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镇农村环境整治

乡镇农村环境整治

时间:2024-03-18 18:22: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镇农村环境整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乡镇农村环境整治

第1篇

一、目前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县的基本县情是农业、农村和农民。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亮点也在农村。为切实搞好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县委、县政府在今年初召开的“三干会”上提出,要在全县大打农村环境整治硬仗,为全面领跑新农村建设奠好基,带好头。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全县上下全党重视、全民动员、全部参战,从三月份开始,大打了以清除“四堆八乱”为重点的春夏农村环境整治“歼灭战”。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投资20__多万元,投工50000余个,动用机械10000余台(次),清除垃圾100多万方,整修河道30000余米,粉刷墙壁500多万平米,粉刷树木50000余株,拆除违章建筑20__余处。同时300个垃圾填埋场,3000个垃圾池,20__个煤池,100支环卫队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之中。改厕、改灶、改圈等工作也已全面启动。可以说,全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开局良好,成效明显。

但是,按照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的要求,泽州县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思想认识不高。没有真正把农村环境整治提高到“建设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的目标要求上来,少数人治理,多数人污染现象依然存在,解决乡村脏乱差问题困难较大。二是整治不彻底。注重集中整治,轻视日常管理,部分村庄和路段垃圾反弹现象严重。三是资金不到位。农村环境整治投资渠道不畅,特别是改厕、改灶、改圈等项目进度缓慢,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步履艰难。四是机制不健全。设立乡镇爱卫办,健全集镇管理站,组建乡村环卫队等常设专门机制。在相当一部分乡村,有文件没落实,保持优美的农村环境希望渺茫。五是设施不完善。垃圾填埋场、垃圾池、果皮箱、垃圾清运车等环卫专用设施,数量不足,管理不善,利用率不高,垃圾乱倒现象再所难免。因此,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势在必行。

二、解决途径

从我县目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我们认为,要搞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必须选准突破口,找准切入点,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集中治理四堆八乱。要按照打好打胜农村环境整治硬仗的总体要求,结合农村实际,采取全民总动员的办法,每年搞好春夏秋冬四次集中整治。全面对公路两边、河道内外、村里村外、家禽畜圈、公共场所的四堆八乱进行集中清除。同时把每年四次集中整治形成工作制度,列入考核目标,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力争用3—5年时间使农村大环境有明显改善。

2、全面加大改厕力度。县乡政府和有条件的行政村,要加强资金投入力度,健全资金补偿机制,从根本上调动农村改建卫生厕所的积极性。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以点带面、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组织和领导农民进行双瓮漏斗、水冲式、通风改良式、三联沼气式等不同类型的厕所改建工程,最大限度地改造坑式老厕,彻底消灭露天粪坑。同时,各级各部门要把农村改厕作为常抓常新的工作重点,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3、稳步推进农户改灶。各乡镇要采用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合理利用现有资金,多方集聚民间资金等办法,解决农村(户)改灶资金问题。近期内,要学习北义城镇西张村、巴公镇南山村、下村镇晋宏集团集中供气的做法。鉴借阳城、陵川户用沼气的经验,并以川底乡普及煤球火为样板,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进行沼气、秸秆气、液化气和煤球火等清洁能源改造。力争三年内,全县改灶率达到80以上,从而再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4、积极抓好农村改圈。家禽畜圈乱搭乱建是农村脏乱差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新建家禽畜圈要列入村镇规划,尽可能远离村庄,集中饲养;影响村容村貌的现有家禽畜圈,要统一规划、全部搬迁、人畜分离;同时,乡村和主管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指导各类畜圈做到三勤(勤出、勤垫、勤打扫),六净(圈净、草净、料净、水净、畜体净、周围环境净),从而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保障措施

为打好打胜农村环境整治硬仗,确保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我们感到,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县乡两级要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组,设立专职人员具体负责的办公室,常年专抓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要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十一五”期间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把集中整治四堆八乱和农村改厕、改灶、改圈等重点整治项目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各乡镇要拿出专项经费,组建集镇环境卫生管理站,配齐配全环境卫生专职人员和专用车辆,具体负责集镇街道、乡镇驻地村和主要路段的经常性环境整治工作。各行政村要挤出专用资金组织环境卫生专业队,规划符合标准的垃[!]圾填埋场,确定足够的垃圾池(点),有条件的行政村,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果皮箱、垃圾筒,确保乡村环境卫生管理规范,坚持经常。

第2篇

关键词:农村环境;环境治理;对策;环境污染

中图分类号:X5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为加快农村环境治理步伐,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2010年,中央和国务院了关于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有关要求,国家财政部、环保部不断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政策,将连片整治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方式和中央农村环保资金的重点支持方向,并把2011年至2013年作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示范期,经过为期两年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使农村环境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在农村环境治理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农村环境污染的特殊性及环境连片整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便于以后的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借鉴。

1、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特殊性

由于农村在教育上比较落后,环保意识较弱,乡镇级政府管理上得不到跟进,所以,农村居民对于农村的整体环境问题认识不深,再加上农村村民可支配性收入较少,不愿投入环境整治资金,再加上政府管理不够,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当前,我国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垃圾围村,生活垃圾随意倾倒

农村生活垃圾主要由厨房垃圾、煤渣、废纸、废塑料、废织物、废金属、废玻璃、建筑垃圾等构成,所有垃圾未经分类收集,且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尚未建立,收集—转运严重滞后,生活垃圾弃置在路边、房前屋后的空地、山边、洼地、池塘边、河岸边。有许多多年沉积的垃圾污染环境,使大气、地表和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垃圾堆周围,夏季蚊蝇滋生。

1.2 农村环保基础设施落后,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

农村基层组织用于环境治理工作的资金相对较少,一方面,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使的村民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建设公路、水渠等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工程,而环境整治工程就被忽视,甚至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旧路。另一方面,资金投入不足,整治项目所需资金有超过50%是来自中央财政资金,其余为省、市、县负担,配套资金缺乏,配套设施建设投资、青苗补偿、占地赔偿等导致环境整治项目难以实施。

1.3 村民环境保护意识缺乏,政府重视力度不够

通过以上的各种现状,我们可以看出,一系列的问题追本溯源,就是因为村民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对于他们的生活来说是多么重要,对于他们的发展是多么的有意义。还有就是政府的重视不够,宣传和教育强度低,对于农村的环境保护的管理力度低,导致农村环境问题不断加重,而呈现出今日这种状态。

2、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存在的问题

2.1实施方案脱离实际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方案》是项目实施之前,编制单位首先到示范村庄进行调研,包括饮用水源地水井个数、周围环境(有无住户、农田、离公路远近等)、供水方式(自来水入户、挑水等),现有污水排放方式,周围是否有污水处理站,现有垃圾堆放、收集、处理方式,示范村庄是否有大型养殖厂、各户畜禽养殖量等等,要摸清示范区内这些情况,就需要编制单位与示范区乡镇村委及农户沟通了解、并实地勘察,有的编制单位为了方便,只向乡镇政府索要相关资料,有的资料是几年前的资料,并没有实地勘察,导致所编制的实施方案与实际脱离实际,例如人口变动误差,使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偏大或偏小,造成投资浪费或不足。

