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9 17:07: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沙漠治理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引言
在沙漠治理中,沙漠治理工程成本如何在受益的各省市之间分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定量方面,工程成本如何分摊才是合理的?这便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工程成本分摊问题是合作解决重大工程问题的基础,国内外在成本分摊问题上涉及多种领域的研究,如供应链、工程、电力系统等,但是没有涉及对沙漠治理工程成本分摊问题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工程成本分摊的计算方法――沙漠治理工程成本各省市分摊计算方法,为沙漠治理工程成本分摊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沙漠治理工程成本各省市分摊计算方法的基本思想
沙漠治理工程成本在各省市之间的分摊与这些省市在治沙中的受益程度有关,而受益程度与受沙漠危害程度有关。基本思想是某一省市分摊的治沙成本与该省市在治沙中的受益程度成正比。
三、沙漠危害的衡量
(一)衡量沙漠危害的标准
沙漠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造成沙尘污染;改变天气和气候。沙漠危害与沙粒密度有关,因此本文把沙粒的密度作为衡量沙漠危害的标准。
(二)沙粒密度函数
沙粒密度函数是衡量沙漠危害的标准,是衡量各省市在治沙中受益程度的关键,是本文原创。
图1是沙漠示意图,O点为沙漠S的几何中心,A点为沙漠中任意一点,O点与A点之间的距离为r,在A点的沙粒密度用ρr表示。在A点沙粒密度的函数可表示为ρr=(k,m为常数),证明过程如下。
1. 沙粒的运动过程
假设在沙漠中心沙粒的产生速度是匀速的,沙粒的扩散速度是匀速的,沙粒的沉降速度与密度成正比。图2是沙粒运动过程的示意图,沙粒的扩散速度是匀速的,假如初始时在时间t内沙粒x0扩散在区域1内,经过时间后,沙粒扩散到区域2,再经过时间后,沙粒扩散到区域3,以此类推,沙粒匀速扩散下去,直到沉降完为止。
2. 沙粒密度函数推导过程
考查沙粒从沙漠中心扩散到距沙漠中心r处的过程。假设沙漠中心沙粒产生速度为x,沙粒向四周扩散速度为v,沙粒单位面积的初始沉降速度为y,微小的时间间隔为Δt,在不同时刻沙粒的密度和沉降量如表1所示。
将n・Δt=,代入表1中密度的表达式,有
ρr==(2)
由函数极限(1+)n=e,得
(1-・)n-1=
(
1-・
)
=(3)
所以有
ρr====・e(4)
得出沙粒密度ρr与距沙漠中心的距离r之间的关系为
ρr=・e(5)
从式(5)可以看出,当r增大时,ρr减小,即距离沙漠中心越远,沙粒的密度越小。由于x,y,v,π为常数,所以可将式(5)表示为ρr=,其中k=,m=。
(三)沙漠危害函数
沙粒的密度是衡量沙漠危害Q的标准,我们令沙漠危害函数为
Q(r)=,(k=,m=,k,m为常数)(6)
图3为沙漠危害函数的示意图(我们取k=100000,m=0.001)。距离沙漠中心越近,受沙漠危害越严重,治沙中受益越多。
四、沙漠治理工程成本各省市分摊计算方法
假如有n个省市受沙漠影响,沙漠治理工程总成本为D,各省市分摊的成本为Di(i=1,2,...j),则
Di=・D(7)
其中Qds表示沙漠危害函数在省市的区域面积上的积分,表示省市i的受沙漠危害程度,也表示在治沙中的受益程度。
五、结语
为解决沙漠治理工程成本在各省市之间进行分摊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沙漠治理工程成本各省市分摊计算方法。这种计算方法为沙漠治理工程成本分摊提供了依据,不仅适用于中国的沙漠治理,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国家的沙漠治理,可以为世界各国沙漠治理工程成本分摊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慕银平,唐小我,牛扬.不同折扣券发放模式下的供应链定价与协调策略[J].中国管理科学,2011(06).
[2]陈瑶,霍佳震.制造企业精益供应物流的整合优化与成本分摊问题――以汽车业为例[J].管理工程学报,2012(03).
[3]高淑会,王宝全,曹升乐,等.大型调水工程上、下游水量与供水成本分摊方法[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04).
[4]Naren B V,Abhyankar A R,Bijwe P R.Flexible mix and match approach for network fixed cost allo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2012(01).
[5]Mala D,Goswami S K.Reactive power cost allocation by power tracing based method[J].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12(64).
目前,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球有110多个国家、10亿多人受到沙漠化威胁,其中1.35亿人面临流离失所的危险。养活着21亿人口的干旱地区中有10%到20%的土地已无法耕种,丧失了经济价值。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问题。而且演变成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分布较广、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现有沙化土地有173.97万平方公里,影响着近4亿人的生产和生活,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0多亿元。假定沙化不再扩展,如果按1990年以前每年8万公顷(800平方公里)的治理速度,约需要2174.63年才能全部治理完:如果按“八五”期间每年107万公顷的速度,约需162年。如此严峻的沙漠化形势,足以让国人明白一个道理:过去不讲条件的“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狂热而幼稚的思想应该予以摈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发展人类自己才能实现人类之可持续发展:自然已经受到人类太多的伤害而大伤元气,同时人类本身也受到了大自然的严厉惩罚,人类自己的生产生活已经难以为继,并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正因为如此,人类现在不得不对大自然欠下的账进行“还账”:那么,如何还账呢?只能走一种既治理沙漠又能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的道理,即发展沙产业的路子。这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路。
二、沙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建议
(一)不能离开了保护和建设草原而谈沙产业的发展,沙产业的发展不仅要与保护和建设草原相结合,而且须以保护和建设草原为前提,否则它就会失去发展的意义
防沙治沙有《防沙治沙法》,草原保护和建设有《草原法》。相应地,建设资金也归不同的部门支配即草原建设资金归农业部门支配、治沙资金归林业部门支配,具体的建设也由这两个部门来组织实施。这样难免出现一些不协调的现象,例如。把能够自然恢复的退化草原当作沙区进行治理,结果。既浪费了国家治沙资金又造成了该治理的沙区得不到治理的局面。
因此。保护和建设草原与治沙工作必须统筹规划、协调进行。能够自然恢复的退化草地不应成为治沙的对象,不能治理的沙区也不能成为治沙的对象。治沙是需要条件的,其条件就是地下水位高或有水源。目前,来自各方的发展沙产业的呼声很高,在国家高投入的诱引下企业治沙的“积极性”也随之高涨,以至于在理论界出现一种重视沙产业的发展而淡化对草原的重视和投入建设的倾向,这是一种不正常现象。在有些人的讲话和文章中沙漠变成了“宝”,沙漠成了财富。其误导性很明显,很容易使人们误以为先把草原搞成沙漠后再发展沙产业是趋势。发展沙产业的前提是保护和建设好现有草原。然后在适合发展沙产业的沙区发展沙产业,而不是在能够自然恢复的退化草原上发展沙产业。我们内蒙古人首要责任应该是先把现有草原保护住,在这个前提下,才应该谈发展沙产业的问题,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通过沙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沙漠:另一方面使其建设者获利。过去的生态建设,一般都不讲因地制宜,不分条件地一味强调“植树造林”为绿化而绿化,结果造成了“一年绿、二年黄、三年枯”的局面:只顾植树造林的生态效益而不谈其经济效益,群众无任何建设和保护的积极性不说,还盼树早死,好赚挖坑钱或计工分,而现在我们所倡导的沙产业是经过产业化治理,沙漠得到治理,治沙的成绩得以稳定,同时当地农牧民也增加了收入,提高了他们护草防沙、种草治沙的积极性。
(二)目前,我国治沙过程中采用的是政府主导型治沙模式,就是政府出钱治理沙漠
在这一模式中政府是初始委托人,依次按照行政层级形成委托链条,土地承包户或土地使用权人是最终受托人。具体是这样组织运行:政府财政出资,林业部门受托组织实施,土地承包户或土地使用权人承担具体建设任务:这种委托链条的结构是中央政府、国家林业总局省区政府、省区林业局地市政府、地市林业局县(旗)政府、县(旗)林业局乡政府村委会土地承包户或土地使用权人。在这长长的委托链条中,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的产权关系,不是通过正式的契约或合同加以确认的,而是在国家政权结构的框架内,上级机构行使公共管理职能,逐级向下级下达行政指令,要求下级机关贯彻执行:在治理业绩信息方面,土地承包户或土地使用权人拥有治理业绩最准确、最完全的信息,越是接近这种最终环节越有可能获得准确的治理业绩信息;在治沙资金投入信息方面。越是接近初始环节,越有可能掌握资金投入方面的准确信息:很显然,这种委托关系实际上就是各个环节之间的博弈关系,博弈中,因委托链条长、治沙成果存在于野外,上级政府无法一个个查看验收而存在谎报虚报业绩的可能,还有可能各委托人因偷懒或贪心而相互之间形成合谋损害资金所有者(出资者)的利益。
