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地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工地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时间:2024-03-19 10:47: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地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地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第1篇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intrinsic safety is introduced into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raffic construction project. Through careful safety management, the safety, reliability and harmony of people, machine,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are pursued, so that the dangerous elements are always in a controlled state, and ultimately the safety of the entire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ensured and the zero accident is achieved.

P键词: 本质安全;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管理

Key words: intrinsic safety;traffic construction project;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X931;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3-0035-04

0 引言

本质安全的原理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和风险控制方法,广泛适用于矿产开采、工程建设、企业生产、旅游管理等各个行业。在交通建设工程施工中,引入本质安全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即通过认真仔细的安全管理,追求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人、机、料、工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危险要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最终保障整个施工过程的生产安全,确保实现安全零事故。本质安全对于交通交通建设工程的重大意义是通过六大要素来体现的,在工程建设中可以细化为管理体系建设、人员教育培训、安全专项方案的编制、施工现场安全措施、机械设备管理、安全费用的投入和实施情况。

1 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按照事故致因系统涉及的四个因素,通常称“4M”要素,管理缺陷是造成事故的四大因素之一。因此建立健全健全科学的规章制度、管理体系,并规范运作,实现安全管理体系的闭环运行,是建设工程达到本质安全的基础。

1.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项目部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在项目开工之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体系,系统地把项目部、各部门、作业层等各单位及其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一一明确,要横向到边,竖向到底,确保体系的全覆盖;项目经理作为安全生产的首要负责人,应安排项目部各级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全体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按照国家法律、行业规范的要求,项目部应针对安全工作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且制度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具备基本的三要素即人、时间、内容,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1.2 制定安全工作目标和安全工作计划

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应根据工程进度开展情况编制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并依据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细化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目标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要对整个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起到引导和风向标的作用。安全计划应根据施工进度情况编写,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及时调整,要按照总的安全目标按月进行分解,要与安全活动、方案编制、机械设备、经费使用计划与台账相对应。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是引导本质安全工作推进的指导性文件,是保证项目本质安全实现的基石。

1.3 安全活动的有效开展

项目部应根据安全管理制度有效开展各项安全活动,提高项目部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项目部应每个月举办一次以上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前一个月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对本月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布置以及对上月遗留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对下月安全工作提出相关的计划,对于重大节假日、重大政治活动、特殊恶劣天气等要及时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布置落实;要按照安全检查制度组织定期的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活动,要对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及时下发通报和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并要求立即整改,跟踪检查落实整改情况并附整改回单,根据奖罚制度进行奖优罚劣,专职安全员的安全日志要详实记录安全巡查情况,要和项目的安全活动相对应;要根据隐患排查登记和防控制度,对现场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于一般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消除,对于暂时难以消除的安全隐患,要制定必要的防范措施和整改计划,跟踪计划的落实情况,直至隐患消失;要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举行定期的安全生产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应急救援的水平。

国家及行业管理部门组织开展的各项安全专项活动,项目部应按照要求开展本项目的专项活动,如“平安工地”、“打非治违”、“四项排查”、“安全月”、“防坍塌事故”、“安康杯”等。

2 人员的培训教育

“4M”因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产生的最直接因素,所以将本质安全的概念引入到交通工程建设活动中,有助于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最终达到消除安全生产事故的目的。

2.1 项目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

项目部管理人员应按照三类人员管理要求参加行业管理部门的安全培训及延期教育,交通运输部1号令规定,施工项目负责人应当持B证上岗,并且每5000万合同额需要配备一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并适当增加一些现场管理经验。

2.2 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

项目应按照项目部、各作业对,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包括姓名、身份证、工种、进出场时间、身体状况等内容,并将身份证复印件附后,按照新进场、转岗、复工三个阶段分别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教育方式可采用课堂式教育、平安夜校、民工业余学校等,通过放映电视教育片、发放安全教育卡、创建安全教育长廊,提高施工一线人员的学习兴趣,使民工学校发挥“政治上引导,生活上关照,技术上帮助,文化上提高”的作用,形成全方位的安全教育网络,有效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安全生产的一些普通知识、安全管理行为的要求、四不放过原则、“三违”现象的处罚、安全事故案例等。

2.3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交通建设工程行业的特种作业主要包括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作业、登高架设作业、压力容器作业、潜水作业等作业。特种工作人员所承担的风险较大,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单位的生产经营,对生产经营安全生产单位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特种操作人员需要进行与其专业相关的、有针对性的强化安全培训,确保特种作业人员满足岗位要求,了解常识性的安全生产知识,也要掌握安全的工作技能获得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

2.4 全员开展三级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

应按照人员实名登记的花名册,建立三级教育卡,对所有参建人员开展三级教育活动,主要由公司级、项目部级和班组级三个层面的安全教育,公司级的安全教育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的法规标准、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本单位安全生产形势级发生过的重大事故教训、发生事故后如何救援等内容;项目部一级的教育培训主要是现场规章制度和合规性教育,包括项目特点和现场主要危害分布情况,项目制度安全性和安全常识注意事项、技术规范、应急处理措施,使用保护设备的标准和使用保护设备的基本知识;作业班组一级的教育培训主要针对工作安全运行和团队安全体系、制度以及本班M的施工特点和安全程序,团队安全活动和纪律,关心和正确使用安全设备和个人劳动保险产品,安全事件的安全事件和预防措施,工作环境和使用设备安全要求。

根据不同的工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方案、临时用电、机械操作规程、工种作业规程等方面,交底人和被交底人都应该签字确认,和进出场记录相对应。

3 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

“4M”因素中机械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的直接因素,设备的设计安全性、制造安全性、使用安全直接关系到工人的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涉及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信誉,涉及到建筑企业的兴衰,所以必须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予以控制或消灭,加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3.1 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台账

施工标段应根据机械设备的大小进行分类,进行造册登记,建立完善设备台账,并具有齐全的设备操作规程。大型的设备应建立一机一档,有设备的进场验收记录、设备的型号、合格证书、操作手及证书、维修保养记录、进出场纪录等,对于中型设备如场内机动车辆,需要进行登记或者编号,并做好维修保养记录,无编号视为放弃管理,小型设备如手动机具或者小型机具,需要登记,租赁设备也必须按照上述要求建立相应的台账。

3.2 加强特种设备的检测工作

交通建设项目特种设备包括压力和载人设备组装、轮胎起重机、压力容器、龙门、塔式起重机等等。特种设备的检测工作与个人健康和财产安全是密切相关的。在生产过程中,特种设备比一般生产设备有更大的潜在风险,更容易造成的事故,造成人身伤害以及机械设备、公共设施等重大财产损失。国务院第549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规定特种设备必须进行定期检验检测,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特种设备应当建立设备安全技术文件包括: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证书、使用维护说明书、安装技术文件和信息、设备、定期检查和自检记录、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相关设备安全附件及辅助设备、日常维护记录、设备故障和事故记录。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也要持证上岗,并和机械设备进出场时间相对应。

3.3 大型设备安装和拆除须编制专项方案

对在工程中使用的大型设备,比如塔吊、钢闸门制作和安装、挂蓝的制作安装、脚手架施工、大型移动模板、大型龙门的安装拆除、架桥机的拆除安装等,不仅要建立设备台账,特种设备还须经过检验检测,还必须编制相对应的安全专项方案并经总监办审批,安排专职人员或队伍进行定期检验检测,确保运行安全。

3.4 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升本质安全

通过采用新安全生产技术和新设备来提高安全生产的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什么样的设备意味着什么样的安全形势,这是我们在长期的安全管理中达成的共识。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先进施工设备安全、减少使用手册和人类工具来提高自动控制水平,以确保安全系数增加。对所有的设备实施”安全生命周期管理“,即对设备的设计、选型、采购、安装、使用、储存、维修、报废等生命过程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并建立设备管理档案,严格落实设备入场审查和定期安全检验制度。

4 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审核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增加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提升安全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才能真正实现从经验型、探索型的安全管理转向科学型、规范型之路。交通运输部1号令规定,项目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一些更危险的子项目的项目准备的特殊的施工程序,必须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才能实施,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现场监督,以确保安全技术。

4.1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管理

项目经理部应该制定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制度内容应包括:危险性较大的工程识别、方案编制计划、编制要求、报批流程、过程管理要求等;安全专项方案应由项目总工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编制,项目经理部应在工程开工前识别本标段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制定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清单报总监办审批;安全专项方案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等)、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劳动力计划(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项目部应按照施工组织安排,及时准备的安全专家的论证计划,不需要论证特殊项目,应报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为了对特殊项目进行专家论证,应及时组织项目经理进行专家论证。在演示环节3天之前,这个特殊的程序应该被发送给专家组成员和相关人员。专家论证人员包括:专家组(5个及以上符合相关专业要求专家);现场管理机构有关人员;办公室主任负责人及相关人员,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安全部门负责项目经理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其他相关人员。可以邀请施工单位的相关单位参加。项目经理应根据专家的书面审查意见,修改和改进安全专项计划,并由技术负责人确认。提交总工程师的批准后,现龉芾砘构应当提交审批后,和安全特别程序,应该重新准备程序并再次执行审计、专家论证、审批和报告程序。未经批准的安全专项计划,不得组织实施。项目经理部门应当严格按照经批准的特殊安全计划组织施工,不得对其进行改造和调整。如有需要修改的,项目经理应当重新办理审批手续。专职安全人员应实施现场监督检查的实施计划,应在更危险的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风险告知牌,明确安全风险。

4.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

项目经理应当制定临时安全管理制度。该系统的内容应包括:临时电力建设组织的设计批准、安装、验收、检查和维护以及相关的强制性规定。项目经理部门应当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JGJ46-2005)在建筑工地,组织电气工程和技术人员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予以实施。施工现场临时电应由全职电气工人进行认证,实施安装,工程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在协助和工作中做好工作。安装完成后,应根据总布局和局部布局要求,对分配箱和开关箱进行编号。现场临时安装的电力,应该准备的项目,审计人员,相关人员的项目经理,办公室主任委员和有关人员共同验收,合格投入使用之前。临时电力项目的项目经理应按照部门划分,项目每月组织一次检查,安全风险必须及时处理,并应执行审查和验收程序。电力工人应该是一个临时检查临时电,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检查将被记录在“电气检查维修记录”,每周由项目经理批准。非专业电工、无证人员不得从事临时用电的安装和检查工作。

4.3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演练

项目经理部门应当编制综合应急救援计划和专项应急救援计划。如果有多种类型的风险类型和可能发生的各种类型的事故,应该为该项目制定一个综合的应急计划。综合计划应包括的基本要素:①一般:包括准备的目的、基础准备,适用范围,应急预案系统,紧急工作原理;②项目风险分析:包括项目概况、危害和风险分析;③预防和早期警告:包括风险监测、预警行动,信息报告和处理;④应急响应:包括响应分级响应程序、应急响应;⑤组织和职责:包括应急组织体系、指挥组织和责任;⑥保障措施:包括通信和信息安全,应急小组保护、应急物资和设备保护、资金保护,其他安全;⑦培训和培训:培训、锻炼;⑧奖惩。

