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塑料污染的防治

塑料污染的防治

时间:2024-03-04 14:33: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塑料污染的防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塑料污染的防治

第1篇

白色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被全世界人们所关注着。白色污染不仅破坏了我们的环境,而且还影响了我们的健康。抵制白色污染已经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

通过多媒体我们观看了有关白色污染的报道和图片,以此提出了此次班会的主题。

班会主题:抵制白色污染,环保从我做起。

班会目的:通过对白色污染的现状、来源、危害的分析,结合我国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制定防治白色污染的对策,倡议学生从我做起,共同抵制白色污染,为防治白色污染贡献自己的力量。

班会内容:

一、白色污染概述

100多年前,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的生活因为有了塑料制品而变得越来越方便,大到田间大棚,小到买东西时的包装袋,无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在人们使用塑料制品的同时,废旧塑料制品的处理成为了新的问题,白色污染成为人们急需解决的环保难题。

所谓“白色污染”,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像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的丢弃造成的环境污染。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因此称之为“白色污染”,也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人们使用后随意丢弃,且这些废弃物难于降解处理,造成了环境污染的现象。

二、白色污染的现状

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轻巧、结实、价优,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作为包装材料,市场应用的增长率远高于其他材料,调查显示从1990年到1995年,五年间年平均增长9%。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人们使用塑料制品等一次性用具后的废弃物大部分被丢弃在环境中,没有采取降解措施进行处理。在市区、农村、旅游区、田野、河流、道路旁等地,废弃塑料制品随处可见,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污染”,而且也对生态环境构成了危害,导致了环境污染。

三、白色污染的来源

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行各业都在使用塑料制品:工厂、企业、商场、超市、菜市场、批发市场等,在制作和销售物品时无不使用塑料制品的包装,塑料制品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时无刻不在人们的视野中,这成为白色污染的最大来源。

四、白色污染的危害

1.对土壤的危害。填埋废旧塑料包装物,由于其很难降解,通常需要100-200年时间,造成了长久的、更深层的环境污染问题。首先填埋的废弃物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影响了土质和土壤的透气、透水性,进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造成经济作物、农作物的减产,还可能导致耕地的减少或者退化,直至影响下一代人的生存。

2.对水体的污染。水面上漂着的一次性塑料废弃物,不仅是视觉污染更是环境污染。水中生物的生活环境遭到了破坏,不仅影响它们的繁殖,还可能会使某些生物因无法适应生活环境而从地球上灭绝。

3.火灾隐患。一次性塑料制品等废弃物是非常易燃的,人们随意丢弃或堆放,容易造成自燃并引发火灾。生活中发生的火灾,许多是由于长期随意堆放这些废弃物造成的。

4.一次性废弃物的随意丢弃堆放,为有害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它们不但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同时也为老鼠及蚊蝇提供了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是各种传染病传播的根源。

五、我国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

我国防治白色污染的原则是以宣传教育为导向,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

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危害的认识,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呼吁人们严守环境保护法,从自身做起,争做保护环境的文明人。

要强化市场管理,禁止各商场、超市、市场等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装物。我国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防治白色污染方面做出了努力。

以回收利用为重要手段。废旧塑料包装物等一次性用品可以重复使用,也可作为炼油、制漆、建筑材料的原料进行回收使用。重复使用或回收不仅可避免视觉上的污染,也可解决潜在的危害,缓解资源的压力,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负荷,节约耕地,同时也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采取以纸代塑的方法。纸的主要成份是纯植物纤维,废纸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可以解决废旧塑料制品带来的潜在危害,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造纸需要大量的木材,要有富足的森林资源,但我国森林资源匮乏,造纸也会带来水污染。这是我们以纸代塑需要解决的新的环境问题。

使用可降解塑料。改进塑料制品等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一些添加剂,使塑料制品在使用后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避免环境污染,保护耕地。

六、发起倡议,从我们做起,抵制白色污染

让我们行动起来,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及一切能产生白色污染的制品。到食堂就餐自带餐具,拒绝塑料袋盛装饭菜;在超市购物时,自觉使用环保购物袋;自觉将废弃塑料袋等物品放入垃圾箱,不随意丢弃;看到随地乱扔一次性塑料制品或焚烧行为时要主动制止,并及时向他们宣传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危害。

第2篇

关键词:白色污染 危害 防治 建议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白色污染在一步步的向我们逼近。白色污染主要来源于塑料包装袋和一次性塑料餐盒。由于塑料制品的生产成本低、质轻、耐腐蚀、强度高、防水、便利、外形美观、色泽鲜艳、生产技术成熟等特点在全国广泛应用。但对其使用后回收难度大、利用价值低的塑料购物袋、垃圾袋等等,至今一直困扰着我们。[1]

一、何谓白色污染及其产生原因

白色污染是指一次性塑料制品(包括塑料餐盒、包装材料、农用地膜等)在其使用后,由于缺少回收利用的价值,其中绝大部分被丢弃在环境中,不仅破坏了景观,而且对自然环境也造成了危害。由于这种废弃的一次性塑料制品通常为白色,因此被形象的称为白色污染。

由于这些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的不回收利用。垃圾最终的处置方式基本上停在堆放或浅埋的水平,一些城镇将江、河、湖岸作为天然垃圾场,许多地方没有建立起与生产经营相配套的垃圾收集系统,垃圾放任自流、管理薄弱,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比较淡薄,造成滥用和随意乱倒现象普遍发生。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

1.白色污染危害人类健康

塑料袋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塑料袋绝大多数是小型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有大部分是再生塑料制品,是利用工业废弃物和医疗机构丢弃的塑垃圾及垃圾站收集的废旧塑料加工的。尤其是彩色再生性塑料袋,使用的着色剂通常含有苯并吡,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质,与食品接触后,可能会转移到食品中对人体造成慢性中毒。[2]

2.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一)视觉污染

走在大街上、街心花园以及著名风景区等经常会发现被随意丢弃的塑料制品,不但影响了城市风景的美观,而且严重污染了环境。

(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废塑料特别是塑料膜、塑料袋、一次性餐盒、饮料瓶等,这些体积大、重量轻、不易腐烂、不易分解的塑料混入土壤中后,会影响地下水的下渗、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因其不透气而破坏土壤质量,影响植物的生长,从而使农作物减产。

(三)危及动物和水生生物的安全

动物误食后易引起肠梗阻而死,若遗弃在江河、湖海,可导致水生生物的死忙。[3]

