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科学研究

农业科学研究

时间:2024-03-20 10:56: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科学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科学研究

第1篇

星期四下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农业科学研究所参观。我别提有多开心啦!

真的,在农科所,我不但大开了眼界,也大长了知识。

一走进农科所,眼前繁花似锦,草儿吐绿,花团簇锦,异彩纷呈。我不禁赞叹是园艺工作者们给了我们美的享受,是科学种植创造了美的世界。

在奇花异果园,我们真的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奇花异果。看,瓜棚上面挂着的那个青绿色的小瓜,和我们常见的圆圆的冬瓜,长条的丝瓜就是不一样,它挺着大肚子,上短下长,上小下大,呈8字形,越看越像个小葫芦。咦,这是什么?这种草怎么长得像个鸟窝呢?哦!这种叫蒜香藤的植物被种在一个铁丝绑成的小篮子里,它的藤蔓真多,多得把整个篮子都缠满了。哇!这里的一大片种在水里的花草使我眼前一绿,绿得发亮,绿得晶莹,绿油油,水灵灵,真是翠流,比平时种在土里的花草更显得生机勃勃。园艺叔叔告诉我们这是用无土栽培中的水培方法栽培出来的植物。这种水培方法十分方便,只要把植物种在水中,定期加入营养液就可以了。而且花期比土培的花草的花期长得多。

走进仙人球园,我们就感觉到这里面比外面要热得多。听了老师的介绍,我们才知道,原来仙人球是一种热带植物,喜欢较高的温度。所以叔叔阿姨们就把室温调节到了这么高。给仙人球创造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在这个温室里,仙人球生命特别活跃,长得特别漂亮。看,那簇长在地上的仙人球可真有趣,它们有中指那么长,圆圆的茎上长着嫩黄色的绒毛,好像是一只蹲在地上的小鸡。还有一种名字叫蓝云的仙人球,那圆圆的长满刺的仙人球上有一团洁白的小绒毛,绒毛上还有两三朵紫红色的小花,整个仙人球看起来好像一团糕点,令人垂涎欲滴。

在荫生植物园里,我们感觉这里格外清凉,阴暗。原来,是一个遮荫大顶棚庇护着这里的所有生命,是喜阴不喜阳的植物得以在凉快阴暗的环境里生长的郁郁葱葱。

走出农科所,我心里格外舒畅,因为我脑中的许多问题在这里找到了答案。回望科技英才雕塑廊上一座座古今中外,名扬四海的科学家们的石雕,我对伟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感谢他们的创造 ,对后人的指引。我默默地想:奥妙无穷的科学世界呀,现在我要认识你,将来我要探索你,揭开你心底的谜。我坚信,在科学道路上将会留下我攀登的足迹。

第2篇

关键词:华北地区;谷子品种;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演变

中图分类号:S515.0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7)02-0015-05

谷子又名“粟”,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8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种植最早的粮食作物之一[1]。小米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铁等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不仅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物质,还可以满足人体机能的需要。小米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够清热、消渴、利尿,对脾胃气弱、食不消化等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2,3]。

谷子在我国农业生产史上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哺育作物[4]。但长期以来因其产量较低、品种改良缓慢,难以形成规模种植,生产发展也较为落后[5]。20世纪60年代,随着我国第一个通过杂交手段育成的谷子品种新农冬2号的推广,杂交育成品种开始在生产中应用,并逐渐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也使华北夏谷区谷子品种走出了农家品种当家的局面,谷子单产大幅度提高 [6]。20世纪80年代后期始,科研单位开始重视优质品种选育,并育成多个既优质又高产的品种[7],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来全国育成审(鉴)定谷子品种230多个,夏谷区审(鉴)定60多个[8]。随着育种工作的不断发展,谷子生产经历了多次品种更替,每次更替都使产量得到提高,其农艺和品质性状也发生了变化。因此,研究谷子品种更替过程中农艺和品质性状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通过对华北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审定的20个主栽谷子品种的农艺和品质性状的演变情况进行分析,为谷子品种合理布局和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20世纪80年代至今华北夏谷区审(鉴)定大面积推广的20个主栽品种,其审定年份及育成单位见表1。

1.2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5年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试验基地进行。土壤质地为壤土,0~20 cm耕层土壤含有机质16.9 g/kg、速效氮72.4 mg/kg、速效磷18.8 mg/kg、速效钾168 mg/kg,pH值为7.8。每公顷基施氮磷钾(15-15-15)三元素复合肥375 kg,腐熟有机肥750 kg。试验地前茬为冬小麦,栽培管理措施同丰产田。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行长5 m,行距0.5 m,4行区,小区面积10 m2。6月26日播种,4叶期间苗,5~6叶期按60万株/hm2密度定苗,9月30日收获。

表1谷子品种审定年份与选育单位

年份品种选育单位1984鲁谷5号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1987鲁谷6号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1988豫谷1号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88冀谷1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1989豫谷2号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2豫谷5号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3青丰谷沧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4冀谷14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1995鲁谷10号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1998谷丰1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2002济谷1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2004冀谷19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2006冀谷25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2008保谷18保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9沧谷4号沧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9豫谷15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11衡谷10号河北省衡水旱作农业研究所2012豫谷18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13济谷16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2015济谷18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1.3产量及农艺、品质性状测定

收@期每小区取1 m行长的整株进行考种,测定株高、茎粗、穗长、穗粗、穗重、穗粒重等性状。小区中其余谷子全部剪穗收获,脱粒晒干后称重测产。

每小区取收获后种子500 g,用小型碾米机脱壳、碾米,再用近红外分析仪(瑞典波通公司 DA7200型),根据Chen等[9]建立的标准曲线,测定小米蛋白质、粗脂肪、总碳水化合物含量。

1.4数据处理

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7和SA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谷子品种农艺及产量相关性状演变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华北地区近30年来审定谷子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变异幅度较大,多数性状的变异在7%以上,表明华北地区谷子育种水平和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遗传改良成效显著。株高变异系数最高为15.81%,产量的变异系数只有4.40%,说明在当前育种和生产水平下,谷子产量的遗传改良是一个缓慢过程。经济系数最为稳定,表明不同年代育成品种间的差异很小。

2.1.1不同年代谷子品种株高、茎粗的变化由图1线性拟合的结果可以看出,谷子株高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降低的,但降幅不大,随着品种育成年份的递进平均每年降低0.0313 cm,衡谷10号株高最高为133.3 cm,豫谷18最低为116.6 cm。谷子茎粗变化不大,起伏范围在5.23~6.87 mm之间,但总体趋势是增粗的。株高降低与茎粗增粗有利于增强品种的抗倒伏性,而倒伏不仅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对机械化收获也有严重不利的影响。

2.1.2不同年代谷子品种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化从图1中可以看出,产量相关性状穗长、单穗重、单穗粒重的变化趋势是上升的,平均每年的增长值分别为0.0678 cm、0.0172 g、0.0245 g,其中单穗粒重的增长趋势大于单穗重的增长趋势,表明随着年代的递进谷子出谷率呈上升趋势。穗粗和千粒重的总体变化趋势是下降的,穗粗下降可能与穗码的紧实度有关,提高穗码紧实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麻雀啄食危害。千粒重稍有下降,但变化不大,其中鲁谷10号千粒重最重,为3.43 g,济谷18千粒重最轻,为2.48 g。

2.1.3不同年代谷子品种经济系数、抽穗日数的变化经济系数是植物干物质产量转化为籽粒产量的量度,农作物干物质生产是产量形成的基础,但经济系数也是决定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 [10]。从图1中可以看出,经济系数呈略微增长的趋势,

图1不同年代谷子品种农艺和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化趋势

说明随着年代的递进籽粒产量的提高大于植株其它部位干物质的提高。抽穗日数有延缓趋势,平均每年延缓0.0645 d,说明随着年代递进谷子的营养生长期增长。

2.2不同年代谷子品种产量的演变分析

对近30年育成谷子品种的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看出,品种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区组间的差异不显著,说明谷子产量差异主要受品种影响,而同一品种不同重复对产量影响不大。从不同年代谷子品种产量的变化趋势中可以看出,随着年代的递进谷子产量呈增长趋势,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平均每年增长29 kg/hm2。其中产量最高的豫谷18单产达到7 650.0 kg/hm2,而产量低的豫谷2号单产仅有5 505.0 kg/hm2。

