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旅游建设

生态旅游建设

时间:2024-03-08 14:36: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旅游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旅游建设

第1篇

1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内涵

产业融合的主体是那些从事融合型产品生产与服务的企业,而不是从事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主体自然是指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农户或合作社或企业集团);产业融合的客体是指产业融合主体直接作用的对象或目的物,具体而言,是指融合型产品。所谓融合型产品是指原来相互独立的产品或模块通过整合而融合为多个产业属性或功能于一体的新产品。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客体自然是指具有创意功能融合特征的农产品、旅游产品。

产业融合涉及企业、资金、技术、人才、产品、市场、制度等构成要素,因此,产业融合的识别可以从技术融合、企业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与制度融合等变量来加以考虑[3]。

1.1企业融合

企业是产业的主体,通过衡量企业融合可以反映出不同产业企业行为或经营内容的相似性程度。企业并购、投资业务、战略联盟及产品销售等都可反映出企业业务内容。因此,在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过程中需要企业的重新组合,要么通过市场使农业企业、旅游企业和文化创意企业通过市场实现外部合作,要么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三方合一,在股份制企业或企业集团内部实现合理分工。

1.2资金融合

资金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基础,通过资金融合可以为产业融合奠定基础。资金融合可以通过股份制、基金制、租赁制、信贷制、合作制等方式,实现资本集中和聚集,进而实现企业及其产业的融合。

1.3技术融合

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前提,通过衡量技术融合可以反映出不同产业共享相似技术的程度或技术向其他产业扩散的程度。在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过程中需要现代农业、旅游和文化创意技术的融合。

1.4人才融合

实现产业融合,需要不同类型人才的有机融合。人才融合主要通过内部培育和外部引进两种方式进行。当然,也可以通过市场进行外部人才交流合作的方式实现人才的融合。

1.5产品融合

融合型产品创新对于产业融合的出现与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判断融合型产品的生产量在多个产业中原有产品生产量的比重,可以反映出产品的融合程度。在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过程中实现农业产品、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的相互融合,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服务,打造满足多功能需求的复合型产品。

1.6制度融合

宏观层次的产业管制制度对于产业系统的开放性,微观层次的标准与设计规则对于产品的融合等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过程中需要区域产业政策、管理制度的有机配合。

2北京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路径选择

2.1政府主导,整体规划设计,开发经营该路径的主要特点是政府主导、统一规划设计,通过政府的组织、协调机能组织整理农村集体农业和旅游资源,争取政策扶持资金或财政补贴资金,引入人才、科技和文化创意元素,促进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图2)。例如,北京房山区蒲洼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深山区的生态资源和政策集成比较优势,统筹规划、设计,整体开发沟域经济走廊。沿议合—蒲洼—宝水—东村10km沟域,发展沟域林下冷凉经济,打造出一条花果、风景走廊。开发“蘑菇宴”,恢复山梆子戏等特色文化,打造绣挂饰、鞋垫、葫芦烙画等工艺品。建设了花台综合生态观光园、中华蜂科普园、画家写生基地,立足冷凉的高端休闲、度假、旅游,已发展成为蒲洼的主导产业之一,使全乡近1200人就地就业,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关闭煤矿后的2130.0元增加到2011年的7492.6元。

2.2市场主导,政策支撑,企业开发经营该路径的主要特点是政府通过提供优惠的政策支撑和优质的社会服务,引进社会资金,利用企业集团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由企业整体规划设计、开发建设,促进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图3)。最典型的是北京房山区大石窝镇,引进北京天德园种植有限公司和北京腾氏集团公司,开发了集会所、休闲、会展为内容的低碳高端沟域经济项目,即“美石谷会所”、“阿尔卑斯农场”。

“十一五”期间,北京房山区充分发挥全区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引进生态休闲产业,成功吸引了中国北京农业生态谷、首创奥特莱斯、青龙湖国际红酒城、云居寺文化景区等一批重大生态休闲产业项目。截至2011年底,全区已入驻的投资10亿元以上的生态休闲产业项目达10个,计划总投资410亿元。目前,在谈的投资10亿元以上的生态休闲产业项目,还有北京文化生态城、周口店世界文化传承示范区、佛子庄绿色财富论坛产业园等13个,计划总投资1000亿元。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房山现代生态休闲产业有望打造成为一个千亿产业集群,将有力推动房山转型发展和首都世界城市建设[4]。

2.3市场主导,政策引导,集体开发经营此类开发路径的主要特点是在政府科学指导和提供基础服务的基础上,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整理村域农业和旅游资源,通过市场吸收社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促进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图4)。此路径以霞云岭乡四马台村为典型代表,但其缺点是受村域资金和实力的限制,实现规模经济困难。

2001年来,北京房山区四马台村不断探索和创新,走出了一条“以黑养绿、以绿兴旅、以旅富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010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营业总收入17221万元,人均纯收入26502.4元。主要举措是:①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绿色经济。充分利用村内约337hm2仁用杏资源,投资3000余万元,实施年加工能力1000t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形成规模化生产体系;②依托广阔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利用万亩松林资源,实施千亩林下食用菌栽培,丰富旅游项目,在林间地种植中草药黄芩,制作成“黄金茶”,作为特色茶饮,在打造知名品牌,丰富本地旅游市场的同时,开发北京市场,打入国内市场;③发展特色养殖,丰富旅游项目。建“蜂情园”,养殖优质蜂500箱,开发蜂蜜、王浆、花粉等系列蜂产品,演绎蜂产品文化,发展旅游项目,以供游客参观和购物。

2.4“政府搭台、村民唱戏”,个体开发经营此类开发路径主要特点是在政府科学指导和提供完善的基础服务的基础上,由农村农户个体或合伙开发组织整理现有农业和旅游资源,自发地、小规模地发展“农家乐”、农耕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促进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图5)。

第2篇

一、国际生态旅游度假产业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我县推进“突破旅游”发展战略的重点项目,采用政府投资运作方式,由项目土地出让收入及国家森林公园部分门票收入偿还债务性资金的本息。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决定由旅游区管委会作为投融资建设的主体,负责项目投融资、建设实施和贷款偿还等工作,并授权旅游区管委会负责对本项目范围内的土地实施开发、整理、储备和征地补偿。同时,县政府同意《国际生态旅游度假产业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关于拆迁安置、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等实施方案。

二、项目总投资44550万元,资金筹措来源为:自有资本金14550万元,向农业发展银行融资30000万元。旅游区管委会要确保项目资金的及时投入和工程的顺利完工。

三、项目包括土地补偿费用、开发费用及其它费用以及贷款利息等费用纳入项目可出让土地的土地储备开发成本,项目整理出的土地储备开发成本全部返还旅游区管委会,用于平衡项目建设资金需要,并作为贷款偿还的资金来源,不得挪作他用。

四、根据《国际生态旅游度假产业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国际生态旅游度假产业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征地1400亩,其中可出让土地规划700亩(住宅用地280亩,商服用地420亩)。为确保项目还本付息,同意将以上700亩土地出让收入作为旅游区管委会用于偿还农业发展银行30000万元贷款的还款第一来源,在贷款期内不得向第三方提供抵质押担保。同意将国家森林公园的部分门票收入作为还款第二来源。

五、财政局要切实做好该项目的资金拨付工作,将700亩土地出让收入中土地储备开发成本及时返还至旅游区管委会在农业发展银行开立的土地出让金归集账户。

六、为增强旅游区管委会融资能力,同意以旅游区管委会国有土地使用权为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提供抵押担保。

七、同意旅游区管委会制定的项目土地年度出让计划,国土局及旅游区管委会负责协调分年度对整理出的具备条件的地块合理安排招拍挂。

八、旅游区管委会对建设资金要严格按照工程项目建设程序进行管理和使用,项目建设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履行招投标和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九、为保证项目资金合理合规使用,由财政局、贷款银行、旅游区管委会签订《国际生态旅游度假产业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协议》,明确项目建设资金的具体管理方法。

十、旅游区管委会负责项目建成竣工后的管理,并按照政府公共项目管理规定执行。

十一、财政局、旅游区管委会要与贷款银行等有关单位加强协作,密切配合,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规范管理。项目建设、管理和偿还项目建设资金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积极协调解决。

第3篇

一、旅游村建设的现状

(一)农家乐迅速发展成为旅游村建设重要支撑。**区农家乐自2001年十一旅游黄金周在瀛湖镇湖心村兴起以来,先后辐射到玉岚乡、南溪乡、流水镇、吉河镇、新城办、江北办、迎风乡、县河乡、五里镇、恒口镇等乡镇、办事处,基本形成了瀛湖周边湖畔农家乐,黄洋河、吉河沿岸田园农家乐,香溪洞周边近郊农家乐,月河川道庭院式农家乐等发展模式,为旅游村建设创造了基础。旅游村建设也为整合和提升农家乐发展开辟了新路子。延伸阅读:县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情况调研报告(各地对农家乐的定义不尽统一,但基本意思相近:利用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农场等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资源优势,为旅游者提供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等服务的经营实体。简单来说,农家乐就是为周边地区市民提供吃、住、玩服务的休闲场所)