(四)潜在危机

有些白色垃圾不易回收,回收利用的成本高、效率低;难以降解,现阶段主要处理方法有焚烧和填埋,若将其焚烧,则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污染大气。填埋处理不能随处进行,否则将对土壤污染,且大规模集中填埋是一项大工程,耗资较大;高温则分解出毒害物质,塑料制品本无毒,但在温度达到65℃以上时,就会分解出毒害物质,污染环境,特别是食品污染最为突出。

三、白色污染的防治

对于白色污染的防治主要从行政和技术两方面进行:

(一)行政方面

1.加强管理

在街道两旁设一些垃圾箱,尤其是人流比较密集的街道。并请相关部门加以监督。在超市购物后使用的方便袋不再免费,而是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样就大大的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

2.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

我国部分城市颁布了相关法规、政策,禁止使用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或难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和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通过采取这一措施,虽然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白色污染”危害,但从实践结果来看并不是十分理想。禁止使用此类包装物,就必然要有其替代品的产生,但是替代品在价格与品质上均无法与塑料制品竞争。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行政命令,不考虑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操作起来是很困难的。

3.强制回收利用

对于一些清洁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可以循环使用,或重新用于造粒、炼油、制漆、作建筑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体废物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通用原则。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避免“视觉污染”,而且可以解决“潜在危害”,缓解资源压力,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负荷,节约土地,并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标本兼治的好办法。

(二)技术方面

1.以纸代塑

以纸代塑是指用纸制品代替塑料制品。一般纸制品分为两种,一种是纸浆膜塑制品,主要是以芦苇、蔗渣等草木植物浆为原料。另一类是纸板制品,主要原料是木材,每生产1吨纸板就需用七百吨水。用以上材料制成的纸制品,废弃后很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解,因此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解决了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造纸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造纸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水。[4]

2.开发可降解塑料

并不是所有塑料包装物都是能回收利用的。例如,购物袋、垃圾袋和地膜等,回收难度大、利用价值不高应积极研制开发可降解塑料。可降解塑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淀粉、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稳定性下降,使用后的塑料包装废弃物能在短期内,经光或生物降解作用,裂解为分子量较小的烯烃物质,粉碎成小碎片,达到缓解环境污染的目的。

四、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2.加强对城市、风景旅游区、交通干线、水域等地方的“白色污染”的管理工作。

3.加大科技投入,研制降解期短价格低廉的可降解塑料。[5]

4.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除“白色污染”的良性运作机制。

5.建立全国性的专门法规,约束公民和餐饮、交通等行业的工作人员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马艳茹,白色污染与塑料包装物,2000.3

[2]刘春乐,让“白色污染”远离我们的生活,保定日报,2006年5月8日第B02版

[3]付宜飞,张铁帅,白色污染的现状与现状分析,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3):2-5

第3篇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对耕作和播种造成了极大困难,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不产。如果将塑料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将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鸟、鱼类误食,会造成这些动物死亡,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则会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自毁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毁塑料、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

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塑料能被光照、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竞争。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够回收、再生、利用。

二、调查情况

我们小组在学校随机挑选50人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共收回45份,占90%(调查问卷附表),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调查者中,有2/3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1/3表示不清楚。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是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的,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二化学教材对于白色污染有过讲解)。但仍有一部分(1/3)的人不清楚,这表明,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问题二:你经常购买小食品吗?

71.1%的人偶尔购买小食品,22.2%的人经常购买,只有6.7%的人不买小食品。这是因为,学生族很少有时间在家吃早饭,所以来学校购买食品充饥的人很多,而食品包装袋绝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请看以下的调查),这就为校园白色污染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问题三:你如何处理塑料袋?

上图显示只有7人(占15.6%)将塑料袋随地乱扔,而扔进垃圾箱的占80%,但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

进入垃圾箱中,因为据我们小组成员观察发现,很多人虽然知道应当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内,却总是扔到垃圾箱旁,风一吹,塑料袋就满校园乱飞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在两位选择其他的同学中。一人表示会把塑料袋扔进视线所见的垃圾箱内。我们发现。校园内垃圾箱以前并不多,而且大多锈迹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不过本学期开始后,学校增加了垃圾箱的数量,这对于防治校园白色污染是有帮助的。

问题四:请同学对校园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提供建议如下:

(1)学校应教育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2)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

(3)学校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4)增设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小卖部门口)。

(5)设计一个环保标志,挂在醒目的地方。

(6)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发泡饭盒(现在校食堂使用的一次性饭盒就是国家禁止使用的饭盒,但仍在使用)。

(7)呼吁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8)学校不要焚烧垃圾。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①大部分学生对于白色污染比较了解,但仍有部分人对白色污染的概念不清楚,这需要学校增强环保方面的教育。②相当一部分人虽然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但依然使用或随手丢弃白色污染物。由此可见,学校培养学生环保的观念十分重要,同时学校也要作出实际行动,如多设置分类垃圾箱,组织回收有价值的垃圾等。

(三)学校白色污染现状调查

通过上一阶段的调查,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学生对白色污染的了解情况,与同学们初步探讨了如何防治校园白色污染。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我们学校白色污染的情况,并对处理方法进行可行性探讨。

第4篇

关键词:白色污染;回收利用;可降解塑料

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

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由于人们对废旧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将用过的大量塑料制品废弃物随意丢弃,给景观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常见的塑料制品废弃物有:聚乙烯(PE)包装袋、保鲜膜、护套和台布等;聚苯乙烯(PS)可发性快餐盒和餐具容器、精密仪器、家用电器的发泡包装套等;聚丙烯(PP)包装膜及快餐盒;聚氯乙烯(PVC)透明片、热收缩薄膜及乳胶手套等。由于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人们形象地比喻为“白色污染”。

一、白色污染的防治

我国目前防治白色污染遵循“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原则。

1、停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及超薄塑料袋。“一次性方便,二百年污染”是塑料垃圾的形象写照。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根据《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mm的塑料购物袋,超薄塑料购物袋被列入淘汰类产品目录,并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我国实施塑料袋收费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有望减少2/3,一次性塑料袋的回收率也将大幅上升。

2、回收利用是当前防治白色污染的主要手段。随着塑料工业的迅猛发展,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作为一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发达国家,这方面的工作起步早,已经收到了明显的效益,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