项目经理部门对于各种风险,应当根据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特殊应急救援计划的基本要素应包括:事故类型和危害分析程度,应急处理基本原则,组织责任,预防和预警,信息报告程序,应急响应,应急用品和设备安全。项目经理应按照计划要求组织运动,每年不得少于一次。紧急救援演习程序应包括运动准备、运动实施、三个阶段的练结以及训练材料的分类。应急救援计划的具体要求应参照《公路水运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实施。

5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4M”因素中不良的生产环境影响人的行为,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现场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对起重、钢筋、模板、支架、脚手架、焊接等作业中的主要危险点,对高空、临边、洞口、水上、水下、拆除等工程危险作业场所及边通车边施工、边通航边施工等施工危险区域应当设置符合相关要求的安全防护设施。项目部应当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的规则和标准提供劳动保护产品的状态以及有关规定,为员工提供劳动保护产品。安全防护设施应当符合投资计划的安全、实际情况的建设、先进管理的实施。项目经理部门必须在相应的施工和操作之前,建立起相应的防护设施。由于施工需求,临时取消或变更安全防护设施,必须由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应立即恢复。项目部应加强对安全防护设施的巡查和维护。对检查中发现已损坏或缺失的防护设施必须及时更新和完善,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施工现场需设置警戒区时,警戒线距作业区须保持安全距离。警戒区应采用移动式防护栏杆、拉警戒带等方式,并设置警示警告标志。

6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项目经理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成本管理制度。该系统的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成本的使用计划、使用范围、资金管理。项目经理应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在项目开始之前准备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总体规划,作为开始的一部分报告,连同办公室主任批准,根据总体规划的每月25日前向总监办报告下个月安全费用的使用计划,项目经理应按照现场管理机构或上级规定的范围内使用。

安全审计费由专职安全人员签署,项目经理应当进行审核,安全监督工程师应当签署批准。报告附件包括:安全生产成本使用记录表、发票的细节、转让订单、照片等。

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人员应当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指定和协调,项目经理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项目经理部门的实际生产费用超过合同规定的安全生产费用的,项目经理部门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或者办理。项目经理应当依法分包工程,并在分包合同中明确约定安全生产成本的使用和支付的规定。

7 结语

建设“本质安全型”工地是创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的一项政治任务,是每一个工程建设人不懈的追求目标。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提高人员素质,坚持不懈地加强设备管理,完善优化安全专项方案的编制审核工作,加强对安全生产经费的管理,推行本质安全管理,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实现创建“本质安全型”工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易勇.本质安全在项目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10).

第2篇

关键词: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项目管理

前言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建筑业也是事故多发行业。其中,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作为整个工程建设过程的全程参与者,其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较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要重要的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树立“工程质量,百年大计”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切实履行法律,法规的原则,积极保障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营造文明和谐工程建设环境。

1 我国目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总体现状

工程施工企业提供的是建筑产品,其形式多样,施工方法多变。虽位置相对固定,但各种施工机械要随施工进度上下左右移动,会造成诸多不安全因素; 诸如: 点多、面广、线长,临时工程多,安全条件差; 结构复杂,多工种、多单位交叉施工等,一旦衔接不好就可能造成相互伤害。尤其目前建筑工地的工人大部分是来自经济落后的农村,自我保护意识差,对工程施工中的基本常识特别是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知之甚少。加之,一些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管理只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就是不落实在行动上,抱着侥幸的心理对待安全生产问题,忽视了安全事故带来的严重后果及长远效益。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及管理上的精力、资金和设施投入不足,措施不力,甚至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及管理方法有着一定的关系。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落实不到位,现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规分包现象十分严重; 特种作业无证上岗现象时有发生; 安全教育培训不够扎实,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普遍较低; 尤其基层单位大量雇用的农民工、临时工没有进行过系统、扎实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素质差; 现场安全设施、生产设备等维护保养及定期检测不及时,超载、超期、带病运行现象频繁,造成了较大事故隐患。

为此,往往会导致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机械工具伤害; 坍塌; 触电; 跌扭和刺割等一系列事故的发生。

2 项目经理应该具备的安全管理理念

项目经理及主要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管理态度决定了整个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所以必须做好安全管理的带头人、安全思想的传播者,必须树立“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把安全管理放在首位,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坚持把无事当作有事抓,小事当作大事抓,苗头当作事故抓,居安思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在实际工作中,应真正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落到实处; 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人人关心安全、人人重视安全”、“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安全文化氛围,持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综合安全素质; 杜绝“违规作业、违章指挥、违规分包”; 坚持“婆婆嘴、刀子心”,令行禁止、赏罚分明。除了把握好安全管理的重点,还要结合工程施工项目的不断推进,深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要防止麻痹大意,强调细节管理,强调整改措施的落实,必须持续关注“安全工作的末端落实”。

3 项目经理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关键工作

3. 1 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选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为安全管理夯实基础

企业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置及素质,以及职责的履行、管理制度的落实直接影响安全管理工作,项目经理应该高度关注。组织机构和人员的合理配置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项目经理在组织机构的设置时应在充分考虑安全管理的分管副经理、主管部门,同时结合项目实际,充分考虑项目安全管理风险等级、安全管理难度、工程分部、工程专业、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设置具体安全管理岗位,确保“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在管理机构设置时建议将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工程创优一体化管理,系统化运作。选配专职安全员应综合考虑人员素质,应满足: 政治素质好,坚持原则,热爱劳动保护; 掌握安全技术专业知识和劳动保护业务知识; 懂得施工生产流程、工艺技术,了解危险因素和危险源,熟悉现场防护措施及应急管理知识; 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等。

安全管理制度分为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责任制。项目经理要高度重视并亲自参与管理制度的编制审批,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安全管理制度首先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方针和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安全管理制度要结合单位生产实际,要全面覆盖工程项目施工的各项活动,要总结适合本单位的实践经验,便于员工执行,不搞烦琐哲学,不做表面文章,文字力求简练,规定要具体,强调可操作性。

3. 2 全面识别危险源、编制检查表,认真组织各类安全检查考核

项目经理要亲自组织相关部门、主要管理人员全面识别危险源,并进行风险评估,编制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是安全系统工程中最基本的一种发现潜在不安全因素的有效工具。检查表的制订必须结合生产系统、行业特点、设备状况、作业环境等因素,全面做出科学的分析评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周期等,要用表格的方式表示出来,使之既简便、易懂、直观,又能达到检查的目的。

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是工作的一般程序,安全管理也不例外,在安全工作布置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检查计划。检查形式是多样的,施工企业安全检查一般分为常规性安全检查、特殊性安全检查、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季节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和综合性检查。施工场区生产环境复杂,工作面多、工序繁杂、施工机械的性能和施工人员的技术等级、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因此施工活动场所内常规性安全检查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环节。常规性同时也反映了长期性,安全作业人员应对那些带有安全隐患的工作场所,长期地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特殊性安全大检查是在某一特定时段和区域进行的检查,参加人员层次多、检查范围广,有时带有针对性。

定期检查是施工企业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制定的一项检查制度,有固定的时间,属于例行检查范畴。不定期的检查,虽不是制度化的检查,但其意义非同一般,不定期检查带有突击性检查的性质,也就是说,在没有预先通知和施工现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对施工单位进行的安全检查,它更具有实际性。这样检查发现的安全问题,更真实,更客观,解决处理的安全问题更有效。作为施工企业,尤其是施工现场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检查和指导,目的在于扎扎实实的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根据经验教训,在季节变化、节假日和任务转换时机,往往是安全事故高发期。因此,夏季防暑降温、防汛、防雷电等,冬季防冻保温、防火、防煤气中毒,节假日时期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等,都是安全管理的敏感时期。项目经理要高度重视这些时期的安全管理,要亲自组织相关人员对安全进行全方位的拉网式排查和整改,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开展针对性的教育管理,防患于未然。

3. 3 持续关注安全教育与培训,确保全员懂安全

安全教育与培训是企业为提高员工安全技术素质和防范事故能力,搞好安全管理和安全思想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安全教育与培训的目的是使员工正确认识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实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科学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自觉执行安全管理方针和各项法令与规章制度,使员工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观念根本转变,从而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人为失误。员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应该具有计划性、长期性和系统性,应由安全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和组织实施。安全教育与培训要适时、适地,内容合理,有针对性,方式多样,形成制度,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

对于新职工和调换工种的职工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准上岗。一般企业对于进场的职工应实行三级安全教育,这也是新职工接受的首次安全生产方面的教育。

企业对新职工进行初步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 劳动保护意识和任务的教育; 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安全知识的教育; 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教育。

二级单位对新分配来的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技术操作一般规定;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法律和文明施工要求; 工程的基本情况、现场环境、施工特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班组对新分配来的职工进行工作前的安全教育包括: 从事施工必要的安全知识、机具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 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班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基本要求和劳动纪律; 本工种容易发生事故环节、部位及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 应急管理知识等。

安全培训要对决策层、管理层、作业层区分对待,培训的内容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培训分为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规定、新法规也不断地在施工活动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因此就要组织职工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通过培训让其了解掌握新知识的内涵,更好地运用到工作中去。通过培训让职工熟悉掌握新工艺、新设备的基本施工程序和基本操作要点。同样对一些新转岗的职工和脱岗时间长的职工,也应该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工作,以便在正式上岗之前,熟悉掌握本岗位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注意事项。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规范的专业培训并经法定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才能从事相关作业。

3. 4 签订各级安全管理责任书,严格按规定进行奖罚,确保安全管理正规化、制度化项目经理应根据项目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把安全管理具体工作逐级分解到各部门、班组、岗位,并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明确奖罚机制。建立安全管理奖罚机制和企业制定的其他奖罚制度一样,目的在于奖勤罚赖、奖优罚劣。

企业的安全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关系到企业生存的大事。安全工作做不好,企业会遭受损失、职工生命会受到威胁,所以对那些管理混乱、无视安全生产、违规指挥、违规操作、有禁不止、有令不行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制度和规定给予处理。后果严重的,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程序予以严罚。对于禁令不能有丝毫的折扣,不然就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同时对那些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方针、政策、法规规定,在改善劳动条件及防止工伤事故和职工危害方面做出显著成绩,消除事故隐患、避免重大事故发生,发生事故积极抢救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以及提出重要建议,有科研成果,成绩显著者也应按相关规定给予奖励。通过严格奖惩制度推进安全生产工作走向正规化、制度化管理。