2.4不同年代谷子品种品质性状的演变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供试品种品质性状的变异幅度较小,变异系数都小于3%,其中总碳水化合物的变异系数只有0.61%,说明华北地区近年来育成谷子品种的营养品质性状改善不大,下一步育种中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品质性状的改良。

着年代的递进,平均每年提高29 kg/hm2,但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小,表明产量改良进展较缓慢。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穗长穗粗单穗粒重单穗重株高茎粗抽穗日数千粒重,其中穗长、穗粗对产量的影响较大。育种中应加强大穗型品种选育,以有效提高产量。

谷子品种的穗长、单穗重、单穗粒重和抽穗日数随年代递进呈逐步上升趋势,经济系数变化不大,有略微上升趋势。穗粗、千粒重呈下降趋势,穗粗的变化可能与穗码的紧实度有关,千粒重变化不大,相关性分析也表明其对产量影响不大。田伯红等[12]对谷子品种的农艺性状演变分析表明,随着年代的递进植株由高秆变为中秆,穗长、单穗重、单穗粒重、千粒重稳步增大。其研究结果与本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倒伏会对产量造成直接损失,抗倒伏性是育种工作者选育谷子新品种的重要指标,国内外育种工作者在早代选择和后期品鉴阶段都把抗倒伏作为关键性农艺性状之一[13]。本研究表明,随着育成年份推后,谷子株高逐渐降低,茎粗逐渐增粗,说明谷子的抗倒伏能力提升。综上所述说明谷子产量的提高是各性状综合协调的结果。

谷子品质是一个综合性状,包括营养品质、商品外观品质、加工品质与烹煮食味品质等,不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到生态环境和栽培管理措施的影响。本研究仅就小米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含量等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代递进小米中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略微增长,蛋白质含量略微下降,但三个指标的变异系数都较小,表明营养品质性状有一定改善,但幅度较小,有必要针对特定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改良。

参考文献:

[1]Lu H,Zhang J,Liu K B,et al. Earliest domestication of common millet (Panicum miliaceum) in East Asia extended to 10000 years ago[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9,106(18):7367-7372.

[2]张超,张晖,李冀新. 小米的营养以及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粮油学报,2007,22(1):51-55,78.

[3]林金剑,朱克瑞. 浅谈杂粮的营养保健作用[J]. 粮食与食品工业,2011(6):34-38.

[4]刁现民. 中国谷子产业与产业技术体系[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5]李晓宇,王昆鹏,刘迎春,等. 谷子主要农艺性状分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5, 36(2):26-30.

[6]刘正理,程汝宏,张凤莲,等. 华北夏谷区主要谷子品种遗传基础分析及改良途径的探讨[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1(增):84-90,99.

[7]李顺国,刘斐,刘猛,等. 我国谷子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5):531-535.

[8]陆平,刘敏轩. 中国谷子品种志(1986-2010)[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9]Chen J,Ren X,Zhang Q,et al. Determination of protein,total carbohydrates and crude fat contents of foxtail millet using effective wavelengths in NIR spectroscopy[J]. 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2013,58:241-247.

[10]佟屏,程延年. 玉米高产栽培经济系数的研究[J]. 北京农业科学,1996,14(4):1-3,20.

[11]董力. 不同储藏方式对小米品质影响的研究[D]. 郑州:河南工业大学,2016.

[12]田伯红,徐玉鹏,李桂荣,等. 谷子品种的农艺性状演变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2004(3):50-52.

第3篇

    一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农业发生了急剧变化,特别是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即对原来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进行了改组,农村经济出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据1994年统计资料,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占18.5%,农工生产联合体占55.5%,私人农场占24.8%,家庭农场占1.2%。 

    近年来,由于向市场经济过渡,各种所有制并存,不但没有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反而陷入了40多年来从来没有过的深刻危机之中,生产连续下降。1994年农业生产总值比1990年下降了26%,农业基本建设投入减少原来的1/9,生产基金也为原来的1/5,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明显下降。1995年农作物普遍减产,粮食总产量为6520万吨,而1994年为8130万吨,减产1610万吨,其中小麦产量的相应数为2800万吨和3200万吨,减产400万吨。牲畜头数下降,1995年与1994年比较,奶牛减少6%,猪减少11%,羊减少23%,造成肉、奶产量下降,供应紧张。目前,肉、奶制品的自给率为70—80%,植物油和食糖的自给率为40—50%,不足部分靠进口调剂。据有关资料,1995食品进口在其进口总额中的比重相应上升28%左右。今年西伯利亚地区年景较好,农业丰收在望,但后期天气气候不利,可能对农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农业生产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不利的气候条件影响,更主要地是经济和政治因素,特别是匆匆忙忙地向市场经济过渡,私有化速度过快,严重的通货膨胀和打破原有的各种经济关系,其中忽视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也是因素之一。 

    针对上述,俄罗斯联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避免农业生产继续滑坡:保存农工生产联合体的生产形式,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提高科技进步的贡献率。 

     

    二 

     

    为发展西伯利亚的农业科学技术,1968年10月2日苏共中央、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关于改善农业科学研究工作领域措施的决议”和1969年11月14日苏联部长会议专门通过“关于发展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农业问题,建立综合科学技术办法”的规定,明确提出了建立全苏农业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和第一个农业综合科学研究任务。26年来,在加速远东地区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方针指引下,西伯利亚农业科学院分院建立了30个研究所、2个国家级作物育种站、9个独立核算的农业试验站和16个地区性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及10个科研——生产联合体和60个试验——生产农场,拥有6名全俄科学院院士、6名全俄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89名博士、748名硕士和1540名科技工作者,紧密围绕农业理论与生产问题,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为推进科技进步,发展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产量作出了贡献。 

    通过这次访问,西伯利亚地区的农业科学研究与开发工作,基础较好,实力雄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概括具有以下特点: 

    (一)重视农业科学的基础性工作,不断培育开发新品种、新品系,用于农业生产。西伯利亚农业科学院分院成立以来,十分重视农作物和牲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在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建立了基因库,在各地建立了种畜场,保存具有地区特点的丰富的动植物品种资源,并紧密与良种培育相结合,培育出一批新品种、新品系。据西伯利亚农业科学院分院25年的统计,培育并向全国品种区域试验推荐作物新品种759个,培育并向西伯利亚各栽培区推广的作物新品种385个,其中4个冬黑麦新品种;2个冬小麦新品种,在冬季雪覆 

    盖下-20~-30℃可以安全越冬,每公顷产量达4—5吨;6个硬粒春小麦品种,在湿润年份一般每公顷可生产3—5吨,在干旱年份也不会大幅度减产;培育的大麦新品种推广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61.8%,使大麦种植面积比1980年扩大了2.5倍,特别是培育的啤酒大麦新品种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培育的多穗玉米杂交种,生长期只有90天,每公顷产量达6吨;还培育出高产饲料作物新品种86个等。在牲畜方面,培育出具有很高生产价值的黑杂奶牛,其母畜群超过70%,个体产奶量达4500—5000公斤;培育出肉牛新品系,日增重达1100—1800克;培育出细毛绵羊新品系,其羊毛产量和品质得到明显改善;还培育出产肉型的猪新品种等。所有这些,已广泛用于生产,在农牧业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加强农业科学的高技术研究开发与跟踪,在一些领域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60年代后期,为适应原苏联经济建设战略重点东移的需要,在新西伯利亚建立了科学城,采取多项特殊措施,吸引一批农业科学家芸集在西伯利亚分院及所属科研机构工作,结合经济、科学发展需要,瞄准国际农业科学前沿,加强高技术研究与开发,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突破性成果。例如全俄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植物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研究所,深入开展植物基因表达与调控、基因定位、分离及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并在牧草上取得成效。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科学中心生物物理研究所,利用发射的返回式卫星,研究作物种子空间环境诱变的生物效应及其机理,已选育出一批作物新品种。同时,建造了地面宇宙仓装置,模拟空间环境,研究微重力、空间辐射、超真空等条件下,作物遗传变异规律,选育新品种。24年的实践成果:冬小麦生长期60天,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一年可收获6次,每公顷生产籽粒6吨的高产纪录。这个科学中心的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所,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计算机数据处理条件,系统地监测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森林火灾动态变化,并做出准确的火情预测预报。开展冬季积雪融化动态监测,水蚀防洪预测预报,范围之广,精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这些研究不仅是最活跃而富有成果的领域,而且也是当代学科前沿,已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 

