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历史课堂教学案例

历史课堂教学案例

时间:2024-03-11 16:12: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历史课堂教学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历史课堂教学案例

第1篇

【关键词】历史故事;创设;灵动课堂

新课改以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都有了突破性的转变,创新在初中历史课堂中集中体现。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创设灵动的历史课堂,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学发展的本质需要。

一、以历史故事为引,激发学生“想动”的学习欲望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其中不乏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的发生以当时的历史背景为前提,承载着历史,传承着历史。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中,单纯的讲解历史知识,枯燥乏味,难以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故而,课堂效果不尽人意。将历史故事巧妙的引用到课堂之中,笔者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学案例1: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夏、商、西周的兴亡》一课时中,单纯的讲解三个朝代的兴亡显然是索然无味的,距离现在的时间久远,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感。教师巧妙的将武王伐纣的故事引入其中:

师:同学们,现在有一部电视剧比较火热,《封神英雄榜》大家都看过吗?

生:看过。

师:那你们觉得这部电视剧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生:殷商的灭亡,周国的兴盛。

师:那么,同学们知道武王伐纣的故事吗?

生七嘴八舌:知道,就是周武王讨伐殷商大王的故事,在电视剧中我们都看过。

教师会心一笑,经过对武王伐纣故事的讲解,同学们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课堂效果甚佳。

二、以历史故事为例,提供学生“能动”的课堂情境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知识是需要牢记的,故而,这也是令很多学生十分头疼的问题。死记硬背显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取。善用历史故事,将历史故事与课堂知识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能动”的课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

教学案例2: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华夏之祖》一课时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天、女娲补天的故事作为引子,进行课堂授课。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女娲补天的故事吗?

生:从电视中看到一点,好像女娲是远古的神,当时天上破了一个大洞,女娲炼七彩石补了这个大洞,人们才有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师:说的很对。那么开天的故事有谁知道呢?

生:不知道。

师:在太古的时候,太空中飘浮着一个巨星,形状非常象一个鸡蛋,在无际的黑暗云雾中运行,万赖无声。就在那巨星的内部,有一个名叫的巨人,一直在用他的斧头不停的开凿,企图把自己从围困中解救出来。经过一万八千年艰苦的努力,挥出最后一斧,只听一声巨响,巨星分开为两半。头上的一半巨星,化为气体,不断上升。脚下的一半巨星,则变为大地,不断加厚,宇宙开始有了天和地。天和地每日加高三尺,也越高大,成了顶天立地的英雄。

生:哦,原来如此。但是这是神话故事,我们的祖先到底是谁呢?

师:这位同学问得好,我们的祖先到底是谁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华夏之祖》。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是炎黄子孙,为什么呢?

同学们兴趣盎然,两眼只盯着教师的嘴巴,期待着精彩的下文!此外,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又知晓了“大禹治水”与“禅让”的故事,教师可以适当给出几分钟让学生表演小故事,如此,课堂效果不仅极佳,还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不但学习兴趣盎然,而且记忆深刻,从而创造出灵动的课堂效果。

三、以历史故事为力,激发学生课堂“敢动”性

不少历史小故事都具有激励人的作用,例如“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等等,都在不断给人们源源不断的精神激励。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积极不主动,显然,课堂效果就很难提高。面对这样的课堂现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引入历史故事,激活学生兴趣和思维,引导学生关注课堂,同时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来。

教学案例3: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时中,面对学生的不积极,可以适当添加几个名人励志的故事,其教学效果就截然不同。

师:同学们,我为大家讲一个“毛遂自荐说楚王”的小故事。

生欣欣然,聚精会神。

师:“毛遂自荐说楚王”的主角是毛遂,据中国典籍《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毛遂自荐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勇敢,敢于推荐自己推荐担任某项工作。我们现在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如果课堂上不积极主动,怎么能学好知识,做有用人才呢?

生幡然醒悟,若有所思。

之后的课堂中,面对老师的提问,学生们竞相发言,灵动的课堂让学生们在历史的世界中更加自由的畅游。

由以上可知,将历史小故事运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可以创设灵动的历史课堂,大大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果。但是,将历史故事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不是轻而易举的,是有章可循的。在遵循课堂教学知识的前提下,本着科学高效的原则,适当引入历史故事,让历史故事为课堂教学所用,如此才能打造灵动的历史课堂。作为一位长期从事历史教学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希冀通过对此文的论述,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昆.论初中历史学科的故事化教学[D].苏州大学. 2011

第2篇

历史论文除了完成任务,本身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教学实践总结,以湘教版必修一为例,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二章第二节“地球的表面形态”,第三章第二节“历史环境的整体性”,第三节“历史环境的差异性”以及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分布的影响”等,相较于传统的说教形式的教学,这些章节在进行对话教学后,更容易达到历史核心素养所提出的要求。

高中历史老师也是一个竞争压力很大的岗位。高中历史对于高中老师而言,现在都要求写论文评职称,特别是对于研究成果看的越来越重,关系到老师的收入。对于高中历史老师而言,历史课作为高中生的必修学科之一早已拥有了悠久的历史,如今的高中历史不仅涵盖内容广阔,而且还是一门文理兼容并且与社会热点结合紧密的课程。

在对话教学讨论激烈的现今,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也十分巨大,对历史教学工作者自身的学科基础知识,社会热点分析能力,以及教学技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话教学中,历史教师需要激发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然而,并不是所有历史教师都能够在课堂上轻松地运用对话教学。课业进程和升学考试等多重压力使得教师很难兼顾到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同时高中历史课程又是一门发散性思维很强的学科,面对不同的学情,对话教学的实施很有可能会遇上各种问题,比如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无法得到控制,教师与学生由于对问题的不同理解使得无谓的话题占用了上课时间,导致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等情况。其次,现在的学生面对一系列社会问题的理解会形成价值观上的偏差,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教师在学习生活上没有做到及时正确合理的指导。

