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8 18:21: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教育的职业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学前教育;班主任;认知;情绪;素养
我国卓越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断言了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小学教育为立国之本,而学前教育是小学教育之基。”可见,学前教育之于小学教育、之于教育、之于人才的培养、之于国家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高度认知,近些年来,政府对学前教育专业越来越重视,对建设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以及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予以了高度强调。在此情况下,学前教育专业在社会上热起来,很多中高等院校都建立起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然而,因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时兴起以及研究和实践的相对匮乏,很多学校尤其是中职院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并不明确,导致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缺失。面对幼小却重要的年龄段孩子,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师德、一流的教育理论与技巧等多方面的素养。为把学生培养成这样的教师,学校与教师需要作出相关努力。其中,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
一、学前教育专业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1.引导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正确认知
中职院校招进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量多、范围广、认知结构具有层次性。这些学生受到家长的影响,对学前教育专业形成了一个认知误区:学前教育,就是教教小孩儿唱歌跳舞、写字画画或者是组织小孩儿游戏活动,基础文化知识的传输、基本道德观念的培养、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都不在学前教育的范围内,所以学前教育行业工作轻松,而且因为政府、社会、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日益看重,学前教育行业找工作容易。于是,很多学生,尤其是女生,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不正确的认知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学习课程时敷衍了事、对自己的德行不严格要求,这造成了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严重的素养问题。班主任可以采取一些科学的方法,纠正学生的认知偏见,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2.疏导学生的焦躁情绪
中职院校学前教育的学生,普遍处于14~18这样一个自我意识逐渐强化的年龄段,他们张扬个性、自控力差,为人处世常常急躁,如果班主任不能加以正确引导,这种冲动的性子可能伴随学生一生,可是毫无疑问,学前教育需要的是耐心,与耐心相反的冲动必然对教育不利,对孩子不利。因此,在课堂之外的课余时间,班主任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对学生的情绪进行疏导,让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学习并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二、学前教育专业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提高路径
1.开设职业规划课程,促进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识
实践表明,对职业具有明确认知和规划的人往往发展较为顺利,目标的导向性与计划的明确使行为更加高效。因为中职专业的学生入学年龄并不大,所以在入学时对自己的职业未来根本不会有明确的认知和规划,也就不会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行为。班主任可以在班内开设适量的职业规划课程,讲授如下内容: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现状与未来发展情况,学前教育的市场目前尚未饱和,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但是必须是高素质的教师;要求学生做出职业规划书,规划书中必须有学生对于学前教育职业的设想与计划、对自己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优劣势分析、对个人的兴趣在学前教育方面的专注度保持时间三项内容;并且,班主任可以向学生阐明从事学前教育事业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意识到从事学前教育并不简单,不是随意的事情,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是一项不简单的神圣事业。通过职业规划课程,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会形成明确的认知,用以规范学习行为。
2.善于观察教育,保持学生情绪的稳定
首先,班主任需要有明确的洞察力,能够从学生的细微言行发现学生情绪的不良之处,没有一双洞若观火的眼睛,情绪疏导只是空话。其次,班主任需要采取合理的行为,对学生的情绪进行疏导。然后,必须保持说话的艺术,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例如:一个学生本来是温吞的性子,在一段时间里,却经常与其他同学口角,我发现后,找他进行了谈话,我先是询问他最近发生了什么不顺心的事,在得知他的父母离异后,我同他讲了这样一番话“如果你的父母维持一段每日争吵的婚姻,他们今生就失去了幸福的权利,你希望他们不幸福嘛,如果他们不幸福,你感觉如何呢,当他们在每日的争吵中失去了对你关心和疼爱的欲望,你可能感觉自己失去了父母,而他们离婚后,他们会幸福,会继续疼爱你,你才会幸福。”后来,学生回到了以往的温和,在这里,我教会了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问题。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要培养出基础教育需要的教师,必须弄清什么样素质的教师适合基础教育,以此确定高校教师教育知识内容、技能培训的重心。通过调查了解到重庆农村教师在学科知识、教学技能等传统素质要求上体现出了较高的水准,而在新课程改革所强调的一些教师素质,如职业规划,教育反思等方面则有所欠缺。教师教育中没有处理好知识传授与实践探索的关系,没有成为教师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来源,教师教育应该将“最有价值的知识”真正纳入课程体系,知识传授与操作训练并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
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只有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才能贯彻落实,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努力造就一大批学科结构合理、数量适当、富有活力,具有崇高奉献牺牲精神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是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质量,实现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保证。为了进一步加强地方高师院校对农村中小学师资的素质要求的深入研究,弄清重庆市农村中小学到底需要什么样素质的教师,明确地方高校教师教育的知识传授、技能培训的重心,更好的为农村中小学培养合格师资,我们对重庆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与地方高师教师教育情况进行了综合调查。
本次调查在样本区内抽取了4所农村学校作为样本学校,再在样本学校内抽取部分教师进行调查。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访谈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5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7.8%。本次调查的问卷由课题组自行预先设计。由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组成:个人基本情况、教师素质(包括职业规划、爱岗意识、教育反思、知识及能力构成等)、教师教育情况(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机会提供等)等组成,问卷共计2O个题目,其中18个封闭式问题,2个开放式问题。课题组成员深入被调查学校发放问卷,让教师当场填写并回收问卷,并就有关问题访谈部分教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现状以及所受师范教育情况进行了了解。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目前的素质缺陷
弄清农村中小学教师目前存在的素质缺陷,是明确高师院校知识传授、技能培训重心,提高教师教育针对性,为农村中小学培养出合格师资的前提。我们从教师的职业规划、爱岗敬业、教学反思、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了解了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状况。总体来看,教师们在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方面体现出了较高的水准,但在其他方面的素质上则存在一定缺陷,主要表现在:
(一)职业规划意识不强
研究表明,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与其职业兴趣相吻合,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并能长时间地保持高效率的工作而不疲劳,反之就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一30%,还容易感到厌倦和疲劳。-l因此,在选择做教师职业以前,一定要慎重考虑所选的职业是否与自己的性格、职业兴趣相符合,是否有利于今后的长远发展。选择做教师以后,也应该继续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通过合理的职业规划,让个人与职业高度契合,从而使自己在职业生涯中得到最大发展。但调查显示,只有不足三分之一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具有规划,其中有详细规划的教师仅占1.9%,有大致规划的教师为27.2%。一半以上的教师思考过职业规划问题,但没有着手规划,在问卷中选择“考虑过但谈不上规划”这一选项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57.0%,完全没有规划和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的教师分别为8.2%和5.7%。总体来看,教师们的职业规划意识非常淡薄,绝大多数教师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这无疑会直接影响到教师们的专业发展水平,这是教师素质中的一个需要弥补的缺陷。
(二)职业反思能力不够
反思是当今教师的一项必备素质,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只能停留在经验层次,不能成为真正优秀的教师。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调查中,教师们对这一点的认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坚持天天写反思日记的教师只有2.5%,多数时间写的只有7.6%,比例都很小。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甚至要求一有所得就要及时记下,以写促思、以思促教。而很多教师是有感悟才写,或者是只思考但不写下来,二者分别占28.5%和51.9%,这必然影响反思的效果,而有9.5%的教师甚至没有考虑过教学反思这个问题,反映出教师们的反思能力和意识尚有不足,大多数人离成为反思型教师还有相当距离。
(三)知识结构中实践操作性知识欠缺
调查中,通过让被调查的教师自由选择最想学习、弥补的知识来考察教师们的知识结构。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们最想进修学习的知识是具体教学技能知识,有46.8%的人选择,比例最高;其次人际公关知识和新课程改革知识也分别有40人次选择,均占25.3%,选择学习文学艺术知识、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职业规划知识的比例分别为18.4%、17.1%、12.7%、6.3%。老师们的选择从侧面反映出,在知识结构中,一般情况下人们最看重的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并不是老师们感觉最欠缺或最需要的知识。这一点从教师最主要的“工作凭借”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在被调查的全部158位教师中,主要凭借专业知识丰富开展工作的教师,只有23人,占14.6%,仅七分之一;主要凭借教育学理论功底深厚开展工作的只有4人,只占2.5%:主要凭借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强开展工作的教师有61人,占38.6%,达三分之一强。调查表明,教师们最需要的或者说最欠缺的知识是具体操作性的知识,属于实践性的知识,这类知识既需要师范院校提供更多的实践体验机会,也需要教师个人在实践中摸索积累。
