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7 15:36: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和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2.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在装备管理中安全管理尤为重要。现根据从业经验,结合装备管理理论知识,深入阐述装备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然后总结出装备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的规范和完善办法。
关键词 :安全管理;风险评估;应急预案
0引言
安全工作作为“保底工程”,不是中心工作,但能影响全局[1]。各种装备设施动用频繁,装备安全管理形势十分严峻。装备安全管理与装备日常管理一样,是装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把握装备安全管理的特点规律,对指导装备管理工作,提高整体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装备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
装备安全管理虽然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但只要坚持科学管理,就会取得一定的效果[2]。装备安全管理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对预防装备管理事故有个积极、科学的态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装备安全管理是有保障的。
1.1装备技术安全管理
装备技术安全管理就是从技术的角度,在装备使用、维修与保管过程中,加强安全工作的组织管理,消除隐患,重点避免因技术知识缺乏、没有技术规程而引发操作不当、蛮干、乱干,或者因技术设备不完善以及技术环境条件恶劣等原因引发各类装备事故[3]。
装备技术安全管理是装备安全管理最主要的环节。在装备管理实际工作中,因技术原因而造成的事故所占比例,远远大于其他因素引发的事故。因此,一方面,我们应下大力气提高各级装备管理人员自身技术技能,按照各种技术层面的操作规程和使用规定办事;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各种装备的安全技术防护措施,提高装备自身的安全性。
1.2装备制度安全管理
装备制度安全管理是通过建立健全装备安全管理制度,对装备安全工作实施有效的指导、督促与监控,保证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从而确保装备管理的安全。装备制度安全管理是保证装备安全管理扎实有效的重要手段。只有认识到位、组织到位、领导到位、教育到位,才能保证各项制度落实,才能有效避免装备管理中人为事故的发生。
装备技术安全管理重点在于装备技术规程与技术设备的完善,侧重于装备方面;装备制度安全管理重点在于人员重视与制度完善、落实,侧重于装备管理人员方面。二者相辅相成,技术安全管理是基础,制度安全管理是手段,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实施,全面管理,才能达到装备安全管理的目的。
2如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种应急预案
安全工作以预防为主,但隐患存在,就有发生事故的几率。事故发生后,各种处置程序及手段都要靠应急预案予以明确。要制定实际管用的应急预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风险辨识
主要通过试验分析、测试检测、日常使用等手段,根据专家评估或经验总结,判断和发现装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故障隐患及潜在威胁。即风险辨识主要是判断会遇到什么风险以及风险发生后会产生什么后果。风险辨识是制定应急预案的出发点和依据,如果我们对风险的种类和后果都判断不清,那么制定的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就值得商榷了。因此,只有风险辨识清晰,才能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目前,此项工作已引起大家高度关注,特别是依据使用经验及常识发现各种故障隐患已在工作中广泛开展,但是由于对部分装备设施了解不足以及受专业理论水平限制,许多潜在风险无法发现。今后工作重点应是协同科研院所、设计生产厂家,对装备设施进行梳理分析,提高风险辨识能力,同时系统、有效地登记、统计各种风险,建立相关档案,为应急预案的制定明确方向。
2.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目前安全工作的时髦用语,许多文件中都要求重大任务之前需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应是制定应急预案的基本依据。目前,各级对风险评估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我们进行风险评估大都还停留在风险辨识的层次上,只是简单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其实真正的风险评估最重要的内容是对风险的量化,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严重性做出估计,即判断风险具体有多大。举例说明,风险大小可以简单地用公式表示为:
R=P×C
式中,R为风险大小;P为发生风险的可能性;C为发生后果的严重性。
风险大小取决于风险可能性与严重性的乘积,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P可能性、C严重性两者都不小,导致乘积R风险比较大,则表示为较为常见的重大事故,这是我们应急预案重点准备的项目。
(2)P可能性很小但C严重性非常大,导致乘积R风险比较大,则表示为小概率极端事故,也就是我们目前常说的极端情况下的特大灾害,由于事故后果具有颠覆性或特别巨大,因此也是我们应急预案主要考虑的项目。
(3)P可能性很大但C严重性非常小,导致乘积R风险比较大,则表示为几乎经常发生的小事故。由于其发生几乎属于常态化,也就失去了应急的意义,因此不是应急预案考虑的范围。
(4)P可能性很小C严重性也很小,导致乘积R风险比较小,应急预案不予考虑。
由于许多数据统计不足或者统计的案例过少,用概率定量估计风险大小十分困难,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定性估计方法确定风险大小是比较可行的。今后可以在此方面投入部分人力,进一步深入研究,为应急预案制定确定范围,为领导决策制定依据。
2.3风险处理
风险处理是实际行动的环节,我们制定的各种应急预案都是侧重此方面的。
真正行之有效的、全面的应急预案应包括5方面内容:风险避免、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转移和事后调查研究。
(1)风险避免,即如何避免事故发生。一般针对可预见的、后果非常严重的事故,我们都要立足防范,目前的各种应急预案大都包含此方面内容,无需赘述。
(2)风险控制,即事故发生后如何控制影响范围,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例如发生电气火灾后应立即断电,防止人员触电及火势蔓延,灭火过程中防止窒息、中毒等,都属于风险控制。但我们现有的应急预案此方面内容都过于简单,大都只针对某些特定事故就事论事、进行处置,很少涉及事故引发的进一步的次生事故的响应及处理,这也与风险辨识不深不细有关。
(3)风险接受,即明确哪些低概率、后果轻的事故是可以接受的。在事故发生过程中,许多情况是出乎意料的,而且发展蔓延迅速,应急处置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突出重点进行处置。因此,应急预案还应明确处置的先后次序及优先等级,明确紧急情况下哪些事项不需处置,哪些损失是可以接受的。只有这样,应急处置才能主次分明,现场指挥员才能思路清晰。
(4)风险转移,即事故发生后,由于无法控制,危及重大要害部位或目标的安全,需要果断采取必要措施转移危害结果,也就我们常说的“丢卒保车”。何时开始“丢卒”,如何“丢卒”以及多个“卒”的丢弃次序都需要明确。例如长江中上游发生洪水,危及武汉等重要城市的安全,国家必然在上游设立多个泄洪区,什么水位开始疏散人口,什么时候开始泄洪,多个泄洪区的泄洪次序必然都有明确规定。风险转移是“两者权衡择其轻”的结果,事故发生突然,且情况复杂,现场处置往往考虑不周,无法正确选择处置手段。临机处置只能是现场情况下较优的结果,很难是最优结果。而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可以详细斟酌,仔细衡量,做出的决定肯定要比临机处置做出的决定更周全,因此在应急预案中明确风险转移的详细处理过程,是非常必要的。
(5)事后调查研究。虽然不是风险处置的过程,但它可以积累资料,为今后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事故概率和后果严重性提供支撑。因此,有的应急预案当中还应涉及事故现场保护、事故调查处理程序等相关内容。
3结语
本文从技术管理和制度管理入手对装备安全管理进行重点分析,结合分析评估理论公式,提出了应急预案的5个方面,并介绍了风险避免、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转移和事后调查研究的方法,对装备安全管理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能够解决装备安全管理、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
参考文献]
[1]靳白雨.安全工作要重点抓好“五防”[J].政工学刊,2012(11):60?61.
[2]临之.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门科学[J].化工管理,2011(9):1.
