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区运营的问题

社区运营的问题

时间:2024-03-11 11:49: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区运营的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区运营的问题

第1篇

开发商争相角逐网络平台应用的蛋糕,各类云服务平台为业主带来了便捷的生活服务。

2013年12月20日,与往常一样,金灿一大早便开始打开小区内部的社区服务平台——资源家,准备学习今天的课程。点开名师讲坛,就有来自北京大学的优秀讲师为其讲解课程的视频。看了几分钟后,微信“滴”的提示音就响了几下。她暂停了视频,发现年迈的姑姑给她发来信息,说要去看病。

和往昔不同,如今金灿再也不用去重复以前和医院对接看似很简单却很耗费时间的流程——排队、挂号、等候。现在她在家就能完成这个过程,点开资源家的绿色就医通道服务页面,填好申请、提交订单、确认订单后支付,便完成了全部的预约就医服务。一会电话便打了进来,平台服务人员和金灿确认了陪诊的需求,并电话告知了陪诊的具体安排以及就诊的时间与地点。这样一来,第二天金灿便可以放心地和姑姑一起去看病,并得到全程陪同的院内就诊服务。当然,如果金灿没有时间,那么即可预约星级陪同服务,那么将会有专属陪同人员前来接人,并送业主到就诊医院门口,就诊结束后再将业主送回。

安排好一切之后,不知不觉便到了午餐时间。吃过午饭,金灿打开资源家的金融理财频道,查看金融理财超市里的金融理财产品,之后又来到实习就业频道。金灿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而为了去哪里实习也是一筹莫展。资源家为业主打开一扇通往国内知名企业——北大方正集团及其所属企业就业的大门,所有业主及其子女都可享受到优先实习、优先被录用的机会,这也为金灿解决了燃眉之急。

这就是北大资源为业主所提供的社区服务平台——资源家所带来的便捷生活,而如同北大资源家一样的业主服务平台似乎要追赶4G时代到来的速度,正在如雨后春笋般滋生。随着网络及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房企介入网络平台的研发,希望以此打破社区规模限制的壁垒,为业主提供更为丰富的服务。从2013年房地产企业的转型来看,众多房企开始往服务商的方向发展。如世茂推出“云服务”平台、花样年探索“彩生活”电子商务模式、绿城研究“园区服务体系”增值服务整合、万科酝酿让员工转型当小老板经营自持社区商业、合生创展打造“全配套生活体系”、绿地建设“智慧城镇”及“平台型企业”……

“以人为本”,将众多开发商的目光逐渐从盖房子转移到了买房者,北大资源集团董事长、方正集团董事、总裁余丽表示,房地产行业已经发展了二十年,随着行业的成熟、竞争的加剧,政府和民众对“安居”理解的不断深入,他们对开发商的评价标准也在逐渐提高:形式上,由建好房子提升到建好社区;需求上,由解决居民的居住需求到满足生活需求。评价标准的提高助推着开发商开发理念和产品设计的升级换代,即由最初单一的只完成住宅的开发建设,发展到提供便捷的生活设施和周到的物业服务。最初,购房者更关注买一套房子解决简单居住问题。如今随着经济发展,老百姓对居住服务的要求越发明显,关注点也更多转向房子附加的服务属性。大约80%的购房者,在房子居住需求之上存在对服务的渴求,这也增加了对地产商将资源导入的需求。

余丽还指出,整合能力决定着一家企业是否能够做大做强,“资源家”作为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正是一个整合资源的良好平台,利用这种模式能够快速复制,实现规模效益,其发展将超乎想象。而有着北京大学和方正集团背景的北大资源,在提供服务方面有先天优势。因为,方正集团并不是单一地产开发商,在方正五大产业中,IT有三十年发展历史,金融、医疗分别有十年发展历史。在全国盖医院、

作为北大资源为业主倾力打造的社区生活服务平台,专享区为业主提供了依托北大医疗的健康咨询、绿色就医,依托方正全产业的优先就业,依托方正金融的明星信托等专项服务。“资源家”解决了实体资源植入受到社区规模限制的问题,融贯教育、健康、金融、购物、生活功能等为一体,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社区生活服务24小时全天在线和优质资源跨地区实时共享,使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教育培训、金融超市、健康医馆、智能社区、线上阅读、远程购物等便捷服务。盖工厂,这类工作即便没有房地产业也会持续推进。毕竟其他四个产业也有投资和发展需求。北大资源是方正集团所有板块中最年轻的,却在资源整合及业务拓展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毕竟有了方正集团地产板块后,北大资源更多的是把五块资源整合在一起,跟地方政府谈判,这种模式也受到地方政府欢迎。

房企触网拓展云服务

房地产企业搭上4G时代的快车,纷纷触网,提升自身地产项目的附加值。

所谓云服务就是通过繁殖大量创业公司提供丰富的个性化产品,以满足市场上日益膨胀的个性化需求。从技术发展过程上来说,云技术的发展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互为因果的。因此4G网络的出现,对云服务的拓展以及对未来房地产行业也会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

何谓4G?这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比较显现的我们能感知到的是:下载一部40G容量的蓝光3D影片不到2小时;下载一部2.8G的大英百科全书只需要不到8分钟;一首7M大小的高品质歌曲不到1秒……这样的速度用来看视频,当然是小菜一碟。4G会比我们以前体验过的所有无线技术的速度都更快,也更具冲击力。有人做了如此形容:4G时代,意味着把“高铁”变成了“磁悬浮”,智能终端可以根据用户所处位置和情形提供最合适的服务。

4G时代的到来已经迫使人们的生活不得不去跟随其脚步。在房地产行业,4G的力量也正在体现。很多房地产企业开始打造集多元化服务为一体的O2O线上社区生活服务平台。如万科社区食堂、花样年“彩生活”模式、北大资源的资源家等,都将转型脚步投向于社区服务层面。花样年彩生活的平台是基于它的社区特质、产品在所处地段和客群特点打造的。而世茂的特点是有酒店、商业、室内主题乐园、旅游地产、顶级的豪宅,也有普通住宅,产品线和物业形态非常齐全,且合作方能看到中间的商业价值。

以花样年“彩生活”模式为例,这是花样年物业自主研发出的一套社区物业管理电子商务平台——“彩生活”网,将常规物业管理服务项目和各项居家生活便利服务内容通过网络科技的手段融合在一起,为业主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居家生活服务,使业主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集订购、配送、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如维修、清洁以及各种居家生活服务,通过“彩生活”网,一个电话、一句吩咐、一次点击就可轻松获得。

深圳市彩生活服务集团总裁唐学斌认为,“彩生活”首创贴近用户、完全开放、为业主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客户服务中心。花样年物业将客户服务中心定位为物业的窗口、住户的知音,为业主提供多达几十种便利居家生活的服务项目,如家居清洁、物业租赁、医疗保健、体育健身、休闲娱乐、配送纯净水、米油等。“彩生活”模式是一种在传统物业平台基础上将可见的及不可见的各种“需求”进行细分、研究、深入解决的模式。这些需求不仅包括业主的需求,同样包括周边商家及企业自身运营的需求。通过彩生活模式,业主可以随时解决生活细枝末节的各种问题,并享受高新技术下的安全管家、物业管家轻松管理好物业的服务。

而世茂出巨资搭建的“云服务”平台也是将发端于IT产业的最新“云服务”模式引入地产领域,联合教育资源、健康维护、高端酒店、设计定制、消费休闲等多个领域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世茂云服务计划。

世茂“云服务”以业主需求为导向,通过整合满足业主全面生活需求的各类资源,让每一位世茂业主在云端服务平台中,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得到响应和满足,让业主获得智能的资源或解决方案,整个世界的资源为他们所用。对于加入“云服务”矩阵的合作伙伴而言,合作者矩阵内部实现强强联手、资源互补。服务商可以借助世茂“云服务”平台,迅速获得市场机遇倍增的机会,与终端客户对接。

目前,世茂“云服务”已形成矩阵式格局,涵盖教育云、健康云、商务云、消费云、定制云五大版块,描绘世茂服务“云图”。

从1.0迈进2.0时代

传统的物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房地产行业长久的发展,以及对于业主的切身需求,房地产迈进2.0时代势在必行。

如果说,拿地盖房模式是房地产行业1.0版本,那么注重业主生活体验就是房企2.0时代的重点方向。过去几十年中,房地产开发模式一直停留在拿地、开发、卖房再拿地的循环往复过程中,而随着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精神的提出,国家政策已逐渐以民生、民权为导向,以及信息网络快速的向前发展,2.0时代更要求开发商在资源整合、房屋建设、物业服务上的综合能力。

