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2 17:52: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生文化基本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宋杨(1982-),女,天津人,河北联合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馆员;张涛(1982-),男,河北唐山人,河北联合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讲师。(河北 唐山 06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网络文化视域下引导大学生群体主流思想舆论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130316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193-02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文化也相伴而生,其影响大学生群体舆论的作用机制逐渐形成。一般来讲,网络文化是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一切经济、政治和社会现象,是人们使用网络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及其一切相关产物。大学生群体网络文化的基本状态和传播特点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在信息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厘清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大学生网络文化特征,分析其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能够从根本上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个体自主表达思想观点的主要工具,借助对该群体网络文化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网络文化传播范围非常广泛,可以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互联网的影响力扩大覆盖面,进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分布领域。
其次,有利于促进校园的和谐与稳定。对高校网络文化的全面分析,还有助于更好地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走向,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氛围,促进高校校园的和谐与稳定,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最后,有利于提升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素质,构建合格的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队伍。系统研究大学生群体当中的网络文化存在和传播特点,可以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手段保障。促使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全面了解大学生的上网习惯、交流习惯和获取信息的途径,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与机制,确保教育者具有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二、大学生网络文化基本特征
通过文献梳理和实证验证,从网络的一般特点出发,结合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的具体情况,全面总结了目前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
1.世界性和开放性
网络自诞生以来就具备了世界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大学生使用网络也符合网络本身先天的这一特点。具体而言,大学生网络使用没有国界的限制,虽然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只登陆和浏览中文网站,但是快捷迅速的信息传递和转换已经使得中外文网站的主要内容基本上实现了同步更新,国家的界限已经在网络世界当中变得非常模糊;开放性也是互联网的基本特征之一,目前虽然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网络的监管,能够部分控制网络信息,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大学生网络的封闭性只是相对的,而开放性具有绝对意义。
2.交互性和隐蔽性
交互性是网络交流的集中表现,也是网络舆论产生的基本方式,大学生乐于通过网络获得信息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其交互性的认同,也就是说利用网络实现交流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隐蔽性是建立在网络身份的虚拟性基础之上的,数字化的身份以及各种无须实名注册的网络平台的使用,使得大学生出于规避风险和消除表达顾虑的原因而选择虚假的身份参与网络表达,造成了这一特定群体网络文化的隐蔽性特征。①
3.创造性和异化性
由于大学生网络的无限丰富性和海量信息,任何个体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信息,并且在愿意的前提下建立与志同道合的人的交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拓展,为激发个体的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成就了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创造性特征;异化性是普遍存在于各种各样的网络事物之中的状态,也就是事物在网络中走向自己的对立面的倾向,具体到大学生来说,比如纯粹愤青式的发泄、对网络负面信息的恶意传播和过度追求自由而引发的不负责任的言论等等。
4.平等性和虚拟性
在开放的网络环境当中,基于平等的技术条件和信息流动水平(对于个体大学生而言,信息流促成了同样的类似于海平面的“信息平面”,也是同样能力的主体使用网络的相同准入门槛),造成了实质上的优于现实世界当中的平等状态;虚拟性是网络与生俱来的基本特征,对于大学生网络文化来讲,由于青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网络的虚拟性所造成的影响,也就是说青年大学生网络文化中虚拟性的特点对这个特定群体的影响更加深远。
5.大众性和自由性
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大众性是指学生群体和非学生群体网民并非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叠在一起,影响彼此并按照时间维度互相转化的动态过程,同时,大众性也可以理解为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对整个网民群体的文化辐射作用;自由性是指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能够比较自由地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能够约束青年人网络参与活动的硬性手段和条条框框几乎没有,出于自己个性和爱好的网络参与与表达是其主要的实现形式。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从网络文化概念出发,理顺大学生网络文化特征的具体内容,以网络文化特征为探讨角度,论证研究主要观点,分析网络文化视域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在比较宽泛的意义上使用网络文化定义,能够囊括全部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文化特征,并全面分析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1.立足世界性和开放性特征,探讨加强机构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与方式
网络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文化的地区差异,为文化无国界交流创造了条件,同时网络没有任何准入设置,具有完全开放特点,因此,完成舆论引导一定要建立专门机构并培养具有较强素质和执行能力的人才队伍。对于高等学校而言,就是要建立一支能够全天候、全方位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队伍。
2.立互性和隐蔽性特征,探讨加强校园主流媒体建设的途径
交互性是形成网络舆论的先决条件,也是舆论传播的基本方式,隐蔽性导致个体的身份角色隐藏,道德约束力下降和“愤青”情绪膨胀等,因此,实现舆论引导必须依靠主流媒体发出的权威信息,使之能够快速占领舆论阵地,实现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体制化的舆论引导能力和权威信息的被认可程度成正相关关系,也可以认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有效性标志,在某种意义上讲,校园中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能力。
3.立足创造性和异化性,探讨加强重点事件和敏感信息的深度供给
网络的海量信息和全方位交流提升了创造力水平,而这又恰恰是造成异化的主要原因,人们常常用双刃剑来形容网络文化的创造性和异化性特征的极端发展状态,因此,保障正常的舆论引导就要通过鼓励积极的创造性和避免极端的异化性来完成,深度信息供给能帮助大学生建立高度的自主理性判断能力,增强其对消极舆论的“免疫能力”,通过主体对重点信息逐步的了解,确立起对现行体制的深度认同,进而营造大学生群体的良性舆论环境。建立并不断完善良性舆论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功能。
4.立足平等性和虚拟性,探讨加强制度建设,制定相关领域立法工作的具体步骤
网络的隐蔽性导致社会人社会身份的隐没,学生网民个体在技术水平一致的前提下,几乎实现了完全的平等参与和表达,网络空间的虚化、网络行为的虚拟和网络身份的虚拟构成了大学生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因此,需要通过制度和法律建设规范平等的网络主体的权利义务,把主体的平等权控制在不能侵害其他主体权利的范围之内,同时防止虚拟性带来的责任缺失,通过规范大学生网民的行为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通过法律的手段和方式,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秩序,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进行网络参与,逐步强化平等性地位并消除虚拟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5.立足大众性和自由性特征,探讨培养大学生网民责任意识与合格的“网络公民”的具体途径
大学生网民不分年级、性别、家庭背景等外部条件,每个人都能成为网络文化的创造者,不受约束、“为所欲为”,当然网络文化的自由性并非没有边界,但是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缺少纪律和规则的约束,因此,要想对其舆论导向进行控制,同时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要寻求培养网民责任意识的方法,将责任心和积极向上的网络道德内化到学生的上网行为之中,最终培养出能够完全自觉履行网络责任、义务,依法依规行使网络权利的“网络公民”,通过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公民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注释:
①通过我们的调查,当前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倾向于更多的使用同学群体共同使用的“熟人网络”的趋势,但是也没有完全取代带有隐蔽性的虚假身份,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真实和虚假身份共同存在是其网络参与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魏潾.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
关键词:“一带一路”;佳木斯市;弱势贫困群体子女;心理问题;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2-0041-03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既不是实体也不是一种机制,“一带一路”是一种合作发展理念和倡议,中国依靠与相关国家现有的双边与多边机制,凭借现有区域合作平台,借用中国古代历史符号“丝绸之路”,中国高举起和平发展旗帜,中国主动发展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中国与相关国家共同打造政治上互信、经济上融合、文化上包容利益与命运和责任的共同体。
佳木斯是“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建设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佳木斯拥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处于东北亚经济圈中心位置。佳木斯通过江海联运可与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形成东北亚经济圈六国,同时形成与东南亚各国经济大循环。佳木斯成为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佳木斯市弱势贫困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策略研究,运用SCL-90自觉症状量表和自编家长与学生调查问卷对佳木斯市弱势贫困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策略进行调查。
一、“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弱势贫困群体界定
弱势贫困群体界定:依靠自身能力或力量无法满足本人及家庭成员最低基本生活保障,而要国家和社会给予帮助和支持社会群体。弱势贫困群体分为初级弱势贫困群体和次级弱势贫困群体两个层次(见表1和表2)。
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弱势贫困群体家庭大学生基本特征
通过对佳木斯市弱势贫困群体家庭大学生子女调查学习、经济、心理和处境等方面问卷得出如下基本特征结论(见表3、表4、表5和表6)。
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弱势贫困群体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
