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6 14:35: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化经济体系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含义及特点
(一)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含义
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将整个农业的生产过程和整个农业经济体系建设中引入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的重大体现。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充分体现了农业的发展是在保护环境节省资源的前提下实施的重大举措,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定义的提出,从发展的角度来讲,改变了传统的农业发展特点,将农业发展提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对于资源节省、环境保护和促进就业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特点
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特点就是将原来各自单一的生产方式进行组合,能够使资源进行一个“生产-利用-产品再使用-废弃物再循环-回收再利用-再制造”这样一个过程。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在生产过程中资源没有再利用,且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而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整个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贯彻多层级循环利用的方案,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合理利用资源为发展理念,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生态型农业进行转变的过程。这样的发展模式有着资源消耗量小,资源利用率高,环境保护率高的特点。这种发展模式只是在传统农业的发展上进行创新,在不破坏生态发展的规律下,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环保理念,促进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实现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二、构建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渠道
(一)倡导绿色生产,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要将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特点、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念纳入到农业发展中,就要从农业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管理。要想进行循环型农业经济就要找到切实可行的构建渠道,以此更好的为构建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提高有利的执行条件。具体来讲就是要在前期进行广泛的宣传,让人们意识到循环型农业经济的特点和利益关系,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所带来的先进技术在耕种及发展使用上的便利条件和所能带来的直接的经济利益。除此还需要强调的是,循环型农业经济的主要问题就是绿色生产。要保证生产过程中的科学施肥,以及如何节省资源。在农业生产方面要想充分保证顺利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农作物施肥问题上尽量采用科学的测土施肥法进行耕种,充分利用家肥的再利用。在农作物防虫上要避免毒性较大的农药长期喷洒,采用一定的防治技术,是产品的质量在现有条件内达到最优。
(二)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促进高效生产,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要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构建较为完善的农业经济体系,就需要我们在生产经营方式上做好规划。在规划上政府要发挥其职能作用,运用政府职能权利作用进行市场渠道的开发和宣传及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建设体系上对于资金的运转和使用上一定要严格的控制及支配,以其加将循环型经济理念同土地、技术、资金以及人才达到集中和充分利用的效果,达到生产的技术转变,以此形成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模式,最终实现集约化发展模式,从而有效的实现投资低、各方资源利用率高,回报率最优的目的。
三、构建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措施
(一)完善农业服务配套体系,并将其落实到位
政府需借助相关机构向大家宣传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特点,营造良好的构建氛围。使大家在这种氛围下充分的了解到循环型农业经济所能带来的直接经济利益及生态利益;要想保证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顺利实施就需要有技术及人才的支持。因此,要加大农村服务体系及科研力量的建设,组建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队伍;加大农村信息网络的建设,使耕种者思想和行为都提升到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轨道上。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设备进行支持,才能更好地实施循环型经济体系。现在比较常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有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二是耦合技术、减排减量化技术。如水肥药高效利用技术等;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建设的着重点就是农药喷洒机械等对于农药使用上减量化;废弃物商品有机肥生产加大化、固液分离、沼气发酵等废弃物资源再利用化。
(二)提高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水平,打好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基础
要构建区域型农业经济体系,就要利用好农业的主体地位。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体系构建的成果。因此,构建区域型农业经济体系就要提高当地的农业发展水平,主要手段就是确保农民的主体地位,以市场为发展导向,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及高科技设备为支撑,采用现代的管理方法,达到地区农业特色和人文特色等发展最优的目的。通过规范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为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打造一个坚实的运行基础。
(三)实行节约生产、集约化经营,明确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政府的作用
要保证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节约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目的就要求政府在各个流程上都有选择有效的服务途径和有一个有效的实施方案和明确的政策导向。在土地的选择、合作及资金问题上都有明确的执行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整个农业生产过程有机的联系到一起,真正的形成一条完成的产业链条,从而保证农业经济体系的发展和运行。规模化的发展还需要政府建立并健全农业的产业体系,将资源配置和技术支持落到实处,从而有效的拓扩大经营规模及产业链的延伸工作。只有形成一个有序的健全的产业链,才能保证农业经济体系的有效运行。
(四)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环境产业
建立在新型循环型农业经济理念基础上的生态农业产业必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并列成为当代最具发展潜力的三大领域之一。通过发展循环型的农业环境产业,加强“三废”综合利用,充分开发并利用再生资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延伸产业链,开辟新的生产领域的措施。对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对无法再次循环利用的污染进行无害化处理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五)区域循环经济体系的制度创新
循环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集经济、技术、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其启动和运行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因此,要发展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需要不断的对传统的运行制度进行创新。包括利用市场本身所具有的有效配置资源的效能,来鼓励对环境有建设意义的活动,阻止对环境有破坏性的生产活动,建立起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有效机制,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同时依据区域循环模式,制定相应的制度并将制度进行创新,形成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内多重循环从而形成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内多重循环共存共荣。
【关键词】建筑经济;标准化;工业化
在建筑行业中,住宅产业化所描述的是住宅生产、供应等的工业化,住宅产业化的最直观表现就是住宅成品的标准化。
一、目前传统建筑经济的困境
粗放型经济体是传统的建筑产业难以回避的评价,尽管依靠“类资源性产业”的先天优势能够保证相当可观的利润收益,但随着原材料成本、人力劳动资源成本和消费者实际需求等多方面压力的日益加剧,如何在利润维持的基础上满足业主的生活需求,成了建筑经济产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要解决质量和利润之间的矛盾,首先要做的就是从内部找原因,从产业性状上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找到有效的改善方案。
