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政策的目的

教育政策的目的

时间:2024-03-05 14:33:58

教育政策的目的

第1篇

摘要: 社区教育是社会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每一届政府都把“构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

>> 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政府采购相关问题的探讨 探讨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中健康教育服务项目的开展 政府购买社区社会化服务的几点建议 健康教育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应用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的管理与使用 政府购买助残服务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社区服务项目为例探索社区服务机制的建立 当前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问题及其对策 航空客舱服务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移动通信工程服务项目中挣值管理方法的应用 表面工程技术服务项目中的专家咨询模块分析 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的探讨与建议 新型黄金服务项目:社区快捷洗车服务 政府购买服务:社区工作的发展路径 “政府购买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慈善助推社区公益服务项目落地生根 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类研究 海外工程服务项目外籍员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中国残联的假肢服务项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任珊.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将成趋势[N].京华时报.http://epaper.

/html/2015-01/19/content_162988.htm.

[3]赵璐.政府购买助残服务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6(01).

[4]毛颖.地方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路径选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4).

[5]王济东.基于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养成的政府购买行为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6(01).

[6]曹麟,张新,贾相梅,贾轲.政府购买社区教育服务项目的规范性建设研究结题报告[R].北京市西城经济科学大学,2015.

第2篇

【作者简介】王吉康(1990—),男,山东德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贾缓(1990—),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自21世纪以来,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成人教育政策越来越具有全球统一协作的特点。[1]UNESCO、OECD、EU等作为国际教育政策制定的重要机构、引领了世界各国成人教育政策的发展方向。然而,由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环境不同,各国成人教育政策也显示出相对独立的特点。UNESCO 2013年发布的《第二份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从《贝伦行动框架》的视角、审视了成人教育政策的基本状况、探究了成人教育政策对象和目标、分析了成人教育语言政策。

 

成人教育政策应体现广泛性、包容性和综合性三个原则。[2]广泛性是指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成人教育政策应包括广泛的学习内容,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包容性是指受教育作为一项基本人权、要保证不同民族、处于不同地域、边缘化的弱势群体也能接受成人教育。综合性是指成人学习的目标应包括个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具有多维向度。《贝伦行动框架》为检测当前成人教育政策提供了框架和标准。要理解成人教育政策的情况,首先要弄清世界各国对成人教育的理解状况。

 

一、成人教育官方定义程度较低,理解差异较大成人教育政策是保证和实现成人教育权力和利益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政策制定者对成人教育的立场、价值取向、理解不同就会影响到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等各方面。因此,对“成人教育”的理解是影响成人教育政策的关键因素。成人教育的官方定义可以有效反映人们的理解状况。报告显示:全球平均有58%的国家对成人教育有官方的界定。其中以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最高为73%、欧洲北美61%、非洲地区54%、阿拉伯地区43%、亚太地区最低为41%。[3]有些国家对成人学习与教育没有文本定义,但实践中存在成人学习与教育的概念,成人教育既有文本的显性理解,也有实践的隐性理解。通过分析成人教育的官方解释,成人教育的理解大体分为单一向度和多维向度。按照教育对象、内容和目标等,单一向度的理解可分为三个类别:(1)少数国家将成人教育等同于扫盲教育,以15岁以上的人群为目标群体,教育程序和目标缺乏具体性。(2)六分之一的国家将成人教育理解为成人基础教育或第二次教育机会,是对生活技能的培训。(3)将成人教育等同于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许多国家将TVET作为唯一关注焦点。[4]单一向度是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线性思维,缺乏综合性;只看到了教育的工具性作用,忽视了教育的人文初衷。世界上约有一半的国家(主要是欧洲国家)对成人教育的理解是多维向度,将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整合在一起。具体表现为:(1)依据教育程度、目标和形式,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文化教育和公民教育等不同类型的教育联合成为一个整体。(2)目标包括个体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目标,个人目标包括提高就业能力、公民参与水平和生活品质。[5](第二份)对成人教育更为广泛的理解不可不归功于国际组织所颁布的《汉堡宣言》、《贝伦行动框架》等文件所起到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二、成人教育政策普及程度提高,地区差异较大成人教育政策的普及化、具体化会极大地影响政策的执行效率和成人教育的权益保证。成人教育政策的文本形式包括法律、条例、法规、计划、倡议等,形式较为多样。相比较《第一份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目前成人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比例大大提高。第六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上提交的国家进步报告中只有82%的国家教育政策直接或间接的涉及成人教育,其中56(全球36%)个国家拥有成人教育专项政策。[6]时隔三年之后的《第二份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显示:拥有成人教育专门政策的国家数达到了107(全球92%),成人教育政策的普及性和专门性大大提高了。虽然成人教育政策的平均普及度较高,但成人教育政策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详见表1)。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成人教育政策达到全面普及的水平,相较于2009年80%的普及率,增长很快;欧洲北美和非洲国家也达到了90%以上;亚太地区成人教育政策普及率最低,《第一份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仅以亚洲国家为统计对象,普及率为83%,而SGRALE将一些环太平洋国家例如新西兰、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太平洋国家纳入统计范围拉低了普及率,可见,太平洋国家的成人教育政策制定较少。

 

表1成人教育政策地区分布

 

地区分布拥有成人教育政策国家数百分比拉美和加勒比24100%欧洲北美3797%非洲2593%阿拉伯地区583%亚太地区1676%资料来源为UIL.Second Global Report on 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

 

三、政策对象为四类人群,关注就业和弱势群体教育政策对象即政策的目标群体是指教育政策所直接作用与影响的社会人群。[7]目标人群范围的大小是成人教育政策包容性原则的标尺。报告显示:全球成人教育政策的目标群体主要有四类:(1)按某一年龄段的人群。主要包括有全年龄段(full age spectrum)人口,即15岁以上的人群,包括青年、中年和老年人,是最为广泛的目标人群。苏格兰有项光荣承诺,就是向所有公民提供优质教育。[8]有国家基于经济发展的角度,将劳动年龄人群(15—65)划为成人教育政策对象;有少数国家还将最活跃劳动人口(15—45岁)作为教育对象;欧美11个国家强调将老年人作为成人教育的对象。(2)与就业相关人群。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全球70%的国家将政策目标群体定位于某一特定领域的就业人群、失业和半失业人群,其目标在于提高成人就业能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3)女性人群。关于性别,在历史上世界各地就存在男女教育的不平等性,妇女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着力于消除教育性别的不平等,有三分之一的国家强调将女性作为教育政策的目标人群。巴勒斯坦作为中东的伊斯兰国家,成人“不论性别”(regardless of gender)都可以成为成人学习对象;但在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某些国家仍将男性作为接受成人教育的优先群体。总的来说,女性在成人教育政策中的地位日益得到提升。(4)社会边缘人群。社会边缘人群是指与社会相隔离,没有能力适应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准则的人群,通常是由于经济边缘化导致的。[9]具体包括地理位置偏远(处于边缘地区或受到隔离的人群)、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被社会排除的、无家可归人群和移民者)、教育程度偏低(文盲、辍学者和低技能工人)以及残疾和遭受身体或精神疾病的人群等。很多国家强调把他们纳入到成人教育对象中,体现了成人教育政策包容性的原则,也有利于边缘人群更好地融入社会,获得发展。[10]政策制定者越来越关注女性、边缘人群等弱势群体和与就业相关人群的受教育情况。

 

四、政策目标具有多维性,以功能主义目标为主成人教育理解的差异性、教育政策对象的多样性、成人教育政策的综合性原则等都要求成人教育政策目标应当是多维性的。多维的政策目标具体表现在各国的成人教育政策中。71%的国家在成人教育政策中设定了目标,通过分析,成人教育政策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1) 提高和发挥整个教育系统或其构成要素的功能和作用,把其纳入到终身学习框架中。(2) 加强成人教育的内部效能,即提升成人参与水平,取得显著的教育成果。(3)具有人文性目标,在于使成人学习和教育产生影响或带来更为广泛的益处,主要指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就业能力,增强社会凝聚力。目前成人教育政策以前两项目标为主,[11]前两项目标属于成人教育系统的内在目标,是教育本身要达到的目的;第三项则属于教育之外,能对个人、社会带来发展和变化。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融合的。东欧国家爱沙尼亚促使教育体系更加开放,保证成人的正规学习和非正规学习,增加他们的竞争力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主动性与社会责任感,减少教育程度低的人口比例。[12]可见,其政策目标既有成人教育系统的内部统筹,也有个人、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成人教育政策目标具有多维性。但在实施具体的政策目标方面,功能主义教育观成了实践上的优先选项。杜尔凯姆作为功能主义代表人物,认为教育目的或功能由社会来决定,培养人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13]具体表现在政策上就是关注成人教育的就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职业教育作为重点,为市场培养有知识、高技能、适合工作的人。区域性组织、各国政府普遍把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14]第二份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显示,这种政策目标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五、成人教育教学语言政策普及较低,种类多样教学语言政策作为成人教育政策的一项分类政策是衡量教育包容性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国际间教育流动越来越常态化,在流动的社会中,人们所处双语或多语环境情况日益增加;另一方面世界各地存在着文化、语言的多样性,在保护文化的差异性的前提下为不同人群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越来越成为成人教育政策考虑的重点议题。教科文组织为我们提供了多语世界中三个教育原则:(1)支持将母语教学作为建立学生和教师知识和经验、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2)支持不同教育水平的双语或多语教育作为促进社会、性别公平的手段和社会语言多样性的关键要素。(3)支持语言作为跨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鼓励不同群体之间的理解,确保尊重人的基本权利。[15]据以上原则和各国具体情况,除了没有制定和分类未知两种情况外,全球成人教育教学语言政策共有9种类型(详见表2)。教学语言政策种类较多,不同类型的语言政策以官方语言为主,作为通用语言的英语应用较广;地方语言较多的用于扫盲教育,其他国家语言的使用有教育程度的限定。报告显示:52个国家没有制定成人教育教学语言政策,全球只有58%的国家制定了语言政策,许多国家的教学语言政策是覆盖各类型教育的,不仅仅针对成人教育。[16]成人教学语言政策相比成人教育政策的普及程度,比例较低;教学语言政策以“官方语言为主,辅之以地方语言”的国家数最多达到了21个。部分欧美国家为移民提供本国语言的培训,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融合。

