在亲身体验和参与中得到升华。通过情感体验,培育起大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情感,帮助大学生真正树立生态文明观,使保护生态成为大学生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
四、监督评价职能――养成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实践生态文明观还应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以确保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收到实效。辅导员的生态文明教育绩效考核,应该是有区分的有阶梯式的衡量标准,细化德育成果,让辅导员的生态文明教育德育工作有明细的目标。高校辅导员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监督评价职能旨在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将所学的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应用于现实生活,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来,并逐渐养成习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生态道德规范、养成的生态文明习惯包括:第一,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感激和善待生存环境,尊重自己与其他一切生命、保持生物多样性,尊重生态环境的存在价值。第二,树立绿色消费观,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带动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第三,积极投入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中去,合理利用资源,树立节源意识,有效保护资源,掌握符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所需的科学技能,使人类的自我实现和幸福得到连续延绵和可靠保障。第四,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价值观,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高校校园文化影响社会文化,逐步使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千差万别,最终效果也不尽相同,以完善的评价体系检验相应的教育效果,不仅是对已进行的生态文明教育效果的考核,更能为下一步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