运用SCL-90自觉症状量表和自编家长与学生调查问卷对佳木斯市弱势贫困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策略进行调查(见表7)。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弱势贫困群体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无论是先天个人因素还是后天家庭教育、学校、社会环境因素,我们都应对弱势贫困群体家庭大学生在思想、性格、心理、行为等方面存在偏差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因人而异,制定相应相应教育方法。
四、“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弱势贫困群体家庭大学生教育策略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佳木斯市弱势贫困群体子女心理存在多方面问题,针对弱势贫困群体子女心理存在多方面问题采取相应教育策略(见下页表8)。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佳木斯市弱势贫困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策略研究从以下四方面研究弱势贫困群体界定、弱势贫困群体家庭大学生基本特征、弱势贫困群体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弱势贫困群体家庭大学生教育策略。通过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帮助佳木斯市弱势贫困家庭大学生放大自己人生,走上健康发展之路,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力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全纳教育 生态课堂 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2
全纳教育作为20世纪90年代新兴的教育理念,在近些年已开始应用于教育领域,它的教育平等思想、建设和谐班级、和谐学校以及建设和谐文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研究探索新型教育模式起到重要作用。生态课堂就是伴随着这样一种理论应运而生的教育思想,它属于教育生态学的微观研究范畴,关注学校与课堂环境,分析学校的校园环境、物质设备、课堂座位安排、分班制、学生亚文化、课堂气氛等因素对教师学生的生活及心理影响,以寻求一个合理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该文意在通过全纳教育的教学理念来解读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
1 全纳教育理论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源于人们对教育民主化的不懈追求,其产生之初是为了尊重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的权利,使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共同学习,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1]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全纳教育已经超出了特殊教育的范畴,拥有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如今的全纳教育理念应用于教育领域体现为一种新式的教学观。
1.1 全纳教育所体现的是一种平等和谐的教育理念
全纳教育提倡每个学生应具有相同的、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不应根据他们在文化、智力、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而进行歧视和排斥。全纳教育还提倡树立人文主义思想,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体现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应当提供给每个学生以平等的机会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中去,平等的给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证明自身的能力,以确保课堂教学在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1.2 全纳教育所体现的是一种交流合作的教育理念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思想,在给予全部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的同时,鼓励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形成一种积极交流、平等对话的教学氛围,以便充分了解到每一位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全纳教育讲求教育的平等性,但作为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来讲,他们的需求也是各有不同,这就需要借助集体的力量来加以解决。同时,其强调“积极参与,改造社会”。
2 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
2.1 生态课堂的内涵
“生”即有生命力的,活着的。“态”是指事物的形状、状态。在此基础上的“生态”就被理解为焕发着生命活力的状态。“生态”的基本内涵为“生命”和“关联”,当这种“生命”和“关联”体现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时空时,课堂生态必然体现为课堂时空内生命体之间及其同环境之间的关联。[2]我们的课堂正是需要这样一种状态,在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充满活力的学习和对话,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生命体验。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看不到太多生态的影子,传统的课堂教学把课堂当做车间,学生既是“原料”又是“产品”,所以有了“合格率”“、优秀率”;把课堂教学当做“工艺流程”,上课就是演示教案的过程。[3]因此,创设有利于学生的积极的课堂生态情境,形成一种师生的平等交流、生生的协同合作的和谐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2.2 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
《标准》将语文教育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人文性,对学生精神领域有深刻影响并形成对语文材料多元的反应;二是实践性,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三是鲜明的民族性,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于学生口语交际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结合初中生自身特点与语文教学特点,将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概括如下:
(1)整体性与和谐性
全纳教育倡导教育的平等性,让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在一起进行学习,这就体现了一种整体的观念,同时创建师生与生生之间平等和谐关系的教育观念,也为生态课堂的创建提供了理论基础。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那么就意味着处于课堂环境中的各因素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具有内在统一性。首先,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等因素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学生作为课堂生态主体,对于自身知识结构的变化一方面取决于课堂生态主体自身学习的形式,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教材本身的性质与课堂生态主体的教授形式,例如:初中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容易被外界事物影响心理和情绪,教室的布置形式,板报的设计样式会或多或少的对初中生的学习情绪造成影响。其次,课堂生态主体之间相互作用也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教师与学生之间会出现双向回应的现象。譬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专制性态度会对学生造成或抵制或顺从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反过来又会对教师的行为起到某种促进作用,这就体现了课堂生态主体间的内在统一性。生态课堂的和谐性就是指课堂中各因素间的和谐,即整体的和谐。如师生间的和谐,学科间的和谐,课内与课外的和谐,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教学目标之间的和谐等等。和谐的生态课堂,不仅会形成学生尊敬老师,教师热爱学生的美好景象,也会使师生间的交流达到相互认可从而产生精神共鸣,在这样一个和谐的教学情境当中,教师和学生的执教和学习能力也将得到最好的发挥。
(2)开放性与生成性
全纳教育所倡导的公平教育理念要求摒弃所有文化、语言、智力等方面的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相同的受教育权利,这体现了一种新型教育的开放性。以全纳教育理论为指导的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开放性首先体现在物的开放性。物的开放性是指课堂中的物不是只局限于课堂空间内的几个物件,而是他们与外界各生态系统也具有相应的联系。其次体现为人的开放性。这主要体现为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彼此敞开心扉,用心交流,在教育学的过程中充分的表达自我,认识对方,从而在精神世界里产生共鸣。初中语文教学的性质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自身的情感体验及与他人的双向交流,因此,这样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再次,开放性还体现为课程的开放性。它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的开放性与课程实施的开放性。这里的课程内容不能简单被理解成教材和课本,而是一种囊括了数字、符号、文字、观念乃至生活的文本体现。初中语文课程更是体现了这样一种特征,在教授过程中,不仅只满足于课本内容和文字符号,而是应该将语文课本内容与当今社会现实和内心情感体验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生成出一种对于知识的全新感悟,才能体现出学习的价值,这便是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生成性特征。因此在这样一种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大胆提出自己的怪诞离奇的观点,从而生成出对于所学知识的独特观点和感受。
(3)协变性与互动性
全纳教育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交流与互动合作,共同营造一种和谐合作的学习气氛。在课堂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体现,在这个平等、民主的生活共同体当中,知识与专长的获得需要借助于每个人的力量的合成来加以实现,通过各自优势的结合,来达到共荣共生的意义。这种协同进化的观点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各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一方的变化会导致一方的协同变化。首先,课堂生态环境与课堂生态主体间的协同变化。例如实践证明,初中学生对于周围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依赖感,周围环境的变化也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情绪的变化。教室墙壁颜色的明亮或灰暗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会产生或促进或抑制的作用。其次,作为课堂生态主体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具有协变性。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交织在一起,教师的情绪变化与精神饱满程度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相应影响,相反,学生的学习态度对老师的教学情绪也会形成一定的促进或阻碍作用。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进步的过程。师生间的交往与互动是基于互惠原则基础上的。更倾向于信息的交流、知识的共享,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对初中学生而言,交往互动意味着个性的施展、思维的发散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初中语文教师而言,交往互动则意味着专业的成长与自我的实现,而不是时光的消耗。这种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是构成生态课堂这一平衡系统的必备
条件。
(4)平衡性与可持续发展
全纳教育思想成长至今,已将公平合作、平等和谐、开放交流等教育思想深入到各个教学领域,最终目的是通过这样一种教育制度为学生提供一种生态平衡的学习环境与成长环境,并长期进行达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生态课堂遵循着生态平衡规律,即各个因子和谐、平衡才能发挥各组成要素的正常功能,并由此产生整体功能的放大效应,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目的[4]。生态课堂所体现的这种良性循环关系,告别了知识霸权的统治,使人的身心得到均衡、平等以及持续的发展。
人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减少对外界的依赖性,从而提高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在这样一个师生、环境、课程、教学共同发展、相互适应的过程中,使得课堂具有了蓬勃的生机,生命不止的循环、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学生处在逻辑思维初步确立的过程中,对于课文课程的学习更多的有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同时在形成中对于教师的教授又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这样就更需要一种良性的互动与交流,来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从而形成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王天平,金玉梅.论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实施[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4(2).
