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

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

时间:2024-03-14 11:24: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

第1篇

Abstract: China'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shows the abnormal and unique structure features: double surplus of the current account and 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which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orist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s a hot research issue of theorists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analyzes features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double surplus and proposes building measures to properly handle the double surplus.

关键词: 双顺差;投资

Key words: double surplus;investment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145-01

0引言

国际收支是衡量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晴雨表,是一国经济决策不可缺少的依据。国际收支的平衡状况及其构成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资源享赋、区位优势等,还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尤其是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影响。

顺差是指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反映出来的贷方余额,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对外经济往来的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的差额。双顺差即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都呈现顺差。其中,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指货物进出口收支、服务收支、收益项目收支、经常转移收支等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指各种形式的投资项目,如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

1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呈现的特点

2010年,我国国际收支运行的波动性加剧。上半年外汇储备增长达到194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少增长8亿美元;下半年增加较快,增加3367亿美元,比上半年多了142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多增903亿美元。上半年,受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全面下滑、消费需求不振以及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急剧下跌影响,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放缓,其中进口增速下降更为显著,货物贸易顺差增长较快。下半年我国出口增速有所回升,进口迅速增加,货物贸易顺差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上半年由于经济增长前景不确定性增强,大量国际资本为求自保在去杠杆化过程中向母国回流,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放缓,外债余额下降较快,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逆差。下半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快速扩大,外债余额大幅增加,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顺差。从总规模看,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仍然较大,经常项目顺差、货物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对外部门表现仍然较为稳健。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势和预期保持基本稳定,各界对我国货币的信心依然较强。

2我国双顺差妥善处理的对策构建

2.1 调整涉外经济政策,推行平衡贸易战略首在导致中国持续国际收支顺差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增长、居民储蓄偏好、内需相对不足等因素政府短期难以有效调控,郑宝银(2006)认为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状况是与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任务、经济发展水平、国际竞争力相适应的,这种状况还将作为一种长期的趋势而存在,中国政府所制定的有关经济政策只是可以缓解这种状况快速增长的趋势。短期内可调整的政策和措施如下:

2.1.1 转变贸易政策面对外贸结构的顺差,必须转变出口战略,重视进口和国内市场作用,实行出口、进口和内需并重的平衡贸易战略,完善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资源合理配置效率,拓宽和加深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宽度和深度。

2.1.2 减少出口减少、取消过度激励出口措施,对资源性、污染性商品出口征收出口税,提高出口税率抑制高消耗商品的出口,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增加高附加值、高技术、低能耗、低污染商品的生产和出口,促进外贸出口由出口扩张型、资源浪费型、低技术附加值为主向质量效益提高、资源环保型、高技术高附加值为主转变。政府和企业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树立产品品牌,发挥品牌效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并逐步取消外资在某些方面的超国民待遇。

2.1.3 积极增加进口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能源、关键技术和重大设备的进口采取鼓励政策,增加设备消化吸收预算,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但是增加进口要取决于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的效果,要有市场决定由企业自主选择。

2.2 调整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调整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主要目标是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和改善投资的结构。

2.2.1 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这是指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应该带来有比国内更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因为这样的外商直接投资是不会平行替代内资的,否则由于外资的优惠政策而使得原有内资企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被挤出市场,那么这种市场结构是扭曲的。目前的关键是建立并购的法律环境和中介服务。

2.2.2 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结构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争取吸引更多的大型跨国公司投资。二是在渐次开放的产业特别是服务业中,在总比率控制的情况下,争取吸收高质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以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投资结构。比率控制有利于在初步开放的行业中建立起进口替代的机制或提高服务质量的目标,同时又不会产生外资控制的风险。三是在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结构上不应该重复过去的优惠政策。值得提出的是西部地区利用外资不能采取过度优惠的办法,因为对外资优惠就是抑制了民营经济的投资欲望。西部地区可以从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上获取与外资同样或更好的效果。建议国家对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放在投资环境包括生态环境的营建上。

参考文献:

[1]段青.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及对策[J].金融经济,2009,(2).

[2]倪鹏.“双顺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Chinese Businessman,

2008,(15).

[3]陈娜,杜娟.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成因分析[J].金融经济・学术版,2009,(1).

第2篇

中国位列2007年上半年美国第四大出口市场

美商务部公布,2007年1-6月,美国出口同比增长11%,共7792亿美元;进口增长4.4%,共11320亿美元;1―6月贸易赤字为3528亿美元,同比减少7.7X(295亿美元),2007年上半年,美国出口市场依次排名为:加拿大12l9亿美元、墨西哥67O亿美元,日本314亿美元,中国305亿美元,上述四国2OO7年自美国上半年进口额同比增加4.4%、0.7%、8.7%、18.8%。海关总署:前8月我进出口总值1.37万亿美元

海关总署11日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今年1-8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3697.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4%:其中出口7657.3亿美元,增长27.7%,比1-7月减缓0.9个百分点;进口6039.8亿美元,增长196%,比l-7月提高0.1个百分点,根据海关统计,当前我国一般贸易进口增速加快,加工贸易进口增速出现回升。1-8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6166.5亿美元,增长29.4%。其中,出口3458.5亿美元,增长33%,比1-7月放慢1.7个百分点:进口2708亿美元,增长25.2%,比1-7月加快0.2个百分点,8月份当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885亿美元,增长24.7%。其中,出口500亿美元,增长23.5%,比1-7月放慢11.2个百分点:进口385亿美元,增长263%,比1-7月加快1.3个分点。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6128.4亿美元,增长18.5%,其中,加工贸易出口3820.3亿美元,增长21.6%,比1-7月放慢0.3个百分点:进口2308.1亿美元,增长13.8%,比1-7月加快O.5个百分点。8月份当月,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89O亿美元,增长l8.8%。其中,出口552.9亿美元,增长2O.3%,比l-7月放慢1.6个百分点;进口337.1亿美元,增长16.5%,比1-7月加快3.2个百分点。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61万家

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潘碧灵9日在第十一届中国投洽会上透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引外商投资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l万多家,实际利用外资金额7200亿美元,

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说,中国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日益增强。“其中,服务业吸收外资比重上升,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实际使用外资增加迅速”。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中国吸收外资已连续10多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06年居全球第四位,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80多家在中国投资设立了企业,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近1000家,地区总部近40束。

9日,商务部还在厦门了《2 0 0 7中国外商投资报告》。从2003年开始,商务部每年都组织编写年度《中国外商投资报告》,为外商在华投资和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参考。

中国机械设备出口超赶日本位居全球第三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0)目前发表的2007年版贸易投资白皮书表明,一直称为日本“看家绝技”的机械设备出口额首次被中国赶超,住居全球第四,中国不断在巩固,婪全球工厂的地位,

全球贸易总额为118.742亿美元,同比上升15.4%,连续四年以两位教的在增长。其中,机械设备出口额为49.266亿美元,占全球贸易顿的4成以上。中国占据全球机械设备出口额的9.9X,目比上升1.2%,而日本占9.1X,同比下降0.5%。一度继美国盘踞奎臻第二机械设备出口国的日本,2001年被德因赶超位居全球第三,2006年又被中国赶超住居第四,日报称,即使日本排名在下滑,但中圆机械出口额的6成以上是由日本等外资企业完成的业绩。

另外,日本的对外直接投投资为502亿美元,创16年新高,对日直接投资创”年采的首次流出超过流入,即68亿美元资本流出。

第3篇

【摘要】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建立FDI 与服务业灰色关联系统,对内蒙古地区FDI 与各类服务业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利用分析结果对服务业各行业进行了分类,提出各类服务业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要有合理的比例结构,以促进内蒙古各类服务业又快又好发展。

关键词 FDI;服务业;灰色关联分析

【作者简介】张树山,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学;姜天座,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工程;李婷,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全球越来越多的外商直接投资(FDI) 流入服务业。以服务业为核心的FDI在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占比已由50 年代的20%增长到90 年代后期的50%以上,并且还在持续增长,成为FDI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11 年我国FDI 流入量增加值达到1240亿美元,服务业吸收外资比重首次超过制造业,同期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552. 43亿美元,占总量的47.62%,超过了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44.91%的比重。2015年上半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FDI) 684.1 亿美元,同比增长8.3%,高出去年同期增速6.1 个百分点。服务业成为拉动FDI 增长的引擎,占比创出新高。内蒙古作为西部相对落后的地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服务业占比相对较低。探究FDI与内蒙古服务业的关系,提高外商直接投资额度、有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进而推动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二、内蒙古FDI 与服务业灰色关联分析

(一) 灰色关联度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即灰色关联度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首先指定参考序列为X0 ={x0(1),x0(2),?,x0(n)} , x0(k) 指第k 时刻的值;然后记被比较序列为Xi ={xi(1),xi(2),?,xi(n)}, i = 1,2,?,m ; 定义Xi 对X0 在k 时刻(或位置) 的关联系数。

其中, ξi(k) 表示在第k时刻被比较序列Xi 与参考序列X0 的相对差值, ξ 是分辨系数,通常取0.5。minimink|x0(k) - xi(k)| 指相对于参考对象,所有被评价对象在所有指标(时刻的或位置) 上的最小差值。maximaxk|x0(k) - xi(k)| 指相对于参考对象,所有被评价对象在所有指标(时刻或位置)上的最大差值。

Xi 对X0 的绝对关联度的表达式为

(二) 数据选择

由于行业分类标准在2003年有所调整,所以采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 核算。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14类。2012年,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再次对服务业分类进行了修订,服务业调整为15个门类和3 个大类。为了保证数据指标的一致性,文章最终选取的数据为内蒙古2004~2012年的各类服务业增加值。

(三) 内蒙古FDI与服务业灰色关联分析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内蒙古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的关联度。本文选取外商直接投资额X0作为参考序列, 以各类服务行业年度增加值(X1,X2…X14) 作为比较序列。其中为了明确2004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与内蒙古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的关联趋势,将数据以2008 年为节点划分,计算2004~2008年、2008~2012年、2004~2012年三个时间段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内蒙古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的灰色关联度。

根据表1中的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可得出外商直接投资额与内蒙古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的关联度(表2)。

三、结果分析与建议

运用表2的关联分析结果绘制灰色关联趋势图,如图1所示。

从图1分析结果可知,2004年以来,内蒙古服务业各行业与外商直接投资存在较大的关联度,均在0.6以上。比较三个时间段的灰色关联度可知,2004~2008年的灰色关联度基本在0.6~0.8之间,2008~2012年的灰色关联度大部分在0.8以上,整体明显高于2004~2008年时间段。而2004~2012年灰色关联度整体上介于两者之间,说明2004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与内蒙古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的关联度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也就是说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蒙古服务业整体的影响越来越大。

为了区分三个时间段关联度的变化趋势,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可以将服务业分为以下三类:A 类,关联度一直高且稳定;B 类,关联度由低到高且增长明显;C类,关联度一直较低甚至有下降趋势。以下分别对这三类服务行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进行分析。

(一) A类服务业

结合表3中2004~2012年和2008~2012年两个时间段的数据可以看出,A类服务行业增加值与FDI的灰色关联度很高,基本维持在0.9左右,说明内蒙古外商直接投资对这些行业的影响很大并且影响一直很稳定。A 类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X1);批发和零售业(X3);住宿和餐饮业(X4);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X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X9);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X14)。

A类服务业大部分属于基础行业,是公共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内蒙古作为西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基础行业的发展还较为落后,市场空间相对金融业、租赁服务以及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来说要大,对外资的吸引力也大,所以外资偏向基础行业。早期中国的基础服务行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行业结构、运作模式,技术水平也相对落后,而外资的进入有助于中国相关服务业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基础服务行业也因此迅速成长,充分开发了有巨大潜力的中国市场,同时增加了国内产品出口的机会,从而再次带动基础服务行业的发展。这也是在中国基础行业发展这个大环境下,内蒙古A类服务业一直稳定发展的原因,也是A类服务业与外商直接投资关联度一直较高且稳定的原因。但目前中国已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基础行业发展相对成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外商直接投资对这些行业的影响也会减弱,所以,A类服务业增加值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联度必然会有所下降。

(二) B类服务业

对比表3 中三个时间段可以看出,B 类服务业增加值与FDI 的灰色关联度有较为明显的增长,说明内蒙古外商直接投资对这些行业的影响有增大的趋势,对这4个行业的发展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类服务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X2); 房地产业(X6); 教育(X1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X12)。

在内蒙古地区,随着基础行业的发展逐渐稳定,新兴产业必将成为新的增长点,以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内蒙古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行业,其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联度也越来越大。

(三) C类服务业

对比表3 中三个时间段可以看出,C 类服务业增加值一直以来都与内蒙古外商直接投资的灰色关联度较小,甚至近年来关联度有下降的趋势,说明内蒙古外商直接投资对这些行业的发展作用不明显。C类服务业包括金融业(X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X7)、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X1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X13)。

相对落后的内蒙地区还未能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业及其他服务业、金融业作为利用外资的主题和亮点,关联度较小。但外商直接投资与上述行业关联度较低,并不等于这些行业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蒙古服务业整体发展的影响低,相反,其潜力无限。按照我国2002年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 商务服务业主要包括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和调查服务、广告及会展服务等。这些服务行业是未来城市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对其他行业的发展有很强的拉动效应。

综合以上三类服务业的比较分析,内蒙古要在保证A类基础服务行业发展、外商直接投资总额持续增长的基础上,适当减少外商直接投资的比例;加大B类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额度以及比例,促进信息软件行业、房地产业、教育行业等服务行业快速发展;在保证A类服务业和B类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基础上,适当将外商直接投资转向C类现代新兴服务业,带动未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总之,三类服务业要保持适当的外商直接投资比例结构,以尽最大可能发挥外商直接投资的带动效应,利用外商投资促进内蒙古服务行业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内蒙古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2002-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曹亚军.服务业FDI 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3]许岩.上半年我国使用外资服务业占比超六成[N].证券时报,2015-07-22A04.

[4]钟晓君.服务业FDI 对我国服务业增长效应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4):92-95.

[5]赵琼,杨志华.我国现代服务业利用FDI 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997~2007 年的数据[J].经济问题,2010,(5):45-49.

[6]王艳红,李伯辰,张芃.天津市服务业利用外商投资的实证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34-38.

[7] GB/T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S].