3. 5 完善应急管理系统

应急管理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应急措施的有效手段,是控制突发事件扩展,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的必要措施。为确保应急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项目经理要认真组织开展工程施工期间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亲自参与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至少包括: 整体预案和专项预案。根据项目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在必要的情况下可邀请相关专家审查预案,及时下发至各部门、基层单位和相关协作单位,确保应急管理体系有序运行。

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切实提高现场施工应急能力,项目经理要亲自组织各部门、基层单位和相关协作单位调查自己施工区域可依托的消防、医疗、卫生、交通等社会应急救援资源,不断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同时,为了促进整体应急救援水平的提高,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项目经理应及时组织各类专项应急演练,通过应急演练检验员工是否熟悉逃生方法、应急救援程序是否合理、应急工作是否到位。组织应急演练应明确演练科目、目的及具体要求。

3. 6 特别关注“特殊时期”、“特殊作业”的全过程安全管理

特殊时期是指国家重大活动期间、节假日、夜间等特殊施工时期。特殊作业根据不同的行业而定,一般包括: 特种作业、新建项目的投产、重要装置开/停车、重大工艺调整、重要部位的检维修等安全风险比较大的施工作业。项目经理应该特别关注“特殊时期”、“特殊作业”的全过程安全管理,充分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制度,入场安全教育,检查监督持证上岗及现场各岗位人员履行岗位安全职责情况,检查督促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检查巡视,及时发现和组织消除事故隐患,制止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及违反劳动纪律,在应急状态下,应及时按程序启动应急预案。

3. 7 抓好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是指人类安全活动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观念、行为、环境、条件的综合。包括安全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价值规范文化。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珍惜生命”、“尊重人、爱护人”。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也是企业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

项目经理应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项目经理对安全文化的建设要根据项目实际从长计议、持之以恒,不应急功近利、半途而废。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因地制宜的通过会议、板报、广播、宣传橱窗、画报、简报、评比交流、献计献策大讨论、安全演讲比赛、节日文艺晚会等多种形式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同时项目经理应长期抓好以下安全活动: 安全管理委员会( 领导小组、办公室) 的活动、安全生产分析活动、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安全生产竞赛活动、班组安全活动、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等。

第3篇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治理念;法律制度

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深化应急管理工作规律性的认识。我国是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国际风险对国内安全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大。现代社会的高风险性,需要我们增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治理念,需要我们自觉地依法有效地预防和及时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需要我们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

一、增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治理念

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特别是2008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的发生,在考量了我国现行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制度体系的同时,也考量了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的行政法治理念。各级政府在强化效能政府、阳光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诚信政府等法治理念方面成效显著,为世人瞩目。总结这些年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还应当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律制度,增强以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行政法治理念。

1.增强自觉学习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知识的理念

据统计,我国目前已经制定涉及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35件、行政法规37件、部门规章55件。中央、国务院及部门文件110多件,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方面基本上实现有法可依了。各级党委政府都发出了学习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规范的通知。但是,一些地方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普及落实力度不够,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廊急、自救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落实不够,基层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开展必要的应急演练落实不够,一些公务员对应对突发事件法律体系和规范不甚了了,在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时,习惯于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经验,依法救灾观念亟待增强。

2.增强依法处理非常时期非常事务的法治理念

增强依法处理非常时期非常事务的法治理念,提高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能否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直接考验着政府依法行政理念和应急管理能力。突发性事件的发生需要建立信息畅通、反映迅速、救助及时、保障有力的应急和权力运行机制。但是,打破常规并不等于可以违反法制规范和法治精神。总书记强调:“越是工作重要,越是事情紧急,越是矛盾突出,越要坚持依法办事。”面对突发事件,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公务员缺乏依法行政理念,忽视职权法定和正当程序要求,出台规范性文件的随意性取代了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的权限和程序,导致了群众的反对和专家的批评。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一些干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缺乏执法主体、执法程序和执法依据的合法性。

3.增强依法预防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治理念

为了改变“有钱救灾,无钱防灾”的现状,应当强化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制度的监督落实,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应急管理应当重在防范于未然,加大财政投入从目前看,处置突发事件监测网络、预警机制和信息收集与报告制度还需加强,基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危险源、危险区域的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检查、监控还需落实,各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尚需建立健全,矿山、建筑工地等重点单位和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制度和应急预案还不完善,组织社会公众学习安全常识和参加应急演练不够广泛等等。因此,应当加大预防成本的投入。

4.增强全面预防和管理突发事件的法治理念

应急管理应当全面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和经济安全事件等,克服“重防人祸、轻防天灾”的管理思维的片面性。近年来,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无论是在这方面的机构建设,责任制度,还是在监测网络、信息收集与报告、应急预案等制度方面,都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使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成效显著。但是,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和经济安全事件等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在思维上防天灾的“弦”绷得不紧,在财力上投入的“钱”不足,在管理上付出的精力不够,在整个工作的“棋盘”上仅仅视为“小卒”。因而,一些地方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不断出现。

5.增强灾害救助中政府职能转变的法制理念

人民政府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尤其是在大灾难来临之时,尽职尽责的人民政府,更是不可或缺的凝聚人心、协调各方、集中力量的主心骨。非常时期的人民政府必须担负起非常之责任。但是,灾害的突发对我国传统的救灾模式提出了挑战。政府能否把自己过去长期集中掌握的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组织转移、释放,从而更好地发挥政府履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把该做的事作好,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6.增强动员社会和公众自救与互救的法治理念

在强调政府的行政救助的同时,政府还应当依法增强动员社会和公众自救与互救的法治理念,重视我国38万多个民间组织和亿万人民群众的“共救”、“互救”的力量。从而强化社会广泛参与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理念,提高公众危机意识,提高公众自救与互救能力。应当借鉴德国政府的经验,设立专门的社团、志愿者组织机构。德国的联邦公民保护与灾难救援署,专门负责对志愿者的组织指挥,8万名志愿者训练有素,集中迅速,六小时内可全部集中到其法兰克福机场待命出国进行国际救援。日本在最近二十年来发生的地震中总结了许多教训,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单纯依靠中央政府的行政力量和自卫队救援的“公救”,受灾者自身要超越受灾意识,主动团结起来,更多地依靠互助“共救”和生产“自救”。美国法律规定,每个家庭要有一个72小时的家庭灾难自救计划,要有一个装有食品、药品、自救工具的自救箱。

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行政法律制度

1.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雨天”法案体系尚待健全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突发事件应急法制的立法建设,以宪法为依据,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基本法,以相关荦行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应急预案等为补充的应急法制体系初具规模。但是,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和法治政府建设的视角看,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制体系尚需完善和健全。

一是应当制定紧急状态法。现代法治国家都有国家紧急状态法,我国宪法没有关于各类紧急状态的确认、宣布、期限、解除等环节的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也没有专门的国家紧急状态法。通过制定紧急状态法,规定紧急状态下应急管理的基本准则、管理方法,应急预案及启动程序。明确规定可以宣布紧急状态的具体情形,紧急状态下公民权利的保障底线、公民得到救济的途径、方式和手段,政府应对紧急状态采取的非常手段,政府应对紧急状态的组织架构和人事任用,以及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范围、时间和解除紧急状态的程序等。

二是制定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配套制度。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应当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根据本地区实际,研究制订相关配套制度,例如突发事件分级制度,应急预案调研与制定修订程序制度,危险源及危险区域的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和监控制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突发事件综合性救助、专业性救助与单位专职救助的组织制度,志愿者组织与机构设置制度,应急物资储备及保障制度,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员制度,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制度,社会动员制度,财产征用制度,突发事件信息制度,灾害救助制度等,从而真正履行《突发事件应对法》授权地方政府的法定职责。

三是增强应急预案的合法性、综合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应当与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保持一致性,需要对于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之前的应急预案进行清理和修订,要对下级的有关应急预案根据上级相应应急预案的修改和补充而及时作出相应的修改和补充,以保障其合法性与协调性。目前的应急预案,大多为应对单一突发事件的预案,而综合性、前瞻性的预案少,如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规定的比例原则在各级各类应急预案中体现得不明确、不充分。

2.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行政征用法律制度

“社会主义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在“5.12”大地震中充分显现出来。但是,我们又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性。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我们如果仅仅依靠计划经济模式的行政指令来调集人力、物力,来应对突发性天灾人祸事件,又必然显得力不从心和捉襟见肘。在“5.12”大地震中,我们对抗震救灾的大型机具的调动就是如此,即便我们的国有企业服从调动,我们的民营企业和公众鼎立支援,也亟需建立起稳定的常态的行政征用法律制度,才能适应我国灾祸频仍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需要。目前的《土地管理法》、《人民警察法》、《法》、《防震减灾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对行政征用的规定都非常粗疏。因此,应当加快对《行政征用法》的研究和立法工作,对人民政府在突发事件中向单位和个人征用应急救援所需设备、设施、场地、交通工具和其他物资等行政征用行为的基本原则、征用条件、征用范围征用程序、征用补偿或赔偿、征用救济、违法责任等作出全面规定,以利于国家在突发事件和紧急状态中,依法强制地征用应急救援物资。

3.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行政救助法律制度

突发性公共事件来临后,政府必须迅速通过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与调配,提供灾后救助与物质补偿,重建基础设施和公共建设,促进经济补偿、情感补偿、文化及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涵养、社会功能恢复等目标的实现。因此,行政救助的定义应当有更加宽泛的内涵,应当突破多数学者对行政救助在对象上的研究局限,即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定的公民,而应当扩展到特定的区域,即天灾人祸不可抗力波及到的区域及其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救助的内容不仅是给予被救助对象的物质权益或与物质相关的权益,而应当扩展到精神、情感、心理的补偿以及灾区社会功能的恢复等。目前我国行政救助的规定散见于<残疾人保障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革命烈士褒扬条例》、《防震减灾法》等。这些规定明显缺乏对政府行政救助的原则、职责、权限、程序等内容的规定;缺乏对救助要件、救助对象、救助形式等方面的法律规定,缺乏常态的法治化的行政救助制度。需要明确建立政府行政救助的资金来源和保障、资金的专项管理、专款专用的制度,需要明确建立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专项救助和自然灾害救助制度,需要明确建立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提供食品、饮水、取暖、衣被、住所和医疗等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的制度等。因此,应当借鉴日本的《灾害救助法》、美国的(1974年灾害救济法》,抓紧制定《行政救助法》或《灾祸救助法》。

4.健全房屋建设质量行政指导和行政监督法律制度

第4篇

关键词:平安工地;安全监理;对策方法

0前言

近些年来,不管是房屋建筑工程还是市政建筑工程,其施工事故都是层出不穷,这不但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一定的不幸。如何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落实到基层,全面夯实安全工作基础,有效控制施工安全风险。如何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监理上作,将“平安工地”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如何以生产促安全,这成为当前开展安全监理工作的重点。作为从事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工作的一员,如何在“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中提高专业素养,提升安全工作内涵,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工作落到实效,做到实处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 熟悉安全监理工作方法,提高安全监理认识