由政府方面来讲,政府角色具体由政府官员来实现,这样就把政府官员的“利益”也牵扯了进来,他们也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层层截留、剥皮治沙资金,于是,真正到治沙环节的资金就所剩无几了。为了确保治理目标的实现,政府只能以再追加资金投入的方式来加以应对。所以,政府主导型治沙模式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高投入、低产出,毛乌素沙漠和库布齐沙漠的治沙经验证明治沙能人的治沙成本,不足政府治沙成本的五分之一。土地承包户或土地使用者、治沙能人等个人才是最理想的受托人。
(三)治沙投入机制上“先植树后给钱”还是“先给钱后植树”
目前通行的一个方法就是治理区域提出并做出治理项目计划并逐级上报,获得上级政府部门批准之后,资金也就逐级往下拨付直到治理项目区域,治理区域的组织者将资金最终分配到具体承担治理任务的企业或个人,然后由企业或个人具体用治沙资金购买所需物资进行生态建设。这是一种“先给钱后植树”的机制。但这种机制实际中的运行效果都不理想,所以,有人主张中央政府放弃既是资金的供应者。又是资金的“剥皮”者,既是监督者又是造假者的做法,采用投资者与治沙人直接挂钩尤其与治沙能人直接挂钩的“先植树后给钱”的机制。
其一,中央政府如何与为数众多的治沙人直接挂钩呢?其二,广大农牧民普遍没有什么资金积累,他们也不可能都像治沙能人一样具备治沙精神和意志,所以没钱的情况下难以治沙。其三,如果坚持“先植树后给钱”的机制,那么,能治沙的就是那几位治沙能人了,仅靠几个治沙能人何时治理完浩瀚沙漠?所以。本文认为,应将中央政府的治沙资金直接拨到项目区的指定银行账上,然后由项目区的指定银行根据治沙人的计划把资金贷给治沙人,然后组织相关专家和当地诚信度高的群众一起
验收,验收合格,贷款可以转化为拨款。在此过程中,政府只有提出治理计划、申报计划、监督、检查、验收的义务,没有任何其他形式的干预权利。这样才既能做到中央政府与众多治沙人的直接挂钩,又能有效使用治沙资金,既能动员和激活广大人民群众的治沙积极性,又能提高治沙效果。
(四)沙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有限,治理沙漠发展沙产业首先要选择易于治理的区域
目前,内蒙古沙产业的开发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阿拉善、巴彦淖尔等西部地区,也就是集中在内蒙古西部的五大沙漠区域。因此。今后内蒙古的沙产业发展在空间上应该由西向中向东转移。原因有二:1.西部沙漠区域的降雨量少、地下水位也低、所能投入的人力资源也少,而中东部的沙区降雨量相对多、地下水位也高、所能投入的人力资源也多。西部沙漠区域的治沙难度要比中东部的沙区大,中东部地区的有些沙区只要封闭禁止利用就能很快自然恢复。2.内蒙古中部的乌珠穆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东部的呼伦贝尔、科尔沁(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东部,介于大兴安岭、努鲁儿虎山系和松嫩平原间,呈三角形分布,包括内蒙古通辽市、兴安盟还有赤峰市东北部、辽宁、吉林西部的一些地区)沙区,是多数的蒙古族集中的区域。所以,在这两大沙区发展沙产业对于内蒙古少数民族经济,尤其对于蒙古族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治沙要综合治理
在减轻人口压力方面,继续不折不扣地执行计划生育政策,采取转移人口和转移剩余劳动力等措施:在经济方面,转变农牧民的生产经营方式,项目建设与当地人的就业和当地的生态保护结合起来,利用各种经济杠杆推动防沙治沙,发展沙产业;在制度方面,法律法规、行政、政策、规章制度、管理体制各方面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有力地推动沙产业的发展;在与草原建设的关系上,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在保护现有草原的基础上进行草原建设并发展沙产业:在沙地与沙漠的治理关系上,把治理沙地发展沙区沙产业放在优先地位,治理沙漠发展沙漠区域沙产业放在次要地位,把有限的资源有序有效地用在防沙治沙发展沙产业上,以实现治沙与沙产业发展的双赢目标。
关键词:榆林沙漠;治沙造林;现状
中图分类号:S7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095
1 榆林区沙漠概况及防治沙漠化的问题分析
1.1 榆林区沙漠概况
榆林沙区的面积西起定边县的盐场堡的孟沙窝,东到府谷大昌汉的黄太沟掌,南北分别和内蒙古沙漠及陕北黄土高原相连接。这一沙漠地区的气候方面,春季干燥多风,流沙四起,而到了夏季就会有突发性的风暴或者强雨,秋冬季分别湿润和干燥。这样就形成了当地比较恶劣的气候状态。而在沙区的境内有多条河流,地质构造主要是在鄂尔多斯台地东南带,沙区的土壤基本呈现出长城分界。这一地区的沙漠形成主要是由于气候的剧烈变化所致,再加上当地的地质结构因素,从而荒漠化的发展速度就相对较快。
1.2 沙漠化防治的问题分析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地区的沙漠化治理过程中还有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体现在群众的毁林开荒问题比较突出,自从实施生产责任制以来,使得大量集体林地的管理没有合理化处理,并在人口的不断增加基础上以及经济条件因素的影响下,这一地区的滥砍滥伐现象比较严重。
此外,政府和国家对其实施了大规模开发,这就使得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逐渐遭到了破坏。在当前的电力和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兴起下,所造成的植被破坏问题也日趋恶化,这就导致了榆林地区的沙漠化加剧问题。再者就是由于政府方面的软化倾向,由于农村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改变,原有形式对新的需求已经得不到满足,财政的匮乏使得治理也难上加难。
2 榆林沙漠化的治理困境因素及治沙造林策略的实施
2.1 榆林沙漠化的治理困境因素分析
榆林沙漠化治理出现的问题困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政府、科学家和农牧民这几个方面实际有效的沟通没有见到成效,缺乏合作交流。还有就是在治沙造林的技术层面比较缺乏,科技成果水平不高。另外制约因素就是资金的投入方面,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滞后,虽然在近些年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对沙漠化的防治上来说还有很大的差距,对于政府而言也有着很大的困难,在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推广上濒临崩溃。这些制约因素都是造成沙漠化防治的瓶颈。
2.2 榆林沙漠的治沙造林策略的实施探究
结合榆林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资料,为能够有效治理沙漠化首先需要营造大型的基干林带,主要就是针对西北风以及定、靖西南风进行防御。然后再结合营造防护林,进行选择立地条件相对比较好的地段进行造用材林。主要可采取人工种草、修建果园、封沙育草育林等。
针对流沙的造林技术方法主要遵从先沙窝造林以及前挡后拉造林和一次全面固定沙丘造林、撵沙丘造林等方法进行实施。同时也要能加强相关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将这一地区的开发和保护得到兼顾,将企业和社会得到和谐的发展。
组建榆林沙漠化的专门防治机构,并使之和其它的环境部门相结合,在防沙造林以及生态的保护上形成统一战线。并要能够将农户和企业等相结合,从而组成新的投资机制,要加强榆林地区的政府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理念及时机转变,将所涉及到的沙漠公路基础建设以及引种改良和种植造林生物工程等都要作为重要的开发保护工程。
对流沙的防治也可采取种草法,这一方法也能够起到防沙的作用,抗旱造林法也较为适用。主要的程序就是选苗浸苗,以此来提升苗木自身的抗旱能力,然后深埋实踏复干沙,接墒保墒等。
通过总结和推广植被的恢复经验,进行全面的规划和综合性治理,利用和改造相互结合,从而因地制宜以及植物措施、生物工程等综合下进行防沙治沙[4]。也要在植被的恢复科技含量层面进行加强,通过现有的技术重点突破,将科技含量以及生态建设的效益得以有效提高,做到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环境有效保护的相互协调。
3 结 语
总而言之,对榆林沙漠的防治要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实施和考虑,针对其中的突出问题要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并对国内外的治理经验和方法加以对比,从中选取较为适当的进行创新应用。相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将会得到进一步突破。由于本文的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研究,希望此次努力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以待后来者居上。
参考文献
[1] 罗宝华,张彩虹.荒漠生态补偿利益主体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4,(19):174-178+187.
[2] 任珩,赵成章,安丽涓.基于突变级数法的民勤绿洲水资源管理政策绩效评价[J].资源科学,2014,(05).