余丽说,北大资源家模式完全是一种创新的服务模式,最初是不能赚钱的,而我们只是单纯想为客户做附加值的服务。当哪一天这一平台被众多人使用,用户发展到10万、20万人时,那么反过来各个产业寻找自己的营销渠道时就会与资源家对接,做保险、股票、教育培训的公司也会纷至沓来,这其实是用互联网的技术直接让产品渗入社区的渠道。这个时候我们也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自己的营利模式。

而同样是创新模式的花样年“彩生活”模式,其物业以2.48元/平方米物业管理费辅助花样年投资公司开发的高层住宅“花好园”项目,创下20天即认筹1800余套的佳绩。对客户满意度调查显示,花样年物业接管的小区的客户综合满意度均在96%以上,更显示出该服务模式已被广大业主所认同。不少专家对此也给予了积极评价,指出“低收费”运营模式的花样年物业公司将在“彩生活”的道路上大有可为,正如花样年物管一样,“低收费”是“彩生活”管理办法的延续。

反观多种模式的社区金融、物业服务模式的出现,不难看出传统的挑战和创新已成为房地产行业长久发展运营的必经之路,特别是直接面对“人”的切身需求的行业,更需要不断依据客群需要的变化而不断革新,而各种各样的新型社区服务平台便是这样一种需求导向下的新生产物,它突破了传统物业服务的范围和运营模式,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推动社区产业升级,将难以为继的劳动密集型变成智力密集型,形成自动化“智慧社区”,为社区住户提供除基础物业管理服务外的服务,以创造商业价值。有相关专家认为,未来的社区运营即是社区服务,这个方向与理念是中国物业领域的一次历史性革新,将推进中国社区的有效运营。

面对中国社区金融、物业领域的革新,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谢家瑾表示:“物业管理的转型升级是势在必行的。比如引入新技术、新业态,开创新商业模式,提高物业服务的技术含量、增值服务和产品附加值,这样也衍生出健康服务、文体健身、居家生活、房屋租售等各类特约服务。”

以“彩生活”模式为代表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就是在这样一种市场导向下的产物。如果说传统物业管理是对公共场所、公共设备进行管理和服务的一种模式,提供的是保洁、保安、保修这些服务,更多针对的是物,它依赖收取管理费而生存,那么新型社区服务模式就是把针对物的管理进行了提升,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推动社区产业升级,并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为社区的业主和住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为客户、为员工、为企业带来多赢的目的。将这样一种表达说得更为生动一些就是,如果传统物业会关心门口的保安形象是不是达到标准、服务态度如何,而新型社区服务则追求的是将这一切网络化,用科技代替部分人力,并通过无形的网络更加细致深入地服务到每一位业主。

中国社区运营行业从上世纪80年代萌芽起步,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迅猛发展到2004年以后,整个中国的社区运营企业数量增长速度开始放缓。据相关资料显示:伴随整个社区运营市场的发展,相关的问题也逐步显现,从服务方看,经济效益较低、行业发展的后劲不足;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专业人才缺失;市场不成熟、竞争不规范。从被服务方看,存在公共意识不强、配合支持不够、制度落实不力、运作程序可操作性差等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社区运营在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十分的作用。专家分析:“面对社区运营问题的凸显及其重要性的加剧,社区运营行业的创新刻不容缓。”

第2篇

[关键词]网络教育学生社区运营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159―02

虚拟社区的应用已经普遍扎根于互联网络。在今天的互联领域,无论是新浪网(省略)搜狐网(省略)这类综合门户网站,还是如爱卡汽车俱乐部(省略)榕树下(省略)之类专业门户网站,虚拟社区都扮演着培养用户对社区的归属感和情感,将潜在用户培养成其忠实用户的角色。同时,作为维系用户关系的方式,虚拟社区的建设和运营都被网站运营方高度重视。但目前教育科研工作者对网络教育学生社区的研究主要关注网络教育中学术性学习支持服务的问题,针对网络教育非学术性学习支持服务学生社区的应用研究则显得滞后,实践研究也不够全面系统。即便有,也是侧重于网上校园文化的特征研究或意义探讨,涉及以文化为主题的学生虚拟社区的研究更少。在我国建设终身化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教育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针对网络教育学生社区的研究要加快速度。因此,探索关于网络教育非学术性学习支持服务的学生社区设计模式与运营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网络教育学生社区设计与运营的问题

目前,通过对开展远程教育的高校网上社区建设情况调查,发现尽管各高校网院都不同程度的设计了学生虚拟社区,但是普遍存在以下不足:

学生社区缺乏整体规划。没有围绕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其他行为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而只是独立的设置若干个栏目,主要围绕校园介绍、校园活动、校园交流几个主要内容,但是内容没有细化,且分散在不同的版面或栏目,无法系统的反映网络教育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整体风貌,社区建设的主题不够突出,在整个网络教育社区的设计上缺乏主导思想。

目前社区建设的开放性不足,不能体现网络社区的特点。表现在无论是反映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校园风景、机构设置、校园漫步,还是反映精神文化特征的学生党(团)建、学生会、文化论坛、娱乐活动等,都是传统校园文化的网上搬家,缺乏针对网络学习者特征的研究,无法让分散在不同地区的学员多方位的参与网上校园活动。由于网络虚拟社区具有的两大特点虚拟性和开放性表现不够,导致社区文化建设往往成了学校管理者的文化,而不是学员积极参与的文化。

社区的有效交互不足。目前的网络学院社区文化建设,整体来说只是单方面反映了学校管理者的需求,无法反映学生作为社区文化主体特点。其次,社区建设缺乏维护,信息更新慢,内容单一且陈旧,活跃栏目很少,严重者甚至所有论坛栏目几个月没有新贴,参与者寥寥无几,交互更是无从谈起,缺乏社区文化应有的活力,社区形同虚设。

二 奥鹏学生社区平台的成功运营策略

为了能使网络社区得到很好的运行效果,奥鹏学生社区平台主要采用以下运营策略:

1 分阶段设定运营目标

对于一个从头开始建设的网络社区,要在充分研究用户心理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目标来设计社区功能模块,同时要根据虚拟社区运营中的发展进度预测设计系统实现的阶段性目标。奥鹏远程教育中心校园文化社区建设根据社区“人气”增长情况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凝聚社区“人气”,增强社区成员认同感

此阶段目标功能不求复杂,以强调相似性为主,尽可能实现大家都感兴趣的共同空间,即使由此可能产生的冲突,也有利于凝聚人气,形成社区群体。例如学生社区重点建设了公共频道,主要以校园风景线、学习中心风采、教育新闻热点、远程教育领域热点、职场专栏为主提供公共新闻,同时开设了社区论坛,以“七嘴八舌”“笑话天地”“情感空间”等大众化的栏目为主,并开展了“我与奥鹏”等系列征文活动,逐步吸引人气。

(2)打造论坛热门栏目,培养社区成员的归属感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校园文化社区在这一阶段重点加强了促进网络沟通的大量插件设计,如在与网友讨论沟通的基础上,突出大家认可的表情图等。(见图12)并严格实行社区的所有调整一定要征求网友的意见,充分发挥社区学员作为社区创造主体的作用。为充分提供沟通中能够准确传达消息所需的表情,在网友的建议下,采用了3个系列表情,分别是默认表情(87个),老表情(98个),洋葱头(63个),希哈猴表情(65个),允许发贴人使用个人签名,并开通了在线聊天室,满足不同习惯社区成员在沟通时使用。

(3)建设有效运作的团队,强化社区成员的主人意识

奥鹏校园文化虚拟社区的管理团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奥鹏远程教育中心的职员,主要负责网站的运营,活动策划,网站内容编辑上传,事件报道等。另一部分是社区论坛版主,主要通过网络活动向全国各地参加社区论坛活动的师生中聘任。两个团队全部在虚拟社区内部论坛进行工作沟通,任务分派,进度控制等,是典型的虚拟团队。当然,第一部分因在同一地点工作,也采用直接面对面交流,但是交流的结果无一列外要在内部论坛公布并征集意见后执行。这种虚拟团队的工作机制,保证了工作任务的公开,很容易得到大家的积极参与,提供各种意见或建议,工作进程和结果也是公开,便于整个团队互相监督,具有极高的工作效率。

(4)自主开设活动空间,强化社区成员的归属感

为了充分发挥社区论坛在培养学员归属感方面的作用,在原有论坛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的插件,充分体现社区信息回复“最新”,点击“最热”,信息量“最全”等特点,同时逐步开设个人博客,按照“吸引路过的――留住看一眼的――找到志同道合的”培养忠实用户三部曲逐步营造社区文化氛围,培养成员归属感。

2 设计激励制度,提升网站人气

活跃社区人气,一方面要靠经常性的社区活动来促进,如举办创作比赛,线下活动等,另一方面要靠激励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社区激励机制的建立是对参与社区活动的成员的奖励,也是激励社区成员在社区成长的制度。奥鹏校园文化虚拟社区设计了积分制度、组别权限制度、论坛加减分制度、论坛勋章授予制度、消费制度。建立社区激励机制,激发参与动机。