第3篇

教育政策评估是教育政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评估活动,人们能够判断某一教育政策本身的价值,从而决定政策的延续、革新或终结;同时,还能够对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教训,吸取经验,为以后的政策实践提供良好的基础。因而,教育政策评估也是促进教育政策科学化的关键一环。由于教育政策在我国刚刚兴起,教育政策评估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概括有助于我们改进教育政策评估工作,并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政策评估体系。

一、教育政策评估的内涵

教育政策评估是公共政策评估的一个重要分支,教育政策问题专家彼得森(P.Z.Peterson)认为教育政策研究与其他公共政策领域研究相比并不需要特殊的概念或特殊的。因而,我们对于教育政策评估内涵的理解可以建立在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之上。

所谓政策评估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它是政策分析的重要方面,是一种具有特定标准、方法和程序的专门研究活动,贯穿于政策运行的全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对教育政策评估的内涵作如下界定:所谓教育政策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教育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通过对教育政策对象及其环境的变化以及构成其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的分析,为政策的转变、改进和制定新政策提供依据。它是一种对教育政策运行全过程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的科学活动。

为了便于研究,结合教育政策运行过程的程序,我们可以将教育政策评估划分为三种类型,即预评估、执行评估、后果评估。预评估是指政策执行之前的方案评估,旨在对设计的方案进行价值分析、可行性分析和后果预测分析;执行评估是指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评估,旨在检视执行过程是否按原定政策方案进行,如果继续执行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后果评估则是对政策执行后的产出和进行的评估,包括政策效益评估、效率评估和影响评估。

教育政策评估存在的问题体现在各种类型的教育政策评估中,教育政策评估涉及到教育政策问题的认定是否正确,政策目标是否恰当,政策方案是否可行,政策方案是否不折不扣地得到实施,政策执行资源是否充足,政策执行机构是否健全,政策效果是否明显,政策效益和效率是否达到满意程度,政策影响是否较好等方面,因而教育政策评估是一项非常复杂和艰巨的任务,受到教育内部和外部诸种因素的影响,对于教育政策评估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应该与考察教育政策的全过程结合起来。

二、教育政策评估存在的问题

以色列学者内伏认为,一次完整的评估应包含下面10个方面的:评估的定义,评估的功能,评估的对象,应该调查的变量,应该使用的准则,评估的听取人,评估的过程,调查的方法,评估者的特征,判断评估的价值和优缺点的标准。以此为线索,在上述教育政策评估内涵分析的基础上,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可以将教育政策评估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几种:

1.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

在教育政策问题认定和教育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教育政策的目标由模糊逐渐清晰,教育政策的预评估中就包括对教育政策目标可行性和合理性的审查。然而,教育政策的问题认定和制定本身就受到来自政治、、文化、科学以及教育本身等方面的影响,因而教育政策目标不会是一成不变的,难以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完全明确。随着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演进,政策目标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此外,一般而言,教育政策涉及面广,要使一项政策获得理解和支持,顺利地通过并加以实施,就必须兼顾方方面面的利益和要求,就其本质而言是各利益主体博弈的过程。因而,政策目标不可避免地出现分散、不明确的情况。教育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给政策评估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使得政策评估的科学性受到质疑,教育政策评估的信度和效度难以得到保证。

2.政策评估的方法亟待改进

常用的评估方法主要有前后对比法、对象评定法、专家判断法和自我评定法。前后对比法为评估活动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对象评定法扩大了政策评估的范围,专家判断法提高了评估活动的客观性,自我评定法使得政策评估活动经常化。然而,各种评估方法也各有不足。在我国,有些地区统计数字的真实性值得怀疑,有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把评估作为炫耀工作绩效的手段,无论政策的实际效果如何,政策评估的结果总是“成果辉煌,政绩卓著”。对象评定法由于参与评估的政策对象可能不完全了解政策对自己的影响,而从当下获得的积极利益或自我利益受损来判断政策的好坏,使政策评估与客观实际之间产生一定的分离。专家判断法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家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中国社会的人文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特点对专家判断法的客观性、准确性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自评法的不足之处显而易见,政策执行人员参与政策过程,政策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声誉和工作,因而不免会出现文过饰非、隐恶扬善的情况。这些问题有些是评估方法本身的问题,有些则是带有本土色彩的问题,总之,评估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3.政策行动和环境改变的因果关系不易确定

我们在评估一项教育政策时,总希望能在政策行动与实际社会情况的改变间建立一种因果关系,即实际社会情况的改变会受到政策行动的影响。但是实际社会情况的改变往往受到教育政策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在某种情况下更多地受制于经济政策、文化政策而非教育政策,在实际的政策运行过程中,教育政策往往缺乏相对的独立性,这一点在我国表现得尤为明显。

4.政策效果的多样性和影响的广泛性

教育政策行动的效果往往是多重的,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有些是正向的,有些是负向的。教育政策的效果和影响常会出现政策制定者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办重点中学的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培养人才,总结、积累经验,起示范作用,带动一般学校前进。然而,在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重点中学不按教育办事,单纯应付,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试教育成了教育发展的主流,结果负面效应很大,造成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普遍缺乏。

5.有关人员的抵制

教育政策评估归根到底是对教育政策功过得失的评判。这种评判与政策制定和执行人员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积极的评价有助于提高决策者和政策执行人的声望和社会信誉,反之,消极的评价则会危及他们的切身利益。从政策制定者和执行人的角度,他们总是希望政策评估有利于自身。人的心理特点和组织的惰性也不利于教育政策评估工作的展开,“人们从潜意识里对自己及自己的选择计划和运行有所偏爱,喜欢品评他人及其作为而不愿接受他人批评。组织总是习惯一如既往地运行,不喜欢变革,而评估往往意味并伴随着批评和变革。”因而,评估必然会受到有关人员的消极对待甚至阻挠,影响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6.政策信息系统不完备,获取数据困难

充分的信息和数据是教育政策评估的基础,在政策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教育政策评估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就得不到保证。我国的教育政策信息系统还处于初创阶段,统计口径与国际标准不尽一致,而按照不同口径统计的数据之间差异很大,非十分专业的人士不大可能分清其中的差别。更有甚者,有些地方的教育政策执行机关不重视信息管理,敷衍了事,所获得的信息和数据要么残缺不全,要么已经过时,不能反映现在的教育发展状况;有关信息资料得不到及时的收集和科学的分析,教育政策信息系统的建设处于停滞状态。

7.政策评估的经费不易取得,专业人才缺乏

教育政策评估不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相反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即教育政策评估本身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在现实中,教育政策评估的重要性和价值还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于听从上级指示,“认真领会,全面贯彻”,甚少对政策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质疑。全面考察教育政策从问题认定、制定到执行全过程的教育政策评估更是刚刚起步,评估的经费来源匮乏,这严重制约着教育政策评估工作的开展。教育政策评估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政府机构和学术界对于教育政策评估的关注和研究还刚刚开始,受过严格专业训练,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熟悉评估方法和技术的人才可谓凤毛麟角;现在的政策研究机构的主要功能是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当好参谋,或者完成政府委托的研究项目,学术机构的科研经费也主要来自政府,很少有其他的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客观的政策研究和政策评估当然不易做到。

8.缺乏判断评估的价值和优缺点的标准

教育政策有好坏之别,同样,教育政策的评估也有优劣之分,即存在着对“教育政策评估”的“评估”,本质上是对教育政策评估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的理论基础中公平、正义、平等、效率、效益等复杂关系交叉在一起,很难有一个明晰的标准。教育政策评估的优劣得失仅仅停留于一般的理论分析,较少有深入的理论建构和量化的数学模型,教育政策评估还主要表现为经验总结、工作汇报、座谈研讨等形式,与真正的科学意义上的教育政策评估仍有相当的距离。

三、推进政策评估工作的对策

针对教育政策评估存在的诸多,我们认为可以从思想、组织、制度、手段诸方面改进教育政策评估工作,切实解决困扰我国教育政策评估顺利推进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提高教育政策评估的水平,促使其向纵深、日益成熟:

1.提高对评估工作及其意义的认识

完整的政策过程一般由四部分组成:政策议题的确定、政策制定(决策)、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的颁布执行只是政策过程的中间阶段,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修订、补充、完善和更新,没有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好”政策。因而,教育政策的评估,无论是过程评估,还是终期评估都是教育政策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

教育政策评估在教育政策过程中的作用:教育政策评估绝不是无关痛痒、可有可无的,它贯穿于教育政策的全过程,不仅有助于政策部门认识政策的特点、优劣和成效,监督政策的执行过程,补充、修正和完善政策,而且还有助于开发政策资源,增强政策效益。因而,首先应该在思想上认识教育政策评估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其次,端正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教育政策评估既不是歌功颂德的工具,也不是专门否定有关人员工作成果的“长舌妇”。教育政策评估是一项有一定基础和相应范式的活动,它是基于基本的逻辑和人类认识而产生的。教育政策过程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认识和实践过程,同人类其他认识过程一样,不可能完美无缺,必须经过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不成熟到成熟到逐渐深化的过程。教育政策评估正是这一过程的“加速器”。所以,教育政策评估至少应具有两方面的功能,除了经验、肯定成绩之外,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探寻原因,提出建议,发挥建设性批判的功能。有关组织和人员重视政策评估工作,注意发挥政策评估作用,不仅不会社会声誉和地位,相反可以避免犯大的错误,在公众心目中建立起民主、公正、豁达、负责任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的信赖。