[2] 杜亚丽.关于生态与生态课堂的解读[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关键词:企业文化;高校;后勤
中图分类号:G51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4-0198-02
一、文化
本文在狭义的文化范围内展开讨论,并进一步阐释文化是一种基本稳定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共同体的价值追求,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构成的统一体。
按照这样对“文化”的界定和阐释,文化应具有如下五个基本特征:第一,特有性。文化是人类自身的创造物,也就是说,离开了人类活动,一切都谈不上。动物有活动,我们不能说动物有文化,文化只是人类的特有物。第二,标志性。文化反过来规定人类自身的行为,成为人类集体行为的标志。也就是说,没有这种标志性,文化也就失去了意义。第三,稳定性。文化是人类对自身需要的一种反映,它建立了人类满足需要的恰当模式,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除非生存环境改变较大,否则它将维持和传承下去。第四,约束性。在人类的行为模式生成过程中,文化对于这种模式寄予很高的期望,赋予其特殊的价值符号,并且成为约束人类行为的规范,这种规范成为相互认同的基础。如果不能遵守规范,往往会使越轨者受到惩罚。第五,民族性。文化是一个社会共同体的生活样式,演化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民族的价值信仰和民族情感寄托,从而产生巨大的民族内聚力。因此,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本质的人文特征。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甚至有许多有识之士认为,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是一个国家的根本竞争力。他们认为,科技显然重要,但科技决定于具有一定观念的人,因而,决定人的观念才是最重要的。在观念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决定人的行为方式,科技活动只是人的行为方式层次,而一种文化的核心就在于它的价值观念体系。因此,文化才是最具有竞争力的因素,是最根本的竞争力。
二、企业文化
成功的企业必然得益于成功的文化。先进的企业之所以能够战胜落后的企业,就是因为先进企业的文化比落后企业的文化更能适应竞争的要求,更具有生命力的缘故。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以“企业文化”为管理核心的管理理念,其背景是日本企业的异军突起。有学者对日本企业与美国企业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了美国企业更多地重视企业技术、规章制度、组织机构、财务分析等“硬”因素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而在日本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企业目标、宗旨、信念和价值观等“软”因素则相对更为突出。随着日本企业的竞争优势逐渐体现出来,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管理理念逐步得到广泛认同。今天,人们普遍认为,没有文化的企业,一定是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更谈不上发展。一个优秀的企业,就是要创造一种能够使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感,一种能够促进员工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一种能够积极地推动企业创新和变革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其基本特征已经显现出来,它除了具有社会文化的一般特征外,还有自己独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企业文化是富有鲜明个性的。亦就是说,企业文化不具有通用性。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环境条件、发展目标、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文化传统,每一个企业家都有自己个性化的品格,个性化的价值观,个性化的管理理念以及个性化的处事风格,这就决定了在不同企业家的引领下,在不同企业的独特环境中产生的企业文化是必然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的,是不可复制的。企业文化只有这种不可复制性才能真正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二,企业文化是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的。建设企业文化,唤起企业员工的主体意识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达到管理与被管理的科学统一,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和变革,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企业本身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企业经营基本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员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及自身价值的最充分体现,而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就是给企业提供实现其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土壤,落脚点是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因此,任何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服务的。这就是说,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是服从于、并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企业功利色彩。第三,企业文化是具有充分的人本性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哲学和理论,它的诞生是企业管理发展史上一次具有伟大意义的划时代变革。它标志着企业管理已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与过渡,其核心之点在于企业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坚持重视人、强调人、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关心人、培养人,把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工作和整个过程都纳入以人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始终坚持人是企业的主体和财富的主人,在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同时实现企业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人本性的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三、高校后勤企业文化
高校后勤企业是社会企业的一个特别部分,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产物,绝大多数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因此,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大大晚于社会企业文化建设。那么,什么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呢?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在高校后勤“三服务(为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服务)、三育人(管理、服务、环境育人)”的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教育导向和经营理念双重功能的,以移植组合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的,激励高校后勤员工责任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同时它又是受社会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以高校后勤职业道德、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这一文化通常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后勤企业文化的核心层,又称精神层,是指高校后勤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职业道德等,包括企业精神、企业最高目标、企业经营服务哲学、企业宗旨和企业道德等五个方面。这一层次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灵魂,是其他两个层次的基础和原因。第二层次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制度层,又称基础层,主要是指高校后勤企业的员工在经营服务活动中所遵循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实际上是对高校后勤企业员工和企业本身产生规范性和约束性影响的部分。第三层次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形象层,又称外表层,它是企业精神的载体,它往往能折射出高校后勤企业的服务思想和经营管理哲学等。
关键词:藏族舞蹈;基本特征;创新发展
藏族舞蹈是在藏族人民的生产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不仅具有强烈的审美特征,而且蕴含了藏族丰富的文化。例如,藏族人们的生活历史、性格特征、审美情感等等。我们在欣赏藏族舞蹈的同时,不仅可以获得美的享受,还可以感受到藏族人们的生活气息。对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进行探讨,并分析它的发展路径,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1 藏族舞蹈相关概念及其分类
(1)藏族舞蹈的含义。我国民间性的舞蹈,大致可分为“谐”和“卓”两种类型。藏族舞蹈就是一种以“谐”的形式流传在藏族民间的一种集体式的歌舞。藏族舞蹈的类型主要又分为四种,即《果谐》《果卓》《堆谐》和《谐》。后来藏族舞蹈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以及队形变换等内容。在这些新形势下,藏族舞蹈逐渐发展成了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以劳动形式展现出来的歌舞。这种劳动式的歌舞形式发展至今,已经被表演者们搬上了舞台,并逐渐演变成了我国历史上纪念生产劳动的一种艺术形式。
(2)藏族舞蹈的分类。从总体上来看,藏族舞蹈大致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自娱自乐为主的民间性舞蹈;另一类就是带有宗教性质的舞蹈。例如,《羌姆》,是寺院用来祭祀的舞蹈,这种类型的舞蹈就是宗教舞蹈的典型代表。这两种类型的舞蹈,有着部分共同的特性,也有着许多不同之处。无论是自娱自乐性的舞蹈,还是带有宗教性质的舞蹈,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并且这两种类型的舞蹈在表演过程中,都能体现出一种优美而潇洒的姿态。但是这两者类型的舞蹈又有着许多不同之处。例如,《羌姆》和《果谐》中的圆圈歌舞或者《堆谐》中的踢踏舞,在舞蹈的表演形式上、道具的使用上以及表演者的装束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2 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
有位著名的藏族舞蹈家,用“颤、开、顺、左、绕”这五个字概括出了藏族舞蹈的动律以及形态特征。
(1)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特征。藏族人民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高原地区属于一种高海拔、低氧气的环境,藏族人们在高原上生活着,就免不了要背着重物上山、下山。众所周知,背着重物上下山是需要很大的力气,时间长了,藏族人们就习惯性地膝关节发力。因此,藏族人们在跳舞的过程中,通过膝关节有韧性、有节奏地上下颤动,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颤动感和韵律感。观众在欣赏这种形式的舞蹈时,会发自内心地体会到一种看似不紧不慢,却又绵绵不断、有条不紊的感觉。这种一张一弛的舞蹈形式,带给人不一样的美的感受。例如,藏族人们通过脚和膝盖的迅速颤动而表演的踢踏步,在给观众带来无限乐趣的同时,也使人轻松自在,顿感身心舒畅。
(2)藏族舞蹈的基本形态特征。藏族人们在跳舞的时候,无论是落脚还是出腿动作,都以外开为美。例如,藏族舞蹈中的抬腿、踢腿以及跨腿、抛腿等动作,都会出现外开的脚型。另外,除了外开美,藏族舞蹈还具有很强的协调美。例如,在藏族舞蹈中,有不少动作是通过同手同脚来完成的。也就是说,藏族舞蹈的表演者在跳舞过程中,会经常使用手和脚顺边的运动。如果不从舞蹈的审美角度出来,我们会认为同手、同脚是一种很别扭的动作,但实际上,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顺边的运动是藏族人们在跳舞时用来保持协调感的一种方式。另外,在藏族舞蹈的表演过程中,女子比较注重前倾、垂臂等形态特征,力求通过肢体动作语言来给人一种典雅含蓄的美感。而男子则比较注重用懈胯、垂臂等体态特征,来表现一种豪放、粗犷之美。从以上这些特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藏族人们豁达开朗以及充满自信的性格。
3 藏族舞蹈的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
(1)藏族传统舞蹈与现代舞相融合。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新的舞蹈形式不断地产生。藏族舞蹈作为一种传统的舞蹈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新时期,我国传统文化想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应该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因此,藏族传统舞蹈就应该与时俱进,与现代舞相结合,吸收现代舞中的优秀成分,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从而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另外,藏族传统舞蹈与现代舞相融合,让现代舞继承藏族舞蹈中的精华部分,这不仅能够弥补现代舞中所缺失的文化内涵,还可以使藏族传统舞蹈中的优秀文化得到继承与发展。总之,藏族传统舞蹈与现代舞相融合,可以帮助藏族舞蹈吸引更多现代人的眼球,从而推动藏族舞蹈的可持续发展。
(2)藏族传统舞蹈与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相融合。藏族舞蹈作为一种有韵味的形式,需要审美者的关注。在当今的物质经济时代,藏族舞蹈要想吸引观众的眼球,就一定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以及人们的审美情感。舞蹈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物质条件来支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藏族传统舞蹈与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相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艺术需求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不能一味地追求市场需要而忽略艺术本身的韵味,但也不能将关注的审美情感置之度外。因此,将藏族传统舞蹈与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相融合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4 推动藏族传统舞蹈创新发展的主要措施
(1)加大对藏族舞蹈团体的扶持力度,培养专业的舞蹈人才。藏族舞蹈表演出来,就需要专业的舞蹈人员,而这些高素质的舞蹈人员都需要通过专业的训练培养出来,培养这些舞蹈人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因此,要想培养出更多专业的舞蹈人才,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大对藏族舞蹈团的资金投入。其次,要扩大藏族舞蹈的影响力。例如,在各大高校积极开展藏族舞蹈课程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将藏族舞蹈教授给学生。
(2)借助各种媒介,加强对藏族舞蹈的宣传力度。藏族舞蹈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是藏民族人们生产劳动的智慧结晶。藏族人们通过舞蹈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以及传承藏民族的文化。与汉族舞蹈以及其他少数民族舞蹈相比,藏族舞蹈具有其独有的特征,象征着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藏族舞蹈的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影响力,让藏族文化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例如,借助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传播媒介,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感受到藏族舞蹈的艺术魅力。
5 结语
藏族舞蹈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中,感受到藏民族人们的生活状况。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推动藏族舞蹈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我国舞蹈文化获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孙婕.藏舞中膝关节发力特征及带来的舞蹈韵律探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04):148149.
