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1 11:47: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盈利能力的基本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 目标 新选择
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行为运行的目的,是人们从事财务管理实践过程中所希望实现的结果,它既是财务管理的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观点评述
(一)利润最大化目标
这一目标是从19世纪初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渊源是亚当斯密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理论。该观点的提出,在当时对我国经济的转轨变形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从目标管理角度看,它也符合货币性、可控性特征。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所以追求利润必然成为企业的首要任务。以利润最大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有其合理的一面:1、可以促使企业讲求经济核算,加强内部管理,降低产品成本,不断提高经济效益;2、利润作为考核企业经营业绩的首要指标,有利于把企业职工的经济利益与企业经济效益联系起来,激发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3、没有考虑获取利润所承担风险的关系,这可能会使财务人员不顾风险的大小去追求最多的利润;4、利润是按照会计期间计算出来的短期间断性指标,追求利润最大化容易导致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倾向,鉴于此,利润最大化目标似乎并不是最优的财务管理目标。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
股东财务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与利润最大化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在理论上前进了一大步:1、充分考虑了利润取得的实践性问题;2、考虑了利润和投入资本额的关系,因为股东财富可以用每股收益、每股市价等来表现;3、考虑了获取利润所承担的风险大小,因为企业面临的风险大小会直接影响其股票价格;4、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短期行为。但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也存在缺陷:1、只强调股东的利益,而忽视企业其他关系人的利益,这不利于充分调动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2、股票价格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非都是公司所能控制,把不可控制因素引入理财目标是不合理的。在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发展的情况下,用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及不合理,也缺乏现实可能性。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这里的企业价值是以股东价值为主体,多方利益主体价值的总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具有以下优点:1、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并用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计量;2、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联系;3、重视企业未来报酬,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4、注重在企业发展中与各方的利益关系,在注重协调企业与股东关系的同时,关心企业职工的利益,加强与债权人的联系,讲求信誉,注重社会形象。从理论上看,企业价值最大化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但它也存在着诸多缺点:1、企业价值这个概念很不明确,从性质上看,企业价值有企业经济价值、企业社会价值、企业人文价值之分;从实践上看,企业价值由过去价值、现在价值和未来价值之别。这里所说的企业价值究竟是指的哪种企业价值并不十分清楚;2、企业价值的计算复杂而不确定。这也是主要问题所在。如果按“企业未来报酬的现值”的概念来理解企业价值,企业未来报酬的本身就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贴现所使用的贴现率同样难以确定;如果按“资产评估值”来理解企业价值,资产评估业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指导作用并不像期望那样巨大,现价段还难以作为最优的财务管理目标。
(四)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最大化目标
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是借鉴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基于管理经济学视角的财务创新。它作为现代财务学科体系中一个新的领域,为人们认识和发展财务提供了新的思路。 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是是指企业可持续创新盈利能力,是一种以知识、创新为基本内核的,公司理财专有的、有益的、扎根于企业财务能力体系中的整合性能力。纵观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结合近两年理论界提出的新观点,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最大化才是更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
二、我国财务管理目标选择
(一)选择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由
1、财务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它直接服务于企业目标。它克服了企业管理目标与财务管理目标混淆的不足,使二者明显区别开来。
2、财务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各项财务能力高效整合后作用于企业财务可控资源的,它可以为企业直接创造价值。
3、培育和提高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质量与活力,并可以避免企业为追求高盈利能力指标或高成长能力指标而采取“投机取巧”行为,促使其不断学习、创新、进而成为学习型组织。
4、财务核心竞争力也是判断企业是否具备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依据,它能直接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
5、财务核心竞争力也符合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应具有的客观性、前瞻性、可控性等特征。
(二)选择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最大化的深层次理由
1、财务核心竞争力最大化符合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特征
财务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它直接服务于企业目标。努力实现财务核心竞争力的最大化,使企业各项财务能力高校整合后作用于企业财务可控资源,为企业直接创造更大的价值,反映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核心特点。财务核心竞争力最大化也符合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具有的导向性、前瞻性、系统性、时空性、相对稳定性等特征,成为衡量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有效的基本标准。
2、财务核心竞争力最大化综合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各种观点
可分解为可持续财务盈利能力和可持续财务创新能力的财务核心竞争力,能够将财务管理目标的各种观点综合起来进行灵活运用。可持续财务盈利能力的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把“经济效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每股利润最大化”的观点包括进来,而且这些观点反映的是企业过去已取得的成果。可持续财务盈利能力可以衡量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的潜力,在企业持续经营的财务管理假设前提之下,企业财务管理必须面向未来,以规避盲目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因而以可持续创新盈利能力作为财务核心竞争力,体现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
3、财务核心竞争力最大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财务核心竞争力是判断企业是否具备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依据,它能直接为企业带来可持续竞争优势。企业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是企业的各种可控资源和外部复杂的环境相互协调,它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延伸。可持续创新盈利能力一方面是创新能力与盈利能力的复合,另一方面更加强调这种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以之作为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决策时要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还要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相适应,使企业可以有效地协调财务、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避免“急功近利”,“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发生。
4、财务核心竞争力蕴含了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对财务创新能力的要求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形成并发展于工业经济时代的公司财务在许多方面显示出很大的不适应性,因此必须考虑创新与发展的问题。财务创新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长期发展的潜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上市公司价值的高低。投资者尤其是实行长期投资策略的战略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可以根据对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从财务创新能力中深度挖掘上市公司的潜在价值,提高上市公司的可持续竞争力。只有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质量,并可以避免企业为追求高盈利能力指标或高成长能力指标而采取“投机取巧”的行为,促使其不断学习、创新,进而成为学习型组织。
参考文献:
[1]杨传勇,周普.财务管理目标的重新审视.中国管理经济信息化.2007
一、成本精细化管理是现阶段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一种“费用控制”方法,费用控制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采取减少预算、节约开支等方法实现。这种做法存在一定主观性,未考虑成本的引发因素,难以长期奏效。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进入步伐加快,金融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对这一形势,追求多方位的客户关系管理和产品个性差异化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主要手段,银行需要对每一经营管理活动和业务环节按照集约化经营的要求,进行投入产出分析。根据成本收益比来确定每一笔业务、每一个部门(网点)、每一个员工的取舍、进退。因此,产品创新和客户关系管理的市场化要求使银行成本管理逐渐转向全方位、多方面的成本核算,进而实现对产品、部门、客户乃至员工的成本收益分析,为全行产品定价、计划预算管理、业绩考核等提供决策依据。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实现系统电子化后,都积极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探索。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第二阶段的信息化过程中,基本实现了数据管理的集中存储和分析,为系统地将基础数据转化为有用的决策信息,实现成本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条件。近年来,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等银行业“新锐”,在对外营销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相继引进SAP公司的ERP软件,实现了成本核算、控制和分析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为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成本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保证银行“质量、效益、规模”协调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二、SAP系统简介和基本概念
SAPR/3系统是国际领先的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标准软件,是一种集成化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它主要包含财务会计(FI)、管理会计(CO)、人力资源(HR)、物料管理(MM)等模块。各模块间紧密集成,可实现数据的一次性输入和信息共享与交流。另外,针对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SAP提供金融业等专门的行业解决方案。在SAP金融业解决方案中的盈利分析器PA,能对银行每笔交易进行集成化的成本归集或费用分配,提供管理决策所需要的有关金融业务盈利情况信息。为更好了解成本精细化管理如何实施,现将SAP系统中几个主要的基本概念介绍如下:
成本要素:是成本控制范围所使用的会计科目表中的具体科目,用于控制收入及费用分类和分配。当使用成本要素时,必须附加一个账户分配,如:成本中心,一份订单等。
内部订单:是成本控制区域中的一个组织结构单元,用以收集、监控和报告内部任务的成本。内部订单将定期结算到工作明细结构、成本中心、订单、总账科目或资产。
统计指标:是一个可测量的数量,用于成本中心和内部订单的统计数值,如:成本中心的雇员人数。它可以分配到成本中心、作业类型、间接费用定单、业务处理以及利润中心。它在间接成本分配中作为一个分配基数使用。
三、银行成本精细化管理应用的基本框架