美国是世界塑料生产大国。据统计,到2000年,美国年生产塑料3,400余万吨,废旧塑料超过1,600万吨。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就已展开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广泛研究。20世纪末废旧塑料回收率达35%以上。其中,燃烧废旧塑料回收能源由八十年代的3%增至18%;废旧制品的掩埋率从96%下降到37%。美国在燃烧废旧塑料利用热能、热分解提取化工原料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另外,美国各州为解决塑料废弃物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日本也是塑料生产大国。20世纪八十年代,其年均废旧塑料排放量占生产量的46%。废旧塑料的处理已成为日本的严重社会问题,而且日本是能源短缺国家,所以对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保持积极态度。九十年代初,日本回收利用废旧塑料率为7%,燃烧利用热能率为35%。日本在混合废旧塑料的开发应用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意大利是目前欧洲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工作做得最好的国家。意大利的废旧塑料约占城市固体废弃物的4%,其回收率可达28%。意大利还研制出从城市固体垃圾中分离废旧塑料的机械装置。意大利对废旧塑料回收一般是将塑料碎片和纸片一起收集,分离后的废旧聚乙烯制品经粉碎处理,用磁筛除去铁等金属杂质,经清洗、脱水、干燥后,通过螺杆挤出机进行造粒。这种回收料再加入新料,可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力学性能,可生产垃圾袋、异型材、中空制品等。

3、塑料制品回收利用的方法

(1)直接再生利用。根据原料不同,有3种直接再生利用的方法:①不需分捡、清洗等预处理,直接破碎后塑化成型。②必须经过清洗、干燥、破碎后造粒或直接塑化成型。③再生前须特别预处理。直接再生制品性能欠佳,一般只做档次较低的塑料制品。

(2)改性再生利用。是将再生料通过机械共混或化学处理进行改进的技术。如增韧、增强、复合、活化、高联等,使再生制品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可以作为档次较高的产品。改性再生利用的工艺路线较复杂,有的需要特定的机械设备。湖南大学的谢朝学等研制的利用泡沫塑料制轻型保温隔热建筑材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热分解法。热分解法就是将高聚塑料废弃物在高温条件或低温催化的条件下分解,使其回到低分子量状态,从而把长链的高聚物转变成了短链的不饱和烃的方法。这样得到的不饱和烃可以用来重新制造其他产品。此方法可用于处理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制品的混杂回收物,但对于那些含氯的塑料制品需分开处理,这种方法可用于反复处理高聚塑料废弃物。

(4)通过催化裂解制燃料油。将塑料废弃物收集起来,通过热裂解得到汽油、柴油等液体燃料。这样既减轻废塑料对环境的污染,又节约资源,变废为宝。现在这一方面的技术日臻完善,已产生了好多专利技术。冀星等总结了废塑料油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四川大学化学系李晓祥、石炎福、余华瑞等通过试验表明:混合废塑料经过催化裂解制得的90#汽油和0#柴油的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

(5)焚烧回收热能。对于难以分捡的混杂型废旧塑料,将其作为燃料焚烧具有明显优点:不需繁杂的预处理,也不需与生活垃圾分离,而且其生热值与相同种类的燃料油相当。残渣较少,密度较大,易于填埋处理。据统计,PE的燃烧热为46.63GJ/kg,PP的燃烧热为43.95GJ/kg,PVC的燃烧热为18.06GJ/kg。可见,PE、PP、PVC的燃烧热非常大。因此,可利用焚烧法来处理并充分利用其释放出的热量。但是,我们必须考虑一些持久性有机环境污染物的生成,以及这些燃烧产物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如,聚氯乙烯(PVC)燃烧产生HCl、聚丙烯腈(PAN)燃烧产生HCN、聚氨酯燃烧时会产生氰化物等,因此必须在焚烧炉上安装污染气体的吸收装置,以实现整个流程的绿色化。

二、可降解塑料的性能、应用及前景

可降解塑料作为一种治理白色污染的全新技术途径,经过多年研究开发,已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目前,主要的可降解塑料分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以及光-生物双降解塑料三大类。光降解和光-生物降解塑料制品虽加工简单、成本低廉,但控制降解难度较大,不宜进入垃圾填埋系统。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降解性能较理想,但其加工难度较大,工艺配方以及边角料的回收利用等技术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生产成本较高,价格昂贵并且用后需要全面地堆肥处理。

1、光降解塑料和光―生物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就是靠吸收太阳光引起光化学反应而分解的塑料。光降解塑料的制备方法大致有两种:一是在高分子材料中添加光敏感剂,敏感剂吸收光能后所产生的自由基促使高分子材料发生氧化作用,达到裂化的目的。二是利用共聚方式,将适当的光敏感剂倒入高分子结构内赋予材料光降解的特性。常用的光降解剂有:金属盐类、二茂铁衍生物类、羧酸盐类、烷基硫代氨基甲酸铁类等。塑料制成的地膜有三个特点:①使用后,在阳光照射下可自行光分解,分解后的小残体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继续分解。②使用寿命可以控制。③节省了回收地膜的费用,且解决了残膜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

光降解塑料的降解速度取决于日照的时间和强度,且降解后在被微生物分解前碎片易形成二次污染。光降解技术与生物降解技术结合:一是可以克服淀粉基塑料在非生物环境中难降解的问题;二是可以利用光敏体系的复合配比、用量来实现降解时间人为控制的目的。因此,目前工业化较多的是光降解技术与生物降解技术结合的双降解淀粉塑料。在一次性使用地膜中可采用食用淀粉或无机矿物质填充的可控光-生物降解塑料的全面降解技术进行实用性研究。我国可覆盖地膜的面积为5亿多亩,用量高达40万吨,使用价格低廉的光-生物降解塑料地膜较适宜。对于厚度0.005mm~0.015mm的降解地膜也可采用塑料单纯光氧降解技术,但一定要做到时控降解。这对解决废弃地膜污染农田的问题,造福子孙后代,具有深远意义。

2、生物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是指一类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真菌)和藻类的作用而引起降解的塑料。理想的生物降解塑料是一种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废弃后可被环境微生物完全分解、最终无机化而成为自然界中碳素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的高分子材料。“纸”是一种典型的生物降解材料,而“合成塑料”则是典型的高分子材料。因此,生物降解塑料是兼有“纸”和“合成塑料”这两种材料性质的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塑料可分为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和破坏性生物降解塑料两种。破坏性生物降解塑料主要包括淀粉改性(或填充)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等。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主要是由天然高分子(如淀粉、纤维素、甲壳质)或农副产品经微生物发酵或合成具有生物降解性的高分子材料,如热塑性淀粉塑料、脂肪族聚酯、聚乳酸、淀粉/聚乙烯醇等均属这类塑料。