第4篇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缓中趋稳、小幅回升。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76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7%,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6和0.2个百分点。从月度走势看,3月以来消费增速逐月小幅回升,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3%,比1—2月加快1个百分点。上半年市场特点:

一是乡村消费增长快于城镇。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半年,城镇消费增长12.5%,比上年同期放缓1.8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增长14.3%,比上年同期放缓0.2个百分点;比城镇消费高1.8个百分点。

二是商品消费增长快于餐饮消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半年,商品零售增长13.2%。餐饮收入增长8.7%,比上年同期放缓4.5个百分点。中高端餐饮消费下滑明显,限额以上餐饮收入下降2.2%。商务部监测的重点餐饮企业营业额下降4.6%。

三是网络消费增长快于实体店消费。据有关机构预测,上半年我国网络零售额将达8798亿元,增长79.8%,其中二季度为4612亿元,增长84.3%。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百货店、专业店、超市销售分别增长10.6%、6.8%和8.1%,均低于社会消费增速。

四是小微企业销售增长快于大中型企业。上半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的限上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5%,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重点企业增长8.7%,分别比社会消费低2.2和4个百分点。从月度走势看,大中型企业销售逐月回升,6月份商务部监测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上涨10.3%,比1—2月份加快2.1个百分点。

五是快速消费品消费快于耐用消费品。上半年,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食品、服装销售额分别增长9.8%和7.0%;家具仅增长4.6%,汽车下降0.2%。此外,受政策退出挤出效应及金价下滑影响,家电、金银珠宝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分别加快15.3和14.7个百分点。

六是物价总水平保持平稳运行。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年同期低0.9个百分点。6月份CPI上涨2.7%,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翘尾因素为1.9个百分点,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是同比涨幅扩大的主要原因。据商务部监测,6月份全国36个大中型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呈同比上涨,环比回落态势。其中,牛肉、羊肉、蔬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9.4%、18.5%和10.5%,水产品、籼米、五花肉、白条鸡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1%、1.7%、1.4%和1.1%。

二、关于批发、零售业发展情况

据商务部流通发展司与相关行业协会统计测算,上半年全国批发和零售业共实现增加值23291亿元,同比增长10.2%。行业发展总体呈现稳中趋升、转型加快的态势。具体表现为:

一是批发销售额继续向大中型企业集中。上半年,大中型批发企业销售额占工业消费品批发额的47%左右。工业消费品批发额中经销收入的占比达60%以上,并且呈上升势头。

二是工业消费品批发企业自工业企业采购的比重稳步上升。上半年保持在57%左右,较好地适应了生产发展的需要。

三是大型重点零售企业销售增速放缓,但逐季提升。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上半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增长10.7%,增速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但其中二季度增长15.8%,比一季度提高8.2个百分点。

四是零售企业融合发展和转型步伐加快。百货店逐步向精品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超市业态逐渐细分出高端超市、生鲜超市、社区超市等业态,零售业正在逐步摆脱同质化、低端竞争局面,在逐步扩大自营比重的同时,依据顾客消费需求开发自有品牌,拓展国内外名牌产品的经销、业务。由于实体店与网络零售融合发展加快,上半年网络零售同比增长约40%左右。传统实体零售企业加快拓展网络零售业务,通过结合线上线下业务,推广“网定店取”、线上选订、送货上门等方式,正在获取新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空间。

三、关于对外贸易情况

据海关初步统计,2013年1—6月,全国进出口总值12.51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9976.9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下同)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6.59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0528.2亿美元),增长10.4%;进口5.92万亿元人民币(折合9448.7亿美元),增长6.7%;贸易顺差6770.6亿元人民币(折合1079.5亿美元),扩大58.5%。1—6月外贸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对美国、东盟贸易保持稳定增长,与香港、南非贸易增长较快。1—6月,我国与美国、东盟双边贸易分别增长5.6%和12.2%。内地对香港双边贸易增长40.2%,对南非双边贸易增长22.9%,增速分别高于我国对外贸易总体增速31.6个、14.3个百分点。此外,我国与欧盟、日本双边贸易分别下降3.1%和9.3%。

二是部分中西部省份出口动力较强,东部地区省市出口有升有降。1—6月,山西、安徽、新疆、江西出口增速分别为52.3%、44.2%、24.6%和17%,明显高于总体增速;福建、广东、浙江等东部地区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达18.5%、18.2%和11%,上海出口下降4.3%。

三是一般贸易增长平缓、加工贸易增长乏力。1—6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0358.8亿美元,增长6.3%;其中出口5062.5亿美元,增长10.0%;进口5296.2亿美元,增长3.0%。加工贸易进出口6496.8亿美元,增长1.1%;其中出口4113.2亿美元,下降0.9%;进口2383.6亿美元,增长4.6%。

四是机电产品出口平稳增长,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势良好。1—6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085.6亿美元,增长10.7%,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7.8%;服装、纺织品、鞋类、家具、塑料制品、箱包、玩具7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共出口2100.2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占出口总值的19.9%。

五是大部分能源和资源性产品进口数量增长。其中,铁矿砂进口3.8亿吨,同比增加5.1%,成品油进口2160万吨,同比增加6.8%,初级形态塑料进口1146万吨,同比增加3.5%;大豆进口2749万吨,同比减少5.4%,钢材进口683万吨,同比减少1.8%。

四、关于吸收外资情况

2013年1—6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630家,同比下降9.1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19.84亿美元,同比增长4.9%。6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43.89亿美元,同比增长20.12%(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1—6月全国吸收外资有以下特点:

一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增长,占比超过制造业。1—6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06.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43%。服务业占比49%,超过制造业7个百分点。分销服务业吸收外资继续保持增长,实际使用外资52.91亿美元,同比增长33.23%。广播电影电视业、与医疗相关的服务和社会服务业、文化艺术业和交通运输辅助业实际使用外资增幅较大,分别为121.29%、89.79%、153.79%和144.47%。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94亿美元,同比增长0.96%,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1.44%。制造业新设立企业3246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64.41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4.56%和2.14%。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际使用外资较大幅度增长,增幅分别达11.27%、25.42%、33.99%和73.57%。

二是日本、欧盟、美国对华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亚洲十国/地区(香港、澳门、台湾省、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和韩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537.8亿美元,同比增长5.31%;其中香港对内地投资397.15亿美元,同比增长6.39%;日本对华投资46.87亿美元,增长14.37%。美国对华投资18.25亿美元,增长12.29%。欧盟27国对华投资40.35亿美元,增长14.68%;其中德国实际投资12.96亿美元,增长44.81%。

三是中部吸收外资全面增长,西部实际使用外资增幅较大。1—6月,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511.74亿美元,同比增长1.69%;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55.77亿美元,增长15.75%;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52.33亿美元,增长32.54%。1—6月,东、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同期总量的比重分别为82.56%、9%和8.44%。

五、关于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情况

对外直接投资。2013年1—6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2912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下同)456亿美元,同比增长29%。今年头6个月,我国内地对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日本七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达到322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71%,同比增长17%。除对日本的投资下降9.1%外,对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的投资分别实现了290%、93%和50%的高速增长,对中国香港的投资也实现了5%的稳步增长。1—6月,我国地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141亿美元,同比增长27%,占31%,广东、山东、江苏位列前三名。

对外承包工程。1—6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578亿美元,同比增长15%;新签合同额767亿美元,同比增长15%。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25个(上年同期240个),合计金额602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79%。其中上亿美元的项目188个,较去年同期增加48个。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同额1074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134亿美元。

对外劳务合作。1—6月,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2.6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万人,其中承包工程项下派出劳务13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9.6万人。6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87.1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2.8万人。

六、关于服务外包情况

据商务部服贸司统计,1—6月我国共签订服务外包合同71496份,合同金额386亿美元,同比增长41.1%;执行金额273.1亿美元,同比增长39.5%。其中,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金额273亿美元,同比增长40.8%;执行金额193.4亿美元,同比增长39.7%。

信息技术外包占主导地位。1—6月,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占比分别为54.6%、13.7%和31.7%,信息技术外包仍占主导地位。

第5篇

(单位:%)

附图

注:b  2000年上半年数据;c  GDP是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后以美元表示的。

资料来源:俄联邦相应年份国际收支差额与国民账户数据,转引自[俄]《经济问题》2001年第3期。

在考察俄罗斯经济转轨期间外资流入的影响时,必须注意到,转轨开始后俄罗斯境内的国际资本流动是双向的。在外国资本流入的同时,也存在大量的国内资本流出。而且,必须注意到,俄罗斯的国内资本外流动机主要不是追逐利润,而是出于安全动机,是私有化初期积聚起来的私人或集团资本为了规避国内政治经济风险而出走国外。尤为严重的是,每年俄罗斯资本外流的规模都大于资本流入。IMFl997年的数据表明,1992-1997年间,俄罗斯外资流入减去资本流出的差额是负979亿美元,即有979亿美元的资本净流出(注:参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7年10月《世界经济展望》,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俄罗斯经济学家A·布拉托夫根据俄罗斯国际收支帐户估算的1992-2000年上半年间俄罗斯资本外流高达2900亿美元(不包括走私)。1992年到2000年上半年,俄罗斯外资流入、资本流出和外资流入净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见表3。资本的净流出成为俄罗斯经济转轨期间资本投资连年下降的重要原因。

  转轨时期外资流入的制度转型效应

外资流入对俄罗斯经济转轨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外资流入的制度转型效应和外资流入的经济增长效应。总体上看,外资流入对俄罗斯制度转型的积极影响要大于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而对经济增长的静态效应又大于其长期动态效应。

1.资本流入对俄罗斯制度转型的积极影响

首先,俄罗斯转轨期间的外资流入在特定时期为市场化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在特定时期,在改革矛盾尖锐化而又无法调动国内经济资源平息矛盾的时候,通过利用外资赎买改革中弱势群体的支持和平息利益受损阶层的反对声音,稳定了改革的方向。

经济转轨的实质在于它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其核心是制度替代和制度转换。它意味着:第一,原有的财富配置结构和生产剩余索取权配置结构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将发生重大变化(因为制度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产权配置方式和规则),财富的重新分配将产生社会摩擦,既得利益者需要得到补偿,否则经济转轨可能会被逆转;第二,新制度的建立需要付出时间成本和信息成本,实施成本等其他制度转换成本;第三,在制度转换和制度替代过程中,社会可能暂时失去维持自身生存的正常生产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上述种种问题意味着,经济转轨期间要求有一定的社会资源为转轨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因此,转轨国家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必然是转轨的资本支持问题。外资可以弥补国内资金不足。

前面的分析表明,俄罗斯1992-2001年间利用外资规模尽管相对较小,但在其使用的外资中,“其他形式外资”占的比重很大。“其他形式外资”主要是来自国际金融组织和国外大型商业银行及银行集团的“国际信贷投资”以及在国内外债券市场上筹措的外资。表1的数据显示,这部分外资在1996年以后占俄罗斯利用外资的比重一直在50%以上,1998年甚至接近70%。这部分外资除了部分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务以外,主要用于社会转移支付目的,用来补发拖欠的退休金、教师工资,以及用于其他缓解社会矛盾的社会保障目的,起到了重要的社会稳定作用,从而有利于经济转轨的继续进行。

外资流入对俄罗斯制度转型所起的第二个积极作用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为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产权改造提供了资金支持,并推动了俄罗斯国内资本市场的形成、发展和成熟。

俄罗斯国有资产总量巨大,私有化改造方案一经实施即遇到资金问题。事实上,俄罗斯选择“大众私有化”而不是捷克或波兰的“基金私有化”方式,即有出于私有化产权运作的资金制约问题的考虑。但“大众私有化”只是简单地把企业产权由国家手中转移到千千万万的民众手中,在实现产权在市场上的流通和重组之前,私有化的资源重新配置目的并没有真正实现。而俄罗斯自己国内拥有的资金还不足以推动产权的有效流通,需要外部资金的注入。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俄罗斯政府通过颁布相关政策吸引国际战略投资力量购买和持有俄罗斯企业私有化证券。相应政策措施收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仅大规模私有化的1994年,外国投资者在8月、11月、12月三个月里用于购买俄罗斯企业股份的资金投入就达9亿美元。这一数量相对于俄罗斯庞大的国有资产总量可能微不足道,但它在俄罗斯证券市场所发挥的边际推动作用的意义却不能低估。

投入到俄罗斯金融市场上的外国资本,除了向转轨提供信贷投资,以弥补转轨当期收益与当期成本的“赤字”差额以外,还在客观上推动了俄罗斯国内金融资本市场的形成、发展和成熟。外资基金在管理制度、金融产品服务种类、投资技巧等方面都拥有俄罗斯当地金融投资者不能比拟的优势,他们参与俄罗斯金融市场的投资运作,客观上推动了俄罗斯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最后,外国直接投资和其他长期资本在俄罗斯总外资流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但其对俄罗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所起的作用也不能忽视。

“合资企业”是外资在俄罗斯进行经营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根据俄联邦司法部企业注册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00年上半年,在俄罗斯注册的“合资企业”总数为28000家,约占俄罗斯企业总数的1%,其中大约40%的“合资企业”的外商出资份额为100%。在俄罗斯企业私有化由“证券私有化”过渡到“现金私有化”阶段后,在第一阶段形成的企业经理和职工等“内部人”控制的公司产权治理结构开始发生缓慢的变化,企业股权在证券市场的运作下逐渐集中,外国投资者和一批“新俄罗斯人”等战略投资者开始主导企业的控制权。他们(特别是外国投资者)逐渐使企业的治理结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并且实现了较好的企业经营绩效。“俄罗斯经济监测中心”1995、1997和1999年对俄罗斯不同行业和地区的企业进行的样本调查显示,由战略投资者拥有多数股权的外部股东控股企业和管理者控股企业效益好于金融机构控股企业和职工控股企业。“合资企业”经济效益一般好于内资企业。外资推动了俄罗斯企业产权治理结构的现代化。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评价上述外资流入对制度转型的积极影响时,必须考虑由于流入外资的规模较小,其发挥的积极作用非常有限。

2.资本流入对俄罗斯制度转型的消极影响

资本国际流动(特别是外资流入)在俄罗斯制度转型中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它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俄罗斯对制度转型目标、方案和路径的自主性选择。

俄罗斯经济转轨的初始方案被称之为“华盛顿共识”(注:约瑟夫·斯蒂克里茨对在美国财政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之间形成的一种共识——即严厉的财政政策,加上放松管制和贸易自由化,就足以摆脱经济“停滞”,启动经济增长——的概括性说法。)。这一方案受到美国财政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鼓励,并被允诺将对这一方案的实施提供资金援助。对预期的滚滚而来的资金援助的渴望,加上某种政治原因,一种叫做“休克疗法”的政策组合在改革之初被付诸实施。这一政策组合的不良后果是经济深度衰退和社会矛盾尖锐化,经济转轨步入非良性循环的轨道。俄罗斯通过挖掘内部资源来弥补改革成本,从而进行自我救助的能力丧失殆尽,政府陷入严重依赖外部资源才能干预转轨过程的尴尬之中。这种局面要求对转轨的目标模式、转轨方案等做出调整。但众所周知的是,此后的政策调整受制于其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每次调整几乎都要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外部力量的首肯。

从1992年到2001年,在经济形势持续恶化、政府财政资源枯竭的背景下,俄罗斯不得不严重依赖IMF、世界银行和国际银团贷款以及在债券市场融资来维持政府影响经济转轨和干预经济运行的能力。俄罗斯的许多国外融资都用于紧急目的,而这些外部信贷融资又都被附加了严厉的条件,要求俄罗斯的制度变迁遵从他们的标准。虽然俄罗斯尽力满足他们对俄经济转轨的要求,但俄罗斯最终得到的融资总额与被允诺的信贷额度之间仍存在着巨大差距。这本身既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经济转轨的自主性,又加剧了改革中的矛盾。

外资流入在制度转型方面的另一个不利影响是,风险资本在俄罗斯金融市场上的投机和炒作行为,在迫使俄罗斯努力实现金融市场规范化的同时,也提高了俄罗斯金融市场和整个经济的系统风险,进而把俄罗斯的制度转型置于全球性风险之中。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就是这种系统风险的总爆发,它在一定时期内破坏了经济转轨进程。

  转轨时期资本流入的经济增长效应

外资流入的经济增长效应包括两个方面:外资流入的直接产出效应(或曰静态产出效应)和动态溢出效应。外资流入的综合经济增长效应的后果及其大小,与外资流入净余额相关,与流入外资结构及其用途相关。

