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互联网流量估值

互联网流量估值

时间:2024-03-10 10:12: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互联网流量估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互联网流量估值

第1篇

一、回归派:重新定义用户价值

1、奇虎360

周鸿祎今年最得意的事情就是私有化过程中被国内投资人争抢,这说明投资人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也说明奇虎360未来的潜力。有消息称,公司私有化总对价折合人民高达603亿元,而如果上市的话,估值将超过2000亿人民币。无论如何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这种高估值,主要是源于奇虎360数亿的用户规模。在美股,国外投资人并不了解奇虎360的商业模式,更多的是着眼于财报,因此估值一直上不去。而在国内,仅仅在国内安全市场老大的地位,就足以让奇虎360市值轻松突破千亿大关。

2、巨人网络

巨人网络私有化的商业逻辑和奇虎360大致相同,私有化的过程路径也出奇的相似。其私有化总对价达到了30亿美元,而未来国内上市的估值也突破了1000亿人民币。

其实网游的概念在美股一直并不吃香,最先上市的盛大就一直抱怨华尔街给出的市值不合理,尤其是在手游出现爆炸式增长时,国外投资人看不到用户的价值。相反,这些在国内却容易被理解。因此除了盛大、巨人,一些海外上市的二线游戏公司,也都开始了私有化进程。

3、分众传媒

分众传媒谋划国内上市已经有数年了,这一次终于赶上了好时候,其私有化总对价高达37亿美元。相较奇虎360,分众传媒比较幸运,因为动作早,已经找到了一家壳公司,能较快的完成回归计划。公司总股本41.16亿的市值高达人民币2163.78亿元。这与2年前,分众传媒从纳斯达克退市时相比,已然暴涨了13倍有余。

二、纯互联网派:释放流量及商业模式创新的红利

1、新美大

自从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后,公司的估值已经达到了200亿美金。有业内人士分析,新美大有可能选择在国内的战略新兴板挂牌。虽然这种预测,离最终实现还充满变数,但是新美大已经具备了IPO的条件,无非是在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可以预料,如果一旦开启上市步伐,新美大就会是下一个巨头。它对O2O,甚至整个移动互联网领域带来的影响将非常深远。

2、爱奇艺

去年年底,爱奇艺CEO龚宇明确对外界表示,正在拆除VIE架构,未来将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虽然视频网站的实际市场估值低于社交、搜索、电商等模式,但是网络视频却是互联网行业用户最为广泛的服务,其流量占到中国整个互联网流量和移动端流量的半数以上。爱奇艺作为国内排名数一数二的公司,自然会享受这样的红利。

而另一方面,爱奇艺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比如会员制、自制剧等,也有助于公司在资本市场进一步推高市值。

三、“互联网+”派:新一轮资本市场的风口

1、神州专车

“互联网+专车”市场是最近几年出现的大风口,未来规模可以达到万亿级别,而神州专车就是其中推动整个行业高速发展的公司。和竞争对手不一样,神州专车通过自己的B2C模式,能够把线下的自营平台经营好的同时,也能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来优化用户体验。

另一方面,神州专车通过差异化竞争,走高端路线,从而有可以预期的盈利曲线,这也和竞争对手一味烧钱形成鲜明对比。这使得它能抢先在竞争对手前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实际上,这也是所有优质“互联网+”企业的特点——能在传统领域玩转,又能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上打造良好的用户体验,从而形成一种巧妙的平衡统一。对于这种代表未来、前景清晰的企业,资本市场自然会给出相对较高的估值。

第2篇

CDN项目 迎来快速发展

说起网宿科技,首先要谈谈CDN产品。CDN加速平台规模高速扩张,带宽储备已经从去年的1.8T提高到目前的4.0T。这为满足今年“双十一”当天迎接电商网站页面加速服务日峰值带宽700G的需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不同客户的网民使用产品的时间分布、流量分布等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CDN加速平台规模效应出来了以后,不同类型访问的错峰分时效果,能大大提高平台带宽的利用率,减少储备带宽的冗余度。第三季度的冗余度达到了历史新的低峰,超过了国内一线互联网巨头。这是毛利率得以快速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司与运营商的议价能力、公司设备使用率、客户端带宽复用率都出现明显的提升。

网宿科技的CDN产品营收增长来源于2个领域。一是针对互联网行业的加速服务,包括针对大型互联网公司的APPA产品和针对中小企业WSA产品。APPA产品业务已经进入了竞争对手“蓝汛通信”的政府、企业等传统行业信息化领域,直接挤占了对手的份额。第二是针对运营商的CATM业务,该项业务从2012年四季度起解决中国移动固网业务薄弱、网间结算成本较高的问题,在CDN产品线中的收入贡献占比提升。

4G商用 催化CDN需求

2013年12月初,4G牌照的发放消息,造成了网速科技股价的盘中跌停。部分投资者认为手机访问速度加快,将削弱互联网行业对CDN的需求。这是对CDN产品的一知半解所造成的错误理解。

首先,手机终端的上行和下行访问的平均速度若达到100Mbps,将催化高清视频、手机游戏、富媒体展示APP等的应用服务,高速增长的流量将直接为公司带来结算业绩。其次,严格来说,4G商用并不能从源头上提升上网速度,它只是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速度瓶颈。但是其所有数据的流量,都是从主干网上获取的。在主干网带宽短期之内不会改造的背景下,单个CDN节点服务器所能承担的访问频率、缓存数据和负载极限,都是有明确的限制的。CDN服务节点,不仅仅起到数据分发的作用,更大的一个作用是分流主服务器上的访问和压力。因此,“最后一公里”瓶颈解决了,巨增的流量将对原有的主干网、CDN服务器带来更集中的访问压力。互联网公司和中小企业为了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必然加大CDN服务器的部署,将“中间一公里”的瓶颈逐渐放宽。毫无疑问,4G的商用,将在未来数年催化出更大的CDN需求。

业绩增速确定 估值切换在即

根据网速科技官网消息,今年双十一活动当天,电子商务企业客户在公司CDN平台上的带宽峰值达到700G,同比增长70%以上。根据前期调研信息,预计2013年Q4的营收增长范围将在40%左右,可以大致推断出Q4单季净利润为0.806亿元,全年实现净利2.146亿元。

岁末年初,随着关于新股发行体制和IPO开启的消息逐步被市场消化,市场对于未来创业板的走势和成长股的未来产生很大的了解分歧。主流观点认为,创业板大扩容之后,整体估值中枢将下移。这点没有异议。我的观点是,IPO采用注册制度之后,上市更为容易,上市公司数目繁多,质量良莠不齐,在这种市场环境下,真成长的股票将变得更为稀缺。从美股和港股市场的经验来看,具备良好前景的互联网公司,都具备大幅的估值溢价。IPO注册制度后,只要CDN行业发展的前景依旧光明,网宿科技所享受的市盈率依然坚挺。

因此,笔者在网速科技2013年全年EPS为1.39元/股的假设下,预计2014年取得55%的净利润增速,并且依然维持2014年55倍的估值水平,目标价为118.5元。

每年的年底12月份至次年的2月份,具备较高业绩增速的成长股,只要业绩可见度高,那么将必然迎来一波确定性大的估值切换行情。网宿科技的发展不受经济短期波动影响,前期硬件铺设和软件研发进展顺利,客户关系稳定,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成为行业龙头。业绩将短期受益于4G牌照发放和移动终端流量的迅猛增长,长期受益于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现在创业板市场低迷,人气惨淡,它的走势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但是笔者愿意借用一首词《卜算子.咏梅》来表达对它未来发展的看法: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第3篇

一梦三年,雄心依旧。在互金概念已旧、金融科技尚新的当下,酝酿上市已久的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众安保险”)以保险科技第一股的姿态,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H股招股说明书。

一切如约而至,2017年-2018年实现上市早已列入众安保险当初的规划。市场预测,如一切顺利,众安保险将在今年三季度完成上市。

一位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资深人士表示,虽然成立时间短,但A轮融资已过去两年,正处于烧钱期的众安保险“不能再等了”。从宏观形势来说,在沪港通、深港通相继开启的政策利好下,也算赶上了好时机。另外,其两大股东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下称“蚂蚁金服”)以及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下称“中国平安”)旗下的陆金所迟迟未上市,亦促其上市提速。

然而,对于众安上市,业界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估值预期:一边是互联网金融概念下500多亿元的估值,另一边则是基于保险业绩30多亿元的估值。作为科技保险第一股的众安保险究竟价值几何?天壤之别的估值,恰恰反映出业界对处于风口之上的金融科技概念股的定位和认知上的分歧。

在互联网金融元年衔玉而生的众安保险,背负“三马”共建的基因,在亮相伊始就成为焦点。其成立之后不久,借互联网金融的热潮,易安保险、泰康在线和安心财险等三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亦相继成立,从而形成四家各执一端的互联网保险格局。截至今年首季,四家互联网保险公司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7.03亿元,同期增长达179.64%,在网销业务中的占比已达15.42%。

如果具体而微地分析公司个体以及具体的业务指标,可能会是另一番景象。从众安保险来看,三年来虽然勤于各种技术探索,但似乎“杀手级”产品并没有出现,车险保费亦与预想中的数亿规模差距甚远,险种几乎全线亏损,过于依赖股东业务,成本支出高企。基于这些表现,互联网和金融界各自从不同视角,给出了相差悬殊的估值。

两年前A轮融资时,众安保险的巨量估值,便引发不同的评判。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众安保险作为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被加持的“关注溢价”,是其获得远高于保险同行估值预期的主要原因。

众安保险诞生以来,一向强调自己的科技基因,在招股说明书中更是定位为“保险科技公司”。而在保险业看来,无论从其产品结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乃至监管主体来看,众安保险本质上仍是保险公司。

有互联网金融人士指出,在金融牌照门槛提高、监管趋严的当下,特别是去年央行对金融科技划出“不得直接从事金融业务,须与持牌机构合作”的底线之后,作为持牌金融机构的众安保险,尽管保险业务不尽如人意,但其投资价值远超普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这是其高估值的逻辑。

众安保险亦深谙其一手保险一手科技的价值。众安保险CEO陈劲此前曾对媒体表示,众安保险以保险为工具,以技术为基础,构建一张价值网络。

去年成立子公司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众安科技”)之后,众安保险加快了打造科技板块的步伐,颇有向其股东蚂蚁金服和中国平安看齐的意味。登陆H股后,是否能够借资本之力实现新的谋篇布局?

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对即将成为首只互联网保险股的众安保险,“一直听说,从未了解”。在长达500多页的招股说明书里首次披露的诸多数据,将勾勒出众安保险怎样的面目? 上市估值分化

6月的最后一天,香港联交所公告栏里出现一则招股说明书,迅速引起市场关注:这是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递交的H股IPO招股说明书。这意味着,如获顺利上市,其将成为保险科技第一股。

IPO团队阵容不可谓不豪华:JP摩根、瑞信、UBS瑞银、招银国际组成联席保荐人。据媒体报道,众安保险拟向数家战略投资者出售5%-10%股权,H股IPO集资规模高达12亿-16亿美元,估值原则上不低于90亿美元(约合610亿元人民币),不过,据《财经》记者了解,上述事项目前还未最终确定。

成立三年有余就登陆资本市场,无论是作为互联网金融公司还是保险公司,速度不可谓不快。据了解,无论是投行还是众安保险内部,都感到出乎预料。

不过,对于众安保险来说,上市早已是其既定战略。早在2014年12月,众安保险股东大会批准设立以权益结算及以股份为基础的补偿计划。随后,众安保险实施员工持股计划,2015年初授予董事和员工6000万股股份。2015年修订员工持股计划,上海灏观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上海谦果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入场,接盘其并列第二大股东优孚控股有限公司所持6000万股股份。

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被业界视为其IPO的前奏。据了解,很多公司上市前以原始股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既利于明晰股权,又能稳定核心团队,分享上市成果。参与者的成本亦比较低。以众安为例,其员工持股计划每股为1.5元。

与此同时,众安保险亦启动A轮融资。2015年6月7日,完成A轮I资,摩根士丹利、中金证券(香港)、鼎辉投资(CDH Avatar,LP)、凯思博基金(Keywise ZA Investment)和赛富基金(Equine Forces Ltd)五家新股东加盟,以每股24元人民币、总计57.75亿元认购众安保险2.41亿股外资股。与原始股东主要来自互联网业不同,此次进入的五家新股东悉数来自投资界,此举亦被业界理解为其在铺路IPO。

此外,去年众安保险董事会和管理层有所调整,引入数位有投行或操盘IPO经验的新成员。比如,来自蚂蚁金服、出任众安保险董事的韩歆毅,曾操盘阿里巴巴集团IPO、阿里巴巴香港上市公司私有化和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架构重组等项目,众安保险独立董事杜力是国内资深投资并购专家,去年初任总经理助理的胡天睿曾在瑞银投资银行等重要管理岗位任职。去年12月出任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的毕仕宇,曾就职于埃森哲,带领两家企业在美国和香港上市。

此次登陆H股,根据众安保险此前的规划,A股亦在其考虑之中。今年2月,业界曾传闻证监会拟为一些大型科技公司提供IPO“绿色通道”,有报道称,众安保险亦在名单之上。

无论是在A股还是H股上市,市场对于众安保险的关注焦点和分歧在于其估值。比如,IT桔子数据库的《2016年度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估值榜TOP100》显示,2016年众安保险估值为552亿元,仅次于蚂蚁金服和陆金所两家千亿元估值公司之后。而中华保险研究所的《中国保险公司市场价值排行榜》,给予众安保险的市场估值则为31.74亿元。互联网领域和保险业对其的估值差距甚巨,恰恰反映出对众安保险定位和属性的不同认知。

据《财经》记者了解,早在A轮融资时,市场对众安保险的估值就存有争议。众安保险曾与一家传统保险公司洽谈,对方认为其估值过高而未谈拢。

彼时,内蒙君正收购华泰保险的股权时,参考人保财险H股的估值,给予其80.16亿-96.92亿元的估值。因此,众安保险的估值不为该传统保险公司接受,亦在情理之中。

从估值方法上来说,据了解,当时众安保险曾把陆金所、蚂蚁金服和美国的Lending Club作为估值样本,参考了中国大型互联网公司23.1的P/E倍数中位数和高成长保险公司16.2的P/E倍数,采用FY+2P/E估值法,得出来的估值基础为134亿元,假设估值倍数是15倍和25倍。而中华保险研究所估值采用的是保险公司动态非线性一般均衡定价模型(Insurance Company Pricing Model)。

有互联网风投界观点认为,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对于用户数的价值判断,不仅看软件安装量、下载量以及活跃用户数,还要看传播因子和用户留存率。对于流量的考量,则主要看其变现能力即ARPU值。

众安保险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成立以来累计销售72亿份保单,服务逾4.92亿名客户。截至2016年,78%客户至少被服务过两次,每名客户年内平均获得10.3份保障。众安强调用户数量和流量规模,颇有以互联网企业其用户量做估值基础的意味。

但如果从保险公司角度来说,众安保险的业务过于碎片化,2014年-2016年的件均保费仅分别为4元、7.30元和9.9元。如果以每个客户年均10份保单来算,年均保费亦不过百元左右。有保险公司人士指出,这种碎片化保险大多数是赚流量不赚规模,而且平台成本较高等于为平台打工。

分子实验室创始人刘扬表示,市场对众安保险估值的分歧,主要是对其定位的不同理解。如果从互联网保险逻辑来看,众安保险最大的问题是作为保险公司成立,而不是科技公司。从传统的资本逻辑上来说,把握互联网保险公司的概念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刘扬认为,众安保险资本的价值大于保险本身,这或是其股东的初心,“所以不能以保险公司估值的逻辑看待”。

一位互联网保险从业人士认为,众安未来的价值在于是否能通过科技实现重塑保险价值链,打造金融科技生态。

对于众安保险发行价的估算,一些互联网金融和投资领域人士认为,低于其A轮融资的24元可能是大概率事件,“这个价格太贵了,可能个位数较合理”。一位互联网金融领域资深人士表示。

一位投资界分析人士则表示,香港市场通常给予科技股的估值不高,2004年腾讯控股在H股上市时,发行价仅3.7港元。本月上市的游戏硬件厂商雷蛇估值最高不过50亿美元。

今年5月,彭博数据显示,沪深300信息技术指数的市盈率在40倍,恒生综合资讯科技业指数41只成份股的市盈率中值仅为16倍,两地之差创历史新高。上述投资界分析人士表示,除非众安保险出现“全城热炒”的现象,否则在当下的港股估值水平下,股价恐怕很难达到A轮融资时的股价。

