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低碳物流的定义

低碳物流的定义

时间:2024-03-07 14:38: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低碳物流的定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低碳物流的定义

第1篇

关键词:低碳物流;物流金融;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6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Low carbon logistic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and is the important measure to fully apply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to address global climate change. How to make the logistics finance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demand of the low carbon, is a worthy of serious exploration problem.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logistics financial operation model, combined with low carbon economy to modern logistics financial challenges, this work presents with some appropriate strategies 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the governme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logistics companie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logistics.

Key words: low carbon logistics; logistics financ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继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浪潮之后,世界将迎来第四次浪潮。走向低碳化时代是大势所趋。自2009年12月7日哥本哈根会议以来,世界各地纷纷提出环保、绿色、低碳的概念,我国政府更是做出了降低碳排放的庄重承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目前,中国已经确立了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进入2010年,低碳成为热点词汇。各种低碳经济发展理论与低碳相关概念层出不穷。低碳概念也不可避免的传递到物流行业,由此产生了一个新词汇“低碳物流”(Low Carbon Logistics), 低碳物流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如何让物流金融业适应经济发展的低碳要求,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

1 我国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的现状分析

1.1 物流金融的概念

物流金融(Logistics Finance)是国内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物流增值服务,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定义,界内多引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邹小、唐元琦对“物流金融”的定义。他们认为物流金融就是面向物流业的运营,通过开发、提供和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资金和信用的运动,达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统一。这些资金和信用的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结算、有价证券的发行与交易,收购兼并与资产重组、咨询、担保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物流金融是为物流产业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它伴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产生。

物流金融是物流与金融二者的结合,是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创新的结果,是针对客户需求所提供的一种增值服务,对业务参与多方(企业、物流公司和金融机构)都是一个新的领域。物流金融业务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提升资本运营效率以及银行金融业务的创新,更是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和效益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是“多赢”的合作。

物流服务过程需要金融的支持,物流是基础,资金流是保障,最终实现物流与金融的高效配合。如果物流与资金流之间产生滞后和脱节,不仅会降低物流的运作效率,也会增加资金的占用时间和周转成本。因此,现代物流服务要求物流与资金流高度统一、协调运转。

1.2 我国物流金融的现状分析

国内物流金融最初起源于银行金融业务的创新实践。推动创新的基本动力是广大中小企业迫切的融资需求。21世纪企业间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间的竞争。然而在供应链中,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最薄弱的一环,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的正常运作。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政策的逐步开放,我国与各国的资本和物资交流日益频繁,这促使我国物流产业和金融产业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在供应链上的竞争日益加剧,在网络和通信技术广泛应用的条件下,物流和金融相结合,进而构建出一个崭新的平台――物流金融。物流金融不仅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要,而且正在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

2002年2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罗齐和朱道立等人提出“融通仓”概念和运作模式,这是物流金融领域的一项标志性成果。2004年5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邹小、唐元琦首次提出“物流金融”的概念,定义了它的内涵和外延,“物流金融”被正式确立为一个新的研究平台。

物流金融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以及中西部的少数省市已获得迅猛发展。我国一些企业很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务,开展了一系列物流金融业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4年,广东发展银行在“民营100”的金融平台基础上及时推出了“物流银行”业务,期望有效解决企业的融资与发展难题。从2004年底至今物流银行业务迅速在各行业中得到应用,如中储与华夏银行的合作,福建中海物流公司、泉州正大集团与中信银行的合作等等。2005年,深圳发展银行先后与中外运总公司、中国远洋物流和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合作,建立了针对供应链物流控制与设计金融服务的稳固操作平台,将大型物流企业在货物运输、仓储、质物监管等方面专长与深圳发展银行的资金流封闭运作优势结合,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创新性的物流金融服务。2006年,建设银行推出“现货仓”、“海陆仓”和“保税仓”等贸易融资产品,并与中国远洋物流进行国际贸易货押授信业务战略合作,联手推动国际物流金融和商品融资业务的发展。工商银行与中国外运集团在物流金融领域全面合作,在物流监管与商品融资、物流结算、物流保理、物流担保和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共同研发新型产品,联结双方的服务平台,延伸客户服务范围,提供高效、低成本的增值服务,共同为客户提供原材料及产成品库存、在途货物的融资。交通银行也与中远物流、福建三宝钢铁合作,推行物流金融业务。

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尝试通过物流金融运作,获得银行贷款授信以改善资金链,同时为国内众多知名物流企业如中外运、中远、中储、宝供等开创了新的盈利空间。目前,物流金融已被许多专业人士视为物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前景异常可观。

1.3 物流金融的发展模式

随着现代金融和现代物流的不断发展,物流金融的形式也越来越多。目前,物流金融按照金融在现代物流中的业务内容,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种模式:物流结算金融模式、物流仓单金融模式、物流授信金融模式和综合运作模式。

1.3.1 物流结算金融模式

物流结算金融是指利用各种结算方式为物流企业及客户融资的金融活动,主要有代收货款、垫付货款、承兑汇票等业务形式。

(1)代收货款模式

代收货款模式是物流企业为企业(大多为各类邮购公司、电子商务公司、商贸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传递实物的同时,帮助供方向买方收取现款,然后将货款转交投递企业并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代收货款模式是物流金融的初级阶段,它直接带来的利益属于物流企业,同时厂家和消费者获得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代收货款模式常见于B to C业务。

(2)垫付货款模式

垫付货款模式是指“银行质押贷款业务”。发货人将货权转移给银行,银行根据市场情况按一定比例提供融资,当提货人向银行偿还货款后,银行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出放货指示,将货权还给提货人。从盈利来看,厂商获得了融资,银行获得了利息收入,而物流企业也因为提供物流信息、物流监管等服务而获得了利润。这种模式常见于B to B业务。

(3)承兑汇票业务

承兑汇票业务也称为“保兑仓业务”,在此模式中,制造商、经销商、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银行四方合作,经销商向银行交纳一定比率的保证金,申请开立银行承兑汇票,专项用于向制造商支付货款,由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提供承兑担保,经销商以货物对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进行反担保。

1.3.2 物流仓单金融模式

物流仓单金融主要是指融通仓融资。融通仓是一个以质押物资仓管与监管、价值评估、公共仓储、物流配送、拍卖为核心的综合性第三方物流服务平台,它不仅为银企间的合作构架新桥梁,而且也良好地融入企业供应链体系之中,成为中小企业重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随着现代物流和金融的发展,物流仓单金融也在不断创新,出现了多物流中心仓单模式和反向担保模式等新仓单金融模式。

1.3.3 物流授信金融模式

物流授信金融是指金融机构根据物流企业的规模、经营业绩、运营现状、资产负债比例及信用程度,授予物流企业一定的信贷额度,物流企业直接利用这些信贷额度向相关企业提供灵活的质押贷款业务,由物流企业直接监控质押贷款业务的全过程,金融机构则基本上不参与该质押贷款项目的具体运作。

1.3.4 综合运作模式

综合运作模式包括了以上三种物流金融模式,是物流金融的高层运作模式,其对物流金融服务提供商有更高的要求。例如,物流金融服务提供商应具有自己全资、控股或参股的金融机构。如果物流企业拥有自己的金融机构,就可以直接或间接向市场融资,然后贷给需要资金的企业。例如UPS公司(联合包裹速递服务公司)并购了美国第一国际银行,将其改造成为UPS金融公司,由UPS金融公司推出包括开具信用证、兑付出口票据等国际性产品和服务业务。

2 低碳经济对现代物流金融的挑战

低碳经济外延的低碳物流对我国刚刚起步的物流金融来说,是一场巨大的考验。这需要物流金融改变原有的运作模式或对原有的模式进行创新,从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过程两个环节来应对低碳经济的挑战。其中,物流作业环节主要包括低碳运输、低碳包装、低碳流通加工等;物流管理过程主要从节能减排的目标出发,改进物流体系,促进供应链上逆向物流体系的低碳化。在这两个环节中又涉及到了许多方面,众多的参与者或利益相关者,如政府部门、商业银行、物流企业、生产者、经销商,等等。

其次,低碳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低碳金融(Low Carbon Finance)的支持。采取发展低碳物流具有正的外部经济性,采取低碳物流方式,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原有运输方式和路线的调整需要较大的支出,单个企业难以完成,而且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也不一定会主动进行物流创新,实现低碳物流。

再次,低碳物流发展的主要障碍还在于我国现有的政府支持和政策基础不够。低碳物流基础设施需要国家大力投入,以更好地改善物流设施条件。政府应鼓励金融机构把低碳物流项目作为贷款支持的重点,积极进行低碳物流贷款管理机制创新。

我们应该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3 我国现代物流金融的发展模式和应对策略

在大力提倡低碳新理念,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这就要求我国不断挖掘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业发展低碳的潜力,积极进行低碳物流金融的突破和创新,探寻一条可行的适合中国物流金融发展的道路。目前我国有些金融机构已经在低碳领域进行了探索,如兴业银行很早就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推出了节能减排项目贷款的信贷品种,出台了《节能减排项目投向准入细则》等一整套的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障“绿色信贷”的顺利开展,并于2008年10月公开承诺采纳“赤道原则”,成为我国首家“赤道银行”。我国当前急需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加强低碳物流金融服务系统建设。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和法律制度的规范

在低碳物流发展方面,首先要树立低碳服务理念,以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树立全员参与的低碳物流金融服务意识。政府加强对低碳物流金融的政策扶持与引导,主要包括对低碳物流企业提供一定程度的补贴,减免税收,提供一定数量的贷款援助、贷款担保及贷款贴息等,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援助,引导物流企业及相关企业发展。