    (三)组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解决生产与科学上的重大问题取得成效。为提高农业生产力,研究解决农业生产的重大问题,积极提倡并组织跨研究所的力量,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取得了成效与突破。例如西伯利亚分院组织农学、土壤学、地学和经济科学等协作,经过多年的努力,编制出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农业土壤图、农业气候图、农业水文图、农业经济图集等,为划区种植和作物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组织农学、土壤学、水利学和生物化学等,联合攻关,实行农业与工程措施结合,改良西伯利亚900公顷盐碱地取得成效,粮食每公顷可增产5公担,饲料作物每公顷可增产2.5—3.5公担。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西伯利亚分院农业物理研究所与土壤肥料研究所、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园艺作物研究所等结合,研究提出了作物新品种农艺性状鉴定方法,作物抗寒力鉴定方法,饲料标准评定方法、反刍牲畜疾病快速诊断方法,以及温室环境调控技术等50多种仪器仪表和自动化工具,准确、快速、方便,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为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了现代化手段。 

    (四)加快农业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西伯利亚分院的试验示范农场,根据生产需求,繁殖作物优良品种和纯种幼畜,每年为国营农场、农工生产联合体和私人农场等提供各类谷物作物良种8万吨、油料作物良种31万吨、牧草良种850吨和大量的牲畜良种,实现了商品化、产业化经营,经济效益显著。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西伯利亚分院的畜牧设计——工艺研究所研制奶制品加工工艺,提供了上百种的奶制品、奶酪等产品。1988年还组建了农产品加工设计——工艺研究所,加强了产后加工研究与开发,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利用园艺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大粒型、结果密的沙辣新品种,开发出沙辣饮料、沙辣酒等,在国内市场销售。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科学中心的森林研究所,利用当地丰富的生物资源,进行深加工,研制出药用、工业用新产品87种,其中沙辣油、葵花油、香桂籽油和药用茶等,已打入了欧洲市场,颇受欢迎。然而,在西伯利亚地区,由于俄罗斯经济状况欠佳,农业科研机构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政府对科研机构的拨款减少了25—50%,科研任务不够饱满,科技人才外流比较严重,人心不稳,积极性不高,对农业科研、生产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 

     

    中国和俄罗斯联邦的西伯利亚地区,有着漫长的共同疆界。长期以来,中国和西伯利亚地区人民友好相处,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业已存在良好的合作基础。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沿边各省、自治区与西伯利亚地区经济与科技合作日趋频繁,农业和农业科技领域有许多共同点,有较强的互补性和共通性,特别是经过这次短暂的访问和考察,增进了新的了解,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在重视同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合作的同时,应重视同俄罗斯,特别是西伯利亚地区的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要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根据中国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需要,全方位、有选择地开展合作与交流。 

    (二)按照中国农业和农业科技“九五”计划需要,从西伯利亚地区引进早熟、抗寒、生长期短的冬小麦、春小麦、玉米、牧草、花卉等新品种和育种材料,引进牲畜和经济野生动物新品种、新品系。在早熟、抗寒作物新品种选育、航天育种、矿质营养和兽医疫苗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采取共同制定科研计划,分别在各自的研究所工作,每年定期进行总结与交流,以提高科研效率和水平。 

第4篇

英文名称:Crops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主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7283

国内刊号:11-1808/S

邮发代号:82-220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5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为江苏省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建所,与成立于1910年的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为同一单位,现与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徐州市农业科学院同属一套领导机构,隶属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和徐州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接受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业务指导。下设甘薯品种资源、甘薯遗传育种、甘薯栽培技术、甘薯病虫害防控、甘薯加工利用、小麦育种与栽培、水稻育种与栽培、棉花育种与栽培技术、油料育种与栽培、园艺等11个研究室。还设有办公室、科研处、财务处、后勤服务处与示范基地管理办等5个管理部门以及江苏徐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等3个科技企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所属科研系统分为国家甘薯研究和区域农业研究两部分。国家甘薯研究以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为主;区域农业研究集应用技术研究、产业开发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科技示范服务等为一体。该所是“七五”、“八五”及“十五”、“十一五”全国农业科研百强单位,在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中一直名列前茅。

现有在职职工153人,其中科技人员108人(其中专职从事甘薯科研的34人),高级职称43人,中级职称37人,博士11人,硕士35人,29人次进入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23人,国家、省突出贡献专家10人。拥有高标准农业科研试验田1700余亩,各类实验室9个,国内外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300余台套,固定资产总值近亿元。

先后选育出农作物新品种150余个,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推广13亿亩,获各级各类成果奖247项,其中国家级奖24项(国家发明奖3项)、省部级奖126项。申请及获得授权专利34项。“十一五”以来,年均承担国家、部、省、市下达的科技攻关、成果推广、科技开发项目和国际合作课题90余项。

作为依托单位,建成了以下科技创新平台: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甘薯改良中心,农业部甘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小麦、水稻、棉花、大豆、花生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徐淮(徐州)综合试验站,国家种质徐州甘薯试管苗库,农业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等平台,江苏省甘薯种质资源基因库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

第6篇

本文探索了“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模式和要求。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模式,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掌握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发现和理解课程所涉及的众多不同专业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拥有驾驭众多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发挥启发和引导作用,确保研究性教学获得显著效果;要求学生以“主角”的心理定位,主动、独立地完成研究,积极、自信地进行公开展示和辩论。

[关键词]

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技术人才;教学

一、前言

人类社会已步入了信息社会的时代。农业信息技术就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科学有机结合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是信息技术服务于社会生产的典型案例。我国农业生产正面临着耕地面积逐年下降、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农业从业人员数量短缺等诸多挑战。应对这些严峻挑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由以定性为主的传统模式向以定量为主的标准化、信息化发展方向转变。农业信息技术为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农业信息管理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持。[1]我国对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目前,仅有扬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个别高校在农学、植物保护等专业开设了农业信息技术方向。[2-3]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特别是既精通农业科学,又擅长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严重缺乏。[3-4]如何快速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是高等农业院校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农业信息技术”是农业信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研究性教学摈弃了教师的强灌性传授,着眼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5-6]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或引导,在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中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和主动发现。目前,全国高校已经在一些学科进行了研究性教学的探索和实践,逐步认识到研究性教学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性。[7]然而,“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性教学的探索和研究目前却鲜见报道。

二、“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模式

研究性教学实现方式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实施模式。作为农业科学课程的一种,“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实施模式可以参考相关农业科学课程。例如,朱新开等[8]提出了实施“作物栽培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三种模式:(1)自主设计型,即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开拓性问题,课后自行设计和实施实验,分析和归纳实验结果,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从而使得学生深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2)课堂实践型,即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科学假设,在课堂上通过小型实验来验证或否定该假设,并通过交流讨论来提升教学效果;(3)理论分析与实践结合型,即学生根据教师所讲授的科学理论,通过在课外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搜集必需的资料,分析和探讨该理论的正确性,然后通过自行设计和实施的实验的结果,对该理论进行具体的检验,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朱新开等提出的这三种模式也适用于“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性教学。但我们认为,按照从课堂实践型到自主设计型,再到理论分析与实践结合型的顺序实施该三种模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利于学生创造性掌握教学内容。必须强调的是,相对于其他农学课程,“农业信息技术”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农业信息技术是农业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具体来说,是农业科学与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模拟模型、虚拟技术、机器视觉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的交叉学科,涉及到众多很不相同的专业。而且,由于课程体系安排等条件的限制,学生只能在尚未学习相关专业的课程的情况下学习“农业信息技术”课程,这对于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获取知识都是巨大挑战。教师在进行研究性教学时,必须考虑到这种特殊情况,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动手搜集和分析大量相关信息,发现和理解这些众多不同专业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积极地探索和掌握如何利用这些众多不同专业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农业信息技术”还是一门以实际应用或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专业理论的学习,还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上,教师应通过设定具体的实例(最好是教师在自身科学研究中解决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动手解决。教师还可以设置更高难度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假设,由学生在课堂外解决。教师在创设科学研究情境时,可将开拓性的问题划分为具有内在连续性的多个子问题,使得学生能够以这些子问题作为“跳板”,跨过更宽的“河流”,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要求