2.2选址不当

污水处理站、垃圾填埋场等环境整治工程都需要占地,选址不当则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事与愿违,得不到当地村民的支持,将严重影响工程进展,甚至导致无法实施。例如污水处理站占用耕地、林地,需要尽早和当地村民进行沟通,确认是否可行。选址不当也将导致投资估算存在偏差,影响项目顺利进展。

2.3技术选用不当

农村环境治理不同于城市,农村经济实力及技术力量很难满足常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填埋场技术要求,且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专业运行维护人才,导致很多污水处理工程成了“晒太阳”工程,并不能发挥其作用。

2.4乡镇政府重视力度不够,欠于沟通协调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通过招标后,一般以总承包形式承包于工程设计施工企业,由总承包企业负责项目的建设实施,相关部门便不再或疏于与当地村民的沟通协调,村民对项目存在误解,致使项目不能顺利进行。

3、建议

3.1科学编制实施方案

编制实施方案的单位应当具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资质,在详细了解、现场勘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完成,要重点摸清示范区内社会经济状况、产业现状、基础建设状况、饮用水源、污水排放、畜禽养殖情况等。环保设施应尽量选择在荒地、废弃坑塘等地建设,力求达到施工量少、投入少、效果好、群众满意。

因地制宜,立足于源头消减,资源利用和全过程控制,紧密结合农业生产,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合理选用处理技术。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与村庄的经济发展水平、村民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力求处理效果稳定可靠、运行维护方便、经济合理。

3.2 加快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农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应着重建设排污管网系统和垃圾清运、处理系统,而资金短缺是制约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转变观念,通过各种途径多渠道利用资金积极利用社会资金,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通过合理的价格体系,征收生活污水费和生活垃圾处理费,多渠道地加大环保投入。积极探索新办法,着力构建农村环保长效机制,确保设施建有所成、成有所用。

3.3 继续加大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

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实施中不难发现发现,农村环保资金投入依然不足,要彻底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还需加大环保投入。环保投入的实质是对环境的一种补偿,是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保证。发达国家环境治理的经验表明:要控制环境恶化的趋势,环保投入须达到GDP的1.5%;要使环境改善须达到GDP的2.5%。而我国环保投入一直以来都低于GDP的1.5%,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我国的环境“透支”已相当严重。因此,要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就必须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以实现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赢。

3.4加强督促检查、强化沟通协调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方案编制阶段要与当地政府村民进行沟通,了解所需,解其所急,工程实施阶段更要加强各镇区、村民及施工单位的沟通协调,指导村居科学选址、化解矛盾,努力为工程建设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3.5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普及农村居民环保知识

要改变现状,就一定要从根本做起,也就是说,一定要从农村居民的思想抓起,要让他们主动认识到他们是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让他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对于维护他们生存是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所以,相关部门应该要做到定期地为村民们提供相应的环保讲座、知识普及大会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合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结束语

通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方式有效的改善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要彻底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还要走很长一段路程,本文结合农村环境污染特点,分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环境治理一些建议。总之,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的战斗,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工程技术人员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开创农村环境治理新面貌。

参考文献

[1]李书舒,陈锐.农村环境治理关键问题分析.生态经济.2012(6).

第3篇

一、确保垃圾密闭化工作完成全年任务

今年我区六环路以外80%地区要实现生活垃圾密闭化管理。这项工作已经列入区政府折子工程,作为重点督办对象,今年的指标特别明确,任务非常艰巨,没有任何退路可走。因此,各乡镇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要克服困难,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垃圾密闭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各乡镇要坚决克服“等靠”思想,不能因任何原因而影响垃圾密闭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只要有暴露垃圾站点,就必须密闭管理,绝对不能“等靠”。乡镇应加大资金投入,购置运输车辆或对现有垃圾车辆进行改装。

二要加强督查。区市政管委要不定期对街乡镇的垃圾密闭化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垃圾暴露点,发现未密闭到位的,区市政管委要召集属地管理单位及主管领导到现场办公,督促解决。

三要加强协调配合,相互支持。各街乡镇、各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政策,积极争取市级资金支持,确保XX年垃圾密闭化管理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二、环境整治工作要建立长效机制

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长抓不懈。各乡镇要结合各自实际,总结经验,摆脱过去运动式的治理惯例,切实把环境整治工作抓实。

一是把环境整治工作纳入考核各乡镇副职领导干部、包村干部、村干部全年工作的重要内容,层层签定责任书。

二是各村清理垃圾清理要确定专人负责,建立责任制,保证垃圾随时清理。确保有稳定的镇村两级清扫保洁队伍,保证必要的环卫经费和完善必要的环卫设施。应尽快落实环卫清扫人员经费和适当地添置小型机械清扫设备。

三是各乡镇要对各村环境整治工作定期进行检查评比。

三、村级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要重点用于环境建设工作

村级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是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对每个村每年分别补助8万、15万,我区的村级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分别拨付过两次。在今年的环境建设大会上都已经讲过了,在这里我再强调一下。

四、城乡结合部地区要加强环境整治

永顺、梨园、潞城等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管理涉及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工作,情况复杂,问题很多,一直是我们城市管理的难点和热点。所在乡镇要把环境整治工作,特别是对“城中村”、流动人口聚集区的管理和整治列入议事日程,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方案。要以拆除私搭乱建、搞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重点,努力实现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管理规范到位,环境卫生明显改观。

五、环境整治要强化协调配合,凝聚工作合力

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涉及社会各个方面,任务十分繁重。各部门和乡镇都要着眼大局,合理安排,通力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环境秩序综合整治工作整体推进。

一是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原则,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要多沟通、多协商,绝不能推诿扯皮,相互掣肘。

二是区市政管委要发挥主体作用,搞好综合协调,全力主抓,率先垂范,做好榜样,为其它部门领好路、带好头。

第4篇

在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议上的发言(2019年5月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们水泉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部署和要求,全面开展2019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破除一切不利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思想障碍,消除一切等待观望的畏难情绪,大力发扬迎难而上、锲而不舍、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真抓实干精神,积极采取各项有力措施,做到“三个强化”,有效推进了我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截止目前,全乡共出动各种清理车辆600辆、人工 800多人次,对辖区内7个行政村22个自然屯的生产生活垃圾进行全面清理,清理垃圾13500吨,清理塘沟51000延长米,清理农户门前影响环境的栅栏3000延长米,清理柴草堆179个,全部远离村外下风口定点处理。广大群众也积极主动参与,自发清理房前屋后的杂物、垃圾,初步改善了村屯面貌,也进一步提高了群众保护身边环境、共筑美好家园的意识。现将工作落实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汇报:

一、强化领导,压实责任

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环境整治工作的要求,乡政府于4月16日召开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对全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成立了水泉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6个推进组,严格落实领导责任。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群众是环境卫生整治的主体,要想搞好工作,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群众的观念,以推动全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度。为此,我乡主要采取每天利用广播和流动车宣传的形式,在全乡范围内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环境卫生意识,全面号召全乡人民积极参加环境整治工作。在乡村两级的共同努力下,全乡人民全面行动,出车、出力积极配合并参与环境整治工作,切实营造了关心、支持、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督导,狠抓落实