[摘 要] 在沙漠化治理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采用了以新技术为支撑的工业化治沙模式,且将这些新技术申请了专利。但经追踪发现,企业和个人对专利的重视程度不同,相对于企业而言,个人在专利权的获得阶段和获得专利权后的保护和运用阶段对专利的重视程度都有待加强,文章给出了相关此两阶段如何重视的建议。
[关键词] 沙漠化;工业化治沙;个人;专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7. 086
[中图分类号] P941.73;G255.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7- 0194- 02
0 引 言
在沙漠化治理过程中,工业化治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毛乌素沙漠的乌审旗的沙漠治理过程中,肖亦农[1 ]在《寻找毛乌素》一书中介绍了一些采用新技术进行沙漠化治理的比较成功的企业和个人,其中的部分企业有毛乌素生物质热电S、华原风积沙开发有限公司、内蒙古乌审召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而个人有李京陆、姚智纯、刘根喜、巴图等。笔者追踪了这部分企业和个人的与沙漠化治理相关的专利情况,发现这些企业或个人均申请了可以运用于工业化治沙过程的专利,但企业(或拥有企业的个人)与个人对其专利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
1 专利追踪及现状
以企业名称为申请人/权利人入口,在中文专利库中查询结果如下: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的专利数量为0、华原风积沙开发有限公司的专利数量为3、内蒙古乌审召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专利数量为4。
以个人姓名为发明人或申请人/权利人入口,在中文专利库中查询结果如下:
李京陆申请了8项专利,但仅6项与沙漠化治理相关;姚智纯申请了3项专利;刘根喜申请了4项专利,巴图申请了3项专利。
李京陆2004年决定在毛乌素沙漠建设生物质热电厂,其于2010年申请的发明名称为“一种生物质高温烟气的处理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及发明名称为“一种生物质高温烟气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的发明专利已得到授权且现处于专利权维持状态,该2项发明所涉及的技术方案已用于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而其作为发明人、申请人为“内蒙古乌审召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于2016年提交的涉及螺旋藻的4项发明申请已处于公开状态。
姚智纯、刘根喜作为共同发明人之一且华原风积沙开发有限公司作为申请人或申请人之一的发明专利有3项,其中发明名称为“利用沙漠风积沙选矿制备长石粉精矿的方法”及“用沙漠风积沙选矿制备石英砂精矿的方法” 的两项专利已得到授权且处于专利权维持状态,该2项发明所涉及的技术方案已用于华原风积沙开发有限公司;而另1项发明名称为“一种微晶玻璃板及其生产工艺”处于逾期视撤失效状态。刘根喜与樊晓东共同作为发明人和申请人申请的另1项发明“用沙漠风积沙生产微晶玻璃板”处于也视撤失效状态。
巴图作为发明人和专利权人的专利有3项,其中2项发明名称均为“自动沙柳种植机”的已授权发明均因为未缴专利年费而处于终止失效状态,另1项发明名称为“一种太阳能全自动治沙造林滴灌系统”的已授权专利也已处于等年费滞纳金状态。
2 专利现状的初步分析
从上面的部分企业和个人在毛乌素沙漠的工业化治沙过程中可以看出,企业和个人都比较重视新技术在治沙中的运用,并对运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和产品进行了专利申请。申请的专利会产生两种结果,一部分因为符合了授权的条件得到了授权,一部分没有得到授权。一般来说,能得到授权的专利具有较高的质量,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上述授权后的专利一部分处于专利权维持状态,另一部分却处于失效或即将失效的状态。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直观看出,运用于能产生效益的企业的已授权专利得到了专利权的维持,权利人本身也具有较强的专利保护意识。
但上述部分专利申请没有得到授权或授权后没有得到维持的原因是什么呢?常规的对策是什么呢?笔者研究了上述专利申请的审查过程及其法律状态的产生过程。
对于上述的名称为“一种微晶玻璃板及其生产工艺”的申请,审查员在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中引用多篇对比文件质疑了权利要求的创造性,从而申请人没有答复通知书而导致了该申请的逾期视为撤回了申请,现处于逾期失效的状态。
常规的做法应该是,申请人应该仔细核实这种质疑是否正确或是否可以通过修改权利要求书的方式而使权利要求具备创造性从而获得授权,而不是简单的撤回申请。
对于上述的名称为“用沙漠风积沙生产微晶玻璃板”的申请,审查员在最后一次通知书中仅指出了权利要求书中存在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不清楚和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的缺陷,而申请人没有再次答复通知书并提交修改的专利文件而导致了该申请的逾期而视为撤回了申请,现处于失效的状态。
常规的做法应该是,由于这种不清楚和不支持一般是可以通过修改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而予以克服的,故申请人应该通过修改权利要求书而使专利申请达到可以授权的条件,从而获得授权。
对于权利人为巴图的上述已得到授权但并未维持而处于失效或即将失效的专利而言,导致这一法律状态的表面的直接的原因是未缴纳专利年费,但笔者认为,相比较于已产业化的治沙企业而言,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个人所获得的专利权并未给权利人带来效益从而导致对获得后的权利的保护意识不够导致的。
3 对策及建议
对于个人申请的专利,申请人应该更加重视专利权的获得,必要的情况下应该委托专业的专利机构来进行整个专利申请过程。
对于个人已获得的专利,申请人首先应该按期缴纳专利年费从而使专利权维持有效(对于有困难的个人,可以根据于2016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专利收费减缴办法》提出申请以减缴部分费用);其次,权利人应该更加重视专利的保护和运用,通过积极的专利运用手段[2 ]如专利转移转化、托管、交易流转、质押融资等来促进专利的保护,只有将专利运用起来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才能有更大的动力来进行创新发明并保护。
当然,若专利权人不进行专利保护而使已获得的专利失效,则该专利技术就自动成为公知技术,任何企业或个人均可自由使用而不用担心涉及侵权的问题(如网上已出现的非巴图本人发起的对自动沙柳种植机项目的融资),这也可能会促进该技术的普及而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如更广泛地运用于沙漠治理中。
主要参考文献
[1]肖亦农.寻找毛乌素[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4.
[2]国务院. “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Z].2016.
关键词北方地区;土地利用;沙漠化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037(1999)04-0355-04
1引言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我国北方的沙漠化(沙质荒漠化)以其面积广大和发展迅速而引人关注。根据北方自然环境背景、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特点及其相互作用,通过近20年沙漠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将沙漠化的概念总结为:沙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所产生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1]。我国北方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历史,而且尤以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速度为最快。沙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广大农牧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为此,深入开展人为作用,特别是土地利用在沙漠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对于阐明沙漠化形成机制,丰富沙漠化研究的理论和制定防治沙漠化的政策及措施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的发展与时空分布
我国北方的土地沙漠化过程按其发生性质可以分为沙质草原沙漠化、固定沙丘(沙地)活化和沙丘前移入侵三种类型。历史时期的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和干旱地带的沙漠边缘河流沿岸或深入到沙漠内部的河流下游地区。现代的沙漠化土地从本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以1560km2的速度在蔓延。通过大范围野外调查和遥感技术的应用,结合我们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后期,沙漠化土地更以年均2100km2的速度在加速扩展,这样,整个北方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近350000km2,其分布和蔓延主要在以下3个地区[2]:1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区,占北方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40.5%,特别是草原农垦区,如河北省坝上及内蒙古后山的草原农垦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从50年代末期占农田面积的3%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13%,80年代后期的25%;2半干旱地带波状沙质草原区,占36.5%,如科尔沁草原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50年代末期占草原面积的20%,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 53%,80年代后期的77.6%;3干旱地带绿洲边缘及内陆河下游地区,占23.0%,主要表现在固定沙丘的活化,如弱水下游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50年代末占该地区面积的5%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22%,80年代后期的36%。
相同时期内凡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的地区,沙漠化土地空间范围有所减少,据遥感数据分析测算,约有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逆转。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选择另一个时段的遥感资料(1987年和1993年TM数据)对毛乌素沙区进行了连续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沙漠化土地面积在1987~1993年的7年间,由32586km2(占监测区域总面积的67.5%)下降到30496.7km2(占面积的63.5%),减少了1936.3km2,总体上处于逆转过程中,平均每年约有276.6km2土地得到了治理。
但就整个北方而言,进入90年代,沙漠化土地的蔓延又有加速的趋势,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3],形势更为严峻。
3土地利用与沙漠化的发展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人地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在大部分的人类文明历史时期,自然资源与环境决定着人类的土地利用。但在现代的过程中,由于人口增加和科技进步,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之需求的增加成为必须和可能,因而逐渐在人地关系中提升了人类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调控力。在许多情况下,这是人类在有效利用资源方面的进步。但也时常因不合理的方式,不同程度地作用于资源环境的变化过程,引起乃至控制着资源环境的不良渐变或突变,如温室效应气体增加,大河断流、火灾、库区地震、水土流失等,而土地沙漠化则是更为明显的一例。
在我国北方,历史上游牧民族由于政治经济利益的驱使或气候暖温和冷干的变化,时有南进和北退的过程;而广大地区随着统治民族的更迭,农业或牧业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也多次交替,其利用强度也有差异,使历史时期的沙漠化土地也处于一个发展与逆转相互交替的过程中。但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活动总是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起诱发作用,表现在历史上沙漠化的发生期往往与一些重大事件相关联,如民族之间的征战频繁和政治上动荡不定的东汉末年、唐代末期及五代、宋辽对峙以及明中叶以后和清中叶以后的时期都是沙漠化的发展期。而这些时期也正与气候较为冷干相吻合,这也加剧了沙漠化的过程,减弱了退化土地自我恢复的能力,导致了自然环境的进一步退化。这种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北方干旱草原地带的沙漠化数度发生和蔓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活动的加剧,沙漠化土地的面积和程度总体上也就处于一个扩大和加重的过程中。