其次,建立合理完善的低碳法律制度体系。目前我国关于物流金融的法律制度并不健全。一方面,政府应积极改善现有的物流金融法律与制度环境,给物流金融服务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促进物流金融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结合低碳物流金融发展的特点、企业状况和我国的特征,及时制定扶持和保护低碳物流金融的法律法规,引导低碳物流企业发展并保护其合法权益。

再次,建立合理的低碳物流金融服务监管机制。既要发挥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金融监管当局的积极作用,还应尽快弥补物流金融业务监管上的空白,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时适度地赋予相关市场主体相应的业务操作和创新的法律空间。

3.2 物流企业的发展策略

低碳物流的发展要充分重视物流企业自身的创新。第一,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合作或兼并来扩大自己的规模。做大做强,废除那些效率低下的企业是一个很好的减碳措施。物流企业规模、实力和业务的扩张,从而加强了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整合,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配合和利用效率。

第二,要实现物流形式的创新。涉及新型的配送模式、仓储格局等,如对运输线路进行合理布局与系统规划,缩短并精简运输路线和环节,综合考虑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利弊,使用清洁燃料,选择低污染车辆,合理选择仓库地址,科学布局仓储空间,降低仓储成本,对物品进行低碳物流加工、包装。

第三,物流企业必须增强信息的管理、开发和利用能力。针对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生产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完善低碳物流金融服务信息系统。低碳物流金融服务信息系统建立在银行与物流企业及其他企业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基础上,建立合作沟通的信息系统,把所有信息归总形成信息库,使之成为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平台,促进相互间的知识共享与信息交流,减少空驶率和无谓的能源消耗,降低物流运作成本,降低并消减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因此,还应规范物流信息的存储和传递,对物流信息技术进行创新等。

第四,严格控制物流金融的风险。风险产生的根源就是没有“诚信”二字。物流企业要重点控制客户资信风险,防止虚假的仓储、运输、质押等,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碳的消耗。此外,要建立低碳信用担保体系。低碳信用担保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减少低碳物流的金融风险,改善低碳物流企业融资难问题。低碳信用担保体系需要建立风险担保的资金支持体系、风险补偿机制、社会信用体系等。

3.3 金融机构的应对策略

低碳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低碳金融(Low Carbon Finance)的支持。首先,商业银行应提高对低碳物流项目的支持力度,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包括银行低碳项目贷款、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等。

第二,加强低碳物流金融衍生品创新,提供多元化低碳融资方式。以金融创新支持低碳物流发展,提升低碳物流金融服务品种与内涵,提高低碳物流的竞争力。如通过发行低碳物流方面的债券、股票、期货、基金及商业信用等形式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金融机构设计适合低碳物流企业特点的贷款品种,发展低碳信贷,促进低碳物流的间接融资(In-direct Financing)。

第2篇

一、发展低碳物流的必要性

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做出了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说明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中国今后发展的重要国策。物流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发展低碳物流顺乎世界潮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物流交通运输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2008年《美国科学院学报》刊登的研究报告称:过去10 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加了13%,而源自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增长率达25%。

(二)低碳物流成为物流企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战略选择

应对气候变化不仅为物流企业带来了重大风险和挑战,同时也是使其认清形势,提升企业形象,进一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规避低碳贸易壁垒,实现生产运营方式和服务市场战略转型的重大机遇,也是企业获取巨大商业利润的重大机遇。

二、我国发展低碳物流的现状及问题

(一)政策法规缺失,碳减排知易行难,制约低碳物流的市场化

一是政府尚未出台有关碳税和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二是企业认为低碳物流只是一种理念,短时间内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还会增加物流成本。三是消费者低碳意识缺乏,无法通过消费行为激励企业实施低碳物流。

(二)物流总体运行效率偏低,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

主要是因为各部门物流标准的制定存在差异和缺陷制约了物流的协调运作,致使物流基地重复建设,也导致物流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社会物流系统运作的不经济,加大了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三)物流人才短缺,低碳与物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比较薄弱

我国通晓现代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稀缺,从事物流研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屈指可数,企业在节能降耗的物流装备和技术方面的研发和投入微乎其微,导致低碳物流研究举步维艰。

(四)物流设施落后,物流运作效率不高,低碳物流发展艰难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物流基础设施落后。我国物流基础设施仍然总体规模偏小,设施建设滞后和分布不合理。二是物流企业内部基础设施落后,且不配套。我国物流企业普遍存在投入少,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设施与装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低,总体或局部的物流格局不清晰,重复、交叉、迂回、倒流等情况频繁出现。

(五)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缺乏提供低碳物流服务的基础

多数物流企业仅提供运输和仓储等基本服务,而在物流信息服务、库存与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规划、方案设计、物流策略与评价等更高层次的服务还没有全面展开。大多数物流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管理手段和信息技术应用落后。

三、我国低碳物流的发展对策

(一)政府与社会层面

1、建立有利于低碳物流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促进低碳的市场化

政府应制定低碳新法,对涉及能源、环保、资源等的法律需要作进一步修改,建立物流行业低碳认证体系,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设立低碳物流园区的试点。通过物流产业规划与财政、税收、融资的扶持,引导物流行业发展低碳服务。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发展我国的综合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金融市场,推行清洁生产机制,解决那些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不一致的问题,促使企业的经营目标符合科学发展观。

2、增强全社会的节能减排意识,为低碳物流提供生存空间

应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加强低碳教育和培训,针对政府部门、企业界、咨询机构、科研部门和社区举办气候变化培训和研讨班,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中加入节能减排的内容。通过搭建节能减排社区平台,推广“世界地球日”等环保活动,重塑家庭生活消费新模式。最终使人们低碳觉悟得以提高,自发进行低碳消费,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3、引进、吸收和创新低碳技术,建立低碳物流技术体系

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制定低碳物流技术发展计划,逐步建立起节能和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以及森林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成立低碳物流研究机构,完成现代物流中心(尤其是冷库)节能与环保、冷链运输中保温与制冷、内燃叉车尾气排放、托盘和集装箱租赁与循环使用、货运车辆与船舶节能降耗等一系列课题研究。通过参与制定物流行业能效与碳强度标准、标杆,开展自愿或强制性标杆管理和碳综合管理,为物流业低碳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通过资源整合,提高总体运行效率

当前应尽快统筹规划物流标准,使之规范和统一。各部门紧密合作,协调物流网络的规划和布局,建立起开放、统一的物流大市场。鼓励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大型化发展。通过各物流企业间的兼并与联合可以有效地整合现有资源,优化其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进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二)物流企业层面

1、 运输低碳化

物流企业应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对运输线路进行合理布局与规划,优化运输路线,优先选择高效节能的运输方式;利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和空转率;通过低碳融资,购买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使用柴油、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减轻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2、 包装低碳化

应优先考虑使用“无碳低温”的包装材料,做到无污染、无排放,降低生产成本;其次,进行物流包装标准化改造,使包装能适用于大型化和集约化的多式联运,这样既能有效减少包装材料和成本,也有利于提高装卸搬运、保管、运输的作业效率;最后,对于废弃后难降解或回收再生产耗能高的包装材料,物流企业应提高其回收再利用水平。

3、 仓储与配送低碳化

第3篇

关键词: 绿色物流 现状 发展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物流产业在我国发展得日益繁荣。作为经济发展“晴雨表”、“炉火”、“加速器”的物流活动在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给资源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也越发凸显。探讨如何让物流发展更加低碳、环保,已然成为物流发展研究的重要方向,其中“绿色物流”便是代表。

一、绿色物流的概念及其涵义

完整、成熟、统一的绿色物流概念尚未形成。在本文,笔者将其定义为:绿色物流是以减少物流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降低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

从理论支持角度,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和生态伦理学是研究和发展绿色物流的三大基石。从目标追求角度,绿色物流推崇的是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性、资源节约型发展理念,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注重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从涉及主体来看,绿色物流不仅包括物流企业,也包括上下游企业以及政府、特别是物流行政监管部门。从操作环节来看,绿色物流强调物流作业的各个环节的绿色化和整个物流管理的绿色化。

二、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和问题

随着我国环境问题表现得愈发明显,绿色流通、低碳生活、废物再利用等生活理念开始在人们日常生活有所体现。在绿色物流领域,政府政策、企业社会意识也开始有所体现,但由于我国物流业的起步较晚,企业物流系统的构建主要还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主。绿色物流发展仍在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1.绿色物流观念尚未普及

现代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政府和部分企业的认可,但绿色物流的观念尚未得到普及。相比国外,我国消费者和经营者在低碳、绿色的消费理念上还有所欠缺,对于绿色物流要么浑然不知,要么一知半解,将其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新的环保理念,认为绿色物流不切实际,相反增加物流成本,也有企业将绿色物流简单归咎为政府的职责。凡此种种,都是绿色物流观念尚未得到普及的表现。

2.绿色物流政策相对滞后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先后颁布了较多的法律法规,但具体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绿色物流发展规划在各级政府、各个城市、各个企业表现得参差不齐。同时,物流本身涉及较多的行业、部门和系统,这些部门尚未形成体系,独立运作造成物流行业发展无序,就更谈不上针对绿色物流发展的具体、专门支持政策。

3.绿色物流技术落后

绿色物流的发展不仅依赖理念深入、政策支持,还依赖技术革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技术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较大。以我国物流装备为例,各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物流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影响了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以及仓储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4.绿色物流人才缺乏

绿色物流人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研究方面的人才,二是实践操作方面的人才。由于绿色物流概念进入我国已经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又加之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曾经一度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所以,在理论研究中,科研院校、企业起步较晚,短期培训和突击考证模式普遍;实际操作也大同小异。