在环境整治工作期间,乡村两级干部起早贪黑,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奋斗在环境整治一线,乡党委班子成员更是不辞辛苦靠前指挥。各包村干部全部下乡监督和支持所包村屯的环境整治工作。乡主要领导每天对全乡22个自然屯环境整治情况进行全面性的督促检查。对工作进度快、表现好的村给予表扬,对进展速度较慢的村屯提出整改意见。在此期间,很多群众也都自发的参与环境整治工作中,形成了上下一心、全民参战的浓厚氛围。   

在全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乡的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是在全乡范围内建立了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组建了农村清洁队伍,做到了及时清扫街道,时刻保持街道清洁平整和路边沟排水畅通。各村设置了垃圾固定存放点,保证垃圾能够及时清运到指定填埋点,防止了垃圾外泄、渗漏污染环境的情况,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局面。二是推进了村容、村貌建设和管理。通过环境卫生整治,使村屯内、外环境达到整洁,各户畜禽全部圈养,村公共场所、庭院、街道都进行了美化、绿化、香化。水泉村利用废旧轮胎装土栽花,打造了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村屯巷道两侧各留出了3米绿化带,院墙、栅栏占道全部及时清理。三是引导群众树立了科学、文明的生活习惯。群众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主体。我乡注重引导教育群众树立良好的环境卫生观念,养成讲卫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使其能够主动参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自觉接受乡村统一安排积极出工出车,确保群众既积极参与活动,又享受劳动成果,进一步改变了家园“脏、乱、差”的环境条件。

各位领导、同志们,虽然我乡环境整治工作同历史相比有了质的改变,但距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先进乡镇(街道)相比还有诸多不足。这次会议后,我们一定会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带领群众继续投入到环境卫生整治的热潮中,确保各村屯在全区环境卫生检查验收之前,达到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平整化和有序化的“六化”验收标准,使群众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观念,主动参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在全乡各村合理设置垃圾箱110个,增加村内公共厕所30个,充分发挥环境卫生清理大队的作用,继续加强门前三包制度和农村清洁队伍建设,形成长效的管理意识和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环境条件,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卫生水平。 

第5篇

关键词:农村环境卫生;卫生整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R821.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全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加快,人们偏重经济效益,忽视环境卫生问题,一些地方的环境污染严重,已经极大地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束缚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污染问题与人们自身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已越来越引起有识之士的重视。农村环境卫生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且是环境整治中举足轻重的一大部分。

一、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当前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令人堪忧,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直接威胁和影响到村民的身心健康,对水土资源和空气形成污染,从而也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在农村的广袤土地上,一些水土的污染造成了饮用水的洁净状况令人堪忧,甚至土地上生产出的农副产品也遭受了污染,一些地区由于树木的减少而土壤沙化严重,空气质量下降,环境卫生的恶化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我们必须下大力度整治,且迫在眉睫。

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典型问题

1、长期以来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

绝大多数农民固有的习惯春季多是开工建设的爆发期,农村新建房屋不少,但都缺乏统一规划,零星分散、杂乱无序,私划宅基地、乱搭乱建现象十分严重,与其配套的村间道路、排水、厕所、公共场所、市场及公益设施等极其缺乏,影响整个农村后序建设与发展,影响村容村貌的整洁与美观长期以来,农村村一级的建设都呈现放任发展的态势;基础条件较好的村虽能认识到规划的重要性,有局部的规划,但未能形成科学严谨的规划体系,以致于目前还没有具有可操作性的村级建设规划范本;众多自然村小而分散,改水、改厕、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琐碎、战线冗长而繁重,有限的建设资金很难充分发挥效能,难以形成整体的配套功能,无法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从基础上束缚了农村环境卫生整体工作的开展,极大的增加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难度。

2、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严重缺失

长期以来,城区的市政建设均由财政投人,而农村除了部分主要道路由财政拨款建设之外,其余基础设施建设均由农村自负,特别是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如地下排污管网建设,垃圾他、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建设,各种卫生容器设置等虽然我国各地制定了环境卫生专业规划,但在管理职能上没有延伸,规划的制定上对乡镇、农村的环境卫生专业编的不是很细致和透彻按照国家环保的要求,在农村垃圾的运转处理上,应实行城乡一体化,即:组保洁,村收集,镇清运,区填埋或资源化处理;由于垃圾资源化处理和垃圾收运体系在阎良区没有正式立项,待运行还需时日;目前,农村垃圾处理处于各自为战的状况,甚至一些行政村,生产生活垃圾无人问津,全部依靠乡镇政府予以解决由于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城乡环卫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目前,农村垃圾处理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集镇办所在地和部分村组的垃圾,在辖区乡镇政府的努力下,被收集后运到其建设或租赁的垃圾填埋场,这方面处理的垃圾仅占农村垃圾总数的50%左右二是大部分农村垃圾仍处于乱倾倒状态,垃圾一般散落于公路边、河道、村组周边、高架桥下等,严重污染了周边生产生活环境,威胁着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3、村民环境卫生意识较差

由于村民们多年形成的生活习惯,垃圾乱倒、废水无组织排放的现象依然存在。就形成了“倒了清理,清理了再倒”这种卫生整治反反复复的现象,严重影响环境卫生效果的长期保持。目前村民的环境保护态度依然是被动接受村委会的管理,而不是积极的参与——群策群力。村民尚未意识到环境卫生的整洁对自身生活品质、身体健康的意义与重要性,依旧延续着随地丢弃、方便为主的生活方式。

4、经费投入不足

经费投入不足给目前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带来很多现实困难,如环卫设施不够、设置不合理,保洁人员的配置数量少、待遇低。目前各村保洁员月工资都非常低,其工作量却很繁重,超出保洁员的工作能力,因此村民从事保洁员工作的积极性较小。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严重阻碍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长期开展。

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几点对策

1、切实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

农村环境卫生工作仅靠农民的自觉性显然不够,只有基层党政领导重视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并将此列人重要的议事日程,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加大行政推动力度,才能形成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合力,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顺利开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从大多卫生条件较好的村可以看出,乡镇领导高度重视、村两委狠抓不懈是搞好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主要推力。

2、加快农村建设

规划农村环境卫生要改变,科学规划要先行高瞻远瞩,制定和出台村级建设的中长期规划,从农村实际出发,合理规划、总体布局,因地制宜、科学决策,从根本上遏制村级建设随心所欲的状态,有效领导农村科学发展;突出发展中心村,明确中心村的定位与功能,科学规划道路、绿化、供排水、公厕、垃圾填埋处理等必需的配套设施,坚决杜绝农村圈地建房行为,严格控制土地,建议通过合并自然村,逐步回收宅基地,化零为整、建设上规模的中心村,使中心村成为农村发展的趋势,城镇的补充与延伸,全面小康社会的人居载体,为彻底改变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创造先期条件。