中国北方地区历史上由于气候干旱、自然资源贫乏,利用困难等原因而成为古代经济落后的地区,是许多游牧部族先后活动的场所。他们利用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来适应由于气候波动、降水变化的自然过程。如牧民利用天然牧场,逐水草而居;农民则实行农田轮作制等。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段内,牧民通过游牧,充分利用天然草场的多样性和季节性的临时积水,使牲畜及时获得食物,这样也避免了草场的过度放牧。而农田轮作制或曰游耕制,则充分利用了天然草场的再生能力和土壤物理化学特性的恢复能力,协调了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一种原始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人类活动尚未超越自然资源的负荷限度,在天然植被自我恢复能力的调节下,生态系统保持着动态的平衡,环境相对稳定。但自18世纪中叶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北方地区的人口随着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拓荒而迅速增长。50年代以来,又经历了合作化、和“”期间的几次拓荒,使人口的年增长率达2.5%~3.0%。例如,农牧交错的沙漠化地区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从50年代至80年代曾达到3.08%,平均人口密度从10~15人/km2;增加到40~60人/km2,高者可达80人/km2。内蒙古乌蒙后山7个受沙漠化危害的县(旗)的农业人口也从1949年的51.5万增加到1985年的125.8万。尽管进入80年代以后,北方沙漠化地区很少再有移民涌入,但由于人口基数已大,人口增加的速度并不见减缓,特别是在农牧交错区汉族和少数民族混居的地区,由于国家对少数民族在计划生育上实行照顾政策等一些原因,情况更是如此。
人口的增长和社会需求的扩大,加大了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也破坏了传统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草原被进一步开垦,也使草场面积锐减,许多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从以放牧为主转变成以农耕为主。土地利用的强度也逐渐加大,轮作制由往常的十几年间隔减为几年或隔年,甚至连年耕作;倍增的牧畜又集中在逐渐减少的草场,加大了放牧的负载;日常生活所需燃料的增加也使樵采活动加强,这些都构成了导致沙漠化发生发展的主导人为因素——过度开垦、放牧和樵采。
根据对我国北方沙漠化的研究,朱震达等于1989年提出了以土地利用为主的人类活动与沙漠化土地的成因分类和发展面积表[4],以草原过度农垦为主造成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为44700km2,占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5.4%;以草原过度放牧为主的49900km2,占总面积的28.3%;以过度樵采为主的56000km2,占总面积的31.8%;以工矿交通城市建设破坏植被为主的1300km2,占总面积的0.7%;以水资源利用不当为主的14700km2,占总面积的8.3%。沙漠化的过程就是在上述土地利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导致地表植被的衰退或消失之后,风作用于地表而产生的风蚀、搬运、堆积的风沙运动过程,主要包括:①风力作用下沙质地表形态的发育过程;②固定沙丘的活化过程;③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的沙丘前移过程。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就是在人类活动的干扰和上述风沙运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土地利用与沙漠化防治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沙漠化处于发展过程中,欲求受沙漠化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和沙漠化的防治,根本出路在于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根据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特点,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沙漠化治理的典型经验,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必须本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目标,建立既可防止土地沙漠化,又可促进生产发展的资源节约型、适度开发型和环境保护型的经济体系。
在沙漠化土地治理的具体措施上,在农牧交错地区可针对沙区中居民点、耕地、草场相对分散分布的特点,可以生态户为基础,采取天然封育,调整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扩大林草用地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较好的土地,并和营造防风沙林带、林网及沙丘表面栽植固沙植物、丘间地营造片林或封育相结合的措施;在草原牧区,除了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轮牧和建立人工草地及饲料基地外,还应与合理配置水井,确定放牧点密度,修建牧道等结合起来;在干旱地带,要以内陆河流域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确定用水计划,以绿洲为中心,建立绿洲内部护田林网、绿洲边缘乔灌结合的防沙林带和绿洲沙丘固定等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治体系。
许多实践证明了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可以达到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及可持续利用的目的的。以陕西省榆林地区为例[5],据史书记载,在1500年前,榆林地区还是个林草茂密,宜农宜牧之地。后因历代征战摧残,乱砍滥伐,植被覆盖率仅有1.8%,流沙已越过长城,逼近榆林城。据调查,在解放前的100多年时间里,有近13.4万hm2农田和草场院由于沙漠化而被放弃,11.3万hm2农田和26.7万hm2草场受到沙漠化的威胁,产量和载畜量低而不稳。自50年代以来,通过统一规划、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坚持以治沙造林、保护和发展农牧业为主导,取得了很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从1950年到1990年底,榆林治沙造林保存面积达74.0万hm2,恢复和改良草场66.7万hm2多。粮食总产量1990年较1950年增产6倍,大家畜由7.6万头增加到36.3万头,羊由36万只增加到150万只,活立木蓄积340万m3,价值7亿多元,有5万多农户脱贫致富。
另一个成功的范例是内蒙古奈曼旗兴隆沼地区。通过遥感监测(1974年和1994年)对比和实地调研[6],将沙漠化整治前后的土地利用结构比重和其它方面的变化列于表1。从表1可以看出,整治实践所带来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表1内蒙古奈曼旗兴隆沼地区防治沙漠化的效益(1974~1994年)
Table1Effectivenessincombatingdesertification
inXinglongzhao,NaimanBanner,InnerMongolia
(1974~1994)
1974占总面积(%)1994占总面积(%)效益增减
沙漠化土地(hm2)1570029.6221003.96-13600-86.62%
林地(hm2)7771.471584030.10+15063+19倍
农耕地(hm2)49609.36690013.02+1940+39.11%
粮食总产(t)279013110+10320+3.7倍
粮食单产(kg·hm2)562.51900+1377.5+2.4倍
草场承载能力(单位:羊)124200152200+2800+22.5%
人均收入(元)801120+1040+13倍
5结论
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与土地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是导致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蔓延的主导因素,这不仅使环境恶化并造成大面积的土地退化,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合理的土地利用在沙漠化防治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全国不同地带的沙漠化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样板。
参考文献
1朱震达,王涛.我国沙漠化土地的潜力、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A].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中国资源潜力、趋势与对策——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研讨会文集[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198~202.
2朱震达,王涛.从若干典型地区的研究对近十年来中国土地沙漠化演变趋势的分析[J].地理学报,1990,45(4):430~440
3CCICCD.ChinaCountryPapertoCombat
Desertification[M].Beijing:ChinaForestry
PublishingHouse,1996,18~31.
4朱震达,刘恕.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27~42.
关键词:地质公园 阿拉善 保护措施
阿拉善盟位于中国的最西部,地理经度97°10′~106°53′,北纬37°24′~42°47′,是面积最大的盟,占全自治区总面积的22.8%。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以沙漠、戈壁为主的地质景观。阿拉善于2004年11月28日建立自治区级地质公园;2005年9月19日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2007年9月19日,成功揭碑开园; 2009年8月22日,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系统而完整展示风力地质作用过程和以沙漠地质遗迹为主体的世界地质公园。公园规划总面积630.37km2,由巴丹吉林、居延和腾格里3个园区及其所属的10个景区组成。每个园区内地质遗迹的内容和突出的重点各不相同。巴丹吉林园区位于阿拉善右旗境内,包含巴丹吉林沙漠、曼德拉岩画、红墩子峡谷、海森楚鲁风蚀地貌4个景区,面积为424.72平方公里。这里的沙漠地质具有多样性、完整性、典型性和唯一性的特点。组成这个公园的三大沙漠――巴丹吉林、腾格里和乌兰布和,存在有各种沙丘类型、沙波纹类型。沙丘、沙波纹的形态,记录了该地区不同季节风向的变化;沙漠湖泊,是研究地区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场所,湖泊沉积记录了地区古环境变迁。专家认为,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也是中国和世界上重要的沙漠地质研究区域,是天然的沙漠博物馆,对沙漠的形成、发展和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一、建设中求稳固,完善中得经验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生态环境和气候形成了以沙漠、戈壁为主体的地貌景观,独特的文化、历史和民俗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1)巴丹吉林沙漠为中国第二大沙漠,以“奇峰、秀湖、鸣沙、神泉、古庙”五绝闻名于世,被评为中国最美丽的沙漠,有“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的美誉(2)拥有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大的呜沙区和最高的沙山,堪称世界沙山之最(3)腾格里沙漠是中国拥有湖泊数量最多的沙漠,沙湖风景秀丽迷人,月亮湖享誉中外,具有典型性和稀有性(4)分布着世界仅存三处之一的稀有植物胡杨林,被称为“活化石”(5)南寺、北寺、曼德拉山岩画、黑城遗址、东风航天城、策克口岸等人文景观独有、奇特、优美、多样,是难得的旅游资源。走进阿拉善,就如同走进了丰富多彩的地质王国。
沙漠及其相关的地质遗迹都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进行有效保护,势在必行。(1)建设地质公园就是对历史遗迹、自然遗迹的保护(2)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把资源的科学内涵、知识内涵挖掘出来,使其可观赏、可体验、可感受、可消费,让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在国土资源部,人民政府、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阿盟盟委、行署,阿盟国土资源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于2004年至2009年五年的时间由自治区级晋升为国家级再晋升为世界地质公园,完美的三级跳里凝聚着阿拉善人的理想与精神。成为我国第22个世界地质公园,也成为全球唯一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
阿拉善盟处于中国西部干旱荒漠地区,总面积27万km2,划入地质公园的面积为630.37 km2,公园内有沙漠、戈壁、湖泊、峡谷、风蚀地貌等众多宝贵的地质遗迹,一旦遭到破坏,将永远无法恢复和再现,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为此成立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对其实施管理,并采用四级保护区划,即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按照不同的保护控制要求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其级保护区总面积为148.99 km2,占公园总面积的23.6%;一级保护区总面积275.9 km2,占公园总面积的43.8%;二级保护区总面积202.81km2,占公园总面积的32.2%;三级保护区总面积2.67km2,占公园总面积的0.4%。自2005年至2010年底,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共争取国家、自治区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经费近4,000余万元,为保护地质遗迹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制约中找因素,发展中求对策