无论众安保险最终以何种价格发行和开盘,作为首只保险科技股,其话题性有望引发市场对互联网保险的关注。刘扬认为,以众安上市为触媒的保险投资热,会提升互联网保险业整体的估值水平,对所有资本市场的保险投资人来讲,投资的安全边际都会提升。

一位保险业人士表示,成为上市公司之后,能极大提升众安保险的品牌知名度,由此也将获得更多的客户和流量。 利润与成本齐飞

对于一只脚已迈进IPO大门的众安保险来说,讲好一个动人的资本故事,博得一个漂亮的股价很重要。但动人的资本故事和高估值并非空中楼阁,亦需要数据和业务做支撑。

作为保险消费者和资本市场投资者,亦有必要充分了解众安保险的基本面,透析数据背后的经营实质,研判其真实的投资价值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分散在500多页招股说明书里的各项数据,勾勒出众安保险既有重视创业开局、不惮成本“烧钱”的互联网企业的风格,又有新兴保险公司赚快钱的激进投资风格。

如果以盈利指标来看,众安保险表现不错,迅速打破了传统财险公司七八年才能盈利的“惯例”。招股说明书显示,2014年-2016年,净利润分别为3698.1万元、4425.7万元和937.2万元。不过,这一持续盈利的局面,却在今年首季被打破,众安保险以亏损3.17亿元,位居亏损规模首位。

众安保险的利润结构亦与传统保险公司一样,主要来自投资收益,三年投资收益净额分e为8006.2万元、5.21亿元和9862.4万元。

在投资策略上,众安保险显示出较为激进的风格。2015年权益类投资占比高达23.4%,高于15.18%的行业平均水平,其中股票投资占比为16.7%。2016年这种投资风格得以延续,权益类占比亦有23.1%之多,高出13.28%的行业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其中股票占比17.8%,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

具体到投资品种,除了股票,众安保险在2015年-2016年大笔投资在资管计划、信托计划和理财产品,其中,仅通过“众安乐享1号”账户投资于“上海信托-武汉四环线”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就达3.5亿元。截至2016年底,并表的四只资管计划产品认购总额为6.16亿元,未并表的信托计划余额为9.70亿元,理财产品则为8.01亿元。无独有偶,泰康在线2016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亦显示,其2016年亦主要投资于信托计划和保险资管产品。

在2015年以来牛熊叠市的震荡行情下,众安保险较高的权益类投资占比,使其投资收益产生较大波动:2014年和2015年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7.3%和12.6%,分别超过行业平均投资收益率1个和5个百分点,但2016年却降至1.7%,远低于5.66%的行业平均收益率。

众安保险招股说明书显示,平安资管公司是其投资管理人。据了解,如此低的投资业绩,引起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震怒,平安资管公司内部已为此检讨和问责。

众安保险资产端的投资收益起伏不定,负债端则面临高企的业务成本。众安保险招股说明书显示,2014年-2016年,综合成本率分别为108.6%、126.60%和104.70%。从决定综合成本率高低的两大指标来看,费用率分别为35.2%、58.10%和62.70%,赔付率分别为73.4%、68.5%、42%。以2016年为例,这三个指标分别高于99.52%、39.85%和59.94%的财险业平均水平。

招股说明书显示,众安保险业务开支的最大部分来自咨询及服务费、手续费及佣金,咨询及服务费主要用于通过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平台销售保险产品的费用。其中,咨询及服务费的三年数据分别为9446.2万元、5.91亿元和10.93亿元,在已赚保费净额的占比分别为13.3%、30.7%和33.9%。手续费及佣金分别为1615.4万元、1.01亿元和2.87亿元,在已赚保费净额的占比分别为2.3%、5.2%和8.9%。从增速上来看,这两项指标已超过总保费增速。

对比另外两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其技术服务费开支占比亦不算低,泰康在线2016年的技术服务费为1.34亿元,在已赚保费中占比23.39%。易安保险则为1.74亿元,占比76.99%。

一位财险公司业务部门人士指出,其实互联网保险的成本并不比传统渠道低,一些大型互联网平台代销航意险、航班延误险等险种的手续费高达70%-80%以上,有的险种甚至能达到90%。不过,据《财经》记者了解,众安保险与各平台合作,并不是按平台代销手续费方式付费,而是按以双方共同研发产品和系统的项目来打包收费。

一位保险公司网销部门人士则表示,做互联网保险,谁的成本控制得好,谁就是赢家。但是在激烈竞争中,大型互联网平台非常强势,即使是大型保险公司也没有多少议价权。目前,电商获客成本已高达300元以上。

然而,以高成本获得的流量客户的转化率并没有想象的高。上述保险公司网销部门人士透露,一般在千分之一。不过,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众安保险通过嵌入场景的模式获客的转化率能达到10%以上。

一位保险公司人士表示,互联网平台对于保险公司的意义在于,一是收集保险需求甚至创造需求;二是用标准化降低边际成本,使保险产品从低频转向高频,逐渐形成规模效应。尽管成本高企,势必仍要联手平台。

去年成立众安科技后,众安保险加快打造科技板块的步伐。截至2016年,其研发资金高达2.14亿元,占总保费的6.3%。《财经》记者获悉,随着科技平台的扩展和更多项目孵化,今年众安保险在科研上的投放还将增加。

在诸多指标中,对于资本市场投资者来说,最为看重的是体现企业盈利能力的净资产收益率(ROE)。“股神”沃伦・巴菲特有句投资名言:“看企业,我最看重ROE指标,能维持高ROE特性的股票,才是我最终的选择标的。”

以众安保险为例,其招股说明书显示,2014年-2016年该指标分别为3.7%、1.1%和0.1%,而同样具有金融与互联网属性的中国平安2016年的该指标则达16.27%,腾讯控股摊簿后的ROE亦达23.53%。一位互金领域人士表示,上市后的众安保险ROE能否成长,来看其未来科技保险模式打造出多大的想象空间。 创新与发展困局

对于秉持价值投资的投资者来说,对持有保险公司牌照的众安保险,难以忽略对其保险业务结构和质量的考量。

根据众安保险2014年-2016年的三年规划,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面向未来,完成业务上的布局,其中包括车险、信用险等重点险种。

截至2016年底,这些业务线的布局如约完成。众安保险招股说明书显示,目前已形成生活消费、消费金融、健康、车险和航旅生态等五大主要生态系统。

在各险种中,投资人最关注的莫过于国内财险业的头号险种车险。一位财险公司人士曾对《财经》记者表示,正是因为众安保险所构想的车险保费预期,才获得高额估值。

根据众安保险在A轮融资路演时所展示的发展蓝图,2015年-2020年的车险保费收入将分别为1亿元、13亿元、30亿元、60亿元、110亿元和180亿元。众安保险CEO陈劲2015年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曾信心满满地表示,对于当时高达7000亿元规模的车险市场来说,这一预期并不算高,只要能进入这个领域,众安保险“一定有办法做到规模”。

然而,梦想丰满,现实骨感。众安保U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6年,车险业务保费收入为372万元,距离其当初13亿元的预测差距甚远。对于车险保费规模较小的原因,众安保险表示是与经营区域较少有关,2016年底该业务仅在6个地区展业。

不过有多位财险公司人士指出,众安保险车险保费较小的重要原因在于其与中国平安的保费分成政策。由于没有线下机构,众安保险只能借助于中国平安开展线下业务,联合推出的保T车险,保费和索赔付款比例皆按“三七开”划分,即众安保险占三成、平安占七成。

在市场竞争和发展压力之下,众安保险亦采用传统保险公司常用的营销套路,并为此付出了监管代价。因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众安保险通过PC官网、手机官网等自有渠道销售车险业务时向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赠送礼金或礼券共计4.57万元,今年2月保监会对众安保险罚以20万元,并对分管车险的高管和车险部门负责人处以警告和个人罚款。

近日,保监会启动商业车险二次费改,出台销售行为回溯制度,并开展车险乱象整顿工作。种种迹象表明,重拳治乱之下,车险尤其是网销车险在规范的同时规模可能下降。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数据来看,今年前四个月的网销车险锐减了40%。而众安保险未来车险如何发展,令市场关注。

《财经》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目前众安保险对于车险保费规模已不太刻意而求,而是侧重于以车险为切入口,打造与之有关的生态系统。

高企的综合成本率之下,众安保险主要险种的利润承压不小。2014年-2016年财报显示,几大险种的承保盈亏情况颇为飘忽:2014年责任险、保证险和信用险实现承保盈利,意外伤害险、家财险和其他保险(主要是货运退货险)承保亏损。2015年,除了信用险承保盈利,其他险种皆承保亏损。2016年,责任险、健康险和其他保险承保亏损,保证险、信用险和意外伤害险承保盈利。

今年以来,众安保险主要险种承保利润进一步恶化。众安保险在招股说明书中已预警,预计今年一季度,健康、消费金融和航旅生态系统的保费将大增,综合成本率亦将继续超过100%,经营开支的幅度将超过净保费收入,首季将由盈转亏。据了解,首季巨亏除了研发成本继续增加,投资收益亦不佳。

相比业务难获承保利润,众安保险的业务更令人质疑的是,过于依赖其股东的业务支持。招股说明书显示,众安保险的前五大保单持有人(支付宝、赢众通、招财宝、携程和顺丰速运),2014年-2016年的合计占比分别约占总保费的9%、29%和28%。其中,来自支付宝的保费收入最多。

众安保险在招股说明书中坦承,蚂蚁金服和平安保险是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没有股东的支持和资源,将无法实现快速增长。

据了解,虽然起步于股东资源和支持,随着自行研发的科技的逐渐运用,众安保险正在谋求股离与单个场景平台提供方的合作,转向电商全生态的连接,目前已连接了180多个合作方。

而在成立伊始,因为众安保险与这些股东平台的合作并不具有排他性,为了在同业红海中杀出重围,众安保险推出颇多创新的产品点子。

彼时正值互联网金融兴盛,一批所谓创新型保险产品推出市场,在引发互联网用户对保险的兴趣的同时,也因存 在噱头遭到非议,有些则不符合精算原理被监管层叫停。

初涉保险领域的众安保险,亦遇到创新与监管的边界如何厘定之困,屡因踩线收到监管措施。2014年8月,其网络交易平台责任保险和个人航空行李托运丢失保险两款产品,因费率厘定不符合公平性原则被叫停。2015年1月,因对航班延误险的产品描述不准确,以及消费金融担保产品的风险披露不足被叫停。

在一些险种被叫停的同时,相关监管政策的调整,亦对众安保险的发展带来影响。比如,其2015年获批试点的经营投资型财险,今年初该类险种受到严格监管,再次被叫停。受去年底发生的“侨兴债”事件影响,今年6月保监会《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不得为保险公司的控股股东、子公司和关联方的融资行为提供该业务。该险种是众安保险承保利润大户且是唯一一类三年都获承保利润的险种,有业内人士预测,作为“侨兴债”事件涉及的一方,在此新规之下,众安保险的该类业务可能将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其盈利情况。不过,《财经》记者获悉,众安保险已对该业务进行过梳理,内部判断新规对其没有太大影响。

两年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众安保险的自我认知是其业务模式尚不具独特性,也没有做出核心产品。两年来,尽管众安保险已形成比较齐备的产品线,但其保费规模仍不尽如人意。招股说明书显示,2014年-2016年,众安保险总保费收入分别为7.94亿元、22.83亿元和34.08亿元,已赚保费净额则分别为7.12亿元、19.21亿元、32.25亿元。

对于众安保险业务上的乏力,一位互联网保险研究人士表示,从资本方的角度来说,众安保险讲述的是一资本的故事,如果保险业务做得好,自然是锦上添花,即使业务不尽如人意,也未必影响其未来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因为对很多投资者来说,模式比业绩更重要。对于众安保险来说,仅靠发展业绩恐怕也难以支撑太久,通过上市筹资并实现赚钱效应,发展才能持续。 探路科技赋能金融

随着互联网金融领域“黑天鹅”事件频出,在今年金融监管全面趋严形势下,创新已让位于监管。4月保监会下发《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保险公司要重点防范互联网保险等新型业务的风险,防范互联网跨界业务风险。

以创新立本的互联网金融,将何去何从?自我定位于保险科技公司的众安保险,将如何在与传统保险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

在撞了几次监管红线之后,众安保险对产品形态创新的尝试有所收敛,转而在定价、形态分销、核保、理赔和技术后援等环节进行技术上的创新探索。

陈劲2015年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如果不走向服务,永远做不大。众安保险必须思考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改变既有的服务形态。”

2016年7月,众安保险下设的子公司众安科技成立,并迅速形成基于众安科技的机构网络。随后,众安科技斥资120万元收购杭州企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斥资1000万元成立上海员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今年2月成立北京有我在科技有限公司。

3月,众安保险为众安科技增资4.5亿元。随后,众安科技成立上海分公司和全资子公司众安(深圳)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众安保险已初步在京、沪、深、杭构建了科技板块布局。

众安科技内部提出“1234”战略,显示出占位科技版图的野心:输出一个平台区块链云平台;立足金融、健康两个命题;以信任、连接和加速为三大使命;坚持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四个领域进行长期探索。

众安保险招股说明书显示,众安科技将进行S、X、T三个系列的技术输出,今年4月其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安链云”平台已进入商用阶段,是全球第一个部署在云端的保险核心系统。

目前,众安科技已向一些小保险公司合作输出S系列,为其打造互联网平台和系统。据了解,未来该系列将覆盖各类保险公司、经纪公司、公司和保险平台等保险业态。

去年11月在众安科技品牌会上,陈劲表示,众安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科技大脑”,并在未来向生态圈输出科技能力。

向金融生态圈输出技术,正是蚂蚁金服当下之举。甚至在一些科技输出和运用上,双方已颇有对垒的意味,比如,5月蚂蚁金服推出基于图像定损技术的定损宝之前,众安保险已在其手机碎屏险等业务板块自我研发和应用了该技术。

众安保险在科技领域的布局,引起业内对其是否做成“小蚂蚁”或“小平安”的猜测。颇为微妙的是,自从推出Techfin概念、转型要做“技术流”以来,蚂蚁金服保险事业部所推出的首款产品车险分,平安和众安保险都未出现在合作名单中。

目前,平安已基本完成自建生态和入口,而蚂蚁金服则形成入口全覆盖的生态体系,正对中小保险公司形成吸附效应。据了解,众安保险内部并不认为三方存在竞争,因为其是以保险切入,围绕保险生态输出与之相关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而蚂蚁金服以支付切入金融科技生态圈,输出技术。切入点不同,决定其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众安保险开始谋求占位金融科技和赋能技术,随着其完成上市,借助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是否会迅速长大成为可以比肩蚂蚁金服或平安的小巨人?

对此,一位保险公司业务部门负责人认为,短时间内众安保险尚无实力和平安或蚂蚁金服抗衡。即使相对于大中型传统保险公司,众安保险的科技投入不菲,但将科技转化樯产力并形成效益,还需要时间。其能否借助科技重塑保险价值链,形成金融科技生态系统,并实现保险业务的提升,还有待观察。

尽管目前尚幼,不可否认,众安保险作为首家以互联网公司组织架构建立,并实现线上完全承保和理赔的保险公司,其在互联网保险领域仍具杠杆意义。

第4篇

8月3日早晨,途家网创始人罗军在朋友圈和微博宣布,途家完成了D及D+轮融资,新一轮融资3亿美金,估值超过10亿美金,途家对于所有地产行业人士而言,都非常熟悉,因为创始人罗军同样是地产行业资深人士,到底这家估值10亿美金的公司,重度垂直在旅游行业,她的成功融资给传统房地产行业带来哪些思考呢?

