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4 17:31: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新经济文化大学文化创新自由开放
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五四”重要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他又进一步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因此,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和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的中心,高等学校应当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把创新作为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同时,在核心之外,还需要加人“自由”和“开放”,才能构成大学文化精神的完整内容和体系。
1文化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本身具有创新性,人与自然物区别开来,就在于人的创造。所谓创造.就是建立前所未有的新质文化的过程,也就是创新;创造表现着人的本质。文化以创新为内核,因为创新才有了文化。关于文化的发展,有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不同时代、内涵和民族的之化,其内在的创新机制是不一样的。这里的不样有两层含义:一是有没有创新机制,二是创新机制是什么样的。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即使没有创新机制,当然也要创新,因为人要生存,更要发展,而发展的前提便是文化创新:就第二个问题而言,文化内在的创新机制不一样,文化的创新和转型也会不一样,例如中国封建文化的墨守成规,使中国文化长期被禁锢而得不到充分发展,而欧洲的文艺复兴沐因为文化思潮的突变和打破成规的创新精神,使欧洲文化冲破中世纪的黑暗,进人了一个新的辉煌时期。
文化本身具有创新性,这种特性是需要一定的创新机制来发掘的,而机制的存在与否以及机制的健全程度如何,则取决于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氛围。中国的封建文化在唐朝时达到鼎盛,各国学者云集长安。当时的封建统治者不但支持学术外传,对中外文化的兼容和吸收也持宽容和鼓励态度。这种开放和自由,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并不多见,也因此使唐朝时的中国文化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然而,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知识分子并没有把这种优良传统一直留存下去,“传内不传外”“文人相轻”的不良风气,以及封建王朝的固步自封、闭关锁国,使文化有名无实,有形无体,沦为摇头晃脑的“之乎者也”。尽管我们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尽管欧洲中世纪教会统治的黑暗阻碍了西方文明的进程,但冲破层层阻隔的欧洲文化在经过一段较长的阵痛期后,终于迎头赶上并超过了停滞不前的中国封建文化,并使这种西方文明对中国文化的优势几乎一直保持到现在。历史事实说明:隔离、封闭必停滞;开放、自由方发展。具创新性的文化需要自由与开放。
2大学文化的特征和地位
所谓大学文化,是指在大学历史发展过程呼形成的.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士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匆围。大学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传递着社会文化的精神。
2.1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
要认识大学文化,首先要分析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大学文化是传统与现代的同一。如果孤立地看待传统与现代,认为传统的就是过去的,现代的就是现实的,那传统与现代就成了一对矛盾。但如果从这个概念来看,传统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现实社会仍产生巨大影响的特质或模式。既然传统是特质或模式,那么,完全可以在现实当中和现代化进程中自主决定是否吸收这种特质或采用这种模式,则传统与现代也就不成其为矛盾:大学文化,首先是吸收和继承了以往的文化成果,是传统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积累。同时,大学文化相对处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前列,又因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大学成为现代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这就使大学文化成为传统与现代的同一。
第二,大学文化是融合与批判的同一。大学文化既秉承传统文化.又吸收现代文明;既背靠民族文化,又面对外来文化,通过学术交流,各种文化中的不同观念、学说、思潮在相互交锋中渐趋融合而形成了新的文化或文化现象。在融合的过程中,因为文化本身具有批判性,因而大学文化不仅仅是吸收不同文化的成果,也会理智地进行批判和选择,进而剔除文化中的糟粕。
第三,大学文化是积累与突变的同一:所谓文化积累,是指旧文化的保存和新文化的增加。现代大学所设的学科囊括了人类几千年来积累与创造的文化的各个部分。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知识的传递起着保存与继承人类文化的作用。大学在培养能够继承与创造人类文化的下一代的同时、还发展与创造着新的文化。文化突变则是指新文化结构的飞跃,这种飞跃主要依赖于两种要素:一是具有文化创造精神与能力的人,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之间的接触与渗透。大学文化的组成中无疑同时具有这两种要素:
文化积累和文化突变的交互活动即文化的变迁,大学文化中积累与突变同一的这一特征、使大学文化具有了引导和改造社会文化的能力。
2.2大学文化的地位
要认识大学文化,还要充分认识大学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所处的地位。所谓亚文化,是指为部分社会成员所承认与接受。由在某一群体内流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与表现构成的文化。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文化而言的。亚文化要符合主文化的潮流,亚文化处在主文化的指导下,其主要性质与主文化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主文化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也往往要通过亚文化的传递。大学亚文化不断地从社会主文化中吸取精华,并以其创造的精神产品和人才向社会反馈先进文化,引导社会文化进行更新。同时,社会文化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往往是消极作用与积极作用共存。文化潮流中的某些支流.可能是涓涓清流,也可能是股股浊流,甚至是汹涌暗流。基于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以及它所具备的学术自由、文化创新和真理为上的基本特点,使大学文化不仅能直面整个社会文化,而且还能运用自身的批判能力和改造能力,对社会文化的变迁和发展产生积极与正面的影响。因此大学文化既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又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大学文化不同于社会文化。但总体来说,大学文化应该顺应社会文化,应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要求,大学文化精神应追随时代的精神。
那么,我们今天所处的21世纪是一个什么时代,又具有何种时代精神呢?
3新经济时代的社会文化精神
sp;21世纪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有人称之为知识经济时代,有人称之为信息化时代。首先应该肯定的是知识经济的存在和信息化的加快,并且二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潮流。事实上现在最新的提法是:20世纪是新经济时代。
何谓新经济时代?必须从新经济时代的两个组成部分来谈:
其一,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根本在于创新,它的产生得益于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创造。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创造的知识总量远远超出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全部知识总和。而当今社会日益自由和开放的经济和文化体系,恰好为知识的迅速转化提供了必需的外部条件和重要的保障,才真正实现了知识~财富的转化,从而产生了知识经济。
其二,信息化。网络以几何级的增长速度把人类带人了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里,物质财富和传统价值的重要程度和所占地位,远远不能和信息相比。当前的信息革命正在使具有创新意义的知识和信息成为人类财富的主要来源。人类虽然仍被规范在社会系统之中,但由于交通和通讯的便利,人们已不再受到空间的严格限制,而是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分散在不同的地点从事科研、学习和生产活动。
那么,应该如何来评价网络文化呢?网络文化的载体是互联网,它是充分自由和完全开放的,因此使知识可以突破地域、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瞬间传播到全世界。同时,在联通网络的那一刻,就进人了一个完全自由和开放的领域:知识可以自由传播和汲取,不同的学术派别可以进行最深人的探讨,迥异的民族或个人也能相互沟通与交流,由此产生的网络文化也因此被赋予了自由和开放的内在精神。
知识经济的精髓是创新,信息化的理念是自由与开放,两者是新经济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正如前文所表述的,文化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承载着人类新世纪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毫无疑问也是新经济时代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新经济时代的社会文化籍神是创新、自由与开放。
4大学文化精神与杜会文化精神同构
社会文化精神是一个具有完整而严密结构的系统,它由许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构成。大学文化精神正是整一个社会文化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和核心系统。在人类迈人新经济时代之际,社会文化精神为适应时代的变更,必须要改进其中某些落后于新经济时代的内容。而社会文化精神的变化,又会促使大学文化精神发生变化,使之顺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在社会文化精神对大学文化精神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大学文化精神也会对社会文化精神产生促进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大学文化精神使社会文化精神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社会文化精神的发展。
社会文化精神影响着大学文化精神,大学文化精神促进着社会文化精神,两者相互作用,以不断同构来满足新经济时代的要求,使新经济时代的大学文化精神具备了如下特点:
第一,以创新为灵魂。现在我们要研究的不是要不要创新蜘题,而是在大学文化中如何创新的问题。如果哪所大学仍意识不到创新的重要,或者还在讨论究竟要不要创新,那么,这所大学也只好自动被淘汰。
第二,将更加自由。首先是学术自由。学术研究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和传承文化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在某种程度上延缓了新文化的产生。学术派别之间的壁垒森严,人为地造成了学术分割,这些弊端阻碍了学术的自由发展。其实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就是以“自由教育”为主,只是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社会分工的加剧,自由教育才逐渐为专业教育所取代。我们不否认专业教育的贡献和重要性,但也不能片面强调之。在大学文化中,要体现“学术自由”,就要做到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同时,要实现相同学科内部不同研究方向的融合,把分得过细的学科体系统合成大学科,模糊专业界限,实现技术交叉和学科综合。其次是管理自由。这主要体现为大学在自身运作、招生、体制改革和其他相关方面有较多的自,应该允许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和社会濡要进行更多的决策。大学文化植根于大学,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场所,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大学管理的自由就意味着培养人才的自由,这样更有利于创新意识自由精神和开放思想的培养。超级秘书网
第三,实施开放战略。当前,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进人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到处可以学到知识,大学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同时,中国高等教育不足10%的毛人学率表明:高等教育仍属于精英教育。这说明,能够加人到大学文化中的人太少,需要更多的参与者来充实队伍和阵容。因此,大学应当总结历史教训,立足于自身的发展,主动面向国内和国际社会,积极提升软硬件条件,提供开放体系的课程,改革教学、科研和内部管理,并为更多公民提供多途径、多渠道的大学人学方式,全面实施开放战略,进行自我调整、从而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进程。
关 键 词:文化;司法行政文化;作用;建设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特指精神财富。文化对于促进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无论哪一个社会组织和群体,都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并以其作为引领自己存在和发展的灵魂。
我国司法行政事业在其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积淀正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行政文化体系,并随着司法行政事业的发展而不断繁荣。本文以司法行政文化的内涵及发展为切入点,对其作用及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对司法行政文化的发展有所裨益。
司法行政文化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行政文化产生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基础之上,为社会主义司法行政制度服务,是司法行政机关公务员、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在司法行政工作实践中创造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司法行政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态文化的总和,其核心是司法行政精神文化。
司法行政文化内涵所蕴含的基本要素表明,司法行政文化的根本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行政文化,司法行政文化产生的政治社会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司法行政文化的作用是为社会主义司法行政制度服务,司法行政文化的主体是司法行政机关公务员、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行政文化的创造途径是司法行政实践,司法行政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司法行政系统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司法行政文化的内容体系是司法行政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态文化,司法行政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司法行政精神文化。
