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交通教育培训

交通教育培训

时间:2024-03-06 14:35: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交通教育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交通教育培训

第1篇

教育培训工作是行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提高从业人员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交通教育与培训是交通事业发展的基础,旨在明确未来交通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用以指导行业教育培训工作,使交通教育培训工作更好地为建设高素质的行业从业人员队伍服务,为发展现代交通事业提供有力支撑。进入新时期,交通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十分艰苦。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习教育正常有序

交通局领导十分重视对交通行政干部的理论培训工作。根据交通部对重要专业岗位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要求,对交通安全、工程质量、行业形象有较大影响的关键岗位,实行先培训,取得职业资格再上岗的制度。结合交通工作实际,及时制定行政干部轮训工作计划和机关“集中学习日”学习计划等培训内容,明确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切实把交通行政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认真抓好抓实,精心筹划,周密部署,有的放矢地做好计划实施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工作。

二、抓好分类学习,着力提高理论业务素质

我们始终坚持以交通行政干部学习中心组为龙头,大力开展交通执法工作人员培训,建立一个现代交通教育培训,通过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交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行业、学习型单位、学习型机关活动,培养造就具有较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现代交通人才,加强对全系统干部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教育,构建交通终身教育学习体系,满足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交通人才的需求。

(一)抓好交通行政干部中心组学习。坚持把交通行政干部中心组学习同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树立与时展相适应的学习理念,将学习工作结合起来,要有凝聚力的团队学习理念,要在提炼形成共同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和推行团队学习,在个人深入研读的同时又有集中研讨,用理论联系实际,改变灌输式、单向式、封闭式的学习模式,积极探索实践互动式学习、反思式学习、研究式学习、共享式学习等积极探索、民主讨论、相互启发中升华认识,在思想交流中加深理解,使理论学习真正起到了决策先导的作用,形成更高层次的共识,做到带头抓、带头学、带头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习行为的整体联动,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了学习时间和效果的双落实。

(二)抓好集中日学习。建立“集中学习日”制度,利用工作例会、集中学习日开展工作实例每周一评、每月一讲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明确具体的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及相关责任人,同时对学习的人员进行学习考勤、学习纪律、撰写学习笔记等方面作了严格规定。在集中日学习活动中,我们严格按照学习计划的要求,以讲座、教育、理论学习交流等为主要途径,进行分层次的学习,倡导讨论式学习,从而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学习机制,有效地提高大家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文化水平。

(三)抓好各类培训班学习。为发挥交通党校在干部培训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我局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积极开展各类培训班的办学工作,精心策划、周密安排,运用多种方式,采取多种方法,举办了各类干部理论培训、短训班以及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班。

一是认真落实制度,制定相关培训政策,组织编制指导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划、指导和协调交通行业培训教材建设,建立健全培训教材的更新机制,保证交通行政干部能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实加强教育和管理,增强大家的观念和组织纪律性。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交通系统职工文化水平,是交通事业不断发展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执法人员的学历层次,合理调整,拓宽专业基础知识面,增强交通专门人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适应性、竞争性和发展的潜力,从根本上讲,就是用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去学习知识、研究问题、寻求对策,最大限度地激活创新潜能、提升创新能力的过程,进一步提高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我们也要解决“层次不清、规格不明”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加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努力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全面的交通专门人才培养模,从而促使能把学习融入工作中,使工作成为不断学习、深化学习的平台。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和市交通运输局有关工

作会议精神,坚持科教兴业战略,紧紧围绕交通工作目标,加强交通人才队伍建设,围绕为交通建设服务开展交通职教工作,以不断提高交通职工队伍素质为目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科技和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积极推进在职教育、继续教育和学习型单位建设,不断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xx交通事业发展和深化学习型单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

二、教育目标及任务

(一)全面完成省厅局调训、培训工作

1.完成省厅(局)组织的科局级领导干部调训8人;

2.完成西部教育培训2人;

3.完成省厅(局)组织的其他培训、调训任务。

(二)积极组织路政、运政、海事、公路管理等方面人员,认真参加市交通局及其相关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全面完成市局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积极组织系统职工参加本区组织的各类培训工作

1.完成区人事部门组织的公务员年度培训任务(按照区人事局公务员培训计划落实)。

2.组织系统职工参加本区党政工团组织的相关人员参加的各类适应性培训。

(四)认真组织搞好系统内部的适应性培训工作

1.进一步加强学习型单位建设,搞好系统职工的理论学习、法制学习和新知识新业务培训工作。

2.组织好系统收费人员的适应性培训工作。

3.按照市运管处的安排,切实组织好道路运输行业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4.积极组织45岁以下职工参加普通话水平等级达标测试工作,做好普通话推广工作。

(五)继续抓好交通系统在岗工作人员的学历教育,鼓励在职职工参与不脱产的文化进修。年内通过自考(函授)完成中专、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各1人。

(六)加强继续教育工作,按《四川省交通系统专门人才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的要求,认真做好专门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

三、认真落实“十二五”交通教育规划

(一)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做好人才需求预测。

(二)确定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工作,为本区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服务。

四、认真做好其他基础性工作

6月1日前,完成教育工作安排和教育目标任务分类计划,并及时上报市交通局。

7月1日前报送教育经费计划。

7月20日前报送目标任务半年完成情况自查表。

12月30日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自查报告。

第3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密集;新东方;激励控制;SWOT分析

一、新东方集团简介及其面临的问题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New Oriental Education&Technology Group)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综合性教育集团,由创始人俞敏洪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其主要产品为各类英语培训,以及其他各小语种培训等,累计培训学员近1000万人次。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东方提出走多元化和国际化的道路。2002年,新东方IT培训部创始人周怀军离开新东方,创办了北京新科海学校;2003年,新东方主管国际合作的副校长杜子华离开了管理层,担任华诚研修学院院长;2004年9月,新东方集团原总裁胡敏离开新东方,创办了新航道等等。同时,新东方的诸多明星教师,如罗永浩等,也纷纷离开新东方自立门户。新东方总裁俞敏洪说:“新东方每年的员工流动率在30%左右。其中10%是我们自己淘汰的。”换言之,新东方的员工主动离职率达到了20%。

人员流失率如此之高,可见,新东方科学良好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当初作为新东方特色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仍相当浓厚;民办教育机构所有权与经营权并没有严格分离,责任不清,权力集中,必然会产生问题。同时,在企业规模发展壮大之后,如何使公司激励控制跟上公司发展的脚步,使员工保持当初的创业精神,保证企业内部人员的归属感、成就感,让员工有充分的发展空间,而不是限制员工的发展,这也是企业领导者必须考虑的。

二、新东方的人力资源环境分析

(一)优势分析

新东方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在美上市的教育培训机构,得到大量资本支持,对员工激励具备足够的支付能力;在国内教育培训市场,新东方占有半壁江山,得到相当高的认可度,有利于员工实现成就一番事业的愿望。

新东方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鼓励创新,提倡平等,重视团队合作,这是新东方的市场竞争力,也是有效的激励手段。此外,新东方是市场的领导者,旗下拥有大批能力出众、充满激情、幽默而具有感染力的教师队伍,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能够显著增加员工对工作的投入程度,以及对企业的向心力。

(二)劣势分析

新东方扩张的步伐较快,在分支教学机构增加的同时,也导致优秀教师资源的短缺。由于企业自身人才培养速度的落后,企业扩张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新东方必然需要向社会招收更多的员工。这就使得新东方人才培养成本骤然增加,而且员工的质量难以得到完全保证,新东方的品牌优势将受到影响。

其次,高层管理人员数量不足。新东方不得不要打破“教而优则管”的高层管理人员培养模式,转而聘请职业经理人来打理企业。虽然职业经理人制度是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但是这些“空降兵”能否顺利把好新东方这个带有 “草莽英雄”烙印的企业的脉,还是个未知数。

(三)机会分析

教育培训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高速增长。如果新东方能够从内部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对未来企业进一步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另外,现在国内教育培训市场百花齐放,市场竞争者为数众多,但是缺乏一个具有全国性的有绝对影响力的品牌。新东方可趁上市之机,将良好的资源通过收购的方式吸收转化为自己的优势项目,从而达到既扩大公司规模,又吸收优质人才的目标。

(四)威胁分析

在行业内涌现了多个与新东方目标市场定位相当、有大量直接竞争关系的对手,并且都获得了资本注入。如仅2010年,就有学而思教育、环球雅思、安博教育、学大教育等四家机构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分别上市。新东方若不能在产品业务上有所创新,另辟新的业务增长点,国内教育培训市场老大的地位将朝不保夕。尤其是许多离开新东方的高管,有的自立门户成为了新东方的竞争对手,同时利用自己在新东方的关系拉拢一批原新东方的老师倒戈相向;另外的则投入了新东方竞争对手的门下,为其与新东方直接竞争出谋划策。由于他们原本就对新东方了如指掌,这样的竞争对新东方来说一开始就不是公平的。新东方人员激励控制SWOT分析矩阵,如表1所示。

三、人力资源激励的对策

(一)针对高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其优良的管理素质和能力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新东方集团(副)总裁、部门总监等的年薪大约在70万以上,各分校校长的年薪基本都超过30万。新东方高管的平均年薪差异较大,尤其是在相同级别的职务中,由于部门不同而存在着巨大差异(如市场总监和销售总监)。巨大的年薪差异容易让不同位置的管理者对于公司产生不满意与不信任,进而导致在工作中不能协同合作,对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对高层管理者的激励,仅仅依靠年薪是不够的,往往还需要采取股权激励等方式。因此可以适当调整基本年薪的差距,同时提高股权激励的比重,将股权激励与工作成果有机挂钩起来,既保证了团队的团结性,又能有效地对工作突出的高层管理者进行激励与表彰。