[2] 宋瑞江.从《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看藏族舞蹈的现代特征[J].艺术教育,2009(03):97.
[3] 尕藏.浅谈对藏族舞蹈中核心动律“屈伸动律”形成的几点思考[J].文学教育(中),2010(02):4748.
【关键词】足球游戏 大学足球教学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98-01
随着足球教育在大学足球教育中的受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通过多种方式增加足球教学的效果受到教育界更多的关注。与此同时,寓教于乐一直是教育界提倡的教育方式,其既能提高学生的课程成绩,又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足球游戏的加入对于大学足球教学活动就具有明显的价值。
一、足球游戏的特征
大学足球教育对于足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将足球游戏融入到足球教学中会有助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发展。其中,足球游戏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特征:
(1)足球游戏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因为足球教学中穿插的足球游戏项目都是根据课程的要求具体设置的,所以具有灵活性和变通性,并且根据教学中的人数、器材和场地的不同都会有所不同,在课前热身、课堂技术、战术、后期整理中都可得到有效的应用。
(2)因为足球游戏的设定是为了配合足球教育,教育性首先是足球游戏需要具备的基本特征,因此不能像一般的游戏一样随意、自由,要注意一定的课堂纪律性。足球游戏的内容也要有助于足球的教学工作,以及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和品德修养。
(3)足球游戏既然作为一种游戏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又因为体育运动本身带有一定的竞技性,通过小组比拼的形式,将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游戏的形式迅速应用到实践中去,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老师和同学间的互动能增加师生关系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足球游戏在大学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足球游戏在课堂的应用策略
在足球教学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能将学生的身体调整到快速适应运动的状态,减少运动受伤的几率。以往的热身运动都是简单的拉伸、慢跑或者体操运动,枯燥乏味。教师可以应用足球教学中的足球小技巧来作为热身运动,既能达到热身的初期效果,还能巩固所学知识。教学中学生容易在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后觉得枯燥无味,因此加入足球游戏环节能及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知识的吸收力,还能改善学生的疲惫状态。足球教学中往往伴随着高强度的训练,足球游戏能让学生暂时缓解疲惫的状态,调节神经兴奋度。例如: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接球颠球的形式传递下去,以小组成绩的形式奖励速度最快的小组,这样既能放松心情,还能强化课堂教学内容。除此之外还有两人争球、接抛球游戏等。
2.足球游戏在足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足球游戏如果能合理地融入到大学足球教学中,就能改善传统足球教学中训练强度大、技术教学单一和学习中氛围枯燥的问题,将寓教于乐的优势在大学足球教学中展现出来,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大学足球教学中的技术训练主要是在巩固中衔接新的足球技术,长时间的单一技术训练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那么融入足球游戏环节,就能在技术巩固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针对投球技术可以添加头球传递、顶准游戏等,能有效提升学生触球概率,集中学生注意力。
3.足球游戏在足球战术中的应用策略
足球本身作为一个团队型的运动项目,对团队的配合、战术转换和执行要求高,所以在大学足球教学中对战术的培养至关重要,战术教学要在实战中才能增加战术的要点,那么足球游戏就能帮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懂得如何将战术应用在足球比赛中。在足球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同学通过“三对三”、“二过一”、“攻堡垒”等足球游戏深入了解战术安排,加深对足球比赛中各种战术的理解,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提高实战能力。
4.足球游戏在整理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因为足球教学活动需要高强度的运动和训练,因此课堂后期学生很容易集体疲劳,这时需要放松身体才能缓解身体压力,整理活动能有效改善学生疲劳,调节神经兴奋度。否则运动产生的乳酸积聚在肌肉内对身体具有损耗。例如可以在课堂结束前将学生按小组分开后进行小范围的颠球技术比拼,既能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又能通过竞争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在放松中添加友谊性的小比赛,增加团队协作意识。
综上,足球游戏可增加战术实战性,对于所学技术有很好的实践应用,对于整体战斗力的提高很有帮助。因此要提倡大学生足球教学中适当加入足球游戏,丰富足球游戏的多样性,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同时改变枯燥的训练项目,实现更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人们关注的亮点之一。高中生学习呈现出自主意识增强、拥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竞争与合作并存、问题意识增强等特点,通过高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策略的研究,能够探明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基本特征与内外部影响因素,有效地帮助高中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提升高中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人们关注的亮点之一。学会学习,学会思维,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但是在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学习方式的认识尚不十分清楚,盲点较多,更谈不上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再加之受制于高考升学及高中阶段办学思路的制约与影响,高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其相关研究还难以真正实施,其必然影响学习的进程和效率,并在某种程度将制约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化。对于高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分析学习方式与学习效果之间某种必然性的联系,更好地指导高中阶段的教与学。探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策略,目的在于认识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基本特征与外部影响因素,争取有效地帮助高中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
二、高中生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高中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社会接触面渐广,社会交往更频繁,学习内容比初中生更复杂、更深刻,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促使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加快。其认知结构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了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因此,高中生的学习方式有着与小学生、初中生和大学生学习不同的特点。
1.学习的自主意识增强
自主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自主性要求学生逐步确立主体意识和观念,培养独立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内驱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依赖性减少。相关研究表明:学习的自主意识较强的学生能够相信自己的判断,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不对教师的话言听计从,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以及辅导材料等。
随着高中学生心理的发展和升学压力的增加,学生认识到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与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密切相关,高中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的动机更强烈,学习的社会责任感增强,能主动地制订计划,较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有意识地进行持久的学习,并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控并排除各种干扰。他们常能自觉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不断地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教训。
2.拥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
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仍以掌握系统的、理性的间接经验为主,但他们也注意向社会学习,开始重视把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形成知识、能力和个性的协调发展。高中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速度并重,懂得对不同学科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力求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把对所学知识的吸收理解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
由于高中生都具有自己独立认识世界的方式、态度,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身心发展水平、智力结构、认知方式,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气质、性格、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不同,致使他们的学习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不可能都按照相同的学习方式去学习,但在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步积累了相关知识学习的经验,基本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套学习方式和技巧,建立了一定的学习理论体系,并且趋于完善。
3.学习活动表征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局面
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强调知识的积累、自身能力的锻炼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基于对以上几个目标的追求,并且受制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学习环境的局限,很多时候出于个人的利益,他们会表现出利用已有的条件抢占有限的学习资源来强化学习中的优势,再通过学习的优势进一步去占有好的学习资源的行为,这就出现了竞争。合理的学习竞争是有益的,它能够产生一定的危机感,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加强自身能力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能使学习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竞争的出现同时也伴随着合作的产生。合作性要求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融人所在群体的学习活动中,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时,展开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高中阶段的课程比较繁多,难度增大,任务重,学生经常会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而有些问题在短时间内还解决不了,这时就要寻求别人的帮助。相关研究表明:有86.36%的学生在当同学遇到困难时都会选择“会详细耐心的解答,既帮助同学,也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这说明学生既愿意得到同学的帮助,也愿意帮助同学,能够认识到学习中合作的互惠互利,并没有因为学习中的竞争而相互保守。
4.问题意识增强,批判性思维水平提高