本质属性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司法行政文化的本质属性是由司法行政制度所决定的、反映司法行政文化政治性质的根本属性。
司法行政文化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下产生的,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司法行政工作的本质要求,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
司法行政文化体现了司法行政工作所具有的社会主义政法工作的基本属性,体现了司法行政事业的基本特征和内在需求,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行政系统文化。由司法行政文化的本质属性和作用所决定,司法行政文化必然是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法治文化的组成部分。
司法行政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存在于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之中,与其它相关的社会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社会文化体系。司法行政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司法行政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多元文化:全人教育:家庭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古代文明博大精深,封建文化源远流长,封闭的地理环境和位置,传统的手工业和农业经济,中央高度集权体制,使我国几千年来形成了一元化儒家文化的格局,制约着我国近现代化发展进程。近代战争、、和改革开放,打破了我国一元文化的格局,欧洲、美国、苏联等欧美文化以及日韩文化涌入中国,开启了中国多元文化发展的新局面。随着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格局的形成,多元文化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中国和世界多元文化格局初步形成,一方面显示了多元文化的生命力和时代潮流,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一元文化的局限性。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基础,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多元文化发展和世界全人教育思潮,实现家庭教育由传统向现代化的真正转变,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基于中国一元文化的历史和世界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在多元文化的视野下,探讨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就多元文化文献而言,国内有许多论文或著作探讨与多元文化相关的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理论、民族教育、多元文化课程研究、学校教育以及民族文化传承等问题。例如《美国多元化文化教育五十年:回顾与前瞻》一文偏重于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五十年发展与展望,倡导种族平等和社会公平,重点探讨多元文化教育问题。还有王侠的《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解释》(2005),刘智力《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2005),龙藜《中美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比较分析》(2006),陈艳宇《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发展与价值取向(2006)》,陈月、明丹《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校本课程研究》(2004)等。葛丽芳在《人品教育与多元文化》一书中将多元文化引入人品教育,总结公办和民办小学人品教育的成功经验。《多元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一文试图从家庭教育中探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齐阿娜尔《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课程改革的现状研究》研究多元文化教育下的少数民族教育。《浅谈中国和美国、加拿大家庭教育的对比》一文间接探讨多元文化下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家庭教育,透视了中西文化和家庭教育的差异。但是在多元文化视野下专门研究家庭教育的论文很少,而这方面的研究在台湾和韩国较多。《德州市家庭幼儿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证研究》一文就家长对幼儿多元文化教育的态度以及家长的幼儿多元文化教育知识与技能进行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家长对儿童未来的生活环境有正确的认识,有84%(124人)的家长极同意或同意幼儿应接受多元文化教育,利用地方文化、传统节日以及英语教育等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建议父母应端正态度、丰富知识、提高技能。2005年11月,由台湾嘉义大学家庭教育研究所承办的第八届(2005)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重点研讨了家庭教育与多元文化,2005年第八届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家庭、族群与多元文化:挑战与机会》一文站在时代性和前瞻性的高度,将多元文化与家庭教育问题结合起来,在多元文化下探讨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面对挑战,审视现状,寻找机遇与出路。这些研究要么基于多元文化进行民族文化研究和学校教育研究,要么基于直接或间接进行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家庭教育探索,缺乏多元文化视野下家庭教育与世界全人教育思潮结合的时代特色。在多元文化家庭教育实践方面,台湾推行新移民多元文化家庭教育和多元文化家庭教育课程,韩国推行向多元文化家庭提供教育方案与咨询、教育支援、医疗支援,这些教育实践虽然具有现代家庭教育的多元文化教育特征,但仍缺乏知识经济时代家庭教育与全人教育的统一,家庭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的统一,这对于现代家庭教育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大缺感。而且无论在网络搜索,还是在研究文献中,都无法找到这一方面的综合研究,致使多元文化视野下家庭全人教育的探索处于空白研究领域。因此顺应世界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借鉴多元文化理论以及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在多元文化的视野下探讨家庭全人教育,科学构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是本文研究价值所在,也是本文的问题研究所在。
二、探讨多元文化理论和家庭全人教育的关系
1.多元文化理论
多元文化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卡兰在1915年提出,是所谓的平等和自由的权利。1924年哲学家霍勒斯・卡伦所首创文化多元主义思想,导致多元文化主义直接兴起。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出现黑人民权运动――“黑色旋风”,致使多元文化主义表现出反对民族歧视、要求平等和民权,要求重新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尊重民族独立性和民族感情,实现社会多样化和一体化等基本理念。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化和科学化、信息化的发展,在美国、加拿大、澳洲、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多元文化主义在政治、教育、文艺等方面得到发展和应用,表现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多元文化主义文学等。多元文化主义体现为多元文化的文化观、历史观、教育理念和公共政策,其核心为文化的多样性和良性互动。当前比较流行的多元文化概念,即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此概念蕴含着复杂社会结构和背景下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发展性和平等性的特征以及多元化文化服务于全球化发展。由此可见,多元文化的概念不断演变,并成为人们分析和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新视角和新的方法论。
多元文化理论作为在世界全球化浪潮的重要理论,是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频繁发展的必然需要。它包含了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多元文化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等丰富内容。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包含多元文化主义的基本理念以及受其影响的多元文化的文化观、历史观、教育理念和公共政策。多元文化理论包含多元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动力、多元文化与全球化、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以及多元文化发展(即文化合作与交流)等。世界全球化、科技化和信息化是多元文化的动力和源泉,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平等与发展是多元文化的基本特征。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适应了世界全球化和全人教育思潮的发展,是多元文化理论和多元文化主义在教育方面的理论运用。它的理论内容包含以下几点:(1)权力分配不公导致文化差异;(2)文化差异是力量和价值之源;(3)教师和学生应接受和欣赏文化的多样性;(4)社会歧视和偏见成为弱势群体学生学习成绩低的主要原因;(5)教师、家长、社会共同支持和创设多元文化教育环境;(6)学校教会弱势群体学生获得取得社会地位平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它的核心是文化多元化和教育平等,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尊重民主和共同发展。它的实践理论包括多元文化整合类型理论和文化/组织类型理论。作为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创始人詹姆斯・班克斯将多元文化教育定义为一种变革性教育运动,把种族、民族、阶级、性别的观点带入各学科,以多样化视角进行教学。他的多元文化整合类型理论提出四种多元文化课程改革方法,即贡献法、添加法、转化法和社会行动法,它们将文化构成内容、民族英雄、民族节日加到节日活动中;将有关概念、观点、课题及内容加进课程中;改变课程结构和目标,使学生从不同文化、民族、种族及群体的角度,观察各种社会事务和问题;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社会活动技能,影响所处的社区。斯里特总结了五种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方法:人类关系法、对特殊和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不同教学法、单一群体的学习法、多元文化教育(文化民主)法和多元文化及社会重构法,并认为后两种是最为理想和有效的方法。以上这些理论为探讨全人教育思潮下的家庭教育提供了新视野和方法论。
2.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与家庭全人教育的关系
全人教育思潮作为西方现代社会一整套教育思想,是一场全球性的全人教育改革运动。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它注重在联结、整体性和存在三个基本概念和原则的基础上,强调人的整体发展、个体的多样性以及经验和个体之间的合作,不仅要实现个体在智力和职业能力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实现个体在生理、道德、伦理、社会、精神、创造性等各方面共同发展,重视教育过程中经验、选择和合作。全人教育的核心思想在于转变教育培养目标,倡导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教育使人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使人成为一个真正有作为、具有尊严和价值的人。全人教育思潮是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的的世界性教育思潮,是对20世纪末全球化经济体系和全球文化发展的反映,是一种对制度化教育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反思,并试图通过人本化教育手段解决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全人教育理论是全人教育思潮的新发展和具体化,是适应中国社会转型和教育转型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对当今中国制度危机、社会危机和教育危机的反思,是将欧美现代教育理论、全人教育思潮与中国文化和教育理论的高度综合,也是东西方社会文化融合和发展的多元化教育理论。此理论将个人本位教育和社会本位教育结合起来,以人性、人本和社会本位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为目标,遵循民主科学、合作实用、快乐自由以及人的社会化发展等基本原则,通过情商、智商、理商、德商、财商、社会商和习惯培养的全人教育模式,强调人的早期教育、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使人成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完整人。
家庭全人教育是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具体运用,涵盖了全人教育理论和全人教育模式以及家庭教育现代化,是受全人教育思潮影响的全人教育在家庭教育方面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综合。它是基于全人教育思潮和全人教育理论视野下的现代家庭教育,是将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的精髓、全人教育模式和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家庭全人教育既体现了世界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世界全人教育的发展,又继承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精髓,实现了家庭教育现代化和全人教育家庭化的有机结合。同时,家庭全人教育也是对传统功利教育、灌输教育、片面教育的反思,也是对中国家庭教育危机的思考,还为社会转型时期儒家文化圈的家庭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促进我国家庭教育积极适应世界全人教育改革运动发展的潮流,推进我国家庭教育现代化发展。
3.多元文化理论和家庭全人教育的关系
多元文化理论和世界全人教育运动都适应了世界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多元文化理论是跨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适应了世界多元化的各种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需要,也为现代教育提供新的研究视野,特别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世界全人教育运动顺应世界多元化的发展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提供了途径,不仅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觉,而且也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因此,家庭教育就成为多元文化教育和世界全人教育的结合点,家庭全人教育成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现代家庭教育新模式。