1.俄罗斯外资流入的静态产出效应

外资流入的经济产出效应取决于流入外资的总量、净余额以及形式、用途和地区结构。

就净余额而言,流入俄罗斯的外资减去从俄罗斯流出的资本,其净余额一直为负(参见表3)。据估算,俄罗斯每年外流资本超过其年偿债量的3倍,相当于出口收入的1/4。资本大量外流对俄罗斯经济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俄罗斯经济转轨时期的持续投资饥渴和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某种意义上,它是加剧俄罗斯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

就流入资本总量而言,俄罗斯的利用外资规模较小。1998年8月金融危机之前,外商投资占俄罗斯国内长期资本投资的比例最高的年份是1997年,仅为4.3%,相对于其巨大的投资需求微不足道。由于外资参与经营活动的企业数量很少,尽管这些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同类俄罗斯企业的2倍,但对整个90年代俄罗斯加工工业劳动生产率总体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在对外经济关系上,1996年这些外资企业产品出口占俄罗斯出口总量的比重不超过6.5%,其进口额却占了进口总量的11%。这些都说明,其在整个GDP中的贡献不大。

就外资流入的形式结构而言,除了1992-1995年外资流入总量较小的几年里外商直接投资比重较大之外,1996年之后,俄罗斯利用外资总量的增长更多表现为“其他外商投资”流入的增加,其比重达到外资流入总额的1/2-2/3。前面的分析已经表明,以信贷投资为主体的“其他外资”,其绝大部分被用于行政性开支、偿还外债和社会保障等非生产性开支,和外资流入的直接产出效应关系不大。

对经济产出产生直接影响的是长期直接投资。俄罗斯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流向燃料能源工业、食品加工工业、通讯业和商业饮食服务业。转轨时期,这些领域生产的增长与外商在这些领域直接投资的增长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与其说是外资流入促进了这些领域生产的增长,毋宁说是这些领域生产的增长吸引了外资流入。燃料能源产品对俄罗斯国内经济形势依赖程度低,食品工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低,通讯业和商业饮食服务是经济景气的前哨。这些行业需求特性决定了生产恢复增长的特性,而低风险、投资回收快或投资回报稳定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因此,不可否认,这些行业的生产较早恢复增长与外资流入有关,但外资流入不是其增长的主要原因。

总体上看,外资流入在俄罗斯经济中的直接产出效应非常小。反而由于外资中短期信贷融资比重和累积存量过大,在面临还债压力和国际金融资本冲击的情况下,诱发国内金融危机。

2.俄罗斯外资流入的动态溢出效应

外资流入后,除了引起所投资企业产出的增长外,在长期里第一,由于经济发展的产业关联效应和企业集群效应,外资投入将引发相关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增长,并可能带动受资国的产业结构升级;第二,在一个特定地区或经济体,一般都存在一种特定的“技术群体结构”,外资流入将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提高或拉宽“技术群体结构”的金字塔;第三,外资流入还可能带来管理溢出效益,推动受资国企业制度和其他市场制度的进步,提高一国的经济竞争力。我们把外资流入产生的这些间接经济影响称为外资流入的动态溢出效应。外资流入能否产生积极的动态溢出效应,也取决于外资流入的形式结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和绝对额。

能够产生动态溢出效应的外国投资主要是外国长期直接投资。俄罗斯实体经济领域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是燃料能源工业。俄罗斯能源原材料生产的扩张和增长主要依赖国际市场行情,与国内经济形势关联度较低,能源原材科出口的收入多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而非用于国内投资。能源原材料生产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以及俄罗斯能源出口收入的非生产性用途,决定了这一部门外商投资不会对整个经济产生积极明显的动态溢出效应。食品工业属于投资报酬回收较快的行业,这些领域外资企业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其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不大。

能够对投资的动态溢出效应产生积极影响的是国民经济装备部门,如机器制造、金属加工和电子信息技术部门。这些部门不论从产业关联的角度,还是从企业集群的角度,还是从“技术群体结构”的角度看,都处于核心地位。而恰恰是这些部门处于俄罗斯外商直接投资的边缘,外资流入很少,难以通过吸收外资来提升自身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出能力,也就不能对其他行业和部门产生动态溢出效应。

在俄罗斯外资流入中,用于当期非生产性用途的信贷融资和其他短期资本融资,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变成巨大的债务负担。如果这些还债负担不能在债权结构和时间结构上得到合理安排,会演变成动态国际收支风险,并对长期经济增长造成不良影响。1998年8月的金融危机不过是这种风险的表面化。

本文的结论是,俄罗斯的市场化经济转轨过程,作为一个植入外部市场制度和对国内制度进行市场化边际调整的过程,吸收和利用外资可以对经济转轨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无论外资流入的结构如何,总量怎样,外资流入对包括企业产权制度、金融市场制度、市场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变迁的积极影响都要大于其消极影响。但是,外资流入的经济增长效应是不确定的,它取决于外资流入的形式结构(直接投资、间接投资或信贷投资)以及用途结构(流入哪些部门)等因素。俄罗斯外资流入的形式结构、用途结构及其相对规模和净余额等,都不利于外资流入产生积极的经济增长效应。不论从外资流入的静态产出效应,还是从外资流入的动态溢出效应看,我们都没有发现俄罗斯外资流入的明显的经济增长效应。

第6篇

一、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已由改革前期的投资拉动型转变为以消费和需求为主的需求拉动型,市场自发调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日益市场化、理性化,货币需求的内生性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增长机制不断加强。从经济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看,国际市场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日趋深化,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于计划经济时期大幅度减弱,但依然是影响短期经济运行的主要外部因素之一。

(一)工业增加值: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需求因素,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我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工业发展与其他产业发展之间具有很强的联动效应,工业增加值的变化对整个GDP的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将工业增加值作为模型分析的核心,并将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出口总额作为决定工业增加值增长的三大需求因素,将产成品资金占用作为反映商业周期的指标。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1995年以来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需求因素是消费和出口,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低。这一特征反映了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之后总供求关系的变化趋势,即总量关系已由短缺转变为结构性过剩。(2)技术进步因子低于1,即其他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抑制作用。这一方面说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年的全球经济衰退等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以及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发展等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冲击,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年来技术进步速度较慢,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未能抵消各种不利因素对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抑制作用。(3)产成品资金占用是反映短期经济运行变化趋势的重要先行指标,其由较低水平恢复持续上升,表明经济增长将恢复上升趋势。

(二)投资需求:投资行为市场化,政策调控影响弱化,且财政政策的效力大于货币政策

影响投资增长的因素可分为三类,其一是决定投资行为的因素,包括前期投资的惯性影响、投资收益、融资成本等;其二是投资资金来源对投资形成的约束,包括贷款、财政支出、外资流入等;其三是外部环境变化,包括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价格水平的变化等。为了全面反映各因素对投资增长的影响,我们以企业利润率和贷款利率作为反映投资收益和融资成本变化的替代指标,以中长期贷款、财政支出、企业利润和利用外资作为投资资金来源的指标,并加入价格指数、政府调控政策(虚拟变量)、时间趋势等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投资增长具有很强的惯性;利用外资、财政支出、中长期贷款等投资资金来源对投资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企业经营效益的改善对投资形成有拉动作用,企业利润率是影响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价格水平的变化对投资增长有双重作用,当期价格水平的下降对投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滞后12期价格水平的下降(或上升)所产生的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预期,将引致投资增长下降(或上升);贷款利率下降对投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其重要程度在各因素中列第六位;宏观调控政策对投资增长的影响处于第八位,刺激投资的宏观调控政策增强,会引致投资增长0.0034个百分点。这一系列情况说明,在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买方市场”形成之后,我国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已基本市场化。同时,如果将财政支出和利率变化分别归类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范畴,则财政政策对投资增长的直接影响要大于货币政策。

(三)消费需求:消费行为呈现刚性,财富效应对消费增长的影响日趋增强

影响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包括消费惯性、收入、财富效应、消费倾向(或储蓄倾向)、价格变化以及消费政策等。我们选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消费的替代指标,以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滞后变量、工资性现金支出、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与股票流通市值以及居民储蓄存款增加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作为反映消费惯性、收入、财富效应和居民储蓄倾向的指标,再考虑价格指数和消费政策两个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惯性是影响消费需求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消费行为惯性对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性及其很高的贡献说明,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消费者的消费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强的刚性。(2)经济增长状况及由此决定的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增长的基本因素,不仅会影响本期消费需求,还会通过预期对未来消费产生影响。(3)随着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和股票流通市值的不断增加,由此所形成的财富效应已成为影响消费需求增长日趋重要的因素,特别是股市波动不仅会影响本期消费增长,还会对未来消费产生长远影响,因此,股市的稳定发展对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至关重要。(4)近年来持续的通货紧缩现象对消费需求增长的负面影响是有限的。(5)消费政策的变化对消费需求增长具有一定程度的调控作用,其刺激力度增强可以拉动消费增长0.001179个百分点。(6)供求结构、消费环境等除解释变量之外的其他因素对近年消费需求增长具有较强抑制作用。

(四)出口贸易:国际市场需求是出口增长的基础,技术进步、价格优势和贸易政策是促进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影响出口增长的因素包括国际市场需求、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国内需求缺口形成的出口压力、汇率的变化以及贸易政策等多方面因素。我们以国际贸易出口、前期出口总额、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人民币汇率、价格指数以及贸易政策作为解释变量,加入时间趋势因素,进行对数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国内经济增长和国际市场需求是决定我国出口增长的最基本的因素。(2)由于国内价格水平的波动会影响到实际汇率和出口产品的换汇成本,价格水平的波动对出口增长有重要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大约能够拉动出口增长0.0016个百分点。(3)人民币贬值对促进出口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但由于我国汇率基本保持稳定,其对出口增长的实际刺激作用有限。(4)贸易政策的变化、技术进步以及贸易环境的改善等外部因素对促进我国出口增长至关重要。

(五)进口贸易:国内需求和加工贸易出口是影响进口增长的基本需求因素,贸易条件和贸易政策的改变能有效地限制进口增长

影响进口的因素包括国内需求、国际贸易出口形成的压力、国内价格水平、汇率、贸易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影响进口增长的因素中,国内需求和国际贸易出口是影

响我国进口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国内价格水平下降或人民币贬值对进口增长具有抑制作用,控制进口增长的贸易政策对限制进口增长是有效的。时间趋势系数为正,说明进口增长有很强的递增趋势。

(六)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的内生性很强,利率调整和价格波动对货币需求有显著影响

我们将影响货币供求的因素确定为:货币供给增长的惯性、经济增长产生的货币需求、利率变动对货币供求的影响以及价格水平波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分别对相关时间序列进行对数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货币需求的增长主要取决于自身增长的惯性和经济增长对其所产生的需求,这说明我国货币需求的增长具有很强的内生性。(2)利率调整对M0、M1和M2作用方向不同,但其影响均是显著的,说明通过利率调整货币供给的政策是有效的。(3)价格水平波动对货币需求有显著影响,短期内价格水平的上涨会引致货币供给的增加,但从较长期看,由于利率基本稳定,价格上涨产生的通货膨胀预期会影响到未来收益,价格上涨对存款增加及货币供给增长有抑制作用。(4)由于存款是居民投资的主要途径之一,M1和M2表现出随经济增长而不断增加的趋势。

(七)价格水平:物价走势存在很强的惯性,需求、货币供给及其流动性对价格波动有重要影响

根据相关价格理论,我们将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确定为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惯性、需求和货币供给三大方面,分别对居民消费价格、生产资料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1)居民消费价格:在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的因素中,价格变动趋势的惯性是最重要因素,其贡献(本文中贡献的涵义是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弹性,即解释变量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引致的被解释变量增长的幅度)为0.9682个百分点。其次是货币供给M0,其综合贡献为0.01个百分点。第三是消费需求,其贡献为0.0871个百分点。(2)生产资料价格:在影响生产资料价格的因素中,价格变动趋势的惯性是最重要因素,其综合贡献约为0.94个百分点。其次是投资需求,其贡献为0.1105个百分点。第三是货币流动性,其贡献为2.01185个百分点。时间趋势T的系数均为负,说明1995年以来始终存在一定程度的紧缩趋势。

二、2002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2002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扭转了近年来GDP增速前高后低的运行趋势,出现了小幅加速增长势头,一季度GDP增长7.6%,二季度GDP增长8%,上半年GDP累计增长7.8%。引致经济增长运行轨迹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因素看,主要是全球经济开始出现复苏,即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趋于改善;从内部因素看,主要是在内部经济增长活力不断增强和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下,总需求出现了快速增长并拉动GDP加速增长。

(一)工业增加值:投资快速增长是经济增长恢复上升的主要动力,消费和出口增速相对下降抑制了经济增长

根据工业增加值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方程,我们对2002年上半年影响工业增加值的因素作出定量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剔除生产资料价格因素后,1~5月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32.67%,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2.033个百分点,占上半年工业增加值11.7%增速的比重为17.37%。(2)在剔除居民消费价格因素后,6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9.47%,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9.34个百分点,占上半年工业增加值11.7%增速的比重为79.85%。(3)上半年出口累计增长14.1%,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1.444个百分点;但考虑到前期出口对工业增加值增速的滞后影响,出口对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的综合影响为0.738个百分点,占上半年工业增加值11.7%增速的比重6.31%。(4)产成品资金占用对上半年工业增加值的综合影响为引致工业增加值增幅下降0.273个百分点,占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速的比重为-2.33%。(5)时间趋势的收缩效应引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0.005个百分点。(6)其他因素和系统误差为-0.135个百分点。

与2001年同期相比,2002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工业增加值增速的拉动作用提高0.975个百分点;消费增长的拉动作用下降0.536个百分点;当月出口(累计值)的拉动作用提高0.536个百分点,考虑前期出口的滞后影响——2001年下半年出口增速有较大幅度下降,出口的综合拉动作用下降1.187个百分点;产成品资金占用的综合拉动作用下降0.418个百分点,时间趋势的收缩效应下降0.00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2002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恢复加速增长趋势主要是由上半年投资快速增长拉动的,而消费和出口增速相对下降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强的抑制作用。

(二)投资需求: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不断增强是拉动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根据投资需求的回归分析方程,我们计算得到:在影响2002年上半年投资需求增长的各种因素中,固定投资增长的惯性拉动投资增长13.13个百分点,同比提高4.07个百分点。财政支出拉动投资增长3.9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64个百分点。利用外资拉动投资增长2.3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拉动投资增长1.3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26个百分点。企业利润率引致投资增长0.02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价格水平波动的综合作用拉动投资增长0.0125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005个百分点。政策力度弱化引致投资增长下降0.005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015个百分点。其他因素引致的投资增长和系统误差为3.64个百分点,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到,投资惯性对投资增长拉动作用大幅度提高是2002年上半年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这说明自2001年下半年以后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不断增强。而其他因素对2002年上半年投资增长影响有较大幅度提高,估计与国债投资资金到位较早有关。

(三)消费需求:储蓄倾向提高和股市财富缩水抑制了消费增长

根据消费需求回归分析方程,我们计算得到2002年上半年各因素对消费增长的影响:(1)消费惯性拉动消费增长8.54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26个百分点。(2)收入增长拉动消费增长0.128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056个百分点。(3)上半年居民储蓄倾向提高,导致消费增长下降0.276个百分点,同比多下降0.022个百分点。(3)消费价格下降引致消费增长下降0.0086个百分点,同比降低0.012个百分点。(5)储蓄存款余额增加带来的财富效应拉动消费增长2.687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015个百分点。(6)股票流通市值引致消费增长0.137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即股票流通市值下降产生的财富缩水导致消费增长下降。(7)其他因素引致的消费增长和系统误差为-1.74个百分点,同比减少1.38个百分点。