要高度重视监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应针对个别监理人员对安全监理工作开展存在的模糊观念,采取多样沟通方式、引导现场监理人员充分认识到监理在安伞生产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使之了解安全监理任务主要是“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督促施上单位按照安全生产法和标准组织施工,消除施工中冒险性、盲目性和随意性。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有效杜绝各类不安全隐患,杜绝、控制和减少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使之切实掌握在施工过程中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开展安全监理工作,进而促使各级监理人员在安全监理工作思想认识方面得到较大提高。

2注重宣传、强化管理,积极推广“平安工地"创建活动

一是抓宣传教育。针对交通建设领域安全动态发展的特点,可采取多渠道、全方位的形式开展安伞生产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加大安伞生产法制宣传力度。可通过组织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竞赛等创新宣传形式,促进现场施工人员对安全知识由被动到主动的学习转变,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还应针对一线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伞生产知识培训。将“平安工地”建设活动的有关宣传资料发送到项目单位,发动项目单位组织宦讲,让所有一线施工人员都清楚平安工地创建的内容、标准,增强全员的创建意识。二是抓组织领导。监理单位应在加强自身安全生产和平安工地创建活动组织领导的前提下督促项目单位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落实专人负责平安工地创建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每一岗位、每一人。建立安全生产提醒制度。安伞生产操作规范、规程要上墙公示。督促建立安全生产激励机制,项目单位可列出专项经费.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安全生产T作开展较好的班组或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安伞生产,关键在落实责任。要构建“分级管理,各负其责,全员参与,全面受控”的丁作格局,努力营造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安全、上下齐互动、形成齐抓共管的综合管理局面。同时应强调项同单位主要领导本着对安全生产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断提高安全管理决策水平,严格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逐级管理原则,定期开展检查。努力完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为了切实杜绝各类安伞事故的发生,监理单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制定各类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安伞生产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以期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小事故损失。在具体工作中,应要求项目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相关文件精神,把机械伤害、高空坠落伤害、物体打击伤害、触电和塌方伤害以及交通事故作为预防工作的重要内容。及时排查分析事故隐患,有针对性落实防范措施,未雨绸缪,将安全工作由事后处理变为事前预防,以期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应将施工现场管理和施工人员管理作为重点,具体提出“两个健全、两个清楚、三个避免”的工作目标。“两个健全”确保基础工作到位:一是要求健伞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网络体系,按照“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由项目单位建立安全防范体系。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二是健全安伞施工管理制度、用工制度、暂住人员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防火制度、门卫值班制度、财务和物资保管制度等。“两个清楚”力求对现场施工人员管理到位:一是施工人员基本情况要清楚,做到用工手续齐全、合法,建立施工人员基本情况临时档案;二是施工人员动态管理情况要清楚,明晰人员的来去、工程款支付、民工工资发放情况和当前矛盾纠纷等情况。“三个避免”支撑平安工地创建:一是要避免发生工地财物被盗案件;二是避免发生和恶性案件;三是避免发生黄、赌、毒等犯罪现象。

在督促平安工地创建的同时,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项目单位切实维护施工人员的权力,为职工提供良好的作业和生活环境,加强酷暑季节食堂卫生管理,建立卫生责任制,食堂炊事人员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不合格不上岗,以确保施工人员的饮食卫生。

3了解施工现场安全主要控制点。抓住安全工作中的关键点

在开展安全监理工作过程中,必须明确一个重点和三项主要工作。一个重点就是紧紧抓住分部、分项工程中危险源的管理,三项主要工作就是资料审查、现场检查和管理监督工作。

3.1资料审查工作

应要求施工单位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供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及相关资料。主要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如桥梁桩基、深基坑土石方开挖、爆破施工、隧道开挖、大型门式起莺机及塔吊、临时用电等专项施工安全方案。施工方案安全保证体系内容还包括:施工单位(分包单位)施工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项目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在审查施工单位各种安全资料时,应特别注意资料的系统、时效、真实和持续等特性。如:施工方案报审时间应在施工前;方案实施监督检查应有施工单位验收记录、监理单位复核记录;实施过程中是否按方案要求施工;施工单位有无相应资质;施工管理人员、特种作业操作人员是否具备资格证书。是否过期等。对专项安伞方案审查也不仅限于开工时报审,因为它在各个不同施工阶段随着t程进展而逐步完成;各类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证也并非在开工前审核过。就视为永久合格。因为还存在时效过期问题,所以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的有关资料应经常进行复杏以确保时效性和真实性。

3.2现场检查工作

此项作作主要是要求施工单位对照方案具体实施。相关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切实做好施工前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做好新进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采取“四查”制度即日常巡查、定期检查、专项抽查、分组夜查的方式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各环节进行查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要求项目单位所有进场机械必须履行报验手续,如无验收合格手续不准进场,无安全操作规程不准投入使用。

3.3管理监督工作

施工机械、安全设施在使用过程中,监理应对其使用情况及变化情况加强巡视检查和专项检查。对不符合安伞要求的,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在安全监理工作中监理应注意保留监理工作痕迹,审查、检查、监督等各项工作在不同阶段都留下痕迹既有文字记载同时还收集了施工单位提供的相应附件。监理不仅要收集施工单位各项资料,而且还应对各项资料进行审查和跟踪管理。

监督项目单位建立“一会一校”制,即建立安全技术交底会议制度及农民工夜校制度。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培训、三级教育工作,新员工进场时进行岗前安全教育、下班时进行班前安伞教育、转岗时进行转岗安伞培训等。特别是对新进农民工开展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安伞教育,强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提升操作技能,提高自救意识与逃生能力,并组织统一考核。对积极参加安全教育、考核结果优良的从业人员要给予表扬:对未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或考核不合格的坚决不予从业。不断强化现场施工人员的“三不伤害”教育,即:“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自己不伤害自己”,防范和减少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全面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做到特种作业人员全部持证卜岗,进场员工安全防护用具齐备,各种设备进场时严格按相关标准和监理规定进行报验工作并保持使用期间机况良好。

监督项目单位在各分项工程开工前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项目单位在开工前向员工进行详尽的安全技术交底,确保工程和施工人员安全。

监督项目单位按照“平安工地”创建要求在施工现场设置红、黄、蓝三级警戒区域,工地设置各类必要警示标志、标牌和临边防护措施,险要地段设专人看守,各类配电装置均按规定配置,各类人员均佩齐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上岗作业。

4狠抓重点以点带面.全面开展“平安工地"创建活动

监理单位应针对项目工程的重点和特点,结合“平安工地”创建活动,制定详细的选优、创优计划,并将创优指标分解到每个项目单位,开展精细化管理创优示范活动,例如通过树立一条便道修建的规范典型;一个隧道规范施工的范例;一段路基规范填筑的作业面;一座通涵台背回填的规范化施工;一座拌合站的标准化建设;一座预制场的规范化建设;一座钢筋加工场的标准化管理;一个工点安全管理的规范化;一个项目部办公、生活区的标准化建设等等。力求总结先进。以点带面,着力提升项目单位整体施工质量及精细化管理水平,并及时推广创优经验。要做好跟踪管理,对创优工程项目,监理人员应狠抓“四个重点”(即重点工序、重点部位、重点工程、重点人员),充分调动建设各方主体共同参与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加强跟踪服务,安排专人负责,重点帮教,制定详尽的监管措施,实行重点监督管理,实行定人、定位、定岗、定目标管理,建立重点项目管理档案,促其规范管理,使之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工作形象得到整体提升。

应通过借鉴国内在建项目的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及“平安工地”创建经验,对施工现场各工点现场安全防护措施进行补足,应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绿化工作,靓化现场施工环境,使之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形象得到质的提升。

5完善安全内业资料加强安全内业管理、使安全监理工作具有可追溯性

安全监理内业资料是安全监理保证体系及监理内业管理的萤要组成部分,建市和健全安全监理记录和报告是安全监理过程中留下的重要数据,是指导安全生产、确保安全监理系统化的重要文件。根据安全监理的工作要求,监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及保证体系文件、安全监理工作计划、安全监理细则、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监理日志、安全监理日报、安全监理月总结、年度总结、安全会议纪要、安全隐患整改指令及“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信息、大型机械设备、安全设施信息、施工安伞技术措施、专项施工方案、危险源识别清单、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安伞事故报告等资料。

重视安全监理日志、安全巡视检查记录、安全隐患排查记录的填写、整理、归档工作,要求监理人员针对在现场发现的安全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整改的结果务必做到详尽、真实、准确的记录,此举能有效的反映监理人员现场开展安全监理工作的全过程,使安全监理工作具有町追溯性。

第5篇

关键词:公路桥隧工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安全施工

公路桥隧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目的是减少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风险,实现安全目标,且不断提升安全效益。危险源是产生危害的本质因素,因此,危险源是公路建造安全管控的重心。施工安全管控大概流程是辨别和作业现场有关的全部危险源,评定出特大危险源,且在此基础上,编制有侧重性的管控举措与管控计划,明晰构建危险源辨别、评定和管控、安全生产保障方案其他各方面之间内在关联,对其加以管控,体现了系统、主动的事故预防思想。

1公路桥隧工程危险源的分类

为了有助于危险源的辨别,我们按照在危险产生、恶化过程中的功能或特点来划分危险源类型。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因此,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不会发生事故。但是,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故障),则将发生事故。当体系拥有的能量愈多,存有的危害性物质愈多,体系的内在危害性便愈突出。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大致包含物的事故、人的错误与环境要素。依据风险评定的结果,各类危险源的危害水平便能够有全面的了解。实施风险评定的目标是对作业现场当前时期危险源所造成的风险加以评定、层级划分,弄明白什么危险源是有高危害性的,什么危险源的风险应当着重管控,让安全生产管控的重点更突出。

2公路桥隧施工危险源辨别的方式

2.1咨询与沟通

对于作业现场的某种工作,有经验的施工人员通常可以说出其工作与施工中的危险源,进而能够大概剖析出此种工作在施工中存在的各种类型的危险源。

2.2现场观察

经过对建设现场施工环境的现场勘查,能够找到存有的危险源,但需要从事现场勘查的工作者拥有安全技术常识,了解公路项目施工安全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制规章、规范准则。

2.3浏览相关记录

浏览之前的相关故障、职业病登记状况,能够从中找到存有的危险源。2.4搜集外部数据从以往建设工程、研究成果、专业人士问询等方面搜集关于危险源的信息,进行剖析探究,有利于辨别本工程作业现场相关的危险源。

2.5安全检查表

使用已经制定好的检验表,对作业现场实施全面的安全检查,可以识别出存在的危险源。

3公路桥隧工程施工项目安全危险源系统控制

3.1施工安全危险源分析

桥隧工程施工项目安全危险源,是指桥隧施工现场的生产活动中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及物质损坏、环境破坏等意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包括项目管理者和作业人员的不安全意识、情绪和行为,机具、材料、施工设施及辅助安全设施等的不安全状态、环境、气候、季节及地质条件等的不安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3.2施工安全危险源系统控制内容