以村民为主体

村民是环境整治工作得以保持的根本,只有村民卫生意识提高了,行为习惯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才算是做到了实处,效果才有可能长期保持。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向村民讲解环境卫生知识,宣传传统陋习和不良卫生习惯的危害性,想方设法提高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改变村民多年的生活陋习。例如,开展评比活动,调动村民参与热情,让讲文明、讲卫生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4、以资金为保障

财政拨款、企业捐助、村民缴费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筹集资金。市、乡镇、村各级财政应设立环境整治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奖励、补贴,等等。同时,鼓励当地农村的企业大户捐助一部分资金。可实行村民收费制度,如村民每人每月1元,门市20元/月,不仅能够减轻村委经费压力,更有助于激发村民的自觉意识。

5、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力度

教育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把优化整合各方面资源、发挥各方面优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作为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的重要保证充分利用农村宣传阵地,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以多样的宣传方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形式,引导广大群众克服陈旧的生活习惯,逐步提高群众的自觉性。

深人开展12个“爱卫月”活动,要加大环境卫生宣传教育的力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如电视、广播、宣传卡册等,对农村中小学生加强卫生和健康知识教育,通过广大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和带动学生家庭成员的卫生行为,以此提高全民爱护环境的自觉性对一些条件具备的村,还可制定出台有针对性的村规民约,对乱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以引导和规范个人行为,不断提高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和行为水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又繁琐的的工作,因此应必须从各个方面找出其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并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提高农村环境卫生的基本整治工作,通过多方努力,共同加快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1]李万松.衡水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调查研究[J].现代交际.2013年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紧密结合“三合一改”工作,统筹谋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协调联动,集中连片、分步实施,着力改变农村地区的脏、乱、差现象,切实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村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促进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二、工作目标

通过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使整治范围内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治理,面源污染得到明显缓解,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具体指标为:

(一)自来水普及率≥90%,村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80%(污水集中处理模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60%(污水分散处理模式)。

(三)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

(四)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70%。

(五)户外道路硬化率≥90%。

(六)林木覆盖率≥35%。

(七)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80%。

(八)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50%。

(九)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50%。

(十)有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

(十一)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管理责任制,乡镇配备专职环保管理人员,行政村配备兼职环保管理人员。

(十二)村容村貌:村有卫生保洁人员,清扫保洁到位。柴草、杂物、畜粪等分类堆放整齐;无乱搭乱建、残墙断壁、乱涂乱画、乱堆乱放等现象。

(十三)群众满意度≥90%。

三、整治范围、整治重点和技术规范

(一)整治范围。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对连片村庄统一综合整治。优先治理生态水系、主要河流沿岸、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荥阳段)两侧、乡镇政府所在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风景名胜区等重点流域、区域,逐步在其他区域推进。

(二)整治重点。按照国家、省、对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主要支持内容,我市的整治重点为:

1.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排污口拆除、截污及隔离设施建设、标志设置等。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根据取水点位置、供水量、取水方式不同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

2.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将城镇周边村庄纳入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建设生活污水收集管网;规模较大的村庄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居住分散的村庄建设小型人工湿地、无(微)动力处理设施、氧化塘等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集中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

3.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对畜禽养殖小区和畜禽散养密集区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循环农业。重点加快固液分离、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工程建设,强化畜禽养殖小区及畜禽散养密集区的污染治理,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三)技术规范。按照《省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政办〔〕56号)有关规定执行。

四、项目管理

(一)项目申报审批。按照《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申报指南(试行)》(财建便函〔〕17号)和《省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政办〔〕56号)的具体要求,坚持逐级上报、专家审核、层层筛选的原则,确定项目及投资额度。项目由荥阳市人民政府组织申报,经我市、市两级财政、环保部门初审,报省财政厅、环保厅审查,经省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报财政部、环保部备案。

(二)项目实施。项目经省财政厅、省环保厅同意后,我市环保局及时组织乡镇、街道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报市财政局、环保局初审,由市财政局、环保局报省财政厅、环保厅审查,我市环保局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后,逐级上报至省环保厅备案。项目一经批准,申报单位不得擅自调整、改变建设内容,不得降低目标要求、压缩投资规模。如确需调整的,须经我市、市两级财政、环保部门审核同意,报省财政厅、环保厅批准。

项目建设实行公开招标制和施工监理制。市环保局负责组织实施项目招标工作。项目招标要委托专业技术力量雄厚、信誉业绩良好、有专业资质的单位严格依法进行。市环保局具体负责项目招标的行政监督工作,对项目分标方案、招标公告、招标文件、评标结果公示等严格把关。项目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通过招标择优选定,应具有相应资质,严禁转让或违法分包。项目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等文件应经市环保局审查,工程预算经市财政局审查。项目未经审查合格,不得开工建设。项目建设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组织实施,不得擅自改变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在项目实施15个工作日内,市环保局应将招投标文件、工程施工合同以及经市财政局审定的工程预算书、经市环保局审定的项目设计方案、施工图纸等材料报市环保局审查,市环保局在项目实施30个工作日内报省环保厅备案。市财政、环保部门将对项目进行指导、督促和考核验收,并在我市提出项目工程竣工验收申请1个月内组织相关部门及行业专家开展验收,市环保局在项目通过工程验收20个工作日内将工程竣工报告、项目决算书等报市财政局、环保局备案。

(三)实施进度。年度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应于2012年3月底前完成项目主体工程,6月底前通过上级部门考核验收。

(四)实行项目公示制。市财政、环保部门要及时在主要新闻媒体、本部门门户网站公布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及验收考核情况。乡镇、街道要会同村委会将项目建设内容和资金安排在村庄张榜公布。

(五)项目运行维护。为确保项目正常运行,切实发挥效益,避免出现“建而不用、建而不管”现象,各乡镇、街道应加强运行维护管理,建立相应的资金保障机制和责任机制,采取财政补助、市场化运营等方式,明确责任主体,保障运行经费,确保项目长期稳定正常运行。

五、资金管理

(一)专项资金来源。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的工作总体部署,中央财政将在三年内向我省投入专项资金9亿元,其中年2.5亿元、2012年3亿元、2013年3.5亿元。中央和地方财政按1∶1的投入比例,省、市、县三级资金配套比例为3∶4∶3。我市已被确定为年度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城市之一,主要资金来源一是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支持,二是足额落实市及我市两级配套资金,三是市及我市两级财政按照“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等政策规定落实奖补资金。另外,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加大对我市农村沼气建设、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的资金投入力度。

整合涉农资金。市有关部门要紧密结合各自职责,在安排项目资金时优先支持农村环境整治片区,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的原则,将村庄道路、供水、排水、沼气、电力、通讯、绿化等设施建设资金向农村环境整治片区集中。市政府将按此要求集中使用各项涉农资金,集合部门优势,整合区域资源,扩大综合整治成果,真正形成规模效应。

(二)使用方向。按照突出重点、兼顾全局、点面结合、示范先行的原则,优先支持生态水系、主要河流和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实施区开展集中连片综合整治。鼓励支持经济基础条件好、辐射带动作用强、有一定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基础、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地方积极性高、资金配套有保障的地方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