三、推进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途径

1.合理规划和政策引导,普及绿色物流观念

我国各级政府要在国家物流发展规划的宏观框架下,有针对性地制定并推行适合自身的绿色物流发展规范。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严格、细致的环境立法,严格排污标准和惩处力度,试行许可证制度,通过行政监督推行绿色物流发展;另一方面,制定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发放“绿色补贴”,以及在政府采购和税收优惠上适当向绿色物流企业倾斜。通过合理的宏观规划和政策引导,在通过微观具体政策措施的推行,必然推动绿色物流观念在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中的普及程度。

2.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革新绿色物流技术

通过海外绿色物流相关人才引进战略,校企联合培养战略,企业员工海外培训战略等人才引进和员工培训工作的展开,革新绿色物流技术,推动绿色物流发展。首先,要在企业员工中强化绿色物流理念,树立全员参与绿色物流建设意识;其次,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新体系,在标准上积极与国际接轨;再次,从采购、营销、运输到回收再利用,均要积极推进绿色物流战略;最后,通过引进、委托培养、员工培训等方式,积极加强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

3.强化绿色物流宣传,鼓励全民消费者低碳、绿色生活

绿色物流终归是低碳生活、绿色生活理念的体现,所以,绿色物流的意识和实践更需要落实到生活中的每个人心中去。绿色物流是连接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中枢,绿色物流的发展也需要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助力。政府、企业都要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谐生态理念、绿色生活理念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网络、电视、纸质媒体等途径,加强绿色物流知识宣传,引导生产者采用绿色原料、推行绿色生产;引导消费者选择绿色产品、支持回收活动、支持再生资源产品。

第4篇

关键词:灰色关联 能源结构 低碳 优化

Low Carbon Optimization of Ningxia Energy Structure

Xie Junfei Mi Wenbao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 750021 China

Abstract: Ningxia economy is a typical carbon-based economy, coal and power industry occupy nearly share half the region's of industrial output, while the industrial output, account for half of Ningxia’s GDP. The arrival of the era of low carbon irreversible, carbon reduction means big energy-sapping economy in Ningxia. This study use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of ningxia industries a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s,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industry area, so as to put forward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 of ningxia th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energy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general advice.

Keywords: Grey relation Energy structure Low carbon Optimize

近年来,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和需求量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国际社会关于资源和能源利用方式的讨论也随之升温。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其发展战略,通过各种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在不损害环境的前提下拓展发展空间。发展低碳经济,对正在发展中的以碳基能源为主的宁夏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宁夏经济是典型的碳基经济,煤炭与电力行业所占比重近全区工业产值的一半,工业产值又占据宁夏总体GDP的半壁江山,因此减碳对宁夏经济既是重大挑战也是发展的重要机遇。低碳蕴藏着无限商机,必须通过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优化能源结构,着力推进低碳经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进产业升级等深层次的措施以应对低碳时代的到来。

1. 低碳的概念和意义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发展模式,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为目的的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发展低碳技术、产品和服务,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消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其核心是能源的高效率和洁净的能源结构,关键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1]。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2. 宁夏能源结构分析

宁夏按照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要求,立足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大能源投资建设力度,大力发展优势特色能源工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能源工业发展强劲,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表1援引了宁夏统计年鉴2000年至2008年数据,可以看出,近十年来宁夏能源的消耗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同时常规化石能源的消耗所占比例也一直居高不下。

宁夏是一个能源相对富集的省区,煤炭资源储量313亿t,能源上的优势为发展能源工业,高耗能工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多年来形成了一条能源经济的产业链。2008年宁夏单位GDP能耗居全国首位,如表2所示。

表2显示西北五省区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宁夏均居第一,一方面说明宁夏工业产业的高耗能特征,另一方面也表明节能潜力巨大。能源工业和高耗能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为国家税收、劳动力就业等做出了贡献。但能源工业、高耗能工业能耗较高,产值较低,因此,低碳作为新的发展模式,不仅是实现减排目标的战略选择,也是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良方。

3. 宁夏产业结构碳排放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实质是对反映各因素变化特性的数据序列进行几何比较[2]。由于在宁夏能源消耗构成中水电和风电的比例比较小,因此本研究未作考虑,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全社会能源消费量(折合万吨煤标准)与相关行业发展间的相互关系适宜程度进行测度,可得出碳排放与各相关行业的关联程度。

3.1指标体系的选取和原始比较序列的建立

依据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我们选取国民经济结构中具代表性的第一产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以及其他服务业八项指标作为分析对象。

在时间的选择上,由于近年来宁夏经济发展迅速,统计数据较为客观,这里选取2000-200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关联分析时间序列为9年的数值变化,相关联产业为8个。确定参考数列为折合万吨煤标准的全社会能源消费量(X0),比较数列为第一产业(X1)、工业(X2)、建筑业(X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X4)、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X5)、金融保险业(X6)、房地产业(X7)以及其他服务业(X8)等相关产业产出值。

3.2计算各因素序列与特征序列关联系数

表3为各相关因素序列指标数据,取分辨系数ρ=0.5,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3.3计算各影响因素与系统特征序列关联度

关联度是由关联系数演变而来,将各影响因素关联系数通过一定的关系整合成为一个综合值,定义为关联度,可以用各影响因素关联系数的均值表示,也可以考虑各行业相对重要程度,乘以相应的权系数得到。这里采用的是均值,计算公式如下:

即2000-2008年各相关行业与宁夏碳排放量关联程度由强到弱分别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工业、第一产业、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虽然工业所占碳排放比重较大,但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由于直接或间接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在一定时期内是影响碳排放的主导因素。另外,第一产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的碳排放影响也不容忽视。

4. 宁夏能源结构低碳优化建议

能源结构的低碳优化受到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内涵。对于宁夏而言,煤炭是具有优势的主要能源之一,其第二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且消耗能源较高,碳排放较高的行业和企业所占比重也较高。所以要实现宁夏能源结构的低碳化,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4.1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

罗斯托在其经济成长的阶段理论中,用“主导部门序列”的改变来说明成长阶段之间的过渡,用旧主导部门的“减速趋势”和新主导部门采用新技术的“反减速斗争”来说明经济增长的过程[3]。新的主导部门的出现就意味着可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一种新的区域产业结构。

从这个意义上看,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阶段的演替过程也是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产业结构的转化趋势与区域经济成长阶段的演化趋势在方向上具有一致性。由于宁夏第二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当地的煤炭资源,因此近年来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格局没有大的改变,所以要想保证经济增长不出现滑坡,并使得经济长足发展,必须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促进其转型和升级。

要对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做定量分析,就需要知道度量产业专业化系数的指标。区位熵是区域产业效率与效益分析的定量工具,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熵,可以找出该区域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并衡量其专门化率。

区位熵的计算方法是用给定区域中产业占有的份额与整个经济中该产业占有的份额相比,函数表达式为:

1.5,则该产业就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这里选取宁夏规模以上工业2008年产值与全国同期数据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下表5。

计算结果显示,宁夏在全国专业化优势比较高的主要有以下行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其中,最具优势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都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并排放大量的碳,突出显现了能源产业与低碳发展的矛盾。实现低碳经济,必须合理调整能源结构,也就是要协调资源优势与产业结构及碳排放间的关系,这就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是加快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升级,尤其大力推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强化高碳产业改造。二是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产业,如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

4.2推广煤炭净化技术,提升工业用净化煤所占比重

低碳发展的重点在于科技的创新与新技术的应用。煤炭净化技术应广泛用于在宁夏占较大比重的煤炭开采及洗选业。传统意义上的净化煤技术主要指煤炭的净化及加工转换技术,即煤炭的洗选、配煤、型煤以及粉煤灰的综合利用。而目前意义上的净化煤技术是指高技术含量的洁净煤技术,即煤炭的气化、液化、煤炭高效燃烧与发电等等,是旨在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的煤炭加工、燃烧、转换和污染控制的新技术的总称。

宁夏是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因此,大力推广实施煤炭净化技术及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成为宁夏能源结构转变的一个契机。根据宁夏煤炭利用的基本现状,选用的净化技术应包括:选煤,型煤,水煤浆,超临界火力发电,先进的燃烧器,流化床燃烧,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烟道气净化,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等。

4.3注重运输清洁技术,促进绿色物流发展

据宁夏统计年鉴2009数据,2004-2008年五年间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得到了巨大增长,2008年载货汽车达到81072辆,公路通车里程数达到21008km,民航通航里程达到44197km,如表所示6。

前已述及,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是宁夏碳排放已不容忽视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物流过程存在着巨大的“外部负效应”(spillovers),发展绿色物流,是适应世界社会发展潮流的必然趋势。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来实施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的目标是在实现经济利益目标的同时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既具经济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的目标[4]。发展绿色物流不仅对于促进能源结构合理化,而且对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宁夏以物流中心、商贸市场、连锁店以及仓储、站场等为表现形式的物流设施已逐步完善,物流信息化条件基本具备,物流园区、航空和陆路口岸等功能性物流设施正在兴建,部分已开始运营,这都为宁夏发展绿色物流奠定了基础。当前应根据低耗能、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发展需求,将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与城市化燃料供应的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在区域交通方面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机动车辆发展,完善公共交通体系,推广节能环保汽车,鼓励建立高效快捷的城市轻轨系统,以注重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的清洁运输,促进宁夏绿色物流的发展为途径之一来实现宁夏能源结构的低碳优化。

4.4提高常规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大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益

提高常规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技术水平及能效主要应用于工业、交通等领域。宁夏现今的能源技术总体依然较落后,能源效率也明显偏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因此,采取一系列措施淘汰能源效率下的工业企业、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是控制碳排放的关键。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开发现役机组整体节能降耗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才能达到节能减排的需求,完成能源结构的低碳优化。

4.5全力发展低碳和无碳能源,促进能源供应的多样化

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受到功能与成本的约束。宁夏的经济结构具有显著的高碳特征。在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征下,如果能源总量仍然大幅增长而结构调整不能满足能源供给需求,则化石能源的消费总量仍可能增加。例如公路交通运输主要能源形式是液态的石油或天然气制品,煤很难替代。所以能源替代受到资源禀赋及先进技术的约束,宁夏的化石能源储量以煤为主,就决定了其能源生产和消费以煤为主的格局。

宁夏发展低碳和无碳能源,促进能源供应的多样化,是减少煤炭消费、降低对进口石油依赖度的必然选择。宁夏应从转变产业结构着手,逐步降低煤炭终端消费比例,引进先进技术,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避免和减少能源的开发、开采以及利用,促进能源效率的提高,加速发展天然气,适当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深入开发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宁夏的低碳经济之路还很长,在保证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如何控制单位GDP能源耗费、控制碳足迹以及如何规划未来的低碳发展战略,是减少CO2排放、应对气候变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更是创建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经济体系的需要。努力发展低碳经济将是宁夏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建设的焦点。

参考文献:

[1 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01):43-46.