按照成本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结合SAP系统的功能模块,其应用主要分为成本归集、预算控制和效益评价三部分。
(一)成本归集
成本归集的基本内容包括产品成本归集、客户成本归集、部门(网点)成本归集、项目成本归集和人力资源成本归集等,产品成本归集为其核心内容。
1.产品成本归集
(1)产品分类
近年来,随着营销管理水平的提高,针对产品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股份制商业银行基本上已建立起统一的产品目录雏形。在SAP系统PA中,可根据现有的个人业务、公司业务、同业和投资业务四个产品大类建立对应的产品组,然后按树状结构实行产品细分。如:个人业务细分为个人贷款、个人存款和个人中间业务。个人贷款又再细分为个人住房按揭、汽车按揭和抵押贷款等底层的明细产品类别等。
(2)产品成本的确认
①产品直接成本在PA中可按照每笔业务交易的产品类别、期限(FTP段)、本息收付的方式、利率条件等进行判断后,再确定相应的FTP或相应的数据需求计算直接成本。如存款的直接成本体现为利息成本,而贷款的直接成本由资金转移价格成本计算而得。在SAP中产品直接成本也包含直接记入获利能力段的营业费用。②产品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加上产品应分摊的营业费用、资本成本、风险成本等全面成本,得出各类产品或产品组的全成本。
(3)间接费用的分摊方法
所有未直接计入PA获利能力段的间接费用都要进行分摊处理。在SAP管理会计模块(CO)中可将间接费用分为人工费用、场地费用、设备费用、营销费用、行政费用和运营费用等6类次级成本要素,然后设定车辆行驶里程数、部门人员、占用面积、设备价值、营业收入等统计指标,将次级成本要素分摊到产品组以及明细产品,具体分摊路径和标准为:①公共分摊部门向业务部门、业务支持部门和管理部门分摊:对于车辆折旧、维修等费用,按照行车里程数摊入用车部门;对于营业用房等折旧和水电等相关费用,按照部门占用面积进行分摊;对于人员费用,按照人数进行分摊;②总行业务支持和管理部门到分行的业务支持部门、管理部门及总行的业务部门的间接成本按营业收入分摊;③分行管理部门6类次级成本要素,根据费用类型按照人工耗时、占用面积、设备价值、营业收入等摊入支行;④分行业务支持部门费用和支行费用向所支持的产品组的分摊,按照各类产品的人工耗时摊入;⑤产品组向其明细产品分摊,根据6类成本类型按活动账户数、新增账户数、营业收入等统计指标分配到明细产品中。
(4)资本及风险成本的分摊
资本成本、风险成本等间接成本可根据风险程度在产品或客户间分配。分配到业务单元的资本取决于业务规模(如资产)和风险程度。因此,一个规模小但风险高的单位所承担的资本,可能与规模大但业务风险低的单位承担的一样或更多。
产品成本归集和分配后,结合产品的收入情况,可计算各产品的经济附加值(“EVA”)或经济利润,然后通过PA或者商业智能集成(“BW”)生成标准或更高级的盈利分析报表,进行盈利能力分析。在产品盈利能力分析中,同时可以增加产品分销渠道和载体等特性,从而能够依据产品不同的属性进行全面的盈利能力分析。
2.客户成本归集
客户成本通过全行统一且惟一的客户号进行归集,方法与产品成本归集类似。在SAP中,可将所有的客户按照公司客户、个人客户、同业客户定义客户组。然后按照公司行业、个人职业特性,金融机构类别等对以上客户组进行成本归集,然后结合客户信息系统、核心账务以及资金交易系统的数据进行盈利情况分析。
同时,对客户区域、VIP和普通客户等特性的设置,将允许对不同地区以及贵宾客户的贡献度进行多维的比较分析。
3.部门(网点)成本归集
归集部门成本,首先要涉及到整个银行内部组织机构在SAP中的设置,比如公司代码和集团的定义以及成本中心结构和利润中心结构的设置。对于分行为独立向外出具报表的单位,可将每个分行作为公司代码单位,所有分行汇总为集团,集团出具合并的统一报表。每个支行网点作为公司代码下的最底层单元,分别对应一个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每个机关部门作为一个成本中心,但所有的机关部门组成一个利润中心,然后按照现有的树状组织结构分别汇总为成本中心组和利润中心组。按成本来源统计,部门(网点)成本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直接记入成本中心的成本;(2)真实型内部订单归集后,通过订单结算后分配入成本中心的费用;(3)通过次级成本要素分摊入的成本。
4.项目成本归集
项目是指银行经营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投入大、范围广、涉及多项成本要素产生的一揽子经营管理活动,如某个营销活动,包括参与的人员费用、广告宣传费和客户维护等成本。在SAP中,项目成本归集通过内部订单来实现,对每个活动项目分别建立内部订单,在项目发生过程中分别将成本要素记入内部订单,为每个项目的效益评价提供依据。内部订单的预算功能,同时可以实现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的目的。
由于内部订单极其灵活的功能,其使用扩展到具体某个对象的归集。如通过统计型订单对车辆成本统计,确定单车成本。通过真实型订单对共用固定资产(如车队管理的车辆)等成本进行归集,然后按照统计指标的权数分配标准(如部门用车的里程数)确定的结算规则,将订单中的费用分配到相应的责任成本中心。这样,对期间成本周期性地进行事后分配,能有效提高核算工作效率。
5.人力资源成本归集
通过对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归集,可以为银行人力资源的利用、员工绩效评价提供可靠的定量依据。人力资源成本通常分为:人员获得(招聘)成本、员工增值(培训)成本、日常使用(工资和福利性支出)成本和业务开支成本四类。
在SAP中人员成本可通过人力资源模块、总账会计和差旅模块进行归集。对获得、增值和日常使用成本的计量,主要由人力资源模块进行。由于员工主数据中包括员工所属成本中心,因此,相应的人员成本同时反映为部门成本。除差旅费用外,在差旅模块也可同时归集包括员工招待费、会议费等业务性支出以及员工电话、车改和医药费等福利性支出等。
(二)预算控制
投资管理、基金管理模块和内部订单等功能可使SAP在资产采购、项目及部门费用支出等方面实现事前控制。例如,在进行固定资产、广告宣传和耗材采购时,如果超过部门或项目预算则不能进行采购订单创建。而且SAP提供的全方位、分层次的科目预算功能,使上级部门可根据需要对下级单位进行部门费用科目控制。此外,通过人力资源模块的员工主数据中差旅优惠级别的设定,能够定义每个员工的差旅报销标准,结合其由员工在客户端录入报销申请的分布式操作模式,使系统在实现成本控制目的的同时,有效减轻财务人员成本核算到人造成的工作压力。
(三)效益评价
效益评价主要包括对支行及部门业绩评价、对经营对象即产品和客户等获利能力的评价,以及对员工和项目的投入产出评价。例如对支行、部门的效益评价,可依据系统提供的成本基础资料,计算分层次的盈利指标,如边际利润、营运利润、网点利润和利润贡献(分、支行经营利润减分摊的总行费用),评价经营单位的创利水平、淘汰利用情况等。而对经营对象的业务评价主要针对业务品种和客户的创利能力,通过编制投入产出报表来完成。
由于SAP系统的高度集成性,各模块在独自运行的基础上,可以处理其他模块或外部系统的信息,尤其在经营单位和经营对象效益评价方面,例如PA在进行产品获利能力分析时,需要来自FI/CO模块的成本数据,另一方面也需要来自核心财务系统以及资金交易等外部系统的产品收入数据,整理生成各类分析报表。对于具有成熟的、专业的业绩评价系统(如客户经理考核系统)的银行,则需要对SAP中的数据进行处理,生成适合专业系统处理的数据。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效益评价的实现要求SAP和外部系统之间进行大量、频繁的数据转换。因此,外部系统能否支持、提供这些信息、或者外部系统能否支持SAP提供的信息,将影响业绩评价功能的实现。
四、银行成本精细化管理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SAP系统是遵循国际企业的管理实践和经验而设计和开发的。因此,其功能设计和方案可能与国内银行业的管理现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要使SAP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商业银行的成本精细化管理,我们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盈利能力分析与银行业绩考核的关系
SAPPA模块的功能定位于分析对象的盈利能力分析,并不构成全面的业绩考核,不是一个独立、完整意义上的业绩考核管理系统。例如新产品处于推广阶段,对新产品的评价不能仅看其盈利能力,应主要关注其市场渗透能力和对其他产品的服务功能。如果仅以盈利能力等财务成果作为退出或进入等决策依据,可能会造成战略性失误。因此,如果进行全面的业绩考核,则必须再选择SAP的其他模块或依靠专业的业绩评价和考核系统。
(二)FTP和资本成本确定中存在问题对盈利能力分析的影响
FTP资金转移价格是银行管理会计意义上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在SAP系统PA中用于确定每笔业务交易资金的机会成本(直接成本)或收益,主要按照资金市场交易价格来确定。但由于国内资金交易品种不全,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容易导致FTP数据失真。另外,“政府之手”和市场操纵行为等非市场因素会使银行股票的Beta偏离正常水平,根据CAPM模型确定的资本成本可能会扭曲,从而影响获利能力分析结果,因此,应考虑有关异常因素加以调整。
可能拥有自创商誉,只有在实施并购行为时,才可能产生外购商誉或负商誉。
一、问题提出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将商誉确认为一项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而2006年新颁布的准则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不再包括不可辨认的部分,排除了商誉。根据我国新准则可以推定:合并商誉概念是以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时采用购买法为前提而存在的,它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列示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目前关于自创商誉是否应该予以确认是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无论是否应给予确认,我们认为在此之前有必要对商誉的本质进行分析,深入理解有关商誉的基本概念,以更好地领会和指导实务操作。
二、商誉的本质
关于商誉的本质,比较权威的观点当属美国当代著名会计理论学家亨德里克森在其专著《会计理论》中介绍的“三元论”。另外,FASB提出的核心商誉论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
(一)商誉“三元论”。好感价值论认为:商誉产生于企业的良好形象及顾客对企业的好感,这种好感可能起源于企业所拥有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口碑、有利的商业地位、良好的劳资关系、独占特权和管理有方等。企业上述各种未入账的无形资源构成了商誉。
超额收益论认为:商誉是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超过正常报酬的那个部分。这里的超额收益应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能获取较同业平均盈利水平更高的利润。商誉是与企业整体结合在一起的,无法单独辨认,但企业一旦拥有它,就具有超过正常盈利水平的盈利能力和服务潜力。因此,它的价值只有通过作为整体所创造的超额收益才能集中表现出来。
总计价账户论,也称剩余价值论。这一论点认为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账户,是继续经营价值概念和未入账资产概念的产物。继续经营价值概念认为,商誉本身不是一项单独的会生息资产,而是实体各项资产合计的价值超过了其个别价值的总和;而未入账资产指的是诸如优秀的管理、忠诚的客户、有利的地点等。
“三元论”分别从不同侧面描述了商誉的本质。好感价值观是从资产的角度定义商誉的,但它仅仅列举商誉的种种特质而难以解决其计价问题。超额收益论是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它的科学性在于:该观点把握了商誉作为资产的基本条件――经济资源、获利潜力、货币计量三要素。然而,商誉一定会产生超额收益,但企业的“超额收益”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必须剔除一切非正常的和营业外的因素,以免歪曲商誉的价值。总计价账户论是从方法论的角度说明商誉的计量方法,而不是定义商誉。企业总体价值的估计误差、单项资产的高估或低估,都会被挤到商誉中,因此,商誉容易成为一个“调节阀”,承受着一切主观因素的影响。
(二)核心商誉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99年9月7日公布了一项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核心商誉”概念。FASB认为,商誉可描述为由六个要素组成:1、购并日被购企业的净资产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2、被购企业未确认的其他净资产的公允市价。3、被购企业原先在持续经营中自创的“超额集合价值”。4、来自购买企业与被购企业的净资产的集合经营而产生的预期协作的公允价值。5、购买企业对应付“对价”的计价错误。6、购买企业对被购企业的购买价格的高估或低估而多支付或少支付的金额。
结合我国新准则有关规定分析:1、部分是合并价差的一部分,不构成商誉。2、的性质与第1项相同,不是商誉的构成成分,只是被购企业原来没有确认、而购买企业在购并中确认的、具体的可辨认项目。3、是商誉的构成成分,可理解为来自被购企业的“持续经营商誉”,体现了前述的自创商誉只有通过购并才能实现的观点。4、是在被购企业的“持续经营商誉”以外确实存在的、可预期的在购并中形成的“超额集合价值”,是严格意义上的合并商誉,FASB征求意见稿将这两项称为“核心商誉”。5、在性质上不是商誉的构成成分,但在购并的实际操作中却不可避免。6、不是商誉的构成成分,但购买价格通常是在对被购企业可辨认资产和负债项目的公允价值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对被购企业的“持续经营商誉”的评估,并且在购买和被购企业讨价还价的谈判中形成的。因而,在购并的实际操作中是难以避免的。
可见,商誉计价中夹杂着不符合商誉定义的“不纯”成分,这是外购商誉以交易价格为基础进行计量时难以避免的因素。
三、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性质比较
(一)从自创商誉角度分析。自创商誉是对企业自身而言,其会计主体可以是任何一个实体。由于自创商誉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不需要一次性支付任何款项给某人的能使企业获得未来超额利润的经济资源,因此,形成商誉的费用难以归集。同时,商誉所能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不确定性,使自创商誉在现有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下难以得到确认和计量。正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在IFRS3《企业合并》中对商誉的定义:由不可辨认和不能单独确认的资产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这种界定符合企业自创商誉的内涵。
(二)从企业并购动机和定价机制分析。根据目前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做法,企业并购过程中购买方支付的溢价,应由购买方确认为一项资产,即外购商誉,所以支付和确认这部分价差的会计主体是购买方企业。那么,购买方支付的这部分溢价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外购商誉,即被并企业的未来超额盈利能力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企业并购动机和定价机制进行分析。从企业自身的利益角度看,企业并购的目的是追求经济资源联合带来的优势互补与资源的优化配置,即正的协同效应,包括管理协同、经营协同和财务协同。可见,购买方在衡量被购企业的价值时,不是完全出于被购企业是否拥有商誉,而是基于战略目标和财务目标的考虑,从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出发,寻求资源互补,以期通过并购之后的整合,达到最佳的协同效应。在这过程中,被购企业是否拥有商誉,是否具有未来超额盈利能力,不是购买方在做并购决策时的必要条件,购买方关注的是并购之后,能否使并购后的企业整体效益得到提高。因此,购买方支付的溢价并不是或不完全是为了被并企业的商誉。那么,这部分溢价代表着什么?