尽管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推广异常困难。一是因为可降解塑料袋承重能力低,不能满足顾客多装东西和反复使用的要求。二是可降解塑料袋色泽暗淡发黄,透明度低,给人一种不洁和难看之感,用起来不放心。三是价格偏高,成本难以接受。

3、可降解塑料的开发趋势及发展前景。可降解塑料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它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积极开发高效廉价光敏剂、氧化剂、生物诱发剂、降解促进剂和稳定剂等,进一步提高可降解塑料的准时可控性、用后快速降解性和完全降解性。②为避免二次污染,以天然高分子微生物合成高分子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③水解性塑料和可食性材料由于具有特殊的功能和用途而备受瞩目,也成为环境适应性材料的又一热点。④充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可生产聚酯的生物性植物以降低生物降解塑料的成本。

第5篇

化学教学中实施有效环境教育是每一个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学化学教材中包含着极其广泛和重要的环境教育思想与内容,通过化学教学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信念。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

中学化学教材中潜在环境教育的因素很多,教学过程要把它科学地、巧妙地渗透到各章节的教学之中。介绍一些化学与环境污染关系密切的实例,让学生深刻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这样做既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从而树立起强烈的保护环境意识。

例如,在学习氧族元素时介绍“酸雨”污染问题。酸雨被科学家称之为“看不见的杀手”、“空中死神”。它给地球的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已经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1)它使土壤酸化,导致生物的生产量下降。(2)使河、湖水酸化,抑制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3)使森林衰亡;(4)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5)对人体健康危害也很严重。酸雨可诱发癌症、老年痴呆症,可使动脉硬化、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等。目前我国已成为与欧洲、北美洲并列的三大酸雨区之一。为防治酸雨,中学生应做到:支持公共交通,少乘小汽车、出租车;遵守交通规则,保证交通顺畅;购买包装简单的商品;支持废物回收再生等。

二、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学需做的化学实验比较多,其中有毒的实验占一半,而多数学校设备不完全,安全教育、环保教育显得优为重要。

学生刚接触化学时,兴趣很浓,做实验时必须指导学生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的程序,正确地闻气体、取药品。虽然所做实验毒性不大,但为了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没有废水回收流程这一前提下,每次学生实验都提供一个回收塑料桶,对收集的废液稍作处理后再行排放。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擦洗干净实验台面。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教材在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的同时,也注意实验装置的改进,采用微型化实验,减少药品用量,降低污染,以改善学生实验的外部环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铜片与硝酸反应的实验,改铜片为铜丝。

三、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中学教材中有不少学生实践活动内容,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比如,让学生调查本地“白色污染”物种类、危害及防治措施等。学生通过自身活动认识白色污染物主要有:各种塑料袋、塑料杯、塑料外包装、一次性饭盒、农用地膜等等。

“白色污染”的危害很多:(1)破坏市容环境。(2)危害人体健康。遗弃的塑料制品如沾有污染物,会成为蚊蝇和细菌生存、繁殖的温床,危害人体健康。(3)危害动物安全。抛弃在地面、水体中的废塑料制品,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4)影响农作物生长。塑料垃圾若被填埋,直接占用土地,且百年难以降解,影响土质结构,影响农作物生长。(5)污染大气环境。

为减少“白色污染”应让学生做到:不乱扔塑料垃圾,提高塑料制品的利用率;坚持每天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饭盒、塑料袋;购物自带购物袋,劝说家人、朋友购物自带购物袋等。

四、在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活学生主体意识,把问题交给学生;注重开发课程资源,充分挖掘教学环节中的环境教育因素;通过事例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例如,某县井喷事件:2003年12月23日22时许,某县境内16号井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243人遇难。请同学们讨论思考下列问题:

(1)井喷事故中造成大量人员遇难的原因是什么?

(2)进行科技创新,完全可将石油、天然气中含有的有毒气体在地下就消除掉,不让它跑到地面上来。请设计一个合理、大胆的不让含硫有毒气体从天然气中跑到地面来的方案。

学生设想的方案也许十分可笑或有科学性错误,但也不排除某位学生设想的方案会带来一场采油方式的革命。

五、利用环保节日,开展宣传环保教育活动

每年“6・5”国际环境日,正值农村夏收时节,秸秆焚烧现象随处可见,空气污染指数普遍增高。教师宣传秸秆还田、秸秆速腐的好处,倡议所有家庭立即行动起来,禁止焚烧秸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6篇

环境质量是影响无公害玉米产品质量最基础的因素之一。而判断环境质量的好坏,必须取得代表环境质量的各种数据,即各种污染因素在一定范围的时空分布。无公害玉米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玉米初级产品和加工产品原料的产地,其生长区域没有工业企业的直接污染,水域上游和上风口没有污染源对该地区域直接构成污染威胁,从而使产地区域内大气、土壤、水体等生态因素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并有一套保证措施,确保该区域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环境质量不下降。

2产地环境污染对无公害玉米安全生产的影响

2.1大气污染的影响

玉米受大气污染影响后,会使玉米的细脑核组织器官受到伤害,生理机能和生长发育受阻,产量下降,产品品质变坏,安全和营养降低,失去无公害农产品的本质属性和价值。

1)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在我国的大气环境中,对环境质量影响较多的污染物有总悬浮微粒、二氧化硫、氯氧化物、氟化物、一氧化碳和光化学氧化剂等。2)大气污染物的危害。大气中的微粒物质除了沉淀于土壤外,还可沉淀于玉米植株体上或被吸收,造成玉米污染和品质下降。大气氛污染物主要为氟化氢(HF),它对植物的毒性很强,植物受害的典型症状是叶尖和叶缘坏死,主要在嫩叶、幼芽上首先发生,对花粉粒发芽盒花粉管伸长有抑制作用。

二氧化硫在湿度较大的空气中即被氧化成三氧化硫,再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形成酸雾和酸雨,造成更大的危害。

2.2土壤污染的影响

土壤受到污染就会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带来影响,使其产量下降,品质变劣,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土壤污染主要有化学污染、肥料污染、生物污染和物理污染等。