[3]谭蔚.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况提出了钻井井控安全管理工作方法的优化策略。该研究对我国钻井井控安全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钻井 ; 井控 ; 安全管理 ; 方法
中图分类号:X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0-0266-01
钻井井控指的是油气井在勘探和开发的过程中,注水井、油气井的控制和管理。钻井井控的安全管理则是油气的勘探和开发企业的安全工作的核心,尤其是“三高”的油气井。在井下作业的时候,钻井井控的安全管理工作某种程度上是整个石油的产业链中最弱的环节。正是从这个层面出发,本文对钻井井控安全管理工作的方法进行研究。
1钻井井控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非常注重安全管理。造成石油及天然气安全的生产问题,从整体上看形势是稳定的。但是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以及开发的强度不断的增大,此类强度加大会带来风险的增加。我国国内发生的几起井喷失控以及硫化氢的中毒事故不但影响石油的正常开采,更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也导致了人员伤亡,这些情况的存在,不仅不利于石油开采,对社会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井控安全管理势在必行。而安全管理工作的方法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是钻井井控安全管理的问题之一。钻井井控安全管理,更多的关注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却不注重预防工作。石油开采之前,生产安全评估不到位,会造成石油在开采的过程中一直有隐患。事故发生之后,会对负责人追究。其实事故刚发生就应该受到重视。处罚只能引起短暂的重视,不是长久之计。钻井井控安全管理工作的宣传不到位,负责人过分重视经济利益,忽略了必要的宣传工作,造成在石油开采中,员工安全素质相对较低,造成人为事故出现的可能性,导致了重大人员的伤亡和经济损失。国内钻井井控设备管理在石油的开采中是相对完善的。钻井井控的设备配套工作基本上已经顺利完成。钻井井控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于钻井井控设备的审核以及钻井井控设备维修方面,主要是井控设备在管理中存在的细节问题。在现
有的钻井井控安全管理中,不同的钻井井控安全存在的安全隐患有一定的区别,这就决定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合理的应用钻井井控安全管理工作方法的基础上,有效的降低事故发生率。
2钻井井控安全管理工作方法的优化策略
结合上文对现有钻井井控安全管理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钻井井控安全管理工作方法的优化策略。
2.1提高钻井井控安全管理意识
从提高钻井井控安全管理意识人手,引导作业队伍了解井控、认识井控、研究井控,彻底消除麻痹大意的思想,形成人人参与井控工作的局面。树立“把隐患当事故、把事件当事故”的井控安全责任理念,把重大井控安全隐患或多次重复发现的隐患当作事故隐患,对发生井控事故的要在企业问责规定的基础上加重一级处理,从“防小”人手、从细节抓起,杜绝事故的发生。
2.2加强钻井井控设备规范化管理
钻井井控设备安装使用应通过规范化管理来满足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从设计源头、现场安装、开工验收、安全检查等环节抓好井控设备安装使用标准、规范的执行。设计要高标准,不满足设计的队伍不予招标。现场安装要高标准,不满足标准要求的严禁开工。开工验收和安全检查要严要求,问题整改要彻底,整改不彻底的要停工整顿。
2.3严把上岗资质关与验收关
加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各项预案、搞好井控演练进一步修订完善井喷事故应急预案和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按照井控细则规定,从井控例会、井控检查、防喷演习等方面定期进行,逐步完善了现场应急处理程序和应急预案。各钻井队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员工岗位HSE风险识别和风险消减控制措施的培训,并充分利用事故案例分析,努力提高全员安全技术素质和事故防范能力;开展员工的应急预案演练和防喷。除此以外,井控应急处置“系统化”按照“发现溢流立即关井,怀疑溢流关井观察”积极井控理念的要求,完善井控应急处置体系。重点是要做到井控装备完好可靠、监视测量准确无误、井控险隋研判及时、应急准备充分到位、应急处置保障有力。坚持每年开展两次井喷失控实战演练,确保应急处置“快速、准确、有效”。井控持证上岗是井控管理的一个重要制度,也是必须具备和做好的基础工作,是保证井控安全的有效措施。培训机构和教师编制适合企业井控工作需要的培训教材,配备井控培训模拟设备,安排学员参加学习实践,确保员工扎实掌握井控技能。针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油气井,分级进行开工验收与检查,从开工前方案设计、物料准备、施工组织方案、应急预案等诸多环节抓现场落实,做到各施工工序的无缝衔接,确保安全生产。
2.4 加强安全检查工作力度
安全检查是实现钻井井控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钻井作业前各部门认真检查作业范围内的各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并进行确认;班组长每天必须要对本班组的施工工作面进行安全和防火检查,坚持班前、班后会制度,切实消除安全及火灾隐患。严格执行钻井操作规程和设计要求,钻井作业中的各关键工序、岗位,必须有专人负责,同时必须经住井监督及甲方监督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作业。
2.5 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各项预案、搞好井控演练进一步修订完善井喷事故应急预案和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按照井控细则规定,从井控例会、井控检查、防喷演习等方面定期进行,逐步完善了现场应急处理程序和应急预案。各钻井队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员工岗位HSE风险识别和风险消减控制措施的培训,并充分利用事故案例分析,努力提高全员安全技术素质和事故防范能力;开展员工的应急预案演练和防喷。除此以外,井控应急处置“系统化”按照“发现溢流立即关井,怀疑溢流关井观察”积极井控理念的要求,完善井控应急处置体系。重点是要做到井控装备完好可靠、监视测量准确无误、井控险情研判及时、应急准备充分到位、应急处置保障有力。坚持每年开展两次井喷失控实战演练,确保应急处置“快速、准确、有效”。
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
我乡已建有乡应急总体预案(即乡应急管理制度),同时建立了乡自然灾害应急处置预案、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乡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等专项应急预案,乡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乡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乡重大食品安全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乡水上应急救援预案、乡处置应急预案、乡重大疫病防治应急预案、乡森林防火安全应急预案、建立了乡防灾救灾水上应急演练预案、乡孝德文化旅游节安全处置应急预案等重大活动应急预案;在08年的时候还因特殊突发事件建立了飞船着陆应急救援预案、唐家山堰塞湖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等14个预案。
学校也根据乡政府和教育局的应急预案总案制订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安全事故抢险救灾应急预案、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被盗案件应急预案、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应急预案、防洪抗汛抢险应急预案、交通事故应急预案、食物中毒应急预案、饮食、饮水卫生安全应急预案、学校紧急事态预案、学生急性伤病处置预案、实验伤害事故的防范及处置预案、外来人员安全管理预案、校园治安保卫工作应急预案、教学楼紧急疏散预案、用电、用水安全预案、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体育课意外运动伤害应急预案等19个预案。
菜刀厂根据乡政府的应急预案总案制订了安全事故抢险救灾应急预案、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被盗案件应急预案、防洪抗汛抢险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外来人员安全管理预案、用电、用水安全预案、工伤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等7个预案。
页岩砖厂根据乡政府的应急预案总案制订了安全事故抢险救灾应急预案、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被盗案件应急预案、防洪抗汛抢险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放炮作业安全应急预案、用电、用水安全预案、工伤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等7个预案。
社区建立了安全事故抢险救灾应急预案、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防洪抗汛抢险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食品安全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处置应急预案、铁水火龙表演安全应急预案等7个预案
我乡从2005年至今根据县府应急总案,结合我乡实际基本建立起了应急预赛建设的体系,主要是采取政府牵头,分级负责的原则,逐步建立起各级各部门的应急预案,并在近几年通过各种活动逐步对各项预案进行了完善和修订。特别是通过孝德文化旅游节,全国内河水上救援应急演练等大型活动,对我乡建立的应急预案进了验证和修订。
二、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1、预案编制缺乏专业性
由于我们乡人员少,专业人才特别缺乏,而各种预案的制订都需要有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所以编制的预赛的专业性不够,很多预案的编制都仅停留在安全性的考虑上,而应急防控,应急救援等专业性要求相对较强的环节就显得不够细。
2、预案编制验证和修订困难
由于很多预案都是根据县级总案和上级部门预案编制,如地质灾害,自然灾害,重大食品安全、重大疫病防控等,这些预案本身是针对特定的条件的,不发生就没办法验证其是否科学合理,而无法验证就更谈不上修订。而一旦发生,预案的执行也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
3、预案物质的准备和储备困难
由于预案的执行本身也需要一定的物质准备和储备,这就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而乡级财政资金困难是普遍现象,这就导致很多预案的物质准备和储备不足,如果预案发生,而物质准备不足,就会给预案执行带来影响。
4、预案经费的解决困难
没有专项的预案经费解决渠道,预案的经费只能通过挤占其他资金的方式来解决,这就导致预案经费总是处于紧张状态,也会影响预案的执行。
三、预案编制的建议
关键词: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检查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安全检查就是对系统的各要素,生产过程中潜在安全问题进行详细检查,识别所存在的危险性,并提出改正措施,以达到促进安全生产的目的。围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检查项目,本文梳理企业经营范围及人员从业资格、安全生产基础、从业人员管理、车辆、设施与设备管理、运输过程监管与应急处置,以及事故报告与处理等方面检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1企业安全检查
企业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和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及时发现物的不安全状态、及时发现和弥补管理缺陷、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和危害因素、及时培育并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理念与文化、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条例。通常企业安全检查内容可归结为企业经营范围及人员从业资格,安全生产基础,从业人员管理,车辆、设施与设备管理,运输过程监管与应急处理,以及事故报告与处理等6个方面,也就是,“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落实”,如表1所示。
2主要问题
2.1企业经营范围
(1)企业不了解所承运危险货物的类别,造成了超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批准的范围经营的状况。(2)办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以及《道路运输证》先后顺序问题,导致其经营范围不统一。此外,企业还存在未年审(检)的情况。