比较各种因素对消费增长的影响可以看到,除消费惯性外,2

002年上半年对消费增长起到抑制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居民储蓄倾向提高和股票流通市值大幅度下降带来的财富缩水效应。

(四)进出口贸易:国际市场需求波动是影响我国进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政策调控对进出口贸易影响显著

国际贸易出口是影响我国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因国际贸易数据公布时间有较长滞后期,目前我们只能对一季度出口增长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准确的分析。根据出口总额的回归分析方程,我们计算得到2002年一季度各主要因素对出口增长的贡献分别是:2月份出口增长的惯性影响为0.2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0215个百分点;国际贸易出口的影响为-3.17个百分点,同比降低4.33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2002年一季度国际贸易出口增长大幅度下降,出口总量同比下降9.15%;名义工业增加值的影响为7.49个百分点,比2001年同期下降0.206个百分点;国内价格波动的综合影响为-0.0062个百分点,比2001年同期下降-0.082个百分点;人民币汇率微弱升值的影响为-0.006个百分点,比2001年同期降低-0.022个百分点。因此,2002年一季度出口增速(9.08%)比2001年一季度增速下降5.53个百分点,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国际贸易出口增速大幅度下降,即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对我国出口增长形成了硬性需求约束。从上半年已知国内因素看,前期出口、工业增加值、价格波动和汇率对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均比2001年同期提高,但总体影响只有1个百分点,据此可以作出的判断是,上半年出口的较快增长(增速14%,比2001年提高5.2个百分点),应主要是由国际贸易恢复较快增长和刺激出口增长的政策措施(如出口退税等)拉动的。

从影响一季度进口增长的因素看,国际贸易出口增长大幅度下降是一季度进口增速相对下降的主要因素,其贡献比2001年同期下降2.91个百分点;名义工业增加值增速相对下降也减少了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其贡献比2001年同期下降0.23个百分点;前期出口的贡献影响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其他因素影响相对较小。从6月份的影响因素看,工业增加值的贡献比2001年提高0.55个百分点,出口增长惯性影响相对下降0.07个百分点,如果假定上半年国际贸易出口增速比2001年同期提高,则2002年上半年进口增长下降的主要原因只能归于政策调控措施增强。

(五)货币需求:引致货币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货币需求的内生机制,利率调整和物价波动的实际影响很小

根据M0、M1和M2的回归分析方程计算得到的结果,2002年上半年M0增速比2001年同期提高,主要因素是货币需求增长惯性的贡献比2001年同期提高了2.9个百分点;由于工业增加值名义增长率比2001年同期下降,其贡献同比降低了0.31个百分点;价格波动和利率调整的影响很弱,消费价格水平的综合贡献仅比2001年同期提高0.0016个百分点,存款利率下调仅引致M0增长下降0.0021个百分点。2002年上半年M1增速比2001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主要因素是货币需求增长惯性的贡献比2001年同期下降2.4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名义增长率下降也起到一定作用,其贡献同比降低0.23个百分点;贷款利率下调对M1增长的贡献为0.002913个百分点,物价波动对M1增长的综合贡献同比下降0.00565个百分点。M2的增速与2001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货币需求增长惯性的贡献同比提高1.43个百分点,名义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同比下降0.094176个百分点,贷款利率下调的贡献同比下降0.001017个百分点,物价波动对M1增长的综合贡献比2001年同期下降0.000485个百分点。总之,影响2002年上半年货币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依然是货币需求的内生机制,利率调整和物价波动的影响虽然是显著的,但由于利率调整的幅度有限、物价水平相对稳定,它们对货币需求的实际影响很小。

(六)价格波动:前期通货紧缩趋势增强引致价格水平进一步下降

6月份消费价格指数为99.2,比2001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根据消费价格回归分析方程计算,前期价格指数的惯性影响为82.6个百分点,比2001年同期降低2.84个百分点,主要是5月份价格指数较2001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所致。M0增长对6月份消费价格指数的综合影响为0.04个百分点,比2001年同期下降0.39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增长拉动6月份价格指数增长0.7454个百分点,比2001年同期下降0.15个百分点。时间趋势导致消费价格指数下降1.387个百分点,比2001年增加0.15个百分点。常数项和其他因素(AR)为16.62,系统误差为0.58个百分点。因此,导致2002年上半年消费价格下降的主要因素是由前期价格持续下降和时间趋势负作用所形成的通货紧缩趋势,消费需求增速下降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在影响2002年上半年生产资料价格波动的因素中,前期价格的惯性影响为91.52个百分点,比2001年同期下降1.55个百分点;货币流动性微弱下降的影响为1.96个百分点,比2001年同期提高0.0056个百分点;投资需求的影响为9.76个百分点,比2001年同期提高0.178个百分点;包括常数项和系统误差在内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为6.32个百分点,比2001年同期下降1.21个百分点。因此,导致2002年上半年生产资料价格指数降低的主要因素是前期价格持续下降形成的通货紧缩趋势,固定投资需求的较快增长对生产资料价格的下降趋势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三、2002年下半年经济发展趋势预测与分析

从影响上半年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可以看到,虽然消费需求和出口增长相对下降以及通货紧缩趋势增强等不利因素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趋于增强,经济增长出现了小幅加速趋势。受这种加速增长趋势的惯性影响,下半年经济增长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但从目前的发展环境看,下半年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主要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前景不明确和国内政策调整会对下半年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近期建议积极财政政策逐步淡出的呼声很高,而财政政策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十分重要。考虑到诸多不确定因素,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下半年经济增长的趋势,我们在单方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将单方程联立并加入内联方程,建立了包括80个方程、80个内生变量和10个外生变量的《月度宏观经济形势计量分析模型》,并根据贷款利率、存款利率、汇率、国际贸易出口和宏观调控政策等外生变量的不同变化趋势,设计了四套预测分析方案,对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趋势作出了预测分析。总体看来,在全球经济形势基本稳定和国内调控政策不发生大幅度转变的情况下,2002年经济增长7%的计划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预计全年GDP增速将达到7.6~7.8%。

方案1: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不变,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维持中性(此处政策中性的含义是下半年(预测期内)不会采取对经济增长各指标有正面或负面影响的政策,即将下半年政策的作用视为0

,但以前已实施政策的滞后影响依然存在)

2000年1月以来国际贸易增速始终呈递减趋势,2001年6月份以后呈负增长状态,到2002年3月国际贸易出口增速已下降到-9.15%。根据这一发展趋势,我们以1993年5月-2002年3月期间的数据为基础对2002年下半年国际贸易出口进行预测,结果显示2002年全年国际贸易出口增长水平大约在-6.4%。假定下半年国际贸易按照这一趋势增长,国内存贷款利率和汇率保持不变,其他各种调控政策保持中性,下半年经济增长的预测结果为:(1)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10.05%,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24.5%、名义增长19.85%,消费需求实际增长8.75%,出口增长12.4%,进口增长13.70%,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3.87%,财政收入增长6.42%,财政支出增长17.5%,货币供给M0、M1、M2分别增长5.67%、17.32%和16.51%,股票流通市值增长6.79%,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97.86、100.8和99.81。(2)2002年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0.37%,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7.24%、名义增长22.32%,消费需求实际增长9.24%,出口增长16.03%,进口增长22.81%,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1.88%,财政收入增长4.13%,财政支出增长14.07%,货币供给M0、M1、M2分别增长5.45%、17.59%和15.93%,股票流通市值增长19.4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97.95、104.55和100.96。

从上述预测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不变、下半年政府不采取进一步的扩张性措施,下半年经济增长的加速趋势将削弱,但经济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工业增加值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较大幅度下降,消费仍将平稳增长,但出口增速有可能提高;在经济增长拉动下,货币供给、特别是M1和M2增速将会有较大幅度提高,价格指数将按上半年的发展趋势继续上升,有可能出现小幅正增长,通货紧缩压力减弱。总之,从近年来工业增加值与GDP的相关关系看,预计全年10.37%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将使2002年全年GDP增长达到7.54%。

方案2: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和货币政策不变,调整其他宏观调控政策

假定2002年下半年国际贸易维持其自身发展趋势,下半年国内存贷款利率和汇率保持不变,其他调控政策与2001年下半年相同,即假定货币政策保持不变,但在财政政策方面仍采取与2001年下半年相似的措施,2002年下半年经济增长的预测结果是:(1)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10.01%,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24.18%、名义增长19.63%,消费需求实际增长8.87%,出口增长10.57%,进口增长12.57%,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3.34%,财政收入增长6.57%,财政支出增长17.57%,货币供给M0、M1、M2分别增长5.98%、17.32%和16.55%,股票流通市值增长7.0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97.74、100.85和99.86。(2)2002年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0.53%,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7.01%、名义增长22.21%,消费需求实际增长9.46%,出口增长13.23%,进口增长21.95%,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94%,财政收入增长4.54%,财政支出增长14.60%,货币供给M0、M1、M2分别增长5.85%、17.66%和15.97%,股票流通市值增长19.09%,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97.91、104.57和101.04。

比较方案2和方案1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到,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后,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提高0.16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下降0.19个百分点,消费实际增速提高0.22个百分点,出口增速下降2.8个百分点,利用外资增速下降0.9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增速分别提高0.41个百分点和0.53个百分点,股票流通市值和货币供给增速以及价格指数等其他经济指标基本不变。即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刺激国内需求的进一步扩张,但也会引致财政支出的增加。从近年来工业增加值与GDP的相关关系看,全年10.53%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将使2002年全年GDP增长达到7.62%。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全球经济发展及国际贸易增长保持当前发展态势的条件下,即使货币政策保持不变,只要采取与2001年下半年相似的财政政策,也会显著改善下半年的经济增长状况。

2002年下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的预测结果(%)

注:2002年上半年指标为实际值。预测名义值根据定比价格指数计算。

方案3: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不变,下调利率,其他政策保持中性

假定2002年下半年国际贸易维持其自身发展趋势,下半年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从9月份开始分别下调0.27个百分点和0.54个百分点,其他调控政策保持中性,即在9月份以后采取与年初类似的货币政策,但财政政策等其他调控政策保持中性。在这一条件下,下半年经济增长的预测结果是:(1)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9.99%,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25.01%、名义增长20.15%,消费需求实际增长8.69%,出口增长12.23%,进口增长12.57%,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3.94%,财政收入增长6.22%,财政支出增长17.37%,货币供给M0、M1、M2分别增长5.85%、17.37%和16.53%,股票流通市值增长6.83%,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97.68、100.76和99.74。(2)2002年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0.67%,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7.71%、名义增长22.77%,消费需求实际增长9.47%,出口增长15.73%,进口增长21.46%,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1.71%,财政收入增长4.38%,财政支出增长14.59%,货币供给M0、M1、M2分别增长5.77%、18.04%和16.06%,股票流通市值增长19.64%,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97.74、104.56和100.97。

比较方案2和方案3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到,宏观调控政策由财政政策转为货币政策后,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进一步提高0.143个百分点,实际固定投资增速增加0.707个百分点,实际消费增速提高0.011个百分点,出口增速提高2.501个百分点,利用外资增速提高0.77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增速分别下降0.16和0.01个百分点,货币供给M0增速下降0.086个百分点,M1和M2增速分别提高0.38和0.093个百分点,股票流通市值增速提高0.546个百分点,价格指数有小幅下降。即积极的货币政策会引致投资、出口和利用外资的较快增长,但会减缓财政支出的增长。从近年来工业增加值与G

DP的相关关系看,全年10.67%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将使2002年全年GDP增长达到7.7%。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全球经济发展及国际贸易增长保持当前发展态势的条件下,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不仅会改善经济增长状况,也会为减少财政支出、逐步淡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创造条件。

方案4:国际贸易形势改善,国内政策保持中性

根据OECD上半年作出的预测,2002年国际贸易出口增长率有可能达到2.5%,这一结果比我们预测的结果乐观。我们假定全年国际贸易出口增长能够达到2.5%,下半年国内存贷款利率和汇率不变,其他各种调控政策保持中性。在这一条件下,我们得到的预测结果是:(1)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10.15%,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24.92%,消费需求实际增长8.81%,出口增长12.23%,进口增长14.36%,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7.13%,财政收入增长5.89%,财政支出增长17.65%,货币供给M0、M1、M2分别增长5.89%、17.37%和16.45%,股票流通市值增长6.6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97.75、100.66和99.87。(2)2002年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0.45%,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7.96%、名义增长23.1%,消费需求实际增长9.13%,出口增长15.73%,进口增长21.46%,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08%,财政收入增长2.66%,财政支出增长14.09%,货币供给M0、M1、M2分别增长5.1%、17.66%和15.94%,股票流通市值增长21.0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97.84、104.46和100.97。

比较方案1和方案4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到,如果国际贸易形势好转、其他因素不变,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提高0.082个百分点,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增加0.768个百分点,消费增速下降0.106个百分点,出口增速提高7.807个百分点,进口增速提高0.346个百分点,利用外资增速提高3.199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速下降1.468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增速提高0.016个百分点,货币供给M0增速下降0.353个百分点,M1和M2增速分别提高0.068和0.005个百分点,股票流通市值增速提高1.554个百分点,价格指数基本不变。从近年来工业增加值与GDP的相关关系看,全年10.45%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将使2002年全年GDP增长达到7.58%。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国际贸易出口增速提高会引致我国出口和利用外资大幅度增长;在内需增速基本稳定、财政支出小幅下降、宏观调控政策保持中性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形势的改善通过促进出口和利用外资的较快增长,仍能保证我国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第7篇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就业效应政府选择

一、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我国就业人数:统计资料分析

充分就业是世界各国追求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因此,世界各国以及一些国际经济组织特别重视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影响的统计,依据统计数据来反映本国和世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就业状况。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的《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中统计,跨国公司在海外的分支机构的雇员大约有5400万人。这个数量与1985年的2200万人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即便是与1998年的3600万人相比增加幅度也比较大。跨国公司在发达国家的子公司直接创造的就业比较稳定,比如1985年和1995年跨国公司在发达国家子公司直接创造的就业数量均为1500万人,到了1998年才有了一定的提高,达到1700万人;而跨国公司在发展中东道国的子公司直接创造的就业增长却非常迅速。1985年跨国公司在发展中东道国的子公司直接创造的就业数量为700万人,到了1995年这一数据变为1500万人,1998年时达到1900万人。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中方从业人数,是由国家统计局每年进行统计和公布的。从国家统计局统计的资料来看,随着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数量的不断增加,外商投资企业中的中方就业人数也是随之不断增加的。2003年末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数的863万人与1985年末的6万人相比增长了140多倍。从静态角度来看,外商投资企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相当低,对就业的直接效应很小,但从动态角度来看,其发展变化的速度是非常迅速的。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是1985年的90多倍。

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统计的跨国公司对全球就业量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量的影响,首先是统计口径过大和过小。口径过大是指统计数据不仅包括了直接就业创造量,而且还包括了转移就业量,即原有企业转移到外资企业的就业量;口径过小是指统计数据没有包括外商直接投资的间接就业创造量,即外商直接投资拉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而产生的就业机会。其次是统计中没有减去就业损失。统计数据中没有剔除由于外商直接投资而产生的就业损失量和挤出量,如外资并购我国企业后的裁员、把我国企业排挤出市场造成的失业量等等。如果从现有统计数据中减去转移就业量、就业损失量以及就业挤出量,那么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贡献绝对没有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字那样显著。可以说,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和统计资料的不完善,使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不能客观、真实地反应出来。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一个综合分析框架