(四)能力结构中教育设计及科研能力需要弥补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们最想弥补的能力各不相同,差异较大。其中有29.7%的教师选择要对教育科研能力进行弥补,在教师们最想提高的能力中所占比例最大;随后教师们分别选择了想弥补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协调能力、调动学生的能力、课堂掌控能力,比例依次为25.3%、24.1%、23.4%、20.9%、18.4%,各种能力之间比例总体差异不大。这表明,从教师群体来看,教师的智能体现出了多元化,特别欠缺的能力在不同教师身上表现不同,没有整个群体都一致缺乏的能力。这说明教师群体的能力结构相对均衡,但同时也为教师培训带来了挑战,这势必导致难以对教师进行某一种能力的集中培训。
二、教师教育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形成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对教师素质形成的整体影响仍需扩大
作为一名教师,在师范院校阶段所受的教育对其职业生涯影响深远。但在调查中,相当部分教师认为大学阶段所受教育不能适应工作需要。认为完全适应的只有2.5%,能适应的只有25.9%,二者合计仅为28.4%,而认为不好说的有40.6%,不能适应和完全不适应的分别为22.2%和8.8%三者合计为71.6%。与此同时,在对师范学习时专业知识掌握的好坏与干好工作的关系的认识上,有22.8%的人认为关系不大,有2.5%的人认为完全没有关系,而认为有很大关系和关系较大的分别只有10.8%和16.5%,表明教师的职前教育总体上还不适应教师工作的需要。 (二)教师教育在教师成长中没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多种多样,但调查的结果表明,教师们运用最多的那部分知识并不是来源于职前所受的师范教育,而是职后的工作积累,选择工作积累的教师有69.6%,远高于其它途径,占第二位的是同事的交流,有29.7%,然后是业余学习,占22.2%,接下来是培训进修和大学学习,均为13.9%。技能获取的途径也类似,认为教学技能主要是自己在工作中摸索的教师有62.O%,认为是通过听课观摩向同事学习的有54.4%,认为是工作后参加培训获得的有22.2%,认为是读师范的时候学校教的有13.9%,还有1.3%的人认为教学技能没法学习很大程度上靠天分。可见,师范院校在培养教师中发挥的作用还很有限,可以说教师教育在教师成长中还没有发挥主导作用,没有占据主导地位。
(三)教师教育中没有处理好知识传授与实践探索的关系
教师本身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职业,高师院校在培养准教师的时候,在传授必要的学科和教育专业知识基础上,必须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创造机会让学生尽可能观摩实践。而调查发现,师范院校仍然没有处理好知识传授和学生实践探索的关系,被调查教师普遍反应在接受教学技能训练的时候,观摩实习的机会太少,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认为观摩实习机会不够。除此以外,相对于课堂讲授过多,很多人还认为教育技术运用训练不够以及社团活动太少,比例分别为32.3%和31.0%。
三、教师教育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的应对策略
根据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中存在的缺陷,教师教育应改善课程设置,将“最有价值的知识”真正纳入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解决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适应性问题。
(一)完善课程设置,将对教师“最有价值的知识”纳入教学体系
通过调查,有58.9%的人认为对教师们最有帮助的知识是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方面的知识,远远超越学科专业知识的23.4%、教育学理论知识的18.4%、一般科学文化知识的12.0%,人际公关知识的8.2%。在自己需要拓展的知识方面,选择应该开设社交礼仪方面的课程的教师最多,有44.3%;其次是认为应该开设人文社会学科,有42.4%,认为应该开设自然科学基础的有32.9%,另有13.3%的教师认为应该少开课程,多些自由支配时间,还有8.2%的教师选择开设其它课程。而我们目前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各部分的权重并没有完全体现这一点,导致教师教育在教师素质形成中的作用没能充分发挥。教师教育应该了解对教师最有帮助的知识,并据此提高教师教育的针对性。人类积累的知识无边无涯,进入课程的知识必须是对培养所需人才最有帮助的那一部分,教师教育应该将对未来教师“最有价值的知识”作为重点纳入课程体系之中,让教师教育成为教师工作所需知识来源的最重要途径。
(二)改善培养方式,知识传授与实践训练并举,提升学生的临床实战能力
教师职业是一项临床操作性很强的职业,从业者既要有丰厚的知识储备,也要有高超的操作技能,教师教育必须改变长期以来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临床技能训练的倾向,加强实践教学。在调查中,有70.9%的教师认为要当好教师,大学阶段最主要的准备应该是锻炼个人的组织表达等综合能力,认为要认真对待实习演练和上好教师技能课的教师均为28.5%,23.4%的教师认为要扩大眼界,有3.8%的教师认为当好教师不需要特别准备,关键靠天分。在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方面,51.3%的教师认为要多提供机会观摩优质课,44.3%的教师认为应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40.5%的教师认为应开展小型教学实战演练,34.8%的教师认为应进行教学案例分析,21.5%的教师认为要分析中小学教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中小学课程教育教学情况发生了很多变化,现在很多教师不适应新课程改革,是否需要在教师职前教育中予以应对,调查结果显示,有32.9%,即接近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非常有必要在师范院校开设新课程改革方面的课程,有19.3%的教师认为有较大必要,有26.6%的教师认为有必要,三者合计,倾向于开设新课程改革课程的教师占78.5%。
一、以考促学,增强小学教师教学实践的反思意识
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反思型教师的要求。教师要树立起“专家”形象,必须重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反思,充分挖掘日常教育活动中的经验与素材,积累知识,丰富案例,改进工作,增长智慧,养成研究的习惯[1]。教师的反思意识应从三个方面考评:一是结合日常的教育事件,考量教师提炼研究的主题,督促教师形成学术探究的自觉;二是捕捉当下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求教师记录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路、措施和成效,考量整个问题处理的过程和效果的反思能力,督促教师逐渐形成研究问题的自觉;三是考量教师的成果转化能力,要求教师系统地梳理自己的感情、体验、认识、见解,努力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形成文字,并与同仁分享,从而形成助他型教师的自觉。考量,促进教师增加有效的教学行为,使教师的专业视野不断开阔。
二、以赛促训,增强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意识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结合学校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竞赛活动,将极大地促进教师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的形成。以新课标为准则,开展教师的创新研讨课,有助于教师对于新课标中三种教学目标的理解;开展教师的不同年级的示范课,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为青年教师成长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开展结对师徒汇报课,有利于老中青教师取长补短,改进教法,明确下一步前行的目标,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探索和开拓“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趣味化”的课堂教学新思路[2],层层开展“五课”活动,即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改课活动,促进教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向40分钟要质量,把质量意识印刻到教师的心灵深处,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意识,激励自己奋发有为,使得课堂教学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三、以研促教,增强小学教师课程建设的精品意识
毋庸置疑,小学教师中课程的教学设计、教材理解、教学方法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正如部分教师常说感到自己理论没少学,教研活动没少参加[3],却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小学教育的盲目性、随意性。究其原因,实际上是教师缺乏对所授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的力度不够,缺乏应有的课程开发的理念与方法,不明白教材编写者的意图,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而导致教学“瓶颈”的产生。于此,需要重点做好“三个研究”:一是坚持定期开展课程主题研究活动,深入钻研教材,制订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积极改进学科教学;二是研究新的教学理论与方法,用以指导学科教学;三是广泛参加“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学习活动,加强校际、校内交流,博采众家之长,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逐步将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建设成为精品课程,不断提高课堂情境的驾驭能力。
四、以评促管,增强小学教师专业的认同意识
教学管理的实质就是为师生服务。建立完善的目标评估制度,根据教师的工作业绩来确定教师的晋职晋升,将极大地调动教师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如实施“骨干教师培训方案”、“特别贡献奖奖励制度”,对于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实行免费培养政策,促进其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实施“年终教师考核制度”,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评优等,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鼓励教师不断进步;实施“拜师结对制度”、“课题实验管理制度”、现代师徒制度,让有经验的教师帮教青年,促进其共同成长;制定详细的教师专业化成长考核细则,奖优罚劣,拉大分配差距,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建立抓一个科、蹲一个班、授一门课的制度,落实领导的管理责任[4],形成一套全新的教师管理评价系统,规范操作规程,大力表彰在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让教师在岗位上体验职业的幸福感,对教师职业产生认同和敬畏,为专业化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以践促学,增强小学教师的自我创新意识
教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职业,有效教学理论的提出为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和观念指明了方向。学校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课程与教学论》、《新课程教学案例》等的学习;教师应根据自身的职业规划,制订学习计划,明确目标,分步实施,主动进行网络学习,进入高校研修,积极参加校内外交流活动等,不断更新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水准。并要应对时展的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力求在教学实践中学会与学生共同成长[5],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实践、内容和方法上的一体化,真正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淑芬.基于有效教学理念探索高效课堂[J].天津教育,2012(3):61.
[2]吴金平.有效教学理念下的情境设计[J].科技导刊,2012(1):9.
[3]刘国庆.用有效教学理念引领小组活动[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0(8):9.
[4]李江涛.树立有效教学理念[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11):89.