(二)景区周边环境日趋优化为旅游村建设创造发展空间。随着瀛湖、香溪洞、毛坝田园农业旅游示范点等主要景区的道路、绿化、景点建设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有效地拓展了以景区自然景观为依托的农家乐的发展空间,为提升农家乐档次、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村,营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三)统筹城乡一体化促进旅游村建设。围绕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扶贫、农业、水利、交通、环卫等部门投入项目资金,加快了旅游村水、电、路、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7.18洪灾后,各涉旅乡镇、办事处结合灾后重建工作,采取建设旅游社区、打造农家乐集群等措施,将旅游村建设纳入乡镇统筹发展规划,着力改变村容村貌,使建设旅游村基础条件得到根本改变。

(四)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为旅游村开辟新的客源市场。自西康高速公路通车后,**旅游交通大格局优势凸显。随着西康、襄渝、阳安三条铁路复线,十堰至天水(陕西安康段)、包头至茂名(陕西安康段)、北京至昆明(陕西安康段)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安康机场迁建,构建快捷高效的安康交通枢纽,西安、武汉、重庆、成都等大中型城市进入安康三小时生态旅游经济圈。届时,以陕南风情特色为主体的**乡村旅游独具魅力,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乡村旅游客源仅以城区居民为一线消费群体的局面。

二、旅游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三个认识误区。调研中发现,大多数乡镇认为旅游村就是以一个行政村为单位;认为旅游村建设就是农家乐经营户的档次提升;认为旅游村规划就是建成一条路、房子两边盖的发展模式。产生这三个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全面地理解旅游村建设环境生态化、居住文明化、餐饮风味化、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五化)标准,对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规模发展效应认识不足,尚未系统的、全方位的考虑旅游村建设中的具体事宜。

(二)缺乏观赏性景观和参与性旅游消费支撑。当前,全区旅游村建设仅以农家乐为主体。由于农家乐自身发展缺乏观赏性景观和参与性旅游消费项目支撑,导致旅游村以吃(农家饭)、麻(打麻将)为主要消费内容,表现出旅游档次低、消费单一性、抗市场风险能力差、发展后劲不足。

(三)人力资源不足。突出表现在,乡镇机构改革后,原有的旅游办撤销,乡镇现有从事旅游工作的人员均为兼职人员,旅游村建设工作人力明显不足。此外,缺少懂旅游、爱旅游、有见解的旅游管理人才,旅游村建设工作中缺乏创意性的建设思路。

(四)资金缺乏依然是瓶颈。当前,仅仅依靠扶贫、农业、水利、交通、环卫等部门投入项目资金建设旅游村水、电、路、环卫等基础设施,投资渠道单一,投资额度有限,投入资金明显不足。

(五)工作考核机制尚未建立。旅游村建设工作未纳入年度专项考核,旅游工作质量竞争机制还没有建立。

三、几点建议

(一)政府主导、打造景观

借鉴成都五朵金花等外地旅游村建设的成功经验,政府按照城市建设标准,对旅游村道路、供电、供水、排污、绿化、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规划、统一建设,力求达到城市化、现代化、集约化。按照农户出资、政府补贴的办法,实施民居景观化,突出规模发展的整体形象。特别是要依托自然资源,实施景观打造,建设观赏性和参与性较强的环境元素,营造良好的外部投资环境,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入驻经营,走政府搭台、业主唱戏的路子。延伸阅读:乡镇乡村旅游工作调研报告精选(为了掌握大量的一手、二手资料,研究乡村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我们成立了有分管的副乡长为组长的旅游调研工作小组,为调研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调整规划、打造主题

按照规模发展、不同区域打造不同主题和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适当调整旅游村布点规划。具体地说,以黄洋河为纽带,整合迎风乡、县河乡乡村旅游资源,融合已建成的毛坝田园、牛蹄岭遗址、迎风袁台清代古建筑等基本元素,以走进田园品位乡村为主题,建设新毛坝田园以新城办木竹桥村为核心,沿袭首届东药王殿寿文化节的影响力,将东药王殿旅游开发纳入其中,着力打造乡村长寿文化整合瀛湖镇湖心村、洞桥村和玉岚乡桥兴村、清泉村等乡村旅游发展基础较好的行政村,打造湖畔渔家主题;流水镇窑头村以打造古镇人家为主题,展现陕南古镇特色。四个板块打造的四大主题,均以亲近自然放飞心情为主线,实现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有机统一。

(三)产业联动、健全要素

以旅游村为核心,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发挥建设区域内,运输业、种植业、产品零售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旅馆业等相关产业优势,完善服务,丰富产品,最大限度的延长游客消费链条。比如,瀛湖周边有果树、有茶叶、有渔业资源,除了推出摘果子、看采茶、垂钓等参与性旅游活动外,可以深加工果品、茶叶、鱼产品等,满足游客购物需求。还可利用瀛湖山青水美的资源优势,开辟农家写生基地,增添地域性文化氛围;黄洋河沿岸群众擅长制作盆景和根雕,可以将其发展壮大成为传统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赋予其艺术内涵,为游客增强旅游文化气息,增加其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实现以旅富农。

(四)创新模式、科学发展

鼓励成立蔬菜种植协会、林果种植协会、畜禽养殖协会、农家乐旅游协会等与旅游行业密切相关的群众性协作组织,村委会以专业协会为载体,协会带动经营户,经营户相互协作,建立经营户+专业协会+村委会的管理模式,汇集专业协会优势因素服务于旅游,实现行业准入、服务质量、收费标准等方面自我规范,共同促进乡村旅游良性发展。

(五)储备土地、规模开发

用活土地流转配套政策,储备一批乡村旅游规模开发用地;采用适度土地补偿或土地入股方式,将土地资源集约化经营,专门用于大型旅游项目建设;避免农家乐小规模、低档次、零星式经营。一方面要从旅游村建设规划入手,严格限定土地用途。另一方面要把好入口关,对于投资额度小、规模小、缺少特色的乡村旅游建设项目予以限制。

第4篇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现状与问题 开发和建设

―、生态旅游的涵义、特点与兴起

“生态旅游”一词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H.CEBALLOSLOSCURAIN于1983年首先提出,它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观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览的景物不应受到损坏。它是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和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基础的旅游;它是以自然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实、完美的情景中尽情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的旅游;它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

早在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就将旅游开发与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在1999年生态旅游环境旅游年的时候,推出的生态旅游的类型包括了观鸡、野生动物旅游、自行车旅游和海洋之旅等十大类专项产品,共193项,向世界推荐开展生态旅游的森林公园119个,《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风景名胜区7个,中国生物圈保护区19个,中国植物园11个。国家旅游局同有关部门还逐步规划开发、建设了一批生态旅游区,主要类型包括了海洋、山地、沙漠、草原,、热带动植物等。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形式已从原生的自然景观发展到半人工生态景观,旅游对象包括原野、冰川、自然保护区、农村田园景观等,生态旅游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等等主体活动。

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时十分重视“保护旅游对象”,开发生态旅游时尽量避免大兴土木等有损自然景观的做法;旅游交通以步行为主,旅游接待设施小巧,掩映在树丛中,住宿多为帐篷露营,尽一切可能将旅游对旅游对象的影响降至最底。此外,在生态旅游管理中,提出了“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等保护环境的响亮口号,并在生态旅游目的地设置一些解释大自然奥秘和保护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大自然标牌体系及喜闻乐见的旅游活动,让游客在愉悦中增强环境意识,使生态旅游成为提高人们环境意识的天然大课堂。这些经验对于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近年来,我国的生态旅游的建设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5年9月25日,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在深圳威尼斯酒店隆重召开。普陀山风景区以优秀的生态资源、优越的人居环境被联合国国际交流与合作委员会(CCC/UN)授予了“全球优秀生态旅游景区”光荣称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管委会主席戴维・安德森先生亲手将一块象征着莫大荣誉的“全球优秀生态旅游景区”奖牌颁发给了普陀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蒋宝华先生。普陀山的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再一次得到了国际认可;这是继“ISO14000国家示范区”后普陀山获得的又一张旅游名片。普陀山的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建设的成功实践值得大力推广。

二、我国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叶前,人们所知的生态旅游产品基本是在“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所从事的旅游产品,这类产品比较单一,效益有限,因此需要大力加以完善和发展。现在,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有关部门认识到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研究一定要与其他旅游产品结合起来,开发出互汇互融的综合型旅游产品体系,这类产品主要包括:

1.生态环境旅游产品。这类旅游产品是指生态旅游资源能够为旅游者提供的利用气候、山水、社会文化环境提供的生态旅游产品。它主要体现在人体的舒适、健身上,如张家界森林公园冬暖夏凉,游人居住在这里,身体感受非常舒适,时间长达23-24小时;利用地貌和水体环境给游人提供观赏、游览、考察、健身等生态旅游产品;这种产品可满足80%以上的视觉审美需求和其他生态感受需求。