(二)针对普通员工

普通教师数量占据了新东方职员总数的70%以上。在工资激励方面,新东方的做法相对成功,基础工资比当地高校至少高出1/3;同时以具体岗位要求来衡量所有任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绩水平,在课程结束时通过让学员给教员打分的方式,作为考评教师是否达到了职务要求的标准,并且将考评结果与奖金挂钩,以此表彰先进,激励后进。

但在员工激励中,精神激励是另一个重要部分。相对于物质激励方式而言,精神激励在激励时间方面更为持久,对员工心理改变影响较大。普通员工进入新东方之后往往都面临两条道路选择:行政方向和教学方向。通常来说新员工都是从助教做起,而老员工在达到一定的工作年限、资历后也有晋升、加薪的机会。建立一个明晰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及晋升机制,有助于新东方培养人才后备,也将大部分员工的职业目标与企业目标结合起来。此外,若采取一些荣誉激励方式,如授予优秀教师“明星教师”称号,为明星教师开辟网页专栏等,也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先治.内部管理控制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刘正周.管理激励[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第4篇

当前教育培训市场之乱象

当前,在培训市场快速扩大的同时,培训投诉飙升,即使是品牌培训机构的公信力也不断下滑。在培训市场虚假繁荣的背后是培训市场乱象丛生、动荡不定。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培训机构频遭倒闭门,学生学费无形蒸发,追讨无门。2009年末,高端英语培训机构开始频现倒闭、破产门。从当年1月至10月底,有海外背景、号称“百年权威”的灵格风在香港、深圳、上海、武汉等地的培训中心多米诺骨牌式地倒闭。每一个培训机构的倒闭都伴随着破产、停课、卷款逃跑,每次都有数百学员上当受骗、百万学费不翼而飞。由于行业内监管不到位,名义上多部门管理但谁也不负最终监管责任,处理过程中各部门互相推诿,学生们无处申诉,维权困难重重,追查和处理过程旷日持久,退赔学费最后大多不了了之。第二,培训骗局猖獗,新骗术渐趋高明。教育培训市场的繁荣是由社会对考试,对文凭、证书的持续需求来撬动的,但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培训欺诈“毁人不倦”。目前存在的最普遍问题是“虚假宣传”,虚构或假冒培训资质或夸大其词。培训机构最常用的忽悠三招:一是高通过率,不过数据是自己虚构的。二是豪华专家组授课,实际上是让一般老师甚至让学生滥竽充数。

三是号称一手包办,提供的却是假合格证书。培训骗局渐趋高明,并呈集团化的趋势。总体而言,这些欺骗的伎俩都是企图通过虚假宣传,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学生作出错误的培训选择,极大地败坏了培训行业的声誉。第三,培训投诉飙升,培训全行业诚信度急速下降。据2008年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在当年受理的投诉增幅前十位中,教育培训投诉年增长率为63.5%,位居第三位[3]。这些投诉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两类:一是承诺无法兑现。宣传时夸大师资和教学成效,连续参加培训缴纳高额学费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二是不履行合同,不按约定或协议开展培训。如不按时开课,耽误考生备考时间;学生要求退款时,培训机构又往往推卸责任如归结于不可抗拒的因素或强调是学生的过错而拖延甚至拒绝退款等,这是一些培训机构的惯用伎俩。总之,因为一些培训机构不诚信经营,培训行业投诉逐年增多,行业诚信度急剧下降,学生报班时顾虑重重。第四,在职教师参与培训兼职,造成教师人力资源隐性流失。在培训市场巨大的需求面前,在职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就成为教育机构和家长争相追逐的对象,教师在课外兼职供不应求。与学校内按部就班的工作和僵化的考核制度相比,一些老师或半推半就或主动亲为,都会“理性”地选择在课外兼职。课外兼职的高薪又使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课外而在课堂教学上“偷空减料”,补“小灶”荒废了本职工作,形成教师人力资源的隐性流失,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管理秩序,人为地制造了教育不公,败坏了教育风气,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诟病。

二、我国教育培训市场乱象丛生的原因

1.培训行业资格准入制度、行业标准缺乏,培训企业良莠不齐培训市场虚假繁荣的背后,暴露的是培训法规建设的滞后和由此而来的培训过程监管的缺失。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培训行业的法律法规,没有制定一个规范的行业标准和被广泛认同的“行规”,培训机构门槛低。任何人都可以开一家咨询公司做培训业务。监管机制不健全,加速其不正当运营。行业自律机制还远未形成,众多培训公司各自为政、自生自灭,导致培训无序泛滥,整个市场呈现散、乱、弱的特点。

2.名义上多头管理,实际上无人负责与传统行业都有清晰的主管部门相比,培训市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政府管理部门。但这并不意味着培训管理机构的缺失,恰恰相反,培训部门不是少了,而是过多过滥了。目前,对培训机构有管理权的部门众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都能对培训机构进行管理,而且不同的培训机构一般都有不同的管理部门。为了能进入职业教育培训市场,几乎所有的行业协会都推出本行业的考证体系,如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类从业资格、美容师资格考试等等,授权有关机构开展培训,导致对培训授权或审批机构多如牛毛。即使一些做得较规范的地方,也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发放《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但在工商行政部门审批的营业执照中也含有“文化培训”和“教育咨询”的类别[4]。培训市场审批主体过多,监管主体不明,审批标准和管理手段不统一,一旦培训发生纠纷,由谁来处理和监管就不甚明确,在实践中难免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难以对培训机构实行有效的管理,这实际上纵容了培训机构的违规办学行为。

3.培训市场竞争激烈,培训机构快速洗牌,学生权益得不到保障随着竞争加剧,教育培训市场洗牌加速,培训机构短期投机行为加剧而无暇顾及机构的长远发展,扰乱培训市场秩序。究其原因,一是业内无序甚至恶性竞争。为了吸引学生,一些机构一方面胡乱承诺教学效果,片面夸大教学质量,而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降低授课成本,不惜用普通教师冒充名师,教学质量无法保证。二是成本增大,利润空间缩小。近几年来,由于培训市场竞争激烈,使家长对培训学习硬件、软件特别是师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迫使培训机构选择交通便利的高档写字楼作为教学场所,聘用知名度高的专家教师授课,还要严把教学质量关,在教育服务水平上下足功夫。教育培训不得不进入“三高”时代,即培训机构的宣传费用高、教学硬件要求高、教师课酬和员工工资高。这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5]。但高成本、高投入并不意味着高收益。高成本以及快速收回成本并盈利的压力,迫使一些机构在培训过程中往往采用杀鸡取卵的短期投机行为,从而加剧了培训市场的混乱。总之,由于没有行业准入规则,致使培训机构鱼龙混杂;由于培训市场缺乏制度保障和明确的监管部门,导致监管的缺失,加速了其不规范的运营和恶性竞争,导致培训市场的畸形繁荣和乱象丛生。

三、规范我国教育培训市场的对策

由于培训市场的管理部门不明确,监管的法律依据又处于缺失状态,培训资格审查、收费标准、办学场所、税费征收等均处于缺位状态。同时,还埋下种种安全隐患,如很多培训场地光线弱,消防通道防火设施不能达到要求,学生受骗事件频发,合法权益缺乏应有保障。因此,对培训市场进行规范和整治,迫在眉睫。

1.落实管理部门,明确监管责任为避免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必须明确政府监管部门。首先,所有培训机构必须到工商部门注册,获得营业执照,落实企业身份;在税务部门登记,保证从事培训的企业和个人依法照章纳税,防止税款流失。培训机构既有了企业身份,一旦发生机构倒闭,法人卷款逃跑,就以商业欺诈罪论处。其次,考虑到教育培训的专业性,培训机构取得合法企业身份后,还必须接受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资质审查和监督,取得办学资格证。教育部门按照培训企业“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对培训机构的场地、师资、课程等进行资格审查和年度审查,以审查其是否具备办学资质,合格者颁发办学许可证。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培训机构进行培训过程监管。

2.推行培训机构资质准入制度,规范培训机构的资质首先,要加快制定教育培训服务国家标准。其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国家标准的前提下,结合本地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尽快出台教育培训机构资格标准,包括师资、场地、资金等都必须达到一定要求,以设定培训学校的办学门槛。再次,严格执行教育培训资格准入制度,符合标准的机构才能登记,才允许招生,否则,不予注册,擅自招生的要依法取缔,从根源上保证培训机构的资质,避免鱼龙混杂,使受教育者能享受到“物有所值”的教育服务。

3.实行培训机构资质年审制度,加强培训过程监管为了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管,首先,实行培训机构办学资质年审制度。要求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对辖区内的培训机构进行年审,年审不合格,取消办学许可证。其次,加强过程监管。进一步规范培训中的管理、营销、授课等行为,严厉查处“超范围培训”现象。每学期中,要对培训机构进行1~2次突击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要求及时整改,整改不到位,勒令停业。第三,设立教育培训服务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会定期对培训机构进行质量评估和评级,评估结果定期,以确保公众能选到规范的教育培训机构。第四,制定不同级别培训机构分级收费指导性标准,实行“优质优价”,以引导培训机构不断提档升级。第五,政府和行业协会要建立培训信息平台,适时教育培训机构评价等信息,积极探索培训质量考核机制。及时信息预警,以避免一些不良教育培训机构利用公众信息不明进行欺诈。最后,畅通举报和申诉渠道,及时受理家长和学生的投诉,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成立培训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由于培训市场过于庞大,管理成本巨大,要彻底根治培训市场乱象,除了加强政府监管外,更多的还要靠加强培训行业自律。首先,要制定培训行业守则。制定行业内部公认且能自觉遵守的行业守则,这是行业自律的前提。其次,成立培训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是行业自律的基础。其职能主要是对本行业服务质量、竞争手段、经营作风进行严格监督,维护行业信誉,鼓励公平竞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培训行业健康良性发展。再次,要建立行业内长效监督机制。当学生权益受损时,有一个行业内部的投诉平台;当一些机构出现不职业的行为,成为行业的害群之马时,行业协会要通过预警等手段将该机构逐出本地乃至中国培训市场;当某一家机构倒闭时,可以在协会内协调资源,让学生顺利转到其他机构继续学习。