农业信息技术是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其研究性教学对“教”与“学”双方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新兴学科,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性教学缺乏前人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教师必须依靠自己对这个学科的认识、研究经验、对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理解去设计和组织、实施好“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并通过教学实践来不断完善。特别是,“农业信息技术”是农业科学与众多学科的交叉学科,教师必须拥有驾驭农业科学、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模拟模型、虚拟技术、机器视觉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众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能力,并能够及时、全面地把握众多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和热点。否则,就无法提出能够拓展课堂教学内容的富有启发性、针对性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假设;而提出最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假设,正是成功进行研究性教学的基础。[7]教师还必须在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能够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得以保持。教师必须在恰当的时候“出现”,以便能够及时地进行启发和引导,使学生能够将研究结果公开展示和辩论。参与“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对于学生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学生必须克服依赖心理、懒惰心理和恐惧感、无助感,以“主角”的心理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性教学。一方面,在必要时及时寻求老师或同学的指点和帮助;另一方面,要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尽可能独立地完成相关研究,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提升进行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的能力,提升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提升将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知识与实践相融合的能力,以最终构建能够独立、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同,研究性教学模式着眼于同时提高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研究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此,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科学问题和研究假设,创设科学研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探索和解决科学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利用农业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农业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非对学生放任不管。相反,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确保研究性教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对学生而言,研究性教学并非自学,并非“轻松”了,而是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彻底摒弃“惰性”,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并积极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沟通和合作,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作者:王建军 李媛媛 周桂生 高辉 孙成明 单位:扬州大学农学院

[参考文献]

[1]曹卫星.农业信息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高辉,孙成明,谭昌伟,刘艳阳.农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标准的建立与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3,(7):138-140.

[3]张亚芳,左示敏,陈宗祥,潘学彪.加强农业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3,(16):244-245.

[4]明均仁.大数据时代下农业信息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2015,(5):60-61.

[5]李森,于泽元.对探究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2002,(2):83-88.

[6]周桂生,林岩,左青松.《作物栽培学》研究性教学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0,(33):155-156.

第7篇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属我国的基层农业科研机构,位处农业生产第一线,立足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生产情况,掌握区域社会条件,把握基层农业科研方向,打造区域特色鲜明的农业科研。长年来,通过示范基地的多项试验及大面积生产应用,对土地资源、气候条件、技术装备、劳动力状况等农业生产要素作准定性、定量上的调查,并作为基层农业科研的依据和基础,及时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难题。宣传政策、提供信息,解决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及科技入户难等问题。目前,农业综合试验基地已作为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展示平台,以科技服务带动、支撑着区域内农业的生产和发展。科研与服务并重是当前基层农业科研“两条腿”走路的新格局。在我国农业生产分散式经营的历史条件下,技术成果的应用要由千家万户来实现,目前现实的状况是农业劳动者技术水平偏低和农业行业效益普遍较低。农业经营与劳动的分散性,反映了科技服务和科技入户的必要性。科技服务不同于科学研究,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基层农业科技服务的紧迫性

基层农业科技服务是改革开放后,对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跻身农业生产第一线面临发展区域内农业生产而提出来的。以来,我国农村中的生产关系发生了一场新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一个以农民家庭经营为主体,以集体的部分统一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两翼的崭新的农业经营结构,在我国农村中展现出来。农业科学技术的接纳者转向了直接生产者。农业生产格局是分散经营的,科研与生产相脱节的现象日趋严重。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各项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相继出台,农业科技服务使科技入户,农业专业化区域化生产焕发出了生机。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打破了闭门造车搞科研的老框框,探索出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服务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表明,科技服务的内容要求经济性实用性好,服务模式优,服务力度强,决定着基层农业科研在服务工作中成与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在自主创新的推动下大幅提升,而科技成果转化率却很低。现各区域农业科研单位,在总结科技服务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农业生产形势下,制订各项相应的管理措施与办法,从体制机制入手,强化科技服务力度。农业科技成果都蕴藏着巨大的效益,要求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能确切地把握,也要求对科技成果本身和区域农业生产条件有充分地认识,才能循序渐进地把科技成果的价值充分的表现出来。我国农业生产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是以农业科技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为前提的。在目前形势下,加强农业科技服务能有效地缓解我国农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被破坏等农业生产发展所面临的问题。3基层农业科技人才状况现代农业势必对科研、教育、应用等各方面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农产品的生产从数量向质量方面转变,农业的主攻方向从高产转向高质高效,加速应用高新技术,拓展产业化生产规模,探求各区域内农业的跨越式发展道路。在农业科研领域,加强学科建设,强化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能力。学科建设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是管理上集中现有人、财、物等各方现有资源,充分挖掘科研潜力,建立的科技创新平台,是农业科研管理的重要举措。学科建设以培养学科带头人为一大要务,引领农业科技向纵深发展。目前,由国家、省、地市三级农业科研体系组成的农业科研力量,在全国各省市建立了一批重点农业实验室和农作物品种改良和繁育中心,形成了我国农业科研的主体力量。通过出国深造、学者互访等多种形式的跨国科技交流,培养出一批外向型具有现代农业观念的农业科技人才。在农业科技应用方面,开展多形式的科技服务模式研究,以科技下乡、田头讲座、现场观摩、示范推广、视图宣传的方式,为农业生产服务,也造就一批应用型具有生产与科研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现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研究生约1/10,本科生占1/2,大专生约占1/3,学历结构较为改善,初、中、高级职称三者比例较为均等。但,农业科技人才总的来说,仍欠缺。据资料表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拥有农业技术人员1人,而我国每万亩耕地拥有5人,差别不小。据统计,现我国农业科研机构1169所,其中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647所,占总数的55.3%。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从业人员计3.26万人,是全国农业科研人员总数9.56万人的34.1%。解放后,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科研的获奖等级与数量上,育成的农作物品种上,以及领办兴办的大型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上,都取得巨大的成绩,在各地方农业生产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我院是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从我院人才队伍的发展变化推及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可谓“窥一斑而知全豹”。我院原名全称为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2012年增挂镇江市农业科学院。始创于1958年5月,组建初期所内科技干部仅5人,至1966年科技干部编制扩充到14人,“”时期遭受重创,农业科技专业人员减少近一半左右,农业科研工作被极度破坏。“”后,特别是以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增员28人,且每年有计划接纳农业院校毕业生,至1988年年底,拥有专业人员67人,科研队伍发展迅速。目前,全院在职人员91人,其中在职人员中研究员12人,副研究员20人。专业配备较为齐全,年龄结构趋于年青化。这样人才队伍状况从全国基层科研机构应当是类同的,发展过程是整个国家形势的缩影。农业科技服务是近年来基层农业科研机构提出来的,这类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仍有待尝试和努力。