[2] 邓聚龙.灰色系统的基本方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6:17-34.

[3] 崔功豪等.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39-244.

[4] 焦德杰.绿色物流―未来物流业的发展方向[J].物流管理,2007(06):31-32

[5] 唐建荣,张荣荣.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能路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04):30-32.

[6] 中国的清洁革命II:低碳商机[R].国际气候组织(Climate Group),2009:3-5.

[7] 顾宁军.实现宁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动力及限制因素[J].宁夏社会科学,2008(2):22-25.

第5篇

随着市场营销在物流业的涉及和深入影响下逐渐出现一个新名词“物流市场营销”,是一种专业化的营销手段。物流市场营销就是指物流服务外部供应者为了有效率地满足物流需求而系统地提供概念、价值、价格、沟通的行为组合。由此可见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营销的指向作用,市场营销策略也应做相应调整从而使企业屹立不倒,独树一帜。

一物流业的定义和现状

物流(logistics)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将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准确的、及时的、安全的、保证质量的、门到门的合理化服务模式和先进的服务流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水平逐渐提高促进了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在大学里网络购物成为一种时尚,我们熟悉各种物流,中通,韵达,申通,圆通等,从单一的中国邮政到各种快递的出现,这是生活中物流业发展的见证。然而物流远非起初单纯的新型运输渠道,它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和顾客的信任度,在网络消费的时代,企业通过物流这一中介反馈消费的信息调整生产本文由收集整理计划和产品研发,顾客面临网络的信息的真真假假,物流的畅通和保证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更是对顾客的承诺和企业的维护。物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企业拓展了市场,打通了渠道,并且及时反馈信息。为企业谋利的营销部门不得不把眼光转移到物流这一重要因素上。

二物流业在市场营销中的渗透和战略构想

市场营销是以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和欲望为目的,不断争得客户,扩大销售,提高企业利润率的过程。[1]所谓市场营销就是以市场为中心不断调整营销策略,物流这一新事物的出现和发展成为营销策略的考虑范围内。传统的4ps营销战略体系,包括产品战略(product)、价钱战略(price)、渠道战略(place)和促销策略(promotion),物流战略不曾被提到,现代企业的发展靠传统的4ps恐怕已经落伍。相比国外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我国的物流业因匮乏主动需求和统一专业的管理而形成滞后的局面。物流费用高,运输不便,破损率较高,物流管理人才匮乏等因素导致我国物流业的落后,就此我们应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专业设施来消除当前发展的障碍,逐步实现物流业的现代化。

特殊的国情和地理因素使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不平衡,区域和城乡差异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物流的发展,运输交通问题是物流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随着政府支持西部和扶助农村的政策的推出,运输障碍渐渐缓和,政府调控政策为物流提供了机遇,一系列扶助政策提高了国民消费水平,运输的便、捷、畅促进物流逐步构建起网络框架。影响物流的这些因素与市场营销策略也是息息相关的,明智的营销策略从原材料的供应到产品运输的每一个细节都是要仔细斟酌再三的,贯穿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运输问题是重中之重,不可忽视的。市场营销的终极目标是为企业谋利益,那么在物流的运费预算问题必须再三审度,如果运费过高,利润相对少,这是营销部门的责任。诚信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无形资产,诚信的树立除了依靠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信誉更需要宣传和物流运输的有力支撑。产品质量再好最终只有回到消费者的手上才能获得赞誉和认可,这就如同淘宝购物,货到后再给予中肯的评价。

三物流营销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我们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一个物流时代,如何在这样一个时代里遵从物竞天择的生存法则,我们需谨慎在新时代里处理好各环节的关系。首先从物流管理来说,新事物的兴起到盛起必定经历一次脱胎换骨,所谓的转型就是统一有序的管理模式。目前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基本上仍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物流部门内在联系被人为割裂,[2] 缺乏相互协调性和分工合作,导致效率低下。这一现状迫切要求改革管理方式。管理人才的也是重要要素之一,企业要注入新的活力离不开新思维和新型人才。从市场营销策略来考虑我们不得不考虑到尽可能减少物流的环节,避免增加费用的支付,如何减少以及减少哪些环节就得因地制宜和物流公司的统一规划了,优化运输路线,降低运输成本,保证及时配送,提高服务质量赢得顾客的满意度,从而达为企业赚得招牌,赢得利润,达到互利共赢的状态。

物流担任的中介角色为营销战略提供了启发,面对巨大的消费人群和市场,如何抓住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摸索前进,物流的反馈信息至关重要。如何收集信息和关注消费趋势是物流必须攻克的难关之一。

第6篇

关键词:绿色物流;发展问题;对策建议

一、引言。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几乎融入到社会经济的每一个领域中,这其中也包括环境问题对物流行业的影响,绿色物流应运而生。然而,绿色物流是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被提出的一个概念,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较为成熟的定义。一般而言,绿色物流是指通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指出,绿色物流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活动范围也涵盖了产品的全部生命周期。

二、我国绿色物流发展问题。

自从我国引进物流概念,物流业便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我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不仅要面临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任务,同时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环境问题和困难,再加之我国绿色物流起步较晚,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具有相当程度的差距,所以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如观念没有被广泛认同、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等不足。

(一)绿色物流的观念未被接受。由于我国的绿色物流业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有的甚至完全不了解,再加上它属于新兴产业,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或是消费者,对它都不是很熟悉。有的即使稍微有些清楚,也认为那只是概念理论的东西,要运用到实践中是不可能的事情,再加上社会上绿色物流的思想基本不存在,因此其观念也不可能向西方国家那般深入人心,与国际上先进技术国家绿色物流的观念存在较大差距,由此对它的发展也就缺乏前瞻性。

(二)绿色物流的体制不完善,政策缺失。

由于绿色物流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所以说,绿色物流不仅仅是物流企业需要关心的,同时也需要政府和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关注。虽然绿色物流可以通过市场调节机制进行自发调节,但它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扶持与引导,这样才能使绿色物流行业更好地发展。自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便一直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建设,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再加上物流行业涉及的行业、部门较多,我国又没有设立专门的物流部门来进行规划、管理、监督,而且我国的管理部门职责划分不清,缺乏统一的管理思想,导致了物流行业的秩序混乱、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

(三)绿色物流的基础设施装备和技术落。

后。由于物流行业与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等基本环节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它的发展也就对道路、码头、配送场所基础装备设施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的物流行业还未形成较好的规模,其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装备水平较低,配套性和兼容性也比较差,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标准不统一,造成了物流业的发展缓慢。而且,我国的绿色物流技术与发达国家有着一定程度的差距,特别是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落后,使得物流效率大大降低。物流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与无序发展,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限制了绿色物流的较好发展。

(四)绿色物流缺乏专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当代物流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物流人才的竞争。然而,由于我国物流行业的起步较晚,人们对物流的研究也就相对较少。再加上我国在物流教育方面还比较落后,物流专业的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还没有形成规模,高等学院虽然设有物流专业,但其课程不是很多,而职业教育学院则参差不齐,水平并不是很高,至于物流人员的培训机构更是缺乏专业知识和导师的指导,并没有进行专业教育。对于绿色物流的研究生教育刚开始发展。还有很多已经从事物流行业的人员,不仅素质不高,而且大多数都没有进行专业的物流学习,只是按照已有的经验来进行运作、安排,加之没有不断汲取外界的新知识,导致了对他人的教育方式比较落后,从而使得企业没有新鲜血液的流入,企业停步不前。因此,我国物流行业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以上问题表明,我国的绿色物流在将来的发展道路上还要走很长的路。而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势必要加入物流这场残酷的竞争中,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绿色物流体系,实现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有利于我国绿色物流的更好发展,同时也有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建议。

(一)树立绿色物流观念。当今社会,不仅要求低碳,还要求绿色,绿色产品、绿色消费,当然也要绿色物流。然而,绿色物流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还未被人们所接受,旧的物流观念仍根深蒂固,因此我们要转变人们的观念,让人们意识到绿色物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了解、认知绿色物流。这就要求政府采取一切措施,大力宣传和倡导绿色物流,为绿色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大众媒体向公众提供有关绿色物流的信息,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绿色物流的概念。当然,绿色物流不仅仅是政府需要关心的,同时也是企业需要关注的,因为新的物流理念有助于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长远效益的提高,所以这就要求企业及时改变员工的观念,树立全新的物流理念,更新思想。