5.推行培训机构保证金制度,维护学生权益当下,多数教育培训机构租赁校舍场地经营,一旦机构倒闭“,跑了和尚没了庙”。特别是碰到挪用办学经费、恶意终止办学的培训机构,学生利益受损,往往只有自认“倒霉”的份儿。因此,为了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培训市场秩序,应借鉴不少行业推行的缴纳进场保证金的做法,在培训机构的市场准入之初就实行培训机构保证金制度,以防患于未然。保证金主要用于民办培训机构终止时退还向学生收取的学费、杂费和其他费用,并要根据培训机构开展的培训业务的收费标准,按比例提高培训机构准入保证金门槛和额度,以保证一旦发生培训质量问题、乃至培训机构关门破产,培训管理机构就要先行赔付受训者[6],以维护受训者的权益,降低培训风险,促进培训市场健康良性发展。

第5篇

一、抓组织、强化领导

交通法制工作直接影响着交通部门的社会形象。市交通局领导对行政执法工作高度重视,把依法行政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今年上半年,根据局人动和分工调整,我局及时调整和充实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行政复议领导小组,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重新确定章行远局长为第一责任人,局纪委苏达生书记分管法制工作,以确保依法行政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上半年,针对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目标,我们研究制定了年度法制工作计划,为保证计划的实施,市交通局召开了一次全市交通系统法制工作会议,总结了半年来法制工作,布置了下半年工作任务,并根据5、6月份省交通厅和交通部行政执法检查的通知精神,及时研究布置了各级行政执法机构迎接执法检查的各项具体工作,保证了执法检查工作顺利开展。

二、抓宣传,营造氛围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要求行政执法部门坐客行风政风热线,市交通执法机构领导通过广播电视媒体,认真解答群众关心的交通热点难点问题。同时,我市交通执法队伍还在电视台先后进行了2次为期两周的交通法律法规宣传。市运管处与延平区运管所针对城市出租车管理召开了听证会,并组织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深入到车辆集散地,逐车逐人进行广泛的交通法律法规宣传,确保广大市民和经营者理解交通、支持交通行政执法工作,营造良好的交通执法环境。

我局还在全系统树立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依法行政先进典型,用先进典型提高广大执法队伍规范执法的积极性。先后通过规范武夷山市运管所、延平区路政所行政执法典型资料和图片,展示执法部门依法行政的风采。同时,充分利用反面教材的警示作用,着力营造对违法行为不能为、不敢为的制约机制。

三、抓教育,提高素质

搞好法制工作,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交通队伍。我局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作为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交通队伍,今年初,市交通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南平市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管理规定》,从思想品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行为规范都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以此规范约束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言行举止,提高道德情操。上半年,结合交通部执法检查,我们要求各级执法机构抓好三个教育:一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求每个执法人员牢记交通部规定的执法忌语和七条禁令,把服务车主,奉献社会做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同时深入开展“温情服务”活动,杜绝了“话难听、事难办、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二是抓培训教育,制定了干部职工年度培训教育计划,采取举办培训班、开展法律法规知识讲座、举行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等形式,深入学习交通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市交通局还举办了“南平发展我知道”知识竞赛,将交通行业的法律法规和依法行政等相关知识纳入竞赛内容。三是抓廉洁自律教育,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责任追究,我局印发了《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度》、《交通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交通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奖惩制度》、《交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交通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交通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等6项制度。为规范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我局要求广大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徇私情,不贪赃枉法,树立了良好的交通执法形象。

四、抓规范,依法行政

执法严格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执法部门的形象。基于这种认识,我市交通系统将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作为突出的重点难点工作来抓。

1、严格资格认证。加强对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证件和执法标志的管理。全市763名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经过培训考试,取得省政府行政执法资格;2010年全市683名执法人员通过了省交通厅培训考试,重新换发了新版交通部行政执法证,全市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与此同时,我们结合"十五"交通教育扶贫任务,狠抓干部职工队伍文化水平的提高,鼓励大家通过自考、函授等方式参加全国高等学历教育。截至目前,全市交通系统执法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达66%,另有21%在读大专或正在参加学历教育,有力地保证了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2、认真依法办事。为了简化行政许可程序和审批环节,增强办事效率和工作透明度,今年7月1日起,随着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的设立,市交通局以及所属的各交通机构将所有行政许可、审批、审核和核准项目均按规定进入服务中心办理,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目前,除地方海事局设立分窗口外,其他执法机构包括交通局机关、道路运政、公路路政、交通质监许可审批项目均已采取授权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交通窗口人员办理。

3、规范执法行为。2010年结合交通部行政执法证换发新证和新版法律文书启用,抓好执法队伍教育培训,全市交通系统共举办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6期,有752人参加执法考试,真正做到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学习知识,掌握本领,提高水平。通过今年上半年执法检查看:执法队伍在办案过程中均做到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实用法律、法规正确,程序合法、法律文书制作基本规范,尤其是通过规范教育,都能按省厅统一规定,使用规范的新版交通行政执法文书,严格执行全省统一的行政处罚细化标准,有的执法机构还开发行政处罚电脑制作软件,把行政处罚纳入信息化管理。上半年来没有发现超越权限和职能的处罚行为,没有发现违背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为,没有出现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撤销案件。

4、执行罚缴分离。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财务管理,绝大多数行政执法机构与当地银行签定了罚缴分离协议,但个别县(市、区)与银行在罚缴协议上存在分歧,银行收缴方感到交通处罚量小,工作量大,开户难,有交通执法机构代缴现象。

5、完善档案管理。我们把各级交通执法机构的建档立卷工作,作为检查行政执法办案质量的重要内容来抓,把每年的执法案卷析作为考核执法机构的重要依据,通过监督检查,确保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案卷材料齐全、字迹清楚、表述准确、文书规范,档案健全。

五、抓监督,杜绝违法违纪行为

第6篇

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按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西方发达国家为开发农业农村的人力资源,首先通过立法的方式来推进和保障农业教育。联邦政府于l862年颁布的《莫雷尔法案》,可以看作第一个职业教育法,该法案规定,按各州在国会中参议院和众议院人数的多少分配给各州不同数量的国有土地,各州应当用这类土地的出售或投资所得收入,在5年内至少建立一所“讲授与农业和机械工业有关知识”的学院。后来这类学院被称为“农工学院”或“赠地学院”,这些学院是《莫雷尔法案》结出的果实。各州根据当地情况对所接受的赠地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分配和使用。用于独立设置农工学院的有28个州,宾西法尼亚等州是把拨地转给原有的农业学校,还有的州是在州立大学增添农工学院。农工学院的发展为美国职业技术,尤其是农工业职业技术的发展培养了众多人才。德国为了保证农村职业教育的稳定发展,十分重视理发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到目前,德国共颁布了十多项有关职业教育的法令,例如《职业教育法》《职业促进法》《实践训练师资条例》等,农业职业教育在这几个调理中均有提到。如《职业教育法》中规定了联邦政府和各州在职业教育中的义务,对工业、农业、商业等多个领域开展职业训练作了明确的规定。目的是让劳动者通过培训,可以获得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能力。德国还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农民要想独立经营农场,必须获得“农场师傅证书”,这一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有效地推动了德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英国政府自二战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法令、法规来确保农业教育的稳固。1947年,政府颁布了战后第一部《农业法》,这部法律对推行农业教育给予了政策及法律上的支持。之后,政府又多次颁布或修订了《农业法案》。1967年,英国教育和科学部颁布了《农业教育法令》,号召在农村地区大力开展农业教育。1986年,英国政府向议会提交了9823号教育白皮书,题为《教育与培训并重》,进一步强调要继续搞好普及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工作,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全国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相协调。欧美国家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立法先行的方式较好地保证了农业教育的推进。这一做法非常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虽然法律和国家政策存在区别,但两者有紧密的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律是具有最大效力的国家政策。法律相对于政策来说规范更为明确,推行的手段更有力量,也更为稳定。所以,政策上升为法律后可以有国家强制力得到有力的推行,法律在执行过程中有民事、行政和刑事的制裁手段。因此,在我国的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也只有通过立法先行的方式才能保障有效有力地实施农业教育。

2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鼓励多元参与经费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保障