2.教育政策评估制度化

教育政策评估的制度化是指将教育政策评估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制度纳入有关政府部门或决策部门的工作日程。教育政策评估制度的建立首先应在思想建设的基础上,构建起预测评估、执行评估和结果评估相结合的完整的教育政策评估体系,克服以往那种只重政策制定,忽视政策评估的积弊。重视教育政策评估结果的和消化,及时吸收评估的成果,通过教育政策评估得到相应的反馈,更好地为决策服务,不断改进、修订和补充教育政策的,使整个教育政策过程形成良性循环;教育政策评估的制度化建设也能保障教育政策评估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从而逐渐消除政策过程的盲目状态和主观随意性。其次,建立教育政策评估基金也是教育政策评估制度化的题中之义。教育政策评估是一项浩繁的工作,需要各种专业人才的协作,收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经历相当长的分析过程,足够的资金保障是教育政策评估工作顺利推进的前提。为此,应建立专门的教育政策评估基金,同时设立教育政策评估资金的筹措委员会,利用民间资金和国外资金促进教育政策评估的研究和开展。

3.建立独立的教育政策评估组织

只有建立起独立的教育政策评估组织,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政策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落实教育政策评估制度。教育政策评估的组织化建设可以把大批专门人才集中起来,从事教育政策评估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提高教育政策评估活动的效率和效益。教育政策评估组织在财政、人事和资源调配上如果完全依赖政策制定或执行机构,教育政策评估的信度和效度就难以保证。为了防止教育政策评估的“异化”,保持教育政策评估组织的相对独立性,甚至比建立教育政策评估组织更为重要。在这一方面,国外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在建设教育政策评估组织的过程中加以借鉴。如美国的兰德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组织,近年来大量从事教育政策的评估工作,为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提供决策服务;布鲁金斯研究所依据政府和私人的需求,从事合同式的研究工作。他们不仅在人事管理上独立,财政来源也多元化,即使从政府那里得到政策评估的经费,事先也签订合同,作为提供政策服务的合同方出现,因而他们与政府的关系是雇佣合同关系,而非行政隶属关系,这样就有效地杜绝了“人情评估”、“奉命评估”、“形式评估”等现象。

4.明确教育政策目标,精选评估对象

在制定教育政策的时候,应尽可能明确教育政策的目标,尽可能使教育政策的目标量化,并规定目标达成的时间,为评估工作提供可靠的参照系。进行政策评估时,必须回顾、审视原定的政策目标,检测目标达成的程度,还应检讨政策目标本身是否符合形势的发展,是否依然可行。另外,由于教育政策评估可资利用的资源有限,实际上不可能对所有的教育政策都进行评估。我们必须遵循可行性原则,选择那些政策目标比较明确,评估资源比较充足的政策;优点和局限性已经显露的政策;效果显而易见、比较好测定的政策先进行评估。我们还必须贯彻有效性原则,首先评估那些有重大社会效益和效益的政策,评估结论具有推广价值的政策,评估成本较低的政策。精选教育政策评估对象的另一层内涵是指在使用对象评定法进行教育政策评估时,在注重参与评估的政策对象广泛性的基础上,应考虑采用质的研究的原理,对对象进行分组和编码,把政策对象的主观情绪体验和对政策的评价尽可能加以区分。

5.建立教育政策评估信息系统

没有足够质量和数量的信息,不能进行科学决策;同样,也无法进行科学评估。但是由于教育政策影响的广泛性、教育政策资源的复杂性、教育政策执行部门的层次性和重叠性都给教育政策评估信息的收集带来了困难。为此,在教育政策过程的开始阶段,即从教育政策问题的认定开始,就应建立起相应的教育政策信息系统,对教育政策信息的收集、加工、交流和使用进行理论研究和总体设计。

教育政策评估信息系统的核心任务是系统地记录有关教育政策问题、教育政策投入、产出和外部环境变化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具体包括:“(1)教育政策问题和目标;(2)投入某项教育政策的资源以及分配状况;(3)教育政策执行的情况;(4)教育政策实施对政策目标群体所产生的影响;(5)教育政策实施所造成的社会与经济变化;(6)社会公众对教育政策的反映等等。”为了保证信息资料的全面、客观,提高评估信息的使用价值,必须建立与教育政策评估信息系统相配套的信息收集制度,使教育政策相关信息的收集在时间上、次数上、数量上、范围上都有明确的规定。还应力求教育政策信息收集的标准化,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统一,符合社会科学研究的普遍格式,特别是要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统一统计口径,以便于归纳、整理、加工、筛选。还可以充分利用机技术帮助我们收集、处理和使用信息,借助技术加速教育政策信息的传播、加强信息沟通上的规范化建设,使之尽可能及时、顺畅。

教育政策评估工作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万事开头难,存在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只要社会各有关部门和人士切实关注,真心支持教育政策评估工作的开展,现存的问题就可以逐步得到解决,教育政策评估工作就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符合国情的高效、务实、可信的教育政策评估体制会在不远的将来建立起来。

[1]陈振明.政策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232.

第4篇

【关键词】人性理论;教育政策;滞后;消解

一、合理认识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价值

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具有其自身的价值实现需求,教育政策推进时必须考虑到教育政策执行主体自身价值的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满足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需求,这种需求既包括物质的,更包括精神的。对待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必须关注其物质需求的满足程度,而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关注其更高层次的精神上的需求。这种需求不是靠物质能够满足的,必须在制度设计上,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而对于组织层面的教育政策执行主体来说,教育政策设计必须能够满足作为群体利益的组织的需求,在政策上区分对待不同区域和不同层次的教育政策执行主体,使之能够在整体上获得尊重和满足感,从而达到其对于教育政策内容认可,与教育政策制定主体在教育政策目标上达成一致。

二、提升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力以及明确权责范围

有效的教育政策执行力是以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有效能动性为前提的,提升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力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加强:第一,创造较好的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工作环境。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上级机关应当积极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创设舒心的工作环境,使其能够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第二,提升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自身修养。教育政策执行主体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对教育政策的认知度,而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对于教育政策的认知度又是优质高效的政策执行力的前提和基础。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被赋予一定的权威,代表教育政策制定主体推进教育政策的执行,由于教育政策内容的普遍性和教育政策执行环境的特殊性,教育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之间的矛盾,使得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在“规则”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被赋予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是教育政策执行主体作为行政机关而被赋予的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在制度框架下,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育政策执行模式的权力。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必须保持价值取向的客观性,保证价值中立才能保证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否则,当教育政策执行主体与教育政策制定主体之间价值取向发生异化时,就会发生教育政策执行滞后问题。保证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是政策有效执行的所有问题的前提。在教育政策执行主体自由裁量权的基础上,必须强调权责一致,使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在负有权力的同时也必须清楚自身肩负的责任,以防止权利使用的泛滥。

三、促进教育政策制定主体与执行主体的有效互动

第一,教育政策制定主体需要积极主动地对教育政策内容、要求、目标等进行解读和阐释,包括教育政策制定的过程和教育政策制定主体对于教育政策问题的认定和解读等等。而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应当积极主动地向教育政策制定主体索取教育政策的相关信息,以使自身行为更具可操作性,这样更能丰富其对教育政策内容的理解,使政策解读更有针对性。第二,教育政策制定主体和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应当就教育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交流,教育政策制定主体需要了解设计出来的教育政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运行状况,教育政策制定主体应根据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反馈的信息决定对于教育政策是继续、调整还是停止,或者对于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方式提出修订意见。教育政策执行主体也应当针对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的具体情况主动向教育政策制定主体进行信息的反馈,并根据教育政策制定主体的新的指令,调整自身行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教育政策执行滞后问题由于人性限制,每个教育政策执行主体与教育政策制定主体在利益和价值上会有一种博弈。正是由于教育政策执行主体自身具有这种复杂性,所以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会由于这种博弈而产生行动的滞后,影响教育政策的常态执行。人性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不但需要通过组织和制度来规约人的行为,还需要关注教育政策目标群体的切身需求,以提升教育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可度,使得教育政策执行滞后问题得到消解。

参考文献

[1]刘复兴.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76~181,34~35

[2]章建石,张康华.教育政策的时间延滞效应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6(6):59~62

[3]李江源.教育政策失真的因素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1):16~23

[4]杨润勇.教育政策调整的必要性与实施途径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4):90~94

第5篇

关键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政策执行 制度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7-149-02

我国从1997年开始招收培养教育硕士,至今已有12年的历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备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型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政策执行,是指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政策所规定的内容付诸实施的过程。一项政策的顺利执行有很多的影响因素,如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本身的因素,和政策以外的因素。目前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本文从研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1目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009年12月1号 本人在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发放了30份问卷,回收30份,回收率100%。被调查对象为师范学院教育专业的老师和行政人员,目的是了解他们对于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政策本身的认识,以发现存在的问题。

1.1政策内容不清晰,目标不明确

以下选取一些题目用来分析:

第一题:您对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政策现状的满意程度(如图1)

图1

第二题:您认为目前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政策的条例规范。

结果:60%的老师和行政人员认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政策条例规范界定不清楚,18%认为界定模糊,12%选择界定很清楚,10%界定很模糊。

原因分析:

一项政策要能够顺利执行,政策本身内容必须具体明确,目标清晰。我们会发现很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参考培养方案中对培养目标的描述很模糊, “较丰富”和“较高”的字眼频繁出现,如“应具备较丰富的教育管理学理论”、“应具备较高的教育学基本素养”、 “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培养目标不能具体准确的界定,就会使政策执行者缺乏对培养尺度的把握,最终会导致政策不能有效实施。

1.2缺乏相关政策措施

1.2.1任职资格制度不配套

首先看有关人们报考教育硕士的积极性的调查显示:如图2。

第四题和第五题是有关影响人们报考教育硕士积极性和影响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习积极性最大因素的调查,调查显示,有55%的老师和行政人员认为影响人们报考教育硕士积极性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毕业后职业晋升机会不多。48%的老师和行政人员认为影响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大因素是学生对毕业后前景不乐观。

原因分析:

总结国外发展专业学位的宝贵经验,可以看出他们将就业资格与专业学位紧密的联系起来,这样就会激发基础教育工作者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积极性,因为取得专业学位就意味着取得了相关的就业资格。然而,目前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基础教育岗位的任职资格与职务晋升严重脱节,学生回到工作岗位后社会地位不能得到提升,待遇没有改善,这就抑制了人们报考教育硕士的积极性,在校学生也没有学习的动力,这无疑成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政策难以取得预期成效的重要瓶颈,影响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政策执行的效果。