家庭全人教育作为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模式,不仅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而且也是全人教育运动的重要形式。家庭全人教育作为多元文化教育和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模式,既将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全人教育思潮与理论运用到家庭教育理论中去,又将多元文化教育实践理论和全人教育模式运用到家庭教育实践中去,实现了多元文化理论、全人教育理论和家庭教育理论的融合,推动多元文化教育、全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发展,加快了我国家庭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同时家庭全人教育重视儿童情商、智商、理商、德商、社会商等方面的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重视儿童的多元社会文化教育,增长儿童的多元社会文化知识,提高儿童的多元文化的情感与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既为21世纪我国家庭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又顺应了世界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
三、探讨多元文化理论在家庭全人教育中的运用
多元文化理论在家庭全人教育中的理论运用,不仅具有重要的家庭教育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家庭教育实践价值。多元文化理论主要包括多元文化理论、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等。多元文化理论为家庭全人教育提供了多元文化的科学认知,为实施家庭全人教育提供了文化冲突与融合、合作与交流等社会文化互动的理论借鉴,通过家庭多元文化教育促进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文化发展,促进多元文化彰显其民族性与多样性、平等与发展的基本特征。多元文化教育理论适应了全球多元化和全人教育思潮的发展,通过家庭全人教育,使儿童获得多元文化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科学态度、文化情感,提高儿童的多元文化社会适应能力,使儿童获得民族平等和文化平等的民主意识以及反对种族歧视与民族偏见的文化意识。多元文化主义理论为家庭全人教育提供了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以及文化观念、历史观念、政治观念和教育理念,同时要求家庭教育遵循多元文化主义的基本理念和教育理念,促进儿童从幼儿教育开始获得多元文化主义的民族教育和文化教育、品格教育,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综合三个多元文化理论在家庭全人教育方面的理论价值,可以发现:多元文化理论不仅对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多元文化下的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多元文化实践价值方面,詹姆斯・班克斯提出的四种多元文化课程改革方法,对于家庭全人教育的社会商、德商、理商、情商和智商等方面具有方法论价值和教育实践价值。例如台湾的新移民多元文化家庭教育和多元文化家庭教育课程,就具有全人教育视野下多元文化家庭教育的实践意义。斯里特提出了五种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方法。家庭全人教育通过使用这五种方法,使儿童获得处理社会事务、社会问题的能力和社会活动技能,加速儿童社会适应和社会化发展。例如韩国的多元文化家庭教育方案与咨询、援助、支持等,都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综合多元文化教育多方面的实践价值,以上四种多元文化课程改革方法和五种多元文化教育方法,不仅对于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而且具有多元文化家庭教育的实践价值。
四、构建多元文化下的现代家庭全人教育模式
1.科学认知多元文化理论和全人教育思想与理论,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支持。多元文化理论以及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为构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先进的教育理论,同时还要学习其它先进教育理论如民主教育、科学教育、合作教育、快乐教育、实用教育、早期教育以及全面发展等,借鉴家庭全人教育,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提供丰富的教育理论。这些科学的教育理论成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理论指导,并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支持。
2.建立家校合作教育组织和制度规范,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整合,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提供组织框架和制度保证。建立家校合作教育组织和制度规范,是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合作教育的重要条件。家校合作教育组织如家长委员会、家长协会、家长教师联合会、学校理事会、校务委员会以及儿童协会、母亲协会等。这些合作教育组织的建立以及合作教育的制度规范,实现现代家校合作教育,一方面有助于保护家长和儿童接受教育的权益,规范家长教育行为,加强家长培训,提高家长教育素质,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和合作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规范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行为,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有助于政府和社会对教育的监督,保护学校和教师的合法权益,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组织保证和制度规范。
3.在教育内容方面,现代家庭教育不仅包含儿童全人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而且包含家长素质教育。现代家庭教育不仅重视儿童的多元文化教育、民族教育、历史教育、品格教育等,而且重视儿童情商、智商、理商、德商、财商、社会商以及习惯培养等方面的全人教育,更重要的是重视儿童接受全面教育、得到全面发展以及家长教育素质的提高,强化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方面的素质教育和社会教育,提高家长教育技能和教育素养。现代家庭教育克服传统功利教育、灌输教育、片面智力教育的缺陷,促进家庭教育民主化、科学化和合作化。
4.在教育目标方面,现代家庭教育重视全人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完整人和社会人。现代家庭教育采用全人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不仅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而且重视社会为本的教育,其目的在于为现代社会培养接受全面教育和获得全面发展的完整的社会人,促进儿童社会化全面发展,旨在提高儿童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传统家庭教育以家长制教育为基本特征,忽视了以人为本和社会为本的全面教育,重视家长功利教育和灌输教育,缺乏家长有效沟通和亲子互动活动,忽视了儿童全面发展和多元文化教育,造成儿童未来社会化成熟程度低和社会适应能力低的不良现实。因此现代家庭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完整人和社会人。
就一个企业而言,有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就有什么样的经营效果。企业精神是企业之魂,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
那么何谓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并为全体职工所认同的一种健康向上,具有民族特点、时代特点和企业个性的群体意识。表现为企业共有的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是职工共同理想在企业中的具体化,是企业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对企业的广大职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能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这种精神一旦与企业的物质建设相结合,就会形成强大的生产力。
一、企业精神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企业精神是企业发展的产物,是职工对企业的特征、地位和形象的理解及认识。它渗透在企业的具体行为中,并使企业形成一套独特的思维方式、工作态度、经营作风、行为模式。形成一个企业的传统习惯和惯例,使企业职工对本企业的生产、发展、命运和未来抱有理想和希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企业精神的基本特征
企业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有民族文化、社会文化、行为文化的一般特性,由于企业形成的经历、方式不同以及目标追求、价值观念、精神面貌的差异而具有各自企业的个性特征。既然是企业共同目标和行为准则的精神信条,就应具备某些基本特征。概括说来,企业精神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时代性。企业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受时代精神的影响,是时代精神在企业的折射。从全社会的范围来看。企业职工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和政治觉悟。无论从历史上,还是从当代来看,工人阶级总是站在时代的前列。企业精神毫无疑问地反映着时代精神。由于企业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才能对企业职工起到鼓舞与激励作用。
(2)传统性。企业精神产生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又深深地打着民族的烙印,企业精神又具有民族的历史源源。企业精神的提炼和总结必然是在传统精神的基础上孕育而升华的。我国不同的企业精神尽管各具特色,但不可能没有历史传统的影响,就某一具体企业而言,企业精神的发展不仅具有民族文化和我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传统影响,同时也继承着本企业的光荣传统。
(二)企业精神的基本内容
在我国,企业精神本质上反映和体现社会制度的优越性,这种企业精神朝气蓬勃,积极进取,承担风险,勇于开拓,能够真正体现和反应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优越性带来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活力,其基本内容具体表现为:
(1)主人翁精神。主人翁精神决定了职工在企业里的地位,它与职工的劳动态度的优劣,创造才能的发挥,关心企业的程度以及劳动生产率等有密切关系。与此相反,职工在雇佣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拿多少钱干多少活”,缺乏对劳动权利的觉悟,他们既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更不能主宰企业的命运,而增强职工的主人翁精神,职工才能由被动变为主动,自觉地投入到企业的经营和建设中来。
(2)民主精神。民主精神也就是参与意识。当前我国多数大、中型企业都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职工没有民主精神就很难参与管理,因为职工的民主精神主要体现在对本企业的民主管理上。而诱发职工的民主精神与参与意识,书记企业家权力效应大有作为,这又涉及到企业家的胸怀、素质和领导艺术。
二、培育企业精神的有效途径
企业精神不是自我形成的,而是在企业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经过不懈努力,逐步确立和培养起来的。
(一)培育企业精神要发挥领导者的示范作用。
企业领导者应该把自己的一切言行置于企业精神之中,以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影响和带动全体职工投身手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建设之中,切实保障和注重民主管理,真正把职工摆在主人翁地位上,取得职工的充分信任和感情的默契。否则,企业精神就失去其最本质的内容。
(二)必须进行系统教育和定期培训。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职工的素质如何,关系到企业精神能否形成和确立。所以,培育和建设企业精神首先应该使职工接受企业精神的教育,引导职工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化本厂、爱本职的精神,增强职工的使命感。
关键词:商务信函基本特征;人际功能;词汇特征;句法特征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07)04-0059-06
一、商务信函的基本特征
商务信函的基本特征可以被扼要地描述为“7C原则”。
1.完整(completeness) 信函应完整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意思,而要做到这一点,通常要把握住5W和IH:“Who”(何人)、when(何时)what(何事):“where”(何地)、“why”(何因)和“How”(方式)。
2.正确(correctness) 商务信函中表达的用词、用语以及标点符号都应力求准确无误,这是因为信函中所涉及的内容往往是商务交往中双方的权利、义务、利害关系等事宜,稍有疏漏势必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经济方面的损失。
3.清楚(Clearness) 商务信函应该做到用清晰而又明确的语言阐述写信人的意图,任何晦涩难懂或模棱两可的语言都应力求尽可能地避免。
4.简洁(Conciseness) 商务信函的“简洁”应该在无损于“完整”和“正确”的前提下,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言简意赅地叙述所要表达的内容。
5.具体(Concretness) 商务信函的内容要具体明确,使阅读者一目了然。
6.礼貌(Courtesy) 商务信函的语气要和缓、客气而得体,在语气上应尽可能积极地展示出企业、公司的形象和个人的修养。
7.体谅(Consideration) 商务信函应尽量避免使用大量的“we、I、our”等代词,而应该在适当的场合多用“you、your”等代词,因为这样能表明写信人处处为收信人的利益着想,有助于建立起良好的业务关系。
二、人际功能
人际功能旨在研究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涉及的“身份、社会地位、年龄、性别”和“对所叙述的事件的态度、观点”等。人际功能使交际的参与者在一定的语境中来实现和完成表达见解、影响他人的观点或行为,从而履行其社会角色。根据埃金斯和斯莱德的观点,说话人(交际者)的角色关系主要反映在4个方面――地位关系、情感上的参与度、接触等。就“地位关系”而言,不同的文化定的角色关系中地位是不平等的。“情感上的参与度”则可以从交际互动的参与者的重要程度进行观察:即从不重要(遥远、互不相关)有些重要(诸如“校友”或特定工作中的同事、商务活动中的客户)很重要(情人、亲密朋友、家庭成员);此外,“情感的参与”也可以围绕“肯定”或否定、持久或短期等难度进行讨论。“接触”:则主要指交际参与者之构建或已经存在的熟悉程度,它还可区分为“经常性的”或“间断性的”、“自愿的”或“不自愿的”等。不言而喻,交际参与者们之所以能结合到一起主要是为了完成某项实际的任务或把自己视为“社会人”来沟通和交流。