农业人力资源开发若缺乏财政支持必将成为空中楼阁。由于人力资源开发从人力资本投资角度看存在人员流失风险,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结果的正外部性,因此,仅靠人力资源使用者来投资开发人力资源将存在动力不足问题。更重要的是,农业人力资源知识和技能的不足一定程度上是各国城乡差异的结果,因此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首先必须是政府。政府应从财政投入、综合管理和统一调配的角度负责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美国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主要由联邦教育部和农业部负责,虽然两个部门各有分工,但是在为农业教育争取争取经费方面都各尽所能。美国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不具体管理农业、工业等各专业类高等教育,其主要职能是依据相关法律,保证人人能有平等机会上学,制定联邦政府对学生的资助政策(每年提供学生贷款基金为500亿美元左右)和提供研究经费;监督各州教育的实施。通过专门立项拨款来促进和调控高等教育,如设立信息网络建设和远程教学项目。联邦政府农业部的主要职能是通过项目向各州立大学的试验站和推广站提供经费(每年10亿美元左右),进行社会对农科学生需求量以及可提供就业机会的分析统计。向国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布,以争取国会拨款、为农学院争取生源;通过举办研讨班和教学立项等办法来引导学校的改革;为农科专业学生提供奖学金等。除了政府作为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美国的第三部门——各种教育协会和农协会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综合性协会有美国教育协会、赠地学院和州立大学联合会以及地区协会等,主要任务是代表成员院校到国会游说,争取通过有利于教育的立法,而不是指导如何办学;专业性协会有农学协会,实际上起着一定的对农业教育的管理作用。协会制定专业设置标准,对农学院定期评估,联邦政府的奖贷学金要在通过协会的评估后才能获得。大量第三部门的存在有效地补充了政府职能所不及之处。同样,为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德国各部门每年为农村职业教育下拨了大量经费,如德国大学,他们2002年投入在农业教学及研究的经费就有4.653亿欧元。而且,联邦各州政府每年还必须投入大龄费用以支付农村职业教育系统的人事、校舍建设和维修、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费用。通过有效的财政分级负责制度,德国政府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了可靠的经费来源,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德国政府积极鼓励个人或企业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捐助,增加农村职业教育经费。德国实行的“双元制”职业培训的经费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负担,其中企业承担约3/4。企业所承担的培训包括培训设备、培训人员工资、受培训人的津贴和社会保险费。企业培训受到国家的鼓励,培训费可以免交利润税。职业学校的费用由州政府负担,学校建设费用由地方政府和州政府共同负担,日常开支由地方政府负担。澳大利亚把职业技能培训放到提高公民劳动力素质,保证国民经济高质量、高效率运作的高度来认识。国家专门设立了“教育、培训就业与青年事务部”(DEEF)和“国家职业培训局”(ANTA),实施规范有序的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政府对农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非常支持,以墨尔本TAFE学院——农业与畜牧业培训部为例(TAFE是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的英文简称),学院90%的经费由政府拨给,各大农场主和企业也非常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10%的经费由农场主和企业资助。澳大利亚政府为支持农业,在其农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澳大利亚农业行动方案》中指出,政府的目标是减少干预,向农业生产者、加工者及出口商提供自主经营权,由其自行决定产业的未来发展。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从生产加工包括研究与开发到交通运输、市场准入和市场开发涉及27个政府和由政府资助的有关机构。

3农业人力资源开发重视学习者实践技能的培养

德国职业教育具有注重培养学生谋生能力的特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它有着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工业革命兴起的过程中,重视对青年人传授“实用”知识。尤其是二战后全国大规模地办教育。职业教育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德国,中学毕业后不谋求上大学资格的年轻人通常决定接受一种职业教育,在“双元制”中进行培训。所谓“双元制”教育是指企业中的实践培训与职业学校的理论相结合的形式对青年人进行职业培训。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同样如此,农业的职业培训也像工业及手工业一样实行“双元制”,农业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加强对青年人的农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学徒每周3-4天在农业企业里实习,1-2天在职业学校里接受理论知识的传授。3年培训结束后通过由行业协会组织的结业考试,获得专业人员的合格证书。学生在3年的农业企业学习中,会学习掌握各种专业生产、农业机械操作、农作物栽培与管理、畜禽饲养、疫病防冶等方面的技能。由于在农业企业、学校同时进行培训,学生在农业企业学习过程中,学到了本行业许多实际应用技能与课堂相比,这种培训方式特征鲜明。在对农业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学校学生的新技术、新机械设备和培训方面也体现了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的教育思想。在法国,农业教育中学生的实践活动多,时间较长,分布在各个年级的不同阶段进行。实习的地点可在农场、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处理工厂、研究所、农业管理部门或国外的有关单位农业渔业部还资助学生到国外实习的费用,而且还将不断提高资助金额。学生到国外实习不仅可以学习科学技术,而且还可接触当地的文明、文化,增长多方面的知识,同时也为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打下基础。这种实习是直接接触生产,能更好地巩固和应用学生所学的知识。由于学生直接参与第一线的劳动,亦受到实习机构的欢迎。学校不仅不用向机构支付费用,相反,实习机构要向实习生提供吃、住条件,有些机构还会给实习生支付一些生活补助费。因为实习生不仅是学习,而且是一位临时劳动者,能帮助实习机构完成一些工作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多次的实习,撰写总结及论文,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加强,并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现代化农业要求,走向社会。

4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建立统一和严格的资格认证制度资格认证制度

严格的资格认证制度资格认证制为人力资源的技能开发提供了能力要求和甑别的标准,同时该制度也提供了职业准入门槛设置的基础,它不仅有助于规范职业教育的培训内容和体系,也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职业技能学习动机。法国于1946年设立了数学、技术等文凭,1952年有了工业学习证书(工业研究证书),1954年又开设了经济、管理技术高中文凭。20世纪五六十年代,呈现出国家干预的技术教育快速增长、以及法国技术进步带来许多新工种等两大特点,职业教育文凭更加系统化。60年代后,对职业教育继续改革,义务学习年龄从13岁提高到16岁,有了学分分类,出现了“技术员证书、专业技术员证书、技术初中系列文凭、职业高中文凭、职业教育证书”等文凭。农业职业教育的资格认证制度也诞生于那一时期。农业职业高中学制为两年,颁发“农业职业能力证书”和“农业职业学习证书”两类文凭。全法有农民技术培训中心861个,每年举办各类农业培训6000次以上,加上地方一些专门机构和企业举办的培训达1.2万次,每年有5万多人接受各种培训。培训对象是面向义务教育后的青年,时间通常为两年。2/3的时间在雇主农场实习,1/3在农业培训中心学习。目的是使没有接受过农业教育、不具备农业生产经营知识的农民取得农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丰富农业生产者的专业知识;或者使参加农业生产经营1年以上并接受过一定农业教育的农民.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和经营管理水平,培训结业后授予“农业职业能力证书”。自1997年以来,16-25岁青年都可以通过培训获得“农业职业学习证书”、“农业职业高中汇考文凭”、“农业技术员证书”和“农业高级技术员证书”等农业职业技术文凭。澳、新两国均有相当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并与学历教育相联系。澳大利亚国家资格系统称为澳大利亚资格框架,是资历、不同院校问学分转换、学科、证书、课程间的有效衔接。澳大利亚有3个教育培训系统:普通教育1-12年级、职业技能培训、高等教育,资格框架规定了各教育培训系统和其颁发的资格证书之间的关系。这种统一的证书制度和课程内容的模块式结构使职业技能培训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相沟通;使就业前教育与就业后培训相联系,体现了终身学习的思想。澳、新两国都有全国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其标准的制定均是由各行业组织拟定,提交政府认定的机构(新西兰为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局)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向全社会公布,各级培训机构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培训考核。澳大利亚政府相继颁布实施了国家资格及认证框架、国家培训认证框架、新型学徒制度等,由此形成了包括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在内的培训资格认证及注册机制,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职业能力系统。

5服务于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高等教育

服务于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高等教育强调跨学科设置专业与市场导向美国在农业科学研究方面,通过建立各种跨学科、跨院系甚至跨校企的研究中心和研究室来推动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解决实际问题。大学中的各种中心,大多数只是一个虚设的网络,一种合作的形式虽然这些中心不是实体组织,但可以把各学科的教授为解决共同研究目标集合起来。一些中心不仅与院系、学术界联系广泛,还与社会上的一些行业协会、企业合作,这些企业、协会作为中心成员并提供经费。例如,加州大学建立了农业问题中心、消费者研究中心、环境健康科学中心、全球环境变化国家研究所、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等l8个研究中心。其中设在农业与自然资源学院的加州食品和农业研究中心还组建了l7人的执委会,分别来自植物、动物、食品等不同院系和政府、企业及民间组织,该执委会负责协调政府、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合作,共同开展跨学科研究,自1991年成立以来,其研究领域不断深人拓展。德国各大学的农业专业以市场为导向,富有时代气息。比如,哥廷根大学农业科学系的马学,在传授马匹养殖的科学基础外,授课内容还包括关于马的体育运动及经济学知识;基尔大学的牛奶生产专业,传授牛奶及其衍生产品如奶酪、酸奶等产业链知识;而柏林鸿堡大学,则设有跨学系的有机农业学群;其它,还有营养科学、植物药理、乡村不动产管理、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新兴的实用专业。德国农业学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专业跨学科综合设置。国民经济、企业管理学、基础社会学、法律等也在教学大纲之内,同时,学生还需具备计划和组织的能力,商业头脑及沟通合作能力。

6欧美国家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体系的差异

欧美国家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体系差异比较欧美各国农业教育中也体现出了各国不同的特点,这是由各国的农业和教育发展的历史路径所形成的。差异首先体现在农业院校的设置上。在美国,基本上不存在专门的农业大学,农业的高等教育依托于各个综合性大学,许多大学下设农学院或者是与农业相关的专业和研究所,比如美国的加州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就有不错的农业相关研究机构。而在美国的中学一级教育中,也很少有专门的农业职业学校。以公立高中为例,“美国的公立高中89%为综合高中,其中有的开设职业教育的专业或课程。其余11%又分为地方职业学校(半工半读)和全日制职业高中,数量大约各一半。”在11%的职业学校中,一部分开始农业相关的专业,或者仅开设相关课程而不设农业方面的专业。而在法国,设有专门的农业职业高中、农业技术高中,从农业技术高中毕业,还可以考取专门的农业高等学校。综合性大学里一般不设农业相关专业。在德国,农业职业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农业职业学校、农业专业学校和高级农业专业学校,而在高等教育阶段,既有专门的农业专科大学,又有综合性大学中的农业科学院等机构。在英国,情况与德国有些类似,综合性大学内部设有农业相关学院,负责农业科研和发展农业高等教育。在各个县有专门的农学院,但是,农学院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从属于某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和农业中学等一起组成了初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体系。澳大利亚在12年的普通教育之后,有一个职业技能培训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在各种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学习各种职业技能,农业方面的职业技能也在选择范围内,高等教育中的农学教育主要由综合性大学来承担。在学校的性质上,各国之间也有差异。美国的农业高等教育依托于高校公立私立并存,但公立在数量上占优。法国的公立高等农业学院有25所,私立学院有7所,公立院校的规模和实力都强于私立院校。职业技术学校主要为公立,由农业部主管。而在德国和澳大利亚,有实力的综合性大学几乎都是公立,职业教育学校也以公办为主。上述差异概括如下表1。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体系,以政府为主作为公共服务的投入和开发是关键。