3农业科技服务人才培养与使用的对策措施

党的以来,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的实行,极大的鼓舞了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劳动积极性,结束了农业长期徘徊的局面,但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与农业科研相脱节,农业科学研究中存在“闭门造车”,农业生产上“科技入户难”等现象。近几十年来,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以及各项科研管理的办法措施出台与实施,基层农业科研机构在大力倡导科技创新基础上,大力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呈现出农业科学研究与农业科技服务并重的新格局。科技进步靠人才,科技服务也需要人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部门设置与专业分类,大多围绕着动植物培育培养、繁殖、管理以及农产品加工贮运,选用人才也在这些专业范围内。涉及到农业科技服务,则要求对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了解与掌握,知识范围要扩展到农业经济学、农业经营管理学、运筹学等内容。对介于农业生产与农业科研的农业科技服务人才,应该是专业知识面较广,实践知识丰富的复合型人才。对这一类型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是目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刻意打造和追求的。农业科技服务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大致要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统一认识,加强农业科技服务。要明确基层农业科研目前面临的形势,农业科技服务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基层农业科研的重要内容。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人才培养与使用,认识到搞好科技事业的关键是人才。(2)建立部门,营造农业科技服务氛围。很好地解决“科技入户难”,有力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要求在学科建设中对陈旧的基层农业科研专业结构进行改造,建立农业科技服务部门,从原专业队伍里或招聘调用多方面人才组成团队。及时搞清区域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了解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研究探索适合区域农业生产的科技服务模式。(3)改善条件,提高人才福利待遇。每年度划拔部门资金,改善工作与生活条件,调动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增强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制订各项措施与管理办法,在农业科技服务中,强化科研与生产的链接,加强专门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体制与机制,激发科技服务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奋发有为的团队精神。

4讨论

基层农业科研机构,在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指引下,近三十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科研手段、试验环境、办公条件等硬件设施大为改善,农业科技人才在成长壮大。区域农业生产发展,大致划分出农业生产,农业科研与农业教育。区域内农业科研与农业教育是紧紧围绕着农业生产来展开的。农业教育是为农业科研与生产输送人才的主要途径。农业科学技术具有综合性区城性强、研究周期长、涉及面广等特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不同于农业教育过程中对基础文化和专业理论教与学,也不同于农业生产里,在行政指令下生产指导工作中的任命提拔。基层农业科学研究是农业科学实验的领地,要求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各类人才的培养与使用,都有着独特的成长过程和方法。成熟是个过程,人才也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长期磨练才能提高及造就。目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为解决区域农业生产上“科技入户难”和农业产业“低效益”的问题,对研究的新成果,打包整理,以经济性和易操作性为原则,研究探索多种途径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转化工作在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日益重要,我院已经成立专门部门,集结农业经济、作物栽培等多方面人才,专业交叉揉合,着重培养“复合型”人才。从体制机制入手,加速人才培养进程与转型。提高待遇水平,改善环境条件,激励出农业科技服务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摸索出这类人才培养与使用的规律来。这样,我们的基层农业科研事业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蔡金华.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服务模式探讨[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0,32:88-91.

[2]白选杰.论农业科技成果进入产业方式[J].农业技术研究,1999,(2);25-28.

第8篇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邮编: 350013,电话: 0591-87572407)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福克212”,前不久通过了福建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生育期86.5天,薯形扁圆形,薯皮黄色光滑,薯肉淡黄色,芽眼浅。单株块茎数7.2个,单株薯重0.5公斤,商品薯率79.1%,无空心。薯块干物质含量18.5%,食用品质较好。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1821.6公斤。 (福建 张丹)

广西选育成功甘蔗新品种

“桂糖36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邮编: 530007,电话: 0771-3899390)选育的甘蔗新品种“桂糖36号”,前不久通过了广西品种审定。

该品种蔗茎直立、较均匀,株型紧凑。节间圆筒形,实心,遮光部分茎色黄绿色,曝光久后为紫红色。极易脱叶或自动脱叶,有少量57号毛群。平均蔗糖分为15.6%。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蔗茎5776.0公斤,折合产糖901.0公斤。 (广西 杨德志)

丝瓜新品种“早优8号”在湖南问世

长沙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邮编: 410003,电话: 0731-84258435)与长沙市蔬菜科技开发公司选育的早熟丝瓜新品种“早优8号”,前不久通过了湖南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瓜长棒形,瓜皮微皱、浅绿色,瓜长37.0厘米、横径5.0厘米,平均单瓜重500.0克,瓜肉细嫩爽口,味较甜。抗病抗逆性较强。瓜中干物质含量6.2%,每100克瓜肉鲜重维生素C含量7.8毫克,总糖含量435.0毫克,蛋白质含量1.3毫克。667平方米(1亩)产量为5000.0公斤。 (湖南 袁进生)

菜心新品种“油绿501”通过审定

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邮编: 510308,电话: 020-84202754)选育的早熟菜心新品种“油绿501”,前不久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从播种至初收32~35天。菜薹紧实均匀、油绿色,薹高18.9厘米,薹粗1.6厘米,薹重32.3克。维生素C含量1280毫克/公斤,粗蛋白质2.5克/100克,还原糖0.8克/100克,可溶性固形物3.9克/100克。质地爽脆,味甜,品质优。较抗霜霉病、软腐病、炭疽病,耐涝性和耐热性较强,耐寒性中等。春植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为559.3公斤,秋植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1112.6公斤。 (广东 邵健文)

河北选育成功大豆

新品种“冀豆19”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邮编: 050035,电话: 0311-87680638)选育的大豆新品种“冀豆19”,前不久通过了河北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全生育期138天左右,亚有限结荚习性。百粒重22.3克。籽粒圆形,黄色种皮,黄色种脐,微有光泽。抗病性较强。粗蛋白质含量41.7%,粗脂肪含量20.0%。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208.0公斤。 (河北 卢思慧)

白菜新品种“东方56”

在江苏问世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邮编: 210014,电话: 025-84391259)选育的青梗不结球白菜新品种“东方56”,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认定。

该品种叶片椭圆形,绿色,长19.8厘米,宽12.2厘米,叶面光滑平展;叶柄勺形,淡绿色,长7厘米,宽4.7厘米,束腰,外观商品性好,食用口感好。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5354.6公斤。 (江苏 余光达)

油菜新品种“玉红油2号”

通过审定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种子管理站(邮编: 653100,电话: 0831-6256520)选育的春性甘蓝型中早熟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玉红油2号”,前不久通过了云南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81.2天。千粒重3.8克。种子芥酸含量为0,商品菜籽硫甙含量27.2微摩尔/克,含油量40.7%。抗病性和抗旱性强,抗倒伏,适应性广。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208.9公斤。 (云南 陈欣怡)

番茄新品种“亿家世佳”在山东问世

潍坊市亿家丰番茄种业公司(邮编: 261300,电话: 0536-7190607)和青岛农业大学共同选育的番茄新品种“亿家世佳”,前不久通过了山东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无限生长,成熟果实粉红色、高圆形、着色均匀,果面光滑,单果重200.0克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7%,风味口感好。适合日光温室早春栽培,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7567.1公斤。 (山东 黄胜荣)

四川选育成功蘑菇新品种“川金6号”

四川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邮编: 610066,电话: 028-84504575)选育的蘑菇新品种“川金6号”,前不久通过了四川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菌盖黄白色,半球形,不易开伞。菌丝体生长温度5~30℃,最适生长温度25℃;子实体生长温度5~20℃,最适生长温度6~10℃。干菇样品中粗蛋白质含量18.3%,粗脂肪含量2.2%,氨基酸总量15.8%。第一潮菇平均产量410~417克/袋,生物学效率68.3%~69.5%。 (四川 叶知勇)

玉米新品种“渝单32号”通过审定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所(邮编: 401329,电话: 023-65705208)选育的中熟杂交玉米新品种“渝单32号”,前不久通过了重庆市品种审定。

该品种生育期138.9天。株型半紧凑,籽粒马齿形、黄色。鲜穗百粒重32.8克。籽粒容重700克/升,粗蛋白质含量10.9%,粗脂肪含量4.4%,粗淀粉含量69.8%,赖氨酸含量0.3%。高抗茎基腐病,抗茎腐病和玉米螟,中抗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鲜穗达557.7公斤。 (重庆 杨立群)

甘肃选育成功胡麻新品种

“定亚23号”