2.2从业人员从业资格
企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未取得从业资格证,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数量不够,取得证件类型不同(例如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职安全管理人员、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和装卸管理人员等从业人员未进行复训;从业人员离职,造成从业人员数量与企业危险品运输专用车辆数量不匹配。
2.3安全生产基础
安全生产基础涉及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会议、安全生产档案管理等方面。
2.3.1安全管理机构
(1)企业及分支机构无相关安全生产领导机构设立文件;安全生产领导机构组成成员不符合要求;有组成成员变更未及时更新。(2)无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相关设立文件;组成成员不符合要求;有组成成员变更未及时更新;未进行公示。
2.3.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企业建立了责任制度,但是与《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编写导则》(JT/T913-2014)不符,不符合企业实际(岗位职责等);未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岗位成员对岗位不熟悉;未进行定期考核。
2.3.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企业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与《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写导则》(JT/T912-2014)不符,不符合企业实际;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不全面;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及装卸管理人员等从业人员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写导则》(JT/T912-201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熟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力不够。
2.3.4安全生产会议
企业召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和安全生产工作例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的频次不够;安全生产会议应付了事,甚至未开;参加安全生产会议的人员不齐;开会内容不符合要求。
2.3.5安全生产档案管理
各项安全生产档案建立不齐全、不规范、不进行更新,不符合《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管理技术要求》(JT/T914-2014)的要求;档案保存年限不够。
2.4从业人员管理
(1)企业未按照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程序进行从业人员的管理,例如:未建立从业人员信息登记表、未经过岗前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日常监管不到位(包括不参加安全培训、不参加安全例会、违法违章违纪现象严重等)、未帮从业人员办理社会统筹保险等。(2)企业未编制培训计划和长期继续教育培训计划,或者建立了并未按计划进行实施的;企业对从业人员未开展岗前教育培训,驾驶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岗前教育内容(三级教育内容)、时间不符合要求(或者培训人员不齐全);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和分支结构(如有)负责人未取得安全资格证书,或者证书类型不符合要求或未继续教育;未建立培训档案,未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2.5车辆、设施与设备管理
2.5.1设施设备
(1)检查车辆管理台账,证件不全。(2)现场查看通讯工具、标志灯(牌)配备不齐全或失效的,不符合《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13392-2005)的要求;标志牌上的危险货物品种、类别和《道路运输证》不一致。(3)现场查看车辆经常性装备,车辆的前风窗玻璃刮水器、牵引车与被牵引车连接装置、排气火花熄灭装置、罐式车辆防倾覆装置、接地装置、紧急切断装置等有不完好现象。(4)询问驾驶员,对特殊条件下应配备何种装备(防滑链、防滑垫、牵引绳等临时性装备)不了解,或者根本就未配备临时性装备。(5)现场查看随车携带的安全防护、应急设备和劳动防护用品,对照安全卡核对车辆配备的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和消防设施设备不一致。(6)管理人员不了解机动车报废标准,报废标准和流程不符合要求;企业对临近报废车辆(或8年以上)未采取加强控制措施。
2.5.2动态监控管理
(1)企业未对车载终端进行定期检查;车辆车载监控不能正常使用或有长时间不在线、误报警、在途车辆总体在线率低于80%等未能及时处理。(2)企业监控平台不能进行车辆行驶情况的轨迹回放;平台数据库未录入车辆技术档案信息、未录入正确的驾驶员信息,或者录入信息不能实际对应或录入资料不全等。(3)监控人员不能够熟练操作监控平台;未对监控异常情况进行处理。(4)企业未落实监控值班制度,不能够保证车辆在行驶时有人员进行监控;企业未对车辆运行情况进行24h的监控管理。(5)企业未及时对违章行为纠正处理。(6)动态监控管理台账建立不齐全,例如:安装验收记录、检查记录、监控记录、交接班记录、违法违章处理记录,或者填写不规范。
2.5.3停车场管理
(1)企业未制定停车场管理制度,或者建立不规范;未建立停车场管理工作记录(例如:危货车辆停放管理、专用停车区域管理、警示标志管理、相关设备管理、车辆进出登记等。(2)场地租赁合同未满3年、面积不符合要求、场地内有影响危化品停车安全的作业。(3)具有运输剧毒、爆炸和I类包装危险货物专用车辆的企业:未设置专用停车区域(专用停车区域设置危险等警示牌,与其他危货车辆明显区分开,通过场地划线能明显的标示清楚),或者标示不明显。(4)停车场地存在混停现象,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例如,禁止吸烟、禁止烟火。(5)停车场无专人值守、现场查看设施设备,未配备安全设施设备或者配备不符合要求、未建立停车场设施设备台账(包括维护、保养记录)。
2.6运输过程监管与应急处置
运输过程监管与应急处置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预案的培训、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应急演练等内容。(1)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预案不符合《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管理技术要求》(JT/T911-2014)的要求,且未。应急预案中未明确安监局、公安、医院、消防、行业主管部门等电话号码。企业未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2009]第17号令)要求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且未明确预案的修订频次或未按频次评审。(2)应急预案的培训。企业未进行应急预案和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宣传教育。从业人员不了解应急预案内容或不熟悉应急职责、应急响应条件、应急程序和应急处置方案。(3)应急队伍。企业未设立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未明确应急救援人员的相关职责。企业未开展应急救援人员日常训练,且训练内容未包含相应的体能或技能;未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考核。(4)应急装备。企业未配备应急救援物资,或者清单和实际配备情况不对应。企业未对应急救援物质及装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记录。(5)应急演练。企业未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未组织实施应急演练。应急演练结束后,未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与总结;应急演练效果评审未对应急预案提出相关意见;应急预案与应急演练内容不符。
2.7事故报告与处理
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不知如何处置和汇报;企业不知该怎么上报,出现瞒报、迟报等现象;事故处理记录不完善,未按照“四不放过”进行事故处理。
3对策建议
(1)对照《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2015年3月9日正式,2015年5月1日起实施)、《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12)、《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结合企业《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经营范围,确认是否在其经营范围内。所有证照统一;根据当地的要求对证照的年审(检)。(2)按照30台车辆配备1人的标准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取得相应《安全资格证》,且定期对其复训;及时聘用从业人员,以保证符合运营条件。(3)安全生产领导机构设置有文件或资料;组成成员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生产经营负责人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若有成员变动,要及时更新发文。(4)成立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有机构设置文件和相关制度;组成成员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生产经营负责人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若有成员变动,要及时更新发文;对安全管理机构及应急救援体系进行上墙公示。(5)根据《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编写导则》(JT/T913-2014)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编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每年与各部门各岗位层层签订责任书;从业人员加强岗位责任要求的学习,对照职责履行自己的义务;定期对各部门各岗位进行考核。(6)根据《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管理技术要求》(JT/T912-2014)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编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根据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建立标准要求以外的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学习;定期对各部门各岗位进行执行力的考核。(7)按照《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管理技术要求》(JT/T912-2014)严格管理,并建立齐全的从业人员管理档案(聘用日常管理解聘),且保存好人员档案。
4结语
如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使得大量的档案资料因为掩埋而遭受重创,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2011年3月,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遭受持续的雨袭击,致使一部分公共机构及商业机构的档案文件受到一定程度的损毁,不过这些机构都能够科学有序地对于已经受损的档案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与修复。其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就是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的档案抢救应急预案。所以,我国各级档案部门要积极地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必须不断地提高档案应急预案的管理能力与水平,尽可能地降低各类突发事件对于档案的危害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和降低档案人员与各类档案信息可能遭受的损失。
1 加强应急预案管理是档案部门成功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基础和保证