2.生态保健旅游产品。森林植物有多种保健功能,它可使旅游者休养生息,恢复疲劳,治疗疾病,其保健功能主要来自下列诸点: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植物可以滞留尘埃,清除噪声,净化空气;植物可以增加空气中氧离子的含量;植物有报警功能;某些植物叶子分泌出一种芳香气味的物质,挥发出大量的杀菌素,有较强的杀菌消毒功能。

3.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在我国,森林风景常常与宗教和其他文物古迹有密切的联系,许多古寺名刹多依托清新宁静、舒适的风水环境而建立了庙址,并在长期的宗教活动中积淀了诗文、碑刻、石画各种人文资源,具备了科学美学等各种价值;生态旅游也就是要把这些人文景观相结合起来进行合理开发,营造一个浓郁文化氛围。

4.生态旅游活动产品。从旅游活动方面,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应具备五要素:旅游资源生态型,旅游活动生态化,旅游服务及设施生态花;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不构成损害,旅游目的地是对旅游者一种生态教育,但有些地方不从这些方去做,而是打着生态旅游牌子,去推销本来不是生态旅游产品的“产品”,结果适得其反,其实生态旅游活动产品只是旅游业六要素中努力向生态方向发展的一些具体要求,并不等于实现了这些目标该地就成了不折不扣生态旅游区。生态旅游活动产品主要包括科学型、教育型、探险型等,每一种活动产品都涉及许多体验、科普、游憩和娱乐等内容。

5.生态旅游线路产品。根据生态旅游的要求,可设计出一条条具有不同特色的生态旅游线路产品,此产品以生态旅游为目的和主题内容,包括一系列生态旅游景点、生态旅游活动、态旅游工程等,团队组织可报出线路价格及其详细说明书,以便旅游者选择和参加。

6.生态旅游示范工程,亦称生态旅游实验区。它是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标准性样板,该样板可供生态旅游者参观和研讨,因此它也是一种重要的生态旅游产品,我国在2000年已提出建立生态旅游区或生态实验区规划设想,经过几年运行,在全国各地已经形成一披生态旅游示范区,并以多种产品模式,接待成千上万游客进行生态旅游。

三、我国生态旅游开发和建设存在的问题

生态旅游开发不当对环境会有潜在负面的影响,主要有污水对当地水资源的污染;不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引起的土壤侵蚀;交通、空调和采暖系统气体排放引起的酸雨和气候变暖问题;基础建设和道路建设引起的人工环境的美学价值及野生生物环境的丧失;过度开发和污染致使生物多样性减少或破坏;市场经济的引入导致当地文化被同化;规划及措施的不到位导致生态地的城市化等等。

目前,我国生态旅游景观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盲目开发引起自然景观破坏严重,破坏植被地形,危及生物多样性;乱捕滥杀动物,生态系统受损,甚至旅游区的一些宾馆饭店也以野生动物做美食招揽客人,造成不少珍稀动物灭绝;不当建设造成水质污染。

2.游客严重超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对生态环境保护,使有限脆弱的旅游生态环境承受巨大的压力。

3.人造景观和设施泛滥,导致景观和生态破坏。

4.保护不力,管理落后,自然、人文景观的美学功能下降,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

四、加强我国生态旅游开发和建设的主要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加强生态旅游开发和建设势在必行,其主要措施有:

1.政府部门要有作为,应加强生态旅游的法规建设。

2.旅游管理部门要在充分调研旅游资源的情况、特性及其空间分布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利用。

3.开发生态旅游应根据目标市场的旅游者的类别、兴趣及其需求,设计具有特色的旅游活动项目,分阶段安排投资建设。

4.开发生态旅游要确定旅游地居民的经济文化背景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容纳能力,设定分阶段的景区接待限量指标。

5.开发生态旅游旅游应与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变化与生态环境相结合。

参考文献:

第5篇

1.1 研究背景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于 2013 年 12 月 12 日首次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切实提高能源利用率、高度重视生态安全,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社区是城镇构成与管理的基础,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依托载体,应根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社区建设。根据会议精神,社区建设应注意优化社区布局与形态,把社区置于大自然中,在提高社区建设水平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原有社区形态的基础上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有相同的发展要求。

文化与旅游是不可分割的,文化是形成独特旅游体验的重要元素,赋予旅游活动更多的情感和内涵。社区是文化的主要源地,是生态旅游的资源载体,社区居民与旅游者的热情友好的互动,也会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有助于充分继承和发扬社区的传统民俗文化,也是实现区域经济腾飞,解决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抓住生态社会建设与新城镇化建设的机遇,研究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问题,不仅可以优化、完善社区建设,实现生态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又可以为生态社会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贡献力量。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社区建设,继承、发扬社区文化,提高生态旅游产业竞争力,实现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解决现阶段各地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系统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其协同发展机制缺失的问题,在系统总结和吸收有关社区与生态旅游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理,设计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与协同发展机制实施对策,为加快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和决策参考。

1.2.2 研究意义

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社区建设、生态旅游发展及协同学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指导,从我国社区建设及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揭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理,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和谐统一与共同发展研究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其次,基于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机理,设计构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机制及协同发展机制的实施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社区建设水平和社区生态旅游产业竞争力,而且有助于促进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这对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的科学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第2章 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理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社区

“社区”最早出现于社会学者的研究中,在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Tennies)的《社区与社会》书中,认为社区是由共同意识推动的,有相同价值观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后来陆续有学者将社区概念引入旅游学的相关研究中,黎洁等(2001)认为旅游社区是“共同占据某种旅游资源而进行旅游活动,居住位置相近,有着共同利益的群体,是一个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本文认为,社区是共同占据某种资源的,有着相同利益和生产、生活习惯的,居住位置相近的社会群体。社区建设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为宗旨,进行健全社区组织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拓展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设施、繁荣文化事业、美化社区环境等工作。

2.1.2 生态旅游产业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是以景观、环境、特色文化为开发对象,以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协调统一为目标,在保护旅游资源原始风貌的前提下开发旅游价值,并依托与社区和谐友好的关系,鼓励社区全面参与,使得旅游开发商、游客、社区全面收益的旅游方式,下表 2-1 是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对比。

本文认为生态旅游产业是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基础,以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进行开发利用,为游客提供欣赏、体验、学习等旅游需求,并提供相应商品与服务的综合性行业。此外,生态旅游产业强调与社区的互动,注重保障社区居民的权益,重视为社区建设做贡献。

2.2 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系统分析

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万物形态不同,却都以系统的形式存在和演化。由于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之间的紧密互动,将二者视为复合系统,由不同属性的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子系统复合而成。

2.2.1 系统主体要素分析

社区建设子系统的主体要素包括:社区居民、社区企业、社区团体。社区居民指在社区地域范围内生活的最原始的居民,当地长住居民、季节性当地人, 这些人不在社区永久居住,不属于社区居民。社区团体是社区居民意志的直接表达者,是自发形成的组织团体。社区企业中的服务行业如饭店、酒店等与生态旅游的联系最密切。

生态旅游产业子系统的主体要素包括:风险投资机构、商业银行、天使投资者等投资机构,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部门,生态旅游相关服务企业。风险投资机构以获取高回报为目的,

以投资的方式获取生态旅游利益;商业银行以贷款形式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天使投资者以其私有资本进行数额较小的资本投资。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部门是在考察生态资源的旅游价值后,进行规划、开发、管理生态景区,对外负责沟通、协商的部门。生态旅游相关服务企业是在生态旅游活动中为游客提供相关服务的企业。 2.2.2 系统客体要素分析

资金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复合系统的客体要素,它将两子系统主体紧密联系起来。生态旅游子系统需要社区建设系统提供资金支持,社区建设系统通过直接入股或者项目合作等方式为生态旅游产业系统提供资金支持,即资金由社区建设系统流向生态旅游产业系统。而生态旅游发展带来的投资回报实现了资金回流社区建设系统;同时生态旅游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增加当地税收,促进财政收入增加,政府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社区建设。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系统主客体要素构成如图 2-1 所示。

第 3 章 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设计 ........... 21

3.1 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框架 ............ 21

3.2 战略协同机制 .................. 22

第 4 章 协同发展机制实施策略 ............. 32

4.1 环境保障策略 ........................ 32

4.1.1 法律保障 ......................... 32

第 5 章 长保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实证研究 ............ 41

5.1 长保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 41

  第5章 长保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实证研究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以下简称为长保区,英文简写 CNR)地跨安图县、抚松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2010 年被列为 25 个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2006 年 1 月成立了长白山管委会,实现对长白山地区的统一规划、保护、开发与管理。