[5]宋颖.浅谈在有效教学理念下数学探索能力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9):58.当前,有效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全新的教学理念,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都有积极的作用。以有效教学的理念为指导,促进专业化成长,不仅是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教师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助推和保障。
一、以考促学,增强小学教师教学实践的反思意识
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反思型教师的要求。教师要树立起“专家”形象,必须重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反思,充分挖掘日常教育活动中的经验与素材,积累知识,丰富案例,改进工作,增长智慧,养成研究的习惯[1]。教师的反思意识应从三个方面考评:一是结合日常的教育事件,考量教师提炼研究的主题,督促教师形成学术探究的自觉;二是捕捉当下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求教师记录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路、措施和成效,考量整个问题处理的过程和效果的反思能力,督促教师逐渐形成研究问题的自觉;三是考量教师的成果转化能力,要求教师系统地梳理自己的感情、体验、认识、见解,努力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形成文字,并与同仁分享,从而形成助他型教师的自觉。考量,促进教师增加有效的教学行为,使教师的专业视野不断开阔。
二、以赛促训,增强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意识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结合学校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竞赛活动,将极大地促进教师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的形成。以新课标为准则,开展教师的创新研讨课,有助于教师对于新课标中三种教学目标的理解;开展教师的不同年级的示范课,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为青年教师成长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开展结对师徒汇报课,有利于老中青教师取长补短,改进教法,明确下一步前行的目标,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探索和开拓“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趣味化”的课堂教学新思路[2],层层开展“五课”活动,即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改课活动,促进教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向40分钟要质量,把质量意识印刻到教师的心灵深处,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意识,激励自己奋发有为,使得课堂教学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三、以研促教,增强小学教师课程建设的精品意识
毋庸置疑,小学教师中课程的教学设计、教材理解、教学方法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正如部分教师常说感到自己理论没少学,教研活动没少参加[3],却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小学教育的盲目性、随意性。究其原因,实际上是教师缺乏对所授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的力度不够,缺乏应有的课程开发的理念与方法,不明白教材编写者的意图,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而导致教学“瓶颈”的产生。于此,需要重点做好“三个研究”:一是坚持定期开展课程主题研究活动,深入钻研教材,制订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积极改进学科教学;二是研究新的教学理论与方法,用以指导学科教学;三是广泛参加“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学习活动,加强校际、校内交流,博采众家之长,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逐步将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建设成为精品课程,不断提高课堂情境的驾驭能力。
四、以评促管,增强小学教师专业的认同意识
教学管理的实质就是为师生服务。建立完善的目标评估制度,根据教师的工作业绩来确定教师的晋职晋升,将极大地调动教师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如实施“骨干教师培训方案”、“特别贡献奖奖励制度”,对于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实行免费培养政策,促进其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实施“年终教师考核制度”,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评优等,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鼓励教师不断进步;实施“拜师结对制度”、“课题实验管理制度”、现代师徒制度,让有经验的教师帮教青年,促进其共同成长;制定详细的教师专业化成长考核细则,奖优罚劣,拉大分配差距,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建立抓一个科、蹲一个班、授一门课的制度,落实领导的管理责任[4],形成一套全新的教师管理评价系统,规范操作规程,大力表彰在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让教师在岗位上体验职业的幸福感,对教师职业产生认同和敬畏,为专业化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以践促学,增强小学教师的自我创新意识
教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职业,有效教学理论的提出为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和观念指明了方向。学校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课程与教学论》、《新课程教学案例》等的学习;教师应根据自身的职业规划,制订学习计划,明确目标,分步实施,主动进行网络学习,进入高校研修,积极参加校内外交流活动等,不断更新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水准。并要应对时展的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力求在教学实践中学会与学生共同成长[5],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实践、内容和方法上的一体化,真正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淑芬.基于有效教学理念探索高效课堂[J].天津教育,2012(3):61.
[2]吴金平.有效教学理念下的情境设计[J].科技导刊,2012(1):9.
[3]刘国庆.用有效教学理念引领小组活动[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0(8):9.
(宿州学院 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心, 安徽 宿州 234000)
摘 要:职业兴趣影响着一个人的未来发展,不同的专业也会影响着学生职业兴趣.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职业兴趣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Holland职业兴趣中国本土化的北森研究成果;其次,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对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倾向于企业型和社会型;最后,分析职业兴趣测评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兴趣;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221-02
基金项目:(1)项目类型:校级卓越教育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名称: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培养计划(szxyzyjh201403);(2)项目类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项目,项目名称:以“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团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szxyfwdf201308);(3)项目类型: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项目名称:基于教学质量控制环思想的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有效监控机制研究(2013jyxm237)
不同的人对不同的工作持有不同的态度,这种态度与个人的能力、年龄、经历等紧密相关,其中最重要的是受职业兴趣的影响[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各学校的专业设置也更科学,划分也更细.有关职业兴趣在大学生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刘芬、殷小川(2005)指出,不同方向体育专业学生的职业兴趣代码排序有所区别;谢双(2010)对183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调查,认为学生偏向社会型;左晶晶等(2013)针对护理专业学生开展研究,发现职业兴趣改变的关键时期是大学二年级.由于专业不同,培养的目标、内容也不同,因此,有必要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兴趣进行研究,以利于借助职业兴趣测评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质量.
1 职业兴趣概述
Thorndike(1912)、James(1915)先后对兴趣进行研究,并编制问卷[2].G.F.Kuder(1939)、Holland(1953)编制了职业兴趣测量表,其中Holland制订的量表得到广泛的应用,社会认可度最高.
由于国外测评量表编订时的情况与中国不同,在引入Holland理论之后的不同时期,有关专家学者做了大量本土化的探索,龙立荣(1996)对二十多个项目进行了修订和推广,白利刚等(1996)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对霍氏量表项目保留了138个[3],张厚粲等(2004)把职业兴趣开分为七个类型,与Holland六种类型相比增加了自然型[4].国内一些专业测评机构的出现,也推动了职业兴趣理论的研究及应用.本文采用北森在Holland理论基础上开发的本土化测验进行调查,该测验把职业兴趣划分为六种类型(见下表1),每种类型测量最终得分区间在0-100分.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兴趣调查分析
为保证调查数据的可靠性,有关学者研究发现,高年级学生的职业兴趣相对稳定,因此,笔者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宿州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班学生展开调查,参与调查的学生共计125人,其中男生36人(占28.8%),女生89人(占71.2%),女生人数较多,接近男生的2.5倍.
根据调查结果表明(见表2),六种职业兴趣类型得分的均值显示企业型和社会型最高,均超过40分;中位数也显示者两项相对其他四种类型较高.分值最高的是企业型,说明该专业多数同学的职业类型倾向于企业型(E),其次是社会型(S).
为进一步验证统计结果,分析该专业学生职业兴趣类型分布情况,结合测量分数,把得分划分为A、B、C、D四个倾向组,其中A(20分及以下)代表低分组,B(21-40分)代表中等水平组,C(41-60分)代表高分组,D(61分及以上)代表极高水平组,按照六种职业兴趣类型进行人数分布统计(具体见表3和图1).从图表中可以看出,D组中最多的为企业型(共31人),C组最多的为社会型和企业型(共98人),说明多数人的职业类型倾向于企业型,其次为社会型,与前述分析结果一致.从职业兴趣倾向来看,宿州学院专业的培养目标正确,专业定位准确,学生职业兴趣与专业吻合度较高.从该校历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大多数与职业兴趣分析结果不谋而合.此外,表3显示职业兴趣偏向于研究型的较少,这也正好符合应用型大学要求,与研究型大学培养学生明显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性别也影响着职业兴趣倾向,从表4得分均值统计可以看出,在六种类型中,男女生之间略有差异,女生在常规型得分明显高于男生,男生在研究型得分明显高于女生,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结合职业兴趣测评结果,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3 职业兴趣测评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一,通过职业兴趣测评,有利于教学管理人员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高校每年向社会输出大量毕业生,只有质量提高了,学生在就业时才更有竞争力.通过职业兴趣测评,能够全面掌握学生特点,检验专业教育质量,有针对性的加强专业建设.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及时修订培养方案,转变培养理念,从而科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更多适应时展要求的人才.
第二,开展职业兴趣测评,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5].本次调查显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点与职业兴趣存在高度相关性,因此,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时应充分发挥职业兴趣测评的优势,发现学生潜在兴趣,提高学生自信心和专业热爱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内外教学活动,进一步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使他们提前适应职场环境;以职业兴趣测评结果为依据,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择业方向,实现有效就业.一方面,学生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专业特点吻合度较高,教师可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结合职业兴趣类型对应的典型职业进行指导;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职业兴趣与专业匹配度不高,应尽早调整相吻合的专业,以便发挥个人特长,增加就业机会.
第三,开展职业兴趣测评,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定位[6].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和成长的环境影响,加上测评工具本土化的科学规范性,学生在不同阶段进行职业兴趣测评难免存在误差,但不应忽视测评结果对学生自身的实践意义,尤其是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客观地认清自我,理清自身职业梦想实现的可能性及自身存在的不足,以便找准差距,及时调整目标,为更好的胜任未来工作做准备.
参考文献:
(1)余良,赵守盈.贵州省高校在校大学生职业兴趣调查[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3-67.
(2)刘长江,郝芳.职业兴趣的结构:理论与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3(4):457-463.
(3)李永鑫.Holland职业兴趣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3):11-13.