为了有效地调查当今历史课堂对话教学的情况,笔者翻阅了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的教学,采用访谈分析方法进行整理研究。教师访谈的内容总结为以下四点:(1)采用对话教学时如何展开师生对话?(2)如何调动学生讨论问题的积极性?(3)如何引导学生,使讨论不偏离主干内容?(4)如何加以正确价值观的渗透?首先,在如何开展师生对话方面,受访历史教师认为需要依情况而定。课堂师生对话以问答为主,而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没有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情况。因此在备课时就需要提前设置问题,并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从而预定下问题的难度;在上课过程中,根据现实情况对难度进行适当调整,防止出现无人应答,无人能答。若学生对问题表示费解,则将问题拆分为若干步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循循善诱。最后再进行课后的教学反思,找出课堂对话过程中学生产生错误的关键,也就是对某方面知识理解的偏差,在之后教学中加以调整。其次,在调动学生讨论问题的积极性方面,受访教师均表示,课堂讨论得以开展的前提是学生对知识点有一定的认知与熟悉。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由教师提出讨论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安排小组讨论。故而课前准备工作需要合理设置讨论的问题而且要求学生对讨论的内容必须熟悉。讨论形式一般以小组形式或者同桌之间进行,由代表发言,采用适当的奖惩制度,提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再次,对于课堂讨论的控制方面,受访教师认为,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需要深入学生中间,深入小组中间,了解各方面意见,以便当发现学生讨论方向发生偏差时能够做到及时的引导与指正。最后,时间一到及时停止讨论,听取各代表发言,然后做出总结。总结包括明确被讨论的问题,同时对学生得出的不同结论进行点评,最后归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最后,在如何使得学生树立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较多年长的教师对此主要采取传统的说教模式,结合实际例子,以情感化,并且集中向成绩落后的学生进行课后谈话。而年轻教师的方法则是为学生播放有关图文影片,让学生通过直接的感观自己体味。

(1)将“对话教学”实践于课堂的教学案例举例。以下笔者将以湘教版历史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的思考活动为例,安排对话教学过程。该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讨论丽江古城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地形条件。围绕活动提出的问题,笔者将首先安排知识点的回顾,包括了聚落的定义,地形的分类,以及地形与聚落的关系。在主干清晰的前提下,保证学生对于问题的认知不偏离主题,这也是学生能够有效地切入思考的前提。其次,通过阅读案例内容,同时在课件中展示丽江古城的分布图,包括四周的地形地貌,古城内的交通情况,河流分布,聚落分布特点等,引导学生从大的地形分区角度审视丽江古城,同时通过具体微观地形比如玉龙雪山,金虹山,狮子山,东、西两面的地貌情况的研究,进行有限时间内的小组讨论。期间,教师深入学生中听取各方讨论内容,并且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由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讨论结果,评价结论价值。通过活动讨论,激发学生对城市建设的热情与才华,同时做出对学生的殷切希望,促进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从成为优秀高中生到成为国家今后发展的栋梁,更好地建设国家发展家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2)对教学案例的评价。该对话教学的优点在于,设计提取了比较典型的聚落,正是由于丽江古城闻名于耳,一部分学生对该古城甚至有过亲临,因此,该案例的提出能够很快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同时,从学生心理角度,激发学生的古镇情节,将原先比较虚拟的知识点引入现实并且熟知的古镇,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由此更好地纠正学生对于社会发展等问题上的思想观念,树立学生内在热爱祖国山河的价值观。通过这么一个活动,不仅在知识点上对学生进行了强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提高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不但达到了“知识与技能”的把握,同时更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进行了深入,真正做到了三维目标的全面把握。相对仅仅强调该活动所涉及的知识点,更加体现了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不足之处。对话过程包括了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而学生自我的对话并没有彰显出来,即学生通过自我认识,自我探究,反思总结经验。独立思考的过程正是追求真理的过程,学生勇于自我探究的能力才是追求真理的勇气。因此,对话教学的过程应多鼓励学生向课本质疑,向答案质疑,并引导学生从对话中汲取思想养料,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思维是从思考开始,经验是从反思寻得,学会自我对话,才是真正掌握了知识与技能。

本文通过研究对话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应用现状,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对话教学,得出对话教学的优势作用。并且通过实际对话教学案例分析,将历史对话教学应用到课堂中,并且更好地渗透入了新课标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根本上内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社会看法,达到新课标提出的学生发展要求。

第3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新课程改革三维目标之一,也是最能体现史学德育功能的关键。帮助学生树立并端正人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当代公民应该拥有自己民族独立的灵魂与素养。面对二十一世纪世界形势的风云变幻,中华民族如何走好走稳,求得进步与发展,关键还是要看我们的教育是否能够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合格公民,历史课堂教学无疑成为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历史课堂德育目标

依据新课程的要求,把历史德育的目标具体到课堂教学的实施当中,重在培养学生内在的思想品质,构筑学生做人的灵魂之塔。做人的标准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区,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都会被赋予不同的内容和色彩。因此,要培养学生做现代的中国人,就要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品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强健的体魄,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历史德育教学形式:春风化雨,育德无形

纵观我们的历史教学,有时候我们会感到当前应试教育的无奈,在有限的课时安排与教材容量过多的情况下,我们总是围绕着学生成绩(分数)而教学的多。但是新课程编写的开放性无疑为我们开展深入的德育开辟了新的天地,值得我们思考与实践。我们都应当谋求:在完成应试教学任务的同时,不忘滋润学生的德行与修养,锻造高品质的人。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人自由地生长,让人性升华,让人快乐幸福,我深以为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喜欢采用快乐教学的手法,尽量使学生在“春风化雨,育德无形”的和谐课堂气氛中接受德育。