5.1 长保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5.1.1 提升社区建设水平

2013 年,我国各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行榜中,吉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10.2%,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 9.7%,但是仍处于 23名,排名靠后,如表 5-1 所示。另外全国 60 个样本城市游客满意度调查中,吉林省仅排在 50 名,比排名第一位的城市低近 10 分。长保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吉林省位列前茅,但在全国方面看,仍处于中下水平,另外长保区社区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长保区交通出行不便利、生态污染等问题。以生态旅游产业为支撑,走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道路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长保区旅游的季节性非常突出,长白山位列暑期旅游排行的亚军, 7、8月份为旺季,6、9、10 为平季,其他月份都为淡季。极端的季节模式成为长保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挑战,旺季时,长保区的旅游接待能力达到极限,旅游服务质量下降,另外旅游季节性也提高了生态旅游投资者的风险。2013年我国各省区市旅游总收入排行中,东北地区总体排名靠后,吉林省仅位列第 45 位,辽宁与黑龙江省分别位于第 15 和 23 名,同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旅游业最发达城市排名中,吉林省落榜。因此,利用社区资源拓展生态旅游服务功能,汲取长保区特色文化融合到生态旅游中,丰富生态旅游文化与旅游体验,提升平季、淡季的游客数量,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因此,长保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尤为重要。

结论

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有助于提升社区经济建设能力与生态旅游产业经济发展能力,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此研究和探索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理,设计二者协同发展机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法、协同分析与综合评价等方法,对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其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之处是:

(1)揭示了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理。在对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系统的分析基础上,剖析了其协同发展运行机理,并建立了二者协同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系统要素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确定了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系统的序参量,并构建了二者协同发展模型。

(2)设计了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在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的框架基础上,设计了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战略协同机制、利益驱动机制、文化协同机制和运作协同机制。

(3)提出了协同发展机制实施策略。提出的协同发展机制实施策略包括构建环境保障策略、管理策略、协同度评价三部分。

第6篇

成语

2016年10月17日—22日,在省、州组织部门和旅发委的关心下,我有幸参加了在云南民族干部学院举办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镇建设研讨班(红河州)”的培训活动。这是我参加的较为全面系统的乡村旅游与村镇建设方面的专业培训,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都认真倾听各位授课教师的讲授,深入思考红河旅游今后发展的机遇、途径和困难。结合各位老师的讲述的内容以及红河县旅游发展的实际,我认为今后红河县的旅游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从以下方面下功夫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全力抓好景区规划编制工作,准确定位景区发展方向和目标。

产业建设无异于一场战争,只有放眼全球、全国、全省、全州,全面分析自身优势与劣势,准确定位红河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努力找准切入点,方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避免破坏资源有得不偿失的所谓开发行为的发生,确保一击必中,各个击破,全面获胜。

全力抓好以交通为主的景区基础设施,快速提升景区品质。

良好的景区通达条件和内部服务设施是招徕游客和留住游客的先决基础,红河县应该把景区交通和内部服务设施作为当前发展旅游的重中之重,按照旅游总规和景区规划集中财力抓好景区品质的提升工作,争取在1—2年内将旅游环线的撒马坝景区、马帮古城申报委4A景区,将尼美梯田景区、十二龙泉景区申报为3A景区,通过景区总体品质的提升为红河旅游的蓬勃发展打牢基础。

全力抓好市场营销,快速提升景区知名度。

全国景区千千万,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分到一杯羹,市场营销是唯一的途径。在互联网和资讯高度发展的今天,要让每一个潜在的游客都能获得、愿意获得、想要获得有关红河旅游的信息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和“OTO”等多种手段齐头并进,积极建立方便快捷的服务体系,方能获得良好满意度和营销效果。也只有景区知名度的快速提升才能争取到更多游客,获得更多的收益。

全力抓好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体系构建,进一步增强景区发展后劲。

景区本是市场资源的一部分,市场的事情肯定要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来达成。目前阻碍红河旅游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投入的问题,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当然不可能指望商家的投入,相关配套服务项目的建设就应该走市场化的路子,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参与旅游项目建设,解决政府投入不足的短板。但资本逐利的特性注定投资商肯定会把条件提得非常苛刻,因此我个人认为目前红河旅游的发展不能过分依赖招商引资,红河现在的景区品质和知名度决定了这在当前来讲是不现实的,如果非要走这条路子就意味着要大大让利给投资商,也可能损害到群众的利益。当前红河县的旅游发展还是要先走政府主导的路子,在加快景区品质提升和市场营销的同时认真招商选资,水涨船必高,我们景区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就意味着人气的不断聚集,人气的不断聚集就意味着财气的不断聚集,到时还怕投入的问题解决不了吗。所以,目前红河旅游的最大的任务就是集中财力解决景区基础设施滞后和知名度不高的问题。

第7篇

一、转变生态旅游发展观,建立生态旅游城市

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创新发展观,以新的思维理念,从资源开发、旅游市场开拓、市场营销等多个角度发展淮安的生态旅游。优美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大力开发水体旅游资源,开发白马湖、洪泽湖,着力打造从淮安市区中洲公园到淮安区河下古镇的里运河风光带,深入挖掘水文化资源。重视绿化建设,栽花、植草、种树,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花卉节、园艺节,让绿色观念深入人心,把淮安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做成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品牌,从而提高淮安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让“生态家园”的美丽口号落到实处。

二、大力整合生态旅游资源,打造并推出精品生态旅游项目

淮安生态旅游资源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不同的资源有效整合,可以推出极有特色的旅游项目。比如,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可以推出“水体考察生态旅游精品”,利用知名度极高的淮扬美食推出“生态美食品尝旅游精品”,利用金湖的万亩水杉林、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盱眙的第一山开展“森林浴生态休闲旅游精品”,利用采摘农民种植的特色果蔬开展“农家乐生态旅游精品”,利用洪泽老子山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展“温泉养生生态旅游精品”,利用金湖闵桥的万亩荷花、涟水的白鹭节、洪泽湖丰富的鸟类开展“赏花观鸟生态旅游精品”。让“绿水城市、生态家园”的口号成为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努力把淮安打造成“生态旅游天堂”。

三、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大力加强薄弱环节建设

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中,淮安旅游最薄弱的环节就是购物和娱乐方面。尽管开发出了不少特色旅游产品,但是宣传不到位,尽管有一些专门的淮安特产专卖店,但是销售场所分散,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仍然无法满足广大外来游客的购物需求,建议有关决策部门下决心建设淮安“旅游购物一条街、生态美食一条街”。淮安市主城区四水穿城,组织专家深入论证,把“旅游购物一条街、生态美食一条街”沿河道布局,建设富有淮安水文化旅游特色的“水街”。 淮安文化产业不算少,传统艺术也不少,比如淮安京剧、淮海戏、淮剧,但是淮安的娱乐休闲场所相对来说不多,旅游主要是一种文化精神享受,如果游客在淮安旅游中能享受一顿丰盛的文化盛宴,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四、建设特色生态旅游风景区,注重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

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游客需求日趋多样化。来淮安除了游山(第一山自然保护区、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玩水(洪泽湖、白马湖、大运河)等传统活动项目外,可以开发建设特色生态旅游风景区,这些景区要侧重养生、保健、度假、休闲等功能。如建设 “渔文化、水文化、古文化”旅游风景区;建设“中医养生、生态养性、健康养老”旅游风景区;建设“洪泽湖健康养生园”和“洪泽湖水生态养生园”;建设“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生态旅游风景区等特色景区。完善生态旅游产业链,积极开发生态旅游商品、生态旅游酒店、生态旅游美食、生态旅游交通。金湖的荷花是一大亮点和特色,除了夏天开展赏花活动外,在知名度颇高的白莲藕上可以大做文章,藕可以作为农产品销售,藕汁可以做成休闲饮料,藕粉、莲子可以做成旅游商品,荷花二字也可以作为当地艺术团体、商品的名称加以冠名。把荷花、莲藕做成品牌,做成富民工程,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由于淮安地近生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宿迁、盐城、连云港等沿海城市,可以通过区域联合开发出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线路,进一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五、创新生态旅游营销方式,切实提高生态旅游的知名度

在营销方面,淮安生态旅游除了要充分利用好传统的媒体如电视、报刊、广播等宣传手段之外,还要利用网络进行营销,特别是政府网站,要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利用淮安生态资源的优势做好绿色营销,绿色营销体现的是环保效益,传递的是一种健康的消费和活动理念。积极到周边城市或国内大城市举办生态旅游推介会,通过各类平台和渠道,大力推介淮安的生态旅游活动和拓展旅游市场,使淮安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六、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健全生态旅游资源管理措施

第8篇

关键词:青州生态旅游;规划设计;休闲农业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121

青州历史悠久,自然风景秀丽,伴随旅游产业的经济带动作用凸显,当地政府逐渐加大对当地旅游产业的引导与重视,积极倡导生态旅游,力求打造融合自然风光展示、农家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加大对旅游项目的投资建设,积极开展当地生态旅游产业规划,使得青州市在生态旅游方针的指导下逐渐发挥自然生态与文化底蕴优势,借助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使得青州市成为全国旅游示范县之一,也为当地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