根据并购行为的定价机制,购买方支付的价格通常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被购企业的独立价值,即在未发生协同效应情况下的评估价;二是协同效应的价值,即假设并购之后能产生预期的协同效应(净价值);三是噪音部分,即各种因素造成可能的多付或少付。可见,从购买方的角度,溢价包含了被购方持续经营的价值、协同效应的价值和各种原因多付的价格,显然,购买方支付的价差不是通常人们所认为的“商誉”。
四、结论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 合肥)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愈演愈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生存发展并处于有利地位,越来越多的公司都逐步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公司成长性方面,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推出,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市,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成长性是其能否成功募集资金并顺利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是创业板市场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探索建立起一套适用的成长性指标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 :创业板板上市公司;成长性;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2-0078-02
1基本概念的界定
1.1企业成长性的涵义
有关企业成长的的研究很多,关于企业成长的定义也是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本文在综合考虑各种各样定义之后认为,“成长”对于企业来说一般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生存,另一方面是企业的成长。所以本文对企业成长性下的定义是:企业成长性是指企业在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影响因素的相互影响之下,使得企业逐渐具备这样一种能力,那就是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得到提高,企业的生产力不断得到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2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重要性
成长性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自身角度
从创业板上市公司自身来说,和国内那些大型的国有企业相比,创业板上市公司无论是在企业规模方面,还是在企业抗风险能力等方面都是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发展。创业板上市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提高企业自身的成长性。创业板上市公司通过对企业成长性的研究,能够使创业板上市公司对企业成长所注意的问题也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这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对于解决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融资难问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2)投资者角度
众所周知,现在的投资者在进行资金项目投资时,通常最在乎的问题就是企业的发展能否给其投资带来收益,能否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然而一个发展良好且具有优良效益的企业往往能够实现投资者的愿望,所以企业的成长性间接地成为投资者所关心的问题。因为企业的成长性是否良好不仅体现了企业的发展现状,更重要在于预测企业未来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合理评价上市企业的成长性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给投资者提供正确合理的投资建议。所以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成长性对投资者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3)创业板市场角度
为了有效的解决中小企业尤其是具有快速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我国学习香港创业板和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经验。经过了长达十多年的酝酿和反复研究后于2009年推出创业板市场,为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同意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创业板市场,并于2009年10月3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启动,这意味着中国证券市场将迈入一个新的里程碑。创业板板块市场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大和深远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开始,为我国的创业板市场企业提供了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新方式,是市场的一种结构性的变革。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了适应创业板的市场环境,也就必须注重成长性的培养,这是一个相互的关系。成长性既是创业板市场的特点,又是创业板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障。
3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企业的成长性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成长能力,在综合其他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创业板上市公司自身的特点。本文选取增长能力、盈利能力、资金运营效率、核心能力、市场预期能力、规模能力,6个指标作为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
(1)增长能力
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无论是在企业规模还是在融资方面和那些大企业相比都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这就使得创业板上市公司在企业的发展上面还是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的。一般说来,企业的发展能力也称企业的成长性,同时良好的企业增长能力可以反映企业的成长性,它是企业通过自身经营活动,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力,在财务指标上一般表现在企业利润额的增长、资产总额的增加,利润的增长率、资产的增加率。本文通过对企业成长能力的分析,决定选取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股东权益平均增长率、企业净资产增长率这财务三个指标作为衡量企业增长能力的标准。
(2)盈利能力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也称企业的资金或资本增值得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企业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衡量企业成长能力的直接标准。反映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财务指标主要包括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回报率、销售利润率等一系列财务指标。本文选择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和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这两个方面来评价创业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3)资金运营效率
企业的成长,一般情况下都是企业通过自身的投资与经营活动来实现的。所以我们在评价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上市公司资金能力这一指标,因为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资金充裕不仅可以及时偿还债务,支付职工薪酬,而且还可以满足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和对外扩张的需要,反之,轻则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和生产经营等问题,重则可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通过比较分析,本文选取现金满足投资比率、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这两个方面作为创业板上市公司资金运营能力的评价指标。
(4)核心能力
企业的核心能力在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具有强势核心能力的企业一定具有一个良好的竞争力,因为只一个具有良好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够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企业如果想在残酷的显示竞争之中处于优势地位,那么企业就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虽然核心能力的概念相对来说是比较难懂的,核心能力的体现内涵却是十分丰富的,但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大小一般都是通过公司的财务报表反映出来的。本文选取了主营业务鲜明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这三个财务方面的指标作为创业板上市公司核心能力的指标变量。
(5)市场预期能力
一般来说,净资产倍率越低,表明其股价越接近净资产,背离程度越小,因而可投资价值越高;如果净资产倍率小于1,表明股价低于净资产,投资价值高;而净资产倍率越高,表明股价高于净资产且偏离程度大,相对可投资价值就越小。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税后利润增长率越大,公司的获利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这与投资者回报高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其市盈率的增长倍数也就越大,具有较大增长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水平也较高,但是单凭市盈率的高低这一个方面并不能完全很好的解释问题,通过利润增长率可以看到市盈率对企业盈利水平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净资产倍率和利润增长率与市盈率之比这两个指标作为创业板上市公司市场预期能力的指标变量。
(6)规模能力
在目前的很多行业里,企业规模的扩大并不是很难的一件事,但是,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在某些方面会给企业造成负面的影响,从而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成长的负面效应最终会超过正面效应,从而阻止企业长期稳定的成长。创业板上市公司规模较主板市场上的上市企业来讲,规模要偏小,企业要不断成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表现在规模的不断扩大上。考虑到规模能力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较大,所以把这一能力加入到衡量企业成长性的指标体系中来。但是,规模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的相关关系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将对它们的研究放在特定的行业、特定的企业背景之下去考虑。本文选择了企业资产总额、企业员工总数这两个方面作为衡量创业板上市企业规模能力的指标。
综上所述,本文构建了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4总结
通过上文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衡量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指标因素目前是很多的,成长性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也是方法各异。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构建更加合理完善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指标体系是今后研究的重点课题。
参考文献:
[1] 周登波.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7).
[2] 刘大进.试论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框架的构建[J].财会
通讯,2011年第11期中.
[3] 汤媛玲.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实证研究.华东理工大学,2012.
关键词: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上市公司利润质量国内研究综述
收录日期:2012年5月21日
一、引言
上市公司利润质量能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情况、结构情况以及获取现金的能力。同时,对于投资者的投资分析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这样,上市公司利润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应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跨库检索题名“上市公司利润质量”,2000年到2012年1月之间的研究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的论文有39篇,其中硕士论文3篇。本文就其中的部分研究进行综述。
二、利润质量的概念
根据百科名片,利润质量是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以及利润结果的合规性、效益性及公允性。袁康来、邓莎莎(2010)在《湖南上市公司利润质量分析》一文中指出,信息质量就是使提供的信息对使用者有用的性质,即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此外,该文还提出利润质量应包括利润的内在信息质量与利润的外在报告质量两层含义。
三、上市公司信息质量国内研究概况
(一)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的恶化表现研究。朱翠兰(2004)列举分析了上市公司利润质量恶化时表现有:企业会反常压缩酌量性成本,企业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应收、应付账款规模和期限的不正常,企业计提的各种准备金过低等九个方面。陈芳(2006)指出,上市公司利润质量恶化的危险信号是扩张过快,压缩酌量性成本,存货周转过于缓慢等。
(二)上市公司利润质量分析的切入角度研究。严美英(2002)、郭庆敏(2006)认为,分析上市公司的利润质量通常可以从利润构成与现金流量两个方面考察。王仲兵(2002)把利润质量的特征归纳为真实性、收现性、稳定性与持续性,认为分析上市公司利润质量要从利润形成与利润分配两个方面进行。赵锦爱(2003)、徐涛(2003)认为分析上市公司利润质量应从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两个角度进行。刘敏(2008)认为,从现金流量角度可以分析公司利润质量的稳定性、利润质量的现金保障程度、利润质量的资产质量和利润质量的持续性,从而分析评价公司的利润质量。周春梅(2008)、袁光才(2008)、袁康来(2010)、邓莎莎(2010)认同上市公司利润质量分析的切入角度为营业利润的形成过程、利润结构、利润结果三个方面。
(三)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张惠忠(2000)指出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角度看,影响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会计政策、财务状况、利润构成、现金流量等。吕博(2001)对利润质量的影响因素也做了研究。
(四)上市公司利润质量评价模型研究。吕博(2001)对上市公司利润质量与三大财务报表的关系做了综合性评价,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如何提高利润质量做了实证分析。赵锦爱(2003)、徐涛(2003)以旅游上市公司为例对上市公司利润质量进行评价。李明伟(2008)、莫生红(2008)以100家绩优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上市公司进行评价。周春梅(2008)、袁光才(2008)以我国沪深两市电子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利润质量。贾榕泉(2009)通过借鉴国内外常见的利润质量评价方法,结合利润质量的特点,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并选取深市上市公司(剔除ST、PT上市公司后共选取386家)2005~2008年相关数据代入模型验证。张郁(2009)、陈晴(2009)指出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的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两种方法。通过现金流量表的相关数据,对上市公司利润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指标衡量利润质量。
(五)上市公司利润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研究。王仲兵(2002)从利润形成与利润分配两个方面建立了利润质量评价指标。吕刚、郁梅(2003)在明确选取评价指标所遵循的原则基础上,确立了利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由8项定量评价指标与4项定性评议指标组成,并从理论上阐明了各项定量评价指标的基本概念、计算公式、内容解释和指标说明,同时说明了各项定性评议指标的含义。赵锦爱(2003)、徐涛(2003)基于旅游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提出了利润质量的评价指标。周晓苏(2004)以微利公司的财务报告为研究对象,筛选出与盈余管理相关的各种指标,通过分析各个财务指标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研究特定企业群体存在盈余管理的比例和手段。李明伟、莫生红(2008)利润总额或每股收益容易受人为操纵的粉饰,相比较,反映企业创造现金流量能力的财务指标却能够弥补反映企业盈利指标所存在的缺陷,能够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业绩。
(六)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的提高对策研究。韩良智(2003)从应收账款入手提出上市公司通过应收账款对利润进行操纵成为其粉饰利润的一个不为人注意的手段。通过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分析,来揭示公司利润的真实性。张淑英(2004)、杨映环(2004)指出利润结构不合理将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影响利润的稳定性,因此上市公司应该重视主营业务利润,提高主营业务利润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陈芳(2006)提出上市公司本身可以采取宏观对策来提高利润质量。陈晴(2009)指出预防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告及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
四、总结与讨论
综上,可以发现,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的研究日趋完善,一般分析方法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出现逐渐向定量分析倾斜的趋势。研究切入点集中在营业利润的形成过程、利润结构、利润结果三个方面。
主要参考文献:
[1]袁康来,邓莎莎.湖南上市公司利润质量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10.