(二)完善绿色物流体制与法律法规。由于绿色物流的发展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来有效地规范、监督和激励物流企业的行为。如,通过排污收费制度、建立绿色物流标准、环境立法、许可证制度来约束、干预物流活动,通过制定税收扶持政策、绿色补贴政策、贷款优惠政策激励和引导物流的主流行为,促进绿色物流的健康发展。然而,由于物流行业涉及的行业、部门较多,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建立统一的体系来对物流进行规划管理,确保各部门协调一致,避免物流行业发展混乱。同时,也要理清各管理部门的职责划分,让各部门各司其职,并运用统一的思想来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从而使得绿色物流行业取得较快的发展。

(三)加强绿色物流基础设施装备。由于物流的发展与公路、铁路、水运、航运、管道等交通基础设施有着紧密联系,所以要让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就必须加快绿色物流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规划。但是,我国目前物流基础设施尚不完善,这就要我们重视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和改造,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和整体设计,提高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率,发挥现有设施的综合效能。同时,我们还要统一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标准,注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使物流发展的道路更为畅通。并且还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理念,既要重视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又要加强新建设施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

(四)引进国外绿色物流先进技术。目前,我们正面临着全面大开的局面,政府不仅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技术(RF)、全球定位系统(GP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技术,全面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加快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实现资源最大范围的共享,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来有效地缩短采购周期,节约成本,为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培养绿色物流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由于绿色物流是新兴事物,人们对于它并不是很了解,更不用说是专业人才,所以我们要加强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首先,政府要大力支持和引导绿色物流的研究工作,加强应用型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并且要充分加强相关科研机构、大学及物流企业的合作,形成生产、市场、研究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换;其次,各大高等院校也要多设立一些有关物流专业方面的课程,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物流教育,同时也要引进海外物流人才,不断扩充物流师资队伍,提高物流教育水平,这样才会出现更多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但由于我国的学历制度刚开始不久,而人才的培养又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开展物流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从而提高我国物流人员的整体素质,满足物流人才的需求。对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物流人员,也可以通过短期的专业培训或在岗培训来加强其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并不断汲取外界的新鲜事物,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尽管我国绿色物流目前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并且存在很多不足,但我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我们势必要加快物流行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加快绿色物流的建设。而且,绿色物流不仅是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物流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不但可以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还能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并有利于我国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威。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J].现代商业,2009.23.

[2]朱万刚。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对策分析[J].

第7篇

【关键词】报废汽车;回收;逆向物流

1.汽车逆向物流的产生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汽车制造业飞速发展,但是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循环经济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尤其现在世界经济危机的阴影并没有完全消除的情况下,如何构建与发展汽车企业的逆向物流运作,深入挖掘潜在的利润增长点,这对于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汽车逆向物流的发生一般基于退货、召回和废旧车回收三个原因。本文只讨论报废汽车回收的逆向物流。由于汽车生命周期结束、汽车在使用中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生命周期提前结束(如事故等)、零部件正常耗损更换等原因,都会导致回收行为的产生。因此,废旧汽车的回收需求极大程度上催生了汽车逆向物流。

2.汽车逆向物流的定义

汽车逆向物流是指在循环经济下,以满足顾客和保护环境为出发点,对汽车产品实行从下游到上游的物流活动。废旧汽车回收逆向物流指将已失去或部分失去经济活动价值的汽车或部件进行回收、检测、加工及处理的物流活动。

3.报废汽车回收的现状

据专家估算,中国每年报废的汽车都在200万辆以上。2006年9月商务部正式《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在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了机动车强制报废的7种情况,其中最重要的是取消私家车等非营运车辆的报废年限,以及加入了对汽车排气污染物和噪声的要求,这样能更有效的对报废汽车行业进行管理。不能否认,报废汽车的管理、回收治理工作依然十分严峻。

3.1 报废汽车回收在政府层面上存在监管漏洞

首先,监管漏洞导致回收量不足。目前,我国商务部门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进行行业监督管理,公安部门对报废汽车进行注销登记,开具“报废证明”,以及在车辆拆解时进行监销。但实际上,两部门都无法监管应报废汽车的流失问题。其次,管理上不统一,导致各地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形式五花八门。各地都有不同的做法,标准规划不尽相同。最后是非法拆解企业浑水摸鱼、非法经营,扰乱了市场秩序,增加监管难度。

3.2 报废汽车通过正规渠道的回收率低,地下拆解市场私拆滥解情况严重

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但汽车报废量却少得惊人。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近9000万辆,根据公安部的数据,报废注销量为364万辆,约占当年全国汽车保有量的4%。然而,在这些应报废汽车中,进入正规回收渠道的大概只有75万辆,仅占两成左右。尽管国家法规规定报废汽车拆解必须将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等五大总成进行破损拆解,以防再次利用造成安全隐患,但实际上,非法拆解企业并不按规定拆解,车况尚可的报废汽车可能会被翻新出售,而无法再开的车辆也可能会被肢解后取出可用零部件,再重新拼装。

3.3 拆解处理过程中产生环境污染及材料回收利用率低

目前,我国报废汽车回收之后能循环利用的主要限于废金属,其他材料的回收利用率不高,橡胶、塑料、玻璃等多作为垃圾处理,报废汽车的总体利用率较低。其实,报废汽车各个部件都存在可利用价值。由于目前对报废汽车在拆解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及材料回收利用率还没有详细规定,因此导致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正规拆解企业必需的环保投入,就达数百万元,而非正规拆解企业则完全没有环保措施,粗放式、野蛮式的拆解回收污染威胁非常大。

3.4 使用报废车、非法拼装车带来严重安全和污染问题

国内汽车在到达报废期后,可能会被非法延长使用时间。超期运行的汽车零部件,在汽车运行时可靠性降低,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报废汽车重流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非法拼装。有资料显示,在国内近3年的交通事故中,有13%就是因为使用伪劣和报废汽车的配件所致。国务院公布的《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虽然对加强报废汽车回收管理作了明确规定,但目前报废汽车被非法回收,拆解拼装重新上路使用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4.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的解决方案

4.1 政府方面

(1)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强行规定汽车的可回收利用率,使企业在汽车设计过程中就体现出可回收利用的设计思路,并严格按时达到目标,才能保证所有汽车生产企业在设计过程中承担同样的回收利用率设计责任。例如德国有关汽车回收的法规规定,对废旧汽车部件和材料的回收率近期要达到75%,远期要达到95%。政府要鼓励汽车制造商参与报废汽车回收、落实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的优惠政策、提高报废汽车更新补贴标准等政策性因素。

(2)对报废汽车处理过程进行规范

严格规定回收过程中废物的处理程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报废汽车及其零部件在回收、拆解、粉碎、再利用等环节存在着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同时可研究制定对于处理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要进行一定的处罚处理。

(3)妥善处理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的准入机制,加强监管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行政指定报废汽车回收处理企业的方法,车辆必须到指定或有报废汽车回收资格的公司报废,凭报废的相关凭证才能到交管部门办理销户等手续。对于报废汽车处理行业的准入,应该向整个社会敞开,制定相应的审批标准和管理规范,达到标准的企业都可以从事报废汽车的回收。对于恶意低价收购侵害车主利益的报废点,坚决加以取缔。

(4)各相关政府部门要通力合作,严格执法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查处出售报废汽车、拼装车,以及买卖或伪造、变造《报废汽车回收证明》等行为,依法查处非法从事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活动的企业或个人,依法查处报废汽车和拼装车辆进入市场交易或以其他方式交易的行为。公安部门要加强对回收拆解企业治安状况的监管,要严格报废汽车注销登记制度,加大路面查处报废汽车的力度。对车况不符合要求以及手续不齐的车辆坚决不予过户。环境保护部门要强化在用汽车的环保定期检验管理。交通运输部门要严格营运车辆市场准入管理,要加强对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另外各部门要加强信息沟通和协作,建立信息通报机制,从报废汽车的注销登记、回收拆解、拆解市场整治、路面巡查等环节,强化对报废汽车的监督管理。

4.2 汽车厂商方面

(1)对汽车采用绿色产品设计

汽车生产商应该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产品结构的可拆装性、可维修性、可回收性、可重复利用性、组件的兼容性以及产品的持续适用性,尽量采用再生材料和环保材料,从而减少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在凯旋上所有的液体都可以被再利用,其所使用90%的材料属于五大类可回收材料,在生产中所需的大约60%的钢材来自回收的再利用。

(2)建立报废汽车逆向物流回收体系和网络

虽然绝大部分汽车企业都有自己的物流设施,但是当前汽车逆向物流服务仍处于分散、割裂、封闭和无序竞争。一方面,汽车生产商是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的一个终点,另一方面,汽车生产商也是保证报废汽车逆向物流顺利高效运转的一个重要环节。将自产的报废汽车进行回收,一方面可以物尽其用,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自己的企业形象。汽车生产厂家应该要加强与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的通力合作。汽车回收企业要对其拆解的报废汽车上的部件进行总体分类,同时,也必须要将信息传递给汽车制造企业,通过该种方式,双方可以最大程度上获得互惠双赢。

4.3 密切报废汽车拆解企业的合作与整合,合作开发新技术,加强回收再利用

汽车拆解企业是报废汽车逆向物流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密切报废汽车拆解企业之间的通力合作,通过合作,开发领先技术,研究资源再利用,总量控制报废汽车拆解企业,并使其做大做强。同时,必须严格规范汽车废弃物的回收,制定一整套严格、专业、完善的回收处理流程和标准。鼓励领先拆解企业发挥自身的市场、技术等优势,进行企业间强有力的重组整合,打造龙头,提升行业技术水平。

4.4 对消费者而言

一方面要建立自觉的绿色消费习惯,自觉抵制环境污染严重、能耗大的产品。另一方面要自觉遵守国家的相关法规,通过合法途径报废汽车。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的起点就是车主,最终决定通过什么途径进行汽车报废的也是车主,因此车主要对报废汽车处理足够重视。另外,想买二手车的车主也要有安全意识,不要贪图便宜到黑车市场买拼装车或者报废的二手车。一旦拼装车或者报废的二手车没有销路,流入黑市的报废汽车就会大大减少了。

5.结束语

伴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报废汽车源源不断产生,如何处置报废汽车,如何有效回收报废汽车并且最大程度加强再利用,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将成为汽车工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点。低碳社会决不可能离开低碳的汽车逆向物流。

参考文献:

[1]陈思云,张平.报废汽车回收逆向物流浅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43-44.