1 以项目为带动做好生态旅游产业规划

结合青州市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当地政府提出了“海岱明珠,休闲佳境”的发展目标,力求实现当地生态旅游形象的树立与打造。在产业形象打造上当地政府与山东大学联合,借助山东大学的文化知名度与学术口碑完成了《青州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发展框架,明确了以“佛寿”为代表的文化旅游区、东夷文化生态园等为代表的20多项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及景点规划。由北京林业大学协助完善的《青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完成评审正式实施。南阳河综合治理、东夷文化生态园建设、王府游乐园已经全部规划完成,而也相继启动云门山广场改造实施工程,仰天山开发项目。青州当地政府在发展生态旅游时更侧重对当地古城的保护与开发,借助古城文化实现旅游产业热点的激发,目前以井塘古山寨及玲珑山郑道昭生态园的建设规划已经在初审完成后正式投入施工。针对青州古城的生态旅游产业规划更是得到古城发展专家的指导,在保留当地古城精髓的基础上寻找与生态旅游的契合点,以期带动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在生态旅游的产业规划中还相继开展了范云亭公园、云门山水上乐园、状元文化开发等多个旅游项目。通过对上述旅游项目规划的明确,加上专家的研究评审,当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明确,也使得后期的重点招商与专项招商更为顺利,以项目带动生态旅游整体产业的发展。正是在详细的产业规划下,青州当地的古城保护建设、生态文化园建构及仰天山森林浴场农业观光项目也完成招商引资,顺利开展。

2 发掘生态旅游资源做好当地资源整合

青州历史悠久,因此当地在生态旅游建设规划中具备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如何实现这些潜在资源的合理整合与高效利用是当地生态旅游产业规划发展的重点之一。当地政府在开展生态旅游资源规划时重点突出“古”与“青”字,专门聘请专家学者对当地的生态资源进行挖掘、特别生对当地的文化名人、历史古迹及风俗民情认定,着力打造当地的“佛寿文化”,相继建立拓展了当地的佛寿文化旅游区,并实现当地历史古城旅游区的建立完善,在开发整合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同时实现了与民俗书法等艺术形式的结合,创新生态旅游展现形式,扩大当地文化吸引力。在针对山区自然风光资源方面,则倡导自然生态旅游,以自然优势的凸显为核心,适当的人工处理,使得当地的自然资源保持自然原生态风貌,凭借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条件实现了当地自然生态旅游的引导发展。更是以此为出发点引导发展现代农家乐,实现生态旅游产业的休闲度假优势延伸,为游客提供健身、休闲、娱乐、采摘、踏青等多层次的服务。针对当地自然的河流文化,应以河流为切入点注重沿河旅游区的建立,南阳河旅游区、弥河旅游区都是河流文化生态旅游建设需要重点考虑的项目。生态旅游的开发规划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正确引导与相关结构的积极配合,以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保护为前提进行资源价值的开发,积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此外青州市的生态旅游规划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生态旅游建设中,实现生态旅游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掘与优势发挥,带来当地各项产业的蓬勃发展。

3 结束语

生态旅游注重原生态资源的开发,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将传统人文与自然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本文以青州市的生态旅游规划为例,从2大方面对当地的生态旅游情况作了宏观规划与微观阐述,而当地政府正是基于当地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实现了当地旅游价值的凸显。以规划为指导,青州市将迎来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黄金期。

参考文献

[1]蒋.青州市云门山生态旅游开发项目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第9篇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旅游示范区 低碳经济 低碳旅游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精神,《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纲要》应运而生,旨在早日将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成举世闻名的生态旅游高地,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然而要想把鄱阳湖生态旅游区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光循规蹈矩的沿着前人的步伐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探索一条适应自身及时代要求的生态旅游发展新路子才能真正成功塑造鄱阳湖生态旅游品牌。其中提倡低碳旅游,发展低碳旅游经济就是其必由之路。

一、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发展低碳旅游的必然性

在建设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过程中,“生态”二字是需要把握的关键。传统的“生态旅游”强调原真性的自然旅游资源本身,是一种理念概念的打造,它追求持续旅游的价值取向,但在实践中缺乏指导性和操作性。低碳旅游,是一种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式,保护旅游地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为当地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做出积极贡献的旅游方式。低碳旅游的整体目标与生态旅游不谋而合,而其减碳先行、碳汇补偿的打造手段亦相当明确,它是生态旅游发展理念的一种行动响应,是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下为获得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寻求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的一种全新突破。

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发展低碳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建设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过程中融入“发展低碳旅游经济”思想,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性,通过控制量化的碳指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政府、行业利益相关者和消费者还可以通过生态旅游区打造的低碳持续性,从而实现旅游业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谓一举两得。因此,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发展低碳旅游经济是必须且必要的。

二、实现低碳旅游经济模式的主要路径

低碳旅游经济是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在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意见》推出发展“低碳旅游”这一概念,与此同时首次将“低碳型”旅游行业列入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鼓励发展低碳旅游经济。

低碳旅游经济是构成低碳经济的一部分,因此,低碳经济的实现路径也同样适用于低碳旅游经济。但由于旅游业是一个有着很强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服务行业。游客的一次旅游过程,涵盖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发展低碳旅游经济的过程中,旅游业的特性同样不可忽视。基于旅游业的服务性、文化性、体验性等特征,从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等各相关利益者的视角,低碳旅游经济可以从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配置低碳旅游设施、推广低碳旅游文化及创新低碳旅游营销模式等路径实现。

三、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低碳开发建议

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内生态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区内聚集了世界地质公园、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等一批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自然旅游资源,形成了一带价值极高的自然高碳汇体资源和天然低碳旅游目的地,拥有发展低碳旅游经济的先决条件和优势条件。而在主观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过程中同样应把握“低碳”原则,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条路径实现:

(一)低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在进一步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中,应加入低碳元素,即基于低碳技术改造或直接使用低碳产品建造出用以提供旅游接待服务的基础设施和专用设施,具体包括:交通节能、建筑节能、游憩设施节能等方面。结合鄱阳湖区域一带的自身特点,可以开辟一至两条精品水上线路,以船代车,也可在景区内推广电瓶车、新能源车等节能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碳排放量;建筑节能,鼓励运用低碳技术及可更新能源,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建设低碳住宿、餐饮、公用设施等,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另外可通过低碳旅游休闲设施、低碳旅游观光设施、低碳旅游体验设施的建设,来发展当地的低碳旅游观光项目,从而实现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倡导

旅游者作为旅游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其行为直接影响到整个旅游过程的进行与实现。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消费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减少旅游者的个人碳足迹。旅游者消费方式的改变需要从消费意识、消费习惯、消费能力、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思考。在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建设过程中,旅游者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从现在开始,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刻不容缓,主要包括:低碳旅游意识的塑造,利用媒体的力量,倡导旅游者选择低碳交通工具、低碳旅游酒店、低碳餐饮方式及低碳旅游体验活动;低碳旅游消费品的保障,在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建设过程中,低碳消费品需要同步跟上,以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促进旅游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

(三)低碳旅游营销模式构建

低碳经济是后危机时代的产物,是新一轮市场竞争的关键。同样,在竞争过程中,为企业营销赋予了新层次概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想要成为世界闻名的生态旅游示范区,低碳营销是大势所趋。首先,需要树立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低碳品牌,对“一湖清水”进行整体低碳旅游形象设计;其次,有针对性的实施低碳旅游营销策略,通过对鄱阳湖生态旅游区的客源市场定位,研究低碳消费市场的有效信息,将环保与旅游产品创新相结合,建立自身的低碳销售渠道(如电视营销、互联网营销等)以抢占市场获得话语权;最后需要借助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帮助,充分发挥绿色组织的作用,完善相关法律保障体系,对低碳旅游经济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扶持与照顾,进行有效的行业指导和督促,以低碳产业带动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第10篇