[2]李明伟,莫生红.绩优上市公司利润质量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08.5.
[3]贾榕泉.利润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
[4]郭庆敏.判断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的财务分析方法[J].河北煤炭,2006.5.
[5]刘敏.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的现金流量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3.
[6]周春梅,袁光才.上市公司利润质量分析[J].财务分析,2008.2.
[7]陈芳.上市公司利润质量分析与探讨[J].经济管理论坛,2006.1.
[8]张郁.上市公司利润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J].商业会计,2009.19.
[9]陈晴.上市公司利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工程咨询,2009.12.
[10]张淑英,杨映环.从利润结构分析上市公司的利润质量[J].市场周刊,2004.10.
[11]韩良智.从应收账款分析上市公司利润的质量[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8.
[12]周晓苏.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微利企业利润质量评价研究[J].会计研究,2004.2.
[13]张惠忠.简论上市公司利润质量分析[J].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
[14]严美英.简谈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的分析[J].上海会计,2002.7.
[15]王仲兵.论上市公司利润质量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2.5.
[16]吕博.论上市公司利润质量之综合评价[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3.
[17]赵锦爱,徐涛.旅游上市公司利润质量分析[J].旅游科学,2003.2.
「关键词会计要素;比较;三大准则
一、三大准则对会计要素的归纳
会计要素指的是对会计事项所确认的会计项目所做的归类,如何将纷繁复杂的各种会计事项所形成的会计项目高度概括为几个会计要素呢?我国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准则对此有不同的认识。
(一)三大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归类的比较
我国《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归类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要素。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将会计要素归类为资产、负债、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综合收益、营业收入、费用、利润、损失十个要素。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结构》将会计要素其归类为资产、负债、权益、收益和费用五个要素。
(二)差异比较
由上述对会计要素归类的比较可以看到三大准则之间在归类会计要素时的四个主要的差别:
首先,在静态要素的归类中权益的差异。FASB对所有者权益设立了三个要素,分别是权益、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而中国会计准则和IASC只设立了一个要素,即权益。
其次,对收入和费用存在不同认识。FASB区分了收入和溢余以及费用和损失,将它们分别设立为单独的要素;中国会计准则中也进行了区分,但并未对溢余和损失单独设立会计要素,而是将它们包括在了利润这一要素中;IASC没有进行区分,收入要素中包括了溢余,费用要素包括了损失。
再次,对利润要素的设置不同。我国的会计准则将损失和溢余并入利润要素,但在时利润包括了收入和费用,FASB设置了综合收益要素,IAS则没有单独设立利润要素。
最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的归类则更加的具体,会计要素的数量较多。我国会计准则中包括了6个会计要素,IASC设置了5个要素,而美国会计准则中则设置了10个会计要素。
对于第一类差别,三大准则在认识上并无实质性的差异,只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对权益要素的划分更加的具体,形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美国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权益数量多,变化复杂,由于通过证券市场筹资而形成了众多投资者,他们都具有详细了解权益变化的要求,许多企业在常规报表外还要编制权益变动表。
笔者认为相比之下,FASB的会计要素的归类更具合理性和性。下文将继续深入讨论对于剩余三项差别的认识。并通过对差异的认识来揭示其合理性与科学性。
二、三大准则会计要素归类差异的认识
(一)收入、费用、溢余和损失的设置
三大准则在对这四个要素设置时是基于对收入和费用范围的不同认识。是否要将溢余及损失和收入与费用相区分?笔者认为进行区分的做法更加的合理和科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认识:
1、更有利于会计目标的实现——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要素归类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符合会计目标的要求,即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对于会计信息的最主要的信息使用者外部投资人和内部经营管理人员,他们都同时关心企业的一项重要能力——盈利能力的分析,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一般来说,企业的盈利能力只涉及企业正常的经营状况。虽然非正常项目也能给企业带来收益或损失,但只是特殊情况下的个别结果,不能说明企业的持续经营获利能力;而且有些非常项目是在企业控制之外的,所以只有区分了正常情况下的损益和非正常情况下的损益才能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由此看出收入与费用和溢余与损失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有必要将它们设置为不同的会计要素。
2、与配比原则相一致。会计原则是以会计假设为基础的,通过对长期会计实际经验和一般的认识,概括而最终成为指导会计工作的一般指导规范,配比原则作为加工和处理会计信息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已为各国所普遍接受,当然也包括上述三大会计准则制定机构。
配比原则是指在进行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会计收入和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期间内确认。配比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将收入和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费用进行配比;二是时间上的配比,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期的费用相配比。对于溢余只是企业的偶发事项,虽然它也会导致企业利益的流入,但是企业并未为这种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付出了任何代价,也就是说它和收入的性质是不同,是没有与此相配比的企业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对于损失道理也是一样的。所以应该将收入、费用和溢余、损失归纳为单独的会计要素,才能在会计业务中贯彻配比原则,并保持会计概念的前后一致。
IASC将收入和溢余全部归类为收入,将费用和损失全部归类为费用的做法在实际的会计业务中就不能贯彻配比原则。因为收入中的溢余没有与此相配比的费用,而费用中的损失也没有与此相配比的收入。我国虽然将收入和费用单独归类为一个要素,而将溢余和损失全部归入利润要素也是不合理的,主要是在概念上的前后不一致(将在下一个部分详细阐述)。因此看出FASB中将四个要素单独归类与配比原则的要求是一致的。
(二)对利润要素的认识
我国会计准则对利润的定义为,利润是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并将利润单独设置为一个单独的要素和和收入与费要素相独立,这就造成概念的前后不一致。利润定义包括了收入和费用,而在归纳归纳会计要素时,利润又成为和收入、费用要素相并列的独立要素,这样就导致损益表的三个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不存在“收入-费用=利润”的逻辑和数量关系。
IAS中没有单独的利润要素,直接原因在于IASC将溢余和损失分别归入收入和费用,而他们认为利润是收入和费用的相抵之差,收入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从而也是利润的确认和计量,因而利润要素也就无须单独设立。
的会计准则之所以要单列“利润”目的是为了尊重中国的传统,更重要的是“净利润”要素的确立能使要素体系更全面体现会计目标,美国FASB中的综合收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和前面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利润要素相对比,SFAC中的综合收益更为合理,也更能体现会计目标。其次,利润做为一个重要的要素指标,对以其为核心的利润构成和利润体系进行对各种信息使用者都显得尤为重要。
(三)FASB设立的十个要素是否过多
企业所有者将资金投入企业之后总是希望自己的投资能得到保值和增值,于是资本的保值和增值成为其主要的投资目标。它表现为一定时期的期初和期末权益的变动。投资人就会要求企业所提供的报表须全面揭示产权变动的原因、结果及其具体构成。
产权变动的结果表现为=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
产权变动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企业和业主之间的往来、经常事项和偶发事项。同业主的往来由表现为业主对企业的投资和派给业主款;经常事项表现为企业的收入的费用,这类活动具有持续再生的性质,可以作为未来预测的基础;偶发事项表现为溢余和损失,它们只是一种偶然发生的事项,在企业整个生存期间可能只有一次,不具有持续再生的性质,因而其“预测价值”不大。可以看出以上三类事项对产权变动的不同,应该分别单独设置要素进行表示:
一定期间的产权变动=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
=(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资产-期初负债)(表现)
=企业和业主往来的影响+经常事项的影响+偶发事项的影响(原因)
=(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收入-费用)+(溢余-损失)(会计要素)
关键词:IASB FASB 综合收益 概念框架
概念框架是财务会计从确认、计量到报告这几个互有联系的会计程序中所使用到的若干基本概念的有机结合。把这些概念组成一个体系,也就从财务会计的数据处理到转化为财务报告信息构筑一个理论(概念)性的架构(葛家澍,2006)。1980年FASB对概念框架所下定义为:“概念框架是一个目标与其相关联的基本概念连贯的体系。旨在制定一致的准则,并描述财务会计与报告的性质、功能与局限性,通过财务会计与报告结构的提供,服务于如下的公共利益:增进财务和相关信息在经济中进行资本决策和其他分配稀缺资源功能的有用性。”概念框架包括财务会计目标、信息质量特征、报表要素、确认与计量、报告,其中财务会计目标和信息质量特征能起到指引方向、稳定信息质量的作用。报表要素是指财务报表各大组成部分内容。确认、计量和报告是加工会计信息的方法与程序。因此,本文构建综合收益报告概念框架也从以下几个内容分析:综合收益报告目标、综合收益信息质量特征、综合收益报表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报告。
一、综合收益报告目标
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从以假设为起点的研究转向以目标为起点的研究。FASB 就是根据“会计目标――基本准则――准则”的构建思路陆续了7项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构成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核心内容。因此,财务报告目标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切入点。由此综合收益报告目标是综合收益报告概念框架研究的逻辑起点。
众所周知,财务报告目标有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美国是决策有用观的代表,197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发表的《财务报表的目标》中指出财务报表的基本目标在于提供有助于做出经济决策的信息。1978年FASB公布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SFAC 1)《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指出财务报告目标是主要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对决策相关信息的需求。FASB认为提供受托责任信息是服从于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目标的,换言之,提供受托责任信息就是为了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相比,主要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预测未来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有用的信息,在信息质量特征方面更强调相关性,主张按照最有利于使用者决策的方式提供信息。FASBFAS 130《报告全面收益》,指出报告全面收益就是为了符合决策有用观的目的。由此可见,综合收益报告目标仍然坚持决策有用观,应该以提供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为综合收益报告目标。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报告目标是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并重。根据IASB《概念框架》及《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告目标是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损益表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盈利能力的信息。近年来,IASB和FASB致力于建立一个“联合概念框架项目”,并于2006年联合了初始讨论稿,明确了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决策有用性”,初步决定“受托责任”不再作为一项单独的目标,而是从属于“决策有用性”目标。2008年IASB与FASB了征求意见稿“更完善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第1章:财务报告的目标;第2章:有助于经济决策的财务决策的财务报告信息之质量特征和限制”,保留了初始讨论稿的“决策有用性”观点。由此可见,IASB与FASB均将决策有用作为财务报告目标,也即综合收益报告目标。决策有用观要求企业不仅向现实的还要向潜在的投资人和债权人提供决策相关信息,对信息预测价值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综合收益报告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报告主体综合收益(包括净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信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即满足信息使用者利用综合收益信息的决策需要。因此,基于该财务报告目标,综合收益报表需要提供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的资产的持有利得和损失,能大大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和预测性,提升决策相关性。
二、综合收益报表信息质量特征