(三)资金拨付程序。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实行报账制、核算制和分期分批拨付制。具体要求如下:

1.分期分批拨付制:市财政局根据施工合同约定和项目完成进度分期分批拨付项目资金,项目首批拨付资金不得超过资金总额度的30%,项目竣工验收前,拨付资金不得超过总额度的90%。

2.项目报帐制和核算制:由项目施工单位向乡镇政府提出报账申请,并附有效报账凭证;乡镇政府根据实施进度提出申报意见,经环保局审核,由市财政局核拨给施工单位。乡镇政府在项目通过验收15个工作日内对项目进行决算,报市环保局审查,并经市财政局审批后申请拨付项目尾款;市财政局在项目决算审批通过15个工作日内将项目尾款拨付给施工单位。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专项资金实行专帐核算。

(四)资金监管。市财政局会同市环保局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截留、挤占和挪用资金或有其他违规行为的,相应扣减或取消安排下年度资金,并按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要按政务公开的原则予以公示,并接受社会监督。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我市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市、乡、村三级管理体系。一是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市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组织与协调。二是各相关乡镇、街道负责具体组织落实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承担项目申报、实施、管理及用地等各方面协调工作。成立由行政正职任组长,主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涉及村委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乡镇、街道明确一名班子成员、村委明确一名村委会成员全面负责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指定专人负责上报工作进度和有关材料。健全工作机制,将各项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要切实做到责任明确、措施得力、考核到位,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市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监管,并参与项目前期及建设等相关工作;市环保主管部门负责对所管各项目前期和建设进行监管,并参与项目资金监管工作。

(二)分工协作,统筹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各有关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整合资源,协同推进,务求实效。具体工作分工如下:

市水务局负责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市环保局、卫生局配合;

市环保局负责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配合;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工作,市环保局配合;

市环保局负责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市畜牧局、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配合;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道路整治工作,市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配合;

市林业局负责乡镇绿化工作,市国土资源局配合;

市爱卫办负责农村改厕工作;

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负责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市畜牧局、农机局配合;负责农村清洁能源普及工作,市科工委、发改委配合;负责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工作,市环保局配合;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农村地区矿山企业周边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市环保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配合;

各相关乡镇负责配备农村环保专、兼职管理人员和村容村貌整治等综合性工作。广泛发动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开展帮扶支援,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深入开展城乡共建、村企共建、军民共建、党政机关挂钩共建等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的浓厚氛围。

第7篇

今年以来,任丘深入贯彻沧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始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锚定目标、坚定信念,创新举措、全域整治,取得扎实成效。

一、坚持强化领导,把工作责任压紧压实。一是强化部署调度。成立高规格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坚持每周召开调度会。市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每月至少研究部署一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严格落实领导包联乡镇制度,书记市长带头,常态化深入一线,抓督导、解难题、促落实。二是强化责任分工。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方案》和《操作细则》,将沧州十大攻坚行动拓展为十三大攻坚战、分解为33项具体任务,逐一明确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完成时限,构建起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工作格局。三是强化奖惩落实。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每周依据上账问题整改率对乡镇进行排名,排名末位的乡镇在市委常委会或政府常务会上深刻检讨。每年年终对各乡镇人居环境整治进行打分排名,对排名前三的给予奖励。建立人居环境整治“流动红旗”制度,从农村环境卫生、村庄面貌、乡镇机关风貌三个方面,市评乡、乡评村,每月择优发放“流动红旗”,营造了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

二、坚持突出重点,把工作任务抓深抓细。一是突出抓好“厕所革命”。坚持全域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对户厕改造实行日通报制度,对公厕改造每座给予5万元补助,激发干劲,加快进度,累计完成户厕改厕14.3万余座,改厕率达93.7%;完成287个村的公厕建设,同,大力推行粪污无害化全闭环处理,确保厕所改得快、用得好。二是突出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以建设促整治,全力推进“省农村巷道硬化全域提升”工程,加强乡村道路、景观绿化、公园游园建设,投资1.7亿元推进108个美丽乡村建设,今年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创建美丽庭院9.2万个,建设精品庭院2.1万个。三是突出抓好村庄清洁工作。按照“五清三建一改”要求,重点整治残垣断壁,按照每处2000元的标准,补助乡镇拆除清运费用,今年以来共清理残垣断壁1415处。深入推进城乡垃圾清运处理一体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全面推行垃圾上门收集制度,把村内大垃圾桶换成每户一个小垃圾桶,291个村实现居民垃圾上门收集,普及率达100%;7129家企业、门店签订了垃圾上门有偿收集合同。定期组织各乡镇开展村庄清洁活动,累计清理农村杂物3.1万处,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游园179处。四是突出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省落实我市16个污水设施处理村所涉及的建设项目已全面开工。加快推进44个污水处理站、69个污水收集池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分类推行村庄污水“集中收集、集中处理”“集中收集、转移处理”模式,年底前完成104个村的污水有效处理。

三、坚持创新机制,把工作保障加强加固。一是全面推行周督查、月普查、季观摩机制。每周由人居办对各乡镇进行全面督查,每月从市直各部门抽调力量组织拉网式普查,每季度安排3个乡镇进行集中观摩,从严传导压力,推动工作落实。二是全面推行“三级”包联机制。在各村设立工作大队、中队、小队,支部书记任大队长,两委班子和党员代表任中队长,每15户确定一户作为小队长,乡镇班子成员和包村干部分工包联各队长,确保户户有人包、事事有人管。三是全面推行数字化监管机制。统筹自然资源、公安、生态环境等部门设立的各类摄像头,在城管局建立人居环境问题监控中心,24小时在线监控垃圾乱倒、私搭乱建等各类问题。开通人居环境整治微信公众号,开发“随手拍”系统平台,畅通群众问题投诉渠道。四是全面推行典型引领机制。选取一批重点村,集中力量,精心打造,北辛庄镇牛村、麻家坞镇辛立庄村、于村乡军庄村等多个落后村一跃变为先进村,从村庄环境面貌到群众精神风貌都实现了大幅提升,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群众广泛赞扬,在典型引领中持续兴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热潮。

第8篇

1.组织督导,切实发挥各级组织的领导作用

为了切实加强对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县里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16个部门为成员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东辽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明确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乡镇和行政村、职责部门也建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在村级还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进而在全县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组织网络和部门联动点面结合的工作机制。同时,为确保整治工作有序进行,东辽县还成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督导组,建立了“一季度一调度、半年一通报、年终一评比”的督查和考评制度,加强了对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检查指导,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以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步伐,不断探索和积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模式和经验,总结成功经验,推广典型做法,有效地促进了我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全面开展。

2.宣传发动,切实发挥宣传手段的导向作用

坚持群众自主、政府主导,这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必须遵循的工作方法。东辽县把尊重群众意愿,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贯穿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全过程。在促进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方面,东辽县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加强宣传,提高主体意识。专门抽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业务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的人员组成宣传组,驻村入户面对面地宣传讲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意义目的,印发《东辽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宣传手册》,做到每户一份;二是在县电视台开办专栏节目,注重导向宣传,通过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层层发动,使全县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美化绿化活动深入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参观典型,提高参与意识。通过组织群众外出参观学习和典型现身讲解等形式,让参观的群众深受教育,使群众自觉投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之中来;四是强化村规民约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的实效性,切实增强村规民约对群众日常行为的规范引导和约束作用,全面提高了村屯的乡风文明程度,推进了民主管理进程。