住宅建筑所面向的是广大购房业主,其切身生活需求应该放在第一位,因此满足消费者需求应该放在住宅建筑在设计和建造的首位。在这方面,汽车生产制造业的经验值得借鉴,从整车销售到维修保养直至配件维修,一整套服务流程满足了购车业主对于长期消费品消费的所有需求,而住宅的消费使用周期更长,所要做的也应该更多。所以产业化是必经之路,也只有产业化道路,才能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良性运转,摆脱粗放型生产行业的帽子,将先进的制造技术、管理经验、设计理念融入到产业链中。住宅产业化受诸多因素制约,主要有有以下两点:
1.危机意识不足:在整个建筑经济体系中,首当其冲的是房地产开发商,从住宅定位到设计理念,直至建筑风格和后期管理,开发商都起到决策作用。而经历了房价的高速攀升之后,对于建筑品质的追求在很多开发商心目中已经并不放在第一位。只要能中标地块就不会没有利润的楼市观点也影响着住宅产业化的进程,也就是说,从利益追求的角度说,目前的行业氛围尚不能给相关企业带来危机意识。产业化竞争的格局并没有形成。
2.市场态度不够强硬:由于目前的商品住宅多为期房销售,消费者对于成品房屋的要求仍比较懵懂,对于高科技住宅的认可度不够,同时住宅周边环境配套,后期物业管理方面提出的要求也很少,往往是针对住宅谈住宅,并没有将自身需求上升到更为全面的层次,但这同时也带来另一个问题,这所有的不重视都是产生于购房阶段,入住之后以上的硬性需求仍然存在,这就导致入住后的诸多不满。
二、如何实施住宅产业化
在住宅产业化概念提出伊始,住宅领域产业化是其全部含义,但随着建筑行业经济体的逐渐完善,包括住宅物业等周边用途产业也被包含在内,基于这个概念,住宅产业化所包含的要素应该有以下两点。
1.建筑标准化:所谓住宅建筑标准化,主要是从建筑结构形式层面上说的,就目前的住宅建筑来看,小区户型的单元化格局已经成为一种标志,不同开发商根据自身产品定位、建筑工程成本利用率等因素,进行最合适户型结构的开发,从而实现设计、施工、销售、物业一体化的经营结构,在一套成熟的建筑结构模板下进行项目开发,在土地面积、居住环境、建造成本、管理成效等方面进行最优化的调整,从而实现一定程度上的标准化运作,这样不管是设计周期、建造材料损耗还是业主入住后的长期维护都能够实现标准化。
2.住宅建筑工业化:住宅工业化要深层次聚合资本、技术和劳动力,提供一套完整的产品和服务。在这方面,我国目前的住宅部品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系列化、规模化生产体系尚未形成。住宅部品的配套性、通用性差、生产规模小,特别是规范住宅部品生产的模数协调工作滞后,阻碍了住宅标准化、通用化住宅部品体系的形成。近年来,住宅销售后的物业管理、环境配套设施等问题成为焦点,这其实就是住宅工业化体系不完善的标志,在整个建筑经济体系中,这是硬伤。
3.现代化的住宅产业:现代化住宅产业要求住宅产业利用先进科技完成住宅建筑设计上的标准化和生产制造上的工业化,集中体现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是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更高阶段。
三、住宅产业化问题的对策
1.整合资源以提高专业化水平:作为住宅产业的最终商品,商品住宅的标准化依旧是住宅产业化首先要提到的,按照住宅的建造和使用过程,前后延伸,并辐射带动相关产业,从而形成产业链条。在整个住宅产业链体系中,房地产企业、施工企业、原材料及设备与部品供应商是产业链的主要成员,供应链中的各成员通过土地获取、规划及设计、工程施工、建材生产、销售、物业管理六个环节,完成住宅开发建设的整个流程。
随着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社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房地产企业着重加强产业链的集成管理优势已是大势所趋,这样才能培养并保留最具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而将其他功能借助于整合外部最优秀的资源予以实现。将有更多企业在房地产某个子行业或细分市场上集中力量,确立和加强自己的细分优势,在细分市场取得胜利。
2.房产企业规划设计能力的提升:规划设计环节在住宅开发建设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七成建造成本都取决于规划设计环节。但目前房地产企业的规划设计一般由设计院负责,自身规划设计能力的培养不足,由此导致整个行业的粗放型竞争态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设计院没有直接面向客户,规划设计与客户需求之间增加了房地产开发企业这一信息交换中介,导致住宅产品设计与客户需求、部品制造、现场建造和售后服务的产品全寿命过程相脱节,设计周期长且质量低,变更签证比例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不同房地产企业的要求不同,设计院本身较难实现住宅设计标准化,住宅产业化程度必然受到影响,不能实现住宅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因此而降低。
知识经济的概念及时代意义
概念。知识经济与新型经济的理论有关,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主要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展与应用。其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传统的经济形态相对应,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是现代化建设发展的三个阶段。创新理念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一切有关知识经济体系的机构属于知识经济的引导者,教育机构的研究与开发是知识经济时展的主要部门,是为知识经济提供知识和高素质人力资源最主要的渠道。
知识经济的时代意义。知识和创新精神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其在给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更大的活力和机遇。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有利于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知识的扩展和延伸,不仅提高了人们综合素质水平,还能够使人们运用知识改变自身贫困的局面。在不断壮大和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其创新体系能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还能提高社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所面临的挑战
针对山东省临沂市京沪高速公路临北管理处的在通行费管理工作中提出的规范化服务,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领导的决策部署,以发展、管理、服务、创新为主题,以坚定信心、凝聚力量促发展,齐心协力构建和谐、良好的公路交通。通过提出的建议,了解并分析知识经济时代下会计所面临的挑战。
会计工作性质的挑战。对于会计工作的性质理解,还存在很多模糊地方,在传统的会计工作中,其理论依据没有得到全面的论证。过去的会计性质主要是关于管理活动方面的理论,而对会计性质新的认识表现在其信息化、管理化以及控制化。但总结起来,旧的认识和新的认识并没有体现出会计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因此,从知识经济时展的角度分析,会计性质的理解可以表示为知识的劳动者和创造者,通过这种全新的认识,使会计性质更加具有时代性、知识性和理论性,也能够表现出会计工作在知识经济时代中重要作用。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会计所必须转变思想,摆脱传统会计理论的束缚,从全新的角度分析和理解会计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重新论证会计工作性质。
成本统计与控制的挑战。由于传统会计工作中对成本统计与控制大多以变动成本和成本控制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没有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有效控制,这也导致会计在统计和核算过程中出现较大的财务漏洞。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会计对成本统计与控制受到严重挑战,因知识经济形态与传统经济形态存在很大的差异,对知识性企业或创新型企业来说,在成本统计、核算、控制上,主要知识成本和创新成本为主,对企业变动成本和产品成本的统计与控制上几乎没有实行相应的会计工作。
资产计量的挑战。针对企业资产的统计和核算情况,其主要强调固定资产和经济效益这两个方面,而无形资产只有技术和专利计算在固定资产范围之内,知识资产根本没有算入固定资产当中。从知识经济的角度分析,从资产结构上就存在很大的分歧,对于知识经济时代来说,知识就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而知识的掌握程度就决定其在创新领域的能力,只有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充分发挥其创新精神。这一方面也给会计所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会计所需结合知识经济的形态,对资产结构进行调整,打破传统资产结构体系对知识性资产的忽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知识水平,提高创新能力。
财务报告方面的挑战。开展经济活动需要知识经济为基础,并建立网络化结构体系,使企业能够利用网络与投资者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这种网络化经济活动的扩展性和信息需求给会计财务报告带来挑战。因此,会计需改变时间与信息对象之间的信息披露方式,借助知识经济时代下先进的信息网络媒介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和传递。
利润形成与分配方面的挑战。传统的经济体系中,企业资本是创造利润的基础,但是,在利润获取及分配过程中,大部分利润归属投资者所有,而参与经济活动的劳动者只获取社会劳动基本工资,没有参与到利润的分配过程中。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利润是全体劳动者用知识和智慧共同创造的,劳动者利用自身知识技能和能力为经济活动创造最大利润的同时,也许得到应有的知识利润。
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做好会计工作
加强会计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经济需与信息经济相结合,电子信息技术作为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手段,加强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速度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系统的结合,为实现会计管理一体化奠定基础。加强会计信息软件的开发力度,将传统的软件应用模式逐步向管理模式转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推动会计管理不断发展。
财务管理信息化。要提高会计管理中财务信息的处理和控制,必须满足其高效、便捷、快速、安全的特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财务信息量不断增加,要实现会计工作中财务信息的资源共享,就必须加强财务信息网络化。通过财务信息资源共享,来吸引投资者和消费者,以此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财务信息网络化是推动会计管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商业系统;类型;特点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2-0040-03