美国从1966年就开始研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1980年在SFAC 2中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并且将“相关性”和“可靠性”作为两大主要质量特征。相关性包括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及时性信息特征,可靠性包括可验证性、如实反映和中立性信息特征。另外概念框架还包括两个次要的质量特征:可比性和一致性,两个提供信息的限制约束条件:成本效益规则、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由于FASB对财务报告目标所持的观点主要是决策有用观,因此决策有用性是最主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ISAC的概念框架中指出财务报表的四项主要信息质量特征包括: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当各质量特征发生不平衡时,尤其是相关性和可靠性发生矛盾时,需要考虑及时性、成本效益关系、一致性等质量特征,目的是能达到各质量特征之间的适当平衡,更佳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2008年5月29日,IASB与FASB了联合概念框架项目的首份征求意见稿“第2章:有助于经济决策的财务报告信息之质量特征和限制”,界定了两项“基本质量特征――相关性(包括预测价值和证实价值)和如实反映(包括完整性和中立性)”,并指出基础质量特征的补充――强化质量特征,包括可比性(包括一致性)、可验证性、及时性和可理解性。此外,该征求意见稿还指出对决策有用的财务报告信息需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的限制。由此可见,综合收益表作为企业主要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也应满足以上质量特征,尤其是相关性和可靠性。传统收益确认原则下的净收益符合收入费用配比以及收益实现的确认原则,因此净收益信息很符合可靠性和如实反映的信息质量特征。作为构成综合收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信息主要反映尚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不符合配比和实现原则,但是这部分信息是关于主体收益变动信息,是反映报告主体真实财富的信息,并且具有较强的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也即具备较强的相关性质量特征,因此在“决策有用观”的目标下,综合收益报告提供的综合收益信息既要符合可靠性,更应满足相关性的信息质量特征。
三、综合收益报表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构成报表的框架,是整个概念框架的基石。1980年FASB的SFAC 3“财务报表要素”构建了“综合收益”定义,后来SFAC 6取代了SFAC 3,规定综合收益报表的要素包括:综合收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并且对“综合收益”要素定义为“是经营企业在某一时期内,从业主以外的交易、其他事项和情况中所产生的权益变动。它包括这一时期内除业主投资和向业主分配之外所有的权益变动”。“收入”要素的定义为“是某一主体在连续的、主要或核心的业务中,由于支付或生产货品提供劳务或进行其他活动而获得的、或其他增加的资产,或者因而偿付的负债(或两者兼而有之)。”“费用”要素的定义为“是某一主体在连续的、主要或核心的业务中,由于交付或生产货品、提供劳务或进行其他活动而付出的、或其他增加的资产,或者因而偿付的负债(或两者兼而有之)。“利得”要素的定义为“是某一主体除来自营业收入或业主投资以外,来自边缘性或偶发易,以及来自一切影响企业的其他交易、其他事项和情况的权益(或净资产)的增加。”“损失”要素的定义为“是某一主体除因为费用和向业主分配以外,来自边缘性或偶发易,以及来自一切影响企业的其他交易、其他事项和情况的权益(或净资产)的减少。”
IASB的概念框架中综合收益表要素包括:收益(包括收入和利得)、费用(包括经营费用和损失)。“收益”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增加,其表现形式为因资产的流入、资产增值或负债减少而引起的权益增加,但不包括与权益参与者出资有关的权益增加。”收益包括收入和利得。“收入是指那些在企业日常经济业务中产生的收益。典型的收入有销售收入、服务费、利息、租金、现金股利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利得是指满足收益定义,但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其他项目,如短期投资的升值”。“费用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其表现形式为因资产的流出、资产折耗或产生负债而引起的权益减少,但不包括与权益参与者分配有关的权益减少。”费用划分为“经营费用”和“损失”。经营费用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费用,其他费用则属于损失。此外,在概念框架中IASB对收益按照是否实现进行分类。
由此可见,IASB在定义收益表要素时考虑了经济利益的增加或减少,而FASB却未提及,与资产负债表要素定义缺乏一致性。并且,FASB定义“全面收益”、“利得”、“损失”时采用资产负债观,定义收入、费用要素则运用收入费用观,IASB 定义收益表要素均运用了资产负债观。IASB将利得作为损益表项目列示,主要基于向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更详细具体披露企业收益状况和将来盈利能力的考虑。IASB对“收益”和“费用”的定义属于广义范畴,收益包括收入和利得,费用包括经营费用和损失。但遗憾的是在概念框架中对收入和利得及经营费用和损失的划分并不十分明确,使会计实务较难操作。不管是FASB,还是IASB对于收益表要素的定义都涵盖了综合收益概念,业绩凡是不属因所有者交易导致的所有者权益变动均作为收益在收益报表中确认,即在综合收益表中确认所有的综合收益,包括除了传统的净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
四、综合收益报表要素的确认
SFAC 5指出确认就是将会计要素正式列入某一会计实体财务报表的过程。确认标准包括:符合定义、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即当一个项目在符合要素定义的前提下,与使用决策相关(能导致决策的差异),并有计量属性(成本或价值),能可靠地予以计量,即应进行确认(葛家澍,2004)。确认分为初始确认(对于每一项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项目作为某一会计要素列入财务报表)、后续确认(这一项目价值发生变动进行补充记录)以及终止确认(已记录和已列入报表项目已消失)。这是对所有会计要素确认的要求,但对业绩要素还应以权责发生制作为确认时间基础,并且对于反映业绩的收益表要素的确认受到信息使用者的普遍关注,所以对收益表要素的确认标准更为严格,因此FASB对于业绩要素补充指南还包括:对于收入要素应符合已赚得、已实现或可实现,费用要素的确认包括报告期内经济利益的损耗、因果关系直接配比确认、发生期间立即确认费用、通过系统而合理的方法分摊确认及利益的丧失或减少。FASB指出全面收益要素的确认同样符合上述四项标准。显然“可实现”标准已扩大了实现原则的涵义,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可实现”规定对于全面收益的确认要求很低,即将那些尚未实现的净资产变动均可包括在全面收益中。实际上全面收益的确认标准可以归纳为除业主交易外引起的权益变动以及其变动能够可靠计量。此外,SFAC NO.5 基于资产负债观还明确了反映企业成果与业绩的几个概念的关系:全面收益=期末净资产(不包括与所有者的交易)-期初净资产(不包括与所有者的交易)=收入+利得-费用-损失。按照资产负债观,当期收益是除去与业主交易外引起的所有净资产的增减变化,收益=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投资者投入资产+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由此,收益的确定是以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增减变化为依据,而对“收入费用观”无法在本期确认的“前期和本期发生以后期间实现的收益”依据资产负债观则可以进入本期收益,换句话说,那些性质上属于“收入”及“费用”的计入资产负债表的递延项目均计入当期收益表,从而净化了资产负债表。在资产负债观下收益的确认不考虑是否发生交易及实现与否,因此与交易无关、尚未实现的资产持有利得都应作为收益确认。综合收益包括尚未实现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正是资产负债观计量收益的体现。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于要素确认标准规定如下:该项目符合报表要素的定义;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该项目的成本或价值能可靠地加以计量。举例来说,如果未来经济利益的增加与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相关,并且能够可靠计量,就应当在收益表中确认收益。如果未来经济利益的减少与一项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相联系,并且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就应当在收益表中确认费用。可见,IASB对于收益表要素的确认仍然遵循资产负债观,能引起所有非业主因素导致的权益变动即可确认为收益和费用。
鉴于此,资产负债观理念下的综合收益表提供的信息更加全面,更加有利于使用者决策,并且与资产负债表的逻辑关系更清晰。综合收益相比基于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和稳健原则的传统净收益能更全面及时地反映企业各种类型的业绩,更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显然综合收益的确认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实现原则,确认净收益无法反映的业绩,从而避免了价值增值期间与收益报告期间的相分离的局限,使收益信息更具有相关性,更符合综合收益报告目标。
五、综合收益报表要素的计量
SFAC 5指出计量是指符合确认标准的项目应以货币单位做出充分可靠计量并记录在财务报表中。SFAC 5探讨了5种计量方法:历史成本、现行成本或重置成本、现行价值、可变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当时以历史成本为主,结合其他计量属性使用。“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中主要为应用公允价值提供理论框架,指出公允价值是前面除历史成本外的4种计量属性的总称或代名词。公允价值是以市场观察值为基础比较客观,但在不存在市场观察值的情况下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一定的难度和不确定性,使其在会计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FASB主张多种计量属性同时使用,而SFAC 7则倾向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就为综合收益报表提供了可行的计量基础,可以计量不能用历史成本反映的其他综合收益信息。
IASB列出4种计量基础: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价值和现值,强调历史成本是常用的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但实际上是该四种计量基础在不同程度上结合使用。并且,IASB在概念框架中提到了资本保全概念。资本保全要求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以保全其资本的完整无损为前提来确认收益。综合收益报告对于收益的计量采用了资本保全观点。资本保全下本期收益=期末资本金额-期初资本金额-(本期业主投资金额-本期分配给业主金额)。资本保全分为财务资本保全和实物资本保全。实物资本保全观下各种资产价值的保全建立在如实反映资产的现值基础上。综合收益报告应采用实物资本保全观,在计量收益时应以现行价值而非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比如重置成本、现值等计量属性。
由此,综合收益从概念上适宜采用以价值为基础的计量模式,限制实现原则和稳健原则的运用。综合收益要求反映所有的能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除与所有者交易外),反映资产负债的变化,但是传统收益表主要采用的历史成本无法反映资产负债的变化,只有公允价值这一动态的计量属性正好契合这一要求,尤其是能计量“已确认未实现的收益”,特别是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只有依赖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按照FASB的观点,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也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依据资产负债观,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那么资产的变动额就体现在收益表中,并且包括未实现的资产持有利得和损失。可见只有运用公允价值才能实现对全面收益的计量。另一方面,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于报表使用者来说比历史成本更具有相关性,由此可见,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综合收益比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净收益更具有相关性。并且由于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未实现收益项目不能列入本期损益,而只能通过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列入综合收益表,因此综合收益报表的计量基础主要包括反映净收益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与反映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六、综合收益报告
1984年FASB在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中指出“报告期的整套财务报表应当包括全面收益及其组成的报告”。1996年FASB发表征求意见稿《报告综合收益》要求企业用两表或单表两种格式报告综合收益。1997年FASBSFAS 130《报告综合收益》,要求企业编制综合收益表,并指出综合收益包括已确认已实现的净收益和已确认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同时提出综合收益的三种列报方法:一是采用“一表法”,扩展传统收益表,编制收益与综合收益表,全面反映综合收益信息。二是采用“两表法”,即传统收益表外增加综合收益表,两表一起反映综合收益信息。三是扩展权益变动表,与收益表一起反映综合收益信息。
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97年8月了修订后的IAS 1《财务报表的表述》,提出改革业绩报表的要求,准则引入新的报表。列示目前不在收益表表述的利得和损失,允许企业在权益变动表独立的组成部分或已确认利得与损失表中列示已确认的利得和损失。2001年10月IASC报告财务业绩指导委员会了《原则公告草案――报告已确认收益和费用》,认为企业应当编制已确认收益和费用表,反映本期除资本交易外所引起的净资产变动的所有影响。2001年IASB在其议程中增加了业绩报告项目(2006年重命名为“财务报表列报项目”)。此后IASB陆续召开会议讨论企业业绩报告的改进问题,2004年FASB 与IASB提出共同开发联合概念框架,就“财务报表列报”问题进行研究,促进IASB将“一表法”和“两表法”均作为备选方案。2007年IASB了修改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其中关于综合收益表的列报规定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30号》中的相关规定类似,但仍然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IAS 1不允许在权益变动表中列示综合收益。2010年IASB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列报》中,理事会建议实施“一表法”,即在一张连续报表中列示两个部分: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但此建议的反馈意见者表示反对。2008年FASB 与IASB联合了《对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观点》讨论稿,要求报告主题采用“一表法”,虽然反馈意见存在分歧,但支持者认为该列报方式将更加透明、一致和可比,并且计算财务比率的过程更为容易。2011年基于联合项目成果IASB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列报》,规定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分类为后续期间将不能重分类(转回)进损益的项目和可以重分类的项目,但保留了在两张报表列报的选择权。同样FASB也允许两张报表的选择权,并且取消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在股东权益中列报的选择。
由此可见,不管是FASB还是IASB都在积极致力于业绩报告的改革,并且均是由传统收益表向综合收益报告实施变革,主张业绩报告应反映已确认收益和费用,也就是反映除引起与所有者业务有关的所有净资产变动项目,即在报表中列示综合收益,并且二者均是以实现标准来划分净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净收益反映某一期间已确认已实现的收益,其他综合收益反映某一期间已确认未实现的收益。但是目前有一些未实现项目却反映在当期净收益中,这是值得商榷的。Z
参考文献:
1.葛家澍,杜兴强.会计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葛家澍,杜兴强.联合概念框架与公允价值研究[M].大连:大连出版社,2010.