1.2.2培养制度不健全

培养制度包括课程设置和学制等方面的内容。我们选取两道题目来分析一下目前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制度现状。如:您认为目前我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中存在的最大问题?调查显示有82%的老师和行政人员都认为缺乏实践性是目前我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中的最大问题。再如:您觉得我国目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制状况如何?58%的老师和行政人员认为目前的学制不太灵活,25%认为学制僵化。

原因分析:

课程设置方面,我国目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结构不合理,不适应社会今天的需求。最大的问题是:课程中的实践部分太少,理论课程较多,这种课程设置没有不能充分体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专业和职业功能,学生毕业后也难以适应岗位的需要。在学制上,培养模式单一,弹性学制一直停留在口头上,实施不力。现行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学制虽然也采取了脱产、半脱产、等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学习时间的伸缩性也得到了体现,但与真正意义上的弹性学制还是有较大差距。

1.2.3评价制度不科学

有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评价制度有这样两道题目:(1)您认为我国目前教育硕士的评价体系?调查显示:52%的老师和行政人员认为目前的教育硕士评价体系有待完善。(2)您认为我国目前教育硕士评价制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 42%的老师和行政人员选择了评价标准单一,52%的老师和行政人员选择了评价主体来源单一。

原因分析:

(1)观念模糊:在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评价活动中,存在的主要误区是:没有把教育硕士研究生与学术性研究生这两个概念分清楚,把他们统一看作研究生层次,因此最终把两种不同的研究生教育的评价标准混为一谈,影响了评价结果的真实有效性。

(2)对评价主体重视不够:汲取国外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评价的有益经验,评价主体应包括政府机构代表和学术团体与专业组织的人员。因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专业性学位,对其的评价应归于专业评估。但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却主要是由政府人员和学校专家组成,而缺少了教育一线的教师和专业组织的专家,其评价结果肯定会有失偏颇。

2对策与建议

(1)政策本身内容具体明确,政策目标清晰;(2)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1)密切专业学位与任职资格的联系;2)完善教育硕士学位培养制度 (课程设置 学制);3)建立合理的教育硕士评价制度。

注释 :

①邓光平.我国专业学位设置政策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5):97.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政策极大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2005年5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分6个部分,要求各地把均衡发展作为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并对缩小校际差距、加强农村和城镇薄弱学校教师队伍、提升教育质量、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意见》强调以区域推进为重点,优先解决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把工作重心聚焦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并特别提出“建立监测评估体系”等措施,以切实推进各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修订后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对保障农村地区实施义务教育提出了法律要求,并强调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规定国家应“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重点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从而明晰了各级人民政府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和法律要求。

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同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及缩小教育发展校际、城乡和区域差距的具体思路和办法。仅仅两年后,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2012),进一步明确了未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的基本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基本策略。众所周知,农村教育在义务教育体系中比例最大,涉及层面最广泛,位置最基础也最为重要。十年中,国家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政策形成较为完整的系统,对完善农村教育体系产生了巨大作用。从《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第一次将“均衡”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以及党的十七大在政治报告中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思想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并修改了《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被逐渐提升为国家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这些文件一是厘清了责任主体,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升为各级政府的法定义务;二是制定了提高农村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师队伍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措施;三是实行“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管理方式,极大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均衡发展。这一系列政策凸显了国家对相对薄弱的农村义务教育的高度关切,为不同时期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促进了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

(二)《教育规划纲要》把农村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引领农村教育改革纵深发展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做了系统分析和全面部署。在《教育规划纲要》中,农村教育占据了重要的部分,全文出现“农村”、“西部地区”、“城乡”等涉农关键词50余处,反映出《教育规划纲要》对农村教育的关注。《教育规划纲要》关于农村教育的专项内容,主要集中在“发展任务”和“保障措施”两大部分。在“发展任务”部分,农村教育的重点集中在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两个领域;在“保障措施”部分,也有多处涉及农村教育的内容,且均以“重点”呈现,如提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对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债务,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等倾斜政策”等。另外,《教育规划纲要》还对农村教育的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项安排,如重点资助“农村家庭困难学生接受教育”、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并安排了侧重农村教育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等项目,此外还对“农村学校寄宿设施”、“改善留守儿童寄宿条件”等提出了针对性的要求。《教育规划纲要》是继《意见》之后对农村教育整体发展和改革最重要的综合性政策文献,对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了更高层次的安排与谋划,对农村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农村教师等农村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和重要领域做出了重点安排。《教育规划纲要》强化了“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方向,对于实现教育公平、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具有里程碑意义。

(三)十年中出台的其他政策持续关注农村教育,形成具体政策支持体系

1.党和国家若干宏观涉农政策为农村教育

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问题”对农村教育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十六大以来,2004年至2012年连续出台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强农惠农政策得到空前重视。十年“一号文件”的共同之处在于:党和国家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关系事业发展全局的“重中之重”,每一次都把农村教育放在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小康社会的大局中来谋划。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作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将加快包括教育在内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确定为主要任务之一。“一号文件”等国家政策,为农村教育政策制定与落实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条件。

2.“两基”系列政策有效提升了农村教育薄弱领域

为确保了“两基”的全面普及与难点突破,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两基”政策推进难点在农村,西部攻坚计划主要针对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滞后、教育基础薄弱的农村县区。围绕计划,国家相继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涉及农村教育的政策工程,如“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边远艰苦地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计划”、“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及“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等,不仅很好地推进了“两基”攻坚的重点,保证“两基”攻坚目标全面完成,也极大推动了农村地区教育发展。

3.“义务教育”系列政策构建了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支持体系

十年中,除“两基”政策持续实施之外,国家还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制定了全面保障与支持政策。从2003年开始,国家对中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免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住宿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同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全面部署了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形成了“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立学校接收为主”的“两为主”原则,逐步完善了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获取义务教育的保证制度和机制;2005年,教育部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了财政保障范围;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规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针对集困地区的2600万农村学生给予营养膳食补助;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对布局调整中出现的“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加重以及城镇学校班额过大”等问题提出了调整意见。

4.农村教师政策聚焦农村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关键点

农村教师是决定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最近十年中,农村教师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出台的教育政策有很多涉及农村教师的内容。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启动实施“特岗计划”,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采取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等方式,对农村教师实施大规模培训;2012年,教育部会同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把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下大力气补齐“短板”,力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

5.农村教育政策重点领域逐步向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延伸

国家高度重视农村职业和成人教育,实施了若干重要政策。除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教育规划纲要》(2010)等综合性教育政策涉及到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之外,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若干意见》(2002)、教育部《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的通知》(2004)、教育部《关于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的意见》(2005)、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006)、教育部《关于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等工作的通知》(200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2010),特别是201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强调了进一步明确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提出了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升农村职业教育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十年中,国家多项涉及农村职成教育的政策大大加强了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地位,集中解决了一批薄弱问题,完善和充实了农村教育的政策体系。

二、十年农村教育政策分析

过去的十年,是农村教育政策体系完善的黄金时期,农村教育政策经历了逐步丰富、渐次落实的过程。在已有政策框架下,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政策的基础上,农村教育政策体系经历十年的重点发展,逐步趋于完整,形成了完备的政策体系系统。

(一)政策体系趋于完善,农村教育政策勾勒出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大格局

任何领域的教育政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系统存在,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十年中我国农村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教育政策的配套愈发健全和完整。一是整体性加强。农村教育政策体系趋于完善的首要标志是其整体性增强。政策体系的整体性,集中反映了体系与单项农村教育政策的关系。十年中,相关农村教育政策大量出台,几乎涉及到了农村教育的各阶段、各层次和各环节。这些具体政策“指向农村教育的多层次、多类别以及综合性、协同性发展,也指向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与均衡发展”。同时,各层次、各类别的农村教育政策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对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发挥着综合作用。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完成了由财力向人力、技术等方面的配套支持。如在经费支持政策方面,十年中,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的实施,对农村职业中学学生普遍实施学费补助和对普通高中家庭困难学生实行补助、拨付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此外还包括农村教师培养、城乡校长、教师交流机制等人力支持政策以及农村教育信息化等技术支持政策等。各方面、各层次的教育政策配套相继出台以及各具体政策之间的协调呼应,极大增强了体系的整体性。结构体系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政策之间的相互错位、甚至冲突的情况,农村教育政策体系体现了较好的整体功能。二是层次性凸显。所有较为复杂的教育政策体系均为分级分层控制。毫无疑问,十年内各级颁发的农村教育政策无论在影响范围、作用大小上都是有一定差异的。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3)作为农村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由国务院,全面涉及到了农村教育的方方面面,成为十年来农村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在《决定》总体原则指导和要求下,几乎所有的省市都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把《决定》的政策目标和要求逐层分解,形成上下有序的政策系列。十年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也凸显了政策层次性。2006年《义务教育法》修订,从法律上保障了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实施。教育主管部门的连续政策文件、各有侧重的重点突破的工程以及各地的探索改革,分层完善了政策结构。总之,各级农村教育政策保持了目标方向的一致性,体系组合秩序严谨,显示了较高的效率。另外,十年中农村教育政策发展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决定》(2003)为基本政策,农村教育政策的构建,始终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明确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把“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重点,围绕“服务三农、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实施城乡统筹战略,极大促进了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相关文件与政策体现了持续性,政策实施方向呈现了一致性,不仅延续了农村教育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也为后续的教育政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农村教育政策体系纵向一致、横向协同的良好关系,使得政策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认可,实现了较大的增益值,保证了政策体系向更高层次的有序状态演进。

(二)有机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中,农村教育政策成为我国教育政策重点领域

农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策大环境,我国农村教育政策体系的完善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过去十年中,党和国家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政策,为农村教育提供了宏大的政策环境,加速了农村教育政策体系的完善,促动和引领了农村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2005)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思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并提出“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党和国家的宏观政策,为农村教育政策的实施创设了十分有利的环境条件,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也直接促动了农村教育政策的完善。这一时期,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关于小康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指向农村的重要政策目标、要求和措施为农村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农村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党和国家把农村教育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切入点,在政策上予以重点关注,推动了一系列农村教育新政策的出台。过去十年中,农村教育政策在整个教育政策体系中比值大、分量重、位置显著,凸显了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位置和优先发展的原则;在此期间,国家颁发农村教育政策层次高,目标明确,农村教育的的保障、扶持及改革力度持续加大。这十年中,农村教育政策迭出,频率高、数量多,标志着农村教育相关领域受到了持续关注。从2003年到2012年,教育部十年工作要点始终把农村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工作要点年均提及“农村教育”及相关关键词达20余次,真实反映了农村教育在全国教育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农村教育政策制定、实施成为了这一时期国家教育政策建设的重点领域。