档案的应急管理是指档案部门通过对于自然界与社会所产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的原因、经过与后果进行综合分析,在有效整合档案领域当中有关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的一整套积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事前防范、事中反应和事后处理的管理程序和手段。档案应急管理通常具有突发性和非程序性的特点,但同时又必须满足预见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的要求。所以应急预案也是成功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基础和前提。
1.1 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属于档案安全的最迫切要求。在过去,世界很多国家的珍贵档案资料,都曾经遭受自然和人为灾害的毁灭性打击,产生了巨大的难以估量的损失。如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让位于世贸中心的很多金融机构的计算机数据档案瞬间被毁。而各类频发的突发事件,不仅增加了档案管理的难度,也为档案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这就迫切要求各级档案部门必须展开积极的行动,不断加大应急预案的管理力度,以便于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
1.2 应急预案管理能够提升档案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实践证明,应急预案是积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各级档案部门通过制定和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从而规范档案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不仅有利于使各级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树立高度的风险防范意识,而且有利于及时鉴别和处理各类档案的安全隐患,并增强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在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上,在应急预案的各个环节上,都能做到未雨绸缪,并提高应急决策的主动性、时效性与科学性要求。
1.3 应急预案管理可以增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保障力。2010年5月12日,国家档案局局长兼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在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建立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并根据《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与《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等规定,明确要求我国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重视应急预案在档案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并明确了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完善应急预案管理标准和要求。这也表明,强化档案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能够促进档案安全体系的构建,并为提升档案管理安全增强保障力。
2 国外应对档案管理突发事件的有效设计
2.1 重视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与分工。在档案部门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国外非常重视档案人员的分工和合作,档案馆(室)的工作人员队伍通常非常精简,因此,要求各工作人员在平时的档案管理突发事件中,各项预防工作和应急处理都非常明确。如加拿大温莎大学所制订的档案防灾减灾计划把档案工作人员分成三类,分别是灾害预防小组和灾害行动小组以及灾后恢复小组,分别负责在档案灾害发生前的预警预防、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救援以及灾害后期的档案修复工作,并且均依据不同的职责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培训工作。
2.2 加强档案部门可能遭受的灾害研究力量。在国外,档案部门比较关注可能面临的灾害和突发事件研究,并热衷于突发事件对档案建筑和馆藏档案造成的危害,并高度重视各项预防策略。如美国档案机构就非常重视自档案馆(室)建筑和应急设备以及应急人员培训等各个方面来采取措施,以便于更好地降低对档案机构的各种危害。在2008年举办的国际档案大会上,日本某档案学界专家曾指出,对于文件管理机构来说,预防和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是保护档案文件资料安全的重要措施。全部文件保管设备都应当在紧急状况时,确保档案实体不会遭受严重的损坏。
3 目前档案部门在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档案应急预案的严重缺失,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目前,很多档案部门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重视不够,很多还是缺乏高度的防范意识,即使制定有应急预案,在体系上还很不健全,甚至有很多的档案管理部门,根本就没有制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另外,大部分的档案部门也大都将重点放在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制定上,往往忽视了事故灾难、社会不稳定事件和网络冲击等应急预案的制定,比如对于网络侵入和篡改等方面的威胁甚至没有丝毫防范意识,这就出现了档案部门应急预案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的状况。
3.2 应急预案内容空洞,风险评估体系不够合理。 现阶段的各级档案部门,在应急预案的内容方面,大多是因为仅仅注重形式而脱离实际,并且存在着相互抄袭的现象,结果造成在操作时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另外从总体范围看,由于很多档案部门尚没有完善的档案风险等级评估体系,还没有进行档案的安全分级管理,这就造成在各类档案的实际存放过程中,往往忽略将珍贵、重要的档案进行集中存放,这样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就会乱成一团,反而使珍贵的档案得不到及时抢救,造成巨大损失。
3.3 没有明确的奖罚标准,缺乏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在各级档案部门已经公布的应急预案中,很多缺乏档案应急管理的绩效考核机制,这样就会对于考核标准的界定不够明确,缺乏绩效考核的标准和奖励机制,档案应急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与成就感就会明显下降。而应急预案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惩罚机制,主管部门对于失职人员的惩罚没有依据,无法实现绩效考核的公正和公平,使各项工作难以推进。
3.4 应急预案的演练流于形式,其联动能力缺乏协调和统一。目前,许多档案部门还处在“纸上谈兵”阶段,不能够实现应急预案的演练和应急联动能力的密切联系。而事实上,应急预案的演练不足,则应急联动的能力就必然较弱,结果造成档案应急处置中出现“不联不动,联而乱动”的混乱现状。在电子档案信息应急处理方面,往往在广域网外部线路中断、局域网中断,以及档案馆业务管理系统出现了严重漏洞,而造成业务数据错误和操作失误时表现得束手无策。这在实践中也必然会降低应急效率与水平。
4 档案部门应急预案管理体系的科学设计与构建
4.1 加快档案应急预案管理的职能和组织建设。要组建应急预案的编制队伍,具体负责应急预案的各项管理工作。要明确预案编制小组的具体职能,不仅要确定预案编制小组的人员和职责,而且对于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类别、范围和适用等还要做出明确阐述。至于编制小组的组成,最好邀请相关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人员参加,通过广泛参与和相互协作,真正实现明确分工,高效运行。
4.2 提高档案管理内在风险的监控,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当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大部分可以从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和预测。在特殊时期,档案信息技术部门还要加强对网站、网络运行和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密切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与持续的监测。同时,还要从档案部门的自身出发,及时排除档案管理过程中所可能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风险因素产生的可能。
4.3 重视档案应急预案的编制,努力完善应急预案的管理体系。科学严密的应急预案,能够让档案部门的各项应急管理做到有条不紊和有章可循。档案部门在组织应急预案的编制时,应当对内容框架进行科学设置,并明确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和依据及实施的范围,力争所制定出的应急预案,可以应付所有的突发事件发生。同时,对于档案信息系统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其应急处置预案应当尽可能细化,比如,在档案馆官方网站或者微博中,出现非法言论和黑客攻击事件以及网络病毒感染等,都有积极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在确保应急预案拥有完善运行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出积极功能和作用。
4.4 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活动,以检验档案应急预案的效果。实践证明,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是考验应急预案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最有效方式。所以,在档案安全应急演练开始以前,应当预先熟悉已经编制的预案,充分了解该演练所主要考核的各项技能,尽可能地掌握该演练的组织策划和进度控制等演练模拟方案的要点。应急演练结束后,还应当迅速针对应急预案的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只有通过这种方式的应急演练,才能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同时有效提高档案部门的应急救援水平。
关键词:重大安全隐患;监控;应急预案;安全管理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01
当前,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监控与预警的有关工作是企业乃至全国的安全生产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针对安全生产现状,重要对策之一就是重视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进行辨识与安全监控,即对企业的各类重大隐患或重大危险源进行跟踪监视,变事故处理为事故预防,随时发现隐患,随时排除,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掌握企业安全管理的主动权,实现保障安全的目的。
一、隐患和危险源的含义
危险源是某种危险的根源,一般指客观存在着某种可能导致发生事故、伤害、损失等灾难性后果的有关危险物质或能量,且其数量超过了临界值。这些是事故或灾害的基础原因或间接原因。而隐患则是隐藏着的祸患,一般指存在着某种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上的缺陷。这些是发生事故或灾害的直接原因。本项研究考虑隐患因素,同时也考虑危险源因素。
二、重大事故隐患监控
1.设计隐患监控方案的原则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事故、灾害的预防为本项实用性研究的立足点。
(2)针对某种隐患或危险源,不仅有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而且也有考核评价办法。
2.隐患监控方案主要内容
(1)企业主要隐患(危险源)的基本状况。根据对重大隐患进行重点监控的原则,主要针对燃、爆、危进行重点监控,也考虑有毒气体泄漏、机械伤害、粉尘危害、噪声与振动危害等的拓延与扩展,以适应不同企业的不同隐患(危险源)因素。
(2)隐患(危险源)的监控图。厂区平面布置电子或模拟地图显示,各隐患单元(或危险源单元)应显示其名称、数量、工种或贮存方式、危险程度、是否有安全措施及其落实程度,管理责任人,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情况等。