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因此只有构建一个综合分析框架,才能真实、客观反映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就业影响。1.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创造效应。就业创造效应是指外商直接投资增加新的生产能力,增加就业人数(直接创造效应),或者带动了前后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间接创造效应)。

从直接就业创造效应来看,首先,直接就业创造效应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有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讲,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进入我国:一种方式是并购,即通过收购或兼并的方式进入东道国;另一种方式是新建企业,称之为“绿地投资”,即在东道国新建企业(没有包括合资和合作企业,只指独资经营企业)。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不同,其对直接就业的创造效应也有所不同。新建企业可以直接增加生产能力,因此可以直接创造就业机会。由于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主要采取了新建企业的方式,2002年外商新建企业投资金额占外商实际直接投资总额的60.15%以上,所以外商投资新建企业对我国的就业贡献较大。外商投资并购我国企业在短期内并不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因而其在短期内不存在直接就业创造效应。其次,直接就业创造效应与外商直接投资来源结构和投资结构有着一定的相关性。有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直接投资对第一、二产业的就业起到了负面作用,而对第三产业起到了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对我国就业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就外商直接投资的间接就业创造效应而言,无论是新建企业,还是并购企业在理论上来讲都是存在的。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我国企业生产的投资品的购买有限,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与其相关的前后向产业及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也极为有限,因而创造的就业机会也是有限的。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统计数据,因此无法用精确的数据表现出这种外商直接投资的间接就业创造效应的强弱或大小程度。

2.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损失效应。就业损失效应主要是指外商直接投资并购我国企业后,在重新整合、重组的过程中,精简人员而导致的就业人员就业机会损失或丧失。从国外企业并购案例来看,这种就业损失效应不仅存在,而且是严重的。1998年,美国参与国内和跨国并购的公司裁员多达73000人,占美国当年失业人数的11%。

我国企业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累积了大量的冗员,这些冗员有的以显性失业状态存在,有的以隐性失业状态存在。外商投资企业都是讲求效率的,所以并购我国企业后,不仅要把大量的冗员释放出来,而且由于外商投资企业对劳动者素质有较高的要求,还要把达不到这种要求的人员释放出来。另外,还由于岗位的压缩,编制的减少,使本来可以就业的人员也被释放出来,从而使他们失去就业岗位。因此外商投资并购我国企业后,就要把大量的闲置人员以及素质较低的人员以及必要的原本可以就业的一部分人员从原有的就业岗位上剔除出来,形成规模较大的就业损失效应。尽管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但是外商投资并购我国企业的案例并不少。此外,从外商投资并购我国企业投入的资金来看,尽管在2002年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只有5%,但是它所形成的就业损失效应是不可低估的。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并购我国企业将会加剧我国的就业压力。

3.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挤出效应。就业挤出效应是指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为了和外商投资企业开展竞争,国内企业不得不减少就业人员,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或者由于外商投资企业的激烈竞争,使国内一些企业倒闭破产,从而导致许多就业者失去就业岗位。

众所周知,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以后,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减员增效”。这一口号的提出主要是为了适应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我国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除了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外,更重要的是外商投资,特别是具有资金实力、技术实力的跨国公司的进入,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应对外商投资进入后的激烈竞争,国内企业不得不以“减员”的方式来提高“效率”和增强竞争力。同时,为了和外商投资企业竞争,我国企业还可能对企业的原有设备和技术进行革新,这样也可能排挤出大量失业人员。同样,我国企业为了与外商投资企业竞争,投资的新项目一开始就采用新设备、新技术,这样的新项目所能吸纳的新增劳动力数量相对减少,所以投资扩张对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作用是微弱的。此外,那些经受不住外商投资企业竞争的国内企业可能停产、倒闭,也会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

4.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转移效应。就业转移效应是指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企业的合资或合作,使那些停产和濒临倒闭的企业得以挽救,从而转移了从业人员的就业。大家知道,与外商合资或合作的国内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有一定“问题”的企业。如果没有外商的合资或合作,这些企业可能被市场淘汰,企业中的就业人员就可能转变为失业人口。正是因为外商的合资或合作没有使这些企业倒闭,从而使就业人员的就业机会得到了挽救。需要指出的是,外商直接投资挽救的就业人数是原有企业就业人员的一种转移,并不是新增加了这么多的就业人口。

三、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总体评价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不仅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也有破坏性作用。但长期以来,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这种破坏性作用,以致于过高地估计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贡献,甚至出现了要把外商直接投资作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主渠道的设想。那么应如何看待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呢?

首先要肯定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创造效应。改革开放20多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就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特别是外商投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我国就业做出了更大的贡献,这是不可否认的。我们在肯定这种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正确看待其就业创造效应的积极影响,不能高估,否则必然会形成误导,并产生严重的后果。第一,正确看待官方公布的在外商投资企业的我国从业人数。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我国从业人数的就业存量(总量)来看,据商务部有关官员称,到2003年在中国运营的外资企业达22万家,就业人员超过2350万人。但又有官员称,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被大大高估,因为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中没有剔除外商投资企业终止运营和撤资等情况。那么终止运营和撤资的外商投资企业的我国从业人数依然包括在就业存量之中,因此在外商投资企业的我国从业人数存量就有可能被高估。另外,在这个就业存量中,包不包括上面我们提到的合资和合作企业的从业人数,如果包括,那么这个就业存量就更被大大高估了。如果这种高估存在的话,那么把外商直接投资作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主渠道(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有经济单位和城镇集体经济单位不仅没有吸纳就业的能力,反而不断向外排放失业人员,同时私营企业、个体经济单位由于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如融资困难,限制了其生产能力的提高,因而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但有潜力;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似乎略好一些)是非常危险的。第二,正确看待外商直接投资的间接就业创造效应。从理论上讲,间接就业创造效应是存在的,但在实践中并不一定是必然的。在我国的外商投资项目,一是集中在见效快、效益高的一些项目上,二是集中在高技术领域。无论是投资在哪个项目上,这些投资在国内的产业关联度都较低。因为外商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投资,由于处于全球战略和利润共享的考虑,机器设备及原材料的采购、服务提供等绝大多数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因此对我国的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是有限的,所创造的间接就业机会也是极其有限的。外商直接投资的间接就业创造效应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其次要正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充分肯定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指出这种负面影响,并不是对其积极影响的否定,相反,缺乏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负面影响的深刻认识,只会对我国引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产生不利的影响。

尽管由于我国统计上的缺陷,无法通过一定的数据来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并购我国企业释放出了多少失业人口,也无法通过一定的数据来说明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竞争,国内企业减少了多少就业人员以及国内企业停产或倒闭排挤出了多少失业人口,但是这种释放和排挤一定是存在的,而且其数量也是较大的。根据官方统计,到2001年底国有单位的职工人数从2000年底的8100万人减少到7640万人,2002年上半年又减少了120万人。2001年城镇集体企业的职工人数减少了210万,2002年上半年又减少了30万。到目前为止,国有经济单位和城镇集体经济单位的从业人员减少了6000多万。尽管这6000多万从业人口的减少不能完全说是由外商并购我国企业以及外商对我国企业的挤压所造成的,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说其中有一半可能是由外商并购我国企业以及外商对我国企业的挤压所造成的。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它也远远大于目前在外资企业从业人数的2350万人(这个数字还可能存在被高估的情况)。因此我们不能低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产生的这种负面影响,必须正视这种情况。

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总体影响来讲,究竟是积极效应大,还是负面效应大,在统计数据不健全的情况下,我们难以从理论上做出一个定性的判断。但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实证分析,得出了一个总体结论,即对国际直接投资和我国就业量之间关系作了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国际直接投资对第一、二产业的就业起到了负面作用,而对第三产业起到了促进作用,而综合影响为负。也就是说,欧、美、日等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是负面影响大于积极影响。也许这种分析具有某种缺陷,但也的确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现在应该是我们正视和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时候了。

四、调整优化外商直接投资政策:政府的选择

从国家有关统计资料来看,在改革开放初期,外商直接投资所产生的就业创造效应是比较明显的,但是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外商直接投资所吸纳的我国从业人数的增幅却大体呈下降的态势。所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增加的影响只是一种短期效应。从长期来讲,今后在增加和扩大就业方面,最为重要的是重塑外商直接投资与内资之间的关系,确立外商直接投资与内资在增加和扩大就业中的地位与作用。要充分发挥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内资积累、强化内资增加就业的功能,建立以外商直接投资带动就业为辅助,以内资拉动就业为主渠道的就业模式。这应该是政府的第一选择。政府的选择对我国今后几年缓解就业压力具有举足轻重和非常现实的意义。依据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以及我国目前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建议搞好以下几点政策调整。

1.坚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利用外资并重,以劳动密集型扩大就业,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优化就业结构的政策。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引资政策似乎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大力倡导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投资。在这一政策的支持下,尽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仍然占较大比重,但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加。据统计,截至目前,世界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中已有400家登陆中国。这些跨国公司的投资大多分布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虽然跨国公司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改善,但它所创造的就业岗位是有限的,而且对劳动者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但这对于优化我国就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从扩大就业角度来讲,今后我国应继续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第三产业作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领域以及今后政府政策的重点。

2.鼓励和支持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采购和使用国内企业生产的投资品,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利用率,扩大外商直接投资的间接就业创造效应,从而扩大就业规模。由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企业的内部购买投资品的原则,大大降低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利用率,对国内与之相关的产业的带动作用极为有限,未能提供相当的就业机会。针对此种情况,我国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和支持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和使用国内企业生产的投资品,进而拉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规模。

3.限制外商直接投资进入饱和市场,减轻对国内企业的竞争,以减少国内企业的失业排放量。限制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国内已经饱和的市场及与国内企业具有明显竞争关系的领域,可以减轻对内资企业的竞争挤压,降低对内资企业增加就业的负面影响。一般而言,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的资本和技术优势,而且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为了和外商投资企业相抗衡,国内企业不得不在资本和技术上进行追赶,从而不断使国内企业资本和技术深化的步伐加快。国内企业资本和技术的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就是不断向外释放失业人口。更为严重的是,在饱和的市场中,无力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竞争的国内企业不得不被迫退出市场,从而造成更多的失业人口。

4.真正落实国民待遇原则,充分发挥国内企业就业的主渠道作用。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和内资所享有的不平等待遇,阻碍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的公平竞争,使得国内企业只能采取不断减少就业人口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这对于缓解我国就业压力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我国应依据WTO等国际经济组织的有关规则,对外商直接投资尽快落实国民待遇原则,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为国内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加速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资本形成和积累能力,从而发挥国内企业就业的主渠道作用,扩大对失业人口的吸纳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卓元。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2]牛勇平。国际直接投资与我国就业量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动态,2001(11)

[3]黄为民。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经济评论。2000(6)

第8篇

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金融安全影响对策

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现状

(一)国际资本流入以FDI为主且呈现多渠道流入

随着我国将项目管理放松,我国资本流入渠道呈现以FDI为主,QFII、外债等为辅的多元化趋势。截止2007年10月我国实际吸引FDI额度达7579.29亿元,达625271个项目(资料来源:商务部网站整理);从2003年我国引入QFII制度至2007年11月,已批准49家QFII投资额度,总计99.95亿美元(资料来源:外汇管理局网站整理);截止2007年6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3278.02亿元(资料来源:外汇管理局网站整理)。目前外商已更加倾向于采用非直接投资方式,这将是q国必须面对的国际资本流入新挑战。

(二)国际“热钱”流入规模不断扩大且流动性增强

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加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国际“热钱”大量流入我国,而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净误差和遗漏的巨大转变可能潜在地预示着未记录的资本流入。

自1991年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热钱”流出(也可以理解成资本外逃),而到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这种流出达到顶峰。1997年以后“热钱”流出逐步减少,到2002年发生逆转,是大量的“热钱”流入,这种资本流入的规模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到2004年“热钱”流入额更是达到一个高峰。2008年上半年净误差与遗漏出现在贷方达130.75亿美元。

(三)FDI投资结构发生变化

外国来华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有所变化,制造业吸收外资占比下降,部分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增长较快。2007年上半年,制造业外国来华直接投资170亿元,占53%,较上年同期下降9个百分点,仍居外国来华直接投资的主要份额。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迅速,较上年同期翻了一倍,其中,房地产业吸收外资达77亿美元,占比从上年同期的11%上升到24%。

(四)国际资本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进一步加深

QFII制度进一步完善。2006年8月,在充分总结QFII工作制度3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鼓励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共同基金、慈善基金等长期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完善了资金汇兑和帐户管理。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新设中外合资主裁判公司、基金公司较多。截止2006年11月,中外合资主裁判公司共有8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共有24家,其中11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资股权已经达到49%;4家外资证券机构驻华代表成为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特别会员,39家和19家境外证券经营机构分别在上海、深圳交易所直接从事B股业务。此外,根据《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2003年11月,香港证券交易所在北京设立代表处。

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境内上市,外资被允许对境内上市企业实施战略并购。

内地与香港合资期货公司批准成立,部分外资现货公司参与中国期货市场交易。如法资公司路易达孚(北京)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参与了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期货交易。

外资对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参与程度不断加深。在外汇市场上,截止2006年底,在人民币外汇即期市场上,外资做市商银行机构占比38%,外资银行机构数占比57%。在银行间外币/外币交易市场11家做市商和45家成员银行中,外资做市商银行有8家,外资成员银行达到19家。在外汇远期市场上,外资银行机构数占比77%。在货币市场上,到2006年底,98家外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进行短期资金的融通,占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员数的14%;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外资银行有95家,占比为7%。

(五)对外资本输出逐渐增多

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联系加强,近年来我国对外资本流出有了显著的增加,2006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达824亿美元,相对于2005年同比增长27.75%(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QDII银行政策在我国的推行,弥补了我国参与境外投资的缺陷,将我国境内资本进一步推向海外,在对外资本流出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强烈作用下,资金的逐利性使国际资本大量涌入。国际游资纷纷进入我国境内,它们可能同时收获包括以下四重利益的全球最高资本收益:从直接投资(FDI)中掠夺我国的要素成本;从房地产开发和交易投机中获取暴利;从股市中大量获利;从人民币升值中获得稳定的资本收益。

(一)FDI从我国掠夺大量的要素报酬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各项事业急需经济发展资金。投资缺口由外国资源流入进行弥补,因而经常项目常常处于逆差状态,资本与金融项目常常处于顺差状态,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为经常项目的逆差融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1994年以来,我国已告别资金短缺时代,成为重要的国际资本净输出国。但同时我国也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入,主要表现为FDI。由于我国并不存在投资储蓄缺口,因而我国并非是在利用FDI所带来的资金或者实物资源,而是在利用凝结在外国直接投资中的技术、管理、市场、品牌等经营资源,结合国内的实物资源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在世界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

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流入发展中国家的FDI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率为16%~18%。各方研究统计表明,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收益率至少在10%以上。我国以较高成本获得的FDI所带来的资金和来自于贸易盈余顺差的资金大多形成储备资产,又通过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进行保值和增值,得到的回报相当有限,是一种低于效率的国际资本循环形式,我国目前的这种国际资本循环结构,对于我国金融安全以及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不利。