1)土壤化学污染。主要是垃圾、污泥、污水。2)化学肥料污染。①氮肥施用不合理产生的影响。因素在土壤中以硝态氮和氨态氮两种形式存在,大多数作物主要吸收硝态氮,硝酸根离子被作物体迅速同化利用,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是,氮肥施用过多,促使土壤中的硝酸盐浓度增高,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可与各种铵类化合物反应生成强致癌物质亚硝酸铵,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长期大量施用氮素化肥,会缩小土壤有机质的C/N比,使有机质分解加快,土壤容重增加。土壤的物理性质变坏,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导致土壤板结。农田施用化学氮肥后,有一部分氮肥由于反硝化作用,从土壤中形成氮和氧化氮挥发出来进入大气,使空气受到污染;②磷肥对环境的影响。磷肥对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磷肥用的磷矿石,磷铁矿中含有一定量的砷、汞、铅、氟等有害重金属元素,大量施用磷肥会引起土壤中重金属积累污染。特别是一些劣质磷肥,不仅含有大量重金属,而且三氯乙醛的含量也很高。三氯乙醛在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下迅速转变为三织乙酸,会引起作物根系萎缩,枝叶生长不良,进而造成严重减产。另外磷矿石常伴生铀、钻、镭等天然放射性元素,生产过程中进入磷肥,磷肥中含有微量元素的放射性物质,在农田中不断积累,通过土壤一农作物一农产品食物链,而进入人体危害;③氯化钾对土壤的影响。会造成土壤板结,降低pH值,使土壤逐渐呈酸性,从而影响玉米生长。另外,氯化钾中钾离子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均有不良影响;④化学微量元素肥料对土壤的污染。过量使用化学微量元素肥料,会对土壤和农作物造成污染危害。3)土壤生物污染。主要是城市垃圾,特别是人畜粪、医疗单位的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病原体,若不经过无害他处理,必然会导致对土壤严重污染。4)土壤的物理污染。主要是施入土壤中的有机物料,如未经过清理的破玻璃、旧金属片、煤渣等,这些物料大量施用会使土壤渣砾化,降低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还有土壤残留的破碎塑料片、塑料薄膜,会造成土壤水分运动受阻,作物根系生长不良。

2.3水质污染的影响

水质污染对玉米会产生直接影响,导致生长发育障碍,还会通过土壤间接影响玉米植株生长,使其减产,品质降低。

3无公害玉米安全生产技术

3.1优选生产基地

为了生产出符合标准的无公害玉米产品,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基地应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同时应具有可持续性的生产能力。基地区域内、水域上游和上风口没有污染源对该区域构成污染威胁,生产基地区域内的农田大气、农田土壤、灌溉和加工用水源,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对大气、土壤和水质的标准要求,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污染的保障措施,确保基地区域长期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3.2测土配方施肥

无公害玉米生产应做好测土配方施肥,以有机肥为主,以底肥为主,保持农田土壤中的养分平衡。使用堆沤肥、腐熟人畜粪便、沼液、绿肥、作物秸秆、饼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生物钾肥,允许使用一定数量的化肥。要大力发展豆科绿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通过豆科绿肥进行生物固氮,禁止使用硝态氮肥。

3.3综合防治病虫

优化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害危害的频率和危害程度,保护天敌,搞好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

1)优化种植制度。推广农作物间作、混作和轮作,发挥多物种对玉米侵袭的适应性,减少危害的时间与程度。2)保护天敌昆虫。根据生物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原因和天敌生存,繁衍与大环境、小环境的关系,利用有机田块的缓冲带、隔离带、诱集带、多物种的生态岛,田边的矮树丛和保护带等,建立有利于天敌增殖、繁衍的生态条件,为有益的天敌昆虫提供多样化的生存空间。3)生物防治技术,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技术。生态防治技术选择性强,利用天敌微生物和生物产物来防治病虫害,不存在病虫产生抗药性及污染物残毒时农业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对人畜都是非常安全的。生物防治还具有有效性持久、减少农业生产投入和节约能源,防治费用低于化学农药费用的优点,是无公害玉米生产应采用的重要防治技术措施。4)天然药物防治技术。我国植物、动物资源丰富,可以用来防治病虫的植物油l 300多种,分布于140多个科。5)物理防治技术,是在害虫与寄主之间制作一道物理屏障,避免病虫害与寄主接触而免受危害的防治技术。①灯光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使用频根式杀虫灯、太阳能式杀虫灯等,可诱杀300多种害虫,并且被诱杀的多为成虫,有利于压低虫口密度;②潜所诱杀。针对地老虎等害虫的成虫,有选择特点潜伏条件的习性,可用杨树枝把诱集成虫,进行捕杀效果比较显著;③食饵诱杀。以害虫对特别喜食的食物做诱饵,采用糖、蜡诱杀成虫,马粪和麦教诱集缨蛇等引其集中采食而消灭;④黄板诱杀。用30厘米×40厘米见方的黄色塑料板,涂上粘油剂,诱杀蚜虫等 。

第7篇

这要从塑料开始谈起。塑料是一类高分子材料。以石油为原料可以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这些物质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即高分子):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随着塑料产量不断增大,成本越来越低,我们用过的大量农用薄膜、包装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景观和环境带来很大破坏。由于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它们造成的环境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

2“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前几年,有人戏称我国有两座万里长城,一为古长城,二为白色长城,指的是我国铁路沿线到处是白色的饭盒、塑料袋,这就是视觉污染。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

2.1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2.2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2.3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

2.4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3“白色污染”的防治

鹤岗市对治理“白色污染”十分重视,鹤岗市主管城建的副市长在深入区街综合检查现场办公时,就结合实际提出了运用市场化手段治理“白色污染”的新思路,按照市领导的指示和要求,环卫处对白色垃圾污染状况进行全面调研,制定垃圾袋回收方案如下:

3.1定向收购:收购从事环卫工作的保洁员所送的垃圾袋。“社会人”捡拾的垃圾袋不与收购。原因是:以捡拾垃圾为生的人,在从垃圾点、箱、斗中捡拾可回收垃圾(罐类、纸壳)时捎带捡塑料袋,势必要打开盛装生活垃圾的塑料袋:一方面使袋装物膨松,甚至散落在垃圾箱、斗周围,后的垃圾增加致病菌传播。膨松了的垃圾易飘浮、飞落,一方面加大运输车辆的容积,另一方面落地污染环境,相对增加保洁难度;另外“社会人”从垃圾点捡拾垃圾袋,袋中纸类轻体物将随风飘逸,污染街巷卫生,就失去了捡拾垃圾袋意义。再则,常年在垃圾场捡拾垃圾回收物的“社会人”,若把捡来的垃圾袋返送至环卫收购点,势必造成垃圾处置反复,一方面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造成二次污染。