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邮编: 743000,电话: 0932-8260616)选育的中晚熟胡麻新品种“定亚23号”,前不久通过了甘肃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生育期90~118天。株型较松散,蒴果成熟前呈紫色,籽粒褐色,千粒重7.5~8.0克,含油率42.6%。高抗枯萎病。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122.6公斤。 (甘肃 刘东)

水稻新品种“嘉育66”

在浙江问世

第9篇

关键词:农业科研;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培育

中图分类号:F304.5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9.020

Constr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Bases

BAI He-sheng, SU Jian-kun, YANG Jian-chun

(Lixiahe Regio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Province, Yangzhou, Jiangsu 225007,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significance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for constructing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bases, the function orient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bases 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base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research;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bases; construction; cultivation

农业科技服务示范基地是展示科技服务活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科技服务平台。当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1-3]。

1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的意义

规划建设农业科技服务示范基地,研究示范区运行管理机制,创新在新形势下科技服务的新模式、新机制,为更有效地开展科技服务提供示范。同时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帮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农产品品牌等,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1.1 保障粮食安全需要

目前,我国粮食总产虽然突破5亿t,但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16亿,粮食需求将突破6.4亿t,面对这一现实,我国粮食单产只有保持在2%的年递增率,才能满足未来需求。目前,由于多种原因,使得农村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在粮食生产面积不稳定的形势下,要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服务才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1.2 保障生态安全的需要

目前,我国农业资源环境的状况已难以支撑高产优质农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农业化学品的不合理投入导致土壤和水源污染;农作物秸秆利用不当带来的大气污染;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加剧了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更重要的是威胁了国家生态安全。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服务。

1.3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信息化在当前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对我国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4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都是农业产值的3倍以上,而我国还不到80%;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程度大多在90%以上,而我国还只有20%~30%;发达国家工业生产和加工的食品占食品消费总量的80%,而我国还不到30%。发达国家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远多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而我国恰恰相反。农业效益比较低,严重影响农民收人水平稳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要求生产技术层面上的无公害化、生产方式的标准化和精深加工环节的优质化,这3个方面均离不开农业科技服务的支持。

1.5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

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乏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对新技术不理解、掌握和应用困难,导致他们仍然固守传统小生产的技术工艺,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样离不开农业科技,用农业科技知识武装农民无疑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效手段。

2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功能定位

2.1 农业科技成果展示的平台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可以作为农业科研单位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展示平台。近两年来,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成了小麦新品种扬麦15、扬麦16、扬麦20、扬辐麦4号,水稻超级稻新品种扬粳4038、扬粳4227等,无公害稻米生产集成技术、稻麦秸秆全量机械还田机插秧技术、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以及生物农药、生态肥等新技术新产品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得到了充分展示,已经向周边乡镇辐射,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2.2 农业科技人员创业的平台

2012年,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一名研究员,在示范基地租用了16.67 hm2土地,进行自我创业。其退休前一直从事自然农法研究,创立的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在稻麦两熟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深化研究,与生产麦套稻自然稻米相结合,联合当地农民创办了“ 江苏礼宝麦油套稻专业合作联社”,注册了“克礼自然”稻米商标。2012年生产的“克礼自然”稻米投放市场以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增长达9 000元·hm-2元以上。2013年将在示范基地扩大。

2.3 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的培训平台

在示范基地建设中,十分注重农民的科技培训,把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作为培训农民的平台。2年来,共培训乡村农技员、科技示范户、种田大户及示范区农民500余人次。注重“农技与农艺相结合,普训与入户相结合,专题讲座与现场操作相结合”。

2.4 年轻农业科技人员实践锻炼的平台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一批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扎实工作。同时可以选派部分刚毕业的年轻科技人员到一线实践锻炼,使农业科技示范区成为迅速培养、提高年轻科技人员业务水平的舞台。

2.5 各类农业科技项目实施的平台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项目均可以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实施。通过示范基地的实施进一步促进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的转化,进一步推动农业增效、农民致富。

3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与江都区小纪镇政府签订了“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项目所流转的土地666.7 hm2左右的租赁协议,第一期承租期为18年,具有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先决条件。同时,在小纪镇征用了3.33 hm2土地,建设稻麦种子研发中心。两年来,利用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在该镇已全面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派驻了科技服务专家组,初步组建了科技服务网络,开展了农民技术培训,示范推广了一批新品种、新技术,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建设农业科技服务示范基地和示范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1 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建设

建设核心区 ,核心区66.67 hm2。建设标准:沟、渠、路、林综合治理,闸、站、桥、涵全面配套,农业机械化及附属设施配套齐全。示范基地为产业化带动基地,按照稻麦主导产业发展要求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辐射区为核心区主导产业涉及和影响到的周边乡村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区域。

3.2 种子繁育基地建设

为配合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自主创办的农业科技型企业——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在示范基地建设稻麦种子研发中心和良种繁育基地。已经建设种子加工厂房、仓储等配套设施3 800 m2,配套种子烘干设备12台套、加工生产线2条。2013年将建研发实验楼3 000 m2,并配套技术培训设备。

3.3 领办科技型专业合作社

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户+合作社+公司”的新型农村经济运作模式,联合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科技示范户、种田大户、项目区80余户农民,创办了“扬州市金扬种子专业合作社”。农民加入合作社后,由合作社统一组织生产经营,在运行机制上实行 “统一计划、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交售”的四统一模式 ,为良种繁育创造了良好的标准化作业条件。同时有利于保证种子的纯度。由于合作社土地集中,在繁育良种时有利于设置保护带 ,同时能够保证繁育良种规模,从根本上防止了一家一户繁育良种隔离带难设置和纯度难保证的问题。对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提供优质服务,低价供应农资,加价收购良种,带动农户、种植业大户致富。

3.4 科技示范户的培育

加速科技进步、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进程,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发展我国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农村科技示范户具有稳定性、朴实性、实用性,是联结科技与生产的“传导体”。他们直接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农田作物上,对科技成果和经济效益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并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动作用,因而大大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科技示范户的培育,不但解决了示范户自身的致富问题,而且通过他们的带动与辐射,科技成果很快会被周围群众所掌握,因而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了10个科技示范户,最大的科技示范户种植面积80 hm2,最小种植面积也达16.67 hm2。在当地农户中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了当地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民致富,农业增效,不久的将来将成为推动当地农村社会进步的一支生力军。

3.5 新型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

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区的建设和培育,构建了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形成了农科教单位农业专家科技服务团队+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村级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已普及千家万户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使当地必需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农业技术直接服务于农民,成效显著[4-5]。

4 农业科技示范区的培育

4.1 坚持以农为本、科技兴农的战略

坚持传统种植业优势与现代高科技手段紧密结合,采取园区带基地、基地带大户、大户带千家万户的联带方式,使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4.2 成立科技服务组织

为加强农业科技服务示范基地的建设,成立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一名分管所长兼任科技服务中心主任。建立专家团队,农科所内各学科选派在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组成专家科技服务团队,直接服务于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并制定奖励激励政策,鼓励科技人员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服务。

4.3 通过项目实施促进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

近年来,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平台,申请了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等项目,结合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研究成果在示范基地实施,既推动了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也提供了经费支持,使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步入了良性循环阶段。

4.4 突出科技创新,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提供成果和技术支撑

突出科技创新意识,加快应用成果的研究。创新是农业科研院所的灵魂。因此,要突出农作物品种创新,不断培育出适合当前农业生产需要的新品种、新组合,加强新技术和农业生产需求的新农药、新肥料等的创新研究。近年来,不断推出稻麦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为农业科技示范区提供物化产品和新技术的支撑。

4.5 落实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职能明确的管理组织,制定各种管理制度,落实目标责任制。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制定奖惩措施,形成示范区的良好运行机制[9]。

农业科研单位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参与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已经屡见不鲜,农业科研单位依靠自身能力建设一定规模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结合自身的优势,在当前农业生产向家庭农场化、规模化的转型阶段发挥作用,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农业科研单位面临的新课题。总之,加快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致富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不断探索农业科技服务和农业科技推广的新思路、新观念,为农业科技现代化建设而做出不懈的努力[8-10]。

参考文献:

[1] 史培元,徐华林,张洪元,等.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的经验与思考[J]. 上海农业科技,2005(3):13.