3.崔华清.中国企业财务业绩报表的改进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4.程春晖.全面收益会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葛家澍.公允价值会计研究[M].大连:大连出版社,2011.
6.王建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7.王建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简介及与中国会计准则比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任月君.企业财务报告改进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9.本哈德・裴仁斯,鲁尔夫・乌沃・弗拜尔,约哈姆・盖森,托斯特・塞尔霍恩,王熙,林阳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阐释与应用(第二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10.汪祥耀,邵毅平.美国会计准则研究――从经济大萧条到全球金融危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
1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2.汤锦.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国际趋同最新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会计,2011,(12).
[关键词] 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型企业 技术知识生产
一、引言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的提出意味着我国将从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为主。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型企业自然是我国实现自主创新的生力军。尽快培育一批自主创新型企业因此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然而,理论界关于自主创新的认识还存在诸多分歧。例如,有些学者将其定义为创新主体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的独立研究开发;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自主创新就是创造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进一步,关于自主创新认识的分歧又导致了对于自主创新型企业认识的模糊。为了推动理论的发展和指导企业实践,本文将对自主创新和自主创新型企业这两个基本概念进行讨论。
二、自主创新的内涵
自主创新是一个多层多维的概念,本文只从企业层面考察自主创新的内涵。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主要通过购买专利、引进成套设备等方式提高技术水平。由于需要向国外企业支付高额的技术使用费,我国企业的盈利能力无法提高;由于缺乏技术标准制订的话语权,我国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十分不利。自主创新这一概念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显然,“自主”是对企业简单的技术引进行为的否定,是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强调。
本文认为,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主动从事技术知识生产,并积极的将这些技术知识应用到经济过程中的行为。一个完整的创新过程包括技术知识生产和技术知识应用两个基本阶段。一些关于创新的经典定义都强调技术、产品、工艺、制度等与经济生产过程的第一次成功结合,却并不关注它们的来源和主体。而自主创新则要求企业积极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这正是自主创新一般意义上的创新的不同,也正体现了自主创新的内涵。
由图1可见,如果企业既不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也不参与技术知识的应用,自然也谈不上创新。如果企业只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而没有努力的将这些技术知识应用到生产中去,这只是发明。如果企业不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只进行技术知识的应用,这就属于引进创新。只有企业既积极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又积极进行技术知识的应用时,才能称得上自主创新。
更进一步,根据企业在技术知识生产过程中的参与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将自主创新分为两类:独立自主创新和合作自主创新。前者是指企业独自进行技术知识生产的创新,后者是指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和其他企业合作进行技术知识生产的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学者将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相对立。本文认为,简单的对立二者并不可取。如果企业只是简单的照搬照抄他人的创新成果,那至多属于创新扩散的过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新;如果企业在他人的创新成果基础上积极改进,添加了自主开发的技术知识,那就可以归入自主创新的范畴。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或者“二次创新”。这种自主创新也正是日本和韩国企业创新中的重要模式。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同样是自主创新的模式之一。
三、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内涵与特征
1.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内涵
企业本质上是使用资源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来创造财富并从中获取利润的社会系统。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也有所不同。自主创新型企业就是以自主创新活动为主要财富创造方式的企业。
现代企业的前身是手工作坊和工场。它们具有规模小、产量低等特点。随着蒸汽机的出现,企业生产所需的能源和运输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现代企业由此诞生。不断提高产量是此时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我们可以将此类企业称为生产型企业。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规模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仅通过简单的扩大产量已无法维持企业的发展。通过科学管理进行集约化的生产,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又成为19世纪后半叶以来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相应的企业类型就是管理型企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又对企业的财富创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由集约向自主创新转变,相应的企业类型就是自主创新型企业(图2)。
这三种企业类型的演进不是一个简单的替代过程,而是在现有基础上的扬弃。也就是说,自主创新型企业并不是对生产型企业和管理型企业的全盘否定。相反,自主创新型企业必须以这两种企业类型为基础。如果一个企业不具备足够的生产规模,也不能有效的管理内部的运营活动,其生存都成问题,更谈不上自主创新。因此,基本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也是自主创新型企业的重要内涵。
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的出现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很多企业的基本生产和管理能力还很欠缺。因此,建设自主创新型企业首先需要夯实基础,努力提升企业基本的生产和管理能力,不能好高骛远。
为了更加准确的区分自主创新型企业与传统的生产型企业和管理型企业的不同,有必要进一步分析自主创新型企业的特征。
2.自主创新型企业的特征
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四个基本特征: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成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自主创新绩效
(1)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
自主创新意识是企业对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状态。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体现了自主创新型企业对于“以自主创新为财富创造方式”的价值认同,以及愿意积极开展自主创新的强烈愿望。
自主创新型企业对于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有着清晰的认识。在它们看来,自主创新本质上是一种创造价值和财富的方法,是企业在未来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赖以生存的基石。技术和设备可以引进,而自主创新永远无法引进,只能在企业“干中学”的过程中产生。不创新和依赖技术引进的企业最终只能被市场淘汰。
(2)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
自主创新行为外在表现为企业为了实现创新的目的而开展的各类活动。对于企业而言,首要的创新行为是应用技术知识。这是创新与发明相区别的关键。但是,自主创新行为不仅强调企业自觉主动的应用技术知识,更强调企业积极主动的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
自主创新型企业与运营管理型企业或生产型企业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创新行为的持续性。完全没有从事过任何创新活动的企业只是少数。但大量的企业都只有少量的自主创新行为,仅推出过一两个创新产品。而在自主创新型企业中,自主创新行为是普遍存在的。自主创新型企业知道,自主创新是一场竞赛,不进则退。少量的创新虽然能给企业带来的暂时的利益,但它不能支持企业永远领先。只有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才能使自主创新真正成为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 同时,自主创新是一个学习积累技术能力的过程,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是积累技术能力的基本手段。
(3)成熟的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包括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前者是企业自主研发并实现价值的能力,后者是有效的组织、协调、激励创新行为的能力。二者相辅相成。
对于自主创新型企业来说,它们总是能够敏锐的发现市场机会,根据这些机会形成创意,并逐步将这些创意转化为产品和服务,从中获取价值。而且,这一过程可以在企业内部不断复制。尽管自主创新的不确定性总是存在,但自主创新型企业创新成功的概率要高于一般的企业。这一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就是自主创新型企业成熟的自主创新能力。
(4)良好的自主创新绩效
自主创新型企业最容易观测到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良好的自主创新绩效。自主创新绩效是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创造的财富和价值。它最终可以通过利润、新产品销售收入等财务绩效指标进行衡量。而专利、技术方案等技术知识是自主创新的中间产品。它们虽然不能完全代替财务指标来衡量自主创新绩效,但也无疑是自主创新型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
自主创新型企业的上述四个基本特征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中,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是基础。没有创新意识,也不会有持续积极的创新行为,更谈不上能力和成果。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是自主创新意识的直接体现,是自主创新能力生成的根本过程,也是实现自主创新绩效的必然环节。成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决定自主创新绩效的根本因素。良好的自主创新绩效则是自主创新型企业追求的根本目标。