长岛又称庙岛群岛,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当前,长岛正处于由传统渔业县向生态旅游度假岛转型的关键期,迫切需要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提供有力支撑。围绕创新长岛体制机制、加快转型发展,我们深入考察了解了部分先进海岛地区的经验做法,结合实际、认真研究,进一步明晰了推动长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一、长岛加快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长岛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具备了良好的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发展机遇。一是长岛的独特资源为建设特殊功能区提供了现实基础。长岛占据渤海海峡2/3,为渤海咽喉、京津门户,处于京津冀一体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和天津滨海新区等国家战略区的结合部,优越的综合区位,为生态旅游度假岛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交通、市场和区域合作条件。长岛拥有56平方公里的岛陆面积、146公里的海岸线和8700平方公里的海域,分别占烟台市的4/5、1/6和1/3。长岛冬暖夏凉,气候怡人,生态优良,奇礁异石众多,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候鸟迁徙通道、全国唯一海岛型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北方最美海岛,仙境文化、妈祖文化、渔俗文化等独具特色;盛产30多种经济鱼类和200多种贝藻类水产品,是我国著名的“鲍鱼之乡”、“扇贝之乡”、“海带之乡”;旅游从业人员占全县总人口1/3,旅游接待人次、收入年平均增幅20%以上,旅游业的支柱功能持续强化,具备了打造生态旅游度假岛的良好产业基础。二是省市发展战略和部署要求为体制机制创新带来了良好机遇。一方面,长岛跃上了更高发展平台。国务院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长岛休闲度假岛,省政府批复了《长岛休闲度假岛发展规划》,烟台市将长岛确定为全市“一极领先、多极崛起”发展战略中的“海岛经济增长极”,这为长岛打造山东省乃至全国的靓丽名片提供了指导蓝图和强大动力。另一方面,上级提出了长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要求。《长岛休闲度假岛发展规划》指出“参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或海洋经济新区的相应体制,在长岛县人民政府的基础上,设立休闲度假岛综合管理机构;烟台市委、市政府要求“探索推动长岛由县域经济区向特殊功能区转化,使管理体制机制更加符合建设生态旅游度假岛的需要”,这些为体制机制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支持。

(二)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是长岛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的迫切需求。一是基础建设滞后,承载能力较弱。①在基础设施上,交通方面,海上交通是唯一通道,受天气影响,年平均停航60余天;现有港口服务功能和运输能力与发展休闲度假产业不相匹配。供水方面,淡水资源紧缺,水源质量较差,无法保证群众饮水安全和旅游服务业用水需求。旅游服务设施方面,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设施档次低,交通、环卫等硬件不配套,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生态旅游度假需求。②在公共设施上,由于岛屿分散,社会资源共享性差,教育、文化、卫生等投入严重不足,功能不完善。③在生态保护修复上,因无序开发、海水侵蚀等原因,海岸带遭到不同程度损毁;海上溢油等灾害事故频发,对海岛生态旅游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二是经济基础薄弱,财源十分匮乏。集中表现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地方财力薄弱。①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不足、观光游向休闲游转型缓慢,渔业占地区生产总值一半以上、传统渔业向旅游服务业转产步伐不快。②对外开放合作吸引力不强,长岛的投融资政策、土地开发空间等不具有竞争优势,通过招商引资运作优势资源难度较大。③地方财力严重不足,市场主体发育不完善,骨干税源非常缺乏,2013年地方财政收入1亿多元,地方支出7.6亿元,超出部分全部依靠上级支持。三是行政管理体制滞后,行政效能不高。行政机构陆域特征明显、海岛开发管理功能不足。①重点领域力量薄弱。生态旅游发展职能和力量远不适应发展需要,旅游部门缺乏旅游资源管理职能,很难统筹旅游产业发展。②行政运行效率不高。重点行业多头管理、协调不畅问题突出。如旅游项目开发、秩序规范、航运管理等工作开展动辄涉及10余个部门单位,缺乏统一组织领导和长效机制,旅游要素难以充分整合。③行政审批权限不足。如蓬长航线多头管理,港口和航班运力调配需反复协调蓬莱市和长岛县两港及烟台市相关部门,难以适应应急管理需求;只拥有200公顷以下开放式海域使用审批权,远低于长海县333公顷用海审批资格,束缚了海域开发利用,等等。以上问题,错综复杂,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单靠长岛自身力量难以短期内解决。

(三)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对推动长岛生态旅游开发、提升烟台蓝色之都魅力和加快山东半岛蓝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一是有利于创造海洋生态文明新示范。生态旅游度假是生态依托度高、环境友好度高、产业融合度高的现代服务业类型。建设好长岛生态旅游度假区,有利于发挥长岛在资源环境上的比较优势,探索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途径,打造海岛可持续发展的范例。二是有利于构建海洋经济协作新平台。建设长岛生态旅游度假区,有利于以生态旅游为突破口,有效延展蓝色经济发展纵深,构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京津冀一体化、辽宁沿海经济带、天津滨海新区等国家战略区合作的桥梁和枢纽,加快山东海洋经济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拓展。三是有利于形成海洋优势产业集群。长岛是北方海洋特征最鲜明、蓝色经济主题最突出的区域,建设生态旅游度假区,有利于构建新型海洋第三产业聚集区,在旅游度假服务、海洋产业融合、海洋综合管理等领域先行先试,积累经验,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海洋优势产业集群,探索形成转方式、调结构发展的模式,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四是有利于打造生态旅游度假新的增长极。长岛的资源环境条件突出,与山东主要客源市场距离近,海洋渔业等特色产业与旅游度假的融合性好。建设长岛生态旅游度假区,有利于在中国北方构建与南方相媲美的海岛旅游度假目的地,弥补北方海岛度假空白,对于推动山东旅游转型升级、塑造“好客山东”整体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二、长岛加快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一)明确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目标途径。把握“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县域行政区向特殊功能区转变,实现长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目标,总体上分两步走,先期成立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待条件成熟后,争取成立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第一步,成立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在开发建设阶段,成立省级长岛生态旅游度假区,由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党工委、管委会,并保留县级行政区域组织架构,管委会主要负责组织实施生态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的重大部署,县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负责组织管理微观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事务。同时,建立省发改部门牵头,省级相关部门参加的长岛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联席会议或其他协调机制,在省级层面加强对长岛发展的指导协调。第二步,成立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经过3年左右时间,在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开发取得积极进展、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的基础上,成立长岛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党工委、管委会升格为省委、省政府派出机构,撤销县域行政机构,建立“区县合一”的管理体制。同时,建立省部级协调机制,加强对特殊功能区建设的指导。

(二)做好生态旅游度假区重点领域机制创新工作。着力加快产业发展、政策支持、行政管理等领域改革创新,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带动自我发展的加快突破。到2016年,接待游客规模超过300万人次,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以上。一是完善产业发展机制。加快构建以生态旅游度假服务业为主导,以生态渔业、文化产业、新能源产业为支撑的“1+3”海洋优势产业体系。不断强化生态旅游服务业的主导地位,实现由传统渔业县向生态旅游度假区产业转型。旅游服务业重点推进旅游管理经营权分离,实现长岛旅游发展公司集团化发展。生态渔业重点推行“企业+基地+渔户”发展模式,做亮、做强长岛海珍品品牌。海洋文化产业要坚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方向,培育一批文化旅游龙头企业。二是完善政策支持机制。发挥特殊功能区体制机制优势,按照先行先试的原则,争取一批灵活亟需、宽松优惠的政策事项落地,优化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制度环境。在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阶段,省里加大对长岛项目、资金和人才等方面政策支持力度,建立长岛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常态化资金支持机制,高强度推进长岛基础设施、生态修复、产业发展和民生建设,筑牢长岛自我发展、快速转型的根基。在项目建设上,加大对事关长岛发展全局的关键性工程支持力度,重点帮助解决供水、供电、交通、医疗、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建设资金问题。在财政政策上,建立常态化资金支持机制,重点将长岛列入省蓝区“四区三园”范畴,每年为长岛安排一定规模蓝区建设专项资金,落实省发改委、财政厅支持长岛一事一议政策,进一步加大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成立长岛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投资公司。在用海用地政策上,支持长岛利用海岛和海域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度假;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增加年度用地指标。在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上,给予高山海岛津贴,增加人才队伍稳定性;建立“支岛”机制,在长岛与省市之间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干部进行双向挂职交流。在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阶段,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配套政策,推动长岛发展提速升级,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生态旅游度假靓丽名片。在扩大开放上,参照平潭做法,实施特殊通关管理、投资准入、金融保险政策;在产业发展上,借鉴海南模式,支持长岛享受离岛免税购物、邮轮游艇管理等特殊政策,对文化旅游、休闲渔业开发予以强力扶持,给予企业税率、税收减免期限、货物进出口等方面倾斜,推动旅游度假服务业提质增效;在投融资方面,推行横琴经验,通过引进金融机构,实施上市融资等方式加快推进开发建设。三是完善行政运行机制。根据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要求,突出围绕生态旅游度假的规划组织、项目推进、保护开发、执法监督,优化政府职能配置。重点在旅游开发管理、城市管理、规划建设、海洋渔业等领域设立综合机构,形成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下放港口管理、航运许可、海域使用等行政管理审批事项,对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需要上级核准审批的事项,进一步简化手续、提高效率。

(三)强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保障措施。成立省、市级层面领导小组,组织协调、研究推动长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并争取省政府适时召开全省海岛工作会议,在全省乃至全国战略发展高度谋划、定位、推动海岛发展,争取上级领导和政策研究人员来岛考察调研,就打造长岛特殊功能区积极建言、助力突破。

第11篇

一、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一)提升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认识,生态旅游蓬勃发展