3.创新机制,切实激励农村干部群众的参与意识

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为了调动农村干部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县制定并实施了《东辽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奖代补实施方案》,在村屯道路硬化、石砌边沟、卫生厕所、农户院墙改造、固定垃圾点、垃圾填埋场等方面实施以奖代补,县财政每年设立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代补,“以奖代补”政策面向全县所有村屯,从而形成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强大动力。2009年以来,除了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纳入全县新农村建设以奖代补项目以外,还把每年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年,切实开展有声有色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2012年,东辽县又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奖代补机制。研究并下发了《东辽县乡镇小街环境卫生整治以奖代补实施方案》,将乡镇小街街路硬化、甬路硬覆盖、石砌边沟、固定垃圾点、固定农贸市场、乡镇小街保洁队伍建设纳入以奖代补范畴,更加激励了乡镇小街经商企业和居民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积极性。

东辽县还研究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办法,在着力探索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方面做文章,使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化、经常化。一是建立保洁制度。使用省补新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为每个省级新农村示范村购买了1台垃圾运输车、1台铲车、1台钩机等保洁设施,安装了固定垃圾点,建立了垃圾填埋场,由专(兼)职保洁员进行公共用地的清扫,其费用由受益村民筹资自付;二是建立投入机制。通过交通、住建、卫生、环保等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为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整治资金;三是制定有关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村规民约,约束不卫生、不文明、不健康行为,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

4.分步实施,切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乡镇政府、村委会、相关部门按照《全县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方案》和《全县美化绿化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了符合本地实际、本部门工作特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美化绿化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在坚持“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原则的基础上,既抓镇容村貌环境卫生治理,又抓镇域村屯美化绿化,双管齐下,分线作战。在镇容村貌整治方面,以治“差”为重点,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以治“脏”为重点,在镇村干路整治方面,以治“杂”为重点,在交通秩序整治方面,以治“乱”为重点,在环境污染整治方面,以治“污”为重点,在公用设施整治方面,以治“弱”为重点,在地块整治方面,以治“裸”为重点,在丑陋行为整治方面,以治“丑”为重点,通过净化、美化、绿化、硬化、亮化等综合整治措施,推动了我县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美化绿化活动的扎实开展。我县还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把村屯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六改四普及”(改路、改房、改墙、改水、改厕、改环境,普及清洁能源、普及有线电视、普及太阳能、普及自来水)为抓手,优先解决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并在全县组织开展了绿化美化一条街、绿化美化一条路、绿化美化一个村屯、绿化美化一条河的“四个一”绿化杯竞赛活动,使全县的生态条件得到了极大提高。

第9篇

自我县全面部署安排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以来,我镇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当成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四月份开始,对全镇环境卫生进行了全面整治。我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坚持集中整治和常态管理相结合,采取政府投入、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建立农村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彻底改变我镇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全面优化提升农村环境。经过两个月的集中整治,我镇环境面貌得到了大大改观,基本实现了城镇容貌整洁、干净、亮丽的目标。现就我镇该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广泛宣传,着力营造全民参与好氛围。

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我镇广泛发动,采取树立宣传牌、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横幅等多种宣传方式在全镇范围内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共树立大中小型宣传牌20余处,发放《“清洁家园、和谐乡村”倡议书》2000多张,悬挂横幅10余条,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多次组织广大机关干部走上街头进行街道清扫和垃圾清运,用自身行动感染、带动周边群众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来。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形成人人动手、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掀起环境卫生整治的。

(二)强化领导,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我县召开环境卫生整治动员大会后,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抽调精兵强将专门从事环境整治工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组,并根据我镇实际,制定了《____镇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动员各村委会、镇属各单位高度重视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加强组织领导,筹措好活动资金,落实整治人员、设备,按照路段及职责分工抓好落实,共同参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指导组和督查问责组。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和周密的工作机制,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三)加大投入,着力完善环卫设施。

我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严格对照上级工作要求和标准开展工作。我镇新设环卫所,配备环卫所长一名,负责管理环卫所日常事务,并在原有基础上增加4名环卫工人,使环卫工人达到10名;聘请保洁人员6名。我镇小港咀垃圾焚烧场也在正常运转中。另外,我镇加大资金投入,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再配备1辆垃圾中转车、10个垃圾收集大板车、6辆手推车、50个垃圾箱,新建7个垃圾池。

我镇加大人力物力投入,重点整治镇区主要出入主干道路、集镇范围内乱搭乱建、占道经营,对违章建筑、广告牌、标志牌进行拆除清理。我镇对居民区、商铺下实行“门前三包”,包门前无垃圾、无污水、无杂草、无乱贴乱画;包门前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包门前公共基础设施完好无损。多次出动大型机械设备对建筑垃圾及河道周边垃圾进行集中清理、清运,并雇佣专人进行东港河、西港河河道保洁。

我镇垃圾清理做到“日清日结”,清洁工将垃圾用板车集中拉送至垃圾中转站,进行一次消毒,再由垃圾清运车将垃圾统一运送到垃圾焚烧场,进行分类处理并消毒,后将可燃烧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将不能燃烧的垃圾进行填埋处理。

经过扎实的工作,我镇环境治理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本拆除了乱搭乱建、乱贴乱画、违章建筑,对各村的“三堆”及“脏、乱、差”现象进行了治理,河道垃圾得到及时清理,确保全镇环境清洁卫生,道路平整,交通畅通。

(四)加强监督,着力确保工作常抓不懈。

我镇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多措并举,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全镇卫生整洁,道路宽阔平坦,道路两旁规范有序。道路、企业、村庄一改过去脏、乱、差的不良形象,呈现出一派崭新的气象。为巩固成果,我镇对街道、村庄的环境整治工作又进行了责任划分,由我镇环境卫生整治督查组负责日常巡查、检查和考核工作。我镇建立健全了《环卫工人管理制度》,制定严格考核方案,加强了保洁人员的管理。我镇与各村、有关单位签订责任书,实行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了严密的监管体系和层层负责,层层推进的工作制度,从组织上保证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我镇还设立监督举报信箱,加强群众监督,对各路段责任单位行动迅速、成绩突出的单位要及时进行表扬,对行动迟缓、活动开展不达标的单位要进行通报批评。

(一)部分群众环保意识淡薄,整治难度较大。虽然镇里多次对群众进行环境卫生整治的宣传和

教育,但仍有部分群众对此项工作的理解程度还是不尽如人意,“前扫后倒”,“边走边扔”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机关干部上街清扫的行为更是冷嘲热讽。村庄道路两侧还有杂草、柴堆,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现象暂时无法杜绝,集镇范围内还存在卫生死角等。(二)经费不足,与实际需求仍存在差距。由于当前我镇财政压力较大,对环境卫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造成环境卫生治理效果还无法达到理想程度。