同时,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四个基本特性还刻画了一个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成长路径。如果企业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其创新行为不断增多,创新能力越来越强,从创新中获得的回报也会不断增加,又会进一步增强其创新意识。企业由此步入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轨道。反之,如果企业创新意识薄弱,创新活动随之减少,创新能力也会逐步退化,可以从创新中获得的回报也越来越少,由此步入恶性的“锁定”阶段,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四、结语
走自主创新之路、成长为自主创新型企业是知识经济时代中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主动从事技术知识生产并积极将技术知识应用于经济过程是自主创新的内涵所在。以自主创新活动为主要财富创造方式则是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根本。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培育自身的创新意识、强化创新行为、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是成长为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基本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凤朝: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5,11.83~92
[2]李海燕 侯书文: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J]. 河北学刊,2007,27(6):196~199
[3]李具恒:自主创新新解:“概念硬核”视角的集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7:43~49
关键词: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指标分析;一般分析
一、现金流量表的概念与作用
自从现金流量表成为基本财务报表后,它的地位逐渐得到企业的重视。解读分析现金流量表中的会计信息,可以了解企业在报告期间创造和利用现金的能力,进一步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1.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概念
现金流量表体现了报告期间内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在各个项目中流入、流出及其变动的情况。现金流量表根据现金来源和利用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种活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报表详细描述了各个活动对现金流所造成的影响。
2.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
(1)有利于报表使用者能根据实际情况来评估企业的各项经营获利能力,了解企业运用现金的成效,减少不必要的损耗,降低生产经营风险。
(2)企业可以掌握内外部现金流动的相关信息,推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发展能力。
(3)现金流量表里所揭示的信息能补充其他基本报表因编制原则不同所造成的不足,使信息展现地更充分,有效考核了企业资金的合理性和利用效率。
(4)通过对企业三类活动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企业的生存状况和所属周期。
二、企业现金流量表实例分析
深圳市思瑞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本为103273万元,是一家致力于引进和推广全球最新移动通讯产品、数码电子产品的上市公司。思瑞公司凭着良好的口碑、卓越的运营能力和客户服务,确立了其在中国商中的核心地位。思瑞的经营范围:投资新办实业;进出口业务;零售连锁;移动通讯、电子产品的购销与等。
1.现金流量表一般分析
思瑞公司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项目2015年比2014年增加84317万元,剔除货币资金当中使用受限资金的影响,2015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26943.5万元。其中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量为29254.5万元,投资活动产生净流量为-66132.6万元,筹资活动产生净流量为63552.8万元。
思瑞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来源于日常销售活动和对外付出劳务所得,每年比重都达到98%~99%。2013年至2015年企业购入产品以及得到劳务所支出的现金在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中占比最高。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流出主要受对外投资的收付资金影响。这大致跟思瑞的经营范围相关,思瑞不定期会对旗下众多子公司进行投资,对其支付股权收购款等。从数据来看,2013年至2015年思瑞投资所收回的现金比重略有下降,投资付出的现金小幅度增加,勉强持平。
在筹资现金流入流出活动中,其中以借款取得的现金和偿还借款所付出的现金为主。2013年至2015年思瑞通过借款取得的现金比重递增,偿还债务的压力也随之增大。若长期通过这种筹资方式来增加现金净额,可能会使企业失去较强的偿债和支付能力,造成企业的现金流失,减弱风险抵抗能力,不利于企业将来的稳定发展。
2.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
现金流入结构分析。2013年到201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比重有下滑趋势,是因为2013年后分销行业整体毛利润的下降导致公司创造的现金净流量减少。投资和筹资活动流入占比整体有小幅度递增,幅度约达5%。目前为止,现金流入结构还是以经营活动为主导。
现金流出结构分析。2013年到201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逐年递减,投资和筹资活动比重缓慢升高。2015年现金流出总额为8402490万元,投资活动流出大幅度增加,可以看出企业开始看重投资在日常活动中的地位。
现金流量净额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均为正数且有较大增幅,这与企业增强对销售款的回收管理有关。在外账款的收回提高了现金流动量。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基本都是负数,幅度上下波动。投资流入和流出的比重都在增加,结合企业战略投入的增加和其他方面来看,初步判断企业投资收效较小。筹资活动净额比重大幅度增加,达到238.25%,呈现出企业从经营活动为主转向筹资活动的趋势。筹资净额增加源于近几年思瑞企业大量筹资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在各个领域提高业务覆盖率。从2015年来看,思瑞企业小有成效,预计在未来发展中能得到更大的现金流入。
3.现金流量表利润质量分析
企业的利润质量可以以现金流量表的角度去理解。当净利润和现金流量的数据处于相同计算规则时,存在一些影响两者一致性需要增减的项目,因此需要结合附表对两边数据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变动调节过后的现金流量附表,可以看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最终状况。
201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额的增多,主要是经营性活动现金应收减少和应付增加所致。这种情况说明企业收账能力强,应收款能大部分转化为现金流量,但是应付项目增加的比重大于应收项目的比重,可能会多少影响到未来企业的偿债能力,这要求企业需保留足够的资金来偿还债务。尽管单价较高的存货大量增加使企业现金额度减少,但经营项目的变化加上其他项目变化对其的影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依旧是增加的。
2015年的净利润相较2014年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资产减值准备的减少和财务费用的减少。思瑞主营业务毛利率持续走低,从2013年的6.5%下降到15年的2.6%。结合企业现实情况分析,2014年净利润急剧偏低是由于4G上线对3G手机造成的库存压力和运营商削减终端补贴,2014年分销业务收入的保持稳定增长,使得企业仍有收益,不至于亏损。2015年由于企业已经逐渐脱离战略投入期,减小了业务开展所投入的资金,因此降低了对营运资金的占用度,减少了大部分的财务费用。
4.现金流量表能力指标分析
现金能力指标可以评价企业偿债、支付和获现获利能力,了解企业各项目中的现金量,保证企业对偿还债务的可靠度。
思瑞近几年偿债能力指标略低,上述表格中两个常规指标均未达到0.5,这意味着企业很可能无法凭经营所得的现金来承担企业债务,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不利。虽然基于思瑞雄厚的财务基础,2015年能力指标略微上升,经营能力有所改善,但企业仍应该多注意偿债风险。现金利息保障倍数的增加说明企业支付借款利息的能力增强,与现金流动比率、现金债务总额比三者综合,未来思瑞能基本保障债权的安全程度。
思瑞获现能力指标分析。虽然销售获现比率这3年比率均小于0,但是2015年净利润现金含量却远超于前几年,说明行业环境影响因素逐渐变小,两者结合考虑,未来现金回收质量有望提高,企业能够获利。2015年思瑞每股现金含量为0.3元,高于每股收益0.14,说明企业在获得收益的同时还能有现金的流入。2015年思瑞获现获利各项指标均优于2014年,这很大程度与分销行业压力变小,利润回升有关。
5.思瑞企业存在的问题
(1)债务性筹资为主。思瑞企业筹资基本以借款为主,这种筹资方式能使企业现金快速增加,但是另一方面,债务性筹资会加大企业的资金成本,减少部分的现金流量。企业既需要偿还本金,还需要支付定期的利息,面临了一定的债务压力。且企业偿债能力指标过低,可能无法及时应付急需偿还债务的情况,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面临财务风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日常经营。
(2)企业投资效果不佳。思瑞企业近几年加大了对外投资额,有一定的成效但是收益不高。投资收入小于筹资流入的现金额度,可能会出现现金不足。大量的投资投入占有了一部分企业用于正常生产经营的现金流量,如果企业投资投入不能确定有可见利润回收,那么企业可能会面临债务难题。
(3)企业近期利润点不高。销售商品、接收劳务是经营现金流入的主要方式,因此产品的毛利率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净利润。产品更新速度过快,分销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商品毛利率低影响净利润,导致最后调整的企业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减少,一定程度阻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6.思瑞企业未来发展的对策
(1)增加权益性筹资在筹资方式中的比重。权益性筹资方式不需要企业再偿还筹资的本金,减少了用于利息的现金流出。仅需以分红方式对股东进行回馈,降低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同时,企业进行权益性筹资可以提升自身的实力和企业信誉,为未来的经营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和保障。
(2)加强投资管理,进行科学决策。企业应不时对自有的投资项目进行经济评估,适当转让或清理一些低效益的项目,减少不必要的现金支出来提高把握现金的能力。及时关注投资单位的动态,深入了解投资项目的经营状况,争取达到投资效益最大化,增加企业进行投资活动得到的现金收入。
(3)提升产品毛利率,降低损耗。传统分销方式已没有利润点攫取,企业应进行销售方式的多样化(如电商)来创造企业现金流量,提升盈利能力。企业应实行差异化品牌经营,从制造商处争取更佳的产品资源和价格,形成自身优势。
思瑞作为国内最大的移动终端分销商之一,只要制定好正确的经营战略,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行业经济调整回温,公司就有望回到平稳发展道路。
三、总结
在分析企业现金流量表时,不能单独只看一个报表,还应当将其和其他财务报表联系起来,从横向和纵向多方面看待企业的现金的流入流出动态,才能更有效地评价企业经营盈利能力,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企业未来发展决策。
参考文献:
[1]李伟,张志强.简捷分析现金流量表方法探讨[J].商业会计,2010.