3 举办各种社区活动,促进社区文化形成

举办活动是促进社区繁荣的重要手段。奥鹏校园文化虚拟社区为鼓励社区成员参与社区讨论、竞赛等活动,定期举办各类型活动。如定期举办“回帖之王”比赛,征募版主的“版主竞选大赛”,以培养学生遵守考级考风的“网考标语

征集大赛”,此外还有“征联比赛”,“摄影比赛”等系列活动在社区不断推陈出新,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参加,活跃网上社区文化气氛,营造社区文化,效果显著。

因此,学生社区应充分发挥活动对社区文化的促成作用,经常开展传统文化活动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活动,活跃社区气氛。

三 运行效果与评价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校园文化社区”从2006年11月开始初步运行,截止2008年初,运行刚满一年的校园文化社区,注册人数随着社区建设的步骤逐渐增加。截止2008年1月底,社区论坛共发表主题贴35565篇,帖子总数288031个,扣除每年约两个假期,社区论坛平均每天发主贴约116篇/天。发帖量约900贴厌;注册会员共11627位会员。最高在线用户数是1405,发生在2007年1月9日。以上平均数据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初步形成了以学生为创作主体的社区文化。

按照省略(站长统计)提供的数据,校园文化虚拟社区网站:访问数2379.5人/天,浏览量3011.17次/天。无论是浏览量还是注册用户数都超出了年初计划一倍多。学生虚拟社区的设计和运营效果都远远超出了预期。

另外据ALEXA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2月21日校园文化社区的站点访问量占整个奥鹏远程教育网站访问量的25%,仅次于奥鹏首页的访问量,基本达到了“以社区文化活动粘住人”目的。

四 结论

(1)学生虚拟社区的运营中,要强调社区对于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作用,从学生的心理需求(认同感、归属感等)角度出发,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整合各个栏目的资源。

(2)强调社区交往的重要性。奥鹏校园文化虚拟社区得到了学员的认同,学员在工作之余学习之余愿意登陆校园文化平台参与交流、讨论或浏览信息,通过打造论坛热门栏目,举办社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学员作为社区创造主体的作用,体现出了良好的开放性和区交互性。

(3)整个虚拟社区的运营策略有效地促进了网络教育学生虚拟社区的形成和发展。为网络教育开展非学术性学习支持服务的学生社区设计与运营提供一个成功实例。

(4)在学生虚拟社区中,要区别网络教育虚拟社区与一般社会网站虚拟社区的不同。作为以完善远程教育支持服务体系为主旨的学生社区建设,社区主管方应该努力营造发展方向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应具有导向性。作为解决网络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中非学术性问题办法的一部分,教育性依然是学生社区最重要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刘丽群,宋咏梅.虚拟社区中知识交流的行为动机和及影响因素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14(1).

第3篇

1、既然是管理方面,应该会比普通员工待遇好点儿,至于工作怎么样得看个人的偏好,有的人想要闲些,有的人想用自己的能力担任些能够担任的责任,有的是喜欢忙点儿的工作,每一个职业都是平等的,而不同工作的待遇还要看的就是公司的运营策略了,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有关运营的理解,个人是这么理解的:通过公司资源(人力、资金、渠道)对产品进行运作,持续提升产品服务,努力达到各项指标最优化配置。关于运营的细化分类,包含活动运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社区运营等等,这些岗位则根据产品的需要来划分及分配不同的工作,这里就不展开,有兴趣了解的同学可自行搜索。

3、针对运营的工作模式,首先,要清楚运营工作的展开属于典型的目标驱动型,无论是服务于产品的新增、活动还是其他内容指标,都需要运营对所负责的工作内容进行数据上的提升;这些都意味着你需要有主动能动性、产品责任心对结果负责的意识。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光环新网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是一家电信、数据和信息网络综合服务、增值服务等业务运营商。企业的毛利率明显高于同业。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平均值为52.90%。

在解释光环新网综合毛利率比鹏博士的电信服务分部毛利率高的原因时,其表示:两者的客户对象存在差异,在宽带接入服务方面,电信通服务用户包括小区居民用户和商企用户;而光环新网主要向商企用户提供服务。

招股书又强调,公司同时向企业用户和社区运营商提供互联网服务,由于企业用户使用网络时间主要集中在白天工作,而社区运营商主要在晚上非工作时间,这种“错峰效应”进一步提高了带宽利用率,降低了公司业务运营的带宽成本。

这明显是自相矛盾。

在解释自己宽带成本较低时其表示,光环新网同时经营宽带接入服务、IDC及增值服务,通过业务融合形成成本优势,使带宽使用成本降低,从而提高其IDC及增值服务毛利率。

笔者怀疑,这些理由可能并不是主要的,公司或人为故意调低了成本。

从公司财报可以看出,公司的固定资产2010年和2011年增值幅度非常大,在建工程也大幅增长。这对一个服务性行业来说是不正常的。

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2010年末公司固定资产余额同比大幅增长198.02%,主要原因是酒仙桥机房建设收购房产(即通过收购子公司瑞科新网)增加固定资产2981.07万元以及机房建设的主要设备和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而转增固定资产1982.07万元。

笔者怀疑,公司或把宽带成本或别的主营业务成本的很大部分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了资本性支出,计入了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从而人为调低了宽带成本。

从表中可以看出,与同业相比,公司的固定资产占比很高。

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由于光环新网的机房全部是自建机房,因此其IDC及增值服务的毛利率包括了自建机房应有的合理利润率。而网宿科技2009至2010年期间自建机房的比例很小。

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综合服务市场中,为何网宿科技等同业没选择重资产模式,而光环新网“这两年”却选择了重资产模式?这非常难以理解。并且公司还据此赚取了合理利润率。笔者怀疑,公司的固定资产很大一部分是把宽带成本或别的主营业务成本作为资本性支出虚增的。

从招股书的财报中可以看出,公司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09年是53.3%,2010年迅速下降到29.38%,2011年又下降为23.10%。

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迅速下降,表明公司投资这些固定资产的资本使用效率并不高,固定资产周转率下降很快。公司明知这些固定资产使用率不高,干吗还急着投资?这说明可能并没有投资额这么大,固定资产有水分。公司的毛利率也没有那么高。

第5篇

常用MSN的朋友,有没有发现一些“懒惰”的好友最近却频繁在MSN的“最近更新”中滚动出现?再仔细看会发现原来那是他们在微博或博客中的更新,是的,现在你可以在MSN上看到好友在国内几乎所有主流门户和社交网站上的更新,包括:新浪博客、新浪微博、网易博客、网易微博、腾讯QQ空间、豆瓣、虾米音乐等,微软的MSN连接(MessengerConnect)开放平台已经实现了与国内近20家门户及社交网站的对接。用户不仅可以用MSN帐号登录其他社交网络,而且可以在MSN上分享音乐、图片、链接,实时看到好友在其他社交网站上的更新,而没有必要挨个登录这些网站。

即时通讯工具的互连互通问题已经说了很多年,终于在最近,MSN率先迈出了一步,打造出一个真正包容、开放的沟通、分享平台。互联网的分享、创新精神凸显无疑,目前的即时通讯领域,大概也只有微软能够如此的大手笔。

MSN虽然只是一款即时通讯产品,但它的开放连接平台意义重大,它让我们窥见,未来互联网应用的互连互通将成为必然趋势。

商业营销课中,老师最常教育学生的话就是:“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一流企业卖标准。”微软自己停运了社区产品,另一方面自己架设平台让全球的社区产品在MSN上串联,这就是微软最直接的打算――开始卖“标准”。

这个标准建立不久,最近就有新闻公布“微软MSN成为Facebook第二大应用”。面对世界第一大网络社交服务网站,微软没有设计“MSN微博”、也没有用MSN空间与之竞争,而是利用MSN自身这个平台进行合作。

目前在国内,MSN已实现与新浪博客、新浪微博、网易博客、网易微博、腾讯QQ空间、豆瓣、虾米音乐网、56网等近20家门户及社交网站进行连接。国内大型社区产品,大部分成为自己的朋友。

社区运营市场面临一个两难的问题,抛去大型门户旗下的垂直社区,用户交流和产品设计一直存在两难全境况。草根用户去爱卡、猫扑、豆瓣发言,一开口立刻觉得气场不合,专业用户则在人多密集的社区感受不到有沉淀的社区交流文化。对于一般人而言,可能浏览一下然后发点“不错”、“路过”等足矣。但专业用户需要社区交流的氛围才能驻留,社区也需要专业用户的作品来吸引更多用户。因此在平台串联下的各个社区,通过平台和产品设计来达到推广交流平衡的进化。