关键词: 学风建设 影响因素 职业规划
对于一所高等学校来说,学风建设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学风,是指大学生的学习风气,包括学习精神、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内容。一个学生有一个学生个体的学风,一个集体有一个集体的学风。学风的直观反映是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渴求和在学习中是否勤奋刻苦、学习纪律是否严明等,是学生在对待学习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表现。它的评价是围绕着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等多项内容综合进行的。
近年来,随着扩招和国内经济形势等因素的改变,诸多高校的学风出现了新的变化,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学习风气,存在很多诸如迟到、旷课等不良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的培养的质量。要纠正不良学风不但需要从学校管理到学生的思想教育等方面多管齐下,而且要利用科学手段分析学风变化的成因,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本文利用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方法,以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合理分析当前设计学院的学风现状和影响学风建设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以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学风建设的思路,旨在使学风的培养进入动机激励的良性循环轨道。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以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大学生为对象,随机抽取大一到大四学生各100名,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8份,扣除不合格学生问卷23份,有效问卷共375份,占问卷总数的93.7%。以所有统计均在有效样本的基础上进行运算为前提,采用SPSS11.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调查内容
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课堂听讲情况、课后自习情况、考试复习情况等几方面对我校学风现状进行了调查;第二部分主要从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等几方面对影响我校学风建设的因素进行了调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我校学风建设现状。
1.学习氛围
调查数据显示,55.47%的同学认为我校学习气氛良好,19.53%的同学认为学习气氛不浓厚。其中大学一年级的同学有88.3%认为学校的学习气氛良好,大四的同学只有13.1%认为学校学习气氛良好。
2.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
(1)课堂学习。对课堂学习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上课过程中偶尔开小差的同学占42.67%,学习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占33.6%,一直很认真听讲的仅占22.13%,而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的人数则占到1.6%。大部分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旷课现象,旷课1~5次的同学占47.2%,5~9次的占28.8%,10~20次的占16.8%,从不旷课的仅占4.53%,而旷课20次以上的占2.67%。
(2)课后交流。课后交流情况是衡量班级学习氛围是否浓厚的重要指标,然而我校学生课后交流情况的却不容乐观,仅有14.13%的同学课后就所学内容经常进行讨论,65.87%的同学只是偶尔讨论,而20%的同学则从不讨论。
(3)考试复习。60%的同学会在考试前进行充分复习,36.27%的同学在考试临近时临时准备,而有3.73%的同学不做任何复习。
3.参加科技比赛等活动
学生参加科技比赛类的活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一个学校的学术氛围,调查显示,我校有47.73%的学生偶尔参加科技类比赛,29.33%的学生积极参加,22.93%的学生从不参加。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我校目前的学习气氛和学术氛围总体情况尚可,在考试复习和参加科技类比赛方面,学生的表现较为积极主动,但在上课出勤方面、课堂听讲方面、课后交流和自习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说明很多同学对诸如考试结果和比赛结果此类能够量化的考核方式较为看重,而对学习的过程即课堂听讲和课后复习往往显得有些忽视,有学习目的不明确,单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情况。
(二)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
1.学风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筛选
通常我们认为,影响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1],既有老师的原因又有学生的原因,既有社会的原因又有学校的原因。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得出影响学风建设的主要因素为以下几种: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学生自身的思想和素质状况[2],占30.93%;位居第二的是学校的学习气氛,占29.33%;学校考试制度、学籍制度执行情况的影响程度位列第三,占22%;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敬业精神居第四位,占10.73%,其他因素占7.73%,其中包括社会环境、教育教学改革、中小学教育模式和国家政策等。
2.学生自身思想和素质状况影响学风建设的调查
一、辽宁省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
2010年6月辽宁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通知》(辽教办发201078号),要求各高校从一年级开展职业发展教育,不少于26学时。文件还对辽宁省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出台了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课程标准。经过几年的建设,辽宁省高校职业生涯课程建设日益规范。为了解辽宁省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情况,本文对辽宁省10所高校申报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其主要内容分析如下:
1.基本信息
从基本信息分析,辽宁省高校最早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时间是1996年,最晚开设的是2011年;10所院校中7所院校为必修;学分在0.5―1之间;学时在8―32之间,其中8学时的有2所学校,18学时的有2所学校;有6所学校班级规模以大型为主;有8所院校的职业生涯课程开在第一学年。
2.教学方法与手段
从教学方法看,各学校教学在教学过程都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采用最多的依次为小组研讨占90%,案例分析占80%,课堂讲授占60%,情景模拟占60%,录像观摩占50%。从教学手段看,高校教师采用较多的教学手段依次为多媒体占70%,职业测评占70%,网络信息平台占40%,在线课堂占30%。从课外教学方法看,采用较多的方法依次为专家讲座占50%,职场人物访谈占50%,企业调研占30%。从社会实践课堂看,有4家学校强调了实践基地建设,采用较多的课外实践方法为参加实践,占80%。
3.师资队伍
从师资队伍看,各高校教师骨干教师为6―25人,调查的120位教师中,招生就业处指导教师28人,其余为各学院的教师,其中1所大学工商管理教师占58%。教师职称结构中,讲师所占比重较大为45.8%。教师学历结构中,硕士所占比重较大为83%。学校都加强了师资培训的力度,90%的学校教师都有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具有国家级职业资格指导师证书的有60多名,GCDF全球高级职业规划师14人,80多名教师参加过各级各类职业生涯培训。
4.建设规划
明确每年计划投入职业生涯课程建设的学校有4所,90%的学校设置了就业指导教研室,1个学校建立了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基地,50%明确说明学校出台了系列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管理文件。
二、调查结论
从对辽宁省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状况的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高校已经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绝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调查也表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组织机构需进一步专业化和规范化
从调查看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就业指导教研室,有明确的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的规范文件和投入。但是高校设置的就业指导教研室大多在招生就业处,少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部门,而招生就业处是行政部门,不是专业教研室,平时繁杂的行政事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研究的开展。同时,由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涉及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需要不同部门、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参与,进行专门的研究和管理。因此,建立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就业指导管理部门就显得非常重要。
2.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专业化、职业化背景需提高
从调查看,高校专职从事职业生涯教学的教师较少,大多数为兼职,多数教师为辅导员,而非心理学和管理学的专业教师。而且有很大一部分老师的研究专业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并不相关,这就使得老师们在从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工作时感到力不从心,表现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虽然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是却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由此可以看出,师资力量更为专业化、职业化是更好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
3.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有待提升
大多数高校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开设了必修或选修的课程,但是课时少,上课时间不规范,因此,并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绝大多数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都采取了各种讲座的方式来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是多数活动关注的是知识的传递、职场人物的展示、形式多样信息的提供,而学生真正参与体验的较少。有的学生虽然参与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但是由于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学生并不能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把实践与职业发展相对接,因此,从实践中提升就业能力的认识和感受并不深刻,对生涯发展指导的效果就会打折扣。
三、加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的措施
1.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目标导向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一直以考试升学为导向,学生的目标就是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学校,至于为什么要考上好学校的目的不明确。上了大学以后,由于高校基本是自我管理,许多学生由于没有自己的理想,考上大学,等于失去了目标,不知道大学应该怎样度过。因此,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其在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就业、行业、职业和岗位的发展和要求的了解,明确个人的职业乃至人生发展目标,制定详细的大学发展计划和职业规划,并在不断的实践中修正和提高,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对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2.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组织
从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际看,参与的部门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行政组织,即教务处、招生就业指导处、团委等组织。职业生涯规划要变成规范化的课程,必须由教务处把其纳入学生培养计划;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比理论更重要,这就需要各学校的招生就业指导处、团委等组织参与,学校可以根据职能部门的特点明确其职责,如招生就业指导处与企业管理者联系紧密,可以开展企业家讲坛活动;团委可以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专业相结合,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组织开展各类大赛活动等。
二是专业教学组织,即就业指导教研室、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心理学教研室参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是传递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和知识的基本载体,建立专业化的教学组织机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成立专业教研室,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由课程负责人负责具体的课程建设工作,通过专业的教师授课和指导向学生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念和知识。
3.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发展看,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知识互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是非常必要的。
一是理论教师队伍。即专门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教学的教师队伍,这部分教师主要是要向学生讲清楚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这部分教师原则上要求具有较强的心理学、管理学等理论功底和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
二是专业教师队伍。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中对职业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每个专业有专门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这是一般理论授课教师无法掌握的,因此,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专业的指导就非常必要。现在有的学校开设了新生导航课、对新生进行专业的介绍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使专业教育正规化、常规化,需要建立一支热爱本职、关心学生、责任心强的老师为学生开设专业导航课程。
三是企业专家队伍。校园中的理论和专业教师能为学生传授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知识,但是对职业成功的理解和成功人士的激励示范作用是教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这就需要建立一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队伍,他们可以是企业家、成功的职场人士、成功的校友等,学校可以通过企业家讲坛的形式使其制度化,定期邀请他们到校为学生做职场励志讲座,通过现身说法启发激励学生。