[2]杨松涛,林小驰.财务报表分析[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关键词 作业;作业成本计算;前景
20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青年学者Robert S.Kaptan和Robin Cooper发表了大量与作业成本法相关的论文和专著,并率先把这种成本计算方法于1988年简称为ABC(Activity-basedCosting)。从此ABC风靡全世界并在理论上趋于成熟。
一、ABC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以产品作为成本分配的对象,把单位产品耗用某种资源(如工时)占当期该类资源消耗总额的比例,当成了对所有的间接费用进行分配的比例,这是不合理的。成本分配的对象应是作业,分配的依据应是作业的耗用数量。即对每种作业都单独计算其分配率,从而把该作业的成本分配到每一种产品。
(二)实践依据
从必要性来讲,ABC产生的依据体现在针对传统成本计算法的科学性、传统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实践中对于成本习性的假设所产生的质疑。传统成本计算法立足于短期内经营、业务量也无显著变化的假设上,假定直接成本比例较高,把成本习性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企业更强调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而从长期经营的角度来看,绝大部分成本都是变动的;企业的业务量急剧上升。突破了原有的业务量假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使得许多企业的间接成本占绝大部分,颠覆了原有直接成本比例较高的假定。而ABC正是解决这些传统信息失真问题的成本计算理论。
从可能性来看,适时生产法(Just In Time,以下简称JIT)为ABC的可行性创造了条件。JIT生产系统中,企业在生产自动化、财务电算化条件下,使原材料进厂、产品出厂、进入流通的每个环节都能紧密衔接。减少了生产环节中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活动,从而达到减少产品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由于作业账户的设置方法是从最底层的作业开始,逐级向上设置的,操作比较复杂,因而需要较为精确高效的成本计算手段和严格科学的控制管理体系。而JIT的出现使ABC的应用成为可能。
二、ABC的基本内涵
作业成本计算是西方国家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90年代以来在先进制造企业首先应用起来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它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它是建立在“作业”这一基本概念上的,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 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
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在产品成本的经济实质、经济内容、成本计算对象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并更注重成本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它适用于弹性制造系统下适时制生产方式。生产组织中作业的可分辨性极大地增强,同时,把企业成本控制观念和控制手段也都提高到了新的高度。这种变化要求成本信息不仅要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还要满足成本控制和生产分析的要求。当作业成本计算法将资源、作业、作业中心、制造中心等概念引入成本控制时,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作业成本计算体系。
同时,作业成本计算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它以作业为中心,而作业的划分是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物料供应,从生产工艺流程(各车间)的各个环节、质量检验、总装,到发运销售的全过程。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出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同时,通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作业活动的追踪分析。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增加“顾客价值”提供有用信息,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决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
由此可见,实施ABC能使企业的成本信息更科学,产销决策更合理。企业还可以在作业中心的基础上建立责任中心。采用作业预算方法和作业管理法,从而更有效地实现责任会计目标。
三、ABC在我目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独立学院发展较快。截止至2010年7月12日,经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有319所,其中湖北最多,有28所,江苏有26所,浙江22所,辽宁和河北18所,广东17所等。到2014年6月15日,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有287所。其中湖北和江苏都为26所,广东17所,浙江22所,辽宁下降为12所,河北下降为17所。教育部有关领导指出,独立学院是保证中国高等教育今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独立学院将会成为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亮点。
经过1998年到2003年的爆发式增长,2004年至2007年的持续增长,独立学院的规模不断扩大,具体状况见图1。
从独立学院全国的分布情况来看,湖北省排名居第一位,江苏省排名第二(见图2),可见各省的投资热情和力度是不一样的。
截止到2014年6月15日,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数量见图3。
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是由独立的投资人投资创办,没有或者很少有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因此,独立学院在其投资过程中重视投资的规模及其投资效益尤其重要。
二、衡量独立学院投资合理化规模的评价标准
1、合理投资规模的数量标准
独立学院在其投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以下一些因素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1)积累增长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比较。国民收入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国民收入的价值分配中,必须保证投资资金和消费资金有一个合理的比例。
积累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积累速度与国民收入相适应;积累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积累速度较快。
(2)投资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比较。投资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一致;投资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投资增长较快。
(3)投资品供给与投资品需求平衡关系比较。投资品供给增长率=投资品需求增长率,投资需求增长适度;投资品供给增长>投资品需求增长率,投资需求增长相对不足;投资品供给增长率
(4)积累率水平。积累率是一定时期积累基金占国民收入的比例,积累基金是国民收入中用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价值。积累率用公式表示为:积累率=积累基金/国民收入使用额×100%;消费率=1-积累率。积累率30%,高积累水平。
(5)投资率水平。投资率30%,高投资率水平。
(6)投资规模。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一个部门、一个地区,有关单位在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中投入的以货币形态表现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量。
(7)独立学院投资集中度。独立学院的发展要兼顾到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布局的平衡,更多地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8)独立学院投资整体效率。投资效益指标是投资经济活动成效的数量表现,是考核、比较和分析项目投入和产出对比关系的工具。独立学院在投资过程中要依据以下指标来考核投资的效益。
第一,投资效益系数。投资效益系数(通称“投资效果系数”),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所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其计算公式如下:投资效益系数=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运用这一指标考察投资效益时,要注意价格的可比性、影响GDP增加额的偶然因素,以及投资规模对投资效益的影响。
第二,建设周期。建设周期是从时间方面反映建设效果的指标,是固定资产在建总规模与年度投资完成额的比值。它表明已经铺开的在建工程全部建成所需的时间,也就是固定资产从投资到交付使用、发挥效益平均所需的时间。其公式如下:建设周期(年)=在建投资总规模/年度投资完成额。
第三,生产性投资效益系数。生产性投资效益系数是GDP增加额与同期生产性投资总额的比值,表示单位生产性投资所带来的GDP增加额。其公式如下:生产性投资效益系数=GDP增加额/同期生产性投资总额。生产性投资效益系数,不仅反映生产性投资的效果,而且可以辅助说明国民经济投资效益系数变化的原因。
第四,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其是指一定时期内由投资而增加的固定资产价值与同期投资完成额之间的比较。一般来说,在有一定数量的未完工程作为建设正常周转的条件下,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所占比重越大,未完成工程所占比越小,则建设速度越快,效益就越好。用公式表示为: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同期投资完成额。
(9)独立学院投资发展能力分析。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投资发展能力的分析。主要要考察以下八项指标:营业收入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率和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
(10)独立学院投资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指企业投资获取利润的能力,也称为企业的资金或资本增值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独立学院由股东投资,只有保持合理的盈利才能保证学院的正常发展。
(11)独立学院投资偿债能力分析。独立学院偿债能力是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是独立院校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
2、适度投资规模的理论标准
适度投资规模的理论标准包括:有利于社会总供求的平衡,追求社会总供求的平衡是投资规模调控的最重要目标;投资增长率等于或者略大于GDP增长率;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协调;财政、信贷、外汇和物资基本平衡;投资效益能够不断提高;积累增长率等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率;消费和投资增长相协调。
3、边际效用模型下的投资规模的合理化分析
(1)边际效用递减法则(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也称边际效益递减法则)的基本概念。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在一个以资源作为投入的企业,单位资源投入对产品产出的效用是不断递减的。换句话就是虽然其产出总量是递增的,但是其二阶倒数为负,使得其增长速度不断变慢,使得其最终趋于峰值,并有可能衰退,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当消费者消费某一物品的总数量越来越多时,其新增加的最后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即边际效用)通常会呈现越来越少的现象(递减),用数学语言表达即是: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y随x的变化而变化,随着x值的增加,y的值在不断减小。这就是著名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也叫做戈森第一法则。
(2)人才边际效用的模型分析。所谓人才的边际效用问题,是指在我国目前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现行的经济运行模式和管理体制下,通过扩大教育投资的规模,不断地培养和增加高素质人才对整个国民经济运作过程中的供给,将会刺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随着教育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供给的不断增加,边际效用规律就会起作用,当人才的供给达到一定量后,如再扩大人才的供给,由于我国现存的管理体制、用人制度、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和我国目前的就业状况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人才的作用将会不断降低,边际收益下降,边际成本上升,最后出现负效用。根据这一规律,人才的供给必须控制在一定量上,才能使企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成本降低,边际收益不断上升。
从表1可以看出,当大学生人数占总人数20%时,其边际效用最高。当达到70%时,出现负效用。说明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素质人才在企业中所产生的效用越来越低,其结果必然是大材小用,不利于发挥人才的优势,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导致企业人才流动频繁,无法形成稳定的人才结构,使企业处于一种动荡的状态。
通过图4可以看出,总产量与大学生人数增加成正比例增长,但是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却快速下降,说明大学生供给的增加并没有使生产效益提高。
通过图5可以看出,随着大学生这种劳动力供给的不断增加,其工资收入不断降低。也就是说,大学生这种劳动力,供给越少时,工资越高;供给越多时,工资越低。而工资的降低,实际上是对大学毕业生这种高素质劳动力水平和价值的否认,从而打压了其劳动的积极性,不利于其智力的发挥,也就是劳动力发挥价值的边际效用下降。
大学生其实应该看成是一种社会生产要素,一种生产力,即掌握一定高技术知识的生产力。因此,在独立学院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增加在校学生数量的时候,就必须研究其供给市场的均衡,找出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学生的合理需要量,从而测算独立学院未来投资的总规模。
三、独立学院投资策略分析
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在教育投资上的主要方式是扩大大学校园的占地面积,增加招生规模。尽管扩招给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有用之才,也使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不断扩大招生的规模,而忽视学生素质和技能的培训,也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通过对人才边际效用问题的分析和毕业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研究,我国独立学院一味扩大校园面积和招生人数的做法在未来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对独立学院未来投资的方向进行探讨。
1、加强政府对独立学院投资规模结构的宏观调控
高等教育供求总量的失衡,特别是结构性失衡,会对社会发展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对高等教育个人需求过旺而导致的实际供给过多,不仅会带来社会资源的浪费,还会造成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失业,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盲目增加独立学院的数量,不断扩大独立学院的招生规模,必然会带来投资的巨大浪费。这种增加数量的投资方式,会使各独立学院把资金与工作重心放在扩大生源上,而忽视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方法的创新。因此,政府应加强对独立学院投资规模结构的宏观调控,使其结构趋于合理。
2、建立合理的独立学院发展的层次结构
在我国1022所普通高等学校中,大学、学院有590所,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有432所。在高等教育重心偏高的情况下,许多独立学院不在办出自己特色上下功夫,而是盲目攀比,一味追求升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人才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是多层次的,既要有学识广博精深的高级专门人才,又要有掌握某一学科基本理论和技能的一般技术人才,但更多需要的是通晓某一专业、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如果不切实际地盲目扩大本科教育的规模,会造成人才浪费与人才短缺并存的局面。因此,当前应该在建设好一批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的同时,合理引导独立学院大力发展适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
3、大力推进独立学院教学方式的改革
由于本身的办学水平和条件所限,独立学院很难和公立大学进行竞争,因此其发展方向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积极构建“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体系。独立学院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换人才培养模式,办出特色,以面向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二是努力实现师资队伍素质的根本转变。独立学院如果是教学型高校,就要在教育教学上下功夫,把教学做为中心工作,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果定位为应用型高校,就必须培养有大量实践经验的应用型教师,使其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
4、扩大社会影响力,加大突破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难问题方面的投资力度
首先,应对独立学院学生实施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应该涵盖新生入学时的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政策指导、信息服务、思想指导、应聘指导、创业指导等内容,并根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分年级逐步实施。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要将德育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列入大学的教育教学计划,并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开设。
其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要求和趋势,在知识经济社会,提高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迫切。提升独立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无疑对其今后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基本概念
房地产是指房屋和土地及其产权的总称。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房屋交易也日趋活跃,企业持有的房地产,除了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外,出现了将房屋用于赚取租金或增值收益的活动,形成了投资性房地产。
(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概述
公允价值亦称公允价格、公允市价,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一项债务所使用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负债和资产按照在公平交易中,对市场情况熟悉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三)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必要性。投资性房地产性质特殊,与一般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不同,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经常并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递减,相反,其价值往往逐渐增加。如果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将不能如实地反映其真实市场价值。只有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才能更好地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市场价值和盈利能力。
2.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可能性。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房地产有了活跃的交易市场,活跃市场的交易价格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价格,有利于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财政部在2014 年1 月26 日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 号一一公允价值计量》,为公允价值的应用提供具体操作指南,改善以前公允价值计量不一致的状况,规范企业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有利于正确和全面地使用公允价值。
二、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现状
从2007 年准则实施以来,我国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的比例非常小,比例小于10%,从而可见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积极性并不高。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效果与预计的相差甚远,究其原因是有多方面的。
三、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务影响
(一)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改善了上市公司财务状况
在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下,企业可以自己选择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如果企业选择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按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确认账面价值,若投资性房地产增值,则公司可以选择将部分利润隐藏起来。如果企业选择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会在资产负债表日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调整资产负债表账面价值,使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增值,将企业所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的隐性增值收益释放出来,增加了资产总额,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
(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使财务数据波动不可预见性增强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大幅增长依赖于房价的上涨,促使公司净利润快速增长;相反,如果房价没有显著变化或下跌,则会导致公司后期业绩下滑。再者,近几年来受到国家的宏观调控影响,房地产市场不再呈现出前几年繁荣的景象,房地产价格波动变化较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可能会缩水,从而导致企业业绩下滑,这样会使得上市公司的业绩波动较大。
四、建议
(一)加强信息披露
对于该类上市公司,应该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披露予以加强。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信息,要结合表内披露和表外披露,强调两者间的勾稽关系。表内披露投资性房地产的资产负债表日的价值,表外披露投资性房地产的功能用途、初始成本、使用状态、公允价值计量引起的当期账面价值的变化情况、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及理由依据等。
(二)制定配套税收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于2007 年7 月颁布《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80 号),其中规定: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处置或结算时,处置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后的差额应计入处置或结算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这项政策具有很好的鼓励效应,相关部门应制定更多的有利政策,从而更好地推动公允价值在实际中的应用,给企业减轻税务负担;避免企业为避税而倾向于继续使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