3.2.1危险源的辨别

危险源是安全事故的根源,危险源辨别是现代化安全管理的基础和核心,防止重大安全危害产生的第一步就是辨识或确认危险源。

3.2.2危险源造成的事故风险评定

依据作业工程的特征实施作业安全危险源辨别与确定以后,便应当实施危险源或许造成事故产生的风险评定工作。基于危险源的事故风险评价,需要系统地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3.2.3危险源的管控

在对危险源加以辨别与风险评定的前提下,编制作业安全特大危险源管控规定,建立作业安全特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机制和紧急救助机制,对各个特大危险源制定管控举措。

4公路桥隧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措施

4.1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把危险源管理纳入制度化管理,明确相关人员各自职责。落实安全责任是安全管理的核心,是控制危险源管理的最基本要求。

4.2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和巡查工作

通过组织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经常性检查、验收性检查及季节性检查等多种检查形式,全面排查危险源隐患,认真整改存在的安全问题,防范和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4.3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针对本项目特点的施工

组织设计,包含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施工方案,方案中应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制定施工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程序等必要的文件。通过技术管理措施控制危险源。

4.4适时组织员工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从业人员应按规定持有效的资格证书上岗未经安全培训,严禁上岗。“三类人员”应参加规定课时和规定内容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从而控制危险源。

4.5加强监督检查及监控量测,对施工人员、设备及场所加强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安全检查,同时要加强危险源的监督、监控及量测工作。对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场所、危险设备、危险设施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实时检测或定期检测,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的管理体系。落实安全治理整改对策措施。针对存在的各类重大危险源情况,明确部门、配备专人,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要保证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和隐患整改所需的资金投入。

4.6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应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的理念。施工项目应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及现场应急处置预案,根据重大危险源及现场的变化及时修订完善。要采取对从业人员进行桌面演练、书面演练和现场演练等多种形式,进行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安全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让从业人员了解、掌握重大危险源及现场应急处置事故的应急救援程序。

5结束语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施工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或许造成的危险、危险程度与结果,制定科学、有较强操作性的安全策略,来实现最少事故发生频次、最少损失与最佳的安全投资收益。安全评定能够实现下述目标:(1)提升项目作业现实安全化水平;(2)实现施工全过程安全控制;(3)建立和确定施工的最优方案,为施工决策提供依据;(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作者:刘淑棣 单位: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施红健.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及控制[J].建筑安全,2006(02).

[2]黄世友,徐向敏.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整治[J].建筑安全,2007(02).

[3]余国豪.项目风险管理过程、技术和洞察力[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第6篇

关键词:电力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企业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282-02

当今电力市场,各电力施工企业加大改革力度,内抓管理,外抓市场,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但电力施工企业的管理,关键在于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信誉、效益。为此,各施工企业都十分重视项目管理。现就项目管理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项目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安全管理

电力安全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企业生存和员工幸福,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安全管理工作要以“树立任何风险都可以防范、任何事故都可以控制的观念”为指导思想、以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为抓手,以建立生产作业全过程管控为核心,以保护人的生命、规范人员行为、提高员工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为辅助平台,强化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监督与管理,用心抓“三基”(基础、基层、基本功),提升安全管理的“三控”(可控、能控、在控)水平,扎实开展和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生产的“三保”(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目标。

(一)抓员工培训:对进入项目部的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进一个教育一个,无论是老职工,还是新学员,都要进行安全考核,合格后方能发放本项目部上岗证进入工地施工。这样,通过学习教育使进入工地的职工对施工现场有一个新的认识、新的了解,这样就会不断提高安全意识。

(二)抓班组安全日活动:部门领导应不定期参加班组的安全日活动,并定期对班组安全日活动进行检查指导、考核。班组安全日活动要认真开展,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落实防范措施,总结安全生产经验教训;查找不安全的苗头和思想根源,提出确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可将本专业“红线”条款进行考问,做到“入口、入脑、入心”,要总结本周的安全工作,布置下周安全工作等。

(三)抓现场开工前的“三检查、三交底一控制、四明确”。所有工作班成员(以下均包括辅助工)到场,工作负责人整队(立正、向右看齐、稍息)后逐个进行点名,并对工作班成员进行“三检查”(检查着装、检查个人防护用品和工器具、检查工作人员精神状态)。检查合格后,再进行“三交底,一控制”(进行任务交底、技术交底、安全交底,人人明确危险点控制),交待当天工作任务、工作地点、工作分工、停电范围、安全措施、保留带电部位、危险点及预控措施等,工作班成员对工作负责人交代内容明白做到“四明确”(明确工作任务、明确工作地点、明确危险点和临近带电部位、明确安全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后签字确认,列队进入工作现场。

(四)抓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变电检修作业现场对围栏的设置、警示牌的悬挂进行定置设计,杜绝误入间隔或误登带电构架的行为;二次作业,要全面推行安全措施票,在二次安措票上写明各项措施的关键工艺;道路上的抢修、施工,要统一规范施工、抢修队伍的服装及路障、警示标志的设置标准。并加大安全措施的投入,做好安全防护,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安全施工环境。

(五)抓现场标准化作业:在全面进行安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各专业安全工作守则,作为生产中必须执行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也可作为现场安全监督的主要依据,规范员工在施工等生产建设活动中的行为,做好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化工作。通过深化准军事化管理培养一线人员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六)抓方案执行:落实安全技术组织措施、专项措施、作业指导书、应急预案的编写、审核工作。力求方案措施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要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人、工器具、设备、环境存在的危险因素,细化任务,分解到人,细化危险点和具体预控措施。为解保证方案措施能得到贯彻落实,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同时强调工程的主要危险点预控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并在作业面做出明显标识,警示施工人员。

(七)抓安全监督:给予安监部门及安监人员充分的奖惩权力,加大日常安全监察力度,对发现的隐患及时通报,落实责任。为增强安全监察人员的责任,对项目部组织的每月安全大检查及例行检查,查到的问题及事故隐患,不仅要对责任单位进行批评、通报,对专业安全监察人员也要追究责任,进行通报批评,以增强安全监察人员日常的监察力度。

二、加强质量管理,增强市场竞争的砝码

当前,质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电力工程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信誉和电网的安全运行,甚至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最终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以质量求生存”已成为广大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质量管理要树立“三全”质量管理的观点,即全面的质量概念,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是企业取得竞争胜利的保证,是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的基础。提高质量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物资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改进,就能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综合素质。所以,电力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电力施工企业必需通过ISO9000体系认证,并严格按文件规定落实执行。

(二)电力施工企业按照合同约定,确定工程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员,提供满足工程质量目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保障。

第7篇

【关键词】公路;安全监理;质量控制

目前,公路工程质量与安全已趋于同等重要,但多年来,各从业单位对安全问题重视不足。监理单位对公路施工安全监理不明晰,现场监理人员的安全监理业务知识较为缺乏,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因此如何搞好公路施工的安全监理,是每一个监理人员都在思考的问题。

1 公路工程安全监理应科学熟悉工作性质,确保施工体系有效安全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监理人员应科学树立安全理念,明晰自身承担监管公路工程任务的具体属性。例如依据桥梁、道路以及隧道工程的相应特性,全面熟悉施工图组织设计并了解工程危险源的具体范畴。对于较易引发安全问题或隐患的环节,应具有良好的预估能力及前瞻性。同时,监理人员还应充分熟悉相关防患措施,科学依据公路工程特征对施工方进行必要的督促,令他们制定应急预案以及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并对其进行认真审核,做好交底工作。对于不足与缺陷环节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就地方及国家法规、法律,条例落实贯彻不到位的问题应及时予以纠正。

公路工程施工建设阶段中,建设单位应严格审查施工方组织设计实践中的相关保障安全生产体系,技术及防护措施,由源头人手确保工程开展的安全、规范,可从两层面入手。首先监理机构应对保障安全体系的完善健全性展开审查,核查其是否分工明确,并科学建立了有效的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同时还应对施工方生产技术是否契合建设工程实际需求进行全面审查,确保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可行。对公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中应用的新设备、新技术与材料应对其可靠安全性展开审查,确保满足相关施工标准。

2 更新监理手段,实施公路工程优质安全监理

公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中安全生产巡视,检查与旁站是基本的监理人员工作方式,监理进程中,监理人员应善于观察,勤动手、勤思考、多看、多听,牢记安全责任于心,将安全生产不良问题抑制在最初的萌芽状态。同时监理机构应转变以往的被动监督检查为积极主动的全面监控,抽查,实施全过程管理,应以预防为主体,强化动态巡查管理。对于公路工程各阶段中较易引发问题的环节应进行经常性的巡查,抽查,跟踪检查,让各项工作始终处于掌控之中,并促进施工现场人员提升安全管理意识,展开良好的自我管理与监督。为优化公路工程监督管理工作,应在每一项目工程施工前期,做好生产现场安全检查,如果不符合相关要求应暂缓进行。在施工阶段中如果核查出安全隐患则应停止施工并履行必要的整改优化措施。

3 公路工程施工前期安全监理

3.1 做好安全监理科学准备

公路工程施工前期应科学做好安全监理准备工作,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工程师应科学组织监理人员全面熟悉相关工程具体施工条件状况以及设计规划文件,认真学习监理、施工合同,科学掌握安全监理具体要求及工作内容。同时,监理单位应积极参与建设方组织的工程设计交底会,全面了解工程安全要求与具体注意事项。为实现安全监理,工程师应单独编制监理方案,规范公路工程施工作业、明晰相关施工特征,进行专项监理安全细则的科学编制。另外,监理机构应完善建立监理安全组织网络体系,明确具体工作内容,令各级岗位监理责任落实到位,并将相关指标纳入安全监理考核中,实施定期评价。对于公路工程施工开工提出的相关申请,应全面审查,做好记录汇总工作。

3.2 对承包商生产管理安全体系展开全面审查

施工前期,监理人员应对公路工程承包商生产管理安全体系展开全面审查,明确管理机构、工作人员持证具体状况以及引发施工安全事故时,有效的应急预案、方案的具体制订及实施状况。对于承包商具体实施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体制、责任制度应展开细化检查,明确其操作规程、救援预案、消防制度责任、施工交底、租赁设备、运行维护与拆卸安装、验收白检相关管理体制是否完善健全。对于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各类临时设施与安全标志的设置,也应进行监督检查,明确承包商文明施工、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相关费用的具体应用计划。对公路工程重点环节与部位应进行项目危险源控制措施监控。对于承包商生产管理安全体系具体检查项目,应在工地会议中由监理单位以书面形式告知承包商。再者,监理人员还应理清工程项目安全事故处理及上报程序,并责令事故单位及时将相关事故上报有关建设单位、监督部门、公安机关,不应拖延上报或隐瞒不报。另外,监理机构还应对承包商施工使用设备、安全措施、特种人员履行现场施工报检手续、现场施工平面布局进行科学审查监督,确保施工前期各项工作的完善有序。