第8篇

关键词:物联网;信息平台;物流业;消费市场

0 引言

物联网是目前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国家已将物联网列入中国五大必争产业制高点之一,希望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物联网在物流业的应用落地,这对亟待振兴的物流业来说,是一次绝好的机会。据中国物流权威机构推算,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可以在货物运输、仓储方面节能降耗1 000亿元以上,可以增加1 300亿元左右的社会效益。因此,加强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应用,加强物流管理的合理化,实现低碳物流,降低物流消耗,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费用,增加利润意义重大,也由此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 运用物联网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

打造高价值的物流业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二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就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过物联网可以提高信息传递效率,提升物流业效益。可通过电信提供的物联网平台让实时跟踪货物信息变为可能,随时了解货物安全,降低管理成本。实际上,物联网就是通过代码跟踪让人与物的通话成为可能。物联网与现代物流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其关键技术在于诸如物体标识及标识追踪、无线定位等应用。现代物流企业运用物联网之后,将有效地实现物流的智能调度和管理。

利用物联网可以提升物流业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就是出差在外,也能随时查看物流仓库,实现远程监控管理。只要通过CDMA手机或者便携电脑,通过宽带或移动网络,就能实现实时的视频监控。这种全球眼远程视频监控业务,能满足政企客户远程实时查看各类监控应用现场情况、应急指挥调度、控制监控视频、掌握最新监控信息、各类现场情况监督管理等需求,向各行业客户提供随时随地的实时、移动视频监控服务,帮助客户提升远程视频监控管理能力。

通过内置监控客户端软件的CDMA手机终端,可以进行浏览页面的动态调整和适配。甚至还能根据不同要求进行前端设备、中心平台、客户端三地录像与存储,并对所存储的图像按照不同的要求进行回放查看。目前,在物联网先发的部分省份已经在开始探索构建居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平台。在全新的物流体系之下,当我们把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智能配送的可视化管理网络、全自动化的物流配送中心连为一体时,就可以产生一个智慧的物流信息平台。

第9篇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social economy, human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re also increased. But the resources on the earth we live in are increasingly decreasing, industrial waste, car exhaust, and others are increasing, which has caused serious pollution to our life, and threatene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our home. So green logistics as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also carrying a difficult task,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logistics ha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of enterprises, but also one of the issues of social attention. Green logistics has been carrying out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ch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enterprise.

关键词: 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Key words: green logistics;sustainable development;ecological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9-0099-03

0 引言

当今社会一直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严重问题,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已成为第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使命。随着人们的不断探索和发展,绿色物流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有很多学者及专家认为发展绿色物流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例如美国的管理学派就认为,传统的物流是一个根据送达或工作的效率赢取效益的一个过程,而绿色物流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并大大降低了整个物流过程中的损耗。对于我们的企业而言,发展绿色物流则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并且开展绿色物流更容易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本文旨在通过对绿色物流概念的引入为广大企业在节能环保的道路上提供新的参考,而且当前虽然很多人都在提绿色物流,但绿色物流真正能给企业带来多少利好,却鲜有人涉及。本文就是想为企业算一笔经济账,利用鲜活的数字进行成本分析来彰显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引导企业向绿色物流这条路上迈进。

1 绿色物流的定义

所谓的绿色物流是指在采购、生产、运输、储存、包装、产品销售和回收等一系列物流活动中,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并使物流作业环节时刻处于绿色化的控制与管理之下。绿色物流除了正常的正向物流之外,还包括逆向绿色物流,企业、消费者以及某些相关政府组织都是绿色物流开展的主体,这些主体通过相互协调以达到一种合理高效的管理目的[1]。

2 绿色物流的本质特征

国内外对绿色物流虽然有着不同的看法与见解,但对其本质和内涵的看法是基本相同的,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2.1 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性发展

绿色物流注重的是减少资源浪费以及对环境的保护,所以它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物流模式。开展绿色物流是为了降低废弃物的排放,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使资源的消耗达到最小,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2.2 绿色物流的活动范围覆盖产品的整个生命过程

在整个生产和实施绿色物流的过程中,绿色物流一直贯穿着产生产品的整个过程,从最开始的原材料到生产再到买卖最后是遗弃,这个过程都会对生态造成污染和威胁,所以我们发展的绿色物流要遍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2]。

2.3 绿色物流的行为主体包括公众、政府和供应链上的全体成员

绿色物流都是针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以及企业中的员工和一些基础的工作人员,所以其辐射范围非常广,可实施性也非常强,绿色物流是一个大众的物流。

3 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

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类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方面,可以通过发展绿色物流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进而能够起到保持经济增长的作用[3]。另一方面便是严重的自然资源短缺问题,我国经济在发展道路上的越来越好是通过牺牲一定的自然环境来换得的。由于当前我国的技术发展水平一直比较低下,所以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一直是粗放型的,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和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现如今我国能够利用的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而且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在反噬着各大企业。与此同时,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给经济的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利用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绿色物流的开展正是在此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4]。但当下我国企业发展绿色物流也存在着一些问题:①观念落后;②政策滞后;③技术水平低下。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们绿色物流业的发展,我们要不断改革创新突破制约形成自己的特色。

4 绿色物流在企业中的实例分析

由于绿色物流可适用的企业类型众多,本文仅以物流企业为例,重点分析其在货品包装和电子货票两方面实行绿色化后的突出优势。

4.1 包装方面

对于一家物流企业而言,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包装问题,因为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包装的绿色化是实现绿色物流和低碳环保的一个重要渠道。

①主流包装材料。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环保包装主要有:纸包装、降解塑料包装、复合包装材料包装、铝箔及喷铝包装、再生材料包装等。

②包装材料综合分析。物流企业如果希望能减少包装的使用率,那就要进行材料的筛选,因此我们制定了一个表格(表1),来计算不同包装材料的分值。

在分析包装价值方面,可采用打分法,其中:富有价值6分,中等价值4分,一般价值2分,并给予六个指标一定的权重:环保性0.3,经济性0.4,自动分0.25,运输0.25,安全0.25,商业性0.25。

综合得分:

纸包装= 6*0.3+6*0.4+4*0.25+4*0.25+4*0.25+4*0.25=7.2

降解塑料包装=4*0.3+4*0.4+6*0.25+6*0.25+6*0.25+4*0.25=8.3

复合包装材料包装= 4*0.3+6*0.4+6*0.25+6*0.25+6*0.25+4*0.25=9.1

铝箔及喷铝包装= 4*0.3+4*0.4+6*0.25+6*0.25+6*0.25+6*0.25=8.8

再生材料包装= 6*0.3+2*0.4+4*0.25+4*0.25+4*0.25+4*0.25=6.6

通过上述的分析计算,我们可以得出,复合包装材料是最适合物流公司使用的包装材料。

③复合包装材料包装的投资回报分析,见表2。

④包装回收的投资回报分析,见表3。

回收分析总额远远大于成本分析总额,因而包装回收可为物流企业节约大量的成本。

4.2 电子货票方面

在电子货票领域,首先来分析电子货票的成本。

①纸张节约成本。

针对普通货票的成本:平均每张A4纸可以节约至少0.1元,若物流公司每日的航空订单量约为2万单,每单需要:发货人联、到达站联、财务联、存根联等共5联,每日可节约的纸张费用为:0.1*5*20000=10000元,则每年可节约的纸张费用为:365*10000=365万元。

②时间节约成本。

如果物流公司一次航运大约30吨的货物,可节约近半个小时的提货时间,则每天可增加4次航运共120吨货物,每年共增加货运量43800吨,从而每年可增加航空部分利润的40%,约200万元。

③购买装置成本。

电子货票系统通用自助值机设备约90000元/台,引入200台,则共需90000*200=1800万元;RFID无线射频技术设备以600元/台计算,若引入200台,则共需12万元;移动互联网设备MID大约6100元/套,约需要200套,则共需6100*200=122万元。

购置成本共约18000000+120000+1220000=1934万元。

④总成本分析。

使用静态投资回收期法计算,见表4。

投资回收期:p=3.4即不计任何利润,仅仅运行该系统所节约的成本,可以在4年内收回所投资的成本,可见,此方案的可行性很大,值得实施。

5 结论

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已不再是简单的企业之间产品的一种竞争,它逐步向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方向转变。这一模式的转型,使得各大企业必须探寻新的发展方式,而绿色物流以其经济又环保的特质备受瞩目[5]。本文通过对绿色物流含义和本质等的阐述,利用对企业中具体经济利益的衡量来表明发展绿色物流是一个兼顾经济性和社会性的有力举措,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新的发展方向,本文用具体的数字生动论证了企业发展绿色物流所能带来的利润到底有多少的问题。我们相信绿色物流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又一新的增长点,希望能够引起各企业的足够重视,也祝愿中国的绿色物流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Paul Murphy, Richard. Green Logistics Strategies: An Analysis of Usage Patterns [J]. Transportation Journal winter 2000,(3):5-6.