(二)国际资本从房地产开发和交易投机中获取巨额利润

国际资本流入房地产市场的形式主要有四种:一是直接设立外资房地产投资公司或参股境内房地产开发企业;二是间接投资,购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债券或外资房地产中介公司以包销的方式批量买入楼盘,再进行商业销售;三是外资银行向个人发放贷款;四是非居民外汇流入,结汇购买房产。国际资本进入我国的房地产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资本结构,提高我国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房地产企业健康发展。可是国际资本的介入可能存在一定的投机目的,企图利用新兴市场的脆弱而进行故意的炒作,在市场的剧烈波动中获取利益。我国房地产市场未进入稳定的发展阶段,抵抗干扰的能力不强。一旦外来投资者过分看重某些吸引他们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投机因素,如单纯预期人民币必然升值,而对市场进行集中炒作,很可能会产生房地产泡沫,甚至危及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转。同时,国际资本的介入可能影响到房地产行业和地区的经济安全。很多外来投资者选择在国内主要城市购买收益能力强的高档物业,进行持续经营并获取租金收入,这导致某些城市的大部分高档写字楼或者公寓市场被外资控制。

一般来说,外来投资者的行动出发点难以掌握,受到的政策约束性也不如国内投资者强;因此,一旦他们采取某些不负责任的操作,如集体退市,整个市场将一落千丈,地区的经济安全将受到巨大影响。随着外商直接投资比重的提高和外资银行规模的扩大,这种负面影响可能越来越显著。国内有学者对外资流入我国房地产市场规模进行过预测,结果显示,2003年和2004年流入我国房地产的外资总规模分别约为3168亿和2702亿人民币,分别占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总额的18%和12%。境外资金大量进入房地产市场,产生了“羊群效应”,很多境内民间资金纷纷入市,推动了国内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

(三)从股市中获取巨额利润

大规模的国际资本进入或退出可能造成或加剧我国资本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特别是在我国资本市场的规模本来就不大,市场的流动性也不充分,那么一定规模的外资流入或流出都会明显地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价格走势,加剧市场的波动,从中获取利润。随着国际资本流动提速和预期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的股票市场,从2006年股市复苏起,大盘指数上涨4000多点,人民对市场前景预期过于乐观,大量资金进入证券市场,使证券价格上升,证券价格上升又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市场,最后导致证券的名义价格远高于其实际价格,最终2008年下半年股指从6000点掉至1000多点,目前仍在低谷徘徊。

(四)从人民币升值中获得稳定的资本收益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强烈作用下,资金的逐利性使国际资本疯狂涌入,这些资金注入我国除了在直接投资中从我国掠夺大量的要素报酬,在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获取大量的投机收益外,他们还从人民币升值中获取稳定的资本收益。本文通过以下近似计算国际资本在人民币升值中的收益:我国国际投资头寸负债×人民币升值幅度=国际投资收益。2005年末我国国际投资头寸负债为8001亿USD,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人民币升值(8.0702-7.3589)/8.0727×100%,代入公式,国际资本投资收益为705.2亿USD。而在同一时间段,国内投资亏损为1077亿USD。

结论和建议

在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性和破坏性越来越强的今天,我国的金融安全问题面临着各种风险,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和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也是重要的风险因素,因此。一方面要采取措施合理的引导FDI的投资领域,使其投向更需要发展的产业,2007年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就体现了这一宗旨。

另外,要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合理控制房地产行业的过度膨胀,合理引导国际资本进入我国的房地产业,使其改善我国的房地产企业的资本结构,提高我国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房地产企业健康发展。规范境外机构和个人购买境内商品房以及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所涉及外汇收支和汇兑的管理,规范房地产项下跨境资本流动秩序。

应健全我国金融体系、完善金融市场。深化银行体系的改革,努力发展货币、资本市场,促进利率自由化,积极开拓创新,引进金融衍生工具,增强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能力,提高金融监管和监测水平,特别是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测,指定相应的外汇管理政策,在外汇的收支和汇兑环节加强管理,防止资金迅速变现外逃。最后加强对非法资金流入的打击力度,降低“热钱”对我国金融业冲击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9篇

本文回顾了200/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指出当前经济增长出人意料的强劲,但并未出现过热。恰恰相反,当前经济中潜伏着许多问题,未来经济增长可以说是布满玄机。对于下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本文提出既不能过热(上行),又不能过冷(下滑),因此,只能向右走,也就是确保经济在一个箱体中平稳运行。为此,政府在调控手段上需要一手稳定利率,一手调控房地产市场。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回顾:增长出人意料但经济并未过热

200*年上半年GDP增长,其中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422亿元,按不变价格同比达到了9.5%的高速。这一增长速度可以说超过了绝大多数预测机构的预测。鉴于当前的增长达到了20年平均增长的长期趋势水平,并且是在去年比较高的基数上取得的,因此,可以认定当前增长速度是一个强劲增长的速度。

但是否能够据此认为当前经济过热呢?答案却是否定的。原因在于,当前出乎意料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出乎意料的贸易顺差所导致的。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导致出口和进口朝相反的方向出现异常波动,出口猛涨而进口剧降,预计全年贸易顺差可达1000亿美元,超过历史上最高年份的一倍还要多,使得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直线上升,本来要向下的经济走势出乎意料地保持住强劲增长的势头。但净出口的强劲增长必然不可持续:第一,人民币升值,则升值预期消失,进口将大涨。第二,国际贸易摩擦将使得出口充满不确定性,持续猛增不太可能。

这意味着,出乎意料的增长动力终将消失,经济强劲增长势头不可持续,需要注意的恰恰是净出口突然回落可能导致的经济下滑。

2005年上半年从经济运行的总量来看,各月间的波动幅度不大,相对平稳。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2%,净出口保持大幅上升,出口连续6个月增长达30%以上,进口则徘徊在15%的水平。从物价指数来看,CPI上涨2.3%,还处在温和水平。从货币供应来看,M1同比增长11.3%,M2同比增长15.7%。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同比增长16.8%,受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拉动,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3.2%。上半年经济中主要值得关注的问题有:

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尽管比去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但增长仍达到25.4%这一轮经济过热主要是局部投资过热引起,对CPI指数和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并不十分突出,所以,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平稳成为衡量宏观调控和经济是否“软着陆”的主要标准。

自1998年经济周期以来,固定资产投资逐年上升(按季节对比),其中2004年年末,固定资产占GDP比重最高达到43%。而今年上半年达到近50%,就投资占比而言,不能不再次引起对投资的控制的警觉。其中:

从投资构成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3.5%,进一步回落,所以,主要增长部分还是来自于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从投资的结构看,煤、电、油、运等行业投资得到加强。其中,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81.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增长36.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5.9%,铁路建设增长48.0%。上述能源、电力、运输等“瓶颈”行业投资的强劲增势,同时引发对此类行业是否也存在过度投资的忧虑,投资结构性调控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各行业均衡发展。另外,从上半年来看,投资总量虽然得到一定控制,但施工项目总投资和新开项目计划投资却逐月呈现加快趋势。

从投资资金结构变化来看,上半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FDI)金额285.63亿美元,同比下降3.18%。因为财政政策和银行贷款的调整,国家预算内资金和国内贷款增长乏力,自筹资金等企业自主市场行为进一步成为推动投资增长原动力。

2、货币供应量偏紧,影响信贷增长和市场利率走低

在稳健的货币政策指引下,上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7.6万亿元,同比增长15.7%,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9.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二者的增长幅度均比去年同期要低。从银行信贷总量来看,所有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3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各项贷款为19.9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存贷差进一步扩大。尤其1~5月信贷总量增长同比下降,6月贷款的迅速上升主要来自于企业部门短期贷款以及票据融资增加,私人贷款(特别是居民户消费性贷款)继续回落。面临财务重组、股改和宏观调控的多重压力,商业银行的惜贷心理依然比较浓厚。此外,6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平均利率分别为1.46%和1.10%,均低于去年和上月,表明随着超额准备金利率下调,市场资金供应充分仍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但货币的供应量还是偏紧.

受稳健货币政策的影响,2004年上半年以来,货币供应量增长一直低于名义GDP的增长,今年上半年开始有所改观,两者增长分别为15.7%和14.7%。一方面,根据货币交易方程式MVPY,近年来国内货币流通速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其间波动的一般规律大致是经济增长较快时,货币流通速度上升,经济增长放缓时,货币流通速度增长率放缓或者下降。表明2004年货币政策,其对降低货币流通和控制经济增长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另一方面,如果不改变货币政策,其对经济的紧缩制约将在今后半年内显现出来,对于国内企业的资金需求和调整国内总需求将产生不利的影响。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已达到7110亿美元,同比增长51.1%,其中相当部分的储备来自非直接投资资本流入。这些所谓“热钱”资本的流入受到了有利于人民币资产的利差和货币升值的吸引,导致央行频繁的公开市场对冲操作,给货币政策执行带来诸多问题,也部分削弱了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

3、上半年CPI仅有2.3%的温和增幅,与PPI仍存在较大背离

固定投资的增长对于CPI的拉动作用尚不明显,加上相对紧缩的货币供应量,所以,本轮宏观调控中CPI水平还是比较平稳,易于控制。上半年CPI主要类别中,食品价格上涨4.4%,居住价格上涨5.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7%,其它类商品价格基本稳定或略有下降。从时间序列来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稳步回落。4、5、6月的同比涨幅分别为1.8%、1.8%和1.6%。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6%(6月份,同比上涨5.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6月份,同比上涨9.0%),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明显回落,同时与CPI的长期背离,对企业盈利的增长造成了不利影响。

食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的稳定,对CPI的平稳增长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近期的物价波动很大程度上是由粮价变动引起的。粮价波动与粮食生产和流通出现的环境变化密切相关:一,生产环境的变化,即我国粮食生产扭转了多年下滑的局面;二,市场环境的变化,即市场化的粮改体制基本模式确立,粮食市场完全放开。随着粮食市场供应的增多,造成粮价在去年相对高价位的情况下有一定程度回落。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持续下跌影响农民利益,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对于激活农村消费,推动内需是不利的。

此外,上半年贸易顺差达到396亿美元,出口连续六个月超过30%。过去几年中,尽管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其进出口差额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水平,2004年顺差为320亿美元,与1999年的292.3亿美元相比差别不是很大。然而近几个月来,随着进口增长的逐渐减缓和出口的继续大幅盘升,贸易顺差开始急剧扩大。一方面,出口增幅迅猛,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增大,显现中国外贸企业巨大的成本和规模优势,而工业增加值达到16.4%,仍在较高位运行,满足了出口的需求。另一方面,进口不快,对于稳定国际收支是不利的,甚至会影响到未来出口和经济增速。有数据显示,中国2005年进口的用于出口产品加工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就已经开始减少。

从2005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来看,当前经济处于比较微妙的状态,增长良好但潜伏不少问题,尤其是未来的运行变化布满玄机。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计将安出?

二、未来之计:让经济向右走

现在,有很多人反对让经济往上走,高辉清博士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有很多人非常警惕中国经济可能往下走,赵晓博士是最早的预警者以及一直的警告者(参见赵晓:《宏观调控要警惕过犹不及断送增长周期》,载《中国证券报》2005年3月16日)。如果要满足双方的要求,在坐标轴上经济增长曲线就只能往右走了!

显然,这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但问题在于,交锋的双方都拥有各自实在的道理。

1、经济为什么不能往上走

本轮紧缩型宏观调控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防范通货膨胀,二是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实践证明,在目前环境下通货膨胀是一个“被夸大了”的问题。本轮经济景气周期是我国买方市场出现之后的第一个周期,在消费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格局下,物价水平自然不再像过去那样扶摇直上。与此同时,本轮经济过热的本质是投资过热,投资品价格的高涨最终出口大部分被传导至房地产价格之中,而房地产的价格又没有被计入CPI之列,从而导致了物价走势的异化。统计数据表明,这一轮经济上升期内,居民消费物价的年度增幅最高只为3.9%,月度增幅最高也只有5.3%,最近两个月甚至一直维持在1.8%的低水平上运行。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过热的固定资产投资却被证明是一个难以下咽的馅饼。今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增幅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降低,但从月度数据的变化轨迹看,加速增长态势非常明显。当然,有专家指出,这种加速增长是由于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前高后低”的基数所导致,我们还无法根据这一点来下结论:固定资产投资在反弹。然而,我们实际上没有必要在“固定资产投资是否在反弹”争论不休。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由于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存在着“前高后低”的格局,在基数的作用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不断加速的态势在全年都可能得以保持。换句话说,如果经济运行趋势不改变的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全口径)增长至少应高于一季度的22.8%。而22.8%(即使不将去年高基数这一因素考虑进来)就已经高于我国正常年份的投资水平了。

固定资产投资还远未调整到位的另一个理由还在于,目前我国在建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高达近20万亿元,足够未来花三年来消化。由于本次宏观调控的方针是“有保有压”,在抑制一些过热行业投资规模膨胀的同时,也加大一些薄弱领域比如农业、能源等的建设。这会使得政府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时间变得更长。

另外,现在地方政府上项目的冲动还比较强烈。比如说,今年我国农用地转建设用地计划为400万亩,各地申请的用地量却超过了1200万亩。根据中央有关部署,今年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还包括一项重要的内容,即给过热的房地产价格降温。从目前的情况看,各地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势头虽然有所走软,但基本还处于顶部盘整状态。而不管是从国外经验看,还是从国内实践看,房地产价格从顶部调整至底部企稳至少需要5~10年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放松有关调控,过热的投资立刻就会变得炽热!2006年GDP可能就回归去年的9.5%,2007年GDP可能就回归去年的10%,2008年是奥运年,GDP增长速度则可能更高!

然而,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在经济增长模式没有改变之前,我国的自然资源系统已经无法再支持10%以上的增长了!这也决定了经济增长不能升上去!