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共识。上世纪*年代以来,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和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生态旅游的理念在我国日益深入人心。多年来,广大旅游、生态、环保工作者在推动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科研院所、社团学会等相继开展了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经验交流,研讨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潜力与机遇,推动了生态旅游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启动了“生态环境游”活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提高了广大公众对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

生态旅游蓬勃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生态旅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生态旅游的年均增长率已高于世界旅游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在我国,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为主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自然型世界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湿地公园等,近年来,依托于这些区域开展的生态旅游发展迅速。仅以森林公园为例,其游客的年均增长速度已超过了20%。各地涌现出一批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先进典型,并在其行业内外和周边地区产生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社区群众积极参与、旅游企业参与开发、强化保护措施,造就了九寨沟举世无双的旅游品牌。河南云台山景区开发中始终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使云台山青山、绿水与红石相映,实现了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良性发展。林芝地区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特点、符合林芝实际的生态旅游发展路子,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汤旺河国家公园试点将借鉴国际国家公园建设的先进经验,探索生态旅游新模式。

(二)加强规范管理,管护能力得到提高

出台政策和标准,加强环境监管。近年来,原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旅游局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等文件;国家林业局出台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国家旅游局和我部正在制订《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进一步规范生态旅游开发行为。

开展检查和调研,指导生态旅游实践。近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和旅游环境保护调研,对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宣传教育等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国家旅游局和原国家环保总局联合授予深圳东部华侨城“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称号,鼓励典型示范;最近,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还批准开展汤旺河国家公园试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存在违规审批和建设、总体规划滞后等问题的部分风景名胜区,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这些都有利于指导生态旅游实践。

积极探索体制改革,管护有效性提高。针对旅游资源多头管理和无序开发等问题,各地积极探索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新疆昌吉州党委和政府为理顺天池风景区的管理体制,将阜康市、天池风景名胜区、天池自然保护区整合组成新的统一管理机构“新疆天池管理委员会”,解决了景林矛盾和多头管理的状况,提高了管护有效性。内蒙古将“自然保护区覆盖率”纳入盟、市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达里诺尔保护区总结出“体制一体化、运行市场化、利益共同化、管理规范化、合作国际化”的管理模式,促进了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

(三)加强旅游区环境保护,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近年来,各地普遍加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和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日常监督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实施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项目,使管护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景区内减少了燃煤污染,开通环保型客车,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实行游人“游在景区里、吃住景区外”,大大减少了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改变了以往景区内商业店铺林立、环境资源破坏的局面,有效地保护了景区的生态环境。

总之,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显著成效,是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我们旅游和环保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协同合作的结果。

二、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生态保护监管能力不足,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一些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生态旅游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生态旅游认识不清,概念泛化。一些地区在制定发展规划时,缺乏对生态旅游的完整认识,仅仅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产品,作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这种标签式使用直接导致把大众旅游的开发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照搬到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不当,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二是相关规划交叉,环保监管能力不足。一些旅游开发项目缺乏全面科学的环境规划,一些自然保护区规划、经济发展规划、企业旅游发展规划都在景区内发生作用,规划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存在相互交叉、冲突的现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旅游发展规划中也尚未发挥有效作用,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国内旅游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不到30%。一些景区日常的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不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时有发生。

三是社区参与不足,生态旅游的教育功能发挥不够。一些当地社区往往被排除在生态旅游发展之外,不能全过程参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仅仅出售一些简单的旅游商品,当地社区受益的比例不高。生态旅游区的一些导游、工作人员需要良好的专业培训,把自然生态等科学知识讲解给游客,从而达到通过旅游活动,让游客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

(二)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

首先,生态旅游是提升生态文明理念的有效方式。党的*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生态旅游的核心是保护生态环境,游客在生态旅游过程中丰富认识、陶冶性情,进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当地社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获得收益,双方互惠互利,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因此,生态旅游发展越普遍、越深入,接受生态环境教育的人越多,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就越高,就越有利于提升生态文明理念。

其次,我国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广阔前景。据统计,到20*年底我国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区2531个,世界文化自然遗产3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7个,国家森林公园660个,国家地质公园138个。这些国家重点保护的区域,生态系统保存相对完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植被和地貌景观多样,一些地方还同时是自然和历史文化遗迹相融的区域,这些都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正在编制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划定了一批限制开发区域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这些区域维护着国家生态安全,不允许过度开发,非常适合发展生态旅游。

第三,生态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在这个阶段,人们的休闲度假旅游需求将快速增长。生态旅游能够在生态环境、社区和旅游企业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利关系,有利于提高我国旅游业的整体水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发展。作为环境友好型产业,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时代召唤。

三、努力开创生态旅游发展新局面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的核心,也是生态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方式的主要特征。我们要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通力协作,扎实做好生态旅游发展工作。

首先,要完善生态旅游政策、法规、标准。会前,国家旅游局牵头,联合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明确了生态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与任务,“纲要”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希望各级环保部门认真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还牵头正在制订《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已在今天的会议上作为征求意见稿印发给大家,会后还将征求各省(区、市)旅游和环保部门意见,希望各地认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将来作为国家标准印发执行。各地也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一批地方性政策、规章、标准,以促进生态旅游发展。环保部门还要研究制定生态旅游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方法,加强生态环境监管,规范生态旅游活动。

第二,要加强生态旅游规划及其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生态旅游,要科学编制规划。应明确规划审批程序和内容要求,确立规划的法律地位,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同时,还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特别是世界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等限制开发区域,要根据其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对生态旅游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防止规划和项目设计不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三,要提高科技含量,推广试点示范经验。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加强生态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推广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污水、垃圾处理回收利用等先进技术,防止生态旅游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定期开展旅游区环境监测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积极开展生态旅游试点示范,建立一批国家公园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形成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形成辐射效应,推动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第四,要加强宣传教育,鼓励社区参与。生态旅游专业化程度较高,要加强生态旅游宣传、教育,建立生态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体系,定期举办讲座、培训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生态环保意识。当地社区的积极参与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内在目标之一,只有尊重当地的特色,才会有景观、文化的差异性,才会对游客有吸引力。我们只有给当地居民持续生存致富的生路,才能够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云南省丽江的纳西族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古代文化——东巴文化,强烈的环保与生态意识是东巴文化的重要内容,他们开创的“丽江模式”就是社区参与的很好实例。

第五,要加强协作,严格监管。生态旅游是一项综合性活动,涉及诸多部门和领域,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要建立联合监管的长效机制,推动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制度的落实。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主动做好服务,联合旅游、发展改革、财政、建设、林业、国土资源、水利、农业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推进生态旅游发展。

第12篇

摘 要:本文在论述生态旅游概念、内涵及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内容、现状等基础上分析了生态旅游与生态经济的关系,并提出了三峡库区发展生态旅游,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开发对策;从而真正把生态旅游作为发展其生态经济的支柱产业,推动三峡库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三峡库区;生态旅游;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旅游业方兴未艾的今天,生态旅游是一种有助于自然保护的新的旅游形态,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和新的增长点。长江三峡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蕴涵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三峡库区的生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此问题在吸收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一探析,以求教于方家。

一、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内涵

生态旅游,在国际上是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提出的概念,在国内也是一个新概念,虽然短短几年,此词已经变成大家耳熟能详了。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同时,生态旅游也是基于自然环境、在以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为前提的、严格的规划、管理和规划框架下所进行的旅游,它具有保护和发展功能,其目的的为了保证保护区、当地社区、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等各利益相关者等的共同利益,从而达到环境、社会、经济和体验的可持续发展。[1]

“生态旅游的内涵是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旅游经营管理者通过规划、管理和协调,让旅游者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了解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让当地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并且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的活动,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2]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

二、 三峡库区生态旅游的内容

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壮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和谐统一,形成了三峡库区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

长江三峡库区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是中国旅游资源富集区之一。首先,长江三峡库区生态旅游资源数量多,类型齐全。据《长江三峡旅游线总体规划》统计,该区域可分为18个大的景区,290个景点。其中,国家级景点就达60个。按《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分类,长江三峡库区各类旅游资源基本具备,共含有58种基本类型。其中,自然旅游资源以名山、峡谷、风景与漂流河段、洞穴、湖泊、瀑布、泉等最为突出;人文旅游资源以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军事遗址、石刻、悬棺、古墓、宗教寺庙、各种古建筑群、古民居与民俗等居多。长江三峡库区生态旅游资源质量好,品位高,分布相对比较集中。在长江三峡库区的所有旅游资源中,被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就有长江三峡、大宁河小三峡、金佛山、缙云山、双桂山、四面山、神农架等。拥有神农架、金佛山、缙云山、双桂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公园和红池坝、仙女山等南方高山草场;文化古迹定为国家级的就有大足石刻、丰都鬼城、合川钓鱼城、涪陵白鹤梁、云阳张飞庙、奉节白帝城、屈原庙、黄陵庙和昭君故里等。[3]此外,还有雪野三峡风景区,其位于莱城区雪野镇邢家峪村正西,雷达山之麓。由小龙峡、老龙峡、五龙大峡谷天然形成的三峡风景区实乃是大自然妙笔神工雕镌的一副瑰丽画卷。三峡谷九曲十八弯,沟深险、潭深水急、林木茂密、百鸟齐鸣,给人以回归自然之感。目前,该景区开发新建了三峡、老龙湾、燕子崖、三叠瀑布、金鸡石、情侣石、寿星石、青龙潭、动物园等三十多处景点。修建双龙门、停车场、凉亭,旅游道5000余米,栈道5000余米,台阶3000多级,新增云梯、转伞、吊棍等旅游设施40多件,新上三峡大酒店、圣水山庄、孔家酒店、栗园酒家、天绿湖山庄等餐饮服务业10家,同时可供数千人休闲游玩就餐。餐馆均设景点之中,若进膳于此,脚下流水潺潺,头上百鸟争鸣,放眼四面皆绿,张口八方传情,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确是消夏避暑之胜地。