地处内蒙古高原的阿拉善,属北温带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多风少雨,生态环境脆弱,是中国北方沙尘暴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和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致使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程度不同的恶化。阿拉善盟境内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总面积达8万平方公里,荒漠景观面积达23.55万平方公里,占全盟国土总面积的87.2%。近年来,阿拉善通过转移发展,实施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等项目,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然而,部分偏远和条件较差的地区,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仍使生态环境继续恶化。从人为因素上讲,目前还存在一些乱采滥挖破坏地质环境、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通过建立沙漠地质公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建立地质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及惩罚制度,以立法的形式制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发生,如禁止砍伐胡杨林和严禁破坏沙漠湖泊等;建立公园内垃圾与污水的无公害化、资源化处理系统,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使生态环境治理示范作用和生态环境恶化警示作用共同存在,形成明显对比,强烈的反差可以大大增强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深刻认识。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点多线长,各园区与景区之间距离较远(100―600公里),部分景区至今未开发利用导致管理难度加大,特别是动态巡查成本较大。
由于地质公园各景区的开发利用目前仍然采取招商引资的方法,导致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地质遗迹的完整性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匮乏是制约园区科学化管理的“瓶颈”。因此,应该增加具备地理学、环境学、外语学等多方面知识类型的人才。
科学合理地安置员工,挖掘员工的潜力,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加大传播力度,通过影视传媒的中介对旅游景区产品和内容进行宣传,使地质公园科普知识被大众所知晓,以建立人们对景区形象的认知
强化竞争意识,树立品牌优势以刺激旅游的需求,加强地质公园配套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挖掘、宣传,增强人们的了解和认识。
三、保护中求开发,发展中固保护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是以沙漠地质遗迹景观为主,融合绿洲、戈壁、丹霞地貌和风蚀地貌为一体的地质公园,它的主要功能就是保护阿拉善沙漠地质遗迹,发展地方旅游业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它的建设发展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需要不断加大保护和建设力度。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管理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不可避免的使得地质公园的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部分风景区出现有污水、垃圾、废物等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公园环境容量的研究,加强管理,并加大对游人文明旅游的宣传教育力度,避免使自然环境的破坏成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而不合理的开发,会导致其改变原貌,失去原有的魅力,丧失原有的科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因此,必须坚持“保护与建设并举,以保护为主”的方针,不单方面追求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坚决克服急功近利、不讲科学、不按规划、不合理开发地质遗迹的短期行为,打击破坏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先后编制了总体规划、详细性规划,为公园的地质遗迹保护、公园管理建设提供了规范和依据。公园的各类保护与建设工程项目都要符合规划,按计划逐步实施。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促进发、学、研结合,充分调动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积极性,促进行业协作,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共同促进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
1造林绿化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现阶段,国家已经把森林覆盖率纳入衡量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计划到2020年森林面积稳步增强,区域分布更加合理,林木树种结构逐步优化,森林苗木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森林功能大大增强,草原退化趋势得到遏制,全国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基于此,各地政府部门应当积极主动地制订造林规划,因地制宜地确定本地区关于如何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奋斗目标。
2造林绿化将来的规划
造林绿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目标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认真制订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科学制订造林规划,防沙固沙、林地保护等规划,加强造林绿化建设管理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坚持全国动员的基本方针,加强组织领导,优化人才队伍,继续深化林业改革,全面提高造林事业的质量效益,从而保证我们的造林绿化目标能够快速有序地得以实现。
二、科学规划,提高林木栽培和养护管理技术
首先,在栽培经营方面,以森林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基础,要做到以下方面。(1)更多地关注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发展木材生产和森林多功能发挥相协调的森林经营模式,更多地关注木材和非林产品的生产、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保持水土的能力、森林服务功能、更新的影响等。(2)森林培育逐渐走向集约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林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森林培育技术也将向集约化发展,以适应市场的需要。(3)森林培育定向化。为了更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效益,在森林培育上要实行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比如,商品化的森林要更注重它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而公益林就要更看重它的观赏价值。(4)栽植后,要根据旱情和杂草生长状况合理进行幼苗抚育。对于杂草比较茂盛、旱情较轻的要采取松土割草抚育;对于杂草较少而旱情严重的只需进行松土抚育即可。森林的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造林绿化的面积逐渐增加,特别是纯树种林的增加,森林病虫危害加剧,成灾病虫种类增多,且危险性病虫害的潜在威胁越来越大。一旦引发灾害发生,将很难控制。因此,对于森林的病虫害要做好早期防治,把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放在第一位,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提高完善检疫设施,各部门协调工作,统筹兼顾,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将病虫害灾难扼杀在萌芽状态。另外,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以保障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造林绿化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和监督下,我国的造林绿化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一些较易造林的地区已经基本完成了造林任务,森林覆盖率有了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造林绿化能治理沙化耕地,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控制水土流失,同时随着经济林的逐渐成熟,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十分巨大。(1)消除空气污染,净化空气。特别是在近年来工业发展越来越快,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树木能净化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吸附固体颗粒,在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保障人们身心健康方面有积极意义。(2)防风固沙,有效防止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沙漠的武器是风和沙,狂风肆虐,所到之处全部都变成废墟。要想抵御风沙的袭击,遏制土地沙漠化,就必须大力植树造林。风一旦遇到防护林,速度可以降低70%~80%。(3)有效缓解温室效应。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大约为230亿t,至今仍在增加,这必将导致气温变暖及海平面上升。1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kg的二氧化碳,并释放48kg的氧气。这对缓解温室效应意义重大。(4)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控制水土流失。水是生命之源,但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正在流失,处于枯竭紧缺的状态。而1hm2林地与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储存3000m3水。造林保水是我们的唯一出路。
四、结语
【关键词】沙化土地;沙化土地监测;沙漠化趋势;治理措施
黑龙江省沙地主要是嫩江沙地一部分,地处松嫩平原腹地,这里原本是水草资源十分丰富,自然生态条件良好的天然牧场,但历经天灾、人祸的反复破坏,现已是黑龙江省沙尘灾害的主要沙源地,是黑龙江省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地带,给当地人民群众的工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发展及稳定和谐带来严重威胁。虽经建国后60年的开发治理,但由于受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限制,目前仍存在着一面治理,一面破坏的现实。土地沙化的不断扩展,给沙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1.沙化土地监测区的基本概况
黑龙江省沙化土地监测总体范围包括齐齐哈尔、大庆两个地市,涉及齐齐哈尔市郊、龙江、泰来、甘南、讷河、富裕、大庆市郊、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九个县(市、区)共计87个乡(镇)行政区域。其中有泰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三个县达到了全县域沙化监测。监测总体面积3184454.9万hm2,沙化土地面积495658.2hm2。
2.沙化监测区土地资源特点
2.1从土地类别来看,监测区内的沙化土地、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和非沙化土地比例是1.4: 1:6。沙化土地和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和控制,黑龙江省的土地沙化形势严峻,特别是仅几年来不利的气候条件,使得全省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向着沙化土地方向发展可能性加大,应加强对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沙化防治及测预报方面工作。