[2]李明玉.基于SWOT分析开展的绿色物流体系研究[J].2009,4(3):61-63.

[3]朱江.从顺丰航空起航看民营快递发展[J].现代物流,2010(265):28-32.

第10篇

在全球将近一亿人观注的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上,来自全球240个国家和组织及多个国际企业展示了各自在未来城市节能、减排、绿化等方面的做法与措施。作为国际快递巨头之一的DHL,也在上海世博会上展示其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解决方案领域的创新。DHL已经成为城市地球馆的合作伙伴,在这一核心的中国主题馆诠释本届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作为世界最大的物流供应商,我们肩负着特殊责任,要利用核心能力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回馈社会。为此,我们一直致力于持续投资绿色环保技术,而且希望在本届世博会上展示我们眼中的创新和可持续物流。” 德国邮政敦豪首席执行官安澎表示。据了解,DHL的母公司德国邮政敦豪在物流业内率先承诺了明确的气候保护目标――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比2007年提高30%。在德国邮政敦豪,DHL解决方案与创新业务单元和公司GO GREEN项目专注于开发未来物流以及将环境置于公司业务核心的解决方案。

DHL在城市地球馆中展示了德国邮政敦豪的气候保护项目以及DHL的GO Green产品、环保交通运输技术和实现高效城市物流的新概念,并在“解决之道”展区展示了10个有关实践碳中和以及提高碳能效理念、产品和服务的案例。另一个“更加清洁”的城市物流的案例是Bring Buddy项目。根据不用车辆在城市运送包裹的概念,DHL与多所大学合作开发了很多种回避城市内交通的替代方案。例如,通过在城市中穿梭的普通人群传递包裹。使用手机作为信息和文档工具,让社会网络成为真正的运输网络。第三个案例是环保型建筑,这是朝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迈进的重要一步。

“解决之道”展区关注可再生能源和降低碳排放的措施、智能回收原材料以及整合城市自然环境。展示10个有关实践碳中和以及提高碳能效的理念、产品和服务。

Go Green提高碳能效。通过实施 Go Green气候保护项目,这一全球物流行业首个同类项目,DHL设定了清晰的目标:到2020年将DHL及其供应商的碳能效提高30%;到2012年DHL自身运营实现碳能效提高10%的中期目标。

集运中心改善城市交通。DHL集运中心证明了高效的城市物流可以大幅降低市中心的交通拥堵:所有发往市内的货物先运送到市外的集运中心进行分拣。随后由一家物流公司以最高效的方式递送这些货物,避免了交通拥堵和碳排放。

绿色工作卡工作也要减排。DHL鼓励员工在差旅、上下班途中及工作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智能技术提供了帮助。例如,通过“绿色工作卡”的软件,计算每个员工的碳足迹,以设定每个人的减排目标,达到该目标者则予以奖励。

智能卡车推广智能技术。作为首个同类产品,DHL智能卡车能计算出最有效的派送路线。巧妙地处理交通拥堵、修路或是临时的接货任务等问题,减缓城市交通拥堵并降低碳排放。该系统还能通知收件人货物的抵达时间。

运输模式转变整合运输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航空货运所产生的碳排放是海运的20倍。DHL为客户开发了最佳的运输网络和解决方案,整合成碳排放最小化的运输模式:使用船舶、火车和可替代动力汽车等。

一切为了环保的空气动力学。为促进气候保护,一切事物均需被测试和改善。以卡车为例:外形的改变将它所受到的空气动力阻力降到最低,从而降低油耗。DHL研制的空气动力学卡车与传统卡车相比能节油10%。首批卡车样车已经上路使用。

Bring Buddy未来的城市生活需要梦想。可以不使用汽车在城市间运输包裹吗?通过与大学合作,DHL提出了避免城市内车流的其它理念。例如通过在城市中穿梭的普通人群传递包裹,使用手机作为信息和文档工具。

碳补偿购买绿色物品、倡导可持续发展。DHL通过对气候保护项目的投资,让包裹递送更环保。碳排放得以中和,我们的GO Green包裹也变成碳中和产品。以中国福建省的六鳌风力发电场为例,通过支持发电场的建设和运营,DHL仅在2008年就抵消了7557吨二氧化碳排放。

自动取包裹机大大简化运送过程。DHL的“自动取包裹机”缩短了递送路线、减缓了城市交通拥堵并减少了碳排放。该设备堪称7×24小时制的邮政网点。收件人无需等候派送员,也不必在邮政局排队等候――他们可以随时从该包裹设备中派发或领取他们的包裹。

尖端设施建造更环保的建筑。建造生态友好型建筑是节约资源、降低排放的重要措施。DHL在建造新的设施时遵循最新的标准。例如,我们使用太阳能电池板或雨水处理器。所有的这些举措有助于保护气候并最大程度降低我们的运营成本。

联邦快递在上海世博会倡导绿色环保生活

联邦快递携手Greennovate环境咨询公司,在世博会美国国家馆举办“绿色生活快递”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倡导绿色环保生活,利用互动游戏的形式,引导公众通过个人行为使居住的地球变得更加清洁,从而实现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绿色生活快递”活动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五行”概念中获取灵感,设定出更加适合我们现代社会和环保挑战的新“五行”――即水、能源、塑料、食物和森林。联邦快递邀请现场参与者逐一通过五个元素站点,参与每个站点上的游戏互动环节,学习环保知识。在联邦快递和Greennovate的策划下,各种环保案例在游戏中生动呈现,使所有参与者都能更深刻地认识到个人的“环保足迹”并学习如何减少这种影响。

TNT中国开展二氧化碳减排行动

2007年8月,TNT 集团全球CEO彼得・巴克(Peter Bakker)在英国伦敦自然博物馆向全球隆重推出了“心系我星”二氧化碳减排战略。目前,TNT中国的二氧化碳减排行动也有序推进。TNT北亚区董事总经理迈克・德瑞克(Michael Drake)最近表示:“在中国,我们会在运营层面逐步推进和实行二氧化碳减排措施。同时,与TNT全球一样,我们也号召TNT中国的所有员工将这一举措延展到到他们的个人生活中。”

二氧化碳排放计量。自2007年起,TNT在中国已经开始着手二氧化碳排放的计量工作。TNT中国测算每家分公司的月度碳排放量,并向员工公开,让员工及时了解公司的碳排放现状。

节油大赛。2008年4月,TNT中国把上海分公司作为试点,开展了节油大赛,截止2009年12月底,国际快递业务部共节省了汽油140千升以上,折合二氧化碳减排量335吨。所有运营车辆的百公里耗油量汽油耗油量下降8%,柴油耗油量下降18%。

可降解环保包装袋。TNT中国于2009年1月起在中国大陆地区的34家国际快递分公司陆续启用可降解快递包装袋,以全面替代可回收塑料袋。这种添加了生物可降解酶的包装袋在6个月后可自行降解为能被土壤吸收的灰色小颗粒,彻底杜绝了塑料袋的“降解难”问题。

最新型照明节能系统。2009年,TNT中国在其华东区规模最大的最大口岸浦东口岸全面启用最新型的照明节能系统。该口岸预计将每年减少50%的二氧化碳排放。

日常减排行动。TNT中国也积极倡导将减排措施融入各部门与各分公司的日常工作中。例如,电子化培训将成为人力资源的下一个重要培训方式;通过“心系我星”电子季刊,与公司所有同事们分享全球员工减排举措。广州分公司引进电子传真,允许公司员工以电子邮件取代传真机来接收和发送所有单据,节省了打印资料用纸,间接地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成都,苏州分公司开展无车日活动,在无车日当天,所有员工搭乘公共交通上下班,以减少私家车的尾气排放。

第11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物流业;牵引机制;物联网

秦皇岛市的发展目标有别于河北省其他内陆城市,秦皇岛市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战略对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于拥有较强轻重工业基础的河北省其他地级市而言,秦皇岛市虽然拥有中阿化肥有限公司、中铁山桥集团、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渤海铝业有限公司等第二产业中的知名大型企业,但是由于行政区划内拥有“夏都”北戴河区、“天下第一关”所在地山海关区,出于对优美自然风光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秦皇岛市在产业升级改造过程中的选择并不丰富。本文即从如下几个问题入手,重点探讨了秦皇岛市如何选择和确定具有经济拉动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集中体现了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高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未来世界产业发展的置高点,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争相发展的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具有科技含量高、环保效益好、能源消耗少、附加值高等特点,对于产业转型升级和地区节能减排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研究材料得出,哪些国家高效发展了这些产业,这些国家就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对中国而言,我国如果争取实现弯道超车,就要发展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普遍的看法是,我国政府定义了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秦皇岛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性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的科技引领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等显著特点,因此,秦皇岛市在如下方面具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生动力。一是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需求。秦皇岛市对于自然环境的高标准体现在:这座城市既是中国的避暑胜地,也是享誉中外的历史名城。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是城市的一颗明珠,仅以北戴河区为例,2014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42.49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2.9万人次。除北戴河区外,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海港区、抚宁区、昌黎县等地也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尤其是山海关区更是著名的旅游景观地。由此可见,旅游业是秦皇岛市的支柱产业。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中,也将秦皇岛市列入“三轴”中的京唐秦轴线,秦皇岛市承接首都北京和直辖市天津的部分教育养老休闲等城市功能,这就要求秦皇岛市必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是对于地理优势的利用需求。秦皇岛市所处的地理区位具有极大优势,秦皇岛市是连接东北经济圈和华北经济圈的枢纽,秦皇岛市山海关区自古就是扼守华北平原、抵御东北部游牧民族入侵的战略要地,这种情况在明朝中后期变得尤为突出,东北和华北的各种资源能源交换必须要通过秦皇岛市陆路铁路交通进行。秦皇岛市拥有天然不冻良港,秦皇岛港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是我国实现“北煤南运”的枢纽港口,运输量可占到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总量的50%。秦皇岛市目前拥有山海关机场和北戴河机场2座机场,虽然2座机场都是支线机场,但是一座中型城市拥有2座机场的情况在全国是不多见的。显然秦皇岛市具有海陆空的全方位交通运输比较优势。