(三)经历动态调整,农村教育政策强化了对农村教育改革的引领,指引了农村教育发展方向

十年中,我国教育发展迅速,农村教育及其周边的社会背景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教育政策既是以往教育政策过程的延续,也是面对新情况适时调整的产物,时刻处于动态创新、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在此期间,农村教育政策体系在调整中完善、在调整中充实、在调整中优化。在保持稳定性的基础上,国家农村教育政策一直与时俱进,实现了动态调控中的稳定发展。在此期间,我国多项农村教育具体政策在总体方向不变的大前提下,在政策目标、内容或落实方式等方面有所调整。前半段时期,在全面兼顾农村教育体系建设的同时,农村教育政策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领域,自始至终把普及教育,尤其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作为农村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而在义务教育在全面普及后,国家适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推进均衡发展上,义务教育政策瞄准了更高的目标,在农村教育多个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教育政策都做出了调整,如进一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等。党和国家在原“三教统筹”政策基础上,推出并实施了“统筹城乡发展”。20世纪80年代国家曾大力倡导的“三教统筹”较好地促进了农村教育整体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后,国家把农村教育的侧重点转向城乡统筹问题上,提出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政策目标。除此之外,农村学校布局在十年中也经历了反复调整的过程,政策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保证了农村教育持续发展。

(四)规范性水平提升,农村教育政策制定、执行过程效果明显

任何教育政策都是一个过程,其中包含政策制定与执行两个基本环节。农村教育政策过程的演进,首先表现为农村教育政策制定是一个动态完善的过程。十年中,农村教育政策内容重点突出,形成全面兼顾农村教育各领域的政策框架。其中,影响最大且贯穿始终的“两基”政策全面提升了农村教育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确定了“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了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实施了农民工子女的“两为主”的平等对待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极大加强,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水平都得到极大提升。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先后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扩大农村优质高中资源”、“普职协调发展”以及“多样化发展”的政策目标;农村基础教育则以《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2004)中“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启动及“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农村教师特色岗位计划”等政策提出为标志,开始关注农村教育领域的细节和难点问题,政策的科学性、实践性“较改革之初有了显著的进步”;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在坚持服务三农的政策指向基础上,制定实施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继续强化了农科教统筹的政策引领;农村学前教育也提出了“普及学前一年教育”的政策目标,采取强化措施加快了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的进程。

政策执行是政策制定者“透过政策目标的设定与行动纲领的规划,希望贯彻实施,发生政策的正面效果”,过去十年农村教育政策的落实也呈现了规范顺畅的良好局面。十年中,农村教育政策执行机制全面完善,政策主体日趋明确。在国家统筹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均制定了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地方政策,健全了农村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把农村教育全面列入了议事日程;加强了各地统筹协调,组织实施了各项重点政策落实的配套措施,并及时针对落实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调整方案;教育部先后与绝大多数省市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构建起了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各地推进“农科教结合”,形成政府统筹、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农村教育工作机制;加强了对农村教育的督导评估,“将督导评估的结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进行表彰奖励或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总之,在过去的十年,农村教育政策的落实扎实有序,有所创新。总的来说,农村教育改革目标是通过农村教育政策具体体现和实现的。一是农村教育政策过程注重全面改革,综合推进。总体来看,农村教育改革实行了自上而下的政策模式。国家层面整体谋划、顶层设计,出台综合性政策文件,再实施重点突破,持续深入。如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国务院首先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明确“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随即提出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新机制,同时提出教师素质提升的目标,逐步朝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策略。二是国家教育政策得到了各级地方教育政策积极呼应。各项农村教育政策出台后,其执行主要依靠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执行。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执行上级政策时,必须对上级政策精神实施政策‘再制定’”。如为了落实《决定》,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4),提出“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政策目标,提出了“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等多项具体落实措施。国家重要农村教育政策出台后,全国各省、市、县结合区域实际,都颁布实施了与之配套的地方政策措施,引领和推动了全国农村教育改革的改革和发展。三是系列工程重点推进。针对农村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问题与突出矛盾,国家采取了实施专项工程、计划予以重点突破的政策落实方式,集中精力,逐一突破,实现不同时期的政策目标。如上文提及的十年中“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十几项重点工程。总之,在过去十年,农村教育政策过程完整规范,政策制定、执行均有所创新,地方政策配合有力,根据各地农村教育不同情况和条件,因地制宜,农村教育政策体系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与适切性,农村教育政策效果良好,政策目标逐步实现,农村教育发展迅速。

(五)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要求,农村教育政策需要进一步充实和优化

第7篇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执行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1-0228-02一、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教兴国”的国策下,教育被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这一政策下我国的义务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政策在农村地区的执行还是存在困境的。

(一)教育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

近年来,我国虽不断地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但是就总体而言,我国的教育经费的投入还是不足的,在全国5721.7万在校初中生中,农村学校的比重是57.2%,而所占教育经费相应比重仅为47.6%,全国初中生人均教育费支出为1102.50元,其中城镇1423.85元,农村为861.64元,城镇与农村生均支出比为100.0:60.5。小学生生均教育费支出625.45元,其中城镇为841.11元,农村为519.6元,城镇与农村生均教育费支出比为100.0:61.7。由于教学经费不足,学校的教学设备不齐全,一些学校连最基本的桌椅板凳都是残全不全的,更别说昂贵的实验器材、教学用具了。有的学校没有正规的操场、篮球场、足球场,有的学校没有图书室,就算有图书室藏书量也是极少的,图书的种类少,数量少,藏书多数内容陈旧,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低

农村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相对于沿海及发达城市而言是偏少的,还时有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发生。这就使得许多农村的教师都“跳槽”到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教师辞职、调职的情况常常发生,造成了教师队伍数量上的短缺和结构上的短缺。这也使得农村学校存在许多代课老师。据统计,2001年农村初中代课教师有65005人,占全部专任教师的4%;农村小学代课教师为515394人,占全部专任教师的13.6%。这些代课老师许多都是退休的老师或者是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他们多数教学方式单一,知识面狭窄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化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质量堪忧。

(三)教育负担沉重,辍学率较高

农村学校合并的事实使得部分学生需要坐车才能去学校,这额外增加了家庭的教育支出,此外,学生还要支付自己的伙食费甚至是住宿费,在无形之中加重了家长的教育负担,许多家长根本无法承担额外的教育支出。2005年初,中央党校的一份报告指出,近几年农村学生的辍学率、流失率偏高,初中生辍学率上升,有的地方农村辍学率高达10%以上。曾几何时,在中国,出乡村的主要三种形式其中一种就是读书,这里的读书主要是上大学,乡下人把读书考大学看成是孩子的最佳进城的途径,但是随着大学的扩招,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加之打工已经成为现今孩子进城“流行的”方式,大学生已经不再那么受到农村人的“待见”,因此家长也就选择了让自己的孩子不再浪费时间在学习上。二、造成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执行困境的原因

中国有句古话是说要“对症下药”,我们要找到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分析导致问题存在的原因,才能够“治标又治本”。真正解决问题。

(一)义务教育政策本身科学性不足

人是理性人,各项政策的最后决策者都是人,决策者的有限理性表现为他所掌握的与教育政策制定有关的知识的不完备性,还表现为在教育活动中对困难的预见性,以及表现为在超出其感知限度的技能、习性和反应能力方面的受限制性。它的科学性不足主要是体现在它的不公平性上。就目前义务教育政策制定来看,教育政策的内容太具体,忽视了每个地区有其不同的地区特色、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程度,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制定教育政策时完全没有考虑到农村地区的情况的特殊性,政策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不能够对政策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二)义务教育政策的执行人员自身的不足

任何政策的实施一定离不开政策的执行者――人。人是政策执行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因素。人毕竟是作为社会人存在,因此他们总是会被各种利益左右,在义务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也不免如此,学校为了弥补资金的不足实行变相收费,政府为了提高绩效就重点扶持城市的学校,从事教育公平研究的杨东平学者指出:“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形成了一种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国家的公共政策优先满足,甚至只反映和体现城市人的利益。”这些都违背了义务教育精神,义务教育政策在农村地区被扭曲执行。

(三)义务教育政策的执行的资源不足

任何政策的执行都需要充足的资源,否则就不能实现预期的政策目标。其中,作为政策执行资源的基础的经费资源和物质资源是最重要的政策执行资源。在教育投入中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比重所占份额仍然很低,2006--2010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累计新增经费,由原来的2 182亿元至少增加到2652亿元,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也不足1%。除了资金不足之外,师资力量的供给不充足是比较明显的。在很多农村地区学校的师资队伍都呈现出断层的现象,无法补充到年轻的优秀老师。

(四)义务教育政策的目标群体对义务教育政策的遵从度差

如果政策的目标群体对于该项政策的目标指向、遵循原则和内容规定没有强烈的认同感,他们往往会采取消极配合,马虎做事的态度,从而影响该政策的执行效果。就政府来看,他们追求的政府的绩效,带有功利主义色彩,他们往往牺牲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来成就城市义务教育,甚至将教育资金挪做他用。就老师来看,农村教师的发展空间不大,他们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面对的竞争也少,因此他们中有些人渐渐就失去了动力,满足于现状,不探索更好的教学方式;而有的优秀教师则是人往高处走,辞职、调职多有发生。就家长来看,他们往往认为孩子读书考不上大学都是没用的,即使考上大学也要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义务教育对于他们来说是没有任何经济收益的。因此,他们宁愿自己的孩子少读一点书,早点出去赚钱养家。

三、突破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执行困境的对策

前面我们分析了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的困境以及原因,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执行,否则一切都是空谈,目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出完善政策执行的对策,便于政策有效地执行。