2.2从沙化土地类型来看:固定沙地占83.6%,半固定沙地只占1.6%,沙化耕地占14.8%。在今后的治理上应加强对半固定沙地和沙化耕地的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对沙化耕地保护;从沙化的程度来看,轻度占91.8%,中度、重度占的比重少,应加大对沙滩、裸沙地和干沟的治理;从沙区沙化的治理措施来看,主要以封沙育林和人工造林为主;从植被来看,盖度大于70%只占38.5%左右,草地退化严重,应加大对草原的保护和恢复。在有林地的地块中,杨类占木本植物的80%左右,西部造林以杨树为主的局面,没有改观。
3.沙化土地类型变化
前期659.6hm2衬流动沙地转为半固定沙地;前期339.1hm2流动沙地、3069.3hm2半固定沙地、3453.6hm2沙化耕地、14hm2非沙化土地。本期转为固定沙地;前期20.8hm2,流动沙地116.7hm2,半固定沙地4317.8hm2固定沙地本期转为沙化耕地;12788hm2固定沙地、2111.2hm2,非沙化土地本期转为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574hm2 半固定沙地、28391.1hm2固定沙地、2752hm2沙化耕地、32084.8hm2“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本期转为非沙化土地。①沙化土地面积减少33005.1hm2,其中,流动沙地减少1019.5hm2,半固定沙地减少3100.4hm2,固定沙地减少27111.7hm2,沙化耕地减少1773.5hm2。②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减少28694.8hm2。③非沙化土地面积增加61699.9hm2。④各地市中齐齐哈尔市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8675.4hm2,大庆市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4329.7hm2。通过两期数据比较进行动态分析,黑龙江省沙化土地监测区各土地类别及沙化土地变化趋势,轻度沙化土地面积占绝对优势,占沙化土地面积的91.8%,说明全省沙化土地正处于发展初期,具有很强的可逆性。通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黑龙江省土地沙化正处于治理逆转的良好阶段;沙化土地与大量的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减少,充分反映了全省沙化监测区土地沙化现状的局部好转;从土地沙化程度和沙化土地植被盖度情况分析,全省沙化土地正处于防治的关键时期。
4.存在的问题
4.1 2009年,全省土地沙化监测结果表明,2004-2009年5年间,监测区内在固定和半固定沙地上新开垦耕地面积达4434.5hm2,毁草开垦、毁林开垦、湿地围垦现象在一些地方十分严重,严重破坏了区域生态环境,使原有良好土地资源出现了严重的沙化、盐碱化现象。
4.2草原载畜量过大,超载放牧造成草原沙化、退化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由于立地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工造林成林难度大,不同程度地存在造林不见林的现象。资金严重短缺,投人不足,制约了防沙治沙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
4.3树种结构简单,病虫害严重,治理措施单一。全省的防沙治沙林的杨树造林面积占三北工程造林面积的70一80%。近几年来,我们虽然加大了树种结构调整力度,“杨家将”一统天下的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由于树种单一天牛侵人,虫害发生率高。
4.4造林地块难落实:土地二轮承包时,全省的农田、沙化土地和草原都承包给了农户,集体的机动地通过工程的实施大部分已经造林,随着退耕还林面积的削减和“两补一免”政策出台,农民更加珍惜土地,加之退耕还林和三北工程投人资金上的巨大差异,落实造林任务的难度越来越大。国家对各项林业工程的投入不应有太大的差距,以免造成误导。黑龙江省目前又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在资金投人和政策上都有很大的优惠政策,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也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致使大家喜欢干退耕还林,而不喜欢干治沙工程。给治沙工程的开展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沙化监测区尚未纳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沙化监测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营造的防护林和防沙治沙工程,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但是却始终没有享受到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为了实现沙化监测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建议应尽快把沙化监测区纳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
5.防治对策
5.1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根据不同自然、经济、社会等客观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沙治沙规划,遵循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突出重点的原则,分轻重缓急、明确目标实行分类指导,有计划地实施。
5.2以林草为主,多种措施科学合理配套,实行综合治理。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合理利用土地,充分利用空间。在产业结构上实行农林牧副渔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多层次利用,立体开发。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采取防、治、用结合。要加强对现有资源保护,防止进一步破坏。
5.3依靠全社会共同治沙。充分依靠各行业、各部门,依靠广大群众共同治沙,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实行谁治理、谁开发、谁受益。
不准随意修改防沙治沙规划;不准对除抚育更新性质外防风固沙林网和林带进行采伐,对林木更新困难地区已有的防风固沙林网和林带不能采伐;不准在沙化土地上砍挖灌木、药材及其他固沙植物;不准在沙摸边缘地带和林地、草地开垦耕地;不准截留、挪用防沙治沙资金。
土地荒漠化的防治,要做到“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整治,加强管理,注重效益”。对于水蚀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要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上游以防为主,中游防治中结合、以治为主,采取封山育林、营造水源涵养林,陡坡耕地退林还草、坡地改梯田等措施;对于风力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在半干旱农牧交错区及旱农区采取扩大林草比重、片林和乔灌草结合固定流沙等措施,在干旱地带沙质荒漠边缘的绿洲地区营造绿洲内部护田林网并在绿洲边缘设置沙障。
建立草地生态系统持续管理体系。鉴于我国退化草原生态系统治理的现状是边治理,边退化,退化大于治理的现状,因此建立适宜的草原生态系统持续利用体系,是遏制草原退化、恢复退化草原,达到长治久安的根本策略。在草地资源不足时,轮牧连续放牧有较大的优势,且对于同样的载畜水平,短时高强度放牧比长时间低强度放牧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然而适宜的草原利用体系随不同草原类型而异。阐明不同类型草原生态系统第一性生产力及其载畜能力、不同放牧方式和季节对草原草畜土系统的影响、草原植物生产力与家畜放牧强度间的相互作用模式、草原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等,是制定草原生态系统持续管理措施的基础。同时,草原地区土地经营等体制的优化则是在更高尺度上实行草原生态系统持续管理的策略。
地球的生态资源总是处于变化之中。这种变化大体是两类因素引起的。一类是来自生态资源之间或生态资源内部的相互作用(如各种灾变);一类是来自人类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前一类作用引起的变化,通常是正常的自然变化过程。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既可以表现为正面效应,即促使的效应,又可以表现为负面效应,即导致其退化的效应,也可以理解为生态破坏。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人的一些行为在短时期内看似有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出来。对生态环境变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应依据两条原则进行判断:①是否有利于人类的持续发展;②是否有利于人类所依赖的生态资源的持续存在和演进。
土地退化是困扰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水土严重流失、沙漠化和土壤盐碱化导致土地生产力衰退,最终彻底丧失功能,变成戈壁、流沙或劣地。土地严重退化对环境的反馈作用使生态环境全面恶化,气候更加干旱,沙尘暴灾害频繁,严重影响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恶化,牧、农、林经济的落后,贫困和文化落后等一连串的问题影响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既要改善环境质量,又要保持经济增长水平,这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西部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改善)这一对矛盾显得更为突出。一面是经济落后,人民贫困,发展速度滞后;一面是生态环境严重失衡,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和盐渍化严重。这些又反过来制约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与环境是一对矛盾,从长远看可以达到协调和统一,但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却是矛盾的。如果优先发展经济,势必会付出一定的环境代价。反过来如果优先保护环境,又不得不相应放慢经济发展速度。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毫无疑问要放在第一位。不过应该认识到,发展不应狭义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部分。发展只有使人民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得到改善,才是真正的发展。而且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的协调是可持续性的关键。可持续发展旨在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持良好的生产与生活环境,使社会人均福利持续提高。因此。我国政府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把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放到第一位。
事实证明,如果不从环境的角度来管理经济,经济增长就面临着极限。保护环境为的是保证发展,我们需要把人类社会、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考虑,注重协调约束各自的行为限度。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明智选择。因此,在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中国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已临近它的“外延”开发极限,随着人均资源的日益下降,如不致力于“内涵”上的调控,生态环境恶化将最终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而且,西部生态环境具有先天的脆弱性。在进行西部大开发时绝不能以生态效益去换取经济效益。如果不把合理使用资源、保护环境等内容包括在发展目标之内,任何经济增长都不会持续,任何经济改革都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
西部生态环境有其本身脆弱的一面,但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是人的经济活动对环境施加的压力超越了环境的容忍量。治理土地严重退化必须从减轻人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做起。西部大开发为扭转土地严重退化的局面带来难得的机遇,各级领导和群众应彻底转变观念,处理好环境治理、土地开发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创造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人类经济活动肯定还要加快。人的因素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一是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不顾环境条件和土地容量,任意开发土地资源,扩大耕地面积和牲畜数量,或者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采取“头疼治头,脚疼治脚”的应付态度,而不顾长远利益,结果必然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土壤盐碱化继续严重发展,流沙扩展,水蚀黄土和石灰岩地区的劣地继续发展,而绿洲地区土壤大片盐渍化。最终只能退出西部大多数地区;二是自觉地约束自身的行为,把人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变成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和谐发展的行为。认真贯彻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优先的方针,全面规划,采取有力的措施治理失衡的环境,使西部的环境达到“山川秀美”。