现代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由发现问题为起点到解决新问题为终点的过程。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特征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是否能够或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问题解决方法的能力。高中生生活经验增加,科学知识增多,其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也明显增强,对事物了解得更深人。他们能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结构,不再对书本上或老师讲授得的知识一味地全盘接受,开始拥有自己的观点并敢于批判和怀疑原有事物或他人观点的不足不妥之处,并能按照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方案、检验假设的完整过程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三、高中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策略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系统工程,对于高中生学习方式变革策略的讨论,应从理论与实践进行两个层面考虑。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的过程,需要从变革文化观念、学校家庭氛围、教师能力等各个方面做起。
1.发挥文化因素对学习方式塑造的积极作用
由于文化是长期以来积累在人们内心的基本假设和信仰,因而文化对人们的观念、认识和思维方式等具有弥漫性的影响。这种弥漫性既表现为它对身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表现为它对人在所有问题上的观念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基于思维方式的文化传统对学习方式的影响往往更为直接、更为明显、更为久远。
影响高中生的文化因素主要是学校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稳定、具有封闭与保守的特征,并且贬抑变化,忽视反思、批判与创新。在我国教育中,教师权威化、专制化,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经典等取向与这种文化如出一辙。因此从学习方式的变革来看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学校文化,首先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外界新的文化思想和思潮,积极地、批判性地汲取其精华部分,使学校师生在与不同文化的接触中扩大视野,进而以开阔的心胸去理解、选择和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其次是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校内的革新和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是其日常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及其成员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这些生活方式的变革,才会有真正的变化产生。
发挥文化因素对学习方式的作用的另一个重要策略是转变教师的观念,而反思是转变观念的最主要方式。一方面是进行课后小结通过集体的力量改进;另一方面是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调查等方式对其背后隐藏的观念进行理性的、深刻的剖析和反思,探索新的观念和相应的教学行为。
2.变革评价制度,建立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
评价制度是调控学习方式的杠杆,从学习方式的变革来看,变革评价制度主要涉及改革传统的高考体制,建立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高考是我国传统教育评价的典型代表,也是影响学校教与学改革的最大因素。现行高考的最大特点是,以学科考试分数的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以纸笔测验作为唯一形式。但新课程所强调的是合作、探究和发现的学习,因此,要“回归”多样的、主动的学习方式,所以变革考试制度首先应重视学生的平时表现,加强学生对多种多样学习方式的重视,并通过这些方式培养起相应的学习能力。其次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做能否升人大学的一项评分重要因素,促使学生在学习以外的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科技活动、校内活动、校外活动、个人兴趣爱好等方面有更全面地发展,帮助学生从“听讲型”的学习方式向“实践型”的学习方式转变。
高考制度的改革还应朝向实行多元、多维评价体制的方向发展,建立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另外,这种完整体系的建立也要求我们不断丰富现有的评价手段,要积极借鉴和运用质性评价,增强对学生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3.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形成和发展积极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高深知识 基本特征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45-02
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基本素材和实践对象,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中最抽象、最普遍和最简单的基本概念,它内在蕴含着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切矛盾,高深知识的存在决定了高等教育活动的存在,高深知识的发展变化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与变革的价值取向。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会有把高深知识看作高等教育学逻辑起点的一系列研究,这其中以薛天祥、王洪才、高耀明教授等为代表,学习马克思确定“资本论”逻辑起点为商品的经验,探寻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以林杰为代表,仿照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和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用公理化方法确定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但将高深知识作为高等教育学逻辑起点的研究至今还较少,并且不成熟,而本文将主要探寻高深知识的基本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高等教育发展与变革的内在影响,为上述研究做一些探索和准备。
一 高深知识的分类
“知识可以划分为基础与高深两个层次。19世纪英国教育家马克・帕蒂森指出,在所有的学习科目中,都存在基础和高深之别。基础的部分可以以规则的形式来教条式地加以讲授。在跨越基础教学阶段之后,我们便进入了高深学问的领域”。
有许多学者对高深知识进行了分类,这其中有学者从大学的育人功能出发,把高深知识划分为文化陶冶的高深知识、专业教学的高深知识两种类型。在专业教学的高深知识中又包括高级社会专业人才的训练及科学研究人员的培养两个方面。也有学者将高深知识分为以学科为基础的知识与操作主义的知识、4W与6W的知识、企业化的知识、实践的知识、复数的知识,并且进一步认为知识的扩展带来高等教育质量范式的转换。要求高等教育改变传统的质量观,采用和接纳多元的质量观、发展的质量观、人文的质量观、适应性的质量观及实践能力的质量观。还有学者认为,在当前高等教育中主要的应注重两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一是学术知识与能力,它是在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之上孕育而生的;一是操作知识与能力,从讲求绩效尤其是像公司讲求经济绩效的基础上来理解的知识与能力。
另外,还有学者对高深知识的外在特征进行了大致的描述,认为高深知识是知识中比较高深和深奥的部分,高深知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之中,高深知识的内涵是不同的,其边界会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和知识价值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二 高深知识的基本特征
1.深奥性
笔者认为深奥性是高深知识最根本的特征,高深知识之所以称其为高深知识,那就注定高深知识一定是我们的知识材料中处于顶端,并且复杂的知识,它可能是复杂的规则知识,甚至可能是超越规则的知识,这就要求高深知识的掌握者具备一定甚至很高的智力和理解力,并且要经过极大的努力才能获得、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所以高深知识的深奥性注定了高深知识永远是少数人的特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今大学生的迷失和失业问题。知识的普及与社会的进步要求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深知识会大众化甚至普及化,当今许多大学生高等教育失败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态度不端正和努力不够,但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其智力和理解力水平达不到那样一个高度,以至于其即便有端正的态度和足够的努力,还是会因为自身智力和理解力的不足产生迷惑和苦恼,导致其学业的失败。
2.专业性
在当今社会的高深知识中,专业性是其最明显的特征。“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是以学科为单位建立起来的。各学科之间又有不同的知识发展逻辑,有不同的学科研究对象、有不同的研究方法、有不同的学科理念、有不同的学科学习研究模式,这些学科之间的差异形成所谓的‘范式’。不同学科之间不同的范式导致了隔行如隔山,导致了大学组织的松散联合结构与权力的底部厚重。”以上所叙述是不同学科之间是有本质不同的,但同时我们又要看到有些不同学科之间又是有联系的,如我们经常说的“文史哲不分家”,有些学科之间是有共同理论或实践背景的,而有些学科之间即使没有共同的理论或实践背景,但它们之间是可以单向或双向促进和影响的,如哲学、伦理学、文学等基础学科或通用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影响,所以我们既要学好专业知识,又应尽量从整体上把握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
3.开放性
只有开放性才会使高深知识进行传播和交流。在传播和交流中,开放性会使相同领域或不同领域的高深知识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融合从而使同一思想或理论流派的思想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更重要的是,开放性也会使相同领域或不同领域的高深知识相互冲突、相互反驳、相互批判,从而保持不同思想或理论流派的独特性和个性,促进学术争鸣,在争鸣之中使整个学术体系不断完善和进步。因此高深知识一定是开放性的知识,封闭性和专断性的知识即使在一定时期内属于高深知识的内容,但由于其无法传播和交流,必然导致其理论假说或理论体系停滞不前,最终被高深知识体系所抛弃。因此高深知识一定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向前发展和完善的,要想处于知识材料的最高层,它就一定不能停滞不前。
4.缄默性
1958年,英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缄默知识”的概念。而这种缄默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个体的生活境遇,是一个人的认识立场、观点或模式,其包括一个人的理想和信念、态度和精神、经验和技巧。波兰尼对缄默知识特征的总结给了我们认识缄默知识的一个视角,但笔者认为高深知识的缄默性是指高深知识的不易言说性,而不是不可言说性。由于高深知识是复杂的规则知识,甚至可能是超越规则的知识,所以任何高深知识都具有一定的缄默性,即不易言说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深知识就真的无法言说、无法传递、无法反思。只是要想使高深知识能够更加有效地言说、传递和反思,需要教师不断地反思自身缄默知识体系,即自身的生活境遇,认识立场观点和模式以及自身的理想信念、态度精神与经验技巧,使自身的缄默知识体系显性化,从而以有益的缄默知识(如科学的理想和信念、科学的经验和技巧、科学的态度和精神)为指导,使高深知识的缄默性显性化。
三 高深知识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变革的现实意义
1.在高等教育的目的更加注重高深知识的研究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难以准确言明和定义的,由于当今高等教育传递和研究的基本材料是高深知识,所以我们可以从高深知识的角度出发,对高等教育的目的进行合理规定,即注重高深知识的研究、获得、理解、掌握和运用。在这五个环节中,第一个环节:研究,是我们经常强调却一直落实得不理想的环节。要落实与推进研究,我们首先需要的是与众不同的灵感和思维方式,而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灵感和思维方式会推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辩证思维方式的形成;其次研究需要我们有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这又会促进我们实践能力的向前发展;再次研究需要我们有交流、合作精神和自我反思能力;最后实践成果最终证明和发展了我们的创新能力。
2.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大通识课程的课程比例