(3)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落实情况。一是针对燃、爆隐患,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在如下方面采取安全技术措施:①厂区布置与建筑;厂区布置的合理性;建筑结构满足防火防爆要求;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等;②设备与装置:易燃、易爆物质的可靠密封;安全装置按规定设置等瘤工艺过程:领配料、投出料的规程;有效控制超温超压等;④电气安全:电源及配变电设备、电缆或线路、用电器以及防雷击、防静电措施;⑤消防设施:消防水源配置、消火拴、固定灭火系统及灭火器材等。二是针对危险建筑物的考虑因素:①自然环境因素:如建筑年限、老化、大气酸碱性、地面沉降、冻融等环境影响的相应措施。②生产过程因素: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高温、振动等影响的相应措施。
(4)事故苗头、险情分析与处理。有计划地定期对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形势进行分析与总结,尤其是对已出现过的事故苗头、灾害险情及时记录,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进行评价,这是隐患监控的重要内容。
三、应急预定计划方案
“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原则。迅速的反应和正确的措施是处理紧急事故和灾害的关键。所谓迅速的反应是指:迅速查清事故发生的位置、环境、规模及可能发展的势态;迅速沟通应急领导机构,应急队伍、辅助人员以及事故或灾害现场人员之间的联络;迅速启动各类应急设施、调动应急入员奔赴灾区;迅速组织医疗、后勤、保卫等队伍各司其责;迅速通报灾情,通知邻区做好各项必要准备。正确的措施包括:保护或设置好避灾通道和安全联络设备,撤离灾区人员。无法设置安全通道时,应开辟僻难所;迅速消灭灾害,并转移灾区附近的易引起灾害蔓延的设备和物品;撤离或保护好贵重设备,尽量减少损失;对灾区仔细检查,防止死灰复燃及二次事故发生。
1.制定应急预案的主要原则
(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入身安全、防止入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经常检查修订。
2.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指挥系统组织构成:健全的应急组织应包括处理紧急事故的领导机构、专业和自愿救护队伍以及医疗、后勤、保卫等其它必要的配合人员。(2)应急装备的设置:应急装备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报警系统:主要有火灾、气体和粉尘爆炸、毒气泄漏报警仪等。②救护人员的装备:主要有头盔、防护服、防护靴、呼吸保护器具及安全带、绳等主要装备。③消防器材:主要指灭火剂、灭火器、专用消防车及简易灭火工具等。④救生器材:主要指自动苏生器、自救器等。⑤救灾通信联络设备:原有通信系统破坏时,采用的应急通信联络工具。(3)事故或灾害发生的应急处置方案:应急预案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编制若干套应急处置方案,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从最坏处设想。(4)事故或灾害的事后处理与恢复生产:有如下几项: ①加强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②认真查明事故、灾害的原因;③分析存在隐患,采取整改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故;④按规定及时上报事故或灾害的伤亡、损失报告;⑤设备维修,安全装置、消防设施的检查、维护等。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
化学实验室内物品性质特殊,种类繁多,对具有危险特性的药品、压力容器的管理尤为重要。疏忽大意,就可能引发事故,直接影响工作的进程。因此,分析实验室安全隐患,总结经验教训,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一、不安全因素分析
主要是不安全环境和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是指仪器设备、配套设施、化学药品等处于不安全状态;行为不安全则是指人的行为,即违反制度、操作程序和贮存方法等一系列危险做法。
1.不安全状态
(1)化学药品
大多数都是易燃易爆、有毒及放射性的危险品,超过一定存量构成重大危险源,若操作尤其储存不当,极易引发事故。
(2)气瓶和压力容器
属于潜在不稳定因素,需要规范操作流程,加强防范措施,并且做到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确保处于安全的状态,以免泄露、爆炸等危险事故的发生。
(3)废物处理处置
废物分为液体废物和固体废物,通常将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危险特性的,以及不排除具有以上特性的固体废物认定为危险废物。不经回收利用和处理处置而直接排放,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更会污染环境。
2.不安全行为
(1)管理制度不健全
许多实验室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没有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甚至没有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而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的企业和机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风险,没有成形的制度,就会造成许多管理漏洞、权责不清等现象。
(2)宣传教育不够,安全意识淡薄
实验室的安全教育不能很好落实,制度经常是流于形式 ,发生事故后,不能第一时间做出合理有效的应急处理。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
1.健全制度
安全在于管理,重在预防,而管理的基础是有据可依,有制度约束,所以从上岗培训,到岗位责任落实,一般意外事故处理,危险物品和器具的管理使用与存放,废物处置及回收利用办法,应急预案等,需指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且以上制度,缺一不可,应做到制度健全,落实到位,权责明确,最大程度的降低不安全行为。“上头有人抓,下头有人管”,上下协调,监管结合,避免制度和管理的缺失。
2.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进行事故树和问题树分析,风险识别确定哪个是危险品,源项分析确认有哪些危险品,并对最大可信事故进行后果计算估计造成多大的影响,进一步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在意外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的制止事件的发展,将损失和危害降到最低。
预案内容包括:应急计划区;组织机构、人员;分级响应条件;救援保障;报警、通讯联系方式;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应急监测、防护措施,清除泄露措施和器材;人员紧急撤离、疏散,应急剂量控制、撤离组织计划;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应急培训计划;公众教育和信息。
3.废弃物的管理
是实验过程及贮存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化学成分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及气态物质。实验室里会产生不同种类的废物,必须分类分质存放,防止交叉反应。一般废物本着“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处理,危险废物则回收后交由规定的专业机构处理。
废液及固体废物存放时,需使用规定材质的封闭的储存容器,标明具体的成份、收集时间及数量,并远离光源热源置于符合规定的指定场所。
4.加强基础教育与安全知识培训
首先,技术人员基本技能达标,特别是加强新员工的入职培训,持证上岗,定岗定责。定期举办实验技能竞赛,规范方法,增加熟练程度和速度。
其次,加强宣传教育,安全时时谨记,从基层实验人员到相应上层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做到人人心里有数。
三、结束语
实验室安全是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保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特别是化学实验室甚至可能引发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加强化学实验室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崔政斌,邱成.企业安全管理新篇[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孙艳侠.试论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J].实验研究与探索,2005 ,24(11):130~131
[3]朱丽娟,高琳.浅析化学实验室如何加强安全管理[J].实验室科学,2007,3:162~163
【关键词】 护理应急预案;演练;体会
护理应急预案是国家卫生部、医院整体应对突发事件预案的基础上,针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性、特殊性所造成的风险而制定的有效措施和处理流程[1]。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增强护士风险防范意识,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组织全院21个护理单元开展了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活动。经过培训与演练,护士的综合素质、对紧急意外情况的应急和处置能力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6个内科,6个外科,3个妇产科,2个儿科,ICU,手术、门诊部、急诊科共21个科室。参与护士206名,年龄23-39岁,护龄1-17a,其中:护士122名、护师67名,主管护师17名。
2 方 法
2.1 制定应急预案与流程 护理部根据《临床护理应急预案与程序》[2],结合我医院临床特点,制定科学、简明、有效、易于操作的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对护理人员全面掌握常用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提高应急和应变能力,对各种突发事件做到尽早预防和有效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2.2 演练项目 突然发生猝死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患者出现输液、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用药错误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遇断电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患者发生坠床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患者发生跌倒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2.3 学习讨论 演练项目确定后,以科室为单位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要求护士结合专业理论知识,灵活掌握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2.4 演练方法 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各科室分别组织演练,每季度演练2项。每次演练全科护士均参加,达到全员参与学习、演练的目的。演练由所在科室护士长负责,医生、护士参与演练,分别扮演医生、护士、患者和患者家属等角色。根据临床实际设置一种逼真合理的工作场景,让演练者按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体现急救氛围,操作规范,护患沟通到位等,达到真实场景再现效果。在演练的同时,不断修订、改进护理应急预案,使其预案更加科学、合理、实用。科室编排演练结束后,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成员对各科室的演练进行观摩,现场指导演练情况,使应急预案的演练更加贴近临床实际工作。
2.5 演练比赛 2013年4月,护理部组织了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比赛,由科室抽签决定其中一项参赛项目,未参加演练比赛的护士现场观摩。比赛设立了一、二、三等奖、组织奖和优秀奖,以提高护士演练的热情,激励护士加强自身素质培养,提高应急水平和处置能力。
3 体 会
3.1 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通过全面地学习护理应急预案和模拟应急预案演练,使护理人员更加深刻地理解应急预案,牢记应急程序,在护理理论知识、急救技术、处置能力、风险意识、护患沟通、落实护理核心制度等方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提高了护士综合素质。