4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科学实施安全监理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应科学实施安全监理,监理人员应树立人性化服务及安全管理意识,良好协助工程施工方全面提升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综合水平。施工现场通常是频繁发生安全事故的场所,因此监理方应全面集中工作力量,在查处整治施工安全隐患层面狠下功夫,认真检点环节部位。对于违纪违章、有章不循、防护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施工方,应明确指出不足之处并实施必要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降低严重伤亡事故发生机率,让一般事故引发频率保持在最低水平。对存在施工隐患的单位应严格要求其全面整改,依据相关标准政策、法律法规防患于未然,严管严抓。

首先,应履行日常的监理工作,强化巡视检查、督促管理,定期召开监理会议,传达口头及书面通知,并召开监理专题会议。对于不不符合标准要求工程,应签发暂停令,并及时上报主管建设单位。对于已获批的承包商施工方案应对安全技术、专项施工方案履行必要的监督管理,对于违规作业行为及时制止。公路工程施工阶段中监理人员还应履行必要的巡视检查,重点展开高处作业、施工场地车辆运输、机电设备操作、起重作业、浇筑混凝土、加工、绑扎与安装钢筋,模板作业、张拉作业、电气施工、脚手架作业、施工机械设备作业等环节的督查巡视。对于不合理或违规作业行为应及时纠正与制止并责令整改。安全施工离不开防护设施的有效辅助,因此,监理人员应对其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展开检查,监督防护用品、安全措施的实施及相关费用使用状况,还应对承包商的自我抽查、自检、专项检查进行必要的督促管理。

5 竣工验收阶段实施必要的安全监理

公路工程竣工验收阶段,人们会由于思想意识客观存在的麻痹性、松懈管理等现象而引发不良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为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机率,应科学做好该阶段安全监理控制工作。重点监督路面施工、桥梁施工、雨季施工、道路维护及雾天作业环节。同时,监理人员应科学树立安全促生产、生产必安全的意识,由源头工作入手、实施细化监管,落实各项安全监理工作到实处,努力获取广大业主、上级管理单位的全面支持、工程施工方的良好配合,进而真正将安全事故发生机率降到最低,实现有序、可靠、安全的公路工程施工建设,并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6 结语

总之,基于公路工程监理工作中的科学重要性,我们只有真正明确监理工作性质,促进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不断优化、创新监理管理模式,加强施工前期、施工阶段及竣工验收阶段的安全监理,才能全面激发安全监理核心价值,为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营造良好、安全、可靠的客观环境,并真正建设出精品优质的公路工程,提升其综合应用服务效能,降低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损失。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1、概述

施工生产是建筑施工的生命线。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杜绝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近年来,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视,监管力度大大加强,安全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基本走上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轨道,管理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大大减少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个危险性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在城市建设中,随着高层建筑呈逐年增多之势,在给城市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带来了施工安全管理的诸多问题,事故仍然发生,施工安全形式依然很严峻,本文结合笔者在实践工作中的经验来谈谈自己看法。

2、施工现场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1、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

在管理工作中,有些企业的负责人过于强调工程进度而导致施工现场在安全生产上责任不明确,不能很好的将施工管理人员安排到位;检查不认真,处罚不得当,忽视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对施工安全生产的规定、标准和文件没有及时传达并让施工人员明确,只是一味的在口头上讲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应付走过场等现象存在,严重影响到了施工能够安全的生产。

2.2、安全教育及监理不能够落实到人

在安全教育上落实不及时、施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不能够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没有进行过安全教育培训,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差,应付情况严重,没有意识到安全施工对于自身和他人的重要性。还有就是工程监理不能及时查找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明显的违章操作不加制止,甚至个别监理施工时不到岗,隔三差五地去看一下,跑马观花,不能正确行使监管工作。不管他们是"有意放纵"还是"无意疏忽",造成的直接后果都是使施工现场危机四伏,威胁现场人员安危。

2.3、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指挥难,施工单位要求工人按规范作业难

现在的建筑行业从业人员众多,临时员工多且多为劳务用工,大多工程项目都是以劳务分包方式包给"包工头"。这些"包工头"基本上都是受劳务公司派遣或挂靠具有资质的施工企业,当施工项目部要求作业工人按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时,项目部管理人员对作业工人没有直接命令关系,而只能通过包工头命令作业工人,间接的指令过程大大降低了命令指挥效率,安全生产指挥效果也大打折扣。施工单位在劳务的监管上也难以到位,而施工作业人员大部分为农民工,未经过正规的岗位技能培训,对建筑安全、施工知识了解偏少,安全观念淡薄,再加上劳务队伍为追求利润,不愿在安全生产上投入人力、物力,致使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成了一纸空文,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隐患,这也决定了施工单位要求工人规范作业难。

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所需要采取的必要措施

3.1、首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严格遵守安全制度

要想在施工中少出事故,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首先最根本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不怕麻烦从小事做起,每道工序都一定要进行安全检查,有必要时需要安检员等互查。这需要在明确责任上落实到人,加强对安全管理及要求的重视,在思想上把安全放到第一位。将安全生产作为工程施工最主要的工作来抓,树立起“安全第一”的观念。

3.2、建立健全施工安全机制

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的组织建设。建筑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部应分别建立专门机构,明确专职人员,负责本企业及本项目部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确定安全生产目标,明确参与各方对安全管理的具体分工,安全岗位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不同,采用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实行单位领导对全施工现场负责,专职安全员对部位负责,班组长和施工技术员对各自的施工区域负责,操作者对自己的工作范围负责的"四负责"制度。

3.3、提高管理、操作人员素质及加强安全教育

管理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安全施工起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如果拥有高素质的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那么该企业的施工安全才会有保证。否则这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就难于保证。要想保证安全施工,要在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觉悟的基础之上,进行严格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素质,不能搞形式,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同时还要采取规范化作业,坚决否定工作只凭感觉或者靠经验,使施工人员形成一种好的工作习惯,让每一个员工懂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实现对自己的安全行为责任。

3.4、加强现场工程监理的力度

作为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监督责任主体,现场工程监理应努力提高服务的规范化水平,切实落实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立足抓好施工阶段监理,保证项目监理人员专业配套、人员到岗、责任到位。完善内部管理职能,健全监理工作制度,努力提高监理现场工作质量。在做好工程施工阶段质量、造价、进度三大目标控制的基础上,严格履行施工阶段安全生产的监理职责。充分行使监理权利,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现场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构筑起施工安全管理的第二道防线。

4、对施工现场事故的应急对策

4.1、对施工现场突发事件进行控制

事故控制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在事故发生之前,全面地消除事故发生的根源,尽量减少事故发生的机率;二是在事故发生之后努力减轻损失的程度。事故预防和事故抑制是事故控制的基本技术,前者是事故发生前的控制措施,后者主要侧重于事故发生时和事故发生后的控制措施。

4.2、施工现场事故抑制的管理

在施工现场出现事故时,事故发生单位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发生后,要立即组织事故调查组,通过现场笔录、现场拍照、现场绘图等手段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查清事故经过,查明事故原因和事故性质,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事故发生单位应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结语

综上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做到严格管理、明确责任、加强监督,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切实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维护广大施工人员利益。要通过抓重点、抓要害,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使整个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水平上一个台阶,把因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谭书魁.房地产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孙沛平.建筑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第9篇

关键词: 风力发电施工 安全 环境保护 监理要点

风电工程施工现场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且都是野外施工作业,云南地区风电场所处地形又比较复杂,进场公路及各分支公路的土方开挖和回填工程量都比较大,部分工程还需要采用爆破进行施工,对安全控制和环境保护控制监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监理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1 安全控制总体要求

1.1要求施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施工法规和作业安全生产要求,建立安全控制管理体系,落实岗位责任制。

1.2根据“谁施工、谁负责”的安全原则,施工单位在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必须做好安全保障措施设计和安全管理网络设计,并落实岗位责任制。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设立安全台账及专职安全员,建立日、周、月专业检查制度和汇报制度。现场监理工程师必须经常检查施工单位的安全落实情况,并向总监理工程师汇报。

1.3督促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开展群众性安全教育,并对特殊工种和重要部位的施工进行专业性特殊安全教育。

1.4每道工序开工前,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安全管理技术交底,完善有关手续。

1.5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理工程师定期在工地进行巡查、抽查、旁站监督。发现生产与安全有矛盾时,必须以优先保证安全为原则,同时对不安全因素及时书面向施工单位提出,督促其限期整改,重大问题向业主汇报。

2土石方爆破安全控制

2.1审查施工单位《营业执照》、《施工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建筑施工安全协议书》等,并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到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备案工作。

2.2 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爆破工程施工专项方案、应急预案等,并监督施工单位按批准后的专项方案组织现场施工作业。

2.3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爆破工程的安全规定,审查专责施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工人配备能否满足专项施工的需求,爆破作业人员的上岗证及管理情况等

2.4检查用于爆破施工的进场设备、工器具是否满足爆破工程的要求。

2.5检查爆破材料是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是否在有效期内。

2.6要求施工单位在爆破专项工程施工前,对爆破人员做好技术和安全交底工作,并将爆破材料采购计划报项目监理部审核备案。

2.7结合专项监理检查表有针对性的检查施工实际情况是否与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相吻合,相关措施是否到位。检查爆破作业是否设有专人指挥和相关警戒范围及标志。

2.8督促施工单位在雷电时停止电力爆破作业。

2.9督促施工单位在爆破后对爆区现场进行检查,如出现瞎炮应立即报告指挥部,并按照安全规程中处理瞎炮的规定进行处理。

2.10严格按照公安部颁布的《民用爆破物品管理条例》对施工单位爆破物品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爆破物品进入施工现场是否专人保管,是否分类、分库保管,并实现五双制度,其领、还、出入库必须及时记账,现场操作时有安全员负责监督和检查。

2.11施工单位对现场监理工程师提出的安全通知书不予执行或执行整改不力时,总监视情况签发局部停工整改令,施工单位若仍不认真整改,可将情况上报建设单位和建设主管部门。

3风机吊装安全控制

3.1风机开始安装前,施工单位应向项目监理部提交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始施工。

3.2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中关于“起重作业”“起重机械”“起重操作人员”“起重指挥人员” “绳索、吊钩和滑轮”“起重机械及起重工具检验”等相关规定进行起重吊装作业,并据此认真审查“吊装安全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3.3风机安装现场道路应平整、通畅,所有桥涵、道路能够保证各种施工车辆安全通行。

3.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符合安规要求。

3.5施工现场应根据需要设置警示性标牌、围栏等安全设施。

3.6风机安装的吊装设备,应符合电力工业部(电安生【1994] 227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的规定。