历史德育应该构成每一堂历史课的情感线索。对于课堂教学的构思,我主要考虑三个层次:第一层思考是一定要过基础关。第二层思考是透析课堂的重点与难点,以求学生抓纲求实,学而有的放矢。第一层与第二层的教学思考主要是针对知识内容的掌握而设计,在这里不多讲述。第三层思考是针对德育渗透而进行设计,历史课堂教学需要“灵魂”来感化学生。三个层次的教学思考是交织在一起的,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老师播撒德育养料,用幽默、趣味的语调激发学生学史的兴趣,在轻松与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增进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达到“育德无形”的效果。

三、教学案例展示:“致良知”的道德审视

在讲解必修三(人教版)第三节《宋明理学》王阳明的心学时,我重点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平及其谋略与心学成就。为了提高学生对其理论的精华“致良知”的理解,我设问如下:王阳明说良知是人人都有的,那么请问如何才能发现小偷也是心存良知的呢?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小偷也有良知?”带着疑问,同学们纷纷思考并涌跃发表看法。有的说:小偷原本就是好孩子,是迫于生活不得已而去偷,良知仍然在他心中;有的说小偷是为了杀富济贫才偷,所以他具有帮助穷人的良知;有的说他是为了让自己的父母过上好日子才去偷的,他具有孝心所以他具有良知;有的说他只偷东西不杀人犯火,知道程度的轻重所以说他具有良知……根据大家的“众说纷纭”,我展开反驳:“同学们,根据你们的论证,那就只能得出:当我们碰到生活困难的时候,人人都可以去当小偷!”(学生爆笑)。

我进一步指出:王阳明说的良知是“不假外求”的,即不是借助小偷的道德转移来发现,而是指小偷内心原本存在的“良知”如何被发现。王守仁的办法是抓住小偷,让小偷脱衣服,当脱到只有最后一条裤叉的时,小偷再也不会让脱下去了,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们顿时在哄堂大笑中恍然大悟:“原来他害羞了”!“小偷也有羞耻心啊”!……我说:“对,就是这种羞耻心证明哪怕是小偷也是心存良知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既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也在无形中达到了“育德”的目的:偷者可耻,知耻者可教。德育的种子就这样在学生的心中种下来了,并将在他们的心中慢慢地滋长,等待着将来某一天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艾青中学

第4篇

首先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历史教师要转变的第一个观念是:历史教学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言语技能的教学。过去,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历史教师过分强调历史知识的教学,不注重分析。这次中学历史教材的改革为教师观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然而传统考试的“余威”仍在,考试依旧是教学的指挥棒。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是应该懂得如何在这两点找到一个平衡点。值得高兴的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适时进行了调整,明确规定将降低语法试题的难度,减少知识性的客观题,重点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在言语运用中学习语言。

教师观念转变的第二个方面是:由以本为本向以用为本转变。历史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语言,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历史教材只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媒介,学生要学好历史就必须融入历史的海洋,跟上历史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也时常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随时把鲜活的历史输入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历史,能够使用历史表达自己的思想。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不能体现语言的生动性,而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刺激学生的不同兴奋点,抑制大脑疲劳。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教学方法的运用有了广阔的天地。无论哪种教法,其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当是学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堂。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历史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讨论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特殊意义。历史课的讨论法应具有更广泛的内容,更自由的民主气氛,不但可以讨论本课的问题,而且可以用历史发表自己的见解,纵论国内国际的是是非非。而讨论课是在考验老师对整个课堂的驾权能力,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经常有学生在讨论课时不用历史,或者是说与本堂课毫无联系的话题,这需要老师时常督促。

在教学活动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维持课堂纪律,如何使教学活动在一种轻松,民主的气氛下进行。到底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用何种姿态面对学生。老师在不能体罚的情况下,还能采取哪些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教学反思对中学历史教学作用意义重大,通过教学反思共同探讨,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主要通过教育学生、教师自己本身进行反思、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等方式进行教学反思。

古希腊哲学家说过“认识你自己”,一直以来,我把它当作一句哲学名言。但仔细想来,的确对我们的工作和学有益处。认识自己的途径就是不断的反思和实践,在反思中不断的成长,那么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们应该反思什么呢?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的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可见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一、历史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使自己尽快得成长、成熟起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通过学生进行教育反思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例如,我在上九年级上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时,让学生对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行讨论并选几名代表进行发言,有位同学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那节课却显得比较沉默,课后我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他说,对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不理解,原因是对当时的历史知识缺乏了解,随后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

二、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使得学生满腹疑虑,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

三、通过请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进行反思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作了精心准备,上课时得心应手,往往很难觉察出自己还存在着什么不足,但如果有同事或教学专家来听课以后,总是能找到还需改进的地方。

四、通过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来进行教学反思

第5篇

历史不像自然科学经得起重复实验的检验,不能再现于我们眼前。这种特性让我们的历史教学容易变成说教课,枯燥乏味。在新课改理念引领下,有人创造性的设计出情景式的教学案例。如2004年广东东莞的夏辉辉老师在《雅典公民帕帕迪的政治生活》中设计了一个虚拟农民“帕帕迪”,引起了广大历史教师的注意、学习与效仿。但批评的意见也随之而来,有人称之为“人造史料”,有人称之“虚拟情境”。虚拟人物“帕帕迪”在走红中国之后,忽然陷入了苏格拉底的命运――被“审判”。其罪名是“不敬历史”、“人造史料”、“误导青年学生”。

辩方原创者夏辉辉老师:“‘帕帕迪’这个人物不只是雅典农民的一个简单还原,从‘他’一天的政治生活中,我们看到了奴隶制度下雅典公民的平等,看到了2000多年前雅典人的伟大智慧和海洋文明的独特魅力,也看到了哲人苏格拉底的勇敢与无奈,从而引发出我们对人类政治文明永恒的思考!”山东齐健教授:“夏辉辉老师的这个案例我也早已拜读过,我觉得这种探索是积极的,她并不是违背历史乱虚拟,仔细研读会发现她创设的情境是建立在特定的真实历史背景之下的,激活了课堂,激活了历史。”