颠覆:互联网+的必选项如何完成

对于开发企业当下最重视的,还是快速去化项目回笼资金,这是最典型的传统思维,从拿地、规划、开工、建设、出正负零、销售、交付等各个环节,都是看似无懈可击的环节,却是一个相当重的产业链,并且多年并没有实际改变。

互联网+的核心是提升效率,我们看途家是如何完成的?传统的酒店预订,在没有互联网时代,我们可能通过广告、电话预订,这样的服务是点对点,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互联网时代,我们习惯于在专业垂直网站,进行酒店的筛选和评论,预订平台提供技术,客人和酒店之间可以实现多点到一点的连接,且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当下技术完全能实现精确到房间号的预订,相比传统预订方式,互联网带来的效率提升可见一斑。

如果从酒店预订角度,途家完成了全国储备房源60万套,正在洽谈的房源项目高达5700个,途家不仅仅是自建平台,类似于携程等旅行网站都有入口,除了传统的预订方式,客户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迅速挑选到自己想要的房源,且途家会用酒店标准化的服务细节,全程服务客户,而途家的模式会更加经济,因为途家选择的是“共享经济”模式,即房主闲置房屋可以委托给途家管理,途家平台接受预定,收益与房主进行分配。

从这一点来看,相比传统酒店业,途家极少自持重资产,符合互联网公司的“轻量化”标准,用酒店的服务,在热门目标地区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吸引有差旅需求的客人入住,甩掉了酒店的高成本,获得同样的收益,途家迅速在酒店行业,用规模颠覆了这个领域。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互联网技术是最基础的传统企业选择变革的首选,表面上途家建立的是网站、手机APP、流量渠道,实际上,这么大规模的房源管理、客户线上体验、房源推荐、线下房源拓展、管理、服务人员管理等等,都是需要通过互联网进行联网解决,也就是对于房地产行业首条颠覆的必选就是进行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如果没有强大的信息化平台和管理平台,途家在全国完成如此规模的非标准化的房源搜集,几乎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途家颠覆的就是酒店业吗?

房地产的互联网+四大机遇与痛点

酒店业,仅仅是途家通过“共享经济”体现的互联网+的一面,实际上,地产行业的人都知道,途家反而是一个紧紧与地产行业紧密相连的互联网平台,这恐怕也是互联网领域人士很少知道的。

途家已经完成与国内170个政府机构签约,并且大量与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签约管理资产1000亿人民币,当然,也包括大规模的房源。从这条线,我们看到的是途家对房地产行业做出的产业变革。

首先是帮助开发商快速去化项目,开发商的项目大卖,会有很多因素决定,由于中国的房地产行业除了简单的商品属性,更有资产属性,但是这种投资行为很难快速变现,开发商的销售也并非前几年站着数钱到手软的年代。途家的互联网号召力,以及“共享经济”让买房人享受到了除了地产本身产品增值另外的资本收益率变现可能。

对于开发商而言,途家的互联网元素和品牌效应,能很好的与自有项目形成互补,除了快速去化项目之外,在定价上有了好的卖点,对于买房人而言,这样的组合又获得了住宅价值的提升,通俗点讲就是买的房子,买了就升值了,这是一种开发商、买房人、途家三赢的局面。

从这方面,我们可以深刻的认识到:房地产的互联网+,带给行业的,是行业的延展收益,我们细观行业本身,除了类似途家的模式之外,开发企业的延展收益还有可能来自于:

一.开发项目的营销升级

1.互联网的深度应用,改变了房地产行业营销的传播链和传播方式

2.互联网的应用,改变了获取客户的数据来源,线上和线下的结合

3.互联网应用,用互联网语言、销售氛围打造、拓客手法,提升了项目卖点和形象

4.互联网的营销升级,应该形成可以缜密步骤的策划并且实施

二.房地产的互联网金融

途家也刚刚完成了对房地产互联网金融平台无忧我房的投资。

1.互联网金融让房地产项目回归到资本的本质,资本可以增值

2.互联网金融提升了产品项目的附加值

3.互联网金融帮助项目产品转化为投资理财产品,销售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4.帮助项目提前锁客

5.帮助项目快速去化

6.帮助客户解决购房资金周转问题,还是帮助去化

7.降低融资成本,有可能降低一定幅度房价

三.房地产的社区O2O及延伸产业链

1.物业服务的互联网化以及移动互联网化的应用提升

2.物业服务的互联网端应用以及服务延展

3.大数据的搜集和利用

4.利用社区O2O建立自身的社交化社区,建立项目互联网文化生态圈

5.依据社区互联网文化生态圈进行的互联网化、媒体化运营与管理

6.依据社区进行社区电商等网络经营行为

7.二次销售的营销应用等

四.互联网+变革后的资本提升

1.社区O2O的延展增值

2.基于互联网营销带来的项目增值收益

3.基于互联网概念的资本市场收益

尽管有途家如此成功的案例,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传统房地产行业进行互联网+改革中的难点

需要完成和使用的:

1.对于互联网文化、生态的深度认知

2.了解目标客户的网络生存状态和使用习惯

3.对于相应传播媒介的作用和使用方式有深度的研究和认知

基于互联网的营销使用,需要改变和提升一些对互联网的认知

互联网流量的认知

1.现在的流量已经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单一的点击数、UIP等参数

2.流量的分布,基于O2O方式,已经不局限于线上平台

O2O渠道导流

中国式O2O更加适合与offline to online的线下到线上的方式,值得关注的是一般具有区域属性互联网网站或者PC思维下的互联网公司,在近年来流量下滑严重,多采用这样的方式

基于online to offline的方式,更注重传播应用,包括但是不限制o2o2o2o2o的方式循环使用,即offline to online to offline to online to offline等情况,反之也一样。

互联网的线上和线下渠道的深度应用

第5篇

在近日的一次专访中,魅族副总裁李楠提出,如果以小米市盈率方式计算,魅族大约会估值60亿美元,并谈到魅族有打算先于小米IPO的计划。

这个估值与小米的400亿美元相比,自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但小米在互联网领域和智能硬件生态方面广泛布局,可谓是做足了概念,再加上小米的低端智能手机在国内的销量也已达到一定规模,以至于前些日子IDC等调研机构将小米今年第三季度手机出货量列为全球第三。因此,有投资人认为小米颇具商业想象空间也是可以理解之事,虽然头条哥并不认可。

魅族的情况与小米不能相提并论,且不论小米目前的估值是否值400亿美元,以及魅族以小米为标准估值是否合理。单是魅族的估值接近联想市值(以156亿美元衡量)的一半就足以引发质疑:一家以销售智能手机为主要盈利模式的硬件企业,难道就可以获得远高于企业自身实力的估值吗?

营收仅为联想的1/33

从营收规模上看,据相关报道,小米2013年同比增长一倍以上,达到人民币270亿元,2014年预计超过800亿元。而据魅族副总裁李楠透露,魅族2013年出货量约200万部,营收50亿元,2014年预计出货量在400-500万部,营收目标将超过70亿元。仅从魅族与小米的营收对比来看,魅族与小米差距将近10倍。

又据相关报道,小米目前94%的利润都来自于手机销售,魅族虽没有公布利润方面的官方数据,但以魅族目前仅有Flyme系统UI和魅族手机两大核心业务来看,魅族如果有利润,那么其大部分利润也应同样来自手机销售,也就是说,仅从营收和盈利水平而言,魅族与小米相差十倍之多。

而如果与联想相比,联想仅在今年一个季度的营收就达到了103.95亿美元,而去年一年的营收为387亿美元。即便今年魅族的营收可以达到70亿元(注意不是美元),充其量也仅是联想的1/33左右,当然这还是在不计想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和摩托罗拉移动业务营收的情况下。至于说到利润,由于魅族未公布,我们无法进行有效对比,但我们知道联想去年的净利润为8.17亿美元,今年最新季度的净利润为2.14亿美元。可以说,盈利模式还相对单一的魅族,其估值接近联想的一半,可谓是违背了商业和资本最基本的规律和规则。

全年销量不及小米一季度的1/3

其次是业务规模,小米今年第三季度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840万部,除了少数海外新兴国家市场的销量,大部分为国内销量。而魅族的智能手机销量如何呢?上文已谈到2014年预计出货量在400-500万部,也就是说,目前魅族全年的手机销量大约是小米一个季度销量的1/3,所以,先从销量上赶超小米,魅族再谈估值和上市也不迟。

而如果与联想对比……头条哥已经不忍心这样对比下去,只谈一点:联想除了目前牢牢占据传统PC产业老大位置外,在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中也均在靠前的位置(至少是前五)。相比之下,魅族只有智能手机这个主营业务,与联想在业务规模的差距恐怕已不能用“甚远”来形容了。

扩大规模与营收是第一要务

除了上述的营收能力和主营业务规模(体量)的差距之外,我们再来从手机产业竞争的角度来看看魅族的估值是否合理,这一次,头条哥就不把联想拉进来了……那画面太惨烈以至于连头条哥都不敢多看……

魅族与小米一样,智能手机产业都是其目前业务的核心,但从整个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趋势看,增速放缓及低价机成为发展动力,加之“小米模式”竞相被对手模仿,小米及其模仿者(比如魅族)在该产业中遇到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其未来将面临规模与利润的选择:要么利润率高,要么以规模换利润。

从目前看,除了苹果之外,鲜有硬件设备类企业可以靠高利润率生存和发展,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通过规模提升总利润。因此,自从小米低价的红米系列手机替代小米手机成为出货主力之后,小米实际上已经走上了规模化的商业模式。也就是说,对于小米和魅族而言,未来低端手机的销量将至关重要。

正因如此,小米今年以来开始高调以红米系列手机布局海外市场,面对海外10亿换机量的庞大市场,专心走量的小米进军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市场的战略布局也就顺理成章了。但问题是,同样觊觎海外市场的联想、华为等国内硬件厂商在供应链和渠道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而在整体规模、全球化布局、渠道运营商关系、知识产权积累等可能对未来智能手机的竞争至关重要的领域,小米目前也都处于劣势,而这些短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补上的。

同样,上述问题魅族比小米更为严重,就目前来看,魅族除了依靠MX4 Pro向上寻求突破2000元价位的可能性,也急需在千元以下的低端市场发力,通过走量形成规模以打造一定的供应链优势,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而据李楠透露,魅族要做比红米、荣耀体验更好的千元机,并预计在2015年初。显然,如何扩大出货量与营收,这种关乎一家硬件设备类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要比估值和上市重要得多,活下来,仍是魅族的第一要务。

“骑桌派”真的靠谱吗?

如果简单的将小米与三星、联想、华为等硬件企业相比较,很难看清小米的“野望”。因为小米虽然“骑在桌上”主打软硬结合的商业牌,但从雷军的一系列布局和规划来看,小米更希望在互联网服务一端建立一定的竞争优势或壁垒,也就是说,小米希望围绕用户做文章获取流量入口式的垄断利润。这方面,小米不仅想做腾讯,为用户提供资讯、应用分发、游戏、视听、阅读等这样的互联网增值服务,更想做阿里,围绕用户的生活、娱乐和购物等方面需求提供相关服务。也就是说,小米如果想实现真正的成功,就要打赢三大战役:互联网入口之战,移动支付之战和虚拟内容之战,对手可以是BAT三巨头,也可以是苹果、谷歌和微软等国际巨头……

而魅族的“野望”没有那么大,从李楠口中我们知道,魅族对于公司未来的定位是成为一家在全球手机行业洗牌大战中生存下来、保持魅族产品传统和特点、兼顾手机出货量与品牌、保持用户高存留度的手机企业。换言之,魅族暂时只想通过产品策略与渠道策略共同支撑起魅族软硬件结合的生态圈,如果能在应用和游戏分发等软件与互联网服务方面形成一定的强势入口和流量营收,就十分不错了。而对于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全面战争,魅族还没有能力参与,所谓生态布局,也许只能是概念先行和随遇而安。

第6篇

总体而言,本次合作目前尚不具备颠覆性:首先,目前看来合作限于流量导入和广告合作,层次较浅,与天弘基金和阿里金融合作推出“余额宝”这种杀手级产品有较大差别;其次,腾讯控股刚刚开始切入互联网金融,目前尚处于经验积累阶段;第三,在可预见的时间内,监管层应该不会允许BAT级别的公司控股券商,因为对现有盈利模式的冲击可能会太大;第四,目前上交所的指定交易尚未放开,国金证券通过腾讯导入用户流量进行在线开户和交易主要针对的是增量而非存量投资者,由于A股目前的股票开户资源已被挖掘得较为充分,新增开户资源有限,与腾讯合作对国金证券的经纪业务贡献目前可能较为有限。

因此,国金证券与腾讯的合作属于“小券商”与“大互联网公司”的合作模式,不排除未来随着双方的进一步磨合,可能会推出杀手级产品和股权合作的可能性。

弥补线下资源不足

国金证券业务发展略高于同层级券商,但与东北证券等券商相差较大,而且其实体的客户资源公司严重低于同层级券商,通过与腾讯合作开展线上业务将一定程度弥补其线下资源的不足,提升经纪业务和资管业务的市场份额,提高业绩增速。经纪业务方面,2013年以来,公司的月均股基交易额为513亿元,市场份额为0.7%,高于山西证券和西部证券,但低于东北证券和东吴证券,前三季度资管收入3100万元,同样高于西部和山西证券。

客户资源上,截至6月末,营业部数量仅为27个,为上市券商最低,山西证券、西部证券的营业部数量为69和62家;客户资源资金存款仅为33亿元,低于山西证券和西部证券的39亿元和51亿元,托管市值同样低于同层级券商,线下客户资源的匮乏严重制约了公司在信用融资、新三板等创新业务的潜力,其主动触网或为转型捷径。

从对行业的影响看,国金证券与腾讯合作的领域主要包括网络券商、在线理财、线下高端投资活动,即网络经纪和理财业务,在网络经纪方面,华泰证券、国泰君安等券商已提早布局,并初见成效,可见这方面的竞争将愈演愈烈,这将驱使券商由传统的通道佣金向附加咨询等专业服务的经纪模式快速转变。

2013年10月起,华泰证券推出“资金理财”服务体系,投资者可选择落户华泰证券上海武定路营业部,基础佣金将从万分之三起,开户方式可自主选择为网上开户或临柜开户,截至目前,武定路新增开户数已突破万户,效果明显。目前上海地区的基础佣金费率管制有所松动,但其他地区仍然存在较为严格的佣金监管,因此,短期内佣金费率不会遭到很大的冲击,但长期看,券商需要加强在投顾、研究等方面的专业服务,以此增强经纪竞争力,并维持较高的佣金费率水平。

从国外经验看,证券公司的经纪和理财业务在网上开展开始于1995年左右,代表公司有Etrade、嘉信、TD Ameritrade等券商,兴起方式主要包括:计算机公司、经纪公司与计算机公司合作两种方式,这些公司的后续业务范围逐渐放宽,但仍然集中于证券经纪、理财(基金、保险、养老)范畴,而承销、并购顾问、自营、股权投资等业务仍以实体营业部为主要终端。

互联网公司进军基金、证券等领域值得高度关注。虽然互联网公司不具备资产定价、风险管控等金融专业服务的优势,但凭借庞大的客户数据、粘性较强的用户习惯和广覆盖的用户流量入口,将在经纪、碎片化理财等低门槛的金融服务领域具备优势,尤其是伴随着移动支付等技术的发展,优势更加明显,余额宝、微信支付等服务的快速扩张是最佳注脚。而证券公司的选择,一方面可以如华泰等券商抢占先机、自主开展网络服务;另一方面如天弘基金、国金等与互联网巨头合作,借助其技术和用户资源优势开展互联网金融服务。

难颠覆券商商业模式

在线开户与交易的合作将大幅快速弥补国金证券营业部较少的劣势,但会加剧行业佣金战。国金证券营业部数量在所有上市券商中最少,此次与腾讯合作在线开户和交易将大幅增加其网上开户客户数量,增加经纪业务市场份额,从而弥补营业部较少的劣势;但同时网上开户的成本低于营业部,佣金率相对较低,因此,其规模和数量的扩大也对行业佣金率价格战提出挑战。

国金与腾讯合作开启互联网金融模式。券商与腾讯的合作将利用腾讯渠道,充分挖掘代销金融产品的资源,从而提高代销收入,同时券商也将进一步设计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资管产品,从而利用腾讯的营销网络将资管做大做强。

与资金类业务不同,证券公司与腾讯合作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为轻资产盈利模式,且需求空间巨大,将有利于大幅提升公司的ROE。当前券商面临的问题是资金类业务空间、负债渠道和监管等,均制约券商的杠杆上限从而制约ROE上限,互联网金融将打开公司ROE空间,从而提升估值水平。

因互联网企业只在相对红海的零售业务上有优势,其最优策略一定是与证券公司进行深度合作,而不是另起炉灶在有限的业务领域与证券公司肉搏。此次腾讯和国金证券的战略合作进程虽超预期,但双方合作范围有限,仅仅是“第一步”。