2、经济为什么不能往下走

经过长达两年的宏观调控,景气顶峰时期已过,经济增长开始进入减速阶段。从目前情况看,经济景气下滑幅度较为平缓,其中蕴藏着一些风险。

第一个风险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急剧下降。剔除价格因素之后,上半年外贸顺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至少在3个百分点以上。换句话,如果没有外贸出口的贡献,上半年国内需求所拉动的经济增长幅度只有6%左右。但是,上半年出现如此之大的外贸顺差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许多企业都赶在了欧美对中国产品正式设限之前加速出口。目前,中国与欧盟就中国纺织品出口问题已经达成了协议,受协议影响,下半年中国对欧盟纺织品出口的增长速度将明显放慢。而中国与美国之间至今还没有达成协议,对下半年中国有关产品对美国的出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必然会更大。与此同时,下半年世界经济将有所回落,贸易摩擦将进一步加剧,人民币汇率还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一切都将对中国产品出口带来不利影响。很显然,如果外贸顺差的贡献消失了,中国经济增长就可能接近7%这一警戒线的边缘。

第二个风险是通缩。本轮物价上涨的最主要动因是粮食。今年4、5月份在粮食供需总量仍然存在一定缺口的情况下,粮食价格环比分别下降了1.7和1.6个百分点。今年夏粮生产将获得丰收,预计在去年2020亿斤的基础上,增产100亿斤。在这种预期指导下,粮价增幅回落速度将更快。除了粮食之外,其他消费品大多处于供过于求状态,物价水平具有天然的下跌趋势。尽管政府可以择机上调一些服务价格,但是所起作用将有限,如果没有消费热点做支撑的话,未来我国出现通缩的可能性依然较大。

我们担心通缩的出现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依据,即当前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增长过慢。2005年5月份,M2增长14.6%,增幅甚至低于1998~2000年通缩间的平均14.9%与2002年通缩时的15%的水平。M1同比增长10.4%,低于2001年、2002年同期水平4个多百分点,低于2003年、2004年同期水平8个多百分点,比上年末低3.2个百分点。在商品供过于求的环境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大一般不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但是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则一定会促进通缩的形成。

第三个风险是房地产行业可能崩盘。统计数据显示,“七五”时期,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比例为1.4%,“八五”时期提高至4.2%,“九五”时期再升为4.8%,而去年为9.6%。今年上半年则超过了10%。但随着房地产业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房地产经济可能将进入衰退期。1~4月份,全国土地购置面积9716.4万平方米,只比去年同期微增2.4%;完成土地开发面积4622.1万平方米,同比则下降了12.1%。与此同时,商品房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增幅也有所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意愿的持续减弱。鉴于当前房地产对固定资产投资和整个国民经济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崩盘,整个国民经济增幅也可能由缓跌转为急落。

在上述三大风险中,第一个风险几乎必然出现。但如果保持当前调控政策不变,第二个风险也会在年内来临。而如果加大紧缩型宏观调控力度,第三种风险则就会爆发。

所以,从这个意义出发,如果让经济按目前的惯性继续往下走,确实是件危险的事情。

三、做好两件事,保证经济往右走根据上面的分析,下半年我们既不应该放弃当前的紧缩型宏观调控,也不应该加大紧缩力度,就决定我们只能大体保持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不变。

同样还是根据上面的分析,下半年如果我们维持当前的宏观调控模式不变,未来也可能出现巨大风险,这就决定了我们在保持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大体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结构性微调。

相对应地,从经济增长的目标来看,我们既不能允许GDP的增长就此见底反弹,也不能允许GDP的增长持续下滑。这就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内GDP的增长只能在一个“箱体”内震荡。由于本轮经济增长的高点是9.5%,我们不妨就把它设为这一“箱体”的上限。而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看,中国经济如果一旦低于7%就会出问题,所以,7%就可被视为这一“箱体”的下限。

换句话说,由7%到9.5%应该就是未来两三年我国经济增长所能够变动的全部空间!由于这“箱体”的高度是如此的小(2.5个百分点),而时间持续的长度又是如此之长(前后六七年),从历史的角度远观,由于这一细长条的“箱体”实际上就可以近似地视为一根水平线,维持在这“箱体”内波动的经济增长曲线就可以看成是在向右走了。

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做到这一点?未来我们的重点应该是放在防止经济反弹,还是放在防止经济失速?

从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看,只要我们的宏观调控政策不发生大的变化,景气回落的态势也将不可改变。除了上面谈到的外贸出口的增势将趋缓之外,不利的因素还有两个:一是自主型投资需求在减弱。上半年固定资本投资规模虽然不小,但从资金来源看,只有政府的支出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加速增长,民营资本支出的增速则有所放慢,而外商直接投资则更是罕见地出现了负增长。二是消费需求将降温。上半年工业企业效益大幅度滑坡,城镇居民收入将随之受影响。农村粮食虽然获得丰收,但粮价涨幅要远低于农资涨幅,农民收入增长势头将不如去年。再加上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时期,居民购买住房的热情也明显下降。这一切都给消费需求的扩张带来负面影响。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宏观调控在保持方向和力度大体不变的情况下,未来结构性微调的侧重点应该是放在防范经济失速的风险上!

为此,我们重点应做好以下两件事情。

1、暂时冻结利率,并适当放松银根

尽管迄今为止,我国继续维持了负利率,但由于物价水平下跌速度出人意料,未来存在着通缩的风险,在这种的情况下,我们暂时不宜动利率。与此同时,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名为“稳健”,实为“偏紧”。信贷增长速度最近几个月虽有微幅提升,但总体水平依然偏低。这种偏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不赶紧采取措施让货币政策回归“稳健”轨道的话,对下半年通缩的阴影就可能真的降临。

2、大力推动中低价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发展

房地产对当前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影响。如何保证对房地产的调控健康发展是保证当前中国经济健康运行的一个重要措施。做好这一点,实际上就牵住了宏观调控的“牛鼻子”。

房地产具有两重性,既是投资品,又是消费品。首先,房地产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例大概为五分之一左右。房地产的调整能够有序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就不会出现急剧滑落。其次,商品房又是当前居民消费的一个巨大热点,房地产市场如果不急剧降温,社会消费需求就难有保障。

这里我们需要澄清的一个问题是,当前我们需要调控的主要是房地产过高的价格,而不是它的供给数量。但从实际效果看,房地产价格下调有限,房地产供给减速则相对明显。前五个月,全国完成土地开发面积同比下降了7.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近8个百分点,其中,经济适用房投资下降了16.7%。

这表明,当前对房地产的调控实际上偏离了轨道。下半年有关部门很有必要下大力气,去进行纠正。其中,一个简洁、有效的方法就是进一步加大中低价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

第10篇

经济增长高位小波动运行具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能源资源的稀缺构成经济增长的最大约束条件

节能降耗、扩大就业、重视经济安全的调控政策应有预见性和有效性

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高位小波动运行,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符合中央“十一五”规划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的要求。同时,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能源资源稀缺的硬约束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预见性和有效性。

一、上半年宏观经济高位小波动运行的特征

上半年宏观经济高位小波动运行,高增长、低通胀,虽然还是投资推动、进出口拉动、重化工业主导的经济增长格局,但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1.国内生产总值。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91443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一季度增长10.3%,二季度增长11.3%,是1995年以来同季增速最快的。分产业看,第一、第三产业发展相对平稳,分别增长5.1%和9.4%,第二产业增长较快,增长13.2%。

2.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371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6368亿元,同比增长31.3%,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4.2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7695亿元,同比增长24.2%,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土地开发投资增长86.5%。

3.消费平稳上升。上半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36448亿元,同比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4%,其中,一季度实际增长12.2%,二季度实际增长1.8%。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4617亿元,增长14%,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1831亿元,增长12%。

4.出口回落进口上升。上半年,进出口总额7957亿美元,同比增长23.4%,其中,出口4286亿美元,同比增长25.2%,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7.5个百分点;进口3671亿美元,同比增长21.3%,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了7.3个百分点。进出口顺差614亿美元,比同期增长218亿美元。

5.就业机会扩大和居民收入提高。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608万人,完成全年就业计划的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79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9%。

6.物价平稳稍有回落。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3%,涨幅比同期低1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7%,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比去年同期低3.8个百分点。

从上半年经济运行各项指标看,宏观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不但多年积累的一些老问题还没有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依然存在,而且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强调多年的老问题,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推动和进出口拉动,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新情况、新问题是,“十一五”规划增加了经济增长的约束性指标,2006年GDP节能降耗4%的指标分解到各地区、各部门和有关行业,通过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是一项新指标,而且是一个硬约束性指标。

多年强调的老问题如投资增长过快,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首先,容易导致经济出现大的起伏。一些投资周期长、建设规模大的项目一旦启动,惯性很大,容易导致投资迅猛扩张,而发现过度投资产生不良后果后,采用猛政策又会使投资大幅回落,导致经济增长出现大起大落,对提高经济运行稳定性、改善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非常不利。其次,加剧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失调的矛盾。“十五”期间,居民消费率从48%下降到2005年的38.2%,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达到48.6%,增加了13.6个百分点,已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20%左右)的2倍。今年上半年投资高速增长,必将进一步加剧投资消费比例关系的失调,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再次,继续增加能源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压力。整个“十五”期间,各种主要高能耗产品平均增长速度,从“六五”到“九五”期间的8.6%提高到13.1%。2005年我国粗钢产量占世界总量31%,是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巴西5国产钢之和。今年前5个月,发电量增长11.3%,原煤产量增长13.5%,成品油消费量增长8.2%。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造成上半年投资持续增长的原因中,有三方面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一是目前推动投资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还是地方政府仍旧过渡依靠投资推动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以及政府为主的行政性冲动。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地方政府换届年,各地的投资热情高涨。地方项目投资从一季度开始明显反弹,比上年同期增长31.2%,增幅接近于偏高的2004年。由于投资体制改革,部分地方政府将原来政府直接投资改为由政府控制的国有独资公司和集体企业去执行,一季度国有独资公司投资增长41.5%,增幅同比提高16.3%,比同期城镇高11.7%。这种投资冲动进一步造成土地闸门在一些地方有所放松。根据国土资源部对2004年9月以来的用地检查发现,一些地区违法用地少的在60%左右,多的甚至超过90%。今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土地开发面积538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高达53.3%。土地供给紧张对投资增长的制约作用有所减弱。

二是银行信贷增长过快对投资起了很大的推动和支撑作用。上半年,货币供应量增速明显加快。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32.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43%;狭义货币供应量M111.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94%;流通中现金M02.3万亿元,增长12.6%。前6个月,信贷投放增长较快,新增贷款累计2.18万亿元,同比多增7233亿元,新增贷款已达到全年贷款控制目标2.5万亿元的87%。年初确定的货币供应量与实际实现的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社会对供应的预期调控目标的有效性产生质疑。

三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外贸顺差继续扩大,达到61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8亿美元,增长了55%。外商直接投资(FDI)持续增长,1~5月外商直接投资增加230亿美元,收益和经常转移结售汇顺差118亿美元,即扩大了资本项目顺差又增加了经常项目顺差。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余额9411亿美元,比年初增加了1222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外汇占款增加较多,人民银行被动性投放基础货币,造成市场流动性过多,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减小。

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国际收支不平衡,这三个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推动,构成了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状况。很明显,投资推动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进出口贸易是产能扩大与转化的有效方式,外经外贸顺差的持续扩大及外汇储备持续增多,导致外汇占款大量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或者过剩。商业银行的企业经营行为,具有放款的动机和市场需求,推动贷款大量增加,为投资扩张提供了货币支撑,而投资扩张又加大了货币需求。

中国在一定的发展阶段,这样一种经济运行的模式,这样一种经济增长的方式,是基本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实际,既有客观性,又有特殊性。

三、制约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

我们说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模式、经济增长的方式,基本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具有阶段性特征,就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分析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以及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要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以及在这些约束条件下如何发展经济;就要探索中国的宏观调控的政策组合、方式和方法,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

首先,中国经济增长高位小波动运行的特征。一方面,中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投资需求增长较快、消费结构升级较快,这是支撑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也是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发展阶段,不会因政策调整而改变这种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国企改革力度加大,非公经济活力增强,社会投资增多并趋于活跃,体制改革因素释放了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能量。这些阶段性特征决定了中国必然处于一个经济增长高位运行时期。所谓经济增长高位运行,是相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水平而言。如从2001年至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分别是8.3%、9.1%、10.0%、10.1%、9.9%,年均增长9.5%(从1979~2005年的27年中,中国GDP年均增长9.6%),今年上半年达到10.9%;美国经济增长分别是0.8%、1.6%、2.7%、4.2%、4.3%;欧元区经济增长分别是1.9%、0.9%、0.7%、2.1%、2%;日本经济增长分别是0.4%、0.1%、1.8%、2.3%、2.7%。这说明我国近几年经济增长一直处于高位运行,更确切地说是经济增长高位小波动运行。高位小波动运行是一个区间,不是一个静止的点,如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就在9%~10.9%之间运行,既没有形成大起,也没有导致大落,可以说是相对均衡的增长区间。在这样一个高位小波动运行下,我国实现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了财政收入的持续性增长。

如果说,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符合高位小波动的特征,或者说,事实上已经形成了高位小波动运行的模式,就要研究宏观调控的政策组合、方式、方法,促进高位小波动健康、平稳地发展,避免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

其次,经济增长高位小波动的约束条件。经济增长高位运行,必然要依靠相关资源的支撑和供给。在经济增长的一系列约束条件中,如劳动力、资本、技术、能源资源供给中,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供给的约束条件:

一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长期存在。包括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有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和政策性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职工,每年新增的普通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革新造成部分失业人员,这些构成了巨大的劳动力供给,形成了就业的巨大压力。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就业水平,安置富余劳动力,这是我们特殊的国情决定的。因此,劳动力在很长一个时期,不是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但如果处理不好,会形成社会不稳定的约束条件。

二是资本已不是现阶段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一方面,从市场化的进程看,医疗、保险、教育和住房等项制度的改革,需要城镇居民付账,一定时期内,城镇居民仍然会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储蓄率,以储蓄存款形式保障未来的安全。上半年储蓄存款余额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7.1%,比年初增加1.4万亿元。这些巨大的储蓄通过商业银行会转化为资本(企业投资)。另一方面,在全球流动性充足、中国经济高增长和中国市场潜力的吸引下,世界的资本流向中国、投资中国,构成了外部资本的增加。有这两方面资本供给,还不会导致资本供给紧张。在一定阶段,资本也不是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

三是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一种方式是从研究和开发的角度看,技术创新有一个过程,技术创新转化为产品,表示为技术进步。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技术引进,缩短技术创新的时间,或者减少不必要的弯路,达到技术进步。这两种方式,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到生产、消费结构更新换代中,同时并用。在一定阶段,技术进步也不是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从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的角度看,研发自主产品,掌握核心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较大的利润空间,这既是一个发展趋势,同时也是一个逐步发展、演变的过程。

四是能源资源的稀缺、不可再生是一个硬约束。现有的能源资源储备,是“上帝”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它既决定了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也决定了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程度。节约能源资源,已经上升为基本国策。1981~1990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0.55,1991~2000年仅为0.28,而2001~2004年则达到1.27,特别是2003~2004年,该系数达到1.64,能源消费总量2001~2004年从13.5亿吨标准煤迅速攀升到19.7亿吨。虽然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速了能源消费的增长,一定时期内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上升是正常的,但如果超过了能源资源的承载能力,将会对国家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看煤炭,煤炭是我国的基础性一次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量的67%。这几年,为了保障供给,煤炭严重超能力生产,去年19.6亿吨产量中有1/3以上缺少安全生产保障。如果能源消费和生产仍然超高速增长,煤炭产业的持续供给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看石油,从1993年成为石油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逐年加快,去年我国石油进口已达1.23亿吨,占石油消费总量的42.2%;看储存,按目前探明储量和资源开采利用能力,世界平均资源可用年限煤炭约230年、石油约45年、天然气约61年,而我国资源人均约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上述资源可开采年限分别只有80年、15年和30年;看能源利用效率,我国煤炭综合回采率平均只有30%左右,国际煤炭回采率约60~80%,说明我国破坏性开采情况严重,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上半年,能源增长均高于经济增长,发电量和原煤产量分别增长12.0%和12.8%,单位产值能耗不但没有下降法反而上升。

四、适合于国情的相关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高位小波动运行,既有客观性,又有合理性。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特征,对搞好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能源资源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约束条件。单位GDP能耗降低4%是今年必须实行的约束性指标,国家通过分解、落实、执行和考评这个约束性指标,建立节能降耗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坚决抑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扩张。这既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膨胀的过程,同时也是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

第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劳动力供给多、就业压力大,在很长一个时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重视就业和再就业问题,要把它同国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布局结合起来,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现在有关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比例失调的讨论、有关扩大消费的评论,其实是一个就业扩大的问题。只有就业才有收入;只有收入提高了,才有消费的增加。消费增加了,才能逐步改变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之间的比例,才能将巨大的潜在性消费变为实际消费。近期国务院有关“调高、扩中、保低”的收入分配政策,既有促进扩大就业的效果,又能调整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