另一方面,不同社区有不同的资源和专业用户,草根用户不可能在单一的社区同时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共享。在吸引和黏着用户的功能上来说,平台串联社区的重要意义和可观前景是无法否认的。

信息共享其实已经不是新鲜事,但在IM平台上的串联产品,无疑是一次创举。对MSN自身来说,它是平台,是未来广告联盟的盟主;对社区产品来说,它是自己的应用,为自己带来用户和广告的助手。这种商业模式今后必定会被效仿和学习,这对于IT业界的发展来说,也是良性分工和利益最大化的手段。

MSN的平台战略是否会带来Web3.0时代的启动?然则Web3.0应该具备什么功能?统一化?智能化?还是别的?我们不妨让时间来给我们答案。

第6篇

一、银行账户开立混乱,票据管理有待规范

当前,我国有不少油田社区在银行中均存在多头开户的情况,致使资金处于分散状态下,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制约了审计稽核与财务监督的有序运行。此外,油田社区在票据管理过程中还出现了各种不规范的行为。在货币资金管理中屡见漏洞,有的油田社区更是想方设法的扣留收入,帐外资产时有发生;未将一些职务分离;意图利用往来账户来掩盖实际收入,要么是采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隐瞒真实情况,欺骗税务机关,要么是采用非法手段减轻税负,包括隐匿收入、虚开或不开相关发票、虚增可扣除的成本费用等方式逃避税收。费用开支缺乏透明性,致使油田社区运营经费短缺。

二、油田社区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对策

1.增强领导者意识,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油田社区领导者要切实明确财务管理的主体地位,不断强化成本管理,树立科学合理的成本观念,及时发现分析预计风险,构建一套切实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增强市场观念,增加收入,节省开支,提高经济效益。另外,油田社区领导要科学合理调控、总揽财务;纪检监察部门应做好督查工作;财务工作者必须具备上岗证书,职责权限清晰,有效执行岗位回避制度;构建完善高效的财务内部审计与控制制度,将监督、管理相分离,对社区财务管理活动加以规范。采用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方式,强化预算,促进资金有序运作。审计部门要将自身具有的监督检查职能全面发挥,找出财务管理中的缺陷不足之处,严厉禁止违规行为。

2.强化资产管理,保障账实相符。应切实做好资产清查工作,经常性的抽查盘点,保证设施设备的完整性;严格遵循“钱物分离、彼此牵制、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采购要以公开招标的方式为主,实现透明化采购;构建以财政部门为中心地位,纪检监察部门、审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配合协作的有效监督机制。严格实施仓储管理制度,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3.规范银行账户,强化票据管理。油田社区要根据有关规定办理好银行开户与收支事宜,严厉禁止出借出租账户,不得将公款私存。会计工作者应做好票据的购买与保管工作,对于违规票据禁止使用,收据不得放到下一年度处理。同时,强化货币资金管理,根据现金管理规定办事;加强管理往来款项,并且,将往来款项的清查登记和整改财务管理有机的综合。

4.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健全会计核算制度。社区财务主管领导者也应积极投入培训活动,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强化自身素质与经济效益观念,资金运营过程中要注重投入产出比,力争用小的资金收取高的收益。油田社区要培养一批优秀素质高的财会人才队伍,加强财务人员的后期教育,通过完善的绩效考评制度,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满足社区实际发展需求。

5.强化油田社区财务监督。首先,社区应进行财务公开;构建职务公开栏反映职工关注的焦点问题。公开的内容必须具体、数字应真实可靠、时间准确,以确保社区工作的程序、内容都受到职工人员的监督。其次,强化社区财务检查;凡是检查出不严格按照财经纪律办事的行为,应深入调查分析,对不法人员严格处理,切实保障财经纪律。另外,实施财务全面管理,将财务管理具有的决策支持优势作用充分的发挥,提高社区经济与社会两方面效益的提升,加快社区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结论

本文主要以我国现代油田社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了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强化资产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强化财务监督等措施途径,目的在于有效控制财务管理风险,保证财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实现社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作者:王寿桃

第7篇

【关键词】房地产;老年社区;建设;关键因素

1、老年社区建设的社会背景、必要性及老年社区的定义

1.1老年社区建设的社会背景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且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人口增速的五倍多。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约占总人口的16%;2020年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

1.2老年社区建设的必要性

2011年国务院颁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在我国“基本建立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根据国家“9073”的政策构想,90%的老人为家庭养老、7%的老人在社区接受养老服务、3%的老人享机构养老服务,即97%的老年人依赖于社区的生活和养老设施养老。这一构想是符合我国的实际国力状况的。

但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4-2-1”家庭结构日益普遍,空巢家庭不断增多。截至2010年底,我国有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20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3000多万,城乡空巢家庭约50%,部分大中城市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结构变化使其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对专业化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与“90%的老人家庭养老” 的政策构想形成矛盾。建设专门的老年人生活社区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一种较好的方案。在这样的老年社区里,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可以得到较完美的实现。

1.2老年社区的定义

老年社区是指以老年人为主要居住和生活服务对象的居住社区。老年社区不是简单的在普通社区的基础上“去高差、设坡道、无障碍、保证轮椅转弯回转和加转扶手”;而是在软硬件建设上,从最小居住单元到社区健身、娱乐、交流和卫生保健等服务空间充分考虑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形成一个专为老年人打造的兼具私密性与集聚性、个性与共融的生活社区。

上海亲和源会员制养老社区就是一个较典型的老年社区。上海亲和源会员制养老社区总占地125亩、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米,建有830余套高标准、精装修、家具家电全配置的老年公寓及6200平方米的护理楼,并新规划建设26000平方米的医疗护理综合大楼。上海亲和源老年社区已运行5年、居住老年人过千人,社会反响良好,社区运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这样的老年社区全国太少了。为了加大养老建设投入、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管理,许多企业和社会机构看好老年社区建设,万科、中海、保利、绿城等房地产企业及平安保险、泰康人寿等保险机构纷纷涉入养老地产市场。

2、影响老年社区建设的关键因素

2.1老年社区类型的选择

美国珀金斯等长期从事老年建筑设计、建造、运营的专家在《老年居住建筑》一书中将老年建筑分为老年门诊、成人日间看护机构、护理院/长期护理机构、援助式居住生活机构、痴呆症护理机构、独立式/住居式/公寓式/集合式住宅、连续护理型退休社区(简称CCRC)、有活力的成人社区等八种类型。国内的专家将老年建筑主要分成社区居家型、城市公寓型、机构护理型、医疗康复型、旅游度假型和传统福利院/敬老院等六类。

这些类型中比较切合“居家养老”老年社区概念的有:国外的独立式/住居式/公寓式/集合式住宅、连续护理型退休社区(简称CCRC)、有活力的成人社区,国内的社区居家型、城市公寓型、旅游度假型养老社区。将国内外将老年建筑的划分综合来看,切合“居家养老” 概念的老年社区主要有:社区居家型、城市公寓型、旅游度假型、连续护理型退休社区(简称CCRC)。其中:社区居家型、城市公寓型均属第一居所的慨念,只是社区规模、形态、区位方面会有所不同,适合自理、介助老人,不太适合介护老人;旅游度假型一般自然环境、气候、风光较好,日常居家生活配套、医疗卫生配套相对不够完善,适合旅居、不适合长期居住;CCRC适合老年人做第一居所,也能提供身体机能渐退后的护理照料,是一中设施比较完备的老年社区类型,适合终身养老。

建设老年社区不能简单照搬某一项目类型,宜根据项目自身条件、市场定位等情况选择适合本项目的社区类型。不同类型的老年社区应根据不同的居住、照料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设施建设。

2.2老年社区的建设选址

老年人退休后,随着生活范围从社会转为家庭,其生活重心也从工作转为休闲、养老,同时身体机能也开始出现明显的衰退、生活半径逐渐缩小,对周边购物、娱乐、医疗保健、公共交通等生活配套设施的依赖程度上升。所以,社区居家型、城市公寓型、连续护理型退休社区已选址在城区或生活配套完善的城乡结合部,不宜选在远郊;旅游度假型老年社区选址时也要重点考虑老年人长途交通的承受能力问题,同时要加强社区生活配套设施的补充和完善。

2.3老年社区的运行模式选择和创新

进行老年社区建设应重点考虑社区建成后的社区运行和维护问题,社区硬件设施适宜与否将对后期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如娱乐、保健设施是否计时?是否仅对本社区老年人开放?如何收费?食堂是否实行包餐制?最小生活单元的水、电、气是否单独计量?