当今时代高深知识的专业性越来越强,但同时人们意识到有些高深知识是有联系的,并且所有的高深知识是有共同学科基础的。增加通识课程并不意味着不加选择地随意添加课程内容,我们所要选择的通识课程内容,最终是要促进专业课程高深知识的深入学习,促进自身学科背景、思维方式、方法论和技术体系的发展以及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3.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更加注重高深知识的缄默性,多采用直观化、实践化及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高深知识的缄默性,即不易言说性,要求我们在组织高深知识材料和选择传递高深知识方法时,要更多地关注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增加高深知识中各个要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好地体验、领会和思考高深知识。与此同时还要增加丰富多彩的社会、科学、艺术实践,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高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地交流、合作与反思,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素质、能力及个性的全面发展。最后,还要关注学生之间不同的生活经验,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不同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尊重学生对高深知识的每一个独特理解,鼓励、支持其个性化的理解力和其与众不同的探索方式,从而使其缄默知识体系更加完善,个人素质的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倩.高深知识: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J].现代教育科学,2005(7)
[2]张东辉、董成武.从高深知识的视角解读19世纪后期的大学规模扩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4)
[3]黄启兵、毛亚庆.高等教育质量的知识解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6)
【关键词】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
师生关系既具有规范性,又具有社会性,它受到不同社会发展背景和文化背景的深层影响,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师生关系萌生出更多的平等、对话和共生的发展因子,但社会变革也带来了人们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变化,师生关系中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也不断出现,甚至还出现了局部意义上的越轨和失范。
1.构建"创造性"的师生关系
在目标模式上,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应该是一种建设性关系,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学习,适应毕业后工作和发展的需要。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输出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双方均成为知识的创造者,这是学习型校园的基本特征。
在学习型的高职院校中,师生共同构成一个学习体,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师生共同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学校成为车间、教师成为项目经理、作品成为产品。在这种环境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工作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及环境意识,使学习成为一个创造过程。学生不再是仅仅根据教师的要求修改工作和学习方法,而是与教师一起共同修改目标和方案,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师生都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接纳、赞赏、争辩和反思,共享经验和成果。
2.构建"伙伴式"的师生关系
在交往模式上,高职院校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伙伴是关系,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以人际交往为基础,建立起的一种互助互爱、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平等关系。在伙伴式的师生关系中,师生能够相互接纳、相互认同、相互尊重,愿意在一个共同体中学习和生活,不仅进行学习和工作内容等信息的传递,也伴随着对学习过程和生活环境的共同体验和共同态度,形成一致的价值观。
合作是伙伴式关系的主要特征之一,也就是在平等基础上承认个性差异, 相互取长补短、齐心协力,实现共同的目标。这种合作建立在对问题的引导与探索的基础之上,学生是计划、实施和评价的参与者,完全摆脱了被动接收任务信息的地位。
友爱是伙伴式师生关系的另一主要特征,双方共同面对困境、共同分享成功喜悦,在真诚信任的基础上实现理解和沟通。
3.构建"互动式"的师生关系
美术教科书是美术教材的主体,美术教材的解读要从解读美术教科书开始。解读美术教科书要对文字和图片进行深入的解读,从中寻找编制教科书所依据的课程标准要求,在整体的教材结构中把握局部教学的目标定位,从而根据课程标准、教科书本身的要求及学生学习实际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目标在学生的探究实践中得以实现,学生美术素养得以建构形成。本文试以浙美版第八册第8课《年年有余》一课为例,谈谈美术教科书解读的四条途径。
一、粗读教材了解图文信息
美术教科书一般以大篇幅的图片配上简洁的文字进行编排设计。美术教科书的解读,就要从这些简单的图文开始。
教科书中的教学图例基本包括生活情境图、美术作品图、辅助认知图、方法步骤图、学生作业图、学生活动图等。《年年有余》一课中,主要呈现了美术作品图——《鱼纹彩陶盆(西安半坡出土)新石器时代》《连(莲)年有余(鱼)(木板年画)》和没有具名的陶鱼纹盘两幅;辅助认知图——《西安半坡鱼形纹样》和《鱼的基本特征》图;学生作品图——一件鱼纹装饰的圆形作品和鱼纹排列的方形作品(如图)。
文字除美术作品名称简介和《鱼的基本特征》图中指出各部位名称及《西安半坡鱼形纹样》的描述文字外,主要有如下内容:(课题)年年有余。(学习目标)了解中国传统鱼纹的设计内涵,培养民族文化情感。(提出问题)古代人为什么把鱼纹描绘在陶器上?你知道在画中,胖娃娃手中抱着大鲤鱼象征什么吗?(想一想)这些鱼的纹样与一般画的鱼有什么不同?(提示)描绘鱼的形态时,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对鱼的某些部位进行概括、夸张。(学习建议)设计鱼的纹样;用鱼纹作为圆形内的装饰。
通过粗读教材可以掌握本课教学的基本着眼点:让学生通过鱼纹了解谐音文化等传统文化知识,欣赏彩陶鱼纹感受独特魅力,同时学习用概括夸张的方法设计鱼纹并用鱼纹装饰圆形。
二、兼顾整体准确定位目标
美术教科书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制,整套教材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的某个单元或某一课都是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一个节点,在教学时要把它放在教材整体的设计上去分析,不能把这节课孤立地进行研究分析。《年年有余》一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综观浙美版整套小学教材,从教学内容与知识结构上与《年年有余》有联系的课如下:
从上述内容的罗列中可以看出,对于鱼的结构等知识学生已有学习积累,不必再做研究分析,本课作为设计应用领域只需根据教学的需要点到为止。而对于彩陶的知识,在本册及以后的课中将安排专题的欣赏和探究,本课也不必在这方面深入挖掘,只需让学生有个粗略认识即可。在设计应用领域,单独纹样的设计是第一次涉及,如何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创作出单独纹样是本课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本课按照提示主要是借鉴彩陶鱼纹的设计手法学习概括和夸张的表现方法,而在第十册的装饰纹样一课中,则是在本课的基础上综合学习运用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等手法设计装饰纹样。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学习过圆形物的装饰练习,因此本课学习用鱼纹装饰圆形有一定的基础,而在第十册、第十一册中分别安排了适合纹样的专题学习内容,其中适合纹样有专门安排设计圆形纹样、方形纹样的学习建议。从教材整体的结构中综合联系地去分析,《年年有余》这一课的教学设计能够符合教材整体的关系,就能够比较准确地定位出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三、深层解读厘清教学思路
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仍旧要回到本课教科书的分析,从对教科书的深入分析和解读中确定教学的思路和对策。在教学设计时仅仅利用教科书中的素材是远远不够的,书中的素材只为我们提供了范例和典型,给我们的教学设计提供指引和提示,备课时要在教材的引领下挖掘充实素材展开设计。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需要安排对传统鱼纹设计内涵及谐音文化的认识、西安半坡鱼纹欣赏感受及其中概括夸张手法的理解、应用概括夸张手法设计鱼纹及用鱼纹作为圆形内装饰的作业练习等主要教学环节。
一般本课教学都从谐音文化导入,在了解谐音文化时只借助《连年有余》一图是远远不够的,可以通过让学生在《年年有余》的背景音乐中观看超市挑选鱼形中国结、剪鱼纹窗花、年三十最后一道菜——鱼等图片,引出鱼的话题并出示《连年有余》图,让学生讨论图中形象的象征意义,从而让学生了解“鱼”和“余”“莲”和“连”谐音,蕴涵美好吉祥的含义,教师还可以通过“福到”“喜上眉梢”等图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传统谐音文化的内涵。在接下来欣赏《鱼纹彩陶盆》时可以增加各种类型的鱼纹彩陶作品,观察器形的特点及鱼纹画在器物的什么部位,通过讨论古代人为什么把鱼纹描绘在陶器上以进一步了解传统鱼纹的设计内涵。
设计鱼纹的方法主要借助西安半坡彩陶鱼纹图来学习,从中掌握概括与夸张的方法,这也是教学中的重点。概括与夸张的前提是抓住鱼的特征,因此在欣赏分析彩陶鱼纹之前,有必要让学生结合鱼的图片和教科书中的《鱼的基本特征》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鱼身各部分的特征。通过彩陶鱼纹与真实鱼的对比,让学生清楚地了解鱼身及各部分形状有什么特征,鱼身鳞片有什么特征,鱼鳍的结构有什么特征……为概括、夸张手法的运用做个铺垫,让学生知道鱼纹运用了化曲为直、化多为少、变复杂为简单的概括手法,以及大的更大、长的更长、圆的更圆……的夸张手法,同时也为之后的创作打下基础。只有通过图片深刻理解概括、夸张的设计手法,在作品创作中才能加以正确地运用。
在利用半坡彩陶鱼纹进行欣赏教学时,往往很多老师将书中的辅助认知图做整体展示,各种形式变化的鱼纹集中呈现,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时往往过于笼统不够深入。笔者通过分析图例、查找资料,发现可以按照从图1至图5的顺序分别出示范图中的各部分,依次进行探究分析,使教学层次更加分明,探究更加深入。鱼纹是仰韶文化彩陶上的主要纹饰,图1是在身体外形及鱼鳞等部位有了概括,夸张了鱼头与鱼身的形状;图2是进一步概括省略了胸腹臀鳍,使形象更为简约;图3是两条鱼纹组合排列的样式,其中后一种上下并置的鱼纹完全化曲为直、化二为一,纹饰简洁生动;图4为两条鱼纹再添加几何图形的组合;图5呈现的是半坡彩陶后期只概括鱼身局部的特征进行夸张变化而成的鱼纹,展示了鱼纹从具象到抽象过渡的过程,后期的鱼纹更加抽象化、符号化,没有专业的鉴赏能力、没有提示一般是分辨不出体会不到的。这种化整为零的教材处理法,符合知识的内在结构,更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
教科书在提示一栏中明确指出“描绘鱼的形态时,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对鱼的某些部位进行概括、夸张”。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不能深刻领会概括、夸张的创作要领,没有将设计手法的学习准确定位在对概括、夸张的理解掌握上,在教学中使用了很多通过添加、变形等手法设计的鱼形装饰纹样图片,这样往往使学生对概括、夸张手法的理解不够深入,那就谈不上应用这些方法进行创作,这就偏离了本课教材所设定的目标。
四、用好教材搭建对话平台
新的教材观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认为教材是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平等对话的平台。在本课的学习建议中安排了两个层次的练习:设计鱼的纹样;用鱼纹作为圆形内的装饰。具体在教学中如何设计这两个层次的练习,还需要将备教材与备学生统一起来。
笔者曾听过一位年轻老师执教《年年有余》一课,教学设计原计划将两个层次的作业练习安排在一节课内完成,结果因为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导致只完成第一层次的作业练习,课堂的后半部分就草草收场了。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多想法,有很多自己觉得颇有意味的着眼点,导致教学中涉及的内容过多,教学目标不够集中,学生的学习无法与教师的预设形成对接,顾此失彼,偏离教材。
在《年年有余》一课中,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完全可以将两个作业练习在一节课中完成,但目标一定要集中单一。在前阶段对鱼纹分析认识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用黑色记号笔在作业纸上用概括、夸张的方法设计一个鱼纹,然后挑选典型的作品进行展示分析,进一步巩固设计鱼纹的方法。接下来的环节就可以围绕装饰圆形展开。通过出示鱼纹装饰的圆盘实物或图片引出话题,然后教师出示几个相同的鱼纹(单独纹样)让学生在圆盘上进行拼摆,了解圆形装饰中对称、均衡的设计原理,在这方面因为有一年级学习《美丽的盘子》的基础,之后还要专题学习圆形适合纹样的知识,因此不必做太多的知识性的梳理,学生有所感受即可。同时结合范作,让学生了解四周可以以鱼纹组成花边的形式进行装饰。在色彩上,可以结合彩陶作品采用黑色、赭红、土黄等沉稳色彩,使鱼纹装饰的圆形更有古朴浑厚的视觉效果,在这方面也是点到即可,不必再做过多的探究。千万不能为了作品展示的效果,让学生去用鱼纹装饰三角形、正方形、菱形,那样的话就使教学偏离了教材的指向。
而对于整体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本课可以分成两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安排让学生感受传统鱼纹的设计内涵,用概括、夸张的方法设计鱼的单独纹样;第二课时安排学生感受传统鱼纹的魅力,并学习用鱼纹装饰圆形,学会装点美化生活。这样分散开来设计,使一节课中学习的目标集中单一,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掌握目标设定的内容。
[关键词]PBL;汉译英;非英专翻译教学;可行性
[DOI]10.13939/ki.zgsc.2017.06.210
1 研究背景