[2] 戴静,冀俊强.对山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的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07(9):5-7.

[3] 朱建国,郭晨莲,胡月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1):7-10.

[4] 詹存钰,白和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1(2):38,48.

[5] 钱小珍,边新根,廖峰,等.关于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07(10):143-144.

[6] 郭高,姜家山,邹宝群,等.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中的作用和运行策略[J].中国农学通报,2003,19(4):166-169.

[7] 王崴.兴安盟农研所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规划[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5):111-112,118.

[8] 黄海,刘国宁,金立波,等. 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与管理探索[J]. 农业科技管理, 2005, 24(2):30-32.

第10篇

【关键词】辽杂19号;高粱;辽西地区;推广与应用

1 品种来源与特征特性

1.1 品种来源

辽杂19号高粱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1997年以自选不育系LA-16为母本,以外引恢复系0-01为父本组配而成,2004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1.2 特征特性

辽杂19号高粱在辽西地区春播生育期124天,夏播生育期100天。芽鞘紫色,株高176.3厘米,穗长33厘米,中紧穗型,长纺锤形,籽粒红色,紫红壳,穗粒重98.3克,千粒重31.1克,籽粒含蛋白质9.7%,总淀粉73.81%,赖氨酸0.2%,单宁1.27%。高抗丝黑穗病,抗叶病,抗蚜虫,高抗倒伏,具有综合抗性好,中早熟等特点,是一个增产潜力大的杂交种。

2 辽西地区辽杂19号高粱的推广利用情况

2.1 种植形式

辽杂19号高粱在辽西地区有春播和夏播两种种植形式。第一种是建昌、绥中、兴城等丘陵山区一季种植,5月中、下旬播种,一般毎667平方米产700千克~800千克;第二种是绥中、兴城南部土质肥沃地块夏季种植,一般上茬种植覆膜马铃薯或繁殖油菜种子,下茬6月20日至6月25日播种辽杂19号高粱,正常年份不比一季种植减产。

2.2 种植情况

经过几年的种植推广,辽杂19号高粱在辽西地区的种植已初具规模。高粱抗旱性、抗涝性均高于玉米,并且辽杂19号高粱具有防鸟弹的特点,因而适于辽西沿海地区低洼、盐碱地种植。2012年8月绥中县地区连降暴雨,大多数地块积水时间过长,造成玉米大面积死亡,而塔山镇塔山村张国柱家承包的4000平方米地,中东部低洼,种植辽杂19号高粱,积水深处达50厘米,积水时间长达20余天,依然活秆成熟,毎667平方米产达687.5千克。因而低洼易涝地区适宜种植辽杂19号高粱。

辽杂19号高粱的早熟性,适宜辽西地区夏季播种。2010年兴城市刘台子村王玉民家1.3公顷地,上茬种植覆膜马铃薯,6月15日收获,6月20日播种辽杂19号高粱,经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组织的专家组进行测产,平均毎667平方米产758.3千克。2011年该村下茬种植6.7公顷、绥中县小庄子乡打雀村马云天家下茬种植2.1公顷辽杂19号高粱,均获得了较高的产量。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辽杂19号高粱适宜辽西沿海土质肥沃地块夏季种植。

2.3 开发与利用

红高粱是酿制酱香型和浓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经过几年的实践,辽杂19号高粱酿制的白酒口感好、出酒率高,是酿制白酒的上等原料。绥中县忠华酒业有限公司为解决货源难问题,2013年初与辽西地区种植农户签订种植协议,忠华酒业有限公司以保底每千克2.8元的价格收购,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并与辽宁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初步签订合作议项,以辽宁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为技术依托,辽宁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提供辽杂19号高粱种子,提供技术指导,向种植农户传授辽杂19号高粱高产栽培技术,鼓励农民大面积种植。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整地

播种一季高粱的地块,应在秋季前作物收获后抓紧进行整地起垄,以利蓄水保墒,延长土壤熟化时间,达到“春墒秋保,春苗秋抓”的目的,耕深以20厘米为宜,并力争秋季起垄,垄距50厘米~55厘米为宜;秋季未及时起垄的,春季应抓紧进行顶浆起垄并及时镇压,以保蓄冬季积蓄于土壤表层的大量水分,利于春季播种。夏季播种的地块,应在上茬作物收获后尽早整地起垄,以利抢时播种。

3.2 播种前准备

3.2.1 发芽试验

播种前,将辽杂19号高粱种子进行发芽势、发芽率试验,根据发芽势、发芽率结果确定播种量,力争一次播种保全苗。

3.2.2 选种、晒种

播种前将种子进行风选或筛选,剔除秕粒及高粱壳,选出粒大饱满的种子并进行晾晒,提高种子活力,杀灭病菌,促进播种后苗全、苗齐、苗壮。该环节应严防机械混杂。

3.2.3 药剂拌种

为防止地下害虫危害,可用50%辛硫磷乳油闷种。

3.3 播种

春播一般在土壤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摄氏度~13摄氏度,土壤湿度在16%~20%播种。辽西地区以5月15日至5月25日之间播种为宜,夏季播种应在整地后尽早进行,播种时要深浅一致,踩好低格子,覆土2厘米~3厘米,大面积种植可用吸风式播种机机械播种,及时镇压保墒。

3.4 间、定苗

结合间、定苗根据叶鞘颜色、叶色、叶形等特征,将杂株全部剔除,留整齐一致的植株,密度以10株/平方米~11株/平方米为宜。

3.5 中耕除草

定苗后及时进行铲镗,一般以2次~3次为宜,促进植株生长。如果大面积种植可喷施除草剂,免中耕除草。春季播种的,可在四月末五月初,夏季播种的可在整地之后播种之前喷施除草剂,每667平方米地可用38%锈去津400克~500克兑水100千克喷施。土质较好地块除草剂亦可在播种之后喷施。

3.6 施肥

3.6.1 底肥

底肥宜使用三元素复合肥30克/平方米~37克/平方米,可随播种侧施。如大面积种植,可使用缓释肥40%或50%含量的每667平方米35千克~40千克随机械播种时侧深施,免追肥。

3.6.2 追肥

如底肥用复合肥,宜在高粱孕穗期,每667平方米用尿素20千克兑5千克钾肥混合追施。

第11篇

    农业科学事业的研究领域不仅限于总体设计和自身的针对性研究,还扩展到农业发展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传统的农业科学事业工作模式,即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农业作为国民生存的重要命脉,在新形势下的有序发展,需要从宏观角度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理顺体制机制保障,完善自上而下的运行模式和解决好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其次,农业科学事业单位的依法决策偏重责任落实,基本实行院所长负责制的模式。此种模式的运行过程很难做到各种不同意见的充分客观表达,决策也失去了必要的创新性与科学性。而农业科学事业大发展需要借鉴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以正确的决策为导向,逐级落实责任与任务,并通过体制机制保障,共同促进农业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农业科学事业以农业为背景载体,深入农村的各个领域,重点解决农民关心的问题,其事业本质(即公益性)决定农业科学事业很难依靠成果推广从农民身上取得利益以支持事业的快速发展,这一点在我国热区体现更为明显。农业科学工作者缺乏必要的基础保障导致工作效能降低、工作重点偏离等原因亦导致了农业科学事业的滞后发展。农业科学事业单位完善顶层设计能够将“三农”问题看的更真、更全,有助于把握大局、准确定位和出实招,通过开放思路、协调各方组织优势以实现整体目标和保障国家农业事业健康发展。

    二、农业科学事业单位顶层设计模式构建

    管理学认为,凡事要成功,首先必须做正确的事,即把方向和目标搞准,然后才能正确的做事(斯蒂芬.P.罗斯宾等,2004),此时才谈得上细节决定成败。农业科学事业单位顶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国家三农工作,以科研工作为基础,注重成果转化与应用,通过社会主义理论引导,促进国家农业事业发展。