从国金证券公告内容看,双方的合作集中在腾讯核心广告资源开放、证券网上开户和交易以及在线金融产品代销上。由于国金证券有自己的网站和网上交易平台,此次合作对国金证券而言更多是起到扩大影响力的作用,而腾讯通过此次合作有助于其拓展门户网站的金融服务功能。由于此次合作不牵涉双方核心客户共享,亦不涉及国金证券和腾讯在IT系统上的深度整合,因此对双方的实际影响预计有限。货币产品(类似余额宝)有望成为两者合作最立竿见影的成果。

互联网是工具,难以颠覆证券公司机构业务商业模式,而零售经纪业务虽会受到冲击,但由于网上交易早已普及、存量佣金率已处低位且融资融券等新业务开展提高了客户黏性,当前国内互联网企业将难以重演美国上世纪90年代传统经纪商被互联网经纪商替代的一幕。但反过来,证券公司本身需要重视互联网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掌握了(潜在)客户大数据、有入口且实现支付、交易便利性的证券公司将成为市场上可畏的竞争者。

2013年以来,以阿里巴巴与天弘基金合作的“余额宝”创新商业模式掀起了一股“互联网金融”的热潮。证券公司进军互联网金融目前尚停留在网络证券交易和网络理财产品的阶段。深层次的战略合作目前尚未涉及。从国金目前的公告来看,此次腾讯和国金的合作内容不局限于网络证券(网络证券交易、网络金融销售), 在在线理财,特别是线下高端投资活动方面也展开全面合作。

如果是非排他性合作,则意义相对有限,因为之前市场也曾传言腾讯和长城证券合作网上证券,也不排除未来和其他券商的合作。但如果是排他性合作的话,则意义重大,意味着腾讯可能将国金证券作为其未来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重要支点和抓手,而且意味着双方的合作可能不仅仅是业务上的合作,未来可能延伸到更深层面(从阿里和天弘的案例中可以得出启示)——这对未来国金证券的价值判断至关重要。

对于互联网金融,特别对互联网和券商的合作竞争来看。从国外经验看,作为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互联网券商领域未来将呈现行业集中度高、差异化竞争的格局。未来中国的互联网券商数量不会像目前券商集中度这么低(106 家券商),从这个意义出发,国内券商经纪业务越早转型互联网证券,就越会占据主动,争得先机,获得先发优势。

先发优势值得期待

从互联网逻辑来看,腾讯的长期目标是做互联网理财平台,引入多家机构和丰富的产品线。在公开场合,马化腾曾多次表示对金融专业的尊重。预计腾讯-国金合作存在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种是天弘-阿里模式。先在产品端合作,后做股权收购。截至11月14日,余额宝的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成立5个月以来,开户超过2900万户,相比之下17家基金公司在淘宝平台销售却显得差强人意。当然这里有淘宝推动力度不同的原因,但余额宝借助阿里平台扩大了货币型基金的消费群体,至少在货币基金领域具有先发优势。

第二种是开放平台模式。出于与百度、阿里竞争的考虑,不排除腾讯引入多家券商和众多理财产品,做大互联网理财平台,国金成为其中之一。

无论哪种模式,作为首家合作券商,国金在与互联网合作模式探索和互联网品牌建设上具有两年先发优势。

合作期间,腾讯将向国金证券开放核心广告资源,将协助国金进行用户流量导入。国金证券从一家中小券商,借助腾讯的互联网平台,迅速将零售业务推向全国。

国金证券客户账户总数约50万-60万户(公司未披露客户账户总数,从已披露账户数的海通和招商数据推算),以均值55万户计算,腾讯中报披露的QQ月度活跃账户是国金的1489倍,微信及Wechat月度活跃客户数是国金的429倍,收费增值服务注册账户是国金的180倍。

短期来看,互联网平台有助国金抢占新开户市场份额。预计2014年、2015年,证券行业新开客户数量分别为450万户和430万户,其中以对互联网依赖度高的中青年客户为主,借助腾讯平台国金证券的新开户数有望在小基数上高增长。长期来看,存量客户转移取决于腾讯支持力度、互联网同业竞争情况、监管放开力度,以及国金的服务能力。

根据公告,未来两年,国金证券将向腾讯支付相关广告宣传费用,广告投放金额为每年度人民币1800万元(占2012年业务管理费用的1.64%),除此之外将在运营系统上有软硬件投入。从过往银证合作来看,五五分成是可持续的战略投资合作模式。

据了解,广东证监局已要求各券商上报佣金成本底线,佣金价格放开管制是大概率事件。另外,也不排除上交所取消股票账户转托管政策。如果取消,客户可以在多个证券公司开户,经过客户体验比较,将大幅降低转移成本。目前腾讯自选股已被大众所接收,成为不会删除的手机应用软件,如果将其与国金证券操作系统对接,效果不可小觑。

根据安信证券的测算,假设互联网经纪商的佣金率为0.03%(行业平均为0.07%),腾讯与国金证券的佣金分成比例为5:5,则腾讯导入的单个客户对于国金证券2014年的平均佣金贡献为81元。

假设国金证券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获得当年行业新开户数量的10%、30%,或者50%,则带来经纪净佣金的增幅分别为5.31%、15.94%和26.57%,扣除广告费支出后,增加净利润的幅度分别为3.77%、18.58%和33.40%。

第7篇

在90年代互联网发展初期,是应用极其匮乏的年代,电子邮箱是互联网的第一大应用,是人们交流的主要方式。当时国内比较红火的免费电子邮箱有163,net、网易邮箱等,国外则有hotmail、雅虎邮箱等,拥有一个电子邮箱是一个网民的标志。

那个时候,拨号上网之后的第一件事,基本上是打开邮箱,看有无新邮件,所以像之类提供免费邮箱的网站成为浏览器的首页。而到2000年TOM用4800万美元收购时,电子邮箱已经逐渐失宠,互联网的热点转向门户网站。

90年代末期,互联网仍是内容匮乏时代,这时候诸如新浪、搜狐、网易、TOM等门户网站迅速发展壮大,门户网站归集了大量的媒体内容,网民可以通过它们了解各种信息。

至此,门户网站于是成为网民常去之处,像新浪等门户网站成为网民浏览器首页的第一选择。2000年,新浪、搜狐、网易先后上市,创富的神话让无数创业者对互联网趋之若鹜。

但两三年之间,在千禧年前后,随着创业群体的壮大、建站网站的智能化,创业门槛下降,互联网涌出大量内容雷同信息网站,互联网也一下子从原来的内容匮乏逐渐转变成信息泛滥,要从浩如瀚海的信息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网民必须借助搜索引擎。

在国外,当时雅虎占据主流,谷歌刚刚兴起,在国内则有百度。搜索引擎成为人们查找所需信息的主要途径,它也因此成为互联网最为核心的应用,大量网民将百度之类的搜索引擎设置为浏览器首页。

百度1999年成立,2005年在纳斯达克上市,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1999年初中毕业的李兴平业余办了一个名为ha0123的导航网站,这个功能和界面极其简单的网站,却俘获无数网民的心,成为网民上网后的第一选择,在中国,无数的初级网民,他们的上网经历,就是从ha0123开始。顶峰时候,2004年9月1日ha0123的Alexa全球排名为第26位,这也让ha0123的站长李兴平从原来的每月收入几百元,上升到2004年每月稳定在80万元。

2004年8月31日百度斥资1190万人民币收购ha0123,据百度原副总裁梁冬回忆:此次收购,是百度上市前的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被收购后的haol23流量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百度的流量却不断上升,现在百度已成为国内流量第一的网站。

然而,百度这种搜索引擎的目的是快速让用户找到答案,然后离开,其用户黏性非常低。有一类黏性极高的社交网络网站把网民吸引过去了。2008年,凭借开心农场、抢车位等一系列游戏,开心网流行起来,热衷其中的网民,不但开机第一选择进去开心网,连半夜也起来上开心网偷菜。

在美国,成立不足6年的Facebook,其流量在2010年已经超过谷歌,而Facebook用户的高度黏性决定了谷歌的流量要超越Facebook的可能性非常小。在中国还没有出现Facebook,因为腾讯和各大门户网站已经充当社交网络功能。

在中国甚至也没有出现Twitter,是因为有流量和资金优势的门户网站把微博当做标配应用。随着微博的兴起,网民浏览器首页逐渐出现t字头的网址。发力最早的新浪(),也抢回了丧失已久的首页。

目前,未来资产对新浪微博估值为30亿美元。微博使互联网迅速进入碎片化信息时代,网民的集中力被分散,一条信息来不及细细阅读,已被其他信息取代。微博之所以能抢回浏览器首页,是因为凭借微博,互联网进入个人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自己经营一个媒体,发表微博,转发自己发现的精彩,并由此聚集一大批听众/粉丝。

微博在一定程度上仍是基于社交网络的一种应用,通过一种粉丝机制,实现社交关系的共享,这样网民可以一下子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并发现其他朋友感兴趣的话题,与之讨论。

微博控指对微博极度喜爱的人。控来自complex,即情结,极度喜欢的意思。网民在互联网的自我表现形式,逐渐从个人空间发展到个人网站,最终到个人媒体。网民把自己的个人媒体设置为浏览器的首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会是一种趋势。

除了微博之外,还有一些应用抢去网民浏览器的首页,例如团购。团购网站的始祖,是美国的Groupon,这家网站成立于2008年11月,不到3年,便估值150亿美元。2010年,在国内,各种Groupon的克隆版层出不穷,在顶峰时候出现了千团大战。

这种网上购物的新形式让网民得到不少实惠,许多网民上网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今天某团购网站推出什么项目,或者看看团购导航网站归集了哪些团购项目适合自己的。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丰富,网民对某个应用的热度和持久度在不断降低,变更首页的频率更密,伴随而来的是不少人使用空白页(about:blank)作为首页,然后从收藏夹中决定去哪个网站。

当然,也有不良分子盯上网民浏览器的首页,一些流氓软件和流氓网站强行修改网民浏览器的首页,并顽固地驻留在操作系统中,禁止用户改回。流氓软件的这种做法不得人心,在防病毒软件的清理之下,已经逐渐消失。

第8篇

微观面原因多多。但更深层次地观察,我的答案是,在21年波澜壮阔的旅程后,中国互联网业终于出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瓶颈,面临价值重估。它的未来,将取决于与实体经济融合进程的顺利与否。

互联网瓶颈为何出现?

中国互联网企业已获全球瞩目。它们的规模与声名,主要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点:

一、中国经济的土壤,尤其是中国巨大的实体经济基础。这是最根本但易被忽视的力量;

二、中国整个信息化进程与丰厚的人口红利;

三、Copy To China的模式与海外资本的作用。中国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能在海外找到原型,并且最初喜欢标榜“中国的某某”。它们最初大都依托海外资本而生。

而如今中国互联网瓶颈的出现,恰恰也与这几个方面有关:

宏观面原因有目共睹。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相比传统行业,互联网企业看去日子不错,但其中有“虚假繁荣”成分,资本远离实业而蜂拥逐网,互联网概念丛生,但虚热不少。当实体经济步入持续的调整周期,中国互联网反而持续上演种种疯狂。

7年过去,实体经济依然没有反转。资本终于明白它的诉求必须建立在实体荣景之上,它对互联网开始表达谨慎。一些本来估值很高的互联网企业,半年多来,伸手要钱时,忽然不那么受欢迎了。此前备受追捧的中概股,继2009年“信任危机”后,也再度面临海外机构的做空与质疑。

两大红利面临暂时冷却

过去21年,中国互联网业狂飙突进,主要建立在中国庞大的制造业与人口红利基础上。

阿里就是这两种红利的最大享受者。1997年,它起步于B2B,服务于中国制造业,后者急需渠道出海口。到了2004年,阿里开始强化C端布局,触达最终消费者。淘宝的崛起,正是阿里迈向规模化的重要原因。

更多的中国互联网企业,都体现为规模与数量的扩张,呈现为疯狂烧钱换取流量与GMV。包括后来崛起的大众点评、美团,以及滴滴快的们。从这个时期的关键词——流量、导流、引流、GMV——就能看出它们的基本诉求。而那些为了不停融资或IPO的互联网企业,估值的维度、方式就更直白了。它们确实建立在过去20多年中国信息化进程中企业与大众的庞大数量的基础上。

但这两种红利都面临暂时的冷却。

中国制造业尤其是面向C端的企业,在ERP、管理手段、销售层面早已互联网化,尤其网上渠道布局早已很普及。阿里等电商平台上的商户数量不可能再有过去那种成倍的年增幅。当前,制造业的难题是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这里面涉及到整个工业体系的原始创新。而互联网本质是种工具,在制造业原始创新上根本就帮不上什么忙。举例说,英特尔可借互联网工具推动研发,但微观芯片的工艺,还是要深入微观的原子世界去。中国制造业也是如此。许多互联网企业家看不到这些,认为是“互联网化”不够,革命与颠覆论调层出不穷,甚至发出过“去制造业化”的无知言论。

人口红利更是面临枯竭。中国网民已近7亿,看去只占总人口50%,但如分析结构与分布,几乎接近城市人口的90%,后续网民增量难度加大。

这意味着,中国第一波大规模的信息化进程已近尾声。新一轮信息化将走向深入,它面临的都是硬骨头:工业互联网、服务业信息化、互联网与农业、中老年社会与互联网等等。“互联网”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但我们也不能将互联网提高到万能的地步。实际上,新一轮信息化应该也有“互联网”姿态。

危机与合并

两种红利的枯竭,已导致互联网企业出现危机征兆。顺便提一下发生在2015年春天的两件事——应该算做一件事:阿里与百度,分别与福建制造业、医疗行业发生了交火。阿里主要涉及假货难题,百度涉及虚假医疗。源头虽在线下,但话题都与互联网业的流量幻影有关。许多不良商户,依靠流量打法,获得许多非法收入,而危机最后依然在平台引爆。

当一波O2O热潮兴起后,阿里们的危机感更是加重了。过去电商主要卖商品,O2O本质却是服务业信息化,必须落到区域、本地化、商圈去运营。阿里们过去的标准化线上打法,全国一统,不适合这一新趋势。

而且,O2O也是整个社会层面的信息化,远比电商、社交这类概念深入得多,发展阻力当然也大,有的企业如大众点评耕耘10多年也没有盈利。所以,O2O虽引发资本强烈关注,高额募资案接二连三,但这个领域死亡案例也最多。上半年有一份O2O死亡名单,就真实地反映了行业危机。

烧钱不可怕,但烧过之后,沉淀、留存、转化成什么东西才最关键。千团大战烧掉几百亿,只剩下两三家团购企业,还没盈利,美团与点评合并是一种无奈;新兴的移动出行,近百亿补贴烧下去,也只是烧出一个合并案。估值再高,也不过是资本制造的幻影世界,它不可持续。当资本市场遭遇困境时,泡沫当然会破灭。

实体经济水涨,互联网才能船高

目前的中国互联网行业面前,仿佛有一面厚重的玻璃墙,看得到美好的世界,却暂时撞不透,穿不过。

在我看来,中国互联网业危机感加重的原因之一在于,单纯的互联网打法已无法奏效,互联网业必须改变过去透支实体经济土壤、透支人口红利的路径,降低姿态,落地运营,参与到实体经济的变革进程中去。那些固守、等待的互联网企业,除了纯粹的技术型公司,其他即便暂时不会死亡,也不会有多大的未来。

我始终坚持这种观点:互联网不是本体,它是一种工具,一种的凝结,一种开放、自由的精神。互联网的发展始终建立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过往21年,中国互联网之所以成为全球互联网业中耀眼的风景,主要还是中国经济的烘托,实体经济水涨,互联网才能船高。

而今,中国实体经济遭遇着极大挑战,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的发展模式、路径面临调整,传统阵营的企业尤其是制造业需要回头、交学费,完成一轮原始创新。而中国互联网业,即使没有遭逢宏观面形势挑战,这一轮大规模整合、并购、联姻,一定也会出现,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应该说,持续的经济下行加速了这一进程。

在我看来,这也是中国互联网业需要交的学费。过去21年,我们的互联网企业主要是Copy to China,复制美国模式,资本与中国活蹦乱跳的现实经济、各种红利结合,碰撞出灿烂的火花,但借助资本过度、急速、激烈的燃烧,一定会出现虚脱,最后失血。唯有走出割裂,与实体经济全面融合,互联网才能获得内生性的成长。对具体企业来说,谁能尽快拥抱实体,谁就会在下一轮周期获得先机。