(一)制定农村义务教育的单行文本政策

我国公共政策学者谢明在他的公共政策概论中解释公共政策的定义时引用了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David Easton)在《政治系统:政治学现状研究》一书中的一句话:“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种类型,是指为了解决教育领域所产生的公共问题,政党、立法机构、政府等所制定的教育方针、行动纲领、教育法规、条令条例等多种行为规范和活动过程的总称,是对教育工作的目的、策略和途径的总体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政策比较概括,缺乏针对性的文本政策,我国农村的特殊实际要求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时,要根据农村教育发展的特殊实际,综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确定适合农村的教育发展目标,不能让农村的教育目标脱离实际。搞“噱头”教育。除此之外还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本文,要健全现有的法律制度,制定针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法,能够解决农村教育制度上的缺陷,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体系的稳定性,从而保障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

这里我们将政策执行者概括为政府官员及教师。对于政府官员,首先是要提高其政治素养即其对政策的理解能力等。对政府官员进行教育培训,例如让他们攻读MPA,学习公共政策课程,提高专业知识素养,能够独立地分析、理解政策的内容和政策目标。除此之外还要定期进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减少他们的功利主义思想,做好人民的公仆。对于教师,不仅要提升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还要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建立教师进修制度,确保农村教师能够得到培训、进修的机会,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改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还要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等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及奉献精神。

(三)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资源投入

现有的农村教育的财政经费主要是地方政府承担。2005年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其中,最关键的是建立了中央与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新机制。这也就要求提高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供给水平,缓解县级政府的财政压力,实现资源的宏观调控,缓解当前教育发展失衡的现状。中央可以保证教师的工资发放,省级政府可保证给学生免费发放教材,县乡级政府保证学校的日常运转。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完善专款专用的财政体制,这样就避免政府部门将发展农村地区教育的资金用于其他提高其政绩的工程上,这样也为教育发展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第8篇

关键词: 教育政策评估 方法 标准 问题 对策

一、什么是教育政策评估

在讨论什么是教育政策评估之前,先要讨论什么是政策评估,因为教育政策评估是公共政策评估的一个重要分支。教育政策问题专家彼得森认为教育政策研究与其他公共政策领域研究相比并不需要特殊的概念或特殊的方法。因而,我们对于教育政策评估含义的理解可以建立在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之上。

所谓政策评估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1]它是一种具有特定标准、方法和程序的专门研究活动,贯穿于政策运行的全过程。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对教育政策评估的内涵做如下界定:所谓教育政策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教育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通过对教育政策对象及其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构成其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分析,为政策的转变、改进和制定新政策提供依据。它是一种对教育政策运行全过程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的社会科学活动。[2]

二、为什么要进行教育政策评估

教育政策体现了国家治理教育的方针,反映出政府在教育方面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服务,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但是当一项教育政策颁布以后,是否被施行,以及效果如何,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标,都需要我们对教育政策的实施过程进行评估。评估有利于实现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公开化。教育政策评估有什么作用呢?

一是通过教育政策评估可以得知现行的教育政策执行的情况和执行的效果,以及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等,为制定新政策提供经验或教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是通过教育政策评估检验教育政策目标提出以后,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

三是通过教育政策评估检验教育政策投入运行后产生了的效果如何,看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

四是教育政策评估为教育政策的持续、修正、调整或终止提供可靠的依据。

总之,“对所有的政策来说,无论它是如何产生的,对其实施过程的监控或评估都是或者应该是非常重要的”。[3]当然,教育政策也不例外。因此,我们要重视并加强对教育政策评估的研究,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谁来实施教育政策评估

谁来实施教育政策评估?一般情况下是政策实施者和专业评估人员来充当教育政策评估的角色。[4]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政策实施者来进行教育政策评估,由于教育政策的公共服务属性,所以,实施教育政策的主体其实是政府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各级学校组织。在这些部门工作的人员对政策的实施情况最为了解,自然他们最有发言权。但是,实施者又是评估者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好处是评估与实施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坏处就是当评估者已经不能与实施者加以区分时,评估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问题就出现了。所以,我们在不排斥政策实施者充当评估者的角色的同时,也要考虑如何通过一定的措施来尽可能保证评估者的公正性,以提高评估的可信度。

另一类是专业研究者,即在高校或教育研究机构从事教育政策研究的人。他们有较强的学术知识,评估视野较为宽广,所涉及的利害关系较少,所做的评估比较客观和可信。但他们也有不足之处,他们不容易获得评估所需的详细材料。

四、教育政策评估评谁

教育政策评估的对象是谁?教育政策评估是对教育政策质量和效益进行检验和反馈的活动,对教育政策进行评估必然涉及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受益者,以及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环境。因此,我们把教育政策评估对象确定为教育政策主体、教育政策客体和教育环境三类。

教育政策主体主要指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有学者把其分为教育政策决策主体、教育政策执行主体、教育政策利益主体。[5]教育政策决策主体指国家公共法权主体,由中央和地方党委、全国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构成;教育政策辅助决策主体指社会政治法权主体,主要有国家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地方政府教育政策研究室、各种形式的智囊团、咨询机构等;教育政策参与主体包括教育政策的执行者和实施者、社会舆论、利益团体三部分。

教育政策客体主要指教育政策的受益体,即各级各类院校。各级各类院校受益主要表现在教师、学生、资金、管理制度、信息资源、设备资源等教学和科研所必需的基础条件等方面。

教育政策环境主要指教育政策适用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环境。首先,社会整体教育水平、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是教育政策制定的依据和有效实施的保障;其次,政府是宏观政策制定者,其政治导向对国家教育政策体系有一定影响;再次,经济的发展可以增加国家和家庭对教育的投入,教育高投入反过来又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最后,地区文化和校园文化。

五、教育政策评估的方法

教育政策评估的有效进行,有赖于使用正确的评估方法。

一是将教育政策实施前后的状况进行比较,从中发现问题,判断政策执行的效果,从而提出改进政策的建议。

二是从有无该项教育政策的角度进行比较,就是假如没有实施该教育政策会有什么结果,然后分析实施了这项政策的效果,比较两者的异同,从中体会该政策的价值与意义。

三是将本国本地区实施教育政策的情况与条件类似并实施同等教育政策的国家或地区的情况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六、用什么标准来进行教育政策评估

教育政策评估,是要考察教育政策是否符合教育规律,是否能够实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因此,如何确定评估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是否投入了充足的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的投入是实施教育的前提条件。教育资源不到位,教育政策的执行和实施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投入充足的教育资源,才能够保证教育政策评估的有效实施。

(二)是否有健全、高效的政策执行机构。

政策评估的执行机构在政策评估的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构是否健全关键要看机构内部部门划分是否合理,分工是否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运作是否有序,机构内执行人员能否对政策的内容与性质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以便在执行政策评估的过程中各行其职,保证政策的顺利执行。

(三)教育政策是否反映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教育的根本宗旨之一是确保每个受教育者能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使教育政策的实施能尽可能地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同时,能够更好地了解公众对该教育政策的理解和支持程度,以便指导今后教育政策的实施。

(四)教育政策是否适应不同地区的教育情况。

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一个地区有效的教育政策,对其他地区未必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政策执行人员需要在不违背总的政策精神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考虑问题,适当变通政策方案,以适应当地的特殊情况。

(五)政策执行后的效果是否有价值。

教育政策的实施,目的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避免在执行过程中发生政策表面化、扩大化、被替换的现象。价值标准的确立是评价一项教育政策是否有积极效果的科学尺度,执行后有积极影响并不断地促进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才是有价值的。

(六)社会对所取得的结论是否满意。

教育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调研公众对该政策是支持的多,还是反对的多,有什么意见,这对以后制定政策有很大的作用。

七、教育政策评估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一)政策评估的经费筹备难,评估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教育政策评估的重要性和价值还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所以评估的经费来源匮乏,不易取得,这严重制约着教育政策评估工作的开展。对此问题,政府要加大对其的资金投入。另外,社会各界人士也要积极支持教育政策评估活动,应使经费来源多元化。

教育政策评估相关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在我国,受过严格专业训练,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熟悉评估方法和技术的人才少之又少。对此问题,政府要积极培养一批既具有教育学和政策学的背景知识,又掌握科学的评估方法的专业人才队伍。总之,要尽可能任用优秀的专业人员来担任评估工作,以提高评估工作的质量。

(二)相关部门、人员抵制,教育政策评估遇到阻力。

教育政策评估归根结底是对教育政策功过得失的评判。这种评判与政策制定和执行人员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积极的评价有助于提高决策者和政策执行人的声望和社会信誉,反之,消极的评价则会危及他们的切身利益。因而,评估必然会受到有关部门和人员的消极对待甚至阻碍。从政策制定者和执行人的角度,他们希望政策评估有利于自身,于是政府部门出示给评估人员的资料往往是有利于自己的材料。这不利于教育政策评估工作的展开,也影响到评估的可信度。

(三)政策信息不完备,数据获取困难。

真实、详尽的信息资料是评估的基础,以保证教育政策评估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我国的教育政策信息系统还处于初创阶段,统计口径与国际标准不尽一致。更有甚者,有些地方的教育政策执行机关不重视信息管理,所获得的信息和数据要么残缺不全,要么已经过时,不能反映现在的教育发展状况。有关信息资料得不到及时的收集和科学的分析,教育政策信息系统的建设处于停滞状态。

因此,要建立和健全教育政策的信息管理系统,应建立相应的信息管理机构,同时出台信息管理的制度,规范信息的采集、加工、传输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信息的漏损和偏差。还应力求教育政策信息收集的标准化,特别是要采用国际统一标准。

总之,教育政策评估是一项涉及面广、操作复杂的系统工程,加上我国的教育政策评估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全社会需要共同合作,使教育政策评估顺利进行,从而使其真正成为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整合教育资源,推动教育政策科学化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陈振明.政策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刘孙渊.我国教育政策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扬州大学学报,2002.