是“不敬历史”还是“重现历史”?笔者认为,“帕帕迪”能够迅速走红不是偶然的,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只要虚拟情景符合历史,我们没有必要强求其绝对真实。聂幼犁先生提出:(所有历史教学模式)“仅仅相当于武术套路中一个个的‘招式’。”这种创设情景进行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招式,关键看效果好不好。下面是我运用情景式教学法在课堂的实践及反思。

二、虚拟情景vs真实情景――对情景式教学法的实践

我在上《卓尔不群的雅典》这一课时,对此案例进行修改后运用在课堂上。

原设计为:帕帕迪的妻子海伦也想跟着丈夫去公民大会瞧热闹……监察员看见他们,大声地冲着帕帕迪喊道:“喂!你的妻子不能来这个地方!”姓名做了修改,另外妇女、外邦人等非雅典公民不能参加公民大会在当时是常识性的东西,这个设计显得牵强附会,所以做了如下修改:

他的小儿子缠着他很想跟去凑凑热闹,“不行,孩子,等你长大了就能去了。乖乖地呆在家里,听妈妈的话!”

帕帕迪斯又特意叮嘱妻子:“家里就全靠你了。盯着点奴隶们,别让他们偷懒!”

“你放心去吧,记着领完津贴早点回家,别在外面喝酒!”

这样情节更加符合常理,内容也涵盖更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帕帕迪斯的出现不仅使学生感觉新奇,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老师也感到轻松,能够在比较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理论上讲最理想的状态是应用真实的史料做情景,如《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这一课,我从《新唐书》中找了一些史料介绍李世民: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生而不惊。方四岁,有书生谒高祖日:“公在相法,贵人也,然必有贵子。”及见太宗,曰:“龙风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济世安民。”书生巳辞去,高祖惧其语泄,使人追杀之,而不知其所往,因以为神。乃采其语,名之日世民。从传世文献中摘引情景,一则激发学生兴趣,给予学生很好的历史感;二则也能促使教师广泛阅读,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然而我们要寻找系统的、能够服务于教学且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史料是很难的。远古的史料残缺不全、难觅踪迹;古代的史料佶屈聱牙、晦涩难懂;近代的史料浩如烟海、无所适从。它们散乱在各处,甚至也真假难辨。对于中学教学来讲,教师既缺乏足够的资料,也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来探寻。历史教学毕竟不同于学术研究,我们不必排斥符合历史、有助教学的虚拟情景。

三、别样情景,一样深情――对情景式教学的反思

(一)历史需要情景。《史记》就是将生动有趣的历史情景呈现在我们眼前。其中一些精彩的对话、行为描写、心理描写,如《李斯列传》: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成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李斯被诛灭三族,他们将要被行刑的时候,他与儿子说的一句动情的话,是怎样被司马迁捕捉到的?洋洋史记,记事万千,难道都是司马迁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吗?我们会因为这些描写否定《史记》的历史价值吗?那么我们的历史课堂也应该允许带有想像性质的历史情景设计。

(二)预设需要生成。情景设计能点燃气氛,但不宜喧宾夺主。我不大赞成在课堂上进行所谓的角色扮演,搞穿越剧,闹哄哄的气氛也容易使学生的学习重心转移。此外,针对情景设计的问题要精,让学生学有余力、思有余地。

第6篇

一、必须要使学生明白历史课堂的重要性。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人类曾走过的路,不管路程多么漫长,过程多么艰难,结果是否成功,它都给后人留下无穷的思考。历史存在的意义正在于从中反观出个体、社会乃至人类的某种基本规律。中学历史教学的教育目的对这种借鉴进行了细化,新课程大纲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目的:进行爱国主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际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优秀品德和革命传统,优秀道德情操,坚持真理献身科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社会发展等教育。因此,充分利用历史,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从而使学生从历史中学习到各种优秀品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确的社会发展观,是我们历史教育的终极意义。

二、必须要使学生体会到历史课堂的有趣性。

1、运用各种多媒体和文史资料丰富课堂。历史是过去的客观存在,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因此很多的历史事件单单靠一张嘴是很难让学生明白其前因后果的。尤其是遇到时事激荡的时代,往往风云际会,在相同的时间各个国家、各位英雄相互影响,彼此交错。而这时候往往是学生最为感到困难的时候。由难而惑,惑而无趣,正是历史课堂难以吸引学生的原因。借助较为符合史实的电影和电视剧就可以把困难的事情变得简单而有趣。同时再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分析寻找电影中所存在的与历史教材和知识体系相矛盾的细节,更进一步的加深了历史知识,在趣味中巩固所学。同时小说是学生中普及率非常高的一类书籍。学生不但喜欢看而且有些学生还有非常的研究,比如说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有些人喜欢把其与历史学习对立起来,我到觉得这大可不必。金庸先生本来就具有极高的史学造诣,其各部作品中在这些方面也表现的十分明显,借助学生的兴趣,历史课堂完全可以以此大做文章,在分析和讨论中深化所学知识。与之类似的还有评书等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只要加以合理的运用,完全可以成为让历史课堂有趣起来的得力工具。

2、采用各种方法来帮助学生准确记忆历史史实。面对应试的压力,历史课所以让学生感到困难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历史史实的记忆问题。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际,太多的历史史实需要记忆。有意识的采用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就成为活跃课堂的必要措施。让历史课堂不再是枯燥的说教,不再是历史教材的朗读和简单重复,不再是一部死记硬背的单调工作,是我们作为史学工作者的责任。要让历史课堂变得有趣起来,改变世人对历史极其庸俗的偏见,使广大中学生知史、懂史、乐史、学史,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注重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语调的抑扬顿挫

由于历史学科具有时间性的特点,所以对历史既不能直接观察,也不能实践,而初中生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用优美、生动、形象鲜明准确的语言,讲述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这样就能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历史理解和记忆。

三、必须要使学生感受到历史课堂的人文性。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离社会现实、脱离社会需要、脱离学生实际的不足,其主要表现就是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人生的指导,注重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制约了历史学科价值功能的充分实现.