(一)进一步扩大环境保护宣传范围。将宣传资料下发到中小学,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动员各村干部多向村民做好宣传解释工作,重点利用赶集日进行集中宣传。保洁人员在日常保洁过程中多提醒广大居民重视卫生清洁。

(二)进一步加大环境整治经费投入力度。通过上级财政拨付、镇财政投入、征收垃圾处理费等方式筹措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维持环卫所的正常运转。

(三)进一步健全卫生保持长效机制。抓好长效机制的完善落实以及保洁员队伍的建设。在保持原有保洁队伍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充实保洁队伍,并且逐步改善保洁人员工资和生活待遇。

第10篇

当今农村,大家都知道有很多由于农村中青年外出务工造成的“空心村”。其实除了“空心村”,还有“烂心村”。在那些很少有人外出务工的东部沿海村子里,村中心有成片无人居住的老房子日益残破,与的新房区形成鲜明对照,被称为“烂心村”。一方面是老旧房子空置却占地面积巨大,另一方面是这些村子的宅基地指标很紧张,即出现了空置与紧缺相矛盾。[4]5-6为何不把老旧房屋翻新?一是有不少老旧房屋宅基面积偏小,原址建设新房面积太小;二是很多老旧房屋所临的街道太窄,不方便农用车、汽车进出,结果导致“烂心村”环境不佳。

二、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村环境问题分析

上述农村环境问题都是工业化进程中的问题,其出现源于工业化本身的两大特点。

(一)工业化带来的矿物能源对有机能源的替代

工业化以前,我国农业长期面临着燃料、肥料紧张的问题,那时,燃料、肥料的来源都是秸秆、人畜粪便等有机物,而工业化过程中煤炭、石油等矿物的开采和提炼加工,解决了我国农业长期燃料、肥料紧张的问题,这是历史性的巨大进步。但是,这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就是以前作为燃料、肥料来源的秸秆、禽畜粪便成为废弃物而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二)工业化扩大再生产带来的生活改善

工业化以前的传统农业社会以简单再生产为主,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都极其缓慢,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传统农业社会里,我国农村几乎很少人烧得起煤,烟花爆竹燃放也很有限。工业化启动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工业化全面加速以来,社会以扩大再生产为主,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都极其显著。一方面由于收入不断增加从而使购买力不断提高,一方面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又使产品价格相对下降,农民对煤炭和烟花爆竹的消费量呈现不断增长态势。此外,传统农业社会里,农村也不存在烂心村。那时农村除个别人有条件改善住房条件,多数人几代之内住房条件都少有改善。当农民能够改善住房条件后,因为统一的规划协调没有跟上,烂心村就出现了。

三、农村环境整治的宏观政策建议

(一)调整政府考核方式

把包括农村环境在内的环境保护纳入政府考核体系是我国目前条件下促进农村环境整治的有效方式。安徽省在张宝顺就任省委书记之初就曾提出打破唯GDP的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协调发展,根据各地不同情况,推行新考核体系。以分类考核代替单一GDP考核,强调发展转型和资源保护。新体系将GDP增幅的权重由原来14%剧降到最低仅3%。环境保护与发展方式转变等第一次单列考核。[5]这一做法值得肯定。

(二)发挥环保NGO作用

生态治理不仅强调政府主导,还强调公民社会等外在力量的参与,自上而下的管制与自下而上的参与并重。[6]110农民是农村环境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是第一责任人。除了这两者之外,还要充分发挥环保NGO的作用。2013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规定成立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这为环保NGO的创立、成长提供了宽松有利的大环境,有利于发挥环保NGO的作用。就农村环境治理活动来说,NGO有政府不具有的优势:机制灵活、贴近群众等。对此优势政府应予承认,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政策、场地和资金支持。

四、农村环境整治的微观政策建议

(一)推动农村电气化

现在农村一些居民已经用上空调、电取暖器,但仍有许多农民嫌电费贵而用燃煤取暖。要改变燃煤取暖,应该禁烧原煤,但政策可以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实施。首先可以对农民用电不烧原煤的举动进行政策奖励补贴,这一点可以参照2004年11月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行,该法规定:“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应当分别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给予补贴。”该法实施后,对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挥了显著作用。现在可以参照该法制定《农村电气化促进法》,实行农村冬季优惠电价,减少农民做饭取暖、冬季生产的燃煤。

(二)减少烟花爆竹燃放

孟德斯鸠曾说:“用法律去改变法律所建立的东西,用习惯去改变习惯所确定了的东西。如果用法律去改变应该用习惯去改变的东西的话,那是极糟的策略。”[7]310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古老习俗,想要改变它,需要慎重从事。目前,全面禁放并不现实,较为可行的办法是村两委成员及农村党员带头减少以至放弃燃放。“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这些人带头,再假以时日,必然发生正面影响。在那些把燃放习俗看得很重的地区,也许让村两委成员及全村党员先移风易俗都有困难,那就应该先从村支书、村主任带头实行。对于普通村民可以实行对自愿放弃燃放者进行物质奖励的做法。

(三)实行城乡垃圾收运一体化

应当由政府统一部署,明确环保、建设等各部门职能,实行城乡垃圾收运一体化。当然,城乡垃圾收运一体化仅靠乡镇农村自身是无法完成的,必须由政府出资才能运转。这就要看各级政府推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力度了。如山东省蓬莱市2013年投入1300多万元,实现“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全覆盖,这样对农村环境整治真金白银的大手笔投入就非常值得肯定。此外,处理农村垃圾时还要进行垃圾分选,把农药瓶、塑料袋等无用的垃圾分选出来后,把有用的垃圾散入林地堆肥,垃圾便能变废为宝,得到有效利用。

(四)整治烂心村

建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住建部联合出资进行农村烂心村整治。整治出来的土地,根据面积大小、土壤情况、当地村民意向,或用作耕地、菜地、林地,或就地建设居住用楼房、村民文体用房。一些地区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约使用农村大量建设用地,空余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供城市使用的做法就有效解决了整治“空心村”、“烂心村”的资金问题。这种经验值得完善并推广。

(五)建设村级责任林

第11篇

为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落实《XX县2019年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施方案》(X办字〔2019〕XX号)要求,实施农村“八乱”整治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农村“八乱”整治工程,有效解决影响农村环境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农村整体环境卫生质量。到

2019

年底,实现镇、村乱停乱放现象基本遏制;房前屋后乱堆乱放,菜园围挡乱批乱挂,电线、晾衣绳等乱拉乱接基本杜绝;圩镇店外经营、乱摆摊设点现象基本遏制;基本没有违章搭建,集镇、村庄危旧房、土坯房、铁皮棚(屋)等基本拆除(改造)到位;“三沿六区”散埋乱葬整治到位。打造一个“清净整洁、精细秀美”的农村人居环境。