3.2 增强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护理安全 护理应急预案模拟演练,把文字性的应急预案变成了真实生动的现场演练,使护士更加牢固地掌握应急预案,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对临床突发事件做到反应迅速,积极采取各种急救措施和有效办法,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了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广播;发射台;技术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N 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2-0020-02
0引言
近年来我国广电事业发展迅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无线广播发射台作为安全播出的重要载体,是由复杂而庞大的技术系统组成。为保证系统正常运转,实现高质量的信号传输,广播发射台的技术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1 广播发射台技术安全管理的目标
广播发射台主要由软硬件系统构成。硬件系统为广播发射仪器,软件系统包括信息采集系统、技术管理系统以及信息反馈系统等。另外在广播发射台软硬件系统运行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如断电、雷击。这些因素会导致广播发射台不能正常运转,信号传输中断,所以广播发射台的技术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技术安全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广播节目信号有效地传输发射,系统稳定运行,并且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将损失降至最低,从而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广播发射台加强技术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新时期我国广电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安全管理的支持,加强广播发射台的技术安全管理尤为必要。首先,近年来我国广电技术不断发展,这对提高信号传输质量、促进系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但广播发射台的系统配置也非常复杂,如供配电系统、信号源系统、发射系统、自台监控系统等,因而风险因素也较多,只有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的结合,才能加强对各种技术安全隐患的控制,技术安全管理时刻不能松懈,它是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其次,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广电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用以扩大广播信号覆盖范围、改善信号播出质量、提高信号传输效率,对广播发射台的技术安全管理既是对财政资金负责的体现,也是对群众负责的体现。最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安全是单位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加强技术安全管理,提升全员的责任意识,才能保证广播的安全播出。
3 广播发射台技术安全管理的举措
广播发射台技术安全管理应注意加强全员的思想认识,通过建立岗位责任制,制定应急管理预案,应用自动化监控系统,不断提高技术人员队伍素质,从而确保安全播出。
3.1加强全员思想认识
广播发射台技术安全管理最最重要的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充分发挥事前管理的优势。只有职工在思想上形成深刻的认识,才能更加重视技术安全管理,积极主动投入到工作当中,及时判断识别风险,果断采取应对措施。因此,发射台应做好全员思想教育工作,使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深深扎根于职工心中。例如《消防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都是技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而且发射台的系统配置涉及多个部门,技术安全需要各个部门共同维系,任何一个部门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到发射台的稳定运行。发射台领导要通过深入的思想教育,使职工认识到部门间协同努力的重要性。
3.2建立岗位责任制
广播发射台的技术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为促进部门间的协同管理,降低技术安全风险,发射台应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将技术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建立岗位责任制。首先,发射台配供电系统、信号源系统、发射系统、自台监控系统、台站环境等应由相应部门依据技术标准落实具体的软硬件配置,满足各项技术参数,并确保信号播出过程中各系统的正常运行;其次,各部门要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修与保养,提前做好维修保养计划,定期实施。每次检修中发现的故障要及时进行处理,并找出事故源头,避免更大范围的影响;最后,各部门应重视信息反馈,对检修中发现的问题予以关注,并注意发射设备是否存在倾向性问题,定期汇总,及时向上级领导反馈。以上工作应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对工作职责不到位、导致事故发生的部门和人员,发射台要严厉追究责任。
3.3制定应急管理预案
在严格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广播发射台应根据各种可能发生的技术安全事故,提前制定应急管理预案,做好充分的突发事件应对准备。首先,发射台应结合技术系统的特点和自台实际,收集各种危害信息,对供配电故障、信号播出故障、干扰故障、自然灾害故障以及其他突发事件故障等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管理措施。其次,应急预案制定后,发射台各部门应认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防止各值班人员因对应急预案熟悉不够,事故发生时无法迅速应对。最后,发射台应重视对应急预案的评估。应急管理是技术和管理的综合体现,设备的更新改造、人员的变动、风险因素的变化等都需要应急预案的发展。
3.4应用自动化监控系统
广播发射台技术监控工作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人工值守,系统监控不仅工作量大,也容易产生监控漏洞,自动化信号监控系统的应用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自动化监控系统涵盖对信号源、播出设备、播出效果的监测,对各种播出障碍可以及时报警,并支持多种报警方式,如通过清晰语音、OSD状态灯报警、日志、图像边框和标题变红等方式,便于值班人员迅速发现问题,从而提高技术安全管理效率,杜绝管理漏洞。
3.5提高技术人员队伍素质
广播发射台技术安全管理工作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技术人员,人员队伍素质对管理成效具有重要影响。例如技术人员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等都与安全管理工作息息相关。因此,发射台应组织丰富多样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安全教育方面,发射台可以定期召开技术安全会议,开展技术安全讨论,组织观摩活动,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在培训方面,发射台应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从不同层面推进培训工作,使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持续得到提升。而且为增强职工参与技术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射台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方针,重视人、关心人,运用多种激励措施,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杜文军.对广播发射台安全管理的思考[J].广播电视信息,2012(4).
【关键词】变电运行;供电安全;基础管理
电网行业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需要继续深化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方针制度,提高变电运行的安全化、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深化电网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安全运行标准化建设、现场设备管理、安全班组建设、安全文化创建等基础管理工作,大力提升安全科技保障和应急救援能力,深入推进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加强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和作风建设,提高安全监管执法水平。
1加强制度建设是提高变电运行安全的关键
加强变电运行制度建设,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操作,从规章制度上约束不良操作行为,从心理上调动变电操作人员加强安全意识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杜绝违章操作和违章作业。变电运行和操作过程中潜在着较多的不安全因素,稍有疏忽,必将酿成安全事故,威胁企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抓好基础管理是提高变电运行安全的基础
班组是供电行业的最小组织,抓好变电运行操作人员内部班组的管理就是抓好基础管理的核心,激发操作人员和值班人员的安全学习情绪,调动全员安全学习积极性,提高全员综合素质,为变电运行安全深入化奠定良好基础。
(1)制定班组安全管理台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将安全管理纪律纳入班组日常考核内容,细化班组管理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强化“一长五大员”职责认识。“一长五大员”,即工会小组长、安全员、设备员、工艺员、考核员、宣传员,把各项工作任务逐步分解到班组、个人,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班组管理呈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2)注重培训,互帮互助提升技能。结合员工培训需求,为员工创造培训机会,邀请电力设备厂家到厂进行技术交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班组员工自觉加强学习,开展自学、互学,在员工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促进员工互相学习,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3)考核评比促进班组强化自身建设。各班组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组考核办法,使班组管理做到有章可循,利用制度管理人,利用制度激励人,在班组之间形成公平竞争环境,充分发挥班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班组自身建设。
3应急预案演练三“少”三“多”保证变电运行安全
应急预案演练是在相对安全稳定的变电环境下,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的演练,先预防,防患于未然。目的是为了提高广大变电操作人员在突发事故发生时的应变能力、防范能力、协调能力和科学解决能力,防止事态扩大,降低事故损失。应急预案演练要不断建立、完善和提高一个长效机制,是提高人们自我保护、应急自救、呼救能力和保护他人意识的一种主要方法。演练只有常演常新,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变电运行计划,演练一次,多一次经验教训,既能检验应急演练方案的可靠性、安全性、实用性,又可以在演练中发现缺陷并及时加以改善,以适应新环境的要求。
3.1少些“棋盘推演”,多些实战情景
应急演练的重点就在于一个“练”字,而不是“棋盘推演”,应以实战为标准。应急演练是一项知识性和操作性极强的技术作战。一切演练都要切合实际,可以设计模拟场景营造实战氛围,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
演练应该具有突发性和发生事故的环境复杂多变性,绝不参与演练人员知道这只不过是场演练,而是让他们切切实实感觉到,事故确实是发生了或者是将要发生。通过演练检验预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演练过程中加以探究和改进,让员工熟练掌握自救和互救知识和技能,避免盲目施救,做到有序、科学、有效施救。
3.2少些“纸上谈兵”,多些常态化
“纸上谈兵”化的应急演练,是应付领导,应付检查,让演练徒有虚名,成为面子工程,将会建立在多少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基础上,当灾难发生时,谁还会估计面子。
应急演练需要常态化的进行,组织员工集体学习各类应急演练知识,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让员工知道,应急演练是对自己有益的活动,是对自己生命的救赎,对自己财产的保护。应急演练常态化应该是供电行业常抓不懈的事情,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得到员工的理解与支持,从而提高应急演练的效果。