西部的山川秀美不是“锦秀江南”式的,应当是既有沙漠、戈壁,又有绿洲农业和雪山草地,既有高山大川,又有森林、湖泊、蓝天白云,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态平衡,经济发达,社会进步,欣欣向荣的景象。
3月22日上午,春风和煦,艳阳高照。位于巴彦淖尔市巴彦套海农场七分场处的内蒙古兴套川林业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兴套川林业公司)牧草治沙基地彩旗招展、热闹非凡,来自北京中元阳光农牧有限公司(下称北京中元农牧公司)和兴套川林业公司的30多名工人亲手在乌兰布和大沙漠种下了一棵棵既能防沙治沙,又能用来做牛羊等牲畜饲料的新型牧草——“神农草”。
其实,说是乌兰布和沙漠也不太确切,准确地说这里应该是乌兰布和沙漠最东北的边缘——巴彦套海农场。虽然,这里不是乌兰布和沙漠腹地,但一路走来记者看到的却也是茫茫大漠、遍地沙海。
据北京中元农牧公司总经理关德田介绍,此次之所以选择在千里之外的乌兰布和大沙漠种植自己精心培育多年的神农草,是缘于他的合作伙伴——兴套川林业公司。
兴套川林业公司是巴彦淖尔市当地一家专业从是林木和农业开发的民营企业,现已被国家林业局指定为“十二五”防沙治沙项目生态林育苗基地。目前,兴套川林业公司已建成2000亩的生态林育苗基地、3000亩的花灌木生产基地和3000亩的标准化葡萄园区以及7000亩的水产养殖水域。
“一个优质的牧草品种,只生长在良田沃土里不行,他们(兴套川林业公司)这有3万多亩沙化土地,我就是要让神农草在这种高寒、高热、干旱的沙漠里扎根、发芽、生长!”关德田信心十足,并对这次合作前景很是看好。
蒙西地区最大的生态林苗木基地
一畦畦、一垅垅、一块块两米多高,笔直挺拔的苗木幼林或整齐划一、或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上,在每一块苗木品种的埂垅旁都挂有该苗木品种的名称和简介,新疆杨、胡杨、青杨、白柳、白榆、旱柳、小叶杨……大有古代沙场争战排兵布阵之势,其场面煞是宏伟、壮观。走进兴套川林业公司苗木基地,记者的眼前突然幻化出与茫茫大漠、遍地沙海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
“这块苗木基地,整体计划是一万亩,2011年9月动的工,到现在一期的2000亩苗木种植基本结束,你看,这些苗木长势非常喜人……”兴套川林业公司总经理李永清向记者介绍。兴套川苗木基地是国家林业局指定的国家“十二五”防沙治沙项目生态林育苗基地,承担有很重的防沙治沙任务,将为1万平方公里的乌兰布和沙漠治理提供生态种苗,要在乌兰布和大沙漠里筑起一道绿色屏障,使西部“沙尘暴”的源头得到有效治理。
据了解,袭击我国的“沙尘暴”主要有四条路径,其中有三条都要经过乌兰布和沙漠的乌海风口,这里是西北、华北甚至全国沙化、荒漠化及“沙尘天气”的一个重要源头。
“十二五”期间,兴套川林业公司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国家“十二五”防沙治沙区域、农垦经济转型等三大有利时机,争取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大力发展苗木繁育及园林绿化等防沙治沙项目。自2011年4月公司成立至今,已投入数千万元资金,目前,该公司是内蒙古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生态林苗木繁育基地。
阴山脚下的万亩葡萄种植园区
在兴套川林业公司苗木基地采访时,记者正巧遇上巴彦淖尔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市农牧局局长、市林业局局长以及磴口县的主要领导前来视察、指导春季防沙治沙工作。听说是北京来的新闻媒体,贺宝福副市长非常高兴,与记者一同驱车前往兴套川林业公司万亩葡萄种植园区和牧草治沙区现场查看情况。
万亩葡萄种植园区位于兴套川林业公司苗木基地东侧10多里外的阴山脚下,放眼远眺,山脚下白茫茫一遍,犹如泛着层层涟漪的偌大湖面。然而,就在所谓的万亩葡萄种植园区,大家左右寻找但都未发现有葡萄苗木的影子。
“呵呵,你们看都藏在沙子的下面呢。”正当人们疑惑不解时,只见李永清下到沙地弯腰掀开了沙垅上覆盖着的白色地膜,然后扒开黄沙,葡萄幼苗的藤蔓便展现在众人的面前……“哦!不错,不错,你们的防冻工作做的很细致呀!”贺副市长连声称赞。原来,由于乌兰布和沙漠冬天的气温极低(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为确保葡萄幼苗的成活率,入冬前工人们就已把葡萄幼苗藤蔓全都埋藏在厚厚的沙层下,并用地膜覆盖在上面,以免葡萄幼苗被冻死、冻伤。所以,白色的地膜被风一刮,远远地看上去就宛如偌大的,闪着粼光的湖面,堪为壮观。
“‘桃三杏四梨五年,葡萄最多两三年’,这葡萄是去年春上种的,今年就差不多能有挂果的啦。”李永清说。
据了解,兴套川林业公司这块葡萄种植园区总体规划是1万亩,预计投资1.3亿元,目前,一期已完成500亩食用葡萄和2500亩酿酒葡萄种植,后期还要建葡萄酒庄,走葡萄酒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路子。
实地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沙漠里种葡萄不像是在一般的土地农田里种植,沙漠里夏天气温高,冬天又极寒,沙子易漏水,保墒性很差,兴套川林业公司在茫茫大沙漠里要想开发出1万亩葡萄种植园区,还真是不容易。从立项到种植,兴套川林业公司动用各种机械数百次,平整沙丘沟壑10000多亩,出动劳动力达千余人次之多。为了改善土壤结构,他们还专门从附近的农场或养殖户家里购买大量的牛羊粪等有机肥料,给葡萄苗施压底肥,其目的就是要完全按照国家有机食品认证的标准进行种植作业,为以后能够生产出优质葡萄和葡萄酒做铺垫、打基础。
“我们计划利用与法国波尔多同纬度这一特点,结合沙地日照时间长这一自然条件优势,培育摩尔多瓦、赤霞珠、霞多丽、桑田尼等20多个品种的葡萄。届时,还可以通过与旅游公司合作,开展草原、沙漠及沙葡萄酒文化旅游等项目,推动乌兰布和大沙漠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聊及兴套川万亩葡萄种植园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时,李永清脑子里有很多很多的规划与布局。
防沙治沙新型牧草落户大沙漠
与静谧的葡萄种植园区相比,其东侧的牧草治沙基地里则是机声轰鸣、彩旗招展,呈现出一片繁忙热闹的场面:拉运牛羊粪等有机肥料的农用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远处的沙丘后几台大型铲车不时冒出阵阵黑烟忽上忽下地在沙丘沟壑中穿梭奔波;靠近田埂已经平整好了的数百亩沙地里30多名工人正在划线、挖坑、浇水、施填有机肥料和放置牧草根苗……
据李永清介绍,这片牧草治沙区整体规划也是一万亩,前期准备先移栽牧草根苗200亩,育苗移栽2000亩,到2015年底将完成一万亩的牧草治沙基地面积。
“这两大卡车牧草根块,都是昨天晚上刚从北京运送过来的……”关德田捧过来一棵牧草根块放在地上向众人展示。
不远千里从首都北京运送过来的,既能防沙治沙,又能用来做牛羊等牲畜饲料的新型牧草引起了贺副市长注意。他饶有兴趣地询问了牧草的生长习性、适应能力、营养成分以及牧草深加工等方面的情况。
“这种牧草叫‘神农草’,属菊科多年生植物,一般株高2-3米,能抗拒40℃以上的高温和零下30℃的严寒,种一次可以连续收获15年以上。另外,它的分蘖能力很强,每棵牧草至少能分出20多个根芽,根系也极为发达,能扎到地下两三米的深度,因而,防沙治沙效果显著。这种牧草的干草和鲜草粗蛋白含量一般在15—25%之前……它不但能防沙治沙,为牛羊等牲畜提供饲料,而且还是一种人畜可以共食的高级营养蔬菜,同时,还能进行产品深加工,从中萃取黄金般价值的‘SOD’……”在听完关德田的介绍后,贺副市长极为高兴,表示两个月后会专程赶过来查看牧草的生长情况。
“苗木产业,葡萄产业,牧草产业、观光农业……现在看来,兴套川林业公司所走的这条沙产业之路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在参观完兴套川林业公司基地各种防沙治沙项目后,贺宝福副市长神情显的极为轻松愉悦,当场表示市、县两级政府一定会全力支持兴套川林业公司的沙产业项目。
[关键字] 水资源开发 塔里木河 环境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65-2
0 前言
塔里木河是新疆的"母亲河",开发和利用塔里木河上游水资源,关系塔里木河源流地区及干流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的恢复更是息息相关。
1 塔里木河流域概况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其流域水系为"四源一干",即叶尔羌河、和田河、阿克苏河、开都河-孔雀河及塔里木河干流。塔里木河干流指叶尔羌河、和田河、阿克苏河汇合处肖夹克岛台特玛湖,干流全长1321km,塔里木河流域地表径流总量为2.1×1010m3。本文所讲的塔里木河上游主要指塔里木河流域的叶尔羌河、和田河、阿克苏河三源流。
2 塔里木河上游水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叶尔羌河多年平均流量为6.9×109 m3,地下水天然补给量6.1×108 m3,已开采量为3.2×107 m3,流域水资源总量为8.5×109 m3,现引水量为6.5×109 m3。叶尔羌河下游穿越数百公里的沙漠,沿河渗漏、蒸发消耗水量较大,洪水期才有水汇入塔里木河,多年平均汇入塔里木河的水仅为2.68×108m3。
和田河流域年均地表水径流量为4.23×109 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36×109 m3,水资源总量为6.2×109 m3,现开采地下水仅1.5×107 m3,引水量2.76×109 m3,引水率为56.8%。流域现有灌溉面积1.32×105 hm2,其中耕地面积9.3×104 hm2,综合毛灌溉定额为1300m3/亩,河道下泄水量2.1×109 m3。由于下游近400km的河段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沿途河道渗漏和荒漠植被消耗了大量的水,至汇入塔里木河的河口处(肖夹克)只有1.1×109 m3,河道输水率仅51.4%。
阿克苏河多年平均流量为7.45×109m3,地下水资源量6.35×109m3,灌区水资源总量为9.78×109m3,现有灌溉面积2.18×105 hm2,综合毛灌溉定额为1460m3/亩,渠系有效利用系数0.35。由于灌溉回归水量大,阿克苏河平均汇入塔里木河的水量为3.5×109m3。
塔里木河三源流地区经济落后,水利工程陈旧,山区控制性工程少,可调节能力差。节水灌溉方式不普及,灌溉方式落后,蒸发渗漏严重,渠系利用系数低。塔里木河三源流和田河、叶尔羌河、阿克苏河渠系利用系数分别为0.39、0.35、0.35,渠道渗漏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
3 塔里木河上游水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
3.1水量减少,水环境问题突出
3.2河道断流,生态环境退化
(1)河道断流,地下水位下降
源流区灌区用水增加,河道引水量增大,和田河、叶尔羌河、孔雀河下游不同程度地出现断流现象。
塔里木河上游大量取水,河道缺乏治理,到达下游河段的来水量逐年减少,致使下游河道逐渐无水下泄而干涸,其尾闾也几次向上游移动。同时,随着河道断流,造成下游的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
(2)天然植被严重衰败,生物多样性受损
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大面积湿地丧失,以胡杨为主体的荒漠河岸植被和以柽柳为代表的平原地灌丛等天然植被严重衰败。
(3)沙漠化强度加重
塔里木河干流及塔里木河下游,由于河道断流,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植被衰败,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土地沙漠化现象,尤以塔里木河干流土地沙漠化现象最为严重。
(4)土壤盐渍化危害严重
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灌排不配套等原因,塔里木河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十分严重。
4 塔里木河上游水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及环境保护对策
4.1管理措施
坚持生态与经济、源流与干流、上游与下游协同发展的原则,实现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应用市场的行政的手段,实现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双赢目标。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和调节机制
强化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的管理地位,确保塔里木河流域各族人民"公共利益"和发展。
建立合理的分水方案和调水机制,实施严格的取水许可和水质监管制度。建立水市场调节机制,提高其空间配置的合理性。
(2)贯彻节水优先,治污为本的原则
积极进行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规划,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特色经济,倡导推广各种节水技术,压缩高耗作物面积,控制流域农药、化肥的施用种类和用量,积极 发展生态农业,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强农业管理,防止面源污染。
(3)加强法规建设,依法进行流域管理
严格按照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执行,制定相关的配套规章,建立健全流域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审查制度。
4.2源流区向塔里木河干流供水水量与水质保证措施
(1)加快进行各源流区规划治理措施的实施,保证节水量满足综合治理规划的要求,为向塔里木河干流供水创造基础条件。
(2)实行"三水"统管,即对河水、泉水、井水的统一管理,统一收费。适当调整水价,改变目前水价偏低的局面,通过经济杠杆对水资源的合量配置和管理起重要的导向作用。
(3)实行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配,各级灌区的水量都应按限额要求出管理处、所、站逐级分配,严格禁止超定额引水;协调灌区间,特别是上、下游灌区的分水比例;杜绝农业生产挤占生态用水,特别是流域生态用水。