商业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形态,必须充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使商业企业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聚焦,实现资源共享,打破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和行业划分,以限制战略竞争理论为前提。提出全新“商业系统”这一新概念,力求商业系统“共同进化”,使商业系统均衡演化,把商业活动分成开拓、发展、领导、更新这四个基本阶段。
1商业体系建立的全过程及商业体系的结合
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商业体系每个阶段在管理上都彼此相互挑战,从开拓商业体系开始,运用各种不同的能力、创造不同的主打产品,以协作关系为核心,扩展商业系统的规模,使其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形成核心市场体系,对商业系统进行有效领导,为整个商业系统的完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保持不同独立企业在商业系统中的权威地位,当商业系统在开拓、发展、领导、更新过程后,商业系统要寻找新方法,对旧的市场规则找新的出路,用其替代产品来延续各不同企业的竞争地位,这一过程总结下来分为四个阶段:建立有序的商业系统、创造商业价值、扩展商业系统建立核心、保持核心商业系统的权威性,保证商业系统不断改进、完善,避免其衰败。
2商业系统理论自身所处的位置、战略计划和背景21商业系统理论划分
商业系统理论将自身划分为七个方面:顾客、产品、市场、组织过程、循环过程、风险承担、政府管理及社会,商业系统通过竞争,把贡献相关者、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在这种新型模式下,制订战略计划,从微观财富出发,运用新型循环策略代替传统战略方针。
22商业系统组成
商业系统是由个人,企业组成的经济联合体,其核心成员有:消费者、生产经营者、中介机构和风险的承担者,在经营的过程中竞争者不断出现,这些联合体组成了价值链,不同的价值链又形成了不同的价值网,在商业系统中流动、循环,组成价值或利益链关系,使多个价值体系相互关系形成商业体系价值网。
23商业体系产生时代背景的研究
商业系统体现企业之间经济资源的相互协调,其产生背景主要内容有:
(1)整合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在商业系统中有其自己的关注度,随着经济产业的不断发展,社会产业体系逐渐演变出自己的形式,从传统工业时代到现代化经济时代,组成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商业体系,其发展依赖现代化计算机网络,实现企业的产品、技术与服务共享。
(2)运用消费者需求促进商业系统的形成与发展,现阶段的消费者需求广泛,单个企业的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了满足消费市场的供需平衡,企业之间必须相互依靠、相互协作满足消费者日益膨胀的需求,形成商业联盟,最终形成高水平合作的商业系统。
(3)领导对于商业系统非常重要,他懂得运用企业资源为本身服务,引导企业在商业系统站稳脚步,走向顶峰。商业系统也利用了许多现代化手段,打破传统行业之间界线,使不同企业相互结合,增加市场的竞争机会。
3当代商业系统的结构
当代商业系统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结构分析: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
31微观结构
商业系统微观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市场四个方面的集合组成,每个集合组成商业系统的最小单位,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
生产者即企业功能是将材料、物资、生产资源转换成产成品,分为基础企业、中间企业、最终企业三个阶段,从这三个阶段对生产产品创造的物质附加了其自身的价值,主要特点是改变原有的物质形态,提高生产过程产成品对消费者的有用性。
消费者是在商业系统中,为企业生产者提品和服务的消费单元,使企业的商品是消费者所需要的,在此阶段将其转化为资金价值,消费者可以分为个人消费者和部门消费者。
分解者是商业系统的还原者,功能是将企业和消费者产生的废品进行收购、再加工处理,实现生存环境的绿化,保持生态平衡,持续人类发展。
商业系统市场是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及分解者之间物质交换的场所,其功能是使商业在各经济单元之间进行等价交换,市场分为商品市场、金融市场。
32宏观结构
宏观结构包括空间结构、时间结构、物流价值结构。
空间结构是指商业系统占据的地域和行业空间,它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以至于整个国际经济体系。
时间结构是商业系统在时间上的发展阶段,从短期、中期到长期结构。
价值结构是不同类物品的投入与产出形成的价值链。
4商业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由于企业经济逐渐全球化,技术和管理的广泛传播,企业家们运用大量的资源建立企业市场体系,将资源集中起来为社会、企业、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价值,纵观我国现代经济条件下商业系统,针对我国商业系统层次、种类、业务形态等将企业划分为产品制造型商业体系、寻租型商业系统、投资类控股型商业体系、提供服务型商业体系和资源控制新型经济体系来适应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商品系统。
41产品制造型商业体系
是生产型的创造企业,是我国生产企业的主体,其主要的特点:
首先,现代企业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标准化,主要包括生产标准化、作业流程标准化、管理模式标准化;企业生产标准化是严格执行各流程的规定,主要是制定国家、企业、行业标准。
其次,对于企业管理系统化、流程化,从产品制造企业看,把企业内外系统资源进行交换(时间、物力、人力、财力等资源),将其自身作为一个开发系统,对合适的资源配置,与经济市场相结合,尽可能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生产企业进一步发展后,每个企业职能部门越来越不适合发展要求,因此,生产企业从职能管理转变到流程管理,使企业的内部结构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逐渐发展。
42寻租型商业系统
是利用企业的所有权来获取租金追求经济利益及非生产性利润的寻租行为,目的是运用政策垄断、政府庇护,对于稀少的物资,利用某些途径和方法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成本来增加赢利、垄断市场。
现代经济学普遍认为寻租会产生负面影响,如:寻租会使稀缺资源缺失、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阻碍经济发展,所以要减少该行为,减少经济管制,根除租金存在,提高企业的服务意识,对企业自身的制度进行规范。
43投资类控股型商业体系
是通过收购、持有公司的股份来对企业进行实际控制行为的企业,投资类控股型商业体系按实际控股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纯粹控股和混合控股企业。
混合控股企业是包含控股营运和生产经营业务相组合,而纯控股企业只凭借控制其他企业的股份来进行营运,不直接参与生产经营业务。我国现阶段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学习西方企业的成功经验,提出有中国特色的控股企业管理理念并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核心。
44提供服务型商业体系
提供服务型商业体系是从事服务业经营活动的企业总称,包括:信息服务和通信服务,如:金融、电子商务、中介咨询、医疗、公共卫生、公益性信息服务等。主要特点是以人力为企业的主要资本,成为服务型企业的第一资源。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不断改善,我国服务型商业体系,除了传统的典型服务企业,生产型企业也在向服务企业转型。对客户提供服务要求,其服务要通过经销商进行,企业的服务要跟随产品走,只有卖出产品才会提供必要服务,对于企业而言经销商的服务质量难以有效控制,与国外相比,外国服务型企业相对趋向成熟,他们有固定的客户群,健全的服务网络,拥有雄厚的资金,企业的形象也是非常良好,如何组建适合中国的高效快捷服务,要吸取外国企业积累的从业经验,将企业提供的服务内容进行规范化,提高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准备充足的资金是我国企业成功转型关键。
45资源控制新型经济体系
资源控制新型企业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对自然资源辅助加工后,依靠资源的耗用实现企业在“新经济下”不断成长。在新经济下企业从传统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新型知识经济转变,越来越呈现出企业独有的特点,通过数据管理降低成本,网络营销渐渐形成。
资源控制型企业是依靠资源消耗实现其经济的成长,突出表现在:
(1)依托丰富的资源占有为竞争核心是这类企业的突出特征。
(2)资源在产品构成中占主体地位,是企业的突出特征,资源企业对资源的依赖性大。
(3)由于资源企业对资源的依赖性大,因此在选择地址的时候要求地理性强,考虑到资源供应丰富,交通比较便利等问题。
(4)由于资源型企业是传统的生产开发领域,对资源的依赖性大,在传统过程中产生的形态简单,技术投入较少,其附加价值比率较低,因此通过上述分析,我国现代化商业体系种类多种多样,并且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其每个形态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对于中国现阶段经济多元化,企业也面临各种不同的挑战,面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寻求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结构变迁,把握机会,明确企业发展目标。
5我国商业体系的重要特征
商业体系是一群新型的企业的汇总,它有许多重要特征:
(1)商业系统强调的是多样性,多样性是商业体系的重要特征,影响企业系统功能发挥,使企业能够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负作用,多样性是商业系统实现组织,创造价值的主要条件。
(2)商业系统的健康对成员起到重要的作用。商业系统的健康发展对于企业抵抗外界干扰至关重要,因为它对于外界干扰起到了缓冲作用,保护系统多样性,使系统内部要素相互作用,通过竞争使企业从无序到有序,自我管理从低层向高层有序进化。
(3)商业系统有自身的特征,并不断进化,呈现网状结构。商业系统自组织在不断地改进,自主、自发相互作用,通过底层竞争、协作,使众多小商业系统组合成更大的商业系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自我管理,使个体系统推动整个系统不断改进,避免衰退。
综上所述,商业系统是不同企业经营的核心,是时展的需要,商业系统的完整性能使企业不必受困于经济的发展中,一个完整的商业系统会使企业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使企业的利益获得更大,构建属于自已的商业系统,获得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制胜的法宝,使企业有能力应对未来将要发生的变化与挑战。
参考文献:
[1]丁帅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商业模式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2.
[2]蒋正权,张能福KMV模型的修正及其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8(9).