就交际者本身所担负的角色而言,人际功能又可区分为“社会角色”和“交际角色”。“社会角色”指的是交际的参与者在社会交往中履行各自的“社会角色”(警察与罪犯、老师和学生、医生与病人、军官与士兵)。这些社会角色的不同要求他们所选择的语言表达方式与各自所履行的“社会角色”尽可能地实现一致。“交际角色”则主要涉及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履行的交际功能――提供信息、说服他人、表达同情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履行的“社会角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交际者所使用的语言形式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社会角色”并不认为是主导因素,相反“交际角色”却起着支配性的功能,但这种角色的变化往往受社会交际过程中各种“情景参数”所制约,同时读者也可以从语言的使用中对“社会角色”的含义获得启迪。
通过对语言的观察和分析,人们不难发现人际意义包含了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权势因素和同等关系。所谓“权势因素”,通常表明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等级差异往往决定语言交际的方式、词汇的选择和句式的确定,而“同等关系”、则尤其强调处于相同(似)社会地位的交际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来建立、维持其友好、和睦的关系。人际意义的表述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评价性机制”,因为“它带有很重的语义负荷”。“人际意义不应该仅仅以句子、篇章等语结构来区分层面,而应该以不同的互动形态来区分层面。”人际元功能关注的是篇章作者和篇章意图中的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即说话人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态度,并影响读者的态度和行为。由此可见,人际意义的重要特征反映在两个方面:“互动”指话语(交际过程)中所有与作者和读者互动相关的方方面面;“态度”指话语(交际过程)中作者与读者对话语的(情感上的或批评性的)态度和评价有关的方面。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的语场是商务信函;语旨为从事商贸活动的有关人员,语式则为书面语。语境能决定语言的选择,相反语言也能构建语境的特征;同样基于上述的讨论,我们可以根据在特定语境中的英汉商务信函在人际意义的表达方面的手段进行预测及分析。
三、英汉商务信函中的人际意义表达手段
作为非常重要的非技术性写作之一,商务信函的写作目的具有多样性:“建立起商务关系、信用调查、介绍商品、订货、投诉、描述商品、订购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值得提出的是虽然商务信函的写作主要涉及上述范畴,但在交际过程中人际意义依然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不断地调整写作技巧,以最大限度地达到交际的和谐。
1.英语商务信函的词汇特征 词汇研究是语域分析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是词汇与语义场建立的基础。商务信函作为从事商务工作人员共同熟悉的信息载体,其中包括国际通用术语。此外,由于商务信函以文书代表言辞,可能涉及双方的权利、义务甚至利益的得失,这就要求商务信函用词格外慎重、通顺易懂、简明扼要。从笔者所收集商务信函来看英汉商务信函的词汇呈现出以下共同特征:(1)礼貌得体用语;(2)普通简洁词汇;(3)惯用术语词汇;(4)规劝性词汇;(5)专业性词汇;(6)缩略词与简称。
英语商务信函的词汇能够表示出肯定的含义,表示情态意义的副词、形容词或分词都可以被用来表示客气和礼貌的口吻,此外,英语商务信函也经常运用正式的词语来表示语气的正式程度。
2.汉语商务信函的词汇特征 汉语商务信函的主要使用对象是国内的贸易机构、世
界各地的华人商人。与英语商务信函相比,汉语商务信函的用语与行文都非常讲究端重,语气要求正式、礼貌和自谦。正是由于这些特征,汉语商务信函中运用词汇表示人际意义的手段也非常普遍。
首先,表现在信函的正文部分。汉语商务信函在称呼对象时使用尊称,对此交际双方必须遵守,一旦违反这些规律往往被人们认为是缺乏礼貌和涵养。按汉语的表达习惯,我们往往称对方为“令、贵、尊”等以表示尊称,而对自己则用“小、敝、愚、拙”等词以表示自谦。因此自己的公司往往被称之为“敝公司”,而对方的公司则被称为“贵公司”。但是应该值得指出的是,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之间交际的骤增,人们使用尊称和自谦的现象也发生了某些变化。例如现在用你公司一来替代“贵公司”、“我公司”来替代“敝公司”的现象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其次在用词方面,汉语商务信函中经常出现一些文言词语或客套礼貌用语。在汉语商务信函中常用的这类词语有“收悉、承蒙、为盼、赐复、乞量、兹、谨、查收、请”等。
从上述的扼要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社会语用原则。在商务信函中,汉语的表达常常把表示礼貌和自谦联系在一起,而英语则并不如此。在语言的使用方面,英语的表达习惯中常常使用表示情态语气的语言手段:情态动词、形容词、副词、分词等,但汉语的表达手段并不相同,由于汉语不是通过词形的变化来表示诸如“时态、数”等的概念,汉语表示人际含义的手段则主要通过诸如“尊称”以及“自谦”的语言表达方式。
英汉商务信函在称呼语和结束语方面也反映出两种不同的语言在文化中的烙印。英语的称呼语一般由“Dear Sir”、“Dear Sir or Madame”、“Dear Mr./Ms.”等,而以这种称呼语开头的信函中,其结语一般为“Yours truly”、“Truly yourS”、“Sincerely yours”、“Yours sincerely”。由于称呼语中出现了“Dear Mr./Ms.”,连同对方的回复时的签名中获悉对方的姓名,这样显得简洁但又不失亲切和礼貌。还应指出的是英语商务信函中的结语比较简洁,常见的有“Best regards(Regards)”甚至“Cheers”等,但汉语的“称呼语”及“结束语”却往往由于语境的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区别。在汉语商务信件中,在表达称呼语之后,作者往往要加上一定的“提称语”,即用来提高称谓的词语,对尊长用“尊签、赐签、钧签”等。对平辈则用“台签、大签、贞签”;对晚辈则用“青签、收签”等,正文后的祝颂语主要被用来表示作者对读者的“祝愿、孝敬、慰勉”,它们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礼仪作用。与称呼语一样,祝颂语也因信函的撰写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而定:对尊长用“敬请福安”、“敬请金安”、“敬请大安”、“恭请平安”;对平辈则运用下例的祝颂语:“顺颂时祺”、“此颂春安”(春天)、“即请年安”(过年时)、“敬颂时绥”等,对晚辈则采用“即颂刻好、顺问近好”,但不用“请”。
汉语商务信函中的署名也因受信人的不同而产生相应的变化,给老师写信,署名当然是“学生、弟子、受业”;对尊长,署名后应加上“叩上、敬禀、叩禀、拜上、敬启、肃上”,对平辈,署名后则需加上“敬白、谨启、敬上、拜启”等。由此可见,语言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也就是说语言能够反映语言使用者的社会地位。同一件事,由于身份、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导致使用不同语体意义的词语来表示。
3.英汉商务信函的句法特征 句式也是语篇形式的十分重要的手段。广告文体较多采用祈使句,这是因为广告的功能之一是敦促人们去购买商品。科技文体中长句为多,这也是该文体的特点之一,其原因是科技英语在表达过程中尤为注重表达内容的逻辑性、严密性以及完整性。商务信函的句法特征正如 AShley曾经提及的那样:“在商务信函中,为了使商务信函更加显得礼貌而又得体,除了选用一些相应的语言以外,还应尽可能地使用被动语态和复合句,因为被动语态能使作者的请求显得更加亲和而容易被人接受;简短句则会给人以一种突兀的感觉,但复合句却能有效地缓和这种感觉。”我们的分析也证实了Ashley这种说法是恰如其分的。从句类和句型方面来观察,商务类信函中的句式及句型相对而言比较单一,主要句类为陈述句和祈使句,这是因为陈述句能更为有效地阐述相关事务,完成交际的目的。从句式上来看,多用复合句,也就是韩礼德所称之的“小句复合结构”。
英汉语的商务信函均以“小句复合结构”为主体,分别为71%和61%。小句复合结构的主要功能是围绕信函中所涉及的事务向读者传递态度方面的信息――表达“祝贺、希望、歉意”,这样的复合结构能达到双重目的,对读者表示的尊重和表达信息的明。
(1)松散句与圆周句之间频繁交替使用。在用小句复合结构及其所阐述的内容时需考虑两个因素。其一是通常把新的信息放在小句的末尾,而另一因素则是指将小句中复杂和重要的部分放在小句的末尾,前者被称之为“末尾焦点”而后者被称之为“末尾重点”。这样的句式安排能够使语义的表达通过句式的安排逐渐形成“”,从而使句子显得生动有力,这种表述的手段被称为“圆周句”。使用圆周句能够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期望。相反,“松散句”的特点是将句中的语义核心部分放在句首,而句子中的其余部份则是对其进一步的叙述、补充或说明。
在商务信函中较多地运用“松散句”,这样做主要是有利于对信息的陈述,便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不管信函中包含的信息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读者在小句的首尾获得这一信息时,迫切希望明白其中的原因,显然这与商务信函的主要功能是吻合的。
(2)祈使句和条件句的使用。在商务信函中,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要求”时所用的语言手段是一致的――运用“please”(请)式的祈使句,这是因为祈使句能十分清楚地告诉读者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这就使交际简洁、有效而且显得彬彬有礼。但是就英汉商务信函在祈使句的使用方面来看,汉语使用得更为频繁些。此外,汉语的表达习惯常常在表示“请求”的愿望之后补充一些扼要的说明,这样一方面能使“要求”更加具体和明,而且也容易使读者接受,这是因为作者显然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面子”。
在商务信函中条件句的使用能够表示出礼貌、委婉和与读者商洽的语气。条件句(通常是if条件小句)的运用使主句中所包含的信息具有了某种条件,这样也减弱了作者把某种观点强加于读者的意味,从而使提出来的建议听起来更具有试探性的含义。英语中条件句既可置于句首也可以置于句末,但汉语中则把祈使句放在句首为多。商务信函中肯定含义的句式会给读者一种热情、诚实、坦诚或体谅他人的感觉,容易令对方产生好感,同时也显得很有礼貌,相反,否定性的句子则容易使对方感到不快。
(3)敬语与谦词的使用。汉语中使用大量的敬语和谦词,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貌,但英语却通过使用情态动词、情态意义的副词以及某些被动语态结构来表示,在英语商务信函中,作者常常利用时态的手段来表示礼貌,这种过去时并不是简单地表示过去的时间,而是作者利用一种探询的语气与读者进行商洽。因此把它称之为“态度过去时”。作者利用一般过去时来表示现在的“请求、希望、建议”,产生了在时间距离方面的某种空间,这样做的目的实际是充分顾及了读者的“消极面子”,为逐步实现交际和谐留下了空间。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以“could、would、should”等情态动词与其他动词原形相结合构成的虚拟语气表示礼貌的请求成了英语信函的又一特征。
与英语表述所不同的是汉语的动词并没有时态方面的变化,但它利用汉语有的表达方式(兹、顿、届时)来传达时态之概念。而与表达礼貌请求、提出建议或表示愿望等相关的人际意义主要通过词汇的手段来实现,汉语中“敬请、烦请”等就表明了这一点。人们通过选择适当的动词,名词短语甚至句型结构来表达对读者的尊重和对自己的贬抑,这又是汉语表示人际关系意义的具体表征。与英语商务信函不同的是,汉语在表示相似交际功能时往往使用“附加疑问句”,如“烦请在今天下班前将最新的报盘传真于我好吗?”。这类句型在英语商务信函中出现的频率很低;因为在英语中人们更多使用的是祈使句和条件句。
四、结 语
“理念”一词最早出现在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著作里,意即信仰及观念,企业理念是指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的体现企业自身个性特征的,促使并保持企业正常运作及长足发展而构建的反映整个企业明确经营意识的价值体系。企业理念(MI)就如一根红线一样将企业识别系统中的VI、BI有机地联系起来,系统的CIS战略是从MI开始的,无论是在理论结构上还是在操作程序上,它都是一个起点。
由于文化背景、地域差别和各国所面临的不同历史环境,造成中日美企业理念存在着较大的的差异。在世界经济日益走向全球化的趋势下,企业理念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改造,使之具有新的生命力,从而成为具有现代文化特点的新生文化,正日益成为人们注目的现象。
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本人为企业开展CIS策划方面的经验,重点分析中国、日本、美国企业理念的特点及发展前景,详细阐明选择有效企业理念的标准,并依据选择标准及未来的自然、经济、技术和文化环境预测管理哲学的发展趋势。 一、 日本企业理念的特征
日本是一个由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生活在火山列岛上。日本的自然环境险恶,自然资源有限。从历史上看,日本属于农耕民族,农耕民族的特征首先表现为“集体内部的互助合作”,即“家族主义”。由于农耕作业从播种到收获,凭一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家族成员和族人必须互助合作。这就使他们逐渐养成了相互协作的习惯。与个人才能比较,他们更重视协作和技术的作用;其次,表现为他们的乡土性即稳定性。农耕民族以土地为中心,从事稳定而有规律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活动。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只要没有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收成总是大体均衡的,这样就养成比较稳定的生活习惯和不喜欢外出冒险的风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日本人对“团结”、“忠诚”等思想的崇尚,尤其是在经过幕府统治后,尽管明治维新取消了封建藩主及其特权,但长期形成的“武士道”精神及“忠于藩主”的精神却一直沿袭至今;从人们的传统思想上,这种意识已作为道德标准而深入人心,由此企业向来以“人”为发展的资源和潜力。日本的“家族主义”和“稳定性”等特征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日本企业经营管理正是以这种民族文化特征为基础的。
在对儒家文化的现代化改造方面,日本企业界最为成功。日本接受儒家文化是从唐朝开始的,日本对儒家文化的改造集中在两个方面,即建立以“忠”为核心,提出忠、礼、勇、险、信五字,而取代中国的仁、义、理、智、信和以“仁”为中心的社会文化意识。忠即忠诚,礼、勇、险、信是为“忠”服务的,从而使日本民族成为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的“大和”民族。
总体上看,日本式管理的精髓就是以“和”、“同”、“忠”等传统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企业理念。重视“和为贵”,可以上下同心协力,形成万众一心应付各种艰巨场面的力量。“和”的精神要求在企业组织中形成人际关系的亲密感、依赖感、信任感以及和谐气氛。凡事忍让、尊重他人存在的价值,彼此和睦相处。在这种理念指引下,日本企业注意消除劳资对立,缩小蓝领与白领工人之间的差距,缩小管理者与雇员的对立。可见,保持企业内成员的和谐、合作和意见一致,是日本企业管理追求的重要目标。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日本企业理念的基本特征。即:信奉共有一个生命的生物体的社会组织观念。其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
1、 企业是一个生物体,各个员工像一个人的手、脚、心脏、大脑一样组成了一个共同的生命,他们共享利益和共担风险。即使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企业也不轻易辞退员工,倾向于实行终身雇佣制度。
2、 企业又是一个和谐有效的家庭生产单位。为了提高效率,每一个人员虽然有分工但随时愿意尽力帮助其他人更好地完成工作,也愿意随时接受新的分工。部门之间、岗位之间、个人之间不存在着推卸责任的现象。
3、 企业所有成员都属于企业内部的自己人。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有三个,即营造组织、传授技术、运用资金。要营造组织,首先就要招聘、培训好员工,使员工认识到他们必须在一起努力配合把工作做好。如日本大仓集团管理的宾馆,都有定期出版的宾馆通讯,上面将每一位新员工称为新社员,刊登每一位新社员的照片、爱好和格言,并刊登新员工新生婴儿的照片,实实在在地让员工感到企业是一个人人应该为之奋斗的家。
日本模式的企业理念能够将企业全体员工协调得像一个最优秀的个人那样,随时对企业产品的质量承担全部责任,使顾客非常满意;当然,这种模式也有它的缺陷,即企业理念的贯彻与执行需要整个社会存在许多具有高度自觉性的劳动力,同时也需要企业的业务量始终充足,利润状况良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具有高度自觉性为前提的共有一个生命的生物体的管理模式,实行终身雇佣制。 二,美国企业理念的特征