新课程改革后的教材如果以历史地图为主,采用古今对照的形式,集中反映教科书要求掌握的历史地理知识、历史人物,地域风情、历史文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地图、图片、照片,就能更加形象地表现历史也就更能体现了现代教育“创新性、人文性”等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认识、理解、运用时要注重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的培育;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地图引领学生感受祖国大地沧海桑田的变化与中华文明兴衰枯荣的演进历程。

四、教师必须要注重教学反思。

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1、通过学生进行教育反思。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例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一课时,让学生对爆发的原因进行讨论并选几名代表进行发言,有位同学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那节课却显得比较沉默,课后我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他说,对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理解,原因是对当时的英国历史知识缺乏了解,随后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

2、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使得学生满腹疑虑,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

第7篇

1.培养正确社会历史意识

有学者说“历史意识是把过去、现在与将来的企望结合起来的一种心灵活动”。因此,历史教学要用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使学生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会初步运用基本观点分析与解决问题。形成并发展学生的社会历史意识,要以历史知识作基础,同时渗透思想教育要求,如爱国意识、参与意识、忧患意识以及民族意识等。

2.培养优秀民族素质

当前,一部分青年学生不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忘却优良传统,使民族气节下降甚至消失,民族意志变薄,做出一些不顾国格、人格,损害民族情感的事。这表明我们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民族素质低的培养。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民族素质。我们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并在历史发展中,产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化,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华夏儿女。因此,在历史与社会教学活动中,应该好好利用优秀文化来对初中学生进行民族素质的培养。

3.培养先进国际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但是国与国间也存在许多隔阂和问题。通过深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造成隔阂和问题的原因是各国有自己独有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而且这种历史和社会文化间存在差异。要想很好的解决国与国间因历史和社会文化差异导致的问题,就必须培养青少年的国际意识。因此,中学历史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历史,了解社会,还应该通过历史教育,帮助学生扩展视野,树立起“和平的公民责任、民族间相互依存、国际理解以及人类友爱的意识”,使我们的青少年能够正视别的民族、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承认彼此间的差异,不因为彼此的差异而相互排斥而是相互理解合作。

二、通过历史和社会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性

明确了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传递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后,我们就需要分析探讨如何通过历史与社会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在学习中国古代文明时。我国古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中国古代文明成就史的教学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是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必不可少的教育素材。在学习“近代探索”时学习中国近代史,使学生知道中国是怎样由文明古国逐渐落伍,成为列强侵略的对象;知道中国在近代时期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理解近代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如何前赴后继,不断探索和奋斗。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弘扬近代仁人志士不怕牺牲,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和优秀的革命传统。还可以从近代中国历史中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育教训。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开放的世界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另外,近代中国是古代史的延续和现代史的前奏。学习近代史将帮助学生系统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

三、本土化原则

本土化应该是历史课堂教学案例开发的基本原则之一。教材采用的教学案例一般比较普遍。在讲解历史的过程中,尽可能的联系穿插本地发生的历史,使案例更具直观性、生动性。尽量缩小学生的时间、空间距离和学生心理、情感方面的差异。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探究有的放矢。

四、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 有效性 案例教学 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120-01

1 选择案例研究教学为研究对象的必要性

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要善于总结典型案例,加强案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研究。本次案例研究是一次关于校本课程的高中综合探究课,在校本课程中体现高中新课改的核心精神,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同时以地方特色为依托,融合地方史,以加强学生的熟悉度和研究兴趣,从而进一步树立学生爱乡爱家的情感。依据具体的学生学情和地方实情,以研究案例为契机寻找科学的方式加强教学的有效性。

(1)选择案例研究主题。根据各种实际需要,本案例选择的探究内容是《地方人物记——李贽》。

历史学科的特点是讲求史论结合,通过文字、图片、影像、文物等形式用史实、史料来说话,来为自己的观点服务。创设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尝试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一些史料,并从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学会通过史料来解释历史现象。在本案例中,将就如何收集材料,运用材料,调用有效材料,分析理解材料,辨别比较材料,总结归纳提炼观点等方面来加强历史综合探究课的趣味与魅力,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与兴趣,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课堂有效性。

选择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一方面李贽的一生丰富多彩、迭荡起伏,可供查寻的史料极其丰富,网络,报刊、书籍上都有介绍,易于学生收集;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泉州地区的历史人物,可能会比较感兴趣,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学生对家乡人文风貌的认识。

(2)在收集资料的初期,经过教师引导,在学生详细感知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中关于李贽的介绍和评述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有专题地去进一步收集资料。在收集史料过程中把关于李贽的研究分成几个主题:李贽的生平,李贽的成长,李贽的思想,李贽的学术影响等,也可结合李贽的一些趣闻轶事来更全面的认识李贽丰富的内涵等。因此,大家根据自己意愿,自由结合成组,各小组都确定了自己的主题,组内分工合作,使收集资料工作进入了正规。

学生所收集的资料来源十分广泛,既有报刊、书籍,又有因特网,也实地走访。同时大家对信息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不但要求信息的丰富,更要求信息的特色,所收集资料涉及的内容,大大超出教师的预料。

(3)面对收集到的大量材料,如何处理,是学生要面对的问题。教师要进行适当引导,强调材料是为观点服务的,要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处理,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有自己的观点。例如:有的小组在介绍李贽的思想的时候,要求学生能够真正的去图书馆查阅李贽的代表作《焚书》《藏书》等,以此来更好的把握李贽的思想观点,同事也要求学生在查阅原著的同时能不时的请教语文老师关于古文的阅读与理解,从而加强学生各方面的阅读材料,提炼材料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老师要求学生能把史料的重点、自己的观点,用不同的颜色标了出来,使大家一目了然。有一组同学,在各个分组收集整理了各方面文字、图表、视频等资料之后,着手进行史料的分析甄别和评述。其中关于李贽之所以自称为异端,以及李贽被封建卫道士迫害等做了非常详细的评述,从而加强了对李贽这个非常有特色的历史人物的立体认识,并更好的理解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明清时期批判君主专制和抨击程朱理学的相关内容,由此也更好的认识李贽思想观点的人文价值和现代意义。