3.2捡拾指导:在回收工作中,鼓励从事环卫工作的保洁员捡拾白色垃圾,增强责任心。要求捡拾的垃圾袋来源于街巷,不要从垃圾点、箱、斗中捡拾垃圾袋。环卫保洁员工作时行走在设置有垃圾点、箱、斗、公厕的街巷道路中,顺便捡拾白色垃圾,收集起来,不但减少街巷的白色污染,同时自己又增加一定的经济收入。不鼓励从垃圾点、箱、斗内捡拾垃圾袋,对从垃圾箱、斗中翻找垃圾袋而造成环境污染的,将给予批评等处罚。

3.3收购价格:暂定垃圾袋回收价格为每公斤3元。

由于废塑料袋的清洗、消毒、再造颗粒作二次原料成本高,再生品市场小、价格低,再生利用的经济可行性差,所以现有的废品收购点,很少有收购废塑料袋的,个别废品收购点收购价格非常低,每公斤在0.4—0.5元之间,导致“社会人”捡拾白色垃圾少。

环卫部门本着化害为利,造福市民的原则,在回收过程中,提高捡拾白色垃圾劳动力价值,调动捡拾积极性。确定收购价每公斤3元。迅速激发了保洁员的积极性。过去被清扫后扔进垃圾箱,被风吹到街上、树上造成二次污染的垃圾袋,如今被拾起后叠得平平整整,送到了市环卫处。市环卫处对回收塑料袋全部运到外地进行集中销售,回收了部分资金。

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和运用价格杠杆原理收购废弃塑料袋,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环卫工人增收了,“白色污染”减少了,废旧塑料袋变废为宝了。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丰收。

3.4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及超薄塑料袋。由于一次性塑料餐具难降解,现在许多城市都推广使用绿色餐具——纸制餐具,因为纤维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许多环保专家认为,用纸制餐具代替发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首先,纸制餐具同样也会带来视觉上的污染,因为它们的降解速度并不快,往往在几十天甚至几个月内也不会降解彻底。其次,制纸制餐具时,除用到草浆、稻浆外,还要加入1/3左右的木浆,若全面推广,势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导致森林砍伐的加剧。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112位。第三,制纸浆历来是耗水大户、耗能大户及排污大户。造浆工艺需大量水,而我国人均水的占有量在世界上排88位,已被列为世界12个贫水国家的名单上;若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中,会引起水污染;纸制餐具成型后需立即烘干,这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国能源结构是以燃煤为主,这样就会增加空气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因此,无论是从环保角度,还是从节约资源角度,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及纸制餐具都是一件好事。任何一次性餐具不仅不利于环保,也是对资源的最大的浪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拒绝使用超薄塑料袋买菜或盛装食物,买菜可用菜篮子或较厚塑料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从而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

3.5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是解决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种形式污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废塑料,就要实行垃圾回收分装制度,把不同类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这就需要我们有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

回收白色垃圾减少“白色污染”,是一种探索性创新办法,虽需进行一定经济投入,但可获得环境效益和社会效

益,并且将在运行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管理办法,为加快我市城市建设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第8篇

农业废弃物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之一。加强农业废弃物的收集处理工作是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手段。为进一步搞好我乡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必须加强农业废弃物的收集处理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为搞好农业废弃物的收集处理工作,乡成立农业废弃物的收集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乡人民政府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乡党政办、农业服务中心、环保办负责人和各村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农业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村必须相应地成立农业废弃物的收集处理工作领导机构,负责此项工作。

二、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辖区负责制

农业废弃物的收集处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村委会要加大宣传和监管工作力度,敦促辖区生产、使用者落实主体责任,及时归集、集中堆放义务,确保不随意弃置、掩埋或者焚烧。

三、分门别类,科学处置

对废旧农膜,要根据废旧农膜的材质和再利用价值确定回收利用方式,对于有二次利用价值的废旧农膜,由使用者回收后实现二次利用;对于无二次使用价值的废旧超薄地膜等残膜,由使用者从农田中移除、归集后,可纳入农村垃圾收集系统进行处理,或者交由有处置能力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

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分塑料废弃物和玻璃废弃物分类收集,最后交县上集中处理。种子包装废弃物分有毒和无毒分类收集,有毒的塑料废弃物归入农药塑料包装废弃物,无毒的纳入农村垃圾收集系统进行处理。

对于农作物秸秆,严格按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处理。

四、加强宣传引导

要通过会议、广播、标语、印发张贴资料等方式加强宣传,大力宣传讲解农业废弃物污染的危害和回收处置的好处,指导广大农民科学回收处置农业废弃物,使农民充分认识随意处置农业废弃物的严重危害,树立主动回收、科学处置农业废弃物保护耕地的意识,自觉捡拾农业废弃物,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参与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的宣传力度,引导各责任主体切实认清并依法履行法律义务,营造抓好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控的良好工作氛围,助推广大农村地区走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9篇

1引言

农村生态环境是一个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全国生态环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工厂和大型养殖场在农村迅速崛起,农业已经演变为立体交叉污染最为严重的产业,农村环境遭受到难以修复的破坏,成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因此农村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2基层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2.1土壤污染

农民为了提高产量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及其他化学物质,而农作物只能吸收1/3,2/3的化肥和农药经过雨水冲洗最终流入了土壤,造成了土壤质量退化,农产品存在有毒物超标现象,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

2.2畜禽养殖业的污染

近年来,农村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家庭式和小规模养殖占大多数,“三废” 没有规范的处理设施,大量粪尿及冲洗废水随意排放,有的直接流入附近河流或饮用水源保护区,并造成恶臭、滋生蚊蝇,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2.3生活垃圾污染

卫生部调查显示,目前农村每天每人生活垃圾量为0.86 kg,由于缺乏规范设计及有效的环保措施,我国大部分村镇居民的生活垃圾还处于乱堆乱放的状态。同时,由于垃圾处理技术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不能做到无害化处理,堆放的未处理垃圾已成为农村环境的“潜在污染源”,极易引起二次污染。

2.4秸秆焚烧的污染

每年到收获季节,农民为了省力气、省时间,往往将大量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秸秆就地焚烧,这样不仅浪费了秸秆资源,污染了农村环境,还破坏了土壤。

2.5白色污染

农村的白色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使用的废地膜、食品包装袋、塑料方便袋等,这些塑料制品质量差,无法再利用也难以回收,被当做废弃物丢弃。

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采取的措施

(1)大力推广科学种田技术,积极引导农民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同时,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推行田间合理灌排,发展节水农业,严格控制污水灌溉。