所以进行老年社区建设规划时,应做好运行模式的分析、选择工作,且应注重模式创新以方便老年人生活,并将运行模式体现到建设规划中。

2.4建设规范缺乏创新

我国现行用于指导老年社区设计的的建设规范的指导思想主要表现为:普通社区建设规范+无障碍+高日照+低层化。这些要求提高了老年社区的建设成本,降低了建设老年社区的积极性。规范的制定缺乏创新性,如没有考虑通过增加户外活动设施、增加洗晒及卫生服务替代高日照的可行性,也没有考虑通过增加电梯设置等增加层数以节约土地资源。

2.5政府的养老建设规划和扶持政策的落实

目前,中央的政策导向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设施建设,但各地及各部门尚未落地,极大影响了老年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如规范中缺乏适合居家养老的用地和规划分类,多数地方的养老设施用地被划为“社会福利”用地,采用划拨方式供应。水、电、气、通讯价格优惠缺乏补偿机制,价格优惠减少收益,企业没有积极性,政府协调也难。

总之,老龄化是我国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老年社区建设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切入点。对于影响老年社区建设的关键因素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因素尚需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面对、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1](美)珀金斯等著;李菁译.老年居住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中国房地产协会老年住区委员会、中国百年建筑研究院.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住区建设的模式和相关标准[M].中国城市出版社.2012

第8篇

一、城市管理方面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市在城市管理上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但存在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交通壅堵日趋严重。

一是城区道路网建设远远不适应城市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自年撤地设市以来。其中,车行道宽在20米以上的仅占到27.3%同时,市区内南北通道多,东西通道少,由于规划的原因,许多路段为顶头路,限制了车辆的畅通。

二是近年来机动车迅猛增长。小轿车保有量由年的2305辆增加到现在2.46万辆,同期私家车保有量则由2114辆增加到2.26万辆,分别增长了10.65倍和10.7倍,摩托车和三轮车(不含农机部门注册登记数)保有量达到3.4万辆。这一庞大数量的车群在城区运行,出现交通壅堵是不言而喻的据调查,榆林城区最壅堵的路段有榆阳中路、新建路等,最壅堵的路口有新建路与榆阳车站十字,新建路与普济寺巷、新楼巷、盐市巷、钟楼巷、红山路交叉口,长城路与榆阳路、钟楼巷、人民路交叉口。其中人民路与长城路十字和榆阳路与新建路十字,最高一小时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车流总量分别达到1.1万车次和9866车次。

三是长途客运汽车站的布局不合理。现有的长途客运汽车站均处在城区的商业中心。每小时车流量达2500辆,仅市运司每天发往各地的客运车辆就达1100多辆。

四是市内公共交通发展滞后。榆林与延安市区人口数量相近。公交车133辆,出租车464辆。而延安市现有公交线路28条,公交车286辆,出租车453辆,延安市城区的交通秩序和运营状况明显优于榆林。

五是榆林城区没有专门停车场。

六是市区交通流量大的21个平交路口。且无安装电子监控器,有些交通标志、标线也没有按标准设置。

七是出租车管理不严。造成交通秩序混乱,事故不断发生。

八是一些商场、酒店、医院门前熟食、瓜果、杂货摊点乱摆。直接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2大气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

一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物值一直超标。因为榆林城区年耗煤总量约60多万吨。市民小炉灶直接燃煤约30万吨,冬季采暖期耗煤约占全年总量的80%以上。城区现有建筑面积约1132万平方米,而小锅炉和小炉灶供热面积约867万平方米,占到总面积的76%。

二是天然气、集中供热的数量和范围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榆林城区现有居民58225户。已安装天然气28330户,气化率达到95%平房28404户,安装天然气2264户,气化率仅为13%现建成的南郊供热站供热能力160万平方米,仅为新建南路、肤施路和上郡路两侧供热,占城市热负荷的8.83%供需矛盾突出。

三是北郊、西沙热电厂建设项目因受征地、容量等限制不能及时开工。

四是车辆尾气超标排放、沙尘暴频发也给大气污染治理带来了困难。

3城区污水、垃圾处理滞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

一是城区水污染加剧。据调查。最差的V类水超标达4倍多。红石峡断面高锰酸盐和氨氮也略超Ι类水标准。

二是缺乏水源地监测保护措施。红石峡水源是榆林城区骨干水源.其地下汇流全部入注红石峡,一旦上游发生污染事件,直接威胁红石峡供水安全。

三是管理缺乏一致性。由于城区水源地缺乏统一管理.大量建自备井,目前城区有自备井141眼,取水量高达370万立方米(不包括开发区和苏庄则)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鸳鸯湖干涸。

四是缺乏污水处理的设施和能力。按城市日供水量2.2-3万立方米推算。雨污混流,导致榆溪河干流、榆阳河水质恶化。

五是城区垃圾处理不够及时。目前。工业、建筑垃圾800吨。由于垃圾处理设施简陋,且缺乏市场运作机制,因此,形成了垃圾乱堆乱放,处理不够科学的弊端。

城区车辆鸣笛没有彻底禁止,4噪声污染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高噪声的拖拉机等进入市区运载建筑材料,超时限夜间施工,商业、娱乐业无限制播放音乐,婚丧嫁娶鼓乐彻夜不停,使噪声与日俱增。据市环境监测总站“五”期间对城区噪声监测结果表明,噪声污染五年均值上升为72分贝。

出现有利的事抢着干,问题绕着转,工作生搬硬套,5管理体制不够顺畅。主要是管理缺乏统一性、全局性。由于管理的权利和义务混淆不清。部门间缺乏协调配合。如榆林城区自来水供应就涉及到榆林市建设局、水务局、榆阳区水务局、开发区管委会四个管理部门和市自来水公司、区红石峡供水站、经济开发区水厂、尤家峁水库及市、区水资源办等十个部门和单位的经营管理,缺水时供不上,丰水时能力闲置。撤地设市以来,市上和榆阳区一些部门交叉、重叠,很多职能、分工问题改革不到位,如有线电视管理分割为市、区两家。环卫清扫6米以下巷道划归区上管理,6米以上归市上管理,区环卫工工资为180200元,市上环卫工工资平均为480元,由此,引发了许多矛盾和困难,使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难尽人意。

榆林市区社会治安秩序不良,同时。偷盗、抢劫、杀人等犯罪活动时有发生,使一些居民缺失安全感。还有城区绿化与城市建设没有严格按规划协调发展,不仅绿地面积小,而且人为破坏绿地的行为也比较严重。

二、实施七大工程。

针对存在问题,如何解决城市管理问题是关乎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大课题。应该抓住主要矛盾,重点实施“七大工程”营造和谐文明、健康向上的城市发展新环境。

1畅通工程。旨在整顿交通秩序。为市民提供一个畅通、便捷、舒心、安全的交通环境。

一是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处置城市管理中的重大项目、重大议案和重大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新型城市管理工作新机制。

二是加快路网建设。要在一完小、市一中和南门口等交叉路段建设天桥。分流过往行人。应拓宽榆阳中路以及榆阳桥,打通长城南路,重点解决榆林城区交通瓶颈。要统筹安排,抓紧上郡路至开发区沙河路通道建设和驼峰路中端改造。要把驼峰路东部路网建设列入重要日程,通过路网建设带动东沙的开发和发展。

三是构建以公交车为主导的城区运营基本框架。建议大量增加公交车新线路和公交车数量。尽快开通二街到开发区公交线路。要在西沙、东沙、南郊等不影响交通的地方设立公交车站点,并延长晚间收车时间,不断提高公交运营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四是启动火车站旁长途客运站、北站(北岳庙)和南站(三叉湾)建设项目。尽快实施市、区客运站的整体搬迁。要在此处与原招待所、原交警支队及征稽处,建立三个大型地下停车场,以缓减停车难的问题。要对规划确定的车站,公交总站,停车场等城市交通用地,严格控制管理,不得被其它项目挤占。

五是主要路段、路口、居住小区以及银行、商贸大厦等重点区域设置电子警察。提高对交通以及公共安全的监控、约束、管制能力。要建立市级110119120三合一”集公共治安处置、为群众提供生活、生产服务以及突发事件应急于一体的指挥中心。

整顿出租车市场秩序,六是加强出租车运营的管理。整合出租公司。制定出租车运行年限。严格禁止无户、无牌、普户车载客行为,彻底治理摩的三轮车违章问题。

2蓝天工程。旨在消除大气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让市区拥有蓝天白云的自然景观。

一是着力解决民用炉灶燃煤问题。加快热源建设。组织专家及技术人员,就平房区集中供热、天然气进户、炉灶改造等技术难点进行攻关研究,寻求实用可行的解决办法。由于热网、天然气进平房管网费用偏高,因此,对采用集中供暖、供气的用户政府应给予一定经济补贴。集中供暖和气化暂时难以到达的区域实行禁煤,改烧兰炭。要吸引民间资本进入供气、供热行业,建立34家供气(热)公司,气源、热源由政府统一监管定价,企业竞争经营,以打破供气(热)垄断经营,加快平房区供气、供热改造步伐。