美国是一个由来自各国的移民组成的国家,又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美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管理水平、营销能力均世界领先,又是一个多种族、多元化、多种语言并存的社会。与日本民族特征相反,美国人总要求不断的变动。美国人的好动、好胜的民族特点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当时西部地区有大量肥沃的自由土地,富有冒险精神的移民纷纷背井离乡、单身出走或举家西迁,以寻求致富之道,这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西进运动”。
众所周知,美国原为殖民地经济,早期属游牧民族,发展至南方种植园经济及北方大工业时,自始至终贯彻着个人能力主导一切的准则,这一传统使美国人的生活带有明显的信奉“个人能力主义”和“流动及变动性”的色彩,与日本的“家族主义”相比,美国人则更推崇“个人主义”,更强调按能力分配,美国人的思维就像电脑,只需你回答“是”或“不是”,他们更注重效率的取得,乐于以结果来评定工作的好坏,而日本人则愿构建诸如“石头、剪刀、布”似的多级答案,不肯定对或错,这种相对的关系更体现了日本文化的内涵。然而就如美国快餐一样,在管理中美国人喜欢直来直去,重实际重效率、乐于创新、敢于竞争,体现在价值观上,就是推崇“能力至上”,历史传统少,奉行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故美国企业在运行中尤其强调效率、创造力和责任心。
企业的生命力来自有效的管理,美国人曾无不自豪地宣称: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而管理革命却发生在美国。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靠的就是管理。早在二十世纪之初,泰罗首先提出“标准化管理”,继而由福特和斯隆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30年代埃尔顿·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又创立管理中的“人际关系学派”,把管理的重点放在人的行为、满足度和非正式组织上;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管理进入系统科学时代,全面应用系统理论、权变理论解决管理问题,美国的管理开始向着严密化、定量化和硬科学化的道路发展。
从美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管理思想发展演变过程看,美国企业理念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强调个人主义与机械性的社会组织观念,通过契约关系来组成现代公司,用契约来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同时满足个人与公司两方面的需要。具体地:
1.美国公司主要被看作是一组资产,它的收益在短期内应最大化。换言之,一家公司通常被看作是为业主生产货币的机器,它的经理要尽可能地从这架机器里榨取更多的利润。
2.构成公司这架庞大机器的零部件是公司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和各位员工,它们之间的连接与运行完全按照契约条款和各种规章制度中的具体规定操作。
3.美国公司的上层管理者认为,公司的职业经理仅属于公司的半内部人,而位于操作层的员工,不管是白领还是蓝领,统统被认为是外部人,他们就像一部机器里的零部件那样可以随时被调换。因为从技术上讲,任何具有相同岗位资格的人都可以填入这些岗位,完成所要求的工作。
美国企业理念能够做到这一点:在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社会里,以理性的契约、法规来整合个人利益,协调各种冲突,实现公司组织的目标。即能维护公司这个法人的独特个性,保证每个成员工作的基本质量和效率,因为达不到这一要求的成员将立即被调整。采用美国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就像用西医治病一样,能够立竿见影。其缺点是:公司组织的每一个成员仅按照契约和岗位责任制来履行自己的职责,不会去主动承担其它必需但尚未规定的工作。究其根源,美国模式的企业理念并没有真正地把公司组织看作是一个由全体成员构成的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共有一个生命的生物体。 三、中国企业理念的特征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文化承传的规律表明:儒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孔子提倡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孔孟儒家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义务,把个人价值至于社会价值之中,提倡“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在修己的同时,注重入世,讲求修齐治平,经世致用,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学说作为理想人格的标准,从而以对社会、国家贡献的大小来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高低。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人口密集、资源缺乏的国家,为了整体的生存,像日本一样,强调采用具有一个共同生命的生物体的组织管理理念,其基本特点是采用以“和”为特征的儒家学说,如“仁义治天下”、“克己复礼”,注重感情投资,道德教化;“不患寡而患不均”,喜欢采用缩小差距、追求结果平等的分配政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群体力量,强调领导者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如产生于秦汉之际的儒家经典——《大学》中写到:“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儒家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所以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中国企业理念萌芽于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其优点是强调和谐、稳定与团体意识,这对于避免团体间尖锐的矛盾冲突,更好地分配与利用有限的资源具有重大的作用。然而,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该模式注重“人治”,而非“法治”,结果一切规章制度都形同虚设,执行时往往因人而异,常常被打破,由此造成企业没有独立的法人人格,企业工作的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比较低;其次,该模式提倡“平均主义”和“好人主义”,忽视了企业成员中实际上存在着好、中、差三部分人这一事实,这样做的客观结果是使处于“中”、“差”状态的人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使企业经常处在“不死不活”的落后状态;再次,该模式片面信奉“仁者爱人”观念,在客观上助长了许多非正式组织,这些非正式组织干扰了企业正式组织的有效运转,甚至使正式组织的管理处于混乱状态。 四、比较与分析
从中、日、美企业理念的对比和文化承传中可以看出,三种模式各有自己的优缺点。那末,在CIS策划中怎样构建企业理念呢?我认为关键是选择好有效企业理念的标准,选择有效企业理念的根本标准是要使一个公司能够在全球化竞争的环境里获取竞争优势,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下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选用的企业理念应该使现代公司的三个活动主体——公司业主、公司员工和公司顾客的利益最大化;二是选用的企业理念应该适合公司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经济环境、竞争环境、技术环境、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尤其要适应社会文化环境,这既包括该国的传统文化,又包括由全球化经营所带来的外国文化,特别是竞争与合作对手的文化。
[关键词]学校;和谐文化;基本特征
学校文化是学校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是学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师生员工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教育理念、团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具有发展性和校本特征。学校文化随着学校的诞生而产生,它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具有较大的相对稳定性,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学校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学校的形象、质量和生命力,这已经成为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共识。
建设和谐学校文化,是构建和谐学校的重要媒介和途径。正确把握和理解和谐社会语境下学校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建设和谐学校文化,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学校文化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既重视传承,又重视创新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令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灵魂。它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给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记。学校是人才的摇篮,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与发展的纽带。学校文化积淀了人类几千年的智慧,而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今学校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学校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打开他们的心灵大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帮学生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学生在今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多一分厚重的文化积淀,就会少一分轻浮的言行举止;多一分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就会少一分对于多元价值体系的迷茫与困惑;多一分对于传统文化中惰性因素的清醒认识,就会添一分在教育改革创新中寻求突破和超越的勇气。因此,学校要重视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底蕴。
文化本身就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学校文化同历史有着割不断的联系。这里所指的历史,不仅包含国家民族的历史,还包括学校的历史。从学校历史来看,一所学校,不管历史的长短,其走过的时间历程都是一笔财富,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教育资源。①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体现着学校文化的厚重和活力;校风、教风和学风,折射着学校的精神风貌,推动整个学校的繁荣和发展。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优秀办学传统,则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血脉,是这个学校的精神记忆。学校文化就在传承校本文化中得以发展。学校文化的品位,正是因为历史的积淀,时间的锤炼,才具有感染力。
“学校文化传统是学校师生在教育实践中长期创造积累形成的,但是学校文化不是静态不变的,不是消极地接受前人创造的传统,而是与时俱进,不断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新的形势创造的新的学校文化。”②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发展是最好的继承,创新才有时代的积累。“学校和谐文化建设只有秉承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才能保持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而“作为学校精神的创新,就是要培养师生形成一种视野开阔、博大恢宏、兼容并蓄、勇于创造的治学思想、学术传统、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气”。③在继承中求发展,在继承中有创新,注入时代的精神、时代的活力、时代的内容、时代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情趣,让文化底蕴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彰显学校的独特魅力。
二、强调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科学与人文的合力推动的。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现象及其规律,人文的研究对象有关人和社会一切事务。科学以物为尺度,推崇工具理性至上,追求严谨和真实;人文则以人为中心,推崇价值理性至上,追求善良和美好。有人说,假如把人类文化看作一枚硬币的话,科学与人文就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即对立又统一。从文化的层面看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科学文化的精髓是客观、求实、理性的科学精神;人文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二者同源互通,共生互补;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不仅利于两者的发展,而且根本在于有利于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有利于人的素质的提高”。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共同构成了社会整体文化,促进人的自身完善,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传播,都不可偏废。科学教育对科学自身、个人和社会的物质和精神层面,以及社会、民族的发展与进步都有着重要价值。⑤它在开发人的潜能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学校环境下,加强科学文化的传播,主要体现在强调知识的传授,把培养科学精神和智力开发作为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把培养学生的科学认知功能、客观求实的理性精神以及良好的科学素养放在突出的位置,实现科学理性精神人格化。人文文化在促进师生员工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学校文化的角度来看,学校内外一切活动都应是以人为中心的。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和完善人,注重师生员工人性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树立仁爱的伦理价值观,冷静客观地看待社会上“对物的崇拜”,形成有利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校文化,是学校人文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讲,学校文化是一种以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文化,是一种和谐的、完整的文化,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协调融合的文化。
三、尊重个性,和谐宽容