对于国外已有的立法成功经验,法律移植不失为一种简捷而有效的借鉴方式。但移植需要技巧,移植不得法,不仅原有的法律制度的特性和优点会消失殆尽,而且可能破坏已有的程序,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国际比较法法学会主席克雷波教授关于法律移植论述道:“在某些领域,特别是在人、婚姻、家庭等法律领域,法律规则是基于根本不同的道德宗教价值观念的,在财产法或劳动关系法领域的某些价值也是如此。在这两个领域的法律移植,即将具有某种社会价值的法律引入不存在这种价值的其他法律管辖区中,必然是相当困难的。但是,在商务活动领域,并不具有如此根本差别。以至于不同国家的观念就不能交错繁殖。”大多数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立法经验表明,商法是直接调整和规范市场经济的法律,能直接地反映经济生活的需求,符合经济主体的利益。《美国统一商法典》虽为美国法律的产物,更是美国的市场经济和商事交易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联合国的一个法律专家小组在对《统一商法典》进行后指出:《统一商法典》作为一个基础可以适用于任何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其第九篇(即担保篇)无疑是当今世界各国中最为现代化、最为合理和最为完整的担保制度。我国尚未制定民法典,法律体系的模式选择亦不明确,因而在商事立法模式上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因此,选择以商法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体系的立法模式,则在立法技术上不必拘泥于民法中基于家庭人身和财产关系形成的各种伦理性原则,而是更直观地反映经济关系的本质属性,使之受之于商法基本原则及调整手段的约束,真正体现市场经济的需求,消除计划经济的残余。正如施米托夫所论述:“从实质上看,商法是或者至少应该是有理智的商人们的共识。这个法律部门相对来说不受和其他感情方面压力的影响。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商法能够比其他法律能更加从容地面对惊涛骇浪,在瞬息万变的风浪中始终把握其航向的原因。”
二、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结合
《美国统一商法典》是一部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结合的作品,贯穿着立法者的思想。现实主义注重法律的实用功效,要求法律能解除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强调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规范作用,以此作为法律的最高目标;理想主义则强调法律自身体系的完备与严谨,制度的周密与无懈可击,以此作为立法的最高要求。《统一商法典》的立法者是现实主义的法学的代表,针对美国普通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经济的最新发展,对商事交易进行了极具想象力的创新,实现了简化交易手续、提高交易效率的立法目的。同时,法典的起草人运用了大量的成文法立法技巧,如原则性条款、弹性条款的规定,力求实现法律的严谨与周密。
长期以来,我国立法的现实色彩比较突出,立法的动机往往来自于经济生活的迫切需要。“法律宜粗不宜细”,“需要一部制定一部”等指导思想都是现实主义在我国的具体体现。这一立法思想对于迅速制定大量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律有着积极的作用,但过分偏重于现实需要而忽略法律的思想往往影响立法质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立法呈现出的体系不协调、法律之间存在诸多冲突等现象大多与此有关。因此,完善我国商事立法,应当重塑法律思想,应当具有全局立法观念,以统一、协调的法律体系调整和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社会关系,以便于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
三、法律经济
对法律制度的经济分析手段是从美国开始兴起的,并在《美国统一商法典》中充分运用,即强调用交易费用等概念来对法律制度的效益价值进行分析。正如美国法学家所指出的:“法律,尤其是私法,是为尽可能地增加经济价值和财富而设计的。法律强制的主旨或标准在于为将来价值最大化的行为创造动因。”
现代商法的立法宗旨和理念是促使商事交易便捷、安全地进行。正是这种商法与经济的内在逻辑统一性决定了对商法进行经济分析的必要性。在法律与经济发展须臾不可分离的今天,应研究交换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对商法的内在需求,以及商法应如何对商事交易效益和安全的最大化提供法律保障,从中找出它的性,并使之意志化、法律化,从而使商事法更具理性。
这种分析手段虽然难以兼顾法律的社会价值,但对我国现阶段的立法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商事活动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因此,做为商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应以效益为其主要价值。商事法中出现的一些与经济效益相悖的法律规定,是与立法目标不相符的,是制约法律功能发挥的。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发展过程中,大量的交易秩序需要由法律来创造和维护,这就决定了在法律制度的设计时,运用经济性分析手段的必要性。从而要求立法者树立效益观念,在具体制度制定上,尽可能合乎商事交易的营利性要求,对一些重要制度要进行交易成本和交易费用的分析,突出经济价值,促进经济发展和效益增长。
四、商事惯例地位和性质
《美国统一商法典》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中世纪商人法在美国的复苏,这表现为:
(1)法典的主要渊源是商事习惯和惯例。
(2)法典规则是在对商事习惯和惯例进行细致考察的基础上确立的,而不是凭空制定的。
(3)在实用主义法律观念的推动下,美国法官在审查商事案件的事实时,开始对“僵硬”的法律规则进行改造并逐渐承认商事交易中的习惯性规范,进而确认贸易习惯和商事惯例的法律效力。
我国《民法通则》第1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可见,国际惯例在我国被区分为:
(1)作为的国际惯例即上升为国际法的惯例,如条约。
(2)作为法律漏洞补充工具性质及地位的国际惯例———即商法的渊源和表现形式的“国际惯例”。
作为法律漏洞补充功能的国际惯例适用是有条件的,它必须服从于法律或者整个法律秩序的目的,而不具备独立的法律性,不具有法的一般抽象性与普通规范力。
国际惯例为“任意性”和“自治性”的法律规范已经得到国际的普遍承认。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国际商事关系的法律协调和统一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效。这主要表现在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已开始逐渐抛弃那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观念,在对国际商事关系的法律调控中,已开始放弃单纯的国内法律控制的做法,而允许当事人在合同中选择商法规则来支配他们彼此之间的法律关系。可以想象,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跨国性商事交易关系的法律调控将进一步摆脱国内法律的桎梏,逐渐趋向统一。而我国立法中的现行的关于国际商事惯例的规定,无论是在含义、性质、适用范围和条件等方面,还是在与实施中,均存有缺陷。为促进国际商事关系的进一步,有必要在今后立法中对国际商事惯例做出更、更具国际性的规定。
五、制定和完善商事法律体系
长期没有融入到国际经济体系和国际社会中,没有机会参加有关国际经济贸易法律规则的制定,处于被动的执行、被动遵守国际贸易法律规则的地位,以致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发挥作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中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正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与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投资等有关的商事法律极为薄弱,有相当部分领域处于空白状态,司法制度方面也存有许多弊端。加入WTO,中国法律将面临调整。因此,应借鉴美国商事法典中开放性、能动性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立法特性,依据WTO法律体系和国际商事惯例,制定和完善现代化的能与国际商事交易接轨的商事法律体系。
六、商法典与司法公正
商法典的制定对于保障司法审判人员严格执法与公正司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
(1)从根本上解决审判实践中依然存在的规则匮乏状态,努力保障裁判的公正。
(2)商法典的制定,是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保证法官公正执法的重要步骤。
庞德指出:“法律是科学的,意在尽量消除司法过程中的人为误差,排除贪污腐化和尽量减少法官无知或肤浅所产生危险的可能性。”尤其是在我国现阶段法官整体素质不高,不能完全适应严格执法的要求情况下,不能强调法官在创造所谓的“活的法律”方面的作用,而应该严格要求法官依循成文法,尤其是通过较为完善的立法,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这就需要尽快制定颁行商法典。
七、商事立法模式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以浙江人为主的来京务工人员看中了北京丰台区大红门乡的地理位置和商机,陆续在此落脚,摆地摊做起了服装生意。他们租住农民的房屋,农民获得了不菲的收入。通过复杂的网络,更大数量的浙江人流入此地,对房屋的需求较大。本地农民纷纷在菜地里盖起了房屋,用于商业性出租,浙江人或者居住,或者经商。
农民的原有住房和菜地由此改变了用途:从仅供自己居住的宅基地和农业用地,变成了工商业用地,而本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也由此融入了现代城市经济,成为经济意义上的市民。而这些村庄虽已完成了城市化,但其基础设施供应较差,所以,是出了名的“乱”。
至于农民们,继续大量翻建、新建房屋,此时,已不再是为了自己居住,而是为了自己或他人用于现代商业性经营。可以说,这些农民从事的正是现代意义的房地产业务,尽管他们建的房屋比较简陋,也缺乏某些必要的配套基础设施,这些农民成了现代城市经济体系中的小房地产经营者。
通过这一过程,这些农民改变了自己的身份,成了经济学意义上的市民,尽管法律上他们仍然是农民。当然,通过这种经营活动,土地的产出效益大幅度提高,同样面积的土地,他们现在从房地产经营上获得的收入当然要比种菜高多了。
这样,对于浙江村里的本地农民来说,令各界头疼的“三农”问题已经不再存在了。不用依靠政府的财政转移,他们自己借助于天上飞来的城市化机遇,摆脱了贫困。而他们摆脱贫困的主要资源就是土地。他们将土地转换了用途,且这种转换的收益,主要由他们自己获得――或者是家庭直接得到,或者是村集体获得再向家庭分配。
农民被排斥在现代化之外
但是,根据官方媒体的报道,政府从一开始就认定,这种城市化是违法的,农民的经营获得属于“违法建设出租”。村民违反的是不得私自将农业用地转为其他用途的法律。
根据目前的《土地管理法》,土地的用途由国家管制。土地被区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类。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向政府申请,政府则通过某种方式出让限定一定年限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至于国有土地的来源,其一是1982年宪法规定的,城市所有土地属于国有;其二就是随时征用农民土地。
这样,国内就存在两类权利绝对不对等的土地:一类是城市的国有土地,它可以生成建设用地,政府可以出让这种建设用地使用权,供工业开发、商业使用及居住使用。另一类则是农村集体土地,根据严格保护耕地的法律,农民的所有权受到了最严格的限制:不得将这些土地私自转为建设用地。
当然,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意味着原有的国有土地远不够用,于是,城市的范围迅速扩大,但这个扩大的过程,却是一个排斥农民的过程。因为农民不能自发地满足城市化、工业化的需要,将其所拥有的土地从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工商业用地。相反,只有政府有权力垄断性地供应工商业与城市住宅建设用地。因此,城市的扩张是通过政府征用农民土地的方式进行的。
在现有政治与司法框架下,征用土地从根本上就把当事双方置于绝对不平等地位:被征用的农民不可能与征用的政府进行平等的谈判。补偿的标准本身就是荒唐的:政府征用显然是用于工商业,但补偿的标准却是根据农业产值来计算的。依据这样的计算公式,政府即使再慷慨,其实都是在欺诈农民。
从根本上说,这种征用制度剥夺了农民自我实现现代化的自由与权利。政府这样做,也许是为了保护耕地,但很显然,保护耕地跟保护农民权益,完全是两个不同、有的时候甚至互相冲突的概念。限制农民转换土地用途,迫使农民只能等待政府在其所拥有的土地上进行现代化,但当现代工商业体系在这里扩张的时候,农民却已经被排斥在外了。
这确实是一种其他国家都没有出现过的怪异现象:当农民所拥有的土地进行现代化的时候,农民却完全与其无缘。农民在法律上、制度上就被固定在现代化过程之外。“三农”问题在中国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社会、经济、政治乃至文化问题,根源正在这里;“三农”问题本身就是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城乡二元隔离制度造成的,目前的二元土地制度则继续把农民排斥在城市和现代化之外。
中国需要一场“新”
在内地,土地――房屋双重垄断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双重剥夺机制:一方面,农民没有得到土地增值的收益,这些收益全部被地方政府及开发商占取,最重要的是,农民丧失了对土地的所有权,也丧失了自我现代化的权利;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则为住房付出巨大成本,这些成本当然也就是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收益,城市居民同样不享有土地的所有权,城市化变成了土地国有化运动。
这种模式导致了一种畸形的财富分布格局:财富向政府集中,向房地产商集中。随着城市化扩展,城市政府的财富大幅度增加,因为它所拥有的土地规模越来越大。这些土地它可以随便变现。同样,房地产开发商几乎是收益最稳定、也最大的一个群体。因此,在典型的土地――房屋双重垄断的香港、内地,富豪中至少有一半都是房地产商。居民财富的大部分也沉淀到物业上,其他方面的消费则被迫压缩,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都成为“房奴”,为政府、开发商和银行打工。