二是进行车辆尾气超标排放专项治理。建立车辆尾气排放的检测、监控、跟踪、强制检修和停运处罚等制度。市区东南西北各建一个加气站及双燃料厂家在榆维修站。新购进公交车和出租车必须是双燃料车。应废止榆政办发[]92号文件中关于两车(公交车、出租车)燃气改造的条款,限期对油改车进行拆卸或禁行。

三是对建筑、工业企业实行强制性防尘措施。对未采取防尘措施的企业或厂矿勒令停产整顿。勒令停产,调消执业资质。运输煤、沙、水泥等易产生飞尘的车辆进入市区必须采取强制防尘措施,施工场地、路段或拆除工地要经常撒水防尘。

3清水工程。旨在保护水源。实现高质、安全、理想用水目标。

一是走市场化营水之路。组建23个供水公司。

二是尽快关闭自备井。

三是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及管网系统建设。通过政府筹建。每处理一吨达标水,除可向居民、单位收取一定的费用,政府要给予一定财政补贴,实现水厂和政府双赢。

四是加强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监管。禁止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通过政府赎买造林、政府补贴农民将农用地改为林用地的办法治理农药、化肥残留污染。

五是建立城区水源地动态监控系统。城区水源地由环保、水利部门共同建立监控系统。保证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4清洁工程。旨在动员一切力量。创建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

一是垃圾处理实行公司化运营。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市场化运营或地段物业化管理。如大千保洁公司,用42万元购置的6辆垃圾收集车,收集解放路、新建路、长城路等路段的垃圾及西沙两地块的清扫保洁工作,运行良好,很受市民欢迎,实施城市清洁卫生工作的有益偿试。要实行建筑垃圾完全处理,生活垃圾分置处理,建筑垃圾由建设单位出建筑垃圾处理费,承接单位按规划填埋造地,建成土地进入市场获取一定效益。生活垃圾可回收的要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是医疗废物及危险品废物等的处理。公司竞标经营,处理费用按保本微利的原则,由政府定价,废物产生单位承担。

三是要采取重点整治。夜间巡查等办法,治理清除乱贴乱画行为。要采取联合执法的办法,整治乱停乱放的行为。要加快城区公用厕所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形象。

四是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活动。由市区统一组织实施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将责任细划分解到每一单位、街道、社区。要加大对城乡结合部、闲置地址、铁路、国道沿线、加油站、车站内外、集贸市场、夜市、河道等处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为建设创新型城市营造良好氛围。

5绿色工程。旨在增加绿化面积。

一是建设环城绿色屏障。要将东线的东沙林场至七里沙、西线大墩梁、北线红石峡万亩生态公园。延伸连接成环城区立体绿色屏障。为了有效保护林地,要划出地块,建立公墓,让现有墓地集中入驻公墓。要逐步开放林地,发展集休闲、观赏、度假于一体的旅游项目。

二是保护榆阳河、榆溪河旁农田绿化带。对榆溪河从黄庄至红石峡河川湿地、农田带。

三是对榆林城区范围内所有绿地、树木实行造册登记。使城区绿地、树木走上以法管理的轨道。

四是做好城市规划。每隔一定距离应建一小块街心花园。对绿地可实行冠名建设,凡投入一定资金建设绿地的单位或个人可设立冠名标志。

6宁静工程。旨在减少噪声。

一是对进入市区的车辆一律限速、禁止鸣号;要划定不同区域限制三轮并禁止农用拖拉机等高噪声车辆进入城区。

二是要采取种树、设绿蓠的办法。以缓减交通噪声。

三是建立城建、环保、公安、工商联动机制。要求设置屏障,限制施工时间,尽量减少噪声干扰。

7平安工程。旨在化解矛盾、预防犯罪。为榆林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发展环境。

一是大力开展创建“平安榆林”活动。依靠群众,形成全民动员、人人参与、共创平安的局面。要以开展平安县区、平安乡镇(办事处)平安村组、平安社区、平安校园等基层创建活动为载体,积小安为大安,实现“平安榆林”整体目标。

第9篇

智慧城市与智慧园区:智慧园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表现形态,其体系结构与发展模式是智慧城市在一个小区域范围内的缩影,即反应了智慧城市的主要体系模式与发展特征,又具有一定的不同于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的独特性。

“智慧城市”在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即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劳动社会保险等信息化社区,逐步实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智慧园区是通过信息技术和各类资源的整合,充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各类园区创新、服务和管理能力,为园区铸就一套超强的软实力。智慧园区的重点在于“智慧”:一方面,它在现实的园区环境之外,综合应用各类IT网络技术,通过网上虚拟园区等实现方式,加强园区内部的互动沟通和管理能力,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提高园区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它更强调增强园区管委会政府、园区企业等各个方面的资源整合能力,把园区内各方的专长资源加以整合推广,为科技园区打造一个整体的强势品牌。

从技术理解:智慧园区结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感知并整合城市的运行状态,构建了未来城市的信息基础,有力地支撑了城市的发展。

从应用理解:智慧园区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智慧园区带来的改变不仅限于理念范畴,它将使园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换方式、公共服务、机构决策、规划管理、社会民生七个方面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变革。

2 智慧园区的特征

智慧园区,因为有了“智慧”,不再停留在园区数字化层面,一个符合要求的智慧园区需要具备“以人为本、全面感知、内生发展、智能协同”的四大特征。

1)以人为本:以人的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以个体推动社会进步,以人的发展为本,实现面向未来的数字包容,让园区中的人类生活更美好;2)全面感知:通过感知技术,将人、物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的感知与互联,形成智慧的泛在信息源;3)内生发展:园区形成具有持续创新发展的内生驱动力量,围绕这种内生发展动力,城市各构成要素之间实现自我适应调节、自我优化和完善;4)智能协同:实现泛在信息之间的无缝连接,协同联动,是园区实现智慧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智慧园区不仅仅是我们原来所宣传的无线城市、数字城市的概念,而是集“智”与“慧”与一体的城市新形态。因此一个成功的智慧园区必须具备智慧园区的四大特征,从根本上实现智慧园区“融合、服务、创新、协同”的目标。

3 “智慧园区”顶层设计

在传统的园区体系中,园区由各司其职的独立部门建立并管理。但是随着园区的不断发展、人口增长、预算限制、基础设施利用不充分,特别是传统管理方式无法从全面整合、互联互通的全局视角去管理园区,这些问题正给园区管理者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 要建设智慧园区,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模式,把园区视为由多个互联互通的子系统构成的单一体系,而非各自为政自成体系。一个完善的智慧园区正如同最高等生物——人一样,能够感知周围及内部的变化,通过神经传递这些变化信息,由大脑处理后,做出全局的决策,并下发指令由身体器官去执行。

“智慧园区”的顶层设计的制定将决定规划的高度和边界。在顶层设计阶段,框架设计,包括园区基础设施层、园区智能感知平台、园区应用支撑平台、园区信息化应用系统、信息化保障制度、信息化标准体系五个部分。框架设计是基础设施、平台及应用系统高层设计的出发点。

3.1 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是园区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基础层,包括地块驻地网;移动通信网;无线局域网,包括公共区域无线局域网、地块内局域网;通信机房,包括商务区公共通信枢纽机房、地块内集约化通信机房和楼层设备间;地块信息化管理中心,包括通信机房、数据机房、安防控制机房和配套服务设施等设施。

3.2 智能感知层。智能感知层是园区数据采集和自动化控制层,包括园区的环境监控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能源监控系统;地块内的环境监控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能源监控系统、智能会展系统、智能抄表系统、安防控制系统、智能卡管理系统、楼宇自控系统、信息系统、会议系统、有线及卫星电视系统、紧急广播系统、智能微电网等。智能感知层通过广泛分布的传感网、射频识别(RFID)和嵌入式系统,使物理实体具备了感知能力;这部分类似于人体的神经末稍和神经元,主要用于采集城市各类信息并将信息展示给城市里的各个成员。核心元素包括传感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移动终端、信息亭、多媒体电话、个人电脑、电子广告牌等。

第10篇

关键词:低碳、生态、住区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TF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概述

由于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相应提高,对于居住的要求转化为以生态健康为主。低碳理念在目前我国多数城市的居住区规划建设中运用,推动着城市规划建设的积极发展。低碳城市规划与建设可以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来化解从工业革命以来“高碳”的城市发展模式给城市带来的种种危机。将低碳理念融入生态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不仅能够减少城市碳的排放量,还可以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和生活水平。探索低碳生态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策略,是倡导低碳生活、促进居住区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2低碳生态居住区的相关理论及实践