第7篇

本文通过对继续工程教育的理念问题进行思辨,结合西南交通大学开展的铁路机车司机培训工作实际,提出了继续工程教育领域的新思路、新观点。

2继续工程教育经典理念

2.1继续工程教育经典理念解析通常,继续工程教育是指在工程领域中,已经脱离学历教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它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其中有四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继续工程教育是一种非学历的成人教育;第二,受教育者在学历上和专业技术上已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和水平;第三,继续教育的内容是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能;第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新补充知识,扩大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本职工作的新需要。

2.1.1“继续工程教育是一种非学历的成人教育”成人教育是由那些具有成人特质的人接受的教育过程。它有三个要义:第一,它是成人学习的过程;第二,它是由一些机构为实现某种特定教育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第三,它是社会实践的第一领域。(1)成人教育特征成人教育具有两个特征:社会性与非正规性。①社会性:开展成人教育是一种政府倡导的行为,体现为一种社会政策;同时,又是一项全民参与的事业。②非正规性:指成人教育的组织形式采取的是一种非传统教育的教育方式。(2)成人教育目的扩大教育机会,提高国民素质,实施终身教育。

2.1.2“受教育者在学历上或专业技术上已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和水平”文化素质的前提要求继续工程教育的接受者起码要具备以下几点:①在学历上已达到一定的层次和水平。②在专业技术上已达到一定的层次和水平。研究表明,继续工程教育的受教育者一般要完成学历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不一定是高等学历教育),汲取了基本的文化知识,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如果需要进一步发展,就进入了主动学习和知识创造阶段,这是继续工程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

2.1.3“教育的内容是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技能”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技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于工程教育而言,它是继续工程教育关注的重点。

2.1.4“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新补充知识,扩大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本职工作的需要”学习目的与教育内容是联系在一起的。在以下的讨论中,我们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不再分述。3继续工程教育经典理念的局限性

3.1继续工程教育经典理念的局限性

3.1.1继续工程教育动力机制事实上,一些继续工程教育单位在组织具体教学活动时,习惯于将普通教育的体系、观念及方式方法等照搬到继续教育的教学活动中。这表明其继续工程教育理念、观念滞后,或者说是对继续工程教育的动力机制认识模糊。在讨论成人的社会属性时,一定要注意继续工程教育的“社会动机”。

3.1.2继续工程教育中的知识创造继续工程教育中的知识创造一般是间接的,它通常表现为某种工程发展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往往能够成为一系列知识创造的源头。例如,铁路机车司机培训是一种继续工程教育(个案),机车司机在接受高速铁路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的培训过程中会产生知识扩展需求。这种需求源于机车司机对驾驶机车的感受。他们在经过培训掌握新的驾驶知识与技术后,有可能产生驾驶更高级别机车的愿望,进而又会产生新的继续工程教育的愿望。如,随着中国铁路运输装备的不断发展,列车运行的速度不断提升,对司机素质的要求随之也不断提高。从1997年的列车时速为140公里,到2007年的时速为200公里,再到2008年京津客运专线开行时速350公里动车组,铁路机车司机培训考试中心、铁路运输企业对机车司机的继续工程教育(培训)从未间断。驾驶350公里动车组的司机是从驾驶时速200公里的动车组司机中选拔的,而驾驶200公里的动车组司机又是从驾驶160公里的机车司机中挑选的,以此类推。在这支高技能型人才队伍中,有一大批愿意不断学习与提高、勇于创新的优秀司机。正是他们的努力,才不断地刷新着中国铁路列车运行的速度,创造了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奇迹,令世人瞩目。

3.1.3继续工程教育的内容和目的继续工程教育的内容都脱离不了一个“新”字,这个属性在工程急速发展的今天表现得更为突出。我们可用教育内容来诠释教育目的:继续工程教育是为了更新补充知识,扩大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本职工作的需要。

4从知识发生原理的角度审视继续工程教育

4.1知识发生知识发展的原理告诉我们:通常先有一个“核元素”,之后才有核所包含的内容。知识的发生是从“核元素”的产生(或“裂变”)开始的。

4.2知识发展(1)知识体系的局部化———“专业化”;(2)知识体系转型,从一个局部向另一个局部转化;(3)知识体系多元化,如两个体系相互融合。

4.3知识发生原理对继续工程教育理念的佐证研究知识发生原理是为了探索继续工程教育的新视角。继续工程教育的对象是成人,教育的侧重点应是:促进、引导受教育者的知识沿时间和空间出现互补演变。

4.3.1知识专业化通过继续工程教育,能够使受教育者的知识体系按照工程(产业部门)的业务要求实现专业化,这是基本目标。例如,对铁路机车司机培训进行不同的专业培训,使他们能够驾驶不同类型的机车(如内燃机车、电力机车以及动车组等),使其在驾驶技术方面实现专业化。

4.3.2知识系统转型知识系统转型原理告诉我们,一个知识系统可以转化为另一个知识系统。继续工程教育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可以提高人的素质,推动所在行业的科技进步,使人产生新的学习需求,同时,诱导新的继续教育。

5继续工程教育新思维的政策依据

5.1加强继续工程教育的目标任务教育部等四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继续工程教育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有计划、分领域、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大规模的继续工程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在继续教育阶段,由于受教育者积累了一定的专业技术经验,具备了现代社会知识的基础框架,在职业的要求下,经过继续工程教育培训,可有效地完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任务。继续工程教育的目标任务是通过开展大规模的继续教育活动,加快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我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的重点领域包括:交通运输业等。其中,在交通运输业中明确列入了“高速轨道交通系统”。可见,我们开展的铁路机车司机培训实际上就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一部分。

5.2企业要扮演重要角色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机构在企业继续教育方面的作用,使其成为培养企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5.3加强继续工程教育服务体系建设

5.3.1要鼓励高等院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相互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

5.3.2建立生产、科研、教学相结合的协作机制,全力打造继续工程教育支撑平台。

5.3.3健全继续工程教育保障机制。

第8篇

“近年来,我市坚持走人才强区之路,着力提升教育软实力,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职业荣誉,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正如庆阳市教育局调研员宋连德介绍的一样,庆阳市西峰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上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政策规定,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引领下,扎实推进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为教育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个目标 促进教师队伍长远发展

“近年来,我局立足区内教育人才现状,客观把握全区教育发展方向,树立“夯实基础,励精图治,奋力打造全市教育强区”的发展目标,建立了有利于学科建设,有利于教育教学创新,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有利于为师生更好服务,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满活力的制度环境,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形成了一支规模适宜、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人才队伍”。谈起西峰区教师队伍的发展,西峰区教体局局长朱照华自信满满。

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西峰区锁定方向,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搭建平台,建立体系,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程序,通过多种途径营造了风清气正的人才环境。

西峰区教体局打破了论资排辈、平稳过渡的观念,倡导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积极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着力培养开拓创新的干部队伍、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责任心强的班主任队伍和甘于奉献的后勤队伍,努力建立培训提高、名师培养、青蓝工程、校本研修等人才支持体系;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按照民主推荐、组织推荐、局务会议评议、公开选拔的方式,将“口碑好、能力强、肯做事”的教育教学骨干充实到干部管理伍。

为保障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西峰区采取了多项举措。而首要的就是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将其作为政府的主体责任常抓不懈。省上实施办法出台后,西峰区第一时间在政府常务会议上进行了学习,并组织各级干部、广大教师进行全方位学习,深刻领会精神要义,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分赴学校进行实地调研,现场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难题。

同时,在遵照执行省上实施办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西峰教育发展的意见》、《西峰区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补贴实施办法》、《西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发放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将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为民办实事范围,实行重点督办,高效推动落实。

此外,西峰区还充分利用新闻媒体、重大节会、教育培训等平台,全方位宣传乡村教师奖励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扎根基层、教书育人。多渠道广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每年召开规模宏大的教师节庆祝暨教师表彰大会,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努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两个方面 促进教师队伍合理配置

教师结构性缺编和老龄化等问题是困扰教师队伍建设的一大桎梏,面对问题,西峰区教体局积极应对,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广开教师补充源头,疏通教师交流渠道,激发教师工作活力,实现了师资队伍的整体优化和合理配置,促进了教育均衡和持续发展。

西峰区教体局坚持多层次、多样化、多渠道人才队伍建设模式。通过招录补充新教师、面向社会招聘各类后勤服务人员、根据学科实际调配经验型教师、强化培训、城乡结对置换交流等多种形式,调整、充实和改善人才队伍。

“我们制定了全区乡村教师人才队伍建设计划,每年在高校毕业生中公开招录中小学教师,定向补充到农村学校,特别是对英语、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学科教师进行重点倾斜,通过省招、市招以及紧缺专业人才签约、优秀运动员安置等方式,为农村学校补充教师305人。”西峰区教体局人事股巨小刚介绍说。

据统计,近五年,全区有900余名高校毕业生通过招考加入到西峰教师队伍,600余名农村教师经过公开考试选调进城任教,1500余名教师参与了城乡学校结对置换交流活动,50名西峰教育名师讲师团成员送教入校300余场(次),对全区师资均衡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人才的引进和管理同等重要,为此,西峰区教体局积极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农村学校规模小、编制少、教师科目配备有困难是普遍问题,西峰区教体局考虑到这一实际问题,在按照师生比和班师比相结合方式核定基本编制的基础上,附加编制按照每所学校核定1名教学辅助人员,每个学区核定3名教学管理人员,每150名学生增核1名后勤服务人员的标准进行了核定。目前农村小学的师生比为1:9,农村公办幼儿园通过挤占中小学教师编制解决幼儿教师编制问题。