个性在学生的求知、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尊重个性,在学校教育中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是,长期以来好学生的标准不外乎听话、听教,在此基础上,若能学习成绩优异,则在教师眼里就完美无缺了,而有棱有角、有突出个性的学生不仅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反而被想方设法放进“熔炉”,“打磨”成标准件。因为有了这个无形的标准,所以很多学生都朝这个标准方向努力发展自己,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处于一种“听话”的状态,泯灭了自己的思维与个性。这种“只讲统一,不讲差异,不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不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是“中国教育当前最大的弊端”,“这样的教育培养不出顶尖人才”。⑥
“人是有差异的,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样的,因此一定不能忘记差异性的教育。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最适合于他们的教育,才是最大的公平”。⑦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学校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的主渠道。学生个性的张扬需要一个发展的空间,需要学校文化的宽容。“宽容的深刻含义就在于:对自己所认同的对象也能抱以审慎的态度,而对别人所信赖的事物又能假设它确有合理之处。”“宽容,最重要的是对富有个性的人与富有个性的思想的宽容。”“在教育中,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它对于造就健康人格,培植宽容、真诚、信任与正直的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⑧建设和谐学校文化,应该摈弃那种不顾学生个性发展的做法,赋予个性教育以丰富的内涵。应该创设和谐人文环境,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回归到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而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灌输的客体;教师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使“失败者”不再成为学习困难者的同义词。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差异,接纳学生的个性,包括其个性中的不足;关注每一个学生,因学生不同的天分而教,因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而教,因学生不同的最佳学习期而教,因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区而教。学生有多少需要,学校就提供多少服务,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积极、充分、和谐的发展,使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成为教师施展才华,激扬人生的沃土。这是和谐社会语境下学校文化建设的立足点。
四、旗帜鲜明的多元化特征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差异性。多元文化是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所存在的多种文化的总称,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重要资源。多元文化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出现与多元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
“所有学校都是多元的。”“多元化包括许多方面,如年龄、性别、性倾向、政治信仰、社会经济地位、、智力水平、语言和民族等方面的不同。”⑨学校文化之所以深邃而博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多元化特征。学校文化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融过程。在学校,不同的文化广泛交流、碰撞、借鉴、吸收,推动着学校文化的发展。和谐社会背景下学校文化的多元化特征主要表现在:(1)文化的多样性影响着师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多元文化教育体现维护教育机会均等的精神;(3)学校必须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4)推行多元文化教育的渠道是渗透性的,“多元文化教育渗透进学校所使用的课程和教学策略,渗透于教师和学生及家长之间的互动,以及学校解释教学和学习本质的方式”。“由于多元文化教育以批判教育学作为其哲学基础,并将知识、反身、行动(实践)作为社会变革的基础,它因此促进了社会公正的民主原则。”⑩这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建设和谐学校文化,应该充分考虑多元文化对对学校教育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培养师生的多元文化素养和文化批判力,“警惕文化帝国主义的威胁,重构学校的文化形象,为建设一个多元共存的文化世纪作出贡献”。“不仅应该认识到外部世界的文化多样性,而且更应该认识到学校内部学生群体基于性别、种族、阶层、地域等的文化多样性,从而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应该从文化多样性视角出发,审视课程内容的文化价值取向,努力从多种不同文化传统中吸收丰富的课程资源。”{11}应该给弱势学生群体更多的关爱,推进教育机会均等,促进社会公正公平。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必然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该“坚持以主流文化为主导,重视和发挥非主流文化的积极作用;以主流文化引领多样化的非主流文化,在弘扬主流文化的前提下提倡多元文化的融合”{12}。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崇尚和谐,追求和谐。
五、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
行为文化紧密相连,四位一体
学校文化是整合教育资源、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从文化的层次结构上看,学校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载体;制度文化反映学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精神文化凸显学校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诉求,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对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具有灵魂和生命力的作用;行为文化是师生文明素质的表现,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从育人的视角来看,物质文化层次侧重服务育人,制度文化层次侧重管理育人,精神文化层次侧重教书育人,行为文化层次侧重实践育人。这四个层面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育人这个主题。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一些学校往往见物不见人,重物轻人。实际上,学校文化不是靠物质包装出来的,而是人与物相作用的结果。学校文化是一种良好的教育生态,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学校文化建设应坚持“虚实相生、形神兼备”、“务虚与务实”和谐统一的原则,统筹兼顾四个层面,实现学校文化整体内容的发展,包括从内核到表层、从硬件到软件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建设学校精神文化。“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13}学校文化需要通过点点滴滴的渗透,无声地影响师生员工的思想,形成独有的学校精神,内化为师生的性格,并最终体现在他们的行为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文化力的作用。
注释
①苏令:《学校文化:在传承中创新》,《中国教育报》,2006年10月31日(5)
②{13}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68,69页
③邱伟光:《科学把握和谐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核》,《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5期,第42页
④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兼论全面素质教育》,《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第11页
⑤瞿葆奎,郑金洲:《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⑥⑦张建新,薛飞:《专家指出不讲差异是我国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中国青年报》,2007年11月2日(6)
⑧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189,190页
⑨⑩[美]威廉·G·坎安宁,保罗·A·科尔代罗:《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赵中建主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2,107页
关键词 主体 情感参与 行为参与 认知参与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017-05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数学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后果,即使成绩好的学生很多也是高分低能,缺乏创新意识。而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的发动机,所以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近几十年来,我国的中小学数学课程经过了多次变革,其重点由加强“双基”,转到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能力,再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笔者有幸看到由国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华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孔企平著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一书,孔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主体参与直接影响学习结果,但单纯的行为参与并不能促进学生的高层次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全面参与,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但是他同时也指出:学生主体参与策略还有待于我们一线教师在实践中摸索。笔者就如何创造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途径,进行阐述,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学生主体参与的涵义与必要性
孔企平教授研究表明:学生主体参与是指学生在课堂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方式和行为的努力程度。它包括了三个基本量: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行为参与是指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行为努力程度;认知参与指学生在数学教学中使用的反映其思维水平的学习策略;情感参与是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以学生为本,以活动为内容,以参与为中介,以发展为目标”应当是现代教学的突出特征。任何教学改革、教学实验如果不把学生的主体参与作为自己达到目标的一个基本途径,它注定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抓住了主体参与才算抓住了现代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研究并且实施主体参与学习是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与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的必然产物,是学生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发展性教学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学生主体参与策略的实践
让学生“会学数学”和“喜欢数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有行为参与,而且要有认知参与和积极的情感参与。以往的教学,教师常常会注重学生的行为参与,而对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关注不多。实际上,认知参与涉及学生“会学数学”的问题,而情感参与涉及到“喜欢数学”或“喜欢数学学习”的问题。数学教师应该促进学生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正确的学习数学的方式和对数学的正面态度。数学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而且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特别是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参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给学生以“有趣”和“成功”的体验,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一)学生主体参与的实施策略可以以下面的图表来说明:
(二)学生主体参与课堂学习的一个实例
“以学生为本,以活动为内容,以参与为中介,以发展为目标”应当是现代教学的突出特征。任何教学改革、教学实验如果不把学生的主体参与作为自己达到目标的一个基本途径,它注定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抓住了主体参与才算抓住了现代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研究并且实施主体参与学习是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与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的必然产物,是学生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发展性教学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以华师大版七下《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为例说明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一个例子。
本设计上课的班级为人数为40人,我把该班分成10个小组,以组为单位,以“抢答加星制,争创优胜组”的形式来展开教学。
1.讲故事,创情境(阿Q应聘)
【原理与理念】: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遵循教材意图及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在数学课中注意创设情境,把学生置于特定的问题情境、学习氛围中,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思维、调动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将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把情境故事化,符合学生的心理,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诱发学生的思维和引起更多的联想。
师:同学们,鲁迅的书或影视你们有没有看过?