让我们设想,假如城市居民可以直接到城中村,或到毗邻国有土地的农村购买农村土地自行建设住房,其价格肯定会比从开发商处购买商品房低廉得多,即使城市居民支付给农民的土地价款高于政府的征地价格。因为这里节省了政府征地再出让土地、开发商建设房屋再出售房屋两个逐利环节,而这两个寄生性环节没有为土地附加任何价值,这两个环节无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反倒扭曲了土地和房屋价格。
解决“三农”问题、解决房价严重偏离城市居民收入问题的治本之道,就是进行一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把农民对土地的权利归还给农民,让农民可以像城市政府支配国有土地那样,支配其集体所有土地,实现国内两类土地的权利平等。简单地说,就是允许农村集体土地直接入市,像城镇国有土地一样出让其建设用地使用权。
这样,城市化就不会变成土地国有化。当城市扩展到某个农民家门口的时候,他并不会失去土地,成为悲惨的“失地农民”,相反,他可以继续保有对土地的所有权,土地将成为他融入现代经济体系的渠道和资本。城市居民也可以通过与农民的谈判,获得远大于从政府那里所获得的对土地的权利,面对政府,市民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其实是非常脆弱的,而如果面对的是农民,就是平等的权利主体。在双方的博弈中,市场自然地会生成复杂的土地权利关系,就像明清时代的江南农村。
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初步进行土地制度改革。从2005年10月开始,广东实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据此,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出资),以与他人合作、联营等形式共同兴办企业,视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不过,该办法却仍然禁止将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商品房地产开发建设和住宅建设。这个改革很不彻底。
关键词:全球化 反全球化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主要表现
1.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关于“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一概念的,但目前尚无权威统一的定义,学术界众说纷纭。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全球化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国内一些学者、国外一些有名望的西方学者和诸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一类“权威机构”都有不同的看法。
李长久(1997) 和陈宝森(1996) 等学者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全球化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认为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跨国投资的增加、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信息交流日趋快捷和方便、生产活动的全球化和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等等,是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是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和空前大发展。俞可平(1998)等学者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和可能导致的后果的角度出发,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一国市场同国际市场的融合,并最终向无国界方向转变的一种过程和现实 。
法国学者雅克.阿达、里斯本小组等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出发,把全球化看作是
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或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 。Ostry (1997)认为80年代中期出现的“全球化”一词,在很多人看来,说的是世界经济更加一体化 。Kennedy(1993)认为全球化发展涉及“主体和客体”两者的流动,即货币、服务、货物、人员的流动和跨国组织的产生与发展。与此同时,由于通信技术和媒体扩展正在逐步消除边界的限制,由于移动人口更多地跨越国家和地区边界,全球力量的影响使生产地点变得无关紧要,而这一切推动着一个全球秩序的建立 。
1996年联合国贸发会议召开过一次题为《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讨论会,参加者有联合国直属机构的官员和专家,如工发组织、开发计划署、儿童基金、跨国公司中心等,也有来自联合国体系内各个专门机构的官员和专家,如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教科文组织等,还有来自与联合国有联系的独立机构,如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可见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文件中关于全球化的定义反映了国际上的共识。这个定义可概括如下: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跨国界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的过程,运输、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这一过程 。
联合国贸发会议1997年度报告指出:“全球化的概念既指货物和资源日益加强的跨国界流动,也指一套管理不断扩大的国际经济活动和交易网络的组织结构的出现”,“但今天的世界经济与超国家范式相距还很远,对现状较为恰当的描述是全球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市场、生产和金融活动的跨国界联系已加强到如此地步,以至任何一国的经济都不能不受到国界以外的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报告接着又列述了促进全球化的主要因素:关贸总协定8个回合所推动的贸易自由化;一系列国家金融管制的放松;信息技术惊人的发展 。
世贸组织1995年度报告指出:“对全球化的定义和描述,首先应着重‘质’而不是‘量’,它是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生产日益变得更加相互依存的过程,这是由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和技术的流动所造成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给经济全球化下的定义是:“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正如英国全球经济问题专家阿兰鲁格曼所言,目前“全球化”一词已经被滥用 ,全球化的概念让人难以有过明确的认识,不过就笔者所阅读的文献认为全球化狭义的说是经济的全球化,即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品、服务和各种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信息等)的流动更加自由和充分,全球范围那的国际经济联系和合作进一步加强,从而使得全球经济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广义而言,全球化全球化是一个触及我们每个人,每个地方的概念,包括我们个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也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等领域。它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并且瞬息万变,它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一个范畴,一个概念。全球化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全球各种力量融合的过程,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的错综复杂的动态复合系统。本文所阐述的全球化概念指狭义的全球化概念。
1.2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分析
经济全球化可最早溯源于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这段时期的地理大发现,极大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欧洲殖民者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虽然此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基本处于手工劳动阶段,但是,这种掠夺性的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初步具有了世界性的特点,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70年代,发生了第一次产业革命,手工业生产逐渐转
变为大机器工业生产,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不断扩大再生产,努力开拓世界市场,更多的国家和民族加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第二次科技革命。这个时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迅猛发展,国际贸易与投资发展迅猛,各国间的交往更加密切,自由化程度提高,经济全球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这一进程被后来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所打断。
本文主要就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获得的迅猛发展,进行简单归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全球化技术基础
科技进步为全球化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和动力,历史上历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整个世界的融合。20世纪50年代以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标志的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使科技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先导,成为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科技知识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传播和运用,劳动者的智能和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各国经济以此为基础紧密相联,世界经济进入一个全新的繁荣时期。同时,新科技革命使得科技成果积累的速度大大加快,新材料、新产品不断涌现,大量高技术产业不断产生,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新的产业布局开始形成。以信息技术和产业为主导,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部门蓬勃兴起并迅速发展,快速取代了传统产业而逐渐成为经济的主导部门推进的重要动力源。成为经济全球化加速此外,新科技革命使整个世界经济联系更为紧密。在高新技术领域,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全面领先,必须进行相互配合与协作,才能更好地进行现代化的生产试论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对策与销售。这使得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程度大大增强,经济发展开始跨越国界,形成全球经济。另外,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极大发展,大大地突破了民族、国家地区的地理、心理和制度障碍,使整个世界经济通过网络连接成为一体,信息传播速度大大提高,大量信息在短时间里即可传遍世界各个角落,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会正在形成,整个地球日益成为一个小小的“村落”。同时,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初步形成,加速了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这些为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
(2)全球化的经济基础
苏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12课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各个不同的部分构成了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职业。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都能出人才。”旨在让同学们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在短短的一句话中就涉及到事业、职业、行业等名词,在之前的学习中,教材中还提及企业、产业。而让学生在庞大的国名经济体系中,能真正进行符合自身情况的职业生涯规划,弄清楚职业、行业、产业、企业和事业的区别和联系是必要的。同时,通过比较分析,也可以帮助学生做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人,并为高中学好经济学常识打好基础。
什么是职业?根据辞典解释,指个人在社会中从事的作为个人或家庭主要生活来源收入的工作。它实际上也是个人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的一个岗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个人的职业可以是个人和单位双向选择决定的,也可以是自主创业或自由职业。根据个人的才能和经济的变化,个人选择的职业可能终其一生,也可能有所变动,可能是变动一次,也可能是变动多次。