“生态化反”新空间

期望一夜之间,中国实体经济、中国互联网业桃花千树不现实。但我对于一个大融合时代的中国新经济模式,始终充满信心。我觉得,多元的文化、依旧庞大的人口基数、幅员的辽阔、产业的复杂度、结构差异、线下生活场景之丰富,当然还有相当长周期的改革红利,一定会给互联网的力量创造更多融入的机会。

事实上,这也是全球很多国家与地区面临的共同挑战。我们看到,Facebook、IBM们都在大规模裁员,德国、美国、日本都开始重新反思制造业的未来,工业4.0与工业互联网被视为新的路径,它是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的融合模式。中国也出台了类似的10年规划,虽在过去一波互联网热潮面前似乎声量不济,但是于危机之下,大融合的趋势已经无可回避。

第9篇

上半年计算机先扬后抑,估值回归;行业基本面向好,转型加速,并购增速有所放缓。下半年更看好“互联网+”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医疗、社区、汽车、安全、金融等万亿级市场值得重点关注。

移动医疗渐入佳境,远程医疗和医保控费值得重点关注

刚需和政策等因素驱动,广阔蓝海引巨头资本角逐;医生资源是核心,少数平台或大量垂直是趋势。就医的流程对应5大模式,我们重点看好网络医院/远程医疗和医保控费。

社区O2O迎来最好时代,五大指标掘金王者

高频打造流量入口,高价深耕垂直细分行业;交易比信息更有价值,支付、物流等通用环节有望积聚大流量。高频、高价、布局核心环节、从通用环节切入、企业执行力等五大指标是胜出关键。

互联网+汽车,汽车后市场万亿空间打开

政府不断松绑,互联网汽车产业迎来发展良机;科技巨头纷纷布局车联网,抢夺车联网核心车载信息系统。伴随政策壁垒逐步破除,汽车后市场万亿空间打开,智能车机和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BD)等车载信息终端设备将率先迎来爆发。

互联网+安全,政策红利开始体现,新技术催生信息安全新需求

国际网络安全冲突不断,安全事件频发引起社会关注;国家政策不断加码,行业落地释放新市场潜力;新技术催生信息安全新需求,新兴业务打开千亿新市场;并购进程加快,“国家队”证券化提速,龙头将强者恒强。

互联网金融渐入深水区,银行IT机遇大

金融行业加速变革推动IT需求增长,云化、移动化、国产化等趋势明显。互联网金融进入规范发展期,银行IT企业机遇大,同时我们还重点看好人脸识别、互联网保险等领域。

去伪存真,优选龙头

重点推荐宜华健康、三泰控股、捷顺科技、卫士通、航天信息、海虹控股、佳都科技、长亮科技等公司。

第10篇

不久前,受邀前往华为终端参观,发现这家手机制造巨头正在发生一些静悄悄的变化,一改我对华为终端的印象。

其一是华为消费者BG已成立一个消费者研究室,它有点类似于情报部门或智囊团,会从全球采购最前沿的智能硬件设备,拿来研究,并提出自己的研究报告。在我看到的一份关于2013年新业务趋势报告中,量化自我、多屏协同、感应技术、移动社交以及移动购物等均在华为关注的视野之内。

其二是华为终端专设了一位主管战略的副总裁芮斌,主抓消费者洞察。这位副总裁带领团队进行了一些有趣的实验,比如给华为主打户外防水的荣耀3手机添加了一些新程序,在手机入水受压之后,屏保图像会切换为一群自由游动的热带鱼。

他还会专门研究颜色对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影响,你所不知道的一件事是,手机颜色跟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西藏喇嘛非常喜欢土豪金,而穆斯林更喜欢绿色系的手机。

此外,他还正对华为的消费者群体进行细分,逐步梳理出包括技术红颜、屌丝逆袭等类型人群,然后再找到技术团队,开发有针对性的功能,融入到产品当中。

在交谈中,芮斌有一句重复了多次,这可算是他加盟华为后的最大冀望:“不要再谈参数了,要讲用户喜欢的故事。”他甚至自喻为鲶鱼,希望用新的方式改变华为在用户心目中的印象。

其三是一句话,来自华为终端营销副总裁邵洋,他说,华为终端现在正在进行一场大的转变,即要从产品经营转向用户经营。潜台词是说,华为其实有很多技术积累和产品研发制造的积淀,但多不为普通消费者所知,也很少“炒作”引爆点话题,“如何让用户知道”恰恰成为华为需要补课的地方。

写到这里,很多人会问这个小米或雷军丝毫没有关系,是的,但华为的上述这些改变几乎全部都是围绕用户洞察,其背后也源于一种鲶鱼效应,而最大的一只鲶鱼就是小米。

实际上,在这次探访中,我们甚至讨论了这样一个话题:未来在移动端,谁会赢,小米还是华为?(当然,华为眼中最主要的对手还是三星)

讨论很热烈,也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答案,但却引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关于手机制造商的估值模式问题,我认为这是理解小米和其他硬件中的互联网闯入者的最核心领域,一念之差,可能会带来全然不同的结果。

可以做一个最直观的对比:在每年举办的无数次的手机新品会上,传统制造商最喜欢讲的成功标准是出货量、市场占有率,互联网服务部分比如云服务、应用商店、操作系统优化等,仅仅只是点缀;而在小米的会上,成为会场主角的是MIUI、粉丝数、版本迭代更新次数、新的软件应用等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这就在于你企业的估值是以硬件产品售卖量为核心标准,还是以用户数量以及单个用户的ARPU值为标准,这是两套截然不同的打法。

“左林右狸”撰稿人、雷锋网创始人林军校长举了两个很简单的例子:facbook是按照每个用户100美元进行计算,所以才有了千亿公司的估值预期,而苹果是按照每个用户2000美元进行估值,即“硬件售卖+AppStore分成”,这才能支撑苹果高估值的神话。

鉴于此,可以得出一个倾向性观点:纯硬件售卖的估值模式正在死去,以用户来估值或将是王道。也就是说,硬件从卖出的那一刻,才应该是生意真正开始的时候。

仅从收入层面看,目前小米在MIUI上的月收入已经达到2000万元,其中应用商店以及游戏联营正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而预计明年小米将在MIUI上取得十亿元的营收业绩。

更值得关注的是用户数以及活跃用户数。根据雷军在小米电视会上透露的数据,MIUI的用户量在7月份已经突破2000万,小米云服务的激活用户数也突破了1050万。

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实际上很多人没有观察到的一个事情在于,小米手机的用户多数为移动互联网重度用户,也就是说他们对应用、游戏等新鲜事物更为敏感,也更愿意为之付费。

好友曾航曾经在自己的公众号“移动观察”中写下这样的判断:“出货量近1500万部的小米手机,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笔规模不小的的移动互联网流量,众多游戏公司的朋友都反映,小米的游戏平台用户质量很高,因此小米现在据说已经是国内排名前5的Android游戏联运平台。”

另外,友盟每月都会对用户活跃机型的统计数据,搜索了一下,在8月以及9月的安卓系统机型的指数数据中,三星和小米瓜分了TOP10的排名,而在TOP30中,则呈现了三星、小米、华为的三强格局。

这意味着,从活跃用户数而言,小米早已甩开了“中华酷联”,这恰恰是众多开发者所关注的,现在很多开发者将测试手机刷机为MIUI系统,进行产品测试已经是一种常态。

长此以往,小米在移动互联网生态圈的布局,不仅仅黏住了小米硬件的用户、刷MIUI系统或小米桌面的用户,还黏住了另外一极——移动应用开发者。

由此再反过来看,今年小米融资时宣布了100亿美元的估值,很多传统制造商认为这是在画大饼,但我认为这是估值标准不同带来的一种敌视或不屑心态,雷军投资的诸多公司包括游戏、阅读、电商、浏览器、支付等等,一旦都能够基于小米用户进行经营,它从每个用户获取的ARPU值,绝对是可以支撑这一估值的。

所以,这其实是一场不对称战争,一方讲的是出货量与纯硬件盈利模式,而另一方则是互联网估值模式,以经营用户为核心。传统制造商不一定会输,但活得好的无疑都将是开始重估用户价值,并为此改变的企业。

文章末尾讲一个段子,我的一位电商圈好友这样跟我说:以小米、雕爷牛腩和黄太极煎饼为例,如何成为一家牛哄哄的产品公司与百亿美元公司,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产品是活的,二是产品是可平台的,三是用户是“犯贱”的。

这是一种戏谑的说法,但我不认为这只是一种开玩笑。

【絮叨】终于写完小米和雷军方法论了,分别谈了产品、营销以及用户估值模式,在与很多企业高管聊天中,我发现这三个领域其实大家都很感兴趣,自己也常常讲文章发到他们的微信上,半是推广“商业观察”这个公众号,半是希望影响更多的人,来深刻理解小米。

第11篇

(讯)《巴伦周刊》2011年7月25日刊发表迈克尔·桑多利(MICHAEL SANTOLI)署名的封面文章《社交网络泡沫危机》,现全文摘要如下:

通常高速增长的创新企业股票价格否估值过高,多数资深投资人都对好公司-坏股票的现象不陌生。快速增长的社交网络行业也即将出现好行业-坏股票的局面,就像十年前互联网泡沫一样。

社会媒体公司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其最大的特点是吸引大批用户直接分享和定制信息。社交网络行业领先的公司要么已经上市,要么在筹备上市,或者盛传在今年年底之前上市。这八个公司是:Facebook, Groupon, Zynga, LivingSocial, Twitter, LinkedIn, Pandora Media和Zillow,2010年的收入为35亿美元。根据华盛顿邮报,这些公司的市值仅比其收入少10亿美元。除了Facebook以外,其他的社交网络公司盈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通常,人们会将新兴行业公司和成熟公司相比较。这些社交网络创业企业和谷歌相比如何?谷歌的市值将近2000亿美元,公司去年有290亿美元的收入,盈利超过80亿美元。谷歌2004年上市时也是一支昂贵的股票,现在看来当时的价格也不算过高。不过,谷歌股价和销售额的比率从未超过29倍,这个比率的中值是11,现比率仅为7。根据谷歌市销率(Price-to-sales)中值的标准,八家社交网络公司的市值高估幅度为20%至100%。这意味着社交网络存在泡沫。

一些人认为社交网络公司并未出现泡沫,因为这些公司代表着新一代创新和商业。而且,和1999年科技泡沫不同的是,募资的互联网公司不仅拥有一个很好的概念,还有十几的商业和盈利模式。所以这并不是上世纪90年代科技泡沫的重演。但是当大部分科技股票市盈率在个位数的时候,这些社交网络公司的股票的确估值过高。

比如LinkedIn,它在五月份上市时价格是45美元,在六月底时达到60美元左右。当时分析师给出了买入的评级,使得股票在过去的三周内上涨到101美元。而该公司今年预期收入为4.7亿美元,市值为97亿美元。上投摩根的分析员道格·安穆斯(Doug Anmuth)上周将LinkedIn评级下调。在20%的收益增长和30%的现金流增长假设上,他认为LinkedIn的目标价格在85美元。现在,公司股票价格是其现金流的23.5倍。

每个社交网络股票都需要谨慎估值。Wedbush证券的互联网分析师罗·科纳(Lou Kerner)认为Facebook在未准备上市的市值将达到1000亿美元。基于对未来全球广告收入和其他渠道收入的预测,Facebook收入今年将接近40亿美元,2012年将达到66亿美元。现在,Facebook已经成为人们访问其他网站的平台。据ITG投资股权研究负责人约翰·艾肯(John Aiken)透露,其News Feed所带来的流量是谷歌搜索引擎的70%。巴克莱资本的安东尼·迪克莱蒙德(Anthony DiClemente)上周提出,社会媒体已经是现在广告投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编选: 来源:腾讯财经)

第12篇

1)字节跳动系今日头条、抖音等母公司(后文简称“头条系”),成立于2012年3月,是最早将人工智能技术大规模应用于信息分发的公司之一,2018年10月最新一轮融资估值达到750亿美元,超越百度市值,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成长最快的移动互联网公司;2)公司产品布局于移动资讯、短视频、内容社区、教育等多赛道,旗舰产品包括今日头条App及抖音短视频,并在相应领域遥遥领先竞争对手;3)上半年“头条系”产品流量已占据中国互联网流量的10.1%,仅次于腾讯系,超过百度及阿里;4)在AI技术基础赋能广告端的精准营销带动之下,2018年预计广告收入超过500亿元。

核心要素:AI技术为核,辅以产品创新

移动资讯分发阶段:率先把握算法红利及移动时代产品、渠道机遇。2012年8月,公司上线基于AI技术实现移动端信息智能分发的“今日头条”。信息过载+碎片化阅读形成了智能推荐算法需求,公司首创的基于AI算法的 “千人千面”推荐体系带动用户规模快速成长,与腾讯新闻并列两强,遥遥领先同类应用产品。短视频阶段:基于AI技术、享行业成长红利。“头条系”短视频产品主要为抖音、火山小视频和西瓜视频,2018H1,三大产品未去重用户MAU达4.16亿次,成为公司流量另一极。我们认为其快速崛起的原因为成熟的工业级算法推荐体系、短视频行业成长红利及优异的人群定位与产品运营战略。全球化阶段:AI为核,海外市场成功拓展,验证持续成长潜力。海外产品主要布局移动资讯及短视频两大赛道,目前已覆盖150多个国家、75个语种,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位居应用商店下载总榜前列,截至2018H1,海外用户规模已接近公司整体用户规模的20%。我们认为,公司产品成功出海,一方面享受了海外移动端流量蓝海,更为重要的是,打磨成熟的AI推荐系统内核,使公司可高效、低成本复制国内成功产品经验,实现海外快速扩张。

投资建议:拥抱新时代,关注技术变化带来的行业投资机会

字节跳动的快速崛起,印证了AI技术的应用对内容分发乃至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冲击与重构;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在AI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过程中,互联网等行业有望在AI技术的加持之下,在内容创造、商业模式等方面迎来全新发展机遇,典型如社交、营销、信息流、视频及图片内容分发领域,关注相关领域具备技术或者场景应用的标的腾讯控股、百度、视觉中国、芒果超媒等公司。

风险提示

内容监管风险;核心产品今日头条、抖音核心运营数据下降的风险;全球化进程不达预期的风险等。

投资摘要

字节跳动

关键结论与投资建议

字节跳动是全球早将AI技术大规模应用于信息分发的公司之一,其率先入局基于AI的“千人千面”推荐算法,打造出资讯分发领域的龙头产品“今日头条”。后续凭借海量数据所训练出的工业级AI推荐系统,实现了不同赛道上移动端产品的低成本、高效复制,打造出“抖音”、“Tik Tok”等现象级短视频产品,利用6年时间迅速成长为全球移动互联网新贵。

该公司的迅速崛起,印证了AI技术的应用对内容分发乃至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冲击与重构。通过对其成长路径的深入分析,我们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升级,互联网等行业有望在AI技术的加持之下,在内容创造、商业模式等方面迎来全新发展机遇,典型如社交、信息流及视频内容分发领域。关注相关领域具备技术游戏或者应用场景的公司腾讯控股、百度及视觉中国、芒果超媒等。

核心假设或逻辑

1)字节跳动“工业级AI推荐系统”可在不同赛道的产品中实现高效、低成本复制

2)AI推荐系统在海量数据训练及大量正向迭代下,其推荐精准度可持续提升

与市场预期不同之处

1)市场或认为,字节跳动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今日头条”及“抖音”两款明星级产品,其本质上是一家产品型公司;我们认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经过6年训练出的“工业级AI推荐系统”,明星产品是其强大技术能力及海量数据训练下的产物,未来产品有望拓宽至众多领域,成长为一家以AI为内核的平台型公司

2)市场或认为,发展AI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资金投入及技术积累,腾讯、百度、阿里等巨头对字节跳动的未来发展存在较大威胁;我们认为,字节跳动在AI技术方面的优势在于先发优势及海量数据积累,公司通过今日头条、抖音等C2C产品所积累的精细化用户数据是BAT所欠缺的,同时基于UGC的内容生态也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内容生产端的丰富性和精准度,持续改善用户体验。同时,AI技术的正向反馈特性,使其推荐系统的精准度持续提升,公司技术壁垒相对稳固