二、工作重点

(一)乱停乱放整治行动。

一是规范车辆停放。在圩镇街道和有条件的村庄选择适宜停车路段设立临时停放点,设置停车标识线,引导机动车、非机动车有序停放。二是加大乱停乱放整治力度,各乡镇圩镇居委会、交警中队、城管中队,通过下发宣传单、劝导教育等方式引导车主养成良好停车习惯;集中力量,每月开展一次为期一周的集中整治活动,对劝导教育无效车主,加大罚款、拖车等执法力度,共同营造“停放有序、道路通畅、管理到位”的良好交通秩序。

(二)乱堆乱摆整治行动。

一是规范临时经营摊点管理。对方便群众日常生活的临时摊点,要按照“便民、有序”的原则,严格管理,做到控制数量、划定范围、限时经营、有序管理,对不符合条件的其他摊点,由各乡镇(城管中队)参照《XX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开展整治。二是加大圩镇居民和村庄农户房前屋后、庭舍院落环境卫生和杂物乱堆乱放整治力度,对柴草、物品、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建筑材料等进行分类规范收置,对房前屋后垃圾及时清理入桶,实现房前屋后、庭院内外干净整洁。引导农户家禽圈养,实现村居生活区、公共场所、农户庭院四周环境清洁。加大乡村文物保护点柴毛、杂物乱堆整治力度,落实专人进行管护。三是每季度开展村庄“文明户”“卫生户”“清洁户”及“美丽庭院”等评比活动,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三)乱搭乱建整治行动。

一是加大危旧房屋、违章建筑拆除力度。在充分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基础上,对残垣断壁、老式坑厕、破旧棚屋、“铁皮棚”、私搭乱建“两违”建筑、违规搭建等进行全面拆除。二是全面整治菜园围挡乱批乱挂、电力、通讯、广电、晾衣线、横幅等乱拉乱接现象。组织力量,三是全面整治临街陈旧破损的遮雨遮阳棚、店铺招牌、广告招牌,清除乱贴乱画和各类小广告。

(四)乱埋乱葬整治行动。

一是全面整治镇、村“三沿六区”可视范围内乱建的活人墓、豪华大墓及散埋乱葬坟墓,应迁坟墓全部迁入公益性公墓。全面整治擅自占用林地、耕地建造坟墓行为。二是对散埋乱葬加强日常巡查,引导群众主动拆除违法违规坟墓,凡在“三沿六区”范围内出现新增坟墓的,发现一起、制止一起,并对辖区乡镇场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村主要负责人视情节轻重实行约谈和问责。三是各行政村要引导农村居民文明节俭办丧,文明低碳祭祀,推进移风易俗。

三、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整治活动取得实效,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县农业农村局、县城管局、县住建局、县民政局、县交通局、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八乱”整治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整治活动的统筹协调和组织推进等工作。

第12篇

1环境污染问题仍比较严重,正视现实、统一认识是前提

笔者所在的调查小组一行8人来到平江县长寿镇大水村,这里80%的村民建起了漂亮的楼房,所有的乡村公路均得到了硬化,并且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只绿色的垃圾桶放置,这是一种提醒,也是一道风景。但遗憾的是,总有一些塑料袋、纸巾和食品包装袋等废弃物品没有投放到垃圾桶中,它们随风摇摆漂移,就像找不到亲人的孤儿在啜泣;总有一些废旧的农药瓶、化肥袋和生活污水等直接丢弃或排入河流,它们随波逐流,就像一个个肿瘤在慢慢侵蚀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壤、水源。在调查中,调查小组发放并回收了100份“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的调查问卷”,进行了基层走访;就当地居民对人居环境的满意程度和对环境治理的建议,进行了调查和问询,为了得到更加充分的信息,小组又对县环保局办公室和长寿镇创建办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门请教。调查小组统计了调查走访的结果:①关于环保对生活的影响方面,有33%的村民认为生活垃圾对环境影响最大,有22%的村民认为水污染对环境影响严重。②关于家畜粪便处理方式方面,目前只有3%的村民用作沼气,58%的村民用其作肥料,而39%的村民则放任自流、随意排放。③关于对环境的满意度方面,只有14%的村民对环境感到满意,52%的村民对环境基本满意,35%的村民对环境感到失望。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到,目前农村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生产发展与乡村文明不协调,特别是广大村民对农村环境整治有着强烈企盼。

2有管理软弱、村民生活习惯守旧等多方面原因,提高全民素质是关键

在农村物资极大丰富,人们物质享受优越的情况下,环境污染仍得不得彻底根治。究其原因,我认为与农村现阶段的管理软弱、部分村民陈旧的生活习惯、素质不高有着很大的关系。现在环境治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2.1村委会对环境治理不够重视比如村委会对硬件环境改造比较积极,但对制度管理相当缺乏,村委会的环保宣传不够细致,在村委会的墙上只张贴了几幅环保的标语,并没有关于如何做好农村环保的资料,也没有关于清洁家庭评比的表册等。

2.2部分村民的素质不高是重要原因从调查样本中调查小组可以发现,农村村民的文化程度不高,初中以下学历的村民为50%,环保意识的高低与学历层次成正比,学历越高,环保观念越强。

2.3乡规民约的约束力比较软弱对环境保护、卫生管理诸方面,乡村均有规定,但在实行中大多打折扣,不能完全实施。比如垃圾的堆放处理、鞭炮的禁止燃放、污水排放等等。违规事例时有发生,且很少有人过问。从上面的调查情况分析、提高全民素质、制定村规民约,加强监督管理,加大相关投放,这是环境治理的关键所在。

3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全面治理,改善人居环境是根本任务

解决好农村的环境问题,重点是改善人居环境。那么如何来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3.1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环保意识政府部门可通过电视讲话,农村环保专题节目等,来宣传推介新农村建设中的魅力乡镇、卫生村镇等,并介绍居民一些行之有效的治污除污方法,以此来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增强村民的环保责任感和荣辱感。村委会可以通过组建QQ群、微信群,发放环保宣传资料,张贴环保宣传标语,开展环保节目巡演,以多种方式来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规范居民的环卫习惯。

3.2通过督导奖惩规范居民环保行为政府部门要定期与不定期到乡村进行环卫督导,对环卫工作做得好的乡(镇)、村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环境污染严重、环保工作不力的乡(镇)、村要进行黄牌警告或通报批评。要督导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则要问责并诫勉谈话,甚至是一责到底,予以撤职等。乡(镇)、村要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开展文明家庭、卫生家庭评比等来促进村民卫生习惯养成,提高村民环保意识,逐步让村民改掉乱扔乱丢的习惯。

3.3规范整治和引导,落实除污治污办法政府部门除了要进一步增加基层环保设施(在公路旁增设垃圾桶,在偏僻处多建垃圾处理站、政府补贴村民建立沼气池等)外,还要给居民灌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倡导遵循利用的原则,引导居民合理利用家畜粪便作肥料,并给农村建立一些沼气池。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践行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还可通过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对现有资源进行保护,维护生态平衡,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4从娃娃抓起促进养成良好习惯幼儿园、学校要把环境保护、清洁卫生列为重要教育内容,进行专题讲座、专题宣传,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通过学生对家庭对社会进行环境卫生宣传,促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社会风尚。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