第11篇

一、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1、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从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增加值来看,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增长加快,增加值分别增长16.2、17.6、16.3和17.5。运输邮电业增长15.2,其中邮电通讯业增长27.4。与此相对应,新兴行业比重上升,传统行业比重持续下降。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0.1、0.1、0.2个百分点,三个行业已占到服务业的46.5,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虽然通信业快速发展,但由于近期公路集中整治,交通运输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所占比重下降到17.9,同比减少0.2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同样下降0.2个百分点。

2、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旅游、广电、社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我市服务业的新增长点。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持续增长,人民币存、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1.8和23.7。房地产开发投资7.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3.5,其中商品房建设投资4.31亿元,土地开发投资1.02亿元,分别增长191.2和232.2;住房消费需求仍然较旺,上半年商品房屋销售建筑面积15.51万平方米,增长20.2,商品房屋销售额2.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6。全市旅游总收入约15.86亿元,增长85,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8896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153.79万人次,分别增长223.8和88.4。

3、传统的商贸流通业发展加快,新型流通业快速发展,商品专业市场成交活跃。上半年,全市批发零售贸易销售总额达9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68亿元,增长18.7,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特点看,一是节假日消费情结对市场影响更加明显,春节和“五一”黄金周的传统喜庆消费以及旅游休闲消费,拉动了上半年零售市场销售的快速增长。二是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规模不断扩大,大商场、大超市的销售增长较快,占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三是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上半年,全市12个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26.9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9.2。

4、金融贷款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上半年,在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中,商业贷款12.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1;个人消费贷款18.36亿元,增长10.2,占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的比重达9.9。消费信贷的快速增长,对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即期消费的实现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扩大了居民的住房、汽车等大额消费。

5、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60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4。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898元,增长10.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81元,增长27。居民消费扩大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且消费结构呈现出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的倾向,服务性消费比重上升。

二、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服务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同时,应该看到其发展增速已明显滞后于GDP增速,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偏大,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等问题依然存在。今年以来,服务业发展中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1、服务业增速仍滞后于GDP增速,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除了服务业发展本身的原因外,主要是工业的加快发展使服务业的增长贡献份额相对减小。

2、市场价格上涨使服务业企业的商务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赢利空间减少。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上半年开始,我市市场各类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6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7。一方面,市场价格的上涨尤其是服务价格上涨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服务业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投资成本大幅上升,且成本的升幅超过服务产品价格的涨幅。

(二)制约服务业发展的因素

我市服务业中大部分行业在改革和产业化发展中的步伐较慢;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大大低于第二产业的同一比重;城市化总体水平不高带来的城市规模偏小和居民对服务需求不旺等,都是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相关建议

当前,

电力、水和土地的紧缺,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以及银行贷款从紧等,成为制约服务业发展和居民消费扩大以及消费升级的重要因素。根据我市服务业发展特点,结合现状,提供以下建议供参考:

1、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扩大消费水平。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是提升服务业消费升级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到20__年底,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比重高达53;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比重达57。低收入群体占比偏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消费更快发展,从而也制约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要首先考虑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第12篇

潘建成 席念霞 范宝虹/执笔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9月底进行了2006年三季度中国经济学家信心调查。调查遴选了国内有代表性、对宏观经济有研究的近百位经济学家,通过问卷了解他们对当前经济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并征求他们对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及改革的建议。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目前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虽仍有偏热迹象,但热度有所降低;需求结构不太均衡,投资增长过快,出口需求旺盛,外贸顺差过大,消费需求增长则相对比较平稳;外商直接投资呈下滑趋势;物价稳中趋升,通货膨胀压力不大;房地产价格维持上涨态势;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可能性降低;人民币保持温和升值趋势;股市可望保持稳定;经济可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速趋于放慢。

多数经济学家建议,坚持实施“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待适当时机可以进一步提高利率,适度扩大汇率浮动范围;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地方政府投资热情;从供给、需求和落实调控措施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竞争环境,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增长。

参与本次调查的经济学家共78位。他们是(以姓氏拼音为序):巴曙松、白永秀、陈东琪、陈淮、陈浪南、陈平、陈兴动、程恩富、丁宁宁、冯兴元、郭克莎、贺力平、胡必亮、郝福满、华而诚、黄少安、黄卫平、纪玉山、金雪军、李泊溪、李、李国璋、李京文、李善同、李天德、李子奈、李晓西、梁优彩、刘厚俊、刘世锦、刘宪法、刘小川、马晓河、茅于轼、潘云、邱东、史晋川、宋国青、谈敏、谈世中、汤敏、唐寿宁、田秋生、汪同三、王广谦、王建、王、王小广、王小鲁、吴晓求、徐长生、夏兴园、夏业良、叶灼新、易宪容、喻新安、袁钢明、袁志刚、曾五一、张宝通、张军、光、章铮、赵凌云、赵敏、赵志耘、赵晓、郑超愚、郑京平、钟伟、周黎安、周立群、周天勇、周学曾、周业安、祝宝良、左小蕾等。

经济运行良好 热度有所降低

2006年三季度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62(取值范围在1-9之间),比今年二季度提高0.26点,略低于今年一季度,高于去年同期和四季度的水平(图1)。

从指数构成看,经济学家信心指数比二季度明显回升。这体现在经济学家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即期经济景气指数和预期经济景气指数分为5.79和5.46,比二季度分别提高了0.29点和0.26点,表明了经济学家对宏观调控成效的认可和对经济走势比较乐观的情绪。

投资与信贷高速增长,是2006年以来中国经济的显著特点。这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并引发了一系列调控措施。调查显示,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目前投资和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经济运行仍呈偏热迹象,但热度有所降低。

关于当前的投资需求状况,53%的经济学认为“旺盛”,比认为“正常”和“不足”的分别多16和43个百分点(图2)。从统计数字看,今年1-8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9.1%,增幅比此前有所回落。尽管如此,多数经济学家仍然认为,目前投资增长过快。调查结果显示,63%的经济学家认为,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比认为“正常”的多28个百分点;另有2%认为“过慢”(图3)。

经济学家认为,投资增长过快与货币信贷增长过快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今年8月末,M2比上年同期增长17.9%;1-8月新增贷款2.54万亿元,突破全年2.5万亿的目标。调查结果显示,68%的经济学家认为目前货币信贷增长“过快”,比认为“正常”(32%)的多36个百分点(图4)。

随着投资增速的回落,经济学家也感觉到经济运行的热度有所降低。调查显示,认为当前经济运行状况“偏热”的经济学家虽仍高达51%,但比二季度减少了5个百分点;认为“过热”的也由二季度的4%减少到3%;43%认为经济运行“正常”,比二季度增加6个百分点;另有3%认为“偏冷”(图5)。调查表明,虽然超过半数的经济学家仍然认为目前经济运行偏热,但处于趋向正常的过程中。

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关于对当前消费需求形势的判断,调查显示,10%的经济学家认为当前消费需求“旺盛”,67%认为“正常”,23%认为消费需求“不足”(图6)。从对未来六个月消费需求增长的预期来看,22%的经济学家认为消费需求“趋强”,75%认为“持平”,3%认为“趋弱”(图7)。以上结果表明,经济学家认为消费需求的形势总体上呈平稳增长的态势。

出口需求旺盛,外贸顺差过大。据统计,今年1-8月,全国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5.9%,增幅虽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但仍比同期进口总值增幅高4.3个百分点,外贸顺差达到946.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扩大338.4亿美元。

调查显示,53%的经济学家认为当前出口需求“旺盛”,比认为“正常”的多10个百分点,仅4%认为出口需求“不足”(图8);76%的经济学家认为目前贸易顺差“过大”,只有24%认为“正常”(图9)。

从未来六个月的情况看,20%的经济学家认为出口额增长会“加快”,51%认为会“持平”,29%认为会“减慢”(图10)。认为进口额会“加快”的经济学家,则从二季度的46%减少到29%;认为会“持平”和“减慢”的分别达到53%和18%(图11),比二季度分别增加8个和9个百分点。综合出口和进口的趋势,调查结果显示,44%的经济学家认为外贸顺差会“增加”,比二季度增加13个百分点;认为“不变”和“减少”的分别为20%和36%,比二季度分别减少3个和10个百分点(图12)。

上述结果,与经济学家对于从9月15日起实施的调整部分出口商品出口退税措施对缓解贸易不平衡作用的判断是一致的。调查显示,3%的经济学家认为该措施“非常有效”,44%认为“比较有效”,25%认为“效果不大”,还有28%认为“尚待观察”(图13)。也就是说,出口退税的调整对减缓贸易顺差增长趋势会有一定作用,但恐难扭转顺差增长的趋势。

外商直接投资呈下滑趋势。主要受日本对我国直接投资大幅下降的影响,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近四个月出现连续下滑的趋势,5-8月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7.8%、12.2%、5.5%和8.5%。对未来六个月的外商直接投资趋势,33%的经济学家认为会“下降”,比二季度增加16个百分点,比认为“上升”的多15个百分点。

物价稳中趋升,通货膨胀压力不大。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物价保持低位增长。今年1―8月,CPI比上年同期上升1.2%。对于未来的价格走势,近五成(49%)经济学家认为,未来六个月的通货膨胀率(以消费价格指数计)会比今年上半年“上升”,比认为会“下降”的多40个百分点,42%则认为会与上半年“持平”(图14)。

调查显示,90%的经济学家认为,2006年CPI涨幅低于或等于2.0%,其中认为低于或等于1.5%的占63%。与2006年相比,认为2007年CPI涨幅超过2%的经济学家的比重有所上升(达到28%),但绝大多数(72%)经济学家仍认为CPI涨幅将低于或等于2%(图15)。调查表明,经济学家认为CPI呈稳中趋升的态势,但通货膨胀压力不大。

房地产价格维持上涨态势。调查显示,认为未来六个月国内房地产价格将比上半年“上升”的经济学家高达61%,比二季度增加20个百分点;认为“持平”和“下降”的分别为32%和7%(图16),比二季度分别下降2个和18个百分点。

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可能性降低。关于未来六个月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走势,经济学家出现较大分歧,但趋降预期明显增加。调查显示,认为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会“下降”、“平稳”和“小幅上升”的经济学家分别占32%、35%和33%(图17);其中认为“下降”和“平稳”的比二季度分别增加15个和6个百分点,认为会“小幅上涨”的则减少21个百分点。

人民币保持温和升值趋势。汇改以来,虽然人民币汇率不断温和上涨,但人民升值压力尚未解除,这种压力主要来自美元。调查显示,当前认为美元“高估”的经济学家高达59%,比二季度增加1个百分点;而认为“合适”和“低估”的分别只有26%和15%(图18)。相对而言,认为欧元、英镑和日元兑人民币汇率“合适”的比重相对较高,分别为52%、50%和62%。

多数经济学家预期,未来六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维持温和上升势头。调查显示,61%的经济学家预期“升值3%以内”,比二季度增加3个百分点;21%预期“升值3%-5%”,比二季度增加4个百分点,而预期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由二季度的25%减少到18%。

股市可望保持稳定。今年5月以来,国内股市一改长时间的熊市特征,呈现出震荡向上的走势。关于未来六个月的国内股市价格,31%的经济学家预期会“上升”,63%预期保持“稳定”,比二季度增加17个百分点;仅6%认为股市价格会“下降”(图19)。调查表明,多数经济学家预期股市将保持稳定向上走势,而且方向性分歧缩小,这可能预示着股市的稳定性将有所增加。

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近来,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下滑趋势。关于这一趋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调查显示,近六成(57%)经济学家认为“略有影响”,29%认为“影响较大”,10%认为“影响很大”。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增速趋于放缓。2005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了10.2%,今年上半年又实现了10.9%的增长。调查中,绝大多数(94%)经济学家认为,2006年GDP增长将达到或超过10%,其中64%的经济学家预期达到或超过10.5%,另有6%的经济学家认为将低于10%(图20)。

不过,经济学家对于2007年经济增长的预期普遍降低。调查显示,53%的经济学家认为2007年经济增长率将低于10%,25%认为增长率是10%,仅22%认为会超过10%(图21)。

宏观政策应保持“双稳健”,货币调控尚嫌不足

――随着近期投资及货币信贷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学家对于宏观调控有效性的认可程度有所增强。调查显示,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行政手段”的效果“很好”或“较好”,认同率分别达到68%、63%和62%。

关于未来一段时间的宏观经济政策,72%的经济学家建议,应继续采用“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比今年一、二季度分别提高15和2个百分点;20%认为应采用“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比二季度减少2个百分点;7%认为应采用“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二季度持平;1%认为应采用“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图22)。

基于对当前投资和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的判断,经济学家认为已采取的货币调控政策尚嫌不足,存在进一步加息的空间。调查结果显示,40%的经济学家认为,8月19日开始的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的措施,对抑制货币信贷增长过快“效果不大”,比认为“比较有效”的高5个百分点;此外,还有25%的经济学家表示效果“尚难判断”(图23)。因此,本次调查仍有近六成(58%)的经济学家认为存贷款利率应“提高”,比认为保持利率“不变”的多16个百分点(图24)。

――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是投资增长过快的重要原因。关于什么原因导致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74%的经济学家认为主要是“地方政府投资热情较高”,一半左右的经济学家认为原因是“工业化、城市化速度加快”(50%),认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47%)、“货币信贷增长过快”(42%)是造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原因的比重也比较高。

另外,分别有28%和22%的经济学家认为,“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影响货币政策的效应”和“房地产需求存在泡沫”也是原因之一(图25)。调查表明,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在推动投资快速增长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要切实控制投资的过快增长,经济学家建议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涉,降低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具体措施包括:改革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减少地方政府对投资资源的控制、加强对政府投资的资金约束和责任约束等。

――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调控。今年以来,中央政府加大了针对房地产过热的调控力度。对此,调查显示,49%的经济学家认为,针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措施“效果不大”,比认为“比较有效”(37%)的高12个百分点,此外还有14%的经济学家认为“尚待观察”(图26)。

经济学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房地产的调控。

一是调控供给。如调整房地产供给结构特别是增加廉租房和限价房的供应,提高廉租房和限价房分配的透明度;控制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控制房地产公司的贷款额度,增加自有资金比例;改革目前的地方政府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收入为物业税并进入中央财政,切断与地方财政的关系;加强商品房销售管理,阻止开发商囤积行为等。

二是调控需求。如通过提高商品房房贷利率,增加房地产投资/投机行为税负等,挤压投资性需求,支持居民适用性需求。

三是加强调控措施落实力度。如强化对现有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加强房地产统计工作,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进一步提高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尤其是关注区域性特点。

四是完善资本市场,让老百姓有多种投资选择,而不是只能投资于房地产等。

――继续加大改革力度,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经济学家认为,确保经济长期协调稳定增长的根本出路,在于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经济学家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在卫生、教育、社保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控制和减少政府对于经济生活的直接干预;改革和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加大打击腐败力度。

二是完善市场竞争环境。一方面,要打破垄断特别是行政性垄断所造成的市场扭曲;另一方面,通过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取消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推进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

三是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增长。主要包括提高中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增加政府对公共事务的投入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创业,增加就业。

四是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实行差别所得税,吸引资本和人才向中西部流动。

五是适度扩大汇率浮动范围。通过汇率浮动范围的适度扩大,缓解长期以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以及外贸失衡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逐步减少中国经济增长对外部需求的过度依赖,同时为人民币实现国际可自由兑换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