4.构建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
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特点,开发第一理论教学课堂,第二校内实践课堂,第三校外实践实习课堂。
第一理论教学课堂应尽快实现课程设置规范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该至少开设二门课程即专业导航、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专业导航在第一学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在二学期开设,原则上为所有学生必修,只有这样才能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受益。
第二校内实践课堂要通过各种学生组织广泛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要充分利用校、院学生会组织,有条件的可以设置专门的职业生涯发展部门,还可以在学生中建立职业生涯工作室、职业生涯社团和协会,以各种组织为依托,更多地开展实践活动。
第三校外实践实习课堂。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企业合作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可以通过专家访谈、企业实习实践等方式让学生真正融入社会,了解现实社会的需求,发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不断在实践中修正自己的目标,为自己将来就业做充分的准备。
5.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网络
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得到增强,但是,在制定规划和实施规划时,会遇到许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学校要健全以学生为主的全方位、立体化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各方面的职业规划和发展问题。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 就业对策 高职院校 社会
1.引言
随着我国政府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决策,高等职业教育为不同的职业或职业岗位培养了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教育伴随着经济的跨越而实现了自身规模的跨越。同时,实现规模与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在跨越式的发展中,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下面就我校高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现状和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问题面临的。
2.高职毕业生与就业对策
2.1高职毕业生的心理状态。
自卑、保守,对自己各方面能力没有信心,不敢大胆完成某一些事情,这种状态在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我校相对于其它学校来说,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刚进大学时,一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太偏,知名度不高,找工作难;另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就读高职学校,无论在能力、成绩以及特长、素质等方面都很一般,甚至不少方面远远落后于本科学生,他们觉得找工作时,肯定不及本科生,强烈的自卑感严重地困扰着他们。在找工作时由于受自己主观心理的严重阻碍影响,他们往往不是以积极的态度争取,而是悲观地认为自不如人,从而以消极的态度面对就业,对很多机会不是主动地争取,而是远远观看,最终以找不到工作,也以不想找工作而告终。
目前,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是在初中或高中时有某方面欠缺的,于是产生得过且过的心理,他们消极地面对学习,更不会想到就业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大部分情况如下:家里能帮安排好的,不再另找工作;尝试找工作,找到了就工作,找不到就算了;干脆不想去找,呆在家里。在他们的眼中,根本没有就业的概念存在。
当前,少部分高职学生由于对社会的需求以及社会的现状缺少了解,于是存在盲目的心理,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找不到合适的单位或者找不到对口专业的单位,就不就业,这种盲目从众、心态浮躁的心理,最终导致其找不到工作。
三年的高职生活包括二年的理论学习,一年的实习实践。据悉,在这一年的实习中,有学生毕业后就在实习企业当上了主管人员;也有学生在实习的一年里花更多的时间学习各种社会、工作需要的知识,毕业后,他们就独干,并能得到很好的成效。坦然、正确的自我认识与良好的就业心态,使得一部分高职毕业生找到了适当的工作位置,他们在工作中干得出色并得到企业单位上级以及同事的一致认可,而自身的位置也得到了提高。
2.2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对策。
首先,每个高职毕业生都必须树立明确认真、忠诚于本职、严格按照岗位要求履行职责而达到工作目标的职业态度与职业责任心,这几乎是所有招聘单位的核心要求。其次,每个高职学生都必须有自我调适的能力、正确的就业观与自我职业规划的蓝图。其一,造就良好的心态,充分认识自身的长处,谦虚谨慎而不自卑,刻苦研究并达到熟练、精通某一技能,作为自己的专长。能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我,主动寻找机遇,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缺点和短处,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根据目前社会的需求情况,要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或者怎么做会更好。生活中,合理地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学习中,不断改进,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就业中,合理而又适时地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自己,勇于面对自身存在的某些缺点。工作是相对的,由不适合到适合,或者由适合到不适合,都在发展。刚开始,你去适应工作,再到后来,工作要适应你,工作在你手中发展。在发现就业机会时要主动出击,及时把握,不能犹豫,也不要害怕失败,应有敢试敢闯的精神;就业后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克服缺点、发展和完善自己。其二,在充分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中的作用,高职的学习是为了以后的工作,而不是在享受生活,高职学生要克服惰性,在学习与就业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建立适当的就业期望值,还必须要有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上确定自己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念的意识。其三,刻服盲从的心理,多了解社会,建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根据社会的发展与自己的条件综合考虑,实现正确的就业。其四,在校其间,积极参加与主动帮助或协助组织各种校内、社会活动,并投身到各种社会实践中去,让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在找工作中,这些生活与实践的经验将成为你求职简历与面试的宝贵材料。应让企业人员觉得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工作者,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人,会给企业带来生机与活力。
3.高职院校与就业对策
当今高职学生都明白职业对个体来说远远不仅仅是满足生存的需要,职业对个体发展还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高职毕业生在择业时应不仅考虑工作的待遇、工作的条件与环境等因素,更多考虑的是职业对自身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高职毕业生建立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实现正确择业,学校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帮助毕业生实现有效的就业:
3.1提升学校效能与影响是实现学生有效就业的突破口。
学校的效能不单指学校的管理、办学的质量与特色,对于毕业生就业来说,更重要的是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特别是对于我校地理位置欠佳的情况下,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院校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积极同有关企业、单位联系,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并鼓励学生到社会的相关部门加强实践锻炼。我校每年都举办“校企业供需见面会”,邀请各地各项业的企业、单位到我校来参观与学生交流,让企业了解我们的学校,更了解我们的学生,从而提高我校在社会上的效能与影响。这样,当企业需要人才时,就会想到有这样的一间高职院校存在,这儿有他们需要的人才。其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家长是社会的一分子,也是各项业的组成部分,多与家长沟通,了解需要,不但可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也不失为提高我们院校声誉的一种方法。
3.2“校企合作”造就多方面多渠道的就业方式。
目前,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的一种非常好的办学形式,也是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基本上高职院校都和企业有着合作关系,有多种多样的合作模式,最常用的模式是:请进来,走出去。其一,把学校作为双方开展新专业的教学基地,由企业为学院培训教师或直接选派专业教师到校任教;由学院坚持每年选送相应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实践锻炼。其二,院校与企业达成协议,将院校成为企业职工的培训基地,院校将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制定培养计划。我院长期与雅达电子罗定有限公司进行员工的进修提高的合作模式,实践了我院为罗定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作出了贡献。这种模式不仅满足了公司对员工技能不断提高的要求,还实现了校企的多样化合作。
3.3“订单式”人才培养不失为学生有效就业的重要方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用人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着我院的特色,我院与云浮地区的各地教育局签订了培养各地中小学教育的协议,从而实现了师范类实践基地的发展与毕业生的有效就业。“订单式”人才培养中,下订的地区越广越有利于毕业生就业。
3.4职业规划和职业态度培养要提早。
学院不仅要强调把学习技能变成培训技能,推行“双证书”制度,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自学生一进校门,我们就要开展职业态度与职业规划的指导,而且这个工作必须贯穿学生的三年学校生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要使学生明确做人与学习技能的关系、做人与使用技能的关系,技能不能也不会独立于做人之外,这是确保学生顺序就业的重要核心。
4.社会与就业对策
失业率高、就业难已是世界各国所面对的一项事实,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一直以来,社会普遍认为:高职毕业生就业难,是因为心眼高,没有摆正心态,他们的各方面能力比不上本科生。这种偏见的存在直接导致企业、单位根本不考虑高职毕业生。
其实,他们的这种就业心态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冷静地、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对于大学生目前的状况,社会、企业和教育本身就没有责任?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毕竟他们花在教育上的投资只能通过工作的收入来回收;父母为了他们完成高等教育付出了人生中最大的成本和代价,这需要他们通过收入来补偿;而且大学生毕业时也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每个月的房租、水电、吃饭、人情来往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如果工资过低,自己糊口都成问题,哪有能力孝敬父母?读书期间有贷款的还要还贷,这些沉重的负担对于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确实不堪负重。毕竟在目前情况下大多数学生上大学还是以求职谋生为主要目的,多数大学生仍然把第一份工作看作是谋生的手段。“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他们择业时看重薪水,关注眼前利益,高不成、低不就也就不难理解了。因此,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也是正常现象,关键是社会以及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如何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指导他们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陶书中.创建高职毕业生“就业满意工程”[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5-56.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EB/OL].http:/省略/zwgk/2007-03/27/content562870.htm,2007-09-12.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和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就业机制给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带来了就业竞争的压力。就业率的高低,就业质量的好坏,体现出一所学校教育能力的强弱,并最终导致学校面临严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因而,高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不仅是国家法律的要求,更系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劳动市场的需要,是职业教育生命力所在。如何对三年制大专生这样一个在校时间短,社会经验、阅历不足的群体进行就业教育,以完善的职业指导来促进该类型教育的良性发展,就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内容
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内容包括就业意识指导、就业形势指导、就业政策指导、就业信息指导、就业技巧指导、心理咨询指导,就业意识指导和能力指导,要从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技巧训练、就业心理测试各方面对毕业生进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在就业指导课上学到较高的就业技能和方法。笔者认为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就业指导课应始终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学校应根据在校大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指导。在学校的一年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应该开始帮助学生接触和小学教师的就业情况的了解,以帮助学生准确定位,建立以就业为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及目标;第二年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在小学最受欢迎的教师标准,了解优秀毕业生的就业道路,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第三年,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制作就业推荐材料,提高教学工作的方法和面试技巧的专业知识,参加招聘会;毕业后,还可以回到自己的母校接受各种就业指导与培训,接受学校的继续服务和帮助。
2.注重就业指导实践教学
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课本身就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和公共关系学多种学科的知识,强化实践性在就业指导教学过程中重要。引导初等教育毕业生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比如带领学生参加“小学教育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带领他们进入农村小学,适时引导他们树立为基层服务的就业理念;借此培养初等教育毕业生的爱心、细心和责任心。总之,就业指导教师、班主任等学生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切实强化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实效。