2013年12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四、六级考试(CET Band 4,Band 6)的试题设置做出了一些调整。其中,改革幅度最大的题型是位于试题最后的翻译部分。随后,四、六级题型又经历了听力等部分的小幅改动,但翻译部分仍保留2013年改革后的体例,可见当年的改革已将非英语专业的翻译考核要求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该题型在一定时期内将保持稳定。
2013年的改革对考生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单句汉译英(试题给出句子的部分内容)调整为段落汉译英(除个别专有名词外,试题不给出任何提示),长度增至140~200个汉字,所占分值比重由5%提至15%。从历次改革的总体方向可以看出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非英专学生的用型语言输出能力。汉译英翻译题型的调整涉及中国的文化、历史、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在跨文化的双向交际中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成为该改革的隐性要求。然而,无论是段落汉译英,还是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都是传统英语教学甚少涉及的领域。如何在有限的大学英语课时内,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效发挥各种信息资源优势,培养翻译策略意识,协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最终汉英翻译作品,是我们课题组力图通过引进PBL模式解决的问题。
2 PBL理论概述
PBL(Project-based Learning)模式,即“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国内亦有“项目教学法”“项目式学习”,或者将PBL中的“P”理解为Problem的“基于问题的学习”“课题式学习”等不同译法。[1]不论“P”指的是项目(project)还是问题(problem),PBL模式都给国内外教育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和教学理念。
PBL理论最早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霍华德・巴罗斯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最初应用于医学教育,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引入其他学科领域。PBL模式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发现学习理论等基础之上,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与学习模式,要求学生通过一系列个人或合作完成的任务,借助他人(包括专家、教师和组员)的帮助,利用有效的学习资源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获取知识或技能,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外二语和外语教学领域,PBL模式已被广泛使用二十余年。在我国,对PBL模式应用于外语教学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已经出现一些较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基于项目的学习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四大要素构成。同时具备以上四大要素的项目即可称为有效项目。巴克教育研究所将PBL模式下有效项目所具备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发掘学生对学习的内在渴求。②项目活动不是常规课程的附属品,它本身就是教学的中心。③有一个经过高度精练的驱动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④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应用科技手段和其他工具与技能。⑤有一个最终作品,并对作品有详细说明。⑥包含多样化的项目作品,并为学生从体验中学习提供机会。⑦采用基于表现的评价方法。⑧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合作。[2]
3 可行性论证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普遍要求在3~4个学期内完成一整套读写及听说教程的学习,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以课题组所在的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为例,每学期的大学英语平均为68学时,其中34学时为读写课程,另外34学时为听说课程。每单元的分配学时仅为4~6学时,课堂上只能覆盖基本的课文和语言点讲解。一个学期下来,要完成听、说、读、写的基本要求,教师和学生就已经感到疲惫,常常忽视翻译的教学,更不必说翻译能力的培养。学校亦不会为非英专学生设置以培养翻译能力为目的的专门课程。然而,近年来的大学英语提高了对汉英翻译的要求,传统教材上的单句翻译操练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求。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来挖掘学生对汉英翻译的兴趣,充分利用学生自主学习,达到增强翻译意识、培养翻译能力的目的。
近些年引入我国外语教学领域的PBL理论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PBL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学习自主性、培养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在内的一系列能力,[3]将其引入非英专的汉英翻译教学有其可行性,它与传统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相比,具有以下一些优势或特点:
(1)PBL模式适合语言学科的教学特点。当前国内的英语教学正面临危机,关于危机的原因有许多探讨,而体现在日常教学中则是一种“补习”式的学习模式,围绕单词和语法现象等,老师讲,学生听,辅以“做练习”,[4]每篇课文针对个别语言点编写若干汉译英单句,进行反复操练,这种学习模式单调循环,已经违背了语言学科的教学特点。PBL模式则要求创设自然真实的学习情境,在真实语境中为完成一定目标而自发使用英语交流,用驱动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欲,促使其整合已学知识、搜寻新的知识,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完成最终作品,并以一定形式进行汇报。在整个PBL活动过程中营造体验知识的语言生态环境和人文学习环境,通过参与和互动,真正使翻译教学回归“以语言为中心”的本源。
(2)PBL模式贴合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传统的英语课堂以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训练为核心内容,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而PBL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基于PBL模式的汉译英教学活动中,学生必须自主完成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最终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主动寻找适合的翻译策略,形成经验,建构知识,通过协作交流完成项目作品。项目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仅扮演引导者、管理者、协调者等中介角色,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翻译策略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适应现代教育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
(3)PBL活动符合翻译活动的基本特征。尤金・奈达认为翻译的一般程序包括研究有关背景、确定初译所需的时间与条件、对原文进行分析、传译和重组、形成译文、多次改稿、排列修订、提供补充材料等步骤。结合汉译英的翻译教学实践,此程序可简化为译前准备、语言转换、反思完善。[5]在引入PBL模式的汉译英项目设计中,开放性的问题要求学生自主查找资料,有效利用资源;真实的情境提供语言转换的人文环境;项目成果展示和教师反馈环节则给予学生反思调控、完善译文的机会。因此,在非英专汉译英教学中,有效的PBL项目符合翻译活动的基本特征,以译促学,帮助学生提高翻译能力。
(4)PBL模式暗合非英专汉英翻译教学需要。传统的汉英翻译能力培养一般针对英专学生展开,介绍翻译理论,进行大量实践;而非英专学生的汉译英教学常停留在教材上的单句翻译练习,这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的客观结果。非英专大学英语教学承担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各专业各领域国际化人才的重任,作为向世界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前沿阵地,汉译英教学在如何应对外语学习中“中国文化失语”[6]的问题上,面临着严峻考验。引入PBL模式后,教学将重心由课堂上翻译单句讲解转向课堂下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设计巧妙的驱动问题或项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实际项目安排相关翻译理论的讲座,简要介绍相应的翻译策略,期望帮助W生建立良好的翻译习惯。学生在课后灵活运用专家、教师等人力资源,学习网站、搜索引擎等网络资源,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分工合作完成项目。课堂上仅作最初的项目呈现,必要的小组讨论,以及最终的作品展示和汇报,所需课时应与传统单句讲解相仿,从而达到不压缩正常大学英语课时,却提高翻译能力的目的。
4 应用设想
PBL模式是一种革新传统教学的新兴理念,而非英专汉译英教学则正是亟待革新的传统教学领域之一。课题组经过商讨论证,引入PBL模式,结合汉英翻译活动自身特征,将最终应用环节设定为选定项目、分组讨论、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和活动评价等五个基本步骤。
(1)选定项目:PBL模式中,项目的选择或是驱动问题的设计非常重要,它应能充分反映课程要求,同时还要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项目可以分为若干幕来呈现,如第一幕展示一个与翻译议题相关的中国文化现象或热点话题,调动学生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第二幕介绍背景知识或讲述议题相关民间故事,唤起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汇、单句、段落的表达;第三幕给出汉译英段落,启发学生结合前两幕的讨论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在选定项目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翻译活动的基本特征,事先设计各幕情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2)分组讨论:项目或独幕或分幕呈现之后,课堂上需安排必要的分组讨论环节,时间控制在不影响其他教学任务的限度以内。讨论前,先进行随机分组(初做项目时,教师可在分组环节注意把控,将学习能力较强的一些同学安排在不同小组),小组成员在一个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始终在组内以分工协作的方式参与整个项目。
(3)自主学习:学生自主(student autonomy)是PBL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这一阶段是PBL模式的主体环节,学生大部分知识的获得和翻译技巧的掌握都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学生根据项目议题,自主发现问题、查阅资料、寻求帮助、收集信息、加工信息、解决问题、完成项目。小组内部亦可进行合理分工,例如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安排组长、初译、审议、校对、编排等工作。教师可引导学生记录翻译日志,描述翻译过程中的思维活动、疑点难点和解决策略。非英专学生缺乏系统的翻译理论指导,记录翻译日志能够帮助他们厘清思维过程,自觉调整学习行为,培养翻译策略意识,亦可协助教师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自主解决问题。
(4)成果展示:项目完成必须有一个成熟的作品或成果,成果应包含但不仅限于英语译文。成果的形式不定,可多种多样,如翻译报告、模拟教学、口头陈述、幻灯片放映等,但必须包含凝结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英语译文。学生通过展示研究成果来呈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获得的知识和技能,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交流讨论各组的经验体会,以译促学,以学带译,提高包括翻译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
(5)活动评价:基于PBL模式的汉英翻译活动评价应包含两个部分,其一是评价译文――教师应及时对译文优劣、亮点精华、误译漏译等给出反馈和指导,亦可在小组间进行译文互评;其二是评价过程――教师应事先选取评价量表,在最终评价环节考量学生的参与度、贡献度等,实现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自评和互评、组内评价和组间评价的良好结合。
5 结 论
在当前四、六级考试频繁变革的大形势下,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有效提高非英专学生的汉译英水平,如何解决传统教学方法和汉译英新要求之间的矛盾,是摆在每一位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道思考题。当前“互联网+”、全球化的时代趋势又给我们尝试新兴教学模式提供了绝好的机遇。在论证PBL模式引入非英专汉译英教学的可行性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教学应用的一些设想,与同行教师分享,希望为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升汉英翻译教学水平做出一些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1):18-22.