在教师的岗位分配上,对每年招录教师均按照考试成绩分配安置,杜绝了靠关系、走后门的安置弊端;根据城区学校教师短缺情况,进行公开选调,给农村优秀教师,提供了进城工作的机会;为长期在农村工作,真正因身体原因、家庭原因需要调整工作单位的教师开通“绿色通道”,尽可能解除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西峰区教体局还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教师走教制度,逐步构建大学区教育格局,对各乡镇学区专业教师进行统一管理,根据各学校教学任务、教师数量、专业需求等,进行校际间流动教学,有效缓解了农村学校专业人才短缺矛盾。

三项举措 促进教师队伍安心稳定

教师队伍的稳定关键在于建立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的人文关怀机制,做好凝聚人才工作。为此,西峰区教体局着眼条件改善,从改善教师生活环境做起。住房问题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对于教师来讲,安居才能乐业。

2013年,西峰区教体局为农村无房教职工争取政府廉租房100套、经济适用房140套、限价商品房200套,有效解决了农村经济困难教师住房问题。同时,持续推进教师周转宿舍、营养餐改善、标准化配置等,不断优化乡村教师生活环境。并逐步将农村教师住房纳入全区保障性住房体系,2015年共批准公租房91套,限价商品房51套,经济适用房149套。

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了6所乡镇中心小学食堂和99所农村小学小伙房建设,启动实施了显胜实验学校、肖金中学、陈户初中、什社中学教师周转宿舍等项目,为乡村教师高标准配备“一桌一床一柜”,个人电脑配备率达到30%。

在改善教师生活条件的同时,西峰区教体局还着眼待遇提升,创新工资分配机制,提高教师生活补助。西峰区教体局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座谈交流,先后两次修订下发了绩效工资发放指导意见,使分配激励机制趋于民主、科学、合理。

各类津贴、奖励、绩效分配突出岗位,重视业绩,向一线管理人才、一线教学科研人员、骨干教师倾斜。以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打破平均主义,构建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15年,我区按照每人每月200元标准,为符合条件乡村教师发放补助资金506.26万元。同年9月,区政府出台《西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发放实施办法》,为乡村教师按每年不低于3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根据乡村学校、幼儿园所处区域、自然条件及边远艰苦程度,实行类差补助,共分为五类,分别为500元、400元、300元、200元、100元/月/人。每年按12个月核算,每半年发放一次。”西峰区教体局副局长王永锋详细介绍了乡村教师补助的相关标准。

另外,西峰区教体局还着眼于福利保障,加强教师奖励扶持。将乡村教师的津贴补贴、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区财政每年列支147万元,将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为23个贫困村学校教师每人补助交通费1500元,为寄宿制学校每人追加200元公用经费,按不低于700元标准安排乡村教师每年体检一次。

在教师奖励鼓励上,要求教师晋升中高级职称必须具有累计一学期以上的农村学校任教经历;每年列支20万元设立农村小学校长奖励基金,优秀奖励覆盖面达到60%以上。

四大工程 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提升

――“素质提升工程”。“近年我们狠抓各级各类培训,以师资提升为基础,走内涵发展,树品牌战略,创建一校一品一特色。国培、省培、市培、区培使专任教师近三年内受训面超过98%以上,许多老师受到多次培训;校本培突出针对性与实效性;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同课异构、课后反思、教育教学论坛、教学联谊、课件制作培训等系列活动,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教体局教研室张小伟介绍道。

据了解,在师资培训上西峰区财政每年列支200万元专项经费,农村学校每年公用经费总额的5%专列用于乡村教师培训。在培训别注重乡村教师的师德教育,坚持把思想教育、职业教育、法治教育、责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培训全过程,努力培养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

――名校带动工程。依托名校建立平台,促进均衡发展,打造校际联盟实现共赢。建立了城乡教师对流常态机制,每所城区小学、规模较大幼儿园与一个乡镇学区、一所农村幼儿园结成对子,每学期组织乡镇幼儿教师到示范园随堂听课、参与教材教法研讨等。确定以齐楼初中、团结小学等六所市级课改示范学校为龙头,带动全区其它学校将课改向纵深推进。开展中层干部挂职锻炼,采取“提高式”交流方式,选拔优秀中层干部到示范性学校挂职,以示范校为基地,开展跟班培训;同时,相近区域的一些学校结成质量共同体,通过加大区域内经常性的相互交流,使联盟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9篇

XXX一中均衡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1、XX一中始建于1983年,是一所半寄宿农村中学,辖区覆盖21个行政村,44000口人,服务半径5公里,现有三级16班,745名学生。

2、学校占地面积14879.3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3997.5平方米,办公用房1418平方米,生活用房4110.4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288.5平方米。

3、我校现有教师88名,本科学历82人,专科学历5人,中专学历1人,学历达标率100%,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区级骨干教师6人,中小学高级教师21人,中小学一级教师32人。

4、学校有普通教室16个,辅助用房有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教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劳动技术教室各1个,实验室3个,仪器室5个。

5、学校图书室藏书35185册,生均47册。阅览室报刊达26种。

6、学校以“让学生快乐地成长,让老师幸福地工作,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努力实现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优质化,以“创和谐快乐校园,做博学善导教师,育复合创新人才”为办学目标;以“管理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为办学策略;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爱生、乐教、勤研、善创的教风,尊师、守纪、博学、善思的学风,笃学、励志、崇真、扬善的校训,促进教师、学生、学校的三个可持续发展。不断强化规范意识与创业意识。   

7、学校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多媒体教学,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我校要求全体教师学习利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成绩稳步上升,升学率居全区前列。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素质,学校一直坚持着经典诵读活动,2016年秋季又增开了每天定时收看新闻联播25分钟和练习硬笔书法20分钟的校本课程,既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培养爱国热情,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弘扬传统文化。

8、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远程教育示范学校、许昌市三理教育先进单位、许昌市先进教研单位、许昌市文明学校、许昌市办学管理规范学校、许昌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措施

(一)采取措施,保障适龄少年入学

1.坚持实施免试就近入学制度

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按照划片、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确保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每个适龄少年能入学。

2.关注困难学生入学问题。

认真做好“一补”工作,关心留守儿,健全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3.加强学生学籍的管理。

建立、健全学籍管理档案,各种学籍管理表册、资料按年归档登记,以便随时查阅。教务处有专人负责学籍管理工作,按要求建立和健全学生的档案。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学生转学、借读、休学、复学和毕业等规定。

4.实行“三包”“三查”。

校长包入学率,班主任包巩固率,教师包合格率;期初查入学率,期终查巩固率,期末查合格率。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扎实有效。

(二)改善办学条件,力促均衡

借助均衡发展,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多次召开班子会、老师会,充分认识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大家一致认为,我们要借助均衡发展的东风,健全各个功能室,配齐各种教学仪器、设备,真正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各种教育资源,切实改善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

(三)强化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结合市、区相关文件,详细制订我校教师培训中长期规划。在教学中广泛展开校本研究,研究的课题全部是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动员广大教师全员参与,培养教师在实际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研究精神。落实师德教育、新课程培训及以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为新上岗教师、骨干教师成为名师奠定基础。

(四)加强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在教学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向改革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益,辩证地处理素质教育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教育教学,规范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育人。积极开展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活动.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开展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活动。

(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安全教育

(1)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把教师奖惩同安全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

(2)强化安全教育。

学校领导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学校集会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 。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电子屏等媒体资源,给师生宣传防震、防火、防溺水、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

(3)坚持家长联系制度。

向家长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组织全校性家长会,向全体家长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确保学生安全。

第10篇

多元化的目的最终在于最大限度地增加教育投入,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办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并且在教育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和选择机制,从而推动教育的优质发展和均衡发展。近年来,美国医学成人教育公私合作办学已从传统的交通、维修、提供午餐、数据处理等领域扩展到基础设施和教学大纲方面。据美国联邦教育部统计,在过去10年中,全美有超过51%的学区进入了公私合作办学体系[1]。德国公立医学成人教育机构由联邦和各州开办,此外,企业、医院、教会、高校和一些私人组织也积极参与举办各种医学成人教育[2]。国外医学成人教育向多元化办学道路迈进的同时,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首先,医学成人教育存在的地区和阶层差异显著。政治、经济、教育等社会环境越差,参与成人教育培训的人数越少。尤其是农村地区教育设施落后,医学成人教育落后于城市地区。在城市接受医学成人教育的大多是中上阶层,其中大型医院医护技人员所占的比例最高。其次,资金投入远少于其他教育系统。在德国,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共同构成德国教育的四大板块,成人教育的对象范围最广,数量最为庞大,但是资金投入却比其他教育系统都少,而且近几年有下降趋势。[2]最后,师资队伍不稳定。由于国外医学成人教育机构多为志愿者和兼职教师,师资队伍不稳定很难保证医学成人教育的质量。

2我国医学成人教育多元化办学现状

目前,我国的医学成人教育多元化办学体制尚不完善,社会力量办学还很薄弱。医学成人教育机构大多是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举办,办学形式单一,无法发挥出成人教育本身的特点与功能。企业办学积极性不高,社会力量办学虽有较大发展,但仍相对薄弱,和社会办学与政府办学齐头并进之目标相距甚远,教育实体和经济实体联合办学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成人专科教育成为普通本科教育的简化或复制,成人本科教育则成为成人专科教育的重复或继续。教学内容僵化和老化,专业设置狭窄,内容更新速度慢,理论与实际脱节比较严重,这些都阻碍了医学成人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全面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和医疗卫生市场对医学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改革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已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成人医学教育也不例外。只有对现行的成人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完善、创新,走多元化办学之路,才能进一步适应未来医学发展的需要,适应医疗保健市场的需要,实现医学成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3医学成人教育多元化办学的新尝试

随着经济成份多元化,所有制的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要求医学成人教育必须突破单一的国家办学的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和公民个人投资办学,集资办学,合作办学,形成办学模式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样化,管理方式多样化,形成以国家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多元化模式。多元化办学模式必然推动教育共同投资体制的建立,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参与教育投资,共同承担教育经费,共同分享教育投资利益的多主体、多层次的教育投资格局。