3.3少些“墨守成规”,多些“与时俱进”
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地变化中,任何应急预案都是根据当时的实际环境和人员物资条件而设立的,当实际环境和人员物资发生变化时,应急预案也应随之做出改变,如果不做更改,预案就变成摆设,不仅不能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指导性意见,还可能羁绊演练计划。因此,应急预案需要定期修订,定期验证,使之“保鲜”。
4开展检修工作是提高变电运行安全的重要手段
定期对电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降低变电设备故障率,定期检查变电设备运行情况,做到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监视,一旦发现设备出现问题,立即根据方案进行检修,提前排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态恶化,保证变电设备安全平稳运行,将安全事故隐患扼杀在无形之中。
传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变电站投入了大量先进设备,且设备容量逐渐增大,定期检修的方法没能紧跟其后,定期检修设备、定期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时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定期检修设备是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同时也是对设备进行保养的重要手段,定期检修和定期巡检有利于及时发现设备的机械故障,及时予以排除,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设备的“健康”状况了如指掌,以便防患于未然。平时做好规范的设备点巡检工作,采取运行点检、维护点检、专职点检三管齐下,对设备情况进行系统的多种点检并做好详细记录。设备测温、劣化趋势、缺陷隐患以及检修预试情况等。保存并整理好这些原始数据、资料,根据平时点检中反映出的设备情况,重点的对设备进行定修和检修计划。
5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是变电运行安全的法宝
变电操作人员要具有较高的电力专业知识水平,并不断进行自我提升,深入学习供电安全知识,通过教育、培训、考核、轮训等手段,深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变电运行及相关知识基础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按照“严格”、“细致”、“实效”的要求,全面提升变电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基层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专业教育,提高安全运行管理水平。
6结束语
对于变电运行来说,安全管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于制度设立后的执行,在于班组基础建设的夯实,在于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效,在于变电运行检修工作的全面,在于操作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一、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管理的特点
(1)复杂性。它主要表现在引发质量问题的因素复杂,从而增加了对工程质量问题的性质分析、判断、处理的复杂性。
(2)严重性。电力工程质量问题,轻者影响施工顺利进行,拖延工期限,增加费用,重者给工程留下隐患,影响安全使用或不能使用,甚至出现群伤事故,造成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3)可变性。许多电力工程质量问题还将随着时间不断推移变化,引起其它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因而,在分析、处理工程质量问题时,应及时采取可靠措施,以免质量事故恶化。
(4)突发性。施工项目中有些工程质量问题,就象“常见病”、“多发病”一样经常发生,因此,对这类问题要不断总结,以预防为主。
(5)特殊性。有些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是在人们不知或还没有来立及觉察时就发生了,特别是对待特殊的施工中,由于人们的认识和经历所限,出现的质量问题等。
二、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一)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体系。电建施工现场作为一个多工种作业的群体,健全完善施工现场安全保护体系是搞好施工安全的基础和保障。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管理思想应该是:职责分明、预防为主、把握重点、有始有终、封闭管理。即指导施工单位在生产过程中贯彻各种安全法律、法规,执行标准的管理,从项目经理到操作人员都明确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职能,强化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要改变在安全生产中只注重物资的投入,转变为在管理资源开发上投入,通过安全策划,从人、财、物、机、法、料、环方面制定预防措施,由事后处理改变为事前控制,真正体现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合理分配和明确各级部门、人员的权限,制订出各个节点的控制。
(二)应急预案的建立。在施工现场编制预案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控制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时,对施工人员的伤害能够迅速得到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小人员的伤害程度,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组织的紧急救治在电建施工现场中,制定的主要预案应该包括:①火灾事故处置应急预案;②化学危险品应急预案;③机械设备应急预案;④射线事故应急预案;⑤食品中毒应急预案;⑥防台风、防汛应急预案;⑦伤亡事故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的编写内容和格式力求规范(包括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有关程序文件、危险源清单、环境因素清单等),保证应急预案编写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并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有关部门对应急预案进行专业审核,并在审核各签字页处签字。
(三)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安全施工技术措施是为了在施工过程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运用技术手段,改善劳动条件,避免失误,清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施工的要保证。一份完整的技术措施是保证安全有效管理的前提,因此在编制技术措施之前,要根据电厂的不同机型、地理位置等,加强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面的研究,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严格做到工程项目从措施的编制、审核、批准、布置、交底、实施和监督的程序化和规范化,使作业层便于操作履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随意性。安全施工技术措施是项目施工技术措施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应做到同时编制同时审核同时批准、同时执行。对于特殊的工程项目必须编制单项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个工程项目在施工伊始,首要工作是成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根据所承担的施工项目特点,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布置落实。首先,对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考核,通过学习教育使进入工地的职工对施工现场有一个新的认
识、新的了解,这样就会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对外来施工队伍及临时工进入项目部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及身体检查,进行安全管理规定及规程的系统学习,并进行必要的施工技能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要求各专业针对本工程特点及专业特点,编制出危险点、危险源、危险面及防护措施,作为向职工进行安全交底的主要内容,并在作业面做出明显标识,警示施工人员。坚持每周各专业的安全学习活动,让职工深入学习安全管理规定及制度,学习事故案例,使每个职工始终牢记安全、保证安全,使施工组织顺利进行。利用安全事故通报、安全事故录相,安全演讲、安全事故案例进行教育。同时,企业要给予安监部门及安监人员充分的奖惩权力,加大日常安全监察力度,对发现的隐患及时通报,落实责任。在日常管理方面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在施工现场布置人性化安全标语,夏天给施工人员送凉茶、送防中暑药品,关心员工的伙食,关心员工的住宿条件等,可以使员工感受到温暖,感悟到自己的安全对自己、对单位、对家人的重要性,从而在施工过程中自觉的注意施工安全。创造团结互助的气氛。通过班组内部交流、班组与班组之间的沟通,创造团结互助的气氛,在施工现场开展“一对一”活动,使每个员工在施工过程中热心的提醒和纠正周边的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同时,被提醒的施工人员也虚心接受别人的提醒,形成一个大家互相监督的监督网络。创造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 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企业负责人要重视安全设施的投入,在施工现场投入标准的安全设施,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舒适的作业平台,这样才不至于因设施不完善导致事故发生。另外,要重视施工现场安全宣传。安全宣传不能只讲形式,应将
重点放在真正需要的安全知识方面,如现场危险危害因素识别知识、防火防爆知识、紧急逃生知识、医疗急救知识等,同时还应在施工现场布置一些人性化的宣传标语、标牌,安全宣传品应布置在人员集中处,使施工人员每日都能看到,起到一种提醒作用。要开展多样化的
安全活动要,要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通过开展活动,促进各单位、各项目、各班组以及班组内部员工之间的感情交流,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团结互助的氛围,在施工过程中达到互相提醒和帮助的目的,减少因违章和安全隐患造成的安全事故。
四、结语
安全生产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就是决策,管理不善是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项目管理要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控制设备是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检查、维护、保养,应能有效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用高科技、新技术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即使发生误操作也保证不发生事故、即使设备有缺陷也要保证不发生事故。对项目生产管理人员教育的目的是使其获得科学的、稳定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能力。即自觉依法管理、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能力;在紧急、危险、关键时刻能够正确处置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对危险源、环境因素能预先进行辨识并制定和落实控制措施;在规章制度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能正确做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的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电站大坝水工建筑物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TV74 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洞坪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宣恩县忠建河下游中武当隔人堂峡谷。忠建河是清江中游右岸最大支流,全长120km,流域面积1656km2。坝址距忠建河与清江汇合口约11km,控制流域面积1420.5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4.62亿m3。工程距上游宣恩县城42km,距恩施市84km。洞坪工程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库区航运、交通、防洪、灌溉、水产养殖及旅游等综合效益的Ⅱ等大(2)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电站共装机2台55MW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110MW,保证出力17.93MW,多年平均发电量3.22亿Kw·h,年利用小时2928h。工程枢纽主要由混凝土双曲拱坝及其坝身泄洪建筑物、坝后水垫塘消能建筑物、左岸发电引水隧洞、左岸地下发电厂房及开关站等组成。双曲拱坝、坝身泄洪建筑物和发电进水口岸2级建筑物设计,发电引水隧洞、地下厂房及变电站和水垫塘按3级建筑物设计。