3.就业指导课的形式多样化
就业指导课的多样化是指以就业指导为中心,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把就业指导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这既是社会形势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本身的需要,也是学生的迫切要求。聘请往届优秀毕业生回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优秀的师兄师妹们就业之路,为自己明确努力方向,增强求职自信心,顺利达到就业目标。另外,围绕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开展多种校园文化活动,重点开展模拟招聘会、求职洽谈会、求职简历设计大赛及模拟面试大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进行常规性的就业指导教育。同时,重视学生就业网络建设,建立校园就业管理信息系统,为毕业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指导毕业生制作规范新颖悦目的推荐材料。
二、全程就业指导分阶段实施方案
全程化就业指导是由心理健康指导、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创业指导和升学指导等方面构成的完整体系,并根据学院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分年级逐步实施,为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服务。同时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门特殊课程列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中。
(一)第一阶段:职业导航教育在第一学年开展。此阶段的学生对大学生活充满新鲜感和好奇感,学习热情高,但学习目的性、针对性不强。绝大多数学生专业意识淡薄、专业知识缺乏,他们渴望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发展动态、就业状况、升学形势、课程设置等相关信息;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对社会活动表现出极大兴趣,关心集体,渴望与他人交流,但部分学生在高年级学生的误导下会重社会实践,忽略对基础课的学习。
新生一年级的重点: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素质测评,指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专业,认清毕业时将要面临的就业压力;了解就业过程中最具核心的竞争力是能力与素质;让学生围绕就业方向,及早树立周目标、月目标、学期目标、学年目标以及三年目标。
此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通过入学教育、讲座,加强大学适应性教育,指导学生及时转变角色,积极适应大学生活。
(二)第二阶段:职业规划教育在第二学年上期开展。此阶段的学生已初步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课程压力较大,心理负担重;面对就业压力,自我发展方向不明确,迫切想了解未来就业对自身素质的具体要求;部分学生对自我发展、就业方向等问题并没有深入思考,学习中精力投入不足。
此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学业指导,使学生切实了解社会的用人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加强危机意识教育,促使学生尽快认识自我,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加大学习的投入。
(三)第三阶段:职业认知教育在第二学年下期开展。此阶段的学生逐步趋于成熟,自我意识强,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规划发展方向,为就业与升学的选择而苦恼,关心毕业班就业和升学状况,渴望了解本专业相关的小学、教育机构发展情况,关心毕业去向、薪资水平等现实问题。
此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在继续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开展升学与就业指导,使学生正确处理升学和就业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用人标准、招聘流程,掌握一定的求职择业技巧,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指导准备升学的学生科学合理地复习,选择学校、专业等。
二年级的重点是: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指导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人际交往和对职业的适应性;拓宽知识面,有针对性地提高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指导活动:一是开展就业指导课,从就业政策、就业准备、定位、就业力、面试技巧方面进行重点培训;二是邀请小学教师和优秀毕业生代表为学生做系统讲座,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就好业的现代就业观;三是让每位班主任开展关于转变就业观念思想的主题班会。
(四)第四阶段:职业定位教育在第三学年开展。此阶段的学生关心毕业去向,积极努力,但部分学生心理调节不足,压力大,就业准备简单,期望值偏高,渴望得到求职方式技巧指导。部分学生对社会认识不足,甚至对社会尤其对就业竞争充满恐惧感。
三年级时的重点:实习阶段和毕业前这个时期,提供给学生就业形势、就业制度和不同性质小学的用人制度,搜集就业信息、准备推荐材料、学习求职应聘技巧、调整择业心理。让学生自己了解自我优势和不足,正视现实并敢于竞争,以良好心态迎接未来岗位的挑战。
此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通过宣传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和学校就业工作流程,讲解获取信息的渠道、利用信息的方法,进一步强化就业心理指导、择业观指导和求职技巧指导及诚信教育、就业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就业政策、认清就业形势,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积极参与就业竞争,诚信履约;引导毕业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适应社会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实施全程就业指导是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客观要求,只有建立全程介入的初等教育专业就业体系,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断提高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是建立在多学科、多途径、全方位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之上的一个开放系统。它还应该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思想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素质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就业指导与人们的学习教育、职业生涯密切相关。就业指导应该是一个终生的过程。特别是在我国,一方面,应该在中小学进行相应的就业指导工作;另一方面,还应该发挥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之外和之后进行相关的就业指导工作。
赵蓓:我认为这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引导社会和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营造良好育人环境、重视学生德育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保证,是德育工作具有时代性的体现,是对我们从事德育工作人员的有利支持。因此,我们天津市教委对《天津市中小学生品德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进行了重新修订,特别将天津市中小学生“三看三岗一集中”特色社会实践活动体系进行了补充和修订,根据时代要求赋予了新的内容。如:对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我们都要求熟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同时,又分出梯次,对高中的学生不仅要求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要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中国德育: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您认为学校开展这一活动,对中小学生的成长以致今后走向社会,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赵蓓: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我认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中小学生的成长以至今后走向社会,主要有三个特别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学生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让学生理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个个人层面的准则,靠德育的说教不如让学生去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们在与社会、与不同人员的接触中去体验、理解,进而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个人需要。例如教育学生爱国,我们可以让学生到天津的纪念馆、邓颖超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参观学习,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志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情怀,在这些真实的历史场景中,学生的爱国情怀容易点燃。
二是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提高能力
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自己、提高能力,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奋发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明确认识自己职业的兴趣是什么?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有意识地储备将来适应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因此,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找到自己能力提高点和生长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为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精心设计和规划每次社会实践活动。以参观社会实践基地为例,天津市教委每学年都将要求学生参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称面向学生提前全部公布,所有的参观地点全部免费,都配有免费的指导老师,并保证安全。同时,我们也要求基层单位,在组织学生参观社会实践基地之前,组织学生了解所实践的岗位,明确自己要锻炼提高的能力是什么?例如:让他们从课堂走进农村校园,走进农家田地,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体验农村生活,培养自己尊重农民的品质。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在农田里锄草、施肥,和农村学生一起劳动,同吃同住,遇到问题自己处理,每天坚持写生活感受,相互交流,相互感染,让他们在实践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在成长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三是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亲近社会
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亲近社会的过程。在了解社会、亲近社会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的所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为学生们自觉地为进入社会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奠定前提基础。我认为了解社会,为进入社会做准备,以及未来奉献社会是学生人生成长的三部曲。
现在不少孩子身上出现了养尊处优,心理脆弱,自私自利,没有理想信念等问题,这些有碍于他们今后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因此,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强社会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们力所能及,小学生应该立足在认识和了解;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应该与未来的职业规划相联系。
中国德育:您认为社会实践活动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赵蓓:我认为是实践基地建设问题,也可以理解为可供学生活动的基地不够多,不够丰富。希望各方有识之士能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为孩子们开辟更多、更好、更适合孩子们参与实践和体验的场所。
中国德育: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活动体制机制,你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赵蓓:我们努力克服困难,坚持认真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建立了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必修要求,同时建立了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考核制度。明确规定高、初中学生除特殊情况外,不能按要求完成规定的集中社会实践时间的学生不能毕业。对中小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和参观教育基地的考核,纳入对学生每学年一次品德行为综合考核内容之中。
市教委还把区县教育局、学校社会实践教育工作纳入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考核之中,每三年对区县教育局、学校工作进行考核评估。
中国德育:制度建立以后,又该怎样进行管理呢?
赵蓓:为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管理,市教委也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集中开展社会实践的基地必须具有多种社会实践功能;必须具有完善的安全措施(饮食、防火、住宿、时间、交通等);必须具有清真食堂(灶)。同时,各实践基地要实行安全责任制并要与所在区县教育局签定安全责任书。
中国德育:能具体介绍一下您们的做法吗?
赵蓓: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形成了“三看三岗一集中”的天津市中小学生特色社会实践活动体系。
“三看”是观影、读书和参观社会实践基地。观影要求不同学段的学生,每学期都要看两部教育部和我们推荐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每学年共计四部。每学期要读两本书,每学年四本。每学期参观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无论是农村、城市的孩子都有机会参加。特别是近年来,市教委加大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积极支持区县教育局建立可供学生集中食宿的社会实践基地,截止到2012年底,服务全市的大型基地有19个,其中2个为国家级示范基地,能够满足全市学生参加集中社会实践教育;区县级其它校外基地157个,校级基地2487个,班级社区服务点7968个。同时与环保局、档案局、质监局、旅游局、发改委、禁毒办等相关部委局联系建立各种教育基地近30个。
“三岗”是家庭劳动岗、社区服务岗和学校劳动岗。我们原则上要求中小学生每天要参与家庭劳动0.2小时;中学生每月参与社区劳动不少于4小时,小学生每月不少于2小时,主要依托社区和学校建立这样的劳动服务岗,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必要的体验劳动;有条件的要在学校中要设立学生劳动岗,为不能出去的学生提供在学校参加劳动的机会。
“一集中”是指集中社会实践活动。高中学生每学年不少于7天。要求高一年级学军,高二年级学农,高三年级参加社会调查。初中学生每学年不少于5天。小学高年级学生每学年不少于3天。学生们集中食宿。
中国德育:今后有何新的打算?