(2)划定畜禽养殖区域,改变人畜混居现象,规范家庭式和小规模养殖业的畜禽粪便无害化还田处理,并要求其建立相应的环保治理设施,通过综合利用的方式和污水治理发展沼气建设,应统一化、规模化的开展,避免单家独户的进行。禁止污水流入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直排到周边河流。

(3)开展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扩大宣传范围,在农村开展保护环境,爱护水源的宣传。引导村民对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采取挖坑填埋、建沼气池等办法处理。

(4)大力推广可降解的农用薄膜,减少农用薄膜在农田中的残留,保护农田,使其可永续利用。同时,提倡农民使用国家规定的塑料方便袋或环保布袋。

(5)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建立水源保护区,明确保护目标和管理责任,坚决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流入保护区,切实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

(6)加大畜禽养殖的环境监察执法力度。检查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是否办理了环保审批手续;粪便综合利用、污染防治设施是否执行了“三同时”制度,未按相关规定执行的一律不得开工和生产;对地处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稠密的敏感区和不合理的养殖场坚决予以关闭;对新建养殖场进行严格检查验收和检测。

(7)加强农村工业企业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防治农村工业污染。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污染转移,防止污染严重的淘汰落后生产项目、工艺、设备和“十五小”、“新五小”等在农村死灰复燃。

第10篇

关键词: 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防治措施

土壤污染属环境污染的范畴。环境污染指的是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环境污染的产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当某种能造成污染的物质的浓度或总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便可能产生危害。环境污染根据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人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中某些或某种有害物质含量过高,致使健全的土壤功能受到损害,理化性质改变,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破坏,肥力下降,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造成减产;对生物、水体、空气或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现象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浅析:

第一:工业点源污染物主要有废水、废气、废渣、粉尘、噪音等。工业污染源的防治措施:

(1)推行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严格执行国家工业三废排放标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过去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生产过程转变为“资源-产品-再资源”的生产过程。包括征收污染税和排污费等惩罚性政策,以及政府对环保型产业的财政补贴和信贷支持等鼓励性政策。最后从侧重污染的末端治理逐步转变为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由重浓度控制转变为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由重分散的点源治理转变为集中控制与分散治理相结合。

(2)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推进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在化工、冶金、轻工、机械、电力、建材等行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速技术改造,加快生产设施和工艺流程的更新及改造,减少和控制“三废”的排放量,强制淘汰污染重、能耗物耗高的设备和产品。

(3)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城市功能布局。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把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等环境保护内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市功能分区,调整工业布局,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改变工厂和居民混杂状况,从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控制城市环境污染。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染防治能力。增强工业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提高城市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水平。

(5)构建森林过滤器作用带和森林缓冲带。

在工业污染集中的区域,通过构建森林过滤器作用带减缓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速度,营建森林缓冲带减小污染物在风力和水力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具体地:

①在粉尘沉降严重的地段,种植阔叶的泡桐、女贞、夹竹桃、毛白杨、大叶杨等滞尘树种;

②在工矿企业周围选择种植抗二氧化硫的树种臭椿、香椿、苦楝、垂柳、桑树、侧柏、杜英、夹竹桃、法国冬青; 抗氯、氯化氢的树种合欢、榆树、木槿、构树、紫荆、槐树、紫藤、梧桐、刺槐、紫穗槐、胡枝子;防火树种广玉兰、法国冬青、女贞、木荷、油茶、白栎;

③在铅汞污染地区栽植有吸铅尘本领的青杨、桑树;有吸汞能力的桂花、棕榈、腊梅。

第二: 土壤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由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畜禽废弃物的随意排放,废弃的农用地膜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区,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1)标准化施用化肥、无公害农药,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薄膜,从源头上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对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的使用管理,提倡使用生物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施用有关规定,控制氮素化肥施用量,增加有机肥施用量。

(2)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施用次数和施用量,同时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

(3)选择种植抗性较强的品种,如种植转基因水稻可以减少农药的用量[15]。

(4)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大力推广生态养殖。在畜禽养殖区用畜禽废弃物充当沼气底料生产清洁能源,发酵后的剩余物又是高效的有机肥料,既解决了畜禽废弃物的污染难题,还可以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大力开展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不断提高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率。

(5)对于已经污染的地区,通过增施有机肥料、使用微生物降解菌剂、调控土壤pH和Eh等生态、生物修复措施,加速污染物的降解,从而消除污染。此外在面源污染区构建水土保持林,防治水土流失,防止污染物进入水体,进而迁移到其他地区造成危害。

第三:工农业复合污染的防治

在工农业复合污染区,要采取分类治理的措施,对于已经污染严重的地区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采用农业生态修复措施,因地制宜地改变一些耕作管理制度来减轻危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改变耕作制度,选种抗污染作物品种,或筛选出在食用部位累积污染物少的品种;种植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如种植树木、花草等观赏或经济作物;

第11篇

关键词 有机甜豌豆;栽培技术;规程

中图分类号 S6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075-0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国内外市场对甜豌豆原料及制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逐步改善农民的传统种植习惯,不断改进甜豌豆的栽培技术指标,在控制环境污染、选择抗病优良品种、科学施肥以及其他田间管理技术等方面严格操作,保证基地甜豌豆原料达到有机食品质量标准,以改善甜豌豆的质量,提高甜豌豆的产量及效益[1]。

1 应用范围

该标准规定了有机食品甜豌豆的产地、播前准备、播种和田间管理、农药使用及收获要求,适用于如皋地区有机食品安全生产。有机甜豌豆生产基地污染控制措施:建立保护区,要求500 km内无污染企业,并且设置10 m种植绿化隔离带,空气质量和土壤指标检测达标。增施有机肥:只准施用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禁止使用各种激素、化学肥料及农药,实行生物、物理防控病虫害。禁止使用受污染水源,要求水源清洁无污染,水质检测达标[2-3]。

2 有机食品甜豌豆栽培技术规程

2.1 基地选择

有机食品甜豌豆的种植产区要求农业生态环境较好,空气和水无污染,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远离污染源(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干线、工业、生活垃圾场等污染源),土壤质量符合有机食品生产产地标准。转换期一般不少于36个月。新开荒的长期撂荒地、长期按照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耕种的或有充分证据证明多年来使用禁用物质的农田,也应经过至少12个月的转换期,转换期内必须完全按照有机农业的要求进行管理。建立保护区,有机甜豌豆种植区与常规农用区之间应有缓冲带,保证有机甜豌豆种植区不受污染,防止临近常规地块禁用物质的漂移。