三、三峡库区生态旅游的现状

(一)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呈现出恶化趋势

1、水土流失严重。库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55。3%,每年进入江河泥沙量总计达1.4亿t,占长江上游泥沙总量的26%。

2、气候恶化严重。该地区已成为全国重要暴雨中心,对农田、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损毁十分严重;该地区也是全国干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伏旱发生率达80%~90%,一般持续30-50d,最高达80d以上,有的年份局部地区甚至颗粒无收。

3、地质性灾害严重。据勘查,三峡库区各类崩滑体1190处,崩塌滑坡总体积达28.45亿m3。泥石流现象严重,主要集中分布在巴东、巫山、奉节、云阳等县约200km长的沿江地段,占泥石流沟总量的94%。

4、森林和植被破坏严重。库区各县(区)的森林覆盖率从50年代初期的30%~56%,下降到目前的15%左右,沿江地带仅有5%~7%。

5、水体污染严重。库区现有工矿企业3000多个,年排污水10亿t,污染物50余种,江段大肠菌,石油类、氨氮、酚、化学耗氧量超标,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库周涨落带的出现,大量有机物堆积在高温高湿下,细菌或病菌大量繁殖,将加重库内水体的污染。

6、城镇生态失衡严重。沿江城镇建筑拥挤、公用设施不完善、功能不齐全、居民户外活动场所狭小、绿化地带严重不足,没有建立起处理城镇“三废”的完善系统。[4]

(二)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开发力度不够

三峡库区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具有极强的垄断性,品种也十分齐全,可供不同类型游客不同的季节旅游。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库区内成熟的景点不多,海内外享誉盛名的景点不多,而且三峡工程兴建后,还淹没了部分好的景点。总的来讲,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严重滞后。

(三)旅游旺季旅游超载现象严重,未形成良好的生态旅游氛围

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区没有进行环境容量的控制和管理,在旅游旺季游人拥挤,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旅游氛围。由于旅游季节集中及线路设计不合理,人满为患的现象时有出现。旅游数量过多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还会使游客产生不良感受,降低旅游兴趣。而在淡季生态旅游区人数又急剧下降产生旅游设施闲置等问题,旅游容量季节性变化很大。

四、生态旅游与生态经济的关系

优越的地理环境为三峡库区造就了极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大量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库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发展好库区生态旅游业必将促进三峡库区生态经济的发展。

(一)生态旅游业是推动生态经济发展的动力

生态旅游业是“无烟产业”,是第三产业中最具发展活力的行业之一,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和新的增长点,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为生态旅游不仅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弥补外贸易逆差;还可大量回笼货币,为经济发展积极建设资金。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投资相对较少,资金投向灵活、回收期也较短,是三峡库区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应当把生态旅游作为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增加库区人民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5]

(二)生态旅游业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

旅游业的行业综合性、区域关联性和辐射带动性很强。发展生态旅游业可以促进第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生态过程清洁化、废弃再生化、环境无污染化以及农业生态化等协调发展,并带动第三产业商业贸易、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饮食服务、金融保险等行业全面发展,有效地促进三峡库区经济繁荣,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6]

(三)以生态旅游为支柱产业,推动三峡库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生态旅游所倡导的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观念的深入人心,生态旅游的范畴从自然生态资源延伸到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生态资源;将生态旅游作为发展三峡库区生态经济的支柱产业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其推动力和辐射作用,还可以唤醒人们对生态和环境的保护意识,可以扩充旅游的项目、内涵和规模,促进旅游业和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三峡库区发展生态旅游,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开发对策

(一)制定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库区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须做到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生态学、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库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不同特点,结合“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规划”和“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编制出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规划,使库区生态旅游能有序地、健康地发展。

(二)打造库区生态旅游目标市场

生态旅游对旅游者素质要求较高。中国目前乃至相当长的时期内,大众旅游仍是主流,中国远没有形成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生态旅游市场,社会公众还没有真正的生态旅游的意识。据1995年《全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国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环境保护常识欠缺是相当普遍的问题。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确定库区生态旅游的目标市场,有重点地宣传促销。不能将所有市场都确定为自己的目标市场。这样才能利于库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库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库区的生态城镇建设步伐,努力培植生态服务产业

三峡工程的修建,将淹没一批城镇。抓住库区移民城镇迁建的契机,在库区建立一批布局独特的生态“山水城”,实现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如巫山县把新县城规划为山水园林生态示范城;忠县新县城规划为三面环水、背枕青山的半岛型“山水城”。生态旅游不仅包括旅游活动的生态化,还应包含旅游服务的生态化。因此,库区各生态旅游点应发展为生态旅游提供服务的生态服务业,如生态服装、生态饭店、生态商店、生态交通。不同的生态旅游点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相应的生态旅游产业,并由此带动库区一批生态产业的发展。[3]

(四)保护文化传统,营造良好的旅游文化环境

独特的地域文化传统,民族传统是三峡库区旅游资源中极其宝贵的财富。保护库区文化传统,就是要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同时,防止商品化和庸俗化趋向,尽可能地保持地方民族、传统文化的原生形态和纯正性质。旅游部门、企业应与地方文物文化部门通力合作,从每年的旅游总收入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地方文物和文化保护,组织人力广泛收集整理散落于民间的山歌小调和谚语民谣,采取紧急措施抢救已濒临消失的文物;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应积极提倡“双语教学”;鼓励恢复传统的节庆活动、民俗仪式吸引游人。

(五)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三峡库区旅游要加快发展,首先要加强以交通为先导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尽快解决客运交通不畅的“瓶颈”问题。坚持统筹战略,既要发挥铁路大动脉的骨干作用,又要重视公路交通的主导地位和基础作用,发挥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的综合运输效益。同时,应多渠道、多形式地筹措资金,采取灵活的融资手段、为生态经济发展营造一个“造血”系统。要充分利用地区扶贫开发和移民开发以及西部开发的发展机遇,把生态产业发展作为重要项目,采取优惠政策,吸引海内外投资开发,同时引导民间投入,建立一个灵活的融资体系。改善库区接待条件,兴建上星级的饭店酒店,争取彻底改变接待能力差的情况。

(六)适应旅游现代化的需要,重视旅游信息网络建设

快速发展生态旅游业,不但要有良好的硬件环境,还需要与良好的软件环境。旅游信息网络建设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色,充分重视库区旅游市场的深度开发和宣传促销,以提高国内国际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重视发展旅游信息网络建设,与国际旅游接轨,是旅游现代化的需要,是发展三峡库区生态经济的需要。

(七)尽快培养一批生态旅游人才

生态旅游在旅游界尚属新事物,开发、经营与管理生态旅游的人才相当缺乏。库区本来就缺乏旅游人才,更不用说生态旅游人才了。因此,要尽早重视生态旅游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提高,培养一批与生态旅游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从而提高库区生态旅游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开展生态旅游还需要大量专业化人才,从规划、开发、建设到宣传、经营和导游都亟需一大批高层次的人才。各地都要积极创造条件培养自己的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在有条件的地方,要采用向社会招聘或引进的方式吸取人才,使之为生态旅游做贡献。

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大科普推广力度,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增强市场意识和生态观念。总之,一张蓝图,经过库区人民的不懈艰辛努力,一定会把库区建设成为山青水秀、花果飘香、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社会稳定的花园式生态经济区。

此外,还可以开发和设计富有库区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开展生态旅游教育,提高大众环保意识,确定库区合理的生态旅游容量,建立环境检测站等等。

由上可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与生态的统一,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经济与生态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以三峡生态旅游为支柱引导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三峡库区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加快发展。(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 宋瑞.生态旅游:全球观点与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73.

[2] 李常荣等.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27.

[3] 向旭,陈扬.论长江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开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6.

[4] 王顺克.建立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思考[J].重庆环境科学,2001(1):12-15.

[5] 重庆市政协重庆大学发展战略研究组.发展三峡库区旅游产业的战略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6] 卞 彬.三峡库区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