(4)最后对学生通过收集、整理、组织材料后得到的探究成果,通过互相展示、交流,使全班同学对李贽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展示、交流的形式采用各小组把探究成果用文字归纳图片穿插的方式制作,形成了既突出主题,又各具特色的专题。在全班交流时,各小组的主题、内容、观点等胸有成竹,介绍时,个个投入,表现不凡,有的生动诙谐,有的慷慨激昂,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展示李贽的生平和思想精髓的材料中,也以详实的文字、图片资料展示了古老的泉州港繁荣的海外贸易和泉州地区引人入胜的人文景观,从而加强了学生对家乡的认识与爱乡乐土的情感。

(5)教学效果本案例的实施,取得了比传统的教学形式多的多的效果。

首先,由于上课形式生动活泼,学生以很大的热情投入其中,通过自主探索、研究,增强了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开始感受和体验到如何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规范,并且感悟到应如何发掘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到主动的探究、建构知识。

其次,学生开始体会到如何根据需要去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如网络搜索、软件操作等为学习目的服务,对自己所不熟悉的信息技术,可以通过自己探索或互相交流去领会和掌握,并真正成为改进自己学习方式的有力工具。

第三,由于学习的整个过程是始终以小组形式完成,而整个项目的最终完成又是全班各小组合作下形成的,因此,学生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也初步认识了合作学习过程中个人所起的作用和集体融合的关系,班组的实力只有通过合作才能体现出来。

2 教后的反思与启示

本节课李贽的生平为线索,串联了中国古代思想发展演变的历程,如程朱理学、李贽的异端思想等,把史料引进课堂,让学生全面,真实的了解历史,培养他们求真的史学意识,训练他们的理解、分析能力,作为拓展学生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必要举措。

第9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 教学重点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学生学情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156-01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课堂教学重点的确立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正因为其见惯不惊,对它的理论探讨也容易被人忽略。事实上,由于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历史教育的方向性变化,对教学要求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相应地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重点确立的思考也不能再简单地局限于以前的范围和思维。

教学重点内容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该课时的教学方向,甚至决定了该节课教与学的成功程度。特别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本身就存在教学内容重、教学课时少的矛盾的情况下,如何取舍课堂教学内容,突出重点,事半功倍地达到有效教学目标就成为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重点的确立的依据往往是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所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思想教育目标等,主要包括基本规律、基本概念、重要史实、以及通过教材所反映出来的历史思维与方法等。在新课程改革中,由于课程标准的变化,中学历史教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确立教学重点的依据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其具体内容也可能发生变化。通常说来,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中学历史教学重点确立的主要依据包括三个方面: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学生学情。

1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向导和指针,是国家教育方向和教育政策的具体化表现,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导向性依据。因此,它奠定了历史教学的基础,课堂教学重点的确立也不例外,也必须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和前提。比如,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1:“描述历史上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的概貌及其空间分布。”其教学重点应该是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地区古代重要文明,对于区域性、特色性文明则不应该成为该条标准中的教学重点。再如,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包括:2-3选择中外不同时期典型的国家管理形式,描述其主要特点;2-4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特色。依据这些课程标准要求,该课(2课时)的重点可以分别确立为希腊、罗马国家的管理、希腊罗马的文化成就。这样确立教学重点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就是课程标准的要求。

2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重点确立的最重要依据之一,重点的确定直接关系教学目标达到的效果。在新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包括三部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在教学重点的确立过程中,必须以这“三维”目标为基础,从历史教学内容的科学系统性来看,组成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主要环节是教学重点,包括教材中最主要的内容,在知识结构中起纽带作用的知识,它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从这一层面看,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内容通常是教学重点,这也是教学设计中确立重点的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教师教法的选择和学生学法的指导,它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主要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且它往往就是为突出重点或突破难点所采取的方法和步骤,因此,过去很少有把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的情况。但这并不是说不能以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重点,更不是完全就没有这种情况出现。事实上,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出现过成功的教学案例。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一课中,大多数教师把该课重点确定为: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这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有教师从过程与方法的角度出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通过对三国鼎立形成史实的了解,让学生初步掌握用图示表述历史问题的方法。”结果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是教学重点确立的重要依据。新课程标准从过去的单纯的政治思想教育目标拓宽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样历史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全面发挥历史教育功能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从一定程度上讲,这一目标不仅仅是历史教学的目标,也是整个中学教育的目标。这一目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随处可见,其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和充分的可能要算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

3 学生学情

学生学情一般包含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前者主要包括学习者已经具备的有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相应的学习内容,后者主要是指对学生从事该学习产生影响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前者直接影响学习目标的确定和教学起点的确立,后者直接影响教学策略的制定和媒体的选择。[2]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学情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确立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确定适合的教学内容;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可以确定教学的进度;把握学生的思维水平,可以确定教学的深度等。[3]这种通过学生学情来确立教学重点的表现通常就体现在教学内容的范围以及教学深度的拓展,如在对所谓的“快班”和“平行班”的教学中,这种情况表现得比较明显。

虽然中学历史教学重点的具体确立可能有不同的考量和情形,具体的教学重点也各不相同,但从理论上讲,其依据通常不会超出前面所述的三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刘新宇.课程改革下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新认识[J].历史教学,2005(11).