[2]巴克教育研究所.项目学习教师指南(第2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6.
[3]高艳.项目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外语界,2010(6):42-48.
[4]顾悦.回归经典阅读:英语专业的人文性与基于阅读经验的文学教育[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6(2):42-46.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基本特征;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要求,逐渐的对人才的培养重视起来,很多高校将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教学目标。近几年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各高校的教学目标,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深入发展后对高等教育事业的要求。目前,广播电视新闻行业,是一个划时代性相对较强的行业,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可以有效地推动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快速、良好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分析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中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根据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建立一种新的培养创新人才教育模式,这样做不但能满足社会和时代的需求,还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相关学校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一)知识结构
首先,创新型人才必须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是通过声音和画面为主要的传播媒介,提供给大众信息,简单来讲,就是必须要具备传统的传媒媒介相关的知识以外,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分的掌握新型的媒体知识,例如网络媒体,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更好的发展起来。其次是必须具备学科知识,主要是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涉及到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科学,因此,掌握全面的学科知识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第三就是方法类的知识,捕捉信息、筛选信息都要具备较强的思维方式,不仅要用思维分析做出正确的分析,还有结合其他的科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基础[1]。
(二)智力结构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必须具备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记忆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力。人才具有感知力才会具备敏锐的知觉,从而带来灵感,随着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新闻直播的情况经常发生,这就要求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现场报道水平,根据自身的所见所闻进行报道。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记忆力是不同与其他专业的特殊要求,媒体传播的主要媒介就是声音和图像,因此,要求人才应该具备将声音、图像转换翻译的能力和迅速记忆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力是创新人才能力的核心,用新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三)非智力结构
非智力结构主要包括兴趣、性格、情感、动机以及意志等。非智力结构与智力结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2]。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基础就是非智力结构的培养,但是受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很多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存在很多的弊端。因此,要创新教学模式,培养人才的非智力结构,从而使创新人才同时具备良好的动机、坚定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开朗的性格以及广泛的兴趣于一身的新型创新人才。
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本身的发展需要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媒体本身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在创新的道路上一直未停下脚步,在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媒体典范,就这一点来说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我国大多数的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创新的过程中仍然会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有些媒体过分的追求利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缺乏创新能力,致使你模仿我我模仿你的风气泛滥,媒体内容缺乏创新、形式单一、大同小异,大大的降低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综合竞争能力。经过了很多的媒体之间的竞争经验来看,能够决定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在整个市场上地位的直接因素就是媒体的自主创新的能力[3]。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想要发展,就必须要创新,而这重点就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本身的教育发展的需要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本专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人类的繁衍途径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殖繁衍,一种是文化繁衍[4]。在生殖繁衍的过程中有遗传同时也存在着变异,为人类在生物学上的进化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文化繁衍的过程中,因为文化无法遗传,因此只能依靠一代一代的人传承下去,在这传承过程中有继承也存在着创新,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起着推动的作用。传承文化的手段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通过教育的方式培养人具有社会实践的能力,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继承原有的文化,还要在这基础之上创造出新的文化。没有继承就没有文化的传承,没有创新就没有文化的进步,因此,必须要求培养出不仅具有继承能力还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想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发扬光大,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就必须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三)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国内的发展建设来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在这过程中,要求高校的教育要抓住历史的机遇,严格要求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出适合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的综合设置,从根本上实现我国的经济增长转变。从国外的发展建设来看,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强大和崛起,这过程中的发展和强大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强大。从人类进入到经济时代至今,在发展过程中对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创新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5]。学校是传承知识、发展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摇篮,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明确指出,要求高校培养学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念、品德、知识和技术等全方面发展的新型创新人才为教学目标。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但要适合国家的建设还要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根据调查显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就业对口专业率相对较低,根据这一点就说明了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质量相比不高,这会影响到学生未来发展的问题。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行业的变化相对较快,不但要求人才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还要具备较大的后劲。通常来讲,在校接受系统的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点,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还未定型,准确来讲,当前的学校只挖掘了人才的创新潜能,具备了基本的创新素质,在实际的社会实践当中,人才的创新能力逐渐成型,使人才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进取,有效的推动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行业以及自身的长远发展。
三、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创新人才培养均衡化
从我国目前的趋势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来看,将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为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将教育质量和教育理念的转变作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重点,根据相关的调查分析显示,我国在进入21世纪以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增长不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而且专业的分布不均衡。基于此,我国相关的教育部门应该控制专业的增长,通过一些社会调查进行严格的评估,控制一些招生过多专业的招生数量,将专业人数和招生人数少的专业进行帮扶政策,优化专业的分布区域和结构层次等问题,以达到均衡化发展的要求,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创新人才培养层次化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具备层次化。目前没有关于创新人才的统一的定义,但是很多的研究和分析表明: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具有层次化和普遍化。我们通常将具备技术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和理论型人才等称为创新型人才,这些种类是根据不同的需求标准所形成的。但是不管是哪一种人才都必须要具备创新能力,并且成为创新人才。在实际的很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教育当中,培养创新人才固然重要,但是每个学校的性质和种类不一样,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影响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无论是哪一所学校一定不能忽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将培养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为己任,并根据社会的不同层次进行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6]。
(三)创新人才培养整体化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具备整体化的特点。专业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与非智力结构等都是培养创新人才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学生只有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其他方面的整合,从而建立有机的教学体系,这样做才回有效的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然而,当前我国的教育受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重文轻武”的现象极为普遍,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是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缺陷。基于此,要求高校必须要进行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整体化的发展,将创新培养深入到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去。
(四)创新人才培养共同化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具备共同化的特点。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一直在教育的主体地位上存在着教学误区:首先是学校与媒体之间的误区,通常将学校作为主体,将媒体作为客体;其次是学校的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误区,将学校的而管理者作为主体,将教师作为客体;最后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误区,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将学生作为教学的客体。如果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缺乏对主体的认识,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不能充分地满足媒体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从根本上就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扼杀在摇篮里了。基于此,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建立共同化的主体理念,将该学校的管理者、该专业的教师、学生以及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看作是具有共同性的主体,不但可以共同担任培养人才的责任,还可以共同参与到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科学、有效的满足了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的需求,充分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五)创新人才培养科学化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具备科学化的特点。从广泛意义上来讲,关系到教育的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教学评价,从狭义意义上来讲,关系到学校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针对这些评价和管理不能只从片面的角度讲,不能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定标准,应该充分的体现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特色教育,有效的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制定科学的、有效的管理和评价制度,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人才的培养是呈周期循环发展的,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相对系统的工程。综上所述,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助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良好发展,是人才本身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以及专业的需要,因此,创新性人才必须具备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非智力结构的特征,并且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要做到均衡化、层次化、共同化和科学化,将培养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为己任,培养人才整体化的发展,将创新培养深入到人才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去,不但可以共同担任培养人才的责任,还可以共同参与到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科学、有效的满足了社会以及人才自身的需求,为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莉.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教学一线的探索与反思———第三次“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4,04:5-14+17.
[2]曾致,罗赛清,李燕湘.通识教育与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思路[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66-69.
[3]张勋宗,张晓霞.新闻专业创新实验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成都大学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7:74-76.
[4]孙宜君,刘进.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11:120-123.
[5]姜小凌.“卓越计划”背景下地方高校联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北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为例[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