关键词: 研究生 专业认同 影响因素 改善对策
自2001年我国研究生扩招以来,伴随研究生数量的急剧增长,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表示质疑的声音。当前,我国研究生群体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确暴露出不少问题:很多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学习态度不端正,在研究生就读期间漫无目的,随波逐流……他们找不到专业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无法专心学习所学专业,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惶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情况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研究生专业认同的内涵
所谓“专业认同”,是指学习者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接纳的心理过程,具体表现为对所学专业的接受与认可,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学习和探究。专业认同,既是一种当前存在的状态,又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专业认同的形成与发展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状况,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态度、专业学习行为,甚至会影响到他今后的专业发展。学生若认同所学专业,往往学习目标明确,能够认真地投入专业学习和研究;若不认同所学专业,则往往会迷失努力的方向,容易出现消极怠学的情况。
根据杨宏、施远程①的统计,国内关于专业认同的研究最早起步于1998年,直到2004年,专业认同研究才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且其中不乏大量关于职业认同的研究,真正指向于高校学生(主要指在校的全日制的本、专科学生及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的研究并不多见。综观这些为数不多的关于高校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我们发现:以往的研究者们大多较为关注高校学生专业认同的内涵、专业认同的现状和特点、专业认同的结构、专业认同的问卷编制、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比较遗憾的是,当前的专业认同研究往往以本科生为对象,而很少关注研究生群体。然相较本科而言,研究生阶段更强调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专业成长,研究生群体的专业认同问题尤为值得探讨。
二、影响研究生专业认同的因素分析
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是一个不断形成、发展的动态过程,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且不同个体的专业认同过程也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当前现实中,许多因素影响研究生专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
1.读研动机。
学生选择继续研究生学习的动机和意愿,对其入学后专业认同的形成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根据访谈调查,研究生在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读研有各种不同的考虑,主要有:尚未做好踏入社会的准备,需要更多时间;对学历或是学术有更高的追求,进一步学习提升自己;以研究生学习作为跳板或是缓冲,转换生活的环境等。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是出于熟悉、稳妥等现实考虑进行专业选择,而非真正依据自己的学术兴趣进行选择。
事实证明:那些读研目标不明确、由于父母期望或者仅仅是为了延缓就业而选择读研的学生,那些并非出自兴趣或热爱来选择专业的学生,他们的专业认同状况往往不太好,他们仅仅停留于应付专业学习,而不能真正地投入进去,其专业认同的发展缓慢,易受阻滞,很难有所突破。而那些对于研究生生活及专业学习有明确目标和规划,且对专业有一定热爱的学生,则往往更易投入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专业认同的发展较好。
2.专业认知程度。
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对于其专业认同的形成、发展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若学生对专业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把握,则往往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够更易形成专业认同,其专业认同一旦形成也比较稳固,不会随意产生太大的波动;但若学生对专业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对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学科发展趋势、就业形势等一概不知或是一知半解,则往往容易形成误解或偏见,不利于其专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若学生在入学前对专业情况了解不足,在真正就读后才发现现实的研究生生活、专业学习和研究与预期相差良多时,这种前后的巨大落差,往往易使学生心理颇受打击,由此灰心丧气或是抵触抗拒,严重影响学生专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
3.专业满意度。
学生对就读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师教学、学习氛围、就业前景等客观情况的满意度(或者说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专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学生若对所在专业的各项客观情况不满意,势必影响到其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具体的行动,容易采取消极、被动的专业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其专业学习研究兴趣的形成,不利于其专业认同的形成。学生若对所在专业的各项情况都感到比较满意,势必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高涨,更易采取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更投入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中,有助于其专业认同的形成。当然,并非所有学生都会因为对专业客观情况的不满就此持消极的专业学习态度,仍有不少学生即使不满意专业的客观现状,也能够积极地投入专业的学习研究,形成较好的专业认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对专业客观情况的综合评价和满意度,对其专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三、改善研究生专业认同的对策分析
鉴于研究者的专职辅导员身份,本研究尝试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角度探究改善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的对策。
1.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对专业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首先,在入学后,组织学生和教师的见面会,对本专业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研究方向、就业形势等情况作正式的介绍和说明,解答新生对研究生生活和专业学习的各项问题,明确对学生研究生期间开展专业学习和研究的目标和要求,以便统一专业认识和学习思想。
其次,在任课教师、辅导员之间统一口径,要求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尽量避免对专业做出片面的、否定的意见,而要多从积极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客观、完整、全面地认识专业的各项情况。尽量避免学生因信息不准确、不完整而形成对专业的误解和不良评价。
再次,辅导员要发挥主动作用,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对专业的意见和评价,督促学生积极投入专业学习和研究。尤其要注意,根据不同年级的专业认同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专业学习行为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明确专业发展的目标。
院系还应当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合理分析专业的就业前景,根据自身特点和专业特点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发展。
一是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院系有必要构建贯穿研究生生活的长效职业生涯发展体系,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研一阶段,开展专业发展形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求学心态,鼓励学生认真投入专业学习和研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研二阶段,要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和就业意向,鼓励学生积极投入相关的社会实践和实习,了解专业发展和社会的真实需求,增强实践能力,提高专业能力;研三阶段,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确定就业的方向,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就业技巧指导等服务。
二是开展个别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院系层面必须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服务:首先,通过院系网页及时公布并更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历年就业情况,让本专业的学生能够方便、清楚地了解专业就业形势,掌握专业就业的优势和不足,据此调整自己的学习规划;其次,为研二、研三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开展专业实践和社会实习的基地或对口单位,让学生能够及早地接触实践,增强就业的信心和能力;再次,依据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特点开展指导,帮助学生将专业学习与自身发展结合起来,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职业规划,从而促进学生专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
注释:
①杨宏,施远程.高校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09(5):173.
参考文献:
[1]杨宏,施远程.高校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09(5):173.
[2]彭艳红.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3]黄涛.上海地区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问卷的编制及相关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4]胡忠华.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分析[D].成都:四川大学,2007.
[5]杨晶.高师学生教师专业认同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6]胡忠华.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分析[D].成都:四川大学,2007.
[7]邵玲.研究生学习观的个案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8]陈同军.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调查与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9]郑丹萍,金娜,高宇,金兰.期望理论对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培养的启发[J].中华护理教育,2010,7(1).
[10]张田,孙卉,贾林祥.大学生专业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1).
[11]李慧敏,胡成功,刘浩.法学类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报告[J].研究生教育,2008(11).
[12]王顶明,刘永存.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08(8).
[13]陈妍,梁莹,强丽君.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情况的校别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08(3).