3.1政府办学

我国目前的医学成人教育绝大多数是由国家包办的,多是条块分割,重复办学、重复建设的问题比较严重。各办学主管部门的经济负担也越来越重,举办医学成人教育的学校和机构也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所以要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形式,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使得办学更有活力。目前许多省、市正在积极探索这一新的办学形式。

3.2私人办学

由于医学成人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加之国家的财政能力又有限,不可能在受教育方面给予所有人以均等的机会。因此,以适应的形式发展私立成人医学教育十分必要。许多国家在发展私立成人医学教育方面有许多政策,有的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我国的私立教育机构长期处于夹缝生存状态,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任其自生自灭,这是一种很可悲的状况。国家只有制定相应的政策并采取积极的态度,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私立成人医学教育才会成为我国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3企业办学

在全社会共同办教育的过程中,医疗药械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对成人医学教育进行渗透将成为未来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国外许多大的跨国集团公司都有自己所办的医学成人教育机构。在我国,医疗药械企业办系统的、成规模的成人医学教育目前还没有,随着大集团公司的发展与扩张以及社会的需求,医疗药械企业办成人医学教育的趋势会指日可待。

3.4联合办学

医学院校如何在新形势下,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推动成人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率的提高,使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合办学是一种很好的可探索的办学形式。联合办学是指企业单位直接参与医学成人教育,实行共同投资、共同管理、共同完成教学过程、共同享有办学效益的办学形式。联合办学突出的优点是成教学员所在单位直接参与成人教育,使医学成人教育目标更加明确、技术实用、教育的针对性较强,能较好地发挥医学成人教育的作用。医学成人教育联合办学的形式主要有:校校联合、校企联合、校医(医院)联合、学校与银行合作、学校与乡镇合作、医院与企业合作等等。

3.5国际化办学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医学成人教育的国际化主要包括:国际交流(如公派留学生及专家学者),国际合作(如国际性教育机构、校际合作),国际理解(如加强医学外语教育、开设国际问题课程)。在办学形式上也有重大突破,有的学校经国家教育部门同意可在境外办学和招生,更多的外国一些学校来中国进行各种形式的办学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医学成人教育的发展。

第11篇

根据智研咨询数据,我国2015年教育信息化投入达2500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5160亿元,2015-2020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6%。

如此大的市场空间自然吸引了众多资本的争相进入,整个投资圈也形成了投资在线教育的风潮。对于广大普通投资者来说,A股中具有在线教育基因的公司自然成为大家投资的重要选择,本期《英才》将为读者盘点A股中具潜力的在线教育公司。 科大讯飞(002230.SZ)

概念股指数:

公司主营语音核心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8月公告将募集21.5亿元,投建智慧课堂和讯飞超脑。户籍课堂和在线教学云平台是此次定增投建的重点项目,主要研发课堂教学软件,互动教学工具,教学质量测评与分析工具,资源平台等系列产品。以公司开放式教育云为中心,构建“互联网+”和智能化信息生态环境下的智慧课堂,实现教学大数据汇聚,使智能化教学应用和各类优质资源直达课堂提升教师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水平。公司9月9日晚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以4.96亿元收购乐知行100%的股权,乐知行是教育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及服务提供商,此次并购将进一步丰富公司教育类产品线。 皖新传媒(601801.SH)

概念股指数:

公司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文化企业,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出版物发行企业。公司在教育领域布局清晰,线上线下结合,线下方面,公司拥有2000多名教育服务专员,覆盖1.8万所学校,750万学生,渠道优势明显;线上方面,公司与沪江网深度合作,构建互联网教育生态圈。公司携手新东方研发出国内第一个VR数字教育内容“美丽的科学”系列,在三星VR平台点击量排名榜稳居前列,与沪江网开展深度合作,“深质+平台,内容+渠道”布局互联网在线教育。未来,公司将定增打造“智能学习全媒体平台”和“智慧书城运营平台”,加速推进文化消费,教育服务的转型升级,打开估值空间。 凤凰传媒(601928.SH)

概念股指数:

公司是我国出版发行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营图书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及文化用品销售。公司5月8日晚公告称,将于江苏省教育厅签署《智慧教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江苏省智慧教育建设的总体规划与目标任务,共同开展江苏省智慧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的资源建设。近年来,公司在巩固扩大传统纸质国标教材业务优势的同时,围绕数字内容、网络平台、软件技术、数据管理等几个重点板块积极布局智慧教育业务,包括凤凰版国际教材数字化业务,职业教育数字化业务,K12在线教育业务,云计算业务和教学软件开发业务。 洪涛股份(002325.SZ)

概念股指数:

公司是国内高端装饰龙头企业,主营酒店、剧院会场、写字楼、图书馆、医药、体育场馆等公共装饰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公司自去年转型教育以来,积极储备教育项目,同时进行了关键性的人才与业务布局,对部分教育项目进行了前期投入,目前公司12亿可转债募集资金已到位,预计未来公司将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公司定位通过线上大数据,云平台,线下实训基地及企业实习方式提品。未来公司将致力于打造包含职业教育大数据云平台,多类垂直业务并举及基于打通产业链合作业务的全球顶尖职业教育产业集团。 大地传媒(000719.SZ)

概念股指数:

公司是大型的出版传媒企业,主营出版、印刷、物资贸易类及中小学教材出版等业务。今年来公司旗下各个出版单位延续“大教育”出版主线,在做好“K-12”教育出版的主线下,逐步向婴幼儿教育、职业教育延伸,并通过“中国教育出版网”开发网络课堂,形成“课堂书本+网络课堂”的教育出版新模式。公司旗下大象出版社在做好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基础上,与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等主流教材出版社合作,成为其在河南省的独家租型商。大象自主研发并配套研发了多个数字教育产品。 宏润建设(002062.SZ)

概念股指数:

公司主营市政公用工程,房屋建设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和房地产开发。公司上半年实现合并营业收入357692.85万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净利润10035.88万元,同比增长5.43%。其中,建筑施工业务收入257274.72 万元,占营业收入71.93%;房地产业务收入94191.63 万元,占营业收入26.33%。公司9月6日公告称,预计以资金收购的方式,非公开发行募集投资12亿―20亿元投进入在线教育领域,业内人士认为,教育的刚需属性和中国教育这个庞大的市场,决定着在线教育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太过冷清和动荡,也是资本竞相布局的热电新兴领域。 全通教育(300359.SZ)

概念股指数:

公司是从事家校互动信息服务的专业运营机构,从属于家庭教育信息服务领域。主要是通过利用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采用与基础运营商合作发展的模式,为中小学校及学生家长提供沟通互助服务。公司以“校讯通”业务起家,在国内拥有最大的“校讯通”市场规模。公司业务重点在K12基础教育和K12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领域,总营收增长190.02%,主要因为Edsaas业务收入增加,企业合并导致继续教育业务收入,家校互动升级业务收入增加。 秀强股份(300160.SZ)

第12篇

1.1英国职业资格认证发展过程:

①出现背景:

英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缘于英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伴随着英国经济发展日趋缓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往在教育制度与培训体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新技术革命的推动,社会职业分工出现了一次巨大的变革,英国同样也面临着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但由于标准不一、分散管理等不同力度的证书在社会上认同度很差,因此英国政府出面对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进行规划性的管理。

②英国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建立时间:

伴随着这样的背景,英国政府于1988年及1992年先后颁布了两项法案对英国职业资格认证管理付诸了法律力量,标志着英国职业资格认证以系统的形式出现并运作。《教育改革法案》以及《继续教育和高等增长率改革法案》中对职业资格标准以及对劳动力职业资格管理等问题都设定了相应条文,标志着英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初步建立。到目前为止英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共涵盖了5个等级,近4000种职业类别,每一类别的细分达到了近38000余种级别资格,这一庞大的体系在仍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英国职业资格认证具有众多种类,都具有很高的认证实力。如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是当今世界最为领先的会计师团体之一,也是目前国际海外学员最多、规模发展最快的会计师组织。CDCS跟单信用证专家资格考试,跟单信用证专家资格考试时评定跟单信用证人员在理论、实际业务操作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是由ICC直接授权,与英国特许银行家协会及国际金融服务协会IFSA共同推出的。CILT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的物流证书,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物流与运输组织,是目前世界最为权威的组织之一,起初由两所百年历史的英国物流学会以及英国交通学会共同创立的。在发展的近半年历史过程中,CILT形成了一条完备的物流与运输体系,包括对物流与运输资格标准进行认证。TVG英国交通职业团体,从属于NVQ,是位列于CITB之后同时也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训练组织。其中包括土木工程师协会ICE,专业公路工程师协会IHIE,皇家物流运输协会CILT,公路和交通协会IHT四部分组成。此外著名的英国职业资格认证还有CIMA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CIPS,国际对外汉语教师TCSOL等不同的行业以及不同的分类,同一类别中也有不同分类,如土木工程师就分为资深土木工程师Feng、特许土木工程师Ceng、专业土木工程师Ieng以及工程技术员EngTech等不同的级别分类,其涵盖范围之广使得雇主在各行业都能找到相应的认证标准和认证等级。职业资格认证种类的细化都归功于英国对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管理的重视不断加深。

2.英国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组织机构:

只有一个权威性的机构,才能对学员的发展领域进行质量控制。在英国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管理中,有相应的权威机构进行职业资格鉴定,其组织管理体系的完备是任何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所无法比拟的。

2.1行政管理机构:

英国教育方面的行政管理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两大部分共同组成的。中央管理机构:教育与就业部,以政府职能机关得性质负责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上的政策与立法工作。1995年6月,政府宣布将教育部与就业部合并,组建教育与就业部,简称DFEE。是年9月,教育与就业部确定了其工作目标:通过对国家教育成就及技能水平的提高,促进高效的劳动市场,进而支持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与人民生活水平。地方管理机构:英国地方行政教育机构主要是指各地方的议会、教育局、教育委员会以及教育局长。其职责是负责青少年的时间制教育,并在就业指导方面承担相应的责任。