[2]何成刚等.历史教学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第10篇

一、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多种形式

1.重现历史画面形式展开教学。这是历史课件最常见的用法。计算机通过大量珍贵历史瞬间(图片、录像)的重现,把学生带入历史人物活动的舞台,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并参与认识过程,如同身临其境,既可增加学习的兴趣,又能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理解历史事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觉得历史不是枯燥无味的史实堆积,而是栩栩如生的生动画卷。

2.对话框形式展开教学。以教材的章节为单元来制作课件,通过一系列对话框将内容完整,画面清晰、美观,文字简练,并配以音乐的对话框按一定的程序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提高上课效率。同时,学完某个知识点后可随即向学生提出问题,及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和巩固,反馈迅速,对不同的回答计算机将给予不同的反馈信息和后继处理。这样可使学习方式变得多种多样,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而且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编制试题归类知识展开教学。这是辅助教学的实用性。即对题库中的试题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分类,计算机按照一定的要求从题库中选择试题,打印成卷。因试题随机组成且难易得当,知识点分布合理,有较高的信度,可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若有历史多媒体教室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联机测验,计算机会对每位学生的回答作出评判,并记录解答时间、次数等参数,按照标准计算成绩,迅速作出学习评价

二、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作用与特点

1. 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手段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位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曾说过:“兴趣是创造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揭示该课知识的社会实践意义,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的规律性联系。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多媒体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再现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3.多媒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历史事实,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概括、综合、引申历史事实的方法,从而形成能力。可是历史教学研究对象又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获取直接的生活经验来印证。这些要求单凭教师的语言教授是无法实现的,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重点、难点。而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极大节省课堂讲授时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刺激掌握,进而可以利用多余的时间引导学生对于历史深层次的探索和把握。

4.创设多媒体教学德育情境,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基本观点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单靠语言来描述,缺乏情境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境,再现历史场面,增强真实感,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案例列举

1.创情境,激兴趣

讲授美国“南北战争”内容时,先播放有关美国总统林肯及“南北战争”时的一些图片资料,让学生在历史图片中感受“南北战争”的情景,简要了解美国历史上也曾面临国家分裂的难题,然后导课:“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民意测验结果,表明开国以来美国40多任总统最受尊敬的是林肯。出身平民的林肯何以在美国人民心目中有如此崇高的威望?林肯曾对美国作家斯托夫人说:‘一部书导致了一场战争。’你知道这部书的名字吗?它导致了什么战争呢?它的原因、性质、结果又如何呢?”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概括、评价,一定能激发兴趣和思维主动性,教学效果自是良好。

2. 突破重难点

如讲中国近代史“”内容时,对于中央和红四、红二方面军等行军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各路的行军过程。特别在中央途中路经重要地点时,课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该地点的名称、重大历史事件并配以历史图片和文字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自然效果好,大多能听清楚工农充满艰难险阻的行进路线。

3. 历史的教育作用

第11篇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模式构建途径高中是基础教育的终极阶段,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必须稳抓改革重点,发展学生个性,突出改革效果。那么,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应如何应对改革,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呢?众所周知,高效课堂是基于有效教学而发展起来的,是相对于低效课堂的一个全新课堂概念。高效课堂模式融合了教学模式、策略和教育理念,对于学生全方位的提升具有重大助推作用。

一、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改变师生之间的关系

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首要步骤是变教师为主体为学生为主体。教师在高效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引导者或课堂的“调和者”。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的思维和行动不再受到传统课堂模式的束缚,真正将学生从传统课堂中解放出来。此举的目的也有利于改善新课改后师生间的关系。以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为例,了解中所签订的《》《》等对中国的损害为本课教学重点。为了更全面了解《》《》等各项内容,教师把主动权交还学生,让学生探索如何呈现这些条约的内容才会让人一目了然。由于得到表现的机会,学生开始凝聚心思,探索方法。思维灵敏的学生提出建立表格,表格内容需要包括条约名称、内容和危害,内容方面拓展为具体赔款、是否割地、开埠、议定的关税和其他内容等。此举一改教师直接呈现知识的做法,让学生的主体得到有效突出。在探索环节,教师适时给予建议,大大改善了师生关系。

二、变模式化教学为灵活式教学,优化教学全过程

模式化教学将学生的思维牢牢拴住。但是高效课堂模式需要的是灵活式教学,需要教师依据文本需要,灵活运用教法,使学生的思维从一个点散发到一个面。以下笔者从导入、引导探究和引进信息技术三方面解析灵活式教学在高中历史的运用。

1.精心设计导入,为课堂做好铺垫

历史学科具有“固定化”的特点,它不会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历史给学生的印象是呆板的,只能以“背”取胜,因而很多学生对历史提不起兴趣。但历史教师可以寻找历史的“调味剂”,搭建“调味剂”与历史的桥梁,而导入是最为适宜的。以人教版高三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例,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吗?“喜欢。”“你们所看过的电影当中有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吗?能说出电影名和主要故事情节吗?”“我看过《珍珠港事件》、《辛德勒名单》,我看过《战火情天》,我看过《美丽人生》……”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着,课堂氛围不断高涨。“那你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多少呢?有谁知道二战的导火线是什么呢?想知道二战中发生了哪些重大而感人的事件吗?”在学生“想”字的欢呼下,我引入正题,即让我们一起探寻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神秘面纱吧。

2.引导学生探究,激活学生思维

高效课堂的精彩部分是学生自主探究。因此,作为教师,应提供探究、引导探究,将学生内心深层的思维潜力激活。以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运动》为例,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供学生探究。

(1)《》的积极性、空想性和落后性分别体现在哪里?(2)运动有什么意义?从此次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教训?(3)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也创下了历史丰功伟绩,你们觉得它的丰功伟绩有哪些呢?(4)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政权的稳定是建立在农民稳定的基础之上的,那么从运动中,你对解决今天的三农问题有什么建议?以上问题灵活性很大,教师让学生共同探讨问题,激活学生思维。此外,学生还能从问题中得到启发。这就是高效课堂的魅力所在,教师无需用标准化问题束缚学生思维,而是构建开放式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激活。

3.引进信息技术,拓宽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的运用无疑为高效课堂注入了新鲜与活力。但高效课堂要求教师严把信息技术的利用“度”,以发挥信息技术的特有“功效”。以人教版高一历史第四单元第16课的《》为例。笔者课前搜集了典型的图片和战争视频,以课件形式呈现给学生。图片、视频,再加上教师的文字描述,激活学生对抗日的认识,更激活了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如果不依托信息技术呈现图片和视频,仅依靠教师的文字描述,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