[3]欧文・E.休斯著.彭和平等译.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第9篇

关键词 教育政策执行 教育政策执行问题 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教育政策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依据。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政策效果,执行政策比制定政策更重要。因此,认识教育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发掘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为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实践依据。

1教育政策执行的基础概念

关于教育政策执行,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国内较为认可的观点。从价值观念的角度,胡春梅学者认为“教育政策执行是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将教育政策思想、内容、目标转化为教育政策行动、现实、效果,为培养新生一代和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提供服务的政策执行过程。” 从实践过程的角度,韩清林学者认为“教育政策执行是将教育政策付诸实践的过程,在教育政策内容的指导下,对教育实践进行改造的相对独立的过程,它不注重问题本身的分析和研究,而是重教育实践。”从执行的动态性角度,王世忠学者认为“教育政策执行是教育政策执行者按照一定的政策方案,运用各种政策资源,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政策目标,把教育政策所规定的内容转化为有效现实成果的双向互动过程。”综合各种观点,本文中认为教育政策执行就是执行者根据教育政策所提出的目标、计划、行动原则及行动指导等把教育政策内容付诸实践的过程。

2教育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2.1执行依据不够完善

正确的、符合实际的教育政策依据是教育政策执行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1)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实际状况不同,想真正符合实际难度很大。(2)作用于特定领域中的教育政策难以深入到每一受众,存在政策普适性与个体差异性的矛盾。(3)教育政策的稳定性和相对变动难以切合实际情况的变动频率。

2.2执行主体难以控制

(1)教育政策适用范围较广,执行主体不单一,职责难以细化,易出现无人负责不良现象。(2)政策执行主体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理解能力不同,执行力度自然有所差异。(3)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存在自我裁量行为,有些教育政策只停留在宣传阶段,沦为一纸空文。素质教育理念出现时间近30年,但是学校、家长、学生对于成绩仍存在狂热追求,不能彻底摆脱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

2.3执行手段的社会性

教育政策是否能够有效执行,更重要的是涉及到多种部门和受众。政策宣传是否到位、教育资源能否良好分配、相关公共政策能否顺利实施,直接作用对象能否理解和践行、间接桥梁能否起到上传下达的功能都对教育政策执行产生影响。教育政策的执行,需要获得社会的大力支持。

2.4执行环境的多变性

恰当的教育政策执行环境是教育政策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F实并不总是符合预期,替代式执行偏差总会存在。没有静止的政策环境,自然也没有永久适应的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否与政治制度相契合,能否与其他相关政策环节相符合,执行的物质条件是否具备,资源分配是否平衡,已分配的资源能否真正作用于相关的教育政策对象,这些环节存在的问题都会给政策执行带来困难。

2.5执行效果的滞后性

教育政策最终目的是通过提高人才的质量促进社会的进步。提高人才的质量是一个长期过程,人才价值的实现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体现,所以教育政策执行效果具有滞后性。只有更长远的计划和安排,和对于正确教育政策稳定执着的心态,才能避免人为造成的阻碍和混乱,才能取得长远的利益。

2.6执行监督尚不健全

教育政策涉及层级多,受众广,政策环境多变,执行主体存在差异,政策执行必定离不开过程中的监督和调控。部分教育政策难以在理想状态被执下行,会引发受教育者的灾难和教育犯罪行为,最终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关的监督机制、机构、法律依据都有待健全。

综上所述,教育政策执行是教育政策取得效果的必然途径,目前教育政策执行从政策制定本身、执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执行手段和政策环境的社会性、执行效果的滞后性以及监督体制机制的完善等方面都亟需改进。

参考文献

[1] 孙锦涛,张新平,王世忠等.教师教育政策: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石火学.教育政策执行的概念、属性与内在价值[J].理论探究,2012.5.

[3] 石火学.教育政策执行的概念、属性与内在价值、原因及矫正措施[J].教育探索,2006(1).

[4] 王智超.教育政策执行的滞后性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9.12.

[5] 王智超、杨颖秀.教育政策执行滞后问题的深层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6).

[6] 王瑞丰.素质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2006.5.

[7] 李晓军、张英魁.中国教育政策执行的内涵 、机制与效果评估[J].教育综论.2008.6.

第10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高校 思想政治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论从拓宽高校德育途径、优化高校德育内容、提高高校德育实效的角度,还是从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后继有人的高度,形势与政策教育都显示出了其独有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形势与政策教育应把握的基本方向

1、 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2、摆正形势政策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地位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形式,无论是从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还是从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弘扬科学精神等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都显示了其独有的作用与地位。其受重视程度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而不断的得到提升:从提出形势与政策教育应当列入教学计划到决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设置形势与政策课程。

3、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形势政策教育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邓小平和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共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把形势政策教育引进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其本身就是科学发展的体现,形势政策教育要在加强实效性的基础上发展,就必须重视科学发展观的推动作用。

二、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的思考

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初步模式,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可靠保障。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的精神,笔者认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主要应从“突出主渠道地位、搞好两个建设、发挥三方面的作用、做到四个结合”入手。

1、 突出主渠道地位

既突出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地位,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学内容应体现针对性

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因为形势是不断变化的,政策有时也在不断的调整。富于变化的教学内容使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程度的吸引力,如果教师再在针对性上下一番功夫,则会极大地提高这门课程的实效性。

(2)课程发展应具有自动生成性

即通过不断进行教学探索与改革,使之教学内容与形式不断与时展同步。首先,要加强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应着力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尽可能得以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其次,尽可能的采用从实践中提出问题,借助于形势与政策理论求得解决的方法;再次,要加强考核环节的改革,积极探索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考核方法,突出考核学生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避免用单一的闭卷考试评价学生,应把成绩的考核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和不同的环节,把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等情况综合起来考核。

(3)课程进行应确保有效性

要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保证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接受性就非常必要。而要提高学生的接受性就要研究如何有效引起学生的心理需要。因为任何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共同目标的实现,都以教育客体的主观接受为前提。

2、 搞好两个建设

即制度建设与机制建设。首先,应通过制度建设确保形势政策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进而使形势政策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亮点。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制度以保障形势政策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与可控性,包括计划、组织制度、实施措施、考核办法。而且这些必须纳入教学管理体系之中,以制度作保障,以管理作依托。另一方面,在以制度保障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稳定性的同时,还要灵活变化,因为形势与政策不是僵硬的,而是动态的,教育对象也是变化而广泛的,所以,授课的形式、内容、事件等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

3、 发挥三方面的作用

即要发挥好专职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作用、包括学校党委、团委在内的德育工作者的作用及国家、各级政府领导人、先进模范人物的作用。首先,要处理好主渠道与多渠道的关系,要明确,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形势政策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是基础与关键,为此,一方面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专职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授课能力,同时要制定合理的奖励激励机制。其次,要充分发挥包括学校党委、团委在内的德育工作者的作用,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与社科部牵头负责,教务处、党委学工部、团委直接参与的教育教学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4、 做到四个结合

第一,要把教育目的与学生需要有机结合,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应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的心理实际,把教育目的与学生需要结合起来考虑,要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思想需求,决定如何组织与呈现教育内容,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通过各种活动有意引导学生对一些与教育目的直接相关的社会问题产生兴趣,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第二,要把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第三,要把教育人、引导人与关心人、帮助人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际效果。(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004 年 8 月 26 日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教社政 [2005]5 号

第11篇

论文摘要: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加以梳理,试图理清政策文本脉络,分析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主要特征与存在的问题,以期较为完整地勾勒出国家政策文本中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有关规定,从而更好地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质量政策体现了国家、政府和高校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理解和要求,是高等教育质量得以提升的重要保障。本文旨在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有关政策,并找出政策制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未来的发展态势。

一、高等教育质量政策与文本分析视角

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是国家、政府和高校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和规定,包括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横向体系和纵向结构,横向体系和纵向结构是同时并存、相互交融的。从横向上讲,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包括其制定、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从纵向上讲,高等教育政策包括宏观的、中观的和微观的高等教育政策。宏观的高等教育质量政策主要是指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和规定;中观的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是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和规定;微观的高等教育质量政策主要是高等学校自身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和规定。国家和政府部门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及规定最后形成法令、决定、纲领、条例、意见等,而高等学校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和规定最后以办法、手段、措施、校规、校训等形式表现出来。本文所指的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是宏观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质量政策。

有关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政策体现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解和要求。如果要了解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做出了何种规定,就需要采取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主要涉及文本的内部分析和文本的脉络分析。政策的内部分析包括:分析是什么样的社会问题被界定和凸显出来,这个问题如何被意识到、如何产生、对人们的生活有何影响;考察行文所运用的词语、句式、语态等,分析其透漏出的意义;对文本中所使用的概念加以甄别;进一步分析文本表现了什么,抑制了什么。文本的脉络分析不仅要勾勒出与政策文本相关的情境脉络,还应说明特定政策文本在此脉络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因素的互动关系,即它们究竟是对话、假设还是排斥关系。

二、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文本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尚未出现专门的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文本,但从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等部委所印发的有关教育的政策文本中,间接或直接涉及高等教育质量内容的政策很多。依据重要性及相关性标准,这里选择《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年“4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2005年“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7年“2号文件”)作为分析的主要对象,以期较为完整地勾勒出国家政策文本中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有关规定。

(1)政策文本的内部分析《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主要是对我国的有关教育体制做了基本的规定。《决定》提出,要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加强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高等教育的结构要根据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提高教学质量。《决定》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高等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提出的思想都是紧紧围绕着出人才这一根本目的和教育如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一基本精神展开的,它在本质上是要求高等学校在各方面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在为社会发展服务中进一步发展自身。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20世纪9O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的体制及其发展的主要任务做出了规定。《纲要》提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体制改革需要的教育体制”,“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使教育增强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20世纪9O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按照《纲要》的规定,“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办学效益。”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力争在下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方面,达到世界较高水平。”《纲要》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等八条基本原则,勾画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轮廓,对提高教育的地位和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学历层次及其质量标准作了具体规定。《高等教育法》指出,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教育有不同的学业标准,达到三个层次学业标准的毕业生的素质即毕业生具备的知识、能力和人格等心理品质代表着三个层次的教育质量。各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高等教育法》明确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任务,并注入了符合新形势的内容。在《高等教育法》中,培养人才被列为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并要求其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体现了迎接知识经济社会的时代精神,具有鲜明的前瞻性。《高等教育法》中共有18条直接对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加以规范,这对落实高校工作“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和注重教育质量的要求提供了法律保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做出了规定。按照《决定》的规定,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要切实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要加强对高等学校的监督和办学质量检查,逐步形成对学校办学行为和教育质量的社会监督机制以及评价体系,完善高等学校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决定》还提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决定》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了高等学校要重视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培养,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文件提出要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社会监督和评价,从而有效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20O1年“4号文件”、2005年“1号文件”、2007年“2号文件”都是明确针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的政策文本。“4号文件”要求以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迎接新世纪的挑战,高等学校必须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4号文件”强调,“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必须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把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文件还就加强教学工作提出了加大教学经费投人力度、提倡教授上讲台、把教学工作质量作为教师职务聘任的重要标准、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等12条要求。“4号文件”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出了具体而详尽的规定,对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指导性价值。