股价变化的催化因素

第一,抖音、今日头条等产品社交关系链的搭建速度及效果超出预期

第二,公司产品推荐精准度持续提升

第三,公司产品全球化进程超出预期

核心假设或逻辑的主要风险

第一,公司产品社交关系链的搭建不及预期

第二, 产品推荐精准度的提升效果不及预期

第三,全球化进程不及预期

风险提示

内容监管风险;核心产品今日头条、抖音核心运营数据下降的风险;全球化进程不达预期的风险等。

导语:时代红利+技术优势,移动互联网新贵崛起

回顾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行业底层技术的突破总能催生用户需求的变革,而每一轮变革总是能诞生及时、精准匹配用户需求的互联网巨头:BAT们诞生于PC端互联网普及的初级阶段,分别满足了用户在搜索、电商和社交三大领域需求,而后成长为我国互联网1.0时代的三大巨头。而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提速降费”红利下,用户们的网络应用环境逐渐从PC端迁移到移动端,“信息过载”及“搜索引擎使用不便”催生了“千人千面”的推荐算法需求,字节跳动作为AI技术驱动型公司迅速崛起:

百度:1999年,Google正式上线,凭借“自动抓取网站信息”机制及合理的网站排名规则,使网民从被动接收信息模式变为主动搜索,互联网的入口也从导航和门户转向搜索引擎。2000年1月,百度在中国北京成立,精准把握时代需求红利,以PC端搜索引擎业务迅速占领了中国互联网的流量入口,并逐步发展为PC端搜索引擎的绝对巨头。截至目前,百度已掌握了PC端70%的流量入口,并稳居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梯队。

腾讯:1999年,我国陌生人社交领域缺乏垄断性产品,ICQ汉化版虽打入中国市场,由于网络环境及文化问题,难以被中国网民接受,腾讯首款即时通讯产品QICQ把握住陌生人社交领域的新兴市场迅速上线。同时,其主要竞品ICQ习惯于将联系人信息保留在个人电脑端,当时习惯在网吧上网的中国网民存在需求痛点,QICQ迅速响应,将联系人信息保存在服务器端,并将客户端预装在各网吧系统内,解决了ICQ每次登陆都要重新添加联系人的问题。这一举措使QICQ后来居上,在推出一年后注册用户数突破2000万。凭借着对互联网端用户粘性最稳固、护城河最深的社交商品垄断,腾讯已成为我国互联网领域的绝对巨头,总市值超2.5万亿元。

阿里巴巴:2003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正式创立淘宝,平台在创立1年后,在互联网实验室电子商务网站CISI人气榜上超越eBay意趣,跃居第一。我们认为,淘宝成功崛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1)市场需求:2003年,电子商务发展的软硬件环境日趋成熟,eBay和意趣的联合使C2C成为电子商务行业的热门领域,意趣定位于国际化、男性、大龄、熟悉技术、收入较高的白领,年轻化女性市场尚未被瓜分完毕,淘宝精准定位这一市场顺利突围;2)运营战略:淘宝以中小企业密集、产本成本和销售压力较大的江浙一带作为业务拓展中心,并以卖家免费模式吸引商户入驻,针对国内交易需要信用担保的特点,凭借技术优势推出旺旺即时通讯工具及支付宝,从用户端保障了交易的可行性,成为了我国电商领域的绝对巨头。

字节跳动:2012年是我国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元年,移动端搜索引擎的使用不便及信息过载,使千人千面的智能分发算法成为刚需。字节跳动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于2012年8月推出首款新闻资讯分发产品“今日头条”,产品基于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千人千面”的信息推送。在上线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其用户数超过1.2亿,MAU超过4000万。后续,公司基于今日头条所打磨出的智能推荐系统,低成本、大规模生产“流产品”,推出了“抖音”等现象级产品,并将国内成熟产品通过“技术出海+本土化运营”顺利推广到全球。Questmoblie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头条系”产品的总使用时长占据了国内互联网的10.1%,成功超越百度系、阿里系等互联网巨头,悄然改变了中国互联网BAT三足鼎立的格局。

回顾“头条系”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公司成功崛起的原因,除时代红利及底层技术的突破外,还得益于其在发展的关键阶段所采取的发展战略:1)资讯分发阶段,算法精准匹配用户需求,大规模渠道预装收割第一批用户;2)短视频阶段,把握行业爆发黄金窗口期,并密集推出三款产品,差异化定位打通细分市场,保障用户留存。抖音及西瓜视频共享今日头条AI技术基因,实现高效复制。现象级产品抖音发展初期通过“去快手化”定位于空白市场,并以强运营模式迅速收割用户流量。3)全球化阶段,把握南美、东南亚等地区的流量蓝海,通过“技术出海+本土化运营”抢占市场,并通过参股收购、精细化运营等手段切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流量市场。

本篇报告,我们将沿着“头条系”的纵向发展脉络,分析公司在发展的关键阶段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及所采取的战略,探索AI技术对互联网产业带来的重构与颠覆。

巨头概览:AI驱动,跻身国内互联网流量Top4

公司介绍:聚焦AI技术,抢占移动资讯及短视频两大流量入口

AI技术驱动,始于资讯,兴于短视频,截至2018年10月,字节跳动旗下全线产品国内总DAU超过4亿,MAU超过8亿;其中抖音国内DAU超过 2亿,MAU超过4.5亿。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是最早将人工智能技术大规模应用于移动互联网场景的公司之一。公司产品布局于移动资讯、短视频、内容社区、教育等多赛道,在其多产品矩阵中,以移动资讯App今日头条及短视频App抖音表现最佳。截至2018年6月,今日头条在新闻资讯App中用户使用时长位居第一,抖音在移动视频App中用户使用时长位居第二,短视频领域位居第一。2018年上半年,“头条系”产品流量已占据中国互联网流量的10.1%,跻身国内互联网流量Top4阵营。截至2017年4月,公司已完成四轮融资,2018年10月公司完成PreIPO融资,估值约750亿美元。

产品矩阵:国内市场“3+N”布局“流内容”赛道,海外扩张打开流量天花板。字节跳动国内产品主要布局移动资讯、短视频和社区社交三大流量赛道,在线教育、TOB服务等为流量多元变现的新兴业务。在国内流量红利日渐饱和的情况下,头条以“技术出海+本土化运营” 战略进行全球化探索,截至2018年6月,其海外用户占比已接近20%。

资讯:今日头条App是公司最早期的战略产品,负责移动端资讯的智能分发。截至2018年8月,其MAU达2.85亿次(数据来源:wind),是公司重要的流量入口。

短视频:抖音、西瓜视频和火山视频分别定位于年轻潮流用户、PGC和UGC三大领域。截至2018Q1,公司三大短视频产品国内MAU突破3亿(数据来源:Questmoblie),成为继今日头条App后的另一大流量入口。

社区及社交:公司分别推出了悟空问答、FaceU激萌及图虫三大产品,深耕内容社区、图聊及图片社区三大领域。

其他:为加深流量变现, 2018年5月,公司推出了北美外教一对一少儿英语品牌gogokid,致力于为4~12岁孩子提供一对一的外教课程。

海外:公司于2015年开始全球化布局,出海产品主要涵盖移动资讯及短视频两大赛道,TopBuzz、TikTok(2018年8月2日,全球增速最快的两大短视频应用musical.ly与TikTok宣布双方联合推出一个全新的全球短视频平台)及Vigo Video分别为今日头条、抖音及火山视频的海外版。

发展历程:技术为核,始于资讯,强于短视频

字节跳动在发展过程中采取多战略并行模式:从战略维度,其发展战略可分为深耕技术、资讯分发、内容创作、全球化、试水社交及社区业务和短视频六条主线:

技术积累:专注AI技术打磨,为后续产品沉淀核心算法基础

字节跳动作为技术驱动型公司,以移动端资讯推荐迅速崛起。2012年3月,字节跳动公司成立,并于2012年8月上线了第一款旗舰产品“今日头条”,与腾讯新闻、凤凰新闻等纯内容分发客户端不同的是,今日头条在成立初期不生产内容,仅通过技术分析进行资讯分发。凭借分发技术带来的差异化,今日头条在2012年底月活突破百万(数据来源:wind)。

成立AI Lab专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顶级AI技术人才储备丰富。2016年3月,字节跳动人工智能实验室成立,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让机器更好地理解文字、图片、视频、环境场景和用户兴趣,从而促进人类信息与知识交流的效率和深度。实验室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与机器人等方向,依托字节跳动的海量数据,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字节跳动的产品中,利用人工智能帮助内容的创作、分发、互动、管理。同时,实验室也将针对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内长期性和开放性问题进行研究,帮助公司实现对未来发展的构想,赋能全球创作与交流平台。

公司庞大的用户群体保障了有价值用户数据的持续涌入,有助于模型的改进和迭代。AI Lab拥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研究人员,实验室负责人马维英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2018年7月1日,Guide2Research公布了2018年计算机科学与电子领域顶级科学家排名。马维英是国内唯一产业科学家入选TOP100,全球排名第86位。实验室主任李航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与主任研究员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诺亚方舟实验室主任,李磊曾担任百度美国深度学习实验室少帅科学家。

资讯分发:验证移动端推荐算法逻辑成立,公司流量生态起点

今日头条App是字节跳动的流量生态起点,成立初期定位于内容推荐引擎,主要负责资讯的精准分发。2012年8月,字节跳动上线首款资讯分发产品今日头条,产品基于个性化推荐引擎技术,根据每个用户的兴趣、位置等多个维度进行个性化推荐,推荐内容不仅包括狭义上的资讯,还包括音乐、电影、游戏、购物等信息。与当时已存在的腾讯新闻、凤凰财经等移动新闻客户端不同的是,今日头条在成立初期不进行内容生产,仅根据用户的阅读行为、地理位置等挖掘出兴趣进行精准推送。截至2018年6月,今日头条App MAU高达2.2亿(数据来源:wind),与腾讯新闻用户体量接近,成为移动新闻客户端的两强之一。字节跳动App的上线为公司抢占了资讯分发的一大流量入口,并奠定了强大的AI技术基础,并孵化出悟空问答、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等独立App。

内容创作: 补足内容生产环节,“智能推荐引擎”转型“内容运营平台”

巨额补贴迅速完善内容生产环节,图文资讯、短视频等纯“流内容”消费平台成效显著。凭借千人千面的推荐算法迅速崛起后,公司从“纯移动推荐引擎”将产业链延伸至内容生产环节,对内容生产的支持体现在资金和流量两方面:1)2013年,头条号上线,今日头条在App内部建立自媒体创作平台;2)2015年,CEO张一鸣“头条号创作者大会”上宣布推出“千人万元”计划,确保在未来一年内至少有 1000 名原创者月收入不低于一万元,该计划实施后,头条号的数量在一年内从 3.5 万个增长至 30 万个;3)2016年,国内移动图文流量日渐饱和,公司在短视频内容领域投入10亿元, 使“头条视频”的DAU突破1000万;4)公司在头条推出“千人百万粉”计划,扶持普通创作者,计划“让 1000 个人拥有 100 万粉丝”。从效果来看,字节跳动“AI推荐算法+资金/流量补贴”一系列“短平快”的打法在图文/短视频流内容消费领域效果最为显著。

全球化:技术出海+本土化运营,迅速收割全球移动流量

像素级拷贝国内产品技术大幅降低边际成本,本土化运营保障内容适用性。2015年8月,字节跳动首款国际产品TopBuzz上线,作为旗舰产品今日头条的海外版,TopBuzz在上线初期延续“智能推荐引擎”工具属性,主要信息来源为CNN、NBC、Yahoo!、YouTube及 Jukin Media等各大媒体网站。此后,公司通过产品收购、投资参与等一系列举措迅速收割全球移动端流量。2017年2月,公司收购美国短视频平台Flipparam;2017年11月,公司收购全球移动新闻聚合平台NewsRepublic;2017年11月,公司收购收购全球视频社区musical.ly。目前产品已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75个语种,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位居应用商店下载总榜前列。

社区&社交:收购FaceU激萌,拓展流量边界。互联网多元化产品中,移动社交的使用时长占比约为36.4%,高于第二名移动视频20个百分点,高于移动资讯27.7pct,布局移动社交,拓展流量边界是“头条系”产品的一大重要战略。

2018年2月,字节跳动作价约3亿美金,完成对FaceU激萌的收购。作为“脸萌”团队二次创业的成果,该产品最大的亮点在于合并拍摄和编辑两大环节。在实时美颜和动态贴纸功能的作用下,视频的拍摄过程变得更为直观,用户可以获得“所见即所得”的体验。伴随着“激萌传送门”以及“遇见萌友”等社交功能的加入,Faceu激萌对于自身的定位也从单纯的拍照P图类工具转变为短视频社交平台。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Faceu激萌的应用安装量始终位于9,000万以上。截至2018年1月底,Faceu激萌的安装数量已经达到1.04亿(数据来源:极光大数据)。

短视频:图文流量见顶,2016年集中布局短视频,并成为字节跳动另一流量重要入口。2016年4月至9月,字节跳动连续上线了火山小视频、头条视频和抖音三款短视频产品,三款产品调性、目标用户互补,其中,火山小视频以UGC内容为主,目标用户定位于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对标快手;抖音以一二线城市的时尚、年轻用户为主,弥补短视频市场一二线时尚潮流人群的空白;西瓜视频以PGC内容为主,目标用户为三四线城市的男性用户。截至2018年8月,“头条系”短视频赛道三大产品独立设备用户数已达到5.8亿(数据来源:艾瑞App指数)。

商业模式:以互联网广告收入为主,AI技术赋能精准营销

目前,字节跳动商业模式以“短平快”的移动广告变现为主,2018年预计广告收入在300-500亿之间,当前广告收入提升主要来自于MAU提升。目前,“头条系”产品覆盖亿级活跃用户,人均使用时长超过76分钟(数据来源:Questmoblie),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流量入口。其广告形式包括开屏广告、信息流广告、详情页广告等多种形式随着旗下产品活跃用户数的不断提升及AI推荐算法精准度的提高,2016-2018年,广告收入均实现了翻倍增长。2016及2017年,“头条系”产品广告收入分别为60亿元至150亿元,预计2018年广告收入在300-500亿元之间,2020年有望突破700亿(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AI技术赋能移动端互联网广告,提升广告价值,实现平台流量的最佳配置。与其他移动互联网广告相比,“头条系”广告最大的特点在于精准分发:截至2018年10月,公司旗下产品国内总日活用户数超过4亿次,平台凭借海量用户数据及AI推荐技术,对目标用户实现6大维度的16种精准定向,建立目标受众与广告关联,实现移动广告的三赢:用户端看到感兴趣的内容资讯、广告主精准定向节省广告成本,广告平台实现流量的最佳配置。

计费模式:CPM、CPT、GD等多种计费方式。目前,“头条系”广告主要包括开屏广告、信息流广告、开屏联播及视频广告四种类型。开屏广告在应用开启时加载,展示固定时间(静态3秒、动态4秒、视频5秒),展示完毕后自动关闭并进入应用主页面的一种广告形式,支持CPT及GD两种售卖方式。信息流广告即原生形式,目的在于让用户以阅读资讯的方式阅读广告,支持CPT、GD、CPC及CPM四种售卖方式。开屏联播广告即联合多领域Top级APP,将广告主的开屏广告分发到众多优质应用开屏资源上,提供高曝光广告的整合产品,支持CPT、CPM、CPC计费,其中CPT由媒介下单执行,CPC与CPM可在AD后台直接创建。以短视频为展现样式的广告,按推广位置不同可分为“开屏视频广告”、“信息流视频广告”、“详情页视频广告”三种,购买方式包括CPT、GD、CPC、CPM及CPV五种。CPV作为一种新的计费方式,更加注重播放量的效果,并按有效播放量收费,即播放到达10s开始计费。

资讯阶段:精准把握AI推荐算法红利及渠道机遇

竞争格局:今日头条借力算法成功入围两强

2012年8月,字节跳动战略级产品“今日头条”上线。与当时已有的门户网站类移动App不同,今日头条本身不生产内容,基于机器学习技术,根据目标用户的人口特征、环境定位、阅读习惯进行匹配,自动计算出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实现“千人千面”的推送。2014-2015年,移动资讯市场群雄环伺,主要由主打技术的聚合类资讯App和主打内容的门户类网站新闻资讯App构成,对前者而言,主要决定因素为核心技术、先发优势及用户数据,对后者而言,核心因素为内容资源及用户技术的丰富程度。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今日头条和腾讯新闻凭借各自优势收割腰部资讯平台用户流量。2018年8月,今日头条MAU达2.85亿,腾讯新闻MAU达2.88亿(数据来源:wind),长尾资讯平台流量式微,行业两强格局日渐稳定。