4.3统筹规划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和地下水是水资源合理利用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进行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时要进行统筹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发挥水资源利用的最大经济效益。
4.4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1)开发地下水实行灌排结合。
(2)提高源流水地区水资源可利用效率,由水资源的粗放低效向合理高效利用转变,加大流域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流域水资源监督机制。
(3)加快塔里木河源流区河道整治。重点是叶尔羌河流域和和田河流域向塔里木河干流泄水的河道的整治工作。加快阿克苏河流域的水资源的管理力度,实现主要工程由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统一调度管理。
(4)通过科学合理规划条田,进行土地平整;加快农田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等措施加强流域内中低产田的改造,提高作物单产,最终提高单方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效益。在灌区内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喷灌、滴灌和低压管道输水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高产栽培模式和优化流域内种植结构来达到节水目的。
4.5水质保护措施
(1)控制向塔里木河下游排入农田含盐污水。
(2)大力发展农田节水灌溉,减少农业引水量;灌溉定额降低,一方面可以使灌区土壤盐渍化程度得到改善,另一方面,排水量的减少,可以降低由农田排水带出的盐量;加强水质管理,限制明排将高矿化度的农田排水排入河道。
(3)保证各源流向塔里木河的供水量,并对供水水质提出明确的指标要求。
21世纪科学技术突出海洋,海洋高科技领先是未来强国标志。海洋经济进入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善生态环境为整体内容的海陆一体的系统发展阶段[1]。辽宁拥有岸线2290公里,占全国的1/8。拥有管辖海域面积15.02万平方公里,处于“新东部”经济区划的最北端。2009年7月,国家原则上批准辽宁沿海规划,辽宁经济改革上升为新时期国家战略。辽宁经济发展有利条件是:临港优势明显,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丰厚,具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条件。不利因素是:陆地资源萎缩、生态环境不佳、渤海污染已尽极限;海洋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寻求海陆一体联动发展,推动海洋经济创新,对辽宁意义重大。
一、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瓶颈
1.辽宁海洋经济呈粗放发展。“海上辽宁”战略实施以来,海洋经济持续增长,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13461.6亿元,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2051.4亿元,占全省GDP的15.2%,海洋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与其他沿海省份相比,辽宁海洋产业结构比较落后。海洋渔业、船舶工业等传统产业占比重大,呈粗放式发展。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起点高、发展速度快,正成为辽宁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①
2.渤海污染严重。渤海是中国唯一半封闭型内海,动水势力薄弱;辽河、凌河流量减少。城市垃圾、工业废水、海洋过度开发,使得渤海无机氮、无机磷、石油等三种污染物严重超标。20世纪末环渤海污染面积达56%。2001年国务院规划投资555亿治理渤海,计划实施项目427个,然而污染继续扩大,2009年环渤海污染面积上升为60%,辽东湾是严重污染区超过60%,专家呼吁未来渤海将成为“死海”。
3.海洋新兴、未来产业受技术经济制约。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是海洋经济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渤海含盐率低,适合做淡化海水源。辽宁规划到2015年海水淡化达到1.5亿立方米/年,海水直接利用达到107亿立方米/年。海水淡化方式含多级闪蒸、反渗透膜法等,由于淡化过程对石化能源高度依赖,成为大规模生产的障碍。海冰淡化成本低于能源法,中国是世界上首个进行海冰淡化研究的国家。环渤海地区可开采的海冰约100亿立方米,涉及采集、运输、储存等环节,受自然条件与经济技术制约,大规模海冰淡化未进入产业化。海洋能(流浪能、盐度差能、温差能、潮差能)、海上风能、海水农业等未来产业,处于研发阶段。海上气候、环境与海洋资源特殊性,使未来产业投资大、风险高。
二、辽宁传统矿区生态治理与经济转型
1.传统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辽宁自然资源丰富,矿山开采业占陆域比例大,受煤矿、铁矿资源枯竭困扰,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矿山开采对城市的地形、地貌、植被和大气环境破坏严重,地质环境诱发的各类问题日渐突出。建国初期,由于没有土地复垦及利用规划,阜新、抚顺等传统矿区产生大面积沉陷区、排土场、矸石山,面临生态治理与经济转型的双重任务。借鉴国外经验,中国完成矿区土地复垦标准的编制。生态恢复技术主要以土壤改良、人工绿化、沉陷区蓄水重建等作为复垦目标,同时发展养殖、旅游等多种产业,使生态用水成为大的用水部门。而传统矿区多是水资源缺乏地区,中国北方持续干旱,通过大气降水、地表径流补充地下的作用效果甚微。矿区整体生态系统尤其是地区水环境,很难在环境自净和自然演替作用恢复原来的平衡[2]。2009年阜新水资源公报显示,阜新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减少了44.8%,地下水资源比多年平均值减少了31.6%。煤炭企业破产后阜新成为资源枯竭型地区,面临水资源枯竭形势更为严峻。
2.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2001年阜新被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建立了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产业布局。2006年转向风电、煤制天然气,以工业突破替代农业强市。阜新利用蒙东丰富的褐煤资源发展新型煤化工,煤与水资源均来自境外,存在不容回避的资源瓶颈和环境污染隐患。生态经济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经济转型应结合地区实际背景,立足于尊重自然和恢复自然生态。同是煤炭资源枯竭,德国鲁尔地理位置优越,水资源丰富。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衰退,鲁尔区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成功完成经济转型。阜新长期高度依赖自然资源,使其在煤炭衰退后不能摆脱困境。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吸引力降低,集聚资本、人才要素的能力弱。辽宁传统矿区的发展优势是什么?改变煤炭单一结构,优势资源再造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关键。
三、辽宁海陆一体化模式选择
1.辽东湾与传统矿区资源互补性分析。辽东湾与传统矿区在资源、技术领域存在较强互补。渤海污染严重,水体交换差,转向内陆处理是措施之一。海洋开发大背景下,传统矿区以近海有利条件,具向海洋要资源的区位优势。许多沉陷地、废弃采矿场亟待改造,生态治理需水量大,海水经淡化处理可提供长期、稳定支撑。
2.辽东湾海岸带陆向延伸特殊功能区———内陆海洋。海岸带是陆地、海洋、大气交接处,是物质、能量交换密集区域和环境生态脆弱地带,是研究地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3]。辽东湾污染严重,即便是达标排放,水体质量改善微弱。对污染提供泄放渠道,治疏结合,是治本措施,“疏”即由海岸带转向大陆内部处理。抚顺西露天煤矿、阜新海州露天煤矿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采,留下深达数百米,出露面积数十平方公里的坑体。两大采矿场距离海岸100~200公里,海拔在200米以下,引渤海水入矿坑使其成为人工海湖,意义重大:(1)有效治理辽东湾;(2)大规模海水淡化为矿区生态恢复与沙漠治理提供水资源;(3)内陆湖无风浪、无潮汐,降低海洋高科技科学研究投资成本。2009年国务院治理渤海失败,原因是政通多门,检测数据不真实,尤其是不采取“自净化”得力措施。环境水利学的“自净化”学说条件有两个,一是流动水面与大气交接面相互混掺提高复氧环境,利于水生物生长和有机污染物降解;二是水的静态(亚静态)吸附和沉淀,后者自净化作用强[4]。
吸附和沉淀的治理效率决定水体三要素,即:深度、流速(静态或亚静态)、面积,露天矿坑条件优越。根据国际地圈—生物圈(IGBP)计划,考虑海岸带海域及相邻陆域(一般不大于l0km)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地理区位,中国将海洋功能区划分为开发利用区、整治利用区、海洋保护区、特殊功能区和保留区五大类。由废弃露天矿与海水形成的内陆海洋环境,可用于治理海洋污染,同时发展海洋经济,是海岸带陆向延伸的特殊功能区域。韩立民、卢宁(2007)认为,沿海地区的发展和海洋经济的壮大是海陆一体化的初级阶段,在高级阶段,通过市场作用,要素和产品在沿海与内陆之间流动,逐步实现经济技术的梯度转移。渤海污染严重,制约辽宁海陆一体化进程。内陆海洋模式基于海洋污染治理,是海洋经济由沿海向内陆扩散、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中间阶段或试验阶段,将促进海洋科学创新。考虑环境风险、生态影响,内陆海洋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扬程低,能利用潮汐能、海上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提水动力;距海岸近,有盛水坑体;具有海水回流地形,防止土地盐碱化。海州露天矿距辽东湾100Km,海拔123m;抚顺西露天距辽东湾200Km,海拔60m;本溪南芬露天铁矿海拔300m,上述地理特点对引海水各具条件。应用测量、3S技术,综合考虑地理、生态、气候因素,科学优化选择引水、回水路线。#p#分页标题#e#
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净化辽东湾。引西辽东湾海水入露天矿坑,吸附和沉淀污染物。海水回流,是用经过复氧的净化海水治理东辽东湾。西拉东推,有效治理渤海。
(2)提供水资源,恢复传统矿区生态。能源法海水淡化,与矿区发电厂、煤化工等企业结合,走综合利用之路是降低海水淡化成本的有效途径。建设一定规模的盐厂,同时发展海洋化工,提取钠金属和氯气,还可生产石膏、芒硝、氯化钾、硫酸镁和溴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露天矿采矿场灌入海水,冬季适合发展大规模机械化海冰淡化。与在辽东湾进行海冰淡化比较,内陆海湖无风浪,优势明显。辽宁地区0℃以下天气为120天,依日厚20cm计算,采矿场出露面积20平方公里,一年可以生产淡水5亿立方米。阜新与抚顺可成为海水淡化生产基地。海冰淡化水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等众多领域。渤海海冰融水pH值在6.89~6.73之间,适合灌溉,可用于改造传统矿区废弃土地为宜农、宜林的良田。阜新彰武地处内蒙科尔沁沙漠边缘,辽北沙尘暴影响朝鲜、韩国、日本,以冬季埋冰、春季种植树木和植物,可用于治理沙漠,大幅度推进绿地。
(3)推动海洋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研发。在实体海洋进行科学研究,存在气候、环境多因素障碍,投资大、风险高。亚静态“内陆海洋”不受海浪、潮汐、台风等恶劣气候影响,适宜海洋某些领域科学研究与试验。潮汐能、海上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作为提海水动力,为海洋能源的利用提供新的视角。内陆湖可实现世界最大规模海水源热泵,满足城市冬季供暖,甚至可实现对整个城市集中空调。目前国内外海水源热泵以及制冷规模受限制的主要原因是,前端水源距海岸远和要求一定海水深度,导致一次性投资及运行费用高。内陆海湖将带动传统矿区旅游业进入国际行列,打造世界级工业遗产旅游品牌,促进地区文化进步。
4.海水污染防范是可行性关键。露天矿经历半个多世纪开采,穿透了潜水层、承压水层多层地下水。如果直接充入海水,污染地下淡水不可避免。借鉴中国滨海地区防止海水入侵措施,实施实体帷幕、水利帷幕组合,可有效防止污染地下淡水资源。将历史从露天矿排出的土石回填,同时修整露天矿四周陡坡扩大出口面积,提升湖底高度。回填时底部夯实加固,底部和斜坡施工多层胶泥土层,由坑底覆盖于潜水层之上。目的是防止污染地下水;减少矿坑单位面积蓄水量,降低调水成本。灌水前,预置污染处理设备。
四、战略意义
1.对中国多矿区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除煤矿外,还有铁矿、油叶岩矿等,北方露天煤矿至少24个。在资源枯竭地区发展“蓝色经济”,为传统矿区提供更丰富、更持久的自然资源,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2.创新海洋经济。内陆海洋与实体海洋相比较,等面积效益会有数十倍甚至百倍的悬殊差异。发展沿海内陆海洋经济,具有稳定、持久、效益规模性。中国地域广大,海岸线漫长,将辽宁经验向中国1.8万海岸线延伸和推广,会给国家带来经济飓风。
3.海洋农业———前瞻性国家战略。地球生物资源80%在海洋,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海洋产品可满足300亿人生存。海水农业是第三次农业革命,但需要超过数十年的时间。沿着内陆海洋农业模式向实体海洋所延伸,可使海洋农业的科学思想在不到十年时间内在中国初见成效。
4.开拓多领域科技创新。可为国家多领域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动力。诸如海洋污染“自净化”;机械化大规模冰析法海水淡化;热泵技术用于城市供暖和其他能源;内陆海洋农业;海冰治理沙漠等。
5.开辟特色的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路径。总结矿区涉海水利工程的系统经验和数据,以规范性和标准化集成和发展国内外装备制造业成果,提高辽宁装备制造业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