3.7吊装前吊必须正确选择吊具。

3.8吊装现场必须设专人指挥。指挥必须有安装工作经验,执行规定的指挥手势和信号,吊装指挥应向起重机械操作人员交待清楚工作任务。

3.9遇有大雾、大风、雷雨天、照明不足,指挥人员看不清各工作地点,或起重驾驶员看不见指挥人员时,不得进行起重工作。

3.10在起吊过程中,不得在吊臂工作范围内停留。塔上协助安装指挥及工作人员不得将头和手伸出塔筒之外。

3.11机舱、桨叶、叶轮起吊风速不能超过安全起吊数值。安全起吊风速大小应根据风电机设备安装技术要求决定。

3.12起吊塔筒的起吊点要保持塔筒直立后下端处于水平位置。应有导向绳导向。

3.13起吊机舱时,起吊点应确保无误。在吊装中必须保证有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在塔筒平台协助指挥吊车司机起吊。起吊机舱必须配备对讲机,系好导向绳。

3.14起吊桨叶必须保证有足够起吊设备。应有两根导向绳,导向绳长度和强度应足够。应用专用吊具,加护板。保证现场有足够人员拉紧导向绳,保证起吊方向,避免触及其他物体。

4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监理措施

4.1环境保护监控措施

1)承包人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提出环保措施,明确环保目标,并随施工组织设计及单项工程开工报告,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

2)施工期间对环保措施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承包人环保措施是否执行与落实。

3)施工现场环保的监控;通过对施工现场环保质量的动态监控,强化现场的环保力度,对现场环保情况作出评价。

4)要求工程承包人专人负责日常的环保检查及落实;并与地方环保部门取得联系,接受监督和检查,整改存在的问题;

5)、取土坑的位置和要求应由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确定,但不得影环境、水土保持和挖方边坡的稳定。

4.2 临时设施的环保要求

1)临时驻地和临时施工现场,生活污水:包括厕所修建化粪池或其他满足使用要求的系统,并加强管理;

2)对于易引起扬尘的作业及场所:拌和场应装设洒水设施,进行洒水降尘;易扬尘的运输车辆应进行遮盖;对易引扬尘的细粉料,应予遮盖或洒水。

4.3 路基施工的环保要求

1)供、排水设施必须保持畅通,污水不得排入农田、耕地和污染水源,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

2)路基挖、填施工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加固,弃土严禁横向倒土,应运至堆土场地并堆放整齐,最后必须还耕或种草植树,防止水土流失。

4.4 其它事项

1)督促施工单位根据建设文明工地等有关规定创建文明工地,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编制文明施工措施,经总监审批后即作为施工及监理的依据。

2)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做好工地宣传、班组建设、治安综合管理等工作,并组织有关人员学习贯彻,同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外包队伍的管理,加强对其人员(民工)进行法制、规章制度、消防知识等教育。

3)督促施工单位将场内的建筑材料划分区域、整齐堆放,并采取安全保卫措施。施工中应无管线高放,施工道路平整,使场容场貌整齐、整洁、有序。

4)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标牌设置,管理人员佩卡上岗。

5)督促施工单位落实专人,经常维护和保持场内道路及施工沿线单位、居民的出入口和道路畅通。

6)检查督促工地的排水设施和其它应急设施保持畅通、有效、安全,生活区内做到排水畅通,无污水外流或堵塞排水沟现象。

第10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监督体系;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1.绪言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地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不断地开展起来,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问题也不断的凸显出来,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水利工程的安全施工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加以重视。在新时期,如何全面的加强水利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可以说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当务之急。因此,相关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负责人必须从现在开始,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安全施工管理措施,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为了我国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水利工程施工隐患分析

安全施工不仅仅是工程建筑企业的灵魂和生命,也对维护国家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性的水利工程 工程规模都非常大,工期也很长 ,而且相对于其他的施工项目来说,建设难度也非常大,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由于水利工程多为国家投资,对安全隐患置之不理、发生安全事故不仅对国家的经济是一种损害,对于施工企业的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在当下,做好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狠抓工程质量,树立品牌意识,多做精品工程,才会推动水利工程建筑企业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必须要找到水利工程安全隐患的易出点,做好防治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容易发生安全问题:

2.1规模大、战线长、管理难度大

与一般的工程建设不同的是,水利工程的项目建设的工程规模一般都比较大,施工的战线拉的也很长,参与施工的单位非常多,施工的现场也比较分散,而各个工地之间的距离又比较远,交通不方便,对于工程的安全管理就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2.2 管理涉及面广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项目,涉及到包括农业、工业、矿业、交通运输、土地和城市规划多个方面,牵扯的学科也非常的繁多,诸如经济、地质、园林、气象、法律和管理等等,特别是法律法规,由于工程建设周期长,建设过程比较复杂,所以涉及到的法律规范也就比较复杂,如果不认真的研究和监督,很难做到准确地把握。

2.3 施工过程不确定因素太多

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的因素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而相比较来说,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大多数是在户外进行的,所以受到的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一些,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工程的成败。其实,无论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都存在着很多的不可控制的不确定因素,譬如自然因素中的海啸、地震,人为因素中的经济危机以及社会动乱,都是我们无法预见的,而这些因素又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起着非常大的决定作用,严重的甚至会直接导致水利工程建设的失败。[1]

2.4 水利工程施工人员素质低下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处于最基层的施工人员,一般都是农民出身,文化层次较低,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规程和技术要求并不是非常明确,而且水利工程的施工分配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工程的进展不断改变的,施工人员在面对这些变化的时候,适用能力较差,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工人本身就缺乏相关的安全常识,在施工过程中往往过于随意,工程事故也时有发生。

2.5其他隐患

水利工程建设大多数是一种敞开式建设,对于工程的施工并没有进行封闭管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管理的难度,而过于复杂的施工技术,也同样为安全管理施加了一定的的难度,更为主要的则是,现代科技的发展,促使施工机械设备不断地走向自动化、大型化和复杂化,水利工程现场施工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有限的施工场地里施工速度的加快直接导致了安全隐患的增加。

3.加强水利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的对策

我们可以看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这些安全隐患,极大地约束了我国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地对这些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与研究,再根据不同的隐患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笔者根据多年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经验,经过归纳与总结,认为需要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

3.1提高安全施工的认识

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问题,不仅对工程本身有很大的影响,也关系到施工企业以及国家的经济利益,更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所以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负责人必须要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所在,首先,要认真的学习并严格的遵守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并以此为契机,提高水利工程安全施工的自觉性以及责任感,其次,水利工程建设部门的主管领导必须要对安全建设有足够的重视,将安全施工的管理作为一项日常性重要的工作来对待,最后要明确安全施工管理的相关责任,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施工的安全运行。

3.2 加强组织设计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水利工程建设之前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于工程的安全建设来说至关重要,它是水利工程安全建设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施工组织方案的建设过程中,将各项安全管理的要求落到实处。[2]首先在施工的准备阶段,应该结合施工地点的具体情况,认真的分析周边的环境,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环节,要制定出严密的防范管理细则,针对一些危险性很高的施工作业,还要制定出相关的应急预案,以备不时之需;其次,组织设计的安全管理应该符合既全面又具体的特点,不但要有总体性的规范要求,还应该有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从而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再次,针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施工环节,应该单独制定施工方案,并明确相关安全施工人员的权限与责任。值得注意的一点则是,在工程实施施工之前的交底工作中,应该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为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将安全施工的细则落到实处打好基础。

3.3贯彻责任制,强化监督

要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施工,需要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责任制,需要根据每个部门的具体情况,设置他们的责任制度,将这种责任制一层层的落实到位,并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针对一些重点的项目和技术性比较强的环节必须要做到持证上岗,将安全管理的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责任相关人身上,使全体施工人员都能够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3]除了建立安全施工责任制,还应该加强对安全施工的过程监督。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这种监督的工作必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贯彻到建设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在监督的过程中,要明确施工对象、工作要求以及安全注意的相关内容,杜绝因为情况不明或者盲目施工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刘先斌.水利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措施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 0 1 2 (4 )

第11篇

【关键词】创新;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迅猛发展,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居高不下。 随着我国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建设各方行为主体安全法律责任更加明确,也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应紧紧围绕建筑安全生产的核心,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要求,检查五大责任主体单位落实《条例》的情况,通过“实物监督向行为监督”的转变,把施工现场安全评价与日常管理水平挂钩,把安全生产水平与市场信誉挂钩,加大对伤亡事故的处罚力度,让企业真正负起安全生产的责任来。

1 突出重点、转变管理方式

我国的建筑施工为什么事故高发,一个重要原因是一线操作工人综合素质较低,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无知者无畏”,不知道危险就最容易违章作业导致事故。施工单位对新入场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存在应付公司、政府监督部门的情况,没有真正将安全三级教育作为一项提高职工素质,达到事前预控措施来做,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事故高发。作为政府安全监督部门就应该对症下药狠抓工人的教育,让教育落到实处。在对现场的检查中,我们过去对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标准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仅对项目部提出整改要求,但企业往往整改不力,致使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管理成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企业的施工安全工作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安全生产成了行业管理部门的事,而不是“安全生产企业负责”制。 安全工作要搞好,企业必须做到认识到位、机构人员到位、资金到位。作为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其现场安全检查主要还是查机构、查人员、查资金、查工人的安全教育、大危险源的监控等。 因此在每次现场检查之前,项目经理都应该首先对现场的安全管理、 防护设施、设备在自查的基础上,接受监督机构的抽查,不能以监督机构的检查代替项目的自查。监督机构应从现场的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情况来反查各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利用不良行为记录、经济处罚、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等手段来促使企业对安全负责,达到实现安全的目的。

2 强化建设单位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建设单位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对项目施工安全好与坏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建设单位安全费用不到位,导致企业无安全经费;还有的建设单位压缩合同工期,致使工人长期加班疲劳作业,引发了事故。另外,现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 约束力不足,建设单位就利用其买方市场的优势地位,把其应当履行的责任转嫁到施工单位头上,从而规避或减小了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的监督力度。作为安监机构要认真检查建设单位这个责任主体在安全经费、合同工期、提供地下管线资料和产品的选用等方面是否符合《条例》的要求,让建设单位真正懂得安全施工是我们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调动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也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配套措施,加强对建设单位的监管,形成由“龙头”牵头抓安全的好局面。

3 突出监理管理作用,构筑安全管理的第二道防线按照《条例》要求,监理要对施工企业的施工方案进行审批,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对施工现场进行旁站管理。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责令施工企业进行整改,如施工企业未进行整改的要向建设单位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一部分监理单位只注重对施工质量、 进度和投资的监控,对施工安全却放任自流, 自身不熟悉安全的标准规范,仅仅对方案进行审批,审批后施工企业按方案施工与否检查督促少, 对下达的隐患整改通知,施工单位不行动也不向有关建设单位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致使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无人过问。作为安全监督机构在检查中一定要按《条例》的要求检查监理是否履职到位,对没有履职的监理应进行严肃处理,使监理做到懂安全又管安全,构筑起施工安全管理的第二道防线。