    1.战略目标顶层设计是农业科学事业发展的主体结构和主要模式,更是一种战略思维和科学规划,需要自上而下的引导、社会利益群体的互动以及充分激励基层动力与创造力。在农业科学事业单位构建顶层设计重点是以逐级落实责任、创造价值和培养人才为导向。(1)逐级落实责任。逐级落实责任是指改变农业事业单位“一人负责制、一个人决策”的体制,自上而下逐级赋予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坚持法律基本原则,尊重事物客观规律,充分吸收不同意见的客观表达,强调思想上,注重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驾驭全局,共同着力解决牵动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和关系民生的紧迫任务。(2)培养三种人才。三种人才指偏重于技术、沟通、战略三种技能的人才。对于基层技术人员来说,技术表现在对于科研项目执行的能力,理论基础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等;对于中层人员来说沟通表现在对上的汇报与执行能力的直观体现,对下的任务分配与督促实施;对于高层人员来说战略表现在以长远的目光和审慎的思维对重大事项的战略规划与科学决策。以上三种人才应随着工作经验的逐步累计,三种能力的发展也逐步全面。(3)创造三种价值。三种价值指个人价值、单位/集体价值、社会价值。即通过激发体制的活力、动力、潜力,广泛凝聚发展共识,树立长远眼光,释放主观能动性,激发职工工作热情,以自我价值的体现,实现单位/集体价值,最终创造社会价值,实现农业科学事业单位服务农业的公益性目的。

    2.组织框架农业科学事业单位顶层设计立足于未来一个时期事业发展的总体谋划,结合“三农”实际需求做出基本战略取向,对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重大决策、系统管理及保障体系进行高层次、全方位综合筹划。其顶层设计模式(如图1)体现于整个管理环节,从任务下达到组织实施,从信息反馈到组织决策,最关键的环节是沟通,自上而下的运行模式正反相通,以实现事业发展的持续稳定和运行过程的相对独立性。设计框架见图2。

    3.组织保障农业科学事业单位的发展受需求、经济、科技等条件的限制,社会需求是动力,先进技术是前提,经济投入是保障。从宏观角度看,农业科技的健康发展得益于国家对于农业科研事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投入。促进现代农业科学事业发展需重点解决经济投入严重不足和体制机制运行不健全等相关问题。基于以上实际,完善农业科学事业单位顶层设计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保障:

    (1)健全体制机制。依据国家和上级部门的相关政策规定,排查完善单位相应的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面前办事人人平等;依据工作实际情况,制定阶段性目标计划,做到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形成各部门/组织间协调体系,确保各项工作内容按时按质完成。

    (2)适度权利下放。理顺各级职责与权限,在工作中做到不越权、不漏职,按程序办事,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权利的适度下放,是提升工作效率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更是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和明确职责的保证。

    (3)完善激励措施。只有激发了人对工作的热情,顶层计的实施主体才算具备,而激励作为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诱因,能够激发工作动机,使其努力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绩效激励、岗位激励(培训)、文化激励等激励措施的完善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同时,为保障顶层设计的实施沿着既定的发展方向前进,建立健全的约束机制与激励措施同样重要。

第12篇

关键词:棉花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高稳系数;丰产性;稳产性

中图分类号:S562.0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4-5596-03

高产稳产是在棉花育种过程中育种者追求的不变的主题,也是棉花生产对棉花品种的基本要求。准确评价品种(组合或品系)的产量潜力(高产性)和稳产性,能为品种的审定和推广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传统分析法把高产性与稳产性分别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用产量平均值较对照增产百分比估算品种的产量水平,用F测验和新复极差法(SSR法)估算品种间产量差异大小和显著水平;用标准差(S)、变异系数(CV)、回归系数(b)来估测产量的稳定性。人为地把高产性和稳产性割裂开来,导致可能出现高产而不稳产。高产应该是在稳产基础上的高产,稳产应该是在高产水平上的稳产,二者结合起来能更准确、全面评价品种(组合或品系)的产量性状优劣。温振民等[1]提出的高稳系数(HSC)法既简单又明了地将高产性与稳产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其后国内诸多学者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评价小麦[2]、油菜[3]、大豆[4]、水稻[5]等作物品种(组合或品系)的丰产、稳产性。这里采用高稳系数法对2011年湖北省棉花区域试验10个参试品种(组合)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分析,探讨高稳系数法在湖北省棉花区域试验品种(组合)评价中的应用,旨在为湖北省棉花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材料选用2011年湖北省棉花区域试验10个参试品种(组合),分别为晶华棉4号、天兴棉1号、CE9、HS329、华惠8号、富悦09-29、XG08-1、JC725、金杂6517F1、鄂杂棉10号(CK)。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4行区,小区面积20 m2,四周设保护行。区域试验田间管理按当地习惯进行。全省共设试验点11个,其中3个试验点的结果因故不纳入汇总,其他8个试验点均纳入汇总。试验地点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省院)、黄冈市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黄冈)、荆州市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荆州)、湖北惠民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垸)、湖北三湖种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湖)、孝感市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孝感)、潜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潜江)、龙感湖管理区农林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龙感湖)。各试点产量结果见表1。

1.2 方法

各参试品种(组合)的产量平均值(x)、标准差(S)、变异系数(CV)采用通用公式计算,品种(组合)间产量差异采用新复极差法(SSR法)分析,采用Eberhart-Russell公式计算回归系数(b)的大小评估产量的稳定性[6]。高稳系数(HSC)按以下公式计算HSCi=[(xi-Si)/1.1xCK]×100%[5]。式中,xi为第i个品种(组合)的平均产量,Si为第i个品种(组合)的标准差,xCK为对照的平均产量。HSCi越大,品种(组合)的高产稳产性越好。进行回归系数、高稳系数与产量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的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品种(组合)的产量分析

将各参试品种(组合)产量用以上统计方法分析计算的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产量较高,标准差、变异系数较小的材料,高稳系数较大,如金杂6517F1、HS329、天兴棉1号;产量较低,标准差、变异系数较大的材料,高稳系数较小,如富悦09-29;但产量较高而变异系数也较高的材料,其高稳系数位次较单产位次略有下降,如XG08-1、JC725、CE9;产量较低而变异系数较低的材料,其高稳系数位次较单产位次略有上升,如鄂杂棉10号、晶华棉4号。分析结果表明,仅用产量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不能综合反映参试材料的高产性与稳产性,而HSC法既能反映参试材料的产量水平又能反映其稳产性和适应性,是综合评价棉花品种(组合)高产稳产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2.2 参数相关性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1)参数间的相关分析表明,高稳系数能够体现稳产基础上的高产和高产前提下的稳产,其从高产与稳产两个方面对棉花品种(组合)的高产稳产性评估是准确而全面的,在棉花品种(组合)高产稳产性评估中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9个参试组合中,有8个组合较对照鄂杂棉10号增产,占全部参试组合的88.89%,增产幅度为0.87%~7.69%,只有富悦09-29较对照减产;高稳系数分析表明,金杂6517F1、HS329、天兴棉1号和晶华棉4号4个组合的HSC高于对照,表明这4个组合具有高产潜力下较好的稳产性能,在稳产的基础上也可夺得高产。

2)采用高稳系数法分析棉花新品种(组合)的丰产性和稳产性,权衡了高产与稳产两方面的统计参数,能更好地综合反映品种(组合)的优劣,解决了传统分析方法用产量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无法综合反映品种(组合)高产稳产性的问题,是一种全面分析棉花品种(组合)高产性与稳产性的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 温振民,张永科.用高稳系数法估算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的探讨[J].作物学报,1994,20(4):508-512.

[2] 高 燕,彭 涛,成东梅,等.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081-2084.

[3] 程 辉,王友华,刘祥臣,等.高稳系数法在油菜新组合比较试验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2009(1):32-33.

[4] 徐淑霞,周 青,杨慧风,等.用高稳系数法分析河南省大豆区试中品种的高产稳定性[J].陕西农业科学,2007(4):47-48.