2005年“1号文件”和2007年“2号文件”都是针对我国实行扩招政策以后高等教育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之间产生的矛盾而提出要求。2005年“1号文件”强调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基本认识,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文件提出,“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总要求,自觉遵守教育教学规律,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要着眼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5年“1号文件”还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等新的教学工作要求。2005年“1号文件”对高等学校如何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了非常具体详尽的规定,文件提出的具体举措能够很好地指导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2007年初,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2007年“1号文件”,决定实施“质量工程”,也就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了全面实施“质量工程”,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即2007年“2号文件”),它是面向全国1000余所本科院校、1000万全日制本科学生,以进一步推动本科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为目的而制定的。“2号文件”第一条明确提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文件针对我国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六个方面二十条的具体要求,突出强调要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其目的是在“质量工程”抓好提高质量关键“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在覆盖“面”上实行整体推进。

(2)政策文本的脉络分析从以上政策文本的分析来看,各文本之间相互呼应与肯定,呈现出一致性和对话性的特点。《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分别对我国不同阶段的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了说明,其思想是一脉相承、不断发展进步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突破了计划经济的理论体系,提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体制改革需要的教育体制以及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等新要求,很显然是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上的新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切实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这与《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精神是一致的。2001年“4号文件”提出要建设一支适应高质量教学要求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等要求,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加强对高等学校的监督和办学质量检查的要求呈现出一致性。2005年“1号文件”、2007年“2号文件”提出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及其具体措施与2001年“4号文件也是一脉相承、相互呼应的。

除了文本之间的脉络关联,政策文本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之问也是密切关联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5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恢复阶段,这个阶段的高等教育政策主要侧重在高等教育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和增加高等学校的数量,因而此时的教育政策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强调还不十分明显。从1985年到1998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阶段,这个阶段的高等教育政策主要侧重在对高等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同时提出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一定要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高等教育质量逐渐受到社会关注。从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步人了跨越式发展的阶段,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高校扩招,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规模的扩张导致高等教育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变得更为尖锐和复杂。为了更好地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国家适时地制定了一系列的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文本。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国家问的竞争主要成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力强弱主要取决于人才质量的高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急需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可以说,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政策关注的核心问题。

三、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问题

(I)许多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带有明显的目标导向倾向政策过程可以着眼于解决问题,也可以着眼于达到目标。问题导向的政策过程主要针对高等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致力于问题的解决和困境的摆脱;目标导向的政策过程主要是面向未来,致力于如何达成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我国现有大多数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在制定时带有明显的目标导向倾向,主要以“目标”为中心来考虑政策方案和资源安排。这种目标导向的政策过程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与政策的契合,能有效促使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但这种政策过程也往往会出现目标过于宏观或比较模糊以至于执行者难以把握的现象,这样给政策的实施和评价带来一定的困难,最终影响政策的有效性。

(2)高等教育质量政策主要侧重在增加投入与重在建设上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内容主要包括质量建设和质量保障两个方面。质量建设关注利益结构的调整,主要通过经济杠杆来实现;质量保障关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行动准则的规范和调整,主要通过相关的质量制度和质量标准来实现。质量建设与质量保障是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内容的一体两面,只有两者问达到平衡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是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出台的,因此,早期的质量政策更多地关注质量建设,而近期的质量政策则逐步过渡到更加关注质量保障。从总体上讲,现行的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内容的主要特点依然是加大投入和重在建设,质量建设与质量保障还处于失衡状态。

(3)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在利益分配中体现出重点发展与效率优先的特点首先,从利益选择来看,重点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主要价值取向。“21l工程”和“985工程”就是建国以来重点大学建设政策的延续。其次,从利益综合来看,效率优先是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主要价值取向。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利益选择以重点发展为价值取向,必然导致利益综合以效率优先为原则,“211工程”建设高校、“985工程”建设高校的选择过程,是一个利益博弈过程。最终入选的学校基本上是具有较长的办学历史、学科专业齐全、办学条件较好的高校,一个关键的标准就是效率优先。

(4)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缺乏多样化、系统性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必须统筹兼顾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院校的发展。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系统应该具有层级性,质量政策应该体现多样化,针对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制定不同的质量政策及标准。然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政策中除了对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这三个不同层次教育的质量标准进行了界定外,尚未针对同一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质量标准进行不同界定,从而给不同类型高校的本科教学改革及其教学评估带来困难。目前,我国尚缺乏专门的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已有的关于高等教育质量政策也比较零散,存在于不同的教育政策文本中。同时由于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是随着社会经济以及高等教育发展而动态发展的,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这就使得高等教育质量政策进一步系统化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5)对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本身缺乏评估教育政策评估是政策动态运行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通过政策评估,才能对政策目标是否达成、政策是否应该继续执行、修改或终结作出正确判断。我国社会正处于具有重要发展意义的转型期,高等教育质量政策需要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以有效引领和指导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高等教育质量政策调整的主要依据是政策评估。目前,我国尚缺乏对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本身进行评估的规定,也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因而不能适应高等教育质量政策调整和创新的要求。

第12篇

关键词 时事政策 人生观 实效性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十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时事政策教育是实现执政党和政府的政策目标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工具。政策是执政党和政府针对一定的形势,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方针、策略以及措施、手段。或者说,政策是对各种资源和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将时事政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平台,目的是教育学生如何运用所学到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来分析、认识面临的形势,把学到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转化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导向作用,给学生提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让他们理解、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1 高职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离不开时事政策教育

时事政策教育是实现执政党和政府的政策目标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工具,是引导公民正确认识形势,认知、理解、接受执政党和政府的政策,进而形成对执政党和政府的政策认同和支持,提高执政党政策的执行力和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各国的执政党、政府和大众媒介都比较注重宣传时事,对公民实施政策宣传或政策教育。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余年来,始终把形势政策教育作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的基础性环节,作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高职学生而言,目前阶段我国促进青年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政治理论教育的途径,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途径;二是现实政治教育的途径;三是政治参与实践。这三种途径都离不开时事政策教育。

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大转型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原有的社会结构变化深刻,人们的意识形态随之发生了急剧变化。与此同时,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全球被不断推行,甚至出现了西方资产阶级错误思想观念在高职学生中泛滥的现象; 互联网及信息化快速发展,各种价值观念在网上传播和扩散,急需理性分析,各种消极的价值导向对未来走向社会的高职学生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实践证明: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如何激励高职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个人精神境界,树立更高的人生追求是建构民主、文明社会的基础,同样是职业教育的责任。

2 完善机制,遵循规律,开拓创新,将时事政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2.1 建立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的齐抓共管、职责分明的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曾经提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我们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非常重视艺术和策略。对于时事政策教育,高职院校领导集体应该认同、应该重视、应该真抓,这决定了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时事政策教育成败的关键。为此,各高职院校把时事政策教育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将其作为考量高校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建立科学的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由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工作部、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等群策群力的领导体制,求真务实把时事政策教育贯穿在学校管理、教育、服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在学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推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形成“合力性”教学机制。

2.2 将时事政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键环节是掌握分析时事政策的方法

分析时事政策的方法是否科学准确,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方法,一般意为为达到某种预期而选择的认识或解决问题的平台、程序和方法等。它是依据所关注或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回归现实的一种形式。它在具体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产生,在一定的理论背景中完善。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成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的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此指导思想是方法论,更是世界观的体现,认识和分析时事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认识和分析形势就要关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生动形象丰富的实践,采取与时俱进的方法对时事进行理性加工。掌握理性加工时事政策的基本方法,这对于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具有关键作用。

研究探索时事政策的方法,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和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规律,锐意把时事政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准确科学分析时事政策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唯物主义辩证法。辩证法要求人们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立场和联系的观点去看待时事,制定政策。第二,科学比较法。高职学生心理发展和思想的特点的把握也是将时事政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维度。时事政策是一个以时间和空间构成基本坐标的系统问题。要认清形势分析政策,就必须把它置于更开阔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去。在历史、现状和未来的纵比和与之关联的时事的横比中,科学甄别,提高境界,追求理性认识。第三,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运用逻辑的方法能够证明时事政策的必然性,运用历史方法能够证明时事政策的现实意义。

2.3 构建将时事政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操作体系和效果评估研究

首先,时事政策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受教育者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目标体现为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形势观和政策观,提高他们的形势判断能力,促进政策认知和认同,提高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素质,使其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其次,探讨时事政策教育的内容体系及各个层次内容的结构关系。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政治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与政策观教育,国内外宏观形势与总路线总政策教育,社会生活各方面具体形势与具体政策教育这样的四层次结构关系。再次,研究当前实施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方式、方法和途径。例如,在高职学生中,时事政策教育的主要方式有课程系统讲授与形势报告、专题讲座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交流相结合,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最后,还要研究时事政策教育测评体系及应用。分析时事政策教育测评的特征和作用,探讨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建构的依据和原则、内容和要素、适用方法等问题。

教育是一门艺术,讲究策略的艺术。教育理应引导高职学生树立符合时代背景的个人价值观念,并通过实践帮助高职学生建构社会角色,激励人生目标的实现。思想是实践的前提,观念是实践的先导,导向性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和根本,自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有之义。没有了正确的导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自然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