1大坝安全管理制度
1.1大坝安全管理制度完善
建设大坝的目的是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效益,通过制定有效的大坝安全管理制度、标准、规程等,为实现依法管坝、科学监测、有效监控创造了条件,也为工程能够充分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提供了可靠保证。洞坪水电站自运行管理以来,制定了一系列大坝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不断进行补充、修编、完善。建立健全了大坝安全管理机构,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副总经理分管大坝安全管理工作的管理体制,配备了具有较强专业素质的管理队伍。近年来,在电监会大坝安全监察中心和湖北能源集团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洞坪大坝安全管理思路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效果更趋明显。
运行初期,在设计院的指导下,编制大坝安全管理“五规五制”;后来在开展整合型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按照《电力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导则》DL/T 485-1999、《洞坪公司企业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规定》要求对有关规程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修编,根据标准化文件汇编,包括水工建筑物运行维护和监测控制程序、水务管理规程、水工建筑物维护规程、金属结构运行和检修规程等重新修编纳入生产管理标准中。并对防汛岗位责任制、防汛安全检查制度、水工建筑物检查评级制度、报汛制度、大坝安全检查制度、水雨情测报制度、防汛物资管理制度、水调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制度等进行重新编写,使其符合标准化和现场实际。
1.2水工技术监督标准建立
近年来,为认真贯彻国家标准化、认证、计量和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提高全体员工标准化、认证、计量和质量意识。公司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为编写标准、开展技术监督工作创造良好条件。积极开展标准编制、宣传培训和贯彻实施,促进了技术监督工作,取得了良好效益。在水工技术监督上,按照《水电站水工技术监督导则》编制了洞坪水电厂水工技术监督标准,实现技术监督网络化管理,成立以总工程师为网长的技术监督管理机构,在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建设和运行全过程中,以安全和质量为中心,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采取监督、检查、预警等手段,对水工建筑物的有关重要参数、性能、指标进行控制,以保证其安全、可靠、经济、环保运行。
2大坝应急管理体系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洞坪水电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促进公司安全发展。按照电监委《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电力企业现场处理方案编制导则》湖北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对综合应急预案进行修编,并组织专家评审、修订后报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其中涉及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的有专项应急预案(自然灾害类) 的防汛、防强对流天气应急预案、防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事故灾难类)的垮坝应急预案、水淹厂房应急预案。同时,相关的现场处置方案也得到了修订。为了做好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公司每年定期安排相关应急演练,有效的检验各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提高各级人员的快速反应能力,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为更好的开展安全管理提高有力保证。
3大坝安全管理
3.1防汛管理
防汛工作是大坝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积极做好防汛管理工作,确保防汛度汛安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主席令第88号,《大中型水电站水库调度规范》GB 17621-1998,洞坪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调度规程、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等编写了《洞坪电厂防汛管理办法》。成立了防汛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级岗位防汛职责。每年汛前(3月下旬)按照防汛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上报审批年度防汛度汛方案和年度洪水调度方案。按照《水电厂防汛检查工作大纲》开展汛前、汛中、汛后检查,重点做好查制度、查思想、查落实、查物资,并召开防汛检查专题会议,形成防汛检查总结报告,做好防汛准备工作;汛期严格24小时值班、请假制度,及时、准时、准确收集、记录、报送水雨情、天气预报信息;严格执行泄洪操作指令、超标洪水防御方案和高水位安全监测方案等;汛后,主要开展防汛总结工作,检查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汛期运行情况、做好年度详查和水工建筑物年度评级工作,并制定下一年度水工检修及技术改造计划等。
3.2安全管理
为落实国家能源局大坝安全监察中心对洞坪大坝的安全监督和管理,使大坝安全管理更趋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洞坪水电公司积极按照《水电站大坝安全注册办法》电监安全(2005)24号,《水电站大坝安全定期检查办法》电监安全(2005)24号的要求,在大坝中心的精心指导下与2009年申报注册,2011年成功注册并获大坝安全注册甲级证书。大坝安全注册以来,定期开展年度详查、上报年度安全注册自查报告、年度详查报告填写年报表,按照《水电厂水工建筑物评级标准》积极做好水工建筑物评级工作。为大坝中心及时、准确掌握洞坪大坝运行工况提高一手资料。同时于2012年按照《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信息报送办法》电监安全(2006)38号和《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信息化建设规划》等文件要求完成大坝安全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实现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网络化报送,为提高大坝安全监测管控实现新的突破。
4大坝安全监测
大坝安全监测仪器设备是大坝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工程隐患的重要设施,是大坝运行管理的耳目。监测设施及系统是否正常、可靠、有效,是能否发挥其”耳目”作用的关键,同时,大坝安全监测准确、可靠的获取測值,为监测资料分析人员及时分析评判,了解大坝工作状态提供保证。
洞坪大坝安全监测分为外观监测和内观监测。为做好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洞坪电站按照《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工作管理办法》电监安全[2009]4号,《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混凝土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DL/T5209-2005等有关规程,做好安全监测的运行管理工作、对监测仪器的增设、停测、封存、报废工作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在常规监测工作中,外观监测包括垂直位移监测和坝体水平位移监测,其中,坝体垂直位移观测工作严格执行《国家一、二水准测量规范》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水平位移观测采用南瑞集团开发的电容式垂线坐标仪进行观测。内观监测采用南京南瑞集团开发的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软件收集内观监测数据并进行整编分析。特殊工况下,大坝监测人员需加密观测和分析。
5水工建筑物巡检
大坝监测仪器仅能布设在大坝局部部位,进行监测也只是定期的,这就造成空间和时间的不连续,而大坝出现的缺陷并非发生在仪器监测部位,也不一定发生在定期监测的时间内,
为了及时发现水工建筑物外露的一切不正常现象并从中分析判断内部可能发生的问题和缺陷,进一步制定有效措施,清除缺陷、隐患和异常,改善外观与工程质量,使之安全与完善,必须进行观测与检查相结合的巡检工作方式;也是对监测的一种补充、夯实和融合,这样才能确保大坝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效。
洞坪水电站根据《水电站大坝安全定期检查办法》电监安全﹝2005﹞24有关规定和水工建筑物运行维护控制程序、水工建筑物维护规程,明确了水工建筑物巡检的主要内容,将水工建筑物巡检分为经常性、定期性和特殊情况检查三种;经常性检查应对混凝土大坝及泄洪建筑物、水垫塘、高边坡等部位进行周期性检查,定期检查按水工建筑物结构的特殊性而定。特殊情况下的检查,是指在发生超标水位、地震、大暴雨、泄洪、水位骤变、巡检与观测中发现较大异常及事故情况下进行,包括对高大陡峭、水下及平常难以到达或看见的特殊部位,上级部门组织的专业性检查等。水工建筑物的巡检,分部位定时落实到专人负责,做好现场记录与描述,重要的应拍照或录像。记录内容有现象描述、数据记录,包括范围、位置、长短、深浅、渗流量等,及有关水位、温度、气象、巡检人员、日期的详细记载与说明。
6水工建筑物运行维护
洞坪大坝自运行以来,水工建筑物按设计规定的方式运行,未改变运行方式;水工建筑物的维修本着“经常养护、防重于修,修重于抢,随坏随修,修必修好,不等岁修、大修”的原则。以巡检资料及年计划制定月计划进行;通过细化维修项目,将水工建筑物的维修分为:日常维修、小修、大修和抢修。
日常维修是根据日常发现的及机组检修期间发现的局部缺损问题进行的日常保养和局部修补,保持建筑物的完整和正常运行;根据检查发现的工程问题编制维修计划,报批后进行维修;当建筑物发生较大损坏,修复工程量大,技术难度大,工期长,编制专门大修计划,报上级主管部室批准后列入年度预算中执行;对重大的改变或改造,要求提出专题报告,报请有关部门会同设计或有关科研单位审查批准,并报主管部门备案,方可实施;维修过程严格按照《水工建筑物维护规程》、《合同管理办法》和《发包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7结语
洞坪水电厂自运行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从抓制度建设到逐步走上标准化管理,完善了一批大坝安全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大坝安全管理职责更加明确。大坝安全监测、水工建筑物巡检、运行维护等工作定期开展,为洞坪水库大坝安全、经济运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洞坪水电厂采用“无人值守、少人值守”运行模式,特别是机组监控自动化系统改造完成和大坝安全监测信息化建设的完成,进一步提升了洞坪水电公司的管理水平。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大坝中心联系,及时了解监管政策和接收业务指导;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大坝安全监测设备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也对大坝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今后还需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理论的学习研究,强化大坝安全监测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作业人员的技术改造能力和水平,丰富大坝安全管理人员的经验,为更好、长足的开展大坝安全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