崛起原因:我们认为,今日头条的崛起,享受了互联网移动化进程中推荐算法及智能手机需求爆发的红利,同时,头条也通过精准把握住算法及渠道两大战略跃居第一梯队。具体分析见本部分战略1及战略2。

时代红利:互联网移动化催生智能分发需求

移动资讯行业移动化变迁,信息过载+碎片化阅读催生推荐算法需求。我国资讯行业的分发方式伴随技术发展,共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传统媒体时代:主要依托于电视、广播、纸媒等渠道,传播时效性及传播范围受到限制;2)门户资讯网站时代:PC电脑及互联网的普及,推动了人们通过网页搜索引擎获取新闻资讯的需求;3)移动资讯时代:互联网移动化率提升,人们获取新闻资讯不再受到地域和空间的影响,移动端新闻资讯App日渐兴起。传统新闻媒体、门户类网站、自媒体、短视频及社交媒体等多种内容制造商涌入市场,移动端信息过载严重。同时,移动端搜索引擎使用不便、单位用户阅读时间碎片化,共同催生了移动端推荐算法的需求。

头条战略1: AI驱动,率先享受移动互联网算法红利,先发优势迅速收割流量。2012年8月,今日头条上线,上线初期即定位于“智能分发引擎”,运用智能算法推荐实现用户与内容的准确连接,率先抢占个性化推荐市场。今日头条在移动推荐领域先发优势明显:2014年,今日头条平均MAU已突破5000万(数据来源:wind),ZAKER平台开始强化智能推荐算法,搜狐新闻更新为5.0版本,开启个性化推荐;2015年,今日头条平均MAU已突破7600万(数据来源:wind),凤凰资讯开始投资一点资讯、腾讯上线天天快报、新浪新闻增加个性化推荐比重,网易新闻推出个性化头条;2016年,今日头条平均MAU已突破9000万(数据来源:wind),阿里了“UC头条”,以算法分发作为主要模式,百度推出独立产品“百度好看”,利用百度积累的用户画像及技术基础进行个性化推荐。

今日头条的推荐系统,本质上是一个由AI技术驱动的拟合函数,输入变量包括用户特征、环境特征和内容特征,输出变量为推荐结果。参与运算的参数包括:1)用户特征:包括兴趣、职业、年龄、性别、机型、用户反馈行为等;2)环境特征:地理位置、时间、网络、天气、当前场景(工作、地铁等);3)内容特征:主题词、兴趣标签、热度、质量等。结合三方面的信息,模型会运算出一个预估,即推测推荐内容在这一场景下对这一用户是否合适。然后对小批量相同标签的用户进行实时推荐。如果用户反馈(转化率、热度)达到设定标准,则将此内容进行大规模的推荐;如果用户反馈低于设定标准,则停止推荐。依靠该推荐系统,今日头条使平台长尾内容实现了有效的分发和触达。

推荐算法壁垒1:推荐系统对细分数据具有极强的依赖,今日头条的C2C数据具有绝对优势。推荐系统对于数据的依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特征抽取需要用户侧和内容侧的细分标签;2)召回策略需要获取用户侧和内容侧的各种标签;3)内容分析和用户标签挖掘是搭建推荐系统的基石。今日头条通过长时间的实时在线训练,沉淀了海量的细分用户数据标签及兴趣标签,对用户兴趣的挖掘愈发精准。相比之下,腾讯内部缺乏连接各产品用户信息的数据中台,用户各维度用户信息不完善;百度以PC端搜索引擎为主要入口,缺乏用户对于娱乐内容的消费数据;阿里巴巴数据多偏向于线上消费数据,与娱乐内容差距较大。

推荐算法壁垒2:正向迭代性使先发成为显著优势,2016公司年成立AI Lab,深度绑定尖端技术人才,巩固技术护城河。头条的个性化推荐系统在海量数据学习过程中不断进化,并以每秒上千万次的运算优化推荐效果,反馈给使用者,实现人-数据-算法-信息的良性循环。在字节跳动,这套闭环系统已经深入应用于信息的创作、分发、互动、管理的各过程。同时,为巩固技术优势,字节跳动于2016年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依托字节跳动的海量数据,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今日头条的产品中,利用人工智能帮助内容的创作、分发、互动、管理。同时,实验室也将针对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内长期性和开放性问题进行研究,帮助公司实现对未来发展的构想,促进信息与知识交流的效率与深度。

战略:智能手机爆发式增长,渠道预装收割流量

时代红利2:2012年初国内换机潮来临,智能手机出货量爆发式增长。2012Q1, 国内4G尚未商用,智能手机普及率仅为33%,中国手机市场迎来可第一个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手机的“换机潮”。2012年3月,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745万台,同比增长134%,今日头条母公司字节跳动开始建立。2012年8月,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2309达万台,同比增长175%,今日头条1.0版本开始上线。

头条战略2:大规模只智能机预装App收获第一批用户,用户账户信息留存、数据算法正向迭代保障换机用户的粘滞性。今日头条上线初期,将软件预装在华为、360、金立、nubia、三星、联想等主流手机内获取首批用户(信息来源:中关村在线)。数据显示,智能手机的换机频率在在2年左右,今日头条在用户使用构成中,为每个用户创建专属标签,其推荐内容精准度与用户使用次数高度相关,换机后用户通过一键登录即可完成用户标签迁移,技术手段保障用户留存率。

短视频阶段:享行业成长红利及AI技术基因

竞争格局:抖音、西瓜及火山均跻身短视频Top4

“头条系”三大短视频产品抖音、火山小视频和西瓜视频于2016年密集上线,分别打通了年轻时尚人群、UGC内容、PGC内容三大细分领域。2018年6月,“头条系”三大短视频产品未去重用户MAU达4.16亿次,其中抖音MAU达2.07亿次,仅低于快手(数据来源:Questmoblie)。

西瓜视频:定位于个性化推荐的短视频平台,由“头条视频”孵化而来,2018年6月MAU达1.08亿次(数据来源:Questmoblie)。2016年5月,西瓜视频的前身头条视频从今日头条App的短视频功能脱离,正式以独立App形式上线。2017年6月8日,头条视频正式更名为西瓜视频。西瓜视频以PGC短视频内容为主,通过算法分析用户的浏览量、观看记录、停留时间等进行视频推荐。西瓜视频注重平台内容生态建设,积极帮助短视频创业者解决内容制作、粉丝运营和商业变现等难题。一方面,西瓜视频打造了一整套培训体系帮助其快速在平台上成为专业的内容生产者,包括进击课堂与创作者排队。另一方面,西瓜视频推出“3+X”变现计划,通过平台分成升级、边看边买和直播等方式帮助短视频创业者实现商业变现。

火山小视频:15s原创生活小视频社区,对标“快手”,2018年6月其MAU达1.01亿次(数据来源:Questmoblie)。火山小视频定位于15秒原创短视频社区,于2016年12月上线,通过小视频帮助用户迅速获取内容、展示自我、获得粉丝、发现共同爱好。火山小视频以用户UGC内容为主,可在视频中添加文字特效,平台通过火力值变现的方式激励用户生产内容。平台定位于三四线城市用户,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战术不断拓展用户规模,搭建UGC内容创作生态。2017年8月,火山小视频在农村开展会,宣部以10亿元补贴内容创作者,同时推出“火苗计划”,开通视频打赏功能和小视频达人培训计划,扶持平台内容生态。

抖音短视频:“记录美好生活”的短视频,2018年6月,平台MAU达2.07亿次(数据来源:Questmoblie)。抖音是今日头条旗下一款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于2016年9月上线,用户可以通过背景音乐选择、动作编排和特效加工,创作自己的小视频。2017年5月,抖音日均播放量破亿,同年8月达到10亿次。在平台发展初期,用户年轻化态势显著,85%的用户在24岁以下。目前,平台内容和用户年龄层泛化明显,覆盖所有年龄层面用户。在平台运营上,抖音表现积极,通过大量线上活动,保持平台用户活跃度,引导用户进行UGC内容生产。同时,平台在发展初期严格遵守音乐短视频社区的调性,以音乐为中心进行内容类别的划分,形成了平台特色。

崛起原因:我们认为,“头条系”短视频产品崛起的原因,除享受短视频行业增长红利外,还有以下三点战略原因:1)三大产品差异化定位打通细分市场;2)抖音及西瓜短视频共享AI战略基因,实现产品低成本复制,覆盖不同圈层; 3)抖音发展初期,“去快手化”定位于年轻时尚人群,弥补市场空白,并以强营销战略迅速收割流量。具体分析见本部分战略1-战略3。

时代红利:资本及平台混战驱动短视频行业爆发

2016年是短视频行业爆发的元年,资本入局、平台混战催熟行业,“头条系”既助推了行业的发展,又享受了行业成长的红利。短视频行业的发展可以分为萌芽期、探索期、爆发期及成熟期,2016年是行业爆发的元年,内容及平台的激烈竞争助力了行业爆发:内容端,诸多传统媒体人涉足短视频内容生产,短视频内容的头部创作团队屡获资本青睐。例如,2016年3月,短视频代表人物Papi酱获得1200万融资;7月,“一条”获得1亿元B+轮融资;11月,拥有秒拍、小咖秀的一下科技向外宣布完成5亿美元E轮融资,小红唇完成6384万美元的C轮融资。平台端,“头条系”抖音、西瓜和火山小视频在2016年密集上线,11月,梨视频上线,短视频作为重要功能逐步被嵌入各大社交、资讯平台。Questmoblie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短视频行业MAU净增2.23亿,截至2018年6月,行业月活已达5.05亿,平台渗透率为45.6%,相比于“头条系”短视频上线初期分别增长约3.35亿及28pct。

战略1:差异化定位打通细分市场,保障用户留存

抖音、西瓜及火山小视频分别定位于音乐短视频、PGC及UGC内容,三者用户重合度较低,可覆盖不同圈层用户:Questmoblie数据显示,1)用户重合度:火山小视频平台调性与快手相似,2018年2月平台与快手重合用户数约2897.5万,快手卸载用户中,约26.8%流向火山小视频;抖音、西瓜及火山小视频用户重合数均在2000万以下。2)卸载用户流向:“组合拳”定位有助于承接卸载用户,2018年春节期间,快手卸载用户中,有68.8%流入“头条系”,抖音卸载用户中,有48.7%流入西瓜及火山小视频;3)目标用户差异化:西瓜视频用户年龄分布均匀,53.3%用户消费能力在200元以下,消费能力较弱;抖音中80.7%的人群消费能力在200元以上,与其他短视频平台差异显著。

战略2:共享头条AI基因,产品低成本高效复制

技术沉淀:今日头条为抖音、西瓜等产品的智能推荐及营销搭建了良好的推荐系统,公司在今日头条App中沉淀的AI技术助力抖音营销。抖音及西瓜视频均延续了今日头条的推荐功能,2018年1月,字节跳动算法架构师曹欢欢公开表示:没有一套通用的模型架构能适用所有的推荐场景,但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抖音短视频、悟空问答,都在使用今日头条的推荐系统。针对不同类产品,工程师需要进行不同的算法测试。除使用推荐系统外,公司在今日头条产品中所沉淀的AI技术还可用于营销。2017年,抖音上线“尬舞机”功能,将跳舞机从线下搬到了手机上,用户使用抖音就可以在手机上玩体感游戏。这一功能帮助抖音在新版本上线的第二天冲到了App Store免费榜第一名,“尬舞机”主要应用了今日头条 AI Lab 自主开 发的“人体关键点检测技术”,依靠这项技术,抖音能够检测到图像中所包含人体的各个关键点的位置,从而实现从用户姿态到目标姿态的准确匹配。

战略3:抖音“去快手化”+强运营大幅收割流量

平台定位:抖音上线初期,平台调性“去快手化”,填补一二线城市时尚年轻人群的短视频空白。抖音上线初期,快手的MAU已达6507万次,其“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收获了大量三四线城市人群。为避免与快手的正面竞争,同时填补一二线城市年轻时尚人群的短视频空白,抖音在上线初期以“音乐”、“年轻”、“潮流”为主打风格,早期抖音的团队深入全国各地艺术院校,挖掘高颜值的年轻人为平台生产内容,并帮助其获取粉丝。这批种子用户的调性气质,给抖音社区贴上了酷潮的标签,并吸引了与之兴趣、风格相似的用户。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抖音24岁以下年轻人占比为75.5%,高于快手8.9pct;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为45.3%,高于快手6.5pct。

强营销战略:1)冷启动阶段明星助力:2017年3月,小岳岳转发了一条模仿自己并带有抖音LOGO的微博,使抖音的知名度扩散开来。此后,关晓彤、吴亦凡、古力娜扎等流量明星纷纷入驻抖音,为平台带来了众多粉丝流量。2)丰富的“挑战”及运营活动:抖音通过设置挑战的方式引导用户参与。类似的专题设置及对应的优渥的奖励设置,调动了各层次用户模仿跟进的积极性,从而丰富了平台内容。2017年12月,抖音上线“尬舞机”功能,引发“全民尬舞”热潮。同时,抖音会不定期设置各类“挑战赛”,引导用户参与。3)春节推出“星潮”红包活动:春节期间,抖音通过明星发红包等一系列营销活动使DAU突破6500万。2018年春节,“头条系”三大短视频产品在春节营销活动的带动下MAU均首次破亿,抖音在除夕当周斩获4200万新安装用户,且相较于1月份,其2月份月活用户增长突破4600万。4)日常营销活动:抖音平台上不定期推出海草舞、C哩C哩、手势舞、《甄嬛传》华妃表演片段、《新白娘子传奇》白蛇蜕变段的模仿,使用户活跃度保持在较高水平。

公司运用运营手段构建站内氛围,调控平台调性。抖音短视频总经理张楠曾撰文写道,对那些不符合社区调性和价值观的内容,例如恶意博眼球、吃播、虚假生活小窍门等,会被推荐系统屏蔽。随着平台用户扩张,抖音一度出现“快手化”的内容,但是并没有充斥社区,也从侧面佐证产品管理者对内容的严厉把控。抖音产品负责人王晓蔚称,公司持续运用运营手段构建站内氛围,调控平台调性。

全球化阶段:AI驱动,技术出海+内容本土化

出海简介:聚焦移动资讯+短视频赛道,表现优异

字节跳动的全球化布局始于2015年,目前产品已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75个语种,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位居应用商店下载总榜前列。海外产品主要布局移动资讯及短视频两大赛道,截至目前,海外用户规模已接近公司整体用户规模的20%。各产品简介及表现如下:

出海产品及表现简介

TopBuzz:今日头条海外版,系列产品斩获美国巴西年度最受欢迎应用。TopBuzz由今日头条团队开发,主要为海外用户提供包括图文、视频、GIF等在内的个性化资讯,主要的信息源为各大的媒体及视频网站,如CNN、NBC、Yahoo!、YouTube、 Jukin Media等。在 Google Play 2017 最佳应用评选中,TopBuzz荣获巴西年度最受欢迎应用。BuzzVideo是西瓜视频的海外版,以视频和GIF为主要内容,在 Google Play 2017 最佳应用评选中,BuzzVideo荣获美国年度最受欢迎应用。

BABE:印尼排名前三的新闻推荐阅读平台,被称为“印尼版今日头条”。2016年底,字节跳动控股BABE,该平台汇集超过25家主流新闻媒体平台的内容,该平台具备大数据分析引擎,每天抓取几万条新闻和博客展示的同时,能够在用户使用 APP 一段时间后,勾画出用户喜好选择向他主要推送体育或娱乐或经济新闻,使用功能主要分为五部分:首页、分类(选择添加/删减喜好新闻类别)、社交、趋势、其他。新闻推送主要分为四部分:我的新闻(根据用户选择喜好分类推送)、最新、最热、本地(选择不同地区推送当地新闻)。

NewsRepublic:猎豹旗下新闻聚合服务运营商,拥有全球超过1650家新闻机构合作版权。 2018年11月7日,字节跳动以总计866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猎豹移动旗下全球移动新闻聚合服务运营商News Republic。交易完成后,News Republic将会变成今日头条旗下全资子公司。通过此次收购,字节跳动获得了猎豹移动庞大的全球移动用户群。NewsRepublic于2016年8月被猎豹收购,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家没有记者的新闻媒体”。平台已与全球超过1650家新闻机构建立版权合作关系,同时读者还可在平台上就新闻话题展开讨论,形成新闻社区。得益于猎豹强大的后台,收购后,News Republic技术上实现了内容与用户的双向匹配,搭建了全球公众号平台,接入大量UGC个人创作者和网红,帮助其获得更好的曝光,同时发挥网红内容带头效应。