一、教师养成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的概述
(一)教师养成教育的概述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养成教育,是一种狭义的养成教育,一般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养成。而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的发展,当今的养成教育是指个体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长期培养和训练,借助于受教育者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而形成的良好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教育过程。这是一种广义的养成教育。教师养成教育,指教育者通过长期的专业的训练和实践,从非教师专业人员逐渐向教师专业角色转变的过程。教师养成教育在教师养成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在职培训,教师养成教育都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始终。教师养成教育中主要内容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性格气质方面的养成。其中,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是教师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具备教师职业道德是成为教师的重要前提之一。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概述
教师职业道德又称"教师道德"或"师德",是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广义讲上它主要包括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情感、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荣誉等方面。狭义上讲,教师对教师职业和对学生的热爱。教师“爱”使得教师内化职业道德规范内在动力。孔子的《论语》是最早集中反映我国传统教育对师德的规范言论。比如,“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今我国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终身学习。
二、教师养成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
养成教育是个体在长期的实践和训练、文化熏陶以及生活体验下,自觉主动的生成稳定品质和素养的过程。教师的养成教育同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育实践、教师文化熏陶、自然生成教师专业素养。如何形成教师养成教育呢?需要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作为其支撑,通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促进教师养成教育问题。同时,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是教师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具备教师职业道德是成为教师的重要前提之一。因此,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互相依存的关系。
三、教师养成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职业意识淡薄
教师职业意识包括:其一,对教师职业的看法和认识。指教师的地位、作用、职责;其二,教师职业的动机和态度。指个体为什么要做教师和从事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其三,教师职业意向。指个体是否愿意从事教师职业的愿望和倾向;第四,教师职业情感体验。指个体对从事教师职业是否喜欢,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情感。很多教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是因为其稳定、生活规律,从功利主义出发带来的是物质利益。对教师职业的本身意义理解不够。这不利于加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情感,树立良好的教师理想和信念。
(二)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欠缺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教师职业相关的法律、社会公德方面的知识。了解并掌握师德知识是教师进行自我行为调节、教育学生、促进教学的至关重要的基础。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此外,教师的职业情感低落,有些教师上课时照本宣科,下课后离开教室,很少与学生交流感情,以至于对学生的关爱很少,对职业没有情感,谈何师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捧着一个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里的心指教师爱生之心,爱业之心和平等之心。教师只有在不断的教育实践和真实教学情境中才能够逐渐养成这种心。教师有了心自然能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养成与内化。
(三)教师职业能力参差不齐
教师职业能力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能力或教学基本能力;二是教育科研能力。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没有把以上两个教师职业能力平衡处理其关系。如果没有教学基本能力,没有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就不能够顺利地完成实际的教学活动;如果没有教育科研能力,则只能成为单纯而机械运用技能完成教学的“教书匠”,而不能成为善于发现、批判、反思教育现象和问题的“教育家”。
(四)教师职业性格存在偏差
前苏联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的个性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只有个性方能影响个性的定性,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教师职业性格是指影响并支配教师的实施职业行为的心理因素。良好的教师职业性格主要包括:热情开朗,乐观主动,积极向上,富有激情,富有童心,自信活泼而幽默,情绪稳定,态度温和,平易近人,善于合作反思和自控,执着而有耐心,具有顽强的意志力和探索创新的精神等等。有很多教师因为社会、家庭、经济、工作、科研等压力使得情绪不稳定,易怒,自控力差,抑郁,缺乏意志力和自信心等等。
(五)固守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
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以课程培训为主,以知识技能为本位。在对教师职前教育过程中,只重视学分的完成,而忽视对教师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性格气质方面的养成。目前,教师的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相脱节,没有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作风。从而形成了教师培养模式注重教师的“外调”,轻视教师的“内养”。
四、完善教师养成教育的建议
(一)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其一、课程结构的设置也不合理,学科专业课程比例大,选修课程也是学科专业方面的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占20%,而能够体现师范性的教育专业类课程只占10%,其课程内容上是“老三门”即: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教学内容脱离了中小学教育。其二,教育实践课程开展的少且形式单一只有教育实习,都是在最后一年进行。所以,我们调整应该调整专业课程和公共课成的比例,同时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应和中小学校形成合作关系,每学期定期组织学生去见习。
(二)加强教师职业理想信念教育
很多人选择教师行业目标不明确,职业意识淡薄,所以应该对师范生和在校的教师进行教师职业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教师职业理想和信念,使他们感受到作为未来教师的重要使命.比如:定期开讲座,开展教师职业规划比赛。
(三)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重。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会成为学生的模仿的对象,换句话说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具有巨大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所以,教师必须拥有职业道德修养,通过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品质的渗透,以此去影响、感化和教育学生。
(四)完善教师养成教育的机制保障
我们需要建立教师养成教育的保障机制,以使教师养成教育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其一,建立制度保障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日常行为规范》等法律法规为前提,并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将其具体化为一系列有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其二,完善管理保障体系。对教师的管理要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行为习惯;其三,实施教师评价。针对教师养成中的不足及时提出改进的建议,使教师在养成过程中及时改正、及时养成、促进教师养成教育的发展。
(五)形成自我教育的习惯
论文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悄然来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各高校非常重视就业指导工作。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的就业指导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创新就业指导的方法就显得异常重要,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当前,就业率已成为衡量高校能否适应人才需求市场配置的一项重要参数,在这种新形势下,就业指导工作被凸现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但是从目前各高校的调查反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表示不满意,其问题症结何在,该如何改革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这是摆在从事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面前急需解决的一项课题。
一、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不足
1.就业指导目标不明晰,使得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就业指导目标既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出发点,又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归宿。大多数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只是认识到加强就业指导的重要性,而缺乏对就业指导目标的深层思考。这就造成:大多数就业指导人员和接受指导的大学生都把顺利就业,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看作唯一目标;短视心理、短行为严重;重服务、轻教育的情况屡屡出现。高校过于强调了就业指导的实用性和专门服务功能,如信息服务、技能培训、方法指导及就业形势的一般介绍和就业政策、规定的诠释等,而忽略了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思想教育,如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如何转变就业观念、端正就业态度、调整就业期望值;如何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创业”教育,“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教育等。
2、就业指导与教学实践脱节。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业指导人员与学校专业教育脱节,不了解专业教学情况,就业指导只能是泛泛而谈,缺乏有效的针对性;二是高校传统的专业教育很少融入就业教育,很少将专业知识和就业岗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讲授,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有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却不能符合就业实际需要;三是尽管不少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这门课事实上被严重弱化,没有被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学校不重视,教师没有积极性,加上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学生对此没有兴趣,使得课堂教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就业指导没有贯穿学生的学习全过程。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多是在学生就业前半年或一年进行,平时即使有一些就业指导,也是零零碎碎的,不系统的,因而就业指导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业指导涉及到学业规划、职业生涯设计、社会实践等各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不是就业前的突击性指导可以做好的,特别是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是需要建立在对学生的长期观察、科学分析和逐步改进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的,必须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等到快毕业再抓已是毫无意义了。同时,就业意识、就业素质的培养也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只有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和训练才能形成。正因为如此,一些发-达国家比较注重建立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有的国家甚至从小学教育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把就业指导与学生的成长过程紧密结合起来,而这一点正是我国各高校所缺乏的。
4.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目前,我国各高校大多把就业指导部门作为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就业指导的工作人员也大多是由行政管理部门转化而来的,这造成了就业指导队伍理论知识不够,先天不足,这使得他们难以承担诸如学业设计、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指导,难以满足学生就业辅导的实际需要,学校相对封闭的分级管理模式,使就业指导人员较少接触社会,他们在进行就业指导时只能是谈政策、谈形势、谈一些一般意义的东西,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个性化要求相差较远,对学生就业起到的指导作用就十分有限。同时,由于就业指导队伍人员严重不足,同时,就业指导人员忙于事务性工作,也难以深入社会实际。为了弥补这些不足,不少学校采取了请进来的办法,即请企业和有关职业机构人士来学校做就业指导报告,由于这些人士对学校了解不够,对学生情况不熟悉,他们的报告往往也只能是泛泛而谈,同样也是脱离实际、脱离学校的实际、脱离学生的实际的,学生参加这些报告会往往也是激动一时,过后依然不知所云。
5.就业指导师资力量缺乏。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已经不单单是就业指导,正朝着职业生涯规划、人生导航等方面发展。而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力量主要来源于或是非人力资源专业毕业后直接从事就业工作的学生,或是原从事学校行政岗位转岗的行政人员,甚至有些是在计划经济下长期从事就业工作的教师。这批教师最大的不足是虽然他们拥有一定实际经验但缺乏就业理论知识的支撑,或者虽具备一定就业理论经验,但没有就业实战经验,从而导致了高校就业指导与社会需要相脱节,很难成为高校就业指导领域中的专家和专业人才,也无法瞄准高校就业指导领域的制高点。
二、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就业指导的策略
1.转变就业指导观念。要创新就业指导工作,首先要从转变就业指导观念入手。《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转变就业指导观念,不仅是要为毕业生和社会提供一流的就业服务,构建一流的就业平台,而且要通过完善的就业指导,促使大学生自觉地将未来的就业压力转化为在校期间的学习动力,它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具体体现。
2.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高校要建立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香港城市大学的就业指导部门由学生工作辅导员、心理学专家以及曾在不同行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专业人士组成。据了解,在国外不少大学里都设有择业指导专业,有的甚至建立了硕士点和博士点。我国高校中还没有一家设立这类专业。我们许多高校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往往是凭借经验办事,缺少专业知识。就业指导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从事这项工作的队伍在结构上应体现出跨专业、跨部门、专兼结合的特点。因此应该以就业工作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为目标,加强队伍建设,吸引富有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的优秀人才从事就业服务工作。同时,要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作为日常工作来抓,而且要作为一门科学去研究,以使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逐渐走向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3、就业指导要贯穿大学四年学习的令过程。当前,就业指导工作亟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不同年级的任务和特点不同,不同年级要划分不同内容的指导计划,并形成不同年级不同任务的连续性发展。如一年级着重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教育,通过职业规划的辅导和应用素质测评系统的分析,帮助大学生发展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目标,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二年级则着重进行就业观念的指导,培养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观念,此外还要进行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指导,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以良好的心态迎接就业的挑战和竞争。三年级着重进行求职技巧及就业法律知识的指导,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求职技巧的训练,掌握正确的技巧和方法;另一方面还要让大学生掌握有关劳动与就业方面的法律知识,能够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四年级则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政策及就业信息的指导,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及学校的就业方针政策、规定,为他们提供真实可靠的就业信息。这样,就业指导内容与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相结合,实际上就是建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使就业指导从临时性、突击性变为长效性、全员性,从而使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更加有序,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4.结合专业特点,加强实践环节。大凡在就业指导方面做得好的,如日本和香港的一些高校,无不重视实践环节。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我们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利用假期到父母或亲戚朋友单位实习;邀请各行业的人士到学校与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性的职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外出打工;在学生中开展职业兴趣分析测验;为学生联系与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等。与此同时,组织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鼓励学生校园创业;定期向学生讲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鼓励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重视学生的毕业生实习工作;邀清毕业校友回校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从事社会工作等。总之,通过实践锻炼,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基层意识,促使学生反省自身的不足,以便及时调整知识和能力结构。
5.建立以学生为本的就业服务系统。首先,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这样有利于形成竞争环境,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有利于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用人单位选择人才。
其次,建立就业信息网站。充分利用信息沟通的方式,开辟一条适用性强,效率更高的就业沟通渠道,将是今后双向选择模式的发展方向,高校可以建立自己的就业网站,介绍学校情况、专业设置、毕业生人数、专业及学生简历等各种内容,也可以多所高校进行联合共建,建立院校就业超级联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高校也可以与社会上专门性人才网站联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学校与社会的真正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