三、变教师评价为多元化评价,凸显评价的教育功能

评价具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教师应把评价列入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关键部分,以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以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运动》这一课的评价为例。首先,学生自评。如是否深入探究教师的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等?其次,学生评价教师和课堂。如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是否有探究价值,在探究中教师是否给予恰当的引导等。这个环节有利于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最后,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应是基于学生总体评价的基础上的,并对学生表现突出的地方给予赞美。这就要求教师深挖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实践证明,肯定性评价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助推力。这也是评价的教育功能所在。因此,多方评价让历史高效课堂绽放不一样的光彩。

总之,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对传统课堂的全面颠覆。历史教师需要从观念、教法、评价等方面进行革新,以保证高效课堂的顺利构建。值得注意的是,历史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精力来探索、来创新。只有融合和贯彻打造高效课堂的各个因素,不断变化探索前进,才能真正走上构建高效课堂的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1\]曹琴.培养学生历史阐释能力构建高效历史课堂\[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07).

第12篇

近年来,我们的校本历史教研也开展了。但在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校本历史教研还是显得有些滞后。在我们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有时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将校本历史教研真正落到实处。为此,我个人认为校本历史教研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灵活机动的组织校本历史教研

在我们广大农村中学,由于学校的规模小,历史学科的教师人数少,有的中学甚至只有一两人,以为没有必要开展,或是难以开展校本教研,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俗话说,“政史是一家”、“文史不分家”,我们历史教师在人数过少的情况下,不是可以将“政史”合成一组吗?我们大多数教师都是政史教育专业毕业,历史教学中不是还有许多“政治术语”,也需要“政治教学”吗?如:在讲述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我们说这是由于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引起的。对此,我们可以和政治教师在一起就政史科的“合集”在教学中展开研讨。其次,我们可以参加语文的校本研讨,历史为文学作品提供时代背景,而文学作品则形象的再现历史,比如:在讲日本“明治维新”时,可以联系鲁迅的作品《拿来主义》,日本之所以在近代能摆脱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强国,其原因是善于吸取世界上的最先进文明“拿来为我所用”。平常组织和开展这类校本教研,那我们在历史课堂上讲述历史现象,历史问题时,就会更准确,更形象生动,更有情感味,就会更容易唤起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引起共鸣。这将产生积极而显着的教学效果。

二、 校本历史教研要注重备课和说课

在我们以前的校本历史教研活动中,往往注重的听课和评课,即组织三、五个教师进行听课,课后来一个“蜻蜓点水式”的点评,在这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又本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这不能起到什么实质性的效果。要真正发挥校本历史教研的作用,就要首先做好以下两点。

备课,众所周知,备课是我们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但我们不能像以前一下只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更要备“意外”,即在新课改的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比如,我们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就后废止缠足进行讨论,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说古代封建社会女子大多都缠足,是‘三寸金莲’,那《木兰辞》中花木兰是怎么代父从军的了?” 这对大多数教师来说恐怕都是个“意外事故”。这怎么办,如实回答不知道,还是说花木兰是个例外,没有缠足,如果你选择前者,那可能会降低你在学生中的威信,如果你选择后者,那你是“庸医害人”了。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我们绝大部分教师不能当场解决,这就要我们在备课时要备下“对招”。“众人拾柴火焰高”,此时我们要发挥历史教研的作用,众多教师在一起就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进行预测,或者将以前发生的意外进行总结。正如英国的一位作家所说:“你一个思想,我一个思想,我们彼此交换之后,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

说课,这一环节在我们实际教学中几乎成为真空,这就需要校本历史教研发挥作用了,在开课之前(当然不是每一节课),我们要求教师先进行说课,说说自己对教材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手段的选择,以及教学环节的设计和之所以这样设计的原因。通过这一环节的教研我们可以提前发现教师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便及时加以指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到真正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益。比如:在讲述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苏联改革和解体”这一课时,可以先进行说课,然后其他老师可能会向你提出这样的疑问:1.你补充这么多内容,一节课能上完吗,会不会冲淡教学主题。2.你普遍采用影片展示,是否缺少学生间的互动和讨论。3.对苏联解体的认识是否太拘泥于课本。这就给我们提前打了“预防针”,让我们能顺利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 校本历史教研要加强对教研后记的撰写

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参加历史教研之后,都应该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及时总结自己在教研活动中的感受,并进行自我反思。诸如:我在这次教研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是主动的、积极的参与,还是被动的作为一名听众;我的教学有无同事们所说的“通病”;我是“临渊羡鱼”,还是“退而结网”等等。通过对教研后记的撰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分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提高教学效果,也能使我们在不断的反思中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批判的思维,提高我们作为历史教师应有的专业水平和理论。在这样的教研后记撰写过程中,我们的反思会愈加深刻,这样才能使新课改的理念逐步在历史课堂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真正的落实。

四、 正确处理校本历史教研中竞争和合作关系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每个历史教师都会有自己的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有一些“闪光点”,在参加校本历史教研后都会有一些收获和体会,应该及时写成教学案例,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加以推广。可是,有些教师不愿意将自己的“看家本领”传给别人,害怕别人学了之后,在教学上超过自己,这种“同行是冤家”的迂腐思想是极不可取的。这就需要广大教师能正确看待和处理校本历史教研中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了。

首先,我们要明确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激发自我的教学热情,提高工作效率。要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发挥历史教研的团体作用,加强同事之间的协作,及时进行教学经验交流,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共同提高,最大限度的发挥校本历史教研的作用。在校本历史教研活动中,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有个宽广的胸怀,既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向他人学习,又要不吝于将自己的成果与他人分享。 同行不是冤家,同行是挚友才对,正如林肯所说:“把一个对手,变成朋友,既少了一个对手,又多了一个朋友”,何乐而不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