Dailyhunt:印度最大的新闻资讯分发平台。2016年10月,字节跳动向Dailyhunt注资2500万美元,以资本的形式参与印度资讯市场。Dailyhunt于2012年上线,截至2016年底,平台共支持15种语言,每日发出超过35,000条内容,包括新闻、电子书、杂志、漫画和视频。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平台收入约为1500万美元,App下载量超1.2亿次,月活达2800万、阅读45亿条内容。除广告外,平台还通过与出版商合作销售电子书获得收入。该平台的目标是四年内在40亿美元的印度数字广告市场中获取6%-7%的份额,月活达到1.5亿-2亿。由于印度语言环境复杂,宪法承认的语言有23种,若想获得更多用户,多语言内容运营能力是重中之重,这也是中国企业出海印度时面临的困难之一,而Dailyhunt一大优势是为印度人提供本土语言内容。

Flipagram:美国短视频音乐社区,独有音乐版权优势下高速成长。2017年2月,字节跳动全资收购美国移动短视频社区Flipagram,从用户分布来看,收购Flipagram给今日头条带来了大量美国、拉美、欧洲地区的用户。该平台正式上线于2013年,是一款让用户通过短视频来分享自己生活的软件。用户在Flipagram上可以非常方便的将照片、视频配上热门音乐,生成大约30秒到一分钟左右的短视频进行分享。也可从数以千万计的曲调组成的乐库中,搜索60秒的音乐片段,添加到自己的视频中。平台上有超过1000名认证音乐人进行音乐推广,包括英国流行乐队“单向组合”在内的全球著名音乐人,都将Flipagram作为自己全球首发的平台之一。得益于其独有的音乐版权,Flipagram成长迅速,2014年底,Flipagram的每月用户数量已达到3300万。2015年,Flipagram在美国区IOS商店中位列照片和视频类应用下载排行榜的前十名。

VigoVideo:2017年7月,火山小视频海外版在全球。平台复制产品在国内的界面及技术细节,内容根据面向国家调整以适应本土文化。登陆巴西、印度市场三个月,就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短视频App之一。2017年8月进军印尼市场,VigoVideo下载量始终排在当地应用市场视频产品榜的前五位,每天都有几万名新用户下载并开始使用火山海外版。

TikTok:抖音海外版,于2017年8月在全球布局。截至2018年6月,已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MAU突破5亿次,其中国内日活跃用户数超过1.5亿、月活跃用户数超过3亿。Sensor Tower 2018Q1手机应用市场报告数据显示,抖音及抖音海外版在苹果应用商店下载量达4580万次,成为全球下载量最高的iOS应用。Tik Tok是泰国和印尼最受欢迎的产品,在Google Play和App Store曾双双获得免费下载总榜排名第一。平台自2017年夏季登陆日本,并于2017年11月、2018年4月和5月登上日本App Store总榜第一的位置,成为日本最受欢迎的App。

musical.ly:具有旺盛UGC力量的音乐短视频社区。2017年10月,字节跳动以10亿美金收购音乐短视频平台musical.ly。musical.ly于2014年7月正式上线,最初定位为“青少年”用户的“音乐”短视频,以音乐作为切入点,“对嘴唱”作为突破,在青少年中掀起流行趋势。截至2017年11月,musical.ly全球每天的活跃用户数超过2000万,其中北美活跃用户超过600万。2018年8月,musical.ly与TikTok宣布双方联合推出全新的全球短视频平台,新平台沿用TikTok品牌。

全球化成功原因分析:我们认为,“头条系”产品出海成功的原因及所享时代红利如下:1)南美、东南亚等地区尚属移动流量红海,公司以“技术出海+本土化运营”战略,高效、低成本复制国内成功产品经验,迅速收割发展中国家蓝海流量;2)美国、日本等国家移动端流量竞争相对激烈,公司以参股收购成熟产品、与巨头结盟等方式参与其中,并辅以精细化运营,从细分领域切入收割发达国家移动流量。

时代红利:海外尚存移动流量机遇

内驱力:国内移动流量红利基本见顶,亟需新的流量入口

智能手机渗透率已接近饱和,互联网流量红利基本见顶。“头条系”产品主要应用场景为智能手机,自2016年11月以来,我国智能手机市占率基本维持在95%左右,硬件所带来的人口红利基本见顶。自2017年以来,我国移动移动互联网MAU环比增速下滑至1%以下,2017年净增0.64亿,2018年上半年净增0.23亿,流量红利基本见顶,公司亟需新的流量入口保持业务增速。

海外机遇:南美、东南亚等地尚属互联网流量洼地

“技术复制+内容本地化”策略下,出海边际成本大幅降低,海外尚存互联网流量红利。Internet World Status数据显示,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球互联网用户为41.56亿,其中南亚、东南亚、南美等地区增速明显。从2016到2017年,国内人口红利消失,全球互联网人口红利转移到南亚、东南亚、南美等地区。目前,字节跳动旗下的主要海外产品有TopBuzz、Tik Tok等9款产品,出海产品主要聚焦于日本、韩国、巴西、美国、欧洲、东南亚和印度等国家及地区。公司以技术出海+本土化运营复制国内成功今日头条、抖音两大爆款产品,并以投资控股等方式参与到海外产品的运营中。其中,印度、东南亚地区等海外国家的移动互联网尚属红海,潜在用户数量较多。公司CEO张一鸣表示:在边际成本降低很快的互联网行业,同样的投入,全球化市场是国内市场规模的5倍。

印度流量红利:智能手机渗透率不足45%尚属蓝海,人均移动数据消耗量可提升空间较大。2017年,印度智能手机渗透率约为42.2%,不及同期中国智能手机渗透率的1/2。未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应用渗透的完善,智能手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智能机终端到位后, 印度将诞生数以亿计的潜在移动互联网用户。同时,就人均数据流量的提升空间而言,2017年,印度人均移动数据消耗量仅为0.5-1GB/月,约为中国的1/2,不及美国的1/10,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为互联网公司主打的社交、电商、娱乐等领域在印度爆发提供了先决条件。

东南亚尚属移动互联网洼地,预计将接力印度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人口结构特征为娱乐App的火爆奠定基础。全球互联网巨头谷歌联合新加坡主权投资公司淡马锡在2016年5月和2017年11月两次研究报告,预测到2025年,东南亚地区(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的互联网经济总量将达到2000亿美元,东南亚将接力印度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移动互联网市场,移动互联网用户将从2015年的2.6亿人增至2020年的5亿人,年均复合增长率和印度同为14%,而中国同期将仅有4%。人口特征方面,东南亚市场中,18-24岁人口比例接近30%,远高于中国的 8%,且自我表现欲望强,是抖音及火山小视频的潜在核心用户群体。

战略1:自我复制+投资收购,强运营战略收割全球流量

自我复制:技术出海+内容本土化,AI技术是取得优势的关键

复制原则:产品全球化,内容本地化,AI技术沉淀为最佳优势。基于国内成熟产品的技术内核及运营经验,字节跳动共复制出Topbuzz、TikTok、VigoVideo及BuzzVideo四款产品,分别对标国内今日头条、抖音、火山小视频和西瓜视频四款成熟产品。这四款产品的复制逻辑为像素级拷贝国内产品技术,为全球用户提供统一的产品体验。国内成熟产品沉淀的内核技术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和人机交互等,可即时应用于信息推荐、视频分析与检索、封面自动选取、人脸关键点检测、人体关键点检测等诸多领域,大幅降低产品研发成本。同时,为使产品内容适应本土文化,公司在多数海外国家均设立了当地办公室,招揽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互联网人才,在泰国泼水节前后设置节日专属贴纸,在印尼发起#tiktokramerame挑战等具有当地特色的活动。

投资收购:以资本布局切入发达国家或成熟产品,辅以巨头联盟

对于发达国家及细分领域内已存在领先产品的领域,公司的布局方式多为资本注入。字节跳动以资本注入方式布局的五款海外产品Dailyhunt、BABE、News Republic、Flipagram、musical.ly中,有三款来自于美国,一款来自于印尼、一款来自印度。2017年11月,今日头条宣布,将与猎豹移动在个性化内容和社交直播领域达成战略合作,成立内容出海战略联盟。根据合作协议,猎豹移动用户将通过猎豹产品直接调用今日头条在全球的个性化内容推荐服务,以提升猎豹工具产品的变现能力;而今日头条将获得猎豹全球海量移动用户的支持。出海同盟的达成,让猎豹移动与今日头条有了更大的战略空间,聚焦于彼此的核心领域。

战略2:持续优化产品体验,本土化深度运营

产品端:针对海外流量市场对移动端产品的强需求,“头条系”产品卡位技术优势不断优化拍摄体验,降低视频制作门槛。以抖音为例,产品在设计早期,公司不断投入CND(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成本,达到高清全屏效果;美化方面,平台不断地优化滤镜、贴纸和特效等功能,丰富了拍摄的玩法。并且基于人脸关键点检测等AI技术,使这些功能的呈现效果更加生动,抖音的滤镜及美颜效果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中口碑出众。在拍摄体验上,抖音具有快慢速度调整和分段拍摄功能,可自由调整音乐和视频的匹配节奏,支持视频分段拍摄及合成,大大降低了非专业用户的使用门槛。同时,抖音还具有“随手拍摄”功能,用户使用时可以在屏幕上滑动,方便切换及缩放镜头。

内容端:复制国内强运营战略,深度匹配本土文化,保障内容接受度。面对不同国家及地区的风俗习惯及文化特色,“头条系”产品为其定制匹配的内容以适应其需求。以抖音为例,针对泰国的泼水节,TikTok为泰国用户专门设计推出了三款节日贴纸,仅泼水节前后三周时间,使用量即超过4万次;日本的内容需求高度细分化,TikTok专门为其设置手绘漫画视频类别,同时针对其独有的校园集体舞文化,为用户专门推送感兴趣的挑战话题;在印尼,技术流和手势舞类的短视频最受欢迎,抖音海外版邀请印尼达人,结合当地歌曲编手势舞,带动用户挑战拍摄。今年,平台还发起了#tiktokramerame挑战,这种多人同框的视频在印尼非常受欢迎,挑战赛结束一周后,视频观看量超过5300万。

字节跳动崛起启示录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字节跳动能够成功崛起、并成为国内互联网领域除BAT之外的“第四极”,在这一过程中,除了移动互联网快速普及所带来的人口红利之外,创新的产品理念及领先应用AI技术成为其能够快速脱颖而出的核心要素:

1)移动资讯分发阶段:互联网移动化及信息过载形成对推荐算法需求,今日头条推荐算法精准匹配用户需求,并精准把握智能机首批“换机潮”基于,通过大规模渠道预装收割第一批用户。

2)短视频阶段:2016年恰逢短视频行业需求爆发的黄金窗口期,快手以“农村包围城市”路线收割三四线城市流量,“头条系”今日头条所沉淀的技术优势,密集推出三款产品,差异化定位打通细分市场,保障用户留存。同时,抖音及西瓜视频共享今日头条AI技术基因,实现产品低成本高效复制。面对快手在短视频行业中形成的“初级垄断”,现象级产品抖音发展初期通过“去快手化”与其形成错位竞争,并以“尬舞机”、“海草舞”、“挑战赛”、“明星入驻”等强运营策略迅速收割用户流量。

3)全球化阶段:公司把握印度、东南亚等地区的流量蓝海,以“技术出海+本土化运营”复制国内成熟产品经验,迅速抢占发展中国家流量蓝海市场,并通过参股收购、精细化运营等手段切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并辅以精细化运营,从细分领域收割发达国家移动流量。

估值及投资建议

估值讨论:AI落地赋予公司更高的估值溢价

2018年10月,字节跳动完成Pre-IPO轮融资,估值750亿美金。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以AI技术为核心、商业模式相对成熟的互联网公司,其估值对整个互联网行业估值体系重构都具有较深的意义,我们将从市销率(PS)及单用户市值两个角进行对比分析:

(1)市销率(PS):显著高于传统互联网公司。2018年,字节跳动预计收入超500亿人民币,Pre-IPO轮融资估值为750亿美金,对应18年PS为10.38x,显著高于腾讯、Facebook、百度、ALPHABET(Google母公司)等互联网公司,体现出投资机构对于AI技术重构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认可。

(2)单用户市值/价值:显著低于成熟社交平台型公司,高于内容分发型公司。2018年10月,字节跳动预计核心未去重MAU约为7.5亿,Pre-IPO估值对应单用户市值约为691.7元,显著低于腾讯、Facebook,接近百度单用户市值,显著高于微博这类信息分发型公司。

投资建议:拥抱新时代,关注技术变化带来的行业投资机会

字节跳动的快速崛起(6年时间成长为国内估值第三的互联网龙头),印证了AI技术的应用对内容分发乃至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冲击与重构;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在AI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过程中,互联网等行业有望在AI技术的加持之下,在内容创造、商业模式等方面迎来全新发展机遇,典型如社交、信息流、视频及图片内容分发领域,关注相关领域龙头公司腾讯控股、百度、芒果超媒及视觉中国。

腾讯控股:AI技术布局已久,赋能内部业务推动行业变革。在技术储备方面,腾讯陆续建立了腾讯优图、腾讯 AI Lab、WeChat AI等AI实验室,及腾讯Robotics X机器人实验室、音视频、量子实验室等诸多前沿技术研究机构。在应用上,腾讯已经推出了一系列AI+技术解决方案,依靠精细化的解决方案,深入到了医疗、零售、安防、金融、社交、娱乐和公益等众多行业。未来,腾讯“A+”计划将主要应用于游戏、内容、社交及医疗等方面。游戏板块,将通过技术推进AGI的理想研究场景,探索游戏与AI结合的编辑;社交方面,通过WeChat AI等研究机构,完善人人交互体验,探索人机交互的新模式;医疗方面,将着力建设医疗影像,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百度:AI技术储备深厚,自动驾驶、医疗、制造业等行业应用落地。2018年7月,百度与金龙客车合作的全球首款L4级自动驾驶小巴“阿波龙”量产下线后,Apollo商业化进程再次加速。2018百度世界大会上,公司揭晓了国内首个L4级别自动驾驶乘用车的量产计划:2019年小批量下线示范运行、2020年大批量投放更多城市运营。同时,百度的AI技术应用在国民经济三大基础产业已取得较好成绩:农业方面,百度云与麦飞科技合作的农业遥感智能监测系统,可实现对农作物病虫害实施智能化监测,并完成精准施药,能够将农药使用量降低50%;制造业方面,百度与拓疆者合作的无人自主挖掘机可量产解决方案的工程装备,使用百度的无人自主挖掘机,能够将人力成本减少40%,实现工程收益提升50%;在医疗服务方面,百度凭借人工智能技术,推出了AI眼底筛查一体机,在更基层、更偏远、眼科医生还无法触达的地方帮助病患筛查,尽早发现致盲风险、及时就医。

芒果超媒:A股大视频领域稀缺标的,有望借助AI技术打造中国版Netflix。芒果TV是湖南广播电视台旗下唯一互联网视频平台,独家提供湖南卫视所有栏目高清视频直播点播,凭借《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等一系列经典栏目培养起众多粘性用户,同时拥有《半妖倾城》、《剧星很芒》等特色自制内容,2018Q3,平台拥有819万付费会员,居国内视频网站第二梯队。对标Netflix发展历程,AI技术对其长尾内容分发、精准推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认为,芒果TV沉淀众多优质内容,未来有望借助AI技术实现内容精准推荐,大幅提升长尾内容的播放量。预测2018-20年EPS分别为1.08/1.41/1.89元,对应同期33/25/19倍PE,维持“买入”评级。

视觉中国:“鹰眼”图片追踪系统帮助企业获取潜在用户,技术对接覆盖海量长尾市场。公司自行研发的“鹰眼”(图像网络追踪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追踪到公司拥有的图片在网络上的使用情况,一方面大大降低了获客成本,另一方面,基于大数据,可以更好地洞察潜在客户的创意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公司还先后与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微博、一点资讯、凤凰网、搜狗、360 等互联网平台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完成了基于内容的技术对接,使得公司内容能覆盖到海量长尾市场。与互联网平台的连接及赋能,大大提升了公司优质正版内容触达客户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了公司作为内容生态的“基础设施”的地位和全面深度覆盖市场的能力。预测2018-20年EPS分别为0.53/0.68/0.87元,对应同期47/37/29倍PE,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