4 抓现场管理,切实体现“企业负责”的安全管理体制核心当前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核心是企业负责,企业如何负责应该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对照工地进行检查。 作为管理部门应该检查6个方面的内容:①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建立、落实,安全文明施工方案是否制定、落实,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是否制定、演练,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制定、执行,危险性较大的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是否制定执行,作业人员及新进场、转岗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如何。②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情况。③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情况。 ④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使用情况。⑤施工项目安全监督手续办理情况,是否存在无证施工、分包单位有无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越级承包、非法转包及违法分包等问题。 ⑥安全防护用具配备及使用情况。 结合检查情况,应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进行严肃处理,发挥新闻监督的作用,建立健全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切实让“企业负责”。

5 建立有效的职工培训教育体制由于建筑施工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再加上建筑工人流动性强的特点,许多企业不愿投入培训经费。安全管理制度不严格、措施不到位,安全教育培训不落实、不深入。 要从根本上改变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扭转施工事故多发的局面,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要提高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从源头上抓好一线职工的安全培训工作。 目前,国家对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虽有一些统一的要求, 部分施工企业也建立了民工学校,但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还不明显。 要使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真正起到效果,第一要充分发挥企业民工工学校的作用, 按班组为单位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 而其教育培训由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统一发放职工学习登记卡。 现场检查时我们就检查职工教育登记卡并现场抽职工提问, 对持有教育卡而对安全知识一无所知的, 对该职工受教育企业进行严肃处理。

6 培育发展安全生产管理中介服务机构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培育发展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建筑行业实际的安全生产中介机构,使

之更好地为施工企业提供安全生产咨询、 技术培训、危险源评估等服务,推动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同时,如何进行规范、引导,让他们真正为企业提供好中介服务工作,这也是安监机构行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7 加强自身建设,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新兴的系统管理科学,要提高安全监督管理的能力,最重要的还是人才。 安监队伍自身建设尤为重要,需要一批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他们既是管理的行家里手,又必须熟悉土建、电气、机械、消防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目前,许多安监机构

人员严重不足, 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配置不合理,人员自身的管理和业务水平,与安监工作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加大对安监机构的投入, 根据安全监督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经费、

人员编制等方面的特殊政策。 另外,安监机构应通过引进人才使队伍的专业配置合理,通过不断地培训与学习, 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提高管理水平,来实现安监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的提高,为做好施

第12篇

目前工程公司现状

近年来兴起了不少以设计为龙头的总承包工程公司,他们由原来的行业设计院转型,开始承担行业内的重要的EPC总承包工程及工程管理工作,并且开发了一定的境外业务,同时还普遍存在管理方法较落后,思想保守等传统国有企业的弊端。

从组织结构上看该类公司通常以职能型的组织为主,接到项目时由项目管理部指定项目经理,同时与各专业科室抽调人员形成项目组。从而形成兼顾职能型组织与项目型组织两方面特性的矩阵型组织。技术质量部负责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和各项目的质量及9000质量体系认证工作。从人员的构成上看该类经过多年的经营已经形成较为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员配备较完善,从公司目前的人员结构看出,员工的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到总人数的比例较高,队伍较年轻化。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较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对资金的需求量不大,传统的观念上其资产负债率在30%为优。随着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开展,对资金和财务杠杆的要求日趋增强。

EPC流程再造

通过对该类公司的整体分析,从设计、采购、施工三方面的管理流程提出改进措施。

一是设计阶段的改进。设计阶段是项目建设的源头,虽然设计费的投入只占到整个投资总额的5%左右,但这一阶段的工作对项目造价的影响最大。目前该类公司的设计人员从原来的国有设计院转变成独立面对市场的工程公司,思想转换尚未完成,设计人员对整个工程成本的考虑不足,设计人员对标准的掌握比较保守,往往造成“设计过度”。另外与施工管理人员沟通不够,对于施工细节把握不好,有部分工作由施工企业代劳,造成后期施工过程中的推诿,影响了施工工期。对设计方案最后由总工一人审图把握,没能与成本人员进行比较分析,设计阶段与采购施工阶段的交叉不够,设计方案变更频繁。采购阶段的费用占到项目总投资的70%左右,设备材料价格的少许波动都会影响工程项目的造价。设备材料的采购基本上采用招标的办法,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选最低价格中标。在供应商的选择上也存在人情等因素的影响,采购之前与设计经理的沟通不够,导致在施工阶段才发现有的小设备没有列在采购清单上。施工阶段,没有自己的施工力量,主要采取分包的方式,将主要精力放在施工管理上,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协调各施工单位的进度,质量和安全保证项目按期交工,试车投产。项目建设现场人员费用的控制完全根据项目经理的个性来控制,没有形成公司统一的标准。对现场费用的控制较松散。项目经理和项目组缺少与施工方和监理方以防业主之间的沟通协调。

鉴于设计阶段的重要性,对设计方案的质量改进也是最为重要的。商务部在签订合同后,编制任务书交由项目部,项目部根据合同的要求选备适合的项目经理成立项目组,项目经理和项目设计负责人编制设计计划,以报导项目任务的实施与控制,经项目部批准后由项目经理负责实施。项目设计计划的编制要按照合同的约定,整个项目的计划,项目的具体特征,国家或行业有关规定或要求进行编制。设计计划包括设计依据、设计范围、设计的原则和要求,项目小组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规范标准、质量保证程序和要求,进度计划和主要控制点等。重点要考虑技术经济要求,与采购、施工、试运行的接口等有关内容。EPC总承包项目应根据总体规划明确设计进度,和详细的进度控制点,包括各专业之间的条件关系及其进度,初步设计完成和提交时间,关键设备和材料的订购文件提交时间,施工图完成和提交时间,整个设计阶段完成时间等几个关键点。工程质量要按照工程总承包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控制,设计负责人及各专业负责人要及时填写质量控制记录,并向技术质量部反馈质量信息,包括设计人员的资格管理、设计输入的控制、设计策划的控制、设计技术方案的评审、设计文件的校审与会签、设计输出的控制,设计变更的控制等几个方面。项目经理和项目组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本项目可以采用的先进的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等特点,做好采购施工与设计的结合,将企业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技术优势引入到设计中来。对设计变更要建立适当的管理机制,明确变更程序,尽量减少变更的产生。

二是采购阶段的改进。在采购阶段EPC总承包项目组及项目经理应根据企业安排和项目的要求列出采购明细表,包括采购项目、数量、采购时间等要素。采购时要充分考虑设备到场时间与安装工艺的先后。企业根据以往的合作经验制定合格供应商名录,项目组应在合格供应商名录的范围内选择,并进行招标。首次合作的供应商要先行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评价,再进行确定。

三是施工阶段的改进。施工阶段是将设计成果转化为实体的最后阶段。施工队伍的选择要采取招标的方式,在该阶段主要进行施工管理,包括进度,质量和安全等方面。施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容易受到自然条件以及其他一些不可抗因素的下扰,因此,进度控制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包括进度目标的分析和论证,编制进度计划和对进度计划的跟踪检查和调整。在施工质量的控制上要认真做好图纸学习和图纸会审工作,一方面使施工人员熟悉、了解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掌握关键部位的工程质量要求,更好的做到按图施工;另一方面通过图纸会审,及时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向设计人员提出修改意见,减少设计变更。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计划,这是对施工的各项活动做出全面的构思和安排,指导施工准备和施工全过程的技术条件,其基本任务就是使施工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重视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其目的是使参与项目施工的人员对施工对象的设计情况、建筑结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技术安全措施等方面有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施工阶段应严格进行材料、配件试验和施工试验。竣工预检应根据工程重要程度和性质,按照竣工验收标准分层次进行,对于缺漏或者不符合要求的部位,应确定整改措施,指定专人负责整改。竣工验收工作中各检查人员应严格坚持竣工标准,达不到标准的决不能通融过关。最后要重视竣工验收资料的归档工作,总承包单位应将成套的工程技术资料分类整理后移交给业主。安全控制是预防与避免伤害事故,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因此,对施工现场的人、机、环境系统的可靠性必须进行经常的检查、调整,强化动态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以总承包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有组织、有计划、有层次地开展项目的安全管理活动。总承包项目经理是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从项目确立后,在项目经理的直接参与下,组建安全组织机构,成立安全办公室,任命专职安全经理,配备安全工程师。各分包商,各个施工管理机构,各级管理人员在各自的范围内,应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管理程序文件所规定的安全生产要求,并承担全部责任,施工分包商的安全管理人员在施工活动中,必须进行全时段监控,项目建设的全体人员承担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严格执行有关的安全管理规定。在项目建设的整体过程中,项目安全机构组织对参与项目的全体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能使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另外,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是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重要途径,是消除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改善施工条件的重要方法。

成本控制的改进

就设计采购和施工的成本控制方面提出以下的改进措施。

第一,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设计阶段的重点是优化设计方案,可以采用多方案经济性比较和推广限额设计两种方法。限额设计是按照事先批准的投资估算来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各设计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照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需要设计人员与成本控制人员共同配合,严格控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从而达到控制工程投资的目的。限额设计通过对投资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先行分解到各个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达到对工程投资的控制与管理。多方案经济性比较法是由设计人员按照业主要求,提出多种设计思路,由成本人员对各种思路进行经济性比较,在满足业主设计要求的情况下,选择最经济的思路。

第二,采购阶段的成本控制。鉴于采购阶段的投资所占的比例较高,对采购成本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要努力降低采购费用,另一方面要在设备采购及交货的时间上多下精力。设备能否如期到货,关系到投产试车及能否如期竣工结算。从以往的工程经验表明,工程工期的延误大多是由于设备采购环节出现问题。由设计或施工出现延误的情况较少。由于交货期的延后还可能会导致施工企业窝工,导致施工分包商进行索赔。同时交货日期也不能过早,要加强设备采购的计划管理,使采购工作具有前瞻性、预见性。充分预见到各个环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制订应急预案,必要时制订备选方案,努力确保按期按计划供货。加强市场预测,准确把握市场价格走势,充分了解并利用好项目所处的宏观环境,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包括市场季节性的变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出台、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调整、市场利率及汇率的波动和通货膨胀的存在等各种因素。建立合格供应商队伍,利用其在本领域熟悉掌握的市场信息和批量规模优势降低采购成本,确保供货质量和周期,同时能够了解到最新的设备和技术。抓好催交、检验环节的管理。必要时选用第三方催交、检验机构,开展催交检验工作。加强对物流各环节的管理,包括运输、仓储、进口审批、报关等。加强采购设备的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及损耗。根据工序及施工进度安排进料计划,尽量降低存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