生:看过!
师:鲁迅是我们当代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在他的小说里构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你知道有哪些吗?
生:孔已己、闰土、藤野先生……
师:实际上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人物形象,那就是阿Q,同学们如不熟悉的话可以去学校图书馆去借书看看,或者通过网络去了解一下。今天这节课我来讲一个当代阿Q的故事,同学们想不想听?
1.我国校园足球未来发展中应当确立的科学发展观
2.校园足球热的冷思考
3.“足球梦”与“中国梦”——《体育与科学》学术工作坊“足球改革与社会变革”论坛综述
4.当代中国发展足球运动的新型社会文化建设意义
5.中国足球改革诠释——对《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思考
6.开展校园足球活动需要理念引领
7.增长模式:从“校园足球”开展看“全国学校足球运动联盟”建设态势
8.我国“校园足球”若干问题再探讨
9.论中国足球崛起之道——美国Kennesaw State University王晋教授访谈录
10.中、日、韩三国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比较研究
11.校园足球文化内涵研究
12.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
13.巴西足球运动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14.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研究
15.足球运动员的体能研究范式与体能训练研究
16.对校园足球的“八路突破”的理解与深入——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之三
17.校园足球运动县域推进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以临颍县校园足球发展工程为例
18.国外足球运动体能训练前沿热点与演化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
19.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若干问题的探讨
20.校园足球热的审思——兼论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21.集体身份认同视域下中英足球球迷文化的比较研究
22.英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演进及启示
23.日本青少年足球发展策略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启示
24.荷兰足球历史崛起与持续发展探究
25.再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从德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看中国的校园足球
26.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产品属性研究
27.欧洲国家职业足球产业政策研究——以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为例
28.校园足球活动可持续发展研究
29.校园足球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30.室内五人制足球比赛传球方式特征研究
31.世界足球区域格局及其文化背景探析
32.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3.日本职业足球发展战略
34.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5.基于校园足球视角的基层足球教练员培养
36.国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及其启示
37.日本文明的现代转型与日本足球的成功对中国足球改革的启示
38.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瓶颈及突破策略
39.我国城市群众足球运动发展历程回顾及策略分析
40.影响青少年足球兴趣的校园环境因素的调查研究
41.中国足球项目的价值目标、现实差距与路径设计
42.我国校园足球的异化现象
43.英国足球与英国文化
44.从阶级与社会控制视角解读英国足球演进历程
45.中国足球竞赛体系和训练体系的研究
46.我国布局城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研究
47.青年足球运动员结合球有氧耐力训练实证研究
48.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49.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与足球后备人才培养
50.中国青少年足球操作性训练理念的实践特征
51.基于实地调研对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之理性思考
52.论完善中国足球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问题
53.中国足球体制改革与监管体系建设——概念、问题与方向
54.足球机器人小车总体设计思想及其单片机选型
55.我国足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培养道路的规模设计
56.我国足球价值的解构与建构
57.中日足球青少年培养比较
58.英国足球文化的特征
59.关于中国足球彩票发展的对策研究
60.中国足球生态系统的构建
61.多维视野中的中国足球文化特征
62.发展校园足球现存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63.中国职业足球“共同体”之殇——对中国足球“坦塔罗斯之痛”的社会学视域分析
64.男子足球与女子足球比赛攻守转换时空特征对比分析
65.中国足球文化与欧洲足球文化的比较
66.德国足球成功崛起的因素及启示
67.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8.论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代价及其控制
69.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足球训练研究现状与前沿分析
70.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夺冠中超职业联赛的思考
71.足球比赛核心制胜技战术指标的探讨分析
72.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思考
73.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74.长沙市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开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75.职业足球运动员转会的法律适用
76.我国足球球迷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建设路径研究
77.足球中的国民性
78.解析中国足球文化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影响
79.我国校园足球未来发展的注意问题——以我国首批校园足球布局城市学校足球发展情况为借鉴
80.中国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整体概况及发展策略思考
81.对欧洲足球四大联赛特征刻板印象的实证探究
82.第18届世界足球锦标赛前场任意球攻守战术分析
83.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下的职业足球俱乐部社会公共服务研究
84.现代足球战术体系的后现代化趋势研究
85.日本足球的发展对中国足球的启示
86.欧洲国家足球队进攻战术方法手段运用特征分析——以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为例
87.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88.德国足球崛起的历程及特征
89.足球运动表现研究进展、问题与趋势
90.FIFA 11+综合热身练习在足球运动中的应用——系统综述
91.中国足球改革的社会文化透视
92.论足球技术训练
93.中国顶级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时空分布(1994—2013):格局和演化
94.我国职业足球去行政化管理方式的研究
95.世界足球起源研究——临淄蹴鞠发展及其传播推阐
96.从第世界杯足球赛看现代足球发展规律
97.现代足球比赛中双后腰打法的分析
98.中国足球产业化的分析与研究
99.上海校园足球发展研究
100.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刍议
101.英国校园足球启示:网络路径整合及多元资源配置
102.“校园足球”文化内涵及其建设路径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103.校园足球发展的动力及其耦合机制研究
104.现代足球比赛进球基本特征与规律研究——以第14~20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为例
105.不同颗粒密度人造草坪对足球运动员运动表现及损伤的影响
106.中国校园足球政策工具分析
107.我国足球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108.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
109.我国足球运动管理改革的经验与问题
110.浅谈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
111.开展高等学校足球运动的新途径──五人制足球
112.近现代中国足球发展的历史及其启示
113.英国足球球迷文化探讨
114.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发展模式的构建
115.现代足球的民族精神与中国足球的文化缺失
116.足球运动中的唯象理论实证研究——以国家(地区)经济实力与运动成绩关系为例
117.中日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状况比较分析
118.足球运动员在急停起跳和侧切动作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生物力学特征研究
119.关于足球运动起源之新论
120.国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121.基于文化意义的足球内涵
122.足球比赛表现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23.足球人才全球化的实证研究
124.民间足球竞赛组织的发展阶段特征及主导环境因素
学校活动是整个社会在文化活动中最具有效力的一种文化活动,学校的文化功能是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所不能比拟的。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将上一代的文化内容经过价值批判和取舍,去租取精,去伪存真,传播给下一代。一所学校的文化特质,既具有随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而发展、变迁的共性,同时,又会因其构成或具体环境的不同而具有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个性。学校中这种共性与个性统一的文化特质我们称之为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的存在使学校的所有成员,尤其是学生受到规范及影响。那么,学校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
学校文化的形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特定要求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精心设计和有意安排的文化,即为了使学生顺利地完成社会化过程,学校和教师必须对进入学校领域的各种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精心取舍、组织。建立适宜的文化环境,这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来源。二是年轻一代的文化,主要是来自学生团体中的各种习惯、风俗、民约、传统、时尚、规范、语汇、价值观念等。这种文化就其本源而言是化的一种反映,但其内容则与化有别,是区别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学校文化最终要表达的是这样一些内容:教育的理想或追求;对学校功能及其社会责任的理解;对人性的理解;对学习、工作的态度以及对集体的看法等。
学校文化就是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特殊存在的样式,是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学校文化具体表现为学校整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通过学校的教学、管理、组织和生活的运营而表现出来。由学校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学校哲学、行为规范、办学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的总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明确育人是学校工作的根本。那么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就成为关键。这就涉及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管理模式以及教育观等,这些都是学校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只有在正确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指导下的学校。才可能培养出身心两健,高素质的社会有用之人。因此,校长应着眼于文化层面。着手于日常工作,能只局限于知识教育,在低层面上就成绩抓成绩。要重视学生的做人教育,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的做人习惯;培养学生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的做事习惯:特别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抗挫折能力。还要重视学生的文化教育,注重观念和风气的培养,培养学生富有爱心、懂得感恩、和谐共处的观念:特别注重学风培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主动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发问的习惯,学用结合、敢于实践的习惯。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自然不自然中潜移默化,影响到心灵。让学生学出习惯与大气,玩出健康与情趣,成为会做人、爱读书、善思考、能实践的文明人、文化人。
学校文化是校内有关教育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做引导,没有公平的竞争环境,没有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没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老师们就会无心上进,相互拆台,很难施展自己的才华。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教风建设。不仅是规范教学行为,遵守教学纪律,而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合作竞争氛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思想上激励教师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使师德更高尚,业务更精湛、文化更深厚。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通过办学文化强根基,校风文化显风貌,教风文化强质量,学风文化砺品行,校园文化浓氛围,使学校发展驶入快车道。学校文化建设是提升学校内涵与品质的抓手和切入点,更重要的是校长办学思维方式的改进与转变,能提升其办学水平与理念。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人们更加关注学校的内部发展,这就要求学校提升文化品位,培育学校精神。体现人文化管理,使学校文化内化到师生心里,成为学校发展的根基。我们不仅仅着眼于培育学校文化,更加重视使学校文化获得师生的认同并转化为学校发展的持久动力。
作为学校管理者,在管理之中一定会遭遇许多困惑,在困惑中思考。在思考中困惑,甚至是思考、困惑、痛苦……这些,并不是面对教育的一个个问题的束手无策。而是一种求索,是一种攀越,是寻求最简洁最科学最人性化达到教育管理的理想境地的一种思想炼狱。
管理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存在形式,是一种极为普遍且相当复杂的现象,大到国家、企业,小到家庭、班组,都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管理。管理既包括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组织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形态相联系的、反映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内容。前者注重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则反映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管理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方法,而且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哲学内涵。管理学作为一门经验性科学,它的前提性、基础性问题却属于超越经验的哲学研究对象。管理的哲学内涵往往是管理思想发展和进化的基础,决定了管理理论适用的范围和情境,指导管理实践的有效进行。