那么到哪里去寻找职业呢?职业就存在于行业之中。广义的行业,就是指职业。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里的行业,类似职业。我们把从事同一行业的工作的人叫同行。同行的人,在行业性质,劳动方式,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等方面有共同性。因此同行的人共同语言相对较多,而隔行就如同隔山了。在封建社会中,城市的商人、手工业者为了保障本行业和行业成员的利益,成立行会。这里的行会,是指同业人员的封建性质组织。不同的社会,行业的地位性质是不同的。在封建社会中,有所谓士农工商之说。但到资本主义社会中,什么行业最赚钱,什么行业就吃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行业表示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成立了很多行业联合会,如工商业联合会,企业联合会,建筑业联合会等等,这些都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核准注册的全国性社团法人组织。
在庞大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存在许多部门和行业,按不同标准可以分为不同产业。各国使用标准不同,划分产业也略有不同。但是,按照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和各行各业的性质,可将众多行业划分为三大产业,即第一产业的农业,第二产业的工业和建筑业,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所有行业,总称为第三产业。在一定社会的各类产业中,又可分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产业也是不断变化的,有的产业会消失,新的产业会产生。从产业的历史顺序看,是有特殊性。从事高技术产业的劳动是知识劳动,而劳动者必须掌握尖端的科技知识和技能。高科技产业已成为产业竞争中的制高点,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
三大产业的从业人员应保持一定的比例。这样,才能使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从产业发展的趋势看。由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直接从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劳动者减少。据估计,在知识经济时代,各占总人口2%的农业劳动者和工业劳动者,就能生产满足全体人类所需的物质消费。这样,大量的人口将去从事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一国社会经济发达程度如何,很重要的是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实现的。第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程度的高低,已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也将成为国家最庞大的产业部门。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概念,古今不同。产业旧指私有的土地、房屋、工厂等财产。如购置产业,即买地置屋。有时指工业生产为产业,如产业工人、产业部门、产业革命等。
在三大产业中,我们把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产生和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叫企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根据不同标准,企业可以划分不同类型。根据企业的经营内容和行业性质,可分为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建筑安装企业、邮电企业、金融企业、科技企业等。根据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及有关法律规定,可以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根据企业的规模,可以分为大、中、小型企业。根据企业的组织形式又可以分为单厂企业,多厂企业,联营企业和企业集团。而现代企业最重要的形式是公司。同一企业,从不同的标准看,他可以分属不同类型。如中国石化,它是工业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大型企业。
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用。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社会生产和流通主要过程的直接承担者;企业也是推动社会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企业经营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和活跃程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丰富程度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和满足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效益和国家经济实力增长程度。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其经济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在企业中选择职业,其收入同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挂钩,会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直接影响,有风险。
同企业相对的是事业。广义的事业是指人们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性活动,如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这个含义不是同企业相对。同企业相对的事业是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没有生产和经营收入、有国家财政拨款的经费支撑、相对于企业、不进行经济核算的社会组织,或者叫事业单位。如教育事业单位,医疗事业单位、文化事业单位、国防事业单位等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事业单位不是经济部门,但与企业有密切的联系,而与物质生产部门构成国民经济的总体。企业发展为事业提供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事业单位的发展程度,也体现了国名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文明发展程度。在事业单位中也可以选择职业。
综上所述,国民经济由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组成。在庞大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存在许多部门和行业。按照人类生产活动的顺序和各行的性质可以分为三大产业。而在三大产业中,都存在着企业和事业两类组织。因而,弄清行业、产业、企业、事业的区别和联系,可以为我们选择职业指明方向,对我们选择最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职业有帮助。
关键词:工商管理;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在迅速发展之际仍面临着很大的问题,身处这样的环境之中,人们对工商管理的重要性得到肯定。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应该将法律制度和工商管理相结合,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既稳又快的发展。
一、工商管理的概述
1.工商管理的定义。工商管理是指在法律的基础上,行政机构对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和行为进行规范管理,从而达到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工商管理的发展。工商管理一路发展,历经波折。它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传统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和现代管理阶段。传统管理阶段:望文生义也就是用一种传统的手段对工人进行管理,使其达到相应的要求,它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的转变之下而诞生的一种管理理论。这种理论在很多方面都缺乏规范,没有统一的要求,在管理的过程中独断专行,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只是凭借着个人的经验和自我感觉,不利于工人的管理。在培养的过程中缺乏标准,没有统一的培养方式,只是凭借着师傅的本领和自我传授,不利于工人的培养。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传统的管理方法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此时此刻科学管理阶段出生了。科学管理阶段:科学发放的诞生是因为传统的管理方法满足不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下工厂规模越来越大,生产技术和使用机器越来越多的情况。科学管理方式生不逢时,当时我国社会经济局面相对比较混乱,于是科学管理方法在应用和理论上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现代管理阶段:应世要求下的现代管理具有很强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对于人才、组织、能力和信息都本着相对重视的理念,用法律手段结合管理理念和方法,使得我国工商管理的结构和设施都相对比较完善。
3.工商管理的特点。
3.1市场环境的营造公平有序。身处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更好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工商管理就给其营造了一个公平有序的环境。与其他政府部门不相同的是,我国工商管理部门没有独立的项目和资金,它只是通过维护市场经济的发展次序来给社会和市场经济提供一个相对较好的软环境,以促进社会和市场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于市场的建立具有明确的要求,需要竞争有序且开发统一,那么此时此刻工商管理就要很大程度的发挥其行政职能,来满足国家对于市场的要求。为了我国市场经济能够更快的发展,工商管理部门依靠其行政职能创建更为有序的大环境,这样相应的投资主体增加,那么积累的财富也会越来越多。
3.2监督处罚的手段各种各样。我国工商管理部门在进行市场监督的过程中采取行政处罚和行政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在工商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我国法律对工商管理部门执行监督的法律较多,所以工商管理部门更应该加强执法的力度和强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例如在经济市场上出现一些违反行为时,工商管理部门就应该进行依法制裁,但是在选择措施的过程中可以不用那么强硬,以此来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
3.3监督管理的范围相对较广。工商管理在进行市场监督时,监督的范围比较广,包括了市场经济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有形市场相对明了,在无形市场的监督过程中,可以通过市场经济主体的步入市场、商家竞争、买卖合作、和交易淘汰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
3.4经济消费的关系较为密切。市场具有良好的环境,那么消费者才会愿意前来,市场经济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工商管理的主要职责就是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来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只有市场经济秩序得以保证,那么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证,所以工商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的好坏与市场经济次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工商管理部门在维护市场次序的过程中,应该本着给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的原则去管理监督。
4.工商管理的职能。
4.1主管市场经济发展。工商管理部门是市场中的主管,在市场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担负着维护市场经济运行和保障经济发展的重大责任,任何一个行政管理部门都要坚守自己的责任,加强市场的监管和秩序的维护。工商管理部门需要在完整的经济体系上保证市场经济活动的有序和公平。工商管理部门在调整的时候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发展的规律,及时的解决困惑企业所面临的问题,鼓励消费者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4.2加入国家宏观调控。在我国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过程中,工商管理是其有效的手段之一。工商管理是通过控制经济活动主体的稳定性来进行宏观调控,而且保障了在经济市场中,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能够高效的贯彻和执行。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功能只有在很好的发挥和执行下才能推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从而推动了我国经济的的快速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工商管理没有执行其相应的职责,那么我国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都会受到影响。工商管理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与其他常规的宏观调控政策有着不同之处。相比较于常规的宏观调控政策,工商管理的经济调控要一步一步的逐渐推进,显得作用会相对较慢。工商管理活动必需循序渐进是因为它与市场之间的关联相对较强,它的更改将会直接牵动市场的发展,所以工商管理活动必须一步一步,逐渐推进。