2.1低碳理论

“低碳”一词在英国《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的“低碳经济”概念中首次出现,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英文为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对低碳的理解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形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小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第二种情形是零排放;第三种情形是绝对排放量的减少。低碳理念是贯穿于经济,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核心在于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等。

低碳城市的相关理论是在应对能源紧张和气候变化两大城市危机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以能源使用和环境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城市发展理论体系的子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理念成为可持续发展理念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2.2低碳居住区的内涵分析

低碳居住区是以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环境、资源利用和居民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利用现有自然条件、规划理念和技术手段来创造一个适合于低碳经济下的居民舒适、健康的生存环境,其特点为“舒适、健康、高效和美观”。

应用低碳生态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居住区,使居住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高效使用资源和能源,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消费模式。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通过低碳的设计手段同时又能合理的控制能源的消耗和利用,实现向自然获取和回报之间平衡的居住场所。

2.3低碳居住区的实践研究

国外的低碳居住区发展的研究,已经不仅仅着眼于住宅节能生态技术本身,而是扩展到从社区、城市到区域的空间形态、交通模式、组织管理、住房政策和公众参与等众多领域。低碳居住区是指居住区内除了将一切生活生产的活动所带来的碳排放降低到最低以外,也通过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行动,最终达到零排放的理想状态。2008-2009年,英国韦斯特明斯特大学对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提出低碳生态城镇的规划和建设进行了调研。低碳或“零”碳排放和“零”废弃物是所有西方发达国家低碳生态城镇的发展目标。

3低碳生态居住区规划的核心要素

低碳生态居住区规划以居住区为基本单位,对居住区的资源使用与建设布局的整体部署。该规划包括目标定位、空间结构系统、规划实施机制、建设与运营模式和指标评价体系等基本内容。

3.1 低碳生态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低碳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将社区看作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规划设计使居住区内的各种资源在内部系统与城市系统之间有序循环转换,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低碳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下列要素需要重点优化:第一,建立混合土地利用模式与紧凑空间布局形态,从规划角度合理安排居住区资源空间分布。第二,建设相对完善的低碳生态居住区物质循环系统。第三,选择合理的绿色建筑材料和适宜性的建造技术。

3.2 低碳生态居住区的运营管理

低碳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如果要顺利运营下去,必须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居住区实施机制和合理的运营模式。首先,建立低碳生态居住区的指标体系,同时对指标进行量化,从而为低碳居住区运营管理提供依据。其次,建立相对完善法律体系与激励监督机制。最后,保持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居住区的日常低碳运营。

4低碳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策略

4.1区位分析与场地选址

影响居住区选址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区位、土地价格、基础设施、环境质量等因素。用地的选择,低碳生态居住区选址时不建议选用开发强度高的用地和生态绿地,开发强度高的用地人口密度高度集中,可能会引起交通拥堵,温室气体污染等环境问题。低碳生态居住区在选址时还应考虑周围的教育、商业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目前某些居住区由于选址过于远离城市中心,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居住区变成功能单一的“睡城”,不仅浪费能源,而且生活及其不便。选址时,基地周边的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目前部分国家进行居住区选址时,通常会做环境影响评估,即考虑周边环境可能对地块造成的影响以及分析本地块开发之后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4.2用地布局与空间形态

功能混合用地布局的居住区是低碳生态居住区的组织模式,也反映了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低碳生态居住区的土地混合利用可以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从而增加公共交通和步行的比例,减少机动化出行和交通系统的碳排放量。因此,在低碳生态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土地的混合使用十分必要。在低碳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土地混合利用的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不同功能的用地混合最终反映在土地使用及建筑物上。其次,密度的混合则是通过容积率、高层和多层的混合布置来反映。最后,是开发和保护的混合,反映在建成区和保护区的融合上。

4.3低碳交通系统规划策略

交通是居住区里一个重要的节能减排环节,目前机动车成为主要的居民出行方式,但机动化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其主要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妨碍空气的正常对流,把有害气都存于空气底部;二是交通尾气的排放导致空气污染更加严重,因此低碳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混合式交通系统是低碳居住交通主要方式,道路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和资源的使用,相应减少了建设过程中碳的排放量。同时,混合式交通布局是一种更环保、更舒适交通手段。

5总结

在“低碳城市”的时代背景下,低碳生态居住区作为低碳生态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它的构建是实现城市低碳生态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低碳理念也逐步融入到居住区的建设实践中区,既是源于城市建设现实的需要,又指导低碳生态居住区的运营管理。建设低碳生态居住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两个层面,只有“规划与管理”两者结合才能保障低碳生态居住区真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晴. 社区规划设计的新理念――以美国普雷亚维斯塔社区为例[J]. 城市规划. 2010(09)

[2]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 2008(04)

[3] 赵敏.低碳消费方式实现途径探讨[J]. 经济问题探索. 2011(02)

[4]李慧栋,李同升,郜鹏,社区规划的发展进程与多维透视[J].城市发展研究. 2006(06) [5]

[5]赵民,赵蔚编著.社区发展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3

[6] 叶昌东,周春山.低碳社区建设框架与形式[J].现代城市研究. 2010(08)

[7] 刘琴. 发展低碳规划的背景与思考[J]. 建筑知识. 2010

[8] 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社区及其实践[J]. 城市问题. 2008(10)

[9]夏宏嘉,哈尔滨市低碳社区规划理念初探[J]. 山西建筑. 2010(18)

第11篇

事情就是这样,很多运营人员都是事无巨细,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结果自己忙的跟狗似的。原因何在?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1、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

我非常不喜欢几个人在一个会议室憋几个小时憋一个方案的这种做法,运营不像策划工作,极其琐碎,要时刻考虑用户感受的。你真的以为你的每一个想法,用户都能参与其中么?不尽然。

2、不愿意放权。

运营有个误区,总觉得用户做的东西质量没有自己高,觉得交给用户不放心。

你不想下,第一用户做的不如你好,本来就是应该的,第二你事事做的还没用户做的好,那还要你干嘛?

3、不愿意每天花时间在培养用户上

为什么?因为这是个慢活、苦活。咱们管理团队,谁都知道异地管理困难,何况管用户?所以很多人宁愿把活自己干了,早点回家,都不肯每天花时间去培养用户里面自己的一帮死忠。

其实,打个比方,我们做运营,就好比管理一个公司,你就是CEO,你样样事必躬亲,你不累死谁累死?所以我讲的用户运营金字塔模型,其实跟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逻辑是共通的。我从来都认为,一个没有“用户禁卫军”的运营,哪怕你单兵作战能力再强,你永远都是一个普通运营。所以我说,编辑工作只是运营的最初级阶段,原因即在此。

所以,做运营就等同于如何管理一个公司,而用户运营就等同于如何管理你的员工。一个顶级运营,将来也同样能管好一个公司。

这么解释,你就理解放权的重要性了吧?那如何放权给用户做更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把你的用户打造成你的一只禁卫军呢?

放权是以你的业务能力为基础的

这就好比,作为一个管理者,你自己业务、产品啥都不懂,下属问你一个问题,你一问三不知,那你怎么管好下属?

在我的用户金字塔模型理论里,我始终强调,运营是处于金字塔最顶端的,你会影响整个用户体系,你的能力,将决定下面各个用户角色能力的上限,你的能力,将决定这个用户金字塔的整体质量。因为用户的能力,一般不太可能超过你(如果一大堆用户能力都超过你了,某种程度上你也可以滚蛋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业务能力夯实好,所以我常说,运营在积累经验的阶段,一定要多花点时间,多涉猎一些未知的知识。每天工作8小时,还能做好运营,能成为顶级运营的,我这辈子没见过,我也不相信有。运营是以年为单位来计算的。

如果自己对业务都不熟悉,就直接把本属于自己的工作“放权”给用户,那我觉得这属于偷懒行为。

放权不等于把自己的工作都交给用户

一个好的运营,需要有很强的大局观,和主观判断力,什么事情该交,什么事情不该交,是以整个工作模块最优化、效率最高为前提的。

哪些工作你自己该做,哪些工作需要用户帮你分担,哪些工作可以充分放权,自己心里一定要有数。有些过于复杂的工作,是绝对不可以交给用户的。而且你要考虑用户的生命周期,他每天在你这个平台上总共花费的时间是有限,年头也是有限的。乱放权,会缩短这个周期,或者造成用户反感。

哪些工作可以放权给用户?