一、中国式管理思想与西方之比较
近代管理思想起源于美国,美国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也一直是世界各国学习效仿的榜样。然而,后起的日本在管理上却比美国还要成功。究其原因,是因为日本人知道什么是管理哲学,他们除了应用管理科学以外,还十分重视经营理念。把民族和社会文化情境融入到管理的思想中去,创造了日本管理的成功。美国式管理的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日本是集体主义,而中国是交互主义。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不同移民在交融中形成了美国文化。美国人崇尚科学和理性的思维方式,按照规章制度做事情,以法规作为行为准则。美国式管理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为核心,重视个人能力,崇尚个性和差异,这是其管理哲学的主旋律。从历史上看,日本属于农耕民族,表现为“集体内部的互助合作”的特征,以及安守故土、稳定工作的观念;从地理上看,日本四面环海、国土狭窄、资源贫乏,这种不利的自然条件,造成了强烈的民族危机意识。这种危机感,使传统的农耕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整个日本社会文化中,对人们的观念、道德、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日本人崇尚集体主队精神,排斥个人主义,避免冲突和内部竞争。每一个日本人都会以集体为中心,全员一致,采取同样的行动;强调个人、家庭、企业、政府等社会各组成部分的紧密结合,人们有着浓厚的团体主义、家族主义观念,对集体有强烈的“依恋”情节。日本还是个善于吸纳外来文化的国家,除了科学的运用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还十分重视哲学理念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喜欢从许许多多的个别存在出发,去发现共同的原理。中国人集中体现为变动主义也就是一切看具体情况,因事而定,因人而异。中国人认为管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人就是要搞好人际关系,做事就是要提高工作绩效,搞好人际关系、提高工作绩效就是管理的目标和过程。因此要先会做人,然后会做事,思维上讲究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善于归纳。中国式管理的原则有许多,而且可刚可柔,可上可下,可阴可阳,但要把握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变动性原则,要在变动中归纳和遵循变动的一般规律。有学者认为中国式管理,是指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并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及心理行为特性,以达成更为良好的管理效果。中国式管理主张从个人的修身做起,然后才有资格来从事管理,而管理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以“安人”为最终目的,达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状态。
总之,中西管理哲学各具自己的特点,从深层次看来,也不乏相通的地方。而且优劣共生、利弊相倚,往往具有对应和互补的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家之间全面深入的开放与交流,带来了各国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包括管理哲学交流的冲击和交融。全球范围内的管理哲学总是在各国文化的互相交流、互相融合中不断发展和创新。因此,随着中西管理哲学的深入交流、移植和融合,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改进和重构,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式管理思想的哲学思考
1.社会文化情境论。任何管理思想起源于其所在的社会文化情境,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与人有关,而人是受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约束的,要实现有效的管理,就需要去理解人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哲学观念等。因此,管理思想都有其适用的理论基础和社会情境,一旦脱离了这些情境,可能会出现“生搬硬套”、“水土不服”的问题。从这个视角来看,管理体现的是经验和艺术,必须依据现实的情境来实践、提炼相应的管理思想,并运用成熟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来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从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来看,管理更多的体现是一门科学和制度,有许多可以遵循和重复应用的规则方法,从科学管理、决策学派、经验学派到人本学派,管理的艺术成分渐渐凸现出来,这也反映出社会文化发展对人的关注,要求给予人更多的空间和机会,从哲学高度来实现人对全面自由的追求。因此,哲学要求人自由的全面发展,就决定了管理哲学必须是以人为中心。
当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以及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文化的交融。根据东西方管理整合的趋势,中国的管理必将突破过去对西方管理哲学和思想的崇拜和依赖,必须结合中国现阶段国情和民族文化传统,不断挖掘我国宝贵的古代管理思想,走出一条从学习—借鉴— 应用— 创新— 提炼— 升华的道路,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思想体系。
2.管理中的“和谐”思想。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个性化、劳动者知识水平提高,都要求组织能够快速反应、灵活应变,而基于分工的层级组织制度表现出迟缓和不适应。人地位的变化,使管理系统越来越复杂,管理领域正在从纯理性主义的科学管理转变为关注理性与非理性相融合的管理模式。传统的文化模式,主张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重视自我修养和内心世界的平衡,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融合和社会稳定,凸显我国古代管理哲学强调协调和协作关系的智慧。协调是在自觉、自愿、自主的条件下实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间的行为配合和支持,协调就必然涉及到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和谐机理。管理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怎样协同以实现其有机组合的功能,可以归入“和谐”的哲学范畴。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十分重视不同事物之间的协作和协同,提出了许多有关“和谐”的观点。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和合”精神——即透过共生、共处、自立与共同发展而达至大同社会的理想世界。“和”的概念不仅反映了一个组织、一个社会理想的运行秩序,而且反映了达到这种秩序的内在平衡机制。孔子的弟子在总结孔子关于“和”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时,提出了“和为贵”的命题,这与现代人本管理核心“团队精神”十分相近。中国古代管理讲“内和”,用现代管理学的语言表达,就是重视管理系统的团队精神和和谐管理。传统的儒家思想为和谐管理提供了哲学的基础,从思想和理论的高度解释了管理的基础,为人们自由的进化发展提供动力。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企业管理者不缺思想,但缺的是如何把中国的管理思想与西方的管理方法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基于目前管理理论应对不确定性的局限性,有学者根据对有关组织系统和谐运行机制的思考,提出了“和谐理论”。陆续在管理科学领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文章,阐述了和谐管理的思想与和谐管理的研究问题,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和谐管理理论体系。这是对已有的管理理论进行学习、引进、消化和吸收的同时并创新提出中国管理模式的有益尝试。
3.人本管理的哲学内涵。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紧密相联,其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是对人和人性的假设。各种管理理论的区别,归根到底是由于对人和人性的理解不同。传统管理思想也考虑人,但人在管理三要素——人、财、物中是处于从属和边缘地位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民主自由的追求,经济理论和社会理论已经改变了过去“经济人”的假设,重新确定了“社会人”的假设。每个个体生活在社会的关系之中,除了经济需求,还有更多的情感和社交需求。基于“社会人”假设的行为科学理论尊崇的是人本管理价值观。人本管理是在人类社会任何有组织的活动中,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来进行管理的一种普遍的管理方式。基本特征就是将人看作是组织的主体,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并在组织管理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否定过去把人视为单纯的手段、工具的观念,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的价值目标,主张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是目的和手段的辨证统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以人的发展为主旨,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最终目的。人本管理弥补了物本管理的局限,突出人性的因素,推动人与组织的协调发展。人本管理,就是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中心和组织的最重要的资源,是在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并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人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最终目的。人本管理思想的产生,使管理理论获得一种新的哲学观点,一种新的方法论视野,从而实现了从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的根本转向。人本管理思想符合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精髓,是管理领域的趋势和方向。
(作者单位:河南行政学院)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有效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要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通过课外学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充分利用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跨文化意识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产业的突飞猛进,世界步入了全球化的轨道。在这种大背景下,人们对掌握外语的要求越来越高,只停留在语言的表面已不能满足人们交往的需要,而是要求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既要掌握作为符号的语言,还要掌握这些符号里蕴藏着的民族文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语言,充分发挥其交际工具的作用。为了应对世界全球化,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外语人才,我国外语教学加大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力度。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
跨文化交际能力(ICCcompetence)是从交际能力(tom—munieativecompetence)发展而来的。语言能力是Chomsky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指的是理想的语言使用者的全部语言规则知识(HuZhuanglinetal,1988)。Hymes(1972)针对Chomsky对语言能力与语言应用的区分提出了交际能力概念,涉及四个因素:可能性、可行性、适宜性和操作性。在此基础上,CanalandSwain(1980)又进一步研究了社会因素,交际场合及语篇等因素对交际能力的影响,他们把交际能力具体表述为以下四个组成部分:1)语言能力:语言知识与技能;2)社会语言能力:根据交际的具体情境来选择恰当语言表达方式的能力;3)语篇能力:谋篇布局的能力;4)策略能力:具有应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手段,解决交际中的障碍,以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近年来,语言学家又认识到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以及文化知识对交际能力的影响。他们在综合了各家之说的基础上,把交际能力扩展为跨文化交际能力,认为交际能力可以指学习母语后获得的交际能力,也可以指学习外语后获得的交际能力。当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交际时,所涉及的交际能力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多向度的概念,除知识向度外,还有思维向度、行为向度乃至情感和个性向度(刘学惠,2003)。Gudykunst(1984)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还应包括关系能力、语用能力和情节能力。可见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由个体为达到有效交际所应掌握的包括语用能力在内且与社会或文化规范相关的交往能力组成,包括语言和非语言能力、文化能力、相互交往能力。
二、语言、文化和交际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均属于社会现象,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要素之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的存储与传播而世代相传,二者关系密切。语言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使用的,语言的使用受到文化的制约,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由于各个民族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规范,即所谓的文化差异。文化教会人们如何使用语言,而某些语言形式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产生相关的语言交际意义。如中国人经常采取自贬或否定形式回答称赞以示谦虚,而英语民族则采取肯定形式,回答“Thankyou”。交际能力既包括了四种语言能力(听,说,读,写),又包括了社会文化能力,即能够与另一种文化的人进行和谐交际的能力。在跨文化背景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最大的障碍是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所以,缺乏文化的了解必然会造成交际障碍。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其基本特征之一。学习语言并掌握其组词造句规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知识在语言交际环境中加以运用。而语言是以文化为背景,各民族的文化又是相对独特的。所以很容易看出,学习外语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即在交际中正确、恰当地运用外语的能力的培养。交际能力是一个包含文化内交际和文化间交际的两个方面的广义的交际,对跨文化因素涉及较少。由于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除具备一般的交际能力要求外,还必须具备跨文化意识和能力。跨文化意识是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与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语言是一个信息的载体,也是一种表达文化的工具,英语语言教学必须有文化内涵和文化因素,所以教授语言如果不触及到文化,教学任务根本无法完成。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1.首先要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效果。教师对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要有足够的了解,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