三是对于教育文化优势的发挥需求。作为一座人口数为306万的非省会、非副省级地级市,秦皇岛市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3所,招生数4.78万人,在校生达15.50万人,人才密度居河北省全省首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国重点大学燕山大学坐落于秦皇岛市,燕山大学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河北省全省共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科研能力在全国高校中排名60~70位,燕山大学的里仁学院连年位于全国独立学院十强行列,燕山大学及独立学院的科学研究优势、人才培养实力对于秦皇岛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我国综合排名百名以内优秀高校一般都集中在直辖市、省会城市,燕山大学坐落于一所地级城市是不多见的。

三、契合秦皇岛市发展特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探析

在前述列举的战略性新兴行业中,虽然秦皇岛市任选一个行业方向都会得到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这样的教学科研型高校给予人才、科研支持,但是由于北京、天津等核心城市的虹吸效应,秦皇岛市发展高科技行业所需的人才集聚效应无法形成,秦皇岛市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也难以给予高科技行业足够支持。事实上,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名单中留给秦皇岛市的选项已经不多,秦皇岛市的选择必须要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物联网技术将会为秦皇岛市提供重要发展机遇,即发展以物联网技术为内核的第四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相协同的现代物流业,充分利用好秦皇岛市的地理区位和海陆空交通优势,在硬件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利用燕山大学的科研、人才优势去创造软件方面的比较优势,创造出秦皇岛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四、现代物流业如何发挥对秦皇岛市经济的引擎拉动作用

现代物流业由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协同组成,在以下三个方面对秦皇岛市地方经济具有明显拉动作用。一是第三方物流的社会资源整合作用。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业的硬件基础,秦皇岛市现在已经有部分物流企业,未来可以进一步吸引规模更大、专业程度更高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充分发挥秦皇岛港、2座支线机场、铁路网、公路网的立体运输优势,更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将形成规模效应,能将零担运输转化为整担运输,降低秦皇岛海陆空运输的整体成本,创造成本优势,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二是第四方物流的信息技术推动作用。第四方物流企业是供应链的资源整合者,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附加值,通过对第四方物流三种基本运行模式和其在中国实践发展的研究,秦皇岛市发展第四方物流可以参考天津港模式,即秦皇岛港凭借其港口物流优势,去补齐“门对门”运输的其他环节,去做供应链上的方案集成商。这就要求秦皇岛港必须要去大力发展足以指挥整条供应链和开展多式联运的信息管理技术,必要时需要开发物流信息管理平台或系统,秦皇岛市地方政府可以参考宁波等地的作法支持秦皇岛港。

三是物联网对现代智慧城市的契合作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定会导致先进物流技术在城市中的广泛应用,条形码技术、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GPS和GIS技术等将会连接商品、人才、网络,这些基于提升物流效率的技术,将会最终实现人和物的互联,将会实现所谓的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化的智慧城市是很多城市的建设口号之一,但是智慧城市仅仅是现代物流城市的一个副产品,秦皇岛在成为物流城市的同时自然会成为智慧城市。

五、结论

秦皇岛市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风光在成为城市名片和固有优势的同时,也在客观上限制了新兴产业的选择,城市中心和发展重心的向西移动就体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于秦皇岛市的城市定位趋向,秦皇岛市的城市规模和人口现状也决定了城市难以成为科技之都。秦皇岛市必须要利用现实情境和现有条件扬长避短,才有可能在区域城市发展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秦皇岛市就必须坚定地利用物流硬件优势,以嵌入了信息技术的现代物流业为引擎,去创造城市经济发展的“第三利润源”。

参考文献:

[1]曹颖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2015(08).

[2]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EB/OL].新华社,2015-05-02.

[3]秦皇岛市政府.2012年秦皇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秦皇岛市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2013-04-22.

[4]姜文超.第四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综述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5(06).

第12篇

【关键词】绿色包装;产业;对策

引用中国包装工程协会戴宏民学者在《我国绿色包装的发展战略研究》一文中的定义,绿色包装是指以能够循环复用或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人体及环境不造成公害的适度包装。

要在我国推广绿色包装产业,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绿色包装体系。通过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包括规定绿色包装的内容,建立绿色包装的评价标准,制定配套的法律,明确生产企业在包装废弃物处理方面的责任与义务等。同时要努力改变消费者原有的落后的消费观念,鼓励消费者选择绿色包装,努力形成政府监管下的,以少数企业家和消费者为初级行动团体,以全部企业和所有消费者为行动实施主体的绿色包装体系。

1 推广节约型生产模式

要解决过度包装导致的废弃物数量倍增问题,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对包装减量化,从源头上控制包装的规模和数量。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一定措施,严格限定产品包装的规格,在企业设计产品包装时,规定包装袋包装盒的最大厚度,限定包装空间容积率等等。尤其是针对一些高档商品,如烟酒茶等经常性礼品,严格杜绝过度包装的现象。通过设定过度包装税,对过度包装的企业进行惩罚,以此遏制过度化包装的问题,实现包装的减量化,从而减少废弃物的数量。美国从1977年开始,每个2L的软饮料塑料瓶的重量由68g减少到51g,从而使美国每年减少了1.135亿千克的废塑料。

2 建立包装废弃物回收网络

2.1 企业层面

我国以填埋和焚烧为主的废弃物处理方式还不尽合理,尽管在许多地区采取了分类回收的方式,但在具体落实时仍存在不少问题。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引导各类企业开展包装回收业务,通过专门回收包装企业的介入,充分利用专门回收包装所带来的规模效益。企业可以通过自产自收和专门回收两种回收途径,建立完善的回收网络。这既扩大了废弃物回收渠道,又充分利用了专门回收企业形成的规模效应,推动绿色包装回收产业化。

2.2 政府层面

相关部门可以调研在现有废弃物分类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废弃物种类的设想,对不同种类废弃物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处理,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实现包装回收的效益最大化。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对进行包装回收的生产型企业给与一定的补贴或者减税措施,提高企业回收包装积极性,激励他们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包装质量,促进包装回收再利用。

3 提高全社会绿色包装意识

3.1 重视宣传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仍然占据我国总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比例,因此推广绿色包装产业必须着眼于农村。尽管农村地区的环保意识普遍不如城市地区高,但是随着环境污染给农村带来损害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相关部门应该考虑在农村地区加强绿色包装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农民对绿色包装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当地人选择绿色包装的产品。同时,更要在农村地区逐步推行废弃物分类回收机制,采取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分类回收办法,建立完善的城乡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

3.2 重视体验

许多消费者没有选择绿色处理包装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绿色处理会给他们带来不便,而且绿色处理包装并不会给他们带来显而易见的效用。因此,可以采取相关措施,通过某些手段让消费者亲身体验绿色处理包装带给他们的益处,提高消费者选择绿色处理废弃物的积极性。相关部门在加大宣传绿色包装的同时,可与企业合作,通过一些活动让参与者体验绿色包装的真正意义与价值。

3.3 重视管理

政府应加强对废弃物处理单位的监管,落实相关部门职责,避免废弃物回收处理过程中的低效作业。与此同时,可以考虑试点生产者责任制,即延伸生产者的责任,从产品的生产、销售,一直到产品包装的回收,由生产者对本企业生产制造的包装进行回收集中处理,减少相关部门分类回收废弃物的压力,提高废弃物回收效率。

4 改进绿色包装生产技术

新型包装材料的研发、改进现有包装设计形式是实现绿色包装的两个重要途径。新型包装材料要求采用有利于碳减排的原材料,最大程度减少碳排放。

4.1 节约资源

要进一步控制一次性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通过适当提高对生产一次性产品的企业征税等措施,鼓励企业减少甚至放弃对一次性产品的依赖。企业在前期需要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设计可循环利用的包装,在包装产生之前就开始控制包装材料的数量,从源头上节约资源,实现绿色包装。

4.2 方便回收再利用

对于包装设计合理性,可以针对各种同类包装制定相对统一的标准,规定包装的体积、重量,便于包装的回收再利用。同时采取一定措施,限制生产制造设计不合理不科学的包装,改进包装体的强度结构和造型,合理避免资源浪费,提高包装的使用效率,真正实现绿色包装。

4.3 提高绿色包装技术

企业应主动承担绿色包装技术创新的任务,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参观学习其他企业的先进技术经验,努力提高自身技术发展水平。

5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加强包装回收工作的监管,提高资源回收效率。运用市场手段,对生产方式落后的企业征收包装废弃物处理税,对开展包装回收再利用的企业进行适当补贴,提高企业回收包装的积极性;对研发绿色包装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引导企业发展绿色包装,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支持和帮助中小企业参与绿色包装产业发展,激励他们在绿色包装的研发、设计、生产、回收的各个过程当中扮演重要角色,形成创新能力强、产业竞争力突出、经济效益好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实现绿色包装产业发展的规模效益。(下转第6页)

(上接第7页)6 结束语

在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程度还比较低,发展必须改进目前的经营方式,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做好政策层面的保障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社会的绿色环保意识,更要加大力度进行绿色包装技术的科学研究,增强我国绿色包装企业的技术实力,加快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运材.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包装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2(1).

[2]王润球,黄燕.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包装工业发展方式变革的思考[D].2010年8月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2010年10月ISTP收录.

[3]刘灿辉.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产品包装失范治理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