其实除了宏观的运营规划一类的、领导和公司指派给你的重要工作、非常紧急的工作、涉及公司机密和数据类的工作,等等,运营日常工作至少有一半是可以考虑放权给用户去做的。前提是你得真有一帮靠谱的、真心肯做你的左膀右臂、能力还不错的熟手用户帮你。

对于社区,我们放权到何种程度,我可以列举一些:

1、线上的大型、中型、小型活动其实都可以放权。品牌活动不建议放权。

线下活动的部分工作。

2、用户组织的运营工作

比如版主体系,可以放权给高级版主,管理中级、初级版主,比如招聘、培训、考核等工作亦可以放权。对于在社区享有最高威望的老版主,甚至统计工作、某些用户组织也可以放权给他们来管理。

产品型的用户组织形态的运营管理,也可以借鉴版主体系。

3、产品的测试、优先体验工作,可以放权给一些核心用户

4、某些需要发挥集体创意的工作,创意点可以发动用户一起来想,其实我原来做的很多活动创意,并不是我首先想出来的。

某些产品功能点,亦可以出自用户之口。

5、日常运营工作,比如社区,置顶、加精、优质内容甄选、评论引导、优质用户推荐等等,都是可以交给用户来做的,这些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如何培养一帮可以让你大胆放权的用户?

第一,需要时间,因为好的用户一定是需要用时间来沉淀的。运营本来就不是急功近利的工作,需要养,如果想短时间就出效果,那你不需要做这份工作。这跟管理公司一样,把一个新人培养成一个人才,一定需要时间。

耐不住性子的运营,一定成不了顶级运营。

第二,肯和用户一起成长

你需要花时间和他们熟悉,和他们交心,和他们磨合,还要肯把自己的某些技能传授给用户,允许用户犯错……

你必须把用户当成你的合作者,你是在和他一起把这个工作做的更加美好,而不是上对下的关系。

你帮助用户成长的过程,其实也是用户帮助你成长的过程。所以我在任何场合下,从来都说:我首先感谢的,是我的用户。用户是我的老师,他们教给我的,远远比我的领导教给我的多的多。

第三,建立自己的个人威望和品牌

这点不需要解释了,我觉得谁都懂。

第四,提供给用户更多的历练的机会

跟我们带人一样,如果你每天让他们做重复、枯燥、机械、无聊的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一定辞职不干了。你需要帮助他们找到工作乐趣的同时,还需要给他们带来更多的,不断的给他们一些新的尝试,检验他们的同时,也让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不要怕用户犯错,除非你放权的工作本身就有问题,或者是你的判断有问题,反正那是你自己的问题。

第五点,授权,而且让所有用户都知道

让他们帮你打理事情,不授权、藏着掖着,那他们帮你做事可能心甘情愿么?

我觉得这是基本原则。

放权用户的时候你自己做什么?

检查和考核他们的工作效果,帮他们分析问题所在,做的好的给奖励,等等,这些我不做解释了。大家也都懂。

我想说的是以下的内容——

放权给用户,有一帮靠谱的用户帮你分担工作,意味着你会有更多的空余时间。你需要做的是利用这些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扩充自己的知识面,这样不断的提高能力,你才会更有机会承担更大的责任。

如果你工作了10天,20天,一个月,每天还在做同样的事情,我可以认为你在学习,夯实自己的工作基础,但工作了1年,2年,3年,依然还在做同样的事情,那我会认为你工作的非常失败、无趣、毫无挑战。

一个优秀的运营人员,一定是一个综合能力型的人才,以效率更高地完成工作、且省出更多的时间做更多更有挑战性的工作为原则。所以我带人,我会努力提供给他们很多新的思路,给他们尝试新的领域、新的空间,甚至可以学习产品、商务工作等等。当然前提是必须把本职工作做好。

总结

我不知道我说这个话题是否显得沉重,也许让很多人醍醐灌顶,也许很多人不以为然。我只是通过我过往的经历,提供一种思路,分享出来,希望大家看看。

如果你认为做社区运营,就是跟用户聊聊天、每天做做日常工作、做做总结、PP图、做做文案,或者做的是一些比客服高级一点的工作。如果你认为做新媒体运营,就是发发文章、编编段子、做做活动。如果你认为做线下活动运营,就是带着一帮网友乐呵乐呵。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第12篇

“净水24小时”是一种社区应急饮用水快速反应机制,该机制承诺第一时间将灾区最急需的瓶装饮用水送到受影响居民的手中。“净水24小时”通过与各地政府的协同运作,依托壹基金旗下的救灾联盟,充分利用可口可乐中国系统庞大的业务运营和物流网络,支持灾害救助。

主办方给“净水24小时”的评价是:以商业的优势践行公益,以企业的高效链接资源,灾后救援如同与时间赛跑,情浓于水,他们用最擅长的渠道和方式,小小的水瓶送去大大的希望。

而杨佳觉得,“我们不觉得自己是在做公益,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当灾害来临时,我们思考如何将商业的生态系统做成一个社会的生态系统”。

时间回到2008年,汶川地震后,政府开始让民间组织参与救灾行动。这也是“净水24小时”最初参与的公益行动。杨佳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开始的时候大家心里都没底,都是手忙脚乱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每天举着捐款金额的牌子参加各种晚会,当时我们就反思怎么把事情做好。”

随后两年,杨佳带领他的团队到各地进行摸底调研,“调研中,我们发现了几个现状”,第一个现状,中国灾难的发生频率在世界上是位居前列的,但这些灾害未必是大型灾害,很多只是中小型灾害;第二个现状,很多中小型灾害对中国人,尤其对中国社区的影响是很大的,“中国整体还是比较贫困,可能一场很小的洪水就能把一个家庭摧毁了,同时这些小灾害也没有得到很多社会力量的关注”。第三个现状,不论大灾还是小灾,饮用水都是最重要的,同时也是很容易被摧毁的。第四个现状,可口可乐就是做水的,可以解决救灾行动中的饮水问题。“我们原本是一个商业性生态系统,发现这四个现状以后,我们就考虑,能不能在灾害来的时候变成一个社会性生态系统?”

按照杨佳的说法,他们很快就做出了预案,但在试运行时,却发现了问题:他们无法对灾害作评估,也无法把水发送到真正的灾民手中。

企业去做公益,有时候执行是个问题。

在那两年,杨佳和他的团队主要在寻找合作伙伴,政府、公益组织都尝试进行合作,最后直到壹基金的出现,问题才得到解决。2012年,可口可乐与壹基金搭建了一个救灾网络框架,框架搭建后不久,雅安地震就来了。

当天8时02分发生地震后,可口可乐立即对当地营业系统受灾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在9时30分完成了对周边分销库存的数据统计,确定了可用的瓶装饮用水总量。当壹基金的第一批救援人员抵达一线时,2000箱饮用水已在芦山的仓库中准备就绪。在交通全部封闭的情况下,当地政府为这批水开具特别通行证,并调动资源保障运输。“到了当天中午12点的时候,李连杰就发了一条微博,说可口可乐的水已经到了,是政府、民间所有物资里面最快的。”杨佳说,“做完这个事以后,就觉得自己的设想可行,然后就一直做下来了。”

有人认为,“净水24小时”通过与各地政府的协同运作,依托壹基金旗下的救灾联盟,充分利用可口可乐中国系统庞大的业务运营和物流网络,全力支持灾害救助。这种集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和企业为一体的“黄金三角组合”联动机制更安全高效地实现了受灾地区的饮用水紧急供应方案。

据杨佳的说法,截至2015年12月底,“净水24小时”救助的人数达到100万人。“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数字,这100万不是一个虚数,我们的每一瓶是通过整个物流体系,不塞车,不拥堵,不仓库积压,真真切切地送下去的。”杨佳说。

2015年12月5日,“净水24小时”灾后应急救援机制获责任中国・公益盛典企业社会创新奖。杨佳说,“我们充分利用了我们的优势,在价值链和运营网络在经济价值之外,也创造了社会价值,甚至成为了这个社区运转中的一个环节,我们把它看作是企业参与社会创新的一种模式。”

中国财富:作为一个跨国公司的公益品牌,你觉得“净水24小时”的创新点是什么呢?

杨佳:我们的创新点就在于,我们把这个看作企业参与社会创新,我们没有把它当成做公益,最关键的是我们没有把这个事情看作分外的事情,我们叫可持续发展。我们觉得自己是在做本分,我们认为我们企业的本分就是给别人水喝嘛,只不过我们把这个本分通过公益的方式呈现出来。

中国财富:在中国,企业要做一个成功的公益项目,你觉得需要具备哪些关键的要素?有哪些衡量标准?

杨佳:一是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要深刻洞察到社会的问题和需求,对它们进行深入了解,这样才能定清楚项目的方向。二是要结合企业角色,让项目和企业有可持续性的关联。三是做项目的人和团队要有正确的心态,以公关或营销回报为导向的项目都不是好的项目,一个好项目的出发点都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如果还需要再补充一点,那就是如果项目在公众教育、公众参与和公众影响上有所体现,让人人能够成为其中之一,那就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完美的项目”。

中国财富:“净水24小时”的救灾人数都是实数,不是虚数,这是怎样统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