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3095)》和《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准许浓度(GB/T9137)》,农田灌溉用水水质应符合《V类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5084)》,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二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5618)》《有机食品(GB/T19630)》。

灌溉水源要求无污染,以保证灌溉用水达标。

2.2 整地

要求选择土层深厚、结构疏松、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且能排能灌。

2.3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高产的品种,要求粒大、整齐、健壮和无病虫害。种子质量为:纯度≥97%,净度≥98%,发芽率≥93%,含水量≤12%。常用的有奇珍76等品种。

2.4 增施有机肥

肥料应符合GB/T19630规定。基肥主要是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商品有机肥、腐植酸类肥料、微生物肥料等。结合整地,施用腐熟优质农家肥60~75 t/hm2作基肥,施肥后深翻,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做成平畦,如果是水稻田或者低洼地应做高畦。

2.5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露地秋播,播期一般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要求行距50~60 cm、株距20~30 cm,条播10~15 cm,3粒/穴。播深2~3 cm,播种量30~45 kg/hm2。

2.6 田间管理

2.6.1 苗期管理。苗长至3~5 cm时各中耕除草1次,中耕时向根旁培土。立春后间苗,每穴留2~3株。

2.6.2 中后期管理。冬前不要浇过多的水,春季气温回升进入抽蔓期时开始浇水,10~15 d浇水1次。进入开花结荚期后要勤浇水,每7~10 d浇水1次。肥料使用应符合GB/T19630规定。支架:当株高达到30 cm时,每行设1个篱架,即两头用水泥桩或木头桩固定,中间每隔5~10 cm插1个竹棒,并在竹棒上用稻草绳横向固定3行呈网状,供植株上网爬蔓。支架高度一般在150 cm以上。

2.7 防治病虫

病虫控制应符合《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1~5)(GB/T8321)》。防治病虫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有机甜豌豆生产过程中,防治病虫主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2.7.1 农业防治。一是合理茬口布局,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培育壮苗,加强中耕除草;三是实行轮作换茬,避免连作;四是清洁田园,降低病源、虫源基数[4-5]。

2.7.2 物理防治。根据害虫的生物学特性,采取糖醋液、黑光灯、汞灯等物理方法诱杀害虫的成虫,以压低田间害虫的基数。

2.7.3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瓢虫、草蛉等天敌杀灭蚜虫等害虫。对蚜虫也可采用植物源农药0.32%印楝素乳油500倍液喷雾防治。

2.7.4 化学防治。使用的药剂应符合GB4286和GB8321的要求。对于潜叶蝇等害虫,利用性诱剂、黄板诱杀。

2.8 收获

4月底至5月初,当豆荚达到采收标准时开始收获。于每天10:00左右进行采收上市。具体采收标准:荚厚0.75~1.25 cm,长5~10 cm,豆荚长扁圆形,饱满不露仁,鲜嫩青绿,无斑点,无虫口,无机械伤,无畸形。

2.9 出售贮运

采收时用竹箩或塑料桶盛装,用有孔的塑料框、塑料袋装运。当天采收的甜豌豆当天交售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基地管理员,进行定包后当天装车运输到工厂进行清洗和速冻加工。

2.10 建立生产档案

甜豌豆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要实事求是地认真做好生产档案,便于质量可追溯。

3 参考文献

[1] 尹彩云.英国甜豌豆[J].农业科技与信息,1997(2):10.

[2] 施忠辉.无公害出口甜豌豆标准种植技术规程[EB/OL].(2010-01-06)[2013-08-29].http:///content/news_view.php?ty=16&id=3835.

[3] DB37/T529-2004出口甜豌豆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第12篇

氧化硫污染与氮氧化物污染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就是烟道废气。烟道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这些物质通过源源不断的烟道废气被排放到大气中,最终给人们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近些年来人们对于烟道废气所造成的污染保持高度重视。人们纷纷开始采用各种技术来处理烟道废气。在对烟道废气的处理过程中有一个难题很难克服,那就是对氮氧化合物的去除,氮氧化合物本身是一种反应非常灵活的物质,采用一般方法根本无法有效处理这种氮氧化合物。在人们长期研究过程中终于发现利用辐射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日本的工作人员利用电子束技术实现了氮氧化合物的有效分解,从而实现了对氮氧化合物的有效去除,而后电子束处理技术逐渐被应用到了实际生产中。我国电子束脱硫技术的实际应用始于1995年,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是通过两台电子加速器来对烟道废气进行处理的。在实际处理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研究那就是辐射反应装置很容易受到硫酸的侵蚀。这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

一、固体废气物的处理

固体废弃物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形式。在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中辐射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废塑料的处理。在废塑料中有聚四氟乙烯物质,这种物质用生化法很难将其分解,机械粉碎也十分困难。因此,人们开始试图尝试运用辐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日本研究人员曾经运用伽马射线来分解聚四氟乙烯,在分解聚四氟乙烯过程中加入伽马射线聚四氟乙烯本身就不会再产生氯乙烯。二是应用在纤维素方面。纤维素是农业废物的主要成分,对于纤维素的处理主要是通过辐照法来进行处理,最终得到了酒精。另外,美国人通过对纤维素加酸而后进行辐照结果得到了葡萄糖。采用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污染问题,同时还能够提升资源利用率。辐射技术的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

二、降解有机污染物

水污染对于人们的影响非常大,水被污染后淡水资源将会更加紧张,所以在人们对于水污染的防治异常重视。在水污染治理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一些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对于这些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人们通常采用辐照技术来进行解决。通过利用辐照技术可以使得水中化合物得到有效分解,水中那些难以分解的有机污染物将能够得到有效处理。当前,辐射废水处理技术已经被世界上多个国家所采用并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目前,这项技术在美国、意大利、韩国等国家已经得到了规模化应用。在最新的关于辐射技术同废水处理的研究中,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利用电子束可以有效消除废水中的二甲苯。经过处理后的废水将能够达到正常饮用水的标准。可见辐射技术对于废水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后的废水处理过程中应该加强辐射技术的应用。

三、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将会越来越高。环境保护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尤其是辐射技术的支持。在今后的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辐射技术的应用将成为趋势。废水处理、烟道废气处理以及固体废弃物处理是环境污染防治的重点。辐射技术在这三个方面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防治水平,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加强对辐射技术的研究。

本文作者:杨哲冯哲工作单位:潼关县环境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