4.3培育良好的市场主体。一个良好的市场主体可以促进市场体系的完善,加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部门之间的协作,可是良好的市场主体如何而来,工商管理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健康的市场主体保障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健全、经济发展的良好需求,同时也保障了工商管理部门能够正常执法。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我国的经济发展遭到了国外资本流入的冲击,此时此刻的市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的管理制度促进着市场经济的公正性,同时也保障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强化市场监督工。工商管理部门通过实施市场竞争管理和商标注册管理在规范市场的主体行为和市场监督的工作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为了使得市场主体能有一个相对较好的市场经营和竞争环境,工商管理部门在监督措施上实施市场竞争管理和商标注册管理,从而使得市场主体在交易活动和经营活动时按照市场经济的相关规范,营造相对较好的环境。在强化市场监督和管理方面的时候,工商管理部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垄断和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要加大力度去监督惩治。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市场会出现一些垄断和不正当的竞争行为,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工商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其的监督,从而改善我国市场经济的投资环境,使得这个环境是一个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而保障了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2)加大力度保护企业的商标权。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商标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代表着一个企业或者是一个商品,而它的权利如果不能得到合法的保障,那么这个企业以后的生存和发展将岌岌可危,对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次序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使得企业商标的合法权利得到很好的保障,工商管理就要积极保护企业的商标权,面对假冒商标等一系列侵犯其他企业知识产权的违法、违规行为行为给予严厉的打击和制裁,通过保障企业的商标权来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3)进一步完善行业分类的监管体系。通过完善分类监管体系从而达到整个监管体系的有效和精细。例如对行业风险和信用等级等一些行业分类的监管就会使得在整体监管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继而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4)加大对虚假违法广告的打击力度。广告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宣传的作用,可是越来越多虚假违法广告的出现给经济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大对虚假违法广告的打击力度,从而净化了整个广告市场的环境,对市场经济主体广告的规范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有利于通过一个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大环境促进市场经济的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2.规范市场经济。在规范市场的主体行为、维护市场的经济次序、促进市场的合法经营过程中,工商管理部门都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工商管理部门的有效监督,使得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准入制度变得相对的合理和规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制度不断完善,很多企业为了获得市场经济的主体准入资格首先会到当地的工商管理部门进行申请注册、登记。在企业进行申请市场经济的主体准入资格的时候,工商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把关市场主体准入情况,在审查的时候也要严格规范,以此来提高企业登记注册的管理质量。通过工商管理部门的加入,使得市场经济的主体准入制度较为完善合理规范,以此对我国市场经济次序的有效维护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3.完善体系建立。因为工商管理部门自身的行政管理职能,使得其在进行市场经济的的监督管理过程中,积极培育和监督市场主体,使得市场经济的各个市场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强大之中,从而也使各个市场经济体系不断的建立和完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市场经济体系也随之越来越重要,所以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因为市场之中经济资源相当匮乏,所以合理有效的对经济资源进行配置便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经济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被浪费和闲置,从而促进了市场经济的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在经济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体制来实现。通过市场体制这一流程,调节价格市场,使得那些需要的,最有效率的经济部门得到这些匮乏的经济资源,从而提升经济的整体运行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引导和实施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市场作为一个连接微观的经济活动和宏观管理主体的中介,它通过市场进行引导和实施,从而达到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想要达到的目的。国家在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之时,它通过自己的一些手段和方法首先对商品的供求进行调节,其次根据商品的价格形成一定的体制,然后通过间接的引导和调解企业的经营和方向。
4.维护合法权益。工商管理的应用不仅使得国家的监督体系得以强化,而且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给予了有效地维护。一方面工商管理部门在进行市场监督的时候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赋予自己的权限和职责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为了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保障国家法律法国的有效实施和贯彻,需要加大执法的力度。另一方面工商管理部门在进行市场监督的时候要遵守行政处罚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合法的走相关程序,维护经济市场的相关秩序,规范和引导企业的竞争。除此之外,工商管理部门在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对工商管理的法律进行不断地完善,要做到透明合法。
三、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面临很严重的问题,工商管理作为我国宏观调控最主要的部门之一,应该发挥其本身的作用和职责,更好的应用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
作者:金龙 单位: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逄艳波,王玥.浅析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3,07:100-101.
[2]付杰,包颖彦.浅析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5:44.
[3]吴朝静.浅析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中国商贸,2013,27:167-168.
[4]李晓东.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析[J].中国外资,2014,04:206-207.
一、我国经济法与宏观调控
中国经济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具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其自产生确立以来,概念的界定与理论的构建始终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进程保持着密切的联动性。那么,在当前中国的总体进程中,经济法被赋予当代的与时俱进性,是指国家为了预防或克服市场自身调节缺陷造成的失灵而制定的,对具有全局性和公共性的经济关系所进行的国家干预的相关法律规范总称,也就是调整需要宏观调节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宏观调控最早由经济学家凯恩斯所提出,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的一种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宏观调控是以国家为行为主体,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对宏观经济或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的,以预防和克服由市场失灵所带来的、在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等宏观方面所存在的失衡、失调、失序状况,并促使经济宏观平衡、协调、有序发展为目的的合法行为。宏观调控的目的并不是消除波动,而是努力避免大起大落,防止经济过度扩张或衰退,增强经济稳定性,即在社会本位的价值利益取向基础上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具体目标又体现为:总量均衡、结构优化、就业充分、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都是为了实现对资源的配置以达到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因此,宏观调控更应该尊重市场规律,并以尊重市场规律作为宏观调控的原则,让市场配置资源起到决定性作用。宏观调控涉及经济的众多领域,其是个全方位的调控系统,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均衡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经济法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价值
国家对宏观经济的干预不能毫无节制、毫无根据,经济法就是对这种行为进行规制使其合法化的规范,可以说,国家运用宏观调控体系进行的宏观调控行为要符合经济法的相关规定,经济法同样要契合宏观调控的实际需要。
首先,经济法是对宏观调控适时性的精神贯彻。现代的市场经济除了传统市场经济的特点外,还具有更现代化的特征: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的并存;国际与国内市场的关联;经济运行与活动的法制化(即“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以萨缪尔森为首的现代主流经济学认为,传统的自由放任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是同一理论体系的相辅相成的两种手段。不断建立完善的法制经济体系,经济法律规范的一个鲜明特点即贯彻国家干预的精神,突破了传统民法所奉行的“私法自治”和“契约自由”的原则,使调整经济关系的私法开始公法化。当今的经济法正是在市场经济对宏观调控的需求下应运而生,是宏观调控、国家干预的精神贯彻。
其次,经济法是国家宏观调控行为的重要准则和重要内容。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内容上可以分为调控手段和调控方式两个方面。在调控手段方面,法律也属于一种调控,经济法律在宏观调控中,同计划、经济政策的作用性质一样,应归于宏观调控方式的一种,法律调控方式中的目标和任务是国家通过制定经济运行的行为规范,制约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各种行为关系(宏观调控经济关系和市场规制经济关系),维护经济秩序,使社会经济运行中的活动行为以及相互关系都纳入与法律意志相统一的轨道,使其有法可依。法律调控的原则可以高度概括为强制性原则,并具体表现为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无论是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还是必要的行政手段,都必须符合经济法的规范,在经济发展需求的条件下按照经济法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合法合规的国家干预行为。在调控方式方面,除了要针对市场经济的形式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直接调控、间接调控等外,其还要通过经济法的规制来克服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失灵来进行适度干预。宏观调控体系中是相互联系的宏观经济政策、法律等,其中包括的法律主要是经济法,如计划法、产业法、投资法、中央银行法、预算法等等,这些都是经济法中国家宏观调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不同种类的部门经济法律制度,反映了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不仅使政府宏观调控行为以及具体措施更具权威性、法定性、普遍性,同时又通过法律具体条文规范的形式保障了这些目标的实现,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行为的法律依据。