2.2业务管理机构: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职业资格教育制度在劳动者素质提高上遇到了新的挑战,促使其在职业资格体系上进行了巨大变革。促成了由课程与资格委员会、产业指导机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颁发机构共同组成的业务管理机构。职业资格委员会:1986年英国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NCVQ)创立,是代表英国政府对外负责全国范围内的职业资格认证推行工作,委员会由政府部门、产业部门、雇主等多方面人员组成,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理性观念。通过这项制度管理取代了长久以来混乱的、多元化的管理局面,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全国性的统一资格考评。英国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体系的确立对英国职业教育以及培训制度进行了一次管理上的重大改革,通过该制度的实施,提高了英国职业资格证书通用性、透明性以及可比性。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有较大帮助,打破了劳动力在地区、行业之间的流通障碍,对英国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多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NCV制度作为一种以国家职业标准为方向的认证制度,以实际工作表现作为考评依据,成为了一种新型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面对各年龄层,同时也包括各个行业,在对具体的生产技术方面的要求也成为职业合格目标之一。总体上讲,英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在对劳动力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适应力等多方面都有显著改善,为国家职业规划和管理提供了巨大帮助。产业指导机构,通常是行业的非政府的民间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承担本行业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制定,以同时满足雇主和就业者的需要。资金主要由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提供。事实上,很多产业指导机构不仅制度标准,还作为证书机构存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颁发机构,专门的证书机构,由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批准,有权颁发英国职业资格证书,专门从事职业资格的运作与鉴定。其中英国最大的三家颁证机构是伦敦行业教育协会、皇家艺术协会、商业与技术教育协会。

3.英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管理程序:

3.1一般管理程序(微观):在英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管理程序上大致可分为四个步骤。确定能力要素及操作标准、决定数据及材料收集形式与数量、以考评形式收集材料、判断证据是否能作为认证标准。能力要素和操作的具体标准是构成任何一个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基础,确定职业能力的各个单元需要的能力要素和具体操作标准是有NVQ体系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第一步,通常包括专业技能、电脑技能、语言技能等类别。其次要在证据搜集之前确定形式及数量,通常需要认证的级别越高,需要搜集的资料也就越多。进而通过有关工作表现搜集重要材料和辅证据,通常包括学院制作产品、创作产品、文献报告等部分,以此检测学员的能力。这是操作人员对职业资格认证管理的基础,也是完成职业资格认证的最重要的步骤。最后由申报者个人完成对证据材料是否符合标准进行的判断。

3.2例外管理程序(宏观):

英国的绅士文化对公学和传统大学格外尊重,因此职业教育在主流社会被看成下等知识与下等职业的化身,这一度为职业资格教育招生带来困扰。而多种资格的证书等级需要英国政府进行相应的职业培训管理。教育经费的问题也一直是困扰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问题,由于许多参与职业资格认证的学生在家庭和就业问题上有经济困难,而校方也无法完全承担这部分费用,所以英国职业资格认证出现了很多问题。在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需要进行重大改革的时候,应该依照相应的管理程序进行改进,从宏观上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改革教育体制,增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在1986年,英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同时将职业资格证书与普通教育文凭相沟通,建立起对应的关系。改革就业制度,对职业培训予以重视。自从推行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英政府规定新就业人员或再就业人员一定要持有NVQ以及GNVQ认证证书。进而规定不同技术岗位须招用持有相应等级认证的人员。以经济手段辅助认证体系管理。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为目的,英国政府设立了职业教育基金会,与普通大学教育基金并列,由政府直接拨款。而该基金会主要负责制定完整的资助评分标准,对学校基数不同的与其在校生总人数相适应。英国职业学校全年经费的75%都来自政府教育基金。综上不难看出,英国的职业资格认证管理程序是由中央和地方多级别进行管理的,经济上由中央级行政管理单位制定宏观方向并进行拨款,而地方级行政机构进行具体的实施和监督,在具体实施上由NCVQ进行认证考评的综合标准设定,涵盖多种行业的整体标准并辅助测评,由产业指导机构对各个行业进行分类标准设定,最终由证书颁发机构进行职业资格授予。

4.英国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管理上的特点:

4.1优势:

①实时性:

英国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是根据时代特点灵活变化的,主要体现在其不断满足雇主所述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以此为出发点帮助教育和培训与产业相结合。这种真正与工作联系的职业资格对于社会各行各业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如笔者刚提及的TVG资格认证采取协会会员制度,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各协会都成为该行业的传声筒,共同传递该行业新的科学技术信息。各个协会在自己的网站中以及其他联系网络中都及时传递各种信息,以便于学员在技能上得到交流。会员在世界各地区以研讨形式进行交流沟通也可以为其谋得利益。这种实时信息的提供,在管理会员及网站信息上的灵活变通帮助会员获得不错的学习效果。在因果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中,管理采取的实时变通性都为各行业的学员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也是管理中创新的一大体现。

②全面性:

NVQ认证通常是以经常性的,持续性的认证考评为主,这就杜绝了以往在学习过程中的突击、片面式检测,因此实现了在考试中进行培训的理念。笔者认为,这种全面性的方式是一种针对考评进行的有效管理,不仅降低了管理成本,节约了人力资源,同时也加大了教育力度,使得英国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全面发展。此外,全面性也可以理解为政府对各项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全面的。例如在交通、物流,在财务、金融甚至是图书馆管理员工也采用的相应的资格认证。政府对于该体系在管理时虽然选用的简单的方式——考评认证,在节约了大量管理资源的同时,将精力付诸在更细节的层面上,也就是说节约的人力资源可以开发更多的资格认证,便于对劳动力进行细化和评估。

③程序性:

笔者认为管理体系的程序性是使得英国职业资格认证日趋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相应的程序性管理才能保证该体系的正常运转。在对职业资格评估中有以下四个步骤:首先,要确定能力要素及操作标准。作为国家职业资格的基础,能力要素及操作标准具体体现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上都印有标题、能力单元以及能力要素和操作标准。而在进行职业资格管理时,只有满足每一单元所列的标准才能进行后续工作。其次,决定所需材料的数量与形式。任何管理模式都讲究从实际出发,而英国职业资格认证管理也不例外,只有在其形式与数量上对不同类别的行业进行分类,才能从实际出发保证其效果。如在上文提及的土木工程师中具有4个等级,而每个等级所需要的评估形式和数量都是不同的,其层次越高所需数量越多。再次,搜集证据材料。“考评数据的收集是保证高质量考评过程的关键环节。证据材料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是有关工作表现的证据,它获得的最好方式是通过在工作现场的评定材料,这是最重要的证据材料;二是辅证据;三是有关以往学习成就的证据。”最后,对证据材料进行判断,其是否符合能力要素的操作标准。证据材料自我评定由评定者个人完成,但同时接受考评中心的检验员、签发证书的机构等多重监督。

4.2不足之处:

英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虽然加强了管理力度,但是职业资格考评工作仍然是以考评者为中心的,体现人本原则的同时,也使得许多考评方式略显开放、灵活。在连续考评时,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进行考核管理,这就无形中加大了组织管理机构的压力。此外,连续性和系统性有待加强,英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强调个体的发展和连续考核的重要性,那么就要求在系统管理上提供相应的法律措施,保证各环节之间的顺利接洽。

5.英国职业资格认证作用:

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与管理,英国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在众多方面凸显出其作用:

5.1对行业协会而言,

这种体系化的管理方式将英国职业资格的水平逐步提高。使得行业协会在各项事业中的信誉度大大提升,从而产生了良性循环,吸纳了更多的学员和企业加入到行业协会当中,为各行业提供了完善的标准制度,便于管理和发展创新。

5.2对社会而言,

英国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开发了人力资源。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员工素质的提高是整个国家必须重视的问题,而科学有效的进行员工培训和考核是对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影响巨大的。对企业而言,为雇主提供一个题啊偶按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大批具有实用价值的员工,考核与聘用标准是显而易见的。统一标准的制定,不仅让企业可以在纵向上对员工资质有所比较,也可以使国家在社会总体水平上有一个横向的认识。同时,职业资格认证提高了社会整体效率,培养出一个有一个具有高技能、高水平的团队。

5.3对个人而言,

简单的说可以帮助个人达到企业要求的标准,找到合适的工作。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就是针对每一个人职业愿望制定的。具有权威性的职业资格认证,可以说让员工受益终生,始终是一种质量和信誉的认证。低门槛的职业教育,也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更为广阔的就业平台。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在管理上进行统一管理,根据职业的功能与行业、企业不同制定不同的考评方式,这都有效地促进了学员终生学习和多样化教育。那么英国职业资格认证对中国到底有哪些借鉴意义呢?

6.英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管理对我国的影响和启发:

6.1法律规范是职业资格认证管理的强制手段:

在英国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中由国家职能部门制定并实施的政策法律具有强制力,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只有保证国家委员会共同承担制定的规则与指标,才能保证考核结果,最终提高管理效率。

6.2实事求是是必须贯彻的理念:

教育培训与就业相结合,但最终仍是为了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面对着当今世界巨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岗位更换更为频繁,但将教育与就业结合,尊重经济发展的现状就可以保证学以致用。不仅利于闲散劳动力能够找到合适的岗位,同时也能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现状。

6.3设置专属机构,分层管理:

由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多方面的限制,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也涉及了多个部门,因此需要进行分层管理,并设置一个专门的机构,对各个部门之间进行调节和控制,对具体事宜积极推动和落实。

6.4以人为本,双向选择:

在英国职业资格认证过程中,由国家职能部门及雇主共同组成的NCVQ可以对雇主的希望进行满足。同时对职业资格认证的学员也同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职业,这说明双向的管理体制在职业资格认证中应用普遍,笔者认为我国也应该在职业资格认证中增设更多的科目,便于进行双向选择,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学员的兴趣爱好将使得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一个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