再者,经济法基本原则体系是宏观调控体系的灵魂。经济法是以维护和实现社会利益为基本立场,坚持“社会中心”的利益价值取向,注重整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就决定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对经济的调控程度要符合整体发展。经济法适度干预原则要求国家干预的范围、方法、手段、程度适度,要求国家宏观调控的均衡,决定了国家宏观调控行为的适度性。经济法坚持的经济民主原则为经济法的创制和实施提供了法律归宿,经济民主原则体现了社会、国家、个人之间的利益均衡,能够提供国家干预的效率,确保宏观调控目标的顺利实现,是宏观调控体系实体内容方面的具体要求。经济法坚持经济公平原则,是经济法实质正义理念的价值体现和原则确认,注重竞争公平、分配公平、代际公平,这也是国家宏观调控时对社会资源的处理的具体要求和准则。
三、结语
经济法是市场经济发展至今随时代需求产生的经济规范,是伴随国家干预,宏观调控需求产生的法律法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无论是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障政府计划的实现,还是纠补“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其运用的手段方式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经济法的宗旨和要求,经济法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价值不单体现为是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部分,更体现在经济法在宏观调控体系中地位的不可替代性。
关键词:和谐发展;生态系统;和谐林业;林业建设
和谐林业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的相处。生态的文明与林业建设密不可分,生态危机严重的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类的各项活动都必须遵循竞争共生以及自生三大原则,这三者有机结合,生态才能稳定和谐的发展。我国目前的林业状况不容乐观,由于人口的剧增,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森林资源严重的匮乏,不能够完全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林业资源,改善林业建设的结构。
一、和谐林业
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和谐发展。为此,笔者根据“和谐发展”理论,提出了“和谐林业”概念:①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③“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和谐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
二、我国林业现状
我国目前的林业资源不足,不能满足人们和社会的各方面需求,而且林业的资源结构也不够合理。现在许多林业方面的专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大量的数据,以及对近几年来的林业发展情况都做出了研究。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下,林业行政能力不够,林业部门的法制建设也不够健全,在林业建设中所采用科学技术也存在问题,这些都是制约着林业发展的原因。当前,我国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基本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渡,但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市场经济发育不全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各级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到位,政府行为方式还不尽规范、合理。
三、精心打造高效的林业行政机构
1. 切实转变职能。
为确保林业机构高效运行,首先,必须严格行政管理边界,即凡属市场行为或法律管辖范畴的事务,都通过市场法则和法律的途径予以解决。林业部门工作的着重点必须定位在管理森林资源,而不是经营森林资源。
其次,借分类经营之机,将现有企业与原投资或主管单位彻底剥离,实现真正的“政企分家”,放开企业手脚,把其推向市场。而对于非公有制林业,林业部门只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进行行业监督,并彻底取消林业行政垄断,实行公平竞争,让他们自由经营,自主管理。再次是转变经营理念,促进林业向大生态产业转化。我们必须对传统的局限于“林”的林业经营观念进行反思、改革,将“和谐林业”的发展观念运用到具体的林业实践中去,真正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政府扶持,全民参与;分类经营,按需育林;和谐发展,永续利用。从而把林业建设成为高度发达的大生态产业。
2. 合理设置林业组织机构。
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和法制化、规范化的原则,进一步改革现行林业机构,系统、科学地设置办事部门,弄清部门职责,建立部门沟通、协调机制,清理、压缩并严格控制各类非常设机构,切实发挥现有职能机构和工作体系的作用。要按照实施《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明确执法主体,解决政、事不分的问题;按照“人随事走”的原则,合理调配行政审批事权调整后的人员编制。
3. 转变管理理念,树立效能意识。
林业建设中管理理念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树立效能意识。首先按,就是林业部门要加强对林业建设的监督,加大行政人员的办公效率,提高员工的服务精神,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专业性的素养。还要重视林业知识的培训,加强林业重要性的意识,要全面的提高林业产业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采取战略性的措施对林业进行建设,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社会作用。
四、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建设现代化林业
现代的社会不仅是经济时代,更是科技时代,科技的发展代表着国家的世界地位。当今的各个领域都是运用高科技手段才蓬勃发展的。那么林业建设也不例外,它采用当今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的生物技术,及时有效的运用到林业产业中去,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环境保护为优先原则,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实现林业建设的技术化,要积极的运用高科技技术,不断对技术手段进行革新,满足时代的进步。
1. 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提高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要积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快实现机关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现代化,并以此为契机,重组优化林业组织结构、工作流程;要建立林业信息公开制度,整合共享信息资源;要充分利用现代办公手段;要以政府门户网站为政务信息、网上办事服务的总平台,通过内网改造和业务系统建设,逐步构建全天候、一站式的“电子政府”,从而极大地提升林业行政效能。
一、“两型”社会建设与初中化学教育的关联性
在思想认识层面,“两型”社会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已经被列入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党的十提出了“五位一体”建设的总布局,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表明“两型”社会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表明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对人和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这既是从世情、国情、党情实际出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目标之一,也是我们面临和解决人口剧增和老龄化、资源短缺与浪费、环境污染与恶化等问题的应对之策。
在实践层面,“两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出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两型”社会建设明确提出了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并且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国民经济体系、国民教育体系等手段来实现。建立和完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主要是进行事关国计民生的宏观决策,其中涉及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包含着如何运用现代化学和化工技术解决发展问题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对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同样也对明确包括化学教育在内的基础学科与课程的价值内涵提出了要求。
在初中化学教育层面,“两型”社会建设提出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如何更好地服务人和社会发展的新思路。这就需要我们摆脱传统化学教育思维的影响,从单一传授化学知识、机械掌握实验方法、单纯应对中考等误区中走出来。在“人―自然―社会”的广阔空间中,探讨化学基础学科发展与技术应用的价值,研究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化学技术及其应用方法,逐步帮助初中生树立环保、绿色、生态的化学教育新理念,不断增加并丰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从而为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化学教育服务“两型”社会建设的原则
对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分析初中化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不难发现我们的教育理念依然很贫乏,甚至脱离了社会发展实际与学生发展需求。由于长期忽视或冷漠对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阻碍了初中化学学科功能的发挥并留下教育的盲区与空白。由于把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单一基础学科,而遗忘了基础学科教育的价值与使命。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育是相辅相成的,虽然化学教育不能解决学生所有的发展问题,但在“人―自然―社会”的结合点上,化学教育有着独特甚至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作用。
初中化学教育如何服务“两型”社会建设,关键要确立以下原则。一是客观性原则。化学教育要揭示物质世界(有机与无机环境)内在作用与规律,必然要求在认识方法上坚持科学态度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将一般意义上的科普活动和分析环境破坏的原因联系起来,将化学知识学习及技术应用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衔接起来,从而使初中生深刻认识人和技术在改造自然中的作用。二是普遍联系原则。在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教学要领的同时,还要使他们明白物质世界的化学反应很多是自发完成的,并且会产生连锁反应。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要素紧密关联,一旦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其修复过程漫长而艰难。通过化学手段及其他技术手段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可以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三是实践性原则。初中化学教育并不缺乏实验操作环节,主要缺少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生态家园建设的途径。化学实验只是一种单一的实践活动,只有将已经掌握的化学原理与方法正确运用到社会实践,才能增强“两型”社会建设的力量,并为之提供科学决策与技术支撑。
三、初中化学教育如何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初中化学教育要贯彻“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需要加以系统研究,贵在坚持运用,重在取得实际效果。主要措施有:
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要把正确的环境观作为初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从思想认识上强调化学教育的实践价值。化学教育要渗透人与自然关系密不可分的道理,深入分析生态灾难的人为因素以及化学技术应用的两面性,通过文献调查、环保知识竞赛和实地调研等形式,让学生认识环境问题的危害并剖析产生危害的根源,进而鼓励学生尝试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